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杂志 统计源期刊

Microelectronics & Computer

杂志简介:《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123/T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计算机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计算机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与综述、计算机技术_人工智能与算法、计算机技术_图像处理、计算机技术_网络与通讯、计算机技术_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微电子技术_数字...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7180
国内刊号:61-1123/TN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72
所属类别:计算机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
复合影响因子:0.71
总发文量:4929
总被引量:19671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3.3613
立即指数:0.0301
期刊他引率:0.6958
平均引文率:5.5006
  • 基于多核网络处理器的时间感知整形技术研究与实现

    作者:贾正义; 陈晓; 王劲林; 叶晓舟 刊期:2019年第12期

    时间感知整形(Time Aware Shaper,TAS)是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TSN)的关键机制,对于TAS的研究与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核网络处理器设计了TAS机制功能模块结构和TAS引擎处理流程,针对由于内核时钟与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时钟存在误差而导致的时隙长度偏差问题,提出了调整保护时隙算法来校正时隙.最后,基于Cavium多核网...

  • QCA电路仿真软件的可扩展性框架设计

    作者:肖贞杰; 彭斐; 徐栋; 邝锐; 解光军 刊期:2019年第12期

    为了克服QCA Designer在设计上的缺陷,提出了一个QCA电路仿真软件框架,并在此框架之上对"双稳态"和"相干矢量"算法进行了重新实现.为了验证该框架的可扩展性,利用该框架实现了一个QCA电路功耗分析算法.

  • 一种基于预判机制的极化码译码算法及VLSI架构

    作者:杜高明; 胡国庆; 林青; 张多利; 宋宇鲲; 欧阳一鸣 刊期:2019年第12期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数似然比的预判机制,根据每层对数似然比符号直接判决分裂成"1"或者"0"和固定比特层直接分裂成已知比特,旨在减少路径分裂以及通过直接继承上一层路径度量值的方式,移除冗余的路径度量值计算.基于该机制,我们设计码长N=1 024,码率R=0.5,列表宽度L=2的VLSI硬件架构.实验结果表明,其工作频率在384 MHz下,能达到约160 Mbps的吞吐...

  • 基于EMSIW的多零点小型化滤波器设计

    作者:梁青; 王超; 张国鹏; 熊伟 刊期:2019年第12期

    为改善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滤波器的有效尺寸和插入损耗,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八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Eighth-Mode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EMSIW)带通滤波器.采用八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作为腔体,并使用双层PCB结构,可使滤波器较原始尺寸减少90%以上;利用其边缘效应,以缝隙耦合的方式实现电磁能量传输,改善...

  • 基于FPGA的万兆以太网链路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孔德伟; 袁国顺; 刘小强 刊期:2019年第12期

    本文设计了基于FPGA的万兆以太网链路传输系统.对现有七层OSI模型进行简化,设计了五层网络传输模型,并深入研究了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实现了完备的UDP/IP协议、ARP协议和万兆数据链路层MAC控制器,UDP/IP协议实现了数据的封装与解封,ARP协议解决了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的问题,方便大规模的系统级联.使用重复的CRC校验单元,实现了CRC校验零...

  • 基于传输矩阵的勒让德阻抗变换器设计方法

    作者:赵俊君; 李冬梅; 宋贺伦; 刘登科 刊期:2019年第12期

    阻抗变换器是实现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的重要一环.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矩阵的勒让德阻抗变换器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归一化的传输矩阵(A^~参量矩阵)理论完成了勒让德阻抗变换器的公式推导和设计步骤.并结合MATLAB,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联合设计了阻抗变比为4,相对带宽高达66.7%的三阶勒让德阻抗变换器.该三阶勒让德阻抗变...

  • AXIe高速数据采集传输接口设计

    作者:许川佩; 张培源; 范兴茂 刊期:2019年第12期

    为了解决海量数据的高速传输问题,本文以AXIe(Advanced TCA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总线为传输架构,重点设计数据的高速缓存和传输接口,并设计时间交织数据采集模块完成AXIe数据采集传输接口验证.通过两片ADC实现时间交织数据采样功能,将DDR3作为数据的深存储单元,采用PCI Express实现数据高速传输.在FPGA上完成设计,使用ILA嵌入式逻辑...

