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研究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Children's Study

杂志简介:《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748/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究_儿童政治启蒙研究、调查研究、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儿童组织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主办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国际刊号:1002-9915
国内刊号:11-1748/D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4331
总被引量:771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等待孩子慢慢成长

    作者:弓立新 刊期:2016年第11期

    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小学生要能熟练地打篮球,首先是身体发育成熟,可以跑跳自如。如果他想达到迈克尔·乔丹的控球水平,则必须经过专业的指导和大量的训练。借助这个事例想说明一个道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体机能的成熟和外部的指导、训练是缺一不可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忽视前者,关注后者。因此,我们提示家长:任何教育都不...

  • 让孩子盲目超前学习后患多——主持人语

    作者:孟娜 刊期:2016年第11期

    近年来,“三年级现象”这个词被频繁曝光。这种现象是指一些孩子在上小学前就学习了小学课程,一年级时因为老师讲的内容已经学过时常开小差,到了二年级因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逐渐落后,三年级时开始出现厌学情绪。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学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很多有这种超前学习意识的家长追求的不只是让孩子不要输在“初入学的起跑线”...

  • 从阅读培养看超前教育——教师爸爸手记

    作者:范康熙 刊期:2016年第11期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也是一位父亲。为人师,我看到了很多"超前教育"带给学生的伤害;为人父,我体会到家长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程度深刻影响着子女综合实力的发展。因此,我对超前教育有一些思考,想与家长分享。早期的知识学习对于语文学科,特别是对于阅读与写作帮助并不大在学校中,有一些孩子由于在学前阶段进行了早期的知识培训,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学...

  • 读书小记

    作者:范运生 刊期:2016年第11期

    我很喜欢读书。我现在虽然只有小学二年级,读书的时间可是不短了。大概在我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了。呵呵,那可不是自己读哟,是爸爸读,我只负责看图画、听故事。那个时候,这样读的故事很多,大多数我现在都记不得了,只是感觉很好听。有时候听着听着,我就在爸爸的怀里睡着了。不过,有些故事我到现在还有很深的印象。记得有一本书叫《雄狮大...

  • “三年级现象”背后的家庭推手

    作者:梁涛 刊期:2016年第11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聚在一起谈论"三年级是道坎儿"的话题——孩子虽然在小学之前学习了小学课程,到了三年级前后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滑坡。这种现象被一些专家称为"三年级现象"。面对这一现象,有的家长叹息自己"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孩子不仅不能像自己预期的那样早早...

  • 家长是孩子学业发展的后备力量——访黄河清

    作者:孟娜 刊期:2016年第11期

    黄河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素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等。每到开学季前,各个学前培训班都比较火爆,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让孩子提前进行小学低年级文化课的学习。部分幼儿园也开设学校课程,希望孩子在幼升小后占得学习的先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黄河清教授的分析会给...

  • 孟母到底要什么“学区”?

    作者:金环红 刊期:2016年第11期

    我对挑选新房的"学区"持一份审慎理性的态度。我不再偏执于人云亦云的"升学率";不盲从所谓"私立"和"师大附属"之类的牌子。我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不选贵的,只选对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大城市的家长来说,"孟母三迁"的现实意义就是学区房——为孩子找对学区,就是孟母版的合格家长!这不但要经济实力,还要有眼光、魄力、判断力和独...

  • 陪儿子“买”人品

    作者:刘芳 刊期:2016年第11期

    周日,儿子高兴地拿出一张50元的钞票说请我去吃某快餐。我愣住了,问他怎么有那么多钱。儿子得意地说是自己省下的车费。我就纳闷了,乘车不要钱吗?原来,6路车的司机小勇是丈夫的同学。儿子每次乘车去学校小勇都不收他的钱。小孩子当然很开心,甚至"谢谢"都没说一句。他还觉得在同学面前有了炫耀的资本:看,我乘车都不用花钱的。

  • 直面委屈才能成长

    作者:孙东宁 刊期:2016年第11期

    女儿放学回到家,一改从前的叽叽喳喳,窝在沙发上一言不发。我追问了几句,这个初二的大孩子竟然哭了起来。原来,女儿在学校美术小组画画,上周有幅画画得不错,老师要她把这幅画拿到学校,放到展示栏里挂起来。女儿以各种理由搪塞,跟老师周旋来周旋去。老师烦了:"你就是不拿,是吧?那把你的画全带走,我们画室墙上不贴你的画。""为什么不想带到学...

  • 建个家庭图书馆

    作者:鞠锋 刊期:2016年第11期

    说起给孩子储备一个家庭图书馆,这个想法源于对一个朋友的羡慕。那是去年全市评选书香家庭时,我从报纸上刊登的候选人事迹中,意外得知一位朋友家中竟有一座家庭图书馆,藏书量达到了5000册。看到这样的消息,起初还是有些不相信的,联系朋友到他家拜访了一次。看到他家中那摆得密密麻麻的书籍,我震惊了。震惊后是生生的羡慕和渴望,希望自己也能够为...

  • 让孩子慢慢来

    作者:布汝奎 刊期:2016年第11期

    我们常说教育是个慢功夫,需要慢慢地等待,但是一旦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就把这句话抛到脑后了。"看图说话"背后的思考孩子昨天晚上回到家八点多了,但还有一道"看图写话"作业没有写。我一听就急了,一顿雷烟火炮地训斥,催着她赶紧去写。孩子在我的怒火和高压之下忙活一通,算是把"活"给忙完了。老师发了三幅图,顺序可以自己排列。第一幅是在炎...

  • 读书的 三舍得

    作者:王诗萌 刊期:2016年第11期

    前些日子,女儿回家说:"学校评‘书香家庭’,我报名了。"于是我和丈夫赶紧将书架全部整理,藏书分类摆放,与班主任对接家访测评的时间,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学校组织的评审小组到家测评,看了家里现场,座谈交流,又拍了宣传照片。后来,学校安排我们家作代表发言。我觉得爱读书很平常,我们的家庭生活很平淡,从事的工作很平凡,能讲些什么呢?最后,...

  • 强迫行为的改变不能靠硬板

    作者:曲韵 刊期:2016年第11期

    很多家长都听说过强迫症这个名词,对强迫症似乎也不陌生。生活中我们就常常听到有人说:"我经常离开家后又不放心自己是否锁了门,一定得回去看看,有时候要回去看三四次。我是不是得强迫症了?"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一个人是否得了强迫症,需要由专业人士做出诊断。平常我们能观察到一些强迫行为,有没有强迫行为是是否得了强迫症的重要依据。

  • 东西方教育方式是实现各自社会目的的工具——访孙进

    作者:弓立新 刊期:2016年第11期

    孙进,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德国波鸿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领域:德国教育理论与政策,跨国与跨文化比较的方法与方法论,大学教育的日常文化研究。德国的教育水平是世界顶尖的,特别是它的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更是在中国各类媒体上得到了颇多的赞扬和肯定。这些情况都是客观事实吗?它们对中国的教育有何可资借鉴之处?为此,我采访...

  • 在德国学习钢琴的苦与乐

    作者:杨悦 刊期:2016年第11期

    通过学琴,孩子不仅学习到了与音乐相关的各种知识,还收获了诸多的友好与善意,叩开了一扇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门。我的女儿今年13岁,学习钢琴已经8年了。看着她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迈进音乐的殿堂,我真觉得高兴,也为当初感性而直觉的选择感到欣慰。在我看来,家长能够赠与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便是在孩子年纪尚幼、懵懵懂懂的时候,送他去学习一门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