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3 11:16:27

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教案第1篇

片段一:

师:请大家把课文第二段齐读一遍。生齐读:时候既然是深冬……没有一些活气。师:这部分内容属于什么描写?生1:自然环境描写。师:答得对,这段语句有什么作用呢?生2:引起下文的故事情节。师:谁有不同意见?师:大家再回忆回忆,过去我们分析小说自然环境描写,一般有什么作用?是否渲染某种气氛,或者衬托人物心情、心境?生3:这段描写衬托“我”回故乡时内心的悲凉心境。师:说得很好,大家一定要记住。

片段二:

师:刚才的小组学习中,大家围绕对闰土的人物描写语句赏析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下面请各小组代表汇报、展示你们的讨论成果。看看哪组发言最精彩。生1:作者用外貌捕写表现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农村小英雄的形象。师:很好。你再把这些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生2:我们赏析的是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他的那句“老爷”表明人物内心存有封建等级观念;还有闰土讲出了他的一串串痛苦,却又说不清晰。表明他已经麻木。师:嗯,你们组的探讨很深入。闰土理不清自己的种种痛苦,在重重压迫之下,他变得无比麻木、迟钝。生3:我觉得小说对闰土的外貌描写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从中年闰土的外貌可以看出他的饱经风霜、穷困潦倒。师:你们很敏锐,最先找到对比这一关键写法。生4:我认为文中对杨二嫂的描写也是采用对比的写法,昔日的豆腐西施变成如今的尖刻、泼悍的圆规。师:是啊,小说正是采用对比揭示主题的。生5:文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段,景物描写是为小英雄设置的一个背景。师:你的发言很独到,很有见地。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大胆说出来。生6:少年闰土所说的捕鸟、看瓜、捡贝壳、看跳鱼等语言描写,表现了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师:对!还有哪个小组没有发言?生7:“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这是神态描写,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师:这时闰土心理是怎么想的呢?请你用“闰土心想”作开头描述一下。生7:闰土心想:儿时的伙伴,终于又能相见,是多么高兴。这么多年来,我的日子这么艰难,也不知迅哥儿过得怎样。他是个读书人,是个老爷,我不能没大没小的,要恭敬才是……。师:真是太生动了,让我们为他的精彩发言鼓掌。

这两个教学片段,表面看上去课堂师生互动良好。学生发言积极踊跃;教师点拨精当,师生关系和谐,课堂生态良好,可仔细一梳理,我们会发现明显的问题:

片段一,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师生互动得出的答案是:以冬天的冷衬托“我”回故乡时悲凉的心境。但如果这是一道四分的中考阅读题,假如学生提交这个答案,结果只会得到二分,因为答案忽略了另一个要点:表现故乡的萧条和破产。如果学生的回答是不完整的,而教师却听不出、指不出问题,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片段二,这段师生互动的主题是对闰土的人物描写语句的赏析,但师生的讨论中却出现了对景物描写的分析、对杨二嫂描写语句的分析、对文章对比写法的分析,使探讨的话题被冲淡、转移甚至迷失。课堂学习过程呈现碎片化的倾向,探究结果松散、零乱,不成体系,不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分析方法,影响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

我们的语文教研课,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教师不断地问,学生不断地答,直到进展到教师预设的答案为止;第二种是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直到紧紧巴巴走完教师导演的所有镜头;第三种是一张幻灯片接着一张幻灯片,有风景也有音乐,课堂充满视听感官的冲击,倒也热闹。几种课堂,学生说得多,动得多,教师把简单的、缺少深度的“问答”看作“对话”,把热闹肤浅的活动当作实践,殊不知,真正的文本对话是建立在相互倾听基础上的心灵的沟通。几种课堂,教师总把预设看得重于一切,在学生答问或活动中不断过滤,不断筛选,力求回避枝节,趋向自己心目中预设的“标准答案”。对于那些“旁逸斜出”或“不靠谱”的回答不加倾听,不予理会,更不去分析学生的出发点,思考角度,心理基础等因素,甚至在学生迟迟答不出“标准答案”,精心预设的进度受到干扰时,教师脸色阴沉,重重地说声“坐下!”然后无奈地将“标准答案”和盘托出,并大声强调、强化。这种教师控制型的课堂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课堂表达的安全氛围,课堂普遍趋于沉闷,以致求知的兴趣日益消减。

少年闰土教案第2篇

[内容]

