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英语教学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心理障碍 受到母语的影响,在学英语之初,有些学生发音不准,考试失利,被同学嘲笑,便慢慢自我放弃,潜意识里告诉自己学不好英语,逐渐变得内向,孤僻、胆怯、自卑,之后便形成了心理障碍,屏蔽掉了一切和英语有关的学习内容。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优化英语教学语言教学离不开心理学的指导,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各理论的基础之一。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规律对英语教学有直接关系。通过探讨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教学有所启发,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排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1.北大英语博导胡壮麟教授曾为英语学习描述规则,认为“动机+兴趣”决心持之以恒见效。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和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学习动机和兴趣对英语学习所起的重要促进作用。可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首先,应当加强英语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现实生活的教育结合起来;其次,创设问题情境,布置学习任务,实行启发式教学;再次,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造性的编排教学内容,使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最后,及时反馈学习结果,鞭策学生发奋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介绍英语国家文化,讲解英汉语言异同,逐渐排除英语学习障碍,增强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一方面能激发人的动机性思维,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意志行动的坚持性和对压力的耐受性。 2.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扬长避短,使教学方式个别化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志向水平的差异,认知方式与认知能力也存在差异。认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信息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如场独立型的学生在认知信息的加工中倾向于依据个人的内部参照,自我与非我的分化程度高,偏爱自然科学;而场依存型的学生在认知信息加工中倾向于依据外部参照,自我与非我分化程度低,对人文社科有较大兴趣,社科成绩好。认知能力的差异一方面指人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指潜力即智力。个体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的差异。根据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要求老师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具有八种基本智力,应当了解学生智力的优势和弱点。扬长避短,发挥每位学生个体的优势,使学生从自身获得积极成功的体验而增强自信心,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不再因为偶尔或者是某一方面的失败而否定全部的自己,停滞不前。 3.注意营造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场”,优化教学效果随着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进行填鸭式教学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让位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民主开放的课堂模式。学生与老师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人格上是平等关系,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所以,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卡尔·罗杰斯说“课堂氛围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并把教学活动看成是真实、接受、理解的心理氛围。教师满腔热忱的启发学生,正确的回答给予表扬,不全面的回答给予补充,错误的回答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正确回答问题的成就感以及老师对自己的殷殷期望,增加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通过这样良好的,情感的双向交流与反馈,师生之间感情融洽,配合默契,形成了一种有利于信息交流的最佳“心理场”,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因此每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情况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心理状况也各异。这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学习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并用其规律来指导我们的英语教学课堂实践。通过对学生个体心理状况的了解,形成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的心理氛围,既尊重个体差异,又要求共同进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苏艳华 心理学论文:声乐心理学视野下声乐教育论文 一、声乐心理学简介 1.声乐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声乐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学与声乐学相互结合的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它是一门研究声乐艺术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给声乐演唱者从事声乐艺术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帮助演唱者在演唱技术学习、演唱以及在声乐教学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2.声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首先,在声乐艺术中,演唱的一般心理。主要包括在声乐艺术活动中,演唱者的知觉、感觉、思维记忆、表象、情感、意志特点。例如在演唱中,声乐艺术活动中歌唱者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等特点以及表演者的音乐形象知觉、生理活动知觉觉、歌唱表象的特点等。其次,在声乐艺术中,演唱者的个性心理特征。长期从事声乐艺术能发展和改变演唱者的气质特点,并促进其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性格以及提高能力等方面。人的气质类型大致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而大多数优秀的演唱者很少属于抑郁质。优秀的演唱者应该具有反应灵敏、情绪稳定以及声音可塑性强等优秀的品质。 二、声乐心理学理论在声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的必要性 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众多方向之一,其学生之广、教师之多以及其影响之大是其它音乐教育方向所无可比拟的。与器乐而言,声乐的乐器相当于在身体里面,是每个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心理因素的引导对于演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发声器官进行配合和协调,进而影响着他们演唱技能的学习。将音乐心理学运用于声乐教学中,实际就是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以及提高其声乐技能。只有重视学生歌唱心理的调节,遵循心理学的规律,有目标地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才能提高学生的演唱信心,增强其意志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声乐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正确运用声乐心理学 首先,对声乐老师而言,培养学生在演唱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文静、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开放的演唱,因为在演唱时,这类学生身体往往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导致整体发声器官不协调,从而影响声乐的学习。因此,对于他们在学习中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要积极,以增强他们的演唱自信,有了自信和放松的心理状态,身体才会协调,该放松的腔体自然也就放松了,自然就能形成好的声音,从而帮助他们为学好演唱技能打下好的基础。其次,依据学生的演唱心理正确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表达。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受到演唱者的气质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影响。性格活泼开朗学生,他们的演唱往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更富于激情。因此,热情奔放、起伏变化大的作品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而通常,他们也会将作品表现得很出色。而性格腼腆,喜欢安静的学生,他们则更倾向于细腻、深沉以及富于情感的演唱风格,这类学生善于挖掘和表现作品的内涵,对缓慢、抒情、细腻的歌曲更能表现的出色。由此可见,在演唱时情感的表达于学生的心理与兴趣息息相关。因此,声乐教师在授课时首先尊重学生的意愿,尝试着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对于学生喜欢的歌曲应首先积极考虑,而非常常是从来不问学生想唱什么歌曲,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这样势必会阻碍声乐教学的效果。声乐心理学的建立,为声乐演唱、声乐教学和声乐比赛中存在的很多实际问题提供了确切的理论依据,并逐渐使这些理论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具体化。声乐教学和演唱若想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声乐心理学理论的指导。而在声乐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的原则。对演唱者个性心理特点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能够帮助教师因材施教,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声乐演唱潜能以及培养其演唱技能。对于学生而言,掌握声乐心理的理论与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规律,可以在演唱中正确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有效地采取措施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和优势,弥补自己在演唱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足。对与声乐老师而言:声乐心理学的研究更有特殊的含义。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教是外部因素。若想使学生在演唱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因素,必须外因和内因有机地结合。另一方面,声乐教师掌握了声乐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还可以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对于掌握不同学生的性格气质、思维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从而提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总之,只有在教学中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声乐教学心理分析方法,才能使声乐教学事半功倍。 作者:吴卫洁单位:广州工商学院音乐系 心理学论文:后现代主义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心理学评估标准的构建由教师评价趋向学生自我评价 1.有效建立自我个体评价机制 创建心理学评估新标准自我个体评价机制的构建是高校教育心理学逐步走向快速发展道路的标志,以自我评价为根本,对心理学评估标准不断提高,自我评价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师评价存在的“片面性”,提高了教育心理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自我评价作用。自我个体评价机制的科学建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监督机制的构建作为主体部分,发挥对自我主观能动性的监督作用;二是将参评互评过程作为自我评价机制构建的重要元素,通过实施参评互评,使高校受教育者从根本上认识到自我心理发展所面临的根本状况,以此提升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价值。这是高校心理学评估新标准有效建立的基础,对自我个体思想意识的形成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教育心理学后现代时期的发展特点。 2.以“合理化”为基础,推动心理学评价主体创新发展评估 标准“合理化”发展,主要体现在评估过程及对评估对象的选择科学合理。高校教育心理学评估,主要是对受教育者的内心意识及能力性格进行有效评估,通过教育心理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内心发展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使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发生转变。评估对象“合理化”主要体现在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突出评价过程中自我监督机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发挥评价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高校教育心理学自身的教育价值不断提高。评估过程及评估对象的科学转变,是高校心理学评价主体创新发展的根本体现,使心理学评估标准从传统意义逐步提升到现代标准,为高校教育心理学走科学发展道路提供有力保障,促使高校教育心理学形成创新发展的局面。以评估标准“合理化”为基础,提高了教育心理学评价的自身发展价值,以此为后现代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满足高校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需求。 二、以心理学构建为契机,加快教育时代背景下“中国梦”复兴步伐 1.优化目标,实现心理学教学 推动“中国梦”发展脚步教学结构优化是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潜在动力,为高校受教育者自身心理优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外部保证。教学结构优化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定,设立三维度教学目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别进行确定,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及“针对性”;其次在于对教学内容的引导过程有条不紊地科学整理,从高校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依据性格特点进行有效分类,从而为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格及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最后针对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力特点,对其思想意识进行科学引导,逐步使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确树立,达到新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优化发展的最终目的。这是高校心理学教学间接推动“中国梦”发展脚步的重要体现,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形成创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持,促使高校心理学教学从成功走向又一个成功阶段,提升了心理学教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2.遵循规律,体现“中国梦”对心理学构建的指导作用 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应与时展规律相统一,突出时代教育特色,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教育体系。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应以监督机制为根本,加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提高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适应性”,以此对高校教育心理学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及评价。将教育心理学学科设置为重点,对受教育者自身的性格培养、意识形成、能力发展、知识掌握、技能强化等分别进行合理设置,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时展特点。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带动了教育心理学逐步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发展格局,推动着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不断创新。这是后现代时期对高校教育心理学构建所提出的新要求,充分体现出“中国梦”对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指导作用,满足了时代社会对受教育者自身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得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育意义不断增强,体现了其教育意义及发展价值。 3.以构建主义思想展现 心理学“中国梦”发展内在潜力构建主义教学思想的核心在于运用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对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发展阶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将外部环境因素科学融入,使得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作用,以此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产生正面积极影响。外部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内部心理因素则是根据高校受教育者的性格、意识等特点进行有效观察,通过外部环境因素对受教育者心理产生的刺激,使得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能够得到外部体现。这是构建主义教学思想对当代高校教育心理学产生的积极作用,对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突破后现代时期高校心理学发展规律,体现心理学构建价值 1.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创造后现代心理学发展新方向 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世界泛指学科相关领域中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教育心理学的主体,对高校受教育者的人格构成特点、性格培养方向、知识技能获取及运用、情感与价值观等进行科学构建,以此完善高校教育心理学知识世界的构成。生活世界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对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检验,从中对高校受教育者的人格、性格及社会意识进行全方位培养,转变传统实践过程中单纯依靠学科实践的现象,使生活实践活动脱离学科的束缚,以此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进行正确引导。这是新时期后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创新教育思想,将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进行有效融合,提升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教育目的,从而达到教育心理学对受教育者内心正面启发的积极作用,将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以此满足后现代时期高校教育的发展需求,提高教育心理学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2.突破传统模式,体现后现代主义 高校心理学教学价值传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实践活动的目的及要求并不能顺应当今社会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需要,实践活动自身存在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随着当代教育背景的逐步转变,后现代教育风格已经被广大高校受教育者所认可,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应以后现代教育风格为基础,对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不断创新,以融合社会为手段及目的,不断探索崭新的发展方向。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模式应以融入社会为前提,对社会生活现状及形式不断地了解及探究,探索生活实践对高校受教育者心理所产生的启发,从而发挥高校教育心理学对受教育者心理的引导作用。以生活实践活动模式为基础,对当代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研究,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与时展的“同步性”,逐步形成创新发展思想,促使高校教育心理学形成以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基础,实践活动为检验过程的科学发展模式,充分展现后现代主义高校心理学的教学价值。 3.以风格为目标,强调教学评价 在心理学构建中的位置时代飞速发展使高校教育风格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后现代教育时期以教学风格贴近社会发展为根本,以自由教育风格为主体,将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参考依据,从而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这是后现代教育发展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构建过程的重要特点,教学评价以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为基础,不断加强受教育者之间的参评与互评过程,从而突出“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位置,以此更好应对时代教育发展的挑战。实践活动是教学评价实施过程的主体部分,通过实践过程对受教育者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自我评价,以此对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功能不断完善,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及知识技能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 4.探索后现代主义风格 体现教育心理学研究“前瞻性”对内部心理构成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受教育者心理影响过程的广泛探索,是后现代主义教育风格发展的重要特征,而外部环境因素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产生刺激的重要途径,因而在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占有决定性位置。以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为基础,深入探索学科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对教育评价过程进行有效转变,对教学结构的科学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后现代主义教育风格具有一定的时展的代表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结构产生质的转变,发挥了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对高校心理学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促使高校教育心理学以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为根本,提高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广泛性”,使实践教育活动成为满足高校受教育者心理引导的重要途径,以此体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前瞻性”。后现代主义发展风格能够满足时代教育背景发展的切实需求,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构建过程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形成高校教育的良性发展循环。 作者:蔺艳娥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心理学论文:薪酬福利心理学论文 一、薪酬福利机制 1.薪酬福利的制定 现代成功的企业中,在薪酬福利管理方面,要结合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两方面内容。在企业建立之初,发给员工的薪资,是给予其较高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这种方式与销售员的薪资有些相像,工作初期工资很低,但若是完成销售单就能获得较高的提成。在企业成长期,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企业发展,抓住机遇,获取更多的利益。短期激励能够促使员工更好的发现机遇,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能够通过长期激励来保持,所以,较高的基本工资能够将人才留住,以短期激励的方式使人才突出自身优势。 2.薪酬福利的设计 企业要尽量使薪酬福利合理,并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实现双赢,所以要建立一套完整、公平、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并能合理反映出各职位的价值。 (1)基本原则 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合法性、保密性、经济性是薪酬福利体系设计应坚持的六项基本原则,其中公平性原则包括内、外部公平,即表示无论在企业内还是企业外,都要使员工感觉到自身所做出的贡献与得到的薪酬相匹配;在现代企业中越来越重视保密性原则,这是由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造成的;企业的竞争性和激励性能够通过促使员工薪酬达到相应效果,但是这种方式也会使企业负担增加,人力成本也有所提高,所以,相关人员在运用有限资金时,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 (2)薪酬结构的设计 薪酬结构式一种工资的等级结构制,薪资的制定是根据员工在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劳动环境元素来判断的,这种薪资能够体现员工在企业中的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制度,工资等级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二、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企业人员配置比较合理,并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现代企业中的员工,主要是销售人员,根据心理学理论分析,销售人员主要运用地固定基本薪资和高佣金的形式。通过薪酬福利设计形式和心理学理论,该企业工作人员的薪资结构具有多样化的特定,并体现了心理学理论的作用。 1.员工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 能够体现薪酬福利结构的优势,促使员工形成主人翁责任感,从心理上转化对工作的认识,从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能够主动承担起岗位需要的要求和职责,使员工的竞争意识得到激发。同岗位的员工通过相互竞争,不同岗位的员工通过协调和配合共同促进企业发展,员工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2.员工更加了解自身工作 现代企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每一个岗位在这条产业链中都具有独特的机制,通过心理学理论的作用,能够让员工感到自己所做的工作非常有价值,并且对企业是一种促进作用。企业管理者应积极处理这种情况,使其充分明确岗位的具体职责,可以通过对各岗位员工进行培训的方式,让员工对自身工作价值能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然后更加积极的投入工作。 3.推动企业改革企业需要创新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所以企业要对员工进行激励,让其拥有创新的思想,还要了解到工作的实际意义。通过这种方式,让员工在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中,提供自身素质和能力,并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感受到企业对自身的信任,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企业的内部改革,往往通过这种方式推动,现阶段企业管理者可能存在一定错误观念,没有认真思考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一些无成本的激励方式也能取得一定效果。例如,企业应从人本管理中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心理学理论分析员工期望,并实现已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为工作增添一些乐趣,对人性化管理更加重视。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心理学理论在薪酬福利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种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发展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提供企业的创新能力。薪酬福利体系的制定和设计能够拥有方向性,并更加明确,然后通过心理学理论的充分运用,员工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更加了解自身工作、推动企业改革,这些都是在薪酬福利设计应用中的有利体现。 作者:张玉梅单位: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心理学论文:高校教师心理学论文 一、当前高校教师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道德信仰的淡漠化和价值取向的世俗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高校服务社会的不断深入,加之高校改革进入深水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高校教师的价值追求、利益结构及心理状态等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出现道德信仰的淡漠化和价值取向的世俗化等现象。仅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就有多位领导因经济问题被落案调查。高校中一些教师淡漠政治,信仰错位,过分看重功绩利益和物质实惠,滋生了剽窃、弄虚作假等多种不良道德现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学术批评网主持人杨玉圣统计,国内几乎所有著名高校都已经传出有学者“涉嫌”学术造假或腐败,被点名或被质疑卷进学术造假或学术腐败的学者教授不下百人。部分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缺乏内在科学精神支撑,投机取巧,不能恪守基本的学术规范,产生学术腐败,成就感和责任心逐渐淡化,学术精神和治学动力日渐衰竭。 2.组织认同的薄弱化和教育精神的片面化 部分高校教师把工作仅仅看作是谋生手段,对所在学校的组织认同感下降、群体归属感缺失、责任使命感沦丧。以固定工作岗位为依托,以充足的自由时间为条件,忙于其他兼职或创办自有企业,无暇备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有些教师甚至指派学生到自己公司工作,以“研究”为名,无偿占用学生劳动,挤占了他们的学习时间。部分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方面等出现了问题,甚至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某些与教师身份不相符的行为和语言,更不会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引导教育,师生间缺乏沟通、信任和理解。 3.评价制度的标准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化 高校教师的劳动本应该是充满了创造、灵性和个体魅力的智力劳动,是教师生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理应从中体会到身为教育者的自豪感和精神愉悦感。然而,目前高校的绩效考评制度,存在着考核定位不准、评价指标不科学、教学考核标准不明确、考核结果运用不合理等普遍问题,停留在奖惩性层面,直接与薪酬、聘任、晋升挂钩,易导致功利化的同时,也无法让教师把外在激励转化为追求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另外,评估考核靠外部行政压力推进,主要参照主管部门文件标准和兄弟院校做法,还没有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制度和措施。 二、心理学“知情意行”视域下建构高校教师文化的有效对策 1.晓之以“理”,理想信念引领价值认同 教师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认同,是教师群体共有的一种信仰、价值和期待。我们首先要从认知上入手,晓之以理,即思想引领,从理想信念的主动教育过渡到理念精神的潜移默化。第一,高校教师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应当示范引领。高校应通过强化和丰富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和宣传形势政策教育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群体的思想教育引导,引导教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并自觉把核心价值观和办学根本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正确分析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实际和形势,增强组织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念。第二,凝练内化以校训为核心的学校传统和大学精神,文化熏陶引导教师践行办学和教育理念。学校传统、大学精神及校园软硬环境等都对教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基础性导向作用和使其迅速成长的同化功能。随着教学和研究的深入,教师群体在专业成长中逐渐将个体愿景、教师文化与学校文化进行整合融汇,将学校的传统和精神化为内在的默认值。第三,促进高校教师形成全新的价值信仰体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德育观、学生观、幸福观,笃信教师职业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服务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职业。让高校教师产生强烈的职业意识、较高的专业认同感等心理特征,使其成为教师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 2.动之以“情”,人文关怀激发自我动力 教师群体是连接学校主体和学生群体的纽带,用“情感”架起沟通的桥梁。学校也需用“情”至深才能激发教师群体的自我动力,构建优秀的教师文化。第一,人本化高校教师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的自我价值和人格尊严,尊重教师的愿望、意见和建议,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帮助教师应对工作压力、舒缓专业倦怠。第二,建立健全联系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发现教师群体,尤其是特殊群体面临的各种困难和诉求,帮助解决教师住房、收入、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看似微小的工作内容,却是不容忽视的人文关怀细节。第三,充分尊重学术自由与思想独立,尊重学术生命价值,加强业务发展上的指导,为其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等。尽管薪酬可以刺激人,制度可以约束人,但情感更能感化人。只有以诚相待,通过优质的服务品质和浓重的人文关怀,才能让教师动“情”,让教师对学校产生“精神家园”的归属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发展,提高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和荣誉感,他们才会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科研和实践服务,把个体愿望和目标与学校集体目标的实现有机统一,更好地促进教师文化的和谐发展。 3.笃之以“意”,制度创新促动专业成长 第一,重视并做好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树立资源开发意识,将教师的自我职业认知和自我价值取向转化为教师资源开发的动力,帮助教师明确人生和专业发展方向,完善自我,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和创造性,这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对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成长帮助,可采取多种措施,如成立专门发展机构、完善用人和激励制度、营造终身学习的校园氛围、加大各种培训力度等,保证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其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发展平台。第二,创新组织制度,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功能,开展发展性评估,结合述职叙事等自我评估和访谈对话座谈等外部评估等多种形式,从学校和教师发展的角度,发掘教师潜能,促动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凝聚力、情感凝聚力和组织凝聚力。如中国美术学院的“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CDM)”,以全新的组织方式引领人才队伍培养建设;通过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方式,立足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建立全新的政、资、产、学、研、用的跨界融合体,完成跨界复合文创制造人才培养计划。这些组织和制度的改革创新,给高校教师创造了有利条件、搭建了广阔平台,为培育发展优秀的教师文化夯实了基础。 4.导之以“行”,师德师风追求和谐共生 一个优秀的教师,既要重言传,更要重身教,“以言传道,以行垂范”。行为是人最外显的表达,更是教师影响学生群体最直接的视觉媒介。教师文化的最显性表现,便是教师群体行为方式上的规范准则,即师德师风师貌。第一,高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激发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第二,着力建构优秀的师德师风文化,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激励教师爱岗敬业,使其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作者:姜玉峰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组织人事部部长 心理学论文:高职院校心理学论文 1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情景模式融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的学科。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老师在教与学生在学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情景似的心理过程。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高职院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教育心理学与学生的德育教学的融合,突出学校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德育教育是一个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校未来的发展快慢和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因此,学校必须要将教育心理学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有机的结合一定会激发出学生的潜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教师素质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最终达到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目的,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其次,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管理中,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其水平的高低在某方面是对所在院校综合实力考量的一种依据。因此,需关注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在教学管理中应当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德育教学和素质教学结合起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心理成熟期,以德育教育为导向,加强心理辅导作用,让学生从小就明白基本做人的道理,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心理学与教师队伍的管理,是借助于教育的教学本质和心理学的相关特点,教师不断将其进行再创新,形成自己的理论,这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水平,这也是对所在的高职院校的一种肯定。最后,将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各个层次有机结合。教育心理学对推进高职院校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上。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主要还是侧重于对专业化知识的教学上。教师教学成果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心理学一种实践的体现。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很多院校都在思考如何有效地将这门课程讲好,这就需要将心理教育学融入到教学中来,要对听、说、读、写、练进行创新,可以通过做游戏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来练习英语,真正将英语的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自愿性的行为,真正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体。同时,在英语教学中真正解决学生不敢说的恐惧心理,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疏导和沟通。通过心理学理论,能够把英语中很多内在的语法特点及其相互之间普遍的规律和内在联系揭示出来,这也为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的语言技巧。平时的训练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在非智力方面的训练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学中,就能轻松地教学,实现预期教学成果,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栋梁。 2提升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水平的措施 教育心理学本身就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改进和提升。教育心理学既注重理论知识也注重实践运用,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无形地将教育心理学贯穿其中。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心理学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升其水平至关重要。第一,要着眼于理论指导实践,提升高职教学水平。教育心理学是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源于教学实践的。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当今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最主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而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实训课,它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品学兼优、专业性突出的学生,真正才能提高高职教学的水平。第二,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提升教学质量。现在很多的院校都积极开展实践课程,因为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育心理学在大家心理的认知程度。课堂仍旧是广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当代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自我认知的积极性有关,因此,越积极自我认知的人,其专业水平就越高,而教师仅仅只是给予指导作用。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通过此种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中来。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一举一动都与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是道德的楷模,是专业技能的传授者。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中变得更加有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真正提升教学队伍水平。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其实践和动手能力,而教育心理学的引入更是对教学实践水平的最好检验方式。为了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及成果,加快推进教育心理学在实践的运用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力度,并积极开展其在课堂的教学。我们坚信,教育心理学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高校教学质量也会登上新的高峰。 作者:刘艺单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学论文:实践研究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1980年以后的教育心理学发展 有人用“科学的春天”来形容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心理学也不例外,各项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1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 (1)在基本理论方面,开始关注心理发展动力问题以及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多少的关系。 (2)硕果累累的德育心理研究:首先是李伯黍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的一门新分支—德育心理学》中,首次把德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对德育心理学的形成、发展、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均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接下来是章志光关于品德形成的“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三维结构设想;还有1988年陈琦以认知学派的“生成学习模式”为依据提出的“道德行为准则学习过程模式”,再加上林崇德教授在吸收了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关于品德结构理论见解的基础上,发表的“品德结构是一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的言论,呈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 (3)学习心理方面有燕国材教授在1983年初提出的IN结合论、邵瑞珍等的知识分类学习论、蔡燊安和李祝华于1984年提出解决问题的“定向—逼近—成型—引申”四阶段理论等,也是各领风骚。 (4)教学心理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北师大教授冯忠良的“结构—定向”理论,冷冉的情知教学理论,邱学华的尝试成功教学理论,国家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理论等。 (5)以介绍国外理论为主的差异心理,主要是体现在智力、人格两方面,而亮点是在差异测验方面修订了许多西方量表。 2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 (1)德育心理的实证研究以“南李(李伯黍)北章(章志光)”为格局而进行,彻底改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粗糙、落后局面,开始向纵深发展。 (2)在学习心理方面有始于丛立新发展到燕国材、马加乐的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沈德立的非智力因素与教育研究;杨治良教授探索了概念形成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3)在教学心理上,进行了识字、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数学教学等心理研究,收获颇丰。 (4)差异心里在实证方面的研究较之于其理论研究有了长足进步,所涉领域和范围都有所拓展,如在国内的许多地区进行区域性差异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并尝试编制符合我国国情的智力量表;随着第一批独生子女的出现,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差异,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与此同时对超常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心理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3实践研究方面的进展 (1)在德育心理方面,于实践中对传统的“知、情、意、行”德育模式进行了发展;以特级教师梅仲荪为代表的学者在北京的幼儿园、中小学进行了爱的系列教育模式探讨,提议在语文、政治、史地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而在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及应对方法的研究方面也有突破。 (2)学习心理上,对非智力因素的实践研究颇有建树,很多从事教育实际工作的学者、老师获得了成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研究主持的自学辅导实验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3)教学心理的研究上,顾泠沅小组在上海青浦开始进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教改实验,黎世法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最优中学教学方式实验,魏书生的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教学心理研究,卢家楣关于情感教育的心理学研究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实践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结束语 纵观半个多世纪的新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用“前进中的曲折,曲折中的前进”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为新中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现如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作者:徐丽霞单位: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学论文:儿童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对儿童音乐教育中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可全方位启发儿童学习积极性在儿童时期 因为儿童的心智发育并不成熟,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对于音乐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在教育上如果不能够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转换为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的主动的学习性,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儿童的好奇心将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方面,丧失对音乐的兴趣。因此,怎样去了解儿童的好奇心,知道儿童对什么样的音乐感兴趣,并引导儿童主动积极地去学习音乐,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引导能力是否能担任这一任务。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儿童一般对活泼生动的、具有很强感染力和情趣的事物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积极性强。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与所教学音乐歌曲相关的,具有童话故事背景或是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可以在教学课堂上采用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比如拍手、点数等节奏小游戏,将音乐充分融入教学之中,并结合儿童特有的爱表现,想接受赞扬的特点,尽可能地举办音乐演出,在班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行各种多样化的音乐小比赛,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解决儿童学生的一些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提高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使儿童全面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人们对事物认知过程的开端 经过大量的注意力实验表明,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也随之变化,小学生的一节课时间为四十分钟,而在中学,大学期间,课堂时间则延长至四十五或五十分钟,就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来制定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则难以学习到该学科的知识。而在儿童阶段的小学时期的课堂上,学生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实际时间其实更少,这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导致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自然不长,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多在前半节课。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相关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前半节课的时间里,快速明确地讲解教学内容,而在后半节课则利用游戏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复习,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更为全面、专注。 (三)全方位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音乐教育 不仅仅是让儿童来学习音乐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儿童的记忆能力、协调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得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进行启发,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儿童运用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来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对音乐节奏的体验,提升自身乐感,发展音乐素质。在教学课堂上,运用综合的教学方式,比如,准备大量的教学用具,通过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认识音符和曲目名称,用形象直观的画片让学生联想音乐,或是反过来听音乐画图等等,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表现音乐,更能事半功倍地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四)符合儿童个体心理差异的发展 正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个体的心理差异表现在能力、素质、性格三个方面,就如同在音乐上具有音乐才能的人所具有的曲调感、听觉表象能力和节奏感来说,大多数儿童具备的只有其中之一。例如,有的人擅长唱歌,有的擅长跳舞,有的觉得自己是“音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举例,吸引学生对这个话题关注的同时,对不同的形象的例子作出分析,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表现,因材施教,对唱歌好的进行赞扬,对其他的进行安慰,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找出属于自己的长处或优点,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二、儿童音乐教育中实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对策 在音乐教育史上,著名的音乐心理学家们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实施成功的案例和方法,下面就借鉴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方法来分析。 (一)使用创造性教学对策 提高教学有效性德国的著名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创造性教学法,元素性音乐教学是结合音乐和语言,舞蹈以及乐器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的兴趣,能够充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将此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用于指导,在相同的旋律或音乐上,不同的学生所变现的是不一样的,表达出来的是属于自己创造的作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加大情感体验力度 使儿童乐感得以培养根据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分析,在儿童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儿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享受到了音乐中的情感,诸如生日歌,健康歌等。因此在培养以及引导学生在音乐上的理解时,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其行为表现,教授不同的、与学生情绪相适应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更能体验到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通过音乐节奏 全面调动儿童积极性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所提倡的体态带动,在儿童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鲜明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在儿童感受音乐的同时可以加上肢体动作的律动,这样既让学生学得开心,也能够唱的准确,还能在课堂上愉快的跳动,借鉴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倡的体态带动,儿童积极性在音乐教学的节奏中更能全面调动。 (四)运用体验式教学措施 提升儿童体验乐趣学习音乐课程时,综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有乐器的配合使用中,教师先示范,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来学习使用乐器演奏乐曲,在对儿童进行例如唱歌等音乐教学课程时,教导学生亲身学习,这类型的体验式教学措施能让儿童在体验音乐课程的乐趣的同时,完成后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学知识,借鉴科学的教育方法,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儿童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音乐教育心理学,来确保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李亚男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心理学论文:自动化阶段心理学论文 一、运动技能形成各阶段的动作特点及表现 1泛化阶段的动作特点 大脑皮层兴奋扩散,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不够,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表现为学生做动作很吃力,紧张、不协调,出现多余动作,缺乏控制力。该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建立动作的正确表现和概念,防止和排除多余动作及错误动作,让学生通过重复练习,粗略的掌握动作。 2分化阶段动作特点 大脑皮层与抑制过程处于分化阶段,兴奋相对集中,内抑制逐步发展巩固,并逐步建立动力定型。表现为动作牵强、紧张现象和多余错误动作逐步消除,动作变得准确、协调和轻快。任务是进一步消除动作的牵强、紧张现象和多余与错误动作,加深理解动作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动作的细节,建立动作的动力定型,提高动作的协调与节奏,增强学生体力。 3动作达到自动化阶段的动作特点 神经活动高度集中,动作分化精细,运动性神经与植物性神经配合协调。表现完成动作精细优美,如不用意识控制一样,达到自动化程度。任务是进一步巩固发展已形成的动力定型,使学生不仅能熟练省力、轻松的完成动作,而且能在各种变化的复杂条件下灵活自如的运用。 二、运动技能形成各阶段的认知过程及教学方法 1泛化阶段的认知过程及教学方法 第一,感知觉在泛化阶段中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开端,在体育运动中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都是从感知开始的。这个时期教师讲解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示范要正确,力求熟练准确,轻快优美,使学生开始就对动作的感觉上产生兴趣。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是,应充分利用模型教具、图片、实物等工具使学生的知觉对象处于运动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思维在泛化阶段中,是初步感知某种具体形象实物基础上的概括,是以感知事物为基础进行初步概括的结果。这个阶段是教学讲解并示范完毕,学生模仿并想象、思维的过程,主要包括:分析与综合。在泛化阶段中,分析与综合处在一个较低级的思维水平上,对动作要领的掌握是一个初级的水平,动作不协调等现象普遍存在;比较。由于各种动作技能掌握的不够完善,学生应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动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自己的动作要领,尽快掌握正确动作;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在泛化阶段中,很难做到思维的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学生对新动作的控制力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各种动作技术还会出现多余动作。 第三,记忆。在泛化阶段学习中,感知过的事物和思考过的动作所产生的印象并不会全部消失,虽然动作技能各方面还未达到正确的动作定型,但其中的一部分要领在人脑中保留下来,以后的学习中和一定条件下,这些保留下来的动作技能还会在头脑中重新反应出来,参加到后来的心理活动中去。泛化阶段的记忆过程一般比较浅显,只是粗略的记住动作的各个环节,有时还会出现遗忘现象。 第四,注意。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在泛化阶段学习中,教师应反复示范并且反复讲解动作要领,强调技术动作的实用性及它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一方面,促使学生在有意学习动作的情况下记住动作并尽快地完成动作。另一方面在教师反复讲解示范过程中促进学生无意的观察或感知到某个技术动作,为分化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例如:儿童学习游泳初次下水后不熟悉水性,有些胆怯,怕呛水,怕别人笑话,但由于认识到游泳可以锻炼身体,又有实用价值,于是为这个间接兴趣所吸引。最后还是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克服困难,坚持下水学习,掌握动作要领。 2分化阶段的认知过程及教学方法 第一,感知觉在分化阶段过程中,由于所学的动作初步建立起动力定型,这时适当的提高或降低学生的差别感受性是十分重要的,要求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时,在关键的地方提高音调、加重语气。在示范时,关键动作适当放慢或加大用力程度,以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什么是关键的要领和动作。还可采取分解示范的方式,目的是使学生更清晰的感知动作的幅度和发现,为达到动作的自动化打下基础。例如:在体操前滚翻教学中,采取四步教学法。 (1)两手扶地,两腿蹬地。 (2)屈臂低头,含胸提臀。 (3)前滚时后脑、肩、臀部一次着地。 (4)最后抱小腿团身呈蹲撑。目的是使学生清楚的感知各个部分的动作要领并初步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第二,思维在分化阶段中是逐步感知到某种形象的具体事物基础上逐渐加以概括的过程。教师仔细的讲解并示范每一动作要领后,学生回忆并想象整个动作,然后逐渐实现自己新的动作。 (1)在分化阶段中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是在思考中把一整个动作要领分解为各个部分或个别属性,并把各个部分或个别属性联合为一个整体,逐步提高到高级分析综合水平的过程。 (2)比较在分化阶段中要做到与泛化阶段相比较,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相比较,自己的动作与教师动作相比较,从而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 (3)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在,分化阶段这一过程有所体现,与泛化阶段相比较,学习动作技能的过程也会找到一些共同属性,将这些共性的东西相联系,从中应用到具体化中去。例如脚背正面踢球和脚内侧踢球的助跑、大腿的蹬摆都是一样的动作,只是触球部位不相同。教师示范在思维活动中可以适当举出学生易犯的错误动作,将错误动作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逐步移除,尽可能的建立并实现动作的正确性。 第三,记忆。在分化阶段学习中,学习过的动作有很大一部分会作为经验在人脑中保留下来,在以后的学习或练习中还会在头脑中反映出来。分化阶段对于记忆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会为长时间的记忆效果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示范中反复强调动作要领及正确性,对学生易犯的错误采用恰当的语言将其纠正,从而达到学习动作的最优化状态。 第四,注意。分化阶段中,学习动作技能主要以学生有意注意学习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主要集中到纠正错误动作,逐步消除动作的紧张及牵强、多余、错误的动作,从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教师一方面要改进教法,一方面要提醒学生认真学习。应向学生说明,运动学习即是体力的也是智力的持久的劳动,既要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要学好暂时不感兴趣的东西。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某些练习的过程中,就会逐步感到兴趣和愉快。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用以自我监督,自觉地、主动地克服主观分心和客观干扰,以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3自动化阶段的认知过程及教学方法 第一,感知觉在动作达到自动化阶段由于大脑皮层对所学动作已经建立起正确的动力定型,学生能更好的感知动作之间的区别并能较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教师对正在练习的学生可采用语言、信号等有意识的强化刺激,使之成为有意识的动作,从而进一步改变动作质量,使动作更加完美。这一阶段,教师在讲解示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为下一动作技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思维。自动化阶段中,思维是已经感知到某种具体事物并概括总结的阶段。学生经历了泛化阶段、分化阶段的学习过程所达到动作的自动化阶段,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通过真理、实践去检验,从而运用到实际动作技能中去的过程。 (1)这一阶段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是在经历了由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基础上而达到的高级的分析、综合的水平。 (2)比较,是经过了不同观点、不同角度而取得的重要的动作。 (3)抽象、概括和具体化,都是在泛化阶段、分化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舍弃其非本质的属性,将本质的属性作为其学习的重点,并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上。在自动化阶段的动作示范中,教师要将整个动作完整、流畅的展示出来,并伴有音乐或拍子,将优美的动作过程呈现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去。 第三,记忆。在动作达到自动化阶段主要以长时记忆为主,学生可以无意识的流畅优美的将动作展示出来。在动作示范中教师要强调动作的舒展度及面部表情等方面,并要求学生经常复习,将完美的动作长时间的形成记忆。 第四,注意。在自动化阶段,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教师讲解要系统、连贯,深入浅出,示范要突出关键,动作完美。正确的去运用无意注意组织教学活动,并采用比赛形式的练习手段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三、结论 运动技能形成的三阶段与认知心理学中的感知觉、思维、记忆、注意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它既能反映人们对于新事物认知、掌握程度的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过程,也能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促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 作者:李微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心理学论文:外语学习认知心理学论文 一、认知心理学下的外语教学本质 第一,外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是一种机械性的符号学习。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外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就是对一些全新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体系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习者通过机械式记忆来完成。而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意义学习获得的语言内容比起机械学习得来的知识内容更为精准和深刻。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外语学习的难度所在。此外,根据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我国外语学习者中大部分人属于符号表征学习,即外语教材中出现的外语单词并不具备新的含义,外语学习者更多的是机械记忆这些单词所表示的基本含义。 第二,外语学习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外显学习。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内隐与外显学习。所谓内隐学习就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个体知识与环境信息相关程度较高而发生的无意识学习行为,它一般不需要学习者有意识地进行学习与认知,学习结果会自动存储在学习者的学习体系中。换句话说,内隐学习是一种自动的学习过程。而外显学习则是需要经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并需要个体付出努力的学习过程,其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语学习就是一种外显学习,它会受到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与制约,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外语学习与其文化联系不紧密。语言与文化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习语言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那么,对于母语的学习,由于学习者本身处于有利的文化环境中,因此,学习起来就显得较为简单。但是,外语学习过程就不一样了,它是发生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学习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与外语文化环境是大不相同的,这就加大了外语学习的难度。 二、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外语教学策略 第一,重视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语言加工过程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是同等重要的。但是,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只是片面地强调学生的语言应用实践,忽略了语言习得过程的循序渐进性,从而使外语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因此,我们要在外语教学中,处理好语言材料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处理好外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听和读属于输入性的,说和写属于输出性的。那么,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理解能力尤其是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在外语学习的初始阶段,语言输入的量大大多于输出量。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素材,为他们营造一些特定的语境来对他们进行听力训练,然后再对他们进行语言输入之后的语言输出训练。比如,让他们根据语言材料进行模仿、朗读和背诵等。这种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应该是一个反复刺激和不断加深的巩固过程,外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高密度、高效率的教学模式。 第二,重视学生的自动化加工过程。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有一些语言单位经过了学生的长期学习和使用之后,已经形成了一种自动化的认知模式,这些语言单位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反应模式。比如,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横向的连锁反应模式等。那么,外语教师在进行外语教学的时候,就应该充分意识到外语教学的生动形象性,可以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快更准地感知到外语词汇的搭配关系,并在一定的语境中感知和习得外语词汇。外语学习中的自动信息加工模式是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需要学习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进行。外语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很多的语言学习任务,让他们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自动反应的程度,进而形成一定的认知模式结构,并长期存储在记忆当中。 第三,培养学生知识重构的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外语学习应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情境来扩展自己的建构空间。这就需要学习者以原有知识为建构基础,并采取合适的策略来重新建构自己的语言知识。因此,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那么,在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就可以采取情境化教学方式。这就是说,外语教学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与现实情况类似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外语。同时,外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过程,并采取融合式测验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外语教师还可以采取协作学习、会话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觉地置身于想象的外语学习情景中,进而达到运用外语进行协商与对话的教学目的。外语教师还可以采取“意义建构”及效果评价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收集并分析外语学习信息和资料,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当然,外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重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切实推动我国外语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四,重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联。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分和关联是非常关键的。在外语课堂上,外语教师主要有助于学生获得显性知识,但是,隐性知识则需要经过长期且持续的学习来获得,尤其依赖于把语言的结构和语言功能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因此,外语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学习与应用的机会,让他们在交际与运用过程中获得大量的隐性知识,实现外语知识的新旧信息交替与重组,最终重新建构出自己的外语知识体系,在提高自己的外语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外语交际能力。这才是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作者:吴亚娟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心理学论文:大学生健康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综述 (一)研究数量与质量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用“积极心理学”并含“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题,精确查找相关文章,时间限定为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采取全部期刊、精确匹配查寻,共搜寻到810条结果,其中硕士学位论文84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但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查找同期研究文献,可搜索到多达45170条结果。单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精确查找,可搜索到多达3732条结果。从研究数量上来看,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成果占比很低,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继续努力。从研究质量来看,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用“积极心理学”并含“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题,精确查找相关期刊,时间限定为2004年至2014年,选择全部期刊,可以搜索到513条结果。但如果搜寻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只有32条结果,即使再加上核心期刊,也只有107条结果。由此可见,当前研究成果中高质量研究成果并不多,研究质量亟待提高。 (二)相关概念界定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界定 乎所有研究者都认同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的观点。张孝凤、杨晓梅、陈淑萍等研究者都认同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在1998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首次提出的“积极心理学”概念,倡导心理学不应只研究人类的弱点,而应同时研究人类的美德和优势。张忠宇、蒋宗文等研究者都认为赛利格曼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正式诞生。 (三)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 梳理发现,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中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作者大都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为实践基础,论述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描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如张忠宇、蒋宗文、张爱菊、刘翠兰、陈慧君等。在定量研究的文献中,作者大都采用随机抽样法,使用问卷法和量表法收集资料,对数据统计基本采用描述性统计,极少研究者采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对调查结果采用演绎法进行量化分析,并加以概括和分析,形成研究结论。如黄伟对重庆10所大学2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 (四)研究内容梳理研究成果 可以发现,目前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如蒋宗文、郭世魁认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自杀预防教育,过于局限;偏重于心理问题矫正教育,引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忽视心理正常的学生;偏重于心理问题预防教育,造成学生误以为有病的人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造成消极暗示。陈慧君认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推行的是“问题模式”或“疾病模式”,控制学生自杀、自伤等恶性心理事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患病比率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目标。“问题模式”强化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的排斥,形成了“心理健康=没有疾病”的错误认知,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功能。二是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研究者大都从转换目标、改进方法、重设内容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如陈慧君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转向应从目标、内容与方法等三方面重新定位,把优势与美德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新定位,把情绪与性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新定位,把活动与体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新定位。宋志英认为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内容,以丰富和深化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为保障。三是研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张孝凤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构建原则上要凸显积极理念;在课程架构上将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的体验、积极的课程环境营造等贯穿于其中,注重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相结合,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欧贤才、杨晓玲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统领整个教学,增加社会心理健康内容,明确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活动化,课程设置系列化,课程教学与心理咨询实践相结合。林晓桂提出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等五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缺失 通过对近十年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学者们在认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不足、探索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改造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日后相关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虽然如此,但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这正是探索运用积极心理学改造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内容单一,质量相对较弱 2004年之后国内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越来越多,呈现出逐年增多趋势,其中2006年之前,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刚刚兴起,国内学者研究较少,每年只有零星几篇成果。从2007年开始,研究成果开始大幅增多,其中2013年研究成果最多,达到196篇。但研究成果数量增多的同时,研究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在CSSCI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更显不足。质量不高重要原因在于现有研究思路过于单一,研究成果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思路比较单一,都遵循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反思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改进和提高现有模式的对策和建议。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个人积极品质和积极体验,缺乏对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二)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 在对近10年来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后可以发现,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理论说明层面,采用实证研究的文献非常稀少。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能否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能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加强实证研究非常有必要,只有大量和长期的实证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国内学者中孟万金教授在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研究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还没有涵盖大学生。学者们需要在实证研究方面继续努力,尤其是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研究力度,致力于开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测评软件等。 (三)缺乏对中国文化背景的考虑 在运用积极心理学视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相关研究文献对积极品质、积极体验的界定大都采用了西方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缺乏对中国文化背景的考虑。西方文明和价值观塑造了今天的美国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起源更侧重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中国的价值体系、思维过程、追求的人生成果方面与西方有一些内在的基本差异。“积极”的内涵受文化影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说话委婉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优良品质,但在西方文化中,这却不是一种积极品质。因此,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考量中国文化背景,研究中国人的积极品质、积极体验等。 作者:程治强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心理学论文:心理学与逻辑学论文 1.从认识形式看心理学与逻辑学的关系认知 主要包括感知觉、定义、推断、表面现象、判定。感知觉和表面现象又叫做主观认知模式,是心理学分析的主体;定义、判定、推断又叫做客观认知模式,是逻辑科学分析的主题。这六种模式都是哲学认知理论分析的主体,各自被统一叫做认知的初始层面和高等层面。所以,逻辑科学和心理学在科目上紧密关联,在各类学科进步的历史长河中也都曾来源于哲学。我们能够用以下图像表明逻辑科学、哲学、心理学和认知学几大分析主体之间的连系。首先是逻辑科学、心理科学、哲学和认知学四者之间的关联。左方的图形表示:认知的初始阶段是感觉,主观认知是客观认知的前提。右方的表格代表各类认知模式间及其与逻辑科学、心理科学和哲学间的关联。心理科学分析认知的低等模式,由感知觉和表面现象组成。逻辑科学分析认知的高等模式,由定义、判定和推断形成。左方图形中的箭头代表了诸多意义。第一,箭头表明认知进步的顺序是从低等向高等,低等的认知模式将逐渐进步到高等的认知模式,低等的认知模式从属于高等的认知模式。第二,箭头代表低等的认知模式作用于人类的生理状况,在一定概率上是一类身体运动;高等的认知模式作用于人类的心理世界,大多是是一类心理运动。比如说,感知觉属于身体运动,任何生物都具备此类低等的认知模式;而借助于言语开展的判定和推断是一种心理运动,这是人们才有的高等认知模式。第三,认知模式的高等程度与其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它与心理运动包含度呈正相关,它与其自身的差别程度呈负相关;认知模式的低等程度与其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它与身体运动包含度呈正相关,它与其自身的差别程度呈负相关。第二、三两点早已不是哲学研究的问题,而是认知学研究的问题。向上的箭头代表哲学是认知学的源头。其次是心理与生理的关联、认识与潜在认识的关联。认知的定义是从大脑和生理体系形成思维能力的进程。认知学分析的主体是认知规则。身为认知学诸多子学科中的思维能力哲学,它最具代表性、深远和恒久的主题便是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关联。哲学界一直在探讨这个主题,它的源头是哲学历史,与此同时又结合了当下学科尤其是生理科学的分析结果。必须强调的是,认知的含义与以往哲学概念中的认识完全不同。以往哲学概念中的认识来源于主体与客体相对的结构,主观认识与客观认识完全不同。 2.从认识史看心理学与逻辑学的分离和融合认知 学科形成之前,哲学是心理科学和逻辑科学共享的源头。诸多有名哲学家也是十分具有创造力的心理科学家。赫根汉(B.R.Hergenhahn)的著作的《心理学历史理论》中所论述的从古代希腊到当下社会的诸多哲学界、心理学界都大有重大成就的学者有、奥卡姆的威廉、康德、泰勒斯、休谟、柏拉图、托马斯•阿奎那培根、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笛卡尔、黑格尔、洛克等。古代希腊哲学界著名学者柏拉图代表作《谈话记录》、奥古斯丁代表作《忏悔录》、亚里士多德代表作《论精神》、等都被列为欧洲心理科学历史中的巨大成就。此书第一单元提出的"心理科学中的永久主题"即"哲学界亘古不变的问题"。此中,特别要赞扬古代希腊万能钥匙式的亚里士多德,他在逻辑学界、哲学界、科学界都享誉盛名。它的哲学经典作品,尤其是认知理论,详细地论证了精神世界、原因结果理论与目标理论、知识、直觉、客体理智与主体理智、认知与再认、联想与幻想、因素与快乐、情感与选定性认知等主题。亚里士多德创作的《论精神》,被看作是心理科学界的开创作品。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中,把精神划分成三种阶层--动物性精神、植物性精神和理智精神,理智精神占据最高阶层,并且只有人类才具备。他还将理智划分成主体理智和客体理智,客体理智具备整合经历的功能,它让生活中的所有事情照常开始,但是它不可以让人了解实质。从每个人的诸多经历中总结出实质,只能借助于主体理智,主体理智被视作思维的最高级模式。精神的主体理智替人们选定了最终目标,即隐德来希(entelechy)。隐德来希的作用是使世间万物按照一定的路径进步或者行动,直至彻底完成它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本文发现,身为一名逻辑科学学者,亚里士多德替他的精神理论设定了最终目标,它等同于逻辑科学的道理--"亘古不变的促进者"。但是此亘古不变的促进者并代表神灵,而是代表逻辑学。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目标理论使哲学、心理科学和逻辑科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结语 近段时间内,条理分析、区分类别的分析促成了诸多区域的学者,与此同时我们却丧失了更有人民学问意义的万能钥匙式的专家。认知学的进步让我们能够期待,我们将迎来一个学问整合更新、学者综合进步的崭新阶段。 作者:杨瑞廖泽容李立李蓝江甘建俊单位: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心理学论文:课程评价心理学论文 1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存在问题 目前该门课程评价当中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课程评价目的定位偏离;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内容范围过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评价缺少反馈。当前的评价模式缺乏科学合理性,偏离了高职高专应用技能型的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评价的目的,借由课程评价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多数学校该门课程采取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闭卷期末考试,试卷都有“标准”答案,以期望达到评价的公平性,但统一而单一的考核模式,不能适应层次复杂、基础和能力各异的学生。只侧重终结性考核,在日常课程的学习中,缺少对学习过程监控和把握,不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也很难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考试的内容多强调基础知识与理论,忽视了技能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核,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反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热情。 2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改革的注意要点 2.1评价知识技能并重 实现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高职高专教育在于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其特征是基础理论知识够用、技能应用能力强、职业素养高、职业岗位适应性强。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体系设计要摒弃以往重知识轻实践的模式,代之以知识与能力并举,突出实践检验与专业技能的综合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和内容的设计当中,突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实现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对接,全面衡量与评价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2.2确立明确的评价目标 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实施中,要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一方面检验学生理论掌握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与水平,是否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是课程评价最主要的目的;第二方面监控学习过程,及时反馈信息,督促及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最后在以上两个目的实现的基础上,教师判定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断改进课程,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必须转变仅仅以“考核”、“分数”为出发点的课程评价观念,考核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分数不是绝对标准只是一种相对性参照,评价体系的设计和完善必须以明确而科学的评价目的为导向。 2.3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监督作用 消费心理学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发挥其激励和监督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且组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邀请消费心理学课程学习较好的同学,发言介绍经验,让任课教师和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总结评判,提出合理的建议。课程评价的激励作用,要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在自我激励作用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在课下会主动刻苦钻研,这种激励作用,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显得非常重要。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一种监督,通过课程评价,综合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得成绩不好的学生,认识到资金存在的不足,对自己也是一种监督。 3评价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3.1导向性原则 消费心理学课程,在进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导向,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遵循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消费心理学的评价,还应注重时效性,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对该专业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及时更新评价指标,发挥专业人才需求的导向作用。 3.2科学性原则 消费心理学课程,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即相关的评价技术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专业授课情况,并结合该专业的基本发展概况,不断做出调整,在相关指标权重的设置、指标的更新方面,要遵循基本的学科发展规律,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3.3可操作性原则 消费心理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其实际教学效果、学习质量,并不是简单的几项评价指标就可以概括的。因此,在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测试,提高相关评价的可操作性,注重细节技术性问题,提高消费心理学的评价水平。 4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体系 构建的三个转变消费心理学课程在实现任务驱动、小组学习改革基础上,实现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全面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以知识理论应用评价为基础、以实践技能应用评价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形成评价为扩展的发展性全面课程评价体系。 4.1评价内容转变 实现评价内容全面性,知识与技能综合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主要侧重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职业素养与态度情感等而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内容体系。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注重应用的课程,教学实过程当中应摒弃“知识本位”的思想,强化能力与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应的,在评价内容选择上,必然要加强实践能力的检验和评价。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布置、实施和展示环节,针对每一次任务设计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既要包括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也兼顾学生分析和应用能力,既要包括学生小组合作精神也要兼顾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既要包括职业素养也要包含职业思维意识。 4.2评价方式转变 实现评价方式多样性、过程化。结合消费心理学课程任务要求,布置多样性的任务完成和展示方式,根据任务要求设置相应的评价模式。可以采取实践操作、课堂汇报、消费调查、书面报告提交、情景模拟、校外实训、主题讨论、实例分析、校内竞赛等多种形式。每个任务根据内容和形式要求设计可操作的、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任务实施过程观察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学生的表现,以任务调查、书面报告等多种形式来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课程评价模式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真正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实施,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且更侧重过程性评价,各评价主体要对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化、阶段性的评价,各小组根据评价反馈持续改进课程任务,不断提高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 4.3评价主体转变 实现评价主体多元性。在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根据任务差异,选择适当的评价主体,从全过程和整体上,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一方面,通过教师、学生、企业等多主体的选择、沟通和协商,使课程评价成为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另一方面,加强自评、小组互评、组内成员互评等形式的评价,尽可能实现评价的公正和客观。例如,课程小组任务———消费者对某产品的消费需要分析,其中包括三个主要任务环节:联系合作企业开展具体产品消费者需求调查,与企业交流调查结果,以及具体产品消费者需要的课堂汇报。这个任务评价主体设计上包括了企业对学生联系企业和调查实施与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教师对任务过程及成果的综合评价,小组间完成情况互评,以及完成任务中组员之间协作、态度等的互评。多元化评价主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任务评价,既保证课程任务评价的全面客观,也对任务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协调。 5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当前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在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改革方面,要结合市场营销领域最先进的理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论证分析,提高课程改革的时效性,更好地发挥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的教育意义,为社会培养更加专业的优秀人才。 作者:马玉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心理学论文:文化心理学商务英语论文 一、文化心理学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一)商务英语的文化意识 商务英语以其应用英语特征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紧密相连。东西方国家由于自然因素、宗教信仰以及发展程度不同使得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体系具有较大差异。同样的一个概念和行为在两个不同的国度,他们的理解可能有巨大的差别甚至是相反的。例如,龙在中国是威严和吉祥的象征,而“dragon”在西方国家就是邪恶与暴力的象征。因此,产品品牌的设计中的“龙”如果直接译为“dragon”,就会对产品在西方文化中的宣传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商务活动和贸易中,需要准确地认识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尽量地熟悉各个国家文化习俗,避免商务出现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商务纠纷和损失。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传递性与交流性 在商务翻译上,传统的翻译观念讲究以原文本为核心,根据美国生成语法学派“翻译就是再编码,是通过改变表层结构以反映其深层结构”的理论,文本或语篇在翻译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在这种翻译思想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活动往往会给目标语的读者带来阅读、认知以及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会因文化、语境等因素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因此,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讲,双文化有时会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此,译者在适当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语言形式上的调整来取得整体上文化信息的对等。这种形式上的调整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对于源语言语篇绝对忠实的理念,而更加倾向于通过灵活的手段使的译文符合目标语所处的文化背景并取得读者对于译文心理上的认同。 (三)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心理文化 功能对等奈达被称为是“当代翻译理论之父”,其理论成果的核心就是翻译的“功能对等”。根据奈达的功能理论,翻译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两种语言之间功能上的对等,而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字面意义上的对等。奈达的理论可以说是受到了以韩礼德为中心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派的影响,而将语言的交际性放在了翻译的首位。在商务英语中,奈达这种“功能对等”理论要实现,就要求译者要突破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二者语言结构,也就是字、词、句、语篇等限制,而降翻译过程融入到民族语言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去。也就是说,要从语言的表层层面深入到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以及文化当中去。在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东西,另一种文化可能要费力加以解释,要实现文化的对等性有时就要打破语言结构上的限制。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要实现的更多是促进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目的,文化与心理上的对等性的传递就要比对原文的绝对忠实更加重要。 二、文化心理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原则 (一)交际信息的准确性 在众多翻译的理论中,对于译文的“信”可以说大都排在首位。翻译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准确而又完善地在两个语言体系之间传递话语中的交际信息。因此,是否能够保证交际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是判断翻译质量的首要标准。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要达到“信”的标准,那么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信息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过程中受到的文化心理因素对其的影响。虽然传递的是等值的交际信息,但是因为受到了文化因素的影响,语言的表达方式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这种文化心理因素在语言表达上的影响,才能合理规避翻译中的失误。 (二)专有名词的对应性 特定语言的社会语境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因素,结合商务英语的翻译来看,商务英语活动与经济、贸易、法律、合同、保险、投资等领域关系密切,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涉及到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大量的专业术语。这种专业术语在跨语境的情形下为保证交际信息的准确和交际过程的顺利,通常情况下都会带有很强的对应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对术语进行精确的使用,才能够保障交际信息的语际转化,也让双方能够在同一文化语境平面内完成商务交流。 (三)语体的适切性 由于文化的不同,不同语境的人对于“好”、“坏”、“美”、“丑”等带有强文化心理影响的概念的理解有着极大的差异。尤其在商务英语中礼貌与寒暄语的翻译上,中文的“哪里哪里”与英语中的“Howdoyoudo.”这样的表达很难在翻译目标语中找到对应的概念意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忠实于交际含义的准则之外,还应考虑到文化心理差异给语体带来的影响。 三、文化心理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一)核心概念转化考虑到文化心理因素对跨语言交际信息的影响 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应从传统的对语篇的拆解-再编码的过程转变为对语篇核心概念意义的转换。通过这种手法可以解决语际交流中因为意象缺失或是意象偏差而造成的翻译困难。如在英文中“blue”代表着蓝色,也代表着忧郁,而在中文确没有可以与之相对的概念意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则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注释才能够在目标语完整地传达源语言中的交际信息。如商务信函中的“Thegoodshasbeenshipped.”在翻译时若译为“货物已被托运”,从语境文化的角度上来讲,这个句子所传达的交际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缺失,即在译文中无法体现出货品托运的途径。若译为“货物已经轮船运出”,在目标语上则会显得信息冗余。因此,商务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对源语言语聊进行核心概念的转化,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 (二)语言特征的协调性从句式特征上来讲 英语以圆周句为主,汉语则以松散句为主。在商务英语中,为了显示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英文长以复杂句式的长句为主。因此,在中英转换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两种语言的不同的特征,才能够在跨语境的翻译过程中,保留下更多的语言特色和交际内容。例1:Thehomeofyourdreamsawaitsyoube-hindthisdoorandwhetheryourtastebeacountrymanorestateorapenthouseinthesky,youwillfindthefollowingpagesfilledwiththeworld’smostele-gantresidences.译文:打开门,恭候着您的就是梦寐以求的家。无论您企盼的是一座乡间宅第,抑或是一间摩天大楼的顶屋,翻开下面几页,您就可以看到世界上最高雅的住宅供您选择。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译文将原文的一个句子拆分成了两个独立的中文句子,其下还包括数个小的分句。这种句子转换的翻译方法在中英互译的过程中并不少见,尤其在商务英语中更为常见。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语境和语言文化因素对句子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让译文更加贴近读者的文化心理习惯,也更加方便读者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三)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的结合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两种常见的对立的翻译策略 归化是以目标语言为导向,其目的在于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语境文化规范,如将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为“RomeoandJulietofChina”就是汉译英中的归化现象。与之相对的是,异化是以源语言为导向,以源语言的语境文化习惯为规范的翻译方式。近年来,汉译英的过程中异化的现象在逐步提升,“GongbaoChicken”、“kongfu”、“theyearofhorse”等短语越来越多地被英语国家的人所接受。而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以下例为例:例2:IscloningtechnologybecomingtheswordofDamoclestohumanbeings?译文A:克隆技术是否正日益成为人类安全的威胁呢?译文B:克隆技术是否正成为人类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剑呢?译文A是典型的归化译法,拜托了原文中句子表层形式和修辞手法,直接将句意展示出来。而译文B则是异化的译法,他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源语言文化知识,才能够理解该句传达出的完整的交际概念。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归化的译法和异化的译法要完美结合的使用才能更大地发挥出翻译的作用。 四、结语 商务英语翻译在当今的国际商务活动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翻译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商务、经济活动,而文化心理学在人类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上也起着向导的作用,从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社会、人类乃至自然,达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只有将商务英语翻译和文化心理学进行充分有序的结合才能综合地进行世界商务文化交流。以文化心理学为指导,商务英语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为手段,将知识和文化,人类活动和心理活动相结合,才能使商务英语翻译提到更高的层次。此类研究在我国尚少,还需各位学者们更加深入探讨和研究,使得我国在商务英语翻译理论方面能够更系统化和国际化。 作者:王怡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心理学论文:运动员心理学论文 1兴趣的培养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运动更是如此。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能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持久而集中地保持注意力。由兴趣转而热爱射击运动,则有助于运动员自觉训练,克服困难,对运动能力提高起着积极、持久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少年射击选手实施早期启蒙教育很有必要。早期教育重要是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其间伴随着身体发展,使个性心理特点逐步的表现出来,诸如好奇心,积极主动精神,乐于与同伴合作精神,竞争精神及学习兴趣等并存在着许多差异。早期教育就是针对少年选手的上述特点和差异,因材施教、鼓励个性中的积极因素,避免消极因素,使少年们健康发展。在训练中,应鼓励选手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竞争性,培养他们对射击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精神,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让少年选手品尝胜利后的喜悦和乐趣,进而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在业余训练中,除注重少年选手身体、技术、品德全面发展外,还应注意训练要与趣味性内容相结合。多选择一些活泼、轻快、富有趣味性的游戏,进行训练,使他们兴高采烈地参加训练,从而激发他们训练热情,打好基础。 2多鼓励少批评,建立自信 在业余青少年训练中运动员的年龄小,思想不稳定,正处于心理训练的初期,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要选一些简单的任务要求来完成。当他们完成任务和要求时,应给予他们微笑和表扬,使他们能体验到训练中克服困难完成目标的快乐和喜悦,以增强他们对射击项目的喜爱和信心。而当队员打不好时,或遇到困难产生畏难、厌烦情绪时应给予鼓励。并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当解决问题打好后运动员便消除了畏惧心理,建立了自信心。 3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业余队教练的首要任务是为运动员打好扎实的基础,保证他们在今后的专业训练中有好的底子,而心理素质中的自信心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自信心是建立在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水平基础之上,那么这种能力和经验的积累是靠训练获得的,来源于平时的认真、刻苦训练,教练员只有对运动员高标准、严要求,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这样比赛时才能心中有数,充满信心地打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其次,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在青少年运动员刚接触比赛时就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减少比赛压力,轻松比赛。帮助他们在比赛中有良好地发挥,提高自信心。所以说训练正确的基本技术,苦练基本功;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对比赛打出好成绩从而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具有良好的效果。 4分组对抗,通过比赛增强信心 业余训练中,教练员带的运动员年龄一般在8~18岁之间,年龄跨度较大,身体、心理发育不同,技术水平有高有低。所以,在练习和考核中要分组对抗,把成绩相近的分到一组之中,正因为成绩接近,都有战胜对方的获胜欲望,往往能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容易打出好成绩,这对他们的信心有很大提升。 5锻炼决赛 增强自信之前也提到了决赛在射击比赛中的比重增大,直接决定最后名次,所以决赛训练力度要加大。有的业训教练认为青少年射击训练主要就是打基础,重视基本功训练,往往忽略的决赛的训练。而射击运动员青少年时期正是思想成型、技术成型、自信建立的关键时期,决赛对运动员心理和技术要求很高,一旦运动员掌握了打决赛的方法和窍门并在实战中获得成功的话,自信心会大增。当获得多次成功体验时,无论以后再打什么样的决赛,之前的成功体验都会涌出来,帮助他战胜恐惧和对手。 6以身作则 鼓励运动员教练员是运动员最信赖的人。常年训练在一起,教练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运动员,因此,教练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时刻以镇静自若、胸有成竹的神态去影响运动员。要善于找到队员的长处,多去表扬和赞美,尊重和维护队员的自尊心,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感到关心、温暖。树立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鼓励他们敢于拼搏的勇气。在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多与运动员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根据不同运动员、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特点来制订心理训练方法,并循序渐进。使运动员克服恐惧,认真、自觉、积极地进行训练。愉快地完成每天训练,并得到认可和肯定,产生好的心理体验,从而强化队员的自信,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和提高。 7结束语 信心能把人全身机能和全部潜能调动起来,从许多优秀射击运动员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拥有这种自信使得他们不断成功。因此,从业余队开始就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自信心的培养和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的锻炼。 作者:纪艳晓单位:银川市兴庆区文体旅游局少儿业余体校
社会教育论文:论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 [论文关键词]社会教育运动;乡村社会变迁;陕甘宁边区 [论文摘要]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教育运动,包括消灭文盲、改良卫生、反对巫术、劳动教育与“二流子”改造等内容。这一教育实践不仅改变了乡村社会的关系网络,而且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情感和意识。农民生活的中心由此从自家的场院转移到党所期望的集体行动框架中,从而为党的政治动员奠定了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20世纪20年代以来,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中国的西北地区开始活跃着革命的力量。但此时“陕西共产主义运动仅集中在学生和知识分子小圈子里,与工人和农民隔绝。”随着中央红军的北迁和中共战略重点转向陕北,这一格局很快被打破。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革命政权在这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这是一系列革命战略和政策实施的结果。本文选择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运动作为研究视角和切人点,来剖析这一区域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变迁过程。 一、革命前的社会生态 陕甘宁边区地处“五路襟吼、边睡之郡”的“秦地要区”。这一区域因处在陕甘盆地,向有“山高河低、无由灌溉”的特点。在冬季朔风强劲时,风沙蔽天。独特的地形风貌造就了西北地区特殊的居所结构—当地人称之为“土窑”。民国以来,陕甘军阀割据称雄,这里一度成为中国土地最贫穷、地方最荒凉和人口最稀少的区域之一。 这是一个典型的封闭世界。传统习俗主导着老百姓的生活:“一年四季吃冷水、常不洗脸不洗手,作饭不洗米,上炕不拖鞋”,“他们不愿剪指甲,剃头发。这里留辫子的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多。”妇女中没有剪短发的,很多人还缠足。这里的习俗还规定女子不能陪客人吃饭,她们“除了家庭缝纫造饭外,不事他事。’,在文化教育上这里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学校稀少,知识分子更是凤毛麟角。由于生存条件恶劣,这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一项统计显示,在共产党进人陕北以前,边区一些地方成人的死亡率是3%,而婴儿的死亡率高达60% 。在这样的状态下,老百姓们普遍相信神和巫术的力量.它被当作可以治病的权威.因而存民众中享有普遍信仰,尤其“在缺乏卫生设备的乡村,几乎包办了民间的‘医药”,。“生病请巫神,不许说小孩子胖,有老毛病医治不好,或女人不生孩子,就要忌口或背上挂上一块布符。吃饭先敬神”。各种禁忌和习俗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巫婆神汉成为人们倚赖的对象。人们关注的也只是“自己那四面泥墙的小田地”,对思想、人类、文明并无兴趣。革命的力量进驻到这里时,面对的正是这样一块贫穷、封闭和被人遗忘的地方。 二、社会教育运动与革命改造 作为共产党进行社会改造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教育运动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有相当的发展。随着中共战略根据地的北上转移,从长征中走过来的老战士将江西苏区的经验和模式在陕北扩展开来,从而使这一江西时期更多停留在文本里的“工农教育”路线在延安具有了充分实践的空间。由于这一路线强调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扫除文盲、传播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成为其主要诉求。 (一)普及教育,消灭文盲 1937年4月,特区教育委员会提出“普及教育,,的口号,要求“扫除一切教育上的垄断和畸形发展”,给予“每个特区人民受教育的机会”。为了迅速改变老百姓的思想状态,边区政府在1939年制定了《普及教育三年计划草案》,提出强迫教育制度,来督促老百姓参加。一些区县利用自上而「的组织力式,利用各种办法来强制民众参与,包括限制人身白由(扭送基干班受训、接受组织批评等)和实物处罚(罚钱、罚油、罚柴禾等)等力.式。 1944年,为了适应陕北分散的乡村环境和老百姓“照顾门户”的需要,共产党在社教运动中开始实行“民办公助”形式。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每村都有一个民办的村学。各村通过村学组织来开办冬学、夜校、识字组、读报组等。在课程的内容设定、教员的聘用、资金的筹措、学习时间的长短等以需要和实用为原则。比如从当地农谚、春联、歌词或报纸中选择教学内容,教他们如何种菜、纺织以及记账、写信、写路条、写契约、打算盘;避开生产时间、灵活采用集中或分散的方式进行等。这些举措直接针对成年农民而设计,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受到乡村社会民众的欢迎。 (二)改良卫生,反对巫术 倡扬良好的卫生习惯,以科学方法接生,降低死亡率,促进民众身心健康是边区社会教育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党在边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这一教育和改造工作。比如进行普遍的清洁卫生教育,从身体、衣着、住宅、饮食、便溺等各个方面规定了详细的卫生细则:不喝生水,食物防蝇,灭蝇灭蛆,修好井水窖,人畜分居,修厕所,开大窗,通烟筒,勤洒扫洗浴洗衣晒被等,以其改变人们旧的生活习俗,形成新的卫生习惯;还特别对家庭妇女进行妇婴卫生方面的教育和指导,让妇女了解卫生常识,以新生法接生,从而减少因不卫生而导致的婴儿死亡;同时,在各地开设卫生门诊,派医疗队下乡巡回医疗,培养医护人员,包括会新法接生的助产妇,改造巫神等;卫生教育普及很快成为边区群众文化运动的第一等任务,“救命第一”、“卫生第一”就是当时最响亮的口号之一。 在提倡讲卫生,用科学方法治病之外,边区也进行了破除和改革其他旧习俗的努力,包括禁烟、禁赌、提倡放足、破除买卖婚姻等。比如在许多新秧歌剧中,直接以老百姓身边发生的故事、熟悉的人物作题材,采用当地的语言来创作或改编唱词和剧本,像《买卖婚姻》、《小姑贤》、《算卦》、《神虫》和《回娘家》等剧作就将当地老百姓婚姻生活中的童养媳制度、家庭生活中的家长制作法以及算卦敬神之类的旧习俗在舞台上展示出来,让那些顽固的坚持旧习俗的角色当众出丑,从而批判和谴责这些旧习俗。另一方面,将革新者塑造成代表正义和真理的高大形象,让老百姓在看戏中改进生活方式、废除不良习惯或转变看法。为开展反迷信运动,边区政府还发起反巫神运动和巫神坦白运动。“向群众暴露他们的罪恶,用群众的力量来斗争他,感化他,使他改邪归正,好好重新参加劳动,重新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边区还展开了推广模范医生—崔岳瑞的运动,以巫神的敲诈害命和医生的治病救人的事实提高老百姓的觉悟,选择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劳动教育与“二流子”改造 在社教运动中,对劳动和生产的关注源于当时边区为克服物质匾乏和生存危机而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但也因此在边区树立起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随着对“二流子”改造工作的开展,这一目标和诉求更加明显。为了强制“二流子”们的思想和行为转变过来,边区社会的各种力量都被调动起来。比如让小学生劝说他们身边的“二流子”戒烟戒赌,督促他们参加生产,变成好人;在黑板报、墙报等大众媒介上公开“二流子”们的恶性,或者报道“二流子”转变为劳动英雄的事迹,让其他“二流子”受到震动以改邪归正;或者让那些因受到感化而转变过来的“二流子”到冬学里来做讲演,讲述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自己所受的待遇,借以劝导其他“二流子”们参加劳动改造。 三、乡村社会的激荡与变迁 革命政权在边区进行的社会教育运动和改革计划给乡村社会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不仅乡村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事物,新的讯息,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生活模式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某些变化。集体主义的革命新观念在民众中也慢慢扩散开来。 (一)“村民公约” 在1943年5月19日的《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来自绥德县延家川二乡张家村“村民公约”,其内容如下: 一、全村人,勤生产,丰衣足食,生活美满。 二、不吸烟,不赌钱,人人务正,没个懒汉。 三、不吵嘴,不撕斗,邻里和睦,互相亲善。 四、多上粪,仔细按,人畜变工,大家方便。 五、秋翻地,锄四遍,龙口夺食,抢收夏田。 六、婆姨们,多纺线,不买布匹,自织自穿。 七、多栽树,多植棉,禾苗树木,不许糟践。 八、识字班,好好办,不误生产,又把书念。 九、抗工属,优待遍,吃的又饱,穿的也暖。 十、公家事,认真干,公粮公款,交纳在先。 一十一、生产事,议员管,服从检查,接受意见。 十二、好公约,要实现,谁不遵守,大家惩办。 这些公约大多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使老百姓一看就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随着这些新的公约、生活制度进人乡村社会,变工、生产、支前、读报、识字、卫生等行动便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规范的大众化和乡村化弥合了乡村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的鸿沟,进而为开展乡村社会集体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新式家庭会议” 1944年,《解放日报》连续登载了几则有关家庭生活的报道。其中一个报道是这样的:一个曾经实行家长制的旧家庭,由于内部不团结,家庭成员生产情绪低。后来,在政府人员的帮助下,全家订立了生产计划,组织起来进行家庭改造。结果,家庭生活走向民主化:家庭实行会议制度,在家长决定家务事时征求全家人的同意。在生产上则实行家庭内部分工,各尽所能。他们还实行节约和奖励制度,因而全家亲密又团结。文章最后将这个家庭誉为“新民主主义农民进步家庭中优秀的典型”。 在这些类似的报道中,我们注意到,改造旧式家庭的直接目的是促进生产,推动边区经济发展。在当时边区物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这一点更为迫切。但同时,以家庭民主化为基础的新型家庭关系模式对乡村社会的秩序和改造带来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和改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会议开得好,婆媳和睦了,两口子不吵架,打骂孩子的现象也少见了。”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又进一步加深了乡村民众对共产党的认识。另一方面,家庭民主化的推行使得家庭成员包括妇女、儿童在家庭会议上都可以参与,可以发言和讨论。换言之,对边区社会的改造而言,家庭会议更为深层的意义可能还在于它“造成了一种智识活动和自由发问的空气”。它教会了人们如何组织、开会和讨论。许多新的信息、观点可以通过这一关系网络来传播、加工,然后得到理解。这是一个重要起点,它提供了一个政治启蒙和实验的场地。 (三)组织化的乡村生活 在社会教育运动开展的过程中,边区社会律市起广泛的大众教育组织,如小学、冬学、村学、识字组、夜校、民教馆、读报组、黑板报、秧歌队、卫律小组等。这些文教组织和经济组织(如农会、减租会、变工队、妇纺小组、合作社、运输队)、军事组织(如自卫军、民兵、少先队及儿童团)将边区社会民众纳人一个组织化的生活世界。 在这个生活世界,战斗、生产与教育融合为一体。由于个体处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新的信息、观点不仅会在那些最先受到感化的个体那里引起共鸣,随后也会通过各种组织和关系网络来传播和加工。因此,其他的群体或多或少也都会卷人其中。换言之,通过这些组织和关系网络,乡村民众的心理和意识被重新塑造,对于这一过程的意义和价值,曾深刻洞察:“这种生产团体,一经成为习惯,不但生产量大增,各种创造都出来了,政治也会提高,文化也会进步,卫生也会讲究,流氓也会改造,风俗也会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不仅获得知识上的增长,也增强了对党的号召、政策的了解和理解,从而强化了对党的权威的接受和认可:“凡是有好的读报组和黑板报的地方,那里对政府政策法令和上级号召就容易贯彻,生产卫生教育各项工作就容易开展,而且可以少开多少会,凡是有好的通讯组织的地方,那里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就容易了解,而且干部在政治和文化上就能得到迅速的进步。”在这种团体生活中,老百姓的眼光开始突破家庭的小天地,他们开始与国家政治联系起来。“使那些与世隔绝的乡村感受到了社会政治变革的浪潮”。 四、结语 社会教育运动的基本诉求是扫除文盲,推广农业生产和卫生保健的科学知识,并改造旧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而提高乡村民众的抗战热情。通过教育机会的大规模增加、基本医疗卫生设施的普及,以及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并辅之以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各种灵活机动的方针策略,党的文教工作者在乡村社会掀起识字扫盲、学习新知识、改造旧习俗的社会变革热潮。这一浪潮推动了乡村社会的改造和变革过程,扩展了共产党在乡村社会的影响,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社会教育论文:抗战时期中共群众动员的组织机制论析——以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为例 [论文关键词]正式组织;社会网络;政治动员 [论文摘要]本文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社会教育运动为例,阐释了正式组织和社会关系网络在党的群众动员中所发挥的功能及其互补作用。为了有效地动员民众,中国共产党首先以正式组织为起点,将动员对象最大范围地吸纳进来。在正式组织的框架下,以“革命道德”标准确定各个不同的群体在组织中的位置。在寻求行为一致、目标认同的基础上,党利用非正式组织来推动和促进集体行动,将湮没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选择激活。 1935年秋,随着中共长征落脚陕北,陕北成为中国革命新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进行着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革命和改造工作,力图使共产党的影响渗透到乡村社会每一个角落,以便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打下基础。而一种社会秩序基础的稳固性在于创造有效的社会关系。正如社会学家所揭示的,有效的社会关系网络不但带来了行动动员的条件,也提供了适当的环境以形塑特定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中国共产党在陕北乡村社会的诸多举措,正是通过乡村社会再组织化的过程,在边区乡村民众中间建立起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网络,来塑造一个惯于集体行动的乡村社会,从而为党的群众动员提供结构性的条件。本文即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共开展的社会教育运动为例,阐释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中共群众动员中的作用。 一、正式组织的建立与乡村社会的组织化 将社会各群体组织起来是共产党的一贯工作方针。1939年,在《组织起来》一文中明确指出,“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据一项统计,在陕甘宁边区,各类群众团体达25个之多。概括起来,在边区,一个普通的乡村社会大致可以分为3类群众性组织,一类是群众性的经济组织,如农会、减租会、变工队或扎工队、妇纺小组、合作社、运输队等;一类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组织,如小学、冬学、村学、识字组、夜校、民教馆、读报组、黑板报、秧歌队、卫生小组等;一类是群众性的军事组织,如自卫军、民兵、少先队及儿童团等。众多的组织将乡村各个不同的群体吸纳进来。经常的情形是一个农民可能参加七、八个组织,尽管许多人在有些组织中只是挂个名而已。 这些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产生,为执行党的政策展开工作。因此,尽管这3类组织性质不同、功能各异,但在人员构成上彼此交叉、重叠,使农民个体与组织都带有多重性特征。比如,在组织变工队时,往往先利用学校、读报小组在群众中进行宣传、酝酿,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在开展社会教育运动过程中,也会借助生产组织来进行。经常的做法是直接将变工队、妇纺小组等生产单位变成识字小组、读报小组,利用生产之暇进行识字扫盲的社教工作。而自卫军组织也被认为是“最便利于进行社教活动的场所”。许多地方的民兵组、担架组同时也是识字组、读报组。在边区,每个小学的学生都要参加当地少先队,而教员则成为自卫军、少先队的文化政治教员,经常去给他们教字或政治课。李公朴在华北就观察到,在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儿童团里,妇女自卫队里经常有人报告时事,或是讲解当前重要的政治问题。他评论说,这并不是什么别的工作,而正是没有折扣的教育工作。 在社教运动开展的实践中,农民还发明出一种叫做“变工教学”的方式,将识字与生产的劳动力进行交换,使识字与生产两不误。1944年,《解放日报》就登载了这样的事例:在米脂县印斗区第七乡高家沟村,由于村子贫困而又分散,全村仅有村民高怀山读过4年书,全村人几乎都是文盲,乡里的指示经常被耽误。因此,当地民众便想出了“变工教学”办法,设立民众学校,由教员承担教育全村娃娃的任务,教员的地则由众人分工合作来负责。教员还组织成立妇女识字班、变工队读报组,这样既不耽误生产又开展了学习运动,两头不误。 在组织化的方针之下,边区社会的民众很快被纳入到各种组织中去。“各业工人百分之九十五加人了工会,农民全体加入了农民会,边区青年绝大多数加人了青年救国会,边区妇女百分之七十以上加人了妇女救国会”。在社会教育运动中,据称,在建立新延安之后,仅仅五六个月的时间,文盲和半文盲全数的二分之一以上便已经过着有组织的教育生活了。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化的生产、生活成为社会民众所熟悉的状态。这正是党所期待的。在关于农民被组织到劳动互助合作社问题上曾有这样评论:“这种生产团体,一经成为习惯,不但生产量大增,各种创造都出来了,政治也会提高,文化也会进步,卫生也会讲究,流氓也会改造,风俗也会改变。”因此,正如外界人士所观察到的,真正的权力并不属于选举出来的议会或政府,而属于革命本身的机构,即群众团体,如青年团、妇女会、农民协会等。这些群众组织的革命职能即在于提供一种手段,或创造一种气氛,使新政权能够扎根、成长。换言之,这些组织抑或组织化了的民众是革命进程中的一环。尽管这一环可能只是革命奠基工作中的一部分,但这种集体劳动、合作互助方式“使那些与世隔绝的乡村感受到了社会政治变革的浪潮”,从而为乡村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组织框架下的乡村社会分层 如果说,“组织起来”是党的群众工作方针之起始点,那么,接下来的工作步骤即是在群众内部划分类型,对他们进行归类定位。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对这一工作方法作了明确指示。他指出,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根据这一“三分法”,乡村社会的群体被划分为积极分子(如英雄模范)、落后分子(如二流子、巫神等)、中间分子等类型。随后的工作即是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态度和策略,从而实现以分进合击的方式改造并整合所有群体,并将他们纳人革命航道的目标。 首先,对积极分子,如英雄模范、优秀典型等,党给予充分的礼遇。他们是党所倚赖的对象,因为党的政策之推行与贯彻需要他们的首先响应、率先行动并组织其他人随后跟进。总结说,劳动英雄的作用就体现在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因此,他高度重视通过活生生的榜样对民众的示范和引导。为了推动生产运动和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要求各级党委“应即根据中央土地政策和当地情况发出指示,并亲手检查几个乡村,发现模范,推动他处。同时,应在报纸上发表关于减租的社论和关于减租的模范经验的报道”;他批评说,“不把陕甘宁边区一些农业劳动英雄的模范劳动方法(劳动互助,多犁多锄多上粪)推行于各地……是错误的”。他出席边区的各种劳动英雄大会,和各个领域的模范们交谈,颁发奖章,表扬他们。 其次,对落后分子的问题上,则是打击和改造双管齐下。如为了推进“二流子”改造工作,党的各级组织者首先对二流子进行了归类划分。完全无业而靠不良行为为生者,如巫神娟妓、贩卖鸦片烟的,是正式的二流子;有正当职业而兼靠不良行为维持生活者,是半二流子;如只有不良嗜好,就不能算二流子。查清了这些,然后将他们编成二流子小组,采用不同的方式区别对待。对于巫神等落后分子,也先对他们所犯错误程度轻重进行划分,采取不同处置方式,“巫神之以酷刑治病死亡者,应以法究办。至于一般的反迷信活动,则应依靠青年站的觉悟与自愿进行之,以免与群众相对立”。 再次,对于中间分子,包括旧社会遗留分子,比如旧绅士、地主、商人、知识分子等,也包括那些在态度上游移不决、处于冷漠或观望态度的广大中间化民众,党的政策倾向于改造和教育。以社会教育为例,在对待私塾先生、民间教育家问题上,党的政策一方面是团结他们,充分发挥他们在扫除文盲上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施以新的教育和改造,帮助他们提高。同时对他们即使是微小的改变和进步,也加以表扬。 显然,这种社会分层不同于传统乡村社区以士绅与大众二元格局为基础的划分,而代之以“革命道德”对乡村民众进行的重新划分。“革命道德”在乡村社会设置了一种选择性机制,凡是对革命贡献大的,对革命工作积极的,就是值得肯定的,是依赖对象。反之,则是否定的,被批判对象。依据不同的群体类型,对其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态度,或是激励他们、帮助他们;或是改造他们、纠正他们。这是一个联合和排除的双向过程,既可以划分出那些被认可的行为规范,也可摈弃那些为革命所不容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这种划分,党的精英试图使民众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得到鼓励的。正是这样一种“革命道德”的设置,使民众分散的选择或力量得以集中,同时也为使他们的目光从个人的天地聚集到革命的动员目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三、社会关系网络下的群众动员 为了形成持续的动员力量,还需要更加耐心和细致的工作环节,这就是作为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一举措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和频繁沟通来传递信息,传播革命,并以积极分子的范例来引导民众接受和认同革命,从而把同情革命的旁观者吸收到革命中来。 人际互动的第一支力量就是乡村社会的儿童,尤其是上学的小学生们。1942年2月1日,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这一文件指出,小学学生应于课外参加破除迷信、讲究卫生等项宣传和社会教育及生产劳动,以补助其课内学习……边区各小学应利用假期、星期天、课外活动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如进行抗战宣传,帮助自卫军放哨、送信、探消息、查路条、捉汉奸,参加春耕秋收、优待抗属、动员新兵、读报、扫盲等。在有关冬学的经验总结中也指出,“我们应把平时的小学教育和普通的社会教育联系起来。采取适当办法来(进行)普遍的社会教育和训练小学生,提高每个小学生的责任心,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传播者,即训练与实行小先生制,经过他们来影响与教育他们成年、老年或失学的父、母、伯、叔、兄、嫂、姐、妹等,将抗战知识广泛深人的传达到广大民众中去。”负责社会教育的组织机构—各县三科和社教指导团也都被明确要求每逢市镇大的集会都要领导小学生到会举行识字教育宣传工作,或小学组织宣传队,每礼拜到附近乡村去宣传识字教育工作,并在市镇交通要道张贴关于识字的标语。。 在边区社教运动的开展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景:在教育厅下发冬学计划到各乡后,各乡的小学就开始了冬学宣传周,小学生跑到家家户户作深人的冬学宣传。“娃娃儿童劝着爸爸妈妈读书,常成为最有力的动员方式”。“每个小先生都是清洁卫生、妇女纺织、劳动生产的宣传与组织者。小先生们教给每一个妇女儿童要好好劳动生产。”⑥绥德六区有个安家婆姨不讲卫生,徽得不愿生产,坤元(小学生)整天给她讲二流子变英雄等实际例子,现在安家婆姨家里常打扫好让坤元检查,几天来捻了一斤多好线卖了。这些小学生还帮助区上做事:区上每开会,他们便是基本队伍,去唱歌、表演秧歌,分头去动员到会的人。读报时他们也参加,还动员自己的爸妈去听报。他们还分工进行街道和家庭的卫生检查工作函。各学校还配有宣传队组织,每逢礼拜日到农村去进行宣传。宣传的内容均联系到抗战动员工作;还宣传禁烟,帮助军队放哨,检查路条、盘问逃兵、优待抗属、给她们挑水砍柴。还有的小学生督促家庭努力生产,劝说父亲戒烟,或说服二流子父亲转变。他们成为“学校和家庭的一个争辩的桥梁,情报的传达者和分析者”函。他们如同共产党进人乡村的导管,活跃在家庭、近邻和乡村社区。 人际互动的另一支中坚力量是地方干部,比如劳动英雄、变工队长、妇纺组长等。在社教运动中,通常的做法是让这些人首先站出来说话,宣传识字的好处,然后让他们推动和组织所在地的识字运动,成为其中的核心人物。如华池城壕村劳动英雄张振财,不但自己识字,而且领导全村的识字运动。华池白马庙劳动英雄石怀玉除了自己学字,“还推动和领导变工队的读报组和识字组”。庆阳三十里铺的社火头黄润努力自修,编写新社火剧本,描写减租斗争、防奸斗争、识字运动、合作社方针等新事物,还推动陇东分区的民间新秧歌运动。在米脂高家沟,村民推举全村唯一识字的高怀山当教员,自办、自管、自教。学制分全日班、半日班,还有拦羊娃的早班,不固定年限,能写会算就可以毕业。“学校同时也是本村文化建设中心,成立了变工队员读报识字组,妇女纺织识字组,并与村、乡政府配合,开展卫生运动和文化活动。”这些人从社会基层产生,来自于普通民众。他们实际上成为一个村、一个区县的群众领袖者。他们表现积极,被誉为“新型文化战士”,在民众中拥有一定的威望。作为共产党开展工作的支点,他们支撑着革命运动的基本构架。 此外,还有一种人际互动的重要力量是由党直接选派的外来干部。在社教运动中,就是公派教员。比如在延安杨家湾,首先是教员到村里,帮助群众修理纺车,与群众建立感情和联系;随后教员进行家访,了解群众意见。在适应地方方言和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编著教材,开设语文、算术、卫生、常识、习字等课程。还教儿童学写便条,学珠算、记帐,“教育儿童民主与遵守纪律的习惯”,“讲礼貌、团结友爱,讲究卫生,尊重父母,家庭和睦的道德风尚”等。在教员的组织和领导下,这里还开展成人教育,推动全村卫生运动。在志丹县七区一乡则形成以教员为中心的巡回式学校。其特点是选定4个较大的村子作为巡回教学范围,教员每天轮教两个村子。教员轮到哪个村子,就将学生集合在一起教学。这样既解决了就地上学的问题又不误生产@。作为社会教育运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党组织的权威代表,教员的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这一运动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也关系到革命政权在乡村社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关系到乡村民众对新秩序接受和认同的程度。因此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各农家的常年顾问。“如分布在每一个角落的文化据点,把延安的号令贯注到一家一家去。”。 四、讨论与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动员民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整套的群众工作方式,即首先以正式组织为起点,将动员对象最大范围地吸纳进来。党在乡村社会塑造了一个新的空间环境,将动员对象置于一个新的组织化的场景之中。这一组织化政策把相似的群体—无论是基于生产上的互助,还是生活上的合作而相似—集中在同一生态环境下。这样的生态环境加强了各组织之间、各群体之间的联系,将乡村社会纳人到一个巨大的组织化的关系网络中。因此,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不仅促进了组织和网络的形成,也有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农民们经过集体劳动和组织化的生活,不仅使生产力得到发展,生活得到改善,人与人的关系也起了变化……他们不独对经济有了兴趣,对政治文化生活同样有了兴趣……合作社是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核心,同时对农村中其他各种政治、武装的工作,起配合和推动作用。”同时,以集体、互助方式组织起来的乡村社会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比如学校。大多数的革命活动和党的工作都通过这里传达、完成。它区别于乡村社会传统的宗庙祠堂、祭台神坛,开创了一个大众化的、广阔的、革命化的公共空间。正是这些公共空间提供了更多动员民众、联络情感的巨大舞台。此外,这种组织化改变了乡村社会人群的分布状态和聚集模式,促进了人际交往和融合。显然,这里的正式组织成为一种重要的动员资源。 在正式组织的框架下,还需要确定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接下来的工作便是以“革命道德”标准确定各个不同的群体在这个组织中的位置。它将对人的行为选择进行限定,也包含了对人们行为的塑造。因为这样的划分与归类极大地缩小了他们自我选择的空间和领域。在相互关系密切的群体内,意识形态或文化规范会使封闭的群体内成员之间出现模仿、跟进行为。再加上号召中心的存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这种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会日益强化。群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模仿,甚至通过对某些群体动用强制性手段,会使目标更加凝练、集中,会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变工队使农活干得更愉快,更有效率,同时由于创造了新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对克服众所周知的农民的个人主义和氏族性质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换言之,随着农民被组织化的程度提高,农民集体化的倾向逐渐显著,已然引起若干心理上的变革。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当以农民为主体的根据地民众被充分地组织和武装起来之后,他们便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次生政治团体(即为了明确的社会目的自觉地组织起来的、形成科层结构的团体)之中,并通过这种团体与国家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团体生活中,他们的眼光开始突破家庭的小天地,他们开始普遍地形成强烈的政治认同,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也迅速长成。” 在寻求行为一致、目标认同的基础上,还需要将湮没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选择激活。因此,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工作,这就是利用非正式组织,即社会关系网络来推动和促进。以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网络,成为可资利用的动员手段。这里的关键是信息的交换与传播。通过同一居住和活动空间下的人际交往和相互接触,经过交谈、讨论、解释和评价,革命的信息被理解并随后被运用,从而能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进来。新的观点、信息首先在那些最先受到感化的乡村民众那里引起共鸣,而后在非正式圈子、初级群体和朋友网络中传播和加工。由于农民处在复杂场域中,因此,其他的群体或多或少也都会卷人其中。在这一过程中,集体信仰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建构和重建,整个乡村社会也日益趋向同质化。 社会教育论文:浅析影视文学对大学生的社会教育功能 影视文学是人类史上出现时间较晚的艺术,但却因其丰厚的创造力成为了现今生活中最具活力的艺术,它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与美术、音乐、戏剧和舞蹈等传统文艺一道成为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文章结合影视文学的发展现状,论述其对高校学生造成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影视文学对大学生道德情操的教育功能 高校教育的一大理念和目标并非简简单单地以专业学术知识武装人的头脑,更为关键的是,要将德育与普通学术教育相结合、将其渗透到文化教育中去。为实现后者的教育目标,影视文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样式,众所周知,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大都擅长采用特定的表现手法,有感染力的经典影视作品会由不一样的手法传达出准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标准,实际上在赞善抑恶。大学生们在接受完各种影视作品的同时,也逐渐在潜移默化之中获得了灵魂上的启迪,同时,也会以影视文学里面的正面角色为榜样,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这个视角来看,影视文学无疑对大学生的教育起着积极、深远的作用。 在近年来,有不少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文学,这同时也构成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们欣赏这些影视文学的同时,能更牢固地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信念,学习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感。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地道战》作为一部爱国主义的影片,能鲜明地传达出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者时的英雄作风和绝妙的作战方案,彰显了民族的伟大,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学生们在观看完影片后,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与安宁是多么来之不易,进而更加提升了个人的精神境界,使道德情操得以升华。 二、影视文学激发了学生发展民族传统艺术的决心 电影和电视两种艺术的出现间隔时间并不长,但两大艺术门类产生之后立马获得了肥沃的、广阔的生存土壤。在影视艺术发展的同时,理论和实践都在持续地创新,也促使影视艺术能够推陈出新、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影视文学也并非简单地让学生对每一部作品都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是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利用这个机会了解、把握这门技术,进而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为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多做贡献。当然,大学生在欣赏影视文学时,有必要先学习影视的发展历史,拍摄方式和长镜头等常识,这样一来可帮助大学生运用独立的思维更准确、更客观地鉴赏影视文学作品,二来有利于学生强化对这门艺术的本质认知。基于此,大学生应当经由影视文学的教育功能,敢于和善于担负起影视文学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历史使命。 三、影视文学对大学生进行深刻地历史与现实的教育 大学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了解历史固然重要,当然也要不能将历史所孤立,而要与现实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影视文学作品中透过花样繁多的手段证明历史、表达历史,同时也在衬托现实,这也是影视文学艺术的一个鲜明特征。 转贴于论文联盟 // 影视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故事均离不开相应的历史大环境,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欣赏影视作品时,首要的任务就是熟悉作品中的历史概况,否则就会感到非常模糊、不好理解。与此同时,这一套历史环境的引入往往又在强化大学生对特定历史发展时期的理解。例如,国产影视作品《甜蜜的事业》,就是讲述“”结束后,我国在农村地区的改革政策,也反映了所有制的变化,由过去的,到影片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生们通过观看作品,也确实体会到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和普通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进而更好地拥护这一正确决策,增强了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历史背景的认识和理解,并由过去联系到当今,改革开放的34年间,由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巨大变化,大学生们会更有信心地拥护国家的改革开放大业,同时也对祖国尽快实现现代化充满了期待与向往,对他们起到一个激励和鞭策的作用。 四、影视文学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 影视文学是一种综合的、实用的视听艺术,它持续在传达民族文化的精髓,更是传统文化在新世纪得到传承与创新的主要思想阵地。就我国目前来看,影视作品充分地展示了传统文化形态的本质外貌,比较典型的是,早期京剧《定军山》、越剧《西厢记》、黄梅戏《天仙配》和豫剧《花木兰》、《小二黑结婚》等均流露出了我国戏曲文艺的内涵。 再比如我国独具特色的功夫电影,武打演员所展示的不单单是中国传统功夫,更在影片中体现“人性”,大学生作为这类型影片的忠实观众,能够在感受中国传统“功夫文化”的同时,受到一些心灵的感应。无论是主人公的忠肝义胆,还是轻生死重大义,均会使大学生受到心灵震撼,并学习正面人物角色身上的精神和气质,为大学生将来的人生指引正确的航向。 影视文学自产生之日起就时刻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影视文学才具有强大的社会教育功能,推动并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社会教育论文: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其的关系 【摘 要】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关键,而教育又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关键,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这三者就像一条链子,任何一方脱节,都会影响到整条链子的完整性。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最近看了几个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报道、访谈,主持人谈到最多的是“子弟教育”问题,并且说要在学校教育方面下苦工夫。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完全没有提到,甚至连政府、公安部门都这么认为。把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的问题,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这包括学生安全、犯罪等问题。就连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务劳动等的教育都让学校负责,这样就无形地把教育等同了学校教育。夸大和泛化了学校的功能,把过重的任务放在学校的身上,让它担负着本身的压力和越俎代庖的压力。 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都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如果三方面教育步调统一,互相促进,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反之,教育影响就被削弱。如何正确处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呢?笔者粗浅地谈谈个人看法。 一 要充分地重视家庭的基础教育 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婴儿落地到幼儿上学前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最基本、最初步教育的社会群体,特别是早期教育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都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 人的成长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助手和补充。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哲理性很深,它深刻地说明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近年来家庭教育更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呢?家庭教育是指由家长按国家、社会的要求,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在相同的家庭条件下,由于实施的家庭教育不同,其效果也不同。我国现阶段的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和其他年长成员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培养人才的需要,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配合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参照园、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进行,以配合园、校教育,使之完满实现,使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有着早期性、基础性、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而家庭则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即使有再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不能有所作为。 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善于模仿、意识单纯、是非能力差,行为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俗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分清对错、善恶、美丑等,会使人终生受益,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要克服把家庭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协助老师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而应看成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一个工程。教育的重点应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包括家务劳动、青春期的教育、个性意志的形成、生活习惯等方面,这样就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养。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志士都是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日后才成为名家、大家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成员的态度,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学校教育是主体 青少年在上学这段期间,受到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最牢固的,它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青少年教育中心在学校,因为学校教育有很多优势。首先,学校,是对孩子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应该是对孩子进行知识、技能、品行等更为全面的补充教育。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最集中,一天中除了睡觉、吃饭,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学校教育范围内进行学习,全身心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和各种知识的传播。学校有着积极向上的氛围,它给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优雅的校园、整齐的校舍、干净的楼道,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环境的布置,这些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有着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学校的育人功能是按国家的德育《规程》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所以学校的教育是主体,它对一个人起着动力、导向、保证作用。 三 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教育无处不在,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极为广泛,社会教育既是多方面的,也是终生的。凡是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人际关系等,都会对学生浸透着许许多多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侵染、安全诚信、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危害,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社会信息进行反馈,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要深入到社会的大课堂,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养成现代素质。 学校面向社会,社会参与教育。只有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好,才能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需要,也才能使人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联系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设的“生活教育”,实践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 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一个社会人。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走进学校时,已经是在一定教育基础上的继续教育。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引申、补充和完善,是连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枢纽。当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对学校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补充和促进。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地与社会联系,使社会了解学校的状况,动员社会力量为学校的教育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消除不良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使人知古鉴今、博览群书;社会的教育让人知书达礼、和谐共处;家庭的教育让人尊师重教、尊老爱幼。 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之间是需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虽然有一定分工,但其又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忽视了任何一方面的教育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要想使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必须树立整体教育思想,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 社会教育论文:探析学校 家庭 社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正处于由单一、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向多元、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转变的过程,构建一个协调发展的教育网络体系,营造适于学生发展成才的教育环境,成为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学校是主体,家庭是基础,社会是依托。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才能形成有利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相互脱离、互不配合的现象。 一、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脱离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生所受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外部教育,由于主客观上存在的差异,这两种教育力量能否配合与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种配合与协调决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就家庭教育一方来说,它不只是简单地配合学校教育,家长需要在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互补关系中力图使两种教育力量在学生身上协调与统一起来,强化学生在学校中所受的正面教育,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不足。但是,目前不少家长的教育随意性非常大,缺乏科学性。有的家长溺爱娇惯,有的家长冷漠粗暴,崇尚“棍棒教育”,尤其是现在随着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家庭教育日趋表现出重智轻德、忽视全面培养子女的特点,甚至有些家长的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使学生在这种相互矛盾的教育中无所适从,削弱了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比如,现在学校都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但有些家长却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品德、才艺等方面的培养。甚至有些家长为了让子女考取理想的学校,每天不断给孩子施压,让他们完全沉没在题海之中,其结果是学习成绩上去了,但其他方面的才华却埋没了。 另外,就学校教育一方来说,学校在对学生施教过程中,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将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辅助。但是,目前有些学校在进行教育时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是单方面从学校的角度去想办法解决,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例如: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很多学校只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去分析和辅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作用。现在青少年学生出现违法犯罪、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的现象逐渐增多,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日趋严重化,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的相互脱离、互不配合现象。如果学校定期联系家长,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那么就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异常举动并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良言行,避免学生出现人格扭曲、心理变态等异常心理问题;如果家长有定期向学校了解子女在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校的异常表现并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引导学生的言行,那么这种违法犯罪、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念头就会杜绝在萌芽之中。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是教育好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教育呈现疲软状态 社会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途径,具有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社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它较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的限制,能较好体现教育的民主性等。但是,因为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致目前社会教育呈现出疲软状态。造成当前社会教育呈现疲软状态的原因有多种,就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如下二点:一是人们不够重视社会教育。由于社会教育的作用具有隐蔽性、长效性,不能立竿见影,所以很多人忽视社会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二是某些学校和教师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重知识传授,忽视其他培养,学生负担过重,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教育部门就针对我国在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现象提出了素质教育理论并要求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自提出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是有不少学校存在轰轰烈烈讲“素质”,扎扎实实干“应试”的现象。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不顾教育部门有关取消学校补课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等方面的文件精神,利用假期或周末的时间给学生补习功课,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些家长为了让子女能以高分考取理想的学校,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请家教补习功课,占用了大量娱乐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限制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 三、协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和谐发展的若干途径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教育部门、学校为了解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很多实用、有效的解决对策。如,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共同管理、教育好学生;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从而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建立家访制度,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有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教育的需求,为了更好地解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需要在充分利用原有教育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采用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解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和谐发展问题,可以采用如下若干途径。 1.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搭建网上教育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很多家庭都配置了电脑,用于子女教育或上网获取信息。学校可以针对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条件,搭建网上教育平台,从而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建立家校联络体系。例如,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已不可能完全深入到学生宿舍,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聊天软件、bbs、电子邮件等,与学生进行网上对话,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状况。同时,为了更快、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互通信息,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并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 2.制作家校联系卡,搭建空中对话平台 电话、手机已成为社会生活必需品,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拥有电话。学校为了能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制作家校联系卡,定期进行电话互访,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因此,学校可以在新生入校时收集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汇总制作成家庭联系卡,发给学校每位教师;同时也将学校老师的联系电话制成卡片派发给每位学生家长,这样家校双方可以根据需求不定期进行互访,掌握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果发现学生有什么异常情况,家校双方可以及时通过电话进行交流,共同做好教育工作。通过制作家校联系卡,大大方便了家校之间的联系沟通,也方便彼此快速了解学生在校或在家的具体情况。因此,制作家校联系卡可以搭建空中对话平台,使家校互通信息更为快速方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状况。 3.挖掘社会企业教育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没有社会教育参与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教育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教育的社会风气。社会的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才能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接,形成校内外一致的教育网络体系。如: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的企业资源进行教育,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教育,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企业的工作岗位能力培养充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一方面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理论结合实际操作的平台,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4.与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单位合作,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 社会教育资源的内涵非常广泛,只要对人能够形成教育的单位都属于社会教育资源的范畴。例如,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军事基地、养老院、素质拓展基地等单位都属于社会教育资源。这些社会教育资源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活教材,学校要加强同这些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的教育作用,将这些对学生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单位作为学校长久的、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以此全面加强学生的教育。比如,将素质拓展基地作为学校长期、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素质拓展基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能力、锻炼学生体魄和意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网络体系是营造适于学生发展成才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校教育没有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则只是一句空话。正如《家教名言》中顾晓鸣所说:“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 社会教育论文:试谈博物馆社会教育与“以人为本”理念的结合 [摘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与社会的接触更为广泛和密切,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走进博物馆、感知博物馆。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也越来越彰显其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博物馆在向公众提供文化食粮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变迁,关注公众的需求。博物馆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博物馆精品文化;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体现博物馆“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方位为公众服务。 [关键词]以人为本 展览 社会教育 多元化 志愿者 2008年国家下达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像春风拂面一样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温暖的气息。过去或许由于门票这道门槛而阻挡了一部分人群走进博物馆的脚步,而现在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大力实施的文化惠民政策,得到了广大公众的支持,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博物馆免费开放前期一度出现爆棚的情况,但在参观高潮之后,往往又会出现门庭冷落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把握免费开放带给博物馆的发展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种局面,让更多的人群走进博物馆,将参观博物馆视为一种提升文化修养必不可少的文化休闲场所。让博物馆“以人为本”理念与免费开放有效的结合,也将是我们博物馆今后持续发展的一重要课题。本文试将博物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为着眼点,从社会教育职能角度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粗浅探讨。 一、“以人为本”的办展理念,增强展览吸引力,展示地域文化 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博物馆适当地引进电子技术展示手段是对传统陈列展览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如青岛市博物馆利用幻影成像技术,在《岁月回眸——青岛近代史》陈列展厅内播放关于德占时期青岛华人区早晨生活的片段,就是从观众欣赏角度出发,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陈列的一次有益尝试。从观众竞相观看和热情赞扬的情况来看,适当地引进电子影像技术会极大地调动观众的兴趣,加深其对展览的参观印象,并有效地改善以往静态展示而带来的弊端。因此,在这个资源共享的时代,博物馆要紧跟数字化时代的步伐,充分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展示手段,更加生动、形象地再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魅力。 地域文化特色是一个地区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中反映出来的蕴含浓厚文化意义的一种特质,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另一个地区的显著标志。青岛这座移民城市,在近代史上曾被德国和日本侵占,因为这一特殊因素,从早期建筑风格、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造就了青岛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特质。青岛博物馆以此为出发点,新增的设《岁月回眸——青岛近代史》陈列,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展现了青岛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为观众提供了一道文化大餐。事实证明,此展览不仅得到了本地市民、外地游客认同赞赏,而且赢得许多国外友人的赞誉。加之配合展览增设的影像资料放映区,为观众滚动播放《百年青岛》、《青岛要塞》等影像资料,使观众在参观休息的同时能通过所播放的影视资料更好的了解近代史陈列展览意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让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 而专辟的一个独立展厅作为观众互动区,也显示出本馆重视与观众交流以,开展互动活动的“以人为本”理念。目前,在观众互动区有配合《馆藏山东木板年画》展览而设置的木板年画印制区,此项活动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观众们踊跃参与此项活动,有的甚至多次来馆制作年画。博物馆以观众参与需求为出发点,凸显“以人为本”理念,取得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形式,体现多元化教育职能 社会教育职能的根基是讲解工作,讲解员是联系观众与博物馆的桥梁纽带,她直接代表着一个博物馆的形象。作为一线工作的讲解员每天与观众面对面接触,既使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意图和展品背后丰富的内涵得到充分表达,又直接感知观众对博物馆展览及设施的中肯评价,因此讲解员在博物馆教育职能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让观众更好的感受“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在讲解接待中必须要做到尊重观众,与观众达到心灵的沟通、交流和学习。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教育学者认为,知识的传播不再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单向传播,而是双向交流学习。博物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而在于帮助观众“学”,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体现在为观众自我学习所提供的一个巨大平台中。博物馆在许多国家已被看做是配合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和成人终身受益的理想教育场所,而其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则是立足长远发展的重要话题。博物馆的先进文化是社会教育的优质资源,应该大力传播和弘扬;文化知识需要继承和发展,传播知识文化的博物馆,其教育功能也不可低估。博物馆在社会教育职能中展现着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和独特的教育形式与手段,是实施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阵地。通过这块阵地,可以将博物馆的性质、任务、陈列内容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使博物馆为大众所认识、接受并从中受益。 今年暑假期间,青岛博物馆针对未成年观众的兴趣和爱好,利用馆藏资源优势推出了“奇妙博物馆”系列暑期公益培训班,活动赢得了家长和小朋友们的热烈追捧。培训班采取开放式教学方式,所有的培训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来自于馆藏陈列展览,使家长和学生能共同感受到来自博物馆的不一样的兴趣培训活动,使学生们在学习培训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一时之间公益培训班成为广大家长热议的话题,许多前来参与的家长及没能报上名的家长均希望博物馆以后能经常举办此类培训活动,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也为进一步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职能又打开了思路。今年国庆和中秋节期间,开放教育部推出了彩绘泥塑月饼和彩绘脸谱活动,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小朋友的喜爱。活动的成功举办既让学生们在高雅艺术殿堂中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极大地宣传了博物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此类活动以关怀祖国的下一代——未成年观众为出发点,尽显博物馆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同时,博物馆还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将流动展牌送进社区、老年公寓等地,一方面让更多人群感受博物馆,了解博物馆,激发他们来馆参观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上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活动,让他们感受社会关爱,更好地体现“文化惠民”政策。此外,博物馆结合学校教科书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文物知识,为学校提供流动展览;制作历史文化讲座幻灯片;制作与文物、历史相关的文化包等,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教育形式,达到培养未成年人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也是博物馆“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体现。 三、“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利用志愿者资源,回馈社会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深入,愈来愈多拥有较高个人素养、热心公益事业的人群加入到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当中来。他们当中有在校大学生、有在职工作人员、有离退休人员,虽然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但他们都怀着同样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到博物馆无偿为观众提供服务。目前本馆志愿者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展览讲解和场地服务两项主要内容,他们同专职人员一样都身处工作第一线,每天与观众热心交流学习。 志愿队伍已经成为博物馆免费开放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而志愿者也在利用博物馆这个平台为观众热心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的另一种体现,这对于博物馆和志愿者双方来讲都受益匪浅。在这一过程中,志愿者已完成从普通群众向博物馆主人翁的转变,因此他们能更直接地从观众角度出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也能更好地体现出博物馆“以人为本”的理念。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让更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来,成为志愿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成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力量。 着眼于博物馆的长远发展,我们应努力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资源优势,使展览更亲民,使教育形式更多样,使服务更加人性化,让博物馆更好的体现“三贴近”的文化宣传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与“以人为本”理念有效结合;才能利用博物馆博大精深的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博物馆文化品牌,使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更具长久的吸引力;才能培养观众的博物馆情节,展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也才能真正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 社会教育论文:谈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及其的关系 摘要: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关键,而教育又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关键,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这三者就像一条链子,任何一方脱节,都会影响到整条链子的完整性。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最近看了几个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报道、访谈,主持人谈到最多的是“子弟教育”问题,并且说要在学校教育方面下苦工夫。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完全没有提到,甚至连政府、公安部门都这么认为。把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的问题,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这包括学生安全、犯罪等问题。就连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务劳动等的教育都让学校负责,这样就无形地把教育等同了学校教育。夸大和泛化了学校的功能,把过重的任务放在学校的身上,让它担负着本身的压力和越俎代庖的压力。 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都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如果三方面教育步调统一,互相促进,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反之,教育影响就被削弱。如何正确处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呢?笔者粗浅地谈谈个人看法。 一 要充分地重视家庭的基础教育 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婴儿落地到幼儿上学前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最基本、最初步教育的社会群体,特别是早期教育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都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 人的成长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助手和补充。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哲理性很深,它深刻地说明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近年来家庭教育更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呢?家庭教育是指由家长按国家、社会的要求,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在相同的家庭条件下,由于实施的家庭教育不同,其效果也不同。我国现阶段的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和其他年长成员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培养人才的需要,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配合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参照园、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进行,以配合园、校教育,使之完满实现,使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有着早期性、基础性、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而家庭则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即使有再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不能有所作为。 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善于模仿、意识单纯、是非能力差,行为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俗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分清对错、善恶、美丑等,会使人终生受益,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要克服把家庭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协助老师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而应看成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一个工程。教育的重点应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包括家务劳动、青春期的教育、个性意志的形成、生活习惯等方面,这样就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养。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志士都是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日后才成为名家、大家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成员的态度,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学校教育是主体 青少年在上学这段期间,受到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最牢固的,它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青少年教育中心在学校,因为学校教育有很多优势。首先,学校,是对孩子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应该是对孩子进行知识、技能、品行等更为全面的补充教育。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最集中,一天中除了睡觉、吃饭,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学校教育范围内进行学习,全身心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和各种知识的传播。学校有着积极向上的氛围,它给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优雅的校园、整齐的校舍、干净的楼道,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环境的布置,这些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有着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学校的育人功能是按国家的德育《规程》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所以学校的教育是主体,它对一个人起着动力、导向、保证作用。 三 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 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教育无处不在,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极为广泛,社会教育既是多方面的,也是终生的。凡是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人际关系等,都会对学生浸透着许许多多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侵染、安全诚信、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危害,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社会信息进行反馈,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要深入到社会的大课堂,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养成现代素质。 学校面向社会,社会参与教育。只有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好,才能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需要,也才能使人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联系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设的“生活教育”,实践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 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一个社会人。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走进学校时,已经是在一定教育基础上的继续教育。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引申、补充和完善,是连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枢纽。当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对学校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补充和促进。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地与社会联系,使社会了解学校的状况,动员社会力量为学校的教育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消除不良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使人知古鉴今、博览群书;社会的教育让人知书达礼、和谐共处;家庭的教育让人尊师重教、尊老爱幼。 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之间是需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虽然有一定分工,但其又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忽视了任何一方面的教育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要想使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必须树立整体教育思想,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 社会教育论文:对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的认识 【摘 要】 本文以“药家鑫事件”为基点,阐述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模式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并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思想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强调“让受教育者成才”的同时,一定要有先要“让受教育者成人”的理念。有媒体称“药家鑫事件”是高校教育的失败,有人称药家鑫父母是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这再一次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再认识。我们往往把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学校教育,忽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重新界定教育的使命时指出,为了实现世界公民目标,“不能只是强调认知学习,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为此提出:“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是家庭、教师和社区的共同责任”。教师要和家长“就儿童的成长以及和儿童家庭有关的问题,经常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和心理学、休闲娱乐机构及家庭联合会等建立合作关系。” 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学生接触的第一教育人和教育空间是父母和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个人爱好、社会地位和家庭氛围、夫妻关系及父母的亲友团等,对学生的成长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一个人从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到走出校门,大致要用去十几年的时间,即人生的1/6左右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1]。这个时期既是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发展、成熟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形成的至关重要的过程,是影响人的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教育是对社会大众的教育,教育对象广泛,实施机构众多,实施形式灵活多样。社会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文精神、社会环境等方面。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并能理解了的是电影、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的内容以及周边人的行为习惯,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因素,对一个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给予有力的支持,而学校教育则在某种程度上为社会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把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二、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模式及存在问题 1、家庭教育模式及存在问题 家庭教育强迫式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孩子没有取得父母所期望的结果时,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讽刺、挖苦、责备、打骂。孩子是有自尊的,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势必给孩子造成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当他们走上社会面对困难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做出极端行为。 家庭教育的金钱奖励式教育。过早的金钱至上、功利至上的教育,为药家鑫撞人后杀人埋下了隐患。当药家鑫进入大学并能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有了可观收入后,家长并没有教育孩子正确管理金钱,而是将其作为对孩子的奖励,从而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家庭教育的溺爱式教育。多数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幸福”,对其照顾备至,甚至是“放任自流”,使孩子从小就爱享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在面对挫折时,不是积极反省自己,而是倍感委屈,造成心理不平衡,缺乏抗挫能力。 2、学校教育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宗旨。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过度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 择优式的学校教育。这种方式一般在中、小学比较常见。大部分中、小学都有成立重点班,即将全校最优秀的师生都集聚在重点班。尽管这样做会使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努力学习,争取进入重点班,但这也给很多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对那些很努力但没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或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恐怕会永远也发展不起来了。这种人生的转折点使人消沉。 专业式的学校教育,这种方式主要是高等教育。进入大学后,学校和学生主要是针对专业课进行教学,对专业课以外的知识重视不够,比如理科院校对文科知识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等方面并不科学合理,导致学生成为“知识侏儒”。 商业式的学校教育。有些人看准现在发展教育的商机,办起了私立学校,可他们主要以追求利益为目的,在学生的学习和能力方面缺乏科学管理和教育,在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3、社会教育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宣传教育。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和科技时代,大量的信息可以通过科技工具轻松得到,如网络、电视、媒体等。而这些先进技术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教育带来不利影响。如青少年网络成瘾、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反动言论、扭曲的价值观等,都为影响和蛊惑大学生提供了“技术”上的帮助。“农村人难缠,撞伤不如撞死”,“我爸是李刚”等社会现象,正不断腐蚀大学生的思想。 社会活动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但是很多活动的功利性色彩比较重,不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 三、创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特殊成分,学校教育应对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活动。但不论在哪一个层次,学生在学校中所接受的影响有正规和非正规之分。在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中的正规因素。正规教育的因素中包括教师的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中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建设等等。非正规因素包括学生因兴趣相近或由于空间距离近所组成的小团体、学生日常交往以及帮派活动等等。所以,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教师素质评定、学生社团建设等方面要认真钻研,广泛征求社会和家庭意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从实践出发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 2、大力宣传家庭教育,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教育万能论”导致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思想认识不够,准备不充分,方法不恰当。孩子独立于社会之前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跟父母在一起的,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人是至关重要的。家长要配合学校和社会,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注意培养孩子的关怀意识和自立人格。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责任意识。 3、政府加大社会教育力度,学校、家庭应主动争取社会教育力量 对于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的结合,首先我们应做到依靠社会资源,增强教育实践。依靠社会资源,让国防教育、环保教育、交通法规教育走进校园,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增强教育实效。其次,让学生进一步走入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组织学生进一步走入社会,开展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达到协调,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努力做到学生校内校外有人管,离校不离教,形成良好的社会全员育人氛围,才能使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才。 社会教育论文:发挥政府作用 促进社会教育公平的实现 摘 要 从教育财政学视角来看,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供给,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是政府的责任。文章对教育经费充足、教育效率、教育公平等概念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教育经费充足 教育效率 教育公平 政府责任 随着人们对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以及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识的深入,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使人具有人力资本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教育还通过提高人的各种素质促进社会的进步,使社会更加民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通过制定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发展政策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来控制教育,使教育发展沿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轨道前进。从教育财政学视角来看,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筹措足够的教育经费;二是保证教育的高效率运转;三是促进教育公平。 1 政府应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供给 1.1 充足的含义及其衡量标准 教育经费充足是指“达成一定教育目标所需要的最低投入,它是教育财政学衡量政府教育投资努力程度的重要标准”。教育经济学界对教育经费充足及其衡量标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叶,人们用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来定义教育经费是否充足。这一衡量标准一方面可以保证数据的国际通用性,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从宏观上控制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使教育发展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取得平衡。但这一衡量标准也明显存在不足,对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同时对教育效率问题缺乏衡量,没有充分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效果。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教育经济学家们针对这一问题从重视教育系统成果的角度,提出了一套新的测定标准,这一新的测定标准得到世界银行认可并已广泛运用。它包括近乎普及的初等教育注册率;充分的初等教育巩固率以及保证中等教育学生数的相应规模和性别平衡;对全体人口高质量的教育以维持人们有文化的一生。即:小学入学率、中学注册率和成人文盲率。我国政府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教育拨款的“三个增长”的衡量指标。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随后,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又增加了“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的原则。应该说“三个增长”的教育拨款衡量标准是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规律的深刻认识。它既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比较容易操作,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标准。 1.2 政府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供给的原因及措施 对于政府为什么要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供给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从教育本身来看,我们知道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服务,教育的效益不仅具有私人性也更具社会性,教育的收益具有巨大的外部性,也就是说社会是教育的巨大受益者。尤其是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教育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轴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彰显。但是教育的发展需要资源支撑,这就需要其受益者社会来投资教育,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从政府的职责来看,根据委托——理论,公民是委托人,政府是公民的人,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公民提供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事业。这就要求政府投资教育,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供给。那么,政府如何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供给呢?第一,政府必须制定明确合理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第二,办教育是一种花钱的事业。建立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第三,政府必须建立稳定的教育税费来源。 2 政府应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2.1 教育效率及其量度 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给效率下了一个较好的定义,他指出“效率是使用价值的出量对劳动工时的入量的比例。”显然,他是借助于马克思的工时概念给效率下定义的。这里的效率不仅有了输入量、输出量的概念,而且包含了时间的概念。教育效率人们通常也用教育产出(学业成绩)与教育投入(如班级规模、投入费用、教师经验、实验仪器设备等)的比值来表示。然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从教育经费投入的角度讲,它包括教育经费在公共财政中所占的比例、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以及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配置三个层面。每个层面都存在效率问题,所以对教育效率的度量和评估就显得较为复杂。从教育产出的角度讲,教育产出是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提高、知识的增进、思想品德素质的完善。通常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替代。然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估一方面具有较大的弹性,另一方面与教育投入政策的相关程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根据汉纳谢克的研究,“学校用以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典型投入政策(例如降低班级规模,聘用具有更多教学经验或更高学历的教师,提高教师工资以及提高生均费用)并没有显示与学生学业成就具有一致性的关系。”相反,“家庭背景特征似乎比教师和其他的学校投入特征更能全面地预测学生的成就。”这也说明教育效率评估的复杂性。教育效率评估至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教育过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同于企业的简单的投入——产出过程。它包含有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它是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还是一个人类个体心理的转化过程。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否认教育投入对教育产出的重要性。 2.2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 在我国一方面存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那么如何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呢?笔者认为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1)从宏观层面上,政府应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就是说政府应确立合理的教育发展目标,教育发展重点。明确是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还是优先发展中等教育,还是优先发展初等教育,还是三个方面齐头并进发展。是把有限的资源有轻重缓急地投入保重点发展,还是平均使用力量。同时,政府应在学校规模、布局以及规格上予以控制,以利于学校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规格齐全。学校规模过大,学生人数增加,师生比例增大,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学校规模过小,师生比很难趋于合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相应教学仪器设备,利用效率不高。在资源的配置方式上,政府应采取灵活多样的配置方式,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既可以沿用计划方式下达,也可以采用市场竞争方式下达,还可以依据项目采用招投标方式下达。 (2)从微观层面上,政府应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鼓励学校建立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育资源能够真正运用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上来。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始终在政府的控制之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落实。中等、初等教育虽然实行校长负责制,但校长既无“财权”也无“人权”,校长在学校说话不响,不算数,责任负不起来。高等学校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法人的官僚机构”。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庞杂,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教学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势必影响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教育成果的产出效率。同时高等学校内部组织机构齐全,等级分明。从纵向看包括校级领导、处级领导、科级领导和一般办事人员。从横向看既有党务部门,又有行政部门,还有后勤保障部门。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管理学角度讲,这势必造成信息沟通协调困难,容易形成官本位思想,也容易滋长人际关系中的冷漠和不参与意识。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政府应该把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充分下放给学校,调动校长及中层领导的积极性,让他们把学校的成绩与自身的利益挂钩。努力做到精简机构、精选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政府应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3.1 教育公平的含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大师罗尔斯提出关于公平的著名的三条原则:第一,每个个人有获得最广泛的、与他人相同的自由;第二,人获得的不均等待遇、其所获得的地位、职位、利益应该对所有人开放;第三,如起始状况(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同,处于不利地位者的利益应用“补偿利益”的办法来保证。依据此论述我们可以将教育公平划分为三个层次:教育权利公平,即确保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条件和机会公平,也就是说学生们接受的教育条件、教学内容、教育经费和师资水平基本相同;教育结果公平,也就是说通过享受公平的教育条件和机会都能够在自身能力和限度的前提下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尽管教育权力平等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得到落实,但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和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教育投入不同,造成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不公平,最终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3.2 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 首先,各级政府应建立经常性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是中央政府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弥补落后地区对教育投入的不足,保证落后地区教育事业也能健康地发展。事实上,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因素造成的。比如户籍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人才制度、住宅制度和婚姻制度等,还有城乡供应不合理的“剪刀差”。目前,虽然这些制度已有所松动,但是它们的影响仍然存在。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形成虽然有历史上的原因,但也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实行区域重点发展战略,率先开放东南沿海地区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有关。所以,中央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扶持农村僻远地区和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以实现教育公平。 其次,建立合理的学生资助制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招生并轨缴费上学。应该说这是实施教育成本分担,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贫困家庭的子女交不起学费上不起学,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政府必须投资建立合理的学生资助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实行了人民助学金、人民奖学金和学生贷款等学生资助制度。时至今日,学生贷款制度尤显重要,但是学生贷款制度却不完善,存在着贷款面窄、贷款金额低、还款期限短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新的教育不公平就会产生。所以,在新形势下,政府必须建立合理的学生资助制度,以实现教育公平。 社会教育论文:试析近代中国农村社会教育的发展 论文摘要:20世纪社会教育运动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的社会教育逐渐地发展起来。其中民间团体对农村的社会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他们不仅有理论上的研究,而且在实际中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其他方面发展社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中国教育史上意义重大。 论文关键词:社会教育 民间团体 近代农村 社会教育,泛指学校系统外的民众教育或通俗教育。就具体内容而言,社会教育在中国社会早已存在。清末简易学堂的建立,图书馆、博物馆的兴办,《圣谕广训》、(劝善要言)的宣讲,广义上均属社会教育。i901年四川江津县张鹿秋设农业夜课,以新法启迪附近农民。河北省高阳县王玉斌设初等小学,男女并收,以教育农民ⅲ。但现代意义的社会教育的提出,则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事情。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于教育部中设社会教育司,在地方设公众补习学校、半日学校,以实施社会教育,提高民众的素质。社会教育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近代的民间团体在发展社会教育尤其是农村的社会教育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努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北方大批农民被协约国招募到欧洲做工。当时在外的留学生鉴于华工知识浅薄,办理了华工教育,颇见成效。大战结束后,主持华工的教育领袖比如晏阳初、陶行之等回国,创办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提倡“除文盲,做新人”办起了平民教育。从此,打开了对农民实施社会教育的大门。从1925年开始,以后逐渐形成了乡村教育的浪潮,到30年代末达到高潮,抗战结束后走入低谷。乡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本土化的加强。他们在发展农村初等教育、扫盲教育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为今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乡村教育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虽然乡村教育的倡导者们有着各自的立场、目的,但他们有一致的共识:即农村是一个整体,要解决农村的贫困、落后、愚昧的问题,教育必须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各种乡村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以教育为枢纽,这样,使得教育改革本身进一步深化,产生了中国的乡村教育理论,诸如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论等,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倡导者们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实验的影响,都从实验入手,从1925年起纷纷建立农村教育实验区,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至1935年,各种实验区已有193处,遍及全国各地,这些实验区使乡村教育不仅在思想上得到广泛的提倡,更主要的是在实践上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涌现出各种教育思潮中,平民主义教育思潮便是潮流之一。蔡元培曾把社会的不平等归结为教育的不平等,他认为普及平民教育是改变这种教育状况的唯一办法,主张除正规学校外,应大力提倡平民教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美国杜威平民主义与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平民教育的参加者很复杂,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此平民教育的目的也各有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讲,他们都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要求打破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有钱人独霸教育权的局面。许多教育团体、教育家们开展了各种革新教育的实验,特别是在全国开展的种种平民教育运动推动了教育在民间的普及。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定县实验区是北方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1923年8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北京成立。平教会根据前几年在城市开展平民教育和识字运动的实践,进一步认识到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中国以农立国,绝大多数人民生活在农村,而中国的农村经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处于萎缩、停滞、落后的状况,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社会的改革就没有希望。所以,他们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来改善农村生活和稳定社会。从这一点出发,平民教育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乡村平民教育成为平教会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1926年10月在河北定县以翟城村为试点,开展以村为单位的平民教育实验。1930年成立定县实验区,推广乡村平民教育,从而进一步改进乡村。 平教会对农民的教育观认为,不仅仅是要对农民普及、实施作为完整人的国民教育,而是通过农民教育从总体上推进乡村建设,从改造农村着手来改造社会。正如晏阳初而言“觉得中国真正最大之富源不是煤,也不是铁,而是三万万以上不知不觉的农民。要把农民智慧发展起来,培养起来,使他们有力量自动的起来改造,改造才能成功;自动的起来建设,建设才会生根;自动的起来运动复兴民族,民族才有真正复兴之一日”,“启发农民的智慧,也就是造人。造人必须有造人的教育。中国数十年来的所谓教育制度与内容,无非东抄西袭,不合国情,不切需要,所以不会有与一般人的生活发生关系,所以不能完成造人的使命。”因而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建立乡村教育为中国教育谋出路,以促进社会的改造。1933年平教会起草的《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中认为,中国乡村有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所谓愚,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所谓中国人民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所谓穷,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到什么叫做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病夫,人民生命的存亡,简直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到。所谓私,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在这几点缺点之下,任何建设事业,是谈不到的。”为了解决这四大问题,应当以教育作为手段和途径,在人人取得最低限度的文字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三大教学方式即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以救愚、生计教育以救穷、卫生教育以救弱、公民教育以救私。这样乡村教育才能实现,农村及全社会的改进才有希望。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在乡村教育实施方面,平教会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其扫盲识字运动闻名中外。 中华平民教育会首先在定县翟城村的实验,实验内容极其广泛,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社会习俗,无所不包。其宗旨为“除文盲,作新民”。除文盲就是使12~15岁的不识字男女都能运用日常生活文字,成为有用的人才。设立识字班,编写课本《农民千字课》,针对80%以上文盲的情况,提出以学校教育为主,集中扫盲,办平民学校进行识字教育,以翟城村为中心逐步推广到全县。1926年10月~1930年6月,共办了初级、高级平民学校423所,学生10156人,女学生1011名,占总人数的10%。办高级实验学校、儿童班、男女育才学校26个,学生821名,学生年龄从11"48岁,多数为青年。在1927、1929年两次的调查中,第一次文盲率80%,第二次文盲率为67%,这说明在两年的时间内文盲率下降了13%。扫盲成绩显而易见。同时1930年3月平教会成立社会式教育实验所,举办夜灯教学,为失学的儿童、青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此外还设立了问字处、图书馆、识字处等,实验区的农民对此交口称赞,并热心参与。 教育实验扩展到定县以后,学校式教育主要进行的实验有初级、高级平民学校的研究与实验,扫除文盲的研究与实验,乡村小学的研究与实验,妇孺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师资训练的研究与实验。其次成立了处、高级平民学校、实验小学来推广乡村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农民的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从而进一步改进乡村、改进社会。在扫除文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加令人注目。1934年的调查表明,全县14至25岁青年约82000人,其中文盲32550人,占39%,识字人数为49450人,占61%;女子文盲为28114人,占73%,识字人数为10396人,占27%目。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到文盲率与当时全国总的状况相比,文盲率仅为39%,这体现出平教会的努力成就。在定县实验区有平民学校的村庄,识字人数多,则文盲率较低;若无平民学校则刚好相反。1928年调查,翟城村11岁至24岁的人中,识字者占53%,不识字者占47%;东亭村11岁至24岁的人中,识字者占51%,不识字者占49%。文盲率均在半数以下,这个数字很显然低于其他农村的文盲率,在翟城村、东亭村等实验区文盲率较其它任何村为低。据1930年调查,定县7岁以上人口识字者占17%,文盲占83%;在定县县城内,7岁以上识字者占34%,文盲占66%。可见在广大农村没有实验区的地区文盲率依旧维持以前很高的比率。 以上就北方较有影响的实验区阐述了乡村教育派的教育实验,除此外,较有代表性的试验区,比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昆山徐公桥的改进实验区、浙江余姚诸家桥乡村实验学校等实验区,陶行知南京晓庄实验区,梁漱溟为代表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荷泽的实验区,江西农村改进社的实验区工作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各派从事乡村建设的组织、立场、观点很不一致,但其实施有相当之规模,对于农村的社会教育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时期整个中国还没有具备在农村发展政治、经济、教育的条件,这些实验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不可能真正解决农村问题。但综合起来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趋势:即各种民间团体都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普及国民教育,提高人民素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表明社会教育的普及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部分,他们的经验教训为以后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扫除文盲和普及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为以后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直接借鉴意义的经验,发展农村教育民间团体功不可没。 社会教育论文:近代中国农村社会教育的发展初探 【摘要】:20世纪社会教育运动在 【关键词】:社会教育 民间团体 近代农村 社会教育,泛指学校系统外的民众教育或通俗教育。就具体内容而言,社会教育在。 平教会对农民的教育观认为,不仅仅是要对农民普及、实施作为完整人的国民教育,而是通过农民教育从总体上推进乡村建设,从改造农村着手来改造社会。正如晏阳初而言“觉得中国真正最大之富源不是煤,也不是铁,而是三万万以上不知不觉的农民。要把农民智慧发展起来,培养起来,使他们有力量自动的起来改造,改造才能成功;自动的起来建设,建设才会生根;自动的起来运动复兴民族,民族才有真正复兴之一日”,“启发农民的智慧,也就是造人。造人必须有造人的教育。中国数十年来的所谓教育制度与内容,无非东抄西袭,不合国情,不切需要,所以不会有与一般人的生活发生关系,所以不能完成造人的使命。”因而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建立乡村教育为中国教育谋出路,以促进社会的改造。1933年平教会起草的《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中认为,中国乡村有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所谓愚,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所谓中国人民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所谓穷,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到什么叫做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病夫,人民生命的存亡,简直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到。所谓私,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在这几点缺点之下,任何建设事业,是谈不到的。”为了解决这四大问题,应当以教育作为手段和途径,在人人取得最低限度的文字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三大教学方式即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以救愚、生计教育以救穷、卫生教育以救弱、公民教育以救私。这样乡村教育才能实现,农村及全社会的改进才有希望。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在乡村教育实施方面,平教会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其扫盲识字运动闻名中外。 中华平民教育会首先在定县翟城村的实验,实验内容极其广泛,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社会习俗,无所不包。其宗旨为“除文盲,作新民”。除文盲就是使12~15岁的不识字男女都能运用日常生活文字,成为有用的人才。设立识字班,编写课本《农民千字课》,针对80%以上文盲的情况,提出以学校教育为主,集中扫盲,办平民学校进行识字教育,以翟城村为中心逐步推广到全县。1926年10月~1930年6月,共办了初级、高级平民学校423所,学生10156人,女学生1011名,占总人数的10%。办高级实验学校、儿童班、男女育才学校26个,学生821名,学生年龄从11"48岁,多数为青年。在1927、1929年两次的调查中,第一次文盲率80%,第二次文盲率为67%,这说明在两年的时间内文盲率下降了13%。扫盲成绩显而易见。同时1930年3月平教会成立社会式教育实验所,举办夜灯教学,为失学的儿童、青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此外还设立了问字处、图书馆、识字处等,实验区的农民对此交口称赞,并热心参与。 教育实验扩展到定县以后,学校式教育主要进行的实验有初级、高级平民学校的研究与实验,扫除文盲的研究与实验,乡村小学的研究与实验,妇孺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师资训练的研究与实验。其次成立了处、高级平民学校、实验小学来推广乡村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农民的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从而进一步改进乡村、改进社会。在扫除文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加令人注目。1934年的调查表明,全县14至25岁青年约82000人,其中文盲32550人,占39%,识字人数为49450人,占61%;女子文盲为28114人,占73%,识字人数为10396人,占27%目。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到文盲率与当时全国总的状况相比,文盲率仅为39%,这体现出平教会的努力成就。在定县实验区有平民学校的村庄,识字人数多,则文盲率较低;若无平民学校则刚好相反。1928年调查,翟城村11岁至24岁的人中,识字者占53%,不识字者占47%;东亭村11岁至24岁的人中,识字者占51%,不识字者占49%。文盲率均在半数以下,这个数字很显然低于其他农村的文盲率,在翟城村、东亭村等实验区文盲率较其它任何村为低。据1930年调查,定县7岁以上人口识字者占17%,文盲占83%;在定县县城内,7岁以上识字者占34%,文盲占66%。可见在广大农村没有实验区的地区文盲率依旧维持以前很高的比率。 以上就北方较有影响的实验区阐述了乡村教育派的教育实验,除此外,较有代表性的试验区,比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昆山徐公桥的改进实验区、浙江余姚诸家桥乡村实验学校等实验区,陶行知南京晓庄实验区,梁漱溟为代表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荷泽的实验区,江西农村改进社的实验区工作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各派从事乡村建设的组织、立场、观点很不一致,但其实施有相当之规模,对于农村的社会教育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社会教育论文:浅析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蔡元培被公认为推动近代社会教育正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第一人。本文试图考察蔡元培社会教育思想来源,阐述其社会教育思想内涵及其实施途径,以期为今天发展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蔡元培;社会教育;现实意义 在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产生之前,人类的教育活动都是以社会教育的方式进行的,但社会和教育的连用,最早出现在德国。我国“社会教育”使用最早是在1912年,人们普遍认为是蔡元培从德国把社会教育的概念引入了我国。他认为学校要向社会开门,服务于社会,教育应以平民主义为取向。他认为一所大学应负有引导社会风气的责任,主张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把培养人才和民主共和事业相联系,深信 3 现实启示 蔡元培是一位富有理想和勇气的教育家。倡导平民教育、普及社会教育,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是他的理想。虽然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得到完全实现,但他为此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与实践为21世纪的我们如何发展社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财富。 3.1 大力宣传终身教育 朗格朗认为,在当今世界,那种拥有一种知识或技能后可以终身享用的观念已经过时,教育不再是单纯地获得知识,而在于促进个人的发展。所谓终身教育,“是从出生期到死亡的不间断的学校及校外教育,不存在青少年、成年的区别。与培养人格、与职业生活的训练相结合”。从蔡元培论及社会教育的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来看,他坚持的是一种广义的社会教育观,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既包括学龄儿童又包括成人;其学习的内容、时间、空间都是广泛的,蔡元培本人就是很好的终身教育的范本。在《我的读书经验》中他说:“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60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终身教育打破了那种将教育限定在某个年龄阶段的传统认识并赋予成人教育以新的意义,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 3.2 发展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使用,后来被各国所承认的概念。近年来,我国对于社区教育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由地区居民自发产生的,为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及对终身学习的需求,由政府提倡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进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其宗旨是提高地区的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其自我完善的要求,切实保障地区居民的自主学习权利。社区公民教育的内容广泛,涵盖了科学、道德、法制、信仰以及其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的教育活动。社区应当成为公民教育的基本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提升社区内居民的公民政治、道德与法律素养。 3.3 注重传播媒体的价值导向作用 蔡元培视报纸、杂志、无线电播音机等传播媒介对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诚然,媒体对于现代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通过媒体足不出户便能知道世界各地的奇闻逸事,捕捉到大众的喜好和品位,接受到各种各样的教育。但是现在打开电视,不是光怪搞笑的娱乐节目,就是蓬头乱装的武侠巨片,不是俊男靓女的感情纠葛就是尔虞我诈的商业阴谋。网上大肆宣传的“芙蓉姐姐”、“凤姐”、“艳门照”、“兽兽门”以及近期非常火热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更是把拜金、物质、功利等现代人所推崇的价值观暴露无遗。我想媒体是否应该肩负起正确引导社会价值观的重任,是否该为我们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礼让、规范的社会环境?媒体任重而道远,前方充满着荆棘和诱惑,布道者首先应该是一个能够抵御诱惑、承担道义的人。 3.4 加强学校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蔡元培指出“科举时代的教育,不过得一个便利机会,举成一己的才具,此外都不管了”,“废科举兴学校以后,一般人对于学校的观念还停留在此。造成这种状况长期持续的原因是学校与社会不能联络的结果。”这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社会对他们也不满意。要扭转这种局面,需要社会教育发挥积极作用,主要通过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得以实现。在社会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到民众中去;另一方面广大平民走进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三个要素交互作用的方式发生变化,使学生、教育者与平民有大量的集聚接触和沟通,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化了在学校中所受的教育。可以说,社会教育除了具有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张功能外,还具有对学校教育的超越功能,即调整学校教育的不适应性。当前我国学校的资源开放仍属于保守阶段,既然学校的资源属于全社会共有,学校就更有理由把它的资源向社会开放,让广大的社会成员能够利用它,以实现其终身教育的愿望。 社会教育论文: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 摘 要: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特点、职能的分析,指出社会教育职能是当代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并就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如何发挥和拓展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社会职能 公共图书馆在我国通常是指由各级政府投资兴办的图书馆,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是其基本的特点。也就是说,公共图书馆是政府的一种制度安排,其从本质上属于公共物品,因此,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为每一个有阅读能力和阅读需要的社会成员提供免费的、平等的服务,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致力追求的一种境界。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所宣称的:公共图书馆是平民教育及国际互谅的生力军。公共、公开、共享、自由、平等、公益是当代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目标。 多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一贯坚持藏书为全民共有、服务为全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具有综合性、地方性、普及性藏书体系,将反映和揭示本地区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科研发展特征的文献加以系统收集和典藏,其目的就在于履行自身的职能,为将图书馆的服务普及到所有的社会成员而孜孜以求。 公共图书馆的特点决定了社会公众具有平等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权利。所有公众,不分职业、信仰、阶层或种族,公共图书馆应一视同仁,为其提供平等免费的服务。 2 公共图书馆是全民教育的基地 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即社会教育,它泛指一切以传授文化知识、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意识及品德,增强人的综合知识及素质的活动。图书馆的教育,即是一种全民教育,是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方式。 从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来看,公共图书馆事业与社会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在公共教育的发展还不能有效地满足公众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背景下,人们对文献、知识的需求不仅促使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更广泛地对公众开放,而且使它的全民教育功能日益彰显。公共图书馆作为“人民的大学”,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认同。 在我国,图书馆作为一种教育机构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古代的皇家书院和藏书楼,不仅是万卷藏书之所,也是培养封建吏才之地。在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上,既有由古越藏书楼、东方图书馆等私人藏书发展起来的公共图书馆,也有新兴的京师图书馆和各省图书馆,这些新式图书馆的开放性,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有机会接触各流派思想文化,公共图书馆也广泛地承担起了社会教育的历史重任。正如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所说:“近代图书馆以用书为目的,以诱导为方法,以养成社会上人人读书之习惯为指归。”公共图书馆实际上成了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是社会公众接受继续教育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地。 3 公共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优势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公共图书馆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每位读者都拥有求知的权利,不论贵贱贫富,无论地位尊卑,图书馆一视同仁,其服务对象是全体国民。(2)馆藏资源的综合性。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也许读者学习目的和起点千差万别,但都能在门类齐全的馆藏资源中找到适合自己水平、满足不同阶段需求的知识资源;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随心所欲涉猎任何一门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的知识信息。而且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分类、严密的主题标引的,体系完备,排列有序。对文献的这一深层次加工使读者在寻找资料时更加简便。高水平的馆员咨询服务又可以替读者解难释疑。因此,图书馆为人们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综合性教育条件。(3)继续教育的持续性。随着出版物的不断问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随时可得到补充,始终保持文献信息资源的新鲜性和时代性,使得图书馆的教育具备了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受教育者可以长期自由地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接受在职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同时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公平”、“有教无类”等理念。(4)教育手段的多样性。多年来,公共图书馆创造了丰富多样的 者服务方式和方法,其开展读者教育的手段是多元化的,适应了各类人群、各阶层读者的需要。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早已突破了借还图书、阅览图书的浅层次服务,各种形式的导读、讲座、展览都成为当代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人们可以在这里聆听讲座、参观展览、参加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得到美的享受。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教育领域占据着独特的优势,社会教育职能应该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 4 公共图书馆拓展社会教育职能的建议 4.1 强化图书馆意识启蒙教育 图书馆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除了争取政府对图书馆的重视与支持外,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等时机,深入社会,深入群众,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图书馆宣传活动,并通过介绍馆藏及服务项目,举办展览、公益讲座和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形式,加大图书馆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了解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的服务,强化社会公众的图书馆意识,引导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 4.2 建设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的基础和保障,综合素质的提高来自于不断地学习,学习使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只有馆员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才能面对需求多变的读者,才能提供高质量和满意的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树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观念,外树形象,内强素质,靠自身的有为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关心和认可,真正使图书馆担当起“终身学校”教育者的重任。 4.3 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教育服务体系 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只有拓宽服务内容,增加服务种类,开发品牌服务,才能满足各种层次、各种类型读者的需求。近年来,辽宁省图书馆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为读者的学习提供快捷、便利的条件。例如:在省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社区等建立图书流动站,开展送书、送信息下乡活动;设立低幼、少儿、老年、残疾人阅览室,配备专门设备,采购所需文献,为他们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条件;开展招募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提高了人们的读书意识,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导向作用,真正把图书馆办成了广大读者免费的学堂,为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4 建设适应社会教育需要的资源体系 任何一个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在扩大、丰富、补充馆藏资源的同时,图书馆应该将传统文献资源与现代信息资源有机融合,注重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科学处理馆藏文献和网络存取的关系,适当增加数字信息资源的采购比例,尽力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充分发挥职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发网络资源,并加以整理和归类,为用户提供引导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4.5 充分开发利用共享工程的现有成果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已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广泛实施。辽宁在文化共享工程推进过程中,不仅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更将它作为提高农村文化生活质量,推动农村文化向现代化发展的一项教育工程来实施。用已经覆盖全省98%以上地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传输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让广大农民朋友坐在自己家的炕头上,就可以通过电视机和遥控器享用共享工程提供的各项服务,基本弥合了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为全省广大农民群众送来了便捷丰富的信息服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学科技难、获信息难、看电影难、找市场难,这些困扰农民多年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破解。文化共享工程平台是公共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它改变了传统图书馆教育形式的被动性,大大加强了图书馆教育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为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拓展提供了技术资源和空间条件,我们必须抓住契机,有效利用好共享工程的享有成果。 社会教育论文:从富士康的12连跳看我国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角色的缺失 关键词:富士康;公共图书馆;心理教育 摘 要:富士康的十二连跳,折射出我国低收入阶层的心理危机,职业瓶颈的突破、生活改观等是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公共图书馆因其丰富的资源和社会公益性,应承担起公民继续教育的主要责任。 2010年,没有一个企业比富士康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从2010年1月到5月,这个企业竟连续有12名员工跳楼自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些青年采用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能不让人瞠目结舌。 固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很多人不适应社会角色转换带来的心理冲击,做出一些过激行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自杀已经不是偶发的社会现象,而且自杀者中相当一部分是青年人,这时,我们必须要重视公民的心理健康。 2 传统救济措施的种类及利弊 2.1 专业心理医生或咨询师 目前,我国无论是医院、大中专院校,还是企事业单位,大都设置有心理咨询机构,配备有专业心理医生或咨询师。然而从实践上看,效果不太明显。这种情况的出现,除费用因素以外,主要和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存在偏差有关。人们误以为只有精神病人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接收心理治疗,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富士康高层早就知道普通员工工作压力的,在2007年前后就特别设立了心理辅导室,但事实上,基本没发挥什么作用。”一位富士康生产线储备干部透露,他在富士康工作两年多,每天压力都很大,但从来没去过心理辅导室。 2.2 工会救济 工会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这个共同利益团体的成员为同一雇主工作的员工或在某一产业领域的个人。工会组织的主要意图是和雇主谈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等。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有着大量的工会组织,但普遍认为这些工会组织实际为自上而下建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工会。工会事实上已经成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组织部门,并由企业高层进行工会人事任命,不具有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和行动模式,大多只是在某些节日进行象征性的福利发放、组织开展文体娱乐活动。 2.3 亲朋帮助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心理有了问题,他们往往首先向朋友求助。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为活跃的时期。流动人口,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据统计,我国流动人口从1982年的657万上升到2005年的1.47亿,而据2008年的数字,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01亿。流动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变更的频繁使以富士康职工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陷入人际关系“荒漠”化的境地。 综上所述,传统的心理救济措施,在解决大众心理健康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必须尝试和论证一些新的做法,来减少此类悲剧发生。“心灵的空虚、生活中的困惑与压力、梦想与现实的落差”,这些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外界疏导,一时排遣开,但心理疾病的根源无法消除。根治这种疾病,只能通过帮助他们实现职业瓶颈的突破,逐步改观生活状态来实现。换句话说,给他们提供自我学习或提高的平台,实现“终身教育”,让他们在锻炼人格的同时,怀揣幸福生活的梦想,才是降低高自杀率的有效手段。 3 公共图书馆辅助公民实施自我救济的对策分析 3.1 可行性研究 3.1.1 公共图书馆内的丰富资源 图书馆的工作对象是书刊资料,工作流程就是对书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丰富馆藏是各大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基础,省或市公共图书馆藏书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而我国公民尤其是底层的流动人口由于工作强度的增加、待遇的微薄,需要一个释放压力和提高能力的平台,公共图书馆内的丰富资源使公共图书馆有能力为人们解决这些问题。 3.1.2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公益性质 图书馆是广大社会成员共同使用馆藏文献的场所,尤其是各级公共图书馆,它主要是面向社会,为社会各阶层和行业的公众服务。1997年1月中共中央九部委《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指出:“图书馆是一种社会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在思想道德建设和 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所藏文献资料被读者利用得越充分,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就发挥得越大。 公共图书馆对我国低收入者,尤其是农民工的作用尤为重要。这两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及其家属人数在迅速增长。但是,农民工往往是城市最边缘的群体,公共图书馆是他们目前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减压的唯一低成本路径。 3.1.3 图书馆固有的教育职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意识到学习应该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能力的提高,是打破职业天花板现象的重要路径。而能力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学习,很多人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回到学校重新学习,图书馆正是弥补这一空缺的重要环节。图书馆的职能除保存文化遗产、整理、开发并传递文献信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社会教育,这种教育主要是指图书馆为社会提供各种文献资源和自学场所。 3.2 我国目前公共图书馆进行社会心理救济的障碍 3.2.1 定位有误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一样定位于文化部门,隶属于当地文化主管,其职能主要界定为收集本地区内各种图书文献,并对它们进行加工、整理,使其长久地保存和流传。没有把它们当作教育系统的延伸和补充,没有把它们当作继续教育的主要阵地。这一定位使我国目前公共图书馆数量稀少,一个城市通常只有1~2个公共图书馆,同博物馆的数量差不多。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经费由上级财政拨付,而且通常把剧团、剧场、群众文化事业和图书馆的经费拨在一起,再根据人员编制等进行分配,这样图书馆所得到的经费数量非常有限。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因书刊价格上涨面临经费再度恶化,不少县级图书馆经费只能基本满足自身运转需求,没有多余的经费购入书刊,其作用也就难以发挥。 3.2.2 缺乏规范机制 目前我国图书馆普遍存在大锅饭状态,缺乏竞争、监督、制约,干好干坏一个样,所以许多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较低。同时,相当数量的图书馆领导者知识老化,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低,大多采用传统行政手段管理,管理水平落后。由于缺少合理的评估机制,图书馆界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也很普遍。另外,公共图书馆出于经费不足的原因,通常选用折扣率大的图书,馆藏质量下降,读者需求得不到满足,更是业界常见的现象。 3.2.3 公共图书馆商业化倾向比较严重 由于经费不足,为了弥补亏空,几乎所有公共图书馆都存在办证收费现象,这无疑会将一些贫困阶层的人阻挡在大门外,不利于他们的自我充实与发展。一些图书馆为追求经济效益,将场地出租做经营性项目,更是损害读者利益之举。 3.3 对策 3.3.1 政府重视 富士康的人士说,作为企业,“我们既不具备管理城市的职能,也没有管理城市的能力”。有媒体和专家评论认为,把频频发生员工“跳楼”事件完全归咎于跳楼者个人或企业,“显然都说不过去”。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也认为,将公共服务延伸到外来工的集中生活区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全民心理健康的教育中,政府应该占据主导地位。 3.3.2 对公共图书馆重新定位 我们应改变以往把公共图书馆视为收藏文献部门的观点,把公共图书馆纳入教育系统,组织专家学者考察论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图书馆布局方案,并逐年加大公共图书馆在城市中的普及率。让公共图书馆真正成为国民继续教育的主要阵地。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在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规定,每5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一座图书馆服务辐射半径通常标准为4公里,而我国目前每46万人口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据统计,富士康目前在深圳共有42万多名员工,仅在龙华厂区员工人数就超过30万人,其规模堪比一座城市。按国际标准,仅富士康这一个厂区,就应该设置6个公共图书馆。 3.3.3 尽快制定一部公共图书馆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曾明确要求每个国家都应制定图书馆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制定并实施图书馆法,才能确保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们可借鉴欧美等国图书馆法的内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法。 3.3.4 打造公共图书馆心理咨询基地 关注公民的心理健康,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图书馆应该在关注自己特色馆藏的同时,着 重加强对心理资源的建设,力求用丰富的资源打造出一个个心理康复基地,为读者提供免费的精神休憩家园。 3.3.5 寻求社会支持 公共图书馆是满足低收入人群自我心理救济的重要途径,但兴建这些公益性机构需要大量的资金,我国目前基础薄弱,一下子兴建这么多公共图书馆,政府财力肯定跟不上,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首先,寻求社会帮助。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社会捐赠是其中的主要手段,捐赠的主体可以是慈善机构、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可以来自于国内,也可来自于港台、海外。无偿捐赠是社会支持公共图书馆事业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我国政府要加重对这种捐赠办馆风气的引导。其次,图书馆在无损于自身公益性的前提下,可接收企业赞助,达到双赢的效果。最后,在政府或相关机构协调下,低价购买或无偿调拨出版社库存积压图书。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亚洲之桥”基金会,专门负责收集出版时间较长、无人购买的库存图书,向世界各地的高校图书馆捐赠。我们可利用这个方法,来弥补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差额,丰富馆藏。 4 结语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图书馆步入每一个公民的生活,让图书馆成为阅读的天堂、心灵净化的过滤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社会教育论文:博物馆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探讨 摘要:国家设立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对社会有所贡献,博物馆的主要责任就是为社会教育服务,使博物馆的文化进步和社会的进步相统一。博物馆的服务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博物院的重要职能是教育,博物馆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优势,能够通过一定的有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和社会进行教育。在保证博物馆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以教育为主要目的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公民的素质进行提高。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责任;社会教育;探讨 前言: 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责任是指能够为社会和群众做出服务,这样有助于社会人们群众同博物馆的文化进行交流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文化,使更多的人受到博物馆社会教育。博物馆确立以社会责任和社会教育服务为主要服务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重视社会群众因素,在保证博物馆效益的前提下,能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社会教育服务。在博物馆基本职能方面和教育服务的方面,博物馆都采用了和以往不同的方式进行。博物馆收藏的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讲述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通过博物馆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联系以及博物馆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都将加大博物馆行业的发展、推动国民教育的步伐。 一、博物馆社会职能和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博物馆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也发生了改变。博物馆的功能责任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文物收藏中心变成了教育和文化中心。博物馆社会职能发生的改变,使其教育功能逐渐成为了博物馆功能责任的中心。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不仅是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我国众多的博物馆发展历程来看,博物馆已经慢慢成为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自然科技的小课堂。博物馆不仅对学生能够进行社会教育,也可以帮助人民群众进行自我学习,丰富群众的文化知识。博物馆由于自身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能够直观、科学、真实的向社会和人们传授历史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 二、博物馆社会责任中社会教育功能的方法 1、提高博物馆产品展示能力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博物馆中传统的陈列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博物馆中学习知识的要求。从审美角度和技术角度对博物馆中物品的摆放和陈列手段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陈列手段包括图片展示、模型展示等,已经不能提起人们的兴趣。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博物馆物品进行展览,如利用投影仪进行动态还原,加上声音的效果等多媒体手段都可以对陈列进行展示。通过这种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不仅能够激发观览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还能够保证其学到真正的知识,而不是走马观花般的游览。使用高水平的多媒体手段,能够使游客在参观完博物馆之后对大自然和现代科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人类和社会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2、开展多种教育传播手段博物馆在通过自身展览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手段对群众进行社会教育。现在很多地方生物博物馆已经开始和学校进行合作,一起组织活动来对学生的科学历史学科进行实践教学。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博物馆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参观博物馆和小小博物馆讲解员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还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加良好的接受知识。博物馆还可以通过宣传等手段进行社会教育。通过到社会上进行展览的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切地了解到博物馆里的知识文化。出门展览包括国内展览和国外展览两种方式。国外展览就是指通过把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东西在国外进行展示,弘扬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内展览就是指博物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展览,通过这种展览来进行一些历史事件和科技文化的传播,使全国人民群众都能够知道并且了解。博物馆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社会讲座和专题报道进行宣传,明确博物馆自身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社会教育能力。博物馆还可以适当的提供一些优惠活动来调动人民群众来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学习。3、加强讲解员讲解能力水平讲解员在博物馆中的位置举足轻重。讲解是一门艺术,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讲解员的讲解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了游客学习文化知识教育质量的好坏。博物馆的讲解员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科学讲解原则,保证讲解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要充分调动游客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游客能够通过眼前的画面和听到的讲解产生无限的联想,使游客自身乐于接受知识。讲解的时候,讲解员要根据游客中年龄层次和文化水平的高低适当调整讲解的内容,保证讲解的良好效果。讲解员还要对游客的疑问进行解答,保证每一位游客平等公正。4、加大博物馆宣传力度博物馆是历史的精华和社会的沉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文物资源。由于人们固守的思想,大多数博物馆管理者都不注重博物馆知名度的宣传工作。往往在一个大城市里,博物馆很少有人知识,甚至每天的游客屈指可数。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是缺失的,也就不能有效的进行社会教育。所以,博物馆要大力进行宣传工作,在新传媒的影响下要利用可以利用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手段进行宣传和普及,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结论:综上所述,博物馆在社会责任中有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在我国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的条件下,传统的博物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要求,还需要通过一些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来让人民群众了解博物馆文化,从而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让博物馆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透析 农村虽然有不少学生拥有美术天赋,但往往因为所在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而得不到正常的美术教育,一些农村薄弱小学的美术课堂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课。但农村的孩子渴望美术老师!其实喜欢美术的农村孩子很多,但是很多的农村学校连一位专业的美术老师也没有。为此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这样: 一、我们要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就应该因地制宜地利用农村的优势(处处发现资源美:山水田园,小桥流水人家,牛背上牧童与短笛)开展美术教学。认识到提高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有效性,美术教师做个有“心”人很重要。留心、细心,处处发现资源美;关心、耐心,提供学具助发展;恒心与爱心,教学协作勤指导。不但提高了美术教学的实效性,还使农村儿童参与美术实践,获得一定的美术素养,促进农村美术教育发展。下面具体介绍如何就地取材上好农村小学美术课: 1.树叶贴画造型教学。农村学生出门见山河,抬头见树木。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树叶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似,用树叶来贴画各种物体,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美术课前可引导学生按要求采集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放在旧书里面压平,阴干备用。上美术课时先让学生备好剪刀、胶水等,然后指导学生在图画纸上勾画草图,再选用合适的树叶修剪后组合拼摆后粘贴成画。 2.麦秆造型教学。春天,金黄的小麦丰收了。农村学生总喜欢玩,他们把麦秆当吹管,吹出各种悠扬动听的乐曲,模仿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叫声。其实,美术课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这种兴趣。教师可预先安排学生每人带一小把麦秆。在美术课上先让他们修剪整齐,然后像树叶贴画那样指导学生拼、摆、贴,连成各种图案。 3.布贴造型教学。布贴画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艺术,它源于历史悠久、应用极广的民间刺绣的贴补工艺。而作为画的一种独立表现形式,它又给人一种崭新的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布的花样日益繁多。为此,布贴艺术造型教学,也是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好方法。可利用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布角废料,剪贴成不同题材的布贴装饰画。不仅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用布贴画扮亮教室、居所。 4.刨花贴造型教学。农村家庭制作家具后会有很多的刨花,我们可以收集起来贴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先选长条平整的刨花在温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擦干、着色并压平,接着构图(想好你要贴一幅什么图画),最后剪刨花并粘贴。若能用精美的画框装裱起来,效果更佳。 此外,黄豆、蔬果、粮食、石子、玉米秸、树皮、树根、吹塑纸、瓷砖、易拉罐等都是绝好的美术资源,在学生灵巧的手中都可以变成一幅漂亮的画或者是另一个有用的东西。“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程资源在农村蕴藏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只要我们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就会发现身边的美术课程资源真是享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要当好农村美术老师,就要做到让农村孩子和家长们“走出农村”了解日新月异的当前发展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人类的进化也越来越完善,对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孩子,对美术没有任何概念、兴趣,首先要激发这些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作为美术老师衣着要比较前沿、整洁,发型美丽、大方,从视觉上冲击和感染学生,让学生认为学过美术的就是品位高;向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得意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们有要是我也能画出这样的画儿就好了的感叹,并及时予以鼓励),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实际训练中,组织不同的学生练习不同难度的绘画部分,以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因材施教。 三、农村教师应正确看待先进的设施设备先进的设备为美术教学带来了便利,实物投影仪可以放大所需的图片,多功能设备可以制作视听效果极佳的画面。因此当我们的农村教师看完城里教师运用先进设备上的一节节精美的美术课后,误认为农村美术教学与城市美术教学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此。农村孩子没有城市孩子会画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此。不得不承认先进的教学设备促进和改善了我们的教学。但先进的教学设备毕竟是为教学服务的。没有这些设备是否就会影响教学呢?我想不会。凡高、毕加索、达•芬奇难道是先进的教学设备教育的结果吗?不是。其实要教好学生,无论是农村的学生还是城市的学生,关键在于我们美术教师。我们美术教师要懂得美术教育,要知道怎样帮助学生懂得美,表现美。 任何一个农村美术教师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不能因为学校不重视美术,学校缺乏应有的设施设备而自己忽视美术教学,甚至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合理的借口。我们应该利用农村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的寻找素材,自制教具教好美术。就像有的学校利用当地黄土,引导学生进行泥塑,并组织全市美术教师进行泥塑教学观摩。现在的农村虽然穷,但他们也是家家户户有电视,那些精美的画面,学生电视上见得多了。现在的交通如此发达,学生进城领略城市的风光与繁华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教学设备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重要的还是要切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寻找到他们的能力能够承受的教学方法。总之,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我们要尽心尽力地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美,把美传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传播到农村的每个角落。改变农村美术教学是我们每个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小议对壮族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思索 摘要美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针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对策;兴趣 美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智、体诸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在青少年美术教育功能凸现的今天,美术被视为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件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 一、我县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武鸣县是壮族的发源地,壮民族文化滋养了这里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近些年来,经过两基达标建设,武鸣的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也还有一些让人堪忧的地方。据调查了解,目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配备的专业美术教师(此处所指专业教师是指由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毕业,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美术教育知识的教师)比例较小。担任美术教师的,有不少是一些能写会画的教师,而这些教师中有90%还兼任其他课程;在调查中,我还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个别学校里,美术、自然、历史等课程的任课教师竟然是即将退休或是病痛缠身的教师或是学校行政人员,这一点与美术教师专业化、专职化的要求格格不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在教学模式方面,美术课的教学模式大同小异,几乎都是以下三种:一是机械式的要求学生“画”出教科书上某一页的花草或鸟虫等;二是即兴式的要求学生画出教师指定的某个物体、物品,有时甚至是一把椅子、一张桌子,美术教学被片面的理解为“写生”等技能,以至于对学生作品评价的标准是:像与不像;三是教师一笔一画临摹示范,学生依样画瓢,没有多少创造力,学生创作缺乏个性和创意。 由于缺乏专业教师,而且长期采用机械僵化的教学方式,小学生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被掩蔽和扼杀,学生对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没有一个初步的、基本的了解,僵化了个性,致使美术实践能力低下。 二、原因分析 一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地理位置的影响,一些高校的美术毕业生贪恋城市,认为到农村小学是“大材小用”或无用武之地,不愿到生活与工作条件艰苦的农村工作,甚至放弃分配。 二是学校为给其他学科的教师排够课时或照顾老弱病残,而让这些根本不懂美术的老师教美术,或让美术课只停留在课表上,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是美术教师“多功能”使用,或成了基础课教师,或成了跑腿的、打杂的,使之不能专一地去研究自己所教学科。如:开展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为学校办板报、墙报,为各班级布置教室,为节日庆典和上级各种检查活动写标语、布置会场、美化环境等等。 四是美术课非统考科目,在评职、评优、晋级等方面不便计算成绩,工作辛苦又得不到承认,加之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设施落后,导致一些农村小学工作的美术教师“得过且过”,无为而“教”。 三、搞好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些对策 一个国民素质的高低能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学生的素质也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搞好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真正重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切实增强教学设备的投入,按“普九”和“两基”达标的标准配齐设备。同时,要改善美术教师的教学条件,每学期应提供一定的教学业务经费,以保证美术课教学活动和户外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我在学校里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的美术绘画比赛、作品展览和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观摩,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活跃学校的气氛,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二是要真正提高美术教师的地位。在美术教师的评职、评优、晋级、奖金等方面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并能根据美术科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公平的考核考绩制度。鼓励美术教师从“课内”走向“课外”,多带学生出去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要使美术教师摆脱边缘人的状态,对美术教师为学校文化环境布置、辅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组织各种庆典活动等,都应该视为教师的工作量,真真正正尊重他们的教学劳动。 三是要改变传统以来小学教育只注重语文、数学的陋习,树立全面发展,综合提高的素质教育观念,屏弃“副科”必须为语文、数学的教学需要让路的思想。同时开拓创新,加大专业美术人才的引进。毕竟没有人才,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陈旧僵化的问题,无法直接改变现状。 四是要把美术教学工作列入教学常规的检查项目,制定教学工作检查制度,包括教学、教案、教研、教改、美术活动的开展、经费和设备添置等,并开展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和综合素质评估,要有计划地对美术教师特别是兼职美术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五是经常开展有关美术的教育教学活动,对美术教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培训与交流,采用内部交流学习与外出观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积累经验与素材,让美术教师了解美术发展新动态,改变消息闭塞、呆滞,从而提高美术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总之,21世纪的教育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教育,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将会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重视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就要转变观念,真正地把学校美术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保证美术教育的投入,加强美术课程教学,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落后面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浅析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摘要]本文从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经济制约、认识不足、师资力量缺乏等现状出发,阐述了这些因素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不利影响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开设美术教育课程是以课堂教学为手段,向学生提供一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创造力。它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课程之一。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生活中的部分教育也有了深入的了解,美术教育重新被重视起来。然而,现阶段河西走廊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经济滞后严重制约着河西地区美术教育的发展 河西地区地处西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虽然近年来教育方面的投资也在逐年加大,但对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是很有限。 在农村,由于经济投入及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艺术教育业面临硬件设施设备缺乏等方面的问题,而美术教育也被教育管理者所忽视。 根据笔者调查,河西地区中小学生有75%生活在农村,而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状况又不为人们所关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被重视的程度更低。河西地区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都因没有配置专业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及材料,致使学生对美术这门课程缺乏基本了解。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全面认识。另外,由于城乡文化差距的悬殊和农民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以及浅薄的意识,也导致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落后。 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学校美术教育的投入较少,家庭经济的限制和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都深深影响和制约着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对美术教育认知存在的不足 就河西地区美术教育而言,城市家庭经济相对宽裕,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可、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使得城市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受到正规的美术教育;而且校外的美术辅导班也具有完备的设施条件,充实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美术的认识。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呈现出相反的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学校及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注重语、数、外的的学习,而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少数学生因学习不好被老师推荐学习美术,以寻找升学的捷径。这种思想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对艺术追求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使其他学科的教师对美术课程存在偏见。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美术课程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和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三、美术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在河西地区,美术教育师资力量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由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以及各方面的条件制约,导致河西地区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很难吸引接受正规美术教育的教师充实师资力量。专业美术教师人数相对较少,大多数专业美术教师都集中于城市和离城市较近的地区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农村地区就少之甚少了。 另一方面,随着美术专业教师的增多,分配到各个中小学的专业老师也多了起来。按理说,应该在软件上有所提高,而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又不受学校重视,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而被学校安排到低年级从事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等教学工作。这种错位的教学情况使专业教师的技能得不到发挥和合理应用,严重浪费了师资。美术教师绝大多数不是专业教师,他们都主要从事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整天忙于备课、批改作业,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被称为“副课”的美术课程。在课堂上,学生也只限于临摹课本作品,在教学中又以平淡的口述专业技能技巧为主,能刺激学生感官的实物较少,了解不到基本的美术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大大影响了美术教学质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受到当地经济条件、师资力量以及认识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学校大多缺少基本的美术教学设施设备,学生在审美能力与表现能力方面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这种现况下,怎样取长补短,发挥地域性优势,推动河西走廊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显得极为迫切。 四、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首先,经费问题是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学校应该适当地加大对美术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设施设备建设。 其次,联系农村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提高美术教育的地位。农村是自然风景无限好的天地,拥有许多城市无法比拟的美术教育自然资源,其中丰富的自然景观、田园风情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但是,由于多年来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受到落后观念的影响,发展一直都非常缓慢。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意识。从本地的实际条件出发,利用有利条件开展一些特色的美术课程。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采风的方式去写生。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使学生切身领悟到大自然的美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发现素材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农村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可和文化意识的追求。 另外,农村中小学有着更加便利的条件去接触民间文化、乡土风情等资源。因此,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美术兴趣小组来发掘个别学生独特的才能,并通过这些发掘、搜集和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和祖辈的历史,并通过这个平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弥补其他设备、设施方面的不足之处。还可以针对美术教材、设备设施不足的情况,结合当地资源,就地取材。比如有些美术教材上的手工制作课,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把课本上不好准备的那些材料换成校园里可以找到的树叶、果子、泥土等材料来进行创作。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了他们对材料的综合利用及创造力,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对美术教育不同程度的认识。 联系农村教育实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从而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是提高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最后,合理利用美术教师资源,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美术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实施,而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方式是否得当。目前,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的专职美术教师原本就少,而且大多数都不是专业教师,缺少美术教学经验,也使美术教学出不了成绩。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尽快提高河西地区美术教师的自身素质。首先,可以为农村美术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教师也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身各方面的文化素养,这样就会具有更宽广的知识背景和更强的审美感知能力。其次,对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受能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此为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另外,还可以根据农村的教学条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具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校也应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深造,增强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以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合作以及美术教师的积极参与。 总之,经济发展的滞后、对美术教育认识的不足以及美术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等因素都阻碍了河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开展,河西地区的经济也有了稳步发展,相应地政府也应加大在教育方面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只有解决了资金问题,转变观念,才能促进河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大发展,彻底改变其落后现状。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一点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美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育与他教育不同,它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以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化自身的教育目的。美术这门课程的开设不是培养画家为目的的,而在于培养孩子从小有一个好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懂得和增强美育学,学会欣赏美、学会实现美和创造美。过本人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一点自己的肤浅的体会,应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沟通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融洽是=与否决定了教育的教学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学质量的高,反之就会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教育价值观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时空观,一种平等的、相互作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双方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表现。建立新型的这种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如在前进入教室和同学唠唠家常,问问同学在上美术课有什么困难和看,拉进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老师,老师和同学象朋友一样。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的孩子的家庭条件较差,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础,教师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学生的服务者、学习到引领者和兴趣的激发者。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自觉地要求学习,自然地要求上进。 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农村教师更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通过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创新能力,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学习,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就非常有必要。教师可通过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影碟等,让学生观看和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和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所学的剪、拼、撕、粘、折等制作方式,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努力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爱好,培养了兴趣,将课堂知识变成独立的操作技能,才能培养其美术的创造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美术技能 美术是一门艺术,它与技术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造型技能就没有美术。因此可以说,美术又是一种技术活动。技能训练、技巧的形成是美术活动中的重要过程。技能又是创造力中“行为能力”要素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说创造力是整体,技能也是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在强调创造力养成的同时,又不能排斥技能训练。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应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技能。就像英语中的字母,语文中的拼音、偏旁一样,要小学生掌握使用最初级的艺术语汇的技能,为更复杂的美术创造提供能量储备。这方面的学习可以通过欣赏和实践两个途径来实施,如向学生介绍和传授优秀美术作品的技术特征;通过作品风格对照,揭示形成风格的要素;通过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对各种艺术语汇运用有所了解,如形状、色调、材料的肌理等形式元素的语言性把握……这一目标向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即基本技能的学习应与对美术作品的欣p结合,不能为技能而技能,其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视觉感受性的培养,促使其审美经验不断积累,为进一步创造储入能量。 四、因地制宜搞好美术教学 上美术课要准备很多材料,如橡皮泥、积木等,这些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美术的创造力,我提倡学生将农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在绘画时,可以选择节约材料的形式,教学用线条为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在创造力。以农村中所见为题材进行写生或创作,不仅形成特色,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教育。在上工艺课时,做到灵活多样,除了简单的剪纸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意,剪出与众不同花样来。对泥塑,没有橡皮泥,可以利用田间的泥土,泥土的多少不受限制,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树叶也是农村到处可见的,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学生特别感兴趣。还可以利用家里的蔬菜和水果制作果塑雕看,可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体验艺术的魅力,同时使课堂更加有活力。在欣赏课时,除了欣赏书本上的作品外,还可以走出户外,欣赏家乡的新楼房,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培养其立志为家乡作贡献的思想教育。设计十年后家乡的面貌,如楼房、马路、学校的样子等,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无限延伸。 总之,在农村小学搞好美术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但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有极大的爱心毅力,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里辛勤地耕耘,那么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换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实践应用中的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巧妙运用教育技术装备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创作的新型人才,综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教育部门也在努力改革与创新,逐步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及环境。由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技术装备的普及,国家对农村教育在技术装备的科学管理与规范使用上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设了较为系统的美术课。然而,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中小学在教育技术装备这一块上虽有较大的投入,但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结合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简单探索了如何让美术教育技术装备在学生的美术学习中被充分运用,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提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和管理水平。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技术装备应用的现状 美术教育技术装备,主要指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及投影仪。它的运用,突破了几只笔、几张范画、几件实物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农村中小学由于硬件办学条件的落后,存在以下几个制约因素: 1.美术教育技术装备的紧缺 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设备一般旧的多、新的少,不够用,且故障多,只能当作摆设。现在,国家虽然为农村中小学解决了设备“从无到有”的问题,但要让设备满足“形成‘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和达到“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全面融合”的高级应用境界,那还差得很远。 2.美术教育技术装备的维护问题 农村中小学由于对美术教育技术装备了解的老师比较少,一旦设备出故障,维护起来也很麻烦。目前,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校只有一到两名的信息技术教师,且在这些信息技术教师中,不一定所有的都是专业的电脑老师,他们大部分并未真正懂得如何去维护美术教育技术装备。 3.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观念滞后是直接影响美术教育技术装备应用发展的因素之一。绝大多数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校长对农村中小学开展美术装备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站位不高,思想上存在各种畏难情绪。他们多数人认为美术课在众多的课程中是可有可无的副科。这样的观念直接影响了美术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态度,致使美术教师中出现消极怠工现象。 4.专业美术教师紧缺 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美术学科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主科老师兼带的,由于专业不对口上起课来十分吃力,且课堂效率也不高,更谈不上使用美术教育技术装备。 二、美术教育技术装备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加强美术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推进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信息技术遍布全球,信息的跨越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2.美术教育技术装备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1)尽可能地设置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情导入,以趣启智。 (2)帮助老师更清楚地演示教学步骤,快速有效地解决重点难点。 (3)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欣赏一些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眼界,生动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通过美术教学技术装备,让学生边画画,边欣赏音画作品,视觉和听觉都得到调动,为学生的绘画活动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学生作画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5)利用美术教学技术装备更清晰地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6)将美术教学装备技术的使用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三、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设备在实践应用中的建议 1.教育部T和学校领导及教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教育部门应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装备实施计划和有效措施,将美术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纳入地方教育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同时还要把美术教育装备的使用作为推进美术教育现代化和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2.管理常规化,加强师资建设,保障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要把美术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把管理效果纳入综合考评或考核内容。在管理过程中,将管理工作形成可行制度,学校领导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以促使美术教育技术装备在学校得以应用,不搞花架子,不走假过场,实实在在地做,实实在在地用,实实在在地记录在案。 此外,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师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一要有维护美术教育技术装备的电脑老师。二要有会使用、想使用美术教育技术装备的专业美术教师。三要采取激励性政策,增强美术教师自身的美术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意识。 3.以研促教,促进美术教育技术装备与课程的整合 加强美术学科的教研活动,促进美术教育技术装备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逐步实现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代化。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关于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 美术,普世的价值观认为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其实美术这个词语,在古代是没有的,美术这个名词可考的历史最早是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但也有史学家美术家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是中叶,而传入到我国则是在前后传入,开始普遍叫用。其实美术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叫画画,老人可能叫弄墨,小孩叫水彩,而我们这类从教人员,则叫美术。 在当下的义务教育范围里,美术也被排入了小学的教育课目里。对孩子来说,美术可以培养他们对人、对物、对事的思考和探究,可以培养小孩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逻辑能力、赏鉴能力、绘画能力、描述能力和艺术思维。通过一定时间和程度的培养,可以让孩子的想象力创新意识和自信心得到增强,激发他们内在的创造潜力,从而实现孩子多项能力的提高。可见,美术对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一生以及他们将来可能有的成就,都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这得到了全国各地城市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像很多城市的小学里面,甚至有专门用来培养孩子美术能力和功底的美术学堂。然而,据我观察和了解发现,全国大部分的农村小学教育,美术却视乎是被搁置了,得不到应有的“一席之地”,那么农村的一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我在东北的一个乡村小学任职六年级的美术老师。当我第一天来任教的时候,这里的美术教学设备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单一,没有专门设立的美术室,简单的画架都很少,基本上没有配备教学用的画笔和彩色材料。当时我就隐约感到,或许这里的美术教育,没有我想象中的普及,当地人对美术的认识程度或许还存在模糊的概念。但这并不打击我对美术教育的热情和执着。在我的美术课上,我依然本着一百分的责任与热情来教好每一堂课,力争让每一节美术课都不枯燥无味。但是学生们似乎是热情不是很高涨,就算是自习动笔练习绘画,也只有少数的几个同学在认真画,其他的同学,多半心不在焉,有的甚至是说起话来。 某一天里,我试图用剩余的半节课来了解一下,学生们是怎么看待美术这门课堂的。我提问了平日里上课都认真听讲、自习都自觉绘画的同学们,他们给我的回答是他们并不是说非常喜欢美术,也谈不上讨厌美术,只是家长要求他们对每个科目都要认真学习。我又问了那些平日里不怎么认真上美术课的同学,他们的回答是他们的爸妈压根就不在乎这个,都跟他们说只要学习好语文数学和英语,将来好好升个中学就行了。那一刻我仿佛感觉我教的不是一群小孩本人,而是在教一群家长!这让我不禁在想,孩子对美术、对学科的认识,是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认知,还是取决于他们家长安排下的认知? 其实细细想来,家长的意向安排还是占有很大的因素在里面的。可以试想,一个六年级不染半点俗尘的孩子,怎么会有利益倾向的选择科目呢?就如上面说到的,一些孩子只读语文数学和英语,因为他们知道这对于他们考“小升初”有很大帮助,但这样子的利益倾向很明了,真的是发自他们自己的思考和认知后选择的吗?我想多半不是,要不然,还不把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吓一跳,我们的后代,才几岁就有这样的城府?因此我想,这多半是受到父母的耳提面命、学校的耳濡目染后所形成的一种屈服行为、从众行为。其实以小引大、以此为基推理出去的话,我国或许大部分的农村教育现状都存在这样的现象:美术学科受到社会观念、家庭观念的限制,存在美术学科受到排挤,不受重视、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在美术的功底与绘画能力上与城市里那些同等教育下的学生存在有较大的差距。随着这些年来新的课程改革编制和最近这些年的科技的发展和数码技术的更新换代,我国的中小学美术不再以绘画为主,而且还增设了设计、版画、雕塑、手工等新的一些学习内容,甚至连摄影都出现在了一些教科书上,这样子复杂和多样的教学,让一些城市中的孩子都有些消受不了,更何况那些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而又缺少教育器材和设备的农村小学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沉思,这到底是怎么了,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来改善这样子的现状呢? 我想这应该得从我们对美术这个学科的认知概念与对待态度做起。从古至今,考试改变命运的这么一种观念,似乎是已经潜移默化流淌进国人的思想血液里,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受到应试教育或多或少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大限制了美g教育的展开。传统的一些教育里注重的知识点固然是需要巩固,但是传统教育中的一些局限性也影响了学生的才能发展。这需要我们用新的观念来看待,来打破。先前说到了,美术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逻辑能力、赏鉴能力、绘画能力、描述能力和艺术思维,这些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可以说的比考这三四百分还要宝贵一万倍,这些能力,可是千金换不来的。学生们通过对素描和色彩画的创造实践能够不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对审美的不断提高进而运用自己的创意和技能来表达他们对环境和人类的看法。所以说,中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无疑是增加了一个让他们认识世界的新视角,从不同维度提升自身素养,为创造人才多元化社会做出贡献。因此,美术教育首先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再者,我觉得学校对美术的教学重视也应该提高一个层次。由于美术科目在农村小学教育中长期受到“排挤”的关系,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小学教师,师资力量与教学设备和材料,很多学校即使是财政吃紧,也会尽全力来为这三个科目的教学提供足够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材料,这一来,美术科目教学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设备材料,就无财力可再来采购了。另外有些学校历届领导都少有重视这一科目的教学程度,让美术科目好比如是空设在那里一样,这也是造成农村美术科目受教育程度低下的原因之一。 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和伟大事业,无论是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教育机构与人民教师,都肩负着这个责任。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学科,都应该被重视,都有被选择的权利,都不应该又不合理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分配,而处在任何学科岗位上的每一位人民教师,不管条件如何,都应该兢兢业业履行责职。因为我们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与社会,不仅需要高精尖的化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我们还需要演员、歌唱家、美术家等人才,和平年代歌舞升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文化在和平年代,更会得到一个更好的绽放与发扬,所以,对于艺术类学科,特别是美术,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重视和行动的投入,不能够再视而不见了。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农村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多媒体应用的审视 摘 要:针对农村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在审美情趣、对优秀美术作品的了解程度等方面,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加之以简单的图片演示和学生的思考为主,理性知识多而感性材料少。如果能利用多媒体突破常规教学手段,进行动态的画面演示赏析,就能够充分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地溶入课堂教学,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意识,那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 美术欣赏课; 多媒体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大量投入,农村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和飞速发展。针对“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1]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农村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多媒体教学在农村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拓宽农村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一)扩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 多媒体的应用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去。因为美术欣赏课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没有更多的形象的教学素材,学生就觉得枯燥无味不感兴趣,所以,上好农村小学的美术欣赏课,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利用网络搜集大量与所上课题有关的图片、音频及相关的文字材料等,这样信息量大的欣赏课脱离了多媒体设备是无法办到的,如《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因为书本上图片、文字材料并不全面,欣赏实景更是遥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能充当最好的辅助工具。其次,我将利用网络将各处收集的图片及相关内容介绍编排进幻灯片中。教学时,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感悟,很快就产生了学习兴趣。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对北京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某些精微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一些精微图案进行放大和特写,学生看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惊叹古代伟大建筑的魅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做出自我判断。因而将多媒体应用于农村美术课堂教学,就能实现形象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欣赏课的效果也随之大为改观,在想象空间中飞翔构思,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二)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根据课题进行剖析、示范是必要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有较大的局限性,学生受老师的示范及思想灌输等影响,有的学生会极力模仿着老师的绘画风格,形式单一枯燥,学生的思维被束缚。我在教学时将多媒体集文字、图形、音频于一体,为学生展现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中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例如在《海底世界》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为了解放他们的思想,我将搜集到的相关海底图片、音频,通过编排制作,给学生展现出一部神奇真实的海底世界动画,有时呈现海底全景,有时出现一群小鱼在海草中游动,有时将某些鱼放大,不时出现潜水员、潜艇等局部特写,学生们看的是津津有味,似乎已将自身融入到海底世界成为其中的一员。学生心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崭新的视觉概念所替代。最终个个画出了自己的生动的海底世界,有的学生还画出了海底的龙宫,自己开着潜水艇去探险等等。在欣赏构思和创作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非常兴奋和积极的状态。上述的教学形式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加入,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二、改变教学模式,实现现代化教学 (一)改变传授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农村美术欣赏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多媒体帮助老师做了许多工作,比如在欣赏建筑、雕塑作品时,如果既看不见实物,又没有图片及相关的资料参考,就只能靠老师的口述,学生就会失去想象的空间。这些问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解决来实现,这样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考虑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如何进行组织、引导、激发、启迪,使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余地空间更大,从单纯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自主学习探究,这些都促使老师改变以前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来完成新课程新设施下的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2]利用多媒体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绽放自己的光彩。 (二)应用现代教学设施,实现现代化教学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3]这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引入,使得教师需要在备课上狠下功夫,要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还必须加强专业学习,使之对多媒体教学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把老师的“讲”转化为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使“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生趣有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能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运用是现代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多媒体教学在农村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这一优点更充分体现在美术欣赏课课堂教学上,能使农村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城市学校缩短差距,与新课程改革同行,能拓展学生美术视野,弥补学生由于生活空间的限制带来的审美空白。农村学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性,正确地、创造性的利用多媒体,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生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在每个农村教师的努力下,每个农村学生都能画出自己心中的画卷。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探析部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育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部分农村的美术教育由于客观原因,与城市教育差距仍然较大。如何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的质量,这应是我们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现有条件下,浅谈了目前部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初探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目前部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的误导:孩子在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忽略了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我们发现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学生都很爱画画,可是到了小学高年级一个班就只有50%左右的学生爱画画了,到了初中后就是在老师的要求下,爱画画的同学已不到30%左右。当然也许这和升上高年级后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也有相应的关系。 学校重视不足: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在农村有些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应试考试科目和学校的升学率,有些学校美术课形同虚设。现在虽然有较大转变,但比起升学考试科目来,还是明显的重视不足。 教师教学方法有误: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学生问题:一是学生程度不一,现在很多乡村小学,学生生活很单调,很多学校不开足美术课程,升入初中后,招上来的是来自各个乡、镇办小学的学生,这些乡村学生程度千差万别,造成教师在授课上有很大难度。二是学生没有学具,美术课很多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而无论是绘画还是制作都需要必要的材料,如颜料、画笔、剪刀、多种纸张等,很多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有限,或家长不予支持,或学生不予配合,或因家、校偏僻,无处购买等等原因,要什么没什么,使得美术课也难以开展。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应对策略 面对部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应对。 (一)转变观念,社会重视,学校重视:《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意在告诉我们一点,美术学科不再是单纯的技能学科,而是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是一种文化学习。它不但承担着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的教育任务,而且 又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扬的教育任务。社会、家长、学校应该充分认识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学校应有序开设美术课程,而不是流于形式。学校应提供一些必备的简单教具:一个学校美术教学器材不足,也是无法上好美术课的。美术教师连画架、画板都缺乏,怎么练好基本功,从而去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学校图书室关于美术方面的书籍太少,或是干脆没有,无异于斩断教师的营养活水。另外,学校给美术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听课的机会很少,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评价不讲“方式”,也会造成美术教师心情懈怠。以上问题,学校都是应该力求改进的。 (二)、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为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日久天长,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在愉快的感受中做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及自我控制能力。 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美术教学,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目前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次重大革命,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和要求。它给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时空自由,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化不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与传统美术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多媒体教学具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容量大等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和魍车慕萄形式相比,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美术教学,使得美术课堂素材更加丰富,有限资源得到无限使用。因它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总之,只要家庭、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美术教育一定会健康、稳妥的向前发展,全民的素质教育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充分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摘要]乡土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深厚的发展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瑰宝,是富有民族色彩的文化传承。学生对各自家乡美的感受必然是不一样,每个人心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家乡,就如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课堂上,提倡学生以自己心目中的家乡为素材作画,这堂美术课将是精彩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及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感。 [关键词]小学美术;乡土课程资源;课堂教学 我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乡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蕴含着传统文化的骨血,也是当代思想者的精神家园。美术作品其实是生活中许多人与事的缩影,乡村美术课程素材是课本上的要点与师生在生活中互动的交汇点,乡土资源能使我们的美术教学释放出无限的魅力,同时也能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技能,进而得以提高美术文化素养。 一、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乡土美术教学是精神和情感“归家”的“帆船”。当今的生活节奏太快,人们似乎被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建筑物、时装等所迷惑,成为消费品的精神信徒。特别是学生,当提到旧时的水车时他们不知水车为何物。在现代生活中,时代性、科技性、技术性、虚拟性充斥着我们的大脑和视野,当代美术教学的目标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有此重任一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让下一代找回精神的家园,让他们生活在真、善、美之中。 二、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途径 (一)利用地域特点中独特的乡土资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美术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所以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学校实际的地域特点,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成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域素材,从地域资源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内容。目前,我省农村广泛的实施新农村建设,各个乡镇的建筑针对不同的地域和民族特点来进行改建,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让学生欣赏各个乡镇的建筑特色和丰富的民族特征,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内在体验,学生学得主动、愉快、生动活泼。 (二)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教学,引发学生想象力 如W生每天都见到的树叶就可以引导他们从材料的形状、颜色、质地等进行想象。如一片银杏叶,教师通过投影放大叶子,让学生更清楚地看清它的形状,然后进行想象。同时,教师可适当变换叶的位置和数量:叶柄朝下,像亭子、蘑菇、伞……叶柄朝上,像船、扫帚、裙子……两片叶子左右相交像蝴蝶,上下相交像松树等等。当然想象不是随意唤醒,它受到学生自身水平,实践经验和社会活动条件的制约,因而有的想象尽管丰富、有趣,但教师还要注意引导,使之更加合理、可行。 (三)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 打破美术教材作为唯一美术课程资源的局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地方美术资源。因为乡土美术从生活中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动人:还原到生活中去,虽然经过加工,但却又让人感觉真实。这样的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具有亲和力,完全可以将生活引入美术教学。由于我们学校周边很多村寨都有少数民族,受其影响,这一带的居民以家纺生产为主,鉴于这些特点将原先比较枯燥的图案知识融入到家纺用品中来。如《美丽的图案》,首先用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家纺生产过程让学生观看,让其体会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家纺设计。然后浏览一些家纺作品,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作品并说说其中图形排列的规律,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图案的基本知识。将这些学生平时生活中常见但又不太了解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学生特别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这样用地方文化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得学习的知识更加生动和实用。 (四)在建筑的载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学习 建筑的学习内容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内容,从绘画再到撕纸拼贴,美术中对建筑的学习形式可谓丰富多彩。但是美术教材中体现的建筑的概念离学生还太遥远,不能真正的体现本地建筑的特色。这就需要在小美术教学中将优秀的本地建筑充分的融入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地方建筑风格都存在相应的差异,要在本地建筑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欣赏。比如在对寺庙祠观的欣赏中,教学方法可以先参观,让学生充分的过程祠内的建筑特点,把握好建筑的结构,然后让学生进行线描与速写。由于这些建筑都是集绘画、雕塑、工艺与一体的具体深刻教育意义的建筑,蕴含很高的地方文化底蕴,可以使学生在接触这些建筑的过程中,了解先辈们创造的不易,认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之余,也能创造具有时代特点的作品。 (五)利用变迁的风俗,适度开展美术教育 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美术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其关键在于一个“度”的把握,要以农村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成熟度为依据。在时间的维度上适度超前,在空间维度上合理控制,同时要适合教师的胜任程度,不能简单地把适应成人专业美术教育的那一套方法“减低难度”或“放低要求”在学生身上实施。美术活动适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智力和个性得到开发“点”到为止,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体现。因而我们在有目的的有限定条件的课业中,提出“还学生以自由”的观点,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表现自我,表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以及环境。 总之,乡土文化浓缩的是无数先辈的生活印记,蕴含着祖先的智慧以及民族的灵魂,乡土文化资源应当受到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在小学美术这道美味珍馐中只有不断地交织不断地融合,才能让小学美术教学更加美味,让学生体验到博大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小学美术教学充分融合乡土文化资源,并在其中得到活力与进步。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中心小学)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浅议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 要】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已不能与时俱进,必须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质量,美术课堂教学,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够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应用而生,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工具,教师搜寻和使用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多媒体是一个信息载体,是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载体的集合,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 一、小学美术学科特点 美术课程是一门人文性质的艺术课程,在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审美能力。美术学习能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对美学的不同理解。形成思维创新意识。信息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上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为了更好的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美术教学相结合,就需要了解其学科特点。 (一)美术作品的直观性 一件美术作品,浸透了作者的灵魂和心血。色彩的搭配,形象的描绘,线条的使用都直观地传达了每一位作者的思考。一幅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欣赏。 (二)美术作品的创造性 美术学科是富含创造力的学科。时代在不断发展,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对于美的思考在不断加深的结果,模仿的作品都是对作品的再创造,都不能模仿作品的精髓,只有依靠真才实学创造的作品才具有创造力。 (三)美术作品的知识性 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些作品描绘历史的变革,有些作品表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有些作品反映了不同民族在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因此,欣赏美术作品除了一些绘画技巧,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面。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每一幅作品背后的历史,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二、信息技术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造了好的环境 小学美术教育是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知识、审美能力的培训,技能的训练。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陶冶美的情操。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创造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四个方面。将小学美术与多媒体进行结合,能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高效发展。课堂与网络结合,为教学创造了最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教学环境。网络信息量大的特点,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师和学生在网络的平台上无拘无束的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并对所取信息进行分析、评论、优筛选和加工,进而根据所需充分合理利用。 三、信息技术有效的解决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难点 多媒体技术能够具体的、形象的⒛切判阕髌罚历史背景,作者简介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观察意识。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无法用语言形容或内容涉及面广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的展示得以有效解决。例如,我在讲手工课《趣味折纸万花筒》这一课时,本课的难点是在于折万花筒的方法步骤。于是,我课前先把折万花筒的整个过程制作成视频和多媒体课件,视频给学生示范展示,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课件中讲一步我折一步,并贴在黑板上;而且在课件中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万花筒――这样通过直观教学,这一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问题就被多媒体技术轻松地解决了。 四、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来说,创新能力是比美术知识与技巧更加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视、听等渠道影响学生,加强学生与外界的沟通,在各种感官刺激中,学生能张开想象的翅膀,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在上《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这课时,我收集了许多关于民间艺术作品的资料、图片,把它们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欣赏、观察,给学生观察、认识提供了很多机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民间艺术作品的种类、色彩的运用、造型特点等理解和掌握,从而启发他们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出有地方特点、有自己个性的民间艺术作品。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标准 除了上述作用外,信息技术对教师也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作为现代化的小学美术教学老师,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和专业标准也有了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努力去学习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和它在教学上的应用,深入的研究教材,并能将教材、教学目标和现代信息技术结为一体去进行教学,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搜集、分析、处理、运用,并合理利用网络有关教育的好方法,好案例把教学有效的进行下去,将好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学习,以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应用,能实现美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组合,让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能够更直接、形象的展现下去,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新视觉,思想有了新转变。使教学由难变易,教学内容简洁便于理解。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方面的感官,让学生有更多的方式去学习知识,有更多的资源去获取知识。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浅析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资源的挖掘 【摘 要】美术手工课的创新需要美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探索,乡土文化是美育教育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有热爱美育教育的恒心,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素材来充实课堂。 【关键词】挖掘;手工课;资源 在美术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怎样根据地方特点去挖掘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资源呢?我们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大胆地尝试,现把我们的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以期共勉。 一、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上好一堂美术手工课,除了老师精心准备教具,设计教案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美术活动,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准备的材料和工具。那么,农村的哪些废旧资源可以被我再开发,再利用呢?在材料方面,如废旧挂历、年画,既可以用于欣赏,又可以用于手工制作,背面还可以作为绘画、剪纸等;塑料瓶,我们可以用于手工和挂饰制作,还可以做成花瓶以及笔盒等;又如鸡蛋壳、豆类、瓜籽类,我们用来贴画及造型训练;卵鹅石也可以进行手工、雕刻制作;再如,树叶、树皮、杂草及藤类,也用来粘贴和手工制作;特别是粘土,我们经常用于作泥塑造型。这样不间断地收集、整理,既为我们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又能变废为宝,养成从小节约的好习惯,从而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二、发掘资源、活跃课堂 1.动手折花,突破难点 折花,主要是以纸的材质来表现,根据一定的构思,采用手工技法,折出各种形状逼真的花朵,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装饰性。鉴于农村小学学生美术手工意识薄弱,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步步深入。花朵的结构比较复杂,首先采用演示法,步骤分明,力求学生对每一步骤都能够掌握。讲解的时候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对那些有疑惑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农村小学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通过教师示范这一过程,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大大提高,并且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觉悟能力,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教学方法。从而也使美术教师在手工课教学的开端有了一个新的尝试及突破。 2.通过联想,丰富课堂 在自然与生活中,我们会不经意间发现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对象,通过我们丰富的联想已经有了一个星座的基本形状。农村有着本土的美术资源,例如、破旧房子墙壁上的裂痕、生锈的工具、天空变幻多端的白云等等,这些很容易让人对生肖产生联想。特别是在农村,学生的个性差异,对美的独特理解。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于一些联想能力丰富的学生提出表扬,以此带动其他的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自由发挥想象。到最后我发现学生想象出来的物象是奇特的、唯美的,因此也增强了这节手工课的完美性。老师给学生充分的肯定,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将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这种全面鼓励评价法,改变了以前教师忽略了在学习上慢一节奏的同学,从而也给了美术手工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积极钻研的机遇。 3.团队合作,积极参与 这是一节典型的手工课,龙的制作主要分为身体和头两部分。首先让学生明确工艺龙的结构特点是由多个圆柱体连接而成。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选择纸杯、胡萝卜、茎节和其他材料,并且为农村小学的学生准备这些材料是相当容易的。巧妙连接成长而弯曲的龙体,表现龙腾飞的动感。主要运用到切、剪、折、叠,粘等技法,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将平面设计、立体造型、色彩搭配等知识综合运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老师讲解制作方法为前提,学生以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生在手工课中表现积极,主动参与手工活动,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蹦出创意火花的有效途径。在我的教学中,我尽可能的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创意制作,并给予鼓励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展学生的创造性动手能力。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如果要进行课外延伸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尽量将课时合理安排,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手工任务,这样学生的作业质量会更高。 三、寻觅资源、拓宽视野 民间是一块内容丰富的文化课堂,乡土文化让人目不暇接,美术课教学可以把课堂扩大到教室之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融入大自然,和实践相结合,这样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优秀的作品。节日风俗链接着人们特有的精神与实践活动,是美术教学宝贵的素材库。 以上是我们在进行农村美术手工课教学中,挖掘并合理利用美术教学资源的初步尝试。总之,美术手工课的创新需要美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探索,乡土文化是美育教育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有热爱美育教育的恒心,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素材来充实课堂。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农村小学美术石头画的教学探究 摘 要: 石头画是符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发展要求的乡土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兴趣,引导学生欣赏石头中的自然美、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等,进而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实现农村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文章根据对农村小学石头画的教学研究进行探索,以期对日后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石头 石头画 石头是花鸟画中重要的题材,凡写意花鸟画都可配以石头。花鸟画中的石头与山水画中的石头是有区别的。在传统艺术中,对石头的审美欣赏有瘦、漏、空、透、奇、怪的标准,其力和势是至关重要的,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增加画面的意境和意趣。石头画造型独特、贴近生活并且源于生活,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石头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特别是在农村。同时,石头是伟大的,它们都是风雨不催的。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分析了农村小学石头画法的教学对策,并且提出了建议。 一、农村小学石头画的存在意义 农村小学开展石头画教学,是指在农村小学中,教师因地制宜,选择石头等自然材料,将其带入美术教学中,既能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扩充,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实现美术教学的发展目标。概括而言,将石头画法带入农村小学美术课堂,具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石头画法能够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生活就地取材,符合美术教学的意义,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教学的发展;其次,作为一种乡土资源,能够丰富小学美术课堂。石头可画、可雕、可琢、可拼,运用面广,适合小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能够全面实现美术教学的突破。 二、带领学生欣赏石头中的自然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带领学生欣赏石头中的自然美,发现美、欣赏美,不仅是帮助学生在运用石头制作成美术作品之前了解石头本身,更是美术学习中艺术欣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要欣赏蕴含在石头中的自然美,才能切实地发现美。在对石头的观察与把玩中,能够发展蕴藏在石头纹路中的美,并且能够感受到因为自然的变化而形成的天然的修饰。在农村地区,儿童每天都在与石头进行交流,而真正能够发现石头中的神奇之处的却少之又少。只有学生眼中有景色,才能做到欣赏。美术教学,要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塑造与审美引导,使学生关注到石头中蕴含的美,进一步探索与开发,如果学生不能欣赏其中的美,便无从谈起开发创造[1]。 三、引导学生发现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的石头,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寻找石头美的不同角度。例如,一方面,石头是大自然的恩赐,本身具有自然的痕迹,每一条痕迹上,都留有自然界的手笔,有些像桃子,有些像心脏,这些形状各异的石头都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产物。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石头。发现美不仅要发现石头本身的美,还要根据学生的热点,进行全面的探索,发现更深层次的美。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发现美的过程,也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策略性思考,充分开发想象力,及时做出判断,寻找欣赏自然美的途径。在寻找欣赏石头美的途径中,需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只有以兴趣加以引导,才能切实实现教学的突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对美的探索。否则学生对于美的追寻都是基于教师的,往往缺乏直观感受的环境,完全凭借教师的讲解加以构建,缺乏自主创新与思考的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美,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创作[2]。 四、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指导学生自主创作一些有特色的石头画,开展一些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在班级中可以_设石文化展览中心,并且持续总结相关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融入特色活动的案例和资料。第一,教师可以组织石头作品展示会,在展示会中,展示优秀的石头画作品,并且在现场组织石头画创造比赛,利用这种手段展示学生的成果,并且鼓励他们相互分享创作的乐趣和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切实增强学生的信心,并且让他们获得一定的满足感,显著提高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之间交流作品,发展审美能力,提升欣赏水平。第二,组织班级的学生开展各方面的比赛。比如举办石头画创作大赛、石头花成果展,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积极交流经验,并且听取教师的总结。第三,利用石头作品体现校园的文化特色。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和美术课程,通过展示、表演、制作和策划,让学生体会环境和传统文化及美术的关系。比如学校可以设置石头说话墙,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并且让学生通过石头诉说自己的心情,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3]。 五、农村小学石头画技法 1.石头有阴阳向背,为求形式感,可分三面、两面、一面,上白下黑,上疏下密,疏白为阳,黑密为阴。根据画面需要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纵可横,可直可斜,可方可圆,可繁可简。用笔要挥洒自如,灵活多变,中、侧锋互用,重笔法,浓淡干湿,勾皴点擦,泼破,虚实松紧,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2.勾皴法画石:是一种比较概括、明快的方法,发挥线条的张力和审美趣味,虚实相生,顿挫转折,中侧聚散,顺逆拖拉,随形就势。皴擦为石之纹理,增强石头的立体感,边勾边皴,外形线实,内皴线虚,气韵贯通,生动活化。 3.勾填法画石:勾好石头后添加色墨,以丰富石头的表现形态。填色墨要注意笔笔见笔触,不可随意乱涂,杂乱无章。 4.泼墨法画石:用色墨泼出石形,墨色浑化生动,但注重用笔,笔是筋骨,墨是肌肤,笔得形似,墨得神韵。巧妙用水,使之淋漓苍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浓不凝滞,淡不浮薄。在泼中见苍润之气,虽干犹湿,妙留空白。 5.破墨法画石:色墨泼后,趁湿用干重墨破。可勾,可皴,可擦,可点,笔墨变化莫测,趣味无穷。可一次破,也可多次破,须控制好画面效果。 6.点苔:自然界中的石头上多苔点,变化多端丰富。国画中点苔时,可用各种笔法去点,形态各异,攒三聚五,若即若离,含蓄而且生动。点苔要有传神点睛之妙,可点于败笔之处以遮丑破败,笔弱乏力之处以强笔助势,破除呆滞之感以增加活力。 7.画山石分为勾、皴、擦、染、点五个步骤。从山石的形态看,有石块、石坡、石壁、石崖、峰岳等。从山石的构造来说有土质山和石质山之分。不同的石质和构造决定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有披麻、折带、解索、牛毛、卷云、斧劈、豆瓣、钉头等,这些都是古代画家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提炼出来的笔法符号。这些符号可以帮助我们主动表现山石的形态。清代的王原祁、王时敏、王鉴一生只用了披麻解索两种皴法,却画出了那么多影响深远的画,可见笔墨技法的深邃。 但不同人的笔性对同一种皴法的表现也不同的,比如黄公望和四王所使用的都是披麻皴,然而他们的画确格调不同,黄公望的风格和意境更高一筹。这主要是由于画家的个性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笔势和笔性。另外,相同的笔法在不同的纸质上所形成的风格是不同的,比如生宣和熟宣,宣纸和绢。同一笔法所呈现的不同形态还与行笔的快慢和节奏有关。山石的表现以重复为主,因此笔墨的浓淡变化更重要,否则一定呆滞。皴法是表现山石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僵死不变的,这一点在写生中就会体会到。 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石头画教学,并且开发石天资源,符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并且有利于小学教育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承担责任,利用石头艺术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农村小学美术论文:同龄人作品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践运用 我们农村的学校,美术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特别是我们新街四小,是一个由三所分校合并而成的新学校,学生百分之八十是来萧打工创业者的子女,基础比较差,他们胆子小,羞于表达,不敢积极表现,需要老师想尽办法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也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开创美术学习的新天地。教材中同龄人的作品这一学习内容,如果善于挖潜运用,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经过我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同龄人的作品能起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我们如果忽视了他,就是严重浪费了这一宝贵资源。以下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运用实例来说明 一、同龄人的作品在课堂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实践运用 (一)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信心 我们在美术课堂前半段的教学活动,基本都是这个流程:先欣赏观看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严谨成熟,接近完美,是经典的范本。接着是教师的作品展示和步骤示范,尽管和大师相差很多,毕竟受过专业的训练,都能表现得技法熟练。但学生看到这些带有浓厚成人味道的作品,会觉得虽然好,却离他们很远,哪怕他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地步,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害怕完成不了,也怕画的不好,同学嘲笑,特别是高段学生,这种心理更强烈。面对这样的局面,看到孩子们束手无策,这时候能让他们看看同龄人的作品,情况就会变得完全不同了。那些同龄人的作品尽管是孩子们里面的优秀者,但孩子们的观察方法都是相同的,思维的方式也类似,最主要的是,孩子的表现技法虽有差别,却都带着天真、稚朴的特点,这正是名家作品、教师范作最缺乏的东西,也是最吸引孩子的地方,他们看到同龄人的作品,会感到非常亲切,会从心底觉得没那么高不可攀,从而解决孩子们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信心。 例如我在四年级上册第八课《水墨画鱼》时,善用同龄人作品,从而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齐白石两幅作品和我本人的作品,先让学生进行欣赏学习,主要从鱼的形体和用笔用墨上做直接的欣赏学习。通过教师向学生展示的同龄人作品中其中的两幅,既有一定的造型能力,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笔墨情趣,重要的是,画面具有天真的童趣,可以一下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克服畏难情绪。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欣赏观看同龄人的作品,从中看到了有别于大师、教师的童趣画面,并能吸取别人的特点,从心理上完全放松,没了畏难情绪,那么他们就会敢于大胆尝试,从而自我观察、思考、理解,以自己的方法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作品。 (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活泼向上,富有朝气,更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美术课堂中,他们常常相互比较,评论谁的作品好,并且很喜欢请其他同学来评判,这些都是他们好胜心的表现。在课堂中,让他们观看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同龄人的作品,只是某一方面有优势,有的同学可能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表现方法,他们会觉得这样的作品,我应该也能够达到,如果创意再独特一点,表现再完美一点,一定能够超过他。这就是说,给了他们一个具体的、可以看得到的目标,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够达到、甚至超越。躺着能吃到的桃子太容易,站着能摘到的桃子太平常,只有尽最大努力跳起来摘到的桃子,才是最甜的。有挑战性的目标,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收获的喜悦。 例如在上五年下册第十二课《运动鞋写生》一课时,教师讲解示范过运动鞋的结构特点后,学生还是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怕画的差难为情。这时候,同龄人的作品就派上大用场了。在画之前,我故意先给他们看一部分画面效果一般的作品,问:这样的程度,你们能达到吗?学生很有底气的齐声大喊:能。还有一些说,肯定比他们强。看看情绪激发出来了,我不失时机再展示一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让他们观看别人的优点,并适时提出绘画目标要求,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避免,前面学生听听很激动,后面做起来很被动的尴尬产生。 通过学生展示我搜集的同龄人作品,虽然不是特别优秀,但这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刺激他们产生争胜的欲望。起到很好效果。 (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更多表现的方法 作为视觉艺术课程,美术课堂中的动手操作是主要特点,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掌握运用一定的美术技法。我们在传授技法实践时,欣赏名家作品的目的是为了开拓学生眼界,用高起点的认识来对美术知识能力进行经典的、完整的学习;老师的作品、示范,目的是从规范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让学生来认识上课内容,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操作步骤、过程有一个直观地认识、理解。在学生动手绘画、制作前,同龄人的作品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他们的年龄阅历相同,尽管在技法上显得稚嫩,但从某些方面来说,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优秀者,他们的作品已经比其他孩子有更多的长处,可以让学生从中观察、欣赏,知道别人的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能直观的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找到更多的表现方法。 例如在上四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房间一角》一课时,同过欣赏梵高的作品及老师的示范讲解,学生已经知道该表现什么,但是苦于没有适合自己的参照目标,画起来心里没数,不知道要表现成什么,以及采用什么绘画形式。为了让他们有所借鉴,我给他们观看了五张同龄人的作品,让他们从内容、色彩、形状等多方面分析借鉴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同龄人作品中,色彩明快,构图饱满,主次分明,很好的画出了房间一角的情况,并且做了一定的取舍,有很好的画面效果,给学生欣赏,就可以让他们借鉴别人的各种可取之处,直观提高表现形式及方法。以及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效果还是不错的,能画出房间的主要物体,体现出空间关系,画面的处理上也有一定的想法,对于课堂作业来讲,已经算是比较优秀了。 (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意 在美术课堂中,善于使学生在欣赏中获得启发,总结经验。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的画,他们审美趣味接近,易于理解,便于借鉴,从作品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向和过程,激发他更好地创意。 如在上三年级《中国龙》一课时,让学生欣赏同龄人作品《舞龙灯》这些画,首先看画面表达的内容是舞龙灯。再看构图,启发学生回答,人物分散四周,采用了圆形构图,这样显得人多气氛热闹,色彩是红色为底色,更衬托出欢乐、火爆的节日气氛。通过节日欢乐气氛的表现,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幸福。学生在欣赏之后就意识到自己在表现热闹场面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圆形构图。如:踢足球、看花灯、过新年,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取众人之长为己用,这就是学生不断借鉴别人的思S,激发自己的创意,提高创作水平的过程。 二、在课堂教学时善于合理运用同龄人作品 (一)该出手时才出手,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呈现 运用的时机非常重要,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呈现,就能起到绝佳的效果。例如在《黑白撕贴画》一课时,我设想让学生先欣赏范作,然后讲解示范。可是他们已经等不及了,急着动手用报纸开始撕贴了起来,看到学生心猿意马,我也就知趣的停了,先让他们做做看,其实我心里有数,他们会马上遇到什么问题。果不其然,过了一会,有一部分人已经做好了,可是他们却相互看着作品皱起眉头,旁边的人还说:你们做的是什么啊?一点也看不出来,还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候我知道时机成熟了。马上把这几个学生作品和同龄人作品一起展示,让他们对比着看,从中发现问题所在:原来是黑白灰没有搭配好,物体和背景不能相互衬托,画面混乱。此时的展示,就能让他们从别人的作品中找到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或者没有掌握的内容、技法。由于遇到了具体的困难,此时欣赏,他们就会有目的的观看,主动欣赏,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也说明展示时机的重要性。 (二)掌握分寸,欣赏有重点 分寸的把握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我们不能指望同龄人的作品能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能为了看看而已去展示,而是每一次、每一张,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想要让学生看什么,从中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老师事先一定要规划好并围绕这一内容选择作品。例如,为了解决构图,就组织好构图优秀的作品。为了解决水墨画用笔用墨,就选取墨色变化丰富的作品,为了开拓学生表现形式,就需要同一主题不同形式的作品。在课前教师的备课准备中,组织资料作品也是需要认真考虑、费劲心思的。 (三)交流探讨,查漏补缺 学生面对同龄人的作品时,只是简单的观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引导他们做一定的谈论交流,人多智慧大,大家讨论时,你说的话他有所启发,他的观点你可以借鉴,思维的火花在摩擦碰撞中激发,这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广度的认识,从交流中看出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对学生自己将要进行的美术创作活动,有很好的促进思考,修正不足的巨大作用。 总之,“高大上”的大师名家作品是学生仰望的星空,“白富美”的教师及其他成人作品是学生羡慕的高山,“潘俊钡耐龄人作品则是学生倍感亲近和能够一跳可摘的桃子,他新鲜而味美,平易亲切,善接地气。我们农村学校的老师,如果善用妙用它,就能很好的激励鼓舞孩子们,使这些农村的孩子,外来者的子女,最平凡的学生,哪怕只算是一只稚拙的小麻雀,也能扑腾着离开地面,投入美术学习的一片蓝天。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新街第四小学)
林学论文: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设置的探讨 我国林业在“十五”期间确定的以六大林业工程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目标需要大量的林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并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林业生产单位技术力量仍较薄弱。据初步统计,在黄山市10个国营林场中,高级技术人员平均每千公顷不到1人,中级技术人员平均每千公顷不到9人。由于缺乏人才,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方面都处于十分粗放的状态。然而作为人才培育的林业高等院校在扩大招生中却处于劣势,林学专业招生较困难,部分学校甚至在林学的名义下招收社会热门专业,形成了一边是政府、社会对林业越来越重视,逐年增加投资,加大发展力度;一边是产业技术力量薄弱,人才难以为继的不谐调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林业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的因素,林业适应市场经济的滞后性,更主要的是作为培养林业管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林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不能满足当代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林学专业是以森林培育为主要内容来安排、组织教学的,而林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对林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除了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林木产品外,更应该发挥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功能和生态效益。要解决林业生产中出现资源消耗与资源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直接矛盾冲突,除了政策倾斜外,更重要的是林业自身的发展,这种发展需要大量懂技术、善管理、能吃苦、敢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因此,结合林业生产实际需求,对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造已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美国在这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们在林学专业下设置了两个方向,即森林资源管理及森林旅游,分别确立系列课程,形成学科群,值得我们借鉴。 (一)当前我国林业生产的主要任务 1.森林资源监测和管理 我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分类经营、湿地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工程的开展,都离不开森林资源监测,但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单位的科技人员绝大多数是由大专院校和中专的林业专业设置调整前培养出来的。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业务范围的迅速拓展,知识老化日渐严重,因此,亟须培养大批思想觉悟高、掌握高新技术、敢于创新、善于总结的监测人员,以适应迅速拓展的业务范围、艰苦复杂的监测任务以及带有执法检查性质的工作内容的需要。 2.以新品种研究和应用为主的森林资源的培育速我国速生丰产林的建设 尽管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近600万hm2的速生丰产林,但平均年生长量只有9—12m3/hm2,远低于新西兰等先进国家的30m3年生长量。而且,从木材品种和材种结构上看,也是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优质木材短缺,价格上扬,依赖进口。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的木材、木板、纸浆等折合木材大约是8000万m,花费外汇134亿美元。据有关专家测算,照此速度,今后10年,国家至少要花费1万亿元人民币进口木材和林产品。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到木材的自给自足,是摆在林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从农业的发展实践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使得单位面积产量成倍提高,解决了我国粮食的自给自足。所以培育优质林木新品种同样是实现木材产品自给自足最重要的手段。当然,林业生产力低下的另一个原因是经营管理的水平低下,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样离不开大量科技人员。 3.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包括非木材林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森林环境资源的开发,如生态旅游,特种种植、养殖,林农结合、林牧接合,绿色食品的生产等。当前我国林业生产基层单位大多面临刁;同程度的经济困难,除历史原因外,与林场生产单一、观念陈旧有关。一些林场的管理者始终把木材生产做为林场的惟一任务,忽视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主要表现在,木材生产以原木为主或仅简单加上,产品的附加值低,加工产生的废料、下脚料大多废弃;森林旅游并未在/“大林区得到真正开发;林区特有动植物资源没有转变为财富;林地资源利用率低。尤其是我国广大林区丰富的非木祠林产品,由于缺乏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1)加强森林环境资源的利用。森林环境资源是林区一种重要的资源。目前由于缺乏技术管理人员、交通不便和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环境资源的开发基本空白。森林旅游仅限于城市郊区,广大林区没有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获益。森林的特殊环境也是珍贵动、植物生栖繁衍的场所,大力种植、养殖这些动、植物,不仅有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发展林区经济。 (2)加强木材资源的精加工和综合利用。应改变目前木材生产中木材产品附加值低、利用率低的现象。大力发展木质成品的生产,如木质家具、木质玩具等;还可利用加工废料,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及加工业。 (3)加强非木材林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非木材产品是指在森林中或类似用途的土地上生产的可以更新的产品。它的开发可推动传统林业和森林工业经营管理措施的变革,使林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发挥更强的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提高现有森林的经济价值和多种附加效益,缓解长期以来困扰林区的木材过度采伐的压力,转变林区经济完全依赖木材生产的现状,使采伐限额、天然林禁伐等措施落到实处,使可持续林业措施更易推广,从而创造更显著的社会效益。非木材林产品的开发可在保障人类社会的前提下,既不耗费森林建群种林木资源,又不破坏森林的更新能力,实现森林和林地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减少人口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目前温带和北方森林保护和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工作组“蒙特利尔行动”已明确地将森林中的非木材林产品年收获量列入温带和北方森林保护和可持续标准与指标的标准2(森林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维持)的指标体系中,又将非木材林产品的产量和价值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率、产品再循环程度和非木材产品的供应、消费和利用列入标准6(满足社会需求的长期多种社会经济效益的维持和加强)的指标体系中。 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环发大会的要求,在总结过去40年的经验基础上,制定了一项《关于非木材林产品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未来行动计划》,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非木材林产品的发展计划,如日本林野厅设定了林特产政策室,专门研究振兴非木材林产品的发展对策;越南、美国等国家也都十分重视非木材产品的开发工作。因此培养综合开发森林资源的非木材林产品的开发和加工人才、森林旅游管理人才、特种种植、养殖人才及木材深加工人才,是提高林业生产经济效益、扭转当前林业生产单位经济困难局面的关键所在。 (二)林业专业人才培养设置方向 结合以—亡我国林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林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方向: (1)森林资源监测方向:以数字林业、森林调查技术、航空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森林环境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环境监测等在内的系列课程为专业课程群,以培养高素质的资源监测和管理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 (2)速生丰产林培育方向:以生物技术,尤其是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组织培养、遗传工程,森林生态经济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等课程构成专业课程群,以开发、培育园林绿化、商品用材林所需优质品种为主,能科学经营管理森林的现代优秀森林培育人才; (3)森林旅游方向:以自然资源政策和管理、森林管理和规划、娱乐地管理、领导和管理技能开发、自然资源冲突管理、冲突和纠纷解决系统等课程组成专业课程群,为社会培养森林旅游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4)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以自然资源政策和管理、引种驯化、市场开发、食品工程、特种种植与养殖技术等课程组成专业课程群,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特种动物养殖和特种植物的种、养殖技术人才、药材加工人才、食品加工人才等。 林学论文:申报林学类精品课程的体会和建议 摘要:在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对申报林学类精品课程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认为林学类学科在申报精品课程中主要存在教学材料准备不足,网页制作存在技术问题,网页片面追求美观,实用性差,缺乏教学研究项目和成果,缺乏特色栏目,多媒体课件质量和教学录像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并且对申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在申请林学类精品课程的对策和有关建议。认为做好申报前的准备工作、按照网页的规范设计网页、提高多媒体课件和网页质量、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突出课程特色是申报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精品课程 高等学校 林学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部正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之一。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定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反应该学科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目前有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四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九门校级精品课程。2004年和2005年我们进行了成功申报了《森林培育学》校级、省级和国家精品课程,在申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就申报林学类精品课程的体会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一、申报精品课程的体会 (一)教学材料准备要充分 完备的教学材料是申报精品课程的基础和前提。精品课程的评审现在都采用网上审评的办法,这就要求参加申报的课程必须要有内容丰富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一般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授课教案、讲稿等。这些材料都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的必备材料。同时,还要在每一章节列举完整的习题、思考题、实验指导、实习指导、参考资料目录等材料。这些材料是填写精品课程申报书的依据,要求内容齐全、新颖。所有教学材料都要形成电子文件,认真校对,严防出现错别字。字体适中,字形要美观大方。 精品课程的内容要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充分反映现代教学的特点,处理好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关系,体现林学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网页制作要规范 网页是整个教学内容的展示途径和载体。为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现都采取专家网上评审。评审专家往往根据申请者提供的网页资料,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申报课程进行评价。这就要求网页制作要特别规范,页面既要简单明了,又要能够反应这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从2005年以来林学类课程申报的情况来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栏目设置要规范,严格按照网页制作的要求来规范网页内容 由于专业特点和学科特色的要求,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对网页栏目做出规定,这样,不同课程就出现了各自不同的栏目内容,但是,有些栏目也不一定能恰当地展示想要表达的内容,甚至有些哗众取宠。 为了加快精品课程建设的步伐,教育部出台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并于2005年对该办法进行了补充规定,我校每年在组识和实施精品课程申报前都会根据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的新要求,及时更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精品课程网页制作规范”,这一技术文件为网页的制作提供了最新依据。因此,栏目设置必须以此为依据,布局要求规范、科学。 具体来讲,网页的栏目要按照学校“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说明”中规定的内容来设计,尽可能简单明了,大方得体。页面菜单必须包括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中的一级指标,包括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等内容。各个菜单要按照二级指标及相对应的主要观测点和评估标准来设计。 2.连接和导航要科学、合理 由于评价的内容繁多,部分内容相互重叠,网页必然要用到连接和导航等方法和手段。可以将有真正内涵和联系的内容进行连接,路径要进退自如。胡乱连接和返回首页或上一目录困难,给浏览网页造成困难,难以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 3.展示材料要齐全 网页中要展示的内容除过最基本的一线教学材料以外,还要求一些其他支撑材料。比如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同行评价和学生评教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资料往往不能齐备或材料达不到申报的要求,网上提供的资料不能反应我们的真实情况。比如,学生评教不尽全面,同行评价的专家知名度不高或缺乏影响力,这就给课程的总体评价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除过文字材料外,特别要利用网络优势充分体现我们的教学特点。林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专业,实践性很强。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有包括照片等在内的大量资料积累,制作 网页时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栏目来展示这方面的内容。 4.切忌过分追求网页的色彩,忽视其实用性 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网页的制作大都是业余的网页制作人员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完成,这样就会出现页面表达不到位、不全面或不准确的情况。业余的网页制作者和教师往往喜欢采用艳丽的色彩来体现某个内容,而这不符合网页制作的最基本的要求,网页缺乏和谐、自然的感觉,达不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5.必须时维护网页 目前每门课程可以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并且是逐级申报。有些课程在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后,由于某些原因,已经制作的网页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出现了网页上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新产生的教学材料和成果不能及时体现的现象。 (三)努力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 多媒体课件是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体现。现在大多数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都是采用powerpiont的形式来体现。但这一手法比较单一,没有表现出多媒体的真正效果。 (四)加强教学研究工作,争取更多的教学成果 教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内容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保证,也是申请精品课程必备的内容之一,教学研究项目是教学研究的体现和主要途径。从目前申报的情况来看,教学方法缺乏深入研究。 学校每二年都要进行教学项目的审批和教学改革项目成果的评定,足以表明学校对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然而,有些课程缺乏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项目和成果,对经批评课程的申报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表明这些课程没有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而是对这方面的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成果。 (五)注意特色栏目的培育 林学一级学科的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这些特色和分格可以用最能体现课程特色的栏目来体现。从目前申报精品课程的情况来看,特色栏目非常缺乏,仅有个别课程制作的网页中增加了特色栏目。如刚刚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的《森林昆虫学》就有昆虫形态数据库,既增加了课程展现的内容,又很好地体现了该课程的特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和效果,为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增色不少。 (六)进一步预告教学录像质量 教学课堂录像也是申报精品课程的必备内容之一。在提供的教学录像资料中,机位少、画面单一是我们的课堂录像存在的主要问题。申报精品课程申报最少要求有一个小时的课堂教学的实时录像,完全可以按照“精品课程录像技术规程”来完成进行录像,实现多机位、画面丰富的要求。 二、申报精品课程应注意的思考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通过2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我们认为在申报精品课程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提前做好申报精品课程的准备工作,确保完备的教学资料及相关材料 在每年七月份精品课程评审之前,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申报前的准备。教学材料主要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授课教案、讲稿、习题、思考题、实验指导书、实习指导书等材料和课程简介、课程特色、教学队伍、主讲教师简介、参考文献目录等相关资料。 (二)制作网页要规范,严格按照网页制作的要求制作网页 设置合理的栏目,科学链接和导航,以自然的色彩和画面表达课程内容,及时维护和更新网页都是网页制作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三)努力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利用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的表现手段,使多媒体的质量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保证我们的申报材料占用绝对的优势。 (四)加强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工作。特别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 (五)增加特色栏目,提高录像质量 进一步挖掘和分析课程的特色,形成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说服力的特色栏目。比如,林业类的课程我们可以充分考虑黄土高原和干半干旱的地域和气候特点,以此为基础形成特色栏目。另外,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要考虑多机位录像,保证有一个自然、流畅和内容生动的教学录像。 林学论文:林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改革的实践 摘要: 合并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开设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林学专业建立多层次课程体系的重大步骤。将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分为化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溶液中的平衡及应用,现代测试方法三部分。删除过于艰深的内容,增加与林学专业结合的内容。结合实验课和教学方法、手段,全面进行了课程内容改革。与上一届高等林业院校合编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比较,新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篇幅减少了约二分之一。 关键词: 林学;化学;教学内容;改革 化学是林业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一年级常开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在1999年以前的教学中,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分为两期授课,各门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也得到了充分重视,但课程之间相互协调不够,两门课程之间有重复的内容。 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在林业院校建立多层次化学课程体系的设想。第一层次是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等四门课程。理论课教学以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适当拓宽知识面,简要介绍化学科学的新进展,特别是林业科学、生命科学中与化学相关的新进展;实验课以操作训练为主,以定量内容为主,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第二层次是中级化学,包括物理化学、仪器分析,中级化学实验、现代化学进展等若干门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在完成基础化学层次的学业之后,再继续学习中级化学课程,较深入地学习化学理论,并受到较严格的综合实验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多种仪器的使用。第三层次是有关学科的一些专业课程和某些研究生的课程。 这种改革的思路已经纳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即“高等农林院校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04-8) ”课题[1-3]。开设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就是这项改革中的一个重大步骤,对原有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对教学内容作了较多的增删和重新组合,最终由北京林业大学拟定了教学大纲,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最近两年,我们在林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溶液、胶体、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溶液中的平衡及应用,重点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是现代测试方法,只讲授电势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对仪器分析进行简单介绍。与原有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相比较,理论课讲授减少了约20学时,删除了晶体场理论、电子互斥理论等过于难深的内容。根据林业院校的特点,增加了生物无机化学简介、稀土元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纳米材料等内容。 2 讲课中注意前后呼应,让学生举一反三 例如讲化学平衡时讲清多重平衡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则学生可以自己解决溶液中几种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又如对滴定曲线,重点讲清酸碱滴定曲线,而配位滴定曲线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就不再详细讲授,让学生自己分析计算,自己绘制。在教材中,将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的内容安排在前后章,教学时结合在一起讲授。一方面将化学平衡的原理直接用于分析测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在遇到实际问 题时,如何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提高教学的层次与视点 例如讲授胶体时,提及宇航保温用品“轻如烟”的固体。讲gibbs公式时,让学生自己判断gibbs函数变与焓、熵和温度的关系,并判断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加深对gibbs函数变判据化学反应自发性的理解,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死记硬背。又如过去无机化学中讲杂化轨道理论,讲分子间作用力等时,基本上局限于无机化合物,现在则提及有机物的杂化现象,在讲分子间力时,把有机同系物熔沸点的变化规律也涵盖进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科学的完整性,了解到这些规律无论对无机化合物或是有机化合物都同样适用。又如关于酸碱平衡,过去重点讲授电离理论,介绍质子理论,现在将改为重点讲授质子理论,并用质子理论函盖电离理论,提高了学生的视点。 4 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的确定 与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南林学院和浙江林学院相关教师共同商讨,经过对以往教学内容的总结,新的教学内容和新教材的章节顺序确定为: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溶液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胶体溶液,表面现象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础理论:焓、熵、自由能,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三章分析化学概论: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有效数字,误差,有限 数据的统计处理,滴定分析计算,仪器分析简介 第四章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液ph值计算,缓冲溶液,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曲线,酸碱指示剂,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六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组成与命名,配位平衡,螯合物,配合物的应用 第八章配位滴定法:edta的性质,配位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与电极电势,元素电势图 第十章氧化还原滴定与电势分析法:条件电势,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膜电势,电势分析的定量方法 第十一章物质结构简介: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分子间力与氢键 第十二章生命元素选述 第十三章分光光度分析法:物质与光的作用,光吸收定律,偏离光吸收定律的原因,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第十四章化学与社会:化学和环境,化学和生命体,稀土与农林业,化学与纳米材料 与上一届高等林业院校合编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16开,约600页)比较,按以上内容新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其篇幅减少了约二分之一[4]。 5 改革实验课的教学 化学是实验科学。在教学改革的方案中,独立设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不再是理论课的附属和验证。实验课以训练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主,增加操作实验和综合实验。实验内容较密切地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依照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了基本操作的规范,适当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制备实验、常数测定实验和设计实验,压缩了部分验证性的试管实验。在设计实验中要求学生从查阅资料开始,自己拟定实验方案,并提交完整的报告,这种训练方法,学生不再是按照实验教材“照方抓药”,而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都非常感兴趣,都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完成设计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内容改革实践,不断修改完善, 学生的知识更宽,实验室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林学论文: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土壤学是林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教学学时不足、教学内容陈旧和实验实习组织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该文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实验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实验、实习教学的组织模式和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等具体措施。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土壤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高等教育;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林牧业生产的介质,是环境物质容纳和净化的场所。在我国土壤资源面临沙化、盐碱化、荒漠化、肥力退化、侵蚀(包括水蚀和风蚀)和污染加剧等诸多威胁的背景下,土壤学已经成为关系国土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 在高等林业教育中,土壤学一直是林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既有自成体系的理论框架,又有与生产实践和环境治理密不可分的广泛实用性;同时,在林学专业系列课程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林业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及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认真分析土壤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土壤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学时明显不足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学强调“宽口径,广适应”,面向本科生开设的课程门数明显增多,选修课的比例大幅提高。这导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学时不断被压缩。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的土壤学课程由早期的120学时减少为后来的80学时,继而压缩到60学时,最后进一步减少到现在的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教学18学时;课程实习的时间由最初的2周变为1周,再变为现在的0.5周。国内许多林业院校的土壤学课程也面临着相同的境遇。 教学学时的减少,使理论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不得不被删除,许多重要问题和知识点的讲授难以深入和展开。实验教学也受到明显的影响,例如p、k测定项目无法开设;为了节省学时,原先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一些实验环节(如试剂配制、标准曲线测定、空白实验等)也只好让实验课教师代劳。课程实习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变成“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考察,学生动手的机会减少,从而使实习难以取得实效。 (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目前,各高校使用的土壤学教材均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多次修订或改编出版的,其中有许多教材是“十五”规划教材或面向21世纪教材,教材内容与过去相比有明显的改进。但是,由于教材出版周期一般比较长,所以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滞后于学科发展前沿,反映土壤学科新发展和现代化林业土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较少;且新出版教材大都难以摆脱原有教材的框架、内容或模式,内容或多或少都有陈旧的痕迹,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尤其是实验教学部分,除了受经费、实验场地、仪器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外,也同样受到实验教材落后的影响。长期以来,实验课不但没有明显的提高和拓展,反而呈萎缩趋势;现代实验测试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课上基本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三)实践教学困难重重 教学实习是土壤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实习的组织面临诸多困难。首先,由于接收林学专业学生进行土壤学课程实习的单位食宿容量有限,无法解决数个班近百名师生的吃饭、住宿问题,所以实习师生只能当天往返,大量时间和经费都花费在实习途中。同时,实习参观场所也因人数太多而显得拥挤不堪,影响了实习效果。 其次,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不足,学生实习存在安全隐患。近百人的队伍外出实习,至少需要5~6名教师带队,才能较好地保障实习秩序和安全纪律,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但目前的情形是,仅能抽出2~3名教师带队,学生实习存在明显的安全隐忧。 第三,实验课的开设亦遇到困难。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形势下,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一般招3~4个班。由于实验课必须分小班上,且许多实验项目的时间跨度达2天之久,所以同一项实验内容不得不隔天开设。这样,学生周六也需要上实验课。另外,实验课上,每个小组的人数由原来比较合理的2人增加到3~4人。这使实验室显得十分拥挤,酒精燃烧和样品消解存在安全隐患;也很难实现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 二、土壤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突出实验教学 由于土壤学课程的学时大幅度缩减,所以要讲授课本上的所有内容是不现实的。为了适应改革后的形势,我们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并在授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做了相应调整,以突出土壤学课程的特点、难点和重点。课程教学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1)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土壤学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研究进展以及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壤的形成过程、物质组成、物理性质,水、肥、气、热四大肥力因子,肥料与施肥,土壤利用与改良以及土壤学研究的新进展; (2)将土壤生物、土壤结构、胶体构造、土壤分类及土类分布状况等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课后自学,并安排一定时间的答疑,教师在课堂上适当提问以检查自学效果。 实验课对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我们腾出18学时用于实验教学,开设了8个实验;同时,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例如,矿物岩石的识别原为3次实验,现整合压缩为1次。再如,将土壤剖面观察、采样与土壤容重、孔隙性测定整合为1个实验项目。 通过以上理论教学内容的精选和实验课的优化整合等措施,保证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土壤学主要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主要实验的开设。同时,通过安排课余自学任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 (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和结构,尽可能地将本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生产实际中与土壤学相关的常见问题融入课堂;并采用大量的照片、图表和动画等来阐释一些抽象的理论问题,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我们广泛收集了生产建设中有关土壤学的实际问题,如苗圃经营成败的经验教训,城市绿地建设中土壤调查、规划与改良的具体措施,造林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土壤学问题等;还收集了脍炙人口的农谚等,并把这些内容充实到相应的理论课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形式,以教材为本位、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等,都不利于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我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次课开始时,教师要针对上次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提问,并根据学生的答问情况给出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随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当场回答或课后查阅相关资料。 另外,每学期选取一章内容由学生讲授。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在开学之初布置授课任务,要求学生以4~5人为单位,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准备;然后通过简短的试讲和考察各组制作的课件,选定授课学生名单;最后教师对选出的学生进行指导,要求被选中的学生每人讲授一部分内容。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制作课件、语言表达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阅读本学科领域英文文献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提供土壤学中主要名词术语的英文,同时在课间休息时播放一些英文笑话。这样,既帮助学生学习了专业英语,扩充了专业词汇,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三)改革课程实验、实习教学的组织模式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和课程实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的组织安排对实习效果有很大影响。过去,实验课安排在开学的第2周,而课程实习则安排在期末进行,实验与实习脱节。而且,平时实验课上分析的土壤样品是从学校的树木园或附近地区随机采集的,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或生产需要,所做的实验纯粹是验证性实验。同时,学生在课程实习中采回的土壤样品,又由于临近期末考试和放假,根本无法进行分析。 针对这种情况,近2年来,我们将课程实验、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将半周时间的课程实习前移至学期的第3~4周,并且尽可能地做到实习内容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生论文工作或生产单位的土壤资源调查任务结合起来;同时,要求实验设计、样品采集与分析、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等环节均由学生参与或独立完成。此外,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后,可作为该学期实验课的分析对象。 其次,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提交1份实验报告。学期结束时,任课教师汇总全班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汇总的结果独立撰写1份土壤调查报告。学生在报告中需要阐述土壤调查的目的、方法、过程、注意事项,调查区土壤性状、肥力水平和制约因子,以及土壤利用、改良的建议。这项措施既能将实习与实验有效地衔接,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和撰写报告的能力;同时还满足了科研项目或生产单位的需要,可谓一举多得。 (四)改革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 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是否客观和科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课程成绩考核不仅要注重理论考试,还应注重实验、实习等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及对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评价。在期末考试的内容设计上,我们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重视参考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如出勤率,迟到、早退现象,课堂答问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验、实习表现和实验报告质量等。因此,我们确定的土壤学课程成绩评定标准是:考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0%,平时课堂答问情况占10%,实验操作表现和实验报告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这种成绩评定方法综合考察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全过程中的表现,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土壤学是林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对学生后续系列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目前,课程学时减少、学生规模扩大和教学内容繁多等成为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因此,授课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突出实践教学,科学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安全的意识,并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林学论文: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中自主学习设计策略的研究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向,设计与开发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显得尤其重要,专题学习网站是开展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网络资源。本文通过对专题学习网站个案设计与制作,提出了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设计“五策略”模式。 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设计方法 当前迅速发展的网络教育使通过网络学习变成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是网络学习的一大特色,因而设计与开发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专题学习网站是开展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网络资源,在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制作中,如何体现现代教学设计思想,如何体现自主学习,如何体现农林学科的特点与自主学习策略的整合,设计出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专题学习网站,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讨。本文通过广东省“151工程”立项项目“南方花卉”、“植物生理学”、“农业昆虫学”和“生物化学”等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的实践,对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设计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1 农林学科的特点与专题学习网站的构成 1.1 农林学科特点 我国农林高等教育历来强调理论与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强化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农林专业集理论、应用和实践于一体,操作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所以专业教学与生产、科研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将生产实践、科研训练、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等引入教学过程。比如花卉学,它是观赏园艺和园林专业的主干课,内容分为基本知识和生产技术两部分,基本知识系统介绍花卉学的重要相关概念、花卉产业发展状况和特点等,花卉生产主要环节技术包括繁殖、栽培、花期调控和病虫害等,重点介绍1~2年生花卉、球根花卉等重要花卉的繁殖方法、栽培技术与栽培管理以及园林用途等要点,操作性与实践性特强。 农林学科内容具有特定的受众群,农林专业的学习对象是农林高校的大学生,而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基本保持成熟和稳定,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更多情况下是让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同时大学生是成人,大多数成人学习者愿意独立自学。希望教师更多发挥组织学习、指导学习、鼓励学习的作用。 1.2 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构成和特点 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环境下,围绕农林学科中一门课程或相关的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它通常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拥有网址,能通过互联网访问,它同时包含如下四个方面的功能:①专题基础知识的结构化展示;②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资源的整合;③进行交流、讨论、答疑的空间;④学习者进行自我评测的数据库。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是信息技术与农林学科课程整合的一种形式,它充分发挥了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超媒体、大容量等优势,不同于某一门课程的网上教材,也不同于一个学科的专业网站。“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就是依据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组成和特点,把南方花卉知识与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组成的专题学习网站。 2 目前一些专题学习网站存在的不足 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对网络教学研究的逐渐深入,涌现了一批专题学习网站'笔者通过对一些学习网站(如中国园艺网)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目前的专题学习网站存在以下问题:①展示资源、提供资源查 询的网站较多;②网站设计中缺少自主学习的引导;③个人开发的网站较多。而对学生自主学习引导设计尤为薄弱,主要体现在: (1)一些网络资源未发现有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自我练习等模块,或者只有部分模块,不能让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未能体现学习者学习的计划性,未能很好地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内因。 (2)缺乏学习监控与评价系统,缺乏对学习者的学习评价,学习者不能及时获取学习反馈信息,未能很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3)很少有教师导学模块,未能很好发挥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导航者”作用。 (4)学习内容区缺乏方便的导航功能,学习者不能根据需要跳转,寻找前后知识的联系。 3 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中自主学习设计的实现策略 根据教学设计理论与自主学习的特点,结合专题学习网站的构成和特点,在分析目前一些专题学习网站在自主学习设计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在专题学习网站中采用随机进入式自主学习设计方法。通过对“南方花卉”等四个专题学习网站作为案例进行设计与开发,归纳出基于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设计可采用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设计明确的学习目标、设计教师导学模块、生成规范的自我评价系统、设计 清晰的导航策略“五策略”模式(简称“5s”模式),以此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如图2所示。 3.1 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 完善的知识结构,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尤其重要。在进行知识结构的设计时,首先要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内容,各个知识点的关系要体现专题内容的特点,反映教学规律,并力求在清楚地揭示知识关系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的实现,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同时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网站中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中,把南方花卉与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设立了基本知识、花卉生产技术、花卉新动态、花卉病虫害、名花趣事五个知识模块(如图3所示): 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花卉业发展历史、花卉资源与利用、花卉的生长发育特性、环境因素与花卉生长发育、花卉生产设施、花卉繁殖技术、花卉生产技术、花卉应用和花卉经营等知识。 花卉生产技术:以花卉的种为分类,介绍每种花卉的概况、主要栽培品种、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与切花栽培技术。 花卉新动态:主要介绍国际国内花卉的发展动态、花卉的新品种与新技术、花卉的市场与价格等信息。 花卉病虫害:主要介绍花卉的病害与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名花趣事:主要收集一些花卉的趣事与历史典故。 五大类知识模块构成了南方花卉完善的知识结构,使专题内容能全面、综合地表现出来,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很好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3.2 设立学习目标(要求)模块 在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学习中,学生必须自主学习。当他们具有清晰的学习目标时,他们更愿意接受教育,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为此应该让学生明确地了解学习目的,有一个学习行为的引导,在每一单元或每章学习前,设定学习目标(要求)。在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中,设计学习目标(要求)模块的方法是创建链接点,用鼠标点击后,弹出新窗口,以展示学习要求的内容。 3.3 建立教师导学模块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应是教育思想的“贯彻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导航者”,为此,必须增强教师“导学”作用。在专题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设计中,要增加教师的导学模块,来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理解、思考、分析和创造。目前的导学方式有四种:文本型、音频型、视频型和同步视频,在《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采用了文本型和视频型结合的方式。 网站首页设有教师导学主要介绍整个专题学习网站的情况,引导学习者学习;而在每一单元中也设有教师导学,对本单元学习内容做必要的引导。 在教师导学内容中还使用了视频型导学策略,由于花卉学科集理论、应用和实践于一体的,操作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所以在视频点播系统中提供专题知识点的教师授课实录与实践实录,学习者可通过视频点播系统来获取,使学习者好像置身于班级的课堂现场教学中一样,克服自主学习型多媒体课件因缺乏丰富的课堂教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动态导学,网站建有在线咨询模块,学生可以在线向教师咨询。教师可在线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通过自由讨论区或e-mail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学习。 3.4 生成规范的自我评价系统 在自主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探索、建构知识的过程。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借助于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合理及时的反馈是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确保学习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中,要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特征差异,以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出不同程度的强化练习进行评价,并及时给出反馈信息,作到评价和反馈的动态性。只有借助于不断的自我反馈,学生才能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以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方法。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在“南方花卉”和“植物生理学”专题学习网站学习内容中,在每一单元知识或每一章内容,都设计有形成性练习和自我评价模块。同时也设计自测评价和咨询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在线评价反馈,让学生学习完后通过它可以自测,了解自己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检查目标完成的水平,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能从中得到进一步的指导。 3.5 设计清晰的导航策略 导航是超媒体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导航能为网状知识结构中的学习者提供即时有效的引导,它是一种避免学生偏离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专题学习网站信息量大,开放性强,学生在 自主学习时极易产生迷航现象。为引导学习者更好地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帮助学习者迅速进入相应学习内容,清晰明了的导航系统必不可少。 在“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设计中,我们在标题区中设置专题导航和加入检索、返回、帮助等导航系统,采用简洁的文字,对比强烈的色彩,让学习者一目了然,在内容显示区还设置翻页功能,学生可以随意前后翻页,寻找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网站采用随机进入式自主学习设计方法。学生可通过不同的导航方式获取相同的学习内容。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4 结束语 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设计“五策略”模式的设计方法已在“南方花卉”、“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 “农业昆虫学”和“农业气象学”等专题学习网站中得以运用,并进行了教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够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很好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理解,有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林学论文:景园林学科教育进展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在衣食住行等一些基本方面得到满足后,转而对周边的生存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街边简单的种植花草树木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进步,园林绿化行业急需有较高设计素养的景观人才的加入,因此中国的风景园林{lang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得到快速发展,专业的设置也由最开始的几所综合性大学到现在的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而在这看似繁华的场景,却暴露了我国景观教育行业发展尚未成熟,急需整顿的现实情况,因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应该有其行业内部的统一性,下面将就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起源开始,论述这门学科在我国的进展。 1. 现代中国风景园林教学的起源 现代风景园林教学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解放前,早在那时,已经有“海归”前辈作出努力,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陈植(1899~1989)、程世抚(1907~1988)两位先生。陈植先生1919 年进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科造园研究室学习,专攻造林学和造园学。解放后,历任南昌大学、华中农学院、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程世抚先生在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获得学士学位,1930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生,1932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la及观赏园艺硕士,1933年任广西大学园艺系副教授。1933~1937 年任浙江大学园艺系教授、系主任。显然陈植、程世抚等老前辈已经接触了与国际接轨的景观设计思想,他们在中国一些高校内任教,也必然建立了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有了雏形,开始培养出专业从事造园的人才,而不是以往由文人等一些业余人士充当主力的局面。 2. 现状 90年代后期,中国风景园林教育迎来了第一次高峰期,各个院校纷纷开设风景园林系,专业教学侧重点主要依托在各个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基础上产生,设计方向主要有建筑院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农林院校的园林等。不同院校的专业背景(师资、技术和学科范畴等方面)的差异,所偏重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一些以建筑为特色的理工类大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景观空间设计意识,注重学生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大量培养出以空间氛围营造为强项的造景人才;而如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一些艺术类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以二维空间及平面构成见长,设计出的作品形式新颖风格多变大胆,给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一些农林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则培养出了诸多能够运用大量植物,以植物造景见长的设计师。 3. 教学存在的问题 3.1专业名称的不确定性 对于将本专业命名为景观建筑学还是风景园林学是业内最著名的专业名称之争,各派专家据理力争各执己见,因此出现了园林专业在各个学校的名称都不相同的现象,由于英汉翻译上的原因和专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引起的学科名称之争,始终是专业人士心中的一件憾事。与 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la)相对应的中文名称用过许多,如造园学、园林学、景观建筑学、风景建筑学、景园建筑学、大地景观、风景园林等,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混乱。1983年在中国建筑学会下成立园林学会,1989年正式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它的英文是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只不过是对 la的直译,是上述多种名称中的一种,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谁对与谁错的关系。而专业一开始统称”园林“是历史上游憩境域因内容形式不同用过的不同名称之一,如同园、囿、苑、圃、庭、院、林园、林圃、林泉、园池、花园等,唐宋以后,园林泛指各种游憩境域。如以非学科或专业的观点来谈园林概念则确实如此,但是自从园林作为专业学科名称以后,概念就不再停留在原地,而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变化。许多人对园林的认识停留在“园林”词义的本源,对该学科的了解也停留在园林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即对庭园、公园和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层面。事实上,园林所涉及的领域是在不断拓展的,从古典园林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同时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航测、卫星遥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因此,景观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在概念及实践领域也都应该是重合的。 3.2 学校课程设置的不统一性 景观专业主要依托在各个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基础上产生,主要有建筑院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农林院校的园林等。不同院校的专业背景(师资、技术和学科范畴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景观教育的偏向性,也无法在短期内使景观专业走向完全意义的统一。各所高校在认识上基本趋同,但实际操作上还有很多困难。如果对课时、 学分安排以及设计辅导教师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农林学科下的园林专业对建筑、城市、工程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设计学时安排太少;建筑学科下的园林专业则在植物的认识与利用以及自然因素的作用方面是薄弱环节。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性开发的研究不够深入, 3.3 国际交流的不充分性 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中,与国外本专业交流联系过少,学生对国际上的专业进展了解不够充分,具体体现在,1,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座数量较少。虽然每年理事会也会安排邀请ifla成员访问我国进行巡回演讲,各校老师也会力争邀请知名设计师来学校为学生现场讲解案例,但是这些大部分在北林等一些明星院校,国内其他院校的学生由于知名度不高,所以接触这些国际行业设计师动态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了学生对国际风景园林行业形学生实践机会的缺乏性,而风景园林专业的动手要求能力很强,这需要学校在四年或五年的教学培养中安排大量的实习机会给学生,使他们明白自己正在学习的是什么以及需要他们掌握的是什么,设计单位需要的是一批毕业后直接可以上岗的实际经验丰富的学生,而目前的状况是学生们在学校里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画了无数张纸上谈兵的图,而真正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却需要用人单位的二次培养,在学校所画的图基本与实际脱节,理论也落后于行业最新动态,这也是为何社会上景观公司招聘写明的只要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的有经验人员的原因,这是对现在学校教育的非常不信任的表现。 3.4 关于今后的发展 通过横向比较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风景园林行业发展,可以看出这个行业在我国仅是朝阳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与上升空间,还会需要相关学校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从业人员,但目前的学院式教育还有所欠缺,培养出的学生在技能和实践能力上满足不了社会上对人才的需要,通过学习借鉴比我们先起步的发达国家的景观人才的培养方法以及从初期以来国内景观教学所暴露出来的缺点,大学里对风景园林的课程设置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3.4.1 核心专业课的设置 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多层次性和多方面的特点。在牢牢把握核心设计课程的专业技能训练基础上,通过自选设计课和多种限选及任选课使学生在某一方向形成自己的偏好和特色。比如农业院校的核心专业课就应当是植物识别与应用等一些课程,而建筑院校的核心课程则应是 空间构成等一些课程。 3.4.2 扩展学生视野,增进国际学术交流 兼容并蓄,广泛邀请世界名流学者参与学校教育,向学生介绍成功案例及先进思想,使学生思路开阔,唤醒学生的设计师自豪感,时刻保持与最先进的行业动态的一致性,经常接触行业成功人士,使学生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看问题。。 3.4.3 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统一教学内容 根据目前各校各派课程设置百花齐放的混乱现象,各校应根据各自特点, 合理设置教研室, 经常探讨各自设置课程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互相借鉴,在达到园林教育共性的基础上, 创造各校教学特色。 3.4.4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不同阶段应当重视不同能力的培养,本科生的教育应重视基本功培养与实践教学环节, 因此对学生应从其入学之日起到毕业之时都要不间断地进行造型能力的培养。在学期中间安排学生到景观公司实习,学生通过与外界接触,学到与学校的理论知识不同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3.4.5 明确培养目标 目前, 我国高校中开设的园林专业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农林院校中的教学体系, 重点在于园林植物与园林规划设计, 偏重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改造; 一类是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 重点在于人工环境的改造。此外, 还有一些艺术院校开设的风景园林专业侧重于环境艺术的设计。这些园林教育的课程设置往往以自己院校所擅长的专业为主。由此可见, 目前我国园林学科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 且专业面过窄。对此, 有些人认为这是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但作为园林专业必须有基本的办学标准, 达到社会需求, 至于特色,必须是在达到园林专业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具有的, 否则是欠缺, 而非特色。 结语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城市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方兴未艾。如何解决城镇建设与土地、资源、环境的矛盾;如何解决在经济发展中维持整个区域环境生态的平衡等问题,都需要风景园林师的参与。