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College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杂志简介:《戏曲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7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导谈、教育表论、戏曲文学、戏曲人物、剧坛巡礼、评论、学术文章、古典文学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国际刊号:1002-8927
国内刊号:11-1172/J
全年订价:¥ 4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9
复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1349
总被引量:2454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缅怀张庚先生 为民族戏剧的振兴而奋斗——张庚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作者:戴霞 刊期:2004年第03期

    张庚先生是我国戏剧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当代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教育家和戏剧史家。他在70多年的戏剧生涯中,为我国的戏剧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纪念张庚先生,缅怀他在戏剧领域中的丰功伟绩,2004年3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学会共同主办

  • 张庚的戏曲综合论

    作者:安葵 刊期:2004年第03期

    张庚先生的“剧诗”说已为戏曲界很多同志所重视,剧诗说确实是张庚先生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但我在反复学习张庚戏曲理论的过程中,体会到戏曲综合论是他戏曲理论的基础。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论述的人还不多。我想谈谈自己的认识,就教于各位师友。

  • 戏曲学术研究的带头人——在张庚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颜长珂 刊期:2004年第03期

    张庚先生的逝世,是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我和他接触不是很多,是1958年从中国戏曲学校调到中国戏曲研究院以后,才有幸在他的领导下工作的。在我的印象和认识中,他不仅是位老革命、老干部.可敬的领导人,更是一位真正的学者。这不止是由于他在学术岗位上所处的地位,甚至也不止是他那

  • 难忘师恩——追忆张庚老师的一次学术指导

    作者:汪人元 刊期:2004年第03期

    张庚老师的逝世,给人带来一种极大震撼的哀痛。这是文化界、尤其是戏剧界无可弥补的损失。这种损失,人们大多会比较理性地从他杰出的贡献与价值来认识,如评价他为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亲历者、倡导者、推动者,杰出的新型戏剧学者,戏曲现代化的导师……。而当我闻讯悲痛之际油然而生的

  • 总结《杜十娘》的排练 思考学院的艺术创作

    作者:赵景勃 刊期:2004年第03期

    我院新编京剧《杜十娘》诞生后一路顺风。2001年入选第三届中国京剧节,获优秀剧目奖,在南京统计观众入选率名列第一;2002年被文化部列入京剧节优秀剧目在北京参加展演;同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在166台剧目中遴选30台成为初选剧目,该剧入选;2003年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

  • 作好听的曲 走自己的路——京剧《杜十娘》音乐创作随想

    作者:关雅浓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一尊重历史 研究原著 吃透剧本 理解人物 公元1624年,老祖先冯梦龙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脍炙人口、动人心弦、震人魂魄、催人泪下的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家喻户晓、流传千古、堪称警世之力作。主人公杜十娘追求美好,渴望真情,追求自由,渴望新生。最后以身殉情。她有着金子般的心。主题发人深省,故事感人至深,人物可歌可泣,剧情...

  • 《杜十娘》声腔教学与应用

    作者:蔡英莲 刊期:2004年第03期

    著名作曲家关雅浓把《杜十娘》定性为——“民族古典轻音乐诗剧”,强调声腔的感染力、震撼力、冲击力。我在“非典”期间,闭门苦学杜十娘唱腔二十余段,其乐无穷。该剧唱腔特点有三:1.在传统的基础上吸纳民族性音乐中的花腔高音、中音、低音;2.地域性音乐:评弹、大鼓、豫剧、梆子;3.综合性音

  • 《杜十娘》排演中的几个话题

    作者:董德光 刊期:2004年第03期

    《杜十娘》经过大家的努力最终获得首届“国家舞台精品工程提名奖”,作为该剧的主创人员之一倍感欣慰。然而关于《杜十娘》的一些话题和议论,始终伴随着这出戏的排练、演出,即使获奖之后,还有一些热心观众向我再一次地提起。本文就他们所关心的几个主要话题,再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 北京舞台看地方戏——观剧日记

    作者:廖奔 刊期:2004年第03期

    黄梅戏《女驸马》 2001年4月17日星期二。长安剧院。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演出。王兆乾改编传统本。

  • 小剧场戏剧的美学定位

    作者:周传家 刊期:2004年第03期

    大千世界,茫茫人生,真是要多复杂有多复杂,要多斑斓有多斑斓。作为社会人生缩影的戏剧,同样也是多姿多彩,不拘一格,有大小之别,悲喜之分,庄谐之异。在纷纭复杂的戏剧样式中,小剧场戏剧独具风采,越来越引起人类广泛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成为一种重要的戏剧样式和文化现象。

  • 论魏良辅与昆曲艺术的本体革新

    作者:刘祯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昆曲的形成发展中,有两次重要的历史变革,即元末明初,顾坚等人的“发南曲之奥,,与明中期嘉靖间魏良辅等人的创制“水磨调”。如果说第一次变革使昆曲打上文人鲜明的烙印的话,那么第二次魏良辅的探索从艺术本体方面完成了昆曲作为一种全国性剧种的变革,他所强调的“唱曲要唱出各样曲名理趣”,“理趣”是文人昆曲的一种意境、追求。魏良...

  • 清代京剧文学认识简论

    作者:颜全毅 刊期:2004年第03期

    本文对清代京剧文学在戏曲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进行了探究,认为京剧文学和元杂剧、明清传奇一样,是戏曲文学在清代中期以来的收获,对清代京剧文学应该给予相应的认识高度;并对清代京剧文学的总体特色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内涵予以分析探讨;同时,本文还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钱穆、徐凌霄等学术大家对京剧文学深刻的认识研究。

  • 论李渔与李玉的职业戏曲作家与专门戏曲作家之别

    作者:伏涤修 刊期:2004年第03期

    李渔与李玉是明清之交很有可比性的两位戏曲大家,他俩都是平民布衣多产作家,其戏曲创作均融入了商业化机制。但是他俩创作传奇的目的和他俩的传奇剧作与商业结缘的方式并不相同:李玉堪称专门戏曲作家,而李渔称为职业戏曲作家更恰当,戏曲创作在他俩人生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他俩的这种区别使得两人的传奇剧作在题材、主题、审美风格乃至作品...

  • 音乐系2004届京剧器乐专业本科生毕业

    作者:王欢 刊期:2004年第03期

    2004年6月,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2004届京剧器乐专业本科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本届京剧器乐专业毕业生共9人,其中京胡6人,京二胡1人,月琴1人,三弦1人。

  • 南戏《拜月亭记》及其历史影响

    作者:刘小梅 刊期:2004年第03期

    《西厢记》、《琵琶记》和《拜月亭记》是元代的三部长篇巨制。它们顺应了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潮流,对中国戏剧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三部作品各具千秋,都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其中,《拜月亭记》清新、旖旎而曲折繁复,别具一格,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明清两代对于这三部作品高下之别的讨论,开启了中国戏曲理论史上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