小说是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怎样引导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呢?我们以鲁迅的《故乡》为例,来看一下于漪老师、钱梦龙老师和蔡澄清老师三位语文教育家的《故乡》教学的大致思路。

于漪老师的《故乡》教案(四课时),教学步骤为:一、解题;二、理清故事情节;三、典型人物分析:1.闰土;2.杨二嫂;3.分析“我”;4.小结,总结《故乡》运用对照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及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四、归纳主题思想;五、作业。钱梦龙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为二课时。共分三步:一、学生认真自读全文,提出问题;二、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归并,然后启发学生逐类讨论解决;三、布置一定的练习。第二步步骤为:一、将学生提的问题分为七类、解题以及讨论“一般疑问”;二、讨论回乡途中的“我”(以上为第一课时);三、讨论闰土;四、讨论杨二嫂;五、讨论宏儿和水生;六、讨论离乡途中的“我”;七、讨论写景部分(以上为第二课时)。蔡澄清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为三课时:一、导入新课:1.解题;2.了解情节发展,把握文章结构(以上为第一课时);二、点拨、讨论:1.分析闰土——“小英雄”与“木偶人”;2.分析景物——“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以上为第二课地);三、突出训练——研究《故乡》的结尾三个自然段,完成练习“五”(以上为第三课时)。

三位老师执教《故乡》,从大方面看,有着明显的一致性:第一,都打破了介绍背景,再分段、分析,然后总结主题与写作特点的传统程序。第二,都根据小说三要素设计分析思路。第三,都在解题、熟悉情节、把握小说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人物和景物描写。同时,三位老师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

一、情节和结构的分析

于漪老师设计的提纲:

情节安排:(板书)

蔡澄清老师设计的情节结构提纲:

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思想

1.渐近故乡(萧索·悲凉)

2.故乡见闻(人物变化)

①和母亲的谈话

②回忆少年闰土(插叙)

③杨二嫂要木器(间有插叙)

④会见中年闰土(对比)

3.离开故乡(感慨·希望)

钱梦龙老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分为七类,板书如下:

一、一般疑问

二、回乡途中的“我”

三、闰土

四、杨二嫂

五、宏儿和水生

六、离乡途中的“我”

七、写景

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1]任何事物都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因素。《故乡》的作者对客体作审美选择定位时,注重于时空密切结合的艺术视角来反映内容。于漪老师、蔡澄清老师按时间、地点的转换列出的情节提纲,客观地反映了创造主体的艺术视角。课文本身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整体系统有着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特点。两位老师的情节结构提纲,又都体现了教材的上述两个特点。这样理清情节结构的益处,一是帮助学生在听课文录音、识字、积词基础上有层次地来熟悉小说情节,二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提纲挈领地把握小说的基本风貌。钱老师的情节结构提纲淡到看不见情节。提纲以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分类形式出现。显然,钱老师帮助学生理清情节结构的工作是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不经过思前顾后的熟悉情节,是不会提出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的。而这些问题,正是老师要引导学生解决的问题。学生很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

三位老师对情节结构分析处理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在顶峰,放眼全文,引学生纵观布局谋篇,领略整体结构之美,获得整体印象。为“潜心”分析,理解人物、景物打下基础。

二、人物形象分析

1.闰土形象的分析

先看于漪老师的分析思路:少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中年闰土又是怎样一个人?从他们的前后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①读有关部分。②少年闰土:生气勃勃,少年英雄。③中年闰土:自卑、衰老、迷信,像个木偶人。④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再看蔡澄清老师的分析思路:①《故乡》主人公是谁?为什么?②鲁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童年的闰土和中年的闰土有什么不同?③大家先概括一下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再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在描写中渗透了作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④是什么使闰土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呢?⑤作品对闰土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钱梦龙老师的分析思路,是由学生提问和教师将学生引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启发问两种提问的结合组成的:学生提问:①闰土和“我”小时那么好,现在为什么要叫“我”“老爷”,而且还叫水生磕头?②“我”很想见到闰土,但闰土来了后,“我”并不感到高兴,有许多话要说,却又吐不出口,为什么?③本文题目是《故乡》,却为什么要写闰土和迅哥的关系?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闰土的外貌?(教师启发问: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有哪些不同?少年闰土怎么样?这是什么样的形象?②再看中年闰土,他的外貌怎样?③这样对比着写有什么作用?闰土的生活“困苦”又说明了什么?④区别“日趋”与“日益”。农民生活怎样?农村经济怎样?(钱老师针对学生的每个问题都有启发问,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在此仅举一例。)⑤小英雄的形象为什么“忽地模糊”了?⑥为什么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⑦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⑧(这个问题由老师提出)造成闰土变成木偶人是什么原因呢?