因此我国未来对具有综合素质的园林专业人材的需求是很大的,专业前景十分广阔。事实上,风景园林也是美国80年代10大热门专业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十年,风景园林专业将成为建设界最热门的专业。办好园林专业,与国际接轨己成当务之急。 林学论文:浅析基于SUPER生涯理论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浙江林学院为例 [论文关键词]职业决策 职业生涯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整体社会就业形式趋于紧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super的职业生涯理论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各阶段相结合,分析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力图找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和学校两个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促使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长,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度。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如何更好地实现毕业生就业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毕业生是否能够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做出恰当、有效的决策显得犹为重要。职业决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选择,会影响最终的职业决策。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本文所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特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super是美国著名职业学家,他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大学生时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的探索各种可能职业,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赋进行评估,并根据未来的职业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完成择业及初次就业,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①尝试期((1 5一17岁),个人对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就业机会等因素都有所考虑,并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进行择业的尝试性选择。②过渡期(18一21岁),个人进人劳动力市场或专门的培训机构,该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明确一种职业倾向。③试验和初步承诺期(22~25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可以划分为出现、定向、执行、稳定四个阶段。本文以浙江林学院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专业共300名毕业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253份。 职业生涯的出现阶段主要集中大学一年级,核心任务是适应大学生活、唤醒职业意识和适应专业学习。出现阶段的现状主要从专业选择、专业认知、职业定位及对口专业就业面了解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在所调查的253个同学中,70.4%的学生为自主选择专业,在这70.4%学生当中,有将近45%的学生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剩下29.6%的学生为非自主选择专业,即由父母做主或学校调剂,在这29.6%的学生当中,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的比例高达60%,明显高于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职业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关于专业认知方面,约83.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认知,但程度也仅为“了解”。 定向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时间上处于大学二、三年级,核心任务是了解个人兴趣、爱好,进行职业探索,制定职业目标,考虑专业发展。定向阶段的现状主要从社会实践的执行情况,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学生对于职业技能了解程度三方面进行衡量。在社会实践方面,有42.7%的同学在大二和大三学期参加过实习,“没参加,但有这方面打算的”的占了所有被调查者的52.6%。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自主学习行为的同学,已经工作或实习的比例达高51.5%,没有主动学习行为的同学,这一比例为38.1 %。对于将来从事工作所需技能有清楚认识的同学,其就业比例高达56.1 %,而完全不清楚的同学,其就业比例仅为29.4%执行阶段出现在大学四年级,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索求职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选择。该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包括建立职业价值观,获取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决策。就业执行情况主要通过职业价值观调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求职技能的掌握,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目前工作的获取途径及就业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衡量。据统计显示,择业时学生比较重视的几个问题依先后次序分别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个人兴趣,工作地点,专业对口。学生签约时对这几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改变,排序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工作地点,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在被调查者中,对于第一份职业执“先实现就业”态度的学生占总数的51.9%。在衡量职业生涯成功标准这一问题上.49%的学生选择了高工资,其次才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各类求职网站及学校网站是大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则是从同学、朋友处得到消息,接下来是在人才市场与报纸上找到信息。在求职过程中,自主意识对职业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和朋友的意见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稳定阶段一般出现在学生即将离校时期,通常指达成就业协议后,适应工作,寻求职业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包括签订就业协议,熟悉工作及寻找更好发展等 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职业生涯规划不足:专业选择及学业规划意识不足。学生在人学之后一至两年的时间内,对专业发展方向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对于职业技能要求也不甚了解。大学三年级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黄金阶段”,而学校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不足之处,未能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择业观。 就业指导工作巫待完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缺乏科学的决策指导。大学生面临就业、求职困难时,辅助渠道单一,除了独立解决外,一般求助于同辈群体及家长,相比而言,老师的影响力较为微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软件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缺乏引导,对于应聘岗位了解不足,在面试技巧方面也缺乏相应指导 就业指导观念上的落后:目前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大部分仍然采用的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方式。这种纯粹的就业指导,更加关注的是解决学生在求职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因而更多的指导往往会围绕求职应聘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进行,千方百计促成毕业生找到工作。这种就业指导只能称作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就业指导的最低层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复杂的系统,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职场等。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无疑是大学生自己。而学校的任务之一是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尤其是指导他们顺利的向职场过渡。本文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顺利地走向职场。 学生要发挥主动性,挖掘自身潜能,学会为自己负责。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和家长、老师多交流,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平台。 学校应该及早转变观念,变“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开设相关课程,多举办讲座、活动,培养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就业竞争力,增设相关咨询机构,指导各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并努力完善其功能。根据毕业生专业和个性特征提供详细的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林学论文:高校林学本科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现状与探讨 论文关键词: 林学专业英语 教学模式 现状 探讨 论文摘要: 文章探讨了高校林学本科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合格师资相对匮乏、学生英语自身基础参差不齐、林学专业英语教材可选性较少且内容陈旧等问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探索出了解决途径,包括:改进授课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编适合自己特色的优秀教材、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民主评议活动等。 0引言 林学专业英语是高等院校林学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当前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的新形式下,我国高校对外交流也变的日益频繁,因而林学专业高等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大量既精通外语、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林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这门工具进行专业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把握科技发展动态。因此,林学专业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培养现代化林学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基于各校学生自身英语水平、教育管理模式及师资水平等多因素的差异,林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林学专业英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林学专业英语教学优秀师资相对匮乏在授课过程中,林学专业英语对师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既要求具有精深的林学专业知识,还需具备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够自如地把学科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学习重点讲解透彻。但研究表明[1],我国高校专业英语教师来源可归为三类:一是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经过培训的中青年教师;二是留学归国人员;三是外籍教师。其中,第一类教师能够用英语向学生表达清楚讲授内容, 但很难达到英语思维 “原汁原味” 的境地,师生之间也缺乏交流与互动,这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二类教师需要将国外的教学经历和国内实践结合起来,需要一个熟知的过程,因此难以很快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三类教师则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在国内进行专业英语授课。可见,目前我国专业师资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比较欠缺。 1.2 学生英语自身基础参差不齐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连年扩招,尤其是农科类专业甚至降分录取,致使我国普通高校的录取比例逐年增加,因此,许多高校生源质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在英语水平上,生源英语自身基础参差不齐。 1.3 教学方式陈旧、略显枯燥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在林学专业英语授课环节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授课环节与实践脱节、授课方法和教手段落后等问题。表现为:首先,授课时只重视专业词汇和阅读,考核偏离实用性,学生仅懂得了很多专业理论和词汇,但缺乏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其次,多数院校课堂授课仍然是教师朗读、讲解、翻译的模式,最多只是让学生简单的参与读解一下,缺乏互动式、多媒体等模式教学,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1.4 林学专业英语教材可选性较少且内容较陈旧林学专业课程又可分为森林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化、森林生态学等。不同学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侧重点不同,因此各学校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适合自己办学特色的林学专业英语教材十分重要。但目前,多数高校林学专业采用的专业英语教材都是国内学者在国外原版教材的基础上经过选择编写而成的,由于国内教材策划和出版的周期短,因此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此外,内容选择的仍是70-80年代的外文原著,缺乏教材的时代特色和知识的更新性。 2林学专业英语授课模式的改进 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林学专业英语授课质量的根本保证。各林学类高校在培养和引进师资队伍时,应充分兼顾近期急需与长远规划的原则,可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等多途径模式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结构、年龄梯队的完备师资队伍,并形成梯队式师资储备。此外,应建立定期组织一线教师去其他大学听课或聘请教学名家示范教学等学习机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还要有引进国外优质教育理念和资源,对专业师资培训和考核。 2.2 选编适合自己特色的优秀教材在林学专业英语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国内的特殊背景,对原版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合理调整,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组织国内外相关学科教育及科研专家,编写适合于我国现状的教材。其次, 在教材的选取上专业英语内容要避免和基础英语教材内容重复,尽量选择原汁原味的阅读材料。再则,教材的选取还应补充听、说、写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以英语为载体进行专业表达和交流。教材内容应该具有专业知识的逻辑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另外,利用网络资源特有的共享性、广泛性和即时性,可即时查阅检索本专业各方面的资料,随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增添和删除,以便丰富教材内容。 2.3 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逐渐探索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比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刚开始可以中文为主,穿插英文,以后逐渐增加英文授课分量;另外,要改进教师课堂上演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另外,教师授课要善于总结和运用各种好的教学方法,把枯燥的语言知识教的生动有趣,便于记忆。比如,针对记忆枯燥的专业词汇时,可采用总结式的授课手法,总结一些常见的前缀和后缀,便于学生记忆。举例讲,带inter-的前缀表示“之间”,例: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种间竞争) ;后缀-ology表示“学科”,例: biology生物学;zoology动物学;ecology生态学;virology病毒学;immunology免疫学等等[3]。 2.4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民主评议活动学校每学年组织学生对授课教师进行评议,一方面既可把授课效果反馈给授课教师,以便今后查缺补漏、进一步改善授课质量;同时,也可使学生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主人翁作用,督促授课教师,充分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再则,学生评议的结果也可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便于高校进一步人事管理和规范用人制度。 综上所述,林学专业英语授课质量的高低,受制于多种因素。只要教师认真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科学地将林学专业与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大胆创新,最终会达到提高授课质量的目的。 林学论文:林学期刊量与单位的使用问题 一、林学期刊在执行量和单位国家标准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1)林业科学的特殊性,使现行国家标准中缺少可供使用的一些量和单位。 2)林业科技人员对现行国家标准及相关知识不够熟悉。国家标准是适用于所有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性标准,而专门在本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林业科技人员,由于对一些相关学科、交叉学科涉足不多,对这些基础性的计量单位比较陌生,对它们的发展变化缺乏了解,不能很好适应。林业科学期刊编辑人员同样存在这些问题。 二、使用相关学科中已废弃的单位及单位符号 林学期刊中,还能看到如下一些错误用法:光照度lux(应为lx),转速rpm(应为r?min-1),长度μ(应为μm),时间hr(应为h),原子质量单位D(道尔顿)(应为u),压力atm、bar(应为Pa),能量cal(应为J)等。错误使用单位符号1)有些是沿袭了过去一些习惯的错误用法。例如把平面角的单位符号“°”用来表示含量:酒度为54°[应为φ(乙醇)=54%];又如把“′”、“″”用作时间单位:加热15′30″(应为加热15min30s)等。2)把一些不是单位符号的符号作为标准化单位符号使用,例如yr、day、sec,应为a、d、s。3)有些是对量的物理意义认识不清引起的。例如把摩尔质量的单位写作kg,应为kg?mol-1;又如把mol错误地用成浓度的单位mol?L-1:“浓度为2mol的NaOH溶液”,正确的表达应是浓度为2mol?L-1的NaOH溶液,或c(NaOH)=2mol?L-1。 三、使用单位符号和中文符号构成组合单位 GB3100-93中规定,不应在组合单位中同时使用单位符号和中文符号。当组合单位含有时间单位时,这种不规范的书写形式比较普遍。例如流量单位写作“m3?秒-1”,应为“m3?s-1”。但是当组合单位中含有计数单位或没有国际符号的计量单位时,允许同时使用汉字和单位的国际符号构成组合单位[4]。例如生物质量单位kg?株-1?a-1,林分密度单位株?hm-2等。这种特殊的组合单位,林学期刊中比较多,林学期刊编辑尤其要熟知以上使用规则,以便正确把握。 四、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 林学期刊中常常使用一些经过修饰的单位符号。例如:种子千粒质量kg/1000粒,VC含量mg/100mL果汁,凋落物量t鲜重/(hm2?a),光合速率μmolCO2?m-2?s-1等。GB3100-93规定,“单位符号没有复数形式,符号上不得附加任何其他标记或符号”,因此,笔者认为,采用改变量名称或改在量符号上加注信息的办法[3,5]较好。如此,以上各例可以相应地改为:千粒种子质量m/g;(果汁中)ρVC/(mg?dL-1);凋落物量[mFW?S-1?t-1]/(t?hm-2?a-1),其中mFW表示凋落物量以鲜质量计,S、t分别是面积和时间的量符号,对应的法定单位采用t、hm2和a,这适宜在图表中使用,文字叙述可为“凋落物量(以鲜质量计)为××t?hm-2?a-1”;光合速率[n(CO2)?S-1?t-1]/(μmol?m-2?s-1),其中n(CO2)表示光合速率测定CO2的量以μmol计,S、t为面积和时间量符号,对应的法定单位采用m2和s。文字叙述可为“光合速率(以CO2计)为××μmol?m-2?s-1”。2.5SI词头的错误使用林学期刊中常见不规范的有以下几种:1)词头错写,大小写混淆。经常可见的μ误写成u,如将μm写成um。常见的大小写混淆的有:P(1015)和p(10-12),M(106)和m(10-3),k(103)和K,c(10-2)和C等。2)词头重叠使用。例如mμm、μμm、kMW等,应分别改为nm、pm、GW等。3)组合单位中分母加词头。例如:J?mmol-1?K-1,应改为kJ?mol-1?K-1;J?μmol-1应改为MJ?mol-1等。 林学论文:关于农林学院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探讨 一、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单一。大部分课程传统的“一考定成绩”考试方式存在考试目的功利化、单一的闭卷考试、标准化题型、答案规范化和百分制成绩记分方式等问题,这种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标准化考试的客观题偏多,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个性发展。虽实践课程占考试成绩比例,但部分学生模拟实验流于形式,校外实践也是提供虚假性报告,教师考核注重结果,不注重实践过程,学生实践能力并没有提高。 2、教学评估亟需加强。教学评估是校内一项最重要的评估,它可检查监督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评估是学校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举措,在不同程度上激励和督促了教师教学的改进。不过有些评估制度没有实施不到位,能真正起到改进教学作用的评估相当缺乏。学校教师成立专门小组对教我国金融学科师资力量有了很大提高,新增师资的学历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但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因发展较缓慢在结构上不甚合理,教师年轻化趋势不明显,还是以老一辈的教师为主,学历也参差不齐,他们的有些教学方式跟不上学生需求。实验室的指导老师实践经验并不丰富,很多年轻教师均是直接毕业就进入教学阶段,理论知识强,而真正从事金融行业的教师很少,他们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很有限,因而在实践课上并不能以其亲身实践经历与学生交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很多时候是不了了之。 二、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强调的是开放式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同国家有不同国情,不同院校有不同校情。发展应用性的教育已成为众多院校的选择,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在中国众多院校中不占优势,可借鉴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再结合当前学校金融专业的发展情况,着眼于农村金融市场和学生自身的需求,构建具有农林特色的应用型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 1、英国 英国高校采取面向经济、工商业的自主性、能力型人才培养方式,强调自由式学习以培养融会贯通、一专多能的人才。学习组织不同于国内,比较松散。高校可依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和方向,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和课程并转换专业,且各种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一起学习。英国高校的课程可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和设计,有时更是与商业人士探讨市场人才需求以便随便变更专业课程。思想教育类的通识课程在大学中要么不设置,要么就是另类的教堂思想教育;三明治特色课程更是让学生既可以学到自己缺乏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技能,也可拥有一定收入独立完成学业。教师在英国只是一个助学者,教师的教学就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课程上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注重学生参与性,要求学生多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疑问,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他们的出勤率不是靠点名而是教师采用各种创新的方法吸引学生主动上课。并且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师生完全平等的教学方法,国内很多院校在于教师告诉学生问题的唯一答案,而他们在于不断探索寻求多种答案。英国毕业论文完全由学生自身完成,教师不参与,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学校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关系很紧密,寻求与各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以实际的工作效果考核成绩。同时高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也愿提供部分创业基金。学生评估有监考评估和课业评估,含任务、证据、成果评定和反馈四步骤的课业评估是英国最具有特色的考核方式,这值得农林院校借鉴。 2、德国 德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大学进行改革,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的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他们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以应用型为主,既包括理论知识学习也高度重视实践。双元制是他们典型的教育模式,按照金融机构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学生既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也在企业学到专业操作知识,课程模式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德国高校的教学采用双元制、师生平等、项目教学,在期末教师给予不同专业方向学生一个大题目,下细分10-20个小题目,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题目,利用假期搜索资料和写报告,在开学上课讨论。这种方法给予学生足够自主学习时间搜索资料寻求解决问题路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笔头和口头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提高。实践模式更是与企业紧密结合,以便学生毕业能顺利适应工作,实践教学的教师有很深的实践经验,而且他们要求学生进行技术实习,并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此外,德国高校奇特之处在于他们的合理校企合作用人激励机制,企业面向社会招录合适学生,学生既要进入专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接受企业的考核,他们毕业时必须接受专门部门的考核和企业考核技能。另外,“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式需要企业、学校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3、美国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对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有以宏观金融为主的经济学院和以微观金融为主的商学院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商学院模式”培养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农林院校金融学旨在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主张学习商学院模式成功经验。美国高校允许跨专业,跨学科联合培养。美国商学院培养金融分析师最多,他们的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就业竞争力强。大学前两年内都进行集中的、疲劳式的必修课学习,掌握必须的金融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从业资格考试以便更快适应工作。且他们的课程设置很灵活,紧跟时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一大特点就是偏微观,整个金融体系课程设置与注册分析师考试科目基本一致,注重金融工具类、金融数学类课程。美国高校运用团队、项目、现场和案例等教学方式教学,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丰富生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并推行的案例教学在MBA教学中很成功,金融学的实践性比较强,适合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和课堂相辅相成,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且他们的CBE实践教学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重在突出能力。学校可作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导模式,学校邀请企业代表组成委员会分析确定金融行业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从而根据培养目标确定需要掌握的专项能力,接着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实施教学内容。农林院校可借鉴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学习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实行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金融产业为拖动力量的、政府、金融机构和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行业的学习是澳大利亚在1963年提出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他们教学的一大特色,至今被广泛流传。澳大利亚高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强调面向行业、结合企业开展应用型的教育和培训,行业和企业也参与到课程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学校的课程有理论课和基于行业的学习两部分组成,开发非常灵活。学校在设计课程前会先咨询有关行业人士确保教学真正符合金融行业的需求,企业和个人甚至可以定制专业课程。实践课更是由企业和行业联合设置并与大学积极配合以便他们更能适应工作和市场需求,并且政府和行业出资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他们强调学生、大学和行业的紧密合作,学生修完大学前两年学位课程后到企业带薪工作,学习几个月后再回校继续修课程且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学生更是由行业和企业学术导师共同管理。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为企业培养潜在未来员工,节约人力成本,更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工作能力和适应工作,在学习中工作和在工作中学习。金融行业变化很快,高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能很快了解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真实动态,促使他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水平。农林院校可以借鉴此种模式,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亦可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 三、农林院校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新形势下社会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适应社会需求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开拓事业的人才。农林院校与综合财经类院校相比在金融行业中不具备优势,要想更好发展需要突显“农”特色,需要在培养目标、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做改变。 (一)教学管理改革 1.明确定位金融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第一要素,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制定出具有自己特点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才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才有竞争力。农林院校基本属于教学型大学,它的社会价值应体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人才需求问题,应将金融特色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懂金融实务能操作,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2.学分弹性化和课时灵活。教学机制的改革要以学分制改革为核心,全面实行弹性学制。现在高校可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或是保留学籍,在一段时间内创业、社会实践和出国留学。设立创新学分以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学习内容更具有选择性、学习时间更灵活,这也打破了学年制对学生的束缚。此外,每所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优势不尽相同,院校间可以相互合作,允许跨校选课并相认学分以弥补自身资源不足和使各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因很多课程具有交叉性,可压缩部分课时,设置一种课程多个学时,学生可依不同学习方向需求选择课程学时。 3.推行全面考核。院校逐步构建以平时考核成绩为主、期终考试成绩为辅的课程学习效果考核新体系,提高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比重,核心骨干课程的比重可占到60%以上,理论课考核为平时考核+期终考试。期末闭卷考理论知识,平时开卷考上课出勤、案例参与、讨论、问答、作业。实践课考核为平时出勤、模拟实验课综合表现、新题目的实践操作处理程度和实践报告,全面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避免学生平时不参与实践和考试抄袭别人实践报告现象,且丰富了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学校实行教考分离制度,且采用统一流水阅卷让评分更规范,此后就考试成绩和试卷难易程度作全面分析评估和总结,提出整改措施。 (二)优化课程体系 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体系设置调整上,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要求高校金融学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突出自己的特色注重宏观与微观的有效结合。 1、灵活变动公共课。金融国际化趋势则需要学校开设金融英语和商务英语课程,并就不同外语能力学生设置多种外语选修课。同时,学校可适当加强数学的学习时间或是开设金融数学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适应金融学众多偏理性课程。并且可开设大学语文、人力资源管理、商务礼仪、会计电算化等个性发展课,根据本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需要,在全校公共选修课范围内挑选适合本专业学生发展需要、学有基础的课程组成课程群,学生选读部分课程。 2、扩大专业选修课比例和细化方向。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在注重金融理论基础的同时要兼顾提供实践应用性课程,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个人竞争能力。我国高校走的基本是先学分后选修的道路,在学分制下制定选修课,现有的选修课只是一个点缀,一个学分的产物。农林院校有为新农村提供更合适人才的优势,可调整设置如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学等农学金融特色类课程以满足农村金融市场人才需求,扩大专业选修课比例。再而,学校可在原有金融专业课基础上优化选修课结构,细分专业小方向。金融学有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投资学,保险学,公司理财(公司金融)等小方向,学生可据学校在这几个方向设置的课程群选择自己的兴趣课程群。 3、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的环节,不要让实践流于形式。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可开设包含证券投资、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课的金融综合实验,或是含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五门课程的经营管理综合实验,融合实践内容进行实践教学的创新。农林院校组织学生实践调查和调研培养学生自学钻研、团结合作和工作适应能力,再开设专业文献综合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并且每周进行课程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社会实践学分。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 金融专业体系很庞大,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思维启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有助于那些缺乏实践学习的学生增强对金融专业知识的认识和深化。 1、推行小组单元互动式教学。教师在一些专业课程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采用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小组单元互动式学习,教学向“以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转移,让学习成为没有终点的循环过程。教师作为“导演”选择好剧本,引导学生进入不断探索和反思学习的过程,学生作为主角,就金融知识问题中各种小问题进行小组互动讨论,让学习和实际充分结合。教师在课程上审时度势,让学生得到最大收获,并且在案例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针对个人参与度、课前准备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调动教师教学方式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充分开展网络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手段,注意虚拟实验、仿真实验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让学生将知识融汇于实际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采用发放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发言和讨论,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实践结合起来。此外,学校多利用网络资源设立公共邮箱提供各经济资源网站、教学材料、教学笔记和个人资源等,让大家了解金融业最新发展动态。开设BBS讨论,供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疑难问题等,开放式的讨论建立多层次的师生交流平台,给学生提供方向性指导。 (四)改善教学条件 1、加强实践环境建设。高校按照金融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备必需的软、硬件设施和有实践经验的实践教学教师。金融实践软件中注重引进和采用当前实际工作单位(机关和公司)正在或即将使用的管理工作类软件和手段,如电子商务,电子货币与网银行系统软件,证券、期货及外汇实时交易系统,用友会计电算化,ERP等,为学生实习提供有力保障。可以在金融(证券、期货)实验室安装一套证券、期货实时系统,学生不仅可以利用这套系统浏览实时信息,通过管理员设置帐户和启动资金,可模拟证券、期货交易,开展模拟股市大赛,加深理论知识,锻炼实战能力。并且,整个经管系可让学生24小时远程访问,共享实践软件资源和综合利用,以避免设备分散浪费。 2、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金融专业应用性很强,必须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学校从理论到理论很难接触到金融行业真正需要的东西,仿真的模拟与实际工作还是有区别,缺乏对企业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农林院校要依据市场需求与当地农村金融市场企业合作高度重视实践,坚持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加强学生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凸显农林院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特色。 3、优化师资队伍。教师是学生的方向指标,学校需要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完整、学术特点鲜明的师资队伍。学校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如讲座、进修培训班,促使教师提高教学学术水平,与国内和国外著名大学建立学术联系,形成稳定的师资交流、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并积极借鉴和吸收国际上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强学科建设。教师在校开展产学研工作,弥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而难以胜任的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此外,也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包含金融学教授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行业人员,满足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多样化要求,并以此为纽带发展教学过程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周孟亮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林学论文:林学人才培养方式革新思考 作者:李明诗 孙力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贾治邦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林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推动林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如期实现双增目标为核心,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坚持依靠深化改革,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加速培育主导产业,加快繁荣生态文化,全面开创现代林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新贡献[4]。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林业科技发展的指导原则,也是指导林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理论。我国森林资源少、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低,天然林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都要求林业教育应重视与加强森林培育方面的教学内容和环节。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综合化合理利用的较快发展、农用林业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渗透和多学科技术的融合,高等林业教育需要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改革传统课程,增加新课程,更新教材内容等。在这种形势下,本科院校林学专业要想站稳脚跟并争取有更大、更好的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劣势和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培养既适应社会需要又符合自身办学实际的人才。其中专业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任务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保障[5~8]。 1林业教育的中外比较及我国林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1.1国外林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趋势国外林学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强调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林业行业新变化(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型人才;通过专业知识结构的改造,适应“环境热”、“自然热”、“生物热”的潮流,实现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9~11],培养具有深厚知识和较高能力的“通才”;实行教学、科研与企业相结合的开放型办学体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淡化专业,改革课程设置,重视基础性训练和文、理、工科的相互渗透,实行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增强适应性[12]。 1.2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林学专业建设的现状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林学专业教育存在专业建设历史短、教育观念相对陈旧、课程结构单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较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学科间缺乏渗透、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的改革思路缺乏开拓性、没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潜能发挥的作用、所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违背了现代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现代林业科学发展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要求。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由规模扩大向内涵提高转变,地方高校办学历史短、积淀少、底蕴薄的问题开始显现。面对新的形势,地方高校必须及时调整办学指导思想,不能盲目瞄准“一流”、向老牌高校看齐,而是要走自己的路,创出特色、办出活力[13]。培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客观要求[14]。同样,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林学专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也必然要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培养目标、素质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等要素构成[15],其中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即立足地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区域生态安全建设,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林业科学和技术需要的,具有较宽的公共基础知识以及扎实的林业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创新能力与吃苦耐劳精神兼顾,能够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经济植物栽培、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城市林业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1.3我国林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3.1招生规模及生源质量下降长期以来,我国的林业专门性大学和部分农业大学中的林学院(林学系)肩负着培养林业本科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但由于林业院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重大调整,高等林业院校在改革中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都相对地压缩了传统林学类学生的招生数量。与此同时,农业院校中的传统林科专业在专业扩张过程中却逐渐萎缩以致消失。近年来,该趋势则愈演愈烈———林科类考生的第一志愿填报率和上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录取的学生多为调剂志愿考生,生源质量明显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后,林科类的毕业生则争先恐后跳出“林门”[16,17]。可见现在学生对林业的认识不够,有的不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所以增加基础课程(如哲学)的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1.3.2失去传统优势,缺少林业人才面对目前林业专业存在的问题,各大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浙江林学院在《关于林科类专业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林科类专业改革特别要加强林业与生命科学、林业与生态环境、林业与生态旅游、林业与环境艺术的结合,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农林和区域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的要求,传统林学专业相应设置了3个柔性方向:城市林业、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18]。而更多的高等院校选择在林科专业人才培养时,突出在广泛的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较宽的专业教育[19]。虽然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林学的学科外延,丰富了社会对该学科的认知,也提升了林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但这些改革措施都弱化了传统林学的优势,导致报考林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数量锐减,而林业基层一线几乎失去了人才的输入。所以林学专业教育在突出优势的同时,必须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 2林业专业学科建设探索 2.1重视林业区域性和森林分类经营等特点林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林业的区域性特点,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南方集体林区的林业生产经营具有规模小、经营分散、经营类别多样的特点[20],所以应在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木材学、木材检验和木材生产工艺学等课程。在东北国有林区,国家对林业主体功能重新定位之后,这些国有林区的主要职责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护天然林,恢复森林资源[21],所以应在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植被恢复生态学、森林健康、森林多功能经营等课程。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更加突出与抗旱造林等相关的课程。只有通过设置能够体现森林分类经营特点的课程,林学专业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当地区域林业特点的专门人才。#p#分页标题#e# 2.2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专业基础课森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2009年,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总理作出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的重要论断。同年,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的讲话也强调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社会中,林业肩负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目前,减少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减排,主要是通过降低能耗来实现;二是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即碳汇,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科学的森林经营管理,使森林最大化地固定和吸收大气中的CO2,从而实现间接减排。有关研究表明,每年全球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来源于森林,林木每生长1m3,平均吸收1.83t的CO2。由此可见,把发展林业作为减少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措施,具有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实现等优点,是目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因此,在林学专业建设时顺应时代主旋律而突出森林碳固定、碳蓄积测量及碳释放等方面课程。 2.3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转变林业管理方式、提高林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必须靠人的素质的提升,必需依靠大量林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整体素质[22]。信息社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林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明显的偏差,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偏低。一方面人才市场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另一方面林学专业学生难以就业。林学专业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不同岗位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林学专业在林业生态建设中起到培养大批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将林学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具有林学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林业信息化建设就是信息技术在林业建设上的应用,主要包括林业资源监管系统、营造林管理系统、林业灾害监控与应急系统、林业综合办公系统、林业信息化基础平台、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经济运行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内容。由于林业信息化建设专业性较强,既要求有3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又要求有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等林业基础知识,因此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23]。因此,在林学专业教育教学中,要在学生中加强以计算机能力和3S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林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有关计算机原理与应用、3S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由专业课教师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灵活安排信息技术内容的传授和实践,对学生展开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技术训练,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广泛采用网络教学平台、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试题库系统,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林学专业教学中去,提升专业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4强化实践能力教育目前,林业高等教育尚存在人才培养规格与林业发展需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培养的林学高级专门人才实践能力不够强,不能满足林业基层实际工作的需要[24,25]。通过实践教学,使林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得到训练,专业技能得到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林学专业教学的无缝整合,仅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来提供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应该积极利用非课程教学环节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重点培养[26]。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创新课题、教师科研与实验室开放等教学环节是主要的非课程教学方式。在非课程教学环节中,可以选择遥感在林业上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上的应用或设计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等大型实验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较高层次的培养。自然科学源于实践,是在对自然现象观察的基础上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发展起来的[27]。对于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其人才培养的生命线[28],在农业类院校表现尤为突出。实践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验证所学的各种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手段。近些年,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大的严峻考验,这也给高校的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提出新的课题。要求实验教学在形式、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社会需要。另外,实践教学也应该抓住学生继续深造或者就业这一不同特征,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综合教学内容。江西农业大学对林学专业提出分年级制定实验计划的改革措施[29],浙江林学院围绕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林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30],都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2.5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是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15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后来为其他学校所效仿[31,32]。在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多采用导师制,本科生一般采用辅导员制。目前,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教学管理制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少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一些高校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中,大体的做法是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林学专业本科生的年龄一般为18~23岁,他们正处在青年的初期和中期,是个体发展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个体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仍处于不稳定的发展时期[33]。他们需要导师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引导。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能够营造和谐、积极的学术氛围。师生之间经常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导师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做到因材施教,以个人的学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解决学习问题。同时,导师能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从而发现更多的问题,激励自己不断地创新进步。这带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个一举两得的举措。2002年,在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带动下,全国许多高校纷纷效仿,一时本科生导师制在全国几乎呈遍地开花之势。北华大学林学院在借鉴其他高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林业院校的特点,在林学专业适时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南京林业大学在林学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将严格执行“科研训练制”及“双导师制”,在二年级春学期,每班级安排3名选课导师,每名导师负责10名学生的选课指导,并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辅导和咨询。在三年级下学期,每名学生可选择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训练导师,负责一对一的科研训练指导。我们相信,这些举措一定会为林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p#分页标题#e# 2.6开展专业英语教育在当前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对外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因而林学专业高等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大量既精通外语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林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林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这门工具进行专业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把握科技发展动态。因此,林学专业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培养现代化林学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基于各校学生自身英语水平,教育管理模式及师资水平等多因素的差异,林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34]。高校需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积极开展林学本科专业英语教育。南京林业大学将组织本校具有两年以上欧美留学经历的知名专家教授对林学拔尖人才班实施专业英语教育,包括专业文献阅读、专业课程作业英语化、双语教学及参加欧美交流学者报告会等。 3建议和讨论 3.1改进课程建设随着林业主导功能从简单的提供木材转向以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生态和经济效益为主,林业发展的大方向已由造林转变为营林、从木材利用转变为森林健康[35]。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低碳经济型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林学专业的教育应在以森林培育的基础上,增加森林碳汇及森林经营管理(重点突出3S在林业中的应用)知识的教学。培养具备传统的森林培育、森林利用、森林保护等基础理论与技能以及与森林健康、森林多功能经营、森林碳汇等相关的新的理论与技能的林业专门人才,以满足林业内涵的不断延伸。 3.2合理地安排教学实践林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林学的实践性非常强,只有下到基层去学习实践,才能真正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目前很多林业院校考虑到野外实习安全问题等因素,缩短甚至削减了野外的实习安排,这违背了对林学专业人才教育的要求。首先应认真筛选实践教学教材,选择针对性强,训练目标明确,便于操作的项目组成实训教材,避免过多地进行原理的繁杂推导和计算,尽量做到简约;其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应交叉结合教学,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心理,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如果将理论课与实践课交叉学习,会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衔接,及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思考学习理论,会大大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3加大英语与计算机知识在教学中的比重现今社会不断的国际化、信息化,高校须认真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科学地将林学专业与英语,计算机教学内容相结合,大胆创新,最终会达到提高林学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目的。综上所述,在教学安排中,重视通识教育,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在课程设置上,以森林培育课程为基础,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专业基础课,加强计算机技术及英语的学习与应用,将林业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增强林学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这将是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林学论文:风景园林学园林专业论文 一、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内涵 风景园林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居学科群支柱性学科之一。风景园林学主要涉及两类问题: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如何规划设计人类生活所需的户外人工境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学科需要融合工、理、农、文、管理学等不同门类的知识,交替使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综合应用各种科学和艺术手段。因此,也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的特征。 二、国内风景园林专业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办学现状据统计,2009年我国共有38个风景园林类学科博士培养点、88个学科硕士培养点,25个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培养点和184个本科专业培养点,覆盖全国175个学位授予单位,其中高校为172个。1998—2009年间,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培养点高速增长,学科博士点年平均增长约20%、学科硕士点年平均增长约20%、本科专业培养点年平均增长约14%。在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之前,这些专业培养点分设在工、农、理3个学科门类多个一级学科内,名称混杂重叠,即使是业内人士都很难说清楚。2012年,教育部对风景园林学进行了学科评估,参评高校共计38所,其中建筑背景类19所,农林背景类18所,艺术背景类1所,从评估结果来看,排在前5名的高校中(含并列),建筑背景类有7所: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农林背景类有7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专业特色而言,建筑背景类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侧重于空间形态塑造,农林背景类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的优势在于植物材料的应用。就应对中国当前日益复杂的户外环境问题而言,无论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还是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各校均需要继续发展完善。从发展规模来看,参评的学校有些是一个学院,如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现有教职工约100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21人,副教授30人,现有学生3145人,其中本科生2014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66人,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205人,博士研究生142人,在职研究生418人。有些则是一个系,如同济大学景观学系,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9人,博导13人,每年招收本科生60人、硕士生100人(其中普研40人、专硕60人)、博士15人、博士后1~2人。人数虽少,但无论是科研水平、教学质量,还是毕业生质量,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二)存在问题多年来,针对风景园林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风景园林学的科学性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点,一方面说明了本学科发展的强劲势头,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任何学校都可以办风景园林专业?办学是否有专业门槛?风景园林的科学性如何考量? 2.专业教育的规范性与各高校办学的独特性问题强调规范办学,最直接的就是要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而发挥高校各自的优势,则可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随着《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的出台,专业教育的规范性问题已经得到了根本的解决,然而各高校办学的独特性问题仍然悬而未决。3.高校与用人单位在培养目标上的错位问题设计单位希望学生毕业后便能独立工作,是成熟的专业人员,而不是设计院的实习生;希望学生在学校内通过系统的训练,掌握全过程的设计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方案阶段。设计单位不希望学校通过设计院实习来弥补设计教学中的不足。高校则认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存在急功近利的要求,认为学生在校读书是为了发展智力、学习理论、提高创造力和培养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就业和职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学方法问题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风景园林具有艺术和科学的双重属性,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不止一个,因此,培养风景园林师应注重创造性,注重与实践对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风景园林教育宪章》指出,在学习阶段,教师指导、师生互动及讨论式教学应占各课程体系的实质性内容的一半左右。目前,很多高校受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另外,教学环节上还存在不完整的现象。以法国国立凡尔赛高等风景园林学院为例,其非常注重对场地的观察分析,每个课程设计对场地的考查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国内高校对这一环节一般不太重视,有时甚至不会到现场去,很多课程设计所选的题目本身就是假题。 5.教学资源问题国外风景园林教育非常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资源的整合。以美国佐治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其所在的环境设计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学团队,全院37名教师多数既是学者,又是注册风景园林师。学院注重与校内众多学院(如人文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物理学院、艺术学院等)的交流、合作教学与科研。风景园林五年制本科教育要求学生每年必须选修2~3门其他院系的专业课程,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院还不定期从校外、国外以各种形式聘请著名教授、设计师及社会成功人士来系里参加教学、评图和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美国哈佛大学是全球第一个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大学,至今仍在美国处于领先地位。该学科的领军人物全都有在事务所从事规划设计的工作经历,高级选修规划设计课主讲教师全是风景园林大师级的教授。除了建设自己精干的师资队伍外,哈佛大学还从校外、国外以各种形式聘请著名教授、设计师来系里参加教学、讲座和评图工作,从而使师生时刻能接触到最新和最先进的知识。法国国立凡尔赛高等风景园林学院有广泛的社会资源,众多法国一线风景园林师都在此任教,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学院实行项目轮换制,根据不同的项目来安排导师。几乎所有的导师都拥有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学生四年学习期间可以直接接触到不少于20位活跃在风景园林界的设计师。相比之下,国内很少有高校能做到这一点。 三、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概况及办学特点 (一)风景园林专业发展概况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设在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里,起始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后更名为公共艺术设计)方向和旅游管理专业,2012年新增景观学本科专业,2013年统一更名为风景园林专业,同年增设景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至此,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格局。 (二)风景园林专业办学特点1.原公共艺术设计方向植根于艺术学门类设计学一级学科之下,课程设置偏重于形态训练、设计中的创意构思、艺术处理,在工程技术方面较为欠缺,把握宏观尺度规划设计能力一般。再者,课程设置兼顾风景园林和室内设计两个方向。学生精力分散,受课时限制,两个方向授课内容都有待于深化。尽管如此,师生经过共同努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在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组织的2013年城市袖珍广场大学生设计竞赛中获二等奖1项,优秀奖3项,在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组织的2013年现代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佳作奖2项,并获得优秀组织奖。2.风景园林专业教师由原旅游管理系的教师和公共艺术设计方向的教师整合构成,现有教授3名,客座教授3名,副教授8名,讲师及助教5名,个别教师专业上不对口,特别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植物学、景观工程师资存在缺口。景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为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相交叉后产生,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发展方向 基于办学基础、国内外风景园林专业发展背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我们对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发展方向探讨如下。 (一)学科交流与融合面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环境恶化现实,我们加强与校内其他学院如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相关学科的交流融合,发挥风景园林专业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加强量化研究,提高风景园林专业的科学技术含量。风景园林专业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专业,那么科学与艺术各自比重是多少呢?有专家认为,科学技术应占到90%,当今的风景园林虽有艺术成分,但主要的理论实践都基于科学、工程、技术。199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百年庆典上对该专业的定义也再次体现了风景园林的科学性远大于艺术性,甚至其中都未提及“艺术”(Art)一词。对于当今风景园林专业人士,“需要一个全面的科学方面的培养,但同时也必须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我们的设计才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同时保护人类的生活质量,保存地球上丰富的文化遗产”。华东理工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应该依托相关优势学科,大力提升科学技术含量,以理性为基础,再谈感性浪漫,这是今后立足于国内风景园林教育界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落实。 (二)重点教学方向面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应走出城市。近期可以以新兴旅游游憩地为对象,探索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力求在专业教育及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华理风景园林专业以旅游管理系为主体申办,在旅游游憩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二是在中国,优秀的自然风景资源基本都已经被开发,针对人们闲暇生活的需求,大量新建的或改造的旅游游憩地规划设计建设方兴未艾,亟需要理论与方法进行指导;三是中国传统风景园林擅长于小尺度的园林设计,对宏观、中观层面的规划设计,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还处于探索之中,这是重塑中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形象、形成风景园林教育中国学派的重要契机,值得我们努力奋斗。另外,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部分教师也有较深厚的研究积累,这也成为另一个可以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 (三)专业教育特色华理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不仅要依托学校理工科学科群优势,不断加强该专业的科学性、理性特色,而且面向日益提升的大众审美水平,我们也需要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在风景园林细部设计、景点设计上不断提升艺术设计水平。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交叉点,可以实现多个专业的交融共生,如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等,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科群优势。 (四)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架构风景园林具有的艺术和科学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风景园林教育在知识结构上将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组成的跨学科领域多元化发展。在学生培养目标上,本专业可以以KAQP为基础框架,进行制订。K指知识(Knowledge),A指能力(Ability),Q指素质(Quality),P指人格(Personality),Q与P内涵基本一致,二者可以结合,形成由知识、能力、素质/人格构成的KAQP人才培养模式。风景园林本科阶段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般会经历认知、理解、应用、综合4个学习阶段。将4阶段与KAQP相对应,可以建立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培养的目标结构,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五)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面向风景园林专业的应用性特点,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一方面,在优化完善校内师资队伍的同时,通过双导师制、讲座教授等灵活的机制,并给予一定的正式身份,吸引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有一定理论研究水平的大师级设计师,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需要多渠道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利用短学期、寒暑假等相对集中的时间段,为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创造机会。教学方法上,应加强师生互动及讨论式教学,特别是在研究生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多种形式,如Studio、Workshop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针对实际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 作者:温全平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林学论文:农林学科特色舞台艺术教育探析 1农林院校深化艺术教育的问题和困难 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以设立农林学堂为主要标志;建国后,在高度计划体制下建立独立设置的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单科性的高等农林院校承担高等农林教育任务。60年的高等农林教育,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困惑。一是高等农林院校生源艺术修养不高。由于受到一些世俗偏见和国民功利化倾向的影响,重点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都在重点批的最低线,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质量更是难以令人满意,高等农林院校录取的生源都处在同类招生层次的最低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给高等农林教育带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生源质量和办学规模有所提高。但是,市场化的取向,要素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在配置高等农林教育资源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对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强烈取向,使高等农林教育处于不利地位,高等农林院校招收的学生,农村及边远山区生源比例较高,多数学生从小缺乏艺术教育和人文熏陶,更谈不上艺术方面的系统训练,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基础较弱。二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不浓。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教育革命的群众运动中产生的,这一时期较多地借鉴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设置单科性专门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计划性。高等农林教育一直白成体系,与理、工、商、医类高等学校相比,由于学科和服务面向的特殊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大多院校远离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这些学校办学规模较小,学科专业单一,仅有农林类专业,人文社科类学科少见,不可能形成学科交叉渗透和对学生多种学科的熏陶和感染,也就谈不上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样形成的那种无形的、相对单调的校园环境,严重影响着学校的人文艺术氛用。高等农林院校经过l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学科专业数量急剧增长,新上了人文社科及艺术类专业,但学科专业水平不高。学校人文艺术氛同的形成绝非朝夕之功,文化积累有其自身的规律,更何况学校的传统和特色有其发展惯性;在短期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难以与其他高校同日而语。农林院校深化艺术教育的问题和困难不少。 2《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 浙江农林大学建校于1958年,是浙江省一所以农林学科为特色,涵盖农学、工学、文学、理学、法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在校生23000余人的省属本科院校。浙江农林大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文化艺术实践的典型成果。作品也许还略显稚嫩,但她如实记载了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和开创性的校园先锋文艺。2008年5月,撰写《茶人j部曲》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科带头人王旭烽教授携200余名师生创作了舞台剧《中国茶谣》。《中国茶谣》具有典型的“农林”学科特色,是一种带有民族性的舞台艺术呈现形式,融合了民歌、舞蹈、茶艺、器乐演奏以及民俗文化。表演共分为十个部分,即喊茶、采茶、禅茶、下茶、仙茶、施茶、会茶、讲茶、礼茶、祝茶,分别向观众呈现了茶叶的形成过程以及与茶有关的文化故事。学校艺术团学生参演了采茶、下茶、施茶、会茶,讲茶。其中,采茶和会茶由校艺术团舞蹈队和礼仪模特队的同学出演,下茶、施茶与讲茶由梵风剧社的同学出演。采茶中愉悦轻快的采茶舞和会茶中清新独特的盖碗舞,体现了茶的民俗唯美。下茶、施茶与讲茶中戏剧性的表演形式体现了茶的民族精髓,使得整台演出淋漓尽致。2008年5月15日,《中国茶谣》在杭州大剧院进行了专场试演,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18届会议的几百位各国人士观看了这台独具东方魅力的的演出。2008年5月28日,《中国茶谣》舞动在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首届陆羽茶文化节的舞台上。2009年12月27日,《中国茶谣》(正式版),在浙江农林大学影剧院进行首次校内公开演出。80分钟的时间里,我校茶文化学院和艺术团梵风剧社的200多名师生演绎了舞台魅力非凡的《中国茶谣》,表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给在座的每一位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的听觉享受。同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江省文化部门的领导与学校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茶谣》的舞台呈现,从创作到排练,200多名师生都伞身心投入其中,点点滴滴,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那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和悠扬的歌声似乎仍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这歌声不仅唱出了大学生明朗、清新和欢快的青年时代,也表达了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是学生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一次高水准的展示。 3成效及探讨 《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体现出j个特点,即艺术欣赏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意义;流行元素与经典内涵相结合,突出主旋律;营造文化氛同和提升文化品位相结合,突出精神内核。该剧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大学生容易找到艺术感觉,在一定程度克服和弥补了学生文化艺术人才的不足。贴近学生实际的创作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高雅的品味和隽永的意境,其强大的震憾力和激励作用是其它思想教育和政治鼓动所难以企及的;而且学生的认同感好,不断激发学生的艺术想像,诉说自己的情怀,激荡学生的心灵,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文化感染力教育、引导学生,大学生在艺术与文化的享受中接受了真善美的启迪和陶冶。大学生作为校园文艺活动的主体,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审美鉴赏力和审美体验。正如我校一位校园戏剧爱好者所说:“我喜爱戏剧,甚至于在中学时代就痴情于它,这是因为它富有意蕴的道白与丰富生动的体姿语言,还因为它悬念化的故事情节浓缩人间万象,生活命运;更因为它能使我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达到思想的共鸣和精神的交流。”从感官直觉的悦耳悦目,到对审美对象蕴含内涵的领悟、品味,进而上升到对世界、对人生的思想领悟、精神畅游。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欣赏、艺术学习、艺术交流的核心在于精神境界的升华。人们常说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理想的殿堂,而文化艺术的内核正是建构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探索的创造精神,艺术欣赏的自由精神、文化兼容并蓄的宽容精神以及艺术和凿所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这正是大学精神所致力追寻的。浙江农林大学着力开展《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体现了高稚、健康的内容与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相统一;因地制宜、百花齐放与自娱性、欣赏性、示范性相统一;内容的思想性、学术性与艺术性、娱乐性相统一,寓教于乐,在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中推动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另外,这样的艺术创作与实践,又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学生的专业思想,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近几年,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和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教学质量和以艺术素养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学校,它是一座知识城,也是一座文化城。学生艺术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大学与社会的互动,使学生秉有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百花齐放的大学文化艺术活动使它更充满智慧的灵性和艺术的光芒。《中国茶谣》以其特有的魅力建构起了大学生感悟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校园与社会的自由灵动和新型空问,同时在发挥高校作为文明源的文化辐射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走向礼会,走向成熟。 林学论文:林学思想与人工营造森林论文 摘要: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长达数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完整的林学思想,其林学思想核心为政府管理森林,人工造林为该思想前提,发挥森林防护作用为该思想要素,国家经营森林生产为该思想目的。 一、倡导人工营造森林 由于农民家庭生活环境的熏陶,使早年的孙中山已初步掌握了人工植树方法。特别是兄长孙眉在檀香山以农、林、牧业发家致富,也给孙中山以一定的影响。1883年,时年17岁的孙中山从檀香山回国时携带酸豆树籽种在自家院内,现这棵百年老树已是郁郁葱葱,仿佛正在昭示世人,它本身就是孙中山人工造林实践的出发点。1890年,孙中山开始着手在家乡筹备人工造林,他对广东香山无林区进行了初步调查,提出要将香山东南一带“秃然不毛”(1)之山,“植果以收利,蓄木以为薪”。面对当地农民只知砍伐,而不知种植林木的愚昧无知状况,他利用假期,在家乡种植桑树,为父老乡亲提供样板,居然初见成效。 孙中山在香山倡导植树时,又上书清朝官吏,推荐自己制定的植树造林方案。即:1、“凡于沙漠之区,开河种树”。2、“其余花果草木,审察土宜,于隙地广行栽种”。3、及时预防“谷蟊木蠹”。(2)至此,孙中山完成了第一个植树造林方案。 1915年,为提高全民植树意识,统一全国人工植树时间,孙中山建议北洋政府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获得赞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法定的植树造林节日。1916年,孙中山视察绍兴,大声疾呼“譬彼高山,胡不栽森林”。(3)作为一位日理万机的革命家,孙中山能够随时随地倡导人工植树造林,亲自参加人工植树活动,制订人工造林计划,提倡设立国家植树节,这充分体现了他对人工植树造林的重视,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二、政府设立林业管理机构 早在1890年,孙中山就呼吁成立农学会,作为林学理论研究机构。时隔不久,他在广州正式成立农学会。作为秘密革命机关的农学会,在进行革命活动时,也考察了外国农林事业,研究近代林学理论。尽管数年后农学会被清廷破坏,但它具有破天荒的重大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林学研究机构。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设置国家林业管理机构,中央内务部负责农林事务;在地方设置南京府劝业科,负责“山林土地事项”。(4)使南京临时政府初步建立了层次完整的林业管理体系。孙中山辞职后影响北洋政府在中央设立农林部。孙中山在北京与袁世凯会谈时;商定农林部可以暂时“伐采森林”,(5)解决国家财政困难。 1920年下半年,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自兼内政部长,明令农务局“培植及保护森林”。(6)后农务局并为第二司,继续主管“农业、林业之保护、监督、奖励及改良事项。”(7)此时,孙中山在政府设立林业管理机构,基本上还都属于西方政府机构的形式模仿。 1922年9月,孙中山在《筹备改组国民党宣言》中除继续主张“……森林、水利及其他大规模之工商业,应属于全民者,由国家设立机关经营管理之”,又进一步提出“并得由工人参与一部分之管理权”(8)的新主张,该主张实际上已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色彩,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林学理论上的反映,惜其未能贯彻执行。 在实际运作中,孙中山设立的林业管理机构曾出现个别人员素质较差、影响工作效率的现象。1924年,孙中山广东革命政府为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颁布《考试条例》,规定应聘林业机构荐任文官者必须参加森林化学、森林工学、森林测量、森林动物学、森林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林政学、树病学、造林学、昆虫学、森林保护及管理法、植物生理学等科目书面初试,合格后再参加相同科目口头复试,最终合格者方可为荐任文官。(9) 三、国家经营林业生产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以在野党领袖身份,用英文给《大陆报》撰文,主张“凡……森林各业,均应收归国有。”(10)其所产利益作为国家税源,用于行政、教育、慈善等事业经费。在数月后的一次演讲中,他进一步指出“今日中国地主、资本家眼光尚浅,知保守而不知进取,野山荒地尚多无主之物,一般平民间亦有自由使用之权,即如樵采游牧,并无禁止之例。若在欧洲,则山野荒地皆为资本家所领有,他人不能樵采游牧于其间也”(11)而一但中国地主,资本家效仿欧洲,就会垄断山林,操纵民生,到那时再采取补救措施,为时已晚,应当事前加以预防。1920年,孙中山提出预防地主、资本家垄断山林的具体方法,即国家经营林业生产。他在《地方自治实行法》中说:“凡山林……悉归公家所有,由公家管理开发。”“其数年或数十年乃能收成者,如森林、果、药等地,宜由公家管理。开荒之工事,则由义务劳动为之。”(12) 1923年,孙中山开始实施国家经营林业生产政策,在一系列法令、法规中规定:在都市内,果园、苗圃征收千分之十五地价为普通地税,随着土地增值,按超过原地价的百分比征税,但每亩地价不到二百元者免征增值税。(13)国有山林均准人民承垦,承垦年限“树林地一千亩未满者二年,一千亩以上二千亩未满者三年,二千亩以上三千亩未满者四年,三千亩以上四千亩未满者五年,四千亩以上五千亩未满者六年,五千亩以上一万亩未满者七年,一万亩以上者九年。” (14)每亩地价七角,提前完成垦荒植树造林者可按比例减其地价。 1924年1月,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山林川泽之息”“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应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卫生等各种公共之需要。”“本县资力不能发展兴办者,国家当加以协助。其所获纯利,国家与地方均之。”(15)上述规定,孙中山在手书《建国大纲》中再次予以肯定。孙中山自视《宣言》和《大纲》是最权威和经典著作,国家经营林业生产、全民占有林业效益的设想,就成为孙中山最具代表性的林业政策之一了。 四、发挥森林防护作用 前面已经述及,孙中山很早就认识到森林能够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他早年在香山提倡植桑,就是为了保持水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中山发挥森林防护作用的思想日益完善成熟。 1918年,孙中山在谋求发展中国经济的同时,谋求防止华北、华中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他在著名的《建国方略》中号召“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16)可以说,这是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的最早雏形,我们不仅实践了孙中山计划,而且大大超过并完善该计划。 1924年,孙中山系统演讲《三民主义》,指出“至于防水灾的治本方法是怎么样呢?近来的水灾为什么是一年多过一年呢?古时的水灾为什么是很少呢?这个原因,就是由于古代有很多森林,现在人民采伐木料过多,采伐之后又不行补种,所以森林便很少。许多山岭都是童山,一遇了大雨,山上没有森林来吸收雨水和阻止雨水,山上的水便马上流到河里去,河水便马上泛滥起来,即成水灾。所以要防水灾,种植森林是很有关系的,多种森林便是防水灾的治本方法。有了森林,遇到大雨时候,林木的枝叶可以吸收空中的水,林木的根株可以吸收地下的水;如果有极隆密的森林,便可以吸收很大量的水,这些大水都是由森林蓄积起来,然后慢慢流到河中,不是马上直接流到河中,便不至于成灾。所以防水灾的治本方法,还是森林。”“要能够防水灾,便先要造森林,有了森林便可免去全国的水祸。我们讲到了种植全国森林的问题,归到结果,还是要靠国家来经营;要国家来经营,这个问题才容易解决。”“这种防旱灾的方法,要用全国大力量通盘计划来防止。这种方法是什么呢?治本方法也是种植森林。有了森林,天气中的水量便可以调和,便可以常常下雨,旱灾便可以减少。”“所以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的大规模森林。”(17)勿庸赘言,演讲分析了森林与防止水旱灾害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国家经营森林事业的重要意义。在百废待兴、愚昧落后的旧中国,孙中山能够把林业放到水土保持、防止灾害的高度去认识,十分罕见,时人无出其右者。 《三民主义》演讲没有最终完成,孙中山赴韶关督师北伐。军务繁忙中,他发现南华寺周围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当即交给长老一百元植树款,让他在寺外植树,保护生态环境。 总而言之,孙中山的林学思想是近代中国最进步、最革命的林业科学体系,它借鉴了西方林学理论精华,又有孙中山的许多首创。该林学思想的完成,为中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为纪念致力于发展中国林业事业的孙中山先生,将3月12日他的忌日定为植树节。 林学论文:林学思想研究论文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长达数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完整的林学思想,其林学思想核心为政府管理森林,人工造林为该思想前提,发挥森林防护作用为该思想要素,国家经营森林生产为该思想目的。 一、倡导人工营造森林 由于农民家庭生活环境的熏陶,使早年的孙中山已初步掌握了人工植树方法。特别是兄长孙眉在檀香山以农、林、牧业发家致富,也给孙中山以一定的影响。1883年,时年17岁的孙中山从檀香山回国时携带酸豆树籽种在自家院内,现这棵百年老树已是郁郁葱葱,仿佛正在昭示世人,它本身就是孙中山人工造林实践的出发点。1890年,孙中山开始着手在家乡筹备人工造林,他对广东香山无林区进行了初步调查,提出要将香山东南一带“秃然不毛”(1)之山,“植果以收利,蓄木以为薪”。面对当地农民只知砍伐,而不知种植林木的愚昧无知状况,他利用假期,在家乡种植桑树,为父老乡亲提供样板,居然初见成效。 孙中山在香山倡导植树时,又上书清朝官吏,推荐自己制定的植树造林方案。即:1、“凡于沙漠之区,开河种树”。2、“其余花果草木,审察土宜,于隙地广行栽种”。3、及时预防“谷蟊木蠹”。(2)至此,孙中山完成了第一个植树造林方案。 1915年,为提高全民植树意识,统一全国人工植树时间,孙中山建议北洋政府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获得赞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法定的植树造林节日。1916年,孙中山视察绍兴,大声疾呼“譬彼高山,胡不栽森林”。(3)作为一位日理万机的革命家,孙中山能够随时随地倡导人工植树造林,亲自参加人工植树活动,制订人工造林计划,提倡设立国家植树节,这充分体现了他对人工植树造林的重视,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二、政府设立林业管理机构 早在1890年,孙中山就呼吁成立农学会,作为林学理论研究机构。时隔不久,他在广州正式成立农学会。作为秘密革命机关的农学会,在进行革命活动时,也考察了外国农林事业,研究近代林学理论。尽管数年后农学会被清廷破坏,但它具有破天荒的重大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林学研究机构。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设置国家林业管理机构,中央内务部负责农林事务;在地方设置南京府劝业科,负责“山林土地事项”。(4)使南京临时政府初步建立了层次完整的林业管理体系。孙中山辞职后影响北洋政府在中央设立农林部。孙中山在北京与袁世凯会谈时;商定农林部可以暂时“伐采森林”,(5)解决国家财政困难。 1920年下半年,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自兼内政部长,明令农务局“培植及保护森林”。(6)后农务局并为第二司,继续主管“农业、林业之保护、监督、奖励及改良事项。”(7)此时,孙中山在政府设立林业管理机构,基本上还都属于西方政府机构的形式模仿。 1922年9月,孙中山在《筹备改组国民党宣言》中除继续主张“……森林、水利及其他大规模之工商业,应属于全民者,由国家设立机关经营管理之”,又进一步提出“并得由工人参与一部分之管理权”(8)的新主张,该主张实际上已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色彩,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林学理论上的反映,惜其未能贯彻执行。 在实际运作中,孙中山设立的林业管理机构曾出现个别人员素质较差、影响工作效率的现象。1924年,孙中山广东革命政府为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颁布《考试条例》,规定应聘林业机构荐任文官者必须参加森林化学、森林工学、森林测量、森林动物学、森林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林政学、树病学、造林学、昆虫学、森林保护及管理法、植物生理学等科目书面初试,合格后再参加相同科目口头复试,最终合格者方可为荐任文官。(9) 三、国家经营林业生产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以在野党领袖身份,用英文给《大陆报》撰文,主张“凡……森林各业,均应收归国有。”(10)其所产利益作为国家税源,用于行政、教育、慈善等事业经费。在数月后的一次演讲中,他进一步指出“今日中国地主、资本家眼光尚浅,知保守而不知进取,野山荒地尚多无主之物,一般平民间亦有自由使用之权,即如樵采游牧,并无禁止之例。若在欧洲,则山野荒地皆为资本家所领有,他人不能樵采游牧于其间也”(11)而一但中国地主,资本家效仿欧洲,就会垄断山林,操纵民生,到那时再采取补救措施,为时已晚,应当事前加以预防。1920年,孙中山提出预防地主、资本家垄断山林的具体方法,即国家经营林业生产。他在《地方自治实行法》中说:“凡山林……悉归公家所有,由公家管理开发。”“其数年或数十年乃能收成者,如森林、果、药等地,宜由公家管理。开荒之工事,则由义务劳动为之。”(12) 1923年,孙中山开始实施国家经营林业生产政策,在一系列法令、法规中规定:在都市内,果园、苗圃征收千分之十五地价为普通地税,随着土地增值,按超过原地价的百分比征税,但每亩地价不到二百元者免征增值税。(13)国有山林均准人民承垦,承垦年限“树林地一千亩未满者二年,一千亩以上二千亩未满者三年,二千亩以上三千亩未满者四年,三千亩以上四千亩未满者五年,四千亩以上五千亩未满者六年,五千亩以上一万亩未满者七年,一万亩以上者九年。” (14)每亩地价七角,提前完成垦荒植树造林者可按比例减其地价。 1924年1月,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山林川泽之息”“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应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卫生等各种公共之需要。”“本县资力不能发展兴办者,国家当加以协助。其所获纯利,国家与地方均之。”(15)上述规定,孙中山在手书《建国大纲》中再次予以肯定。孙中山自视《宣言》和《大纲》是最权威和经典著作,国家经营林业生产、全民占有林业效益的设想,就成为孙中山最具代表性的林业政策之一了。 四、发挥森林防护作用 前面已经述及,孙中山很早就认识到森林能够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他早年在香山提倡植桑,就是为了保持水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中山发挥森林防护作用的思想日益完善成熟。 1918年,孙中山在谋求发展中国经济的同时,谋求防止华北、华中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他在著名的《建国方略》中号召“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16)可以说,这是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的最早雏形,我们不仅实践了孙中山计划,而且大大超过并完善该计划。 1924年,孙中山系统演讲《三民主义》,指出“至于防水灾的治本方法是怎么样呢?近来的水灾为什么是一年多过一年呢?古时的水灾为什么是很少呢?这个原因,就是由于古代有很多森林,现在人民采伐木料过多,采伐之后又不行补种,所以森林便很少。许多山岭都是童山,一遇了大雨,山上没有森林来吸收雨水和阻止雨水,山上的水便马上流到河里去,河水便马上泛滥起来,即成水灾。所以要防水灾,种植森林是很有关系的,多种森林便是防水灾的治本方法。有了森林,遇到大雨时候,林木的枝叶可以吸收空中的水,林木的根株可以吸收地下的水;如果有极隆密的森林,便可以吸收很大量的水,这些大水都是由森林蓄积起来,然后慢慢流到河中,不是马上直接流到河中,便不至于成灾。所以防水灾的治本方法,还是森林。”“要能够防水灾,便先要造森林,有了森林便可免去全国的水祸。我们讲到了种植全国森林的问题,归到结果,还是要靠国家来经营;要国家来经营,这个问题才容易解决。”“这种防旱灾的方法,要用全国大力量通盘计划来防止。这种方法是什么呢?治本方法也是种植森林。有了森林,天气中的水量便可以调和,便可以常常下雨,旱灾便可以减少。”“所以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的大规模森林。”(17)勿庸赘言,演讲分析了森林与防止水旱灾害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国家经营森林事业的重要意义。在百废待兴、愚昧落后的旧中国,孙中山能够把林业放到水土保持、防止灾害的高度去认识,十分罕见,时人无出其右者。 《三民主义》演讲没有最终完成,孙中山赴韶关督师北伐。军务繁忙中,他发现南华寺周围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当即交给长老一百元植树款,让他在寺外植树,保护生态环境。 总而言之,孙中山的林学思想是近代中国最进步、最革命的林业科学体系,它借鉴了西方林学理论精华,又有孙中山的许多首创。该林学思想的完成,为中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为纪念致力于发展中国林业事业的孙中山先生,将3月12日他的忌日定为植树节。
设计管理论文:EPC合同模式下业主限额设计管理办法探讨 摘要:国内石化行业的工程项目建设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管理模式,逐渐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对于此合同模式下,业主方如何通过限额设计做好投资控制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限额设计 石化项目 epc总承包 价值工程 0 引言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简称epc)总承包模式即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工程建设所有阶段的全部工作,在约定的合理工期内,最终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合同技术附件约定质量合格的工程项目。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一般会按照批准的基础设计概算控制整个工程总投资,并参照其中各装置单元建设投资,以合同价格的形式分配给各epc合同包,随着合同的签订,也将投资控制风险转移至epc承包商。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除业主在工程总投资超出概算方面的风险,在epc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及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都需要业主做到高效管理、有效控制。而在项目投资影响的诸多因素中,作为龙头的设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据统计分析在基础设计阶段,其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详细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约为5%~35%。很明显,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以前设计阶段,限额设计就是设计阶段有效的关键措施。 所谓的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基础设计,按照批准的基础设计总概算控制详细设计施工图预算,同时各专业要在保证达到施工功能前提下,按所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严格控制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虽然我国很早就在各个行业基建项目提出限额设计,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甚理想。这需要业主与设计方共同配合,用有限的资金投入取得最佳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工程实行了epc总承包模式后,设计人员已经转变观念,具有了经济意识,会自觉的在合同总价内节省投资。对业主方,epc总承包合同总价内的限额设计对于控制项目总投资意义较小,若控制不善,还会造成运行费用的增加,这就需要业主项目管理团队在推行限额设计时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好推行限额设计的技术基础性工作,加强限额管理,实行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1 做好基础设计阶段限额管理 实行epc总承包模式后,在不产生合同变更的条件下,进入详细设计阶段时总的投资费用已基本确定,这就要求在此合同模式下详细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预前管理。其中首要手段就是做好对整个项目投资影响最大的基础设计阶段限额管理。 1.1 将审定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及工程量进行投资分解,按照各单位工程或专业工程划分,设立限额设计目标。限额设计的目标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及有关概预算基础资料的合理取定,通过层层分解,实现了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也就同时实现了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为配合限额设计目标的完成,设定技术上不应突破的限制值,编制项目工程统一规定,对于主要的技术要求、选材标准、配置要求做出限制,并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 1.2 因在限额设计中技术处于主导地位,经济处于支配地位,基础设计中要重视方案选择,对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未落实的技术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细化。推行价值管理,利用价值工程原理v=f/c,合理分析各种方案的功能评价值(f)、充分分析全生命周期成本(c)、综合评价功能价值(v),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的实现项目的必要功能,从而保证限额设计的有效实施。 1.3 从本质上讲,限额设计就是控制工程设计标准、控制总的工程量。在基础设计阶段,应根据《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shsg-033-2003的深度提交设计文件及工程量清单,其中的工程量表要求设计单位造价专业人员会签,让造价人员及早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将技术和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及时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对比,能动地影响设计。从而保证用于epc总承包招标的基础设计文件深度满足招标要求并做到尽可能完善,同时编制的概算尽可能详实,对后续的项目执行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2 控制详细设计阶段合同变更 采用epc总承包合同模式之后,投资额以合同总价的形式转移至epc总承包商方面。故在epc总承包商招 及合同执行过程中,做好合同变更的预防及控制工作。在此阶段,业主的限额设计管理主要体现在设计变更的管理控制方面。通过对设计变更的有效控制,一方面避免引起过多的合同变更,直接影响项目总投资,一方面对附带合同变更的设计变更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2.1 在招标阶段,通过技术与经济的多方面权衡,综合评比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选择最优投标方案,减少因合同本身造成的详细设计阶段非技术性合同变更。 2.1.1 加强投标文件中缺项、漏项的评审:若投标文件中产生的缺项、漏项不会使整个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投标人在澄清、说明和补正中已承认并承诺由其承担该漏项费用,可将该项对应的所有报价中最高报价计人其评标价中,但如中标,该费用不予增加。避免合同签订后出现合同纠纷,引起费用增加。 2.1.2 加强投标技术文件中工程量及计费价格的评审。审查投标技术文件中工程量是否与招标文件、基础设计文件中的工程量对应,单价的取费是否合理。防止降低工程量,而大幅提高单价现象的出现。便于执行过程中出现合同变更时,控制总变更费用。 2.2 在详细设计开始前,做好设计输入、边界条件的落实及工程统一规定更新维护,减少因业主输入条件变化、业主工程标准调整引起的合同变更。这也是业主限额设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由设计直接原因引起的变更占3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充、修改的占22%;由于设备提资有误,造成现场到货设备与设计不符发生的变更占18%;由于业主根据生产需求和使用条件提出的变更占13%;由于材料采购原因引起的变更占9%;由业主根据国家规定、企业统一要求提出的变更占4%,其中业主方提出变更的占到了17%。诚然,业主方引起的设计变更,可能节省投资费用,也可能造成投资增加,从而对限额设计带来负面影响。一般情况下,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同阶段的变更,其费用损失相差很大。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少。在epc合同模式下,业主提起的变更会直接引起合同变更,对于项目投资带来负面影响。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就需要在详细设计开始前或者初期在基础设计文件的基础上校核全厂系统、各专业界区条件,项目主要工艺物料、蒸汽、水平衡,维护更新项目工程统一规定,并通过设计开工会调整确定输入条件、工程设计标准,将变更损失降低至最低。 2.3 在详细设计过程中及现场施工阶段,做好设计变更的控制管理。即使业主2.2条内容做的多么充分,工程实施过程中也难免出现各式各样的设计变更。因设计处于龙头位置,多数的合同变更是由设计变更引起的,对此阶段设计变更的辨别、评估分析,控制设计变更数量是业主的限额设计管理的关键。 首先,对此阶段的设计变更进行技术审查,防止epc总承包商设计冒进,保证工程质量。在epc承包商内部费用控制指标的限制下,各专业会按照标准规范的底限进行设计,原本标准规范就是一个最低标准,仅能够满足标准规范称不上一个好的工程设计,这需要在设计变更的审查中注意业主工程统一规定的落实。此审查原则对详细设计图纸同样适用,从而保证建设工程满足合同要求的相关指标,并最大限度保证质量的优越。 对于重大设计变更,在技术方案可行性审查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设计变更的影响范围进行判定,控制变更范围,减少联锁反应。同时要求承包商提供变更建议方案,补充说明技术经济优选的过程。epc总承包合同不像epc/turn key合同对试运行承担全部责任,epc总承包商在试运行阶段仅承担技术服务。在设计变更的审查中要注意防止通过设计变更将建设成本转移至试运转费用及生产成本。通过价值工程分析,全生命周期内分析成本,择优选用变更方案。 其次,评估设计变更是否存在引起合同变更的风险。对具有合同变更潜在风险的设计变更,首先对业主合同管理部门进行合同变更预警;同时要求承包商编制详细的合同变更建议方案。在合同变更建议方案中要明确变更内容、变更带来的对质量、进度、费用的影响。由业主方对合同变更建议方案进行评审,包含上述设计变更的技术审查。以合同约定的技术质量要求及项目工程统一规定约定的标准为准则,从技术、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充分论证,确定是否实施变更。一般情况下,应将总的合同变更费用控制在该装置单元建设投资或者epc合同价格的10%以内。 3 做好项目统筹计划 综合性的石油化工项目,会有多个装置单元组成,考虑承包商工作负荷,会对整个项目进行合同包划分,由不同的epc承包商来承建。另外,众所周知,项目管理的三大要素,质量、进度、费用是相辅相成的,若一味强调进度,会同时带来费用的大幅增加。这就需要业主方制定项目总体计划,根据开试车计划安排,有序设置各epc总承包合同的完工时间。避免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强调进度而造成合同价格或设计变更甚至合同变更的增加。若进度计划要求不合理,承包商会在投标报价阶段加入相应的风险费用,如在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保守设计来保证进度,而这些成本无疑会转嫁至投标阶段的报价中,从而保证承包商的收益。这样会反过来影响基础设计阶段工程量清单,造成本文1.3条所要求的工程量清单无实际参考意义,同时会带来2.1.2条招评标时的风险。 4 结语 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的重点、关键环节,但在epc合同模式下,业主不能过多的干预承包商的工作,且承包商追求利益最大化,业主在此阶段的设计投资控制处于被动阶段。故需要将管理中心前移,利用限额设计落实基础设计深度及工程量、概算准确度,同时在epc阶段,对于设计方案、设计变更等重大事项、关键节点利用价值工程进行限额设计管理。 随着我国大型项目越来越多的实行epc合同模式,业主在转移投资控制风险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管理的针对性,利用限额设计提高项目投资管理成效,使项目总投资处于业主的有效控制之下。 设计管理论文: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为了提升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并且保证建设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急需找出和分析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文从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制定出了解决工程设计管理问题的具体策略。以此为建设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管理;问题对策 管理是建设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保证了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良好的管理策略能够使建设工程更加符合标准,在市场中也能够形成更加优质的竞争实力。但是,现阶段工程设计在招投标中出现了问题,质量和设计收费阶段也出现了纰漏。因此,建设单位应该重点关注工程设计的管理。下文,着重针对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解决的具体策略。 一、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设计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工程设计招投标主要有三个问题,即招标未按规定、化整为零规避招投标、招投标虚假。建设项目通常为时间紧迫的项目,工程为赶时间完成任务未组织招标,而是直接要求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同时,建设单位把整体工程分解为多个子项目工程,使得每一个子工程项目在招标范围之外,就出现了规避招标的问题。另外,单位招标时,招标负责人虚假信息,未在规定范围内消息,限制了招标信息的公开。更严重的投标人之间恶意串通,导致招标流程形式[1]。 (二)工程设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工程设计质量主要有两个问题,即超出范围承揽业务、工程设计涉及违法现象。通常,工程设计的难度比较大,但是很多建设单位在招标中仅能提出关于行业的类别。也未明确规定自身的行业所属。这样在进行工程设计管理时,很多不具备承揽业务范围的行业进行设计。另外,在农建设项目中,出现很多违法转包的现象。县级的设计单位没有较高的设计资质,大型的设计建设项目就无法承揽。招标异地设计单位就会出现数据缺少的问题,导致设计成本的不断提升,在把设计任务交给县级的设计单位,就出现了质量没有保证的工程设计。 (三)工程设计收费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阶段有相关的工程设计收费标准,但是工程设计收费还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另外,工程设计的专业性技能比较强,往往建设单位缺少对工程设计收费的关注,导致很多建设单位的缺少真实性和准确性。通常把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的数据作为依据,出现设计费用较高的问题[2]。 二、解决工程设计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完善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具有特殊性,因此应该科学合理规划,准确计划出项目具体内容。为工程设计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在此过程中就应该较少进行行政指令干涉。因此,应该完善和健全公共资源的交易,设立相应的平台体系。在明确设计规定的建设项目之后,急需进入交易平台。交易平台中需要完成项目报名、资格审定、招标答疑、中标公示等程序,进而有效管理和监督工程设计的招标程序。由此可见,完善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管理制度是解决工程设计管理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加大对工程设计的审计监督力度 针对出现的违法转包等问题,就应该积极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须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项检查和监督。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合法处理,追究责任人的的责任。同时,还须关注项目工程的关键性环节,工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该强化监督,对整个过程实行跟踪审计和监督。另外,还须关注中介机构,审查中介机构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从而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3]。 (三)提高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 提高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即提高意识、强化学习培训。现在实行的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很多部门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管理出现冲突。因此,应该提高建设单位的意识,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须从提升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角度出发,有效开展工作。同时,须转变单位管理的领域,减少行政管理的局限。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建设单位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因此,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标准要求的认知,提升招标等相关业务水平,进而符合建设单位发展的需要。 三、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应该重点关注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工程设计招投标、工程设计质量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三个角度出发,准确找出三个阶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之后完善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管理制度、加大对工程设计的监督审计力度,并提高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保证建设单位在市场竞争中更加具有竞争力。实现建设项目工程的持续发展。 作者:都剑锋 单位:中科信工程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管理论文: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设计管理 摘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房地产业高调崛起,并逐步实现了住宅产业化目标。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转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加强烈。本文以建筑室内精装修为基本出发点,并结合实际案例,系统的论述了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设计管理的要点,希望可以对进一步规范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设计管理,提升设计管理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建筑;室内精装修;设计管理 1引言 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与简单的装修工程相比,所使用的材料性能好、价格相对较高,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同时兼顾使用功能。随着人们对建筑室内装修的效果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设计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室内精装修的质量,同时还会对室内精装修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建筑室内精装修设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设计管理要点 本文所选取的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包括方案设计阶段管理、施工图设计阶段管理,以及项目验收阶段的管理。其中方案设计阶段的管理重点论述的是设计任务书编制及设计供应商选择,而施工图设计阶段管理重点阐述的是设计图纸优化以及审查,最后项目验收阶段重点论述了装修项目设计质量管理,并引入了限额设计的概念。 2.1设计任务书编制与设计供应商选择 在编制设计任务书时一定要全面的收集各种资料信息,为设计任务书编制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一份相对完善的设计任务书应该包含有工程概况、设计内容、设计风格、装修标准、装修技术与设备以及成本预算等内容。本项目的设计风格主要为新古典主义高层住宅,并且在延续建筑中采用了ArtDeco设计风格,项目用地面积高达65996平方米。而该项目案例中的设计内容需包括主推户型样板房设计,项目配套会所包括售楼处的设计以及项目公用部位诸如电梯厅、走道以及门厅等装修设计。 2.2设计图纸优化与审查管理 由于论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设计工作任务量大且复杂,需要各种专业的设计人员的密切配合,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介入参与到室内精装修设计中,增强设计图纸的深度和广度,对设计方案的细节部分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且设计方案包括硬装设计以及软装设计都必须根据国家行业设计规范饭和验收规范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其切实符合国家及项目所在地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特别注意软装设计方案的优化,根据市场需求,对装修色彩、样式进行适时的调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2.3设计材料管理 设计材料是关乎设计成效的重要因素,室内精装修工程对设计材料质量和性能要求更高。设计人员在选择设计材料时,应首先考虑材料的实际性能和质量,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和标准挑选合适的设计材料。在确保设计材料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设计材料成本,最大限度的确保装修企业或单位的合法经济利益。 2.4设计变更管理 由于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设计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且复杂,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变更以满足现实的需要。装修设计方案中任何一处变动都会牵涉到各个环节的利益。该项目由于在前期公司后期服务跟进不够,导致设计变更较多。为了保障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公司后期更换了设计单位,并对部分的设计图纸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2.5设计成本管理 设计方案直接决定了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成本的高低,更关乎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建筑室内装修设计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可以采取限额设计的方式对设计资金进行整合和优化,确保资金能够有效利用,减少或避免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此外,由于装修材料价格会随着市场的变动而不断波动,因此,设计材料采购人员应该密切关注装修材料市场,实时掌握市场材料价格变动趋势,并制定完善的设计材料价格体系,同时做好价格差分析及时向有关领导反映,为日后的工程项目结算以及后续工程的成本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提高设计成本控制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为了更好的控制装修项目成本,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建立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设计人员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装修项目预算定额以及费用定额的基础上估算出装修材料费用,并对投资限额进行合理的分解和使用,切实确保装修设计成本满足初步设计愿望。 3结语 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设计管理工作具有多变性、长期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坚守持之以恒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管理的实际需求,适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方案。同时,设计单位应不断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明确各个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范围,督促他们树立成本意识,加强对建筑室内精装修工程设计管理的成本管控,在兼顾设计质量和效果的同时,切实统筹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而促进建筑室内精装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钱建星 单位: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设计管理论文: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综述 摘要: 作为一种集体智慧结晶的建筑工程设计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所有设计工作者的才能,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而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成败。为此,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对策。 关键词: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 基于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建筑领域发展迅速,一系列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出现了新的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而社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设计属于系统化的工程,非常复杂,其要求政府主管部门、业主、设计团队的一致参与。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跟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密切相关,要求有关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真正地搞好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 1审核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中,审核方案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需要立足于全部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全面地审核设计方案。例如,在设计住宅建筑的时候,应当结合客户的实际要求全面地进行思考:立足于配套设计、装修设计、构造设计、安装设计、布局设计、范围规划等,一一地进行仔细地审核,倘若发现存在设计跟总体规划需要不相符合之处,务必要求定期地整改,对于严重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需要进行重新地规划和设计。除此之外,在完成设计方案之后,并非就结束了设计。对于建筑的承建单位来讲,需要跟设计单位有效和紧密地交流。只有建筑的施工者跟设计者兼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才可以大大地提升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再例如,在设计高层建筑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的细节跟总体相适应的是:针对多栋楼房间,应当兼顾楼群间的距离是不是跟消防、地质、光线等各种需要相适应;电梯通道的装修材料、宽度、位置、高度是不是能够实现应急情况下消防验收的标准;外墙与内墙的装修材料是不是影响到人们生活中室内中的光线、空气、温度、气味等一系列要素;设置的消防栓和消防装置是不是跟建筑的内部构造存在冲突,是不是能够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迅速地应急;针对一些具备特殊要求的建筑,其承重能力、区域位置、面积等是不是跟客户的特殊要求相符合。 2探究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经济需求 确立以及执行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不但要求兼顾施工技术环节的可行性,而且还应当对其经济效益进行有效地研究。这是由于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跟经济效益存在直接性的联系,因此探究设计方案的经济需求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其涵盖两个方面,即成本与总体效益。成本问题:设计方案不可以仅仅兼顾建筑的功能设计、实用设计、外观设计等,还应当认真地执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预算,在相应的工程成本范围之内,需要尽可能地进行最为理想的设计。并且,在兼顾这一系列要素最大化的过程中,也应当明确在相应的范围内科学地控制增加的建筑工程成本。例如,对于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的成本来讲,石材幕墙与玻璃幕墙无论是在性能、外观,还是在价格上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总体效益:建筑工程项目兼顾成本问题理所当然,然而,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本身而言,仅仅兼顾成本问题存在非常大的不足之处。倘若为了减少成本支出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减少一些必需的步骤,这会大大地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实用性与安全性,甚至对建筑企业的形象和总体工程效益产生影响。例如,在高层建筑当中,楼层跟楼层间的承重凭借的是楼板厚度,倘若为了节省费用的支出而使楼板的厚度减小,这尽管可以使应用的材料量减少,可是会导致一些质量问题,甚至会导致人身安全问题。为此,在设计建筑工程方案的过程中,务必立足于实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再兼顾经济效益。 3审核建筑工程的施工图 审核施工图指的是在施工方跟设计方交流和沟通好后,施工方结合设计方的设计原理与客户的需要,制定出详尽的施工方案图。施工方案图的质量跟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总体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为此,审核施工图应当执行严格的指标,认真地审核一些细节之处。一是应当检查施工图是不是在施工实践的过程中面临难度,这重点指的是施工实践与设计图面临差异性,出现如此的现象重点是因为施工场地环境的改变,而提高施工难度不仅使施工费用增多,还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务必搞好实际现状跟施工图的调研事项,从而保证施工的正常开展。二是认真地设计施工图纸的细节问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设计的图纸常常面临着不足之处,如此一来会提高场地施工的难度,倘若根据图纸进行施工,那么常常会使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增加;倘若在场地变更设计图纸,那么会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以及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作用。这就需要设计工作者在设计图纸的时候,注意细节问题,对实际的施工方法与施工环境进行重复地模拟,从而设计比较理想的施工图纸,最终便于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会审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 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中,会审图纸是指在审核图纸的时候对开工之前的施工图纸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审。会审的过程不但需要专业工作者的参与,而且还需要施工单位的配合。会审图纸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正常地建筑工程的施工。会审图纸的好处是在进行会审的时候应当激发参与工作者的热情与聪明才智,从而能够集思广益。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地审查图纸,从而实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尽量地使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减少。倘若发现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像是设置的消防装置跟建筑的总体功能不相适应),应当在科学分析的前提条件下,汇集众家之长,分析出最为科学和理想的设计方案,且在总体的施工图当中进行添加。 5变更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 设计并非永恒不变化的,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倘若发现实际情况跟设计方案存在相悖之处,就需要变更设计方案。在建筑施工中,如此的现象非常多见,绝大多数时候是因为设计存在缺陷、临时变更使用的材料等导致的。倘若存在设计的变更,负责设计的部门应当实时地归纳和研究变更之后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图纸,以判断更改之后的设计是不是满足实用性与经济性的需要。改变设计牵涉到业主与设计单位间的建议是不是统一的问题。两方都想尽可能地获取自身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这非常容易导致矛盾的出现。为此,务必实现变更设计额的降低,而这就要求在前期的设计中强化设计管理,从而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并且,在进行变更的时候,应当重视进行合理地变更。合理的变更指的是变更应当有助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避免任何不合理、频繁的、非法的变更。事实上,对于建筑工程设计的变更常常存在不合理的案例。像是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一时糊涂,未曾参考有关的数据指标,如此的变更不但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地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合理性,以及不利于开展之后的验收工作。为此,变更设计需要在科学、合理、正确、规范的基础上进行。 6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建筑工程来讲,设计管理工作非常系统和复杂,牵涉到非常多的专业和领域,往往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对设计的质量产生影响。为此,有关的单位需要注重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事项,实施合理、科学、有效的对策处理设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缺陷,从而优化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推动国内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崔卫波 单位:宝鸡市土木建筑勘察设计院 设计管理论文:电站工程设计管理与控制研究 摘要: 本文结合某电站工程项目现场设计管理实际经验,通过分析、总结设计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关系,提出一系列加强项目管控能力,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理顺了工作思路,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与保障。 关键词: 设计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接口;管理模式 1引言 在发电厂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我们必须协调好现场设计、施工和质量之间的接口关系,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科学高效地按工程进度计划实施。由于发电厂的建设的投资比较大、周期比较长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在发电厂的建设过程中,对其管理极为复杂,现场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1]。在电厂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设计管理是联系其他管理部门的重要环节,同时,设计与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接口管理更是举足轻重。 2设计管理概述 电站工程具有投资大、涉及专业广、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电站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也不同于其他工程,在电厂设计与建造中,设计是基础,是“龙头”。设计管理贯穿于电厂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对项目范围、投资、进度、质量、风险控制具有全局性影响。设计管理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备采购、施工建造、调试启动以及电厂建成后的运行维护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密切相关,对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起到引领性作用[2]。电站项目设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设计进度管理、设计接口管理、设计文件管理和设计澄清及变更管理等[3]。其中,设计接口管理起到连接参建各方及各管理部门与设计之间的桥梁作用。设计接口主要包括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外部接口包括与业主、设计单位、建安承包商的接口,内部接口则主要是与现场其他管理部门的接口包括现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及进度管理等。本文主要介绍设计管理内部接口管理中与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管理的关系。 3设计管理与施工的关系 3.1设计管理配合施工管理的工作 a)辅助施工部审核施工方案,主要审查方案中的图纸是否齐全及是否为最新版本、规范对方案的适用性及版本、参考标准的适用性等,对方案中涉及的计算,审核其选择的参数是符合设计意图;b)信函审核,对承包商发来的信函,如有涉及到设计的问题,辅助施工管理审查,直接或协调设计院对信函中提出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c)审核工作程序,如:混凝土修正程序、凿毛程序、施工缝处理程序等,审核程序的适用范围是否与图纸一致,相关图纸及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d)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包括: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对于重大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采用专题会议审查的方式,邀请各方代表共同审查;e)辅助审核现场加工图和预制图,包括施工总平面图规定的范围内布置的木工加工场、钢筋加工场或砼予制构件加工场等;f)浇筑申请审核,为施工管理部签署开罐令提供支持,审核浇筑申请中土建、安装、电气等图纸的完整性、版本及浇筑区域的设计变更是否关闭、是否有开口项等情况,对施工人员、机具、设备、养护材料准备情况也参与审查;g)组织设计及地质工代查看现场边坡、基坑地质及设计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如开挖后基坑的处理方式,是否需要喷护及采取何种喷护方式;对基坑塌方区域配合施工部及承包商协调设计工代现场确定处理方案,并对处理过程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部门;h)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及施工方案内容,及时与设计院沟通发起设计变更已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对不可避免或发现较晚的问题及时督促设计院处理;i)督促设计院对图纸中的问题尽快发起设计变更单(DesignModificationNotice,DMN),回复各单位发起的设计变更、澄清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j)审核混凝土技术文件,包括混凝土技术规范书,各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试验、参照的建筑材料规程规范等是否满足规范、设计及合同的要求;k)审核施工进度计划与设计进度计划的匹配情况,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需求,结合设计三级进度计划,督促图纸等设计文件按期到场,对设计出图情况可以对现场施工产生影响的区域及时反馈风险。 3.2施工管理配合设计管理主要工作 a)工程设计变更申请单(EngineeringandDesignChangeRequest,E DCR)的审核,对设计部发起的设计变更,及时审查变更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对变更的工程量予以核算等;b)对图纸中表述不清楚的问题,发起或组织承包商发起澄清;c)在子项区域的图纸提出问题,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并在图纸会审时提出;d)配合设计管理审核竣工图。 3.3设计管理如何配合好现场施工的工作 a)要了解现场施工的各级计划(三级计划、年度计划、半年滚动计划、月度计划),掌握现场各个子项施工动态,这样在催缴图纸及跟踪E DCR及DMN文件时就更有依据性、目的性,保障现场施工可以顺利进行;b)要了解所管辖专业现场的施工逻辑、施工工艺及施工难点,从而可以在审核施工方案、审查施工承包商提出的变更申请时有更加清晰的判断;c)协调设计工代与施工管理部、施工承包商甚至施工班组人员多交流沟通,了解现场关于图纸施工的问题和难点,并形成设计经验反馈,尽量使后续设计更加考虑现场的施工需要;d)定期向施工管理部最新的图纸清单、变更清单,并向设计院核实设计文件清单,保证现场施工管理所用设计文件为最新有效版本;e)定期与设计工代、设计院沟通设计图纸、设计变更、设计开口项等文件的更新情况,避免与现场实施计划产生矛盾,出现返工、停工等现象发生,保障现场连续施工。 4设计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4.1设计管理配合质量控制的工作 a)检查和试验计划(InspectionandTestPlan,ITP)审核,对QA/QC部主审的ITP提供技术支持,审核ITP开启区域的图纸及变更情况;b)采购技术文件审核,参照最新版本的图纸中对材料的性能参数要求,辅助审查采购技术规格书;c)不符合项报告(NonconformanceReport,NCR)的审核,对现场发起的NCR从设计管理的角度进行审查,首先对施工管理部的处理方法提出意见,如不同意,可以提出新的处理方法,其次判断是否属于采购物项的供应商的缺陷,如是,可以转至材料管理部,再确定是否需要设计方批准,如需要可转至设计院处理;d)落实图纸中验收标准,对QA/QC提出的图纸中未明确的验收标准问题,及时同设计院沟通确认;e)验收过程中提供图纸清单及设计变更单,在QA/QC某区域子项验收过程中为其提供完整的图纸及变更清单已便于现场验收; 4.2质量控制配合设计管理的工作 a)对设计变更是否发起及以何种方式发起提供建议;b)子项区域的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验收问题、可能存在施工困难等在图纸会审时提出; 4.3设计管理如何配合好现场质量控制的工作 a)建立规范有效版本清单,并与设计院及时沟通保证验收规范的有效性;b)与施工承包商、设计院良好沟通,确保NCR传送至设计院的方案可以一次通过;c)定期向QA/QC部最新的图纸清单、变更清单,并向设计院核实设计文件清单,保证现场施工验收所用设计文件为最新有效版本。 5总结与展望 本论文以某电站工程项目管理为研究背景,通过梳理分析设计管理与施工管理、设计管理与质量控制管理的接口关系与内容,提出设计管理为更好配合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而进行的管理工作,从而更好的提高管理水平,理顺内部接口,为电站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以该论文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电站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内部接口程序,为今后接口管理工作提供程序依据。 作者:邢侃侃 张晓林 董永林 单位: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设计管理论文: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管理探索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发展获得了实质性的飞跃发展,不断发展的城市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并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建筑管理的情况将对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而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也会对建筑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对城市建筑设计与建筑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设计要素,希望能对相关的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建筑管理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城市的空间设计、管理水平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人们追求较高质量的建筑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在这种背景之下,处理好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与建筑管理的问题,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的空间设计质量,有效地进行城市建筑的管理,使城市的居住环境更加协调、适宜居住。 一、城市建筑空间概念 西方规划的理论将城市建筑空间的定义为:城市建筑的空间,也就是说形体或者是物化的空间,建筑物内外的布局设计都是经过了精心布置和精心策划的,也是按照不同城市的基本建设方向和此地文化的独特风格来确定的,并且经过空间的精心设计、布局,进而论证后建设的生活场所,也是构成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一个城市空间不单单是物化的一种形态,还具有浓重的社会色彩。很多因素都能够影响着城市的空间构成。对城市空间进行设计,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街道,房屋,功能性建筑和城市的景观设计。城市建筑空间是一个形体的、物化的空间,主要包括建筑物本身的外部空间和内部构成,是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人员依据城市未来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空间设计布局对城市的美观和大众的居住环境都有重大的影响,良好的设计布局,科学有效的空间管理对大众的生活和城市的美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之间的关系 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干预了城市的土地开发和城市的空间设计规划,规划建设理想的城市空间环境是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城市规划依赖于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如果对一个城市建筑空间进行规划仅仅考虑经济效益和容积率问题,仅仅局限于二维空间,不考虑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每个要素和城市建筑的空间特性,不考虑社会大众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就不能设计出优美的建筑环境和和谐的社会环境,城市规划就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对建筑进行规划管理也难以起到空间设计的作用,这样不但难以处理好建筑管理规划设计和城市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可能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城市空间环境的不协调。同时,单单依靠技术来处理城市空间的问题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要依据相关政策,有效地落实规划,所以说,建设好一个城市,科学管理的城市规划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也同样成为建设好城市的关键。 三、城市建筑的空间设计元素 城市建筑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应与城市的空间效果相协调,将形体设计作为艺术进行,其目的是为人类的视觉提供服务,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让人们的心情更加愉悦,美化城市生活环境;良好的城市建筑设计可以唤起人的意识与感情,让人们保持心情愉悦,还可以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和畅爽。在进行城市建筑的空间设计时要确保城市的空间结构能够给人们提供视觉方面的流动性与连续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天际线。建筑物本身的天际线能够协调天然物体和建筑物本身之间的关系,确保视觉方面对建筑物级空间环境之间的和谐需求。2)地平线。建筑物本身高出地面多少,如何在地面进行施工建设,是地平线的主要作用,要确保视觉方面的舒适性及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3)空间要点。建筑物本身空间要点的作用和标点符号在一篇优美文章中作用一样。空间要点体现了地方性的主要特征,保证了人们产生到达或离开的意识,例如台阶的上下端和平台等。4)后退。建筑物的入口大门、和道路之间的距离等,都是后退设计。建筑物后退设计构成视觉轮廓和物体的画面。5)纵深。对建筑物的纵深进行设计时,要协调好建筑本身的空间和形式,确保具有流线型和连贯性。6)升高和降低。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台阶。升高和降低是建筑物本身在不同高度之间的过渡,要将趣味性和美感考虑在内。7)凸出和凹入。建筑物本身的凸出和凹入说明每个建筑物之间的方向变化和连续性,体现了消极与积极的流动。8)人文尺度。是建筑物本身经常考虑的尺度,是社会大众活动和建筑物本身相关的尺度,例如:建筑物中门窗的高度和宽度,人们踏步的高度等。 四、完善与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水平的建议措施 1)转变分析角度并丰富建筑空间的内涵城市空间作为人类活动的范围与产物。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从人类的社会活动的行为开始,应该对建筑的城市生活与文化传统、居民的生活习惯有所了解。除此之外,建筑环境设计应该要以人为主,让人们感到舒适,对于设计要力求美观,各个地区应该要有各自的特色,还要考虑生态环境功能,进而融入城市的精神领域与物质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的空间不仅应对建筑空间环境,还应对人们的习惯、生活、爱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了对城市建筑空间和建筑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城市建筑空间主要包括建筑物本身的风格和环境的空间艺术,空间环境的优美基础是充分考虑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充分考虑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之间的协调统一。因此,城市的空间规划与建筑管理还要考虑到建筑的技术与建筑环境,更重要的是还要对社会空间、对人类的空间行为进行正确的设计与创新。对于建筑的空间内涵而言,应该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宜人的环境等问题;最后,规划与管理还应该从社会学、人类学与建筑学及经济学等角度进行考虑,不断地使城市的建筑空间内涵得以提高。所以,一定要进一步丰富城市空间环境管理的内涵。2)建筑由风格规划管理转向空间环境的艺术管理城市的建筑空间不仅体现出建筑的单体风格,而且还展现了环境空间的艺术。实现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以便创造出较为优美的居住空间环境。对于建筑的风格应由规划管理逐渐转向空问环境的艺术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水平。3)协调管理建筑物内部空间和外界环境。一个建筑物内部每个功能空间不但要与建筑物本身统一协调,还必须做到与外部空间环境一致协调。例如:建筑物外部的空调机位、阳台形状等与城市空间景观之间的关系。4)统一建筑本身和社区的功能。注重对社区的优质服务是对城市建筑空间的基本要求,因此说,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必须与社区功能相互协调,如果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和社区功能产生矛盾,那么,就会导致社会大众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例如:在小区的第一层安排餐饮娱乐,就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与社区功能产生冲突。 五、结束语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两者对于城市建设的意义都相当重大,只有更新当前的理论含义,潜心研究更新的内涵,才能做好相关工作,让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 作者:覃汉平 单位:三峡大学(湖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管理论文:核电厂工程设计管理内容浅析 摘要: 本文以核电厂“四通一平”工程设计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四通一平”工程设计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从明确设计边界、协调设计接口、严格质量控制、与总体进度管理相协调、协助招标管理、协调施工技术管理等角度出发,梳理出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优化“四通一平”工程的设计管理水平,做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核电厂;四通一平工程;设计管理;重点内容 0引言 核电厂的“四通一平”工程,是指在核电厂主体工程动工(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FCD为主体工程正式开工的标志点)前,完成的厂区用地范围内的通路、通水、通电、通信和场地平整等工程的总称,北方地区一般还需纳入通暖工程。四通一平是核电厂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四通一平”工程按照进度计划设计、施工完成,才能保证核电厂厂区具有可利用的场地及必要的管线配备,保证主体工程按计划动工,因此“四通一平”工程是保证核电厂顺利开工的必要条件,是核电厂前期的关键工作之一。为了使“四通一平”工程设计能高效、优质地开展,需要引入科学的核电厂设计管理。核电厂设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进度控制、设计质量控制、工程文件索引编制及管理、核电站设计接口编制及管理、执照申请及文件报审工作、核电站设计管理组织等[1]。“四通一平”工程设计管理的优劣,直接反映设计管理者的水平,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优劣和是否能够科学有效的开展、工程的投资效益及工程的进度计划产生深远的影响。 1核电厂“四通一平”工程及其设计管理工作的特点 四通一平工程设计的重点内容包括:1)通路设计:主要涉及到施工道路的设计,施工道路需就近接入附近高等级的公路,有可能涉及到对现状道路的改造问题,还需考虑施工道路的永临结合问题。2)通水设计:需进行水源调查,进行水资源论证,获得取水申请许可等文函,再协调厂外引水管线的设计工作。3)通电和通信设计:需考虑施工电源的选择和通信接口端的确立和厂外管线的设计。4)场地平整设计:主要涉及到平整范围、平整方式、平整标高及土石方平衡等问题。四通一平工程的设计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1)往往基于尚未最终确定的厂区总体规划及总平面设计图纸,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相对较高。2)属于项目前期工作,只有“四通一平”工程按照进度计划设计、施工完成,才能保证主体工程按计划动工,因此其安排的设计时间十分紧张。3)通路、通水、通电、通信和场地平整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图运输、水工、电力、通信、地质、应急、环境等较多专业,涉及专业较广。4)路、水、电、信等配套设施的设置,均需与相关各部门协调,取得相应支持性文件,各方接口较多。5)场地平整涉及到的场平标高的确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关系到核电厂的安全性要求,技术论证需极为严谨,审批过程十分严格。6)场地平整工程的投资动辄上亿元,项目投资大。由此可见工作的紧迫性、复杂性、时效性还有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了“四通一平”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的显著特点。 2核电厂“四通一平”工程设计管理重点内容分析 由于核电厂“四通一平”工程是核电厂前期的关键工作之一,且具有前期风险高、涉及专业广、各方接口多、审批过程严和项目投资大的突出特点,决定了在设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内容重点考虑。 2.1明确设计边界 “四通”各分项工程的设计边界应包含:施工道路工程的起终点引接位置,道路路面宽度等;施工电源所处地方变电所、厂区内临时户外箱式变电站、施工临时办公等需要用电区域的具体位置;施工用水取水水源可引接处的具体规划位置;施工期通信管线的起终点位置等。场地平整用地的边界范围需根据核电厂建设总体规划来具体实施确定,包含确定一次开挖或分阶段将厂区进行场地平整的边界范围,该范围边界需与多个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并邀请相关专家评审后,最终确定。以上要素均为设计阶段最前期需要明确的上游输入条件,设计管理者应在设计组织和策划阶段重点关注该内容,并加强组织协调以最终确定设计边界。 2.2协调设计接口 “四通一平”工程设计涉及的接口主要有:在通路、通水、通电、通信等各分项工程的路线选择上,与地方政府进行积极沟通,以避开施工或搬迁困难的区域,并邀请地方政府各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讨论确定;道路路线的选择有时还需要编制专题报告,如规划路线有穿越其他公路、光缆等现状基础设施,还需要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通电分项工程,一般将分包给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厂外线路的设计也需由高一级的网局沟通、审查、确认。“四通一平”工程涉及到的接口种类繁多,而设计接口管理是设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确保设计进度的基础和前提条件[1]。因此必须加强协调设计接口全过程的管理:建立完备的接口控制手册体系,明确规定负责设计不同分项工程的各个设计单位之间的接口,明确设计单位、用户、设备供应厂商、建造单位和其它承包单位之间恰当的接口;制定并严格遵守完备的接口程序;建立定期审查监督的有效控制制度;必要时可定期召开设计接口协调会或专题会。 2.3严格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是设计管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影响着核电前期的工作能否按照进度计划顺利开展,好的设计质量管理是核电厂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的基石。针对于四通一平工程的设计管理,主要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在设计管理过程中,尽可能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系统的设计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管理计划,并固化到设计工作程序中;落实质量目标,不断完善设计质量管理机制,加强对设计项目从立项到交付、设计后配合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强化设计审查程序,对工程中的道路、管线所经过的路径、方式、方法,对场地平整的范围、方式、标高进行全面认真的考察和优化,必要时组织讨论及评审工作,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较大范围的变更;对设计项目的质量目标实时监控,应用TQM的质量控制原理,对偏离要求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形成设计质量的循环上升;建立设计反馈制度,充分利用部门的设计信息系统,找出设计中的薄弱环节,明确质量改进方向,使参考项目的设计经验能够被新项目的设计所借鉴。 2.4与总体进度管理相协调 “四通一平”工程设计进度计划应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并符合核电厂总体进度计划要求。为保证FCD节点顺利实现以及后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项目部会在FCD前编制《FCD前一体化计划》,该计划涵盖了核准、设计、采购、商务合同、施工等各个方面。计划中针对“四通一平”工程的工作(设计出图、商务招标和现场施工等)进行了详细的安排,设计管理者应严格按照该计划组织设计工作,并及时进行风险分析,以确保“四通一平”工程中各子项工程的设计完成时间及其施工完成时间满足工程总体进度的要求。 2.5协助招标管理 在现有核电前期的进度计划中,经常出现“四通一平”工程图纸尚未最终完成,已开展启动招标工作,因此设计管理者需要充分协调招标部门和设计部门之间的关系,可在给设计人员下达的进度计划中,明确向招标部门提供必要参数和图纸的时间。此外,设计管理者还需协调具体设计人员,及时配合招标文件的澄清工作。由于“四通一平”工程中的场地平整分项工程常分标段来进行招标工作,在设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协调招标部门和设计部门,使设计人员在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尽量平衡核电厂区内各分区之间的土石方工程量,尽量满足招标基础文件的需求。 2.6协调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条件,是设计、施工的规范与标准的具体运用。设计单位在编制施工技术条件时,应在满足有关规范与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各工种技术要求的一致性。设计管理者应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及时组织设计人员对施工单位人员进行设计交底,澄清疑难问题,处理变更申请及材料代用等问题。根据现有经验,在核电厂前期准备阶段,施工现场管理部门就已开始施工现场总平面的设计,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施工现场总平面图是对施工场地在空间上做的总布置图,是按照施工部署、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对施工用道路、材料仓库、管线等作出的合理安排[2]。设计管理者应组织协调设计人员在审评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时,对施工现场总平面进行详细审查和确认,统一协调现场临时路、水、电、信的分配和使用,以方便施工、运输等施工活动的正常展开,并与最终运行期的总平面规划相适应。 3结语 核电前期的“四通一平”工程,与项目参与各方均有关联,从勘察、测绘、设计、施工到分析计算论证等,涉及专业领域极广。设计作为各项工作的龙头,能否高效、优质地完成,对整个工程的费用、质量、进度目标的顺利达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将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于设计阶段,对设计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起到优化设计和施工组织、控制项目投资和进度,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的显著效果。 作者:吴静 霍志磊 李友 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管理论文:戏曲服装设计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各种艺术表演的兴起,戏曲服装在表演艺术中的作用也是日趋重要。服装设计与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做好本职工作,为舞台表演服务。 【关键词】 戏曲服装;设计;管理 一、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 在舞台表演中,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舞台艺术中,专门成立了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部门,有专业性的工作人员。但是要想把这一项工作做好,确实不容易。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问。毋庸置疑,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归根结底是为舞台表演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不仅仅具有技术性,更重要的是具有艺术性,戏曲服装是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二、戏曲服装设计与其它舞美技术门类的关系 我们知道,戏曲服装设计是舞台技术之一,通过技术人员的设计制作,成为一种独特的舞台美术。戏曲服装设计不是孤立地存在,它和其他的舞美技术门类有机融合,或渲染气氛,或烘托环境,或表现人物身份,或推动剧情发展,从而共同创造舞台艺术形象。可见,戏曲服装设计要考虑到同其他舞美技术门类的关系,避免片面和狭隘。比如说舞台灯光,戏曲服装和灯光色彩融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显然不同,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的戏曲服装在不同灯光的映衬下,观众能够感受到舞台艺术的美,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正是舞台灯光的作用,戏曲服装的效果得以一定程度的体现。又比如舞台布景,可能有人会说,布景设计如何对戏曲服装影响不大,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在表演过程中,布景不仅仅起着渲染气氛的作用,它为表现不同戏曲服装的人物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不同的戏曲服装有不同的布景设计,共同塑造舞台人物。正是因为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戏曲服装设计必须要考虑到舞美其它技术门类,不可孤立地看待服装设计的工作。戏曲服装设计要根据剧本主题和表现剧中人物的需要,充分考虑舞台灯光,舞台布景等其他舞美技术门类的关系,要用全面的、整体的、动态的眼光处理这个问题,这样戏曲服装设计才能达到符合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 三、戏曲服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戏曲服装在设计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制作和设计技术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创新;第二,戏曲服装内容影响舞台表演效果;第三,服装管理技术落后。第一个问题,制作和设计技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设计的服装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不符合舞台表演的需要,这样的戏曲服装就严重降低了舞台应用价值,影响了应用效果;第二个问题是戏曲服装内容缺乏创新。由于服装设计理念没有跟上,对舞台表演缺乏正确的分析,导致服装色彩,服装剪裁等戏曲服装内容与舞台表演不吻合,影响了表演效果。管理过程中对服装内容缺乏跟进,不能全面控制,从而影响了舞台应用效果。第三个问题是服装管理技术和手段没有与时俱进。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戏曲服装相关信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服装设计,从而影响舞台表演中戏曲服装的应用。这三个方面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创新。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戏曲艺术也是一样。作为舞美重要技术门类之一戏曲服装,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在设计和管理方面与时代脱轨,就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就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方面的需要。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要科学理性地分析,务实地加以改进。 四、加强传统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 加强传统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对于舞台表演具有重要意义。舞台表演离不开戏曲服装,可以这么说,没有戏曲服装,就没有舞台艺术。但不等于说,作为舞美技术门类之一的戏曲服装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传统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第一,要全面掌握并分析戏曲服装信息。前面说了,戏曲服装不是孤立地存在,它是同舞台艺术其它相关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必须运用全面的、整体的、动态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作为管理者,要熟悉剧中人物所需要的全部服装,要清楚服装的不同色彩以及服装剪裁,要对戏曲服装的所有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以便提高控制手段的有效性及管理水平。只有全面掌握并分析戏曲服装信息,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符合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第二,对色彩及衣箱进行分类管理。在舞台演出中,不同曲目,有不同的服装色彩体系;随着舞台艺术的发展,戏曲服装内容也会丰富多彩。这就要求管理者进行全面分析并科学分类,对服装衣箱进行命名管理。这一点不难理解,戏曲服装由于数量很多,如果杂乱无章就会忙中出错,影响演员及时换装上场,从而影响舞台演出效果;第三,优化并丰富服装管理技术。戏曲服装管理要建立在熟悉服装制作的前提下,这样才能对应管理,分析服装信息,整理并丰富衣箱管理,提高戏曲服装管理技术。总之,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是一门学问,它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要求管理者必须懂得戏曲服装制作和设计的全部内容,包括服装色彩,服装剪裁等等。这一点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扎扎实实地学习和了解,才能学会戏曲服装管理。另外,它的艺术性同样很强,不懂得舞台艺术,不熟悉剧目,也是做不好戏曲服装管理工作的。当然,要学会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必须在服装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才能提高管理者能力和水平。 五、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人员必备的要求 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在舞台艺术中的作用很大,地位不可低估。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是一门舞台技术,与其它舞美技术门类一起为舞台艺术服务。因此,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这些工作人员的努力,戏曲服装技术才转化为舞台美术,才使得观众获得艺术上的享受,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那么,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呢?第一,要有文化素质和知识储备。戏曲服装设计要懂得多方面的知识,要了解历史,要懂得戏剧和文学,要清楚色彩和剪裁等等。总之,戏曲服装的综合性很强,没有文化素质和知识储备是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的;第二,要有专业的制作和设计技术。制作和设计是有特定的工艺流程的,如果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技术,是无法制作和设计的;第三,要具备现代化的服装管理水平。前面说过,加强传统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对于舞台表演具有重要意义。在戏曲服装管理中,有两点特别提出,一是要求戏曲服装管理人员必须要严谨细致,二是服装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娴熟敏捷的服装装束穿戴操作技巧。这两点做不好的话,会影响演员换装出场,使舞台表演效果大打折扣。第四,要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知道,戏曲服装不仅仅是一门舞台技术,它还是舞台美术形式之一,是为舞台艺术服务的,如果没有艺术素养,就不懂得戏曲服装的审美特性,就不知道戏曲服装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也就无法进行服装设计和管理了。第五,要有创新意识。任何事物不是停滞不前的,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如果没有创新意识,艺术之花就会凋零。服装设计和管理也要与时俱进。戏曲服装的设计与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舞台美术工作。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戏曲服装的作用不可低估。从事戏曲服装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为舞台演出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朱英 单位:淮安市淮剧团 设计管理论文:设计管理创意设计语境应用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不得不去寻找更好的,更有效的方法去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市场竞争力。而此时,设计作为一个越来越受企业所重视的战略手段毫无疑问成为企业的首选。怎样让设计为企业达到最大宣传影响力呢?怎么样让设计师、管理者以及企业客户在设计理念上达到一个契合呢?这也就让现在的设计公司面临一个大的挑战。 1什么是设计管理 彼得Gorb说,设计管理是由项目经理组织在其企业目标的依据设计资源的有效部署。设计管理的第一个定义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farry于1966年首先提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他把设计管理视为解决设计问题的一项功能,侧重于设计管理的导向,而非管理的导向。 2“真实世界”中的设计 帕帕奈克的设计思想大概形成于1960年代末。他认为,设计要解决问题,而且要解决“真实世界”里的问题。他主张要为真实的“需求”(need)设计,不能为“欲求”(want)设计,反对在一些基本的人类生存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设计师就挖空心思地为消费设计社会里面的富人设计。他主张设计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应该拿出十分之一的时间为社会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设计。 3真实世界的“三角关系” 3.1设计师、管理者与客户的需求 设计师、管理者以及客户之间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一个共同的设计目标,这里所谓的设计目标不仅仅只是指最后把设计作品做出来,而是指能够满足三方需求: (1)在这样一个每天都在强调着创新的大形式下给了设计师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无时无刻都想在怎么能够在自己的设计中体现新创意、新思想从而忽略了对与产品真正内涵的准确表达以至于达不到客户的要求。 (2)管理者的“经验论”,在设计沟通过程中,用以往的成功经验来引导新的设计工作。 例如笔者接触过的一个设计公司中在管理人员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受托为政府部门做“全民健身日”活动的一个户外宣传舞台的背景,管理者强调“把红色作为宣传背景的主色调”,更符合当下政治上的需求。在这个案例中,首先要了解政府此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这既是一场政治活动,也是一场全民活动,设计公司可以从这两方面考虑,综合客户的需要,将红色和其他的色彩相结合,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供选择。 (3)客户看待设计,比较单一、直接。 目前设计业主要是由客户引导设计,对于设计行业可能了解的不是很多,也有些可能只把设计作为企业营销手段的很微小的部分,所以,在设计理念、创新意识上不太会接受新鲜、大胆的设计。其实,设计应是作为企业的战略手段而不只是工具,客户来到设计公司会很简单的说对于设计没什么太多的要求,就只希望能够显眼,过往的行人能在在最短的时间内这块那块广告牌上清楚的下他们公司的电话或者名字,抑或是短短的停留,并没有形成整体的、系统的企业文化、品牌信息的整合。 3.2设计管理人的定位与作用 当代设计已经告别了过去设计师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然演变成了企业战略的一部分,这时伴随着而来的便是设计管理,“设计管理人”在设计执行中担当者重要的角色,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问题,使他们到达统一的设计目标,都为着这一个目标协作。为设计师创造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为客户创造出更好的利益,了解更多的市场需求;赋予设计新的意义,设计除了达到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还能够宣传企业的一种精神,让人们看着这个设计本质,而不只是设计稿本身这里或那里的不协调,而是能否准确的传达企业的文化,设计作品的内涵。设计的价值除了需要企业的成功来体现之外,还需要“设计管理人”来调剂。那么怎么样构建一个“设计管理人”的时代呢?试想想如果三方都能够在设计执行中有一定的取舍,那么势必对于好的设计的产生有一定的催化剂的效果。设计管理人要具备判断审美和其他与设计相关事项的能力,能估计针对目标市场的服务的价值;也要具备能意识到创意和设计活动的本质及其在组织效能中所扮演的角色。 3.2.1客户关系管理 在客户眼里,设计产业可能是一个不成体系,客户可能不知道能从设计团队咨询得到什么,因而,设计管理人需要和客户保持联系,传递最新的信息动态,客户需要向设计管理人及时更新公司新的战略等企业内容。“设计管理人”需要用有力的市场调查来说服客户,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与设计管理人共同配合,品牌的再设计就是为了让产品品牌更加的深入人心,更加的与时俱进,因而,取出品牌的内涵精髓,舍去冗杂繁复是设计管理最终的目的。 3.2.2设计师工作关系管理 “设计管理人”让创意人集中于创造影响力才是更为迫切要做的事。设计师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设计不需要去迎合别人的看法,不需要去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设计管理人有必要对设计师进行正确引导,真正好的设计除了自身的创意感,也必须符合市场的需要。要明确一点:设计不同于纯艺术,好的设计需要好的管理模式来使其完善,萃取出设计中的无限创意,舍去纯艺术中无拘无束,才能让设计师在市场与个性张扬上寻求到平衡点。 3.2.3设计过程管理 有一部分企业具有设计领导的潮流气质,如苹果、飞利浦和索尼公司。设计领导类的企业试图在他们的设计流程和商务提供中做到以人为本,在这样的企业设计过程中,设计管理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时的提供消费者需求、市场信息和研究资料,确保设计团队能始终正确的体现产品、服务中的创意语境。还有一部分企业是要利用设计将品牌提升,设计管理人在品牌价值、品牌发展、品牌提升的策略、战略尤为重要,消费者要重新认识品牌,但又要保留原品牌的商业价值,设计管理人要运用审美、创意等设计手段来来唤起企业品牌的文化和社会影响力。 4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韩国产业设计振兴院院长郑庆源这样界定,设计管理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把设计管理作为一个管理的战略工具,研究管理者、设计师和专家的知识结构,用以实现组织目标并创造有生命力的产品。设计管理旨在有组织地联合创造性及合理性去完成组织战略,并最终为促进环境文化做出贡献。范例:《常德高速公路收费站文化艺术长廊策划创意设计场地规划案》。这是一个以“上善若水•德行天下”为主体思想的设计策划案,旨在表现拥有沅澧两水深厚文化的常德过去、现在、未来如果成为既有历史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文化名城。首先,需要了解常德的文人、地理等背景,然后了解常德的政治背景,我们通过对文化不断的渗透、融合产生最初的创意,将政治和精神文化通过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空间设计师、项目策划师及城市建筑等相结合产生最好的设计,体现功能性的基础上,对整个文化带来影响力。项目价值:呈现一座城市的不同文化底蕴,彰显文化型城市的独特魅力。奋斗目标:以干线公路风景建设为突破点,逐步建立常德风景道体系。设计灵魂:创造力在常德,根植在独特文化的神韵里。艺术定位:生命是一场蝶变,因其苦难成就其伟大。常德,一座历史与文化交融之城,我们将以弘扬常德文化为宗旨,通过精神之门——物质之门——心灵之门把常德景观、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民俗文化表演汇集,以沅澧母亲河流域为基石,营造了一个精彩美妙的世界。常德——天工造物的景点都是一首首凝固的交响诗,那些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则是一幅生动活泼的风情画卷。通过我们当代的资讯设计艺术去雕琢一个全新的常德东方之珠——常德城市风景道。“风景道”的概念是近几年从“景观大道”引申发展而来。风景道是一种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风景的、自然的、文化的、历史的、考古的和增进游憩观光价值的景观道路,是交通价值、景观价值、游憩价值、观光价值、文化价值、自然价值等多重价值的融合。在这个案例中,设计管理人根据政治背景、城市品牌规划及城市建设的需求下提炼出了“城市风景道体系”这个概念。 5结束语 创意是最有效的媒介物,因为它无处不在。每一天,我们都为创意产物、故事、信息和经历所动容,创意为个人、企业文化、城市文化和社会文化带来了更为广泛和综合的影响。设计管理人及其团队要不断的发现企业的文化底蕴,才能很好的根据市场要求去整合资源、管理资源从而创意出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设计管理是对品牌传达、升华和设计过程的控制,设计管理已经不只是设计师、客户、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了,是室内设计、空间设计、雕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等当代信息电子技术、交互设计之间的“大设计”艺术联系,怎么将这些资源完美的整合、融合是当代设计界的课题,文化、创意便作为好的设计与设计师之间的纽带,怎么将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设计师不再是什么都必须会的杂工,而是整个设计管理体系的核心,设计师必须从大设计出发,将设计提升到精神领域,将设计效能最大化。 作者:刘佩 单位:常德千禧龙影视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设计管理论文:通信网络工程设计管理探微 1一体化设计概述 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最优资源的一体化集成在设计一体化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通过有效结合建设单位的优势和项目设计单位在体系、经验、技术上的优势,实现工程建设增值的目的。对运营商而言,进行管理创新是不断提升运营水平的重要条件,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不断强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优势。运营商应当从提高工程建设进度和简化流程、缩短工程设计的相应速度、建立更顺畅的工作流程、建立更合理的组织方案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可见,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一体化管理,而一体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设计环节一体化。 2通信行业网络工程设计一体化管理应用 2.1通信网络工程设计施工专业分化分工管理 无线配套专业、数据专业、传输专业、交换专业、无线专业是依据通信网络特点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划分,本文将通过3G—WCDMA对各专业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众多不同专业紧密配合是3G—WCDMA网络设计施工的前提,要完成工程设计施工就必须运用一体化管理,主要专业分公设计包括:无线专业,主要运用于基站设施、基站设备、基站控制器;交换专业,主要运用于网管、软交换设备;数据专业,主要运用于路由器、交换机、数据网管等设备;传输专业,运用于无线专业、数据专业、交换专业之间的数据传送网络;无线配套专业,运用于动力空调、基站配套土建装修、机房、机楼等专业工作中。以上各个专业是完成通信网络的必要组成部分,从各专业特点出发分析各专业的相关性可知,传输介入专业与无线配套专业、无线专业和传输专业、无线专业与无线配套专业是其中具有加强相关性的专业。 2.2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站在网络工程设计施工这一方面看,设计院按照专业进行部门设置的局面在适应建设单位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通常来说建筑、通信电源、传输通信、数据通信、交换通信、无线通信等专业通信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由设计院相关配套专业、传输、数据、交换、无线等专业部所负责。当前设计院的项目团队通常由单个专业部所或几个其他专业部所的设计人员组成,进而实现运营商专业性较强任务的有效完成。在设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中,信息管理层、工作层、协调层、决策层是设计施工组织方案的构成部分,相关人员职责设计如下:设计决策人处于设计施工方案中的决策层中;设计总控人是设计施工方案中协调层的设计施工项目总负责人;技术总监是设计施工方案工作层中的所有专业领域的技术权威;专业主管是设计施工方案工作层中的所有专业设计工作的组织者;专业设计人员是设计施工安安工作层中的所有专业设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信息管理员属于设计施工方案中的信息管理层。 2.3一体化管理模式下信息传递机制设计 不同部门、不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是有效实现通信网络工程设计一体化管理的基本要求,这需要一个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通常情况下“三层架构”、“两类信息”是信息传递机制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专业主管环路、项目小组环路、总控人环路是三层架构的构成部分。①总控人环路。相关工作人员在启动项目前需协商项目方法、原则、结构、框架等内容,进而促进优良的项目运作架构和信息平台的建立,与此同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还需协调大方向和各专业相互制约的因素。通过本环路的建立信息渠道获得疏通,管理链条被简化,单位协调和跨专业协调困难的现状得到彻底改善。②项目小组环路。本环路是通过总控人全面监控管理本单位项目小组内进度、资源等方面实现的。处于设计组织工作的半后台状态是本环路的特点,专业间的协作约束通过本环路的引进获得了极大的加强,传统模式下相互间可协调不可管理的专业壁垒被打破。与此同时本环路还具有较为明显的疏通信息渠道和简化管理链条的作用。③专业管理环路。该子项基层工作质量、进度管理前台工作由建设方主管监控、监理方主管牵头实现。在不同专业主管环路间协作时,应先采用各主管环路间自行协调的方法,在前台协调不畅的情况下再利用总控人环路解决。当处于本环路与传统分专业模式中时,不同专业具有相当的信息途径,能够实现大量常规工程信息的传递。但是专业主管环路在项目小组环路和总控人环路的后台支撑下,才能有效发挥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协商信息和指令信息是两类信息的构成部分。首先,指令信息。由于任务指令是建设方和监理方要求设计方单向传递,所以本信息具有单向性的特点,设计任务指令也可由建设方直接向设计方向发出。其次,协商信息。专业成员、小组成员间的集中交流以及两两之间项目交流就是协商信息,该信息具有多向性的特点。 3结语 设计项目一体化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使通信建设单位对设计项目分专业管理的传统模式导致的信息传递渠道冗长不畅、工程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其突破性、独特性明显。可见设计项目一体化是通信建设单位管理建设网络通信工程的必然方向。本文分析了一体化设计,并据此对通信网络工程设计施工专业分化分工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一体化管理模式下信息传递机制设计等通信网络工程设计一体化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但文本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通过设计一体化在网络通信工程的有效运用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徐刚 单位:广东长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管理论文:景区品牌形象设计管理论文 1景区分区多而杂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原先规划是:一水,一道,三十六景。一水是指:梅湖幽深的黄金水系,通过对水系有序的组织和梳理,使梅湖的水上游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和重要品牌。一道是指:一条古驿道。有诗云“:五里三桥好风光,驿道沿湖同向塘,古时梅姑桥上过,青云道院慰心伤。”规划将结合碑志记载,恢复“五里三桥”的驿道风光,道宽不超过3米,均用条石铺砌,沿道两侧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供游客驻足休闲的场所。按古貌进行原始打造。这样能激发游客的兴趣,对景区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三十六景是指:青云谱是一处景色优美的区域,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景点为20处,分为“谱内十景”和“谱外十景”。我认为管理者可以在游客旅游路线上明确主要次要,强调以八大山人为核心,传统文化为主轴,梅湖生态美景为纽带,树立景区人文形象,把握好景区“一道”这条最具特色的游览路线。让游客设身处地的感受古人的闲情雅致。并可以在这条路线上沿途设立直行车出租点,让游客自由选择步行或骑行游览。并在主要景点的路口进行明确详细的路牌指示和人性化的引导,减少游客途中迷路的情况。 2景区设施管理维护不当 细节的管理和维护是国内很多景点都忽略的,在去往八大山人真迹陈列馆的小路上,许多破损的墙角和窨井盖及涂鸦小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在煞风景的同时也隐藏安全隐患,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在管理上更应关注细节,不在小事上疏忽,避免在细节上给景区的形象打折扣。管理者想要提升景区形象就必须注重细节,树立干净整洁的景区品牌形象,加强保护景区设施的宣传力度并及时给予修护破损的公共设施,避免安全隐患。不断挖掘景区文化内涵,与时代结合,进行艺术创新,以日本富士山景区为例,在景区道路上的窨井盖井面上浇铸出富士山的图案,将呆板的井盖改造成一幅幅风景画,不但美化了景区道路,更吸引游客眼球,赏心又悦目,让景区形象刻入记忆。这种在细节的处理值得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借鉴。由于前往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游客,大多是慕名“八大山人”而来,从主入口进入景区后却没有太多关于八大的影子,似乎整个景区和八大山人没有太大的关系,作为景区不可复制的最具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核心元素——八大山人没有任何体现和利用。连排的仿古建筑形象单一枯燥,八大山人景区在形象管理上可以利用这些不起眼的井盖做文章,烘托景区气氛,提高景区艺术品位。将八大的画浇铸在井盖上,景盖的外形复古别致,让行走的氛围更加美好,游客们从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好,用心去呵护景区设施,更能成为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一大特点。 3景区管理开发缺乏品牌概念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在管理上缺乏品牌的概念,如今旅游业飞速发展,景区品牌标识的设计对于提升景区的形象和信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许多景区都推出了自己景区品牌的旅游纪念品,如迪士尼乐园。迪士尼旅游纪念品都有属于自己的商标。而八大山人景区内并没有专门的纪念品商店,更没有关于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品牌的纪念品,仅有的几本各种出版社出版的八大山人书画集根本满足不了中国人到此一游的纪念情结。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在形象管理上应意识到:拥有自己的品牌,并将自己的旅游纪念品品牌化是快速在旅游行业中凸现的必经之路。景区必须要有自己的标志和一成套成熟的八大山人旅游纪念品。标志的设计代表着景区的形象,它至为关键。对于标志的设计我认为应当体现“传承”和“融合”,传承八大山人的文化和精神,融合现代与时俱进。传承与融合似乎这也是景区管理的最高精神层次,在八大山人纪念馆标志设计的元素选择上,选用了印章这个传统元素,八大山人有很多的印章,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驴印,然后选用了八大一幅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花鸟图中提取元素,将国画元素融入印章中,在颜色的选择上红图白底,红衬托出的白底图案是八大笔下的小鸟,都说八大画里的鸟眼珠子都能转动,传神的眼神指示前下方,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八大山人纪念馆的主题上。设计完后的标志远看上去像国画里的印章,醒目而有韵味,与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整体氛围和谐统一。在八大山人纪念馆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上,应避免纪念品形象单一,树立精致儒雅的新型品牌形象。在书籍,扇子这些传统纪念品的品种以外,可以推出一些有设计感的现代化的纪念品如:八大山人文化T恤和明星片等。纪念品种类的多样化方便旅客选择,旅客购买纪念品,更是一种对景区文化和形象的宣传和支持。 4结论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形象管理需要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和市场环境而改变,景区的品牌形象的表现形式也要不断地变化,只有把握好景区的主次要关系,创新与传承八大山人的人文精神,改变原先粗糙的管理模式,塑造具有八大特色的人文景区氛围,才能给景区的形象带来新的突破。将八大的故事,文化,精神更好的传承下去,让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把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打造成江西的一张名片。 作者:温芳 单位:南昌大学 设计管理论文:EPCC项目设计管理中石油工程论文 1EPCC项目设计管理组织结构 相对于传统的业主主导采购,设计、施工和试运分别分包的项目模式,海外石油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的EPCC总承包模式中,设计分包商的设计对于工程经济性有很大影响,在工程建设期间由于设计造成的不可控制风险大部分由业主转嫁给了总承包商。因此,EPCC项目对于总承包商的设计技术管理水平及协调能力要求高。 1.1EPCC项目应设置设计技术部 除项目主管设计、技术的领导外,EPCC项目应设置设计技术部,设计技术部在项目前期将主要负责详细设计的管理工作,详细设计基本结束后,设计技术部相关工程师将转移到现场,为现场施工和试运提供技术支持。除部门经理、副经理、计划工程师等管理人员外,还应配有各主要专业工程师,如,工艺、配管、动(静)设备、电气、仪表、土建、结构工程师等。工程师的首要条件是精通专业,熟悉国际主流设计标准,能够在本专业范围内对设计分包商提交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并确定技术方案,同时,应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外文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用外语探讨和解决专业技术问题。 1.2详细设计团队管理 为对设计分包商有效地进行管理,原则上应考虑设计总承包模式,将EPCC项目的详细设计工作分包给一家设计公司。若设计分包商将其中的一部分设计工作分包,分包公司资质及工作范围切割需得到总承包商设计技术部批准,由设计分包商对分包公司进行管理并对整体设计质量和进度负责。设计分包商应成立单独的设计项目组,配有设计经理、副经理、计划工程师等管理人员,同时,各专业应选调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外语能力,并且熟悉国际主流设计标准的工程师。总承包商设计技术部应对设计项目组主要人员逐一进行面试并决定是否录用,一旦录用,若设计项目组主要人员退出项目必须得到总承包商设计技术部的批准。 1.3详细设计管理决策机制 EPCC项目部一般应设置技术委员会,凡涉及重大设计方案调整或变更,必须由设计技术部报技术委员会讨论批准后方可提交业主。在技术委员会架构下,由EPCC项目部主管领导、设计技术部经理、副经理、设计分包商项目经理、副经理等组成设计管理核心小组,核心小组组长由EPCC项目部主管领导担任。设计管理核心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详细设计工作,在出现技术争议时,负责召集相关各方就技术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结论。 1.4详细设计管理执行机制 详细设计管理一般应实行专业总负责人制。详细设计分包商对每个专业都必须指定一个专业总负责人,其对本专业设计文件负全责:组织、协调本专业设计人员按照设计计划,在合同文件基础上开展详细设计;审核、批准本专业提交的设计文件,确保设计质量;并对本专业关键技术问题、技术方案起决策作用。与之相对应,EPCC设计技术部也应指定各专业总负责人在本专业范围内负责有效控制设计分包商的设计进度、设计变更和设计质量,同时,负责组织和协调本专业范围内对采购、施工和试运等部门的技术支持工作。 2详细设计的管理与控制 海外石油工程建设EPCC项目通常是总价锁定、工期锁定,工作量增加索赔异常困难,一旦项目延期完成,将面临巨额的工期罚款。在这种情况下,EPCC项目的详细设计管理工作应在保证设计安全、合理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提高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 2.1严格控制详细设计变更 设计管理对于控制项目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费仅占项目总投资额的3%~5%,而设计阶段对于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可达到75%,经济合理的设计能有效降低工程投资5%~20%。因此,设计阶段是EPCC总承包商进行成本控制最有效的环节。EPCC项目详细设计管理首要目的就是在保证详细设计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在详细设计阶段把项目成本控制在总承包商可接受的范围内。采用限额设计法,按照投资限额分系统控制设计,在国内EPCC项目设计管理中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要求EPCC项目造价控制团队全程参与设计管理。由于海外石油工程建设EPCC项目通常由多个国家异地办公,造价控制团队人员数量有限,因此,这一方法实施起来难度极大。海外石油工程建设EPCC项目的初步设计FEED(前端工程与设计)通常较为详细,已经将设计方案、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及材质、执行标准等基本确定,因此,设计管理应以业主招标文件内的FEED设计文件、标前澄清、总承包商技术标(以合同文件作为基础),作为详细设计基础,通过严格管理设计变更,控制设计分包商在合同范围内进行合理设计,避免脱离合同要求的拔高设计和过度设计,从而将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设计变更主要分为3类:第一类是工作范围调整;第二类是设计优化;第三类是调整FEED设计方案。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应作为本专业设计变更管理的第一技术负责人,若在详细设计过程中发现可能出现设计变更,各专业总负责人应汇报至设计管理核心小组;若影响较大,则还应由设计管理核心小组讨论后上报至EPCC项目技术委员会。对于第一类设计变更,应由设计技术部提供详细的工作范围描述和工作量作为EPCC合同部变更谈判的技术支持,待收到合同部明确指令后再开展后续的详细设计工作,要做到“变更不批,不增加工作范围”。第二类设计变更主要是FEED部分设计过于保守,存在严重的过度设计,设计技术部应组织设计分包商做出稳妥、安全的新设计方案,说服业主技术人员接受和批准,从而节约项目成本,为其他潜在的工作量增加创造成本空间,做到“确保安全,合理优化,争取成本空间”。第三类设计变更主要是因为FEED设计存在问题,需要调整设计方案,这类的设计变更要区分处理。如果因为安全、法律法规等原因而不得不对详细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则设计技术部应在推动详细设计的同时,将相关技术支持文件发给合同部,由合同部根据EPCC合同决定是否提起变更索赔,做到“事关安全必改,是否索赔合同确定”;如果因为业主提供的基础数据,如,原油黏度、含水、含盐等发生变化而需要调整设计方案,则设计技术部应在推动详细设计的同时,支持合同部开展变更索赔,但是,采购等工作应在业主明确批准变更后开展,做到“责任不在我,设计可先改,变更不批不采”;如果详细设计分包商或业主出于经验或参考其他项目,要求改变设计方案,提高详细设计要求,则设计技术部应坚决予以制止,在得到业主明确批准变更后再按照新方案开展设计,做到“不碍安全,变更不批不改”。如: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地面工程建设EPCC项目,在详细设计执行过程中,设计管理团队按照上述方法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在油田集输光纤工作范围调整、消防泡沫系统和火炬设计高度优化、油田开发方案调整、水处理系统和天然气外输管线材质升级、原油电脱盐器操作温度调整等设计变更中为EPCC总承包商避免了约2000万美元的损失。 2.2详细设计质量管理 在EPC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质量对项目成本、进度和装置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是决定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费用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设计文件可以保证采购起点的高质量;高质量的设计图纸可以减少施工返工,加快施工进度;高质量的设计文件可以确保装置顺利投产运行。因此,设计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确保设计分包商的设计质量,提高其设计准确性、适用性、合理性。 2.2.1确保设计的准确性 详细设计的质量管理要确保设计的准确性,避免设计文件有明显错误,如,文字拼写错误;语句不顺;不同文件技术要求相互冲突;标准引用不当;不同专业之间界面无法衔接等问题。这类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设计工程师责任心,加强校对、审核力度,统一详细设计规定等措施来减少乃至消除,采取的措施为:一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及奖惩制度。对连续出现明显设计错误的工程师,可由设计技术部对应的专业总负责人汇报给设计管理核心小组,经讨论后,责令其退出项目。二是,加强设计文件的校对、审核力度。详细设计项目组各专业总负责人应作为本专业的第一质量负责人,认真校对、审核设计文件,对本专业提交的所有设计文件质量负首要责任。三是,详细设计项目组提交的所有设计文件,总承包商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应与相应的详细设计项目组专业总负责人双签审核。四是,详细设计项目组应对详细设计遇到的共性问题从项目层面统一做出规定,分发到各专业具体执行。 2.2.2优化设计 提高设计质量的另外一个层次是优化设计,切实提高设计文件的深度,确保设计文件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要求设计工程师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技术水平,采取的措施为:一是,要求详细设计项目组加强专业总负责人队伍,所有的专业总负责人必须具备在自己专业范围内决策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项目组技术专家的作用,每周举行设计交流例会,对重要技术问题进行专题讨论,集思广益。对有可能进行设计优化的问题重点加以关注,持续进行督促,直至形成结论。三是,强化奖励机制。对提出设计优化方案并最终得到业主认可的设计工程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如: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地面工程建设EPCC项目,FEED设计将高压火炬高度确定为96m,安装和检修极为不便;详细设计过程中,经过设计管理团队和设计分包商认真分析,发现FEED设计确定火炬高度时将太阳辐射热0.79kW/m2考虑了进来,而根据APISTD521《泄压和减压系统》以及伊朗国家石油标准IPS-E-PR-460《火炬和泄放系统工艺设计》,油田所处为偏远区域,计算火炬高度时可将太阳辐射热排除在外,从而将火炬高度调整优化为45m,大大节约了采购和施工成本。 2.3详细设计进度控制 详细设计进度控制对整个项目至关重要,如果设计进度不能满足计划要求,则会影响设备材料的采购、制造、供货和现场施工进度。海外石油工程建设EPCC项目通常是工期锁定,如果延期完成,将面临巨额的工期罚款。设计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在把握好设计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好详细设计进度,使设计的进度计划与设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及试运行等进度相互协调,确保设计进度满足采购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为了给详细设计争取到足够时间,EPCC项目总承包商可在开始投标时即先行与设计分包商组成联合体,双方约定风险与收益共担。在EPCC项目投标与谈判过程中,设计分包商不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还在FEED设计基础上提前启动详细设计,重点完成工艺模拟计算、工艺物料平衡图、管道仪表流程图、站场平面布置图、各专业设计基础及规格书等重要设计文件的校核、优化和升版工作,确保EPCC合同授标后能够立即提交业主审批,从而尽快开展HAZOP(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SIL(安全等级划分)研究。同时,提前将长周期设备的技术询价文件包准备好,尽快由采购部发出。除提前启动详细设计外,还应主要从几个方面控制详细设计进度:一是,详细设计计划是纲,在详细设计开展之初就要由设计技术部牵头,组织设计分包商、EPCC项目采购部、施工部、试运部对详细设计计划进行充分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详细设计计划。计划一旦确定,计划工程师每周要对实际设计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跟踪、计量与量化对比,并对落后的工作进行分析,找出进度滞后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进度弥补措施;在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设计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设计进度计划的指导性和可遵循性;同时,要尽最大努力确保工程关键设备和材料招标技术文件的提交时间,确保工程进度关键线路上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的提交时间。二是,要充分认识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设计质量与进度出现矛盾时,要求设计分包商首先要确保设计质量。提高设计质量需要增加文件的准备时间,因而,对设计进度会有一些影响。但是,高质量的设计文件会减少业主的审批意见,缩短业主的审批时间,同时,还会提高业主对于设计质量的信任,为后续设计文件创造出更好的批复氛围。三是,为避免厂商资料滞后而影响设计进度,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应积极做好厂商和设计分包商之间的协调与督促工作。设计分包商在招标技术文件中要明确提出需要厂商提交的各种资料的时间,以及相应的设计审批时间,该要求将作为采购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后期协调与督促的依据。在与厂商签订采购合同后,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应与EPCC项目采购部及设计分包商密切配合,严格督促厂商按时提交厂商资料,以及设计分包商及时返回审批意见。必要时,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可通过采购部安排厂商与设计分包商工程师进行集中办公,以便加快技术沟通。 3结语 详细设计是海外石油工程建设EPCC项目的最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项目总投资、工期和工程质量,因此,项目总承包商必须加强对详细设计的管理。项目总承包商应成立专门的设计技术部,配备高素质的专业工程师,建立起专业总负责人制,在保证详细设计安全、合理的前提下,以EPCC合同为基础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加强设计校审、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提高设计质量;尽可能提前启动详细设计和长周期设备的技术询价文件包,设计过程中严格落实设计计划,确保设计进度满足项目要求。 作者:蒋峰 陶利锋 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管理论文:绿色建筑设计管理探讨 1.当前形势下绿色建筑的设计管理现状 从当前的能源分析情况来看,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但消费量同样很大,浪费问题颇为严重,作为人们生活的根本,建筑能耗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每年消耗的材料占世界能耗的40%以上,石油消耗超过三亿吨以上,煤炭消耗达26亿吨以上,在2007年的时候,我国建材消耗高居世界第一,污染排放量也高居世界第一。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人们的家园环境,就必须要重视节能,加强建筑领域中节能环保设备的选择,运用自动感应的电气设备,人走设备关的环保态度,强化人们的环保理念。 2.绿色建筑的理论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秉持节能、健康、自然与经济、适应性高的原则。设计要以节能为核心,在选材、施工等环节也要以节能环保为前提,绿色建筑设计要在温度、声光及室内环境方面创建良好且舒适健康的高品质生活。从根本上来说,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要以保护原生态环境为基础,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长远的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应在设计时就为适应新技术的更新发展预留空间及操作接口。 3.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从上文的分析情况来看,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做好绿色建筑设计工作,具体来说,绿色建筑设计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3.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绿色建筑设计也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从根本上来说,建筑是人类发展服务的,是为人类创建舒适健康生活与学习空间的,因此要在设计中减少噪音、辐射计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对人体的威胁,在设计中选用低碳环保无毒的材料及装修材料,合理设计采光,良好的通风环境,实现美观且节能的目的。 3.2降低能源损耗 从我国能耗的比例来看,建筑能耗占首位,因此,降低建筑能耗是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的重点,降低能耗要从以下两点着手控制:首先是要降低建筑材料在运输、装车及卸车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其次是降低其使用工程中的能源损耗。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降低建筑能耗对全球能源节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3.3提高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绿色建筑最主要的意义就是要增强自然资源的利用,尤其是太阳能与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强化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将太阳能转化为建筑内部热能。将所有建筑施工中剩下的边角料收集起来,采取有效技术进行在加工,重复利用,减少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威胁,同时也降低成本。对木材与保温材料等的可再生利用,降低对大自然树木及其他资源的开采,保护环境质量,降低环境负荷。 3.4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尽量选用寿命较长的材料,进而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延长建材的耐久性,尽量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材料损失与维护造成的成本增加,当然,不是耐久性越长的建筑材料越好,而是要与建筑使用寿命相当,既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的投资,实现了成本的节约。 3.5加强对经济性与适应性的考量 现在,人们对绿色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昂贵的建材、绿色的蔬菜、材料等等,绿色与昂贵在人们的意识中是划等号的,为后期的改造留有操作接口,降低了后续的改造费,因此,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适应性与经济性,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建筑成本,加强经济性与适应性的考量,降低施工成本。 4.加强绿色建筑设计的有效措施 要想实现绿色建筑的节能与环保、舒适健康、高性能及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人员间的配合。完成一项工程不能单纯的依赖某个人,必须要依赖整个团队方可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与国家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在设计的初级阶段,就要做好组织工作,加强建筑师、建筑结构工程人员、预算人员、暖通人员间的联系,互相沟通,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预案,利用其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设计水平。其次,采用现代化的技术。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传统的设计方法必然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满足不了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需求,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上选择现代化的新型技术,选择先进的工艺与设备,以环境为基础,从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等理念着手,提高设计水平。最后,建立激励机制。与普通建筑不同,绿色建筑的建造者无法立即回收到收益,因此,推广绿色建筑的难度较大,政府部门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补贴对策,实行优先审批、减免税收的政策,激励建筑设计者与建造者的积极性。 5.结束语 要想做好建筑设计的难度很大,而绿色建筑设计就更难,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必须要遵守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在未来的设计中,为人们提供更多完整且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 作者:朱丹 单位:黑龙江城建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管理论文:设计管理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研讨 一、市场环境变化下新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企业需要这样的人才,而大学是为企业提供设计人才的外部资源,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还并不完全结合市场,能够把市场和设计结合起来人才非常匮乏,因此革新艺术设计教育,为企业输送设计管理人才,从而使企业获得战略性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拥有设计管理能力的人才,即,拥有了具备创意性的设计思维及有效率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如今许多企业不仅让艺术设计人才在设计部门工作,还把他们安排在企业其他部门工作,他们的设计思维方式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并取得了成功。 医疗机构MayoClinic在核心部门安排设计专业人才,快速的开发了新的系统和新产品,最终获得了成功。Jack Jones把设计人才引入到市场部,让设计思维接近市场战略,强化了品牌形象。艺术设计也可用在企业内部过程的革新。美国最大的食品企业Kraft,与专业的设计公司合作,对公司的物流系统进行了改善,对物流公司运送货物的托盘进行重新设计,充分利用的几率提高了162%2。Google、PFG、Telenor公司的CEO意识到通过设计改善企业内部工作环境非常重要,于是在公司投入设计管理人才,对公司环境进行改善,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力和革新能力。终上所述,设计管理人才能为公司带来创新的思维及革新的方法,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途径,而大学持续为企业输送设计管理人才起着关键作用。 二、以设计管理为中心的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方向及教育内容 (一)教育目标:信息知识的多样性与共通性、和谐的自然环境、人类新生活的价值及明确的设计哲学,共同构成了以创意性为中心的教育目标。 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随着二十一世纪新时代人类价值观的变化需变化。信息知识的多样性与共通性,未来和谐的生活环境,都积极的反映出人类对未来社会生活的要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文化诉求,必须制定新的教育指标,追求以研究为中心的深入化教育。设计哲学重视人性与社会价值及环境价值之间有机的关系。首先,造型哲学的价值方法论追求政策性、多学科教育,把造型观念作为教育目标,运用到教育方向和教育内容当中。其次,分析适合人类创造性的造型思维,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创意性的概念化可以制定及开发出设计造型教育课程,让学生判断出什么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素质。他们创造性的感官和独创性的表现能力得到了实施,并开发有依据的方法论。最后,理解设计造型要素和造型语言,连接创造性功能的方法,是明确设计教育目标的意识,实现设计造型价值的体现。 (二)教育方向:追求研究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开发独创的教育课程,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教育机构。 教育的方向要转向研究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并追求教育的深入化。不仅要打破学校与企业的障碍之壁,并且要有效的融合。艺术设计学院要敢于走在革新的前列,教育的方向要把研究、知识、创新、商业衔接起来,意味着必须从整体上来判断开发投入的比重。首先,提供专业化、深入化的知识和信息了,脱离单纯的形态为主的艺术设计领域,形成有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第二,创建独创的研究活动来进行品牌开发,并倡导设计师为中心的大众文化,以此来最大化设计产业的附加价值。第三,把所需的独特的研究主题和基础研究相结合。第四,让高年级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开发、设计、管理系统的项目流程。艺术设计教育的方向是把研究、知识、创新、商业有机结合,追求教育水平的高级化、深入化,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务实教育。 (三)教育内容:强调创意性、概念性、战略性、综合性的设计活动,制定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并赋予相关的文化价值及设计哲学理念。 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容要随着知识的更新与社会文化环境价值观的变化而改变,同时艺术设计教育以人类生活、多样化的文化及生活环境为中心4。人类、环境及信息化时代,最新的需求是对事物最本质的解析。设计教育具体的内容要考虑到,新技术与方法论,研究与设计造型相关的内容,除此以外也需要理解未来社会和人类生活的价值观、文化、环境及现象学、人类学、信息沟通以及对商业设计的认识等等5。强调创意性、概念性、战略性、综合性的设计活动,制定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并赋予相关的文化价值及设计哲学理念。 三、结论 产业社会时的艺术设计教育,要培养学生有预见性的观察能力,视觉层面的认识能力,学生要拥有广泛的知识面及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优秀的造型能力,因此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把不断的课程开发作为重点。教育课程的本质必须向融通性和弹性需求性转变。通过获取方法论、科学的思考能力及审美造型能力等来创造设计价值。社会在不断变化,倡导革新的艺术设计教育意义在于,对未来市场进行展望的同时,开发出提高学生设计管理能力的创新课程。 首先,在信息知识多样性及共通性的背景下,和谐的自然环境价值和人类新的生活价值,明确了的设计哲学理念,这些构成了以创意性及设计管理为中心的教育目标。 其次,艺术设计教育的方向我们要追求以研究、实际操作及开发独创的教育课程为中心,使其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水平教育。 最后,艺术设计教育内容要要围绕强调创意性、概念性、战略性、综合性的设计活动来制定,并赋予相关文化价值及设计哲学理念。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还存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不明确,教育内容不足之处,需要积极应对新时期时代的变化。本研究在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方向及内容上提出了观点,本研究能成为往后开发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基础参考资料。 作者:欧珍 金千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化工管理论文: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更多的是关注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政府为了有效地加快城市建设,要对园林绿化的进程进行有效掌控和管理,更好地保护城市的环境。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他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园林绿化,因此,园林绿化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管,为市民提供一个绿色、环保、生态的优美环境。 1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的科技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科技人员没有严格的执行相关的技术准则和规范,使得某些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2)管理与运行机制上存在很大问题,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园林发展需要,其直接后果就是与生产部门和应用部门形成一条龙渠道。 1.2 对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认知度不够 对于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企业,必须要有科学的组织管理机构,这样才能有效的管理好园林绿化工程,确保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当前,我们很多从事园林绿化的企业,对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认知度不够,缺乏程序化、技术化的管理手段,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质量[1]。 1.3 绿化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企业是否能做好绿化工程管理工作,还要看这个企业的管理机制是否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园林绿化企业的管理机制都不够完善,很多时候会导致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出现问题,例如盲目性、随意性的施工问题,甚至会违反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造成工程质量大幅度下降。 2 提高绿化工程管理的措施 2.1 增强工程管理意识,构建科学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 一个好的园林绿化企业,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培训,使得工作充分细化,进而增强管理人员工程质量管理的良好意识,进而保障工程有效并稳定推进,使得管理标顺利达到[2]。从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管理着手,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做到垂直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执行企业的管理任务,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2.2 加强园林绿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园林绿化的建设很复杂,涉及很多的内容,这就需要是有专业的人员来保证园林建设的正常进行。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园林绿化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的提升其管理水平。园林绿化企业要牢固确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加强园林绿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2.3 切实加强园林绿化工程规划管理 绿地对于城市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合理开发和使用绿地,在进行建设前必须经过合理规划,将绿化的发展建设纳入到城市的整体建设当中。要严格控制已有规划的绿地或绿化园林。最后在工程验收和后期养护的过程中都需要相关部门予以支持,严格按照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标准进行管理[3]。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园林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在提高重视度、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增强工程管理意识,构建科学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等方面多做工作,这就使得行业内外必须共同努力,为加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只有针对园林绿化问题积极做出改革,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管理论文:石油化工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摘 要: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存在着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工艺复杂、涉及专业及风险因素多等问题,本文认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合自己的项目管理组织,做好工程前期的质量管理,通过强化管理,优化工程控制等,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础和保证,这样才能实现项目管理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项目管理组织;工程质量;优化控制 引 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照客观规律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管理活动。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各个领域与多个专业,业主往往由于自身各方面的条件限制,不可能由自己来完成全部的管理工作。业主通常通过各种委托协议或合同,将工程的各项任务和管理职责及各项风险分解到各有关人员和机构,项目业主只进行总体的协调和控制,保证项目按时保质的完成,并尽可能节省投资。 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新建了许多大型工程项目,项目建设一般都以原有的石油化工企业为依托。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如何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高效的建成,是每个工程建设单位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抓好项目管理组织建设 1、项目团队的选拔与建设 项目工程建设成功的关键是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团队。项目团队的成员大多数的时候是在没有专家帮助的情况下,解决项目的很多专业技术问题的,尤其是当一些问题需要马上解决的时候.团队成员应具有与项目相匹配的专业技术水平,否则将会出现由于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而导致项目进度受到影响的问题。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项目特点,为避免工作中产生混乱,项目部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划分项目成员的权责,这样才能使项目经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才能,开拓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 二、注重工程前期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1、业主在抓工程质量管理时,应特别重视工程前期的工程质量管理策划。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定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范围,制定各种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建立严密且可操作的考核制度等。“工程建设总体部署”的重要内容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策划,这个策划同时也是指导项目建设各部门和各参建单位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 2、选择好的承建单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在组织招标选择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承建单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资质,还要注重业绩,注重对项目管理资源的投入,注重技术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避免单纯追求低价成本。 三、优化计划管理过程控制 计划管理工作是工程建设高效有序地进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工程建设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早介入、早准备、早开工,抓好过程控制.工程管理要向生产和设计这两个方面延伸,做好整个过程的协调管理。 1、制定总体控制计划,采取周、月计划的动态管理,严格考核制度,确保较高的月计划完成率才能确保关键控制点的完成。 2、对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加强管理,跟据批复的施工方案审查现场签证。设计变更采取限制名额的审批控制,即在限额内由项目单位对设计变更自己进行审批,限额外的由实行项目单位和业主专业部门共同审批,最大限度地使设计变更的合理性。 3、推行质量目标的计划管理,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大检查,设立各种考核指标,强化质量目标考核。 四、实行合同履行跟踪确认制 1、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规定,科学合理地制定评标细则,规范招投标行为,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建立完善评标专家库,评委实行持证上岗,随机抽取,同时采取措施杜绝挂靠、非法转包现象的发生。 2、根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投标单位资格审查,选择对本项目建设有实力的施工单位参与投标,在施工招标阶段应该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选取有真正实力的投标单位来负责项目的建设。中标单位一旦确定之后,在合同谈判阶段对承包单位所配备的项目管理机构应慎重考察,在合同中应明确承包商项目团队中的主要岗位人员,并对明确人员的到位做出相应的限制条件,从而确保承包商管理团队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同时针对项目特点,在合同中对承包商对本项目所提供的作业人员做出规定,避免出现中标单位虽然对此类项目工程经验丰富且技术力量雄厚,但对本项目所配备的具体作业层却有失水准,从而加大了该项目运行的困难程度。 3、强化施工合同管理,以合同为依据,跟踪确认合同的履行情况,进一步明确落实有关方面的职责,对合同履行报告中的违约行为采取从重处罚的措施. 五、做好项目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和其它工程项目建设不同,施工作业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大量的危险作业很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而且相对来说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性也是比较大的,可能会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情况,所以在施工安全管理上必须深入细致、常抓不懈,不然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1、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 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同时也要不断强化企业各级责任者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确立以工程项目管理部经理为核心的项目安全管理机制,确立工程项目管理部、施工监理和施工承包商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实现对施工中各种危险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2、加强安全培训力度。 在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强化施工人员在安全意识和素质方面的培训,确保施工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使施工作业符合安全规范;二是要不断提高施工承包商的技术装备的安全性,不断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操作能力和安全技术水平进行培训。只有这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的水平也会随之不断的得到提高。 六、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 建设项 目管理,首要的是人的管理,因此只有建立一整套健全的激励机制,各项制度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实现预定的各项安全和技术方面的目标。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本着教育为主,惩戒为辅,多奖少罚的原则。针对项目管理者执行的效果,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并明确考核标准,对执行情况良好的管理单位给予相应的激励回报,对执行不力的承包商要进行严厉的处罚。考核要真正的发挥奖惩导向的作用,避免出现人为因素干扰而产生不公正的奖惩考核情况,而且处罚措施要严格公正的执行,不能姑息迁就。 2、项目建设激励机制即设立专项基金,对签订项目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的企业,实行阶段性目标考核奖励与总体目标考核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同时设立工程质量创优和超额节资项目贡献人员的专项基金奖励机制. 七、结束语 工程管理不能完全仿照别人的模式,只能参考借鉴并结合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管理模式。石油化工项目正朝着大型化和复杂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业主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希望得到全面的项目管理服务.为满足业主的各种需求,项目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开拓创新,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不断摸索,创造适应自己的工程管理的成功之路。 化工管理论文:浅论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科技档案的收集 企业 档案是企业发展的真实记录,它承载了一个企业的兴衰记忆和发展历程,是一项维护企业历史真实面貌的工作,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效益的需要。企业档案收集是企业档案的基石,它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完整,并体现企业档案的管理水平。企业如果没有资料的收集,企业档案部门也就无所谓档案的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开发利用工作。因此,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部门开展一系列工作的前提。企业档案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和人事档案等部分组成。在这里我浅说化工企业科技档案方面的收集工作。一个企业如要更好完整、准确、系统地做好科技档案的收集工作,本人认为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全员、特别是管理层的档案管理意识,取得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为确保归档的顺利,各企业应根据《档案法》、《科技档案工作条例》等相关的法规、条例,制定企业相应的科技档案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及相应的归档流程,规范科技档案的工作程序和管理要求。 企业科技档案是保存备查的直接记述和反映科技生产活动的科技文件,科技档案是直接反映企业生产、建设、科技和设计活动的直接记录,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是把人们在生产、建设、科研和设计等工作中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通过各有关单位、生产技术部门集中收集而成的。然而企业科技档案所能产生的效益的隐蔽性很强,难以计量,不能为企业代来直接效益,也难以立刻见到效益,容易造成企业管理层对科技档案的收集忽略。这就要档案管理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规、档案知识,增强档案意识,使全体员工都认识到档案的价值。使管理层懂得重视和做好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是对企业历史负责,为企业实现服务、替企业未来着想,才能更好的使企业得到发展,以得到管理层的更多的理解和重视。 二、档案部门对档案的收集要做到事前介入 生产设备档案是企业的生产的中枢,它记载了设备的结构、性能及其管理使用、维修过程的科技档案。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在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依赖于设备档案的准确数据。档案技术人员要参与生产管理,对进入企业的各种设备。档案管理人员要参加开箱验收,并做好验收和缺陷记录,收集原始资料。特别是对化工企业的锅、容、管、特设备及主要生产设备应根据设备开箱清单逐项进行验收。例如:锅炉设备开箱的验收主要有锅炉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工业锅炉内部检验报告、锅炉外部检验报告、各种合格证、锅炉强度计算书、图纸、整(组)装锅炉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安全阀检验报告、锅炉安装质量证明书。压力容器设备主要有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设备铭牌、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图纸等。都是企业申请使用登记的基础材料。企业管理论文如果收集的不全、不仔细,会给企业的办证使用代来很大的不便。 在参加设备开箱验收进行资料收集时,档案人员不仅要认真、仔细的收集,还要了解这些设备的性能,了解它们的原理,了解它们的用途。这样才能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适应企业利用的需要。同时,根据生产技术人员的需要将设备说明书复印成册分发给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供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还要帮助、指导设备技术部门建立、建全设备技术档案。要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三、对企业科技档案的收集要做到事中控制 在各生产、技术部门的协助下,才能使收集资料的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平时的收集工作决定资料收集的完整性。生产技术部门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平时往往不太重视归档材料的积累和保管,要归档时临时设派人员收集整理文件材料,造成一些需要收集的资料未能收集完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检查、中修、大修、更换、改造中等都产生大量档案资料、图纸资料以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记录、工程项目的报告等材料,这些都是反映企业发展状况的具体凭证和很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这都是靠工程技术人员平时的收集来完成;还有部分工程技术人员担心科技资料交接到档案局部门后,自己今后利用不方便或为了在工作中自己有的过人表现而封闭技术不愿交出某些关键性的技术材料。使得档案的完整性得不到保障。这要求档案技术人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定期对生产部门提供监督和帮助。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强化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档案意识,使每位技术人员把科技材料的归档看作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避免关键性技术资料由于保管不善和应归档而未归档造成档案资料缺失的现象发生。同时档案技术人员就必需了解工程的性质以及设备性能,掌握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基本知识。制定工程资料收集的大纲和具体范围,避免了移交单位人的主观移交,使接收的档案内容不全和形式单一的现象得到改善。 四、对企业科技档案的收集要做到事后核查和验收把关 在收集过程中,不仅要收集主要档案,还要收集次要档案,从而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另外,在收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收集的有效性,不是有文必档。做到精密、准确地收集每一份资料,体现收集档案的准确性。 五、注重培养企业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企业科技档案管理要注培养重复合型档案人才,不仅应熟悉国家档案信息政策法规,而且应具有丰富的科技档案管理经验,能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懂得各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信息知识,组织汇总处理并能分析企业各类档案信息。以丰厚的知识储存、齐备的资料收集、快捷的信息掌握、完善的功 能设施,使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企业各项重大决策服务。 化工管理论文:石油化工项目管理及优化 1某石油化工项目EPC总承包模式 就该公司石油化工总承包项目的运行实践而言,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之下,承包人自身各部门之间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度,从而增强了承包项目管理中设计、施工等各环节的协调与控制力度,减少各环节之间的矛盾产生,从而使工程的进度满足要求。然而在该模式之下,首先需要总承包商与业主之间进行沟通,再由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之后再由分包商与其他供货商、监理等进行信息沟通,不仅减慢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同时这种复杂的沟通机制还非常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且无法满足石油化工项目信息的动态变化的要求,甚至造成工作衔接不顺。此外,就该公司石油化工项目管理实践来看,运用EPC总承包模式,存在着各类项目部:总(分)承包商、业主、监理项目部等,各管理界面交叉重复,且各项目部之间的管理管理相当复杂,现场施工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需要进行逐级传达,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受到限制。基于此,在充分发挥EPC管理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探寻优化对策,完善其管理功能,则成为了石油化工项目管理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2EPC总承包模式下石油化工项目优化对策 针对该公司石油化工总承包项目在EPC管模式下出现的各类问题,在项目运行实践中,可将伙伴关系管理模式有机引入到EPC总承包模式之中,即以合同为媒介,使项目各方在共同目标与利益的维系之下建立工作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使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能够实现快速传递,并通过协作沟通及时拟定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中,积极引入伙伴关系管理模式,也就意味着总承包商、分包商、业主、监理等各方在共享资源与利益,合理分担风险的基础上达成了一种协议,在项目管理中通过及时沟通,防止信息不畅通产生的诉讼与争议。伙伴关系管理模式的加入,充分弥补了该石油化工项目在EPC总承包模式下的缺陷,总承包商及其之下设备商、供货商等与业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为实现“双赢”而建立伙伴关系,并根据签订的合作协议,在项目管理运行实践中,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畅通沟通渠道,并在建立起来的工作小组的组织协调之下,明确各方的职责与权利,使石油化工项目中的各项工作都能够实现有机衔接。同时,在工作小组的协调之下,合理调度各项目部的人员,实现各项目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再次,采用总承包模式与伙伴关系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石油化工项目管理,各方受签订的协议的约束,为实现自身的利益目标,会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以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收益,不仅利于工期的保障,同时还可促进石油化工项目在以最小的成本的基础上创造更大的收益。此外,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引入伙伴关系模型,业主可积极加强与各合作方的合作,利于项目管理中承包商单词选择的风险,同时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必要的监督,石油化工项目的工期、施工质量与成本都可得到一定地控制,使单独运用EPC模式的风险降低。本文来自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杂志。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杂志简介详见 3结语 当前,我国石油化工工业迎来了其关键发展时期,既面临着的机遇,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石油化工企业要从各工程项目的实际出发,在推进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同时,探寻其优化管理对策,如积极引进伙伴关系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优势,弥补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不足,实现统筹协作,促进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持续发展。 化工管理论文:油田化工风险管理问题综述 一、引言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必须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风险管理,作为建设单位必须从投资、质量、进度、HSE等方面强化风险管理,特别是加强质量控制以确保将来生产不留下隐患,实现项目总体目标。一般石油化工主装置除常规建筑工程外,主要构成有:①各种管道:通常以介质、温度、压力等级不同划分为若干个管段,一个主装置根据复杂程度不同有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个管段,一个管段中包括管子、管件和各种功能的阀门以及它们之间的多种连接方式。②动设备:主要是机、泵类,如各种压缩机、泵、离心机、过滤机、搅拌设备。③静设备:换热器、各种塔器、反应器(釜)、工业炉、储存设备。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安装工程量巨大,并且质量、进度、费用、HSE控制难度极大。从建设项目业主的角度出发,往往希望工程建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投资少,工期短,质量高,然而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彼此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采取某种措施能够保证其中的两个目标的实现,即表明这两个目标是统一的关系,如降低质量可以加快进度和降低投资。如果仅保证其中一个目标,而另一个目标不能实现,则这两个目标就是对立的关系,如为了赶工期,则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从这个角度看,质量和进度就是对立的关系,可见,四大目标的风险管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片面地研究某一风险对某一个特定目标的影响,必须统筹兼顾。 二、投资风险控制 投资风险管理是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目标的确定应分阶段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初步设计阶段的控制目标;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控制目标;施工图预算是使施工阶段控制目标。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投资少则几个亿,多则上百亿,投资巨大,加强投资风险控制更是至关重要。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投资风险控制与一般工程项目控制方法策略相同,其基本原理是把计划投资作为项目目标额,由于各种风险的存在,势必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将实际支出与计划投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偏差并找出偏差值,在分析偏差原因即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三、进度风险控制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因此,项目建设受参与建设的相关各方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加强实施阶段的进度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进度风险管理就是指在项目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预测、识别各种风险后,制定、审核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定期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进度对照、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监理单位、承包商及相关单位对产生偏差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或修改工程进度计划。进度风险控制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直至按计划的工期目标既合同约定的工期如期完成。进度目标能否按期实现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进度控制不应仅局限于考虑施工本身的风险,还应对其它相关环节和相关部门风险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施工图设计、工程变更、前期手续、协作单位等。只有通过对整个项目计划系统的综合有效控制,才能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因此,进度风险管理必须事先对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对进度计划的影响,然后编制进度计划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检查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差别,对出现的偏差原因进行分析,找到风险源,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计划,循环反复,直至项目竣工。 四、质量风险控制 由于石油化工装置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的特点,所用的原料、介质或产品本身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质,因此,对输送、盛装、生产这些原料和产品的管道、阀门、设备的材料、制造及施工的要求较多,如果稍有疏漏或不慎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质量风险控制措施必须充分满足工程需要。石油化工行业及其生产装置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影响极大,因此,相比投资和进度而言,质量控制特别是旌工阶段质量控制更为重要,必须引起项目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从准备工作开始直到竣工验收结束全过程的系统控制,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是指对施工准备阶段包括技术、人员、机具等方面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控制,保证消除或降低准备阶段可能的质量风险。事中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过程控制发现可能影响质量的风险因素或关键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或降低质量隐患。事后控制是指施工完成后对于已形成的成果包括资料作最后把关。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风险因素可从(5M1E)即: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方面考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风险因素(5M1E)对建筑、设备安装、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防腐绝热、消防、暖通、给排水等工程分专业、按工序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在工序间合理地设立“质控点”,针对关键因素进行质量风险控制,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五、HSE风险控制 HSE体系按规划(PLAN)-实施(DO)-验证(CHECK)-改进(ACTION)运行模式建立,即PDCA模式,它是通过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来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SE风险因素多,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高空坠落、高空坠物、机械设备伤害、交通事故、放射性伤害、水污染、噪声污染、地震、洪水等等。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应组织工艺、设备、安全、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会同具体实施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仪表工、起重工、架子工以及射线探伤等人员组成的风险识别、评估小组,共同进行讨论,对危害程度高、发生频繁、超出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风险进行重点识别、评价,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危害因素,一一列举形成HSE风险检查表。实施阶段HSE风险管理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 报告制度,成立应急组织、组建应急指挥中心、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制定并落实风险防范和消减措施、配备应急一定量的应急补救设施,确定明确的外援单位(医院、消防部门等),编制相应的HSE作业计划、指导书,用以保护作业人员、设备、环境,体现“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HSE管理思。认真落实HSE风险防范和消减措施,如: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安全技术人员;安设HSE告示牌及施工项目信息牌标准;现场张挂各种警示标语;按照规定为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具,用品,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六、结语 针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特别是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分析了石油化工行业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探讨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工程风险管理水平具有一定帮助。 化工管理论文: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实用性 1质量控制上的项目管理 其实,质量控制可以看作是三个核心目标中最关键的一个目标,只有保证了工程的质量,才能够进一步讨论对成本以及进度的控制。工程质量的控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从建设施工材料的采购,到具体施工流程的进行,到最后的工程验收,都需要进行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要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入手,确保在整个施工流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材料的采购与工程的进行,杜绝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情况的出现。另外,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也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可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更多地注意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 2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以成本、进度、质量三个核心目标为出发点,在现代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可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来实现项目管理的作用。在当今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了SHE管理、合同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三方面的内容,在建设工程中进行综合应用,可以让三个核心目标得以实现,充分体现出现代项目管理在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应用的完善性。 2.1项目管理中SHE管理的应用所谓SHE管理,也就是将安全(safety)、健康(health)、环境(environment)三者结合到一起的一个综合管理系统。将减少施工过程的安全事故,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状况,保护外界环境不受破坏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对可能存在着危险、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及时的纠正。特别是对于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来说,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着相当多的安全隐患以及威胁施工人员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SHE管理是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最为基本的一项管理内容。 2.2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的应用 合同管理是通过建设工程中的不同参与方所应该履行的义务以及所具有的的权利来进行责任分配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合同管理,可以更好地明确建设工程中每一个具体项目的负责方,将保证施工的成本、进度以及质量具体到每一个工程参与方。目前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参与方可能涉及到的合同包括设计合同、承包合同、分包合同等等,这些合同在签订于解除的过程中都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加强合同管理是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实现工程参与方利益共赢的必要手段。 2.3项目管理中信息管理的应用 信息管理是在新时代高科技发展背景之下兴起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信息手段,实现建设工程的高效系统化管理。在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信息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类信息管理、经济类信息管理、技术类信息管理、政策类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多种信息的综合管理,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建设工程中成本、进度、质量等目标的有效控制,让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3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项目管理的水平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进度。随着科技技术的逐步完善,许多高科技手段在项目管理中的逐渐应用,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的项目管理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台阶,在现代项目管理的调控与影响下,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将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化工管理论文:试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摘要:文章主要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施工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方面论述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纷纷提出创建园林城市,有效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品位和投资环境。随着园林绿化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 发展 ,我国的园林绿化建设工程质量和管理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 企业 来说,应该把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1目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相关理论的认知和运用不够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 科学 主要研究管理理论、程序、方法和技术;质量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在实际施工中运用这些理论、程序、方法和技术,使质量管理活动更加符合客观 规律 ,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3] 1.2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不专业 一些质量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资质、知识、技术和经验。一些园林工程施工中,甲方建设单位及乙方承包公司都存在非专业人员实施质量管理的现象。还有一些大型园林工程由非专业政府官员实施质量管理,完全忽视质量管理是一门专业。一些园林工程公司由非专业管理机构直接运作质量管理的实施。非专业的质量管理机构,如行政机构、工程承包后临时组建的领导小组等。这些非专业机构没有规范的质量管理程序、方法和技术,缺乏配套的质量管理专业人员,必然会违反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导致质量管理实施的无序性,降低工程质量。 1.3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园林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就很难科学、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目前我国多数园林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的管理体系。许多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都存在随机、随意的现象。随机即没有计划,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随意就是决策不遵守规律和程序,杂乱无章。引起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1.4监督质量管理实施的 法律 法规不健全 为了促进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但是由于园林工程公司及工程建设单位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园林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阻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正常进行和进一步发展。 2加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1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绿化施工有别于建筑工程,只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即可,绿化施工过程是又一次创作过程,存在如何充分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问题,因此,图纸交底异常重要,要求设计单位详细介绍设计意图,施工单位要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如:树丛栽植时,哪株直,哪株斜,倾斜的角度,如何让其搭配和谐而又顾盼生姿,生动有趣,这从施工图纸上是反映不出来的。 2.1.2施工组织设计 园林工程既然包括了多个单项工程,在施工中往往涉及到各项园林工程项目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统一领导,各部门、各项目要协调一致,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这也就是常说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园林工程的实际特点,园林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在取得工程施工项目后,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概预算,为工程开工做好施工场地、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队伍等方面的准备。②根据对施工工期的要求,组织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计划好工程进度,保证能连续施工。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2.2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2.2.1重视土壤的处理工作 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化验分析,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关要求。 2.2.2定点放线的处理 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又需灵活处理,如分车带中栽植乔木,遇路灯灯柱时,因有与灯柱保持2 m距离的规范要求,放线时就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间距离。另外还有行道树的定点,由于道路两侧地下管线、消防栓、商店等因素,时常要适当作些调整。 2.2.3种植穴、槽的挖掘 种植穴、槽的挖掘视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土壤情况来要求,尤其是土质较差的种植穴一定要挖深些,然后进行施基肥和客土,以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 2.2.4把好苗木质量关 (1)对苗木的品种、株形、冠幅、高度、干径、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 (2)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 (3)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 %。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 cm~5 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 cm~3 cm。 (4)播种用的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种子均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重量、采收年份、纯净度及发芽率,不得有病虫害。自外地引进种子应有检疫合格证,发芽率达90 %以上方可使用。 2.2.5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拆除带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土球的乔木栽植时,种植穴底部要踏平,裸根的,种植穴底部要将土填成锥形;填土时要分层压实,最好用锄把捣实,不留空隙;注意观赏面的朝向。种植带土球树木时,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必须拆除。浇定根水苗木栽植后24 h内必须浇定根水,且要浇透。以后应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补水,北方地区种植后浇水不少于3遍。黏性土壤,宜适量浇水;根系不发达树种,浇水量宜较多;肉质根系树种,浇水量宜少。固定支撑5 cm以上的乔木应设支柱固定,固定物应整齐美观。 2.3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 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随着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制已全面进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行业。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 科学 准则,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既维护业主的利益,又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做到及时整改,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不出问题,从而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2.4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 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不可缺少的部分。竣工验收是施工阶段的最后环节,也是保证合同,提高质量水平的最后一道关口,通过竣工验收,全面综合考察工程质量,保证竣工项目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等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因此,竣工验收必须有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通过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档案整理,既能 总结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施工过程和养护过程,又能为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变更、竣工资料,提供后期使用、维修的根据。项目经理部必须重视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确保工程圆满结束,质量合格。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 发展 ,园林绿化行业在 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变得愈为重要,是园林建设过程中应该抓好的重要工作。因此,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相关参与者一定要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创造出既符合生态,又注重景观,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园林工程。 化工管理论文: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理念不断更新。本文从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意义、要求出发,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有关养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关键点;措施 1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意义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城市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需要连续的养护和管理。只有通过精心养护与管理,才能在保持现有园林绿化工程成果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因此,要让园林绿化工程持续的发挥作用,养护与管理工作是关键。 2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要求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一方面是养护,即根据不同园林树木的生长需要和某些特定的要求,及时对树木采取如灌溉排水,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另一方面是管理,即看管维护,绿地的清扫保洁等园艺管理工作,以保证树木栽植的成活率,预防早期转衰,延长绿化效果。 园林树木养护管理要具有一定的质量标准,即要保证树木生长健壮、美观,又要保持树木周围地面土壤疏松、通气,树基部无堆积污染物现象。 3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关键点3.1增加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地被植物生长期内,应根据各类植物的需要,及时补充肥力,尤其对一些观花地被植物更重要。在栽植地的土壤保持疏松、肥沃的同时,排水工作一定要做好。一般情况下,应每年检查,暴雨过后要仔细查看有无冲刷损坏。 3.2注意抗旱灌溉 地被植物在种植后要及时浇灌,园林树木灌溉的时期主要根据树木在一年内各个物候期的需水特点,当地气候、土壤内水分的变化规律,以及树木栽植时间长短来决定。 灌溉次数和灌水量要与树种、土质、气候及植株大小相适应,以节约用水和便于作业为原则来选择灌溉方法。 3.3注重修剪平整与更新复苏 整形与修剪是园林植物栽培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有情趣的养护管理措施,主要目的是满足观赏和达到美感效果。一般低矮类型品种不需要进行经常修剪,修剪工作最好安排在傍晚前后地被植物上没有露水时进行,可以避免地被植物的人为损害和阳光的灼晒。在地被植物养护管理中,常常由于各种不利因素,使成片的地被出现过早衰老。应根据不同情况,对表土进行刺孔,使根部土壤疏松透气,同时加强施肥浇水,有利于更新复苏。 3.4注意地被群落的调整 地被比其他植物栽培期长,但并非一次栽植后一成不变。除了有些品种具有自身更新能力外,一般均需要从观赏、覆盖效果等方面考虑,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应注意花色协调,如在道路或草坪边缘种上太阳花,则显得高雅、醒目。 3.5防寒与病虫害的防治 某些园林植物,尤其是南种北移的树种,难以适应北方的严寒冬季,为防止冻害发生,需及时采取春灌、保护树干等防寒措施。对于病虫害的发生,要以防为主,要防早、治小,除了要慎重对待,科学防治,同时要保护环境,减少农药污染。 4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相关措施4.1积极防止自然灾害的侵袭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要积极防止暴风、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在暴风来临前要将树冠适当抽稀,支撑加固;在暴雨来临时在地势低,易积水处开排水沟;发生水涝,可打洞使水渗入地下。对于不能耐旱的树种栽植后都应将主干和主枝少白或喷白,以防树皮晒裂,对树干绕绳或包扎麻片。 4.2加强平时的看管、检查工作 为了保护树木,免遭或少受人为破坏,对于一些怕践踏的树种,如树根较浅的树种,应当选用绿篱保护起来,与游人隔离。如果发现树木倾斜,要及时扶正加固,一些重点地区应设专人看管,定期巡视,与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发现树木遭到损伤而不能存活,应尽早伐挖。 4.3园林养护管理应与施工有机结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和养护管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的必然要求。园林的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在绿化工程的施工中就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例如在绿化工程施工中就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 4.4加大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经费的投入,为搞好养护管理创造有利条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广泛深入开展园林科学技术研究,全面增强园林从业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才能有效提高园林养护管理的整体水平。 5 结语 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工作在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养护与管理,才能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园林景观才能逐渐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 化工管理论文:园林绿化工程造价优化与管理 【摘 要】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管理贯穿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效益。本文结合园林绿化工程目前的造价管理现状,针对存在的不足给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最后结合实例加以分析,确保在最低工程造价下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优化;实例分析 随着现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不同的物质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追求,所以人们开始对周围的生活环境以及居住环境的享受就自然要求高了,这就需要我们的不断的去完善好周围的环境,让他们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同时也需要我们建造一些园林来绿化我们的周边环境,在建造园林绿化环境的时候就自然离不开工程造价问题了。因此,如何确保在最低工程造价下完成园林绿化的工作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1.优化目标的确定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由直接工程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构成。直接工程费是指已完工程部分消耗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种植土方费、工程苗木费、种植人工费、辅助材料费、机械台台班费及其他直接费用。工程间接费用是指已完工程部分消耗的间接成本,包括现场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附加费、办公费、差旅费、固定资产使用费、行政工具使用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金和劳动保护费、工程保修费、工程排污费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构成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施工成本,占工程造价的60%~70%,是工程造价确定的重点。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管理目标是通过有效的造价控制和管理措施,在保证质量、进度的前提下,使工程实际造价不超过计划造价。在项目生命周期内确定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优化目标,不仅能够节约成本、降低费用,而且能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发挥其最大的功能效益。目标优化后的数学模型为: e=min(e1,e2,e3…en) 式中e为在各种方案中工程造价的最低值;e1…en为在相对应方案中的工程造价。 2.施工进度和费用的优化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费用随施工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当施工速度达到最高,直接费用达到最高,间接费用则随着工期的缩短而降低,二者叠加则存在一个总费用最少的最佳工期to。 费用优化的目的在于两方面:第一,寻求直接费与间接费总和(总费用)最低的工期安排to,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网络计划中各工作的进度安排;第二,在工期规定的条件下,寻求与此工期相对应的最低成本,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网络计划中各工作的进度安排。由于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是决定工期长短的依据,因此缩短工期首先要缩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而各工作的费用率不同,即缩短单位持续时间所增加的费用不一样,故在关键工作中,应首先缩短费用率最小的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3.资源均衡的优化 当一个工程确定好优化目标,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后,要使工期如期实现,达到质量优良、资源消耗少、费用低的效果,就必须对资源进行较好的分配和安排,力求每一时段、每一工作面所需资源接均值。均衡施工可以大大减少资源需求量的强度、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的需要量,避免资源需求量的大起大落和不必要的损失,有效防止窝工、劳动力供应不足等现象发生,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该优化目标是调整非关键工作的作业顺序,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减少资金积压,优化后的工程造价为 式中为进行资源均衡优化后的工程造价;ci为在网络计划中调整非关键工作i的顺序带来的各项节约累计额;m为调整非关键工作的个数。 4.量价分离的动态优化管理 加强对指导价的收集、整理和适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完善定额管理,使之更适合实行市场价要求;同时,企业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编制最适合的施工方案,采用最优的施工工艺,自定消耗量、投标价等,政府主管部门只制定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价方法,颁布指导性消耗量,实行“统一量、动态价”的管理模式。 5.引入竞争机制,推行限额设计管理 园林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强的正在演化和发展的复合性学科,包含水景、绿化、假山、亭台、楼阁、园林给排水、园林供电照明等工程项目,设计“错”“漏”“补”“丢三落四”的现象常有发生,还常出现许多设计变更等,造成资 金浪费同时提高了工程造价,也给施工带来不便。为此必须对工程设计进行改革,在积极推选限额设计,控制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同时,开展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把工程设计推向市场,通过多方案的技术比较、经济效益评价来优化设计方案,从而增强对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 6.实例分析 某景观绿化工程,绿化面积3万m2,合同估算价约220万元,计划工期60d,包含景观铺装、植物种植、土建小品和水电安装等。 (1)拟定了3种方案,并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优化目标。该项目以绿化种植为主,绿化部分占合同价的75%,所以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绿化成本的控制,绿化工程量及直接成本见表1。经分析可看出,该工程绿化材料费用成本所占比重最大,为87.9%,人工成本为11.7%,机械费用所占比例很少,可忽略不计。同时在绿化材料费用中乔木所占的费用最多,数量最少,单位价格最高,因此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 表1绿化工程量及直接成本 (2)在进行可行性技术分析后,对3种方案的工期、费用、资源均衡进行优化。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投资分析比较后,按不同方案分别绘制网络计划图,优化配置资源,制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目标与措施,做出最优的施工安排,从而实现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均衡性,使得工程以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实施。该工程项目经过工期、费用优化、资源均衡优化后,从以下3方面带来经济效益:①建设期的贷款利息额调整。建设期利息的多少取决于贷款资金额、建设期长短和贷款利率高低,当一个项目贷款资金额一定时,建设期利息会随着施工时间的缩短而减少,而贷款利率一般不会变化。②工程项目提前竣工,投入生产创造盈利。项目提前竣工使用后创造的盈利是指由于工期缩短,而使该工程项目提前建成并发挥投资效益所获得的利润。③因加快施工,对周围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工程项目为了缩短工期,加快施工,必定会延长工作单位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可能对周围的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工程造价中应考虑这个负面影响,并将其折现到项目开工的起始点。 对方案一进行优化分析:按正常施工速度计算,工期60d,工程造价219.1万元;运用工期、费用优化后,压缩工期10d,但增加工程成本2.1万元;在工期、费用优化基础上,运用资源均衡优化方法后,各项节约资金0.8万元,由于缩短工期,建设期的贷款利息额减少0.4万元,提前使用带来的盈利额为1.3万元,然而由于加速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加费用0.2万元,方案一的工程造价为218.9万元。同样方法对方案二、方案三进行优化分析(表2),得出方案二的工程造价为219.3万元,方案三的工程造价为219.5万元。从比较中发现,3种方案均能满足工期60d的要求,利用公式:e=min(e1,e2,e3)=min(218.9万元,219.3万元,219.5万元)=218.9万元。最终确定该景观工程的优化方案为方案一,即工程造价为218.9万元。 (3)确定使用第一种方案后,需要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和动态管理。从表1可知,该工程绿化材料费占工程总成本的87.9%,在整个工程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准确及时地掌握苗木市场动态,控制材料用量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控制材料价格,要以预算价格来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而材料消耗数量控制,则应通过“限额领料单”去落实。然而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控的情况,因此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以市场信息为基础,对材料价格的上下浮动有一定的预计和准备,以平衡成本支出,实现降低工程项目造价的目标。 表2方案优化比较分析 7.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在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贯穿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这样才可以利用有限的资金,确定、设计、施工出最优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我们只有采取最现代化的方法来对待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采取最优的方案来进行施工建设,最后才能得到最大的效益和最理想的效果。 化工管理论文:化工企业业务外包管理探讨 [摘要]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化工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市场压力,很多企业纷纷采取业务外包等方式,降低产品成本,规避行业风险,从而进一步增加企业效益。目前,化工企业的外包领域正在从信息服务扩展到金融、咨询、人力资源、研发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服务外包业态。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成之际,探讨化工企业业务外包的风险防范问题将进一步填补化工行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空白,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环境应变能力,确保企业降低外包风险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等方面均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化工企业; 业务外包; 风险; 管理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它从企业管理角度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要素等基本要求,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业务外包作为内控指引的内容之一,在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业务分工、提高经营效率提供活力的同时,也承担一些重大风险,必须强化业务外包管理才能减少企业损失,降低风险。 1 化工企业业务外包的范围和方式 1.1 化工企业业务外包的范围 企业为了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减少费用支出,对有些业务和经营项目需要采取业务外包的形式来完成。 (1) 企业易地搬迁重建。因工程业务量大,施工项目多,搬迁工期紧等特点,则需选择大型专业化的化建公司来完成。 (2) 设备维修项目。设备是保证生产运行的基本要素,特别是化工企业,设备若出现问题,对生产运行的影响非常大。因化工生产从投料到产出需要多个工序来完成,一旦设备出故障则中间工序需停车放空,不但原料被排放,同时加大了成本支出,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设备维修外包需选择施工资质高,维修质量好的施工队伍。 (3) 抢进度项目。化工企业为避免设备故障,减少临时停车频次,一般情况下,每年在一定期间内,安排全系统大停车,更换设备,清洗吹扫系统,研磨阀门等。系统大停车之后则需要抢进度工期,也需要专业外包。 (4) 产品包装项目。化工产品包装分桶装、袋装等,属重体力劳动。同时需要对包装重量严格控制,称重多包装则损失产量,少包装则客户要求索赔。一般企业也采取外包方式。 (5) 零星小项目。对企业来说,配备专职员工增加成本费用的零散工作,例如设备保养、汽车维修、现场清扫工作等,为节省费用支出也采取业务外包。 1.2 化工企业业务外包的方式 (1) 强化业务外包管理应确定业务外包承包方,审核承包方的经营资质、技术等级、经营业绩等。 (2) 采取招标、议标方式,多方选择,优中选优。 (3) 严防转包、三包,特别是对有些专业技术要求较强的业务外包项目,要防止招标承包方与实际施工方偷梁换柱,降低施工质量,增加费用支出。 (4) 严格控制外包挂靠,严禁资质不够的施工方利用承包方挂靠方式获得外包业务。 (5) 合理确定外包价格,特别要控制包天、包月的外包方式。严格控制外包业务成本。 2 化工企业业务外包预决算的审核 业务外包后最主要的工作是费用预决算审核。审核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业务外包费用的支出。 2.1 定额标准的确定 (1) 招标方式确定工程造价的审核。凡采用招标方式确定工程造价的工程项目,基本上是采取省级工程计价定额规定,自主报价,审核自主报价项目,为材料物品用量,采购价格,取费级别标准等。 (2) 对临修、议标等定额标准的选定。对于临时性检修和特殊原因采用其他方式的工程项目,可采用定额计价方式,执行2008年《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建筑、装饰装修、安装、市政、园林绿化工程计价定额》,2008年《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建设工程费用、机械台班费用、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标准》等。取费标准统一按照专业承包二类工程率取费,如省计价定额标准修订则参照调整。 2.2 预决算审核的内容 在项目完工结算时,需对承包施工方的预决算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按施工图要求审核工程量,施工土石方等;审核仪表、电器以及各项物品的用量;审核各项物件的设计消耗量;施 工追加联络笺是否合理,主管领导批示意见;甲方供材料的领取、使用及返库数量;材料预算价格找价差,需审核采购发票、数量、价格、金额等,采购材料时间参照网刊价、材质核对是否一致;使用甲方水、电、汽费及场租费用等扣减;审核各项取费是否合规合理,重点审核临时设施项目取费等。 2.3 预决算审核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 (1) 按项目要求,各单位、部门采取自审的办法,主要审核施工工程量,物品的设计消耗用量以及施工联络笺等。 (2) 组织公司专业审计人员对业务外包预决算、结算单等进行审核。 (3) 聘请专业能力强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其审核费用按预决算审减额提取。可采取梯级递增取费办法,即分审减额的5%、10%、20%及其以上等逐步提高审核费比例,以鼓励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加大审核力度,增加审减比例,减少业务外包费用。 3 化工企业业务外包面临的主要风险 尽管化工企业业务外包能带来许多益处,但如果盲目运用,则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化工企业业务外包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 企业缺乏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导致具体实施外包业务时无据可依。 (2) 由于缺乏完备的业务外包范围,导致有关部门在制订实施方案时,将不宜外包的核心业务进行外包,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埋下了隐患。 (3) 业务外包监理不负责任,组织实施业务外包的工作不充分或未落实到位,业务外包监控不到位,发生质量问题致使业务外包项目的优势发挥不够。在外包合作过程中须向监理方披露相关信息,致使企业信息泄露。 (4) 承包方选择不当,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缺乏对承包方的客观了解,只注重外包费用多少,忽略了资质等级、技术实力和承包方的管理水平;承包方与甲方相关责任人串通一气损害甲方利益等。 4 防范化工企业业务外包风险的对策 针对化工企业业务外包过程的风险,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梳理业务外包流程,认真查找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以确保外包业务的正常运行。 (1) 强化业务外包管理。第一,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根据各类业务与核心主业的关联度,合理确定业务外包的范围,并根据是否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以突出管控重点,同时明确规定业务外包的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第二,严格按照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的业务外包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内容制订实施方案。第三,根据企业年度预算以及生产经营计划,对实施方案的重要方面进行深入评估及复核,包括承包方的选择方案、外包业务的成本效益及风险、外包合同期限、外包方式、员工培训计划等,确保方案的可行性。第四,认真听取外部专业人员对业务外包的意见,并根据其合理化建议完善实施方案。第五,明确相关机构的岗位职责权限,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批业务外包项目,重大业务外包项目应交由公司经理办公会或提交董事会决策审批。 (2) 科学选择承包方。选择合作伙伴时,应对合作方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通过考察企业实力、资格认证和服务经验,确保引入合格的外包合作伙伴。 (3) 核心业务、保密级别的业务,一般情况下不宜外包,确需外包的,则要求企业在业务外包合同或另行签订的保密协议中明确规定承包方的保密义务和责任,出现问题应追究承包方的法律责任并索赔。 (4) 强化业务外包的监控管理,不只是对承包方说三道四,更应注重与承包方的沟通协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等到问题成堆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也要注重与施工监理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技术优势,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把业务外包工作做到位。 (5) 在承包施工过程期间,应对承包方的履约能力、施工质量等进行持续评估,看是否按合同约定进行施工,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技术要求、材料采购选择、工程设计改进等多方面进行评估。承包方无法履约并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要求索赔,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为了确保企业外包业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各单位、各部门之间应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通力合作,按照科学、高效、真实、透明的原则,把业务外包以及其他内部控制工作做好,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化工管理论文:小议班主任管理中的后进生转化工作 摘要: 在一个班级中,后进生是必然存在的,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对后进生进行管理和转化,以促使班级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从家庭、学校、个人三个方面分析了后进生形成的一些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后进生 成因 转化策略 班级是我们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是整个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职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杂而艰巨的工作,在众多工作中,关于后进生的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所谓后进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差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或者思想品德存在一定问题的“问题学生”。而后进生在每个班级都存在,只是在数量和程度上有所区别而已。为此,我们要想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就一定要重视对后进生的管理工作,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所谓后进生并不是天生就落后于人,他们都是由于一些后天的原因所造成的,并且在班级中,不同的后进生,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我们要想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首先就要弄清楚后进生的成因,在了解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转化措施。 一、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人们成长的摇篮,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庭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而很多后进生的形成,与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往往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走极端,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在各个方面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而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得孩子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压力。为了冲破压力,一些孩子就采取与父母唱反调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反抗,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这个孩子较为敏感的时期,很多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严重,一旦处理不好,就很容易让孩子走向歧途。而与此相反的另外一个极端就是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现如今,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从而不小心陷入了溺爱的漩涡,像我班就曾经出现过家长帮助孩子写作业的情况,这种过分溺爱使得孩子养成了懒惰依赖的习惯,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多的困难。除了家庭的教育问题以外,很多学困生还存在着一些家庭的不幸,据调查,在后进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单亲家庭、家庭关系不和睦、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这些家庭因素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孩子在班级中逐渐沦为后进生。 2.学校教育的影响 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非常严重,在很多学校,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要成绩不好,即使在其他方面表现得再突出,往往也会被教师贴上“差生”的标签。这样长此以往,一些开始只有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最终成为了各方面都差的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后进生。 3.学生自身原因 后进生往往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智力因素造成的后进生,另一类就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后进生,而大部分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后进生是最主要的后进生群体。很多后进生的智力不但不输他人,反而在大部分情况下表现得“很机灵”,而他们往往存在几个共同点: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毅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等,正是这些非智力因素才造成了很多后进生。 二、做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分析 1.关注、信任后进生 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与后进生的关系往往是衡量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遗憾的是,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后进生与教师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敌对“心理。事实上,教师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偏爱也是很难避免的现象,但是班主任要想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努力克服这种“偏爱”的思想,不但不能忽视后进生,反而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信任。因为对于大部分的后进生来说,这是他们最缺乏的东西。很多学生之所以屡教不改,归根到底是因为感受不到关爱与信任,只能用另外一种“不听话”的方式来引起教师的注意。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经常性地与后进生进行沟通交流,当他们犯错误时,要认真了解错误发生的原因,并且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而当他们在任何一个方面取得了进步时,教师一定不要吝惜赞美之词,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这样,他们才能够在教师的悉心呵护之下,逐渐脱掉后进生的帽子。 2.注意改进教学方式 在后进生的身上 ,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成绩不好,这些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成绩方面落后于他人,而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提高成绩,按照传统的一刀切的方式肯定收效甚微。为此,我们可以尝试着分层教学,针对这些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实施配套的评价机制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班主任也可以与各科任教师进行一定的沟通,给一些后进生开一些“小灶”,帮助他们更快地把成绩赶上来。一旦学习成绩提高了,就会有效激发学生的信心,这样在他们身上的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 后进生的形成往往与家庭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班主任要经常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适当地给予家长一些建议,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连为一体,使得学生在家能够拥有较好的家庭氛围,在学校能够拥有较好的学校环境,这样,会给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成效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在日常繁杂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抽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以便促进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工管理论文:项目管理应用于自动化工程建设的优势与措施 摘 要:结合自动化工程建设的特征和现状,阐述项目管理在自动化工程建设中的优势和措施。 关键词:项目管理 自动化工程 优势 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自动化工程的档次和规模不断提高,将项目管理应用于自动化工程的建设中,有助于实现工程的预期目标,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自动化工程特征 (1)自动化工程具有高新技术特征。自动化工程和一般工程相比,具有技术水平复杂和科技含量较高等特征,集中体现了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我国目前的自动化工程不仅包含弱电安装,还包含编程调试过程。例如,在仪表工程中,工作重心从流量显示、压力显示、温度现象向plc控制体系转变。为了提高对自动化工程的管理水平,应该对整个体系有充分的认识,主要包含软件、硬件的组成,系统输出模块型号、电源型号和主机型号,现场测量点的数量和位置等。此外,还应该对系统软件进行学习,了解运行的相关要求和步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学习编程的相关知识,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时掌握、补充新技术和新机制,提高对自动化工程的管理水平。 (2)自动化工程具有全面专业性特征。自动化工程和其它的工程管理相比,对管理人才的知识需求较高,作为高技术的管理,与一般工程管理相比,复杂性有很大提高,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管理知识,还应该掌握专业知识。如果缺乏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会导致无法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指挥,决策的科学性较差,不仅增加了管理的难道,还会导致决策的失误不断增加,投产日期不断延后,生产环节产生多种缺陷,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 (3)自动化工程具有创新性特征。自动化工程之所以产生施工混乱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管理工作的创新,在传统施工的过程中,重视校验记录、调试记录、系统程序和施工资料等多个环节,并结合每个环节的特征,设计包含培训、调试、安装在内的程序,将其汇总之后,交给用户使用,避免产生弄虚作假的现象,扩宽了施工人员的思路,提高用户的满意水平。 2 项目管理应用于自动化工程建设的优势 项目管理有助于对资源进行整合使用: (1)使设计方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整合项目建设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因为涉及环节会对自动化工程的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管理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自动化工程建设的个体虽然存在差别,但是对资源需求的水平具有共性。 (2)降低建设成本。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的同时,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对信息、技术和人力等资源的使用率,企业的产出比率增加,降低了建设成本。随着管理技术不断发展,工程管理涉及到很多领域和学科,新技术的使用会导致管理专业化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分工和手段不断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管理的效率增加,降低了管理成本。当多个自动化项目同时建设的时候,采购活动不断增加,多个项目之间存在的共性导致采购具有共性,例如使用相同的材料和物资等,通过资源信息水平的增长,使采购的持续性和规模性不断增加,有助于减少采购成本。 (3)兼容现存的企业管理方式和制度。项目管理的模式能够融合企业现存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充分体现出项目管理的实用性特征和适应性特征,克服了传统模式存在的缺陷,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项目管理应用于自动化工程建设的措施 建立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同步发展。通过网络技术,建立自动化工程的方案,通过数据资料的积累,有助于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对比和使用。针对自动化工程具有重复性和专业性的特征,通过对企业内部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提高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真实性,使自动化工程管理的水平提高,建设完善的保障制度,提高员工参与项目管理的主动性,通过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保证项目管理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技术培训,使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提高,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员工进行适宜的调配,使员工能够在合理的岗位上工作,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的过程 中,应该结合国家的设计标准和验收标准,在技术人员对技术参数和要求了解之后,签字确认。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安全技术的管理,编写安全教育手册,提高安全教育工作的水平,避免产生安全事故。自动化工程师在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预算进行管理和编制,针对涉及的变更水平进行编制。在竣工验收阶段,将设备合格证书、验收证书等资料归档,在施工完成之后,对施工情况进行测试,并进行验收。 (1)对自动化工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优化,引入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观念,对企业下级和上级进行科学的整顿和设置,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动化工程的外部环境具有特殊性特征,应该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促进项目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简化政府对项目的审批步骤,促进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 (2)应该培养、引进相关管理人员。我国相关部门应该从多个角度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吸引国外人才和海龟,促进自动化工程的发展。 (3)重视协调项目。在落实项目之后,应该明确部门的分工、职责和职权,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将多个层次的部门相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在对自动化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施工目标,进行分配和协调,提高目标的一致性特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 项目管理应用于自动化工程建设的趋势 (1)培养自动化工程管理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将管理和技术相结合,将改善生产系统,提高生产率作为管理目标,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重视自动化工程的特征和属性,对管理者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综合考量,结合自动化工程的特征培养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应该锁定在具有相关工程知识的人员身上,通过对其展开进一步教育,提高其对基本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素质,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手段、方式和依据,不断优化系统运行。 (2)建设工程硕士学科。加强自动化工程的学科建设,培养数量众多的自动化工程管理人才。在近10年之中,我国的自动化工程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行业的普及水平较低,无法和社会实际需求相适应,我国目前工程硕士教育才刚刚起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加强行业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自动化管理工作的重视水平,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组织专家学者深入企业内部进行研究,对现有的标准进行修订、改革,促进我国自动化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4)提高国际间的交流水平。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相关管理经验,充分使用互联网中的资料,有针对性的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提高我国自动化工程建设的水平。 5 总结 总之,在新形势下,自动化工程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项目展开管理,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提高自动化工程的使用效率,使其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化工管理论文:化工管道工程隐患分析和质控管理刍议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由于化工产业及化工设备需要在高温、高压以及有毒或易爆条件下运行,工程技术非常的复杂,而且施工难度也非常的大,尤其是化工管道工程存在着更大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对化工管道安装中的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化工管道 安装工程 隐患 质控管理 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压力管道在当前石油、化工以及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现代化工行业对化工管道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化工产业生产过程中的介质成分非常的复杂,特别是装载易爆、易燃、有毒以及含硫氢等介质的化工管道,更具危险性,如果管理不善,则可能会发生泄漏或者爆炸,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化工管道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管道安装质量管理 第一,管段制作过程中,应当加强重视。管段制作时,最常见的问题是管道单线图阅读不仔细,或者没有对材质和压力进行等级分类,在没有仔细检查管材的情况下就盲目的下料操作,更有甚至为赶工期,而严重忽视工序报验单办理的重要性。 第二,管道组焊接中的注意事项。化工管道焊接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是焊工无证上岗,或没有资质随意进行施工作业,以至很难保证施工质量。对焊接工艺缺乏有效的评定,比如缺乏对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等焊接工艺的评定;对特殊材料、进口材料没有实施工艺评定。同时,焊后热处理改变过程中,没有对工艺进行及时有效的评定。对具体焊接操作现场缺乏有效的管理,有些焊工不带保温桶就进入施工现场,焊条随意乱放的现象随处可见;对焊条保管、发放以及回收等,没有详细的记录;实际焊接过程中,焊条容易用错,比如j507与r507型的焊条,如果辨认不仔细,就会出现混淆。 第三,管道防腐、保温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当管道试压以后,才开始进行防腐、保温操作,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对隐蔽工程进行单位自检或者监理组织予以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要填写报验单。通过这一程序,不仅可以确保施工质量,而且还可以有效预防偷工减料行为的发生。 第四,阀门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阀门安装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用错阀门,即将低压阀门错误地用在了高压化工管道之上;同时,由于施工人员对生产流程没有有效的掌握,因此单向阀装反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阀门要设置在比较方便操作和维修的地方。手轮之间的间距必须要超过10厘米;阀门应当采取水平安装的方式,同时要防止阀杆面向下方,并将阀门错开施工安装,要尽可能地缩小管道间的间距;明杆阀门水平安装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阀门开启时不会影响通行。 2 化工管道附件质量管理 实践中,为有效避免化工管道因温度的骤然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现象,通常可在管段安装补偿器,其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补偿器安装之前,应当先对其规格、型号以及介质流动的方向和管道的实际配置状况进行仔细的检查,一定要保证其符合设计的要求;第二,对于需冷紧的补偿器来说,预变形辅助构件应当在管路安装完毕后彻底拆除掉;第三,补偿器上的全部活动元件,要保证畅通性,不能被外部的相关构件所卡死,也不能限制其自由的活动,而是要保证各部位都能够正常的动作。第四,水压试验过程中,应当对补偿器管路端部位置的次固定管架,进行有效的加固,以保证管路不出现转动或位移。对于气体介质补偿器与连接化工管路来说,应当注意在充水时的临时支架是否需要增设;水压试验完毕后,一定要尽快地将其中的积水排净,将内表面吹干。 3 化工管道工程质量管理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化工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隐患问题,因此做好化工管道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首先技术、检验以及管理人员,应当了解和熟悉化工管道工程及其生产工艺流程,对图纸及规范要求也都了解,不仅会识图、与模型进行对照,而且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编写施工操作手册。同时, 在化工管道施工安装过程中,应当先配足施工机具,比如电焊机、起重机以及氩弧焊等,由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 化工管道工程的预制与施工程序表现为:领料、管表面处理、组配焊接、检验与安装、检验、初次清洗、压力与气密性检验、化学清洗以及最终的吹扫和试车前全面检查。在材料检验和保管发放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第一,注意材料检验,比如管材管件的检验、螺栓螺母屠户阀门的检验等。 第二,材料保管过程中,应当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类,同类产品按其材质、壁厚、大小以及型号等分开存放,以防止变形、锈蚀或者损坏。第三,材料发放过程中,应该以限额领料卡为基础,核对计划与实物是否相符,采取三联单管理机制,即材料、财务以及班组相互分开,并对其进行单项发放。 化工管道预制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在预先准备好的场所进行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机械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节省劳动力,并进行标准化管理。对于预制的化工管道,交付现场施工之前,应当进行全面的检查,其主要检查内容有各部分的尺寸正确与否,应确保其在规定允差的范围之内;同时,管道、管件以及阀门的型号、规格以及材质应当与设计要求相一致;保证焊缝没有损伤、热处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此外,还要对管道的内部进行认真清扫和吹除操作,确保管道的表面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 4 化工管道压力试验与吹扫 化工管道安装完成、热处理以及无损检验之后,应当对进行压力测试。在试验之前,应当严格依据工艺流程图要求,编制具体试验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试压方法、介质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同时,还要对管线自身的完整性进行全面的检查,认真做好试压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作。第一,试压过程中应以液体作为介质。管道中的设计压力不超过0.6mpa时,可以气体作为介质进行试验,但应当注意施压过程中的安全性。第二,如果现场不方便采用液体、气体试验时,应当根据具体的规范要求采用其他的试验方法,比如焊缝可采用液体渗透法、磁粉法予以检验。第三,压力试验过程中,应当划定相应的禁区范围,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压力试验后,不可随意在管道之上采取修补措施。 化工管道吹扫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吹扫之前应当编制具体方案,有特殊要求的化工管道,需要采取相应的吹扫方法。第二,吹扫顺序应当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即主管、支管以及疏排管,按顺序进行吹洗,注意脏物二次进入化工管道。在对蒸汽管道进行吹扫之前,要进行暖管排水作业,对管道热位移进行仔细的检查;第三,管道吹洗后,复位,并保证管内的清洁性。 结语: 化工管道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但同时也关系重大,实践中存在着很多化工管道工程隐患问题,同时施工技术相对比较复杂,施工材质种类繁多、施工作业难度较大。因此,化工管道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质量管理机制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化工管道的安全运行,才能实现化工产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化工管理论文:化工企业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摘要:在分析化验室日常生产中,涉及到安全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分析化验室的安全是分析化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化工企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隐患存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化工企业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关键词:分析化验室 安全管理 化学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任何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都离不开分析化验这项工作[1],在化工企业中,分析化验是化工企业总体设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化验室作为化工企业分析检验的重要机构,对其生产过程控制、入厂原料、出厂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化验室的安全是分析化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化工企业根据其生产产品及生产工艺的特点,分析化验室作为检验工厂产品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也是技术改革的重点。随着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多,实验设备不断更新,仪器和药品也不断增多,化验室变得更加复杂,随之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2]。在工作中如果马马虎虎,不遵守操作规则,不但分析化验会失败,还可能造成事故,不但国家财产受到损失,还会损害人的健康,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安全是贯穿整个分析化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决不能麻痹大意。 1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 分析化验室存在专业职能单位具有的所有危险源:剧毒化学品、有毒有害废弃物、易燃易爆化学品、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众多电器高温设备以及日常用水用电用燃气等等,根据美国海因里希(heinnich wh) 灾害理论模型[3],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 1.1 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4]。 1.1.1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在分析化验中分析人员的精神状况、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安全意识以及操作能力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是影响分析化验室安全的主观因素,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1.1.2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安全化学环境和不安全物理环境两大类。 ①不安全化学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危险化学试剂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范,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b化验室中存放或有些生产中间产品是剧毒的,这些剧毒药品(产品) 若保管不当、使用不当或处理不当,会引起环境污染及导致人身伤亡。c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物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甚至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来治理环境。d有放射源的分析仪器因储存、使用不当,工作人员经射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病变反应。②不安全物理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仪器设备因缺乏保护装置和设备老化、超负荷、超载使用造成的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事故;b因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常发生短路、防火能力低,操作人员用电不慎,极易引起电气火灾和触电、灼伤或电休克等事故;c分析化验室中常要用到煤气、氢气、氧气、液氨、液氮、液氦等压缩气体,盛装这些气体的容器是移动式的,搬运时的碰撞、安置时的位置不当( 烈日爆晒、靠近高温热源等)、使用时不慎泄漏等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的事件;d因分析化验室分布不合理或上下水管道老化,上层化验室有忘关水龙头或管道破裂而造成渗漏,损坏下层分析化验室精密仪器或化学试剂的现象发生。 1.2 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就是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5]。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会导致分析化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业务技能欠缺,责任心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互相不配合、交接不当等,都会给平日的工作造成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引起事故的发生。 2 分析化验室安全措施 分析化验工作是化工企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分析化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化验室[6]。面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方方面面,如何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处理解决好实验室安全的问题,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2.1 建立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 制度是做好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7],化工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制定出规范的安全 产管理体制细则,科学且极具保障性的安全生产制度、各类规范的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范围、内容,要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约束力,形成文件下发。这些制度包括:①仪器的管理;②化学药品及危险品的存放与管理;③三废处理与某些试剂的回收;④化验室工作要求;⑤化验室常用工具等。 2.2 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安全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同时向每个实验室派发化验室交接班记录本、岗位安全联检记录本等,记录内容要求检查房屋、水、电、设备状况,危险品存放状态,灭火器、门窗状态,要求分析化验室检查人员、安全负责人签字。 2.3 紧抓基础理论,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 在新的分析化验人员进入化验室之前,进行必要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分析化验人员对各种仪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全面提高化验人员从事分析化验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使之树立“安全操作,人人遵守”的思想[8],从而减少因人为不安行为而发生的事故。 2.4 加强分析化验室安全教育,进行安全培训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分析化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组织安全教育讲座,进行灭火、自救的演示,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使每一个在分析化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都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注重细节,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事故总在薄弱环节出现。化验室每天都有危化品的使用操作,一个不注意的动作,一个淡化的意识,都会潜伏可能的危害发生[9]。主动从细节入手,降低“金字塔”最底层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预防重大事故的出现,实现全员安全。 3.1 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 分析化验室应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实现入库检查验收、分类存放、加强储存养护管理、出库登记、专人负责、领导联检等细节管理,将事故苗头封杀于萌芽之中[10]。实施按岗位配置相应的应急物资职防装备;对设施设备更新,实现自动化操作;将危化品安全知识考试、危化品相关作业安全生产禁令学习、安全作业五分钟检查经常化常态化等,从根本上降低因危险化学品管理使用不当而造成危害事故。 3.2 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治措施及应急处理 分析化验室要根据工作环境,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建立安全报警系统,安装室外事故电话,配备急救箱。为了更好的控制分析化验室事故事态的发展,做到及时处理,及时救治,要事先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根据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编写,切合实际,安全有效。 4 结束语 化工企业中的分析化验室涉及到许多精密仪器和化学试剂,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人员安全、设备完好,不污染环境[11],只有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将分析化验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为化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保证。 化工管理论文:石油化工工艺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摘要:安装石油化工工艺管道的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因环境、工程地点、材料要求、工程要求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难以依赖工程设计或资料上面的知识,尤其是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则会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所以我们要对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监控,争取每一个环节都有序有效的顺利完成。本文将结合工程实践,综合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形式,对石油化工管道的安装工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石油化工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处理 石油化工工艺管道的安装工程,其施工主要体现在石油化工生产的装置工程项目,由于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大多处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苛刻条件下,工程技术复杂,建设难度大。因此,在石油化工工艺管道的安装工程中,对施工的严密管理必不可少,在整个安装工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现实问题,迅速找到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解决,是施工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我在金陵分公司从事工程施工管理十几年,先后参加了金陵分公司60万吨/年连续重整、150万吨/年加氢裂化、250万吨/年柴油加氢、60万吨/年对二甲苯联合装置、2万立方米火炬气回收等装置工程的施工管理,在长期的工程管理实践中,发现在工艺管道的施工中,会发生一些常见问题,现将这些常见问题及处理归纳如下: 一、管道安装施工的前期准备 当建设工程经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以及工程的施工图纸完成后,我们就会召集设计、施工、监理、生产等相关单位,分专业对施工图进行审查,找出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设计及时修改,避免在日后的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当工程所需要的管道、设备、阀门、管配件等所有材料已经准备就绪,各部门人员均已到位的情况下,工程前期准备完毕,那么施工便可以按照要求开始进行,工程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该将工程的具体方案及时报送给项目监理部审批。监理工程师及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图纸充分了解并掌握,并对施工单位按照管段号所绘制出的各管段单线图、以及施工单位编制的焊接规程与热处理规程进行仔细审查。在管道的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图纸与实际工程在细节上抵触的情况,这时便需要我们施工管理人员及时组织设计、生产、施工、监理对问题进行讨论,合理进行设计修改或对施工进行调整,保证生产流程正确和工艺管道的质量等要求符合标准。与此同时,设立质量管理的检查记录,由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始之前填写并报送至项目监理部,总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审查,最后得出检查结论并签字盖章,这样可以起到方便工程的跟踪调查。 二、管道安装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管段制作问题 施工单位将一批管段组对完毕之后,细致检查管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管段进行简单的测验,排除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然后应当填写一份工序质量的报验表单,在上面将管段制作过程充分体现,在确定管段不存在问题之后,连同管段的单线图上报到监理部进行审查,经监理部的抽查及技术复核,确认管段各项要求合格,最后投入管段的施工安装。 2.焊接中的问题 从事焊接工作的人员,是石油化工工艺管道安装工程中的主要角色之一,焊接是否符合标准,是管道质量要求的保证。为了解决焊接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焊接过程应当按照编制的焊接规程严格进行,管段在现场安装焊接之后,单线图中应当标注各个焊口编号以及它们的准确位置,管理人员在检查焊缝的表观以后,对管段焊接进行确认,再由专业工程师依照工程规范以及相关质量要求,抽样检测无损探伤比例,对需要检验的焊口采取细致的评价。无损检测人员按照监理的指定规范进行检测,确保管段的正常使用。 此外,需要进行热处理的焊缝,在无损探伤合格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同样需要填写工序报验表,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无损探伤的等级进行抽查确认,保证无问题后签字,这样才能够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相关工作合格以后,进行针对管道的气密性试验及强度试验,施工管理及监理人员应当对试压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程关注,在旁指导和确认,这样才能够对焊接的质量进行完整的监察,同时也是解决焊接问题的首选途径。 在管道的焊接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为了保证无损检测的合格率,对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抽检焊缝弄虚作假。金陵分公司液态烃泵房搬迁工程中,监理工程师提出了对泵18出口管线焊口编号为“红叶5#”、“红叶6#”焊缝进行抽检的要求,并再三要求施工单位不得对该二焊缝动火,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无损检测的合格率,在抽检前,对该二道焊缝偷偷进行了动火处理,致使检测结果无法真实反应现场的焊接质量。由于我们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不仅按照相关法规对施工单位进行了严厉的处罚,还要求其施工的所有管道100%进行无损检测,费用自理。前面说过,石油化工管道的生产介质大多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因此,保证管道的焊接质量,是保证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前提。 3管道的防腐问题 管道试压完成之后,防腐保温工作才可以随之进行,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项隐蔽工程在进行隐蔽之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求施工的单位自检、专项检验,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我们再组织监理进行联合检查,排除防腐保温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检测合格之后由施工单位填写报验单,经过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在现场联合检查验收,合格签字后进行隐蔽。石油化工厂所处地区的土壤中含有各类有机酸、碱、盐,容易对管道产生严重的腐蚀,因此必须埋地敷设的金属管道外采取防腐措施,提高管道的使用年限。目前普遍采用石油沥青防腐涂层和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层。石油沥青防腐涂层由于价格便宜,因此被广泛使用,但是沥青严重污染环境。相比之下,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层更先进、施工更简便,因此已经慢慢将沥青取代。施工前必须保证被涂表面无锈蚀和油污,通过喷砂除锈处理,将表面粗糙度控制在40-80μm之间;为了防止二次生锈,除锈后24小时内,在管道表面涂装底漆,等表面干燥后,在涂面漆,在这里要保证涂刷均匀;涂好后,开始缠绕厚度为0.1mm或0.12mm玻璃布,要保证玻璃布表面平整,然后再涂下道面漆,保证玻璃布所有网眼应灌满涂料。在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层管道未完全固化前不得进行施工埋管,另外在运输、管道下沟等过程中,不许配备橡胶垫和橡胶吊带,以免涂层被损坏。在管道的防腐施工中,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偷工减料,要么是除锈不合格,要么是防腐涂层达不到要求,“五油三布”减为“三油两布”,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勤于现场检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立即通知施工单位按照要求进行整改,以达到技术及规范要求。 4.阀门安装问题 阀门应当尽量设置在方便操作与维修的位置,手轮间的距离要≥100mm;阀门水平安装的过程,阀杆不可以面向下方;一些重量较大的阀门,应当采取利用起吊工具;此外还需要注意,阀门应当错开安装,这样可以缩小管道之间的间距。存在有毒气体或腐蚀性、高危险介质的设备,它们之间相连的管道上,阀门不应当使用链轮操纵,应采取与设备谷口直接连接;如果没有特殊工艺要求,水平管道上的阀门,不得采取垂直向下安装,安装与水平支管上的截止阀门,应当靠近根部的水平管段进行设置;明杆式阀门在水平安装时,应考虑阀门开启时不影响人员通行,用在管道上的阀门必须试压合格。在石油化工管道的施工中,经常发生的问题是阀门用错,低压阀门用在高压管道上;另外,石油化工管道上常常装有单向阀,单向阀是有方向的,由于施工单位的人员不懂生产流程,常将单向阀装反,这两方面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就会酿成事故,这方面我们有过深刻的教训。因此,我们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将每一个阀门的规格型号在管段图上进行标识并编号,单向阀还要在管段图上标出方向,确保每一个阀门使用在正确的地方。 5.工程施工变更问题 工程能否顺利建成,能否按设计要求施工,是最大的原因,但其他可能会造成工程变化的问题也同样存在,设计变更就是其中之一点。一旦出现变更,施工作业便有可能陷入无序状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施工管理人员要及时协调设计、生产、监理、施工等单位,了解变更的原因,在充分讨论之后,由设计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在工程实践中,会发生重复变更、废除变更的情况,这就是出具变更前没有充分讨论的结果。所以,施工管理人员及时协调相关单位,认真讨论变更内容非常重要。当设计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后,施工管理人员还要召集设计对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现场交底,然后交给施工单位进行实施,从而对管道的施工进行有效、快速地调整。 三、结束语 石油化工工艺管道的安装,经常要考虑到许多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找到解决方案,因为安装环境及技术要求都存在着很大的灵活性,因此,作为建设方的施工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技术标准,勤于现场检查,掌握施工动态,还要经常性的及时协调设计、生产、施工、监理等单位,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使工程能安全、顺利、按期建成。 化工管理论文: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探讨 摘要 提出园林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从园林施工项目控制、成本管理、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等角度阐述了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过程及其重要性,以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提供 参考 。 关键词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安全与生产管理 当前在园林绿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 企业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 发展 ,就必须向用户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新产品,而生产一个优良产品,除了设计、材料供应等因素之外,主要靠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园林绿化的质量和企业的 经济 效益[1]。 1项目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企业不仅忽视经营管理,更不重视施工现场管理。一些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存在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技术不求进步等问题。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主要反映在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等方面。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力得不到较大发展、经济效益不高以及工程质量不好,这些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把施工现场看成是企业形象的“窗口”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必须狠抓施工现场的管理,只有搞好施工现场管理,才能维持在市场中的地位,进而开拓市场,占有市场。 2搭建项目机构 任何园林绿化工程,在项目管理组织上都是大同小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样的项目在实际工作实践中不一定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因为项目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其中既有外在的影响,也有内在的因素。前者包括项目组织机构设置、项目技术安排、项目过程监控;后者则包括项目的协调组织、项目交叉与技术创新、项目问题难点的解决等。园林绿化工程形式上看似简单,在项目管理中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一旦出现疏忽的环节,便会影响其后的众多环节,给项目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项目机构的搭建是项目管理的基础[2]。挑选具有绿化专业背景的项目经理是关键。项目经理是项目机构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配备必不可缺的施工员与资料员是对项目机构的补充,其成员既可以由施工企业派驻,也可由项目经理自行组织。施工单位组织技术监督部门,以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机构进行监督与指导。 3强化项目管理 建设单位负责项目从立项、竣工、移交、审计的全过程,其管理观念和方法至关重要。首先,应从管理的思路上进行创新。实践证明,拘泥于一种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时代在变的形势下,对管理的要求也不断在变。思路创新来源于多年的管理 总结 ,以及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的学习和提炼。其次,管理的方式也应进行创新。从被动到主动、从简单到规范、从松散到 科学 ,只有使管理方式更具适应性,才能将管理者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此外,由于社会新科技产品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因此管理手段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颁布,为城市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提供了详细具体的依据。按照规范,严格按标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及有关文件施工,对各项绿化工程的建设全过程实施全面的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 3.1编制合理的目标责任成本 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是以投标预算为基础,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一个严重脱离实际的责任成本预算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必须在项目开工前将其完成,确保责任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管理层和项目层两方面的利益不会因为客观情况的影响而产生巨大的内耗。 3.2切实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依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3.3 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 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设计要求 艺术 地种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设法使植物发挥绿化美化的作用。所以,设计是绿化工程的灵魂,否则绿化工程的施工将无从入手。如不严格按图施工,将会歪曲整个设计意念,影响绿化、美化效果。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的掌握、与设计单位的密切联系、按图施工的严格操作是保证绿化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3]。 3.4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 根据对施工现场的调查,确定各种需要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落实施工进度,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尽量缩短工期。这在工程量大、工期短的重点工程施工上有显著的作用。特别是招投标制度在园林工程上的实施,更加需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3.5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 (1)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 (2)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园林绿化工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与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缠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3)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安排资金。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 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厚此薄彼或削减养护资金,而影响后期养护效果[4]。 3.6防止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如果各层次、各部门的职能和责任不能形成合力,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成本管理将成为一句空话。在实际操作中,成本管理的核算要坚持阶段性,并与项目竣工决算考核相接合,建立月统计、季结算、年度中间结算和竣工结算相结合的分阶段兑现核算程序。 计算 实际成本时,需将 会计 核算、盈亏分析和成本报告作为兑现的依据。只有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管理层、项目层和岗位层齐心协力,才能保证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4结语 园林施工项目的建设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把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纳入正规化和标准化管理,以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和 企业 有良好的 经济 效益,而且对城市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的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 发展 ,推动城市建设市场不断前进。城市建设者应该 总结 经验、开拓创新,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与发展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这对于促进园林行业发展、使城市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 历史 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化工管理论文:大型园林绿化工程的项目管理 一、大型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回顾。 成立于1998年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建委获准成立的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公司中唯一区属企业。2000年初,公司率先通过了上海市建设管理行业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目前业务经营范围涉及绿化、市政基础建设、轨道交通、公共建筑、环保环卫及水务等诸多领域。公司自成立立伊始,在市绿化局及新区环保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经过多年浦东开发的锻炼,公司在绿化项目建设管理中积聚了一定的资源和经验,并先后获得1999—2000及2001-2002年度“上海市绿化先进集体”的称号。承担建设管理的绿化工程项目多次获得区、市级行业奖项,其中3次荣获上海市市政金奖,5次荣获上海市“园林杯”优质工程。截止到目前为止,公司累积承担绿化建设项目88项,绿化面积达791万平方米,投资额达47460多万元。 1999年,南干线绿化工程是当时浦东绿化建设史上线路最长、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绿化项目,也是公司成立以来的首个重大绿化项目。公司在没有任何现有绿化项目管理模式套用的情况下,从抓内部规范管理、抓监理管理、抓施工管理入手,做到科学、严格、规范。先后出台了《绿化监理工作管理办法》、《绿化监理工作考核细则》、《绿化工程阶段质量评定细则》等建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克服了土壤质量差、夏季高温、台风和暴雨等不利因素,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 2000年罗山路延长线开工,该工程北起龙阳路,南接环南一大道,全长7.066公里,绿化总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2432万元。在该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公司尝试着在景观和特色道路绿化上下工夫,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和多次修改,采用了12个竹类品种,总计40万余枝,成为浦东继世纪大道之后的又一条景观特色道路——竹林之路。同时,大胆地运用天然卵石制作桥铭牌,使功能与景观巧妙地结合,与竹相配成为一景。此外,出台了《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办法》,细化了苗木养护技术规范,真正做到了“三分种、七分养”。 同年施工的张家浜整治一期工程的建设拉开了浦东新区河道综合整治的序幕。一期绿化面积9.95万平方米,绿化总投资782.82万元。公司首次提出了建设景观河道的目标,将景观与河道整治结合起来,形成了集绿化、防汛、休闲、航运、娱乐、水环境建设为一体的河道综合整治项目。该项目荣获全国市政金奖和人类居住环境范例奖。 2000年竣工的金科北路绿化工程,作为东郊宾馆配套项目,尽管规模不大(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造价223万元),但其重要性有目共睹。在该项目的建设管理中,我们对大规格雪松、香樟的种植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从苗木选择、树穴的处理到种植后的修剪、绑扎、养护等环节均进行了全过程监控,全线苗木成活率达到了99%。 2001年-2002年作为市政府2号重大工程的外环线(浦东段)二期道路绿化工程再次刷新浦东道路绿化建设之最。该工程全长33公里,绿化总面积204.4万平方米,绿化总投资1.18亿元。公司根据外环线的功能与外环林带的关系将该条道路绿化设计主题确定为“森林之路”,并首次在道路绿化中引入雕塑、水车、景石等园林小品,为道路景观增加了野趣。同时中央分隔带的大量香樟和桂花的种植,更点名了“森林之路”的主题。在该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除了规范和强化公司已有的管理措施之外,加强了对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的管理力度,同时在绿化工程首次试行了网络化管理,为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科技手段的创新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3年被喻为浦东第二条景观大道的东方路建设工程北起其昌栈码头,至南龙阳路,全程长5.17公里,绿化面积45425平方米,投资1222万元。在设计中将东方文化底蕴和内涵纳入其中,将交通、休闲和景观融为一体,通过雕塑和小品手法,将设计主题得以很好的体现。同时还运用了大量的花境植物,体现了景观道路的丰富多彩。 同期实施的罗山路——龙阳路立交项目是浦东最大的立交项目,该工程绿化面积236568平方米,投资1755万元,通过对地形、水体、小品、景石、植物的灵活布置和周边环境的巧妙融合,体现了立交高尚、现代的绿化景观特色。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绿化管理模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 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实施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立功竞赛及进度等投控各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只有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最终的管理目的。 我公司从1998年成立至今,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过程中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详细,逐步形成了一套大型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操作模式。 1、从自身抓起,做好建设单位的管理规范。 建设单位作为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管”,其管理层的结构,管理的方式、方法、管理人员的素质、思路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好坏,因此作为建设单位,在绿化项目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摆正管理者的位置,提高管理者的素质,理顺管理者的思路,统一管理者的思想,树立管理者的威信。项目的管理实际是一种对人的管理,而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只有从自身着手,形成规矩,方可形成规范榜样,使管理得到进一步落实。 (2)明确规范章程,建立管理制度,使管理有据可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绿化项目的工程管理,建设单位应从一开始就明确有关要求和制度,如付款方式,奖罚方式等,并严格执行,做到以理服人。 (3)分清职责,逐级考核,为各级管理者创造发挥的空间。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应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避免越俎代庖现象,调动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管理者的积极性。 2、发挥设计者的潜力,强化现场服务和操作流程。 一份好的设计图纸是一个优质工程的先决条件,设计是否有新意、绿化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在设计方面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潜力。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制图,一个成功的项目设计应具备一定的主题和构思,并通过合理的手法加以体现。因此,在作好沟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设计者的的潜力,避免瞎指挥的现象。 (2)责任到位,强化现场服务。使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图纸,真正做到“化蓝图为现实”。 (3)严格图纸会审制度,牢牢把握事前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返工。 (4)设计变更有依有据。为作好投资控制,强调设计变更依据,确立相应的操作流程,避免变动图纸的随意性。 (5)共同参与质量检查,及时作好沟通。通过对现场的了解,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日后得以改进。 3、加强监理的选择和管理,提高监理积极性。 监理单位作为在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的作用。监理组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投控等诸多方面,因此在监理的管理上力求作到以下几点: (1)注重总监和现场监理的考核与选择。总监到位率必须在80%以上,在人员上保证监理工作的管理质量。 (2)制定切合实际的监理考核办法和细则。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使监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以此作为今后项目选择监理的重要依据。 (3)将监理纳入立功竞赛的考核范围。通过竞赛,增加监理的竞争意识,促进监理队伍的健康发展。 4、提高施工单位素质,规范施工单位行为。 施工单位作为绿化项目的具体操作者,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建设单位服务的对象。 (1)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使施工单位的认识统一到工程管理中来。 ①组织培训。由于施工单位的素质不一,特别是项目经理的层次差异较大,建设单位通过培训的方式,如内业资料培训、施工技术培训等使参建人员素质得以提高。 ②明确施工要求和计划。通过交底、例会、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明确建设方的要求和计划,使施工单位能跟上建设单位的节奏,作到步令统一。 ③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和办法。通过制定对人员、设备、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中耕除草、修剪工作、植保工作、防台防汛、成活率、景观效果、文明施工、技术措施等要求使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科学规范。 ④建立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工程款挂钩,做到奖优罚劣,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促动。 (2)注重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源头控制问题的发生。 ①对土方采取一票否决制,建立土方监督员制度,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地形处理,确保土方质量。 ②建立苗木质量的三抽检制度。从苗源地开始把关,确保苗木质量。 ③拟订苗木的种植及相关技术措施细则。通过制定《苗木种植技术要求》、《特殊苗木种植技术要求》等,确保苗木在采购、运输、种植、养护、绑扎等方面的规范运作,确保种植后的景观效果。 ④拟订养护管理要求及考核制度。使施工单位认清养护的重要性,加强苗木后期的养护工作。 ⑤制定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制度。将病虫害的发生控制在早期,避免大规模病虫害发生带来的损失。 ⑥合理安排交叉施工工序。做好与市政、管线等单位的配合协调工作,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 三、围绕创新,提升绿化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 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使绿化项目的管理的模式更具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1、设计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前提。 任何优质的项目,首先要在设计上下工夫,作为项目实施的技术前期工作之一,设计方案的确立需通过设计方、建设方以及专家和领导的修改和论证,而一旦方案主题确立后,施工图的设计更应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地落实设计意图,设计是否能夺人眼目是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罗山路延长线在设计时考虑两侧绿带较窄,且有大量的地下管线,不适宜种植大乔木,为达到两侧绿荫的效果,通过数次修改而选择了种植根系较浅的竹类品种。又如外环线,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快速道路中大量种植成型灌木,既需要大量的修剪人力,又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中隔带和3米路肩上以大香樟、大桂花、大合欢及大雪松等乔木为骨架,形成了“森林之路”的雏形。又如张家浜一期工程,在设计中围绕水体做文章,利用自然河道,将绿化、休闲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河道绿化的景观特色。 2、管理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基础。 作为建设单位负责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移交直至审计的全过程,其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至关重要。首先应从管理的思路上进行创新。实践证明拘泥于一种一成不变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时代在变,对管理的要求也不断在变。思路创新则来源于多年的管理总结,来源于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学习和提炼。其次,管理的方式也应进行创新。从被动到主动、从简单到规范、从松散到科学。只有将管理的方式更具适应性,才能将管理者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此外,由于社会新科技产品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因此在管理的手段中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如网络化的运用,由于其管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英特网上可随时随地查阅和处理文件、信息和指令,使管理者从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向无纸化管理迈进。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参建方相互制约和监督,避免了主观愿意的影响,创造了全新的工作方法。 3、技术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保障。 绿化项目的实施不是简单“种地种菜”,建设单位应指导和鼓励施工单位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手段来改善施工过程中的工艺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如公司针对种植土中出现淤泥、深层土、垃圾土、盐碱土等普遍现象,在绿化工程建设管理中,积极推行土壤检测、开样洞,根据检测结果和不同植物的要求指导施工单位进行土壤改良、开沟等措施,以改善根系周边的土壤环境。又如在大树移植方面,公司根据不同道路的现场特点、土质情况、苗源地情况、苗木特性等诸多因素,制订了不同的实施细则,使之更加科学、规范,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尽早达到要求的景观效果。对于一些特殊种类的植物品种如竹类等,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指导施工单位从选苗开始把关,包括运输、修剪、绑扎,土壤改良、种植方式、密度控制、养护等一系列工序层层控制。同时,还通过组织培训、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增加各方的理性和感性认识,推广好的经验,吸取差的教训,提高大家对科技含量和工程质量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认识。 大型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它的发展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并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日益完善。我们相信,未来的园林绿化事业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化工管理论文: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论文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三大目标控制的重点,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经验,从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施工项目组织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方面论述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关 键 词:园林绿化 工程质量 管理控制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园林绿化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纷纷提出创建园林城市,有效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品位和投资环境。搞好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需要、市民的需求,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市场选择优秀施工企业队伍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把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是当务之急。 1组建项目经理部 组建项目经理部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前提。园林绿化工程涉及面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内容多样化、复杂化,工程规模日趋大型化,园林绿化工程与土木、建筑、市政、亮化及其他建设部门协同作业日趋增多,园林绿化工程还涉及美学、艺术、文学等相关领域,其艺术文化内涵逐步提高,此外还具有施工方法不一,质量要求不一,季节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而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程项目的质量更难以控制,搞好施工之前的组织设计是搞好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 1.1组建项目经理部 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在接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任务后,要及时成立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由政治素质强、施工经验丰富、具有一定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选担任。 1.2规划施工项目管理目标 项目经理部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施工图进行汇审,确定图纸的正确性与适用性。项目经理要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线、施工条件等有关资料,对质量、工期、效益目标做出规划。目标规划工作从根本上决定了项目经理的管理效能,因此要及时组织项目经理班子成员对目标系统做出详细规划,进行目标管理。结合工程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从施工的全局和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的要求,科学地制定施工组织设计。 1.3制定制度和规范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经理部要建立合理而有效的园林绿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时制定重要规章制度和规范,从而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要对规章制度和规范进行审批、督促和效果考核。 1.4选用优秀人才 项目经理要选择精通园林绿化专业、经验丰富、精干高效的人才进入项目经理部,要选择那些选得其才,用得其能,置得其所的优秀人才进入项目经理班子。项目经理必须做好施工项目组织设计工作。 2建立健全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 建立健全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目标,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体系的建立是实现项目经理责任制的重要内容,项目经理之所以能对工程项目承担责任,就是因为有自上而下的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作基础。 2.1园林绿化项目经理与企业经理(法人代表)之间签订目标责任制 园林绿化项目经理产生后,要与园林绿化企业经理就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这种责任书是对项目经理的“任职目标”,是对施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及项目经理部建立、解体和善后处理期间重大问题的办理而事先形成的具有企业法规性的文件,主要内容应包括:施工效益、工程形象进度、工程质量、成本降低率、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要求等内容。 2.2项目经理部与本部其他人员之间签订管理目标责任制 项目经理在实行个人负责制的过程中,还必须按“管理的幅度”和“能位匹配”的原则,将“一人负责”转变为“人人尽职尽责”,在内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分工负责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每一业务岗位的工作职责,将岗位职责具体化、规范化,将各业务人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规定清楚,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将企业横向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3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关键。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及监控措施,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重点要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现场管理。 3.1以园林绿化职工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是由园林绿化职工所创造的,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责任感、事业心、质量观、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均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项目经理部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园林绿化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增强质量观和责任感,牢牢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创造优质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3.2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建部分投入了一定的各种原材料、产品、半成品、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绿化部分投入了大量的土方、苗木、支架等工程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入材料的质量,如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投入材料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均应进行全面控制,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要做到层层把关,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施工,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3.3遵循植物生长规律,掌握苗木栽植时间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好坏与苗木的成活率有很大关系,园林绿化工程中投入的苗木材料是有生命的绿化植物,不同的绿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也各有差别。掌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时间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因此,必须遵循苗木生长规律,在苗木最适宜时间内栽植,确保苗木成活,提高工程质量。 3.4全面控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项目都是由若干个分项、分部工程组成,要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又都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由此可见,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的,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对每一道工序质量都必须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只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整个工程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3.5严把园林绿化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 园林绿化工程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是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基础,分项工程质量等级不符合标准,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的质量也不可能评为合格,而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正确与否,又直接影响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此,在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时,一定要坚持标准,严格检查,避免出现判断错误,每一分项工程检查验收时不可降低标准。 3.6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把质量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预防为主就是加强对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对投入品质量的控制,做好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 3.7严防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系统性因素如使用不合格的园林材料,违反操作程序、操作规程,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达不到设计要求,均会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工程质量事故。只要增强质量观念,提高工作质量,精心施工,完全可以预防系统性因素引起的质量变异,因此,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要严防或杜绝由系统因素引起的质量变异,以免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工程质量事故。 4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 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随着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制已全面进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行业。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科学准则,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既维护业主的利益,又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做到及时整改,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不出问题,从而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 5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目前,一般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不超过半年,但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需两年,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两个生长季节,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生长良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如果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如浇水不及时,导致树木成活率低;树木支架不牢,导致栽植树木歪斜;除草不及时,导致绿地杂草丛生;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6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 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不可缺少的部分。竣工验收是施工阶段的最后环节,也是保证合同,提高质量水平的最后一道关口,通过竣工验收,全面综合考察工程质量,保证竣工项目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等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因此,竣工验收必须有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通过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档案整理,既能总结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施工过程和养护过程,又能为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变更、竣工资料,提供后期使用、维修的根据。项目经理部必须重视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确保工程圆满结束,质量合格。 7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之间既存在着相互对立,又存在着相互统一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做到工程质量合格,进度符合合同要求,投资成本合理,安全文明施工。 化工管理论文:矿业能源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交通业、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 【关键词】城市园林 研究 分析 1 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2 园林城市研究分析 2.1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能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2.2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 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自然美,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是城里人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师法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其指导思想是天人合一,最适合人群需要。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道路立交桥的绿化搞好了,会使人感到市容很美好,美好的市容风貌,是映入来到该市所有人眼帘的第一印象,而且会长记在心,影响很大。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能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2.3要把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作为一项独特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当整个社会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还不那么强烈,到了小康阶段后就变得日益强烈了,这是个规律。例如目前,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员涌入公园、绿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有的歌咏。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人数就数以万计。在其他时间里进园赏景、观花,从事露天跳舞和开展拉琴、唱戏、打扑克、下棋等自娱自乐活动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特别是老人和康复中的人把公园视为每天必到之处,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处场地。目前的问题是现有的公园的数量和所能提供的活动项目都已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解决之道一是要尽快增建新的公园;二是要在居住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中适当增加些文化设施,以便于就近参与活动;三是要适应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需要,如建体育公园、音乐绘画公园、科技公园等。 2.4在郊区发展园林,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 仅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园林,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园林的建设势必要扩展到郊区。郊区的农田和山地是归农民所有的,是农民赖以为生的,简单地让农民改种粮为种树种草以获取生态效益是行不通的,惟一可行之法就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3 创建园林城市的几项措施 3.1 科学制定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 3.2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 中国传统园林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风格、技艺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将其引入现代园林,使之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绝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必须大力创新,否则就没有了生命。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园林设计师要转变认识、放开眼界。说转变认识,就是要从狭隘的园的圈子中摆脱出来。不仅点能成园,线也能成园,面也能成园。放开眼界,则是要把眼界扩展到环境的全部,搞好景观环境设计。园林是环境的主体,环境中除有由植被、山石、水体、建筑构成的园林外,还有雕塑、道路、灯光、游乐设施以及标志物等物体,并且还要联系每一个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要将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从位置、体量到色彩,处理得和谐,与园林浑然一体。放开眼界,就是不仅要注重平面绿化,还要注重立体绿化;不仅要进行地面绿化,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力争搞好屋顶和阳台的绿化。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景观,扩大了观赏面,更重要的是由于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园林的作用。园林城市的设计要讲求风格。风格是由地理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及造园所使用的材料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而且是经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形成的。其中地理气候条件是最大限制因素,而文化艺术则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 3.3要把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和加强法制相结合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绿的园林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没有社会单位及个人多渠道投资,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可能建成大园林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园林绿化的法制力度,使各项事业行之有效。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检察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 我国检察机关自恢复重建以来,十分重视检察官的职业教育工作,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根据人员学历结构的变化,检察机关的职业教育将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入专业培训为主,因而在检察官职业教育教学的许多方面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和改进。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检查干训工作的实践,试就检察官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设想,供领导及干训同行参考。 一、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正规化建设 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的正规化建设,涉及到培训类别设计、课程体系安排、师资培养、教材编写以及教学评估等项内容。 (一)培训类别设计 设计培训类别,是科学地安排各类专业培训教育的前提。笔者认为,培训类别的设计涉及到的首要问题是检察官轮训制度的建立。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检察官轮训的具体要求规定,只是在个别培训计划中针对特定检察官规定了轮训时间。我国法院系统规定,法官每年轮训时间不少于半个月。日本检察官平均每年轮训一个月(三年轮训一次,一次三个月)。目前检察官专业轮训的实际情况是,已经完成学历教育的基层院中,只有少数检察官可以达到每年平均轮训半个月以上,有个别基层近年来已经超过了一个月,而大量基层院的检察官长期得不到专业轮训,平均起来每年不超过四天。笔者今年考察发现,检察官参与轮训的时间与检察机关的绩效成正比。因此,笔者建议高检院建立检察官轮训制度,这是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培训设计的前提。 笔者认为,检察官培训可按照任职培训需求分为基本上分为上岗培训和在岗轮训两大类。 上岗培训,是指检察官在担任新的工作岗位时进行的与新任岗位业务有关的培训。目前,我们已经实行的上岗培训,主要是新任检察长培训、新任检察技术人员培训,个别的基层院进行过其它岗位的上岗培训。未来上岗培训,需要作为制度规定,并涉及到各类检察官和辅助人员。分类方法:一是,新任职务培训,即原来没有从事过检察工作的人员培训;二是,调任职务培训,即原来在检察机关从事其他工作而转任新职务的培训。培训时间:新任职务培训应当不低于三个月;调任职务的培训,不低于一个月。培训内容:新任职务培训包括各类检察业务的普训和岗位基本技能培训;调任职务培训,主要是新岗位涉及的基本专业技能培训。 在岗轮训,是指对在特定岗位已经工作一定时间的检察官进行的专业轮训。由于轮训会涉及到经费、工作量等方面的限制,根据目前的情况,在岗轮训平均每年应当不低于20天,即在一定岗位工作满三年,应当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在岗轮训。 在岗轮训的培训内容,应当根据岗位不同以及轮训的层次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基本思路包括:一是,按照专业岗位(如侦查、批捕、公诉、监所等)不同,设计出该岗位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范围,并按照轮训进次进行划分,确定不同进次应当培训的内容;二是,按照岗位的层次(如检察院层次和干部层次等)不同,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岗位所需知识点和技能范围,并按照轮训进次进行划分。在岗轮训应当力求通过多次轮训后,为骨干检察官、专家型检察官的培养从职业教育方面的提供必备的基础素质。 (二)课程体系设计与教材编写 与培训类别设计有着紧密联系的是课程体系设计问题。1996年,山东省检察官培训中心对检察官培训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问题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适合检察官培训的课程和教材不多。从课程设置上讲,重复培训的课程较多,如宪法、刑法、刑诉法等;从教材看,专业课教材的通用内容多,检察官的专用内容少;基本理论的内容多,实务理论的内容少。还有一种情形是,一些专业课程中基本理论与实务理论之间缺乏联系。如职务犯罪侦查课程,基本理论部分基本上是从刑事侦查学中抄袭而成,缺乏职务犯罪侦查的基本理论,因而导致实务理论部分仅限于侦查经验的无序堆积。 检察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设计,尚需要通过专门的调研后才能确定。但在骨干课程体系设计方面,笔者建议应当根据检察机关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特别是应当区别于大学法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体系,建立具有检察机关特色并适应不同类型培训需要的骨干课程体系。 检察官培训的课程体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诸多方面。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围绕检察业务的需求来设计课程类别。以轮训课程设置为例:政治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新立法和执法环境变化有关的政治理论、社会形势等项课程;经济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检察业务相关财务、会计、证券、期货、税收、金融等项课程;法律方面,主要考虑设置新出台法律讲座、各科法学新进展等项课程;科技及技能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搜查、司法会计、法医、物证科技、信息技术等专用技术的应用以及侦查指挥等项课程。 具体的课程内容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检察官的需求。笔者以司法会计学课程成为例:司法会计学课程包括司法会计概论、司法会计检查学和司法会计鉴定学三门,其中,一般检察官只需开设一门,侦查人员需要开设两门,司法会计专业人员则需要开设三门。就培训所需时间而言,由于课程内容设计不同,司法会计专业人员的培训需要300课时,侦查人员的培训需要150课时,其它岗位检察官培训需要30课时,而检察长培训只需要8课时。 关于教材编写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教材的编写工作应当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做到体系科学化,内容系统化。从体系上讲,不同类型课程的培训均应有相应的专用教材或混合型教材;从内容结构看,在照顾到必要的知识点前提下,重点应当放在检查实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以保证一门课程内部以及与其他课程知识点的衔接。 第二,教材应当在保证内容适用性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所谓适用性,即应当强调密切联系检察实务,并适应不同检察官培训的需要;所谓前瞻性,即教材中既要考虑到对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的学理解释,也应当适当指出现行做法中的一些不符合法律精神的做法,提出相应当解决方案,以指导司法实践。 第三,在教材编写方法方面,建议每一具体教材的编写工作都应当通过申报课题的形式进行,避免过多的抄袭行为,这对于具有检察官职业教育特色的专用教材形成也是有力的保障。 第四,在教材编写的组织方面,建议高检院根据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各地师资力量的特点,建立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培训基地,以促成具有不同特定科研目标的师资培养和教材编写工作格局的形成。 (三)师资培养 师资培养涉及到师资的配备、培训和管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师资的配备问题。目前各地检察官培训中心(检察院分院),统一配备高学历人员担任教员,从长期发展来讲是必要的。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学历者往往缺乏实践经验,而我们的培训对象大部分是具备相当实践经验的检察官,他们需要通过理论培训掌握新的知识点和将经验进行提升, 这一点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员来讲往往力所不能。因此,在目前检察官专业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创业期间,应当考虑将具备相当理论水平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检察官充实到教员队伍中,以老带新,大约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建立一支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员队伍。 第二,师资培训问题。师资培训工作是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的干训部门,应当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师资的自身知识特点、工作经验等,制定中长期师资培训计划,并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师资培训。师资培训主要方法包括师资进修、师资集训、科研和实战锻炼。师资进修,是指师资(在职或脱产)到相关大学进修相关专业;师资集训,主要是指检察机关组织的师资专项业务培训;科研,是指通过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等科研活动,提高师资的专业素质;实战锻炼,是指专职教员定期到实际工作部门通过参加具体检察业务来增加检察工作经验,了解检察官所需培训内容、培训重点等;另外,教学观摩也是师资培训的一种常用方法。 第三,师资管理问题。除了师资培训外,师资的管理工作还包括职称评聘、待遇等问题。检察官专业教育培训涉及的专业门类很多,省级及省级以下培训中心很难配备门类齐全的各专业教师,目前各地培训中心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专职教员的一专多能和配备兼职教员。检察机关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这是建立具有检察机关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对于对专职教员的管理与检察官的管理应当有所区别。专职教员的管理,应当参照大学教师的管理模式进行,以便于解决职称、待遇等问题。同时,省级以下培训中心(检察分院)也应当十分重视兼职教员具体管理问题,与兼职教员所在单位加强沟通和协调,使兼职教员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能够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的需要。 (四)教学评估工作 教学评估工作是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中一项新课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师资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教学评估工作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首先,教学评估的工作应当包括课程设置效果评估、教材适用性评估、授课能力及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评估等诸多方面。 其次,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评估,即针对每一次具体的培训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评估活动;另一类是综合评估,即针对某一时期或某类培训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评估。具体评估只涉及教学活动本身,可以在具体的培训中采用不同形式实施;综合评估则应当结合检察业务绩效评估工作一并进行。 第三,为了搞好教学评估工作,笔者建议高检院教育培训部门根据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通过调研,建立一套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 二、关于强化专项技能培训 检察机关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各类诉讼活动,而诉讼活动的是一个在一定诉讼规则的指导下实施各种诉讼技能的过程。因此,检察官职业教育培训中应当十分重视各种专项技能的培训。 检察官的岗位很多,在专项技能方面,有些是共性的(即检察官应当普遍掌握的),有些则是不同岗位专用的。因此,专项技能培训也应当按照共性与专用的不同需求进行。这里笔者先以司法会计技能培训为例来说明专项技能培训的差异。司法会计技能培训,根据岗位不同,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称为普及级培训。培训对象是所有检察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司法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课程是司法会计学概论。培训目的,是使检察官能够了解司法会计的科学性,掌握办案中常用的司法会计检查方法与程序,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收集、固定和审查手段。第二层次称为业务级培训。培训对象是从事自侦工作的检察官。培训内容在普及级基础上增加职务犯罪案件中进行司法会计检查的手段和对策。培训课程需要增加司法会计检查学。培训目的是培养能够掌握发现线索、侦破案件的各种司法会计手段的侦查专家。第三层次称为专业级培训。培训对象是从事司法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培训课程增加司法会计鉴定学。培训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各项司法会计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实际上,技能培训的差异表现在各种技能培训方面。笔者再以预审技能培训为例,刑事监督部门的预审工作内容主要是核实证据,其预审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对证式审讯;而侦查部门的预审工作内容,除核实证据外,其主要任务还包括发现破案线索,查明余罪,其预审技能的主要形式为挖掘式审讯, 目前存在专项技能培训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是职务犯罪侦查专项技能培训方面。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观念、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等方面。 从观念方面讲,传统的认识中,职务犯罪与其他犯罪侦查的差异在于职务犯罪侦查的“人”,而其他犯罪侦查的是“事”,这不仅影响了检察机关侦查制度的设计,也对职务犯罪侦查专项技能的培训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笔者经过科研发现,职务犯罪侦查与其他犯罪侦查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历史现场”多,而 “可视现场”少。这导致了许多刑事侦查专项技能(如现场勘验)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很少应用。而检察机关对如何解决“历史现场”的侦查问题方面研究成果不多,即使有了成果(如司法会计技能)在职务犯罪侦查技能培训中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职业教育角度讲,需要加强转变检察官诉讼观念方面的职业教育,否则,即使我们设计出新的技能培训项目,一方面,可能因受训人员认为无用而不愿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即使接受了培训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用上。 在培训课程设计方面,从技能类型分,侦查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侦查谋略、预审、司法会计、现场勘验、秘密侦查、搜查、跟踪等课程;其次,要考虑到各类知识的归并问题。职务犯罪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要求侦查人员特别是侦查骨干需要掌握的知识面较广(特别经济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笔者认为,这些知识的教学不一定非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而是应当贯穿于侦查技能的培训中。因此,在侦查技能课程设计中,应当考虑到相关知识的渗透问题,例如:证券知识,可以通过涉及证券业务案件的司法会计对策教学中一并进行,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教学方式方面,上岗培训采用教员授课为主效果尚可,但轮训中,由于职务犯罪通常带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单纯采用传授式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接受和消化。尤其是授课中涉及到的一些复杂案例,由于教学人员没有参与其中,对一些侦查技能的使用方法、时机等缺乏体会,常常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在侦查技能培训中,就曾有受训同志提出使用本地成功案例进行教学的要求。因此,在侦查技能培训方面,笔者建议采用参训人员自带案例进行研讨式培训方式进行。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于教学方法问题,笔者根据自身18年来进行检察官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谈几点体会: (一)关于目前教学方法的弊端 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包括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 目前检察官培训所采用的教授方法,从方式上讲,主 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授课方法是传授式。大部分检察官也比较习惯于这种形式。但是,由于学员通常比较注重培训的测试成绩,如果测试要求比较严格,且只能按照教师所讲内容进行答题,学员听课认真程度较高;而实际上,由于多年来的培训测试往往很难进行严格的要求,因而无论培训时间长短,学员的学习过程往往是先热后冷,难以持续。 从学习方法看,由于缺乏轮训制度,目前除检察长外,大部分检察官除了上岗培训,很少得到连续、系统的轮训。参与培训的学员中,缺乏实践经验的,只能死读书;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员,半数以上读书热情不高,听课的精力集中程度也相对较差,但他们通常会采用比较学习法,在研讨问题时十分活跃。 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的特点,今后在教授方法方面,应当提倡发现式教学、案例教学、电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应当提倡比较学习法和创造学习法。 (二)发现式教学 发现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由教员引导学习的方向,让学员参与探索有关理论的形成原因、过程,探索有关技能的原理与运用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而言,其优点是能够调动学员的思维积极性,是其能够知其所以然。 采用发现式教学,通常是由教员提出问题,学员利用案例或原理对问题进行阐释并归纳出答案的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中,要求教员在备课中应当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论,并事先分析不同结论产生的原因(如案例的个案性、原理的运用的恰当性、结论产生过程的逻辑性等),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把握住讨论的方向,控制住不同意见的之间的无谓争论。 (三)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十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教学方法。笔者在一些培训工作中,也在试验将案例教学引入培训课堂,但目前效果往往不佳。 案例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教员的备课不到位和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不足。探究原因,一是,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一些学员认为参加培训就是教员提出问题并给出标准答案的过程,因而教员不应当向学员提问;二是怕讲错,特别是在大课堂上,如果回答的结果与教员的答案不一致,会感到尴尬。 在未来的教学中,特别是轮训中,案例教学应当成为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针对前述问题,笔者提出两个解决方法:一是,由学员自带问题找答案,而不是教员出问题要答案。笔者曾经设想过这样一种侦查技能的轮训教学模式:由受训人员自带案例,按照参训人员的人数制作份数,事先交付培训部门,教员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和顺序,安排专题交流,并根据原理和相关规范准备点评,开训时即将案例下发,这样做可以增加学员考虑案例的时间。在教学中,案例由提供者介绍,其他学院就案例本身提出的问题由提供者负责解答。二是,缩小案例讨论的范围,将受训人员分为若干小组,分组讨论,再通过大课集中讨论。 (四)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比较适用于各类专项技能教学中。例如,在秘密侦查方法的教学中,可以在课件中增加一段秘密侦查的录像;在技能讲解中,增加有关技能适用对象的图片等,使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并取代实物教学。 与其他教学方法比较,电化教学除了教学工具不同外,本质上并不属于一种专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电话教学中,并不影响各类教学方法的使用。只有网络教学不同,网络教学中由于受到软硬件方面的限制,目前还只能采用传授式教学方法。 在检察官职业教学培训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关键是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当的方法。 四、关于促进检察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为了促进检察官职业教育及教学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开展有关检察职业教育培训的调研工作。检察机关的职业教育工作,既有一般职业教育培训特点,也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加强这方面的调研,主要是从当前检察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并着眼于未来发展对检察官素质的要求,探索检察职业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调查研究,确定适合检察职业需要的教育培训内容及方式方法,为检察机关职业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检察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第二,重视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在检察人才战略、培养专家型人才中的具体作用,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检察机关应当逐步改变功利式的干教机制,建立起专业化、实用型的干教模式,以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当今及未来检察业务需求的合格检察官。 第三,充分发挥检察教育职能部门的枢纽和服务作用。检察职业教育工作的任务是提高检察干部的业务素质。但是,这项工作仅依靠教育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干教部门应当加强对教育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加强与各检察业务部门的联系。这包括:①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干部业务素质状况,制定并不断修正教育培训计划,使之适应各部门对提高干部业务素质的需求。②及时收集和反馈各类培训信息,减少交叉培训,提高干训效果。如:收集各级各类培训计划及时反馈到各个部门,保证各部门能够及时输送干部进行培训;收集培训效果信息,及时反映给培训承办部门,以提高培训质量等等。③通过有偿培训等途径,筹错积累干部培训基金,为开展经常性职业教育活动建立一定资金来源。 第四,在检察官中大力倡导研究业务之风,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检察干部自学成材。判断教育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准是干部业务素质的提高程度。倡导研究业务之风,可以促使检察干部在研究中,巩固和深化已学知识,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训练,提高各类培训效果。各级检察机关需要转变观念,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检察干部研究业务的积极性,这不仅有利于干部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对干部(特别是业务骨干)队伍的稳定、促进检察官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于朝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民办高校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改革浅析 1 我国目前民办高校发展的特点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允许恢复创办民办学校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看,民办高等教育仍然主要从事学术层次较低但实用型职业型特点较为明显的教育。在这些教育中社科和人文专业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而会计专业是众多民办高校最受青睐的专业之一。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都设置了会计相关专业,所招收的学生数量也较多。如何拓宽专业领域,在众多民办高校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成为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作为一个新的学科体系应当受到民办高校的重视。 2 民办高校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已经在不少国内重点大学或财经类专门院校开设,也有少量民办高校开设。本文通过调查开设此专业的相关民办高校发现,无论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还是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少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从目前各民办校的教学计划中不难看出其培养目标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许多民办高校将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等同与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显然与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级专业人才不符,无法凸显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专业特点。 2.2 课程设置上的缺陷 由于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作为一个新的专业体系,其专业课程体系所涵盖的内容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从现有开设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民办高校来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无法突出专业特色,所开设的课程与会计专业或者注册会计师专业的课程区别不大。从其开设的课程上看,无法体现国际会计和国际审计的重点地位。二是全面复制国外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而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同时教材的选用也是五花八门,存在重制度轻理论的问题。这些问题显然无法满足培养熟悉国际财会知识、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精通现代企业财务战略规划及国际化经营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 2.3 教学方式的局限 目前我国的课程教学绝大多数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 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可能抹杀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同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仍然没有被全面采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较少,教学效果欠佳。另外,针对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少而薄弱。 3 民办高校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为促进我国会计人才进军国际市场,必须对我们民办高校的民办高校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认真总结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根据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其执业人员的素质基本要求为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合理的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着重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 3.1 培养目标上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国际注册会计师的基本素养的培养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学生主要招收“二本”和“三本”的学生。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可能不像“一本”的学生那么扎实。但是这些学生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实践动手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我们应当抓住学生的特点,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专才基础上的通才”。即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教育目标应定为在着重于学生分析和思考能力的提高而非记忆日新月异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上。培养学生将来能具备熟悉国际财会知识、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精通现代企业财务战略规划及国际化经营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素养。 3.2 课程分级设置,既能满足会计职业的国际需求又要符合国际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需要 首先,课程设置满足基础性需要。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涵盖会计专业和审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国际主流的会计和审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的审计人员。其次,要满足应用性和超前性的需要。国际注册会计师是具有综合性质的复合型人才。即“专才”基础上的“通才”。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在注重应用性的同时使学生具有自我再学习的能力。 3.3 革新教学方式使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手段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远不能满足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的大信息量和国际注册会计师日新月异的工作方式的需要。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课堂教育仍然是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教学中,采用以计算机和多媒体为主的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既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学生介绍最新的专业知识,提高单位教学时间内的知识含量,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教与学的兴趣。 (2)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不是重在传授知识,而是重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坚持“少而精、启发式”,“学为主、教为导”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具体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又可以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国际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是集国际会计、国际审计于一体的实践性较强的新学科。由于受经费、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营的数量有限等因素的影响。现有开设此专业(方向)高校大都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环节,降低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加强会计模拟与审计模拟教学成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各民办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规模不同的会计、审计模拟实验室。将跨国企业或国际企业的会计、审计资料置于其中,让学生通过模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摘 要】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面对当前信仰教育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思政课信仰教育的教学模式、内容、方法手段、考评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以此探讨提升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思政课;信仰教育;教学改革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灵魂的支柱,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信仰危机已然成为不可小视的现实问题。 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由于教学理念的偏差,固有的“经院式”教学模式在信仰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考评方式等方面陷入困境,教育的效果收效甚微。因此,对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究走出信仰教育困境的路径,切实提升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显得尤为的必要和紧迫。 一、思政课信仰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思政课大多沿用中学的教学模式,基本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为单一平台,由此造成信仰教育过分倚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社会现实、学生实际相脱节,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过分注重整体性、集中思维,而忽视信仰的个体性和扩散思维;过分依赖教师的“一言堂”,而忽视学生独立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必须从教学的组织形式,到授课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创新,搭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平台,利用多种平台和途径将信仰教育全方位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开放、多元、立体”的教学模式。 所谓实践教学,指根据教育的特点和内容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课后的网络课程平台、校园活动、调查调研、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亲身参与教学活动,感知社会、感悟生活、理性思考。信仰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以其较强的现实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辅相成,可以极大增强信仰教育的内化效果。 二、思政课信仰教育内容的创新 当前,高校并没有单独开设信仰教育课,信仰教育主要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都有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信仰等相关内容。但信仰教育的内容往往流于照本宣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灌输,多是高度体系化、抽象化的原理观点,既脱离社会现实,内容陈旧滞后,与时代脱节,又脱离学生实际,晦涩难懂,超越学生本身的认知和理解。 若信仰教育的内容脱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就难以获得理解和认可;若信仰教育的内容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若信仰教育的内容脱离社会现实,毫无新意和时代性,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共识,甚至招致学生的厌恶和反感。尤其在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造成不少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对思政课信仰教育的逆反心理越来越突出。 因此,思政课信仰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一方面,必须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和难题,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信仰观。另一方面,面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信仰教育的内容还要牢牢贯彻一元性和多样性并存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引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全过程,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构建具有科学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体系。 三、思政课信仰教育方法、手段的创新 传统思政课信仰教育方法、手段刻板、单一,教师课堂授课大多照本宣科, 向学生“灌输”空洞、抽象的原理、观点,教学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变成知识的接收器,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影响了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教学不仅要给学生“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更要“授之以欲”,要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之以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最佳教育效果。 1、情景式教学。即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心学生所想,真正走入学生内心世界来设置相应问题和情景。尤其是信仰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与学生真诚的分享人生经验,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感悟融入到教学中,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使教育效果“润物细无声”的实现内化。 2、探究式教学。即教师预先设计主题,布置问题,学生个体或团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准备,然后课堂上相互探讨、论证分析,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的教学法。探究式教学,通过给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讨论的空间,实现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引导学生对所授知识的理解和认同。例如关于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教师不必长篇阔论的讲述,问题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由探究,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使得学生在探究中实现对理论的认知和体悟。 3、多媒体教学。即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诸如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音乐、网络等多种辅助教学形式,给学生带来直接的感观体验和视觉冲击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干瘪的文字形象化,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选择历史人物的纪录片,如《走近》、《情归》、《小平,您好》等视频资料,以伟人的传奇经历和崇高人格魅力鼓舞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好的多媒体资源的的运用远比教师的单纯讲授更能启迪学生。 4、案例式教学。即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法,通过精选相关的案例,使学生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和知识。这种方法一般经过以下几个环节:教师精选案例——教师讲解案例——互动讨论案例——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理解掌握原理和方法。 案例式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学案例选择必须坚持“真、精、近、新、多样”的原则,既紧密结合国际局势和时展要求,又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还要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努力回答学生普遍关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如信仰教育可以借助大量的正反案例辅助教学,如钱学森毅然回国的故事、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方永刚的感人事迹、打工青年张立勇折服北大清华学子的励志故事、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药家鑫杀人案等等,以此生动、鲜明的说明信仰的力量、重要性。 5、实践教学。即在对学生进行课堂理论知识教育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实践性的手段,包括参观考察、专题调查、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知社会,思考人生。信仰教育的理论性、实践性,决定了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遵循知行统一原则。既要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理论观,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人生的感悟。脱离社会实践的信仰教育,注定是虚无飘渺的镜花水月。 上述教学方法、手段的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灵活运用,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变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四、思政课信仰教育考评方式的创新 教学效果的考评,在教学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考试或考评,促使学生认真复习,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检验和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又会反馈到教学环节中,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完善。然而,传统的思政课的考评机制过于单一,更多是针对于学生的知识性考查,考核的是学生的“背功”和对理论的记忆能力。新的考评机制应该采取学生知识能力考查与实际思想政治素质表现考核相结合,应当注重考查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后,对人生理想、终极 价值的认识和内化程度。 实现“综合考评法”,旨在改变过去以一次理论考试定学业成绩的简单做法。一方面,将学生的知识能力考查纳入整个学习过程中全方位综合考核。成绩评定注重过程性评价,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行为习惯的考核,引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采用平时考核、论文写作、闭卷考试以及根据实践教学撰写的论文、调研报告、课堂演讲、互动参与情况等多种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理论考查成绩。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化程度的考查,即实际思想政治素质表现的考核。成绩评定可以采用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重在促成学生将理论知识向自身素质修养的转变,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所在。 综上所述,实现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升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是走出大学生信仰教育困境的有效手段,必须重视思政课主阵地的作用。然而化解大学生信仰危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形成教育的合力,多管齐下,才能重塑大学生信仰价值体系。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如何推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正是由于历史教育中所包含的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社会经验,使得它赢得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核心课程地位。如今,各国普通把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图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态,理解不同阶段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以及作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对现今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价值,并由实际生活体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养成新时代公民的人类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和自信力。因此,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将会影响到我国公民个体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进程。 一、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目的及其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指记住或懂得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之后能产生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在的东西,如思想方法、情感、意志和人格,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解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两个目标,一是在历史思维技能方面,使学生们能够评价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因果分析、解析历史记载、创建合理的历史论点和看法,并以之为基础,在现代生活中做出见多识广的决策,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方面,使学生了解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包括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科学与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哲学、宗教、美学)中的抱负、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以便能在分析当今公民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时作出明智的决策。 二、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迸人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使自己融入整个人类的潮流中,从而形成与人类整体和谐持续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强调历史学习的批判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对历史客观事实的追求,有助于学生尊重客观公正的思维品格的养成,对历史现象的评析,有助于学生整体性、形象性、科学性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批”与“判”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观点或结论,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作为整体人类群体和作为个体的个人而畜,不断地反思过去和现实,并能不断追问我们过去或现实的生存方式、状态是否合理,如何改善,这样人 类才能保持一种有活力的求真、真善、求美的精神,从而不断推动人类在反思和剖析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 三、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随时表现出来的创新信念和欲望(如好奇心、探究欲)、创新灵感(如新观点或新方法)、创新意志品质(如独立批判精神、严谨科学态度、自知自控能力)、创新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新颖性、发散性、独特性),等等,应及时发现与评价,在掌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在以考试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结果时,应尽量减少记忆性和理解性题目,增加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题目,包括变封闭性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变常规性题目为变式题目,变脱离实际题目为着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题目等。教师在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时,应承认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不以统一的标准尺度抹杀和阻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四、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对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新时期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学无所不包、无不涉猎,这彰,要求历史教师知识面要广,无论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体育,还是天文、地理、时政,甚至民风、民俗等都要有所知晓,以便在教育教学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具有健全的人格、扎实的政治理论修养。尤其是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理论并自觉将之应用于日常历史教学中,形成客观、理性、全面的历史观。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师必须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学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责任感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它包括标准的普通话、较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能力、较有条理的科研写作能力,等等,这是人文学科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丰富素材,将历史图片、影视作品、考古成就、史料、遗迹等制作为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只要应用得当,就能为历史教学增添光彩,提升历史课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课程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性及衍生出来的民族性,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和社会观念、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进程,将不断得到加强,而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顺应时展需要,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是历史教育发的必由之路。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试析以就止为导向,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文章从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高职教育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进行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从而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 每年的10一11月份,对全国各地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讲,将决定他们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何去何从?这对许多在“双选会”上进行就业选择的学生来说,有欢喜亦有悲伤。2001年教育部统计,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过85%,然而随着各大高校大规模扩招计划的进行,这一数据在2004年下降到了7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更加突出。有关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持续上涨,明年的就业形势仍将严峻,失业人数将相应地增加。是“读书无用”,还是“人才过剩”?一场席卷而来的“中国教育危机”似乎不可避免。大学生就业难,开始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和关注焦点。 同时,从2004年各高校就业人数比例来看,全国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人,其中150万为高职毕业生。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73%,而高职(专科)生就业率为61%;2005年全国一次平均就业率为72.6%,其中,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81 .7%,专科高职生一次就业率为62.1%。此外,据悉教育部今年将投放20亿资金致力于高职、中职的招生,全国高职、中职的招生人数将扩大50万,总规模达800万,中职和高中学生比例将调整为1:1在这种情况下,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的扩大,毕业生人数不断的增加,也带来高等教育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就业难与高职院校扩招的矛盾,也说明了目前的高职教育还不太适应社会的需要。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众多与会代表指出,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必须解决好高职的定位问题,面向市场,进人市场,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类型上是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专科学历的职业教育。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尚处于发展期,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尤其是其中的职业教育部分,从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上看,都可以说尚未定型。这些都需要我们客观认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高职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认真研究、总结、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积极探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一、把握好市场动向,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在总体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我们应将学生培养与学生就业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应加快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提高以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是增强并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基本保证。这就要求在相对固定的教学规律中去寻找能适应我们高职院校,同时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生的培养计划中下功夫,以就业需求为依据来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应与社会的需求同步,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及岗位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在制订学生培养计划时,应在我们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将全部的课程体系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在在教学计划制订中做到了解行业特点、掌握市场运行规律,教学计划中应充分体现我们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性、相融性。在教学中应注意将最新的市场信息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做到教学的针对性与职业性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追求实效;打破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与社会接轨,与企业结成亲密联合体,重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共享企业的资源,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优越的条件,实现与市场的零距离接触,同时,还可以通过企业反馈,及时了解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略。 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职业素质培训作为特色 职业教育非常强调能力特别是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是实质也是特色。我们应找到适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在学生的培养模式上动脑筋,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培养方式,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应了解专业的实质。