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Terahertz Science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杂志简介:《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746/T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电子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电子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太赫兹科学技术、探测制导、测控通信与电子对抗、电磁场与微波、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与控制、微电子、微系统与物理电子学

主管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国际刊号:2095-4980
国内刊号:51-1746/TN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电子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5
复合影响因子:0.41
总发文量:2325
总被引量:5765
H指数:13
引用半衰期:4.9231
立即指数:0.0053
期刊他引率:0.8383
平均引文率:9.5291
  • 基于频率选择平面的太赫兹波调制模拟

    作者:崔轩 田浩 周忠祥 刊期:2016年第02期

    太赫兹波调制器是太赫兹通信的一个重要器件.利用介质折射率影响频率选择平面的透射峰,可以实现对太赫兹波强度透过率的调制.利用有限元法对该结构的调制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在3.12 THz 附近50 V 电压下,实现了50%的强度调制.并进一步分析了该调制结构的调制机理.

  • 第11届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学术会议(四川成都)征文通知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学术会议(Chinese Conference on Biometric Recognition)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CAAI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国内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学术盛会.自2000年始,CCBR已经在北京、杭州、西安、广州、济南、沈阳和天津等地成功举办了10届,为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学生、老师和工业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活跃的学科互动和信...

  • CO2激光差频产生太赫兹波的理论计算及分析

    作者:赵刚 彭续金 杨闯 蔡和 刘亚萍 黄俊峰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为进一步发挥CO2 激光差频产生太赫兹(THz)辐射的潜力,通过计算GaAs, ZnGeP2 和GaSe 晶体差频的相位匹配参数,结合晶体光学参数和损伤阈值比较3 种晶体的差频性能和各自优势,分析相位失配和晶体吸收对差频转换效率的影响,得到3 种晶体差频产生THz 辐射各自的调谐范围、差频效率和实验操作等特征,表明选择低吸收系数晶体的重要性.

  • 光泵气体THz激光器金属网栅输出耦合镜设计

    作者:郭超 孔维鹏 王度 罗振飞 周逊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为追求光泵气体THz 激光器更高的输出功率和更好的光束质量,设计制作了金属网栅输出耦合镜,金属网栅输出耦合镜相比传统的小孔输出镜具有很多优势.详细描述了金属网栅输出耦合镜的结构,研究了金属网栅的理论模型.选择g /2a =76 μm/20 μm 和g /2a =76 μm/10 μm 这2组参数制作了金属网栅输出耦合镜,利用远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对其THz 波段的透过率进...

  • D波段7W连续波折叠波导行波管的研制

    作者:雷文强 蒋艺 周泉丰 胡鹏 阎磊 胡林林 马国武 陈洪斌 刊期:2016年第02期

    介绍了一种D 波段连续波行波管放大器.该行波管采用了高压缩比皮尔斯会聚电子枪、折叠波导慢波结构(FWSWS)、蓝宝石输能盒形窗、周期永磁聚焦系统、集中衰减器以及一级降压收集极,经过装配、焊接、排气、磁场调试等过程,得到了D 波段连续波放大器样管,并进行了流通率的调试和信号放大的测试.实验测试结果为:电子电压15.4 kV,电子流通率97%时,...

  • 太赫兹波大气衰减的抛物方程模型

    作者:盛楠 廖成 张青洪 刘强 周海京 刊期:2016年第02期

    抛物方程是一种模拟电波传播特性的高效模型,但目前抛物方程模型在模拟电波传播时,主要考虑大气的折射效应而忽略了其吸收作用,然而太赫兹波的大气衰减较为严重.通过引入大气分子吸收的复折射率,实现了应用抛物方程模型计算太赫兹波的大气衰减.该模型考虑了大气压强、温度和水汽密度等气象参数随高度变化对大气衰减的影响,且能够针对不同地区和...

  • 亚毫米波冰云成像仪通道选择

    作者:何杰颖 张升伟 刊期:2016年第02期

    依据冰云参数的多极化多散射大气亚毫米波辐射传输模型,分析了100 GHz-1 000 GHz频段内大气卷云吸收的特性,通过通道频率和带宽的不同设置,确定亚毫米波冰云成像探测仪包含15 个通道,频率覆盖范围为118 GHz-900 GHz,建立其与遥感器通道灵敏度、定标精确度、不同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上对流层卷云中冰水总量、冰晶粒子尺寸、形状、方向性等反演参数...