  • 新一代分布式IMA核心系统技术研究

    作者:杨军祥; 田泽; 湛文韬; 李成文; 王纯委; 杨涛 刊期:2019年第12期

    为提高飞机作战能力和性能,IMA核心系统将应用于未来飞机的任务组织、功能集成和系统管理.在IMA系统、机载计算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时间触发FC(TTFC)网络为统一数据网络的分布式模块化综合航空电子系统(DMIA)架构模型,结合IMA2G系统需求和组成特点分析,进行了新一代IMA核心系统的多核处理、TTFC网络、系统管理与重构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方案...

  • 无源感知系统中的能量管理和通信优化研究

    作者:靳晖; 柴晶; 赵菊敏; 李灯熬 刊期:2019年第12期

    可计算无线射频识别(CRFID)标签与阅读器通信过程中,常因能量不足以执行完所有任务,导致任务错过截止期,大量数据传输失败,造成时间和能量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CRFID标签的能量接收和消耗模型,提出可预测能量的任务调度算法PE-EDF.该算法将能量管理和任务调度相结合,大大减少了数据传输失败的概率,可靠性至少提高55%.又针对阅读器和多个CR...

  • 一种低噪声的斩波电流反馈仪表放大器

    作者:王巍; 王伊昌; 赵汝法; 周凯利; 王广; 刘东旭; 袁军 刊期:2019年第12期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生物电信号采集的低噪声仪表放大器,该电路采用带有米勒补偿的三级电流反馈结构来实现高共模抑制比,采用两级斩波结构显著减少1/f噪声和直流失调(DC offset),采用二阶Sallen-Key低通滤波器消除了由于斩波开关引入的输出纹波(Ripple).该电路采用SMIC 0.13μm CMOS工艺进行设计,在1.2 V电源电压下消耗电流为48μA,输入参考噪声功率...

  • 基于参数模糊变换的非均匀照度图像增强算法

    作者:戴蓉 刊期:2019年第12期

    针对非均匀照度图像中对比度和清晰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模糊变换的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能够极大改善图像的主观和客观品质.该算法首先将彩色图像从RGB空间转换成HSV和LUV颜色空间,其次在LUV空间上利用模糊变换平滑原始图像的亮度分布,为了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提高暗区的细节,在隶属度函数中引入一个与HSV空间值层有关的参数,然后在HSV...

  • 基于双环滑模变结构的扑翼姿态控制

    作者:刘笑; 张艳辉; 冯伟; 范科峰; 莫玮 刊期:2019年第12期

    概括针对扑翼飞行器这类模型不精确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能实现扑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方法.由于外部复杂环境带来的各种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实现了一种双环跟踪调节的姿态控制,其中还引入了李雅普诺夫函数.在扑翼状态下,顺利达成俯仰、偏航、滚转等目标姿态,并通过内外环设计克服了传统滑模控制的开关函数引起的抖振问题.MA...

  • 一种改进A-KAZE算法的特征点匹配方法

    作者:严利民; 张婷婷 刊期:2019年第12期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KAZE算法,利用非线性扩散滤波策略改善了传统高斯核函数构建尺度空间的不足,在实现局部自适应滤除细节的同时保留了目标的边界,且检测到的特征点具有尺度不变性;结合特征点主方向和改进的BRIEF描述子解决了匹配中旋转不变性的问题,以二进制编码形式缩短了匹配时间,并分别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下进行特征点匹配实验,与ORB、BRISK等...

  • 一种低功耗高效率DC-DC转换器的设计实现

    作者:方贤朋; 孙业钦; 王兴华 刊期:2019年第12期

    开关变换器由于其低功耗,输出电压可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源管理领域,然而随着工艺的发展,为了提高变换器的转换效率.使用动态偏置技术与死区时间控制技术,结合一款基于电压模式的BUCK DC-DC转换器进行仿真验证.降低开关变换器中功率管的导通损耗与交叠损耗,降低整体功耗,提高整体转换效率.实现了输入3.6V,负载电流200mA情况下最优,转换效率为9...

  • 体系结构特征参数指导的近似计算技术

    作者:梁伟伟; 王晶; 王旭; 刘鑫培; 张伟功 刊期:2019年第12期

    能耗是制约微处理器发展的瓶颈之一,近似计算技术能够放松对精度的要求提高能效性.不同的应用程序对精度的需求各不相同,但现有技术选择近似程度时没有考虑程序需求,因而无法保证达到最优的能效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体系结构特征参数指导的近似计算技术,建立了体系结构参数同近似敏感度之间的联系,通过机器学习方法选择对近似影响较大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