我们的职业教育应根据专业需求不同,在基础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中,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安排上确定不同的比例。做到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按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要占到50%左右,减少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增加技能实训,提高实践教学的知识、技术含量;同时要把职业素质培训作为特色,在职业教育的实质下培养学生专业化的实践操作水平。总之,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三、以企业为依托,建立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最终是培养他们的实际实践能力。所以一般在安排整个课程体系时学生的实践教学的比例应大于纯理论的教学比例。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职业技术型学院实验实训设备严重缺乏、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光是“等和靠”。学院的系部应结合自已所办专业特色,寻找间接的教学资源,想办法和企业挂钩,在互利的原则上校企结合,以弥补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这样也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特征,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最直接的信息,实现“零距离”教学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自觉的、有目的的去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提高学生岗位竞争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代社会对职业岗位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我们的学生不具备这种岗位适应能力,就不可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因此我们的学生除了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外,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我们应在学生一走进校门就强化综合素质教育,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完成学生的素质教育。如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课外社团活动、在部分专业中增加选修课体系、组织大型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另外,作为职业学校的特色还应鼓励学生“一专多证”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拥有岗位的“上岗证”。使学生在毕业前就成为一名专业技能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最终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五、转变就业观念,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调查 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式极其严峻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认清形势,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我们应从长远的培养目标中做好准备。在学生刚人校时就应当进行就业形势的教育课,分析就业形势,介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对本专业的多方位的理解,这样使学生更能在现实中安排好三年大专学习生活。 在面临就业时,还应该给学生进行就业前的指导工作,让学生掌握就业技巧、感受就业体会。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加强指导,让毕业生求职不能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要和现实相结合,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技能、经历等进行客观自我评估,对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确立务实、可行的职业方向。其次,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实际能力和社会需求制定有效的实施步骤,实施阶段性就业。这样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就能认清形势、找准目标,不会好高鹜远、盲目择业。 此外,在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对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就业后的反馈信息调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内容与目标和用人单位的差距,有助于及时进行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的调整,保障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应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改革,才能真正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只有学生就业率提高了,才能说明高职教育取得了成功,适应了社会的要求,高职教育才有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浅析新经济形势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论文关键词:经济形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分析了高职教育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新的经济形势下高职教育应根据政府对行业发展的规划、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条件对高职教育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以达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 0引言 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从1998年发展至今,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新经济形势下,为建设有地区特色和行业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目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对现有的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 l新经济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对人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为把握发展机遇,各高职院校竞相扩招,短短几年间,万人规模的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准备工作跟不上需要,办学投入严重不足。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师资、实验场所、实习基地、人才培养计划、教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去年全球经济危机时,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遭受着生存的危机。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为自己的生存打拼,另一方面还要为市场培养合格的人才不断进行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在此时就显得捉襟见肘。地方政府出资,企业联合办学,这些给养对于在困难中前行的高职院校都只是杯水车薪。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是: (1)高职教育固定学科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业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三年学制,即便紧跟市场,研究制定出一份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但市场瞬息万变,经过三年的高职教育学习后,也许市场的需求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2)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力度受资金的制约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对教学设备的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所以,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较高。而资金来源不足,严重制约了这些办学条件的实现。即使加大对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力度,将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按60%与40%的比例进行改革,但由于硬件设施等条件的限制短期内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实现这一要求,尚需进行艰苦的努力。 (3)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中 大多数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仍在沿用学科形式的课程体系u;在教学中,教师仍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专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上,只注重强调单一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性,忽视了与专业技能知识需求的对接,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忽视了对学习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课程所界定的“必需、够用”原则大相径庭。 (4)缺乏“双师型”教师,职业特色难以体现 高职院校大多数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授课讲台,未经专业岗位实训和锻炼,给学生传授的只能停留在书本的知识上,无法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 (5)无互利共生运行机制,校企合作无法真正实现 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的润滑剂,两者之间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没有形成,使得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办学没有源动力,校企合作举步维艰。 (6)教学考核方式一成不变并且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考核方式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卷面考试形式,并且所有课程基本都采用课程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该门课程成绩的重要根据。考核不是按学习者量身定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授课的课程内容进行,自然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新经济形势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及人才的要求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这是宏观经济形势对未来专业发展的要求,那么具体到市场中的企业对高职人才有些什么要求呢?企业是以经济效益作杠杆的,从取得的效益上来看,企业要求高职院校输送的人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效益,那就必须是招来即能用的人才,企业无需浪费时间和精力再进行二次回炉和再培养。总结企业对高职技术人才的要求,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有专业技术能力且能在最短的时问内认同企业文化;②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好;③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并且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④有工作激情,有团队精神和协作力。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留得住、用得上、上手快”。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他们更则注重的是人才专业技术能力之外的一些素质,这些素质体现在认同企业文化,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随着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竞争的加剧,由于人才是为企业的发展及赢得利润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更加关注人才的质量。 3新经济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鉴于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以及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存在的种种状况,尤其是在资金投入短时不到位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如何在自身现有的条件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进行有效的改革,培养出符合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就目前状况下的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谈以下几点体会。 3.1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改革 本着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课程“必需、够用”的原则,始终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锁定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大幅度整合课程内容,建设好专业平台课程,围绕专业需求定制模块教学,将基础理论课程嵌入专业模块,不必拘泥不合实际的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促进教学系相近专业“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的发展模式,形成“以特色专业为龙头,以精品课程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的培养特色。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根据企业对高职生的要求,除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外,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嵌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模块,是值得高职教育者们深思的。高职技术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职业教育是终身学习教育的一个阶段。因此,高职教育者要改变观念,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向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方向倾斜,使培养的高职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是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的重点内容。 3.2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 由于各高职院校在硬件设施的投入上受资金和时间的制约,短期内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设施难以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短期内就能见效的多媒体网络、视频教学对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造性地模拟制作与现场实际相符的专业工艺技术的视频教学,应用于实践教学。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因此,无法到现场或用仿真设备进行的实践教学可采取用多媒体、网络、视频教学方法进行,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先进,模拟性强,自己动手制作或到现场采集实践操作图像不失为暂时克服实训设备缺乏的良策。 3.3转变用人观念,积极引进人才 在短期内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还难以见成效的情况下,积极引进大量专业人才,引进具有实践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或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高级人才。让他们把企业的优势和特色带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中来,取长补短,拓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办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4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考核制度 由于高职生录取批次靠后,大多数进入到高职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较差的特点。面对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除了注意因才施教,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观念去指导学生学习外,同时还应在考试考核方法上加以创新。高职培养的人才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而展开的,建立一种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考核方式,更能符合高职生的实际水平。改革传统的单一的卷面考试形式,采取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除了使用较多的动手操作考试,还可以突破现行的闭卷笔试,适当采用一些开卷或半开卷的形式,甚至可以考虑面试和答辩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之一,对于高职生来说,考核的标准应以能达到某种技能为标准。 3.5打破传统学科制度模式。适度进行学制改革 新的经济形势下,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各行业所急需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以满足社会工业大发展的需要。适度将一些专业改制为二年制,则具有周期短、效率高、灵活、快捷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更能满足新形势经济条件下企业所急需的紧缺人才的迫切需求。 3.6牢牢把握新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对行业的规划 紧跟市场,目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新形势下,要依据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几个方面,根据学院自身的师资队伍和硬件条件,稳定自己的特色专业,极力向以上几个专业方向发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4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者不断地探索,认清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前景,不断创新,边实践边改革,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才能培养出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的人才,国民经济的发展才会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助力下以更高速度前行。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育 重要地位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和公民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在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一)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 各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历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美国教育界认为,“历史知识是在政治方面具有明智才能的前提。没有历史,社会就不能分享如下的共同记忆,人们曾经在哪儿、人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或历史上哪些决定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没有历史,一个人无法明智地研究社会中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而且,没有历史知识以及它所支持的历史研究,一个人就无法成长为见多识广、独特的公民。这恰恰又是有效参与民主制管理进程,以及所有公民履行国家民主制理念所必需的。”(引自《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1996年版) 澳大利亚教育界认为,“历史学习对于培养见多识广且积极主动的公民是必需的。通过由历史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学生将会主动思考其权力、责任以及在公民社会中应做何种贡献。历史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学生利用它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且能够形成对于当今国际事件有见地的看法。”(引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历史课程标准》(1998年版) 我国史学教育专家赵亚夫也认为,“历史教育既是综合的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人类文化的‘解释者’。它面对人类的文化实施人类的有文化的教育……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在传承文化、发展文化方向相统一,形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新动力,从而能够帮助人们有智慧、合乎理智地解释人类的文化影响与真谛,培养人们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态度,涵养关心、宽容、反省、自主、公正和自由探索的品质,这便是新历史教育的价值所在。”(引自赵亚夫《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 正是由于历史教育中所包含的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社会经验,使得它赢得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核心课程地位。如今,各国普通把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图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态,理解不同阶段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以及作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对现今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价值,并由实际生活体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养成新时代公民的人类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和自信力。 因此,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将会影响到我国公民个体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进程。 (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目的及其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指记住或懂得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之后能产生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在的东西,如思想方法、情感、意志和人格,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解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两个目标,一是在历史思维技能方面,使学生们能够评价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因果分析、解析历史记载、创建合理的历史论点和看法,并以之为基础,在现代生活中做出见多识广的决策,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方面,使学生了解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包括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科学与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哲学、宗教、美学)中的抱负、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以便能在分析当今公民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时作出明智的决策。 (三)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为了切实达到新时期历史教育的目的和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中学历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应该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强调历史学习的体验性。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迸人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使自己融入整个人类的潮流中,从而形成与人类整体和谐持续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 (2)强调历史学习的批判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对历史客观事实的追求,有助于学生尊重客观公正的思维品格的养成,对历史现象的评析,有助于学生整体性、形象性、科学性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批”与“判”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观点或结论,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3)强调历史学习的反思性。现代社会要发展,要更和谐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现代人具有纵贯古今的洞察力、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特征与本质的准确判断力。现实社会是过往社会的延伸体,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实,可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反之,对现实社会了解得越深刻,对历史的洞察力和反思力就越精密。作为整体人类群体和作为个体的个人而畜,不断地反思过去和现实,并能不断追问我们过去或现实的生存方式、状态是否合理,如何改善,这样人类才能保持一种有活力的求真、真善、求美的精神,从而不断推动人类在反思和剖析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 (4)强调历史与其他边缘学科的联系。历史与许多边缘学科如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地理等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再现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轨迹,在教学实践中挖掘这种联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四)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与中学历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评价,应以创新能力发展为基本点,以过程评价为重点,具体要求, (1)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随时表现出来的创新信念和欲望(如好奇心、探究欲)、创新灵感(如新观点或新方法)、创新意志品质(如独立批判精神、严谨科学态度、自知自控能力)、创新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新颖性、发散性、独特性),等等,应及时发现与评价,在掌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2)教师在以考试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结果时,应尽量减少记忆性和理解性题目,增加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题目,包括变封闭性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变常规性题目为变式题目,变脱离实际题目为着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题目等。 (3)教师在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时,应承认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不以统一的标准尺度抹杀和阻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五)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对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新时期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具有广博的知识。历史学无所不包、无不涉猎,这彰,要求历史教师知识面要广,无论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体育,还是天文、地理、时政,甚至民风、民俗等都要有所知晓,以便在教育教学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2)具有健全的人格、扎实的政治理论修养。尤其是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理论并自觉将之应用于日常历史教学中,形成客观、理性、全面的历史观。 (3)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师必须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学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责任感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4)具有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它包括标准的普通话、较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能力、较有条理的科研写作能力,等等,这是人文学科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丰富素材,将历史图片、影视作品、考古成就、史料、遗迹等制作为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只要应用得当,就能为历史教学增添光彩,提升历史课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课程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性及衍生出来的民族性,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和社会观念、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进程,将不断得到加强,而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顺应时展需要,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是历史教育发的必由之路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浅议深化教学改革 创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 中职教育 原则 措施 论文摘 要:中职教育,是为了能够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技能型的专业人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的中职院校也必须积极的实施改革,并且主动的借鉴国外的优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的深化教学改革。 中职院校,是为国家、社会、人民培养以及输送人才的重要机构,也是我国中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类型也发生了质的改变,而传统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再满足于国家、社会以及岗位的要求。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的中职院校必须及时的、正确的认识到社会这个大环境,并且尽早的实施改革、贯彻改革以及深化改革,在借鉴国外或者是一些其他优秀中职教学优点的同时,还必须严谨的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而展开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目前中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职业素质教学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类型也是在不断的改变,传统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于社会的需求了,最为明显的就是中职人才的职业素质。在传统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有的教师甚至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差异,而这样的教学模式,自然是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岗位要求的。 2.不重视实践教学 中职院校所重点培养的是技能型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在掌握好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及实践能力,因为国家、社会、岗位所需要的是能够切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质人才,而不是只会说不能动手做的表面人才。然而,就我国中职院校目前的教育教学模式来看,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甚至忽略了对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而直接影响了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脱离了现实 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口号虽然已经在耳边响了很久很久,但是大多数的中职院校仍然还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点,更不用说在行为上去贯彻。比如说一些教师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以自身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不断地通过课堂板书、课外作业等等来完成对学生的教学。而这种过于落后、过于自主、过于封闭的教学模式,不仅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实施、贯彻以及深化,更直接地造成了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的现象,进而影响到中职学生的发展。 4.学生的文化水平低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家长只重视自己的事业、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业,甚至认为考不上大学也可以花钱继续读书,而越来越多的私立中职也应需求而产生。这些学生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甚至连学习态度也没有端正,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中职教育教学自然是难以顺利实施、成功实施的。 二、我国中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制订原则 1.坚持全面培养与定向培养的统一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中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为重要、最为沉重的任务是就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技能型的人才以及输送全面性的人才。正是因为这样,中职院校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着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在国外的同等教育中,校方往往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之外其他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有效地将其他能力的提高有机的转换、融入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从正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又从侧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说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定向的培养并不意味着不能够展开全面培养,而全面的培养也并不代表不能够从中贯彻定向培养,只有坚持两者统一,才能够培养出适合国家、社会、人民以及岗位要求的人才。 2.坚持学科教学模式与职业能力教学模式的统一 中职教育存在着双重性,而正是这个双重性决定了中职教育教学模式计划、制订的特点,那就是既不能够完全的通过模块式来展开具体的教学,又不能够完全沿袭普通中等教育学科化的倾向。所以,应该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借鉴cbe教育思想,进行合理的、适合的教学模块设计以及切实的课程设置。必须在能够突出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重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性。中职教育的职业性,还决定了中职教育教学的计划制订必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重点,并且以职业素质为中心,正是因为这样,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借鉴cbe的教育思想,以模块教学为主要的课程设计方法。除此之外,中职教育教学还存在着多层次性,而这个特性决定了在展开中职教学计划制订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相对比较系统的职业训练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学,从而建立完善具有稳定性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平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由于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而产生的岗位迁移以及岗位扩展性的要求。 三、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1.建设、充实教学资源 要想成功的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必须先积极的、大力地引进并且培养中职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因为人才才是信息化建设的灵魂所在,如果没有了人才这个重要的载体,即使拥有再多的资源或者是再好的硬件设施,也不能够完全的、有效的发挥出作用。另外,就是要加强中职院校软、硬件的建设,就我国中职院校目前的形式来看,虽然大多数的教学设施正在不断的改善,但是却仍能够满足实际教学的要求,所以必须更进一步地加强中职院校软、硬件资源的建设、完善,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中职院校中,教师不仅肩负着理论教学的任务,而且担当着实训指导、技术推广等任务,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中任教的教师是适应时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不失时机地推出政策,培养一些本身基础较好,且理解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在教师的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或到实训基地开展演示性教学,都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生动地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培养语言能力,掌握至少两门以上的语言,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双语教学,使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也可以适应国际人才的需求。 3.注重实践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和生活相结合,把生活中有意义的现象和实验带进课堂并进行改造和创造利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效果,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启发式创新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把学生无形的想法转换成有形的物品,这一过程就是创新。鼓励学生多参加活动,如: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设计等。教师可根据自己和学校的情况举办各类课题研究活动,吸收感兴趣的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 总而言之,中职教育教学是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构成部分,而面对逐渐暴露的教学问题,中职院校必须及时地、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改进中职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深化中职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样才能够从源头上消灭这些负面影响,才能够引导中职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关于信息网络化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论文摘要: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已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平台。面对信息网络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给大学生造成的积极和负面的双重影响,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化的优势,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进网络,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信息网络化 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教学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头等大事。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多数同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据《西部地区大学生政治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的调查报告指出:29.25%的大学生信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28.44%的大学生信仰“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21%的大学生信仰“资本主义”,2.73%的大学生信仰宗教,3.99%的大学生信仰“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23.86%的大学生信仰“自由主义”,6.79%的大学生信仰“其他”。以上调查的数据表明,尽管前两项加在一起有57.69%的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仍有相当一部份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非马克思主义化,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造成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部分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平台,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影响所致。面对西方社会利用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以互联网为载体,有意识、有预谋、有步骤向我国的终端用户美化、灌输他们的意识形态,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应义无返顾,责无旁贷,沉着应战,勇敢地肩负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工作,着力回答大学生关注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际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化的优势,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一、信息网络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的严峻挑战 截止2005年7月21日,我国互联网上网用户已达1.03亿,居世界第二位,网络对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深刻的影响。 1、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地位面临着挑战 尽管我国的科学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仍处领地位,尤其是苏东剧变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作为强势文化,一直处于攻势地位。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作为弱势文化,一直处于被攻击地位。两者地位极不平衡,这种现象在短期内仍将难以改变。西方敌对势力在尝到了新闻媒体促使苏东剧变的甜头后,又把矛盾指向我国,以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渠道。他们利用网络论坛、聊天室、电子邮件、博克数字广播技术以及qq即时通讯工具等,发表蛊惑人心的反动文章,恶意制造舆论,肆意传援谣言,诋毁和攻击我们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和新闻出版制度,任意曲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的经济政策,片面夸大我国现阶段出现的某些深层次的矛盾,竭力鼓吹私有化和资产阶级的民主化,一味灌输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西方敌对势力的这种图谋,必将对思想文化理念尚未最终形成的大学生产生非常深刻的负面影响,甚至动摇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大大降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冲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此,加大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旋律的教育难度,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 2、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强烈冲击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依靠一份讲稿,一支粉笔,一张嘴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在“灌输”的过程中,以课本知识为主,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偶尔才联系一下实际。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津津乐道,台下学生听得没有滋味,从而制约了马克思理论课本应发挥的作用,消减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抑制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而信息网络化,使得网上的学习资源既丰富又多彩,既直观又生动,既具体又形象。与网络资源相比,再博学的老师也只能自叹不如。大学生通过网络接受的扑天盖地的文明和不文明的信息,使教师难以把握。学生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使教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体现。 在认清了信息网络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认识到,信息网络化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其负面影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就信息网络化自身而言,它只不过是人们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同样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2000年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是从整个国家利益的高度,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进网络的思考 1、利用信息网络化的多维性,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高校应舍得花大力气大本钱加大网络教室建设的力度,提高网络教室的利用率,尽最大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安排在网络教室里授课。这样一来老师就可以利用网络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融为一体,营造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全新教学氛围,增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直观逼真的新学环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获得启迪。 2、利用信息网络化的共享性,加快实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是从事赋予大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的使命,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即共享性和交互性。各高校不应以知识产权为借口,把各自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的教学经验、科研创新、学科成就秘不外传。应该通过中国教育网,冲破校园围墙,向兄弟院校辐射,实现资源共享。以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信息量,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的艺术手段,使所有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的参与者都从共享中得到收获,从交互中得到提升。 3、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化的即时性、互动性,打造现代化教育教学的网络平台 利用信息网络化的便捷特点,抓住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惑和矛盾,真正履行教师答疑解惑、传道授业的职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教师应把自己的邮箱公开,让每一个所教的学生能够及时地把自己看不准、摸不透、道不明的疑难问题告知你。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教学实现双向沟通和相互交流,利用构建的释疑解惑的网络平台,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加大红色网站和校园网建设的力度,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只有加大红色网站和校园网建设的力度,才能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有车有货”。也就是说,既要有网站,又要有内容,既要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又要有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对不良网络、不文明的垃圾信息要坚决“防与堵”,对学生思想的疙瘩要采取“疏与导”,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真正成为主旋律、最强音。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懂网络的教师队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理论上研究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种种影响,及时地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从方法上正面指导学生。教师应积极践行,具备熟练使用网络的技能,对不良信息具有鉴别力,能充分利用网络,使马克思理论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在创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破除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自觉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只有不断探索和推进新思路、新举错,才能全面落实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教育大学生的战略任务,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到实处。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论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企业参与;职业价值观;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呼唤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则是促进这一新的改革实践的必由之路。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要求,开展创业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和基础。 我国职业教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7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加快发展机遇,也肩负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任。 一、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呼唤着开展新的教育教学改革 据统计资料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在曲折发展中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2100万初中毕业生中有870万人进人普通高中,750万人进人职业教育,中职招生在高中阶段的比重已达46%;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809万人,超过了4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5年底高职高专院校1091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921所),占普通高校总数1792所的60.9% ; 2005年招生数占普通本专科高校的53%,在校生占46%。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人有了明显增长,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许多院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2005, 2006年中央财政已经重点支持了763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46个县级职教中心、468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启动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已有28所院校首批获此殊荣。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取得突破,设立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资助了80万人。 当然,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认识,从总体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有关数据表明,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校舍面积、实验实习设备和专任教师的生师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教育资源的扩大跟不上规模发展的需要,与普通高中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呼唤着深人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2006年底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将启动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为适应教学改革、提高质量的需要,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大力组织开展了职业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在完成2004-2005年度100个课题立项基础上,最近又批准公布了2006-2007年度140个课题立项。同时,在完成了2005-2006年“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系列教学研究课题基础上,正在组织2006-2007年课题申报工作。学会坚持把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沉,重点放在教学、教师第一线,逐步在中观、微观层面上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我国职业教育将走上深化教学领域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和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办学体制和模式,确认了我国职业教育正确而可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机制。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和科技迅速发展,以及行业企业技术岗位的变化、行业企业的社会需求,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之适应,并受到这种强劲需求而驱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需要在办学制度和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装备和实习实训条件、教材和教师、教学评价和考核等方面符合职教特色的要求。着重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传统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要依靠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要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当前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应坚持的正确方向和根本途径。没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或者只能是事倍功半。 最近一份抽样调查表明,有36.8%的企业都把希望职业院校做到“了解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培养职业技能”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选项。但是,问卷中却只有8%的企业愿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表明企业尚对参与教学改革缺乏热情和责任意识。在目前校企合作总体上是学校“一头热”的状态下,非常需要各级政府采取措施,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 首先,职业教育战线必须提高自身认识,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将是保证教学改革正确方向的必由之路。应当承认,十多年的实践我们有过犹豫或走过弯路,因为缺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行业企业不能深人参与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紧贴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第二,总结近年来已经涌现出的一批校企合作举办职业教育、开展教学改革的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大力扶持、宣传和推广。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管理工作委员会将在去年扬州校企合作会议的院校、企业互动交流经验基础上,今年继续开展“校企合作”调研工作,摸索和推广典型经验,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改革的机制。配合教育部、中国职教学会与其它机构将于6月在重庆市举办“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这是职业教育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的一种形式,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有效方式。 第三,建议政府抓紧研究制定落实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法》对此已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落实的责任很重、差距很大。特别是,目前还缺少法律实施办法和细则,缺少企业落实法律 的利益机制和优惠政策。中国职业教育学会要在去年纪念《职业教育法》颁布十周年开展执法调研基础上,继续组织相关的调研工作,以配合今年国家将要进行的“修改完善职业教育法”的有关工作。 三、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态度是教学改革的盆要任务 几十年来,国际间一直将培养价值观和态度作为各类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所追求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几个“准则性文件”,包括1989年该组织颁布的国际公约《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公约》都把“学生的人格培养”、“道德观念、社会和职业的价值观及责任心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在多次的有关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都对职业教育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始终把德育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首位。 导向就业、服务社会和能力本位,指导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职场对职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突出的表现是,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职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 最近,一份对用人单位的抽样间卷显示: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能力和态度的多项要求中排在前两位的,一是职业态度(积极好学,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二是职业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注重质量、效益的意识,协调合作能力,法纪观念)。同样,该报告还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质最为关注的是“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这种社会的要求尚有一些距离。另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我国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与人合作精神和能力”、“与人交流”、“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都还比较弱。因此,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和职业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诚实守信和负责精神,是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最为重要的任务。 作为国家“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参考、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组织的《学会做事》研究成果,中国职教学会已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的比较研究与实验》,目前已有38所院校、2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了课题研究工作。在该课题研究中,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正确处理与其他有关课程、课题的关系。该课题研究,特别是课题的研究实践过程,将推进职业院校培养学生树立良好职业价值、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实施进程。 四、开展创业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导向 鼓励自主创业是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世界就业形势做出过预测:“在一个‘学位二工作’这一公式已不再适用的时代,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世界宣言:展望和行动》,提出“把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1999年汉城第二次国际职教会议上国际劳工组织专家曾明确预测:“现行的职业教育毕业生有50%将难以获得挣工资的工作机会,自营职业是大多数青年人获得经济独立的最大机会所在”。因此,把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纳人各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中,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我国的就业形势,包括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面临严峻挑战。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连年增加,2007年将达到495万,占国家当年新增加900万个就业岗位的55%,首次超过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的半数。如果再加上去年30%左右没能就业的毕业生,2007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将占新增加的900万个就业岗位的65%以上,显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将成为我国社会就业中非常突出的矛盾。我国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职毕业生进人就业市场。因此,如果教育系统不能培养毕业生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不能创造新的职业和新的就业岗位,就业问题将严重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有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培养毕业生自主创业已经走在了前头,有报告说美国大学教育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30%,而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却只有1%,显然差距很大。教育部有报告显示,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10.40%是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显然,如果这10%的个体经营的学生,不仅是自谋已有的职业岗位,而且能够创造新的职业、创造新的企业和更多的就业岗位,则可为社会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除了培养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就业观外,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并自主创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我国已把自主创业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就业政策,把自主创业作为更高层次的一种就业,并为劳动者开展创业活动和自主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事实上,最近全国人大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的第八、十七、二十一和三十六条,都将要对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实行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提高创业能力等内容做出法律规定。在我国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培养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能力和技能,要把就业、创业理念引人教学环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开设创业课程,实施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创业和成功就业。去年底以来,中国职教学会已与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美国创业指导基金会合作,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北京等地部分院校中开始,我们期望在试点中摸索经验,能在我国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把创业教育逐步落到实处,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已成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但离我国职教事业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的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严重制肘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高职高专在校学生已占46%,而其专任教师27万人,仅占普通本专科教师的30%;其2006年的生师比18.3:1;“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25.5%;外聘教师占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的15% (2003年数据)。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1.1%,其教师78.3万人,占高中阶段教师的36.1%;教师合格学历为74.28%(普通高中为86.46% );生师比为23.94%(普通高中18.13% ) ;“双师型”教师占14.26% ;外聘教师占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的10%左右(2003年数据)。从总体看,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企业和兼职教师少是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严重困难。 解决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人事部等国家七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和职教教师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吸收更多有志者参加到职教师资队伍中来;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中、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务的评聘办法,发挥职教教师的特色和积极性;坚持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教师,改善职教教师结构等。 几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师资专业委员会配合教育部,开展了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调研工作,发挥了咨询和参谋作用。只有建设好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结构合理、企业参与的职教师资队伍,并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动员他们投身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学建设中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保障我国职教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浅析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实验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应如何加强实验教育教学改革,以不断适应形势、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本文主要从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和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改革等方面略谈浅见。 关键词:实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对实用型、技能、操作型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趋增加,因此,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满足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如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应如何加强实验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主要从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和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改革等方面略谈浅见 1中职学校加强实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加强实验教育教学改革,是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继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要以学生能力为本位,实践是关键。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很显然,校内外实习基地对中职学校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是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而校内实验室是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验证知识和培养基本操作能力的主要场所。加强实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突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目标的主要措施之一。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形势下,如何继续努力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给学生提供实践发展的空间,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仍是中职学校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是中职学校适应形势、改革发展的目的。因此,加强对作为校内实践教学场所之一的实验室的教育教学改革,对确保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 2中职学校加强实验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2.1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能适应形势发展的实验教师队伍 众所周知,教师队伍对学校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建立一支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开拓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使学校不断适应形势,在不断地创新中获得生存与发展。而实验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素质、实践能力水平等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 2.1.1要促使实验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危机感,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增强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1)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国家当前有关发展职业教育改革的文件精神,了解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发展势态,促使实验教师自觉树立起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观、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终身学习观,自觉地增强危机感。(2)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新时期关于师德建设的有关精神,并通过测评等方式,对实验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切实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从而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3)不断修订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如实验教师的工作岗位职责、工作质量考核评定办法等.促使实验教师增强责任感以及“按质取酬”的意识,同时让实验教师感受到市场经济的挑战,增强危机感,从而推进实验教育教学改革,最终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服务。 2.1.2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应创设各种条件,促使实验教师专业素质提高:(1)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实验教师提升学历。针对部分实验教师学历偏低的现状,出台一些支持和鼓励实验教师提升学历的政策,如在时间上给予适当的自由度,在经费上给予有力地支撑,以鼓励学历未达标的教师尽快提升学历、学历已达标的教师考取第二学历,提高他们的知识素质。(2)鼓励实验教师参加各种对口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资格证书”等级考试,努力打造“双师型”、“一专多能”的实验教师队伍。在当前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下,很多实验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跨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单一知识型的实验教师已不能适应以能力为核心、多样化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对实验教师实行“双证制”、“多证制”成为必然趋势。(3)有计划地组织实验教师到区内外各地考察、培训。通过有计划地组 织实验教师到区内外各地考察培训,既可以开拓视野,借鉴他人经验,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和实验教学的创新奠定基础。(4)转变实验教师角色.使实验教师由专业教师的“助手”向能在实验课堂上独当一面的“能手”,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 2.1.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实验教师参加生产实践和科研项目研究,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1)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到校内外实习基地锻炼,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如:学校应提倡让实验教师“走出去”的做法.让实验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去学习生产前沿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将实验教师到校内外实训基地锻炼的质量作为实验教师工作质量考评的依据之一;组织实验教师每年举行1~2次的实践技能竞赛活动,促使实验教师专业技能提高。(2)鼓励实验教师参加“产学研”相关课题和各级专业科研活动。目前,参加课题和科研项目研究工作的教师大部分是专业教师,实验教师当中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人数相对较少,这不利于实验教师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提高,因为教师在参加课题研究和科研工作中,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经验积累,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3)充分发挥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积极作用。通过“以老带新”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应拓展到对年青的实验教师的培养中。目前,学校对教师的培养比较注重专业教师这一块,而很容易忽略了实验教师这一队伍,而学生基本操作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往往离不开实验教师的指导。因此,中职学校应注意实验教师与专业教师并重.两手一起抓,重视青年实验教师各方面尤其是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 2.2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完善实验设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实验设施的好坏,对保证实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中职学校应创造各种条件,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完善实验设备设施。 2.2.1以学校的专业为导向以及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学校实验窒的设置结构。(1)对于新开的专业或比较热门(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如计算机应用、汽车、模具、电子等专业,要及时增设专业实验室,以保证有充足的实验场所供给学生进行实验,为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提供基础条件。(2)根据生产实际和教学 的需要 ,增设新 的实验室 ,使实验室细化、专门化、实用化,如将家电维修实验室分解细化、增设牧医解剖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以及一些选修课实验室等。(3)对招生人数明显减少的专业.可通过整合,相应减少其实验室的设置,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2.2不断完善实验设备,提高实验设备性能,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1)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这是增加实验设备的首选途径,只有配备有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实验设备,实验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2)根据一些专业实验室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方法,充实实验设备。如对家电维修、汽车与摩托车维修等专业实验室.通过号召师生员工向学校捐赠废旧家用电器、摩托车等,或向社会上一些单位或个人购进旧摩托车、汽车等途径,增加这些专业的实验设备,既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又能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3)通过鼓励师生动手制作实物标本、或利用现成的实践教学素材进行拍摄录制成音像教学资料。以增加实验设备。 2.2-3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目的.创设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实践技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学校应在保护学生刨新思维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有目的地创设仓新实验室,如为学校的各专业社团提供实验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探索新知识、新方法,并安排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增强为学生服务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 2.3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3.1切实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随着职业教育由以学科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革:(1)及时调整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过时或复杂的理论性太强的验证基本原理的实验知识大胆删除,确定各专业、学科的重点技能,强化重点技能的训练与考核;(2)引进一些反映生产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验内容,提高实用性实验课的比例,让学生学有所用;(3)教师根据需要,自编有本地区特色的、实用性强的实验指导书.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3.2加强实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提倡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形势下。在实验课中教师应注意树立“学生本位”观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改革实验课教学方法。以往的实验课显得“公式化”:教师根据实验指导书写出实验步骤,并讲解、演示一遍,然后学生按步骤“重演”,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实验课变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课前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课中多采用启发、讨论等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并注意精讲多练,让学生在轻松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2)注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实验课也变得精彩。教师应通过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实验教学录像或cd光盘的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3_3完善学生技能考核制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要切实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离不开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1)加重平时实验课成绩在技能成绩中的比例,可将平时实验课的成绩占技能成绩的60%以上,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2)采用灵活多变的考核方法,实行技能考试、考查与平时的实验结果验收相结合,将对学生的技能考核贯穿于平时的实验课中。(3)改变技能考核的方式。在对学生的技能考核过程中,考核内容采用临场抽签,实际操作与简要的口试与笔试相结合,此外,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技能考核要逐步实施分层次考核。 3结束语 中职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确保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实验教育教学改革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深化实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形势,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组织教学环节,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加以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学改革,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是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新课题。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树立科学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实施以来,仍有一些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限制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这些教师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观念至今还停留在“知识第一”的层次上。鉴于此,摈弃陈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观,树立科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观,便成为深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科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观,即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相统一的观念。思想品德教师只有树立这一观念,才能真正明确思想品德教书育人的作用,才能为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打下思想基础。 二、改革抽象的理论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初中学生年龄尚小,思想还很单纯,理解能力也非常有限,如仅给以理论的说教,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所学知识、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来进行教育教学。 如讲“孝敬父母”这一内容时,可列举现实生活中孝敬父母和虐待父母的典型事例,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虐待父母、不孝敬父母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也是违法的。同时,针对学生思想中可能存在“我们年龄太小,孝敬父母是我们长大以后做的事”的观念,教师要结合书本内容对其加以纠正,并借机教育学生:要关心父母,为父母分担家务,父母生病时要尽力照顾等。这样来教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得了教育。 三、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外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辅助形式,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他们成为言行一致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把各种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自身素质的中心环节和动力源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安排相当分量的课外活动,积极主动地带领学生通过如主题班会、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参加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断强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方针得以认真贯彻执行,以此来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这一内容后,可安排以“我为环保作贡献”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要求每位学生为环保做一件好事,提一个合理化建议。这样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能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总之,丰富的课外活动能弥补课堂教学枯燥、单调等方面的不足,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育力度,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知、信、行的统一。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使思想教育具有生动性 1.废弃注入式,采用启发式 这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2.创设情境 学生情感的触发,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有生动感人的情境,又会增加学生内心的体验,引起思想共鸣。新课程倡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如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内容之前,教师先让学生观看改革开放带来巨大成就的录像。这样,上课伊始,学生就能通过多幅画面对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有个生动的认识,从而体会到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把小品等文艺形式引入课堂 如:讲“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内容时,教师可拟就“在上学路上””、“交朋友”等几个小品题目,教师对小品中的人物、情节等进行简单提示,让学生自愿报名、组合,当堂编演,然后让学生对小品中的人物的言论、行为对照书本进行讨论。运用这种形式来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了教育,还能在很多方面得到锻炼。 4.恰当地利用事例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可结合所学内容,举一些身边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网络的危害”时,可举本校的某某同学,以前学习成绩很优秀,后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导致成绩下降。这样真实具体的事例,学生很容易认识和理解,能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此外,教师还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录制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影视片,配置幻灯片和图片,争取与教材内容同步形成系列,以深化教材内容,增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 五、采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组成了德育的主体。学校教育主动向家庭教育渗透,有利于教育合力的形成,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着很重大的作用。 当前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溺爱迁就,物质刺激,身教不严,言教不慎。这样就与思想品德教育脱节,甚至起抵消作用。为此,思想品德教师一方面要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的机会,把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告诉家长,这样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从而配合品德教师共同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多与学生家长个别接触,对情况特殊的学生还要进行家访,及时掌握学生情况,交换意见,以便解决学生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教育力量,有机结合课文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是要与当地的革命前辈、先进模范等典型人物建立联系,邀请进来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是如何发发奋学习,无私奉献的等。充分发挥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对学生的强烈影响作用。二是要积极争取社会团体及其他方面力量的支持,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如可请司法工作人员来校上法制教育课、举办法制讲座等。 六、摆脱学科教学框架,使学科教育融于学校德育工作整体 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工作与学校德育整体相结合,才能发挥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与班主任工作这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相结合。一方面要把学生中的一些思想动态、行为表现及时向班主任反映,与班主任齐抓共管学生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配合班主任完成德育工作。其次,要积极配合团委会、政教处等部门开展教育工作。如:可配合这些部门举办时事政治讲座、搞“法律、国情知识竞赛”等活动。 此外,提高思想品德教师的素质和按思想教育、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相统一的原则来改革考试的方法,也是深化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总之,21世纪国际竞争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即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生理素质等竞争,其中最关键的又是思想政治素质竞争。因此,学校在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时,要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思想品德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浅析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高吭 李玉柱 姬江涛 贺智涛 李心平 貌建华 罗四倍 论文关键词:行业人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农机专业人才,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面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已势在必行。通过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农机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本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人才队伍的调整与完善,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在长期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本专业教学团队于2003年起,在“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和河南科技大学教改课题的资助下,以河南科技大学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试点,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级建设点建设为契机,系统地开展了“农业机械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研究。 教学团队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调研,走访了日本筑波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国内外同类高校。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参加国内外教育教学会议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多种典型模式,树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新观念。走访了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坤达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强豫农业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洛阳卓格哈斯机械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000多份,对毕业生的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提高认识,明确教学改革思路 树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合作教育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确定了“一条主线、两个突出、一个强化、一个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突出学科基础,加强学科基础教育;突出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凸显办学特色优势;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工学、农学、管理学齐备的多学科优势,拓宽专业发展空间,开设具有明显行业特征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及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 二、全程互动,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结合多年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全程互动主要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具体实施方式有:(1)利用科研与生产提升办学条件。自2000年以来,本学科共计入校经费1000余万元,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研制成功各类实验样机如切割器实验台、风扇实验台、犁体外载测定装置等12台,价值60余万元。通过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发项目,内容涵盖专业课实验内容的50%以上。(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一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夹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等38周的实践环节,强化了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建设了若干个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习训练。(3)生产实践发现的问题反馈于科研。针对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对玉米收获机械、玉米秸秆处理、玉米根茬处理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功耗,解决了双行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配套主机宽度较大,田间作业开道困难等问题,正是生产实践对科研的反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4)利用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丰富教学内容。专业教师将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穿插到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以实际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科研心得丰富本科生教学内容。(5)用科研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本科生到研究项目中来参加课题工作,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用。要求专业教师在进行校基金与校实验技术开发基金的研究中要有本科生参与,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新方案 针对农业机械行业的新发展、新需求,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订了“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低年级学生统一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构建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高年级学生主要强化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 建立了与生产实际、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二平台+专业方向+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二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个模块构成,开设课程主要包括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工程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四大部分,占总学分的65%,实现厚基础教育。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专业实验室构成,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专业方向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个模块,占总学分的8.5%。创新教育包括全校公选课、素质教育和综合创新3个模块,占总学分的9%。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各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强化能力,优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四层次、八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由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训练组成。八模块由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科研训练、工程训练、专业技能等模块组成,构建了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框架,占总学分的18%。 充分利用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以现代农业装备设计技术和先进农机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农机设计与制造信息化技术为纽带,整合、充实、提升原有实验室资源。同时,依托形成的行业合作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全方位构建集农机设计与制造、智能控制、农业机器人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为一体的开放式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五、专兼结合,形成教师队伍新结构 学校为企业举办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农业机械学习班,教师在行业协会兼职,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讲学或短期工作、实践进修,聘请企业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和学术讲座、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走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道路,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尽早规划,分步实施,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学术造诣较深、基础理论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逐步打造一个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从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采用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策略,鼓励硕士学位的教师读博的同时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国内条件好的重点实验室去进修学习、参加科学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在学校人事部门统一筹划下,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对青年教师予以扶持,吸收青年教师进入科研梯队,锻炼其科研能力。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在培养期结束后,都有较大的提高,成为合格的学术、学科带头人。 六、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 通过近两年对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情况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中,优秀与良好占90%以上。普遍认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较高,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在对毕业生的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优秀与良好占91%。毕业生对多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可以发现,除了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之外,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100%。这几方面肯定了本次教育教学改革路线的正确性。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浅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论 管理手段 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 论文摘 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我国高校教育只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人才,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针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怎样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教育理论及管理手段的改革 管理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1世纪的管理水平、理念、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下根据高校的教育管理特点,分析教学管理应采取的策略。 (一)教育管理理论多元化 1. 校本管理论。“校本”就是学校本位,学校相对教育部门而言,回归学校本位,是管理学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开放性等,校本管理理论设计到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和办学机制等问题。 2. 以人为本管理论。学校管理的主客体都是人,对即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的人进行管理,实现发展人、培养人的目标。 3.权变领导论。综合以上管理理论,可以现代管理理念是通过对人管理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使人活的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二)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 现在社会互联网络已经非常普及,融入我们到生活和生产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中的学校,在虚拟的、现实的世界与作为人主体的人的世界互相融合交织,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校园存在形式,教育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学校管理在互联网时代要追求“实质管理”。学校管理要关注教师所想、所感、需求,引导和排除他们心中障碍,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二、管理制度的改革 与传统教学管理制度相比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更突出“人文性”特征,功能是:公正、激励、创新、发展、最终目的是“发展人”。 (一)高校管理要体现高校现展要求。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学秩序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高校管理要处理好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公正性,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三、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未来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创新性人才必定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教育创新势在必行。而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已刻不容缓。 (一)找出现存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过分分割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弱等。 (二)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促使人才从以下几方面得以提高 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能力。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学生自学能力。要给学生预留充分思考时间,这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个条件。不仅在时间上留给学生自学时间,此外还应在物质上给予保障,例如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等。 3.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4.课程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所以,高校课程改革具体可以做到如下几点。人文社会课程、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现代信息课程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分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之后,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有效,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开发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传统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能力,这是其不利方面。在教学中应使用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不利方面,保存正确合理成分,以此为基础,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是伴随着时展、教学内容的更新而发展的,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方法,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启发式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必须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摸清学生学习特点,不断改进、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要避免灌输式,采取指导启发式。启发式不是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中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富有启发性。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育的对象确定,在教学中还可以把几种教学方法进行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教学效果。 (三)要讲求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高校教学中,还存在着拖延教学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来实现教学任务的情况。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教师在提前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学要求要切实把握。 总之,在当今的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中,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各种改革方法及措施付诸实践,相信我国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对于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在世界各国中的竞争力大有裨益。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抓多媒体教育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九十年代以后,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应用己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由于多媒体的特点,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教育能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所以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要让孩子受到创造环境的熏陶,创造力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必须从长计议,从小打好基础。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良好氛围。 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期在知识经济时代能有大批创新能力的人刻苦研究,占领科技的制高点。现由应试教育向索质教育的转轨,必须改革“应试教育”下形成的课堂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造传统的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时空限制,把那些无法感知的世界在课堂上活生主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现代教学法注重激发学主的学习兴趣他们认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对于培养能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材是至关重要的,而基子1nternet的教育肉络则丸培养这种信息能力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21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我国教育将成为实现“两个转变”和国际竞争的依靠者,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科学技术的革命,信息将成为重要的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将更加依靠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要迎接21世纪的上述挑战,就应在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人才上进行探索。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是教育思想,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深深体会到: 1.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车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教育的任务,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相联系的,面向未来的变化速率更快的信息社会,对其成员的创新精神的要求是更高的,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的关键弱点,这是与我国教育的弊端紧密联系的。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越来越突出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但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是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为中心的,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和管理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教育哲学和评价人才标准等。 我国的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过分注重演绎法,忽视归纳法。演绎法的缺点是不引导学生去创新;归纳法是进行探索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升学考试制度,特别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也是一种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制度,我们的管理制度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有意无意中,扼杀了青年人的创造精神。很显然,不转变这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不树立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当然,这种转变,并非要把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统统丢掉,构造一个创新性教育,而是要通过对继承性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造和发展来实现。 2.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 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以学科为中心进行分割知识教育,转到进行整体化知识教育, 3、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 要重视“做人”教育。如果忽视“做人”教育,把“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不仅给社会造成种种严重问题,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干扰。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负面作用的影响下,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是不能忽视的。在严酷的事实面前,有远见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都大声疾呼,学校要强化“做人”教育,要把“做事”和“做人”教育结合起来,要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重视德行的培养。只要我们认真探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提高,我们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一套在新的形势下把“做人”教育和“做事”教育结合起来的宝贵经验,、为高中教育的全面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在实践中对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性我们认识到:(1)从学生学习知识与人的生理器官的关系来看,味觉为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视觉83%;听力、看可达94%。从认知心理学看,经专家实践表明,读过文字可记住内容10%,听过语音可记住20%的内容,视频图像可记住30%的内容,又听又看可记住50%的内容。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正如美国电脑科学家“捷拉尔德、埃斯特林所说:“电脑能使一个青年在几个月内达到如果没有电脑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的水平”。当前软件市场中的ca1软件,为各校制作自己cai软件提供了便利。利用cai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1)学生从被动状态变成主动操作式的教学。(2)可以实施因材施教。(3)教师可以摆脱重复性的劳动,减轻教学强度。(4)教学课件可以集中全国优秀教师的智慧,共享资源,(5)cai软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它的实施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ca1是学校创立,书面语言应用,印刷技术发明以后的第腺四次教育革命,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是了个强有力的有效载体,开展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有其必然性,它是当今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变革。信息时代中教育改革是以推行多媒体教学为其本质标志,它综合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实施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改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它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扩大卸识的传输量,增大教学容量和密度,可用声、光、形、色多种信号使人类积累的知识再现。高度的可变性。可控性的特点,可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多种感官,充分开发大脑的认识功能,发展形象。抽象思维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它的必要性更加凸现出来。发展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是实现教学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育为广大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向广大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不抓紧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方法,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电子计算机实施教育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有着其他工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为迎接21世纪至到来,应用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信息时代的知识结构不再是单纯的线性联接,而是呈综合网状性。未来的教育将是,无“网”而不胜。“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地区的儿童都应该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将来才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美、克林顿。人们常说计算机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掌握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能力才算是拿到21世纪的免签证,“控制与掌握甲络的人,将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网络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网络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赶快学会在网络海洋中冲浪,否则将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 利用因特网辅助教学我们作了尝试并收到明显的效果。我校从1995年开始购置多媒体电子计算机并开展学生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四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普及“二机一幕”的前提下,在多媒体电子计算机的管理、教育、教学,取得长足的进步,学校开设了三套网络,即给学生使用的novell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的网络;intent网络。学校开辟了四个多媒体电子教室,既有联接29寸彩电的教室,也有大屏幕投影仪教室。1998年我们利用普通投影仪与电脑联接,成功地进行了大屏幕投影教学。(费用不超一万元),现在四个教室共开了近30堂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课。如已开设的多媒体语文、政治、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电脑课等。利用多媒体活教活用internt网资源开展政治课教学,获省有关领导的好评。 我校是1997年10月9日上因特耐特网的,二年来利用网上信息进行教育教学,尝到了甜头。一是利用网上远程教育网,下载有关例题和试卷,二是下载打印有关与各科教学密切联系的新资料。三是利用网上信息量大,快的特点,作为教学的补充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把教学改革信息和中共中央最新信息传达给教师。四是让学生直接上网,浏览世界,体会信息高速公路滋味。指导学生对教育信息的内容筛选,要有较高层次地分析,教师要以思维心理学取代记忆心理学,重点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校还采用电子表格对学主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排队。98届高中学生从95年三合一入学考成绩开始,将三年统考、会考。高考成绩进行排列。最后将估分,填报志愿学校均输入。高考成绩揭晓后,又将成绩,录取的学校输入,形成了一届完整的教学资料。(例表)采用电子表格对教师个人资料、学校的师生奖惩作了明确的记载,我们还将学校图书目录,光盘目录均输入电子表格,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显示电子表格的强大威力。99届高中毕业生统计表[例]1 实践结果,我们认为利用电脑分析一是便于教学管理,易于班主任提出学生阶段性目标,学习成绩在电子表格上形成明显的动态轨迹,学校针对个人可提出符合实际的赶超目标。二是可以准确地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情况,准确地预测学生能否考人大学。三是为学校留下较完整的教学档案资料,为高中教学与高考的关系,寻找其规律,提供了良好条件。 今后打算:1,运用电脑资金继续添置硬件设备。电子教室添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二人一台,实现人机对话式教学。添置资料光盘,为cai教学软件的制作提供更好的条件。2,加强网上教学,拓宽教学思路。购买域名设置网页,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主页,与全国兄弟学校及时沟通信息。3,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学科库。重点是多媒体信息,要呈现三维空间。4,建立和完善多媒体电子计算机三支队伍,即领导班子队伍,实施决策、规划、经费、监督管理,建立完善信息班子队伍,实施开发、收集、筛选,加工、集成工作,建立完善网络维护、管理人员队伍。5,做好建网、建库、建队的工作,三中的多媒体电子计算机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经济转型论文:试论经济法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首先是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换,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与此相联系的必然是经济管理者 ——政府角色和职能的转变,即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主要直接参与经济竞争转向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上述转型的成功推进必然带来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生存方式的彻底转变,即从听命于行政机关,被动执行政府计划的附属机构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经济转型也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从片面强调量的扩张转为重视质的提高,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实现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增长。 经济转型似乎是“无形之手”高歌猛进,攻城掠地,“有形之手”步步退让,一败涂地,一切以市场化为价值取向。但是,市场经济本身能否自发形成,经济转型能否完全依赖市场自身的力量自动实现呢?我们所追求的经济转型的目标果真是市场之手独霸天下,国家在经济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所谓自由经济吗?如果不是,又该如何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经济转型后的目标体制又该是怎样的昵? 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由于新的经济体制尚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旧的经济体制和观念尚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新旧体制的冲击和对抗,使经济领域内暴露出来的矛盾,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解决这些问题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经济成功转型的基本前提,而每个矛盾的解决都离不开经济法思想的指导,离不开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一、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模糊,急需按经济法理念重新定位 政府改革的滞后,是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不尽如人意,政府职能转变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不清,没有彻底解决国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正确定位。改革开放前的政府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政府,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由政府管制,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行政管理关系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企业和个人完全丧失了主动性、创造性。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那种认为政府应当彻底退出经济活动领域,只当守夜人,一切交由市场的论调一度博得多方喝彩。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常常是非此即彼,国家不是“越位”,就是“虚位”,总是很少“到位”。 当前,我国的改革面临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挑战,这是一个更为深刻、更为复杂的改革新阶段。经济转型要求构建现代产权关系,社会转型需要形成新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在实现权利的多次分离后,国家成为集多种身份和多种职能于一身的集合体。具体来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应是三重身份(行政管理者、经济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三种职能(行政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实现三次权利分离(行政管理权与经济管理权相分离,经济管理权与国有资产所有权分离,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或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国家以不同的身份,行使不同的职能,就会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正确认识由国家参与的各种不同法律关系的性质,才能准确适用法律,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认为按照经济法基本要求,不仅要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还在于要实现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从依赖行政命令转而依靠法律保障,遵循经济法律制度行使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性跨越。 二、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显着,城乡、地区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 中国经济存在多重二元结构性矛盾,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巨大反差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地区差异。城乡、地区矛盾的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结构性障碍,如何化解矛盾不仅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首要课题,而且已上升为一个严峻的政治问题。 经济法既服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尊重市场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又强调国家应当在经济生活中发挥正确的作用,它把“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特征显示其对于解决城乡、地区二元矛盾天然地具有优越性和独到性。 针对当前农村中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违法侵占农民土地,任意降低征地补偿标准,漠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安置以及农民负担过重,乱集资、乱摊派屡禁不止等问题,从完善以下三个方面的经济法律制度入手,有助于构建规范的、持续长效的缩小城乡差别的法律机制。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财政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与财权划分不清晰,权利与义务不明确,导致财政支出责任不落实,上下级政府间一事一议,讨价还价现象较为常见。而且,目前我国普遍实行的市领导县的财政体制,客观上使得农村社会经济资源、资本更主要地是被城市所汲取,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割。行政长官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驱动与财政支出法律规范的缺位,往往使农村成为最终的牺牲品。所以,首要的是要建立科学完备的财政法律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规则,确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的公共财政支出原则,强化市以上各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和基本社会保障的支出义务,规范上下级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把城市返哺农村的各项制度具体化,才能从根本上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法》,明确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并赋予权力保护以可诉性。2003年新的《土地承包法》虽然对于保护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限制土地发包方滥用权力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但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首先,确权工作严重滞后,估计有约30%的农户仍然没有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权属登记进程的滞后,导致 大量土地承包纠纷只能适用土地承包合同,弱化了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客观上助长了发包方任意毁约行为。其次,侵害土地承包权的责任形式单一,法律责任轻,违法成本低。根据承包法第54条,侵害土地承包权的只是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几乎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而所谓的民事责任,由于侵害方主要是村、乡集体组织,也几乎难以得到实际执行。最后,权利救济渠道阻塞,可诉性差。长期以来,许多基层法院拒绝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1999年最高法院出台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后,虽然规定应当受理,但是许多地方对土地承包这一典型的经济法律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仍然纠缠于该法律关系到底是民事法律关系还是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争论而不能自拔,其结果是牺牲了广大农民应当得到国家司法救济的正当权力。 最后,应当建立和完善农业税收法律体系,规范各类涉农收费。乱收费、乱摊派之所以屡禁不止,源于我国农村税费名目繁多,包括农业税、附加税、特产税、屠宰税、“三提五统”、教育集资以及以资代劳款、地方行政劳务收费、地方行政性收费等等,而这些税费的征收依据主要是税收行政法规和各级政府决定,对收费项目的创设权限和程序没有法律约束,现有的有关农村税费的规范性文件位阶低,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推进,在条件成熟时,以最大限度减轻农民负担为出发点,以统一的涉农税法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规范农村基本分配制度,才能从制度上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我们再来看区域差别。为了缩小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间的差距,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开始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国家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的确立,除大型基础设施外,中央政府势必改变以往直接投资设厂的支援模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将成为必然选择。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实行分税制国家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普遍做法和基本方式。它是基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及各地区财政的横向不平衡所产生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而采取的一项财政支出制度。实施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通过中央财力的转移分配来调节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达到运用财政分配职能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 但是,我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税收返还以保证地方既得利益为依据,从而把原有的财力不均问题带入分税制财政体制中,未能体现财政均衡原则,也与设置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相违背;中央对地方的专项拨款补助缺乏规范的法律依据和合理的分配标准,与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的原则不相适应。另外,财政补助分配透明度低,随意性大,监督约束不足也亟待改变。所以,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前提下,有必要制定转移支付法,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原则、目标和形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计算标准,形成一整套规范的监督约束机制,才能充分有效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平衡区域间差别的作用。 三、市场经济秩序混乱,行政治乱应让位于依法治理 经济转型经常伴随着经济秩序的混乱。市场本身不能自动产生良好的秩序,秩序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必须也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企图单纯依靠民事法律制度,依赖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就能达致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对市场迷信式的崇拜,注定是水中月、镜中花。营造良好的经济秩序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而政府也必须改变以往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一时的暴风骤雨只能冲走地表的浮土和污秽,却无法冲跨滋生混乱的深层土壤,更不能培育出一个井然有序、生机勃勃的万花园。 其实,我们当前经济秩序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我们经济法制的不完善或执法不力有直接的关系。税务领域的混乱,要求我们完善税收法律体系;财经领域的不规范,呼唤我们尽快制定起科学合理的财政法律制度;假冒伪劣产品的大肆泛滥,敦促我们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只有坚持标本兼治,边整边改,着力治本,铲除引起经济秩序混乱的体制性障碍,同时加强经济法制建设,确保严格执法才能最终保证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可见,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是经济实现成功转型的基本保障。经济转型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行政干预力量逐渐归位,市场力量日益壮大的过程,是国家与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各得其所的过程,也是经济法思想逐步确立、深化的过程。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推动经济转型的进一步发展,也以法律的形式巩固着经济转型的成果。 不仅经济转型的整个过程需要经济法律制度的保驾护航,经济法还为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我国的经济转型主要是体制性转型,即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经济转型的目标体制。但是,我们所追求的市场经济果真是一切交由市场决定,国家只充当守夜人角色的完全的自由经济吗? 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史早已证明,市场也会失灵。历史上从来没有完全依赖市场调节的自由经济,将来更不会有。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更有其特殊性。发展中的中国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国家赶超战略,政府应当也有可能在领导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与其它市场经济一样在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强调效率的同时,却更加重视公平。而市场并不能自动产生公平,公平作为一种公共秩序应当也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另外,我国还是一个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大国。消除市场分割,建立统一的全国大市场需要国家的力量,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更不允许国家只做悠闲的守夜人。所以,未来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必将是在遵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积极充分地发挥国家在经济生活中应有的作用,使市场与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相得益彰的体制。一句话,就是经济法所主张的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新体制 经济转型论文: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媒介素养教育浅议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经济转型期;公关传播 [论文摘要]公关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在信息的传播、反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透视我国经济转型期传播媒介主客体的素养现状,从两方面具体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华大地上一场场商业大战,使许多企业由辉煌走向衰败甚至销声匿迹。除一些主、客观因素外,始终伴随它们的还有一种人们忽视的力量——传播媒介。企业辉煌时,媒介竞相报道将企业推向神坛;企业稍有不顺,媒介立刻落井下石。媒介“挖掘真相”的努力诚然令人尊敬,但他们推波助澜的冷漠善变让人感到可怕和痛心。同时,面对媒介对企业负面新闻的过分关注与态度的反复,大众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真伪的能力,出现了媒介“振臂高呼”,大众不明虚实“群集响应”的现象。可以说,在我国经济政策不完善、市场运作不规范的大背景下,我国媒介素养的缺失直接加速了这些企业崩溃的步伐。随着众多外企的纷至沓来,许多中国企业陷入“中国式泥潭”的不利的竞争环境。由于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而经济转型期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阶段,因此,如何在经济转型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为值得每个人尤其是媒介认真思考的课题。 1 公关传播主体——媒介机构的媒介素养教育 当今世界已进入传媒时代,信息的传播活动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实施的。查清事实是媒介天经地义的义务,还原真相是媒介义不容辞的责任,传播水平和传播效果的好坏也与媒介直接相关。因此,在整个传播活动过程中传播主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传播活动的主体正是媒介机构,它们拥有传播设备,占有媒介资源,可以利用媒介资源生产媒介产品并通过传播设备向大众进行信息传播,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趋向,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引导大众的舆论,是思想舆论的重要阵地,具有强大的社会话语权和导向功能,甚至塑造、统领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核心精神。媒介在整个传播活动过程中担当着信息“把关人”的重要角色,而这些 “把关人”在传播实践中实质就是媒介从业人员。媒介从业人员日常的采选、编辑、制作和播出工作构成了媒介的主体活动。面对每天数以万计的信息流,媒介从业人员多以自己的方式、有限的知识、个性化的思维和道德标准进行选择、处理,因此他们所提供和建构出来的信息是许多元素相互交叉融合的结果,往往承载了更多主观化的内容,并不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因此媒介机构所提供、传播的信息就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观性的双重属性。可以说,媒介从业人员对信息的态度倾向成为大众的舆论导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大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构成了大众对某一事件的舆论动力或阻力。而媒介从业人员能否在传播企业信息的过程中做到公正、客观、规范、严谨,能否坚持职业操守,是否明白自身责任和义务,都取决于他们的素养水平。由此不难看出,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大众传播效果。正因如此,在全球化的信息爆炸给各种行业尤其是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的同时,也为其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随时可以引爆的导火索。在我国经济走向市场化正轨的过程中,当媒介素养与经济运作之间失衡时,媒介从业人员的神经变得异常敏感,开始过分关注某些事件发展中的负面新闻,一改传统的赞歌式的颂扬,敏锐地把握纰漏,并且一旦发现,就把它放到显微镜下,无情而又无限地放大,利用传播载体使大众知晓,从而获得有利的社会舆论和经济效益。许多企业盛名下的猝死,无不给大众留下太多的遗憾、痛心和反思。这期间,固然有企业在技术水平、人才资源、资金流通、管理模式、文化塑造等各方面的严重不足,但媒介在其中所起的负面作用绝不可小觑。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众传媒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空间。企业能否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与媒介机构的素养教育直接相关。可以说,作为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主力军,媒介从业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媒介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媒介素养的水平和未来我国媒介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媒介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丰富的大众传媒业务常识、精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等,因此,提升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加强对传播主体自身的认知水平、选择能力、价值取向、传播技巧和职业道德等一系列的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2 公关传播客体——大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社会和个人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大众通过传播媒介来认识和了解现实世界。面对滚滚而来的媒介信息,要想验证事件的真伪和信息的可信度,就必须理智地、有选择地去识读、理解,进而有选择地利用或进行二次传播。而现实生活中,现代人长期置身于媒介充斥的信息时代,一贯被动地接受来自影视、网络、期刊等媒介递呈的海量信息,加之人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来解构、处理、检测和思考信息真伪的能力相对有限,因而常常把媒介传播的内容当成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形,对许多信息作出错误的选择和判断,一些人更是无条件地成为媒介的应声虫,这在我国企业的发展史中显现得尤为突出。而经济转型期的到来无疑对信息时代的媒介受众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同时,由于大众传媒的信息量大,形式灵活,变化快,常导致教育上的滞后。因此,加强媒介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所谓受众媒介素养就是人们正确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质和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使其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受众对媒体信息的分辨与抵制能力,帮助受众解读隐藏在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背后的大千世界,更加接近真实地认识现实原貌,即培养受众成为主动且具有批判性的媒体使用者。它是现代人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具备媒介素养的人,不是被动地接收媒介信息,而是能从政治、经济等因素以及媒介信息表象所掩盖的意识形态、掌控权等因素中进行正确分析,从而作出自己的解读。可以说,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大众传播媒介能否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直接决定着大众传播活动能否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进而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媒介素养教育涵盖的层面很广,涉及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如何以有效的方式系统地对受众进行教育、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全面提高人们对大众传播过程的认识及主体批判意识? 首先,要引导受众正确认识日益多变的媒介环境。当前社会中,除了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传播媒介,还包括互联网、音像制品、BBS、手机短信等。这些e时代的媒介技术全天候提供大众所需的各种信息,全方位满足媒介受众的视听感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交际方式,人们很难不受媒介描述方式干预来认识世界。因此,作为媒介受众,必须对自身所处的媒介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其次,要教育受众分析、体察各传播媒介的利弊,从而作出真正有价值的判断和取舍。在经济转型期,由于媒介与政治、商业利益等方面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解读时需要进行较多的批判性思考,运用自身的素养去解构这些隐藏在媒介信息背后的机制,让人们了解媒介面貌,从而更加真实地了解世界的原貌。传统思想不曾涉及,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时代受众教育的重要一环。要成为明事理、有效率之e时代公民,媒介素养是其必备的能力。 总之,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着急剧变化的媒介信息环境的冲击,加强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受众建立起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醒能力、培养建设性使用媒介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人们在意识到媒介素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过程中所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同时,必然会不断加强自身媒介素养教育,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期个人收入差距问题透视 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已经使个人收入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其负面的政治效应正日益显现。调节差距的收入,消除其不良的政治后果,是当前个人分配制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个人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 我国转型期个人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同行业、所有制单位的差距等。 1.1 地区差距 我国地理上随着地势上的由西向东倾斜,自然地分为西、中、东三级,这种地观上的级差同经济上的级差十分吻合。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远在中西部之上,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市,而人均收入最低的贵州,二者相差10倍之多。 到2000年,各地区发展状况更是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别。全国9个属于经济上升型的省份全在东部,5个属于低徘徊型的全在西部。按照人均收入的衡量,最低的省份全在西北或西南,而相对下降的全在北方,如果把全国平均人均收入确定为1的话,高于1.5的高收入省份5个,分别是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高于2的超高收入3个为北京、上海、天津;低于1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2个省份,除了广西之外,全部为中西部省份,而超低收入省份的3个为西藏、甘肃、贵州,最低的仅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一半。 1.2 城乡之间的差距 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首先表现显性收入差距过大。所谓显性收人主要是指能用货价值衡量的居民可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收入,相当于我国统计指标体系中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统计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在1985年曾一度缩小,随后又逐步扩大,两者收入差距农村落后城市5一7年;9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似乎未进一步扩大,但从绝对数字差距的变化看,其所反映的已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生活水平质的区别:人均3000余元,户均万余元的差距,意味着城乡居民在衣食住行、子女教育、医疗保健、娱乐文化服务等方面有着根本不同。 其次是城乡之间个人隐性收入差距悬殊。城乡显性收入差距,并不能反映城乡之间收入的真实差距,因为还存在尚未统计的隐性收入。所谓隐性收入是指不能直接用货币价值衡量的收入,但又是居民实际享受的福利,主要包括各种补贴(如住房、物价补贴等)和社会保险费用(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这种差距城乡间十分悬殊。因为在农村只有极少数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乡村,才能享受到诸如住房、医疗补贴和青少年教育费用减免符福利。对绝大多数乡村来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这些福利,因而不具备普遍性。而在城镇,居民(特别是职工)福利主要由国家财政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有较好的制度保障,因而具有系统性和普遍性。除了幼儿园、敬老院、康复疗养中心福利设施外,集体经济单位还提供公有住房、公费医疗、公共交通、社会保险、生活补贴等农民所没有的大量福利。 1.3 不同行业和所有制单位的差距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比较简单的社会收入分配和利益关系,已变得日益复杂。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与满足途径也日益多样化。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利益矛盾日益明显,其中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收入差距就更比较突出。 近十年来,一些行业的职工工资收入以几倍于全社会职工工资收入平均增速的水平增长,与另一些破产、亏损企业职工的低收入形成强烈反差,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心态平衡,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不同行业来看,增长最快的是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增长最慢的行业是采掘业,农业、餐饮业、制造业是收入最低的三个行业。从各行业之间的收入绝对水平来看,像计算机应用服务业、航空运输业等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平均超过万元,2002年行业年平均工资最高和最低之比为2.26∶1,比1990年的1.76∶1,扩大了近30%。 同样,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比较明显。由于企业运行机制、产权关系、经营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所有制之间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具有下述两个特征:第一、国有经济职工的工资收入高于集体经济职工的工资收入,两种工资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第二,其他所有制经济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国有经济职工工资收入,而且双方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1984年,其他所有制经济职工与国有所有经济职工的平均工资基本持平。而到了1999年,两者之间平均工资之比为1.17∶1。 2 个人收入差距的新特点——阶层化 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不仅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而且呈现阶层化的特点。随着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中国的社会阶层趋于复杂化,而且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带来了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与此相应的收入分化已是客观的事实。1997年由国家统计局等6部委配合进行的城镇居民生活调查结果显示,占总调查8.74%的富裕家庭拥有6%的金融资产;1998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2%高收入户存款占农户总存款额的比重达55%,与此同时,农村目前至少有3000万左右的人尚未解决温饱;在城镇,据1999年多部委完成的人户调查结果,人均月收入和支出不足200元的家庭数占总家庭样本数的比例超过6%。规模已相当大。这说明在中国已经存在一个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 当今中国,富裕阶层的规模究竟有多大?这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但许多事实表明,该阶层确实已经形成。2002年,有人作了一个调查,构成富裕阶层的主要是一部分私人企业主,外资企业高级雇员,非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开发机构的项目经理,一部分个体工商户,部分企业承包者和技术入股者,著名歌星、影星、时装模特、作家和运动员、少数律师、经纪人、广告人和会计师、一些经常讲课,评审、鉴定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等,这些人员的收入少则十万,多则上千万,甚至更多。 就总体而言,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人均生活水平,差距相当明显。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贫困阶层。贫困阶层的主体首先存在于农村贫困地区。城市贫困人口已成为新贫困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加而日趋扩大。城市贫困人口在数量上虽然比农村贫困人要少得多,但他们对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更大,因此,从确保我国长期稳定的角度来看,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比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更为紧迫。 3 个人收入差距问题透视 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无论是对于保持社会稳定,还是实现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主要有: 3.1 削弱党和群众的关系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然而也相对出现了人们收入差距拉大,贫富过于悬殊的问题。据一些调查机构的统计表明,中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比发达国家历史上出现的最大值还要大。在一个国家内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某些人比另外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人富裕十几甚至几十倍,领先十几甚至几十年,无论如何这都不是正常的现象,都会影响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伦理上产生严重的后果。 3.2 败坏社会风气 富有阶层中一些高收入居民的畸形消费模式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的趋向,“拜金主义”、“拜物主义”、“享乐主义”已经开始对青少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与此相关的腐败已成为败坏社会风气的重要根源;一些人为富不仁、依靠非法收入而暴富,黄赌毒等沉渣泛起、假冒伪劣与坑蒙拐骗盛行,偷盗抢劫案件增多。这一切既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导致经济的不良循环,也使社会道德败坏,影响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 3.3 影响经济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因收入差距引发的矛盾已经存在,如果激化,就会出现危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贫富差距过分悬殊还会导致“移民潮”,引发经济社会的严重失衡。如果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得过大,将导致贫富悬殊,导致大批农民流向城市,流向发达地区,导致整个经济严重失衡。发展中国家都曾出现过大规模的移民潮,中国目前跨地区打工的农民有9000万之多,其中主要流向东部等发达地区,如果引导不当,将会是一股盲动性和破坏性都很强的力量。而且改革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再分配,是一种体制的转型。 3.4 不利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和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社会贫富分化悬殊,社会分配不公,这一直是我们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由,而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在政治经济地位上的高度平等,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显然当前出现的社会贫富过于悬殊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是与邓小平的富民思想相对立的。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都谈到贫富差距问题,指出我国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地区差距还明显存在,城乡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应该引起重视和予以认真解决。 经济转型论文:论经济转型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理论变化过程的背后,通常伴随着环境变化的存在。回顾上世纪中叶以来,出现了对会计学有深刻影响的两次大变革。第一次变革是60年代的信息化变革。计算机的利用,使得信息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带动了测定理论、情报理论、控制论等相邻学科的发展,从而诞生了信息会计学。第二次变革是进入80年代以后,产业构造发生变化,从作为20世纪特征的产品型市场经济(以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为主轴的经济社会)向金融资产型市场经济(衍生金融工具等金融资产以及经营模式、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比重明显上升的经济社会)转化,促使了“金融商品会计”的产生。 从方法论的观点来认知会计学,存在“对象——手段——结果”三个方面。计算机的使用带来了认知“手段”变化,先进的“手段”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对象并将经济活动复杂多样的发展过程给以充分反映。而衍生金融工具等的发展使得研究“对象”发生变化,从以产品为中心向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并重的过程转化。最终使得会计信息评价体系发生变化,为使报表使用者能够正确理解会计信息、正确评价企业价值,会计学的会计计量、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体系应适应经济环境变化,构建会计理论发展的新模式。 一、市场特征与会计理论 20世纪企业财务会计理论,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产品型市场经济”为前提。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生产效率,并将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在发生时的会计期间确认,同时,将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相关费用按照配比原则进行计量,正确计算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益成为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课题。 企业会计以期间损益计算为基础。损益不是“时点概念”而是“时期概念”。由于损益计算体系以反映经营期间企业从事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取的收益为基本认识前提,所以,损益的确认不是以企业价值为原则,而是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 企业活动仅限于国内,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必要的资金也是从国内市场筹集。但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经营活动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企业经营活动范围超越国境走向世界;二是企业经营所需资金的筹集也扩展到全球范围。21世纪更推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随着企业经济活动向世界经济市场扩展,风险必然加大,这对企业经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市场变化导致企业评价尺度的改变,对应着时时刻刻变化着的市场价格,必须进行风险管理。而采用适当的价值评价尺度,全面评价企业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孕育了现值会计的产生。 现值计量是以市场为基础计量货币时间价值的方法。用现值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所产生的评价差额使得损益的计算结果也表现为变动性,并作为风险信息进行披露。这些完备的信息披露系统更便于投资者、债权人进行决策。企业是承担现代社会风险的基本单位,这也是以“金融资产型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会计理论,必须采用现值会计的基本原因。 二、现值会计的主要计量手段——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反映的是现值,以市场为基础的基本假设来反映资产的经济差异,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现值评价。 20世纪的企业,以机械设备等主要生产手段为中心创造价值。而21世纪,在信息技术(IT)发展的同时,衍生金融工具等金融商品以及技术、专利、特许权等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资源,构成企业价值评价的主要部分。有形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组成的企业实体,可选择的共同计量模型,被认为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在现实价值的计算体系中,被认为是最适用的。 三、伴随着产业构造变化的资产构成变化 正如已经指出的那样,伴随着产业构造从产品型市场经济向金融资产型市场经济为重点的转化,会计学上对资产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以产品型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会计理论,为维持投入货币资本的价值(取得原价),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耗费以及销售实现时所实现的收入进行研究。为此所形成的会计框架是“原价·实现的途径”。损益的计算是根据原价实现渠道在期间内确认,而不是根据经济活动(存量资产的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来确认利益的实现。 产品型市场经济资产的主要构成变现为:(1)拥有为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生产手段”——固定资产;(2)从事生产、销售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流动物资”——存货;(3)一些必要的为使作为生产准备手段以及作为流动物资存货的正常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的润滑油——金融资产(企业之间的信用)。 这些相关资源所形成的资产构成,(1)和(2)通过销售费用化来使其含有的收益得以实现,所以,也叫做费用性资产,并处于主轴的位置。(3)属于金融资产,对费用性资产起辅助作用,处于补充地位。金融资产在损益计算体系中始终以协助作用而存在。 最近,金融经济所占比例由原来的20%增大到50%。这就意味着现实的经济是“金融性市场经济”。以金融性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会计理论中,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存货、固定资产)一样并列并享有重要的地位。资产的分类,由于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的支配原理不同,促使其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独立范畴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空间。 如前所述,金融资产的市场特征使得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价时,有必要采用现值计量。进行现值评价后所产生的评价差额,按传统“收益实现”原则的制度规定不能确认为收益,但由于金融市场的特殊性,金融资产的评价差额可以被认为与实现的收益有“等价的质”而被确认为收益。 四、现值会计与物价变动会计 用时价进行评价时,根据与产业构造的关联性可以将其区分为两大类型。一个是以产品形市场经济为背景的“物价变动会计”,另一个是以金融资产为背景的“现值会计”。 在产品型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进行的“物价变动会计”,主要是由于物价变动(特别是通货膨胀)等因素而产生的问题。由于产业构造的本质是产品型经济,物价变动会计是为了维持产品生产的持续性,带有很强的物资资产特点。 在物价变动情况下,要维持资本额,必须进行实物的再生产。为维持通过费用化所消耗的实物资产所必要的资本额,只有通过取得收益来实现。所以费用化的计算以时价为基准,以达到维护企业的营业能力,维护股东产权资本的营利能力。根据财务资本保持观念,历史成本、重置成本是可选择的计量属性,无论是名誉货币还是不变币值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将物价变动影响的一部分或全部处理为利得或损失的做法,所保持的资本还是业主原来投入的货币额,最多是其所形成的购买力。收益应是当期实体资本的增量。所以,对于物价变动的影响,只能处理为企业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取得这些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在计量上的变动,因而不能计入收益表,只能作为单独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部分。 近期所关注的“现值会计”完全由于金融资产所产生时价评价问题所造成的。必须注意这与上述所说的资本维持概念不同。其理由是现实的企业实体维持不是仅需要保证物资财产的持续更新维持,还意味着要考虑其资本维持正常计算以外的因素。 在金融性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是投入货币资本回收余额的计算,从收回的货币额中减去投入的货币额为所确认的收益。因此,它与企业所获取的收益是通过在收入总额中对其实物资产利用所转化为费用部分的扣除,这种根据物质资产来表示企业获利能力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由此可见,在实物经济条件下“物价变动会计”以维持实物资本为基础,保证企业再生产的持续进行而对应的时价会计。对于存货、固定资产等非金融资产通过维持其实物资产生产能力,达到维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它与金融资产经济条件下的“现值会计”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考虑投入货币资本的时点和即时结算时点所产生的“清算资本维持”的“时价会计”不同。金融资产型市场经济所产生的时价会计,不仅要维持企业全体物质资产以保证生产力发展以外,还包括对企业金融资产以投入货币资本各个项目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维持个别货币资本为基本前提的经营方式。 从维持资本的关联性来考虑,物价变动会计是“全体的物的维持”为特征的会计。现值会计是“个别的货币资本维持”为特征的会计。前者作为生产企业前提条件的物资资产的维持成为企业继续再生产维持及发展的主题。后者,在维持企业整体方面稍显薄弱,只是针对如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为重点以及针对金融商品自身进行计价所应考虑的风险管理作为课题。因此,对同一种类的金融资产为维持其持续性可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何时将所进行的金融资产投资变现,或以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将其转向对其他金融资产的投资。在此情况下,“清算——获取最大利润”的公式成为支配金融资产的原则。完全不考虑企业持续经营所涉及到的“企业社会性”问题,只以金融资产在承担的风险之后所能获取得最大利润为目标,是金融资产交易的本质所在。所以,从个别货币资本实现最大化,以维持货币资本方面来看,两者存在着基本差异。 五、投资者的目的与信息披露 产品型市场经济的投资者,在进行制造业企业投资时,以持续经营企业的长期投资回报能力为前提。由于长期性,在持续期间收益要进行适当的分配,企业通过保持与股份相关的资本收益率,实现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与此相对应,金融资产型市场经济的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是以即时决算性的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关注“对投资对象未来现金流量风险所进行的价值修正”。也就是说,“企业的市场风险决定价值”是短期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所采用的评价投资对象“投资价值”的首要方法。 因为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就不同。对于产品型市场经济的企业来说,需要对企业履行受托责任的经营以及履约责任情况进行披露说明。所以,其基本点是建立在“适时地表示其长期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与此相对应,金融资产型市场经济的投资者,是将投资企业是否能获得最大收益作为其判断标准,在披露可能取得的利润时,以市场风险为前提。这种情况下,受托责任(在安定环境并运用投资相对应的履约责任)中所意味着的责任已经消失,只是强调对风险情况下获取利润状况的说明责任。这样对于风险状况披露的说明也就成为信息披露的主体。信息提供的意义,并不是针对谁承担何种责任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说明。而是根据市场变动状况,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进行现值评价,并对由于市场变动所产生的“变动损益”进行披露。在此信息提供的情况下,作为风险提示,提供企业在市场中的变动情况及其结果,是“即时决算状况的展示”。 六、结论 如上所述,基于对市场经济与会计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作为20世纪企业产品型市场经济与现在已在进行并在21世纪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金融资产型市场经济,在认知理论上,按其基本特征的不同点有如下结论: 从“收益概念”观点来看,产品型市场经济中所指的收益概念是“配比规定性收益”概念。金融市场性经济中的收益概念是指无论任何目的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均受经营者意愿所左右的“意思规定性收益”。不同观点,不仅使得对利润的描述有可能从重视“长期收益”向重视“短期收益”转化,并且从“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发展。 收入概念的背后所存在的“评价基准”来看,产品型市场经济是按“取得时的原价”计量,而金融性市场经济是以“现值评价”为基准。 从收益计算的“报告方式”来看,对于产品型市场经济,通过产品生产的持续进行,反映“收益实现过程”的收入、费用来体现利润总额。而金融性市场经济,“假定进行清算”并注重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采用现金流入与流出相抵后的净值来体现收益。 从“时间面”来看,产品型市场经济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期间计算”,并以总括损益计算为轴心。而金融性市场经济对于每项投资以瞬间取得最大收益为目标,重视“时点计算”,并且以“个别计算”为基准。 从“公司决算披露”的观点来看,产品型市场经济为了反映不同产品的收益能力,编制“主要产品报告书”,并且将编制方法进行说明,便于报告使用者的利用。而金融性市场经济中产品、金融资产分属于不同的两个领域,不同的计算原则产生不同的认知作用。在传统的损益计算组合中通过权益资本,介入到两者之间起调和作用,这在20世纪末的决算报告中已经采用。 历史成螺旋形上升、震荡发展,会计核算方法以及理论的变化过程也应如此。按照螺旋、上升的历史发展趋势,应该迎来非金融资产领域和金融资产领域不同的计算原理编制出的“分别报告”,必然需要不同的公司信息披露方式。 经济转型论文:农本思想与当代中国经济转型 前言 去年,香港树仁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之研讨会中,本人曾以《农本思想与中国现代化》为题,提出论文,向与会诸位学者专家请教。该文重点是从中国历史演变中指出农本思想产生的经过,及其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阻碍。本文可以看作是前文的续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农本思想在今天仍然残存于中国社会及社会观念中的影响;亦即是国人急须放下的包袱。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中国经济转型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第一章 放下包袱 本章题目为“放下包袱”。包袱为何?农本思想在今天中国结构中,经济结构中及社会观念中的残留物是也。这些残留物仍然强固地困扰着、阻碍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及现代化本章将分节说明之。 第一节,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结构,又可以说是一种经济结构。它是农本思想的产物。在今天之前,已经非常严重地拖慢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而在今天仍然是中国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不农经济的结构的负面影响,在经济方面者,例如农场面积小,劳力及资金有限,无法引进现代科技及企业经营方法,自给自足心态使农业偏重于粮食种植等。以上各点因有许多学者注意到,也讨论过,本文不赘,本文想特别提出的是:传统社会赋予小农经济结构的社会职能,害了它成为一个经济主体的可能性。 从汉朝到清朝,甚至到现在,中国传统的农业家庭,不论贫、富,不论是地主、富农、佃户或今天中国各地农村中的家庭承包户,都被赋予一种社会职能。在一个家庭之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合顺,长幼有序等观念,或论理要求,支配着或制约着家庭成员的行为或思想。扩大而至家族,族长要教导族中子弟为本族增光,光宗耀祖,不做有辱门风的事。当然娶妻生子,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传统亦要落实。这一系列的社会职能,压在农业家庭的头上,与它能够成为一个纯经济主体的要求相违背。使农业家庭都不得不能理性地用“经济考量”来指导与调整自己的行为。使每一个农业家庭组合起来,就是整个农业社会,成为一个不按经济原则办事,不能用数字计算,不能用数字管理的经济体系。 中国全国的劳动力,到今天仍然是以农业劳力占大部分。如果农业因为上述原因不能按经济原则办事,不能用数字管理,必将拖累了中国整个的经济体系,无法与世界各国竞争。 在古代,人口稀少,自然资源相对充裕。而且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下,只“勤”“俭”二字,已可解决问题。勤则多生产,俭则少消费;多生产、少消费,自可年年有余。家庭生活有余裕,进而遂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伦理需要,自然家庭和美,经济要求与伦理要求双双达成。但今天人口增加以千百倍计,而且进入分工社会,再进而全球一体化,每一个人,每一家庭,不但要与本国人争,甚至要与国际竞争。因此,小农经济格局必然要转型。 农业要企业化,农民要转变成为农业企业中的工人。他们要: 一、上班时间离开家庭; 二、具有农业专业技术与知识,而且要不停地进修与增值。 如此,农业家庭不再是一个经营主体,而成为一个单纯的社会组织单位,像城市中的工、商业人士的家庭一样。农民(农业企业的工人)离家上班。到企业中,根据经济原则办事;回到家中,根据伦理原则做人。两方面都可做好,而互不抵触。 第二节,社会观念 除小农经济结构必须改变以外,仍有许多社会观念必须清除。这些社会观念是: (1)民以食为天之观念; (2)非农不富,无粮不稳之观念; (3)开门七件事的观念。等等。 以上这一系列的观念,所造成的效果,就是 (1)将中国绝大多数的劳动力困在农业之中; (2)将中国的农业局限于以粮为主的情形; (3)令中国的农耕技术长期停留在粗陋状态。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孔惠锋,在他所编《谁来养活中国》一书(香港明报出版社,1997)的序言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以上七件事,除了盐之外,全与农业有关。”所以他认为:中国必须重视农业。但用这一种说词来重视农业,到头来又回到专注粮食种植,重视柴、米、油、盐的生产与累积,是不合经济原则的。 其实在今天的分工社会,开门只有一件事,这一件事就是“钱”。有了钱,可以满足任何需要。没有钱,万事不能。农民生活如果太穷,种了米也舍不得吃;或者说吃不起。 所以现在必须抛弃所有陈旧的社会观念,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国民总生产,让人民富裕起来。 第二章 轻装上阵 如果照第一章所说,我们能够彻底地抛弃传统思想,则可以毫无疑问地走上现代化。趁着中国加入世贸的时机,在国际市场上,与世界各先进国家一较长短。本人谨在此时刻,提出几点原则性的建议。 第一节,理性看农业 在中国长远的历史中,自西汉末年,农本思想占了主导地位之后,中国对农业,口头上是爱护,实际上是害了农业。因为二千多年来一贯的政策是:将大多数的劳动力困在农业中,于是必须使农业长期停留在“劳力密集”的情况。西汉之后,改良农业耕作技术及经营方法的努力,非常之少。明朝、清朝的皇帝,仍然高唱生农之调,但主要政策仍只限于“趋民归农”,这种名为爱之,其实害之的政策使中国农业长期停留在落后状态。 放下农本思想的包袱,可以用理性的态度看待农业。也即是用合理化的态度,依国际市场的宏观供求规律调整农业政策。我们不要再坚持,将大多数的劳动力留在农业中,也不用再专注于粮食种植,也不要再抗拒粮食进口,也不要再刻意地达到粮食自给的目标。 一切以国际市场规律为准,以提高国民总生产,达到最高经济效益为政策的指导原则。 第二节,农业经营企业化、专业化、科技化 上一章说明“小农经济结构”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障碍,因此,彻底抛弃小农经济结构,才是经济转型、社会蜕变的首要关键。今后的农业经营,离开小农经济结构越远越好,越彻底越好,其原则如下: 第一,农业经营企业化,专业化、科技化。抛弃专注粮食种植的方式后,种粮的面积相应缩减,各地区依其土壤所宜,宜粮者仍种粮,不宜种粮者因其所宜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第二,规模宜大不宜小。规模大引用科技的限度高,引进学术研究的限度高,落实学术研究成果可能性高。 第三,如能引用农、工、商、科研、环保整体配套的连锁企业式经营则更好。 第三节,切忌小规模经营 今后的农业经营切忌小规模经营,不宜用“小锅小灶”式的经营。小规模经营除了不能引用较高的科研及较新管理方法外,也无法同时处理环保问题。但以上各点,仍然是集中在经济层面或经营层面;除此之外,小规模经营无法解决下列一些社会层面的问题。兹分述如下: 第一,小农经济文化必须彻底抛弃。中国农村在小农经济结构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小农经济文化,举其要者有:自给自足与糊口观念,重视家庭及传种接代,重男轻女观念,落叶归根观念,等等。小规模企业与原来的小农经济结构距离太近,小农经济文化仍如恶鬼缠身,无法抛开。 第二,小规模经营引用科研及学术研究成果有限,对从业人员学历、素质、文化之要求较低,无法有效激励农村青年求学向上之心,亦无法吸引城市青年下乡。因为前面我们说过,今后的农民: (1)要离开家庭到农场或农业企业上班。 (2)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 当然政府或企业承包本身在教育方面的配套也不可少。 第三,小规模经营无法将中国大多数的农业劳动力尽快地由农业释出,拖慢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期。 第四节,救治大西北 中国版图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人口集中地及经济活动区,偏于东南部,西北部大部分抛荒,且不平衡的情形日趋严重。在今天我们讨论经济转型进入新纪元的时刻,救治大西北之事,绝不可忽视。 第一,从历史上看大西北的抛荒经历 中国西北地区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西汉建都长安,关中地区曾是中国最富庶之区。经过王莽之乱,关中地区遭战争破坏,再到东汉末年,黄巾、董卓之乱,关中地区残破更甚。所以到了唐朝,虽鉴于地理形势之险要,仍以长安为首都,但西北部之物产不及东南远甚,首都长安及西北地区所需粮食、物资,必须由东南运至。武则天在位的大部分时间,因为长安过于荒凉,都在东都洛阳居住。但唐朝政府自开国以后就大力开发关中地区到了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距离唐朝开国(公元618年)一百一十九年,关中地区又再农业丰收之区。自这一年起,东南地区的粮食不再运来接济长安。唐朝距离西汉九百多年,地力经九百年抛荒可以恢复,今天距离唐朝一千一百多年,抛荒后能否再恢复,未可知。 第二,愚公移山 中国古代有愚公移山的故事,信其可能者较少,但故事流传不断。则中国古人有愚公移山这精神与毅力,是可以断言的。 今天较古代优胜之处,是能掌握高科技,假如经营计划可行,本国资本、港台资本,或外国资本均可投入,救治大西北未必不可为! 第三,李广射虎的故事 西汉武帝时期,名将李广,号称飞将军。李广善射,且臂力过人。李广领兵出征匈奴时,夜晚巡营,见一老虎,拔箭射击队之,箭穿虎背。天明后再到现场去看,原来是一块石头。再射石不能入。 这一故事告诉我们,李广的臂力其实是可以射穿石头的。但当李广已经知道那是石头,不是老虎于是他先有了不可射穿的心理(失败心理),用力自然小了,所以射不穿石头。 如果我们在“救治大西北”这一件事上,先有了失败心理,未曾进行已经认为不可能,就不会成功了。 第四,“救治大西北”在中国及世界的意义 西北地区占了中国版图的大半,自然条件不是太坏,如能救治复活,不但对中国多了大半个地区对世界总体来说,亦有重大意义。 第五节 农业劳力释出的两大方向 农业劳力必须释出,这是中国走上新世纪之前的最大课题。释出的方向有二: 第一,前面所说的农业经营企业化,专业化,所衍生出许多工作机会,例如工业加工厂、运销服务、金融服务,再因农民生活改善所产生的多项服务,农村、乡区教育等等,所产生一系列的多元化。 第二,因救治大西北所扯动的劳力西移。 结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首诗,在中国社会传诵久远,但有何人在诵诗之余,想到改变中国农民“粒粒皆辛苦”的情况呢?抛下农本思想的包袱,把农民从“低经济效益”的劳动中救出来,才是正道。也是中国进入新纪元、参加世贸,能与先进国家竞争的关键。 经济转型论文: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路径 内容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旅游业因其低消耗、污染少等优点往往成为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优先发展产业。本文以江西萍乡为例,指出我国某些地区应立足旅游资源,面向市场需求,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方向,推动旅游产业素质提升,为地区经济成功转型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经济转型 旅游业 据统计,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总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目前,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关闭,诸多工矿城市面临资源衰竭。近年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紧迫问题。因此,国家把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江西萍乡地处湘赣边界,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我国老工矿城市之一,迄今有百余年煤炭开采历史。全市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7.52亿吨,可开采量为4.01亿吨。但是百余年的不断开采使萍乡市煤炭资源不断衰减,剩余可开采储量只有1.2亿吨,且近四成为劣质煤,开采成本成倍增长。按现有生产能力开采,江西萍乡在10年之内将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其煤矿数量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剧衰退到2007年的132家,原煤开采量由历史最高点1994年的1600万吨下降到了2007年的995万吨。资源日趋衰竭带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萍乡经济、财政严重依赖煤炭产业,第一产业、加工业、服务业较为脆弱,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由于煤炭资源枯竭,萍乡煤矿企业普遍进入衰退期,生产经营困难,大批工人下岗失业,由此带来的再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层出不穷。此外,地面塌陷、酸雨、水流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成为困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江西省萍乡市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外通常集中讨论的是有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国内主要讨论的则是解决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通常是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由工矿业向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转变。作为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传统工矿业所发挥的经济效能日渐衰减,经济转型势在必然。旅游业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将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在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合理引导还能起到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功效。因此,旅游业能够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绿色通道。萍乡市拥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系列红色遗址、工矿遗址、武功山、杨岐山、孽龙洞等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拥有独特的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调整地区经济结构、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把旅游业作为萍乡市新兴重点产业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煤炭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使之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部门应积极主动融入地区经济转型进程,一方面顺应形势,抓住机遇大力完成原有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在有重点、分梯次地开发绿色、红色、古色等各类旅游资源,同时注重对工矿业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发展与地区经济转型的无缝对接。 旅游业主导下的城市经济转型思路 (一)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作为资源型城市,江西萍乡长期以来对煤炭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目前煤炭资源日益衰竭,萍乡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矿业、矿产、矿城、矿工”四大问题,其中矿业、矿产是经济问题,矿城、矿工是社会问题。萍乡市经济转型应以经济转型为根本,以社会转型、文化转型为基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治理污染;既要发扬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既要关注发展速度,又要关注发展质量;既要经济效益,更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应属于限制发展序列,污染少、就业容量大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应大力加以发展,其中旅游业便是重中之重。 (二)区域发展方向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际上是对资源的再认识过程,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样是一个资源再认识过程。发展地区经济过程中,从单一依赖矿产资源到将目光投向前景更为广阔的旅游资源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再认识过程。原先具备单一生产功能的矿山、矿井、工矿企业可以进一步赋予其完善的旅游功能;进一步重视地区绿色、红色、古色各类旅游资源的深度发掘,使其由资源向产品转化。旅游产业替代煤炭产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不仅在于正确认识到资源的旅游价值,更在于旅游产品、经营手段以及服务理念的创新。 (三)旅游产业素质提升 江西萍乡旅游产业长期处于经济发展序列中的从属地位,制约了其快速健康发展,旅游产品老套、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建设滞后等问题使旅游产业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目前应以国家大力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为契机,调整萍乡市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加大各类旅游资源的发掘和开发力度,以“武功山高山草原观光、安源红色工矿旅游、羊狮幕温泉休闲度假、杨岐山禅宗文化体悟、石洞口民俗风情体验”等项目为重点,推动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参与体验式旅游产品升级,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抓好内部建设的同时,应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依托长株潭城市集群、大武汉都市圈、海西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大力开拓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要旅游客源地以及海外旅游市场。 转型中的萍乡市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产品开发:红绿并举战略 旅游产品开发一方面应顺应市场需求趋势,另一方面则应依托地区优势资源基础。江西萍乡旅游资源较为多样,其中以安源、武功山为代表的“红”、“绿”资源最具特色。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实施红绿并举战略,以武功山、安源为两大核心辐射带动地区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到主打产品特色鲜明,辅助产品品种齐全。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其体验功能设计,适应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提出更高要求。 (二)区域合作:湘赣互动战略 区域旅游合作能够促进区域内和跨区域的旅游资源、产品和客源市场的有机整合,可以通过联合营销、线路组合等手段建立双赢互惠机制。江西萍乡是湘赣边界最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与湖南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脉相近,具有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基础。两地应在旅游交通、产品开发、线路编排、市场营销等各方面协调一致,广泛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建立无障碍旅游通道。萍乡市又是引领赣西与湘东、江西与湖南旅游产业互动的节点城市,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实施湘赣互动区域旅游合作战略。 (三)市场开拓:纵横四方战略 目前,萍乡市旅游市场组成相对单一,主要客源来自湖南和江西两地,市场总量有限,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应进一步拓展核心市场、做强基础市场、争取机会市场和开拓特色市场。为进一步开拓旅游客源市场,萍乡应积极向外围拓展,实施纵横四方战略,即向东大力经营“长三角”,向西逐步挖掘“云贵川”;向南深度开发“珠三角”,向北适度发展“京津塘”。对各细分市场都应制定相应的具体市场开发策略,对产品进行不同层次的组合,根据各地市场特征抓住不同侧重点开展市场营销。 实现萍乡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路径 (一)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鲜明的旅游形象具有强大的客源招徕力,在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中效果显著。《萍乡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其旅游主题形象为“百年中国见证,云中绿色家园”。这一形象很好地体现了江西萍乡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符合旅游形象设计的要求。但萍乡市旅游形象目前尚未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主要是营销经费投入少、宣传形式单一、配套建设未跟上等问题所造成的。因此,要加大旅游形象营销力度,一方面加大营销经费投入,实施立体化旅游形象营销策略;另一方面统一协调内部建设,景区、饭店、交通,乃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都应服务于树立统一的、鲜明的旅游形象。 (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旅游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形成类型丰富、结构合理、符合市场需求特征的旅游产品。江西萍乡旅游产品结构目前相对较为单一,以观光产品为主,表现形式也以静态为主,较为单一。当前,旅游市场需求正朝多元化、体验化、休闲化方向发展,萍乡市应依托武功山、杨岐山、安源路矿和特色农业等优势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知识度假、温泉养生、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等专项旅游产品,并着力丰富产品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内在品质,为旅游者创造独特的旅游经历和较高的旅游体验价值。 (三)推进休闲产业发展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休假制度的完善和旅游者的日益成熟,我国也正在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因此,江西萍乡旅游业要顺应现代经济发展大趋势,加紧发展休闲经济,大力发展以观光休闲、度假休闲、商务休闲、运动休闲、文化休闲和美食品赏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产业,制定主城区娱乐休闲业发展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娱乐休闲特色街区,丰富旅游者的文化娱乐生活,将萍乡打造成为湘赣边界的休闲度假中心。 (四)打造一批重点项目 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批重点项目作支撑,以项目为抓手,进而带动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重点项目安排一方面要考虑资源基础和区位条件,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充分发挥其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目前,武功山、安源、杨岐山、羊狮幕、石洞口等地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高起点、高标准重点建设,可使之成为未来萍乡市旅游业发展的支撑景区。在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上实施“三大工程”,即重点转型提升工程、创意建设工程和资源主体工程,分别规划设计系列开发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项目,以持续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江西萍乡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凸显旅游业在地区经济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则必须大力推进旅游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加快旅游公路、道路交通标志、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建设,根据需要新建或扩建景区停车场,完善连通景区的客运系统。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契机,科学规划,争取国家投入与地方投入相结合,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为提升地区旅游业综合接待能力,旅游饭店、餐馆和旅游购物、娱乐设施建设也应同步配套发展,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市场效率与税收优化 一、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市场效率 我国的经济转型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在第一阶段(1978~1993年),通过引入正式的激励机制、强化预算约束和竞争机制对原有旧体制进行改革。在第二阶段(1994~2000年),我国试图建立一个以市场规则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并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在这一阶段,国家在统一汇率、经常项目可兑换和国有企业重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对财政税收体系进行了重构和完善。在第三阶段(2001~2015年),将通过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优化产业结构,重新配置经济机会,保持制度绩效,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 目前,我国现正处于由“起飞”向经济持续发展的“双重过渡”阶段。从发展水平看,正从低收入水平(或不发达经济)向中等收入水平(或中等发达经济)过渡;从体制模式看,正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这个阶段,如何培育市场并保持其发展趋势,是经济转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转型时期的税收效应与市场效率 在西方财政学中,税收效应是描述税收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影响状态的一个范畴。从总体上说,税收效应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总量效应 一方面,税收总量要适度,其增幅不应超过gdp的增幅,更不能因为强调财政困难而损及税源。国际上通常用税收弹性系数作为衡量指标:当税收弹性系数大于1时,表明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当税收弹性系数等于1时,表明二者同步增长;当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时,表明税收增长幅度小于经济增长幅度。政府可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以此作为调节税收总量的依据。当经济过热、通胀率过高、投资过旺时,税收弹性系数应超过1,给经济降温;在供给与需求总量基本保持平衡时,税收弹性系数应维持在1左右较为适当;当经济不振、市场疲软、投资萎缩、需求不足时,税收弹性系数应调低在1以下,以刺激投资和需求,促进经济增长②。另一方面,税收总量的调节不仅要靠所得税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而且还要靠流转税发挥制约性调节和引导性调节作用,也就是通过税收的奖限政策,改变市场利益信号,发挥收入效应。 (二)结构效应 在转型时期,税收结构要着眼于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配置,刺激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税收结构效应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向国家鼓励的产业和产品倾斜,对限制性行业和产品采取抑制政策等方面。 (三)周期效应 税收的周期效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税收的周期调节如增税、减税措施的运用等可以在一个经济周期中有效使用,以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二是根据经济增长原理,在一个经济增长周期里采用最优的税收政策,可促使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4次比较完整的经济周期,相应地税收政策也进行了微调,经济周期与税收周期虽不同步,但通过调整而出台的一些税收政策对这4次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三是根据税收次优原理,一些非传统的“过渡性周期制度”可能在某一时期里比所谓的最优制度具有更高的效率。一些具体的经验是:激励、硬预算约束、竞争不仅应当实施于企业部门,而且也应当体现在税收周期政策和措施中,使改进的税收政策可以在不导致很多或巨大损失的情况下在一个短周期组合中改进效率。 (四)关联效应 税收的关联效应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造激励、施加硬预算约束、引入竞争性制度不仅应当适用于企业而且应当适用于税收本身。实际上,对税收的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税收具有正的激励并受硬预算约束限制和引入竞争理念时,改革的结果将是生产性的。如果税收是非激励、软预算约束并呈全封闭状态时,则改革结果将是有问题的。二是成功的经济改革依赖于税收的政治性支持,而这又将取决于为大多数人口提供可见的实惠。三是税收设计应当使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而不是同步增长。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呈正相关,但不等于相关程度强。在这种情况下,要跳出就税收论税收的思路,转变税收增长越快越多越好的观念,实现税收的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在解决现实税收与经济相关问题时,要冷静地分析纳税人负担与承受力问题,正确处理纳税人负担重和国家财政吃紧的矛盾,实事求是地把握理论与实践、长远与短期、依法治税与完成收入计划任务的关系。 三、优化税收,提高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市场效率 税收产生至今,经历了4次革命性变化:一是以征收货币税取代劳役和实物税;二是以法律和国际税收条约为标志的依法课征取代专制课征;三是税收的专业化分工、程序化管理;四是计算机进入税收征管领域,现代管理手段被广泛使用。这个依次以便利规范科学高效为标志的演进过程,体现了税收对效率的追求与改进。我国现阶段优化税收应以提高效率作为出发点及总目标,并对税收的效率改进有全面的认识和可行的办法。 (一)提高效率要体现在税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 高新技术进步可以概括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技术改造为重点,通过采用国内外先进和适用的科技成果,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转型经济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日俱增,远远超过其他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具有战略性意义。 1.税收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方面资金的投入。世界各国为刺激企业技术进步,普遍运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其税收政策主要有:(1)减免税。通过减免公司所得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税后所得,增强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投入的能力。(2)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这一方法最早由美国提出,现已为大多数国家采用。(3)加速折旧。如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设立新技术机械设备特别折旧制度,规定在购置设备的第1年可提取50%的特别折旧费,并在所得税前扣除。(4)税收抵免。美国、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起相继对企业当年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超过上年投入的部分,不仅继续给予所得税前列支,还给予其投资额20%的所得税抵免。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仅公司研究与开发费用列支一项,联邦预算每年就少收20亿美元的公司所得税。上述税收激励政策,不仅给企业研究与开发带来资金,而且也激活了企业加大技术进步投入的积极性。 2.建立和完善税收促进高新技术进步的新机制。 (1)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转让科技成果取得的收入,改征增值税。为保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可给予“先征后返”的照顾。对其技术性所得减征或免征所得税,调动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2)完善增值税税制,有选择、分步骤地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购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先进设备以及科技成果中所含的已征增值税,允许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加速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 (3)企业研制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开发的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创汇、高关联度且对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新产品,其缴纳的增值税,可给予定期“先征后返”的照顾。 (4)对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产品,其技术改造措施贷款项目新增利润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在归还其贷款本息期间,给予“先征后返”的照顾。 (5)对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允许按实际支出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对当年研究与开发费用超过上年实际支出的部分,给予其投资额20%的企业所得税抵免。 (6)对技术含量高且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企业,可缩短其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实行快速折旧制度。 (7)对经省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无论其是否设立在国家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均给予定期减征企业所得税的照顾。 (8)对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进口的设备、技术,可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 (二)提高效率要体现在税收促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方面 1.税收要有利于保护、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我国现行对资源课税的税收政策还远不能满足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税制不规范,征收范围窄,调节软弱无力,激励措施过少等。针对上述问题,在实行其他行政、法律手段的同时,需要采取以下税收对策:(1)应合并现行各种资源课税的税种,设立统一的资源税,并扩大征收范围,把森林、草原、海洋、名贵中药材和淡水等需要实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纳入征税范围;(2)实行分项课征制,对土地资源等大幅度提高税负水平;(3)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对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或相对稀缺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消费品普遍征收消费税;(4)对利用替代资源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生产产品的企业制定全面、系统的“税收激励计划”,在一定时期内实施一揽子税收优惠(各种协调优惠)予以激励。 2.税收要有利于保护和治理环境。 从我国的现实国情考虑,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一要靠技术创新,二要靠制度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在追求内部发展的同时解决一些外部不经济问题,或者将外部的不经济性降低到最小程度;通过制度创新,包括健全法律制度,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与监督力度等,使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成效达到或超过政府的预期目标。 税收是政府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可以采取两方面的对策:一是税收限制,二是税收引导。 所谓税收限制,就是借鉴国际经验,对环境污染企业和产品征税。具体设想是:(1)取消征收排污费的做法,开征排污税和环境保护税,主要以排放工业废气、废液和汽车尾气为征税对象,实行差别定额税率从量计征,税负以污染的治理费用为标准设定;(2)扩大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除对鞭炮、焰火等征税外,将“白色污染”制品等对环境有害的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实行税收限制。 所谓税收引导,就是利用税收优惠与鼓励措施引导投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体设想是:(1)在流转税方面,对采用高新技术生产的环保产品或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分别情况给予免税、减税等优惠;(2)在企业所得税方面,除对以废气、废渣、废液和垃圾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实现利润给予免税外,还可对投资于环境治理与保护项目的企业实行投资抵免和再投资退税政策等进行鼓励,即允许企业在所得税前的实现利润中抵扣一定比例的投资额,或对企业用税后利润投资于上述项目的,退还其全部或部分已缴纳的所得税,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重视、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三)提高效率要体现在税收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三次产业的gdp结构,由1978年的28.1∶48.2∶23.7变为1998年的18.0∶49.2∶32.8;三次产业的劳动结构由1978年的70.5∶17.3∶12.2变为1998年的49.8∶23.5∶26.7.但这一结构同世界其他人均收入相当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中,劳动生产率较低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等传统产业仍居主导地位,但增长已放慢;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以及社会服务业、邮电通信业、文化教育卫生等服务部门虽规模较小,但增长较快。这一发展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与消费结构相联系,1997年我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比1992年的日本高28.5个百分点,农村高36.2个百分点;而住房、文教、医疗、交通和通信的支出却明显低于日本,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预计“十五”期间,伴随我国工业、商品流通业比重的稳中有降,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及社会服务业比重将明显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信息、咨询等服务部门比重也会有所提高①。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第三产业,不应该只局限在鼓励发展那些一般性服务业,而要大力发展能够支持第一、第二产业能量释放,服务和支持高科技产品开发与生产的行业与部门。在发展方向上,应充分利用税收的产业配置优势和优惠政策,全面实现从传统的产业平面扩张与结构调整向产业纵向升级与深化高次产业代替低次产业的政策转变;实现从重点依据产业发展规模衡量产业发展质量的政策理念,向重点依据产业附加值高低衡量产业发展的政策理念转变;实现从保守的产业静态划分与静态管理政策操作模式向新的产业动态划分与动态管理政策操作模式转变。 在这个大前提下,发展第三产业首先要求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宏观产业政策及税收政策应当引导社会投资更多地进入第三产业部门。目前,我国服务业很不发达,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教育、科研、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公共服务、居民服务等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高速增长至少能够对我国今后10~15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提供重大的支撑作用。只要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重点转向了这些第三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投资和发展相对规模就会趋于合理。其次,要通过产业体制改革促进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铁路和航空运输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以及公用事业、卫生体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都很低,由于缺乏竞争,经营效率相对较差。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迫切要求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实现对内开放。通过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政策调整,减少以至消除非国有企业进入这些产业部门的体制障碍和限制,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协调发展,促进国有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民族产业竞争力的增强。 经济转型论文:关于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治理 [论文关键词]经济转型 生态风险 现代性 市场经济 风险治理 [论文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科技无节制地运用、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度张扬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不完备性,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结构出现紊乱,生态功能不断减弱,引发了生态风险。为了有效地治理生态风险,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提高全民生态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应对生态风险;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进行生态风险的全球治理。使全人类能共享生态发展成果。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会使社会呈现出不同状态,社会转型是其重要表现之一。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风险,其中生态风险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瓶颈。为了确保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风险的治理显得尤为必要。 一、经济转型与生态风险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转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表现在经济领域中就是经济转型,即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经济转型包括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两层含义。制度变迁一般是政治体制变革、社会制度改变导致的结果,而经济发展主要是指经济运作方式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转变。 经济转型是当今世界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 人类社会源于自然,人类的发展更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其中作为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经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好坏也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离不开生态发展的大背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经济体制顺利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提供有利的条件。而不良的生态环境却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经济转型的实现,最终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总体恶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离不开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社会经济发展中体制转变比较顺利、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比较科学时,就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相反,如果经济转型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就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生态风险。 二、中国经济转型面临巨大的生态风险 中国的经济改革起始于1978年,并于1992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正式明确地提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可以说,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引起严重的生态风险。 (一)何谓生态风险 风险(risk)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可能面临的危机状态和灾难性危险。风险本身并不是“危险”(danger)和“灾难”(disaster),而是一种危险和灾难的可能性。风险可以区分为“外部风险”(external risk)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manufactured risk)两种类型。“外部风险就是来自外部的因为传统或者自然的不变性和同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指的是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是指我们在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在全球化时代,人们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或称“人造风险”。 作为一种常见的风险,“生态风险(ecological risk)就是生态系统及其成分所承受的风险。它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成分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由于它的潜伏期长,出现过程缓慢,不像金融风险那样明显突发,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和轻视。然而,生态风险一旦从潜能转变为现实压力,却极难防范和缓解。”一般来说,生态风险不是自然风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生态风险属于吉登斯所说的“人造风险”,“人类某些技术官僚的‘愚昧、狂妄、盲目的乐观’以及民众的从众心理和迷信是生态风险的源头。” (二)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的表现 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进行的,全球化一方面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本身的艰巨性必然使这种转型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风险。其中,伴随经济发展过程所带来的生态不安全性会引发严重的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一般来说,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另一类是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由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并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中国既面临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要正确面对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向中新产生的问题。因此,我国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其表现在生态领域中就是我国的经济转型不但面临传统意义上的生态风险,同时还要面对新的、更大的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造成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越高,风险后果就越严重。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生态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运转不良,引起系统性风险。当前,由于森林资源和湿地面积的减少,会增加灾害性气候的风险,同时也会给生存繁衍于其中的动植物增加生存的风险;水污染和水体系统遭到破坏,会增加依赖水体生存发展的其它生物减少和灭绝的风险;草原面积减少,草场退化,会增加土地半荒漠、荒漠化和载畜量减少的风险;沙地植被减少、系统遭破坏,会增加沙漠化面积扩大和沙尘暴侵袭风险;农田作物生长环境遭破坏,会增加农产品质量、产量降低的风险;有毒有害固体、气体物质排放会增加人与其它生物的安全风险;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会加剧土地沙漠化、土地贫瘠、泥沙淤积库坝、河流、湖泊导致洪灾的风险。总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发展就会失衡,生态环境随之恶化,正常的生态结构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不畅,引发系统性生态风险。 第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产生功能性风险。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中国的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很严重,近年来,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增加,经济损失惨重;北方地区沙尘暴肆虐,旱灾不断发生。这一切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形成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给社会的稳定产生潜在的风险。人类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自然界可被利用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会变得越来越少,最终会导致资源的枯竭。这种状况不但影响国家的稳定,也给世界的和平发展形成巨大的挑战。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生态风险的成因分析 1.现代性与生态风险。现代性始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经过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发展完善,到20世纪中后期成为具有世界历史影响的行为制度和模式。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风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度重视导致生态风险的产生。现代性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理性自身的冲突和分裂,理性被分裂为工具理性(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由于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分张扬,科学技术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严重的风险,使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成为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而这个“危险的世界”正是在人类不断地追求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分张扬致使生态风险出现。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人类对现代性的追求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张扬过程。主体性的张扬使人类摆脱了神的束缚,凸显了人在整个宇宙中的主体地位。但过度地张扬人的主体性有时会走向其反面,人类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大肆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土壤不断沙化、环境严重污染、气候逐渐恶化、生态正在失调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潜在的风险。 2.市场经济与生态风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不完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作为主要的调节手段,具有灵活性、竞争性等优势,但由于其还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特点,使不同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为了自身利益,一方面,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地减少、矿藏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旱涝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在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不但危及到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态风险。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治理 当前,生态风险事件的频发已使风险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它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而且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为了使中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当前必须要加强对生态风险的治理。 (一)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 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从蒙昧无知的状态解放出来,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和判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为此,我们必须建构新的启蒙——生态启蒙。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已经进入后果严重的世界风险社会,生态风险已经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其次,要看到科学技术的双面性,特别是要看到滥用科学技术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再次,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生态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设定一系列风险预警指数,并根据对这些指数的计算,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对生态风险有充分的准备,有效地防范风险。其次,建立生态风险分析系统。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生态风险分析系统得来的相关指数进行综合分析,为生态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再次,建立生态风险控制系统。由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合理分配政府、市场、民间机构、家庭及个人的生态风险管理责任,对生态风险加以控制,以期防范和化解生态风险。最后,建立生态风险补偿系统。要构建政府-社会保障机制、市场-商业保障机制、社会-家庭、社区、民间救助机制三位一体的、系统的、动态调整和迅速反馈的生态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地处理生态风险,及时补偿风险损失,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三)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主义者”认为,“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具有价值”,在内在价值上是平等的。自然界中非人类存在物与人一样,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界非人类存在物在整个生态系中的重要价值,人类与自然物之间具有密切的生态关联性。为此,我们要努力将这种平等原则转化为具体行动,善待自然,珍爱生态。同时,还要认识到,随着生态风险的不断扩张,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一问题,既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会影响下代人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四)进行生态风险的全球治理 全球化使交往关系走向全球,同时也把风险引向世界,使人类进入后果严重的世界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下,生态风险——特别是环境风险、核技术风险、化学污染风险等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将是“平均化分布”的。正如贝克所言:“贫困是等级制的,化学烟雾是民主的。”生态风险已经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要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全球性生态风险,靠单个的国家和地区是很难做到的。为此,在生态风险治理中,我们必须强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治理方式,共享风险治理成果,走全球风险治理之路。唯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生态风险,使经济社会得到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经济转型论文:关于利用 后世博效应 推动长三角地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 摘要: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而且强化了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并通过集聚和辐射效应带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嘉善作为长三角地区接轨上海的第一站,“后世博效应”将给嘉善发展带来难得的契机,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宝贵机遇,分享世博会结出的丰硕成果。 关键词:“后世博效应”;地域经济;嘉善县 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并行发展着的两大趋势,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支撑,全球化则是区域化的最终结果。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不仅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提升了上海的国际地位,而且还强化了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并通过集聚和辐射效应带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一、世博会与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曾举办过世博会的世界各国实践证明,在强有力的大规模投资引擎拉动下,世博会能有效拉动举办国特别是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助推地区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 1.世博会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系。发达的服务业历来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而世博会的举办会带动举办城市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如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的举办,使西班牙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服务业比重从1990年的57%上升到1992年的63%,年平均增长率为10.1%;德国汉诺威举办2000年世博会期间,第三产业增长率同比上升了3.2%,超出全德第三产业同期增长率2.9个百分点。 2.世博会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历史上,1929年世界经历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举办时,全球经济仍未走出低谷。但芝加哥世博会持续举办一年之久,吸引了近2300万人次参与,直接和间接提供了10万左右的就业机会,给经济复苏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3.世博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世博会对于举办城市的基础建设和规划设计、带动城市群整体的发展与壮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包括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巴黎)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和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等六大城市群,基本上都有城市在不同时候举办过世博会。 上海市信息中心2009年用投入产出的模型作了测算,作出了投入产出分析。指出从2004—2010年世博会筹办举办期间,世博会对上海gdp的贡献超过3 000亿,每年拉动gdp增长约2个百分点。同时,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在举办之年,世博会对上海gdp 增长的拉动达5%,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超过50%。由此可见,上海世博会将加快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长三角都市圈的形成和共同发展。 二、嘉善县融入“后世博效应”的机遇和挑战 嘉善作为接轨上海的第一站,“后世博效应”将给嘉善发展带来难得的契机。据统计,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嘉善“世博”效应拉动明显,接待国内外游客631.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53亿元,分别增长20.1%和27.8%。 1.嘉善县的传统优势。世博会结束后,“后世博效应”将持续增强上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相对于长三角其他地区,嘉善主要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地处浙江东北部的嘉善,作为浙江省唯一同时接壤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县,是江浙沪三大经济圈的交汇点。二是交通优势。通过不断加强交通平台建设,嘉善先后建成和开工建设了沪杭高速嘉善段、申嘉湖高速、亭枫高速和丁蒸公路等一批交通项目,提升了嘉善在长三角的交通优势。三是体制优势。以浙江省接轨上海、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嘉善县逐步探索出了产品市场接轨、承接产业转移、互利协作接轨、沿边开发接轨等四种有效的接轨模式,形成了市场与政府双向推动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接轨上海新格局。 2.嘉善县自我承载能力还比较滞后。除了受大环境下经济形势的制约外,土地资源的短缺、高端人才缺乏、整体实力的差距等共同构成了阻碍嘉善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瓶颈。2009年嘉善人均gdp已接近9 000美元。但是,在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外延扩大、资源消耗、拼成本拼价格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本地很多企业处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在发展空间狭小、资源要素供给趋紧、生产经营成本持续攀升的情况下,企业发展屡屡“撞上天花板”,特别是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部分企业运行出现困难,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在危机面前开始暴露。 3.嘉善县难得的发展机遇。应该说,嘉善目前位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佳时间节点。一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09年嘉善被评为第三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2010年5月24日“建立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嘉善由此成为长三角地区唯一被纳入区域发展规划的县。从这个意义上说,嘉善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另一方面,平台建设不断优化。2009年嘉善行政区划调整后,构筑起“三个三”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呈现出功能区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发展重点更加突出、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的发展新局面。同时鼓励各镇(街道)加大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承载上海的项目外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嘉善县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赋予的不仅是更为广阔的思路与空间,也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在发展上、在接轨上海上有着不小的差距。以人均gdp而言,《规划》提出,至2015年要达到10万元(核心区),这意味着今后数年,嘉善县要保持年均8.89%的增长率。而对比我们地理位置相似的昆山市,2009年人均gdp已达13.54万元,成为接轨上海的一个成功典范。 三、嘉善以“后世博效应”推动转型升级的若干建议 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后,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而亚洲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 000美元后,也开始进行相似的经济转型升级过程。2009年嘉善人均gdp已近9 000美元,表明嘉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势在必然,“后世博效应”将使转型升级之路全面铺开,要把嘉善打造成为“世博产业转移承载地”。 1.要树立接轨上海的三种理念。即“理念深化、外延泛化、工作实化”。“理念深化”要深化对“后世博效应”的认识,接轨上海的目的是借助外力全面提升嘉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进一步提升接轨水平,必须摒弃“为接轨而接轨”的狭隘的接轨理念,进一步拓宽接轨思路,正确理解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外延泛化”是指接轨“后世博”工作要在地域上、内容上进一步拓展。地域上要把上海作为接轨重点,但不能局限于上海,要跳出上海来接轨上海,把眼光放到整个长三角甚至更广的地区;接轨内容上不能局限于产业、要素等接轨。“工作实化”是指抓手要具体,工作要实在。要细化、实化接轨上海工作的每一项目标任务,精心设计工作载体,将任务措施转化为可操作性强的各类接轨活动。 2.要抓好加快创新立县的机遇。当今世界的竞争正从资本竞争进入创新竞争阶段,在本次世博会上,“创新”也是对各场馆内容的最好注释。对嘉善而言,创新立县是值得倡导的新城市发展观,要以创新为着眼点,对城市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作全新的评价与梳理,形成一个从硬件到软件,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到体制机制创新的全面解决方案。要在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强县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嘉善本土创新的鼓励和支持政策。一是要加快人才培养和提高,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努力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二是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企业,着力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企业要增强创新主体意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培育企业创新文化,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三是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资源的过多消耗,促进资源的节约。积极鼓励全民创业,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保障,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推动创业工作的全面展开。 3.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随着世博后上海传统产业的调整,嘉善也将得到更多的承载产业转移的机会。主要是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有选择性地接受产业转移。上海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以一部分产业的向外转移为前提,大量传统或成熟产业已经在或即将在未来十几年间具有向外迁移的动力。世博园区建设中就有1 700多家冶金、钢铁、化工、造纸等工厂和一批散杂货码头迁出。对此,嘉善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的部分产业进行对接。二是有针对性地发展配套产业。世博会加快了上海先进制造业步伐,微电子、汽车、精品钢材等产业加快发展,世博园区建设需求的新兴产业迅速形成。嘉善的光伏产业、装备制造等新四大支柱产业与之配套协作的空间很大。三是有积极性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享有“上海后花园”之称的嘉善,在旅游休闲、会展、金融、信息等方面要加快培育力度,同时要利用世博契机加快创意的、设计这类第三产业的发展。 4.要抓好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长三角区域的合作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基础,世博会的举办在加速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嘉善要主动做好链接和接轨,转变传统的观念,通过空间整合形成更加紧密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联系。主要是做到“求同存异”。一是求同。可以通过与上海、江苏等地构建跨区域“共建园区”,形成产业梯度转移的最优化模式。跨省异地联办开发园区,不仅实现经济的外部拓展延伸,也使嘉善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中。在长三角一体化大潮推动下,以园区为纽带的合作,成为进一步突破制度壁垒,带动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二是存异。可以借助世博会期间形成的长三角城市之间良好沟通渠道和机制。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时期的税收管理 [摘要]税制选择不能脱离现实的税收管理水平和手段,实现税收管理的有效性,对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在选择税制结构‘时,设计的税制必须与当前的管理条件相适应,才能够确实贯彻执行,否则,税制的执行难于成功。转型经济国家普遍实行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这似乎是由于征管水平的制约及保证税收收人的需要,毋如说是税制的“塑造”结果。一般而言,直接税需要相对较高的税收管理水平,间接税对税收管理水平要求较低。由于间接税制在转型经济国家的普遍采用,在机构、部门的设计上,重征管、轻稽查,这是税制的直接影响结果;另一个方面是由于重征管、轻稽查,反过来又制约着征管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征管的社会系统管理上面,注重征管的征收效率,忽略征管的管理效率。 一、税收管理与税制的关系 税制选择不能脱离现实的税收管理水平和手段,实现税收管理的有效性,对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在选择税制结构‘时,设计的税制必须与当前的管理条件相适应,才能够确实贯彻执行,否则,税制的执行难于成功。 (一)税收管理对税制选择的作用。 对于转型经济国家来说,税收管理能力成为“束缚税制改革的主要因素,有半数以上的潜在所得税难于征收入库,其他税种也同样存在问题。 多数的转型经济国家,税制设计的目标与实际运行结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但税收收入流失,还降低了税制的弹性。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为了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只有不断地任意提高税率和开征新税。这种税制拼凑的特点,起因于对法定的各个税种缺乏管理能力,导致不停地制定新的税收变革,以满足政府收入的需要。可以说,税收管理是税制结构选择必须考察的重要因素。在转型经济国家,纳税人与税务官员的诚实都是靠不住的。各级政府对税务官员很少有控制办法,有关税收工作运行的信息很少,更难于收集。冒险行为普遍发生,侦破逃税与腐化的措施效果不稳定。各种税率表、对税法的解释、违法处罚的规定以及申请复议的程序等,经常随着时间而变化。更加极端的是而对此许多转型经济国家并未注意到这个问题,使税制改革的方案在实际中执行非常困难。 在这里对税务管理不感兴趣的主要理由有,政府在税收管理方面有所突破难度远远大于税制改革,在所有转型经济国家中,在税制改革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但在税收管理方面进行的努力就显得较少。 在极大部分选择流转税制为主体的国家,除了受制于该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即企业效益差,所得税少且不稳定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税收管理水平的制约,对所得税等直接税的管理水平和税务机关的监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对而言,流转税等间接税的管理就简单一些。 (二)税制结构对税收管理的模式、机构设置的影响。 税收管理必须为顺利达到税制的目标服务,因此,税制结构对税收管理的模式、目标具有质的规定性。 对各国的考察,可以发现,转型经济国家普遍实行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这似乎是由于征管水平的制约及保证税收收人的需要,毋如说是税制的“塑造”结果。一般而言,直接税需要相对较高的税收管理水平,间接税对税收管理水平要求较低。由于间接税制在转型经济国家的普遍采用,在机构、部门的设计上,重征管、轻稽查,这是税制的直接影响结果;另一个方面是由于重征管、轻稽查,反过来又制约着征管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征管的社会系统管理上面,注重征管的征收效率,忽略征管的管理效率。这是由于间接税制在管理方面的要求较低的缘故。因此,税制对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需求。当然,为了适应某些“先进的税制”,征管水平也是可以逐步提高的,也就是管理能力的欠缺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如加纳(1986至1987)、印度尼西亚(1984至1985)、泰国(1983至1984)和中国(1993至1994)的税制改革伴随着大规模的征管改革,新的税收征管有力地保证了税制改革方案的成功实施。 二、经济转型时期税收管理改革的目标 税收征管改革是税制改革的实现形式。世界各国在税制改革的同时,十分注重税收征管体制的变革。综观世界各国征管改革的历程,税收管理改革的目标有:由管理无序走向法治;由重征收走向重稽查、重管理;由人工操作到电脑化。计算机化;办税的方式不断社会化、公开化。 (一)征管改革的实质是以法治税。 现代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本质是以法治税。这是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息息相关的。市场经济已被证明是当今世界最具效率的经济运行方式,因为它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其特点是经济关系的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的间接化、经济管理的法制化。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要求以法律和法规来规范市场经济的各项活动。世界各国都朝着建立一个“以法治税”为核心的科学而严密的现代税收征管制度进行改革。征管改革的法律关系,从税务登记开始,明确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法律行为,建立纳税申报制度,推行税务制度,建立严密的税务稽查组织和制度。许多国家还赋予税务机关司法权,如美国联邦和州税局对欠税都有扣押财产、减扣薪金、冻结账户等权力。大多数国家都设立有专门的税务法院为依法治税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 (二)征管改革的目标是“申报、管理、稽查”三者有机结合的征管模式。 适应依法治税的需要,各国普遍实行纳税人主动申报制度,广泛推行税务,使税务机关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稽查,强调税务机关的执法权,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刚性的职?上来。纳税人主动申报制度是依法治税的基础;税务等社会服务是保证纳税人主动申报的外部条件;管理是税务机关做好税收服务的主要环节,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中建立较好的沟通渠道;稽查是税收征管的重点,是依法治税的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的一种制约。总之,现代税收征管制度是以上三者的统一体,三者互为制约,缺一不可。 (三)征管手段的计算机网络化是现代税收管理的支撑基础。 即税收征管过程中全面运用计算机进行税务管理,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劳动,降低税收征收成本,提高税务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在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都广泛采用了电子计算机。正是由于税收征管的全面电脑化,使发达国家税收征管效率非常之高。美国、意大利各大税务服务中心每年处理几千万份的纳税申报单,高峰期每天处理近20万份,这一切都是通过计算机“管道化”流水式运作实现的。同时,由于电子计算机这种高度先进的征收手段,才使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制度得以顺利推行。它一方面缩短了纳税人的申报时间,使得复杂的申报、检查、稽查等可以迅速完成;另一方面是便于管理,通过电脑联网可以随时了解纳税人和各项纳税资料,判断申报的真实程度,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四)办税方式的公开化。 随着税务管理的全面电脑化,税收征管系统也日益向公开化、社会化发展。这要求办税方式通过设置多功能的办税大厅(或中心)来完成。西方国家普遍把税务登记、税款征收、评税、催报催缴、稽查对象的选择和纳税资料的收集等集中在办税大厅办理,大厅内由大型计算机处理,来自各方面信息汇集通过计算、比较、审核等公开化处理,既公正、公开、公平,又方便纳税人,还可监控纳税人的经营活动和规范税务机构的行政行为,确保以法治税顺利实施。 (五)征管范围级次划分明晰化。 分税制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其特点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体系,分散立法,分级管理,按税收自身的特点来划分各级政府税源,以事权、财权相结合的原则确定税收收入分配份额,同时各级政府各自独立行使征税权,体现出税收管理级次划分明晰、简明。现行国际上的分税制,其特点是只设立中央与地方的固定税,并不设立共享税,中央与地方在税收征管完全分开,各征各税;二类是适度的分税制,其特点:既设中央与地方的固定税,也设共享税,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一级,但地方也具有一定的税收管理权限,实行核定税款,征收两条线管理,各负其责,互相制约。 (六)违章处理的严厉性。 随着征管改革的纵深化发展,税务部门主要集中力量进行稽查管理。查税范围不断扩大,查税人员也不断增加,同时对违反税法的处罚措施也日趋严厉。美国联邦及各州、县税局每年对所有纳税人进行抽查,尽管这种抽查率只占所有纳税人数的1%,然而一旦被查出,哪怕偷骗税数量很少,也会被罚得倾家荡产。加拿大一经查出偷税行为,对其惩罚是相当严厉的,除了重罚,少则10万至20万美元,最多可达1200万美元,还要判刑,还要将偷税等行为公布于众,使偷税者声名狼藉。 三、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税收管理效率损失的根源 (一)国、地两个税务局的征管协调在制度上存在缺陷。 国、地两个税务机构的设计,只是遵循税收管理的一般规律,没有按照两个机构税源的特点进行科学设计,税收征管机构按照对等设置,同样的部门结构,国家税务局设置一套,地方税务局也设置一套,无形中加大了征管成本,纳税人的奉行成本也成倍提高,由此造成的重复管理。征收、检查都加大了征税成本及纳税成本。从现行税种的情况来看,地方税收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管理方面主要的难点在于纳税人的控管;而国家税务局的增值税管理的难点在于稽核,因此,地方税务局的机构设计应该体现在加强征管方面,国家税务局的机构设计应该加强检查、稽核职能。 (二)统一的征管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全国各地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税源集散程度不一,各税种的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等也不尽相同。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税收征管模式不能一刀切,应当根据各基层征管单位的人力、财力和税收管辖区内的税源分布、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地理交通等条件,本着既有利于征收管理,又利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原则,因地、因税、因纳税人制宜,调整征管模式。 (三)强调税务职能部门的内部控制,忽略纳税人执行费用的提高。 追求各职能部门相互制约,在制度上消除不正之风和不廉洁行为的同时,机械地分割了征。管、查三个职能部门,增加了部门间的层次重叠。职责交叉,有利的工作争着做,困难工作互相推诿,造成低效高耗。 (四)着重税务信息收集、分析和整理等基础性工作,忽视计算机处理、传递效率和人机配合工作。 电子计算机在税收管理中的应用,把广大税务干部从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征管工作的效率。人机的关系是管理主体与管理手段的关系。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客观上对税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税收管理的现状来看,先进的管理手段与素质相对落后的管理人员的矛盾非常突出。人员素质问题成为制约税收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不能充分发挥先进的计算机管理功能,制约着税收制度效率的提高。 (五)税务人员及纳税人素质过低,直接提高了税收征管成本。 在全国 100万税务人员中,仅有 18%至25%受过高等教育。由于人员素质低,影响了税收管理的效率,如先进的计算机及现代化的手段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纳税人素质不高也提高了税收征管成本,对于纳税意识差、办税水平低。财务管理混乱的纳税人,税务机关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去辅导、培训、管理、检查,增加了税务机关的征管难度,加大了税收成本。 四、改善税收制度效率的现实选择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税制建设、税收征管、管理手段、队伍建设、税法宣传、纳税申报等各个环节贯彻效率原则,需要社会各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需要决策者、征税人、纳税人从效率的角度,努力提高效率的责任意识。 (一)建立简便的税收制度。 我们反复全面强调,对于转型经济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管理手段、人员素质及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意识等,决定我们在建立税收制度时应该采用简便、容易执行的税制;在经济转型阶段,税制的公平与效率选择方面同样应该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做到有限的税收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完善税务行政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行政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运动,因而在多数情况下无法用简单的数量关系来衡量。税收领域长期以来偏重于对业务指标的考核,如税收任务的完成情况、税收增长率、税收的查补漏情况、减免税情况,等等。这尽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税务管理部门的绩效,但却缺乏定量衡量税收制度效率的考核指标。因此,考察税务部门的工作业绩、评价其制度效率不仅要考察其税收收入的完成情况,也要考察征管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需要从制度效率来评判税务行政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利用更加先进、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法,努力实现税务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和布局。 (三)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我国建国50年来,税务部门基本没有对税收进行成本核算,全国总成本、分税种成本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可供考核,即便是当前公布出来的少数区域性成本,其统计口径差别也很大,缺乏可比性,准确程度更值得怀疑。因此,建立规范、系统、科学的税收成本核算制度,包括税务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管理责任、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成本监督、降低成本核算方法和违章处理等内容。 (四)科学组织税务内部职能部门和布局,是提高我国税收制度效率的有效途径。 税务机构设置及征管组织的分布,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实现税收管理职能的需要,遵循“科学、精简、效能、服务”的原则。首先,打破按行政区域设置基层征管机构,以经济区域和收人规模为依据,调整征管机构布局。其次,征管机构内部设置要少而精,要符合“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要求,形成至套科学严密的业务流程,办税服务厅对外要呈“一条龙”服务,内部职能部门不必过分强调线条对口。最后,要借助社会力量强化征管、减少税务机构设置。对一些边远地区的零散税源以及集贸市场税收,可实行委托代征办法,利用银行、邮局、政府部门等协税护税组织实现税源监控。 (五)科学界定稽查与征收职责范围。 从实际中反映的稽查与征收工作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检查权上,从整个税收工作的流程方面,征收与稽查工作仅仅是整个征管工作的不同环节,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重要性均无助于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稽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决不是稽查工作比征收工作重要,因为征管工作运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是稽查,它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最后至个关口,也是重要的保障手段。因此,提高税收的稽查效率与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一样重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提高税收制度效率的重要方面。 (六)提高税务征收管理人员素质,优化人员构成。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在税收领域,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水平的逐步提高,税收专管员逐渐从管户向管事方向转变,从而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征管改革,积极实现“精兵简政”,一是把好“进人关”,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人员录用制度,真正把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吸收到队伍里来;二是建立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机关人员考核“企业化”,使人人有目标,事事有考核,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搞好人员培训,提高税收人员,尤其是征管人员综合素质;四是在人员结构上向“集中征收,重点稽查”靠拢,充实一线征管人员,少设干部,多设干事。 (七)完善税务行政运行机制,提高征管效率。 税务行政运行机制具体表现为征管机制,实践证明,建立一套高效、合理的征管机制,不仅是增加税收收人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税收制度效率的捷径。 1.改进现行的征管工作流程。目前,一系列的征管办法包括申报、稽核、发票管理办法都过于繁杂,不但企业难以操作,也使税务机关陷于大量的表格审核和事务性工作之中。因此,有必要重新制订一套更为科学简便的管理办法,使纳税人易于理解和操作,也使税务机关的征管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能相应地集中力量重点进行税务稽查,真正提高税务稽查的效能和震慑作用。 2.改善计算机应用的“软环境”。计算机的应用不能停留在打印报表、统计数字、储存信息等工作上面,应着眼提高网络化管理水平,特别是数据共享、服务稽查方面,从而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管理效能。计算机的硬件的配置到软件的开发应用,避免重复投资。 3.自核自缴,自行申报纳税制度与强大的税收稽查相适应。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是现代税收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改变了过去税务人员上门收税的被动局面。但由于申报方式的多样化,对税务部门的稽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进稽查方法和手段,严管、重罚才能保证自核自缴、自行申报纳税制度的正常运作。 4.税务服务社会化。发展税务符合税收征管工作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它并不是把税务机关应该负担的征收成本转嫁出去,而是通过纳税分工的专业化,用集约化的高效服务,节约企业的纳税成本。把税务局从繁琐的税收服务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税收的制度效率。 经济转型论文:南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研究 摘 要:当前南通民营经济运行的问题和矛盾很多,融资难是当前南通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瓶颈,严重影响了企业转型升级。在调研南通民营经济的现状后,归纳出了南通民营经济的升级路径,在总结金融支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对策,以便南通民营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 产业转型升级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淘汰落后产业,扶持引导新兴产业,加强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结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而快速高效的金融资本流动机制是产业升级得以实现的前提。金融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是经济学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1 南通民营经济的现状 在南通全民经济腾飞进程中,民营经济扮演了非同一般的角色。根据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数据统计,到2010年底,南通市个体工商户达37.43万户、私营企业达14.14万家、私营企业注册资本3642.8亿元,三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板块经济彰显活力,为南通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了坚实的平台。2009年,全市34个重点产业板块汇聚各类企业6752家,从业人数49万人,实现销售收入4025.62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销售收入的68.37%。其中南通家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94.4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11.5%,占据全国家纺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全国家纺品牌前10强中占有3席,南通家纺指数成为行业“风向标”。 实际上当前南通民营经济运行的问题和矛盾也很多,特别是要素配置优化度亟待加强。融资难是当前南通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瓶颈。大量研究发现,金融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而言,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注入。金融是保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直接动力。 2 南通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路径 纵观目前南通经济形势,如何更好地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南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者迈克尔•波特概括了产业升级的四种转型升级路径:工艺流程升级(process upgrading),产品升级(product upgrading),功能升级(functional upgrading)和链条升级(inter-sectoral upgrading)。借鉴价值链观点,同时结合南通民营经济的特性,本人提出构建民营经济升级路径来推进民营经济升级。即:民营工艺流程升级、民营产品升级、民营产业功能升级和民营链条升级。(见表1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升级路径及特点) 如果我们把南通民营经济看作是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区域分布与南通特有资源相结合的产物,那么其升级必然也遵循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与路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任务。微笑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研发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如图1微笑曲线)。从微笑曲线趋势来看,南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是必然的。从低附加值段来看,集中表现为南通民营经济大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被治理者地位,受制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主导企业。从高附加值段来看,南通民营经济基本上处于生产环节,只有少部分向研发和销售环节延伸。南通民营经济在价值创造上大都处于从加工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向研发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攀升阶段。 3 金融支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不足 南通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南通整体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金融业内部现状看,仍存在着一些影响支持南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1)银行业缺少支持南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规划。目前南通市虽然出台了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但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银行业也未根据相关政府经济政策合理制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实施方案。 (2)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不配套,金融支持缺少“底气”。南通金融机构在执行相关信贷政策时,往往不能与各个乡镇产业转型特点、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对民营经济升级进程中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资金倾斜度不足,支持力度有待提升。南通市民营经济在扩大生产规模和资产规模时,首先选择银行贷款,企业融资大都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 (3)信贷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一些乡镇的转型升级受阻。南通有4区,3市和2县。从对象上看,对南通4区大型企业、集团企业和优势企业,各商业银行竞相放贷,而支持县级中小企业普遍较为谨慎。企业融资难问题,既与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有关,也与社会信誉体系不够健全、难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制约的问题有关。 (4)金融配套服务不足,金融创新产品不多。当前南通大多数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还是以担保、有形资产抵押等传统信贷方式,但产业中的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担保无法落实,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加上商业银行内部营销机制不配套,束缚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拓展。 要解决上述问题,根本办法在于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步伐,并主要应从金融政策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投资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等多方面共同推动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服务。 4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对策 4.1 提高认识,出台政策,破解南通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1)完善政府投资决策,引导机制。政府在转型升级融资中起管理和协调作用,在明确南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后,引导各金融机构将资金运用到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上,以项目换资金,以效率换资金,以开放换资金的产业扶持政策。 (2)在吸引资金的同时,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和政府的宏观主导与调控作用,指导行为主体规避投资经营过程中的行为风险。 4.2 搭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面中小企业的转型融资要求 (1)采取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信贷方式,在加强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为银企双方提供信贷信息方面发挥工商部门的职能优势,为银企合作创建平台。 (2)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和经济组织成立担保公司,扩大担保总量。大力扶持主要面向民营企业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性质企业的设立和发展。 (3)加快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步伐,培养中小企业上市,要求每年对企业的筛选一批、改制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做好企业的上市规范。拓展国内资本融资市场,利用上市融资、创业板块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等,使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支持。 (4)整合优化融资服务政策,协调银行加快金融新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对银行以非抵押、担保形式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如以设备、存货(仓库)、债权(应收款)、知识产权、商标、股权等为质押的货款,政府可以考虑提供风险补偿支持。 4.3 建立以专业投资机构为基本构架的转型升级投融资平台 (1)进一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社区、乡镇银行。通过规范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或社区、乡镇银行对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从而改变南通板块经济小而散的状况。 (2)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南通的家纺、建筑和电子业都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更多的资金,通过金融租赁方式有偿融通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权利,解决转型升级中设备购置的问题。 (3)积极尝试资产证券化融资。通过与各种专业金融机构的大力合作,探索南通民营经济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模式。 4.4 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形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1)鼓励和促进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业务,商业银行必须始终坚持按照银监会提出的“六项机制” 的根本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专业化的服务模式。 (2)国有大型银行专营机构应不断围绕市场、客户的需求和变化,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行批量化营销、工厂化管理。既要通过专营机构的快速和便捷服务将大量优质的和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吸收成为自己的客户,又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整体优势和整体资源,在中小企业客户成长过程中,为其不断提供各类服务,实现交叉销售,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3)坚持产业导向货币信贷政策。南通市2010年的信贷投放量又增新高,2011年预测达历史最高,这笔巨大的资金要如何运用也非常的重要。必须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产业导向。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都提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若干意见。这就要求了整个的信贷要优先满足中小企业,符合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产业规划要求的新设备、新材料、新兴业态的项目的需求。要加大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的中小企业的支持。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转型论文:浅谈农业在经济转型中的逻辑前提及其作用 摘要: 就经济转型来说,无论是内在的结构还是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都具有不同于生物学的特点;就中国经济结构的背景和特点而言,农业的发展在经济转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与地位,既是转型的前提也是转型的基础。 关键词: 农业 济转型 辑前提 就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转型”一词并不是一个非常科学和严格的概念,它本身是从化学领域中的“构型”、“构象”以及生物学中的“进化”等词引申而来的,它是指通过改变分子结构的空间排列顺序和组合方式,使其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当然,社会学所研究的经济转型要远比一个分子或者细胞的“转型”要复杂得多。这主要是由于构成社会要素的内容除了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以外的人的因素的切入。正是这种特殊的主客体因素的渗透,使社会经济转型的结构和过程具有更多的艰难性和复杂性,也就具有与自然规律不同的社会发展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和规律。 一、社会经济转型的理论规则 1、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经济结构的转型不仅仅涉及到经济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时间发展顺序、空间要素排列和所占比例以及各自功能的定位,同时也涉及到非经济结构以外的社会结构,如法律结构、制度建设与政治治理结构等。在功能结构学派的理论中,事物结构的变动和调整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直接相关并且产生着相互作用。在此,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则区别于生物、化学中“物”的变化的被动性。因此,如果说中国30年的改革表现为渐进式实践探索的特点,那么在今天则更有必要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注重经济结构中所构成的各要素(经济单元、人口、资源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的设计和外部非经济环境整体协调的推进,这种系统化和整体战略的实施正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特点所致。 2、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其客观制约性永远是基本特点和要求 社会规律所体现的主、客观为人的内容,也只是规律的特殊作用而不是什么特殊规律。任何规律的客观制约性对个体与社会的作用和原则的体现,留给我们的只有两个方面:一是尊重,二是选择(在原有构成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对调整与变化路径的选择,即使是在生物和化学领域中也是如此,因为其分子结构是有其内在的机理的)。因此,在社会经济转型中的人为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与事物内在结构的关系在于提供外部的辅助条件和环境,而不是改变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在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积累和要素逐渐变化的过程,经济运行有其相应的经济规则。20世纪80年代我们便提出经济转型的目标,至今仍存在着两个较大的障碍:一是转型本身就具有长期性;二是经济运行规则的非经济主体政府力量的非适当运用。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的目标在今天仍然没有实现。因此,经济转型的最大障碍在于体制性问题的解决。 3、“转型”本身既包括过程也包括方向(目标和定位方式) 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看,转型的过程和阶段是由其方向所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投资型的发展战略所实施的结果必然是在最终收入分配中,资产所有者的收入份额不断提高而劳动和专业劳动(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收入份额不断下降。在实践中,收入水平或者资本收入的所有者,主要是政府和富裕的人群,而政府和富裕人群的储蓄倾向是高的,消费倾向则相反。收入份额下降的劳动者和专业劳动者的消费倾向是高的,而其储蓄倾向则相反。这也充分证明了我们为何花了20多年的时间来启动内需但在实际中却“启而不动”的原因和“投资饥饿症”以及热钱泛滥的症结所在(即使是实体单位和靠“实体”起家的企业也在热衷于此)。 二、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逻辑前提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无论是职业意义还是身份意义上的农民,农民利益实现的背景和条件都应该是建立在农业领域,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命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只是在发展理念、经营体制与利益实现方式上的转变和调整,而非农业大环境的改变甚至是消失。如果说用“消灭”农民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和发展农业的话,那么未来的中国所剩下的问题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问题了,而对农民与农业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因此,在科学、客观和理性地认识农民利益实现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逻辑判断。从历史到现在,短期的剀恩斯式的干预只能是一个短期的效应而非长期的手段,用急于求成的跃进方式来解决中国任何问题的教训在我国历史上并不少见。 1、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并不等于消灭农业 (1)政治层面。基于农民阶层的社会地位而言,其经济的低下以及生存的艰难性往往造成了社会历史变革中的主动性和强烈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农民既是革命依靠的力量也是中国革命主要 力量的历史原因和基础。也正是如此,当农民基本利益实现和得以保障时,他们对已得利益的珍惜程度和维护意识是最强烈的,但他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却是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是最低的,而基于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比例,这个群体在稳定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又往往是最强的。由此可见,在中国改革的历史中,中国的农业、农民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强,农民付出的代价和牺牲最多,而得到社会与市场的回报却是最低,但其稳定性又是最强。 (2)经济层面。如果说农业是基础性产业,那是指对工业产业源头的原材料的提供,这种提供过程未必是对农业的完全掠夺,而长期“剪刀差”的办法则是体现了一个让我们尴尬的事实:中国的工业化乃至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业以基础地位的角色赋予了国民经济支柱作用的义务。在历史上,仅仅在1990年,我国工业就从农民手中取走了1127亿元的剩余量,占国民收入积累的比重达23%,其中通过“剪刀差”的办法拿走726.1亿元,通过税收取走81.2亿元,通过储蓄流走的有320.2亿元。以外还有农民所承担的其他如乡镇一级基层政权的负担等。在某种意义上,中央政府有关民生问题的政策其出发点是良性的、健康和激励性的,最终是为农民考虑和着想的,但在实际财政运转体制下,其运转成本最终仍然由农民来承担。这与我国在农业与农民问题上的政策和目标是背离的。 当然,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在于我们对传统农业发展障碍的反思和检讨。农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现代工业社会科技成果不仅仅体现在发展理念上,也体现在发展方式和生产组织的安排和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上。就发展的观念而言,基于生产阶段的技术工具的投入,今天的农民已自觉不自觉地由传统的生产者转变为经营者了,这种单纯的生产过程的实际“外包”(如播种、收割等生产环节),要求农民需要更多地关注“供”和“销”这两个经营环节,对农产品的销售和农产品的选择考量着农民的智慧和胆识;就经营管理体制来说,如何将传统农业时期零散的“一队土豆”的生产要素形成一种合力,与社会市场进行有机对接,这是现代农业建设中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此,除了外部体制性障碍消除以外,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至少有两点认识我们必须关注:一是现代科学思想和技术与农业的对接必须是有机对接而非外来的嫁接。科学技术固然具有引导和示范的作用,但是基于其社会属性的特点,必须考虑农业发展的“内生”性需要的特点。经济学的边际效应告诉我们,任何技术的投入都必须与其产出和效益成合理的比例。二是根据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现代农业的表述,现代农业的构建是建立在农业以外的物质和技术装备基础上的,借助的是农业以外的技术工具和手段。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用农业以外的产业和行业来取代农业的地位与代替农业产业自身的发展。这是一个技术转让和移植的过程。无论是基于中国的国情方面还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和实力,我们都不足以能走出“城市包围农村”而最终解决农业问题与实现农民利益之路。 2、城镇化建设道路与现代农业建设相辅相成 在此,我们需要认清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城镇化建设与城市化建设不是一个概念,前者仅包括城市空间规模的放大,既包括其内涵结构的提升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也包括农村与城市间的中小城镇的建设。二是城镇化的建设和工业化的进程未必是完全同步的。世界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应该是同步的。其原因在于,没有工业化的发展相适应,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就会受到极大的制约,从而形成城市自身消化中的“城市病”。 (1)历史层面。以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为发端的人类经济社会工业化过程,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迄今仍在继续。这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也是每个民族或者早或迟都必需经历的过程。与欧美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对外掠夺、对内剥夺的道路不同,早期的苏联期望以重工业投资的叠加效应换取工业化时间的节约,而无须通过“剪刀差”的方法来侵害农民的利益。但事情发展的结果不管苏联是否愿意,因为其工业过度投资而仍然落入最初被否定的道路。为此,苏联人民特别是农民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痛感苏联为了发展重工业把农民挖得很苦,以至于粮食生产长期达不到沙皇时代的最高水平。在这一点上,中国一般重农业、轻工业。农业初级合作社化没有出现大量减产的情况,反而增加了生产,轻工业投资也比苏联多。苏联的重、轻投资比例是9:1,中国是8:1,中国的市场也远比苏联的好。尽管如此,同志仍然认为需要适度调整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同志说:“你对重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想得厉害一点,还是差一点?你如果是假想,或者想得差一点,那就打击农业和轻工业,对它们少投点资。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 要注重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投到重工业的资金就会更多些。”这些认识的基本依据是:农业关系到城市和工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产品提高和发展,才能提供工业人口的需要,才能发展工业;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和产品销售的重要市场;化肥、农业机械等将以农村为销售对象,电力、煤炭、石油等行业的很大一部分产品也将销往农村,公共设施中的一部分也必须供应农村;现在出口物资主要是农产品,农产品变成外汇,就可以进口各种工业设备;农业是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发展起来了,就可以为发展工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等等。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同志形成了“农业就是工业”的创新思想。 (2)现代化层面。农业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农村将越来越以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而具备长久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固然有4亿人口的城镇市场,其更大的目标则是发现了9亿人口的农村市场的潜在价值。国际游资和热钱在农产品这种资源性产品上的某些作为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其中的价值。同时,城镇市场本身也将在极大程度上依赖农村市场,农村资源向城市的再配置将是漫长的,农村市场将长期是构建国内市场的主体。1984—1988年工业的大发展是这一事实的正面说明,而近年来工业产品的滞销则是其反面说明,至于国际市场的波动与经济安全的考虑则是其侧面的佐证。 三、现代农业发展在经济转型中的“再启动” 1、社会经济转型的瓶颈:投资与出口导向阶段性的终结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较高的投资率有其合理性,可以有效地解决短缺经济的问题,但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当前的投资率明显偏高,2003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的几年里,2004年以来的投资率都超过了42%,而世界上多数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的投资率都分布在22%~40%。因此在实践中所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面临着生产过剩和产业结构的扭曲,这种扭曲和变异在国际市场出现波动不稳而转向国内市场时便充分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出口导向战略目标的功能定位直接带来内在结构的异化。一般而言,任何一个开放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应该充分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这两个市场的建设原则上,都应立足于本国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上;或者是国内市场的拓展、或者是国内市场的补充、或者是国内市场的培育等。如二战以后的日本所实施的出口导向型战略是基于其国内市场的“两头在外”(即原材料和产品的销售市场)的特点所致。就中国30年的出口导向型战略的选择和实施而言,我国一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为途径对国内加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锻炼和技术的培育功能;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实际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等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出口导向型战略自身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以出口为战略导向,必然使国内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基准,这样,一方面国际市场的波动反映便直接体现在国内市场上;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的需求未必是全局和整体的,更未必是协调的、理性的。这种非理性的基准也必然影响到国内市场。而且更重要的事实是,国内市场越大,国际市场的非理性所带来的破坏性也将随之放大。 因此,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对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的三架马车:投资、出口与内需作用进行分析,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投资与出口的经济效应的空间是有限的,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规划和目标来看,内在需求拉动经济的作用,无论是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国内市场的建设与完善的需要来说,都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和政策的重点,当然更是一个难点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在其《第二次转型: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一文中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今后中国发展的二次转型,应该是投资导向模式、出口导向模式与以gdp为中心发展模式的终结时代。现在看来,问题倒不仅仅在于迟福林教授的观点和判断如何,而是在于对内需的政策导向的选择,究竟是我们被迫无奈的选择(投资与出口的经济效应空间的有限)还是我们本身就应该具有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路径?反之,如果投资与出口的经济效应在今后国际市场回暖之际,我们又应该如何来认识和设计内需的地位和作用呢?在今天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的体制和发展方式的路径应该如何选择和确立,支点究竟在哪里,需要我们反思和总结。 2、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内需导向战略中的“再启动”及其转化的可能性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总额中,占人口55.1%的农村居民仅消费了总消费品的32.28%,在耐用消费品普及率上也远低于城市居民。如果能够改革收入分配体制,通过改革改变土地、财税、金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城市倾斜的格局,就能使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有了更根本和长远的保障,为形成更合理的收入 分配格局奠定了基础。 第一,城市与农村的消费边际弹性不同。在城市,我国居民在经历了上世纪末商业革命和大宗消费品排浪式消费之后,先后步入个性化消费阶段,城市居民收入边际消费弹性也随之逐渐减小。在农村,广大农民的生产消费基本处于尚未开发或刚开发阶段,而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农民潜在的生活消费需求很大,农民消费边际弹性较大。富裕起来的亿万农民,将会成为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内需主力。但这能否成为现实,或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现实,还取决于我国今后“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力度和进度。 第二,农村有巨大的社会民生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基本采用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确保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三农”发展总体相对滞后。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差异较大,并受到地区行政板块经济发展格局的制约,城市化进程在各地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在城乡之间的发展也不够平衡。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如农村精壮人员流失,导致土地撂荒和农村下一代“失教”现象;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拉大,造成农村购买力低下和乡镇商品市场发育滞后;城乡之间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造成城乡关系、地区关系、工农关系不和谐等。 当前,中国进入结构转型加快期。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是在中低收入阶段建立、改革的情况下不断完善起来的,它适应于“生产型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口结构特征是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少,低收入人口多、中等收入人口少;经济结构是生产多、消费少。今后随着中国逐步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结构将发生三大变化:一是人口结构将以农村为主转为以城镇为主;二是社会阶层结构将从“哑铃型”转向“橄榄型”,中等收入群体将在人群中占大多数;三是经济结构将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针对第一个变化,如果不能从宏观层面上迅速改革阻碍农民进城落户的户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给予他们平等的权益,那么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必然会从农村转向城镇。农民工在城镇处于既流动又集中的状态,而且他们年轻、有知识、有见识,容易集聚,维权意识较强。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新一代农民工再也不会接受较差的工作福利条件和较低的社会地位。这样,滞后的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将会拉近、积累和激化城乡矛盾,使得城乡居民因不平等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对立,这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因此,针对这种可能的变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越早、越快,成本就越少,风险也就越小。针对第二个变化,我们再也不能用以往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给饭吃”的办法搞改革开放。因为,正在迅速成长的中等收入群体,他们对社会需求也不同于低收入者那么简单。针对第三个变化,我们的管理体制需要从以往用很大精力组织招商、组织生产和做大gdp,转向做大居民收入、组织消费。显然,中国目前的社会管理制度和政治经济体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今后应主动加快改革步伐,建立一个与“橄榄型”社会结构相配套的现代社会管理制度和政治经济架构。 无可置疑,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已经进入转型加快期,因此,我国必须顺应这种转折性变化,变被动改革为主动变革,改革传统体制,创建新型管理制度,推进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 经济转型论文:探讨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优势因素 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中国承担了来自国际国内的巨大压力,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维持,经济转型的呼声也更为迫切。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累积了一定的优势。在新时期的经济转型中,本文主要讨论了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以期更充分地发挥优势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劳动力优势 人口红利期 消费黄金期 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经济转型将是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面对中国经济长期形成的结构特点,如何在有效利用现有优势及在最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稳步提升将是一大难题。中国未来的发展应在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将传统要素与新经济因素相结合的新型改革发展之路。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劳动力优势分析 充足的劳动力供应所带来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是中国经济几十年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2003—2004年中国出现“民工荒”以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关于中国人口红利进入拐点的争论越发激烈。 1、从人口抚养比来看。中国的人口红利期还远未结束,至少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人口红利期仍将延续。据国家统计局及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的人口结构中14岁以下人口占比约为18.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8.5%;14—65岁人口占比为73%,人口抚养比为36.9%,仍远低于人口红利期50%的标准红线。据商务部针对“民工荒”问题所做的研究分析,中国的人口红利还将持续十年左右,劳动力人口供大于求的状况仍未改变。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的推动效应还未完全释放,中国“十二五”规划应该在对人口红利可持续的基础上制定有效政策,应该在进一步发挥人口红利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不应忽视现有优势盲目推进改革。 2、从劳动力供应来看。虽然劳动力增长速度放缓,但未来十年中国的劳动力供应依然充裕,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的优势依然明显。2011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每年需安排就业的劳动力约为2500万人。其中,青年学生约1400万,包括700万高校毕业生,700万的中专、技校、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其余的1000多万人,包括军队转业人员、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但城镇每年实际新增就业岗位只有约1200万。”而且中国连续三十年gdp的高速增长与劳动力就业人口增加之间极不协调,2000—2008年gdp增长率由8.1%增至11%,而就业人口增长却从1.1%降至0.7%,这种严重的背离“无就业增长”也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佐证之一。 3、从劳动力的生产力水平上看。中国劳动力生产效率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利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正值,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及资本深化还将继续。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发展来看,第一产业的生产力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产业在政策的支持下也将会迎来发展的良机,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相比于发达经济体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的有效转移将会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别为29708万人、21684万人、26603万人,各自所占的比例为38.1%、27.8%和34.1%,相比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例明显偏低。随着第一、第二产业生产力的提高,将会游离出大量的劳动力向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这一转移将带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因素分析 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已有很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使经济刺激因素已经不仅仅来自于传统的优势,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将为经济的转型注入强大的动力。 1、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为经济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使经济改革的基础更为雄厚,无论是资本、技术,还是投资与消费以及基础设施都给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中国的gdp达5.4万亿美元,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达2.8477338万亿美元,约占世界外汇总储备的三分之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西方大国将危机源头转嫁于中国,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制造业地位使中国成为危机的替罪羊。同时,人民币汇率也成为西方大国向中国发难的目标,外部的压力、内部的动力 都使中国的经济转型有着良好的环境条件。 2、消费的黄金时期将为中国经济转型注入强大的动力。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6%,约为美国的一半,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受制于各种因素,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已成必然。然而,未来中国的消费将会迎来一个黄金时期,极有可能超越投资与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拐点,拐点之后极可能迎来消费的快速增长。至少在未来十年,中国将迎来一个收入增长、储蓄率降低及消费增长的关键时期,这将带动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国家更为重视民生,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分配及再分配的进一步合理调整和城市化水平、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将有大幅度的提升。而且,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消费将会增加,储蓄率将会降低。 3、创新能力的提升将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十二五”规划指出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2010—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1.75%增加至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1.7件增至3.3件”。创新能力带来的技术水平的提升将为三大产业的升级及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为经济转型奠定技术基础。 4、服务业的发展将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服务业发展水平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约40%,这不仅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65%相差甚远,也与印度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55%有相当大的差距。“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的发展将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将有利于经济转型的顺利稳定进行。 三、发挥两种优势确定经济转型的方向及措施 1、充分发掘劳动力优势,进行产业链的高效整合,提升产业竞争力。由第一部分分析可见,中国至少在未来十年内仍将拥有劳动力人口富裕带来的人口红利。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链的高效整合,提升产业水平,从而提高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民工荒”的出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去只能到千里之外工作的富裕劳动力,现在已经可以在家乡附近找到一份差不多或者更好的工作,这样既消除了思乡之苦,又规避了迁移的成本,这同时也产生了产业区域合理布局的问题。 2、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和源泉,是经济发展最为持久的拉动力。应摈弃过去过分注重gdp增速的经济发展战略,采取多种措施重视民生问题以拉动内需:最根本的是增加居民收入,更合理地处理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增强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支出;加快新农村及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合理控制垄断行业人员的收入不合理增长。采取措施努力造就庞大的中产阶级,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结构。 3、应用科技大力发展农业及技术创新提升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同时要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科技进步是提升产业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造就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改变过去仅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的生产模式。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及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为服务业的发展游离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间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4、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体系,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提升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推进发展旅游业、体育事业及家庭服务业。应加快服务业领域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市场,完善服务政策,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要注重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推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这既可以提升经济的现代化服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吸纳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5、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几十年不平衡的发展造成东中西部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南方“民工荒”的出现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中国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应加快推进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更加注重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及边远地区发展。这既有利于推进全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劳动力的供应和消费问题的解决。 经济转型论文:城乡一体 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契机 【摘要】 中国经济社会经历了30年的改革发展,在世界金融危机后期,面临人口分布、经济分配、经济结构三者失衡的矛盾,国际国内各种形势促使我们改变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模式。“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转变的关键时期,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快,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如何实现发展同步、一体化发展,牵动国家整体改革发展全局与大局。本文分析了人口分布、经济分配、经济结构失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个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改革框架,以期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经济社会 持续发展 思维框架 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三,但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尤其是近十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而且出口物品附加值低。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出口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内需严重不足是当前最紧迫的事情。因此,研究和解决国内经济存在的问题,是“十二五”时期的中心工作与主题。 一、人口分布失衡 改革开放前30年,是中国社会由落后的农业加手工业状态向自主的现代工业状态发展期,加上东西方“冷战”对抗的影响,中国党和政府和人民都在为解决“吃饱”、“穿暖”等基本生存问题而努力。在人口居住地域上,通过限制农村人口进城、知识青年下乡等措施,把全国8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农村,保证了工业发展和城市人口就业。 改革开放30年,政府放松了人口流动管制,城市居住人口大幅上升,乡村居住人口大幅下降。但城乡之间最后一道大门始终没有打开,中国社会出现了六种特有现象:一是城市非户籍人口规模巨大。其中,最典型的是深圳,1400多万人口中,户籍人口只有200多万,1200多万都是非户籍人口。二是人户分离,带来世界罕有的人口迁徙规模。每逢节假日,交通运输压力巨大,“春运”成为最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三是常年有2亿以上青壮年劳动者异地谋生,农村老人成为农业主要劳动力,农业产业大面积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或自给状态。四是农村居民中,大量家庭的小孩无人照看,夫妻分居,导致家庭矛盾严重。同时,城市中小学人满为患,乡村中小学生源大幅下降。五是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3亿,其中农民工占2.3亿,已成为产业工人主体。而工人阶级却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劳动条件和劳动者的尊严都不乐观。六是社会保障、医疗等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遇到人户分离与人口频繁流动等棘手难题,制约着社会整体品质的优化和人民的幸福指数的提高。 二、经济分配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2009年经济总量达到(gdp)33.5353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7%,占世界gdp总量的7.8%。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已由1978年的第29位跃升到2009年的第1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0.8%上升到2008年的7.9%。但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越拉越大。1978年城乡收入比为2.57∶1,此后几年连续呈缩小趋势,1985年达到1.86∶1,1985年以后城乡收入比的变化总体又呈上升趋势,2006年城乡收入比扩大为3.28∶1,绝对收入差距达到8172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为1.5∶1,超过3∶1的情况比较少见。与此同时,企业和政府收入占比却在增加。 另外,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富裕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1%的人口包括六类人群:一是腐败官员,二是黑社会头目,三是国有垄断大企业高管,四私营企业主,五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公司股权所有者;六是走私、贩毒、赌博、组织等违法团伙主要成员。关键问题是,这1%的暴富者,其高比例的私有财产的来源途径、获取手段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的占比极低,即便是合法收入也是不公平的社会政策使然,更何况大量是非正当性的非法所得。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极不乐观。 三、经济结构失衡 1978年以前的中国经济,农业基础薄弱,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失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扩大高档消费品进口,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因此,中国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都有了明显改善,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第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的增长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整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各产业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纯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结构正逐步由偏重“消费补偿”的轻型结构向“投资导向”的重型结构升级;在第三产业内部,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传统产业比重下降,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电信业等迅速发展。 2010年,全社会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将下降到10%以下,农业与农村人口失衡严重。 首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其次,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最后,工业内部结构失衡。工业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另外,要素投入结构也失衡,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四、改革思维框架 第一,用“幸福主义”取代“gdp崇拜”。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系统,仅仅以gdp一个数据,很难反映社会的全貌。gdp只能反映新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额,与国民个人感受没有直接关系,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相悖,与“以民为本”的传统观念不匹配。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最高价值目标就是实现、增进和保障人民的幸福,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社会主义就是幸福主义。 第二,把居住地选择权完全交给公民自己,政府只做满足公民生活、劳动需要的服务工作。当幸福主义成为国家整体发展目标和公民人生追求的目标时,加上政府公共政策向公平与正义方向调整,京、沪、广、深等特大城市“人口爆炸”和“城市病”等现象将得以缓解,人口的流向自然会得到抑制。目前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缓解和释放。我们再也不能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去预测未来,计划经济的本质是生产力极低时期,社会剩余产品极少的情况下,集中各类优势资源办大事情的模式。之所以京、沪、广、深等特大城市出现“人口爆炸”现象,就是因为中国社会各类优势、优质资源基本上大部分集中在这些特大城市。如果把大城市的各类优势、优质资源分散开来,按点、带、群的模式设计城市布局,既能凸显城市特色,又能促进社会的专业化发展,更不会出现人口“爆炸式集聚”。 第三,把各级政府财政改革为“公共财政”模式,把企业为社会提供“私人产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确定为社会发展模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第四,把“信访办”改成“讲理厅”,国有垄断企业利润一半补充社保,一半用于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信访部门,是人民争取合法权益的协调部门,其效果本身并不好,若把信访部门改成老百姓讲理的地方,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建立一个发表个人意见、争取合法权益的平台,借用“模拟法庭”形式,把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基层,不知要减少多少民怨与民愤。因而化解矛盾比激化、压制矛盾的效果更好。 第五,国家、城市、政策等在机制上对农业、农民、农村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允许城乡人口自然流动,鼓励城市资源、投资、金融服务等到乡村创业;农村土地在不改变用途的条件下,向大农业企业集中,改小农生产模式为现代大农业生产模式;将几千年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改变成农民与农业企业的雇佣关系,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手中的资产。对现代大农业生产模式,实行特殊优惠措施:一是免除一切税收和政府收费;二是全部农业生产与经营剩余,用于农业工人收入提高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发行“三农”发展彩票,筹集改善“三农问题”资金;四是对农村捐赠实行免征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 第六,设立县辖市,规划新的城市发展区域,限制老城市地域规模再扩大。目前许多县级市,也只有县城城区有市的雏形,其他区域还是农村。如果撤销县级市,设立县辖市,从行政体制上就理顺了市建制的级别。工业化必然伴随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过程,只重视大城市,中小城市建设力度相对较小,基本上没有把县城当城市。其实,中国的一个县,一百或几十万人口,几百到几千平方公里的地域,县城是当地居民人生中第一个城市。几千年形成的生活习惯、食品、建筑样式等,就是中国特色。人口的高密度居住方式,带来非常高的建设成本,社会风险也高,宜居程度却不高,而小城市具有宜居城市生活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县辖市。同时,要制约目前大城市无限制的城市扩张,把大城市与周边地区和相邻城市的发展进行整体思考,改变目前单一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大区域视野下,建设城市群、城市带、城市组团。另外,尤其要制约水资源溃乏地区的城市无限制扩张。 第七,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必须大幅度提高。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不能指望国际贸易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必须立足主要食物自给基础上,以国际贸易为补充。而中国农业生产为什么仍然是小农模式,其根本原因是农产品价格过低,不具备发展基础。把稻谷与蔬菜、肉食品生产进行比较:一是从种植面积看,稻谷需要的种植面积大,且要成片,还需要有水源保障;而蔬菜之类,需要的土地面积小,不需要专门的水源。二是从自然条件看,稻谷需要大量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光照,现代人工不能创造这样的气候环境;而蔬菜之类,却没有这样苛刻的要求,而且能人工创造小气候(大棚);肉品、植物油等其他菜品、菜料,也没有自然条件的苛刻要求。三是从生长周期与风险来看,稻谷的生长周期最长,遇到的气候、病虫害风险也比较大;而蔬菜与肉类、植物油等其他菜品的生长周期相对要短、风险相对要小。四是从工人成本看,种植稻谷需要的人工成本与蔬菜不相上下,但种植稻谷没有畜力或机械动力却不行,而蔬菜没有这个要求。五是从技术与肥料看,蔬菜相对要求高一点,但没有稻谷种植工序那么繁复。 建议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上涨到目前的价格三倍以上,即稻谷每百斤240-280元,玉米、小麦等粮食同时上涨,才能拉平其与其他农产品的价格水平。 第八,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不是物质,而是创新意识,提高国家创造力才能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的三个大国,都是创造力较强的国家,国力的强大,是创造出来的,他们是英国、美国和日本。英国,发明了蒸汽机,并把它用于工业生产、航海与陆运,奠定了英国在工业机器大生产时代的主导地位。美国,发明了发电机,引领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技术的应用,极大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率先进入电气时代;接着,又创造了“核能利用”技术,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洁而稳定的电源;再接着,又创造了航天和空间技术,为气象、通讯、导航等多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后来,又发明了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等数字科学与技术,使互联网迅速得到普及,使人类社会步入文化传播新的历史阶段。日本,虽然没有标志性的创造科学与技术,但教育的发展为日本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1947年,日本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75年,日本颁布《私立学校法》,如今私立学校在日本已占据半壁江山。 因此,中国可持续发展,最终必须依靠创造力的提高。提高国家创造力,一是要科学识别创新人才,二是要有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三是要有鼓励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四是有容纳创新人才的环境,五是给创新人才创新的基本条件等。否则,创新就是一句空话,社会可持续发展也会落空。 经济转型论文:浅析农业在经济转型中的逻辑前提及其作用 【摘要】 就经济转型来说,无论是内在的结构还是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都具有不同于生物学的特点;就中国经济结构的背景和特点而言,农业的发展在经济转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与地位,既是转型的前提也是转型的基础。 【关键词】 农业 济转型 辑前提 就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转型”一词并不是一个非常科学和严格的概念,它本身是从化学领域中的“构型”、“构象”以及生物学中的“进化”等词引申而来的,它是指通过改变分子结构的空间排列顺序和组合方式,使其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当然,社会学所研究的经济转型要远比一个分子或者细胞的“转型”要复杂得多。这主要是由于构成社会要素的内容除了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以外的人的因素的切入。正是这种特殊的主客体因素的渗透,使社会经济转型的结构和过程具有更多的艰难性和复杂性,也就具有与自然规律不同的社会发展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和规律。 一、社会经济转型的理论规则 1、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经济结构的转型不仅仅涉及到经济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时间发展顺序、空间要素排列和所占比例以及各自功能的定位,同时也涉及到非经济结构以外的社会结构,如法律结构、制度建设与政治治理结构等。在功能结构学派的理论中,事物结构的变动和调整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直接相关并且产生着相互作用。在此,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则区别于生物、化学中“物”的变化的被动性。因此,如果说中国30年的改革表现为渐进式实践探索的特点,那么在今天则更有必要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注重经济结构中所构成的各要素(经济单元、人口、资源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的设计和外部非经济环境整体协调的推进,这种系统化和整体战略的实施正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特点所致。 2、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其客观制约性永远是基本特点和要求 社会规律所体现的主、客观为人的内容,也只是规律的特殊作用而不是什么特殊规律。任何规律的客观制约性对个体与社会的作用和原则的体现,留给我们的只有两个方面:一是尊重,二是选择(在原有构成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对调整与变化路径的选择,即使是在生物和化学领域中也是如此,因为其分子结构是有其内在的机理的)。因此,在社会经济转型中的人为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与事物内在结构的关系在于提供外部的辅助条件和环境,而不是改变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在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积累和要素逐渐变化的过程,经济运行有其相应的经济规则。20世纪80年代我们便提出经济转型的目标,至今仍存在着两个较大的障碍:一是转型本身就具有长期性;二是经济运行规则的非经济主体政府力量的非适当运用。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的目标在今天仍然没有实现。因此,经济转型的最大障碍在于体制性问题的解决。 3、“转型”本身既包括过程也包括方向(目标和定位方式) 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看,转型的过程和阶段是由其方向所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投资型的发展战略所实施的结果必然是在最终收入分配中,资产所有者的收入份额不断提高而劳动和专业劳动(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收入份额不断下降。在实践中,收入水平或者资本收入的所有者,主要是政府和富裕的人群,而政府和富裕人群的储蓄倾向是高的,消费倾向则相反。收入份额下降的劳动者和专业劳动者的消费倾向是高的,而其储蓄倾向则相反。这也充分证明了我们为何花了20多年的时间来启动内需但在实际中却“启而不动”的原因和“投资饥饿症”以及热钱泛滥的症结所在(即使是实体单位和靠“实体”起家的企业也在热衷于此)。 二、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逻辑前提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无论是职业意义还是身份意义上的农民,农民利益实现的背景和条件都应该是建立在农业领域,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命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只是在发展理念、经营体制与利益实现方式上的转变和调整,而非农业大环境的改变甚至是消失。如果说用“消灭”农民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和发展农业的话,那么未来的中国所剩下的问题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问题了,而对农民与农业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因此,在科学、客观和理性地认识农民利益实现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逻辑判断。从历史到现在,短期的剀恩斯式的干预只能是一个短期的效应而非长期的手段,用急于求成的跃进方式来解决中国任何问题的教训在我国历史上并不少见。 1、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并不等于消灭农业 (1)政治层面。基于农民阶层的社会地位而言,其经济的低下以及生存的艰难性往往造成了社会历史变革中的主动性和强烈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农民既是革命依靠的力量也是中国革命主要力量的历史原因和基础。也正是如此,当农民基本利益实现和得以保障时,他们对已得利益的珍惜程度和维护意识是最强烈的,但他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却是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是最低的,而基于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比例,这个群体在稳定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又往往是最强的。由此可见,在中国改革的历史中,中国的农业、农民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强,农民付出的代价和牺牲最多,而得到社会与市场的回报却是最低,但其稳定性又是最强。 (2)经济层面。如果说农业是基础性产业,那是指对工业产业源头的原材料的提供,这种提供过程未必是对农业的完全掠夺,而长期“剪刀差”的办法则是体现了一个让我们尴尬的事实:中国的工业化乃至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业以基础地位的角色赋予了国民经济支柱作用的义务。在历史上,仅仅在1990年,我国工业就从农民手中取走了1127亿元的剩余量,占国民收入积累的比重达23%,其中通过“剪刀差”的办法拿走726.1亿元,通过税收取走81.2亿元,通过储蓄流走的有320.2亿元。以外还有农民所承担的其他如乡镇一级基层政权的负担等。在某种意义上,中央政府有关民生问题的政策其出发点是良性的、健康和激励性的,最终是为农民考虑和着想的,但在实际财政运转体制下,其运转成本最终仍然由农民来承担。这与我国在农业与农民问题上的政策和目标是背离的。 当然,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在于我们对传统农业发展障碍的反思和检讨。农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现代工业社会科技成果不仅仅体现在发展理念上,也体现在发展方式和生产组织的安排和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上。就发展的观念而言,基于生产阶段的技术工具的投入,今天的农民已自觉不自觉地由传统的生产者转变为经营者了,这种单纯的生产过程的实际“外包”(如播种、收割等生产环节),要求农民需要更多地关注“供”和“销”这两个经营环节,对农产品的销售和农产品的选择考量着农民的智慧和胆识;就经营管理体制来说,如何将传统农业时期零散的“一队土豆”的生产要素形成一种合力,与社会市场进行有机对接,这是现代农业建设中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此,除了外部体制性障碍消除以外,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至少有两点认识我们必须关注:一是现代科学思想和技术与农业的对接必须是有机对接而非外来的嫁接。科学技术固然具有引导和示范的作用,但是基于其社会属性的特点,必须考虑农业发展的“内生”性需要的特点。经济学的边际效应告诉我们,任何技术的投入都必须与其产出和效益成合理的比例。二是根据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现代农业的表述,现代农业的构建是建立在农业以外的物质和技术装备基础上的,借助的是农业以外的技术工具和手段。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用农业以外的产业和行业来取代农业的地位与代替农业产业自身的发展。这是一个技术转让和移植的过程。无论是基于中国的国情方面还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和实力,我们都不足以能走出“城市包围农村”而最终解决农业问题与实现农民利益之路。 2、城镇化建设道路与现代农业建设相辅相成 在此,我们需要认清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城镇化建设与城市化建设不是一个概念,前者仅包括城市空间规模的放大,既包括其内涵结构的提升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也包括农村与城市间的中小城镇的建设。二是城镇化的建设和工业化的进程未必是完全同步的。世界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应该是同步的。其原因在于,没有工业化的发展相适应,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就会受到极大的制约,从而形成城市自身消化中的“城市病”。 (1)历史层面。以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为发端的人类经济社会工业化过程,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迄今仍在继续。这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也是每个民族或者早或迟都必需经历的过程。与欧美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对外掠夺、对内剥夺的道路不同,早期的苏联期望以重工业投资的叠加效应换取工业化时间的节约,而无须通过“剪刀差”的方法来侵害农民的利益。但事情发展的结果不管苏联是否愿意,因为其工业过度投资而仍然落入最初被否定的道路。为此,苏联人民特别是农民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痛感苏联为了发展重工业把农民挖得很苦,以至于粮食生产长期达不到沙皇时代的最高水平。在这一点上,中国一般重农业、轻工业。农业初级合作社化没有出现大量减产的情况,反而增加了生产,轻工业投资也比苏联多。苏联的重、轻投资比例是9:1,中国是8:1,中国的市场也远比苏联的好。尽管如此,同志仍然认为需要适度调整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同志说:“你对重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想得厉害一点,还是差一点?你如果是假想,或者想得差一点,那就打击农业和轻工业,对它们少投点资。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要注重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投到重工业的资金就会更多些。”这些认识的基本依据是:农业关系到城市和工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产品提高和发展,才能提供工业人口的需要,才能发展工业;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和产品销售的重要市场;化肥、农业机械等将以农村为销售对象,电力、煤炭、石油等行业的很大一部分产品也将销往农村,公共设施中的一部分也必须供应农村;现在出口物资主要是农产品,农产品变成外汇,就可以进口各种工业设备;农业是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发展起来了,就可以为发展工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等等。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同志形成了“农业就是工业”的创新思想。 (2)现代化层面。农业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农村将越来越以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而具备长久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固然有4亿人口的城镇市场,其更大的目标则是发现了9亿人口的农村市场的潜在价值。国际游资和热钱在农产品这种资源性产品上的某些作为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其中的价值。同时,城镇市场本身也将在极大程度上依赖农村市场,农村资源向城市的再配置将是漫长的,农村市场将长期是构建国内市场的主体。1984—1988年工业的大发展是这一事实的正面说明,而近年来工业产品的滞销则是其反面说明,至于国际市场的波动与经济安全的考虑则是其侧面的佐证。 三、现代农业发展在经济转型中的“再启动” 1、社会经济转型的瓶颈:投资与出口导向阶段性的终结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较高的投资率有其合理性,可以有效地解决短缺经济的问题,但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当前的投资率明显偏高,2003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的几年里,2004年以来的投资率都超过了42%,而世界上多数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的投资率都分布在22%~40%。因此在实践中所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面临着生产过剩和产业结构的扭曲,这种扭曲和变异在国际市场出现波动不稳而转向国内市场时便充分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出口导向战略目标的功能定位直接带来内在结构的异化。一般而言,任何一个开放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应该充分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这两个市场的建设原则上,都应立足于本国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上;或者是国内市场的拓展、或者是国内市场的补充、或者是国内市场的培育等。如二战以后的日本所实施的出口导向型战略是基于其国内市场的“两头在外”(即原材料和产品的销售市场)的特点所致。就中国30年的出口导向型战略的选择和实施而言,我国一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为途径对国内加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锻炼和技术的培育功能;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实际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等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出口导向型战略自身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以出口为战略导向,必然使国内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基准,这样,一方面国际市场的波动反映便直接体现在国内市场上;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的需求未必是全局和整体的,更未必是协调的、理性的。这种非理性的基准也必然影响到国内市场。而且更重要的事实是,国内市场越大,国际市场的非理性所带来的破坏性也将随之放大。 因此,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对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的三架马车:投资、出口与内需作用进行分析,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投资与出口的经济效应的空间是有限的,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规划和目标来看,内在需求拉动经济的作用,无论是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国内市场的建设与完善的需要来说,都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和政策的重点,当然更是一个难点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在其《第二次转型: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一文中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今后中国发展的二次转型,应该是投资导向模式、出口导向模式与以gdp为中心发展模式的终结时代。现在看来,问题倒不仅仅在于迟福林教授的观点和判断如何,而是在于对内需的政策导向的选择,究竟是我们被迫无奈的选择(投资与出口的经济效应空间的有限)还是我们本身就应该具有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路径?反之,如果投资与出口的经济效应在今后国际市场回暖之际,我们又应该如何来认识和设计内需的地位和作用呢?在今天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的体制和发展方式的路径应该如何选择和确立,支点究竟在哪里,需要我们反思和总结。 2、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内需导向战略中的“再启动”及其转化的可能性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总额中,占人口55.1%的农村居民仅消费了总消费品的32.28%,在耐用消费品普及率上也远低于城市居民。如果能够改革收入分配体制,通过改革改变土地、财税、金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城市倾斜的格局,就能使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有了更根本和长远的保障,为形成更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奠定了基础。 第一,城市与农村的消费边际弹性不同。在城市,我国居民在经历了上世纪末商业革命和大宗消费品排浪式消费之后,先后步入个性化消费阶段,城市居民收入边际消费弹性也随之逐渐减小。在农村,广大农民的生产消费基本处于尚未开发或刚开发阶段,而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农民潜在的生活消费需求很大,农民消费边际弹性较大。富裕起来的亿万农民,将会成为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内需主力。但这能否成为现实,或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现实,还取决于我国今后“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力度和进度。 第二,农村有巨大的社会民生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基本采用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确保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三农”发展总体相对滞后。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差异较大,并受到地区行政板块经济发展格局的制约,城市化进程在各地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在城乡之间的发展也不够平衡。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如农村精壮人员流失,导致土地撂荒和农村下一代“失教”现象;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拉大,造成农村购买力低下和乡镇商品市场发育滞后;城乡之间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造成城乡关系、地区关系、工农关系不和谐等。 当前,中国进入结构转型加快期。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是在中低收入阶段建立、改革的情况下不断完善起来的,它适应于“生产型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口结构特征是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少,低收入人口多、中等收入人口少;经济结构是生产多、消费少。今后随着中国逐步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结构将发生三大变化:一是人口结构将以农村为主转为以城镇为主;二是社会阶层结构将从“哑铃型”转向“橄榄型”,中等收入群体将在人群中占大多数;三是经济结构将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针对第一个变化,如果不能从宏观层面上迅速改革阻碍农民进城落户的户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给予他们平等的权益,那么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必然会从农村转向城镇。农民工在城镇处于既流动又集中的状态,而且他们年轻、有知识、有见识,容易集聚,维权意识较强。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新一代农民工再也不会接受较差的工作福利条件和较低的社会地位。这样,滞后的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将会拉近、积累和激化城乡矛盾,使得城乡居民因不平等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对立,这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因此,针对这种可能的变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越早、越快,成本就越少,风险也就越小。针对第二个变化,我们再也不能用以往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给饭吃”的办法搞改革开放。因为,正在迅速成长的中等收入群体,他们对社会需求也不同于低收入者那么简单。针对第三个变化,我们的管理体制需要从以往用很大精力组织招商、组织生产和做大gdp,转向做大居民收入、组织消费。显然,中国目前的社会管理制度和政治经济体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今后应主动加快改革步伐,建立一个与“橄榄型”社会结构相配套的现代社会管理制度和政治经济架构。 无可置疑,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已经进入转型加快期,因此,我国必须顺应这种转折性变化,变被动改革为主动变革,改革传统体制,创建新型管理制度,推进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
教育科研论文:关于坚持和巩固教育科研的理论先导地位 [论文摘要]目前,教育改革发展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教育科研发挥其重要的理论先导作用。为此,要提高认识,把发展教育方式转到依靠教育科研工作上来;加强领导,为教育科研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强化管理,创新教育科研的体制和机制;突出重点,着力提高教育科学的研究质量。 [论文关键词]教育科研 理论先导 教育事业 近年来,尤其在“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科研事业得到了健康发展。“科研兴教”战略得到落实,全省教育科研网络基本形成,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日益活跃,有效促进了行政官员、学校校长和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推进我省教育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成效的一个先导性条件。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迫切要求教育科研工作充分发挥理论先导作用,为教育改革发展保驾护航。2011年2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考察时,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树立大局意识,为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二是抓住关键问题,努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三是运用科学方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四是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质量。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科研工作的讲话精神,结合我省和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积极回应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盼,把精力和热情聚焦在破解制约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上来,推动教育科研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提高认识,落实教育科研的理论先导地位 教育科研工作的理论先导地位取决于它的双重性质,即教育性和科学性。从研究对象看,教育科学的任务是解释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归纳和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这是它的教育属性,表明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学校在思考本地区、本学校的改革发展问题时,要把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其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中,努力增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服务能力。从工作性质上看,教育科研又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工作,它不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而是为了增进人们的知识,利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规律来解释教育的新现象、新发现、新理论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这是它的科研属性,其成果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先导意义。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要以“教育家办学”的总要求,按照教育规律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办学规律搞好学校建设,切实把办学方式转移到依靠教育科研工作上来。同时,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也要牢记服务宗旨、遵循科研规律,始终瞄准那些教育改革发展中显现的重大问题、疑难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科研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近年来,我省教育科研工作普遍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不少学校领导亲自挂帅主持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实践证明,各级领导的支持与推动,是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当然,教育科研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相比很容易被当作“软”任务,也很难与学校领导的政绩、与学校的升学率等“硬”任务挂上钩,所以普遍得不到高度重视。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把教育科研工作摆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议事日程,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一要引导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坚持教育科研为决策服务、为改革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二要进一步强化省、市(州)两级教育科学领导小组的职能,确保它们在重大事项决策中的核心地位;三要加大投入,加强机构建设,凡有条件的学校都要设立教研所(室),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完善省、市(州)、县(市、区)、校四级教育科研网络;四要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重点是组建一支以专职教育科研人员为骨干,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五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鼓励科研人员采取在职进修、脱产培训、岗位锻炼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鼓励教育科研人员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合作开展研究,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承担重大课题,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提升科研素质和水平;五要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的全面普及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六要进一步发挥各级教育学会等群众性学术组织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 三、强化管理,创新教育科研的体制和机制 良好的管理是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保证。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机制创新,把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促进我省教育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此,一要建立多层次教育科研协作机制。提倡地区和学校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协作研究,加强工作交流、联合攻关,实现学校、区域乃至各类教育之间的科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要创新教育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省、市(州)两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规划职能,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评审、立项、日常管理、结题、成果鉴定、评奖、推广等工作。逐步建立起重大教育科研项目招标制度,特别是对那些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以及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予以优先立项、重点支持。三要建立学术交流的工作机制。凡有条件的部门和学校,应主动组织或承办各种教育科研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专题研讨和学术讲座等,支持教育科研人员参与省内外、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成果,提高我省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四要完善教育科研成果的表彰奖励制度。继续完善我省教学成果奖评选制度和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制度,规范各地区、各学校、各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评比奖励制度,积极宣传、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加速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向教育教学实践转化。五要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评估制度。坚持把教育科研工作列入各市(州)、县(市、区)同级政府的教育督导内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教育科研机构和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科研工作等进行督导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教育工作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 四、突出重点,着力提高教育科学的研究质量 质量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生命,必须常抓不懈,并贯穿于教育科研的每个环节。 一要重视选题工作。当前,我省教育事业面临着发展的紧要关头,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教育科研管理和课题规划部门要时刻关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瞄准那些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引导教育科研人员开展学术研究。“十二五”时期,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国家及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改善民生,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重点,落实我省《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项目和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到2020年实现“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具体说,到2015年,我省教育普及水平要有新提高,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突破,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人才培养结构要有新格局,教育体制改革要有新进展。在新目标、新任务之下,有许多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只有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要领域确定研究方向,积极回应国家的迫切需要和群众的普遍关切,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教育科研成果。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经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从而构成对具体事物的完整认识过程。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有些理论是从哲学层面进行的有关基本原理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阐述、解释教育的现象和过程,探索和揭示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规律,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有些则属于操作层面的应用性研究,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并形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策略、建议、方案等,其重点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还有些则是从教育的具体领域与现象开展实证研究,其目的是对教育实践进行的理论总结,并把其感性认识和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和一般理论。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研究,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不仅理论要联系实践,实践也要与理论相结合。既要注重“术”的研究,也要注重“学”的研究;既要学会理论思维,把在实践中形成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要学会实践思维,把科学理论和普遍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三要重视教育科学的学科建设。学科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度和知名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要自觉培养学科意识和学科胸怀,逐步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凝练、队伍汇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规划本地区教育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根据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学术动态,瞄准国家及我省的重大需求,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思路,凝练学科方向,确定建设内容,落实实施措施。对那些开设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教育学学科的高等学校,更要对教育学学科建设给予人力、物力和政策方面的倾斜,并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整合各种资源,加强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成为我省教育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四要坚持科学精神与求是学风。科学研究是一个揭示规律、探索未知、发现真理的艰苦过程,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自觉提高科学素养,增强问题意识、概念意识和创新意识,纠正那种急功近利、学术不端和行为失范的错误倾向,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保持理论工作应有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力争多取得一些原创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繁荣教育科学事业服务。 教育科研论文: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科研改革的举措与经验 内容提要: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在政府支持、制度创新、评价机制,师资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先进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关键词:教育科研;中小学;经验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引领教师参加教育研究,推动“科研兴校”,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呼唤研究型教师和研究型学校的涌现,中小学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是急需探讨的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改革经验,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倡导教师参加科研 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教育科学化运动”(the Movement in Education Science)促使教师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育问题,人们也逐渐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斯腾豪斯呼吁“教师成为研究者”以后,美国教育界对教师的职能重新加以确定,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搬运工”,更重要的是最伟大的理论家和研究者。1960年-1970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贺拉斯曼——林肯”研究所的勒温 (lewin.k)、米勒(Mier.A)等人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帮助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引导教师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变化,及时获取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改善教学效果。这项研究取得很大的成功,发展成为“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再计划……”的教育行动模式,积极推动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研究,这种模式迅速在全美中小学流传开来。后来,欧美国家的教育管理者认识到,中小学教师应该在教育学术界的引领下从事研究,教育研究也应该从大学、实验室转移到中小教室和社区中去。 1985年,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制定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希望从1985年哈雷彗星接近地球到2061年再次接近地球时,能使美国科技教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确保美国科技超级大国的地位,这项计划覆盖全美范围内的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改革,“它是美国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项目,也是一个最早由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和中小学家长共同参与的校改项目。”作为实施该计划的一个措施,美国科学家委员会编著了《科学普及资源》(Resource for Science Literacy)、《科学普及设计》(Design for Science Literacy)等教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和进行课程改革等等;2002年美国通过了35年来联邦政府教育政策最为重大的改革:《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与此相应;美国教育部公布2002-2007年的教育部战略目标(Objevtives),其中战略目标二规定,“支持教师在基于研究的教学工作中获得专业发展”、“关注于基于研究的教学实践”、“为新教师开展基于研究的引导和咨询项目”。20世纪70年代,日本教育界针对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死板,教师满足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忽视教育科研的弊病,呼吁中小学重视教育研究。为此,日本《教育公务员特别法》明确规定:“教育公务员为完成其职责,必须不断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提高修养”。200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在“教育改革国民会议”通过2l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强调“加强对教育研究能力欠缺教师的严格管理(使之离开讲坛)”。英国在2002年教育法中,也对教师的教育研究提出要求,规定合格的教师必须“参与或完成制定的教学研究项目或培训课程。”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长M.N.康达科夫也认为,千百万中小学教师是补充教育家和学者队伍的重要源泉。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是整个教育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在《2000-2005年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中,要求政府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鼓励和支持,提高俄罗斯国民教育系统的国际威望。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制度化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趋向于规范化、制度化,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英、美国家中小学设立学科教学研究室、法国成立中小学教学研究委员会,学校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经费、人员等支持。日本在中小学成立单科性质的研究会,鼓励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学科开发、开展教学实验等等,探讨教学、学校发展的问题。此外,中小学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成立各种教育领域的研究组织,诸如成立学生生活指导研究委员会、现代化教学手段研究小组之类,教师分工研究课题,共同发表成果,日本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和评价体系中,进一步刺激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前苏联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也颇具特色,前苏联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要是校务委员会和教学方法委员会,《苏联普通教育学校暂行条例》强调中小学教育研究管理的规范化,“为了发展和完善教育过程,提高教师和指导者的职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应当成立教学法委员会,教学法委员会的职能之一是组织人员进修,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推广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校务委员会必须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责,“支持社会完善和发展青年教学和教育的主动精神、教师的创造性探索和实验性工作;确定学校与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合作社组织、自愿协会、创造协会以及国家和社会其他机构的合作途径,以便为学生多方面发展和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制定2010年俄罗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构想,进一步加强普通教育系统中教育机构与团体的科研、实验、设计管理与协调的机制,“落实普通教育系统中教育与科研工作方面的国家干部政策。” 1994年由美国国会审议通过,克林顿总统签署和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其中第九条规定教育部设立“教育研究和改进办公室”,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管理、推广和资助,提供教育研究培训项目,提高大多数美国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使之达到全国教育目标。另外,美国许多州、学区和学校建立独立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以外的地方教育理事会,在学区和学校科研管理上,地方学校理事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学校理事会的职责是加强教师科研管理、—提高中小学教师参加课程开发、设计的能力。此外,还承担师资培训、教育经费预算和学校改革等重大问题。 欧美国家非常注重校长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作用,德国认为校长必须是教育与教学专家。英国规定中学校长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领教师参与课程编制、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美国教育学者珊娜·斯蒂格鲍尔将美国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归结为三条:一是确定学校目标;二是组织教学工作,“即对教学提出要求,制定目标、研究方法,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三是领导改革,校长要学习如何创新,吸取对改革的意见,与教师合作开展校改实验,预测教师需求,给予教师满足。在《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中,教育部将通过ESEA的Tile II项目,鼓励发展创造性培训模式,提高中学校长的教育科研管理能力,支持现任校长的专业发展。 校长在学校管理和改革发展中扮演关键的角色,中小学校长在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中发挥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恰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兴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三、中小学教育研究加强与大学或其他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中心和焦点之一。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推动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蓬勃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1990年、1995年,霍姆斯小组发表了关于改革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新报告《明日之学校》(Tomorrow's School)和《明日之教育学院》 (Tomorrow's School Education),将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联合起来;《建立类似于医学行业中教学医院的专业发展学校》(简称PDS学校,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与中小学教学互相脱节的状况,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中小学与大学教育,研究机构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制、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强科研合作,整体提高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师素质,使新任教师和.成熟教师都能在教育研究方面得到进一步成长。PDS学校的创建,在中小学与大学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大学实习生、大学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的发展都带来了益处,是教师教育多方面“共赢的”好模式。目前,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正在建立PDS学校网络,并且为 PDS学校制定了一些条例以规范其健康发展。2000年,美国几乎每一个州都有1000多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小学成为教师科研和工作的共同体,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大学教授形成伙伴关系,共同有效地改革教学。 2001年日本政府实施教育新生计划,将教育改革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为了实现“学校变好、教育变样”的目标,日本政府加强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作,努力克服整齐划一的弊病,引进发展个性的教育体系,2002年日本通过修改的《学校教育法》,其中政府财政预算投入17亿日元,促进大学、学会、协会、研究机构与学校教学的合作,创造能使多样的个性和能力充分发展的教育体系。 20世纪70年代,英法等欧洲国家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的诟病,从学校需要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教研工作,强调大学、师范学院和其他教育机构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20世纪80年代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不断发展,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广泛接受和实施“以学校为中心”的大学与中小学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模式。 1989年,法国教育预测专家、巴黎诺儿马学派的著名教授费朗西斯科·瓦尼斯科博士在重要著作《七千万中小学生——学习的欧洲》一书中,设想未来五种教学模式,其中“学术型学校模式”倡导将大学学术型研究引进中小学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培养学者型的教师。目前英、法国家已经开始探索实验。 四、改革师资培训制度重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师范教育改革的高潮,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培养的开放性、多元化,更注重教师科研能力提高,是发达国家师资培训制度改革的重点。 美国国家教师职业委员会(NBPTS)是独立的、非赢利的组织,指导委员会包括州长、众议员、高级教育官员,以及社区组织和企业界代表,国家教师职业委员会提交五个核心建议,其中第四条是教师应系统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从经验中学习;第五条,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组织成员。1995年,北卡罗莱那州州长吉姆·汉特和国家教师职业委员会发起了国家教师资格证制度,专门颁发证书给有委员会认可的优秀教师,借以鼓励教师参加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克林顿政府专门拨款奖励,并提出10年内全国10万名教师获此殊荣,达到平均每所学校都有1名获得国家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 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项目“艾森豪威尔专业发展计划”,对各州和地方实行绩效拨款,推动师范教育改革,建立专业发展的高标准,提高教师质量,使之具有独立的教育科研能力。《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中要求提高教师和校长的素质,“我们将于各州、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各认证机构通力合作,极大地提高教师职前培养项目的质量。我们将推动开展情景阅读教学培训以及其他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法”。 美国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和学历水平,美国中小学教师一般都具有学士学位。哥伦比亚特区规定高书教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鼓励教师成为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和决策者。美国务州教育部门经常组织讲座和科研活动,不少学校对终身教师提供学术假期,促进教师参加进修活动。 2001年日本国会审议通过教育改革六项法案,其中以培养“教育专家”为目标,提高师资质量被列为教育改革的战略重点,日本文部科学省根据国会议案,进一步落实措施,改善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新的教师研修制度,加强教师的社会体验学习;实行优秀教师的表彰和加薪制度;加强对教育科研能力欠缺的教师的严格管理。从2001年起,日本教育研究生院实行教师休假研修制度,支持鼓励教师自发性的培训活动。日本教育科研机构遍布全国,都、道、府、县共建立近千个教育研究团体,中小学教师是这些团体的骨干。法国和意大利非常重视中学教师的教育学素养,法国要求中学教师获取教育学学士学位,意大利要求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一般是教育博士。 五、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科研成果必须物化生成实践,才能发挥应有效益。美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为 80%-85%,日本为60%-70%,西欧为50%-60%。美国非常重视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的直接推广和应用,这深受美国实用主义传统影响。美国中小学强调教育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杜威、布鲁纳、布卢姆等世界级的教育改革家都注重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推广,事实上“美国行为科学本身就比较发达,一批专家学者就用教育理论、心理理论,在中小学搞调查,做实验,提出新理论,于是就有一批学校、教师去推广和实验。”2000年美国教育部专门成立“教育研究和改进办公室”,负责开展和支持有关教育研究的活动;推广教育研究成果,为解决学校具体问题提供技术援助;收集、分析和传播教育情报服务资料。 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实施面向21世纪彩虹计划,努力构建适应新肘代的新型学校,培养人格丰富且有创造性的日本人。为此,日本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教育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改革实践,努力创造多样化和富有人性化的教育体系。此外,文部省积极鼓励教师将教育科研成果应用到相关学科进行教学实验和探索,日本当代数学教育家远山启所发明的“水道式数学教学实验模式”,在文部省的宣传和推广下,逐渐被日本中小学教育界接受,特别受到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青睐。 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运用到学校实践中去,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事实上,只有借助科学,学校才能改造教育与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所以,在面向21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热潮中,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将教育转化成有科学证据支持的领域。” 教育科研论文:集群技术及其教育科研应用 【摘要】集群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通过集群技术,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方面的相对较高的收益。本文力图对集群技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本文首先给出了集群的定义,阐述了采用集群技术的意义,对几种常见的集群类型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集群在教育科研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字】集群 集群技术 科学计算 负载均衡HA LB CLUSTER 一、集群的定义 广义上说,相互独立的一些系统构成了一个组就是集群。一个客户与集群相互作用时,集群的行为像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一样。 从狭义上讲,集群是一些相互独立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作为一个整体对外提供服务。对于客户来说,这些计算机的行为就好像一个计算机一样,但是其处理能力、可靠性、IO能力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二、采用集群的目的 采用集群技术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性能.一些计算密集型应用,如:天气预报,核试验模拟等,需要计算机要有很强的运算处理能力,现有的技术,即使普通的大型机其计算也很难胜任,这时,一般都使用计算机集群技术,集中几十台甚至上百台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来满足要求。提高处理性能一直是集群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 降低成本.通常一套象样的群集配置,其软硬件开销要超过 $100,000。但与价值上百万美元的专用超级计算机相比已经相当便宜。在达到同样性能的条件下,采用计算机集群比采用同等运算能力的大型计算机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提高规模扩展性(Scalabilitry).目前,计划扩展系统能力的用户必须购买昂贵的最新的服务器,才能获得额外所需的CPU,驱动器和内存。如果该服务系统采用集群技术,则只需要将新的服务器加入集群中即可,对于客户来看,服务无论从连续性还是性能上都几乎没有变化,好像系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升级。 增强可靠性.据统计每年由于系统停运,全美国损失40亿美元。在零售业,平均每次停运损失140000美元,保安业每次停运平均损失450000美元,集群技术使系统在故障发生时仍可以继续工作,将系统停运时间减到最小。集群系统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的同时,也大大减小了故障损失。 三、集群类型 最常见的三种群集类型包括高性能科学群集、负载均衡群集和高可用性群集。 1、科学群集 科学集群是并行计算的基础。通常,科学群集涉及为群集开发的并行应用程序,以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科学集群对外就好像一个超级计算机,这种超级计算机内部由十至上万个独立处理器组成。但它却使用商业系统,并且在公共消息传递层上进行通信以运行并行应用程序。 我们常常听说又有一种便宜的 Linux 超级计算机问世了。这种超级计算机实际上是一个计算机群集,其处理能力与真的超级计算机相仿,但是硬件以及运行维护费用要比真正的超级计算机低很多,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并行群集系统之所以可以达到如此高的带宽和低延迟,是因为它们通常绕过使用网络协议,如 TCP/IP。虽然网际协议对于广域网很重要,但它包含了太多的开销,而这些开销在节点相互已知的封闭网络群集中是不必要的。节点之间可以使用直接内存访问 (DMA)来进行通讯,它类似于图形卡和其它外围设备在一台机器中的工作方式。因此横跨群集,可以通过任何节点上的任何处理器直接访问分布式共享内存。 同样也可以使用低开销的消息传递系统,在节点之间进行通信。消息传递接口 (MPI) 是并行群集系统间消息传递层的最常见实现。MPI 存在几种衍生版本,但在所有情况下,它为开发者访问并行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公共 API,这样开发者就不必手工解决如何在群集的节点之间分发代码段。 2、负载均衡群集 负载均衡群集为企业需求提供了更实用的系统。如名称所暗示的,负载均衡群集使负载可以在计算机群集中尽可能平均地分摊处理。负载通常包括应用程序处理负载和网络流量负载。这样的系统非常适合向使用同一组应用程序的大量用户提供服务。每个节点都可以承担一定的处理负载,并且可以实现处理负载在节点之间的动态分配,以实现负载均衡。对于网络流量负载,当网络服务程序接受了太多入网流量,以致无法迅速处理,这时,网络流量就会发送给在其它节点上运行的网络服务程序。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个节点上不同的可用资源或网络的特殊环境来进行优化。 与科学计算集群一样,负载均衡群集也在多节点之间分发计算处理负载。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缺少跨节点运行的单并行程序。大多数情况下,负载均衡群集中的每个节点都是运行单独软件的独立系统。但是,不管是在节点之间进行直接通信,还是通过中央负载均衡服务器来控制每个节点的负载,在节点之间都有一种公共关系。通常,使用特定的算法来分发该负载。 网络流量负载均衡是一个过程,它检查到某个群集的入网流量,然后将流量分发到各个节点以进行适当处理。它最适合大型网络应用程序,如 Web 或 FTP 服务器。负载均衡网络应用服务要求群集软件检查每个节点的当前负载,并确定哪些节点可以接受新的作业。这最适合运行如数据分析等串行和批处理作业。那些系统还可以配置成关注某特定节点的硬件或操作系统功能,这样,群集中的节点就没有必要是一致的。 3、高可用性群集 可用性(availability)当集群中的一个系统发生故障时,集群软件迅速做出反映,将该系统的任务分配到集群中其它正在工作的系统上执行。 考虑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易错性,高可用性群集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群集的整体服务尽可能可用。如果高可用性群集中的主节点发生了故障,那么这段时间内将由次节点代替它。次节点通常是主节点的镜像,所以当它代替主节点时,它可以完全接管其身份,并且因此使系统环境对于用户是一致的。 高可用性 (HA)群集致力于使服务器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响应速度尽可能快。它们经常利用在多台机器上运行的冗余节点和服务,用来相互跟踪。如果某个节点失败,它的替补将在几秒钟或更短时间内接管它的职责。因此,对于用户而言,群集永远不会停机。 某些 HA 群集也可以维护节点间冗余应用程序。因此,用户的应用程序将继续运行,即使他或她使用的节点出了故障。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会在几秒之内迁移到另一个节点,而所有用户只会察觉到响应稍微慢了一点。但是,这种应用程序级冗余要求将软件设计成具有群集意识的,并且知道节点失败时应该做什么。 HA 群集也可以执行负载均衡,但通常主服务器运行作业,而系统使辅助服务器保持闲置。辅助服务器通常是主服务器操作系统设置的镜像,尽管硬件本身稍有不同。辅助节点对主服务器进行活动监控或心跳观察,以查看它是否仍在运行。如果心跳计时器没有接收到主服务器的响应,则辅助节点将接管网络和系统身份。 在群集的这三种基本类型之间,经常会发生混合与交杂。可以发现高可用性群集也可以在其节点之间均衡用户负载。同样,也可以从要编写应用程序的群集中找到一个并行群集,它可以在节点之间执行负载均衡。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集群类别的划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 四、集群的教育科研应用 1、 科学群集与并行计算 科学集群是并行计算的基础,在科研领域,如:天气预报,核试验模拟等领域,科学集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为科学集群涉及为解决特定的问题而设计的应用程序,需要有一定的学科背景知识,所以这里不作具体介绍。 2、负载均衡群集的远程网络教育应用 对于教育应用来说,负载均衡集群是应用面最广,最有发展潜力的集群应用形式。 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网络教育系统的用户将成几何方式增长。由此而导致教育类网站的访问量大幅增长。由于教育网络资源很多是多媒体素材,包括音频、视频、动画等,这就会产生极大的网络流量负载以及额外的处理负载。 在这种情况下,单机的处理能力很快得到饱和,一种方案就是升级系统。升级系统的方法会导致服务器工作在降级模式下或服务器关机,对于客户来说,其效果和服务器遭受DOS攻击时的效果时一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网站在升级的过程中,比如(中国同学录),会不能访问或者有个提示:"系统升级中,请稍后再访问"。这个"稍后"的概念通常是半天左右;而大家也可以注意到,象google这样的网站,在比(中国同学录)的客户访问量上要大很多的情况下也几乎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google采用的是集群服务器。Google系统升级在后台进行的时候,其处理和IO负载被自动分发到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上,所以对于用户而言,几乎感觉不到在响应时间方面的差别。 另外一种方案就是添置新的服务器,但是在网络上,一台机器唯一的对应于一个IP地址,一个IP唯一的与一个域名绑定,客户需要在访问一个URL的时候得到相同的响应,而不是来自不同主机的不同响应。这就要求新添置的服务器和原有的服务器应该对外看起来就像一台服务器一样,而不是多台服务器。而这正是集群所产生的效果。 当教育网站的处理能力和IO能力超出单机的负载能力时,考虑性价比、运维成本、可靠性等多方面因素,集群技术就成为最佳的选择。下面给出一个集群技术在教育科研网中的应用实例。 五、实际应用方案举例 方案名称:宁波市教委教育与科研网络整体系统 按照宁波市教委的意见,要求在2010年基本上实现全市范围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使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与管理。依据宁波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增长趋势,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由此,教科网的构建成为整个目标的关键一环,其中包括了教育与科研网主干、教委办公系统、教委网上平台、网上学校、学习资源、内部E-MAIL等部分。而基于Turbolinux的整体教育解决方案以其出众的性价比、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出色的担当了这一重任。 1、项目背景 1999年宁波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3078所,在校生95。28万人,教职工5。72万人。是年,全市新增了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学校,使全市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总数达到11所,在校生超过3万人。全市共有11185名学生升入全日制高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4所。成人中专22所,在校生4。2万人,有普通中学326所,在校生25.12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习的比例为78。81%,据全省第一,普职招生比例保持在4.1:5.9,城区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小学1195所,在校生43.38万人。幼儿园2024所,在园幼儿15.05万人,幼儿园入园率达到93.64%。全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为100%。可以看到,宁波市的教育状况走到了全国领先的地步,而整个教育系统的上网也就提上了日程。 2、业务挑战 宁波教科网由于组成部分多,多功能需求也就比较复杂,大体包含以下部分。 2.1大容量电子邮件 根据规划,需要将市教委直属机关、宁波市区所有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电子信箱集中放在教育和科研网络中心的电子函件服务器中。因此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容量估计需要10万。而且,今后可以依据需要扩充。 2.2 LDPA; 为了保证整个网站的一致性和安全性,需要采用LDPA认证。 2.3支持Webmail: 为了方便使用,必须支持Webmail,用户只要使用浏览器就可以完成所有的邮件操作。 2.4 Web 宁波市教委网站市一个为全市3000所中小学提供网上服务的平台。该平台应该以方便使用为目标,各个中小学、教委机构通过注册用户自己的网上信息。网管中心负责整个网站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工作 2.5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教委办公信息系统的实现市整个教科网的应用软件实现的第一步,所以它不仅要在功能上能符合现在教委业务的需要,而且在整个体系结构上必须和以后要实现的学校办公系统,教委义务管理系统、学校业务管理系统之间有很好的接口。另外在市教委系统和各县(市。区)教委系统之间有较好的接口。 2.6 网上学校 包括课件、教师、学生、练习、答疑、讨论、点播、交互等多个部分 2.7 教育资源 包括各种音频、视频、文本、动画等资源 3. 项目实施 3.1 Web系统 通过Turbolinux server和turbo Cluster server构建Web Server集群。实现Web、FTP等服务的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方案。Web Server为Apache。对于基于BS结构的OA系统。可以通过此接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 3.2 数据库系统 通过Turbolinux DataServer+Oracle8i和TurboHA构建Database集群,提供高可用性的数据库方法,数据库为Oracle8i,通过TurboHA实现双击热备份功能。对于OA系统,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库服务 3.3 Mail系统 通过Turbolinux Server和TurboHA为Mail系统提供稳定的系统平台 3.4 OA系统 根据具体需求合作开发,使用Turbolinux DataServer +Oracle 8i 为开发工具,该软件提供构建复杂的网站的开发、部署、服务等全套方案。系统硬件平台采用基于intel至强处理器的服务器。 4. 效果评价 该系统构建已经完成,预期的功能都已经得到很好的实现。对于宁波教委的日常工作、网上教育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这只是整个教科网构建的第一步,而宁波市教委也正在大力推广应用Turbolinux教育解决方案的经验,争取早日实现全市全校网上教学的宏伟目标。 六、结束语 集群技术是一种通用的技术,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单机运算能力的不足、IO能力的不足、提高服务的可靠性、获得规模可扩展能力,降低整体方案的运维成本(运行、升级、维护成本)。只要在其他技术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或者虽然能够达到以上的目的,但是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采用集群技术。 科研领域一直是集群技术,特别是并行计算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但是对于教育领域来说,集群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即便在网络教育发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集群的教育应用也相当有限。我认为主要在于集群技术的教育应用还没有形成需求,对于当今绝大多数教育类网站,单机处理能力就可以满足其要求,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采用集群技术。前文中列举了宁波市的教育应用方案,并不是说宁波市的教育网络应用必须要集群技术来支持,只能说这是turbo linux的市场运营的一个成功案例。事实上,这个案例也是turbo linux推广其产品的经典案例之一。集群技术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应用需求,至少要在远程教育形成规模的情况下才可能真正出现。 教育科研论文: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科研改革的举措与经验 内容提要: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在政府支持、制度创新、评价机制,师资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先进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关键词:教育科研;中小学;经验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引领教师参加教育研究,推动“科研兴校”,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呼唤研究型教师和研究型学校的涌现,中小学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是急需探讨的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改革经验,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倡导教师参加科研 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教育科学化运动”(the Movement in Education Science)促使教师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育问题,人们也逐渐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斯腾豪斯呼吁“教师成为研究者”以后,美国教育界对教师的职能重新加以确定,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搬运工”,更重要的是最伟大的理论家和研究者。1960年-1970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贺拉斯曼——林肯”研究所的勒温 (lewin.k)、米勒(Mier.A)等人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帮助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引导教师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变化,及时获取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改善教学效果。这项研究取得很大的成功,发展成为“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再计划……”的教育行动模式,积极推动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研究,这种模式迅速在全美中小学流传开来。后来,欧美国家的教育管理者认识到,中小学教师应该在教育学术界的引领下从事研究,教育研究也应该从大学、实验室转移到中小教室和社区中去。 1985年,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制定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希望从1985年哈雷彗星接近地球到2061年再次接近地球时,能使美国科技教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确保美国科技超级大国的地位,这项计划覆盖全美范围内的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改革,“它是美国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项目,也是一个最早由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和中小学家长共同参与的校改项目。”作为实施该计划的一个措施,美国科学家委员会编著了《科学普及资源》(Resource for Science Literacy)、《科学普及设计》(Design for Science Literacy)等教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和进行课程改革等等;2002年美国通过了35年来联邦政府教育政策最为重大的改革:《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与此相应;美国教育部公布2002-2007年的教育部战略目标(Objevtives),其中战略目标二规定,“支持教师在基于研究的教学工作中获得专业发展”、“关注于基于研究的教学实践”、“为新教师开展基于研究的引导和咨询项目”。20世纪70年代,日本教育界针对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死板,教师满足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忽视教育科研的弊病,呼吁中小学重视教育研究。为此,日本《教育公务员特别法》明确规定:“教育公务员为完成其职责,必须不断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提高修养”。200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在“教育改革国民会议”通过2l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强调“加强对教育研究能力欠缺教师的严格管理(使之离开讲坛)”。英国在2002年教育法中,也对教师的教育研究提出要求,规定合格的教师必须“参与或完成制定的教学研究项目或培训课程。”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长M.N.康达科夫也认为,千百万中小学教师是补充教育家和学者队伍的重要源泉。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是整个教育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在《2000-2005年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中,要求政府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鼓励和支持,提高俄罗斯国民教育系统的国际威望。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制度化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趋向于规范化、制度化,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英、美国家中小学设立学科教学研究室、法国成立中小学教学研究委员会,学校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经费、人员等支持。日本在中小学成立单科性质的研究会,鼓励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学科开发、开展教学实验等等,探讨教学、学校发展的问题。此外,中小学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成立各种教育领域的研究组织,诸如成立学生生活指导研究委员会、现代化教学手段研究小组之类,教师分工研究课题,共同发表成果,日本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和评价体系中,进一步刺激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前苏联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也颇具特色,前苏联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要是校务委员会和教学方法委员会,《苏联普通教育学校暂行条例》强调中小学教育研究管理的规范化,“为了发展和完善教育过程,提高教师和指导者的职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应当成立教学法委员会,教学法委员会的职能之一是组织人员进修,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推广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校务委员会必须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责,“支持社会完善和发展青年教学和教育的主动精神、教师的创造性探索和实验性工作;确定学校与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合作社组织、自愿协会、创造协会以及国家和社会其他机构的合作途径,以便为学生多方面发展和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制定2010年俄罗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构想,进一步加强普通教育系统中教育机构与团体的科研、实验、设计管理与协调的机制,“落实普通教育系统中教育与科研工作方面的国家干部政策。” 1994年由美国国会审议通过,克林顿总统签署和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其中第九条规定教育部设立“教育研究和改进办公室”,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管理、推广和资助,提供教育研究培训项目,提高大多数美国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使之达到全国教育目标。另外,美国许多州、学区和学校建立独立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以外的地方教育理事会,在学区和学校科研管理上,地方学校理事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学校理事会的职责是加强教师科研管理、—提高中小学教师参加课程开发、设计的能力。此外,还承担师资培训、教育经费预算和学校改革等重大问题。 欧美国家非常注重校长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作用,德国认为校长必须是教育与教学专家。英国规定中学校长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领教师参与课程编制、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美国教育学者珊娜·斯蒂格鲍尔将美国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归结为三条:一是确定学校目标;二是组织教学工作,“即对教学提出要求,制定目标、研究方法,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三是领导改革,校长要学习如何创新,吸取对改革的意见,与教师合作开展校改实验,预测教师需求,给予教师满足。在《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中,教育部将通过ESEA的Tile II项目,鼓励发展创造性培训模式,提高中学校长的教育科研管理能力,支持现任校长的专业发展。 校长在学校管理和改革发展中扮演关键的角色,中小学校长在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中发挥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恰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兴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三、中小学教育研究加强与大学或其他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中心和焦点之一。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推动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蓬勃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1990年、1995年,霍姆斯小组发表了关于改革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新报告《明日之学校》(Tomorrow's School)和《明日之教育学院》 (Tomorrow's School Education),将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联合起来;《建立类似于医学行业中教学医院的专业发展学校》(简称PDS学校,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与中小学教学互相脱节的状况,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中小学与大学教育,研究机构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制、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强科研合作,整体提高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师素质,使新任教师和.成熟教师都能在教育研究方面得到进一步成长。PDS学校的创建,在中小学与大学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大学实习生、大学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的发展都带来了益处,是教师教育多方面“共赢的”好模式。目前,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正在建立PDS学校网络,并且为 PDS学校制定了一些条例以规范其健康发展。2000年,美国几乎每一个州都有1000多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小学成为教师科研和工作的共同体,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大学教授形成伙伴关系,共同有效地改革教学。 2001年日本政府实施教育新生计划,将教育改革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为了实现“学校变好、教育变样”的目标,日本政府加强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作,努力克服整齐划一的弊病,引进发展个性的教育体系,2002年日本通过修改的《学校教育法》,其中政府财政预算投入17亿日元,促进大学、学会、协会、研究机构与学校教学的合作,创造能使多样的个性和能力充分发展的教育体系。 20世纪70年代,英法等欧洲国家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的诟病,从学校需要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教研工作,强调大学、师范学院和其他教育机构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20世纪80年代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不断发展,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广泛接受和实施“以学校为中心”的大学与中小学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模式。 1989年,法国教育预测专家、巴黎诺儿马学派的著名教授费朗西斯科·瓦尼斯科博士在重要著作《七千万中小学生——学习的欧洲》一书中,设想未来五种教学模式,其中“学术型学校模式”倡导将大学学术型研究引进中小学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培养学者型的教师。目前英、法国家已经开始探索实验。 四、改革师资培训制度重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师范教育改革的高潮,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培养的开放性、多元化,更注重教师科研能力提高,是发达国家师资培训制度改革的重点。 美国国家教师职业委员会(NBPTS)是独立的、非赢利的组织,指导委员会包括州长、众议员、高级教育官员,以及社区组织和企业界代表,国家教师职业委员会提交五个核心建议,其中第四条是教师应系统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从经验中学习;第五条,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组织成员。1995年,北卡罗莱那州州长吉姆·汉特和国家教师职业委员会发起了国家教师资格证制度,专门颁发证书给有委员会认可的优秀教师,借以鼓励教师参加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克林顿政府专门拨款奖励,并提出10年内全国10万名教师获此殊荣,达到平均每所学校都有1名获得国家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 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项目“艾森豪威尔专业发展计划”,对各州和地方实行绩效拨款,推动师范教育改革,建立专业发展的高标准,提高教师质量,使之具有独立的教育科研能力。《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中要求提高教师和校长的素质,“我们将于各州、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各认证机构通力合作,极大地提高教师职前培养项目的质量。我们将推动开展情景阅读教学培训以及其他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法”。 美国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和学历水平,美国中小学教师一般都具有学士学位。哥伦比亚特区规定高书教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鼓励教师成为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和决策者。美国务州教育部门经常组织讲座和科研活动,不少学校对终身教师提供学术假期,促进教师参加进修活动。 2001年日本国会审议通过教育改革六项法案,其中以培养“教育专家”为目标,提高师资质量被列为教育改革的战略重点,日本文部科学省根据国会议案,进一步落实措施,改善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新的教师研修制度,加强教师的社会体验学习;实行优秀教师的表彰和加薪制度;加强对教育科研能力欠缺的教师的严格管理。从2001年起,日本教育研究生院实行教师休假研修制度,支持鼓励教师自发性的培训活动。日本教育科研机构遍布全国,都、道、府、县共建立近千个教育研究团体,中小学教师是这些团体的骨干。法国和意大利非常重视中学教师的教育学素养,法国要求中学教师获取教育学学士学位,意大利要求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一般是教育博士。 五、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科研成果必须物化生成实践,才能发挥应有效益。美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为 80%-85%,日本为60%-70%,西欧为50%-60%。美国非常重视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的直接推广和应用,这深受美国实用主义传统影响。美国中小学强调教育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杜威、布鲁纳、布卢姆等世界级的教育改革家都注重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推广,事实上“美国行为科学本身就比较发达,一批专家学者就用教育理论、心理理论,在中小学搞调查,做实验,提出新理论,于是就有一批学校、教师去推广和实验。”2000年美国教育部专门成立“教育研究和改进办公室”,负责开展和支持有关教育研究的活动;推广教育研究成果,为解决学校具体问题提供技术援助;收集、分析和传播教育情报服务资料。 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实施面向21世纪彩虹计划,努力构建适应新肘代的新型学校,培养人格丰富且有创造性的日本人。为此,日本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教育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改革实践,努力创造多样化和富有人性化的教育体系。此外,文部省积极鼓励教师将教育科研成果应用到相关学科进行教学实验和探索,日本当代数学教育家远山启所发明的“水道式数学教学实验模式”,在文部省的宣传和推广下,逐渐被日本中小学教育界接受,特别受到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青睐。 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运用到学校实践中去,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事实上,只有借助科学,学校才能改造教育与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所以,在面向21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热潮中,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将教育转化成有科学证据支持的领域。” 教育科研论文:浅谈构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科研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着力追求的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必先行。教育科研是兴校之本。以教育科研推进科研教育,是时展赋予我们的迫切要求。科研兴校,关键在教师,培养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保证。 角色转变二重奏,营造温馨科研氛围 朱永新教授说:“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科研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朱教授的话把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概括得更明确更清楚,那就是:校长要把引领教师走教育科研之路作为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为教师营造温馨的教育科研环境,让每一位教师愿意也乐意积极主动地投身教育科学研究,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转变,作为校长,也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进行角色转变,以引领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大显身手。 首先,校长要由指挥者变为服务者,校长不再坐在自己的交椅上居高临下,指手画脚,发号施令。校长必须亲临第一线,为第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服务,做教育科研的先行者,引领者。 其次,校长更多地是由领导者变为一名催化者,一名热情支持并积极践行教育科研的催化者。以催化者的身份代替领导者的身份,校长在教师面前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领导者,而是放下架子,走到教师中来的普通一员,与教师打成一片,带头学习,带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带头更新理念转变作风,带头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带头敞亮自我心扉,与教师心灵互动,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一个畅所欲言的互动氛围,一个争先恐后的探究氛围,一个温馨合作的科研氛围,让每一位教师积极主动地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真正催生教育科研成果的诞生,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校本培训三步走,认同践行科研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想让教师从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到快乐,就应该引导教师投入到教育研究中去。”“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教师即研究者”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科研兴校,既是每一位校长的办学思想与理念,也是每一位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引导教师投入到教育研究中去”,“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呢? 要从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人手,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而提高教师认识,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应当首推校本培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的做法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扶着走。以“什么是教育科研、为什么要开展教育科研”为主题开展校本培训,以贴近教师工作实际为出发点,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帮助教师认识教育科研的内涵、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领教师进入教育科研轨道。 在教师们对教育科研跃跃欲试的情况下,及时迈出第二步——引着走。以“如何开展教育科研”为主题,举办专家讲座、骨干教师示范课、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专题研究课、我的课改故事等系列校本培训,为教师提供科研范例,让他们在学习、模仿中逐步体会研究的方法,学会突破研究层垒,深入其中,享受工作和成长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针对课程实施中暴露的各种问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研讨,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坚持合作研究,创造一种互相合作、宽松、开放的氛围。 第三步——放开走。以“我爱教育科研”为主题,掀起全员参与教育科研热潮。我们开展了小组辩论赛、撰写反思日记、擂台式互动、同伴互助、校本研究日、教学开放周等校本培训活动,让教师把教育教学行为转化为规范的教育科学研究。通过校本培训,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开展教育科研对自身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开展教育科研绝不是空中楼阁或纸上谈兵,它必须牢牢地植根于教育土壤、教学实践之中,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人手,用理论指导实践,借实践充实理论,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校本培训,全体教师真正感受到了教育科研为自己打开了广阔的视野,体验到了教育科研的实用价值所在,呈现出从被动到主动的良好趋势,从原来的个体参与到后来的全员参与,一时间,教育科研蔚然成风。更喜人的是,教师们在科研中学会了积累,学会了反思,底气足了,悟性灵了,教学大气了,撰写的文章质量高了。做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已成了教师的共同追求! 创新管理四部曲,架起教师科研桥梁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如何把枯燥而无味的教学工作,转化为教师乐此不疲的科研工作,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科科有亮点”的良好科研氛围,笔者以为,作为校长必须摒弃老一套管理方法,创新管理形式,提高管理水平,从四个方面人手,为教师教育科研注入源头活水。 第一,创新管理思路:用人格力量感召教师科研。对教育科研的投入是一个校长最有远见的投入,校长只有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教育科研中,才能召唤广大教师志同道合、真心实意地走到一起来搞科研,才能和教师一起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科研的快乐。只有自己在科研上有所付出,才能对教师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使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一种源于学术的人格魅力。只有自己处处以科研为先导,才能让所有教师把时间和精力真正花在对科研的摸索和探究上,形成教育科研的源头活水。 第二,创新管理途径:用课题研究引导教师科研。校长应把发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来研究,要经常性地举办经过反复推敲、精心准备的教育科研报告会,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探讨教育科研方法,开展科研课题论证,撰写科研体会论文,带领教师徜徉在教育科研的幽径中,用课题研究唤起教师的科研冲动。 第三,创新管理作为:用身体力行推进教师科研。要办好一所学校很不容易,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发展要环境,校长要做营造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的先锋,做教师成长的促进者,做教师生活的知心人,让学校成为教师情感栖息的幸福港湾、事业进取的坚强后盾;校长要为教师投身科研提供牵引力量,促进教师学习,引导教师成功,努力营造出老年教师恋科研、中年教师爱科研、青年教师兴科研,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科科有亮点的良好环境,让学校成为教师事业成功的温馨家园。 第四,创新管理方法:用“主人公”意识督促教师科研。没有教育科研的冲动,视教育科研为没有多少实在意义的无用追求,也就没有主动的科研意识与行动。有些教师迫于学校的硬性科研规定,临时抱佛脚,突击赶论文,这是被动的科研,科研的奴隶。对此,我们开展了“我是科研主人公”活动,让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长期不间断性的科研活动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与提高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要求每个教师尝试新课程教学实验,探索新课改教学路子,摸索新课改教学方法,形成“我是科研主人公”共识,主动、能动地投身科研中。 引领教师走教育科研之路,是新课改赋予我们的时代重任,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可靠保证,教育科研为我校发展和教师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大批教师通过教育科研迅速成长起来了,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教育科研论文: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作用 摘要: 阶段性目标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基础,全面体现发展目标中所存在的具体阻碍因素以及促进因素,使科研工作整体发展目标准确性能够得到重要保障。从整体性目标管理方向性角度出发,近期目标管理以及中长期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为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作用,以确保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方向能够保持高度清晰化。针对价值性目标管理发展性,确保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发展方向更为明确,以此助力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全面发展。总之,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致力于对内在结构要素的深入挖掘,以此展现目标管理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及发展意义,从而为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方向提供正确指引。 关键词: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指向性研究 目标管理的中心是以发展目标为管理依据,展现管理工作发展的新突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针对阶段性管理思想的基础性,对管理目标进行明确划分,要求科研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紧密结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求,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以此达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针对性不断加强的根本目的[1]。从目标管理的基本价值层面分析,高等教育科研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较为广泛,能够体现出与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相互统一的价值思想,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向性更为清晰,提升科研工作的工作质量。 一、突出阶段性目标管理作用性,充分表达科研工作管理指标说明作用 1.体现目标管理阶段性思想,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宏观发展方向形成指向作用。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潜力的核心部分,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优势所在。从管理角度出发,目标管理关键是充分保障科研工作发展的持续性,以目标管理形成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方向的监督作用,其指向性功能较为具体。阶段性目标管理思想则是立足不同阶段发展目标进行针对性管理,为科研工作发展进程提供明确的发展标准,以此达到深化科研工作总体发展的最终目的[2]。阶段性目标管理作为整体目标管理的基本架构,管理思维及管理方向具有高度的明确性。通过阶段性目标管理能够对高等教育科研目标宏观管理方向产生相应的说明作用,以具体说明为基础,对科研工作管理本身形成高度的指向性依据。 2.阶段动态目标管理为根本,直接作用于高等教育科研宏观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阶段性目标管理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根本,是对科研工作阶段性发展目标及成果进行有效分析的重要依据。依据阶段性目标所具有的内在发展意义,进一步明确对科研领域、科研标准以及科研成果所提出的要求。根据目标发展总体要求,对阶段性目标管理的具体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充分验证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整体发展方向所具有的可行性价值。这一目标管理过程可以表现出阶段性目标管理的动态性,充分展现宏观目标发展的指向性作用,阶段性目标管理实质性效果也能够直接作用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整体效果之中,具有阶段性说明功能和阶段性方向指向功能[3]。 二、立足整体性目标管理方向性,全面表征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方向 1.明确科研工作宏观目标管理方向,全面展现科研管理工作实时发展动态。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针对学科内部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进行具体化探索,对学科基本架构及内部基本构成元素进行有针对性分析,促使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范围及深度能够得到层次性提升,提升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宏观发展目标角度出发,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这为高等教育科研领域的探索提供重要的方向性保障。针对目标管理对宏观目标构成因素进行具体化分析,以此对内部要素的作用性及方向性进行潜在研究,确保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方向性能够保持高度清晰。结合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动态,科学深化宏观目标管理中的作用性、价值性以及功能性要素,对满足当今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思想的具体元素进行系统探究,其中主要包括可持续性、生态化、标准化因素[4]。这些构成要素表现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路径,展现高等教育科研管理目标从一般延伸型发展朝着系统化层次型发展方向的转变,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宏观发展动态形成具体呈现作用,有助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方向更为准确,指向性更强。 2.结合科研工作近期目标管理出发点,确保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准确性提升。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近期目标带有一定的现实性色彩,能够初步体现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开展的具体思路及路径,是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基础所在。从近期目标管理的特征性角度来看,近期目标管理作为整体目标管理的初级阶段,所反映出的问题较为广泛,能够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可行性形成阶段性暗示。但从科研工作发展的本质层面出发,科研工作的开展往往具有较强的广泛性,针对学科研究领域内部的相关性,对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全面辐射。近期管理目标应针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兼容性进行具体深化,以此形成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初步发展思维。这既是有效落实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关键阶段,也是对科研工作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进行科学体现的重要管理阶段[5]。从这一方面可以充分总结出,高等教育科研近期目标管理作为整体宏观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及保障性特征,能够为科研工作发展目标的准确性不断增强提供坚实而有力的保障作用,满足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全面发展的切实需要。 3.追求科研工作中长期目标管理发展性,实现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核心是充分体现科研工作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持久性发展为目标管理的中心思想,对科研工作内容以及科研工作具体方向进行深化研究。针对科研工作中长期目标管理,对内部价值性因素、功能性因素以及作用性因素进行全面激发,从而得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方向及发展价值。这是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指向性的集中体现,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宏观发展方向保持相互统一。结合近期目标管理的基本特征,对广泛存在的科研管理问题以及科研工作重点、难点形成长久性目标规划,实现近期目标管理在中长期目标管理的直接作用,推动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重心保持高度准确[6]。立足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实质,对学科发展内部构成要素的可持续性以及发展性进行全面探索,对近期目标管理的可行性发展价值进行整理、综合、分析,实现中长期目标管理的指向性因素更为系统的目的,给予科研管理工作核心高度的方向性指明作用,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可持续发展思维形成有针对性的强化。 三、强调价值性目标管理发展性,具体展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发展空间 1.以实用性价值发展为目标管理出发点,提升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实用性功能。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核心是对实用性价值因素进行有效探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学科社会实用功能,为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这一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重心形成方向性的转移,针对科研领域内部的实用性价值因素进行系统开发,满足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性目标专一的根本要求。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实用性价值因素主要包含理论知识体系研究的实用性、实践教育体系社会应用性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性等三个部分[7]。就理论知识实用性而言,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针对学科内部知识体系的外部延展过程进行有效探索,就相关学科知识体系对本学科知识应用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来提升科研工作实用性功能。针对实践教育体系社会应用性,结合实践教育组织形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促进作用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此提升科研工作实用性价值。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性在科研工作目标管理中以社会人才需求方向为标准,对功能性发展进行具体探索,形成与社会经济、文化、人文领域发展相互适应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新研究,进而进一步升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指向性作用。 2.以目标价值深入探索为目标管理关键,强化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开展针对性。 目标价值体现出的是科研工作发展目标突破的根本表现。以价值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与目标、方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能够反映出阶段化发展的总体构思与切入方向。进一步深入探索目标价值,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形成相应的方向性指引作用。结合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新特点,强调科研领域对社会责任方向的全面加强,展现出高等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渗透,促使高等教育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应用学科专业领域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素质的同时,也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知心理形成重要影响。这是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得到具体深化与发展的根本表现,充分明确目标价值因素的主要构成部分,全面表达目标价值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推动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重心科学转移。这与高等教育发展形成相互吻合的趋势,并对科研工作领域纵深化发展产生无形的推动作用,目标管理本身所具有的指向性功能也同时得到有机强化,满足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对科研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 3.以作用价值深化分析为其内在发展要素,突出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社会性影响。 作用性价值主要表现在科研工作的开展对人才培养所发挥的具体作用这一基本方面,从价值性角度来说,学科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学科领域内部深化向社会性价值层面发展。高等教育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是推动社会整体发展与进步的原动力,这不仅是当今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主体方向,还与时展进程保持一致[8]。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放眼人才社会实用性发展,充分体现学科内部架构的实践性功能,以社会实践元素的整合与分析为重点,全面加深科研领域研究深度,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本身与社会相关性的内在联系不断紧密,提升科研工作的时代性发展目标,以此达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以社会发展背景为载体,以社会性因素、条件为重要补充,形成目标管理与时代人才需求方向保持统一的根本性原则。这无疑是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性、管理指向性不断增强的具体表征,展现出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时代社会之间融合性的不断提升,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宏观发展方向提供指向性因素,使目标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具体深化。 4.以功能价值综合分析为核心发展要求,助力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 功能价值的综合分析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全面发展的核心,对科研管理工作开展方向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从目标管理层面出发,功能价值的深层次挖掘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服务功能价值的根本体现,从科研工作重心发展角度来看,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与时代教育之间保持相互适应,对人才社会发展提出更高的挑战。在目标管理过程中,着重对潜在功能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以此来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的针对性。二是对引导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对人才社会应用方向形成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进而实现科研工作时展新特征。