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研究

外文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Foreign Studies

杂志简介:《外文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424/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认知语义学专栏、语言学研究、文学研究、翻译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国际刊号:2095-5723
国内刊号:41-1424/H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2013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3
复合影响因子:0.25
总发文量:585
总被引量:544
H指数:10
  • “V着”述宾存在句的事件语义结构及歧义问题研究

    作者:张弛 刊期:2017年第01期

    “V着”述宾存在句具有较广的语义蕴涵度。通过运用事件语义学对其进行形式化描写可以得出两种语义类型,一种表示事件本身的进行过程,另一种则强调事件结束后的遗留状态。与之相应,可将该类存在句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别,一种为“进行句”,另一种为“状态句”。与叙述型存在句相比,前者是在叙述“存在”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事物“存在方式”的描写,后者...

  • 句式触发领属义的事件语义分析

    作者:安胜昔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在形式语义理论框架下,对汉语中典型的原位话题句进行了分析。领属关系作为一种语义关系也是汉语部分句式本身语义的一部分。领属义是话题句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这种关系纯粹是句式语义的要求。句式中除了领属关系以外,还包括一类具有特殊上下义关系的语义类型。由句式带来的领属关系属于语用层面的领属关系。本文采用事件语义的分析方法,揭示...

  • 汉语单音节动词的时间性特征

    作者:郝向丽; 魏惠琳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在事件语义学框架下,动词具有时间性特征。本文考察汉语单音节动词的时间性特征。在Vendler(1957)和Dowty(1979)的理论框架下对汉语单音节动词进行分类,提出单音节动词具有四个基本形式:状态动词、活动动词、达成动词和完成动词。本文采用动态性、持续性和终结性三个时间性参数,根据动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分析四类单音节动词的语法特征以及四...

  • 动结式的事件语义学分析

    作者:苑晓鹤 刊期:2017年第01期

    动结式是一种句法语义错配现象。本文基于Parsons(1990)和Rothstein(2001,2004)的事件语义学理论,分析英汉语言中存在的动结式现象,主要对其论元关系和语义推衍过程进行了探讨,为我们描述自然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语言中其他语义错配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事件语义视野下的汉韩使动句对比研究

    作者:刘云海; 崔顺姬 刊期:2017年第01期

    使动句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和核心问题之一,尤其是近3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虽然这些研究角度各异,理论框架不同,它们都对使动句的结构、语义和语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刻画,拓展了人们对使动句的认识,但是这些研究侧重于语言事实的描写和语言现象的归类分析,对使动句出现的动因及统一性的理论解释重视程度稍显不够。本文从汉韩语言对比的...

  • “一直”“总”与“always”的事件语义学分析

    作者:徐威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在汉语普通话中,“一直”和“总”这两个时间性副词被人们频繁使用,并且用法极其相似。在语义学中,“一直”用来描述持续的状态或感觉,而“总”用来表达动作或状态的重复。当表示在特定时间下某种动作或者事件发生的频率时,它们相互之间有很多共同点,甚至有时可以互换。而英语时间性副词“always”在各大英汉词典中的翻译都同时包含了“一直”和...

  • 弘扬真正的喜剧艺术,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经典喜剧《吝啬鬼》公演引起的思考

    作者:曹树钧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6年11月上海戏剧学院2013级表演系内蒙班排演的法国经典喜剧《吝啬鬼》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尝试,是继曹禺主演同一剧目50年后的又一次公演。此次演出,弘扬了真正的正能量的喜剧艺术,为祖国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做出了新的贡献,并对当前社会上的喜剧垃圾给予了有力抵制。

  • “外国文学经典”教学中,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立场?——以“美国文学”教学为例

    作者:郭英剑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外国文学学者与教师,应该如何阐释与界定外国文学的教育目的,如何规划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文学经典”,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希望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都要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为例,探讨教师在讲授“外国文学经典”时所应持有的立场与方法等问题。

  • Walking into the world of Li Yu

    作者:高继海 刊期:2017年第01期

    Li Yu is a failure as emperor,but as a ci writer h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indisputable emperor to take the crown.A brief life of Li Yu is first presented to account for his failure as emperor and success as a ci writer.Then some of his ci poem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ategories of court life,love and lamenta...

  • 美国女性小说的文化特征

    作者:程汇涓 刊期:2017年第01期

    美国女性小说的诞生和发展与女性在这个国家中的身份地位、审美视角和政治触觉紧密相关。它在三个方面具有突出的文化特征:关注女性生存空间,反思女性在文化符号体系中的边缘地位,着力展现女性对时空的审视。生存空间的争取表现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家庭结构的挑战和对女性友谊的建构;长期的边缘化地位使女性小说家对少数族裔和族裔通婚者的...

  • 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研究综论

    作者:兰立亮 刊期:2017年第01期

    大江健三郎既是作家,又是文学理论家。其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一道,共同构成了作家完整的小说诗学体系。通过梳理中日两国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两国学者对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关注度明显不够深入,日本学者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理论介绍或书评这一浅显层面。中国学者的研究虽然出现了王琢、霍士富那样较为深入的成果,但整体...

  • 论《坠落的人》中的精神创伤与文化创伤

    作者:郭星辰 刊期:2017年第01期

    “9·11”袭击事件对美国人而言是沉痛的,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改变了受害者及其家人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创伤。美国当代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坠落的人》描述了受害者及其家庭的灾后生活,反映了这场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与影响。本文运用创伤理论对《坠落的人》进行研究,分析恐怖袭击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创伤与文化创伤。

  • 间隙弥合——古希腊经典翻译之符号学解读

    作者:贾洪伟 刊期:2017年第01期

    基于格雷(D.L.Gorlée)的“Bridging the gap:A semioticians view on translating the Greek classics”(1997)一文的汉译,归纳该文之观点,总结其得失,借“他山之石”论中国文化之现代化与对外传播事宜,指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当以语内与语际翻译必备之条件为策略,并以新近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传播的成功案例说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须依靠海外...

  • 刘宓庆翻译研究方法评析

    作者:张思永 刊期:2017年第01期

    刘宓庆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是中国翻译学建设和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其近40年的翻译研究生涯中,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比较法、跨学科方法、系统论方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归结到他提出的“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总方法。本文简要梳理和评析了他的翻译研究方法,以期对其翻译研究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希望以此个案研究...

  • “能者多劳”——基于TAPs的翻译策略实证研究

    作者:许丹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基于有声思维法(TAPs),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究高分组与低分组受试在翻译策略使用上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分组最常使用的策略是“参照与推理”和“搜索与选择”,而低分组翻译策略最多的是“语篇外监测”。两组受试翻译策略使用的显著性差异表现在3种策略中,即“搜索与选择”、“文本语境化”和“语篇外监测”。高分组受试更多地运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