三位老师分析闰土,首先是领学生从作品的语言上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这主要是从肖像描写、对比描写中来感知的。这样可使学生通过想象在脑子里再现闰土的形象,这是感性认识。分析起步后是对形象理解的理性认识。三位老师又进一步引学生去理解闰土这个形象所体现的现实,本质意义及作者根本意思:闰土悲剧的根源在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而这正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总根源。闰土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是痛苦的,在精神也是痛苦的——他

的思想被封建意识束缚得麻木了。于漪老师在闰土形象的归纳分析中对闰土的思想历程分析得十分深刻。的确,闰土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是深沉而又忧郁的。这深沉和忧郁体现在社会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所以他的悲剧价值是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彻底否定。“小英雄”变成“木偶人”,善良、美好人物的毁灭悲剧,正说明了一个审美形象的被毁灭。由此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对过去生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使之受到思想教育。作者塑造具象化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本人的生理感觉和情感体验包容在其中,因而人物还有作者的内视化特点。为此,蔡老师设计了“在描写中渗透了作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问,以引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体验的内视形象。蔡老师还结合写作提出了“对闰土的描写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一问,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钱老师对闰土形象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也作了讨论分析,视野阔大。三位老师对闰土的具体分析形式上略有不同,但理解的深度却是一样的,都引学生感悟了作者对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把握,感悟了作者的历史的、人生的深沉体验与博大思考,从而在更广阔的深刻的历史背景上,认识了作品所揭示的中国农民灵魂中的深层意识,理解了鲁迅“呐喊”的深层意识。 2.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蔡澄清老师只分析了闰土这一个人物,内容集中,重点突出,以点带面。于漪老师分析了闰土、杨二嫂和“我”三个人物。钱梦龙老师分析了五个人物。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各个具体形象以及形象之间的关系,以诱导学生看到当时故乡的全方位的生活情景,多角度地理解主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景物分析

不难发现,三位老师都对《故乡》的景物描写作了引导分析。钱梦龙老师专门分出“写景”一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来讨论:①文章末了,为什么要重复前面的一段写景?②鲁迅在《风筝》、《一件小事》中都写到冬天,《故乡》又写到冬天,为什么?学生关于写景的讨论,开始仅就写景作用而言。而联系前面的“回乡途中的‘我’”之教学,我们不难看到,在这部分分析中,已具体讨论了“神异的图画”的形象特点及这幅“幻想中的美”的图画和人物的关系,还简析了描写“萧索的荒村”的作用。蔡澄清老师将景物分析列成一个与人物分析并重的分析:①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次?哪三次?②作品为什么有这样三次描写?它又是怎样描写的?③“神异的图画”、“萧索的荒村”两相对照和比较,又反映了什么?④写“萧索的荒村”是为了反映中国农村的破产和现实世界的黑暗,也反映了“我”现在的“悲凉”的心情。那么,写“神异的图画”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农村就是一个美好的天堂呢?⑤写了“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小说的结尾处为什么还要写那“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重复“神异的图画”的描写?⑥《故乡》的这些景物描写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于漪老师的景物分析与“我”这个形象的分析是同步的。“我”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对故乡和故乡人的变化,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描写出来的。于老师主要分析了“萧索的荒村”的描写作用: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感到非常的失望与悲凉,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在分析了三个人物之后的小结中,于老师又概括总结到:故乡前后情况的对比,描绘了日趋破产的惨景,揭示导致破产的根源。

自然景物描写的内在意味总是与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精神相一致的。三位老师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有所区别。虽然这样,但都抓住了核心问题——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和对揭示主题的作用。

此外,三位老师都设计了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训练内容,体现了讲练结合或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特点。

三位老师的《故乡》教学在教材处理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从以上较具体的教材处理思路分析来看,大约有以下几点:第一,“潜心会本文”。处理教材应当注重引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以达到对精读篇目的“甚解”。小说教学要遵循作者思路,走进作者胸境,把握教材特点,把握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中蕴藉很深的字、词、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处理教材要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注意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语文能力的训练。第三,因教材因学生施教,因教师特点施教。法因文生,教学不必求固定的单一模式。教学贵在创造,贵在有良好的效果。