这是高等教育科研目标管理方向得到有效延伸的具体表现,能够作用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之上。三是对发展功能进行全面升华,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能够立足长久发展目标,对科研领域、科研范围进行更为广阔的相关性探索,提升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创新性及突破性。这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所具有的发展性意义,为目标管理的明确性及创新性提供科学指向,达到时代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标准。 作者:陈宏伟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教育科研论文:技工院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 摘要: 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要通过搭建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平台,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创建科学研究基地,实现校内外实践教育的三位一体。在构建教研工作平台时,我们要注意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实现无缝拼接、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视线无缝拼接以及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的无缝拼接,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关键词: 技工院校;教研工作平台;教育科研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级企业广泛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更新,这也带动了一批高新产业项目茁壮成长,从而能够保证我国国民生产水平的稳步提高,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面对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出能够迎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成为了摆在广大技工院校教师面前的头等问题。而技工院校老师必须充分利用技工院校的教研水平,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增强专业科研能力,才能迎合日新月异的企业发展的用人需要。 一、技工院校教研工作平台的构建 在技工院校教研工作平台的构建中,必须充分迎合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水平的需要,系统构建以实验教学为中心,校内外实践教育为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 (一)搭建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平台 技工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技术人才,它侧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因此,倡导和构建实验教育为中心的教研工作平台对于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非常重要,也能让教师能够充分模拟用人企业的岗位需求,充分提高专业课程的专业技能培养,有利于教师将最新的教研成果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充分展示。而通过学院整体实验教学中心和专业综合实验室的搭建,可以充分加强技工院校各个专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学生对于各个学科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升实验中心的实验水平和教学水平。 (二)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实验教学中心的系统教学,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科的理论知识,教师也可以将教学成果进行充分的展示。而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以实践育人为目的的教学核心任务。技工院校可以和校园企业、校园研究所、校园实习基地等搭建实践教学基地,实现统筹规划、互惠互利,技工院校也可以和合作企业、合作院校、合作机构搭建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实现合作设置、资源共享。这样就可以充分实现教师的实践教学有的放矢,也能保证将教师科研成果做到最优化配置。 (三)创建科学研究基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推动技工院校教研工作的核心动力,技工院校通过搭建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研究中心,可以充分地实现与国家实验室、省部级各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研究基地的合作,将技工院校的科研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专业教育和科研能力能够紧密迎合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能够将国家的宏观政策进行及时引导,将国家科研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也能够通过国家各级科研实验室来带动教师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地将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教研能力,提高教师的学习水平和科研水平。 二、技工院校教研工作平台的手段 构建技工院校教研工作平台,可以充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其手段主要通过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作为教师教育科研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教学观念、创新模式、教研机制的创新和管理。 (一)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实现无缝拼接 在技工院校的教研平台构建过程中,可以实现教学手段与岗位需求的充分结合,可以满足教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充分黏合,也能够满足学生就业和教师科研的充分整合。通过搭建技工言笑教研工作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工作从实践教学出发,充分转向实践育人的终极目标,学校通过设立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可以促进广大教师将教育实践改革推向深入,也能够通过岗位实践改革,引导教师将教研反哺给教学,推动教学的实践化操作。 (二)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视线无缝拼接 在技工院校的教研平台构建过程中,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任务,其主要是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学校教学资源来教导学生专业技能知识,通过和企业技术人员的配合,来指导学生实践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协同努力,可以将教学工作推向专业技能培养,而教师通过参与到企业的教学实践,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的技术革新,了解最新的设备改造,从而建立起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沟通和互动,可以充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技术创新。 (三)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的无缝拼接 技工院校教研工作平台的核心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动手能力,通过实现技工院校的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车间的充分结合,可以将技工院校实训基地的理论专业性和企业生产车间的技术优越性进行充分地结合,实现校园和企业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将企业完整的生产流程引入到学校的实训基地,教师可以在实训基地担任学生导师的重任,做到教书育人,也可以在生产车间辅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做到实践育人,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可以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也为科研项目找准了方向,使得企业实训基地具有了自我更新的能力。 三、结语 切实提高技工人才的岗位水平和动手能力,是摆在广大技工院校教师面前的重任。通过技工院校教研工作平台,教师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岗位、技工人员和生产车间的衔接,满足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切实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作者;李静 单位:山东滨州市技术学院 教育科研论文: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探析 一、影响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因素 现阶段,影响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界因素,主要是学校因素的影响,部分学校对提升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不够重视,重点在于语文和数学学科,认为德育是副科,无需重视,对德育教师的要求也不高,开展好教学工作就可以,对其教育科研能力不关注,平常也极少组织德育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寻找课题进行科研。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因素,现阶段,在小学教育活动中,不少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而是其他学科教师在负责,对教育科研能力重视程度一般,并且还需要负责其他学科的教学,能够用于教育科研的时间有限,很多教师都不愿意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教育科研中,没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重视的是如何开展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但是没有意识到教育科研课题也是来源于教学或生活,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来说意义重大。 二、提升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策略 1.转变小学德育教师的德育观念。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首先小学德育教师需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与坚定的德育教育理念。小学德育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之后,在具体的德育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德育素养与自我道德修养,真正的实现“教书育人”,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与价值。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素养时,需要注意自身的的教学过程,在传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在德育课堂上照本宣科,只是纯粹的讲解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状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这样的德育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下,强调小学德育教师应该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由于道德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能够体现,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生活教学,在生活中发现科研课题,然后开展科研活动,提升自身是教育德育能力。 2.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其德育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德育素质决定了教育科研能力的高低,并且关系到德育教学质量。虽然在教学大纲中要求学校重视德育教育,但是专业的德育教师并不是很充分,小学德育课程往往作为一门副科,其地位与语文、数学学科相比较低,并且有的德育课时还被其他学科所占用,教学效果一般。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需要拥有良好的德育专业素养,学校需要给德育教师设定一定的资格门槛,加强职前、之后培训,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让小学德育教师拥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教育科研课题,然后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课题的不断科研,逐渐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3.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反思能力。小学德育教师在培养和提升自身教育科研能力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因为很多科研课题都来源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并且贯穿于整个德育教学活动中。小学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反思,发现细节,总结教学不足和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然后可以和其他德育教师一起针对这些不足或问题组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为目的,重点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小学德育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宝贵的教育科研资源,通过课后的自我反思,不仅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还能够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三、总结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德育教师要重视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校应该给予配合,提升硬件设施,教师本身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意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反思,全方位、多方面的提升自身教育科研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马天野 单位:辽宁省阜蒙县教育局 教育科研论文:人本管理中教育科研管理论文 一、人本管理理念对推动学校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谓“人本管理”是将“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将组织内所有成员作为开发和服务的重要资源进行管理,其核心理念即尊重主体,关心个体,激发人的创造欲望,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人本管理兴起于二十世纪80年代,它的出现有效地将管理与人本进行了融合。随着教育科研管理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科研管理注重制度制定和执行,似乎将工作的主体剥离于工作之外,这种管理模式无形中抑制了被管理者的主动性和探索热情。因此,将人本管理理念引入教育科研管理,对于加速教育科研发展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人本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人本管理中“本”可以理解为“根本”、“本位”,即将人本身视作生产和管理的关键要素。就目前而言,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科研机构设置空缺,学校通常设置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等机构,却不设立教研处,没有相应的机构设置,自然缺乏专人的管理;二是教育科研管理不接地气,教育科研重点往往体现在撰写论文,上报创新成果上,与实际教学关系不大;三是教科研活动“含金量”低,教研活动多局限于制订计划、统一进度、优化教学设计,缺乏科研的理论和实践,缺少专业性的课题研究;四是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与教师绩效不能挂钩,导致教师课题研究积极性不高。纵观当前学校科研暴露出的这些问题,不难发现学校对教育科研的管理模式抑制了教师的参与热情,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创新能力和创新的持久性都得不到开发。因此,引进人本管理理念,将教育科研的地盘还给教师自己,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施展拳脚,是未来教育科研发展的唯一出路。 三、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教育科研管理中必须遵循一定的管理准则。 人本管理以人自身为管理核心,以促进个性发展为趋势,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因此,矫正以往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学校科研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准则:一是遵循个性化发展准则,学校在组织教师进行教育培训、资源配备、岗位调换过程中,必须以教师本人的意愿、能力及长远的发展作为管理的依据,应当允许教师在合理的范围内对自己的工作提出个性化的要求;二是遵循引导性管理原则,要求管理者放下“架子”,和所有的科研成员构建平等、友好的关系,用有效的引导代替死板的命令,协调并帮助教师完成研究目标;三是遵循环境创设准则,以人作为科研管理的主体的管理模式中,必须为科研人员配备设备、空间、设施等优良的物质条件,从而促进教育科研的顺利进展;四是遵循高素质管理准则,为了实现高水平的人本管理,管理者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挖掘科研人员内在潜力,协调好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 四、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中的人本管理可以满足教师更高层次的需求。 人本管理理念下的教育科研人员主要是教师,教师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具有极强的职业特点,在保证他们必要的物质生活基础上,他们更需要精神的满足。教师这个职业被社会赋予了太多的光环,在这些光环的笼罩下,他们更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而教育科研工作可以说是一种能力的展示,是超越日常工作,更高层次工作能力的展示。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管理者充分尊重教师的研究成果,在研究中互相探讨,彼此欣赏,在满足教师精神需求的同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从而迸发出更强大的科研动力。 五、结语 总之,作为管理者必须认真揣摩教师的心理需求,积极营造教育科研空间,创造教育科研环境,点燃教师的科研热情,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将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王洪军 刘庆胜 单位:扶余市新站乡中心小学 教育科研论文: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需要政策支持 1.经费支持 没有科研经费的投入,将会严重制约教师教育科研的开展。但地方教育行政部分的经费投入会受当地经济水平的制约,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多渠道筹集资金。除上层拨款外,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行政优势,鼓励企业及个人对教师教育科研进行资金捐助。 2.培训支持 在教育科研的培训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有能力请某一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培训,还可以联系教育科研部门、高校教师为其答疑解惑,在提供教育科研培训所必需的设备和场地的情况下,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带薪外出学习的机会,这有利于助推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 3.教师资源调配 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繁重,部分中小学存在教师缺编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对教师而言无疑是有心无力。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日常工作量,尽力为其减压,保证教育科研开展的时间,以保障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总之,对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要在教育管理者与决策者角色上呈现一定的前瞻性,要能认识到教育科研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具有着推动本地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又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教育科研工作,加强领导,从各方面为教育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教师教育科研提供正确的政策指导,确保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需要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主要体现在科研部门对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我国教育科研机构的全面建立与发展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的,可以说这些机构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适应了当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与运营为当地的教育科学事业的繁荣提供了教育决策与咨询,提供了改进教学的相关意见与建议,从而使其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教育科研力量。教育科研部门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机构,集聚了大量的专业研究人才,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吸引力和凝聚力,并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教育科研部门的核心工作是教育科学研究和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并以此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它的主攻方向是多出高质量的教育研究成果,并为当地的教育发展与改革服务。教育科研部门尤其是地方教育科研部门,与学校之间有密切的合作与联系,不仅是在教育科研部门的研究上,也体现在学校科研研究对其的需求上。因此,教育科研部门应该与学校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沟通关系,明确一线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的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瓶颈,凭借自己的人员优势和研究优势,为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到中小学进行专题讲座,举办学术研讨会、科研咨询会,以各种培训班、讲座等形式为一线教师答疑解惑,提高其科研能力。教育科研部门的专业研究人员具有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研究方法素养,视野比较开阔,信息量比较大,而以实践知识见长的一线教师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运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二者可以在合作研究中共同进步。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需要自我发展 本文所讲的自我发展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科研部门及制度等的完善。教师教育科研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幸福指数,同时,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学校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场所,教师所进行的一切教育科研活动都需要学校为其创造与提供必要的条件。事实证明,教育科研机构的完善、教育科研制度的规范、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有针对性的教育科研培训和有效的教育科研评价都是保证科研顺利开展的基石。 1.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完善 教育科研机构对于确保教师教育科研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设置,可以是校教研室(组)—教研组和课题组(实验组)的教育科研机构,也可以是学校教科室—学校评审组—课题组等其它形式的教育科研组织管理体系。无论学校采用哪一种教育科研机构形式,都必须要充分发挥其功能。教育科研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选择哪种适合本校的组织管理系统,都应注重并充分发挥其管理权限。 (1)课题的管理。 “课题管理里包括课题规划、立项论证、过程监督与管理、课题的鉴定与评价和课题的应用与推广等几方面,还包括对科研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工作的管理”。 (2)队伍的管理。 教师科研队伍管理包括对参与教育科研人员的基本信息及其配备情况、对参与教育科研的人员的培训与指导等方面的管理。在管理中,要合理调配教师资源,既不对日常教学活动造成影响,又有利于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 (3)经费的管理。 科研经费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教育科研机构要对经费进行合理分配,使每一分钱都花得物超所值。 2.制定规范的教育科研制度 只靠学校成立的专门教育科研机构来进行教育科研的管理是不够的,对教育科研的管理需要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同时发挥作用。所谓无形的手即是指规范的教育科研制度,“明文规定是教育科研正常、有效进行的强大后盾”,因此,规范、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教育科研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教育科研制度的建立要经过调查、分析、试行、修正和实施五个阶段。调查和分析是教育科研机构对本校及本校师生等具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分析本校进行教育科研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确定有意愿、有能力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队伍,并制定出适合本校教育科研的制度体系。试行、修正和实施是对已制定出的制度进行修正和再实施的一个过程,最终目的是拿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为教师所接受的管理制度。“一套科研管理制度,应包括课题申报立项、经费管理、成果评审和奖励等”。教育科研制度一旦制定并开始执行,就应发挥其约束、制约的作用,以更好地保证科研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3.创设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有助于激发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意愿能力,有利于推动教育科研积极开展。繁重的日常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活动,使教师处于巨大的压力场域之中,而教育科研是在此基础上的额外工作量,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因此,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尽量减少教育科研给教师带来的额外压力。 (1)关心教师。 关心教师疾苦,尽力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基本问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对解决教师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提出了要求,而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基本问题是其进行教育科研的前提条件。 (2)合理配置。 合理调配教师资源,保证教师教育科研的充足时间。减少教师在规定教学任务之外的额外工作量,保证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时间和精力,进而保证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果。 (3)拓展资源。 为教师提供进行教育科研的尽量多的信息:包括图书资料、电子资源、专家指导等。教育科研的开展是建立在已有研究之上的,必须通过电子资源等了解该领域内最新的研究动态。同时,图书和专家指导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必不可少的条件。 4.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素养较低,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学校平时也有对教师进行培训,但是往往流于形式,对教师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究其原因,是学校提供的培训脱离教师实际,缺乏针对性。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正确的方法论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学校要对本校的教育科研教师队伍有清楚的了解,对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了如指掌,针对不同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培训,同时,培训内容要贴合教师实际,能够为教师所接受。 (1)注重理论知识培训。 一线教师的实践知识丰富,但是理论知识的缺乏必然影响其实践知识的提升,在教育科研中也是如此。理论知识必不可少,但是针对一线教师的培训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切合性,即进行培训的理论知识要有选择性、针对性。 (2)加强研究方法培训。 在培训时,要选择一线教师容易运用、易于操作的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等。同时,在研究方法的培训上还要注重对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全过程的培训,课题选择、研究方案设计、研究运作、资料收集与归纳及论文写作等。努力帮助教师尽快地掌握教育科研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 (3)明确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断地传授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和技能,教师本身的学习能力也很重要。教育科研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反思、再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信息的提取和对实践知识的反思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进而为教育科研的开展提供持续的发展源泉。 (4)拓展培训的途径与策略。 开展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学校自己组织的校本培训,可以请专家、学者进行培训,也可外出学习集中培训。培训方式的选择要因校而异,但必须秉持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切不可盲目而为,避免培训流于形式。 5.增加教育科研评价的有效性 对教育科研进行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价具有诊断、导向、激励、鉴定的功能,有效的评价可以调动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促进教育科研更好地开展。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主动性,在尊重评价客体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实施评价。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加强自评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加强对团队的区分性评价,降低对个人评价的区分度;对教师的科研成果按研究活动的类型和研究方式进行分类评价,如教育案例成果、课题论文著作成果等,要在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中突出教育科研能力指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中必要的一环,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最终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有效地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教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更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小学教育科研有别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和“中小学教师习惯性工作”,是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践情境问题的工作,强调情境性、创新性、遵循规律性和系统反思性。就学校自身而言,需要主动为教师搭建开展科研的平台,要多渠道、多模式、多元化地创造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外部保障。总之,教师的发展将促成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有效成长将促成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作者:杨会萍 单位:河南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科研论文: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论文 一、问题展示:学校场域中的实际 (一)管理制度上的执行性迷失 1.制度的一贯性一项好的管理制度是基于现实,经过几代人不断打磨而成的。随着人员变动,特别是校长和教科室主任的更换,学校原有的具有一定适应性和适用性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可能出现散失、断裂,也可能出现教育科研制度重建。但是,科研制度从提出到成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暂时性的制度必然有不完善性。而且校长、教师流动周期比较短(江苏的规定是6年)新的科研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善,人员又要变动,所以会出现执行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永远都是不完善的尴尬局面。 2.执行的有效性制度都是由人来执行的,指向的也是特定的人或人群。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在执行上有所建树,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人员的变动不仅给队伍建设带来了难度,而且对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执行提出了挑战。 3.调试的适应性制度是需要不断吐故纳新的,进行必要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调整,以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达到以制度的渐进发展保障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在承认制度的相对不完善性的同时,必须看到好的制度和相对比较差的制度在调试的力度和效度上的作为大有高下,频繁变动的制度在一定意义上阻滞了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二)管理文化认同上的价值性冲突 1.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认同度有差异重视和不重视是两个极端,其中还有几个层级的中间地带。比如,有一定自主创新的科研、按照上级要求做的科研、纯粹应付了事的科研,等等,表现出来的是不同的科研氛围、教师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校际差异。在教育科研价值的认同度上会有一定的差异甚至是差距,这取决于校长以及学校领导班子对于教育科研价值的认同,还有就是教育科研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贡献份额,总的来看,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和提升。 2.对教育科研操作的认同度有差异是真做科研还是假做科研,是重视过程还是重视结果,是个体科研还是群体科研,是探索研究还是印证研究,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在教育科研实践中表现出来。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科研群体会有不同的关照。 3.对教育科研评价的认同度有差异教育科研对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力是对教育科研评价的关键,怎样归因,体现了管理者的立场和价值观。要使教育科研有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力,就必须在对教学型和科研型教师的评价上找到平衡。评先评优、绩效考核中教育科研的占比是一个敏感而又现实的问题,不同的管理者、不同的学校之间在认识上和操作上不仅存在差异,差异度也可能相当悬殊。 二、原因分析:理性追问中的必然 (一)人力资源配置上对于科研力量的思考缺位 参与流动的教育工作者主要由三个群体构成,包括校长、骨干教师和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六年的教师。校长流动主要考虑破除“门户之见、视野狭窄、思想僵化、创造力下降以及经验主义和人际关系复杂化等一些消极因素”“为校长的成长提供新任务、新要求、新认识与新实践的机会和环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事业心,逼迫其产生出新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流动一定要考虑到学科问题,比如一个学校语文教师严重过剩、数学教师严重超额,都不利于发展,学科间的平衡一定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在考量的体系中没有教育科研的因素,没有将教育科研人员的均衡纳入其中,教育科研力量均衡就很难有保证。 (二)科研制度上对于科研文化的思维缺失 从教育行政在科研制度引导上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校科研文化发展的弊端看,宏观的科研制度不健全,笼统、大而化之的制度居多,落实的、有个性的制度少之又少;教育科研工作推进上主要还是以活动为主,呈现出的状态是有一阵没一阵,连续性较弱;教育科研交流机制不健全,各自为战的情况很普遍。教育科研发展缺乏教育行政的有力支撑和引导,致使低水平发展的情况普遍存在。加上一些地区应试教育横行于校园,科研文化建设事实上在应试文化的挤压之下生存空间极为狭小。 (三)评价政策上对于教科研绩效的思想缺席 这里的评价主要集中表现在对于学校的综合评估以及对于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上。以某地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为例,教育科研在150分的总分中占20分,反应出重视的程度偏低。学校的绩效考核中教育科研占比始终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教育行政的规定相当笼统,所以各校之间的做法差距较大。有些地方片面强调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严重窄化了绩效考核的本义,教育科研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急剧下降。校际间教育科研在绩效中的占比呈现出个体性大于整体性的不均衡态势。 三、路径探寻:方向沉思中的应然 (一)教育行政,在均衡上着力 1.均衡人力资源配置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抓手就是要破除“单位人”“学校人”的门第鸿沟,将教师变成“区域教育人”,实施义务教育师资“无校籍”管理制度。进行区域内教师流动,不仅要考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资源的均衡,也要关注学科之间的均衡,在此基础上将教育科研骨干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视点予以关注,以科研骨干力量的相对均衡保障区域内教育科研质量的均衡。 2.统筹评价制度改革科学设置教育评价的项目和权重,将教育科研工作列入考核细则,突显教育科研工作的地位,为教育科研发挥对教育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奠定基础。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评价体系中破除学生学业成绩“一家独大”的局面,为包括教育科研在内的其他工作争取适当的生存空间。 3.协调区域共同发展教育科研工作区域间的不均衡性是一定的,这就和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保证所有学校、所有学生发展的完全一致是一个道理。但是不断缩小差距,在制度设定的框架内均衡配置资源是可以做和能够做的。区域内的教育科研不仅要在均衡配置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确立动态均衡的理念,在发展中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摒弃“削峰填谷”式的庸俗均衡做法,在为学校注入强大前进动力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实现动态、追逐、高位的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管理概念,也就是发动的主体在行政,特别是直接领导的教育行政。立足于教育科研管理的视点,教育行政在均衡发展上有很大的可作为空间。 (二)学校层面,在优化上着手 1.打造研究文化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扁平发展,更不是矮化发展,需要在均衡理念指导下的自发、自为、自省式的文化发展。站在学校的角度必须要在打造科研文化上下功夫,倡导全员研究、草根研究和全方位研究,让研究成为校园中最亮丽的风景。教育科研在学校中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植根于全体教师的心中才能够实现,将研究寄希望于少数科研骨干(包括校长)是不正常,甚至很危险。因为,研究的目的除了达成研究本体目标以外,更重要的是培训师资,达成全体教师的个体、个性发展。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为了实践、在实践中、改造实践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三个着力点。立足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教育科研的生命,也是草根研究的本义。唯有打造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科研文化,才能使教育科研工作存续并新生。 2.协调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在立项的时候就要准确定位,属于重大研究、学校整体研究的要列入单位立项范畴,而个体研究、局部研究的则要列入个人立项范畴。当人员流动的时候,对这两类课题要有不同的要求,单位立项课题不能随主持人流动而带走,个人立项课题可以由课题主持人带到新学校继续研究。这里比较复杂的是校长主持的单位立项课题,当校长流动时课题的归属就会出现矛盾:带到新的学校,研究的基础条件发生变化,原来设定的实验因子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留在原来学校,新任校长的研究旨趣不一定与该课题相符,由其它学校流动过来的校长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要破解这个难题,主要是在课题立项的时候关注校本,将学校主课题定位在学校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层面,这样,不管作为课题主持人的校长流动到哪里,学校仍然坚持既定的研究方向不变,通俗地说就是“换人不换车”。 3.培养研究梯队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是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在均衡化背景和教师流动的现实状况下,固化的研究队伍结构肯定是要被打破的,但不是说教育科研队伍就进入无序、散乱的状态,而是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建立结构、打破结构、优化结构。具体说,就是要在教育科研人员队伍上有“几手”准备,既要有“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也要有在一线“冲锋陷阵”的科研骨干,更要有“时刻准备着”的骨干预备队和群体性科研队伍。 (三)教师个体,在发展上着眼 1.精炼研究意识教师身处教育教学一线,火热的教育生活应该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舞台,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广大教师的追求。在平凡但不平淡的教育现实场景中潜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形成观察教育、审视教育的心理动因。对于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形成随时随地、对任何事物都进行教育思考的习惯。 2.锤炼研究能力研究重在过程,重在对行动的思考和改进。中小学教师要加强自我反思,对已经解决了的、悬而未决的、实难解决的问题都可以进行反思。借助反思的工具,分析情境、主体、事件,找出问题症结,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这样的过程就是在建构自己的实践性教育,也是培养教师个体实践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 3.提炼研究成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视野也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研究更是极具个体色彩且有偏颇、片面的可能,同伴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予以审视,不仅看清教育的场景,还将教育者纳入观察与思考的范围,有利于更加客观、公正地省察,从而推进研究成果的客观化。校内外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价和指导,针对教育场域内的现象作高屋建瓴的阐释,可以为成果形成把准方向、提供动力。.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重点在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难点在学校科研文化的打造和教师个体科研素养的提升,最终指向教育科研质量的提升。 作者:邵付国 单位:如东县马塘小学 教育科研论文: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 知识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也是一种管理思维,是一种人性化、行进的管理模式。随着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引起关注,“塑料花”“假科研”等现象受到了教育机构的广泛重视。利用行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对知识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良。 关键词: 教育科研管理;知识管理;高级中学 当前中小学教育机构各方面工作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科研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是教学机构发展空间和办学特色的直接反应,优化并且完善科研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学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知识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以人为本 知识管理工作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中小学教育机构需要深刻认识到尊重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尊重教职人员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积极面对教职人员在个体能力以及独立价格等方面的差异,深入挖掘教职人员的工作潜能,充分激发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好人力资源整合工作,认真分析每一位教职人员的工作特点,依据教职人员在科研工作与知识领域两个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知识管理手段,最大程度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研质量。提高知识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公开知识管理方案,使其他教职人员能够顺利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避免出现科研资源流失或闲置现象。知识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正向激励的促进作用,密切关注在科研工作中勇于创新、成果卓越的教职人员在教职员队伍中的积极作用。改善教职人员的科研氛围,协调发展科研教育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具有科学的人才观和管理理念,认真贯彻“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管理理念,信任教职人员,尊重教职人员的科研成果。 (二)重视知识共享与创新 知识管理工作需求管理者用知识共享的有关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知识共享主要分为知识存储、知识交流与知识传播三个方面的内容。所共享的知识根据存在形式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种类,显性知识具有固定专题与课题,所含有的信息与知识已经经过系统的分类与整理,体现出结构化、编码化两方面的特征,信息内容易于识别与共享。与之相对的隐性知识识别难度较大,无法直接共享,通过归纳与编码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是知识管理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知识创新分为知识创造和知识筛选两个过程,知识筛选即通过总结归纳将不符合实际运用需要的知识排除于知识管理体系之外,为知识创新与知识更新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显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一过程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即知识创造过程。应该明确,创造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论是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不断促进知识的更新与创造是知识管理工作目标的集中体现。知识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知识方面的内容,合理制定科研项目。 二、知识管理运用于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创新 知识管理是有效促进教育创新的主要方法之一。新形势下,知识创新与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本质上是知识的竞争,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创新的支持,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了促进教育创新的重要动力, (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需要知识管理 学习型组织是符合人性的、扁平的、有机的科研形式,这种科研形式能够有效激发教职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教育改革工作要求教育科研单位要排除基层制管理的干扰,优化学习型组织的人员结构,最大程度挖掘小组人员的创新能力。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需要采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小组人员通过知识的利用、共享与创新加强内部知识交流,促进组内人员的共同进步。 (三)融入知识管理的教育科研管理具有优越性 知识管理视野下高中学校教育科研既要达成预期的科研成果,也要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教职人员的个体多层次、多角度地实现知识的创新、共享与获取,有利于科研团队和教职人员共同进行与发展。 三、知识管理运用于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高中学校中层管理部门通常是由校长直接领导,承担、指导、管理、组织教育科研部门的主要工作,教育科研部门具有评价职能、推广职能、研究职能、培训职能、管理职能,教育科研人员从研究项目的工作实际和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新的信息资源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科研实施计划,完善奖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科学管理教育科研课题,将教职人员编制成学习型小组,开展教育理论与学习教育理论讲座等。利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将学习型组织与教育科研机构的实践目标统一起来,教职人员的编组形式要尽量体现出弹性化、扁平化的特点,不定期调整小组的科研项目。 (二)完善运行机制 在课题管理方面,知识管理人员需要详细制定课题管理工作的有关条例,包含课题的经费、立项、申报、过程管理,以及研究成果的奖励、推广以及评比等。知识管理视野下的课题管理要以深入开发人力资源为工作重点。利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能够对课题是的推广、评比、研究以及申报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制约与规范,同时也能够通过科学化与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提高研究课题的实践性与研究价值。在教科室管理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制定良好的运行机制,使科研管理更加规范化。目前的高中学校教育科研办公室属于学校的中层管理机构,在校长或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对学校教育科研开展组织、管理、指导等工作。而这种管理方式不符合全知识管理理论在管理效率方面的要求,知识管理论理认为,学习型组织需要采用弹性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因此,科研管理部门、业务职能部门、科研领导小组、学校校长都应该加入到学习小组的协调工作中来。教科室除了要完成课题管理方面的工作之外,还应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进修工作与研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教师科研队伍建设机制 科研项目的有序进行与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科研队伍建设机制的支持,教职人员是科研项目与科研工作的主体,科研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的质量。完善科研队伍建设机制、提高科研队伍建设质量是发展学校科研工作的必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显性知识的交流、共享与生产,改善科研工作环境氛围,提高科研工作质量。因此,严格遵循知识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从教职人员的实际需要和发展水平出发,利用教职人员现有的精力、时间与知识储备,分阶段地、有目标地发展和培养复古队伍,着眼于长期,促进教职人员与科研队伍的发展。 四、结束语 完善并改进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从根本上降低学生们的学习负担。科学、合理地运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在教育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科研工作的具体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改良学习型组织的结构与人员编制,将教职人员的进修工作与评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知识的创新与共享,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作者:黄文杰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研论文: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建构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显著标志。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必然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实现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是实现教育信息化乃至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教育科学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要素结构 教育科研管理模式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结构相对稳定的现代管理形态和功能体系。体系的构成和管理机制的运作是其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要素结构及各个要素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优化其要素结构进而改进其功能状态,是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逻辑起点。 1.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 管理,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管理者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和协调人们的活动,有效地达到共同目标所进行的各种职能活动。信息化管理,则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通过信息手段调控人们的行动方向、行为方式和资源条件配给,实现期待结果的高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从根本上讲,对目标的达成度无疑是人为干预的结果。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也是一样,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工作系统的整体运行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操控来完成的。信息化科研管理的实施者,即管理者,是当然的行为主体。宏观层次上,除了教育科研行政决策者外,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以组织形态呈现的各级教育科研所等专门教育科研机构,包括常设的同级规划管理办公机构;另一个方面是指各级科研和规划机构中负有管理职责的领导和具有管理职能的人员。具体到相关业务部门和基层学校等单位层次,内设的科研处室和承担科研任务的领导、教师本人,都负有相应的科研管理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包括需要对教育科研工作自我管理的实践者在内,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各个科研管理和操作层面人员的总体,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即是各级教育科研组织机构和研究人员管理工作的总和。 2.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受体。 所谓信息受体,相对于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而言,也就是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的对象。换而言之,也就是教育科研管理的对象。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受体,可以是上级管理职能覆盖下的相关研究部门和学校等基层单位,也可以是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团队和个人。教育科研管理的对象和任务决定了管理信息的指向和流向,信息受体方面群体和个体的业务素质与政策解读能力,决定了他们对来自管理主体的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同时也影响着科研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和科研行为的质量水平。由于所处的教育科研管理层次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教育科研管理的主体可能转变为管理信息的受体,接受来自上级的工作指令和要求;或者同时上传下达,在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双重任务。 3.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实践载体。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的教育科研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育科研管理的办公自动化。有关教育科研的各种工作计划、指令,甚至科研理念、思路等管理因素,主要都是管理者经过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借助于一定的信息介质和网络通道传播下达的;有关方面和个人的申报、汇报等教育科研工作信息也是通过同样的渠道和方式上传和反馈的。媒体介质记录和显示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网络通道运载和传递教育科研管理信息。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实施的主体与科研管理信息的受体之间的动作联系,是通过包括纸质文件在内的多种媒体和网络传输实现的。因此,承载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的媒体介质和网络系统都可以看作是我们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现实载体。正是由于教育科研管理信息主体、受体和载体这些基本要素的共同存在和相互作用,才使我们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成为可能。 二、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 所谓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就是在教育科研总体目标下,一定的管理要素经过结构关系调整,并与相关信息资源系统整合,进而形成的功能稳定的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作为教育科研管理者,特别是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无论处于哪一级管理层面,进行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整体架构,基本上都要从理论模型、功能模块、实践模式三个方面着手。 1.管理体系理论模型的设计。 作为一个理论模型,实质上它是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它既应该是先进的教育科研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反映,同时也应该有长期的教育科研管理实践的经验基础。各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框架构想,应该充分体现作为各级教育科研管理层次,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域内整个教育科研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设想和整体思路,并且在形态结构上作出相应的描述,形成一定的理论模型。我们姑且可以这样描述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形态:即,以本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功能平台”为核心,以包括学校一级的各级教育科研网络为基础,以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的科研网站为基点,分层整合各地信息资源网(电网)和组织机构网(人网),整体建构社会化管理体系与信息化管理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内外接应的立体化交互式的现代教育科研管理系统。以省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例,建设新型教育科研管理网络体系,要实现包括家庭个人网在内的至少五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网络并形成互动。各级信息化平台,上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网、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网,下设市(州)和县(区)子平台,末端连接学校网,终端为课题承担者(包括教育研究人员)、评审专家、培训指导专家工作窗口等。五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网络是桌面式与层级式管理相结合的。信息网络主要是“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教育科研网站”等设施。但在“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应专门设计市(州)级和县(区)级桌面式平台,即在管理系统中设有市(州)和县(区)子系统空间。市(州)和县(区)可同时像各级管理部门一样,对不需要各级审批性的工作在“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科研网”上进行管理;需要层级审批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逐级传达审批和反馈,信息可同时进入各级空间。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2.管理体系功能模块的打造。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作用水平,是通过网络系统内各级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来体现的。各级信息管理平台交互作用的总和构成了诸如各级的最高级别的管理体系的整体功能。由此,驻留在各级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系统,便可划分出不同的功能虚拟区位。定位于其中的相对独立的动态程序窗口台面和静态资源信息库存,当然分别具有了特定的功能属性,一般我们也称之为“子平台”。之所以称其为平台,就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个网块或内存,而是因为它们都是以网块或内存为核心的人力、物力形成的操作环境。这些功能模块是管理体系发挥作用的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着力开发和打造的重要部位。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模块主要是指不同信息环境下的各种功能平台。包括技术平台、组织平台、资源平台、规划平台、课题平台、成果平台、协作平台、学术平台、培训平台、通讯平台等等。支持操作环境形成和运行的软件平台是核心模块———管理数据库。数据库通过各级科研网站的链接,为教育科研用户提供服务。教育科研网站是开放的信息、联络通讯、对话互动的网络系统,而教育科研管信息网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专业的管理网,既是一个科研管理的办公系统,也是一个信息资源数据库和通讯联络网络系统。各级教育科研网站或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中心一级的信息技术操作系统,是总体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对外运行在互联网上,对内与管理单位的局域网连接,实现管理系统、通讯系统、数据系统与终端应用的联机互动。它可以根据教育科研管理的特点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保存,实现科研管理数据资源的收集和积累,为大家提供资源共享的信息条件,形成一个从基本的数据库检索直至专业咨询、决策服务的完整的科研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3.管理体系实践模式的运作。 理论上的各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各个功能模块数据系统的支持下,完全可以投入运行;但在具体的实践上,则必须按照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对管理体系的操作程序、运行规则和用户权限进行统一管理和有效规范。尤其是要建立体系内部的动态改进机制,对各个核心模块的现实功能不断加以改善,以确保各级教育科研管理体系带动各级教育科研层次协调运作,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正常运转,从而推动教育科研管理的逐步深化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各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实施实践中,最根本的因素不是信息技术,而是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和管理的“人”。只有人的管理智慧和管理才能转化成为有效的管理行为,信息化的管理条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推动信息化管理体系实践模式的运行,必须紧紧抓住人力资源和组织机能这两个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并以此为动力,加强网络平台的技术性建设,全方位打造新型的多功能的教育科研管理网络,统筹教育科研管理内容,有效开发利用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实现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技术互动和对科研活动的科学调控。技术性平台建设是科研管理体系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技术平台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技术手段上,通过技术手段创造了一个延伸人的能力的操作桌面,代替人的许多复杂劳动,也就是实行信息化的工作方式。信息化工作方式就是设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先进的教育科研管理的方式,强调实践性应用设计和在信息化思想指导下的管理设计。传统管理因为理念和手段的限制,习惯于不分内容的层级管理方式,忙碌在收收发发抄抄写写和电话通知中,工作效率低下,跟不上教育科研发展的需要。桌面式管理与层级式管理结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实践,达到了基于“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科研网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管理实践的成功跨越。在信息化的教育科研管理体系框架内,也可以看作四种网络并存。即虚拟网、信息网、现实网和氛围网四网互动。现实网络、虚拟网络、信息网络和氛围网络四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现实网络主要是各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与专家组织,以桌面式管理与层级式管理的关系为依托形成的紧密的现实联系;虚拟网络是以专家网上评审等各种虚拟办公功能、不同层次的专家以及科研骨干数据库为基础的科研协助力量,随时通过不形式和方式协助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的远程协作;信息网络是以资源库间信息通道和组织机构间通讯设施为载体的技术关联;氛围网只不过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质是创造一种环境,形成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建设、信息化管理政策机制建设、信息化管理文化建设、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意识形态,达成的一种共识,形成的一种风气,呈现的一种局面。 三、结语 信息化管理实践表明,现实的教育科研管理内容,已开始由传统的关注课题的注录与整理等具体工作,转变为关注规划设计和人与机的有效对接,关注管理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和。传统管理因具体事务性的内容十分繁杂,诸如登记、造册、制表、建档、存放等等,事务性工作数不胜数。在工作内容设计上常常被迫分配很大精力和很多时间来应对事务性工作。科学规划和课题指南等超前性、方向性、引导性的工作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实施信息化管理,科研管理部门要用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时间关注实施思想性工作,做好规划,把握方向,引导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研究,设计有效政策机制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的科研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社会成本,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新型教育科研管理网络与经过统筹并科学调控的教育科研管理内容的融合,形成了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新体系,为教育科学研究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现代环境和相当有力的保证。 作者:张延华 单位: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教育科研论文: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分析 一、影响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因素 现阶段,影响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界因素,主要是学校因素的影响,部分学校对提升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不够重视,重点在于语文和数学学科,认为德育是副科,无需重视,对德育教师的要求也不高,开展好教学工作就可以,对其教育科研能力不关注,平常也极少组织德育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寻找课题进行科研。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因素,现阶段,在小学教育活动中,不少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而是其他学科教师在负责,对教育科研能力重视程度一般,并且还需要负责其他学科的教学,能够用于教育科研的时间有限,很多教师都不愿意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教育科研中,没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重视的是如何开展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但是没有意识到教育科研课题也是来源于教学或生活,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来说意义重大。 二、提升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策略 1.转变小学德育教师的德育观念 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首先小学德育教师需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与坚定的德育教育理念。小学德育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之后,在具体的德育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德育素养与自我道德修养,真正的实现“教书育人”,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与价值。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素养时,需要注意自身的的教学过程,在传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在德育课堂上照本宣科,只是纯粹的讲解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状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这样的德育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下,强调小学德育教师应该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由于道德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能够体现,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生活教学,在生活中发现科研课题,然后开展科研活动,提升自身是教育德育能力。 2.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其德育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德育素质决定了教育科研能力的高低,并且关系到德育教学质量。虽然在教学大纲中要求学校重视德育教育,但是专业的德育教师并不是很充分,小学德育课程往往作为一门副科,其地位与语文、数学学科相比较低,并且有的德育课时还被其他学科所占用,教学效果一般。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需要拥有良好的德育专业素养,学校需要给德育教师设定一定的资格门槛,加强职前、之后培训,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让小学德育教师拥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教育科研课题,然后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课题的不断科研,逐渐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3.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反思能力 小学德育教师在培养和提升自身教育科研能力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因为很多科研课题都来源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并且贯穿于整个德育教学活动中。小学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反思,发现细节,总结教学不足和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然后可以和其他德育教师一起针对这些不足或问题组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为目的,重点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小学德育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宝贵的教育科研资源,通过课后的自我反思,不仅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还能够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三、总结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德育教师要重视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校应该给予配合,提升硬件设施,教师本身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意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反思,全方位、多方面的提升自身教育科研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马天野 单位:辽宁省阜蒙县教育局 教育科研论文:地方教育科研分析 一、反思两个问题,讲求科学性 在教育如何科学发展,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方面,重点应该反思2009年和钱学森先后对教育事业发展形势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两个重大问题。一是总理指出的“两个不适应”的问题,即:“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二是钱学森提出的“我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质问。我们一定要结合甘肃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深刻反思和研究,并且得出相应的结论,深层次地总结教育发展成功的经验,实事求是地寻找差距及其问题的症结和原因所在。 二、总结两个成效,把握系统性 一是系统梳理和总结“十一五”期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成绩。重点是要研究发挥五年规划的作用情况,彻底克服规划不如变化、规划与年度工作安排相脱节,克服总结工作时把规划当作成果等现象。对不可预测性的因素,如国家投资政策的变化、超越五年规划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应该非常清晰地梳理完成了多少指标?没有完成多少指标?新增加了多少建设项目等三个方面的情况。二是系统梳理和总结“十一五”期间全省教育科研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成绩。 三、分析两个问题,力求深刻性 一是全面深入地分析全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深刻查找教育事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全面深入地分析全省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历史遗留问题,深刻查找教育科研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科研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其主观和客观方面的根源,准确把握存在的差距和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四、研制两个规划,体现前瞻性 一是认真研究“十二五”期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方向、总目标和重点领域及2020年之前的中长期规划。二是认真研究制订“十二五”期间全省教育科学研究的大方向、总目标和重点领域。核心是解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规划统筹和衔接问题。 五、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跟踪研究 (一)要汲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三个教训 一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不到位,尚未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和水平,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成长档案和学业质量评价机制,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搞了形式,走了过场,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三是义务教育教育课程改革出现政府缺位。由于缺乏素质教育的针对性手段,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实行免费政策的前提下,省上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地方课程难以进入学校课堂,学校课程开发普遍滞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定课时被其它课程占用,难以形成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两个体系,导致了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和学校特色出现空缺。应该把明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的职责和权限,作为实施新课改的前提条件,重点解决学校实验室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以及音乐、美术、英语、体育专业配齐专业教师两个问题。 (二)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优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以及普通高中教育战略地位问题的研究普通高中教育骨干教师出现退休高峰期,流失严重,现有骨干教师流向不合理,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今年要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中考制度改革、会考制度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高考决定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成败,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对课程的顶层设计要依靠高层次专家,通过课程改革,培养一批自己的专家队伍。高起点领会和把握课程改革目标,加强对课程改革过程的统筹,以科研引领课程改革的全过程。 六、加强教科研能力建设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使教育科研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站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最前沿,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核心是由传统的教育理念向现代教育理念转变,由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转变,可以总结推广兰州市提出的“教育科研工作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区域教育发展、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单纯的教学研究向教研、科研并举转变;由单纯的为教学服务向为教学和教育决策并重转变;由‘学校请我做’向‘我指导学校做’转变”的思路,处理好从学习者的角度研究问题与从教育者的角度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手段,与时俱进。建议今年组织、筹备、召开甘肃教育科研创新机制工作会议或者研讨会,邀请国家和发达省份教育科研知名专家指导。明确提出新时期科研奋斗目标,量化规定单位和个人近期和年度重点科研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在此基础上,应该实实在在地采取和落实以下改革措施。 第一,完成观念更新转变,重新进行定位,确立立足于为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科研理念。制定实施《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规程》,重新确定教育科研的职能、责任、权限和功能,科研成果的转化的量化标准。要把教育科研工作上升到各级政府的决策和管理层面,加大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研究起草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对教育科研要重新定位,从体制机制改革、增加人员编制,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等方面制定新的政策和措施。 第二,理顺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实现与各项服务工作相对接和相协调的运行机制,符合和满足学校和教师指导服务的需要。 第三,率先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全员实行竞争上岗,全员实行聘任制度,分流缺乏研究能力的富余人员。 第四,规范统一全省教育科研机构名称,争取机构升格,实现独立会计和法人的副县级以上事业单位。培育各市州教科所的特长和优势学科,继续办好各市州的教育工作研究刊物,适时召开刊物交流研讨活动。建立与各市州教育科研机构联动机制,发挥整体优势,发掘、提升以“质量立校”的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创建特色学校,总结和培育具有甘肃特色的名校、名师、名学科和名校长群体,重视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在全省推广,并推向全国,产生甘肃教育品牌效应。 第五,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定期到中外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交流经验,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扩大甘肃教育的影响力。 第六,引入和建立教育科研课题项目广泛的竞争机制,向全国公开、开放教育科研课题。 第七,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目标责任、保障措施、奖罚制度。实施科研能力建设工程,提升科研实力目标,建立实现责任、目标、保障、成果、转化一体化的责任机制。 第八,建立科研成果量化指标,省上每年规定10大教育科研课题和项目,每年必须申报承担2~5项国家重点课题,每年在国家级教育核心刊物上发表5~10篇科研、学术论文。 七、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 (一)开展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课题的研究按照郝远副省长的要求,教科所从现在开始建立职业教育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承担政策制定、调查研究、学科建设、专业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二)开展关于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家法规明文规定的专项教育的课题研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社会、生活和自我的了解,促进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等,国家有关部委近年来分别下发了在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健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人口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防艾滋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廉洁教育、影视教育等12项专题性的教育,并提出了一定的课时及教学的要求,这些专题教育涵盖了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涉及的层面很多,在实践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学校开展专项教育情况很不平衡。所以说,教育科研部门应组织和带领一线教师和相关专门人员,积极开展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并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推进。 (三)积极参与《甘肃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研制工作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已经三年了,但是,甘肃省的实施细则尚未制订出台,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律的时效性。省教育厅已经着手起草《甘肃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具体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需要发挥全省教育科研部门的作用,省教科所应指定专人负责,组织专门力量,积极参与并尽快完成基本法律文本的起草任务。(四)着手开展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问题的研究要结合甘肃的实际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和出台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贯彻意见和落实措施。 八、加快完成“建设西部教育强省”课题研究,回答“五个模糊”问题 第一,明确回答学校教育在什么阶段教什么,哪些知识和技能是有科学依据的最有价值而且是终身受益的东西,学生必须系统地学深学透的学业量化标准;哪些方面的知识是可以掌握了解一般性的基本常识等问题。 第二,明确回答教师的专业标准,每门学科的教师教到什么程度,教师具备怎样的专业标准,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等问题。 第三,明确回答课程改革以后,学生的负担重了还是轻了等问题,课程设置的深浅要明确顶级与底线,确定学生学业任务的科学标准,寻找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重点因素等问题。 第四,明确回答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教学中如何形成各自的优势和体系,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怎样发展等问题。 第五,为政府提供考核评价教育工作的第二项衡量指标,即除了升学率指标之外,将标准化学校建设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年度教育工作的刚性指标。因为,由于现有一部分学校达不到实施新课程的办学条件和标准,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一些必须在室内外开设的课程,无法开齐、开足、开好。因此,需要回答和界定教育系统的有限责任问题,对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逻辑排序,搞清楚哪些事是甘肃自身能解决的个性问题;哪些是教育部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哪些是需要各级政府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教育行政部门能解决的问题等。 九、加强教育科研系统自身建设 教育科学研究系统要找准立足的位置,提高研究的层次,提升研究成果的档次。首先,要树立甘肃科研精神,注重振兴精气神———教育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学问,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科带头人,形成优势和合力,发挥团队作用。其次,端正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心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强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其三,做到适度超前———把握基础教育阶段性特征,增强研究问题的敏锐性和时效性。其四,树立自主研究的权威性———要注重自主研究,扩大自主权。其五,紧密同行———要克服被动完成任务的现状,力求与决策实现良性互动,研究课题要注重连续性和良性循环。其六,有为有位———切实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和质量,既要注重研究教学层面的问题,强化专业指导,创新探索教学质量和学业质量的评价模式和机制,也要参与研究决策层面的问题,增强说服力、影响力,力求有独到见解,真知灼见。其七,争创优秀团队———要重视培养教科研骨干人才,为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创造条件,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环境,逐步建立老中青各具优势的人才梯队。 总之,要发扬“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切不可坐而论道,要立即行动起来,逐项研究破解,按照“一年有一个新的变化,五年有一个大的变化”的目标,努力开创甘肃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景观类论文: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 摘要:指出了园林景观在提升房地产价值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以广东地区为例,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期为开发更为优质的园林景观工程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 1 引言 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11681.01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4%,增幅比上年提高30.7%;商品房销售额11442.80亿元,增长35.2%,增幅比三季度回落4.4%,比上年提高40.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28.6%和43.2%,分别比上年提高36.1%和50.1%。可见,广东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竞争非常激励,那么如何提升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成了开发商们的共同心愿。为此,景观房产应运而生。景观房产是一种房与景混搭的房产开发模式,其具有分组团开发、景观占地超过30%及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等特点。为了实现景观房产的价值最大化,笔者结合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浅析地产类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以供参考。 2 地产园林景观的设计 目前,我国房地产景观建设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而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工程设计不当。据此,笔者主要从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角度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 2.1 优化整体布局 房地产公司应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评审由设计单位提交的园林景观工程深化方案,注意突出评审的侧重点:①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比如功能分区、项目布局规划等;②综合考虑建筑造型和地形地貌等情况;③景观路线的分级处理与布局;④软景植物与硬景的比例;⑤景点分布的主次之分;⑥景观的均好性,即:楼宇的方位、朝向及环境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布局上保证景观的均好性可优化景观的整体布局。 2.2 从经济性角度优化设计方案 房地产园林景观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满足业主的需求来提升房产的价值,其中房地产公司更看重的是景观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应从经济性角度权衡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最大限度地选用本土材料,以降低材料成本和突出地域特征;②坚持整体设计的原则,适度选用高档材料,以保证材料的合理使用;③坚持控制使用的原则,控制天然石材与木材的使用,以免造成生态破坏及降低房产的性价比,对此,可选用塑木等材料来实现同等的功能与视觉效果,以实现降低维护成本和遵守生态规律的目的。 2.3 提高设计与概念的结合度 针对房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概念不得相互脱节,同时房地产公司在评审工程设计方案时,应重视植物配置与园林景观等方面的设计:①生态概念是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概念,一般称之为生态设计。在植物配置设计时,应根据场地的自然特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按美学原则配置的植物群落虽然满足大众对自然的普遍认知,但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因为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的更迭具有一定的规律,而按美学原则选择和配置植物时,一些植物难免会慢慢衰落,亦或为了维护这一造景效果,需投入更大的养护成本。总之,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对生态主义的应用不得浮于概念或表面上,而应通过协调自然过程与人为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之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②在设计园林建筑等硬质景观要素时,应注重美观与功能的紧密结合,以突出城市居住景观环境的人性化特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设计师却过度追求表面的美观,而未将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考虑其中。需要强调的是,地产景观的服务对象为小区人群,则景观设计在满足观赏功能的同时,还应满足小区居民对其空间的参观要求,具体做到人与景观的互动。另外,在地产景观设计时,应尽量满足小区居民对景观的使用要求,而不应过度承担文化宣传的责任。 3 地产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 针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房地产公司的技术部门应按要求组织专业的工程师对其进行审查,注意在这一审查过程中,首先应从成本角度对施工图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以往经验表明,地产景观施工图一般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小区人行道的基层设计用厚300的C30标号混凝土,这一设计无疑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园林景观会用到给水、排污、雨水、消防、暖气及强弱电等管线,因此在对这一类工事进行审查时,应重点检查交叉部位的布置及建筑与管线的找坡情况,同时注意检查管线设置是否会对周边功能区的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等。总之,审查施工图是房产景观施工之前的必要步骤,理应加以重视。 房产景观的品质是设计与施工的综合体现,因此加强对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非常重要。据此,笔者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 3.1 施工准备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首先要熟悉施工图,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然后再据此选择景观施工单位,并组织技术人员对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 3.2 健全材料验收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在材料上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材料的种类较多,②苗木的成活率难以保证,因此应严控材料质量的验收,这是保证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房地产公司应针对不同种类的景观材料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验收制度,以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3.3 执行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控的保证。目前,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制度逐渐走向完善,受此影响,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也在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继而推动了工程施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并最终提高了房产的价值。 3.4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房产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事,其中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保证这一工事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①组织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比如在管理人员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以提高每一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②组织开展园林养护技术培训,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及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③密切施工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联系,以便管理人员准确把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从而为建设优质的园林景观提供保障条件。 3.5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013年8月,笔者有幸担任了《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一期)项目园林景观及小市政工程》项目总工,该项目建设单位为国旅(三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对工程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其施工难点主要有景区内建筑物密度大、景观区域分散、河道穿插、多家施工单位同时交叉施工等。为了顺利成功的做好本工程,进行合理的施工统筹安排部署,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使用大量大型机械辅助施工,将施工范围划分六个区域施工,采用分区、多点同时施工的办法展开流水性作业。 该工程在施工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施工技术,总结新的施工工艺,应用新的施工材料,包括以下几点。 (1)应用树根伤口处理和防腐促根技术,土球挖好以后,对切断的根系伤口施用杀菌防腐的药剂防止伤口感染腐烂,同时在栽植前施用促进根系再生的促根激素,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尽快使根系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2)应用土壤透气技术,用特制的透气渗灌管,在土球放入树穴之后盘在土球周围,管头露出地面,这样既可透气,还可接上供水管,直接地供给根系水分; (3)应用营养液滴注技术,在大树移植初期,用类似给人打吊针的方式向树干的韧皮部缓慢地滴注营养液,利用非根系吸收的方式向大树补充一定的营养和刺激生长的其他物质,对大树的恢复和成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应用生物有机肥作为有机肥料,该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根系生长、保水保肥等特殊功效。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顺利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其完成效果充分体现了设计意图,实现了高品位、高要求及精致的项目定位,达到了园林景观与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及完美融合。 4 结语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年开发商也不断追求园林的品质,来满足人们对住房需求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景观房产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许多楼盘通过打造优质园林景观来提升档次。换而言之,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价格上和市场需求度上明显占有优势。比如,深圳优质的园林景观楼盘比一个普通的园林景观楼盘售价普遍高出1000~2000元/m2,可见,园林景观建设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意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景观房产行业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上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客观因素,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和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房地产的品质和价值。 景观类论文: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以顺应时展潮流为基础、以人才需求为切入点、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高校职业教育特征为核心对景观规划类专业开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基础内容。在这类专业教学中,要结合专业自身特色,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精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本文结合我国景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简单阐述了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点,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景观规划;技术人才;高校;人才培养;工程;艺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周边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景观规划设计水平日趋成熟,并在逐步趋于完善。因此,景观规划行业对专业化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这给高校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贡献,我们也有必要对已有专业内容以及教学理念进行整合,在强调专业基础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化教学新思路、深化改革力度。 一、景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景观规划专业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时至今日我国景观规划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景观规划专业,以缓解该类市场人才的需求量,当前景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学校现状以及教学认识的差异影响,而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目前,我国开设景观规划专业的院校主要包含有:林业院校、建筑院校、艺术院校以及一些综合性的大学。 1、景观规划专业内涵 景观规划本身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内容,它不仅涉及到许多建筑知识、艺术知识和一些专业性内容,还具备独具特色的内容体系,如土工学、地质学以及美学等内容。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学校性质的不同,景观规划专业的设计也不尽相同,专业侧重点、名称以及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在多数院校景观规划专业的设置中,往往都是按照本院校擅长专业为指导开展的,但由于院校教学特色、侧重点的不同造成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林学院景观规划专业的教学,它通常都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园林植物的种植、栽培以及配合等方面,注重景观规划工作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景观内容。建筑学院的景观规划专业又是以景观建筑作为整个教学主体,重在分析建筑结构对景观的影响,并将整体环境布局作为重点。由此可见,我国不同性质的院校所培养出的景观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技能差异也很大。 2、缺乏课程设置标准 面对上述种种情况,国内有关教育工作者已经提出了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计标准要求,明确指出在教学中不管是对建筑院校、林业院校、艺术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的景观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应该采用一种统一、系统的标准来开展课程,要做到课程布局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式统一以及核心课件统一的标准化要求,这也是目前景观规划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工作中,虽然这一问题被业界重视,但时至今日仍然未曾产生一套系统、规范的标准化专业体系。 3、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目前的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就连最基本的景观规划专业名称也不够统一。在林业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通常称为风景园林,建筑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则叫风景建筑,艺术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又叫环境艺术设计等。这些不同的名称所采用的课程标准也不尽相同,这给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选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各自为政局面十分明显。 二、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点 在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强化对市场人才需求的正确认识,要顺应时展潮流的需要并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景观规划专业的自身特色,做到从专业定位角度去分析,从而有针对、有目的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1、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对于一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而言,开设特色专业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的品牌所在,它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对用人单位对学校技术人才的选择有着指导作用,更让学校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培育特色专业决定着学校综合发展进程,也关系到学生的生存。高职学院应面向市场培育特色专业,创建品牌。在当前景观规划专业激烈竞争的形势下,高校应明确自身专业的定位,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景观规划行业高技术应用职业能力为主线,努力办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特色,以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环境建设的需要。高校只有精心构建景观规划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和培养方案,不断调整拓宽专业方向,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彰显自身特色。 2、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好专业定位 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只有将“市场跟从”变为“市场导向”、“就业引领”,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找准位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化教育特色,才能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建立一定的地位,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优化专业结构 进入“十二五”,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和消费情况有两个转变:一是就业已经实现了由供方市场向需方市场的转变;二是教育消费市场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我们应把握这种变化趋势,优化专业结构。具体而言,加强专业群的培养,以龙头专业为依托,将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相结合,宽口径结合多个专业方向,积极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从国内高职景观规划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国内高职景观规划教育存在把景观规划专业提升为专业教学的问题,结果造成专业划分过细、专业知识面狭窄、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较差。根据我国城乡环境建设需要,以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将景观规划专业分为景观规划、景观绿化、景观工程监理、景观建筑等专业方向,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4、深化改革措施 4.1、根据行业市场调查的需要,围绕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由文化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方向技能三大模块组成的景观规划专业的技能训练项目体系。其中文化素质和专业基本技能为景观规划专业的必修技能,专业方向技能则根据各专业方向的需要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应有相应的专业方向技能。 4.2、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培养行业生产需要的一线技术应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应该坚持将动手实践和认知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必须牢固树立的观点。 三、结束语 高职景观规划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工程一线的,因而景观规划职业教育应结合工程实践,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加强对学生景观规划相关知识、素养的积累与培养,让学生明白专业的相关内容以及本专业所需要的相关背景知识。 景观类论文: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 [摘 要] 绿色是国内目前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各地城市建设本色,它的应用受到国内各大城市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且将其作为城市环境改善的主要措施。在目前城市建设中,以景观规划为基础,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开展工作势在必行,这也给相关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景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景观规划类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构建要点,仅供有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景观规划;技术人才;培养;绿色;互动机制 根据国内相关政府部门颁布的数据得出,我国每年竣工的房屋建筑总面积高达20多亿平米,而在这些建筑面积中绿地建设严重不足,景观规划规范制度欠缺。在如此庞大的建筑市场下,景观规划事业必然得到长足发展,社会对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也会更近一步提升。基于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做好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并就其互动机制的构建工作做简单探讨。 一、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在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新时期,景观建设与研究领域得到大范围扩展,各种研究新内容、新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接受。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景观规划类专业,并拓展了行业需求的固有观念及其他概念,同时由于我国目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关注,很多工程建设单位都将工作重点只放在提高景观规划与设计水平上,这也给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但受到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和教育机制的限制,我国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法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景观设计人才培养 景观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都将其作为一个美丽而又难以阐述的概念,也就是我国过去教学中一直所说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在教学中,地理学家通常都将景观作为一个现代化科学名词,也在其中列入了学校教学当中,并逐渐形成了一类新型专业。在景观设计规划专业中,整个学科都是围绕着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以及管理等方面开展的,它是建立在自然学科和艺术学科基础上形成的,工作中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与利用,也就是通过土地作为主体进行一切改造活动。因此,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要将建筑专业知识、市政学科知识、环境艺术等有序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各种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技术人才。 2、景观规划专业人才需求 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广场建设项目中景观规划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景观规划的人才需求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的追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得景观规划施工、绿化养护和花卉苗木生产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 3、景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国内景观规划专业的教学普遍采用了校内实践基地为依托,以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新策略,这种四位一体的教学新方法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将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综合起来,使得人才培养工作仅仅依靠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符合了当今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目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钻研的素质,让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学生日后就业机会,并形成学生特色鲜明的规划思路。 4、专兼结合教学新方法的应用 在过去教学工作中,景观规划教学工作者通过多种不同途径以及措施积极鼓励并且推动教师队伍的进步,并逐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学新思路,且在这种教学策略下还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多方位的教学服务体系,鼓励并且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企业内部实训与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景观规划专业的学生学习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且有效的落实了我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要求,并且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经济能现代化景观规划技能人才。 二、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建设要点 景观规划是我国当前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础所在。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作为一个全新学科,它的教学重点在于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和新颖化的方式表达有关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对景观规划知识的认可与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构建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势在必行,也是未来教学工作的重点所在。 1、构建内涵 一般来讲,培养机制就是在培养过程中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关的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人才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内在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依赖于人才培养的特定组织机构――高等学校,同时也受其培养环境――“政府”、“社会”、“企事业”的影响。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就是政府、高校、企事业社会市场诸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互动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构建要点 2.1、紧跟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但仍离不开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指导、监督;同时高级专门人才的就业、创业与国家的宏观发展、市场调控、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密不可分,三者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才更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高校,特别是有优势教师、教学资源的艺术类高校,必须结合人才市场需求,调整好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市场又快又好地培养出景观规划工作中紧缺的人才。 2.2、科学合理整合资源,优化人才的知识能力构成 学校多年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多层面的改革与实践。由于高新技术在景观设计工作发展中介入的层面不断拓宽,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及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人才培养中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相关各专业的综合分析和资料处理能力,为多学科协同解决重大生态问题提供保障。 2.3、创新开放式实践互动平台,构建人才培养层次性实践互动机制 在教师们景观规划建设科研项目以及相关景观设计信息化管理实践中,我们充分意识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层次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这主要包括:基础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初步的创业能力体验等等。 三、结束语 如果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的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如何培养人才”着眼于建设高效的人才培养互动平台的问题,那么“培养得怎么样”就是景观规划专业有关高校人才质量评价的问题,三者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探索培养平台中的互动机制,提升景观技术人才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景观类论文:艾比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特征研究 摘要 将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按照不同植被覆盖分为6类景观,以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定量测定土壤中盐分离子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类景观土壤盐分含量,水域景观含盐量最高,草地景观含盐量最低;6类景观土壤盐分离子含量中,Cl-含量最高,K+、Na+次之。 关键词 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特征 干旱区荒漠化过程中,最敏感、影响最强烈和变化最显著的地段是边缘带,其对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反应迅速且幅度巨大。在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干旱区比其他地区更加敏感,具有“指示”和“预警”的意义。也是进行全球变化及区域响应研究的关键区。因此,对湿地边缘带土壤的研究意义重大[1]。 艾比湖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之一,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湿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最低洼地和水盐汇集中心[2]。土壤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特殊的水文条件和植被条件下,湿地土壤有着独特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不同于一般陆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功能,这些性质和功能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和演替有着重要意义。王勇辉、郭双双等人针对艾比湖地区的土壤盐分做过许多研究[3-4],吉力力・阿不都外力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部艾比湖地区盐尘的扩散和堆积进行观测和取样,分析了艾比湖周边盐漠区盐尘的时空分布规律、活动特点和危害强度[5]。本文以艾比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综合应用土壤地理学、分析化学、统计学等研究手段分析了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盐分分布特征,从而了解艾比湖湿地边缘带的土壤盐分分布情况,以期为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沙化研究及土壤盐渍化的治理提供依据。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艾比湖湿地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准噶尔盆地西部最低洼地和水盐的汇集中心,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降水90.9 mm,蒸发量高达3 790 mm。年日照时数约2 800 h,温度在-36.4~42.2 ℃之间。主要地貌为湖泊沼泽、低山丘陵、冲洪积平原和湖积平原等,土壤类型属水成土、盐碱土和荒漠土等土纲。植被也由此形成旱生、超旱生、盐生、沙生等多种植物群落[6]。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本研究采用GPS定位技术,依据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景观分布特征,采集不同景观类型下26个土壤样点,共148个土样,同时对采样点周围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人类活动情况等要素进行描述,并获取采样点坐标(图1)。每个土壤剖面采集6层,分别为0~5、5~20、20~40、40~60 cm。采样时间为2014年8月。 1.2.2 样品处理与分析。野外采回的土样经过风干、磨细、过筛处理后,装入自封袋并标明采集地点、土样编号之后备用。土样在实验室自然风干后,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茬、石粒、砖块等杂质),将风干磨碎土壤过1 mm筛,取10 g土样与50 g蒸馏水(水土比5∶1)混合,经过振荡和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土壤盐分的测定。总盐采用质量法测定;HCO3-、CO32-采用双指示剂中和法;Cl-采用硝酸银滴定法;SO42-采用容量法;Ca2+、Mg2+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K+、Na+用差减法计算求得。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制图,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研究区地处干旱荒漠区湖泊湿地,景观类型包括人类活动景观和部分自然景观,分类以湿地边缘带植被为景观标志,同时也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考虑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状况,将研究区分为灌木林、水域、草地、芦苇湿地、棉田、裸地6个景观类型。其中灌木林景观包括以柽柳梭梭为主的灌木和覆盖有盐节木、盐穗木、黑枸杞的少量灌丛;水域景观是被湖水覆盖的区域;将罗布麻、盐穗木、猪毛草、骆驼刺、花花柴、盐节木、猪毛草等草本植物大量生长的区域划分为草地景观;芦苇湿地是大面积长有芦苇的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区域;棉田景观包括新庄五队棉花地、蘑菇滩七队棉花地和九十团棉花地;几乎零植被覆盖的戈壁裸地和基本被砾石覆盖的戈壁划分为裸地景观(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分布 依据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景观单元构成,将研究区景观划分为6种类型,分别是棉田景观、裸地景观、灌木林景观、芦苇湿地、草地景观和水域景观,由于采样点的选取并非均匀,因此对这6类景观的土壤盐分总量做标准差,从而得出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占总盐含量的比例图(图2)。可以看出,水域景观的土壤盐分含量最大,占总盐量的50.7%;灌木林景观的土壤含盐量居第2位,比例为12.1%;芦苇湿地景观占到总盐量的10.4%;棉田景观和裸地景观的含盐量居第3位,均为9.5%;草地景观的含盐量最小,占总盐量的7.8%。 2.2 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分析 6类景观类型的阴阳离子中,灌木林景观中各盐分离子的含量为Cl- K+、Na+ SO42- CO32- HCO3- Ca2+ Mg2+;水域景观中各盐分离子的含量:Cl- K+、Na+ HCO3- SO42- CO32- Ca2+ Mg2+;草地景观中,各盐分离子含量大小为Cl- K+、Na+ SO42- HCO3- Ca2+ Mg2+ CO32-;芦苇湿地景观中,各盐分离子含量大小为Cl- K+、Na+ SO42- HCO3- Ca2+ CO32- Mg2+;棉田景观中,各盐分离子含量为Cl- K+、Na+ HCO3- CO32- Ca2+ SO42- Mg2+;裸地景观中盐分离子含量的大小关系为Cl- K+、Na+ SO42- HCO3- Mg2+ CO32- Ca2+。由图3可知,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离子中,Cl-含量最高,K+、Na+次之,灌木林景观土壤盐分离子中CO32-和HCO3-含量基本相等,水域景观中SO42-和HCO3-的含量相差不大,Mg2+含量最少,为0.36 g/kg,草地景观中CO32-和Mg2+含量最少,SO42-和HCO3-含量持平,裸地景观中,Ca2+和CO32-含量基本相等,裸地景观中Ca2+含量最低,草地景观中CO3-含量最低。 2.3 土壤盐分离子在不同景观中的分布 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在各类景观类型中,CO32-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景观 裸地 水域 棉田 草地;HCO3-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草地 芦苇湿地 棉田 水域 裸地;Mg2+含量为芦苇湿地 灌木林景观 草地景观 水域景观 棉田景观 裸地景观;Cl-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景观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棉田景观 水域景观;Ca2+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棉田景观 水域景观;K+、Na+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棉田景观 水域景观;SO42-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景观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水域景观 棉田景观。从图4可以看出:Cl-和Ca2+以及K+、Na+的含量在各景观土壤中体现为一致性;在芦苇湿地景观中Mg2+含量最高。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的土壤含盐量:水域景观 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 棉田和裸地景观 草地景观。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离子分布情况:Cl-含量最高,K+、Na+次之。各土壤盐分离子在各景观中分布情况:灌木林景观中Cl-、K+、Na+、SO42-、HCO3-、Ca2+、CO32-含量均为最高,芦苇湿地景观中Mg2+含量最高。 景观类论文: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摘要:在园林景观中,竹子造景可谓是景观设计师最为青睐的造景方式之一。由于竹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能够极大提升园林的文化和艺术品味,基于此,主要针对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竹类植物;园林景观;应用 前言:在我国,具有传统色彩的观赏性植物有许许多多,然而其中的竹类植物最属特别,它聚集了传统文化的美学,是观赏性极高的一种植物。在古代,竹类植物就早已出现在园林中,在现代,竹类植物依旧是人们最喜欢的造景植物之一,因为竹子造出来的景色给人一种历史感,具有极高的传统艺术美感。在我国园林的不断发展下,竹类植物被更多园林景观设计师所采用,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所起的作用值得让人们研究讨论,研究成果对今后的园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竹文化与竹类植物造景的结合 运用竹子在园林中造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竹文化它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往往给人们一种对美的无限憧憬及向往,有时候在特定的环境中,竹文化就是一种人生的思考。一般情况下,所讲的竹子哲学与竹类植物相互结合所构成的景色,其方式有 3 种:(1)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构建园林景色。竹不仅有端正的形体,还有深藏的寓意,把竹子的特殊形体与人们理解的寓意相互结合。(2)竹子的历史感渲染整个园林环境。把竹子的年代感引用到一些名胜古迹当中,可以激发起游客们无限的遐想,从而使竹文化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北京的紫竹公园就是借此来吸引游客,主要是用君山的斑竹为主题,营造出美不胜收的景色,在公园的山谷中、假山上、种植池中都栽种了斑竹,再加上娥皇、女英等景观,使其景色更加美丽。把悠久的历史融入竹文化中,再把传统的竹文化与其景色相结合,更进一步地提高竹文化含义,激发出人们的遐想,给园林观赏带来不一样的乐趣。(3)有着传统的诗、书、画、印 4 种文化气息。竹文化的艺术作品也是园林造景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在北京紫竹公园的八宜轩景区中,一边是竹子所构建的美景,一边则是以竹文化为元素的诗、书、画、印等艺术展览。在竹文化的作品中感悟竹子的气息,具备观赏性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更多乐趣。 2借物抒情在景观效果营造中的应用 当所要栽种植物的面积有限时,可以栽种较少的竹子,借助周围的环境带给人们一种想象,实现以小见大的造景方式。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 3 种方式:(1)把竹子投影在白粉的墙壁上,这种组合形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白粉墙壁上投影几棵竹影,竹子在这白色的墙壁上会显得格外翠绿。当人们站在远处观望时,白墙像纸一样,上面画着一棵棵“墨竹”。(2)“移竹当窗”。在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在自己书房的窗外种上竹子,然后通过窗户观赏美丽的竹景,就好比一幅水墨画镶嵌在窗框上。把竹子移动到自己的窗前是静中有动、虚实结合的做法。现代园林中应用这一手法,游客可以通过一排的窗口去观赏窗外的美景,在游客移动的过程中,眼前的景色也会随之移动,带给人们一种忽明忽暗的感觉。除了窗景外还有一些门洞、天窗及围合建筑也可以采用这种造景方式。(3)竹石艺术,就是借竹子在奇峰怪石间构建美景,这种造景方式,竹子一般在古典园林中扮演配角,种植在墙角,它能独自成景,还可以掩盖一些生硬的景色。把它应用到空间压抑之处或者一口井旁,“一方天井,修数棵竹”从而在狭小的面积中带给人们自然万物的景色。 3丰富多样的造景手法 把竹子应用到园林造景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有几种方式:(1)大片面积种植竹子造竹成海。主要种植散生竹子,在大面积的竹林中建造一条悠长的小径,给人带来深邃的感觉。(2)丛植。将丛生竹按照一定的距离栽种,使得栽种的极有层次感,也可以将丛生竹栽种在河水边,竹影倒影在水中,又是一种美景的呈现。(3)列植。把竹子按照一定的行间距种植在道路两旁,构成一条竹景走廊。(4)散点种植。在一些假山旁边或者园林墙角、窗户旁种几棵竹子,以便更好地凸显出园林的主题。(5)混合种植。在以竹子为主题的园林中,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种植形式,比如,矮的菲黄竹构成地被,把一些中等高的竹子,比如观音竹构成绿篱,把高大的竹子采用丛植的方式,这些可以根据造景需求去科学地搭配,构建一个别具一格的竹林景观。除此之外,有些竹子还适合盆栽,放置在建筑物的两旁形成对称的景色。 4竹子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实践 竹子在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中应用广泛,特别是近 10 年来,随着竹子研究的逐步深入,引种、栽培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把竹子研究成果、单纯竹自然景观和渊源流长的竹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造园特色,丰富了竹文化内涵,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意境。 4.1 竹文化与竹类植物造景的结合。竹子入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积淀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带出了无限美感与神往,且上升为人生哲学。竹子造景的意境创造是以竹类植物为载体,以竹文化为基础,通过诗词、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运用比拟和联想等手段创造园林意境。表现形式通常为“以竹比兴、以竹比德”、“历史典故”、“诗书画印”等。 4.1.1 运用比拟手法创造园林意境。人们喜爱竹子不仅是由于它得自然外观,更多的是由于它“比德”的意义,即将竹子的自然形态与人得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4.1.2 以竹的历史典创造园林意境。历史典故应用可在游客游览过程中启迪人的想象,深化园林意境内涵。北京紫竹院公园的“斑竹麓”以君山的斑竹为主要造景元素,在两山对峙的山谷中,以自然式假山,园路围合的种植池内栽植斑竹,结合抽象的娥皇、女英雕塑,造景点题。以历史典故为主题,将渊源流长的竹文化与以竹造景融合,深化园林文化内涵,启迪人的想象,增加观赏情趣。 4.1.3 运用诗、书、画、印四种文化艺术。以竹为题材的文化艺术作品更是浩如烟海是园林造景创意的宝贵资源,紫竹院公园的八宜轩景区正是利用竹的自然造景,以竹文化为题材的诗、书、画、印等艺术表现形式浓缩竹的四种时态景观的一处范例。从竹文化艺术作品中联想到竹之自然美,进一步增加对竹的审美情趣。 4.2 竹类植物用于园林造景的典型模式 4.2.1 专类园。集秀园作为收集展示竹亚科植物为主的专类园,经过多年建设,逐步形成竹林景观。形成一座集展示、种植、收集竹品种为主要功能的专类园。 4.2.2 竹林大道、竹林绿岛。竹子作为行道树,作为道路隔离的材料,营造出片片浓荫。如历史上的紫竹院路和现在的西直门以东小街桥以西主干道南侧是北京市很有特色的以竹作为分道植物的道路,在紫竹桥至今仍采取竹林绿岛的形式,结合中国绘画艺术的竹叶图案进行绿化美化,竹成为该条道路的明显标志。 结束语 构建园林景色要有合理的植物搭配和文化底蕴,文人墨客构建的园林提高了竹文化在园林造景中的地位,同时竹文化也影响着园林的发展。基于此,从竹文化去研究讨论竹类植物,对我国的竹文化和园林造景具有深远的影响。 景观类论文:高职艺术类院校景观设计的教学建议 【摘要】鉴于我国各类高职院校的性质、基础以及对专业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使得在景观专业建设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存在着差异。笔者根据多年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经验,对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以期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 景观设计 教学建议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现状 目前,我国各类大专院校大多开设了景观设计专业,只是称呼有些不同,侧重点不同。农林、园艺或生命科学等农科类院校的景观课程设置则侧重植物应用和生态效应,开设的植物基础课程过多并重复交叉,多停留在园林种植上;建设类理工院校课程设置则一般注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艺术院校中的景观设计存在于环境艺术专业,其课程设置注重场地规划等硬质景观形态,强调设计的视觉美感和设计的艺术表现。 在国家教委颁布的专业目录中规定,目前我国艺术类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课程以素描色彩为主。第二学年上半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并在巩固、深化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加入初级的专业设计课内容。第二学年下半年开始真正接触所属专业,熟悉专业特点,掌握一般性的专业设计方法和规律,同时开始专业理论、专业材料和工艺等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设计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要求的设计能力。在这种模式下的教育往往在前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前面大量的美学基础训练的功效并没有完全在后面的设计课程中反映出来,看似紧凑的课程安排,设计课程环环相扣,但是由于每轮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不是十分明确,再加上相关课程如园林美学、中西方园林历史知识的缺乏,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停留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触及该专业的核心,所以设计没有灵魂没有创新成为学习中最大的问题。学生虽然会画两张效果图却往往把握不助设计真正的命脉和关键,正是这种对设计的不敏感和设计精神的缺失,使得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毕业生尚不能满足社会对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进程中,如果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我们培养出来的设计师将无法面对未来的挑战。面对城市大规模膨胀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诸多威胁,作为一个专业设计人员,他所承担的责任已不再仅仅是处理一个视觉上的美学空间,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自然与人类生存发展相交融的物质体系,远远超出于划分几个功能区,规划几条道路或是建造亭台楼阁、种植花花草草的界限范围。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景观设计教学建议和构想 (一)基础设计学习阶段 在学习基础设计阶段,不着重特定具体的环境课题,籍由一连串的练习作业激发初学者对造型、视觉的表达及创造能力,抽象的分析思考习惯,尤其培养他们对环境空间的敏锐度。训练学生表达及思考的能力,除了制图训练使他们熟悉图面尺寸外,更籍由徒手画与模型制作强化他们对空间造型的感知能力。相反,对大量的美术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等则需要压缩减量,取而代之的是对设计形式构成要素与三度空间美感的大量练习。 (二)专业设计学习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基本设计的学习,学生对环境设计的敏感度以及各项专业基本技能、美学欣赏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专业设计学习阶段分两个层次完成。 第一个层次是进入到景观设计实际领域的初步设计。不仅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通过接触真实环境设计,来加强各项环境资源、景观元素的认识和设计的基本训练。如以培养空间尺度感和环境感知为主要内容的“景观设计元素和空间形式”课程;以满足特定对象空间需求的“小型主题场地设计”课程以及通过植物配置设计进行的“园林美学训练”课程等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敏锐度以及空间设计能力,可以通过课题以假想的基地来进行景观配置或者是以某个场地环境为例来观察解读空间。这些课程都是从景观设计最真实的服务对象出发,通过研究各类使用对象的需求,切实可行的从精神上把握设计的关键。同时加强理论修养也是这个层次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高职特色的的园林、景观史论课程应体现出知识面广泛、针对性强、更为实用的特征,使理论知识真正的为设计实践服务,学为所用。 第二个层次是进入实际环境设计阶段。景观设计课程安排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该阶段的设计题目尺度与复杂度较前期有所增加,并开始进入环境规划的领域,涵盖了小而精的环境设计课题和毕业专题设计。一般来说,从课程到作业都是虚的,只有把课程变为课题,作业变为项目,才能加强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顺利完成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企业的过渡。在课程的主题选择上应与目前社会所热门的行业项目设计紧密联系,可以有所侧重。如与都市生活密切相连的街道与交通的专题;或者是社区住宅景观规划设计等等。在学生具备了一定设计能力的前提下,还可以开设一些能体现不同内容范畴的设计鉴赏课程,如以体现历史文化的景观专题、体现都市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设计专题,以期丰富学生的景观设计知识结构层次。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景观专业教学实施的建议 合理的景观设计课程安排是一方面,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当特别注意设计的练习题目,要随着年级进阶而增加难度和复杂性,强调可实施性与现实性。这一点在高职教育中犹为重要,“设计”是指通过理性思考严密企划的行为过程,专业实践是学习设计的必然途径,特别要注重学生在设计实践考察、园林植物实践考察等课程中的主动性学习,只有这样,理想才能从平面设计落实到真实环境中。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当重视“设计笔记”的工作。“设计笔记”是学期中的学习记录,包含着设计思考过程,评图及总评心得记录(可为文字记录或手绘设计草稿),最后计入课程成绩。这项内容的积累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对以往设计工作的总结能力。还需要提到的是作为具备综合能力的高职学生,语言组织和沟通能力也是将来踏上工作岗位适应与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因此,在每次课题设计之前必须要组织交流会,上交设计成果时必须要上台报告,以组为单位,给予一定的时间要求,将设计的内容和文书的大纲汇报给老师和同学,达到教学双方互动的效果。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设计人员的摇篮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由于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因而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来说,根据景观专业建设方向合理进行课程设计还要视学生各方面的基础条件和基本素质而定,这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 景观类论文:梅花观赏特性及专类园景观营造 摘 要:梅花香幽、色雅、韵胜、格高,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梅花在枝干、叶、花、果方面的观赏特征,提出了梅花专类园景观的设计要点以及传统梅文化的展示方式,最后介绍了以此为依据设计的燕郊植物园梅花专类园,以期用项目实践为此项工作做出更有意义的推动。 关键词:观赏特性;梅花专类园;梅文化 梅花原产中国,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名花和著名的观赏植物,是先花后叶的珍贵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人们借梅抒情,以梅寓意,将梅花与山水、植物、建筑及自然景物巧妙结合,形成各种各样“情”、“景”、“意”、“趣”相互交融的环境,让人回味无穷。干百年来,梅花及其所衍生的“梅文化”在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怡情励志,陶冶心性的社会功能。营造梅花专类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有利于更加广泛深入的发展弘扬我国传统的梅文化。 一、梅的分类 从应用观点和演化过程出发,梅可分为果梅和花梅。而现代园林造景中应用最多的是花梅品种群。陈俊愉先生用“二元”分类法将梅花品种分为3系、5类、16型,分别为真梅、杏梅、樱李梅三个系,直枝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杏梅类和樱李梅类五大类[1]。目前我国花梅栽培品种有300多个。 二、梅的观赏特性 (一)枝干观赏特性。直枝梅类枝条直上或斜出,老干铁骨风傲、遒劲古朴,给人以坚强、力量和希望;垂枝梅类树冠像把撑开的伞,枝条自然斜垂或下垂拂地,洒脱飘逸;龙游梅类植株矮小,每个枝条各节间成“之”字形或自然扭曲生长,犹如无数条小龙蜿蜒盘曲,风姿奇特俏丽[2]。 (二)梅叶观赏特性。梅花顶端嫩叶的色泽有紫红、红、浅红、浅黄、绿色等,与其品种的花色有很大相关性,花色为红色品种其嫩叶的颜色也偏红,花色越深其嫩叶颜色也越深。 (三)梅花观赏特性。梅树的花是我们栽培和欣赏的主要对象,相比很多花木,其花朵小巧玲珑,花瓣多近圆形且呈同心圆紧紧围绕着花蕊规整层叠排列,整齐而不纷乱,简明而不单调,从现蕾、露白、含苞及怒放,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这样美的情境之中再增添嗅觉上的感受,让人只觉心为之净,神为之爽。 (四)梅果的观赏特性。梅果为核果,其中结单个果的占大多数;有的品种能结并蒂果或叫鸳鸯果,有结品字型果的,还有极少数品种可结田字果,新奇有趣,具较好的观赏价值。 三、梅花专类园的景观营造 所谓梅花专类园,是指以梅花为主题植物材料,采用群植、片植的形式栽培梅花,在宏观上欣赏梅花的群体美;或者制作精工的梅花桩景,从而微观品味梅花姿韵美;从多角度、多方面宣传中国丰富多彩的梅文化,将之建设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专类花园。 (一)孤植和丛植。直枝梅苍劲挺拔,疏影横斜,多在常绿树丛前散植,最能体现 “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意境;主干略为倾斜栽植于流动的溪水泉边,最能体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佳境[3];垂枝梅最适宜与水景相配;龙游梅和各种盆景造型梅,最适宜在园林中的花台或小庭院中3~5株成丛与适量的堆石搭配,形成如诗似画的境界。 (二)梅与其他园林植物的配置组景。陈俊愉先生认为:“最好用苍翠的常绿树或深色的建筑物为背景,方可格外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4]梅与松、竹配置,可呈现出“岁寒三友”图的景观;梅、兰、竹、菊自古就被称为“四君子”;梅与柳的组合,一刚一柔,相得益彰;选择与梅花花期相近的花木,可形成有良好观赏效果的“春景园”。 (三)梅与自然景物的配置。《梅品》有云:“梅在淡云、晓月、薄烟、细雨、清烟、佳月、夕阳、微雪、晓霞中观赏格外传神;尤其月夜、雪中赏梅,韵味别具。” 梅与山石配置,刚劲简洁,最能表现梅花的刚劲品格;梅与水体的配置,营造出疏朗、雅致的园林意境,深受人们的喜爱;梅与雪的搭配,雪的洁白晶莹冷冽之气更加衬托出了梅的高洁冷峭与傲骨。 四、燕郊植物园梅花专类园 (一)设计理念。梅花独特的色、姿、韵,造就了人们以特殊的心态去认识梅花的审美,从而咏出赞美梅花的千古绝唱。设计以人们从赏梅到咏梅的一种认知和历程作为串联整个梅园,提纲挈领的线索,组织梅园的设计。 (二)设计结构。围绕赏梅的主题,以“问梅――寻梅――品梅――咏梅”为全园的线索组织游线,按不同的展示方式,将全园划分为“燕郊寻梅、精品展示、梅林草坪、滨水梅影”四大区域,展示梅的姿、色、韵,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处有科学教育意义的梅花专类园,丰富燕郊植物园的冬季景观,同时为游人提供赏梅游玩的场所,更可以发展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梅文化。 (三)设计说明。燕郊寻梅区:包括入口处的“问梅”和向内延展的“寻梅”两个主题,以突出梅的独特姿态为主,展现梅花特有的品质和价值。为了符合寻梅的氛围,此区郁闭度较高,只给梅留出一个个自然的展示单元,道路也迂回曲折,为游人带来寻梅的欣喜之情。 精品梅展示区:位于专类园中部,为对应“品梅”的主题,将北部的水体引入园内,同时加入传统的亭廊元素,周围遍栽梅花,形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此区梅花以素雅为主,突出梅的“暗香”,并打造制作精工的梅花桩景,微观品味梅的姿韵美。 梅林草坪区:作为全园的高潮部分,此区旨在让游人置身于梅林花海的包围之中,视野开阔,展现“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的诗情画意。梅花品种以花大色艳为主,渲染花海气氛,采用群植、片植的形式栽培梅花,在宏观上欣赏梅花的群体美。为对应“咏梅”的主题,加入条石铺装场地,置石及附有诗词的园林小品等,展现梅文化。滨水景观区:临水一侧,结合滨水小路,打造水边赏梅的环境。 五、结语 梅花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是十分宝贵的园林造景资源,我国北方营造梅花专类园,不仅可以丰富北方城市冬季景观,为人们提供赏梅游玩的场所,更可以发展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梅文化。如何更好的在我国北方城市的梅花专类园中进行景观营造,仍需要不断进行更加深入的努力和探讨。 景观类论文:类型学在景观规划中的运用与前景 摘要:类型学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无法直接从城市空间形态组合里体现风土人情的营造意图,因此本文试图从景观规划类型学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将景观类型学和城规类型学实际操作进行对比,总结出几种适合城市景观的景观类型学设计理论与手法,从而论证景观类型学在跨专业合作时的结合点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对比;景观;类型学;使用价值 1 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urban landscape)是建筑学中一门特殊的学科,而景观规划,作为对建筑主题辅助设施的统筹和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景观也属于符号的范畴,因此景观规划就属于一门镌刻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白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的实践活动。 2 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景观规划和城市规划还是有区别的。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规划人员通过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手段,对城市空间进行部署和安排。城市规划旨在实现人工与白然完美的结合,并呈现出知性之美。相对于城市规划来说,景观规划则更重注使用者在景观三维空间中的艺术感受。在此空间中,景观的柔性相较冷漠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落显得更为突出。打个比方,如果说城市规划是让人体会社会发展高度的气质的话,那么景观规划是让人领略白身发展环境中的博爱与进取精神。 3 城市规划类型学 城市规划中比较多用到的设计手法是类型学。类型学认为:研究者可以以研究目的出发,引出一种特别的次序,然后将这种次序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并将其作为主线,从而对其它非主线因素加以限制利用。也就是说类型学“试图通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事物的内在深层结构”。此手法使人们进行城市规划时有了新思路。相较于过去的规划手法,规划之后再剖析,汲取从前现有片段的时候,做到了有据可依,并且新的东西,除整理的手法外,还可以继续发扬。 现今的城市规划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开发。但是即使有了类型学初步指导思想,规划者也不能随心所欲,或者说直接决定开发方向。如今的城市规划不仅是一项传承的工作,更是一项投资。所以,一旦城市规划的方案确定后,随之的规划意图就会被精确地量化,随后参与分析的非专业投资者也更多,众多决策会被不同程度的修改,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完全实现类型学的转化意图相对困难。 4 景观规划类型学 景观设计中的类型学的运用,由于参与者相对较少,项目限制少,因此,绝大多数的景观规划的出发点,都是从景观最本质的原型要素――自然中汲取丰富的形式语言,可以这么说,类型学源白建筑,但是非常适应景观规划。 5 景观规划类型学与城市规划类型学的对比 相较城市规划的类型学,景观规划类型学手法并不局限于“具体――抽象――具体”的传统步骤。例如,城市规划一旦确定,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导人类型学,那么设计者就需要立足当地资源,对当地历史的解读,给设计对象一个城市定义,此手法意图在于使规划在城市历史文脉中能站得住脚,具有一种承前启后的结构。城规类型学并不是发明新东西,而是发现某些已经存在的新东西。 相较于城规类型学传统的一元秩序,景观规划在类型学则具有先天优势,简言之,设计者在景观类型的设计编排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因为景观规划类型学也具备2个属性,即历史的内涵和抽象的特性,但它的多重运用手法却能揭示更多样的白然法则,而非仅仅展现城市生长总体上的一维趋势。 6 景观类型学的几种设计手法 可以这么说,景观类型学的核心是“多元营造”,下面就介绍几种景观类型学的运用手法。 6.1 多元设计 多元设计要求景观规划者在类型分析的时候,违背主流意志,赋予途径给假定某些群体有更多的空间话语权,由于传统城市规划的类型学设计手法很难顾及弱势群体,因此多元设计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弥补了城规类型学的缺憾,从相对微观的景观编排出发,从另外一个角度创造公平环境,让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弱势使用者能够站在主流规划的层面上,赢得相对更多的环境体验权。 6.2 生态设计 城规类型学非常注重文脉保护,但是实际操作中,往往过分关注建筑主体或者城市空间形态,以至于忽略了风土人情及当地白然群落特征,类型学的景观规划通过将生态系统的秩序及复杂性作为关注焦点,能避免城市规划中一些苍白无力的保留及模仿。这种对景观生态秩序发掘的手法更像是规划人员对白然界系统的深层理解。而正是类型学沿用这种操作手法,很好地找到了城规与景规之间的结合点,因为类型学认为“如果不根植于过去,不根植于历史和传统,要建立一个有着坚实基础的未来,或是一个能够真正保证人类文明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文化是不可能的。” 就以褐地为例来解释生态设计。褐地在城市规划类型学中属于传统的不利因素。城市规划类型学分类时将其视作非主线因素,做次要分析甚至可以剔除。但是在景观生态设计中,却可以将其归类为束缚生态设计创造里的不利方面,只是在褐地的改造与整治中,适当地减少创造灵感。景观类型学中将其看成需要整治的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因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即成了可以发挥的主题。 又或者,城市类型学很难处理土地沙漠化这个问题,城规不处理沙化问题。但生态类型学则在微观上,提倡采取各种生态措施作为生态退化激烈化的手法,在改造的同时,有可能发掘出新技术来遏制不良因素的发展,它比城市规划类型学更重视环境价值。不回避恶劣环境是否能具有使用价值,拒绝宏观上的直接推翻,而是将场地的特殊性看成秩序产生的主线,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3 场所设计 城市规划类型学往往用地表或者人工场所来成就空间,烘托设计的意图,使感受到精神与情绪的共鸣。但景观类型学更关注社会价值,它往往提炼出一种直白的叙事手法,即场所精神作为空间秩序,左右人的情绪,利用花灌木石墙等非封闭空间,白然而然地引导人的深层次感官体验。 6.4 演替设计 城市规划利用类型学的最后结果都是将秩序抽象成建筑语言。但景观规划的成果不同于城市开发,其成果具有演替的特征。因此类型学的基调完全可以由大地侵蚀,物种演变等白然规律来奠定。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堡斯公园。设计师杰克帕直接将建造新公园作为设计秩序的蓝本,将建造公园的设计类型归于一种生产过程,实现了形式到生产过程的主题,真正做到了实体要素的变更和重现设计;按照随机的网格平面交替布置2个类型的树种,它们分别是速生的先锋树种与永久的慢生树。这样的安排下,早生树可以给慢生树提供保护,这种类型学的设计手法充分体现了过程设计的内涵,并且很精致地体现了景观规划类型学的抽象手法。可以看出“多元”的景观类型学设计手法在实际操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7 景观规划的意义 (1)景观类型学的运用需要几个不同背景,不同利益的合作对象协作完成,并且主要矛盾的解决需要不同行业间的反馈与深层沟通。(2)景观规划类型学的运用能使开发商、政府和当地居民都成为受益者,相对的,设计师的写作环境虽然相较城市规划类型学更复杂却更宽松,类型的提炼与选择既有据可依又不脱离现实。因此,随着景观规划的发展,原先产生于建筑中的类型学手法,在实际操作中,与景观规划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因为,景观师的工作本质和建筑师一样,都是为了创造一个适宜人居的有意义空间。 8 结论 通过对城市类型学及景观类型学之间的对比及一些小案例的分析,阐明了景观类型学的现实可行性,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实践的深入,景观类型学能不断日新月异,成为指导景观开发文脉保护的一件指导利器。 景观类论文: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摘要:归纳总结了景观构筑物的定义与分类,着重解释了景观中常用结构,并分析它们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对比了各类结构的优缺点。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景观;构筑物;结构 1景观构筑物的分类 1.1景观构筑物的定义 景观构筑物作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是指在景观环境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要素,具有引导性、艺术性与功能性,且能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 1.2景观构筑物的分类 景观构筑物通常分为台阶、坡道、墙以及停留休憩类,如花架、岗亭、休闲亭等。 2景观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2.1景观构筑物的结构设计分类 在整个景观设计流程中,景观施工图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尤为重要,这关系到景观设计的实现效果,更关系到人在景观空间中的使用安全。按目前国内景观建造材料分类,结构分别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及混合结构。 2.2各类结构的解析 2.2.1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是用水泥、砂、石子和水以一定的配合比生产的人造石料,经过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为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景观工程中。景观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是指没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则是指用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通常用于承受拉力与压力。 2.2.2钢结构。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景观工程中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由型钢、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等构件,各构件之间采用焊接、螺栓等方式固定。 2.2.3木结构。木结构是我国使用历史最为久远的建造结构,是用木材进行加工处理,制成木柱、木梁、木衔接构件及木装饰构件,经过历史的发展,形成我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2.2.4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砌体、石砌体或者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在景观工程中应用广泛,可就地取材。 2.2.5混合结构。混合结构是指由多种结构形式结合而成的一种结构,在景观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有砖砌与混凝土混合、砖木混合、钢木混合及钢材与混凝土混合等。 3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3.1混凝土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混凝土结构在景观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通常主要用于道路基础,台阶基础,坡道基础。承载道路或坡道的素混凝土基础在全年不冻土区域通常为150~200mm,强度为C25,而非承载道路通常为100~200mm,强度为C15。台阶基础在不冻区域通常为素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还常用于景墙、围墙、亭廊等构筑物中,景墙或围墙,通常需根据其长度、高度、厚度确定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顶梁及地梁基础;对于亭廊等较为大型的构筑物,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钢筋混凝土顶板以及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的埋深则需要根据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及荷载确定。混凝土结构其优点在于耐久性、耐火性较好,整体性能强,缺点在于自重大,抗裂性差。 3.2钢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钢结构相比其他材料具有更强以及更灵活的造型能力和可塑性。钢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上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景观构筑物的美感与品质,实现了许多传统材料不能实现的造型。钢结构通常用于岗亭、钢结构亭廊、雕塑、灯、栏杆、桥等,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被设计师们广泛用于现代风格的城市景观空间。其中在景观工程中最常见的型钢有角钢、工字钢、槽钢、钢板、钢管、圆钢、方钢等。 3.3木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木结构在景观工程中是最为环保与天然。木结构常用的木材主要有圆木、半圆木、方木和木板等。木结构通常在风景区或者较为自然、中式的景观空间中较为常见,在景观构筑物中常用于木廊架、木平台、木栏杆等。木结构给人的感觉较为亲切、舒适、自然、缺点则耐火差、可塑性差等。 3.4砌体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砌体结构在景观中通常用于种植池、低矮的围墙、景墙及挡土墙等,同时也常与钢筋混凝土柱搭配建造一些构筑物。它具有耐火性好、耐久性好、施工技术要求低、价格低等优点,缺点则是自重大、强度低、砌筑量大等。常用砌体材料有普通砖、烧结砖、其他废料制成的砖类,常用的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 3.5混合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混合结构通常用于建造景墙、景观廊架、岗亭等。景墙,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梁形成的框架结构结合砖砌体结构填充,岗亭也是如此;景观廊架通常使用混凝土结构柱结合木结构、钢结构,或者钢木混合结构等。钢木结构是指运用钢构件与木构件相互组合的方式建造的构筑物结构体系,这种结构更加坚固耐用,比纯钢结构更加丰富多彩,被广泛运用于景观设计实践中。 4小结 通过分析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可知,景观构筑物中的结构设计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景观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结构的特性,才能设计出更加实用、美观的景观构筑物。 景观类论文: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探析 【内容摘要】文章系统梳理了西方文化景观研究以及景观文化遗产概念产生和演进的历史过程,阐述了文化景观遗产是人类创造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景观人类学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从人类文化产生的内在机理上研究和把握景观文化的内涵和特质,为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分析了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景观人类学 文化景观 文化遗产保护 空间 文化记忆 景观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既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构成的生存环境,又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互动的结果。景观文化通过人类世代的创造与积累,形成了景观文化遗产。这种独特的文化遗产,一方面传承了不同地域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多种形态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保存了人与环境互动的文化记忆。因此,景观文化遗产在整个人类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一、景观与景观文化遗产 景观是欧洲古老的概念,最初指可以证明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集团所拥有的土地,后来在荷兰风景画派的影响下,景观被赋予了具有欣赏价值的自然风貌的涵义。19世纪初,德国科学家洪堡从地理学的意义上,把景观界定为在某一地表所能看到的所有地貌。由此,景观在地理学意义上被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大类型。自然景观是指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综合体;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加工形成的景观。但是,地理学上的景观涵义更多的是指地貌的自然状态,而没有与文化产生关联。1863年,奥姆斯戴德(F. L. Olmsted)把景观学与建筑学进行了理论的整合,提出了“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理论。1974年,美国的麦克哈格(I. L. Mcharg)在 《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从生态与人文的双重视角,提出生态设计的理念,奠定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 1925年,美国学者索尔(Sauer)被认为是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研究的第一人,他有力地推进了把景观的研究中心从自然风貌向人类文化活动的转向。他在所著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结果,由此,文化景观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索尔把文化景观理解为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提出文化景观是在特定时间与空间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复合体,赋予了文化景观以历史的时间维度的内涵;并给出了文化景观的定义:“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在这一定义中,文化景观从地理风貌延伸到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长期积累的结果,沉淀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记忆,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景观。他指出,“就像历史事实是时间事实,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时代概念一样,地理事实可以看做是地点事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景观概念来表达。”①因此,文化景观被打上了鲜明的历史的烙印,为景观文化遗产的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美国地理学家特惠尔根据文化景观的概念,在1929年提出了景观文化的“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e)的论说,即每个地区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特质决定了其文化景观。这一观点,已经触及到了景观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1963年,英国学者斯潘塞与豪沃思通过对美国和东南亚地区农业景观文化的考察,提出了构成农业景观文化的六个要素,即心理要素、政治要素、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和习俗)、技术要素、农艺要素、经济要素。法国学者戈特芒则提出,文化景观是识别一个区域的特征的重要标志,除了有形的文化景观外,还有无形文化景观。这一学说丰a富了文化景观研究的内容,与当代景观文化的内涵已经基本一致,或者说成为了当今景观文化概念的重要来源。上述这些学者对文化景观的不断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对景观文化研究的视野,直接启发了当代国际社会对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从上述西方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来看,他们都强调文化景观是人类创造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结果;在景观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中,景观的概念是从自然概念向文化概念逐步演变的过程;景观因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每一种景观形态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人类活动本身是文化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上形成的文化景观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决定了文化景观遗产的特征和内容;文化景观是特定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统一,每一种文化景观都被赋予了具体的文化内涵。其中,索尔是景观文化理论的主要奠基者,他把文化景观阐释为是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复合体,在方法论上为当代景观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他没有在理论上深入展开,尤其是对不同形态的景观构成研究方面涉及不多,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景观文化构成方式也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索尔对景观文化理论的形成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提出的文化景观命题开启了现代景观文化研究的路径,使人们对景观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文化景观理论的产生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把握和理解文化的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对于保护景观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化景观的概念开始流行,更多学者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从不同的领域丰富了文化景观研究的视角,并在实践上开展了对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应用,使这一理论与实际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在文化景观理论有力的推动下,根据文化景观学者的研究成果,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全新的视角开始高度重视对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1992年12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在美国圣菲召开的第16届会议上,正式提出把文化景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内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在《世界遗产公约》上描述为“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它体现了人类社会与居住区的长期演变,这种演变是在文化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或机遇的作用下,以及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经济、文化势力不断的影响下发生的。由此在原有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型――文化景观遗产,此外还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共五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认定文化景观时,确认了三种文化景观的类型,即人类有意设计与建筑景观,如出于审美需要的园林;有机进化的景观,如化石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如西湖景区。这类文化景观被纳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对其保护的主要根据是:是全人类公认的世界罕见、目前无法替代,并具有普遍的价值;具有明确的地理――文化代表性;独特的文化因素能力;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目前,我国已有江西庐山(1996年12月)、山西五台山(2009年6月)、杭州西湖(2011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2013年6月)四处文化景观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 二、景观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与景观文化遗产保护 景观文化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文化景观与景观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如果说文化景观是作为一种与自然景观并列的景观类型的话,那么,景观文化则是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来考察景观现象,更关注景观背后的文化生成机理,或者说景观在某一文化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景观人类学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学视角的景观文化的研究,深化了对景观的文化传统及其本质的探索。 景观与文化景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人们对景观的文化意义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景观文化理论;另一方面,人们又不断地用景观文化理论去指导景观设计与创造的实践,丰富与完善了景观文化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理论与学说,包括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农学等,但由于这些学科都属于自然科学,缺少社会人文学科的视角,即没有从人类文化的维度上去阐释景观生成的肌理,因而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虽然索尔已经意识到人类文化是景观文化构成的重要基础,并提出了文化景观的命题,却没有建构完整的理论体系。自19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不同学科的学者对景观与文化景观的持续研究为景观人类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景观人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理论,这一新学科的出现不仅深化和拓展了景观文化理论的研究,而且为景观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按照日本景观人类学家河合洋尚的解释,景观人类学中的“景观”不同于设计学或地理学中的景观,它不是一种外在的意象,而是借助于意象所透露出的文化内涵,是嵌入于文化意义中的环境,本土的居民对这种景观环境的“景观”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河合洋尚对我国梅州地区的客家景观文化的实证性研究,充分说明了景观文化涉及到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问题。梅州的客家人聚居地,上世纪90年代之前,梅州本土居民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很低。90年代后,梅州政府重新修建了孔庙、义冢、三山国王庙等客家文化景观,但当地宗族认为,这些文化景观是新造的“假景观”,难以唤起客家人文化的认同感。于是,梅州的宗族开始修建自己的内部文化景观,以唤起梅州客家人的本土化文化认同。因此,景观人类学中“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他者如何描述和塑造异文化意象,他者因景观的文化差异,能够清晰地识别景观的异质性文化内涵与特征;其二是这种景观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形式,如何影响了现实的景观建设。景观人类学的这一视角,对我们保护景观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即对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对景观的外在形式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景观内在的文化机理的把握。 “空间”与“场所”是景观人类学着重研究的两大核心概念,但是这两个概念又在时间的维度上与文化传统形成交织,共同构成了时空双重维度的文化空间。虽然景观人类学与设计学、艺术学一样,也使用甚至强调“空间”(space)和“场所”(place)等概念,但是对这些概念理解的视角与方法完全不同。设计学和艺术学往往是从物质形态的视角去理解“空间”与“场所”的,景观人类学则是从文化的生成机制角度来理解“空间”与“场所”的,因此,景观人类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嵌入了文化意象、装入了特色文化容器之中具有边界的形式,这种边界主要是文化的要素构成的,或者说,不同的文化形成了景观文化的空间的边界。而“场所”则是被嵌入了历史与文化记忆,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社会空间,是没有边界的。在这种“场所”的空间,人们能够形成共同的话语、共享文化记忆、建构文化对话的内容。 从西方早期对文化景观的关注,到现代景观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发现一条景观文化研究的清晰脉络。或者说,景观人类学学科的构建,与欧洲200年来的景观理论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和拓展,注入了人文学科的新鲜营养。事实上,景观人类学从文化的视角,赋予了景观概念以全新的涵义,它不仅延续19世纪初洪堡以来西方建立的古典景观理论,也融合了上世纪70年代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和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思想精华,从而形成了现代景观文化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在列斐伏尔看来,“环境的组构、城镇和区域的分布,都是根据空间生产和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②景观人类学对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保护文化景观遗产产生了重要影响。1992年12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文化景观概念并将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因此,欧美国家将景观人类学应用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是题中应有之义。 西方在景观人类学学科创立之前,已经开始从人类学的视角来探索景观文化的人类学问题,可以说是景观人类学理论的萌芽,为景观人类学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列斐伏尔把空间生产界定为人的生产实践产物,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打破了传统上把空间仅仅看作是一种物质存在的观念,构建了社会―历史―空间的三重复合维度,提出了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再现性空间(Space of representation)三大范畴(1974年)。德波把景观描述为“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1973年)。他们都把景观视为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外在形式。怀利把景观作为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 是一整套关联的文化价值、实践、管理及聚落(2007年)。菲利普斯认为,文化景观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否则会破坏对文化景观理解的完整性(2007年)。欧维葛认为景观不仅是空间概念,而且是长时期积累的习俗和文化的概念(2003年)。索尔认为文化景观的产生,有自然景观与民间或国家文化之间双向的交互作用(2001年)。阿什莫和克纳普从后现代主义立场,提出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意象,其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够创造可供“阅读”的形象或文本(1999年)。欧洲理事会出台的《欧洲景观公约》,强调文化景观不仅是物质载体或空间,而且与文学、绘画、音乐等文化遗产紧密相连(2000年)。现代西方学界对景观文化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把景观看做是一种外在的意象的传统,而是把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都纳入到景观文化之中,强调了景观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联,这一视角本身就是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景观文化中的具体应用,同时,也丰富了景观人类学的理论内涵。 欧美对文化景观遗产的理解,强调了它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空间和意象的景观与人类精神活动密不可分;文化景观充满了人类的体验,是一种文化表征体系;文化景观遗产能够唤起“记忆”与“回忆”,是可“阅读”的文本或形象。同时,西方现代文化景观研究注重文化景观变迁及其解释性研究,强调“景观文化变迁是环境中的自然力和文化力之间动力相互作用的表现”③。但是西方景观研究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地域、民族的维度重视不够,缺乏文化多样性的视角,理论建构上有明显不足,这对于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是有明显欠缺的。河合洋尚对中国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超越了西方景观文化研究的窠臼,更注重景观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等核心构成要素,对保护我国形式多样、地域分布广阔的景观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基于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 景观文化遗产是浙江的独特资源优势,以景观资源为依托,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浙江人文荟萃、历史悠久,自然风光迤逦、景观形态多样,是我国景观文化遗产大省,尤其是拥有一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相互交融的景观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浙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历史文化因素。“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环境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文化也对环境起反作用。”④浙江地处长三角南端、东海之滨,自然条件优越,浙赣山脉贯穿全境,西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楠溪江、大运河、太湖等河流湖泊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水文化景观,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到南宋迁都临安,几千年形成的丰厚文化积淀,为浙江留下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2011年,杭州西湖获得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称号。这是全球第一个获得世界遗产的湖泊文化景观,为浙江景观文化遗产赢得了殊荣。 浙江省丰富的景观文化遗产资源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西湖获得世界景观文化遗产后,更引发了国内外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强烈关注,并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开展了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研究,形成了一批较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艺惠从传统乡村地域景观研究的视角,以浙江省古龙门镇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乡村景观遗产地保护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的课题研究,并获国家自然基金立项。这项研究探讨了旅游业导致文化景观遗产地商业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给文化景观保护和持续利用带来了严重威胁等问题(2009年)。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浙江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文化表征给予高度关注,提出“院落空间、街巷空间、园林空间、水空间”是其重要特色,“传统村庄的原有属性和历史记忆亟待保护”,“乡村聚落遗传因子,是乡村民众的精神寄托,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家园感和归属感”,但“中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丧失了个性”(2010年)。宁波大学教授李加林则着重系统研究了浙江海洋文化景观,阐述了海洋文化景观保护的机制、分类、开发与模式,提出浙江海洋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思路(2011年),但他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对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的历史、地域特点的梳理不够深入。倪琪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出发,研究了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的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结合西湖的园林、建筑、山水、历史遗迹、景观题名等物质与精神元素,探究了其文化表征方式与价值(2012年)。这些研究方法借鉴了景观人类学的研究思路,充分结合浙江景观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形态,为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在西湖获得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后,浙江省各级政府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如何保护的思路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学者指出,目前,地方政府“更加侧重保护物质文化景观,且保护尺度常以小场地和建筑空间内部的保护为主,甚至狭义地以建筑、遗址的保护取代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⑤。就浙江省而言,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物质景观,轻非物质景观;重文化景观开发,轻景观资源保护;重城市景观,轻乡村聚落景观;重单一性保护,轻综合性保护。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对浙江文化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因此,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保护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笔者认为今后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景观文化中的建筑、自然风景与历史传说及其多种艺术形式,是一个完整的景观文化空间。因此,必须把建筑、自然风景等实物形态的景观,与相关的其他形式的文化统筹加以保护。比如,杭州的西湖文化景观遗产,除了闻名遐迩的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曲院风荷、花港观鱼、三潭印月等西湖十景外,还有与西湖密不可分的诸多传说,如被称为中国四大传奇故事的白蛇传与雷峰塔,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文化景观空间整体。传说法海和尚骗许仙到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来许仙的儿子祭祀于雷峰塔,雷峰塔倒塌,白娘子获救。2000年,浙江省政府决定重修雷峰塔,却没有把这一流传千年的传奇充分地整合进去,同时,也没有从口头文化遗产的角度系统地对白蛇传与雷峰塔传说进行收集和整理。事实上,自古以来,白蛇传就有镇江说书版本和杭州说书版本,但在国家级“非遗”申报中,镇江市作为第一申报单位成功申报了《白蛇传》,杭州却成为了第二申报单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浙江省对雷峰塔的文化景观的保护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缺乏整体观的。 第二,对浙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应将地域特色和历史传统风格有机地统一起来。浙江地理环境以山水著称,江河湖海环绕全境,形成了以水为特色的景观文化,完整地保留了一批在历史上著名的水乡聚落,如乌镇、塘栖、西塘、南浔等,同时也保留下来一批附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格的水建筑,如廊桥、水上凉亭、水街、水码头、滨水别墅等。这些水文化景观不仅能够充分凸显江南水乡的景观特色,也彰显了江南水乡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是浙江独特的文化记忆。对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单霁翔指出:“对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化,促使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角度去分析和梳理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并建立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和相应的保护方式、手段、体系,受到关注的文化遗产的类型也在不断扩充,例如‘历史城镇’‘传统村落’‘运河遗产’和‘文化线路’。这些遗产的共同特点就是都体现出文化与自然两者的密切关联和相互结合,文化遗产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并拥有了更为深刻的涵义。”⑥ 第三,要坚持对文化景观遗产实行多元化保护的原则,尤其要注重对浙江乡村聚落的景观保护。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更多地把眼光投向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或建筑的保护,忽视了对乡村聚落的景观遗产保护。这其中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缺乏对乡村聚落保护的理念和意识。事实上,许多浙江乡村聚落的景观,由于远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破坏,仍然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生态的乡村文化景观,在整个景观中是难得的资源。孙艺惠认为:“乡村作为世界上出现最早、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域类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并流传了众多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Mac Antrop(2005年)指出,存在于乡村的传统文化景观有助于维护乡村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体系,使乡村景观具有更好的可识别性。”⑦笔者曾考察了安吉县山川乡的文化景观,在这个偏僻的乡村聚落中,有魏晋时期阮籍后代聚集的村落,也有唐代的寺庙,村民的生活保持着淳朴的状态。这样的乡村聚落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十分罕见了,有着不可替代的景观文化价值,体现了景观文化的多样性。 必须清醒地看到,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给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导致景观文化遗产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传统文化景观意象遭受现代文明冲击等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旅游开发,新建了许多仿制古建筑,甚至改建古建筑,对景观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损毁。因此,政府必须制定景观文化的保护规划,在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排队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逐步把有价值的景观资源统一纳入到规划保护的名录中,对条件较好的景观资源,可以创造条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此外,应尽快出台景观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浙江省景观遗产资源给予有效的法律保护。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景观类论文:景观学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主要是在实际的景观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针对景观学专业当中的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和教授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景观学专业中设计类课程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所实施的政策,针对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方式及其在改革方面的有效形式进行了探讨。对景观学中的设计类课程实施改革对景观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景观学专业中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景观学;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伴随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不断的加快,我国居民在其居住环境的建设以及管理的工作当中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和危机,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的比例严重失调,自然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自然文化遗产遭受蚕食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都给景观学的正常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干扰因素。自2004年12月开始,我国高校景观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在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等高校在2007年开始,都相应的设立了景观学相关的专业并正式开始招生。我国安徽建筑大学早在2000年到2008年这八年的原理专业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依据传统的优势学科针对性的设立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景观学实用性人才,并且积累下较多的教学经验。为了更好的开展传统的优势学科,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的实用性人才,对景观学专业的设计课程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设计类专业在景观学中占据这重要地位 当前,社会的发展对景观师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规划设计;第二是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第三是建设和管理。每个国家的在景观规划方面的设计师人数以及专业水准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该国家人民居住环境的质量高低,它同时也是人居环境中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二十一世纪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引导性学科。我国景观设计方面的人才培养大多都集中在农林元宵,在对相关课程进行编制的时候,对建筑类院校中有关景观类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影响比较大,景观学的办学理念和背景主要涵盖了建筑类、艺术类、农林类以及地理类这四个大方面,从而产生了设计风格多样化,每个学校之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和设计风格,针对培养层次较高的景观学专业性人才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在农林院校当中,在软质量景观上的师资力量相比其他的工科类的院校有着较大的优势,在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社会需求当中,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方式有着较大的优势,对建筑类的工科院校来说,它在景观的规划方面。管理方面、设计方面以及研究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优势,而且具备了国土和地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和场地的规划、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管理与保护、设计和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所以说,在当前的景观教学和实践当中,设计类的课程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设计类课程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不断的完善教学的方式以及对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进行强化,争取在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教学和科研相融合,老师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在能方面的培养相结合,这样才能让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类的教学更加具备研究和实践的意义。 二、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一)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 景观学理论和普通的理论性课程以及生物学科中的课程相比,其设计类的课程具备非常明显的特点,其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有着较为独特的地方。设计类的专业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即形象化的思维能力。总的来说,所谓的设计就是将设计者本身的思维和设计思想通过其所要设计的物体或者是景象,让人们从视觉感官上去了解设计者的索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这首先就要求设计者的自身需要具备非常清晰的设计框架存在脑海当中,要是本身对自己的设计结构了解不够充分,那在观赏者的角度上对其所涉及的作品就更加无法理解,在景观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是在想象能力方面较差,那样也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景观学的设计活动中 在进行景观学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对学生在设计技能方面的训练同样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设计类的课程中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设计能力,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欠缺往往会对所设计的事物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做出必要的示范,很多时候会遇到用语言无法表述的问题,但是通过实物的演示和具体的操作就会让学生一目了然。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充分的参与到设计和讨论的过程中去,这样才会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景观学设计类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交流 教学课程的性质直接关系到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形式,在景观学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和双向交流,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景观学的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积极参与到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去。学生由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转变成主动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的学习模式,这时候教师也需要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特性进行因材施教。 (四)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景观学的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设计项目,无论是真实的工程项目还是人为设计出来的虚拟场景,从其本身的性质上来看都属于同一种任务,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了景观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再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是所解决的问题的具体方案最终必须要通过具体的图纸展现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是一个设计人员,学生可以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大胆的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将其所学的概念、原则以及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当中,这样才能对实际的问题加以有效的解决。 设计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针对景观设计工作,它要求设计者必须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实际操作经验。同样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同样也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景观设计理论,学生也要对设计方面相关知识进行积累,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建筑工程技术以及生物方面的知识。 三、景观专业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制的改革模式 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景观专业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制的改革模式可以总结为:“引导、示范和实际操作”。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可以得出这种模式的教学是切实有效的。人们通常都认为景观专业设计类的课程中的教学目标并不是通过一种设计类的课程进行教学,其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教师具体讲授给学生多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到的知识是否可以真正的理解真正的运用到实际当中,学生需要学会独立的思考,还要具备自己的思想,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学会消化和借鉴。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对学生进行引导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首要任务,其目的主要是指引学生去充分了解设计课程的特性以及教学的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没有对其进行大概的了解,那么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就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只能是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走,在这种状况下,要想使教学达到理想化的效果就会非常的困难。 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景观学在其所学专业中的重要位置,了解相关课程的教学特点和修完所有相关课程可以实现的目标,这事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阶段首先应该完成的任务。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示范” 教师示范,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操作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来进行学习阶段的初步操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这样的示范:首先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具体例子对其进行分析和讲解,然后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演示一种具体的操作,并且在相关的演示过后分析和总结出与其相关的普遍性原理,然后在通过进一步的不同设计的实例对相应的原理加以有效证明。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这是景观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教学目的。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通常采用以下集中方式进行,第一,课后安排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实际动手操作的任务。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适当的加以“压力训练。第三,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项目训练。第四,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快题考试。以上所述的教学模式经过实际的应用证明是切实有效的,但是个人的教学方式还是不能充分的弥补整个教学体系,在以后教学体制的发展中还是需要不断的完善整体的教学体制,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出最高质量的景观学设计技术的教学。 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对景观学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在实际的景观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针对景观学专业当中的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和教授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提出了景观学专业中设计类课程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所实施的政策,针对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方式及其在改革方面的有效形式进行了探讨。对景观学中的设计类课程实施改革对景观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景观学专业中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所以说,增强景观学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水平,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景观类论文:遂昌县景观林建设的类型及关键技术 摘要: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改善遂昌县的森林生态环境,提出了构建森林生态景观大框架,提升森林生态景观效果,建设 “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以更好地为促进遂昌县旅游事业等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景观林;类型;技术;遂昌县 1引言 遂昌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甜槠、木荷最为典型。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有次生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中山矮林和灌丛。根据2006年全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全县共有木本植物100科,348属,1036种,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良乡土造林树种100多种,花卉、绿化、观赏树种300多种,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2生态景观类型 根据生态学、植物学和景观学原理,遂昌县现主要有常绿阔叶林景观、常绿落叶阔叶林景观、针阔叶混交林景观、落叶阔叶林景观、针叶林景观、经济林景观、竹林景观、灌木林景观等多种森林生态景观类型,但其各生态景观类型面积分布不均,色彩变化不大,视觉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常绿阔叶林景观面积比重少,针叶林景观面积比重大,林相单调或破碎、季相变化少、树种分布不均或单一、层次结构简单、林分稀疏等方面。根据规划区域生态景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整体形态、季相变化、层次变化等多种生态系统和空间类型出发,按照规划原则,通过在各景观类型中进行目的树种的培育或改造,逐步提高规划区域常绿阔叶林景观面积比重,减少针叶林景观面积比重,调整森林生态景观面积,丰富森林生态景观树种,增加森林生态景观层次,提升森林生态景观效果。 2.1景观保护型 将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区域内现有郁闭度≥0.5的乔木林,所有经济林、竹林、特殊灌木林以及未成林造林地(针叶林除外),苗圃地和林业辅助生产用地等均纳入森林生态景观保护型。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森林生态景观价值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常绿落叶阔叶林景观、针阔混交林景观。对这些景观,应采用限制采伐的方式进行严格的保护管理。其中,《遂昌县林木资源限制采伐工作方案》划定为禁伐区的林地面积,要严格限制采伐;对于非禁伐区的林地面积,原则上禁止采用皆伐和大面积择伐;对于林业生产经营区的人工商品林基地(含工业原料林、合作造林、世行贷款造林)可准予皆伐,但要控制采伐区块面积,避免集中成片采伐,尽量降低其对生态景观整体形象的破坏。 2.2景观改造型 将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区域内现有郁闭度 2.3景观营造型 对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区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荒山荒地等,根据立地条件分别宜树、宜灌或宜草等进行绿化。现有未绿化的宜林荒山荒地,基本上立地条件都较差,难以营造成较好的森林生态景观,因此要以种灌及种草来绿化为主;对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荒山荒地,选择木荷、甜槠、栎类、枫香、榉树等树种营造阔叶林景观。今后采伐等形成的迹地,要及时并按照规划的生态景观建设方向造林绿化;坡耕地利用杨梅、厚朴、柿树、毛竹、茶叶等生态经济树种营造经济林景观。 3生态景观建设技术措施规划 3.1立地类型划分 根据规划区的地貌、海拔、坡向、土壤、土层厚度等对树木生长影响的分析,确定以海拔、坡向、土壤为主要因子来划分立地类型,并拟定各立地类型的主要适生树种。 2014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郑慧萍,等:遂昌县景观林建设的类型及关键技术资源与产业 3.2树种选择 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选用观赏价值和生态效能高,并有成功种植经验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进行生态景观改造和培育,增加树种组合和植被层次及季相变化,既能适宜林地的立地条件,又能满足生态景观的建设要求,达到投资少、见效快、景观美、地方特色鲜明的目的。此次规划主要选择以下树种。 3.2.1按生态习性分 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有香樟、浙江樟、楠木类、细柄蕈树、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米槠、罗浮栲、栲树、南岭栲、乌楣栲、杜英类、猴欢喜、香港四照花、木莲类、含笑类、杨梅、冬青类、桂花;落叶阔叶乔木树种有枫香、缺萼枫香、毛红椿、连香树、秀丽槭、檫树、小果冬青、南酸枣、马褂木、银杏、榉树、黄连木、柿树、蓝果树、无患子、光皮桦、黄山栾树;常绿灌木树种有构骨冬青、毛瑞香、浙江蜡梅、栀子花、杜鹃、茶叶、鹿角杜鹃、云锦杜鹃、夹竹挑、女贞;落叶灌木树种有满山红、丁香杜鹃、毛黄栌、美丽胡枝子;常绿藤本植物有常春油麻藤;竹类有毛竹、遂昌雷竹。 3.2.2按主要用途分 浙南及遂昌特色树种有遂昌冬青、遂昌大果油茶、遂昌雷竹、九龙山榧、浙江蜡梅、伯乐树、乐东拟单性木兰、闽楠、凤凰楠、细柄蕈树、毛红椿;观赏树种有伯乐树、含笑类、木莲类、浙江红山茶、遂昌大果油茶、香港四照花、毛瑞香、常春油麻藤、美丽胡枝子、杜鹃、满山红、丁香杜鹃、鹿角杜鹃、云锦杜鹃等;春―色叶树种有黄连木、刨花楠、红楠、闽楠、细柄蕈树等;秋―色叶树种有枫香、蓝果树、毛黄栌、秀丽槭、银杏、榉树、山乌桕、黄连木、香港四照花等;常色叶树种有栲树、米槠、罗浮栲、南岭栲、杜英类、猴欢喜等。 3.3林地清理与整地 造林前的林地清理与整地,无论是无立木林地的造林,还是林分补植改造,都不能破环周围的森林生态环境与生态景观。所以,只对造林地劈除草灌与清理树根、石块等杂物,并保留目的树种。整地方式采用挖大穴,穴的规格一般为50cm×50cm×40cm,容器苗可适当减少挖穴规格,挖穴后及时回填,以免引起新的水土流失。 3.4造林密度、种植季节与种植方式 景观营造,造林密度为2100~2700株/hm2,其中大苗造林密度为1500~1800株/hm2,小苗造林密度为2500~3000株/hm2。景观改造,有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补植密度以600~1500株/hm2,灌木林地补植灌木树种密度以1200~1800株/hm2,乔木树种补植密度以900~1500株/hm2为宜。为提高成活率,需选择春季或冬季植苗造林,即在树液流动前的雨后无风阴天定植。种植方式采用植苗种植。栽植时应严格按《造林技术规程》要求进行。苗木尽可能当天栽完,当天栽不完的必须假植。苗木在起运时要带泥球。难成活苗木,栽前可用ABT生根粉、GGR植物生长素蘸根造林等先进技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所有苗木装车时,必须认真检查,不得压伤苗木,并用湿草覆盖其根部,以防水分蒸发。 3.5补植与幼林抚育 种植后必须对幼林采用除草、松土、培蔸、扩穴、除萌、修枝等抚育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对种植后死亡的幼树及时补植,保证成活率达到合格要求。抚育次数为种植后第一、二年各1次,第三年1次,抚育时间为每年6月或9月。为防止水土流失,抚育方式采用块状抚育。 景观类论文: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 要 本文针对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在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方面,主要针对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景观生态分类研究的发展趋势方面,主要从新技术的应用、景观生态分类在实践中应用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景观生态分类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而可供利用的土地则越来越少,环境问题也越发严重,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合理的安排环境、人口的关系,使人口与环境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景观生态,主要是指以天空为顶,以大地为底,在一定区域内的户外所有空间之中所包含的有机物、无机物,有形之物,无形之物之间所构成的互动关系,进而产生的自然效应组合。景观生态强调的是景观的生态学方面,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于景观分类的研究,前人在城市景观生态方面进行过很多研究。但是对景观生态在一定区域内、一定范围内的表现,不同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对景观生态进行分类,并对分类进行研究,这对于促进景观生态研究的发展,促进以景观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展景观评价、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1 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 景观生态分类通过建立等级分类系统,能够全面反映一定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异和组织关联,揭示其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是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管理的基础。由此可见,景观生态分类的知识面涉及的非常广,是一门非常明显的交叉学科。正因为景观生态分类相关知识作为一门交叉的综合学科,所以对于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也比较多。但真正将景观生态分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展研究,则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从国外对景观生态分类及相关内容的研究来看,目前在国际上主要流行两个学派,即以荷兰等国家为代表的欧洲学派,还有以美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北美学派。这两种学派虽然都是基于景观生态分类进行研究,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其研究的方向差异很大。欧洲学派,相对来说对于景观规划的实践更为重视,而北美学派则对于景观规划的格局和功能更重视。两种不同学派的研究各有千秋,但初衷都是一个。尤其是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又给景观生态分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使两种不同学派的研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国内对于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要比国际上大约晚20年到30年左右,从起步上落后了很多。我国真正开始对景观生态分类开展研究要追溯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景观生态室”和景贵和主持的“吉林省西部沙地生态建设”课题的立项。从这个实体研究机构和课题的立项开始,我国对于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步入正轨。后来出版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等多部相关著作。整体来看,我国的景观生态分类理论研究起步晚,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的划分;(2)综合考虑自然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的划分;(3)以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强度或从景观功能入手进行的划分;(4)直接依据遥感手段获取地表覆被物的景观特征数据进行的分类。 2景观生态分类的发展趋势 目前,快速的城镇化以及过度膨胀的人口都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地区生态变得更加脆弱,生态平衡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为此,在新的环境下,面对新的挑战,重新对景观生态分类进行研究,也是未来景观生态分类学的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定位系统、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且掌上电脑、GPS 定位仪等被广泛的采用,景观生态分类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势。目前,景观生态分类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研究与应用的整合,并相应地推进时空尺度匹配、多学科的整合,以及研究者、决策者和景观利用者三者的整合。更多的将景观生态分类中各项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探索景观过程的物理学表达方式,逐步减少景观生态过程研究和景观动态预测的不确定性,发展和建立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提高景观生态分类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比如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土地利用与覆盖,生态恢复与生态合理建设,景观动态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地利用景观生态分类的知识进行研究。 3 结语 总之,景观生态分类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一门新的知识,在未来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相关知识的研究和实践中都必将有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为此,我们还需要对景观生态的分类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研究,探讨新的发展趋势,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景观类论文: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 [摘要]城市街道景观是反应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因而加强城市景观的设计对生态和谐的现代城市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首先分析了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其次就城市街道景观进行了分类;再次就如何加强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更好地促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将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出来。 [关键词]城市街道景观;特点;分类;设计策略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对街道景观的分类,且做好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有效性,彰显城市文化的内涵。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分析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加强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其的设计。就笔者工作实践来看,当前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文化性 文化性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特点之一。城市街道的建筑系统与道路系统的有效规划形成了城市的街道景观,在物质实体的背后其所承载的是城市文化内涵,能在了解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的基础上加上对城市的印象,更好地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 1.2视觉传播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直接受益者主要是街道两边的住户以及街道上的行人,其视觉感官和使用感受是做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标准,因而仅凭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与哲学美学是难以将城市街道景观的视觉传播性有效的设计并体现出来,所以作为设计人员必须从住户与行人的角度去做好城市街道的设计,妥善处理街道环境与行人间的关联,并确保街道景观能有效的合理的将其蕴含的城市文化内涵传递出来[1]。 1.3整体持续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连续性较强,同时也是构成城市线性空间的重要载体,因而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城市的环境、建设的情况以及文化背景等作为基本元素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从而更好地彰显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持续性的特点。 2.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地彰显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就必须在设计之前对城市街道景观进行分类,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在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分类过程中,主要分为交通类、生活类、步行街、文化街、滨水区。交通类街道即城市道路,主要用于城市车辆与行人的通行,承载着整个城市运行的重要功能,常见的交通类街道景观主要有城市的主干道、飞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隔离带等。 生活类街道作为最常见的街道类型,其对居住空间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延生,组成的元素主要有两侧的建筑物、绿化、地面以及公共设施等,与交通类街道相比,其不仅车流量小,而且形成速度较慢。步行街在城市中主要是供人们购物的街道,因而此类街道往往集中在商业区,所以其安全性十分重要,为城市人们提供安全的购物环境。文化街则是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性的街道,因而具有较强的传统地域文化,因而此类街道主要用于对街道文物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滨水区则是城市中特定的空间,主要是指与河流、海洋和湖泊等与水体区域相接的土地[2]。 3.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探究 某大道工程是近年新修建的综合性干道,由于因尚未全线拉通,所以此路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由于路西的绿化景观带是市民的聚集地,而路段内仅设置一处过街天桥,大量人流往返道路之间,对此路的车辆通行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分流工作。以下结合本工程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 3.1交通类 在交通类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鉴于其流通性较强的特点,因而一般应采取直线的方式进行道路的设计,当道路需要转弯时,必须确保转弯半径的合理性,尤其是转弯半径之内严禁设计遮挡视线的物体,在沿街建筑设计时,应确保街道宽度与树木高度之间比例关系的协调性,所设计的街道不一定非要等宽,但应采取放大局部空间的方式,把城市的绿地和广场等引进街道空间之中,从而不断丰富街道空间,提高交通类街道空间的形象。由于交通类街道包含了诸如照明设施、信息显示牌、标志广告牌、安全护栏等设施,做好此类设施设计,能有效的完善和补充道路的功能,并达到美化街道的需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降低设计人员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还应对其视觉效果进行强化,切实做好快速路的修饰与美化设计工作,从而更好地将城市文化元素融入街道设施之中,给在快速路上的人们带来一种城市的温情。对于高架桥、立交桥等较为特殊的交通类街道景观的设计,由于其与地面存在高差,正是由于高差的存在形成了立体的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应设计相应的攀爬类植物,使其更好地绿化高架桥、立交桥的桥体的外侧,亦可在桥的两侧设置固定的盆栽,以更好地形成立体感较强的绿色景观[3]。 3.2生活类 对于生活类街道景观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生活性街道景观以城市生活为主的特点,注重生活类街道的邻里感与场所感,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在城市街道景观空间的形式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设计与居民需求相符的具有较强服务性的区域,例如生活超市、购物广场、菜市场等,再结合生活类街道功能的特点,充分考虑到街道空间在变化过程中带来的美感,并尽可能地利用多种元素去丰富空间,为现代人提供相应的交流场所,加上此类街道的行人较多,因而在进行绿化设计过程中,应精心选择行道树,既要在夏季达到遮阴的效果,又要确保冬季日照的足够行,亦能选取花坛与花池等方式为街区的景色丰富带来更大的可能。 3.3步行街 在步行街设计过程中,由于其注重的主要是安全性,并集文化识别性、需求性和便利性为一体。因而首先必须在确保步行街街道景观设计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即尽可能地避免和预防机动车的进入,而这就需要设置相应的隔离设施,以最大化的确保安全隔离效果。但是由于步行街的人流量较为密集,在行走时难以察觉周边的危险因素,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必须确保街道地面铺装具有较强的平坦性,尤其是在井盖口周边不得出现高差变化,并充分考虑所选铺装材料的性能,并结合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的不同,针对性的选用材料。 3.4文化街 街道设施应考虑景观造型手法与城市环境文化的一致性,要提取传统文化要素、组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注重街道色彩表现等,具体可以通过选取来自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等题材的元素并应用到街道小品中,起到强化空间文化内涵、渲染城市人文色彩的作用。以文化街中心的雕塑设计为例,城市中的雕塑能够反映出该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市民的文化素质及修养,好的雕塑品必然与环境协调并形成城市中标志性的象征。雕塑与环境相结合,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气氛和氛围,创造一种精神生活空间,使观者在这一精神生活空间或崇敬、或恐惧、或愉悦、或轻松,产生各种情感和联想,从而影响其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优秀的建筑与雕塑组合,不但装点了市容市貌,美化了城市街景,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5滨水区 滨水区的街道景观在设计时应强调它的空间秩序性和自然系统、人工系统的包容性,可以在临水区域间隔设置亲水平台,让人们近距离与自然接触,在滨水区域沿水种植行道树,从而形成供人休闲的慢行通道[4]。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紧密结合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对城市街道景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切实做好交通类、生活类、步行街、文化街、滨水区等街道景观的设计,以最大化的彰显城市的文化内涵,以精心的设计提升现代城市人生活的品位。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云南腾冲大塘社区花傈僳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探索 【摘 要】生活于腾冲县大塘社区的傈僳族,至今都保留着传统的风俗文化,但生活的方式和地区阻碍了人民经济的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了大塘社区花傈僳族社会进经济的发展方式,以期从花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着手,寻求民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关键词】腾冲大塘;花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经济发展 傈僳族是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现约62万人口,主要居住在云南省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的高山峡谷之中[1]。傈僳族先民在公元8世纪以前的商、周时期属青藏高原北部一带的古氐羌部落族群中的一支,傈僳族人民为了生存从青藏高原迁徙到四川盆地,再经云贵高原进入澜沧江、怒江峡谷地带生息繁衍[2-4]。腾冲地区的傈僳族于清康熙四年从怒江迁移至此,由于民族人口数量的弱势与迁徙的客观因素,使得傈僳族民族本源文化与地域内的其他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族源相同而地域文化不同的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和傈坡等支系[5]。由于傈僳族的生活习俗,一直选择山高谷深、地势险峻的地区栖息,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因此一定程度上极大的保留了傈僳族独特的传统文化[6,7]。 云南省腾冲县界头乡大塘社区,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25°38’N,98°40’E),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北与泸水、西与缅甸交界,国土面积133.64km2,海拔约1850m,年平均气温13.8℃,年降水量1800mm[8]。大塘社区大河边傈僳族自然村是完全由傈僳族村民组成的村民小组,该地的傈僳族村民是从怒江洲泸水、碧江、兰坪,大理州云龙,保山市潞江坝及缅甸岗房等地迁徙至此,现有农户45户,人口285人,13个姓氏,16个家族。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土豆等,经济收入主要以烤烟、林木产品和畜牧养殖为主[9],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约2500元。村民交流的语言有汉语和傈僳语2种,但是现今已没有人会写傈僳族文字。由于大塘产业基础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缺乏经济主导产业和集体经济来源[10],与曲石乡的烟草、油菜、粮食基地相比,不具备大面积开发农业的条件。本文重点探讨了大塘社区傈僳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以期从花傈僳族传统文化着手,寻求民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1.传统文化 1.1服饰文化 居住在大塘社区的傈傈族,由于传统服饰色彩艳丽、图案丰富多彩,自称为“Xiangxiang Pa”,当地的其他族同胞根据他们美丽的服饰而称之为花傈僳。当地傈僳族妇女服饰主要由包头、银须项圈、串珠珠、披挂、大裆裤、膝箍、吊筒、竹麻尼等组成,同时佩戴傈僳族民族服饰中最重要的装饰元素“贝饰”,主要款式有拉本里底、海贝集、俄勒帽等。傈僳族男子传统服饰称为“喜鹊衣”,由傈僳语叫“Wu Te”的青布包头头饰、项圈、白布长衫、大襟衣、腰带、大裆裤、漆箍、吊筒、竹麻鞋组成,配以海贝带花包、胸花、辫花缀、长刀、箭包、努子、弹笼和火枪等装饰物,有些富裕的年纪较大的长者,还爱挂珊瑚或玛瑙耳坠。 与怒江地区傈僳族相比,大塘社区花傈僳族服饰装饰更加丰富多样,无论是形态各异的头饰、银光闪烁的耳饰、色彩艳丽的颈饰和层次多样的胸腰饰,以及流光溢彩的佩饰,都显示出了当地花傈僳族人民的爱美情节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1.2传统节日 虽然大塘社区的傈僳族属花傈僳支系,但也同样保留有傈僳族传统的节日,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澡塘会、刀杆节、新米节等。“阔时”是傈僳语音译,为“岁首”、“新年”之意,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11],每年12月20至22日举办,相当于汉族的新年。过年期间每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庆祝节日,村中架起秋千架、跳高架,开展打秋千、跳高等体育竞赛。同时在春节期间还要举行“澡塘会”,傈僳族人们相聚在温泉边一起洗浴,洗浴的人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女之间彼此尊重,他们用圣洁的温泉水洗去一年的污秽,迎来吉祥。 刀杆节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举办,已有数百年历史。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蹦跳翻滚,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刃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杆上,组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刀杆节是僳僳族人民自然崇拜的产物,更是僳僳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僳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新米节又叫收获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至十月,当稻谷、玉米成熟收获季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以举行收获节活动方式,品尝刚收获的粮食并煮酒杀牲聚众活动来庆祝一年辛劳的收获。在聚众活动中,寨中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自带酒、肉和米饭聚集在村寨中央的晒场、草坪或者附近的田地中,人们燃起篝火,边聊天边饮酒尝新。老人围着熊熊的火塘过讲述远古的祖先历史故事,男女青年三五成群欢歌笑语,弹着琵琶歌唱丰收,往往通宵狂欢,尽兴方散,这种活动往往延续十几天,因而,傈僳族习惯上称九至十月为“醉酒月”。 1.3表演文化 傈僳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唱歌跳舞,每当有传统节日时,能歌善舞的傈僳族都要进行表演[12]。花傈僳作为傈僳族重要分支,唱歌更是大塘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当地舞蹈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模仿动物行动的舞蹈,如鸟王舞、鸡吃食舞、猴抓虱舞,反映被人们所猎取捕获的鹿、熊、猴、兔,到人们所驯服的猪、鸡、羊、马的沸腾的王国,一个鸟飞鱼跃、鸡跳羊斗,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而异常热闹的天地。鸟兽舞大多是独舞形式,跳舞的人怀抱琵琶,自弹自舞,舞蹈趣味幽默诙谐。二是生产生活舞,当地居民将生活中的动作姿态,如收小米、开火山、狩猎、洗衣等赋予艺术的韵味,表演起来活泼多变,热情奔放。三是表现战斗的舞,这种舞蹈表现勇猛无畏的精神,体现了男子的阳刚之美。群众自娱性的《琵琶舞》是年节、婚嫁时人们最为喜爱的舞蹈,只要弹拨乐器“弦子”一响,从儿童到老人都会翩跹起舞。“跳戛”是一种集体歌舞,过去只要一跳起来就要跳几天,短的也要跳一夜。常在堂屋和院坝转着火塘、烧着水酒,边唱边跳,由长辈或有威望的人及其他人相和。结尾时,由群舞者唱高八度。《锅庄舞》是彝族、傈僳族所喜爱的舞蹈。“锅庄”,则因为最初围着火塘跳的舞而得名。 歌唱与当地花傈僳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13,14],民间谚语说:“盐不可不吃,歌不唱不得”。花傈僳族人民在探亲访友、打猎放牧、田问耕作、谈情说爱、节日聚会、婚丧嫁娶时都要唱歌,更有甚者就民事纠纷或打官司时也用唱歌来表达、调解,堪称世界歌唱一绝。花傈僳民歌按歌曲功能和歌唱内容可分为两类,其中歌曲功能类可分为九种,分别是:(1)木刮亦称木刮哺即叙事古歌;(2)摆时即山歌;(3)优叶即情歌;(4)喂然哦即结婚调;(5)尸乌刮即丧葬调;(6)密达即劳动歌;(7)赤罗嘎即牧歌;(8)萨讷其哦即儿歌 (摇儿歌、摇篮曲);(9)然哈枯即祭祀歌。歌唱内容类可分为十部即“大调十部”。 2.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探索 2.1整理和收集传统文化 建立专门的资料整理、文物收藏、档案管理的机构,整理和收集传统文化,建立社区文化博物馆,展示花傈僳族的传统文化。请专门的学者对民族文学和文字作科学分类、收集、贮存,除了对现有传统建筑和民族服饰进行文字和图片资料保存外,还要注重对传统手工制作方法的记录,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性,保障花傈僳族民众在文化保护方面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文化传承人[15],保障花傈僳传统文化传承。 2.2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连接点 挖掘、筛选出大塘花傈僳族传统文化中可与现代化嫁接的文化因素,促使经济与文化相结合,使文化成为花傈僳族走向现代化的支撑。 塘社区花傈僳族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可现代化的因素,如恋爱自由、婚礼简单、火葬习俗、重视生态、保护水源及水源林、重视畜牧、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尊长敬老、耻于偷窃等。此外还有许多直接可与现代经济嫁接的文化因子,如服饰、节日、民间文学艺术、刺绣、传统饮食等[16]。只要认真挖掘、筛选,研究这些传统文化中可与现代经济接轨的文化因素,导入现代科技文化、经济文化,使传统文化融入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那传统文化也就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如对傈僳族的传统节日阔时节、澡塘会、刀杆节、新米节等进行包装、提升,利用举办民族传统节日,充分展示本民族的历史、民俗和风情,吸引本民族及外地游客参与,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花傈僳族群众带来了经济实惠,又使本民族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经济发展了,就能唤起花傈僳族爱护、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2.3实施经济的文化战略 如何从过去不经意的“文化资源”中开发出经济效益,为大塘花傈僳族脱贫致富开辟新思路,这需要培养一种新的意识。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特点,但表现方式不一,开发的价值、难度不一,“文化战略”则帮助我们寻找闪光点、开发点。例如大塘社区花傈僳族作为山地民族,它的采集、生产方式和民风民俗,对于外民族、外文化的人就极具吸引力,加上当地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宝贵的旅游资源,加以组织开发就是财富。因此,大塘社区的花傈僳族传统文化不能为保护而保护,而应将其注入旅游业的发展之中。一方面扩大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体现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不同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为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积累资金,从而形成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2.4收外来优秀文化 经济发展给大塘花傈僳族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加之汉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当地其他民族文化的渗透,同时腾冲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商业文化,都使其传统文化内外交汇,导致花傈僳族传统文化衰退、消失,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该现象必须正确应对,这就需要主动、积极地吸收整合外来优秀文化,丰富、发展本民族文化。大塘花傈僳族有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的传统,在当今开放、发展的大背景下,更不能闭关自守、孤芳自赏,只有敞开胸怀,吸纳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并充实到本民族文化中去,民族传统文化才有生机和活力。 3.结语 大塘社区是一个非常具有旅游开发潜质的地方,温泉群、田园风光、抗战历史、大树杜鹃等。近几年来,进入大塘开发、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旅游开发将作为大塘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把握好花傈僳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生态旅游。花傈僳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并存的局势,有巨大的可塑性与发展空间,合理把握文化开发与经济发展共进,是今后大塘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强化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政策保障的具体措施 坪山新区管理委员会是深圳市政府的一个直接排出机构,其新区的国民经济统计归入龙岗区。坪山新区下有坪山和坑梓两个办事处。本文主要以坑梓办事处为调研对象,对坑梓办事处的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了调研。坑梓办事处位于深圳市和坪山新区的东大门,总面积40.4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居委会,其中5个为村改居社区,户籍人口约1万人。2004年农村城市化后,原来5个村改居社区依据《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成立了社区股份公司,共设立了40个分公司。这5个社区股份公司及其40个分公司承载了坑梓社区集体经济的实体。 自坪山新区城市化依来,社区集体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政策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探索一条既符合时势发展要求又契合社区发展实际的路径,是社区集体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审视和探寻坑梓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必须置身特区一体化与坪山新区大开发大建设的重要背景,加快集体经济管理与运营体制机制的创新,着重在转变发展思路和探索多元经营上寻求突破。 第一、体制政策 首先要把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与社区综合党委、工作站、居委会从机构设置、人员、职能、账目、经费等方面严格划分开来;并且要理顺好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职责和关系,明确社区工作站就是办事处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承担社区公共服务的职能;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组织,主要职责是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剥离社会管理职能,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道路,这是体制机制突破的基本方向。关于现阶段的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重点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社区股份公司一旦剥离了社会管理职能,即意味着社区股份公司就无需再承担公共管理费用支出的义务,但是市、新区财政能否全盘承接此笔费用,需要慎重考虑。据坪山新区发财局“以2009年实际支出数为测算基础”统计,社区一年经费支出约为1.3亿,这对于深圳市、坪山新区财政而言也无疑是多增添的经济负担。二是坪山新区的集体经济开发与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化路程还有很远的路程,还有相当艰巨的土地整备等中心任务,如果社区股份公司完全按市场化运作,缺乏政治因素的制衡,那么势必影响党委政府决策在基层的落实成效。所以基于以上原因,可考虑每年推出一至二个条件成熟的社区进行试点,再着手推广,逐步释放改革压力,当前更为重要的是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实施财务相互独立核算制度,健全集体资产的管理机构,做到制度健全,监管到位,为改革做好准备。 第二、技术政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涵养是破解土地、资源及人口紧约束矛盾的重要途径。从坑梓社区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可考虑做大做强物业经济,注重促成现有物业的转型升级,从单一的收租型向可以提供专业物业管理与服务的路径转变;另一方面,抢抓坪山大开发大建设的历史机遇,介入发展投资风险较低的实业经济,逐步实现从“物业经济”单腿走路向“物业经济与实业经济”双腿走路的模式转型。在技术要求上制定相关政策能对集体经济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如宝安区2009年就制发了《关于扶持股份公司发展的指导意见》,内容涉及土地利用、旧屋村和旧工业区改造、实业投资、物业管理和服务、交流与合作等方方面面,极大推动了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技术方面的政策制定重点要做到四个引导:一是引导社区集体经济对那些建成年代较为久远的破旧厂房实施功能再造,以提高物业的收益水平,切实利用好每一块地,投入到新型的集体经济中来。二是引导坪山新区社区集体经济通过独资、合资或合作等形式,结合公司所在片区的产业规划及功能定位,开发建设一批投资风险小、管理经营难度不大的商住酒店等实业项目。如老坑社区可以利用毗邻新区中心区的地缘优势,可考虑合资或合作开发一批高档酒店项目,吸引投资者或者由政府投资建设,不仅能吸引外来人员的人口流动,增长经济,也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面貌做改善;再如秀新社区地处圩镇中心,可考虑合作开发中心商务项目等等,把经营方式放远,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三是引导社区集体经济以土地入股或利用征地资金参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参与新区工业园区的物业开发,及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配套性生产服务,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展开经济发展铺开一条更加广的道路。四是引导社区集体经济引进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对旧屋村或旧工业园区进行合作旧改,改善被拆迁户的居住条件,加快城市面貌的改善和产业升级。 第三、财政政策 要加快坑梓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就必须在政策与资金方面有所突破,重点考虑四个方面:一是建立政府财政补贴与社区集体经济共同负担户籍居民社保的保障机制,并减免土地税、房屋出租费等相关税费,通过让利于民,让居民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二是建立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保障机制,帮助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走出当前困境。一方面,对各社区现有出租厂房及工业企业,相关部门要开通绿色通道,在企业年审、土地办证等方面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在引导优化产业升级和土地整备的过渡时期,对社区集体经济的厂租收入实行财政补贴,确保社区集体受益不受损害。三是加快整备社区集体土地资源。在我们的调查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工作人员还专题对各社区经济合同进行了核查清理。审查数据表明,辖区各社区违规签订需要取消的土地合同共145份,涉及面积约133万平方米,金额约3亿元。政府可考虑利用政策或资金杠杆,将这部分土地收归国有或集体所有,实行集约高效利用。四是将社区股份公司长期承担的城市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剥离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转型打牢基础。 第四、人才政策 社区集体经济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把培养与引进人才作为攸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首先,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注重提高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经常性举办各类经营培训活动或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形成多层次的学习培训制度;可建立企业员工自学成才基金,资助和鼓励员工进行继续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在企业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打破集体企业长期存在的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让真正的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要健全人才引进机制。破除宗族治理的观念,注重引进高素质管理型和特殊技能型人才,并在提拔任职、福利待遇、职称评聘、家属就业、小孩入学等方面享受优厚待遇。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社区经济运行质量 摘要 立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结合提高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必要性,重点围绕强化精细管理、完善社区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对提升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生产经营 经济运行质量 社区 0引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对社区自身来说,就是要进一步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提升发展质量,为实现油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 1提升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必要性 1.1提高社区经济运行质量面临难得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国内经济有望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石油石化行业正处于事业发展的上升期、综合实力的跨越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正处在加快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机遇期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期。这是社区经济发展必须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的最大发展机遇。当前社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管理与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已经进入了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优质、生活便利”新家园的新时期。因此,提高社区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1.2提高发展质量是建设大本营的必然要求 胜利油田对社区板块在稳定队伍、保障原油生产上寄予厚望,对社区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快了胜利大本营建设步伐。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方便职工群众生活,维护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营造文明祥和的生活氛围,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后顾之忧,让职工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把职工群众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打造上游长板上来,是社区工作的应有之义。建设大本营,关键在于保证工作质量。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优质的服务,大本营就很难真正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1.3提高发展质量是社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必然要求 社区经济运行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但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一定要以更高标准看待自己的工作,用放大镜审视自己的不足,用显微镜看待别人的经验和长处,用望远镜对待社区经济发展的长远发展趋势,自己与自己比找准优势,自己与他人比找出努力方向,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虚心学习借鉴油田内外同行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解决好固步自封、自我满足,要求不高、标准不严的问题;切实解决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彻底、不给力,工作有安排、有要求、有落实,无回音、无反馈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开拓思路,让优点更优,让短板变长,以精细管理保经济发展、以优质服务促经济发展。 2提高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几点对策 2.1要强化管理精细、机制灵活、责权明晰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 要对成本与投资实行全过程监控,实现透明化操作。要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把严控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社区生产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ERP、内控为切入点,以“建标、对标、追标、创标”为抓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细化成本核算单元,实施成本过程管理,责任主体细化到基层队、班组和个人,构建标准成本体系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实施月度成本发生情况通报制度,成本费用不仅要控制好,而且要运行合理、合规、合法,严禁出现变通使用、违规使用情况发生。要完善预警、分析、跟踪督查制度,形成责任逐级清晰、管理逐级下沉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预算的编制、预算审核平衡、预算执行与调整、预算监控与分析等流程实施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确保成本费用不超。要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的争取资金、项目、政策,为社区创造更加宽广的空间。 2.2要强化招投标、合同管理于一体的市场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市场队伍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归口管理、分级运作、逐级负责制度,规范招投标管理。加大内控制度执行力度,规范合同管理,加强财务稽查,加强重大资金、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审计监察,从源头上控制经营风险。 2.3要强化节点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工作环节的精细化、标准化、流程化 要从梳理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职能定位入手,科学分级分类,建立精细化、标准化制度体系和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形成涵盖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监督的全方位闭环管理流程和标准化运行机制。要推进以法律合同管理、投资决策审批、全面预算和月度工作报表为主要手段的经营管理标准化流程建设和以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监控、成本项目管理与审计、纪检监察为主要手段的风险监控标准化流程建设。要根据“建标形规范,对标找差距,追标提质量,创标争一流”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各系统、各行业、各岗位的管理节点,人人有节点管理责任,层层有节点管理标准,使节点管理覆盖整个社区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依责任考核”的精细管理体系,消除管理死角和管理盲点,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2.4要全面实施绩效考核,以绩效定收益,以贡献取报酬,发挥好薪酬分配激励机制的作用 薪酬激励虽然不是激励职工的唯一手段,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易被运用的方法。要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好薪酬的激励作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以此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激发全员“我要干”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全员的主动性缓解社区人员严重短缺的压力。要严格落实管理局的政策,稳妥实施劳动家属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保障职工的收入水平逐步提升。 3结语 促进社区经济发展,要立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结合提高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必要性,围绕强化精细管理、完善社区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做文章,下功夫,以此来促进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升。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探索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一、龙岗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结合 深圳龙岗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也就是强制性变迁,政府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优势、资本市场、城市化进程以及借鉴国内外经验,运用自身的权力积极推动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规模经济,缩短了制度变迁的时间,减少了制度改革的费用,同时抑制了“搭便车”的现象。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产生于民众间的制度变迁模式,也就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居民自治、居民自发组成的协会等组织都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积极推进社区土地资源整合优化 龙岗区政府通过积极引导社区参与土地整备,有效推进社区集体用地集约化利用;引导社区按照城市区域规划,通过置换、土地物业入股等方式,整合社区内非农建设用地资源和物业资源,形成连片可开发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和经营;支持社区参与由政府主导的土地整备,采取回购、合作、租赁、入股等方式,高效、集约利用社区土地特别是重点产业园区内的土地。通过政府、企业、社区合作,将旧厂房转化为优质物业,以稳定的租金收益替代异地安置,持续增加社区经济收入,同时保障产业规划项目及时落地。 (三)采取资本联合方式探索转型新模式 资本的积累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资金投入不足,资产储备不够,势必会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龙岗区采取了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联合、港资不断投入的方式处理资金投资和使用的问题,并且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合作改造旧工业园区、旧屋村的发展模式,其中包括为辖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管理人员交叉挂职锻炼等16种合作方式,并在政策上向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倾斜,鼓励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参与地铁三号线等项目的融资及购买街属企业改制后退出的物业,壮大了集体资产。 (四)让“物业管理进社区”形成普遍态势 搞好社区物业管理,不仅能优化社区环境,还能给原居民带来就业机会。社区的环境、治安等交由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来负责,可理顺社区工作站、股份合作公司、居委会的关系,进而减轻股份合作公司的社会负担。龙岗区结合实际创新模式,在全区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主要采取政府扶持与股份合作公司投入相结合的办法搞好社区物业管理。目前,龙岗区“物业管理进社区”已实现“全覆盖”。 二、龙岗社区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为推动龙岗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方面 1 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在小农经济意识作用下,为增加原籍居民就业,同时防止因引进“外员”而被“分享”了经济成果,社区集体企业往往堵塞了人才进入渠道,最终造成了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短缺、经营管理乏力的被动局面。 2 现代法人治理意识不强。许多社区集体企业实行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治理架构流于形式,没能真正形成民主决策、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科学治理机制。 3 经营风险意识不强。社区集体企业的管理层缺少对法人治理民主性、组织形式合理性、投资经营多元性、内部管理科学性等状况的审视评估,加强综合管理、增强风险防范的动力不足。 4 经营观念保守陈旧。一是没有长期发展规划意识。不愿意尝试非租赁经济的发展模式,错失许多发展的大好机遇。二是持有错误的分红观念。不关心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并且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影响社区集体企业的积累和发展。三是缺乏政策意识。对现有政策研究不透,没有充分用好已有的政策资源。 (二)管理体制方面 1 社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社区集体经济独立发展空间受限。社区工作站、居委会与社区集体企业不脱钩,政企、居企不分,造成大部分社区集体企业人员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使得企业的经营带有浓厚的行政干预因素,严重影响了其市场化、效益化运作。 2 企业管理机制难以适应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新要求。一是没有形成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乏民主决策、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科学治理机制。二是没有适当的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三是缺少对组织形式和股权分配的改革动力。 (三)政策制度方面 1 产权政策不完善。面对众多社区集体土地和物业产权不明的状况,在发展的压力下,许多社区为寻求“出路”,干起了“违建”勾当,不仅加大了政府管理和执法成本,还使得新老产权问题交错,让明晰社区土地和物业产权的探索陷入困境。 2 土地补偿机制不足。在土地功能规划定位上,通常政府部门处于主导地位,而社区集体企业则是弱势的,加上管理层缺乏熟知土地功能规划政策的专门人才,造成了社区集体企业在土地利用上的被动局面。 三、龙岗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龙岗区社区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管理体制、政策制度等瓶颈,而这同样也是其他城市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推进社区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逐步将基层公共服务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切实让社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在经济上与社区集体企业相脱离,彻底实现社区集体企业与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经济脱钩、机构分设、人员分离,确保社区集体经济走上独立发展的市场化道路。 (二)深化社区集体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1 推进社区集体企业组织形式改革。由现行的“总分公司制”改革为“母子公司制”。子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有利于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也有利于母公司规避防范经营风险。 2 探索推行大社区股份合作制。由现行的以单个社区为单元的社区集体企业转变为由多个社区联合组建的股份合作制集体企业。这种打破村界地界,实现跨区域、社区、居民小组的联合股份合作制,有利于实现土地、资金、人才、管理等资源整合,增补优势、取长补短。 3 探索社区集体企业股权改革。在条件成熟时,对社会开放一定比例的股权,通过股权的流通来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流转,让外部的人才、资本能参与到社区集体经济的经营运作,为社区集体经济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探索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 一是针对社区土地、物业产权问题,探索出台阶段性的疏导政策,为社区明晰土地、物业产权,进而发展融资、开发利用提供出路。二是针对政府征转社区土地补偿机制不足问题,探索建立有效补偿政策,做到既落实政府总体规划,又不损害社区集体利益。三是针对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问题,建立社区多元投资平台,如引导社区集体资金参与政府重大项目融资、参股村镇银行、在附近城郊地区投建面向本地外转产业的产业园区,等等。四是继续深化规划设计师进社区工作。2010年以来,龙岗区开展了规划设计师进社区试点工作,在社区建立规划师工作室,借助专业规划设计人才的力量,引导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进行科学、高效的开发利用。总之,要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政策平台,让社区集体企业懂得利用政策发展。 (作者: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浅论社区体育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 社区经济作为一种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可将社区内互不相联的各种经济成份变为利益共同体,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生产方式,从而带动社区乃至更广区域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社区经济 经济增长点 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倡导发展运动后,世界各国的社区发展运动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从以美国的经济发展为领头羊的新经济形态来看,社区经济的优势已展露无遗。相比之下,我国的社区意识却萌芽较晚,在传言,人们只知道有单位而不知有社区,只把社区当作单纯的居住的场所,而很少将其看作社区成员的一种利益共同体予以关心和关注;就政府和社会组织层面而言,社区只有服务功能和社会控制、管理职能,至于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则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事,社区则处于被动地位,无所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在当前形势下,社区服务业更是作为最具吸纳空间和最少投资需求的产业。特别是社区体育这种最受大众欢迎的社区服务业。可以为再就业工程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为多种经济形态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活动舞台,为启动和完善住宅消费市场提供更现实的购买动力。 一、社区体育消费的差异性 体育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以及对社会生活多方面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地增大。社会发展趋势,决定了体育健身事业在我国社会综合持续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的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基础和体育健身消费观念是关键环节。 在经济基础雄厚、体育意识较强的欧美国家,体育健身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占有家庭消费的相当比重。消费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人们必须通过消费保持生命力、劳动能力和其他创造能力。消费是满足人们生存活动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关键,也是社区体育可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依据。 二、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认识 1.带动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社区经济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和关联带动能力很强的产业,可以促进商业、饮食、文娱、信息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既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第一产业中极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性行业。社区体育以其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兴趣爱好人群的服务为中心,以健身、娱乐消费为特点。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活质量大为改观,人们的体质在增强,技能在发展,心理状态在改善,余暇生活趋向健康和充实,人际关系得到建设性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体育事业统计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普遍具有较高的要求。1994年~1998年,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消费增加了115%,1998年的城市社区体育消费额是1994年的2.1倍,达到1000亿元。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以上,城市的社区体育已成为提高城市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也就成为社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社区体育服务成为再就业工程的重要解困措施之一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将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导部门。在第三产业中,对于再就业人员来说,最具吸纳空间和最少投资需求的就是社区服务业,而社区服务业中体育服务市场最有前途。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内容而成为服务性经济,也就是说,运动健身、娱乐观赏和经济三者经过有机整合而构成发展体育产业的权力。 3.社区体育服务对推进住宅商品化、市场化、启动住房消费市场起积极作用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决策。据统计,在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占三分之一的份额,而消费则占一半甚至更多,其中住房消费成为政府寄予厚望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因此,要想加快城镇经济商品化改革步伐,启动住房消费市场,必须抓好居民住宅区的配套建设,加强发展社区文化和各项事业,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教育、文化、健身运动、娱乐、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三、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体育,体育促进社会建设,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这既是已往社会实践中可以观察到的规律,也是对社会生活建设未来建设的合理预期。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当口,强调社区体育建设,对促进社会生活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对于社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中体育消费观念的自我发展和合理引导。(2)运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城市社区稳定特色的合理形成。其中包括:中青年男子和妇女运动形式的稳定特色;老年体育的稳定特色;儿童、少年体育的稳定特色;婴幼儿体育的启蒙和开发;社区之间或社区内运动竞赛的组织和管理。(3)资金投入的长短流程与习俗和体育馆等硬件建设发展的合理引导;(4)社区体育服务市场的合理引导以及建立与发展,包括业余体育服务人员的因时、因机培训和专业体育工作者及专业体育服务机构的发展。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促进平安社区建设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平安社区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一项新任务。2008年11月,重庆市大渡口区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总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系点后。周伯华局长先后两次赴大渡口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推进平安社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针对原有的经济结构变化,钢铁产业基本退出,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断裂带现象与老工业基地退休人员多,城镇超龄人员多,企业下岗人员多的“三多”现象迭加,给大渡口区社会治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重庆市工商局大渡口区分局(下称分局)突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工作重点,按照“建立大综治一体化格局,合力打造基层基础示范亮点”的总要求,解放思想,探索创新,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生态文化之区、生活品质之城”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服务环境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工商行政管理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平安社区建设,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一、正确处理监管执法与平安建设的辩证关系 平安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保障性地位和作用。按照周伯华局长提出的“要把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互为促进”的指示精神,分局确立了“以服务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平安社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以服务发展为起点。监管执法为主杆,回归服务社会为终点的机制运行链条。 (一)及时出台了《放宽准入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发展的措施》。针对下岗人员、返乡农民工、大学生、两劳人员等重点就业人群,开放了多条创业就业的绿色通道。特别是针对帮教刑释解教人员,指导帮助通过个体经营或季节性、临时性经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同时调动社会各方安置的积极性,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和安置。 (二)形成了“四位一体”的证照办理模式。与区质监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建立了联合办证办照服务机制,实现了四方“同步登记、证照同步发放”,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群体就业创业。2010年全区新增加企业679户,同比增长35.4%;新增个体工商户1662户,同比增长31.6%;吸纳下岗失业人员1100余人。 (三)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分局成立了微型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召开了街道社区负责人、重点企业、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及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微型企业发展动员会,积极举办申请微型企业人员培训班。全年新发展微型企业178户。四是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为帮助大渡口区较快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平安社区建设,国家工商总局在大渡口区举办了“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重庆(大渡口)投资贸易洽谈会”,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个私协领导及企业代表参加了大会,签署意向性投资金额150亿元。对于政府引进的项目,实行同步介入,全程跟踪服务,坚持“申请、受理、核准”三优先原则,及时解决了招商引资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使一批外地企业顺利落地。进一步夯实了地方稳定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二、构建“八位一体”综合治理体系及“四四安全消费维权保障网”,进一步加大化解消费纠纷的力度 针对长期以来因消费纠纷给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分局将保障安全消费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平安社区建设的抓手。在一镇、二街、十四个社区、四个自然村、二个大型超市建立了23个消费维权联络站。将“12315”消费维权站并入区政法委的“七位一体”综合治理平台,构筑起“八位一体”综合治理体系。在消费维权联络站实现了“八个一”,即一位消费维权联络员、一个固定工作场所、一块牌匾、一部电话、一本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登记簿、一块宣传栏、一套工作制度、一台计算机,创新了重庆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区特点进一步开辟了‘‘四四安全消费保障网络”建设。 (一)打造“四个平台”。全力将“12315”投诉热线打造成畅通民意的平台、举报投诉的平台、接受社会监督的平台、消费维权的平台。由于民意诉求渠道畅通。一些可能激发的群体事件得到了及时控制。两年多来依靠四个平台受理消费投诉咨询3622件,各类申(投)诉举报685件,解决666件,办理满意率达到97.2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6万元,接待和处理各类信访58件,满意率达到100%。 (二)做到“四个结合”。即将安全消费与服务企业相结合,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监管巡查相结合,与行政执法相结合。分局将安全消费的视野拓展到整个生产流通链条,在监管巡查中发现问题,主动服务企业;2010年上门给企业提出合理的生产经营建议60余条。使许多可能引发产品质量的问题及时在生产环节得到了解决。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维权体系。为了强化消费维权的密度、力度和广度,建立了集“工商监管、经营自律、群众监督、消费投诉”于一体的消费维权体系。这个维权体系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动和互动,使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随时随地被置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监控之中,形成快速反应的能动维权机制。 (四)畅通“四个渠道”。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有利于让意见和纠纷及时得到反映。分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了举报渠道、执法渠道、“12315”消费维权热线渠道、政务邮箱渠道等四个渠道的畅通,将消费领域的各种矛盾,通过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职责的运用加以解决,化解或减轻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 三、通过创新手段提升工作水平。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社区提供基础保证 分局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社区作为职责范围内的重要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社区建设服务。 (一)建立食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监管机关“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了确保其有效运转,设立了食品监督管理机构,投入10多万元购置设备,成立了食品检测室,同步出台了《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考核标准》等五项制度,全面推行流通环节食品进销货记录“一单通”单据,由此形成了食品安全的全流程监管长效机制。一年来定向抽检食品284组,快检1300余组,检测合格率达到97.7%。对食品经营“五小店”开展专项整治,取缔10家卫生环境差、拒不整改的餐饮店。 (二)实现监管手段升级上档。先后自主开发了“工商所属地化网络分类监管平台”、“信息化知识、法律知识网上培训考试系统”、“工作绩效网上考评系统”、“重点行业标注在线检查程序”等多套业务软件。实现了分局对工商所,工商所对监管人员、监管人员对管辖区域“四点一线”的网络程序化管理,通过这套网络体系,使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触角深入到了大街小 巷,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即时刻得到处理。 (三)深入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执法办案新机制,不断提高执法质量。组织开展了案件评查活动。查找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执法监督。 (四)建立“经济导航站”,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导航服务。分局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定期向丰十会本区《市场发展态势报告》、《消费警示报告》、《经济活动动态信息》等,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提供参考服务,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了职能作用。 (五)重点查处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容易引发群体纠纷、群体上访的大案要案。分局站在关注民生,创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将这类案件列为重点查处打击对象。结合开展各项治理活动,立案查处了渝西天然气公司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大案要案70件,涉案金额9500万元。减少了社会治安隐患,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六)全方位拓展服务职能,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分局以建立服务型工商为抓手,全方位拓展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了“创业平台”、解决融资困难、实施品牌兴企、维护合法权益、营造宽松的市场竞争环境等五项服务。通过发放“服务联系卡”。开通“企业服务热线”形成企业意见直达机制、工商服务机制和督察考核机制,收到了“夯基固本”,优化经济环境的社会效果。为了进一步做好合同帮扶指导工作,维护农民利益,在乡镇建立了“合同指导服务站”,为农村地区开展经济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合同指导服务。 四、注重工商行政管理与社会力量的协调配合,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平安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联合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做好工作。实践中,我们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打造出了一张全方位覆盖、多方共同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网。 (一)强化自身素质建设,通过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激活团队创造力,建设政治、业务、作风“三过硬”干部队伍。以优良的素质和良好的形象使工商队伍成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想得起、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力军和促进平安社区建设的先锋队。 (二)积极将市场监管巡查和“12315”消费维权网融入大渡口区加强治安防控“六张网”建设。推进属地化监管责任制,并将应急机制同步融入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网络,通过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获取最佳的综合治理效果。 (三)创新“两新”组织中的综治组织建设和工作管理服务机制。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单建率保持100%,新经济组织覆盖率62.1%,新社会组织覆盖率64.7%。引导“两新”组织开展以“与党同心、诚信守法、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打造平安”为目标的创先争优。积极探索运用“两新”组织的党组织综合治理“项目工作法”,依托“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平台,建立综治组织,把加强安全生产、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推进单位内部安保、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参与所在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作为党建工作和综治工作的内容,实现单位健康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回报社会有机结合。试行把“两新”组织综治机构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检的内容,指导督促“两新”组织综治工作的落实。 (四)以群众利益、人民安危为工作基点,建立平安社区。分局通过开展网上服务、消费维权、市场巡查、食品安全检查等活动,使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触角深入到了社区千家万户。正是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工商行政管理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社区工作中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成效。2010年,分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社区建设的工作得到了总局、中央综治办联合调研组的充分肯定,被区委评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浅谈社区经济发展的广阔发展前景 [关键词]社区经济;前景;城市发展 一、社区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同规模、不同档次的住宅小区层出不穷,居民也出现多元性,许多原来的“单位人”如今变成了“社区人”。而维持整个城市正常运转的数以万计的外来流动务工人员的生活和管理问题,因人口老龄化而带来的一部分离、退休人员和独生子女的生活问题,大批因经济转轨而纳入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的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管理问题,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与实施问题等等,都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以往以区、街道为组织的管理体制对许多工作已无法进行管理,更落实不到基层和居民身上。近年来,经过尝试和探索,许多城市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社区建设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因为,把社区建设好了,不仅可以使广大居民在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满足,而且,在健康娱乐和社会治安等万面也可以满足需求。可以说,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必然产物,搞好社区经济建设好处多多。 二、发展社区经济前景广阔 2005年国家14个部委在联合提交的《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文件中指出:社区服务的宗旨在于为民解愁,为国分忧,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使社区居民生活事有所便、难有所帮、居有所安、闲有所乐。一部分经济学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重点发展五大服务产业,即旅游业、物业管理业、社区服务业、教育培训产业和文化产业。社区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便民利民是它生存的基础。而这反过来又为它营造了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部分社会调查中得到证实。《经济日报》2005年上半年刊登报道:有经济工作者调查证实,64%的城市居民需要社区服务中的家政服务,50%的居民认为车辆寄存有待重视,18%的居民需要出租生活用品、物品等服务,62%的居民需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维修,42%的居民需要自行车、钟表、照相机等日用品的机械修理。还有42%的居民需要学习微机操作、书法绘画和烹调等。由此可见,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渴望在家门口就能直接享受到更多、更便利的服务。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于服务性商品的吸纳性已越来越强,可以说提供多少就能消化多少。社区经济的特点决定着它是一种关联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发展前景是最好的。同时,社区经济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是很高,劳动强度相对较小,需要的投资也不多,可以说,它正适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下岗失业而导致劳动力资源过剩的现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社区经济还处在较低的层面上,如,一些较大型的连锁超市、销售公司等还没能走进社区,集约化经营水平更是远远不够,商业覆盖区域也跟不上社区建设日益扩张的步伐,这种现状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从发展的眼光看,社区必须邀请那些大型从事社会服务的企业广泛参与进来,通过大型企业资金、技术的投入,扶持社区兴建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代销等,并且,发展“名、特、精”小商店,甚至可以兴建信息互联网络,开展电子商务等。当然,随着社区建设规模的扩大,金融、教育、IT、健身休闲场所、影剧院等也要走入社区。这些企业进入社区后,社区经济一定会迅速地发展起来。 从发达地区发展社区经济的经验看,有四种经营形式比较适合我省的社区服务业发展:一是统一经营型。对社区基础较好,社区干部擅长经营的,可由社区服务站统一经营或承包经营,利润定额并按比例上缴。二是资产租赁型。把街道和社区闲置的房屋或开发的服务基地租赁给经营者开办服务业,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街道只收取租金。三是统分结合型。社区实行统一管理,企业自负盈亏,税费由社区管理组织代收代缴,社区适当分得一些手续费用。四是完全自负盈亏型。社区对企业扶持多,但基本上不要任何回报,社区手握服务及收费标准,任由企业自己发展。但是,不管哪种经营形式,都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以及文化、体育、娱乐等,突出服务业的“小、全、快、优、廉”的特征,广开经营门路,这样,就能不断拓展发展的空间。 三、社区经济应该纳入有序的轨道 社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经营方式。发展社区经济应防止出现两种倾向: 第一,要防止出现挂靠现象。由于社区经济是个新生事物,服务业又是微利经营,所以,与办理个体工商执照相比,办理社区服务证可以省去很多前置审批环节,而且缴费也较低,这就使得很多不属于社区服务范畴的经营户想方设法济身其中,通过挂靠社区这一途径,捞取“社区服务证”带来的部分非法“实惠”。一些街道、居委会也将此作为创收的来源,只要缴费就给办理“社区服务证”,这样做的结果是无原则地扩大了“服务”范围,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现象,造成一部分国家税收流失,损害了守法经营者的利益,造成不公平竞争,进而,扰乱了市场经济和税收秩序,长此下去,会严重影响社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要防止出现单纯追逐利益现象。社区服务组织主要从事公益性的社区服务工作,作为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它的服务内容特别强调福利性与微利性的统一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社区组织必须具有准市场化的属性,这就和商业利润的最大化必然产生矛盾。如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与社区事务中的行政管理重合,街道、居委会难免不发生碰撞。表现为,街道、居委会同物业管理公司争管理权或争抢地盘。有的街道办事处甚至单纯追逐经济利益,直接组建各类服务公司,强制承接物业公司以外的业务。有的居委会也可能利用办公用房违章立项搞创收,造成角色错位,权力越位。 总之,社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它必将随着社区建设的逐步发展而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全力支持社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区经济尽快地发展壮大起来。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社区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提要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社区银行应需而生。在我国银行体系结构极不合理、金融服务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发展社区银行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经济增长对社区银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发展社区银行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社区银行;经济增长;对策研究 社区银行按照国际上通常所定义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在经营特色和发展战略上,社区银行强调的是在特定社区范围内提供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与客户保持长期性的业务关系。在美国,社区银行的资产规模通常在1,000万美元和数十亿美元之间不等。从对它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涉及的领域都是其他大型商业银行所不愿涉及的,如中小企业、农业和普通居民个人消费信贷。而这些领域对于一国经济发展来讲又是不容忽视的,没有社区银行,这些重要方面理应发挥的作用将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将会受到阻碍。 一、社区银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大型商业银行通常会介于风险、收益等方面因素的考虑而不将中小企业、农业和普通居民个人消费信贷列入客户范围之内,而社区银行以其独特优势使这三者对于经济结构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社区银行通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经济结构产生积极作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深入到其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农副产品、纺织、建筑、计算机软件、贸易以及服务等方面,为丰富一国经济产业结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美国为例,其70%的经济结构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可见中小企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而社区银行由于在定位上立足社区,对该社区的情况掌握较好,可以有效地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强其风险识别能力,对开展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十分重要。从美国学者根据美国当地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统计得到:截至2002年,社区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33%的贷款,在非常小的企业贷款(低于10万美元)方面占比超过40%,是它们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社区银行通过推动农业发展对经济结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支农资金的匮乏一直为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单靠财政与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支持远远不够。而社区银行旨在服务当地社区,它将一个地区收集到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区,加上其根据借款人的个人品德及管理能力等“软信息”(通过与借款人及其周围知情人长期的亲身互动才能搜集到)来进行贷款决策,更愿意也更主动为农场主提供贷款。这方面的表率可由美国社区银行在其农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得以例证。据统计,截至2002年6月末,社区银行发放的农场不动产抵押贷款为230.9亿美元,占所有银行发放此类贷款总额的65%,农场营运贷款发放额为280.4亿美元,占全部银行农场营运贷款总额的61%。 (三)社区银行以普通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为途径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以需求为导向的作用。长期以来,各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重点都是放在公司业务上,往往忽视普通个人消费贷款。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由于其贷款数量少,无信用历史纪录以及缺少抵押或担保品等,通常被拒之门外。而社区银行以其信息上不对称性相对较少,以提高本地区发展为主旨等优势,愿意、也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大量信贷,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美国社区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社区银行是美国普通居民的良好合作伙伴,社区银行比大银行在零售业务中收取的费用更低。据美国有关机构2002年的统计,美国的社区银行在支票账户等存储类服务的收费方面较之大型银行要低15%左右。 二、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社区银行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措施。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群体庞大,机制灵活,效 益总体良好,但是却面临贷款难的僵局,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原因还是大型商业银行与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规模不对称所导致的信贷风险控制难、费用率高等诸多问题。社区银行以其定位、信息、地区及管理运作上的优势,加上与中小企业规模相当,能够摆脱大型商业银行的诸多顾虑相互满足彼此的需求,从而为中小企业长久地注入活力,保持其蓬勃发展的趋势,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二)社区银行在弱化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方面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城市与农村、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现象。要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尤其在我国仍是农业大国的现实国情下,必须要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当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近年来农村金融支持却呈现弱化的趋势。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坚持商业化改革,调整发展战略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银行”三大目标转变,大量收缩面向农村的金融业务;二是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流于形式,多年来按照商业银行模式经营,对社员的贷款程序跟其他商业银行一样,贷款投向没有体现“社员优先、社员为主”的原则。社区银行根植于农村社区,专注于农村社区,利用自身的信息与交易成本上的优势,能够有效满足传统农业的资金需求,从而弱化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三)完善我国银行体系、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一个完善的银行体系要求结构合理,不但要“多样化”,而且大、中、小比例要得当。目前,我国现行银行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便是小型商业银行,其比重太低,同时大银行的比重又太高。2006年末,我国银行类机构的存款市场份额中,城市商业银行仅为7.57%,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则为69.13%。反观美国,2003年“社区银行”占16.72%,中型银行占29.75%,而25家最大银行合计仅占53.53%。发展“社区银行”,将有助于尽快改善我国小型商业银行比重小的局面,优化我国银行体系基 本结构,从而促进金融体系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选择 按照上面的定义来衡量,目前国内还很难找到一家真正的社区银行。一个健全的银行体系不仅要有大银行,而且要有为数众多的社区银行。大银行有大银行的优势,社区银行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构建一个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且覆盖城乡的社区银行体系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将现有的地方中小银行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 1、城市商业银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由于资产规模、经营状况差别很大,改造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模式,应坚持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改造的重点应是中小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已不再适合选择社区银行的经营模式,它们地处发达地区,经营状况良好,已具备与大银行竞争的实力,已发展成为跨区域甚至全国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改造应遵循“先试点、后推广”的循序渐进思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应的,这些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也良莠不齐。为稳健起见,可以先选择一些位于发达地区且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社区银行改造试点,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这些中小企业发达、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充裕且干预较少、民间资本较为充沛的地区。试点成功取得相关经验后,再在欠发达地区全面推广。最后,改造之前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社区银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产权明晰。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拥有绝对控制权,其他的个体工商户、城市居民、私有企业所占股本的比例很少。城市商业银行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为此,要加快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为其向社区银行转型创造条件。 2、城市信用社。从规模大小和服务对象来看,城市信用社应该是社区银行最主要的改造对象。九十年代非国有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信用社开拓了广阔的潜在市场。但目前的城市信用社面临着股权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经营水平低、不良资产比例高、抗风险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将城市信用社改造为社区银行,必须鼓励外资和优秀民营企业入股,优化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同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快解决历史包袱。 3、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当前农村地区的主要金融机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应当适时对其经营目标、业务范围进行相应的调整,逐步改变政策支农的主要性质。2006年中国银监会表示,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要坚持市场化、商业化趋向,10年内将分批逐步过渡为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银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我们认为,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要加快改造成社区银行,而落后地区的信用社仍然坚持合作制的原则。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社区银行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农村信用社自身是不够的,需要相关各方给予大力支持。 4、邮政储蓄银行。200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其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的储蓄网点改造成社区银行能更好地实现这一定位。因为邮政储蓄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的竞争优势在于,与当地客户熟悉,吸储的资金用于当地经济发展,与当地经济休戚相关。邮政储蓄银行改造成社区银行后,要很好地发挥这一功能,需尽快积累在农村发放贷款的经验,建立成熟的经营机制,并依法纳入银行监管体系。 (二)将民间金融组织引导规范成社区银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非正规金融活动盛行往往体现了一国金融深度不足,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现实与潜在的融资需求。我们应当承认这些民间金融组织为地方经济发展所做的积极贡献。金融监管当局与其屡禁不止,还不如因势利导,通过引导使民间金融组织逐步演化成规范化运作的小型社区银行,同时对组建的基本条件、管理制度、业务范围、运作方式、监管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在市场准入和利率方面给予更大的灵活性。这样既方便了金融监管,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又能够满足农民等小规模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对于培育分工协作、竞争充分的农村金融市场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配套措施。为打造一个具有生机活力的社区银行体系,还需要完善配套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颁布类似于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的法律,鼓励社区银行的发展;二是要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其作用在于提高社区银行的社会信誉、增强人们对社区银行的信心,为社区银行提供与大银行平等竞争的重要制度环境;三是要进行严格而又有效的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和公众监督机制;四是参照美国经验,成立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之类的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行业管理,做到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公平竞争。 四、结论 总结国外社区银行在实践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对经济发展做出的实质性贡献,我们充分认识到社区银行在其定位(立足于社区)、信息(熟悉本地市场,信息不对称性相对较小)、地区(运作在本地,熟悉本地市场,条件灵活,手续简化,运营成本小)上不可取代的优势。鉴于我国尚不完善的银行和金融服务体系以及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仍是重中之重等这些现状,我们总结出社区银行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由此引出了在我国实践社区银行的相关路径和措施。我们确信社区银行的建立将是我国金融体系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它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以就业增收机制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就业增收双方向探讨社区经济的发展,立足点和着眼点都在于如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发展社区经济,实现社区经营的根本目的。本文通过对社区就业,招商引资增大税源的探头与剖析,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切实、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税源经济;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经营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北京市面对着人口老龄化、就业压力大、弱势群体多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多渠道筹集资金,为社区成员提供公众经济保障和服务,扩大保障人群覆盖面,已成为推动北京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首善之区的重要举措。但目前,社区经济保障财力严重不足,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很大,想通过常规方式由财政拨款和解决日趋增加的社区经济保障费用难度很大。所以,在“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强化社区经济的概念,树立社区经营的理念,为社区经济保障开拓空间,充分体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观念。因此招商引资已经成为解决社区财力来源,发展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更好的就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渠道。 2、促进社区就业增收的举措 2.1 发展税源型经济,实行税收增量比例返还制度 社区挖掘和培育新的税源,为社区经济保障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援。社区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充分发挥社区的地缘优势、功能优势、物流优势,大力引进和创办商业、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项目和专业市场。与大商业联合,建立连锁店;与大企业联合,充当经销商、商;与大农业联合,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绿色食品配送中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化组合,外引内联,养源开渠。 以街道为单位,以目前提供的税收和财政下拨的经费为基数,将每年新增的创税部分按比例返还。搞活增量,同时也减轻了上级财政的压力,形成社区财力的良性循环。 2.2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失业人员主要以“4050”为主,而这个群体有着年龄大、学历低、技能欠缺的明显劣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优胜劣汰,国有企业减员增效。而社区就业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创造了层次各异的岗位,给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对他们的生活水平提供了一定保障。 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是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基础。街道可与培训机构联手,通过争标的方式,对该群体进行有效的素质、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成绩以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的调查等方式,对培训的内容、方法、效果等进行合理的评估。一方面可以增强培训机构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培训的效果,有利于失业人员素质、技能的有效提高。 2.3 强化社区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产业 强化社区服务,增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功能。以服务于社区居民为主旨发展社区经济,并通过社区经济的发展来支持社区的各项建设事业,从而达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是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重要途径,也是社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功能。 社区服务产业是指体现社区功能作用及工作内容的社区资源,是一种经营实体,即以服务社区广大居民日常生活的经营形式。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尽快将这些资源纳入社区统一管理的工作范围,整合发展社区服务产业,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机会。 3、以就业增收机制推动社区经济的展望 社区是城乡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近年来随着下岗失业人员、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社区工作的重心也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为他们寻找就业的出路上。新形势下,社区建设也不应仅仅停留在为居民简单的服务上,而是要用现代的意识发展社区经济、经营社区。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他们经济的崛起最初也是以社区为依托而逐渐做大、做强的。因此,应以社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和积极扶持社区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不断优化社区服务、人人就业、企业增收的共同目的。 3.1 从社区服务的角度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亟待就业。以服务为主的社区经济是吸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诸多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的阵地。通过吸纳就业人群,可为社区经济注入广阔的人力资源,优质的社区环境,良好的社区服务是招商引资的必要和关键条件。吸引各种形式的资金投资社区经济,推动社区经济做强、做大,并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使社区经济发展与增加就业的良性循环,达到社区、企业共赢的目的。 3.2 从社区经济的角度 大都市社区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市域范围内,以社区居民福利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以社会机制为主的多元化机制进行资源有效配置,并进行必要的成本与效益比较,为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称。大都市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社区经济,而社区经济依附于社区,为社区服务而生存与发展。正是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大都市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为社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税源经济已成为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努力推进社区服务,强化社区管理,加大社区建设力度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与此同时,加大协税、护税的工作力度,确保税收任务,为开展社区其他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从社区经营的角度 社区经济是社区经营的基础条件。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可以为社区经营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有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而且它是扩大就业、安置社会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并进而发挥着社区服务和社会稳定的作用。社区经营可以为社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从而可以直接带动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经营与社区经济是相互促进、协调运行的,为了推进社区经营必须发展社区经济,而要发展社区经济又需要通过社区经营为其创造良好环境。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社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社区是城市最基层的社会单元。社区经济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兴起的新型经济形式,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社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关系,并针对我国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区经济 和谐社区 措施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也在发生整体性的深刻变革,社区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区、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并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重心。人们在社区内生活、消费、发生经济活动,形成社区经济。社区经济是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多元化需求而兴起的新型经济形式,和谐社区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提出来的,发展社区经济与建设和谐社区都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 社区经济的内涵 社区经济是指在城市一定区域内的各类组织,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目标,以营利性和福利性并存为基础,通过合理配置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消费需求提供产品的经济活动。社区经济是以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提供商业、餐饮、物业管理、建筑装修、文化教育、老幼管护、家政服务等多种服务,体现着“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社区经济的消费者是社区的居民,为社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从业人员也主要来自该社区,是以社区为经营范围,并以社区福利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的经济。 社区经济主体是社区经济的实施者及管理者,具体包括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居民、物业管理公司、进驻社区的单位等。社区经济的客体是社区经济所服务的对象,具体包括社区居民及进驻社区的单位。社区经济的内容是指社区经济活动,以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社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依托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区别于其他商业服务,社区服务更有便民利民的特点,同时坚持经济与社会两个效益同步发展。 社区经济是随着社区建设而发展起来的。社区经济依附于社区,对社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社区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社区管委会,对所属社区资源的财产没有最终所有权,也没有财产的授权经营权,利用经济手段来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直接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来增加社区福利。发展社区经济,一方面服务于社区居民,满足了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为社区提供了就业岗位。随着城市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社区居民要求社会来承担部分家庭日常工作,并且特别希望社区来做,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旺盛,发展社区经济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技术含量都不高,大多属于劳动相对密集型的行业,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要求比较低,这对不同年龄、性别、文化技术程度的就业者有着充分的适应性,为失业者寻找工作提供了宽松的选择范围。 和谐社区的内涵 和谐社区是指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发展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促进社区各构成要素自身的发展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和谐,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人的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统一的社区(张才学,2009)。其内涵主要包括:社区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足够的经济能力、消费能力和发展能力;社区居民拥有基本的传统伦理素养,心态平衡,邻里之间讲诚信、讲和谐,具有很强的归属感;社区居民主动关心和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拥有较高的居民自治程度,社区决策民主化、自主化、公正化,具有极强的社区凝聚力;社区拥有多元化、专业化的合法社会团体或社区组织,并且相互合作、整合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专业的社会服务;社区居民与自然平衡共生,社区形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和谐。 和谐社区建设的主体包括基层政府,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机构等部门,内容包括增强社区自治,强化社区服务,构建社区文化,加强社区治安,创建社区环境等内容,目标是将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区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只有真正做到社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单位文明,整个社会生命机体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建设和谐社区正是通过社区这一基础平台,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其中,使之不仅成为新时期社会整合的基础,而且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的支持网络。社区是党和政府与市民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政府各个部门只有依托社区,才能把自身的管理触角伸向基层,才能使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蔡建波、昌业云,2007)。建设和谐社区,不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也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 社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关系 (一)发展社区经济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 建设和谐社区需要资金支持和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并且也要求社区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具有广阔的经济发展前景。通过深化社区服务,发展社区经济,扩充了社区经济来源,有助于完善社区功能,并且所形成的资金具有可持续性,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经济支持和物质保证。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会不断提高。社区居民一方面加入社区管理部门,参与社区建设,推进社区自治进程;另一方面,组建社区经济组织,在社区内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区自主创业和再就业的发展。社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区的经济能力,一定程度上消化了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并且解决了社区就业问题,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物质条件。 (二) 和谐社区建设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人,和谐社区的建设需要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一方面,社区发展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供了区域社会场所,以及民主建设与民主管理的机会;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自治程度的提高激发了社区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其转换为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发展社区经济是社区的公共事务,需要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社区居民主动关心和积极参与发展社区经济。和谐社区拥有多元化社区组织,其中有一部分是经济组织,这些组织相互合作、整合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共同发展社区经济。 发展社区经济与建设和谐社区都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经济的发展主体中有和谐社区的建设主体,和谐社区建设主体中也有社区经济的发展主体,社区经济发展的结果通过和谐社区表现出来,而建设和谐社区又离不开社区经济的发展,发展社区经济与建设和谐社区,两者相互交融。一方面,和谐社区建设归根到底是由社区经济来决定的;另一方面,和谐社区建设又以巨大的力量反作用于社区经济,对社区经济的发展方向、成功与失败,都将会产生重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我国社区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社区建设已进入到和谐社区建设阶段,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逐步建立,与居民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逐步向社区延伸。通过和谐社区的建设,发展了社区经济,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并在社区创造就业岗位。社区经济在参与社会分工与协作的过程中发挥着“拾遗补缺”的作用,但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短缺 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对社区来说,资金短缺问题比较严重。一方面,政府财力有限,投向社区的资金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社区自有财力较弱,无力承担一些投资发展经济的任务。社区经济主要依靠社区居民的投资,并且规模较小,提供的服务有限,处于自发发展阶段。资金短缺使得社区的基础设施、经济组织发展滞后于城市化的发展。 (二)管理不完善 社区经济组织既有街道和居委会办的,又有个体、私人办的,还有公私合作、合股办的,街道、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工商部门都能够对其进行管理,但是管理部门间的协调能力不强,造成管理混乱。管理混乱的根本原因是部门间的利益争夺,缺少能够对社区经济活动统一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的管理部门。 (三)人才短缺 社区的工作人员以离退休人员为主,文化层次和经济素质低。社区工作繁杂,对经济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造成社区人才短缺。人才短缺使得社区经济发展缺乏开拓性,长期徘徊在低水平状态,不能得到质的提升。 相关措施建议 (一)建立发展社区经济的长效机制 发展社区经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作保障,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应把发展社区经济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实施方案,还应把发展社区经济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按比例增长机制,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发展社区经济组织,并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国家还应把发展社区经济纳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确保社区经济发展措施得到具体实施。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 发展社区经济,必须开展有效的经济协调工作,使社区经济形成一个整体。街道办事处应对辖区内的社区经济活动进行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同时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在街道办事处设立派出机构,方便社区经济组织。在社区层面,建立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共同参与的社区经济管理体系,对社区经济发展进行决策、指导、规范、协调和管理。 (三)发展社区经济组织 社区经济组织是发展社区经济的主体。在社区经济中,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但由于社区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而第三产业又以民营最为活跃,因而发展社区经济必须重视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扶持。现阶段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发展社区经济组织,从事快餐、早点、奶站、理发、小型超市、中介服务等。 (四)整合社区资源 社区管理部门应积极鼓励和提倡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经济发展。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形式,发挥驻社区单位经济实力强、联系业务广泛、信息灵通的优势,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厂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盘活社区的闲置资产,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为居民购物、就医和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优惠和方便。这样,即可以创造社会效益,又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从而把社区资源优势与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壮大社区经济实力。 (五)实施多元化融资 政府应鼓励支持金融部门向社区投资,解决社区经济组织资金短缺问题。还可以利用辖区内的行政机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户等与街道、居委会的联系,在社区内实现街道与企业、科研院所、机关、院校,甚至个体经营户的合作,或者促成社区单位之间的联系,把社区单位发展经济的愿望转变为社区经济的投资行为。还可以成立社区发展基金会,社区经济组织采用入股的方式,来相互融通资金,但政府要加强风险监管。 社区经济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兴起的新型经济形式,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发展社区经济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和谐社区建设促进了社区经济发展,我们应通过发展社区经济,来加快和谐社区建设。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加强社区三资管理,夯实社区经济发展实力 摘要:社区三资是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与广大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最根本利益。就目前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区三资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想要完善社区三资管理建设,这不仅需要深化社区对于三资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需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此外,要切实实现三资管理的公开透明。 关键词:社区;三资管理;社区经济;发展 社区三资(资产、资金、资源)是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与广大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最根本利益,在当前的社区三资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资金与财务管理的问题尤其明显。强化社区的三资管理对于夯实社区经济发展建设非常重要。本文将具体谈谈如何加强社区三资管理,夯实社区经济发展实力。 一、社区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社区对三资管理不够重视 社区三资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在很多地区都十分普遍,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造成原因就是三资管理一直都不受重视。许多农民意识不到三资管理的重要性与意义,无法体会社区三资既是社区的公有财产,其中也包含着自己的一部分资产。正是因为思想观念的缺乏,这使得许多社区在三资管理的组织与推动中效率都非常低下,不仅如此,许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都非常缺乏,管理手段也十分落后。这些都是造成社区三资管理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2.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监管不到位 有关涉农部门拨付到社区的资金不通过管理中心,直接将资金转入社区干部的个人账户,部分社区出现了坐支收入、私设帐外帐、随意处置资源资产的现象,个别社区甚至脱管,长年不向管理中心报帐,中心无制约措施,无法掌握社区经济收入,这些问题既找不到法律制度做保障,又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进而放松管理,使监管流于形式。 3. 三资管理台账不健全,造成资产流失 经调查统计,许多社区未建全三资台帐,特别是国家对集体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公益服务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和社会捐赠资产等,未纳入账务核算和台账登记管理。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山地、水域等自然资源,未进行完整详细的登记管理,部分村甚至无二轮土地承包底册,农户流转土地村上不知晓,机动地经过历届干部多次发包,土地底数不清,有的长期被私人无偿占用,损害了集体利益。 4. 财务公开程度低 财务的公开透明是对于社区三资管理中的一个基本要求,然而,在许多社区这一点却很难得到落实。就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范围内农村地区财务未公开的村社占到总村社的69.2%,仅有不到20%的农村社区的财务公开做的比较规范,其余的要么没有公开或者公开工作做的很不合乎规范。财务不够透明不仅极大的制约着社区三资管理,这也是社区三资财产不明流失的主要造成因素,这一点对于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会构成非常大的阻碍。 二、加强社区三资管理的措施 1. 提升社区对三资管理重视程度 想要强化社区的三资管理,并且切实做到推动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建设,这首先需要从思想观念上做出改善。要有意识的提升社区对于三资管理的重视程度,让村委会以及相关管理人员深刻意识到三资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技能,并且可以引入先进的管理手段推动社区三资管理的高效进行。只有切实提升对于三资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够让管理工作更好的得到落实,进而夯实社区的经济发展基础。 2. 健全与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健全与完善农村三资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鉴于当下农村社区三资管理在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上极不完善,这很大程度制约着三资管理的效率,进而影响社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健全管理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构建完善的审查制度,要对于社区的三资管理工作进程、工作人员展开的工作模式以及社区三资的实时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查。只有这样才能够杜绝一些不合规的行为的发生,进而减少三资财产的不明流失。借助良好的管理体系来真正夯实社区经济发展与建设实力。 3. 完善三资管理台账 完善三资管理台账是提升社区三资管理效率的一个最有效辅助。当下许多农村地区在三资管理台账建设上都很滞后,许多社区甚至没有完善的三资管理台账,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会造成许多财产的不明流失。加强对于社区的三资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完善对于管理台账的建设,对于资产的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使用情况等各项信息都要如实登记,并且应当有专业人员定期对于台账进行归纳整理。这不仅是让台账更多公开透明的方式,在整理的过程中也能够很直观的发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而给后续的资源利用提供参考建议。 4. 完善财务公开体制 在财务公开方面,要严格按照《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农业部监察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的规定,做好农村财务公开工作。逐步改变村级财务公开的操作主体,形成政府公开,由乡镇财务管理中心以季度为单位汇总各村财务情况,打印财务明细表,经镇纪检、经管站审查后,由各村社区报帐员向群众张榜,村监会负责监督并收集体群众意见,依据监督职能,督促村干部及时向群众解答疑问,群众不满意或确实存在问题的,及时向上级纪检或经管部门反应,使农村财务公开切实实现“阳光理财”。 结语:加强农村社区的三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夯实社区经济发展实力将会是重要保障。就目前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三资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想要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建设,这不仅需要深化农村地区对于三资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需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此外,要切实实现三资管理的公开透明,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社区三资管理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为夯实社区经济发展实力提供有力推动。(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城南新区新都街道经济服务中心)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浅议城市社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摘要:社区经济建设是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做好社区建设工作,就要充分发挥社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社区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区经济;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城市社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社区干部对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度不够 大部分城市社区干部对社区经济良好发展促进社区建设的影响作用认识不深刻,对社区经济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只有模糊的认识。这样就造成了社区干部只重视社区服务,忽视社区经济发展,故不利于社区经济发展。 (二)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不够 城市社区内缺乏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宣传,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经济发展不了解,不了解社区经济发展对居民有何影响,故社区居民对社区发展的参与率低,居民参与度不够,使得城市社区干部在动员和整合社区资源遇到很大的阻力,无法动员群众力量为社区经济发展出一份力,不利于社区经济发展。 (三)城市社区发展缺乏独立自主权 目前,大部分城市社区经济收入都要先上缴街道,再由街道进行分配管理。而且,大多是社区经济实体店都是街道管理经营,基层社区对社区管理并没有独立经营管理权力,这样就造成社区经济发展缺乏独立自主权,无权对社区经济收入进行分配,如此便不利于社区经济发展。 (四)城市社区干部人员工作量大 城市社区经济既有社区兴办,也有个人兴办,还有街道兴办。城市社区干部要管理如此多不同性质的社区经济发展,使得社区工作人员工作量大,负担重,从长远来看也是不合理的,将阻碍社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解决措施 (一)城市社区干部要重视城市社区经济发展 首先,城市社区干部要从思想上重视社区经济的发展,从科学上了解社区经济发展,从战略上合理规划城市社区经济发展。其次,城市社区干部要与时俱进,多多通过阅读相关经济书籍,走访社区经济发展良好的社区,实地考察社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和实际案例上全面的认识社区经济发展,为搞好社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城市社区干部经过考察后,要开展研讨会议,交流到实地社区考察的意见和建议,而后,商讨本社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定好社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加大社区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 “一个巴掌拍不响”,要发展好城市社区经济,就必须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经济发展的建设队伍中来,为社区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大家携手共创繁荣的社区经济。因此,城市社区干部要加大社区经济发展建设的宣传力度。首先,在社区的宣传栏内粘贴社区经济发展对社区的影响作用的海报,让社区居民了解到社区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整个社区的建设,同时,也能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如有报刊零售点、小工艺坊、便利商店、维修店铺、药店、老人娱乐所等等。其次,组织有关于社区经济发展的活动,让大家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了解社区经济发展对社区的好处。通过大力宣传社区经济发展建设,达到最大限度地动员和整合社区资源,通过充分合理地运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建设,加快社区经济发展建设的步伐。 (三)加强城市社区经济的组织管理 目前,城市社区组织发展还不够完善,社区经济实体店都是街道管理经营,加之,社区经济收入都要先上缴街道,再由街道进行分配管理。如此的组织管理不利于城市社区经济发展,对此,政府可以成立一个非盈利性组织“社区经济发展公司”,由该公司全权负责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管理,同时,也可以安排社区居民来“社区经济发展公司”工作,解决就业问题。 (四)合理安排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充分动员社区居民做义工 社区的工作是很繁杂、包罗万象的。对此,社区可以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如周末无偿志愿参加社区卫生打扫工作,志愿为老年活动中心做义工,志愿参与社区宣传栏海报工作等等。同时,还可以成立社区委员会,由社区委员会负责社区各项工作的宣传及通知任务,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一般性活动的商讨会议。城市社区干部充分动员、合理运用社区居民这一强大的群体力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情感上,社区居民会有一种“大家庭”的温馨感,因为社区中的工作都有社区居民出的一份力,社区的建设是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携手共创美好整洁的社区。 三、小结 发展社区经济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经济基础,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到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战略上做好社区经济建设规划,从战术上做好社区组织的管理工作,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经济建设队伍中,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共同建设好社区经济发展。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提高管理能力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摘要】推动社区经济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社区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社区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而是否可以通过提高管理能力推动社区的经济发展,给百姓们创造更优质的生活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提高社区经济管理能力做出如下论述。 【关键词】社区经济;管理能力;制度创新 城市社区经济是城市社区的一种经济形式,就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社区经济是处于发展阶段的,其对于城市化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展现出来,所以,研究城市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街道经济弊端 受到目前发展水平和转轨体制的影响,虽然接到经济是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制约着社区建设的发展。首先,就是产权不清的问题,街道理应是拥有最大股份的拥有者和经济最大的出资者,实际上街道是由政府部门所派出的机构,但是财产的最终所有权却并不归属于街道,同时也不具备财产的经营权和授权。所以,在街道经济这一部分并没有详细清晰的得到界定。街道经济企业的经营形式通常采取承包和租赁式,在短时间内虽然可以淡化由于产权模糊而导致的问题,但是问题还是明显存在的,并且没有在根本上得以解决。其次,体制不顺问题,社区经济发展的体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政企不分。作为政府部门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其主要的职能是社区服务和社区行政管理。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街道经济所属的企业,其目标就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街道办事处与企业捆绑在一起,其自身的职能便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另一方面是多头领导,两级政府是由三级进行管理的,导致每级管理都是街道所属企业的领导,导致出现政出多门、多头领导的局面。 2.税源经济操作不规范 以招商引资为主的税源经济将街道从传统的街道经济中解脱出来,实现了政企分离,街道也从最开始的行政角色转变为现在的社区管理角色,同时也避免了自身办企业所带来的风险。但就目前我国各地去的实践可以看出,街道经济好使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的问题。首先,无序竞争。作为经济个体的街道,都希望可以招到更多的大企业加入,可以从中获取到更多的税收。由于各街道每方面的条件都相差不多,彼此间的竞争集中在企业为街道创收的比例然后返还给企业的奖励上。在奖励企业上的恶性竞争导致街道把税收的大部分用作奖励返还给企业,形成了泡沫经济。主要表现在:使用各种可行的手段来拉税源,运用环境、经济和行政等手段控制不愿意在本地区纳税的企业,强迫企业资源在本区纳税;损失公利拉税源,个别地方政府以局部和本部门的利益为出发点,即便是损害了全局的利益,采用优惠政策拉税源,一方面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通过企业改制来实现,另一方面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虽然兼并企业和发展连锁企业是改组改制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却受到了双方政府的干预,政府经常是紧紧抓住税户不放手,进而对企业改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次,发展缺乏连续性。在引进企业时街道通常是以短期内可以税收最多的为目的,所以导致在引进企业过程中,没有详细的考虑投资产业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潜力的,对于税源的可持续发展很难保证。 3.重复建设问题 作为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经济,应与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相符合。社区的经济发展是在城市经济总框架之内的,就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出发,可以确定行业的特色和产业的发展方向。这样,才可以和城市的经济共同发展,互相弥补,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但是目前很多城市的社区经济发展都存在于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的情况。没有很好的把握社区本身的区位状况和资源的特点,只要是热门的项目你引进我也要引进,他给什么政策,我所给出的政策比他还要优越,这种盲目的竞争局面,导致各社区很难在某一品牌或某些行业中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 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路径 1.赋予街道社区经济职能 首先,应遵循责权利互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条与块相结合,社区经济管理形式应以块为主。城管、工商、环保等部门需要在社区办事处中设立派出机构,接受来自与主管部门和街道的双重管理和领导。街道办事处需对辖区内的社区经济、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实行综合协调和组织领导。其次,加强社区的拒绝全、协管权和自治权,政府部门应理清与社区之间的协调和监督、指导和服务的关系,赋予社区居民真正的拒绝全、协管权和自制权。应遵循社区依法自治和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明确社区应做的工作以及要完成的任务,留更多的时间使社区详细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另外还应改变目前的运用机制,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对于已经通过审批可以进入社区的工作,相关部门应及时拨款,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2.科学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首先,社区和政府部门应发挥出自身特色和优势,合理定位社区产业,致力于打造科学性、前瞻性的社区经济。另外,还应做好社区经济资金、人力资源、经营场地等问题的协调,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制定出可行性强的措施,依靠政府政策促进社区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其次,制定服务和管理社区经济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对于社区营利性组织应使用市场机制管理,对于非营利性组织要实行制度化和法制化的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政府应使用财税杠杆有效的掌控好“有为”与“无为”之间的关系。在社区服务业、税费减免的管理及享受优惠政策、服务范围好从业对象等方面,应采取多来源、多形式的财政资助;对于公益性和福利性的自办微型社区经济、经济项目和下岗人员从事的社区服务,要给予相关的优惠和大力的支持,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鼓励人们自主 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开辟社区经济增收渠道 首先,应积极的探索出更多的社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渠道。社区应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了解民众的需求,根据消费层次的不同兴办各类的社区服务实体,开展全方面服务,提高社区自身的服务水平。另外,应根据市场的机制需求,建立公司化和网络化的社区服务,制定出更多的优惠政策,采取股份制、民办公用和合作制等方式,鼓励民间组织、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以信息、资金、技术等形式进行投资入股,实现有偿服务养福利服务的道路。其次,将再就业工程和发展社区服务两者相结合,鼓励社区服务行业吸收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鼓励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自发组织兴办,投资少、见效快、便民的服务实体。最后,树立市场经营理念,发展社区公益项目。社区经济发展,应树立正确的市场经营理念,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目标,建立社区服务体系。目前,应开展社区老人服务,开拓老年服务市场,例如发展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公寓和老年医院等,为老年家庭提供关怀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和保健服务等;老年文化体育市场,老年产业部门应在舒适、方便和保健的消费前提下,丰富老年活动所需的文化用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和文娱活动项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区建设的基本条件就是社区经济,其不仅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也为社区建设提供了物质方面的保障,同时也是安置社会劳动力和扩大就业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联合国在倡导社区发展运动使将发展经济放在了重要位置,因此发展经济是社区建设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任务。 社区经济发展论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摘 要]本文以SPSS统计分析软件为工具来分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各地区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多少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具有正相关性,即: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较多的地区,其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而且,各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长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地区生产总值;城镇经济发展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基础设施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吸引资金投资建厂、促进当地就业,还能促进消费,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往往比例过小且增长过慢,需求远远大于供给,造成资源过度使用;而对社会生产设施投入过多且增长更新快,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 国内外对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有很多。吴友人的《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从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比例来讨论:基础性设施对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作用;[1]胡仁科的《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融资研究》是从基础设施的融资方面来阐述如何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的;[2]徐莹的《贵州城镇化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是以贵州的城镇为例,从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方面入手,来分析基础设施对于拉动城镇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3]Kapar·Brian、Abate·Janet的《policy for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是从生产设施建设方面入手写其对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4] 上述研究的对象多涵盖整个基础设施,很少有将研究对象定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领域。在研究思路上多是从生产到投资角度入手,从增加就业、促进再生产方面揭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却忽略了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公共服务设施是由公共服务与设施两个词语构成的合成词,是这些词语含义的整合。公共设施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有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其中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而附属设施是配套设施,使得基础设施得到更好服务、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设施。[5] 本文以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中国各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较分析,建立两者的联系。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6] 一、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投资、消费、储蓄的关系 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城镇发展所需的投资、消费、储蓄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对投资、消费的影响 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也就是说加快城镇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就是促进该城镇的投资和消费。从对于一个城镇的投资和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方面来说,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增多对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首先,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投资的影响。对于商家投资建厂来说,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好的投资环境必需有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资源,而不仅仅是政府所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桥等),因为社区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面向是社区居民,这会给投资建厂的商家在服务设施上减少很多资金及时间的成本投入。因此,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商家来投资建厂,从而直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社区居民的投资来说也是如此,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会为其解除许多后顾之忧,这样居民就会用自己手中多余的钱进行一些投资,从而间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其次,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消费的影响。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除了可以促使居民将手中多余的钱用于投资以外,也可以促进居民进行消费。一旦该地区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商家能够获得利润,商家不但会加大投入力度,还会吸引更多的其他商家进行投资,这两方面的后续影响会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储蓄的影响 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给居民解除了很多后顾之忧,促使居民将手中的钱用于投资和消费。如果居民用于投资和消费的钱增加了,在短时间内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居民所储蓄的钱就势必会减少。对于想要在此投资建厂的商家也是如此,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会增大商家对此地区进行投资的可能性,一旦进行投资,那么商家就不会将钱存在银行,而且还很有可能从银行贷款。这两种情况都会大大减少银行的储蓄量。[7]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多对储蓄的增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 简单起见,本文只选择当地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与该地区连续两年的生产总值的增幅来分别代表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指标。 (一)全国各地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分布及其增长速度的比较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8)提供的数据,得到2006至2008年中国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统计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通过SPSS软件,[8]得到分布图,见图1,其中灰色柱、黑色柱、白色柱分别代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该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单位:个)。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浙江、江苏两地在2006年至2008年间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在全国排在第一位置,而且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第二,上海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在2006年排在中游位置,而在2007年和2008年跃居到与浙江、江苏同一阵营。第三,从地理区域上来看,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最多的是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次是北方沿海地区、首都附近和西南中部地区。最后是西北地区和东北内陆型省份。第四,北京、天津、上海作为省级市拥有的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比一些省份多,尤其是上海。于是,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我国东南沿海城镇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远远领先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处于全国最低水平线。 (二)全国各地区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增长速度的比较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得到全国各地区城镇经济水平和其增长速度的分布与比较图,见图2,其中灰色、黑色和白色柱分别代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单位:百万)。同时对各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以2007年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的数据为例,见图3,其中,灰色柱代表2007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黑色柱代表2007年该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灰色柱与黑色柱的单位不同,放在一起是为了分别比较各地区之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我国从2006年到2008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几乎都是逐年增加的。第二,我们将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的地区划为A区,介于1万亿与2万亿之间的划为B区,小于1万亿的划为C区。由此可以看出A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B区:河南、河北、上海、辽宁、四川、北京、福建和海南;C区:黑龙江、安徽、内蒙古、山西、广西、江西、天津、陕西、吉林、云南、重庆、新疆、贵州、甘肃、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第三,从地理区域上看,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南方省份超过北方省份,东部省份超过西部省份。从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态势,有些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有些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仍然缓慢。同时也应注意到,在人均方面,一些地区的人均收入过高,一些地区的人均收入过低。在生产总值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水平还十分低下。 (三)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城镇经济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2009年颁布的《中国统计年鉴》,得到2007年中国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如图4所示。灰色折线代表2007年该地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数量,黑色折线代表2007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 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灰色折线和黑色折线的上升或下降的步调大致相同,各省市所对应的基本都是两个高点或两个低点,很少有对应一个高点一个低点的情况;地区生产总值的大小与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多少在数据上具有较强的同步性和正相关性;从区域分布上看,东西部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地区生产总值与中国中部地区相比较少。 (四)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长速度与城镇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前面的结论,笔者提出假设: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的速度具有正相关性。我们用后一年的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减去前一年的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来代表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长速度,用后一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减去前一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来代表城镇经济增长速度。其中,服务数差1、经济数差1分别为2007年与2006年公共服务设施总量差值和地区生产总量差值的编码,服务数差2、经济数差2分别为2008年与2007年公共服务设施总量差值和地区生产总量差值的编码。 从SPSS输出结果(限于篇幅,不在文中体现)可以看出,经济差1与服务数差1的相关系数为0.678,经济差2与服务数差2的相关系数为0.658。这两个相关系数都接近于0.7,说明地区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的速度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从而证实笔者的假设: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的速度具有正相关性。 三、结论与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各地区的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多少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具有正相关性,即: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较多的地区,其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反之亦然。 其次,各地的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长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即: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较快的地区,其相应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反之亦然。 最后,我国第一类、第三类地区与第二类、第四类地区相比,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数量上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应加强第一类地区和第三类地区的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当然,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各个部门,各级政府需要综合协调,在社区建设中建立一个综合协调机制,以推进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健康、持续的全面发展。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教育技术管理研究的新视角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 知识管理 教育技术管理 [论文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成熟,信息管理已经上升到知识管理的阶段近几年来,知识管理的理念在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借鉴管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知识管理引入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初步构建了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育技术管理理论架构,探讨教育技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成功的关键因素。 有知识就有知识管理。国家、企业、组织、个人都莫过于此。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资源,知识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知识管理受到全世界各级各类组织和个人的普遍重视和高度关注。知识管理的提出不仅对企业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它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知识管理的兴起,对教育和教育技术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借鉴管理学领域最新的理论成果,将知识管理技术引入教育技术管理,结合信息化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对教育技术的相关资源及相关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协调,促进教育技术管理组织的创新和效益的提高。 一、知识管理的理念与内涵 “知识管理”一词,有人说最早来自于彼得·德鲁克的一句话,也有人认为是美国麻省莱克星顿著名的思图维星国际咨询公司首次提出的。具体哪个说法更具权威性,我们已无从考证。知识管理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知识管理活动不仅仅涉及对知识自身的管理,而且还包含越来越广的外延。到目前为止,对知识管理的定义还处在一个“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的阶段。 基于人们对知识应用的水平,主要存在着两 种理解:一种认为知识管理是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用信息管理的模式构建知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作为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另一种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基于人的知识创新过程与组织,重视人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重视从体制与组织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环境,重视人才结构与使用的优化管理。本文作者认为,以上两者都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和体系,知识管理主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通过对知识的积累、创新、推广实现组织的智力提升;二是组织通过对知识的运用,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管理 教育技术管理与知识管理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互相渗透、互相学习。教育技术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知识管理活动,知识管理技术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为教育技术提供帮助与指导,两者主要都是处理与组织整体有关的任务与活动,都有着相似的理论思想源泉,都表现出鲜明的交叉与渗透的特性。 1.企业知识管理的成功运用为教育技术知识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 经过多年在企业的成功应用,知识管理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其内涵和外延也随之不断得到深化和扩展。从横向上看,知识管理的应用范围也从最初的面向企业逐步推广到面向包括政府、教育机构、图书馆在内的众多不同的组织。从纵向上看,知识管理从最初的“企业知识管理”扩展到由“国家/社会知识管理”——“机构/组织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构成的多层次的应用领域。除此之外,目前开始应用知识管理的领域还有:医院、情报机构、出版传媒、军队、农业等。作为已经成功运行于企业的知识管理,其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提供一系列管理思想、机制和方法来改造教育技术管理的模式,提升其创造、利用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2.教育技术组织有着实行知识管理的天然优势 知识管理是“寻求将信息技术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其中信息技术、信息和知识、人的能力是三个核心要素。这三者,教育技术管理都有着天然的优势。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管理的应用范围也从最初的面向企业逐步推广到面向包括政府、教育机构、图书馆在内的众多不同的组织。信息技术为组织的知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教育技术关注如何利用各种技术(包括信息技术)来为教育服务,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基础。相比其他施行知识管理的组织而言,教育技术组织有着天然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优势。教育技术组是知识密集型组织,是知识的集散地,是知识传播的中心。信息和知识是教育技术最宝贵的资源,是教育技术管理的核心。教育技术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则是信息和知识查询、选择、获取、组织、存储、传播的专家。 在以往的教育技术管理中也存在着知识管理,但是是在不断地、无意识的执行,而这个过程总体而言表现出无意识和粗糙简约的特征。在当前形式下,教育技术尤其应当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吸收与整合新的理念与技术,抓住机遇,进行战略性调整与转变。这也正是本论文将知识管理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的根本原因。 三、教育技术组织知识管理的理论架构 知识管理的理论架构一般包括“组织”及“信息技术”两个构面。在“组织活动”方面,强调组织成员必须分享本身的知识,与他人共同协力完成任务,并具有学习的动机;而在“信息技术方面”,则强调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的基础,其可以协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并储存知识以供组织成员需要时使用。 教育技术知识管理应该理解为广义的“知识管理”,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资源的管理,它属于“科学的知识管理的范畴”,通过对知识的科学管理,促进知识的转化和创新,人是知识管理的主体,即教育技术人力资源是教育技术知识资源管理的主体;二是知识组织管理,它属于“组织的知识管理”范畴,类似于目前企业界正在实践的知识管理,主要目的是提高教育技术管理的效率,知识管理理论为教育技术组织管理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教育技术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科学的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的有机结合,来提升教育技术管理的水平,促进教育技术管理的优化。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和支撑,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知识共享环境是教育技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育技术管理应该具有如下的特点:重视对组织成员的精神激励,赋予组织成员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其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组织知识和人才,促使组织成长为学习型组织,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l2]教育技术知识管理的根本落脚点是对“人”的“组织”行为与思考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进化过程。笔者在对知识管理、教育技术管理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知识管理理念,结合教育技术管理的特点,参考知识管理的典型架构,从宏观的管理学角度,从个人、组织和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知识共享环境三个层面来构建教育技术知识管理的理论架构(见图1)。 (1)个人:教育技术组织中个人自身的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人力资源的管理,注重知识的获得、储存、分享、应用,并鼓励创新的精神。 (2)组织:加强组织的知识共享和教育技术管理组织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将教育技术管理组织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形成组织共享文化。 (3)基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知识共享环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优势,为个人和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创建良好的知识共享环境。 四、教育技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困难及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教育技术知识管理的困难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和壮大,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于教育技术知识管理而言,也是如此,其中也有非常多的阻力和障碍。知识管理在教育技术管理领域的应用实践中可能会碰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1.知识管理理念的欠缺:在教育技术管理中实施知识管理,首当其冲的障碍在于组织和个人知识管理观念普遍缺乏与不足。 2.无法确认自身所欠缺的知识:我们经常会忽视了自身所具有哪些方面优势知识,还欠缺哪些方面知识。这一点可以说是知识管理应用中一个很大的障碍,因而,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教育技术工作者对自身知识体系与结构的认识,并运用教育统计理论与方法对知识进行专门的测评。 3.在知识分享方面还具有较大的困难:一是因为教育技术领域个人的知识大多是以个人化的内隐知识为主;二是这些个人自身的分享意愿性和主动性还不是很强烈。因而,还需要各种有力的途径促进内隐知识的转化与分享,且对知识的分享要采取种种激励机制,鼓励教育技术组织中的个人分享知识与贡献知识。 4.没有成功范例的参照:毕竟将知识管理引入教育技术管理还是处在刚刚开始的起步研究上,还没有参照范例。 (二)教育技术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 将知识管理引入教育技术管理,必然是希望能够顺利地取得成功,能否取得成功要特别注意以下几项关键因素: 1.强调知识的分享与创新:知识是教育技术管理的核心,因而,对知识的分享与创新是发展教育技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动知识管理活动时,必须要积极地鼓励成员进行知识交流,使现在的组织文化循环渐进地改变,让成员对知识的分享产生正面的评价,并鼓励分享知识。 2.建立有效的奖励知识分享的激励机制:应该来说,知识分享心结的解开,将可能是知识管理碰到的一个最大障碍,毕竟,人们会根深蒂固地认为,知识是我个人的私人东西,为什么与别人分享,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拥有知识就意味着拥有权力与成就。因此,必须要发展出一种有效的知识分享文化,建立知识分享制度,让成员愿意分享其专业知识。 3.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助推器,教育技术知识管理就是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育技术组织进行统整、组织和管理。 4.明确的目的及清楚的沟通方式(clear purposeandlanguage):在推动教育技术知识管理前,组织必须先定义出明确的目的,以指导整个知识管理活动的方向;而若要推动有效率的知识管理活动,则成员对知识的看法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这同时也代表了他们在沟通时必须要有共同的语言,在进行交流与分享时才不会产生认知上差异,而导致无法完成预定的目标。 5.着力为组织培养以下的四种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组织知识的存量与价值: (1)发展组织知识的共识能力,以增进个体知识的团体化。 (2)发展组织知识的创新能力,以增进内隐知识的外显化。 (3)发展组织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增进外部知识的内部化。 (4)发展组织知识的整合能力,以增进组织知识的增值化。 总而言之,知识管理涉及文化、流程和技术问题,并不是只集中在其中一个元素上,具体到教育技术管理而言,要处理组织文化、教育决策、管理流程以及技术等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向学习者提供一种适当的激励和工具来共享知识。 知识管理文化最大挑战是价值观和管理理念的创新,特别是最有价值的隐性知识需要通过与别人的交流来达到知识共享,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为个体往往不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共享,这样会使自己的优势变得不明显或者没有,因此教育技术组织管理者必须通过建立相应制度,倡导建立开放和信任的气氛,摈弃自我竞争观念,树立合作竞争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信任的环境,是克服知识共享的文化障碍的关键。促使教育技术组织内部各成员及组织之间的交流,使教育技术组织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 总之,管理从来就不是书斋中的纯学术问题,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与影响的结果。关于教育技术管理的研究因其涉及的领域与因素众多,又因教育技术管理实践的模糊与杂乱而显得异常艰难。本论文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教育技术管理进行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教育技术管理论文:浅析教育技术管理十年回顾与反思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管理 现状分析 学科建设 【论文摘要】对2000年至2009年,教育技术5种主要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统计结果表明,有关教育技术管理文章数仅占1.85%教育技术管理及其研究未能得到应有重视,与观念混乱、教育技术管理的独特性有关。而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更新观念,端正认识,确立教育技术管理应有地位;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以有效指导教育技术管理实践;认真分析教育技术新特点,借鉴新理论、把握新动态、确定新任务,重新架构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技术管理学科体系。 一、研究背景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1994年的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界定为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等五类,而最新的aect’04定义则给出了三个:创设、使用、管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一直被认为是教育技术领的主要研究范畴。在我国也不例外,早在20世纪80-90年代,电化教育专业建立初期,《电化教育管理》即被作为主干课程,其理论也是我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它对整个教育技术工作起着计划、决策、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的作用,是提高教育技术各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保证,是推进教育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育技术管理在该学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那么,教育技术管理的发展现状怎样?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又将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主要几种教育技术专业学术期刊2000年一2009年10年间所发表的有关教育技术管理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展开探讨。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与方法 通过对教育技术管理近10年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揭示该范畴研究与实践、乃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探求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旨在对特定研究对象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量化,进而对量化结果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将着重开展特征分析与比较分析。 2数据来源 为了准确把握教育技术管理及其研究的现状与特征,本研究遴选教育技术学科内5种主要学术期刊《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作为数据源,从中筛选出有关教育技术管理的文章作为分析对象。 3类目划分 传统的电化教育管理研究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设备与器材管理、电教教材管理、教学与科研管理、电教用房管理、电教评估等。而 aect" 94定义将教育技术管理的研究内容界定为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信息管理。在科技不断进步与社会加快发展的今天,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加明显,教育技术管理的研究内容也在发生改变。鉴于此,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基础上,本文将教育技术管理的研究划分为本体理论研究、软件资源管理研究、硬件环境管理研究、教学教务管理研究、知识管理研究、其它管理研究等7个方面,作为分析的类目。其中,本体研究主要是对教育技术管理学科自身的研究,如:关于教育技术管理的目的、任务、本质、性质、过程、原理、方法、模式等理论研究。知识管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与教育技术的信息管理接近,一经出现,很快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单独列为一类。其它研究类包括较多方面,有项目管理、网校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等。 4获取数据 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一cnki系列数据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首先,用篇名=“教育技术管理”,匹配方式:“精确”,在整个库中检索,得到20条记录,其中出于上文所述5种期刊的只有6篇。看来这种方法不能获得全面的数据,因为大多数相关文章不一定在篇名中完整包含“教育技术管理”。于是,我们扩大搜索范围,用诸如篇名=“管理”and刊名=“中国电化教育”、时间为2000年到2009年、匹配方式为“精确”来检索,并逐一检查,剔除其中的公告、资讯等文章,最终得到以下结果:《中国电化教育》69篇、《电化教育研究》57篇、《中国远程教育》70篇、《现代教育技术》24篇、《开放教育研究》25篇(参见表1),再按照年份进行统计从而得出如表2所示的研究文章数量在不同年份的分布情况。其次,对搜索结果按照上文所划分的类目进行分类并统计,结果如表3。 三、现状分析 1发展趋势分析 用表2中“合计”栏数值建立折线图(参见图1),借此可反映近10年有关教育技术管理研究文章数量的变化情况。总体上呈平稳发展的态势,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一直处于低位上下波动、停滞不前的状况,2007年到2009年文章数又重新呈上升趋势。仔细分析得知,《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远程教育》文章数的波动十分相似,均是在2007年形成低谷;而且所占的比例也十分相近,分别是28.16%, 23.27%和28.57% 。《开放教育研究》则一直比较平稳,但是占比较低,只有10.2%这是由于它是双月刊的缘故。而《现代教育技术》自2007年开始关注教育技术管理研究起,发表该领域的论文数量逐年上升,虽然占比只有9.8%,但这只是三年的贡献值,可见,相对而言其对教育技术管理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 其实,虽然图1真实地反映出了2000-2009年间业内对教育技术管理的关注度变化情况,但并不能反映出在整个教育技术研究中有关教育技术管理研究的状况。我们初步统计发现2000-2009年间上述5种期刊总的学术论文数(剔除了广告、通知等)分别为《中国电化教育》3161篇、《电化教育研究》2739篇、《中国远程教育》4628篇、《现代教育技术》1575篇、《开发教育研究》1119篇,而关于教育技术管理的文章数所占比例分别只有2.18%, 2.08%, 1.51%. 1.52%. 2.23%,总平均占1.85%。可见,总体来说近10年中教育技术管理的被关注度是非常低的,这也与孙祯祥的研究结论完全吻合。 2子领域研究状况分析 就教育技术管理子领域研究的情况,我们透过表3即可看出存在一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对教育技术管理本身的研究(包括相关的基本理论研究)文章数最少,只有8篇,占比为3.3%,说明业内对教育技术管理的基础研究缺乏热情,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尚待开垦的荒原”。究其原因,笔者以为除了观念问题外,与教育技术管理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不无关系。我们知道,教育技术管理是普通管理学在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而这种应用的层面又特别广泛,因此研究的范围就显得十分繁杂。大的维度方面包括理论研究、要素研究、过程研究、应用研究;要素方面包括人、财、物、事、信息、时间的研究;具体方面包括研究组织、人员、事务、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教务、项目、知识管理及评估等等。这就要求涉足该领域的研究者必须具有与其他教育技术人员“不一样”的学术背景,而且还特别要有广泛的教育技术实践经验。 第二,信息化教与学的管理、教务管理是最受关注的领域,其研究文章共66篇,占27%,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其中多数是针对远程教育、网络教学中学与教的过程、模式、质量、评价等管理研究,及其学籍、考试、身份认证等管理研究。《中国远程教育》在这方面的贡献值最大,共29篇文章。 第三,文章数排名第二的是其它类研究,这也是非常特别的(因为与常理不合),这与前文曾提到的教育技术管理应用范围十分庞杂有关。其中远程教育、网络教学项目管理占据较大比例,此外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与政策、管理模式、管理体制、时间管理、风险管理、服务管理等等。 第四,知识管理及其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统计显示自黎加厚的《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上) (下)(《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 9期)和张屹、祝智庭的《知识管理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3期)的陆续发表,很快掀起了一个研究热潮。实际上,教育技术领域中的知识管理己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信息管理的范围,更多地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的类型、产生、表达、传递、创新等机制、原理与方法,以及基于知识管理的各种应用,如应用于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 第五,对软件资源建设与开发管理的研究重视不够。人们常说,教育技术就是“拍片子、做课件”的,虽然失之偏颇,但也反映了软件资源的建设与开发一直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其中如果缺乏管理、缺乏管理研究是很不正常的,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四、问题与反思 1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教育技术实际的考察,我们认为,2000-2009年间教育技术管理及其研究的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认识不清,观念混乱。在教育技术行业内,有一些人认为管理只是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属于实践应用范畴,理论性不高:也有一些人认为,管理的道理非常浅显,没有多高的学术价值:还有一些人认为,管理只是领导者关心的事,与普通教师关系不大。诸如此类的偏见导致了教育技术管理没能被引起足够重视。实际工作疏于管理,理论研究忽视管理,这是一种十分令人不安的状况。二是理论研究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对教育技术管理实践的指导。上述的文章数统计结果表明,关于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研究是很贫乏的,不仅表现在文章的数量上,而且更表现在研究内容与质量上。如何将普通管理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技术,并形成一整套具有特色的教育技术管理理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三是重新奇,轻基础。这几乎是在教育技术整个行业都或多或少存在的现象。勇于创新、追求新颖固然必要,但轻视基础研究也不可取。 2反思与建议 鉴于教育技术管理及其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以期扭转目前不良局面。 第一,更新观念,端正认识,恢复教育技术管理应有地位。2000-2009年间,教育技术管理不被重视,有逐渐被边缘化的危险,这至少从下面两个方面得以看出,一是2002年新一轮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规定的8门主干课程不再包括《教育技术管理学》;二是上文所述近10年的相关研究文章只占总数的1.85%。为什么会出现了这种情况?是不是教育技术管理真的不那么重要?实际上,不论是从aect’ 94定义与04定义都将管理界定为教育技术的重要范畴,还是我国教育技术实际工作多性质、多层面的复杂性使然,管理都毋庸置疑地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后科技时代”的今天更加明显,正所谓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鉴于此,首先应恢复《教育技术管理学》主干课程的地位,当然这不一定非要自上而下发通知/文件来规定(当然这样做更好),更主要的是各院校教育技术系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培养,并自觉地将教育技术管理的原理、方法应用于本单位实际工作中,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有效推动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其次,教育技术的学术期刊要给予大力支持,增设管理栏目,增加管理类文章的录用数量。最后,在业内各种学术会议、科研项目、论文征集等活动中给教育技术管理的论题以一定的空间,关注并促进其发展。 第二,认真分析形势,把握新动态、新特点,确定新任务,架构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技术管理学科体系。先前的《电化教育管理》等教材虽然在特定时期内对我国的教育技术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增加了新内容,呈现出新特点,客观上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论为指导。目前该课程建设严重落后,教材出版举步维艰,数量寥寥无几。因此,应尽快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革旧增新,重新厘定课程内容,组织撰写新版的《教育技术管理学》教材。在新版教材中应系统地增加以下内容:国内外管理思想与理论、项目管理、信息与知识管理、软件资源管理、硬件与环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质量管理等等,同时应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注意结合教育技术特点来阐释管理原理、方法的实践指导作用。 第三,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管理理论研究。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发生改革,但改革需要相应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如果没有相应的理论研究作为指导,改革也可能会出现偏差。可见,加强对教育技术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管理方法、政策法规、管理对象、管理过程、管理模式等的研究,不仅是建构科学、系统的管理学科体系的前提,更是顺利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基本保障。 第四,兼顾全面,突出重点,有效提高教育技术管理水平。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虽然很快,但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硬件环境的利用率偏低,软件资源开发周期偏长、软件产品实效性、适应性低,教育技术应用过程缺乏有效控制,等等。解决的根本办法之一就是要加强管理,在充分落实常规管理任务(如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等)的同时,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工作立法和制度化建设;重视软、硬件资源建设与使用管理:研究以网络平台为代表的新型教学系统运行特点与规律,探索管理新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加强业内交流,促进外部沟通,协调各种关系,实现优势互补;注重工作计划性、规范性,提高教育技术工作实效。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技术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不过,教育技术管理及其理论研究的状况似乎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尤其在2000-2007年之间,其理论研究的滞后与课程建设的被冷落,是让人担心的。然而从表2可以看出,自2007年起已发表的有关教育技术管理的文章数逐年增多,呈现逐渐被同仁们关注、重视的可喜局面。作为既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教育技术整体工作质量与水平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基础范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技术工作者们共同努力下,教育技术管理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关的研究也必将引起更大的关注。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教育技术管理与高校教育信息化探析 摘要: 高校教育技术管理的加强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高校在进行教育技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处理和改进,具体包括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建立健全网络与数字化信息系统、提升高校整体教育信息化水平等.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教育技术;高校教育;信息化 引言 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在不同的行业中,技术的发展都会推动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在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教育技术的管理,可以实现对高校教育的信息化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这对于现代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的信息化时代是现要信息化时代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进行运用,是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高校素质教育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手段. 1教育技术管理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 现在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高校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对教育信息化的进行程的加强是现在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教育的信息化是组成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实现高校教育信息化与建设数字校园的重要步骤之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指,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营造一种信息应用的环境,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对教育方法进行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措施.通过对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使用,实现高校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发展.教育实现信息化是时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现在时代信息化背景下的必然结果.高校的教育技术与教育的信息化二者的应用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例如:计算机的运用与多媒体的运用,就是使用教育技术的一种表现.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实现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加强教育技术的运用与管旦,是现阶段实现教育信息化在当前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我国的信息化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的进行更新,所以在进行高校教育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不断的得到应用,但是应用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许多的具体要求,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份,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想要求生存与发展,那么就需要我们对掌握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其进行应用而符合信息化时展的特征.现在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为高校的教育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高校对教育进行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广范.而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不断进步让工作变得更加的高效率,而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的效率上升,对其管理所需要的人数与层数都进行了必要的缩减,这时组织扁平化的方向以经成为了大的方向.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教育的水平,提高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发展,还可以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组织结构的改变,这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其中也会产生许多的问题,例如:高校教育中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达到完善. 2高校教育技术推广应用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中包含有许多的信息,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点: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众多的高校各项工作内容,实现教育信息化是对校内所有工作内容的信息化实现,其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是很多方面的.而在高校中最为核心的工作是教学,所以,我们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就是对教学信息化的推动.在推动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带动科研与管理,并且对高校的后勤服务进行信息化的转变.高校的信息技术部分,其主要是负责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推广,其主要的内容有: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平台的推广与应用、教师的教育技术的培训、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研究等内容,其主要是对教学信息化进行推动与执行的机构,而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的信息化通常由学校信息网络中心统一规划建设. 2.1教育技术促进了教学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教学技术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入,使得高校教学的信息化可以成为现在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不断的被引入到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也提升了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高校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较快而且其现在的教育技术水平较高,对于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在不断的加强,信息技术已经在各环节成熟的应用,高校内部课程教学时,其信息化的程度较高,对于数字化环境的建设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教学中信息化成果的普及已经相当的明显,而且为后续的信息化的普及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 2.2教学信息化带动了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的全面信息化 高校对教育技术的不断引入与应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对于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其一,先进教学技术的引入,不仅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有利于我们不断的加快对学校的科研、管理、后勤等各种工作的信息化普及进程.其二,在教育技术进行推广与应用的阶段,高校的师生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会不断的上升,对信息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建设教学信息化的建设经验,会不断的提升学校其他工作中信息化普及的方式,有效的实现高校教学信息化与其他信息化环境的相互间的整合. 3加强教育技术管理,实现教育信息化 3.1加强数字校园的建设 高校数字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就是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数字化的校园,就是指高校在其内部的教学与科研管理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等相应的知识与设备进行运用的过程.我国的校园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进行数字化的建设,而高校的发展中引入数字校园的概念,会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活力,为学校的教育带来全新的发展与改变.而且由于数字校园的涌现,对高校内的员工与教师在日常教学与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而数字化校园的根本发展目标,就是将高校内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将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行提升,同时建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平台,通过不断的努力有效的提升教育管理的水平.高校对自身的教育技术进行加强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软硬件设备水平与配备的种类.所以在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时,高校应该对自身的先进教育设备进行不断的加强与配备完善,例如:计算机等相关设备、多媒体等相关设备、局域网建设等相关设备等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与设施,与时同时要不断的加强高校内部教师与人员对这些现代化的设备的使用与相应使用能力的提升,其根本的目的是让这些设备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根本的作用,不只是配备完成以后,只看着不用的现代化摆设.而是真正的运用到平常的日常教学与生活当中.另外,高校在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应用时,还需要不断的增加对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高校信息管理系统、高校智能考评系统等,这些都是都是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强化的重要软件资源.在许多的学科教学当中,其软件的教学资源需要进行不断的强化与完善,这需要我们在其中对学科的特点进行结合,并且加入许多与此学科相关的专业内容,对软件的内容进行完善,加强对相关应用的水平的建设,促进高校信息化教育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 3.2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高校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时,应该将一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充分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对教育科研的投入在不断的增加,这些都是现在教育技术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对教育信息化水平进行深入促进和发展的重要关键内容.因此,高校在其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结合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实际的把握,通过相应的措施,对自身的现代化的教育工作方式进行改革,保证其深入发展的需求符合发展模式,对科研活动的进行不断的促进与加强.例如:可以通过不断开放相关的课题的方式,组织相关的教师进行行业前沿问题的研究,通过这些方式都可以有效的促进行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3.3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 高校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对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其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高校在进行自身的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进行思想上的转变,不断的加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内容.将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更多的自由与空间.其次,高校如果想将教育技术实现高效的运用,那么需要不断的增加自身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的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提升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水平. 作者:段明玉 单位:铜陵学院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幼儿园教育技术管理工作 一、虚心请教,建立常规 (1)建立幼儿园、班级网页,注重日常管理,建构活动展示平台。首先,我们利用园内专业资源自行设计、设置校园FTP校园网络和园所、班级网站。开发初期我们搭建大的框架,权限分层明显,设置到位,配合专业的杀毒与维护,基本建立通畅的校园网络与对外网页。在基本规范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为班级活动内容展示服务,我们细化网站管理的内容与要求并定期检查。教技主任根据检查情况进行个别交流并督促各班整改到位。在相互提醒与努力下,各班班级网页内容丰富多样,向家长展示了幼儿多方面的活动情况,展现了班级活动的特色,较好地建构了我园班级活动、日常教育等展示平台。 (2)各班论坛互动有效,搭建家园的沟通桥梁。在班级网页呈现活动情况的同时,各位教师都能较好地利用班级论坛与家长进行互动式交流、沟通。老师和家长根据需要提出讨论话题,分享育儿过程中的有效经验,探讨家园教育中存在的难题,展现幼儿生活中的快乐,沟通家长与老师的情感,为各班家园互动搭建畅通的桥梁。 (3)电教设备状态正常,保障学期工作的有序开展。每月我们会检查班级、多功能室等各类电教设备的运行状态与设施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日常教育教学、全园和对外活动的有序开展。本学期我园组织了教研六片百节好课的评选活动、市百节好课展示活动、市学术带头人研讨活动,还接受了苏州市优质幼儿园的验收考核。每次活动前我们都会对各类设备做认真检查与提前的调试,为保障本学期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出了绵薄之力。 (4)专用室活动丰富,记录完整,发挥专用室应有的效用。学期初各年龄阶段制订切实可行且各具特色的多功能室活动计划,各班教室能够按照计划认真组织专用室活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较好地发挥各专用室应有的效用。通过细化管理要求,实现检查互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全都能参与到管理与工作改进中,最终使得我园教技工作逐渐常态化、有效化。 二、掌握需求,对症下药 新开办的幼儿园迎来的是众多年轻新教师,新教师对于课件的制作、电教设备的操作等没有经验,教学技术相关的培训工作是顺利开展教技工作的重点。在培训工作方面,我分步进行:首先,通过集体培训确保日常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保障日常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这方面的主要培训内容有视频转换仪、电脑连接展示器材、投影仪使用、电子白板使用等。其次,结合教师各自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自助式内部培训。通过组内的动态效果制作需要汇总,发现青年教师对电子白板中的“容器”、“透视镜”,对PPT中的标注、自定义播放和视频、照片自动播放和FLASH课件的基本知识需求比较大。针对教师的需求,电子白板和PPT课件我们请较好地掌握这些操作的老师进行内部的相互培训与指导。通过教师间的内容培训,各种实际制作需求得到满足,全体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有所提高。最后,在各项教技工作常态化以后,我们在FLASH课件的制作上下工夫。新老师对于FLASH课件制作没有经验,由个别自学参赛的情况发现没有系统专业的培训无法获得显著效果,应广大青年教师的要求和提高教师课件制作能力的目标,我们接下来在教技培训方面的重点为FLASH课件制作,希望能在有序常态的教技工作中寻求突破。 三、个性发展,各司其职 我园虽为新开办的幼儿园,但是规模不小,相关教技方面的各类工作很多。面对现状,我尝试将园各项常规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操作与运用尝试分类实行专项专管责任制度。也就是根据青年教师不同的特长进行相应的个别指导与分类的管理。培训后,每个年级组都有小部分教师分项掌握系统安装、打印机设置、音像设备连接调试、校园广播系统调试播放、刻字机使用等能力。这部分教师在承担分管工作的同时还肩负培训同组老师的任务,将各类教育技术运用渗透在日常操作运用中。通过专项工作责任制,在负责教师有特长发展的同时,全体青年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都普遍提高。 四、积极尝试,积累成绩 我园在这两年中虽然各方面的教技人才和资源比较缺乏,但是我们勇于尝试,积极参与各类片、市级的教技相关评选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成绩:多次片电子白板课评优一等奖,两次市电子白板课二等奖,两次市校园门户网站三等奖,多篇教技论文获市二、三等奖,多个课件获片一、二等奖。两件教具获得市二、三等奖。青年教师在活动的准备、参与中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学会了方法、提高了能力。通过两年的尝试,我园教技工作渐入佳境,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园必将努力创新,形成有翰林特色的教育技术工作。 作者:平燕玉 单位:昆山高新区翰林幼儿园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课程教育技术管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笔者从三个方面比较李老师和何老师的观点以达到和各位网友交流讨论的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意义)李:①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③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何: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乃至根本措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内涵)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整合的三个基本点⑴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⑵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⑶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何: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整合的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途径)李:四点要求、七种策略及相关模式四点要求:①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求的。②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③学习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④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七种策略:1、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2、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3、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人机交互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4、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5、利用信息化电子商务资料库+6)+''''7/0 5/:%,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6、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信息加工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7、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练习、作品评价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起点和路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模式示例 方式信息技术的作用应用模式L-aboutIT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在目前中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其他学科课程知识内容作为事例,以加深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L-fromIT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情境-探究"模式L-withIT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网页创作-远程协商"模式 "虚拟社区-合作学习"模式 "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共同指导思想和原则①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②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进行整合。③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学设计。④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⑤要注意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上是两位老师观点比较,我个人认为李老师主要从技术学的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突出了整合的技术性要求。何老师则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论证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突出其整合的理论及思想要求。二者皆有长处。欢迎各位网友发表自己的看法。 信息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它们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异同? 信息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为了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常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至于它们的不同点,是指信息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体育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不是很广泛,学校体育教学也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手段,仅仅只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最基本的元素,如录像等。笔者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学校体育教学。 一、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篮球基础配合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比较形象的展现了篮球基础配合的动作要点、动作方法、移动路线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快速的掌握此项技术。 二、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利用视觉加听觉获得的知识可接受65%。在以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往往以语言描述为主,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较为呆板。而多媒体课件可利用二维、三维等空间的设计,全方位地剖析难点,化难为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变得生动形象,从而加快学习速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利用前滚翻教学课件慢放,使学生认识到几种常见的错误动作的原因、过程,从而在练习时尽量避免,在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 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技能的重要基础,它来源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等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技术动作很难用言语来描述清楚,尤其是腾空之后的一些技术细节,讲解的难度很大,示范的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多媒体课件就能十分轻松地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形成概念,记住结构,并在脑中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鱼跃前滚翻动作有一个腾空过程,而教师的示范只能是完整联贯的技术动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学生看清楚了空中的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示范在脑中只能留下支离破碎的模糊印象,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学生比较清晰的建立动作表象。实践表明,利用此项技术,可以充分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 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为今后学生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此阶段的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体育健身的一些原理、如何健身等健康知识,但现今的学校体育教学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限度的,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成为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网络大容量的知识可以部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提出一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在网上查询答案,学生也可以自己就体育锻炼中的一些问题在网上查询,这一过程就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了健康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五、促进现代体育教学的管理 目前各个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校运会,而校运会的编排、准备工作对体育教师而言工作量都非常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运动会的编排,可以大大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每年的体育达标、期末考试体育教师都要进行成绩换算、统计,用ACCESS数据库制作了一个学校体育教学系统,里面内容包括教研组管理、教师备课系统、学生体育达标、体育课成绩管理、运动队管理、体育器材管理等,例如学生的体育达标成绩,只要输入体育单项的成绩,与其对应的分数、总分、是否达标、平均分等全部算出来了,这样大大减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职业学校教育技术管理论文 1提高教育技术管理的建议措施 1.1加强管理机构的改革 首先职业学校必须遵循为教学服务的原则,明确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责所在。而教育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其次,职业学校要针对教育技术中心制定出有效的管理体制。职业学校可以将计算机网络中心以及教育技术中心进行合并,并针对合并后的中心指定出科学的管理体制,然后将职业学校中与教育技术有关的资源都划入合并后的教育技术中心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实现对中心运行的规范管理以及各个中心之间的资源共享,从而有效地提高设备和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职业学校的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和职业学校教务处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教育技术中心一般都是从职业学校的教务处分离出来的,而教育技术中心与教务处的主要职责都是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且都是以推广教育技术以及实现信息化教育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加强建立与职业学校教务处的良好协作关系,同心协力的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努力实现信息化教育的目标。 1.2加强重视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 首先职业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应该涉及理论和实践。关于理论方面的培训,职业学校可以通过邀请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技术专家到职业学校进行理论讲座,使教师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关于实践方面的培训,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使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对网络课程的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网络多媒体教师的使用。其次,培训的形式应该具备多样化和灵活性。职业学校要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课余时间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其中包括面对面的培训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培训。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培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模式,通过开设网络培训课程可以使教师在网络教学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理念和能力。 1.3加强建设优秀的教育技术人员队伍 首先职业学校应该明确教育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使教育技术人员能够以技术和管理为核心,并积极配合职业学校的各个部门,为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教育技术人员,在为教学工作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谦和。职业学校在分配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育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如果在不影响其本质工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安排教育技术人员进行简单的教学工作,这样有利于教育技术人员形成良好的教育观念。此外,由于教育技术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技术人员的本职工作是服务和管理,而且难以进行量化,因此,职业学校应该根据这一实际差异为教育技术人员制定专门的考核标准,并在对教育技术人员的考核和晋升过程中充分分析教育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态度、业绩以及贡献,不能只注重的数量以及科学研究项目。 2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教育技术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地促进信息化教育目标的实现,职业学校应该制定出科学的管理体制,并加强对职业学校教育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使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通过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使教育技术中心与职业学校各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以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信息化教育的目标。 作者:张宏浩 单位:宿迁市淮海技师学院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研究 摘要:当下,农村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程大大加快,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应采取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推进队伍建设等措施,以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及应用工作。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应用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加大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使农村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程大大加快[1]。为此,如何更有效、更广泛、更充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据此给出自己的认识,请予指正。 1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率 为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率,促其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农村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学校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不再满足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课堂模式,而应抓好管理。同时,学校有必要制定一些管理和考核制度,帮助教师切实抓落实,以真正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 2选拔和培养技术过硬的计算机管理人员,给予专职待遇 2.1选好计算机管理员,并给予相应的待遇 计算机管理员的选拔很关键,但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对计算机的兴趣爱好。因此,学校一方面应给予计算机管理员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另一方面也应组织一些活动以培养其兴趣。 2.2计算机管理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 学校所选拔的管理人员不一定非要是计算机专业的,但要有虚心好学的精神。因管理员的工作涉及“电脑”各类硬件的安装,各种软硬故障的分析、判定、排除,软件系统的安装,校园网络的架设,病毒的有效防范等,这就要求管理员除参加必要的培训班外,更要向书本与网络学习,向同行学习,方可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方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2.3计算机管理员应为专职岗位 目前,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管理员都是兼职岗位,往往担负着学校升学必考课程的教学任务,难有时间和精力做好管理工作。而计算机管理员要做的事却相当多,如培训学校教职工,上好信息技术课,管理与维护学校机房、远教系统及校园网络等。为解决这一矛盾,农村中小学应该设立专职计算机管理员岗位,合理计算其工作量,并在晋级、职称评定等方面与任课教师一样,以便解决其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 3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能力 为确保培训实效,笔者建议实行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考核制,由教育主管部门参照全国计算机应用考试的做法实施。特别是,对5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采取与教师评优评先晋级相同的一票否决制。为节约培训开支,可采取分级培训的方式,而考核方式以集中考核为宜。其培训内容应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IE浏览器的使用、“班班通”的应用等实用性强的内容。 4加大活动开展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为了让现代教育设施充分发挥效益,学校要注重加强教研活动,如组织教师开展网络观摩课活动,使全校教师得到锻炼;教师应积极探索各种课件的制作方法,不断提高设备设施的使用率;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或总结,定期举办应用资源的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以此促进教师提高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和网络资源的应用效益。总之,只有加大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计算机管理员的管理水平,才能真正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及应用工作的质量。 作者:乐严明 单位:崇仁县孙坊小学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现代语文教育技术管理论文 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余地,学生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和诗人那样进行艺术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你的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能使你的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吸引学生,导入课题。 进行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颐和园》这一课时,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出示颐和园的实景图,让学生身临其境,不由得想进一步了解颐和园:大名园建在哪儿呢?为什么中外游客都喜欢到园内看一看、走一走呢?在学生连连的赞叹声中,在学生好奇的追问中,老师再开始新课的教学。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如,《再见了,亲人》这一课,老师可先用CAI课件放映录像片,展示1950年6月份,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人民派出优秀儿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等实况。接着继续展示中朝并肩作战,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事迹。那么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分批回国,与日夜战斗在一起的朝鲜人民告别时会是一番什么情景呢?这时停止课件放映,而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都急切地想知道当时的情景,那么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而学生则会兴致高涨、聚精会神。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介绍背景。 学习某些课文,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包括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在介绍背景时,要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注意思想教育的渗透。但是,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老师枯燥的介绍方式和没有感染力的介绍语言。即使老师讲解得较详细,也只能让学生产生抽象的认识,而不能有生动的感性的理解和体会,那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使你的教学如鱼得水,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背景,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学习《詹天佑》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以及詹天佑修路时的恶劣气候和险恶地势,不如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可感的画面、文字幻灯片和气候地形的图解,学生就理解得更快,他们能从画面中体会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欺负压迫给詹天佑修路带来的巨大阻力和压力,从而由衷地佩服詹天佑,并感受到他的伟大之处。