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College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杂志简介:《戏曲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7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导谈、教育表论、戏曲文学、戏曲人物、剧坛巡礼、评论、学术文章、古典文学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国际刊号:1002-8927
国内刊号:11-1172/J
全年订价:¥ 4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9
复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1349
总被引量:2454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历史责任 社会希冀——在加工修改《锁麟囊》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齐致翔 刊期:2006年第02期

    首先,对做这件事,我举双手赞成。对由中国戏曲学院这样一所戏曲艺术的高等学府来做这件事,更深表赞同。戏曲学院身负教学和传承戏曲艺术的重任,由它同时兼起艺术研究的责任,形成艺术研究和推动艺术发展的氛围,不但有利于做好这件事,对学院的教学也有好处。以研究引领教学,以创作推动教学,方能体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当代戏曲学院的办...

  • 我院赴上海山东汇报演出圆满结束

    作者:李锋 刊期:2006年第02期

    中国戏曲学院是一所培养中国戏剧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艺术院校,肩负着为中国戏曲艺术事业发展与繁荣培养高素质优秀戏曲人才的重任。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为建立于1950年的中国戏曲学校.1978年改制为大学.更名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以“德艺双馨,继往开来”为校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专业教师和优秀的管理工作者.创作保留了一批优秀的...

  • 民族戏剧文化之丰碑——纪念焦菊隐先生诞辰100周年

    作者:帛言 刊期:2006年第02期

    回顾中国20世纪戏剧艺术发展史,焦菊隐这个名字不像梅兰芳、老舍、曹禺为大众熟知,但他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成就却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以非凡的智慧与才华,为中华民族创立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演剧学派,他是中国戏剧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他年仅26岁,即参与创办了在当时堪为新型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并担任第...

  • 中国戏曲学校初期“几大教授”留下的思考

    作者:王世勋 刊期:2006年第02期

    人们谈起中国戏曲学院的发展史,不能不提到它的前身中国戏曲学校;而谈及中国戏曲学校的初创时期又不能不缅怀起它的“几大教授”。有的说“八大教授”,有的说“九大教授”,更多的则说是“十大教授”。那么,到底是几大教授?又都是谁呢?最近,笔者做了一点了解与调查。

  • 忆京剧名武生郑法祥先生技艺

    作者:佟熙英; 一帆(整理) 刊期:2006年第02期

    时间擦肩而过,一晃,郑法祥老先生作古至今,已是整整四十个年头了。今年春季四、五月份,我和李铸给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两院教师教排了郑派代表剧目之一的《芭蕉扇》。六月初,该剧进入了响排和彩排阶段。排练厅里首次挂乐,笛声乍响,闻曲之时,眼前一下浮现出郑老当年的示范动作,那大涮、大甩,洒脱的身法,那干净利落极快...

  • 《青楼集》“花旦”新解——兼与解玉峰先生商榷

    作者:杨秋红 刊期:2006年第02期

    元夏庭芝《青楼集》中的“花旦”,不是王国维先生和孙楷第先生所说的“搽旦”,不是青木正儿所说的“妓女或妖妇”,也不是解玉峰先生所说的“以‘花子’作面饰的青年女子”,而是元杂剧中扮演女性鬼魂的脚色。“花旦杂剧”是表现女鬼和男人恋爱故事的题材类型,作为主脚的“花旦”当扮演女性鬼魂;“花旦”“以墨点破其面”的化妆方式来自于民...

  • “曼声冶容”:昆曲表演艺术的男性化规范

    作者:王丽梅 刊期:2006年第02期

    昆曲这一作用于耳目的表演艺术,极大地发挥、挖掘了女性在声容艺术上的巨大潜力.使昆曲成为“曼声冶容”的声色艺术。男性文人追求声色之美的心理强化了昆曲表演对声色之美的挖掘,导致了昆曲作为文人艺术的逐渐女性化。昆曲正是在男权文化的土壤上,最终根据男性的审美需要逐渐发展为一得宜阴宜柔的高雅艺术。

  • 二十世纪戏曲选本研究概述

    作者:孙霞 刊期:2006年第02期

    自元以降,戏曲选本就成为中国文学选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研究者研究戏曲文化和社会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二十世纪的戏曲选本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戏曲选本的文献搜集和整理;二是戏曲选本的研究。本文既对近百年来戏曲选本的研究作了概括的论述,又展示出它所取得的成就。鉴往知来,以期对未来的戏曲选本研究有所裨益。

  • 徽文化·徽商·京剧形成

    作者:丁汝芹 刊期:2006年第02期

    戏曲虽然只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却涵盖了文学、表演、演唱、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多种文艺门类,凝集了传统文化的菁华。有清一代,戏曲是较为单一、最主要的娱乐方式,观众层面十分宽泛,在文盲占绝大多数的时代里,实际成为传扬信息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载体。

  • 形神论对明代戏曲理论的影响

    作者:徐燕琳 刊期:2006年第02期

    形神论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美学思想之一。明代戏曲理论家对它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借鉴,构建了戏曲中形神并重、传情传神等美学原则。李贽的“画工”与“化工”之说,是形神论的戏曲理论阐释。

  • 中国古典悲剧美学在《玉堂春》中的体现

    作者:李冬茵 刊期:2006年第02期

    中国的古典悲剧与西方戏剧不仅有着共通的审美特征还有着截然不同的审美区别。本篇文章以中国古典名剧《玉堂春》作案例分析,阐述中国古典戏剧的悲剧美学的品质、性能、和特点。其中包括:悲剧选材上倾向于“平民悲剧”,悲剧冲突具有“二元对立”结构特征,情境的设置具有“亦庄亦谐”的表现手段和悲剧结局具有“逆顺圆融”的结局模式。从上述...

  • 我院聘任曾永义王安祈为客座教授

    作者:陈晓娟 刊期:2006年第02期

    2005年9月8日,中国戏曲学院举行了聘任台湾著名学者曾永义、王安祈为客座教授仪式。中国戏曲学院院长杜长胜、台湾国立国光剧团长陈兆祖、豫剧队长韦国泰先生和我院教授傅瑾等出席了仪式。仪式由音乐系副主任海震主持。

  • 浅析中国戏曲与中国电影

    作者:朱广平 刊期:2006年第02期

    一、戏曲与中国电影 戏曲起源于秦汉,形成于隋唐,成熟于宋元,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同时在梨园行有一种民间说法,认为唐明皇是吃戏曲饭的祖师爷。从清后期开始,经过近、现代直到当代社会,戏曲也经过自己的发展、提纯,而形成一种成熟的、有着相当固定表演形式和程式的舞台演出形式,并形成了以地域、方言为特色的戏曲种类和各种艺术流派。戏...

  • 牛长虹举办板胡音乐会

    作者:文鑫 刊期:2006年第02期

    2006年4月26日,中央音乐学院板胡专业硕士研究生牛长虹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了毕业音乐会。 她演奏的曲目有根据河北唐山一带流行的传统皮影戏唱腔及曲牌汇编而成的《影调》,乐曲婉转流畅、短小精悍,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戏曲效果。还有融人了河南梆子的元素的《河南梆子腔》,乐曲使用四度定弦,全曲分为快板、二八板、慢板、快板...

  • 昆旦表演艺术品格初探

    作者:韩冬青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从昆剧旦行表演艺术的外在形式和表演内蕴的角度对其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探析,认为“载歌载舞传诗情画意”、“严谨规范铸精式美形”和“柔婉细腻现清神雅韵”,共同构成了昆旦表演艺术的独特品格。从而使之成为能够充分体现昆剧表演艺术形式之美、意境之深和格调之雅的“兰中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