少年闰土教案第3篇

一、简单的地方让学生自学,以学代讲

教材中有许多段落本身意思很明白,还有些段落不是本单元、本课的重点,对此教师都可以不讲,而让学生自学。这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切记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自学后,教师要进行检查。

二、重点处设计好问题,以问代讲

有些课文篇幅较长,学生不易把握重点,有的地方学生经过思考自己可以理解,教师应针对这些地方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而不必去讲解。如《少年闰土》一文,教师可以就此提问:本文写了闰土所熟悉的什么事?哪件事写得详细?从中可看出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少年?学生只要目标明确,就会自己去读、去想、去找、去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规律的地方只讲一处,举一反三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段落写法相同或形式相似,教师可以精讲一段,总结学法,余下的让学生照法自学。如《小猴子下山》一文,四段都是围绕“小猴子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这个问题来组织材料的。《一块怀表》其中的两段分别写指导员和战士是如何说、如何做的,以此反映战士们的品质。像这样的课文都可以采用收放结合的方法来教,教师精讲一段,学生照此自学其他段落。

四、能体会感情的地方让学生读,以读代讲

在阅读教学中,读,对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体会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有重要作用。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什么方法去自悟呢?实际上对于那些教师讲授多遍而学生仍不甚明了的地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几遍也许就明白了。如《长城》一文中的一句:“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让学生读该句,重点在“一步一步”,缓慢低沉地朗读,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

五、难点处让学生议,以议代讲

课文中有些地方比较难以理解,可让学生分组或同桌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切磋,找到答案。如《少年闰土》一文中,“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特别是“啊”所抒发的感情。课文中“往常的朋友”指谁?“四周的天空”指什么?说明了什么?对此,学生不易理解,可让学生先议,最后教师总结。切记议论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六、好的写法让学生练,以练代讲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法之后,教师无须喋喋不休地讲写法的优点,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反复练习体会。教师可安排学生用书上的一个或几个词写句段,或仿写句、段、篇,或仿写开头或结尾等,如此举一反三,一定会熟能生巧。

七、学生不懂的,教师要讲清讲透

对于那些学生下过一番工夫仍不易弄懂的词、句、段等,教师一定要讲清讲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少年闰土》一文中的“少爷”的意思,文中蕴涵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教师不妨对学生明确讲解。

少年闰土教案第4篇

语文教学应该把握语言形式背后活跃的主体生命与灵魂。叶澜

教授认为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具有创生性。在

师生的多向互动中,进行智慧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从而衍生

出丰富的新的教学资源,即课堂动态资源。由于动态资源是即

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因而利用生成资源引导

学生自主探索,我们的课堂便会勃发生机,有效地促进教学质

量的提高。如何把握课堂动态资源呢?

一、教师要树立对工作和学生热爱的态度

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是能否开发和利用动态资源的

前提。如果一个教师对事业和工作缺乏责任感,对学生冷漠无

情,那么,当遇到学生出现不同见解或向老师质疑时,就有可

能认为是节外生枝,故意刁难或成心捣乱,因而就可能以厌烦

甚至粗暴的态度对待。只有满腔热情地对待事业、工作和学

生,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才能有效把握这些资源。

二、积累深厚的知识素养,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

教师要不断丰富学识修养,增加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得心

应手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机智地处理各种情况,所

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个教师,既要读有字之书,使自

己博学多才,同时还要读无字之书,即教师要不断接触社会,

深入阅读社会这本大书,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优化知识结

构。

三、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

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

用。”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质就

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

围。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就必须使学

生注意学习活动并产生兴趣。古人说:“趣浓劳径,乐此不

疲。”

四、教师要善于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在

特定的情境中用以了解学生、调控教学进程以动态生成教学资

源、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

径。笔者在这里仅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观察,它主要包

括:(1)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2)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3)

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和人际交往。例如在上《小石潭记》一课

时,我发现一女学生一直低头执笔,看上去又不像记笔记。于

是我悄悄走过去,发现她正在画画,当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顺手把她的“作品”抢过来,本想批评教育一下,但一看她所