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根据课文的结构层次,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彩图,让学生感知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懂得它“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是镶嵌在祖国大陆南边的一颗明珠”。接着放映一组组彩色幻灯片和动画片,带学生做一次到西沙群岛的假象旅游。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银幕上五彩斑斓的图像,向学生们揭开了海底的奥秘:五光十色的海水,丰富的海产品和岛上旖旎的风光……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热爱祖国宝岛——西沙群岛的激情油然而生。最后用出示两张新闻照片,介绍英雄儿女建设西沙、保卫西沙的生活情景。 这样,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抓住了课文中的形象,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美情操。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如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老师将从电视录制下来的英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壮烈行为的片断搬到课堂上,同学们全神贯注,被银幕上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随着屏幕上的情景变得肃然起敬,教室鸦雀无声。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教育技术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被老师接受,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了伟大的艺术魅力。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语文现代教育技术管理论文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它可以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能提高信息的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把学生培养信息时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基本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无疑给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冲击力,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技术,要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有关知识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能力。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大量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模式,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入教学领域,改变了原有的填鸭式满堂灌,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大提高。学生可以自己查找有关资料,与计算机进行即问即答。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能够因材施教,实行个别化学习。而且通过CAI课件教学,可以通过仿真和模拟所创造的情境进行仿真学习,使学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形成一种真实感,从而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改变了教育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个别化学习,可以对提供的问题,练习题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将从课堂上的主角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成为知识的获得者与建构者,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末来的教学模式将是融入了全球性的个别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和集体学习为一体的新型、多样的学习方式。 3、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现代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教科书将被视听教材及各种学习软件所代替,“教材”应改名为“学材”,要教东西更多,但很多以前必须课堂讲授的东西,已逐步转为由学生参与或自主学习中获得,课堂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为主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基本模式 1、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 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与其他教学媒体有机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形式。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投影、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的演示来配合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新颖,易于师生感情交流,及时反馈、引导,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多媒体课堂演示教学既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得以发扬,又弥补了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这一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准备、教学技能等对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在使用时,要认真研究如下问题:怎样设计教师的课堂活动,使教师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怎样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体”;如何根据多媒体的特点,设计有助于学生思考、探索的助教型课件和电子教案。 2、多媒体自主化学习教学模式 是指多媒体网络教室或者开放式CAI教室,利用系统的多媒体CAI课件个别地、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系统学习的形式。 这种方式的学习过程具有如下特点:学生接受多媒体信息的刺激;学生以人机交互方式参与学习;学生在超媒体结构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主要依赖教学系统本身的指导和导航系统进行学习;学生依靠自我评价和反馈信息控制学习的进程。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控制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为学生编制学习软件,或者通过教学软件的设计来间接控制教学过程。 3、计算机情境虚拟教学模式 是指用虚拟(VirtualReality)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教室、虚拟情境,使学生在一种身临其境下进行学习、训练的形式。传递虚拟可用于真实实验无法实现或者表现不清楚的教学中,最大的优势是让学生如临其境,融入其中去感受、体验现实生活。这现实生活虽不是用实实在在的实物构成,但却可见、可模、可动,甚至可吃,起到十足的仿真效果。仿真实验课件入机交互界面接近真实实验,学生可以操作任何东西,而不必担心损坏该物。 4、因特网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新闻讨论组等进行距离教学的形式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普及,“全球化的网上教育”是世界教育界的一个热点,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在国内外蓬勃发展。远程教育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和实现学习化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教育中最具影响的应用之一。这种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远程教育,尤其是基于Internt的远程教育成为末来教育发展方向。 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信息的提拱者,采用HTML、VRML、Java等语言组织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动态三维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编写教学课件、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则通过浏览器以主动探索的方式学习,从而在与外界交互的活动中来获得与建构新的知识。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以上对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特点、基本模式的认识和分析,我在语文教学中能转变观念,强化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认真学习多媒体技术,自觉采用幻灯、投影仪、VCD、CIA课件、鹏博士、维美学堂等教学设备和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不断实践。 1、对于“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的应用 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投影仪的作用。上课前,认真备好课,将每堂课要检查的注音释词或要讨论的问题等到先用胶片打印出来,再修饰一番,有的还涂上一颜色。上课讲到这些内容时,就用投影仪投射出来,一是节省了上课很多板书时间,无形中扩大了一堂课的教学时间;二是因为是打印在胶片上而不是手写,投射出来后,效果极佳,规范端正、整齐清楚,学生就像在看印刷教材一样,很受欢迎。学校领导和老师听了我的课后,都盛赞将教学主要内容打印上这种做法,认为投影效果远超过在胶片上写,值得推广。 中学生的注意力极易不集中,上课时一味地讲,难于将学生吸引住。我抓住学生对VCD光盘表功出极大兴趣这种情况,在教学时,讲解完一个内容后,就放与这个内容相关或相同的VCD光盘给学生看,加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如上《荷塘月色》时学习完文中蕴藏的感情思想后放《荷塘月色》的VCD光盘,在声、形、色为一体的画面中更好地理解它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当然,播放VCD光盘时我特别注意时间的控制,因为如果时间太长,学生兴趣点转移,容易疲劳,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一般采用“讲、放”结合的方法,讲一段,放一段,有张有弛,充分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CAI课件是近几年教学中涌现的最为先进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具有超文本的特点,可以上下、前后、左右交叉链接。CAI课件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生动地丰富地再现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扩大了学生认知的时空,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新的途径,比如上《美“挑战者”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前,让学生从网上下载,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看一些图片如航天飞机外形、熊熊的火球,坠毁时的火焰,麦考利夫的照片等。以加强直观效果,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上丽道元的《三峡》,就用《三峡》CAI课件进行教学,学生身临其境,很好地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并通过网络将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2、对于“多媒体个别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 我采用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设计好[目录]、[读书笔记]、[录音]、[资料检索]、[邮件]、[学习导航]、[操作指南]、[媒体库]、[退出]等项,[学习指导]等项内容,又设计了[导语]、[导读]、[朗读]、[作者]、[小结]、[扩展]、[训练]等子项内容,让学生自己操作,自主学习。如阅读指导、形成性练习题的训练,单元测验等都可用这种教学模式。 3、对于“计算机情境虚拟教学模式”的应用 如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设计情境虚拟教学课件,将夏秋的景物为背景,旁白美女蛇的故事,让学生进入鲁迅笔下的“我”的乐园,接着显示冬天百草园的景致,让学生自己设计出拍雪人和捕鸟的情景场面,这样在情景虚拟中进行了个别化学习,其乐无穷,学生越做越有意思。 4、对于“因特网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 这种应用主要取决于Internet的普及程度,比如大部分家庭上了Internet,那么,老师可在网上答疑,信息,或通过BBS与学生进行讨论。电子邮件则提供了非实时的交互,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交流。现在,不少高等院校,高级中学已建成局域网,对学生来说,可适当鼓励他们上网浏览,学习。老师也可以把作业、辅导、解答等放在网上,让学生下载。或用电子邮件传送作业,解答疑难等。“网上教育”应是末来教育发展极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信息素质教育技术管理论文 摘要: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并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信息时代教育的基本国策。素质教育是一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趋势,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关系到培养21世纪建设人才的战略任务。现代信息技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稳步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地位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并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质教育;能力;工具;创新;教师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向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举措。陈至立同志说过,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的教育手段,尤其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这里的“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运用,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素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及其基本特征 1.1素质教育 素质是以人的身体、心理的实际为基础,在社会生活形成发展起来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作用的综合适应能力。实际上,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与其价值取向有着密切关系,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素质体现。 素质教育就是在承认个体间存在素质差异的基础上,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素质既是教育的条件,也是教育的结果。素质教育的内涵,应用李岚清同志的话来概括,即“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是一个口号、一个方向性的期望,而应该是一个行动计划,是可操作、可检测的具体的改革教育的实践活动。重视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表现。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包括两个要点: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需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全面性主要包括: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到教学活动而言,既要重“认知过程”的教育,又要重“情感过程”的熏陶和冶炼;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人生打基础或做准备的教育”,所以,受教育者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和整体性必须受到特别重视。 3)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运作精神,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包括的要点有三方面: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发展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潜能、创新、实践能力和个性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生的发展潜力、弹性和可塑性都很大,不要用偏狭僵硬的标准看待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领域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5)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包括两方面要点:由于素质教育涉及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素质教育内容要宽,应有相应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要求教育突破校内、课堂内和书本内的局限,要求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要求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教育内容、教育空间、教育渠道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刻分析其特征,根据素质教育的特征来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2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以数字化为新动力,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呈现、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 当前教育变革的大方向,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重在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这场变革,涉及到教育机制、教育方向、教育发展目标的变革,具体体现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使用情况,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看法。 2.1工具作用 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起到工具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是课堂中反馈测评的工具,而且是学生用来学习的工具。 1)演示工具 就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来看,大多是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的。以计算机为支撑的多媒体技术,不仅有了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能力,并能够用人类习惯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发送信息,与学生交流。教师利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手段主要是以讲授为主,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课件来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这样以来,教师制作课件时,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制作出符合学生特征的课件。就拿小学生来说,年龄小,见识少,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课件中动画、色彩、声音的运用将会多一些,充分调动学生各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将抽象的知识通过一定的形式转变为学生可以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得到、体味得到的具体形象内容。例如:小学自然课中,在给学生讲日食、月食、地震、火山喷发、食物的消化、血液循环等时,只凭教师口述、板书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感悟的。那么,教师将具体的天文学科资料照片通过幻灯投影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一目了然,或者,还可以用媒体软件工具制作成相关动画,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另一方面,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实现的实验操作,可以通过计算机虚拟实验环境来实现,实验过程既直观又安全。 2)个别辅导工具 在素质教育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这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的要求,在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同样有此要求,这样,信息技术就被用作个别辅导的工具。目前,软件公司开发的用于学生学习的软件很好,操作简单,易掌握。例如:《轻松背英语单词》学习软件,它提供了边玩边记、分类记忆、复习、自主设置等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有选择的学习,自定步调,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还有,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中,教师都可以在网上多套难易不同的测试题,由学生来选做,并及时地给予反馈。有时为了强化学习过程,还可以设置关口(学生若答对了,继续做下一道题,若答错了,将返回原题目重复做,还可以给出相应的提示,直到答对为止。)或给予奖励(玩游戏、欣赏动画、表扬的话语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恒定性,且提高了学习质量。 3)资源获取工具 人类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最重要的直接资源,信息已作为极其重要的竞争要素。既包含基础设施又蕴含着人类的高级智慧的信息技术,是人类充分开发、结合和利用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的有利工具,极大地托展了教育学习的时空界限,突破了传统学习时间、空间的限制。众所周知,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和资源是按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些电子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电子版报刊、各类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直接登陆教育网站,来获取学习资源。例如:通常使用“雅虎”、“搜狐”等门户网站来搜索所需资源的网站、网页来找相关的信息,还可以直接登陆“中国教育网”、“中小学电化教育网”、“中国教育技术网”等网站来获取信息。使教育摆脱学校中心、课本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束缚,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海洋里,拥有一片自由邀游的学习空间,弥补课本、课堂教学的不足。 4)进行信息加工、交流工具 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取得的信息都是别人处理的结果或是未加工的数据,学习者要对它们加以利用,必须对它们进行处理,化为己用。面对大量的信息,学习者必须学会如何评价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应用工具软件(如wps、word等)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从错综复杂的信息群中筛选出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细致的分类,并以恰当的形式进行排序,以备当时或以后学习时使用,这便是信息的加工。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完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作用”。这是余胜泉博士的观点,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除以上交流方式之外,还可用于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专家学者之间的探讨与交流。实现交流的途径很多,其中互联网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资源环境,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通过BBS、聊天室等来进行交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人的言论都会被所有的人关注,这样其他人就可以对某人的言论进行讨论,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大家的协作学习的能力。此外,网上非面对面的交流讨论,避免了一些人因害羞而不敢发言或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尴尬局面,使学生大胆地、放松地谈论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这时候教师只要组织和指导活动就可以了。 5)发现探究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研究的工具和信息搜集与传播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和科学分析,培养探索精神。例如:在中学化学稀释浓硫酸的实验中,最迷惑学生的就是,将浓硫酸倒进相应得水里还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呢?若老师只是大声的强调次序的重要性,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记不住,因而导致实验失败。而学生在电脑上做就不同了,即便是做错了,至多是出现模拟的爆炸现象,而学生本人并不会受到伤害,又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习惯。 2.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信息技术用于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既强调学习活动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强调学生智力、思想品德、技能技巧全面均衡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并不在于他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其道德品质的高低。可见,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素质是多么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主导的决定作用。 以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学生展示内容生动、准确、具体的事例情景,有效地提高德育效率。例如:在深入开展反“”的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练习者自虐的电视节目,通过宣传板宣传“”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其反科学、反道德的言论,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它包括了:①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②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③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④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信息检索;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组织及处理并做出决策等诸多内容。由此可见,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层面(知识层面)、信息层面(意识层面)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 信息素养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是人的必备素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人的信息素养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信息获取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电视等)来收集信息,比传统的翻阅书籍资料、报纸、杂志等要高效、快捷的多。 信息处理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word、wps等软件工具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分类,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整理、存储,并能传递给别人(通过Emaii、BBS、聊天室等方式传递信息),以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通过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例如: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协作。 信息创新的能力: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形式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重号或者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得出创新的信息。 3)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的最基本素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而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自主学习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能跨越时空,能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知识的支持,为学生发挥自主性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信息技术将单一的表现手法转变为多种表现手法。传统的教育手段的单一性(口授、板书)大大限制了它的表现力,而信息技术手段则不然,它不仅可以再现事物的形状、大小、色彩等外部特征,而且可以使它们的内部特征被揭示出来,更能有效地展示事物或事件的发展过程,改善了人们认知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其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带动了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充分开发了人类的右脑潜能,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主观能动性,利用这一技术,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地完成学习过程。 4)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提高其劳动技术素质,以便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 5)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利用音乐的声音和图片剌激学生的感官,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美或人类创造的美及人们内心世界的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产生理想的艺术教育效果,其完美的造型,科学生动的动画画面及悦耳的声音等,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感受和启迪,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激情与灵感,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及陶冶学生审美观的同时,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6)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今天的教育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的强弱,关键看教育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竞争力的多种人才。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进取心、特长和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的。在中小学教育中,可以将某些学生的优秀作文、小小制作(网页、Flash动画等)、科技小发明,到网上,供其他学生欣赏,使学生受到鼓舞。也可以举行计算机绘画、打字、排版等竞赛,通过竞赛培养,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7)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产生于各种能力之上的,是各种能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信息技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可无限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宫、拓宽感受的时空领域,从而向他们提供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促进其丰富的想象力,形成自觉启动多种器官协同工作的好习惯,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3提高教师素质的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任务和目标,其实施过程关键在教师,因为素质教育的所有内容和目标,都必须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来实施,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这也是由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来决定的。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抓好教师素质的提高工作,而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模式、新的课程体系对教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教育中的良好的政治道德素养、熟练的业务能力外,教师还应有创新精神、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和高尚的信息素养。 教师将不再是课堂上的灌输者、垄断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汲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养分,指导学生通过各种电子教课书、教育电视节目、计算机网络等途径获取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懂得信息技术,具有创造精神,才能创造性的教书育人,才能使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3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前面已论述了有关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但只是促进作用和进取性价值,而没有提及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接下来,针对其弊端我们来讨论信息技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对策。 就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而言,在只有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如何呢?可能刚开始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不满足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了,他们的注意力就不再集中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教师一味的追求使用多媒体工具,而忽视了教学效果。例如:中小学劳技课中,教师在讲到果树的修剪时,如果放一段技术人员修剪果树的电视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电视来掌握技术要领,恐怕就不如带学生到果园里,亲眼看着教师或技术人员剪树,这样,学生的印象也会深刻一些,而且学生还可以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请教老师,其教学效果就好多了。另外,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分析学生的特征,在制做课件时使用一些不相关的声音(如Powemoint中使用的铃声、玻璃打碎的声音等与讲课内容不相配的声音),不但没有起到烘托环境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情绪,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背离。 对于在计算机房上课的学生来说,教师不可能监视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以来,学生用于玩游戏或干其他事的可能性就增加了,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自然就被忽略了。对于家里有计算机、因特网的学生来说,如果缺乏正确的导向,当孩子在电脑或网络面前时,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娱乐而不是学习,学校不能寄希望与家长来系统地提供这种导向,在信息环境日益大众化的情况下,大部分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是具备信息知识、技能、素养方面的优势的,从而难以具备正确的意识与干预的权威性。 除这些外,还有一些不良的因素(如计算机病毒、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网络黑客等)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干扰,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分析、判断能力不强,自律抗诱能力较弱,受其危害也就在所难免了。还有,网吧不规范的管理、聊天室甚至于BBS上无聊的话题、电子邮箱里时而出现的色情、反科学的垃圾邮件等,都让老师和家长防不胜防。 鉴于上述的各种弊端,使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有所异化,产生了“负效应”——在各种条件影响下全部或部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育结果和教育者预定的教学目标相背离,即产生了负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恰如其分的发挥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呢? 1)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使用信息技术的度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极为重要,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不能只图虚名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在上课时象征性地使用多媒体,而不考虑教学效果,是与我国教育方针政策不符合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与之相反的是,教师在课堂中过多、过乱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结合大纲和课本内容,只凭着自己的想象来使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但不能使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得到发挥,而且会产生“负效应”,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态度。 因此,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定时定量,不应该过量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更不能过分夸大其效能,而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应把握好使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具体使用手段及使用的“量”,且要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来决定使用的方式,力求恰到好处,且莫过犹不及,力争实现讲授、发现与多媒体的自然融合的教学过程优化。 2)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即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是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学习因素来支持学习。信息技术最终需要与具体的学科结合起来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力,教师在鼓励学生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学科的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或信息开发工具来帮助自己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curriculumintergration)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因此,要用信息技术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体的系统,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能使学生完成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变和利用的技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应用信息技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这里应注意的是,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明确“人是技术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度控制技术的应用,趋利避害;另一方面,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利用其中的教育契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激发、引导,提供必要的帮助,进行合理的教学管理。 3)注重学生信息道德教育 要使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减少其对学生的危害,就必须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举行信息技术知识竞赛,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信息技术知识竞赛,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巩固深化,并在比赛中感觉到成功的愉悦;利用校园网建立BBS,由教师进行组织和管理,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交流: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防止学生对信息技术沉溺和依赖,防止不健康地、甚至违法的信息技术使用行为,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形成对信息技术辩证、理性的态度和价值判断,负责地、安全地、健康地应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提高信息道德素养;学校要做好信息技术教育的防御性工作,面对信息大众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加强防御功能,教师不能只告诉学生要这样不要那样,更重要并且更有效的是,布置学习性的、探究性的和其他“正经”任务,让学生在信息环境中(包括家庭信息环境)去完成,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使用,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除了娱乐以外,它还能使自己自主地学习、终身的学习,甚至改善人生的境遇。 4)加快教师角色转变工作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现代信息技术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将他们从封闭的教学空间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个别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从电脑网络中利用各种资源,逐渐成为学生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咨询者、督促者、辅导者。为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但要在思想上、观念上转变,更重要的是行动上要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这一重任,时刻明白自己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为培养现代化的建设人才而努力。 4展望 信息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种先进的(不会过时)教学手段,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活跃,并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为因材施教、实施个别化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供了较理想的技术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教学方法,拓展了人才素质教育的空间,为人才素质的继续教育、终生教育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教育条件,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素质教育手段。 网络教学为素质教育开拓了更为宽广的环境,现阶段网络教学己稳步地渗透,辅助并支持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是指在一定的网络环境下,运用一定的网络技术,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实施的促进人们的身心发展的活动,它以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与共享性,教学过程的超时距性,教学的交互性,有利于个别化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为基本特点。网络教学的实施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模式,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方面的实现有着重大作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试验田。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的全方位的社会性教育改革,现代信息技术能为新型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而,中小学素质教育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最高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以便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现代教育技术管理论文 摘要:在教育技术硬件环境支持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课,软件课、专业实验课以及基础实验课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理论体系,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设计教学过程,建设教材体系与课件,革新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方案,才能全方位的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环境;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多媒体 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实践。为了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我校相继建设了数十座多媒体教室。在教育技术硬件的支持下,我系领导积极提倡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活动的方式。我们课题组从理论与实践上,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本专业各教学环节改革作了比较系统而广泛的研究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我们承担的陕西省教改项目“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西北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电子线路”、“软件技术基础”、“电子线路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教学研究,从基础教学到专业实验大面积采用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影像教材等多媒体手段,许多课程教师从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的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活动的导演者。而学生由原来的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能有机会参与、发现、探究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们充分采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卫星广播通信技术以及新的教育技术设备。学生参与操作,发现问题与教师和同学们协商讨论,理解知识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育技术应用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1建立适应新教学环境的教材体系 在新的教育技术环境支持下,建立适应新教学环境的教材体系,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我们首先对面向全系所有专业开设对后续理论和实践课程影响较大的基础理论平台课全面展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电路基础理论课。学生不但要掌握基础理论还要消化大量工程实例。为了在有限学时(60学时)完成所有知识传授,结合课程新教学大纲制作出全部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和部分重点章节的教学课件并在99级到2001级的教学中投入使用,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并具有以下特点: 1)电子教案按照知识结构安排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多级放大器、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器、信号运算处理电路、波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电路以上内容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并不衣服某本教材,所选教材可以作为参考资料。 2)采用Powerpoint设计,能够适应课堂教学要求。由于每张幻灯片安排自定义动画效果,所以授课时能够根据要求“书写”版面,完全吸收了原先课堂授课的优点,幻灯片上制作了大量电路图片,数字公式及大量文字符号,并用不同颜色反映知识内容,突出重点。 3)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制作多媒体动画,是难于用文字讲解、难于理解的内容变的简单明了,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及其多媒体课件已经使用三届。今年我们又根据使用情况对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修改,将文字内容充分条理化、提纲化,更加突出难点和重点。另外,又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和动画,使其更加形象生动,再配合布置供学生课后阅读的文字材料,在教学检查中的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评估都表明,这一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多媒体教学中,以前我们曾经采用过清华大学出版的多媒体课件,但由于课件模式固定,不能按教师模式选择内容,设计教学效果不理想。为克服这一问题我们组织力量自己动手设计了这套完整的电子教案,可以随时修改充实。我们正在进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多媒体教案开放平台”的研制,现以形成基本框架,具有进一步开发推广价值。 最近,我们组织了对该课教学效果的调查,收回70份问卷,从与多媒体相关的内容来看,97.5%的同学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媒体质量的评价是95.7%的同学认为版面设计合理美观;97.1%的学生认为语言、文字符合规范;对图象质量的满意度为94.3%对动画与视窗的满意度为88.6%,而100%的同学认为老师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我们认为学生对多媒体质量特别是动画与视频效果要求较高,需要我们在媒体设计上进一步下工夫。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软件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对软件基础类课程,其特点是课本算法程序单一、固定且较多,这就容易造成学生思路不开阔,板书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根本上克服了这一弊病。教学环境采用交互式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和微机原理实验室,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了原来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提高了教学水平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在“软件技术基础”课课件的制作上,在设计问题上,只设计问题的要求,而不设置固定的答案,鼓励学生多角度、发散的思索问题。例如,在讲排序这一节时,只给了一组记录关键字序列{47336182721125475702}让同学讨论用快速排序和希尔排序两种方法写出每一趟的排序结果,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选择不同的分界值和步长进行每一趟的排序。虽然每个学生每一趟的排序结果可能不同,但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这时老师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索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体现。 3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加强专业课程技能培训 培养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而教育技术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年级开设的“现代电视接收技术”,其内容抽象,学生感性认识差。结合改进专业实验内容,我们建立了卫星地面站和采用其它一系列教育技术设备,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视频信号的解调、调制、记录、编辑以及对网络信号进行分配设计的全过程,收到显著的效果。通过卫星地面站的调试使学生亲自动手调试接收位于太空不同经度的广播通信卫星信号,既可以解调出不同制式的电视信号,也能调出计算机网络通过微波传递的“数据包”。再把解调出的视音频信号,自己动手调制成RF信号;为了让同学了解视频图象各种记录格式的特点,放映视频记录格式比较影视课件,使课堂上冗长繁杂的理论知识,经生动明了的影视图象、动画、图表简单明了的展现在同学面前,再运用实验室不同格式记录设备用同一摄象机进行记录效果的比较,使理论得以验证。然后采用计算机非线形编辑对视频进行编辑。信号传输则通过CATV工程网络分配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学生把理论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使同学对视频信号从接收、调制、记录、编辑到分配的全过程有一比较深刻的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仅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又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教育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技能训练的广阔天地。随着它的深入发展,在其它专业技术课中也将得到广泛应用。 4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仿真技术,改进基础实验课教学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和“数字电子电路实验”是我们系重要的基础实验课。其实验量大,课时多,所涉及的仪器多,功能各不相同。使用的电子元器件种类复杂,数量大,电路涉及面广。合理的使用电子仪器、明确实验目的,正确的连接电子器件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实验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特别在实验结果不正确时,学生由于经验不足,不知道是仪器的使用问题还是元器件的质量问题,或是接线或参数设置不当引起故障,故障排除率低一起实验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使用WORKBENCH仿真软件,在作实验前利用该软件在计算机上接好电路,调试好参数,作出正确的结果。通过计算机仿真熟悉了实验的电路结构、电路参数、调试要点以及测试仪器的正确使用。这样,对实验电路的搭接就比较熟悉,能正确的使用仪器,除了问题又可心中有数的检查,极大的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同时软件仿真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观能动性,自己设计新颖的实验电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根据初进实验室的学生开始很难掌握电子仪器的使用,我们正在制作正确使用电子仪器的交互式VCD光盘课件,也既将投入使用,这将会很好的解决新生进实验室很长时间不能正确使用众多实验仪器的难题。交互式的VCD课件将适应学生不同要求的学习,为很快进入正常电子线路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5充分利用教育网络系统扩大获取知识领域,激发其创造思维能力 随着学校计算机宽带网络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校园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我们把所有的教学资源、教师完成的多媒体课件,都可以存于网络的服务器中,学生上完课,可以在多媒体终端通过交互式界面将需要的多媒体课件调出进行细致学习。教师备课通过图书检索及服务系统方便的调用所需资料,也可通过网络和网上的学习进行实时的交流,通过网络共享国内外的所有信息资源。 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探讨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影响大学生在新的信息社会中所需要的素质和这种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条需要花大力气去探索的新的教学理论体系,这一教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需要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认真研究与实践。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资源与课件,设计教学实验方案,才能全方位的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公园设计论文:新乡市和谐公园规划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 经济 和城市建设的高速 发展 ,各地涌现出大量的城市公园、游园以及广场等各类园林景观绿地,其规模和性质各异,设计质量或良莠不齐,或缺乏特色。以新乡市和谐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论述了兴建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必要性以及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以为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 参考 。 关键词 和谐公园;规划设计;特色;原则;河南新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化的普及,全国各地加速发展城市基础建设。公园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空间,是市民健康所必须的生态基础设施。公园不仅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同时又以其独特的城市文化折射出城市形象和公园形象,吸引着周边地区的人们前来观光、游览、娱乐,因而还具有城市名片的功能。可以说,一座富含特色的城市公园,如上海的世博公园、洛阳的洛浦公园、开封的龙亭公园等,其本身就是这座城市的 旅游 性标志。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休闲空间,改善了居住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公园,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尤为重要[1],这也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一种发展方式。 1建设城市公园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乡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乡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打造“中原城市群强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框架迅速拉大。已经初具规模的城东新区是集行政办公、商业 金融 、文化娱乐、居住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功能新区,承担着集聚城市 政治 、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并带动整个市区发展的功能。因此,新乡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新的中心区域建设一座开放式的大型综合公园。 1.1是贯彻落实 科学 发展观、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乡市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化有了明显的进步。虽然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 优秀旅游城市均相继创建成功,但是在城市规模和环境建设方面与周边同类城市相比仍然相对滞后。无论是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看,还是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看,建设一座位于行政文化中心区域的城市综合公园都是完全必要的。和谐公园的规划建设标志着新乡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将跨上一个新台阶,有助于树立新乡市良好的风貌与形象。 1.2是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框架不断加大,新增人口大量涌入,新乡市目前的休闲场所从数量、规模、档次上来看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位于城东新区的和谐公园的规划建设,将会极大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不仅给市民营造了一个娱乐休闲的好去处,而且给市民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生存避难空间。 1.3是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带动周边项目开发建设的需要 通过改造已经废弃的砖瓦窑场和垃圾填埋场,不但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效果,而且提升了周边土地的价值,从而带动了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提升的和谐共融的良好局面。 2城市公园的功能及类型 公园一般是指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出资建设经营,供公众游玩、观赏、娱乐的公共园林景观绿地。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灾避难等作用。我国城市公园一般分为综合公园(市、区、居住区3级)、专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等)、花园(专类花园等)3种类型。 此外,还有1种较为特殊的带状公园,是指沿城市道路、城墙、河岸等设置有一定游憩设施、公用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带状绿地。 3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有一定使用功能的 自然 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城市公园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公园的性质、规模、标准、功能布局及其与周边用地乃至整个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 交通 联系等。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除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2]。 3.1以人为本 2004年,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由此成为新的城市理想。其本质意义,在于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表达了人们要把城市从经济舞台变成生活乐园的期盼。“以人为本”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理想,建设宜居城市,是中华民族文明历程中的又一次巨大进步。带给我们的将是一次新的“城市革命”,而新的规划建设理念、管理方式、城市形态都将发生深刻而显著的变化,城市也将在未来进入到更高境界。 (1)和谐公园为开放式设计,规划面积11.9万m2,其中绿地面积7.8万m2,水体面积1.2万m2,硬化面积2.9万m2。作为城市的绿肺,绿地和水体面积超过了总面积的70%,充分展现着舒适宜人的环境氛围。 (2)自然起伏的地形塑造、蜿蜒荡漾的环抱水系、错落有致的植物搭配,再现了大自然的原生态气息,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3)贯通全园的沥青砼环形主路、曲径通幽的透水砖小路、朴实无华的天然山石铺装、以及看似随意的草间汀步,顺畅地组织着游人的交通流线。 (4)布局合理的坐凳、路牌、娱乐设施、健身器材,以及新颖别致的公厕、凉亭、亲水驳岸、情景雕塑,也都时时处处体现着为“人”服务的宗旨。 3.2地方特色 城市公园不仅是塑造自然美和 艺术 美的空间,更是一座城市 历史 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载体和表征,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即社会特色和自然特色[3]。 (1)城市公园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突出其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等。城市公园建设应继承城市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这样才能增强公园的凝聚力和城市的吸引力。和谐公园的规划设计非常注重对新乡市历史文化素材的挖掘,结合公园具体的地形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如祥云广场两侧弧形排列的8座花岗岩浮雕,反映的是新乡市所辖8个县(市)代表性历史人物或事件;雕塑广场四周8座景观灯柱的青石基座,刻画的是新乡市八处著名旅游景点。 (2)城市公园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公园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谐公园的规划设计利用 现代 的艺术手法,充分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努力打造地方自然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市公园。如80%以上的植物选择乡土树种;园内多处采用当地太行山特有的青石和红砂岩或铺路或立景,尤其是入口处矗立的长约6 m的整块红砂岩点题景石,上刻著名书法家侯德昌先生遒劲有力的“和谐”二字,更显出一种浑厚与大气。 3.3突出主题 城市公园无论规模如何,首先应有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主题,其后围绕着公园的主要功能,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综合考虑公园的整体布局。这样的规划设计就会有轨可循,才能实现城市公园在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多层次活动需要的三大功能。 (1)新乡市和谐公园以“ 自然 生态,和谐共融”为规划主题,秉承“构建城市自然美景,承载百姓和谐生活”的设计理念,通过广场、喷泉、雕塑、小品以及水系景观等园林要素,形成了“园内有山、山上有林、林下有水、水中有鱼”的和谐景观。如惹人怜爱的童趣小品、催人奋进的原阳鼓舞、亲水设计的自然驳岸、寓意深刻的主题雕塑,巧妙地塑造了一座融自然美和 艺术 美于一体的开放式生态空间。 (2)凝聚整个公园灵气的环抱水系以“瀑、涧、溪、湖”等形式,自西北流向东南,由最低处经过净化处理后重新输送回水源处,在给游人带来不同观赏感受的同时,也完成了自身的生态循环。 (3)高高耸立在全园最高峰上的主雕塑,是4只和平鸽与新乡市市花——石榴花的抽象造型,寓意着新乡市“厚善、崇文、敬业、图强”的城市精神,展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坐落在公园东南角下沉式广场的副雕塑,是由刻有体现仰韶文化 发展 繁荣的回形文字与多种字体的“和”字巧妙组合而成,表现了新乡市源远流长的人文脉络。特别是位于中轴线上采用古代竹简形式雕刻的《新乡赋》,则完美诠释了出自《左传》的“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所表达的千百年来国人对和谐社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3.4协调发展 城市公园在城市中应具有多样的价值体系,如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休养价值、游览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公益价值与 经济 价值等,无论在社会文化、经济、环境、防灾避险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公园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 现代 城市公园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多种价值体系协调发展的思想[4]。 (1)城市公园是城市中2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之一,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城市中人与环境互相协调的标志,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对于这种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应予以优先的开发权。 (2)城市公园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园林绿化布局、道路 交通 衔接等方方面面。在进行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 4结语 作为现代化的城市公园,和谐公园的规划设计符合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以地方文化为背景,以全新的 历史 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表现形式,为新乡市民营造了一座融人文景观与天然雅趣为一体,纳地域特色和城市精神于一园的怡人佳境。作为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5],为大众提供了身心愉悦空间,在改善现代化城市和居住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公园设计论文:北京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设计 摘要:本文从 经济 技术可行性、生态与人体健康安全性、水质保障安全性、卫生学安全性四方面对再生水利用进行了 分析 ,为奥运公园补水提出经济技术可行又能保证环境安全的供水方案提供了依据,也为国内有关再生水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北京奥运;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再生水安全性 前言 根据北京市奥组委的消息,自2003年7月22日起奥运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将面向全球征集。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是,能够体现“ 科技 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主题。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作为奥运公园的景观娱乐用水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世界展示 中国 科技实力的重要窗口,将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深远的 影响 。完美体现“人与 自然 和谐统一”的水处理理念将是北京对奥运百年 历史 的珍贵馈赠。 奥运公园水面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以再生水为唯一水源的人工水景。奥运公园水面规划占地约60公顷,其中奥运公园北区水面约50公顷,日需补充水量为6.5万吨;中心区水面面积约10公顷,日需补充水量为1万吨。总补充水量为每日7.5万吨。 为实现奥运公园的再生水补水目标,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相应的再生水补水方案。奥运公园的再生水补水水源由清河再生水处理厂(8万吨/日)出水和北小河再生水处理厂(6万吨/日)出水联网供应,充分保证奥运公园的补水要求。同时,为了保证奥运公园北区水面补水水质为ⅳ类水体标准,中心区水面补水水质为ⅲ类水体标准,排水集团组织科研单位和高校进行了大量 研究 。 1.再生水利用研究现状 1.1 再生水处理技术 水资源的紧缺加快了国际上对再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在国外再生水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 ,我国也有部分城市已经应用,但对再生水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还远远不够。 国际上,水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已经发生转变,关键性的转变在于由单项技术转变为技术集成。水处理技术的 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以除磷脱氮为重点的强化二级生物处理技术,并增加三级处理流程,包括多种类型的过滤技术和 现代 消毒技术;二是采用当代高新技术如微滤、反渗透、膜生物生物反应器等,使处理后的再生水达到市政杂用、生活杂用、园林绿化、生态景观、 工业 冷却、回灌地下水、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等多种用途要求。 1.2 再生水安全性研究 尽管世界上许多国家具有废水再生回用的悠久历史,但在废水回用的安全方面,仍然很难定义和描述人们争论激烈的可接受的健康危险。当再生废水使用在人类可能接触到的地方时,其主要的健康危险来自生物致病菌,包括致病细菌、 寄生虫、原生动物以及肠道病毒。为保护公共卫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再生水安全使用的基本条件和法规。 美国各级政府都十分注重对回用水安全性的评价与科研监测工作。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回灌地下水和补充地表饮用水源的回用水量逐渐增长,美国政府及有关科研机构加强了对间接饮用的回用水卫生安全性的研究评价和跟踪测试。 再生水安全性评价体系总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感观与物理化学评价指标、致病微生物与病原体评价指标、毒 理学 评价指标。根据污水回用的目的和回用水域的功能,评价采用相应的水质标准与技术规范,因而指标体系也有一定差异。 我国 目前 城市污水回用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国家统一制定的相关标准,再生水回用大多沿用的是各种景观用水和杂排水的标准,仅包括一些常规指标如氨氮、磷、大肠杆菌等,国内环境标准中尚没有针对大多数微量有毒污染物的环境标准,达不到保障奥运公园回用水安全可靠的设计目标。同时,处理过程(如加氯消毒)可能形成毒性更大或毒性特征不同的中间体,传统指标体系不能很好适应微污染等新 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对再生水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 2.再生水利用研究 2.1 典型深度处理工艺经济技术对比研究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单元技术有:混凝沉淀、过滤、生物活性炭、石灰、臭氧、微滤、超滤、反渗透等。针对不同水质情况,可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合,在选择工艺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回用水的用途和目标水质; 2)工艺适用性和稳定性; 3)技术经济性; 4)环境因素,包括环境污染、人体健康和安全保障。 工艺流程的确定最好经过现场试验,借鉴成功运行经验。本部分研究主要介绍了混凝沉淀、高效过滤、生物活性炭、石灰、臭氧、微滤、超滤、反渗透等多种水回用深度处理单元技术,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及稳定性分析。通过大量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膜过滤技术产水浊度低;封闭运行,对周围环境无干扰;只加少量化学药剂,基本上无二次污染;运行稳定,操作简便,易于维护,占地小。因此,与传统的物化处理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微滤、超滤膜过滤技术对有机污染物、氮、磷的去除受进水水质影响比较大,对非溶解态污染物具有极高去除率。 2)降低氮、磷类相关指标应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中解决,这是最为有效和经济的。因此,建议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增加脱氮除磷工艺,这样可使反渗透工艺出水稳定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甚至更严格的标准。 3)超滤膜过滤技术出水水质可基本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可以作为奥运公园补水的优选深度处理工艺。 4)反渗透工艺出水水质最优,可以满足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大部分指标满足饮用水水源标准,可以作为最优质的回用水用于奥运公园中心区,但此工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 2.2 再生水安全性评价研究 针对奥运公园重要的 政治 意义和再生水回用的示范意义,本研究拟综合化学、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三套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同处理工艺所能达到的水质处理效果,并以回用奥运公园的长期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为重点,发展适合于北方地区再生水回用补充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技术 方法 。 研究 以深度处理工艺的进出水为对象,从生态安全性和人体健康安全性以及再生水利用对生态绿地的 影响 两方面出发,对奥运公园补水技术作全面的安全性评价。研究中 应用 和 发展 了先进的监测技术,建立 经济 适用、符合奥运公园补水方案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技术规范。 2.2.1 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安全 试验在高碑店和北小河污水处理厂进行,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北小河污水厂二沉出水及各种深度处理工艺出水对斑马鱼与大型水蚤未见急性毒性。混凝沉淀出水中营养物质略有减少,对栅藻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2)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和明确不同工艺再生水的用途,可以有效控制使用再生水的风险,达到安全使用再生水的目的。其中超滤+反渗透和活性炭对慢性有毒物质的去除效果最好。 3)经深度处理(活性炭、絮凝沉淀或反渗透)后的出水,没有致突变现象发生。 4)反渗透工艺及活性炭工艺出水中营养物质明显不足,出水有利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5)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各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有毒有害污染物检出浓度均未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特定项目的标准限值,可以安全地回用于景观环境。 2.2.2 再生水利用对生态绿地的影响 在再生水浇灌作物研究中,健康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健康安全性是指:灌溉作物时,再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为作物所吸收或在其上累积,进而影响农作物产品的品质,被人类食用或为牲畜饲用时,危害健康。 文献 中大部分研究是针对农作物的试验或局限于研究灌区土壤生态系统某一方面的试验,而再生水灌溉对某一地区甚至整个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尚未见报导。本研究主要在北京市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内进行,试验分四个部分,即水培、盆栽、实地调查和大田试验。 经过调查和试验得到两方面的结论: 1)用于园林绿化、城市生态绿地浇灌的再生水的最重要指标是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全盐量)、氯化物,而再生水的这三项指标值均大于自来水值,但远小于饮用水标准值。 2)再生水与自来水浇灌的植物中,叶绿素含量未发现明显差异。 2.3 再生水水质保障系统研究 研究分小型试验和露天景观水塘的模拟试验两部分。小型试验在试验室中进行,主要是对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混合槽出水、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石灰法出水、自来水配水水样等进行人工光照培养。露天景观水塘在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内,除了模拟将来实际运行再生水质变化情况及水体流动的水力条件等,还进行了人工载体的研究,最终得到如下结论: 1)深度处理后的水中仍有部分氮磷,因此,在夏季应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2)人工载体对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有较大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浮游藻类的生长,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3)通过对比 分析 ,藻类数量最大值随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磷是水体富营养化中影响显著的因子。当水样中藻生长达到最大值时水中大部分磷已被转化为藻体内的磷,水中溶解磷的浓度一般已低于0.02mg/l.再生水体富营养化的优势藻种为栅藻,藻类转化水体中磷浓度的最大限制因素为氮营养。 2.4 再生水利用的卫生学研究 根据奥运公园景观补水处理技术方案,对北小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中试装置出水进行氯和二氧化氯及紫外消毒试验,比较各种消毒 方法 的消毒效果,研究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选择最佳的经济有效的、适于再生水回用的消毒技术。 1)紫外消毒不产生任何消毒副产物,对灭活大多数细菌、病毒、孢子均有效。与化学消毒技术相比,紫外消毒少了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运输、储藏和投加过程,占地少,且年总运行成本比加氯消毒法低很多。 2)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不到氯消毒产生的10%,臭氧、紫外消毒则不产生三卤甲烷、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 3)加氯消毒试验中,对于大多数所测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即使在采用远大于常规加氯量(高到20mg/l)的条件下,所生成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浓度也未超过饮用水的标准。这表明再生水消毒的副产物风险较低。 4)对于再生水的消毒,卫生学指标可达到饮用水标准。氨氮是再生水消毒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3.建议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并综合分析,对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提出如下建议: 1)降低再生水中氮、磷类相关指标应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中解决,这是最为有效和经济的。建议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增加脱氮除磷工艺。 2)再生水作为景观用水和河湖补水时,建议在景观水体的设计中,充分考虑水的循环和流态,水体中可适当设置曝气、跌落、旁滤及人工载体等系统,在温度高、光照好的7~9月,加大补水量,减少水力停留时间,以抑制富营养化的发生。 3)超滤膜过滤技术出水水质可基本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可以作为奥运公园补水的优选深度处理工艺。 4)考虑到奥运供水安全以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建议再生水作为景观水体回用和绿化用水时采用紫外消毒处理工艺;而当再生水作为杂用水输送过程较长时,考虑管道中应保持一定的余氯,可以采用加氯消毒,也可将紫外和加氯消毒结合起来。 公园设计论文:离堆公园清溪园(盆景园)设计思想概述 摘要:通过对山水园林清溪园(盆景固)的设计制作体会,着力探讨了如何结合功能需要营造优美的环境。以加强盆景的展示效果。使盆景与周围景致互为补充、融为一体;以及怎样突出景园的地方特色等问题。 关键词:清溪园(盆景园) 川西风格 古典山水园 盆景桩头溪园座落在风景优美的都江堰市寓堆公园内,是寓堆公园的园中园,诙园占地 8000多平方米,建成后成为川西最大的盆景园。该园是都江堰——青城山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过程中,由我主持规划设计并组织施工建成。联合国专家考察验收时,予以了极高的评价,称清溪园为“川西留园”,——其整体效果可与古典名园媲美。同时,其又是传统造园与盆景展览的有机结合,因而具有独特的意义。 一、基址分析 清滇园位于离堆公园的南部,其北正对荷花池,其东、西、南三面为高大荫浓的楠木林和柏木林,造园条件得天独厚。此区域原为一座早已禁用的电影院危房和公园管理办公室,将其拆除后利用建筑废料结合上方工程可形成起伏迭宕的园林空间。 二、对清溪园作为盆景园的理解 ①中国盆景乃是自然美景的浓缩,“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扛湖万里”。虽咫尺山林,却有着深远的意境。盆景园作为展示盆景的空间,其环境亦需雅静脱俗。同时,作为公园的园中园。乃精华所在。因此,可将整个盆景园视为一大型的山水盆景进行创意设计,使人如画中游了。 ②清漠园正面临水,三面乔木浓荫覆盖,犹如天然之屉厅。园内多古桩,体量较大,在空间上起着梁柱般的支架作用,同时为适应自然遗产之主题,因此没有设计大面积的室内展厅,主要展品均在室外进行布置。基座以石材筑成,自然、古拙,与优美的盆景艺术相互映衬。 ③在游览路线的组织上,做到“径缘池转,廊引入随”,形成良好的视觉空间。 ④盆景园除盆景的展示功能外,其游憩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因此。应有较多可停留的空间。 ⑤盆景园不仅要雅,而且须特。通过川西风格的园林建筑,虬曲多姿、苍古神奇的川 0s盆景,本地材料的大量运用等,突出地方特色。 三、设计指导思想 以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各类建筑为组景中心,以各古桩盆景为视觉中心,以叠山理水为造园的主要手法,大量采用本地自然材料如青石板、岷江河中卵石等,结合周围的良好环境和都江堰古堰特色的水文化背景,创造出一个具有浓郁川西风格的盆景艺术展示空间。 四、空间布局处理 中国古典园林中小园以静景为主,动景为辅。在清溪园中,通过一系列手法的热练运用,创造出各式动静结合的亲水空间,如:叠水瀑布、溪流涌泉、镜泊小潭等。既点明了主题,又以水为纽带,联系贯穿园内园外,根据其功能和造景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 1、正门区域(室内展区) 由清溪园正门外的集散空间和自西向东的正门、走廊、临水凉榭共同组成,形成园区的正面景观。空阔的集散空间全以青石板铺成,古朴、清新,大门上精美的挂落,同门厅内的漏窗、隔断共同形成一美妙框景:园中的长廊结合地形的变化,随形而弯。依势而筑,形成了层层叠叠的重廊景观,其轮廓鲜明,体量适中,很有诗意;临水凉榭位于重廓尾部,翼于水面,四围空阔。使园内外景观相互呼应、互为借景。“常依曲廓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遣山”可谓点明了此景的妙处。此部分是园中盆景主要的室内屉区。 整个大门区域部分,空间相互联系密切,过渡自然,更因大门的框景与水榭的空透使园内园外景色浑然一体,恍若天成。而众多盆景精品的展出,更使其锦上添花。 2、涌泉小景和照壁 进入园中,首选映人眼帘的是一青石用壁。照壁是中国古典园林分隔空间的常用手法,一则避免园内景色一览无遗,二则吸引游人注意,增加游玩兴致,形成曲折迂回的游览路线。该照壁雕刻精美,做工细致,更为巧妙的是:设计中打破了传统中照壁的一般形式,在其中部留出一漏窗,使园内叠水景致与置于其上的树桩盆景如同镶上了一个素净的画框,可谓“无心画,无字诗”了。此一障一漏,匠心独运,既加强了景观在视觉上的层次感,又使得空间处理上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同时在大环境上融人了山水盆景的制作技巧。使这一传统造园手法得到了发展。 照壁前一股清泉由石缝汩汩涌出,激起阵阵涟漪。这一动景的载入使整个画面充满生命和活力,而水池前的集散空间,则采用青石板结合卵石拼成的梅花图案,使这一空间更加富于变化了。 3、假山瀑布 照壁后方是清溪园中的叠水假山,设计中充分利用拆除原建筑产生的建筑废料,结合填土工程筑成小山。山际安亭,名曰“揽秀”,亭下置瀑,飞珠泻五,此瀑三叠而成,动感强烈。步入览秀亭,顿觉凉风习习,园内外景致尽收眼底,此登高之妙也。 以上三部分基本处于同一轴线上。形成以“园外集散空间——正门——国内集散空间——涌泉照壁——过渡空间——假山瀑布主景”组成的景观展开过程。每一景观均可驻足细赏,逐步将游兴推至高潮,犹如中国古典乐中的一唱三叠,妙不可盲。 4、清心榭 瀑布跌落的水流,顺着卵石为底的婉蜒小溪,在清心榭一侧缓缓注入池塘。清心榭位于园区的中部临池而建,建筑空透飘逸,古朴清新,为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四面风光归太守,一甄花乳慰游人”。夏日在此晶茶,凭栏望水,凉风习习,顿感暑气全消。其一侧的紫薇屏风。玉兰古桩、紫薇花瓶均是川派桩景中的精晶。细细赏玩,相信定有许多感慨。 五、建筑及造园材料的运用及其它 清溪园中的建筑以川西民居风格为主,大多为木构筑;池底、驳岸均由岷江河中的大小各色卵石贴面,铺地和道路则由青石结合卵石拼成各种图案。众多自然材料的选择,一则给游人自然清新的感觉,有利于全园风格的统一;二则强调了该园所在的地域优势,突出了都江堰水文化的厚重历史背景。园路布置上,主要园路尽量靠近园的边缘,以利于形成迂回婉转的游览路线,扩大游园面积。 六、盆景植物 清溪园中展示的盆景古桩,如:“紫薇花瓶”、“乌龙出岫”、“瓶兰古韵”、“雪映本犀”、“紫薇屏风”等,苍古雄伟、虬曲多姿,堪称川派盆悬中的杰出代表。因其体量较大,大多采用地栽形式,将其立于道路的交汇处,水榭凉亭侧,以吸引游人的注意。形成视觉中心。同时将盆景沿路旁、水边、墙臂侧次第摆放。人们置身园中,听流水孱孱、莺啼婉转,观鬼斧神工、虬曲雄奇。人间雅事,莫过于此。 在植物材料的选用上以烘托以上精晶为主。水边采用大花蕙兰、迎春、苏带草、槽叶梅等近水植物;山石间植以铺地柏、苏柱、丝兰等岩生植物,既使画面更为丰富,又弥补了水边山石的空隙,使园区内少了人为雕琢痕迹,山坡上遍檀茶花,各色花朵在春日里争芳斗艳,让人目不暇接:地桩则选用麦冬,既可解决因林下光线不足的缺憾,又可使其在风格上与整体一致。 公园设计论文:论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园设计 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有一种“回归自然”,“还璞归真”的内在需要。居住区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要考虑邻里间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的向往,合理布置交往的空间场地,满足居民交往的需要,要“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出发营造居住区环境。 作为居住区中最大开放空间的居住区公园,它不仅有大片的绿地空间,还要有游憩活动的设施,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改善人居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引导人们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从而改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艺术环境、文化环境)。同时由于居住密度的增大、能量消耗的高涨,居住区公园中的公共开放空间将会得到重新评价,成为人们接近自然、改善生活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的重要场所。具体设计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自然要素 当人们游玩于自然山水之间,在审阅自然美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精神品质的自然升华,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也是古人的至高追求——天人合一。如今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却成为可望不可及幻境,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不断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中逃离出来,这一现象可以在周末开往郊区的车流,假期涌向风景区的人流中被每一个人亲身体会到。这反映了我们居住环境中自然风景的缺失,同时由于城市绿化的缺失,也导致了城市热效应不断加剧。居住区公园,被人们认为是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是居住区的“绿肺”,公园中自然景象如树木、山水以及四季的轮回给人们视觉上的放松,提供了人们接触自然的有效场所。因此为了营造亲切宜人的环境,要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引入自然要素。而在居住区公园设计中常用的自然要素是水体、绿色植物、阳光等,所以在具体设计时可以有如下考虑: 1.1 水体 “水为万物之源”,有水才会有生命。在居住区公园中水体的设计就应表现出人与水千丝万缕的感情:首先尺度上应与居住区整体环境相协调,比如位置关系恰到好处、空间大小关系适中;水体各要素的关系,水池、喷泉、瀑布以及小品、雕塑之间能做到主次分明,附属要素很好衬托主体;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即人的亲水程度,比如池岸的高度、水的深浅和形式。简单的嬉水池在设计水深应在30cm以下,池底作防滑处理,同时尽量设置过滤装置以防止儿童可能饮用池中水。其次,形态上有动静之分,平静的水常给人以安静、轻松、安逸的感觉;流动的水则令人兴奋和激动;瀑布气势磅礴,令人遐想;涓涓的细水,让人欢快活泼;喷泉的变化多端,给人以动感美……。 1.2 绿化 作为居住区中最大的开放空间,居住区公园的绿地结构上的一般视野开阔、树种搭配多样、空间变化丰富,能够较好地展现自然之美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绿化配置上,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绿化特点,同时量化上尽量使其能发挥最佳生态效益。其次,树木的种植方式上应由随场地的规模和功能定。如以欣赏树木的姿态应孤植;利用树木划分空间,引导视线可以采用列植;在游戏场地可以利用树木围合成独立的空间,并有隔噪音的作用,休息区域可种植满足遮阳隔音的树种等等。再次,树种选择上,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最后,在空间布局上体现点、线、面相结合,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等等以达到模拟自然,创造鸟语花香之意境。因此,环境绿化不再是简单的种树栽草,而应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落叶乔本、常青灌木、常绿草坪高低参差、交相辉映,充分满足崇尚田园生活的现代人的审美情操。 2、创造交往空间 世界上任何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是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主人,而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归属是通过相互间的交往实现的,邻里交往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但今天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的增加,邻里之间的交往机会极少,人们的孤独感与日俱增,人际间的交往就越显得迫切。居住区公园就是最适合的邻里交往的场所,所以设计者促进邻里交往的努力,应该从提供绿地等公共场所各个细部的交往空间着手,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点。 2.1 空间边界的处理 空间的边界可以是堆出来的地形、护墙、台阶,还可以是长椅的靠背,一个可以让人以不同高度上的环境是最好的,这样既可以被青少年利用又可以被老年人或其他人利用。尽管公共场所里的许多活动是事先约定的,但设计者同样应该关注那些偶然发生的活动。因为绿地中的公众活动应该让路过的人、住在附近的人能够观察到活动进行的情况,以决定是否加入,所以绿地的边界不能过于封闭,在适当的地方应该开敞。 2.2 座位布置 在设计时坐位的安排应以满足人们希望的社交方式布置。两把垂直布置的长椅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一条放在另一条的后面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果面对面放置,近则容易产生压迫、局促感,远则易割断彼此间交流,不利人们交往。 2.3 道路引导 创造一个交通系统,可以引导人们经过潜在的交往区域,而不会强迫留下来。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问题上希望有选择的自由,所以道路允许人们紧贴这些场所经过,而不是直通或止于交往可能发生的地方。 3、配置环境设施 居住区公园的空间环境是环境主体(人)的行为和客体(物质环境)的统一。在公园中设置各种活动、运动场地以满足人们运动、游戏的需求,使人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和文化共享,提高公园空间的人气,充分体现其亲和力和人性化。 3.1 老年人活动区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老年人在城市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居住区中的老年人活动区在在社区中使用率是最高的,在一些大、中等城市,很多 老年人已养成了早晨在公园中早练,白天在公园中活动,晚上和家人、朋友在公园散步、谈心的习惯,因此在居住区公园内老年人活动区的设置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设计中宜考虑分为动态活动区和静态活动区; 动态活动区主要以健身活动为主,比如一些简单的体育健身设施如单杠(高度宜低)、压腿杠、球网、教练台等。在活动区外围应有林荫及休息设施,如设置亭、廊、花架、坐凳等,以便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这类空间不需太大,小空间更能增强私密感和亲和感。静态活动区主要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聊天、观望、学习、打牌、谈心等场地的布置应有林荫、廊、花架等,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荫、冬季有足够的阳光。 3.2 青少年运动场地 在居住区公园中应设置相应的运动场所,这些场所是青少年常来光顾的地方。如篮球场、羽毛球场甚至足球场,这些场地的设计要满足相应要求。把比赛场地设在公园边缘,这样产生的噪声和拥挤不会干扰安静区。在场地周围为观众设置长椅,如有可能可以把场地设置在缓坡下面,以便观众可以看清整个场地。这些场地应远离儿童活动区,场地周围布置挂外衣设施。场地周围避免栽植大量扬花、落果、落花的树木,以减少对运动场地的不利影响以及场地的清扫工作。 3.3 儿童游戏设施 儿童是现实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是需要我们去指引、帮助、关爱的,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因此我们在为他们提供精美的食品、完善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要为他们创造优美的休息娱乐园地。居住区公园是他们光顾最频繁的场所,设计好他们的娱乐舞台有以下几点:了解儿童的需要,这一点很重要,儿童有权利游戏,在游戏中见到令人愉快的颜色,体会游戏的愉悦和从中获得知识的幸福;确定游乐场将会为哪些年龄组的儿童服务,这一点对于规划一个游乐场很重要,因为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游乐场,就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需求以及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界定游乐场的面积和边界,特别注意会影响游乐设施放置的那些客观因素,如下水道,障碍物,灯柱等;游乐场的选址必须考虑周围的交通状况,是否方便在游乐场内骑自行车或滑板,是否方便携带婴儿车或轮椅的进入;场地的颜色对儿童的影响很明显,明亮愉悦的颜色会带给儿童愉快的情绪。 3.4 休息及服务设施 居住区公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居住区公共环境要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及服务设施。如适量的亭、廊、花架、坐椅、坐凳等休息场地及停车场、洗手间、饮水器、垃圾箱等必要的服务设施在居住区公共环境中都有较高的利用率。 4、体现人文景观 在居住区环境中体现居住区的文化脉络,也就是保持和发展了居住环境的特色。失去文化的传承将导致场所感和邻里关系的消亡,并会由此引发多种社会心理疾患。伊利尔?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而居住区公园正是人们了解一个居住区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是居住区文化的载体,在设计时应充分突出公园的人文信息内涵。在公园中尽量设置一些科技或其他信息的艺术要素区域,比如壁画的使用合理、雕塑品的尺度怡人、具体小环境设施的功能合理性等等,有怀旧的心理,喜欢回忆过去;人们还常常通过与历史的对比“忆苦思甜”,展望未来。又如艺术景墙、科技走廊等,以及一些雕塑小品的设置,环境小品是传达人文精神的主要元素,传统庭院设计中有很多优秀的手法可以借鉴,现代居住区公园设计也应重视利用书法、篆刻、诗词、楹联、匾额等传统造园形式来增加小品的功能性与趣味性,提高环境的文化意境。例如美国以巴西公园设置了史前区、化石墙,使得儿童在游戏、娱乐同时获得相关知识。同时在公园中用尽量详尽的标牌来说明植物的种类习性。人们来公园欣赏美景的同时,更希望获得一些相关知识,介绍标牌显然满足了人们此方面的要求,也使公园增加信息含量。 5、考虑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施问题的最初提出在20世纪初,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当时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它的出现,旨在运用现代技术履行环境,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的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因此在居住区的公共环境中无障碍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其对人的关怀应设计应体现到细部的处理上,因为身体障碍者更需要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和舒适使用的环境空间。比如说在台阶和坡道侧设置扶手,高者为高龄者和身体障碍者使用,矮的为坐轮椅者和儿童使用;台阶设置应防止疲劳,每隔1.2米设休息平台;在公园里座椅的摆放位置、数量甚至其冬暖夏凉的要求,遮阳、避雨的设计,防滑设计,照明设计,公侧的设置,电话亭设计等;为了显示道路和高差的不同灵活采用路面材料,一些高差变化前给轮椅以足够的回转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障碍设施也是为明天的我们准备的,我们善待残疾人、老年人,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有紧迫感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责任感。从残疾人的立场出发,呼吁整个社会都来关心无障碍建设。 6、发挥公众参与设计 公众参与机制的引入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是一种让群众参与决策过程的设计,使群众真正成为公园建设的主人,公众参与的倡导者主张设计者首先询问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居住区公园作为现代人们的重要生活环境场所和精神寄托场所,必然受到更多关注和观念赋予,公众参与的结果必然大大提升公众自身的园林审美趣味与欣赏水准,反过来影响设计师与建设者进一步提高园林创作水准,创造高品质的园林景观,使环境和人的关系更契合、更和谐。也就是说,只有社区中的居民才知道什么是最需要的,设计者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人们对于自己参与的公园容易产生认同感,并且更愿使用和爱护它,也真正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原则。 7、结语 居住区公园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一个供人分享、同欢、看和被看的所在,是寄托希望并以其为归属的地方。公共空间或景观不是让人参观、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景观便失去了意义。在现代居住区公园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公共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 公园设计论文: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山东荣成青山公园为例 摘要:城市公园是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将节约型理念应用于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实践,不仅是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要求,同时也是行业示范的重要载体和推广节约意识的公众 教育 途径。 关键词:节约 城市公园 规划 设计 城市公园是与人们日常休闲、游憩密切相关的城市空间,如今生活品质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都促进了城市公园的蓬勃兴建与 发展 。本文选择城市公园为载体,对于节约型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体现展开探讨,以期推动节约型园林在规划设计环节的研究和实践。 1 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内容及意义 通俗地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1]。节约型园林,就是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公园是社会的窗口,也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城市公园的设计,应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全面落实 科学 发展观,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将节约理念贯穿于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和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节约型城市公园建设不仅为公园本身的规划和建造提出更高的理念和技术要求,并能通过这一载体,发挥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行业示范和公众教育功能,为提高行业及全社会的生态节约意识带来裨益。 2 节约型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2.1 生态优先、节约为重的原则 确定生态优先和节约园林理念指导下的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思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高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土地、 自然 及人文景观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争取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城市公园与 历史 、文化、美学、科技的融合,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 经济 效益的综合最优化。 2.2 因地制宜,功能协调的原则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应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脉络、满足绿地的功能需求、突出景观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布局,优化配置各类绿地空间,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游憩、科教、防灾等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 2.3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原则 充分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地形地貌,并在单位绿地内,通过改善植物配置、增加乔木种植量等措施,努力增加单位绿地生物量,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2.4 充分保护和高效利用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的原则 公园规划场地内的地形地貌、山水、植被、构筑物等应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策略加以保护和利用,同时城市的历史文脉、风土人情等是城市公园特色的基础源泉,要善于深入挖掘和体现,使城市公园的景观空间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个性。 2.5 坚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积极投入、精心管理等措施,合理降低建设成本和养护成本,并采纳和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节约型公园的规划设计实践 3.1 项目概况 山东荣成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青山公园基地位于荣成市工商东街与青山路交汇处北部,占地约100公顷,现状为山地、农田、苗圃、果园和少量民居等,为市级综合性公园。基地东邻烈士陵园,南面、西面是居民区,北部连接新城区。 3.2 现状资源条件分析 3.2.1 自然资源 (1)现状山体与梯田地形 青山公园依山而建,南坡较缓,北坡较陡。独特的台地地形成场地特色,并且在公园制高点可俯瞰荣成全景,观景视野开阔。山体地表起伏较大,局部存在零散的矿坑遗址、陡坡断崖,丰富多变的地形条件为营造景观多样的山地公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现有 交通 基地周边道路交通状况良好,园内的道路建设并未成型。山南坡有一条3米~5米宽的不规则环路,可允许单辆小型工程车通行,但路况较差。北部只有一些土路,不可通车。全园目前有两个出入口,其中一个与北部青山路和青山小区相连。另一个直通陵园,与青山路相连,路况较好,可通车。 (3)现有建筑 青山公园南部环路内有部分建筑,其中一部分为荣成园林管理处旧址和花圃,另一部分为当地民居,皆以石头房为主,建筑年限在二十年之内。 (4)植被状况 山地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分布也不均衡,种类单一。基地现有植物以黑松、刺槐为主。部分地块分布有水杉、法桐、苹果、侧柏等植物。基地南部山凹中,植被较为丰富。基地北部靠近水体部分分布有大面积的速生杨,除此之外,麻栎和黑松也成片分布于梯田上。 (5)水系 基地水系主要靠雨水和地下水供给,资源匮乏。山南坡没有大面积水体分布,只在中部山坳处和西南部紧临青山小区边缘处有两条汇水沟。雨季时形成明显的地表径流,平时无水。北坡有一片面积较大的水库,由山体汇水形成。 (6)土壤 基地土壤偏酸性,在沿海地区并不常见。土层较薄,表层黄土下为岩石、沙砾,且土壤贫瘠。 3.2.2 人文资源 (1)将军文化 荣成为我国著名的“将军”县,新 ②两带: 生态观光带——利用基地原有地形,合理的进行生态植物配植,采用大面积北方花境植物,营造流动多彩的植物花海景观。 康体休闲带——位于基地南部,南邻青山路,通过植物造景,设置康体步道及景观休憩设施,形成城市休闲观赏界面,为市民提供康体健身场所。 ③五区:结合现状 交通 分析和规划功能需求,设置入口广场区,生态观赏区,密林休闲区,果林风光区和园务管理区。 3.3.3 环境地形利用——尊重 自然 ,最小干扰 以保护和恢复基地生态环境为前提,在进行相关项目的设置和景观营造中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力求创造生态和谐、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宜人环境。 (1)地形 规划力求保留并突显山地特色,尊重并灵活运用原有山地地形,进行必要的最小限度的改造。 ①依托现状存在的道路,并顺应等高线,进行交通规划,将对山体的破坏降到最低。 ②在地形复杂且现状植被较为丰富的地方,顺应地形,设立架空栈道,一方面避免了对地形的大面积整改和对树木的过多砍伐,另一方面,高高低低的栈道,在林间和开阔地中不断交叉穿行,为游人提供丰富的步行和观景体验。 ③充分发挥山地公园特色,在公园制高点设置?望塔可供登高望远;保留局部坡地梯田并进行景观处理,展现独特的乡土田园风光;利用局部断崖进行 艺术 改造形成景观亮点。 (2)水体 ①基地南侧季节性水系的处理 基地南侧水源匮乏,只在雨季时期,于山谷底部形成不规则的地表径流,水量大小由降雨量决定。由于地形陡峭且植被匮乏,水流流速较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设计首先整理山谷地形,形成明显的汇水通道,同时设计自然蜿蜒的岸线,并且与自然石块相结合,一方面丰富水体形态,另一方面为水体的流动增加阻碍,从而减缓流速,增加地表渗透,减少水土流失;其次,丰富水底的地表变化,从而形成河流底部横断面形状的变化,使河水深度发生改变,进而创造出多样的生物生息环境,提高了水体自净功能;再次,沿水岸种植耐水性不同的水生植物,丰富水岸空间。一方面利于水土保持,另一方面形成优美的谷底景观,与梯田上的花境植物共同创造花海效果。 ②基地北侧水塘的处理 基地北侧有常年存在的较大水面,水量受季节影响发生变化。该水库东侧还存在四个大小不等的小水塘。规划将五个水塘连通,顺应地形落差形成跌水和流水景观,丰富水景层次,促进水体循环和净化,并有利于泄洪防灾。中心水体设计柔和自然的岸线,与各种水边和水上活动相结合,创造亲水的、同时安全性高的、功能丰富的活动场所。除此以外,栽植大量的植物,创造和维护水边环境的生态多样性。 3.3.4 强化人文资源特色——尊重文脉,注重乡土 根据规划主题,设计以将军文化和当地民俗文化为出发点,寻求文脉的传承。公园规划力图将乡土精神景观元素融入其中,创造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特色公园。 例如,将军文化体验区主要景点包括“忆苦思田”、“烂漫童年”、“峥嵘岁月”、“荣归故里”等。 “忆苦思田”景点设计,是在原有苗圃地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对地块重新划分,种植当地的特色农作物,保留乡土田园气息,并于其中设置景观凉棚、特色廊架以及农耕情景雕塑,建设成为当地中小学农耕实践的基地,使学生在实践的时候能够忆苦思甜,感同身受荣成将军的吃苦精神,为传承将军文化提供场所;“峥嵘岁月”的景点设计,将当地民居改建为剪纸艺术馆,在剪纸的内容上表现荣成将士英勇杀敌的情景,以及荣成的民俗风情;“荣归故里”景点设置亲切宜人的室外活动空间,一方面以景墙壁刻的形式讲述荣成将士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展示卸甲归田的老将军们的晚年生活,并为老年人设计丰富的活动项目,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定期举办老年书画评比展览、盆景艺术展览等活动,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活动参与性。 再如,在入口广场内,设计抽象意味的秧歌雕塑,反映浓浓的乡土韵味。除此以外,公园内部的餐饮服务点,也可将荣成当地美食以及饮食风俗作为亮点服务进行推广,传承当地的饮食文化。 3.3.5 建筑及小品景点设计——利用现状,功能置换 公园规划的核心景观区是位于基地中部的将军文化体验区,地形相对平坦,是原有建筑最为集中的区域,包括园林局办公用房和苗圃等。规划以尊重和保留原有地形及建筑为主,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修缮、改造和扩建,调整建筑的空间布局形成当地民居院落风格,在一个个建筑院落中集中展示并讲述有关将军的成长故事,使市民在鲜活的家乡生活氛围中感受将军文化,提升场地的精神内涵,成为全园的精神核心。 此外,由于曾经的开矿 历史 ,基地东部现存大小不等的矿坑和断崖,地形较为复杂。设计保留其中几个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矿坑,通过巧妙的生态修复和艺术化处理,获得不一样的景观效果和利用方式。较大的矿坑在做好必要的排水和安全性处理之后,设计游人可进入的方式,形成别有风味的地下游憩活动空间。较小的矿坑则架设栈道,通过高低不同的栈道进入矿坑内部,让游人获得丰富的游览体验。 3.3.6 设施材料选择——绿色环保,减少消耗 公园设计中注重利用乡土材料和乡土技艺,创造易于维护且耐久性高的景观。设计中将荣成乡土建筑形式与乡土建筑材料(海草和石头)提炼出来,运用在景观小品和景观建筑的营建上。例如,休憩凉亭以海草做顶,将乡土石材运用到茶室、滨水建筑等的外立面,形成具有乡土风味且与环境融合的建筑。乡土的石材还用来构筑景观小品,体现乡土将军文化,例如石壁上刻字等。石材因为高硬度耐风化,因此能长久的维持其机能性。而海草本身虽然容易腐化,但用海草搭建的屋顶易于更换,而且取材容易,只要保持低水平的维护管理就可以形成耐久性高的景观。 基地北部通过对台地地形进行整理,种植地被与低矮灌木强化地形肌理。利用风能设计一组风车阵形成景观视线焦点,利用风车发电的原理进行能源的利用试验,建立小型的生态示范园地,兼顾景观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3.7 植物景观设计——适地适树,乡土为主 乡土植物及群落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条件的植物群体,乡土植物不仅适应性强,植物群落相对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度高,地方特色明显,而且便于后期养护管理,绿地的生命延续周期长,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从而有效节约和降低了绿化成本。 ①以乡土树种为主,按照当地的自然植被方式进行乔灌草的合理搭配 基地土壤偏酸性,土质瘠薄,地形复杂。因此公园首先选用基地本身就存在的植物,例如,银杏、水杉、黑松、刺槐等。除此以外,根据基地自然条件选择其他适宜生长的乡土植物,丰富植物种类,包括女贞、赤松、竹子、杜鹃、野蔷薇等。植物种类确定之后,按照当地的自然植被方式进行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将生态恢复作用放到首位,力求营造和谐宜人的绿色环境。 ②种植能带来丰富季相变化的落叶树、色叶植物以及北方花境植物 公园运用大面积的花境植物作为生态恢复和景观营造的重要元素。在选择花境植物的时候,除了耐干旱、生命力旺盛等 参考 特性之外,在植物的搭配上充分考虑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选用蓝羊茅、细叶芒、蒲苇、血草等观赏草。除了观赏草的种植之外,在公园其他地方,注重四季植物的合理搭配。例如常绿与落叶的搭配,不同时期的开花植物的搭配等,由此创造四季变化的风景。 ③挖掘果树花木的景观潜力,开展参与性活动 设计结合基地南侧现有的苹果林、刺槐和水杉,设计果林风光区。按照原有农田肌理进行场地划分和交通组织,增加当地果树品种(如桃树),扩大种植面积,并设廊架,大面积种植葡萄等爬藤植物,同时结合地形设置休闲娱乐场所,使得生产、观光、观果、品果等活动有机结合。 ④大量种植北方花境植物,强化山凹梯田地形 基地南坡的中部地形变化复杂,形成不规则的带状凹陷山谷,梯田状地形层层跌落,给人苍茫、壮阔的视觉感受。设计保留并整理现状地形肌理,形成流畅的自然曲线形等高线,种植大面积的北方花境植物,注重色彩搭配和构图,形成层层跌落的、流动多彩的花海景观,展示一幅原生态景观与人类精巧技艺相结合的美丽画面。 4 结语 青山公园的规划设计,力求通过对现状自然、人文资源的归纳和整合,本着生态优先、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 发展 等原则,在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以期在当前节约型园林的行业实践中 总结 一些有益的经验。 公园设计论文:美学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城市公园景观的建构是众多因素共存互动的结果,有效的评价体系往往是各种评价标准在具体情况下的综合评价。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整体性原则也包含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上的整体性。创造生态良好、无严重污染,人文与艺术气氛浓郁的居住、游览环境,满足人多方面的审美需求,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目标。 关键词:审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1.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 以往,在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上,人往往被看作主体,自然往往被看作客体。就价值论而言,一些哲学观点认为人最有价值,自然本身没有价值。当代的环境美学与环境哲学更加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不再一味地强调自然的人化,也关注人的自然化。自然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成为主体。 2.美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 瑟帕玛曾经在“美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会议上指出“如何言说自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以往的美学研究自然,是将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将艺术的美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部分主流的美学研究者认为,自然的美,在于它具有类似人生命的意义,是人的精神象征。而今天在环境美学的视界中,这种观点遭到了批判,因为它并不承认自然本身所拥有的美,而错误地认为是人创造了自然的美。 3.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公园中,自然作为景观是主体,人作为参与者和欣赏者是客体。游览公园是以欣赏自然美为主,人们身在其中,享受大自然的氛围,身心都得到愉悦。艺术美应该与自然美相互融合、相互衬托,使自然美更自然、艺术美更艺术。 4.功能与审美的结合 从公园造园元素的选择和组合来看,公园的基本设施包括植物、道路、建筑、小品、坐憩设施、游船码头等。功利关系的转换是环境美学的基本,所以,如何更好地把环境设施的功能与审美结合起来成为设计的核心问题。如,园林建筑、广场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踏步。踏步作为景观中一个常见的细节,设计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形高差设计踏步与休息平台的数量,使其不但满足人的需要,还具有美感和空间序列感。又如,植物配置不仅强调视觉美,还要为那些不依赖视觉而感受美的人提供方便。公园设计者在以视觉美为主导时需要考虑到其他感官如听觉、嗅觉、触觉所能带来的审美与愉悦。 5.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 在较长距离的游步道中间,应设置休息场所,如亭子、座椅等。休息场所应有足够的空间让坐轮椅者与别人交谈。喷泉、座椅、垃圾箱、电话亭或其他小品,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可能是一种障碍,在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它们的位置应十分恰当。建筑小品、座椅、垃圾箱的设计应该考虑坐轮椅者的尺度,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通行。我们往往从设施的功能、造型、颜色、材质及在空间内的位置安排等方面讨论设计中的“通用原则”。在功能上,首先要求操作简易,应当使儿童、老人都可以自如使用。在造型和颜色方面,要具有较强的识别性,使人们容易判断其功能,同时,要在最大范围内符合不同群体对人机功能的要求。在材质的选用上要满足防滑,为防止人体受伤,地面铺设的材料尽量避免使用易碎、尖利的材料。设施在建筑空间内的位置也应该被细致考虑,首先应该便于游客寻找;其次,各类设施的设置不应影响建筑空间内游客的正常流动。 二、经济价值与审美关系的思考 1.过于看重经济价值的弊端 人们过去所关注的价值实际上只有几种,经济价值尤其被重视,其他一些价值如审美价值没有被真正重视。而在环境问题上,人们往往将其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对立看待,片面地强调经济价值。因此,存在对环境、资源竭泽而渔的现象。如,为了建水电站而破坏自然景观,为了盖楼房而任意砍伐树木,等等。那些仅看重经济价值、功利性而忽略审美价值的公园设计,是初级的、不全面的。为了经济利益破坏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自然景观,所创造出的环境仅仅满足了人最基本的需要,而难以满足人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样的公园最终会被人们否定。 2.审美价值的重要作用 在环境美学的研究视角下,审美价值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经济价值可以换算成金钱来衡量,而审美价值难以用金钱来换算。仅仅从经济方面衡量公园景观的价值是狭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将会越来越被人重视,只有经济价值而不具备审美价值的景观必然会被大众抛弃。任何自然物的经济价值都是有限的,而其审美价值是无限的。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一旦遭到破坏,很难用金钱使其恢复。兼具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的公园景观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是设计者应该重点思考的。 作者:杨世雄 郭文茉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公园设计论文: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 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人均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基础上,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高楼大厦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沉重的压力,如何能够在繁忙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余可以获得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成为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首要考虑问题。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通过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可以为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提供一片自然休闲空间,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就湿地公园建设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客观把握设计要点,将更加前沿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同时,改善城市环境。 关键词: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生态平衡 湿地公园是我国湿地保护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建设湿地公园,有助于更加广泛的发挥湿地效益。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大力建设湿地公园,湿地面积增加到41.50万hm2。但是由于人们对于湿地公园的认知不充分,湿地公园设计上理论和实践未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尚未形成完善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体系,其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公园自然形成的湿地地貌景观缺失,植物多样性不突出,加之缺乏对湿地文化的深入挖掘,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故此,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景观设计成为首要工作内容,加强对其研究有助于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1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 1.1湿地公园景观内涵 湿地公园景观是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基础所在,在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前提下,充分整合湿地资源,挖掘湿地文化,发挥湿地生态型、社会文化性和艺术性特点,为广大人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区域。 1.2湿地公园景观构成 其一,水体景观。水体景观是湿地公园景观中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以划分为近岸陆域景观、水域景观和岸带景观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水域景观主要是通过水流速度、水质和水深来表达水体景观,呈现出汹涌澎湃或是涓涓流水之感,形成池塘、浅潭或是飞瀑等水体景观。岸带景观是受到抄袭影响形成的浅滩或滩涂等水体景观,形成不同类型的驳岸。近岸陆域景观则是为了便于人们观赏和游玩的亲水设施,即平台和栈道等,同时具有引导人流观赏路线的作用,营造出别样的湿地意境,提升湿地公园整体景观美观。此外,湿地公园由于水体景观影响,可以形成独特的小气候,或是出现云雾缭绕景观,呈现出特别的自然景观。其二,湿地生物景观。湿地公园中的生物景观包括植物景观和动物景观。其中湿地植物景观主要包括湿地植物、水生植物和浮水植物等联合配置,呈现出湿地植物景观。结合植物的枝叶、花、果形状的不同,合理搭配形成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湿地植被自身具有丛生、片生和簇生的特征,根据群植或丛植搭配方法可以形成更加曲折、幽深的景观形态。湿地动物景观中包括湿地水鸟、鱼类和昆虫等,作为一种移动的景观,配合湿地植物景观,可以带给湿地公园别样的生机和活力。结合湿地水鸟的生活规律,移动放飞和归巢,潜水和觅食均是湿地公园内不可多得的湿地动物景观,具有别样的特色。其三,湿地文化景观。作为湿地公园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除了具备生态景观以外,还包括一系列风土人情和民俗特色,在湿地公园中的人文景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湿地形成的生产文化,进而影响到人们日常的饮食文化和住宅文化。(2)湿地改造后留下的痕迹,其中包括具备地域特色的运河、桥梁和建筑等。(3)文化交通形成的景观,包括文学艺术交融的诗词歌赋和书法字画,或是民族文化和革命红色文化等。 2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2.1生态优先原则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出于净化污水和生物栖息地多样化角度,在尊重生态自然的同时,整合自然资源,合理搭配乡土植物和自然景观,保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提升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合理性,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2.2以人为本原则 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满足人们欣赏水景的需求,提供更多参与机会,促使人们可以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多种角度来感受水景的魅力,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此外,在提供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景观连接起到遮荫效果。 2.3美学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为了实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合理搭配,应该注重人文景观的完整性、丰富性和特别性等特点,促使湿地水体可以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植物景观的配置需要注重虚实结合,实现色彩的协调统一。 2.4合理利用原则 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以便于促进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以达到节省资源;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活动与科普活动。 3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内容和方法 3.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内部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合理搭配,可以通过地形改造和水文联通,营造独特的湿地景观形态,提升对湿地农耕文化和水体景观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诸如,在湿地公园水体局部景观设计中,不同的溪流和石块,或是郁郁葱葱的湿地植物群落,驳岸自由曲线形态和双螺旋曲线形态等,形成一种曲水流觞的湿地景观。人工湿地景观为主的湿地公园,错落有致的池塘,湿地水体下游和积水区域设置稻田等。 3.2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设计 由于湿地环境的生态环境十分多样,生态效益较为突出,其中包括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特点。其一,在水质净化功能景观设计。湿地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是起到环境净化的作用。景观设计中,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选择净化能力更高的湿地植物,设置相配套的桥梁和廊设施,实现景观的多重效果。诸如,在景观平面设计中,可以设计为肾脏形,岸带植物可以适当的种植香蒲和芦苇等湿地植物,形成更加错落有致植物景观。此外,为了提升湿地系统的污水净化效果,可以通过对比污水流经湿地的水质变化情况,充分展现湿地系统的污水净化功能。其二,生物多样性景观设计。湿地公园中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乡土湿地物种,搭配昆虫和鸟类,维护湿地环境的多样性,营造良好的湿地景观效果,带给游客更加舒适的享受。与此同时,通过配置沉睡植物群落和浮水植物群落,丰富湿地水生环境多样性,把握空间分布规律。在湿地植物设计中,设置人工巢箱,或是在水体中设置岛屿,营造一种更加隐蔽的环境;引导鸟类前往栖息和觅食,将动物群体群居行为充分的展现出来,营造一种独特的湿地景观。人们也可以近距离观赏湿地动物景观,营造出一种空山幽静的意境。 3.3湿地公园服务设施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服务设施设计中,主要是负责引导人们游玩和休息的路线设置,有助于合理引导人流,更为合理的展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色。其中包括凉亭、水榭、亭台、游廊和园林小品等等,带给人们别样的景观体验,提升人们的关上体验。就静态赏景景观来看,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观赏作用,同时也是湿地公园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借景、对景和框景等会一系列手法,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湿地公园内部景观特色,提升景观多样性。动态赏景尽管则是为了引导人流观赏路线,促使人们可以动态的观赏湿地公园中的景观特色,合理划分公园内不同空间的景观,合理配置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提升湿地公园中景观观赏效果。点景则是为了更加深刻的展现公园文化内涵,营造出良好的湿地公园景观意境,最为典型的即是雕塑和园林景观小品等艺术形式为基础单元。诸如,农耕湿地文化中,农业设施和农业耕作场面,形成与众错落有致的农业场景,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农耕体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为了营造出湿地体验景观、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和湿地硬质景观,根据设计内容来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法。其中湿地体验景观可以通过优化植物群落配置,地形改造实现;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则是通过配置乡土植物、表流和潜流湿地、稻田等;湿地硬质景观则是通过凉亭、水榭、亭台、游廊和园林小品等展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下,为了可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通过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可以为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提供一片自然休闲空间。 作者:魏巍 单位: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公园设计论文: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摘要: 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湿地公园,对居民生存环境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中景观湿地植物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植物设计的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 湿地;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1湿地的定义 当前国际上对湿地的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的珊瑚滩和海草床、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 2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目的和理论 其目的在于了解湿地的种植方法,恢复原有的湿地特性,改良湿地植物的生存环境,从而保护和恢复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通过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为游客提供优美宜人的休憩环境,让居民在都市生活中,也可以身处大自然体会野外之美。其理论有:生态设计理论、湿地生态恢复、生态位理论、园林美学理论等。 3湿地公园植物的种植设计 湿地植物具有净化水体质量、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气质量、改善大自然环境、改良土壤质量、调节生态系统平衡、景观美化、调节水分、保持生物多样性等作用,特别是保护生态区域原有湿地植物和恢复已经遭受破坏植物的生态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均可用于水面绿化,这些植物应具有便于管理、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等特点,湿地植物应该根据湿地植物种类的习性进行种植。其管理的方法有除草、定期追肥、水位的调节和换水、及时分株、疏除、防治病虫害、防风防冻等方法。 4案例分析———以苏州菱湖渚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4.1区位与定位 菱湖渚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地势东高西低,整体向太湖倾斜,除天后宫两侧地形较陡外,其余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坡向:北侧以西北和北向为主,南侧以西南和西向为主。气候:菱湖渚地处中亚热带边缘,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明显、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临湖镇历年平均气温为16℃,1月最冷,平均气温3.3℃,7月最热,平均气温28.5℃。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150mm,降水集中在4~9月。公园定位以打造太湖自然生境的景观为目标,呈现出大自然与人工交融的美丽肌理,人与自然、动植物和谐的生态环境。 4.2植物造景 4.2.1入口广场种植区。 位于入口广场区域,承载举办园博会开幕式的功能,种植设计满足观众观赏的功能需求和景观需求,采用乔草的植物群落结构,片植山桃、山杏,形成满树繁花的景观,林下片植耐阴春花地被。小广场上,上层乔木选择枝高冠大的枫香,形成通透的视线通道;下层地被为缀花草坪。植物景观季相:春季为主。主干植物:乔木植物:山桃、山杏;灌木植物:春鹃;地被植物:葡萄风信子、诸葛菜、郁金香。 4.2.2湿地净化种植区。 该区利用梯田湿地净化场地雨污水,通过水位设计,形成丰富水深变化的湿地环境,浅滩区以再力花、芦苇等挺水植物群落为主,深水区构建挺水、浮水、沉水多层次水生植物群落,发挥不同类型植物的净化功能。上层乔木选择喜水湿树种和开花树种,营造混交林群落,形成丰富多彩的湿地花田,形成色彩缤纷的夏季景观。植物景观季相:夏季为主。主干植物:乔木:乌桕、广玉兰;地被植物:蜀葵、紫娇花;湿生植物:芦苇、荷花、再力花。 4.2.3滨湖景观种植带。 该区域位于场地与太湖的交接处,采用减法方式,在现状芦苇荡中开辟景观水面,种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营造池杉树岛,丰富植物多样性,营造涉禽、水禽的栖息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堤岸栽植柳树,形成芦荻飞絮景观。植物景观季相:秋季为主。主干植物:乔木:垂柳、池杉;水生植物:芦苇、香蒲、翠芦莉。 4.2.4台地种植区。 根据场地土方平衡的原则,形成了高低不等的台地,在坡地片植当地经济植物———茶,形成坡地茶田,台地顶部种植分枝点高的耐旱乔木———意大利杨,营造恬静的林下活动空间。植物景观季相:冬季为主。主干植物:乔木植物:意大利杨;灌木植物:茶。 4.2.5植被恢复区。 该区域现状植被长势良好,种植设计以“绿”作为设计元素,保留长势良好的雪松、香樟等现状植被,并增植枇杷、香樟、桂花等常绿乔木和冬季开花灌木,维持公园在冬季的景观效果。植物景观季相:冬季为主。主干植物:乔木植物:香樟、桂花;灌木植物:梅花、结香。 5小结 遵循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功能性原则,结合场地设计,根据湿地净化过程对污染物的处理要求和不同光照条件,选择相适应的乡土植物种类,营造多样的植物生境,丰富场地生物多样性,实现场地的低维护。 作者:宋海龙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公园设计论文:郊野公园景观设计传承与发展 1项目概述 莫卡辛•希尔•伍德公园位于英国赫里福德市的西部约17km。它拥有超过139hm2面积,基址东北面临山体,并形成了一处历史性的公园绿地。这个区域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园以自然风格为主的英格兰景观设计,基质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设计的宗旨是恢复场地的生态环境,并对公园的历史文物加以保护。 2项目定位 将公园的使用功能转化成旅游性能是设计的一大特色,旅游业对大自然的自然资源要求低,所以在环境的破坏方面比较少,通过自然环境可以与周边的环境相匹配,并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发展此项目可以实现公园景观环境再造的生态、资源合理化利用的作用。 3规划设计方法与构思 场地拥有最大的挑战就是:植物遭到大量破坏,针叶树被彻底砍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也使得原本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未受到保护,所以本文将此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4设计内容 4.1气候特点 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气候主要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英国终年受西风和海洋的影响。 4.2雨水和雨洪管理 对于雨水的管理,模拟自然界雨水的循坏过程,采用收水措施、蓄水措施和用水措施3大措施循环利用。采用梯田的造型来减少雨水的冲刷和收集雨水。场地主要拥有农田与森林。从地形来看,场地呈一个凹型,根据山脊的走向,结合等高线的划分线性进行环形的植物种植与植物的修补。呈现梯田的形式出现。收集雨水并重新利用,并保证缓解雨水的冲击力。由于英国的雨水比较多,而且暴雨来的很凶猛,所以缓和雨流很有必要,一部分雨水自然下渗,剩余部分的雨水可以根据地形的螺旋状进行流动,收集流下山脊的雨水,可以用来浇灌植物,也可以用于鹿园平日使用。继续种植原有农田,改善土壤的肥沃程度,并灌溉暴雨之后储存下来的雨水,种植一些适宜鹿园动物食用的植物,可减少食材来源的路程,节省经济的浪费和人力的付出。具有自体调节功能,起到很好的生态循环、繁衍的效应。 4.3采石场景观 采石场在2个山脊中间拥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浅坑,宽度大约是2~2.5m,从沟渠的底部起保持平均高度1.2m,沟壑宽大约2m。对于一些相对深一点的、安全性能强一点的小块岩石可改造成攀岩,一些浅坑可以做成水景或者是历史重演的情景等景观节点,增加公园的景色与特色。 4.4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的表现形式,用极富韵律的曲线、塑造错落地形,用抽象而简单的几何形体堆砌公园形体。以大自然的博物馆形式展现,提高公众参与度。莫卡辛•希尔•伍德公园的整体风格定位为原始质朴,休闲活动区域大部分采用采石场遗留下来的碎石、老红砂岩、手推车、围墙进行装饰造景。用这种复古色彩的公园元素,反映了当时人类生活场景的原始与纯朴。表达了当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运用大地艺术的手法,使景观提升到一个更为丰富的层次。大地艺术的介入,增加了现代人们对当时环境和空间的解读和思考,也对公园环境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深思和探讨。 4.5文化遗址 “无为而治”可以说是现代体现时代感最有效的方式。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遗迹,将基于历史的现实情境,重新解构和模拟过去的情形,构建原始历史,重现当时的生活情景。当然,公园加入了游戏的成分,利用场地的碎石建立起游乐设施,对碎石进行刻字讲述历史,纪念历史,家庭可以进行猜字游戏等,既可以增加知识也可以增加乐趣。老红岩石是公园特有的稀有资源,可重新利用,恢复年代的场景,并且人们可以重演故事,使人们充分参与体验环境中来。 5结论 对于具有多种层次涵义的公园来说,对其进行景观设计非常具有挑战性,莫卡辛•希尔•伍德公园是一个包含历史遗址、废弃采石场景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场地为一体的景观基址,该基址目前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来创建一个多样性的景观,多种景观类型聚集在一起,从而向公众呈现在一个地区先前的全国性意义。 作者:王雅丽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公园设计论文:公园原型优化建筑设计运用 一、原型——文脉表达的底片 原型理论最早成为体系要追溯到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荣格认为,就像现代人通过进化遗传于古代人一样,原型也来源于历史的积淀,它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外显。在建筑学领域,意大利著名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根据原型理论创立了建筑类型学。他认为,运用设计手段激活原型,能够沟通传统与现代,使原型底片在当代现实环境中显形,使文化能量渗入当代建筑。基于建筑类型学,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提升、完善,提出原型优化法。原型优化法是对历史元素进行筛选,提炼出其最本质的部分——原型,进而对原型进行表征变异,实现集体潜意识和现实环境的沟通,再现原型的神韵,激活历史,延续文脉。该方法分为两个步骤:1.提取原型;2.转化原型。 二、挖掘原型——提炼积淀文化传统的形态 原型的挖掘首先要确定研究的空间范围和时间断面,然后从分类、空间结构、类型特征等方面挖掘研究对象,形成一定的原型体系,之后从二维和三维深入分析体系中的历史文化信息。挖掘的方法应针对研究对象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在挖掘梅山地区传统民居平面的原型时,笔者所在的设计团队运用了抽样典例对比分析、设计实践验证分析、时间自然筛选、原住民主观淘汰等机制和方法。我们在梅山腹地选取了4栋文物等级的民居,从建造时间、建造特点、周边环境、居民问卷等方面进行调研,最终发现4栋民居的共同特点:都保留了中心性平面要素(堂屋或院落)。另外,当地居民在建造新宅时,宁愿牺牲其他功能,也要保留堂屋这一祭祀性神圣空间,佐证了堂屋的重要性。由此我们总结出梅山地区民居平面原型——以堂屋或院落为中心的中心性平面模式。通过大量田野调查和历史性分析,我们发现梅山地区原型体系比较丰富。这些原型为后续主题公园的设计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素材,为公园内建筑设计的文化表达奠定了逻辑基础。 三、转化原型——塑造新的文化空间 从历史传统中挖掘的原型,还需在实际设计建设中运用,才能传递历史能量,塑造出有文化内涵的新空间。转化原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优化变异;二是隐性关联。 1.优化变异 优化变异借鉴了建筑类型学的方法,主要是对原型从形、构、意、情四个方面予以变化,与原型有直接、显性的逻辑转化关系。原型的优化变异从变化的对象上看,主要有:比例尺度变换、空间要素转换、实体要素变更、结构模式的拓扑变化。比例尺度的变换常常以自然或生物为原型。例如: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原型,在尺度上微缩并精炼其形态和意境而形成。又如当代仿生建筑,是从自然中抽取了原型,不仅在外表上模仿自然形态,在深层结构上也反映出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内涵。空间要素可以分为点、线、面、体。点、线、面、体既可以单独成为建筑空间的元素,也可以组合在一起塑造空间。设计中,结合基地环境、人文背景,以原型为基础,从内容或形式上(如:数量、位置、方位、质感、色彩等)改变原型中点、线、面、体要素,可以使提取出的原型得到激活,形成具有新生命的作品。实体要素包括:屋顶、立面、体块、空间、环境等。我们可以从建筑要素的色彩、功能、材料等出发进行变化。拓扑变化是指生成结构形式的法则不变,而表层几何形态变化的变换,主要涉及内与外、围合与开放、连续与断裂、远与近、上与下、中心与边界等的关系变化。例如,设计师从前辈的设计作品中提取要素和设计规则,内化成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和特征,并潜移默化影响以后的设计作品,这种情况就是常见的结构模式的拓扑变化。在梅山文化园梅园的设计中,我们综合运用了以上优化变异的方法。例如,以梅山地区乡土的吊脚楼和封火山墙式民居为原型,对“吊脚”和“封火山墙”这些典型的建筑语汇进行“实体要素变更”——改变封火山墙的方向、高度,形成错落有致、起伏变化的外部造型;朝西的封火山墙强调了建筑的重心,同时防止西晒;结合新加入的建筑功能对“中心性平面模式”进行了“结构模式的拓扑变化”——梅园既要满足一定居住功能,又要提供管理办公的空间,依据这些现实功能,建筑师设计了双“院落”,单中心向双中心进行拓扑变异,两个中心院落由走廊联接,整合两种功能,形成既联系又独立的两个部分。 2.隐性关联 “隐形关联”是原型“优化变异”的补充,是指通过对原型隐含的意境、情境、心境、美境进行表现和表达,不追求与原型“形似”,而追求“神似”。具体方法是找到若干亚原型,再综合运用这些亚原型,使作品与原型在深层次的内在精神上暗合。需要注意的是,变异后的作品要能使人联想到原型。如梅山文化主题公园中的巫术馆就是在现代功能要求下产生的,在此之前,梅山地区并不存在类似的建筑形式,即找不到一一对应的原型,所以需要采用“隐形关联”的方法。设计从选址、结构形式、细部装饰、室内光影、总体色调、功能布局几个方面寻找和巫术联系的亚原型。为凸显巫术原始、奇幻的审美情趣,选址在具有神秘意境的高山之中。根据梅山地区原始建筑的建造特色,营建讲究因地制宜、简单实用,所以巫术馆采用“木骨泥墙”作为结构原型。从宗教角度分析,梅山教有很多奇异神怪的图腾符号,可以作为建筑细部的原型。巫术的心理感受与光怪陆离的光影氛围同构,幽暗的光影能使人产生恐惧、紧张的情绪,所以巫术馆的室内光环境力图营造出这种空间氛围。我们还从梅山地区已有的宗教建筑遗产的材质中抽取了一整套色系,利用色彩实现隐形关联。最后,我们汇集相关的亚原型,基本确定了巫术馆的建筑功能、结构、色彩、室内光影及环境色彩意向,通过有机整合、提升,实现了与远古梅山巫术文化的隐形关联。 四、结语 在文化主题公园的建筑设计中,运用原型优化法能再现历史文化的神韵,延续文脉,提升建筑的文化品位和内涵,为人们塑造出体味、参悟文化的空间场所。在今天,原型优化法不失为一种沟通传统文化和现代心灵的建筑设计方法。 作者:邹阳 付庆伟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公园设计论文: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景观设计论文 一、湿地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一)湿地公园景观的基本内涵 湿地公园不仅需要充分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好湿地保护以及湿地保护工程恢复的工作,优化湿地资源配置并发挥湿地资源的优势进而不断挖掘区域湿地文化内涵。同时在进行湿地保育区外部建设的时候,我们需要将社会文化特性、艺术特性以及生态特性充分结合,构建适合社会公众群体休憩的湿地主题公园。 (二)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景观、生物景观以及水体景观,只有实现湿地公园三要素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做好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 1.文化景观 湿地文化景观的目的是通过湿地的生态特征将当地文化传统、人文风情充分体现,以凸显湿地独有的文化特色。湿地人文景观主要是由各类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改造湿地的印记与文化结晶三个部分构成,下面进行分类阐述。 (1)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 湿地在人类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湿地自古便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住宅、服饰来源之一,由此而来形成一系列渔猎文化、稻田文化、苇田文化以及衍生出的住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 (2)湿地改造的印记 人类在湿地上进行了大量生产活动,留下了数也数不清的足迹,如建造运河、桥梁、堤坝等,这些临水建筑均属于人类在湿地改造过程中留下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文化景观。 (3)文化结晶 湿地文化与其他文化产生过一系列的碰撞与交融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结晶,如文学方面的交融形成了无数瑰丽的诗词歌赋,其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于湿地发展历史上;一幅幅描绘湿地景观的书法画卷又如同艳丽的骄阳洒下万丈光辉照亮整个湿地发展轨迹;一只只舞蹈、山歌又如同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于湿地发展的夜空中。 2.生物景观 湿地上生存着大量的植物,从类型上来看包括湿生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由于不同类型的植物其形状、枝干分布、叶片轮廓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季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设计不同的植被景观,如我们在春季可以欣赏荇菜花与鸢尾花,夏天可以观赏凤眼莲与荷花,秋天可以欣赏芦苇与香蒲。湿地上同时生存着大量以植物、浮游生物为食的动物,常见的有湿地水鸟、昆虫以及观赏鱼。湿地动物是湿地景观中一道流动的靓丽风景线,为湿地公园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在进行湿地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湿地动物的生活规律来进行。 3.水体景观 湿地水体景观主要是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近岸陆域景观、岸带景观以及水域景观。近岸陆域景观可以让游客在亲水亭台轩榭、栈道上欣赏各类亲水设施;岸带景观可以让游人在浅滩、沙洲上欣赏形态各异的驳岸、植物岸带与沙滩岸带,以凹凸不平、曲直相间、虚实互补的岸带景观给游人以美的享受;水域景观是通过水质、水流等因素,以或缓或急、或深或浅、或静或动等水流形成的飞瀑、小溪、浅谭等景观让游人寻找心灵的休憩。 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及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景观设计的目标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首先,设计者要确定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目标。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在秉承湿地自然特性的前提下要对景观单元做好主题创设和层次划分。此外,设计还要同时满足湿地文化的宣传作用和游人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精神需求。 (二)景观设计的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在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湿地的蓄洪、防旱、污水自净能力,尊重湿地自然特性,避免因人为设计对其自然特性造成破坏或使影响最小化。 2.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者除要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外,还需考虑人们的亲水特性,要尽可能满足游人欣赏、亲近湿地水景的途径(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个角度)。 3.美学原则 景观的设计要与湿地自然景观在虚实、动静、色彩、协调度等上充分融合,要将湿地文化充分展示出来,真正提升湿地美的境界。 三、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及策略 就目前来看,湿地公园功能分区主要包括服务管理区、湿地体验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以及湿地保育区等。其中,湿地保育区主要对生态过程与生态特征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护,其环境容量与其他分区相比较小,而且景观建设的内容也比较少。所以,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主要以服务管理区、功能展示区以及湿地体验区为主。 (一)湿地体验区景观设计 湿地体验区包含了湿地公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可以考虑从地形改造、水文联通等方面着手,建造大量的人工浅滩、溪流、喷泉、瀑布、沼泽、河流段等多样化的湿地景观,更为全面地体现湿地中存在的各类独特景观,要让游人也可以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湿地特有的水体景观、农耕文化以及渔猎文化,通过合理的分布与设计,让游人能够一步步感受湿地景观并得到心灵的休憩。在湿地公园局部水体处理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通过设置宽度大小不一的溪流,然后在其中布置大小、形状不一的石块并点缀有相应的湿地植物,以形成充满活力的湿地水体景观。在驳岸的设计上,设计者可以使用自由曲线形态、自然力飘积形态、双螺旋曲线形态以实现虚实结合、曲直相间的溪流景观。以人工湿地为主的公园,在深水位,设计者可以依自然地势开凿成形状自然、岸带有起伏、高低错落的池塘,在湿地水体下游、浅水区域或在积水区布设水稻田,使游人可参与打渔、插秧等农事活动,构建类似于古典农家乐的田园生活氛围,以满足现代社会公众群体回归自由的根本渴望。 (二)湿地公园中湿地体验区景观的设计 湿地公园中的服务设施景观实质上就是按照人们在游玩活动中的具体需求进行设置,可以将湿地自然景观烘托出来,且便于人们对游览线路进行组织的景观小品、建筑物等一系列硬质景观,主要包括木栅道、游廊、园桥、舫、水榭以及景亭等。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以下3类:一是点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将湿地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出来,对湿地意境起到一个丰富作用,如将农耕湿地文化中的水井等多种农业设施表现出来,还能够将“渔舟唱晚”的船只表现出来等。二是动态赏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满足动态赏景以及游览路线组织的需求,并且对院内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实现近景、远景、俯景以及仰景的有机结合,使观赏效果达到步移景异。三是静态赏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充分满足游人在休息、静态赏景的需要,同时它也是公园构图中的艺术主体与中心,在公园中起到一个点景的作用,通过采用借景、框景以及对景等一系列手法,对院内中的经过进行丰富,如舫、水榭以及景亭等。 (三)湿地公园中湿地功能展示区景观的设计 湿地生态功能呈现多样化,而且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湿地公园景观展示出来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净化等。湿地公园中湿地功能展示区景观的设计主要是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展示景观的设计。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展示能够通过招引湿地鸟类,对乡土湿地物种进行合理配置以及招引湿地昆虫、鸟类来实现湿地环境的统一,达到一个良好的景观效果。如可以采用土壤种子库等一系列技术将岸带植被恢复,在林下空间中对喜湿植物、耐阴植物进行种植,以此对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创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自然景观;也可以通过湿生草本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以及沉水植物群落至木本植物群落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的分布,将群落的空间分异规律与结构多样性有效展示出来。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水稻的栽培历史展示出来,加强游人对各类湿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作者:李俊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公园设计论文:地质公园景观及空间环境设计论文 一、地质公园开发设计中资源要素分析 1.自然资源 土地与气候:地质公园中的土地分为可利用土地、宜开发利用土地、难利用土地等。这些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效益。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四季交替、季节差异、冷暖雨量、时空分布等因素都制约着地质公园的景观开发与设计。水文与石景:水文是一个地区的典型代表元素,它能够提升整体空间环境的生态质量。应结合特定的水文特质来塑造地质公园景观与空间环境。瀑布与温泉:地质的多样化为瀑布的成因分类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同时为景区内的景观塑造形成令人震撼的背景。 2.文化资源 历史与文学:历史资源在地质公园景观的开发中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展示过去、结合当下来体现地质公园景观的发展特征。历史资源为地质公园景观的生动塑造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地质公园通过对主体景观活动的想象和定位来实现文学资源的景观再生。如石碑摹刻、人文笔墨等文学艺术常成为地质公园景观的突出标志。宗教与民俗:宗教信仰是文化现象特征的普遍存在形式,也是人们对地球的本能感性认识,同时是人类对自身存在于世界中的整体反映。 3.生态资源 森林与湿地:森林中名贵树木和植被蕴藏着深厚的生态潜力,保持水土平衡,保护河流线性空间的完整性,保证野生动植物的迁移、扩散和繁殖。生物与敏感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物理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敏感区是指当受到外界影响时,那些容易受到干预甚至破坏的地区,即抵御性较弱的生态区域。建筑与风貌:建筑是文化的实体表现形式。建筑文化的表达通过建筑的外立面或者建筑风格等直观呈现在地质公园中。 二、自然、人文、生态“三位一体”的开发定位与整体设计——以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1.开发定位 地质公园景观及空间环境的开发,应围绕整合资源要素,形成明确的开发理念。通过对地质公园景观现状环境调研分析,围绕已有的自然资源条件,科学合理的确定地质公园景观的开发目标,开发时序与景区特色。本文提出自然、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性开发理念,自然与文化相互联系,并与生态相互交融,满足景区的协调发展。下面以安徽省天柱山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以崩塌堆垒型花岗岩景观和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群闻名于世。2005年8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全国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2000年又荣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称号,2011年9月,荣膺“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其中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 2.整体设计方法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分为15个景区,分别为主峰景区、三祖寺景区、马祖庵景区、阳裴岭景区、大龙窝景区、天龙关景区、虎头崖景区、后山景区、锣鼓冲景区、龙潭河景区、九井河景区、皖水滨水旅游带、潜水滨水旅游带、牌楼—新店科考区和天柱山旅游服务区。根据地质公园的总体布局与空间结构,依据地质公园景观分布密度、类型,从点(景点、居民点等)、线(景观线、旅游线、交通线等)、面(景观组合区、地貌区、建筑设施分布区、后勤服务区等)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思考,形成整体设计方法。 (1)旅游线路的系统优化与布局 旅游线路是为了使旅游者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观赏效果。地质公园旅游路线的空间布局是根据各种活动的需要,有差别地进行不同功能的组合布局,从而形成不同的公园空间形态。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线路设计从观看景观、接触景观、体验景观、回味景观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条生动而有趣味性的线路,它将柱状峰、脊状峰等奇峰,象鼻石、寿塔石等怪石,龙宫、迷宫、天宫、逍遥宫等洞穴,山势险要的断层峡谷等地质景观,串联起整座公园的景点、休憩地等景观节点,形成合理的旅游景观空间,并通过规划的绿化廊道、步行系统、公众活动走廊等多种路径,使游客对同一景物和景点从不同视角或距离去欣赏,可以产生不同心理作用。充分考虑到了“人观看景”与“景引导人”的行为模式,完成了游览互动体验时的心理感受。可见,地质公园景观的设计必须重视空间维度,强调旅游线路的分区与连续。 (2)自然特色地质景观及空间环境的整合与表达 地质公园的特色景观是人们对园区景观特点的形象化、艺术化的概括。从地质审美特征的角度上看,特色景观是让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景区的独有特征。它的内容与形式都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经济等价值。因此,将地质学知识与景观规划设计有机结合,能为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提供良好的指导。在地球内外引力的作用下,天柱山形成了花岗岩奇峰、怪石、洞穴、峡谷等自然地貌景观,变幻莫测的云海、佛光等气象景观及多姿多彩的水文地质遗迹。主峰天柱峰是典型的花岗岩柱状体,由垂直节理及风化剥蚀而形成岩脉与纹理,拔地而起,突兀众山之上,直插云霄,势如“中天一柱”。怪石形态各异,如天柱猿、金鸡唱晚、神鬼探海、双狮戏球,虎头崖的蘑菇石、船形石,马祖庵景区的猪头石、霹雳石等。洞穴以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奇特著称,被誉为“中国花岗岩洞第一秘府”。峡谷势气非凡,如小天门、大天门、千丈崖等。景区围绕这些特色资源组织游览线路,通过步行、攀爬、缆车等形式,整合自然景观的组成形式,从而更好地表达地景空间特征。 (3)文化资源的融入与呈现 文化因素的导入为游客提供较高的精神愉悦体验,是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的基础。但是现在大部分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定位不够全面,仅仅注重景观环境的规划,而忽视文化的吸引力。应该充分考虑文化与公众的相互影响和参与,实现文化历史与景观环境资源的共生。安徽省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得天独厚,其人文发展与山水美景相映生辉。天柱山附近的皖河是安徽省简称“皖”的溯源地,中国禅宗文化发脉于此。汉末时期,这里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众多的石刻作品。南北朝以来,天柱山成为佛道共尊的圣山,六代祖师中就有三位即二祖、三祖、四祖居山活动。天柱山地区是清代京剧母体艺术潜山弹腔、岳西高腔的发祥地,是为创立京剧做出卓越贡献的许多徽班艺人的故乡,也是黄梅戏诞生、成长、繁荣的摇篮之一。围绕这些众多的文化传说、文化遗存、历史故事等进行整合并融入到景区开发与设计当中,使得自然景观变得更有魅力,更富有吸引力。如仙人打鼓、龟兔赛跑、犀牛望月等,形象生动,令人回味。 (4)景观生态敏感区的控制与保护 地质公园的生态敏感区是景观控制与保护的重要区域。控制敏感区内水岸、坡地、台地、湿地等资源,改变植物种类,种植本土植物等生态系统,保持生态敏感区的植被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依靠地质景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生态环境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在敏感区的设计开发中以控制为原则,结合自身的生态系统,对不同的生态敏感区景观进行保护与控制,既形成良好的景区环境,又保持了生态平衡。其草木花卉、沟谷溪流呈现出听觉美与视觉美的四季交替,这是自然生态的最好体现。 (5)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 为建立高品质景区环境,应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作为保障。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包括:住宿、餐厅、游客接待中心、特色商业、停车场、地质博物馆、标识导向、安全防护、通讯、交通、卫生设施等。上述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围绕着布点适宜、整体协同、方便使用的目标,结合自然环境路线、特色景区进行优化布置,满足游客观赏和游览的需求。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是集山水风光为一体的风景区。新的规划中心区占地面积260亩,分成特产购物步行街、茶庄小学、地质公园博物馆、大型生态停车(换乘中心)和折迁安置四个区域。建成后的生态停车场能满足天柱山风景区旅游发展的需要。景区的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的数量适中、视觉醒目,整体设计呈现人性化趋势,具有可达性、便捷性、安全性三大特点。自天柱山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以来,经过与国际接轨的保护管理与精心建设,已成为科学家考察、青少年探秘、大众旅游休闲观光养生的绝佳去处。 三、结语 随着地质公园景观及空间环境开发与设计越来越引起关注,地质公园开发和设计及保护、更新、优化、提升的理论与实践正逐渐形成。可见,地质公园开发设计应确立合理的环境容量,明确的开发定位,整体的设计方法,围绕自然、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理念,落实到各个阶段中去。不断整合、挖掘,建立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地质公园景观与空间环境。真正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谐目地。 作者:陈刚 熊少辉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公园设计论文:休闲公园生态游步道产品设计论文 一、生态游步道产品阐释 (一)游步道的建设 我国对于游步道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至今仍没有一个完整的步道建设系统。位于杭州的西山游步道、黄山风景区的游步道和宁海的游步道系统是我国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游步道系统。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是中国登山协会向全国推广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的首个完工项目。 (二)生态游步道及其功能 1.生态游步道 景区道路一般分为主要干道、次要干道、游步道。主要干道是连接景区与景区主要景点、主要建筑、游憩娱乐的道路,划分了各个景区,道路一般宽3.5-6.5米;次要干道是景区内各个景点连接的道路,对主要干道起辅助功能,道路一般宽2.5-3.5米;游步道是具有引导游客深入各个景点和供游客行走、休息功能的道路,单人游步道一般宽0.8-1.2米,双人游步道一般宽1.3-2米。游步道是景区建设最基础的部分,广义的游步道指使游客能到达景区内各景点或观景点的所有道路或交通线,如普通的步行小径、通往景点的公路、水路以及直升机航线;而一般意义上狭义的游道则仅为景区中连接各景点及观景点的步行道路,包括原始的小路及人工特意修建的小道。本文是就狭义的游步道而论的,指的是游客以相对原生态的游玩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骑马等),贯穿于景区各个功能区、景点景物,为游客提供休息娱乐的自然步道和人文步道,包括人工步道和非人工步道。 2.生态游步道的功能 一是有序串联景点的功能。生态游步道规定了游人的行进路线,从而向游人传达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让游人按规划好的顺序依次进入各景点。二是审美功能,游步道通过不同的形式、形状、铺装和材质组合形成景观融入环境,并将景区最美的景点景观联系起来向游人展现。三是对游人安全和景区资源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生态游步道约束游人游览的随意性,在让游人远离危险的同时减少随意践踏给景区带来的破坏,保护旅游环境。四是文化提升功能。“曲径通幽”是中国传统景园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生态游步道建设融入文化,有助于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 (三)生态游步道产品 生态游步道是连接各个旅游吸引物,满足旅游者游览体验需求,让旅游者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而根据所在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特性所设计出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步行道路。生态游步道产品是依托景区景观和环境,贯穿各种旅游吸引物,为景区总体结构布景,并且通过步道景观的规划设计,功能价值的挖掘与体现,满足旅游者游览、健身、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需要的景区旅游产品。产品的核心是注重游客消费的体验和经历,以及道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在功能价值上的提升。生态游步道产品可分为核心产品、有形产品、无形产品。核心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基本层次,有形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无形产品是核心产品的附加产品。核心产品是指旅游者购买某种旅游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是旅游者真正想要买的东西,因而在整体产品观念中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生态游步道的核心产品包括观光、锻炼、回归自然、养生等,提供健康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方式。有形产品是游步道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即向旅游者提供的实体和服务形象。生态游步道的有形产品包括游步道实体的风格、曲线、色彩、选材、型式等景观因素以及步道配套服务设施。无形产品是有形产品所附带的全部服务和利益,包括景区的文化、科教、审美、疗养、人性化设计等。游步道的设计既要满足于基本需要,也要满足于内在需求。 二、梧州苍海公园生态游步道产品的文化视角分析 (一)基础情况分析 苍海公园位于梧州新建设城区龙圩区,龙圩区于2013年3月成立为梧州市新成立的市辖区,位于梧州市城区南部,南广高铁、南广高速等7条交通要道交汇于此,并与梧州新机场相连。梧州是广西东大门,处于“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交汇节点上,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两广咽喉”,是我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城市之一,是西部地区12省(区、市)中最靠近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的城市,也是连接珠三角与北部湾的主要通道城市。梧州享有“绿城水都”、“世界人工宝石之都”的美誉,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大城市”等。梧州计划将苍梧公园打造成城市名片、生态宜居新城,一个集生态、休闲、娱乐、文化、养生于一身的多功能旅游地,而“生态新城、西江明珠”是梧州近阶段为苍海公园所拟定的发展目标。苍海公园规划范围为东起东部山体山脊线,西止蝴蝶山路,南起古凤南四路,北至浔江一路,总用地21.3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11.97平方公里左右。苍海公园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地貌以丘陵为主,地势平坦,部分区域落差较大。苍海公园旅游景区主要是围绕苍海湖分布,东侧景点有浔西湖、浔西公园、跨湖桥、日月湖、苍梧风情旅游小镇、石林公园、山地度假区、皇冲顶、皇冲顶森林公园、交通桥、龙母湖;西侧景点有古凤城市湿地公园、古凤创意民俗村、半岛酒店、水上乐园、李公堤、茶仙岛、济深湖、济深公园、梧州科技馆、苍梧水城、苍海公园、西江文化博物馆。 (二)基于文化视角分析 游步道产品设计的精髓在于文化,文化是支撑游步道产品的灵魂。苍海公园生态游步道的设计要体现梧州浑厚的文化,才能让这条游步道“活起来”。因此,要对梧州及周边的文化进行挖掘、梳理、凸显、整合,使游步道形成完整有主题的有机产品。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水城,孕育了以龙母文化、骑楼文化、水文化、粤语文化、美食文化等为主体的文化。自古以来,炎黄子孙便以龙为图腾,对龙有着很高的敬仰,龙母文化体现了具有岭南特色的龙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民间文学的流传(包括典故、诗歌、戏剧等),梧州无论从建筑方面还是从商业方面,都体现了西江流域民众对龙母的崇拜,并形成了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龙母文化体系。龙母文化体现了龙母助人为乐的善良形象、龙母育子的慈母形象、龙母护佑西江的女神形象。骑楼城孕育了梧州繁华商业贸易,也衍生了独特的市井文化。骑楼不仅有着欧式建筑风格,还有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骑楼上为楼下为廊的风格,体现了梧州人的古生活方式、生活状况、生活乐趣。澄清的浔江和浑浊的桂江交汇形成了黄绿分明的鸳鸯江,两水交汇处,一浊一清、一急一缓,泾渭分明,恰似戏水鸳鸯,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环境和人文景观,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沉淀,最终孕育了梧州的鸳鸯秀色和水上文化。水文化蕴含了梧州人依水而生和依水而活的生活方式、生存之道、水上民歌等。粤语是从梧州流传出去的,西江流域大部分居民均以粤语为母语,粤语文化是梧州的特色文化,包括了粤剧、粤曲、舞狮、舞龙、鹿儿戏等文化品牌,还包括粤域民俗风情、风俗礼俗、习性等。梧州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的美食和独特的佳肴(如冰泉豆浆、纸包鸡、酸笋田螺、艇仔粥、龟苓膏等)令食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更有“食在梧州”的说法。而且梧州美食不仅在选料方面讲究、制作工艺精纯,有些更是具有药用价值。 三、梧州苍海公园的生态游步道产品设计思路 (一)设计原则 1.文化性原则 梧州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百年商埠,有着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而文化是生态游步道的灵魂与竞争核心。游步道设计将地方文化细致化,趣事扩大化,将相关联的文化集合并与景区的游步道景观融合规划开发,使游客在游览时不仅能回归自然、体验自然,更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景观气息。 2.创新性原则 苍海公园为新开发区,创新不可或缺。生态游步道从形式、景观、材料、色彩等方面创新,在体验、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并适时融入新科技,改变景点景观单一的布局,让游客感觉到舒适、新鲜。古板的文化展现方式让游客处于被动方,这会让游客排斥,起到负面效果,应让游客主动接受文化,以文化体现方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多样化,来激发他们探究文化的欲望。3.生态休闲原则苍海公园游步道设计应注重分析森林、山地、湿地、湖泊等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尊重当地原始生态环境及场地,以“精花钱、少破坏、原生态、重保护”为准则,物尽其用就地利用原材料,因地、因景而设,利用与生态环境相宜的生态材料,开发最大效用的生态游步道,使之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与环境更好地相融合。 4.体现主题原则 主题是苍海公园区别于其他景区的标准,也是规划开发所遵循的思想原则,更是苍海公园生态游步道设计的目标。苍海公园生态游步道设计以当地的文化作为依托,以当地文化、环境特征、服务、建筑等为主题,每段游步道设计一个鲜明的主题,加强绿化,树立生态游步道的品牌形象,适应旅游发展趋势,有利于推广、宣传和强化景区的形象。 5.安全舒适原则 苍海公园森林、山地、湖泊相对来说属于危险地段,生态游步道设计要站在游客的角度解决游玩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舒适问题,主要采取生物治理加以工程治理辅助;当安全与景点审美发生冲突时,安全放首位,尽量避免危险区域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可以设置加固、防护栏、警告牌等;游步道选材时也应注意安全性,避免表面太过光滑、有棱角的材料等等。 (二)苍海公园生态游步道产品定位 1.核心产品定位 生态游步道核心产品应满足游人体验风情小镇、山地休闲度假、沐浴森林、体验田园生活、异国风情体验、娱乐游玩、特色商品游购、休闲养生等多种旅游目的,适合当地居民休闲游和外来游客度假体验游。一方面,生态游步道引导游人远离喧嚣城市前往一个生活节奏慢、休闲的地方;另一方面,生态游步道可以使游人达到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保健、放松的目的。 2.有形产品定位 生态游步道有形产品的设计应与整体风格相协调,突出景区主题,多种风格相融合,避免游人因单调而产生视觉疲劳;路线根据景点布局、地形、配套服务设施等因素多变设计,最好做到“一步一景,不走回头路”,从仰视、俯视、远眺等角度观景;铺装色彩和图案与整体环境相协调,色彩简单、图案线条分明,特殊区域可根据区域性质选择图案和色彩,如游乐园选择活泼有趣的图案,色彩多变鲜艳;选材因地制宜,优选当地生态材料,就地取材;步道型式根据环境地形设置,可设阶梯、观景台、廊道、桥等。步道配套服务设施设置的数目、距离、风格等应根据景点环境、步道长度、客流量等决定,风格尽可能与景区风格协调,紧急标志、必要设施要醒目。 3.无形产品定位 文化是一个景区的灵魂,以当地文化融入游步道设计,贯穿于整个景区,注重在细节方面加入文化,使步道具有灵魂。审美是旅游景区最基本的功能,游步道设计具有标志性、凸显主题能提高审美功能。游步道的路线根据景点而设,贯穿了古镇、山地、森林、湿地等多种景观,也使游步道附加了锻炼、科教、疗养等多种无形产品。 (三)基于文化视角下苍海公园生态游步道产品设计 游步道建设以符合审美、布局合理、保护生态为要求,对于提升旅游区的品位、创造一个温馨浪漫的旅游生态环境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苍海公园旅游游步道以民俗风情旅游区、山地休闲度假区、创意生态湿地区、异国风情休闲区、特色水街商业区“五区”作为设计中心,将各景点有机连接,从线路设计、文化融入、材料选用、色彩挑选、景观设计等多方面对苍海公园生态游步道进行设计。 1.民俗风情旅游区 民俗风情区位于苍海公园的东北部,东侧是连绵的山地,西侧是苍海湖心区,处于新城北部入口与山地度假区之间。民俗风情旅游区主要是以本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题材,打造出苍梧民俗风情小镇和梧州文化旅游区,是苍梧文化展示的窗口。所以,民俗风情区游步道的设计要尊重梧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质朴醇厚的民俗小镇风情,体验岭南文化。民俗风情旅游区与半岛CBD相对,地势起伏大、高低落差较大、观湖观山视线良好,可设计怀古步道和观景游步道。在苍梧风情小镇可设计“苍梧风情街”,以怀旧为主题,设置多个生态廊道,供游人休息、品六堡茶、听粤曲等。生态游步道设计统一选择显旧的青砖、石板、卵石等材料,根据小镇的建筑布局,设计成不同线型的游步道,铺砌成间隔式或全铺式,种植高大的树木或对身体有益的树木花草在步道中间或旁边,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除此之外,生态游步道与苍梧风情小镇的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相接,避免游走客在游览时走回路、走偏或者看无可看,以此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小镇主要以粤剧、牛娘戏、鲤鱼舞、麒麟舞等民俗表演展示苍梧的文化、节日礼俗;以买卖龟苓膏、六堡茶等来展示梧州的特色产品;以开设居民客栈、粤菜餐馆等方式来展现苍梧人民的生活状态、饮食习惯。民俗风情区与皇冲顶森林公园之间主要以观景为主,可设计为“望江游步道”,地势起伏大,地势陡峭的地方设计“S”或“Z”型的线路来缓解上坡疲劳,坡地平缓或视线良好地段设置多处专门的观景平台,与半岛CBD遥遥相望。路线尽量选择已有的小道,材料选用最好是就地取材,以最小的资金、最小的破坏来开发游步道。 2.山地休闲度假区 山地休闲度假区位于苍海公园东部,依山傍水,西依苍海核心湖区,东靠山脉,北连民俗风情旅游区,包含山地休闲度假村、山地运动地。公园大部分用地为林地,平均海拔较高,包含苍海公园最高峰皇冲顶,与半岛CBD一湖相隔,180?观湖景观视线,观湖观山视线良好。山地旅游度假区形成以休闲养生、度假、健身运动为主题的现代旅游区,利用地势最高点打造地标景观———龙母望江台,展现龙母文化,体现当地特色。山地休闲度假区开展山间温泉、避暑、登山、攀岩、漫步旅行、山地冒险、露营、漂流等多种山林休闲活动,使游客以一种最放松、最简单的方式休闲养生。山地休闲度假村和山地运动地以“养生、度假、探险”为主题,步道连接各个山地景点,选用卵石、混凝土或石质材料,平铺为主,加强景区网络信号,使用二维码扫描系统提供山地各个景点游览图、方向导航、景点介绍、安全提示等信息、视频。在皇冲顶设计“健身休闲步道”,以阶梯为主,采用曲线型线路,宽阔视野,并选用木质材料或石板铺置。山地是个难管理、易迷路但锻炼养生价值非常高的地方,所以要配置有完善的信息引导系统、照明系统,合理设置工作站并在岔路多设路标,长路段多设休息凳、凉亭、公厕等。不仅如此,危险地带还需设立护栏和危险提示牌,运用红外线探测警报设备,防止有人踏入危险地带。前往龙母望江台的游步道设计为“龙母登山道”,采用庄严、纯白的石质为阶梯材料,以直线为主,显现出望龙母的神圣和艰辛,护栏雕饰龙纹,给人以崇敬和震撼的效果。皇冲山顶部可通过描绘龙母治水、龙母育子等内容的文化牌、龙母雕像、凉亭、诗词篆刻等方式展示龙母文化。下山游步道不要与上山游步道合一,避免景色重复。 3.创意生态湿地区 创意生态湿地区位于苍海公园东南方向,北面苍海核心湖区,南连南广高铁。创意生态湿地区的旅游地包含古凤城市湿地公园。现状多为基本农田,生态环境保存较好,地势平坦,海拔较低,高低落差较小。创意生态湿地形成以创意文化、生态为主的特色公园,依托现有生态资源,塑造创意文化艺术村,打造特色湿地公园,力争在广西区内成为以生态湿地、艺术创作为主题,集艺术展示及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古凤城市湿地公园与山地度假村之间多为农田,游步道的设计为“田园步道”,可以采用竹子、木板或细石沙粒搭建桥梁,采用“d”形路线,在中心点设计鸟形的观望台,远远地看就像是翱翔在农田间,使游人能亲身置于田间,观赏一望无际的田野。设置农作物购买点,出租农具、展示农耕文化、买卖农作物等,让游客体验农耕生活和农民的辛劳,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以及采摘的乐趣。此外,合理利用农地建立六堡茶茶园、苍梧文化娱乐园、翠竹花园、南国果林等景观板块,让游客体验更多梧州特色产品。古凤城市湿地公园以当地丰富的物种种类和生态资源为载体,开发建造百鸟园、九曲垂钓捕鱼园,驯化繁殖野鸭、水鸡等野生水禽鸟鱼类,供游客观鸟、垂钓捕鱼,使人置身于大自然环境之中。湿地公园定期开展生态保护活动,让游客了解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湿地游步道以石质、沙粒、卵石铺置为主,穿梭于物种与湿地中,线型可根据物种的分布来设计,以分隔物种或区域。多种植能吸引蝴蝶等可观赏性昆虫的植物,道旁可陈列湿地的物种图片、物种基本知识、注意事项等,将物种创新设计成各种图案的动植物花纹用于摆放或修建成塑像、标识、凉亭等,使整个公园充满新奇和艺术气息。 4.异国风情休闲区 异国风情休闲区位于苍海新城西南方向,北面苍海核心湖区,南临南广高铁,西接古凤二路,紧靠创意文化生态区,滨湖景观面宽阔,观湖观山视线良好。异国风情休闲区以滨水休闲为主题,以别具特色的李公堤、水上主题乐园、半岛酒店、德国风情旅游小镇等塑造雅致的休闲环境,成为吸引文化人、时尚人士的去处。基于此,异国风情休闲区适合设计综合型游步道,可以将游步道设定为“休闲文化街”,自南向北形成德国风情旅游小镇-半岛酒店-水上主题乐园-李公堤的景点排列。南部地段以休闲异域文化为主题,德国风情旅游小镇为载体,通过慕尼黑酒吧、德国音乐餐厅、柏林墙涂鸦等特色品牌,打造以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及巴洛克建筑为主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休闲文化街,生态游步道材料主要采用砖石、木板、卵石、石板等,设置德国名人雕像、休息凳、遮阳伞、观景平台,使休闲氛围更加浓厚。中部地段以德国特色餐饮为主题,半岛酒店为主要载体,开设古堡式餐馆,展示德国美食如葡萄酒渍鲤鱼、巴伐利亚的正宗烤猪肉加酸菜、巴登人的斑鳟鱼片等,生态游步道可选用木质材料,种植德国国花矢车菊于步道两旁,营造一个原生态的餐厅环境。北部地段以娱乐观光为主题,水上主题乐园、李公堤为主要载体,打造梧州滨水文化水上乐园和苍海水廊景观,生态游步道以石质材料为主,水上主题乐园游步道铺设活泼、灵动的图案,颜色可选用鲜明色彩,李公堤地段步道设置水上曲折廊道式生态游步道,种植荷花于廊道下,并多设滨水平台、休息凳、遮阳伞、照明灯等,与苍海东部的景点相呼应。 5.特色水街商业区 特色水街商业区位于苍海公园中部,西连工业大道,东临半岛核心区,北靠中央北路,南接中央南路。特色水街商业区地势平坦,高低落差较小,以商业、购物、娱乐为主导。其生态游步道设计以苍海水城为主要载体,结合环城水系,融入骑楼文化,塑造现代与民俗结合、时尚与复古共存的特色骑楼水街。特色水街商业区以“水生活”为主题,主要以主题酒店、商务会所、商业街、码头等为依托,融入水文化,使这个区域变成名副其实的“水世界”。主题酒店打造标志性的水门建筑、水上餐厅、露天游泳池,生态游步道以水蓝色为主色调,以石板、木桩、卵石为主要原材料交叉平铺或间隔平铺,曲线线型为主环绕于各个景点景物,采用投影技术将水纹投影在步道上,仿若走在水上一般。商务会所以水疗为主体,塑造天然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天然水吧”,生态游步道以曲折型的水上桥梁为主,桥梁起到隔水作用,卵石平铺于桥梁之上,打造一条养生桥梁式生态游步道。商业街以骑楼为载体,通过观看老梧州骑楼水生活的水幕电影、釾家水上婚庆表演、骑楼文化展示等手段展现梧州水文化,利用激光成像、裸视3D、投影等先进科技在生态游步道旁展示水上文化,生态游步道以石板为主,建立护栏、休闲平台、滨水平台等,并在水边种植水类植物,营造丰富多彩的滨水、亲水景观,净化水质。这个“水世界”是现代科技与骑楼文化的融合,将会成为新城市的一个亮点。 作者:唐峰陵 岑海间 单位:梧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公园设计论文:城市公园设计论文 1、方家山公园概况 方家山公园位于闲林镇西南部,紧邻方家山公寓以及联荣村委。本项目在05年公园建设完毕后由于部分设施老旧,景观质量不高等原因需要做进一步的品质提升和改造,地块西、北两侧紧邻住宅区,公园规划用地面积5万平方米。 2、方家山公园改造的理念 城市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注重景观的空间实用性,在满足休闲娱乐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借助城市自身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塑造特性多元、舒适宜人的环境风貌和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因此,在公园改造设计中应重点强调融入地方文化的理念。文化建园是方家山公园设计的重点之一。公园处在历史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具有众多历史文化可以去挖掘,其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公园设计的优势,在设计中应注重对街区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工业景观的改造、地域特色的体现,并把这些历史信息经过加工和提炼融入公园的设计中,从而塑造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新公园景观。 3、方家山公园的设计理念 “闲居林下、和睦龙舟”——在公园原有良好制备及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更新,把市民的游憩要求放在首位,并融入闲林地方山水居住文化和闲林小端午“和睦龙舟”文化,打造闲林和余杭区最美丽的城市公园。 3.1、设计风格 (1)有曲有直,自然与规则的完美结合; (2)人性尺度,符合市民休闲游憩要求; (3)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文化内涵与生态系统的并重。 3.1.1、目标定位 通过对原有设施的改造、利用、更新,结合新的设施与场地建设,充分展现闲林文化与乡土精神、满足市民各种休闲游憩功能,同时建设符合“低碳城市”原则的城镇公园。 3.1.2、设计特色 方家山公园突出以“闲居林下、和睦龙舟”为主题思想的文化内涵,创造多样的城市居住与生活场所和突出的纪念性标识景物。道路与活动场地层级分明,分布合理,是整个公园人流聚集点相对均匀且有突出特点,能够满足市民对于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各种需求。场地植被配置,对种类、颜色等景观品质方面进行更新和提高设计。 3.2、基地解读 3.2.1、周边环境 基地西南侧紧邻闲林镇主干道闲富中路,交通条件优越。北临方家山路,目前对面是一些商业设施,东、南两侧都是居住区,由于山体坡度较大,不太适合舍入口,东、南两侧不远处群山环抱,有较为优美宁静的自然风景。 3.2.2、设计地块 植坡:基地内现状植被生长良好,有些位置过于浓密。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色彩组合考虑不是很多。范围:目前基地内为2005年建设的公园用地,主入口设于北侧,西南侧闲林水厂位置将拆除井入,山顶清水池在加以利用改造的情况下井入公园范围,公园西北侧三角形地块由于道路选线修整也并入公园范围。建筑物:院内有一定数量的建筑亭廊及游憩设施,目前状况尚可,绝大部分可保留。 道路:山林区道路系统较为凌乱,坡度起伏较为突然,路线不顺畅且指向不明显,没有等级区别。另外道路雨天积水严重。入口:北侧入口与方家山衔接生硬,形成了入口位置较小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居民进行活动的目的。环境:设计地块周边主要以民房、商铺为主,西侧有多所学校,闲林镇中心小学,闲林镇第一中学,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等,因此需增设西侧入口。 4、方家山公园改造的主要内容 “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在公园的改造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不同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以及公园使用情况,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在最大限度创造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公共游憩设施和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为市民多种休闲娱乐活动提供场所。 生态公园景观设计论文 1.城市化生态公园植物景观的现状简述与发展前景 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是运用一些草坪、地被、树木等许多植物相互结合,根据生态学的互利共生、多样性与竞争性相结合的理念,结合自然环境,阳光、雨水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美好画面,形成和谐的生态景观。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较注重理性与科学的结合,着重强调现代化城市的生态建设,现代化园林的建设主要是要考虑现代道路、小区建筑。更多的是根据人工改造成符合当今现代城市化的环境要求。现代的生态化公园不同于中国古代园林的形式,大多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甚至有的模仿西欧的一些国家的园林建筑,使整个生态公园有了新的意境与意义。现代生态化景观的设计更着重于通过山水、植物、道路等一系列的生态事物来展现公园的独特之处。生态化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为在现今强调城市生态化的的背景下,因地制宜,结合各个地域的不同来建造适合于当地的植物生存的,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生态公园,在当地寻找设计的灵感,尊重当地的文化遗产,建筑风尚。通过设计,是整个生态公园与当地的历史文物与文化合成一体,带来真实的美感以艺术色彩。坚持生态的理念,用不同植物来进行景观设计与创作。 2.城市化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类型与原则 第一种是原生植物景观,原生植物景观强调的是生活在自然条件下的植物,通过园林设计将原生植物安排在特定的位置,因为原生植物的存活几率一般会超过在人工养植的条件下的的植物,就比如公园中的一些原始林子,他们的生存方式就较为简单;第二种是人工植物景观,这种景观指的是,由于现代化建筑过于发达,是很多原生植物逐渐减少,资源变得匮乏,由此,对于一些植物的模仿自然地一些因素进行人工设计,建造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植物景观,在这种人工景观中的植物几乎全都来源于人工种植;第三种是自然恢复景观,自然恢复的景观以原生植物为基础,结合人工植物,对于当地的环境进行恢复,有效地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空间。除此之外,在进行生态公园景观设计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生态化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其一,以“绿”为核心,这个绿是建立在绿色的植物基础上的,“绿”字代表阳光、健康、和谐,无论是对于生态、社会、经济、这种“绿”都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其二,各种性质相互结合,包括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科学性等方面,由于现代我们的生活的发展脚步太快了,人们很难找到静谧、舒适的环境去放松自己,寻找灵感,这种陶淑娟道外区园林绿化管理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0生态化的景观设计就能够保证让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在景观设计中要时刻考虑地理气候、土壤条件、降雨量风外界环境因素,利用科学的设计原理来满足人们对于生态公园的需求;其三,对植物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的检查,在进行设计前,一定要对该地区的植物进行健康状况的检测,竟可能的保留原有植物;其四,充分结合景观生态美的理念,营造公园植物的和谐氛围,在城市生态化公园景观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是现各个植物形态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还要考虑整个形式上的布局。除此之外,还要展现植物的生机感,体现出自然环境的活力,给整个设计增添了节奏感与律动性。 3.城市化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方法 生态植物景观公园主要之以植物为主打,人工的相关设施作为辅助,建造有没宜人景象。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不通过色彩进行搭配,还要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将景色与建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设计者想要的效果。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时序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韵味,植物的万千变化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景象,不但让人们感受到四季的明显变化,还丰富了整体画面;利用植物景观塑造诗境,从古到今,美丽的植物都会给世人带来无数的创作灵感,留下许多优美的篇章,让后人有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再就是可以利用植物景观来改善生态环境,植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性,对于净化空气起着很大的作用,只要植物能够合理的进行配置,就能够达到很好的净化作用;植物与个建筑相结合,在公园里有植物必定会有真山、假山的陪伴,湖泊的映衬,使各个部分相辅相成。 4.城市化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生态公园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植物除了能够净化自身还能够吸取周围的二氧化碳,通过自身的作用调节身边的水体、土壤、空气的质量;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一定程度上凸显城市的特性,另一方面使周围居民的的舒适指数提高了,成为居民休息上班族放松的良好环境。 5.结语 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要时刻尊循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要根据植物的一些特性,将植物栽到适于自身生长的环境,植物勃勃生机的特性带给人们无限的美好与自在。除此之外,公园设计还要注意植物的布局,完美的布局格式不仅能让众多的各种颜色的植物展现其耀眼的色彩,还能够美化观赏者的眼睛,是整个园林具有一定的艺术气息。由于现今我们要建设的生态公园是以生态学作为指导手段,使整个园林具有“真”、“健”、“美”的优秀特质。良好的生态公园不仅要有宜人的环境,景色美丽,能够让人放松精神,使老人小孩享受天伦之乐,使工作的上班族在闲暇之余享受片刻的宁静。 作者:陶淑娟 单位:道外区园林绿化管理办公室 公园设计论文:主题公园规划与功能分区研讨 本文作者:王华、郭晓东 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在强调环境保护的今天,主题公园被看做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强有力的工具。漪汾公园在整合优化地形土壤、水、动植物等自然生态资源时,主要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在造园中引进海棠、玉兰、银杏、山楂、竹子、牡丹等上百种珍稀树种及花卉。公园遵循自然的原则,从起伏的景观山丘,到疏林草地,均以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树种相结合,观叶与观花植物结合,以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创造出一座上、中、下(乔、灌、草控制面积比例约为5:3:2)相得益彰的城市生态型绿地[1]。公园不断栽种、补种应季树种及花卉,实现了四季常青、三季观花的观赏景观。 公园的规划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大众为宗旨,力争打造成一个通俗化、适应大众、能解除人们生活压力、展示社区形象的场所。公园更多的倾向于“动”,倾向于“娱乐性”。公园中设置很多开敞的大空间,人们在公园中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大,行动的目的性增强,满足居民娱乐、享受、休憩的要求,使得他们有家可居,有园可游。为了使市民在园内观赏植物的同时增加一些树木知识,公园中各种乔木、灌木的枝条上绑有标签,上面注明该种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所属科类及其主要习性[1],增加了市民的园林树木、花卉知识。 功能分区及分析: (一)功能分区 公园的建设满足了社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不仅起到文化继承的作用,还提高公园的内涵与品位,树立社区形象与特色,为周围居民展开户外活动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大舞台。公园规划设计以方便周边居民休闲、健身、娱乐、教育为主导,将公园划分为休闲、观赏、活动三个功能区。北区在设计上以体现晋商文化为主题形成休闲区;中区结合亭、台、廊、桥等园林小品构建成公园的主要观赏区;南区设计则体现资源共享特色,社会与学校共享的体育场所构成了活动区。 1.休闲区 休闲区则是公园北区,以幽雅自然为设计理念。休闲区的入口为次入口,因此入口处不需要宏大的气势。此处以不锈钢火柴雕塑为中心(如图1),辅以观光广场、环形花坛的布置、太阳能“科普画廊”及其他园林小品作为序幕。广场周围分别设置花卉带、景墙、玉兰园、泡桐园等景点,简洁明快的步行道穿流于疏林草地之中,或坐、或行、或观棋、或读书,怡然自得,幽雅、平和。其中种植泡桐、玉兰观赏林,配以灌木、草坪及长椅,创造出安静幽雅的空间。在这个圆形的平台上,附近居民早上在这里跳广场舞、打太极,下午在这里跳交谊舞、戏曲演唱、踢毽子等,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2.观赏区 观赏区为公园主景区,主出入口设置在千峰北路处,位于公园南北距离的中段。入口南侧设置一处小型停车场,方便远处的市民驾车来游玩。规则式布局、敞开式入口,配以小型假山、景亭点缀,创造出大气而不失华丽的广场(如图2、3)。区域北侧结合地形落差设置一座高4m的山丘地形,山丘按摩步道贯穿南北。山丘后面则是望景高层小区,以草坪、围栏分割,并与小区内的绿地建筑相结合,整体形成高低错落有致、住宅与园景相融合的景色。山丘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乔灌草花相结合的形式配置,园林小径蜿蜒在草坪绿地之中,配以木椅、徐继畬的雕塑和纪念亭(如图4),形成自然、安静又有内涵的氛围。山下设计水面及小栈道、木廊桥(如图5),以小段木桥将水面分隔为北静水和南部动感假山水景相结合。北侧水面用卵石滩形成自然的驳岸形式(如图6),水面上架起木廊桥、水上栈桥形成一系列的亲水空间;南侧水面则设置喷泉,自由式不规则叠石的池岸方式(如图7)设计得很自然,岸边的石头可以供人们乘坐,人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小型动感瀑布主要是利用山丘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潺潺流水及水帘后若隐若现的景观吸引许多游人驻足观赏。有了水这一生命的母体,有利于公园及其附近城市区域生态微气候的形成。 3.活动区 活动区入口处以小型雕塑遮挡视线,绕过雕塑,则豁然开朗,占地7630m2的运动场尽现眼前。该运动场实属太原市外国语学校的运动场,其铺设400米标准塑胶跑道,6对标准篮球架及其场地。运动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健身运动的场所,也解决了太原市外国语学校运动场的难题,实现了社会与学校资源共享的目标。运动场的北出口处,是供游人休息活动的运动器材区,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材可谓老少皆宜,方便了附近居民来此健身,充分体现了社区公园的功能。 (二)设计分析 1.地形设计 公园设计对地形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利用。公园西侧靠近城市干道,设计师采用大片绿地与松柏林及高大乔木的种植,巧妙地将道路的喧嚣与公园的静谧隔离,从园外望园内也起到隐约可见、诱人入园的效果。公园东侧与高层住宅建筑紧邻,设计师进行了适当的土方调整,填土成丘,并设计下沉草坪与住宅区连接,形成高低起伏变化的地形,配合植物群落的强化作用,将住宅与园景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丰富了公园的立面景观效果和空间层次。 2.园路及空间设计 公园中优美的园路曲线,形式多样的路面铺装,与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形成一幅完整的风景图,给人一种不是“因景设路”,而是“因路得景”的感觉。园路的设计主次分明,主干道将各个景区融洽地贯穿起来,既保证了高峰期人群流动的通畅,又增添了公园空间变化的趣味性。次干道及散步道均铺有鹅卵石,起到按摩健身的作用,同时根据地形的起伏,构造出不同坡度、弯曲度的园路,给那些喜欢晨练、通过散步来进行锻炼的人以多种选择。公园中的步道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在路边摆设供人们休憩的坐凳或辟出一块舒适、和谐的活动场地,周围适当配以小灌木、草坪和观赏树木,尺度宜人,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公园园路设计时,注重两侧空间的变化,园林空间的组织与园路的布局融洽地结合,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起到了兼顾游园路线和展示园景两方面的功能。 3.绿化 公园十分强调绿色景观的打造,将大面积绿地展示给居民,植被覆盖率达80%,并通过密林、草地等多种表现形式来体现这种自然式园林的手法,从密林小径到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再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对比。同时通过树阵、几何形园路、规则草坪来分割、展现高低层次不同的绿色景观,两种绿色景观相辅相成,形成对比的同时,也给游人丰富变化的视觉感觉;在引入绿色的同时,又体现着一种自然与规整的融合。公园内的植物景观设计注入了“四季有景”的设计理念,按照上层乔木、中层乔灌木、下层耐阴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和缀花草地三层设计模拟自然的生态群落,以保证夏景的浓荫与冬季有景可观。公园绿化的后期养护与重建的管理工作相当及时、到位,养护人员会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管理公园中的植被,并重建或更换一些不适合的植物。 4.水体、小品及其他设计 水体是公园的灵魂,公园内水体设计由动态水体如喷泉、瀑布和静态水体相结合,形成了动静鲜明的对比,充实空间艺术气氛,满足了游人亲水、近水的需求。景观小品是独立设置的,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小巧,起到点缀装饰、隔断空间、美化强化景观、休憩和观赏的作用。公园内可见的景观小品有亭、池、廊、桥、花坛、喷泉、瀑布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作为社区公园,还为居民提供休息娱乐的器材和公共活动的设施,不仅增添园趣,丰富景观,又能给人一种亲切宜人的感觉。 5.设计不足之处 公园遵循自然的原则,创造多层次的自然景观群落,以发挥最高生态效益,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三者相统一,使环境与环境,环境与人,人与人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但美中不足的是公园在科学合理的安排用地,合理布局方面还有欠缺。(1)公园内建起日式餐饮这一经营性场所,占用了原有的绿地,附近居民很有怨言,不仅破坏了公园的自然景观,也改变了公园为周围居民服务的公益性原则。(2)公园内的竹林,虽然引进的竹子是适应北方气候的“淡竹”,可以让北方游人观赏到珍稀植物,但由于气候与管理的原因,竹子的泛黄和其他植物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响了公园的观赏效果。(3)作为社区公园,应该考虑儿童的服务范畴,应建设一些适合儿童的设施,如:沙坑、儿童休憩器械等。 公园地处居民区,设计者本着“可观、可行、可用”的设计理念,使人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造园艺术上,设计者追求的是布局自由、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着重通过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组合、假山的堆砌与水景、树阵广场与水广场等,形成动与静、虚与实的强烈对比,丰富空间形态与层次的变化,强化公园空间构图的稳定感。总之,漪汾公园注重以人为本,以营造至善、至美的环境为目标,为市民创造亲切宜人的活动场所,精心塑造了生动、和谐、有内涵的社区主题公园。
教师职称论文:最新教师职称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小组合作探究逐渐显示出了它的优势,成为课堂建设的重点。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学习 小组建设 课堂上的小组学习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告诉教育者,一定要等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以后,才给予启示,让学生在思考中完善自己,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新课标强调新课程的实施与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天赋,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组学习是新课改下催生出来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建设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它重点体现的是减少老师的干预,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在课堂上,在平时的自主学习和与人交往上,小组学习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在小组建设上,我们要遵循学生的多样性、独特性,把学生按照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的强弱,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小组,保证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实现能力互补,平衡小组间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一般来讲,小组人数以六人为宜,包括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带领小组端正学习态度,随时向老师反映组内的学习状况,方便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组员要有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 当小组建设初具雏形,我们要做的第二步便是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上,能够真正有所收获,真正做到学习方式的革新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五会”:第一,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公正的评价;第二,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第三,积极发言,表明自己的意见,修正他人的观点;第四,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第五,学会组织,组织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小组学习的又一必要条件,就是导学案,老师在导学案的编写上,要十分注重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可以这样说,小组学习是否成功,导学案的问题设置起到关键性作用,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这样的问题一定是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深入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真正做到对思维的训练。从新课程目标来看,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从课堂学习来看,问题是使课堂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因此,问题是关键性的一步,在此环节上,一定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真正达到能促进学生思考并取得进步的目的。 在一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中,课堂上应该有动也有静,动就是讨论和交流,静就是思考和消化。一堂课不可能随时都在讨论问题,不可能随时都在提出问题,老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时候,应该做到把握时机进行探究,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老师应该在怎样的情况下抛出问题,实现合作探究呢?第一,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及时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这时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说出各自的看法,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识的效果,使学生都能顺利学习新知识。第二,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进行合作学习。在教材中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动手动脑,来发现、探究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时就要组织合作学习明确分工,集思广益,挖掘集体潜能。第三,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学习。在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在加上老师点拨,会使学生的思路茅塞顿开。第四,在课堂练习出现普遍性错误时,进行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现象,只要善于抓住学生普遍性的错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说明自己观点,互相启发补充修正,就能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第五,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合作学习。“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 有了学习,就应该有评价,不能让小组学习的意义架空,学习的后期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课程标准倡导发展性评价,强调在学习评价中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参与者,突出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对此,我们可以针对评价机制给出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个蓝本,而评价机制应该细化、量化,以达到真正对学生能力的反馈。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我们可以给出一个量化考核的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集思广益,对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进行客观公正且有效的评价。教师评价可以分为课堂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课堂上的即时评价,老师应该做到善于发现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点拨,给予补充或者启发性的建议,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阶段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的一个重要过程,通常通过阶段性考试进行来进行评价,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过关,能否顺利进行下一阶段学习。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必须走的一条课堂探究之路,它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不断探索高效地学习方法,真正做到转变学习方式,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教师职称论文:小学教师职称论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单纯的培养学习的尖子而不及其余吗?教师的职责是教书,但怎样理解这教书的含义呢?是不是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就万事大吉了呢?常常有这样的学生,它是一个学习尖子,同时又是一个极端狭隘、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学生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人才吗?也常常听到有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十三四岁就奇装异服,说话油里油气,一股社会小混混气,哪像学生?也更时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无论怎么说好说坏,甚至打骂,就是不想学,真拿他没办法。 这些现象不得不使我们同时想到“品德素养”这四个字。其中固然有社会的影响,可最主要的责任在于谁呢?我认为在于教育上的忽视,或者说是不重视,再说社会的坏习气归根结底还不都在于教育的不足?因为每个人走上社会都要经过学校这道门。 一个国家品德高尚的人越多,社会秩序便越来越稳定,生产工作便越来越高,设想一下,我们各行各业的人如果都像雷锋,王进喜那样,那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很快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遗憾的是我们具备这样品德的人不多,许多好人不得不消耗许多精力去抵御那些心术不正的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十几年的教学经历,让我对这个“真”有了更多的理解。它不仅是知识领域的真知,更是社会生活领域的真品行,真情义。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真品行,真情义他才能去探寻真知,才能把真知化为对社会人生有用的东西。因此我认为,教书必须育人。 教师如果只管教书不育人,这书是不可能教好的。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可塑期,他们的思想还没定型,极容易接受教育。如果我们的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让学生的思想像灌木丛似的随意成长、发展,一旦不良思想侵入,就会贻害终身。 我是个语文教师,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念告诉我,教书与育人是两个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方面。如在教学《搭石》时可以从文章质朴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中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就像“搭石”一样在默默无闻中凸现。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看得见的具体的风景美,又能使学生感受到看不见的家乡人的心灵美。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掌握事物的特征,文章的结构,说明的方法时,补充世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开展讨论交流,使学生意识到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重要性。 请看下面《将心比心》的一段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从奶奶去商店买东西时遇到阿姨帮她开门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体会到阿姨是个助人为乐的人。 师:当时阿姨是怎么想的呢? 生2:阿姨希望她的妈妈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为她开门。 师:是的,在我陪母亲去医院输液时遇到了什么事?我当时是怎么想的?母亲又是怎么做的? 生3:年轻的护士不熟练,第三次才把针扎成功。 生4:我当时真的想抱怨几句。 生5:母亲没有怪护士,而是鼓励她,让她继续扎。 师:母亲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生6:母亲希望女儿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也有人这样鼓励她。 师:孩子们,面对他人的不满和误解的时候,我们更要进行将心比心地思考,用一种宽容的心去理解关爱他人。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仔细品味其中蕴含的道理。 事实上经典的文章中,无不蕴含着做人的深刻道理。而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在传授经典的同时,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到文章中的人格魅力,在孩子们心里从小就种下善良的种子。 如果说在课堂上读懂课文的同时,传送对思想素质的教育是“纸上谈兵”的话,那么学生平时的“行”就是用实际行动,证实自己的“言”。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道德实践有利于学生对道德的正确认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比如,从学生进校门那天开始我们就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而国旗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每周一进行的升旗仪式来培养学生形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升国旗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满怀着热爱祖国心情,佩戴红领巾,庄严站立,敬好队礼,唱好国歌,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去孤寡老人家帮忙料理家务;写一份倡议书,宣传环保;同学之间一次真诚的相助;邻里之间和睦的相处;口语交际课时一次次友好、热情、文明的交流等。这些看似小事,可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一次次心灵的净化。 除此之外,老师平日里的言行举止,也是学生关注模仿的对象。“为人师表”,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首先教师自己的灵魂应该是纯净的。应淡化自己对名利的追求,应拂去自私的灰尘,应把自己的眼光放在孩子的未来。 一次复习课上,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复习方法很重要,你们应该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并把自己的好方法告诉别人,也可以和兄弟班的同学相互探讨。”几天后,就有同学抱怨说:“老师,他们不愿和我交流,说是他们的老师说的,不要把复习资料给别班的同学看见了。”我听了有些愕然,在嘲笑自己太天真的同时,内心不免也感到悲哀。也许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好坏的标准了吧。追名逐利的社会现实也许会让一些 人不得不去耍一些心计,可我们是老师呀。社会赋予我们这个神圣的使命,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放下暂时的名利!殊不知,看似轻巧的一句话,看似维护班集体利益的一句话,会给学生造成什么影响!自私、狭隘、班派,一系列的恶劣品质就会从此诞生,会思想的学生会想到自己的好方法不能介绍给别人,或者会想到这个老师很自私,不值得尊重……是啊,我们为什么不把眼光看得远一些呢?从学校的角度看,我们在同一个乡,同一个县,同一个市……我们需要团结,而团结也是一种素质,一种我们教育者必须教给学生的一种素质!总之,作为教师,我觉得如果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多教出一个好人,或者让矛盾的人多一点真善美的品质,那就是一种贡献,一种幸福,就算是不枉此生。如果能经过自己的努力,使国家少一个坏人,或让某人的思想少一点假、恶、丑的成分,同样也是一种幸福,一种贡献。当然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我们全国数百万的教师都能这样想,这样做,把教书育人融为一体,那么我们作用可就大了。教师不可能给学生以地位、名誉和金钱,但却可以给学生比这一切更宝贵的东西——一把通往知识大门的钥匙,和正确的人生观,给他们提供真善美的精神食粮,给他们指示“扬尧舜、抑桀纣”之路,这样学生们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经受多少磨难,都能够正确对待,并且开朗乐观、问心无愧,幸福快乐。这才是符合学生利益的财富,这才是学生一辈子都需要的最可贵的财产。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教师职称论文:双师型教师职称论文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机构的主体性质 根据《教育部职称评审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导全国高等学校职务职称资格评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应在各地职称改革工作小组领导下进行,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在本地的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所属高等学校某些专业的特殊需要和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可设立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所属高等学校的某些专业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这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的直接依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称评定分为四级体制:第一,国家教委负责总体指导;第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制定各地的评审政策;第三,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专门的高等学校职务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本地区高职院校教师职务评审;第四,具备一定条件的高职院校成立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本校教师的相关职称评审工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中,第一步是由学院按一定名额比例,学校组织职称评审委员会对本校教师的职称进行评审,将评审结果报省职称评审行政部门审核,最后由省教育厅职称评审行政部门进行职称授予。这里先分析一下高职院校职称评审委员会这一职称评审主体的问题,如果其权力来源是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那么其评审主体就是行政主体,其行使的就是行政权,职称评定就是行政职能的完全实施过程。由于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职院校的主体性质是自治团体组织,但实际上是直接受教育行政机关管理和指导的。这里的委托行为实际意义就是行政授权行为,正是中国的这种特殊性才是造成法律混乱运用的根源。但是从法律上认定这种评审委员会评审主体的权力来源,不难判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行为是实际意义上行政主体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那么由教育部或省教育厅评审部门或评审委员会对“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更明确的就是行政行为。教师职称的评定实质就是明确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管理,它不是第三方组织或高校自治团体对教师资质的一种认定。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行为属性分析 判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要根据职称评定行为的整个评审过程和这个过程中评审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来鉴定。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程序属性 从各级职称名额的确定、评审申报条件,被评审“双师型”教师资格条件的认定,学院行政人员对被评审人员相关材料的审查、评审专家学科结构构成、学术委员会的人员组成程序,学校中级评委、高级评委的民主投票权、最后院务会对选出人员的确定、合格人员上报省教育厅评定、职称授予和认定。这一系列流程都是严格按照省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给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条例来操作的,其实质是高职院校行政部门代表省教育厅行使行政管理权,行使的是一种行政法规、规章授予的权力。有明确的授权机关、授权方式和授权范围,脱离了指导的属性。评审主体做出的是明确的具体行政行为,对象是“双师型”教师,是一种国家统治层自上而下的管理行为,具有公共管理性,其性质是一种行政公务。行政主体依评审条例或省级会议精神将其行政意志通过语言、网站公告、文字、符号等具体的行动来告知相对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一旦取得相对应的职称,一旦授予不可依个人的意志随意变更,如果变更要有相应的法定或行政程序。因此判定获取职称的这一行为具有法定的确定力。因此高职院校“双师型”职称评审的性质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结果属性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程序结束后,评审结果都会按时地公示,授予相应的职称聘书,因而具有因教育部门授予而产生与此对应的授权、行为能力和与职称相对应的相关待遇。该教师在高职院校工作中其工作行为都与其职称的高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因行政部门授予的职称具有证明力,是整个教师群体中明显的身份认知。如果教师在职称行为受侵害时受国家教育行政权力保护,同样职称一旦授予,该教师也承担义务,服从行政部门和学校行政部门对其与职称有关的行为的管理,职称不可依个人的意志随意变更,如果变更要有相应的法定或行政程序,职称的变更或消灭都要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因此判定这获取职称的行为具有法定的确定力。 三、影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师权利保障实现的因素 (一)法律受案范围的不明确性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纠纷受案范围分析,那么哪些纠纷属于这类纠纷?在这里从“双师”、“职称评定中的纠纷”、“高职院校”三个关键词方向来界定。也就是只有同时符合这三方面的纠纷才是研究的受案范围。界定厘清哪些纠纷是属于“双师型”教师被侵权的行为类别可以节约法律成本,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 (二)适用法律的不确定性 法律适用方面上,宪法、教师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中都有涉及对教师权力的维护,但具体可依据的相应法条缺失,试用准则模糊、混乱。例如《教师法》和相关规定,教师权益遭到侵害后其法律救济途径只有申诉和仲裁两种,但《教师法》没有对申诉的受理机构做出明确规定,教育部也没有对申诉的受理机关—当地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明确规定,当教师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其申诉、仲裁、行政争议和行政诉讼等维权途径不畅通。 (三)现有维权的方式滞后性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时,具有自身特殊性,这里包括“双师”身份的认同,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的独特性,要求此类教师职称评定时要有专门的适用标准,既要在同专业“双师型”教师之间评定时有区别,又要在全校的各专业教师职称评定时有其合适的区分标准。“双师型”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发展,属于新事物,教师职称评定中由于评定条例自身的落后、维权途径的单一滞后,都给“双师型”教师遇到不公正待遇时的维权设置了障碍,因此这些新问题需要救济途径、救济方法和评定规则能够与时俱进、协调发展。 (四)科学救济程序设计的缺失 救济的横向和纵向的程序设置混乱。在横向程序上,由于对教师权利保障的救济途径具体权限的划定不清,具体法律适用不清等原因,造成申诉、仲裁、诉讼等救济程序设置的现行法律法规对教育行政部门或人民政府在处理教师申诉时的受理、调查、答辩等事项时,缺乏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实践中,教育行政系统内部救济仍然多采用行政方式,对事件的调查粗糙,不公开进行,对教师申诉的处理往往掺杂领导的个人感情和主观判断。另外,对提起申诉控告的缘由,受理机关、时限要求、处理结果的送达和执行等,具体事宜也仍未制定出明确的单项法规或相应的实施细则。教育行政部门或人民政府受理申诉或控告后,由于缺乏受理、审理、申诉、答辩、调查、处理的严格程序,势必存在随意性,难以保障教师的申辩权利。而且教育行政部门或人民政府在处理教师申诉过程中,教师和被申诉机构完全是“背靠背”。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受理纠纷,实施救济的横向和纵向的程序设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纠纷救济的程序设计 (一)明确受案范围 在此要解决纠纷的类型是针对“双师型”教师这一主体的,所以要明确“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的纠纷类型,也就是受案范围。 1.“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的程序性类型纠纷 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对评审的资格审核程序不满;评审委员会组建的专家组成员构成制度不合理;利益相关评审专家、服务人员回避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和提出异议制度;评审程序中出现选票公布程序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对科研成果评判送审程序不透明、不科学;对“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条件与其他教师项目没有评审制度上的明确区分;不同学科评审程序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参与评审专家专业资质不够或不同学科专家比例不科学;公示时间没有按规定执行;选票制度不科学造成人为操作可能;对同等情况下教师的评审硬件提出特殊苛刻的要求,超出规定以外;变相限制教师的申报职称人数;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申报名额比例分配不科学;高职院校学院内部评审程序未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的,直接由行政部门以发文形式确定等。 2.“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实体性类型纠纷 “双师型”教师发表的核心论文、非核心论文、论文影响因子等有关论文评价认定引起的纠纷;学校设置门槛限制“双师型”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双师型”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分配的比例不科学;“双师型”教师年终考核、学期考核引起的纠纷;对不同国家机构组织的奖项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对有关出版专著、合著、创作作品、专利、规划教材、精品课程等级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对“双师型”教师进企业做访问工程师时所产出成果的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对“双师型”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级、院级教科研项目及课题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不同系部”双师型“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等级引起的纠纷;学术报告水平层次认定引起的纠纷;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级评定引起的纠纷;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年度和考核优秀评定中不公引起的纠纷;教师带学生参赛不同等级的成绩评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教师做访问工程师、指导社团数量的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 (二)程序设计 1.申诉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内部申诉制度。设置申诉救济渠道、申诉委员会的建立和制定申诉程序,并在学院的教代会上审议、通过,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这个通道常规化、合理化。当教师在职称评定中有纠纷存在,可以依程序向教师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诉。在教师申诉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上,应明确各部分人员的比例,保证教师代表数量、由教师代表提名相关专业的异校“双师型”评审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人员监督,确保纠纷解决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重视校内申诉制度的具体程序性规定,在有效的信息平台上明确申诉程序的详细步骤、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细化各个程序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纠纷当事人向教育行政机构的申诉。各级教育行政机构都应该设立相对应的受理部门和处理机制,目前教育行政部门都设有这样的部门,但是不乏存在公正受理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受理部门和人员与高职院校是否存在利益关系的问题,领导和领导之间是否有默契,因为高职院校的管理和运行也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指导,两者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受理程序科学设置,公开、透明和回避利益方就显得相当重要。因此建议现有的机构的人员设置应选择第三方辅助机构构成,应该从教育行政各部门抽掉各负责人与本地区或异地相关专业的教育专家共同组建,对纠纷进行民主合议,全程采用公开旁听制度。这里为了维持解决纠纷成本,纠纷提起人应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并且将保证金制度化。 2.行政复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复议法中的“行政机关”这一主体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而高职院校是由国家和法律授权,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力,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具有行政主体资格。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带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高职院校享有授权执法主体资格,在法律上处于行政主体地位。因此,当“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权利受到学校有关行政裁定行为侵犯时,可依法向学校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请求撤销行政裁定或重新裁定等,这也是解决纠纷的一条有效出路。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范围包括,教师的申诉行政机关不作为或行政裁定不公正、行政程序有问题的纠纷和申诉机关已经进行了处理但教师仍对处理结果不满的案件等。 3.仲裁制度与司法救济两选一 作为最终救济方式的设计,采用了仲裁制度与司法救济两选一的方式,即无论行政相对方采用了哪种方式都是对此最终的裁定。 第一,仲裁是仲裁机关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协议或有关法律规定,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以第三者身份进行调解,做出判定或者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应该是解决职称评审类纠纷的首选,职称评审要求的专业比较强,涉及方面多,中国教育方面的法官也是稀缺资源,仲裁的优势在于其程序简便、结案较快,能独立、公正、迅速地解决争议。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建议组建教育仲裁组织,其性质应该是第三方非营利性组织,具有自主性、非营利性、非官方性质。其运营的方式通过供应政府教育行政机关教育仲裁服务、机构自身向高校等相关市场需要者提供服务以及通过社会或企业募捐、赞助等方式来维持运营。做到财务和服务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双师型”教师在进行职称评定向该组织申请仲裁时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保障金,防止发生乱申述、无理申诉等现象。在非营利性组织建立纠纷专家库制度,每次处理纠纷时都给予相应的经济费用和根据每次纠纷解决的情况建立解决纠纷专家信用等级制度,建立透明的监督体系,相关专家一经被举报,情况属实便追究其法律责任并终身不得采用。同时在这个仲裁委员会中要建立一个辅助机构,其性质应该是第三方中立的。人员构成应该由两部分人组成,第一部分是,同级别教育行政机关的代表,起到监督仲裁作用;第二部分,是各学科的同行专家组成。起到对相关专业性仲裁提出专业指导意见的作用。仲裁专家和工作人员应实行回避制度,以保证仲裁的公平、公正。仲裁委员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民主合议迅速处理纠纷;当教师未能或不愿通过申诉解决纠纷时,可以在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之间进行选择,除非有法定的事由,本次仲裁是一裁终局。 第二,司法救济制度。 将调解制度作为司法救济的前置程序,如果调解无效就按案件的性质进入正常的诉讼程序。针对“双师型”教师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形,司法救济在法律层面上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依照《宪法》《行政诉讼法》《劳动法》《教师法》《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等来作为纠纷适用法律法源提起维权诉讼。特别指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针对高校不合法的行政行为,如果只是不合理,而不违法的话”,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且还必须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对于抽象的行政行为,比如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其性质属于抽象行政行为,法院也不予受理。 作者:温丙帅孙建波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军体部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 教师职称论文: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 一、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与岗位设置有机融合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重点:盘活存量,制定规则,阳光评聘 1.盘活存量是指在深入调查摸底、情况明了的情况下,对现有岗位设置总量进行盘点,把岗位由相对充裕的区域、单位或学科向相对紧缺的地方倾斜,使之总量再平衡,起到自主调节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基础。 2.制定规则是指在吃透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规范、有效的并与岗位设置相辅相成的评聘规则,包括过去已取得职称但尚未得到相应聘岗人员的过渡办法和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合二为一的评聘实施方案。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核心。 3.阳光评聘是指中小学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评聘过程中必须做到“五坚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坚持与中小学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保障。 (二)难点:统一认识,稳步推进 1.统一认识。 无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还是岗位设置都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由于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国家允许在政策大原则下,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因此结果会因地、因事、因人、因时而异,如果在评聘过程中两者没有做到宣传到位、规范有序、阳光操作,老师们要真正理解国家政策设计初衷、统一认识并非易事。统一认识是两者有机融合的前提。 2.稳步推进。 无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还是岗位设置,全国各地推进时间和力度因地而异,这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正是因为如此,既得利益群体和未得利益群体之间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因此各地在试点的基础上何时推进、如何推进、力度多大等都直接影响到评聘工作的推进和教师队伍的稳定。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关键。 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有机融合的思考 (一)必须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竞聘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从鼓励教师主动从教、专心从教、专业从教、终生从教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与岗位竞聘工作。 (二)必须摸清底数,盘活存量。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根据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摸清两个底数,一是本单位(系统、地区)专业技术岗位核准和使用情况,特别是岗位空缺情况;二是本单位(系统、地区)申报计划申报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情况。原则上本单位的岗位空缺情况与申报职称人员通过情况要大体一致,也就是要做到评聘有机融合。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采取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调整职称评审通过率等有效办法,最大限度用好、用足、用活现有岗位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妥善解决职称评聘矛盾。 (三)必须吃透精神,制定规则。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根据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制定岗位竞聘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竞聘对象、具体竞聘岗位及数量、占空岗比例、竞聘条件、量化评价标准和方法程序、组织领导和具体要求等。 (四)必须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全校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同时按程序报批。另外,在全面组织实施前,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系统进行试点,取得经验、条件成熟后再稳步推进,切忌一刀切。 (五)必须阳光评聘,全程监督。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做到阳光评聘、全程监督,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保持中小学职称评审政策连续性,切实搞好评聘衔接,保证整个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教学秩序正常。必须强化监督,建立上下监督、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机制,保证政策执行不变形走样,评聘结果权威公信。 作者:谢智福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教育局 教师职称论文:高职评审误区下的教师职称论文 1专业技术职称与专业技术职务的内涵比较 长期以来,有很多人混淆了“专业技术职称”与“专业技术职务”的概念。正确的理解是:“专业技术职称”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过去学识、能力、成就和贡献的等级标志。职称要通过专业评审组织评审或者考试取得,只能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应聘的参考依据,只有聘任以后才能享受相应待遇。“专业技术职务”则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职期限,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职称”是一种称谓,一旦授予,终身享有,属人才评价机制范畴;职务是根据工作任务需要而设定的职位,是要求一个人承担的责任,属人才使用机制范畴。 2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的主要误区 2.1职称评审工作的误区 在我国,高职教育属于高中后教育,是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它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和评审组织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政策导向方面,例如湖北省,到2013年为止高职院校教师在评审教授时仍然是依据普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一刀切、一把尺子”的标准,并与普通高校教师混和评审;有的省份虽然也出台了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政策文件,但基本上还是普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套用版,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具体实施方面,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也普遍存在“四重四轻”的误区。 2.1.1重科学研究,轻教育教学 目前,各省市组织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教师的论文数量、主持科研项目都有硬件指标要求,却对教学工作中讲授课程门数、总教学时数有下限要求,反而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服务育人等要素缺乏足够的科学考查和评价。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最后被演变为以科研成果尤其是科研论文的多少来论英雄,这种评审机制往往导致对从企业引进的高技能型人才因科研成果较弱而难以晋升职称,而那些无行业、企业工作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却凭着科研优势而顺利晋升职称。并且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中,对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缺乏可操作性,造成教育教学业绩突出者大多没有相应的优先条件,反而一些教学质量不佳、育人成绩平平的老师,凭借较强的科研业绩顺利评上了职称。因此,许多教师为了达到评审的要求,主要精力用来报课题、写论文,而在教学上却敷衍了事,得过且过。长此下去,严重偏离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1.2重理论提高,轻技能提升 在现行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中,过分强调学术理论的提高,而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践操作与实际运用的定性定量考核评价。评审导向的偏差,使许多高职教师为了职称晋升,热衷于理论研究尤其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宏观理论研究,忽略甚至放弃了专业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提升,这显然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 2.1.3重成果数量,轻成果质量 目前职称评审体系侧重于科研成果的数量,主要考核教师的科研项目、论文和论著的数量等指标,而对这些成果的质量尤其是学术价值、应用效果则考虑得较少。这种片面注重成果数量的导向,使得教师的论文选题、科研立项远离教育教学改革所需,也与经济社会现实发展相去甚远。一些教师急功近利,尽管成果总量增多,但实际应用效果较少,且原创性成果较少,甚至还滋生了剽窃他人成果、花钱请人发论文等学术腐败现象,“为职称搞科研,为评审编论文”,这实际上已经背离了职称评审的初衷。 2.1.4重业务素质,轻师德修养 教师首先要“传道”,而后“授业、解惑”。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决定了高校教师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道德修养。然而,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等业务素质,而对教师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及教书育人等师德考核没有硬性指标,缺乏对师德修养这一关键前提的科学合理评价,这种评价体系肯定有负一名合格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 2.2职务聘任工作的误区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高职院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离岗位设置管理和聘任制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也不同程度存在以下“四重四轻”的误区。 2.2.1重评聘合一,轻评聘分开 由于受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将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与职务聘任实际上合二为一,教师只要评上职称,不管岗位是否需要就可聘上职务,工资待遇及相应的福利就得到提升及兑现。职务、职称不分,评职称变成了评待遇。这种“评聘合一”的管理模式,教师往往重视职称评审,即评职称之前积极钻研,而一旦取得相应资格并被高校聘任、享受相应待遇后,则失去原有工作热情和动力,这不仅影响了择优用人竞争机制的形成,也影响进人用人的约束机制的实施。而实行“评聘分开”则有利于按职务职称的不同特点,从评价和使用两个不同方面对专业人才进行科学管理,实现人才评价社会化和单位聘用科学化,在聘用中推行竞争上岗,强化了竞争机制,打破了专业技术职务事实上的终身制和能上不能下的僵化局面。 2.2.2重初始聘任,轻聘后考核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师职务初始聘任时还是比较慎重,能够按照核定的职数、规定的程序予以聘任,但实施职务聘任后却忽视对受聘人员的聘第1期郑柏松: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的误区与对策期管理和聘后考核,有的高职院校虽然也制定了聘后考核办法,但多数只停留纸质文件里,考核流于形式,教师取得任职资格被聘任后是否完成了岗位职责任务,却很少问津。许多教师聘上高级职务后,便产生“高职到手,革命到头”的懈怠思想,安于现状吃老本,勉强应付教学科研工作,这种现象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2.2.3重资历身份,轻业绩贡献 在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以前,甚至在2010年高校首次进行岗位设置时,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师高级职务聘任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受聘人职称取得年限和工作年限,其次考虑受聘人的业绩贡献。这种机制使中青年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严重受挫,一些学有所长、工作能力强的教师,要么被同化为熬年头挨日子的平庸教师,要么感到没有前途、找不到事业的支点而离职跳槽。 2.2.4重一聘终身,轻动态管理 严格意义的职务聘任应该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严格的聘任期限、严肃的履职考核,有高聘也有低聘,有续聘也有解聘,实行动态管理。由于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的现象。教师聘上相应职务后,只要不犯大错误,很少有低聘和解聘的,一聘定终身,人为地造成教师“资格评审前拼命一时,职务聘任后消遣一世”,聘任合同书成了一纸空文,这些弊端从根本上背离了聘任制的初衷,无法实现择优而聘,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3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的对策 3.1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师职称评价体系 3.1.1理顺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体制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两类学校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区别,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应用人才,不是培养研究型和理论型的学术人才,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相对于普通高校教师也有较大差异。因此,要理顺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体制,具体工作要把握“四性”:一是评审条件的科学性。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要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不能直接套用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的评价体系;二是评委组成的合理性。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专家要尽量邀请高职院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参加,这样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业绩评价更具有针对性;三是评审过程的透明性。坚持“五公开一监督”,即“评审政策公开、评审程序公开、评审对象公开、个人业绩材料公开,评审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讨“信息化评审、量化评价”等评审办法,提高评审工作透明度;四是评审结果的公平性。严格条件、严肃程序、严密组织,确保评审工作公平、公开、公正,让参评教师心悦诚服。 3.1.2建立符合高职院校教师特色的职称评审标准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不能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套用版”或“压缩版”,必须“量体裁衣”,具体制订中处理好四种关系,即“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理论提高与技能提升的关系、成果数量与成果质量的关系、业务素质与师德修养的关系”。评审标准中要增加能够反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的内容,尽量减少或淡化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相符的学术论文等方面的科研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职称综合评价指标应包括师德修养、职业资格、专业教学、实践技能、育人效果、社会服务、科技研发与应用等要素。能力及业绩评价要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列为重要考核指标,一是以教育教学为主,以科学研究为辅,以体现高职院校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中心任务,回归教育本位,在教育教学能力评价中要着重评价教师的教学资源建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二是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导向,评审标准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对职业技能水平高,教学效果佳的教师适当降低学历、外语条件和科研成果要求;三是突出服务社会能力,体现高职教育应履行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以确保体现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的特色。 3.2完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教师职务聘任机制 3.2.1科学地推进岗位设置工作 岗位设置是实行岗位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基础,其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因事设岗、精简高效”。岗位设置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专业建设需要和师资建设规划进行科学分析,合理确定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的结构比例,明确每一岗位的受聘条件、职责任务等,为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续聘解聘提供依据。在推进岗位设置工作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教育部门规定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与人社部门所限定的政策杠杆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师资队伍现状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团队的均衡关系。通过岗位设置,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教师职务聘任“因人设岗”和“有岗无责”的弊端,实现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增强教师的岗位意识和竞争意识,有效配置高职院校人才资源。 3.2.2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聘任制的实施需要建立在完善的考核评价基础之上,并发挥其监督和控制作用。在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工作中,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岗位的任务和特点,把握制定考核指标、规范考核程序与严格结果运用等工作环节。通过考核,明确教师所取得业绩贡献,考核结果作为聘任、奖惩、晋升、调整、淘汰以及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克服过去“能上不能下、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有效地实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2.3健全动态管理的用人机制和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 以岗位管理工作为依托,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淡化身份,强化岗位,签订聘任合同,破除职务终身,实行动态管理的用人机制。健全分配激励机制,打破以往“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通过对教师的履职考核,合理拉开薪酬档次,真正实现教师的薪酬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直接挂钩,真正实现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激励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自觉性,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 作者:郑柏松工作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职称论文:基于数学模型的教师职称论文 一、测算高校各学科教师晋升职称快慢程度的数学模型 (一)两个经典范例 在自然界,各种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度千差万别,其半衰期(即放射性元素衰变掉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从几百万分之一秒到几十亿年不等,这些现象都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描述其变化规律。铀原子由于不断地放射出微粒子而变成其他元素,从而铀的含量就不断减少,这种现象叫做放射性元素的衰变[1]。由原子物理学可知,铀的衰变速度与铀的现存量Mt成正比。 (二)各学科教师晋升职称的平均速度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度是放射性物质本身的固有特性,不会随外部因素而改变。人类社会远比自然界复杂,影响到各学科教师晋升职称速度的外因有上级政策、评审专家的评判、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其内因是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和教师个人的努力程度。如果假设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外因的影响是次要的,内因的影响是主要的,那么参考上述经典范例,我们认为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可以预测的,于是我们引入各学科近几年教师晋升职称平均速度的概念。 (三)测算各学科教师晋升职称快慢程度的直观概念 从各学科教师晋升职称速度推测各学科半数教师晋升职称所需年限,既可直观反映各学科教师晋升职称的快慢程度,又可为制订未来各年教师引进和培养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我们引入“半衰期”和“教师晋升职称周期”概念。反映放射性元素衰变快慢程度的最直观的概念是“半衰期”,即半数放射性元素衰变为其他元素所需要的时间[3]。类似地,中级职称教师晋升为副教授,副高级职称教师晋升为教授,都可理解为某一层级职称人数的衰减。仿照放射性元素“半衰期”和“衰变周期”的概念,我们把某学科半数中级职称教师(或副高级职称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学科“教师晋升职称周期”。 二、判定各学科教师晋升职称快慢程度的具体操作方法 1.计算各学科前三年中级职称教师晋升副教授的平均速度。设某学科2006+t年(0≤t≤2,即前三年)有中级职称教师Mt人,当年申报并且成功晋升副教授Nt人,则该学科当年中级职称教师晋升副教授的速度为vt=Nt/Mt;计算该学科前三年中级职称教师晋升副教授的平均速度(精确到0.001),即得v=∑vt/3。 2.计算各学科前三年副高级职称教师晋升教授的平均速度。设Pt为2006+t年(0≤t≤2)原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人数,Qt为当年申报并且成功晋升教授的人数,则该学科当年副高级职称教师晋升教授的速度为ut=Qt/Pt,计算该学科前三年副高级职称教师晋升教授的平均速度(精确到0.001),即得u=∑ut/3。 3.判定各学科教师晋升职称的快慢程度。根据教师晋升职称的速度v或u的计算结果,由表1可查得相应的教师晋升职称周期T的数值。根据T值的大小,可把各学科教师晋升职称的快慢程度分为不缓慢、缓慢、较缓慢、非常缓慢四类(表2)。 三、由某些学科教师晋升职称特别困难的现象引发的思考 上述数学模型反映的教师晋升职称快慢程度的规律,为新升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新升本科院校不但要鼓励教师晋升职称速度快的学科,更应关注教师晋升职称速度缓慢的学科。以某本科院校为例,该校数学学科2006年有10多名讲师。但因开展科学研究、撰写和难度大,2006—2008年的三年间竟无人申报晋升副教授。该学科有3名高级讲师,其中1人2008年转评副教授,1人2010年才能转评副教授,1人直到退休也不能转评副教授。若规定非高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教师转评副教授每人折算为0.5人,按照第1步计算得v=0.0128,据公式(4)计算得T=53,理论上说明:这10多名讲师半数晋升副教授需要53年。这个现象反映了数学学科晋升职称难的现实状况。数学学科教师晋升职称非常缓慢,这是一般高校都很常见的现象。在不同的高校,同样会出现某些学科教师晋升职称非常缓慢的情况,必须引起关注。 四、改善教师职称结构的对策 教师晋升职称缓慢的学科,往往是因为教师科研业绩不多难以晋升职称。为了扭转某些学科教师晋升职称非常缓慢的颓势,要开拓新思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寻求科研突破的新契机。以上述数学模型为依据,实施“教授(副教授)培养工程”,向晋升速度慢的学科倾斜,加大鼓励力度,鼓励科研能力强的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学和教学研究,鼓励青年教师获得更多科研业绩申报高级职称,尽快实现教师职称结构均衡合理。 1.审定导师资格。科研能力较强的科研人员或兼职教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聘为“教授(副教授)培养工程”的导师:(1)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2)近五年主持或作为前三名参与人从事国家级课题的研究,或主持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并且近五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或被四大索引收录1—3篇高水平论文或出版1部高水平专著。同等条件下,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者(国家级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四名、三等奖前三名;省部级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二名、三等奖第一名)优先。 2.明确培养对象。培养对象必须是学校现有中级职称或副高级职称的在编在岗教学、教辅、管理人员,并且自签约当年起五年内符合晋升职称的资历、学历条件。 3.确定预期目标。在预约期间(理工科为4—5年,其他学科为2—3年)内,培养对象必须晋升教授或副教授。 4.明确约定任务。约定任务不得少于培养对象晋升职称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科研业绩成果。 5.确定各学科鼓励力度参数e。确定方法如表3所示。其中教师晋升职称的快慢程度,按照表2划分为非常缓慢、较缓慢、缓慢、不缓慢四个等级,鼓励力度参数e的赋值可根据学校投入高级职称教师培养资金总额确定。 6.确定单项经费m。每个培养项目的经费称为单项经费,其计算方法如表4所示。 7.商定单项经费分配办法。“教授(副教授)培养工程”单项经费在导师和培养对象之间进行分配,首先要确定培养对象的业绩成果,然后按照培养对象和导师对培养对象申报晋升职称提供的业绩成果的贡献率进行分配。用以申报职称的业绩成果,主要包括任现职以来的论文、著作、艺术作品、科研项目、教改项目,以及科研获奖、教改获奖、体育获奖、艺术获奖等,这些成果,均可折算为一定的分值。可结合各类各级科研成果的特点、重要性、取得难度以及本校政策导向等因素,对各类各级科研成果赋予不同的权重。培养对象应分配的单项经费=“教授(副教授)培养工程”协议签订的立项经费总额×(非帮扶业绩成果/培养对象申报晋升职称提供的业绩成果)导师应分配的单项经费=“教授(副教授)培养工程”协议签订的立项经费总额×(帮扶业绩成果/培养对象申报晋升职称提供的业绩成果) 8.签订“教授(副教授)培养工程”协议。培养对象、导师和学校签订“教授(副教授)培养工程”协议。导师承诺在预约期间指导培养对象晋升职称;培养对象承诺在晋升职称后在校服务一定年限;学校承诺发放奖励金,并且按照各学科的鼓励力度参数计算“教授(副教授)培养工程”的立项经费;导师和培养对象约定单项经费的分配方法。实践证明,按照上述思路制定的相关政策调动了导师和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案例院校2009年实施“教授(副教授)培养工程”以前的2006—2008年,通过正高级职称评审的教职工共有5名,通过副高级职称评审的教职工共有22名,实施“教授(副教授)培养工程”以后的2010—2012年,通过正高级职称评审的教职工共有11名,通过副高级职称评审的教职工共有62名,通过正、副高级职称评审的人数分别增长120%和182%。而且,案例院校晋升高级职称速度非常缓慢的数学学科,也一改2006—2008年三年间仅有1名教职工通过副教授评审的颓势,在2010—2012年三年间有2名教职工通过教授评审,实现了“零”的突破,增长率为100%,有2名教职工通过副教授评审,增长率为100%。 作者:李翠芬苏文龙工作单位:梧州学院 教师职称论文: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论文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体系的现状 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基本沿袭了普通高校的职称评审体系,大体有基本条件、业绩条件、科研成果等几个方面,能较为客观、全面的对教师进行评价;但论文、著作等一系列指标成为“硬性”指标是关注的重点,“双师素质”所应具备的专业实践技能这一“软性指标”没有被足够重视。从评价标准角度看,现行的评价标准在水平能力、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的评价内容上相对笼统,注意点容易集中在“硬性”指标上,并容易造成论资排辈,这样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并且误导了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学者认为,教学工作、科研业绩是教师最主要的贡献,思想政治表现、所获荣誉以及学历、学位等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影响,也可视为贡献的体现,所以可采取贡献排序法,打破时间界限,将每个参评者综合打分进行累加,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按照晋升名额从高分到低分开始评价。也有学者认为,量化管理己经成为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解决职称评审工作中一些弊端的唯一方法,以保证评审流程中的公正性。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分析 以天津地区现在执行的职称评审政策而言,制定的比较科学、规范,有明确的引导性,能发掘教师工作潜力并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在评审条件和评审指标设计上,被明确关注的论文、著作等一系列“硬性”指标,充分激发了教师参与科研、撰写专业著作的积极性。然而,随着近十年来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最初几所高职院校已发展到目前的26所,现执行的评审政策在近年执行的实践中,制定时设定条件的局限性逐步突显,需要对评定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 1.基础条件 即个人素质能力条件,既包括个人学历(学位)、教师资格及计算机外语合格证书等证书类条件,也包括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年限、授课情况等履职类条件,是进行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前提条件。以评审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例,要求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其中,大学本科需任中级五年、获得硕士学位需任中级四年、获博士学位需任中级两年。从这个条件中,可看出其对参评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导向(以提高学历学位为具体体现)。获得不同学历、学位的参评教师,其任职年限要求不同。然而,有个问题未得到明晰: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均为六年的参评教师,其学历、学位的基础条件已然没有显著区别,条件设置导向的初衷无法良好实现。通过这个赋值分数可看出,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同样是5年,获得硕士学位赋分分值为7分,获博士学位赋分分值为9分。进行基础条件的赋值量化,更好的体现了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导向性要求。同时,证书类条件与履职类条件的平衡赋值,也能兼顾现有“存量”教师和新引进教师在学历、资历的结构上倒挂的实际。 2.业务条件 即个人专业能力、技术条件。结合高职院校对教师岗位的需求,可以在现行体系中,构建“双师型”导向的业务条件,强调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企业实践经历(如下企业实践、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认证等)。 3.科研条件 即个人科研成果、论文著作的条件。在科研成果中,需要规范明确各层次、等级的科研成果、奖励、论著等的价值。在现行评审条件中,规定的是基础性条件,以论文条件规定为例,描述中有“公开1篇”;在量化赋值的细化中可根据检索论文、国内核心期刊、一般刊物等大的类别对论文分别进行赋值,提倡论文著作的前沿性、学术性、专业性。在科研条件的量化中,要考虑科研成果的级别和研究水平,对成果的不同完成作者科学区分,一方面得分要向主要完成人倾斜,另一方面成果的挂名人数越多,得分越低,使量化的评价体系总体平衡。 4.补充条件 在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有对“优秀教师”业绩表述的明确要求。然而,高职院校教师这一岗位特殊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品质,没有被提及。在进行量化赋值的评价体系内,可以综合考虑教师岗位的对不同类别、级别的荣誉,如:师德先进个人、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等,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关注他们的职业品格形成。与此同时,可以在补充条件中,对出现诸如抄袭、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要一票否决,以肃学术研究之风。 5.兼职教师 现行评审政策中,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政策区分体现在课时上。然而,就现实情况看,兼职教师承担了一定的综合管理工作,仅以课时量对专职、兼职教师进行区分,无法体现兼课教师的其他工作完成情况及综合评价。在评价体系中,可以对兼职教师承担的综合管理工作业绩,进行合理赋值,如:获得考核优秀的评价、积极参与单位重点工作等,通过合理引导保障兼课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及所承担综合管理工作的完成质量。 三、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体系的对策 1.将辅导员岗位纳入教师范畴 随着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岗位类型,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授课型专任教师”;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辅导员这一岗位承担了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与教育职责,有着突出的“教书育人”岗位特点。建议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岗位,纳入到高职教师的范畴,根据他们的工作特点、性质制定相应的评审条件,作为一个分支参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为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创建良好通道。 2.根据实际情况有序增加中、高级职称结构比例 现行的职称申报已形成一套良性循环机制,对高职教师的专业提升、学术研究起到了强大的推进作用,然而,由于比例结构的限制,不能充分激发优秀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建议可适当增加高职院校中、高级职称编制数,根据政府的整体规划、高职教育的实际发展需求,每年有序的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定的结构比例(职称数量),让高职教师通过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充分体现其社会价值,让更多优秀的教师在完成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待遇,从而更好地运用人才。 3.逐步推行社会化评审 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实践中,有部分申报人由于各种荣誉较多(与专业、学术可能相关性不高),容易造成评委的主观性评价过高。另一个问题是,不同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由于评审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各系列之间的评审条件出现“难度系数”不平衡的现象。建议进一步推行和完善社会化评审,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道德、知识、技能等要素构成的、总体要求较为均衡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消除学术委员会评审体系下的利益、人情因素弊端。逐步建立与职称认定制度相适应的社会评价机制,以加强职业能力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为依托,根据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将职称评审向执业资格制转化,逐步完善科学多样的社会化人才评价体系。 四、结论 在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体系中,通过构建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组成的量化指标体系,避免了定性指标的模糊或模棱两可、因人而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唯学历、资历、业绩论,人情因素等问题。同时,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结合,引导教师在专业领域发展上,注重多方面的探索,促进教师在个人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科学研究、职业素养等方面全面发展。特别是进一步明确一票否决制,对教师在履行专业技术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严重问题(如考核不合格、师德不佳、学术不端等)建立预警机制,可进一步加强教师在各个方面的自律性,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的研究水平。 作者:齐颖楠工作单位: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职称论文:教师职称革新须谨慎实行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教育部拟在中小学设立正高级职称,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教授”将出现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可是,改革一旦真正推行,会遭遇什么困难?受到哪些制约?这却是人们缺乏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在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全面启动之前,适当地泼点冷水,分析可能出现的阻碍与困难,显得极为必要。 一、中小学只有设立“教授”才能体现尊师重教吗 过去中小学教师职称到了副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就到顶了,这不仅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而且不利于激发那些评上副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继续奋斗的干劲,因此教师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但是若在副高级职称之上设置正高级,那些不想继续努力的教师就会必然规避职业倦怠吗?笔者对此深表怀疑。其实,以往在副高级职称之上,中小学还有非常崇高、令人肃然起敬的特级教师。虽然是一种荣誉称号,但作为师德楷模、教学专家、育人标兵,特级教师是经过层层遴选、严格评定的,理应在中小学职称改革中占有相当权重,甚至应予以合理认定,而不应该出现倒挂。假如特级教师都没评上中小学“教授”,而评上的都是评选特级教师的落选者,那这就分明是对多年以来行之有效、广受尊重的特级教师的否定。相关部门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依托职称等级的不断提升,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靠职称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永葆进取的激情,固然是可供选择的路径,但不应当是唯一路径,除此之外,似乎还应探寻更多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和专业激情的有效措施。 二、中小学“教授”与岗位聘用挂钩合理吗 从已公布的试点方案来看,此次中小学职称改革与目前正在进行的岗位聘用相结合,深究起来,这其实是有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的,推行得不好,不仅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反而会挫伤其积极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岗位聘用制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来看,由于过度放权、疏于监控,某些地方、某些单位出现了一些混乱,严重影响教师的积极性。职称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的一种外显、物化的标志,是对其教书育人能力的一种客观衡量。职称改革的本意是打造人尽其才的环境。然而,实际情况是,相当数量的教师对职称评定持怀疑和恐惧心理。只有当职称评定由客观公正的评审机制完成时,教师才会对其产生信任。如果职称由漏洞百出、徇私舞弊甚至逆向淘汰的机制完成,那么教师必将对之产生怀疑。而现在一些中小学的岗位聘用,固化了评审机制,缩小了参与范围,一成不变的几个评委成了围绕领导意志运转的工具和道具,一切都由颐指气使、为所欲为的领导说了算。这样的岗位聘用与职称挂钩,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三、中小学“教授”由谁来评,如何评 未来的中小学“教授”,强调同行评价的重要性,对于引导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大有裨益。但这容易忽略另外一种情况,即很多教师能欣赏离自己很远的名师,如魏书生、于漪、窦桂梅等,但就是不能欣赏自己身边的名师,甚至会排斥和贬损,对与自己同处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办公室的名师更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嫉妒。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名师的成长过程遭遇坎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好,“墙内开花墙外红”也罢,都与现行过多激发小圈子中教师竞争意识的不良机制有关。正是由于这种“名额有限,你上我下”的淘汰式评审太多,恶化乃至毒化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任由小圈子高利害关系者自行评价了断,很可能出现“逆淘汰”,真正学有所长但书生气太足的优秀者会被那些水平有限、人脉无限、会走关系的平庸者一举击败。因此,在中小学“教授”评价中,引入第三方、客观性、中介性的评审机制势在必行。唯有如此,才可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审,才可让那些真正优秀的名师扬眉吐气,使他们在教书育人的本职岗位上尽显才华。 四、中小学“教授”如何能与大学教授等值 时下流行一种说法,即中小学教师只需要教好课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从事力所能及的教育科研,甚至不需要写文章。不少地方,中小学教师评职称中基本上不看甚至少看其发表的论文。笔者对此实在不敢苟同。教书育人固然是中小学教师的天职,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如果一个字都未曾发表就想做一个有品位、有档次的优秀教师,那无论如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当教师为了博取职称都去拼凑文章的时候,大家口诛笔伐,最后走向极端,使得那些真正基于教学经验、基于教育感悟、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的教育写作也受到连累,成为不受人欢迎甚至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中小学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追求教学技术的进步,而根本不去思考教学的深层内涵与价值,缺乏必要的教学反省,那最终只能是离真正的教育艺术越来越远。这种危险的苗头已经殃及正在试点的中小学“教授”评定。没有任何学术含量、仅仅满足熟练技巧的“教授”,会与原来的“副教授”有区别吗?会与大学教授等值吗?对个人而言,充其量就是提提工资、改改待遇而已。一项原本应具有丰厚内涵、富有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最终很可能沦为单一的经济行为。 五、中小学“教授”能解决“教育家千呼万唤不出来”的难题吗 时代呼唤新型教育家,但教育家的诞生必然依托复杂的背景,绝非技术手段“短平快”可制造出来的。为了“制造”教育家,各种各样所谓“名师工程”屡见不鲜,很多地方以行政命令方式凭空臆想出一些数字,立下大志,奢言以多少年的期限打造多少教育家或名师。每每听到此类新闻,笔者心头总会掠过一丝悲哀,这不是“”又是什么?教育家岂是发发狠、花点钱、下命令就可以像工厂车间流水线制造产品一样轻易制造出来的?在时下浮躁而功利的环境之中,笔者认为,应该慎提教育家、慎提名师,除非是响当当、经得起时间和科学检验真正的大师级人物。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有自己骄人的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这样的佼佼者才配得上教育家、名师的金字招牌,才能在广大教师心中树立高山仰止的丰碑和标杆。 教师职称论文:教师职称评审的帕金森定律 在高等学校,职称是衡量教师学识和能力的一种标志,同时也是决定教师待遇与收入的基本参照标准。因此,科学、公平、公正的评审制度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是一项关系学校用人、留人以及开发人才潜能的大事。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职称评审方法上欠科学,评审标准也不完善,由此造成一些摩擦和冲突的情况非常普遍。特别是在一些地方院校,由于评审制度设计的漏洞以及监督机制的匮乏,导致职称评审中的不正之风愈演愈烈。这些不正之风,可谓职称评审中的顽疾。因此,分析当下高校职称评审中的不良现象,并寻求治理之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 帕金森定律现象分析建立一个科学、公平、公正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各方面的意愿和诉求,然而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博弈和制度惯性的束缚而迟迟未能有所改进。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不良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应用帕金森定律的相关原理。所谓帕金森定律是英国学者斯科特•帕金森于1957年在《帕金森定律———组织病态之研究》一书中提出来的。作者在书中对官僚组织机构、事业单位易于发生而又极难改进的近似病态的多种现象进行了描述,这些现象是组织的积垢,实在难以改变,所以作者冠之以“定律”[1]。公立高等学校属于典型的事业单位,在职称评审中同样存在着大家公知的而又积习难改的“诟病”,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现象: 1.裙带关系现象。如今的高校也具有了官场的氛围,行政化越发明显。行政领导不仅掌握着行政权力,而且还担任学科带头人,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于一身。职称评审是一次行使和维护并进一步巩固自身权威的大好机会,这种现象在基础单位的职称评审中尤为明显,因为评委和参评人基本属于同一个或相近学科,谁能为我所用,是否属于“自己人”就是评审中的重要考虑。这种顽疾的裙带关系现象,主要表现为选人唯亲,通过职称评审扶持与自己志同道合者,照顾与自己关系紧密者,提拔自己的弟子门生,从而进一步壮大并巩固自己的阵营和地位。 2.排除异己现象。高等学校职称评审中的排除异己现象与裙带关系现象并存,裙带关系现象是选人唯亲,排除异己现象则是打击对手,就是对不属于自己派系者、与自己学术观点相左者、与自己有矛盾者或者平时不“尊重”自己者在职称评审中进行压制,使他们难以进入更高职称层次。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高级职称评审中,教授职称一般由学校层面评审,副教授职称一般委托二级学院组织评审,由于在学校层面评委和大多数参评教师接触较少,相对来说,这种排除异己现象不是很明显,然而在二级学院由于大家都彼此熟知,同属于一个学科,接触较多,教学科研中的摩擦也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排除异己的现象则更易发生。 3.嫉贤妒能现象。这种现象自组织产生就已然存在,高等学校也不例外。与官僚组织中的无能的嫉贤妒能者有所不同的是,高等学校的嫉贤妒能者一般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也是靠着突出的业务能力取得行政和学术地位的,这些业务素质突出而又占据重要领导岗位的人在基层教学科研单位中享有绝对权威地位,这一地位是不容许别人撼动的。在这种状态下,此类嫉贤妒能者就会对新成长起来的业务精英,特别是对不属于自己阵营的具有较强实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成长异常敏感。职称是一个学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对职称的压制是高校嫉贤妒能者惯用的伎俩和手段。 4.中间派决定现象。中间派决定是帕金森定律的精彩内容之一,在高校职称评审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中间派决定,是指最终结果不是由支持方或反对方决定的,而是由游离于正反双方之间的中间派决定的,这些中间派专家没有独立的评价标准和评审原则,往往容易受到随机性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投票不是立足于参评人的业绩成果,而是容易受到他人的感染和临时性事件的影响,从而将选票投向自己不确定的参评者。他们所受的随机性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容易受到评审中导向性意见的影响,比如评审委员会的主任通常由学校或学院的主要领导担任,往往会代表学校或学院发表某些倾向性意见,没有独立评审标准和原则的评委就会受到这些倾向性意见的影响而投票;二是容易受到评审中其他评委以及参评人语言表达方式的情绪化影响。 5.黑箱操作现象。现行不记名投票的评选方式对于参评人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黑箱操作。虽然大多数学校都是在评审工作开始的一两天前才通知谁是评委,试图保密,但在各学校总有一些评委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单位领导和参评人员所在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特别是评委人选一般由学校或二级学院领导拟定,如果学校或学院主要领导不想让某些人评上,可以推荐与该参评者关系有矛盾者作为评委,反之亦然。由于“不记名投票”这一原则为所有的偏差提供了庇护伞,有的评委便不顾学术尊严和道德约束,一方面受人之托而投票,另一方面看不惯谁就不投谁。 6.论资排辈现象。职称应该是贡献和影响的标志,而不是时间和届级的象征[2]。职称评审能够满足教师增加经济收入的生存需要、提高社会地位的受尊重的需要和事业上台阶的发展需要,因此,职称评审的导向性事关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稳定性,论资排辈现象必然导致工作懈怠和人才流失。然而,在一些高校职称评审中论资排辈现象非常普遍,当教学科研平平而年头足的人晋升了职称,教学科研优异者便产生了怨气,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力争上游、勤勉工作氛围的形成,论资排辈现象实际上也造成了一些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由于屡评不过,而对教学科研工作丧失了信心,开始另谋他路,把精力投入到校外兼职赚钱上,还有一些学识突出者因对学校心灰意冷而愤然离去。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 帕金森定律现象的原因分析虽然上述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各有不同,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些共性要素,这就是配套制度供给的不足以及在评审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是导致这种诟病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另外参与评审各方以及学科间的利益差别则是导致帕金森现象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行政化和不良的组织文化也对评审的不正之风的蔓延起到助推和“掩饰”作用。 1.帕金森定律现象出现的制度因素。职称制度作为一项学术能力资格制度,是评判当事人学术水准的重要标准。由于职称制度涉及的对象比较庞大,因而各个地区或者单位的职称评审规定只是对申报人的资格条件和要求作出了相对宽泛的规定,并没有针对各种不同对象严格细分,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操作方案,这就给职称评审工作留下了较大的弹性空间,即涉及职称评审中的自由裁量问题。职称评审的组织者往往掌握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包括评审专家的选择、评审程序、评审指标分配等,由于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使得评审过程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或者监督流于形式,使得评审之中的不正之风得以存在并有蔓延之势。因此,制度供给的不足以及制度设计上的缺陷给上述帕金森定律现象的出现提供了生存空间。 2.帕金森定律现象出现的利益差别因素。制度供给和设计的不足只是提供了出现评审不良现象的可能,而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的动力,则是参与评审各方以及学科间的利益差别带来的。参加职称评审者、评委以及二者所依赖的学科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包括人情关系、矛盾冲突、共同利益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评审过程和投票结果。如果这种利益的差别在实践中发挥了作用,这种不良的导向便会产生强化效应,如果得不到及时遏制便会进一步加剧评审中不良风气的蔓延,使得帕金森现象成为一种常态,不仅使制度的公信力受到冲击,而且一旦形成一种得到大多数成员确认的组织文化,则会形成制度惯性,使这种不正之风长期稳定下来,进而形成组织的顽疾而难以改变,这必将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毁灭性的冲击。 3.帕金森定律现象出现的组织文化因素。在前面关于职称评审中的帕金森现象的分析中,我们分析了高校领导对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的影响。在当下的高校,校院两级领导往往是行政、学术双肩挑,既是掌握行政权力的官员,也是行使学术权力的学者,两种权力集于一身,使得领导往往在职称评审中发挥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这种现象被描述为高校的行政化现象。行政化的组织文化使得职称评审中出现了顺应“领导意图”的潜规则,表现为“中间派决定”、“黑箱操作”等现象。同时,在高校普遍存在着“学而优则仕”的组织文化,使作为学术评价标准的职称成为稀缺性资源,由于与行政化相对应的是学术资源的垄断化,即学术资源集中于少数人。掌握资源的既得利益者为了强化资源占有并排斥可能的竞争者,必然会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在职称评审中“扶持自己人、排挤竞争对手”,这就表现为“裙带关系”、“排除异己”、“嫉贤妒能”、“论资排辈”等现象。另外,我国长期存在的“长尊幼卑”的传统文化,也是“论资排辈”等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完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制度设计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制度的完善是克服帕金森现象的根本出路,也是在实践中规避利益差别的影响以及矫正不良组织文化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制度完善的角度,提出一些针对我国职称评审制度的改进设想,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评审标准和纪律规范的制度设计 1.制定教师职业能力分类评审制度。高校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新知识的创造者,因此教学和科研两种能力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但根据个体特点的不同,采取统一的评审标准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可以采取分类评审的方法,各高等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层次并同时考虑教师的个人素质特征来制定合理的类型划分。在实践中,教师根据业务能力特长主要可分为教学主导型、科研主导型以及复合型三类,但笔者只建议按照教学主导型和科研主导型两类组织职称评审,因为教学和科研两种能力之间难以做到可比性的客观量化,任何比例设置都是主观性的。(1)教学主导型教师。申报该类型的职称,在其科研业绩成果达到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主要考查其教学能力,承担教学的数量和质量是其主要评价标准,特别是对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在考评中给予偏重。(2)科研主导型教师。申报该类型的教师,在其完成主管部门或学校规定的基本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要求的前提下,主要考查其科研能力,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应该是主要评价依据。(3)复合型教师。复合型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科研能力上处于平衡状态,一是二者都表现平平,二是二者都表现优异。对于后者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但毕竟属于少数人。对于复合型的教师不建议单独组织评审,可以选择申报教学主导型或科研主导型,但对于教学科研双优者在评审中可以给予适当照顾。 2.制定科学的评判教师能力的指标体系。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帕金森现象,最为根本的就在于缺乏科学的可以量化的评判标准,特别是在黑箱操作的现象中,有的专家即使想公正地评判也不知道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障职称评审公平、公正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指标设计应贯彻如下原则:(1)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定性考核主要表现在思想品德考核方面,思想品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不达标的就不具备参评资格。达到合格以上即可,建议不纳入量化评价指标。(2)教学考核坚持质与量相结合,以质为主。教学工作量是指纯粹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量,不包括担任行政职务等其他方面的折合教学工作量,一方面要考察申报者担任教学的总量,另一方面要考察申报者的教学授课质量,比如学生网上评教等相关数据,为了避免教学本身之外因素的影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学生评价为主,领导和同行评价仅作为参考,不纳入量化指标。质与量的权重比例可以为2∶1,即评教为优秀的课程其在计分量化权重中的分值乘以系数2,这里没有采取加权计分的方法,主要考虑有些教师承担了较多的工作量而由于精力付出过多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坚持教学效果第一的原则下,又照顾了老师们所付出的辛苦劳动。(3)科研成果考核坚持学术水平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在目前的职称评审标准中往往制定了对科研成果数量的要求,对学术水平的考查主要依赖于成果刊载刊物、出版社的级别,虽然刊物水平和出版社级别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成果质量,但不能完全代表学术水平,因为其中可能存在一些人情稿问题。应该把成果的发表刊物和出版社级别同成果刊发后的社会影响结合起来考虑,赋予后者更高的权重,这些社会影响包括被转载、引用、获奖、采纳情况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情况等。 3.加强评审前和过程中的纪律规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出来以后,就要严格贯彻实施,而且不能一年一变,要保持稳定性,让各位教师都能对照指标提升自己,评审前和过程中单位领导的言论必须与评价指标相一致,不能为了扶持或打击某些人而有不当言论,在评审过程中应该有学校人事、纪检部门的人员参加,现场监督。评委会主任的角色在评审过程中尤为重要,评委会主任一般是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在评审中的一些偏向性言论往往影响了评审结果。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评委会主任最好聘请外单位知名专家担任,这在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人选的构成中已有采用,这里可以借鉴。评委会主任的职责是维持评审秩序,说明评审指标,强调评审纪律,保障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有序。 (二)同体评审制度的改进方法时下职称评审采取的大多是同体评审制度,即由自己的本单位同事来评价自己的教学科研业绩,决定自己是否具有相应职称资格,采取的方法通常是无记名票决制。针对当前评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如:裙带关系、排除异己、黑箱操作等,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制度改进。 1.评审回避制度。目前高校的职称评审往往由单位自行组织,评委主要由本单位领导和同事组成,如果评审不公,容易滋生参评人与领导、同事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可以对现有评委成员的筛选进行一些改革,实施利益相关评委回避制度,这也是国家基金项目评审中采取的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加以应用,每个参评人都有权利提出需要回避的评委2人,将与自己有纠纷或者自己不认可的人员排除在评委会之外,从而消除参评人的顾虑。 2.黄金分割计票法。我们还可以对当前的职称评审计票方法进行改进,以尽量保证评审的客观性。黄金分割法在管理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华罗庚发明的“优选法”就是反复利用在给定的线段上取黄金比而得到的[3]。我们这里可以借鉴,即将所有参评者教学科研成绩进行量化降序排序,再从高到低将各个候选人的分数相加,一直加至达到总分的61.8%为止,该点为黄金分割点,最接近该点的参评人为黄金分割点参评人。能够处于黄金分割点以上的各个参评人相对较为优秀。对于处于优秀区间的候选人给予其最终评委得票数乘以一定系数的照顾,系数计算方法为:优秀区间参评人量化总分/黄金分割点参评人量化总分。不在优秀区间的候选人其得票数也乘以一定的系数,系数计算方法为:非优秀区间参评人量化总分/黄金分割点参评人量化总分。如果排序第一参评人与其他参评人量化分数差距很大导致黄金分割点参评人为第一候选人自身的特殊情况,则排序第一参评人自动当选。这种方法能够尽可能地规避评职中的人为因素,从而保障业绩突出者能够有更多机会通过评审,进而保障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 3.记名投票制度。到底是记名投票制好,还是无记名投票制好,一直是个有争议和值得继续讨论的问题。目前各个高校的职称评审基本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其目的是消除评委的顾虑,发扬评审中的民主,保障评审中的公平公正。但在实践中,这种无记名的投票方式,成了职称评审中腐败现象诞生的温床,使得黑箱操作成为可能。在无记名投票下,部分立场不坚定和缺乏原则的评委可以出于自己的私心,而不考虑申报人的实际水平,很随意地投出自己的一票,不用担心参评人和其他同行的态度。这种方式使得那些学术水平不高而善于攻关的参评人容易“脱颖而出”,严重影响了评审的公平性和职称评审制度的严肃性。无记名投票的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反思,一些社会评奖中开始试行记名投票方式,比如2011年的茅盾文学奖的评审就采用投票实名制,谁投的票,投谁的票,一律公开,让公众监督投票的全过程[4]。实名制投票有利于评委增强责任感,保证评审的透明性与公正性。科协主席韩启德在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发言指出:“在重大成果和重大项目评定的时候,是否采用专家实名制为好,值得考虑。”[5]实名制已经赢得科技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不妨首先试行。记名投票制度既可以在同体评审中采纳,也可以在异体评审中应用,是在当前学风和学术诚信不佳情况下较好的制度设计。 (三)异体评审制度的推介从根本上来说,异体评审的学术同行评价制度是对学术评价最为公平、公正的制度,尽管目前还没有在较大范围内实施,但毕竟是一个保障职称评审科学、公平、公正的有效措施和发展趋势。笔者这里推介以下三种制度设计: 1.第三方评审制度。所谓第三方评审制度,就是将本单位的相关学科职称申报人员集中起来,聘请外单位专家担任评委,使得申报人和评委之间排除人情关系,进而能够完全根据申报材料和答辩情况决定投票与否,这是一种客观公正的评审方式,但实施起来成本较大。第三方评审制度在国家基金项目的评审中已有实施,在科研奖励的评审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第三届湖南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的评选就委托云南省社科规划办来组织专家进行异地评审,从而评选出高水平的成果,申报人和组织单位等各方面均避免了摩擦与怨言。这种制度应该是高校职称评审的一个发展趋势。 2.不拘一格选拔突出人才制度。对于特殊性人才应该采取特别的方法,就目前的职称评审制度来看,大多数的地方院校都按照所在省职改办制定的评审标准来组织评审,评审文件大多数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条件,即破格条件。具备破格条件的青年教师虽然业绩突出,但由于受到职称评审中的“论资排辈”等帕金森定律的困扰,往往在职称评审中受到压制而未通过,严重打击了这些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对这些青年教师的评审应该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具体来说可以由省教育厅或职改办统一组织对全省范围内达到破格条件的青年教师进行答辩评审,从而规避基层组织中复杂的人情网,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6]。 3.同行专家匿名代表作评审制度。同行专家匿名评审指的是被评人提交的作品是匿名的,专家不知道作品的作者是谁。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在学术论文审稿、国家项目评审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保障质量的重要措施,这一制度也完全可以引入职称评审中。同时,为了保证专家评审的严肃性,可以对现行匿名评审制度进行一些改进,即评审结束后,专家的姓名及评审意见可以向所有被评人公开,从而提高专家评审的责任感,专家以异地专家为主,避免本地专家的顾虑。每个参评人可以提交5篇代表作,每份代表作由学校邮寄给校外专家评审,校外专家的返回意见有三分之二认为达到教授或副教授水平才有资格参加校内的职称评审,从而把好职称评审第一关。当然这一方法可能对教学型教师不利,对于教学型教师可以减少外审论文数量,比如外审2—3份。外审数量的多少,达到什么标准等要求都应在职称评审前制定出明确的细则,让各个参评人做到心中有数。在客观的评审结果面前,申报人也就没有或者较少有怨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职称评审和教学科研氛围。 教师职称论文:深究高校教师职称改革趋向 职称是由职务名称演化而成的一种学术、技术以及各类专业职级称号的统称。高校教师职称既是对教师政治思想、学识水平、学术成就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一种荣誉和被社会承认与尊重的程度。 一、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演进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起源最早可以上溯至1862年创立的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是清朝末期最早的“洋务学堂”,教师分别称为教习、副教习,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就是我国最早的高校教师职称。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创办新式学堂,高等学校教育正式在全国推开,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大学令》,规定大学教师设正教授、副教授、助教授,必要时可以延聘讲师,但这些教师职称大部分是根据主观印象任命的,在任职条件等方面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大学教员资格条例》,把大学教师划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四级,对大学教师的任职条件、资格审查和评审程序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基本沿用并认可原有高等学校系统的教师职务制度,并称为学衔制度。从1954年初开始,国家高教部开始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授予暂行办法的草案》,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以后,停止了教师升职工作,制订教师学衔制度的工作也未能继续进行。 1960年,学衔制度改叫职称制度。为什么不叫学衔而叫职称,教育部的说明是,过去我们按其它国家的习惯,统称为学衔,而在其它国家中高等学校的教师一般是在取得某种学位后,在高等学校担任各级教师职务工作才授予相应的学衔。我国并未实行学位制度和学衔制度,过去高等学校教师的提升,实际上是职务的提升。因此,统称为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更加名符其实,而且不会把它看成是教师在学术成就上的荣誉称号和教师本人终身不可剥夺的权利。 1960年2月,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至此,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条例已经形成,为我国现代教师职务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时期,教师职务被取消,教师职务制度建设遭到破坏,职称评审处于停滞状态。 “”结束后,我国又恢复了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定工作,开始重建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制度,教育部规定对原来已确定提升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一律有效,恢复职称,不须重新办理批报手续。由此,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开始步入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关于评与聘关系的论争任何工作都有其历史的继承性,通过以上对我国职称制度演进的简要回顾,使我们认识到职称制度及其实施效果与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和条件紧密相关,要解决职称制度问题,不仅要针对制度本身进行完善,而且还要考虑与经济、教育、科技体制的各项改革相适应,与社会其它各项制度改革进程配合与协调。 长期以来,在我国职称工作中,评与聘的关系一直是个争议不休的话题。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或模式。 (一)评聘一致即主张单位根据需聘任岗位的需求,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先评后聘,因为要聘才去评,评是为了聘,两者是不可分离的,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这也是教育部一直强调并坚持的原则。评聘一致的做法在一定时期内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办学效益。但重评轻聘、以评代聘的现象日益突出。在教师评聘的过程中很难严格地按照岗位进行聘任,岗位设置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摆设。教师在取得某职称的任职资格的同时,就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并立即兑现相关的一切待遇,加上考核制度不健全,流于形式,没有实行严格的聘期目标管理,实际造成了职称待遇终身制。一些教师一旦评定了专业技术职务,就放松了对岗位职责的履行。 因此,有许多人认为,评聘一致的做法在理i岔_/z膨可成立,实际操作困难重重,由于缺乏新的竞争激励机制,导致短期化行为的泛滥,本质上是一种“能上不能下”的用人制度,根本没有达到职称评聘制度旨在建立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激励机制的初衷0(二)评聘分开即主张评价机制与用人机制分开,职称就是任职资格,可由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向社会认定机构申请获得,职称与待遇可以分离,也就是说,教师通过评审取得任职资格的同时,并不一定立即被聘任,也不一定立即兑现工资待遇等。“评”的依据是业务能力与水平,“聘”的依据是工作需要、岗位设置和经费承受力。这种观点的主要论据是,评聘分开能解决“评”的无限需求与“聘”的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且评聘分开允许用人单位聘任后再兑现教师的相关待遇,从而扩大了用人单位的自主权,提高了其用人主体地位。基于这种评聘分开的观点,一些地区和单位也作了些实践探索。然而社会评价以统一尺度去衡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用人部门对教师业务水平的不同要求。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毕竟不同于专业执业资格,对高层次教师尤其如此。评聘分开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从根本上确立起用人单位的用人主体地位,在聘任时容易出现按取得任职资格先后顺序聘任的问题,仍然会有“论资排辈”现象的出现,因此仍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竞争上岗的激励机制,依然存在用人问题上“能上不能下”的不合理现象,“评了就要聘”,“评了就要待遇”问题仍得不到很好地解决。 三、高校教师职务制度改革寻求新的突破口——直接聘任模式1998年启动的教育部特聘教授制度,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在国内外中青年高层次人才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项制度所产生的冲击波影响到整个高教界,其组织形态、聘用方法和薪酬力度等无疑是在多年传承的管理体制中开创了一个先例。 特聘教授制度的聘用模式与目前沿用的高校教师聘用的办法相比,更具有科学、规范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高层次教师岗位上的直接聘任模式。1999年下半年,中国科学院为了改变“重评审、轻聘任”的倾向,引导专业技术人员从封闭的“职称评审”圈子中走出来,改变传统的职称评审方式,在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全面实施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不再进行每年一度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单独评审。 继中科院实行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后,清华、北大及上海部分高校也积极开展直接聘任模式的改革尝试。从初步的改革成效看,直接聘任模式无疑是今后高校深化教师职务制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目前,许多高校十分关注中科院和部分院校的做法和经验,打算在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后适时跟进。 实行只聘不评的直接聘任模式,目前困难依然很多。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搞好过渡工作,与现行的人事制度相衔接,避免失控,逐步摆脱专业技术职务与固定工资硬性挂钩的办法,加大自主分配的力度;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畅通人才交流的渠道,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有关管理制度及其监督机制,确保职称聘任公平、公正、高效进行;此外,切实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评价的研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 毫无疑问,只聘不评,聘任工作还是离不开对教师的评价问题。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仍是一个很艰巨的目标,艰巨性依然在于人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要适应改革趋势,高校各级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恐怕还要经历一场观念更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日益深人,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行各业都将逐步与国际接轨,高校教师对只聘不评的做法有了一定的思想和心理准备,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已有了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 我们相信,随着国家整体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保障机制、人才交流机制的逐步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运行模式和机制会进一步科学、规范、合理。 教师职称论文:高校教师职称机构优化论文 摘要: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使高校也正在向市场转化,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管理体制,深化高校教师的职称改革,优化职称结构是被很多学者和人事管理人员经常提到的。但是要在改革和优化的基础上,防止出现高校教师盲目的粗放型“高职化”倾向。 关键词:职称改革;高职化;职务评聘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正在向市场转变,深化高校教师的职称改革,优化职称结构,已不是什么新话题。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的职称改革依然成效有限,优化职称结构很多方面停留在纸面上。为什么职称改革会如此之难,结构为什么如此难以优化。关键问题何在?围绕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一、职称改革问题的起因 我国原有的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与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种相适应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必然要向以市场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制度转变,作为人事管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职称制度,也必然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职称一词,源出“职务的名称”,最初是表示一个人的职务,但并不一定代表其水平、能力和贡献等。 但职称作为一种制度,其内涵已远远超出“职务名称”所能表达了。按照《科技进步法》的规定,在今后一系列实际上将要实行的职称制度中,其思路和实际做法与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所期盼的所谓“没有指标限制,人人皆可拥有高级职称”的评聘分开制度相差甚远。因此,职称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本质上职称本身具有这样一些特性,如:一旦拥有,终身享有;相同的职称,评定的标准相同,不应因地区、单位、民族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应该没有数额限制;与使用无关,人人可以参加职称评定等。然而,严格地说,我国的职称制度改革,无论是1983年的职称评定,还是1986年以来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都有很深的计划体制的烙印。 二、国家和高校在改革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 优化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的过程中,主体究竟应该是谁?从社会生产理论来看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晋升制度,在经济学上,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志是经济增长靠投入增加,这叫粗放型(或外延)增长;如果靠效率提高则称集约型(或内涵)增长。在高校职称制度也同样适用。衡量一所高校师资水平的标志,理论上都是看高校教师职称结构中高职比例的高低,如果师资队伍水平是靠不断增加高职比例而提高的话,我们就可以看作是高校职称的粗放型(或外延增长;如果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素质的提高是靠效率和产出提高的话,我们就说是集约型(或内涵)增长。毫无疑问,粗放型与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必然联系,而集约是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在宏观,国家在1986年恢复职称评聘以来,提出一系列的建议。首先是深化职称改革。其次是职称结构的优化,其中结构优化是关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职称改革已取得一些成效,高校各职称人员数量上有明显增加,尤其是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增加迅速。国家一直把高校的职称改革作为主线,鼓励教师评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提法没错,这样可以对高校青年教师起到激励作用,提高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还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优化教师结构。但是在经过几年的改革后,从宏观上,普遍认为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得多了,不够条件的多了,高级职称评得有些滥了。在微观,各具体单位争着要增加评聘数量,教师个人也争着要晋升。问题在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聘由谁来控制,向什么方向进行控制。在计划经济中,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不管是宏观总量,还是微观结构,都是由政府计划来定;在市场经济中,应该是政府管宏观,市场管微观。在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的高校中,应该由高校本身来管微观。政府直接进行干预就是错位,政府只能通过完善职称制度来合理晋升职称,配置高校教师资源,间接发挥作用。 三、高校教师职称改革,职称结构优化的方向是什么 目前,从全国高校的师资情况看,职称的评定出现向粗放型“高职化”方向发展的倾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示。1986年恢复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以来,改革措施也是层出不穷,呼吁和鼓励年青教师评高级职称。提出现有高级职称平均年龄偏大,提倡晋升年轻的教师以鼓励青年多出科研成果。全国从中央政府到地方高校都在讲职称改革工作势在必行。高校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较低,因此,职称晋升政策在向粗放型“高职化”方向导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第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急需大批的高科技人员。高校是科技力量比较集中的场所之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突击队,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 “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目前,全国高校中教授、副教授人数不断攀升,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教授5.07万人,副教授16.13万人;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教授6.02万人,副教授18.6293万人;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教授7.01万人,副教授21.616l万人。虽然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中高级职称所占的比例还不算高,甚至可以说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比较低,但我国特殊国情告诉我们一切发展都要以实际国情为背景。我国高校教师高级职称人数上升的如此之快,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教师比例过低的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制度的痕迹,如教师队伍只能进,不能出,一旦进入教师队伍,人人都是“终身教师”,教师的“铁饭碗”使教师缺少压力,表现差的人员走不了,优秀的人员难进入;“近亲繁殖”无法解决,几代“师生同堂”。在教师职称晋升和职务聘任中,只在内部竞争,“矮子当中拔将军”,难免有人为情感因素,使教师缺少竞争的动力和淘汰的压力,最后导致不够条件,不够水平的也能评上高级职称。虽然我国高校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增多,但是不是每个高职教师都真正达到相应水平,是不是每个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可以与国际上同一级职称的教师相比,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结构优化的方向不应只重职称的“名”,而不重职称的“实”。粗放型“高职化”倾向与我国目前的国情是不相符的。虽然,理论上认为一所大学师资素质水平的高低以职称结构而论。通常也认为高级职称的师资比重越大,师资的整体水平就越高。但理论所说的高级职称是指教师的水平真的达到相应的水平。因此,要提高大学师资水平和整体素质,不能片面地追求数量上的粗放型“高职化”。结合我国的实际背景,要想在短时期内,使大批教师在学术、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在“质”上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是很难的。有些知识技能是靠时间的积累,阅历的丰富才能达到的,速成是不现实的。要使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优化,要达到“质”的优化,而不是“量”的优化。要形成“质”上的学术梯队,使教师的学术科研技能达到相应的水平。提高高校师资水平、科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靠数量就能解决的,而应该循序渐进,从“质”的角度提高。美国高校中“终身教授”的晋升率不到20%,可是却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要走集约路线,谨防高校教师职称出现粗放型“高职化”倾向。 四、要警惕高校用旧观念运行新政策 1986年,中共中央决定“改革职称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国务院在同年颁布的《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中指出:“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一次获得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任职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时指出,要通过职称改革,“着手革除历史上形成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上的各种弊端,打破禁锢人才,一潭死水的局面,逐步建立起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1995年在《关于加强选拔优秀青年科技人员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提到“要逐步提高高教、科研、工程、农业、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青年人员所占的比例,大胆选拔35岁左右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这是政策导向,使高校开始放手选拔青年教师担任教授职务,然而所谓“优秀青年科技人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尤其在高校,优秀与否是个定性的概念,难以量化,若青年教师科研水平高,而教学平平,是否优秀?还有教学能力强,科研一般,又怎样衡量,尤其是对教学水平。一般意义上讲,教学水平的高低是与一个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有一定关系的,经验的积累必然以时间积累为前提。 《意见》中还有“事业单位35岁以下人员聘任副高级职务,40岁以下人员聘任正高级职务,经各地部门人事(职改)部门核准,可不受上级核定的基层单位职务数额或结构比例限制”。“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本部门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专项管理办法,在国家每年下达本地、本部门的总职数内定出一定比例,设置专项职数,解决35岁以下人员聘任副高级职务,40岁以下人员聘任正高级职务需要的职务数额。人事部将视该专项职数的设置和使用情况,在来年下达年度职数微调计划时适当增拨专业技术职务数额。”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在职称作为我国目前评价高校师资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前提下,各高校努力扩大青年高职人员,一时间,高职人员数量迅速增加。同时期,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比例偏低,尤其是高级职称的教师比重与国际相比偏低的报道或文章也出现频繁。因此,在“响应”政策的掩盖下,高校纷纷争取高级职称名额,个人也都争上高级职称,使得我国高校教师在短期内高职比重不断上升。从理论上讲,一个教师从一个职称级别晋升到另一个更高的职称级别,是需要一段相当长时间积累和努力的,而且并非所有的低一级别的职称教师都能得到晋升,高级职称晋升的过快是与客观事实相悖的。客观地讲,不是高校教师中高职比重越大越好,人数越多层次越高,要谨防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中出现粗放的“高职化”倾向。 五、关于政府宏观控制的手段 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要尽量用总量手段,在需要用行政手段时,也要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现在一种看法认为总量手段很可怕,政府一说高职人员数额偏少,比重偏低,在几年之内全国高校中高职教师就会迅速增多。其实,总量手段体现在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上,就是指利用评聘标准,如利用学历、年资等条件来控制高校教师职称的总体数量。 在宏观经济学上,总量手段的作用就是指要把需求总量调整到与资源支撑能力相适应。应用到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上,其作用就在于把高校教师各级职称的需求总量调整与师资能力相适应。至于在微观结构上,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的学科系列晋升多少,晋升的水平要求应由客观情况决定。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职称评审中行政手段利用仍然很多,因为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尤其是在职称晋升这一块,仍遗留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公务员之家 当前,我国人事管理制度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要求,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又进行开发,职称制度作为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也必须适应这个需要。国家对职称工作的宏观管理在思路上,应从转变政府职能出发,坚持管少管好的原则。由国家宏观控制部门提出宏观的指导性意见,供各高校参照执行。如确定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实施范围,总体规划出哪些岗位,哪些专业实施职称制度,而高校依据国家的指导性意见,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具体量化标准条件,组织统一的考评,确定评价结果与使用的相互关系等。不要一味地追求量的增长,造成高校教师的粗放型“高职化”倾向。 教师职称论文:高校教师职称改革路径论文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高校教师职称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高校能否构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师职称制度,从根本上彻底地解决教师职称的性质、确定主体与方式、改革的导向等的选择问题,走出职称的误区,这是亟待政府和高校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选择从职称到职务、从评定到聘任、从社会到单位、从以行政计划为导向到以市场选择为导向的真正的教师职务聘任制模式,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才有出路。 关键词:职称改革;职务评聘;职称评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教师职称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管是评聘结合模式,还是评聘分开模式,其实质都有悖于市场经济原则。高校教师职称改革的模式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务聘任制。为此,高校教师职称必须职务化,制度的重心必须聘任化,从人员的评价到职务的聘任必须组织化,模式的运作必须市场化。 一、职称改革问题的起因 我国不同时期的高校教师职称制度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应该说与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意识形态等在某种程度上都保持着一种相适应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要求,正在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转变。 在这个转变中,作为高校人事管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职称制度已经成为改革的焦点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能否有效改革高校教师职称制度,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这是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 1986年,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实施了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核心的职称改革。实践表明,这次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核心的职称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在提高高校教师待遇、发挥高校教师积极性、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当时我国尚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核心的职称改革难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因而难以满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加之评聘制度本身管理机制尚不完善,运行模式尚不规范,致使职务评聘过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当然,这么评价并不是要否定1986年的职称改革,而是要在肯定的基础上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接轨。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一些具有评聘自主权的高校纷纷对本校的教师职称制度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使教师职务聘任制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还有更多的学校,特别是那些不具有评定自主权的高校,仍然被现行的职称制度所困扰着。每年一度的职称运动,声势浩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而且还对教师们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把他们折磨得疲惫不堪。不仅如此,还造成了社会的攀比,不正之风也随之兴起。高校与教师个人择聘的单一性和封闭性,造成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配置刚化,效率低下;教师流动不畅通,人才紧缺与过剩同在;近亲繁殖,素质退化。这种职称制度不利于高校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和队伍建设。因此,改革现行的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势在必行。 为要真正彻底地实现高校教师的职务聘任制,需从四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模式进行选择。 一是在称谓上要把“职称”变为“职务”;二是在制度的重心上要从评定转向聘任;三是在评聘的主体上要从社会转向具体的高校单位;四是在运作的模式上要从行政计划转向市场选择。 二、称谓的抉择:从职称到职务 最早人们把职称称为学衔。比如我国早在1956年6月起草的《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条例》与《科学研究工作者学衔条例》就只有学衔的称谓,而没有职称的提法。这两个条例分别把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学衔规定名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和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在此次起草的报告中把学衔明确定义为:“国家根据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所达到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所授予的学术职务称号。”也就是说,学衔是某种岗位的学术职务的称号。那么职称又是什么呢?据《辞海》的注释,学衔是“根据高校教师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及其专业水平授予他们的职称”。也就是说,“学衔”就是“职称”。因此,现在人们常把“职称”理解为对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进行区别的等级称号,是授予专业技术人员的“衔”或“称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样,“职称”与“职务”的关系就清楚了:对于高校教师来讲,“职称”就是一种岗位的学术职务的称号,而不是教师本人身份的称号。 但是,从“”结束后到1986年前,社会上对职称概念的理解十分宽泛,包括了职务、职位、学衔、称号、资格等多种意义。虽然到1986年后全国统一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但职称一词仍被人们习惯性地沿用着。不过此时职称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职称一词已被界定为区别专业技术或学识、水平、能力与成就的等级称号,是作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及过去成就的标志,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评价和承认。其实,无论是职务的名称还是学衔,职称都只是代表一种称号,一种对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进行区别的称号。这种称号一旦获得,只要没有明文取消,就是一种终身称号。由此看来,这种意义的职称从逻辑上来讲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首先是不与工资待遇挂钩,没有数额限制,只要专业技术、学识、技能水平与成就达到一定的等级就给予相应的职称。 其次是一旦取得,终身享用。再次是有标准控制,相同等级的职称,评定的标准应该是相同的,不因地区、民族等原因而有所差异。最后是与使用无关,既然只是一种称谓,离退休人员也可以参加评定。其实,这个时候的职称已经异化了,既像是资格认证制度中的“资格”,又像是水平等级制度中的等级称号。 职务则是指具有明确职责和权利的工作岗位。早在1960年3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以及1978年3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恢复和提升教师职务问题的报告》中,对高校教师职务的内涵都有明确的界定,是与工资待遇挂钩的有一定职责要求的工作岗位。只是在当时,人们忽略了享受相应职务工资的同时还应履行相应的职责,忽略了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从逻辑上来讲,既然是职务,首先就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实现相应的职责。其次要与工资待遇挂钩,担任什么样的职务就应该同时享受什么样的工资待遇。再次要有数额限制,职务不像职称只是一种等级称谓,而是具体的工作岗位,根据工作的需要而设置,因此应该有数额限制。最后要求任职者具有相应的任职资格条件,相同的职务可因具体岗位不同,其任职条件也有所不同。具体职务具体要求,不可能有全国大一统的标准和要求。凡是不适合职务要求的就不能任职,即使原来适合的而现在不适合的也应退出该职务。职务既然是一种工作岗位,只有在其位,才具有相应的职务,退休教师也应退出相应职务,当然也就不能再申报担任职务。因此,就职务而言,教师能否被聘用,首先取决于岗位的需要,其次才是自身条件。考核教师是否具备任职条件,不仅要考察其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实绩,而且还要看其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发展潜力、自身状况、年龄因素等多方面的情况,以便其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就高校教师而言,职称要么职业资格化,要么职务化,否则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职称的职业资格(即什么样的资格才可以从事高校教师职业)化要有根本性的转变,这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职称的职务化也要有根本性的转变,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当然,什么职称应该职业资格化?什么职称应该职务化?这应该具体分析。但是,高校教师的职称职务化则是不争的大趋势。不论是什么高校,不管是教授、副教授,还是讲师、助教,都应摒弃现有社会流行的“职称”的概念,回归到教师“职务”的本位上来。 三、重心的抉择:从评定到聘任 我国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演进总是与其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形势、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最初的任命制到职称评定制,再到职务聘任制,每个阶段都刻有时代的烙印。1986年我国实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虽然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我国当时还没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在具体执行时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虽然几经改革完善,但现行的职务聘任制仍有其不足和弊端。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以来,先后走过了三个阶段,经历了三种模式。 第一阶段是评聘结合模式,也叫评聘合一模式。所谓评聘结合模式指的是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在过程上合二为一的模式,也就是说教师申报的职称一旦通过评审,就必须在职务上给予聘任。在实施时,一般是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下达各层次职称的指标或比例,若教师岗位出现空置时,除中级以下职称由申请人所在学校自行评定聘任外,正副高级职称的申报,须经学校审查同意后报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高评委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所在高校即必须聘任。这种模式在过程上把岗位定编、资格审查、业绩考核、职称评定、职务聘任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用人好似符合因事择人的原则,管理好似符合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在当时条件下对于广大高校教师积极性的调动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我们很容易看到,虽然说评聘结合模式是以职务聘任制为核心,但实际上仍然是以职称评定为核心,职务聘任不过是职称评定的逻辑必然的结局而已。因而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只要评审通过,就肯定能被聘用,而且具有终身效应。 这样就会造成三个方面的弊端:一是教师普遍重视职称的评定而忽视职务的聘任;二是使教师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产生不思进取的懈怠心理;三是使聘任流于形式;四是制约了后续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教师以评职称为导向,对照评审条件找出自己的差距加以调整努力,而一旦评上却会忽略对职务职责的履行。这就使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与其实施的初衷有了很大偏差,也使聘后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第二阶段是评聘分开模式。所谓的评聘分开模式是把职称的评定和职务的聘任彻底分离开来,实行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学校聘任的三段式管理。 个人自由申报,社会权威评审,学校自主聘任,申报、评审聘任三权分离。职称资格的申报权利在个人,只要个人想申报便可不受限制地申报,没有身份资格及其他条件的限制。职称资格的评审权利在社会,由行业、系统或地区依法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进行审查评定,确认申报人是否具有某一类别某一层次职称的资格。教师职务的聘任权在学校,学校根据教学科研岗位的需要,对具有职称资格的教师给以聘任。也就是说,教师只有通过了社会评审后,才有资格参加学校的职务聘任,但并不是说只要具有了职称资格条件,学校就必须聘任。学校一般把社会评定的职称资格作为基本的聘任前提,再辅之以其他条件综合考虑是否聘任。 这种模式引进了激励和竞争机制,有利于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淡化资格,强化聘任,推动竞争上岗,从根本上克服论资排辈。同时,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打破单位的禁锢,使人才成为自由的社会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评聘分开模式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问题主要出在社会评审这一环节。高校的聘任过程以资格为前提条件,这样在无形中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评审。高校教师要想获得高校的某一职务(主要指高级职务),必须先通过社会评审取得相应的职称资格,反过来,高校择人也必须是在经社会评定取得相应职称的那部分教师的范围内进行。然而每一所高校都是根据自己所设定的岗位职务需要来聘用教师人选,针对这些具体的岗位职务进行社会评价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社会无法详细知道高校有哪些具体的岗位职务,这些岗位职务需要履行什么样的职责,什么样的人担任这些岗位职务合适。由此可见,社会评定的职称不一定就是适合高校岗位职务需要的。这种评聘分开模式很容易造成评聘的脱节,不是有悖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就是有悖岗位管理的规律和特点。 第三阶段是以聘代评模式。所谓的第三阶段,并不是说在经过了第二阶段之后才出现的一种模式。其实在第一阶段就有这种模式的雏形,少数具有职称评审权的高校早在80年代末就开始探索适合我国的高校教师职称模式。随着取得职称评审权高校的增多,这种模式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聘代评的最大特点,不是不要“评”这个环节,而是整个过程的重心从社会外部移到了组织内部,除了请有限的几个校外专家对高级职称申报者的学术水平进行评审外,其余的过程都在学校内部完成。也就是说,以聘代评不是不要评,而是取消了社会评审这个环节,以组织内的职务聘任过程完全取代了社会上的职称评定过程。这种模式围绕着聘任这个中心,采用公开竞争的方式,使职称的称号与职务的实际工作及职责一体化,不但有利于发掘人才、吸引人才和激活人才,而且对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打造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有重大意义。 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最大特点是高校自主聘任教师,校内评价只是聘任过程的一个环节,聘任全过程的所有权利都由用人单位———高校行使。 高校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具体的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来判断其是否符合职务的要求,然后给以聘任。这种聘任制度有利于加速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提高人才评价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四、主体的抉择:从社会到单位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职称制度都是采用社会评审、高校聘任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本质就是组织外评审、组织内用人,亦即现在通常所说的把申报权交给教师个人、评审权交给社会、聘任权交给学校的三权分立模式。很多人都以为,这种三权分立的模式是目前阶段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最优化模式。然而,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这三者中最后只有教师和用他的高校发生交易行为。也就是说,最后的交易发生在个人和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高校选择适合校内职务的教师个体进行招聘,教师个人选择自己满意的高校为其提供服务,而作为社会评审的机构(并不是具有评价职能的法人机构)只能算是与交易无关的组织外的机构。这就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质疑,由这种机构评审出来的人是否就是适合某高校的某职位所需要的人呢?只有一个具体的高校才有可能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配置校内相应的职务,才有可能了解这个职务的责权利,才有可能对自己用人的行为后果负责。而作为社会的评审机构,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清楚了解某一具体高校对某一岗位职务的具体需求,更谈不上对用人的行为后果负责。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种职称制度模式的合理性。 不可否认,在历史上把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审权交给社会也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打破计划经济所形成的顽疾———人才单位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促进人才的社会流动,高校教师职称社会评审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社会评审其实质是对高校教师队伍的一种普遍性选拔,在理论上具有面广路宽、相对公平的优点。这种普遍性可以使高校教师在整体层面上得到标准认可,有助于高校教师素质的提升。由于社会评审统一了社会标准,因而给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基础。其实这种组织外评审的方式,在国际上也普遍存在。现在很多国际证书如项目管理(PMP)等就是通过组织外的中介机构进行评审的,由于标准统一,因而一旦通过,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就都通用。但是这种组织外的评审只是作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参考条件,而且其参考程度也不一样,并非像职称制度那样作为一种准入制度、终身制度而存在。 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社会评审对高校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社会评审的普遍性选拔与用人单位的目的往往相悖,某一高校一定岗位职务上所需要的教师,必须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和技能并能承担具体的职责的人。社会评审采用的是一种通用的、普遍的、统一的标准,从理论上来讲这种评价没有数额的限制,凡是够条件的人都应该评上某种职称。但由于从及格到优秀即通常所说的(60分到)100分差别太大,这样教师队伍就在同一标准下出现了一种人为的能力上的剪刀差。具体的高校正是要消除这种能力上的剪刀差,选择更为优秀的教师到合适的职务上工作,实现职务聘任的特殊性。任何组织内的职务设置都是根据组织的实际工作需要来确定的,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职务对具体教师在知识、技能、资格、经历、经验以及其他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前所述,这些恰恰是社会评审机构所无法解决的。 不少人都担心,高校自己评定职称,能保证公平公正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各个高校的校长、院长、处长等重要职务在任职前并不需要到社会上进行评价,为什么教师一定要经过社会上的评价取得资格才能被聘用。其实,将现行高校教师职称制度中的这种社会评审模式转变为高校组织内聘任模式,正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把聘任教师的自主权回归高校,做到谁用人、谁管人、谁评价人,用管结合,评用结合。职称评审从社会转到组织内,有利于消除教师能力上的剪刀差,也有利于教师的合理流动。当然,高校教师的流动,也并非是越频繁越好,也需要相对的稳定,因为教师的频繁流动不利于学术氛围的形成和稳定。为了使教师队伍在流动的同时保持相对的稳定,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在留人机制上比较成功的经验,我国的一些高校可以考虑建立终身教授制度。当然,这种终身教授的评审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严格把握,从比例上看一般不应超过教师总数的20%。 五、运作模式的抉择:从行政计划到市场选择 正如前面所说,我国高校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和聘任制度还或多或少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这对于我国已经实行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从运作模式来看,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根本导向出路,就是从传统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计划模式转变到现代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选择模式。市场可以提高高校师资配置的效率,优化教师结构。这就需要建立和培育高等教育人才(教师)市场,而这正是我国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的欠缺之项。 经过几年的改革,尽管人们普遍认为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得有些过滥,但各具体单位仍然还是争着要增加评聘指标,教师个人也争着要晋升。高校教师的职称评聘到底应由谁来控制?向什么方向控制?在传统模式中,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不管是宏观总量,还是微观结构,都由政府的行政计划来定。而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无论是政府管宏观也好,还是具体高校管微观也好,都必须遵循市场规律。高校根据职务的需要到市场上选聘合适的教师,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学术水平到市场上选择合适的高校职务;教师受聘于某一高校的某一职务后,根据聘任合同在这一职务上实行职务权利,实现职务职责,完成职务工作,作出职务绩效,领取职务报酬。也就是说,职称评聘工作再也不是一种政府行为了。在社会上,是一种市场行为;在高校里,是一种组织行为。不管是市场行为,还是组织行为,归根到底都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社会公开提供一定的教师职务空缺,校内或校外的教师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来竞聘这些职位,通过市场的双向选择来达到人职的优化配置。某教师在甲高校是教授,在乙高校就不一定是教授;某教师今年是教授,经过一个考核期,如果不合格也就不再是教授。这样,社会上长期存在的职称论资排辈和终身制也就被彻底打破。 在高等教育人才(教师)市场上,运行的主体就是用人单位———高校和择校竞聘的教师个人。 高校真正的拥有自主聘用的权利,并把这种权力面向全社会行使。教师真正的拥有自由择业的权利,不必非在本校竞聘达到晋升职务的目的。这种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通过市场的供需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无形中促使各高校不断地提高自身吸引人才的能力,促使广大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使我国高校整个师资队伍水平得以提高。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教师)市场还远没有建立起来,更谈不上成熟了。 建立和培育高等教育人才(教师)市场,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明确政府在市场中的定位,完善和强化对高校教师资源的宏观调控;二是建设高水平高效率的市场体系,使高校教师资源的培养、配置和使用全面市场化;三是加速培养市场主体,尤其要使具体高校和教师个人在市场中成长和运行;四是高校教师的个人收入分配与业绩和市场接轨,由市场评价教师和高校的业绩,从而确定教师的个人收入分配;五是以市场的原则来构建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高等教育人才(教师)市场的建设,不仅要完善市场服务网络,而且还要大力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合理利用市场价格调节功能,提高市场活力。同时还要健全完善高等教育人才(教师)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从而为高等教育人才(教师)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公务员之家 当前,我国人事工作面临着如何满足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一是在管理上要能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所进行的根本性转变,二是在发展上要能适应从粗放的增长方式向集约的增长方式所进行的根本性转变。职称工作作为人事工作的一部分,也必须满足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从根本上转变职能,坚持少管管好的原则,不要再搞什么一年一度的大呼隆的规模职称运动,使现行的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真正转变为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不少高校已经实行了教师职务聘任制或正在探索适合本校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成果,这是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模式选择的基础。但是这还不够,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总之,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改革模式也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职称必须真正职务化:高校自主设置教师系列职务,自主聘任(包括自主评价)各个层次的教师;教师自主择校,凭能力和水平自主竞聘相应的教师职务。所有的高校都应该实行真正意义的教师职务聘任制。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学校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国家也更加注重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际效用。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肩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构建美育的观念意识,把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际效用发挥到位,在教学的时候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眼界,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进行比较,具有社会效用、个体效用、教育效用的特点,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老师需要转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美育 1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1.1美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茁壮成长 美术教育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能够加强我们对于美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审美观念,拓展眼界。学生在上美术课的时候,注重把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加强实践能力,善于发挥想象,不断进行创造,构建独特的思维形式。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美术活动中去,不断加强实践经验,增加见识,从而感知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校园的生活很多都是比较单一无趣的,这样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学生茁壮成长的核心力量。 1.2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康德曾经说过“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利用美术欣赏课,可以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感受到作品中包含的独特价值和审美情趣,从而感受到画家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并且发现生活中的美丽,提升艺术的价值和内涵。学生能够使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对不同的美术流派和画家的代表作品进行适当的描述,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作品的创作环境,感受画家的情感,能够认识它、欣赏它。 2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 培养综合型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而且,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出现了岩石壁画,再到新石器时代又出现了彩陶,还有象形文字,这些变化都表明了美术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价值。所以,人类文化的发展在某种层面上来看,就是美术史的一种演变,美术具有认知、教育和创造美的效用。美术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想象力和情感认知,增加学生的眼界,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美术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一。 2.2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美感的教育和形态的认识,从而来加强学生对于美的认知、欣赏、判断和创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更加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构建。通过不断的探索,人们的审美经验也更加丰富,美术教学就是把审美意识更好的深入到人们的心中,让人们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且努力在社会中创造美。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更加注重绘画技术的分析和锻炼,但是对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加强还存在问题,造成学生只懂得绘画,却不懂得怎样去欣赏美和发现美。在现在的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需要以绘画教学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美,努力创造生活中的美。在美术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用心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发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使得学生能够认知自然、感受自然,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乐趣。美术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重要的帮助。 2.3美术教育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很多学生的文化视野不断增加,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也在不断加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学校美术教育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美术教学的时候,让更多学生投入到美术实践活动中去,感受美术作品,支持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进行创新。首先,可以让学生把握最基本的美术和文化知识,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再者,可以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利用油画《开国大典》,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新中国发展的艰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观念。利用《替花仕女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唐代经济的繁荣发展,并且掌握唐代的审美观念,还有唐代宫廷妇女的生活模式以及精神世界的贫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利用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赤诚的爱国之心。通过写生,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从而热爱大自然。通过参观博物馆、画展和纪念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鉴赏水平。 3结论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竞争也更加的残酷。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现在急需要进行教育改革,培养能够顺应社会的综合性人才,这也是现在教育界急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一。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用美术教育,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宋斯睿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研究 五彩缤纷的色彩组成了大千世界,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必定热爱这五彩的世界。而色彩对于绘画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它是学生初步认识绘画的基础。在现今中小学生中,色彩的视觉效应相对于枯燥的造型艺术,往往会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色彩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色彩给人的印象也是最直观的。正是这种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现象给了学生最初的也是最永恒的印象,因为它更有创造力和感染力。色彩教学更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有着决定性的地位。它的大致内容可分为色彩常识、色彩感受,色彩造型、装饰色彩、色彩应用和表现等几个重要部分。这些都是贯穿于认识、欣赏、感悟、造型、表现、创造等各个教学环节的。那么我们如何进行色彩的教学呢? 一、感受生活,进入色彩的世界 伟大的哲人马克思说过一句话“:色彩的感受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孩子们刚步入这个世界,看到的就是万千的色彩,并且被它的绚烂所吸引。色彩在学生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无需过多的思维分析,只要放眼望去,无论是红的花、绿的草、还是蓝的天,都是直观的、印象的。作为教师希望学生可以感受到身边的色彩,发现它的美,找到它的美在哪。其实,感受色彩的途径很多。①可以通过欣赏画作来感受。②可以借助高科技计算机手段,直观的演示色彩的千变万化来感受。③可以通过大自然的美景来感受色彩。④可以通过文字的描述,让学生感受文字中的色彩。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通过对专业美术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和认识三原色、同类色、近似色、对比色、固有色、互补色、环境色及色纯度、透明度等一系列的色彩关系。通过科学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光源与色彩冷暖的变化。真正正确的认识和观察才是学习色彩入门的主旨。 二、借鉴与学习的统一 艺术不是单一化的,艺术本身的活动正在于它的多元化。所以,学生要借鉴什么,如何借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类本能的学习方式来源于模仿,借鉴与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整体,长久的学习都与借鉴分不开。而我们绘画的基础也是从模仿借鉴开始的。借鉴与欣赏能力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鉴赏感受不同作品的魅力所在。它可以是名家著作,感受名家的用色之精彩,也可以是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其实这种借鉴式学习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掌握一些绘画技巧,艺术语言样式,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这更能让学生保持一种谦和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能从作品中汲取更多艺术营养,从更独特、更自我的视角来感受色彩。 三、运用色彩,创作创新 对于色彩的认识,目的在于掌握它和运用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作完成一幅作品。“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孩子们的想象是无限丰富的,它只是碍于无法用画笔来描绘。因此,要循序渐进。首先要让学生动笔、动脑、更要动眼。即便是涂鸦也可以,不需要过多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后,学生会有自己的经验,自我的思考认识,能够独立的完成画作。色彩只是源于美术基础知识的范畴,其中对比与协调是较专业性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色彩,可以尝试综合美术、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 四、教师的教学作用 作为教师要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把美术新课标的内容深入浅出的贯彻在美术课程的各个阶段,并因人而异的呈现出来。教师在总体教学中要注意对色彩的认识、色彩感受、色彩造型、色彩应用和色彩表现几方面,充分开发学生的色彩感悟能力、色彩应用能力、色彩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教学初期,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关系,掌握色彩的规律。不把过多精力放在细节上,着重要求学生全面了解色彩基础,掌握基本技能。教学中期,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色彩规律的基础,明白色彩组合的复杂、色彩组合的对比性、与周围色彩的对比关系、什么是色彩环境。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我们所画的是色彩的对比关系,环境变了,色彩的面貌也就跟随着变了。教学后期,目的是让学生具有全面的绘画修养和创造能力,表现能力。教师要让学生能够用不同形式来表现学生对于色彩技能的掌握和对于色彩的独立理解。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解放双手,解放思想。自由地表现自己对于色彩的理解。美术新课程正在不断的推进改革,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实施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而美术教育又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对美术人才的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从小要对学生进行美术理论的培养以及艺术气质的熏陶。美术课一直是学生们很喜欢的课程,是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由动手、自由表现、自由想象的一种媒介。在色彩的教学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中循序渐进的认识色彩、感受色彩、独立思考色彩、综合运用色彩。 总之,色彩是自然的,又是理念的。它可以用于再现,用于装饰,更能传达我们的情感。虽然现在色彩教学没有独立的教学大纲。但它在美术教育目标中有着具体的要求。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大纲要求,根据各阶段学生特征,切实落实色彩教育,让色彩教学取得最佳成效,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为世界创作出多姿多彩的画卷。 作者:李晔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中学美术教育观现状研究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美术新课改的实施,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而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造成这些弊端的因素加以分析,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学美术;重要作用;素质教育 一、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 素质教育己经提倡了多年,但应试教育使素质教育形同虚设,它使评价方式对中学美术教育产生弊端。各个学校的教育都是围绕着高考来进行的,学校对非中考科目都有不同程度的轻视。科学和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但教育的现实实施状况却与目标严重脱节,现行的中学美术教育评价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真实需求,教学理念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越来越与其背道而驰,仍然是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没有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忽视了学科间相互的横向联系,对中学美术教育延用简单的量化标准,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学生对这门课程也比较轻视,无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从中学美术教育的师资状况来看,地域差异使中学美术的师资配置不均衡,上造成了我国艺术院校的生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工资额度造成了县乡一级中学美术教师的流失,应试教使,中学美术教师地位微乎其微;从目前中学美术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来看,教师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教学质量;从学生的状况来看,传统文化教育惯性使中学生审美倾向产生偏差,由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多元的文化使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中学生每天都要面临繁重的课业压力使教育者所面临的学生状况愈加复杂。审美教育是宏扬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但当前美术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且社会上各类美术辅导班林立,使中学美术教育成为谋利的工具。从教育投入状况上来看,有限的教育投入大多偏重于应试科目,中学阶段的学校多年以来一直经费紧张,对美术学科的投入少的可怜,:教育投入不均衡,教育投入上的歧视性作法使学生不能得到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另外,学校的教育投入以应试科目为中心的作法,造成了有美术天赋学生的流失,影响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 二、提高中学美术教育观的策略 改进评价方式、课程整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整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没有哪一个学科和专业是孤立的存在的,素质教育要求从人自身个性、兴趣和天赋等出发,美术学科也同其它学科一样,应该充分考虑这种个体的差异因素,对学生进行多元智能的开发。但美术学科又不同于其它学科,注重教育结果的评价方式一定不合适。科学的评价方式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中学美术教育良好实施和发展,因此,其教育评价系统必须是灵活的,要提倡与被评价者的与动与交流。学校必须要提高教师素质,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调配中学美术教师资源。建立高素质的中学美术教师队伍,通过考核招收合格的美术从教人员,使中学美术教育的实施得到保障。美术学科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要求美术教师即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要能够面对快速的知识更新,群策群力,对具体的问题不回避。弘扬民族文化,以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为核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传承、发扬和光大优秀的民族美术,这是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美术是最早的文明传承手段之一,现代美术教育取代了古老的艺术传承方式,美术老师的任务要明确中学美术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学美术教育面临的群体是青少年,它要求美术教师善于采众家之长,保持自己本色,探索出符合本民族特色的美术教学体系,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要对外来文化敢于包容,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最终都要以其母体文化为核心。中学美术教育不能,过分的强调技巧与方法的教授,要让中学生形成良好审美观,促成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形成,不能让流行文化的强势造成学生的盲从,这也是我们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急需解决的。中学美术教育对社会需求的满足是多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定也是中止精英美术教育的重要手段。不要使教育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避免使社会上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辅导班成为强势。合理的投入是发展中学美术教育的前提,面对目前我国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异,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解决目前中学美术教育不良现状,使全民都受到均等教育;现在中学美术教育还在面临窘迫的境地,但合理投入能改善美术教学环境,能解决在学校内部的学科歧视问题,以促进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对于中学美术教育来说,要使素质教育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订相关的政策、步骤,实现中学美术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要深化美术课改方针政策,对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给予培训与提高,加强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组织提高教师各种素质的培训活动,引进美术教育人才,注入新鲜血液,并不断加强美术教师师德行为培训,进一步加强美术教师业务能力培训。要提高美术教师地位,重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以此正确评价美术教师的工作价值。加大投入,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创造良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环境。做到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注重网络资源的应用、交流和共享,充分肯定和正确评价美术教师的工作价值。加大素质教育宣传力度,根据美术学科独特的学科特点,使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三、未来发展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实施美术新课程改革,进行美术课例开发研究,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了解,补充和辅助国家美术教材,通过艺术实践,更好的服务于美术教学工作。要继续开发自然景观,接近生活、深入生活,引导学生调、搜集、研究地域文化资源,必须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和自主探究精神,充分利用不断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使中学美术教育进入良性发展,使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材。 作者:刘杨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校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大学信息化环境下美术教育研究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大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也被提上议程,现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大学美学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社会发展因素和时代变化因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不但表现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服务上,也渗透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大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和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信息化大环境,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推动大学美术教学的信息化改革。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大学美术;教学特点;价值;措施 本文探究分析了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的教学特点,并提出了几点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大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方法和措施,希望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因素的中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性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学教育也受到了影响,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断显露信息化特征。本文归纳总结了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的突出特点,详情如下。 1.多元化 多元化是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学的突出特征之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区域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学美术教学工作者足不出户,就能够利用互联网收集和筛选先进有益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们接触到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资源的丰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扩宽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实现百花齐放,从而促进了大学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2.自主性 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自主性更强。上文提到,受到网络资源共享的影响,大学美术的教学资源会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发展方向也更加多元。除了能够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习,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促进了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培养。 3.交流性 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交流性增强。伴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地的交流联系变得更加便捷,交流活动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师生间交流、校际交流以及国内外学校的交流。交流的主要方式有网上教研、教学资料共享、网络课程等。 二、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美术教育的价值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美术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网络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学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也促进了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利用多种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离不开信息技术。对此,有关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和先进经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大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刺激了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的衍生和发展,也丰富了现阶段大学美术的教学方法。此外,大学美术的信息化教学,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资源贡献条件,促进了自主学习的发展,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三、探究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措施 1.完善信息化设施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美术信息化教学措施。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对美术课程的教学设施进行信息化调整,主要的实施方法有兴建多媒体网络教室、规划区域教学网络等。利用多媒体网络,将不同的教室联系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授课教师也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时、了解每一位听课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和不解,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学习。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让学生收获到了更多的知识;也缓解美术教师上大课的压力,减轻了教师的实际工作强度。本文认为,学校建立的多媒体授课教室应该具备以下功能,分别是广播功能、转播功能、监视功能、私信功能等。广播功能是指授课教师可以将屏幕上的内容呈现到每一位学生的屏幕上,避免大屏幕授课的简单杂乱;转播功能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某一位学生的屏幕内容呈现在其他学生的屏幕上,这一功能主要是适用于示范教学、提问等;监视功能是指教师的主机能够监控所有学生的电脑运行情况,防止学生用电脑做与教学无关的事;私信功能是指教师能够接收到从学生电脑中发出的私信,主要适用于答疑环节、或者是学生向老师提出建议等。 2.收集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收集各种积极有益的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应该建立校内的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将收集到的资源存储在专门的数据库内。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可以随时访问资源数据库,调取信息资源,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利用数据库来查询自己所需的资料,用于学习研究、写论文等。 3.实践能力 大学美术教学的信息化发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信息技术为媒介。联系美术教学和其他学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如美术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画,为将来从事艺术设计的学生丰富实践能力。 四、结语 大学美术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突破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在大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参与度;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大学美术的教学水平,促进我国美学教育的整体发展。 作者:杨梦玲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研究 一、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客观方面的欠缺 (1)应试教育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模式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并不予以重视,甚至很多家长会认为学生学习美术是在耽误时间,对文化成绩的提升会造成影响。另外,由于美术专业没有被列入升学考试的范畴之内,很多农村小学安排美术课时比较少。由于美术课程没有得到农村学校的认可,很多美术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在美术课程中部分教师会直接将美术课程改变为“主课程”,这样一来,导致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 (2)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孩子在迈入幼儿园之后最感兴趣的事情便是画画,在孩子的画笔中所涂鸦出的诸多作品可以将孩子的童真以及对世界的好奇进行展现。但是由于面临升学等因素的阻碍,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会从美术教育中转变为文化课教育,甚至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学习美术是不务正业,是浪费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主观方面的缺失 (1)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资源匮乏。 众所周知,小学美术教育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其中包括美术欣赏、美术手工等,要想开展小学美术教育,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并且缺乏相应的教学辅助,导致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课堂死气沉沉,整个课堂的氛围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修养过低。 现阶段,我国诸多地区的小学中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师资力量短缺,并且很多美术教师都是兼职教师, 他们缺乏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自身所具备的美术修养比较低,无法胜任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工作。 二、积极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措施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我国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为此,笔者结合对小学美术教育的认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农村小学领导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小学教育中,学校领导特别是小学校长对整个美术教育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相关领导对小学美术教育加以重视,那么在整个美术教育过程之中,小学美术教育会提高其发展的高度,会受到家长的认可以及教师的重视。 2.开展各种类型的美术竞赛活动 现如今,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自身缺乏美术素养,并且很多农村地区缺乏专职的美术教师,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会对美术教育失去兴趣。对此,学校需要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美术竞赛活动,结合学校的发展现状,将美术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邀请具有相关经验的美术教师前来举办讲座,选派优秀的美术教师定期到各个学校参观与学习,这样一来,才能为美术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才能促使美术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教学能力能够满足当前教育的要求。 3.开展教师培训,提高美术教师的技能 美术教师是农村小学美术课程发展的关键人物,学校需要对美术教师加以培训,并且要对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摸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于美术专业的专职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养,让美术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教育水平。对于比较年轻的美术教师,学校需要给予适度的关怀,促使美术教师能够形成骨干、兼职以及年轻教师这一类型的教师梯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得到创新发展。只有如此,我国农村美术教育才能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作者:马维兰 单位: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赛什斯镇教育辅导站古城中心小学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美术教育课题化教学可行性研究 一、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 美术教育在我国美育蓝图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美术教育意识,确立正确的美术教育目标,并结合时代要求明确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对美育理想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现阶段国内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培养模式上,没有摆脱学院绘画专业的模式;其次,在教学方式上,仍属于艺术家的教学方式,培养方案近似于绘画专业,培养目标没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再者,在技能培养上,忽视了美术修养和审美价值的培养,学习方式方法的传授也有所欠缺;此外,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状况与整体发展目标未能同步,国内发展要求在开放性与专业性上存在不足,对美术教育存在认知差异,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和当今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师资队伍中缺少富有新理念、新思想的优秀人才等。 二、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要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美术毕业生的工作领域日益广泛,当前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美术教育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推进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高校应跟随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在美术教育体系中发掘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具体来说,可以概况为两个层面。第一要更新美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艺理通、品学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人才培养,既能成为相关文化艺术领域的佼佼者,又符合当代社会的多重能力要求与多元文化需要。第二要深化美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将传统内容与现代思想相结合,用美术实践丰富艺术理论,实现抽象观念的具象表达,加深学生对兼具学术性与专业型的美术知识的理解,具备过硬的美术专业理论、绘画技能、以及较好的艺术教育能力与实践能力。所以,要实现以上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要求,高校非常有必要优化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引入课题化教学模式,构建极具专业特色的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课题研究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 三、课题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课题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课题化教学模式旨在协调美术教育和美术实践,希望通过实践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模式下,美术教学的重点从绘画技能的培养转变为自主探索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教师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提出一系列问题与要求,通过梳理问题与要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查找资料,综合分析和讨论信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课题化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首先,由于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不统一,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手段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螺旋式递进原则,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需求。其次,为了让学生可以针对性地熟知艺术理论与风格流派,同时又能够从整体上认识与理解绘画教学和美术教育,教师应采取多元与集中并存的原则,结合当前先进的美术思想与观点,保证美术教学的前瞻性与连续性。这样以艺术理论为基本前提,以艺术实践作为课题主线,有利于保持教学目标的清晰和教学结构的严谨,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 (三)课题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步骤 第一,教师要明确美术教育专业的课题方向与目标,并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探析和研究。首先,教师通过确立开放式的教学情境,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其次,学生围绕这个课题查询有关资料,在浏览阅读的基础上对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类似主题的研究状况,从而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深层次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转化,激励学生从多个视角分析问题,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二,学生要在明确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完成进一步的资料梳理与信息分析的任务,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首先,学生要参考自己熟悉与感兴趣的信息资源,掌握多种类型的艺术理论与风格样式,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以促进研究工作有序进行。其次,学生要针对艺术形式和实践等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意向并做出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综合多种内容与形式,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逐步实现课题的研究和观念的表述。第三,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总体评价和自我反思。首先,身为美术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应当总结其教学经验,反思其教学问题,尤其要重视回顾和整理有教育意义的重点细节,以便及时改进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其次,作为艺术实践过程的主体,学生可以借助分享和讨论等形式,讲述此次实践经历的心得体验,通过自我判断和选择来解释有关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试图分析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问题。 (四)课题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模块 一般来说,可以将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模块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美术教育理论模块:有美学、美术史、美术概论等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方法论、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以及艺术管理与博物馆教育等社会美术教育理论。第二部分是美术教育实践课程:这个模块的活动涉及范围较广,主要进行国画、油画与版画创作,并学习课件制作、造型基础、综合材料、视觉构成和新媒体艺术。第三部分是美术创作和教育实践: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批安排教育实践与社会实习,以丰富其艺术理念与表现。第四部分是艺术素养拓展课程:首先,课程包含艺术与市场、艺术与自然、艺术与评论与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等方面。其次,课程方向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设定,例如低年级美术课程侧重色彩和表现、构图和形式以及造型基础和表现方面。高年级美术课程重视经典作品的解读、媒介与材料的选择、绘画语言和图式的研究。再者,课程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既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也可以是户外实践。 四、课题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化教学模式注重研究性,是一种充分结合理论和实践的互动教学方式。将其引入美术教育专业教学可以转化师生的教学角色,帮助学生自主探讨课题,多视角分析问题,实现从美术绘画水平到艺术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培育学生美术教学观念与意识,丰富其内涵,提高其自信心。其次,运用此种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平台与研究空间,使其能够在经验总结与自我评价反思的过程中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因此,采用以课题研究为导向的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模式,顺应了当今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实现严谨教学与开放教学相结合,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创新性。尽管如此,在高校创建课题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首先,这意味着要调整课程,学校要重新论证其教学目标、师资状况和学术定位,并且还需要对教师进行学术涵养与知识结构的培训。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重点从训练单一绘画技法变成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要求教师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因此,充分考虑我国美术教育专业现状,课题化教学模式的推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风险。 五、结语 尽管对于当下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来说,课题化教学模式只是一种初步尝试与探索,大范围推广与实行还存在较大困难,但要想实现美术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所突破。因此,首先就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模式,调整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同时要积极借鉴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与思想,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探索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美术教育课题化教学模式,促进美术教育专业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郭栋 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现代美术教育影响研究 一、现代美术教育与中国画的相关介绍 1.现代美术教育及其形成基础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艺术风格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学习、借鉴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国画也可以说是在美学思想的积累、沉淀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美学思想越来越具有融合性。现代美术教育思想是在中国古典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古典美学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特征:第一,传统儒学思想的美与善有机结合、统一。儒家对于“无声”“无味”以及“无色”的论断,全面、深入、系统地阐释了艺术和审美之间的表征关系,从情操陶冶、精神美的角度提出应该观照人的心灵。第二,道家美学思想的美与善有机结合、统一。道学家对于审美思想以及道学理论的表现主要可以归纳、总结为“观道”“悟道”“体道”三点,同时还可以立足于还原事物本质的角度说明超越人类世间万物的自由境界。第三,楚骚美学中混合儒道思想。道学比较推崇自由奔放,而儒学强调高尚情操,将两者融合成一体,有利于启发人的思维,升华人的情怀。第四,禅宗美学中美与禅的结合、统一。佛家思想中融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而且在人的解脱以及认识上主张、提倡“梵我和一”的世界观,以空灵、淡泊的心理追求净化自己的内心,进而提高艺术与审美主体内心感受的境界。西方美学思想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围绕着“社会和艺术”“自然和艺术”“人和艺术”等领域。如,亚里士多德在传统美学理论“模仿说”中的主要思想是“艺术模仿于自然”。现代派美学思想中,主要将印象派作为划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界线,印象派并不支持古典派,其往往利用现代光学理论和光学实践展现绘画艺术。 2.中国画 中国画的概念非常宽泛,狭义的中国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国画,主要是指利用我国传统的宣纸、墨汁、毛笔和颜料等材料和工具创作的绘画作品,时代风格比较突出,民族特色也比较鲜明。从广义上而言,中国画的概念较为丰富,主要是指极具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趣味和传统审美理想的风格独特、历史悠久的民族绘画,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也较为丰富,年画、帛画、画像砖、壁画、崖画、画像石和漆画等都属于中国画。 二、现代美术教育对于中国画发展的影响分析 中国画教学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美术发展状况,近年来不断改革,首先就体现在美术史教育方面。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外美学,为其后期进行艺术创作以及文化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增加学生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中国画越来越强调基础美术教学,初期基础学习过程中,静物写生等教学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和视觉观察力。当然,学生在以后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也可以灵活运用这些视觉观察技巧和基础能力,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观察各种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入客观事物,创作出更完美的作品。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艺术门类,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中国画的发展基本上与传统美术教育保持一致。我国自成体系的美术教育模式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而言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但与此同时,也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弊端,如果没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很有可能会使中国画的发展出现僵化、停滞的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之间的差异很大,这对于中国画和现代美术教育的融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代美术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西方课程理论的影响,着力于有效调和中西文化。传统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学习诗词歌赋为基础,追求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传统美术教育和现代美术教育的侧重点和出发点有所不同,如果违反客观规律,脱离了中国画和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实际,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盲目地叠加、融合于一体,很有可能造成消极影响。虽然现代美术教育对于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对于中国画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在创作题材方面,中国画的取材极为丰富,特别是很多素材都来源于自然、生活。相对于传统中国画题材而言,现代美术教育不仅很好地继承了传统中国画题材的格局,同时也在创作理论知识系统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美术教育范畴。其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涌现了越来越多的绘画技巧,现代设计、西方油画等创作技法大大拓展了中国画的创作方式。 三、现代美术教育对于中国画发展的启示 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主要体现为“雅”“清”“俗”“淡”四个字,而现代美术教育强调画家要提炼审美观念,从审美情调和形式感受等角度进行创作,更能够突出艺术思想的融合。为此,应该从以下几点进一步完善现代美术教育,促进中国画的发展。 1.强调绘画形式的多样化 中国画一直以来非常强调突出绘画形式语言,形式语言主要是对于人的情感、能力、心智和意志的自我肯定和观照,体现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无限追求,并且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操和理想。形式语言不仅可以布局构图,还可以定格造型、运用色彩,充分体现了画家的理想和情志。著名画家顾恺之在分析绘画构图的过程中提出了“置陈布势”的主要原则,谢赫也提出了“六法”的理论思想,这些都突出了形式语言在中国画构图形式中的重要地位。如,《清明上河图》的构图主要可以划分成三段:第一,刻画汴京郊野风光,主要通过环境、人物突出其氛围。第二,以汴京市区街道作为描绘对象,细致地描绘了繁华的街市和高大的城楼。第三,以具体人物情态作为主体,通过散点及焦点透视的方式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情感色彩非常浓厚。中国画的造型非常强调视觉的真实性,特别是点、线、面构成方面非常强调线条的质感,这也使事物显得非常生动、传神。如,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主要通过线条表现神像、火焰、龙等物象,整幅画的画面非常有动感、质感。这种融合具象和主观的绘画方式主要应用了点、线、面的造型艺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形式语言对于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性,作品如果缺乏形式,根本不可能成立,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内容和作者内心的情感。对于现代美术教学而言,形式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铺垫。 2.强调创新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表征是艺术创作的关键所在,审美意象和人的职业、文化层次、年龄等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够熟练掌握中国画的审美特征,便可以大大提高中国画创作水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说从情感融合和选择意象方面将事物的意趣和形象凸显出来,这样有利于将对于客观材料的想象力提炼出来。中国画审美特征主要凝练了美学思想,而且主要基于美学层次对事物的审美进行观照,从而深层次、全方位地展现审美特征。如,中国画在创作鸟、人、鱼、山、水等元素的过程中,必须将艺术表现手段与审美意向有机结合起来,才可以高度综合听觉、视觉、时间、空间和造型表现等各方面,给观赏者以丰富的视觉感受。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会融入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因此每一幅作品都充分体现了画家的人格与人品。现代审美意象发展的新思路是提倡自主创新,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画者可以学会观察现实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真、善、美。现代美术教育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中国画的研究学习不能局限于传统古老的方法,一定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一定创造,巧妙地融入多元化理念。在对中国画和现代美术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视点仔细、深入地观察事物的基本特征及个性,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个人的情感及其表现也会有很大差异。画者在绘制中国画的过程中,应该以一种高尚的品格进行创作,在选材、创作手法方面也不应受到客观事物的空间、时间的局限。此外,应该尽可能从大自然的四季交替、牛马羊群、花草树木等自然物象中寻找创作灵感,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中国画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些学生在创作中国画的过程中存在轻笔墨、重写实的现象,想象力、创造力不足,而现代美术教育很好地继承了传统绘画的精髓,将时代精神融入中国画创作。为了促进中国画更好地发展,应当在保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殊性的基础上,学习、借鉴现代美术教育思想及其发展经验,尽可能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中国画创作。 作者:张敏 单位:河西学院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美术教育课程后置学习单设计研究 一、学习单的特点 第一,由于学习单的特性,其可以使课程不受局限,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更机动灵活。第二,后置学习单都是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便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第三,学习单的设计一般都是由游戏和问题展开,答案一般为开放性答案,减少对学生的约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第四,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亲子共同学习。第五,学习单的反馈和交流的作用。学习单正是具备这些特点,才能满足社区课程的需要。当然,课程设置和完成课程的手段都在不断变化,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由于学习单本身的灵活性,更能适应这种变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学生频繁地带到学校以外的地方是很不安全且不容易实现的,面对丰富而生动的社区课程,要实现将社区资源纳入课程,建立社区与学校、社区与学生的联系,学习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如何搭起桥梁 第一,寻找联系点,通过资料的收集、筛选,确定课程主题(该主题能够体现该社区的特色,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独特性),以主题为核心搜寻可以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通过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使其建立紧密联系。第二,学习单的设计应该注意课堂教学和校外学习单之间的联系。第三,学习单之间也应有联系。社区取向美术教育课程是由一个联系点建立起来的跨学科的统整系列课程,因此在设计学习单时,不仅要注意课堂内外的联系,还应注意课与课之间的联系。第四,校外学习单和其他学习单、导览单等建立联系。校外资源实际上也包括一些场馆或者展览的导览单、讲解单等,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单,使之相互联系,不仅能使自身自然地融入社区,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第五,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社区取向美术教育课程一般都是统整课程,也就是说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学科融入一个课程,要协调这些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矛盾,可以同参与该课程的各科教师进行协商后制作出新的学习单,这便充分体现了学习单的灵活性。学习单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一般的课程设置,学习单可以按时间划分为前置型学习单、课堂学习单和后置型学习单。三种学习单不仅使用的时间不同,还各自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使用不同的方式,达到不一样的目的。在社区取向的美术教育课程中,后置型学习单起到重要的作用。社区取向美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让课堂延展到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中。这一方面是一种对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在情感上,通过课程能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因此,学习单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强社区与课堂的联系。要加强这种联系,更多的要靠使用学习单来发放任务,将在课堂上不能实现或者效果不好的教学任务通过学习单的方式来完成。学习单可以充当学生的参考资料,教师也可以通过学习单的设计来实现教学,即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够通过学习单的指导完成学习。如,在“浣花溪公园”一课中,由于浣花溪公园紧邻学校,历史悠久,极具地方特色,是课程重要的一部分,而如何让学生熟悉这个地方,并且能够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单的设计能够完全达成。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喜爱浣花溪公园,并进行相关的美术创作,笔者特别设计了与浣花溪公园相关的学习单,设定的内容为通过“找一找”和“你知道吗”这两根主线,引导学生游览整个浣花溪公园。因为学习单中需要学生找的景点分布在公园的各个地方,若要找到每一个景点并回答问题,即使有地图也必须走完整个公园才能完成。在设计时,笔者希望将这个学习任务安排得更加有趣,要求学生由家长带领,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够增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感情;通过巧妙设计的问题,也能够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并收获比在传统课堂上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刘慧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地方美术教育现状研究 1.于田县美术教学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1.1美术教学人员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据于田教育局2013年统计:于田县共有23所小学,675个班级,在校学生人数有19991人,少数民族学生人数19541人,占总人数的97.7%;美术教师共有38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4人,占总人数的97%。由此可见,在于田县少数民族教师是美术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于田县与新疆地区县级学校、乡级学校小学美术教师人均负担数差距非常明显,于田县师生人数比率为1:588,距新疆县级师生比率1:404差距明显,平均每人多负担184人。这说明于田县的美术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美术教育师资匮乏。于田县美术教师职业与专业对口度为32.4%,大部分美术教师专业不对口,多为兼职教师,美术兼职情况严重,这些兼职教师美术专业素养不高,专业化程度底,教学技能差,对于美术地方课程开发的意识较为淡薄,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能力不够。 1.2于田县美术教师学历现状 按照国家部门的有关规定,目前在我国从事小学阶段教育的教师学历应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据笔者调查,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能自愿来于田县工作的人非常少,大多数为定向分配,于田县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教师学历达到标准的只有64.7%,其中县级学校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乡级学校大专以上学历达到60%。这说明县级和乡级小学美术教师学历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美术教师学历不合格,提高教师学历是当务之急。 1.3于田县小学美术教师职后培训情况分析 职后教育是美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各级教育部门规定所有教师必须参加5年一周期的“继续教育培训”。于田县本周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达标率为73.5%,还有一部分教师未能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中有80%的教师参加培训的经费由学校与教师个人共同承担,只有20%的教师参加培训的经费由学校全额承担,所以大部分的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热情不高。于田县美术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的占23.5%,参加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的只有5.9%。这些数据表明:于田县对于小学美术教师的职后培训重视不够,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等各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为提高地方课程的开发能力奠定基础。 1.4于田县美术教学设备与条件 于田县各学校多媒体教室配备比例低,很多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一般只有一间,很难安排上美术课。教师用多媒体教学大多为公开课做准备,或为参加教学大赛准备。美术活动教室也并未真正投入使用。于田县的美术课程开发实施困难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家长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在农村乡镇,由于美术学科在材料的投入上相对较多,如平时的练习材料纸、笔、颜料、橡皮泥等等,这对于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家长普遍存在美术课就是“画两张画,让娃娃轻松一下”的思想认识,对孩子绘画材料的投入自然很少。这也说明了开发地方课程的必要性,开发地方课程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地取材,减轻家长负担,学生也更易接受。 2.于田县地方美术教育改革策略 2.1不断加强对地方美术教育的保护,完善相应制度。 首先,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及时掌握美术教师的在岗情况,适量增加美术教师的编制人数,加强对美术教育的投入,尽快健全学校美术设施的建设。其次,调整教师考评机制。现在的考评制度以学生的成绩来考察教师,将考试成绩与教师教学成绩捆绑起来,美术教师的考评缺乏相应考核标准,致使美术教师上课没有压力,制定完善的美术课程考评机制,从政策上改变美术学科长期处于不受重视的状态,能让学校管理者、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情操的陶冶,艺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建立完善专业美术教师队伍 第一,更新美术教学观念。美术教师应从“传统教学”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新课改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学生学习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教师应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把难理解难领会的知识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直观、生动地摆在学生面前,传授给学生。还可以利用身边事物,地方资源进行教学,贴近生活,学生更易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确立以学生为主题的学习地位。第二,提高教师基本素质。首先要解决美术教师的配置不足问题。对美术教师的编制、配置等加大扶持的力度,并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来于田县就业。对于现有教师知识水平不足、教学经验不丰富等多方面问题,鼓励教师提高学历以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同时让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学历、普通话水平、教育理论、个人特点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目标和措施,积极落实对专职美术教师及兼职美术教师进行的业务培训,提高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加强偏远地区美术教师的培训力度,以达到评估等级的最低评估要求,即每个教师两年内要接受不少于48课时的业务培训。学校应采用专业美术教师任课,在专业教师不足的情况下,从兼职教师中选择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定期选派教师到外地去学习经验、集中培训,并对学习培训工作进行跟踪与考核,促进学习培训工作进程的展开,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利用听课、评课制度,教师竞赛等活动,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师综合素质评估。第三,加强对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调查发现,于田县一些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但大多数的多媒体教室都是闲置的,大多数美术教师没有用过多媒体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不娴熟,于田县只有5.9%的美术教师通过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水平培训。不断加强对美术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美术教师也应自我学习,及时了解掌握美术学科前沿动态和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扩宽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上述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打造一支专业的美术教师队伍,为美术地方课程的开发奠定一个夯实的基础。 2.3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地方课程 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各级学校艺术课的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重视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的运用,逐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于田县的美术课程在资源性因素上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差距,但是在素材性因素上却具备着先天的优势,它拥有着底蕴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为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着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地方资源取材容易,孩子们对其有着极强的亲和力,更乐于接受,让民间美术走进课堂也使得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得以延续。让学生直接接触身边的本土文化,参与其中,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更直观的认识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创作出具有家乡文化的本土美术作品。增强作为于田人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这对于提高民族审美意识,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于田县拥有着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如:维吾尔族的艾德莱丝绸、地毯、于田花帽等等,这些资源在于田县取材容易,随处可见,笔者建议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校本课程研究小组;美术教育工作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这些资源,研究适合本地的地方课程,让学生享受美术课堂所带来的乐趣。 3.结语 美术教育对一个人的良好素质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个人品行修养有重要的塑造作用,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也具有保护意义。于田县应就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与提高美术教师自身素质,建立完善专业美术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地方课程等措施,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书本之外的美术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家乡文化,使本土文化薪火相传,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这对于提高民族审美意识,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凯旋 单位:新疆教育学院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美术教育中园林设计作用研究 1园林设计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我国园林历史悠久,“园林”一词最早曾出现在西晋以后的诗文当中,如张翰的《杂诗》:“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很多对园林称呼,如圃、囿、宫苑、园池、庭院、别业、山庄等,在英美等国家被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198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规》篇中,对园林的定义是“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由此可见,园林设计就是关于“园林”的艺术创造过程。园林从形式上说是一种美术创作,是融绘画、书法、文学等于一身的艺术,当园林缺少了艺术,就势必失去了它的灵魂。虽然园林专业有着完整的体系,美术教育也有其专业特征,但它们都是表现“美”的艺术,追求“美”的形式。园林设计者应对“美”产生敏感性,而这种美感的获得需要通过良好的美术教育才能体现。 2园林中的绘画、书法艺术、诗词歌赋 早期园林追求以娱乐、休闲为主,后来逐渐在其基础上又增加了审美的追求,审美追求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园林中大量运用绘画、书法以及诗词歌赋。绘画、书法以及诗词歌赋不仅是视觉美的直接形式,而且有其深刻的文化追求、意境表现,在园林中极易识别,有很多实例。早期园林设计图纸,靠手绘完成,大到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小至私人宅院苏州留园,每个园林设计的作品无不是手绘之作,手绘成为电脑绘图出现之前记录园林设计成果唯一的途径。园林中手绘实例不计其数,仅颐和园昆明湖畔的长廊,就有各种绘画作品多达14000余幅,该长廊全长700m,每根枋梁上都有手绘图案,如此大量的运用绘画作品,堪称奇迹,并入选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寺庙园林中建筑装饰也经常用绘画的手法体现它的精致和与众不同,河南驻马店市汝南南海禅寺主殿建筑上就有各种绘画作品6000多处。书法作品和诗词歌赋在园林中的应用不仅表现在对联、匾额的点景之中,还有书法家的碑刻作品,它们不仅使园林形式美更加多样,也增添了园林的意境美。苏州有一园林名曰沧浪亭,面积仅1.08hm2,园主苏舜钦官场失意,归隐苏州时花“四万钱”将其买下并精心营建,因有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故名“沧浪亭”。园内的山顶有一亭子,其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取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取自苏舜钦《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幅对联使整座园林含义丰富、意境深远。苏州狮子林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是因为园内景色优美,而且有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真趣”亭和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刻。园林中有很多绘画、书法和诗词歌赋的应用,这不仅美术教育的形式,而且很多设计者本身就是画家、文学家、美学家和诗人,在古代教育中礼、乐、射、御、书、数被看成是六项基本才能,也称“六艺”,因此可以说古人从小就接受了美术教育,学习了美术知识,尤其是绘画、书法和诗词歌赋,因此才能在今天的园林艺术中看到如此丰富的美术教育形式,因此美术教育对园林设计的创造、内涵和意境有重要的意义。 3美术教育对园林设计的作用 3.1表现、载体作用 纵观美术教育的内涵不难发现它与园林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对园林设计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园林设计的平面图绘制、鸟瞰图等一些图纸离不开美术教育,这也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众多高校园林设计专业都开设素描、色彩课程的原因。在特定时期美术教育决定着园林设计成果的展现,没有美术教育,园林设计成果将没有载体,无法呈现出来。这是美术教育对园林设计的作用之一。 3.2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园林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而艺术需要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园林设计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和手法。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自然就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从纵多园林设计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只有具备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园林设计工作才能做出成绩。这是美术教育对园林设计的作用之二。 3.3陶冶情操、体现园林设计的文化内涵 古人云:“琴棋书画养心”。由此不难看出绘画、书法具有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功能,园林设计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外,还要求设计者具备一定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决定着园林设计的水平。园林中体现文化内涵,多数是由典故、传说、习俗以及诗词歌赋来体现,一般要求含而不露。因此诗词歌赋比较适合表达这些文化内涵,也可以表达设计者的意图。比如“沧浪亭”园名,就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处世态度;又如苏州拙政园,园主王献臣被贬苏州后营建,借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的“政”事,是对朝廷不满、自我嘲弄的一种写照,同时也是对仕途失意、得不到重用的一种发泄。可见,绘画、书法、诗词歌赋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有了它们园林设计不再在枯燥的科学,而是有意义的艺术。 作者:李运生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研究 一、新时期背景下的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1.职业美术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过于执着于传统美术教育理念,以计划性、终结性、专一性的教育理念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使得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僵化,缺乏对于现代化美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了解,从根本上来讲是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的。二是开展职业技术美术教学理念改革的过程中,部分教学者过于关注技能训练,忽视了构造美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职业美术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首先,很多专业之间的区别性不大,忽视了专业之间的差异性,由此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极大地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其次,美术专业设置忽视了社会性,很多美术专业的存在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后,美术专业学习的教材内容缺乏交叉学科的学习,出现美术教学的孤立状态,这是不符合美术教学特点的。 3.职业美术教学的模式单一化。由于职业美术教学的观念守旧,使得其教学模式出现单一化的缺陷。首先,现阶段,多数的职业学校开设的美术课程内容,是在沿袭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理论讲解过多,忽视了美术教学与市场化设计之间的联系。其次,职业学校过于强调热门专业,在教学模式上缺乏长期的眼光去审视,造成人才资源的过多浪费,忽视了学生的职业规划。 4.职业美术教学资源不足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硬件设施的投入不足,缺乏必备的画室、设计室、电脑室、专业器材等,难以给美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美术教学环境;其二,教师素质较低,教学水平难以满足需求,美术专业性素养不高,难以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中切合实际地去执行教学目标,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美术教学课程的效果。 5.职业美术教学考核制度不科学。现阶段的职业美术教学考核制度同样存在不科学的地方,将理论知识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忽视了美术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使得原本应该是一种趣味十足的课程成为学生们都厌烦的理论学习课程。职业美术教学考核制度中,笔试内容往往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使得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美术理论上,导致其实践能力的低下,一旦进入社会,才发现自己所学习的美术知识起不到作用,实践能力表现不佳。 二、新时期背景下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策略 1.积极改变美术教学观念。首先,教师方面的美术教学观念改善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注重职业教师的聘用和选拔,将美术技能强、美术教学观念先进的人才纳入到学校美术专业教学体系中去,保证其对于传统美术教学观念的冲击作用。二是不断开展先进美术教学观念的宣传和教育,倡导教师开展教学理念的学习和交流,由此肃清传统美术教学观念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力。其次,对于学生方面的美术教学观念,积极鼓励学生去接触现在先进的美术观念、技能、表达方式、主题诠释、实际应用,保证其与社会时代美术思想的同步发展。最后,对于社会方面的美术观念,应该强化宣传和教育,端正社会对于美术教学点看法,形成良好的美术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2.注重美术专业的合理设置。结合美术教育发展的特点,充分理解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一方面,关注于美术专业设置的实践性特点,保证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能够实现实践能力和知识理论的全面发展,为其后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一方面,注重美术专业设置的社会性特点,结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特点,切合实际的设置美术专业,保证以长远的目光去添加美术专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打算。 3.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在美术教学方式,首先保证在先进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下,积极尝试开展教学方式的实践;其次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教学方式,结合自身教学情况,探索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最后,借助现代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工作,保证美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4.加大教学资源的投资力度。针对于职业美术教学资源不足现象,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首先,积极借助国家的资助,加强对于美术专业基础设置建设;其次,注重学校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美术教育事业的长久性发展;最后,不断强化学校与外部企业之间的联系,借助其实践机会,为学生争取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保证其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开展美术教学。 5.积极促进教学考核制度优化。高度重视美术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保证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核,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其未来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不断培养其美术实践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职业学校美术教育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我们需要不断地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析,争取在职业美术教育方面形成全面的理论实践体系,以应对新时期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发展要求。 作者:黄燕虹 单位:福建省三明职业中专学校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幼师专业美术教育工作研究 一、当前幼师专业学生现状 中专生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文化课相比基础知识明显不扎实,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数学、物理、外语这些科目。而美术不等同于绘画,尤其是幼师专业,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繁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如何做好幼师专业美术教育工作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生,而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但要育生,还要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审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这些呢?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美术课与其他文化课一样,教学中教师也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即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尽量生动化、通俗化、口语化。在讲解美术理论知识时,教师要避免太专业化的术语,而应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次,美术教师可以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作品内容相关的乐曲,以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让他们轻松掌握美术知识,提升审美能力。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幼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对幼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师专业教师要想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就必须不断学习,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除此之外,教师的能力也不能单单局限于美术自身,还应广泛涉猎美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幼师专业美术教育工作。 (三)将课堂还给学生 幼师专业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除了传授基本的美术技能外,其他方面都应让学生去自由发挥,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加强美术欣赏教学 教师要重视美术欣赏教学,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了解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思想,再通过讨论、比较谈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见解和认识,从而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慢慢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表象渐渐探究其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美,提升审美能力。 三、总结 总之,幼师专业学生的美术教育工作并不简单,我们只有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出适应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作者:郭屹梅 单位:石家庄市学前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美术教育中的雕塑教学研究 一、泥塑基础教学 泥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可以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练习平台。但是,其也有一些局限,如果一味学习泥塑那么使用的材料就很单一,学生很难接触到其他材料,更不用说广泛运用其他材料了。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不能停留于表面的赏心悦目,如材料和形式,更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凝结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心绪。但是,艺术审美和思想感情的表达建立在创作者扎实的基本功之上,此外还需要一个能够表达这种感情的载体,即材料。因此,雕塑不仅包括泥塑,其他材料也可以很好地表现艺术审美。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其他材料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些材料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 一件艺术品不仅需要创作者的才华和艺术洞察力,更需要特定的材料传递美感。合适的材料会将作品的精神内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越来越多的雕塑家将目光投向对材料的选择。对于材料的选择不能仅仅停留在泥土的味道、铜的沧桑上。教师深入分析优秀艺术的精神内涵,将使用新颖材料的作品介绍到课堂中来,引导学生用创新的目光择取材料。克莱兹•奥登堡在这方面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作为波普艺术运动中的领袖人物,他用软质的材料创作雕塑作品,刷新了人们对于艺术材料的概念,如《覆盖着美丽皮毛的冰淇淋》《软厕所》《软打字机》。可以说,克莱兹•奥登堡用独特的材料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将艺术和审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和恰到好处,由此向传统的艺术做到了告别。 二、重视中国传统雕塑 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喜欢用西方的例子进行教学,对中国传统的雕塑比较忽视。中国古代的雕塑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雕塑,这个时期产生的作品是很好的艺术典范,如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四大石窟。又如,唐时的《卢舍那大佛》以及《昭陵六骏》。中华民族应该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和美学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引入课堂,对其加以分析和解释,让学生在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中汲取精华,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创作。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雕塑作为一门艺术,其教学也需要创新意识。教师要用敏锐的目光把握教学,了解当下艺术发展的趋势,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创新在雕塑教学中的重要性 创新是对艺术的再生,它会创造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念和方法。而怀疑、否定以及批判则是创新的重要前提。我们可以用自己之前的理论和知识作为创新的前提,对现有的一切进行重新审视并创造作品。一件好的艺术品应该是雕塑者独特思维的展现,如果只是用之前的方法和观念创作就故步自封、毫无新意。因此,创作者要求变、求异,这样产生的作品才会有新意和高层次的审美,才是雕塑者创新思维的结晶。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师转变观念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首先,教师自己的观念要改变,这样才能带领学生。教师不能将课堂看成自己的主阵地,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不要自己一味讲解。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努力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另外,实行互动式教学,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教师不要一味讲解前人的观点,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思维的独立性。以往的教学机械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接受,缺乏自我思考和表达观点的空间,课堂成为权威观点的阵地。权威的观点是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缺乏充足的材料,这些知识很长时间内很少有改动,是僵化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思辨。 3.创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学生主体意识只有在活泼、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才能被唤醒,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条件创造这样的氛围。可以说,良好的课堂环境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以往的教学信奉“师道尊严”的观念,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凌驾于教学和学生之上,忽视学生的感受,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殊不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只有在良好、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得到培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沟通。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情感、思维、行为都是有差别的,都有着巨大的潜能需要教师去激发。教师应该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用情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4.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师要经常介绍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鉴赏,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把随堂欣赏的内容与实践创作设计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吸收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提高表达和表现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这样他们就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当自己的作品优秀时,学生的自信心会大增;当自己的作品不足时,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学习。 四、结语 雕塑教学时中学美术教育的重点之一。教师不仅要注重材料,更要进行创新教育,吸收中外一切优秀艺术品的精髓,这样才能将雕塑教育做好。 作者:聂裕荣 单位:广东佛山市大沥高级中学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美术教育创新方法研究 1.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不仅仅是在教育方式上的创新还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的动力,自觉形成创新的过程和思维,从而真正实现在创作中的创新。例如,当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需要首先在脑海中形成对所要设计的图画以及事物的大概图形,然后再通过动手实践将想象变为现实,但是这种创作于以往要有所不同,不能够仅仅是照抄和照搬他人的作品,而应该是在吸收他人作品优点的同时还要形成自己作品的风格。