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College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杂志简介:《戏曲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7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导谈、教育表论、戏曲文学、戏曲人物、剧坛巡礼、评论、学术文章、古典文学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国际刊号:1002-8927
国内刊号:11-1172/J
全年订价:¥ 4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9
复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1349
总被引量:2454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的民俗学解读

    作者:郑传寅 刊期:2004年第02期

    古典戏曲的大团圆曾被视为必不可少,然而,自近代以来却颇遭垢病,有人以为它是国民劣根性的表现。文章认为,大团圆并非中国古典戏曲所独有,它是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的艺术呈现,而尚圆习俗的形成又与法天信仰、循环发展观念以及传统思维方式有关。

  • 谐谑与虚拟——试论宋元南戏谐谑表演的审美意义

    作者:李双芹 刊期:2004年第02期

    宋元南戏中存在大量的插科打诨表演,具有极强的谐谑品格。从审美角度来看,这种谐谑表演具有两种意义。其一,从中我们可看出优伶(这里的优伶指由先秦以“讽谏”为主要职责的优人发展而来的戏曲中的丑角)身分的转变,即由原来文化的传承者转变为艺术的表演者。其二,中国戏曲艺术的虚拟化表演观念在南戏的谐谑表演中得到初步确立。南戏中的虚拟...

  • 明清女剧作家的“木兰”情结

    作者:唐昱 刊期:2004年第02期

    明清女性剧作家的作品虽然不是明清文学中的“主流”,但是随着女性作品经典化的世界性趋势,我们有必要重新阅读和阐释女性剧作家的剧本。明清女剧作家的作品现存的不多,但是极富特色,她们笔下木兰式的人物曲折地反映了她们心中的“木兰”情结,这种木兰情结或是宣泄,或是隐匿,真实反映出女性作家文学创作的木兰式境遇。要摆脱这种木兰式境...

  • 中国古代剧场与戏曲文化初探

    作者:史晨暄 刊期:2004年第02期

    剧场是戏剧表演的载体,与戏剧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剧场与戏曲文化的关系,即戏曲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决定了剧场的独特形制,这种形制又与中国戏曲的美学风格相得益彰。

  • 以歌舞演故事与戏曲加歌舞——21世纪戏曲面临的一个理论与实践的课题

    作者:金芝 刊期:2004年第02期

    面对近期戏曲艺术实践中出现的戏曲加歌舞之风愈演愈烈,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以歌舞演故事”的论断再作深入研究。并从戏曲中故事与歌舞的独特关系;戏曲的歌舞是融入体内还是浮在体外;歌舞结构与戏剧结构是和谐统一还是分割拼合;歌舞是集于戏曲演员一身还是在外或另有其人;以及演出的“经济”与“铺张”等方面,论述了以歌舞演故事与戏曲加歌...

  • 新写实思潮中的后人道主义倾向及其对五四启蒙话语的消解

    作者:张文振 刊期:2004年第02期

    新写实思潮中的后人道主义倾向对五四新文学的启蒙主义传统进行了消解,它捣碎了人道主义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自大幻想,放逐了乌托邦式的理想和崇高的悲剧,消解了壮美的英雄主义,使理想主义无地自容。新写实放弃了作家崇高的天职,造成了作者主体的退隐和缺席,使文本走向了精神萎缩;也使新写实走向了终结。

  • 二十一世纪戏曲生态形式

    作者:谢艳春 刊期:2004年第02期

    20世纪80年代后,戏曲经过在文化市场中的一度“失语”,进行了方方面面的舞台改革,从此戏曲悄然复兴。这种改革使戏曲发生着深刻裂变。进入21世纪,戏曲的裂变会越来越烈,从而打破戏曲原有的生态形式,出现原生态、再生态、变异生态等不同的戏曲形态。于是传统的、现代的、老式的、革新的、派生的、嫁接的,相互含复、相互兼容,使戏曲在保持...

  • 对“让民族戏曲靓起来”的若干思考

    作者:张巧英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中央电视台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梨园盛世》于春节期间播出后,在全国观众心目中产生了比较热烈的反响。收视率也有所提高。观众普遍反应“除夕夜,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年夜饭’,美味的‘戏曲大餐’让观众过足了戏瘾,感受到丰厚的文化底蕴”(天津《今晚报》)。在由《北京广

  • 笑泯恩仇:理智与无奈的尴尬——观人艺版《赵氏孤儿》所想到的

    作者:韩丽萍 刊期:2004年第02期

    《赵氏孤儿》是戏曲史上著名的大悲剧,对该剧的改编有多种不同的版本。林兆华通过对这一传统悲剧的改编,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质疑,反映出现代人的审美心态以及与传统观念相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编导对这一悲剧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 对北方昆曲剧院现状的调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

    作者:刘婷 刊期:2004年第02期

    昆曲虽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但仍然面临着设备陈旧,经费、人才短缺,传统剧目流失严重,宣传渠道不畅,演出市场狭小等问题。

  • 欧阳予倩的《红楼梦》京剧及其戏曲改革

    作者:王琳 刊期:2004年第02期

    1915年,欧阳予倩正式下海成为一名职业京剧演员,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京剧演艺生涯。开始,他只是凭十几出青衣花旦戏当家,后来演来演去渐觉乏味,于是萌生了排演新戏的念头,偶然同杨尘因、张冥飞谈起,他们俩便用两天的时间为他写出了《黛玉葬花》的本子。同年春,作为余兴首演于上海南

  • 关于教学与实践的报告

    作者:曹林 刊期:2004年第02期

    广泛提高文化素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贯穿于教学实践当中的“互动”与“联动”是有效手段。几个舞美设计专业的学生排演了一台名为《关于茱丽叶之死的几种报告》的话剧,再次显现出艺术教育系的综合性之优势所在。大胆推进多专业相互交叉与交融,将使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学生的实践活动为我们带来许多启示,如何改革教学手...

  • 解析“剧目读解课”

    作者:闫骏 刊期:2004年第02期

    “剧目读解课”是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戏曲教学领域中一门新课。经过几年的摸索实验,在实践中总结,在失误中调整,因势利导,创新开拓,扬弃,由浅人深,由表及里,教学目的渐趋明晰,教学内容更加精致,教学方法更加多样。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教学实际的新路,正逐步

  • 浅谈戏曲创作中人物的情感线索

    作者:赵锡淮 刊期:2004年第02期

    情感线索是戏曲人物内心情感活动过程,它作为一条线索通过人物唱念做打等戏曲表现手段,始终贯穿在整部作品当中。情感线索与情境、情感线索与细节等有着密切关系,编导与演员要在戏曲唱念做打中很好地把握情感线索。

  • 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教学设计

    作者:王承植 刊期:2004年第02期

    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问世至今已有三十个年头了,它之所以久传不衰,和它的选题、构思、乐曲的结构特征及表现手法密切相关。首先作曲家在运用民族调式的同时,把西洋作曲技法融入乐曲中;其次不仅继承了传统琵琶文武曲的技巧,又创造性发展了新技术。达到了继承创新的和谐与统一,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的宝贵精神财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