画内容是一潭水,一条游鱼。转而一想,这不正可以作为一个

资源吗?于是我把她的画投影展示并说道:“一位同学为了让

大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石潭,为我们创作了一幅图

画,请大家谈谈这种形式好吗?为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表自

己的观点。

上述教学案例从一个侧面看出教师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随机应变的

教学机智,教师的爱心和宽容会成就一个学生,教师的冷漠和粗暴会毁

掉一个本来很有前途的学生。课堂教学活动是非预设的,动态变化的。

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上会出现的形形的情况和

事件,而这些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把握课堂动态资源,打造快

乐课堂,其意义在于:

1.能有效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教育家梅纽说:“学习的动力

首先来自于学生,这一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发掘的”。例如,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向学生提出: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我们留

下了一个难解之谜,你们能发现是一个什么谜吗?有学生在积极专注阅

读作品之后,很快发现在小说的高潮部分,于勒与哥嫂不期而遇于游船

上,在这一尴尬的邂逅中,菲利普夫妇是确凿地认出了自己的亲弟弟,

故而张皇失措,狼狈打探,断然离船,丑态毕露,于勒是不是也认出了

自己的哥嫂?是相见又相识,还是相见不相识呢?引出了一场热烈的讨

论,各有比较充分的理由。是相见相识,还是相见不相识,引人九曲回

肠,搁置不下,这就是作品产生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动

力。

2.能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把学习实践的权力

还给学生,把发现的机遇交给学生,把批判的权利留给学生,为学生主

动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我在教学《故

乡》时,对主题的分析,我的教学设计是要学生比较中年闰土与少年闰

土在外貌、语言、行动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寻找其变化的原因,从而把

握小说主题。教学中却有学生向我提出中年闰土的手该是什么颜色?因

为作者为少年闰土的手脸都着了色而中年闰土的手却没着色,我发觉这

是一个崭新的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引导学生探究:少年闰土的手

“红活圆实”中年时“像是松树皮了”作者没有着色,师生共同讨论,

闰土终年同泥土打交道,应该是“土色”较好。人死还土,“土色”是

死色,饱经忧患,极度贫困的闰土整日在磨难中挣扎,到底还能挣扎多

久呢,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榨下的闰土的命运正是旧中国广大农

民悲惨命运的缩影。从这一角度分析,同样完成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

动探究提供了机会。

总之,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堂动态资源,让学生闪耀

出智慧的灵光,使我们的课堂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少年闰土教案第5篇

[内容]

    小说是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怎样引导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呢?我们以鲁迅的《故乡》为例,来看一下于漪老师、钱梦龙老师和蔡澄清老师三位语文教育家的《故乡》教学的大致思路。

    于漪老师的《故乡》教案(四课时),教学步骤为:一、解题;二、理清故事情节;三、典型人物分析:1.闰土;2.杨二嫂;3.分析“我”;4.小结,总结《故乡》运用对照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及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四、归纳主题思想;五、作业。钱梦龙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为二课时。共分三步:一、学生认真自读全文,提出问题;二、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归并,然后启发学生逐类讨论解决;三、布置一定的练习。第二步步骤为:一、将学生提的问题分为七类、解题以及讨论“一般疑问”;二、讨论回乡途中的“我”(以上为第一课时);三、讨论闰土;四、讨论杨二嫂;五、讨论宏儿和水生;六、讨论离乡途中的“我”;七、讨论写景部分(以上为第二课时)。蔡澄清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为三课时:一、导入新课:1.解题;2.了解情节发展,把握文章结构(以上为第一课时);二、点拨、讨论:1.分析闰土——“小英雄”与“木偶人”;2.分析景物——“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以上为第二课地);三、突出训练——研究《故乡》的结尾三个自然段,完成练习“五”(以上为第三课时)。

    三位老师执教《故乡》,从大方面看,有着明显的一致性:第一,都打破了介绍背景,再分段、分析,然后总结主题与写作特点的传统程序。第二,都根据小说三要素设计分析思路。第三,都在解题、熟悉情节、把握小说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人物和景物描写。同时,三位老师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

            一、情节和结构的分析

    于漪老师设计的提纲:

    情节安排:(板书)

    蔡澄清老师设计的情节结构提纲:

    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思想

    1.渐近故乡(萧索·悲凉)

    2.故乡见闻(人物变化)

    ①和母亲的谈话

    ②回忆少年闰土(插叙)

    ③杨二嫂要木器(间有插叙)

    ④会见中年闰土(对比)

    3.离开故乡(感慨·希望)

    钱梦龙老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分为七类,板书如下:

    一、一般疑问

    二、回乡途中的“我”