在这样的创作中学生才能够实现创新,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之所以能够提升创新能力,是因为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将绘图的想法通过实践变为了真正的图画作品,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了他们创新的自信心。美术课程与其他的课程有所不同,他需要学生手眼的结合以及思维和实践的结合,在这样的结合中才能够完成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美术创新需要学生拥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分析问题能力、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所以学生在艺术上的创新能力不仅仅能够展现在艺术创作上,还能够体现在生活中的其他方方面面。 2.提升教师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是实现美术教育创新的关键。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的主体引导者和实施者,他能够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进行美术教育创新的同时应该提升整体美术教师的素质,改变他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首先,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方法,从而提升美术教育课堂的效率,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思想,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美术教育应该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模式,要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转换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讲解当中去,对于学生好的想法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而对于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教师要进行耐心的讲解改正他们想法中的不足。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及时收回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创作。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要不断的学习充电,在专业上做到精益求精,在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积累自身的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创新美术教学方法 在对美术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时,首先也要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的转换,即学生不再是教育的被动者,而成为教育学习的主动者,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在进行改革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要充分利用信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进行美术教育创新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网络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美术作品在信息技术下绽放出他的独特魅力。所以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尽可能的实现网络化教学,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设计和创作出更多更有新意的好作品,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学生要学会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学习资源进行检索、筛选和查询。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同时教师的讲解一般理论化较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的讲解如果过于细致学生就不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以及创新的思维,如果教师的讲解过于简单,则又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作品的真正内涵。所以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学生在进行艺术赏析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出同类作品,通过对比及探讨来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教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也可以弥补自己知识上的欠缺,提升教学课堂的质量。其次,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充分实现同学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以及欣赏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引进计算机技术,可以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美术创作,以严谨的思维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所以学生学会网络计算机美术设计,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以及创作的美术作品上传到互联网上,与其他人来共同交流与探讨,从中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找到今后创新的方向,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第二,改变传授和引导两组的比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美术教育主要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引导为辅。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要求下,需要调整教授和引导两种教学方法的课堂比例,要以引导为主,教授为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减少教师的传授比例,积极引导学生对美术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艺术和发现艺术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营造出激发学生创新的艺术环境,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绘画、电视、录像、电影、游戏、故事、音乐等,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艺术的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课堂上增加讨论和交流的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创造性的应用视觉艺术、语言文字艺术。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可以通过比较、对话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思考、判断、体会和鉴别资料,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同时在进行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加深对艺术作品的年代背景以及其他文化艺术的理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美术资质以及人文精神的作用。 4.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学习环境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所以在进行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时,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对学习美术的热情。教师还应该树立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意识,要尊重学生对艺术的不同观点和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积极活跃、崇尚个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这样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以及审美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心理的自由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对个人的赞同和认可则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这样,学生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就能充分展现个人独特的思想魅力、新颖的表现形式和与众不同的创作方式。良好的创作环境更可以使学生不断增强创新的意志和勇气,培养自身的标新立异,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做到在绘画创作中独树一帜。学生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还能更好的释放自己的审美观念,敢于去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以及自我表现欲,利于他们形成多元化的审美角度,同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找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创新所带来的快乐和情趣。 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创新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在美术教育创新中能够形成不同的审美视角,提高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新过程中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当中,增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美术教育创新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今后美术教育实践发展的基本方向。 本文作者:张云峰 单位:山东潍坊学院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师范美术教育研究思索 本文作者:张志强 单位:邢台学院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推广实施,作为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高师美术教育,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文献不断增多,研究内容逐步拓展。笔者分别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项,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1999~2009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篇,筛选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86篇作为取样对象,回顾与反思近十年来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研究情况,以期为今后的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近十年高师美术教育研究 (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研究者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存在普遍共识,认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应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应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如赵诗镜(1999)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2005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规定。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培养目标的科学认识和合理定位,有效推动了高师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的研究 1.专业课程的设置。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学者们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问题展开论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2]有研究者提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并建议增设设计基础、结构素描、意向素描、电脑设计等课程。有研究者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的课程中特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3] 2.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研究者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7%左右,而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包含了约2/5左右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4]有研究者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教育类课程、中国与日本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基础课程进行了比较,用翔实的数据证明了高师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学者们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大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普遍的趋势,综合性和人文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艺术教育发展的主题。现行的基础美术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趋势,由单一的知识技能取向朝更注重人文价值取向转移,从而突出强调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有研究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5]杨钧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综合化、多元化的高师美术教育的研究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而不断深入。 (三)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研究 有研究者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6]有研究者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7]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要积极与基础教育相接轨,确立新的师资培养规格,在坚定师范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改革。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关注。 二、近十年高师美术教育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一)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学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二)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实证性研究与分析 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现状的分析,且较少关注国外美术教师教育的情况。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看,大都以思辨性研究为主。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具体境况的不同,致使难以得出一些具有广泛性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 三、高师美术教育研究展望 (一)高师美术教育价值观的正确定位 时至今日,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向专业美术院校看齐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造成高师办学偏离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尽管研究者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但笔者认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根本上正确定位价值观,在坚定师范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在坚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上,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培养模式。 (二)研究对策和建议的有效实施 在研究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改革文章“蜂拥而至”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高等师范美术专业改革步伐仍十分缓慢。我们研究的重点不应还停留在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综合结构等理论层面上,而应该将目光转移到如何将理论付诸于实际,如何使理论对现实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改革起到“助燃剂”的作用,这是今后研究应重点开拓的领域。 (三)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合理衔接 新的课程范式和课程环境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新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是推行新课程的关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教育教学中较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性质、目标和价值。为此,探讨构建合理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美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对加快教师教育改革步伐和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的不断拓展 纵观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经验总结居主流,在学科视角上以教育学占绝对优势,这种单一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的广度、深度。笔者认为,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应多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五)高师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在当今多元文化语境下,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必须加强国际比较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在学习中了解国外高等美术教育开展的现状、特色;在借鉴中进一步加强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在启示中推动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需要我们给予其更多的关切,这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深化改革、优化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与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云纹图案在茶叶品牌形象设计的运用 摘要:茶文化起源于我国,具有悠长的历史,从古至今中国人酷爱饮茶,经久不衰。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茶文化也受到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打造本土茶叶品牌已经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茶叶包装设计是塑造茶叶品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打造具有本土和地方特色的典型包装设计尤为重要。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应具有其自身的文化特性,这种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茶文化的特性和商业信息的视觉识别,使其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较高的传播效率。云纹图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本文经过大量调研,结合相关文献,针对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云纹图案在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的策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云纹图案;应用策略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茶叶作为我国特有的商品之一,已经得到全球各个国家的认可。我国是茶叶生产和输出大国,因此,茶叶包装设计应该具有我国特色的典型包装设计。茶叶的视觉形象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外在的视觉震撼力和文化的感染力,还能够有效增强茶叶品牌的视觉效果,促使经济效益最大化。结合我国本土文化元素对茶品牌视觉形象进行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云纹图案是比较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图式,既能够充分体现中国文化,又能够应用在外包装上。云纹图案应用在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加中华文化因素,还能够增强茶叶品牌视觉效果,进而加深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印象。 1云纹特点 中国云纹的样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其形式主要是通过纹样展现出来的,中国传统的纹样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区域性的特点。云纹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视觉方式,将云纹体现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能够清楚表达出设计观念,还体现出了整个民族的特性。云纹样式经过不断的演变且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对各朝代的人们生活模式都有着深刻影响。如战国时期的卷云纹,具有程式化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云纹,具有质朴、率性、自然的整体特点;唐朝的朵云纹则是将丰腴与清秀等特点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的中庸美,等等。中华民族的祖先认为万物都有正反两面,注重阴阳调和,我们所看到的阴阳八卦图就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性,体现出“图底关系”。因此,云纹不管是在造型上还是在组织形式上都有一定的样式。同时,云纹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审美精神,很容易让中国人产生文化亲近感和审美亲近感。从我国古代开始云纹就被赋予了很多文化色彩,在装饰艺术中,云纹是十分重要的装饰形象。比如画五个蝙蝠在云中翱翔的图,寓意天赐五福等,这种表达方式充分融合了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突显出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云纹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传达着东方文化所特有的飘逸潇洒的“面”和“线”,传递着人们对天地万物的敬仰之情以及豁达的人文精神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2云纹图案运用到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已经成为目前品牌战略个性化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茶叶面向的是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则是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茶叶进行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时,应该突出其个性化特性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用以区别于同类商品。现代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个结构样式的有效把握。云纹在现代的图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一种继承性创新,经过重新组合排列能够变成新的图形。云纹纹样因其不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被广泛用于现代的品牌标志、包装、生活用具、壁画、建筑、宗教、服装、装饰等。经过一定的整理造型,云纹图案在运用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又因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已经成为现代十分重要的装饰纹样,具有鲜明的形态,如2008年奥运火炬上的云纹图案等。我国茶文化茶叶传播活动能够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而云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若将云纹与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大大增加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云纹能够满足人们对吉祥、情感等的追求,历史上云纹不单单是传递信息的符号,因其能够体现出皇家贵族和贵妇人的尊贵感,而成为贵族使用的最普遍的纹样,在平民百姓中云纹寓意着平安、吉祥。将云纹图案运用在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能够满足人们对中华文化的需求。因此,云纹图案运用到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3云纹图案在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角度分析,视觉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如果说品牌的内在是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那么视觉形象就是其重要的外在表现因素,视觉所传达的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转换,即品牌的概念信息通过人的眼睛传化为可感知、可视的语言符号信息,是一种色彩和造型的定向转达的过程。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是将品牌所要表达和传播的静态信息内容转化为可视的动态识别符号,以丰富和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因为能够抓住核心价值并进行诠释,从而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品牌对标识的要求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符号,而是需要传递出一种形象、寓意,可供人们进行联想和认知。品牌的传播需要体现出品牌标识、品牌色彩、品牌文字等,使这个品牌的所有因素浑然一体。茶叶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主要包括标志设计、色彩设计、文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 3.1茶叶品牌标志运用云纹图案 茶叶品牌标志的设计不仅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研究和大量的收集探索,还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用以与其他同类商品区分开来,一眼就能够识别该茶叶品牌。标识可以说是创造产品品牌的核心因素,因此在品牌的识别和规划上一定要按照识别系统的计划方案实施。此外,在设计标志时还要结合各类茶叶的自身特点。在视觉上可以把文字以及突显中国特色、传承历史的云纹图案融入茶叶品牌标识设计。在标志上运用云纹时,为了保证品牌标志的一致性,其作为辅助图形应简单化并突出主题,让人们能够产生深刻的记忆。标志的设计应尽量凸显出产品和地域的特性,让人一目了然。字体是标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字体的改变如同更换衣服,代表了一定的个性特征。茶叶品牌标志所包含的所有项目的确定都必须满足品牌形象的统一性和在传播时能感受到艺术气息的独特性。茶叶品牌标志运用云纹图案,可以将云纹图案作为品牌标志的背景,通过适当转化融入到品牌文字的笔画当中,也可以将云纹图案设计为品牌logo,以此来呈现浓郁的中国风、淡雅的文化内涵,丰富和发展茶叶品牌文化,使茶叶品牌定位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更加具有中国田园气息、中国文化气息,最终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3.2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色彩设计 色彩是信息传递最快捷的途径,其给人类带来的视觉冲击相较点、线、面更大。色彩的合理搭配能够有效提升品牌形象的宣传效果,也是一种宣传策略。色彩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觉,如冷暖、轻重感、空间感、味觉感等感觉,可以使受众产生不同程度的联想,从而激发起消费者的心理联想和欲望。因此,在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色彩设计时,一定要慎重选择颜色进行搭配,避免与同类茶叶产品产生相同的色彩效果。可以将色彩作为不同口味、香味的象征,作为体现个性、特色的手段。在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色彩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美化和装饰,还能够跨越文化、年龄的障碍清楚表达各种信息。更重要的一点是色彩的搭配能够影响人们的感情,若是在设计过程中掌握颜色搭配技巧,那就能够对认得心理造成良性的刺激效应,从而提高此品牌在人们思想意识上的地位。此外,对茶叶品牌色彩进行设计前应进行市场考察,让色彩的搭配更加合理、特点更加鲜明,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及色彩心理的倾向。颜色的搭配可以具有一定厚重的历史感和与时俱进的活泼感。 3.3茶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文字设计 品牌的文字也是整个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明确表达出茶叶的特点。文字的表达不仅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广告宣传性,而且还能够突出视觉效果。茶叶品牌设计的文字部分,包括品牌名称、商品名称、企业标识和厂名。这些都是视觉表现元素,需要具体突出茶叶品牌的的独特性和风格,如广告宣传语。不同部位的文字所起到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在进行茶叶品牌视觉形象文字设计的时候,应当根据文字设置的部位,科学设计文字所呈现的方式、内容,运用文字表达直接、涵盖面广、意义精准等特点,对茶叶品牌进行良好的表达和塑造,可以彰显茶叶品牌独有的吸引力。例如广告词的目的是提升视觉效果,为此内容应提炼出产品的特点,并包括产品的用途、使用方法、成分、生产厂家等功能性说明文字。因此,广告词必须设置在茶叶产品外包装或者宣传海报的显眼位置,让消费者可以第一眼就看到茶叶品牌的宣传广告词,对茶叶品牌的核心理念、文化内涵产生直观的印象,这样将非常有助于茶叶品牌的快速推广。此外,还应该注重文字字体的选择,选取能够提升人们视觉效果的字体,字体大小、颜色、粗细、风格的选择,应当结合字体背景和字体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设计,力求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3.4茶叶品牌包装设计中云纹图案的运用 包装广义的含义是通过对形状、结构、材料、色彩、图像、排版样式以及其他的一些辅助性的设计元素进行整合,并与产品信息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产品更加适合市场销售的创造性的工作。茶叶包装设计也是一种文化媒介,通过包装的整体设计影像来展示民族文化,而在茶叶包装上融入云纹图案能够增加产品的文化属性,强化体现民族文化精神,如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倾向、民俗文化等。现阶段的包装设计从过去以保护劳动成果和盛放商品为目的转变为更加符合当代人们的需求、审美要求以及展现产品的独特性。云纹图案运用在产品的包装上,能够更加凸显包装的独特性,使其更加清晰地向消费者传达出消费品的个性特色或功能用途。包装在茶叶品牌视觉形象塑造中有以下三方面功能:一是清晰传递品牌特征。如不同于同类产品、品牌故事、制造感情印象等;二是提升关注度。“杜邦定律”充分体现出包装对于提升消费者关注度的重要性,相关调查显示: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三是定位产品的类别或价格区间。根据产品的包装特点能够清晰地向消费者传达出此产品的定位和适合的人群。此外,在打造茶叶品牌时要避免出现过度包装的现象,过于精致的包装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给人过于昂贵的感觉,从而降低销售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的今天,品牌是一个企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也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视觉形象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能够直接表达出企业的文化和思想。而云纹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演变,使其到达了新的艺术境界和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云纹不但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还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载体。将云纹图案运用在茶叶品牌视觉形象中不仅是对云纹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而且还能够使整个设计具有继承性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而为我国茶叶品牌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金宝军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版画教研室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视觉传达专业中品牌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从课程内容设计的角度阐述了重视觉系统表现而轻视品牌策划的现状,从教学模式的角度阐释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现状,从命题的角度阐述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品牌形象设计;虚拟命题 品牌形象设计(CIS设计)是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全面了解品牌形象设计系统基本理论知识,也需要通过设计训练让学生掌握品牌形象设计的特点和应用要求。由于品牌形象设计在国内的发展较短,课程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重表现轻策划 在国内的高等院校中,品牌形象设计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分布在各大高校的艺术设计学院,国内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品牌形象设计的课程设置上,侧重品牌策划的内容,品牌设计课程内容以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为重点,开设的课程分别有《企业形象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等。在视觉传达专业的品牌形象设计课程设置上是重视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然而对于品牌策划和品牌定位没有要求,在教材上,目前可以使用的教材多以侧重视觉识别表现的《企业形象设计》教材为主,此类教材大多由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构成要素,以及视觉识别部分的表现方式与技巧等内容组成,内容较繁冗,缺少新意,更缺少品牌形象策划、定位等内容。这样的设置会让学生在没有形象策划和定位的指导下孤立得思考视觉识别系统的项目,缺乏形象定位的约束整个设计会缺少系统性。 二、师资缺乏实践经验 品牌形象设计课程在教学上,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是由老师完成知识点的讲解,再由学生完成相关的实践训练,而在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具有品牌形象设计经验的老师较少,在国内,由于品牌形象设计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形成相对规范的系统,国内部分企业大多以借鉴成熟品牌系统形成自我形象,本门课程教学也一直处于经验积累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目前的师资许多也是由学校到学校的角色转换型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来授课,在实践训练中按自我意识进行评价。教师过多的依赖教材和参考资料来诠释课程知识点,无法引导学生系统性学习,缺乏实战经验就缺乏对品牌的整体策划能力,缺乏商业化的设计思维,缺少商业化的设计表现方法和缺少对材料和工艺应用的把握能力,以及与客户沟通的技巧。 三、虚拟命题训练存在局限性 品牌形象设计课程在学生实践训练中,选题形式由任课老师自己选定或由学生自由选择,选择方向以虚拟自主创业的品牌为主。虚拟的命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脱离了商业竞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自由的创作空间,学生可以发挥想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品牌或领域进行策划和设计,利于市场调研和品牌策划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但是,由于设计有异与绘画创作,品牌形象的设计,应该依托设计策划和设计定位,这些都离不开市场的需求,需要在纵观商业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需要联系客户的需求,不能靠主观的审美喜好,主观的设计臆断来进行设计,长期依照主观意识来进行的设计训练,会导致学生缺乏整体的市场意识,缺乏设计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容易让学生形成闭门造车的设计观念,形成自我认可的设计思维。 四、学生在设计表现中缺乏创新思维和整体的表现意识 品牌形象设计的基础系统包含四个部分的内容,标志、标准字、标准色、标准组合、象征图形和辅助图形。整个系统应该按照品牌形象定位来进行视觉设计表现。学生在进行基础系统设计的时候,容易孤立的思考问题,会在毫无形象定位的意识下,依靠主观审美,先完成了标志设计,再进行标准字的设计,两者之间却存在风格差异;在标准色的设计时,会用主观喜好来选择颜色而不是从品牌形象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色彩来表现;在标准组合的设计中,组合的形式多依靠模板的指引,套用固定的组合形式缺乏实际需求。如,甲学生选择的是某教育培训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在标志设计时,采用卡通风格的阳光、画笔等元素进行表现,在风格表现上体现了艺术培训的主旨形象,而在进行标准字设计的时候,却选用书法字体进行表现,卡通的图形元素和传统的书法字体在风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会形成定位混乱的视觉印象。在品牌形象视觉识别系统中应用系统范围广泛,项目众多,包含办公事务用品,环境标示系统、广告宣传系统、交通工具系统、员工服饰系统等。学生在进行这项设计的时候,套用模板的情况会大于从品牌应用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系统来进行表现。套用模板的情况只加深学生依照模板的常规形式,将基础系统的内容进行强行使用。在使用模板参考时,学生还存在多套模板共同使用的痕迹,缺乏整体的设计思维。如,乙同学选题是餐饮品牌的视觉系统设计,在应该系统中,过于强调办公事务用品的项目,而忽略了员工服饰设计、碗碟、筷套茶杯勺等品类的设计。 作者:戴花 单位:邵阳学院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城市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初探 摘要: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如何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名城,城市文化品牌塑是必不可少的。塑造扬州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包括城市的园林、建筑、运河、古街等名胜古迹的保护建设,也包括了扬州的传统文化、工艺、美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还需要打造一种城市文化的内在精神。最后通过视觉形象来体现这种城市文化的品牌,给扬州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关键词:城市品牌;历史文化;园林;工艺;精神;传承 扬州位于江苏省的中部,长江下游的北岸,江淮平原南端,自古就有苏北门户之称。扬州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有2500年的建城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到近代2000多年时间里经济繁荣,在文化,建筑,饮食、工艺等领域都十分发达。如何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名城,城市文化品牌塑是必不可少的。城市品牌建设可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改善对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结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扬州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方面也现了许多问题,如城市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古建筑的开发保护不够;城市整体视觉形象不规范,传播方式过于单一等,都需要对扬州城市文化品牌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1城市形象与传统文化 城市的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给人的整体的印象和感受。它包括城市的道路、建筑、旅游景点、生活广场等视觉形象,也包括了城市的民俗、民风等传统文化。扬州城市近十几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老城被拆迁或者重新打造了,道路变宽了,建筑物变高大了,城市的绿化更漂亮了……但总觉得它好像失去什么。当你再走过很多城市以后,你就会发现扬州与其他城市一样,都是柏油马路、高楼大厦;都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扬州的个性已经变得不明显了,缺乏自己独有的品牌。城市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的品牌建设的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代化的城市几乎是克隆出来的一样,千城一面。城市文化和个性的严重缺失,也使扬州这座传承2500年的历史名城渐渐被同化、消失。怎么才能留住我们城市的特色和差异?其实笔者觉得一座城市如同一个人,它有自己的外貌特征、精神气质和生活方式。它也有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扬州老城区里有很多斑驳沧桑的老建筑,如仁丰里、湾子街,似乎很破烂了,但它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这些古老和沧桑似乎在讲述着这座城市的过去,它们就是这个城市的魂。传统文化是不可见的,但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可见的。老城区有太多扬州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在打造扬州历史文化品牌就是要挖掘它们,保护它们。这样才能留住我们城市文化,找出城市的特色和差异。 2扬州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和文化内涵的挖掘 2.1扬州园林和老城区建筑的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整合 扬州是一座园林众多的城市,扬州园林不仅具有皇家园林的金碧辉煌与高大壮丽,而且具有江南园林野趣和意境,风格兼有南秀北雄自成一派。扬州的园林规模不大,而且比较分散,很多隐藏于古城的民宅之中,园林古建筑的开发与老城区的保护融为一体。近年扬州重点打造的双东古街已经初见成效,突出了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徽派建筑特色,古街两旁店铺林立也吸引了很多游客。但影响力和规模还远远不够,老城区的开发保护没有向纵深发展,很多游客无法深入到古城古巷里面。扬州除了双东街区还要很多古街如:湾子街、仁丰里、彩衣街等历史街区,都非常有特色有待开发挖掘。在扬州老城区的开发上应以园林、古建筑为点,古街、古巷为线,把扬州的老城区成片整合开发。还可以利用现有著名景点重新整合串联古街古巷。如游客从个园出来,经东关街到马家巷到汪氏小苑,再穿过文昌路到皮市街,过广陵路到达何园。如此一来就可以把扬州最著名的两个园林进行串联,游客在寻找园林的过程中也体验了扬州老城的市井文化。 2.2扬州水道、运河文化资源的挖掘 扬州是京杭运河名城,运河从扬州穿城而过,城内漕运码头、水道较多。运河两岸的风光带也是扬州对外宣传的窗口之一,但扬州对运河的开发还不够深入,方式过于单一。在运河的开发上,一是要增加一些水上休闲项目,如水上的茶吧、酒吧等项目,还可以利用龙舟和戏船,开展一些民俗旅游活动和水上表演项目;二是要开发运河水上的餐饮和商贸活动,把扬州特色的工艺品、食品设置在船上,增加消费的方式;三是打造运河两岸的广场文化,开展一些扬州文化展出的活动,组织扬州戏剧的演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带动地方民间艺术社团的发展。扬州除了打造运河,还可以利用运河水系把扬州的主要景点进行串联,打造扬州运河水系两岸文化。例如,沿着瘦西湖水道,从大虹桥到盆景园,再到御码头、天宁寺、史公祠最后到个园的路线。水系两岸景点比较密集,沿途做好旅游指示标志,外来的游客完全可以自己从瘦西湖走到个园,还串联了好几个鲜为人知的景点。这种游览方式较导游组织的游览更加惬意,游客在自主的游览中更能在潜移默化感受扬州城市的历史文化文化品牌。扬州的旅游也可以从报团游转变为自驾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3在城市的建设上突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这是同志对扬州的期望。近十年扬州的城市面貌上有了大的变化,变得更加现代化了。但在城市建设中还要更加突出古代的文化。扬州双博馆就是也很好的例子,馆呈荷叶造型,娉婷立于明月湖畔,柔畅无棱的设计与这座运河城市的水韵古秀相得益彰。再以文昌路建设为例,道路上有唐代砖塔、宋代古井、元代银杏、明代阁楼、清代衙门……号称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因此,在打造扬州道路、广场、公园等城市形象建设中,不仅要保护挖掘现有的文化元素,还要加入扬州历史文化的元素体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 3扬州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扩大扬州文化的载体的范围 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它们和有形的文化遗产一样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传承扬州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3.1打造扬州精美工艺的文化品牌 扬州的传统工艺十分发达,它们是扬州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较为著名的有漆器、玉雕、剪纸、刺绣、通草花等。特别是扬州的漆器和玉器,历史以来一直代表着全国的最高水平。近年来扬州的工艺美术并没有得到更好的继承发展,甚至被其他地方赶超。扬州的工艺文化要与扬州的旅游景点结合重点开发,打造一批具有扬州特色的工艺品,宣传扬州城市文化品牌。 3.2打造淮扬菜系为主的美食文化品牌 扬州菜也称为淮扬菜,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扬州的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并在烹饪上善用火候,讲究火功,具有南北兼容的饮食文化底蕴。另外,“扬州老鹅”扬州炒饭、扬州酱菜、扬州早茶文化等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饮食文化。为打造扬州宜居城市创作了重要条件。 3.3打造扬州民俗文化为主的宜居文化品牌 扬州民俗文化蕴含着扬州人特有的精神传统、思维方式以及对美好向往,体现了普通大众的创造力。扬州特色的民俗如曲艺文化、早茶文化、沐浴文化等。扬州的民俗文化代表了扬州人生活方式。扬州这种舒适休闲的民俗文化也吸引着更多外来人口来扬州安家落户。 4扬州城市的名人效应与城市的文化精神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借助历史名人的效应,来打造城市的品牌和文化精神。以江苏的城市为例:淮安是的故乡,在淮安有总理最大的纪念馆;连云港因为有山叫花果山,打造的是大圣故里的城市品牌。扬州历史名人众多,比如扬州八怪、鉴真大和尚、朱自清等。扬州城市品牌也借用名人效应,特别是扬州八怪,鉴真。但这些名人效应对塑造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精神还不够。前段时间有人想请“韦小宝”来代言扬州,甚至还想打建造一座以韦小宝为主题的鹿鼎城主题公园。万幸这个计划搁浅了,不然扬州历史名城的精神有要被摧残了。这种做法是很不合时宜的,“韦小宝”是金庸笔下虚构的一个小人物,经常靠着自己的运气化险为夷,因祸得福,最后大富大贵妻妾成群。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正好满足了当今社会中一些好吃懒做,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之徒的思想。和扬州的传统的文化精神格格不入。扬州有自己优秀的精神文化,如扬州八怪的愤世嫉俗;鉴真双目失明六次东渡的坚韧;史可法抗清誓死不屈;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气节。这些都是扬州城市精神的灵魂所在,需要我们深层地挖掘和打造。 5扬州城市文化品牌的视觉设计 5.1扬州城市的主题色彩 城市的主题色彩是指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外部物体的主题色彩。城市色彩是城市品牌对外宣传的主要视觉要素,主要体现在车站、广场、商业中心、城市公共交通等户外的宣传中。如果城市没有自己的主色调就不会给人耳目一新的独特印象。城市的主题色彩要体现城市的文化传统,“春风十里扬州路”“绿杨城郭是扬州”等古诗词中都体现出古扬州的绿色。扬州是一座绿水相依、风景秀美的生态之城。扬州城市定位“生态宜居”城市,绿色成为了它的主色调。因此,扬州在城市的宣传和公共空间色彩上应该以绿色为主导,突出美丽、生态的特点。 5.2扬州城市的视觉元素与视觉形象 扬州的名胜古建筑较多,对这些名胜古迹的形象提炼也就形成了扬州特有的城市符号。扬州常用的视觉元素有:五亭桥、文昌阁、仙鹤、运河、杨柳叶等。“五亭桥”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建筑,它代表了扬州园林的北雄南秀风格的典型代表,成为扬州的鲜明符号。五亭桥正面视角为三个亭,形象神似“众”字,也符合城市符号的特点;“仙鹤”视觉元素主要源于古诗“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运河”视觉元素是因为扬州被称为“运河第一城”;“杨柳叶”视觉元素主要是因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亲自沿运河两岸河堤植柳。这些视觉元素再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祥云、马头墙、竹叶等元素结合,充分体现了扬州城市的文化内涵。 5.3扬州城市视觉形象的传播 扬州城市视觉形象确定后,要充分利用城市各种条件来宣传推广,如扬州的旅游景点,城市道路、广场、户外广告等都要系统规划宣传。还要在城市举办的大型经贸活动、文化体育活动中进行集中宣传。最后,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网络、电台等宣传城市文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城市的宣传作用越来越大。新媒体技术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还可以与受众互动沟通。对城市的宣传和城市品牌打造具有不可比拟的影响力。城市的品牌建设是城市自我推广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文化、地域特点等制定出来的发展规划目标,并传递给公众得到社会认可。城市的文化品牌的视觉形象可以帮助城市更快更生动的了解城市,提高城市的认知度。扬州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是“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城市,是符合扬州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扬州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不仅要挖掘扬州城市文化的内涵,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规划管理,服务态度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还需要市民素质的提升。扬州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设也将给扬州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作者:朱成军 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品牌形象设计趋势研究 摘要:目的帮助品牌塑造形象,为消费者提供用户至上、体验先行的服务。方法对比分析移动终端与PC终端的区别,结合品牌设计在移动终端中的成功案例对品牌形象的设计趋势进行分析论证。结论与用户进行情感互动,让用户参与体验,满足用户的需求,能使品牌形象具有时代赋予的新的生命力,在移动浪潮中经久不衰。 关键词:移动浪潮;品牌设计;趋势 品牌形象是由品牌的识别性打造的个性形象,一个完整的品牌形象包括产品层面、视觉层面、文化层面、服务层面等。如何让消费者找到品牌归属感是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把品牌信息的传播触角伸向各种媒体,实现品牌的全面深度传播,这是品牌设计与传播的重中之重。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高速增长,品牌形象的数字营销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和设计公司的关注,新媒体渠道的多样化使移动品牌广告设计不断增长,移动营销技术改变了品牌形象的设计模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品牌形象设计的方法。当品牌有了移动互联网这个有力的平台后,提高品牌形象的识别性和品牌价值的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1]。现如今,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必需品,年轻人在移动新媒体的诱惑下重新发现了自我价值,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改变中国消费行为的一代,因此,关注品牌形象设计环境的变化,把握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习惯,剖析其背后的消费行为,都是移动浪潮中研究品牌形象设计趋势的必修课。 1移动浪潮对品牌塑造的影响 1.1移动浪潮的定义 迈克尔•赛勒在《移动浪潮》中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移动和智能化未来的蓝图,他敏锐地洞察到了移动技术的功用,其必将对整个社会和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注定是颠覆性的。移动化浪潮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最终还将改变商业、工业以及整个经济[2]。移动端具有即时和便捷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契合人们的消费需求。伴随着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移动类应用成为了拉动网络经济增长的新引擎[3]。作为当今消费主体的80后和90后,他们正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移动设备来进行娱乐、社交与购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新兴的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移动设备的兴起与发展,预告着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 1.2碎片化 智能终端的普及结合互联网技术,让信息传播变得愈发简单和快捷,同时也使信息传播变得碎片化和复杂化。碎片化时代,资讯模式从传统的电视、报纸向手机、平板电脑方向转变,生活形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在碎片化的背景下,品牌传播如何找到消费者,并针对其需求进行精准地信息投放,将消费者产生的品牌的忠诚度转化为购买力变得越来越困难,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信息鸿沟[4]。 1.3随时交互 数据显示,早在2014年1月,全球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移动终端使用时长就已经超过PC移动端,这种触媒习惯的变化昭示了移动化浪潮下,消费者行为习惯的转变。中国目前存在一个现象,即人们在实体店逛街和体验时,能够随时通过手机终端查询商品信息,进行搜索和比价,导致其最终的购买行为多是在移动终端上完成。移动端把线上与线下连接在一起,方便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交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环境的改变,传统的品牌设计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移动化浪潮中,如何精准地找到目标受众,使品牌形象设计的效果最大化,成为了研究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问题[5]。新媒体和新技术下的品牌形象设计,强调随时交互和全时互动,这已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必要[6]。 2移动端的三大特性 2014年,互联网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都将重点放到了移动端上,这充分说明了移动化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作为手机生产第一大国,人手一机的时代已经到来,终端移动化的趋势尤为明显,移动端超越PC端成为了第一触媒。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移动化转移成为很多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人们总结出了移动互联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三大特性。 2.1私密性 与传统的电脑网页相比,移动手机和平板电脑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其界面设计简洁干净,且有帐号系统的加持,更容易形成与受众一对一的私密沟通。互联网用户正逐渐向移动端转移,当今用户的生活与消费更偏向移动化。在用户需求方面,大家已从单纯的娱乐向商务拓展延伸,互联网介入了整个消费决策链,这就要求消费链更加注重用户的隐私[7]。例如人们在淘宝上购物或者旅行时,用手机预定机票和酒店,个人的浏览习惯与前期的消费行为都会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后,在保证了个人账户私密性的基础上,针对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品牌信息推送。 2.2场景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习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依赖移动手机,移动端也更容易通过网络大数据来收集和感知用户的当前位置、及时场景与消费习惯等,从而将品牌信息进行精准的推送[8]。基于特定个人所处的场景,移动端的地图应用会为其推送附近的服务和相应的产品信息,若满足消费者当时当下的某个需求,则很容易吸引消费者。移动互联网下的场景化营销是基于时间和空间进行的,它能感知消费者需求,在特定场景推送产品或服务信息,以供消费者对比和筛选,进而促进购买。对于消费者而言,场景化营销能让消费者与产品和服务终端变得更加紧密。 2.3强互动性 移动设备的一大特性就是互动和分享功能。摇一摇、拍照、语音、声控、滑动等都能显示出移动设备的便携性与易操作性,更易激发用户与移动端进行多感官互动。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转战移动互联网,以拓展品牌形象为目标推出了自有企业的品牌APP。品牌APP的诞生,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通过与朋友分享,使品牌达到了病毒式营销和口碑营销的目的。Nike在移动互联网的表现有目共睹,Nike+的平台效应孕育了众多运动型APP,比如Nike+RunningNike+Training,Nike+FuelLab以及以环保为主题的工具型APP,例如Making,所有的APP都是以互动的方式来增强品牌形象的趣味性与美誉度。 3移动终端的品牌形象设计趋势 3.1构建品牌与受众互动 多元化的媒介形态使消费者接触品牌信息的环境更加碎片化,如果品牌能够创造一种轻松娱乐的体验方式,让消费者与品牌玩在一起,会是一种新的品牌传播方式。通过移动端与消费者沟通,真正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满足其需要,给消费者带来便利,这样消费者才会与品牌“长相厮守”[9]。2014年下半年,分众传媒的楼宇电梯广告加入了Wifi热点之后,增加了互通、互联、互动的功能。分众传媒及时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所有客户端进行了互动。情人节前夕,分众传媒举办了“全城示爱”活动,用户关注了活动官方微信“全城示爱”后,即可提交表白内容参与实时抽奖,而所填表白内容会根据用户提供的对方LBS信息,在情人节期间,以弹幕形式呈现在对应位置的分众屏上,也就是说,只需要填写女友或男友所在城市的楼宇位置,表白内容就会在对应的楼宇屏内以弹幕的方式显示,小区楼下、办公大楼、购物中心等都可能成为表白中心。 3.2重视用户体验 移动互联网用户最核心的特征就是交互与参与,用户希望在体验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进行细节处理,从产品本身出发,重视视觉基因与品牌文化的关系,做让用户有最实用的形式主义消费体验[10]。体验经济下的品牌应更好地融入生活,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2016年2月6日,南方航空公司联合微信推出的“让红包飞”活动,打造了一场堪称全球最大规模的乘客机上互动体验,其旗下600余架飞机,超过2000个班次的航班,近28万乘客在进入机舱后通过微信摇一摇,伴随着南航和微信特制的音乐,摇微信红包,在飞机上度过了一个很有年味的春运。活动借助互联网的形式,向乘客送出了新春祝福,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又温暖了乘客的心,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 3.3以设计为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技术时代,设计成为了一种增值的手段。技术创新滋生了设计的新渠道和新方法,成为了品牌增值的新增长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扫码互动、移动支付、H5等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品牌传播中。品牌形象设计需要深入理解主题,从创新的角度揭示品牌的传承和人的故事,赋予品牌更强烈、持久的精准度,找到最好的视觉设计方案。绿箭“能交流的条形码”案例,将产品本身作为传播平台,实现了媒介形态与产品的巧妙关联。绿箭作为首个合作品牌,率先使用了微信内置的“扫一扫”功能,消费者只要扫描任意一款绿色包装上的条形码,就可以免费领取50MB的手机流量和“小箭人”微信表情,具有极强的社交讨论性。绿箭与微信“扫一扫”的结合,使绿箭产品成为了与消费者沟通的载体,让交流变得简单。该设计充分利用了微信的关系链,让绿箭表情在好友之间不断传播,形成了自发的传播扩散。绿箭作为快速消费品,其产品包装本身就是品牌最大的自有媒体,能够诠释绿箭倡导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一品牌诉求,能让万千商品成为品牌与消费者的接触点。 3.4服务属性与娱乐属性并行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享受品牌提供的服务与娱乐。娱乐经济成为了品牌设计与传播涉足的新领域,消费者娱乐方式的改变也为品牌设计与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形式。针对马来西亚40°高温的夏天,麦当劳为促销其冰淇淋,在十字路口红绿灯处一方面醒目的户外广告以吸引眼球,另一方面和来往的消费者玩双屏小游戏,即派人在路口指导过路的人们在手机上进入游戏页面,转动手机上的风扇,这时,街头大广告牌上的风扇也会跟着转动。越多人参与,甜筒就越不会融化,所有参与的人都能获得免费的甜筒一份。这个案例将醒目的户外广告在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的人流密集场所,巧妙地针对年轻人群喜欢尝试和游戏的心态,设计了有趣的游戏,利用其好奇、趣味、获利的心理特点,放大了用户的参与感受,让用户在手机屏幕上的操作展现在街头大屏幕上,实现了双屏互动,增强了参与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因此,使服务属性与娱乐属性并行、构建移动生活圈是品牌设计的新趋势。 4结语 移动端技术是一种服务更私人化的技术,它相比于PC终端更加注重互动与分享。智能终端的普及使整个社会和消费者的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处于移动浪潮中的消费者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获取信息和分享信息的能力。移动战略正成为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的新核心与新趋势,它强调与用户建立情感互动、让用户参与体验、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使品牌形象具有了时代赋予的新的生命力。品牌只有真正重视消费者在移动端上的交互体验,才能在移动化浪潮中掘金。 作者:曹伟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品牌形象设计方法及重要性 摘要:一个好的品牌形象是一个企业核心思想的精华,品牌形象设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品牌形象的设计方法,品牌形象设计原则。 关键词:品牌;简洁;适用;文字设计 一、品牌形象设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品牌形象设计在现代社会是一种具有强有力象征和说服力的大众传播信号。以简练的符号来传达给群众关键的信息,表达其企业的特征和品牌文化信息。可以给群众最直观、最直接的传达,是联系企业和群众最关键的媒介。就像一个人的名字一样,起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显示着它独特的作用。 (二)在品牌设计中,文字运用的独特能更形象准确的传达企业信息。就拉丁文来说,有着多种类别。如:手写体、装饰体、图形体等。中国的品牌形象设计的方式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品牌形象的设计中也是有着主导的地位。它有着表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以最直观的文字方式可以传达给人们最重要的信息。 (三)品牌形象设计在营销中起到直接说明企业信息的作用。最早品牌形象的运用和起源是古代的图腾、图案、和纹章等。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的不断创造和设计精进,现在的品牌形象在设计特征上更显实用性、说明性、和针对性等,艺术性也大大增强。 二、品牌形象的设计方法 (一)造型有感染力,便于记忆和识别。好的品牌形象设计应简洁鲜明富有感染力。形象明快,引人注目,使人印象深刻易于识别、理解和记忆。标志设计不但造型简洁明快且具有美感因而在设计时应注意造型不易复杂繁琐,具有高度美感、最佳视觉效果,是品牌形象设计艺术追求的准则。 (二)有时代感,并能体现企业的特征。品牌形象是企业进行长期宣传,广泛使用的,因此一定稳定性、一贯性,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应具有时代精神,不注重时代精神,会使人感到其企业文化内涵背离社会发展趋势,不符时代精神,有落后之感。 (三)品牌形象设计应注重当地文化的影响。文化产生不同信仰所带来的元素禁忌体现在现代人生活中,其实是文化和宗教禁忌。每个国家与地区,都有特定禁忌,这使得企业在标志的注册时产生问题。因在设计对于国外或者跨过企业性质的企业来说,应当慎用数字作为标志中的构成元素。在标志设计应充分了解当地人文状况,符合当地风土人情,注重元素运用是否与当地文化,个人信仰相悖。 (四)品牌形象设计应符合受众的心理特征。品牌形象设计在视觉方面应用最为广泛,视觉对形象的认知能力会受时间和速度,环境的限制,并传至大脑而产生深刻的记忆,品牌形象设计要以人性化的设计找到企业与受众之间的契合点,将企业的形象、文化精髓有效传达给受众,使其与企业形象产生共鸣。 (五)品牌形象设计应体现企业的个性特征。品牌形象设计具有独特性和可识别性,无论其文字,图形,还是文字和图形的组合都要有着自己的特征,、具有足以区分与同类商标的特征。突出特点显示标志自身特征,品牌形象可识别性直接决定着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决不能雷同、混淆,以免造成错觉,因而品牌形象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特征,令人瞬间识别,易记忆。 二、品牌形象的设计原则 (一)品牌形象的设计要简洁。一个品牌形象设计的越简单,越容易让人辨识,品牌形象设计的初衷就是能让更多的人记住,应用范围更广,从而一步一步的青睐于这个企业,应用在广泛的品牌形象设计中的标志设计,大多是设计简单的标志,就像耐克的标志,奔驰的标志,虽然简单,确是世界上识别度最高的标志之一,太复杂的标志,反而让人觉得太乱而不愿意去记住。 (二)品牌形象的设计要适合产品及企业文化。在品牌形象设计之前,需要了解产品的特征,公司的背景,产品的客户群,以及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只有充分的了解了产品的属性和人群,你才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设计出与之相适合的作品,每个产品都有其适合的人群,好的品牌形象一定是适合产品的,突出产品特性的。 (三)好的品牌形象的设计要保持一定的协调性。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协调,不协调的作品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相反的,协调的品牌形象会让人感到愉悦,愿意多看几眼,往往就是这几眼,就会让人记住这个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在图形,颜色,大小,位置都合适的时候,才能具有协调性,当然偶尔也有不协调的品牌形象出现,但是品牌形象要考虑大部分人的感受,是做给大众看的,不能太过独树一帜。 (四)品牌形象的设计要适合不同的尺寸。好的品牌形象设计必须是无论在缩小还是放大之后,都能清晰可辨的,尤其是在标志设计上,这就需要设计师不断地去尝试,将作品缩小到最小的尺寸,放在小物件上试一下,如果不够清晰,就说明标志需要改进,将标志放大后用于海报上,或者电视、网络等多媒体上时,也必须是清晰的,一个标志可以不够新颖,不够完美,但一定要是清晰可辨的,这是一个好的品牌形象的基础。所有的设计皆来源于生活,一个好的设计师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的人,所以品牌形象的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设计方法也提炼于生活,品牌形象具有高度浓缩并快捷传递信息的功能,可以代替文字,直观的感受到要传递的内容。 作者:张鹏 凌若钊 修智英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品牌形象设计中辅助图形的运用 一、与标志图形相关 这是一种早期辅助图形常见的设计方法,它与标志的形态直接关联,相互呼应。优势在于容易识别,后期制作也较方便。不过,在形式和表现上略显单一,容易出现与其他品牌相似、个性特征不明显等问题。 (一)标志局部。提取标志最具代表性的、独特的部分进行放大表现。如香港设计大师陈幼坚早期设计的标志作品“Francfranc”是由首字母“F”立体化延伸出的两个房子的图形,而辅助图形就将标志局部以线条化、块面化的形式直接放大。又如“徽娘私房菜”的标志是由一个徽州传统木雕窗花和一个人物形象构成,辅助图形就提取标志中最具特色的传统窗花外框进行重复排列。框内可放人物,也可放文字,这些纹样用来装饰名片、手提袋等物料,而杯垫则直接是外框的形状。 (二)标志纹样化。将标志图形按照一定规律进行重复排列组合,形成一种与标志相关的装饰纹样。如香港商场品牌city’super的辅助图形将标志中的感叹号进行大小、方向等不同变化的排列,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图案,用来作为vip卡、包装纸的“背景”装饰。又如“集和”品牌机构设计的“随园会馆”辅助图形将标志通过一定规律进行编排,形成两种不同的品牌识别纹样,在各种物料和环境中进行无限“生长”。 二、与标志图形无关 这种方法抛开标志图形的限制,只保留概念、识别和视觉等功能性的主题,创造出新的图形。这种方式表达更自由、更个性前卫,也是目前辅助图形的发展趋势。通常可根据设计对象的特点提炼出相关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如企业文化、商品外形、产品原料、地域风情……再加以适合的手法表现。 (一)象征符号。根据企业、品牌的文化理念和特点,提炼出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符号元素。如“特格尔”根据品牌特点,提炼出心形、绿叶、花朵等辅助图形,分别象征企业的核心理念——关爱、健康、自然;又如“硒味园”的辅助图形分别以“茶、蜂蜜、油、面、蛋、米”六款主打产品为主题设计装饰图案,提炼相关元素以放射状的形式排列。如以“茶”为主题的元素包括:几何化的茶山、云雾、茶叶;以“蜂蜜”为主题的元素包括:六边形蜂巢、水滴形蜂蜜、蜜蜂、花朵,再用这些图案在对应类别的产品包装上进行装饰。 (二)地域风情。根据产品的产地或品牌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将历史、文化、民族的元素融入设计,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亮欢寨”是贵州一家老字号酸汤鱼品牌,它的辅助图形复杂而有序,主要提炼出反映贵州少数民族风情的元素,如贵州少数民族建筑、花鼓、大山大水的自然环境、传统节日元素,如火把节、百家宴、龙舟、跳舞的人群……这些题材是民族传统的,但表现形式却是现代几何的,再赋予具有贵州少数民族特色的色彩搭配,显得时尚而美观。将这些辅助图形应用在产品的包装和各种物料上,将古老的文化和质朴的民俗民风营造得特别到位。 (三)相关物件。提取产品或品牌相关代表物品,通过精心摆放来营造情景。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叙述性,就像通过不同的物件在讲述故事一样,让人产生视觉的联想。如贵州餐饮品牌“黔外婆”的辅助图形为一些老物件——坛子、水壶、木桶、药罐……在这些物件的轮廓内填充了一些关于“故乡”主题的传统民居图片,配上文案做成主题广告对店内的墙面进行装饰,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又如“聚福轩茶叶”的辅助图形使用了不同造型的茶具、茶壶、茶杯、佛像、古典木架……营造出茶文化和东方文化的氛围,形式简洁现代,色调统一雅致。 (四)产品特征。根据产品的外形或制作流程,通过插画、图形等不同形式来表现产品。“膳食谣”是贵州一家食品公司,主打产品为各种不同风味的豆豉,该品牌的标志为纯中文字,辅助图形则是以豆豉制作流程为主题的插画,如挑选、晾晒等不同步骤;又如烘培品牌“面包维度”的辅助图形以产品的外形为主,将各种形态各异的面包进行错落有致的编排,让观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企业经营的内容,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作者:周先博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儿童品牌形象设计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国内外儿童品牌市场形象识别设计总体情况 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有诸如:好孩子、强生、巴拉巴拉、红黄蓝、小猪班纳等一些中国自己的儿童品牌。但是更多的中国儿童品牌却处在一个极度弱势的地位,也许他们生产销售的儿童产品不比任何一家知名的企业差,甚至一直在为国际一线的儿童品牌代工。但为什么他们无法走出现在的销售局势,推销出自己的产品?我想除了产品本身的设计没有风格化系统化以外,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也是得不到消费者认同的重要因素。即便中国的儿童产品企业数量众多,但在整体的儿童产品销售中所占比例却也仅仅是和洋品牌持平。而就在国内儿童产品市场占有的50%份额里,只有30%拥有品牌,其余70%还处于无品牌竞争状态。而就连这30%的品牌,也未必就能说全部达到了标准。国外的儿童品牌在设计工艺上就已经领先一步,并且在品牌的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建设中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所以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快速的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同。中国儿童产品企业起步较晚,大部分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不够完善。他们需要一个契机,一套适合自己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二、我国儿童品牌形象设计的不足 1、我国儿童产品设计缺乏品牌意识 我国拥有众多儿童产品企业,但却只能被称为生产大国而不是强国,因为企业多是为国外大牌代工,而自己的儿童品牌却很落后。导致国内儿童产品竞争力弱的原因,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不够,使得与国外大牌同质量的儿童商品推向市场,消费者却不认可。儿童品牌宣传手段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方式单一,品牌意识不强。市面上大部分的儿童产品都没有自己的特点,哪怕是有能力开设专卖店,也会让消费者在购物时认为买产品也是方便而已。缺乏品牌意识的的企业,无法让消费者感受到企业文化和产品的魅力,自然也就无法吸引消费者。 2、儿童产品设计缺乏创意 谈儿童品牌,不仅是要设计出适合企业的形象识别系统,也要了解儿童品牌的产品设计。我国的儿童产品,赢在了价格上,却输在了创意上。哪怕为大品牌代工的质量再好,没有创意和企业文化也一样走不出困境。现在国内很多儿童产品,起名字要起个洋名,为什么?因为过去中国的儿童产品比较便宜,档次低;而西方的儿童产品新颖,有创意,消费者心里就觉得高端上档次。中国的企业一味的模仿西方,从名字到产品本身的设计,以提高儿童产品的档次和价格。这种思维定式使中国儿童产品设计被局限住了。品牌的文化和品牌的产品定位缺失,直接影响品牌的形象识别系统设计。中国大部分儿童产品模仿国外设计或是没有设计,不考虑创新,产品没特点,没技术,又怎会被消费者所接受认同。只有认真对待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才能被消费市场所认同。 三、我国儿童品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与发展前景 中国消费者对儿童产品的质量是十分重视的,实用耐久质量好是消费者选择儿童产品的重点。儿童品牌的产品品质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使用价值。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首先考虑这个儿童产品的质量是否值得购买。品牌与杂牌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产品信息较为公开,而后者没有直接的信息,只能单方面被动接受。前者的做工质量有明确保证,而后者有一定的购买风险。安全、舒适、健康。这三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家长们为孩子购买产品时的需求。儿童比较弱小,且自控能力不强所以容易受到伤害。许多儿童产品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使用的材料和加工上没有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产品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消费者不购买或购买以后发现问题,必然对产品乃至企业产生不好的印象。这种产品就只能短暂的出现并最终消失,企业形象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很多产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在购买完成以后,还有许多的类似维修、保养、更新换代等服务问题,他们构成了整个商品使用价值的一部分。可靠的产品自然会留住消费者,消费者的评价影响着儿童品牌。其他消费者在首次购买产品时,难以从事实上掌握产品的可靠性,那么必然会通过品牌的口碑来获取信息。如果说在网上购买儿童产品最大的优势,无疑是价格的优势。但笔者发现不少儿童产品,尤其是儿童的服装类产品,销量第一,但评价却良莠不齐。不少消费者写到尺码不准,标示儿童年龄段不对等问题。网上购买儿童产品确实能使消费者得到方便和实惠,却未必能使他们购买到合适的产品。优秀的儿童品牌,会在设计产品时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发育节奏,产品对应的年龄段十分细致精确,还会考虑到儿童心理的成长,设计出适合的产品款式。儿童品牌形象的打造往往赢在细节上,真正能为消费者考虑的儿童产品和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儿童品牌的产品质量是基础,而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建立形象识别系统展示出品牌的魅力,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证,传播品牌文化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使品牌确立独特的市场地位不可替代,最终达到销售目的。 作者:王濛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本土动漫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一、广西本土动漫旅游纪念品开发的资源优势 在当今旅游盛行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旅游业意识到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备受游客的青睐。广西作为历史、自然旅游资源以及旅游文化大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挖掘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运用创新的理念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重塑广西本土动漫旅游品牌的“新形象”。 二、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 动漫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渗透和协同发展,不仅符合旅游产业的需求也满足了动漫产业的需求。是促进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符合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旅游产业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动漫产业的风险,可以为旅游产品以及旅游纪念品提供素材,可以扩宽动漫产业的创意发展空间,还可以有助于延长各个产业之间的产业链。反之,动漫产业有助于塑造旅游品牌形象推广,同时还是动漫旅游营销的新模式,是对传统旅游产品以及旅游纪念品的“再创新”。 三、开发广西动漫与旅游品牌形象设计 (一)刘三姐动漫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目的 打造鲜明、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其目的在于目前广西的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缺乏创新,全国各地的旅游纪念品在市场略有雷同,总体上有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的纪念品比较少。假如我们开发一个广西当地的旅游纪念品推广项目,比如广西的民间传说人物、故事或动漫游戏,不仅可以作为景区的观光项目,其衍生产品包括玩偶、吊饰、文具、U盘等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旅游纪念品。旅游产业可以带动广西的动漫产业发展。我们可以以刘三姐为形象品牌结合动漫衍生品,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产品。旅游纪念品,顾名思义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艺礼品。[1]如同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意义。动漫衍生品是指利用卡通动漫中的原创人物形象,经过专业设计师精心设计,开发制造出的一系列可供售卖的服务或产品。 (二)刘三姐动漫旅游纪念品的形象设计思路 1.民族风格。动漫衍生品及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着重汲取本土民族文化元素。在刘三姐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可以走民族风格。服饰上,可以结合当地的民族服饰进行创作,如利用壮锦、绣球、围裙、挂包、头巾等壮族元素进行装饰。整体的色彩可以绚丽一些,在衣服边角镶上精美的图案,还可以配上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几何纹案,显示出壮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2.民族气质。动漫衍生品及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着重汲取本土民族文化内涵。在刘三姐的人物气质塑造方面,侧重于壮族人民淳朴的性格。除了具有壮族人民的长相特征,如大眼睛、黑皮肤、厚嘴唇等外,还需赋予她高贵的民族气质。刘三姐不但是民间的传说人物,还美丽动人、聪慧机智、能歌善舞,有“歌仙”之美誉。其歌声脍炙人口、铿锵有力,既有一些“野”的味道,又有民族的气质,如漓江水一般清澈。将这种民族气质设计到旅游纪念品上一定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3.民族精神。动漫衍生品及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着重汲取本土民族文化精神。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是未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刘三姐形象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刘三姐文化品牌,在刘三姐旅游纪念品形象设计方面,应与她的民族精神相结合,创作出栩栩如生的刘三姐新形象,打造一个全新的广西本土动漫旅游品牌形象。 四、结语 利用本土的民族动漫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相结合,打造广西本土动漫旅游品牌形象,全面把握动漫产业、旅游产业各环节的内在联系,以动漫创意和形象为核心,构建相互支撑、完善的动漫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与动漫上下之间的良性互动。扩大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盈利空间和市场规模,推动各环节企业的互动合作。 作者:王芳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珠宝品牌形象设计论文 在钻石零售终端品牌中,很多品牌简单粗略的给自己定义“爱情”的物质和心理载体,并不深入精准的分析“爱情的化学和物理成分”,导致市场钻石品牌形象“大合唱”的现象。其实,钻石品牌更要细腻,丝丝入扣的去打动人心,分解爱情的成分,梳理爱情感受的心理阶段,这样差异化的文化思想才能找到品牌形象的差异化,才能选择确定自己品牌表现出来的是圣洁典雅的进行曲,是滋润心泥的晨曲,还是共鸣心扉的小夜曲。所以说重整品牌形象,就是重整企业和品牌的文化。在目前的珠宝商业环境中,品牌形象设计让很多珠宝企业表面化的认知成为品牌建立的基本要素和视觉传递表现形式,忽略了它更重要的“实用性功能”,实际上它更是品牌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帕克说过“品牌形象产生于营销者对品牌管理的理念中,品牌形象是一种品牌管理的方法”。这也告诉了我们任何产品或服务在理论上都可以用功能的、符号的或经验的要素来表达形象,更说明了企业和品牌的诸多商业行为利用品牌形象的设计,简单高效的地表达传播自身的物质和精神上信息,直接有力的地完成管理品牌目的。 美国银饰品牌ChromeHearts(克罗心),是著名好莱坞奢侈品牌,由RichardStark于1988年创立。其通过精准的品牌形象设计,完美的诠释出品牌的格调和品牌的管理方法。克罗心品牌文化风格的指向明确,定位于中世纪艺术的宗教精神,它充满摇滚、哥特的风格,所以其LOGO设计采用”十字花“图形,同时十字是人类最古老的符号之一,很多宗教中也大量出现该图案。这切合了品牌的主张,在思想和形式上得到了统一。在品牌符号的管理上,不仅将符号大量运用到自身产品设计生产中,还将符号与时代文化代表者结合在一起,设计生产跨界产品,力求把树立的品牌形象嫁接在已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潮流中。这种管理的方法,让追逐的消费者真实的从文化代表者身上感受品牌形象传达的真实意图(如克罗心与滚石乐团的合作),这大大提升了品牌认知度和品牌影响力。品牌的店面形象更直接坦率向消费者述说和呈现自身的气质和修养,克罗心恪守了已有的定位,品牌管理的态度和方法渗透到店面空间设计的每个细节,摒弃了浮躁喧哗的流行时尚,避开了流光溢彩奢华之风,选择了与自身相和的中世纪风格,却在文化与符号的冲突中毅然的放大符号的夸张设计手法来体现品牌的时代存在感。 消费人群的锁定是品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和品牌生存的根本养料,这无疑要通过品牌形象设计的包装与推广,树立品牌形象的公信力,才能聚集忠实的购买人群。全世界爱戴ChromeHearts的名人有香奈儿(CHANEL)首席设计师卡尔•拉格斐(KarlLagerfeld)、史密斯飞船主唱史蒂芬•泰勒(StevenTyler)、《VOGUE》法文版总编辑CarineRoitfeld、德国名模歌地亚•雪花(ClaudiaSchiffer)。克罗心品牌将世界知名人物的影响力转化成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在视觉设计和心理暗示的推广中,用这股力量助推给自信心不强的消费者,牢牢的地掌握消费者心里理的消费目的。如何让品牌有自身进化的能力,也就是说品牌形象进入人心后,能生根发芽,深植消费欲望的心理,逐步影响改变消费的习惯,形成主观去推广品牌的意愿。 品牌形象设计是有生命的,是要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的,是在市场动态变化中升级换代的。只有这样,品牌形象才可以在消费者心里发酵,才能共鸣,才有消费者对品牌的坚持,最终催化品牌进化的功能和消费者主观再推广品牌的能力。很多珠宝企业,把自己的品牌形象设计看做“常青树”,对这棵“树”长时间的不施肥管理,让这棵亲手栽下的“树”自生自灭,然后在重栽一棵新的“常青树”,周而复始没有一棵成才,没有一棵茂盛。中国珠宝品牌在形象设计的领域中,才刚刚起步还没有成熟发展,很多珠宝品牌就已经把它定义,或者说把它和品牌发展的关系僵化理解,导致诸多珠宝品牌没有形成品牌的战斗力,在市场的博弈中逐步掏空了内涵,丧失气质,只有大声地呐喊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可那太短暂了,终究会声嘶力竭地倒下。“爵士时代”的来临是白热化竞争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前奏,危机中得到启示更让我们坚信品牌形象发展是企业生存的“核动力”。 作者:沈鹰 单位:壹堂汇品牌创意人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快时尚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 一、快时尚品牌形象设计 服装品牌标志是品牌产品最为形象和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构成因素。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品牌的标志,或者深入来说消费者是看到了服装品牌标志中隐藏的品牌内涵与文化底蕴。大多数快时尚品牌的标志的字体简约自然,色彩均为标准单纯,没有多余的变化,没有具象或意象的表示,充分显示了快时尚品牌服装低调奢华的内涵。图1为H M、优衣库与ZARA的品牌标志[1]。就ZARA的品牌标志来看,其字体较为严肃工整,给人一种严肃的视觉感受,没有多余的花哨变化,充分展现了ZARA简单的特质。ZARA的店铺标志一般都是以浅咖啡色为基调,同背景的对比十分明显。点名标志与橱窗风格也十分统一。消费者不单单可以从视觉传达中感受到ZARA的品牌特质,更为重要的是ZARA的品牌标志还能够成为传承品牌文化的标志。 (一)快时尚品牌包装 目前市面上的快时尚品牌在包装上都有一定的一致性,即为在包装上依然追求简约、简单,没有过多的装饰,将简朴的包装中时尚品质的产品传递给消费者,同时也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带给消费者。简约的视觉语言能够更加准确的传递品牌讯息,更加充分的展示品牌形象,让消费者能够更加快速的记忆品牌,从而凸出品牌的特质与风格。通常快时尚品牌的包装都是以纸质材料为主,通过使用牛皮纸、色卡纸或铜版纸。纸质材料作为包装袋的质感明显,制作简便。使用纸质包装带不仅仅成本低,造型多样,更为重要的是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进行美化,起到一定宣传作用,展现消费者的时尚审美与地位。 (二)快时尚品牌服装吊牌 快时尚服装的吊牌设计秉持着与服装相同的风格,简洁、低调,吊牌的材质同样以纸质为主。吊牌与服饰一同将视觉效果与识别能力全面提升。如图3所示为Bershaka、ZARA与H M吊牌。快时尚品牌服装吊牌的功能性为最为主要特征,吊牌的正面均为品牌的标志,反面为产品的其他详细信息。由于兼顾到吊牌对产品的影响,因此一般都是以服装的色调来决定吊牌的用色。图3中所示三个品牌的吊牌结构与用色均简洁而有风格,给人一种品质与时尚兼具的视觉感受。 二、品牌形象设计传播 (一)品牌形象代言人 代言人是品牌形象传播推广的助推器,是一种能够实现快速传播的营销手段。形象代言的方式可以传递品牌鲜明的个性与特质,使得产品与目标消费者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并且品牌形象代言人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与价值会使得品牌变为具有意义的存在附加值的符码。例如H M曾经有麦当娜、凯特·莫斯等作为形象代言人,这些在消费者心中极具影响力的明星来传播H M的产品使得H M的品牌形象变得更加高大。品牌代言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越多,则对品牌的影响力就越大。通过名人来传播产品,提升知名度,引起公众注意,传递品牌的理念与价值,获得消费者的赞许与认可[3]。并且将形象代言人的魅力与品牌形象相融合,使得品牌出现人格化可以明显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H M就曾邀请茱莉亚·斯黛娜、艾琳·沃森等超模来演绎泳装广告,显著提升了H M的品牌形象。 (二)品牌网络推广 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使得快时尚品牌不得不关注这一重大消费领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网络购物方便、快捷、省时,并且信息量巨大。有一半以上的网购消费者曾经在网上购买过服装,并且购买服装的金额在所有网购金额中占据了五分之一以上。而中国网购第一平台淘宝网每天的服装销售额都过亿元。网购的快速发展给快时尚品牌的扩大与宣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优衣库、ZARA、GAP等品牌快速反应实现了网络零售。2009年4月优衣库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开业仅十天优衣库在天猫中男装女装的销售排行已经占据首位,超越了之前入驻天猫商城的Levi’s等品牌。目前优衣库在淘宝一年的销售额高达2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优衣库的天猫旗舰店在网购平台中的销售额将会节节攀升。与此同时,GAP在中国的全资店面营业的过程中,GAP的网络旗舰店也随之营业推广。中国的消费者可以再GAP的网站上随时购买GAP的产品。 三、结束语 面对竞争白热化的国家市场,快时尚品牌企业要最大程度的获得市场占有率,并且在国际市场上树立属于自己的独特品牌形象,被消费者所接受就要进一步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不断的提升企业知名度,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做出快速反应。致力于将简约、时尚、自然、品质的产品提供了全球的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够钟意于其品牌形象设计,并且乐意为其品质与服务买单。 作者:刘鹤玲 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恰恰品牌形象设计论文 一、承接传统结合现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中国,众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其文化底蕴、价值内涵非常高,但却没有品牌经营的意识。陈幼坚曾多次跨国界合作,清醒地认识到,也许坚持本土的设计语言,才能立足于世界的设计舞台,尤其是联合麒麟品牌在日本推出了茶饮料MR.CHAN品牌形象设计,对他感触很深。日本的市场是非常注重本土文化的,甚至将自己的本土文化变成了一种理念和态度,非常值得我们中国人去借鉴和学习。陈幼坚深刻地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1990年他创建了“东西坊”,拥有自己的个性品牌,设计自己的品牌形象,主要出售陈幼坚的系列创作作品。“东西坊”,是一个真正属于和代表香港及新中国的纪念品品牌,似乎成了陈幼坚的标志性符号。陈幼坚在设计品牌形象设时强调品牌的民族性,以品牌本身的文化特质为基础进行设计。在陈幼坚的品牌形象设计作品中,加入大量中国元素,但他并不是盲目不进行任何改变的运用,而是将中国的传统元素进行整合,同时将传统元素以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自然地进行糅合,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找平衡。 二、东方与西方的融合 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不是只适用于中国,对世界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陈幼坚认为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种骄傲,但他并没有固守传统,而是成功地融合西方美学和东方文化,诠释了崭新的文化交融。“东情西韵”,是他的作品风格,在他的作品里,总能让人看到欧式包装和西方简洁线条下跳跃的中国热情,西方美学和东方文化的结合。中西方文化,是属于全世界的“东西坊”,陈幼坚正是将这个属于世界的“东西坊”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和策略将东西方文化相融合。陈幼坚将分享和解读如何捕捉和重新诠释东西方文化精神,同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品牌形象设计中,并与商业市场进行链接。在牢牢把握市场脉搏前提下,以中华元素文化作底蕴,将东方文化重新焕发薪资,与西方文化相交融,以不同的视角展示品牌形象设计,带来了颇具视觉冲击力并兼具包容性和多元风格的视觉符号。 三、恰恰品牌形象设计的分析 1恰恰品牌的新定位 洽洽在创立之初就确立“创造美味食品、传播快乐味道”的品牌理念。但随着市场不断发展演化,消费者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在品牌建设中,必须加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使品牌发展壮大。恰恰品牌为了使自己的品牌形象不断进步、新潮,采取了品牌更新这一策略。所以,2011年6月1日,洽洽启动品牌新形象,将品牌定位于“更时尚、更快乐”,有了这个品牌的定位,洽洽的品牌策略就有了强烈的针对性。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香港陈幼坚设计公司设计洽洽品牌标志和洽洽品牌旗下系列产品包装,花费百万打造全新品牌形象,这为洽洽食品类扩展及品牌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陈幼坚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从恰恰品牌的理念入手,将设计与品牌推广成功地结合起来。使恰恰品牌新形象如同它的广告语“快乐的味道”带给人休闲、简约的快乐,进而将恰恰品牌送上了流行时尚的最前线,在市场上发挥全方位的品牌效应。在消费者的定位上,不仅仅局限在国内的市场,更要将品牌推向国际舞台。目前,恰恰品牌已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远销海外,是很多海外华人和游子常备的休闲美食。 2恰恰品牌形象设计的融合与突破 陈幼坚对洽洽品牌启用了新的字体和标志,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对洽洽品牌字体和标志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不仅在表现形式上进行演绎的变化,同时在内容上也进行了更新,使品牌形象更时尚,更快乐。在新标志造型设计上,是由字体为基础的演绎到由内容上的演变,由原来汉字“洽”到英文首字母“C”的造型的设计(图1)。在传统的恰恰标志设计中更加偏重静态和具象的创作(图2),而新的标志是以抽象的手为基本造型,整体呈现出波浪的动势,并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为消费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及丰富的可能性,标志简洁而又充满吸引力。消费者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个活泼的孩子,也可联想为一个充满活力和阳光健康的吉祥物;还可以想象成嘴巴,品尝美味的食品,享受着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味道瞬间,让原有的视觉形象更加灵动、活跃。造型设计饱满且富有张力,充满着韵律,散发着恰恰品牌独特的味道,深深地触动着我们的内心。在字体设计上,比原有的字体更灵活,便于记忆、识别、达意与时尚,简练但不失趣味。新字体设计在表现方式上更具有创新性,明晰和富有情感地表达了恰恰品牌的内涵。恰恰品牌新的标志设计比原有标志更具有突破性的优势在于更好地进军国际市场,同时将陈幼坚的“东情西韵”的设计理念运用在恰恰品牌形象设计中。在恰恰新的品牌形象设计中,新的标志突破原来中国汉字的限制,提取洽洽英文名称ChaCha的首字母C字造型进行设计,将西方设计中简洁而流畅的形式美体现在恰恰标志设计中,赋予标志简练而抽象的现代造型,充满动感与韵律。体现出恰恰品牌朝气和活力,给人强烈而独特的视觉感受,醒目而又有冲击力。英文字母的出现,使恰恰品牌更加灵动和时尚,让整个造型更加国际化,也彰显洽洽品牌走向国际化的决心。新的标志设计更是陈幼坚设计理念中包容性的体现,深刻地向消费者传递着一种文化边缘的中西结合。如今的恰恰品牌正同世界进行接轨,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恰恰品牌以头名荣获营销第一个大奖。(图3)作为巴西队中国区特色食品类特许被授权商,洽洽以聚焦品牌关键词“快乐、时尚”,以球迷的关注焦点为核心,围绕巴西队开展了赌球(瓜子币DU球)、侃球(洽洽扒西队)和送球(靠巴西赢大洽洽)三波活动,在社会化媒体上上演了营销界“帽子戏法”。(图4)2米高史上最大袋瓜子、红色经典风格视频不仅在社会化媒体上掀起一股飓风,更受到传统媒体、消费者等各方的青睐与关注。洽洽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品牌营销闭环,这是其他品牌的世界杯营销以塑造品牌形象而没有将社会化传播打造成变现渠道所不能比拟的。 3恰恰品牌形象设计中的本土化 优秀的品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可以说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品牌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休闲食品品牌,洽洽一直用“文化”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用“快乐和创意”为品牌增值;除了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美味的食品之外,更有“洽洽文化”给消费者带来一份快乐的品牌体验。陈幼坚深深意识到品牌只有融合中国文化才是长久之路,在恰恰新的品牌形象设计中,融入了许多中国的元素。他同样保留了中国传统红色和牛皮纸包装以及恰恰原有的文化营销意识。在中国,红色是幸运之色,给人以活泼的、热情、健康的感觉。陈幼坚将红色运用在新的标志设计中,显得饱满、活跃,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消费者深情地感受到恰恰产品所呈现出的热情与活力,带有浓郁的中国风情,完整地诠释出商品的属性。但考虑到单色的运用过于单调而且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陈幼坚在细节上巧妙地运用了小面积的黑色圆形来均衡调节,形成了对比的反差效果,使标志更加醒目。新的标志设计彰显民族特色的的品牌定位。在包装设计上,洽洽在材质上,以颇有情调的纸袋包装为主,成为国内首家采用纸袋包装的炒货企业。由于纸质材料可直接回收重复利用和再造,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同时易自然风化和降解,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因此,纸质包装是绿色包装材料的最佳选择。将现代纸材质包装趋势与传统文化进行完美结合,洽洽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图5)陈幼坚同样延续对文化卡片的设计与探索。利用文化卡片来提升文化的号召力,无疑是一个具有极好创意的品牌策略。虽然是张小小的卡片,但是它的意义跟作用却是无形的,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在休闲娱乐时不可或缺的快乐元素。文化卡片通常以幽默趣味的画面来传递洽洽品牌的快乐主张,分享“洽洽快乐的味道”,这正是与恰恰休闲食品的特性完美融合。(图6)截至目前,“洽洽文化卡片”累计投放36期,共计418幅不同风格的漫画作品,如宋词篇、金陵十二钗、双响炮、表情篇、十二生肖、剪纸艺术、年俗篇等等,有效传播逾32亿张,信息到达率近100%。陈幼坚在此基础上,进行构思与创新,不断地传播和演绎恰恰品牌文化。恰恰新的品牌形象设计运用现代的表现手法将标志及旗下的系列包装进行统一、整合,赋予品牌更多的文化内涵,全力塑造中国休闲食品品牌,为“洽洽”品牌注入活力和动力,给消费者带来“更时尚、更快乐”的品牌感受。陈幼坚的这次突破扭转消费者以往恰恰老化的品牌印象,满足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需求。陈幼坚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用“创新”来推广恰恰品牌的新形象,致力于将恰恰品牌输送到世界各地,打造民族品牌。四结语陈幼坚的品牌形象设计是一个具有生命力、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他将传统文化用现代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加以整合演绎,并成功地糅合了西方美学和东方文化,诠释了崭新的文化交融。其运用多元的思维方式和视觉角度,从不同民族看文化的包容性,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出符合新时展要求的品牌形象。他敢于创新的设计精神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对中国当代设计以及设计师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设计师应在陈幼坚的品牌形象设计作品中,得到新的启迪和探究,在国际舞台上打造出本土化的品牌,使民族品牌在全世界放光焕彩。 作者:李刚 黄文秀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品牌形象设计及营销对策 摘要:本文旨在向人们介绍品牌形象的设计,以及分析它在营销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企业可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品牌;形象设计;营销;问题;对策 一、分析品牌形象设计 品牌形象与品牌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形象是对品牌的表现,它可以反映品牌真正的实力和水平。品牌形象的内容丰富,要涉及的东西有很多,包括对品牌的命名、包装、品牌的广告设计等等方面,都是品牌形象包含在内的。所以,要进行好的品牌形象设计也是不容易的,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考虑进去。品牌形象属于一种资产,它是特定企业所独有的,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品牌形象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这也是将它区别于其他品牌最重要的一点。评价品牌形象是否良好一度量为指标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品牌的知名度;其二是品牌的美誉度。但仅仅这两点还是不足够吸引消费者,品牌形象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包括品牌的反映度、品牌的注意度、品牌的忠诚度等等,一个良好品牌的形象设计并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长期发展变化的过程。企业品牌形象的设计方式有以下几点: (一)以质量为主 品牌产品质量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前提,产品的质量往往也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重点,所以有不少的企业以产品的质量为核心,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 (二)以服务为主 服务是企业品牌实施战略的重点,已经成为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核心,良好的服务意识可以使企业赢得更多的客户,并在业界产生了良好的口碑,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三)以广告为主 一个企业在品牌形象塑造时,对广告也是有要求的。广告不是将资金大量投入就可以,而需要巧妙运用广告的宣传方式。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当的广告宣传,利用人民群众普遍可以接受的方式介绍企业产品,从而达到深化品牌形象的目的。 二、品牌形象设计在营销中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品牌营销意识比较薄弱,对品牌形象的理解度不够企业往往在品牌形象这方面的重视度不够高,没有充分发挥品牌形象在企业产品营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且对品牌形象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没有将企业的发展延伸到品牌良好的品牌形象,未建立起品牌形象营销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我国企业品牌的个性不强,附加值不够高品牌附加值就是指在企业产品实际存在有形价值中附加的无形价值。我国企业的品牌没有彰显出企业的个性和特点,产品过于单一,无法吸引顾客。而且企业的产品大都只是满足顾客的油性价值,对内在附加的无形价值重视不是很高。 (三)我国企业品牌的定位模糊不定,对品牌形象的调整也不是很到位企业品牌定位就是指企业以市场和社会为基础,对特定的品牌形象在文化的取向以及个性差异方面的商业决策性。企业的品牌定位不够清晰,也会迷糊顾客,使顾客对产品产生怀疑,摇摆不定。而且当品牌定位模糊时,企业的调整不够及时,没有进一步考虑到顾客,这样会造成企业利益的下降。 (四)对企业内部整体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有效可靠的管理制度在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但是,企业的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没有很好地进行工作,企业内部也没有完善可靠的管理制度制约员工的行为。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那么顾客也就会对这样企业失去信心。 (五)企业品牌的宣传过于单一,缺乏创新精神企业生产产品的宣传方式往往只是通过广告,缺乏创新,广告是企业宣传的普遍做法,没有创意。这样如此的单一的宣传方式即使产品质量再好,也不一定会得到读者青睐。 三、品牌形象设计在营销中问题的结局对策 (1)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建立起符合企业的品牌营销理念。树立企业的内部整体的营销理念,将企业向综合性、市场性的方向发展。 (2)树立准确的品牌定位,形成企业的品牌个性。开创企业鲜明的个性,充分发挥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品牌定位有模糊不定到全面准确,使顾客对企业产品一目了然,抓住顾客心理。 (3)将企业品牌形象宣传向多样化的方向努力。不要单单通过广告进行宣传,应当寻找多种宣传途径,扩大企业品牌形象的传播范围。四、结语综上所述,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十分重要的,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中国经济领域的提升,增强综合国力。即使现在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相信日后一定会有所发展,这些问题将不再是问题,一定会被人们很好地解决。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创意机构的品牌形象设计 一、创新性品牌设计 当前时代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在此背景下,大众越来越对品牌加以重视,品牌是在大众消费中而存在,商品销售主要依靠商品形象,利用广告创意或者新式营销策略以提升品牌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目前,消费者再购买商品时对商品本身的符号特征更加注重,而不只是重视商品的效能,因此,企业应该对品牌形象加以重视,并对品牌形象具有创造性的表现出来,讲求创新性的发展战略,对目标市场进行针对性的思考,以使品牌设计表现满足于市场的需求,企业在呈现形象上拥有创新性的理念,对于企业影响力的持续扩大尤为关键。 对品牌设计的历史进行回顾,我们会发现,许多产品之所以会快速成为国际品牌,是因为其拥有先进的设计策略和品牌理念,从而在品牌设计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一个企业,如果品牌形象设计成果,那么它所带来的无形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在美国快餐企业中,肯德基作为其中一家最大的企业,其以“麦当劳叔叔”为公司的主题标志并席卷全球,肯德基在进行建立品牌形象时,与其他众多企业的设计有所不同,当时很多企业的设计是字母的缩写,而肯德基的设计借助于山德士的和蔼形象,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仅显得亲切,而且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这种情感诉求方式十分具有创造力,在当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国际品牌。又比如,万宝路知名品牌香烟,最初是优美妩媚的女性形象,李奥•贝纳在50多年前重塑该品牌形象,而将形象改变成为粗犷的美国西部牛仔,不仅表现手法十分大胆,而且设计策略也极具个性,从而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相对于传统广告领域而言,李奥•北纳的思考已超出其范畴,在今天看来,在表现创新性方面,它仍然是一个经典案例。 品牌形象设计的创新并不仅仅只是创新设计形式,又或者是尝试一种新的营销策略,其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创新形象的塑造与提升,以有利于企业培育出来的设计方案机制既具有创新性又拥有可持续性,从而确保升华企业的文化,即在品牌形象设计下能够体现企业的文化内涵,注入品牌文化的基因在品牌形象设计中,注重建设企业文化的内涵,可品牌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强化其内在力量。同时,品牌形象在文化内涵层面表现其创新性,更能体现所要传达的视觉氛围。我们可以以必胜客为例,必胜客在过去二十年中在供应薄饼行业中作为领导者,从未有过改变,其在竞争中仍能够称雄主要是依靠于其改良过的品牌视觉。必胜客不仅仅只改变了其标志,而且以一种手绘的形式将活泼的字体与红色屋顶相结合,另外还添加了一些蔬菜的辅助图,从而给人一种清新趣味的感受,必胜客在此基础上还注重注入品牌文化,从原先的休闲主题餐厅逐渐转变成为欢乐主题式餐厅,对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官体验必胜客时时刻刻都有在关注;注重一种人文关怀,强化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与顾客加强沟通与交流,从而营造一种欢乐且颇具趣味的环境氛围。对必胜客讲求的欢乐情绪要重点突出,使顾客能够有一种欢乐温馨的品牌识别,注重在细节上体现品牌精神,从而提升受众对该品牌的认同度,使企业休闲愉快的文化得到传递。 二、结语 这个时代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就要求企业在品牌形象设计上做出创新性的设计。在当前很多优秀品牌形象中,设计者已不只是对品牌形象在表现视觉层面上有所追求,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将企业的文化注入到新式品牌形象设计之中。因此,设计者在赋予品牌形象设计生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从而建立起一种鲜明的企业形象。 作者:潘斐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服装品牌形象设计论文 一、官网平台界面设计 由于该服装品牌在线购物平台的功能包括品牌展示与网上商店这两个方面;因此,在整体架构布局与界面元素分布上的视觉呈现方式主要是“响应式”网页设计。为了使用户获得良好的浏览体验,在整体界面设计上主要是以简约化与统一的视觉传达来表现品牌形象,并配置合理且突出的文字内容来对其核心内容进行陈述。同时,在对整体界面进行设计时,必须在整个过程中都严格遵守“形式服务与功能”的原则。此外,在对页面进行整体配色时,必须将品牌形象色作为主色调。并且为了使用户能够快速、简单地对重要与非重要信息进行区分,还必须在整体页面上设计高对比度单色色块。为了避免因色彩使用太多而弱化页面上商品的卖点,在界面分区中的色块所使用的颜色应在三种以内。为了使视觉识别标准达到统一,模块界面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服装品牌LOGO的主体抽象图形。该服装品牌形象在管网平台界面上的设计,突显了品牌的优势,提升了品牌的整体形象,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接近了消费者内心的期望值。 二、移动客户端界面设计 在对移动客户端界面进行设计之前,必须先设计一款智能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该服装品牌智能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是以融合扁平视觉与易用性交互体验为设计理念,以苹果手机的IOS系统为主要实现平台。线上购物是这款苹果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首先,在对程序架构进行整体规划时,不仅要突出品牌形象的优势、体现品牌简约统一的设计风格,而且还要表现出快时尚的潮流性。因此,该品牌服装在对整个苹果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程序界面进行设计时,是将灰白黑作为品牌形象的视觉识别基础,且将该服装品牌的品牌标志与风格定位理念放置在程序首页的闪屏页面上,并在整体界面布局上体现出“简适生活”的品牌感官。同时,由于该品牌智能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了扁平设计,使得其省略了不必要界面的转换,从而体现了该品牌作为快时尚的简约风格。此外,为了方便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在遵循扁平化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整个苹果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视觉界面设计上应注意衬线字体与背景的对比,并将简约风格贯穿菜单选项图标设计的始终。其次,在产品推广栏目方面,主要是对其进行简化处理,以此来促进用户浏览更多的商品。同时,在遵循快时尚品牌的营销特性的基础上,还对原有在线商店的目录架构进行了调整,以此来增加消费者在线购买的次数。 三、品牌商城的促销设计 (一)网页横幅广告设计 品牌为了在线上商城推广新的产品或是实施促销活动,一般都是在线上商城首页中的网络横幅广告上进行宣传。一般线上商城首页横幅广告设计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即扩散式构图、对角形构图以及三角线构图。其中,三角形构图与其他两种构图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采用三角形构图,不仅能使整个构图更加的自然、立体,而且还能够使整个推广画面更加活泼、动感,从而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该服装品牌在网页横幅广告设计上正是应用了三角形构图方式,其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二)促销专题页面设计 由于视觉设计是抽象的,因此没有固定的模板与套用的公式。所以,在对促销专题页面进行设计时,品牌商家应在遵循专题页面设计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促销活动页面设计的内容并非仅仅只包括商品折扣方面的信息,应还包括将卖场促销的氛围转移到互联网页面上,从而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进而促进商品的销售。以该服装品牌淘宝双十一活动的专题页面设计为例,首先,在对专题页面进行设计之前,必须先将品牌形象的核心信息提取出来。其次,在进行设计时,必须体现出活动产品优质低价的特点,并放大商品的折扣价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电商环境下,快时尚品牌形象设计直接影响了品牌的发展。因此,在数字化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服装品牌作为快时尚的一员应不断对品牌形象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 作者:肖银湘 品牌形象设计论文:民国文化元素下的品牌形象设计论文 一、民国文化元素在南京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一)导入VI系统,构建城市文化品牌形象视觉系统 城市品牌形象视觉系统设计是将艺术设计、品牌策划等知识应用于城市的形象表现中去,并利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研究方法,以视觉系统的方式表现出来。设计符合南京城市形象、契合南京城市定位、体现南京城市个性的视觉形象系统,需要对南京城市历史传统和南京目前发展状况进行考察,要符合城市的资源状况,得到南京市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导入VI系统时,民国元素运用于南京城市品牌形象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构建城市品牌形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城市形象设计是一个复杂性工程,不仅要从整个南京城市本身历史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等进行考虑,还要从居民、游客、政府等角度出发考虑形象设计问题。因而在挑选、提炼民国文化元素时,必须前期做好充分调查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元素的表现性。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步骤、多方位的表现与研究,并把城市形象设计当作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从平面到立体等全方位进行表现。 2、构建城市形象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成功地塑造、推广南京城市品牌形象,需要南京市民的积极参与,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只有充分参与到城市形象设计的过程中来才能提高他们对城市形象的认可度与接受度。国内外知名的城市都十分注重市民的广泛参与,从而使城市品牌形象获得了普遍认同,且城市品牌在市民心目中具有了很强的号召力。因而,提炼的民国文化元素,必须得到南京市民的认可。在具体的挑选、提炼民国文化元素时,可以充分调动南京市居民甚至世界人民的积极性,集思广益,使得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更加贴近百姓。 3、构建城市形象需要体现城市独特的魅力。城市形象的选择与设计必须独特、新颖,才能更好地塑造特色的城市品牌。民国文化不仅南京拥有,上海也有,重庆也有,如何与其他城市的民国文化区分开来,这是南京城市形象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可以从南京作为民国首都角度入手,挖掘出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特征。同时在提炼民国文化元素时,需要在元素基础上加入新的带有现代的简单的象征意义内容,以与传统的民国元素作为区分,赋予南京品牌形象设计一种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民国文化价值和意义。 4、构建城市形象需要情感的投入。南京作为民国的首都,南京的民国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当前谈到民国文化更多是对历史的审视和对现实的警醒。利用民国元素时,让人们从情感上统一认可,有一种历史的回味。特别是台湾同胞或是民国时出国生活的华裔及其后代,对于南京都深有感情。民国元素进行提炼运用时,也必须考虑到这部分人的情感因素,勾起其“同源同根”的认识。 (二)民国文化元素在南京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1、设计融入民国元素的南京城市形象标志。标志是形象设计的中心和主体,也是城市理念最好的表现载体,将提炼的民国文化元素注入南京城市标志中去,一方面可以将民国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融为一体,使民国元素不会有突兀感;一方面,让市民、游客等对南京城市形象有整体的认识,能从标志中直接就能感受到民国文化,深刻南京城市品牌形象。 2、公共导向系统视觉识别中注入民国文化元素。公共导向系统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是南京城市形象的宣传载体,是彰显南京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通过设计规整的注入民国元素的公共导向系统能够使南京的城市形象更加整体、统一、和谐,并让“民国文化”更好的走进百姓的生活。同时在公交站台、地铁站台的设计过程中,都应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加入民国文化元素,彰显南京的民国特色,体现南京城市品牌形象。出租车、公交车、公共自行车是人们出行中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在车身上注入民国文化元素,使其成为动态的城市景观,增强南京城市品牌形象的识别性。 3、公共设施系统视觉识别设计中注入民国文化元素。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公共设施包括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的设施等等。城市指示设施不仅能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又能保障城市公共场所秩序,还能彰显城市设计水准及其文化底蕴。南京城市指示设施的形象,也是南京城市整体品牌形象的体现之一。在南京城市指示设施中注入民国文化元素,为行人指示方位的同时宣传南京城市的民国文化、树立南京城市品牌形象。 二、小结 南京市城市形象的建设任重道远,视觉识别系统中民国文化元素的注入,在实际的操作中必须以南京市自身客观条件为依据。南京城市唯有保持及发扬自己民国文化,充分运用民国文化元素于南京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中,才能在全球化中保留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国际激烈的竞争中具有持续的竞争力。 作者:刘棠黄婷芳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精细农业论文:精细化气象预报在农业中的应用 [摘 要]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精细化气象预报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精细化气象预报能够直接或者是间接地预报农业种植区域的光、热、水等多种条件,进而正确地指导农业,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其中,精细化气象预报主要是以本地区农业生产生活作为重要基础,便于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提高农业产量。基于此,精细化气象预报能够及时地突发性的灾害预警信号,进而与本地农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防御性措施,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在防灾与减灾方面的效果。 [关键词] 精细化气象预报 农业 应用 1 精细化气象预报应用于农业的具体途径 1.1 内容本地化特征明显 之前的农信通气象产品通常都是为地级市提供气象服务,所以,很难划分客户,导致气象服务的内容存在严重的单一化问题。然而,不同地区与县市农业生产的情况也存在差异,所以,难以根据客户具体需求来为其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但是,精细化气象预报能够更好地精确各县级的区域,以保证更好地结合地区具体状况,积极提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其中,以黑龙江省麦区小麦为例,因为实际的收获期是在雨季前,一旦雨水量增多,就必须要采取抢收的措施。而在小麦处于蜡熟中期,其干物质的积累是最多的,而且粒重也最高,应当及时收获[1]。收割的过早或者是过晚都会对粒重产生不利的影响。若蜡熟期间雨水和露水较多,很容易导致籽实的呼吸作用变强,对干物质进行大量消耗。而在黑龙江省的稻区,阳光相对充足且温度的日较差很大,对于灌浆来说十分理想。然而,低温年型相对较多,很容易因温度而影响灌浆质量。但是,在南方稻区,早稻灌浆期时间较短且千粒重会下降。在其乳熟之前和之后,都是高温对千粒重产生影响的重要阶段。通过对精细化气象预报的运用,可以针对南北方吸取的差异来提供具有本地化特色的气象服务,这对于农业种植的影响是很大的。 1.2 产品更加精细 精细化气象预报能够对不同地区的信息服务进行细化,能够准确地出气象与预警信息。基于此,在产品当中增加信息的含量,并融入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信息,进而为特色农业的生产提供更为精细的信息服务[2]。将水稻种植作为重点,对其粒重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时期有两种:第一,开花之前颖壳的生长期,因为颖壳与库容的大小存在紧密联系,而颖壳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就是减数分裂。第二,水稻灌浆期。在实际灌浆的时候,会出现明显高峰。但是,在引进精细化气象预报以后,需要在水稻重要的生长时期考虑具体情况,进而提供出精细的气象预报,更好地促进水稻增产与增收。 1.3 服务呈现差异化 精细化气象预报将气象信息和农业信息相互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满足现阶段较大的信息需求量,并且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彩信内容,使得服务体验也更为理想。同样以水稻种植为例,水稻在小穗分化期间,应当将温度控制在6-8摄氏度,否则花粉就会逐渐丧失受精的能力而导致其结实率不断下降。在水稻开花期,最佳空气湿度需要控制在70-80%,一旦湿度过小或者是遇到雨水期,就会导致花粉吸水过于充足而出现破裂。如果空气的湿度不超过20-25%,也很容易受干旱影响而不结果实。而针对水稻种植的日照与气温要求,精细化气象预报能够及时地提供差异化气象服务,进而推动农业生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不同时空环境背景下,农业生物的生长与发育规律也呈现出差异化,使得r业生产活动也具备了自身独有的特点。但是,气象条件不同,农作物对于气象环境的反应也存在区别。因此,必须要有机结合具体情况来实现精细化农业气象预报,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地指导农业生产,并且为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精细农业论文:陈更新精细化循环农业引领产业新航向 对于一个胸怀家乡父老、时刻不忘反哺桑梓的年轻人,未来更广阔壮丽的前景还都正在铺排描摹中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几千年以来,传统的农耕文化灿烂辉煌,养育和繁衍亿万炎黄子孙,无数的中华儿女承前启后,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谱写着优美的篇章。 记者见到陈更新时,他正带着中央党校博士考察团,讲解广西规划的第一个富硒产业园区,借用外脑、引进人才、科学管理、创新发展。先后在红十字会、医药医疗、资产金融投资等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陈更新,一踏入农业领域就以一个企业家飞得更高,走得更远的理念高标准,严要求,以循环经济,精细化立体农业,套种套养,种养结合,变废为宝,寻求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创新农业模式,为新型农业打开一扇大门。 农业发展的创新思维 “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发展还得有团队。”2007年,陈更新成立丰兄农业发展团队,经过七年的现代农业发展探索,2014年正式注册广西丰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一家集水产养殖、果蔬种植、食用菌种植、农业种植技术研究与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直销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公司。 “我们遵循种养结合、套种套养的科学产业链,全力发展精细化立体循环农业,创新农业产业,将现代农村从观光农业到绿色休闲生态农业,再到创意农业……以时间换空间来形成抵御市场风险的防火线,赢取农业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陈更新向记者介绍丰兄农业开发公司的发展理念。 丰兄农业开发公司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绿水青山良性循环与脱贫攻坚和带动一般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用循环经济来代替农副产品深加工问题,用种养结合来解决单一农业产出过低问题,用产业链延伸来解决变废为宝问题,用产业链延伸来解决其它产业成本过高问题,用产品附加值来促进产业发展,用产品附加值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生产模式的衔接性来全面保证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达到产业扶贫脱贫的最终目的,为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生机勃勃的发展之路。 “我们所打造的有机、绿色、环保、富硒的全均衡营养现代农业生产链,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发展瓶颈、还在农业的基础元素上增加了乡村休闲旅游,生产高端农副产品的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也培育了职业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人、造就一批新一代农业人。”几经努力发展,陈更新坚持以“私人订制、食品安全”的高端服务理念,为高端需求人士打造出地道、原生态的农副产品,讲述着一个特色的农业故事。 合作制全面代替分配管理制 怎样让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向追求绿色、生态的需求转变,寻求农业发展的新动力,经过不断的调研,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交流,陈更新采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导入全面合作分配制。采用底薪+绩效+分红+股权的分配方法,一人参与,全家受益,通过产业层面的设计来满足大家的需求点、增收又保产、保质又保价、企业估值越大自己受益越多,牢牢的把双方利益捆绑在一起,工作越长受益越多,一心谋发展,脱贫又致富。培育现代农业的职业化和标准化新一代农业人。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传统农业一直走不出“价优多发展,发展起来又跌价,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怪圈。陈更新带领他的企业放弃常规市场渠道、走品牌品质和高端群体路线,以社会团体企业和各商会房产公司为主要销售对象,以体验农业为导向、以亲情娱乐基地为重心、以周末休闲旅游经济为核心,运用电子商务APP平台结合会员制和庄主制的全新发展理念体系、进行农副产品与互联网结合的线上线下营销网络。 关爱贫弱,温暖同行 陈更新立足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脱贫这一目标,采用“公司+供销社+合作联社+专业合作社+信用社”的生产发展模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有效的体现出企业社会责任感和供销社的供给侧改革所取得的创新成就,合作联社则在组织全面的资源匹配整合使用上不懈努力,专业合作社负责每一个产业的生产和运营管理,信用社则加大资金扶持力量引发的杠杆支点,使得贫困户干劲十足,促使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形成“傻瓜式”生产模式。 丰兄农业开发公司启动实施的“产业到家,牵手妈妈”巾帼脱贫行动计划,不仅每周对选定的贫困妇女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同时及时宣传党的政策,使她们有信心,提高实际操作本领,而且根据贫困妇女的劳动能力,安排工作,有计时工、计件工、包产到户和产品认领养殖种植等多种方式促进她们增加收入,并鼓励先进,督促进步。目前已投资建成的生产间、生产大棚、平价产品销售门市部、电商平台服务厅和农民技术学校等均已充分发挥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更新作为非公企业代表到广西大学农学院考察合作洽谈,并就学生实习就业、提供科研咨询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书,解决了生产技术和人才瓶颈问题。为增强农户自身造血能力,积极帮助农民理清脱贫的思想,他联系玉林市供销社共同创建农民培训学校,传授现代农业种养技术,协助举办了“非公经济企业供给侧深化改革发展经济论坛”,邀请到中央党校、广西林业厅等专家为合作社成员、贫困农户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丰兄农业公司还获得了广西科技厅指定人才培养基地、广西水产畜牧局田螺优秀推广站、田螺示范基地称号、特色农业扶贫产业基地推广中心、广西供销社电子商务优秀推广站等殊荣。今天的陈更新在很大程度上要改善农民的内在问题,给农民以新希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断为蒲公英之家、社会福利院、孤儿院等救助中心提供物资赞助的陈更新谦虚地说自己只是普通人,在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企业家来说,所有的成绩都还只是未来更远目标实现的基石;对于一个胸怀家乡父老、时刻不忘反哺桑梓的年轻人,未来更广阔壮丽的前景还都正在铺排描摹中。我们从陈更新坚定的目光,睿智的眼神,忙碌的身影中看到了更扎实的未来。 精细农业论文: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管理探讨 摘要: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科研是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业科研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资金的筹集和运作,而在资金的来源方面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拨款以及合作企业投资经费。如何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效率是现阶段科研项目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科研项目的资金管理中,重点工作在于对预算的管理,而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预算编制。在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经费管理中,需要分析和阐明预算编制的重要性,通过强化管理理念、细化管理细节、严格把控流程、进行科学划分等多个角度,构建出完善的预算精细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精细化;管理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逐渐的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工作,在近些年的科研项目中,明显加大了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同时,对于项目的专业化管理、系统化经费使用、高效性的科研经费拨付等多方面的管理进行强化。国家在强化经费投入的同时,也使得科研经费的管理难度在不断加大。对此国家在出台和修订部分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构建出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强化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逐渐细致化和精密化。在构建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强化预算约束性效果的同时,重视对精化管理的特点分析,强化对科研经费的监控和管理。 一、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是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构建出完善的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项目,需要借鉴和融合精细化管理,从而保证预算环节的高效性和有根据性,保证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和细致化,完善科研经费和研究任务之间的关系;在编订预算的过程中,要求预先制定完善的流程和程序,同时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在财务专家的把关和审核之后,根据农业的季节性特点以及科研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时对项目进行调整,构建出完善的调整方案,根据相关的报批程序审核项目的执行效果。在农业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强化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明确各个具体项目的预算、管理流程,强化对各环节的权责划分,使用有效的方法将主体有机融合,构建出完善的责权一致的管理网络系统,保证经费预算处在高效、科学的监督体系之下,从而保证整个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项目研究工作的综合效益。 二、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是现阶段提高农业科研效率的有效手段,要求在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之上,构建出科学化、系统化的生产、管理流程,实现对科研项目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2008年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第一次提出了在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求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概念,这也是我国各级单位强化财务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开始和标志;2014年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对精细化管理的管理。对于现阶段的农业科研院(所)而言,要求在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强化对预算关键环节的管理和分析,构建出系统的科学化管理编制,细化和完善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采用刚性的制度规范措施,构建完善的责任落实效果,提高和完善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农业科研中项目管理的现状 (一)精细化不足 在目前的农业科研单位中,科研工作者对经费预算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争取和申请科研经费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由于缺乏对申请项目和预算编制等多方面的联系和结合,并未体现出实事求是的效果,导致整个科研项目在进展和推行过程中,并未结合项目的经费需求进行严格的预算规划,导致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同时大多数的科研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对科研经费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对各项费用的内涵缺乏科学地认识,由于经验不足或者错误预算,使得科研经费无法进行细致和划分,进而导致整个预算管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缺失。 (二)合理化不足 在部分农业科研单位中,由于缺乏预算协调机制,导致项目的需求和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出现了预算编制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是在部分单位的项目预算中,并未考虑到经费的使用情况,没有对项目和经费支出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出现擅自调整预算,进而使得整个预算并未按照原定流程进行,没有遵循具体规定进行备案呈报工作,出现了相关负责人因退休、调整、离职等多方面的原因出现项目预算的更换。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在项目合作以及外部协作的过程中缺乏对预算管理的充分认识和分析,导致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并未根据科研项目进行完善的资金拨付机制,也没有通过合同任务书的订立以及对项目任务书的构建进行经费管理,导致在参加项目的过程中,并未构建出完善的外拨经费管理机制,因而在拨付资金之后,整个监管系统缺乏有效的监管。 (三)执行力不足 在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的项目管理中,预算和资金管理主要由项目负责人采用全权负责制度。在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机制之下,项目负责人对于项目资金的管理和支配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当出现一个项目负责人管理多个课题项目之时,很多时候因为精力不足导致对项目的支出和预算的管理缺乏实质的管理工作。一方面使得整个科研项目的收支费用并未按照列支的项目进行及时的管理和处置,财务人员的日常费用支出成为单位的公用费用开支,出现事业经费的挤占,使得最后的项目验收工作出现了人为的账务调整。另一方面加强了对相同类型财务的支出和收入,导致科研人员在未考虑项目的研究和进展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进行签字确认工作,很容易出现项目之间出现交错复杂的使用问题。在项目验收的过程中,人为调账行为时常出现,会出现不合规的发票和支出。另外,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支付中,科研项目的经费直接由财政预算拨付,在经费使用和下达过程中存在时差性,同时经费预算的管理未进行有效监督,导致出现相互垫付的现象,达不到预算的实际效果。 (四)考核力度不足 当前在很多科研项目中,过于重视科研经费的申报和使用环节,而忽视了对经费预算的考核和评估环节,在绩效考核和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中缺乏力度,导致出现项目执行效果欠佳和未达到系统地评价指标及标准。预算编制工作缺乏奖惩制度,整个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缺乏鉴别能力,整个预算的执行难以做到实时定量的考核。 四、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地编制体系 为了使农业科研经费预算合理化,首先,从事农业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的忽视管理注重争取的观念,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要根据类似的研究活动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循相关科研项目的资金管理的要求,综合考虑科研项目的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对预算编制的整体进行分析和论证。在对每个预算科目内容都分析清楚的基础上,对预算支出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细化,对具体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地预算,展示出具体的预算过程,结合科研项目的资金实力进行编制。同时,农业科研部门要积极联合财务及资产等部门,对预算编制的各项经费进行审核,科研人员要根据审核意见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修改,尽可能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合理规范农业科研预算经费的调整手续 科研经费预算的执行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资金管理办法和具体的编制内容等规定,对各个项目的经费支出状况进行明确,通常情况下不能进行调整。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必须要进行调整,要遵循有关的规定,利用慎的态度进行合理地调整。现阶段,农业科研预算的调整主要包括两类,其一是报批调整,其二是主持单位进行审批调整。如果科研项目出现预算资金数额变化或者合作单位的预算出现调整,需要进行报批调整。或者出现其他的情况,如预算金额没有出现变化,一些具体的材料费用、加工费用以及其他费用要进行调整的,由具体的负责人进行申报,单位进行审批,负责审核的管理部门在一些关键的环节进行明确。 整个科研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项目预算的调整,需要将进行这些项目调整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金额进行详细地展示,同时要展示出详细的证明材料,将这些资料申报给相关的管理单位进行审核;管理单位要遵照相关的规范对合作单位及项目的科研人员以及经费和科研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在进行审批之后要及时的告知相关的人员,对课题项目的预算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 (三)强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中的精细化管理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首先要通过会计信息软件进行合理的额度预算控制,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具体可以采用逐个控制、浮动调整的方法。将通过审核的科研项目预算支出的费用金额按照具体的会计科目在会计预算系统中进行录入同时设置合理的额度,如材料费、设备采购费用、人员薪资及其他费用等制定出合理的浮动比例。通过这样的设置,如果这些项目在单类或者预算总额超出一定指标之后会进行自动警示,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管理人员对各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对预算执行进行有效地监督。 其次要强化在科研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各个项目和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切实融合到整个项目的预算管理中。项目管理部门要做好整个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执行工作,对项目经费的收支、到账以及结余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了解。相关的财务管理部门对预算中的各种票据进行认真审核,对于其中不符合规定以及一些虚假票据不予受理;对于一些不完整和不准确的票据实施退回。而科研部门要对项目的经费支出和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督。 (四)完善和健全考核制度 农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要精细化管理,必须加快科研经费绩效的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制定出预算绩效考核指标,可以通过有关的定性定量指标进行有效分析。定性分析指的目的是确保科研项目可以实现最终的目标,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开支的范围是否符合相关的制度。而定量分析可以通过科研经费预算完成的具体指标来体现。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使得绩效考核机制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五)提升化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预算管理理念 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树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要正确地认识到经费预算是通过对科研收入、成本、费用以及经济利益等合理的计算所得出来的,对于预算来说,其本身并不是科研项目的最终目标,而是实现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要及时了解和学习一些有关财务的知识,这有利于科研项目在进行经费预算的编制中和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科研工作人员要积极地向财务人员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反映科研项目的实施状况,采纳合理的意见。同时财务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科研项目的具体内容,充分参与到科研项目的预算中。 五、结语 农业科研项目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促进农业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度,要加强对预算经费的编制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要与当前国际宏观层面对于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要求相符合,形成全新的经费管理理念,要将财务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进行有效融合,满足相关人员对科研经费的了解和掌握,更进一步的加强对于经费预算的管理,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项目的经费进行有效合理地使用,加强监督,最终提升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 【作者单位:桂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桂北分院)】 精细农业论文:遥感技术在精细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摘要:指出了在信息社会精细农业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农业研究的重点,遥感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及时地提供作物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在介绍精细农业的基础上,探讨了遥感技术在精细农业发展中的必要性、具体应用方面及遥感技术在精细农业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关键词:精细农业;遥感技术;应用;问题;解决途径 1引言 精细农业也被称为因地制宜农业、处方农业。它可以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支持下,进行抽样调查,获取作物生长的各种影响因素信息(如土壤结构、含水量、地形、病虫害等)。通过进行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对比,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获取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可以根据每个地块的农业资源特点,按需实施微观调控,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和机械化,精耕细作,获取高的经济效益。 遥感技术是指运用现代光学、电子学探测仪器,不与目标物相接触,从远距离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解译揭示出目标物本身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其基本原理就是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黄惠珍,2010),通过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对远距离物体的识别。 2遥感技术应用于精细农业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农业因耗能高、产量低,正逐步被新型农业所代替,而精细农业,适应了现代农业产量高、投入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姚建松,2009),它的出现,是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型的必然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 遥感技术是精细农业获得田间数据的核心来源。没有遥感技术的服务,就没有精细农业的发展。由于不同含水量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地表温度(谷纪良,2010),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生长情况的农作物具有不同的波谱发射特征。因此,通过对作物本身及其生长环境的波谱特性研究,可定量测定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信息(李新磊等,2010),了解生态环境变化,为及时作出合理化的调整提供最权威的数据资料。因此,精细农业要发展,必然需要遥感技术的应用。 3遥感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及时地提供作物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这是精细农业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因些,遥感可以在很多方面为精细农业服务。 3.1作物养分诊断与监测研究 作物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元素,如果缺乏会导致作物光合作用能力和产量降低。近20年来,利用遥感进行作物养分(尤其是氮)实时监测和快速诊断一直是农业应用研究的热点,其中,高光谱遥感可很好的对作物养分进行诊断和监测(姚云军等,2008)。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作物氮、磷、钾等含量的变化会引起作物叶片生理和形态结构变化,造成作物光谱反射特性变化的特性。作物养分高光谱诊断与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多元统计回归方法诊断作物养分含量,基于特定吸收波段内波谱特征参数的作物养分诊断。 3.2农作物播种面积遥感监测与估算 搭载遥感器的卫星或飞机通过田地时,可以监测并记录下农作物覆盖面积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对农作物分类,在此基础上可以估算出每种作物的播种面积。目前商业销售的遥感图像已经达到1m空间分辨率,在这种高分辨率图像中可以进行精确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估算。 3.3遥感监测农作物长势与产量估算 作物长势是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评价的综合参数,长势监测是对作物苗情、生长状况与变化的宏观监测。构建时空信息辅助下的遥感信息技术与作物生理特性及作物长势之间的关系模型便于作物长势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在作物生长不同阶段进行观测,获得不同时间序列的图像,农田管理者可以通过遥感提供的信息,及时发现作物生长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措施进行田间管理(如施肥、喷施农药等)。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时间序列的遥感图像,了解不同生长阶段中作物的长势,提前预测作物产量。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有关研究部门与高校合作,利用陆地卫星和气象卫星进行大面积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的研究与试验。这为我国作物产量的提前预报奠定了科学基础。 3.4作物生态环境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壤侵蚀、土地盐碱化面积、主要分布区域与土地盐碱化变化趋势进行监测,也可对土壤水和其它作物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这些信息有助于田间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合理调配,及时改善作物生态环境,使作物更好地成长。 3.5灾害损失评估 气候异常对作物生长具有一定影响,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与定量评估作物受灾程度,作物受旱涝灾害影响的面积,对作物损失进行评估,然后针对具体受灾情况,进行补种、浇水、施肥或排水等抗灾措施,减少损失。 4遥感技术在精细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4.1遥感数据库不足 遥感技术在应用于精细农业中,因作物的生态物理参数(如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等)各异,生长环境复杂,生长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作物与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条件都会变化,这就需要建立大量的数据库,给遥感农业带来了不便。而现有精细农业中的遥感数据库还处于发展阶段,数据量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4.2解译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遥感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尚且处于探索阶段,许多解译方法尚不成熟,如多种田间组分(作物、土壤等)混合光谱的研究等。而现代遥感技术单一解译技术已趋于成熟,但混合光谱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加强解译水平,完善解译体系。 4.3建立标形植被光谱数据库 深入开展农业应用中标准地物光谱特征研究,总结标准地物在不同条件下光谱变异规律,完善和扩充农业光谱数据库,在应用研究时将目标物与标形地物的波谱特征进行对比,观察波谱图像,总结波谱特征规律,进一步确定目标物的现实特征,进而实施相应手段,提高作物产量。 4.4建立健全解译体系 加大遥感解译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常用地物的解译体系,特别是完善农业遥感中的解译系统,将传统解译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定位导航系统的发展,将不同地区不同地物的波谱特征纳入解译体系,提高解译水平。 建立标形地物波谱数据库,加强农田水分条件、肥力条件、病虫害等因子在遥感图像中的解译标志,实现农作物征兆信息的智能化提取,上述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有助于阐明作物生长环境和收获产量实际分布的相关机理,有助于遥感动态监测定量化,建立作物长势与产量预报定量模型,这对于提高农业田间科学管理(灌溉、施肥或喷洒农药)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是促进精细农业发展的重要一步,随着更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必将更进一步。未来精细农业中遥感的定位,将从定性监测逐步转向定量监测,定量遥感将在精细农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定量遥感的研究力度,完善定量遥感体系,建立定量遥感农业模型,将为农业遥感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必将促进精细农业的蓬勃发展。 精细农业论文:浅议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管理 摘要:农业科研是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农业科研项目经费是农业科研单位主要资金来源。如何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是科研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的源头在于预算的编制。本文从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入手,在分析了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路径。 关键词: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农业科研的方面的投入。同时,各类项目检查越来越频繁,对项目的管理、经费使用、验收与财务审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趋于规范与严格。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多渠道拨付,经费投入不断增强,同时也加大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中的难度。国家也陆续出台和修订了一部分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要求越来越精细。通过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约束力,是实现对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重要的监控手段。 一、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就是借鉴这种精细化的企业管理思想,使预算做到有理有据,编制精准,明确与课题项目研究任务的必然联系;编制预算时要按预先制定的程序和具体的要求进行,还需通过相关专家严格的把关与审核,同时依据农业的季节性等情况变化与科研项目进展需要调整的,需先提出调整方案,按照报批的程序审批后执行。 农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明确了各相关的主体在经费预算管理不同环节的权责,将各个相关的主体有效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权责相对明确的管理网络,有效的保证经费预算管理处于监督之下,从而提高了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 二、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精细度不高 目前,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重视度不高,为争取到科研经费,在科研项目申报时对预算编制没有有效联系实际,做到实事求是,结果项目实施进展的过程中项目经费未能严格按预算要求执行。 同时,多数科研人员欠缺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财务专业知识,对各项直接费用的内涵缺乏认识,凭借不足的经验或是笼统的测算将科研经费按一定的比例在支出项目之间进行大概的分解,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2.科研经费预算调整和报批事项不合理,随意性大 部分农业科研单位欠缺预算调整事项的手续,擅自根据项目进展的需求,随意调整预算。或者部分单位不考虑项目经费使用的实际情况,要求一概不允许进行预算调整。一些课题承担单位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未对照预算进行经费支出,最后擅自调整预算,既未按照相应的规定履行报批的程序,亦缺少需调整的充分依据和理由。对部分需按规定进行报批事项,部分单位没有按规定程序报批备案,如课题负责人因为退休、调离、辞职等原因而自然更换等。在存在项目合作情况中,对项目合作及外协单位的情况缺少充分的认识和分析,不管项目经费金额大小,随意进行资金拨付,有的没有签订合同任务书或者虽然有任务书项目参加单位并未提供外拨经费的细化预算,拨付完资金之后,缺乏连贯、有效的监管措施。 3.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力不强,缺乏效力性 据笔者了解,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的管理都是由课题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在这种集权管理方式下,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支配随性大,当存在着一个项目负责人负责多个课题项目情况下,由于个人精力有限通常会疏于对项目支出预算实施的管理。一是将本应放在科研项目中列支的费用在报销时未注明列支的项目,财务人员将其当成单位日常的公用费用,挤占了事业经费,最后项目验收的时候人为调整账务。二是对于一些相同类型支出,科研人员未考虑各个项目实际研究和进展的情况,只是在审批单上简单签字确认,存在项目之间交错使用的情况。项目验收前突击花钱或者人为调账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往往出现发票开具的内容和需要验收的科研项目研究无直接关系,如差旅费的出差地点非课题项目研究内容中的地点。 另外,在科研项目经费国库集中支付的规定下,部分科研项目经费直接由财政预算系统下达,但经费下达和经费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然则科研项目的主管部门对经费在财政预算系统的使用进展有考核,实际项目经费执行期间可能出现财政预算系统中不同大类的项目之间相互垫支的现象,脱离了预算实际的规定。 4.科研经费的绩效考核制度亟待完善 不少农业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整个使用与管理中,忽略对经费预算的考核评估。大部分单位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实际工作中,缺乏有效评价科研经费预算实施效果的指标与规范,也缺乏相应的奖惩措施。 三、农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设置科研经费预算科学合理的编制程序 首先要让科研人员转变“重争取轻管理”的思想,编制预算时应参照国内同类研究活动支出水平及当前我国国情,严格按照相关课题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中的明确要求,在考虑项目的各类费用支出关键性与合理性的前提下,对预算编制的各项内容对照全方位测算与论证。在弄清楚每个预算科目内涵的前提下,对预算支出科目的具体内容逐项细化,对每一支出的数据进行测算,列示计算过程;同时自筹经费要结合科研单位的自有资金实力进行编制。 其次应联合财务、科研和资产等部门,对编制的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进行预审,编制预算的科研人员根据预审意见对预算进行修正,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2.规范科研经费预算调整和报批手续 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要严格比照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与预算的编制内容等规定,进行各个项目的经费使用,如无特殊情况不可以调整预算。如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整的,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要谨慎对待预算调整,必须履行严格的程序。目前预算调整事项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报批调整,第二类是主持单位审批调整。倘若出现课题项目总预算金额发生变化或课题合作单位之间以及增减合作单位的预算调整情况之一的,需要进行报批调整。其他情况比如在课题总预算没有改变的前提下,课题项目直接费用中专用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以及其他支出预算如确实需要调整的,由课题项目主持人提出申请,由课题项目主持单位进行审批,有关管理部门在必要环节进行确认。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预算通常不进行调整增加,间接费用不得调整。 课题项目实施过程契合相关要求可以调整课题项目预算的,需要列示调整的原因、项目、金额,同时要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报送管理单位核准;审批单位要依照有关要求对合作单位、项目参加成员、项目经费和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之间的相关性比照审核。审批后应及时告知财务人员,对课题项目的预算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3. 强化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精细化 首先通过会计软件进行预算的额度控制,实现精细化管理,可以采用总额控制、浮动调整的方法。将审核通过的课题项目的费用支出的预算金额按照各个会计科目录入到会计核算系统中并设置额度控制,对于相关会计科目,比如差旅费、专用材料费等可以调整的科目可以设定相应的浮动比例,对于相关会计科目,比如管理费不可以进行预算调整的科目不设定浮动比例。这样一旦单类或总额超支会计系统会自动预警,以便相关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对科研项目预算执行的进行有效的监督。 其次要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部门之间要形成的有效的联动制度,同时有效落实好岗位责任制,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精细化融合到整个经费预算管理的各环节中。 项目负责部门要对整个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整体负责,随时了解项目经费到账、收支及结余情况。财务部门要对照预算认真审核在执行中的各项票据,对不真实、不符合财政和税务部门规定的原始票据,不予受理;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票据,予以退回,要求更换或补充。科研部门则对项目进展与经费支出是否相符进行监督。各部门之间的联动的监督机制,是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有效保证。 4.细化预算考核指标,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农业科研单位要进一步加快科研经费绩效考核机制的建设,制定相关预算绩效考核指标,可以设计相关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进行分析。定性的分析就是要保证科研目标实现,预算开支的范围是否符合相关的管理制度。定量分析可以采纳从科研经费预算完成情况的比率指标来呈现。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做到公开、公正、规范,要将结果进行必要的反馈,让绩效考核机制发挥它的激励作为。 精细农业论文:以创新务实的作风推进基层农业银行内部管理工作精细化 摘 要:文章从责任是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动力,熟悉制度是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基石,风险控制是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核心,务实创新是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源泉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基层农业银行内部管理工作精细化,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关键词:农业银行 内部管理 精细化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以创新务实的作风,推进内部管理工作精细化,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笔者谈一下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一、责任是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动力 几乎每个优秀的企业都非常重视责任的力量,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无论对于从事内部管理工作还是从事内部操作工作,责任心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今年以来,我行在运营条线的日常操作中的排名很不理想,一些日常操作中的错误在不断地重复,不能得到很好的纠正,而有些因为操作中忽视一些细节,而造成对外差错;通过分析原因,除了管理方面还不够扎实细致,员工操作责任心,团队荣誉感还需进一步提高。因此,下阶段的内部管理工作中,除了培训各种技能,加强制度学习外,还要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否认能力的重要性,而是指一个人有能力干什么,还要有意愿干什么,才能将所负责的工作做好。 二、熟悉制度是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基石 “无规则不成方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各种各样的制度在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同时,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系统也在不断地改进完善。而每一项制度的出台,必然是为了对业务风险进行更好的防范。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要不断地加强学习,熟悉各类制度要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控制度所要控制和防范的风险,才能将管理工作做得更到位。 三、风险控制是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核心 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控制风险,而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于人情、业务发展压力等种种因素,管理和营销之间的矛盾无处不在。对于风险不能预估的业务,我们绝不能因为人情、营销压力等因素放松管理尺度;对于风险可控的业务,一味僵化地执行制度不一定可取,关键是要对对制度有所突破的业务做到心中有底。对员工的日常操作要注重行为引导,改变一些习惯性的不良操作方式;通过加强监管频度和宽度,加大整改力度,切实提高员工风险防控的自觉性;通过制度学习,“三基本”抽考、风险提示、风险分析等方式,加强员工对风险业务的辨识能力,从而提高全员的风险把控能力。 四、务实创新是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源泉 “务实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小到日常内部管理工作中,务实创新就是根据自身管理现实,出台一些适应性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或提出一些流程改造建议,进一步提高物防、技防水平。今年以来,我行新制订了《黄岩支行运营条线考评制度》《反洗钱业务质量质量考评办法》,重新修订了《临柜操作制度执行考核办法》,在这些办法中,支行对运营条线的考评部分内容增加了月度考核内容,次月考评,次月通报,次月兑现奖罚,增强考评的及时性;根据全行运营管理中出现差错频率高、风险大的业务,加大了处罚力度,同时针对单一员工如高频出现同类差错的情况,双倍处罚;对于网点在日常考评中整体偏下的网点,支行将逐一到网点进行督导帮扶。另外,支行鼓励网点对系统流程多向上级行提合理化建议,以进一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台州黄岩支行 浙江台州 318020) (责编:贾伟) 精细农业论文:精细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摘 要: 基于精细农业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世界上众多国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重点精细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指出精细农业的概念和我国的现状,阐述精细农业应用与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精细农业农业机械化 决策 前言 精细农业及精细农业技术 精细农业是(Precision Agriculture, Precision Farming, Site-specific Farming Agiculture)等名词的中译,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即,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精细农业由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精准农业并不过分强调高产,而主要强调效益。它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精细农业技术是将“3S”技术、通讯、自动化技术与地学、生态学、农学等集成,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动态管理,在GPS技术和GIS技术集成系统支持下进行农田作业操作,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精细农业的主要支持技术包括: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DSS―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ES―专家系统,VRT-变量控制技术,采集与处理技术,IAT―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等。 精细农业已经在很多国家实施,虽然世界上有关精细种植技术的研究仅有2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展的速度之快令人吃惊。精细农业已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与农业产业的结合的产业,并且经过检验是适合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最有效途径,这无疑将成为21世纪领先的技术。美国八十年代初提出的精细农业的概念和设想在九十年代初进入生产实际应用,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部分技术和设备已趋于成熟,但由于其发展是本着实用、经济、效益、的原则进行的,所以仍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健全。除此之外,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巴西等都有开展精细农业的研究。日本也将精细农业的研究列入了“21世纪农业机械紧急开发课题的研究”。国际上对这一技术的开发研究有广泛的认同,精细农业必将成为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 我国对精细农业的研究是建立在一批专家引进国外的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的经验开始的。随着精细农业的研究的深入,我国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但总体上说我国对精准农业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较系统的学术思想和技术体系。 我国是一个约有9亿农业人口的大国,我国现有耕地约1.3亿公顷,但每年损失耕地近43.3万公顷。如何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已关系到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的时代,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精细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理论和实践,以农田作物的时空变异为基础,在区域内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优化的变量投入,实现最高的产量、最优的品质、最低的农业环境污染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精细农业的关键是准确地绘制农田信息的分布图,发送给田间作业农业机械,针对该地域的情况,因地制宜进行作业提高效率和收入。只有将精细农业技术思想引入信息关系的研究中,利用GPS和GIS技术研究信息的采集与表达,定性和定量地研究,绘制空间分布图,研究确定了合理的插值方法和采样方案,结合数学方法,定量地确定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掌握这些影响规律,从而准确地预测产量,并经济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的精细管理。 但目前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应用于切实的农业生产仍存在巨大障碍。土壤数据采集仪器价格昂贵,性能较差,大面积高密度土壤取样化验成本太高,很难推广应用;而遥感技术由于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问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卫星(1~3 m)、飞机航空遥感、田间高架遥感服务的提供,加强遥感光谱信息与土壤性质、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及土壤养分在线实时检测技术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DGPS 的定位精度已完全能满足精细农业的技术需要,但与自动化机械的结合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今后要研究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安装在国产农业机上,降低成本,有利于推广使用。 精细农业是为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其经济效益与经营规模成正相关,据有关文献报道,适用于精准农作技术实践的经济可行的最小面积约为85.6公顷。机械化大农场的运作模式,是推动精细农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精确变量施肥技术在我国发展的前景 虽然我国农村自然条件差异大,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素质较低,经营单位小而分散,机械化水平低,全面实施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尚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但是精确变量施肥追求降低生产成本与避免环境污染同样适合中国国情。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发展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有利条件: (1)推广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的人才队伍基本形成。农民是科技进步的基本力量,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新技术的推广。由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年轻农民基本达到初中文化,还有一部分农民具有高中文化水平。另外,由于高等院校的扩大招生和每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农村已有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可以承担科技普及和推广任务。 (2)土壤和植株速测已基本实现。土壤和植株的测定分析是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技术的基础工作,过去这些工作必须在设备先进、条件优越的实验室进行,费用较贵,影响了实用先进技术的推广。现在,便携式移动测试设备的应用,为推广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 (3)农户精细农业变量施肥平台已经建立。精确施肥技术的核心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系统(RS),它是在西方农业大规模经营和高度机械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农业状况与西方一些国家差异较大,发展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受到一定限制。但是,近几年来辽宁省农科院环能所科技工作者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了一套适合家庭土地承包经营的变量施肥技术系统软件平台,可以满足以农户为单元的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技术要求。 (4)把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物化到产品中,使之成为实用技术。通过GPS定位系统采集农户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养分测定分析,在确定目标产量的前提下,利用变量施肥系统平台提供肥料配方,以单质肥料为原料配置复混肥料或BB肥,把这些高科技含量的肥料提供给农民,将达到变量施肥的目的。 (5)建立网络连接实现技术、数据共享。建立和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并与其它网络相连,形成全方位的农业资源网络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开通精确施肥土壤养分信息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精确量化施肥和科学化管理,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指导农民施肥。 综上所述,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是一项先进使用的技术,利用该技术不仅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在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合理的利用化肥资源,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是应该大力发展普及的技术。 结 论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各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变量施肥是精准农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依据国际上先进的变量施肥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验证了适合我地区情况,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变量施肥处方图生成技术的研究。 此次精细农业变量处方图生成技术的研究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MapObjects2.0的强大GIS功能,实现了GIS的基本功能及空间查询分析功能,为变量施肥处方图的制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实现了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合于土壤养分数据空间插值的克里格插值算法,通过此算法生成了图形平滑、结果准确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为施肥处方图的制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使生成施肥处方图的可靠性勿庸置疑。经过试验田地的尝试,使理论应用于现实,更使变量施肥的观念深入人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制作满足用户施肥需要的精准施肥处方图,大大增强了科技与人的结合,能够很好的指导变量施肥机械在田间实施变量作业。符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由国家小汤山精准农业工程示范基地的规模化实践及在上海、新疆等地的推广应用更进一步证明,由生成的变量施肥处方图指导变量施肥机械精准施肥后,不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还减少了肥料的投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使施肥地块的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明显改善。今后的努力方向是继续跟踪国际农业方面精准农业变量施肥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施肥管理,进一步完善施肥处方图生成方法的研究,使生成的变量施肥处方图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精细农业论文:基于GIS的优质烟叶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方法 摘要:采用2007―2011年烟叶区划区域内加密自动站点资料和2001―2010年常规气象站点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区域所属乡镇烟叶种植面积及产量资料,参考烟草种植的生物学指标,结合区域农业气候资源特点,通过对烟叶产量与农业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对各影响因子求取权重、多指标加乘等数学方法,得出烟叶生长适宜性分区气候指标。最后利用GIS技术,作出区域优质烟叶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图,并进行分区评述。结果表明,将烟叶生长期热量指标作为主要指标,降水、光照指标作为次要指标进行烟叶适宜性气候区划,其区划结果与实际种植情况基本吻合,故针对目前无完整的、长序列气象观测资料的县级区域所属乡镇而言,其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GIS;烟叶;农业气候区划 利用GIS技术开展县(市)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和区划,为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利用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利用率。本研究以恩施自治州利川市为例,对该区优质烟叶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方法进行研究。 利川市位于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区域内以山地为主,大部地区海拔在1 000 m以上。因山岭重叠、海拔高低悬殊,局地气候差异大,形成了本地独具特色的山地气候特点。低山(海拔800 m以下)四季分明,冬暖夏热,无霜期长;中山(海拔800~1 500 m)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光照充足;高山(海拔1 500 m)气候温凉,冬长夏短,易涝少旱[1]。适宜的自然气候、立体的山地结构、丰富的土壤资源,为烟叶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恩施州有“烟草王国”的美称,利川是主要烟草种植区之一,烟叶生产是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相关文献[2-4]看,利用GIS技术,针对烟草种植开展省、地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特别是在云南省等一些国内烟叶主产区,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针对恩施州而言,该项工作还处于空白,特别是开展县、乡级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在国内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山地气候复杂,形成了各不同气候区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差异,故针对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而言,进行烟草种植适宜性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对合理布局烟叶生产,更好地发展这一经济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利川地面气象站1960-2010年观测资料,要素为气温、降水、日照。 2)利川市所辖14个乡镇(区),即利川东城区、汪营、柏杨、忠路、凉雾、南坪、建南、谋道、凉雾、元堡、团堡、毛坝、沙溪、文斗乡2001-2010年逐年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资料,由利川市统计局提供。 3)利川市所辖14个乡镇气象点2008-2010年区域加密自动站点气温、降水资料。 4)利川市所辖14个乡镇中心点、利川气象站海拔高度、经纬度资料,资料来源于站点实测。 5) 利川市GIS地理信息资料,资料来源于湖北省气象局气象信息保障中心。 1.2 研究方法 1.2.1 烟叶生长期影响因子分析及检验 1)产量资料处理。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产量呈波动式上升,所以不能用产量绝对值确定某一年的丰、歉,故首先必须对产量资料进行处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利川气象站有近60年完整的气象观测资料,从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考虑,选取利川东城(位于城关地区)为代表站,对东城区2001-2010共10年的烟叶单产资料进行分析,对应气象资料用利川市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代替。 影响作物产量形成有自然与非自然两大因素,将农作物产量分解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两部分[5]。即: Yi=Yti+Ywi,Ywi=Yi-Yti,fi=(Ywi/Yti)×100%(i=1,2,…,n) 式中,n为年份序号;Yi为实际产量; Yti为趋势产量,即因水、肥、品种、栽培措施等变化而影响的那部分产量;Ywi为气象产量,即由天气气候变化而影响的那部分产量,可正可负,正值表示气象条件有利,增产,负值表示气象条件不利,减产。fi为相对气象产量,表明实际粮食单产偏离趋势产量的波动幅值。 假定农业生产水平逐年改变呈线性,采用线性滑动平均法和调和权重,利用农业气象产量预报软件中的产量资料处理程序直接进行处理,采用产量滑动步长为5年。处理结果见图1。 2)影响因子分析。将利川东城2001-2010年烟叶平均产量作为因变量,结合烟叶生长期对各气象条件的需求(生物学指标),选取烟草大田移栽至收获期各气象要素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单相关检验。所选取的因子有:2001-2010年6-8月(烟叶大田生长期,下同)平均气温、雨量、雨日、日照时间及平均日照比例;同时,考虑各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叠加组合了温雨系数、温湿系数以及天气积分指数、水分积分指数[6]因子(表1)。 温湿系数E=RH/T(RH:6-8月平均相对湿度;T:6-8月平均气温) 温雨系数Q=RR/T(RR:6-8月平均雨量;T:6-8月平均气温) 水分积分指数=[(6-8月雨量/6-8月雨量标准差)+(6-8月雨日/6-8月雨日标准差)]/2 天气积分指数=[(6-8月雨量/6-8月雨量标准差)+(6-8月平均雨日/6-8月雨日标准差)+(6-8月平均气温/6-8月平均气温标准差)]/3 在显著性水平α=0.05条件下,对所选影响因子进行单相关检验[7],其结果均通过检验,影响显著,且气温和光照条件的影响大于降水条件的影响。为了更进一步证明这一结论,将上述因子从光、温、水综合考虑进行因子组合检验,即将6-8月平均气温、天气积分指数划分为气温组,将6-8月雨量、水分积分指数划分为降水组,将6-8月日照时间和6-8月平均日照比例划分为日照组,均通过α=0.01水平的检验。由检验结果可知,光照、气温条件的F值远大于降水条件F值,对烟叶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尤其是光照条件,影响最明显。由于光照条件是气温和降水条件的综合影响,故在下一步分析中,对热量条件作重点分析。 3)主要指标(热量条件)统计分析。参考烟草种植的农业气象指标[8],统计分析2008-2010年14个乡镇区域观测资料,结合利川市气候背景资料分析得出,利川市大部分地区光、水条件较好,能满足烟叶大田生长期需求,即6-8月常年降水600 mm左右、日照时间450~500 h,日照比例30%~45%,主要影响指标是其生长期的热量条件。 由于各乡镇没有10年完整的观测资料,分析中参考近3年加密自动站点观测资料,采用海拔高差(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气温直减率[9](0.65 ℃/100 m)的方法,采用气温内插,求取各乡镇热量指标。同样以2001-2010年烟叶平均产量为因变量,各相关热量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分析。 参考烟叶生长生物学指标,采用的热量因子是:6-8月20~28 ℃时间、≥20 ℃活动积温、气温均值、高温均值、低温均值(表2)。 4)影响因子相关性检验。由于各乡镇近10年无完整的气象资料,无法求取逐年气象产量,选取代表站点,即上述利川东城(城关地区)烟叶产量资料处理后的气象产量Ywi与各影响因子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剔除相关系数绝对值小于0.30的因子)。将各乡镇近10年烟叶平均单产与各影响因子进行检验,结果见表4(剔除相关系数绝对值小于0.30的因子)。 1.2.2 烟叶适宜性分区气候指标确定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烟叶生物学指标,确定以下指标为烟叶生长适宜性分区气候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影响权重分析。 1)影响指标及物理意义。热量指标(主要指标)[10]为指标1:6-8月≥20 ℃活动积温,衡量烟叶大田期总热量多少;指标2:6-8月气温均值,衡量烟叶大田期温度水平;指标3:6-8月20~28 ℃时间,衡量烟叶大田期最适宜气温生长时段长度。指标4:高低温均值,衡量烟叶生长期不适宜生长的温度水平。水分指标(参考指标)为指标1:6-8月雨量,衡量烟叶大田期雨量的多少;指标2:6-8月雨日,衡量烟叶大田期空气湿润度。光照指标(参考指标)为6-8月日照时间,衡量烟叶大田期光资源的多少。 2)指标权重确定。从上述分析知道,热量条件是影响烟叶产量的主要指标,且由于资料限制,无法对各乡镇光、水条件做更深入分析,且从利川市历史气候背景及近几年乡镇区域自动站点资料分析也得出,降水和光照条件基本都能满足烟叶生长需求,故主要考虑热量指标的权重,采用方法[10]是: 第一,计算各热量指标与单产及各热量指标之间的单相关系数rij。 第二,计算各单相关系数均值Rij。 第三,求取产量与热量指标单相关系数rij与Rij的比值作为权重Wi,即Wi=rij/Rij,结果见表5。 3)影响烟叶生长综合指标值的确定。根据加乘原则[11],利用表2、表5中的结果,求出各乡镇热量条件对烟叶生长影响的综合指标值IEI。 IEI=■Ni×Wi ,式中Ni 和Wi 分别为某乡镇i种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结果见表6。 4)分区气候指标确定。根据上述分析,参考实际单产、种植面积等实际情况,最后得出区划指标见表7。 5) 区划图制作。根据各乡镇区划指标值,采用利川市的GIS地理信息数据,以乡镇为单元,采用500 m×500 m小网格插值,最后作出利川市烟叶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图(图2)[12]。 2 利川市烟叶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结果及分区评述 2.1 区划结果 综合上述分析,利川市大部分地区雨量和光照条件基本都能满足烟叶生长需求,热量条件是影响烟叶种植区划的主要指标,在海拔800 m以下低山地区及1 500 m以上高山地区均不适宜烟叶种植。 2.2 分区评述 分区评述结果见表9。 1)最适宜区:主要位于海拔800~1 000 m地区,此区烟叶生长期间(6-8月)≥20 ℃活动积温1 700~2 000 ℃,平均气温21~23 ℃,20~28 ℃时间80 d左右,高温均值26 ℃左右,低温均值18 ℃左右,降水充足、光照适宜。 2)适宜区:主要位于海拔1 000~1300 m地区,此区烟叶生长期间(6-8月)≥20 ℃活动积温1 500~1 700 ℃,平均气温21~22 ℃,20~28 ℃时间70~75 d,高温均值26℃左右,低温均值17 ℃左右,降水充足、光照适宜。 3)次适宜区:主要位于海拔1 300~1 500 m地区,此区烟叶生长期间(6-8月)≥20 ℃活动积温1 100~1 500 ℃,平均气温19~21 ℃,20~28 ℃时间55 d左右,高温均值24 ℃左右,低温均值16 ℃左右,降水充足、光照适宜。 4)不适宜区:主要位于海拔8 00 m以下低山山地和海拔1 500 m以上高山地区,此区烟叶生长期间(6-8月)≥20 ℃活动积温高于2 300 ℃或低于1 100 ℃,平均气温高于25 ℃或低于20 ℃,20~28 ℃时间超过85 d或低于45 d,高温均值超过30 ℃或低于24 ℃,低温均值高于21 ℃或低于15 ℃,烟叶生长期间易出现高温热害或由于热量不足生长困难。 3 结论 1)应用烟叶大田生长期(6-8月)20~28 ℃时间、≥20 ℃活动积温、气温均值、高温均值、低温均值5个热量指标,参考降水和光照指标,进行利川市烟叶适宜性气候区划,其区划结果与实际种植情况基本吻合,故针对目前无完整的、长序列气象观测资料的县级区域所属乡镇而言,其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在该区划研究中,由于无法获取详细的土地资源资料,无法剔除如森林、草地等非耕地,故在实际应用中,烟叶种植分布在参考气候适宜性分区的同时,还需结合土壤实际情况进行种植规划。 精细农业论文:地理信息系统在精细农业方面的应用 [摘 要] 精细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3S”系统则是解决精细农业发展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从介绍了GIS在农业方面的几个应用,国外GIS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GIS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精细农业 一、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美国联邦数字地图协调委员会(FIC-CDC)关于GIS的定义及概念框架, FIC-CDC认为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二、精细农业 精细农业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以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传感器及检测系统、计算机控制器及变量执行设备等信息技术,对大田作物生产实施监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GIS在精细农业方面的应用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80年代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1.GIS在农业土地地块等级分类中的应用 利用GIS设定农业用地的取样位置,对农业用地的营养成分的抽样采集或者农业用地的年平均产量的数据整理,在Arcmap中借助于SQL语言的编辑筛选功能,从而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以达到农业土地地块的分类分级的效果。 2.GIS在农业病虫害防治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是利用GIS与GPS、RS的有机结合来实现的,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把该区域内的农作物的长势情况以图像数据的方式传输给GIS,通过GIS软件对于图片强大的分析系统,分析出病虫害的传播、迁移、扩散规律和种群分布空间动态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和环境关系,对病虫害进行全方位、立体掌握[1],根据GIS图像数据的颜色值变化趋势从而能够准确的对于农作物的病虫害状况做出判断,适时地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3.GIS在农产品估产方面的应用 GIS与GPS、RS相结合,通过遥感技术(GPS)采集清晰的图像信息,全球定位系统(RS)进行精准图像定位,通过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输出地面的要素资料,获得实况信息,再利用GIS对于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高精度提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遥感估产区划,估产产量分布图的生成与输出[2]。在我国,玉米、小麦、水稻等多种农作物已经用到遥感估产。 4.GIS在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方面的应用 在GIS中,通过对农产品集聚地和农产品运输道路的分布,利用ArctoolBox,建立消费群体和运输距离的缓冲区以及消费目标领域的地区分布等级,还可以利用ArctoolBox中的叠置分析,添加农产品销售和运输条件限制以及与其他农产品竞争力的权重系数,GIS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通过限制条件的叠加可以发生地区颜色的变化,从而可以很直观地分析出农产品的销售最佳途径。 四、国外精细农业发展现状 精细农业首先出现在美国,而法国对于GIS在精细农业方面的应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联合收获机产量图生成以及质量测定、施肥机械及电子化植保机械利用GPS和GIS系统进行变量作业已经成为现实[3]。法国在实现精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还经常与其他国家经常进行精细农业这方面的科研和合作交流,在实现精细农业推广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五、GIS的前景展望 1.“3S” ( RS、GIS、GPS)技术的集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建立基于“3S”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实现系统各部分间利用管理实时化、一体化、空间化。例如:利用GPS精确定位系统,在小麦或者玉米的收割过程中,均匀分布产量测试点,收集产量测试点的产量数据,把收集来的数据输入到GIS中与其原有的数据(土壤的PH值、土壤成分表等数据)进行汇总叠加,从而分析出农业用地中各种因素对农作物产量带来的影响,进而及时有效地做出解决方案,提高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 2.GIS与专家系统(ES)结合组成的智能GIS系统将成为未来解决农业领域空间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 利用GIS作为有效的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建立成熟的基于GIS的数据自动采集和数据分析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智能型的GIS系统来解决精细农业中复杂难题。 3.GIS系统的发展将促使“3S”系统的快速集成 “3S”系统将为精细农业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自动处理和应用提供决策支持,提高“3S”的集成度,推动精细农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六、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人均国土占有面积却很少,精细农业的优势在于既能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人力物力,因此精细农业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GIS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精细农业的发展,只有把GIS和GPS、RS相结合组成的“3S”系统,甚至与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相联系应用到精细农业,参与到农业气象服务、农产品估产、采集和销售等领域中,才能实现农业数字化、产量化和规模化,在减少资源投入的同时又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精细农业论文:物联网精细农业应用误区与发展前景 1 关于精细农业的误区 概念误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精细农业开始出现,它是指利用最新技术,通过改变利率和混合领域内的需求以降低化肥投入、减少成本为出发点,以实现农业的科学化、标准化、定量化、高效化为目标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理念。最初是由美国、加拿大等国基于大田作物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精细农业是基于信息和知识支持的现代农业,它和农业信息化的关系密切,本质上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农业管理系统,核心是要实时动态地获取农田小区土壤和农作物的信息,诊断作物长势和产量时空差异的原因,并对小区进行准确的灌溉、施肥、喷药,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肥和杀虫剂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精细农业技术从实施过程来看大致包括农田信息获取、农田信息管理和分析、决策分析、决策实施四大部分。在这个实施过程中,一些关键性的技术贯穿其中,统一在变量作业、施用机具的精细农业技术系统的载体上。其中RS(遥感)是属于农田信息的获取手段,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地理位置信息的获取手段,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农田信息的管理和分析手段,DSS(决策支持系统)和ES(专家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VRT(变量投入技术)体现在决策田间实施的过程中。 但是,欧美的精细农业,主要针对的是棉花、大豆、玉米、小麦等类型的大田作物,而在我国,农业是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气象、土壤的复杂度,地域的广域性,都远非欧美国家能比拟的。精细农业的思想,我们可以引进,但要落在中国农业上面,就要进行适当的改进,应具有中国特色,才能满足、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 技术误区 欧美国家的精细农业,重点在大田、露天作物,所以他们的精细农业技术比较侧重应用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农业专家系统。精细农业的技术基础,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的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要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要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精细农业主要依靠3S(GPS、GIS、RS)技术来开展各项操作。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利用地球上空的通讯卫星、地面上的接收系统和用户设备等组成的高精度、全天候、全球性的精确定位系统。GPS是精细农业的基础,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进行田间信息的采集和田间操作的精确定位,在精细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田信息定位,指挥农机行走和农机作业,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不定期监测定位,为农业专家系统提供有益的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基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数据管理技术。人们使用的地形图、专业图和文字表示的各种地理要素,储存在计算机内,通过计算机及数据库管理软件,可以对有关内容进行快速查询、评估、分析、更新、修改、存档、传输等。通过GIS可快速检索各点的土壤、空气等状况,再据此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运用精细农机进行操作。 遥感系统(RS):由传感器、载体和指挥系统等3部分组成。农业遥感技术是现代航空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从空间对地球进行观察的手段。RS对各种物体如土地、河流水系、农作物等进行观测,使人们快速获得相关农业信息,其准确性较人工预报大大提高。 但是,在我国,除了个别省市有类似欧美的农业条件(地域广阔、土壤、气象单一)外,绝大多数地方是不尽相同的。我国山地、丘陵、荒漠、平原等地形地貌特点各式各样,不同的环境适合不同的农产品生长,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设施农业,但在设施农业范围里,3S系统几乎毫无用处,而耗资庞大的农业专家系统,在具体的农业生产方面,其价值也很有限。 应用误区 在当前乃至相当长的时间里,精细农业应用的核心领域不是大田露天作物,而是高效设施农业。我们在研究、探索精细农业具体应用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多快好省的原则。把国外精细农业的技术模式照抄照搬地应用到国内的农业生产上来,显然不合适。 2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现状 自从2009年国家提出物联网发展战略之后,全国各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鼓励、扶持下,进行了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生产和推广。时至今日,各地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农业物联网发展状况 首先,前两年立足于农业物联网系统的企业,多数已经倒闭或转型。近两年新成立的农业物联网企业,虽然生存环境也很恶劣,但由于政府每年有推出农业物联网项目,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仍能维持农业物联网企业的艰难生存。 其次,国家在农业物联网系统的项目方面,投入还是比较大的,每年都有巨额的项目扶持资金。 第三,农业物联网在国内的推动,完全是靠政府,难以产生良好的市场空间。所以,各个物联网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时候,根本没有生存和发展能力。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物联网智能农业项目主要的推动者是政府和学者,造成物联网技术方案的发展逐步脱离了实践应用,造成各家物联网农业科技企业越来越依赖政府的项目申报与推广,而不是从市场获取动力。 当前流行的农业物联网技术路线,主要是基于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专家系统技术和图像采集处理技术的高科技产品的运用,集成智能控制算法、温湿环境预测模型、农业生长发育模型及病害预测模型等,实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智能化控制。 (一)实现生产环境智能化控制 采用不同的传感器测量环境参数,通过各种仪器自动控制相关机电设备,为农作物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提高水、肥、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二)实现水肥系统精细化 通过土壤肥力、水分检测,为作物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利用现有节水设施,提高效益,使灌溉、施肥、打药更加节约有效。 (三)实现农产品加工环节自动化 物联网技术渗透到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与设备中,使农产品的加工设备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农产品加工过程的自动远程控制,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目标。 (四)实现农产品生鲜物流信息化 在农产品运输、仓储阶段,可对运输车辆、仓库进行位置信息查询和视频监控,及时了解车厢或仓库内外的情况和调整内部温湿度。 (五)实现农产品安全可溯化 由集成应用电子标签、条码、传感器网络、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构建农产品和食品追溯系统,可实现农产品质量跟踪、溯源和可视化数字管理,即对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实行智能监控,及农产品安全信息在不同供应链主体之间进行无缝衔接,大大提高农产品质量。 结论 首先,透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的农业物联网与中国的农业脱节非常严重。 其次,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看起来是服务于农业,其实是服务于政府。在我们过去承担的政府项目中,各个承担智能农业项目的农场单位,他们对物联网技术基本都是抱着反感应用、应付了事的态度。 第三,现在的物联网智能农业项目,难以给农业生产带来实际的帮助,也难以起到各级政府所期待的示范推广作用。 3 物联网精细农业的应用 物联网精细农业概念 物联网的核心价值在于产业升级,而不是产业再造。而产业升级,势必要求传统产业要有相应的升级基础。具体说到农业领域,只有高效设施农业,才具有产业升级的设施条件,其高效性,也使得其具有能力支付升级成本,并使升级后能很快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把“物联网智能农业”改名为“物联网精细农业”。物联网精细农业是节约、环保的“两型”农业,它以优质高效为目标,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物联网精细农业的应用案例 南京瀚之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农业物联网业务。在农业行业细分中,公司主攻高档花卉市场领域,4年多来,公司一直把物联网技术与高效设施农业紧密结合,以实现物联网精细农业为长远目标。国内还有一些企业,也在走类似的道路。比如,有的公司专门做奶牛场的生产管理;有的公司专门做蛋(肉)鸡的生产管理;有的专门做生猪的生产管理等等。 农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没有哪家公司能一网打尽。只有做专做精才是王道。再则是选择从精细农业、设施农业做起,这些领域,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人员素质,都容易接受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同时也有经济实力承担各项费用。 物联网精细农业的发展前景 物联网精细农业,已成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信息技术及其装备薄弱、价格过高、操作过于复杂,也是阻碍精细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在我国发展物联网精细农业必须分步推行,从应用较为成熟、投资较小的阶段性成果开始,以经济附加值比较高的设施农业领域为起点,先进行环境信息的自动采集,逐步过渡到半自动化、自动化作业:在推广上,应先在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时空差异不大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设施农业生产中应用,在大规模的农场和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开发试验区实践,然后才向有条件的农村和农户渗透。这样才符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形成自身特点。 精细农业论文:农业补贴应当精细化、契约化 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然而近期的一份报告却让人对此难以乐观。由社科院研究员党国英主持的这份报告显示,目前以主业为农业的农民月净收入为463元,而城镇居民月均工资收入为3994元,是前者的8.63倍。 更让人担心的是,每年巨额农业补贴并未提高农民收入,这项补贴在2012年已达1600亿元,今年据估计达2000亿元。其实,这不仅未提升农民收入,农业补贴可能也未增进粮食安全。据报道有农民得到补贴后也不愿种地,而是将土地转包或直接撂荒,进城打工。当然,农村劳动力流向回报更高的制造业、服务业是自然趋势,因此通过削平户籍等制度门槛、给予进城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来促进这种流动,同时更大程度放开耕地流转,允许农民将承包经营权自由转让,才是提升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目前不能指责农民,而应检讨现行补贴机制;毕竟,农业补贴不能以强留农民于农村为目标,目前唯一能做的是改革农业补贴制度。 当前农业补贴具有多种形式,既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补贴等,也有规定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后者可视为隐性补贴。作为对建国后长期实施的“农业反哺工业”、牺牲农村优待城市政策的纠正,农业补贴具有合理性,国家也希望以此来缓和城镇化对农村的冲击。然而,农业补贴政策法治化程度低,规划性差,短期性特征明显,补贴程序不够规范透明,补贴目标和数额随意性强,补贴过程缺乏监督,也没有完善事后效果评估机制。在行政过程中层层渗透之后,最后落到农民头上的好处很少,无法弥补打工与务农间的收入差距,从而既不能提高农民收入,也不能鼓励种粮。此外,流通领域的隐性价格补贴也造成粮食积压、抬高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工业成本等弊病。 首先,补贴的方向和方式应更趋精细、明确,改变“大水漫灌”式补贴,更多向具有正外部性的补贴倾斜,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民教育培训、先进农业技术与良种推广等。其次,补贴行为应契约化。补贴不应被简单视为对农民收入的单向补助,而应是政府为实现鼓励种粮等目标,与农民达成的契约。为此应减少中间环节,让作为补贴发放者的行政主管机构直接面对农民,签订契约,并根据履行情况来调整契约。在法律方面,可把当前分散、低层次的农业补贴规定,整合为补贴条件、程序等明确的法律,政府可监督履行情况,农民可依契约维权。 当然也要看到,我国国情与西方不同,农业人口庞大,耕地小块分散,这种情况下维持契约化的成本会非常高。所以方向还是推动耕地流转,发展集约化现代农业,政府与那些大面积的耕种者达成契约,提高补贴效率。由此节省的资金可更多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开展,及各地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权利、福利保障,既让农村不再荒废而成为值得留恋的家园,也不妨碍城镇化的自然进程。 精细农业论文:精细农业体系下的农业工程教育 【摘 要】精细农业是信息高新技术成果在农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农业科技革命。本文在介绍了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和特点,分析了这场革命带给农业工程领域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高等农业工程教育肩负的使命,提出了高等农业工程教育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精细农业;农业工程;高等教育 1 精细农业思想 “精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农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其核心是“处方农作”,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农田信息的获取、农田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决策分析以及决策的田间实施。其中准确可靠的农田信息是精细农业实施的基础和依据,而精细农业控制中心获取农田信息的关键是农田信息实时采集之后的及时传输。 精细农业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国际上,围绕精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分析决策、作业技术开展了广泛研究。在农田土壤养分与水分、作物生长与生理参数、病虫草害分布等要素信息的快速采集技术上,已取得了部分突破。根据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农田信息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的离线田间取样方式、有线传输方式、无线传输方式和遥感方式。 2 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和特点 精细农业中的“精细”源于根据田块条件的不同而所实施的变量投入。变量投入的依据则是各种影响具体作物生长因素的空间差异,而差异的取得要通过实际信息和样木信息的比较。通常将GPS接收设备安装在采样车、施肥机械、农药喷撒设备和收割机等设备上配合数据采集,然后再把采集的各种信息按空间位置叠加起来,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决定对每一具体田块的投入方案。这就是按田间具体情况得出的作物管理系统SCM(Site-specific Crop Management),它是精细农业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 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由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和处方调控3个环节组成。其中包含了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DS),遥感技术(RS)和管能控制系统(ICS)等技术内容和环节。各环节共同配合,方可完成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精细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1)信息性。整个系统中流动的是信息流,它所采用的技术设备都是信息高新技术设备。 (2)系统性。实现精细作业的每一技术环节和作业过程都必须相互紧密衔接、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3)学科整合性。精细农业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农业工程装备技术及经济学等众多的学科和门类,它是多学科技术的大融合。 3 精细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精细农业是用现代电子信息高新技术武装农业生产的一场革命。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精细农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找到了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载体,开辟了创新的空间,并引导人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既是新时代条件卜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又是从传统农耕文明的精髓一定性的“精耕细作”到定量生产的质的飞跃。 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到来必将带动和促进一大批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必将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科研和生产应用的紧密结合;必将加速农业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的进程。对此,世界各国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着手进行充分的准备。 4 农业工程教育所肩负的使命 精细农业的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一轮的思想和技术的普及过程。作为农业工程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播的主要阵地,高等农业院校应该充分抓住和利用好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对农业工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式进行调整,加强信息高新技术和自控技术的教育,突出学科的时代特色,普及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使之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新型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并逐步提升我国农业工程理论研究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4.1 农业工程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工程类有农业生产机械化及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农村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和农业水利工程4个木科专业,其中前两个专业和精细农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突出了计算机方而的内容,但系统性不强、缺乏具体的载体和明确的定位;教材内容陈旧,联系实际不够,无法反映学科当前的发展水平,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目前,在教学内容中加进了精细农业的学校为数不多。 社会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对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生产服务应该是所有科研学术活动的目的。学科的整体发展和目标的最大化却要依赖于学科之间的彼此协调配合才能实现。在经历了由学科一分为二的漫长发展过程之后,如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迎来了合二为一的时刻。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精细农业就是农业类学科由分到合的最好载体,是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良好机遇。 精细农业以各种信息高科技为手段,强调学科之间的协调配合,以达到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产出,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目前,精细农业的发展尚处于幼年阶段,给人的感觉是全新的。它所提供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发展领域就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平台和载体。我国的农业资源短缺,劳动生产率低卜,农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领域逐步开放,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将而临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加速发展、缩小差距,以此提高其竞争力。 4.2 改革现行的农业工程教育模式 (1)成立相应的精细农业的科研机构,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传播工作,随时了解精细农业的最新进展情况。 (2)根据农业工程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审视和修订教学计划,相应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凸显时代特色。 (3)组织力量对教材进行修订或重新编纂,使其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4)在学科内实行选课学分制,以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习和进行创新活动。 (5)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设有关精细农业的课程,普及精细农业的思想和理念,使学生具有全新的现代农业及农业工程观念,并通过学生的几何辐射作用来推动农业及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 (6)对现有的专业设置进行进一步调整,适当增加专业数,必须与生产实际的发展相符,走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路子。 (7)针对精细农业的高新技术特点,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教育。 (8)建立相应的教学实习基地,为科研和学生的实习提供方便,以促进教学和生产的共同发展。 5 结束语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进行创新的动手能力,用现代的农业理念来武装学生,给他们提供进行创新的载体,这样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 (2)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自豪感,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精细农业又可称为数字农业,与卫星、计算机、互联网及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高新技术紧密相系,这样可使学生有走进了新时代的感觉。 (3)一方面改革可以使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另一方而,改革可以丰富农业工程学科的内涵,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以促进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 总之,精细农业思想在高等学校的普及会造成一种特殊的气氛促进学科之间的调整和交流、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加速信息技术成果在高等学校的普及和应用,以全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质量。 精细农业论文:阳谷县特色农业西葫芦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 摘 要:统计分析了2008-2011年阳谷县城区及8个乡镇共9个气象站点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对阳谷县特色农业西葫芦进行了精细化气候区划及气象灾害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阳谷适宜西葫芦发芽的最佳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适宜生长的日数56~68 d;阳谷县西葫芦病毒病风险度在0.18~0.52,其中金斗营镇属中灾害风险区,李台镇属于低灾害风险区,其他乡镇为轻微灾害风险区;阳谷县西葫芦灰霉病风险度在0.01~0.82,其中高庙王镇属高灾害风险区,阳谷县城、阿城镇、张秋镇、定水镇属于中灾害风险区,西湖镇、大布镇、石佛镇、郭屯镇属于轻微灾害风险区,其他乡镇为低灾害风险区;阳谷县综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度在0.14~0.59,西南部的高庙王镇、金斗营镇综合气象灾害风险最高,处于综合气象中灾害风险区,西湖镇、大布镇、石佛镇、郭屯镇、七级镇西南至东北方向贯穿阳谷县西部为轻微灾害区,其他乡镇处于综合气象灾害低风险区,阳谷县综合气象灾害重风险区未出现。 关键词:特色农业;西葫芦;精细化气候区划 1 阳谷县自然概况 阳谷县位于东经115°39′~116°06′,北纬35°55′~36°19′,南北长32 km,东西宽39 km,总面积 1 064 km2。地处山东省西部,聊城地区南端,鲁西平原,黄河之北;北接聊城,西邻莘县,南与河南省台前、范县接壤,东南部隔黄河与东平县相望。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微度起伏的缓岗、缓平坡地、浅平洼地3种微地貌相间组成的现代平原地形,各种地形各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9.3%、40.9%、9.8%。阳谷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爽有旱涝,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阳谷县下辖阳谷镇、高庙王、张秋镇等16个乡镇,具体见图1。 2 资料来源 气象观测数据和农作物生长观测数据由山东省气象档案馆提供,整个数据采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1981-2012年的地面观测资料、2006-2012年各乡镇的区域站资料以及周边聊城市、莘县、台前等台站观测资料。乡镇无观测点的利用差值法计算得到。本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生长期等作物生育期观测资料取自聊城市农业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区划中所选用的其他分析指标如耕地比例等数据来自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11年统计年鉴。 3 区划方法及农业气候区划原理 农业气候区划是从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根据农业气候条件的地区差异进行的区域划分。一般是在分析地区农业气候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气候指标,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将一个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农业气候区域;各区都有其自身的农业气候特点、农业发展方向和利用改造途径。农业气候区划步骤为:首先针对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气候问题,找出关键性气候因子和关键时期,确定指标,进行农业气候条件分析;然后确定区划系统与区划指标值,进行分区;最后进行分区评述[1~11]。 农业气候区划可分为综合和单项两类。综合区划全面地综合考虑农、林、牧、渔各业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单项区划只考虑某一生产门类、某一作物或某一农业生产问题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或某种农业气象灾害、某项农业气象要素。 4 阳谷县特色农业西葫芦精细化气候区划 西葫芦是一年生草质、藤本蔓生植物,为瓜类蔬菜中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种类。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昼温25~30℃,夜温18~20℃,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下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较早。喜湿润,不耐干旱,特别是在结瓜期土壤应保持湿润,才能获得高产。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灰霉病等。 西葫芦原是春天种植的经济作物,易管理,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随着设施农业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其在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现在成为了阳谷县当地的特色农业。此次区划中以自然气象条件为依据,进行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根据西葫芦生长特征,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为可发芽日期分布、适宜生长日数;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评估高温干旱造成的病毒病、高温高湿造成的灰霉病。 4.1 发芽期气候区划 根据西葫芦生长特性,其13℃时即可发芽,以阳谷县各乡镇第1个连续3 d 平均温度大于13℃的日期为开始日。 阳谷县可发芽期,即平均温度3 d稳定通过13℃的开始日期在2月20日至3月3日,如图2所示,阳谷县城通过的日期最早为2月20日,阿城和安乐镇最晚在3月3日,其他乡镇在两者之间。 4.2 适宜生长日数气候区划 按照西葫芦生长特性,20~25℃是适宜生长结瓜的温度,计算各乡镇在此温度期间的日数作为区划的一个指标。 阳谷县适宜生长的日数为56~68 d,如图3所示,阳谷县城适宜生长的日数最多为68 d,高庙王镇最少为56 d,其他乡镇在两者之间。 4.3 阳谷县病毒病灾害风险区划 西葫芦的病毒病是其生长过程中受高温和干旱造成的主要病害,以日最高温度30℃以上,相对湿度30%以下为一个病毒病致病日,定义病毒病灾度的函数为:dBD=1 (N≥10 d),dBD=N/10 d(1 d0.5, 0.8。 阳谷县西葫芦病毒病风险度0.18~0.52,如图4所示。阳谷县金斗营镇病毒病的灾害风险度0.52,属中灾害风险区;李台镇病毒病灾害风险度为0.33,属于低灾害风险区;其他乡镇为轻微灾害风险区。 4.4 阳谷县灰霉病灾害风险区划 灰霉病是西葫芦生长过程中受高温和高湿影响发生的主要病害,以日最高温度30℃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上为一个灰霉病致病日,定义灰霉病灾度的函数为:dHM=1(N≥10 d),dBD=N/10 d(1 d0.5, 0.8。 阳谷县西葫芦灰霉病风险度在0.01~0.82,如图5所示。阳谷县高庙王镇灰霉病的灾害风险度为0.82,属高灾害风险区;阳谷县城、阿城镇、张秋镇、定水镇灰霉病灾害风险度0.5~0.8,属于中灾害风险区;西湖镇、大布镇、石佛镇、郭屯镇灰霉病灾害风险度0.3以下,属于轻微灾害风险区;其他乡镇为低灾害风险区。 5 阳谷县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综述及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5.1 阳谷县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综合上面生长期间可发芽期和适宜生长日数指标,西葫芦棚外种植时间为2月底至3月初,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可应用大棚提前育苗栽种;适宜生长日数在65 d左右,应做好生长期间的防高温工作,以提高西葫芦的产量。 5.2 阳谷县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综合评价阳谷县生产中气象灾害风险体系的风险状况,可为西葫芦的高产、稳产提供依据。西葫芦是耐低温的瓜类蔬菜,生育过程中主要因气象条件造成病虫害发生,以病毒病和灰霉病灾害为指标,进行风险概率评估。将归一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度等权平均得到阳谷县各乡镇生产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度。 阳谷县综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度在0.14~0.59,如图6所示。阳谷县西南部的高庙王镇、金斗营镇综合气象灾害风险最高,处于综合气象灾害中风险区;西湖镇、大布镇、石佛镇、郭屯镇、七级镇西南至东北方向贯穿阳谷县西部,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度在0.3以下,为轻微灾害区;阳谷县综合气象灾害重风险区未出现,其他乡镇综合气象灾害风险为低风险区。 6 小结 气温和光照是影响阳谷县西葫芦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西葫芦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不同,西葫芦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先决条件是适宜的气候、土壤、良种及先进的种植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壤、良种和种植技术可以通过人工调节来满足生产需要,但气候条件却难以进行大规模控制和改造。因此,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地,是促进西葫芦高产、稳产的根本途径之一。研究引入GIS 技术,采用气候与地形相结合的方法,较为合理地划分了西葫芦的适宜种植区,得到了与实际较一致的细网格区划图,为西葫芦的推广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12]。 ②根据区划结果,阳谷县是西葫芦的最佳种植区,这也是阳谷县把种植西葫芦当作特色农业的重要原因。在该区域内可适当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投入,建成西葫芦商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西葫芦特色产业;针对当地气候特点,适时采取防寒、抗旱、控梢、促花、保果等技术措施,大力推广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趋利避害,以促进高产、稳产,提高西葫芦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精细农业论文:浅谈3S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 【摘 要】精细农业是农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农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从精细农业的思想内涵为入口,主要介绍3S技术以及各自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并讨论3S集成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作用,并指出3S技术在精细农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3S技术;精细农业;应用;发展现状 0.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国之一,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本产业,依据农业地域分布规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地区优势,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农业的发展呼吁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精细农业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农业研究的重点。 1.精细农业 1.1精细农业的核心思想 传统农业的管理是针对某一片土地的管理,而忽略了大多数土地都存在的时空差异。精细农业是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它是一种战略思想,是信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大农业中的微观和宏观运用。其核心意图是实时测知作物(畜禽)个体、小群体、小区地块生长或防疫的是实际需要,而及时确定针对性投入(肥、水、药、饲料等)的量、质、和时机,一反传统农业大群体大面积平均投入的作法,以求最佳效果而付出最低资源成本。 其技术思想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土壤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 1.2精细农业的主要技术支持 要实现精细农业,目前采用的关键技术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传感器及检测系统等。而由前三项构成的及“3S”技术,它是精细农业进行抽样调查,获取作物生长的各种影响因素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3S”技术,可以实时采集时间、空间变化数据,绘制电子地图,并加工处理形成管理设计,并对精细农业的效果、效益进行评估。 1.3在3S技术支持下的精细农业特点 1.3.1技术性强 3S技术涉及到电磁波理论、图像处理、图像解译、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卫星导航原理、测量等多个领域,将这些理论、方法和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1.3.2定量化 3S技术应用使新型农田作业机械中的计算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土质、作物的长势和其他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精确地控制种子、肥料、农药等的用量等。 1.3.3定位化 GPS可提供准确定位,具有GPS导航仪的农业机械,在经过每块土地时,都记录下了作物的各种数据。农民分析这些资料,就能制定出对每块土地内的作物或土壤区别对待的田间耕作和管理计划,把计划输入到农田作业机械的计算机里。在GPS定位系统的协助下,农田机械可以根据不同地块的差别,自动调节种子、肥料和化学剂的投放量。 2.3S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综合应用 2.1 GIS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用于存储、分析、处理和表达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平台。它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中主要用于建立农田土地管理,土壤数据、自然条件、作物苗情、病虫草害等发生发展趋势、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和进行空间信息的地理统计处理、图形转换与表达等,为分析差异性和实施调控提供处方信息。 其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GIS是精细农业整个系统的运作平台,起到大脑和神经中枢的作用。精细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各种农业资源数据都通过GIS流入、决策、控制、流出。GIS作为精细农业的核心组件,将RS、GPS、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组合起来。 (2)GIS可以作为农田空间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在精确农业中,GIS用于农田土地数据管理,查询土壤、自然条件、作物苗情、作物产量等数据,也能采集、编辑、统计分析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 (3)绘制作物产量分布图。安装GPS的新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收割农作物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下联合收割机的位置,同时产量计量系统随时自动称出农作物的重量,置于粮仓中的计量仪器能测出农作物流入储存仓的速度及已经流出的总量,这些结果随时在驾驶室的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并被记录在地理数据库中。利用这些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可以制作农作物产量分布图。 (4)农业专题图分析。通过GIS提供的复合叠加功能,将不同农业专题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数据集。通过对其分析,可以分析出土地上各种限制因子对作物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从中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2.2 GPS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 GPS在精细农业中的作用包括精确定位、田间作业自动导航和测量地形起伏状况.精细农业中的GPS主要是用来确定田间地块土壤信息采样点位置,然后结合其土壤的含水量、氮、磷、钾、有机质、病虫害等不同信息的分布情况,辅助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施肥、喷药等田间操作。另外在翻耕机、播种机、田间取样机、施肥喷药机、收获机等农具上安装GPS,可以精确指示机具所在位置坐标,对农业机械田间作业和管理起导航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是提供三维位置和时间。为了实现以上功能, GPS需要与农田机械结合,随着农田机械在田间作业,同时进行精确定位、田间作业自动导航和测量地形起伏。由于具有精确定位功能,农业机械可以将作物需要的肥料送到准确的位置,也可以将农药喷洒到准确位置。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也可以降低肥料和农药的消耗。 2.3 RS在精细农业中的作用 遥感(RS)是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利用传感器接收的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来识别物体及其存在的环境条件的技术。 相对传统的观测技术,RS具有以下的特点: (1)可以进行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比如,一帧美国Landsat图像覆盖面积为185km*185km,5~6min即可扫描完成,而一帧同步气象卫星可覆盖1/3的地球表面。
装修与设计论文:住宅装饰装修的设计与施工浅析 摘要:由于,住宅装饰装修设计与施工的范围比较广,因此本文中结合其基本原则,对住宅室内装修的设计及施工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装饰装修;设计;施工 一、住宅装饰装修的基本原则 住宅装饰装修的基本原则,对住宅装饰装修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住宅装饰装修对原有设计结构不能造成破坏,墙、梁、柱和板等共同组成住宅的立体结构,在对其进行装饰装修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避免对阳台、窗间墙的截面面积、墙体、分隔墙等造成破坏。二是住宅装饰装修不能随意增加永久的荷载,避免增加不适当的吊顶、安装大吊灯、制作顶棚等,从而避免房屋构件承受的永久荷载过大,减少潜在危险。三是住宅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不能任意敷设电线,随着住户用电量的不断增加,致使住宅装饰装修过程中,室内外敷设电线情况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易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电线敷设设计施工时,应合理严格落实相关操作技术规范。四是在住宅装饰装修过程中,要合理选择装饰装修材料,选择经阻燃处理且性能优良的装饰装修材料,通过精心设计和施工,提高住宅装饰装修质量。 二、住宅装饰装修的室内设计 居室是供人们生活起居的空间环境,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居住者的审美心理。在装饰装修前应确定好家具与各种设备设施如厨房、卫生间设施,家具数量及体量,家用电器等主要物件;然后请专业人员设计好水电方面后就可进行装饰装修设计了。 (一)基面装修设计 在地面铺装方面,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拼装木地板、地板砖、地毯、美术磨石等。经济条件好住户的也可选用花岗岩、大理石。无论用什么材质,都应与天棚、墙面及家具相统一协调。一般说不宜色彩太艳,亮度太低,图案太繁。基面与顶棚和墙面共同构成整个室内环境,必须与顶棚和墙面的环境协调一致,并且必须与家具等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地面图案的分划必须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图案还应该强调韵律感与连续性,对于走道、门厅等地的图案还应该具有规律性 与导向性。基面的装饰和装修必须考虑楼面的结构,其设计必须考虑防潮、保温、隔热、防水等各种物理性能需要。 (二)墙面装修设计 在墙体方面,有的住户在墙上大做文章,做成各种凹凸造型,既影响空间视觉,也不利于清洁卫生。即使特别爱好,也不宜大面积做,可在某些局部结合实际处理一点小体量的壁纸之类的,作为点缀,不可滥用。有的住户爱在起居室主墙面设置整块大镜面或大幅画这并不可取。电视机、音响设备等大多在起居室,高光洁度的镜面反射它们的声音,影响室内的声音清晰度。同时,镜内空间的实体空间因镜面作用,二者不能完全统一在一种透视关系中,产生空间不稳定的晃动感,形成整个空间的杂乱视觉效果。大幅画面也不能与室内空间统一协调,画面色彩面积太大也难与室内整体色彩融合,单一画面内容长久下去也会令人生腻。它们都会产生一种华而不实之感,不适宜家庭。墙面适宜装饰一些与空间比例适度的画幅,装饰物品,或是一些“土气”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物品和自然物品等,会使人感到及朴实又高雅,别有一番易趣。不论墙上装饰为何物,都应与装修、家具等风格协调。墙的饰面材料非常丰富,一般来说,卧室不宜用石材,瓷砖等硬质材料,因为它们会产生一种冷漠感。厨房、卫生间不宜用木质及软质的织物墙纸之类的材料,既不利于清洁又不利于防火防潮。大面积墙面,天棚面层用什么饰面材料;许多文章推荐墙纸,但在实际生活中,墙纸效果多数不理想。不是审美方面,而是墙纸受冷热影响变化大,使用一段时间后,接缝处裂口起卷非常普遍,不如涂料效果好。墙面装修设计必须保证整体性,与其他部分的装修风格保持统一,还要考虑其物理性质,因为墙面在室内具有防火、隔音、保暖等作用。在室内空间中,墙面所在的面积比较大,其装修的艺术性对于渲染美化室内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墙面的质感、形状、图案都会对室内的环境氛围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墙面装饰形式主要有:卷材装饰、涂刷装饰、抹灰装饰等;装饰墙面的卷材有:皮革、人造革、玻璃纤维、塑料墙纸等 (三)顶棚装修设计 在顶棚方面,居住者常常误解为居室装修就一定要做吊顶,并在吊顶上安装各种彩色灯,这就是将居室商品化,是不正确的。做造型吊顶时,加上灯具或吊扇,空间非常低,人们会感到压抑、沉闷、空气不畅。不但影响健康,也达不到舒适美观愿望。造成许多家庭做吊顶的原因,除审美误区外,土建施工质量不好,天花粗糙不平,并且不能敷设安装暗线、灯具而影响美观也是因素之一。因此在保证土建施工质量外,采取合理地手段解决这一常见问题,可以进行顶棚装修。同时从审美角度看,简洁明快的顶棚非常适宜家庭环境。为了适宜一些人的审美情趣,可在墙与顶棚交界处,设计一点装饰石膏线,木线条等,可增加丰富感。总之顶棚宜简不宜繁,应保持最大居室空间。顶棚装修设计还应强调室内环境的整体效果,必须与基面、墙面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突出实用美观的要求,力求简捷完整,不能破坏室内环境,同时,还要具有轻快感、艺术感。无论是室内哪个部分的装修,都必须在合理性、安全性前提下才能追求造型的艺术性。目前顶棚的设计形式有玻璃顶棚、井格式顶棚、悬吊式顶棚、凹凸式顶棚、平整式顶棚。总之,在地面、墙面、顶棚、家具、窗帘等大面积的方面色彩不要鲜艳,应选择中性色调。这样有可能使人觉得室内色调沉闷,缺乏生活动力。可选择一些有鲜艳色彩的小的装饰物品与生活日用品如花瓶、植物、台灯、工艺品等,这些强烈的色彩对比可改变这种状况。它们添置更换方便,新鲜感强,费用不大,效果非常好,这样的家庭品味才高。 三、住宅装饰装修的室内施工 (一)防水施工 防水施工时,先用防水材料涂抹於管道、地漏、卫生间洁具根部、阴阳角以及冷热水管出墙处应明露接驳口,楼板洞口二次封堵等部位进行加强处理,然后根据防水材料的配比进行涂刷地坪及墙面。涂刷时需纵横防水各一遍,以保证防水层的密闭性,要求厨卫湿区的墙面防水高度、宽度等在相应的范围之内,干区的墙面防水高度及保养也应该在相应的范围之内。防水施工完成后,在防水养护期内,禁止人员进入,并于门口处作醒目标示。待防水养护期结束后须按要求做蓄水试验,并在墙面用记号笔做好水位标示,以利检查。 (二)地板铺设 在地板砖、花岗岩和大理石的铺装上,不能在水泥砂浆未搅拌均匀就铺装,也不可将水泥砂浆反复抹,致使水分过多浮在面层而产生气泡。这两种都会使地砖松脱出现“空壳”现象。木地板铺可采用悬铺法,本地板铺设前,需检查地面平整度及含水率,有条件情况下应开启地暖设备,即满足地暖设备调试又能充分挥发地暖保护层内潮气,同时须检测地面含水率符合地暖地板之相关要求。正式铺装前应先预铺装,选出色差较大的地板,以控制地板基本无色差。地板铺装前应注意地面清洁,地板下需铺设防潮膜,接口处需互叠。地板铺设需深入门套内部,铺设的地板与四周墙体间必须预留伸缩缝,以防止变形,并用专用的泡沫伸缩条予以固定。地板与大理石等不同饰面材料接口处,建议预留相应的缝隙,待安装结束并保洁完成后采用同地板色系之耐候胶填缝。 (三)吊杆、主龙骨、铝挂板安装 铝扣板吊顶较轻,但考虑到跨度大容易产生下垂,故必须采用轻钢主龙骨,吊点布置的要点是考虑吊顶的平整度需要,在顶棚上标出吊杆位置,吊杆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弹线时,既要保证吊杆的间距,又要使吊筋、主龙骨位置不与灯具及设备发生冲突,如遇设备位置阻碍造成吊杆间距过大,需通过增加型材做过渡支架。吊杆与结构的固定方式:钻孔安装配套金属膨胀螺栓,吊杆应通直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吊杆距龙骨端部距离也应当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主龙骨下坠。 (四)配套专用龙骨及铝扣板安装 根据铝扣板规格,将专用扣板龙骨按一定间距用吊件挂于主龙骨,并在灯具、机电设备处加以必要的加固措施。根据铝合金方板的尺寸规格,合理确定龙骨位置、结构尺寸。安装时按照弹好的板块安排布置线,从一个方向开始依次安装。扣板安装应从一个方向依次安装,根据龙骨及条板的形式不同,条板的安装方法不同。采用卡固联接的板条比较薄,具有一定的弹性,一般采用推压的安装方式。安装时将板条托起后,先将板条的一端用力压入卡脚,再顺势将其余部分压入卡脚内。扣板条形板采用自攻 螺钉固定,自攻螺钉头在安装后完全隐蔽在吊顶内。为避免在扣板出现切割过于明显的问题,条板切割时,不但要控制好切割的角度,还要对切口部位用挫刀修平将毛边及不妥处修整好。 (五)纸面石膏板安装 将石膏板与龙骨用镀锌自攻螺丝或干壁钉固定,石膏板的长边沿纵向龙骨铺设,即先将板材就位,然后用电钻将板与龙骨钻通,再上自攻螺丝拧紧,螺钉嵌入板内,螺钉应与板面垂直且略入埋板面,并不使纸面破损,钉眼应作除锈处理并用石膏板腻子抹铺为原则,如顶棚需要开孔,先在开孔的部分划出开孔的位置,将龙骨加固好,再用钢锯切断龙骨和石膏板,保持稳固牢靠。安装双层石膏板时,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应错开,不允许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 (六)水电气及设施的安装。 水、电、气及设施方面的安装,水、电及燃气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卫生间的浴、便、器具是安装的重点。卫生设施安装尺度是以人的卫生行为尺度为依据。浴盆高度距地尺寸和浴盆下皮距地尺寸都应当适宜。淋浴喷头高度也可上下调节以适应不同人员高度。座便器安装中心距侧墙距离或其距离他器具也应保持一定范围。 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住宅装饰装修的设计与施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住宅装饰装修,作为当代化家庭物质的表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因此,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的设计及施工要求,确保人们住宅生活质量的提高。 装修与设计论文:装修工程程序与原则与设计探讨 摘要:结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和设计两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装修的施工也是装修质量你的有力保证,如何有效的进行合理化的装修施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站在装修施工的准备及原则方面,进行很好地阐述。 关键词:家居装饰;工程监理 一、家居装饰装修程序简介 1、技术资料准备:房屋平面图、水电布置图、建筑结构图、水、电设备、灯具、洁具、家具及装饰材料资料的搜集。 2、装修初步方案制订:根据经济条件,确定装修投资与档次 3、市场调查:到装饰(建材、家具)市场了解装修行情、装饰材料价格、家具价格后制定装修总投资计划。 4、选择装饰公司:选择装饰公司要以知名度高、信誉好、资质等级较高的企业作为首选对象,同时要考虑价格因 5、确定装修设计方案 1)自己设计,邀请装饰公司报价后选定施工单位;根据您的设想,请装饰公司进行装饰设计或由装饰公司根据房屋情况进行装饰设计后,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后确定 2)设计审查:项目是否齐全;材料、设备的品牌、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等标注是否明确 6、确定装修价格:根据确认的装修设计方案,审核施工预算,然后确定装修价格 7、签订装修合同:与确定设计方案和价格的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装修内容、质量标准、承包方式、材料提供方式、施工方购买材料的品牌和质量要求、工期、价款、支付条件、环保要求、施工安全要求、违约责任、保修条款、施工方承诺、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参见标准合同) 8、聘请装修监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最好聘请监理工程师负责施工质量和进度;也可以在选择装饰公司时就聘请监理工程师,请监理工程师参与设计方案的制订、设计审查、价格确认及合同的签订工作。 聘请监理工程师时,要签订监理合同。明确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范围、职责、酬金及酬金支付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 9、装修施工过程中业主(监理工程师)要参与的工作: 1)在物业管理部门办理了入住手续后,业主需向物业管理部门申报装修方案,经审批同意后办理开工手续。协助装饰公司与物业管理单位签订装修管理协议; 2)如施工过程中改变施工方案或材质,要签署设计变更洽商单。签署前要请监理审核内容、工程量及费用的增减。涉及结构的要报物业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中间验收:包括材料和设备检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签署验收单 4)施工过程中按合同规定支付装修工程款。支付前须经监理核定工程量。 二、家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及新进展 保护结构及安全原则: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家庭居住环境的安全。一是保护结构,对承重墙、阳台的半截墙、房间的梁或柱,无论其位置如何,绝对禁止拆除、改动。二是在装修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不得超过住房的荷载能力。三是注意保护防水层,在装修设计过程中,如果施工危及或破坏防水层,就必须进行防水层的修补或者重做。四是注意安全防火,设计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织物等易燃材料应该进行阻燃处理;根据用电器具的摆放位置,对电表容量、导线的粗细等都应重新进行设计,以避免使用时发生事故。个性化原则:首先,尊重并行使用者的自主权。其次,要根据每个人的嗜好选择突出其居室的特征。在设计中个性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居室空间内的造型、造景、色彩运用和材料选择来体现的。正确表现装修个性的方法,任何家庭在装修时都要借助一定的参照物,很多人不顾家庭的生活需要,选择宾馆饭店作为家庭装修的样本,就不可能反映出家庭的特点。突出个性要注意与整体和谐,要以长远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家庭装修设计。倡导“绿色建筑” 途径:(1)制定相应的建材法规,从生活层面促进环保材料和环保设备的研制和使用。(2)通过对维护结构进行改定,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促进建筑室内环境控制体系节能。(3)研制低能耗高强度材料及塑性材料。 三、工程监理建筑装饰装修 1、设计方案的确定 建筑装饰装修方案的确定,是为搞好整个工程的必需程序,任何建筑装饰装修方案必须根据业主的安全功能和要求来确定。作为监理要首先掌控工程的建筑结构情况。,水电暖通等设备的安装情况及施工的质量,布局,功能等的实际情况。同时了解业主对装饰装修的使用要求,功能要求及业主的意图。 装饰设计阶段是装修工程质量,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必须处理好质量和投资之间的关系。装饰装修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使项目的质量符合现行规范和标准的条件下,满足业主的要求,另外考虑施工的可行性。 2、装饰装修工程的投资控制 在装饰装修工程中,主要设备和材料的投资占整个装饰装修工程投资约60%―-70%,其对投资控制极为重要。监理工程师还要充分研究主要材料,设备的用途和功能,了解业主的要求保证主要材料,设备的采用及采购经济实惠,既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又降低造价。 3、建筑装饰装修的质量控制 (1)施工方法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曾规定:“高级装饰工程施工之前,应预先放样板,并经有关部门认可后,方可进行”。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大面积施工之前,应有材料的样板或做样板间,经甲方监理确认后,严格样板施工。 (2)技术措施 承担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的各单位应备有相应的资质,并包括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图纸,施工合同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经承包单位公司及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报监理和建设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 (3)质量保证措施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规范》的规定。违反设计文件和规范规定施工而造成的质量问题由该施工单位负责。装修凡涉及隐蔽验收的分项工程必须向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报验合格方可转入下一程序。 装修与设计论文:浅谈室内建筑装修设计的要点与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与建设中,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室内设计与装修作为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与质量的重要方法手段,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室内建筑装修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室内;建筑装修;设计 一、室内装修的基本原则 1、安全保护结构原则 在室内装修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安全问题。首先室内任何承重结构,包括承重墙、梁柱、阳台的半截墙等,不论其位置在哪里都是不允许进行拆除的。然后就是要注意室内材料的安全防火,在室内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线织物都要进行防燃处理。对于室内的用电设施,插排线路等如果在装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移动位置,那么电表容量以及保险丝、电线粗细都要进行重新的设计安排。装修过程中如果破坏房屋的防水层,就要进行必要的重修工作。在室内装修中使用的材料要使用合格安全的产品,防止甲醛等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害。 2、美观、实用、经济化原则 室内装修的目的是为了赋予房间更大的功能,在满足更好生活质量的同时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物品,最大化的满足使用者的生活需求。新形势下的室内装修设计要讲究艺术性,要符合使用者独特的审美情趣。所谓经济性原则就是在室内装修中高效的利用有限的经济,来达到最高效的装修效果,其中包括交叉利用不同档次的装修材料,已达到不同质感不同用处的目的。在室内装修中并不提倡奢华装修,要综合考虑使用者的生活需求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制定经济实用而且美观的室内装修方案。 3、个性、环保化原则 在室内装修中要以使用者的个人爱好与独特品味为依据,通过室内空间的造型、室内布景以及材料选择等角度来凸显使用者的个性化。新形势下的室内装修也要讲究材料选取上的环保特性,要有环保意识,在节能降耗以及通风采光等方面下功夫。 二、室内建筑装修设计的要点 1、从整体设计出发,进行色彩及软装的运用 在现代室内装修理论不断丰富、完善的今天,室内装修设计需要从整体设计出发对色彩、软装等进行分析。在整体风格及色彩相统一的基础上,考虑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并对色彩进行选择。从整体设计出发,营造个性化的协调环境。通过整体化室内设计、软装设计、色彩运用,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单品搭配效率、为业主营造高品质的居家生活质量。 2、室内装修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应根据房间的朝向进行色彩选择,提高房间及功能区的视觉效果。窗口朝东的房间,最早得到日照,但是由于光照的转移,房间光线多数时间下处于较暗的环境。因此,在色彩的选择时应在浅暖色系中进行选择,改善房间的光照及视觉效果。而南向房间的日照时间长,使用冷色系能够使人更加舒适。北向房间缺乏光照,应在暖色系中进行色彩的选择。通过对房间朝向的分析及色彩运用,提高居住舒适度。 在室内装修设计色彩的选择与运用中,还需要根据房间的功能用途进行颜色的选择。房间的用途、功能需求是决定色彩的重要因素,色彩的运用能够提高视觉效果及心里效果,实现舒适居住环境设计目的。厨房的设计中考虑食材制作需求应选择浅亮色系,满足烹饪过程中的视觉需求。餐厅是主人就餐的环境,背景环境可以选用橙色、黄色等促进食欲的暖色系,餐厅软装则选择深暗色系。而方厅是主人待客的重要场所,其色调及色彩的原则应遵循明亮、放松、温暖熟食的选择。 在色彩的选择与运用中,应首先确定整体色调,并根据功能区域进行色彩的选择。但是,在色彩选择与应用中严禁统一功能区域出现多种主色调并存的现象,造成各主色相互影响,杂乱无章。应在主色调确定的基础上,使用对比色彩进行点缀,并突出重点,营造和谐的色彩环境。 3、室内装修设计软装应用分析 在室内装修设计中,软装是体现主人品味个性的重要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硬装修相比,软装是一门集合整体环境、空间美学、陈设艺术、生活功能、材质风格、个性偏好等复杂元素的设计学问。其不仅仅是将各类家具陈设简单叠加的过程,软装修同样需要整体设计,并注重功能区域的环境营造。通过整体设计及融合的软装色彩、造型,为主人营造愉快、舒适的环境。根据设计要求,软装应与硬装同时进行。在确定主人风格喜好、色彩喜好的基础上,以软装、硬装同步整合色考,实现整体家装由内而外的设计。通过软装设计与硬装的配合效果,达到理想的装修目的。 家具占室内使用面的30~45%,因此家具是整体家装中的重要环节,是居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家装设计中过程中应根据风格设计要求对大件家具的分割特色、尺寸造型等进行设计,以此决定整体家居装修基本色调、风格以及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选择相适应的灯饰、布艺及饰品。以家具的选择、陈设为核心,实现室内装修设计的整体协调搭配、营造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室内装修设计的软装设计中,设计师应本着突出重点、搭配之上的设计原则。从材质类别、色彩等因素出发,显眼、重点家具选择高档次产品,而相匹配的家具可以选择视觉效果相统一风格的产品,为主人提供想搭配的、高性价比的装修。例如:客厅沙发是最为显眼的家具,因此可以选择高档次的产品,并以沙发风格为主调选择电视柜、小柜等产品。而沙发旁边小柜可以部选择配套产品,在风格统一情况下选择高性价比的产品,降低主人装修投入、提高整体家居档次。通过突出重点的方式,实现整体家居设计高档、低价目标,满足主人装修中对价格的需求。当然,装修成本较充裕的情况,选择配套产品更能保障家具整体材质、风格、色调的统一与协调。 4、室内装修设计中窗帘的选择与应用 在装修设计的窗帘选择中,窗帘的材质、功能等对装修的整体风格以及主人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材质的选择还对主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卧式的窗帘选择是,应选择棉麻类材质,并根据卧式风格、主人色彩喜好、睡眠环境的影响等需求,确定窗帘颜色及装修风格。而客厅透光、遮光、隔音需求下,应选择双层窗帘。以沙织窗帘增强装修效果,满足室内纵深感及透光要求。并通过植绒窗帘细腻的质地、遮光隔音效果好的特点,实现夜间窗帘遮挡目的。从整体风格及色彩出发,构建和谐统一的居住环境。 三、室内装修设计的根本要求 1、与民族风格和地区特点要求相符合 因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也有所差异,从风格上来讲具有相当大的差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地区特点、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等有很多不同,从而导致室内装修设计差异很大。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和风格,要充分体现地区和民族特点,使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得以发扬。 2、与现代技术要求相适应 创新结构造型与创新建筑空间紧密相联,应统一协调二者的关系,把技术和艺术融合为一体,全面考虑结构造型中的美感。因此,室内设计者必须对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性能以及必要的结构类型知识加以熟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范畴中涵盖了现代室内装修设计,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最大限度的利用,使现代技术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 3、与使用功能要求相适应 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是室内设计的根本,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室内的使用功能要求,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的关系、尺寸、比例,合理配置家具与陈设,对室内照明、采光、通风加以妥善解决,提高室内色调的总体效果。与人们在室内的工作、休息、生活要求相适应,使室内环境达到科学化、合理化、舒适化。 4、与精神需求予以满足相适应 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的要求,精神需求(艺术感染、视觉反映、心理感受等)也要加以考虑。人们的情感、意志乃至行为都会受到室内设计影响,因此对认识的事物规律和特征要充分考虑、研究。设计者要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及理论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某种意境和构思若在室内环境中突出表现,它的艺术感染力就会非常强烈,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就会更好地发挥。 结束语 室内设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因素化,未来的室内设计者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室内设计要求,要具备创新精神、综合能力,把握环境空间与人和谐统一的方法和观念。在丰富的物质文明面前,人性、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是人们迫切需要的,另外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生活面向大众的这一趋势,满足“人性化”的特性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环境的艺术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室内环境设计更全面、更深入地发展。 装修与设计论文:住宅装修设计中的室内污染原因与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战略,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控制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室内装修设计中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住宅装修;设计;室内污染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室内装饰施工项目的发展不断加快,内部装修也在不断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材料被用于建筑工程中,如石头,金属,橡胶,涂料,油漆或沥青材料等。在我国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污染对人体威害的事故发生的越来越多。室内装修污染问题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凸现,其产生的危害亦备受关注,至今已成为全人类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进行室内装饰及施工以减少室内装修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室内装修污染的来源 室内装修污染的来源只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面积使用某种材料:虽然很多装修材料自称达到国家标准,是“绿色”、“环保”材料,但那只是说明其有害污染物含量控制在国家限量标准以内,而并不是完全不存在,也就是实际上室内装修中使用到的所有材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有害物质,对空气造成威胁,导致室内环境污染。因此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大量使用某种材料,那么其相应的有毒污染物质浓度就会很高,甚至超标,比如大面积使用复合地板就有可能会造成甲醛超标。所以,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时应该避免大面积的使用同一种建材。 (二)装修工艺不达标:在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施工过程中,传统施工工艺制造的家具不进行封边,家具油漆涂抹的厚度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等。因此,装修过程对材料及工艺的标准监管必须到位才有可能将装修后的污染程度控制到最低。 (三)假冒伪劣材料:在室内装修过程中,装修材料的生产厂家以及一些工程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生产或使用的产品不符合标准,以次充好。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信誉良好、符合国家标准的室内装修材料,避免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二、室内装修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环境污染过程中使用各种装饰材料、建筑材料及新购买的家具所释放所来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研究表明,目前室内装修中存在的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苯、氨和TVOC (一)甲醛污染及危害。甲醛有防腐、防虫、加强板材硬度的功能,甲醛是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材料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甲醛是一种无色,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目前,已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致癌的气体,甲醛属于一种原生的毒素,可以有效的与蛋白质结合,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呼吸道的黏膜和对眼睛的刺激,可以造成人体的肝、肺等免疫功能失常,人体长期接触甲醛,会使人体感到恶心、眩晕、头痛等,严重时可能引起鼻咽癌,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大于0.12mg/m3时,居住在室内的人就会感到一定的异味及不适;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的甲醛浓度大于0.50mg/m3时,就可能导致认得研究受刺激而流眼泪;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的甲醛浓度大于0.60mg/m3时,就会使居住者的咽喉产生疼痛或者不适;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的甲醛浓度大于30mg/m3时,举着在室内的人就会立即死亡;值得人们特别注意的是,房屋建筑工程舍内中的甲醛释放期一般可长达3~5年,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后1~2年都不可能过完全释放,因此,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甲醛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二)苯污染及危害。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中的有机溶剂一般都存在着大量的苯,苯会直接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使人体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而造成人体发生多种疾病,苯对人体的皮肤及粘膜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人体经过皮肤吸收或者经过呼吸道吸收会引起中毒的事件发生,短时间内吸收高浓度的苯,则会使人体发生一定的亚急性苯中毒,中毒轻者会感到胸闷、恶心、头痛、头晕等感觉,严重时可是人陷入昏迷或者致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时间吸入低浓度的苯,就会造成居住者慢性中毒,是人体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失眠、头痛等神经性的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人体患有癌症。由于苯的挥发速度比较快,在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1~2个月的通风情况下,本在室内基本可以完全消除。 (三)氨污染及危害。氨是一种无色但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属于强碱。在建筑工程装饰后,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身体出现胸闷,咳嗽,喉咙痛,眼泪,和恶心,头痛,头晕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体呼吸困难、甚至造成昏迷。但是由于氨碎玉碱性,对其接触到的人体的组织都具有刺激及腐蚀的作用,大量的吸收人体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四)TVOCs污染及危害。T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是指沸点范围在50℃~260℃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TVOCs具有很强的挥发能力,并且是一种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也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室内TVOCs聚集达到一定浓度时,人首先会感到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此外还会影响到消化系统造成食欲不振,建筑物中的TVOCs会使人体导致记忆丧失,会严重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大脑,肾脏和肝脏等。 三、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一)严格选取材料,提倡绿色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工程,室内装修不应该国语复杂及豪华,应该以简单为主,选用合格的木材,尽可能的减少人造板材的使用,以减少室内各种粘合剂和油漆的用量,防止甲醛和其他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为防止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出现放射性污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墙面应采用环保乳胶漆,房屋建筑工程室内地面可选用大理石或低放射花岗岩。 (二)严格装修的施工管理,尽量减少污染在装修时,首先应选择信誉好、正规的装饰公司和施工队伍。其次要选择正确的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的施工工艺,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材料进行处理,尽可能的减少房屋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时禁止使用处理剂,粘合剂和涂料等材料。 (三)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房屋建筑工程室内空气的新鲜,在装修完工后,不要立即居住,最好在装修完工后半年入住。最简单的方法是保持房屋建筑室内的空气流通,尽早的将室内的有毒有害气体释放出来,降低室内有毒气体的浓度。 (四)在房屋建筑舍内可以使用一些植物或者空气净化设备吸收空气汇总的有害气体。不同的花卉植物可以吸收和清除不同的化学污染物。具有吸收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甲醛的植物,如龙舌兰、芦荟、吊兰等;吸收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苯的植物,如铁树、常春藤等;吸收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二氧化硫的作物,如玫瑰、月季等。 (五)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有关标准,并积极开展室内主要污染物的检验、监测,尽快将室内污染物的监测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来。 (六)室内完成装修之后,一定要寻找具有一定资质的检测部门完成检测工作,要听专家意见,选择好适当入住的时间。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住房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装饰加强了环境的管理,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规范,以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提高了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使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得到更安全的保障。 装修与设计论文: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中的色彩设计与运用 摘要 室内装饰艺术里,色彩是非常关键的艺术元素,合理搭配色调能够获得良好的空间视觉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物需求已从原来的生理需求发展到精神层的追求。装修建筑物室内时,要避免使用单一色调,注重合理搭配与设计各种彩色,让室内装饰设计变得更加完美,以满足人们对家居环境的精神需求。本文追求了色彩对人们感应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和不同家具功能区域的色彩设计和运用。 关键词:室内装饰装修;色彩设计;色彩运用 1引言 色彩是室内设计里非常活泼的组成要素之一,色彩是人们情感的体现,它合人们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利用科学手段搭配色彩可以良好的传达视觉效果,在视觉艺术角度看,色彩搭配可以营造富有层次、美感及性格的空间环境,色彩不仅能够唤起人们第一视觉,营造良好的环境气氛,而且会对其他视知觉印象产生影响。所以,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室内装饰元素。 2色彩对人们感应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色彩是对人们视觉具有直接影响的符号,不同色彩对人们色感产生有所不同,使得人们受到的影响有一定差异,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精神、情绪及心理活动,每种颜色对人们影响具体是通过刺激人们色感细胞来影响的。例如:人们看见黄色会有种轻松感觉,看到奶油色,会产生可爱天真的感受,看见红色能够给人以强烈与兴奋感觉,绿色象征着生机,所以绿色常给人勃勃生机的感受,粉色给人以浪漫温馨。如果将这些颜色的视觉感觉合理的用于室内装修装饰设计中,就可以满足人们视觉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调节人们心情。同时,合理利用颜色也能够对室内光线强弱度及空间大小产生一定调节作用。通过房间颜色也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通常情况下,人们对颜色的选择都有一定的规律和习惯,因此,进行室内装修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颜色选择规律。 2.1整体求变 装饰室内空间时,如果仅仅使用某一种颜色,会形成单调感,如果在较大区域暖色里加入部分冷色则能够发挥画龙点睛作用。选择装修颜色时,一定要合理处理整体空间色调,特别要重视同种颜色的深浅变化,具体可以在综合调整窗帘、家具、墙面及地面的颜色。同时,也需要重视中反调及高反调的处理工作,让颜色得到巧妙搭配,实现统一中有变化的良好效果。通过色彩给人们感应功能带来的影响掌握色彩利用规律。 2.2色彩统一性 色彩统一性规律是进行室内装修时各种色彩所形成的总体色彩效果。进行室内装修时,第一件事就是要确定室内装饰的整体色调,常见的色调主要有三种,即:站在不同空间角度的统一考虑,从室内空间墙面、天花板及地面方面的统一构思,从室内摆设饰品种类数量、家具摆放布置等统一布置考虑。一旦主色调确定,其他装饰物颜色的选取必须服从主色调,通常情况下,墙面、家具、窗帘及地板的搭配就决定了室内空间的主色彩基调。 2.3需求差别规律 因为每个人的年龄、爱好、修养及工作不同,所以他们的色彩感应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运动员喜欢浅绿、浅蓝的颜色,这些颜色能够帮助他们消除疲劳和兴奋;年轻人多数喜欢对比度很大的活泼色系,色系对比度大可以带给他们生活节奏快感和现代化气息;老年人倾向与有稳定感的颜色,稳定感的色彩有助于老年人心情平和、身心健康;儿童比较适合具有纯度的浅粉或者浅蓝色系。 3不同家具功能区域的色彩设计和运用 因为色彩具有调节人们心理情绪的功能,所以,要按照居室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合理选择色彩。 3.1卧室色彩 卧室主色调基本由地面、墙面、窗帘、顶棚及床罩等基础色彩所决定。处理地面、墙面及顶棚颜色要统一以外,必须重视合理搭配床罩、窗帘的颜色。在设计室内装修装饰时,必须先确定地面、墙面及顶棚颜色,然后再确定床罩、窗帘颜色,进而避免它们出现不协调情况。 3.2客厅色彩 与家庭其他空间相比,客厅的展示性最强,所以,客厅的色彩应用应该最丰富。通常情况下,客厅主色调应该是具有热情的颜色,用热情温暖色调给人以舒服温和的感觉。客厅主色调也可以设计为不暖不冷的中间色调,具体家具可以选择黑色、白色或者原木色,沙发靠垫及窗帘可以选择软性的针织物,然后按照季节的冷暖变化来随时变换,进而客厅就会有跟随季节发生改变的感受,营造宽敞、平衡的空间感。 3.3书房色彩 书房作为思考和学习的重要空间,应该用绿色、蓝色等冷色调作为其主色调,这样有利于人们气血通畅,形成平稳的心境。因为书房的使用较频繁,所以需要避开给视觉上带来刺激感受,最好训勇明亮的中性颜色或者没有彩色。书房里的墙壁可以和家具选择同一种颜色,另外,对书房书柜、书桌等处的小艺术品可以选择和谐色彩作为点缀来装饰整体书房,以此打破中调环境。另外,可以在书房放置一些绿色植物来营造洁爽、安静的学习气氛。 3.4厨房色彩 厨房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但功能以外的颜色选择也非常重要。合理的搭配厨房色彩可以给厨房营造干净、使人产生食欲的感觉。厨房整体颜色需要以简洁为主,通常情况选择灰色、银色、白色为基本色调,并对这些基本色进行大胆点缀,例如:厨具上加入蛋黄色、鲜蓝、鲜红等亮色,给人以明快、洁新的厨房空间。 3.5卫生间色彩 卫生间对颜色要求很高,卫生间主色彩通常都以冷色为主要色调,色彩选择方面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黑色为主颜色的深色调,墙面、地面都以深灰色或黑色作装饰,给人以简洁干净的感觉。另一种是白色为主要颜色的浅色调,墙面、地面都以浅灰或者白色作装饰。 3.6餐厅色彩 餐厅是一家人进餐场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地方,餐厅需要以暖色调为主,以此来突出祥和、温暖气氛。选择餐厅餐桌颜色时可以选择原木色。就餐时使用的盘子、碗、筷子等需要和事物颜色相搭配,例如:选择较为亮丽的红色、橙色、橘色及金黄色等,以此来刺激人们就餐食欲。餐桌处可以布置一些带花的餐布,餐桌上方布置暖色光的吊灯等。 4结束语 色彩是装饰设计最生活因素之一,它能够充分体现人们的多情、敏感特性,并且和人们的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在进行室内装修装饰时,我们必须用科学方法适应色彩的固有规律,灵活运用色彩知识,给室内空间营造富有层次和个性的环境,不仅满足人们消费心理需要,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装修与设计论文:浅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管理 摘要:在建筑工程装饰施工管理中,必须结合其特点及可行性原则,制定与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完成。本文首先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进行阐述,并对其施工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饰装修;工程;设计;管理 引言 建筑装饰装修的理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与人们的文化素养、对于建筑的要求、自身的欣赏水平以及知识结构与生活阅历密切相关。有的建筑装饰装修风格张扬夸张,有的恬静素雅,也有的实用简洁或是活泼开放。由于不同的空间使用与装饰装修风格会引起人类心灵的不同反映,因此,注重装饰装修理念,追求人类的精神世界与装修环境的协调融合,进而形成心灵共鸣,是建筑装饰装修的最终追求。 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特点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从我国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现状来看,建筑装饰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简称。建筑装饰主要作用是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完善其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现代的建筑装饰通过采用各种新兴装饰技术,可以实现更为复杂、多元化的装饰工程。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工序较多,施工环节也较为复杂。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工程的施工安全带来威胁。此外,建筑装修设计风格各不相同,装修材料多种多样,使建筑装修施工工艺呈多样性;换句话说,同一空间的施工要通过多道工序、多种工艺来完成,而同一道工序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来达到相同效果。 二、绿色装修的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就传统的室内装修来说,安全性是首要的考虑因素,当前,绿色装修理念仍旧要重视安全性因素,把安全性作为家庭装修的基本原则,者是公众生活和享受的前提。 (二)、健康性原则 随着公众对于健康的重视度不断的增加,健康性原则已经成为绿色装修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是在装修的时候尽量的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对人力健康不利的污染,营造良好的家居环境以及自然条件,在满足室内光、空间等要求的前提下,考虑装修材料的环保性。 (三)、经济性原则 装修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般装修费用基本都在三万、四万到十多万不等。消耗着大量的社会财富。所以,装修跟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节约成为装修中不朽的话题。 三、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理念 (一)、建筑装修装饰理念 建筑装饰装修理念,即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与人类对于建筑物的审美预期相符合时反映在人脑中的一种观念,指导了建筑装饰装修的整个过程。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都是基于人类特定的需求,例如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包括居住与办公等;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包括教堂、纪念馆等建筑设施。我们可以按照建筑物对于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所占比重大小,将建筑物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实用性建筑、纪念性建筑以及宗教式建筑。实用性建筑在建筑物中占有较大比重,其既可以满足人类的物质使用需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二)、装修装饰方案的确定 装饰方案是装饰理念的直接体现,而装饰理念也是装饰方案的内涵与实质,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确定具体的建筑方案,既要考虑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也要考虑装饰理念的新颖性以及方案的可操作性等多种因素。其中,装饰理念的新颖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直接决定着装饰装修方案的优劣。①装饰装修是对建筑物的美化,应该采用成熟的材料与施工工艺,因此,装饰装修方案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会在施工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能。②方案设计要具有经济型,既要考虑计划投资额,也要考虑设计方案的最终效果,并分析最终装饰装修效果与装饰装修投资的匹配程度。③装饰理念是建筑装饰装修的灵魂,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物的具体用途,例如会议、办公建筑“要恬静素雅”,司法机关建筑装修装饰应当“庄严肃穆”,而体育类建筑则应该“活泼开放”。 四、工程设计对建筑装饰的重要影响 (一)、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施工项目的工程简介和建筑施工特点分析;选择施工优选方案;建筑装饰施工准备工作;建筑装饰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计划;建筑装饰施工平面布置图。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按照工程特点、施工地区的概况以及业主的具体要求,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对装饰工程进行全过程合理规划、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手段。通过对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全面分析装饰工程的实际概况,规划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技术经济的有效措施;通过对装饰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筑装饰施工组织单位可以首先掌握人力、材料以及用具的使用情况,最终做出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通过设计与施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装饰施工与结构施工的相互协调,最终保证施工质量按时完成。 (二)、工程设计对建筑装饰质量的影响 工程设计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建筑装饰的质量。装饰工程一般来说是按照工程设计所制定的计划、图纸、规程等进行的。如若工程设计没做好,会导致整个装饰工程的质量问题。一方面,工程设计中所计划采用的装饰材料的质量状况与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是直接相关的。例如,有的设计者在设计时为了节省成本,而采用一些外观相似但是质量却不同的替代材料,这会大大地降低所装饰建筑的质量,甚至还会给施工人员和业主带来生命危险。另一方面,在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中只从技术和艺术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实际施工水平,脱离了实际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按照这种设计所进行的项目,无疑会增大施工难度,在一些现有材料或施工工艺完成不了的部分,会导致装饰质量下降,装饰效果偏离预期,甚至会引起整个装饰项目的失败。 (三)、工程设计对建筑装饰施工进度的影响 工程设计的状况如何也会影响着装饰工程的施工进度。一方面,如果工程设计的图纸、计划不够严谨,在一些具体事项上缺乏明确的规定,这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引起纠纷和分歧,影响着施工进度。而且,工程设计中所计划采用的材料、工艺等状况,如果脱离实际,也会阻碍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在工程设计阶段,如果没有对整个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有效地规划,可能会导致在一些装饰项目上所用时间过长,只能够延长工期,延缓进度,以保证整个装饰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五、装饰装修工程的管理 (一)、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人的因素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部在工程施工之前,对施工难度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的规模应综合考虑,并进行合理的分配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在工程部的领导下,项目经理制定出详细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另外,还要结合施工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各工种人员进行入场前的教育和培训工程部积极组织,在入场前保证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以及技术难度充分掌握。此外,应在熟悉工程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工程项目部发现和分析图纸中的问题,并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积极组织各单位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案,在施工开始前切实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相关的项目技术人员科学合理的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给施工顺利有效的进行。在工程开工之前,除此之外,还应进行实地考察工程,进行摸底原有的建筑情况。 (二)、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 工程部在建筑装饰企业计划成本的控制下,作为项目管理的直接部门,专门监督考核目标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程部对于项目部的每一个岗位,都具有考核标准,每一个工程竣工之后,都要进行工作标准考核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管理部门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监督所有工种,主要包括技能和施工方面的培训,对企业制度最终保证施工技术人员能够遵守的保持。管理部门也主要负责检查验收工程施工质量的工作,必须进行定期检查措施工程项目,保证施工质量长期稳定可靠。 (三)、加强施工工艺和材料的控制 合理的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装饰装修材料。由于现今建筑市场新型装饰材料的不断涌现,必须严把材料质量关,才能达到良好的装饰装修效果,并根据行业材料质量标准规定保证施工材料符合,而且要加强检查和验收进场材料的质量,严禁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现阶段,我国装饰装修过程中较为严重的是污染问题,施工单位针对这一问题,应杜绝在选择装修材料时的有害材料,优选材料厂家要通过招标方式,并且要加强检查验收原材料,优先选择质优、价低、无污染的装修材料。在施工中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严禁擅自变更设计方案,不得随意更换装修材料。此外,把握好施工工艺至关重要,保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应尽可能选用无污染、无毒的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应加强严格检查交叉工序和交接工序,对于已经完成的工序还应进行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以及复核检查。 (四)、加大培训施工人员的力度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序较多,范围广泛,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我国目前的装饰装修专业人员匮乏,因此,对保证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来说,加大设计、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对装饰装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高等学校必须要加大,相关企业也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将装饰装修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结束语: 当前,建筑行业取得迅速的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而建筑装饰是建筑工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装饰装修的效果反映了人类的审美追求,建筑理念作为建筑装饰装修的精髓所在,强调了与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契合与建筑物所处环境的协调。在装饰装修过程中,要努力控制施工质量,进而保证建筑装修装饰理念的真正实现。 装修与设计论文:高层建筑装修防火的设计与施工 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人口大幅度增长、房价高涨和建房土地紧缺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部分城市开始了高层建筑,并且数量在逐年增加,甚至在一、二线城市,超高层建筑屡见不鲜。这些高层建筑有着复杂的结构,在装修上,为了加强美观效果,使用了很多不符合防火标准的材料,虽然提高了审美效果,提高建筑物的价值,但是却为火灾埋下了隐患。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装修防火的设计与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装修防火;设计;施工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因为其发生火灾的时候会直接影响着建筑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都要明确的掌握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采取适当的防火、防烟措施。装修工程中合理有效的防火分隔可以延缓火势的蔓延,为人员疏散及火灾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 1、高层建筑装修火灾的特点 1.1、火势蔓延迅猛、途径多 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涵盖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排气道、风道、电缆井等各种竖向的管井,犹如一个烟囱,在发生火灾的过程中,各种管井就会发生“烟囱效应”,造成火势的整体迅猛性蔓延。此外,高层建筑的装修不乏易燃或者可燃性材料的使用,一方面加速了火势的蔓延;另一方面伴随着有毒气体的释放造成人员的昏迷、窒息等情况的发生,对救援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而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高度,加之管井、窗口、房顶床以及各种设备孔洞,来自于外部空气的风力则会加速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1.2、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的过程中,造成人员疏散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高层竖向距离长、楼层多、造成垂直距离人员疏散耗时长、且易受到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困扰,在烟熏和热气流的影响下极易造成人员的踩踏、窒息等情况的发生。另一个方面则是高层建筑人员相对集中,而相应的疏散设施较少,加之各种管井存在造成火势的迅速蔓延,密集的人员造成疏散过程中危险系数的增加。 1.3、消防设施配套欠缺,管理存在漏洞 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造成人员财产和生命安全损失的一个主要方面则是高层管理业主缺乏必要的高层防火意识,在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如违章关闭消防设施等,此外,高层建筑内部配备的自动消防设施等其他消防其他不齐全,人员管理不及时,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造成消防设备形同虚设。 2、高层建筑装修与消防安全的分析 2.1、装修材料设计有待提高防火性能 随着建筑装修的发展,装修材料也不断出新,秉着美观、节能、有效这三个部分来发展,而没有把防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好多材料经消防监督机构检测后都不能在市场上销售,有些材料当遇到火灾后,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直接危害人们的性命,还有些产品是由于材料本身结构问题导致在防火方面的缺陷,例如,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建筑美学、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的结合,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装修上。但是玻璃幕墙本身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与每层房间隔墙之间有一定的缝隙,当有火灾发生时,火势会从这些缝隙窜出,造成火势迅速蔓延,导致在防火方面有一定的不足。 2.2、在施工管理方面有待提高 建筑装修工程,内部的隐蔽工程较多,当隐蔽的电气线路、管道保温材料及其它装饰等不符合消防要求的很容易引起火灾。建筑装修在施工前,应该将施工的图纸上报有关部门单位审核,当审核通过后,要按照审批后的图纸严格实施,不能擅自修改图纸,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有些单位认为对审批后的图纸进行简单的修改,不会对整体的防火安全造成影响,但是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小的疏忽将导致火灾的发生。 在建筑装修工程中,施工的现场很混乱,可燃物多,用火、用电量大,如果没有严格的装修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很容易导致火灾。有的时候会将部分装修项目外包出去,如果遇到责任心不强的外包管理人员或者防火意识薄弱的人,也很容易造成火灾的发生。 3、高层建筑装修防火的设计和施工 3.1、严格执行防火设计标准 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必须严格执行消防专业及相关消防标准规范,初设计要有消防设计专篇。一是立足于不发生、不扩大,完善主动消防设计。结构设计安全稳妥,耐火等级不能低于一级,支承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积极采用先进可靠的防火涂覆技术和材料。内部装修严控制可燃材料,顶面、墙面采用A级,地面限用B1级,禁用B2级。外装修和外保温必须杜绝易燃、可燃材料。严格控制电气、火源和燃油、燃气引火物,严控引火致灾条件。严格执行建筑防火间距、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标准,明火和潜在起火部位必须严密分隔。二是要立足于早期探知、快速启动、有效控制,完善被动消防设计。配备先进可靠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力求快速发现、自行消灭、有效控制初起火灾。三是要立足于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完善安全疏散设计。包括设置消防车通道、设置消防电梯、消防楼梯、避难层、屋顶消防直升机停机坪等。合理设计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消防登高面、室外消火栓、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水泵接合器等,为消防力量提供施救条件。 3.2、加强施工阶段的消防监督检查 凡承揽工程的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防火构造、技术措施和消防措施等,必须严格按照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对防火结构的保护层、设置于吊顶或管井内防火分隔物、以及暗敷的消防电源线路等,必须认真做好施工和监督检查记录。 3.3、施工管理严格把关 对施工人员采取资质的管理方式。对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施工,必须明确一点,工程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接。在现在的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施工队伍换人施工或者转手分包等现象,这样导致监管部门很难控制管理。想要从根本上去改变这一现象,可以要求施工单位的相关消防电、水施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持证上岗,这样一来,监督部门可以有效的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把持证上岗的制度落实到工作当中,以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施工的质量,从而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把施工监理制运用到实际的消防工作中,施工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是高层建筑消防施工的基本特点。所以,关于技术方面的指导工作十分的重要,建立完善的监理制,不但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督,而且还可以完全掌握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而言,实行监理制对其把关极为重要。关于施工建筑的相关检查工作要加强,施工过程对高层建筑的火灾具有很大的影响,特点是在装修环节。现在一般都是综合性的高楼,用在装修上面的投资非常大,且有大量的可燃物质存在。加强建筑施工中消防监督,首先必须按建筑物里面的设计设置适合的防火安全设备,其次对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进行监督,一些可燃材料必须及时清理,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严格的把各项防火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4、完善建筑消防设施的基本检测制度 建立及实施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制度,能够及时的发现火灾隐患。对于这一制度的实施必须有专业机构负责。这个机构一般都是由具备高级技术水平的人员构成,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规则,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基本标准执行,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检查,从而做出合格的判定。 结束语 高层建筑装修工程中防火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防火设计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做好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设计和施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的规范化、合理化以及科学化,施工顺利,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装修与设计论文:节能设计在室内装修设计中的集成与创新 摘要:运用自然能源和节能技术,有效的控制能源消耗,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是每个设计师的责任与使命。设计从业者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持续性,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节能 绿色 低碳 结构 自然 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巨大的资源消耗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况,国家颁布看一系列的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我们应当具有这样的责任心和对行业的使命感,应当时时警示自己,采用怎样的有机手法最大利益的运用自然能源和节能技术,有效的控制能源消耗,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 这个时候提倡节能、绿色与低碳理念,并不是在大环境下的一种追逐风尚和临场作秀,作为建筑装饰行业,是将建筑物从建筑本体向使用本体过渡的工程实施过程,是一栋建筑物交付使用的最后工程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所以必须从装饰设计、选材、施工、项目管理机后期维护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从而完成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体现其价值所在。 正文: 装修设计常常遇到的情况是对建筑进行表面装饰装修以及相应功能的改造。由于功能的变化,空间内部的物理状况常常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从满足功能需求、装饰效果以及节能减排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根据空间性质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对外围结构部分进行改造: 外围结构由于体表面积大,对建筑内部各方面能耗影响较大。在日常的室内设计中,由于建筑原来的外观、窗墙比等固有条件不易进行改造等原因,对原建筑进行外墙保温改造的实施条件往往不足,故可以考虑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及外门窗改造等手段。 1、外墙内保温改造: 目前常用的技术为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内保温系统,及胶粉聚笨颗粒保温浆料内保温系统。在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耐火性,满足空间的防火要求。由于内墙装饰面是覆盖与保温层上的,故在设计及施工时需考虑连接稳固的问题。尤其负重物件,如窗帘盒、石材龙骨、大型装饰挂件等,仍需固定在原结构墙体上。因此,这也要求设计师在面对内保温基层时,在满足效果及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装饰材质及饰物,避免过重过繁的设计,给施工制造过大的难度。 2、外门窗改造: 在装修设计中,原建筑门窗通常无法改变,在装修中采用以下办法进行改造: ①将原有窗框更换为满足节能要求的新型塑钢门窗框和铝合金断桥隔热门窗框,并提高窗体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 ②采用新型节能玻璃:根据原有外墙条件,设计师可选择色彩及质感合适的新型节能玻璃,如中空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着色玻璃等,改善由于阳光直射造成的建筑内部能耗增加。 ③在原建筑门或窗内加建一层:如室内空间允许,确定合理间距,并能满足窗户的热工性能指标,避免层间结露,可以改善保温隔热效果。 二、遮阳设计的应用 可以根据地区气候特点,空间的功能以及朝向,考虑增加遮阳设计,同时也是对建筑物的装饰。 ①外遮阳系统 在原建筑门窗外增设活动或固定的遮阳设施,还可配合室内装修风格,设计门头入口,别具风味。 ②内遮阳系统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建筑内设置百叶、卷帘、遮光帘等,优势是可以与室内装修效果结合得很好,但其遮阳效果不如外遮阳系统。 三、自然通风采光的保留 设计师有时出于装饰效果或使用功能的考虑,将原有建筑的窗从内部封上,这种改造将会减弱空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效果,增加照明及空调的能耗。但是现在人们更加倾向于享受大自然赋予的自然光照与和煦清风,对自然光和自然通风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和适应感。在提倡节能环保的今天,这些天然能源的应用重新引起我们的重视。 1、自然采光的应用 在装修设计中,对窗户的框料、玻璃等材料进行更新换代,提高其保温、隔热、遮阳等特性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修改控制窗墙比例之后,在装修空间环境中,有效进入自然光,可有效节省照明用电能耗。同时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对窗框形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对光影进行切割,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序列性。 2、自然通风的应用 在建筑主风向的立面设计适当的门窗,即可取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其带来的舒适感是空调不可比拟的,故而人们一贯把良好的自然通风作为评判一个空间优劣的标准之一。 四、灯光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我们思考在室内设计中如何既能保证光环境的艺术质量和文化质量,不需降低照明标准,又能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1、合理选择环境照度 在以往的设计中,尤其在高大空间中,常常会有设计师过分追求高照度的华丽效果,不但会造成使用上的浪费,也会造成使用者的不舒适感,可谓得不偿失。在做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应根据空间的特定用途选择适当的照度。所谓适当的照度,应满足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①视觉功效; ②视觉满意程度; ③经济水平和能效的有效利用。我国于2004年12月执行了新的国家标准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其中对不同房间或场所的照度标准值做了详细的规定。设计师可参照该标准进行照明设计。 2、合理选择光源灯具 要使空间照明既能满足照度质量,又能保证艺术效果,还能降低电耗,达到节能要求,就需要设计师为环境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目前,高效照明节能产品主要有:T8、T5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CFL)、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等,与传统灯具相比,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经过统计,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传统低效照明产品,可节电60%~80%,由此可见,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节能潜能。 3、合理设置照明机动性调节功能 在空间的使用过程中,会随着不同时段,使用需求发生变化,照明要求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如餐馆的就餐高峰期与客流降低期的照明要求有所区别,展馆因展品变化而发生的照明要求变化等等。目前,常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对灯光照明进行分组控制: 在大型空间内大量使用筒灯、射灯等,并满布天花,这一手法的优点是照度均匀,光线柔和,缺点是空间使用需求一旦发生变化,密布的灯具就会显得过量,反而会造成环境的空洞感,同时产生电耗的无端浪费。②采用调光开关: 设置调光开关也是有效的节能方法,在小空间里,显得更为经济实用。而且在调节照度时可满足个人主观感受,在家居、宾馆客房、小餐馆等空间得到广泛使用。 五、新型节能材料及节能技术的应用 关注不断进步的新型节能材料及节能技术,及时运用到设计工作中。如将太阳能引入墙体保温、电力提供等方面的技术;在透光天棚等部位设置智能感应型遮光系统;利用角度精确的玻璃棱镜集取自然光,既提供了舒适的天然光,又控制了其所带来的热量等。另外,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如导光管、光导纤维、光敏和热敏材料等,都向我们显示了技术节能的潜力,应引起设计师们的关注。 结束语:在能源消耗巨大的今天,每位设计师都有机会扮演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执行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我们应正视自己的社会责任,捍卫自我的职业道德,为增强社会节能环保意识尽一份力量。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珍爱地球,共同创造美好的绿色家园! 装修与设计论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安全与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工作、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装饰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装饰装修施工人员,所以就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装饰施工中的安全染问题。由装饰装修工程引起的安全事故很多,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合理、使用劣质的装饰装修材料、施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所引起的。文章就此进行讨论。 关键词:装饰装修工程;安全;设计 引言 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很多设计和装修人员由于自身的水平所限,缺乏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盲目追崇所谓的潮流设计和风格,或者为了迎合业主变态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都可能使装饰装修成为安全的隐患,甚至可能造成重大的事故和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加强,才能对此问题进行改善。 1.建筑装饰装修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1.1大量使用可燃材料或设计的造型过于复杂 有的设计和装修过于追求造型的变化,为了做出这种富于变化的造型,在施工中势必要用到很多的木质材料。众所周知,木材的加工性能注定了木材容易制作复杂的造型,但木材是可燃材料,不管施工过程中是否涂刷防火涂料,都不能改变木材的可燃烧属性。因而大量使用木质材料给防火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1.2盲目追求所谓的设计潮流 现代装饰材料的生产工艺使地板砖具有了更好的装饰性能,其强度高、尺寸精度高,吸水率低、表面平整光滑,其图案和花纹人为设计,没有天然石材的色差和纹理缺陷,所以地板砖上墙的装饰效果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但很多设计和装修人员,由于缺乏对装饰材料与装饰构造及装饰施工工艺的深入了解,他们看到了地板砖上墙的做法后,就盲目的效仿,认为地板砖是可以直接粘贴在墙面上的。在墙面上用水泥砂浆进行粘贴施工的工艺,对于内墙瓷砖的施工来说是可行的,并且只从有装修一来一直是这样做的,但对于抛光地砖来说是绝对错误和危险的。 1.3变态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 不少的室内装修,大量使用玻璃,甚至到了滥用的地步,有些甚至将玻璃镜粘贴在天花板上。我们都知道,玻璃材料具有很好的光线性能,可呈现透明、半透明、反射、半反射、朦胧、透光不透视等多样的效果。适当的使用玻璃材料会赋予空间的灵动变幻的色彩。但普通玻璃抗冲击强度差,易破碎伤人,大量使用会产生安全隐患。 2.加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安全的措施 2.1加强装饰装修的设计 (1)墙面装修设计。墙的饰面材料非常丰富,一般来说,卧室不宜用石材,瓷砖等硬质材料,因为它们会产生一种冷漠感。厨房、卫生间不宜用木质及软质的织物墙纸之类的材料,既不利于清洁又不利于防火防潮。大面积墙面,天棚面层用什么饰面材料;许多文章推荐墙纸,但在实际生活中,墙纸效果多数不理想。不是审美方面,而是墙纸受冷热影响变化大,使用一段时间后,接缝处裂口起卷非常普遍,不如涂料效果好。墙面装修设计必须保证整体性,与其他部分的装修风格保持统一,还要考虑其物理性质,因为墙面在室内具有防火、隔音、保暖等作用。 (2)顶棚装修设计。在顶棚方面,居住者常常误解为居室装修就一定要做吊顶,并在吊顶上安装各种彩色灯,这就是将居室商品化,是不正确的。一般住宅层高在3米以下,《建筑设计规范》在2.4-2.8之间。做了造型吊顶,加上灯具或吊扇,空间非常低,有的已达不到净高2.4米的最低极限,压抑、沉闷、空气不畅,影响健康,也达不到舒适美观愿望。造成许多家庭做吊顶的原因,除审美误区外,土建施工质量不好,天花粗糙不平,并且不能敷设安装暗线、灯具而影响美观也是因素之一。在提倡严格土建施工质量外,解决这一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也还是可以进行顶棚装修的,但只要明确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产生压抑累赘的状况。 2.2加强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 (1)防水施工。防水施工时,先用防水材料涂抹於管道、地漏、卫生间洁具根部、阴阳角以及冷热水管出墙处应明露接驳口,楼板洞口二次封堵等部位进行加强处理,然后根据防水材料的配比进行涂刷地坪及墙面。涂刷时需纵横防水各一遍,以保证防水层的密闭性,要求厨卫湿区(如淋浴房、浴缸)的墙面防水高度不低于2000mm,宽度加宽200mm出淋浴房及浴缸处墙面,干区的墙面防水高度不低于30Omm,保养12-24h。防水施工完成后,在防水养护期内,禁止人员进入,并于门口处作醒目标示。待防水养护期结束后须按要求做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不得低于l00mm,并在墙面用记号笔做好水位标示,以利检查。 (2)地板铺设。在地板砖、花岗岩和大理石的铺装上既不能在水泥砂浆未搅拌均匀就铺装,也不可将水泥砂浆反复抹,致使水分过多浮在面层而产生气泡。这两种都会使地砖松脱出现“空壳”现象。木地板铺可采用悬铺法,本地板铺设前,需检查地面平整度及含水率,有条件情况下应开启地暖设备,即满足地暖设备调试又能充分挥发地暖保护层内潮气,同时须检测地面含水率符合地暖地板之相关要求。正式铺装前应先预铺装,选出色差较大的地板,以控制地板基本无色差。地板铺装前应注意地面清洁,地板下需铺设防潮膜,接口处需互叠,正式铺设开始前,需根据每个区域的兜方控制基准线及设计确定的地板排版图安装第一排地板。 2.3加强对装修材料采购管理 材料是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保证,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诸多施工者选取劣质材料进行装修,监管机制的欠缺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说在今后的装修施工中,需要加强对材料采购的管理,追求质量的保证。建立健全的采购管理程序,从购买到应用做到环环检查与监督,保证材料的质量与环保,建立奖惩机制,对于疏于管理的人员给与一定的惩罚措施,给与管理得当者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 同时,注重对新材料的使用。采用新材料时,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各种具备绿色环保性能的建筑装修材料,具体来说,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角度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用新材料进行装饰工程施工中的污染控制:一方面,必须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引导和鼓励从中央到地方,从“建材”到“建工”以及其它装饰装修工程相关的行业努力制造、生产和利用各种绿色的建筑装修材料,特别是利用地方资源和工业废料生产的装修材料,更应给予鼓励;另一方面,对于新装修材料,特别是用工业废料和地方材料所制作加工而得到具备绿色环保性能的装修材料,我国政府应该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植和支持;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必须统一制定装饰装修工程材料技术标准和相关的规定,必须严格秉承优质优价,按质论价的原则,从而装饰装修工程材料方面切实保证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2.4加强污染源的控制 由于装饰装修工程在施工中也会对家居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我们也要想办法改善这一情况,下面是关于污染控制的几点分析:①增加放射性气体的监控力度。在居家环境中,放射性气体是危害人体的严重污染物之一,因此,在施工中要尽量减少该污染物的产生。对此类污染物,施工工人一般从技术方面着手,最大程度上减少在装修环境中产生的放射性气体,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比活度的监控来降低污染。②增强对甲醛污染的监控。在室内装修中,甲醛可能是最不陌生的污染词汇了。为了降低污染,施工人员要怎么做,一般是通过改变生产工序来减少对甲醛的使用,或使用低污染的材料。如果必须选用含甲醛的木材,应该先用特定的烘烤箱烘烤过后再使用。 结束语 室内装饰装修,稍有不慎,就会使使用者遭受财产损失甚至丢掉性命。因此,作为设计和装修人员应对设计装饰装修的安全问题有着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管理部门应对设计和装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管理,并对出现安全问题的人员追究相关责任。 装修与设计论文:现代办公室设计装修的特点与创新理念探究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程度地日益提高,室内设计的重要性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现代办公室则成为了关注的重中之重。现代办公室作为人们办公和交流的特定环境,对其隔断、风格、交流方式等更加多元化的要求。因而,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办公室来说,现代的办公室更加注重交流、开放和沟通,并日益成为企业宣传自身形象、提升品牌实力、展现自身品位、凸显自身个性的重要 端口。 现代办公室的装修目标 一般来讲,现代办公室主要是由会议室、财务室、接待区、员工办公区、总经理办公室、茶水间等组成的。根据当前建筑物的环境、标准以及使用性质来看,室内设计需要运用建筑美学原理和物质技术手段来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并且在创造功能、环境凸显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办公室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者应当以人的需求为主要的设计目的,围绕人们的生产和活动来创造美好的环境,既满足用户的实用需求又能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 1.实现高效流畅的办公环境 所有的公司和管理层在工作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目标――高效。这一目标,也应当成为一个现代办公室共同追求的氛围和目标。因此,在一个漂亮、高效的工作环境当中,我们应当在设计过程中展现出高效的设计理念,以此来激发员工们工作的热情。 2.休闲与舒适型 除了高效快捷的设计目标,休闲舒适也应当成为现代办公室的重要设计理念和目标,这也是区别于传统办公室设计理念的重要区别。作为办公场所来说,室内装修应当让舒适休闲的氛围容纳到快捷高效的工作环境当中,在满足工作人员健康舒适的自然要求的同时,展现出整个办公环境以及企业的审美品味。 3.突出公司文化 作为企业自身的文化载体,办公室的在其装修的过程中需要凸显企业的文化元素,让客户第一时间能够明白公司企业的文化理念和服务宗旨,感受到该企业所要传达的活力。同时,区别于传统的的办公环境,现代办公室的装修还应当根据公司的不同特点,激发企业员工的创作灵感和工作情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办公室的装修特点和理念 现代办公室作为一种处理特定事务的地方,对于提升企业价值、培养企业文化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应当将办公室的设计装修等摆到办公室设置的重要地位上来,使得它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 1.办公设施的配置 系统家具、办公自动化办公桌、人体工作座椅是现代化办公设施的三大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办公自动化的设施配置上,简称为OA(OFFICE AUTOMATION)最善于、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处理机械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配置办公室设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为工作人员创造出优质的办公环境,让机器和人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办公环境,实现装修与自动化理念的结合。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办公家居、办公信息管理、办公设备等之间的关系,让办公设施成为办公室最为重要的组成之一。例如,员工在工作中通常对桌椅的需求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桌椅设计的不得当,员工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就会产生疲劳,甚至会产生疾病等。因此,在设置办公配套设施的时候,家居应当更加符合使用者的业务需求,注重人体的工作原理,让办公设施更加富有人情味儿和色彩。 2.办公室的照明系统设计 作为现代办公室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多种多样的灯光在衬托工作环境、打造企业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办公室的设计过程中,如果采用合适的灯光照明,就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良好的视觉感。例如,灯光照明比较适合在工作区的两侧,却不宜将灯光放在工作位置的正前方,这样就方便将灯具的水平视线和灯具纵轴错开,得到良好的照明环境。其次,设计师在设计办公室的灯具周围的邻近表面时,应该考虑采用无光泽的装饰材料,以此来避免光的反射。 3.注重办公室的声音设计 办公室的声音设计主要涉及到三方面,其中包括控制噪声源、声音的遮蔽以及吸音等方面的内容。在控制噪声方面,设计师首先应当选择防止噪音或降低噪音的设计理念。首先,办公设备、电话等都是发出声音的客观物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办公间的设计中,我们应当注重对噪声源的有效控制等。其次,我们还应当采取有效声音遮蔽的方式,让噪音降到最低。例如,设计师可以在现代办公室中采用掩蔽声音的扩音器,发出掩蔽音,尽管工作人员们对其感知并不多,但是却能有效地消除办公室周围的噪音,降低对个人的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放松感和稳定感。 4.注重办公室的色彩搭配和空气质量 和谐的色彩容易让人的内心有良好的感受。例如,办公室中运用良好的色彩,让人感觉明朗、积极、愉快。反之,则会让人感到疲倦、压抑等。因此,在对办公室色彩搭配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企业的文化以及精神内核,选择合适的色彩运用,让整个办公室的装饰设计更具个性。与此同时,现代办公室还应当更加注重空调等节能效果和空气质量的优化,通过专用设备等控制污染源,在保证良好的建筑密封性的同时,也注重对污染物的发散,减少能源浪费,保证空气自我净化的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办公室的空间设计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它必须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主要宗旨,以此满足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要求,处理好空间与照明、陈设、通风、色彩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满足工作人员对精神、物质等的多层需求。 (作者单位:汕头经济特区龙湖环境设计公司) 作者简介:林婷玫(1983-),女,广东汕头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装饰。 装修与设计论文:深圳地铁土建装修设计与施工缺陷研究 摘要:深圳地铁作为国内地铁行业的领先者,自一期工程1998年开工建设以来,经历了15年时间,在地铁建设和运营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根据深圳地铁历史经验数据,从设计与施工的角度介绍了深圳地铁土建及装修方面存在的缺陷及防治措施,尤其对于运营阶段发现的一些问题做了重点阐述。本文来源一线、内容详实、反映实际问题,可以为以后的地铁建设及运营介入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铁、土建、装修、缺陷、运营 作者简介:邓统辉,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在地:深圳,邮编:518041,男,1983年出生,湖南浏阳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地铁建设、地铁运营、隧道及岩土工程方面的研究。 0引言: 目前,国内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很多大中城市都在修建、运营地铁。然而地铁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广、接口多、施工环境复杂、服务乘客功能要求高,在地铁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修建和运营地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深圳地铁多年建设和运营的经验,对于以往发现的土建及装修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汇总研究,希望能给以后的地铁建设和运营提供借鉴。 1土建方面的缺陷 深圳地铁土建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工后沉降过大、渗漏水、道床上拱、排水等问题。土建方面的缺陷相对次数较少,然而一旦发生,将对地铁的运营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土建方面具体的缺陷有以下: 深安区间大断面处设计与施工质量问题:设计阶段对上部安托山采石场卸载考虑不够。深安区间上部为安托山采石场,地铁施工期间采石场停止采石作业,然而施工完毕后,采石场继续施工,安托山被削平,地铁隧道上部大量卸载,卸载导致大断面处拱起变形,上部结构出现裂缝,暴雨期间结构大量漏水,由于大断面达15米高,运营期间维修极为不便。大断面处防水设计为半包防水,一旦下雨,衬砌排水涌入轨行区,原有的排水沟设计排量不够,导致道床大量积水,最严重的时候有16CM深。因而结构设计应当考虑卸载因素,防水设计不宜采用半包防水,应当提高防水等级。 兴留区间、西固区间、香景区间道床上拱问题:兴留区间、西固区间、香景区间围岩存在承压水,道床底部衬砌存在漏水点,水系与围岩承压水连通,水压将道床顶起,最大隆起量有70多毫米,对行车造成安全隐患。后对道床进行了打孔泄压处理,情况得到缓解。 后海停车场软基处理质量问题:后海停车场原始地貌为滨海相潮间带,填海造陆形成,曾暂时作为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等工程的临时弃土场。后为修建后海停车场,对软基进行了搅拌桩、旋喷桩、碎石桩、强夯等工艺进行处理。运营期间,发现场区内出现大面积的沉降,最大沉降达70毫米。初步判断该地基处理是由于填土固结沉降未完全就进行了上部结构的施工,另外软基处理施工质量存在较大问题。整改的初步方案设想为对下部地层进行注浆加固。 东湾区间隧道下沉问题:东湾区间隧道变形缝大量渗漏水,掏空隧道下部土层,另外施工时赶工期,隧道下部淤泥未清理干净就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后运营期间出现道床下沉。 风亭灌水问题:翻身站外两个独立风亭连接到一起,中部隔墙取消,然而连接处底部未进行封闭,2014年暴雨期间,地面大量积水,积水沿底部土层渗入风亭,再顺风亭灌入设备区。另外,还有部分车站排风口的底口标高不满足大于1米的防淹高度要求。 变形缝未装止水带问题:2号线湾厦站A口侧地铁与物业区接口处变形缝、福市区间变形缝未装止水带,附近市政管道破裂及福田枢纽施工水管破裂导致大量涌水,影响地铁运营。对于此类由不同单位施工的接口部位的变形缝要特别给予重视,防止漏做止水带。 福市区间平坡段排水沟坡度问题:福市区间轨道设计有300多米的平坡段,水沟也设计为平坡,一旦下雨,隧道漏水就无法排出,导致道床积水故障。 隧道排水标高问题:泵房进水口、横向排水沟、道岔转辙机基坑,以上三处标高与纵向排水沟标高存在偏差,造成积水。需要调整标高。 白高区间盾构橡胶止水带脱落问题:由于盾构管片之间缝隙内填充止水条,在列车振动,下雨后空气湿度增加造成止水条膨胀,随着天气干燥后止水条收缩体积变小,造成脱落。建议停止选用该型止水带。 转辙机坑积水问题:大量转辙机坑存在积水问题,转辙机坑和道床不是一次性浇筑,而在二次施工转辙机坑时未设置防水层,道床积水渗入转辙机坑,该故障由于列车荷载作用极难根治。 站台板侵入列车限界或间隙过大问题:部分车站站台板侵入列车限界,需要凿除侵限混凝土,部分车站站台板与车辆之间的间隙过大,需要增加橡胶条。 香景区间盾构施工期间堵漏水泥及轨顶风道砂浆抹面掉落问题:后补的水泥块掉块。施工承包商要重视结构露筋、破损部位的修复工艺,保证工艺稳定耐久。 高架段桥梁变形缝封堵问题:高架段桥梁变形缝处未进行有效封堵,雨水直排地面,造成恶劣影响。应当安装排水管集中排放或加装不锈钢盖板。 世界之窗轨道绝缘接头打火问题:2号线首通段钢轨与东延线钢轨中间设计了一个绝缘接头,地铁车辆通过时,车轮将绝缘接头两侧连接起来,中间有电流通过,造成打火,烧蚀钢轨。后将该绝缘接头取消,插入一段短钢轨连接首通段及东延段钢轨,打火现象消失。 2装修方面的缺陷 深圳地铁装修方面的缺陷次数多,问题小,但是装修是直接面对乘客,装修方面的缺陷会极大的影响地铁的服务质量,影响地铁公司的形象,对于这些装修问题,我们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装修方面具体的缺陷有以下: 桥梁未设计检修平台问题:地铁高架段部分桥墩设计在河流中,而桥墩设计时未设计检修平台,桥墩检修时地面检修车辆无法靠近桥墩,桥墩无法进行检修。 高架屋面未修建检修设施问题:高架屋面未设置检修设施,无法进行检修。 高架段防雷接地问题:二期1、5号线的高架站设备房设计均存在未考虑防雷接地问题。 红树湾下沉广场漏水问题:红树湾下沉广场侧立面设计采用干挂石材,下雨时,雨水会沿着干挂石材缝隙流入下部的售票机房。应当在干挂石材下部设置截水沟排水。 蛇口西车辆段侧墙外立面瓷砖脱落问题:蛇口西车辆段运用库、维修楼侧墙外立面瓷砖大量脱落,施工时外立面涂抹了一层防水层,防水层导致瓷砖与墙面的粘结不牢固,经过换季,热胀冷缩作用,墙面瓷砖脱落严重。 车站设备区通道瓷砖粘贴问题:部分标段车站设备通道侧墙瓷砖设计为埃特板上粘贴瓷砖。由于埃特板吸收粘合剂上的水份及埃特板变形导致粘贴效果不好,瓷砖大量脱落。建议采用批灰刷涂料的方式处理墙壁。 干挂石材安装问题:部分石材没有采用干挂安装方式,采用灰砂砖胶粘在龙骨上的安装方式,省略了纵向龙骨和不锈钢挂件。一旦云石胶老化,墙面石材会大面积脱落。 广告灯箱及高架段吸音板螺栓问题:部分广告灯箱固定螺栓在螺栓端头无穿线孔,如果选用有穿线孔的螺栓用铁丝插入绑扎可以彻底避免螺栓松脱的危险,同时也免除每月月检检查螺栓松脱的工作量。高架段吸音板现有螺栓松脱后,吸音板将直接掉入轨行区,影响行车,运营公司根据这种隐患,设计了带弯头的特制螺栓,可以在螺栓松脱的情况下依然挂在钢架上。 市民中心站厅顶部玻璃天花及垂直电梯门顶部玻璃爪件设计问题:市民中心站厅顶部玻璃天花及垂直电梯门顶部玻璃爪件设计为内侧拧紧,玻璃破裂之后,维修空间狭窄,无法从内侧拧紧爪件,因而类似玻璃爪件结构选用外侧拧紧爪件。 天花安装问题:天花吊杆与横向轻钢龙骨采用塑胶带绑扎,时间长久后易出现胶带的老化、松动,导致天花脱落。板式天花的横向螺栓未安装,使板与板之间没有达到整体性效果,导致天花板松动、脱落。 出入口玻璃顶棚漏水问题:出入口顶棚密封采用硅酮密封胶,下雨期间,仍然有很多出入口顶棚存在漏水现象。建议在玻璃接缝外面增加一道Alubutyl 铝箔丁基胶带。 离壁沟地漏检修问题:部分标段离壁沟地漏设计在离壁沟里,地漏时常堵塞,检修时需要拆卸踢脚线,极为不便,建议地漏设计到墙壁石材外面10CM处,再将离壁沟开槽引水至地漏,这样既能保证地漏功能,又能方便检修。 车站离壁沟渗水问题:车站离壁沟防水未做好,大量车站存在离壁沟渗水及AFC积水问题。应当做好防水及离壁沟挡水槛,设计时考虑增加离壁沟地漏数量。 车站出入口截水沟盖板孔洞过大问题:不少车站的出入口盖板孔洞过大,穿高跟鞋的女乘客经过时,高跟鞋会陷入孔洞,造成安全事故。 楼梯扶手剪刀角问题:自动扶梯楼梯扶手与玻璃栏杆形成剪刀角空隙。剪刀角在乘客乘坐自动扶梯时,自动扶梯与栏杆之间容易卡住乘客的手或其他部位。 楼梯小孩用的扶手突出问题:小孩玩闹时容易将该扶手当滑梯玩耍,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车站站厅隔断边门设计问题:部分标段车站站厅隔断边门设计时未在边门下设计滚轮,由于玻璃边门较重,合页承受较大的竖向力,边门多次开启后,损坏现象严重。 贴片式盲道条脱落:深圳地铁2号线地面盲道条采用贴片式盲道条,该型盲道脱落现象严重。建议采用瓷砖盲道,质量更为可靠。 车站出入口卷帘门坠落问题:车站出入口卷帘门出现故障松脱时会直接掉下来,砸伤乘客,建议加装防坠落装置。 轨行区封闭问题:部分高架段轨行区未封闭,易造成巡检人员高空坠落。部分高架过渡段未设置高2米的安全防护栏,无法防止人员进入。 管线与孔洞封堵问题:管线和孔洞未封堵,外界水容易从该处渗入。 3 结语 文中很多缺陷是在运营阶段发现的,地铁投入运营以后,地铁设计与施工的缺陷会不断暴露出来。地铁建设是为运营服务,在地铁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当多考虑运营方的需求,加强与运营方的协调沟通,这样可以提前预防、避免类似缺陷的发生。 装修与设计论文: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的研究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与建设中,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 室内设计与装修作为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与质量的重要方法手段,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本文将结合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的现状及其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在对于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发展形势分析基础上,结合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注意事项,对于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的方法 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的发展提升。 关键词:住宅;室内设计;装修;质量控制;方法措施;研究分析 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设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建设与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结合当前建筑室内设计与装修的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进行室内设计与装修过程中,由于施工等方面因素,对于建筑的原有结构与功能破坏比较严重,导致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问题的存在和发生。本文将结合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发展形势与注意事项,对于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方法措施进行分析论述。 1、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建筑设计与住宅室内设计逐渐分离,住宅室内设计人员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人员,因此,在进行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中,难免会出现冲突,对于原有建筑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或多或少的破坏,从而对于建筑的使用寿命或者是建筑质量等造成不利影响,造成建筑材料浪费与建筑能源过多消耗等,这些都是建筑行业发展中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的现状。 总之,结合当前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住宅室内设计装修容易对住宅结构造成破坏。这主要是由于建筑设计人员与住宅设计人员的分离,导致在进行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中,为了满足住宅室内设计中更多的功能需求与装修效果,往往会存在对于原有建筑结构的修改和更正,因此,极容易队原有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其次,住宅室内设计装修过程中,为了满足更多设计需求,往往也会对于原有的建筑功能进行较大的改动,因此也会对于建筑的原有使用功能进行修改破坏。再次,在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中,由于结构功能的改动,必然也会造成建筑中原有的给排水结构与系统发生变化,对于建筑原有给排水造成变动。最后,进行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还会对于建筑中的强弱电进行改动变化,同时容易造成一定的消防隐患与问题发生,这些都是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2、对建筑设计的思考与注意 针对日前装修中对住宅结构的破坏及使用功能大改动的问题,说明住宅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前对住户的生活并没有深入和详细的了解,造成建筑师设计的空间无法符合住户的生活需求,致使住户不得不进行装修改造,其间难免造成对建筑的破坏。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以下一些思考。 2.1设计应注重人的行为 住宅建筑应该使住宅空间与住户生活相适应,设计师应充分了解住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将此作为住宅设计的核心。对于不同人群、民族、地域、气候等应有差异化的设计策略。设计应建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做方案,而且最好能将设计方案深入到室内设计这个阶段,考虑到住户在进行室内设计中会引起的一些问题,这样才会使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统一协调,也避免许多外部美观而内部很难使用的建筑空间产生。 2.2住宅建筑设计应注重细节 住宅建筑是为满足住户使用需求而建造的,设计师不单单要熟练专业技能,还要深入了解住户生活的细节,设计应与调查同步。建筑电气要按家用电器的定位进行设计,开关、插座的位置必须进行细致的考虑,随着一些大负荷用电设各进入家庭(如空调、小型桑拿房、按摩浴缸、蒸汽浴房等),更要求位置、数量的精确性,以及以后使用的安全性。这些细小的设计要求建筑设计者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需对部分家具、灯具、厨具、卫生洁具等可变部分进行分析、预测,为其日后的装修留有余地,创造较多的可行条件。 2.3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设计一步到位 2002午5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式推出《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明确指出:装修一次性到位是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必须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方能称作全装修房。全装修房基本上弥补了装修上的问题,住户不需要对房屋进行再改进。住宅室内装修与住宅建筑一步到位的设计对建筑师的设计要求更加严格,不容许出现差错,否则不但不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费。所以,建筑师要充分重视人的生活行为、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住户生活行为的细分及心理需求等,同时也要加强各专业的合作与协调。 3、对家庭装饰设计的质量控制 家庭装饰设计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应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及财力物力,通过科学、周密、合理的设计创造出具有浓郁家庭文化气息的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 3.1明确功能分区,协调总体设计 家居装修设计首先应按住户的要求进行房间的功能分区,譬如客厅、门厅、卧室、客房、厨房、卫生间、浴室、书房、工作室、儿童室、贮藏室及阳台等。其次,在家具装修设计中,要有总体、合理和完整的设计规划,从而保证装修效果、风格的协调统一。在总体设计基础上,做好周密的设计细部,包括地面、墙面、吊顶的作法及用材,壁柜或吊柜的具体尺寸分格处理,灯位、插座、开关的具体位置,门及门套、窗套、墙裙等等具体做法。 3.2房间饰面材料的选择与家具的协调配套 家居装修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饰面材料及家具的选择配套在家居装修中,客厅、门厅等起居空间的饰面材料及家具的选择应以典雅大方、宽敞舒适、明快和谐为原则,色彩上尽量和谐统一,不能强调过分的对比,材质上尽量采用耐磨、耐用的材料为饰面材料,吊顶的处理应简洁、明快,家具布置宜简洁实用。卧室、客房等体息空间色彩宜柔和淡雅,家具布置以温馨舒适为原则,饰面材料宜有一定温度感,吊顶同样宜朴素简洁,家具与房间装饰色调反差不应太大。厨房装饰材料则应选择耐擦洗、易清洁的材料。卫生间及浴室的装修应注重防水处理,地面应注意防滑。书房、工作室的风格及色彩宜体现宁静、优雅的书卷气息;儿童室宜选用有弹性、温度感好、易清洁的材料,设计上宜布置得活泼可爱,富有情趣。其他房间如贮藏室、阳台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装修。 4、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于居住需求的不断增加,住宅室内设计在建筑设计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进行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分析,具有非常突出的价值和作用意义。 装修与设计论文:论家庭装修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摘 要:现代家装设计,应以人为本,有利于身心健康,应体现出时代精神、社会文化、民俗民风和个人的精神状态、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等。家装设计创作中,不能局限于固定的形式,要纠正不良倾向,要追求优美的构思意境,要提高装修的品位和质量,进而创造出完美的室内空间,使人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家装;设计;装修;问题 我们人类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安全、健康等等。因此现代家装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把保证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前提。家装设计从构思、施工、选材、设施,必须和当时的物质生活水平、社会文化氛围、当地民俗民风和个人的精神状态、哲学思想、美学观点、家庭经济等密切相关。具体的家装作品与设计者水平高低、专业素养、文化素养、艺术品位、施工技术、选材质量、设施配置有直接关系。因此家装设计很关键。 一、家装设计中的不良现象 目前在家装设计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现象,使最后的家装作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互相抄袭的倾向,室内设计没有创新 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个人情趣爱好不尽相同,家庭经济状况各有差异,因此装修模式也必然各有不同。但是目前存在彼此校仿照抄照搬的倾向,这不仅缺乏个性,同时也不符合时代要求。室内设计可以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套用”,应倡导创新。 2.片面追求豪华和档次的倾向 某些家庭装修为了片面追求豪华和档次竟搬用豪华宾馆中的设计手法和材质,而没有注重设计质量,这样使装修效果事与愿违。因为宾馆是公共场所,使用功能与家庭不同,不可能存在家庭气氛,大吊灯、大灯池等虽然金碧辉煌,但并不能体现家庭的温暖。 3.盲目购买大尺寸家具的倾向 一般标准住宅的开间进深尺寸都不会太大,摆放家具应考虑交通空间,绝不能为了摆阔气讲气派而购买许多大型高挡家具,最后挤得水泄不通,行动不便。我们应尽量利用居室上部空间,多做一些吊柜和壁柜,既增加储藏面积,又减少占地面积,室内才宽敞通透。 4.忽视使用功能的倾向,环境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室内设计倡导的是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我们首先得满足使用功能,然后再追求美观。但豪华的大吊灯及磨砂灯泡,既费电又昏暗,非常压抑。地面分割依据各种材质所拼贴出来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并没有起到功能分区的作用。餐厅铺设地毯,沾满油污,难以清洗。室内空间环境应根据使用功能来进行设计和构思。 5.随意堆砌装饰成品的倾向 室内装修往往需要一些装饰性的线脚、贴脸、花饰等来增加美感、提高品位,但选材的质量、颜色、尺寸一定要与房间协调,不要挤占居室空间,否则失去大方,产生负面效应。 6.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现代室内设计与主体结构、设备构造、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含量高,我们要有更高的艺术修养,还得掌握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和工艺,同时认真执行合同法、招投标法及消防、环保、工程监理等相关法规。 二、家装设计的创意与构思 把居室各个角落塞满装饰材料,会使优美的居住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精神污染和损伤。如何体现居室的典雅大方、朴实无华、返朴归真、民族特色、现代气息等,重要的就是创意。没有好的创意,就会华而不实、庸俗不堪。家装中追求优美的构思,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例如在洁白的墙壁上,挂幅“知足常乐”的书法条幅,再配以阴生植物绿色盆景,在适宜的光照下,会显得格外的大方。构思方案一旦确定,选择材料饰物、卫生洁具、家具花色、灯具类型、厨房设备等就有的放矢了。但是由于人们的职业性质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审美观点不同、个人爱好不同、家庭组成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所以存在差异。此外,还应重视“绿色设计”的问题。如:充分利用阳光,有利于创造明窗净几的气氛,有利于紫外线消毒杀菌,还避免了电能的浪费。良好的通风,可摄取新鲜空气,还可有机的借进室外景观,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家装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装修风格和形式与审美情趣有关,艺术形式是装修的灵魂。在家装设计创作中,不能让某种固定的形式束缚住活跃的思路。例如在追求清新淡雅的居住气氛时,就应大胆地摒弃繁琐的装修纹样:在组合上采用简洁的线、面、体构成的装修空间,以显其简;在色彩上选用中间色调,以显其雅;在质感上选择其光与粗,以显其爽;再加上合适得体的如窗帘、盆景、雕塑、壁画、灯具等饰物,以显其韵。这些使家装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同时符合当代人的行为心理。 目前我们家装设计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这就要求我们:不要随意套用固有的形式,应注重设计观念的新颖、空间体型的组合、新型材质的选用、先进技术的采纳,结合各自的兴趣爱好,探求既有文化历史底蕴、又具时代特色的家庭装修作品。在家庭装修中不懈地追求真正美的创作思想源泉。 四、家装设计必须充分利用空间 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推动着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如何做到装修的实际效果与空间的充分利用,存在着矛盾。然而,当进入装修或购置家具时,却又盲目地追求大尺度、大体量的所谓“气派”和“辉煌”,侵占了应有的活动空间。要突出空间变化,把握空间尺度。一般住房家具所占使用面积和空间的比例是很高的,因此家具买大了、摆多了,不但损失掉可贵的使用空间,而且还会造成无益的浪费。尤其是现在大客厅小卧室的居室,更需要注意人与家具及装修之间的合理距离(即人在其中的可活动量),切不可单纯地追求家具和装修的表面形式与所谓的“气派”,因此我们反对缺乏审慎的设计和盲目的装修。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环境,能体现出人工环境的理性素质和艺术品味。 五、如何提高家装设计和装修质量 首先要提高设计者的自身素质,把握正确的设计思想,结合实际克服片面追求形式、片面追求豪华、忽视使用功能等倾向。对我国优秀的传统和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等精华于以借鉴、吸收和运用。对业主应作好协调、说服工作,使之摒弃一切不利于家庭装修的世俗偏见,争取其与设计者共同合作,为达到预期的装修目标而一同努力。这样才能提高装修的品位和质量,创造出完美的室内空间,使人们在其中得到真正的艺术感受。 装修与设计论文:浅谈家居装饰装修设计与施工质量的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及居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宅装饰装修市场也得到了不断扩展。人们追求幸福、健康和美好,就要求有一个舒心优雅的生态环境。由于现代城市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提升,不仅要求生活在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中,而且对家居室内环境有了更新的追求。因为居室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审美意识和居住生态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装饰设计;工程施工 1. 当前家居装饰设计的主要风格 针对当下的家居装饰的理念和思潮,根据居住者的性格、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志趣、爱好等方面的要求,表现为多种文化内涵和风格特色的家居装饰装修形式,其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中国传统风格:中国传统崇尚庄重和优雅。吸取中国传统木构架构筑室内藻井天棚、屏风、隔扇等装饰。多采用对称的空间构图方式,笔彩庄重而简练,空间气氛宁静雅致而简朴。乡土风格:主要表现为尊重民间的传统习惯、风土人情,保持民间特色,注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或利用当地的传说故事等作为装饰的主题。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的田园生活情趣,创造自然、质朴、高雅的空间气氛。自然风格:崇尚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摒弃人造材料的制品,把木材、砖石、草藤、棉布等天然材料运用于室内设计中。这些做法,在别墅建筑中特别适宜,备受人们喜爱。 2. 家居装饰装修设计的基本原则 2.1保护结构及安全原则。 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家庭居住环境的安全。一是保护结构,对承重墙、阳台的半截墙、房间的梁或柱,无论其位置如何,绝对禁止拆除、改动。二是在装修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不得超过住房的荷载能力。三是注意保护防水层,在装修设计过程中,如果施工危及或破坏防水层,就必须进行防水层的修补或者重做。四是注意安全防火,设计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织物等易燃材料应该进行阻燃处理;根据用电器具的摆放位置,对电表容量、导线的粗细等都应重新进行设计,以避免使用时发生事故。 2.2个性化原则 尊重并行使用者的自主权。其次,要根据每个人的嗜好选择突出其居室的特征。在设计中个性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居室空间内的造型、造景、色彩运用和材料选择来体现的。正确表现装修个性的方法,任何家庭在装修时都要借助一定的参照物,很多人不顾家庭的生活需要,选择宾馆饭店作为家庭装修的样本,就不可能反映出家庭的特点。突出个性要注意与整体和谐,要以长远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家庭装修设计。 2.3经济性原则从自身条件出发,结合居室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把不同档次的材料进行巧妙组合,充分发挥其不同质感、颜色、性能的优越性,就能达到既经济又实用的美化原则。不提倡透支装修,不提倡豪华型装修,家庭装修要考虑到日常生活的需要,要起到方便生活的作用,装修结果必须实用。 2.4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指居室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功能。一是为居住者提供空间环境;二是最大限度提供物品储藏的需要。把为生活服务的功能性放在重要位置,一定要给使用者在生活中留下方便、舒适的感觉。 3. 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控制 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对整体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才能根本上提高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水平,要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重点就是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预防、事中控制是关键、事后控制就是对质量的验收,要整体上控制施工质量,事前预防和事中的控制就成了重中之重。 4. 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技术工艺的质量控制 4.1 住宅电器管线及卫生间、浴室的防水施工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内的电视机、录像机、空调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种类日益增多,大大地增加了居室内的用电量,住宅装修中的电器管线能否规范化施工,直接影响到这些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及居室内生命财产的安全。在电器管线施工中,电器、电料的包装应完好;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必须是阻燃型产品,外观不应有破损及变形;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宜选用同一系列产品。电器管线的施工质量必须达到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家用电器的安全和使用。 卫生间及浴室的防水问题是家庭装修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因为一般住宅土建设计中的卫生间没有浴室功能,只是做一般的防水处理,而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在卫生间内增加了淋浴这一功能,再加上二次装修施工中对原防水层的破坏性影响,因而楼上淋浴楼下漏水的民事纠纷时常发生。另外,旧房装修在更换卫生洁具时,还需注意新卫生洁具的管径与原卫生间管道的管径是否一致,管径的新接口是防水的重点,因为它是造成楼下漏水的主要部位。防水的做法与质量要达到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4.2 顶棚的基层处理 住宅装修施工中的顶棚处理大多数是采用简洁大方的抹灰平顶;少数面积较大的客厅可做轻钢龙骨石膏板异形吊顶。 厨房、卫生间的顶棚使用防潮效果较好的塑料扣板、金属扣板做为选材较为普遍。在轻钢龙骨石膏板异形吊顶施工中,要防止龙骨生锈、变形,板面不应有汽泡、起皮、裂纹、缺角、污垢、缺陷等。吊杆应通直并有足够的承载力,安装好的吊顶必须牢固可靠。当石膏板、钙塑板的安装采用钉固法时,螺钉与板边距离不得小于15mm,螺钉间距宜为150―170mm,均匀布置,并应与板面垂直,钉帽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应用与板面颜色相同的涂料涂饰或用石膏腻子抹平 当采用粘接法安装时,胶粘剂直涂抹均匀,不得漏涂。 4.3 地面质量的基本要求 住宅装修施工中地面所使用的材料以石材 地砖.木质地扳、复合地板、塑胶地板块及地毯较为常见 在施工前,应对石材及地砖的色彩、规格尺寸进行严格的检查,如有色差及规格不准确的材料,必须更换,施工后的表面效果应达到设计要求,板块与基层应结和牢固、无空鼓、无裂纹、无缺角掉边,铺贴应平整、无错缝、接缝平直、深浅一致,周边顺直,禁止磨边。木质地板的选材要经过干燥处理,表面施涂的清漆不得少于三遍。 5. 装修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质量,家庭装修时应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装饰装修材料,如含甲醛高的人造板、含有苯和铅的油漆等。 做好新装修儿童房室内空气的检测和治理,新建和新装修的房子必须请室内环境检测部门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入住。 要加强儿童房间的通风换气,减少儿童在污染环境里的活动时间,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好的时候,要多带儿童做一些户外活动。 另外,市民还可在室内种些绿色植物、安装换气扇或放带有活性炭的物理除污装置,尽量减少室内家具数量。如果市民想了解室内污染指数是否超标,可以请有关专业人士测量,如果污染指数超标,可以采用光触媒等相关技术治理。 6.结语 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涉及装修的全过程,在施工中必须采取主动控制,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措施。本文从施工质量的整体控制、施工技术工艺的质量控制和环境污染的质量控制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室内装修施工的质量控制,希望能够对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作出一点贡献,如何控制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装修施工的管理水平,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装修与设计论文:谈地铁车站装修设计与材料的选择 [摘要]本文分阐述了地铁车站装修设计的原则及要点,并且谈了谈地铁车站装修材料的选择。 [关键词]地铁车站;装修设计;材料选择 1.引言 自1863年伦敦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以来,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世界范围已有150多座城市修建了地铁与轻轨。一个优秀的地铁车站设计,能够反映出建筑艺术的新成就和对乘客的极大关怀。由于所处的特定环境、特有的功能要求和特定的结构形式,而使地铁车站的装修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和形式。修设计应不断创新,在新的地铁车站设计中,应力求把传统的建筑处理手法与现代技术、结构、材料结合起来,反映出时代特点。 2.地铁车站装修设计的原则 地铁车站的装修要满足功效结合、维护经济利益、识别性、艺术效果、快速施工、造价经济等要求,国内大部分地铁车站装修都是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标准化,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快速安装、备品备件通用,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个性化顾名思义,就是各站识别性、地域特点、艺术效果。 选用饰面材料不仅要考虑适当的外观和价格,也应考虑耐久性、抗破坏性能、耐火性能、易于冲洗、养护及修复和声学效果等。具有足够的照度,给乘客以明快、舒适的感觉。各种装修设计要有所不同,便于乘客识别,并应设置乘客向导设备(站名牌、指示牌等)和为乘客乘车服务的设施(坐椅、时钟等)。 3.地铁车站装修设计要点 3.1运用色彩的美化 形、色、质这几种视觉元素中,色彩最易引起人们的注目,利用色彩进行空间处理亦是常用的手法,而且色彩是一种十分有效且经济的设计元素。车站内部的环境色彩力求明快、和谐,局部运用一些亮丽的色彩可以振奋精神,打破地下沉闷、昏暗的心理偏见。由于地铁车站处于地下,给人传统印象上的阴冷感,因此地铁车站室内色彩应选用暖色,如米黄色,避免多用灰色或蓝色。色彩的调和对比也很重要,只有调和没有对比会给人平淡而无生气,而过分强调对比,则会破坏色彩的统一,局部的鲜艳颜色能对空间起活泼作用。地铁车站采用大面积略经划线处理的混凝土墙面,十分朴素大方,然而通过在地面、墙面与座椅上进行的色彩处理,使整个车站活跃起来,充满了活泼动人的气氛,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标识性。 3.2空间形态设计 地铁车站内部的空间形体比较单一,特别是一般的标准车站,通长的空间内,列柱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因此空间的变化更多依靠顶面的形体变化来达到目的,如在极其有限的单一空间内充分利用顶面设备布置剩余的空档来达到空间形体变化的目的,或者利用装饰材料的不同机理组合,显示其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国外有些车站,将站厅部分压缩得很小,客流从车站的两端下到站台层,从而使站台层的小间段处于一个高大的空间内,获得开敞舒展的极好视觉效果。 3.3接口设计 技术接口协调及系统功能平衡是确保装饰设计质量的重点和难点。地铁车站内专业接口众多,如车站风水电、通信、信号、自动售票机、检票闸机、BAS、FAS、电扶梯、安全门、导向等,装修设计一个重要环节是在遵循技术规范基础上,统筹各系统专业终端设备及各专业管路通道与公共区墙、顶、地、柱面装修的整体协调。装饰设计与设备专业接口是互动过程,根据设备布置确定墙面材料模数,为实现天花的虚实效果、局部抬高、单元模数而对通风口、FAS、广播、导向等设备布置提出调整要求;同时,也要配合设备专业要求调整装饰方案以满足功能。 3.4后期维护的便利性 地铁车站装修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包括选材要易于购买补充、更换施工要考虑操作空间等。每一座兴建地铁的城市都不会只规划一条线路,每一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和运营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未来的线路是同一系统的不同部分。车站在材料选用上要研究开发模块化、标准化、以易于维修和更新。地铁车站的装修设计要实现考虑到装修过后的维护工作,最好选择易于购买的材料,这样,如果后期需要更换材料的地方,能够轻易得到,不至于因买不到而选择其他材料,与之前的装修形成明显的对比。另外,在装饰空间的布置上,要留有足够的修复空间,以便于后期对地铁站修护施工。 4.地铁车站装修材料的选择 地铁车站室内空间环境的整体形象,是材料、结构和空间共同体现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象。应用富含地域文化特性的材料围合成的室内空间环境,具有满足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以及文化底蕴的三重功能,是室内艺术空间体现地域文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设计的又一切入点。 地铁车站装修材料的体现要源于光线,材料吸收和折射光线,把自然光引入并延伸进入建筑的深处,或捕捉在材料凹凸不平的表面,形成美丽的视觉画面,是材料围合成了丰富的室内空间。材料的选择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出最合适的组合。 4.1材料的经济性 在地铁车站装修设计时,设计者最直接的负责对象是投资者,离开了甲方的预算任意选择材料最终面临的必然是失败的命运。虽然材料的价格档次并不是最后装修效果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材料的优劣必然会对美观性和耐久性有一定影响。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到一次性投资的多少,也要考虑到日后的维修费用。 4.2材料的质感 近年来,新建的地铁车站,越来越注重材料质感的表达,结构和装饰之间都没有被隔离开。一切美都是自然的一种流露,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玻璃都按原样将他们的本质特性展现出来。纹理各异的石材,体现了华丽与凝重;淡灰色的混凝土,体现了朴实与沉稳;白色的钢结构充分体现了时尚与现代建筑的技术美;透明的玻璃彻底改变了封闭空间的内向特色。地铁车站设计中,多种材料的混合搭配,玻璃与石材,钢与混凝土,明显的体块虚实搭配,使复杂的地铁车站内部的方向感非常明确。在近年建成的地铁车站,很少用昂贵的大理石或花岗石做饰面材料,而是通过使用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如铝合金和不锈钢制品,经过多种手法的细致处理,表现出现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4.3具体部位的材料选择 地铁车站地面装修应采用耐磨、防滑、易清洁材料,站厅、站台层公共区一般采用石材地面。车站内墙面常用的有釉面砖、人造大理石、烤瓷铝板、微晶玻璃板、硅钙涂装板、氟维特板、水泥压力板( NAFC 板) 、马赛克、质量上等的美术型水磨石。柱的装饰面积较地坪、墙面少得多,故所用材料的档次可提高一些,常用的有人造大理石、花岗岩、铝合金复合板、马赛克、彩钢板、玻璃砖等,也可采用与地面相同的材料进行柱面装饰。地铁车站的吊顶设计应满足质轻、牢固、防火、防潮、防腐蚀、美观、易于安装,以及便于吊顶内部设备的维护、检修等要求。铝合金板有耐高温、防潮、防尘、抗腐蚀、自身重量轻,结构牢固、易拆装,抗冲击力强,不易磨损,吸音隔音,不受正负压影响,有利于通风口或其他设备散热等特性,作为大部分地区公共区吊顶的主选材料。 5.结束语 综上所诉,地铁站的地下空间环境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一部分,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从城市的历史文脉出发,将城市的地域性、整体性与可印象性有机地融入到地下空间环境设计中,可使市民置身于这种空间环境中,享有着最大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
期刊设计论文:封面设计原则中文摘类期刊研究 一、文摘类期刊封面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一)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开展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个文摘类期刊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不仅需要有符合读者阅读口味的高质量的内容,同时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作为开拓市场的手段。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外在形象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读者看到刊物时第一印象的主要来源。“一个刊物质量的好坏,不仅同登载的文章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它的封面设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文摘类期刊一定要高度重视封面设计工作,通过优秀的封面设计来塑造自己的良好市场形象,构筑自己的读者群和社会认知。 (二)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内在品质的重要载体 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的门面,也是读者对文摘类期刊的第一观感。一个期刊的封面既可以间接表达编撰者的思想和感情,也可以彰显其载体的内容和风格。每个期刊的定位和读者群都各有不同,这与期刊的内在品质密切相关。而文摘类期刊的内在品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在外在的封面设计上。因此,对于读者类型多样化的文摘类期刊而言,封面设计的风格要随着读者口味的变化而改变。 二、文摘类期刊封面设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封面设计对文摘类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主观上的不重视和客观上缺乏设计人才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还存在着下列主要问题: (一)不能体现文摘类期刊的特色 在我国目前现有的文摘类期刊中,绝大多数都是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期刊,或是情感类、益智类的文摘期刊,时政类文摘期刊所占的比重不高。不同类别的文摘期刊在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期刊的封面设计也有着极大的差别。例如,专业性、学术性的文摘类期刊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要求封面设计比较端庄大气,时政类文摘期刊的内容政治性、新闻性较强,要求封面设计要相对稳定。期刊内容的不同决定了这类期刊封面设计的整体风格必然不如情感类、益智类期刊般灵活多变。然而,现在不少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都有着向情感类、益智类期刊封面设计靠拢的态势,逐步呈现灵活多变的特点,时政类文摘期刊也有着类似的发展趋势。应该说,封面设计的这种新趋势并不利于充分体现期刊自身的特点,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期刊的视觉美没有充分体现 文摘类期刊一般是每月一期或是每周一期,中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设计者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对期刊的封面进行艺术设计。期刊的封面设计“要讲究均衡或对称、对比、衬托与调和、分散与呼应、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例等形式美法则,要经得起审美推敲,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然而,目前很多文摘类期刊都没有按照上述视觉美的要求进行封面设计。例如,有的文摘类期刊封面列出了很多文章的标题和图片,但标题和图片的排列却完全没有遵循任何的艺术规律,它们像是散落的棋子,被随意的编排在封面的某一个角落。有的甚至没有以一种恰当的形式把年份和刊期等重要信息排列在合适的位置,以至于读者要找到期刊名称以及出版年份、刊期等信息都必须进行地毯式搜索,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美感。 (三)期刊的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水平差异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跟各期刊的重视程度有关。《读者》、《特别关注》等社会知名度比较高的文摘类期刊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封面设计工作,他们拥有高素质的封面设计人才,形成了相对稳定且灵活多变的设计风格。然而,我国很多文摘类期刊都存在着缺乏专业的封面设计人员、封面设计的专业水平较低等问题,这就导致期刊封面设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了文摘类期刊的正面发展。 三、文摘类期刊应坚持的封面设计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是文摘类期刊非常重要的封面设计原则,也是文摘类期刊封面设计的首要原则。“封面设计的形象又和它所办的刊物定位有关,而刊物封面的定位又受刊物内容的制约,它们各自互相独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只有通过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反映出该刊物的独特内容,进而与其他刊物产生明显区别,读者才会由最初的好奇阅读进入到持续的兴趣阅读,最后实现对该刊物的长期阅读。具体说来,文摘类期刊个性化的封面设计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明显的地方性。 任何一个文摘类期刊都应该具有地方性,而不应简单地把国外的风景或图片当作自己的封面。如果条件允许,一个文摘类期刊甚至可以选取本地的自然风光图片或是能够体现本地风土人情的图片作为自己的封面。这样既可以展示该期刊所在地的风景及文化特色,同时,其独特的图片展示也能够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刊物的内容。 2.可理解性。 由于文摘类期刊的读者群是非常广泛的,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对期刊的审美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既要兼顾高层次读者对该刊物较高品味的要求,也要充分注意考虑中低层次读者对刊物内容通俗易懂的需要。因此,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不能采取太过抽象的绘画等形式来展现模糊的含义。 3.针对性。 期刊封面的设计者要充分考虑该期刊受众的群体特征。以《学术界》为例,由于该期刊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学术界展开,因此,它的封面所采用的图片多来源于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或是知名人士。这种封面设计的方式就很能体现该刊物的主要特点。对于期刊的设计者而言,只有具备一定的生活感受和知识积累,懂得和熟悉不同类别读者的心理和审美特征,才能在封面设计中表现出恰如其分的艺术效果。 (二)视觉美原则 视觉美原则是指期刊的封面设计让人看起来拥有审美的愉悦感,从而产生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和念头。具体说来,视觉美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体设计的视觉美。 在一个期刊的封面设计中,刊名、出版年份、刊期等需要体现在封面上的文字信息要尽可能的简练、一目了然。同时,字体的大小和色彩要与封面相协调,期刊的年份和刊期等信息的位置要突出,以便于读者阅读和查找。 2.图形设计的视觉美。 文摘类期刊封面的图形设计可以利用很多要素,如绘画、摄影照片等,既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写实的。但通常情况下,由于文摘类期刊所面向的读者群很广泛,因此,考虑到受众的审美需求,其封面设计多采用让人比较容易理解和体会图形设计美感的写实手法,促使读者对刊物产生阅读好感和兴趣。 3.封面色彩设计的视觉美。 色彩对展现一个期刊的个性有着十分突出的重要意义。由于不同色彩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因此,封面的色彩设计一定要与文摘类期刊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不同读者的心理特征,通过视觉生理、心理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调和来合理搭配不同的色彩。 (三)稳定性原则 在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中,保持期刊封面设计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有些期刊每一期的封面设计都在图形、颜色、风格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这让人很难记住这些期刊的符号特征。任何一个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都代表着这个期刊的社会形象,要想获得读者对一个期刊的稳定认知和理解,文摘类期刊就需要保持封面设计形式和内容的基本稳定,不能轻易调整封面设计的总体框架和形式。如果一个文摘类期刊总是频繁地调整封面设计,那么读者就很容易失去对这个期刊的稳定认知,从而影响读者对该期刊的忠实度。 作者:孟圆圆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期刊设计论文:学术期刊封面设计创新探讨 一、高校学术期刊封面设计的创新原则 21世纪是科学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时代,高校学术期刊具有科学性与权威性,在封面设计中创新意识的增强即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表现。学术期刊的创新原则首先要体现在封面设计中,这不仅是时代的特征要求,同时也是学术的科学展现。 (一)专业学术性 高校期刊是学术权威的体现,就期刊的封面设计而言就是要遵循其学术性的原则。学术期刊与普通的生活休闲类杂志、文学艺术类杂志、娱乐时尚类杂志等截然不同,在封面设计中一定要体现庄重、严肃的学术气息,整体设计要体现出大方、雅致、清新脱俗的书卷气。设计师要充分了解高校学术期刊的定位,首先从学术的角度出发,打造特有的学术氛围,再用艺术的语言表现,营造出独特书卷气息。 (二)具有时代感 科学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学术论文同样要体现时代性,及时发现当下的社会问题,研究最具前沿的科技信息是高校学术期刊的使命。高校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就是要紧抓时代脉搏,体现出现代感。封面设计中各个视觉元素要简洁、流畅,力求把积极向上、高速发达的时代感表现而出。抽象的视觉符号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醒目单纯的色彩为我们带来乐观向上的心态,这些都是现代设计中常用的视觉元素。 (三)体现特色化 高校学术期刊因其研究方向不同、定位不同,所以也会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期刊的封面设计禁忌常常更换,每期发行的期刊在大体格局与版式设计不变的前提下,细节设计可以略有调整,以体现出发行时间不同,为读者带来新鲜感。高校学术期刊与普通期刊有许多不同之处,太过媚俗或时尚、张扬都不能体现学术特色。期刊的封面设计创意要结合学校的特质、体现刊物的宗旨、展现地方的特色为核心,使其更具特色化。 (四)宣扬主题化 高校的学术期刊基本上都会有文理版之分,多数情况下它们的封面没有太大区别,往往只是在封面的色彩或文字内容上稍作改动,这样就很难体现出期刊的主题,从而失去特色。如哲学社会版的期刊封面,在设计中要更具文学气质与感性色彩,而自然科学版就要更加理性化,给人以客观、公正、清新、自然之感。同一高校,不同专业类别的期刊一定要统一并富有变化,这样才能使书籍的主题更加突出并吸引读者。 二、高校学术期刊封面设计的艺术创新 (一)字体编排 在学术期刊的封面中,文字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如刊名、副标题、期刊号、编辑名称、出版社名称、学校名称等,这些文字信息都是封面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众多的信息只有精心的设计与编排才能既不失美感,又主题突出,使读者过目不忘,乃至爱不释手。如郑州大学出版的《美与时代》。《美与时代》目前是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美学和艺术学学术期刊。封面中刊名设计独特醒目,字体干净利索,封面信息主次清晰,同时又透着一股清新时尚之美,阅读中为我们带来赏心悦目之感。在这份学术期刊的封面上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刊名的设计,字体把杂志主题与时代感体现的淋漓尽致,副标题、刊号、出版日期、内容简介等系列文字信息编排合理、条目清晰,不仅有很好的导视作用,同时与刊名设计衔接得当,在整个封面设计中使装饰与阅读功能合二为一。这使《美与时代》在大多数直接引用学校名称字体或名人题字的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中脱颖而出,美不胜收。 (二)色彩搭配 色彩在视觉传达中有着优先于图形与文字的优势,是人类情感的直接体现。色彩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左右我们的情绪。不同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同时又可以使读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在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不仅对呈现期刊的风格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与所表达内容的合理搭配还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山西大学学报》,期刊采用棕色为封面主色,色调素雅而沉稳,显示出该校的悠久历史与文化背景。中式竖向的编排,学校古老而富有特色的建筑图片,以及行云流水般的书法背景无不与怀旧的色调相得益彰,透露出该校的独特风格韵味。再如《陕西大学学报》的封面设计,黑白红的色彩搭配强劲有力,色块分割构成简约时尚之美,烘托出一种宽松开放的办学理念和学术氛围,使其在众多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中脱颖而出。当读者第一眼看到就能够被这种强有力的色彩搭配所感染,并激发出阅读的冲动,从而使读者进入一个思考与探索的阶段。对于期刊封面来说,色彩所赋予的感染力,给阅读者带来的情绪影响是直接而重要的。作为设计师不仅要对色彩应用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同时也要对该校的历史、办学理念、专业特色等做全面了解,这样才能合理运用色彩语言,设计出让广大读者喜爱的期刊封面。 (三)插图应用 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走进“读图时代”。精美的插图使人们在阅读中拥有了更直观、形象的阅读方式,与此同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变得更加便捷。“读图时代”的来临也使当代书籍设计发生改变,这种设计的变化也直接反应在高校学术期刊的封面中。插图就是一种图形元素,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如绘画、电脑制作、摄影图片等,都可以作为学术封面的插图使用。插图早于文字出现,是一种比文字更为形象的视觉语言。学术封面中的插图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化成亲切形象的视觉符号,使读者直观、准确、形象、快速地了解书籍所要传播的各种信息,以此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装饰》一书,生动的图形语言作为封面设计的主体,不仅使读者对每一期的内容具有准确直观的了解,同时也美化了期刊的封面,实乃一举多得的优秀设计典范。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装饰》,每一期都采用最新的资讯信息设计封面,从而拥有了更高的关注度,赢得读者喜爱,以此显示出该期刊的学术真实性与资讯快捷性。如本年度4月的热点话题是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离世与iphone4s的成功上市,这成为《装饰》在2012年4月封面的设计主题。又如2012年7月伦敦奥运会如期而至,奥运会徽成为该月的期刊封面,同时期刊内容也会针对奥运主题事件展开评论与研究。正是准确地运用了图形语言,读者才能透过《装饰》了解更多、更广、更全面的艺术评论研究,使得该期刊在其专业领域树立起学术性的权威地位。由此可见,学术期刊的封面插图设计不仅有美化版面的作用,同时也是期刊学术定位与精神面貌的展现。如果说读书能开启人们的心智,那么读图则能是视觉的享受,插图具有多姿多彩的表现方法与艺术形式,能够轻而易举地把复杂的信息转变成简洁的图形语言,使阅读成为一种轻松愉悦的审美体验。 (四)纸张与印刷工艺 优秀的设计要通过到位的纸张材料与高超的印刷技术才能够显现出来。纸张材料的选择不仅为设计锦上添花,同时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刊物的质量。由于高校学术期刊的庄重性、严肃性,选择一些有质感的纸张作为封面,能大大增强刊物的形象定位和设计水准。另外,选择与纸张材质相协调的印刷工艺,更能使封面设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摈弃毫无质感的纸张材料与粗糙的印刷方式,使学术期刊的封面在第一时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为原本刻板严肃的学术期刊赋予生动形象的性格色彩,使其具有生命力与感染力。当然,纸张与印刷工艺的选择要以适合该期刊的学术定位为准,太过复杂或成本过高的材料和工艺要慎重选用。总之,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与其他期刊相比需要相对严谨、低调、质朴的设计风格与表现手段,切记要避免那些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过度设计产生。 三、结语 高校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同样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体现。学术期刊的内容决定了其设计风格和表现形式,同时刊物的设计又是为其内容服务的。如果完全忽视内容只注重形式,或忽视形式只注重内容,都不能把刊物创办成优秀的学术期刊。高校期刊作为学术的风向标,要富有创新意识,封面设计时要做到内容与形式贴切统一、相辅相成,更好地体现出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特色、内容及学术价值,做到学术性与艺术性兼容并行,使高校学术期刊不负时代的使命。 作者:王宇单位: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期刊设计论文:探求期刊封面设计的原则及发展趋势 1《核技术》封面刊登内容规范化要求 要想设计出好的科技期刊的封面,首先要了解科技期刊封面设计国家标准的规定。《核技术》期刊在进行封面设计时,遵循了相关标准和规定。主要依据了《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等中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涉及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中英文刊名、出版年月、卷期号、主办者、出版单位、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等内容。与此同时,《核技术》期刊封面设计时还遵循了以下几点期刊封面设计的一般原则。(1)期刊不同于图书,它在出版上,具有时效性强、出版周期短、长期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这一特点;在阅读上,具有跳跃性;在携带上,具有轻便性。所以在设计封面时,要保持稳定的特色风格,不能跳跃的太厉害,体现整体的统一。(2)封面设计的风格要与期刊的内容协调一致,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如果期刊的内容是严肃的、学术性的,封面就不能过分活泼;期刊内容是较活泼、轻松、色彩丰富的,封面就不能太呆板。因此,科技类期刊的封面一定要体现相关的科技内容。(3)刊名应该醒目、大方和富有个性,字体、字号和位置都要设计得当,出现在最重要的位置,利于识别。(4)年份和卷期号的定位设计也是期刊特有的,读者都是通过年份和卷期号来判断刊物的新旧,所以应该放在突出的位置。 2国内外同类期刊封面比较 在《核技术》期刊封面设计时,本人调研了国内外一些优秀的科技期刊,如NuclearInstruments&MethodsinPhysicsResearch、PhysicalReviewLetters、AppliedPhysicsLetters、CellResearch、《中国科学》系列、《中国物理C》、《原子能科学技术》、《核动力工程》、《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封面底色为单一色或者条纹渐变色,没有图片,只有刊名、卷期号等新闻出版署规定的必要信息。(2)期刊封面放些风景图片或建筑物图片,但与本专业没有关系,只是增加观赏性。(3)采用代表专业范围的图片作为封面的整体背景,或者以抽象的概念图片作为期刊的封面,它能反映学科特点,但是一年内或者几年内都一个样。(4)封面设计采用每期重点文章里的图片作为期刊封面,并每期更换,突出了每期的主题和学术内涵;辅助以简明的色彩和简约的线条,使得期刊封面既有一定的艺术性,能吸引读者眼球,又能体现科技期刊严谨简约的风格。笔者认为这一类型是比较好的。《核技术》封面重新设计时,借鉴了这一类的设计风格。(5)在封面上放广告,虽然能够起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感觉学术气氛不浓,不太适合科技类期刊,特别是学术类期刊。表1是不同类型科技期刊封面的比较,列出了每种类型期刊封面的优缺点。 3《核技术》2013年封面重新设计方案 通过不同类型科技期刊封面的比较,决定借鉴上节第4类封面设计风格,即封面设计采用每期重点文章里的图片作为期刊封面,并每期更换,这能突出每期的主题和学术内涵;辅助以简明的色彩和简约的线条,使得期刊封面既有一定的艺术性,能吸引读者眼球,又能体现科技期刊严谨简约的风格。这种设计打破以前传统的、习惯性的封面风格,符合现代科技期刊理念,能够代表本学科科研动态,具有个性化。重新设计后封面的优点阐述如下。 3.1色彩改善 在色彩改善上,因为本刊一直是以蓝色作为本刊的背景色,所以还是决定采用蓝色作为主基调,但是不再采用单一的颜色,而采用渐变色和不同明亮度的蓝绿色作为背景。这样,色调不致过于沉重、呆板,既能够体现学术期刊的严谨气质,又能够显得活跃、轻松、色彩丰富。 3.2排版改善 在排版改善上,将版面进行合理安排,如将版面分为页眉、中文标题、英文标题、主题图片、页脚等区域;在页眉部分刊登期刊的ISSN号、CN号和CODEN号,中文刊名、英文刊名和卷期号间用细横线分隔,中文刊名也做了上下不同处理的美化效果,另外在刊名前加大写的“N”标明期刊英文的第一字母,并采用了倒立阴影的效果,增加了艺术性和观赏性;在页脚部分标注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上面用白色渐变弧线加以区分,显示出整体页面的流畅性。 3.3内容改善 在内容改善上,除了刊登国家规定的必需要素(中英文刊名、ISSN号、CN号、CODEN号、卷期年、出版时间、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外,增加与本期相关的主题图片,由主编和编辑人员依据严格的学术和审美原则共同选择,选取能够反映本期学术重点和国内外本学科领域最新最快的学科动态的重点文章的图片,并配上每张图片的图题和图片的出处,对封面图片进行一定的文字解释,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这样使读者对本期文章的重点一目了然,吸引读者阅读内文的兴趣。2013年第1期刊登的是一幅全息成像的图片,图片非常的漂亮,与背景有很好的融合,可谓相得益彰;第2期刊登的是一个XRD曲线图,介绍了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对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放电后积分得到的XRD曲线结果,为当期刊物重点报道的内容,在设计上图片背景采用透明,透出封面原来设计的背景,字体也采用白色,在蓝色背景上更加醒目自然、清晰可辨。这样每期封面背景一致、主题图片切换的封面设计很好的体现了本刊封面风格的连续性,又突出了每期的特点和个性,见图2。 4封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革新,今后科技期刊的封面再不会是保守单调的,而是花样繁杂、琳琅满目、不断发展更新的。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设计风格上,科技期刊一定会与时尚类期刊和社科类期刊越来越接近,色彩丰富、字体美观,既能体现科技期刊的特色,又能吸引大众的眼球。(2)在内容设计上,将与本学科的前沿发展相结合,从每期的封面即可看出本学科的前沿发展轨迹。(3)在内容传播上,考虑到与电子出版物的连接。由于当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科技期刊上网已是大势所趋,现在我们正处于传统纸质出版物与电子出版物共处的时代[9],从发展趋势看,网上电子期刊无论是传播速度还是传播面都是传统纸质期刊无法比拟的。所以今后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时,要考虑到与电子出版物的连接,比如封面设计的主题和风格要与期刊网站和电子期刊的相一致,目前《核技术》期刊的网站和数据库投稿系统正在试运行阶段,估计在2013年7月正式对外运行,而此次网站设计的风格就是参考了《核技术》封面设计的风格制作的。(4)更多地运用现代化手段。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期刊的封面上也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比如在封面上印二维码,通过智能手机扫描就可以打开对应的电子期刊的网站地址;或者封面上的主题图片可以与正文做超链接,从图片就可直接进入封面文章进行阅读,还可以显示浏览量和下载量等信息。 5结语 通过对《核技术》封面的重新设计,了解了很多国内外优秀期刊的设计风格,并且总结了本期刊之前的缺点,设计出耳目一新的封面。它既反映了本学科的重点科研成果,也显示出了本刊的个性;虽然本刊并不能像国外优秀期刊Science或Nature在科学界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本刊每期刊登的封面图片串联起来也能代表核领域科学发展的动态和进展,所以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并且本刊在页码上也做了改动,不再采用排序式编排页码,而是采用6位数字,以“期、栏、第几篇”的方式编排页码,为以后在线优先出版(OnlineFirst)和开放获取(OpenAccess)做准备。相信在2013年几期刊物出版后,稿源一定会有所增加,尤其是优质稿源的比例会大幅提升,并且发行量也会逐步增多,一定会得到作者和读者的双重肯定。 作者:霍宏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编辑部 期刊设计论文:探索期刊封面设计办法 期刊封面是期刊的外在形象,读者看到期刊得到的第一信息就是来自封面,封面的色调、图案、文字等首先对读者产生感官的刺激。因此,期刊封面可以说是期刊“脸面”,亦是期刊的特质表现和风格体现,是吸引读者的期刊要素。因此,期刊的设计非常重要,在期刊设计中应当掌握一定的要求和技巧。 一、封面设计应要素突出,达到要求 期刊封面都有期刊名称、刊期编码、提示标题和图案四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不同的组合、协调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面形象,能够彰显出区别于其他期刊的特质。一个特质突出、个性鲜明的期刊方面设计,需要具备如下基本要求: 1.刊名和标识突出。一般来说刊名要简练、文字要少,以便于读者记忆和理解,就达到了刊名的目的;期刊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标识相当于产品的商标,是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品牌符号,它要具有便于识别、便于记忆、富含深意、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2.封面内容协调。封面中的文字、图片、色彩的运用应当符合美学要求,在运用中应当彼此协调,每期封面文字内容应当与本期内容一致,发挥出对期刊的导读功能。 3.封面在外在形象的体现上要具有相对稳定性。每期的封面内容虽有变化,应体现形象的稳定性,在标识、色彩、风格上应力图稳定性,防止较大变化给读者带来陌生的感觉。因此,每期封面在根据刊期文章内容变化中,其他方面的封面信息应是基本不变的。 4.刊名和标识突出。封面内容协调。封面要体现外在形象的相对稳定性。封面信息应突出艺术美感和特质。封面在表达基本的期刊的刊名、期数、标识等基本信息的同时,应力图突出期刊的文字、图标、色彩等整体信息的协调性、和谐性,努力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体验,给人以高雅、大气的视觉美感,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层次。 二、封面设计应构思清晰,抓住关键 期刊封面要达到基本的设计要求,首先应进行精心构思,其思路应清晰,抓住关键点进行设计。因此,这就需要做到: 1.封面构思调研应充分。期刊设计构思应首先对期刊的种类、期刊刊载主要信息方向、期刊的市场定位、客户群体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构思封面要表达的视觉效果,才能明确封面的表现形式和应突出的风格。 2.封面构思要以基本素材作为基础。封面构思不是凭空的想象,更不是无缘地胡乱涂鸦,而是依靠设计者对封面审美认识,需要对封面要素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还要有设计实践的不同体验,只有设计者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素材基础,才能在调研基础上对封面的整体形象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框架的描绘,这个形象框架描绘实质就是在已有素材的基础上的重新组合,甚至是再创造,可以说对封面整体形象的初步描绘是封面设计的雏形。 3.封面构思中要精选有价值的要素信息。在封面构思中,有很多素材堆积而成的封面形象,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元素,这些众多的元素应当对其进行精心选择,筛选有用的、能彰显封面特性的要素,而将其中无关紧要的,甚至要对读者形成干扰的要素进行剔除。有时在封面构思中,设计者往往存在添加素材容易,而剔除已有的素材是不易做到的现象。按照“多就是少”的理念,在封面构思中,应当使要素的表达简明、清晰,集中读者对封面欣赏的注意力。 4.封面构思应立意新颖。封面设计与期刊中的文章写作一样,应有不同于俗套的新颖视角、新颖内容、新颖表达方式和新颖的渲染手段,因此,其在构思中的文字大小、字体运用、色彩选择、图案大批等应避免市场中的同质化,要不断探求,给人以新奇的感觉。 三、封面设计应突出特质,增强感染力 在封面设计中,特质是期刊个性的表现,而检验特质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能否给读者以美好的体验,能否对读者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给读者以较强的感染力。要做到这些,都需要在文字表达、图案设计、色彩表现上下功夫。 1.封面文字的表达应追求变化和审美。封面中刊名的文字是封面中最为突出的信息要素,它的字体、颜色若表现恰当,则给读者首先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实践设计中,使用不规则性美术字体较多,它较书法体和和美术规则字体而言,在个性表达、空间利用、艺术美感上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因而应用较多。传统的印刷字体比划单调、表现风格单一,而随着电子印刷技术的应用,印刷字体的表达也发生了较大变换,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空间技术,舒展印刷字体的笔划,表达刊名丰富个性。 2.封面图案的选择应表达鲜明与美感。图案在期刊封面中占据面积的主体,它占据了人的视觉中心,因此图案表达是否鲜明,是否具有美感,决定着是否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由于不同期刊的市场定位、读者面向是不同的,因此,它往往在封面设计的图案选择上也不同,或以动物为背景,或以植物为背景,或以山水为图,比如,科技类期刊,应以科技产品或科技建筑物、科技活动图片为封面,对于影视期刊则以影视人物或影视剧照、场景图片为封面,对于美术期刊则以美术作品、美术设计为封面,对于新闻期刊则以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场面为封面,以使封面与其期刊办刊方向相得益彰,从而有利于与读者进行信息沟通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说,期刊的图案选择应当服务于期刊的办刊内容。 3.封面色彩的配置应协调与赋予表现。封面的色调表现也要服务于期刊的内容,应符合期刊的办刊方向和风格,一般应对期刊封面的色彩进行艺术处理,要给读者以较强的视觉冲击,通过色彩的搭配、表达期刊的思想内容。期刊封面色彩的应用要考虑与刊名的色彩是协调,要突出书名的色彩,要与书名的色调协调,使背景色调成为书名色调的陪衬。一般来说,文艺期刊、美术期刊其封面的色彩表达可以以开放的视野,其表现形式可不拘一格,而其他期刊的色彩运用,则就要考虑符合期刊的办刊要求了。比如,对于儿童读物期刊,其封面的色彩可以表现为明快,但不需要强烈的对比,要体现色彩的柔和、清新和淡雅。 四、封面设计应找准期刊定位,彰显审美追求 封面设计应当始终服务于期刊的办刊方向,服务期刊的发展宗旨。其中在封面设计中应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找准期刊发展的定位,二是要打造期刊的审美价值。 1.封面设计应找准期刊发展的定位。期刊发展的定位涉及市场定位、内容定位、受众定位、品质定位、营销定位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封面设计中要抓准这些期刊的定位要素,使封面的设计与期刊的定位相协调。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的经营中的品牌定位十分的关键,它关系到期刊的市场生存与市场竞争力,因此封面设计中应当特别突出与期刊品牌打造的协调。因此,在期刊封面设计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期刊标识应符合品牌要求。标识是重要的品牌符号,封面中的图案、色彩以及用字等都应当服从于标识,要做到标识鲜明、突出,并力争做到与期刊其他要素的协调,要在要素协调中强调标识的容易识别性、便于记忆性,使在长期的标识使用中,激烈读者品牌认识,不断增强标识的品牌影响力。 (2)丰富的设计要考虑营销推介的效果。品牌的打造靠质量,而更需要营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的封面在其营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期刊封面图案、人物、色调是否多人眼目,期刊内容提示是否具有悬念,能够诱人去探寻,期刊在被陈列摆放时,其关键要素是否能传递给读者,都是期刊封面设计中应当关注的。其中期刊内容提示、期刊名称在封面的位置、字体的大小、内容的提示对期刊的营销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其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期刊封面设计应追求独特的审美品质。期刊封面的审美品质,具有深刻的内涵,其或为期刊的文化特质、或为期刊的品质追求。因此,期刊封面中的文字、图案、色调不是简单的无含义的组合,而是追求的一种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个性品味,它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办刊的层次,彰显办刊的品味,体现办刊的发展方向,代表办刊的核心诉求。反之,一些低级、庸俗甚至是下流的图片被搬上期刊封面,则使期刊陷入粗俗、品质低等的境地,很容易招致读者的反感,从而远离。因此,在封面中追求审美品质是其最重要的要素追求。其中,在现代封面设计的审美要素中,应着重考虑文化内容、读者定位和技术应用等三个方面:。 (1)封面设计中应考虑文化内容对审美品质的影响。文化信息、文化成分往往是决定审美品质的重要内容。封面良好的文化信息传递,可以催人奋进,高雅的文化信息传播,可以潜移默化地对读者产生素质养成教育,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引导读者追求社会发展,担当社会责任,而寓意高雅的文化信息,可以激起受众美好的情感体验,给受众以精神的启迪和信念的力量,可以说封面的文化内容,可以提高期刊的审美品位,它是营造期刊美好精神家园的根本。 (2)封面设计中应考虑期刊读者定位的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的读者定位越来越明确,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因而这就要求封面设计中要考虑面向的读者群体的文化层次、审美需求,要根据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习惯,进行封面的构思与设计。 (3)封面设计要重视应用现代的传媒技术。现代的传媒技术得到了发展,色彩的表现、图案的绘制、文字的变形等都在现代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印刷技术中具有了较多的创新机会,应重视这些技术的应用,按照市场需求性、时代潮流性与封面审美结合的观点,加强封面设计的审美追求与品质创新,提升封面设计的审美层次。 期刊设计论文:医学期刊封面设计的要求阐述 1医学期刊封面的设计要求 广义的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和封四,具有保护、装饰、达意和广告的作用[1]223224,这里讨论的医学期刊封面系指狭义的封面,即指封一。目前,医学期刊封面设计已有改观,不乏优秀的作品,但仍存在创新不足、审美观念老化、缺乏品牌意识等问题。优秀的医学期刊封面设计,要迎合医学专业读者的审美心理,符合其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在进行封面设计时,应掌握以下几项要求。 1.1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期刊传播的文化信息决定其封面创意的轨迹,封面是内容的表象和含量的外延[2]。医学研究领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临床医学又包括内科学、外科学等,各个学科又细分为不同的专业,每一学科和专业都有各自研究的对象和特点;因此,确立期刊封面的设计思想、主题和风格,应从期刊的专业特点和读者定位出发,设计出与之相一致的表现形式,或庄重严肃,或含蓄蕴藉,或淡雅脱俗,或明快简洁,或新颖奇特。封面的形式及风格,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主办方和编辑出版者的办刊理念和学术追求,以及刊载内容的学科专业范围、属性、特点和特定的作者、读者群的定位[3]。新版《放射学实践》封面简洁和谐,朴实亲切,每期都会刊载各种不同的影像图片,配以重点论文的主题,引导读者关注数字化、微创化、远程诊断等影像医学发展趋势的最新报道,激发读者对医学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新技术、新知识的探求,在展现医学影像学奥秘的同时,展示了科学的美丽,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4]。 1.2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医学期刊的学术属性决定其封面必须有一定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必须有一定的格式,符合一定的标准。首先要按GB/T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在封面指定的位置上依次注明刊名、刊名汉语拼音、英文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主办者,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及条码等。这些规范化的格式,有利于光盘网络数据库的检索,也反映了期刊的连续性艺术;但是,如果所有的期刊都是同一张严肃的面孔,缺乏个性,就会显得十分乏味。封面设计艺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读者第一印象的好坏,是对读者视觉的审美传递,也是艺术与文化通过封面作为载体的创意和个性化表现,不应将其理解为各类视觉元素的简单构架,要“赋予其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表现,以极为强化的形象展示给读者,以期达到刊物的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及全新的视觉效果”[5];因此,应在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对封面进行艺术的加工,以突出医学期刊的个性,只有期刊的规范化与个性化完美结合,才能设计出成功的封面。《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每期封面均刊有名画,并在文中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从艺术的角度吸引读者,使本来枯燥的专业期刊变得十分活泼、高雅,让人过目不忘[6]。 1.3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结合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物,有其延续性和稳定性,医学期刊的封面设计在一定时期内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既能稳定基本的读者队伍,又有利于期刊品牌与风格的形成。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的“国际”系列,如《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等,曾是《国外医学》系列,原就采用统一、相对稳定的封面设计,更名后这类期刊封面设计方案仍保持一致,庄重大方,突出系列杂志的整体效应和品牌效应,封面上3个相连的花环意义深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医学期刊虽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但数十年不变的面孔,易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而且,读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也会对专业期刊提出新的要求,而不再停留在“温饱水平”,希望在阅读期刊内容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审美感受;因此,医学期刊的封面设计应是一个基于基本风格,进行不断调整、创新、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还应关注市场和读者的反映,给予读者以第一时间的打动。刊名好比人的面孔,色块、图案好比人的衣服,可以在刊名字体、字号不变的前提下,适当更换色彩、图片,以增强期刊封面的新鲜感和艺术魅力。 1.4整体与局部和谐统一期刊的封面设计是借一定大小的纸张幅面所提供的空间而进行的,在封面的方寸之间,设计者应用均衡、统一、节奏、对比、重复、重点和动势等基本原则对文字、图形、色彩等封面视觉元素进行组织架构,使得各视觉元素整齐、连贯、映衬、呼应、严密、平衡、一致[7]。设计时要安排好封面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使封面各个视觉元素构筑成最终有组织、有系统的视觉空间,做到整体协调统一,局部呈现韵律和变化。《眼视光学杂志》在封面的右上角镶嵌着一只经过放大处理的蓝黑色眼睛,顾盼有致,眼睛的右上角嵌有一橘黄色块,封面的主基调为黄绿色,设计者用具有中国韵味的黑色书法体刊名将原本分离的色差较大的色块有机地连在一起。这样既可把握封面设计的整体性,又使局部画面充满生机活力,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整体与局部和谐统一后给人带来的那份艺术视觉冲击力。 2医学期刊封面设计的视觉语言 视觉语言是以视觉可以认知的表现形式阐述信息的过程,它借助于视觉图像来传达信息的设计,以文字、色彩、图形等为视觉认知语言的基础元素进行艺术表现[8]。 2.1文字语言平面设计的字体大致分为2类:一是以西方文字为代表的字母文字,如希腊语系文字;二是以东方文字为代表的独体文字,如汉字[9]。文字既具有语言意义,又是抽象的图形符号,它是点、线、面设计的综合体,如一个字可以看成一个点,一行字可以看成一条线,一段文字可以看成一个面。文字设计主要从字体的使用、字号的选用以及在封面中的位置等方面来进行。封面所用的字体主要有印刷体、手写体和美术字。印刷体可应用于所有文字;手写体可用于刊名;美术字变化多,可用于刊名和要目等。医学期刊除刊名外其余文字宜使用稍小的字号,给人以理智、冷静的感觉。文字在医学期刊封面中的位置主要有三段式、对角式和一角式[1]229等。刊名的设计是刊物的点睛之笔,是读者鉴别期刊的重要标志;因此,这里主要讨论刊名的设计。封面的上半版比下半版更具强势,刊名通常应以横排形式固定在封面的上1/3位置,这样可以获得醒目效果。也有期刊,如《中华医学杂志》采用竖排形式。刊名字体型号的选择,应与刊物性质和内容的搭配密切相关。医学期刊的中文刊名字体可以采用印刷体和书法体,书法体可以美化封面,增强艺术感染力。刊名的字号大小可以不一致,其中需要强调部分所用字号可以稍大一些。如《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其刊名为黑色、规整的印刷体与红色的书法体(“中西”)结合而成,“中西”2字比其他字要大一号,排列错落有致,既有现代感,又有民族特色。刊名要与封面其他文字具有强烈的对比,产生层次感和节奏感,避免封面元素均衡。可以对刊名在造型、笔画和构架上进行装饰,如把刊名做成立体浮雕状,并在名字下加上投影,从而产生空间感,增强视觉冲击力;也可将字体反白,字的四周用重色烘托,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感;还可以借鉴英文字体编排的艺术手法,体现设计中的自由风格[10]。此外,刊名在较长周期内要保持一贯的风格,以保证其稳定性。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汉字还是英文,都具有俊秀、浑厚、奔放、飘逸等各种风格,能让读者去品味体会。字母文字比汉字更具形式感,更便于设计。例如中华医学会“中华”和“中国”系列杂志封面左侧35mm宽的深色块内均印有3个CMA(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的首字母)的字样,顶左底右,CMA这3个字母被适当地变形,并用连接的艺术手法在各个字母外围加边线,将其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美观的统一体,既形象地代表了中华医学会这个品牌,又具有现代韵律感。但是,目前国内医学期刊利用英文字母的特性对封面进行设计尚较少,若能把国外字母字型艺术变化的手法应用到国内医学期刊上,将会给期刊封面带来全新的感觉。 2.2图形语言图形是人类通过视觉形象传达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是人类视觉语言的基础,比文字更形象、更具体、更直接,在一瞬间便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图形的形式有黑白画、彩色插画、摄影照片等,表现方法有抽象的手法、图案的手法和写实的手法等[1]231。 2.2.1写实的手法医学期刊封面图形多采用此法:1)在封面构图中融入医学元素,期刊专业特点一目了然。可选取与期刊主题或本期专题相关的医学类图片,如《解剖学杂志》每期都选用内文中重点文章的一幅图片作为封面图形。2)融入民族元素,体现民族特色。如《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中医杂志,英文版)选择青花陶瓷作为标志性的构图元素,恰好又符合当下流行青花瓷的时尚。3)刊登专业会议的新闻图片或本领域内的名人照片等,如《人民军医》每期封面都以一位人民军医的风采吸引读者的眼球,内文并配有封面人物简介。4)刊登广告图片,既能美化封面,又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医疗卫生装备》在刊名下方刊登大幅广告,广告图不但没有抢占风头,反而将刚劲有力的红色书法体刊名托到读者眼前。 2.2.2图案的手法医学期刊的封面也可设计一种能表征期刊属性或者专业特点的图案和符号,参与封面的构图。如《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以2个肾、2条输尿管和1只膀胱连接起来勾勒成泌尿系统的一个剖面图作为封面图案,直观而形象地表征了期刊的专业特点。还可以根据刊物特点设计新颖而有代表性的刊徽,点缀封面,增强稳定性。如《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封面在墨绿的底色上配以黑色刊名,显得有些灰暗,但刊名下方一枚金色的白求恩头像徽章,一下子打破了这种沉闷。 2.2.3抽象的手法医学期刊也可以采用这种手法设计出能反映专业特点的艺术构图。如《沈阳医学院学报》封面的主体是一条“S”(刊名第1个字母)形路,路面则以富有医学含义的DNA双螺旋样图形铺就而成(颜色由紫到蓝渐变),由封面的左下角向上向前蜿蜒开去。整个构图抽象而富有含义,“路”由近及远寓意了学院的发展和未来,亦可理解为学院中“教师”和“学生”2大主体的共同发展,或理解为医患关系的和谐。DNA双螺旋则表明基因工程已成为医学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造福人类健康的作用是无限的,医学生任重道远,而双螺旋的向上延伸宛如升腾在科学上空的瑰丽彩带,令人神往[11]。 2.3色彩语言色彩是视觉效果中极敏感的因素,最引人注目[12]。期刊的封面色彩应该与期刊的内容和品牌气质协调一致,医学期刊的内容严肃、庄重、权威,底色色彩一般不宜过浓,以淡冷或暖色为基色。任何一种彩色都具有色相、明度和纯度3大属性,期刊封面设计的色彩处理也主要从这3大因素来进行,同时要考虑色彩的冷暖、面积、数量、调和、呼应等因素,才能使色彩协调。 (1)色相即每种色彩的相貌、名称,如红、橘红等。医学期刊封面在配色时应以一种主要颜色集中或分散地占有相当的面积,再从中点缀小面积的其他颜色。这样主调鲜明,并能产生色彩变化,使整个设计既显得统一庄重,又不乏对比变化,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感受与审美乐趣。如《岭南现代临床外科》的封面以蔚蓝色作为底色,封面顶部开白窗,黑色书法体刊名横排于其上,封面中下部左侧是色彩丰富的竖排风景画,右侧为本期主要论文的题名,以白色字竖排,形成一条条白色的竖线,与右侧的风景图片形成呼应的关系,左下角开白窗刊印条码,与刊名呼应,右下角黄色的刊徽和橘黄色的年份及期号与图片呼应,整个构图点、线、面协调统一,富有节奏感,给人以典雅优美、清新自然、对比鲜明的视觉冲击。 (2)明度即色彩的明暗差别,亦即深浅差别。明度接近的色彩搭配,给人以变化丰富、朦胧虚幻之感;明度相差大的色彩组合,则给人以响亮明快、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13]。《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封面色彩即采用了同一色相的深浅变化,从左上角向右下角为渐变的蓝色、浅蓝、白色,使得整个封面具有立体感、空间感、轻重感和层次感,同时还能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让读者在阅读学术文章之余,获得一种轻松愉悦和安宁祥和之感。 (3)色彩的纯度又称饱和度。纯度高的色彩艳丽,而纯度低的色彩则灰暗;纯度高的色彩具有运动感和热烈感,而纯度低的色彩则具有沉稳感与平和感[13]。在封面设计时特别突出的刊名,可用较纯的颜色,而其他次要的图形作为陪衬色,则要降低其纯度。《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封面以高纯度的红色为底色,书法体刊名反白横排于封面的上1/3,英文刊名用纯度较高的黄色分3行居中排列于封面中1/3,英文刊名下方则是一从封底、刊脊至切口的绿黄色条带,其上刊印英文年月、卷号和期号,封面的右下1/3刊印着红黄灰相间的刊标,左下角反白刊印条码。整个封面用色艳丽而不杂乱,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那一袭红色让读者能在众多期刊中一眼就能看到。期刊封面设计中常需留有一定的“空白”或“空间”,如果没有了白,不仅色彩层次显得欠缺,而且使人有透不过气的感觉。国内许多医学期刊常以不同明度的绿色和蓝色为封面底色,配以白色刊名,封面四角或反白字体刊印刊号、主管和主办单位等,或开一小白窗刊印条码,虽然比较简单,倒也清爽透气。 期刊设计论文:院校学术期刊封面设计革新 封面设计是如今书籍装帧中一个最重要的项目,人们对书籍的第一印象便来源于封面的设计,其美丑直接决定了读者对该书籍的取舍。多年来,高校学术期刊与学报的封面设计大多没有得到重视,很多高校学术期刊在早年的创刊初期并没有“封面设计”这一概念。而近年来,由于网络与计算机的兴起,电子版书籍逐渐取代实体书籍,而高校学术期刊很大程度上成为为作者服务的目的性刊物,从而忽视了学术期刊的封面,使得其不仅不具有艺术性,更谈不上“设计”之说。本文就如何更好的讲高校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创新展开问题探讨与研究。 一、高校学术期刊封面设计的特点与内容 (一)学术期刊封面的构成元素 学术期刊的封面,从大体来说,主要以稳重、朴素、严肃等为特点,着重突出学术的理论性,不讲究花哨的风格,这与高校注重学术研究的特点相辅相成。大部分的高校学术期刊封面,大致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简单的色块和文字构成,没有太多的图案等元素,以文字的排列为主,色块与线条为辅;另一类是将本校的标志性建筑艺术化处理之后放置于封面上,直接作为封面的主要元素呈现于公众眼前。 (二)学术期刊封面的色彩运用 为了体现学术的庄重,严肃的特点,绝大部分高校学术期刊的色彩采用了单色或加套色底纹[1],并运用了蓝色、绿色、暗红色、米黄色等安静沉稳的色彩。也有小部分期刊运用了渐变色,这就使得稳重中略带一点活泼,打破了整体一色的单调、沉闷。也有部分期刊使用两种不同的色块的搭配,这样就显得醒目,并带有一定的装饰性。 (三)学术期刊封面的文字安排 将本校的校名原字体照搬上期刊封面,是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的选择,这样便直接反应了本校的校名特点;另外还有的期刊使用手写体,如名人题字;而标准字体则是除上述两种选择之外的最佳选择了。在高校学术期刊的封面文字安排上,一般有标准中文名,标准英文名,国内与国际刊号,年卷期号,各方收录等信息,一目了然。 (四)学术期刊封面的构图 一般来说,期刊名称在封面上方的比例在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中占比较大的比例,其次的就是在侧面。在构图上来说,人们的阅读习惯为从上到下,所以首先要知道这是什么刊物,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刊物名称。而在中国的学术期刊中,英文名称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装饰性的文字,有不少学报将英文名称刻意的放大,成为装饰封面的一部分。在背景的选择上,纯色的背景占大部分,有的则以抽象的图形辅助文字。 二、高校学术期刊封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学术性 无论怎么改革高校学术期刊的封面,首先最基本的是不能跳脱其学术性的原则。学术期刊与一般的文艺杂志,时尚杂志不同,在封面设计上要遵循庄重、严肃的规律,整个设计要文雅、大方,流露出一种书卷气[2]。从这一点来说,就要求设计者把握好设计的“度”,从学术的角度出发,营造特有的学术氛围。 (二)现代感 学术论文的研究,需要与时俱进,及时研究当下社会问题。同样,高校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也是如此,要具有时代感,现代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比较流畅的曲线,代表飞速发达的时代元素,也可以运用类似光束的效果,或者是利落的几何体、点阵等。这类简单抽象的元素在设计中,往往代表的就是现代感。 (三)特色化 形成特色,突出风格。学术期刊的封面不必常常更换,这是与时尚生活期刊的不同之处,所以在特色风格的形象上较之其他刊物有所削弱。而一个好的封面设计,可以给高校的学术期刊带来强烈的存在感,结合该校的特质,或地方的特色,体现刊物的宗旨,有创新,有突破。 (四)主题化 很多高校的学术期刊,有文理版之分,为了区分,往往只会在封面整体颜色上做出改动,而封面内容不变。这种区分方式只有对该期刊熟悉的读者,才会从颜色上进行分辨。社哲版在封面图案上,可以运用中国传统的图案、特有的纹样、或是篆书体等古文体作为底纹;自科版则可以将数字符号、公式等艺术化处理后作为底纹。这样就能让读者对不同的刊期进行快速的区别。 (五)艺术性 目前,在市面上的书籍装帧中,封面设计的表现手法,强烈的艺术感占据了半壁江山,各种抽象的,超现实的,简单的,强烈的手法使设计达到很好的效果。虽然强调独特的艺术性手法,但是由于学报的特殊性质,局限了很多好的设计形式,设计者在体现艺术性和形式感的同时,必须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高校学术期刊封面设计应遵循的艺术设计要求 (一)合理布局在众多的高校学术期刊中,封面设计的布局大多分为左右布局和上下布局。刊名作为最主要的部分,设计者往往在这方面做设计变动。由于中文刊名常常用到比较规范的字体,设计者可将英文刊名夸张艺术化,如首字母放大并占比较大的面积,在版面设计中,字体设计在一个规矩的框架中,不同的文字,词组有大有小,这就让人感觉既活泼又统一。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喧宾夺主。 (二)色彩搭配单一用色是大多数高校学术期刊封面设计的选择,单一用色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多色彩太过华丽的装饰性。一般来说,学术期刊封面的色彩不宜过多,三套色以下为佳,但极小面积的使用多彩色,反而能达到醒目的作用。在用色上,尽量避免对比色的出现,多使用同色系,尽量选择温和、安静的色彩搭配。如果希望刊物的封面醒目些,可以考虑使用较亮眼的淡色系来多色搭配;如需使用灰色系,要注意灰彩色容易显“脏”的特质,并且不建议使用满黑来作为学术期刊的封面色彩。 (三)体现质感好的封面设计要搭配好的纸张和印刷技术,纸张的选择从另一个方面突出了刊物的质量。由于高校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庄重性,选择一种有质感的纸张作为封面,便大大的提高了刊物的整体水平。另外,建议摈弃粗糙的印刷方式,选择相对精美的印刷,由于封面设计对于一本刊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印象,粗糙的印刷将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对这本刊物的看法。 (四)特殊工艺如今在印刷手段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艺能体现出设计者的设计意愿,例如凹印、凸印、烫金、植绒等等手段。设计者在这些工艺的选择上,针对高校学术期刊的特点,可以小范围的应用,比如刊名使用凸印,会显得比较精美,但有些工艺却不宜大面积使用,比如烫金字,这就需要设计者把握这个度。与其他期刊相比,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需要相对低调,相对朴素,而太复杂的印刷工艺成本略高,这对于高校的编辑部来说,是一笔并不需要的开支。 (五)整体配合除了封面的设计,还有书脊、封底等部分的设计,期刊的封底有刊物的一些详细信息[3],在编排版式上也需要设计者注意美感,对字号的选择,排列的方式,都应该与封面的设计协调,整体,统一,首尾呼应。其他部分的设计,也是高校学术期刊封面设计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四、结语 高校学术期刊,是高校中比较特别的一部分。其封面设计,是相对独立的艺术创作,更是体现高校综合素养的展现过程,但往往容易遭遇忽视。封面的设计,只有确定了设计理念,才能出色的设计出既符合学术期刊的内涵,又体现艺术特色的作品。作为学术前沿的大学校园,学术刊物在一定时候可以直接反映该校的文化素质,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就要求不论是期刊编辑,还是从事学术刊物封面设计的业务人员,都需要有一定的美学修养和艺术眼光。好的封面不仅能给读者留下好的印象,并给予读者美的享受,而且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不可忽略的艺术价值。 期刊设计论文:期刊版式设计法律保护 一、版式设计权的概述 (一)版权设计权的概念。版式设计是包括对图书和期刊等刊物的版面内容的创作,包括对版心、行距、排式、标题以及符号等版面安排的综合布局。版式设计权是我国《著作权法》赋予出版者的重要的权利之一,且属于著作权中的邻接权。根据《著作权法》第36条规定,“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由于《著作权法》并没有具体对版权设计内容和保护范围的具体规定,所以在其他法律概念中,还存在容易与版式设计权相混淆的其他概念。(二)版式设计与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的概念在此不再赘述,而装帧设计是指对图书期刊的外表的装潢创作,包括刊物的封面、书脊、和扉页等印刷作品直观外表的设计。二者在客观上所包含的内容就不尽相同。再从版式设计和装帧设计的法律性质方面分析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法律概念。因此,二者在著作权法中保护的体现也是完全不同的。版式设计对于出版者而言,无论在该图书期刊是否构成作品,被著作权保护和认可,都会单独被著作权法保护,明确赋予给出版者版式设计权。而装帧设计不是著作产权法中一项被独立保护的权利,只有其依附的图书期刊的印刷物在构成作品时,才能够被当作作品的一部分被著作权法认定,否则只能作为外封装来对待,不能直接被著作权法加以认定。综上所述,从著作权法的角度分析,版式设计权是明确被著作权保护的权利,而装帧设计不是被著作权独立保护的权利内容。(三)版式设计权与外观设计权。二者法律性质及保护的范围不同,版式设计权属于著作权中的邻接权,而外观设计权属于专利权法中的专利权。保护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是指,出版者有权赋予或禁止除权利人外的他人应用其版式设计作品的权利。而专利法的规定外观设计权的保护的内容包括,一是设计者在图片图书等知识产权类上的外观设计作品。二是专利申请人在申请其专利时在其专利产品上使用的独特外观设计作品,该外观设计会被当作专利的一部分进行保护。此外,这两种权利在某些情况会存在重合现象。当出现这种的情况时,根据二者权利所属法律各自保护对象的范围和特点,专利权保障的范围和强度明显高于版式设计权所设计的范围,所以当两项权利内容和性质发生竟合时,一般会通过专利法中的外观设计权来加以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二、我国版式设计权制度的缺陷 (一)侵犯版式设计权的维权具有依附性。版式设计权是在作品传播中被产生的权利,也是从著作权中派生出的邻接权。因此,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是伴随著作权享有人的著作权利而产生的,如果没有著作权人创作作品,也不会存在作品传播的过程,当然版式设计权也不会出现。因此,得到著作权人的允许是版式设计权在行使过程中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会被其传播作品的著作权所约束。通过司法实践也可知,因单纯侵犯版式设计权而起诉的案件很少存在,都应该当依附于著作权的侵犯而一起起诉,因此,独立且全面的保护版式设计权在目前理论和实践中都很困难。(二)版式设计权的内容缺乏明晰的界定。首先,《著作权法》对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的相关规定非常笼统模糊,并没有对版式设计权保护的具体内容和范围作出规定。同时,仅仅明确了禁止“使用”出版社、期刊的版式设计,但没有界定“使用”的内涵和外延,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是复制的行为。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网民数量的激增,致使出版社的版式设计的作品高速传播,被合法以及非法“使用”的机率增加,在开放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互联网领域中,如何界定版式设计内容以及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使用”版权设计的认定成为最主要的问题。(三)版式设计权的侵权责任追究困难。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第9款规定,侵犯版式设计权的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首先,针对停止侵害,一般来说,版式设计部分在整部图书期刊中只占较小的比例。当侵犯版式设计发生在出版物实际出版发行过程时,如果单纯因为侵犯了版式设计权就贸然不再发行该出版物,并召回已出版发行的出版物加以销毁,这不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保护该图书期刊的著作权者的利益。其次,关于精神赔偿方式。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中还没有规定精神赔偿进行。因此如果被侵权人向法院提出由请求侵权人向自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精神赔偿的请求时,法院很难给予权利人支持,这也是极为矛盾的一点。最后,关于赔偿的计算标准,包括被侵害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非法所得以及其他相关法定赔偿部分。实践中,版式设计权实际损失一般只包括出版刊物的设计费用,但无奈的是,在刊物出版过程中不会独立计算版式设计的费用,因此想具计算出侵犯版式设计权的赔偿额度是较为困难的,版式设计权人想要得到经济赔偿或者补偿也很难落实。综上,侵犯版式设计权的后,权利人的追责是存在很多困难,根据现有侵权责任追究制度,出版人的版式设计权在受到侵害时很难得到相应的经济损失赔偿和精神损失的赔偿。 三、版式设计权保护的完善 (一)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范围。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版式设计权并不包括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规定的范围内。但随着我国艺术文化作品在网络传播数量的激增和速度的加快,目前大多数图书期刊已经推出了数字版,因此通过网络传播侵犯版式设计等信息的侵权行为也大量涌现,如果我国立法还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中不包括版式设计权,侵权人可以通过法律漏洞畅通无阻且无后顾之忧的侵犯网络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主流思想,将版式设计权纳入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内势在必行。(二)完善版式设计权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联系。由于传统出版刊物的版式设计独创性要求较低,所以法律只给予了版式设计权邻接权性质的保护。但是,版式设计受保护的条件之一是需具备独创性,但我国法律未规定其判断标准,在侵权案件中出版社也面临着取证难的问题。而通过公法性质的《反不当竞争法》可以对私法性质的《知识产权法》起到兜底性的保护作用。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法》关于出版者版式设计权的保护存在空白的地方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寻求救济和正当权利利益的维护,填补漏洞,以体现公法的维护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秩序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将著作权法与反不当竞争法更有效地衔接起来,保护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甚至能够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三)完善版式设计权的追责机制。现有的法律规定对于侵犯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的责任追究规定较为笼统,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很难得到应有的救济和赔偿。版式设计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虽然其独创性程度的认定仍存在歧义,但此已表明版式设计汇集了版式设计人的精神以及脑力劳动和艺术创作,应当被一视同仁给予应有额保护。相信每一位创作者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投入热情和精力,也会表达自己的精神寄托,因此著作权法是否引入精神赔偿也值得商榷。与此同时,在其他民事责任的赔偿也应当更加符合实际,尤其在经济赔偿上,应当更细出更有针对性的赔偿标准,更好地保护出版者的合法权利,以此促进我国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著作权法》中对版式设计权制度的理论缺陷,同时版式设计权保护在司法实践也同样的窘境。同时,图书期刊的出版者或出版社需也要提升版式设计的创新性和数字化理念,从而在源头上避免版式设计依附性的制度缺陷,借此来提高其图书期刊在传统市场和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力。 期刊设计论文:儿童期刊封面色彩设计探究 一、大自然赋予儿童丰富的色彩世界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曾于1933年夏所作不朽诗词《菩萨蛮•大柏地》中生动的描写了雨后天空中太阳折射出七色彩带壮丽自然景观。天空中雨后湿度很大,构成了极小的水雾微颗粒,彩虹就是由于太阳光线照射在空中的水雾微颗粒,形成光的散射进而反射形成美丽的七色彩带。于是,从古至今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就经历了从感官到理性的升华,掌握了利用红黄蓝三原色,冷暖互补,判断、推理、演绎等抽象思维能力,绘出大自然五彩缤纷的画图。清晨人们在空旷的田野里或在大海边就会看到硕大的红红的太阳在东方冉冉升腾,傍晚,在西方天空中烧的通红的晚霞中缓缓落山。那就是人们首先看到的激情、热烈、奔放“红”的色彩,这就是小朋友都喜欢的小红棉袄、大红苹果、红高粱的颜色。它是基本三原色之一,可见光红色波长大约为约625—740nm。橙色是温馨、浪漫、辉煌、华丽、光辉的色彩,是暖色中最暖的色彩,是电磁波的可视光部分中的长波,波长大约为590~610nm。黄色给人以轻快、活波、舒畅、纯情大的感觉,黄色是一个暖色调,其电磁波的可视光部分中的中波长部分大约为565—590nm绿是大自然的主色调,凡是陆地上有绿色出现就意味着生命的存在。它是基本三原色之一,绿色是电磁波的可视光部分中的中波长部分,波长为500—565nm。青色是一种蓝色中带有少许绿色的颜色,在可见光谱中青色色域比较狭小,其波长范围485—500nm颜色的亮度基本一致,由于人们的色彩感觉的原因,不好分辨。蓝色是最冷的色彩,也是三原色之一,为440—485nm,属于短波长。蓝色象征着刚毅、坚强、冷静和广阔,晴空万里朵朵白云衬托出广阔无垠的蓝蓝的天空。紫色是由热烈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柔和而成,自然界了有很多这种优美的紫色,如紫藤、紫罗兰、丁香花、薰衣草等,在这些这些造型各异的花卉丛中,那美丽葡萄藤架上那串串玫瑰紫葡萄令人垂涎欲滴,乌拉圭涵洞里的紫水晶是一种泛着非常娇艳深沉紫色最高级色调,在高温高压下大自然将那晶莹剔透的高纯度石英中掺杂了微量的锰、铁高价元素精心而调配出来的,在阳关下泛着酒红色的火光。这种紫色的波长在380—440nm范围。 二、儿童对色彩的心理感应 眼睛是打开心灵的窗口,也是认识世界的窗口,婴儿出生4—5天后就会感知周围的一切事物,尤其是对于颜色的感知,越是纯色的单色的鲜艳的颜色对于儿童的反应越强列。当婴幼儿看到眼前红、绿、黄色气球的时候,都表现出手舞足蹈得到动作,并且嘴里发出“喔喔”声,反映了孩子对色彩的很大兴奋!不同年龄的儿童对于颜色的感知是不同的。儿童的色彩感应和其心理及情绪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他们不同的年龄段和性格对色彩的感应也是有很大的区别。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就一百五十名二至五岁的孩子,进行一年有关儿童色彩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对孩子来说,色彩与线条各有其固定的意义,总结了不同儿童对色彩的偏爱,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喜好和性格。据色彩心理学家研究幼儿时期的儿童对靓丽、反差、鲜明的红、绿、黄颜色显示出偏爱的倾向。从幼儿园里他们的涂鸦作品里可以看到,绿绿的草坪上点缀着点点的黄花,一轮火红的太阳公公微笑着俯视着大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于全谱色彩感知越来越全面,他们逐渐喜欢一些表现力丰富的过渡色,这些感知都是来源于大自然的情景,而且,对于以颜色的种类喜爱也有了性别之分,男孩子多喜欢强烈的冷色调,女孩多喜欢温柔的暖色调。观察和分析儿童这个时期的色彩心理,是我们设计编辑者要深入研究的。 三、儿童期刊封面色彩的选择和运用 一册优秀的不同年龄段儿童期刊,成功的封面设计是首要的。瑞士画家伊顿曾说过:“色彩就是力量”,尤其是儿童期刊的封面色彩的表现,更要具有对婴幼儿心理强烈的激发、感染、共鸣的效果。所以,色彩在不同年龄段儿童期刊的设计中,达到对婴幼儿传达生动、细腻、感知、启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册婴幼儿期刊从封面到内容,要从实际、科学、自然的运用不同色彩和图案吸引孩子们的心理和视觉。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审美心理特点是不同的,对于色彩的感知有很大的差异。首先,需要我们在设计中要明确色彩的定位,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喜好特点进行不同色彩选择搭配,以增强孩子们看到期刊封面第一感官的视觉效果。婴幼儿时期(0-3岁)的孩子大多喜欢靓丽纯色,平铺直述的着色效果。这个时期的期刊封面色彩设计采取写实夸张的手法。例如,很多年前的一幅儿童画----拔萝卜,描写老公公带着老婆婆及全家还有小花狗一起拔一颗红红的大萝卜。那个又大又红的大萝卜和那绿绿的萝卜叶子占据正个篇幅的绝大部分,多少年来当年的小朋友如今的老爷爷老奶奶仍然记忆犹新,除了生动的故事之外,其鲜亮色彩的创造给了小朋友首当其冲的直观感觉。处于萌动幻想、天真烂漫时期(3-7岁)的儿童,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绚丽多彩,他们慢慢认知了大自然的森林、动物、植物、水果,公园,甚至对一年四季、黑天白昼充满了天真地遐想。所以,要深入的了解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感知和审美特点,按照儿童的成长规律,这个时期的期刊封面设计就要走出婴幼儿初期的那种平铺直述纯色直白的色彩选择,除了遵循选色靓丽醒目之外,对于色彩的处理要用好色彩的透明、过度、渐变手法,去创作那些令儿童们喜欢的刊物封面,使他们看到刊物封面之后,迫不及待的翻看书中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期刊封面那种栩栩如生具有动画效果的风格起到了抛砖引玉作用。 作者:田少华 单位:天津市教育新闻中心 期刊设计论文:期刊设计论文 内容摘要:杂志打出品牌靠的是其持续性,设计通常是一份杂志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变化是杂志设计所应遵循的重要信念。 关键词:品牌定位设计形式设计 期刊杂志的世界非常引人入胜。杂志总是在我们的视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平面媒体,也是编辑和设计师共同劳动产生的图文结合体。大多数杂志都有较固定的读者。一个好的设计师总是深谙新闻学和品牌定位,而一个好的编辑则应懂得图片设计的重要性,在这个宽泛的范围里再考虑明确的设计因素:版面大小、网格、字体和细节,所有这些都促成杂志的定位和视觉冲击力。 品牌定位设计 在期刊杂志这个领域里,我们会发现这个行业中很多的决策都会受到竞争的影响,无论是一份发行量很大的杂志,还是限量发行的专业性杂志,都会有至少一两个以上的直接竞争者或众多的间接竞争者。同在拥挤的市场上出售的其他商品一样,品牌对于杂志来说意味着一切。人们购买杂志时都会基于一个称之为“四个我”的概念:看着我、拿着我、翻开我以及买下我。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应添加一些主要元素来定位杂志,例如两本杂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能够彰显出它们的不同宗旨和观点。杂志的每个组成部分,无论多么细枝末节,都必须看作是不断变化的总体的一部分,最棒、最敏锐的内容往往能激发精彩的设计。现在,出版商们更清楚地知道杂志可以办成品牌──一本期刊杂志不只是纸加墨,它是一种价值、一种信念体系。而针对杂志的品牌定位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主题内容加拿大杂志《Adbusters》是以评论消费者权益的全球化和当今世界的消费环境现状为主要内容,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的主题,该杂志的品牌定位就在于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很好的消费评论平台。而像《Realsimple》这样一份介绍如何生活得更雅致的杂志,它的主题内容就和《娱乐周刊》这样以炫目多变的娱乐新闻为主的杂志截然不同。正是这些令人惊奇的因素,标志着一本杂志在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时能否成功。无论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杂志都是依赖某种精心策划的运作指令来表现各类信息,设计者和编辑必须有意识地变换体现内容的方式,达到变换步调的目的,并以此来保持新鲜感和兴奋感。 时间和名称很显然,杂志要打出品牌靠的是持续性,它必须一直保持着某种品质,同时又有所改变。读者熟悉他们期待中的内容,但是在翻开时还是感到惊喜。其中,杂志的名称是唯一不变的因素,正是这种主题性的名称决定了它的形式。 艺术设计在报摊上,一份杂志必须在2.5秒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的注意,杂志的设计者必须迎接这个艰巨的挑战。读者对杂志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封面必须简洁地集纳杂志的个性和风格,还要求其内容和封面、封底保持足够的连贯性,以吸引读者。品质的持续性是体现在每期中的,杂志必须始终如一地做这些事情,并保证比竞争对手更具深度,更有个性。品牌杂志的设计需要周密的策划,而绝不仅仅是映衬文章的配角。杂志的艺术设计包括杂志的总体外观、形式、大小、版式、文字、图形、色彩、节奏等。字体在杂志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Wired》这样的杂志已经开始要求读者从侧面翻开,并倒着阅读文字,凝视彩色背景上的相同颜色的文字,或者斜着眼来阅读蝇头小字,在视觉和功能上,杂志设计变得更像网页设计,简短的广告词、图文框、可点击信息,这些已经被读者日益熟悉。与颜色一样,字体同样能够在不损害文章信息传达的情况下为页面带来力量和时尚,虽然位于几何形状内部或粗黑线条旁的粗体彩色引言会打破文章内部的排版节奏,但是粗体的标题与白色的页面以及正文的小号字体对比则显得更加完美。新贵男人的杂志《GQ》曾聘请印刷专家来设计折帖定型字体,设计师研究了20世纪早期的旧地铁海报,并根据这些海报的字体创建一种无衬线字体,在这种成型的字形字体中,字母较圆,且上行字母的顶部以及下行字母的底部都是扁平的,这种字体使得从封面标题到补充文章等所有的内容都变得很雅致,更有早期的《ArtDeco》的几何特征,设计师在保持杂志“摩登更经典”的风格的同时实现品牌定位的目标。该杂志的照片和插图同样出色,他们主要使用大牌人物的照片,但也不断选择革新者,将他们的风格融合起来。插图是杂志品牌的另一个重要部分,《GQ》的设计总监Dupless说,该杂志已经研究欧洲的杂志以便寻找新的插图画家和图画方面的天才,插图画家必须熟悉《GQ》的风格和感觉,并能在一个较为自由的框架中工作。红色和黑色是《GQ》调色盘中最浓型的色彩,它们通常被用来起强调作用,并坚持使用精美的中性色调。《GQ》杂志的设计一直在改进,坚持完善的一致性,它的现代设计带有酷的、矜持味道的品位和自信,其结果就造就了一份能让人感觉成熟、自信的外观精美的杂志,就像订阅它的读者们一样。 形式定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杂志设计经历了一场有趣的革命。传统的期刊杂志是发表文章的舞台,而现代的读者正翘首期盼新的媒体能带给他们三维的视觉感受,为此,杂志做出了积极的响应,杂志设计者拥有更自由的手段来决定他们的工作形式。杂志没有了标准尺寸的限制,没有了形状和宽度的要求,这些限制都会妨碍杂志功能的发挥,一本杂志可以被制成人们适应的任何大小和形状,只有印刷技术可以限制设计。德国的《Shift》实践了一种比较极端的杂志形式,与任何一种杂志都不相同。该杂志诞生于柏林的一组设计师之手,每一期内容都聚焦不同的主题,从而发展不同的表现手法:第一期杂志将食用肉类作为主题,它没有被装订成册,而是以一个挂肉的钩子穿过杂志每页角上的孔,使其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装订形式;第九期是关于艺术品市场的,由一种棋盘游戏和CD-ROM组成。这种自由当然归功于自有资金的运作。美国时尚杂志《Visionaire》目前已成为世界时装领域的新宠,它创造了第一个以电池作为动力的出版物,是一个由一系列大号幻灯片组成的会发光的盒子。 在伦敦、巴黎、纽约、米兰等地,还出现了微型杂志。微型杂志时尚新颖,它受到DIY信念的激发。因它面对微量读者,出售给相对富有、国际化、有复杂视觉的大众,所以其显著特征是品质制作、对图片的奢侈应用和强调设计。伦敦的《10》把文字和图像分开,要么读文,要么看图,这样反而看着舒服。微型杂志创始人约瑟夫编辑设计的《Nest》在室内设计领域地位明显,使用雕塑形式,颜色和图案有几期被定型成雕塑品或雕刻品,另一些则用缎带扎系,空白页引人注目,取代文字的是大块的着色图案和纹路,修饰与之形成互动的图像。一本好的微型杂志接近于艺术品,它的目标就是打破矫揉造作的习惯。 同样,网络杂志给任何一个想办杂志的人提供了暂时的可能性,它创造了一种新的视觉形式。从广义上讲,国际互联网是个全球性媒体,而印刷的杂志很难使读者群国际化。网络杂志可足不出户传播到世界各地,设计师可以为网络杂志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外观和感觉,如使用按纽翻滚、快速下载等方法在屏幕上随心所欲地表现。如果一本杂志具有年轻、有趣的品位,那就可以适当运用声音效果、动画、音响和颜色来体现,同样的工具也可以用来表现更严谨和商业品位的美学理念。瑞典的电话类杂志《StockhlmNew》就用FLASH做成幻灯,再把杂志一页页的放进去,它对于印刷版唯一的改进是把标题和图片、说明文字放大,使读者阅读起来更清楚。英国图像设计季刊《Eye》是一本视觉引导杂志,它的网站和杂志同时设计,《Eye》新设计的一些编辑因素可以同时运用于两个媒体,比如每个特写开始时的关键词和段落。又如,《Hint》是一家网络杂志,有时它能以一种印刷品不可能做到的方式表现时尚,给了读者更多的选择。在《Hint》的设计中经常放进FLASH,然后加上音乐片段,往往是即将上市的CD的预听曲目,具有很强劲的体验感。因为《Hint》比很多印刷版杂志有更高的发行量,因此它获得了韦伯奖的最佳时尚奖。虽然和它同步的印刷版杂志也了获得了成功,但相比之下网络杂志的颜色和形状更有冲击力。 在人们的观念中,杂志一直是文字和图片的混合体,在每个特定的出版物中这两种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产生独一无二的感觉。技术对于文字和图像的还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杂志的质量,而杂志设计通常是一份杂志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变化是杂志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信念。当然,品牌定位是杂志设计的核心,对设计师来说,挑战就是抓住机会,新的技术会磨砺出新的品质和完美。只要设计者能够了解他们的读者,并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理由,都能达成优秀的设计。在期刊杂志设计中,每一种产品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读者群,否则就会被那些每天都在接受新信息的读者所忽视。那些不断创新并始终坚持“自我”的杂志必将脱颖而出。 期刊设计论文:期刊设计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杂志打出品牌靠的是其持续性,设计通常是一份杂志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变化是杂志设计所应遵循的重要信念。 关键词:品牌定位设计形式设计 期刊杂志的世界非常引人入胜。杂志总是在我们的视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平面媒体,也是编辑和设计师共同劳动产生的图文结合体。大多数杂志都有较固定的读者。一个好的设计师总是深谙新闻学和品牌定位,而一个好的编辑则应懂得图片设计的重要性,在这个宽泛的范围里再考虑明确的设计因素:版面大小、网格、字体和细节,所有这些都促成杂志的定位和视觉冲击力。 品牌定位设计 在期刊杂志这个领域里,我们会发现这个行业中很多的决策都会受到竞争的影响,无论是一份发行量很大的杂志,还是限量发行的专业性杂志,都会有至少一两个以上的直接竞争者或众多的间接竞争者。同在拥挤的市场上出售的其他商品一样,品牌对于杂志来说意味着一切。人们购买杂志时都会基于一个称之为“四个我”的概念:看着我、拿着我、翻开我以及买下我。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应添加一些主要元素来定位杂志,例如两本杂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能够彰显出它们的不同宗旨和观点。杂志的每个组成部分,无论多么细枝末节,都必须看作是不断变化的总体的一部分,最棒、最敏锐的内容往往能激发精彩的设计。现在,出版商们更清楚地知道杂志可以办成品牌──一本期刊杂志不只是纸加墨,它是一种价值、一种信念体系。而针对杂志的品牌定位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主题内容加拿大杂志《Adbusters》是以评论消费者权益的全球化和当今世界的消费环境现状为主要内容,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的主题,该杂志的品牌定位就在于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很好的消费评论平台。而像《Realsimple》这样一份介绍如何生活得更雅致的杂志,它的主题内容就和《娱乐周刊》这样以炫目多变的娱乐新闻为主的杂志截然不同。正是这些令人惊奇的因素,标志着一本杂志在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时能否成功。无论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杂志都是依赖某种精心策划的运作指令来表现各类信息,设计者和编辑必须有意识地变换体现内容的方式,达到变换步调的目的,并以此来保持新鲜感和兴奋感。 时间和名称很显然,杂志要打出品牌靠的是持续性,它必须一直保持着某种品质,同时又有所改变。读者熟悉他们期待中的内容,但是在翻开时还是感到惊喜。其中,杂志的名称是唯一不变的因素,正是这种主题性的名称决定了它的形式。 艺术设计在报摊上,一份杂志必须在2.5秒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的注意,杂志的设计者必须迎接这个艰巨的挑战。读者对杂志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封面必须简洁地集纳杂志的个性和风格,还要求其内容和封面、封底保持足够的连贯性,以吸引读者。品质的持续性是体现在每期中的,杂志必须始终如一地做这些事情,并保证比竞争对手更具深度,更有个性。品牌杂志的设计需要周密的策划,而绝不仅仅是映衬文章的配角。杂志的艺术设计包括杂志的总体外观、形式、大小、版式、文字、图形、色彩、节奏等。字体在杂志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Wired》这样的杂志已经开始要求读者从侧面翻开,并倒着阅读文字,凝视彩色背景上的相同颜色的文字,或者斜着眼来阅读蝇头小字,在视觉和功能上,杂志设计变得更像网页设计,简短的广告词、图文框、可点击信息,这些已经被读者日益熟悉。与颜色一样,字体同样能够在不损害文章信息传达的情况下为页面带来力量和时尚,虽然位于几何形状内部或粗黑线条旁的粗体彩色引言会打破文章内部的排版节奏,但是粗体的标题与白色的页面以及正文的小号字体对比则显得更加完美。新贵男人的杂志《GQ》曾聘请印刷专家来设计折帖定型字体,设计师研究了20世纪早期的旧地铁海报,并根据这些海报的字体创建一种无衬线字体,在这种成型的字形字体中,字母较圆,且上行字母的顶部以及下行字母的底部都是扁平的,这种字体使得从封面标题到补充文章等所有的内容都变得很雅致,更有早期的《ArtDeco》的几何特征,设计师在保持杂志“摩登更经典”的风格的同时实现品牌定位的目标。该杂志的照片和插图同样出色,他们主要使用大牌人物的照片,但也不断选择革新者,将他们的风格融合起来。插图是杂志品牌的另一个重要部分,《GQ》的设计总监Dupless说,该杂志已经研究欧洲的杂志以便寻找新的插图画家和图画方面的天才,插图画家必须熟悉《GQ》的风格和感觉,并能在一个较为自由的框架中工作。红色和黑色是《GQ》调色盘中最浓型的色彩,它们通常被用来起强调作用,并坚持使用精美的中性色调。《GQ》杂志的设计一直在改进,坚持完善的一致性,它的现代设计带有酷的、矜持味道的品位和自信,其结果就造就了一份能让人感觉成熟、自信的外观精美的杂志,就像订阅它的读者们一样。 形式定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杂志设计经历了一场有趣的革命。传统的期刊杂志是发表文章的舞台,而现代的读者正翘首期盼新的媒体能带给他们三维的视觉感受,为此,杂志做出了积极的响应,杂志设计者拥有更自由的手段来决定他们的工作形式。杂志没有了标准尺寸的限制,没有了形状和宽度的要求,这些限制都会妨碍杂志功能的发挥,一本杂志可以被制成人们适应的任何大小和形状,只有印刷技术可以限制设计。德国的《Shift》实践了一种比较极端的杂志形式,与任何一种杂志都不相同。该杂志诞生于柏林的一组设计师之手,每一期内容都聚焦不同的主题,从而发展不同的表现手法:第一期杂志将食用肉类作为主题,它没有被装订成册,而是以一个挂肉的钩子穿过杂志每页角上的孔,使其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装订形式;第九期是关于艺术品市场的,由一种棋盘游戏和CD-ROM组成。这种自由当然归功于自有资金的运作。美国时尚杂志《Visionaire》目前已成为世界时装领域的新宠,它创造了第一个以电池作为动力的出版物,是一个由一系列大号幻灯片组成的会发光的盒子。 在伦敦、巴黎、纽约、米兰等地,还出现了微型杂志。微型杂志时尚新颖,它受到DIY信念的激发。因它面对微量读者,出售给相对富有、国际化、有复杂视觉的大众,所以其显著特征是品质制作、对图片的奢侈应用和强调设计。伦敦的《10》把文字和图像分开,要么读文,要么看图,这样反而看着舒服。微型杂志创始人约瑟夫编辑设计的《Nest》在室内设计领域地位明显,使用雕塑形式,颜色和图案有几期被定型成雕塑品或雕刻品,另一些则用缎带扎系,空白页引人注目,取代文字的是大块的着色图案和纹路,修饰与之形成互动的图像。一本好的微型杂志接近于艺术品,它的目标就是打破矫揉造作的习惯。 同样,网络杂志给任何一个想办杂志的人提供了暂时的可能性,它创造了一种新的视觉形式。从广义上讲,国际互联网是个全球性媒体,而印刷的杂志很难使读者群国际化。网络杂志可足不出户传播到世界各地,设计师可以为网络杂志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外观和感觉,如使用按纽翻滚、快速下载等方法在屏幕上随心所欲地表现。如果一本杂志具有年轻、有趣的品位,那就可以适当运用声音效果、动画、音响和颜色来体现,同样的工具也可以用来表现更严谨和商业品位的美学理念。瑞典的电话类杂志《StockhlmNew》就用FLASH做成幻灯,再把杂志一页页的放进去,它对于印刷版唯一的改进是把标题和图片、说明文字放大,使读者阅读起来更清楚。英国图像设计季刊《Eye》是一本视觉引导杂志,它的网站和杂志同时设计,《Eye》新设计的一些编辑因素可以同时运用于两个媒体,比如每个特写开始时的关键词和段落。又如,《Hint》是一家网络杂志,有时它能以一种印刷品不可能做到的方式表现时尚,给了读者更多的选择。在《Hint》的设计中经常放进FLASH,然后加上音乐片段,往往是即将上市的CD的预听曲目,具有很强劲的体验感。因为《Hint》比很多印刷版杂志有更高的发行量,因此它获得了韦伯奖的最佳时尚奖。虽然和它同步的印刷版杂志也了获得了成功,但相比之下网络杂志的颜色和形状更有冲击力。 在人们的观念中,杂志一直是文字和图片的混合体,在每个特定的出版物中这两种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产生独一无二的感觉。技术对于文字和图像的还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杂志的质量,而杂志设计通常是一份杂志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变化是杂志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信念。当然,品牌定位是杂志设计的核心,对设计师来说,挑战就是抓住机会,新的技术会磨砺出新的品质和完美。只要设计者能够了解他们的读者,并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理由,都能达成优秀的设计。在期刊杂志设计中,每一种产品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读者群,否则就会被那些每天都在接受新信息的读者所忽视。那些不断创新并始终坚持“自我”的杂志必将脱颖而出。 期刊设计论文: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的应用技巧 摘要 期刊版面色彩设计已成为突出版面内容、增强版面视觉美感的重要方式。为增强期刊版面设计的艺术性,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也越来越成为期刊版面设计的首选。本文拟从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中的误区入手,阐述了期刊版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 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运用原则 期刊版面是通过对期刊内容进行编排布局所表现出的期刊外貌形式,包括文字、图片的位置,标题的大小形式、字体的大小及其它影响期刊外貌的因素等。对期刊版面进行设计是为了对文字和图片进行优化组合,使版面具有更好的清晰感和视觉上美感,以便读者阅读。然而,在期刊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增加期刊视觉上的美感和清晰感,以便提高期刊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在期刊版面设计方面,增加期刊版面色彩已成为首选方案。在期刊选择全彩色出版方式并改变传统黑白的印刷形式时,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中的丰富色彩给予了读者愉悦的精神享受,极大地表现出了版面的层次感和绚丽多姿,也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因此,在期刊版面设计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色彩,创造出读者喜爱的优秀版面,是版面编辑者值得关注的问题。 1 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中的误区 随着期刊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期刊版面设计改革早已兴起,主要是从色彩运用方面着手,加强期刊的视觉冲击力,目的是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由此,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便应运而生。但是,在期刊版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存在一些误区,导致期刊版面的风格和内容产生不和谐的影响。 1.1 期刊版面色彩使用过多,缺乏统一性 期刊版面的色彩运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丰富,然后,由于色彩运用的不当,没有确定主色调,使得色彩过多过杂,违背了色彩美学的初衷。这种现象普通存在,如有的期刊,封面设计上有五六种颜色,甚至还不包括彩图的颜色,这样使得版面毫无美感可言。虽然突出了色彩的多样性,可对读者造成了视觉混乱的视觉效果,带来了很大的负作用。另外,在没有主色调的基本上滥用色彩,破坏了期刊版面的和谐,也影响到期刊在读者心目中的价值。 1.2 期刊版面设计缺乏艺术性,过分追求读者感官上的刺激 为提高期刊的市场竞争力,很多期刊都开始注重感官上的刺激,这样虽吸引了读者的关注,但无疑大大降低了期刊版面设计的美感和艺术性。运用色彩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在于色彩的美感和艺术性。过分地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必然降低了期刊的定位和市场价值。同时,色调反差过多,期刊内容也受到影响,造成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色彩为版面服务,版面为内容服务,所以,色彩是为期刊内容服务,然而,颜色强烈的颜色过分地使用,必定突出了色彩,忽视了期刊内容,最终影响了读者的阅读。 2 美学视角下全彩色期刊版面色彩的运用原则 在有限的期刊版面空间里,为使版面的构成要素得到更好的组合,表现出版面的视觉美、清晰感,以便读者更愉悦地阅读。在期刊版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便很好的解决了此类问题。然而,为纠正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中的误区,更好地使版面设计与美学理论更好的结合,在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2.1 确定期刊版面主色彩,强调统一美 在编辑美学理论中,统一和变化是永恒的主题,为形成期刊版面的整体感,统一必须是主导,而变化是为了避免期刊版面的单调和死板采取的变通手法,属于从属地位。在体现本期刊特有的版面设计理念时,应有自己的主色彩基调,这样更能体现期刊版面的地位和风格,在读者心理也能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让读者感觉到期刊独有的神韵。