  • 高分辨单脉冲雷达距离像回波建模仿真

    作者:李思奇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为了有效模拟和分析雷达目标回波特点,提出了一种数字仿真方法来建模和设计雷达目标回波.通过对高分辨单脉冲雷达的原理分析,设计雷达目标回波仿真系统框架,将系统分解成多个模块,针对每个模块建立相应的数字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建立雷达目标三通道一维距离像回波,并对后续单脉冲跟踪数据处理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 基于相位差的机载单站无源定位算法

    作者:田明辉 马敏 刊期:2016年第02期

    机载无源定位是电子侦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实际工程特点,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基于相位差测量的机载单站无源定位算法.通过测量目标信号的方位角和相位差,利用卡尔曼滤波模型计算相位差变化率并对目标进行测距定位,最后将多次的定位结果进行交互多模滤波融合,实现对目标的高精确度定位.给出了计算相位差变化率的滤波模型、目标定位算法,以及交互...

  • 基于多种群并行遗传算法的融合定位

    作者:逯志宇 王大鸣 王建辉 王跃 刊期:2016年第02期

    多观测系统融合定位可以提高对目标位置的估计精确度,但如何提高信息融合效率目前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种群协同进化的分布式并行遗传算法.该算法将子观测系统转变为多个独立并行进化的子种群,通过设定离散适应度函数,使子种群收敛于一个最优值区域,通过个体的迁移操作为目标种群提供更多的测量信息进行融合,有效提高融...

  • 基于多径分布源模型的米波雷达测高算法

    作者:朱伟 陈伯孝 刊期:2016年第02期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问题,建立多径信号服从高斯分布源的阵列信号模型,提出一种广义约束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该算法将多径信号作为约束,通过限制信号子空间包含多径导向矢量,来提高直达波的估计精确度.算法性能不受信号相干和地面反射系数的影响.与传统的测高算法相比,该方法在复杂反射地形下能有效进行目标高度估计.计算...

  • 认知网络中基于用户带宽需求的频谱接入策略

    作者:胡丽华 陈晓光 刊期:2016年第02期

    针对认知网络中的频谱接入问题,基于多类用户不同带宽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频谱接入策略,即基于用户带宽的动态信道接入策略(BRDSA).首次提出考虑拥有不同带宽需求的主用户和次用户利用频谱聚合技术进行频谱接入,而频谱聚合技术能够提高次用户对离散频谱的利用率.根据相关网络模型,利用排队理论和马尔科夫模型对整个系统状态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

  • 一种鲁棒的3GPP-LTE下行链路初始主同步算法

    作者:李先驰 朱宇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主要研究在第3 代合作伙伴计划的长期演进(3GPP-LTE)下行链路低信噪比情况下,当手机终端晶振和基站之间存在较大的载波频率偏差(CFO)时,如何实现手机终端和基站的初始主同步,并提出了一种整数频偏(IFO)补偿后检测主同步信道(P-SCH)序列的具有鲁棒性的初始主同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低信噪比场景下能够达到较高的P-SCH 序列检...

  • 航天发射场电力传输线WSN定位算法与仿真

    作者:徐以福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为了准确、快速地查找航天发射场电力传输线故障的位置,在电力传输线上安装传感器用于故障定位.由于这些传感器呈线性分布,所以采用传统的DV-Hop 算法进行传感器节点定位时,会导致定位失效.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DV-Hop 定位算法,该算法将电力传输线上的传感器等间距分布,计算最小跳步获得未知节点到信标节点的物理距离,采用双曲线定位算法求解出...

  • 一种紧凑型宽带高功率微波驱动源

    作者:王俞卫 陈冬群 张建德 吴川 李达 宋恒 刘车波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为实现对传输线开关振荡器或振荡天线进行快速充电,以提高其耐压能力和产生高频振荡信号的能量效率,本文研制了一种基于Tesla 变压器的电容储能型脉冲驱动源.本文首先介绍该驱动源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过程,接着利用等效电路方法分析了关键电路参数对负载充电过程的影响,然后介绍该驱动源的具体工程设计,最后介绍该驱动源初步测试结果以及将其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