    三、闰土

    四、杨二嫂

    五、宏儿和水生

    六、离乡途中的“我”

少年闰土教案第6篇

笔者也曾经对杨二嫂这个形象投入过关注,现将一点思考笔陈于此。

杨二嫂是个家道败落的小市民的典型已成定论,她在小说中虽然着墨不算很多,但作为主人公闰土形象的一个陪衬,对主题思想的深化所起的作用可不小。因而,是否能正确地理解这个形象,就不是无关紧要的了。

似乎不少人热衷于用作者在小说结尾部分概括出的三种人的生活方式来比况小说里的人物的生活现状,于是有了“辛苦展转而生活”的“我”,“辛苦麻木而生活”的闰土和“辛苦恣睢而生活”的杨二嫂。这种提法俯拾皆是:于漪、陶本一等人如是说(《中学语文备课手册》·初中第三册);朱铭的《两张肖像,一个形象》一文(见《语文报》1981.10.12⑤,总280号)这样讲:“《故乡》中的杨二嫂是一个在旧制度下辛苦恣睢的小市民形象”;严冰的《论< 故乡>的主人公——鲁迅小说研究商兑》(见《中学语文教学》1981.9)持此见:“杨二嫂的辛苦恣睢强化了对旧社会的批判,更加促使‘我’去探求新的人生道路……”

似乎又是一个定论了?

且慢!

作者笔下的杨二嫂是个“辛苦恣睢”的形象吗?作者心中的杨二嫂是个“辛苦恣睢”的形象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非但作品本身没有提供佐证,鲁迅先生九泉之下有知的话恐怕也不会赞同。

按照传统的说法:“恣睢”是“放纵、凶暴”的意思;而三个“辛苦”也只是形音相同而实际上义大相异。“辛苦恣睢”之“辛苦”乃“处心积虑,挖空心思”之谓也。如此说来,用“辛苦恣睢”来概括杨二嫂的生活方式显然失之过重。

之所以这样说,理由有二:

其一,从小说本身看,鲁迅先生这样写道:“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以整齐的排比句式否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的代表分别是“我”、闰土、别人。请注意,如果作者的“辛苦恣睢”是为杨二嫂而备,那大可直陈而不必用曲笔,既然没有直截了当地写出是杨二嫂“辛苦恣睢”,正说明了杨二嫂并不是“辛苦恣睢”地生活着。那么谁这样生活?别人又指哪些人?答案网很明确:是反动统治者。他们才是终日“挖空心思,处心积虑”地算计别人的人,他们才是放纵胡为、凶神恶煞、无恶不作的“别人”。正是由于他们的“辛苦恣睢”,才使得闰土由一个“小英雄”转变成“木偶人”,便得杨二嫂由“豆腐西施”堕落成“圆规”,使得闰土、杨二嫂们生活艰难,使得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

其二(来源:文秘站 ),从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看,鲁迅先生一直对劳动人民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他的相当多的作品可以证明这一点,他对旧中国的劳动人民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国民性”中不良成分的批判。那么,他对杨二嫂抱着怎样的态度呢?文章通过对杨二嫂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对她的庸俗的思想,卑劣的言行进行了讽刺和鞭挞;同时,又对她辛酸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作者对杨二嫂的基本态度。试想一下,鲁迅先生对市井无赖般的阿q也不过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又怎忍将“辛苦恣睢”的帽子扣在杨二嫂的头上?!

少年闰土教案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创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每一名优秀教师的心愿。为了满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要求,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创建高效课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是教师们需要认真考虑和研究的问题,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究W习与尝试,找到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使初中的语文课堂具有浓厚的学习气氛,为学生们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一、信息技术在创建语文高效课堂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语文课堂整体把握,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获得更多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制作课件和电子教案,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运用多媒体授课方式,有助于缓解教师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实现心、脑、手并用的局面,从而增强了讲课的综合效果,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如《斑羚飞渡》一课,在伤心崖老斑羚和小斑羚飞渡接力的动画演示中,直观、形象,扣人心弦的动画效果再配上《十面埋伏》的音乐,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悲壮和感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九年级上册的《智取生辰纲》和《香菱学诗》中,利用影片片段的播放,把文学和电影艺术有机结合,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学生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有利于解决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如影片、音乐、朗读录音、动画演示、图片场景等,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七年级上册的《看云识天气》中描述的各种形态的云,课本描摹的虽形象生动,但不直观,特别是每两种相近的云,界限较为模糊,学生极易弄混。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各种姿态的云、晕、华、虹、霞的形象和特征一目了然,强化了识别。再如八年级下册的《苏州园林》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学生往往难以想象,我们可以从网络上选取若干代表苏州园林特征的摄影图片和录像,通过对比分析,那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生动鲜明,学生也“如在图画中”。