在强调主色调的基础上,也可以配以相近色系的颜色,给读者一种和谐统一的视觉和心灵感受。 2.2 基于对比组合突出多样美 在强调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的统一性时,如只使用一种色系来设计版面,势必会让读者产生视觉上的疲劳,让读者有一种单调乏味的感受,而且采用颜色过于强烈的色彩还会让读者觉得刺眼,这是违背了美学初衷的。在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中,若在主色调基础上采用互补的色调,在色彩的布局和亮度上适当处理下,就可以产生鲜艳丰富的视觉效果。但这些都需要通过对比组合来完成,比如,调节色彩纯度,冷暖色调对比等等。从心理学角度看,也符合人对色光的感官感受。在全彩色版面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彩色部分之间的色对比效果,以便更好的丰富版面。 2.3 注重简约美 全彩色期刊相比传统意义上的黑白相间期刊更能够提高读者读者阅读兴趣,但是,如果色彩的度把握不好,便会适得其反。这要求彩版色彩的运用,必须把握好用色的度。全彩色期刊版面编排的优势就是版面颜色丰富,但不要把颜色丰富等同于花花绿绿,在版面设计中,所有颜色都用上,这样就没有了重心。因此,把握好色彩的度在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中的意义重大。要强调用色恰当。比如,可以对重要的版面以颜色强烈的色彩突出,同时,对周围的区域可以采取冷色系的颜色,这要可以形成中心内容和次要内容的色彩反差。另外,在色彩的运用中,也可以灵活一些,少用纯色,这要可以更好地把握用色的度。但纯色用的好,可以更好的突出版面内容的重要性,对版面设计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否则,便会画蛇添足。总之,一个优秀的版面要尽量少用纯色,多用复色和次纯色,注重版面的简约美。 2.4 运用搭配强调和谐美 运用色彩的目的不仅让读者产生视觉上的美感,更要愉悦读者的精神世界。歌德在他的名著《色彩论》中也说道,当人们的眼睛看到一种色彩时,便会有另一种色彩与之和谐,人们也会通过自身对色彩的感觉去找寻另一种色彩。在全彩色期刊版面的设计中,版面上色彩与色彩之间的整体关系,必须遵循色彩运用的美学理论。在搭配色彩的同时要注重色彩之间的和谐。一般在色彩搭配方式中,有3种搭配方式:一是同色系的搭配,在版面设计中只使用一种色系的颜色,只对这种颜色进行亮度和暗度的处理;二是对类似色彩进行搭配,使用颜色,纯度相近的色彩;三是色彩互补搭配,在版面设计上使用一种主色调,然后使用一些配色,在配色上要使用纯度低点的颜色。通过对色彩的搭配使用,可以让读者感到愉悦,而且,色彩的这种传情功能是期刊版面和谐的重要形成因素。早有心理学家就已实验证明,色彩的物理光可以直接刺激人的生理,影响人的情绪。因此,版面编辑必须先对色彩的感情因素和传情功能有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了解,充分利用色彩的传情功能,赢得读者的心。 3 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新思路 全彩色期刊版面设计正朝着艺术性方面发展,设计理念早已取代传统黑白色的设计模式。在娱乐、服饰方面的期刊表现的更加明显,因其图文并茂,对读者有很强烈的吸引力。但是,期刊版面设计还应该不断开拓设计理念上的新思路。 3.1 设计要突出“视觉冲击中心” 在读者第一眼关注到版面时,版面设计就应该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进一步创造出视觉兴奋感,让读者不自觉的进行阅读,使其目光停留在版面上。这个能够引起视觉兴奋感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视觉冲击中心”,期刊版面设计就应该朝这个方面发展。根据不同情形,这个“视觉冲击中心”可能是一个字、一句话,也可能是一张照片。强调版面设计的“视觉冲击中心”主要是为了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和观点的重点在哪,更好地引导读者阅读。 3.2 要运用形式美学理论营造期刊版面设计的美感 形式美学理论是用创作中的抽象规范指导艺术创作。期刊版面设计是多种因素的搭配和使用,包括稿件选用搭配、栏图设计、文字和图片的搭配等。为使读者在阅读时充分感受到阅读的愉悦和视觉上的美感,就需要运用形式美学理论和抽象的艺术设计规范进行调整,使版面布局和谐紧凑,美观大方,而且要使整本期刊色调一致。颜色多样但不杂乱,色彩变化而又统一,这样便达到了和谐的美学效果。 期刊版面设计是一本优秀期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今,在提倡期刊版面全彩色设计的同时,要在遵循强调统一美、多样美、简约美、和谐美的原则上,创造出期刊版面设计的新思路,更好地为期刊版面设计服务,为读者服务。 期刊设计论文:期刊封面设计之重要性 摘 要 期刊封面设计是期刊编辑工作的延续,是期刊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众多期刊逐步转变为公司或者企业,期刊封面设计在期刊出版工作中应该得到进一步重视,然而,实践中“重内容,轻设计(封面)”的传统观念仍十分盛行,究其原因是对期刊封面设计之重要性钛识不是所造成的。期刊封面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读图时代期刊生存的需要,而且也是数字时代期刊发展的需要,同时述是信息时代期刊竞争的需要。 关键词封面设计;期刊封面:重要性 期刊封面是指期刊的外表部分。广义的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脊封。狭义的封面仅指封一。本文所讲的封面仅仅取其“狭义”,即期刊与读者眼光首先接触的那一面。从视觉表现的角度来看,期刊封面是由图片、文字利色彩3大要素组成。从功能表现的角度来看,期刊封面包括期刊刊名、期刊出版年月、期刊卷期、刊号刊徽、期刊条码、封面标题,图片及广告语等众多元素: 一个期刊用区别于其他期刊的图片、文字、色彩等要素组合成的封面,体现着期刊的个性和品位,体现了办刊人的办刊风格和水平。期刊封面设计不仅仅是期刊刊名、期刊出版年月,期刊卷期、刊号刊徽、期刊条码、封面标题、图片及广告语等众多设计元素的简单相加。每一本期刊的封面都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封面设计者艺术构思的结晶,体现了期刊封面设计者的才气和办刊人的智慧。 在当前。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出版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众多期刊将逐步转变为公司或者企业,期刊业的竞争程度必将日益激烈,在期刊出版工作中,期刊封面设计工作理应得到足够重视。然而,在期刊出版领域,“重内容,轻设计(封面)”的传统观念仍然十分盛行。究其原因是对期刊封面设计之重要性认识不足所造成的。 1 读圈时代,期刊封面设计关乎期刊的生存 “读图时代”即传统纸媒为适应社会的变化,改变以往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模式,图片在当今的报刊版面中占主导地位。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将由以前的读字为主变为读图为主。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人快速阅读的时代,图片是已经成为新时代阅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传统纸质媒体要想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吸引读者,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作出取舍,图片成为争夺读者的最好筹码。今天的读图时代是“目光向上的品质追求”,是图片对浓缩的文字信息的稀释。而图片导向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文字排斥,而只是克服语言文字的抽象性,使表达的方式更趋直观化。“视觉化并不能替代语言性的话语,但却可以使之更容易理解、更便捷,也更为有效。”在读图时代,图片只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更加表象的、更加直观的方式。因此,读图时代对传统纸媒的从业人员,包括期刊编辑提出了一种必须具备的,能通过视觉化手段将信息快速传达给自己受众的意识,图片是众多传统纸媒的从业人员的首选。 在这样的阅读背景下,传统纸媒面临的竞争变得十分激烈。第一视觉冲击和第一阅读欲望被视为报刊的生命。对于一份期刊而言。封面无疑是这两者的融合。期刊封面在读者购买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份期刊,无论其内容再丰富、编写质量再高、可读性再强,如果其在封面表现上不能从众多同台亮相的期刊中脱颖而出,快速吸引读者的眼球,那么它很容易被读者所忽略。从期刊发展的角度看,没有读者的关注,没有受众的购买,期刊的生存就会大受考验。 2 搬字时代,期刊封面设计关乎期刊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期刊业正经历着由数字技术所引发的新一轮深刻变革。以至于有人认为,我们已经步入数字时代。当前,数字出版技术正在期刊出版业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催生了多种新的传播模式,国民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在数字出版时代,人们不仅可以阅读传统期刊,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络等数字网络轻松阅读数字期刊。特别是随着以文字、图片、Flash动画、音频、视频,3D等多媒体信息为表现形态的数字网络多媒体期刊的不断发展,网上阅读实现了{卖者通过界面与作者、编者、广告商及其他读者等多方面的互动,其发展壮大对传统期刊的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 期刊要想在数字时代不断发展壮大,必需要有众多读者、作者、广告商等多方面的参与。一份封面设计精美,品味极佳的期刊不仅会吸引众多购买者。而且也会引起作者、广告商的注意。只有拥有设计精美的封面、拥有众多高质量的稿件和实力雄厚的广告商和众多固定读者的支持,才能会有期刊的长足发展。在数字时代,读者、作者和广告商可以通过网络轻松看到期刊的封面。期刊要想让人们在网络的海洋里发现自己,重视期刊的封面设计是必需的。如果期刊被数字网络海洋淹没。不为人所知,那么将很难得到发展。 3 信息时代,期刊封面设计关乎期刊的竞争 托马斯・达文波特在《注意力经济》中阐述了一种新的营销理论。他指出;“在新的经济形态下。人们的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英特尔前总裁葛鲁夫也曾断育:“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珠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纪的生宰。”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每天社会产生的信息量是无限的。而一个人的注意力却是十分有限的,受众的注意力在这样―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 因此,再优秀的期刊,如果不被读者所注意、吸引,那么它将很难创造出自己的市场价值。一份期刊在零售市场上最大的目的就是让目标读者购买,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的促销工作,很大一部分是由期刊与读者目光首先接触的封面来完成的,尤其是对于那些缺少忠诚读者的期刊。国内外大量的读者调查反复验证一个事实:读者在经过报刊亭时决定购买期刊的时间仅有数秒钟,而读者购买期刊的决策75%取决于封面的视觉化表现。期刊封面的视觉化表现又是靠图片(包括线条)、文字、色彩等要素实现的。利用期刊封面最大限度地获取目标读者的注意力是信息时代期刊竞争的需要。 当前,读者对期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广大读者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艺术眼界的扩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已不再单纯地追求片面的“形式美”、“自然美”,而是把刊物的整体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看作刊物艺术品味、内容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独具特色的期刊封面不仅可以增加期刊外形的美观,而且可以体现期刊的整体审美价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帮助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设计论文:一种基于全文检索技术交互式电子期刊的设计 摘 要:在分析光盘型电子期刊需求和功能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电子期刊的设计,提出借助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和结构化查询语言实现全文检索和结构查询相结合的交互式电子期刊的设计方法,并利用CDWeb技术实现了B/S结构,用户界面简单易用。该设计方法具有实现简单、通用性强、应用方便等特点,并已实际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电子出版物中。 关键词:全文检索;CDWeb;电子出版物;光盘型电子期刊 1 引 言 电子出版物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媒体,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与计算机程序融合,以数字信息形式存放在光盘中,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进行阅读,具有信息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易于管理、价格低廉等传统印刷型出版物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全文检索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子出版物中的运用,方便快捷的检索功能使电子出版物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变的越来越重要。 目前光盘型电子出版物一般以专门软件开发设计,灵活性较差。本文在光盘型电子出版物检索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非结构化的文本转换为结构化数据库的模型,充分发挥数据库技术管理结构化数据、海量数据的优势和全文检索技术管理及检索非结构化文本数据的优势,并且提出了一种支持超文本信息全文检索的解决方案,在《农村金融杂志》光盘型电子期刊的设计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和验证。 2 系统设计 2.1 总体结构设计 B/S(Broswer/Server)模式的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易学易用、操作友好,适合于图文资料和数据库检索,因此系统采用光盘Web服务结构,采用标准的Web浏览器作为浏览检索结果的操作界面,所有的操作都在同一个窗口中通过超文本链接完成,用户可以方便地信息浏览和导航,使用简单。同时,Web浏览器支持图文混排,支持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直接播出,支持各种排版格式的WORD/PDF文件,能够方便实现原版面显示浏览。 2.2 系统功能设计与工作流程 根据期刊的内容和检索需要,系统功能分为期刊浏览和检索2部分。期刊浏览设计每一期刊物对应一个封面以及若干页目录,可以通过调用某一期刊物,打开封面、目录,进一步浏览全文。检索系统分为全文检索、分类检索、标题检索、关键词检索、作者检索和时间检索等部分,同时还可以进行二次检索。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3 光盘Web服务技术 目前光盘多媒体信息检索系统引入Web技术,主要有3种方式,第一种是光盘Web文件方式,即检索界面和检索方式采用传统的专用程序,检索结果通过浏览器来查看,主要利用Web页面多媒体元素集成的优点,不需要任何Web服务器支持。系统扩充性差,不能发挥Web技术的优势。第二种是Java技术。浏览器嵌入Java小程序实现数据库检索,检索结果以页面方式显示,以充分利用浏览器的Java解释功能。不过操作系统需要支持Java虚拟机,由于Java小程序每次都有下载过程,而且程序运行效率较低,比较适合于数据量不大的数据库检索。一般产品说明书的全文检索多采用这种方式。第三种是光盘Web服务器方式,引入Web服务器功能,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技术,整个系统就是一个Web站点,界面好,功能强,需要TCP/IP协议支持,网络应用实现容易。 本系统采用光盘Web服务器方式,应用DynamicCD软件实现Web服务。DynamicCD可以直接从CD/DVD介质运行提供所有互联网Web服务器的各种功能,不需要安装。支持数据库访问,支持用VBScript和ASP脚本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实时生成HTML页面,还能提供数据加密的功能。 4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中存储的已不再是简单的单一的结构化数据,而是包含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如: 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数据。对于结构化数据,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关键词对主码的倒排文件方式,进行简单的精确的或模糊的检索。 为了帮助用户快速方便查询所需期刊资料,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按期刊栏目类型分类,将全文资料按HTML格式保存在Web服务器目录下,在数据库的表中记录文件路径,不同栏目的资料存放在不同的路径下。其数据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URL地址对应Web服务器的文件目录、子目录、文件名,用于超文本全文。目前入库的内容包含了《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年出版的全部内容。 5 系统功能实现 5.1 全文检索的实现 实现全文检索主要有2种方法[1]: (1) 直接对文章进行字符匹配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没有建立索引库,因此所占空间较少,但同时正是因为他没有索引库,所以在进行全文匹配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2) 全文建立倒排索引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大大节省检索的时间。但同时,这种方法需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来建立索引库。本文通过将非结构化的超文本文件集转换成结构化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中文本记录的特征字段进行标引,形成完整的全文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检索引擎,实现全文文本查询的目的。 全文检索实现的核心技术是将源文档中所有基本元素的出现信息记录到索引库中。在中文系统中“基本元素”可以是单个汉字字符,也可以是词,这样,就存在2种基本的索引库结构,即基于字表的索引库和基于词表的索引库。字表法是把源文档中每一个字的出现位置信息记录到索引库中,索引库对每个不同的字符都保存一个字表,记录同一个字在文档中的所有出现位置。与此相对应,词表法以能表达一定意义的词为基本独立单位建立索引库。 本文采用字表索引,字表结构见图3。其中字符对应的字表记录了该字符的源文档中的所有出现位置,出现位置通常用字符相对于文档头的偏移字节数表示。 建立字表索引时,需要扫描整个源文档,对所出现的每一个有效字符,计算其在文档中的出现位置并将该位置值加入到对应的字表中。本文使用使用SQL语言设计数据库触发器,在数据存储过程中扫描存入全文表的正文字段,定位字符的位置,写入每个字符的索引信息到索引表。 5.2 数据检索流程 检索过程如图4所示。 (1) 输入检索条件,如“农村金融”; (2) 应用程序进行分析,整理出全文检索和数据库查询,提交给数据库; (3) 检索关系型字段,并将结果存入临时表中; (4) 全文检索,见结果保存在临时表; (5) 取出两个临时表的内容,生成最后结果集; (6) 将结果返给用户。 数据库系统同时有3张临时表,用于存储关系检索结果、全文检索结果和最终处理结果。另外系统还支持二次检索的功能。在进行二次检索时,用户的检索条件增加一些额外的信息,例如文档的时间以及作者等。通过二次检索,可以大大减少结果文档的数量,提高检索的精度,同时也节省了用户的查找时间。 5.3 检索结果显示 检索结果采用HTML语言设计页面,应用分级查看的方式显示,在检索结果界面系统列出检索条件、满足检索条件的命中记录总数、当前显示记录数、页面快速定位、排序方式设置以及命中记录的题录列表。如果想改变检索结果的输出格式,可点击通用工具栏中的“参数设置”按钮,自行设定每页输出的记录数和输出格式。检索结果列[LL]表包括题名、作者、期刊名、出版日期、年卷期页码、全文提供方式以及是否包含图片文件等相关信息。点击文献题名链接进入文献简介界面,该界面下列出了文献的详细信息,包括文献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等,点击“全文”链接可浏览原文。 6 结 语 通过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和结构化查询语言相结合实现了非结构化的超文本数据的检索,发挥了数据库系统管理结构化数据的优势,借助自建的全文索引实现快速的全文检索,使得多媒体的电子期刊系统在检索时响应速度达到秒级,而且查询结果令人满意;并将光盘Web服务技术应用于交互式电子期刊设计中,利用ASP,VBScript和Dreamwear 8在DynamicCD3.0和Accese2003下调试通过,将全文数据库、HTML文档、联机帮助文挡、光盘封面、CDWEB服务器等进行合成,形成一个独立的Web系统,经测试后制成光盘应用。 期刊设计论文:我国少儿类期刊设计发展趋势的思考 当前的中国是个出版大国,同时也是个拥有近四亿少年儿童这一世界上最大读者群的少儿读物出版大国。我国目前有少儿类期刊接近200种,其数量在全国9000多种期刊中仅占不到2%,但在月发行量超过百万的24种期刊中,少儿刊物占了9种。其发展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有计划的调控,期刊品种增长的步子较几年前放缓了,使办刊人更多地关注于期刊思想、文化内涵的提高和材质制作的精良等方面,使期刊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品牌期刊的差距日益缩小。然而,由于中国期刊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期刊集团化经营发展历史短。集团化经营实体数量少,最大的期刊集团拥有12种刊物,与西方大期刊集团拥有60~80种刊物相比,差距甚远。由此而直接导致期刊品牌少,绝大多数期刊集团只拥有一个品牌,无法在较大范围内形成气候。这一问题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少儿类期刊的办刊经营过程中。面对眼花缭乱的、激烈竞争的期刊市场。同时面对网络介质、电子介质等的入侵,使作为传统媒体的少儿期刊,必须在信息传达多层面发展的今天找准自身发展的方向。 一、少儿类期刊设计领域的现状 期刊设计是整书装帧设计的一类。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可以被看作是刊物的包装、名片,凝结了设计师的创意与智慧,其中封面设计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期刊的购买行为。 有人用建筑艺术来比喻书刊装帧,则封面便如同建筑的外观,要能体现建筑的精神,同样期刊设计也要体现书刊的主题精神,它是刊物内在实质的外在表现。期刊设计的变化必定是依托于刊物内容的发展变化。少儿类期刊的读者定位,编辑方向。栏目分类。文笔风格等,决定了设计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当前作为文化产业的期刊,其商业属性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少儿类期刊设计。多以年龄段划分市场。婴幼儿类以卡通插画为主,中小学生类多以摆放少年摄影图片为主,如此这般。很难贴合小读者多样化的心理需求。设计编排、制作方法、材质选择趋同,缺乏创新、缺乏民族性、地域性特色,少儿期刊的品牌区隔特点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这种由于少儿期刊市场激烈竞争而导致的状况如下。 1.品牌定位意识缺乏 封面设计是期刊的外包装和名片,是期刊品牌形象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好感度和美誉度。目前已有一些少儿期刊注意到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打造品牌形象。但多数少儿类期刊仍是未能重视到这一点。在策划构思、构图布局、选取图片时。不注意为期刊整体形象系统服务,影响了期刊形象的提升,不利于品牌建设。 2.分类笼统,定位重叠,设计雷同 我国少儿期刊按年龄段分。一般不小于三岁一个梯度,在当前读者选择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刊物分类笼统,定位不明显,许多期刊可以交叠阅读。各省少儿类期刊面对同一年龄段读者群的刊物就有好几本。更别说外省入境分割市场的同年龄段同类期刊了。内容多以辅导少儿学习、生活,提高其综合能力为主旨,竞争可想而知。内容的重复,装帧的模仿,使许多期刊摆在一起,如果不仔细辨别刊名,很难通过封面设计一眼认出是何种期刊。这种缺乏创意的封面设计是市场上多数少儿类期刊设计的通病。 3.审美观念滞后,制作有待改善 国画大师潘天寿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封面设计的风格当随潮流、时尚而动。随着少年儿童心智的成长发展。期刊的市场细分是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期刊封面的设计者切忌闭门造车。为设计而设计,避免设计审美观念脱离市场,脱离读者。 我国少儿类期刊普遍采用大度32开和正度32开的开本标准,1.5个印张,价格从1.OO元至3.50元左右不等,利润不高,因而许多期刊在材质的选择上偏向低廉纸张,美术设计也因纸张印刷的限制等原因而尽量简化。 二、少儿类期刊设计品牌化发展趋势 面对国内少儿期刊同质化现状,以及国外原版引进少儿刊物的竞争压力。我们必须正视本身的问题,并认真汲取优秀期刊设计的长处。 期刊整体设计中,封面设计形象力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在眼花缭乱的少儿期刊货架上。封面品牌形象的吸引力和购买说服力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可以看看国外的成功经验。比如原版引进的《米老鼠》、《兔八哥》等(见图1)。国外的期刊经营大多是以集团化的方式进行的。采取跨越多种媒体形式、跨越多个国家、多种文化的多层面立体发展方式。其中,品牌的力量是取胜的关键。以一个品牌形象带动多个形象的产生,以一本母刊细分出多本子刊,全面出击。占领市场。风靡世界的成熟的品牌形象令同品牌的期刊一样风靡全球。《米老鼠》便是一个海陆空全面出击的例子。动画片是米老鼠形象得以传播的第一个手段。随着精心设计的可爱形象、以及每个形象背后个性、经典故事的家喻户晓,为纸质平面期刊品牌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的实证还有美国华纳公司出版的《兔巴哥》系列。 我国期刊界对品牌形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许多期刊社已经开始尝试进行一定的品牌经营。但是在我国多年的媒体管理体制中,不同形式的媒体之间多是单兵作战,在这个基础上,要想建立全方位立体的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系统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当前我国少儿类期刊中,《嘟嘟熊》杂志是做的比较好的(见图2)。通过有趣的内容,固定的有一定特色的“嘟嘟熊”形象的树立,带动周边一系列卡通动物形象的建立。在多项活动中进行推广。比如在系列刊物《婴儿画报》、《幼儿画报》上刊登期刊订阅广告、随刊赠送有品牌形象的小礼品、在电视动画片上出现嘟嘟熊的形象等。随着期刊知名度的提高。这一品牌形象也随之广泛铺开。 近几年,在少儿卡通类品牌形象经营方面,值得借鉴的还有“蓝猫”系列(见图3)。截至目前。《蓝猫淘气3000问》系列节目在国内外一千多个电视台播出,蓝猫系列品牌已先后向韩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版权。“蓝猫”品牌形象的成功,建立在“教育功能”的推陈出新、有效实现上。与我国少儿类期刊的“教育”功能是一条路线。虽然“蓝猫”以动漫为龙头,只是进军了图书、音像等媒体,并未发展延伸至期刊,但其成功的运作模式也为我国少儿类期刊的未来发展走向及其运作方式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前车之鉴”。实际上,期刊媒介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事业单位。而是将一只脚踏进了市场领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所面临的是一个充满诸多选择的商业社会,没有一个响当当。吸引人的品牌几乎是无法想象的。我国少儿类期刊面对的受众广、忠实度高,只要抓住了小读者的心理,贴进小读者的生活,具备卓越的远见、不挠的勇气,完整的可操作性的策划等条件,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将是可行的。 三、少儿类期刊设计思维多元化发展趋势 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多湖辉说:“内容里的97.9%是任何人都知道的,非常常见的普遍的东西。当它们被一种新的关联体系重新组合起来,具有相当的有效性时,就能发展成策划。”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对期刊整体形象的有组织的策划下,通过形式对内容的重构,会令同质的内容产生不一般的形态。打个通俗的比方,烹煮菜式,一样的配料,由于下锅的先后顺序的不同、分量的轻重、火候掌握的老到与否,等等原因,会令这道菜产生完全不同的口感。同样,不同的关联体系、组合方式、设计思维,会让差别不大的内容产生眩目或平淡的完全不同的效果。 同样是经营少儿类期刊,形象设计的可亲近与否是首决条件。《米老鼠》中主配角形象具备夸张、漂亮、可爱等诸多令小读者感觉可亲的因素,其行为举止中透出的调皮、滑稽、夸张、半成人化的思维令儿童觉得新奇、有趣,符合孩子探索未知成人世界、渴望了解和长大的愿望:同时又令成人感受到童真、童趣和年少的青涩滋味,从形式设计到内容定位同时讨好了儿童和成人两个世界。其设计形象无论哪一个年龄层次、哪一种文化程度、哪一种形态的国家都能接受并喜爱。 其次,在封面设计布局、色彩、刊名文字等的设计经营上。要突破传统思维框架。我们仍以《米老鼠》为例,其封面设计的框架看似无划分、无界限,一种自由的组合,但其实与国内所有少儿类期刊封面一样,刊名、卷期、年号、主题形象等都有固定的位置。只是与国内期刊不同之处在于。它采取了一种隐性的开放设计,即几乎所有的划分都是无边界的。利用固定的位置、文与图的和谐配搭、对比自然的色彩、空间的和谐摆布,形象与受众有效的沟通形态等等,使整个封面设计呈现出巨大的情绪调动力,人文性与商业性达到完美的结合。 与此相比,我国少儿类期刊虽不乏封面设计成功之作,但文化性与商业性的结合尚欠缺。首先从设计形式上来看,封面设计各要素的框架使用仍然太多,使封面表现出人为的分区,看后有一种区域封闭的感觉。其次,在图形设计上,没有相对固定、完整的品牌形象做支撑,并且,为迎合市场口味,许多期刊封面借鉴日本卡通造型,“舶来”的感觉缺乏深层文化底蕴。中国泱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却在当前商业大潮的压力下。表现在货架上的都是“哈日”“哈韩”的形象。令人深思。激人振奋。 设计思维的多元化和商业化是不容回避的。同时,商业化如果不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将会毫无生命力。毕竟,设计一定是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的。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代社会,多元化的设计思维必须放进设计之初的整体策划当中去。是我国少儿类期刊封面设计的趋势所在。 综上所述,少儿类期刊既是文化教育事业,也是一项文化产业,它是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商业的有机结合。如何寻找传统与现代、文化教育与市场产业的契合点,是期刊业者的责任。面对国际国内日益加强的竞争压力,本土少儿类期刊在二十一世纪要取得新的长足发展,需要重视设计形象力的作用,尤其是注重创立形象品牌,并注重创新、创意。拓展多元化设计思维。这需要从传统的土壤中汲取养料并结合现代的设计形式来完成。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对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原则的思考 摘 要: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发展给人民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已严重威胁到了数亿农民的生活、健康、生命。特别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工业废水、废气、生活污水、垃圾污染触目惊心,愈演愈烈的农村环境污染已与我党倡导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显得格格不入。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成因;治理原则 一、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1)农业生产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规模化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财力与政策方面扶持畜禽养殖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工厂化发展。客观上,养殖业发展所产生的粪便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物。因畜禽养殖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目前迫切解决的污染问题。例如,新河县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因畜禽养殖业面源污染趋势越来越严重,它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自2008年以来,新河县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各类农业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到2013年,新河县的养猪、养牛、养羊等场所已达到二千多家。养殖场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氮、磷污染物。经有关物所检测,农村污染物中氮、磷在整个污染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在农村来自农田化肥流失与生活用水的排污量有4000万吨,而畜禽养殖业的粪便排污已达9500万吨,污染物排放总量已远远超过工业污染排放量。 (2)农田施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物 资所造成的污染。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与外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农产品高产质优,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高效农药、化肥和农业薄膜等具有高残留、高污染特点的农业物资。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化肥使用量位居全国首位,但是化肥利用率却低于其他省份,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危害了河北省土地、水源、其他生物、大气与人们身心健康。2013年我省对邢台市污染源结构进行了实地监测。其监测结果表明,新河县农业用肥流失的氮污染物占全市氮污染负荷的40%。来自农业用肥流失的磷污染物已占全市年均磷污染负荷的20%。 (3)生活污水与垃圾对农村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人口越来越密集。农村经济发展促使人口居住更加集中。高密度人口生活场所极易造成大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它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环境。但是由于资金紧缺,缺少污水处理技术等外在因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处理水平已不能符合当前实际需要。一部分生活污水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生活垃圾补直接堆放到街道或村边,直接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村办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村办企业在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突出贡献。它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直接途径。但是,村办企业大多规模小、工艺落后、设备简陋、高消耗。大多数企业没有必备的治污设施,村办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二、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原则 (1)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 我国城乡之间虽存在必定的地域分隔,但城乡环境同归于一个全体,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但是我国环境保护长时间偏重城市,使得村庄环境不断恶化。为了改进村庄环境,推动城乡环境保护共同开展,应彻底改变环境保护重城市轻村庄的倾向,把城乡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方位统筹规划、全面管理。应加强机制建造,拟定环境卫生标准与责任区准则,广泛开展美好村庄评比活动;加大环保资金支持和环保设备投入,建立健全多样化投融资渠道;完善村庄环保法律法规;抓好村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程建造,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开展农民环境保护组织,加强村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尽力营建大家齐动手,人人都参加的良好氛围,表现乡民自身力气美化生活环境。 (2)坚持和谐开展、环境(部分)优先原则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跟着经济的飞速开展,资本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我国面对的一个重大疑问。因而,坚持经济建造与环境保护和谐开展是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需求。可持续开展即是既能满意当代人的开展需求,又要满意子孙完成资本永续使用的环境。因而,村庄社会的开展就必须完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甚至在一些特别层面,充沛杰出环境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的准则。日本专家岩佐茂指出,环境与经济之间和谐开展有两种方法:一是以不构成经济增加妨碍为前提去和谐环境与经济之间联系,即以经济增加为主统筹环境保护;二是完全以环境保全为出发点去和谐经济开展,即是在优先思考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与经济开展相和谐。事实上,如何和谐环境与经济开展一向即是困惑我国的一个疑问,最少就当前来说,我国没有依照咱们所期望的那样去完成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展的和谐。而且,在我国,不是一切的村庄都必须有,坚持环境优先,是在部分地区首要确立环境优先的准则,即环境(部分)优先。 (3)环境管理的渐进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原则 近五十年来,我国村庄不惜牺牲环境,片面追求经济增加的做法,必定致使村庄环境恶化的缓慢积累。同样地,对村庄生态环境的修复管理也只能是一个从量变到突变的突变进程。村庄环境管理的连续性指的是当代人在拟定环境管理计划进程中,应同时思考子孙人环境管理方法的衔接性,尽最大可能防止子孙人在环境管理中面对妨碍性艰难,所以说它具有连续性。要彻底改变村庄遍及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坚持渐进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准则。 (5)乡民自治的原则 环境保护应以教学为本。要做乡村环境保护工作,就应向乡民宣扬环保知识,推行环保技能,努力进步其环保认识。首先,在乡村各中小学开展绿色进校园活动,经过征文、绘画、废物利用手艺制造等竞赛活动,进步中小学生的环境认识,培育其社会责任感,构成正确的环境观和行为规范,做到环保作业从娃娃抓起;其次,对广阔乡民加强宣扬引导,进步农民环保认识。发动乡民自觉参加乡村环境保护工作,引导乡民重视、理解与支撑环保工作,提高乡村全体环境质量,厚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造和生态文明建设。 (6)加强行政管理监督和科技规划宣传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环境差异较大,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有效利用资源,又切实保护环境。应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如加大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力度;结合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以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为重点,明确综合整治任务;对有污染的乡镇企业,加强督促检查,促使其达标排放;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长期严格监控,对新建产业,严格把关,尊重“环境优先”原则,严禁新建重污染企业。 结束语 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其制约瓶颈,如要打破此发展僵局,农村的环境治理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对农村环境的治理不仅是从简单的自然环境的治理,更是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报道研究 摘 要:近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恶性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各地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到中国人民的人身安全。 迄今为止已有多家日本媒体对中国环境越境污染进行密切关注并报道,例如: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西北地区沙漠化、雾霾天气及沿海地区污染等环境问题对日本本土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密切关注和持续报道。日本媒体格外关注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援引本国经验,围绕中国环境治理提供对策。本文拟通过从2013年度《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中摘取整理出有关中国环境问题的报道,从外媒视角,疏理出日本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点和评论性报道,同时针对这些素材,试分析日媒对中国环境问题报道的意义及对受众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环境问题;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环境治理;受众影响 一、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 2011年以来,雾霾天气频发,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将雾霾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这种伴随着严重空气污染的天气现象危害增加,引发了全社会对于“PM2.5”的热议。我国环境新闻报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30年的发展变迁,曾经视为社会的边缘议题的环境问题也逐渐上升为社会的核心性议题,环境新闻报道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报道领域。 日本《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在中国环境报道问题上做的远远比中国的主流媒体多,由于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今年来又发生了几起越境污染事件,因此日本媒体格外关注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迄今为止已有多家日本媒体对中国环境越境污染进行密切关注并报道,例如: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西北地区沙漠化、雾霾天气及沿海地区污染等环境问题对日本本土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密切关注和持续报道。媒体报道一方面传播中国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的媒体受众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应怎样做好环境报道,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拟通过分析2013年度《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出版的中国环境报告,试图提取出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点,并浅析其报道对中国受众的影响。 二、研究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环境报道的意义 分析2013年《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不难发现,两者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报道均聚焦于雾霾问题。目前从国内媒体报道来看,关于雾霾报道的研究大多数只是将雾霾报道作为一种重服务性的气象新闻研究,而忽略了雾霾问题作为一种环境新闻报道所呈现的特点与趋势。同时,即使《南方周报》等主流报纸将雾霾问题作为环境问题报道,也只是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分析雾霾报道的一个方面,整体分散且缺乏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学习并研究国外媒体对中国雾霾的相关报道,呈现雾霾报道从主体到内容再到传播效果的全面内容。 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关于中国环境问题报道较为系统,同时《读卖新闻》做的关于中国环境问题报告,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近几十年来因看中经济发展而忽略生态环境而引发的一些列环境问题,从人口爆发到三峡大坝,从稀有动物濒临灭绝到土壤沙漠化,但占用最多报道篇幅的还是大气污染。2013年环境问题首当其冲的莫过于雾霾问题。 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话题,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国内外媒体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报道视角。国外媒体对中国雾霾问题报道的研究能够反思我国雾霾报道乃至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环境新闻的传播机制。 三、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环境报道的受众影响 第一,日媒对中国环境的负面化信息导致口罩以及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的热销。在日本主流媒体的关于雾霾的报道中,大多数是关于雾霾的形成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雾霾本身是一种污染危害,带有一定的负面性,容易引起受众的恐慌心理,于是纷纷去选择购买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第二,提高公众对雾霾的关注度。2013 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等机构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评估》显示 67.96%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居民都表示在出行前优先考虑空气质量之后再决定是否出行。公众通过借助新科技参与实时播报,查看城市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关注度明显上升。第三,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日媒体长时间对于雾霾知识的普及报道,弥补了大众对雾霾无知的空白。媒体不同于平民百姓以讹传讹,能够通过查找新闻事实,阐述雾霾治理措施,使受众能够将生产生活活动与雾霾污染之间建立联系,从而理性反思,主动思考改善雾霾状况的举措。 四、中日两国媒体对环境问题报道之比较 目前看来,中国媒体对日本的报道量要远远少于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量。而且中国媒体对日本的报道更多是和历史相关的报道,而日本媒体却格外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特别是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环保问题已变成核心议题,因此日媒的焦点又聚焦在环境问题上。中国媒体在环境方面的报道依然存在不足,应该进行更加准确、全面而又真实地进行报道,引起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思考,也是今后环境合作中应充分考虑的课题。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问题探讨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和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一些国家还利用贸易措施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从2010年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议题,更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落后的科技水平与欠缺的制度等都是造成我国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出口贸易 资源枯竭 贸易与环境冲突 一、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初,环境问题被认为是一国国内问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关注的焦点逐渐从国内问题转变为全球问题。热带雨林的减少、臭氧层的消耗越来越引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造成环境退化的原因有许多。从社会层面看,人口的快速增长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从经济层面看,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不能正确地为环境资产定价,进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环境恶化,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环境资源具有很强的非独占性,如空气、水、公海的鱼类等,无人需要为其承担资源枯竭所造成的损失。所以,在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贸易和环境会发生相互影响。 1.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通常人们习惯于把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归结为三个方面:(1)结构效应。结构效应产生于贸易活动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即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原来自给自足的国家能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进口产品。专业化分工和生产提高了生产活动的效率和规模,提高了各国的消费水平。对于一国的环境而言,如果扩大的出口部门的生产活动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规模缩小的进口竞争部门,则该国的结构效应就是正的,反之则是负的。(2)规模效应。规模效应主要反映经济活动的规模变化,通常被认为具有加剧环境恶化的作用。在生产活动污染系数一定和产业结构布局一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活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贸易的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是负的,即对环境是有害的。(3)技术效应。技术效应体现了产业生产技术的改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政府会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与法规,以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 2.环境对贸易的影响。首先,各国制定的环境法规和国际环境公约在一定程度上给国际贸易带来影响,如产品的环境技术标准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材料、品质和成分的含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客观上起到了限制贸易的作用。但同时,严格的环境措施也可能给贸易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出口企业在达到较高的环境标准后,由于领先于其他的竞争者,则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如近年来欧盟实施的“环保标签”的认证,使很多得到认证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拿到了进入欧盟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其次,各国政府实施的绿色补贴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各成员方允许政府对环境保护提供绿色补贴或环境支持。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资金匮乏,在利用此规定对生产者提供补贴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三,由于各国环境标准不一致,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利用对外投资的机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污染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更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由于外来投资而加剧恶化。 当然,贸易和环境之所以发生冲突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政府没有充分重视环境问题的结果,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的环境问题更是如此。 二、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出口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15779亿美元,不仅出口数量大,而且增速惊人,这种高速增长拉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我国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出口结构对环境的影响。中国现行的贸易出口结构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因素,给我国的环境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的比重,2009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94.7%,初级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是5.25%,尽管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但它也意味着更多的环境成本留在了我国。本文所说的环境成本是指生产和制造工业产品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都成为出口这类产品的环境成本和环境负担。工业制成品出口相对于初级产品的出口,环境成本更高,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同时,在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中,具有优势的多是那些污染密集型行业,而那些对环境污染较小,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环境友好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则较低。目前,我国出口比重最大的五个工业部门是纺织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交通运输与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而这五个工业部门正是污染密集型行业。这就意味着相关的几个行业产品出口量越大,对我国环境的危害越大。 其次,从出口企业结构来看,200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918亿美元,外资企业出口额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55.9%,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必须承认,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环境标准不一致,使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发达国家污染企业新厂址的所在地。据统计,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将25%的资金投向了污染型产业,如近来社会反响极大的大连PX项目的投资。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外商还将本国淘汰的、污染环境严重、禁止使用的产品、技术和设备以投资的名义转移到我国,给我国环境造成了更坏的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出口贸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在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方式在所有贸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由于在加工贸易方式下,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加工成最终产品然后再出口,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同时一些洋垃圾也打着中间产品的旗号进入到我国,这些都加剧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尤其是对危险废弃物的堆放、拆解、处置等更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质、大气、耕地,并危及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三、对策建议 中国出口贸易要实现良性发展,确保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就必须走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加强环保的国际合作,提升整体环保水平。从全球来看,发展国际贸易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各国的环境贸易措施不断升级,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也日益增多。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分歧,就必须加强与联合国环境署及其他国际环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各种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一方面,国家要积极参与环保的国际科技合作,鼓励本国环境专家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积极探索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升本国环保水平;另一方面,国家应充分利用国际上保护发展中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歧视和限制的保护条款,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彼此借鉴,共同提升环保水平,联合起来同发达国家谈判,共同为取得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款而努力。政府要努力促进国家间生态标志和其他环境标准的互认,协助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 2.加强保护国内环境,鼓励发展环保产品。在积极遵守国际上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资源及人民、动植物的安全与健康,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为此,需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贸易措施体系,合理规划我国的环境发展。要关注其他国家在我国以投资的方式转移的污染企业、废物作为资源进口等问题,同时要提高我国进口产品的检测标准,认真对我国的贸易政策进行环境评估,进一步完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处理好保护环境和促进贸易发展的关系。 同时,要对相关的出口企业,施行环境准入制度,通过设立较高环境和资源耗用标准及进一步扩大出口征税范围等措施,减少新增产能,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应予以关闭。同时也可将污染企业的信息公之于众,通过公布环保黑名单等形式,使国外进口商获知污染企业的不良行为,停止进口其产品。这样的措施不仅有利于国内环境保护,也有助于树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良好的环境形象,减轻国际舆论的压力。 3.实现出口产品环境成本内部化。造成环境退化的原因之一是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不能正确地给环境资产定价,进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环境恶化。中国出口商品的低价格一直是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完全是以牺牲我国环境为代价的,因为其中并未包括环境成本。也就是说,我国环境的恶化没有通过转移环境成本给国外消费者而获得补偿。国外消费者免费享受了我国的水、空气和生态环境,而我国人民却不得不承受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从长远看,产品成本中考虑环境成本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国家应采取措施尽快实现出口产品环境成本内部化。运用排污收费、环境税收、排污许可证交易、押金、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等经济调节手段,促使企业改变其污染环境的行为,降低成本,提高环境竞争力,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为了提高公众对各种消费品和其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的认识,帮助消费者了解消费品生产商在改善其产品和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方面所做的工作,政府应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对环保有益的消费品,针对像个人护理产品、家居清洁剂、汽车修理用化学品、非农业用杀虫剂、非工业用胶黏剂和密封剂、气雾型喷漆、建筑用涂层等不利于环保的商品消费进行指导,减少对这类产品的消费,促使企业放弃生产污染环境的产品,达到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目的。 5.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结构。我国长期粗放式、数量扩张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使我国在外贸总量增长的同时,并未获得很大的贸易利益,相反却付出了资源流失与环境恶化的巨大代价。因此,要缓解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冲突,首先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结构,而技术进步是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根本途径。国家可利用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运用财政手段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方式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降低出口产品的能源与原材料消耗。 因此,合理的环境贸易措施对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环境、节约资源、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环境问题是压力也是动力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多雾霾天气事件,从社会一般层面来讲,对环境形势的看法比较负面,大家都感觉很糟糕,并且是越来越严重。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我们需要全面科学地对其进行评价。否则就很容易在政策上出现偏差,影响未来各种政策的实行。我认为,可以用十六个字综合判断中国的环境形势,这就是趋稳向好、形势严峻、风险增大、利害分化。 这个判断中,最有争议的就是趋稳向好,有人可能会说现在外面这么严重的雾霾,你还说趋势向好,没有道理。我想强调的是,这里的趋稳向好是指一种动态连续的观察,是指近几年全国的环境形势有趋于稳定开始改善的态势。特别是,过去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地区、工业园区、大河流域等地区环境治理开始有所好转。过去一些城市就是简单搞搞广场、花坛这些环境建设,现在也已经大规模进入生态化理念的时代,每个市长书记都要在城市里搞大面积水系公园这类生态系统,他们认为这才是现代的城市理念。 总体趋稳向好,但并不否认形势十分严峻。这就好比一个病人,经过医生的治疗、手术等,他的病情能有所好转,但他还是一个重症病人,还需要继续治疗。现在中国的环境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去年年初,在黄浦江水源区发现了上万头的死猪漂在水体中间,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事件,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触碰到了我们的一个道德底线。 另外,从大气污染来讲,问题也比较突出,PM2.5已经成为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词语。从全国情况来看,去年年初以及最近一段时间,也一直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本来雾和霾属于自然现象,但是我们的污染物排放量比较大,在这种雾霾天气的作用下无法扩散消解,所以形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污染城市排名,全球1100城市北京污染排1035名。 当然,最为突出的可能是农村环境问题,过去农村都是青山绿水,但是现在我们很难再说农村就等于环境好,很多地方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特别是对土地粗放的开发利用,几乎不留任何原生态的开发利用方式,这是不可持续的。 随之而来的便是风险增大,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我们现在的经济系统运行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出问题可能性就大了,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就跟开车一样,跑的公里数多,发生剐蹭的情况可能会比你开得少的时候要多,这就是我们当今的这种环境形势,风险非常大。 关键是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事件导致的后果是引起社会不公平。过去环境问题是所有人共同承担,但是现在不是,现在环境的污染是由当地的民众来承担,而享受经济发展好处的人不承担环境的后果,甚至有的人移民了。所以近几年来环境污染相关的事件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情况比较突出。这表明中国进入环境事故的高发期,风险明显增大。 中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也最难。但是反过来讲,越是最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越有动力、越有积极性。 去年是中国发展环保事业40周年,做好环境形势评价非常重要。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环境保护有一个目标叫做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如今,距离十二五结束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们能不能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十二五原来提出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摘自《小康》)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WWF在中国 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NGO共同面对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环境问题是全民问题,不能由政府单一面对,所以这个领域有很大潜力和空间,NGO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同时政府应该营造一个enable(赋能)的环境,让有意愿、有使命的机构、组织、个人能够发挥作用应对社会问题。 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会标是一只大熊猫,正是这只憨态可掬的熊猫,WWF得以在80年代成为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它在中国的落地始于1980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从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等领域,WWF在中国的业务领域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面对环境问题的转变,也同步见证着三十年来中国NGO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建设的趋势。 WWF在北京的办公室坐落在天安门东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文华宫。宫外亭台楼榭,红墙灰瓦,宫内则是穹顶圆柱的欧式风格,长廊里摆满了西洋油画和大理石的雕塑。中西合璧的环境隐喻着这三十年来WWF在中国的融入。作为首家受邀入华的国际保护组织,WWF的落地曾面临着怎样的身份转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的腾飞,国际非政府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WWF的首席运营官王超。 基本所有的国际机构都把中国放在首要位置 WWF作为第一家被中国政府邀请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背景是怎样的? WWF进入中国前有一段故事。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第一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宣告,大熊猫已经濒危,当时国内正在出台保护熊猫的相关计划,一位美国记者听说后提醒中国政府WWF的LOGO是只熊猫,可以考虑合作。之后国务院环保办开始和WWF谈判如何进入中国保护熊猫,这个谈判过程很曲折。八十年代初期,中国还没有海外基金会,也没有NGO,就算是商业性质的机构也很少,其间出现很多困难,最终还是谈成了,1980年,WWF成为了第一个被中国邀请进来的国际NGO组织,开始在四川进行大熊猫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从此以后,WWF在中国的工作从大熊猫保护拓展到物种和栖息地的保护,又拓展到森林、湿地、气候变化、环境政策等领域。 在中国,WWF的落地面临着哪些政策环境的适应? 作为第一家引进中国的国际性非政府机构,WWF的历程对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社会发展有一定指示性作用。上世纪80年代进入初期是探索合作阶段,包括基金会本身也在探索发展模式。1996年工商注册,得到很多政策优惠;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被视为中国基金会行业重要的转折点。2006年,WWF才真正作为基金会注册成一个代表处。其间当然也有曲折,不过个人认为中国社会组织、公民社会的发展算是越来越开放的。 中国用更短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程,环境代价较大,很难由政府单独面对。针对国内环境问题,WWF主要从两个方向提供解决方案:一是自下而上,通过试点项目提供好的实践经验,一是自上而下,倡导和推动出台好的环境政策。环境问题本身也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食品安全、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这些环境问题都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不单是政府,还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参与,所以社会组织显得比较重要,现在政府转变职能也反映了这个趋势。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WWF在中国的策略调整有什么影响? 影响太大了,现在基本所有的国际机构在策略上都把中国放在首要位置,WWF也是这样。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在国际上影响越来越大,中国自身发展也带来很多机会,从扶贫、发展转向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两个主题都是全社会的问题。对NGO来说,中国有越来越大的舞台、空间和前景,尽管中国社会发展相对经济发展而言有些滞后,但这种滞后带来很多机会,NGO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二是目前中国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跟美国相当,但中国在国际上能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有所差距。在国际社会中,NGO有着很重要的角色,很难看到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里没有NGO的声音。从这两个方面看,国际NGO都会从战略上重视中国的位置。但是挑战也挺大,首先是法律体制和政策环境,但我认为这反而是机会,空间越大,越有机会拓展潜力。 国际NGO把中国放在首要位置,是指在项目和资金上会优先考虑中国吗? 资金是一个方面,包括WWF在内的很多国际机构认为,中国的崛起和国际机构在中国的作为能改变国际机构的景观。以前很多国际机构的资金来自欧美发达国家,未来这种资金组合可能会改变,但这是比较长远的愿景。国际机构在中国会是怎样的发展路径,未来中国政府对国际机构的视角和期待等问题都还处于探索之中。 整个环境没能让企业意识到责任 WWF这些年来是如何根据环境问题的变化调整在中国的战略方向的? WWF刚进入中国时,中国经济尚未发展,我们作为一个动物保护机构和当时的林业部合作保护大熊猫。1998年大洪水之后,我们开始做湿地保护工作,物种保护也从单一的大熊猫保护转向大型景观区保护,比如岷山、秦岭。现在我们由单一物种保护转向由其代表的生态系统保护,提出“旗舰物种保护”的概念,即通过保护该物种保护其代表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系统功能发挥,比如通过保护长江江豚、东北虎和大熊猫来保护不同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根本在于保护仅存生态系统,使其更好发挥功能。1990年代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在以GDP发展为重的现实下,我们一方面注重自然理性,一方面提倡绿色发展,比如低碳城市探索,绿色GDP发展指标研究,以及把生态足迹概念引入中国绿色GDP发展框架,希望政府能够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方发展平衡。另外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很多自然资源来自国外,我们也意识到中国在国际社会对环境的责任。我们启动了“中国领跑世界革新”项目来推动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跟商务部或相关林业协会合作,推动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企业能认同并采纳可持续标准。去年我们开始推一个市场转型的项目,在中国引进和推广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标准,比如FSC(森林管理委员会)、MSC(海洋管理委员会)、ASC(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RSPO(棕榈油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认证。因为有些自然资源来自海外,中国企业又是主要的采购商,我们希望他们选择可持续认证的商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项目发展趋势来看,我们从单一物种保护机构变成综合环境保护机构,一方面与传统环境保护伙伴合作,另一方面与新兴政策、商业力量合作,推动环境向可持续方向发展。这是我们业务的变迁,也是中国的崛起和国际责任变大对我们业务调整的影响。 与商业力量合作,督促企业投资采纳环境标准目前困难吗? 确实有困难,其实不是他们没有意愿,而是整个环境没能让他们意识到责任。政府作用也很重要,很多企业都跟政府有联系,比如很多涉外企业都跟商务部打交道。从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来讲,中国主要行业的市场转型,如何在贸易理念中增加环境意识,这是未来的趋势,要政府、企业和NGO共同面对问题,我觉得在中国刚开始的阶段,难度有点大。 你认为目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中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理解还处在初期阶段,认为慈善就是捐钱。实际上企业和NGO合作还能改善自身实践技能和环境管理。在初期阶段,舆论监督会促使很多企业完善自身的环境管理。我们推动的合作项目希望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减少碳排放,提高水效水能,保护所在水源地的环境。目前我们的多数合作对象是跨国公司,希望跟中国企业有更多合作,需要他们意识到和NGO合作不仅仅为了宣传品牌,而是真正做出改变。 在你看来,中国目前的环境问题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从技术层面看,国际环保机构在中国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果把中国的环境问题放到历史视角中,会发现像伦敦、旧金山、纽约、洛杉矶等城市也经历了这个过程,伦敦是最典型的,很多人会把当时的伦敦和今天的北京做比较。欧美发达国家对城市环境的治理有挺多经验可以分享。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环境问题是全民问题,不能由政府单一面对,也要让社会力量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领域有很大潜力和空间。NGO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现在我们也能看到,从本土、草根、基于社区的NGO到国家的、乃至全球的NGO正慢慢形成序列。很多环保议题需要NGO慢慢做起来,中国社会发展也在呈现这种趋势。同时政府应该营造一个enable(赋能)的环境,让有意愿、有使命的机构、组织、个人能够发挥作用,共同应对这些社会问题。 中国NGO走向国际是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很多海外基金会认为中国“不差钱”便停止援助,WWF对中国的援助情况如何? 这是全球趋势,最开始是国际援助、贷款慢慢减少,第一批国际援助离开了,慢慢退出扶贫领域。许多国际机构以援助型为主,会关注需求更大的国家和地区。WWF在资源上不算外援机构,我们注重环境问题,提供相关的试点经验和解决方案,而中国在这方面有需求。我们期待中国不仅仅接受资源,还能自己拥有资源,甚至去援助其他国家。未来中国资源组合会发生改变,这是未来十几年的趋势,也是国际机构所期待的。中国社会资源巨大,有很大空间可开发,这些都会和体制、政策等整体环境联系在一起。 现在中国区有自己的资源吗? 有一些,但捐款较少,其实跟政策有关,WWF目前还不能公募。其实资源也不仅仅表现为动员资金,也表现为动员社会的环保意识,比如推动“地球一小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可以有更多资源来回应自己的需要以及国际社会的需要。今后“生态文明”会是非常重要的环境议题,在这个框架下,无论是国际NGO,还是本土的环保机构,都有许多开展工作的空间,共同为实现“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近几年总部在中国的投入有什么变化? 总部把中国放在投资的第一位,希望在中国建立和增强机构的能力,包括品牌影响以及未来动员资源的能力,都希望有战略性的投入。 在中国投放的资金是在增长还是缩减? 总体来看是在增长,虽然近几年全球经济不太好,但在中国的投入并没有减少。 NGO人才会是未来最大挑战 你比较期待看到怎样的政社关系? 我认为政社关系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关系。我从事十几年的NGO工作,其实NGO 的资源配置、管理模式、运营理念都跟政府不同。很多人会负面地把这种差异看成对立,我觉得这反而是差异性优势。政府是垂直结构,有很强的动员能力,NGO 强调草根和自下而上,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是可以互补的。关键是改变观念,正因为存在差异所以二者具有不可替代性,双方是互补、相互支持的关系。NGO和政府在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物种锐减等重要议题上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形成伙伴关系并发挥协同作用。社会问题通常是系统性的综合性的问题,只有通过协同才能有效解决,整个社会发展方向也是这样。 目前,广东已经率先开放社会组织登记政策,云南高调提出社会建设,你如何看待这些政策信号? 云南的登记制实际效果与注册差不多,有试点意味。其实政策都是提供一个体制的环境,让NGO的运作更有效顺畅。另外,这些开放的政策信号有助于提升社会对NGO的认识。现在NGO的人力资源瓶颈较大,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国际NGO都存在人才问题,这其实跟社会意识有关,没有优秀人才很难吸引资金,机构本身也存在专业性问题。对政府来说,如何营造环境很重要,因为社会本身动力很大,只需要释放它,很多创新自然就会出来,现在很多社会创新还是受制于政策。今后WWF会和政府有很多机会合作,特别是在城镇化方面,中国未来很大一个增长点在城镇化,环境的挑战是最主要的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在上海和保定试点低碳城市,未来也希望能在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和各级政府有更多合作。 你怎么看待中国NGO今后发展的趋势? 有两个趋势。一是中国国际化,中国NGO会走向国际,大型NGO和草根NGO都会有国际视野。二是国际NGO融入中国,“融入”比“本土化”更确切,融入但不影响其国际视野和国际联系,看上去像是中国NGO,同时它又是国际网络中的一员。NGO的治理是大问题,比如如何监督理事会;另一个问题是管理领导,NGO在中国较新,稍具规模的一般有政府背景,而草根NGO生长环境近几年才好起来,形成环境特殊;在发达国家,很多经商从政的人才会到NGO相应领域工作,在中国还没形成这个趋势,所以人才会是未来最大的挑战。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看中国生态环境问题 【摘要】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思想与内涵极为丰富和精湛。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纷至沓来、不容乐观,日益成为束缚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约束。为保证中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顺利的物质变换。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被学术界重视起来,并且进行了深入研究,赋予其重要的生态意义。中国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为指导,掌握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思想的来源、内涵,重视其对中国的生态意义,寻求解决在中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异化的路径。走遵循自然规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持续繁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物质变换 人与自然 中国生态环境 马克思主义是近千年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其理论内容包罗万象。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不难发现,无论是《经济学批评大纲》、《资本论》还是《自然辨证法》、《反杜林论》,其中涉及“物质变换”的思想不胜枚举。研究物质变换思想,可以助益于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平衡、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时至今日才出现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一直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每况愈下。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乎到民族的未来,是中华民族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由此,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同时,这也彰显出在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性,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改善中国生态环境迫在眉睫。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应该在物质变换思想的指导下,遵循自然规律,变“征服自然”为“善待自然”,正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探寻改变物质变换断裂的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物质变换的来源与内涵简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广泛地使用了“物质变换”的概念,但它并非马克思、恩格斯二人的独创。“物质变换”源于德语Stoffwechsel一词,最早出自德国生理学家希格瓦勒,原为新陈代谢的意思。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多次使用“物质变换”的概念不容置喙,但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的来源并未达成一致。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施密特为代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来自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摩莱肖特和毕希纳以及谢林的自然哲学;而以美国学者福斯特及日本农学家棰名重明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概念源于与马克思处于同时代的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也有人介于这两种观点之间,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受到以上双方思想的共同影响而来。总体看来,第二种观点较为大多数学者认可,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受到了李比希的“归还定律”的影响,使马克思在级差地租、人与自然、商品交换等理论中彰显出物质变换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主要包含三种含义:第一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马克思主义认为是自然界内部单纯的物质变换。这种物质变换是发生在无人类干预的自然系统内部,属生物学上的新陈代谢,也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规律,如马克思认为“机器由于自然界物质循环的破坏而解体。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第二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作为有机生命体,为了生存要通过劳动这一中介实现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即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猿相揖别的关键,而且也是联系人和自然物质变换的纽带,正是劳动才得以让人类维持自身有机的物质循环,让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命继续存在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第三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是社会的物质变换,也就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商品流通。马克思指出“交换使商品从把它们当做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做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一种有用劳动形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形式的产品。”(923)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的三个方面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同时,人的各种生活资料及用于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源于自然界,人离不开自然界,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界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的三个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因此,所谓“物质变换”,就是指人类通过劳动这一中介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往复、不断再利用的过程。然而,人类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当中,没有尊重伟大的自然规律,物质变换出现了巨大的裂缝,物质变换受阻。 二、改善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一)革新观念,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依据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的思想,只有正常持续地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人类才能在地球上永恒地生存。马克思在使用物质变换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正常的物质变换被扰乱的现实,但那时生态环境问题并非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可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要致力于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首先要革新观念,让人与自然界之间合理物质变换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具有不可分割性,即相互依存性。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是属“人”的自然,人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需要依靠自然界进行生产与生活,所以两者是统一的,而并非是对立的。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的物质变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物质变换的历史。马克思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未来社会是“人与自然界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既然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端正对自然的态度,摆正人所处的位置。恩格斯也早就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519)这说明我们应该和自然界进行和解,应该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当然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物质变换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以最无愧、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换,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调节国内经济物质变换,助益于生态环境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与环境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中国的经济起飞比较晚,生产和消费方式也较落后,经济复苏发展对自然资源进行了严重破坏。回顾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代价,不难发现在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破坏自然植被和乱垦滥伐等现象,极大程度上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另外,中国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显得比较粗放,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大,利用效率却很低,从而导致污染排放严重,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的损失。 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全球经济空前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真正崛起不仅是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崛起,而且也包括生态上的崛起即绿色世界的崛起。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就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因此,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就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根据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的思想,要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程度,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相对于产业内部而言,绿色经济的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在中国国内要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也不能忽视产业间的物质变换。只有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的顺畅,物质资源消耗减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既要大力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要促进第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减少物质消耗。 (三)改善国际经济物质变换,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 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不仅要调节国内经济的物质变换,还要重视改善国际间经济的物质变换,维护国际间物质变换的动态平衡。中国一直追求“经济增长至上”,长期依赖外国的科学技术,科技开发率低,总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虽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器,但很大一部分“中国制造”却也严重危害了中国的生态环境。中国要改变一味重视经济增长而实行的外发式的发展模式,不能为取得短暂的、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利欲熏心、不顾一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众所周知,工业文明的能源基础是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不可再生能源,这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不可持续的,从大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能源无法归还给大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受阻。目前,在信息时代,各个国家推崇的是以非化石燃料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中国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低污染的生态经济,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受阻为物质变换顺畅。 但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采取了以出口为导向,以外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向境外出口了大量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发达国家借助于中国要发展经济的时机,向其转移资源消耗多的工业,甚至多种战略性资源都以矿产品出口的方式直接流向国外,导致了物质资源的大量流失。因此,要改善国际经济的物质变换,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国内需求上。刺激内需,提高内地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才是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国际经济间物质变换平衡的必然选择。 三、结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对于探索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合理调节国内及国际经济间的物质变换。以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共存共荣。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就能保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及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受阻则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就会出现生态危机。所以,一旦发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不顺畅,就应该修复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裂缝,致力于建设更适合我们生存、生活的生态环境。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的中国无疑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与低碳经济发展 【摘要】近些年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绵连着愈加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本文首先论述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起因,其次介绍发展低碳经济的益处,最后论述发展低碳经济应当注重的因素。 【关键词】生态环境;低碳经济;绿色GDP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态环境建设也有巨大进步,但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石油和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明显过高,不少城市缺水严重,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 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要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更具有现实紧迫性,不仅可以促进节能减排,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保力度,全面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低碳发展。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关键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发展低碳经济,转变思维方式是前提。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就难以摆脱对传统发展方式的依赖。在以往经济发展中,我们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认识到,只有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要高度重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注重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更加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建设等环节的节能增效,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构建有利于节约环保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还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努力形成同传统工业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占用自然空间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的产业以及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制造;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基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摘要: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以及物质循环再利用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研究中国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物质变换的实现对于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解决中国生态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运用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促进生产领域、消费领域、流通领域的物质变换,促进产业内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进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物质变换;中国;生态环境;环境产业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则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激化的反映。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以及流通领域实现物质变换。因此,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应以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内部物质变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之间物质变换,减少物质资源消耗;改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内外物质循环;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实现环境与能源之间的物质变换。 一、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所谓“物质变换”,就是指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实现物质的循环往复、不断再利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然后把它们加工成为人类所需要的新形态——也就是产品——的过程,也包括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产品使用消费之后的残骸释放到大自然之中的过程。”物质变换不仅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必要性,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因此,人类要维持生存与发展,必须持续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一旦物质变换受阻,再生产就难以为继,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主要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对于物质变换的实现途径,马克思主要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提出了物质变换的实现方式,即促进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循环再利用。马克思认为:“对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利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扩大。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如制造机器废弃的铁屑是生产排泄物,但它在回收后又可作为原料进入铁的生产中。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它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可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浪费很大。”生产排泄物可以参与第二产业即工业的物质变换,而消费排泄物则可以参与第一产业即农业的物质循环。这是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在循环经济中的具体运用。 对于废物的循环再利用,马克思还结合产业部门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物质变换既可以在同一部门内进行,也可以在不同部门间得以实现:如“在制造机车时,每天都有成车皮的铁屑剩下。把铁屑收集起来,再卖给(或赊给)那个向机车制造厂主提供主要原料的制铁厂主。制铁厂主把这些铁屑重新制成块状,在它们上面加进新的劳动。他以这种形式把铁屑送回机车制造厂主手里,这些铁屑便成为产品价值中补偿原料的部分。就这样这些铁屑往返于这两个工厂之间,这当然不会是同一些铁屑,但总是一定量的铁屑。”这是物质在同一生产部门内的变换和循环。再如,“进入直接消费的产品,在离开消费本身时重新成为生产的原料,如自然过程中的肥料等,用废布造纸等等。”“产品的废料,例如飞花等,可当作肥料归还给土地,或者可当作原料用于其他生产部门;例如破碎麻布可用来造纸。在前一种情况下,一个生产部门的一部分不变资本,就可以直接同另一个生产部门的不变资本相交换,例如棉花同用作肥料的飞花相交换。”这是物质在不同部门间实现变换和循环。显然,物质变换有利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间接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物质变换无处不在。马克思主要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对物质变换进行了重点阐释,但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笔者认为,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除了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需要实现物质变换外,流通领域也需要实现物质变换。流通领域的物质变换要求在生产与消费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乃至能源与环境之间也要实现物质变换,达到动态平衡。人类对能源的消耗应该以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为限。一旦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大气自身的净化能力,全球气候就会变暖,这会严重危及生态环境。 二、物质变换对于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对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做到物尽其用,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避免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物质变换的实现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而物质变换受阻则成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物尽其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法则 资源环境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以自然界承受力为限。物尽其用,促进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和物质循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马克思认为,无论何种废物都具有再利用的必要。“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种产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每种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从而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产品能够成为很不相同的劳动过程的原料……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同一产品既可以充当劳动资料,又能充当原料”。“一种已经完成可供消费的产品,也能重新成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或者劳动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只能再作原料使用的形式,这样的原料叫半成品,也许叫做中间成品更合适些,例如棉花、线、纱等等。” 不仅废料如此,事实上任何物品如果不加利用,它都可能成为事实上的废物。“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不仅如此,它还会由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破坏作用而解体。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布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所谓利用,就是通过“活的劳动”,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物尽其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物质变换的实现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 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如果被消耗掉的自然物质最终能被循环利用,则会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有利于再生产的顺利实现。“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将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在流通领域,如果商品能够顺利地销售,产销能够顺利衔接,则物质变换在社会领域就能得到顺利实现。这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间接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样,如果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则各地区之间资源与能源的物质交换就能顺利进行,从而有利于实现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三)物质变换受阻成为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地区差距扩大、对外向型经济过度依赖以及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过大等问题日渐突出。其主要表现是: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过于突出,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过大,可再生有机物质利用不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于内陆地区,造成国内资源交换不平衡;国际贸易中,产品出口大于产品进口,资源外流情形比较严重;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较大,可再生能源占比过小,造成大气污染严重,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各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外之间、能源环境之间物质交换和物质循环得不到顺利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近些年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生态破坏表现为植被减少、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情形越来越严重;降雨量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极端恶劣气候现象频繁出现等。而环境污染则表现为工业“三废”排放导致大气、水源和土壤污染;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导致农产品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正是物质变换受阻的重要表现。 环境问题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能否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尽管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以资本主义为例进行阐述的,但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促进物质变换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运用这一理论,对于探求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路径方法,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促进物质变换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认识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以及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路径的重要理论依据。要解决中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消除影响物质变换实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内部的物质变换 根据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全球经济空前发展的背景下,要促进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减小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式。所谓循环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发展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经济。“废料”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对于特定一种用途或目的来说没有使用价值,但在另一种用途或目的中却具有较高的或必不可少的使用价值,完全可以被再利用,“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途径多种多样,既可以在同一生产部门内参与生产再循环,也可以在另一个生产部门参与生产再循环,甚至可以在不同的产业之间实现生产再循环。 循环经济也是指在保持生产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物质清洁闭环流动模式,尽可能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可见,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再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资源消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间接地保护了自然生态。当然物质的循环利用必须在工业上具有经济性与技术可行性;在生产和消费上具有安全性。 长期以来,由于环境意识落后,科技和资金投入的不足,我国经济发展采用了粗放型生产模式,国民生活养成了用完即弃的生活习惯,从而导致了大量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产生。这些废弃物未经很好地利用就排放到大自然中去,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的再生产。然而,我国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首先,工业废弃物数量多,这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资源条件。其次,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生活垃圾数量庞大。如生活垃圾可用于垃圾发电,废弃的家用电器:家具等则可参与循环再利用。再次,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如牲畜粪便既可以发展沼气,也可以用作农作物肥料。农作物秸秆则既可压制成家具板材,也可以用于发展生物能源,成为提炼乙醇的原料。最后,国外拥有发展循环经济的成熟技术,我国可以走引进消化之路。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尽早产生经济和生态效益。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使物质的多重属性得到充分开发,是实现物质变换、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物质消耗 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必须依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只有产业之间物质变换顺畅,物质资源消耗减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既要加快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又要促进第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减少物质消耗。 1 加快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共和国成立至今,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导致第二产业发展异常突出,形成了重化工业、钢铁、水泥等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多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重工业消耗的大多是无机物质,不可再生,不利于与其他产业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在大力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农业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开放前,国家对农产品价格采取了剪刀差政策,将大量农业资金输送给了工业。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制度效应有限,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然而农业落后的整体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科技力量薄弱,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不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部分品种已经被国外操控。因此,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必须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农产品属于可再生资源,农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发展模式。信息咨询产业、文化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第三产业物质消耗少,产业附加值高,经济贡献率大。因此,我国亟需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文化、教育、创意、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投入和创新力度。要积极引导居民改善消费结构,扩大对服务产品的消费,为第三产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2 促使第二产业发展走集约化道路,减少物质消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其低下。在发展第二产业时,必须注重资源的节约。目前,我国资源能源消耗过大,尤其在发展房地产业和汽车业的过程中,钢铁、水泥、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度过快,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要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必须走产业集约化发展道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一,在房地产领域大力推行经济适用房建设,限制超大型住宅的开发。房地产业是资源密集型行业,不符合国情的房地产开发政策将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首先,房地产业不受限制地发展必然会过多地挤占耕地。考虑到我国人均耕地很少的实际情况,必须限制大面积商品住宅和别墅建设,大力推行经济适用房,以便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让更多的人改善居住条件。其次,房地产业技术门槛低,其过度发展会吸附大量钢筋水泥等自然资源,从而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总体下降。再次,房地产高价泡沫削弱了公民综合消费能力,使得文化和教育消费受到抑制,这不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综合考虑国情,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才能解决庞大人口的住房问题,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道路资源占用。中国人多地少,私人汽车的过度发展将占用大量道路建设用地,消耗土地资源。同时,汽车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加污染排放。一个既符合国情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交通解决方案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发展了,社会总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得到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会相应提高,物质循环问题也就更容易实现。 因此,通过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够消除导致各部门间物质循环的障碍,减少物质资源消耗,使产业发展与物质变换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改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内外物质循环 要解决中国环境问题,还必须在地区之间、国内与国际之间维持物质变换的动态平衡,避免国内物质向国外过多地净流失。长期来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建立在扩大内需基础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以出口为导向,以外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中国向境外出口了大量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资源消耗多的轻工产品),甚至多种战略性资源都以矿产品出口的方式直接流向国外,导致了物质资源的大量流失。为了满足生产需求,中国加快了国内资源开采,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造成了大量污染。与此同时,中国进口产品中,除部分附加值较高的成套设备外,大多是金融、会计、法律、管理投资咨询等第三产业服务类产品,以及知识产权等非物质产品。因此,这种贸易格局必然会造成国内资源向国外的单向外流,不利于国内物质变换的实现。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国内需求上。这既是缩小国内地区经济差距,提高内地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实现国内物质变换平衡的必然选择。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对国内第三产业产品的需求、扩大内地居民的需求、扩大广大农村的需求。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以广大农村的发展作为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经营集约化,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第二产业提供更多可再生原料;二是加快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增强农村后续发展能力;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障、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能力;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快各种职业培训教育、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民作为中国人口主体的地位暂时不会动摇,他们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所在,也是国家内需扩大的主要方向。包括广大农村在内的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将极大地改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国内物质循环。 (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 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之间物质变换实现程度决定生态环境的好坏。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会造成局部地区的大气污染,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还会导致气候变暖,对全球环境造成破坏。当前,由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超出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遭到破坏。而且由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将会造成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使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进一步加剧。 要促进能源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能源的使用对环境的破坏,必须同时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大对传统能源节能减排的力度,另一方面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 加大对传统能源的节能减排力度。近年来,随着国内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加工业向中国的转移,中国在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同时,能源消耗也史无前例地增加。近年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并已达到56%,能源安全及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均受到严峻考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必然导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有害气体大量产生,直接造成环境污染。 为此,必须对传统产业进行节能减排改造,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能源洁净化程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节能改造方面,一方面要加快设备的改造和更新换代,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能源的循环再利用技术改造,使工业能源能够被循环利用。在能源洁净化方面,国家应加强煤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要大力推广脱硫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降低传统能源对环境污染的程度,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能源消费的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这既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能源短缺的必然选择。所谓清洁能源,就是对环境污染小,能够实现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而新能源则是指传统能源以外,能够经过开发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它们本身也可能就是清洁能源。改变传统的能源结构,关键在于降低石油和煤炭的使用比例,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目前世界上石油消费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用作交通运输的燃料;二是用于提炼合成材料。要降低石油消费,必须在交通运输上积极寻找替代能源,以降低对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消耗,如开发新能源汽车。在开发新能源方面,要结合国情,因地制宜。 综上所述,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对于分析中国环境问题的成因以及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路径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物质变换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流通领域以及产业之间、地区之间、能源环境之间的实现,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物质变换的实现对于贯彻落实科学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浅谈中国城市旧城区中的“空巢”老年人居住环境问题 【摘 要】在今后的半个世纪里,我国老龄人口将会经历一个飞速增长的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将会先于其他地区面对老龄化问题,而我国绝大部分城市老人现阶段都居住在社区中,特别是中小型城市中更是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现象。因此本文以在城市居住社区中如何为“空巢老人”提供适合的居住建筑和生活环境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年人;居住环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关心当下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以及生活条件是一件全社会都应该做的事情。有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体现在与其息息相关的居住环境当中。 1 中国目前“空巢老人”现象的原因以及其居住环境特点 1.1 “空巢老人”现象的原因 中国素来有句古话:“父母在,不远游”。指的是,让年轻人在父母还健在的情况下,不要出门远行或者客居他乡。但是,在现如今,年轻人为了谋求自己的发展和事业理想,已经不再能够留在家乡,守候在老人的身边,因此,“空巢”老人现象随即产生。 “空巢”现象大多发生在中国的二线城市以及二线以下的城市,而且城市大多位于中部以及中西部地区,因为这些城市往往存在经济欠发达、新型产业不足、教育资源不足、对劳动力需求较少等原因,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难以在当地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以及年轻人得不到充足的就业岗位,因此选择向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这就导致这些城市的人口结构出现了失调,年轻人外出求学或者工作,老年人被留下下来。 1.2 “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方式的特点 在心理方面,“空巢”老年人相对而言在心理上是比较孤独的,由于长期和子女分开,产生思念子女的心情,在心理上出现失落感,神情恍惚,生活缺少了目的性。因此,导致他们的情绪萎靡,缺少交流,对社交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外出次数减少。 在生理方面,首先是老人的视力退化、生理适应能力降低,一些老年人还患有青光眼、白内障之类的眼病,因此他们对环境中光线的要求比其他年龄层的来说要高。其次是听力衰退,老年人一般对高频声音感知较差,因此他们在与人交流中经常以靠近谈话人的方式来弥补听力衰退的不足。并且,老年人的身体灵活性以及体力已经远远不如年轻人,因此在一些室内外空间和构造方式上都要特别设计,比如,道路以及人车混行的道路;楼梯踏面、体面尺寸、坡道铺地、室内家具尺寸、卫生间位置等。 1.3 目前国内老年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房地产开发模式新建的郊区大型养老社区,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配套较差、环境较为封闭、人口构成单一、与老人原有生活割裂、不方便子女照顾等等。甚至一些项目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以“养老”为卖点,目的是换取政府在政策、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以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其品质、服务和社区氛围往往与养老社区并无多大关系。 随着国民经济以及城市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在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原来几代人挤在一个狭小居住空间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在一些旧居住区,随着购置新房,家庭中的年青一代逐步搬出,而老人由于多种原因,往往还留守在原来的社区中,实际很多旧居住区从人口年龄构成上已经变成了“空巢社区”。 根据本人对长沙市区老年区的走访和调查,房龄超过30年的旧小区,多数缺乏电梯,很多居住在较高楼层的老人由于行动不便,甚至几个月都不下楼。但是装一部电梯通常需要15万元~16万元,安装后还需要日常运营费、更新大修费。这些费用无处解决,从而导致一种现象,很多旧居住区的“适老改造”,往往只能无奈地避开这些难点,仅停留在小区的公共绿化、老人休闲活动设施、建筑入口的无障碍坡道建设上。 2 分析我国老年社区和国外老年社区的区别和差距 由于养老意识的差异,致使国内、外在老年住宅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运营模式。以美国为例,他们的老年公寓是收费的,老年人只需缴纳个人收入的1/4—1/3,如果不够1000美元,剩余部分则有政府进行补贴。国内老年公寓收费的,一般为固定的收费标准。国外老年公寓服务管理人员很少,通常只有 3-4人,主要依靠老年人自治、自理和社会义工,通常来老年公寓免费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很多,有时由于报名的人太多,都安排不过来。而国内的老年居住社区,一般为旧城区中低层收入者的私人住宅,或者是由一个大型公司收购后,租赁给需要的老年人。一般情况下,会有年轻人一起居住,并且缺少必要的社区服务管理人员。 国外的老年公寓大都会选择在距离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这样方便老年人与家里团聚、方便老人购物、休闲、锻炼、娱乐等。国内的老年公寓建设比较随机,政府无统一的城市规划,大多建设老年公寓的项目多是在城市的远郊,整体的环境狠优美,但市政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尤其缺乏相应的医疗设施。 3 改善“空巢”老年居住环境问题的探索 探索模式1 集中老年社区模式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社区老人养老模式,采用酒店式的管理模式,将老人集中起来,然后安排固定的专业工作人员照看。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让这些老人有一个集体的生活,让他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接触,避免老人产生孤独感。另一方面,集中照看可以降低看护老人的成本,也可以请到很专业的护理人员,让有限的护理人员能够照看到更多的老人。并且,集中式的老人社区,由于老人的人数众多,可以建设高质量的医疗机构和公共保健设施,提高这些设施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集中模式的医疗设施和机构都可以设置在集合社区的底层或者旁边,这样就可以让“空巢老人”在发病的情况下,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治疗。 探索模式2 独立电子化自助老年住宅模式 目前世界上得的电子智能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且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建筑设计当中,日本和中国一样同属亚洲国家,在一些生活习惯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但由于日本的人工费用很贵,雇人看护老人的方式变得非常昂贵,因此日本老年人住宅的电子智能化程度很高,这特别体现在老龄人住宅和为老龄人提供的公用设施上,使得老龄人能够在生活中充分实现自助和自理。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空巢”老人的现象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作为从事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人员来说,无论是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还是自主思考符合国内状况的解决方案,都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对象现实状况,充分利用周围的地理、人文环境,来改善“空巢”老年人的居住生活状况,相信解决类问题也将成为未来人居环境研究的热点。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摘 要:从工业革命完成开始,现代化发展就逐渐席卷全球,中国先后失去两次现代化发展的机遇,终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候迅速崛起。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吸收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发展极其迅速,但是,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要面对很多发展困境。其中,环境问题成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好环境问题,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环境问题;污染;应对措施 现代化又叫近代化,是从农业到工业的整个现代转型过程的总称。现代化经常被用来描述现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通常包括技术、工业、政治、城市等方面的发展。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心态等等都随之发生变化。 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始于鸦片战争,是外力的推动,是强行被纳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体系。1840年到1895年,中国现代化第一次机遇形成,但是由于上层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现代化政权领导,下层又缺乏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民间推动力量,所以,中国失去了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机遇。 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世界局势相对稳定,这是中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的机遇。但是,政府在发展路线上犯了“左”的错误,中国又丧失了第二次机遇。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中国第三次启动了现代化的脚步。 二、现代化发展对中国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中国发展现代化,直接吸收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进行,所以中国进步极快。但是,在这种飞速的发展中,隐藏和遗留的问题也一时间积聚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问题开始慢慢显露出来。环境污染、道德沦丧、拜金主义、信任危机等等阻滞了现代化的继续发展。其中,环境问题最先暴露出来。环境是发展的根本,是发展的基石,所有的一切发展都要以环境为基础。 (一)人口问题 人口爆炸是现代化本身造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中国人口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暴涨,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19%,相当于欧洲、澳洲、非洲、北美洲、中美洲的人口总数。现代化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三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人口增加,必然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制造更多的污染,占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为资源的占有发生更多的争夺,带来政治、经济、社会尤其是生态方面的严重后果。 (二)环境污染 从中国进入现代化发展,就开始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的利用和改造。在非工业时期,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协调的,但是现代工业文明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企图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世界现代化进程初期,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大规模砍伐森林,开发牧场和农田,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中国现展的进程中,也重蹈了西方的覆辙,砍伐森林,占用耕地,开发农田,导致绿色森林数目锐减,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急于求成,飞速地发展工业。工业厂区将大量的废渣污水有害物质排放到江河湖海中。自然系统本身是可以降解和自净外来物质的,但如果排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害物质过多,超出自然系统的调节功能,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使人类和生物受害。2000年6月28到29日,我国江苏东海县石梁河水库春天放养的1200箱30万尾半成鱼,由于受上游工业污水袭击,相继死亡。这是该地渔民自1999年以来第三次遭此厄运。面对水污染造成的灾害,渔民欲哭无泪。除此之外,飞速的发展还带来了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一系列污染。拿大气污染做例,中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粉尘和酸雨危害最大。中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最严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频率高于80%以上。中国环境科学院和清华大学2003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酸雨给中国每年带来1100亿元的损失。虽然这些年中国政府一直在治理,但是每年由酸雨造成的损失仍然是巨大的。 本来,地球是具有自我平衡和修复功能的。但是,地球的平衡和修复功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地球便无法进行自我修复,从而产生无法挽救的困境。由于科技革命的兴起,现代化的普及,再加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急于赶超发达国家的心态,中国的环境污染远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环境破坏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陷入困境,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德国学者莫特尔曼指出,“西方世界毁灭第三世界的自然环境,并且迫使第三世界毁灭它自身的自然环境,相反的,第三世界自然环境的破坏——如雨林的滥伐和海洋的污染——通过气候转变反扑到第一世界。第三世界率先死亡,然后是第一世界。穷人率先死亡,然后是富人。小孩先死亡,然后是大人。” 保护环境的目的,一是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保护人类所需要的资源。这样人类发展与自然才能相辅相成。 (一)建立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利用科学技术监测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以便在最快时间内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遵循“防胜于治”的原则,尽最大的可能预防污染的发生,加强污染源的现场勘查,而不是一味等污染发生了才思考应对方案。在防治污染过程中,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注意抓主要矛盾,处理好相应关系。 (二)合理规划城市总体布局。居民区的设置应当远离噪声频发的地方以保证居民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机场等噪声严重的地方应该设置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在市区内,要合理控制交通噪声,正常工作和休息时间内控制大型车辆的行车。 (三)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中国政府应当加强监管措施,对污染严重的工厂进行合理控制,对车辆激增现象进行调控,减少废气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大量植树造林,只有保持森林的完整,这样才能达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等目的。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挽救濒危物种,维持生态环境的和谐性。生物圈有着自己固定的食物链,食物链任何一环断开,都有可能造成生物圈的紊乱,人类处在食物链的最高层,如果不注意保持下面食物链的链接,人类就可能会失去整条食物链从而将自己孤立起来,对人类自身造成巨大威胁。 (五)保护饮用水源,加快污水处理机制的建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匮乏,一旦水资源出现极度缺失,中国发展就会失去现有的稳定和进度。 保护环境,防治要结合。除了政府部门要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我们作为中国公民也要为自己所生存的环境负责任。日常中,我们要节约用水,尽量利用太阳能,将垃圾回收分类,保护珍稀动物,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使用节能型物品,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参与宣传环保行动等等,只有在我们每个人的观念里加强环保意识并付诸行动,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将中国现代化进程继续推进下去。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的不断和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一些国家还利用贸易措施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从2010年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议题,更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落后的科技水平与欠缺的制度等都是造成我国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环境保护;出口贸易;资源枯竭;贸易与环境冲突 一、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初,环境问题被认为是一国国内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关注的焦点逐渐从国内问题转变为全球问题。热带雨林的减少、臭氧层的消耗越来越引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造成环境退化的原因有许多。从社会层面看,人口的快速增长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从经济层面看,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不能正确地为环境资产定价,进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环境恶化,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环境资源具有很强的非独占性,如空气、水、公海的鱼类等,无人需要为其承担资源枯竭所造成的损失。所以在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贸易和环境会发生相互影响。 (一)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通常人们习惯于把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归结为三个方面: 1.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产生于贸易活动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即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原来自给自足的国家能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进口产品。专业化分工和生产提高了生产活动的效率和规模,提高了各国的消费水平。对于一国的环境而言,如果扩大的出口部门的生产活动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规模缩小的进口竞争部门,则该国的结构效应就是正的,反之则是负的。 2.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主要反映经济活动的规模变化,通常被认为具有加剧环境恶化的作用。在生产活动污染系数一定和产业结构布局一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活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贸易的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是负的,即对环境是有害的。 3.技术效应 技术效应体现了产业生产技术的改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政府会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与法规,以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 (二) 环境对贸易的影响 首先,各国制定的环境法规和国际环境公约在一定程度上给国际贸易带来影响,如产品的环境技术标准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材料、品质和成分的含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客观上起到了限制贸易的作用。但同时,严格的环境措施也可能给贸易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出口企业在达到较高的环境标准后,由于领先于其它的竞争者,则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如近年来欧盟实施的“环保标签”的认证,使很多得到认证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拿到了进入欧盟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其次,各国政府实施的绿色补贴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各成员方允许政府对环境保护提供绿色补贴或环境支持。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资金匮乏,在利用此规定对生产者提供补贴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三,由于各国环境标准不一致,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利用对外投资的机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污染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更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由于外来投资而加剧恶化。 当然,贸易和环境之所以发生冲突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政府没有充分重视环境问题的结果,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的环境问题更是如此。 二、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出口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15779亿美元,不仅出口数量大,而且增速惊人,这种高速增长拉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我国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出口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现行的贸易出口结构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因素,给我国的环境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的比重,2009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94.7%,初级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是5.25%,尽管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但它也意味着更多的环境成本留在了我国。本文所说的环境成本是指生产和制造工业产品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都成为出口这类产品的环境成本和环境负担。工业制成品出口相对于初级产品的出口,环境成本更高,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同时,在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中,具有优势的多是那些污染密集型行业,而那些对环境污染较小,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环境友好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则较低。目前,我国出口比重最大的五个工业部门是纺织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交通运输与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而这五个工业部门正是污染密集型行业。这就意味着相关的几个行业产品出口量越大,对我国环境的危害越大。 其次,从出口企业结构来看,200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918亿 美元,外资企业出口额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55.9%,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必须承认,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环境标准不一致,使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发达国家污染企业新厂址的所在地。据统计,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将25%的资金投向了污染型产业,如近来社会反响极大的大连PX项目的投资;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外商还将本国淘汰的、污染环境严重、禁止使用的产品、技术和设备以投资的名义转移到我国,给我国环境造成了更坏的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二) 出口贸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方式在所有贸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由于在加工贸易方式下,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加工成最终产品然后再出口,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同时一些洋垃圾也打着中间产品的旗号进入到我国,这些都加剧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尤其是对危险废弃物的堆放、拆解、处置等更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质、大气、耕地,并危及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三、对策建议 中国出口贸易要实现良性发展,确保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就必须走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加强环保的国际合作,提升整体环保水平 从全球来看,发展国际贸易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各国的环境贸易措施不断升级,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也日益增多。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分歧,就必须加强与联合国环境署及其他国际环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各种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一方面,国家要积极参与环保的国际科技合作,鼓励本国环境专家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积极探索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升本国环保水平;另一方面,国家应充分利用国际上保护发展中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歧视和限制的保护条款,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彼此借鉴,共同提升环保水平,联合起来同发达国家谈判,共同为取得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款而努力。政府要努力促进国家间生态标志和其他环境标准的互认,协助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 (二)加强保护国内环境,鼓励发展环保产品 在积极遵守国际上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资源及人民、动植物的安全与健康,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为此,需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贸易措施体系,合理规划我国的环境发展。要关注其他国家在我国以投资的方式转移的污染企业、废物作为资源进口等问题,同时要提高我国进口产品的检测标准,认真对我国的贸易政策进行环境评估,进一步完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处理好保护环境和促进贸易发展的关系。同时要对相关的出口企业,施行环境准入制度,通过设立较高环境和资源耗用标准及进一步扩大出口征税范围等措施,减少新增产能,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应予以关闭。同时也可将污染企业的信息公诸于众,通过公布环保黑名单等形式,使国外进口商获知污染企业的不良行为,停止进口其产品。这样的措施不仅有利于国内环境保护,也有助于树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良好的环境形象,减轻国际舆论的压力。 (三)实现出口产品环境成本内部化 造成环境退化的原因之一是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不能正确地给环境资产定价,进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环境恶化。中国出口商品的低价格一直是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完全是以牺牲我国环境为代价的,因为其中并未包括环境成本。也就是说,我国环境的恶化没有通过转移环境成本给国外消费者而获得补偿。国外消费者免费享受了我国的水、空气和生态环境,而我国人民却不得不承受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从长远看,产品成本中考虑环境成本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国家应采取措施尽快实现出口产品环境成本内部化。运用排污收费、环境税收、排污许可证交易、押金、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等经济调节手段,促使企业改变其污染环境的行为,降低成本,提高环境竞争力,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 为了提高公众对各种消费品和其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的认识,帮助消费者了解消费品生产商在改善其产品和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方面所做的工作,政府应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对环保有益的消费品,针对像个人护理产品、家居清洁剂、汽车修理用化学品、非农业用杀虫剂、非工业用胶黏剂和密封剂、气雾型喷漆、建筑用涂层等不利于环保的商品消费进行指导,减少对这类产品的消费,促使企业放弃生产污染环境的产品,达到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目的。 (五)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结构 我国长期粗放式、数量扩张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使我国在外贸总量增长的同时,并未获得很大的贸易利益,相反却付出了资源流失与环境恶化的巨大代价。因此,要缓解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冲突,首先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结构,而技术进步是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根本途径。国家可利用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运用财政手段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方式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降低出口产品的能源与原材料消耗。 因此,合理的环境贸易措施对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环境、节约资源、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进入环境问题敏感期 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总体上较十年前有所退化,八成人担心十年以后喝不到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经历了2009年环境健康事件的接连爆发,中国公众对环境问题更加敏感和警觉,垃圾危机一触即发,1/3以上受访者表示有过环保抗议行动 中国公众对绿化的感受最好,对自然水体的感受最差。 相比较而言,多数人认为绿化较10年前好,而生活用水的质量、江河湖海的状况、空气质量、以及生物环境,都较十年前有所退化。其中,公众感到退化最严重的是空气质量和江河湖海的水。 对于10年以后的状况,中国公众对绿化最有信心,对饮用水和空气质量都深感忧虑。 2010年4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中国公众的生态环境感受及十年以后的想象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考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9~2010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62.7分。 本次调查以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作为总体样本框,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将城市按照地区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然后在每类城市群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目标抽样城市,对该城市的实名固定样本组进行随机问卷发放。 早在2003年3月,国家主席就曾经说过:“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然而7年过去了,这些目标仍旧是人们所担心的。 “中国的环境压力和面临的形势,确实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近十年来,中国的环境形势局部在改善,但是在总体上,处于退化的趋势。”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在去年12月《小康》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如是指出。 经历了2009年环境健康事件的接连爆发,中国公众对环境问题更加敏感和警觉。本次调查中,觉得自己目前正在受到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均达到受访者总数的八成以上;觉得自己受到噪音污染和垃圾污染的,达七成以上。而且有八成人觉得所遭受的环境污染对自己的健康威胁“比较大”或“非常大”。 “城市速绿”的代价 从公众对几个环境指标的评价上看,对绿化的好评最多。而且和10年前相比,六成以上受访者认为绿化越来越好。其中,城市受访者对绿化进步的感受更为明显。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2010年3月的《200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37%,绿地率33.29%,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9.71平方米。和10年前相比,这三个指标都有较大进步。 但是在“城市速绿”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为众多业内人士所诟病的“大树进城”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和郑延海在“2010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对近10年来因“大树进城”造成的乡村生态破坏深表痛心。2009年6月,“大树进城”被叫停,但“许多大树、古树都已‘命丧黄泉’――大树在移栽过程中的死亡率高达50%~70%,乡村山坡水土流失,鸟兽失去家园,与其改善的城市局部环境相比,可谓得不偿失。” 不过总体而言,不论城乡,中国公众对中国的绿化还是抱有很大信心,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想象10年以后,中国的绿化状况会更好。 近八成人担心 10年以后喝不到干净的水 与对绿化的乐观相比,中国公众对于水,既不满意,也没信心。四成多受访者感觉生活用水质量在下降,感觉自然水体发生退化的比例更高达六成以上。近八成人担心10年以后喝不到干净的水;九成人担心水资源更加匮乏,以至出现饮水困难。 “中国的水危机是在加剧,湖泊和水库尤其严重。”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说,这个判断建立在对历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之上。 “自然之友”李翔分析了官方报告中对中国水质状况描述上的变化。20年前的官方报告称:“我国江河湖库水质基本良好”,十15年前就变成:“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0年前的说法是:“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去年则成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 2009年的官方报告称,我国七大水系Ⅳ类以上水质的断面为45%。“也就是说,近半数的江河水是不能饮用、身体也不应直接接触的,其中,一些是连工业和农田灌溉也不能用的。”李翔说。 更为危机的是湖库水。太湖、滇池、巢湖、西湖、东湖、大明湖,以及门楼水库、大伙房水库、崂山水库,均始终或多年保持在劣Ⅴ类水质,即水质已经差到基本毫无用处。 2008年3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中国)赴太湖地区调查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峰介绍说,当地人反映,自来水发臭,湖里很多鱼都已绝迹。“化学农业污染是造成太湖蓝藻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方立峰说,太湖流域耕地化肥施用量已达667公斤/公顷,其中65%~70%进入水和空气成为污染物。太湖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约50亿元。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制定了减少农业污染的措施。”方立峰说,但其中的一些措施并未得到落实,尤其是生态农业并没有得到有效推广。 每个人都是吸尘器 中国公众对于空气质量,同样是忧心忡忡。本次调查显示,超六成人认为近10年来空气质量发生了退化甚至恶化。多达八成人担心10年以后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 2009年的官方报告称:“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是部分城市污染仍重。”“自然之友”顾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李解释说,2008年是历史数字当中最好的,优于二级的达标的状况在72.8%。但是他提醒大家注意,“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粒物是没有列入监测指标的,而这恰恰是毒性最强的颗粒物。2008年有媒体曾报道过,城市灰霾天年夺命30万。” 不少专家警告说:“每个人都是吸尘器”,每人“每天要过滤15立方米的空气”,尤其要警惕汽车尾气对生命的危害。一项针对中国部分城市儿童铅中毒的调查显示,北京6岁以下儿童有近7%血铅超标,汽车尾气污染是主要原因。 环境健康事件进入高发期 4月份的一天,“自然之友”调研部的张伯驹接到了一个来自贵州黔东南州的电话。有人反映,一个占地123公顷、耗资100亿元的造纸厂将落户他们所在的玉屏县上游的舞阳河畔,而对于该项目的环评过程,许多当地民众并不知情。建厂的消息引起了民间的反对声浪,人们议论说:“黔东南州要以破坏环境的代价来换取GDP”,“拯救舞阳河,誓死保家园”的抗议活动随之而起。 张伯驹说,每当接到类似的电话,他们总是要先劝投诉者千万要理性,尽量不要在法律框架之外做出行动。但事实往往是,合理合法的渠道却并不有效。据说玉屏县“四大班子”曾向省里提出过“迁址”要求,但被要求“顾全贵州经济发展整体利益”。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2006年曾披露过一个数据,“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将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 本次调查中,表示有过环保抗议行动(投诉、举报、发控诉帖/博文、集会、诉讼等)的受访者,达1/3以上。 “环境群体事件近年凸显,固然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媒体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有关,”浙江财经学院社工系童志锋指出,“但如果不是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以至于危及到当地老百姓的基本生存,受损者也不会起来抗议;另外,地方政府无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也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实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背后,往往是目前看来还坚不可摧的、地方政府“唯GDP”的政绩观。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认为,正是由于我们3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境执法不严,而同时又由于环境污染和破坏后果的显现有一定的滞后性,才导致了去年多起由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受损事件的接连爆发。 也有专家指出,今后若干年,环境健康事件都有可能频繁发生。 垃圾危机“一点就着” 5月在南京天井洼、9月在北京阿苏卫、10月在江苏平望、11月在广东番禺,去年,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和建设,引发了多起群体性事件。“2009年是中国垃圾危机的爆发年。”张伯驹说。 中国公众前所未有地关注垃圾问题。本次调查中,九成受访者对垃圾处理问题表示“关注”。且和10年前相比,超过八成人表示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度有所增加。 去年,随着“垃圾发电黄金期千载难逢”等主张被媒体报道,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厂的势头愈加强劲,围绕垃圾焚烧的争议也日益升级。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垃圾处理正在演变成为社会敏感问题,一碰这个问题,社会公众反应强烈,在新建垃圾焚烧场、规划处理场新址等环节,群体性事件出现“一点就着”的苗头。 那么,垃圾焚烧厂对人体健康到底有没有害?观点针锋相对。 2010年4月8日,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称,现在人们在炒作垃圾焚烧厂对周边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是一种误导。“西欧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厂,大都建在城市中心,无非是把这些垃圾处理厂卡通化了,做得非常漂亮,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只要严格按照规定去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低的。”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2009年11月18日,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常聘专家赵章元作客人民网时指出,国外技术较好的垃圾焚烧厂旁边就是小学和幼儿园,这种说法是早已过时的广告词。 “由垃圾焚烧产生的二英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焚烧大国。据国际二英会议报告介绍,日本全国的二英浓度平均值超过欧盟许多国家五倍多。”赵章元说,“所以说,把垃圾焚烧厂建在居民区中是有教训的。” 本次调查中,有近七成人认为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等垃圾处理设施,对附近居民的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认为“如果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则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的只有两成多。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增长率为10%以上,每年未被处理的垃圾约有2000万吨,全国600多座城市当中的2/3已被垃圾包围。但同时,由于民众抵制和选址困难,新规划的垃圾焚烧设施迟迟难以动工,导致一些地方在垃圾处理问题上进退两难。 “如果只把出路放在末端,垃圾永远处理不完。”张伯驹说,政府动辄投入几个亿去建一个焚烧项目,而对于垃圾的前端减量、分类、回收、转运、管理和再利用工作,却远远没有做到位。 10多年前,台湾也曾启动“一县市一焚化炉”的庞大计划,招致全岛民众反对。此后民间社会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并取得成效。如今焚化炉面临垃圾不够烧的困境。一位台北环保局的工程师曾对媒体表示:“应该是在建造焚化炉之前先做垃圾减量;如果不减量,以我们的环境承受能力,能盖多少座?” “海峡对岸的对抗垃圾焚化炉的经验是:减量、分类、资源化,才是垃圾政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张伯驹说。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提供的支持) “小康生态调查”问卷由《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设计,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实施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基于实名制的NetTouch网络调研方法,以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作为总体样本框,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将城市按照地区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然后在每类城市群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目标抽样城市,对该城市的实名固定样本组进行随机问卷发放。 调查执行时间为2010年4月,最终回收有效问卷量为1068份。采用统计学误差估计公式进行估算,本次调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将估计误差控制在3%。 问卷同时在“新浪调查”推出,3000多位网友参与答题,数据用于比较。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城市规划应对之初探 【摘要】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还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用城市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我们要解决的事情,本文将结合生态学,把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联系在一起,从而有了城市生态规划的新观念,之后以城市生态规划为基础,提出一些改善生态环境的解决办法,为如今的城市规划指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对策 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是发展与环境。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同时,社会经济更是加速发展,但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造到了破坏。有些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只顾眼前经济效益,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城市的许多资源都被浪费,环境被严重污染等。如今,我们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在优化城市生态、经济、社会环境,完善城市的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保护好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把城市建立成为一个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良好的城市规划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在此前提下进行的城市建设才会取得理想的结果。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1.1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如今,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却是:环境总体在不断恶化,局部在逐步改善,破坏速度比治理速度快,生态赤字持续扩大。表现为:水土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沙漠化快速地发展;森林、草原大面积减少;生物灭绝的速度加快;水体污染、地下水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等的问题明显加重;大气污染加重、废渣的不合理排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同时已经造成社会财富和经济的损失。经济趋势的预期和目前的经济指标制定都直接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七十年代末,我国的城市数量为190个,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个数目已经变为670个,其中城市人口达200万或以上的有14个,还有两万个建制镇。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却带来诸多问题。[1] 1.2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目前,诸多原因造成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象。三大压力是其主要原因:人口压力,我国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类迫于生计,围湖造田、开荒毁林、破坏植被、滥挖乱采等。人类在获取利益与生存的同时,诸多活动均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输出能力和支付能力;工业化压力,我国工业化的起步时间迟,起点较低,却面对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任务,以高资本的投入为基础,勉强支撑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以环境、资源消耗高的代价来换取社会经济的繁荣,这样失之远谋。目前只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短期性经济的干扰非常严重;市场压力,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转型。市场经济就会产生诸多外部正的或者负的经济效应,环境污染是其中突出的例子。大自然是人类的公共财产,它提供(例如大气、水等)的,对人类都是有好处的,如果想要更多的人享受到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不应该破坏它。但如果没有人类的公共财产,不仅人们的利益会有损失,其他生物也将受到严重伤害。如今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依照我国的情况来看,市场或者个人都不会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治理的费用,只有政府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治理的费用。在面对市场经济压力的同时,政府要积极地防治环境污染、治理好国土资源。为了能及时改变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我们应当立刻采取行动,否则生态赤字的日益扩大将会使我们目前所获得的成绩大打折扣。 2.城市规化应对生态环境问题 2.1重视城市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地域的经济与活动中心,在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可以促进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城市体系与功能的完善,并改变人们的观念、思维及交往和生活方式。但随着工业不断地发展,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张,及人口数量、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递增都严重地影响到了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2.2重视可持续发展观 目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已有100种,无论从何解释可持续发展观的定义,但其真正的内涵都是在不断地强调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保护好自然环境,为我们的后代留下较好的资源、环境条件,让人类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进行生态环境研究。城市可持续性有环境、社会、经济3个方面,而环境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应充分重视城市可持续性的研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等方面,加强有关生态环境的研究。 2.3重视城市产业的转型 构建生态循环的经济系统、推行科学的清洁生产。本世纪80年代初,西方国家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在工商界逐步得到实施。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是清洁生产,而清洁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循环经济。从当今的社会生产来看,清洁生产说的就是高产出、低污染、低消耗。我们要重视由生产本位经济模式向职能经济模式的转变,交换价值是前者的中心概念,而使用价值是后者的中心概念。[2] 3.小结 目前,我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解问题的特点、表现及性质,研究城市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控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就需要多行业、多部门、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我们还应充分地认识到城市规划只是应对环境问题的一个部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该从实践和理论这两方面进行系统科学地考虑。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高中美术教育论文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明确了教育目标,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而且,教育体制改革后,高中的美术课程被称为美术鉴赏课,这也明确显示出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德育的侧重,而不是单纯的对作画技巧和方法的讲授和传输。可以说,高中阶段的美术学习过程是一种文化学习的过程,能够使学生通过对一些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深刻体验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魅力。此外,美术学科本身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可以在否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多方文化素养。比如,美术学科中的“透视学”与数学的密切联系、“色彩学”与物理学中光学的密切联系等。在具体的美术鉴赏课的开展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体会并学习到其蕴藏的丰富的文化积淀,能够深刻体验到美术作品的美感。高中美术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美、创造美来逐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和气质,从而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素养,促进自己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目前高中美术教育情况及其建议 (一)高中美术教育情况 当下,高中美术教育依旧在应试教育模式的笼罩中,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和实施没有相应有效措施:高中美术教育不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重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不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高中美术教育建议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素质教育。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为最终目标。倡导和贯彻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美,感受美,提升审美意识。此外,美术教师要响应素质教育,自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坚强的后盾。其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高中美术教育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使其个性得以张扬,激发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高中美术教师要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可以通过增进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扩展思路,也可以引导学会通过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发散。在高中美术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只有有了创造性思维,才能够创造出好的美术作品。正所谓“想象确实是我们必须发展的才能”,想象是学生学会创作的前提。高中美术教育要充分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并且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通过想象力的大胆发挥,得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实施作品的创作。再次,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要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高中美术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去发现问题,并从中学会捕捉美感,学会从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不寻常的美。二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任何美术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必要的技能和技巧,更离不开创作者的亲手操作,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创作成功美术作品的必要前提和基础。高中美术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一些理论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把握双手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美术创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有着超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作品。高中美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尤为突出。为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完善当前的高中美术教育,促进美术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毕力格 单位:青海省格尔木第七中学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国际化与本土视线下高中美术教育前景 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国家的成长基础,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高中美术教育,作为高等美术教育和少儿美术教育的“桥梁”,在全球化时代,必然要受到多种文化理念的影响,而国际化和本土化以一种相互交杂的形态日益为高中美术教育所重视。国际化作为一种概念,强调的是通用于世界的某种一致性,它抽离了国家、地域、文化、语言的语境。教育国际化则着重指向教育理念和内容的多学科综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先进与灵活多样、培育具有广阔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国外高中,美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习科目,而在中国,很多高中将美术列为“副科”,基本上不予重视,完全忽视了“美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成长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高中美术教育的国际化,除了在技术的层面对国外教育技术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引入和重视。 一、高中美术教育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途径 1.完善信息时代的教学条件 要实现高中美术教育的国际化,必须加大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高中美术教育不能再以是否具备高质量的画室、是否具有充足的静物为衡量的标准。要想培育出全面发展和充满创新意识的优秀学生,必须加大教学条件的投入,如建设良好的数字教学平台,引入国外优质美术教育资源,强调新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喜爱美术的学生“赢在起点”。 2.着重本土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本土美术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应用,是实现高中美术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高中美术教育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把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到教育中去,从中汲取养分,发现素材,逐步开发本土美术教材,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所生活的空间中的美,从而提高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策略。“请进来”,主要是将本地区著名的美术家和手工艺人邀请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或参观他们的工作室,以此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本土美术文化的魅力,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对“美术”的狭隘看法,从而真心喜欢美术,同时产生对“本土”“本乡”艺术的关心,维系区域艺术的发展。“走出去”,则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区域自然环境、民俗民艺、传统节日和宗教活动,利用当地建筑和展览,将课堂搬到自然里,社会里,展览馆里,更有效地加强美术与生活、美术与人的关联,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可以积累鲜活的教学资源,逐步开发校本教材,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利于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利于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凸显地域美术教育特色。 3.大力普及美术欣赏课程 我国的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普及美术欣赏课程,并予以足够的重视,是高中美术教育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重要方式。美术欣赏课程可以让学生在一种国际化的文化情境中审视美术,获得不同国家、民族、地域在文化、价值、思维方式上的启迪,也能够增强学生对自己国家、民族、地域文化和艺术的感受,开拓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视野,培育对“异质文化”的接纳与尊重。 二、高中美术教育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意义 高中美术教育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国际化的推行,学生能够与世界美术潮流同步,开拓视野,发现和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美;本土化的强调,则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小所感知的各种知识,最大限度使美的教育为学生认同和接受,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高中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分析 一、高中美术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其一,关注、尊重、理解学生的想法。在某次课上,教师问学生“鸡蛋里面是什么”。有一位学生回答说鸡蛋里藏着一只漂亮的大公鸡,有油光发亮的翎毛、鲜红高耸的鸡冠,一圈色彩艳丽的羽毛顺着脖子垂下,像戴了一条美丽的围脖。教师听了很生气,批评学生的想法乱七八糟,鸡蛋里就只有蛋清和蛋黄,学生听了感到很羞愧。其实换一个角度看,这位学生的回答非但没有错,反而是非常精彩的答案,这体现了这位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回答。这位学生将一个鸡蛋的未来模样呈现得那样美好,而这样好的想法却得不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反而遭到了教师的责备,这必将阻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也会对学生的美术价值取向产生不良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在这一时期,学生会产生许多与众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有很多是非常新颖和独特的。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些想法,当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扼杀他们的想象,教师可以试着主动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发自内心地懂得学生的想法,才能主动呵护学生的想法,呵护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其二,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以往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长久下去,学生将会形成惰性思维和惯性思维,不愿意思考,这将对学生美术价值取向的形成造成很大障碍。学生只能以同一种方式思考甚至不会思考,美术创作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将得不到体现,创作的美术作品将失去应有的美,变成线条与色彩的构成物。为了防止此种情况发生,教师应变单向灌输为师生双向交流,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思维。与此同时,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也可以得到一些独创性的见解,加深对学生的理解,有利于调整并更加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今后对学生的美术价值取向的引导也将更加准确和顺利。 其三,将美术与生活相融合。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作为一门艺术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也应将美术融入生活。美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因此,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创作美术作品。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不应局限于书本和教师的传授,应该走出教室,走进生活。通过对生活中缤纷多彩的事物的观察和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色彩和线条进行搭配和使用。如,学生可以逐渐理解一件作品为何选用这种颜色和线条,甚至还可以与大自然中未经雕饰的美融会贯通,创作出富有灵气、与自然相契合、贴近生活的作品。 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美术教学活动的优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广大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作者:贾海涛 单位:河北张家口市第二中学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人文素养对高中美术教育思考 【摘要】在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也对教师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素质教学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人文素质教学正不可逆转、更多地出现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人文素质教学引入高中美术教学需要教师们对学生更多的引导,需要教师不断强化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更好的榜样,同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革新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人物素质教育;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育由于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极大的影响,也逐渐被相关部门、学生家长所重视。为了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将人文素质教学引入高中美术教育成为了一股研究风潮。本文将首先将对人文素质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介绍,随后对于具体的落实方式方法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一、新时期的人文素质教学 在素质教育及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中时期的教育主要以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主。高中美术教育引入人文素养教学也是高中美术教育落实新课标教育理念的重要标志。人物素养可以大体分为三个方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一般理解中的人文素养既包括个人的自我修养和人格塑造,也包括学习人类长期以来发展总结出的智慧,包括但不限于哲学、美学、伦理学等。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指的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等等,因此人文素养教学对于高中生的成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人文素质教学,在字面上看就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引入一些基本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知识教学,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相关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情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人文素质教学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另一种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的模式。这两种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做主导,老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起一个引导作用,这和以往的老师灌输式教学完全不同。 二、将人文素质教学引入到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具体措施 1.教师队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素养,改进授课方式。在高中美术课堂上引入人文素质教学首先需要老师们自身有过硬的人文素质素养,以及丰富的人文素质基础知识。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应该善于引导,将自身所学更高效、更透彻地传授给学生,善于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兴趣。善于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老师一定懂得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将课堂的主角变成学生,让学生替代老师成为高中美术人文素质教学的核心。美术教师提高人文素质素养可以从两方面分析。首先,美术教师应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新背景下,美术教师除了有着基本的审美情操外,还有具有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竞争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等。另外,高中美术教师要对以上所提及的人文精神有深刻的认同,最好还能有自己的理解和延伸。只有教师对人文精神和内涵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在课堂上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素养的提升。2.在人文素质教学中要注重对人文素材的发掘。教材的运用是课堂效果的基础,要实现人文素质教学,教师首先应该以高中美术教材为基础发掘人文素材,并找到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教材,用这些人文精神引导教育学生。高中美术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艺术鉴赏课程,主要上课内容之一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犹如鉴赏家,学生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引领学生树立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高中美术课堂上,美术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生的兴趣爱好、自身特点对人文素材进行针对性的发掘。这么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保持对素材的新鲜感和好奇度,这些素材选择的标准应该是能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塑造起到积极作用的作品。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素材的选择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位作家,教师们应该广采各门各派的长处和特点,通过多样化的素材选择为人文素养教育创造必要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内容。3.高中美术教师要发扬创新意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高中美术人文素质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能否激发课堂的活力以及学生的求知欲。美术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枷锁。美术教师应该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方式,以丰富的教学手段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敢于发言,勇于求知的信心,老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对问题进行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 三、结语 高中阶段是学生们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最好时期,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术课堂中引入人文素养教学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质大有裨益。实现高中的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水平是每一个老师的毕生追求,高中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水平和真实情况总结出适合的方法。唯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才能使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落实到高中美术教学中,这一过程本身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作者:杨铭妍 单位: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新课程高中美术教育论文 【摘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美术教育常被忽略,误认为是专门培养学生特长的一门课程,与学习成绩无关。因此,美术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美术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新课改理念下提高高中美术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是目前美术教育的热点话题。鉴于此,文章简单阐述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美术教育的不足,然后提出几点建议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有效性 1.当前高中美术教育的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美术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观念的缺失。很多人都认为,美术就等同于绘画,甚至有些教师也这么认为,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就比较片面的,美术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而绘画只是美术教育当中的一部分。而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目前很多的美术教师都未准确的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第二,思维的局限。目前,对于高中美术教学,很多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画一幅作品作为示范,然后学生就跟着老师的作品进行观察模仿或者创新,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传授学生绘画技巧,而是根据学生画好后进行点评,然后教师最为直观的判断是学生画得是否一样,正是这种思维的局限,才导致学生学习美术时的墨守成规,以致失去了他们自身思维发散、创造的能力,因此,很难实现新课改理念下的美术教育目标。 2.提高高中美术教育的措施 2.1转变美术教育理念。在传统的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是学生围着老师在转,往往忽视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新课改理念提倡的是以人文本,注重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当前学生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加强引导和改变学生对美术的错误认识,同时教师也应对之前认为美术等于绘画的错误认识进行自我反省,要重新加强对美术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出发,先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热情开始,以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1]。2.2完善美术评价体系。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对于绘画作品的评价,很多老师都是根据学生绘画相似度进行判断学生的水平,这种评价方式太过于片面,很容易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能够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教师应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不再是当方向的对学生作品进行判断,而是逐渐的向多元化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还应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2]。2.3加强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以往的美术教育中,就非常的注重学生对美术感知力和美术技能熟练度的培养,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到来,这些却远远不够。新课改要求美术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绘画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会鉴赏美术,以培养他们的美术感知力。所以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绘画技巧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绘画理论知识、艺术史以及艺术鉴赏方面内容的教育,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能力。2.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3]。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也应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往往都是交给学生现成的知识,学生跟着临摹就可以,这种教学方式太过于传统,缺乏创新。美术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的沿袭,更是一种创造,学生在模仿教师或者其他作品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并将这种见解加入自己的美术创造中,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这种创作是无意识的、随意性的创造。因此,在培养学生美术创新能力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己加工,创作出一幅能够表达自己思想,并且具有意义的作品。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对美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应从学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才能更好的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作者:李金相 单位: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新时代的高中美术教育要求注重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促进美术作品的创新,还要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该文探讨了生活化教学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美术教育;运用;思考 美术可以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而现代生活又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因此,美术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绘画技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和塑造美的心灵。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加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生活化教学对于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来源于生活的美术素材具有一定的亲近性,每名学生的生活方式都不大相同,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或经历必定会产生独特的看法,因此他们在心理上一开始就不会对来源于生活的美术素材产生畏惧或感到抽象、不可把控。据研究,学习与生活有联系的知识会增强学生的接纳意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生活化的知识有助于提高高中美术教育质量。如,在教学米勒的《拾穗者》这幅作品时,由于现代学生基本在城市中生活,往往难以理解创作者表达的意境,也没有兴趣挖掘其中的内涵,这就是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引起的学习障碍。而提高学生体验生活的兴趣对于其将来的美术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帮助。最后,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能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 二、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中美术课堂中生活化的素材较少,而且部分学校的美术课程设置不太合理,一些教师在设计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没有较好地联系生活化的事物,不能够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采风等室外教学活动较少。其次,部分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美术技巧的讲解,没有考虑到课堂氛围和课堂创新教学等问题。不管在什么年代,都必须推陈出新,美术教育也应当如此。没有生活色彩的素材,不能给学生带来创作灵感。这样学生创作出的只有技巧而没有情感的美术作品相差无几,没有新意。最后,一些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还不达标,在生活化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不得当,无法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除此之外,由于高中生面临高考,部分学校对于美术的关注度不够,导致美术课形同虚设,学生也难以得到很好的学习机会。 三、在美术教育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加强对美术课程的重视,不断提高美术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学校应当加深认识美术课程的积极教育作用,并合理安排美术课程,加大投入建设师资队伍,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自主性。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与生活素材相关的课堂主题活动。如,在教学《鱼》一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各种鱼的特点,并发现它们的独特优势,然后进行创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方案设计方面,教师应当增强美术的综合型运用,学校也可以创建美术校本等新型课程。另外,美术教师还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时展步伐,在美术课堂上不断创新和突破,利用新颖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让学生学会将课堂所学的美术技巧运用到生活中生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获得全面成长,从而更好地生活。学生可以利用在美术课堂中所学到的一些专业知识,如线条、构图等进行生活实践。如,学生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利用线条的相关知识赏析生活中建筑的特点,发现各式样建筑独特的美,从而感受艺术的魅力,由此,学生会更加热爱生活。 3.进行科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延伸课堂,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利用综合性、实效性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增强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当然,教师还应当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建立一个评价体系,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过失并加以改进,还要优化教学方案,定时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奖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如,在班上设置“晋级榜”等,慢慢让学生进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学校对于表现较好的班级还可以开展美术作品特色展览会等,带动学校的美术学习氛围。总而言之,美术教学不但要教授学生绘画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和塑造美的心灵。教师应当将生活有机地融入美术教育,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作者:武思梦 单位: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给今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人文资源。随着我国逐渐重视素质教育,高中美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审美、学习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要课程,但目前的高中美术教育缺乏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没有有效地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高中美术教学,影响了我国高中美术教育的质量。该文主要探讨了民间美术资源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与有效运用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民间美术资源;运用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文化。高中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强了学生对于人文教育和传统美学的认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学基础,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兴趣,保护我国传统的民间美术文化。 一、我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我国民间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千百年发展留下的宝贵艺术。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差异较大,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我国的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多样,美术作品的创作目的和用途也有很大区别。我国民间美术资源主要包括绘画、刺绣、家具、服饰、雕塑、剪纸、玩具、戏剧等,它们融于我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是我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我国民间美术资源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艺术创作能力与聪明才智,是我国人民审美意识的体现。 二、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运用的重要性 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文精神的体现。民间美术蕴含着整个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感知、对哲学的思考、对审美的认识,包含着中华文化的民族情感。但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缺乏重视,一些民间美术资源正在流失,今人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必须挽救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文化瑰宝。目前,我国美术教育者充分认识到民间美术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民间美术资源是美术教育的根本,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并在美术教育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民间美术资源。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且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文化的价值,让学生认识民间美术,对民间美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高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应从基础做起,将民间美术资源与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美术教育形式。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形式,拓展了课内外教学资源。同时,学生通过接触民间美术资源,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发展、人文景观、民间风俗等。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了解民间美术资源的艺术价值,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有效运用的途径 1.激发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兴趣 兴趣决定态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兴趣,才能有效发挥高中美术教学的作用。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刻板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民间美术资源多样性、独特性的作用,让学生提高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从地区民间美术资源入手,通过挖掘学生身边的美术文化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高中美术教育需要改变以往刻板的教学形式,解除课本教学的束缚,从青少年充满好奇和渴望认知的心理出发,让学生从沉闷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切身感受民间美术的美感。如,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美术馆参观,让其直观感受民间美术资源的魅力,这样就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从而有效地实现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2.聘请本地美术艺人授课 民间美术资源来源于生活,活跃在民间,它的精髓往往只有民间美术艺人才能够掌握。要想有效实现民间美术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融合,只有理论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艺术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深化学生对民间美术艺术的理解,改变固有的教师授课形式。所以,在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聘请德艺双馨的民间美术艺人来学校为学生授课,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如果说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那么民间美术艺人就是民间美术资源的开拓者和发扬者,是传统艺术的继承人。民间美术资源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没有艺术传承人的口传身教,只是通过理论教育,学生很难掌握要领。同时,民间美术资源富有趣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热爱民间美术,积极传承和发扬民间美术。 3.高中美术教育须因地制宜,发扬地方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民间美术资源丰富,所以不同地区的高中美术教育要有所侧重,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传承和发展地区民间美术资源。学校也需要根据地区民间美术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科学、合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课程。教学应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划分,让学生专心学习某项民间美术,做到术业有专攻,有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高中美术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区民间美术资源,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教学的亲切感,这样更容易将美术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民间美术资源,从而有助于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质量。 作者:苏亮 单位:江苏省黄桥中学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高中美术教育中学生主动性学习态度培养策略 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有极大的帮助,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原因,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策略。 关键词:美术教育;主动性;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及否定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的词典解释是:“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被动相对。”“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自觉自愿地学习。学习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可以后天通过家庭、通过学校的培养而获得。 一、学生学习不主动的原因 1.传统态度的影响传统上,大家都认为美术课是副科,美术课是非高考科目,美术课是可有可无的一种课。甚至,很多家长认为,高中上美术课是浪费时间的行为。自己的孩子进重点中学就是为了拼命读书考上好的大学。家长、社会上的这些思想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学生,导致开学第一堂美术课,就有学生做其他课程的作业。在期中、期末考试前这些复习紧张的时段,会有学生旷课,不到美术教室上课。 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上美术课。问卷调查中,学生对这个问题虽然会回答得很精彩,因为多年的培养,让他们早已训练出了完美的答题技巧。事实上,他们对上美术课这件事,觉得没用,或者纯粹是觉得好玩,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 3.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很多学生一开始对新学校、新教师有强烈的兴趣,带着好奇走入美术课堂,学习积极主动。可是,不久就产生了厌学情绪,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被教师扼杀了学习积极性。有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注、理解,毫不顾及学生的喜好,用读书或者讲座的形式上课,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就此一点点消失殆尽。 4.知识基础薄弱由于一开始说到社会上的部分人,对美术课看不起,导致很多学生一直到高中,都没有经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甚至少部分学生基本就没上过美术课,他们以前的美术课都用来上其他课了。面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到的概念、作品、技巧,一片茫然,很难引起共鸣。 二、从学生方面解决问题的策略 1.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情况高中学生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初中学校,进入高中后最好先做份问卷调查。2015年9月的调查问卷显示,50%的学生基本系统完成初中阶段的美术基础教学,这其中2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得到了良好的美术教育,美术素养很高,他们可以独立完成藏书票、泥塑、水墨画等一系列创作,对各种名画也有认识。但还有20%左右的学生,美术方面的知识少得可怜。 2.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基础好的、基础差的学生尽量每组平均分配,这样分组学习、分组讨论时可以相互帮助。避免出现原来一个学校的学生挤在一个小组里,组与组之间水平落差太大,导致没有经过系统美术学习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从教师方面解决问题的策略 1.引入“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兴趣为基础,倡导实践性学习。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做课堂的主人。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越强烈,其行为也越明显。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改变学生的老观念,让他们从为老师学习、为家长学习、为分数学习,转变成为自己学习,对于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学,这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的一步。 2.把课堂搬上互联网互联网作为承载知识的海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给学生自学提供了源源不竭的信息资源。我们美术组设立了一个自己的新浪微博,学生和教师互粉,微博内容以转载为主,保持经常更新。有作品介绍、博物馆介绍、画家介绍,还有最新的美术方面的动态,时下流行的水彩画技法,漫画欣赏各种各样的内容。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期间,要特别安排一些和学习内容有关的知识链接。学生会转载我们的微博,也会把他们认为合适的内容@我们,微博是作为教师给学生推开的一扇窗,通过微博,展示给学生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微博,去思考一些问题,联系一些知识,然后从一个点想起另外一个点,追求发现“知识”。网络是学生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不管是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甚至是与网上的陌生人,都可以相互交流。线上交流比线下交流更受学生欢迎,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结识不同的朋友,在聊天中见识到很多有趣的东西,丰富阅历。通过组合使用评论、转发、收藏等一系列功能,轻松解决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问题,串联起每位参与者(包括教师),建立蜘蛛网状的交流模式,促进信息的分享、传播和获取,极大地调动参与者的热情。引导学生在微博中形成讨论组,在其中讨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共享所具有的学习资源,并把这种线上的团队合作延伸到线下课堂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进行开放式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不仅在课堂上,并且延伸到互联网上,让学生养成习惯,用互联网及时记录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体验并发表出来,等候各方反馈,这样可以拓展学生思路或者调整方向。学生用开展研究的过程、在开展过程中的体会、最后得出的分析、结论,以及研究成果在课堂上交流,也能到学校的网站上或自己的博客中。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人分享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是对成果的一种开放性评价。评价来自各方面,既有指导教师的,也有学生自己的和学生相互的,还有家长的。有时也会把学生的想法和作品,放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里让大家投票选出优秀作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碰到挫折,通过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能让其恢复自信、获得认同感、成就感。 4.让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课堂花边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常熟农村妇女基本人人会绣制花边。很多学生家庭中都有当年留下的一些实物,比如桌布、靠垫套等,学生对此熟悉又陌生,很容易就勾起他们的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让学生觉得非常“高大上”,离自己很遥远,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坐在他们中间,给大家做绣花边示范时,学生觉得特别新奇有趣。女学生选择学习绣制,试图把花边和自己的时代结合起来,做出一些新东西。男学生则更多地选择去考察花边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为什么花边会远离我们的生活,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在这样一次次多变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慢慢培养出主动性学习的态度,同时也掌握了主动性学习的方法。这不仅仅有利于美术教学本身,同时又可以反哺主课教学。真正做到苏格拉底说的,教师的任务是做一名“知识的助产妇”,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辅助教学。以上是本人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做出的一些尝试和总结。探索的道路漫长,教学改革的路上我们携手同行。 作者:朱惬 单位:江苏常熟市中学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谈论高中美术教育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习者积极参加语言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很多消极的情感则影响语言的学习,如过度的害羞心理和过于内向的性格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过度的焦虑和胆怯心理不利于学生大胆地用外语表达,不利于学生展现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此,英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挖掘积极的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运用情感策略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关于情感策略的运用,本人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几点建议与体会。 一、教态表情作为初中英语教师,面对的都是一群十五岁左右的孩子。 他们尚不成熟,自制力差,对父母还存在严重的依赖性。因此,我们的教态必须让孩子们感觉到亲切、自然、有安全感。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一经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在课堂上,教师的站姿可以稍微弯腰往前倾,这样,教师就不会让学生感觉到高高在上,从而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另外,教师的着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考虑,十来岁的孩子通常喜欢较亮的颜色,而且看到鲜艳的颜色会有一种兴奋感。因此,初中英语教师的服装应以亮色系为主,有时为了教学的需要,比如学习一个有关动物的单元,教师可穿得卡通可爱些,有利于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二、语感传情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晰简洁,快慢得当,铿锵有力。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用声情并茂地表现教材的内容。教师在对教材的朗读中要把学生带入情感体验,读出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可见,教师的语感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渗透着师生情感的交流与共鸣。 三、评价激情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在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由于一时紧张回答不上来,教师也不必强迫。有的学生若出现语法错误或语言表达错误时,教师可以先表扬做得好的地方,然后纠正错误。教师对那些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同学要给予肯定地评价。鼓励性评价和肯定性评价都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小议网络技术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效果 摘要:网络已经成为高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网上的共享资源,积累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有利于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网络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课程整合也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网络技术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学习方式 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运用。网络不仅是美术课程资源共享的途径与手段,而且本身已成为一座具有无穷发掘潜力的课程资源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利于高中美术教学信息的优化整合,而且有利于对学生处理相关信息能力的培养。网络的优势势必会对高中美术教育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图文并茂,信息互动,网络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网络的即时性、交互性和远程特性,使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和教师知识局限性的束缚,更好地达到学生知识全面性的要求。传统的美术教育有一定的固定场所和相对固定的时间限制,而网络美术教育打破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拓展了现实课堂授课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维度,并增强了其灵活性。网络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通过各种媒体技术来传递文本、图形、声音及视频信息,这种图文并茂、视听并用的学习情景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网络建立起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环境,网络资源信息量大,更新快,便于了解艺术资讯和查询美术学习资料。根据课堂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从网上查找资料,将网络资源整合利用,以扩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视野,弥补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不足,网上有大量可供下载的软件、图片和资料,通过网上的共享资源,积累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有利于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如欣赏绘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利用网络链接到美术网站浏览,就可以了解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画家列宾的生平、作品评论和课本上没有的其他代表作品如《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等。让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在美术长廊中漫步,在艺术海洋里遨游。这相比较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更有效率、有滋味、有吸引力,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当然,课件的设计要灵活,尽量避免如固定程序、定型情节等一些课件教学的局限性,体现人的主体性、教学资源可重组性、开放性等原则,使课堂多元化,更科学、更灵活、更人性化。 二、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网络技术促进高中美术教学新模式的产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场、戏院、音乐厅、美术馆、而是更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人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网络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随着现代家庭电脑大量的引进,学生自主接触电脑的便捷,也大大方便了网络远程教育的进行。因此通过网络来传达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举足轻重的情感因素势在必行。 网络已经成为高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一获取知识的途径,了解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更新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通用过网络论坛、博客等手段接近并走到学生中间,从学习、生活的多个角度,正面或侧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使个别化教学模式、小组协作教学模式、在线学习、在线讨论都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将网络资源整合利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掌握获取的知识信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选择的能力,并从多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及时对学生学习做出评价与反馈,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爱学生,从形式上和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也有和教师交流的需要,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支持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认可会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我在教《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时,就指导学生充分运用了网络资源。课堂就变成了查找资料(皇室宫殿、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民居)——搜集整理(按资料类别分组下载)——理解交流(归结到教学平台)——发表看法(网上留言)——教师总结的开放性课堂。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研究所需的资源,能让老师实现个别化异步辅导,能让学生建立小组合作,通过分工合作,把网络与图书馆、社会调查等方式相结合,进行课题的探究。学生以及师生之间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料信息和自己的成果,进行评价交流,开展课堂外的探究学习。查找资料时,这样的课堂以学生操作、自由探索为主,教师只是向导、合作伙伴。 同时利用网络的共享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美术教学中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网络打开了学生的眼界,开阔了艺术视野,提供了大量的审美情感体验资源。比如美术教学网站、网络图书馆、美术馆的建立提供了美术情感体验交流的平台,甚至可以用美术的形式通过网络的传达进行超越国度和语言障碍的审美情感交流,形成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在信息获取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积极开发信息化美术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充分利用网络,获取最新的美术或与美术有关的信息;美术教师应利用网络,不断获取美术教育的信息,了解美术教育的新动态,开发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信息交流方面,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制作个人美术网页或班级、学校的美术网页,开展学生间、学校间、省市间乃至国际间的学生作品交流。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网络发表自己教学成果,并于国内外美术教师、美术教育研究者、艺术家等进行多方面的交流。由此,再次表明了网络教育的渠道,也证明了交流的多渠道、地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便捷达到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情感的交流,其中有美术作品情感的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高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往往为我们所惊叹。他们对网络技术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爱好,这种关注对培养他们学会用信息手段学习知识的能力是有利的。但是在现代信息时代,网络灌输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正面的,有的孩子就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和网上交友。即便是在学习过程中,网络信息的丰富多样也会冲淡学习目标,转移学生的注意,需要老师强制控制。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切不可放任学生,把人机交互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避免放任学生自由随意地学习。 网络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无疑会有很大的冲击。面对新时代、新的教育方式,务必要求教师重新拟定新的教学目标,增添新的教学内容,不断在思想观念、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把高中美术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推进。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小议高中美术教育加强研讨学习的过程 摘要:随着21世纪以来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为美术课程改革带来了蓬勃生机。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大势所趋,同时我们有必要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发挥师生的互动效应等途径来完善这种创新型独立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多媒体技术引导 自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得到各地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以来,大家的共同努力使高中美术课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在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开展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教学与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但是这也需要我们在前进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反思研究。 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这次课程改革浪潮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充分发挥了美术特色和优势力量。其中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加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合作精神。为了响应国家教育方针的号召和顺应时代的发展,许多普通高中教育开展美术研究性学习颇有成效,但仍有部分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或开展的方式一知半解,出现了开展方式过于形式化、学生敷衍了事的现象,这样的研究学习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促进个性发展方面无法起到突出的效果。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应该“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它也指明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而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解释:“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在美术课程中的重要性,它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教师的“解惑授道”来引导学生习得相关知识,又在实践上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来验证问题的假设,最终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个性塑造的和谐发展。 二、高中美术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1.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的启示 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对人类智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观点,把智力结构归结为九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这九种能力相互间是独立的,但由于受到环境和教育以及遗传或性格等影响,又会使不同方面的智能形成各自特点,在成长过程中突显智能的优越性和差异性。因此如何利用教育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研究性学习打破以片面培养学生一两种智能为核心的课程的传统观念,力求更全面、创新地培养独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它关注为学生创设更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从自身及周边生活中去挖掘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种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大限度地减轻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扭转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被动接受性,开辟了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向性。 美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学生健康全面的人格特质,并适宜地开发其美术方面的智能都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以开展美术研究性学习为手段,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让他们通过以美术为切入点的研究活动来更加了解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是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体现。美术可以与历史、文学、音乐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只要学生对某一个方面有兴趣,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内容。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同样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参与社区活动、合作创作、交流汇报等形式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2.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的影响 由于高中生对外界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所以面对着信息网络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时代,电脑、数码相机、DV等已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将动态或静态的图、像、声、字等多种信息资源巧妙结合,带给人们最大限度的视觉冲击,这一特点与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的形象直观性特点是最吻合的,使得美术课的教学不再局限于平面和立体的空间视觉形象上,而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漫游在无际的虚拟世界。倘若师生不擅长运用最具时效的交流工具,就会和21世纪的先进文化脱节,那将不利于学生形成对世界的感知力和独立思考的价值取向,有碍他们的智慧提升和人格塑造。 随着20世纪初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的诞生以来,逐渐显示出研究性学习是一场以合作为方式、以实践为手段、以网络为平台的学习方式革新,显然它的关注点并不在于探究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应怎样学。在美术教学中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知世界,掌握艺术表现的方法,因此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学生“实践——感知——思考”的整体学习。学生除了可以利用电脑进行绘画和设计,还可利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工具进行摄影摄像。他们对搜索到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最后把经过筛选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重新组合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把学习成果实行资源共享,进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团队交流协商互助的意识。 三、加强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1.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整个互联网时代的环境背景下,美术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传授者,网络资讯的普及使得学生获知的渠道变得四通八达,因此美术教师要能跟上时代的节奏,就必须加强整合网络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职业角色,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步骤,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开展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中,课程的性质需要教师以引导者与协助者的身份介入到学生的课题研究中来,师生之间应该体现出“对话”的关系。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课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点,面对疑惑时能给予启发和指导,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统筹安排。尤其是关于课题的选择上,教师更应该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无论是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方向、方法都应该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提出并经过筛选等方式最终确立下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地点也不一定都在课堂上,反而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更能体现师生对资源的优化能力,因此网络上流行的QQ、E-mail、BBS、MSN等对话方式成为了师生青睐的互动手段。假如美术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建立一个专门用于交流讨论的网站,那么必定是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途径,在网站里大家可以把研究成果分阶段共享,对有效的信息资料也可以互相传阅和讨论。此外教师同样生活在合作的群体里,要善于利用其他科目教师的优势,打破教师孤军作战的教学方式,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进行协作,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工作。 2.完善对美术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由于美术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与社会、宗教、政治、经济以及其他领域的文化发生普遍的联系,加之其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包括绘画、雕塑、摄影摄像等不同种类,决定了在美术领域有丰富的可研究资源,美术研究性学习的表现手法也比其他学科更多样化,除了常见的撰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对绘画作品的评析,还可以制作手工艺品、设计海报、拍摄DV或制作小电影等。一些高中开设美术研究性学习时虽然体现了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却只是注重研究的结果,单纯从研究课题的选题新颖与否、作业表现形式创意与否等作业质量角度来评价学生,使得评价的标准仍然停留在“书面”的层面上。由于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学生一般是以合作的形式组合,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到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投入等量的努力,也不是每个学生都会表现出全面的智能,所以才需要教师因材评价。有时候学生会出现一种对待自评和互评“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就更应该加强学生在合作中的自评和互评的时效性,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观察的全面客观性。不仅学生本人要认真进行自评,还需要组员之间进行匿名互评,从对待研究课题的学习态度和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投入程度,到合作期间反映出每个人不同的能力。通过书面形式把这些相对客观的评价汇集上交给教师进行审核。教师要善于用学习记录或成长记录袋等形式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并注意对评价的反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再请代表对本组研究情况向全班作汇报,最后教师再作总结。另外,家长也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更全面地评价学生在课内外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3.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当今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学习的途径也应是多元化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学会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把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经途径。我们提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逐渐融入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就可以摆脱往日那种因为受客观物质环境所限的状况,使学生的学习可以更透明,传递学习成果的途径更宽阔,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更公平。由于高中生对多媒体技术并不陌生,因此除了言语表达,他们还可以通过软件制作、摄影、录像、幻灯、制作电子杂志等媒体技术来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如利用投影把研究学习过程的笔记原版放映出来,或者利用录音录像把采访调研的片断剪接编辑成片等方式,让多媒体把同学间共同探讨问题、走访调查时的片断都变成汇报共享内容的一部分,使得老师和同学评价时可以更全面综合地分析每个同学的表现。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谈高中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主席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造力;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高中美术学科由于其特殊性和无穷的艺术表现力,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呢? 一、精选教学内容,激发创新思维 (一)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引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二)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 “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己达到。”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那就谈不上创造了。应该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以培养学生思维发散的能力。如在课业训练中,就不能仅限于单一的模仿训练,模仿作为基础训练固然重要,如果不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积极认真地思考,一味模仿,很容易导致学生陷于僵死的思维状态,使作业呆板、乏味、缺少生机,甚至阻碍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 学生年龄、性格、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学生个性发展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和丰富,学习过程中难免流露出年龄阶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使之顺应其成长规律,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提高。要改革不顾学生个性特点和实际要求编排教学内容的做法,避免“一刀切”。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造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手段、恰当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打破传统,鼓罘⑸⑺嘉 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定势心理制约着人的发散思维。学生刚刚入学时我就发现,大部分的孩子接受的学前美术教育基本是以临摹或学习简单绘画技法为主。他们所画的房子就是一个长方形加上三角形屋顶,再加一个田字形窗户。树画得像蘑菇,甚至连太阳的位置都差不多,存在思维上的定势,如果不打破这些定势,思维就不会活跃,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创新意识。 (三)启发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学习创新方法的一种最要手段。在美术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一,进行添画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自由想象,在教师事先准备的范画上添画东西。第二,课文想象画,让学生给学过的课文画插图。既是对课文的复习巩固,更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与创造力的检验。除了以上两种训练形式,还有很多,如把局部变完整,画诗歌、换背景等等。这些做法可以使学生大脑活动起来,开发右半脑,发展智力,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有益处。 三、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创新发展 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价应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并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比如;大名鼎鼎的艺术家沃尔特・迪斯尼小时候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要重视个性的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画出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论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特色的发展 【摘 要】随着国家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不断加强,美术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国家对美术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新课程实施以来,艺术教育在高中学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展。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既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也能积极的展现学生们的个性,美化校园的同时形成亮丽的风景线。艺术教育是一民族研究和吸收世界文化,比较和进一步认识自身文化的机会,使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发扬与推广,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推进普通高中艺术学科新课改,提高普通高中艺术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特色;新课标;艺术特长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纲要又提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随着国家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不断加强,美术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从传统的广告行业、环境艺术行业、服装行业、美术教育行业、图文编辑及纯艺术行业等等到新兴的动画游戏行业均表现出旺盛的活力。国家对经济增长的要求,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这种发展也使美术类人才就业前景光明。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艺术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艺术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替代的。”新课程实施以来,艺术教育在高中学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展。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中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增强综合素质的目的。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既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也能积极的展现学生们的个性,美化校园的同时形成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化,绝大部分的普通高中都设置了美术艺术班,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美术艺术班的特色教育,不但要体现出应有的整体性和基础性,还要彰显现实性、时代性及超前性,同时要关注学生们的个性差异,发掘个性差异。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不好数理化,弄不明白句型语法,但拥有较强的艺术领悟力和表现力的学生大有人在,美术艺术生高考录取的优惠机制为这些文化课成绩一般,但是在美术修养方面表现突出的高中生开辟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让这些热爱艺术的学生不被文化课成绩挡在大学校门之外,使更多的学生有深造求学的希望,也给社会留住了更多的美术方面的人才。 艺术教育是一个民族研究和吸收世界文化,比较和进一步认识自身文化的机会。通过艺术教育,使全社会认识和尊重人自身所具有的物质和精神价值,促进个人的觉醒。在今天,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丰富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魅力,促进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动力。美育不仅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艺术课程的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它对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的艺术教育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更多的是传承、体验和认识艺术的内涵。 根据高中学校的实际,克服一些实际困难,积极开发利用好当地资源进行艺术教育。一是环境、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年级与年级之间,校与校之间应推进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广泛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及人力资源等一切文化艺术资源。二是艺术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结合艺术学科教材,可以开展一些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另外,应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一些校本艺术教材,如开发利用陶艺、编艺等艺术资源。并创造一些简易的艺术教具、学具。这都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 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和美化自身,人的审美过程即是一种自身教育,它能实现人的自我塑造。促进艺术教育健康发展,为学校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提供了实践经验。更为科学第协调安排好艺术特长生的文化、专业课程,更好地培养艺术特长生。使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发扬与推广,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推进普通高中艺术学科新课改,提高普通高中艺术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造就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的艺术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普通高中艺术特色教育再上新台阶。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 摘要:艺术是从生活中衍生出的产物,同时艺术又具有着高于生活的审美价值,但这并不表示艺术可以脱离生活单独存在和发展,以美术为例,美术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源自于生活,很多美术设计也被应用于生活当中,增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享受,美术与生活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美术教育也是如此,将“生活教育”与美术教育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美术教育自身的开展,也能够扩大美术教育成果的应用范围,本文就将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活教育;高中美术教育;课程教学;艺术素养 现代素质教育的模式下,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美术教育正是这项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但从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存在着美术教育严重脱离生活的问题,学生所学习的美术知识和审美能力缺少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较少能够运用到生活当中,要改变这一现状,加强对“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融合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1.是强化艺术与生活联系的必要途径 在人们普遍的认识当中,艺术都是高于生活的,但生活是艺术的产生根源,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是不可割裂的。然而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当中,由于美术并非作为高中的主要教学科目,往往学校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如其他学科高,同时,很多学生虽然对美术有着较高的兴趣,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刻板枯燥,也很难在意识上将美术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将“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的结合能够将生活中的事物以及所蕴含的审美元素引入到美术课堂教育当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使学生发现平凡生活中美的元素,帮助学生建立起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不仅在课堂内能够接触到与生活相关的美术知识,在课外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探索,发现更多潜藏于生活中的美,这对于学生未来的美术创作,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都能够发挥出十分积极的额作用。 2.是提高高中美术教育水平的必然选择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影响,高中美术教育所受到的重视始终不足,美术教育的开展水平也相对不高,主要体现在素材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方面。通过将“生活教育”与美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资源来补充美术教育的素材,将生活元素融入到美术教育当中,无疑能够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美术发现与鉴赏天地,这也能够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摆脱教材有限内容的束缚,无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有效的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而丰富的生活素材也能够为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使教学活动不再枯燥、刻板,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将得到增强,更容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教育活动中来,美术教育的水平也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利用“生活教育”提升高中美术教育水平的策略 1.以“生活教育”的理念,优化高中美术教材编制 高中阶段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及审美需求等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传统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够有效满足高中生的实际审美需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必须要及时对高中美术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对此,可以“生活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在高中美术教材的编制环节中,精选适当的生活化元素融入到美术教材当中,当学生面对熟悉的生活元素时,往往能够第一时间产生好奇,想要了解其与美术学科的联系,此时教师再开始美术教学,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在生活化元素的选择上,必须要注意常见性、趣味性和时代性几点要求,所选取的生活元素应当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并要符合时展的特征,陈旧而老套的生活元素是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利用这样的教材开展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逻辑思维,实现美术课教育的真正目标。 2.借助生活实践活动,扩展高中美术教育空间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对待学校教育方面深入强调的一点。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说要积极在日常的社生活中运用课堂教学成果,让其对我们的生活作有益的指导和改变。比如,高中学生通过对美术教材中《各异的风土人情》一章节的学习,就可以将自己所学到民间美术知识与元素应用到生活当中,如在节庆活动中自己尝试一下剪纸,或是到市场中搜集一些民族服饰的元素,作为自己新衣的点缀,使自己穿着与众不同,亦或是自己动手仿照传统民间风筝的图案,加上自己喜欢的元素画自己的风筝,再或是学着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布老虎,可以在生活中尝试的实践多种多样,在这些实践当中,不仅学生对民间风土人情中蕴含的美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使他们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在生活中得到了运用,美术教育的空间也将得到极大的扩展。 3.紧密结合生活元素,强化学生美术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美术创作能力是高中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美术创作也是学生对所学的美术知识与技巧进行应用的主要途径,高中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当注重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开拓自由创作的思路,将美术创作与生活元素结合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生活素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以此为元素自由发挥进行美术创作,或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选择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通过自己的创作来体现其所蕴含的美,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的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展现和创造生活之美的能力,而学生所创作的作品不仅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还能够对生活中的美做出新的诠释,美术的魅力与价值也将得到更好体现。 总结:本文首先对“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结合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随后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探讨了利用“生活教育”提升高中美术教育水平的策略,美术教育对于素质型人才培养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此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当前高中阶段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些许的参考与帮助。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探讨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的不断提升,高中美术教学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也因此而被应用到高中美术教学中来。文章结合高中美术教学内容和特点,就生活化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运用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但是艺术又高于生活。“注意教学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促使其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是新课改给高中美术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策略来教学就成为高中美术教学新课题。那么,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来进行生活化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运用生活化素材和案例来教学 过去,许多教师虽然在美术教学上进行了积极尝试,但是美术教学效果却始终较差的主要原因就是,许多教师将美术教学的内容、形式限制的太死,如美术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举例仅限于大师绘画、经典雕塑等,使得学生一想起美术就想起那些摆在美术馆、博物馆里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改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教育资源来扩展学生学习空间,使课程教学生活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既给高中美术教学指明了新方向,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将美术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积极利用一些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美术教学,并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以增加美术教学的可接受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如在讲述美术线条、色彩等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大家以自己家餐厅餐桌、餐椅的款式、线条为例,讲述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探讨如何搭配才能优化整体环境。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美术是人们表达情感、记录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来源于生活,也可以为生活所用。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一些美术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其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是有所不同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教师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知识传授上,却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体验,学生的知识获取、处理和使用能力培养也受到影响。要想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中来,根据教学内容,紧贴学生实际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以生活化情境教学为切入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科融合教学来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在人美版高中美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林、承德避暑山庄和欧洲古典园林的美景,让大家见识一下中外古典园林的代表,并让大家说一下自己去过哪些园林景点,讲述附近公园里面的园林亭台有什么特色等。然后,利用“园林设计”这个问题进行教学情境设定:学校准备在图书馆附近开辟一个小型园林区,请大家根据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园林设计,并让大家结合学过的诗词给园林命名。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三、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 生活中的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在生活这个大环境中提炼出来的,没有生活,艺术也就无从谈起。同样,离开生活,美术教育也会成为无本之木。美术教育只有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才能检验其作用,体现其价值。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来进行美术教学,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认识到美术素材、材料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同时指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和材料去表现现实生活,妆点生活环境。如随着广告设计行业的发展,许多日用品如纸巾、化妆品、饮料、笔记本等产品的外包装设计越来越个性、漂亮。因此,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广告招贴和外包装设计等通过多媒体应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来,讲述构图和色彩搭配技巧。引导大家注意留意、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美术学习资源,对日常生活中的建筑、家居、广告工艺美术等进行细致观察和思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美术体验。然后,鼓励大家将学习到的美术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如让大家根据广告模板,去创作装饰性的平面图案,尝试着去进行产品广告设计。再如,在学习过“民间美术”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身边的闲置物品、废旧材料来制作中国结、香包、灯笼等手工艺品,开展“手工美术创作”课题活动,并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现自己的风格,以帮助学生养成创造学习、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来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高中美术教师要本着学以致用、“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美术资源和生活化教学策略,充分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学习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和实践能力,又快又好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居住小区户外人性化景观设计 摘要:一个人性化的场所更容易吸引人的驻足并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样有利于促进人们的邻里交往。从实地考察、资料调研和图像分析入手,通过对当前城市居住区户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探究居住区户外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挖掘其文化设计本质,归纳分析出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应用,提出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改善和提高居民户外生活质量。 关键词:居住区;户外景观;人性化;设计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小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也提高了,邻里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户外交往空间是人们交往活动的场所,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就要求在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的交往需求,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户外交往空间。下面来对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 1.居住区户外景观的现状分析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也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伸。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上升,人们在经历了住宅“量”和“质”的苦恼后,不得不重新认识居住区环境的审美性、可适应性以及可持续性。现代居住区户外景观设计的误区很多,如:(1)小区景观的设计过于生搬硬造;(2)设计抄袭雷同化严重;(3)居住区户外景观的设计在图纸上往往表现的美妙绝伦,但施工后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4)树种及水环境使用不当,居住绿地不能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系统[2];(5)景观过于分散,缺乏户外活动场地,并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感等等。 2.居住小区户外景观设计现存的问题 在现今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广泛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即使人们意识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高举人性的旗帜,却大张旗鼓地建设出一批批违背人文、忽略人性的景观环境;单纯重视景观的视觉艺术性,而忽略其功能性与人的使用性;盲目照抄照搬、失去自身特色忽视人的归属感;过分追求现代高档材料、造成人与自然的疏离等。在进行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时往往片面追求空间环境形式化,地域特色缺失,缺乏对人的交往需求的分析研究,导致居住区的交往危机日益严重,居民社区意识淡漠、缺少归属感。社区的漠然、交流的缺乏,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我们是否真正认识、了解人的需求和人的交往心理。 3.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的要素构成 景观生活是人们在提高生活品质后所产生的对于生活方式选择的一种需求。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已从原来的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发展到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对生态安全的要求、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居住区户外景观构成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的构成,即以人为主体,以建筑为载体,以水体为脉络,以绿化为表征,以小品为装饰,来组成点、线、面、体,及其质感、色彩等;一种是精神文化构成,即环境的历史文脉、特色等。 人――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以人为本,人要有衣食住行、工作交往、情感交流的需要,而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上的要求。 建筑――建筑在景观设计中不只是某一个具体房屋,而是指用物质设计的手法对环境的多次限定。例如广场、台地、阶梯、堤岸、天井、庭院、亭廊等分割而成的建筑环境,在此之上完成景观营造。 道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以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为基本功能,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住宅之间人行道。不仅供人们行走,而且是人们锻炼身体、欣赏风景、休闲养性、交谈融情的场景。 铺地――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 绿化――绿化是自然景观的引入和再造,是组织景观空间的重要手段,是景观设计最常用的要素。它的基本形式有:草坪、绿篱、树丛、花坛、藤架等。绿化还有净化空气、防止污染、调节气温、减少噪声等生态平衡的功能。 水体――景观设计中通常以水体作为展开点,以活跃而又亲和的景观要素增加了它的动感与魅力,是自然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球生命的命脉,不仅承载着水质涵养、供养植物生长的功能,而且能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吸尘降噪、有效调节居住生态环境。 小品――小品一般以体积不大,功能单纯,在景观中起点缀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它主要有装饰雕塑小品、休闲景观小品、设施小品等。 行为心理――以满足人们视、听、味、嗅、触觉等感官为尺度,符合大众审美心理的合理化造景。 总而言之,营造居住区户外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大树水体及人文景观;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追求建筑、园艺、建筑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原则 4.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景观设计的第一准则,其他一切因素都要建立在安全性基础上,没有了安全作保证,一切都无从谈起。在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人的安全性这个最基本的需求,以管理粗放,冠大荫浓,无污物、无飞絮、无毒、无刺等为宜,同时,有座椅的地方要尽可能的设置一些有靠背或者背后有可以遮挡的乔灌木。这样人们的庇护心理才会得到满足。 4.2生态性原则。生态原则就是要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协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在满足人类回归自然精神渴望的同时,促进自然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从而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 4.3地域性原则。设计应充分尊重所在地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地方文化,而不应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主题设计,忽视了其景观设计的本土性、自然化。从人性化角度上考虑,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之初要对居住小区所在区域人们对于景观的理解、要求进行深刻的领悟,从而在景观设计中对这种文化底蕴进行诊释,使居住者在居住小区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回归。 4.4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表现为从居民的身心健康及审美要求出发,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绿色环境,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赋予公众参与的结果必然大大提升公众自身的园林审美趣味与欣赏水准,使环境和人的关系更契合、更和谐。 4.5关怀性原则。在居住区的公共环境中无障碍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其对人的关怀应设计应体现到细部的处理上,因为身体障碍者更需要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和舒适使用的环境空间,这样会使居住区的环境更体现人性化。 5.结语: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将渗入到小区景观设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部,居住环境将充满了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的关怀。与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有关的资料还是比较多的,本文旨在进行探讨性的分析,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在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其设计原则、理念、手法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大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使人们对居住小区的要求有了进一步提升。园林景观作为小区内部的建设,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于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要建设美观,还要对其环保实用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设计。本文主要讲述了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以及其各个方面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景观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小区环境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这就要求相关的建设单位要对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更加进一步的研究。 一、居住社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一)人性化的原则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本效益,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需求和户外行为活动规律,才能使设计有的放矢,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居住区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核心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居住环境对人们心理及行为活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老人、儿童、成人、残疾人士等,他们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活动都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合理设置和安排各种休息、文化、体育锻炼、儿童游戏及人际交往的场地和设施,同时采用无障碍设计,是诸多空间既有区别又能恰当的融合在一起,便于人们的使用。这样,人们在户外也可以进行逗留、观望、交流和锻炼等活动,从而营造出一种具有积极向上的极具人气的居住氛围。 (二) 生态、低碳的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利用社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首先对社区及四周进行分析,做出最适合这个社区的景观、植物本土化、依山就势、步移景异、合理借景和对景等原则,才能真正做到设计低碳的经济景观,营造和谐的自然景观环境。 (三)经济性原则 现代住宅社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及生态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因为园林景观设计并不意味着材料越高越好,就地取材同样能够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景观。并且,进行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建设环境景观的费用,也要考虑到后期的管理和维护成本。 二、居住社区植物的景观设计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尤其在 7、8两个月酷热难熬,而良好的绿化有利于改善小气候,形成荫浓花繁的生活环境。冠大荫浓、枝叶茂密的乔木可使居住区具有大面积遮荫,在遮阳降温的同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形成微风。北方居住社区常有杨树、柳树、枫树、梧桐;南方居住区常有香樟、雪松、广玉兰等常绿乔木,其中广玉兰在 5~8 月陆续盛开白色、芳香的荷花状花朵。它们在夏季生长旺盛而形成浓荫,冬季也不遮挡阳光而温暖社区。尤其夏季开花的乔木更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如树形优美、叶形秀丽的楝树,在初夏时盛开淡紫色花朵,既美又香;树冠宽广、生性强健的槐树在 7~8 月间开浅黄绿色花,香溢居家;树姿优美、冠如伞盖的合欢在盛夏时节绒花满树,有色有香;开花时满树金黄的栾树在居住区呈现了诱人的夏季景色。 居住区种植花灌木不但要讲究植物品种的多样性,还要注重不同的种植方式,以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夏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期,许多花灌木竞相开花争艳,如紫薇、红千层、金丝桃、八仙花、锦带花、夹竹桃、女贞、木槿等。将一些色彩鲜艳的植物列植作花篱,形成丰富的植物季相,如金丝桃;将一些耐阴的植物配植在树下,如八仙花、锦带花;还可孤植成景,如紫薇、盘槐;或数株丛植,形成热烈的景观,如石榴、红千层等。灌木、红叶李、红枫等与常绿乔木雪松、广玉兰等配植成景,两者相得益章。香花植物含笑、米兰、栀子、白兰花等竞相盛开,不但改善了居住区空气状况,也促进了居民健康,还增添了不少乐趣,令人倍感温馨。利用攀援植物进行绿化,可弥补绿地空间不足,既美化环境又增加绿化面积,能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如今,棚架绿化成了居民们纳凉避暑、休息娱乐的好去处,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常见的攀援植物有木香、紫藤、葡萄等;而夏季盛花的凌霄、藤本月季、金银花等在花架、拱门、栅栏等处构成了繁花似锦的景观,既可赏花,又提供了纳凉场所。对居住区建筑用爬山虎等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增添了绿意,有效地遮挡了夏季阳光辐射,降低了建筑物表面温度,使居住区处处生机勃勃。 三、居住社区水景的设计 国内城市应用水景是十分广泛的,在城市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场小花园、公园都会有水景存在。住宅社区城市广场的环境设计都在加大水体应用,依水而居的水景住宅便成了都市人的生活追求。居住区的喷泉、瀑布、小溪、流水等水景,能给高温的夏季带来阵阵清凉。在这些水景中适当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可美化居住区环境、增添园林景观,更重要的是可充分发挥生态作用,净化水质。当居住区的水景中盛开朵朵荷花、睡莲时,更令人在酷暑炎热的夏季耳目一新、倍感清凉。因此现代的居住区在建设中就十分注意水的应用,且中国古代便有“风水”之说其中水的意义十分重要。很多人选居住地并不只看环境,也看其所在地“风水”。另外水景在居住区也满足人的审美要求。水是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也通常被认为是景观层次高低的标志,也有“无水不成景”之说,显然在认知水的核心价值中人的因素起着主要作用,在居住区域绿地景观设计中利用地势或土建结构仿照天然水景而成,如溪流、瀑布、人工湖、鱼池、泉涌、跌水等,籍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取向。水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不同的人对水的动静心理要求也是不同的,就想很多闲适自得的古人他们对水的要求是静态的他们的心境也是如水一般,所以他们对静态的水很有亲近感,同样流动水就体现了它的活跃,在闹市区城市的中心广场,喷泉这种动态的水不仅有自然清新的感觉更有青春活跃的感觉。 水在景观设计的应用不当会破坏景观的效果,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水体要“小”或“曲”,居住区的空间是有限的,不能造过大的水景,造小水景以通过设计者匠心独具表达,而不是无趣味的造作。宜曲不宜直指水体最好设计成曲的。古典园林营造中重要的一条是“师法自然”是在设计中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都是蜿蜒曲折的,这样更有变幻的效果,尤其在居住区中应设计成仿自然的曲水,在小的环境下尽量不设计大的喷泉,不仅不自然且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要用尽量少的耗费造出尽可能多的美景。 四、对于生态型的园林景观设计 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和生态型的小区规划设计不尽相同,其将小区外部景观与内部景观联系在一起进行组合设计,有利于城市整天景观的协调; 通过建立统计图标与模型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规划,从而可以得到科学的结论; 用动态的眼光来对待人的需求和植物的发展变化,有利于小区整天环境的和谐; 以景观环境建设的造价与收益为依据,采用经济性评价方法来实行园林景观的效益最大化。因此,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通过生态调查,全方位地考查小区的位置、土质、气候、经济、文化等影响因素,找出景观环境设计的关键因素,采用符合生态环境需求的景观环境设计方法,在注重绿色覆盖率的同时,合理的配置植物种类和层次,并对完成的设计进行科学的测评,提出控制景观生态系统变化的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居住小区中的园林将官建设不仅是现代城市中住宅小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突出景观效果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在对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其整体性以及多样性的建设,还要考虑对其美观性,生态性以及经济性的建设。为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保障。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浅谈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与自然共存、人类与自然对话、谋求环境与城市的共同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建设生态化园林城市已成为园林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的重要的生活境域,居住区环境景观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因此,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塑造直接影响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建立。本文就试探着探讨一下有关居住区的性质规模、构成,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设计原则、理念、内容和手法。 1. 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1绿化。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 1.1.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1.1.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 1.1.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1.2道路。中国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混凝土、沥青等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1.3驳岸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如苏州“世纪花园”河道卵石加块石河堤边竖立一尊青铜雕“饮水母子马”,景象和谐而静谧。 1.4铺地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 1.5小品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1.5.1雕塑小品。雕塑小品又可分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使用的材料有石雕、钢雕、铜雕、木雕、玻璃钢雕。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耐人寻味。苏州“名都花园”活动广场中设计的三块屏风钢板,上面镂刻着百家姓,太阳光影的作用在地面映射出黑白字迹,宛如一幅书法作品,孩童在大人带领下寻找自己的姓氏,雕塑小品发挥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如苏州安居工程“新升新苑”入口“年年有余”抽象雕塑,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心愿,贴切“安居乐业”的主题。 1.5.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中,芭蕉、太湖石、花窗、石桌椅、楹联、曲径小桥等,是古典园艺的构成元素。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 1.5.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比如居住区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门灯、泛射灯、建筑轮廓灯、广告霓虹灯等,仅路灯又有主干道灯和庭院灯之分。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 2.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内容及手法 2.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居住区景观规划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自然活泼、富有创意,结合生态园林要求,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效果,创造自然、清新、舒适、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高品位、高格调的绿化环境。 2.1.1小游园的设计原则。小游园主要服务对象是老人和儿童,主要活动方式有观赏、休息、游玩、体育活动和课外阅读等。根据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场地间要有分隔,布局既要紧凑,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2.1.1.1场地:一般设在入口附近,稍靠边缘的独立地段上。儿童游戏场不需要很大,但活动场地应铺草皮或选用持水性较小的砂质土铺地或海绵塑胶面砖铺地。 2.1.1.2园路:园路的宽度和绿地的规模与所处的位置、功能有关。绿地面积在0. 5hm2 以上,主路宽3~4m ,可兼做成人活动场所;绿地面积在0. 5hm2 以下,主路宽约2m ,次路1. 2m 左右,通常最小宽度为1. 2m ,以两人可对行为宜。路面用碎石、卵石、毛石等铺砌园路。 2.1.1.3小广场:按形式可分为规则式或不规则式。小广场的标高一般与园路的标高相同。 2.1.1.4园林建筑与设施:由于小游园面积不大,所以园林建筑与设施应小巧玲珑、各具特色,摆放在适当位置,一般有坐凳、坐椅、花坛、花架、园灯、宣传栏等。 2.1.2组团绿地的设计原则。绿地组团是结合居民建筑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公共绿地,面积不大,靠近住宅,居民尤其老人和儿童使用方便。由于住宅组团的布置方式和布局手法多种多样,组团绿地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也就千变万化。要求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不同的功能区域中间以绿化或小路隔离,互不干扰,各得其所,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游憩环境和社会交往场所。 2.1.3住宅庭院的设计原则。 2.1.3.1庭院处于住宅群环境中,因建筑物所造成的阴暗部分较多,所以选择和配置耐荫树种十分重要。保持居住环境安静,也是庭院绿化的一个主要任务,如以植篱分隔庭院,可降低噪声。植篱以高2m 左右、宽1m 左右效果较好。 2.1.3.2庭院的空间尺度、树种的大小、高低要与庭院的大小、建筑层次相称,应以绿化设计的立意为前提。居室外种植乔木与住宅墙面的距离,一般应在5~8m ,避开铺设地下管线的地方。通常以落叶树为好,常绿树要避免直对窗口。 2.1.3.3花木配置宜采用孤植、丛植方式,栽植于靠近窗口或居民经常出入之处,以便近赏,充分提高花木的观赏效果。 2.1.3.4室内外和院内外的绿化相结合,要考虑将自然环境和住宅环境联系起来,使两者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2.1.4居住区道路绿化。道路两旁种植行列式乔木遮荫,根据道路的宽窄,可选择种植中、小乔木,如香樟、广玉兰、女贞、银杏等植物。 2.1.5居住区绿地的树种选择。 2.1.5.1选择生长健壮、便于管理的乡土树种。 2.1.5.2选择树冠大、枝叶茂密、落叶阔叶乔木。在夏天,居住区有大面积的遮荫,冬季又不遮阳光,还能吸附灰尘和减少噪声,使空气新鲜。 2.1.5.3选择有季相变化的常绿树和开花灌木。 2.1.5.4选择耐荫植物和攀援植物。在阴暗部分,选择耐荫植物,如垂丝海棠、梅花、罗汉松等;攀援植物有常春藤、络石等。 2.2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的绿化设计。 2.2.1设计原则。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应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心理需要吻合,做到景为人用。在住宅入口、公共走廊、直到分户入口,都引入绿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关键点都能够接触到绿化,绿化环境不再只是一块绿地,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2.2.2植物配置。 (1)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出季相的变化,至少做到三季有花;在植物种类上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应用。 (2)为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 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区绿地应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开放空间。居住区绿地中的人工植物群落应是在城市环境中,模拟自然而营造的合适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少种植那些过于娇贵的植物,通过植物自然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会给后期的养护带来负担。居住区绿地应是为人服务的地方,应集中体现出城市绿地的价值,在植物种类上应达到一定的数量。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城市种类,因气候土壤的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 面积10hm2左右的小区中的木本植物种类数应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的种植,还应有植物种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做基础,特别应在植物配置上运用一定量的花卉植物来体现季相的变化。在住宅的各个角落,应多种植一些芳香类的植物,如白兰、黄兰、含笑、桂花、散尾棕、夜来香等,营造怡人的香味环境,舒缓人们的神经,调节人们的情绪。 3. 结语 总之按照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质量。于开发商而言,景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区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于消费者而言,人们更愿意选择环境好的住宅,这在成都市房地产开发市场上已得到了验证:营造好环境已经是居住区开发策划的重点,也是市场销售不可缺少的卖点。另一方面,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景观生态模式,将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景观生态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演化进程的必然。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衡水市幸福里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摘要:分析了幸福里居住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和主要服务人群,遵循生态性原则、舒适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对居住区外环境进行了功能分区,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居住区外环境进行了景观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入口区景观设计、水景设计、地形设计、植物配置设计、铺装设计、道路系统设计、小品设计等,充分运用了园林对景、障景等造景手法,形成良好的景观,使居民能乐在其中、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到幸福的含义。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生态化;人性化 1居住小区概述 从城市规划角度,居住区可分为四个层次,居住地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社会结构与物质流通形式的多样性,使目前一些达不到居住小区的规模的组团也冠以了小区的名称。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是一个居住区质量好坏的重要表现。近几年,房地产也迅猛发展,对居住小区外部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小区的景观朝着“生态化”“人文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2项目概况 衡水市幸福里居住区位于衡水市和平西路与前进大街西北角,附近商店、饭店、银行等服务设施齐全。幸福里居住区建筑楼群采用artdeco的建筑风格,通过经典的立面效果搭配欧式线条,来营造项目在衡水当地地标性建筑的效果。 衡水市幸福里居住区景观主要服务于该居住区的居民。其设计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提供休闲锻炼,观赏娱乐的场所,方便居民。主要的活动是晨炼、夏季乘凉、健身及儿童娱乐等,所以,设计首先要满足居民这些方面的基本需求,这也是设计最基本的宗旨。景观设计还要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并且与自社会、生态环境相和谐。 3 衡水市幸福里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3.1生态性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之前,充分考察了幸福里居住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所在位置的阳光、土壤、水源、生态环境等条件,以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使居住区的植物融入融入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幸福里居住区地处衡水市,是大陆季风气候,为温暖半干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根据衡水市的气候特点,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选择了白蜡、国槐、雪松、刺槐、毛白杨、法桐、合欢、垂柳、侧柏、圆柏、五针松、五角枫、银杏、苦楝、黄连木等乔木,选择月季、大叶黄杨、紫荆、紫薇、十六、迎春、连翘、龙柏等灌木,选择野花组合、二月兰、萱草类、鸢尾、紫花地丁、玉簪等地被植物,选择葡萄、扶芳藤、紫藤、凌霄等藤本植物。在幸福里居住区中,乔灌草藤相结合,层次丰富,相互协调,使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分等资源,达到生态上的和谐。 3.2舒适性原则 在道路系统、小品设计等方面,设身处地的为居民的舒适性考虑,使居住区真正为居民提供方便。道路分级明确,汽车开进小区后进入地下车库,景观内道路有适合散步的较宽道路,有曲径通幽的羊肠小路,充分考虑人们的道路需求,方便居民同行。小品的设计充分展现居住区的文化内涵,有些小品还具有使用功能,例如花钵坐凳,方便居民的同时还增添了趣味。 3.3以人为本原则 在幸福里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原则,从细节做起,注重以人为本。例如考虑为了居民出行方便,不盲目的用绿篱将绿地围和。为了居民能在景观中享受安静的环境,机动车进入地下停车场。景观中设置了较多的座椅,方便居民休息,考虑到座椅的舒适度,选择木质材质。湖的深度以及跌水下面的水池也在安全深度范围内。专门为老年人和小孩提供的适合他们的娱乐场所。景观中的步道,呈环形闭合,围绕景观一圈,方便早晚散步的居民。考虑共享性,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使残疾人能够享受整个居住区的景观,受到与正常人同等的权利,我认为这对于残疾人的内心是很重要的。为了方便居民之间进行沟通,居住区内为居民提供交流的场所。 4主要设计内容 4.1空间组织 从居住区主入口进入,映入眼帘的就是水景、岗亭和树池景观,接下来就是小品和植物搭配的景观,这些景观使进入小区的人有景可观。往北继续走,就是我们主要的观赏游览区,包括亭子、跌水、花钵、湖、流水假山等等优美的景观。考虑到人们的亲水性,在湖边设计了一大一小两个木平台。站在木平台上,可以观赏湖里面的鱼,可以望着流水假山,静静的思索。儿童游乐区和老年人活动区 设于小区东部,儿童游乐区是一个类似葫芦的形状,活泼的形式更富有童趣。老年人主要活动有下棋、弹唱等,在老年人活动区中,多配备一些座椅、茶桌、书法桌和棋盘桌等设备,让老年人生活更加丰富。儿童游乐园和老年人活动区的东面是一些花架亭子组成的安静休息区,与儿童乐园之间用植物隔离开来,不会很吵闹。湖的西面,紧挨着的景观亭,在植物景观的包围中,环境也是比较静谧的。景观亭的北面是一个健身活动区,活动区里配备了各种健身设施,使居民在休息日里,或早晚健身的时候不必要去健身房。 4.2植物设计 绿化布置形式基本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自然式的绿化布置不 追求对称,一般顺应自然的地形。道路自然曲折,树木有疏有密,不成行列式,以反映植物群落的自然之美。混合式布局将规则式与自由式两者的特点相结合,应用于同一布局中。 幸福里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植物布置采用混合式,体现居住 区景观的人工美与自然美。从主入口进入居住区,两列规则排列的乔木树池在道路两边,像站岗的哨兵一样,给人安全感。接下来的小品旁边,乔木灌木和草皮结合,自然的组合,给人以放松的心情。跌水上放置花钵,动静结合;湖边的柳树,倒影在湖水里,随风飘动,引人无限遐想。儿童乐园与老人活动区之间,用植物分隔开来,既能分隔空间,又能让两个区互不影响。楼前的绿地上,为避免遮挡居室内的阳光,种植了草皮和灌木,丰富植物层次。其他的植物景观,按照植物配置的原则,使植物组合成景观,供居民欣赏。在树种的选择上,考虑衡水的气候条件,多采用衡水乡土树种,注重四季的不同景色,做到了居住区三季或四季有花,四季常绿。 4.3 园路设计 小区的步道主要用于居民散步及日常出行,设计时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重要指标,当曲则曲,当窄则窄,不可以一味地追求构图。幸福里居住区园路设计中,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曲多于直,窄多于宽。使居住区园路有收有放,树影相荫,因坡而隐,遇水而现。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充分考察了衡水居住区中道路存在的不足的地方,避免在我的设计中出现。好多小区中道路过于稀少,或者道路过于弯曲,是居民感觉按照居住区设计的道路来走绕远,使居民在草地中走出了道路,破坏了景观。因此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坚持让居民走更短的道路通向目的地的原则。道路分级明确,主要的人行道路比较宽,曲径通幽的小道比较窄,汽车通行的道路宽。并且汽车通行的道路与景观步道分隔开来,道路自然的连结着各个景观节点 4.4 水景设计 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亲水性,居住区中的水景可以调解微气候,湿润空气,净化环境,在景观中也往往起着点睛的作用。集中的大型水面,既起到美化作用,又有生态功能。幸福里居住区的水景设计,满足了人们的亲水需求,又点缀了整个居住区的景观,影响着居住区的环境。入口处的水景,吸引人们的眼球,使人们更加愿意接近,愿意进入居住区,水景依入口处道路的走向呈竖向,与外围的竖向树池坐凳相互依托,水景交融。主景区的跌水,规则的落水景观,具有形式之美和工艺之美,其规则整齐的整齐的形态与现代的园林景观搭配,与规则的休闲座椅相称,与自然的湖泊和自然的植物景观相互衬托。紧邻的自然形式的湖,湖面较大,湖里放养观赏鱼,供居民观赏,湖边的流水假山,流水与湖面动静结合,湖面上,柳树的倒影随风飘动,给居民诗一般的意境。 5结语 人们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视,对景观设计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设计出更加出色的居住区景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不断完善居住区环境的功能、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是我们的任务所在。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浅谈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小区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更注重追求一种人性化的生态、环保、健康、优美的生存环境。园林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与时俱进,尽快提高认识,及时调整居民区景观设计定位,更新设计理念。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1、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1 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差悬殊。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居住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等。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更好的实现地势的合理利用、水系的科学改造、树木的适当保留等目标,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 1.2 体现功能性原则 居住区户外环境是居民主要的活动空间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的实用性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合理的进行布局和设计。同时,居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兼顾“动”和“静”两大功能。“动”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等场地。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的时候,“动”与“静”的区域要合理安排,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 1.3 协调性设计原则 由于居住区与城市其它地区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安静、祥和。因此,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其设计与周围小区的环境意向相协调。同时,我们要尽量保证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实现设计的协调性。这样才能使得小区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居住区的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在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二者风格与特色的相互渗透,才会使居住区整体景观更加宜人。 1.4 层次化设计原则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层次化设计原则。经过园林设计的实践经验证实,层次化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要根据居住区的实际环境情况,进行植物的层次化设计,合理的把一些新型植物融入进去,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前提下,实现景观设计的协调性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生态化的因素,我们不能用新型植物完全代替原有地域植物,最好采用层次化设计的方法。层次感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有时也需要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 1.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逐渐成为设计的趋势。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居民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此外,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设计的实用性,使其真正成为居民生活和休息的良好场所。 2、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2.1景观设计介入的时间滞后 小区的总体规划缺少与小区园林景观的交流沟通,影响绿地三大功能地发挥。景观设计是一个交叉学科,既是建筑领域的事,又涉及到园林绿化领域。两者应相互协调,以期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和谐。但在目前居住区地建设中,景观设计往往是在居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完成后才开始,大部分的建筑群已经完成,供园林设计师的发挥空间有限,不能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甚至会造成风格地冲突。 2.2软、硬质量景观比例不当 只注重硬质景观在图纸上的丰富表现,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和造景设计。小区绿地景观的开发与设计必须考虑城市绿色空间具有的多样化功能,与自然特性相吻合,并在此基础上按自然的本来面貌加以升华改造。过分注重景观视觉效果,导致硬质景观比例过大,挤压有限的绿地面积,不利于生态效益地发挥。在景观设计中水体面积也有过大的趋势,通常将水体用硬 质材料与自然环境隔开,没有形成良好的有机结合,且水资源消耗大。 2.3设计上缺乏文化氛围 设计上缺少对本国本土文化的挖掘。目前我国城市居住小区绿化面积都是按照国家规定面积进行规划,作为绿地使用的土地面积有限。包括树种配置的地方特色、小品设计的地方化和生活方式的地方风情,缺少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创新,搬抄现象严重。 3、加强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 3.1加强小区内园林景观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现如今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在小区内可供景观设计的面积也非常有限。故在小区建设之初,应该加强总体规划和设计,尽可能在有效空间内营造出更加丰富合理的园林空间。 3.2运用多种艺术法则和造景手法表现更加深邃的园林意境 意境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心中产生的景象。塑造园林意境的法则和手法有很多。如 艺术法则有:造园之始,意在笔先;相地合宜,构图得体;因地制宜,随势生机等等;造景手法有:借景、障景、虚景等等。充分运用这些手法,将使小区内的园林景观设计更上一层楼。 3.3注意四季气候植物变化 春夏秋冬,风雪雨晴,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给以不同的感受。古语有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句话充分说明,四季气候植物皆不同,人们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不同植物的搭配:长绿与落叶,绿叶与彩叶,阔叶与针叶等等,努力做到四季皆有景可赏 。 4、结语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面对私家小汽车进入居住区日益迅猛的发展趋势,设计出更加适宜的庭院居住环境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世纪课题,建立居住区不同功能同步运转的机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建设文明、舒适、健康的居住区;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保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关于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探讨 摘 要: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环境设计,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整个小区的文化品质,因此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日益重要。但如何才能使小区景观设计作品拥有一个既鲜明又深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呢?无论哪种风格、哪种主题,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同,都必须突出一个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最终目的都是让都市中忙碌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而富有人文色彩和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才能营造一个有品味的现代居住环境。 关键词:园林景观功能绿色人性化设计理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 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 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一、住区景观通常由三个功能层面构成: (一)使用功能层面。主要满足住区人们户外活动的需求,如晨练、散步、游戏、乘凉、谈天等,儿童与老人是这类人群的主要构成者; (二)审美功能层面。它是人们高于物质层面的精神需求,住区景观是一种人们审美的特定场所。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或立足点欣赏周边环境,并形成各自的意义,这种意义需要通过设计采用一定的形式去表达。 (三)生态功能层面。景观离不开自然界的土壤、空气、阳光、水、植物、动物等,它与住地的微气候和生态圈的形成休戚相关。住区景观离不开对可持续性发展的把握,对低耗、节能、高效的把握和对居住健康与舒适性的把握。 二、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 小区景观设计的意义 设计发展更高阶段的人性化设计,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因此,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同时也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所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2 国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我国住宅环境设计则从上世纪 70年代末引进组团绿化概念。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居民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概念。90年代,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业蓬勃兴起,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购房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丰富、和谐和活力。 3 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作用体现 (1)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功能作用。 早在20世纪初,现代建筑刚刚兴起时,著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就特别强调居住区里除居住的功能外,还应特别重视满足居民运动和休闲的需要。在其得意作品马塞公寓中,就曾经在屋顶平台上设计了一条长长的环形跑道,以作为楼内居民运动的场所。同时运用粗壮的鸡腿柱将整个楼架空,将楼底的空地全部设计为绿地,这样就将底层的土地争取为居民悠闲运动的场所。如此煞费心机的考虑,无非都是为了满足居民运动的需要。因为,现代建筑所带来的高层住宅,使人类的居住远离了大地,所以,必须在居住区的高楼中间,为居民留出足够的运动场地和建造小区园林满足其需要。所谓景观人性化就是指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多考虑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在休闲广场中,设计散步的林荫道、人造的小园林、休憩的池塘,健身运动设施等等。 (2)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空间作用。 现在的小区居住空间不是很大所以更重视空间环境设计的实用性,各类空间有不同的功能。活动空间是供居民进行各种活动的场地,静止空间是供居民室外休息、交往、观赏用的空间,常与各级绿地结合设置,有的可在院落绿化或组团绿地中,进行人工的园林绿化建造,形成居民交往活动、观赏、消闲的中心地带。园林绿化重视室外空间层次的划分和空间序列的完整性,更要注意环境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小区的空间序列更为完整,也使得人性化设计能够贯穿始终。 (3)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协调作用。 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与自然界在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们能否在某个地方定居下来,主要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人们的三大需要, 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些绿色居住区始终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环境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其次要从非自然造景要素,如人文景观小品、建筑、灯光、道路等景观以及人类思维行为等诸方面来规划住宅绿地生态系统,使居住区绿地空间不仅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 总之,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生态平衡。现今居住小区环保发展的趋势惟绿色生活,绿色植物就是主要元素,它既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又能与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小区规划中充分利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赢得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创造一个“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小区是当代居住环境设计的新课题。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探讨欧式元素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欧式元素在现今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被广泛使用,其中的特色地域性文化因子被转移提炼运用于景观之中,本文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说明在住区景观中运用欧式元素进行表现。 近年来在居住区景观建设中,欧式风格异军突起成为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风格之一。对于现代欧式景观风格的本土化过程中如何提取欧式元素,并将其转化为具体景观设计的功能与形式,成为景观设计师的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 欧式景观元素的分类、特点 欧洲园林体系在现今的住区景观中应用最广泛的风格样式包括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欧式景观园林风格。其中主要概括为传统欧式与现代欧式两类主要风格。 1.传统欧式风格特点 (1)风格特征:主要特点是基本传承传统欧陆建筑中的皇家贵族气派,以厚重、圆润、贵气为主要特点,从十年前开始流行,到今天大部分的高端楼盘里依然是被采用最多的一种风格。因为其必须传承传统元素的缘故,基本都是在原有的框框里打转,鲜有创新的作品,所以这也是一种最保守的风格。(2)一般元素:廊柱、复杂的雕刻、整形绿篱、雕塑、花坛、喷泉水景、欧式单体建筑。 2.现代欧式风格特点 (1)风格特征:一种既要追求欧陆风格中的贵族气质,又要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两面派风格,在面对高收入中青年人群的房地产楼盘中使用最多。其特点是继续保留传统欧陆风格中那种厚重、贵气的特点,同时又把那些繁复的线条适当简化,融入一些现代简约美的气息,设计特点是保留为主、创新为辅,目的是为了适应更多的年轻人群的欣赏品味。(2)一般元素:那些最能体现皇家气派的传统人物雕塑就基本去掉,取代他们的是一些线条简洁、造型唯美的现代雕塑,特别厚重的花瓶栏杆也基本会换上铁艺栏杆或者图案更简单的木栏杆。 欧式住区景观的设计原则 (1)运用花坛、雕塑、水景等创造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并体现主题文化内涵,进而促进社区人际交往,引导使用者在空间中的行为与活动。(2)具体景观主题元素的选择应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现状,结合地方实情,同时注重节能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尽可能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3)在具体的景观实施过程中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住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4)具体景观元素选择应满足视觉审美要求,并力求反映出自身特色,避免盲从俗套。(5)注重将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结合地域特色加以创新,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前提下,将欧式元素合理运用于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之中。 沈阳万恒伯爵源筑住区景观设计方案案例分析 1.设计目标 通过提取欧式中的德国元素,以景观形象的提升,助推销售,在景观效果达成的前提下,保证景观成本可控。 2.设计理念 以欧洲古典主义文化为依托,结合现代景观元素的表现手法,运用德国国花――矢车菊所蕴含的清丽色彩、美丽花形、芬芳气息、顽强的生命力作为欧式元素文脉的切入点,将矢车菊的形象加以转化,并融合德国民间关于矢车菊花环(图2)的美好传说,组织景观空间的基本功能关系框架,将花环的环形构成作为空间交通与功能节点的基本组成方式。把花环中每一朵花对应一处景观节点,各个景观节点环绕形成连续的空间序列,进而围合形成中央水系景观象征莱茵河。 3.打造亮点、树立标杆 在标志性的重点区域,包括出入口、围墙、中央大绿地、主要景观节点等打造欧风细节,以确立欧式为主的景观形象。在售楼处北侧构建独具特色的德式啤酒花园,运用典型欧式空间布局方式,融合曲线模纹花坛展现欧洲传统造园的精髓。 4.景观空间序列化 空间序列逐级深入,从主入口广场到中央大绿地,引轴至中央水景,构成中轴对称的欧陆风情景观主轴,再转入宅间花园与欧式建筑呼应,层层递进,主次分明,既有利于形成亲人的居家气氛,又便于量体裁衣控制造价。 5.花园细胞模块化 在较为次级的宅间组团中形成阮静为主的系列花园,将其功能配置标准化,结合工程造价的同时,保证宅间景观效果。 6.文化主题点睛 结合建筑风格打造贵族气质,展现德国特有地域人文精神,画龙点睛。 (作者单位:大连风云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区的景观居住环境,这对我国的居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人性设计;生态 一、居住小区园林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居住环境也变得拥挤起来,居住区大量涌现,而且规模无节制扩大,给城市人口造成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面对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各种困扰,人们变得越来越关注居住区内外的环境质量。对于早期的园林设计,人人往往理解为居住环境的绿化,对景观的布置等问题没有加以重视,致使景观规划设计经常沦为居住小区建筑设计的附属,环境效果差强人意。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大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高了起来,居住小区的园林设计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房地产开发商和早期居民的重视。 二、潮流元素在造园中的应用 1、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在居住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小品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园艺小品、设施小品,其中园艺小品更趋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 2、色彩设计 现代风格的色彩设计受现代绘画流派思潮影响很大。通过强调原色之间的对比协调来追求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艺术主题。色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劳动中会显示出各种各样的效果。黑色、灰色能展现出现代风格的明快,最能表现现代简约风格的简单,但过多采取灰黑,则会令人产生颓废、忧郁、压抑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在小区居住的心情。园区的色彩应尽量考虑照顾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喜好特点,如小孩一般会喜欢些明快、鲜艳的色彩;青年人喜欢活泼、热烈的色彩;中老年人则热衷于沉稳、深厚的色调。色调方面,年轻人喜欢暖色;中年人爱中性色;而老年人则偏爱冷色等。如果能均衡考虑以上在园林中加人适宜的色彩,与周围建筑协调,将会使景观变得更“光鲜”、“醒目”、变得更有“生气”。 3、铺地广场 在设计中,通过广场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人孩童脚一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 4、绿化 在绿化方面,可在某一区域大量种植同一品种植物,强化该植物的效果,形成一个“区”或“园”,通过这些富有特色的园林场景,成为该区的象征。如在规则对称的园路所围合的绿地种植玫瑰,中间的方形草地安置西式喷水雕塑,做成西式玫瑰园的感觉,营造浪漫、温馨的场景。如在小区人口斜坡大面积种植毛杜鹃,以后每年2~3月份花开的季节,整个山坡春意盎然,呈现山花烂漫的景色。此外,很多小区都有种植大树、名木的习惯,在适当位置种植大树、名木,既可为园区景观“画龙点睛”,也可快速让业主提前享受成熟的园林环境。所以设计师有必要在设计前对当地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熟悉本地的园林状况、人们对园林的要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5、道路 居住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其中宅间路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小区道路设计时,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较普通的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卵石、烧结砖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三、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关键点分析 1、要高度重视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无论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还是从居住者角度出发,小区内园林景观设计都已经在现在小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等条件下,居住者更愿意选择小区园林规划较好的小区居住。同时,居住者对小区园林景观的欣赏能力逐渐提高,简单的植树种草早已满足不了居住者对生活的要求。所以,建设者在今后的小区开发中必须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上加大力度。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打破传统空间布局,在园林景观设计上有创意性的发挥,增加居住者与地面植被,水流的亲密接触。 2、加强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就是环保为主的绿色建设,主要宗旨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健康自然的居住环境。生态建设可以节约原材料,大量使用再生资源,无用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乱丢弃。这样,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降低环境污染,不会对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造成巨大破坏。当今,评价一个居住区是够适合人居住,不仅仅是房屋结构合理与否,楼层建设是否华丽美观,居住者更多地考虑到居住环境是不是清新,环保,活动空间是不是够宽阔等等。所以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实际上已经成为能否吸引居住者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 3、居住区园林建设加强人文关怀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就服务于小区内的居住者,那园林设计就应该以居住者为主,在设计理念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一切设计是为了满足居住者的要求,设计是否“亲人”就是设计的最终理念。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不能违背。这就要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协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合理分配共享,在设计规划上尽可能利用现有自然环境,让所有居住者都能感受到优美的景观,另一方面,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安全,安静,功能明确,营造良好的归属感,从而建设出温馨祥和的居住环境。 4、历史文化融入景观 有文化的建筑环境才是有灵魂的,才能为历史所接受,才能作为文化精品流传后世。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而营造居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 5、做好居住区安全设计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其中在景观设计中就涉及多处,如华丽光滑的大理石、瓷砖、磨光花岗岩等铺装材料,美观又大方,但如果设计使用不当,在雨雪天或表面稍徽有点水的情况下,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在选择植物时应注意无毒,无刺,花果无强烈气味和过敏,无衣物污染,特别在人体易触及的活动场地周边.如千手白花淡雅,其叶尖尖锐有毒;无花果汁液易污染衣物;冬青常绿却易招引苍蝇等;其次是儿童活动区的安全设计,儿童接触较多的游戏器械和砂坑,据调查,多数居住区都采用水泥界石或者用纺木木墩围和,边角未做任何处理,因此,对儿童平时在居住区的活动造成跟大的隐患。建议设计最好避免发生游戏器械的边角面避免突兀、尖锐砂坑注意边沿软质或回滑处理。 结束语 由于居住小区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并不长,各地的小区景观设计都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全社会对该课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我相信现代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一定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改善人们居家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区的景观居住环境,这对我国的居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设计人员,更应注重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追求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并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园林;创意性;生态建设 一、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在整个小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居住者来说,小区是他们的生活场所,也是主要的活动场所。居住者需要的是好环境,怎样才算好环境,那就是满足了居住者视觉感官,心理状态以及精神需求的环境,一个休闲,安逸的社区。并不是一个放眼望去只有楼和车的小区。居住小区景观生态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保证给居住者一个良好的生活休息环境,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将自然环境和小区建筑有机结合。从经济效益上看,也只有具备良好园林景观设计的小区才能满足居住者的需求,能吸引居住者投资。同等条件下,居住者更青睐于一个园林景观设计良好的居住区。 二、居住小区中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居住小区园林绿化问题 绿化面积少是如今房地产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首要的疑问。不少住宅小区绿化达不到国家的规则规范。绿化设计中疏忽功能的需求。目前我国许多住宅小区在设计过程中疏忽了园林景观与生活环境的联系,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有的楼盘用绿洲做隔离带,却无视了大家的通行便利;有的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动考虑到;有的住宅小区没有为老人和儿童开辟专用活动场所等等。还有,园林小品与环境不协调,观赏性差;地方特色不突出,盲目跟风,不得要领。疏忽了因地制宜原则。没有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没有做到削减人力物力资金的作用。挑选树种、花卉不妥,没有思考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没有做到适地适树。 2、园林景观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目前的园林小区普遍存在着公共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景观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虽然小区的环境表现得很优美,有花、有树。可惜,其景观布置没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能同时兼顾不同人群的欣赏,有些花儿老年人喜欢,就大面积种植,可是青少年却喜欢另一种类型的花儿,这就导致了园林中不同人群的奚落。另外,园林中供大家休息的场所很少,往往只有一排板凳,人们在园林中走的时间长了往往没有合适的地点来休息,没有考虑到人们对于舒适度的要求。其次,植物和水景设计片面注重观赏效果,却忽视其遮荫、防护等功能效应,仅仅为了存在而存在。最重要的是“人性化”的设计思路没有被工程师们采纳,施工者往往是考虑建筑材料的优劣,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展,却没有抓住园林景观设计的中心思想,既给人们营造一个舒缓压力的环境,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自己、感受自然美好的境界。 3、小区植被种类单一 在很多小区里,我们只能看到一种或两三种植被,在整个小区或者园林景观设计中显得非常单一,毫无新意。有些小区只有树木,有些小区只有草坪,或者再好一点的绿化是树木和草坪结合,依然没有创意新鲜感。走到每一个地方都不会引起人的注意。这样的小区景观怎么会让居住着流连忘返,陶醉其中,更别说带来视觉,身心和精神的满足了。 4、风格相近,缺乏创新 这些年,在不断建造的新楼盘中,很少能有与城市景观相和谐,并经得住时刻历练的建筑,相对比例的新楼盘没过几年就已“色衰形旧”,更有一些因为规划粗糙、色彩凌乱,沦为城市鸡肋和视觉“垃圾”。不只外来元素加得别扭,连自个的传统特征也丢掉了 三、居住小区中的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1、坚持以绿为主 合理的住宅小区绿化用地约占住宅小区总面积的50%,绿化率的标准不能低于35%。在具体施行中,要重视以下几个准则:一是主要靠花草树木的栽培与配置来完成。在思考标志性建筑的同时,合理运用园林小品,使得绿化面积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可捉住自然地势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刻画)、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刻画立体效果。运用复式的栽培窍门添加绿色的面积,平面设计中要重视颜色的搭配,加强欣赏作用。二是园林绿化不只要体现平面化,并且要提倡“林荫性”的立体化形式。如通过墙面栽培攀缘植物来弱化建筑形体僵硬的几何线条。在设计风格上,绿地内部应和谐一致,也要尽可能与城市绿化规划和谐一致。并且应根据住宅小区的规划,选用集中与涣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并适当保留和规划改造范围内已有的树木和绿地。 2、功能价值的改进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作为一个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对内容加以重视,我们应当时刻谨记,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大众,是为了帮助大家得到更好的休息,而不是作为一个摆设来赚取上司的夸奖。因此,在设计之前,需要对居民的意见进行合理归纳,摒弃不好的部分,留下实用的部分,以达到满足群众要求的目的。除此之外,园林设计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地理特色等因素,人口的多少尤其重要,这将会成为园林设计的主要参考因素,因为人口的多少决定了园林面积的大小,面积过大或过小都会对人的感觉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园林中增设桌椅、休闲娱乐场所会使园林的功能更加完善,也会增加园林的吸引力,当我们在整体上把握了园林设计的原则、功能效果的时候经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只有正确处理好各空间的独立性及连贯性,避免相互干扰以及空间的滞涩等问题,景观的设计才能得到提升。 3、努力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有部分(路途、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一定要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掩盖一切能够掩盖的黄土,努力加强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同样是景墙透空,栽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同样是休息、绿化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加强绿视率。 4、居住区园林建设加强人文关怀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就服务于小区内的居住者,那园林设计就应该以居住者为主,在设计理念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一切设计是为了满足居住者的要求,设计是否“亲人”就是设计的最终理念。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不能违背。这就要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协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合理分配共享,在设计规划上尽可能利用现有自然环境,让所有居住者都能感受到优美的景观,另一方面,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安全,安静,功能明确,营造良好的归属感,从而建设出温馨祥和的居住环境。 5、合理的搭配和种植密度的分布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有一个视觉焦点,即园林的主景。挑选的标准是要能与环境相和谐,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在树木配置上要兼顾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以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的搭配,通常常用速生树与长生树和长寿树相配植的方法处理远近期过度的问题。 6、重视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很多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契合自然规律和面貌的园林建造,一定要注重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注重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仿和创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程。假如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匮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 结束语 随着人类发展节奏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层出不穷,人们对居所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居住区园林景观质量也成为评判一个楼盘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也是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优先的园林景观设计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环境,更是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所以设计出园林景观优美、深受居住用户喜爱的生态园林小区,已成为一种需要。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居住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 1 整体布局与空间布局 1.1 “钱要花在刀刃上”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该把较大投入放在小区入口、体验区景观上,在组团景观和架空层景观、道路景观上可以适当降低资金投入,避免造成整个小区的景观高成本。 1.2 控制软硬比 对一些成熟居住区项目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般高层居住区的景观软硬比应不小于7:3。硬质景观的单方造价远远高于软质景观单方造价,而软质景观性价比远远高于硬质景观。景观设计时若硬景所占面积过大,成本必然居高,在有限的成本控制下软景就无法达到即时效果,若在有限的面积内追加软景投入,导致成本更高。在有限的景观成本条件下,就更应该控制好软硬比。 1.3 重视竖向设计 在空间设计上,应尽可能地利用原始地形来造景,尽量减少地形整治,结合地势通过植物的高低落差和前后遮挡形成视线上的变化,既达到良好的空间观赏性,又解决竖向景观不丰富问题。还需要严格把控土方回填量,通过合理降低硬质场地标高来达到控制景观成本的目的。 2 硬质景观 2.1 铺装材料选择 在铺装中,多选用本地材料,在重要节点处铺装选用石材。为了避免边角料的浪费,在设计时,石材尽量选用市场上常用规格尺寸模数,铺装形式尽量以规整铺装为主,减少碎拼等不规则铺装,减少人工费。若一定要选择碎拼,应要求直径小于250~300mm,价格比规则花岗岩价格低,且可以选用废料、边角料等。若直径较大,拿整块贴,材料浪费大。同时,设计师要根据材料的属性,对材料厚度进行把控。除了小区一些特殊部位的饰面和功能要求外,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厚度超过4cm或是自然面、荔枝面的石材。 2.2 围墙与栏杆 居住区围墙与栏杆构造做法虽不复杂,但工程量很大,所占造价比例也较大,直接影响景观工程成本。控制围墙高度在2.5~3m同时,可以通过简化铁艺形式,用涂料代替石材贴面方式来降低景观成本。 2.3 挡土墙 挡土墙通常是在需要消化高差的地方设计使用,单方造价较高。在小区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避免设计挡土墙,多结合地形采用一级或多级放坡的形式来消化高差,若必须设置时,也要尽量降低挡土墙的数量和高度。 2.4 水景 因水景的工程成本较高,所以居住区应该提倡少用水景,水景设计也应以自然水景为主,人工水景为辅。严格控制水景的数量和面积,特别是人工水景数量和面积。若项目景观需要,可设置小面积溪流或在关键部位设置点状水景。若需要集中布置适当规模水景,可根据水面大小和形态决定驳岸及池底构造做法,大面积的水池,且无地下空间设计时,应尽量采用柔性水池做法,创造水体自身循环系统净化水质的同时,也减小了工程成本。 2.5 控制景观小品的使用 景观小品虽然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小区内的景观小品不能追求多,多了则乱,更不能追求体量大,应以小巧精致为主。同时,景观小品的摆放应合理,要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起到点缀的效果。 3植物配置 3.1 运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采购及养护成本较低,在植物配置时,宜采用乡土树种作为小区骨架树。同时,可以在一些重要节点采用当地形态较好的高大树种作为观赏性树木,保留景观生态性的同时,降低了植物成本。 3.2 合理控制植物栽植密度 植物是个生长的空间元素,在设计之初,有经验的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植物随着年限越发茂密的情况,合理把控好植物的栽植密度,控制好植物现有效果和若干年后的效果,减少前期植物成本的投入。 3.3 合理使用大乔木 要想控制好植物成本,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控制大乔木的数量。控制住了大乔木的数量和规格,从很大程度上就控制住了植物成本。设计时,可在关键位置,如点景观、对景处用大规格乔木起到点睛作用,次要和普通区域则少用或不用大乔木,合理控制绿化成本。或者当单株大树价格较高时,可用多株蓬径相对较小的植物代替,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取到了同样的景观效果。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点探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条件尤为关注,优美适宜的居住环境更是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住宅小区; 景观设计; 理念 1.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理念 在现行交通系统的基础上,适当分离了车流与人流在各景点的处理上,也注重认识人性阅读自然体验生活聆听故事,创造合理的场所和诗意人性的活动空间。注重了环境布置的均好性。室外空间达到“动与静,开与合、内与外”的和谐统一。 1. 1因地制宜,经济合理 尽量将现代元素构图与古典园林有机结合,运用现代园林设计艺术和施工技术,体现江南园林的意趣精髓而非刻板地套用江南园林,照搬照抄某个私家园林 因为当代小区的服务对象和管理展示方式有所不同,并非全部隐藏曲折,为少数人服务,而应当考虑大众的使用和观赏,加强大众的交流,关注健身、亲子、休憩游览及人与人的交流。 1.2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由于受气候条件以及其它诸多因素的限制,完全以江南园林风格做景观很难实施,而且造价太高,设计时主入口、景观轴线、中心景观区和围墙做成具有江南特色的园林景观;宅前屋后以种植草坪、树木为主,组团院落绿地可通过命名或适当点缀具有江南韵味的小品来体现江南园林文化气息,形成自然宽敞的园林景观,开窗即可见景这样既在整体上突出了水韵明珠江南小镇特色,又使整个园区内景观主次分明,各有侧重,达到神似而非形似的效果。 2.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确立,是环境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居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以人为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内,对人的关怀则往往体现在近人的细致尺度上 (如各种园境小品等 ),可谓于细微之处见匠心。因此,景观设计更多的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以此作为设计原则。要创造适于居住的生活环境,更多的需要建立在居住实态的调查研究之上。 2.2生态设计原则 生态观念的融入,赋予了居住区景观设计更为深刻的内涵,使居住区景观设计走出了狭义的视觉美学的概念范畴,使其研究对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环境走向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层面。基于生态的设计思想,不仅仅是追求如画般的美学效果,还更注重居住区环境内部的生态效果。例如绿化不仅要有较高的绿地率,还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乔、灌、草结构的科学配置; 居住区环境的水环境则要考虑水系统的循环使用等。 2.3尊重地域文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同样,就小区规划设计来讲,小区所在的区位决定了规划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规划师在具体设计方案时,必须从小区所在的地理区位条件出发,充分处理好这两者 (实体因素、精神性因素 )的关系,使小区既能满足居民居住、工作、生活、学习等物质性需求,同时又能满足居民的舒适、亲切、具有认同感、地域感的心理情结。 3.住宅小区景观意境创造与设计手法 在住宅区绿地中创造一种美的意境,设计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意境的产生应该与住宅区的命名有联系 每个住宅区都有自己的命名,住宅区一个好的命名给我们设计住宅区绿地的意境提供了设计主题等元素,而住宅区绿地意境的体现又为住宅区命名扩大了影响。 3.2意境的体现应该是既含蓄又具体, 但又不是虚幻的 住宅区绿地中创作的意境,应该是从居民小憩、游览的过程中领悟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植物、山石、建筑、道路、水体等园林物质要素加以表现。 3.3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 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心的芬香、美丽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大至每一棵乔木,小至每一株小草,都形态各异。因此,在设计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特质去进行意境创作。 4.结束语 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满足住宅区的功能要求,创造环境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这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一设计思想的体现和保持,还得借助于合理精心的施工、长期良好的养护。如何使设计思想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准确地体现出来,如何使设计思想能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研究。总之按照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住宅区环境的质量。建造一流的绿色居住环境, 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城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软硬景观营造探讨 摘要:优美的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居住小区的基本要素,而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主要体现在硬质景观(简称“硬景”)设计和软质景观(简称“软景”)设计两方面。本文总结了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定义,着重讲述居住小区中园林硬景与软景合理营造,两者设计应相互融合、注重细节,以期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关键词:城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景观设计;软硬景观 1、概述 人们通常把景观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两大类。一般来说,硬质景观是指用人工材料或主要依靠人工材料创造出来的景观效果。其构成元素可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面的元素主要是广场造型及铺地的变化。线的元素则主要有道路的造型、起伏及铺地的变化,围栏的造型、组合及装饰的变化。点的元素则更多地体现在景观家具,包含亭、廊、喷泉、雕塑等设施。软质景观通常指非人工材料或主要以非人工材料创造的景观效果,常以植物景观与水景观为主。 1.1.软质景观 软质景观的主要材料园林植物是全球众多植物种类中的一小部分,它能在园林及建筑环境中起观赏、组景、分隔空间、庇荫、防止水土流失,美化地面的作用。主要分为园林树木及园林花卉和草坪等几类,其中有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露地花卉、温室花卉、草坪与地被植物。常用的园林植物有千余种,若将形态各异,花色繁多的植物应用好,则需深入研究与不断实践总结。同时,水景也是软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通常被认为景观档次高低的标志。对水景而言,存在四个层面构成的价值体系,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具象到抽象的价值体现,具体包括:人们对水景的直观印象(水的“形、势、声、色”);水景价值体现的重要环节,即水的功能性;水岸的景观表现价值,即水体的延伸空间;与建筑物的方位关系,既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 1.2.硬质景观 硬质景观是英国人M.盖奇和M.凡登堡在其著作《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创造并首次提出的,意指相对于植物的软质景观而言。即城市景观分成以植物、水体等为主的软质景观和以人工材料处理的道路铺装、小品设施等为主的硬质景观两部分。广义上说,除了城市绿化、水体以外的有形物,都可认为是硬质景观。其内容包括步行环境(含地面铺装、踏步、坡道、挡土墙、围栏、栏杆、墙及屏障)景观设施(含照明、座椅、垃圾箱、雕塑小品、电话亭、信息标志、护柱、种植容器、自行车停车场)活动场所(游乐场、休闲厂场、运动场)园林建筑(亭、台、楼、阁等)车辆环境四大部分。 2.城市居住小屋景观设计中硬景、软景运用 2.1城市居住建筑物和绿色植物的合理搭配 在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主要借鉴了古代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通过对建筑物、绿色植物、水池等的合理搭配营造出空间的对比和融合感,创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味道。例如:上海的九间堂采用全院式的空间设计,围合的墙体采用中国传统手法,搭配组合成一个空间,从居住小区的功能上看丰富了建筑群体,运用植物、建筑栏杆、景观小品以及居住空间上的排列,带给住户很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营造出了层次多样的居住空间。中国园林的纵深空间多元素组合运用了空间对比、分割、虚实等,一步一步引入,直到把全部景色呈现在欣赏者面前,这种完美和谐的空间设计,给人强烈的韵律美和层次、节奏感。在现代居住小区建筑物和绿色植物的合理搭配方面就借鉴了这一点[1]。 2.2居住小区硬景石头的应用 在现代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中,借鉴和运用了古代园林的高超手法,让景观空间更具幽深感和层次感。例如:深圳万科第五园运用简单、大方的景墙窗框,把建筑物远处广阔的水景和对面的建筑通过巧妙选择摄入画框中,通过景窗可以饱览到窗外优美的风景,偶尔有漂流的小舟经过,让景色更加迷人。“树配石而坚,石配树而华”、“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现代居住小区灵活运用石头建桥、固岸,围池作栏,指石为坐。居住小区景石造型中,品石不仅能当做点缀小区环境的陪衬小品,而且还能成为居住小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 2.3居住小区竹子的妙用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时,不再是以前盲目的拼凑和挪用。根据小区景观的现实条件,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山水等软景进行恰当的改造利用,丰富小区景观的层次感。根据特殊的环境景观特征,巧妙处理山水的位置。例如:中山清华坊的瀑布、假山等都是很好的景观小品。在小区整体的空间环境中起到锦上添花的妙用。软景不仅对小区环境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也让小区的景观效果别有风味。通过软景的设计,赋予花草树木以情趣,让居民更加贴近自然、走进自然。例如: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采用竹子为配景,就能很好地营造一种幽静、高雅的氛围。“竹子为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是悠远绵长的中国文化吸收了竹子精神,也为居住小区增添了几分文化韵味[3]。 3.现代居住小区景观元素的设计艺术 3.1居住小区围墙 围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为小区周围的分隔围墙,另一种是小区内部划分空间、组构景色的围墙。在设计小区的围墙时要按照下述要求: ①围墙要设置在绿地之中,成为园景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围墙转化成景墙,把空间的隔离和景色渗透统一起来。 ②在设置围墙位置,选择低凹处,透亮处,尽量做到隔而不分,利用高低不平的地面、水体的两侧、把绿篱树丛当作围墙。不需要设围墙的地方尽量不设。使小区居民离自然更近、离工业、科技更远。在以前,居住小区的墙体大多采用砖砌或者是石墙,虽然很有古韵,但是已经和现代居住小区的整体布局不协调。随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围墙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例如:隔音墙、玻璃墙等,对营造时尚、现代的景观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对围墙的要求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享受[4]。 3.2居住小区道路 现代居住小区的铺装宽度都是根据小区地形地貌和建筑形态决定的,它的尺度和分布密度客观反映了小区内人流的数量。一般情况下,小区道路采用直线型为主,另外一种不规则的线型为辅。道路可以利用铺装的色彩、质地等来划分不同空间。 3.3居住小区小品、亭园 小区居住景观和园林一样,可以增设一些小品建筑。例如:坐凳、健身器材、雕塑等。其中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可以布置在视野好、安全和防护性好的小区位置。在设计时注意也要提供辅助座位,例如:花池、低矮墙、矮台阶等。此外,在小区中可以设置精致而又灵动的小巧建筑物――亭园,一种可以供小区居民休息观赏;一种服务小区人民的、现实生活例如:售票或者售货[5]。 3.4居住小区的绿色植物及水体 在对居住小区进行植物造景时利用乔木、灌木、草本类等多种类植物来造景。充分发挥景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各种天然的美感,形成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供小区人民欣赏。小区的水体有动态美和静态美之分。动态水有喷泉、瀑布、潺潺小溪,静态水有池塘、水潭等。把人工造水的动态美和自然景观的静态美有机结合,利用不同水体的光、形、声、色等产生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精神享受,让生活在大都市的现代人呼吸一缕自然的芬芳气息。 除此之外,现代社会居住小区景观元素的细节设计也很重要。一个良好景观设计成功与否不仅仅要关注外在的结构,还要看内部的细节设计,从内部台阶的尺寸、雨水通道的处理、铺装建筑图案的方式都非常重要,影响着居住小区的整体风格和艺术效果[6]。 4.总结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应该按照现代生态、绿化居住的要求,满足小区现实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出丰富的景观效果。在对小区景观的设计中加深对自然界万物的深刻理解,顺应自然规律,包括自然界植物之间的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景观的科学合理相接。借助硬景建筑、道路、小品以及软景山水、植物、石头等来营造和谐、清新、自然的意境。 总之,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是一项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工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将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各方面知识,设计出符合现代人需要的新型居住区,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居住区的需求。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浅谈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新理念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古老的洞穴环境正渐渐走出人们的视野,面对繁华的城市,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等问题接踵而来,人们急需一个能够缓解压力、庇护心灵的居住环境,园林景观的设计也因此而得到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问题 引言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小区景观设计,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小区环境。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是一个集建筑形态、总体规划、竖向设计、空间层次、花木配置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并不只是在空地上种植绿色植物,而成为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必然手法是整体化的设计。 二、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原则 1、确立以人为本思想 最终目的都是让居住区中忙碌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因为人离不开自然,亲近自然是人内心本能的渴望,自然的最佳体现就是水与绿色。但一味讲求自然而没有文化内涵的园林也最终会流于粗糙肤浅,失去人与景观之间的交流价值。只有赋予了人文的色彩,园林才有了品味,才真正鲜活起来,生活亦然。 2、融入生态设计思想 生态环保是这一时代的热点议题。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建设不再是单一的一个点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环境的角度来讲是从人工绿化转为自然绿色的一个过程。基于生态环保的思想,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应当更多的栽种部落群的生态植物,形成生态圈,较高效率低利用植物的生态环保作用。 3、追求生活情趣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居住区环境内休闲娱乐项目会是人们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停留更多的地方,因此,要追求各种小品、设施等造景要素的生活情趣,不仅有相应的文化品位在功能上符合人们的生活行为,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闲空间。 4、注重动态的景观效果 在静态构图上,景观设计要求讲求图案的构成和悦目的视觉感染力,但景观设计更为重视造景要素的流线组织,以线状景观路线串起一系列的景观节点,形成居民区景观轴线,造成有序的、富于变化的景观序列,这种流动的空间产生丰富多变的景观效应,使人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感官体验,对构筑居住区的文化氛围和增强可识别性起到积极作用。 5、构造主题思想 每一个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都有自我的一个主题。或是田园,或是商务;或是小资,或是奢华;或是典雅,或是潮流;或是山水,或是人文;这种以某种主题为设计核心的景观环境设计有利于营造社区文化,赋予景观环境浓烈的人文气息和艺术氛围,为追求此种主题生活的消费者提供一个追求生活情趣的场所,所得景观环境的功能多元化。 6、兼备观赏性和功能性 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布局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空间,使人轻松自如地融入“家园”群体。让每一个居民随时随地都享受新鲜空气、阳光、绿色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居民理想中的乐园。 四、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景观设计缺乏和谐性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应与周围环境、人文特色相吻合,同时还应该遵循生态学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设计理念,通过这些整体性的设计方法促进人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但现在很多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往往忽视了整体景观的和谐,往往过于强调单一景物或设施的完善,缺乏居住区与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的协调性。在具体设计上,往往注重居住区域内的绿化工程设施,但未考虑到周边地区的环境、地形要求:注重绿化布局的数量与层次,但未考虑到与周边建筑物风格相互衬托;注重植被面积与方向,但未考虑到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在进行居住小区生态中的更深层次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等,这些在当前景观设计中均有不足之处。 2、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形式化 目前,在大中城市,很多已存在或正在开发的居住区把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当成一个任务去完成,而非用心将园林景观设计融入到小区建筑当中。建设者一味地追求土地利用率,大大减少居住区景观园林的投入。造成现在很多居住区的楼房很高,很密集,所谓园林设计也就是楼地下的草坪和几棵树而已。并没有花心思将园林设计与楼盘开发结合,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居住者的整体利益。 3、设计富于形式,无视功能 居住景观设计是为小区的业主而服务的,主体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不应该只追求形式的美观。比如,单纯为了美观,设计了过多的观赏性的花灌木,或者是过量的大面积的铺装,造成居民活动空间的限制,这就是对人的心理考虑不周,缺乏亲和力。再比如,盲目地追求绿化面积,而减少了停车的空间,使得车辆乱停乱放现象随处可见,反而造成了小区的不美观。 五、园林景观设计的改进 1、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在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人固然是主体,可也不能无限制的追求享受而忽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采用再生原料,尽量使用当地原料,减少运输成本,施工废物进行最大限度的可利用处理。 2、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必须得到人性化景观设计的呼应,软质景观如绿化等和硬质景观之间要相互协调。景观配置效果应该根据居住区设计风格的不同而各不相同,现代景观造园手法适用于现代风格的住宅,具备历史舞台和地方特色的造园手法和思路适用于拥有地方风格的住宅。当然,园林设计和城市设计具有的一般规律如对轴线、景、路径、节点、空间的开合以及视觉走廊等都是通用的。此外,人性化景观设计还要对空间的私密性和开放度加以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组织空间。 3、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园林景观 立体绿化园林景观在近年来的住宅园林规划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具有解决绿地、提高绿化面积的作用,同时也是景观打造的良好平台。在进行立体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多年生植物运用的原则,提高立体绿化的持续性,避免一年景观情况的出现。同时还要注意立体绿化不能影响附近住宅室内采光的原则。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立体绿化主要集中在栅栏、凉亭、围墙、建筑物外墙、灯柱、绿棚等处。根据园林景观整体规划风格,选用适宜的爬墙植物,能够降低墙体温度达到节能效果,冬季落叶后不影响墙面的太阳辐射热吸收,附着在墙面上的枝茎还起到保温层的作用。同时墙面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噪音,并吸附大量浮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说立体绿化已经成为现代住宅小区绿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构建节能型住宅小区园林规划的关键。 4、居住区园林建设加强人文关怀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就服务于小区内的居住者,那园林设计就应该以居住者为主,在设计理念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一切设计是为了满足居住者的要求,设计是否“亲人”就是设计的最终理念。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不能违背。这就要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协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合理分配共享,在设计规划上尽可能利用现有自然环境,让所有居住者都能感受到优美的景观,另一方面,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安全,安静,功能明确,营造良好的归属感,从而建设出温馨祥和的居住环境。 结束语 通过提高现代小区景观建设水平,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今天,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繁杂都市的居民获得重归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亦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几个关键点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在此从设计的角度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 前言 随着人类发展节奏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层出不穷,人们对居所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居住区园林景观质量也成为评判一个楼盘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也是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优先的园林景观设计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环境,更是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所以设计出园林景观优美、深受居住用户喜爱的生态园林小区,已成为一种需要。 1 居住区园林设计风格 从古至今的世界园林景观主要以东方与西方之分,各国的传统风俗别具特色。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形式,景观特色表现为不对称均衡,以曲线作为引导的自然式山水园,成为著称于世界的独特风格。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中国园林景观的内涵“意境”,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所谓“意境”,意是寄情,境是遇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景情交融而产生意境。在审美活动中,高度发挥了意想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之于实际的景物远为丰富的艺术情趣,提高到深层性祟高的精神世界,这是中国园林艺术传统中的审美心理结构。 2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2.1 因地制宜,适合当地风物,与引种植物合理搭配 因地制宜设计,结合当地审美特色,周围环境、景观用途,综合考虑。如当地是平原,可设有小山,当地是山区,可设有流水。互补综合。有儒、有雅,有艳、有丽,区别对待。条件许可下,有水较好,有灵气。当然要综合考虑日后的维护保养。要根据本地条件以及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除此以外,还可以广泛栽植一些色叶和色花植物。要充分利用植物的景观面貌,因地制宜,合理搭配。 2.2 重视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 3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关键点分析 3.1 坚持以绿为主 合理的住宅小区绿化用地约占住宅小区总面积的50%,绿化率的标准不能低于35%。在具体实施中,要注重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主要靠花草树木的种植与配置来实现。在考虑标志性建筑的同时,合理运用园林小品,使得绿化面积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可抓住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体效果。运用复式的种植技巧增加绿色的面积,平面设计中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增加观赏效果。二是园林绿化不仅要表现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性”的立体化模式。如通过墙壁种植攀缘植物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在设计风格上,绿地内部应协调统一,也要尽可能与城市绿化规划协调统一。同时应根据住宅小区的规划,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并适当保留和规划改造范围内已有的树木和绿地。 3.2 适应绿地功能的要求,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居住区的各类绿地有各自的功能要求,但主要功能是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和保护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要尽可能多的选择乡土植物、当地的特色树种,这样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才显得更有个性、有特色,对于开发商来说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达到了绿化效果在配置植物材料时,应按照自然、生态原则进行设计,通过明显的季相变化让人们感受到四季交替。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枝千苍劲”的不同景象,近似自然的风光,使居民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根据小区规模对植物的碳氧平衡进行分析,规划合理的植物配置品种和数量,达到居住区空气的碳氧平衡;通过从植、片植、散植、点植等种植方式,创造丰富多样、层次感强的园林景观。但如果常绿树种多了,一味追求绿量,冬天就显得阴凉。反之落叶树种多了,冬天就显得萧条,没有生机。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应模似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究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印的四季景观。 3.3 重视人性化设计 园林绿化设计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达到园林绿化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目的。园林小品与环境要协调发展。通过合理地设置园林小品,能起到点缀、烘托氛围、体现功能的作用。要合理设置健身器材、人工浅水池、儿童游玩设施等,满足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休闲娱乐的需求。园林绿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们能够与绿化环境更加的贴近,充分享受园林绿化所带来的生活乐趣和游玩情趣,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3.4 做好居住区安全设计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其中在景观设计中就涉及多处,如华丽光滑的大理石、瓷砖、磨光花岗岩等铺装材料,美观又大方,但如果设计使用不当,在雨雪天或表面稍徽有点水的情况下,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在选择植物时应注意无毒,无刺,花果无强烈气味和过敏,无衣物污染,特别在人体易触及的活动场地周边.如千手白花淡雅,其叶尖尖锐有毒;无花果汁液易污染衣物;冬青常绿却易招引苍蝇等;其次是儿童活动区的安全设计,儿童接触较多的游戏器械和砂坑,据调查,多数居住区都采用水泥界石或者用纺木木墩围和,边角未做任何处理,因此,对儿童平时在居住区的活动造成跟大的隐患。建议设计最好避免发生游戏器械的边角面避免突兀、尖锐砂坑注意边沿软质或回滑处理。 3.5 加强可持续发展、节能型园林景观设计,维护生态固有平衡 3.5.1 充分利用乡土树种 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选择树冠水平伸展较大的乔木,为道路硬质地面提供遮荫。根据绿地的不同功能分区考虑相应植被配置。 3.5.2 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 每100平方米绿地上需种植不少于3株乔木、20株灌木和70平方米的草本及地被 3.5.3 树种产地与运输 范围宜在500km范围内,避免选用从其他地区移植过来的大树 3.5.4 能源利用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园林景观提供水体循环的动力及景观照明 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加强水体自净能力,丰富物种多样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要做到更接近于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创新的基础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园林景观,我们只有促进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才能偶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一个人性化的场所更容易吸引人流并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样有利于促进人们的邻里交往。本文通过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现存的问题入手,探讨分析了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中人的交往需求和交往心理以及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原则。从对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人性化景观设计做初步探讨,以期对今后的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人性化景观设计 0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小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也提高了,邻里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户外交往空间是人们交往活动的场所,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就要求在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同时,要满足人的交往需求和交往心理,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户外交往空间。下面来对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 1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现存的问题 在现今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广泛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即使人们意识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高举人性的旗帜,却大张旗鼓地建设出一批批违背人文、忽略人性的景观环境;单纯重视景观的视觉艺术性,而忽略其功能性与人的使用性;盲目照抄照搬、失去自身特色忽视人的归属感;过分追求现代高档材料、造成人与自然的疏离等。在进行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时往往片面追求空间环境形式化,地域特色缺失,缺乏对人的交往需求的分析研究,导致居住区的交往危机日益严重,居民社区意识淡漠、缺少归属感。社区的漠然、交流的缺乏,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我们是否真正认识、了解人的需求和人们的交往心理。 2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中人的交往需求 (1)交往需求是人的生理需求。交往需求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的发展,也是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不与人来往,就会倍感孤独、寂寞,因而导致失望、消沉、脾气暴躁等,长期下去,将给身心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因此,邻里间正常的交往活动,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的体现,利用这些交往活动来调节心情、缓解压力,形成良好的生理状况。 (2)交往需求是居民的心理需求。交往需求是人们心理需求的一种外在表现,人们的心理需求包括归属的需求、爱的需求、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不同交往空间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居民的交往活动多是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它们与居住区室外空间质量密切相关。当户外空间场地和环境布局给人一种亲切、舒适、宜人的心理感受时,人们就会在此驻足、小憩、玩耍等,居民的各种大量自发性的活动与社会性的活动就会随之发生。 (3)交往需求是居民的社会需求。人的需要是随着人的社会实践的发展由社会不断创造出来的需要。交往需求作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而人的社会属性又要通过交往来实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人的交往行为必然要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以及团体与团体之间进行,这种交往行为必然具有社会性。而社会性的形成又要在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中产生。 3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中人的交往心理 了解了住区交往需求也并不意味着住区外环境所提供的活动空间就一定会被居民积极的接受。人们在使用空间时带有某种心理倾向,并不是随遇而安的,不符合这种心理倾向的空间也不会产生吸引力。因此了解人在交往的时候具有哪些心理才能更好地设计出有利于交往的空间环境。 (1)中心恐惧心理。处于一个均质性极强的纯粹圆的中心,人的方向感消失,不知该朝那一方向,周身暴露在众人面前,无所依从,没有安全感,不是迫不得已,很少有人光顾这一位置,这就形成“中心恐惧感”。这正是人们在平时交往中很少居中而停的主要原因。在进行交往空间设计时应按这一规律,把座位更多地布置在边角地带,或围合成空心形状。 (2)独处心理。人们并不是在所有时间都喜欢热闹,有时也希望一个人呆一会儿。个人独处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设计者可以通过设计多层次的空间,在开放空间周围通过遮挡、转折等手段,形成一个个便于隐藏自己又与外界有充分视线交流的空间“安全点”,适合一些人个人独处的需要。 (3)从众心理。“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所谓“从众心理”是指被一些人的交往活动吸引,停留下来进行观看或进一步参与的交往心理。只要有人存在,人及其活动总是会吸引着一些人,在居住区也不例外,人们被一些人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并寻找最靠近的位置进行“看与被看”的行为活动,根据活动的需要参与其中,形成新的活动,产生深层次的交往行为,这就是人在交往时的从众心理的表现。 4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景观设计的第一准则,其他一切因素都要建立在安全性基础上,没有了安全作保证,一切都无从谈起。在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人的安全性这个最基本的需求,以管理粗放,冠大荫浓,无污物、无飞絮、无毒、无刺等为宜,同时,有座椅的地方要尽可能的设置一些有靠背或者背后有可以遮挡的乔灌木。这样人们的庇护心理才会得到满足。 (2)生态性原则。生态原则就是要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协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在满足人类回归自然精神渴望的同时,促进自然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从而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 (3)地域性原则。设计应充分尊重所在地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地方文化,而不应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主题设计,忽视了其景观设计的本土性、,自然化。从人性化角度上考虑,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之初要对居住小区所在区域人们对于景观的理解、要求进行深刻的领悟,从而在景观设计中对这种文化底蕴进行诊释,使居住者在居住小区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回归。 (4)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表现为从居民的身心健康及审美要求出发,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绿色环境,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赋予公众参与的结果必然大大提升公众自身的园林审美趣味与欣赏水准,使环境和人的关系更契合、更和谐。 (5)关怀性原则。在居住区的公共环境中无障碍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其对人的关怀应设计应体现到细部的处理上,因为身体障碍者更需要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和舒适使用的环境空间,这样会使居住区的环境更体现人性化。 5结语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将渗入到小区景观设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部,居住环境将充满了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的关怀。与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有关的资料还是比较多的,本文旨在进行探讨性的分析,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环艺设计论文:5R原则在可持续的室内环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3年度项目,课题编号YS1325 摘要:将5R原则贯通在整个设计活动中,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法协调人、空间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理想家园。 关键词:室内环艺设计;可持续发展;5R原则 1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设计 1.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所谓“可持续”指的是能够将事物的某种状态或模式在时间中得以延续,是人类对认识发展深化的重要标志。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中,人们最先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讨论。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世界保护策略》中再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号召人们“必须研究自然的、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3年,联合国正式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在既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会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发展经济过程的同时,又不损害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海洋、大气、森林和土地,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安居乐业。 1.2绿色设计的含义 绿色设计也可称为环境设计、生态设计,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就在他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中指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它的商业价值,而是寻求到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元素。他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提出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到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但他的“有限资源论”并未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直至70年代爆发了“能源危机”后,使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更是出现了一股新的绿色设计思潮。绿色设计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及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反映的是人们对现代科技发展所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问题的反思。重视再生资源的使用,尽量的减少无谓的资源消耗,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设计所强调的根本原则。绿色设计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是一种整体系统的设计观。 2绿色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的结合 现今世界人口有接近一半都居住在城市,据统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很可能达到世界人口总数的80%,因此在设计中我们也必须重视可持续性发展,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功能主义相结合的一种设计,它不能仅仅是一个提议和倡导,它应成为现今文明和未来发展的指导方向,有力的推进当代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将绿色设计的理念渗透到室内环境设计中,做到对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增值,永续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利用,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安逸的生活空间,创建一个绿色的室内环境。将绿色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分配组合室内空间的使用能源,对自然材质和新型材料的合理应用和对自然光源的充分采集以及健康的色彩色调搭配等等。在绿色室内环境设计中,严格遵循室内设计的5R原则,建立综合合理的设计观。 3绿色设计中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的5R原则 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的5R原则,主要是从对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的重新认识和实现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的具体途径来考虑的。具体可分为以下五种原则: 3.1再思考再认识原则(Revalue) Revalue原则意为“再评价”、“再思考”、“再认识”。自工业革命后,人们受到其获取成果的影响,开始不惜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牺牲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为代价,疯狂的进行各种不合理的资源浪费,甚至认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长时间的滥砍滥伐,破坏自然,最终导致了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直至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安全,这时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种过分的行为,重新评价传统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在当今的室内环境设计界中,盲目跟风、堆砌材料、互相攀比等等不良的风气的助长,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甚至文化污染,而这对于新时代的室内设计师而言,只有更新观念,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设计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才能重新找回准确的设计切入点,真正的认清设计的方向。 3.2更新改造原则(Renew) Renew原则意为“更新”、“改造”,主要指的是对旧的事物的更新改造并加以重新利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改变,一座座旧式建筑被拆毁,一栋栋高挺的建筑拔地而起,而在这种盲目的“拆旧建新”的过程里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淡薄。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五湖大酒店曾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四星级高档酒店,也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然而这座仅仅服役了13年,建筑结构依然良好的22层大型建筑在短短的8秒之内化为废墟,按照开发商的构建,这座建筑拆除后将建成一五星级酒店。一栋建筑质量依然完好的大型建筑被拆毁,这在城市规划科学严谨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很罕见的。为什么相关部门不能在原有的基础建筑上加以改造,以旧换新呢?拆除旧建筑必定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耗费更多的能源,进而污染环境,这与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应当将更新改造的原则贯穿其中,对原有的旧建筑进行改造利用,这样不仅能保留住原有的历史痕迹,又能达到为当代生活服务的目的,这种一举两得的方法比起破坏、拆除、重建要来的更快也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3.3重新利用原则(Reuse) Reuse原则意为“重新使用”、“再利用”,是指在可持续的室内环艺设计中,重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旧设备、旧材料、旧家具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室内环境在其使用寿命周期范围内的反复装修,重新设计,这对于室内环境来说,意味着其使用寿命周期的缩短,材料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等等。而废物利用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办法。在废弃的室内空间里,其实有很多材料是可以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直接利用的,如地砖或地板经过简单的整理可以直接用于新的空间里;旧的门窗,家具也可以应用在新的环境中;一些旧构架、旧钢材同样也能用于新结构里,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就可以很快的发掘出这样的旧材料,充分的应用在新的室内环境中,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国外有许多重新利用的实例供我们参考研究,在国内室内设计中,也有“废物再利用”的成功案例,如位于深圳市梅林中康路的深圳环保科普馆,就是将“环保”,“再生”理念贯穿整个设计方案中,室内所有装饰材料,大到地板,小到桌椅,全部都是使用废弃材料进行装饰。坚持“废弃利用”作为环保的重要手段,尽管使用废弃品做材料,但是效果却一点不亚于其他材料,经过设计师的创意表现,使废弃物重获新生。 3.4循环利用原则(Recycle) Recycle原则意为“回收利用”、“循环利用”,是指将各种紧缺资源、稀有资源或不能自然降解的物质尽可能地加以回收利用,循环使用或通过某种方式加工提炼后进一步使用。循环利用有限的物质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同时也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废弃物本身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设计的理论,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室内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地方,如植物的浇灌、厕所的冲洗等等。不仅缓解了生活用水的紧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优质水的用量,保护了水资源。北京奥林匹克运动场馆外有很多移动式公厕,被称作新型生态环保公厕。该移动式公厕使用了“神舟”技术,这运用种新型技术不仅能使粪便变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连处理过的小便也可以用来洗手,而且采用泡沫代替厕所冲水,运用这种“循环利用”手段,不但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3.5减少降低原则(Reduce) Reduce原则意为“减少”、“降低”。指的是在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中要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在当今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人类越来越贪婪,对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环境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有些甚至还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这要求设计师在选择材料的同时也应注重能源的消耗,尽量的就地取材,坚持“少就是多”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坚持可持续性的室内环境设计。室内是人类一生中度过的最长的空间环境,因此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因而在设计上要尽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注重改善室内物理环境,提高室内的安全系数,合理的安排室内环境的使用功能,遵循人机工学的设计要求,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4总结 将5R原则运用在可持续的室内环艺空间设计中,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价值观,勇于审视过去的不良行径;吸取传统精髓,珍惜已有的有利资源;注重对现有一切材料的再利用;对有限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少对大自然和人类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由于人的感官系统各不相同,对室内空间环境的要求也相差甚远,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要依据使用者的要求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坚持室内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将5R原则贯穿其中,在设计的过程中真正做到高效健康、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要求。 环艺设计论文:思维方式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导向性分析 环艺设计他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运用人类的智慧创作出不同的环艺艺术作品,它本身也具有逻辑规律和创新思维的特点,在设计的过程中都是沿着一定的规律,不断运用创造性思维设计出更有新意的作品。本文根据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导向性进行分析,然而思维方式的不同就决定环艺设计的不同,这也就是导向性的作用的结果。 人类的任何行动都离不开思维,不管是做任何事情都是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表现。同时也使得环艺艺术设计越来越复杂,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决定着环艺设计的不同,也决定设计作品的发展方向。 思维方式的形成 思维就是我们本身存在的中潜意识的神经活动,思维的过程是神经元本身的运动与神经元之间的作用结果,然而思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了科学的各个领域。创造性思维则是思维的高级发展过程,由于人们受到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作用下,使自己发散思维的过程,在形成新的思想和新的观点打破了陈旧的思维方式,从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简单的说创新思维就发散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的互相协调。 但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最终还是源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从很早以前的人类能力十分低下,靠着自然界的恩赐来生活,到了现在人们自己在改变世界,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说到底这些变化还是人们思维方式发生变化的结果,与此同时人们最求的艺术也不断的发生改变。因此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环艺设计作品的方向也就不同,所以呈现了很大的差异。 思维方式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环艺设计是一门新型的科学,其主要应用范围有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环艺设计他关注的是人们生活的环境,体现的是人们对环境美的感受,不断地研究和改善我们的生活,也优化了生活质量。在具体的设计作品的时候也就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对美的感受是不相同的,而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是大不相同,设计的作品也就呈现了多样化。假设我们接受到了一个设计命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就是根据自己的想法的不同而设计的作品就不同,接受的人不一样做出的设计方案也就呈现出了多样化。设计思维在设计过程中表现的优势有: 1.快速表达的各种形式,在这里是指设计师在设计时心理最直接和最经济的思维形式,它可以在实际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进行交流,从而设计师在此之间扎住瞬间的灵感;是培养设计师艺术修养和技巧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2.快速表达也是设计师提高交流效率的有效方法。快速手绘不仅是设计师能够与客户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也是具有艺术上的独特审美价值和感染力的快速表达手段,当设计师快速表达时,客户能够很容易地掌握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与设计倾向,也比较容易就主要问题作出相应的反应,不会受表现的细枝末节的干扰。另外,在客户提出修改意见的时候,快速表达成果的可变动性能够使设计师当即对其进行修改,把交流成果表现其上,从而得到直接而快速的反馈。 环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设计类别,要求有缜密的思维与良好的思考方式。构思的表达在环艺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徒手快速表现图不但是表达设计构想的成果图样,更有助于设计师在构思过程中激发想象和进行思维判断。如何把构想表达得准确而生动,如何把设计过程和设计表达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设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必须掌握的。基于对思维与表达的密切关系的考虑,并不孤立地讨论表现技巧的运用方法,而是强调发展徒手画在完善和发展设计构思方面的多种技能和方法。 环艺设计作品的导向性 1.导向性的差异 环艺设计的意义是指我们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建立起来的固定形式文化与环境的过程,比如说在我们国家人们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审美的定义,对生活的环境的要求也有同一个方向。如果有一天我们去了外国那里的文化和我们不一样,生活的环境也截然不同,但是我们必须要适应这里的生活,因为这是你自己不能改变的,这时环境的意义对人们行为也就影响了。 所谓的导向性就是对环艺设计的引导和方向的结合,利用我们的创新思维对环艺设计做出引导性和识别性,并打破单一的审美模式,建立不同地区性差别的文化,提高各种文化价值观。也正是这多元化的文化观念导致了环艺设计的导向性的差异的存在。 2. 导向性的原则 (1)设计的空间环境必须满足人们的活动要求,提供充分的空间环境是建立以人为本环艺作品的基本条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健身、娱乐这块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现在人们所居住的环境越来注重空间布局和环境氛围的营造,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和文化品位的需要。 (2)生态环境要满足人们的生理的需求,结合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就是要适合生态学中的共生与再生原则,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提高自然资源的设计。 (3)视觉上应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人们良好的视觉环境应该是宁静优雅为主,环境设计要简单,不要过于注重装饰。 面对设计时候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理论观点的比较,也融入些自己所能熟练运用的思维方式,这样也许能够帮助我们面对将要进行的设计。 (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环艺设计论文:安全环保意识在环艺设计中的价值及体现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们物质水平得到提高,安全环保意识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至此,人们对环艺设计已从过去注重硬件设计逐渐向绿色环保设计转变。本文首先分析环艺设计中环保意识的价值,然后探讨安全环保意识的体现,望对后期的环艺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安全环保意识;环艺设计;价值体现 长期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能源、耕地日益减少,人们面对的环境压力日益加大。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传统的环艺设计理念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加上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环艺设计拓宽了领域,打破了原有界限。在此背景下,安全环保意识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环艺设计中安全环保意识的价值分析 当前,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已不在局限于居住,还赋予了更深层次的环保意识。鉴于此种意识,使得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注重多样性的物种,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对水环境、生物物种进行保护。由此,环艺设计逐渐向多风格、多层次发展,环艺功能趋向于实效性。自古代以来,我国就已有环保观念,认识及尊重自然,通过对环境进行改造建造出适宜居住的场所。当前,环艺设计中逐渐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并结合生态学等多方面知识,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应用环保意识,可充分利用环保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建设成本,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二、环艺设计中安全环保意识的体现策略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社会环境问题较为严峻,实现生态保护及建设是其主要途径。首先,应有丰富的安全环保知识;其次,应树立安全环保意识;最后,多方面体现安全环保理念。 (1)丰富安全环保知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所居住的环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给人们带来舒适、享受及美感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环境安全及健康问题。因此,要想设计出安全环保的建筑,首先应具有丰富的安全环保知识。只有拥有了丰富的安全环保知识,才能够为人类创造优质空间,也是每一位设计师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环艺设计时应合理布局空间,提倡简洁设计。所谓简洁设计与简单设计不同,前者往往注重功能及整体造型上的简洁,前提是充分发挥出结构自身的优势。如:餐厅或娱乐场所的设计,为了能够营造出特殊氛围,需要采用复杂的设计来提高人们的视觉;但对于博物馆及展览馆的设计,除了特定的构思之外,还应突出简洁及明快性,突出博物馆主题。一般情况下,住宅设计往往以简洁为主,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坚持“轻装修,重装饰”的原则,为人类居住提供安全环境。 设计材料的选取也较为重要,我国建筑装饰材料在规格、品种及档次上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在现代装修发展的今天,各种高档装修材料不断出现在设计师的眼前,频繁进入到住宅内。但是,应充分认识到这些高档装修材料尽管新颖,但是若用材不但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这就需要在选取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点:首选天然材料,如木材、纸张及石膏等;可选取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威胁的材料,如胶合板、纤维板等;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装饰材料,如圣象地板、大自然地板及亚细亚瓷砖等。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掌握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可在设计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2)树立安全环保意识。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着重体现“以人为本”及“安全环保”的设计原则,同样这也是设计师们关注的话题。在具有丰富的安全环保知识后,在设计中应有安全环保意识。尤其是当前高科技产品不断引进的今天,新型材料的频繁运用,使得室内装修呈现时尚、新颖及豪华的特点。因此,在室内房屋装修过程中应注重材料选取。以上已做过详细分析,在此不做阐述。 (3)体现安全环保理念。环艺设计中如何体现安全环保理念是当前较为重要的课题,可从整体环境、生态系统及回归自然三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人们对环境艺术的审美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各物件也存在统一性的美,一些优秀设计看上去并不像经过设计一样,实现整体审美优化。其次,环艺设计师应注重生态系统的设计,保护生态系统。如:北京奥运会的场馆设计充分体现出环保理念,其中“水立方”作为奥运会的主赛场,进行人造冲浪,而“鸟巢”也充分体现出安全环保理念。讲究的是生态系统与安全环保意识的充分结合,无论是小餐厅,还是大酒店都必须充分体现出生态系统理念。最后,应回归大自然。在现代环艺设计中在注入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可相应回归大自然。如:北欧纳维亚设计流派就是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典范,实现了住宅与田园的高度统一,科学合理运用自然色彩及天然材料,在不失现代时尚的基础上,也拥有了田园气息。 三、结束语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安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设计师在今后的环艺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出安全环保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环境,做到天人合一,在给人们带来舒适的居住环境时,也能够让人们感受自然的美好。 环艺设计论文:透视学在对环艺设计的重要性探讨 摘 要:透视学指的是在平面上将空间感以及立体感予以再现的方法和之相关的各项研究,它是视觉艺术范围内重要的技法科学,透视学在环艺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先对透视学的基础含义进行了解释,然后阐述如何掌握透视学原理,重点阐述了怎样利用透视原理,创造真实的空间效果和营造良好空间范围来论证透视学在环艺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透视学;环艺设计;重要性 0 前言 环艺设计对三维空间感有着极高的要求,只有利用透视学的方法和技巧对物体进行表现,才能对物体的形状、具体的位置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并且在平面上将其准确的再现出来,这样也能让环艺设计作品具备丰富的艺术效果和内涵。 1 掌握透视学原理,提高环艺设计构图的艺术效果 “透视”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erspicere”,具体的意思指的是“透而视之”,就是透过假设的透明的平面去对物体予以观察。具体的图稿创作中,可按照自身或者是客户的要求选取最佳的角度完整地将空间效果予以呈现。这方面的重点是要精确的把握画面灭点的具体位置。通常讲的找准“画家视点最佳位置”的根本就是要找准“灭点”。 1.1 “灭点”的高低侧重反映物体的顶面或底面 在定点透视的画面中,“灭点”位置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视平线,视平线是一条始终与中视线保持垂直的水平线,地面上所有的变线都消失在视平线上,所以说,视平线是所有水平变线“灭点”的集中点。在固定视点的画面中,视平线只有一条,它是空间物体的分界线,凡比视点高的物体都应画在视平线以上,并可以看见物体的底面;凡比视点低的物体都应画在视平线以下,并可以看见物体的顶面。在画图的过程中,明确“灭点”的高低位置直接反映出物体不同视觉效果的特征。 1.2 “灭点”的左右侧重反映物体的左面或右面。 在创作环艺设计的作品之时,将“灭点”的左右位置予以确定,可以准确地将物体的形象予以表达出来,而心点恰好能够是反映视点左右位置的关键之所在。在平行的透视中,心点是所有的直角变为直线的“灭点”。如果心点的具体位置不一样,那么呈现出的视觉形象也必然不会一样,如果要想准确的画出立方体的各个不相同的面,就一定要注意各个面在心点周围的详细位置,由于过心点需要作一条和视平线相垂直的视垂线,视垂线把空间又分为左边和右边这两个部分,其形状以及可见面也各不相同。这种和画面垂直同时又和地面相垂直的物体,在心点的左边就能够看见它的右面,在心点的右边就能够看见它的左面;离心点较远的物体它的可见面就会变得很宽,离心点越近的物体它的可见面就会变得越窄。当了解并且掌握了“灭点”的左右位置这一规律时,那么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就能够简单并且准确的画出来了。 1.3 “灭点”的远近侧重反映物体的大或小 学习过或者是从事过环艺设计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定点透视的画面当中,“灭点”的远近距离是和视点相关的,由于视点距离的远近给物体视角特征造成了各种变化,直接的将物体的形状大小予以反映出来,使人以及物体的心理、生理的反映和艺术的效果显得更加显著和重要,不管是在成角透视、平行透视之中,还是在倾斜透视里,都始终遵循着这一原则。“灭点”的远近距离不同,当灭点越近的时候,前后物体或者物体的前后透视变化越大;当灭点愈远的之时,前后的物体或者是物体前后的透视变化就会愈小。将“灭点”的远近距离予以确定,可以增强画面当中物体空间的效果,就能够准确地将物体形状在空间的位置予以画出来。 2 利用透视原理,创造真实的空间效果 在环艺设计中,设计师的才华及心血是通过设计表现图予以体现的。设计师运用设计图来充分地表达自身的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是环艺设计师内在想法得以体现的重要媒介。 环艺设计师巧妙地运用线条和色彩以及这些元素所组成的空间所包含的具体内涵,让人仿佛有一种身在其中的真实感。在透视学中,对线条长短的处理是否得当,是将物体真实形状予以表现的关键点。此外,只有将视平线、距点以及心点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以让画出准确并且真实的透视图。所以在进行环艺设计时,要充分运用上述透视学中如何图像表现真实的方法,将环艺设计的专业要点和透视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创造真实的空间效果。 3 恰当选择透视角度,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 环艺设计师的设计图有效地将设计师的设计思想予以传达,恰当透视角度的选择及适用对于完整的发挥表现图的作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已然确定的情况之下,由于不同的观看视角,所以也会传达不同的视角感受,这将会对设计思想的体现和有效接受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环艺设计的图稿设计时,准确地将线的透视方向予以掌握是透视技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对透视画法的选择不同,则对线的透视角度的确定当然也是不尽相同的。由于位置和角度的不同,可以将空间中的直线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在平行的透视中,直角边线画面保持垂直的都将会在中心点的位置消失,这样的透视效果更贴近人的平时的观察视角,使整个画面更具亲和力,而当采用仰视的大透视视角的时候,特别在一些建筑的效果表现中,会使建筑表现呈现一种大气、威严的效果。所以在进行空间设计时,我们可以根据上述透视学角度不同而对人产生的各种不同感觉,巧妙地运用到环艺设计之中,给环艺设计营造或柔和,或明亮,或威严或温馨的空间氛围。 4 结语 透视学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普通公众的重视,同时这也表现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中追求“艺术、理性和科学”三者同时存在的关系。所以,熟练地将透视学的知识掌握并且将其更好地运用于环艺设计之中显得极为重要。 环艺设计论文:论思维方式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导向性 摘 要:当今设计界与思维方式相关的研究和探讨由来己久,但无论以何种新的称谓和定义来诊释,毋容置疑思维方式将直接影响和左右设计作品的导向性。设计的多元化过程则集中体现设计理念和设计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类信息,思维方式的不同则直接决定了我们所面对的环艺设计的形式的不同。本文试图从不同思维方式对设计作品的影响以及受众对设计作品的信息反馈这一双向的过程来探讨环艺设计。 关键词:思维;思维方式;环境艺术设计;导向性 一、思维方式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影响 思维方式决定了设计内容和形式,并且影响了所面对的设命题的多样性,并且抛开设计不谈,单就环艺设计本身也是一个蕴含诸多不同内容诸多学科交叉的大范围。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于最终所形成的设计作品的形式和内涵也会大相径庭。 (一)环艺设计作品的思维方式体现 东尼・博赞的在他的《思维导图》中曾经极力建议人们充分利用图示的形式来完成各种任务,并给出了如何让绘制思维导图的简单方法,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使用颜色,都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都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但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却决定最终设计作品的差异性。 (二)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分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产生与发展,实际上正是社会分工由分到整的必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得以人为本原则会过渡为以万物生灵为本的概念。所以环境设计应当具有回归自然、尊重文化、高享受、高情感的多元性,自娱性和个性化倾向。按空间形式,环境设计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城市规划。作为环境设计概念的城市规划,是相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发展进行综合的规划部署,以创造满足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城市环境。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所面对的环境进行结构、空间及造型,功能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 2.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即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设什。人是生活在由建筑构成的内部空间之中的。这种内部空间并非环艺设计的副产品,恰恰相反,应该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室内设计领域的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来自内部空间的设计理论,要求不是简单地服从环境所限定的空间来进行室内装饰,而是要研究这种室内空间中究竟哪一类人在活动、怎样的内部空间最适宜等等问题。 3.室外设计。室外设计泛指对所有建筑外部空间进行的环境设计,又称风景或景观设计。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平常所指的狭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也可简称为环艺设计。室外空间设计的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空间它有一定的界限。 室外设计必须结合利用环境中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创造出融合于自然,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室外环境。 二、环艺设计作品的导向性 (一)多元化取向 当代众多建筑流派中,历史观均有侧重,各领风骚。后现代表现出借鉴历史传统,强调城市文脉,注重装饰等种种复古特征。他们用变形的古典柱式、断裂山花、拱心石等历史符号,以表现怀旧心理,体现出环艺设计作品中的怀旧的价值观。 (二)环艺作品的受众心理感受 受众心理和视觉本身特有的感知特点有关。视觉感知依靠于差异视觉感知对象的时间则和事物的呈现速度有关,电影放映实际为每秒二十四帧图像的胶片不断滚动,脑海中暂存的视觉意象才能在心理上产生连续影像。视觉还具备归类的本能,视觉上对于相同的事物会归纳在一起,包括大小类似、造型类似、明度或色彩类似、位置类似空间方向类似方向类似、以及速度类似的事物。 三、环艺设计的功能导向 从以往自然生态为依托的体能养育,到适应信息社会的智能培养,把以人为本思想为主导的多元的环境设计要素加以综合,主要概括为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生态环境要有益于人的生理要求。选择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贯彻以人为本的人居的首要条件。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应是:具有较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远离释放有害气体的工厂及铁路等强烈噪声的地段并充分考虑其地质因素。绿化设施中要考虑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结合起来,多栽一些可以释放有益气体或可以减少尘埃的一些树种。住宅单体设计要注意日照和穿堂风、保温和节能等生态问题,在偏东、西朝向的住宅外墙必须考虑遮阳问题。 2.视觉环境要满足人的心理要求。设计思想必须在视觉环境上满足人们对环境产生舒适的心理感受。环艺作品中的住宅、公共设施、小品和绿化设施必须进行整体考虑达到相互谐调。居住建筑单体设计也应以简洁为主,房屋的良好的比例及和谐、明快的色彩是最主要的,不要在造型上过多地追求形式和一些不必要的装饰。 四、结论 环艺设计作为一门复杂综合的学科,受到文化、经济、自然、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任何理论都不能涵盖环艺设计的全部方面。在分析和面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多做一些理论观点的比较,同时加入自己所能熟练应用的思维方式。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面对我们的将要进行的设计。 环艺设计论文:以人为本视域下的环艺设计探析 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它是在特定环境下,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对设计对象所做的有目的、有意识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任何设计都有自己的专业属性,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以不断解决人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任务,为不同国家、民族、地域、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令人满意、舒适的环境空间。 人的行为需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的需求为衡量一切外部事物的基本标准,就是注重人性、人格和能力的完善和全面发展。任何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在我们水土流失、沙漠化不断扩大的今天,我们要让环境艺术设计这门科学艺术服务于人类,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为人们创造舒适、优美的生存环境。“环境的主宰是人。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使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人们也会提出不同的‘舒适度’要求。”[1]也就是说,人们在环境中生存,会对环境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适应和改造,环境空间的使用者是人,使用者国度、民族、文化背景、所处地域及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将一个环境照搬到另一个地方。但这并不是让大家摒弃自然,而是在遵守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更应该考虑到人的使用需要和精神需要。例如:原始先民们挖地数尺,搭建栖息之所,依山建穴,依河建宅。这些足以说明人类在遵守自然环境客观规律的同时,都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 人的行为需要影响着环境空间的使用。我们生活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称为“原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在“原空间”的基础上,把构成空间的各种要素进行组合和排列,创造出适合特定群体参与、使用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环境空间。空间的使用功能即环境空间的使用性,环境能否满足人或人际活动的基本需要。人的行为往往是景观设计时确定场所和动线的依据,环境建成以后会影响人的行为,同样,人的行为也会影响环境的存在[2],人的行为需要应当成为任何空间设计的基本依据。研究证实,人类行为分类及对环境空间使用的影响主要有: 1.强目的性行为:就是设计时常提到的功能性行为,商店的购物行为、博物馆的展示功能,这是设计最基本的依据。”如:教室的学习行为是设计的基本依据,否则,空间会失去功能性。 2.伴随主目的的行为习性:典型例子是抄近路。例如:我们经常看到公园或广场的草坪上被踏出一条条道路,即使附近有绿化、墙体、高差来强行调整,但效果往往并不佳。因为为了到达目的点,人会本能地选择抄近路。这样就使得先前由绿化、墙体和高差构成的环境场所已不复存在,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性。 3.伴随强目的行为的下意识行为:这种行为更加体现了一种人的下意识和本能。例如人的左转习惯,人虽然意识不到为什么左转弯,但实验证明,展览空间如果右转布置,就会造成逆向参观和流线的混乱。 人的行为需要和环境空间的有效使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我们在设计步行街或大型购物商场时,隔一定距离都会设置休闲空间。不难看出,购物环境的出现是人们的购物需要要求的,休闲空间的出现是人们为了缓解购物疲劳要求的。同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环境空间的使用功能上,更应该体现在精神功能上,主要表现为: 1.尊重文化习俗。 环境空间传递了文化,就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包括宗教文化、审美习惯、生活习惯等。我们都知道好的环境空间既要满足基本使用功能,又能展现空间环境所特有的文化,正如韩国设计师安藤忠雄所说:“在建筑师肩负的众多责任中,最重要的便是展示文化,最大的职责便是传承文化,要让大家都知道,每个国家都拥有与众不同的文化。文化来源于民族心态和内在情感,来源于语言等等,我们的建筑必须坚持不懈地将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永远传递下去。”[3]例如:世界建筑大师贝律铭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是一幢集现代办公、豪华五星级酒店、商业会展、高档宴会和观光娱乐等综合设施为一体的摩天大楼。整体观之,它那修长稳健的体形,由下到上逐渐缩小直冲云霄,让人不禁想起了大雁塔那威严、雄厚的身影。接近基座部分的最下几层的跌水处理,会让你想起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它将金水玉带的吉祥图案格局巧妙的运用到大厦的形体设计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曲水环绕的建筑规划方法。这座建筑已成为我国现代标志性建筑,不是因它现代、豪华,而是它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现代上海人时尚的文化观。 2.人是空间尺度衡量的标准。 人的行为和环境心理决定空间尺度的大小。尺度是主观度量的,即空间场所带给人的精神感觉。 无论空间尺度大小,其使用者都是人,都是以人为基本模数的。一般情况下,建筑空间的体量大小主要是根据其使用功能的要求来确定的,而使用功能却是依使用它的人而确定的,因此我们不能忽略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对环境空间的影响。在特定的环境空间中,如果违反了特定的空间尺度就会影响人的行为心理,同样人的行为心理也会影响空间尺度的大小。 3.材料运用应尊重人的行为和环境心理。 (1)质感: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感,影响着人的行为心理,人的行为心理又影响着材料的使用。以地面为例,对室内空间而言,由于木地板等热材料给人安全、舒适亲切的感觉,更适合用在卧室等休息区;抛光大理石给人感觉肃穆、庄严经常用于体量较大、宏伟的建筑空间。对室外空间而言,铺地的选材也同样把握人的环境心理,“地面铺装材料质感的变化也会让人领略到一种韵律和节奏,而不至于使人在游览过程中显的过于乏味。”[2]我们经常看到室外活动区、健身区、休闲区都会铺防滑的硬质铺地如卵石、石板和防滑砖,这样人会感觉轻松愉快,活动时不易造成损伤。若采用较为光滑的材质如大理石、玻璃等,会让人感觉紧张、压抑和不舒服,偶尔会造成摔伤。 (2)色彩: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色彩,人的行为心理影响着色彩的使用。色彩分冷、暖和中性色。暖色让人感觉温暖、激动,具有前进、凸现的效果和扩散作用;冷色让人感觉清爽寒冷,具有后退、远离的效果和内敛作用。如:由于绿色象征生命伊始,让人轻松平静。它经常会被引用到医院或手术室缓解医生长期作业的疲劳;蓝色给人安静和沉思,这就是人们在紧张烦恼时,闭目想象大海、草原会带来神清气爽,这些都是人对色彩的生理反应和心理联想。 一言以蔽之,在设计思潮自由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只有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渗透到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重视人性的发展,充分挖掘人的个性行为、环境心理,使其指导并适应环境,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和环境相协调,才能不断创造出满足使用者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和谐、安全、舒适、艺术化的环境。(作者单位: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 环艺设计论文:浅谈环艺设计中情景交替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环艺设计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教育模式相对单一,特别是实践性课程与理论课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和支撑,不能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多年以来我国环艺设计职业教育一直沿袭艺术设计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重艺轻技”,严重缺乏实践教学为主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味强调效果图的绘制和表现技巧,使学生设计流于形式而脱离专业实际。本文我们就高职环艺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不足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情景交替教学模式的构建,确保人才是满足社会岗位所需。 关键词:高职;环艺设计;情景交替;教学模式 一、高职环艺设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环艺设计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与环艺设计相关的建设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随之而来相应市场也急需大批有实战经验的设计和技术操作及管理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环艺设计只有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相关的课程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实践教学新型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与环艺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目前旧有模式下培养出的环艺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均离企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为此如何在环艺设计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企业给我们设计艺术教育提出的一个急待解决而又现实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不少院校现存的环艺设计教学都分割了“教育和实践”这一整体。课程设置不合理,公共课比重较大,专业课比重小,设计课程远远多于实践课程,造成专业与实践环节比例的不平衡;由于国内环艺设计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地处不发达地区的院校因其产业背景薄弱的原因,教师本身的市场概念和实践经验也无缘提高,实践基地的建立更是“一筹莫展”难以落实;企业因管理和生产效益的原因不愿意接纳过多的“生手”,所以学生难以集中在一个企业顶岗实习,分散的实习地点让学校和指导教师难以掌控实习的效果,加之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自律能力的缺失,缺乏吃苦耐劳服务于人的精神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因而导致校外顶岗实习、实训效果也不尽人意。 二、高职环艺设计情景交替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真实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情景交替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导入教学项目的真实性及实践过程的企业化;其次才是现场管理的规范化和工艺技术质量的标准化,首先是校内实训室的规划建设一定要符合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然后才是依托校企合作模式进行项目化的任务设置,也就是在校内实践教学中可引进企业生产的真实项目,也可以承接一些加工任务单,把实践教学步骤与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结合起来,走项目驱动、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之路。学生在完成了一定的技能培训后再到工厂里去进行顶岗实训,从学校到企业、从企业到学校的反复工学交替让学生在完成真实项目任务的同时去体练企业真实场景的生产气氛,把课堂理论与生产实践进行有效的比对、检验和消化,强化学生对职业技能的理论知识的把握和操作能力的实训,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这种教学思路中去完善“情景交替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同时,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与训练,可大大地缩短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提高环艺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率。 2、采用协同式的教学方法 环艺设计教学课程整合的精髓就是将以前多门分割独立的课程整合为一门整体的、连续地、知识技能结构相对完整的课程,如一个项目课程可以包含了从项目的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效果图的表达、材料构造、施工与管理等的系统工作内容,这样就保证了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和相续性,克服了以往分割性单门课程在授课后由于设计和工艺的脱离,学生无法在实践中验证和消化设计理论,把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当然改革后的课程对教师来说也是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上我们可采用协同式的教学方法,由多名教师、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共同参与的协同式教学。 3、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环艺设计专业的理论教学目的: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环艺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设计理论的分析能力;专业知识的表达能力:对实践操作的指导能力及工作实际的应用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讲授环艺设计理论,还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企业项目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的过程中把环艺的材料知识、环艺的结构知识、环艺的工艺知识、艺术设计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过程教学中做到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地搭配、科学地穿插,这样既巩固了课程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将课堂理论得到亲身的体悟,把理论消化为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也加深理解,反过来又科学地去指导实践,最终使理论与实践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这样就会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感,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结束语总的来说,高职环艺设计专业的教育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它与环境艺术设计产业有着必然的关联,因此需要将教学工作于社会实践完成有效的融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方面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构建情景交替式教学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门办学的教学思想,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环艺设计论文:结合环艺教学思考行业市场需具有什么样素养的设计专业人才 摘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环艺设计专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着眼未来,市场的发展给我们环艺设计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要求环艺设计教学要培养出适应社会行业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必须面向市场,本论文就环艺设计教学中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素养的设计专业人才做了自己的分析…… 关键词:环艺设计;行业市场;素养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方兴未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和文化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门人才的需求是急切的,从这几年环艺设计专业报考人数和招收人数来看,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带给了环艺设计专业很多新机遇与挑战,环艺专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需求对行业质量和专业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面对这巨大的行业市场,环艺专业的同学却面临就业难或是就业后适应难的问题,我想,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从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来看,需思考环艺设计教学需培养具有什么样素养的设计专业人才才能适应市场需求,面向当今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是专业得以发展的动力。 