(三)有利于学案导学的推进与完善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在这里具有双重的理念和作用:一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二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教师会把学案提前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检查、师生互动交流、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课件起到了引领学案导学的推进,适当进行点拨、补充、启发、引导和突破重难点的作用。课件的拓展思维又留给优秀学生想象的空间。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依照学案提示,自主地预习和学习,如了解作者,查找背景,搜寻有关的图片、音像及资料,并能有效地与相关知识链接,如吴刚的《罗布泊,消逝了的仙湖》,搜寻古今面貌的图景以及月牙泉的现状资料。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更是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从而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实现了大语文课堂的理念。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多周知,广大青少年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特别表现在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可以将视觉听觉集于一体,把课本中抽象模糊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师应挖掘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根据课本的内容和特点创设极具个性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听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历史资料,现状以及图片或录像,将其呈现到课堂上看来。下载一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民族音乐,使学生融入到苏州园林的美景之中,将苏州园林的美展现在学生脑海里,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知来学习课文内容,掌握课本的思想内涵,把握课文精髓,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扩大知识容量,拓展学生视野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在教学时间扩大语文知识的容量,教师又要讲课,又要写好板书,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知识的信息量越大,越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进行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初中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增强语文的综合分析能力,可以突破课堂时间的限制,节省板书时间,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难以提起学生们的兴趣,有时候尽管教师滔滔不绝,还是达不到教学目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课堂中可以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调动学生的感官,突出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例如,九年级上册《故乡》一课中,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到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总结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教师再运用演多媒体总结出来,再让学生总结中年闰土的形象,教师再演示出来,最后再在多媒体上进行比较,分析闰土形象的变化,使学生能够很快地却别闰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的生活、动作、语言以及外貌。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少年闰土教案第8篇

【关键词】 导入;激情;兴趣;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上课一开始,必须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导入新课,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因为教师能否在上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地作用,是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教师应特别重视课堂的“导入”,精心设计,使得自己的新课导入方法灵活,别具一格,精彩纷呈又恰如其分。

一、交代时代背景,导入新课

语文课文都有它不同的时代背景,特别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必须要交代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旧中国贫穷、落后、腐败,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压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了对黑暗的社会的揭露和对人民的同情。如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就应该告诉学生,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这场战争。焚掠圆明园。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显赫的声望,为他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却借此机会以书信形式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给巴特勒等人当头一击。引入新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

部分课文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教学时从课文题目的中心词入手,抓住文眼设问,从而导入新课。如《死海不死》教学时,可以首先板书课题,然后从题眼入手,让学生找出题目的中心词“不死”,抓住文眼设问:“死海意思是什么?为什么死海不死呢?”接着引入新课,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

三、温故而知新,导入新课

有些课文的内容跟以前学过的课文有着较密切的联系。教师可采用温习旧知识,自然而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让学生思维自然,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如学习鲁迅的《故乡》,教师可以先复习已学过的课文《少年闰土》,因为《少年闰土》是从《故乡》中节选出来的,让学生先介绍一下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形象?少年闰土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就是机智、勇敢、活泼的少年闰土。刺猹、捕鸟等活动都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然后设疑:“这么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在我们今天学习的《故乡》中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前后判若两人,现在我带着你们去找找原因吧!”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四、用孩子最喜欢听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

对于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可以用先讲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学习《泰坦尼克号》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个北大西洋轮船沉没所发生的经典故事”。接着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故事中最精彩的片段。“轮船撞上了冰山,四个底舱进水,游客们还不知道……船长说,轮船将在一个小时后沉没,船上的救生艇只能容下一千多人,将有两千多人无救,为了求生,伟大与渺小在这里展现……轮船沉没了,杰克和罗斯双双坠入大洋中,冰冷刺骨的海水会冻死人的……”讲完后质疑:杰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罗斯,杰克怎样了呢?罗斯获救了吗?杰克为什么要这样做?表现了杰克什么样的品格?然后板书课题,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高涨。

五、利用CAI课件或录音、录像等直观手段,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