2 分析环艺专业与当前行业市场的关系 2.1 经济发展带给环艺专业带来新机遇 “环境艺术设计”(environmental design)是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上,以现代环境科学研究成果为指导,创造理想生存空间的工作过程。广义上:以环境生态学的观念来指导今天的艺术设计,就是具有环境意识的艺术设计。狭义来看:以人工环境的主体建筑为背景,在其内外空间所展开的设计。具体表现在建筑景观和建筑室内两个方面。从概念上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塑造并改变着人类环境,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环艺设计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旺盛并显示出高度的生命力。环艺设计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空间,是现在以及未来的朝阳行业,这带给从事环艺设计的专业人才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2.2 市场的新发展对环艺专业的新挑战 经济越发展专业人才需求量越大的同时也给环艺专业新的挑战。一方面对行业要求更加专业化,人们自身的审美素养的提高使得对行业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其行业间竞争大,也许是大家都看到环艺专业这个朝阳产业的市场潜力,全国已有一千多家院校开设了环艺专业,从事环艺专业的也人越来越多,行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大,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竞争又如此激烈,如何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市场提高自身的专业竞争力也是环艺专业面临的新的挑战。 3 分析巨大的行业市场对环艺专业教学的要求 环艺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有设计能力相结合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应与行业市场紧密结合以市场为导向,思考培养具有什么样素养的环艺专业设计人才。 3.1 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 这相当于是电脑的硬件部分,硬件过硬了电脑才能有顺畅的运作,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的基本素养的建立是必须去努力达成的目标,它包含了专业所需的基本能力素养和专业设计能力素养,专业所需的基本能力包括:(1)掌握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英语和人文科学等知识;(2)掌握透视与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规范与技能;(3)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专业设计软件(圆方设计软件、Photoshop、AutoCAD、3DMAX)。(4)包括艺术的表现语言,即手绘表现;专业设计能力素养包括:(1)掌握室内外各类环境艺术设计(如:居室、办公空间、餐饮娱乐空间、商业空间、景观园林等等)的基本理论,掌握其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2)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较敏感的设计思维,能发现问题并能独立设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 对设计业务的综合驾驭能力 专业知识是必须的基本素养,但是不是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就能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市场呢?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以前在学校老师同学眼中的优秀学生,毕业出去工作后一直发展平平,得不到公司的重用。而一些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到社会工作中却能得到上级的重用同事的认可,有着良好发展前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行业市场不仅是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还须具备除专业之外的一些能力,比如设计业务的综合驾驭能力。从环艺设计项目操作流程就能看出,从项目开始到最后完工结束的流程中设计师对项目的综合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项目是否能完整地体现其设计、并顺利完成。 驾驭一个设计项目必须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也对专业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环艺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最后能转变成实物,实施过程中的各环节设计师需要和与之相关的部门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项目从设计到完成时间是有限的,对业主、自己的合作团队、各施工方之间工作如何配合展开?实施过程中出现施工与设计不符、或是中途业主要更改设计怎么办?等系列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问题出现时,设计师的协调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设计师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决定了你对项目的驾驭程度,为此,从事环艺专业学习的同学也应做相应的培养与准备,才能跟得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3.3 与时俱进的敏锐洞察能力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改变,作为朝阳行业的环境艺术设计要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关注这个时代和市场的发展,不断学习提高和跟进,新兴市场、新兴的理念、新兴的功能等都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员需要掌握并不断更新的,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只有设计理念跟上了,才能从设计中体现出时代特征。行业市场需要的是有着灵敏嗅觉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的专业设计人员,关注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新式产物。 就拿环艺专业里面的居室空间来讲,现代的人居环境住宅设计已经不是原来住宅概念的设计,现代的居室空间设计其实是在设计一种生活,每个空间在原来的功能意义上都有了新功能的延伸,比如:现代居室空间的卫生间设计,已不只是一个提供方便的场所,还是休闲空间、储藏空间等,它越来越受到设计的重视,所以卫生间里会出现电视、书报架、各种装饰物等,也有了像净身器、浴霸等这样一些新的设施;再如:书房空间已不只是看书学习的地方,把工作带回家,所以书房也是工作空间,除此以外书房还有展示功能,展示自己的品味、身份、爱好,即便有些家里其实并不需要书房的也要设计个书房以展示自己的才学,因此,书房的设计可以封闭式设计也会有开放式的设计……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不同时代人的生活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只有了解熟悉才能设计出适合不同居住者的居室空间。 与时俱进的敏锐洞察能力,把握新兴市场、新兴的理念、新兴的功能等是适应现代行业市场的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 4 总述 提升环境品质的需求已是当代社会,更是未来社会追求的目标。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者,对知识面、知识结构的要求将更高,它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面对未来的人才市场,要求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来自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广的专业知识面和对设计业务的综合驾驭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敏锐洞察力的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陈宁萍(1976―),女,泸州人,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环艺设计论文:环艺设计中传统吉祥图案的传承与发展探析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各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一体化趋势增强,在设计领域也是如此。在这种背景下,设计模式只有融入民族性、地域性等多元文化才能迎接挑战;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只有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而继续向强发展。 传统吉祥图案的内涵 传统吉祥图形是古代世界文化传承与发展。吉祥观念是人类在长期以来恶劣的生活环境中生存所产生的一种集体意识,反映了人们共同的生活基本需求和心理特征。尽管民族、地区不同,但人们都能通过吉祥图形传达出人类共同的美好祈望,因而吉祥图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继承与发展。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吉祥图形也异常丰富。不论是在庆贺五谷丰登、及第还是良辰佳节,不管是宫廷王府还是民宅茅舍,人们都喜欢用吉祥图形进行装饰。中国的吉样图形按题材可分为草本植物类、瑞兽祥禽类、人物肖像类、语言文字类、几何图形纹、器物组合类等;按应用载体可分石刻、砖印等建筑装饰类,木刻、雕纹等家具装饰类,瓷器图形类,漆器图形类,印染织绣图形类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划分标准也不同。 中国的吉祥图腾具有鲜明的特点: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历史故事等为题材,如龙凤图腾,福禄寿三星;在表现手法上运用象征、比喻、借喻、拟人、双关、谐音、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如“桃”既象征长寿, “双鱼戏水”、“彩蝶双飞”、“鸳鸯戏莲”等象征幸福、美满;利用汉字的语音特点表现谐音,进行同音或近音的转借,如蝙“佛手”象征“福”、“寿”, “三羊( 阳) 开泰”、“( 鸡) 吉庆有余”等等;还有利用特殊文字或象征性的符号组成图案元素的,如:年年有余(用“鱼”表示“余”)等。正是这些特点使中国的传统吉祥图案被人们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并且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传承和发展。 环艺设计中传统吉祥图案的传承与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室内设计、吉祥物设计等众多内容,具有国际性,在激烈竞争中,吉祥图案也被广泛应用于此。 1.传承与发展 吉祥图案预示好运之征兆、祥瑞,是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寄托,不会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因而具有超越时代的传承性。环艺设计中吉祥团的运用最早和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刻有图腾、铭文的青铜鼎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建筑设计上,吉祥图形主要以雕刻的形式运用,如石雕、木雕、藻井、门饰、壁画等。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图形都会被融入新的元素,例如:唐王朝时期的建筑装饰堂皇富丽风格为主,因此,传统的常卷草纹样就与牡丹、莲花、宝相花以及祥禽瑞兽等象征富贵吉祥事物纹样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装饰图案,并流传于后世。园林中的传统吉祥图形主要体现在石雕、砖雕和木雕的设计上。石雕建筑装饰,主要出现在大门、厅堂、山头、屋脊、露台、抱鼓石等方面。 室内设计有可以分为公寓、别墅、宿舍等人居环境室内设计, 学校、幼儿园、办公楼、教堂等限定性公共室内设计和旅馆饭店、影院、娱乐厅等非限定性公共室内设计。传统图案的设计依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进行。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壁画、装饰画、挂屏、木雕、装饰墙角线、建筑彩绘等方式来实现,图形上多选用瓦当以及雷纹、兽面纹、青龙纹、朱雀纹等各类纹样;装饰线多采用回纹、云纹或者简单的植物纹等几何纹样;墙面装饰中也可以利用文字,通过挂饰、直接书写、整体装修等方式来表现,既简洁又具有东方韵味,装饰效果强烈;此外还有窗帘、床上用品、布艺沙发、软垫、地毯等等实物装置,织物的图案选择主要是植物花草纹、凤鸟纹等。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巨大财富,我们要重视对传统吉祥图案的传承,在现代设计中融入其审美思想、吉祥寓意和造型方法,创造出独特的、个性化的设计风格。 2.再创造过程 传统吉祥图形在环艺设计中被传承,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实现再创造。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几点问题: 实用性。传统吉祥图形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视觉艺术。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的形成,人们也逐渐注重其使用价值,“视觉艺术效果与实际功能效果结合恰当与否已成为鉴赏艺术设计优劣的公认的标准”,并被普遍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因此, 要重传统图形视视觉艺术性与实际使用性的有机结合。在设计中不仅要了解图形内涵、产品特质,还要对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审美特点、文化背景和领悟能力等展开调查,重视人们的需求。 创新。创新是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唯一方式,只有融入时代因素,与时俱进,才能保证传统文化被人们所接受而发展。因而在环艺设计的再创造中,设计师要注意把思想、内涵、外形等因素统一起来;同时要结合时代特色,大胆创新,将传统吉祥图形化繁为简,取其精髓,巧妙借鉴传统图形的内涵,从而实现传统吉祥图形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 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环艺设计也发展成为一项重要领域,同时也同样面临着国际的挑战。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文化,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正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因而不少传统文化元素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现代环艺设计也只有将寓意深刻的传统吉祥元素加以融合并灵活运用,才能转化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风格,走出一条适应现代国际潮流,同时具有鲜明民族个性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环艺设计论文:探究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摘 要:高校环艺设计在专业设计、教学创新等多方面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尤其是专业知识的需求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高校环艺设计专业教师管理对于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当前高校环艺设计专业面临的形式与任务的基础上,分析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主要目标,进而从多方面探讨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的有效措施,综合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高校;环艺设计;师资队伍;专业技能 在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通过对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围绕教学管理中的知识能力构成、学生素质协调发展等方面,形成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等为主要模式的创新方式,细化每一个教学安排,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 阐述高校环艺设计专业面对的形式与任务 (1)整体情况概述。当前,人们对环境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如注重生态、人格塑造、文化品位,以及资讯便捷等。无论是城区环境、广场改造、街巷更新,建筑还是景观设计都要首先放眼于城市整体的环境框架中,考察它们的现实与发展,力求解决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统一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大学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明确,那就是培养环境设计方面人才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承担什么任务,肩负什么使命,课程设置要以此为目标。笔者认为,未来的城市设计应该是这种模式:首先有城市规划师绘制城市发展蓝图,而后有环境设计师与规划师依据这个蓝图去完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又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整体规划详图。环境设计师在这的工作,就是理论上的纽带与桥梁作用。而现在的高校环艺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只能是城市发展建设中的“补充”,去完善城规、建筑、园林等专业的空缺与不足,总是充当敲边鼓的角色,没有起到主干专业的作用。 (2)专业设计的整体状况。为了改变目前这种状况,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就更需要突出自己的学科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起自己的专业形象。譬如将城规、建筑、园林、室内外等设计课程纳入教学体系,构建在广义建筑学大系统涵盖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表现在能够发挥各学科交叉的优势,另一方面还以建筑学科的教学平台作为本专业持续发展的建设基础及支撑条件,并依托自己的优势专业使培养的学生都能自如地渗透到环境设计的各个领域之中,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具备有统领与协调各专业的特殊能力。 2 分析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1)专业化、“双师型”教师缺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双师型”非常重要,有实际设计经验与施工管理经验的教师无疑会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和教学的开展,他们会把丰富的经验带进课堂,使学生受益,领先和把握设计潮流。目前,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高,但是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教育厅培训获得的“双师”资格,真正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较少。 (2)人员结构不合理。高校环艺专业一线专职教师较少,与国家所要求的“一线教师应占全体教职工总数的80%”的比例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一线教师的比例也应进一步提高。随着高职环艺设计类学生人数的猛增,很多学校生师比都达不到教育部的15/1的规定,有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多招生,生师比甚至达到了30/1 或40/1。一线教师严重缺乏,这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学历、职称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中青年教师成为各高职学校专业教师的主力军,但其中拔尖人才较少。 3 探讨提升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生态价值链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首先,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及时收集、加工、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了解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其作好相应的服务;根据教学管理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查、研究并及时处理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善于利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指导实践,强调对人的激励和引导来实现管理目标和效果,注重在管理工作中开发教师及学生的聪明才智,实行制度管理与人心管理相结合,谋求量化管理与模糊管理相统一。与此同时,还要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尽快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之应用到教学管理实践中去,从而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益。高校教学管理是全员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懈努力。 3.2 构建生态管理工作运行体系 在管理机制上,加强学术管理、层次管理与制度管理,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引导型服务,如:政策引导、信息引导等。在管理程序上,公开透明,职能部门的责任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制度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在管理功能上,寓管理于服务中,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竞争环境,为学生、教师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全方位实现为一线教学服务的职能。在管理技术手段上,建设好教学网络管理平台;通过管理信息化,不仅建立职能部门、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的咨询与决策机制;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教师提供更广泛、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减少滋生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提高管理效率。 3.3 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在制度上要切实保障服务理念贯穿于教学管理权力运作的全过程,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强监管、弱审批,并明确界定各级管理的职责范围,进一步下放权力。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一方面积极推进学分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要进行学生学习评价制度的创新,树立多元质量观,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成长与发展,由运用统一标准过渡到多元的质量评价。还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绩效评估制度,如:设立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考评、建立绩效诱因机制等,扬长避短,激发教学管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管理绩效的提高。 3.4 改革现有薪酬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 目前国内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比较僵硬,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成绩好差一个样,所以要想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实施薪酬改革,增加奖励制度。首先,将教育管理人员与教师岗位职称系列分离,设立高校管理人员对应职称,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我国高校长期实行教育级别制度,管理人员职称与教师岗位职称虽然存在一定区别,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总是往教师系列靠,导致管理混乱。所以,必须设立高校管理人员独立对应的职称,管理人员与教师虽然应该有一定的比照,但更应该突出它的职业性,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与教师系列不同的工资标准。在评价考核方面,目前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关系的模糊化导致国内高校在考核管理人员时要看的数量,这与国外及港台地区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考核情况明显不同。其实,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业绩如何应该主要看管理服务工作做得如何,而不是看管理人员发表了几篇论文。发表的论文数量多并不代表工作就做得好,因为教育管理人员不是做研究工作的,的数量与工作质量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国外的方法倒是可以借鉴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吸纳服务对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意见,看他们的满意度,以此来确定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而且,要将考核的结果与薪酬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绩效工资,同时设立各类奖金。管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好,服务对象满意要在绩效工资和奖金方面有所体现;而对于那些考核成绩差、服务对象不满意的管理人员一方面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但另一方面要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其服务水平。通过实施薪酬改革,强化考核工作,必然会带来收入的差别化,也会给管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这对国内目前的情况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目前教育管理人员缺乏的恰恰是工作压力和工作积极性。 (1)完善科研激励机制。首先,要加大青年基金的力度,设立教学研究基金、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科研成果转化基金等项目。其次,鼓励青年教师更多地参与项目研究与申报,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技术性支持与指导。对于各级各类项目、评奖,能够从科研管理者的角度在选题、申请书填写等方面提供实质性帮助。再次,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学术交流的平台,如;参加学术交流会、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等。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使他们在更高的学术平台上起步,走的更高更远。另外,还可以借鉴美国在科研激励方面的经验,即考虑给青年教师安排合理的学术假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青年教师创造与成就的需要。 (2)形成晋升激励机制。对部分高校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发现,大部分的科研成果集中由教授、副教授等高校称的科研人员完成,部分高校称的科研人员在完成职称评定后失去了研究的主动性与研究热情,使得职称评审制度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效果。而多数的青年教师为了评上高校称,努力的争取科研项目,但是由于职称低、资历浅往往申请不到项目,致使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一次次消退。所以必须实现评聘分开,推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公开竞争、公开招聘、动态更新”的岗位聘任制度。聘用期内根据被聘人员的绩效状况采取动态管理,依据科研人员承担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获得科研成果、成果获奖等情况严格进行定量考核,对考评合格的可继续聘用岗位,对不合格的不继续聘用原岗位,给青年教师与老教师同等的竞争机会,要形成科研人员能上能下的晋升制度。 4 结语 当今,环境设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有文理两科特点,以广义建筑学为基础,设计艺术教育为主线的,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和造型能力、富有创造性的环境设计及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适应能力与研究型高级环境设计人才,是我们各院校建设该专业所必须面对,也必须认真思考的。 环艺设计论文:环艺浅析室内设计中的材料美 摘要:室内设计的材料美主要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要求之上,整体对室内设计的专业知识进行理论联系实践,这是本文的重点。笔者从构思上,本文发现与学习了室内设计与材料的相关理论研究,即本文从基础抓起。 关键字:室内;设计;材料美;分析 引言 正确的应用材料美,主要还是在于设计师将材料与室内设计技术结合进行应用。在现代化的今天,装饰室内与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关系到环境的空间关系,也关系到人类的质感等方面。 一、材料的质感美手法体现及分析 (一)对比的组合表现手法 在空间内,大多数存在两种以上之材料,它们间组合,就是必然将会存在外在形式对比性。对比性要求分清晰主次的关系,突出其所表达相关主题。这些在纹理简繁方面对比上,需要注意到纹理方向性,关于这些在"室内质地"对比方面上,注意人们触觉的习惯。例如,将木材及材料自然组合,很容易的达到相关协调,即使是同一种色调,也是不显单一调。笔者认为,典型例子,就是居室里以木材与乱石的装饰方面墙面,这样会产生了粗犷自然性效果;而且将木材及人工的材料组合性应用,这些则会于强烈对比里充满了现代相关气息,比如,木地板和素混的凝土方面墙面,或者金属,玻璃隔断相关组合,就是属于此类方面。体现了材质美,所以在材料的对比性组合的手法基础上,同时运用平面与立体、大与小、粗与细、横与直、藏与露等设计方法,能产生相互烘托的作用。 (二)渐变比表现手法及分析 关于渐变比,就是韵律运用,通过了视觉上印象,实现了心理体验。纹理的渐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纹理由粗到细、由疏到密、由强到弱等都是具体的应用手法。另外,这种渐变还表现在连续空间的室内设计上。随着观察者将在"建筑内部"时间和空间的位置连续性的变换,相邻的空间相关材料质感延续与变化造成了行为者的丰富感受。 (三)明暗与冷暖表现形式分析 关于材料色彩特殊性,就是在其相关表面的色彩之多样性方面。很多的材料的纹理与底色明暗是有别和色相有异的,固然,这些就存在于材料诱人方面。但是,给室内设计师们增加了相关可变的因素,这样充分的利用了材质的本身方面固有之明暗与冷暖,这些就要求了我们应该把握相关空间整体的色调。这些在整体上就是统一的了,但是,需要抓住着细节之变化。也就是说明在色彩"明度、纯度、色相"上作了相应的处理,最终的体现了整体空间室内设计协调。 二、在人性化中,材料质感美装饰室内设计运用 (一)体现了现代社会价值应用 关于在现代的社会美并不是意味了追求奢华和与昂贵,更重要是一种关于和谐的美。在过去里,那些并不起眼材料,比如原木、粗麻、红砖等材质,现代将均被广泛的运用于室内设计中。而另一些材料,如玻璃、现代铁艺、不锈钢等的大量使用,在设计中也表现出它们所带来的独特风格。 (二)体现了材料的质感美 表现出了装饰材料的质感美,首先,要认识什么样的质感材料运用,就是在什么样空间能达到了什么样之效果。各种的材料,无论木质还是在于金属,均存在自己使用相关范围。这些就同于一种材质来说,存在着不同气氛里,也是存在着不同方面效果。比如,玻璃很易清洁,价格比较石材分析说相对的底廉,但那种对于清澈透明本质方面特征,再加上"质地光滑度"比较性高,于光照下,具神秘魅力,以及温馨墙面的组合,更加的突显出了"玻璃材质"前卫的意识,有'冷'和'酷'感觉方面。原始"材质,如砖、麻等"在室里设计里的实际运用,这样强化了设计方面的语言。体现了它们人们所追求"自然,质朴"风格方面。利用了材料"天然的质感"表现了粗犷自然性风情;运用了强烈材质对比性手法,光滑,精致,冷硬玻璃的台面和充满了人文质感天然材质方面组合,能够起到了很好相互之间烘托的作用。 (三)体现了功能性、职能性与目的性 在不同功能性室内设计中,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出不同材质进行了合理组合达到了空间相关设计"功能性,目的性,职能性"。例如,饭店、宾馆等室内空间方面环境的装修"豪华气派与富丽堂皇"等,材质须具有出扩大、舒适、空旷感受。相关办公的环境与学校的环境应该是较安静空间,材质应该单纯,简洁,明快,主要具空旷,爽心工作方面学习环境的效果。比如,深色方面石材地砖,纯白色的瓷粉"乳胶漆墙面,直线条方面磨砂玻璃的隔断,大块面设计等使得空间显更深邃与宽敞。 (四)材料美营造了室内空间方面环境美 室内室内空间环境,就是以舒适的方便和温馨恬静做为前提的,材料的选择,以质地的平和、淡雅、简洁自然材料作为主,也可点缀适量"玻璃、高分子方面类材料,金属",显示出了时代的气息。有关一家复式的住宅,这些设计师们运用了穿透,环抱相关手法,这些"楼梯处"再创造了一个相关空间。大面积玻璃墙,简洁装饰方面造型出透露出现了代感;笔者认为,竹质隔断,灰色鹅卵石与石材圆凳,摇曳多姿等植物,给予了室内设计增添活力及乡土气息等;实木楼梯,木地板及木质墙饰和搭配灯光(暖色),使得居室存在温馨个性的表露无遗方面。在设计中,采用大量自然材料,这些通过了对比的组合,充分的展现了不同材质质地美与肌理美,精巧的见粗犷,以及质朴中也显得气度。 (五)材料美的社会性 除上述外,空间娱乐场所空间的环境相对比较活泼,刺激等,选择了材料,色彩,造型等都具动感。笔者认为,不论使用了何种材料,这些表现了肌理均应具醒目,突出触觉的特征,以及烘托的娱乐环境相关气氛;身处于繁华闹市地区"商场店面"其空间的环境主要就是吸引,引导了消费者选购前来的商品。笔者分析出,装饰的材料肌理,色彩应该具视觉的冲击力,这些使得购物的环境将更加"温馨,舒适";医院空间式环境比较安静,材料的肌理宜较单纯,素雅等。笔者认为,这些不要求于太多肌理相关变化,使得病人们能够静心养病和康复。 环艺设计论文:PBL教学法在环艺类家具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PBL教学理念与艺术设计教育 近年来,教育观处于转换期。和以往占主流的“客观主义教育观”不同,推崇培养学生自主性、协作性学习的“建构主义教育观”正在不断受到关注。而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已然成为人们在当前建构主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的一条基本思路。这条思路在基于问题学习( 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的模式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PBL,最初研究起源于美南伊利诺大学基于问题学习研究所所长Barrows教授的发现。20世纪60年代后期,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在Barrows教授的协助下,开发出问题式学习。它是将学习“ 抛锚” (anchor) 于具体的问题之中的一种情境化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随后,这种教学方式很快推广到了教育、管理、工程、心理等其他专业的教学中。 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它设计真实性任务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最早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用类比研究的方法,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我们可以以设计项目或案例为先导,在具体的情境中设置可以覆盖到教学知识点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分工合作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做有侧重点和针对性的评估来强化教学效果。同时注意在教学中兼顾学生建构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种教学模式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和指向是协同的。 二、环艺类家具设计课程中的PBL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不同专业的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有所不同,工业设计专业的家具设计课程主要侧重于家具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几个部分,培养学生家具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功底和能力;而环艺专业的家具设计课程主要侧重于家具发展历史(各时期家具造型特点与风格)、家具的空间尺度、家具的视觉设计以及家具与整体空间设计的关系等,着重培养学生家具造型设计能力和利用家具作为主要陈设和配饰组织空间形态、塑造空间性格和氛围的能力。 所以,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与工业设计专业以产品设计课程为主甚为不同,也不可能像建立于我国日趋繁荣的家具产业基础之上的家具设计专业的家具课程内容那样系统和完整,家具课程在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注重以空间设计为主导。 (二)教学设计 PBL既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问题的设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而且我们应该注意到,如果完全从解决实际问题来组织知识,可能导致所获知识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零散性,因此在问题的设置与问题的解决方面,应该综合考虑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1.问题设置阶段 基于上文分析,教师在设计和设置问题时,需要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获知识的随机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平衡,基于整体课程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来设计问题,应该使各问题之间所包含的学习议题(如专业概念、原理方法等)多次地相互邻接和交叉重叠、或者使问题本身涵盖的学习议题在解决过程中被多次经历。这是因为虽然不能确保学生在某一问题中实现该问题中所隐含的所有的知识目标, 但可以使概念在整个课程中的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中被学生反复经历,便于学生灵活地建构与应用知识。 在环艺类家具课程的阶段性作业中,可以作类似虚拟项目的设置:设定一个特定用途的空间,让学生为这个空间配置一组家具满足实用与审美的功能。然后由这个问题就可以延展出一系列的议题或者问题——“空间的性质和用途需要配置哪些实用性的家具?尺度如何?空间的整体风格与家具装饰风格的联系怎样?材质与结构如何选择和搭配?配置的家具在形态或者颜色、装饰之间怎样达成协调或统一?”等等。每一个延伸出来的问题可能又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或矛盾,而且对于设计来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具有唯一性,一个问题的解决途径具有变化性和多样性的乐趣。这也成了学习中设计创新的乐趣,这显然促进了PBL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当然在这其间起约束主导作用的还有功能上的合理性、人体工程学方面的原理以及一些美学法则、设计的基本原则等等。 2.问题解决阶段 (1)资料搜集 在议题或者问题提出之后,同学们进入成立学习小组,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环节,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自动的,由于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也体现了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主能动性和团队配合的特点和优势。但在这一环节开始之初,教师应该给一些经典参考书、文献资料和相关网站的信息,以提供指导。值得一提的是,应该注意所给资料包含信息的完整程度,也就是说,教师给出的这些参考信息里应有意识的涵盖课程的主要教学点的知识内容。我们总结出环艺专业家具课程的主要教学点应覆盖以下几个方面:家具史与家具风格;家具尺度(相对建筑尺度与人体尺度);家具的材料、结构与工艺;家具造型设计及其与周围环境的搭配;家具模型制作等几个方面。 (2)交流汇报 问题的解决过程应设置阶段性的交流汇报环节,这样的设置方便教师集中地提供指导性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和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偏离教学目标的方向;再者由于学生选题和解决方案的多样性通过交流汇报的方式可以增加和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大单次辅导所涉及知识点的覆盖面。再有,在每组汇报和教师指导和点评的过程中,重点概念和原理重复交叉出现,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构建知识。在我们的教学改革尝试中一般分两个阶段:一阶段交流汇报的主题为问题解决方案的概述与整体思路分析;二阶段主题为问题解决方案细化后的结果。 就我们前文设置的问题而言,在第一个阶段,通常学生需要交流汇报的是他们选择布置的是何种空间,做何种主题或风格的设定,准备配置哪些家具与陈设,主要的色调定位以及为何做这种配置等等。此阶段的汇报材料形式以PPT为主。比如以下(图1阶段一汇报目录)展示的是一组学生在此阶段汇报材料的纲要: 在第二阶段,学习小组则需要汇报他们方案深化后的成果。主要通过设计概述、家具三视图、单体效果图、制作材料与工艺结构图解、与环境搭配效果图等进行汇报。此阶段的汇报材料形式以PPT或电子杂志为主。以下(图2阶段二汇报目录)展示的是为儿童房所做的家具设计及陈设的汇报材料目录: 这两个阶段的交流汇报过程中,会有其他小组的意见、建议和教师的指导性意见与建议,这两个阶段在某些情况下会有反复,比如某小组的解决方案偏题或方案细化的不够到位。总之,交流汇报过程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给小组后续的深入细化工作提供支撑和帮助。 (3)案例教学进行补充 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在第二阶段的交流汇报完成后,通常会用案例教学做一些教学内容的补充。包括学习小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遗漏或考虑不够完善的部分,然后对此问题提出或设置之初所预想覆盖的教学点做一次系统的梳理。 3.问题解决方案的评价 通过前面的交流汇报过程与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学习小组进一步深化方案。最后会配合模型展示与讲解做一次总体评价,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包括学习小组之间互评和学习小组组员间互评两种模式)和教师评价。所占比例依次为30%、30%、40%。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小组组员间互评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反应学习小组成员在团队中的分工合作及解决问题有效性等情况。 4.小结 我们把PBL教学法应用于环艺类家具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分解为三个环节:问题设置环节、问题解决环节和评价环节。实践表明,这种教学设置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加快知识内化的进度、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环节的基本任务及其主要负责者,以及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情况如下图。 三、总结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是一种新式的且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并认可的学习理论。我们进行的PBL教学法在家具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正是对建构主义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与教学管理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传统的设计教学模式首先梳理和灌输系统的理论知识,再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在实际或虚拟的项目中消化所学知识;而PBL教学法首先设置问题,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针对问题主动搜集、构建知识,而后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主导构建知识系统,全程主讲;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主抓两头:设置引导学习活动的问题,评估、评价学生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指导和支撑的作用。 环艺设计论文:浅析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传统民居装饰和环境艺术设计在亲近自然、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性等方面有着共通之处。探索出传统民居装饰理想的继承和创新方法,同时,探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体现地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途径。 关键词:传统民居;装饰;现代环艺设计 1、 传统民居装饰概述 中国的传统民居承载了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具有丰富的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作为依附于传统民居建筑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使其具有独特地形式和内涵,不仅具有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总体特点,还因为地域、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装饰风格。传统民居装饰综合了许多民间工艺美术技艺,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有着重要的价值。 1.1 传统民居装饰的认识价值 传统民居装饰艺术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木雕、石雕、绘画、剪纸等民间工艺表现形式,是了解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窗口。另外,在当今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大潮中,如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摆脱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成为首要问题。而传统民居装饰艺术正是我们表现民族装饰文化,树立民族特色的重要途径。 1.2 传统民居装饰的审美价值 传统民居装饰体现了不同区域的建筑历史文脉,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审美传统。首先,传统民居装饰题材丰富,在建筑物的墙面、地面和室内外环境中被广泛运用。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了线的描绘,简单的线条可以刻画出繁复的多维形体,形态丰富。其次,传统民居装饰中把动物、人物、植物和器物等等作为装饰的题材,运用象征抽象的手法将它们程式化的继承下来,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大多数的装饰图案或者纹样不仅造型细致丰富,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在装饰构件的构图和色彩以及工艺等方面都体现出完善的设计手法,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与趋势 2.1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较之从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人对装饰美的理解也与以前相去甚远,但其中也不乏共通之处。环境艺术广义上说就是对某地的环境进行艺术化,并且满足当地人群的精神和物质需要的手段。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为满足使用者的生活和行为模式上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物质、气候等条件,积极采取物质技术手段。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进行设计,必然会考虑独特的地域文化,从而自然地流露和体现出地方民族特色,实现了地域历史文脉的延续,这也是现代环艺设计的重要特征。 2.2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趋势 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众多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呈现更加多元的发展方向,设计风格与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但总体而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注重本土化,广泛的展现出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可。从表面看,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潮流下,似乎本土化与国际化是相互对立的概念,然而恰恰相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代环艺设计中,只有完美融入本土民族文化的设计,才能够充满生命力,才能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同。 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偏向于在环境上表现出对民族传统的延续和对地域文化的尊重。而传统民居丰富的装饰形式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正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吸取借鉴传统民居装饰是十分有意义的,也顺应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当然对于传统民居装饰的应用并不是形式上的照搬挪用,而是要提炼抽象出能够代表传统民族特征的装饰符号,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和挖掘民族传统文化。 3、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1 传统装饰语言的直接运用 传统民居装饰设计从装饰内容到装饰技艺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许多己经被相对地固定下来。其中好的装饰形式和处理手法,可以直接应用到现代环境设计中。这种直接应用必然有个选择的过程,不是任何的传统民居装饰都可以直接照搬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尊重历史和环境,横向布局,不仅在体量上照顾老馆,还特制使用老馆所用的砖石,使颜色、质感体型和细部样式上呼应老馆,但在空间组织和造型上又透出现代气息。可见,这种直接选用装饰语言的做法使历史因素融合在现代环境中,却不显得生硬和做作。 直接使用民居装饰的做法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量不能太多,不能同时堆砌多种民居装饰符号。即在陈设装饰、色彩装饰、造型装饰等中选用一种或两种典型的切合环境的符号,不能一拥而上,只要一两处点彩就好。因为现代人的审美倾向于简约,过于繁琐会和现代生活节奏相悖离,要点到为止,达到“欲说还休”、“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二要注意现代装饰对象和装饰题材上的吻合,及其暗含的文化寓意,不能谬之千里。 3.2 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提取与重构 传统民居装饰毕竟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时代的产物。装饰对象的变化使得装饰自身也要进行必要的更新,审美情趣的分野也给传统装饰带来发展的动力。因此,对装饰形式进行创新是必要的。可以对传统民居装饰的图案、造型、建筑构件等进行装饰形象上的概括,提取其典型的传统装饰元素,进行再设计。 在传统民居装饰中分解出最具有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部分,最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装饰元素,运用现代图案设计法则,重新设计后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中去,并与新的环境造型有机融合。这样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既具有时代感,又能散发出历史传统气息。 4、 结语 传统民居装饰丰富表现形式、独特造型规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汲取设计源泉的宝库。因此,借鉴其精华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很有现实意义。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将传统民居装饰语言用现代手段表现出来,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中,成为有机的整体。所以,对传统民居装饰的应用和创新,立足于现代设计手法,立足于现代审美倾向,并且不断地拓展其应用方式和应用范围,不断增强其适应性,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自然而然的形式和面貌融入到现代生活方式中。 环艺设计论文:浅谈环艺设计中情景交替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环艺设计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教育模式相对单一,特别是实践性课程与理论课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和支撑,不能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多年以来我国环艺设计职业教育一直沿袭艺术设计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重艺轻技”,严重缺乏实践教学为主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味强调效果图的绘制和表现技巧,使学生设计流于形式而脱离专业实际。本文我们就高职环艺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不足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情景交替教学模式的构建,确保人才是满足社会岗位所需。 关键词:高职;环艺设计;情景交替;教学模式 一、高职环艺设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环艺设计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与环艺设计相关的建设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随之而来相应市场也急需大批有实战经验的设计和技术操作及管理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环艺设计只有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相关的课程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实践教学新型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与环艺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目前旧有模式下培养出的环艺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均离企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为此如何在环艺设计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企业给我们设计艺术教育提出的一个急待解决而又现实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不少院校现存的环艺设计教学都分割了“教育和实践”这一整体。课程设置不合理,公共课比重较大,专业课比重小,设计课程远远多于实践课程,造成专业与实践环节比例的不平衡;由于国内环艺设计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地处不发达地区的院校因其产业背景薄弱的原因,教师本身的市场概念和实践经验也无缘提高,实践基地的建立更是“一筹莫展”难以落实;企业因管理和生产效益的原因不愿意接纳过多的“生手”,所以学生难以集中在一个企业顶岗实习,分散的实习地点让学校和指导教师难以掌控实习的效果,加之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自律能力的缺失,缺乏吃苦耐劳服务于人的精神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因而导致校外顶岗实习、实训效果也不尽人意。 二、高职环艺设计情景交替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真实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情景交替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导入教学项目的真实性及实践过程的企业化;其次才是现场管理的规范化和工艺技术质量的标准化,首先是校内实训室的规划建设一定要符合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然后才是依托校企合作模式进行项目化的任务设置,也就是在校内实践教学中可引进企业生产的真实项目,也可以承接一些加工任务单,把实践教学步骤与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结合起来,走项目驱动、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之路。学生在完成了一定的技能培训后再到工厂里去进行顶岗实训,从学校到企业、从企业到学校的反复工学交替让学生在完成真实项目任务的同时去体练企业真实场景的生产气氛,把课堂理论与生产实践进行有效的比对、检验和消化,强化学生对职业技能的理论知识的把握和操作能力的实训,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这种教学思路中去完善“情景交替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同时,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与训练,可大大地缩短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提高环艺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率。 2、采用协同式的教学方法 环艺设计教学课程整合的精髓就是将以前多门分割独立的课程整合为一门整体的、连续地、知识技能结构相对完整的课程,如一个项目课程可以包含了从项目的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效果图的表达、材料构造、施工与管理等的系统工作内容,这样就保证了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和相续性,克服了以往分割性单门课程在授课后由于设计和工艺的脱离,学生无法在实践中验证和消化设计理论,把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当然改革后的课程对教师来说也是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上我们可采用协同式的教学方法,由多名教师、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共同参与的协同式教学。 3、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环艺设计专业的理论教学目的: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环艺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设计理论的分析能力;专业知识的表达能力:对实践操作的指导能力及工作实际的应用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讲授环艺设计理论,还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企业项目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的过程中把环艺的材料知识、环艺的结构知识、环艺的工艺知识、艺术设计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过程教学中做到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地搭配、科学地穿插,这样既巩固了课程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将课堂理论得到亲身的体悟,把理论消化为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也加深理解,反过来又科学地去指导实践,最终使理论与实践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这样就会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感,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结束语总的来说,高职环艺设计专业的教育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它与环境艺术设计产业有着必然的关联,因此需要将教学工作于社会实践完成有效的融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方面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构建情景交替式教学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门办学的教学思想,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环艺设计论文:环艺设计对空间的研究 [摘要] 环艺设计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将人们所在的空间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做进一步改善,然而环艺设计的重点还是对空间的改善,并且一般学习上是将空间的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环艺设计的启蒙教学,这就显得空间的研究极其的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现今的社会中,由于各个学校的教学方法不同等种种因素使得现今对空间的研究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在21世纪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艺术设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中,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借此要充分利用各个优势,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处理,让人们对空间训练引起重视。本文就当前环艺设计的发展形势对环艺设计中空间训练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环艺设计;空间训练;研究;设计方法 引言 环艺设计是对人生活周围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节奏加快,现代人的生活范围在逐渐增大,环艺设计的范围不再仅仅是建造房子方面,而是有关人们生活的各个地方。虽然环艺设计还是一个发展历史不长的一门学问,但是其表现出来的发展势头和对生活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未来的发展势头也是更上一层楼。环艺设计涉及的范围及广,知识又错综复杂,呈多元化并且综合性极强,所以一定要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为专业知识系统建立打好基础。在注重环艺设计自身研究的同时也要保证专业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坚持不懈,切实完成有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建立。在分析构成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要素时 必须将视觉艺术作为切入点,对有关艺术表现的相关领域和专业,要一起足够的重视,重点分析和研究,对内容进行规范整理使其有针对性和规范性,当然这不是将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内容上简单的拼凑。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环艺设计的知识有体系的建立,对各种知识要素信息的整理研究,这是环艺设计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其发展的关键。 一、对空间要有足够的认识 对空间的足够认识不仅仅理解成只要满足实用的要求就可以了,必须要对空间“功能性”的认识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要考虑各个方面,每个因素都要综合起来分析,注重居民所处空间环境中的心理,这种心理往往是由视觉感官所造成的,对其引起重视以便保证居民在空间的想象和真情实感能够唤起。所以,在环艺设计必须注意空间的实用性和立意的相互结合,并将此作为创造的标杆,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有即实用又有意义的空间模型,才能够达到实用功能和精神愉悦的完美结合。 二、注重空间的表现环节 在学习环艺设计的学生们虽然至始至终都在进行环艺设计的空间训练,但是由于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其内容已经被瓜分到不同的科目中进行学习,不能够将空间与其他的设计要素分开是一道难题,正因如此才出现以上的内容分解问题。在环艺设计当中,达到重视空间效果及其他要素来提升自身环艺设计的运用的水平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其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空间设计的阶段更是漏洞百出。虽然有的能够达到具备很好的空间设计想象能力和模型化的能力,但是因为学习各个科目要达到考核的目标,往往忽视空间训练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导致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就是学生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也会造成空间设计能力达不到预期的后果。这就要我们深刻反思,在空间设计的学习中,应该要有足够的兴趣来学习,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兴趣的同时也要保证空间的层次感等重要的要素。在空间设计当中要经过认真考虑,三思而后行,一定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定要对空间的表现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是你的思想不成熟,当你用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思维来应付相对复杂的设计时,你就会力不从心,最后的空间设计效果肯定不会达到理想的结果,这样一来就使得空间训练成了无用功,没有达到当时预期的效果,也违背了初衷。所以一定要将设计表现和空间设计有效的进行结合,达到相互相成的境界,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了解设计表现和空间的关系并重视空间的表现环节。 三、对空间设计的表现意识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空间训练的学习中,我们往往会着重空间设计的生成学习,从而对设计内容达到忽略的状态,这样会造成空间设计和后续的一系列的设计达到脱离的状态,造成的后果是不敢想象的。所以一定要对空间的设计表现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培养完善正确的设计思维的需要,也是保证空间设计复杂性的关键。应该怎样将脑袋里构思好的空间形态转化成现实生活中的空间设计平面计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是从环艺设计开始前就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环艺的设计一般划分为对生成的设计方案的完整描述和对设计环节的理性把握,掌握这两方面的要点,对其引起重视,在保证空间设计实施时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考虑的同时设计者对设计进行多方面的认真总结和反思。也只有对空间设计的表现意识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四、对主题空间的联系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谓空间就是物体和人的感觉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关系,所以在空间设计的主题上,我们更多的要将空间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这对设计者来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他要考虑各种因素和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要将其巧妙合理的结合起来。精神的需求和物质功能的本质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关系依旧是密不可分,总而言之,设计者的目标就是将其从复杂的关系演变到简单,然后融合到达理想状态;环艺设计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是要重点培养,以便能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达到解决问题地步。设计者要培养灵活的工作流程来应对不同的问题,当然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经过长期的专业系统训练才能拥有的。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模型的制作以便能够达到提高设计认识,开拓眼界思维等作用。总而言之,主题空间的联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五、对设计方法和理性思维引起足够的重视 着重强调设计方法和理性思维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这主要还是对环艺设计的自身需求和其相关的思维培养两个方面有根本联系。设计者刚刚学习环艺设计时,最欠缺的就是理性思维和设计方法,这些也不是与生俱来,需要后天不断的训练才能获得的,有的学生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在环艺设计上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最终也是干不了大事。在缺少理性分析的思维不可能将你所想的空间完全完整无误的通过平面展现在别人面前,更别提进行剖面和立体展示。所以要对设计方法和理性思维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物质精神需求与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才能完善空间设计。 结束语 环艺设计的目的是对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有序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是使自然环境生态化、社会环境艺术化、人工环境和谐化的有效手段的体现。目前环艺专业的学生以造型为专业基础,对形式的感受力虽然强,但是其对空间的认识,往往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维虚拟的立体空间上,并没有达到应用生活实际的能力,并且经常出现设计时特别注重形式、却忽略实际功能的问题,因此,对未来的专业设计人员的培养使其具备应有的素质,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环艺设计是我国一颗新星,虽然发展历史不长,但是正处在一个蓬勃向上的时期,它就像星星之火一样,逐渐展现出燎原的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发展势头一定芝麻开花节节高,我国的环艺设计也必将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和骄人的成绩。
环境管理论文:探讨我国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改革 论文关键词:城市郊区 水环境管理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论文摘要:我国城市郊区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和水污染形势。城市郊区现行的水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通过对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改革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的对策。 城市郊区指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周边区域中所形成的,其特征、结构和功能介于传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叉地带。城市郊区是城市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区域,现行城市郊区水环境的严峻现状严重制约了城市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郊区半工半农的产业特点和以农村集体管理为主导的管理体制使其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相较于普通城市和农村具有复合型的特点,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对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破解城市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瓶颈”问题就显得格外紧迫。 一、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体制,水环境管理与发展不相适应 现行郊区水环境管理实行的分散式的管理体制,水资源、水污染等管理分属不同部门,水环境管理责权交叉多,难以统一规划和协调,部门间管理工作缺乏有效衔接,造成了水环境管理的脱节,割裂了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不利于水环境综合管理,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管理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关于水环境管理的法律实行的是水污染和水资源分立立法的形式,部分立法内容存在交叉甚至冲突。目前,我国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涉水部门多,部门起草立法时缺乏综合平衡,立法实践又先后,缺乏通盘考虑,涉水法律存在交叉,妨碍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执行。水环境管理的立法现在注重实体性立法,缺乏程序性立法,造成实体性立法规定的目标难以实现。对于水环境管理的概念缺乏必要的界定,可操作性较差。 (三)水环境管理运行机制缺失 1.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方式不能满足水环境管理的要求 政府在水环境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实行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高度集中的调控政策。水环境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界限不清,水环境管理主要以各级政府投资为主,造成了水环境管理工作具有片面性和不可持续性的特点,单独依靠行政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要。 2.水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运行机制缺失 市场机制是微观领域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各种税、费、补贴、信贷等是水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在水环境管理相对薄弱的城市郊区,经济手段的实施由于管理力量的薄弱,制度规范的缺失造成实施和监管难度较大,制约了水环境管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3.监督及参与机制缺失 我国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责任制尚不健全,地方政府在水环境管理方面兼有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监管动力不足,造成了水环境管理执法不力、监管不力的结果。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方面的参与机制并不健全,水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尚待健全,公众的水环境知情权落实不够,对水环境规划和水资源分配等参与不够,参与渠道和方式落实不够,缺少公众参与监督的有关规定,不能建立起公众监督机制,使得水环境管理缺乏广泛的公众参与。 二、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存在矛盾及分析 (一)水环境整体联系性和水环境分散管理的矛盾 整体性和联系性是水环境的自然属性,是水环境实行统一管理的必然要求。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阶段造成我国水环境管理实行分立管理的现状,导致了水环境管理各职能部门权责交叉、利益冲突。水环境管理职能的割裂、水环境管理职能界定的不清晰,造成各职能部门在进行水环境管理的时候不能够充分考虑水环境整体公共利益,造成了在水环境管理立法出现交叉,个别条文冲突的现象。 (二)水环境管理与城市郊区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 城市郊区是地区经济的增长点,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带,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力量薄弱的地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尚待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矛盾日益尖锐。郊区经济发展以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在各地重视本地国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本地税收的推动下,造成政府对水环境管理的执行性大打折扣,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三)水环境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的矛盾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造成了我国水环境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现状,水环境管理受政府施政方针的影响较大,水环境管理以政府投入和政府推动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市场机制在微观层面上是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客观上要求改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在水环境管理中运动员、裁判员身份不分的现象。 (四)城乡二元结构现状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和福利城乡间分配的不平衡,公共物品的不均衡分配是直接表现之一。城市郊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区域,具有较强的水资源需求和水污染治理要求,但是城市郊区公共资源投入不足造成水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制度缺失,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重的现实状况日益严重。 三、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改革的对策 (一)城市郊区水环境集成管理 水环境的分散管理割裂了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部门间的分权管理使水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缺乏协调和配合,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构建以政府统领的水环境集成管理的体制,整合管理资源,统筹管理涉水事务。实行水环境的城乡统一管理,实现水环境管理的部门间的集成、地域间的集成、管理内容的集成、管理对象的集成。推进水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推行区域水量和水质的统一管理,调整目前水环境管理部门为事业单位性质,增强其行政权力,赋予其财权、事权,加强对涉水事务的协调能力,确保执行的有效性。实现郊区水环境管理开发、利用、保护、治理、回用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二)加强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水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根据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特点,统筹规划水资源和水污染管理立法。完善地方各级水环境管理制度,注重对水环境管理综合性立法,统筹考虑各部门和水环境资源相关单位利益。注重地方水环境管理的程序性立法,明确界定水环境管理的权责。建立水环境管理审批、运营、监督机制制度的建立,推行许可证制度。进行郊区水源污染防治立法,完善取水 权、排污权交易立法。加强水环境管理的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管理效率。 (三)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对水环境管理运行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明确进行水环境相关权利界定,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建立完善水资源相关权利的市场交易制度,特别是个体与群体的取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丰富水环境管理的组织形式,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水环境管理的投融资制度,推行水环境管理涉水者治理模式。丰富产业组织形式,实行推行股份制、出租、拍卖、委托经营等形式提高涉水企业的运行效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丰富水环境管理调控手段,推行系统的水环境管理税、费、补贴、信贷等经济手段,加大水环境调控经济手段的研究,特别是级差税、费以及绿色信贷方面,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产业园区的建立,促进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参与和监督机制 加强水环境管理集体和个人的水环境知识宣传和教育,发挥管理对象的监督和参与作用,是做好水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起水环境相关单位、个人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参与和监督机制,丰富参与渠道,可以以水环境监督委员会、用水协会、节水互助小组、水环境管理听证会等制度形式,加强水环境管理监督。对涉水事务执行过程和涉水企业的运作过程舆论指导、决策建议、运行监督,形成良好的水环境管理的参与氛围,进行提升水环境管理效率。 (五)将水环境管理与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城市郊区是地区经济的增长区域,也是地区社会管理资源的薄弱区域,高耗水、重污染的工、农业单位是造成郊区水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优化郊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结合地区水环境特点,鼓励发展低耗水、低污染的工、农业产业,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优化利用相结合,将水文化建设与水景观建设相结合,打造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推进城市郊区的城镇化建设,实现郊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论文: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环境作为基础的,良好旅游环境的构建与维护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群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向区域战略转型的着力点。本文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旅游环境所出现的问题,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的深入分析,构建了适合半岛城市群的旅游环境管理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对实现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旅游环境管理体系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下,区域经济作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地位的发展趋势已经凸现出来,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山东半岛城市群正是在这一国际潮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也随着半岛城市群的发展迅速崛起。但是,伴随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破坏旅游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MES)迫在眉睫。 1.相关概念辨析 1.1环境与旅游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概念,一般理解为特定区域内各种因素的综合及其相互关系。旅游环境(tourism environment)是一切使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分为旅游社会环境、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环境。旅游环境的持续健康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本文仅讨论旅游生态环境,主要指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基底。 1.2环境管理与旅游环境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为根本目标,研究政府及有关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一切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3个目标协同实现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旅游环境管理(tourism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是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行政的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保护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ourism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简称TEMS)是指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围绕对旅游区域内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各种管理要素组成的综合的系统,它是旅游区整个管理体系的主体。 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是区域旅游综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区域旅游环境保护方针、目标或政策,而需要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和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旅游环境管理工作,持续改善区域旅游环境质量,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概况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2.1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辖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总面积7.3万km2,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地面海拔大部分在300米以下,三面环海,岸线曲折,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和洼地,黄河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温度11℃~14℃,年降水量650~850mm;水系发源于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独流入海,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称山东棕壤),天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东半岛城市群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较强。山东省2007年推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从过去东、中、西横向发展转到侧重北、中、南纵向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经济基础雄厚的“一体”,显示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2旅游业发展现状。 2.2.1旅游资源密集。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全省旅游景区和资源点中,70%以上分布在这里,堪称国内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该区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长岛等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山岳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总量占山东省的一半;海滨风光旖旎,港湾海衅连绵,浴场沙细坡缓,岛屿礁石奇美,碧海浩瀚多姿,景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了众多的遗址遗迹,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履痕、成就和影响;民风民俗资源极其丰富,且富有特色,民间节会数量多。 省会济南,百泉汇集,以“泉城”美誉蜚声海内外;青岛被誉为“黄海明珠”,其海岸风光独具魅力,崂山为道教胜地,古迹众多;烟台的芝罘岛、长岛、养马岛,“人间仙境”蓬莱阁,“海滨花园”威海的刘公岛、成山头,日照山海天风景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度假胜地;“世界风筝都”潍坊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淄博的蒲松龄故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以古老齐文化着称的齐国都城临淄,已逐步成为韩日游客旅游的新热点;东营黄河三角洲和入海口湿地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入海口湿地为主体的国家自然保护区。 2.2.2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文化、历史、地理和区位、经济结构等各具特色,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半岛城市群区域交通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沪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使国内外旅游者便于到山东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为开发半岛城市群的城市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据统计,2007年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2890万人次,占全省的63.41%;旅游总收入为926.75亿元、占全省的71.53%。 2.2.3区域旅游环境问题。 2.2.3.1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横跨鲁东丘陵、鲁中山地和鲁北滨海黄河三角洲,发达的经济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由于半岛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区内径流季节变化大且流域狭小,水资源利用条件差,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5.36×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承载力不足。 2.2.3.2旅游资源自然衰败速度加快。无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其变化,使之受到破坏。山东半岛城市群部分景区旅游游客数量增加迅速,超出了区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速了自然衰败的进程。 2.2.3.3旅游量众多,旅游区环境受污染严重。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对半岛地区旅游环境的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旅游垃圾的产生和非有效处理引起了旅游景观破坏,旅游资源价值降低。 2.2.3.4部分旅游景区粗放式开发和管理,自然景观遭破坏。部分旅游景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景观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区域旅游环境问题的要求,也是提高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要求。根据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多部门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改进等原则,初步建立起了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框架: 3.1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管理。法规建设和立法管理,是旅游开发及其环境保护的根本依据所在。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首先要确定环境政策,并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便对要管理的所有活动做出判断。环境政策确定所希望的环境表现水平[8]和开展旅游活动后旅游环境的表现状态。它可以有旅游项目开发与经营对有效的环境管理的各种承诺;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在约束经营者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为其确立相应的环境政策树立标杆。 3.2完善的旅游环境评价系统。对旅游区进行旅游环境评价是明确其旅游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通过专家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区域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的综合调查、监测、分析,将结果形成文件并进行信息交流以确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 3.3健全的组织机构。要确保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还要提供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并确定实施该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明确责任与权限。各工作部门要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并形成相应文件,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同时,旅游区要有整套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的程序,由各部门负责监管与控制。另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全员培训,共同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要进行专门能力培训,如污水处理工、环境审核员、生态旅游导游和文物保护人员等。 3.4合理的旅游环境管理计划。首先组织有关人员对区域旅游环境进行初始环境评审,然后根据评审结果,制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根据这一系列决策做出有效的环境规划。旅游环境规划是为达到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严密的工作计划,以及全面的、长远的发展纲要。它是应用各种科技信息,在预测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即初审结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所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 3.5监督和反馈。监督和反馈是实现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调控与保障措施,但在理论与实践上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性。监督是对TEMS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反馈。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以“旅游发展协调程度”为核心的TEMS系统控制优化模型,其基本涵义为:旅游的发展不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需不断地将这些新的信息和数据库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加以修正,从而使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能朝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化。 4.保障措施与对策 4.1健全区域旅游法律体系,旅游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法制化。完善区域旅游环境立法管理,健全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实质,是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得以保护的强有力保证。要针对半岛城市群整个区域特有的旅游环境问题,制定出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法规政策,政府可以出台诸如《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条例》条款,强化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体制,保障半岛城市群TEMS的构建有更完善的法律支撑。 4.2加强区域旅游科学研究,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科学化。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采取综合治理和区域治理技术,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每个旅游区的合理的环境容量值,在一景区接纳量可能超过其合理容量值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疏导,将游客分流至其它未饱和景区,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管理者要充分借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半岛城市群旅游区进行科学地旅游环境管理。 4.3整合管理组织,区域旅游业发展决策综合化。城市群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或相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之间由于行政区划、经济利益、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着多种层次的矛盾;另外,由于城市群是一个多种发展成分,多个地域单元组成的城市—区域综合体,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很难有组织的发挥整体效应,因此,基础设施不能共享,往往造成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的障碍。整合区域环境管理组织,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要素的聚集和重组,把各市的分散优势,整合为半岛整体的竞争优势。 4.4普及环保知识,全社会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主动化。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组织与管理部门要树立风险意识,采用一切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手段,通过学校、报纸、电视、电台等,大力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旅游者素质。杜绝破坏、践踏旅游资源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自觉保护旅游景区及区域生态环境。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也不只是当地居民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他们愿意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 环境管理论文:浅析郑州市电子废弃物环境管理的研究 通过对电子废弃物环境问题的分析,发现各参与主体都对电子废弃物的污染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将是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激励包括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进行激励。约束机制中首先要明确电子废弃物环境管理问题的总政策;制定及实施相应的环境管理政策;尤其要加强电子废弃物环保的法律制度创新,从各个参与主体角度去考虑;同时加强环保执法;监督部门也需要协调配合。 论文关键词:电子废弃物 环境管理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随着电子工业和信息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电子废弃物成为异军突起的环境新杀手,急待有效解决。电子废弃物包括各种废弃电脑、通讯设备、电视机、电冰箱等废旧电器和被淘汰的精密仪器仪表等。到2020年时,中国因废弃手机导致的电子污染比起2007年将增长7倍[1]。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郑州市电子废弃物环境管理是系统工程,要从全方位管理的角度考虑,要遵照循环经济、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等理念,包括相关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 一、电子废弃物的特点 电子废弃物首先表现为巨大的危害性,它对环境的危害极大,制造材料复杂且含有化学物质;电子废弃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它们对人体器官及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致癌或致畸形、致突变物质。其次是电子废弃物的可回收再利用性。电脑、手机等追求微型化的电器产品中,黄金是必不可少的材料。电子废弃物从资源回收角度看,潜在价值很高。再次,电子废弃物处理困难。虽然电子废弃物潜在价值非常高,但由于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要想实现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也需要较高的投资。电子废弃物成分复杂、类型繁多,寿命不同。这给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带来困难,其回收利用率较低。 二、郑州市电子废弃物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废弃物回收体系瓦解之后,郑州市新型废弃物回收物流体系尚未建立,依靠市场自发力量形成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依然处于无秩序混乱状态,严重影响电子废弃物回收的效率和废弃物的恰当处置以及资源再生利用。电子废弃物的处理,主要是回收资金与责任承担的问题。在回收处理业者的经营观念中,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目标始终定位于利润最大化。他们所采取的焚烧、酸解等原始处理方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危害,随意丢弃的废弃物不仅造成有用资源的流失,还影响到了城市整体环境。环保观念淡薄问题不仅体现在回收处理业者的行为中,也反映在消费者与生产企业对电子废弃物问题的认识上。大部分消费者对电子废弃物的危害性认 (一)企业和消费者环保观念淡薄 识不足,不清楚电子废弃物非规范化处理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选择错误的回收渠道。国内企业对于电子废弃物问题重视程度与现代环保理念以及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相比还有相当距离。在产品设计生产阶段,国内企业并未充分考虑到电子废弃物带来的危害,使用了较多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产品结构复杂,不易于拆解和循环利用,致使回收处理难度加大。 (二)法律法规滞后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是一件涉及面广,较为复杂的社会工程。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制定法规,利用行政手段对其进行规范,有效地管理和监督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为。我国目前缺乏综合管理和协调部门。对一些具体问题,如电子电器产品的使用年限、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回收中的责任承担等相关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 (三)电子废弃物处理水平低 目前我市在高技术层面的电子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企业几乎是一个空白。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即将面对家用电器的报废高峰的到来。电子废物回收与再利用企业必须走正规发展道路,企业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与优良的设备。要建立回收网,或者行业、地区甚至乡村都可以建立社区回收体系,成立一些回收利用公司,进行规范化运作。家庭回收作坊所采用的手段是简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工艺原始、技术落后、回收处理工作未能实现机械化和规模化,而且回收处理过程中的配套环保设备缺乏,对最终垃圾不做任何预处理,直接进行投弃、填埋或焚烧。同时,由于缺乏环保设施,拆解处理人员自身健康也受到威胁。 三、郑州市电子废弃物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研究 (一)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内在激励包括社会责任感和地位荣誉感。首先不管是回收处理者、消费者还是生产企业都应该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的公众参与理念、循环经济理念及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理念,树立绿色设计、消费导向理念,正确处置处理电子废弃物,不以损害居住环境和人体危害为代价。这完全依赖于公众的道德水准与自我的约束力,因此要想防止电子废弃物的污染,就靠大家的自我激励。其次,电子电器企业内部可以通过企业文化来激励员工强化环保理念,可以给促进资源再循环利用设计者、处理者一定的社会地位,它包括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地位和文化地位;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许 多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许诺工业发展要对环境负责,公司绿色化成为公众传媒的一个普遍主题。而外在激励在电子废弃物治理中占据重要位置。选择环境经济手段作为突破口来研究环境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抓住了环境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政府奖惩是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政府应建立激励计划,例如为电子废弃物治理工程建设提供基金和低息贷款,为促进环境技术创新建立财政激励机制[3]。并对电子废弃物的环境违法行为实行全国范围公众有奖举报制度。因为信息不对称,电子废弃物生产者拥有比环保局更多的企业生产和污染的信息。此处用到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有奖举报是以环境保护法为依据的,以环境标准作为最底线;有奖举报制度出自环保局之手,属行政手段;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和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属于经济手段,以奖金来激励举报人,以罚金来约束生产者,对前者是补贴手段,对后者是征税手段;发动公众参与环保,旨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也是教育手段。 (二)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建立在激励机制基础上,主要指政策约束、责任约束和法律约束。如完善管理政策,严格执法,完善监管,法制创新。加强环保执法,避免“两高一低”。 第一,要逐步建立并健全和完善电子废弃物环保法规,自身不应有缺陷。虽然电子废弃物法律还很不成熟,但是执法的完善是为了出台更有利的法律并约束人们更好的遵守.当务之急是丰富执法手段,加大处罚力度,要让违法者确实感到“切肤之痛”,要让违法成本大大高于守法成本,让违法企业买不起单。现行的处罚额仍不足以遏止环境违法行为,应采取比例罚款制,与电子废弃物的总金额成正比,不要设定最高限额。必须给环保法律、法规充实更加严厉的行政手段,如吊销执照、没收非法所得、停产等一系列有效手段来处罚违法企业,彻底解决环保法的“软肋”。 第二,电子废弃物环境立法要建立全国法规一致的指导思想。各地环境立法要均衡,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要一致。防止污染转移,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否则势必造成经济发达地区严重污染企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继续违法排污,继续破坏生态环境。 第三,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查事与查人相结合。对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不依法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环境监管失职者,要联合监察部门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四,环境执法部门在执法中要公正、公平、公开,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杜绝人情收费,人情罚款。提高执法过程中透明度,增加环境执法的公示方式。加强环境污染在线监控能力的建设。环保部门应加大对污染源在线监控能力建设投入,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违法排污情况,做到及时处理又能节约执法成本。 总之,郑州市要提高全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倡导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和奖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企业。 环境管理论文:基于环境管理会计识别环境成本 【摘要】 本文针对环境成本的界定与计量存在的差异,从环境管理会计的视角,分析了环境管理会计的内部决策职能、界定环境成本的概念及其类别,由此引入材料流动平衡关系这一思路,并介绍了相应的评估方案和处理程序,以改进环境成本的计量,促进企业环境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完善。 【关键词】 环境成本;环境管理会计;识别;评估 目前,理论界对于环境成本概念的理解还很不一致(CICA, 1993; Bouma, 1998),从而导致环境成本的计量方法和口径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不仅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环境管理实践的重要问题(UN CSD, 2001)。对此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讨论,但往往不能基于环境管理会计(EMA)去思考。 一、环境管理会计的内部决策职能 从环境管理会计的视角识别环境成本,首先需要了解环境管理会计的内部使用目的。为了进行内部决策的制定,环境管理会计的计量既包括对材料与能源的消耗、流动、最终处理的非货币计量,也包括对有关潜在环境影响所产生的成本、节约与收入的货币计量。所提供的数据主要用于: · 评估年度的环境成本/支出; ·产品定价; ·编制预算; ·投资评价,为做出投资上的选择进行计算; · 计算环境项目发生的成本以及带来节约; ·设计及执行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业绩的指导、评价和监督; ·设置量化业绩的目标; ·开展清洁生产和环保设计的项目; ·对外揭示环境方面的支出、投资与负债; ·提供对外的环境报告或可持续性报告; ·向统计组织和其它地方机构上报环境数据。 实际操作中,上述职能所需的成本核算工作可以依据企业自身的情况灵活执行。但许多企业并没有独立的成本会计系统,只是基于账簿记录中财务会计的数据进行计算。企业环境信息系统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给环境成本的确认带来了困难。 二、基于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成本及其分类 环境管理会计必须确保企业经营决策时将考虑所有相关和重要的成本,因此企业内部计算环境成本不仅需要包括各种环境保护支出,而且必然会涉及到相关的废物。这里的废物是一种广义的含义,包括所有的非产品输出,如固体废物、废水和气体排放。由于已经购买和支付但未能转换为产品的原料(包括水和能源)所形成的废物也是一种无效产出的表现,因此废弃物和排放物的成本不仅包括预防污染和处理设备的花费、被浪费的材料、资金和人工的成本也应该被纳入企业环境成本的范畴。于是企业环境支出的总和可表示为: 环境保护支出(废物处理、排放物的处置、环境管理、污染预防)+ 浪费的原料的成本+ 浪费的人工与资金= 企业环境成本总和。将非材料输出(废物、废水)购买价值加总到环境成本之中,使得环境成本与其它成本相比,所占的份额将显得偏高。然而并没有必要单独评价环境保护的花费是否过于高昂,或是对于不同的企业严格界定哪些成本或者部分与环境相关或者无关。因为环境管理会计只是为了更好地、更全面地运用管理会计,“戴着环境的帽子”去发现隐匿的成本;环境成本也并非单独的一类成本,只是为了正确制定决策所需的更大的成本集合里的一个子集,是贯穿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的整体系统中的一部分。着眼于材料流动成本的管理会计不再是评估总体的环境成本,而是在材料流动的基础上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上的修正。 与之对应,环境成本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常规的废弃物的处置和排放物的处理成本,包括相应的人工和进行维护的物料成本(如果是依靠相关成本中心进行记录就只有材料的部分)。保险和环境负债准备同样反映的是用于处置而非进行预防的成本实质。这部分的内容符合环境成本定义的惯例。(2)进行预防和环境管理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良好的外部家政服务成本(external services for good housekeeping)。如果明显的话,还包括一体化技术中环境因素所占份额(the “environmental” share of integrated technologies),以及经营型设备中效率损失部分(the“scrap” share of operational plants) 。第二部分的成本主要集中于防止废弃物和排放的年度成本,但没有计算节约的成本。同时这部分还主要关注了低排放处理技术所导致的更高的先期成本,确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成本。(3)废弃物材料的购买价值。从材料流动平衡的角度,需要评估所有投入材料的非生产性产出(废弃物的比例、效率的损失)。在进行存货管理的前提下,以材料的购买价值或材料的耗费价值来估算废弃物材料的价值。(4)非产品性产出的制造成本(production costs of non-product output),即各自的生产成本费用的总和,包括劳动工时、机器折旧和加工材料。基于生产行为进行的成本计算和流动成本的计量,将能更加准确地确认剩余材料的流动,并且分配给成本中心或者成本的负担者。当然,需要注意避免重复计算已经计入其他分类中的成本。这取决于数据的有效性以及信息系统的质量。环境成本中,由于第三、第四类型环境成本考虑了无效产出所导致的废弃物材料、资本与人力成本,成为材 料流动成本计量中精练的核心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成本并不包括企业导致的各种外部性或者发生的社会成本。环境管理会计着力改善企业的信息系统与决策的基础,目前的环境管理会计方法往往注重追踪既定年份实际的环境支出和材料效率损失费用,并不关注企业对普通公众发生的外部成本,或是与供应商、消费者相关的生命周期成本以及其他涉及各种“软”因素的社会成本。从会计人员的角度看,账簿记录中除工资、社保、税收以及其他自主获利以外所花费的成本都发生在企业外部,不会反映在企业当前的账目中,需要采用另外完全独立的评估方法。虽然这些成本的效应或许迟早会反映到企业的年度账户中,但并不能因此就扭曲以前年度的成本计算基础。 环境成本的具体评估方案可参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署环境成本会计工作组的相关资料。环境成本的评估将首先用于评估企业每年包括以前年度已经浪费原料的环境支出。年度成本是环境成本管理从上至下方法(Top–down approach)中的首要的一步,也最容易获取数据的来源。随着信息系统的逐步完善,再进而逐步分配至成本中心、生产步骤和产品。而相关节约额的计算、进行投资的选择和预计未来价格的变化,需要考虑未来的成本,单独进行处理。 三、环境成本评估的材料流动平衡分析 基于环境成本的内涵及其类型,在此假定企业所购买的全部原料在物质形态上都将全部留存于企业,形成产品和废物,或对外进行排放。基于这种“投入必定伴随着产出,或是被存储”的理念,将形成材料流动平衡的恒等关系。因而企业环境信息系统运作的核心是在一个有限的系统范围内,以物质单位表示的材料、水和能源等的材料流动平衡(material flow balances)。 企业在最初回溯环境事项的时候,往往并不先深入到细节,而首先关注材料流动的平衡。通过编制材料流动平衡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物理单位记录材料的流动,成为提高企业环境业绩、评估非生产性产出的数量与成本的基础。材料流动平衡表的常规形式可参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署提供的材料投入产出平衡账户。其编制的对象可以是某一机构的选定的几种原料或者几个步骤,也可以是全部的材料和废物。表中应表述所用的材料及其带来的产品、废物和排放物的数量等相关信息,都将以质量(公斤,吨)和能量(千焦,千瓦)等物理单位来衡量。环境管理会计将材料处理中的平衡关系进行量化,其目的在于从头至尾追踪材料流经企业的路径。同时基于损失比重、功效转换等方法,用生产销售以及带来的废物和排污的数量来反向核对采购的投入部分,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提高材料管理的效率。进行材料流动平衡分析的起点通常是企业层面(不同的部门编制该表可能需要进行特定的再次细分,但为了便于相互比较,要求必须能够以标准的方式进行整合)。企业层面的投入产出平衡应当按月或年编制,并实现与账簿记录、成本会计以及存储与购销系统的链接。由于许多信息是以企业为系统边界提供的,环境报告中也将按照相同的层次予以披露。所有材料的流动将按照每年的价值和数量加以列示。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提炼出业绩和信息收集中应加以改善的地方。通过提高可利用信息的质量和信息系统的连贯性,建立一个常规的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将以月为基础,显示资源的输入、加工以及废物的产生。 对于材料投入产出流动平衡进行评估,其评估方案将以物理单位表示的数量、价值以及相应的计算进行记录。表中需要表明材料是否经过了材料库存号码登记,是否有存货管理。同时还需要依据成本中心说明材料耗费时是否出现过存货退回,如表1所示。表中的“√”符号表示数据的来源或所需的记录易于获得。企业层面第一步建立的投入产出平衡分析将从会计系统和存货保管系统收集定量数据。 材料投入产出流动平衡的评估方案的目标是在存货管理、成本中心和生产计划中,尽可能持续彻底地追踪材料的流动,循序渐进地改善材料流动平衡的记录状况,而并不一定就要在第一年取得充分的、全部的信息。评估操作工作的起点是原料,然后是辅助材料和包装物,最后是加工材料。遵循这一思路,企业所能够具体加以改进的方面,不仅与材料的存货记数系统和过程控制相关,也与对损失部分的估计与控制,以及企业中其他计量方法的标准相关。 四、环境成本评估的流程分析 在企业层面进行环境成本评估、编制材料流动平衡表之后,下一步将把数据分析的系统边界从企业的范围再分配到具体的内部程序上。程序流程图是在技术处理层面追踪材料流动的投入产出,深入分析企业特有的加工程序,从源头上识别企业的损失、泄漏和废水等非生产性产出,如图1所示。这里需要再次以投入产出的分析形式,更加详细地检查生产中个别的步骤,有时还需要技术上的相关支持。程序流程图结合了成本会计数据中的技术信息,针对特定的生产单位、设备和成本中心操作,在总量上把每年的数量加以汇总。 将企业的材料流动分解到成本中心,甚至是具体的设备,不仅需要对技术改良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调研,而且需要追踪成本的源头。尤其应当重视前后都是以公斤为单位的材料定量记录。基于行为的成本计算和价值流动计量的方法可以解答以下问题:1) 哪个成本中心处理了多少材料;2) 材料投入能否被更进一步分配到生产线或者具体的设备上;3) 导致的排放、损耗、废物到底有多少,是按成本中心、生产线还是设备进行记录更为适宜;4) 有多少成本被正确地分配至产品,从而减少了隐匿在诸如管理费用这样一类成本中的数量。 该层次的材料流动分析由技术人员负责,所收集的数据应当反向复核,以确保与成本会计系统保持一致。不过由于内部各部门间缺乏沟通,技术上的数据和财务账簿记录的数据常常无法协调一致。经验表明,二者核对的一致性将带来极大的最优化优势,并且成为环境会计的主要工具。因此,技术上的处理与财务上的记账相互兼容是最为理想的操作方式。 五、结束语 一直以来,许多国家和组织都积极鼓励企业主动披露为保护环境所付出的努力。企业的环境保护支出是否是因为污染的罚款、环境管理系统人员的培训,或是为了发起对于自然的保护,是否包括了非生产性产出的成本,对此进行相关的报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界定环境成本概念、区分相应的类型,以及从材料流动平衡的视角进行披露的原因。 另外,在同一企业组织内部,贯穿企业的材料流动是统一的。就理论而言,二者的信息系统应该是相同或至少是一致的。而当前在环境报告领域,也有趋势将财务报告和环境报告合并成为可持续发展报告。然而目前企业往往单纯依赖财务会计系统,或是为财务和成本会计以及加工技术分别设置两套的信息机制,这从长期来看显然是弊多利少。本文从环境管理会计的视角,界定了环境成本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类型,提出材料流动平衡的思路,引入相关的评估处理方法,将在一定程度有助于企业环境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完善。 环境管理论文:关于企业环境管理与信息披露动机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整体利益的现象日益严重,企业在追求企业本身利润最大的同时往往不去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企业在短期内获得不菲的收获但长期上却是反受其害,因为与环境的不协调致使企业最终面临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环境管理;信息披露;环境伦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在环境伦理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企业环境伦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企业环境伦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企业环境伦理建设的对策措施,构建合理的企业环境伦理建设框架,以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取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1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环境目标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 环境管理目标除具有一般管理目标的导向性、系统性、时空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外,还具有特殊的多元性与层次性:多元性体现为环境管理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故而应兼具经济性目标和环境性目标;层次性则表现在目标可分解至三个不同层面考虑,即最终目标、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最终目标是达到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状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最终目标的指导下,环境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各种与生态环境因素有关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同时体现财务会计的受托责任观和管理会计的决策用有关思想对信息的可靠性和有用性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其具体目标是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中来,它能够使环境成,本的重要性得到体现,同时更加容易辨识与核算,从而更易于管理和降低这些成本。 目前,实施环境管理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有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化工企业甚至会认为,强调了对环境成本的核算,会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他们以前并没有关注的环境影响方面,将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会计人员对采用新的会计系统有消极或抵触情绪,他们认为延续现存的会计系统是既安全又可靠的方法,而对运用一个新系统缺乏必要的积极性,新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会给会计师们带来很大的压力。 2 信息披露 企业信息披露多集中在会计信息的披露,在经济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因而倍受各方关注。人们用它来寻找投资对象和兼并对象,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判断投资、筹资和经营活动的成效,评价公司管理业绩和企业决策。通过对会计信息资源的选择和有效利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企业财富的产生过程,改善决策,减少盲目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会计信息对现代经济的意义正在被重新认识,投资者、管理人员和会计专业人员对会计信息更是表现出不断增长的兴趣。 信息披露的方式一是表内报表,即按国家规定格式和项目用数字填列,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二是表外,即对表内数据和有关事项的解释和说明,如附表和附注,文字说明等。由于表内报表用数字反映的特点,决定了所表达的舆论信息的局限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更多披露变动及定性信息(如主要指标数据变动的原因);不仅要披露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不确定的信息(如金融工具利率和信用风险信息);不仅要披露历史信息、同业信息,还要披露预算信息;不仅要披露企业整体的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分部信息(如行业分部、地区分部),这些要求都需要由表外补充和说明来完成。表外在其增加财务报表的信息量、改善披露的充分性、抑制企业粉饰报表、减少报表使用人的误解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使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和说明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2.1 信息披露的方式。 信息披露有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之分。自愿披露是企业在国家规定披露的信息之外,自行披露的信息。信息公布的早晚会给他们带来重大影响,所以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缩短信息编制和披露时间。 2.2 信息披露的成本。 信息披露成本包括信息提供成本和竞争劣势成本。信息提供成本是指从建立信息系统到信息的披露完成所花费的一切支出,包括编制成本、审计见证成本和诉讼成本等。由于该项成本在信息披露时尚未发生,多由估算得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难以计量和测算,所以又叫不确定成本。信息提供者是影响信息市场质量和信誉的首要因素。 从效益分析看,如果披露某信息,有助于提高其在证券市场上的筹资地位,降低筹资成本,则公司会产生披露效益,竞争劣势成本降低,反之,则会产生披露损失,竞争劣势成本提高;从成本分析看,信息披露会加大信息加工成本,产生审计见证成本、诉讼成本等,同时信息披露也可能会制约经历人员的经营决策,使其在受到约束情况下做出次优决策;由于违规处罚只有在被发现时才产生,在利益和侥幸心里的驱动下,信息提高供者会铤而走险进行利润操纵、有意披露有利信息、掩盖不利信息以及制造虚假信息等。其次,信息需求同样影响信息供给。信息使用者购买信息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做出正确选择,最大程度的获利或减少损失。如果信息提供者提供虚假的信息,就会使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失去对企业的信任,企业在信息市场的需求者就会减少,最终影响企业的筹资能力和生产经营,甚至破产倒闭。要想扭转局面,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业绩,提高信息质量和企业信誉。再有,规范完善的信息市场,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保证。 3 企业环境管理与信息披露的优化建议 3.1 企业信息外部监管的改进路径与制度安排。 3.1.1 加大信息披露监管力度。 3.1.1.1 提高违规成本。可以完善《证券法》中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甚至制定相关地方法规,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有一定力度的惩罚措施,通过责令违规企业赔偿受害投资者的损失不仅可以有效地剥夺违规企业通过违规行为所获得的非法利益,而且给违规企业强行加上了一种经济上的巨大负担。同时可以建立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体系。这样可以使严重违法的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从证券行业中彻底出局,令其丧失执业资格。 3.1.1.2 提高发现违规行为的能力。可以确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框架,并使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最后还可以建立信息披露的风险预警系统。 3.1.2 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 3.1.2.1 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制定法律、法规、强制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使审计必须从注册会计师其他业务中分离出来。 3.1.2.2 强化公司审计轮换制。事务所的选择决定权仍然由股东大会或者审计委员会掌握,可以用确定注册会计师和合伙人轮换期限。 3.2 企业信息内部控制的改进路径与制度安排。 3.2.1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财产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进程。 3.2.1.1 积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3.2.1.2 扩大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完善董事会试点范围。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股份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探索对中央企业领导人员新的管理模式。 3.2.1.3 加快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3.2.1.4 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3.2.2 建立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考评制度。 建立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考评制度,完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可以改变目前大股东对经营者采取的唯一的财务指标考评法。企业应借鉴国外董事协会对业绩的评价因素,对经营者的激励采取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同时加快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提高经理人才的素质,通过人才市场竞争上岗的途径,建立起有效的进入退出机制,以形成对经营者外部的约束机制。 3.3 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 企业降低环境管理与信息披露的成本,有利于本地环境管理和信息披露的发展。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所以,生命周期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真实地反映了产品所发生的真正的劳动耗费,便于企业管理部门根据真实的成本资料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 3.3.1 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是在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及所期望的盈利水平的前提下,改进产品与工艺设计,降低设计阶段被锁定成本。由于环境成本的发生规律和其他成本一样,因此在设计阶段就降低环境成本的发生,而目标成本的计算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通过采用目标成本法,企业可以极大限度的节约环境管理和信息披露的成本,方便在企业中环境管理的运用。 3.3.2 价值链分析法。 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连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价值活动的集合。也就是说,价值链并不是独立活动的汇集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而且,在这个系统内某项活动进行的方式影响其他活动的成本和效率,企业可通过协调或优化这些联系来创建整体成本优势。 总之,应将企业的环境管理成本和信息披露成本纳入产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对环境管理成本和信息披露发生的源头开始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成本,从而便于环境管理和信息披露在企业的开展应用。 3.4 强化对环境管理与信息披露的监督。 3.4.1 建立内部控制 政府强制执行。 政府要起到引导和督促企业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通过加强执法力度来促使企业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环境管理和信息披露。对环境管理和信息披露工作执行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企业环境管理和信息披露工作执行松散或拒绝依法设置执行的单位要进行处罚,向社会公布,以达到严肃法纪的目的。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法定管理部门,要利用接触面广、便于组织等优势,主动指导,组织经验交流。 3.4.2 坚持内部监督强化外部监督。 从传统意义上说,对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和信息披露实施的监督主要应依赖于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但种种原因使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因此须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如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应统一协调,合理分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形成有效地监督合力,注重对企业执行情况的了解、检查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威慑力。 环境管理论文:浅析环境管理会计 [摘 要] 如何让绿色环境融入到企业会计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在国外蓬勃发展了十多年,但在我国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本文围绕环境管理会计展开论述,提出在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并阐述了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同时概述了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环境管理会计;必要性;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这样一种观念: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似乎是一对矛盾。从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看,在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先发展,后治理”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事实上,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选择,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问题,但也有助于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境问题的解决可以为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保护环境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持续发展。因此,兼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好环境,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思想。 从企业持续经营的角度看,环境与竞争并不存在绝对的此消彼长关系。严格的环境规范会刺激企业积极地进行技术革新,而技术革新又带来高的投入产出比,或降低了为减少污染而发生的净成本或复原成本,同时改进了产品,增强了产品的长期竞争优势。从国际发展趋势看,各种约束企业的行为、规范产品环境质量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必然会影响到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环境因素已成为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的主要因素,并使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认识到如果在管理决策中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利益关系人的需求变化,将可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有关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也就越发显得必要与迫切。 一、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作为国民经济基本构成元素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应贯彻环保政策,这就迫切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会计。 (一)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在,各国的环境保护已从关注解决终端问题逐步转为营造企业改变环境的驱动力,也就是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导向的变革来谋求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双赢”。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当努力将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管理理念,建立起反映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业绩的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通过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加工,为多种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同时通过将环境业绩融入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保证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共同实现,最终实现企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伴随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环境管制标准愈来愈严格,企业环境相关成本及环境风险增加,引起企业及银行等融资机构的重视。很多著名的大型银行都开始要求客户对自身的环境情况做出必要披露,同时还积极研究和运用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方案。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绿色消费”浪潮,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仅关注产品的质量、功能和价格,还关注产品本身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此外,许多国家都提倡或要求其企业对外披露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我国企业进行国外投资将面临更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凡此种种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积极行动,改善和提高企业环境管理的水平,树立环境管理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市场竞争能力,降低环境风险及资金成本。这些都迫切要求企业尽早建立环境管理会计。 (三)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抵制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 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但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故意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生产项目建在发展 2. 有助于企业管理当局做出正确决策 环境管理会计不仅提供了企业决策所需要的货币信息(例如环境成本与收益) ,也提供了非货币信息(例如污染物的排放量) 。在环境管理会计系统的辅助下,管理层可以有效地抑制短期行为,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从企业与社会双重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中,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做出最优决策。当在投资决策分析中考虑了环境因素后,其分析模型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首先,决策目标应多元化,决策分析不能再以单纯的经济参数为标准,应考虑社会、环境等多种目标。其次,环境因素应纳入决策分析指标,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的环境政策以及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估计各项潜在环境支出发生的可能性,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减少投资风险。 例如,某企业将要投产的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残余物,该残余物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案清除。 方案1,采用蒸汽去除法。所需设备投资50万元;每年发生的开支有:购买材料6万元,交纳排污费6万元,生产控制支出4万元。这种处理方式会产生一种有毒废气,企业目前没有处理该废气的能力。但国家近几年将会颁布一部有毒废气排放的控制法规,企业的行为很有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经过估算,罚款额高达150万元(假定罚款在设备报废时一次性支付)。 方案2,采用碱式去除法。该工艺不释放任何废气,只会产生一种含碱废料,废料可回收制造肥料。其费用包括:设备投资100万元,购材料支出8万元,交纳排污费2万元,生产控制支出3万元,碱废料回收1万元(假定两套设备使用年限均为10年,采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旧,无残值;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折现率为15%)。两种方案的投资及现值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方案1的净现值是1 422 838元,大于方案2的净现值1 100 376元,应选择方案2。如果不考虑环境损害的罚款支出,则方案1的净现值就是1 052 068元(1 422 838-370 770),小于方案2的净现值,应选择方案1。这样就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给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 3. 有助于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考核与评价 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帮助环境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了解环境资源的存量和流量,以及资源资产的分布及其可能的变动情况,能够反映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预防和治理自身所产生环境污染的资源投入与绩效信息,通过对企业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行为进行监控,发现不足,找出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保证企业不受或者少受环境风险的威胁,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业绩。 大量研究证明,企业的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企业把环境目标作为其战略目标后,在不同的实施阶段,通过环境管理会计收集的信息,可对企业的环境业绩及财务业绩进行评价。如决策中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企业改进产品设计,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环境绩效等。环境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进行业绩评价,以促进企业环境管理的自我调整。通过综合考核环境业绩,企业实现可持续战略目标,创造长期的价值。 四、 结论 环境管理在企业会计中应用的重要性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和重视,在企业管理会计中考虑环境因素也已开始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环境管理的制度,已对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企业开始实施了环境管理标准(如iso l400l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并加强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在青藏铁路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在取土前就把表层的植被和表土铲除,铲除以后集中堆放、养护,取完后回铺,仅沿线草皮移植的花费就高达2亿多元,回铺的草皮达数千万平方米。 环境管理论文: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问题与实现途径研究 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重大挑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城市自然资源的短缺,自然环境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性环境系统,为城市的良好发展提供生存空间、基本能源需求和物质支撑,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日益集中和城市建设的扩展,城市自然环境系统面临诸多风险,如能源资源日趋紧张、土地资源不足、水资源面临危机等问题不断凸显;城市人居环境日益脆弱,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发展的初衷正一步一步地被侵蚀,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也逐渐地被破坏,城市环境污染与温室效应加剧;形象工程盛行等。面临如此多的环境管理问题,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提高社会各群体的伦理素质与法律素质等,以便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市发展是个复杂、全面,并具可持续内涵的历史过程,它置身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并兼具自身发展特色,正确处理好其内在关系,及自身发展和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将有助于城市良性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狭义范围内,城市发展包括城市经济、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城市空间、城市化水平发展等多方面内涵;在广义范围内,城市发展将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在内的整个城市环境的进步和提高。总体而言,政府应当引导城市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协调,不同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通过税收、行政命令等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的差异化,改变了不同环境压力的产业获取资源成本的大小、进入与退出市场的门槛的高低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程度,形成不同的环境压力和环境需求的产业结构,进而改变城市的质量。 1,城市经济发展不以破坏城市生态平衡为代价 城市是个复杂而脆弱的生态系统,其中的各成份联系密切并相互影响,任一生态因子的破坏或消失将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无可挽回的破坏。所以,城市经济发展作为其内在的一分子,相应地也将遵循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妥善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措施有:实现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理性的发展理念转变;大力发展城市循环经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倡导绿色gdp。 2,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中最为明显的部分,通过各类有形建筑、设施、结构布局等可直接看见的外在安排展现城市发展的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建设程度直接反映了该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幸福指数,现代的、时尚的、先进的城市建设预示着该城市有着强劲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前景。但是,城市建设如城市经济发展投入一样需要一个度,盲目过度的发展城市建设必然牵制该城市的长远发展,犹如拔苗助长,最终损害该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地方政府在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时,必须兼顾城市经济投资力度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一方面,应当确保城市建设投资在城市投资中的一定比例,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市正常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保证城市充分就业;另一方面,必须合理配置城市建设投资的比重,不仅使城市产业投资跟上城市建设投资的步伐,为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而且确保各项建设投资在城市自然环境可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体措施如确保城市公共投资的适度、合理;积极合理地引导城市商业建设。 此外,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系统中,政府必须着眼于社区这一重要的城市子系统,通过社区发展和建设来推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社 区绿化建设;推行绿色建筑,发展节能省地型社区住宅和建筑。 二,提高城市社会各主体的伦理素质和法律素质 如果众人没有一种正义的心理氛围和文化环境,一种正义原则就不可能被接受一样,政府要想成功地完成城市生态环境伦理管理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价值氛围和伦理素质。 1,政府发挥榜样作用,并积极引导建立生态性的城市伦理氛围 在城市良好伦理氛围塑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城市各主体环境伦理素养的培养,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或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或制定相关规定。首先,政府积极培养自身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伦理修养,政府作为最大的环境伦理责任人,以及在社会中所具有的破窗效应,决定了政府在进行城市生态环境伦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伦理修养:政府在城市环境管理中树立审慎的伦理价值观;保持生态的镇静;树立行政公平、平等理念。其次,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塑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伦理氛围。一方面,政府通过相关的城市社会规定确立伦理要求。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媒体、形象展示等直观而非强制的行政手段为城市环境伦理素养的形成制造空间氛围。 2,带动城市各主体塑造生态性的社会伦理氛围 城市社会是个大熔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个性,各主体有其自身的伦理观念和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是反映在城市自然环境中,都有着共同的自然结果,即破坏城市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各种宣传和媒体措施,塑造积极的可持续性的城市社会伦理氛围。 首先,引导确立并稳固城市性的环境协同论,城市性的环境协同论要求城市各主体尊重和关心城市自然,采取个体主义的与整体主义的非人类中心主义,限制对城市自然的权力滥用。其次,树立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正确引导并渐渐地规范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成为有效管理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简约的城市消费观,适度消耗的消费理念,崇尚绿色的消费理念,以及关注循环的消费理念,以期通过耗尽可能少的自然资源来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防止把我们的生活废弃物导入城市自然系统;其次,重新定义幸福,确立新的幸福观;确立有责任的生活方式。 环境管理论文:论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 内容提要 1. 对我国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的反思 2. 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蒋庭松等,1991,1991,1993) 3.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现行经济手段及其评价 4. 关于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建议 摘要 我国传统的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由于采取自然资源无价、原材料低价的做法,使原材料价格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开发的完全成本,从而不仅影响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自身发展,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低效率利用和浪费,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是以自然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为基础,采用征收税费、押金、拨款和创造市场等方法,将自然资源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内化到开发话动中,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促使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的区别是它注重效率。我国目前采用的经济手段主要是:税务、资源产业管理、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部门征收的税费,但存在着关系不清、缺少依据、作用不强、手段单调和挪用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其效果。笔者通过对经济手段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强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核定主要自然资源的基准价值量;建立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体系;制定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费用—效益分析规范;取消补贴,提高原材料价格;实行自然资源开发权拍卖制度,建立开发权交易市场;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基金。 关键词: 自然资源,环境管理,经济手段 从产业划分角度看,自然资源开发是第一产业。根据所开发的自然资源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两类:一是利用生物资源的农业类开发,即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另一是利用非生物资源的工业类开发,即采掘业。由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自然资源又是作为自然物的入以及整个生命系统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不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从环境保护考虑,研究自然资源开发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对我国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的反思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技术落后的大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积聚财富的主要方式只能是大量开发自然资源,我国经济仍只能是资源开发型的经济。在实行资源开发型经济发展模式时,我国采取压低农副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做法,以刺激加工工业即第二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如在七十年代,按当时汇率计算,国内原油价格仅相当于国际油价的26.4%,目前也只达到国际油价的77%(严绪朝等,1994)。这种做法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从长远看,则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1.1 影响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自身发展 产品低价造成自然资源开发企业长期低利、微利,甚至亏损,自身积累不足,难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制约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粮价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基础投人不足,已严重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再如,石油工业全行业到1991年底,累计负债余额达691亿,资本负债率达到75%(严绪朝等,1994);国有重点煤矿1993年产煤4.6亿吨,亏损高达50多亿元,平均每吨原煤亏损达1087元(据王森浩1994年文推算)。 1.2 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低效中利用和浪费 产品低价除了造成自然资源开发技术的落后外,还迫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如1990年,我国原煤产量10亿多吨,竟消耗掉40多亿吨煤炭储量,回收率仅为25%;有的小煤窑采1吨煤竟丢掉8.9吨,回采率仅为10%(王和,1994)。另据对1800多个重要生产矿山的调查,70%的有用组分得到综合开发利用的矿山仅占2%;有用组分有半数得到综合开发利用的矿山只占15%;而75%的矿山其有用组分的回收率均在25%以下(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土规划和地区经济司等,1992)。 原材料低价在刺激加工工业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使企业不注重提高利用效率,在资源利用上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以巨大的自然资源消耗维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目前,我国单位能源所创造的工业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法国的10.61%,前西德的9.09%,日本的7.56%,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较低的,仅相当于印度的50%(世界资源研究所等,1993)。 1.3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上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其养分损失至少折商品肥40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其他如沙化、盐渍化损失也达100亿元,草原退化面积接近1亿公顷,并仍以每年100多万公顷的速率在退化(曲格平,1989)。 森林覆盖率仅为13.9%,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2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5%,并且每年以2-3%即230-345万公顷的速度减少,我国3万余种植物中有4、5千种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有的濒临灭绝(国家环境保护局,1987)。 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晋陕蒙接壤地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6.5%,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3万吨/年,年向黄河输沙量近4亿吨左右,占向黄河输沙量的1/4。神府、东胜矿区废土废渣堆积总量达6800多万吨,其中有60%直接倾倒于河流,有的地方河道淤积,造成泄洪困难,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据测算,该矿区年环境成本为3819.6万元,平均每生产1吨原煤的环境成本为1.05元(西安煤炭设计院,1990)。 我国正在实行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变,与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改革自然资源的开发模式,利用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减少资源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 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蒋庭松等,1991,1991,1993) 2.1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理论基础:自然环境资源价值论 我国长期实行原材料低价的资源开发政策,除了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外,还因为理论认识上的一个错误,这就是片面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是天然存在的,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没有价值和价格。 其实,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并不是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指出:“作为要素加人生产但不需要代价的自然要素,不论在生产中起什么作用,都不是作为资本的组成部分加人生产的……但是如果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需提供的产品比利用这种自然力所能生产出来的还要多,也就是说,如果必须在不利用这种自然力的情况下,或者说在人或人的劳动的协助下生产出这个追加产品,那末一个新的追加的要素就会加入到资本中[1]。”这说明,马克思认为,自然力没有价值存在一个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人类就要为此追加劳动,自然力也就具有价值。这是因为,自然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过程,首先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在一定限度内,自然环境资源可以自然地更新、再生、恢复和增殖;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强化,其自然再生产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必须付出劳动,这就使它具有社会再生产的性质。因而,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即为在其自然再生产能力之上,人类为维护、恢复、增殖自然环境资源所应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由此可见,商品的价值是再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考察自然环境资源价值,应从生产以及再生产自然资源所“必需的”劳动而不是“实际付出的”劳动角度进行,才不会因为人类的历史失误而低估了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 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后,为改善生态环境状况而进行的劳动,如治理污染、治抄保水、植树造林等,这类劳动可以称为直接劳动;第二类是在某项自然资源开发行为发生前预见到其将对生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变该项行为本身所付出的劳动、或伴随该行为发生的同时而附加的劳动等,如开发替代品、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等,这类劳动可以称为间接劳动。 2.2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作用机制:外部不经济性的内化 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开发产品价格应当等于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外部成本(mec)与边际使用者成本(muc)之和.mpc是自然资源开发的边际成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成本;mec是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损失;muc是由于现在开发自然资源而放弃的其未来效益和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经济手段是通过各种方法,使这些成本能反映在原材料的价格中,从而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使资源开发活动循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收税和收费。这是经济手段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政府通过征收税费而使环境成本和资源价值直接反映在产品价格中,也就是将外部不经济性直接内化到资源开发生产过程中,从而刺激开发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由于存在市场竞争机制,若开发者使用了超过社会所必要的、平均的自然资源消耗量,或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程度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则其付出的税费(即反映在产品价格中的mec和muc)也就高,其个别劳动时间就会超过社会劳动时间,则在其将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时,其利润就会低于社会平均利润;反之,若其自然资源消耗量、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则会获得超额利润,这就刺激企业不断降低成本以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当大多数开发者的mec和muc都下降时,整个社会的mec和muc也会相应下降。 押金制度。政府要求自然资源开发者在开发前交出一定数额的押金,当开发者按照一定要求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予以恢复和补偿,如植树造林、复垦等以后,再将其返还,否则予以没收。这实际是通过押金迫使开发者从事前述第二类自然环境资源再生产劳动,这样该类再生产劳动也会反映在开发者的产品价格中,再通过竞争机制使其不断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使用。 政府拨款。政府对经济上不能盈利的环境保护项目进行拨款补助,从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这实际是由政府从事自然环境资源的第一类社会再生产活动。 创造市场。上述手段都是与价格有关的措施,而创造市场则是直接为环境商品创造一个市场,使其在市场上直接交换,最典型的创造市场是许可证交易。这一类经济手段也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使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和生态环境的使用权向经济效率最高和环境效益最好的开发者配置。 2.3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优点:效率 由于开发者之间存在着知识、技术水平、装备条件等的差异,每个开发者有着不同的边际成本,存在着不同的最佳自然资源开发水平和最佳环境污染水平。在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环境管理时,往往会因“一刀切”而使开发者的资源开发量和污染水平高于或低于最佳水平,造成浪费,影响了效率;而经济手段则通过市场机制使各种资源在不同开发者之间得到合理配置,使每个开发者的资源开发量和污染水平均达到最佳水平,由个体最优从而实现总体最优,提高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 3.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现行经济手段及其评价 我国目前实行的经济手段主要是征收税费,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税务部门征收的资源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中华人民共国资源税条例(草案)》规定了石油、煤炭、盐等9个资源税税目。 资源产业管理部门的收费。如地质矿产部门征收的矿产资源费;水产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征收的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建设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征收的地下水资源费;林业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征收的林地补偿费、伐除林木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 土地管理部门征收的土地复垦保证金。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征收的排污资。 某些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试行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 如福建省对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征收环境补偿费;江苏省对集体矿山和个体采矿业征收矿产资源费和整治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选矿征收排污费;山西、内蒙古、湖北、陕西、新疆等省、自治区也制定了对自然资源开发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有关政策,准备付诸实施。 上述各种经济手段对于遏制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政出多门,缺少协调。如上所述,各个部门与自然资源开发有关的收费名目繁多,有的相互之间重复,有的缺乏法律依据,没有得到明确的授权,这就削弱了国家作为自然环境资源所有者代表实现其价值的权威性,影响了这一手段的效果。 缺少科学依据,激励作用不强。没有根据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以及开发活动的损失为基础制定收费费率,标准偏低,从而难以刺激开发者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手段单调。如上所述,运用的经济手段绝大部分为征收税费这一种,而其他经济手段则运用甚少。 资金挪用严重。既然收取的费用是自然环境资源价值的体现,是自然资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那么,为了维护自然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这些费用必须再投入到自然环境资源的恢复、保护与增殖项目中去,但被挪作它用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挪用的另一个表现形式,也是最普遍、最不被人注意的形式是,根据管辖权限收费,安排使用。这就造成位于一地的开发者向在另一地的管辖者交费,这样,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就不能得到补偿,这部分价值实际是被挪到别处使用了。 4. 关于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 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环境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的基础,税费及押金标准的制定,以及对交易市场的监督,都需要以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为依据。我国各级土地管理局组织力量,评定了城镇土地的基准价格,作为土地交易、调控土地市场的依据。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基准价值量进行评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4.2 理顺各种收费的关系,建立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体系根据自然资源开发产品的价格构成,从环境保护角度看,经济手段所要影响的主要是mec和muc两个部分。mec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环境污染损失,通过排污费收取;一部分是生态破坏损失,通过拟议中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收取,这便构成了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税费体系,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征收。muc部分,以及部分属于mpc的公共部分,则构成了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体系,可由资源产业管理部门负责征收。建议根据这样的体系构想,对现有收费进行清理,保证两个体系之间、以及每个体系内部各项收费之间的关系明晰,并通过法律文件加以明确。 4.3 强调费用—效益分析在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评价中的地位 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应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开发活动的效益及其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作全面估算,并进行比较,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成立后所要征收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确定提供依据。 4.4 取消补贴、提高原材料价格 经济手段的核心就是使自然资源开发产品即原材料的价格,反映开发过程的完全成本,因此,应当取消对资源开发的财政补贴,放松对原材料价格的政府控制,使价格能够对资源开发者和利用者产生调节和刺激作用。也不必担心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通货膨胀,分析表明,真正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引起的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幅度较小,其最大弹性系数在0.6左右,即原料价格上涨1%,总体物价水平最多上涨0.6%;而且前面的分析表明,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最终是能够导致成本下降,从而使物价水平下降的。 4.5 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 在征收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同时,应注意运用其他经济手段,特别是为环境保护创造市场,如实行资源开发权拍卖和交易。对一些缺乏税费征收标准或难以专门制定标准的开发项目,可在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对开发权进行招标拍卖,将拍卖所得资金作为生态环境的恢复费用;并逐步建立开发权的交易市场。 4.6 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基金 将征收的部分税费集中起来,成立自然资源保护专项基金,资助自然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替代资源的开发,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工作,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象经营普通商品一样经营自然环境资源这一特殊商品,使其不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环境管理论文:生态文明下环境管理内涵 摘要:环境管理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当代环境管理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有利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在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主要有技术内涵、经济内涵和制度内涵。本文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三个实质内涵进行分别的阐述,以前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准。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管理;内涵 环境管理是预防和质量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环境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协调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保障人们的物质很精神需求。本文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三个实质内涵进行分别的阐述,以前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准。 1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是调节城乡、产业以及上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在环境管理中要协调好之间的关系。 1.1城乡之间的关系协调 城乡生态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垂直生态链。在三大产业中农村是第一产业的基地,而城市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则是链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生态系统的中间环节。在三大产业的生态关系中,我们不但要实现城市化道路,消除城市化的污染转移到农村的现象出现,同时要加强新农村的建设,消除农村污染,向城市输送更多安全生态的农产品,实现城乡生态系统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1.2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协调 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是呈水平状态。在环境的管理中,我们要协调好上游生态保护与下游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让生态工程带动新城市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对于农村的环境管理要更加重视,由于农村环境管理比较薄弱,我们要控制对农田、引用水源和养殖业的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上游的污染而造成对下游的影响,积极处理好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 2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制度内涵 2.1环境管理的主流化 环境管理的主流化的概念是在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并让社会大众都能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来。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相关部门的议事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日程上来,通过各种措施和制度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让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可,并参与到环境的保护公益事业中来。同时还要协调好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积极调动社会大众的积极性。 2.2环境管理的生态化 只要是指在进行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的生态化的因素,并将生态化作为制度制定的基本原则,使环境管理制度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政府要在环境管理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给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平台参与到环境管理中来,让环境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2.3绿色政绩制度化 绿色政绩制度化主要是指树立起绿色化政绩观,将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作为考察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效能及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保证环境管理工作考核的制度化,为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提供制度上的保证。绿色政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要求,也是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之一。 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而对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和污染,也让环境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我们必须处理好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环境管理的经济目标。 3.1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位 科学发展观是党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出只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环境管理中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走新型的城市工业化的路线,实现高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3.2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目前,生态文明社会所提倡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所以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时应注重资源的整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提供帮助。另外,应将建设生态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作为环境管理的出发点与立足点,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与经济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相互协调。此外,应将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处理收入与环境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作为环境管理的重点内容。 4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内涵在建设物质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环境管理能够很好的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就必须要了解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制度内涵和技术内涵。 作者:郑江宁 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管理论文:移动通信基站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现状 摘要:移动通讯业的迅速发展和三大运营商的激烈竞争,使得当下基站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面临数量多、分布广、批次多、变化大等许多问题。本文基于立法-规划-环评三维一体的管理方案,阐述法律法规、基站站址规划和环境管理流程各个环节的要点及核心,力争正本清源解决基站选址难、建设难、管理难问题。 关键词:基站;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铁塔公司 1引言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移动通信业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产业之一。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内三家运营商颁发了三张TDD(TD-LTE)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4G时代到来,全面提高了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将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推入了白热化的境地。目前,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移动容量、频率资源、物理站址几个方面,虽然运营商不同,所用频段和网络不同,但从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使用过程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基站的管理角度来说,各个基站所经历的工作流程却是高度一致的。 2环境管理工作存在的难点 移动通讯业使得当下基站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面临挑战,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难题。 2.1基站存在数量多、分布广,多网共存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网络技术逐渐成熟,通信网络也从1987年的第1代移动网络发展到了2013年的第4代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替,产业迅猛发展,也导致了每年都要建设大量的基站项目。以南京地区为例,仅中国移动一家运营商就已在该地区建设了约13000个基站。这些数量庞大的基站遍布在市区及市郊的各个角落,网络建设情况更是各异,有的单网有的双网共址甚至三网共址。对于管理部门来说,面对分散各地的数量如此庞大且情况各异的基站,要一一掌握清楚每个基站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及基站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电磁环境质量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2.2基站建设和审核批次众多 2008年通过重组形成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三家公司为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均花费大量资金及人力资源进行物理站点的建设。长期以来,他们将基站和管道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希望能拥有独立的网络及相应的网络优势。而这种竞争的态势,也直接导致了每年审批部门都会收到分别来自三家运营商的2G/3G/4G许多批次的基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每本环评报告都包含了成百上千个基站,由于多网共存,每个基站都需要完成上文提到的移动通信基站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实际运行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运营商而言需要设置专职人员划拨专项资金完成环保审批工作。对于环境管理部门,每年受理、公示、审批、核查如此多批次的基站项目,也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2.3基站项目变化多,加大管理难度 基站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导致项目的变化性较大,而这些变化又未能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主要表现有:(1)先建后报:由于基站建设数量多任务重,有些基站存在边建设边报批甚至未批先建的情况,导致这些基站的存在不合法,也得不到环保监管;(2)多建少报:被隐瞒的基站主要存在于偏远地区或地区交界处,这些存在于“灰色地带”的基站属于“黑户”,无法接受管理;(3)变更不报:基站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根据需要调整基站站址、设备参数和天线类型等,但变更后,运营商却未及时将所有变更情况通报审批部门,直接影响了审批部门后期对基站的管理[1]。以上三方面的情况在基站项目环境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客观存在。总体来说,环境管理部门对基站项目的审批和管理工作相当重视,也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工作成效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客观情况的存在,目前对基站的环保管理工作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3环境管理工作综合解决方案 对于基站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难点,笔者认为,仅从单方面入手,对目前基站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进行修正,所取得的成效有限,需认真梳理出一套基于立法—规划—环评三维一体的管理方案,才能正本清源解决基站选址难、建设难、管理难问题。主要关键点如下。 3.1法律保障,为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正名 随着4G基站建设的全面铺开,近几年的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无疑将呈现大幅上扬趋势,如何建立健全基站建设的法规体系,理顺基站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与城乡规划间的关系,积极稳妥的调和因基站设置而诱发的政府管理部门—公司—市民之间的矛盾,有效构建“人居和谐”的城市基站设置综合环境,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法规层级较低以及与《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的交叉,造成了运营商和居民在遇到基站设置纠纷时往往各执一词,在实际操作中面临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城乡规划法》中的通信范畴的理解、运用和执行不到位,规划部门一般只认定是固定网络通信,导致移动通信基站未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极大影响了随后的基站选址、建设、管理工作;(2)无论从法律法规的层面或是从公众意识的层面来看,移动通信基站作为提供电信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地位认同度都不够。例如《物权法》中“不得擅自改变经营性用房”,《物业管理条例》中“必须经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同意”,这些相关的解释在实际运作中出现偏差。(3)《环境保护法》第24条明确规定了电磁波辐射是一种污染源,故该法规定的原则、制度对电磁辐射污染均可适用。但对于电磁辐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损害事实”的举证变得异常艰难,在实际案例中,针对此类诉讼司法机关也仅能基于民生问题的考虑,开展通信企业和民众间调解工作[1,2]。综合江苏省的现状,笔者认为,江苏也急需针对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设置、建设、维护及环境管理工作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法规及规范,这些法规及规范中,需要明确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明确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具有公用电信设施性质;(2)将移动通信基站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确保移动通信基站属于建筑物工程项目的配套,从而与其他配套工程同步实施;(3)明确故意破坏移动通信基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4)进一步规范企业建设及运营基站的行为,针对违法基站、超标基站绝不姑息,服务民生,切实维护周围公众利益。总而言之,只有解决法律层面的不足与认识,才能从根源上扫除基站选址难、建设难、管理难问题的障碍。 3.2规划担纲,为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安家 当前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和建设比较随意混乱,市民投诉日益增多,主要是由于管理部门未对基站设置进行统一规划,再加上各大运营商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大肆加速通信网络建设。从法律层面上认同基站的公用电信设施地位并将基站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再加上铁塔公司的成立,基站的报批、建设和维护可以由铁塔公司完成,显著提高站点复用率,避免了三大运营商的混战和资源浪费,也将大大降低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在铁塔公司时代,基站的选址和建设工作应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从城市整体规划、片区规划阶段开始。基站站址专项规划由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会同市规划国土等部门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要求进行编制,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实施。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每年可根据城市建设和通信技术发展要求,按照规划修订程序对基站站址专项规划进行修改。该规划编制过程中,铁塔公司应作为牵头单位,综合三大运营商的网络现状报告及铁塔公司自主规划的储备站点需求,从网络建设的安全性和发展需求角度出发,向规划编制部门提交情况说明及意向报告,做到早期介入。基站规划站址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网络覆盖需要;电波传播特性;设备性能状态;网络优化需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3]。 3.3环评检验,审核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环境影响 铁塔公司的成立,对于基站环境管理工作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在于,铁塔公司作为基站建设和维护的主体,可以负责基站从报批到申请验收的全程手续,而不需要三大运营商各自办理流程相同的手续,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也大大降低。推荐的工作流程如下:每年初,铁塔公司将适时召开全年计划集中协商会,由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公司提出各自的建站需求,铁塔公司综合网络现状及公司自主规划的储备站点需求,确定本年度批次基站的初步选址方案及基站相应的技术参数。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根据铁塔公司提供的基站选址方案及技术参数进行基站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基站项目的规划符合性、拟建址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预测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给出项目是否环境可行的明确结论。在项目开工建设前,铁塔公司将本批项目的报批资料连同可研阶段环评文件提交给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设完成后,基站进入试运行阶段,铁塔公司应提供项目可研阶段环评文件及批复文件、实际建设的基站相关资料、项目变更情况,委托具有相应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实际运行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资料核查、现场核查及现场监测等流程,最终从技术角度明确该项目是否满足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项目通过环评后,铁塔公司将实际运行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基站项目资料参数及图片资料整理后一并提交给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该流程能在满足现有环境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减少运营商和管理部门的工作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语 移动通讯业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三大运营商的战略发展,使得当下基站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面临挑战,主要存在项目多、分布广、变化大等问题。本文基于立法-规划-环评三维一体的管理方案,阐述法律法规需明确的要点、基站选址的专项规划及立足于铁塔公司环境影响评价的新流程,三管齐下解决基站选址难、建设难、管理难等问题。 作者:李璇 王文兵 林炬 单位:江苏省苏核辐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 环境管理论文:地质环境管理水平研究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理对湖北预防应对地质灾害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全省地质环境管理再上新台阶,在全面掌握全省地质环境管理现状,找出需要改进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湖北地质环境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1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得益于“四个全覆盖”湖北省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环境管理,初步取得明显效果。全省已在65个地灾易发区完成了“十有县”建设,通过“五到位”培训地灾防治工作人员和基层群众近10万人。按照“依法管理、保治并重”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谁开矿、谁负责,谁破坏、谁治理”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湖北省探索出的隐患监测、群测群防、防灾减灾体系、防灾信息的“四个全覆盖”经验得到总理“相关经验和做法可资借鉴”的充分肯定。 2推动全省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还面临“四个不适应” 2.1思想认识上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与突出生态 文明建设新形势不相适应一些地方的发展理念仍未转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象仍然存在。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对地质环境管理的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位”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全省仅黄石、黄冈等少数市(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责任机制尚未建立。 2.2尚未形成高效综合的管理机制与地质环境问题 突发高发频发的新特点不相适应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26000余公顷矿山地质环境遭受破坏,有近100万群众受其影响。但现有地质环境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集中反映为:“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社会联动”的工作体系尚未形成;管理体制缺乏基层支撑,没有形成“全社会参与、共同防灾”的工作格局;应急体系仍不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和传递的“最后一公里”不到位,民众防灾应急知识不足。 2.3管理队伍力量薄弱与地质环境管理专业化、技术化、常态化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湖北省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难度大,矿区粗放开采、过度开采的现象突出,地质环境管理的专业化、技术化、常态化要求高。但目前省地质环境管理队伍存在人员不足、能力不足、装备不足的突出问题,与地质环境管理面临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存在较大差距。 2.4保障资金筹集困难与地质环境管理巨大的资金投入不相适应 初步估算,湖北省已闭坑矿山的治理需投入100亿元以上,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治理和监测费用总额高达50亿元以上。这些治理资金的筹集十分困难。 3进一步提高省地质环境管理水平需进行“六大创新” 3.1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推进思想观念创新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各级政府和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全面落实各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并纳入政府对部门的考核体系。加快构建地方重视、党委牵头、政府主抓、部门协同、目标明确、责任清晰、体制完善、措施具体、工作落实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 3.2修改完善相关法规,切实推进法制管理创新 抓紧修改完善《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把地方政府对地质环境管理的责任、投入渠道、投入比例予以明确和固定,为地质环境管理投入提供法制保障。加快建立符合本省实际的地质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3.3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推进管理工作机制创新 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到各级政府和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全面落实各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加紧建立“权责统一”的工作机制。把设计审查、项目验收、评估备案等工作向地方局下放。强化中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加紧完善检查督办机制。实施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管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对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实时更新。 3.4围绕四个体系建设,切实推进基层管理能力创新 一是围绕调查评价体系建设,深化隐患监测与管理的全覆盖;二是围绕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深化群测群防全覆盖;三是围绕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深化防灾减灾体系全覆盖;四是围绕应急体系建设,深化防灾信息化全覆盖。 3.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推进多元筹资渠道创新 争取省级财政在专项拨款中逐年增加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力争“十二五”期末达到中部省份平均水平;每年安排一定比例集中到省级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对农村受地质灾害影响的田、水、路、林及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各级地方政府可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地方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在国土资源项目资金中,统筹考虑对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和搬迁避让予以支持。充分利用部省合作协议,加大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 3.6加强宣传普及,切实推进民众的减灾自护能力创新 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减灾和自护教育。在防灾减灾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各有关主体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普及活动的责任,以及公民参与的义务。 作者:施伟忠 单位: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环境管理论文:环境管理体制环境法论文 一、环境法相关制度的国际法比较及启示 (一)从环境自身的角度分析 通过法律明确产权以及建立生态修复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恢复环境,从而解决环境外部行。首先,通过法律使原来无主物的环境要素能够拥有所有权,使“公地悲剧”不再发生。通过前文可知,产权不请很容易造成环境外部性,由此可知,界定产权是解决外部性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像空气、河流和海洋等是没有产权的,而且保护这些资源更不会给他们带来利益,也许会使他们遭受损失。在环境资源中只有矿藏和水流在宪法中被规定为全民所有。由此个人认为,首先,应该使环境要素的共有财产的范围扩大;其次,对此共有财产进行产权的界定。其次,建立“生态修复”制度,使环境有效的恢复。生态修复集中体现在自然中的突发事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上。也就是对环境造成损害的人在交一定费用的基础上,还要排除其并恢复其所造成的影响,如果违反行政法,还要受到处罚。因此,应当避免破坏环境的现象发生。例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露天矿矿区土地管理及复垦条例》的规定。 (二)从环境法制度构建的角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范围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是还不够宽泛。俄罗斯规定的最多,在政府的相关行为上也涉及到立法方面。有国家行为,还伴随着一些企业和相关经济组织的行为等等其他行为。加之我国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刚刚起步,并逐步实施,而且具有深远的意义,希望能够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 2.环境保护与市场衔接的促进制度。环保产业现在已经成为了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从而更有利于人们的健康。美国的环保顾问公司将其国家拥有的环保产业设计成3大类,总共有14个项目,规定的较为详细和具体。我国也应建立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环保产业,从而使环境保护与市场接轨,弥补市场的失灵。 (三)从赋予公民权利角度 通过预先赋予公民相应的权利,以达到预防外部性的效果。苏俄自然保护法、德国污染控制法都有此方面的相关规定。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还需努力,使其完善。美国法律不仅对申诉权进行了规定,而且还针对环境行政行为设立了司法审查制度。 二、我国对环境外部性解决的环境法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与外部经济性相关的环境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生态补贴制度的建立。通过补贴激励绿化保护行为,进而妳补外部经济行为的不足。就拿植树造林为例,植树者的植树行为会生成外部效益,如果给予植树者补贴,外部效益就会算入总体效益中,使总体效益增加,从而经济外部性会相应的改善。随之植树者等保护环境的人将会长此保持下去。其次将环保产业化。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要想发展环保产业,其重点是解决现实污染的问题,使环保技术服务多元化,以增加环保产业。但是在使环保产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在运营和和环保产业的设施建设,其规定中的实质的问题是在围绕环境承载能力,在职场机制的引导下,是环境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的问题,是各种利益的确认和分配问题。 (二)与外部不经济性相关的环境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 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增强实用性和有效性。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应该进行深化。因为人们的行为是造成环境破坏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增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对象,也就是由原来单一的以建设项目为对象改变成建设项目再加上人们的行为活动。而且,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而应该避免对于普通的研究过于复杂和繁冗,从而使环境影响评价的周期过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改革环境管理体制 环境管理体制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已经展开了很多年,在排污收费、生态环境补偿费、污染责任保险等方面都实践过,但是仍没有全面推广和有效的实施。这样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部门利益分化,相关部门对政策出台没有有效的配合,加上环保部门制约力度不够。因此,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已不能发挥有效地作用,有建立统一的环境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从而是环境外部性内部化。根据管理机构的相关原则,环境外部性问题越大的可以由高级别的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因此可以得出,按其行政级别的高低建立国家、省和市三局,然后再按其自身的性质和需要建立分局。 (四)增强公民环保意识 通过法律赋予公民环境权利和施加相应的义务我国宪法只是间接的对公民环境权加以保障。在我国的环境法相关规定中只规定了国家、企业、公民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目前法律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规定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不利于其他法律对公民环境权的规定,公民的基本人权受到了挑战,从而需要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是环境外部性得到很好地解决。在我国,需要在《环境保护法》对公民的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和环境监督权的保障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拓宽公民环境行政的参与途径,从而完善环境侵权法律救济制度。我国法律对公民环境权利的规定虽然不多,但是在施加公民环境义务方面却有很多条款,在实践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宪法、法律和规章都对公民环境义务做出了适当的规定,在宪法中明确的提出了适度消费的理念。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对环境消费义务的规定尚不成熟,以后需要在借鉴他国经验,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现状,使环境法相关规范更加成熟,达到加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效果。外部性的问题得以消除,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五)建立环境法律新制度 1.征收环境税。环境法律还没有达到很完善的地步,所以要想征收环境税,需在环境法律范围之内,同时还需要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支持作为基础。我国政府的税制改革虽然很快,但是环境税的改革没有跟上税改的进度,导致征收环境税很困难,保护环境的作用自然也就没有得到重要发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分析,肯定是要从控制为主,所以污染控制税要放在第一位,排污费为辅助手段来进行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把保护环境更好的作为社会的共同责任。污染控制税和排污费共为税收作为公民享受公共物品而向国家所支付的费用,污染控制税可以很好的克服排污费的局限性,更好的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贡献,从而更好地让企业为环境污染而付费,有利于更好的治理环境为国家做出努力。另外还可以和其他国家一样添加税种,例如碳税和垃圾税等等。 2.排污权交易制度。以科斯定律为基础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有政府发给厂家和商家排污权许可证。然后,有排污许可证的厂商只能在固定的场所排放其已经规定好的规格倾倒污染物。而且,此种特许和权利可以进行交易。厂家和商家根据彼此需要进行交易。由此可知,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以市场为主导的遏制污染环境行为的方法。目前,虽然我国法律没有具体的规定排污权交易制度,不过却做了很多有利尝试。而且在此问题上,我国也受到了其他国家普遍的重视。要使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有效的实施,还有许多法律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在此基础上,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进行了排污权试点基地,在这不仅推进了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也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增加了更多的成功的经验。重视市场的主体地位对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而且相关政府部门也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各个职能,将排污交易市场最为政府的中作重心。 作者:刘小朋单位:河北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 环境管理论文: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意见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是当前我市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日益深受广大民众关注。近年来,我城市环境建设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区城市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区城市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对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宣传和环境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干部在工作上缺乏高度和全局整体意识,个别职能部门、镇(街道)参与力度不够、主动性不强、工作不到位,造成本系统、本单位无生态建设亮点工程的支撑。 (二)局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任务艰巨,废塑料回收加工污染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区域水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生态环境治理面临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 (三)经济快速发展对污染减排带来较大压力。考虑到经济发展产生的新增污染排放量,需要削减的污染物数量较大,污染物减排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四)环保队伍力量有待加强。市镇两级环保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环境执法力量、监管力量明显不足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下步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和克服。 二、加强我区城市环境管理建议与对策 (一)不断加强工作督查考核。强化督查考核措施,加强对城区生态建设和整治项目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进行通报,年终对完成情况逐项实行对帐考核,对工作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通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进展缓慢、整治不力的单位实行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充分发挥区人大、政协监督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专项行动进行巡视监督,努力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二)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开展群众性环保自治组织建设。实现街道(社区)级环保自治组织全覆盖,鼓励其它各行各业积极开展符合自身实际的群众性环保自治组织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进村入户、进企到校,积极形成全民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参与率和满意率,市民环境满意率要达到90%以上。抓好一个电视专题片、一本书、一组展板、一本画册、一期专版的实施工作,广泛宣传我区城市环境建设的成就。 (三)推进城市环境建设各项工作。巩固深化街道环境整治、庭院整治等工作,全面推开年度生态建设的同时,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环节,要以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8项工作为重点,推动年度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抓好主要污染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抓好重点减排工程督查,加快市域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按时完成调试并通过验收;力争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扩容工程建设,建设污泥集中焚烧工程项目。确保年度减排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抓好市域污水治理工程污水纳管工作。全面推开排污接纳管理工作,对能接入市域污水管网的进行强制接纳,确保市域污水管网贯通区域内纳管率达到100%。三是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生活污染治理,全面完成4个水库保护区内村庄(单位)的生活污水等的污染源治理,完成水库上游源头综合治理试点;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餐饮经营点的打击取缔,对擅自复产的经营户进行严厉打击,防止反弹现象;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畜禽养殖禁养搬迁取缔工作;扎实开展夏季饮用水水库禁泳工作,在加大执法力度基础上,对水库游泳现象进行曝光。四是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监管和整治。全面落实年度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整治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废塑料专项打击取缔工作,对原允许三年过渡期但未达到过渡期规范要求的、过渡期内新出现的及群众投诉反映强烈的三类废塑料加工户,进行联合打击取缔,确保年底完成区域内废塑料加工户数量比上年减少1/3以上的目标。加快推进全区金属熔炼行业整治,确保企业污染物治理设施及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通过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重点企业的污染物治理和排放行为。对全区老平台企业进行系统升级改造,进一步扩大实时监测监控的覆盖面。五是抓好城区河道污染源治理。巩固扩大整治成果,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充分运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小印花行业整治、城区马路周边餐饮等五个行业废水排放整治工作,确保年底全面完成整治任务,使城区河道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六是抓好生态系列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全国环境城市创建,指导各街道(社区)做好区生态街道的创建工作,以创建为载体带动城区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七是抓好城市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确定首批城市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的街道(社区),我们确定要在社区街道进行环境保护试点工程,各相关部门要做好试点工作指导和督促,确保年底试点工作能取得成效、凸显亮点,为全面推开试点工作积累宝贵经验。八是抓好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继续加大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力度,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力争年内完成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 环境管理论文:推行企业生态环境管理的路径 影响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因素 要寻找到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必须先明白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企业生态经济管理。随着企业生态经济管理在社会上的应用,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生态经济管理上也获得了更多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共有九大因素影响着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顺利推行。这些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是:公众环保意识、企业环保意识、企业资金能力、企业技术能力、行为的复杂性、赢利性及效果可观察性、企业管理水平、政策法规及监督管理、信息传递机制、资源价值体系。这些因素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相互联系、互相制约,这九大因素对企业生态经济管理产生的影响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 推行企业生态环境管理的途径 1.推行清洁的生产方式。推行清洁的生产方式,是推行企业生态经济管理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各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如果积极地推行清洁的生产方式,那么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材料的消耗。同时,将有危害的原料和有危害的产品转换为无毒的原料和无毒的产品。推行清洁的生产方式能够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减少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逐渐消除工业环境的污染源,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问题。以下几点是企业在推行清洁的生产方式过程常用到的应对策略。(1)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清洁能源方案,对已经拥有的能源要做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做到不要浪费一丝一毫能源。同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使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地研发新型能源、无污染能源、可再生能源。(2)主动实施清洁能源方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或者造成的污染很少的能源。企业在加工产品时要尽量选取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或者造成的污染少的原料。另外,在进行产品加工的时候,要提高对现有能源和原料的使用率,做到不浪费。同时,利用新技术,将有害有毒的能源和原料转变成无害无毒的能源及原料,增加能源和产品原料的来源。(3)制定维护清洁能源的方案,从企业生产过程入手,对企业现有使用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场地进行管理,对整个生产系统监督和控制。力求避免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使用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对人类有害的能源和原料,杜绝加工出有毒有害的产品。同时,在能源与原料的使用方面,尽量做到循环使用,将废弃的能源及原料转化为可再生的能源和原料,善于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保护环境和制造无污染产品。(4)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生产清洁产品为最终目标。对所生产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功能做到最优化调整,减少甚至是消除产品本身给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与破坏。要杜绝所生产产品会给使用者带去身体健康的危害甚至是是生命威胁,做到真正的无危害绿色产品。这样的产品,即使原本使用功能已经耗尽,回收后依然可以再造和复用。 2.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是推行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又一重要途径。绿色营销策略的内容主要是指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人类消费的需求以及环境的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要做到将其产品的市场营销观念与环境的保护理念有效地统一。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能够帮助实现绿色营销的理想,也是企业推行生态经济管理的重要举措。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要求有以下三点:(1)收集全方位的绿色信息,积极地制定企业在市场上的绿色营销计划。(2)开发和创新绿色产品以及绿色资源,实施清洁生产,做到真正的绿色安全。(3)在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策略的过程中,企业的产品营销应该与企业的销售的渠道、销售服务、销售价格以及绿色促销活动相互配合。只有开展一体化的绿色营销过程,才能引起消费者重视,吸引消费人群的注意。做到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开展绿色的营销活动,才能将绿色的产品推上社会经济市场,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绿色产品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价格是直面消费者的产品因素,如果一件产品的价格与其本身的产品质量不相符合,那么消费者是不会对此产品产生购买欲望的。所以企业在为自己的产品制定销售价格时候,一定根据产品成本的实际情况,不哄抬价格。作为绿色产品,其成本价格比之普通的产品价格要略高,因为绿色产品的价格中包含了环境保护的成本。同时,相对于普通产品来说,绿色产品的营销渠道也不一样。由于绿色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其促销手段也是要根据绿色产品的不同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促销,才能提高绿色产品的使用率,增加绿色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促销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超市、专卖店等平台进行绿色产品的环保宣传,不断地扩大绿色产品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要将绿色服务的理念贯穿到整个绿色营销过程的始终,提倡人们对绿色产品的回收利用、重复使用、循环再生。 3.建立健全生态经济管理创新体系。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时时不忘为生态经济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要规范自身的行为,为节省能源和资源,改善生态和工作环境,减少甚至是消除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环境的污染,建立一个健全的企业生态经济管理创新的体系。只有建立健全生态经济管理创新体系,才能够帮助企业健康的发展,稳定的前进。同时,企业要在原材料的选购上、产品的设计上、出厂的成品上、工艺加工上、产品的使用上、产品使用之后的处理上都要有严格的规范,尽量在企业的内部能够形成一场推行生态经济管理的热潮,真正做到立足于生态社会建设,为人类和社会谋福利、图发展。 4.构建生态经济管理政策系统。要推进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进程,构建生态经济管理政策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构建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系统的切入点是企业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和提升现代化先进的管理水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积极的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出力,同时也要为建立起企业、社会和民生三位一体的关系做贡献,真正的将企业的生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的安定上去。可以说,企业绿色生态经济管理的理念是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要,为了跟上时展的潮流和市场的主流趋势而诞生的,同时它也是保证企业真正的能够立足于未来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作者:孙榆单位:绍兴市宏发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环境管理论文:环境管理正当问题分析 1环境行政管理正当性源于环境保护中的市场失灵现象 行政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权力,必须得到充分的理论论证并予以科学解释,才能赢得公众接受和支持。对环境问题来说,生产过程造成的污染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即负外部性,这种被他人和社会承受的负担并没有计入生产者的成本,而生产者在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时必然过度生产,从而造成环境资源的无效率使用。同时,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的活动会产生正外部性,即环境改善之后的好处被他人和社会免费享用,保护者付出的成本和费用也一样无法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除了外部性问题之外,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还使得一些环境资源如江河湖泊、海洋、空气等通常没有市场,没有价格,也就不能通过价格机制来反映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市场便无法有效率地配置环境资源。这就是环境保护中的市场失灵现象。为了避免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不足,解决的办法是通过政府来组织集体行动:一方面通过管制和税收来减少共有资源的使用,另一方面由国家用公共税收资金来支付环境保护的费用。 2环境行政管理正当性有着深刻的历史因素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政治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行政意义上的权力一直非常强大。在这种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下,当中国政府在1970年初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之时,由于强大的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的制约,环境行政管理便当然地成为了政府的使命和职责。而且在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既没有相应的技术和专业人员,也没有资金支持,这使得加强环境行政管理成为成本最低也最便利的选择。所以,中国环境行政管理的产生和存在是政府行政权力顺理成章地行使,它的正当性和合法地位是政府授予的。阳光、水、空气等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环境要素,这些环境要素若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以致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活时,就不能再视为“自由财产”,就其自然属性和对人类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来说,应该是全体国民的“共享资源”,是全体国民的“共有财产”。为了合理支配和保护这些“共有财产”,共有人委托给国家来管理,政府应当为全体国民包括现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管理好这个财产。而政府接受国民的委托管理环境这种“共有财产”的具体形式就是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来行使环境行政管理权。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强化政府干预,以及在环境污染控制是正当的。 3环境行政管理正当性需要取得公众所预期的效果 我国环境行政管理的正当性资源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是客观的存在,环境行政管理的正当性是和政府本身的正当性结合在一起的,是因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而得到重视和加强的。至今,环境保护对世人来说不仅不再陌生,公众对环境行政权力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正是因为环境保护宣传的展开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行政管理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共识,而这种支持和共识正是它行使行政权力的真正基础。如果环境行政权的行使长期不能取得公众所预期的效果,就可能会使已获得的正当性资源逐步丧失,从而面临正当性危机。目前,全国的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上并不乐观,恶化趋势一直比较明显,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癌症村。对此,如果环境行政机关长期难以做出有效的回应,其生存的正当性基础就会受到侵蚀并逐渐丧失。 4环境行政管理正当性存在根本在于其服务和增进公共的环境利益 行政权是公共环境利益的代表,它以改善和维护符合社会公众健康和生活条件的环境质量为目的,根本任务就是服务和增进公共的环境利益,这是其存在的最根本的理由。因此,我国的环境行政管理机关需要对自身面临的正当性问题保持清醒和警惕,通过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来提高执法效率,改善执法效果,用管理绩效来证明自己的有用性,防止已有的正当性资源进一步流失甚至最终丧失,避免使自身陷入正当性危机的泥潭。 5结语 综合上述,现实客观需要是环境行政管理正当性存在的根本所在,而环境行政管理来内在正当性基础来源于大量的环境保护宣传所获得社会广泛支持和认同。环境行政管理正当性受到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它源于环境保护中的市场失灵现象,存在根本在于其服务和增进公共的环境利益,满足并取得公众预期是其唯一价值取向。环境行政管理在经济上是市场失灵的需要,在法理上来源于国民的委托,其存在的正当性顺理成章。 环境管理论文:西北地区环境管理 一、西北地区的现状和问题 (一)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二)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农田平均每亩实灌定额671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40%;万元GDP用水1736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1.85倍。 5.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比)。目前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各河、新疆的塔里木河和天山北坡各河都超过70%,有的甚至超过100%。 (四)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出现种种问题,如干旱缺水、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等。研究认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综合表现为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的界定。《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公布的数据表明,199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本项目研究范围的约218.3万平方公里。 研究认为,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应着重研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有耕地、草地、林地退化的情况。在西北地区,应主要研究在干旱化的气候背景条件下,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两种原因引起而又有条件治理的荒漠化土地,据此粗略估计,本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60万平方公里左右。 2.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在内陆干旱区,由于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2)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造成土地沙化。(3)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3.由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草原牧区由于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2)在农牧交错区,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采,造成大面积土地退化甚至沙化。(3)在农区,由于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造成一些地方的土地退化甚至沙化。(4)在有些山区,由于滥伐滥垦,造成林地的退化。(5)在黄土高原区,由于边治理、边破坏,土壤侵蚀总面积仍有所增加。 4.土地荒漠化是沙尘暴加重的重要原因。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沙尘暴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一些地方的地表覆盖,助长或促进了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 沙尘暴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沙尘暴高发区的下垫面除地质历史形成的因素外,都属于土地荒漠化的范围。因此,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扩大是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立足于全面保护沙尘暴源地的生态环境,大力防治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不能寄希望于一些局部性的应急措施。 (五)城镇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危机———水环境污染 据2002年资料,西北地区的污染情况可分为严重污染、中度污染和尚未明显污染3种类型。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相加,其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9.1%,其中渭河流域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内陆河流域没有排污入海的出路,黄河流域的排污不但危害当地,而且威胁黄河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 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 (一)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占用了过多的自然资源。20世纪以来,人口从大约1400万增至接近1亿人。在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下,为了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依靠破坏性地掠夺自然资源(包括污染自然资源),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现实可行性 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是相对的。在生产力提高、资源消耗逐步减少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扩大环境的人口容量。西北地区的问题在于,在人口增加和经济规模增长的过程中,生产力水平没有相应提高,生产方式仍限于传统、粗放的外延型,特别是没有抓住水资源这个制约因素,相应地提高用水效率。只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在西北地区是现实可行的。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主要内容 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要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二要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三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还需实施适当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三、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 (一)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背景 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势和地理环境的格局,是在2000多万年前,由于青藏高原的逐步隆起而形成的。 在西北地区,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始于2000多年前。经过秦汉、隋唐和清代3个鼎盛时期,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在“屯垦戍边”和“移民实边”的政策下,大力推进农耕文化,使贺兰山以东自然条件适宜于牧业的草原、草地,发展成为今天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的格局。在气候自然波动的背景下,不合理的农垦破坏了草原、草地的植被。黄土高原在变牧区为农区的过程中,天然植被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更加严峻。在贺兰山以西的内陆河流域,一些地区在河流中游修建平原水库,基本控制了河流的径流,虽然发展了灌溉,但平原水库建成之日,往往就是下游断流之时。在牧区生产发展中,片面追求牲畜头数的增长,使草原超载退化。在传统的农牧交错区和牧区,进一步大规模地开荒种地,使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和基本目标 1.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生态环境建设的含义很广泛,可理解为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的总称。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要限制或取消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首先要防止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并尽可能恢复重建已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能保持相对稳定和良性发展的程度。 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大系统,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不能持久延续,系统将最终崩溃。当然,对于一个人工绿洲、一个城镇、或一个小地区来说,可以建设一个有别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新的子系统,但是这些人工子系统的建设必须以不破坏天然生态大系统的整体性为原则。当前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其中较普遍的误解是,简单地以为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绿化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调查中看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些不适合种树的地方,也都在费尽心力地植树造林,年年植树不见树,或多年后仍是一片小老头树,有的地方为了植树造林而超采地下水,“绿了一条线,黄了一大片”。这种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都应予以改正和防止。 2.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防止荒漠化土地的继续扩大,下大力气治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荒漠化土地,以及不属于荒漠化范围内的退化土地,同时防治水环境的污染。 3.生态环境建设的分区。根据生态类型组合特点与治理目标,将西北地区划分为8个生态环境建设区。(1)干旱荒漠—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区。(2)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区。(3)长城沿线—阴山山麓生态环境建设区。即农牧交错带。(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区。(5)黄河沿岸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6)渭河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7)青藏高原黄河河源区。(8)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区。 (三)合理的植被建设布局 西北地区各生态环境建设区的天然植被类型由温带半湿润向极干旱地区推移,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本区内森林分布不多,主要在黄土高原的土石山区、内陆盆地周围的高山以及河流两侧的冲积地带上,具有巨大的水源涵养及防止土地荒漠化的作用,非常珍贵,天然林保护工程非常必要。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应明确规定以灌、草为主(干旱区以灌为主,半干旱区以草为主)的植被建设方向,并应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四)天然河湖的保护与恢复 内陆河流的下游,延伸到沙漠的腹地。河流两岸由地下水支持的天然绿洲,以及河流终端的湖泊、湿地和周边植被,都起着分隔和限制沙漠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考虑到现实的水资源情况,在坚决保持现有河湖格局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增加入湖水量,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失和萎缩的湖泊,加以不同程度地恢复,从而恢复河流的原有长度,并恢复河湖水质。具体建议: (1)准噶尔盆地:使西端的艾比湖水面恢复到接近原有水面,中部的玛纳斯河延伸到玛纳斯湖,要坚决制止地下水的超采。(2)塔里木盆地:适当恢复塔里木河终端台特玛湖的水面。(3)河西走廊:适当恢复黑河终端东居延海的水面;使疏勒河目前的终端西大湖不再萎缩,下游的地下水位不再下降;争取适当恢复石羊河终端的青土湖。(4)柴达木盆地:保持目前的河湖格局不再萎缩。(5)青海湖:争取湖水位逐渐稳定。(6)渭河:逐步解决中、下游河道的严重污染和淤积问题。(7)黄河干流:尽快解决两岸城市、工矿和农牧业的污染问题。(8)保护绿洲、草原和沙漠(地)内尚存的湿地。 (五)防污减灾对策 1.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1)工业排污量大。(2)城市污水处理率低。(3)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高。 2.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技术经济政策。(1)加强节约用水。(2)推行清洁生产。(3)实施污水处理后回用。(4)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5)制定适合各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控制指标。(6)实行“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等经济政策。(7)重视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的开发和成套设备的制造供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 (一)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的基本途径 ———根据提高总体用水效率的需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 ———在建设现代农业、控制并逐步压缩农业用水的目标下,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及科学技术水平,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和乡村。 (二)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1.西北地区农牧业的主要问题是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西北地区占有全国18%的耕地,19%的水资源,仅生产了全国8.8%的粮食,6.7%的肉类。全区拥有草地26.3亿亩,占全国的64%,而牧业产值仅占全国的7.5%。 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农牧业与水土资源之间结构性错位:全区农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70%左右,畜牧业比重仅为28.5%左右。这种产业结构与本地区水资源贫乏而草地资源丰富的资源结构严重错位。在种植业内部,高耗水的粮食作物比例偏大;粮食作物结构中,夏粮面积偏大。牧区和农区相互分隔,不能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农牧空间布局。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牧业的低投入:灌区老化,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3—0.4,水资源粮食生产效率0.58公斤/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草地年均亩投入只有2—3分钱,目前草地生产力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1/3—1/2。 2.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近期目标。转变增长方式,高效、节约、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在农业用水不增加并逐步减少、耕地和灌溉面积总体上不增加、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改善的条件下,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畜牧业和加工业比重,使农牧业总产值逐步增长,农牧民生活逐步提高,贫困地区逐步脱贫致富。 3.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基本途径。建立面向市场与资源双重约束的现代农业体系:改变单一性的生产结构为农牧加(工)复合结构;改变农区与牧区分隔为农区与牧区协作;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基本草牧场;退耕休牧,变广种薄收为少种精种多收,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未来30年内,要求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15—0.2,旱作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1—0.2公斤/毫米·亩,草地干物质生产水平提高到180公斤/亩。 (三)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工矿业 应坚决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区工业的主要基础是能源、矿产和农牧产品加工,应避免发展用水量大的产业。 1.能源工业的水预测和今后对策。石油、天然气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其2000年产值占本区工业总产值的23.78%,在未来的20年中还将有较大发展。预测石油石化和煤炭企业至2015年的用水量为9.3亿立方米,应确保其需要。 石油石化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水源建设,推行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技术。煤矿开采和生态环境应协调发展,国家应鼓励企业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回用。 2.矿产开发的用水预测和对策。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7种矿产资源中,西北有37种超过全国储量的一半。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对西北开发而且对全国都有重要战略价值,应使矿产开发成为本区的又一支柱产业。2010年的矿业用水量将增至12.5亿立方米,数量相对不大,但需加强污染防治。 钢铁工业是本区废水排放量最多的工业行业之一,有色金属工业也需加强污染防治,很多小金矿和小黄金生产企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不能改造者,应坚决关闭取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1.城镇化发展及用水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如不加以控制,2030年可能达到1.3亿人;如果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望控制在1.2亿人之内。预测城镇化率2010年将接近40%,2030年将超过50%,仍低于全国水平。城市用水的总需求量到2030年将增长近一倍,约需70亿立方米。 2.城镇水务设施建设。当前的问题是城市水务基础设施不足,供水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严重滞后。2010年和2030年的城市污水排放量估计将分别达到40亿立方米和50亿立方米左右。 3.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城镇化规划。城镇发展要严格遵循与自然条件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条件的可能;要顺自然、依水源、靠全局、有重点、重质量,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的建设,西北地区已形成“四带一环”的城镇格局。“四带”是指4条主要以省会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带,包括西宁—兰州—渭河流域城市带、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城市带、武威—张掖—酒泉河西走廊城市带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市带。“一环”是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城市环带。这种基本格局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也不应有大的改变。城市和城市带的发展规模不能超过当地水资源供应的可能。今后在开发工矿资源时,可考虑将生产基地与生活基地分开进行布局,或预先考虑替代产业。对已建的少数条件十分窘迫的工矿城镇,应及时加以调整。 五、合理配置水资源 (一)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与展望 1.近年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也趋于变暖,但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波动性。降水量变化有更大的区域性差异,其变化趋势不如温度明显。近50年来西北各地降水量的变化,呈现东降西升的趋势,其分界线大致在河西走廊东部。黄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幅度比降水量大。内陆河流域径流量有所增加,估计是由于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冰川融水有所增加。 2.对未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展望。对未来50年西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各方面专家都估计为变暖。对降水量的预测,各方面意见有很大不同。对于90年代以来,新疆等地降水量增多的现象,是属于西北全区由暖干型气候向暖湿转型,还是属于西北西部局部地区的转型;是属于长期的时间上的变化趋势,还是仅属于年际的、10年的波动;有各种不同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即使转为“暖湿型”气候,也不可能根本改变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区的基本状况。 从战略角度考虑,应立足于“向最好方向争取,从最坏可能准备”,尽可能使今后工作处于主动地位。在目前河流径流量较大的新疆地区,应抓紧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大修复生态环境的力度,同时防止盲目加大社会经济的用水规模;在河西走廊东部的黑河和石羊河流域以及广大的黄河流域,是目前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必须立足于可能的不利情况,加强工作,决不可存侥幸心理。 在宣传报道西北地区气候转型问题时,要注意到增加降水的数量有限,原来的自然面貌并未根本改变,防止给人以盲目乐观的错觉。 (二)水资源配置的要求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总要求是:在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合理用水时,必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留有适当余地。为此,不但要统筹兼顾河流的上中下游,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复杂转化,以及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本区3大片不同的自然环境,在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方面的关系上,有各自不同特点,需要分别加以分析并规定水资源配置的具体要求。 1.内陆干旱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保证河流下游生态环境的耗水,使下游的生态环境和上中游的社会经济系统合理分享水资源。研究后认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以各占50%为宜。 按社会经济平均耗水率为用水量的70%折算,今后内陆河流按用水量的最高开发利用率应不超过70%。根据2000年的实际资料,除新疆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伊犁河,以及柴达木盆地的无人区河流外,其他河流的开发利用率都已接近或超过70%。因此,贺兰山以西内陆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用水总量应基本控制在现有规模,不再增加。超过规定限额所挤占的生态环境耗水,或通过从外流域调水补足,或坚决加以压缩,一定要保证生态环境的耗水不低于水资源总量的50%。 社会经济用水的内部配置:农田灌溉用水应大力节约并逐步压缩。城镇和工矿发展必须增加的用水量除少数地区由外流域适当调水外,大部地区原则上由农业用水有偿转移,并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 2.半干旱草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防止因地下水超采而影响草原的天然植被。 本区绝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区,天然降水形成的土壤水和地下水,可以维持草原的天然植被,但不能形成可集中开发的地表或地下径流。因此,只可在一些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及个别有引水条件和地下水丰富的地方,适当建设人工饲料基地,少量用于发展社会经济。 如果没有可靠的地质勘探资料,证明确有可以再生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盲目大规模抽取地下水进行社会经济建设或植树造林。 3.黄河流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缓解干旱年份的水资源危机。 近年来黄河流域特别是兰州以下一些支流的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不仅影响到这些支流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用水,也影响到黄河的出境水量。20世纪90年代,黄河出境的平均年水量(以三门峡入库水量表示),已从50—70年代的413亿立方米降至225亿立方米,其中1997年以来直到2002年,黄河出境的年水量都小于200亿立方米,严重威胁到黄河下游的社会经济用水和河道的冲沙用水。分析减少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的幅度远超过降水量的减少幅度,上中游社会经济用水量增加。 因此,西北地区黄河流域水资源要合理配置。生态环境建设要合理安排,主要应依靠天然降水恢复植被。西北地区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建设也应强调高效节水防污。为了缓解黄河水资源的危机,从长远看,还需要通过西线南水北调,适当补充水量。西线南水北调可能的调水量约为150—170亿立方米/年。 (三)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布局 1.对现有水利工程的评价。经过50多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努力,基本建成了开发利用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工程系统,支持了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认识上的局限,没有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致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粗放;二是水资源开发的过度。 2.近期的水利工程布局原则。近期的水利工程应以对现有和在建工程进行调整、更新、改造和配套为主,新建工程也应以地方的中小型工程为主,辅以少数的大型工程。对现有和拟建的调蓄水库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成效显著的要巩固,有安全问题的要除险加固;一些不利于下游生态和蒸发损耗很大的平原水库,要调整功能,有的应予报废或以山区水库替代;三门峡水库在小浪底建成后应调整功能,尽可能降低渭河入黄河口的潼关水位,为渭河整治创造条件;对拟建的大型水库,要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在慎重考虑生态影响和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兴建,何时兴建。 3.近期有条件开工的重大工程项目。(1)陕西的渭河综合治理工程。(2)新疆的北坡水资源开发工程和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3)青海的引大济湟工程。(4)甘肃的河西走廊综合治理工程和陇中引洮工程,其中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应尽早立项。(5)宁夏的扬黄扶贫工程和青铜峡灌区更新改造工程。(6)内蒙古草原区综合治理水利工程和河套灌区更新改造工程。(7)陕蒙地区黄河多沙粗沙区的水土保持工程。 4.在中、远期考虑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2)新疆从天山北坡调水工程。(3)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和大柳树灌区工程。(4)黄河中游水利枢纽和两岸灌区工程。 六、10项战略对策 (一)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在水资源最为紧张的新疆天山北坡、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以及陕西的渭河,目前都还没有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全面综合规划,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量、质并重,城、乡兼管,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不是单纯地开发和修建水利工程。为此,需要调整现有的水利投资机制,满足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所需的资金,改正现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 (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植被建设以封育为主,退耕休牧还草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区,应明确规定以灌、草为主的植被建设方向,并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要修订和完善有关地方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中一些不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做法。 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的成败关键是:在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后,能否真正建成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条件。应打破部门界限,统一规划,让一些条件不好的退耕地恢复天然植被;与此同时,在条件较好的土地上,集中使用农、林、水等各方面的资金,综合建设基本农田、饲料基地或经济林果基地。 退耕休牧还草必须与围栏、轮牧、小水利、人工草场等措施相结合。还必须加大投入,发展畜牧业,才能巩固退耕休牧的成果。 如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则需考虑适当外迁人口,实行生态移民,使人口与环境容量相适应。 (三)防沙治沙的重点是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沙漠在地球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相互支持和制约,组成了全球的大生态系统。人类与沙漠的正确关系应当是:人与沙漠和谐共存,既要避免“沙进人退”,也不要盲目地“向沙漠进军”。相当多的地方,总结多年来防沙治沙的正反面实践经验是:“人进沙进,人退沙退”。 人类利用一些外来水源,可以在沙漠周边建设一些人工绿洲,但从总体上说,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防沙治沙应定位于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 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主要为农牧业所消耗,过度的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是将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的传统农业转换到高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消耗的现代农业的轨道,从破坏生态环境的源头上解决问题,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建设。 (五)因地制宜地保证粮食供需平衡 就西北地区来说,要求各地粮食自给存在两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方面,粮食在某种意义上是水资源的载体,在西北地区,按较先进的用水定额,1公斤粮食一般需水1吨(目前的平均水平是1吨水产粮0.58公斤)。另一方面,西北一些产粮区由于区位劣势,在全国卖粮难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卖粮更难。 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强求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粮食自给和西北地区粮食自给。一般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调剂解决问题。只要保持土地的生产能力,粮食(包括饲料)供应不致有很大风险。 为确保安全,可考虑将黄河规划中的宁夏大柳树灌区,作为未来的粮食战略储备区,如有需要,可在南水北调西线建成的基础上建设。 (六)发展工矿业,推进城镇化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意义,是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是西北地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工矿业中,要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城镇化的发展中,要防止脱离当地情况,盲目攀比城市化率的倾向。 (七)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决防治污染 防治污染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真正地提高认识,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加强对新建项目的管理,杜绝对污染项目的保护,并加大对污染防治资金的投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 对已经受到污染的水环境,应坚决及时地进行治理,以免将来付出更高的代价。 (八)实施少生快富的人口政策,消除贫困 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调整人口布局,最终消除贫困现象。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少生快富”的有关政策,在少数民族中推行计划生育。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贫困地区尽快普及九年制教育。鼓励和支持西北地区以各种方式,输出劳力、引进人才。将宁夏西海固等一些全国最贫困的地区列为“十五”扶贫攻坚项目,加大综合措施的力度。在规划的自然保护区和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的地方,实施生态移民。培育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开发资金渠道。 (九)抓紧前期工作,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警惕黄河水资源的危机,抓紧准备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建议在2010年前完成包括生态环境评估的工程前期工作和开工准备,2015年争取第一期工程通水,2030年前后完成二、三期工程。 (十)建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综合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特别是农、林、水和城建、环保、扶贫等部门,要统一规划,通力合作,使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有关省和自治区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协调机制。 结束语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今后的大开发中,如何在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对于西北地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经过对各方面问题研究后认为,只要坚决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坚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并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是可以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提出了10项战略措施,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提高用水的效率与效益。这需要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更新观念,调整结构,提高水平;也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端正认识,调整规划,完善政策。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西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在今后10年内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大西北,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伟大贡献. 环境管理论文:环境管理地理信息应用 【论文关键词】GIS;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论文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它的基本功能,列举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对国内外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进行阐述,并提出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建议。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是GIS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延伸。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的主要功能有: 1、基本功能包括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存储、编辑,以及制图和空间分析等功能。编辑功能允许用户添加、修改、删除点、线、面或修改其属性信息;制图功能可以灵活多样地制作和显示及输出各种专题地图,如污染分布图、水功能区划图、环境规划图等等,地理要素可放大缩小以显示不同的细节内容,并能够测量地图上线段的长度或指定区域的面积。 2、空间统计分析是指对空间数据库中的专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各种属性数据的集中特征数、离散特征数及其分类分级统计等。 3、叠加分析功能允许两个或多个图层在空间上比较各空间要素和属性,分为合成叠加和统计叠加。合成叠加得到一个新图层,它将显示原图层的全部特征,交叉的特征区域仅显示共同特征;统计叠加可以统计一种空间要素在另一种空间要素中的分布特征。对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得各种感兴趣信息。 4、缓冲区分析是GIS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例如,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结合与居民地图层的叠加分析,可以获取需要疏散的人口数等等。 综上所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核心,空间统计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分析功能与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将为环境各部门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和管理工具,成为各部门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手段。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可以应用在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区域环境规划、环境监督管理、区域环境监测及环境评价研究等;二是它可以广泛应用在国家、省、市等不同层次的管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具体应用。 1、电子地图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直观 由于采用空间数据和数据库挂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图由传统的静态纪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的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它使环境主管部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管理变得直观、简单和轻松。如通过直接对地图要素进行查询,可以获得环境监测点位、污染源等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关系等信息。可以对各种环境数据进行综合的统计并分析以及采用直观的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快捷的支持。 2、强大的环境规划手段 区域环境规划是EGIS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基于EGIS的环境规划模型还处于深化研究阶段,将环境应用模型与GIS集成为一体,可以为环境规划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手段。由于应用EGIS能够更好地考虑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3、危险物运输管理 借助GIS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可以对危险物转移运输线路进行优化选择,能避开人口集中居住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制定运输计划。并可以通过GPS对危险物的运输线路进行实时监控。 4、环境模型模拟分析 环境模型在环境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模型模拟出污染事故发生后各个时间的扩散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大气扩散模型、1维水污染扩散模型、2维水污染扩散模型等等,实现各种模型的模拟结果的生成、2维和3维的显示等功能。 5、为数字环保提供技术平台 数字环保是最近提出来的终极环境管理系统,它是继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环保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将是未来十年环保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终极方向,EGIS作为数字环保的基础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环境信息服务,也能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探讨和建议 随着国外EGIS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条件开始逐渐成熟,而且将成为我国发展GIS的重点领域,从GIS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领域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 发展EGIS应当采用“统一规划、注重基础、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的发展策略。 1、统一规划。 为了降低空间数据资源采集和管理的成本,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多方部门的参与下,统一规划和构建EGIS的发展框架。 2、注重基础。 在统一规划的思路和明确的发展框架下,不断加强基础空间数据库和基础环境数据库的积累与建设。 3、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 在技术上紧密跟进国外先进的GIS技术,高起点进行系统开发,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相协调,共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EGIS。 当前我国各地许多部门虽然已经开展了EGIS的研究与开发,但这些开发均是出于本部门的需要,很少考虑到将来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加上没有全国性的EGIS发展框架和数据标准,数据的通用性将成为影响EGIS开发的关键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EGIS发展体系和框架标准的研究。 四、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已经从早期的矿产资源管理拓展到与空间地理相关联的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环境领域,原有的多种环境信息处理技术(环境模型、环境规划分析)正在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强大功能并具有环境特征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即环境地理信息系统(EGIS)。它将成为各个环境管理部门日常信息处理不可缺少的新工具。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可以说它是环境管理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 环境管理论文:西部大开发环境管理 地理决定论: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秋风乍起的八月,整个新疆热气腾腾。短短一个月内,共有5个大型招商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山东、四川、湖南、上海等地的招商代表团联袂而至,据说已签了近两百个亿的投资协议,电视、报纸等媒体上一片欢欣鼓舞之声。 与新疆各界人士在一起聊天,免不了要谈起时下最热闹的“西部大开发”这个话题。谈到当前的“热”时,竟然连他们自己都难以相信这些协议最后会落到实处。一个在当地颇为活跃的记者私下里说:“每个招商会议来了好几千人,平均每人最低花费1万元,加起来就有好几亿。将这些钱支持新疆也够了,可能比那些意向性的协议还更实在。那些意向性协议上承诺的投资,天知道最后能落实多少?” 我于是想起去年在新疆的一次经历,那是与吐鲁番附近一个党校的教师闲聊。 这位教师当时对东西部地区差距表示强烈的不满,并且举上海与广东两个地区为例,认为这两个地区的人均GDP比新疆高得多,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具体表现。我认为,新疆与上海广东这两个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所决定的生态资源系统不一样,由此决定的发展程度也不会一样。新疆必须要承认这种先天的差距,走低能源、低消耗的发展道路。但那位教师不同意我的看法,只是纠缠在结果是否均等这一问题上。 部份人怀疑“西部大开发”究竟是否有实效,认为目前实在是有点虚热,担心又出现新一轮泡沫经济;而另一部份人则认为新疆的发展就是缺钱,只要有大量的投资注入,新疆就会获得极大的发展。我理解新疆人民急于拉平地区差距的急迫心情,但我们必须正视西部地区的资源限制,因为新疆地区缺水是非常明显的事实。 而任何地区要开发,总得解决水源的问题,否则人将何以存活?至于从去年开始出现的那个大而无当的“水工程神话”,我一直觉得它与《伊索寓言》里山雀夸口煮海的故事差不多。随着对新疆的了解加深,这种关于资源限制的考虑也越来越挥之不去。我几度从乌鲁木齐市出发去那些或远或近的旅游景点,一路上总能看到一排排已经死去了的枯黄的白杨树,据说这种防护林工程就是因缺水而难以见效,栽种的树成活率不高。自从1984年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来,最先启动的是“三北”防护林工程。据当时见诸于报纸的各种报导,防护林工程启动以后,多年来困扰着北京的风沙开始减缓,扬沙日、浮尘日、沙尘暴日都大幅度下降。但是,荒漠化并不是一种荒漠的“入侵”,而是由于生态破坏造成的国土整体“退化”,因此效用十分有限,北京的“后院”内蒙古和全国荒漠化趋势仍继续恶化。于是政府只好再扩大防线,开始建设太行山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等,一共构造了“五大防护林体系”,全部进入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八项生态保护工程之列。但这边种树,那边又在砍树,从全国总体情况看,陷入了“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恶性循环。 西部大开发就是在这个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区域进行,让人不由得担心西部地区已相当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这一忧虑不是始自今日,从写《人口:中国的悬剑》一书开始,我就认定一个事实:人的生存,必须要受生态资源的制约。那种由自称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提出来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实在是种完全彻底的唯心论。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社会发展得好些?为什幺有些社会始终在较低层次的生存问题上苦苦徘徊?近几个世纪以来,为了解释世界各地为什么发展不均衡这一问题,各学科都进行了持续不懈的努力,历史的、哲学的、经济的,各种解释都曾领过一段风骚。独独只有一种学科解释始终未受到学术界的青睐,那就是地理学。曾有先贤进行过这种努力,比如孟德斯鸠就曾试图建立地理社会学,但由于他对地理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神学阐释,从而使还未诞生的地理社会学沦为学术界的笑柄,严重损害了这一学科的声誉,以后的两个世纪里,思想界一直在清算“地理决定论”。但是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现代环保运动的兴起,人类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类首先是环境的产物,而生存环境首先是地理环境,人类的生存质量确实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盘点西部地区的生态资源系统 人对自然的绝对依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水、土地、气候。 水是生命之母,土地是财富之父,而气候则决定了一个地区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从这三方面考察西部地区,前景并不乐观。打开中国的地形图,就会发现,中国的“三北”地区,即东北、西北、华北三地区约331.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4.6%),被地质学家称之为“乾旱、半乾旱和亚湿润地区”,其间80%(即262.2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实际上早已成了一片荒漠,这片荒漠化的土地竟占了中国国土的27.2%,也就是说,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处于荒漠化威胁之中。据原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的一次调查,“三北”地区的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基本上是以治理一亩,荒漠化1.32亩的速度在扩张。近二十年来土地沙化速度为年均2460平方公里,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荒漠化的原因是由于水源林与植被的破坏及超载放牧。专家们不止一次地发出警告:地形图上那些密布的桔红色小点,即被称之为“潜在发生荒漠化”的区域也正在以不慢的速度扩张。 很显然,这些荒漠几乎没有什么地面资源,不能成为“财富之父”。 与荒漠化同时发生的是河流的乾涸。首先表现为河流水量减少、断流、雨量减少,最后成为荒漠。无需回望遥远的历史,只要看看近二十年间死亡的河流就可知道情况的严重。在地形图上,已经没有水的乾涸河床以棕色虚线标明,在内蒙古西部和甘肃西部,至少分布着60多条;而在新疆几大沙漠周围,则多达100多条。西部的荒漠化,正是植被消失,众多河流死亡的结果。罗布泊曾经是一个面积2万平方公里的巨大湖泊,随着孔雀河等河流的乾涸断流,1972年这个巨大湖泊终于死亡。新疆石河子的大规模屯垦,造成了玛纳斯河断流乾涸。黑河是河西走廊上最大的内陆河之一,随着黑河下游的断流乾涸,居延海也随之死亡。西部的其它河流与湖泊的命运也好不了多少,位居内陆河世界第二的塔里木河也断流1/4,水量缩减到三十年前的1/10,从一条大江大河变成了一条水渠。 没有了生命之源,人类就不能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生存。为了论证西部地区大开发是个可行的工程,这两年竟然有不少专家出面论证“南水北调”的可行性,搞出了一个庞大无比的“水报告”。这个可操作性极小的报告用科学的形式论证了从南方地区引水的可行性,全然没有考虑到工程需要付出的庞大成本,以及这一工程实际上是透支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源。曾有多个报告指出,中国现在其实是个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我们一共有七大江河,从南往北,依次是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滦河、大辽河和松花江。早在28年前,黄河已开始断流,奄奄一息。海滦河、大辽河与淮河近些年已经断流。可以说,今天整个华北平原已经没有一条常流河。水量丰富的松花江近几年也开始出现断流现象。七大江河中,有五条都陷入半死不活,濒临枯竭,只有水量最为充沛的珠江和长江干流暂时没有断流,但这两条河尤其是珠江已遭到严重污染,长江重要的支流嘉陵江已发生过好几次断流。如果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长江、珠江迟早也要步其它河流的后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水土条件最好的东南部也开始缺水,如果过度透支水源,就等于透支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大谈西部移民的可行性。全然不去考虑一个事实,那就是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支撑力已达到极限。一次有关荒漠化的联合国会议提出,乾旱和半乾旱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的临界值为7人和20人,而目前中国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也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比如甘肃河西走廊绿洲地区人口密度已经达到每平方公里496人,最少的金昌市也有276人,远远超过了人口分布的合理密度。人口剧增和荒漠化加速恶化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当地一位通晓文博的青年陪我参观新疆博物馆,那里的出土文物表明当年新疆曾有过非常灿烂、富有特色的中亚文明。我问那位青年:这些灿烂的文明诞生之地一定是后来才变成沙漠的,有没有人研究过当地气候与地理条件的历史变化?青年告诉我,没有成书的资料,但估计就是沙进人退,凝聚着人类智能与辛劳的文明被荒漠一片一片地吞噬。 一想到人类灿烂的文明被漫漫黄沙一片一片地吞噬,尤其是想到荒漠化进程正在一点一点地向我们逼近,那种人类在大自然肆虐之前的无力感就特别强烈。 近二十年来,新疆其实从来就没放弃过对本地资源的开发,地面资源在时代就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改革以来,认识到由于牧地大量被用作农地,水土涵养能力大大下降,生态劣化,新疆已被迫采取“退耕还牧”、“退耕还林”等措施。所以从地面资源的利用来看,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护好环境生态,而不是中国式的开发——除了环境保护成为“开发”题中应有之义。对资源的开发,近十多年来新疆采取了所谓“一黑一白”的发展战略,所谓“一黑”是指地下蕴藏的石油,“一白”是指农田里种植的棉花,前者主要由国家垄断,后者虽由地方开发,但不是发出货收不回货款,就是受有关政策所限,基本上发挥不了什幺优势。这两年加上了所谓“一红”,即西红柿,但这种农产品经过加工所增加的附加值也很低,更兼西红柿酱始终也不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配料,所以仅靠这三大战略的实施推进,新疆无法达到东南沿海地区已经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我理解新疆人民的焦虑,但我想得更远一些。 环保优先还是发展优先? 环保优先还是没考虑绿色GDP的发展优先?说到底这其实是个养鸡取蛋,还是杀鸡取蛋的问题。 我在美国黄石公园附近的波兹曼市议会旁听过当地议员们的竞选演讲,演讲题目是“发展优先还是环保优先”?这个竞选题目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大致情形是这样:波兹曼这个西部城市风景优美,那里的居民可以尽享湖上泛舟垂钓之乐。与美国其它地区比较,该地区发展水平偏低,家庭年收入平均两万左右,低于美国全国年平均收入3万美元的水平。联邦政府长期以来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食物券,免费供应鸡蛋牛奶等日常食品。当地一位律师告诉我,其实波兹曼市民只要改换一下思路,就能轻易摆脱贫困,因为当地有一个蕴藏量很大的白金矿,矿藏所在地的主人们大都希望政府批准他们开发,从而迅速脱贫致富。但这种意图却遭到当地其它人士的激烈反对,多年来这个地区的议会与其它公共组织一直就在环保优先还是发展优先这一问题上争论不休。波兹曼绝大多数居民认为:呼吸新鲜空气,饮用新鲜净水,漫步在树林环绕的河流湖泊之旁,比远离大自然的现代高水平物质生活要好得多。在台上发表竞选演说的议员们,在别的主张上有些差别,但在环保方面的看法却相当一致。 我国一些地区的做法正好相反,这方面已有许多惨痛教训。贵州有一个山区,十多年前还是一片青山绿水,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地上流淌着清清的溪流。在地方政府的鼓励下,当地居民没有采取任何环保措施,进行土法炼铅。几年以后,空气中弥漫的铅粉等有毒物质将附近的树木花草等植物全都毒死,方圆15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再也没有一条乾净的河流与小溪,居民饮水需要大量从外地购买矿泉水。除了生态系统的彻底破坏之外,铅粉污染还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当地不少居民眼睛被铅毒熏瞎,得了不治之症。以人体健康与生存家园为代价所获得的人均收入提高,这样的“发展”对人类又有什么意义? 从新疆的哈纳斯湖回到乌鲁木齐以后,我无法忘记在哈纳斯看到的一切。那里有世上罕见的美好风景,但那里的森林正在流血,一辆辆运输木材的车每天川流不息地从哈拉斯开出,游人稍多点的地方,漫山遍野都可见到丢弃的垃圾。如此之美的风景与如此原始落后的“开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使我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我在当地举办的两次讲座中,都对前来听课的几百听众讲,要建立绿色GDP,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必须将环境生态成本计算在内。过去二十年,我们确实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环境生态的保护却是一大败笔,如果要计算这笔成本,说不定还是负值,因为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我们已经断流的黄河,买不回淮河水系,买不回面积大幅度缩小的洞庭湖与鄱阳湖,买不回珠江水系,买不回我们另一条母亲河长江……,总之,逝者虽不可追,但往者却可鉴,正在进行的西北大开发,一定要引入绿色GDP计算方式,避免用这种破坏性极大的原始方式开发。最好一次到位,有了雄厚财力再从高起点起步,进行开发。 我对听众说,新疆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历史上它创造过非常灿烂的文化,博物馆里那些历经千年还颜色如新的织物,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是高水平的工艺品。是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吞噬了灿烂的古新疆文明,大家一定要爱护好今天的新疆。从地面资源看,过去新疆是开发过度,现在的“退耕还牧”,“退耕还林”都是正确的纠正措施。新疆的生态系统确实非常脆弱,一定要加倍爱护,不能让沙漠再继续吞噬绿洲…… 我还对听众说,现在的开发,面临的社会环境与时代完全不一样,那时的人力资源不需要计算成本与投入,国家也几乎倾尽全力进行财政倾斜。正是这种不计成本的开发,才有了后来的荒漠变良田。现在我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迅速转轨,不可能再用财政手段倾尽国力进行资金投入,所以开发任何地下资源,必须要计算成本,一定要注意与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相比较。如果矿产的蕴藏量不大,开采年度很短,而投入购买设备的钱太多,用于供给开发者的生活成本太高,那就得计算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如果单位产品成本远远高于国际同类产品,那就应该放弃开采,宁可去国际市场购买,以降低社会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我向人们呼吁,要爱护哈纳斯湖。如果是目前这种粗放式原始“开发”,过不了几年,哈纳斯的美丽与神秘就要大打折扣。还有千万要记住,一定要停止砍伐森林,不要再让哈纳斯的森林继续流血。我不是新疆人,但我爱哈纳斯,因为它是大自然遗落在中国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千万、千万要守护好它,不要让它蒙上尘垢。 我再次强调,中国进行现代化,一定要尊重现实,考虑人口与资源的严峻限制。1995年,世界银行推出衡量国家财富的新计算法,把自然资源计算在内,中国的人均财富只能排名世界第162(这个排名到现在丝毫未变),是排名第一的澳大利亚的1/126,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3。其中自然资本占的比例仅为3%(澳大利亚为71%),足以见中国人均资源的贫乏程度。且不说人的物欲永无满足之时,即便象许多中国人宣称的那样只求达到今天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人计算,实现十二亿中国人的美国梦,中国的资源总耗至少要扩大50倍。这组简单的数字告诉我们,不管我们觉得我们的要求怎幺合理,都早已注定了没有实现的可能。在严峻的资源限制下,中国应该放弃“赶超”战略,承认差距,走低能源、低消耗的发展道路。新疆也应该从现实出发,不要每天去与资源条件完全不一样的沿海地区攀比,设计未来的大开发战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经不起破坏性的折腾。内地那种只顾“经济增长”,不顾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开发” 一定要引为前车之鉴……江山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但每次“逐鹿中原”的结果,绝对不止那“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惨痛,还有生态环境的大破坏。九朝故都洛阳曾那样美丽,但几十次兵燹过后,现在只有一个龙门石窟还能证明昔日的辉煌;开封历史上曾非常繁华,但在历史的厚厚尘封下,现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完全是一幅可怜可叹的破败相。历史上曾被《诗经》歌之咏之,长满各种珍稀植物、“河水清且涟漪”、林木郁郁葱葱的陕西,现在却只有一片荒凉的黄土,“荒沙裸露无寸土,可怜江山贫到骨”! 上天赐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江山曾是如此美丽。是连绵不绝的战争、人口的过度增殖与对土地的过度开发,使我们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经意之间,失去了曾经无比美好的栖息之地。到了二十世纪,中国进入前所未有的人口高峰期,人口与资源的关系空前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生存,开始干出一连串“要高山让路,让河水低头”的蠢事。我们完全忘记了,人与自然本应该和谐共处,而征服大自然的结果,就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 不少人总在理直气壮地说,世界资源应该共享。但我在此想问一句:一些国家将自己的家园折腾得一塌糊涂,有什么资格去分享人家精心维护的资源?要知道,在世界大同这个梦实现以前,人类毕竟还是得按照民族国家的疆界与准则生存。我们曾拥有无比美丽的栖息之地,我们再也不能破坏已脆弱无比的生态系统。要记住,爱护我们的山山水水,爱护我们的树林,就是爱护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未来。 环境管理论文:园路铺装环境管理 这里所说的园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下面是笔者在设计公园、人工森林所考虑的几方面问题,供读者参考讨论。 园路的功能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总之,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回想杭州胡绪渭先生在讲解花港观鱼牡丹园时,对“梅影坡”的分析论述是极有启发意义的;对着梅桩,铺砌其倒影的地面。此情此景,让人浮相联翩,流连忘返。园路的类型和尺度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 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 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 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一l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 这里要强调的有三点: 一是,园路的铺装宽度和园路的空间尺度,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概念。旧城区道路狭窄,街道绿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宽,它的空间也有多大。而园路是绿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间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铺装宽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以铺装宽度代替空间尺度要求。一般园林绿地通车频率并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为追求景观的气魄、雄伟而随意扩大路面铺砌范围,减少绿地面积,增加工程投资。倒是应该注意园路两侧空间的变化,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并借以解决节假日、集会人流的集散问题。园林中最有气魄、最雄伟的是绿色植物景观,而不应该是人工构筑物。 二是,园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上述的路宽,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是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60~70年代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草地,被喻为金子铺出来的,就是这个原因。现在很多规划设计,反过来夸大第五立面、铺砌地坪的作用,增加建设投资,也导致终日暴晒,行人屈指可数,于生态不利,不能不说是一种弊病。 当然,这也和园林绿地的性质、风格、地位有关系。例如,动物园比一般休息公园园路的尺度、密度要大一些;市区比郊区公园大一些;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建筑密集,铺装地往往也大一些。建筑物和设备的铺装地面,是导游路线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园路,是园路的延伸和补充。 三是,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为规模宏大,几千亩至万亩,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路。建园伊始,只要道路能达到生产、运输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随着园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设其他园路和小径、设施,以节约投资。初期建设也以只建园路路基最为合理有利,如南汇的滨海人工森林公园。 园路的线型: (1)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仔细观察,上海杨浦公园整体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规则式的;复兴公园则相反,雁荡路、毛毡大花坛是规则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这样相互补充也无不当。不管采取什么式样,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2)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最典型例子是浦东世纪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线向南移了10米,北侧人行道宽44米,种了6排行道树。南侧人行道宽24米,种了两排行道树;人行道的宽度加起来是车行道的两倍多。 上一页12下一页 (3)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4)园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而上海一般就不是这样。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园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上海园林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计成的话要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5)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 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 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 (6)园路在山坡时,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15;如果考虑人力三轮车,坡度还小,为≤3.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园路和等高线斜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和观赏面,未尝不是好事。 (7)安排好残废人所到范围和用路。园路的铺装建议采块料-砂、石、木、预制品等面层,砂土基层即属该类型园路。这是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生态——环保道路。之所以如此建议,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 (1)符合绿地生态要求。可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 (2)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郊区人工森林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 (3)新建园林,尤其上海园林,往往因地形变更,土方工程使部分、甚至大部分园路、广场处于新填土之上。 (4)园林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不断补充完善。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建设,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 (5)园林绿地除建设期间外,园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 (6)是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块料路面的铺砌要注意几点: 广场内同一空间,园路同一走向,用一种式样的铺装较好。这样几个不同地方不同的铺砌,组成全园,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实际上,这是以园路的铺装来表达园路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 一种类型铺装内,可用不同大小、材质和拼装方式的块料来组成,关键是用什么铺装在什么地方。例如,主要干道、交通性强的地方,要牢固、平坦、防滑、耐磨,线条简洁大方,便于施工和管理。如用同一种石料,变化大小或拼砌方法。小径、小空间、休闲林荫道,可丰富多采一些,如我国古典园林。要深入研究园路所在其他园林要素的特征,以创造富于特色、脍炙人口的铺装来。例如,杭州的竹径通幽,苏州五峰仙馆与鹤所间的仙鹤图与环境融洽一体,诗情画意,跃然纸上。计成在《园冶》中对此早有论述 quot;惟所堂广厦中,铺一慨磨砖,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式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鹅子铺成蜀锦。 块料的大小、形状,除了要与环境、空间相协调,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这是施工简易的关键;表面粗细适度,粗要可行儿童车,走高跟鞋,细不致雨天滑倒跌伤、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 块料路面的边缘,要加固。损坏往往从这里开始。侧石问题。园路是否放侧石,各有己见。笔者认为要依实而议定:①看使用清扫机械是否需要有靠边;②所使用砌块拼砌后,边缘是否整齐;③侧石是否可起到加固园路边缘的目的;④最重要的,是园路两侧绿地是否高出路面,在绿化尚未成型时,须以侧石防止水土冲刷。 建议多采用自然材质块料。接近自然,朴实无华,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甚至于旧料、废料略经加工也可利用为宝。日本有种路面是散铺粗砂,我们过去也有煤屑路面;碎大理石花岗岩板也广为使用,石屑更是常用填料。如今拆房的旧砖瓦,何尝不是传统园路的好材料。按虹桥花园使用情况,厚150毫米以上块石路面(通车),包含至铺砌完成,价150元/平方米以内,弹街石价100元/平方米以内(以上未包含前期已施工碎石垫层)足比使用砼路而便宜。 环境管理论文:图书馆网络环境管理 在调研的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国内图书情报机构以及高校图书馆的定题服务开展研究,分析其定题服务开展状况以及网络环境下SDI的资源、工作、服务的发展,提出利用网络化的传输技术,启用专业的工作平台可满足量大面广的用户需求。阐明丰富的SDI资源、功能强大的SDI平台、专业的SDI工作者是SDI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专业化SDI的基础和保障。有助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用户的需求有重要意义。 定题服务(SelectiveDisseminationofInformation,简称SDI)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情报服务,既体现出图书情报机构的情报服务能力,又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深受到图书情报机构的广泛重视。SDI围绕用户的课题进行收集、查找、整理、传递,帮助用户跟踪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节省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也深受用户欢迎。 一、传统的定题服务 传统的定题服务,是根据用户的需要,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跟踪检索,把经过筛选的最新检索结果,以书目、索引、全文等方式提供给用户。或是针对各个学科、各种课题,从前期调研、开题立项、中期报告到成果验收整个过程的文献检索服务。一般包括:用户到图情机构提出SDI填、交表格;图情机构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对课题展开调研,拟订服务方案;双方进行磋商,达成一致的;广泛收集文献信息;整理、加工;通知用户到图情机构取阅文献、报告;根据反馈意见,进行适当调整;按照调整约定进行收集、整理、提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SDI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资源得以扩展,交互更加方便,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资源的变化 网络环境使SDI可以利用的资源扩展为整个开放的信息网络,包括传统的文献资源、自建、购买或试用的各类电子资源和数据库,以及相关信息的二次、三次开发,包括从使用的角度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包括通过馆际互借、传递、推送、合作所实现的共享。 三、需求的变化 这些资源的使用需要一定条件,而机构的SDI能够通过深层次的服务帮助用户在竞争中占取先机。网络环境下,SDI需求已从以科研为主拓展到多种领域,教与学是高校增长较快的两个点。针对学科建设的SDI有“学科信息空间”、“学科BLOG”等多种表达方式,前沿研究、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各个点的信息都需要及时更新。具体到每个课题,在预研、申请阶段有题目的、查新、检索初拟的创新点的需求,在项目进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科领域中已有成果、现实状况和发展水平及动态,需要相关的方法、专利、标准、材料、工艺、行业信息。高校教生普遍都需要对自己的课题情况有一个比较客观的熟悉。 集体委托SDI是面向部分或单位的,是SDI在如立题评审、中期检查、结题考评、项目评价等治理环节的服务拓展,是对单位用户所委托的各种研究课题(包括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课题)进行集中检索,提供书目、索引、文摘、全文或汇编等项服务。 由于企业治理者愈来愈重视竞争情报工作,不断加大投进力度,以及图书情报机构的公益性,近年来非学术性的课题悄然而至,并呈现上升趋势。 四、定题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 尽管仍然保存着面对面的服务方式,但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将新的传输技术应用到SDI过程中,用户可以选择以传统的方式、电话的方式、Email的方式申请服务,以及传递检索结果,用户在校园网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访问图书馆,甚至在家中(需开通远程服务)也可以及时将文献信息需求传递给图书馆,并得到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不必像从前那样非往图书馆不可,非常方便。 网络环境使用户的参与性增强,部分用户可以通过机构提供的工具,在一定范围内创建、修改、保存自己的要求,定制个性化的SDI。而机构可以依托相应技术,应用智能服务来发现、收集、记录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特征,解决用户对搜索引擎提供的大量信息无所适从的题目,帮助用户按照意愿进行检索,实现自动收集、分类、构造、排序……同时获取的周期也由用户自行确定,如选择“周”、“月”等。其中的推送技术(PushTechnology)打破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减少了用户上网搜索的工作量,将个性化的信息直接送给用户。 高校有着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研究群体和比较集中的研究方向,创新型社会也使社会各界跟踪相关信息的需求大幅上升,为顺应这一系列的变化,多种多样的专业服务平台呈现在我们眼前,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KingbaseDL(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可以根据用户的专业特征和研究爱好,向用户提供和推荐教学科学所需要资料和信息的服务平台。被用来进行数字资源检索、个性化推荐和在线咨询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利用IRS这个信息检索服务系统针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各个学科、各种目的的研究课题,以描述课题的主题词、关键词作为检索进口,从开题立项、研究中期、直到成果验收,开展全程的文献检索服务。使图书馆进一步参与到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成为师生的伙伴和向导。先进的专业软件平台以人性化服务的服务理念,架起机构与用户之间的桥梁,辅以如E-mail、BBS、短信、电话、Web表单、BLOG、FTP等多种传输、通讯、交互手段,使网络环境下的定题服务能够及时为用户提供动态性、研究性、主动性的服务,提供各种高附加值的、专业化的信息,不受地域界限的限制,不受时间的限制。能够及时、持续地为用户提供信息量大、密集度高的前沿信息、最新动态、研究探讨及其数值或报告,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用户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扩展,信息需求的增长,交互更加方便,对使用者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普遍进步。对SDI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逐步改变着SDI传统的服务。SDI平台的运用进步了图情机构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网络定制起步,服务主体的增加,参与意识增强,馆际互借、传递、推送、合作所实现的共享。不仅有助于机构扩大服务的覆盖范围、有助于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有助于机构改革服务方式、建立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用户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品经济论文:略论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商品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点 明清两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是东部地区,而沿海的江、浙、闽、台,又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社会经济区域的结构来看,江、浙、闽、台的社会经济区域组合,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大的变动,发展出多个社会经济区域板块。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传统联系,在宏观上,组成一个大的社会经济区域──东南区。这也是现在华东经济区的主体。 东南社会经济区域的开发,可以远溯到人类文明的黎明期。考古发现证明,这一地区是中国古文明的一个源头。这里也曾独立发展着古越族的文化。秦汉以降,随着北方中原汉人一批批南移垦殖,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进本区域,实质性的大规模开发从而开始。唐宋之际,这一地区内的主要江河流域,形成大小不一的农业区,生产力相继赶上中原老农业区的先进水平。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加速发展,城市经济也日趋繁荣。两宋到元代,本区域内大致形成若干不同特色的板块,其中最主要的有江南、浙东西、闽东南等。而以长江三角洲和钱塘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江南,是全国主要的农产区,也是全国经济最为富庶,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明清时代,在江南继续保持龙头地位的基础上,闽东南社会经济区域扩展到台湾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海上贸易的联系,本区域形成了活跃的东南沿海贸易圈。因此,把江、浙、闽、台视为一个社会经济区域进行多视角的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 在选择明清东南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之前,有必要对明清东南区域的经济变迁,作为一个粗略的估计。 明清时代,东南区域的经济,除受战乱和特大自然灾害影响的年代外,一般都保持增长的势头。这一时期的经济变迁,呈现了如下的特点: 一、在传统的老农业区,即己开发区,主要指沿海、沿江、沿河的平原和河谷地带,土地的农业开发几已饱和,粮食的增长主要依赖深耕细作或新作物(如蕃薯)的引进,但由于人口的繁衍速度超过粮食增长的速度,这些地区相继经历了从粮食输出地到粮食进口地的转变。与此同时,传统农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因地制宜,发展商品性的经济作物,成为一种趋势。商品性农业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家庭以副补农的需要,也刺激了专业市镇的兴起,后者又为一部分农村人口提供了新的出路。 二、农业区向半开发的山区地带或海岛伸展。大批流动的"棚民",进入皖南、闽浙边,闽赣边、闽粤赣边山区,开发了玉米、番薯等粮食生产和兰、靛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生产。以闽南移民为主力,开发了台湾岛南部的平原埔地,并渐次向北部拓展。到清中叶,台湾新农业区已成为东南的粮仓。传统的北方人口南迁现象基本中止,出现本区人口向中西部与海外迁徙的两大流向。山区和海岛的进一步开发,虽然带有粗放性,甚至带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在当时,它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维系区域经济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保障粮食供应和经济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传统的手工工业继承前代而有所发展。在行业布局上,从沿海向山区延伸,开辟了新的基地或新的行业,资源、劳力、资金的配置出现了新的调度,区域性的专业分工更趋合理。在内部结构上,以生产外销产品的"外向型"手工业比重增大,发展较快;家庭副业型的个体生产单位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民营手工业发展蓬勃,手工工场已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出现。 四、市场网络仍以地方性的初级市场为主渠道,墟市、庙会是基层社会经济交换活动的中心;各地之间的货物流通仍通过传统的水陆商路进行,自然环境造成的交通阻隔没有明显的改善,内陆贸易的闭锁性仍十分突出。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的传统优势,曾因禁海而受挫,又因开放而焕发新机。冲破海禁限制而成长起来的海上私人贸易,在明代后期发展到相当规模,月港与太平洋航路的接通,为中国商品进入世界市场,间接地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作出了积极贡献。郑成功曾一度遏止西方早期殖民主义者的海权扩张,执东西洋贸易之牛耳。这一发展趋势虽为明清之际的鼎革所打断,清代前期海外贸易中心南移广州,但本区域仍是出口外销大宗商品湖丝、棉布、茶叶的主要供应地,上海、厦门诸口是南北沿海航运主要的中转港。由海路联系的国内外市场,是市场网络中最活跃的一端。 五、海洋经济利益加大,沿海居民进行海上走私、下海通番,屡禁不止。明代中后期,从海商、海寇发展起来的海洋势力,到郑成功时代,造成了中国海洋经济和海洋社会的雏形,揭开了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帷幕。作为海洋社会经济产物的海外经济性移民,在海外建立移民社区,并与东来的西欧资本主义掠夺型海洋经济的先锋队相遇、冲突。早期中国的海洋势力,从明清社会经济的全局看,还只是传统经济体制外的循环,但在本区域内已是一股重要的经济推拉力,对区外的内陆经济(特别是联系沿海与内地的水陆商路所经地区)也产生一定的刺激。 六、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奢侈性的高消费从官僚缙绅下移到一般地主、商人和富裕市民,从生活消费、科举官场消费延伸到宗族消费、文化娱乐消费、民间信仰消费等,导引风俗由俭入奢的变化。这一变化又反过来刺激了民间工艺、建筑、旅馆、青楼、文艺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但沿海与山区,城市与乡村,消费水准进一步拉大,形成不同特色的人文景观。 总之,东南区域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格局下,农业、手工业都与市场发生愈来愈紧密的联系,商品化倾向带动的经济变迁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强烈。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国近代以前经济变迁走向的一个最佳观察点。因此,中外学术界投以广泛的关怀,成为长期盛而不衰的研究热点,是很自然的事了。 二 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对明清东南区域变迁关怀的重点是资本主义萌芽问题。长达三十余年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讨论,大量的举证来自东南地区,特别是江南,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分析,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研究成果清晰地重建了明清东南地区城乡商品经济发达以及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图像,而且清楚地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出现的新事物,在中国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是这场大讨论取得的最大的历史贡献。 从新生事物生长历程观察明清经济变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随着讨论的深入,对于什么样的经济现象属于新事物或新因素?这些新事物或新因素在社会经济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一系列的研究课题摆到了学术界的面前,引发了新的思考。大致可以说,借助于这场大讨论,中国学术界逐渐摆脱了简单性把商品化生产等同于资本主义的错误,重新审议了经营地主、雇佣劳动的性质,同时又把学术关怀从单纯的生产关系层面扩大到生产力层面,以至于与经济变迁相关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变迁;从线性描述进到立体观察,从宏观的通论进入区域研究、个案研究、计量研究和比较研究,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学术积累。这是这次大讨论带来的正面效果。与此同时,从旧事物的衰落变化过程来观察明清社会经济变迁的研究,也被带动起来。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的老问题,也赋予新的内容,进行新的考量。 用资本主义萌芽概括明清东南区域经济变迁的特点,在国内外均有众多的赞同者和反对者。国内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意见认为:资本主义萌芽论并不是和封建经济──传统经济论相对立的理论,它承认鸦片战争前的明清社会仍是封建社会,处在出现互解征兆,发展与停滞并存,"死的抓住活的"的晚期阶段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尽管只是稀疏的存在,有的夭折,有的中断,有的则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有继承的关系,这反映了明清社会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1]。明清时代存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明清东南区域经济变迁属于"传统内变迁",这是大家可以接受的。问题是,明清社会没有通过自身的内部变革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并不必然导向资本主义已为许多国家的历史所证明,马克思本人也没有把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当作一般发展道路[2],那么,用资本主义萌芽概括明清东南区域经济变迁的特点,是否妥切?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有的依据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等著作,从理论上否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的可能[3],有的借助西方学术界提出的某些理论框架,寻找或探求取代资本主义萌芽论的新模式[4]。 尽管从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到史实的诠释都还存在许多争议,还没有形成得到学术界普遍公认的解释模式,但八十年代以来,围绕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而展开的多视角的研究,正扎扎实实地推进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化。在这一大背景下,明清东南经济变迁的研究也走上一个新阶段。以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和福建等沿海地区为重点的区域经济研究,主导着新一波的研究方向。 厦门大学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是在傅衣凌教授"必须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的现象一起研究"[5]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展开的。八十年代以来,循着学术潮流的发展,研究课题也作了重要的调整,以专史研究和区域史研究为重点,社会史与经济史相结合的特色更为凸显了。通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一批新人的投入,不仅壮大了学术队伍,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傅衣凌著《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1982)、《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1989)、《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1989)、《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1992);傅衣凌、杨国桢主编《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1987),傅衣凌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七册(1988),傅衣凌主编、杨国桢、陈支平著《明史新编》(1993);杨国桢著《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1988),杨国桢、陈支平著《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1993);陈支平著《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1988)、《近500年来福建家族社会与文化》(1990);郑振满著《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1992);和外单位合作撰著的有《清代全史》第五卷(1991)、《中国十大商帮》(1993)等。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有刘敏(秀生)的《清代商品经济与商业资本》(1985)、李伯重的《明清江南工农业生产力六论》(1985)、陈支平的《清初赋役财政制度演变论丛》(1987)、陈春声的《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十八世纪广东米价分析》(1989)、郑振满的《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1989)、李长弓的《明代驿传役研究》(1991)、张和平的《文化的夯实:对晚明反传统现象的再认识》(1991)、郭润涛的《清代地方行政幕府研究》(1991)、曾玲的《明清福建手工业经济研究》(1991)、周翔鹤的《清代台湾农村经济的计量研究》(1991)、罗一星的《珠江三角洲传统工商城市的发展形态──明清佛山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1992)、刘正刚的《清代四川的闽粤移民研究》(1993)、刘淼的《明清沿海荡地开发研究》(1993)、王日根的《明清会馆史研究》(1994)。我们还以群体的力量,进行福建社会经济史和福建、台湾社会文化比较研究的计划,前者是国家"六五"、"七五"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后者是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的合作项目。 这不仅仅是研究课题的伸展,而且在学术关怀上,更加注意社会生活、民俗文化的层面,把以民俗、乡例证史的传统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更加注意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把研究东南区域社会经济史的传统提升到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视角之中;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更加注意科际整合,努力吸收其他人文科学的有用理论和方法,透过田野调查对契约、族谱等民间文献和遗俗、遗制等口头资料的搜集,丰富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内容。 以上这些研究,虽然角度、层面有所不同,却都是紧紧围绕明清东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这一主题的。所做的工作,一方面是对学术传统的继承、总结与反思,另一方面是寻找发展学术传统的新的方向,新的视野。 在长江流域经济变迁的历程中,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以及生产力水平、资源状况、历史文化传承等诸方面的差异,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变迁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部分之间,在经济变迁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试图揭示明清时期长江上中下游商品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和共同特征背后的差异和特色,以期对今天长江流域新一轮的经济开发热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长江下游经济区的市场网络型商品经济及其特点 长江下游经济区特别是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盛况学术界研究成果颇丰,这里不作重复。透视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长江下游经济区的商品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这种商品经济产生于传统自然经济结构的内部,是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促成下游地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明中叶以来农业生产力的回升、手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二是由于人口的增殖,人浮于地,使大多数的小农家庭面临着生存压力,同时也在农村中出现了过剩的劳动力。三是由于江南地区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国家的重赋区,到了明清时期,在农业资源和技术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重税浮粮已成为江南人民的一大负担,为了交纳"比限日严"的国家赋税,小农们不得不用有限的土地从事多种经营,或者把家内自给之外的剩余纺织品推向市场,最终在市场经济利润的刺激下,人们开始以经济作物排挤粮食作物,出现了"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的现象(注:皇清奏议卷61,奏请海疆禾棉兼种疏。),同时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们也"通宵不寝",尽可能织出更多的剩余纺织品。 2.这种商品经济以下游经济区强大的农村基层社会需求为基础。长江下游经济区内部"自生"的商品经济在它孕育、产生的过程中,耕织结合的传统经济结构经历了多层次的分化瓦解,这不仅表现在农产品商品化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趋向的扩大,而且表现在商业性农业内部出现了地域分工、集约经营;手工业商品生产内部出现了行业分工、专业分工,几乎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有小商品生产者在进行着种类有别的小商品生产,小商品生产原料的获得,生产工具的添置和生产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和市场发生关系,城乡之间、手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手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内部的交换进一步扩大。广泛存在于长江下游经济区内的这种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和交换,在农村基层社会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和消费需求,下游经济区的市场网络型商品经济正是建筑在这种强大而广泛的有效需求之上。在这里,小商品生产者生产和消费需求的满足、商品交换中心的兴起和发展,不再单纯地表现为大都市的集中化发展,而是以小城镇和以农村为依托的集市的兴起为主要特征。明清时期,下游江南地区这样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的种类也各异,有的是当地的手工业中心,如嘉兴的濮院镇、王江泾镇;吴江的盛泽镇、黄家溪市;湖州的双林镇、南浔镇等,都以某种手工业品的生产而闻名。有的是原料集散地或商业中心,如湖州的乌青镇、菱湖镇,太仓鹤王市,海盐的沈荡镇等,"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贸店、大贾往往云集"(注: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市镇数量之巨,以及市镇种类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基层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3.在这种商品经济中,各种层次的市场相互交织,形成了密集的商品市场网。明清时期,在市镇和农村集市广泛发展的基础上,长江下游经济区原有的城市也在扩大规模和增强经济功能,这些大、中城市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内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从中心都会到农村基层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农村市场、小城镇市场、中小城市市场和大都市市场等一系列多级层次的市场连结成的市场网络,这些市场在不同层次上发挥着交换流通功能,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使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连成一体,整体走上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 总之,长江下游经济区的商品经济是区域内部"自生"的,它以农村基层社会广泛的生产和消费需求为基础,并且形成了市场网络,因而这种商品经济比较稳固,能够持久,不会因较小的外力作用而大起大落。 二、长江上游经济区的"特产型"商品经济及其特点 明清时期,在长江上游经济区这个封闭的地理单元里,同样也存在着因区内自然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动而产生的商品经济,特别是清中叶后,四川等地的商业性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在农村中较为普遍,家庭手工业也出现了"机声轧轧常彻夜不休"的火热场面;商品交换也有所发展,据四川有关方志的记载,四川省明代共有集市场数1000多个,到了清乾隆年间已有3000个(注:高王凌: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序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专题1994年第6期。)。但总的来说, 上游经济区小农经济商品化的规模和程度远不如下游经济区。在有限的商品经济总量中,源于上游经济区区域内部需求的商品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小。上游经济区商品经济的主要方面体现为因外部市场需求刺激而发展起来的"特产型"商品经济。它的特点是: 1.从进入市场的主要商品来看,大多数为本省特有的产品或优势产品。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粮食作物是本区的一大优势之一,糖、麻、桐、茶、药材等经济作物更是本区特有的优势。明清时期,随着长江下游及其他地区城镇的繁荣,非农业人口的增多以及全国商品市场的形成,上游地区的粮食成为全国市场的急需品,各类特有的经济作物及其加工品也成为外部市场的抢手货。上游川省人民便顺应这种需求,将粮食和山货转化为商品。重庆是四川粮食的集散地,凡外省到四川买米之商贩,皆"接踵而至",然后,"外贩、又运下江,络绎不绝"。据记载,乾隆十八年四川运往江苏、浙江的粮食达40万石,乾隆二十三年运往山东的粮食亦达40万石(注:李龙潜:明清经济史。)。一些县志也有大量的本地物产运往外地的记载。如綦江县所产之山丝、枳桔、桐油、竹纸、药材、靛蓝,岁销本省及楚、黔等地,"易外属之钱,不可以数计也"(注:同治綦江县志卷2。); 南川县"邑产除稻、椒、麦、黍及寻常日用,足供一邑取携外",药材、茶、笋、漆、蜡、煤、铁、硝、磺、桐等"较他处为良者,不一而足,邑人力农之余藉资贸易,负贩络绎于途,岁获其利"(注:光绪南川县志卷2。)。 2.商品生产结构受外部市场需求的调节。在外部市场需求吸引下,上游经济区总是选择具有区域优势的物品投入市场。明清以来日益强大的外部市场需求促使上游地区扩大原有优势物产的种植和生产规模,或者因地制宜,拓展新的生产优势,从而改变商品生产结构。乾隆以来直到清末,四川省在稻米等粮食作物优势之外,经济作物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种植(生产)优势。一些地域产生了棉、桑、蔗、菸、茶、果等专业种植区,如,潼川、顺庆等府形成了养蚕区域,"蜀中墙下种桑,宅内养蚕以为常业"(注:皇朝经世文编卷40。);成都平原的一些府县多种烟草,新津"邑人业烟草者甚多,良田熟地种之殆遍"(注:道光新津县志卷29。)。以本地特产为原料的手工业形成一定规模,如隆昌、荣昌一带"比户皆绩"所产夏布"富商大贾购贩京华,远逮各省"(注:光绪荣昌县志卷16。)。道光以后四川省开始大量种植鸦片,鸦片的种植和贸易成为近代四川商业性农业的主要方面,尽管这是一种罪恶的畸形状况,但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种现象也正体现了外部市场对上游地区商品生产结构的调节作用。 3.商品的流通对商人和商路依赖性大。长江上游经济区地形的复杂,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使该区的商品流通受到很大限制。该区的商品外运以水路为主,长途贩运往往以一些河流为依托,与一些城市相连,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贩运路线。如成都府16州县的盐、白蜡等物品靠岷江运出;重庆、合州等城市则靠嘉陵江、渠江、涪江的河道输出茶、桐油等,这些物产依靠木船由支流集中在长江干流而下,运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全国各地市场。四川盆地也有几条通往外地的陆上运输线,分别是北大路、西藏路、云南路、两湖路,但是这些山路运输条件非常艰苦,只能靠挑夫和驮畜组成的商队,翻越盆地边缘的山道(注:彭泽益主编: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封建政府为谋取暴利,往往加重长江水运路线的商税,迫使许多商品的运输由便利的水运转向艰难的陆运,这种流通渠道的畸形现象从反面说明了上游地区"特产型"商品经济对商路的依赖。 同时,由于这种商品经济主要面向外地市场,商品的流通主要经过长途贩运,商品生产者不能直接完成交换的全过程,而是经过一些商人或商帮的采办。在长期的商品流通过程中,一些重要商品的采办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相对固定的商帮或商人。如:四川的生漆,清以前采办者主要为西帮,到清代广东帮及川帮均有采办;川东秀山的桐油,清初由陕帮商人购运,以后湖北、江西两帮商人来得较多;四川的黑木耳,乾隆时由汉口帮采办(注: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这种采办方式说明上游地区"特产型"商品经济对商人也有一定的依赖性。 三、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口岸型"商品经济及其特点 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沿江口岸城市商业贸易的繁盛。以"九州名镇"汉口为中心,包括沙市、汉阳、武昌、宜昌在内的一批沿江口岸城市,利用交通便捷的地利,形成了一个对外连接全国市场,对内沟通广大内陆腹地的商品流通体系,从而使这些口岸城市成为全国的转运中心,转运贸易经济盛极一时,这种口岸型经济的特点是: 1.这种商品经济的形成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依托,以全国各地商品经济持续发展为条件。长江中游的口岸都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塞,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转输"(注:刘献廷:广阳杂记卷4。);沙市"蜀舟吴船欲上下者,必来此贸易,以故万舫栉比、百货灯聚"(注:孔自来江陵志余卷4。);宜昌则"扼荆襄之门户, 川楚之咽喉"(注: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一旦遇上社会经济进步、商品经济发展的机遇就极容易转化为商业贸易优势。明清时期正是我国商品经济的高涨期,这为长江中游口岸型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和条件。明洪武年间,汉口一带还是一处芦苇丛生的荒洲,到明末及清代,这里已是"五方杂处"、"商贾辐辏",一跃而成为明清四大镇之一。这一过程正是地理优势转化为商业贸易优势的真实写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支撑口岸型经济的是全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长江中游地区口岸型商品经济不仅依托于中游地区的社会需求,更是以全国的消费需求为基础的。 2.这种商品经济的活力主要凝聚在商品流通领域,以集散、转运各地商货为基本的商业活动形式。以湖北的汉口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口岸城市在明清时期全国商品经济大潮中扮演了全国的"商品仓库"、"商人俱乐部"的角色。汉口镇"九州四海之物,殊形异状,来自远方者旁溢露积"(注: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宜昌"商旅云集,百货充韧"(注: 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 期。),沙市"列肆百货充韧,津头则万舫鳞集"(注:光绪荆州府志卷4。)。 当时广东的铁制品、糖、苏木、蜡,福建的蔗糖、烟草,河南的棉花,江西的瓷器、蚕丝、纸张,云贵的木材,湖南的竹木,四川的粮食、药材等都云集于以汉口为首的这些沿江口岸城市。商品的去向大致有两个,一是由来自各地的客商经过交换后,各取所需,将异地商品运回各地市场;二是与中游腹地的商品相交换后,由中游地区的中、小商人再运回中游腹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覆盖中游腹地,连接四面八方的庞大的市场交换系统,流通领域迅速扩大,商货运销千里之外,转运贸易空前活跃,形成了中游地区有特色的"口岸型"商品经济。 3.在这种商品经济中,商人和商业资本发挥了主导作用。明清时,长江中游沿岸的口岸城市不仅是全国商品的集散地,也是各地商人、商业资本集中的区域,特别是汉口镇,被人叹为"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其各省商贾无不有本店或支店设于其间"(注:民国夏口县志·商务志。)。当时全国各地的商人和商帮都前来汉口等口岸城市进行商贸活动,著名的有川帮、潮帮、广东帮等,这些商人控制了商品,掌握了商品流通和销售的主动权,全国各地的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凭借这些商人和商业资本的中转才能完成各种需求的交换和满足过程,因而商人和商业资本在口岸型商品经济中起了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商人和商业资本对中游内地商品经济的带动和控制上。长江中游经济区得"中"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口岸经济使得中游经济区的广大内地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上也得之机先。依托以口岸城市为中心的商品转运网,中游地区以棉纺织业为特色的地方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许多地方大面积种植棉花,棉区农村"乡民家勤纺织,贸布贩棉"(注:光绪汉阳县志·地理志。),"机杼之声相闻"(注:光绪蕲水县志·风俗。),"民皆持此为主"(注:光绪孝感县志·土物。)。中游地区的棉花和棉布深受外省的欢迎,如汉川布"近而襄楚南,远而秦晋滇黔,咸来争布",葛仙布、阳罗布、黄州大布等也在全国拥有很大的市场(注: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在中游地区适应形势抓住机遇发展地方商品经济的同时,外地商业资本也开始向中游腹地渗透,推动和控制该区的小商品生产,如山西商人控制了蒲圻羊楼洞茶叶的生产和流通,山西和陕西的客商将汉阳县的布买到汉口加工染造,以应"远贾之贸易"(注: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等, 所有这些都说明商业资本的无孔不入和强大的控制力。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区分别呈现为特产型、口岸型、市场网络型的商品经济形态,分别以其封闭性和滞后性、过渡性和流动性、开放性和领先性标示出区域经济变迁的差异。这种区域经济变迁的差异又带来了农村经济结构(包括农业结构、家庭手工业结构、人口与土地的搭配结构)变迁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中、上游经济区是传统经济模式在新开发地域、新的开发水准上的重建和扩展,商品经济已经产生并逐步扩大影响;下游经济区则是农业、手工业的商品化趋向日益扩大,自给自足的传统模式遭受的冲击日益严重,新的商品经济体系正在构建。 商品经济论文:略论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商品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点 明清两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是东部地区,而沿海的江、浙、闽、台,又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社会经济区域的结构来看,江、浙、闽、台的社会经济区域组合,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大的变动,发展出多个社会经济区域板块。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传统联系,在宏观上,组成一个大的社会经济区域──东南区。这也是现在华东经济区的主体。 东南社会经济区域的开发,可以远溯到人类文明的黎明期。考古发现证明,这一地区是中国古文明的一个源头。这里也曾独立发展着古越族的文化。秦汉以降,随着北方中原汉人一批批南移垦殖,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进本区域,实质性的大规模开发从而开始。唐宋之际,这一地区内的主要江河流域,形成大小不一的农业区,生产力相继赶上中原老农业区的先进水平。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加速发展,城市经济也日趋繁荣。两宋到元代,本区域内大致形成若干不同特色的板块,其中最主要的有江南、浙东西、闽东南等。而以长江三角洲和钱塘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江南,是全国主要的农产区,也是全国经济最为富庶,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明清时代,在江南继续保持龙头地位的基础上,闽东南社会经济区域扩展到台湾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海上贸易的联系,本区域形成了活跃的东南沿海贸易圈。因此,把江、浙、闽、台视为一个社会经济区域进行多视角的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 在选择明清东南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之前,有必要对明清东南区域的经济变迁,作为一个粗略的估计。 明清时代,东南区域的经济,除受战乱和特大自然灾害影响的年代外,一般都保持增长的势头。这一时期的经济变迁,呈现了如下的特点: 一、在传统的老农业区,即己开发区,主要指沿海、沿江、沿河的平原和河谷地带,土地的农业开发几已饱和,粮食的增长主要依赖深耕细作或新作物(如蕃薯)的引进,但由于人口的繁衍速度超过粮食增长的速度,这些地区相继经历了从粮食输出地到粮食进口地的转变。与此同时,传统农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因地制宜,发展商品性的经济作物,成为一种趋势。商品性农业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家庭以副补农的需要,也刺激了专业市镇的兴起,后者又为一部分农村人口提供了新的出路。 二、农业区向半开发的山区地带或海岛伸展。大批流动的"棚民",进入皖南、闽浙边,闽赣边、闽粤赣边山区,开发了玉米、番薯等粮食生产和兰、靛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生产。以闽南移民为主力,开发了台湾岛南部的平原埔地,并渐次向北部拓展。到清中叶,台湾新农业区已成为东南的粮仓。传统的北方人口南迁现象基本中止,出现本区人口向中西部与海外迁徙的两大流向。山区和海岛的进一步开发,虽然带有粗放性,甚至带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在当时,它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维系区域经济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保障粮食供应和经济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传统的手工工业继承前代而有所发展。在行业布局上,从沿海向山区延伸,开辟了新的基地或新的行业,资源、劳力、资金的配置出现了新的调度,区域性的专业分工更趋合理。在内部结构上,以生产外销产品的"外向型"手工业比重增大,发展较快;家庭副业型的个体生产单位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民营手工业发展蓬勃,手工工场已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出现。 四、市场网络仍以地方性的初级市场为主渠道,墟市、庙会是基层社会经济交换活动的中心;各地之间的货物流通仍通过传统的水陆商路进行,自然环境造成的交通阻隔没有明显的改善,内陆贸易的闭锁性仍十分突出。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的传统优势,曾因禁海而受挫,又因开放而焕发新机。冲破海禁限制而成长起来的海上私人贸易,在明代后期发展到相当规模,月港与太平洋航路的接通,为中国商品进入世界市场,间接地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作出了积极贡献。郑成功曾一度遏止西方早期殖民主义者的海权扩张,执东西洋贸易之牛耳。这一发展趋势虽为明清之际的鼎革所打断,清代前期海外贸易中心南移广州,但本区域仍是出口外销大宗商品湖丝、棉布、茶叶的主要供应地,上海、厦门诸口是南北沿海航运主要的中转港。由海路联系的国内外市场,是市场网络中最活跃的一端。 五、海洋经济利益加大,沿海居民进行海上走私、下海通番,屡禁不止。明代中后期,从海商、海寇发展起来的海洋势力,到郑成功时代,造成了中国海洋经济和海洋社会的雏形,揭开了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帷幕。作为海洋社会经济产物的海外经济性移民,在海外建立移民社区,并与东来的西欧资本主义掠夺型海洋经济的先锋队相遇、冲突。早期中国的海洋势力,从明清社会经济的全局看,还只是传统经济体制外的循环,但在本区域内已是一股重要的经济推拉力,对区外的内陆经济(特别是联系沿海与内地的水陆商路所经地区)也产生一定的刺激。 六、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奢侈性的高消费从官僚缙绅下移到一般地主、商人和富裕市民,从生活消费、科举官场消费延伸到宗族消费、文化娱乐消费、民间信仰消费等,导引风俗由俭入奢的变化。这一变化又反过来刺激了民间工艺、建筑、旅馆、青楼、文艺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但沿海与山区,城市与乡村,消费水准进一步拉大,形成不同特色的人文景观。 总之,东南区域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格局下,农业、手工业都与市场发生愈来愈紧密的联系,商品化倾向带动的经济变迁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强烈。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国近代以前经济变迁走向的一个最佳观察点。因此,中外学术界投以广泛的关怀,成为长期盛而不衰的研究热点,是很自然的事了。 二 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对明清东南区域变迁关怀的重点是资本主义萌芽问题。长达三十余年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讨论,大量的举证来自东南地区,特别是江南,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分析,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研究成果清晰地重建了明清东南地区城乡商品经济发达以及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图像,而且清楚地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出现的新事物,在中国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是这场大讨论取得的最大的历史贡献。 从新生事物生长历程观察明清经济变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随着讨论的深入,对于什么样的经济现象属于新事物或新因素?这些新事物或新因素在社会经济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一系列的研究课题摆到了学术界的面前,引发了新的思考。大致可以说,借助于这场大讨论,中国学术界逐渐摆脱了简单性把商品化生产等同于资本主义的错误,重新审议了经营地主、雇佣劳动的性质,同时又把学术关怀从单纯的生产关系层面扩大到生产力层面,以至于与经济变迁相关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变迁;从线性描述进到立体观察,从宏观的通论进入区域研究、个案研究、计量研究和比较研究,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学术积累。这是这次大讨论带来的正面效果。与此同时,从旧事物的衰落变化过程来观察明清社会经济变迁的研究,也被带动起来。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的老问题,也赋予新的内容,进行新的考量。 用资本主义萌芽概括明清东南区域经济变迁的特点,在国内外均有众多的赞同者和反对者。国内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意见认为:资本主义萌芽论并不是和封建经济──传统经济论相对立的理论,它承认鸦片战争前的明清社会仍是封建社会,处在出现互解征兆,发展与停滞并存,"死的抓住活的"的晚期阶段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尽管只是稀疏的存在,有的夭折,有的中断,有的则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有继承的关系,这反映了明清社会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1]。明清时代存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明清东南区域经济变迁属于"传统内变迁",这是大家可以接受的。问题是,明清社会没有通过自身的内部变革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并不必然导向资本主义已为许多国家的历史所证明,马克思本人也没有把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当作一般发展道路[2],那么,用资本主义萌芽概括明清东南区域经济变迁的特点,是否妥切?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有的依据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等著作,从理论上否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的可能[3],有的借助西方学术界提出的某些理论框架,寻找或探求取代资本主义萌芽论的新模式[4]。 尽管从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到史实的诠释都还存在许多争议,还没有形成得到学术界普遍公认的解释模式,但八十年代以来,围绕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而展开的多视角的研究,正扎扎实实地推进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化。在这一大背景下,明清东南经济变迁的研究也走上一个新阶段。以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和福建等沿海地区为重点的区域经济研究,主导着新一波的研究方向。 厦门大学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是在傅衣凌教授"必须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的现象一起研究"[5]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展开的。八十年代以来,循着学术潮流的发展,研究课题也作了重要的调整,以专史研究和区域史研究为重点,社会史与经济史相结合的特色更为凸显了。通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一批新人的投入,不仅壮大了学术队伍,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傅衣凌著《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1982)、《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1989)、《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1989)、《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1992);傅衣凌、杨国桢主编《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1987),傅衣凌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七册(1988),傅衣凌主编、杨国桢、陈支平著《明史新编》(1993);杨国桢著《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1988),杨国桢、陈支平著《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1993);陈支平著《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1988)、《近500年来福建家族社会与文化》(1990);郑振满著《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1992);和外单位合作撰著的有《清代全史》第五卷(1991)、《中国十大商帮》(1993)等。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有刘敏(秀生)的《清代商品经济与商业资本》(1985)、李伯重的《明清江南工农业生产力六论》(1985)、陈支平的《清初赋役财政制度演变论丛》(1987)、陈春声的《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十八世纪广东米价分析》(1989)、郑振满的《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1989)、李长弓的《明代驿传役研究》(1991)、张和平的《文化的夯实:对晚明反传统现象的再认识》(1991)、郭润涛的《清代地方行政幕府研究》(1991)、曾玲的《明清福建手工业经济研究》(1991)、周翔鹤的《清代台湾农村经济的计量研究》(1991)、罗一星的《珠江三角洲传统工商城市的发展形态──明清佛山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1992)、刘正刚的《清代四川的闽粤移民研究》(1993)、刘淼的《明清沿海荡地开发研究》(1993)、王日根的《明清会馆史研究》(1994)。我们还以群体的力量,进行福建社会经济史和福建、台湾社会文化比较研究的计划,前者是国家"六五"、"七五"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后者是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的合作项目。 这不仅仅是研究课题的伸展,而且在学术关怀上,更加注意社会生活、民俗文化的层面,把以民俗、乡例证史的传统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更加注意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把研究东南区域社会经济史的传统提升到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视角之中;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更加注意科际整合,努力吸收其他人文科学的有用理论和方法,透过田野调查对契约、族谱等民间文献和遗俗、遗制等口头资料的搜集,丰富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内容。 以上这些研究,虽然角度、层面有所不同,却都是紧紧围绕明清东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这一主题的。所做的工作,一方面是对学术传统的继承、总结与反思,另一方面是寻找发展学术传统的新的方向,新的视野。 在长江流域经济变迁的历程中,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以及生产力水平、资源状况、历史文化传承等诸方面的差异,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变迁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部分之间,在经济变迁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试图揭示明清时期长江上中下游商品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和共同特征背后的差异和特色,以期对今天长江流域新一轮的经济开发热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长江下游经济区的市场网络型商品经济及其特点 长江下游经济区特别是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盛况学术界研究成果颇丰,这里不作重复。透视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长江下游经济区的商品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这种商品经济产生于传统自然经济结构的内部,是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促成下游地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明中叶以来农业生产力的回升、手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二是由于人口的增殖,人浮于地,使大多数的小农家庭面临着生存压力,同时也在农村中出现了过剩的劳动力。三是由于江南地区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国家的重赋区,到了明清时期,在农业资源和技术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重税浮粮已成为江南人民的一大负担,为了交纳"比限日严"的国家赋税,小农们不得不用有限的土地从事多种经营,或者把家内自给之外的剩余纺织品推向市场,最终在市场经济利润的刺激下,人们开始以经济作物排挤粮食作物,出现了"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的现象(注:皇清奏议卷61,奏请海疆禾棉兼种疏。),同时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们也"通宵不寝",尽可能织出更多的剩余纺织品。 2.这种商品经济以下游经济区强大的农村基层社会需求为基础。长江下游经济区内部"自生"的商品经济在它孕育、产生的过程中,耕织结合的传统经济结构经历了多层次的分化瓦解,这不仅表现在农产品商品化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趋向的扩大,而且表现在商业性农业内部出现了地域分工、集约经营;手工业商品生产内部出现了行业分工、专业分工,几乎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有小商品生产者在进行着种类有别的小商品生产,小商品生产原料的获得,生产工具的添置和生产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和市场发生关系,城乡之间、手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手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内部的交换进一步扩大。广泛存在于长江下游经济区内的这种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和交换,在农村基层社会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和消费需求,下游经济区的市场网络型商品经济正是建筑在这种强大而广泛的有效需求之上。在这里,小商品生产者生产和消费需求的满足、商品交换中心的兴起和发展,不再单纯地表现为大都市的集中化发展,而是以小城镇和以农村为依托的集市的兴起为主要特征。明清时期,下游江南地区这样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的种类也各异,有的是当地的手工业中心,如嘉兴的濮院镇、王江泾镇;吴江的盛泽镇、黄家溪市;湖州的双林镇、南浔镇等,都以某种手工业品的生产而闻名。有的是原料集散地或商业中心,如湖州的乌青镇、菱湖镇,太仓鹤王市,海盐的沈荡镇等,"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贸店、大贾往往云集"(注: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市镇数量之巨,以及市镇种类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基层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3.在这种商品经济中,各种层次的市场相互交织,形成了密集的商品市场网。明清时期,在市镇和农村集市广泛发展的基础上,长江下游经济区原有的城市也在扩大规模和增强经济功能,这些大、中城市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内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从中心都会到农村基层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农村市场、小城镇市场、中小城市市场和大都市市场等一系列多级层次的市场连结成的市场网络,这些市场在不同层次上发挥着交换流通功能,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使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连成一体,整体走上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 总之,长江下游经济区的商品经济是区域内部"自生"的,它以农村基层社会广泛的生产和消费需求为基础,并且形成了市场网络,因而这种商品经济比较稳固,能够持久,不会因较小的外力作用而大起大落。 二、长江上游经济区的"特产型"商品经济及其特点 明清时期,在长江上游经济区这个封闭的地理单元里,同样也存在着因区内自然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动而产生的商品经济,特别是清中叶后,四川等地的商业性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在农村中较为普遍,家庭手工业也出现了"机声轧轧常彻夜不休"的火热场面;商品交换也有所发展,据四川有关方志的记载,四川省明代共有集市场数1000多个,到了清乾隆年间已有3000个(注:高王凌: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序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专题1994年第6期。)。但总的来说, 上游经济区小农经济商品化的规模和程度远不如下游经济区。在有限的商品经济总量中,源于上游经济区区域内部需求的商品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小。上游经济区商品经济的主要方面体现为因外部市场需求刺激而发展起来的"特产型"商品经济。它的特点是: 1.从进入市场的主要商品来看,大多数为本省特有的产品或优势产品。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粮食作物是本区的一大优势之一,糖、麻、桐、茶、药材等经济作物更是本区特有的优势。明清时期,随着长江下游及其他地区城镇的繁荣,非农业人口的增多以及全国商品市场的形成,上游地区的粮食成为全国市场的急需品,各类特有的经济作物及其加工品也成为外部市场的抢手货。上游川省人民便顺应这种需求,将粮食和山货转化为商品。重庆是四川粮食的集散地,凡外省到四川买米之商贩,皆"接踵而至",然后,"外贩、又运下江,络绎不绝"。据记载,乾隆十八年四川运往江苏、浙江的粮食达40万石,乾隆二十三年运往山东的粮食亦达40万石(注:李龙潜:明清经济史。)。一些县志也有大量的本地物产运往外地的记载。如綦江县所产之山丝、枳桔、桐油、竹纸、药材、靛蓝,岁销本省及楚、黔等地,"易外属之钱,不可以数计也"(注:同治綦江县志卷2。); 南川县"邑产除稻、椒、麦、黍及寻常日用,足供一邑取携外",药材、茶、笋、漆、蜡、煤、铁、硝、磺、桐等"较他处为良者,不一而足,邑人力农之余藉资贸易,负贩络绎于途,岁获其利"(注:光绪南川县志卷2。)。 2.商品生产结构受外部市场需求的调节。在外部市场需求吸引下,上游经济区总是选择具有区域优势的物品投入市场。明清以来日益强大的外部市场需求促使上游地区扩大原有优势物产的种植和生产规模,或者因地制宜,拓展新的生产优势,从而改变商品生产结构。乾隆以来直到清末,四川省在稻米等粮食作物优势之外,经济作物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种植(生产)优势。一些地域产生了棉、桑、蔗、菸、茶、果等专业种植区,如,潼川、顺庆等府形成了养蚕区域,"蜀中墙下种桑,宅内养蚕以为常业"(注:皇朝经世文编卷40。);成都平原的一些府县多种烟草,新津"邑人业烟草者甚多,良田熟地种之殆遍"(注:道光新津县志卷29。)。以本地特产为原料的手工业形成一定规模,如隆昌、荣昌一带"比户皆绩"所产夏布"富商大贾购贩京华,远逮各省"(注:光绪荣昌县志卷16。)。道光以后四川省开始大量种植鸦片,鸦片的种植和贸易成为近代四川商业性农业的主要方面,尽管这是一种罪恶的畸形状况,但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种现象也正体现了外部市场对上游地区商品生产结构的调节作用。 3.商品的流通对商人和商路依赖性大。长江上游经济区地形的复杂,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使该区的商品流通受到很大限制。该区的商品外运以水路为主,长途贩运往往以一些河流为依托,与一些城市相连,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贩运路线。如成都府16州县的盐、白蜡等物品靠岷江运出;重庆、合州等城市则靠嘉陵江、渠江、涪江的河道输出茶、桐油等,这些物产依靠木船由支流集中在长江干流而下,运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全国各地市场。四川盆地也有几条通往外地的陆上运输线,分别是北大路、西藏路、云南路、两湖路,但是这些山路运输条件非常艰苦,只能靠挑夫和驮畜组成的商队,翻越盆地边缘的山道(注:彭泽益主编: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封建政府为谋取暴利,往往加重长江水运路线的商税,迫使许多商品的运输由便利的水运转向艰难的陆运,这种流通渠道的畸形现象从反面说明了上游地区"特产型"商品经济对商路的依赖。 同时,由于这种商品经济主要面向外地市场,商品的流通主要经过长途贩运,商品生产者不能直接完成交换的全过程,而是经过一些商人或商帮的采办。在长期的商品流通过程中,一些重要商品的采办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相对固定的商帮或商人。如:四川的生漆,清以前采办者主要为西帮,到清代广东帮及川帮均有采办;川东秀山的桐油,清初由陕帮商人购运,以后湖北、江西两帮商人来得较多;四川的黑木耳,乾隆时由汉口帮采办(注: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这种采办方式说明上游地区"特产型"商品经济对商人也有一定的依赖性。 三、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口岸型"商品经济及其特点 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沿江口岸城市商业贸易的繁盛。以"九州名镇"汉口为中心,包括沙市、汉阳、武昌、宜昌在内的一批沿江口岸城市,利用交通便捷的地利,形成了一个对外连接全国市场,对内沟通广大内陆腹地的商品流通体系,从而使这些口岸城市成为全国的转运中心,转运贸易经济盛极一时,这种口岸型经济的特点是: 1.这种商品经济的形成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依托,以全国各地商品经济持续发展为条件。长江中游的口岸都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塞,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转输"(注:刘献廷:广阳杂记卷4。);沙市"蜀舟吴船欲上下者,必来此贸易,以故万舫栉比、百货灯聚"(注:孔自来江陵志余卷4。);宜昌则"扼荆襄之门户, 川楚之咽喉"(注: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一旦遇上社会经济进步、商品经济发展的机遇就极容易转化为商业贸易优势。明清时期正是我国商品经济的高涨期,这为长江中游口岸型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和条件。明洪武年间,汉口一带还是一处芦苇丛生的荒洲,到明末及清代,这里已是"五方杂处"、"商贾辐辏",一跃而成为明清四大镇之一。这一过程正是地理优势转化为商业贸易优势的真实写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支撑口岸型经济的是全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长江中游地区口岸型商品经济不仅依托于中游地区的社会需求,更是以全国的消费需求为基础的。 2.这种商品经济的活力主要凝聚在商品流通领域,以集散、转运各地商货为基本的商业活动形式。以湖北的汉口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口岸城市在明清时期全国商品经济大潮中扮演了全国的"商品仓库"、"商人俱乐部"的角色。汉口镇"九州四海之物,殊形异状,来自远方者旁溢露积"(注: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宜昌"商旅云集,百货充韧"(注: 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 期。),沙市"列肆百货充韧,津头则万舫鳞集"(注:光绪荆州府志卷4。)。 当时广东的铁制品、糖、苏木、蜡,福建的蔗糖、烟草,河南的棉花,江西的瓷器、蚕丝、纸张,云贵的木材,湖南的竹木,四川的粮食、药材等都云集于以汉口为首的这些沿江口岸城市。商品的去向大致有两个,一是由来自各地的客商经过交换后,各取所需,将异地商品运回各地市场;二是与中游腹地的商品相交换后,由中游地区的中、小商人再运回中游腹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覆盖中游腹地,连接四面八方的庞大的市场交换系统,流通领域迅速扩大,商货运销千里之外,转运贸易空前活跃,形成了中游地区有特色的"口岸型"商品经济。 3.在这种商品经济中,商人和商业资本发挥了主导作用。明清时,长江中游沿岸的口岸城市不仅是全国商品的集散地,也是各地商人、商业资本集中的区域,特别是汉口镇,被人叹为"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其各省商贾无不有本店或支店设于其间"(注:民国夏口县志·商务志。)。当时全国各地的商人和商帮都前来汉口等口岸城市进行商贸活动,著名的有川帮、潮帮、广东帮等,这些商人控制了商品,掌握了商品流通和销售的主动权,全国各地的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凭借这些商人和商业资本的中转才能完成各种需求的交换和满足过程,因而商人和商业资本在口岸型商品经济中起了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商人和商业资本对中游内地商品经济的带动和控制上。长江中游经济区得"中"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口岸经济使得中游经济区的广大内地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上也得之机先。依托以口岸城市为中心的商品转运网,中游地区以棉纺织业为特色的地方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许多地方大面积种植棉花,棉区农村"乡民家勤纺织,贸布贩棉"(注:光绪汉阳县志·地理志。),"机杼之声相闻"(注:光绪蕲水县志·风俗。),"民皆持此为主"(注:光绪孝感县志·土物。)。中游地区的棉花和棉布深受外省的欢迎,如汉川布"近而襄楚南,远而秦晋滇黔,咸来争布",葛仙布、阳罗布、黄州大布等也在全国拥有很大的市场(注: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在中游地区适应形势抓住机遇发展地方商品经济的同时,外地商业资本也开始向中游腹地渗透,推动和控制该区的小商品生产,如山西商人控制了蒲圻羊楼洞茶叶的生产和流通,山西和陕西的客商将汉阳县的布买到汉口加工染造,以应"远贾之贸易"(注: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等, 所有这些都说明商业资本的无孔不入和强大的控制力。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区分别呈现为特产型、口岸型、市场网络型的商品经济形态,分别以其封闭性和滞后性、过渡性和流动性、开放性和领先性标示出区域经济变迁的差异。这种区域经济变迁的差异又带来了农村经济结构(包括农业结构、家庭手工业结构、人口与土地的搭配结构)变迁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中、上游经济区是传统经济模式在新开发地域、新的开发水准上的重建和扩展,商品经济已经产生并逐步扩大影响;下游经济区则是农业、手工业的商品化趋向日益扩大,自给自足的传统模式遭受的冲击日益严重,新的商品经济体系正在构建。 商品经济论文:在商品经济下的发展及社会效应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演讲业最发达的国家,每年仅“直接演讲业”的产值就高达二十几亿美元,可见其演讲商品化的发展程度。我国的演讲活动虽然并未形成一种产业,也尚未出现职业演讲家,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演讲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具体如下: 一、商品经济意识的介入客观地说,在商品经济意识的作用下,今天的人们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促使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演讲者,重新以商品经济的眼光观察社会、透视人生、辨析复杂的人际关系,阐发深刻的思想哲理,以把握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例如: “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竞争已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优胜劣汰中,每个有识之士都会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然而人才何在?在于发现、寻找,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自我推销。” 这是陈驹在题为《时代需要推销你自己》的演讲中说的一段话。演讲者以充满商品意识和竞争观念的“推销”一词立论,深入阐述了在人才竞争中勇于“自我推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我们翻阅报刊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诸如《市场——一所新大学》《幸福未涨价》一类的演讲题目。由此可见,商品经济意识的介入,使演讲这一现实活动,体现出了多么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商品经济活动的介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无论是商品广告、市场营销,还是商贸洽谈、交易论辩,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演讲作为一种有效的媒介手段,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无庸置疑,正是一些商品经济活动的广泛参预,使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片独具魅力的风景所在。例如: “恩格斯说过这么一段话:‘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乐、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所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公司经营从根本上是服务于顾客,但绝不能以‘庸人’暗中所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来迎合与满足之,用这种方式赚来的钱也必然是肮脏与不洁的,因为它损害了人类至高无上的尊严!” 这是胡平在公司开业典礼上以《商道与尊严》为题发表的一段演讲。演讲者引述恩格斯的言论,旗帜鲜明地鞭挞了在商业经营活动中损害人类尊严的“一切龌龊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给人以强烈的警示。这类商品经济活动的广泛参预对演讲业的发展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商品经济语汇的介入演讲是一种语言艺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量传播商品经济信息的语汇已介入到各种商务演讲中来了。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经济交流不断扩大与深入,许多体现现代商品经济色彩的外来语汇也被大量地吸收过来,并派生出各式各样的新语汇,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交际语言的实用性与表现力。这种符合语言发展客观规律的文化现象,也就成了演讲业发展的一个强力推动剂。例如:“在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着生产建设资金投入短缺问题的同时,消费品的生产量和进口量的强势增长却偏偏要处处挤投资,争原料,抢能源,占市场,形成难以抑制的、居高不下的膨胀刚性,而这又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初始阶段的大忌。难怪一些海外朋友曾不客气地指出:国内的进口狂热和超前消费简直就是‘破产行为’!” 这是史策在题为《快从集团消费中警醒》演讲中的一段话。演讲者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矛盾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集团消费”的严重危害。语势强烈的表达中融入了不少经济语汇,鲜明地体现了具有时代信息的语言特色。 四、新形势下演讲的社会效应那么,新形势下演讲的这种新的发展态势将会产生哪些积极的社会效应呢? (一)交际效应。演讲是一种社会性的交际活动。它采取商业性实践活动方式的意义,不仅反映在扩展的交际领域上,而且表现在获取的交际效应上。不管是开业庆典、公益赞助,还是商务宴请、经贸馈赠,演讲者的致辞都将产生特定的社会交际效应。这种效应,既可以调节人际关系,又能够增强社会效益。 (二)广告效应。演讲是一种公开性的现实活动。它势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发挥作用。强烈的广告效应,就是这种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竞选、应聘、营销、义卖等社会活动中,人们就是充分利用了演讲的广告效应,为自己或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的。这不仅可以向社会展示个人的才智,而且能够为群体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不要采集我的 (三)信息效应。演讲是一种交流性的信息活动。它的社会作用的增强,适应了现代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演讲的商业性实践活动中,信息的传播和反馈,就成了演讲者语言表达的动因和现场交流的实效。正因为这种信息效应体现了演讲的巨大优势,所以,这种优势又反过来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四)价值效应。演讲是一种功利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演讲者运用演讲的方式,向听众传播思想、学识、经验、技术等等,其目的就是促使听众提高认识,努力行动,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就是演讲的价值效应。目前,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听取著名经济学家的学术演讲和成功企业家的事迹演讲报告,就反映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实践表明,在现代社会中,演讲已经开始采取商品式价值实现手段,因为这不仅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也是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 商品经济论文:对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容性的再认识 摘 要:作者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这一论断与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在逻辑上也是不矛盾的。 文章从四个方面分别说明生产者之间相对独立经济利益的存在不是公有制本质特征的表现,社会分工不可能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无关,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并存的事实不能说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在本质上是相容的,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的理论依据并不是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在本质上是相容的,以论证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公有制 私有制 商品经济 相容性 改革开放之初,理论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论证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如何解释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之间的相容性在当时被认为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所在。因为在马克思的商品经济理论中,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被认为是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资本主义经济被认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则被认为是非商品经济性质的。也就是说,公有制被认为是与商品经济不相容的。在重新认识商品经济的过程中,解决所谓传统理论与现实之间这一矛盾(笔者认为这一矛盾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思路是将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解释为社会分工和生产者之间存在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而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既可以表现在不同的私有者之间又可以表现在不同公有者之间,还可以表现同一公有范围内部。另一种思路是认为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就是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无关。从表面看,这两种思路似乎都可以解决生产资料公有制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商品经济是否相容这一难题,得出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容的结论,从而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说明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当初,这种新的商品经济理论也确实对于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两种所谓新思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因为这里有两个深层次的关键性问题被掩盖了:一是生产者之间相对独立经济利益的存在与公有制的本质特征是否相一致;二是社会分工是否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无关。另外,上述关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容性的新理论或新观点最具有说服力的依据是所谓事实证明或实践检验,即以当代社会主义的现实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实说明其正确性。而这又涉及到两个有待解决的更为重要的深层次问题:一是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并存的事实是否能够证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在本质上是相容的;二是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是否只有在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在本质上是相容的这一大前提之下才能加以解释或说明。 笔者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本质上与商品经济是不相容的,而这与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在逻辑上并不矛盾。本文拟对上述的四个深层次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分别得出否定性结论,以最终说明自己的观点。 一 生产者之间相对独立经济利益的存在,使得他们之间只有通过等价交换才能实现互通有无的需要,从而使社会经济具有商品性,这种说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这种所谓新观点既不是什么对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的突破,也不能说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是相容的。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者之间互通有无的需要之所以必须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得以实现,就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不一致性。所谓商品交换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我国现阶段公有制实体之间以及公有制实体内部劳动者集体或个人之间所存在的经济利益上的差别,是由于他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或使用上所存在的差别所决定的,人们对此也没有异议。但是,这种由于生产资料的占有或使用上的差别所导致的人们在经济利益上的差别的存在,并不是公有制本质属性或基本特征的表现,而是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必然包含私有制因素的表现。‚ 在公有制条件下,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关系表现为人们之间不存在由于生产资料占有或使用上的差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的差别,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或使用而获得特殊的或直接的经济利益;在私有制条件下,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关系表现为人们之间存在着由于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的差别,也就是说,有人可以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获得特殊的或直接的经济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之间是否存在着由于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的不一致,是区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现阶段两种公有制形式之间和集体所有制内部各经济实体之间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将这种不同所有者之间所存在的商品交换关系看成是公有制在本质上与商品经济相容的一个重要依据,则是一种误解。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特征,即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或人们之间不存在由于生产资料占有的差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的差别,只可能体现在一个有效的公有范围之内,而不可能体现在其之外。超出一个具体的公有范围,人们之间就是一种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也就必然存在着由于生产资料占有的差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的差别,而这种不同所有者之间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关系,与各个所有者自身的所有制性质毫无关系。也就是说,不管各个所有者本身的所有制性质如何,不同所有者之间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所表现出的只能是私有制的特征——人们之间存在着由于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的差别,而不可能是公有制的特征。 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内部或国有企业之间所存在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性质又如何解释呢?国有企业对其所使用或占用的生产资料并没有所有权,改革开放之后,各个国有企业之间出现的经济利益上的差别是由于其所使用或占用的生产资料上的差别所导致的。笔者认为,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这种由于其所使用或占用的生产资料上的差别所导致的经济利益上的差别,也是其自身包含着私有制因素的一种表现。 私有制的因素,即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关系,虽然不可能存在于抽象的或理论上的公有制内部,但完全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于具体的或现实的公有制实体内部。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经济实体的所有制性质,并非要么是百分之百的公有制,要么就是百分之百的私有制。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在一个具体的公有制形式或实体的范围之内,劳动者个人或集体之间事实上存在着由于生产资料的使用或占用的不同而带来的经济利益上的差别,是否意味着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即:是否意味着这种公有制本身包含着私有制因素。笔者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因为,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否则所谓占有就毫无意义。单纯的生产资料使用权(如奴隶使用奴隶主的生产资料),不能给其使用者带来任何特殊的或直接的经济利益。反之,如果个人或集体所使用或占用的生产资料,事实上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特殊或直接的经济利益,那么,无论他们在形式上、名义上或法律上是否占有这些生产资料,他们对于这些生产资料所拥有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使用权或占用权,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实际占有了这些生产资料,也就是说,这种公有制事实上包含着私有制的因素。 人们经常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还不成熟,所谓生产资料公有制还不成熟本来就应理解为其本身还带有私有制的痕迹或包含着私有制的因素。所以,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内部或国有企业之间仍存在的商品交换关系就是由于现实的公有制形式或公有制实体本身所包含的私有制因素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于它们所具有的公有制的基本属性或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同样道理,在实行承包、租赁等经营方式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内部的劳动者集体(如实行内部独立核算的车间、班组之间)或个人之间(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所存在商品交换关系,其根本原因也在于这些劳动者集体或个人对其所使用或占用的公有生产资料事实上仍具有特殊的或直接的经济利益,即现实的公有制实体本身包含着私有制的因素。 总之,无论是从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看,还是从现实的公有制形式或公有制实体自身的不成熟性看,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均在于由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客观存在的私有制因素,而不是公有制本身的基本属性或本质特征。生产者之间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虽然既可以表现在私有者之间又可以表现在公有者之间及私有者和公有者之间,还可以表现在不完全的公有者内部,但其在实质上所反映的都是私有制的特征而不是公有制的特征。在原始社会的末期,最初的商品交换关系发生在原始部落或氏族公社之间(即不同的公有者之间),后来又逐渐渗透到部落或公社内部(即同一公有者内部),但马克思并没有因此而将商品经济的产生或存在与生产资料公有制联系在一起,而是将商品交换关系的出现与私有制的产生或萌芽联系在一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将商品经济与私有制联系在一起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并不存在什么失误或过时的问题。而我们仅以现实的公有制实体之间及其内部依然存在着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一事实为依据,就认定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在本质上是相容的,则只看到的问题的表面现象。 二 一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谈到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时往往强调社会分工仅仅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条件或必要条件,在此前提下,商品经济是否存在则取决于是否存在着私有制(过去的说法)或生产者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现在的说法),似乎有可能出现一种虽然存在着社会分工但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的状况。如果确实存在着这种可能性,也就可以认为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或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没有必然联系。但是,这种状况至今为止尚未出现过。在原始社会末期,当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时,在畜牧部落与农业部落之间产生了最早的商品交换活动。这种简单的或偶然的商品交换活动的产生是因为两个部落之间存在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尽管最初两个部落内部由于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在经济利益关系上是完全一致的,但正如前面的分析所说,在两个部落之间所体现的却是私有制的特征,即人们在经济利益关系上是不一致的。后来,这种人们在经济利益关系上的不一致逐渐由原始公社或部落外部渗透到其内部,商品交换关系也就逐渐在原始公社或部落内部产生。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它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或人们在经济利益关系上的不一致的产生和发展进程是同步的。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分工就是指社会上不同的人专门从事某一种劳动,而这种从事不同性质的社会劳动的人们之间必然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不一致,因此,在他的理论中,社会分工的出现与私有制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而社会分工的消亡也是与私有制的消亡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必要条件、私有制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充分条件之说,将两者完全分离开并非马克思的本意,而是我们对其商品经济理论的一种误解。 有人将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分工称之为旧的社会分工,认为社会分工本身并不会消亡,旧的社会分工随着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之后将出现新的社会分工。这里的问题是:所谓新的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或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关系。显然,我们不能定义旧的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密切相关而新的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完全无关,因为,既然所谓新的社会分工被认为产生于私有制和旧的社会分工消亡之后,就不能说这种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无关,而只能说它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不相容而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容。如果将旧的社会分工定义为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分工各方在经济利益上是不一致的;将新的社会分工定义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分工各方在经济利益上是一致的,在逻辑上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在此前提下,所谓新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却不能解释为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因为,既然分工各方在经济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他们之间就没有必要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互通有无的需要。 所以,只要承认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密切相关,就不可能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证公有制在本质上与商品经济是相容的。 有人认为决定商品经济存在的唯一条件是社会分工,而这种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所以商品经济的存在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毫无关系。因此,只要存在着社会分工,商品经济当然既可以与私有制相容又可以与公有制相容。在此前提下,如果认定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社会分工,就可以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如果认定社会分工将永远存在,则可以得出商品经济万岁论的结论。然而,这种完全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相干的社会分工为什么能够成为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或原因呢?假定在这种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下,生产者之间并不存在由于生产资料的占有或使用上差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的差别,或者说,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着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那么,他们之间互相取得对方产品为什么还要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来实现呢?如果人类社会已进入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在“各取所需”的按需分配的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难道还有存在的余地吗?相反,只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不管我们如何定义社会分工,他们之间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就必须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实现。所以,即使我们可以定义社会分工的存在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无关(这种定义是否科学或合理这一问题与本文没有直接关系故不在此涉及),也不可能由此而认定商品经济的存在与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无关,进而说明商品经济与公有制是相容的。 如果认定社会分工与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有关,而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无关,情况又会怎样呢?有人认为商品经济之所以永远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者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不一致将永远存在。社会分工和生产者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不一致是否有可能永远存在,这一问题没有必要在此进行讨论。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否有可能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无关。这个问题不是仅靠自我定义就可以解决的。如果两个生产者之间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差别,从而导致他们之间必须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来取得对方的产品,那么,这种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就不可能与他们实际所使用或占用的生产资料无关。因为,如果他们对其实际所使用或占用的生产资料没有特殊的经济利益关系,即可以在他们之间无偿调拨生产资料,那么,他们之间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取得对方产品的必要性也就不存在了。改革开放之后,正是由于否定了国有企业之间生产资料的无偿调拨,承认了各个企业对其实际所使用或占用的生产资料具有特殊的经济利益,才使得国有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得以确立。所以,生产者之间对其产品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他们之间对其生产资料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所决定的,即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所决定的。既然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所决定的,而社会分工又与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相关,那么社会分工也就必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相关。 生产者之间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否会永远存在,这个问题当然是可以讨论的。但是,有人认为,通过论证生产者之间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将永远存在而得出商品经济万岁论的结论,是对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的突破,这种看法却是不准确的。前面已经说到,马克思正是将商品经济与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联系在一起,才提出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他所说的社会分工是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密切相关的,而生产者之间在经济利益关系上的不一致则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本质属性的必然表现。只是他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并不是永恒的,它最终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生产资料公有制所替代,因而生产者之间由于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的差别将随着私有制的消亡而消除,与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的不一致密切相关的社会分工也将随着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所以,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可见,从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不一致的角度论证商品经济存在原因并不能认为是对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的突破,真正可以称得上对马克思理论有所突破的是认定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不一致将永远存在,进而得出商品经济万岁论的结论。而这种突破如其说是对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的突破,不如说是对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或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理论的突破。对于每一个彻底的商品经济万岁论者来说,都必然面对这样一个必须解释的问题:商品经济与按需分配是否相容,即,在各取所需已经实现的条件下等价交换是否还有存在的余地,或者说,在等价交换关系依然存在的条件下各取所需是否还有可能实现。 总之,尽管我们可以定义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无关,但仍然不可能由此证明商品经济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无关,进而得出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容的结论。 三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种似乎无懈可击的说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是相容的。不错,我国现阶段确实存在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并存状况,但是,两种经济现象的并存并等于它们之间在本质上是相容的。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并存了几千年,难道我们可以说实践证明商品经济在本质上与自然经济是相容的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这种检验是有针对性的,即作为检验标准的实践和作为检验对象的理论在逻辑上必须保持一致。例如,不少人在论证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时,都引用了恩格斯的这样一段话: “一旦社会占有了全部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消亡。”并声称实践证明他的预见不符合现实。恩格斯的这段话确实是在其《反杜林论》的“社会主义”篇中说的,但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社会主义一词是共产主义的同义词。因此,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指的是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共产主义的第一或低级阶段;而我们正在建设或所经历的社会主义则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显然,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将消亡”这一论断是否正确,与“社会主义”一词具体含义密切相关:如果按照马、恩的习惯社会主义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那么,我们起码现在还不能说实践证明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实践。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过“社会占有了全部生产资料”,哪怕是强行实现的,我们凭什么说实践证明恩格斯的设想不符合实际呢?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否能够证明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相容性,关键在于我国现阶段与商品经济并存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否完全成熟的公有制,或者说,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并存的现状到底是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自身的本质属性或特征所决定的,还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不成熟性即其所包含的私有制因素所决定的。当我们作出“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是相容的”的这一判断时,所谓公有制应当是指完全成熟的公有制,而所谓相容也应当是指二者在本质上是不矛盾或不排斥的。因此,要以实践来检验或证明这一判断正确与否,实践中的公有制就必须是完全成熟的即不包含私有制因素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谈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或第一阶段时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他所说的在经济方面的“旧社会的痕迹”,包括私有制的痕迹、社会分工(或旧的社会分工)的痕迹和商品经济的痕迹等。我们不能因为新社会的萌芽产生于旧社会就认定这些新社会的萌芽在本质上与旧社会是相容的,如,我们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就认定它与封建生产关系在本质上是相容的。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因为旧社会的痕迹存在于新社会就认定这些旧社会的痕迹在本质上与新社会是相容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建设或经历的社会主义还不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或第一阶段(即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或低级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而它所带着的“旧社会的痕迹”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痕迹。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不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而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产生出来的。所以,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所带着的“旧社会的痕迹”,不仅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痕迹,而且有封建社会及自然经济的痕迹。这就是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之间最根本的区别。然而,这一根本区别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了。例如,有人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论断提出异议,认为社会主义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其基本逻辑是: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目前不仅存在着商品经济而且还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既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之后还要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就不可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因此,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从表面上看,这种说法也是无懈可击。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并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已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商品经济不发达正是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必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不等于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阶段也必然要发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是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个理论问题完全可以讨论的,但是,我们现在就断言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恐怕还为时过早。只有当我国进入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之后或当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之后,确实仍有必要发展商品经济,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说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 同样道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并存的事实也不能证明公有制在本质上与商品经济是相容的。本文前面的分析已经说明,在我国现阶段,从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看,商品交换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所有者之间所体现的私有制特征,即不同所有者之间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关系;从现实公有制形式或实体自身的不成熟性看,商品交换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现实的公有制形式或实体所包含的私有制因素,即在一具体的公有范围内劳动者集体或个人对其所使用的或占用的公有生产资料事实上仍具有特殊的或直接的经济利益。 因此,我国现阶段不完全和不成熟的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并存的事实不仅不能证明公有制在本质上与商品经济是相容的,而且为公有制在本质上与商品经济不相容的理论观点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事实依据,从而进一步说明马、恩关于商品经济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之间关系的论断是正确的。除非真正实现了“社会占有了全部生产资料”之后商品经济依然存在,我们才能说实践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关于商品经济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之间关系的论断是错误的或已经过时。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实践检验或事实证明作用只能是单向的而不能是双向的,即:当我们以实践中某一客观存在的现象对相应理论观点的正确性进行检验时,不能同时又将被检验的对象作为说明或解释实践中这一客观现象存在原因的理论依据。例如,一方面以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并存的事实来说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是可以相容这一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又以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是可以相容的这一理论观点来说明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之所以能够并存的原因。这在逻辑上叫做循环论证。 四 有人认为,只有彻底否定或转变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才能说明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从而推动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坚持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不相容的理论观点,并非就无法说明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要正确说明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关键在于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抽象的社会主义概念出发。中共十五大强调:“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从“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现阶段并不是完全成熟的公有制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并存,而是不成熟的公有制与不发达的商品经济并存。这就是说,我们需要说明的并不是马克思所预见的、建立在商品经济已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将继续存在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和还需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而是我们正在实践中的、建立在尚未经历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否定马、恩关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不相容论断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当然这作为一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可能还是有意义的),因为我国现阶段的实践并没有提出这一要求。相反,在我国现阶段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商品经济理论,并将其运用于说明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进而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才是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 改革开放前,“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不相容”、“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将消亡”等观点确实曾被当作消灭商品经济、强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但是,当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误认为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建立在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从而将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当作我国现阶段的具体特点,进而将马、恩有关理论或观点当作教条照搬。正如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所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显然,只有在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误认为是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这一大前提之下,“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不相容”、“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将消亡”等理论观点才有可能成为消灭商品经济、强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依据。 改革开放之初,尽管建立在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容基础之上的所谓新的商品经济理论曾经对于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极其有限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这一理论自身的缺陷及其对于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阻碍作用就暴露得越来越充分。我们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生产力,如果公有制在本质上与商品经济是相容的,我们就没有必要打破公有制形式的“一统天下”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没有必要放弃“一大二公”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必要打破国有企业的“大锅”将其改造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如果我国现阶段并存的是完全成熟的公有制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或者说,我国现阶段的商品经济是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商品经济,我们也没有必要重新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早已完成的历史任务,没有必要屈尊去与什么国际惯例接轨,没有必要主动要求加入wto去受落后者制订的规则的制约,……。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表明,真正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的,并不是以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容为基础的所谓新的商品经济理论,而是马克思的商品经济理论与我国现阶段实际的结合。前面的分析已经说明,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由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现实公有制自身的不成熟性,以及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分工(或旧的社会分工)依然存在,而不是“社会占有了全部生产资料”和旧的社会分工已经消亡;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没有经历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这就是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对马克思的商品经济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事实上,我们真正应当彻底抛弃的传统观念就是那种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误认为是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改革开放前这种思维方式的表现是将马、恩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当作我国现阶段的具体特点,因而对马、恩的相关理论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改革开放后这种思维方式则表现为将我国现阶段的具体特点当作马、恩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因而轻率地以我国现阶段的具体特点为依据否定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和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论断,如前面所提到的那些所谓“实践证明”。正因为这种脱离我国现阶段实际的传统观念及其影响依然存在,中共十五大强调:“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对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容性问题的认识,关键也正在于对我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 总而言之,从理论推导看,马克思关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不相容的论断是符合逻辑的;从实践检验看,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不相容的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实是不矛盾的;从现实意义看,坚持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不相容的论断对于正确说明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是有重要意义的,从而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相反,如果继续坚持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容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说不通而且也越来越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相脱离,并将阻碍我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商品经济论文: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论文 一、拜金求利观念的突兀奔腾 当商品经济把社会上的一切都卷入交换漩涡中时,金钱对社会的支配,从而拜金主义的观念也就达到顶点。因此,商品货币经济必然带来拜金求利观念的泛起。这是一个历史必然趋势。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势头。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晋商、江右商、闽商、粤商、吴越商、关陇商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们拥有巨资,“藏镪有至百万者”[2],“非数十万不能称富”。而“商人对于这样的社会是革命的因素,……现在商人在这个社会上出现了,这个世界的改变,就是从他那里出发”[1](177)。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拜金求利观念突兀奔腾。明代中后期,礼拜金钱之风颇为强盛。利益所在,上至皇帝下至臣民都趋之若鹜。他们“怀利以相接,遂成风流,不可复制”[3],从正德年间始,官员们竞相“营产谋利”已不足为怪,就连神宗皇帝也“以金钱珠玉为命脉”,把内府之藏,“拥为己有”[4]。皇帝尚且如此唯利是取,唯财是图,不能律己,何以严人!因此,当时“天下水利,碾硙、场渡、市集,无不属之豪绅”,并且“相以为常事”[5]。难怪顾炎武曾大发感慨道:“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5]。上层社会为此,下层可想而知。“凡是商人归家,外而宗族朋友,内而妻妾家属,只为你所归来的利息多少为重轻。得利多的,尽皆爱敬趋奉,得利少的,尽皆轻薄鄙笑,犹如读书求名的中与不中归来的光景一般”[6]。《二刻拍案惊奇》所描写如上情形在《辽阳海神传》中得到印证:“商在外率数岁一归,其妻拏宗党全视所获多少为贤不肖,而爱憎焉”。温情脉脉的家庭情爱,为利欲冰水所严重侵蚀。正是在这股强烈的礼拜金钱之风下,各阶层对商人观念发生变异。人们羡慕在现实物质生活中“甘其食,美其服”的商人生活,感叹他们“嗟峨大船夹双撸,大妇能歌小妇能舞,旗亭美酒日日沾,不识离别苦。长江两岸娼楼多,千门万户恣经过,人生何如贾客乐,除却风波奈若何”[7],传统思维趋向的变迁,使明中后期的社会涌现出崇商弃农、崇商弃儒、崇商弃官的趋势。在商品利润的刺激下,许多农夫、农妇开始从古老的荒原上走出来,走进了商品经济的洪流中,遂形成了“弃本争毫末利”的社会风气。在浙江西安(即今浙江省衢州市)“舍贱民贫,恒产所入,不足以供赋税,而贾人皆重利致富,于是人多驶鸳奔走,竟习为商,商日益众”[8]。徽州休宁县“百姓强半经商”[9]。可见人们的谋生手段已经大大改变。不仅农夫弃农从商,而且连“耻于言利”的士人,亦经不佳金钱财利的诱惑,也放弃了皓首穷经的正统途径,转而从商,据范濂记载苏松一带从事“田产交易”的,“初犹无赖小人为之,今年则士类效尤,然不顾名义矣”[9]。这种情况很快形成风气,甚至山西的俊秀之士也“弃仕从商”[9],怪不得黄宗羲喟叹道,晚明士大夫“大概多市井之气”[10]。士人从商,提高了商人的素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时期文人的文章字画也沾染了商品经济的味道。据说,“以财岂文,俗谓润笔之资”。这虽非起源于明代,但到了明代中后期,文士们开始抛弃以往那种忸怩作态,他们开始理直气壮地向岂文者大量索要资财。有人求文于桑思玄,“托以亲昵无润笔”,桑竟然说:“吾平生未尝白作文字,可暂将白银、锭置吾案间,鼓吾兴致,待文作完,并银送可也”。号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寅还“有一巨本,录记所作文字,簿面题利市二字”。与唐寅齐名的祝允明也如此。“写怀祖尝为人求文字于祝枝山,枝山曰:‘是现精神否?’俗以银钱为精神也。马曰:‘然’。祝则欣然捉笔。”[11]由此可见,传统的伦理道德已经被金钱和实际利益所代替,金钱已经在当时社会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也支配着人们的命运。因此此时的拜金之风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盛行。有人曾对此加以讽刺说:“古时孔方比阿兄,今日阿兄胜阿父”[11]。万历时黄省曾也慨叹道:“金钱之神,莫甚于今之时矣”[12]。毋庸置疑,也正是这股拜金之风的盛行,才有力推动哲学上求利意识到涌现。李贽是晚明士大夫中“异端之尤”。他首先反对董仲舒“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说法,认为儒者也是“谋利”的,也是讲究“利”的,只不过他们的利表现为道德上的追求。李贽继而认为,“圣人不能无势力之心”,追求财与势是“秉赋之自然”,也是圣人所不免的。与李贽差不多时代的三一教主林兆恩,也认为“天机”就在“嗜欲”中,对“嗜欲”这种人的本能也作了肯定。稍后的顾天竣不讳言“功名富贵”,承认自己是一个热衷功名富贵的人,并进而断言,从来圣贤豪杰都是“功名富贵”人[13]。所以我们可以说,晚明反传统的义利观产生,与这一时期社会上求金拜利思潮弥漫,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从另一侧面上反映了这一现象广泛存在和巨大的影响。所以说,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力推动了拜金求利思潮的崛起。金钱的魅力,无处不在,无人不媚,趋利拜金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社会心理和世风。 二、家庭伦理道德的动摇和传统家庭组织的裂变 中国传统的家庭内部比较普遍家庭形式是社会学家称之为“扩大家庭”的形态,其特征是:一对老年夫妇与他们已婚孙子们及媳、孙辈同居公财,构成家族内部的财产、劳动和生活单元或细胞,与此相应,就有强调父家长权威,和子女对父母孝敬及家庭成员之间悌睦相处的伦理规定,而其中心则是所谓“孝道”这一旨在维护父系大家族和家族组织的意识形态成为保其稳定不变的重要社会约束。这种状态在商品货币经济不太发达、贫富差距不太悬殊的情况下,尚能相对稳固存在。但当商品货币经济获得较高发展时,商品与货币就成了瓦解传统共同体观念及其组织的强有力的腐蚀剂。这一现象在明中后期表现得非常突出。我国传统封建伦常秩序最重视孝行。“人之行莫大于孝”,而晚明时竟有儿孙焚祖坟,焚祖尸,“鬻其他,利其藏中之物”。而人们对此竟“视为故然”,“未有以为不义而众诛之者”[14],为了一个“利”字,对“长辈”尚且如此残害,兄弟之间相残更不言而喻。鄢陵人戴廷栻在其《先稿存遗》卷3里说:该县“盖至天启以后,而邑之风气大变矣,即明允(苏明元)之论一覆,按之骨肉之恩薄;其由所谓为逐兄之遗孤而不恤,与孝弟之行缺;其由所谓多取先人赀用欺其诸孤子,与礼让之节废;其由所谓为其诸孤所讼,与嫡庶之别混;其由所谓以妾加其妻,与闺门之训哀;其由所谓笃于声色欢哗而小严,与廉耻之路塞;其由所谓黩财无厌,惟富为贤”。这里,不仅论述天启以后该县兄弟家室中的变化,还分析产生骨肉之恩薄的原因。这种互相凌夺、骨肉相残的现象,我们还可在族谱对族人的劝导获悉。安徽祁门《方氏族谱•凡例》中列有“有兄弟”和“一代父职”,二则:“兄弟犹手足也,母得份情失谊以贻父母之忧。然阋墙之变有二:非听信手枕也,即溺情于财产。夫争财之心生,只致败亡之祸;枕边之言入,顿起离间之端,家门之大不幸也。嗣后余族兄弟当念同气连枝之重恩。古人推梨让枣之义,勿启争端为外人笑”;“凡代父职掌务者,无论冢子、庶子,择其贤能者,使之每日钱谷出入都要至公至慎。登载账簿切不可存私利己,伪陈增除以欺父兄,更不宜大秤小头并用,以伤阴骘。若有犯者,一经败露,举家责罚。纵不败露,天地鬼神讵能瞒昧乎”。这二则《凡例》说明: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兄弟阋于墙是普遍现象,古人的推梨让枣之义已难得见到。兄弟之间“争财之心生”,各自“存私利己”,已使二代以上共居共财的扩大家庭已难于维持,家庭结构处于不断裂变之中。诚然,晚明不乏资本雄厚的富商巨贾,所谓下贾二三十万,中贾四五十万,上贾有“藏强百万者”,他们并非没有能力维持一个扩大家庭,但是,在“贪婪罔极,骨肉相残”的世风下,难免会有“溺情于财产”的大家庭成员,产生“争财之心”,以至招来“败亡之祸”。俞樾《右台仙馆笔记》中有汗翁散财一则,讲的便是大家庭败亡的事情。许翁是歙县汗氏尚义门四房的家长,“家故巨富,启质物之肆四十余所,江浙间多有之,至翁犹然”,“其子家弟中,则有三四辈,以豪伤自喜,浆酒霍肉,奉养逾王候。家僮百数十人,马数十匹,……炫耀于乡间。一日忽郡吏文书来,太守以其豪横欲逮问之,乃凶惧,上下行贿求免,所费无算,始寝不问”。这些子弟于是出游江浙,“凡其家没肆之处,无远不至。至则日以片纸至肆中,取银钱无厌足。主者或勒之,辄怒曰:‘此故吾家物,何预公事’,使所善娼家,自至肆中,恣所取”。许翁自度不能约束其子弟,决定把所有典铺关闭,发给上下伙计二千余人遣散费。结果,许翁之钱罄矣。十数世之积,数百万之赀,一朝而尽,亦可骇也。”有鉴于此,巨商在兄弟长成或家庭人口增多时,使亟亟乎析财分居。关于兄弟析财的记载很多,如大盐商汪应亭,“父令析著,先诸兄弟后其身”[15]。又如婺源汪方锡,“业渐鹾,时父老弟幼,经营十年,积巨赀,与弟分之,不有私财”[16]。因析财不均而兄弟构讼者也时有之。如万历时,盐业巨贾养春兄弟析家分财时,为争夺黄山地二千四百亩而构讼。天启时,魏忠贤利用黄山旧案兴起大狱,勒索巨款助工,吴养春兄弟父子三人俱死狱中。析财不均尚且构诉,可知兄弟同居“不可存私利己、伪陈增除以欺父兄”更难做到了。析财分居不仅可减缓家庭内部的矛盾,而且也利于商业经营。兄弟析财分居时,各自独立经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各人的积极性。也有兄弟分家后又合资经营的。如婺源人董桂照,“后析居,与兄合赀,业本姑苏”[17]。兄弟成了合作的股东,利权分明,各司其责。这样兄弟关系就成了商业伙伴关系,从而避免了大家庭中劳逸不均和利益不均所造成的矛盾。可见,家庭规模的缩小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侈靡之风的盛行 明王朝和历代王朝一样是一个等级统治的社会,它以礼制的形态保障封建统治,不仅以三纲五常为道德的信念,还以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物质性的内容,规范社会各阶层的待遇。所有的成员无一例外都处在尊卑有别的社会序列中,按照不同的规模,过着相应的生活。诚如晚明的著名学者朱舜水回忆说:“仆之冠服,终身不改。大明国有其制,不独农工商不敢混冒,虽官为郡卒,非征途出身亦不敢服”[18]。《阅世编》的作者描绘这种景象为“贵贱之别,望而知之”。因此,在这种礼制的严格约束下,社会秩序是循礼蹈规,安分守己,世态民风也就相应地俭约、淳厚、守成。但是,这样的民风不会持之长久,在国初经济恢复,或者励精图治时期,尚能维持。一旦社会生产复苏,商品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改善,人们享受欲望膨胀,就要不可抑制礼制的约束,改变刻板的生活程式。晚明的社会情形也正是如此。明中后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一反明初“非世家不架高堂,衣饰器皿不敢奢伤”的“简质”风尚,靡然向奢,“以俭为鄙”[19],当然,在社会风尚演变中“导奢导淫”,扮演先导人物是缙绅士大夫。他们的住所必有绣户雕栋,花石园林;宴饮一席之间,水陆珍馐数十品;服饰一掷千金,视若寻常;日用甚至不惜以金钱做溺器。缙绅士大夫的放纵声色,影响深广。首先是“婢妾效之”,继之“浸假而及于亲戚,以逮邻里”[7]。流风所及,一般市民也莫不奢侈为荣,“群相蹈之”。在冠巾,万历以前官戴忠静冠,士戴方巾,犹以朴谨。怠至万历时期,“殊行诡制,日异月新”。仅以冠巾款式便有十多种,时人对此叹道:“首服之侈汰至今日极矣”。妇女的服饰更绚丽多彩,“首髻之大小高低,衣袜之宽狭修短,花细之样式,渲染之颜色,鬓发之饰,履纂之工,无不易变”[20]。在服装的衣料上,宗锦、唐锦、汉锦、晋锦先后流行一时,不久“皆称厌物”,改兴千钟粟倭锦、芙蓉锦。这种衣冠服饰上的追求华丽之风,使得贫乏单调的常服布袍自然被“鄙为寒酸”,即使“家无担石储”者,也“耻穿之”[21]。有些自认“最贫,最尚俭朴”的儒生也在“习俗移入”的冲击下,“强服色衣”,卷入“靡然向奢”的大潮。在住房、肩舆和日用品方面,明中后期奢伤之风也日益强盛。在交通工具上,“国初进士皆步行,后稍骑驴。至弘(治)、正(德)间,有二、三人共雇一马者,其后遂皆乘马”[9]。何良俊亦言:“祖宗朝乡官虽至任回家,只是步行,宗庙时士夫始骑马,至弘治,正德间皆乘轿矣”[22]。怠至晚明,“至优伶之贱,竞有乘轩赴演者”[21]。在饮食器具上,“设席用攒盒,始于隆庆滥于万历,初止士官用之,近年即仆夫、龟子皆用攒盒饮酒游山。郡城内外始有装攒盒店”[9]。消费生活的高度发展,造成了城市风貌的大改观。当时的苏州,号称“奢靡为天下最”[21],而杭州在民谣中被称为“花簇簇”[22],即使像浙江桐乡县青镇这样一个乡间小镇,也为奢靡之风所卷席:“余生长青镇,独恨其俗尚奢,日用会社婚葬,皆以俭省为耻。贫人负担之徒自不必言,妻多好饰,夜必饮酒”。南方如此,北方也莫不如是:山西太原居民“靡然向奢”,山东滕县“其人竟相尚以靡侈”。与城市高度消费生活水平相适应,旅游业也在一些城市蓬勃发展起来,如在苏州“山水园亭多于他郡,游具则载酒嘉肴,画舫箫鼓”[23]。在南京,“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舫,绮窗丝障,十里珠帘……薄暮须臾,灯船毕集。火龙碗蜓,光耀天地。杨槌击鼓,踏顿波心”。都市中秦楼烟花亦颇为繁盛。谢肇制《五杂俎》云:“今时娼妓满布天下,其大都会之地动以千百计。其他偏州僻邑,往有之”。在江南城镇,茶楼、茶社日益增多,商贾游食之徒,“遇不平事,则往茶肆争论曲直,以凭旁人听断,理屈者则令出茶钱,以为罚,谓之听讲茶”[24]。侈靡之风的发展,有力地突破传统礼制对于衣食住行的森严井然的规范,诚如《松窗梦话》所云:“人皆志于尊崇伤富,不复知有明禁,群相蹈之”。如在服饰上,明初对于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士庶不准用黄色,民妇限用紫、绿、桃红和各种浅淡颜色,对红色和金绣闪光灯锦罗丝缎带服用禁止更严,违用者本人、家长和工匠都要治罪,但到明后期,小康人家“非绣衣大红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毕”。服饰中的龙纹,向为人君至尊的象征,洪武八年,德庆候廖永忠僭用龙凤花纹,被处以死刑,但至晚明,寻常百姓已开始用“困龙立龙之饰,泥金剪金之衣”了。住房上,明初严禁庶民厅房逾三间,但到明后期,则“江南富翁,一命未沾,辄大的营建,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耳,曾不以越分为愧”。这种不为封建禁令所囿、无所顾忌的逾礼,僭礼现象,反映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奢华风气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态势。这股洪流,无疑是对封建禁欲主义和封建礼法的反叛。晚明社会消费突破旧的等级禁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消费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但也给中国封建社会带来严重不良的后果。它极大地刺激了地主腐朽、奢侈性消费的恶性膨胀,亦破坏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积累。当时南京市民虽然“生计日蹙,生殖日枯”,但却“俗尚日奢”,这种情况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都十分不利。“朝华夕零,变泰立见”。明人徐三重说:“盖侈则耗财,财耗则人穷,人穷则奸纵怀乱,世道遂以多故”。这种看法虽然有其片面性,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综观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世风的各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变化,有的代表着时代进步的趋势,有的则是社会黑暗腐败的现象。明中后期的社会是一个蕴涵着守旧与更新的矛盾统一体,世风的各种变化是社会即将动荡变迁的迹象,在矛盾统一体内正在蕴孕着近代文明的曙光。 作者:张哲溶单位:中南大学 商品经济论文:律学发展的商品经济论文 一、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概况 宋代的商品经济处于全面发展的状态,表现为商业政策的改变、手工业的繁荣、城市商业的发达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首先,在商业政策上,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与过去历代王朝都迥异的重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发端于农业社会,从春秋战国封建制度萌芽起,农业都是作为国家统治发展社会繁荣稳定以及军事经济发达的基础,因此对农业格外的重视。在思想层面,汉代以后,董仲舒改革的新儒家思想更是为了体现帝王的统治目的,而将重农抑商思想融入进去,因此此后的历代帝王都鼓励发展农业,控制甚至打击商业活动。而这一点到了宋生了改变,宋初太祖赵匡胤认为“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以博民富。在宋太祖之后,宋太宗赵光义也号为“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宋神宗在位时“尤先理财”,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这样的重视经济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宋朝,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其次,宋代的手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最为繁荣的程度。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坑矿、茶盐、造船、造纸、制糖、纺织、制瓷等有较为明显的进步。从特点上看,宋代的手工业产地逐步扩大,出现了区域性的手工业企业和家族式的规模企业。手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着生产区域和交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当时的手工业技术水平提高非常明显,在制糖业、采矿业、陶瓷制造业等方面都有所提升,比如制糖业出现了“糖冰”(冰糖)的生产技术,宋瓷的技艺手法融入了多种艺术元素。另外,宋代经济发展还体现在宋代城市贸易的繁荣。在宋代之前,不仅国家不重视发展商品经济,而且在城市格局上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宋代以前的城市中,严格限制工商业活动的范围,将城市划分为坊和市“,坊”是指居民居住区“,市”是指商业活动区。同时还规定,所有的商业活动都必须在“市”区进行,不得在“坊”区进行商品买卖活动“,市”的经营时间也被限制在白天有限的时间内。这种规定大大限制了城市商品买卖活动的时间和范围。而在宋代,这一界限被消除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城突破了市坊的界限,街道两旁和居民区都有商业活动“,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显示出商业的高度繁华程度超过了长安城。北宋的都城汴梁城还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呈现出了全面繁荣局面。同时,商业城市和市场数量在这一时期也急剧增多,除了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临安两个最为著名的繁华都城外,成都、建康、镇江及扬州等城市也十分发达,人口规模也逐年增加,汴京和临安的人口大致有170万和120万左右。除了大都市商品交换异常活跃外,众多商业性集镇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全国各角落,这些集镇多集中于海上贸易繁荣的沿海镇市或水陆交通枢纽的内陆商镇,甚至在农村也打破了往日的寂静,于频繁的货品交换中逐渐形成了“草市”或“墟市”,使得整个国家的商品贸易活动都十分活跃,深刻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达。 二、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律学发展的影响 1.商品经济对律学思想的影响。 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立法思想,不同的经济水平之下的法律思想和法律研究思想也有很大差异。作为经济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发达,也使得宋代的律学研究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封建法律思想从西汉董仲舒确立新儒学以后而确定,经过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的发展,到宋代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新的世界观来适应这一变化,理学作为律学的思想基础就在这种情况下得以发展。理学名称的起源来自于宋代儒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它是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为核心,糅合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而成的一种理论形态,其核心内容是强调“理”的先天的存在,把抽象的“理”提到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学习的目的就是“即物穷理”。理学思想肯定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关系,认为“:夫天之生物也,有长有短,有大有小。君子得其大矣,安可使小者亦大呼?天理如此,岂可逆哉?”关于法律他们认为礼与法都是“理”的体现,是为了管理和统治人民而设置的工具“,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法者,天下之理”,“律所以明法禁非,亦有助于教化”。因此,认为治国就需要礼法合一,同时要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制定不同的领域的法律规范。在理学思想之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法律要依据这些规律进行,因此对待农与商他们都保持了同等的客观的态度,在商品经济有所发展的情况吸取也加大了对商品经济的调整。立法上统治者调整了历代立法中重刑法轻民法的传统做法,开始探索民事立法和经济领域的立法,专门研究施行了盐法、酒法、茶法等法令。为了顺应商品经济的规律,宋代立法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民事法律,统一了国家与经济活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同时,立法的科学性也将政府的政策导向更好地促进了商贸发展和手工业的繁荣。 2.商品经济对应用律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律学十分注重法的应用,在法的解释和刑事技术方面的研究最多,形成的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客观上使得社会财富得以积累,民间财富的积累让民众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律学研究活动。从国家层面来说,也加大了对律学研究人才的培养,设置了律学博士专门进行律学研究,涌现出了《刑统赋》、《律文音义》、《律令释义》等一些著名的律学研究著作。其中《刑统赋》就是律学博士傅霖编制的,他在研究时认为《宋刑统》不便阅读和记忆,于是将《宋刑统》的全部律文的要旨,用韵文体裁撰为律学读本,并自行作注,解说韵文含义。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理学的繁荣,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更为客观,不再仅仅看到统治秩序的维护,而更加注重对社会个体正义的维护,突出人的个体价值,在司法实践上更加注重刑事科学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诸如《折狱龟鉴》、《棠阴比式》、《洗冤记录》等法律应用领域的著作。其中《洗冤集录》使得法医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法医学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结语 法律是政治统治的工具,也是政治统治的上层建筑,它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宋代的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它对律学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思想方面,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人们对人的个体价值的重视以及对经济和民事领域的关注度,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律文解释、刑事科学方面的著作以及经济、民事方面的立法;在物质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和社会都有更强的经济实力进行律学研究,从而提供了其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宋代的律学发展之所以能够达到中国古代律学研究的最高峰,其决定力量就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作者:谭正李超单位:河北大学 商品经济论文: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变迁 一、沈庄的背景 因此这里并没有发达的宗族组织或祠堂,也没有像样的能号召全村参加的公共活动。虽然各个姓氏之间有直系或旁系的亲属关系,但是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在此地并不凸显。各姓氏之间及同姓之间并没有复杂的利益关系及冲突,评判“在理不在理”的标准也不会因为是“大姓”和“小姓”而有所改变。这里的“在理不在理”主要是指是否遵循孝顺、善良、克己、忠诚等传统价值观念。这里饮食以小麦为主,玉米、高粱为辅,加上自家耕种的蔬菜、花生、芝麻基本上能满足家庭消费。不但消费能满足自给,而且生产要素也基本上是自给,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加上该地区高密度的人口,农民精耕细作,把耕作集约性发挥到极点,从而形成了一个十分苛刻而有独特的的农业体系。总之,知足、安分、克己这一套价值观念和传统的匮乏经济相配合(费孝通,2012),共同维持着这里的社会生活静止的状态。 二、经济作物的生产、交易和分配 (一)西瓜和辣椒的广泛种植 90年代初,沈庄引进西瓜种植。由于西瓜和辣椒的种植面积占沈庄种植面积的比例较大(占全村总面积的90%左右),故本文只选取种植西瓜的流程来说明村民生产要素的自给性。每年刚过完年,村民就开始为西瓜种植忙碌起来。整个流程是瓜棚正月十五过后,村民开始为养育西瓜苗作准备。男劳力把水、泥和在一起,垒一个半人高的三面围墙,上面蒙上厚的塑料布,叫瓜苗棚。瓜苗棚的大小根据种植西瓜的亩数而定。在棚里的地下挖三道火坑,中间那个与棚外的洞相连,用瓦或者木柴盖上火坑,然后用土覆盖上。这样做是为瓜苗加热。瓜苗棚整好之后,村民开始筛土,把肥料拌进土里,用塑料碗一个个的装满土,洒上水,盖上塑料布和草苫子开始在棚外烧火加热,加热一天一夜之后开始下瓜芽。瓜芽是在整理瓜棚期间用温水加热培育出来的。建造瓜苗棚一般至少需要2—3个劳动力。播种瓜芽则女性为多,一般3—5个男女劳力皆可,需要村民间的互相帮忙。在瓜苗生长期间,村民就开始翻地、施肥,弄成较宽的田埂,田埂上打上眼,覆盖上塑料薄膜,用小竹竿握成一个弓棚,上面再覆盖上厚点的塑料布,整个过程复杂而细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瓜苗移植到地里之后,村民开始整理瓜枝,一个月左右,开始每天给西瓜授粉,如果天气好的话,没有碰到连阴雨天气,大概持续半月到20天左右,所以这个时候村民是非常害怕下雨。等到每颗瓜秧都结出一个西瓜一直到西瓜成熟。这段时间一直是村民的农忙季节,从农历1月份到5、6月。从开始培育瓜苗到西瓜成熟一直到西瓜全部卖掉,整个过程都需要村民耐心而细致的劳作,这期间村民间的合作非常密切。劳力的自给性在村里内部就可以完成。由于村民的普遍贫困,生产技术和机械化并没有在沈庄推行。随着西瓜嫁接技术的引进和科学选种,西瓜产量大幅上升,逐渐成为村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西瓜之后是辣椒,大概一两个月后,村民开始忙种辣椒、反季节番茄等纯经济作物。 (二)经济作物的交易 在经济作物丰收的季节,出现了部分专门自收或者代收的群体。由于交通条件的便利,这些人与外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农产品的价格受天气或者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市场。西瓜交易一般持续一个月左右,辣椒持续的时间更长,从农历7月份到10月份,但主要集中在7、8月份。西瓜成熟大概在农历5月份左右,这时候已经是夏季,天气炎热,西瓜的市场需求量大,大量外来商贩涌入李口镇。这样,每个家庭开始以家庭为单位进入忙碌阶段。由于每个西瓜的重量在15—20斤左右,西瓜的每亩产量在1万斤左右,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时村民间又出现随机性的合作关系。这些外来商贩由于不熟悉当地的环境,必然会与当地村民合作,在利益的驱使下,必然增加商贩合作对象之间的竞争性和矛盾。代收者的人品、威望、和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与其说村民把西瓜卖给商贩,还不如说卖给代收者这一“中间商”群体,这时候的交易村民所考虑的并不是完全的利益最大化,而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散的亲疏关系,离自己越近,交易成功的次数越多。西瓜从收获到卖掉,看似是经济行为,实际上是村内整个内部关系网络在其作用,也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到收满车时(一般在10吨左右)“,中间商”会找和自己关系较近的人装车,而不分什么姓。装车付费之后,这些外来商贩把西瓜拉到湖北、湖南等地,有些是在省内出售。比如在省内,从村民收购的价格是每公斤一元左右,到消费者手中却是每公斤三元左右。如果遇到连阴雨,需求量相对减少,无论批发商或者商贩在赚取利益不变的情况下,都向村民压价。辣椒的交易和西瓜还有点不太一样,虽然也有外来商贩,像湖北、江西、广东等地,但以当地人自负盈亏的收购为主。这些小商贩大都是当地的村民,每次收购几千斤,到二三十公里外卖掉。辣椒的收获不像西瓜,需要不断的成熟,不断地摘取,每隔两三天摘一次,时间会持续数月之久。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活计,有些劳力不够或者做中间商的家庭会雇佣本村及外村的村民,给予一定的雇佣费。在消费上,村民会把大部分钱存起来:一是攒钱备不时之需;一是供子女上学。村民只拿出一小部分供日常的开销。在经济活动中,村民间的互动对象较随机,关系不太密切,村民回报别人帮助的方式也不像传统的在家里请人吃饭,回报方式多样化。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老人和孩子只是做辅助性的工作,参与的主体是20—5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这样,在村民间或者在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老年群体被“边缘化”,实际上在村里,老人只是长辈的“象征”而失去了传统的权威。 三、社会文化的变迁 经济作物的种植改变了沈庄原有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沈庄原有劳动力的分布格局。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逐渐缩小到以家庭为中心,而不太注重村庄内部村民间的亲密关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加强了村民对市场的依附性,增加了风险性,村民在面对这么多不确定因素时,仍然要求助于他人,以获得保护。然而,沈庄内部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由于各姓氏内部之间并没有形成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团体,各姓氏之间也没有较突出的利益矛盾,因此,这就为村民间的交往以及村民形成一套自制体系创造了条件。人与人之间不是以血缘关系而区分亲疏,而是以“人情世故”建立起彼此的交际范围。这种范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扩大,扩大的范围并不主要的是以传统的“人情世故”的观念为主导,而是兼有商品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指导。比如说在传统的村落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以“感情投资”为主的互帮互助,而商品经济的到来使得沈庄出现了短期的雇佣人员,雇佣人员并没有因为拿到“雇主”的劳动报酬而心理会愧疚,相反的是,雇佣费用越高越好。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中国的农村经济是匮乏经济,在匮乏经济中,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位育方式上是修己以顺天,控制自然来应付自己的欲望。当商品经济袭来时,知足、安分、克己的传统价值观念被搁置。这种搁置造成了沈庄村民思想的混乱,原因是各种不安份的思想在这里交织,在传统的“人情世故”的自律性已不能满足当前村民的需要时,一种新的可替代的统一价值观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明沈庄在富裕了之后,反而在思想上出现多神灵的信仰(专门的基督教堂,白奶奶庙等)。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沈庄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并没有造成沈庄的村民生活秩序的混乱,这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物质享受,“多神”信仰暂时把这种状况维持在一种平衡状态。这是当地人的一种生存智慧。 本文作者:李河星工作单位:西南民族研究院 商品经济论文:商品经济与刑法观念的创新 本文作者:高铭暄王勇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长期以来被视为社会主义“异端”的商品经济,正以壮阔的气派,在中国大地上勃然兴起,它如同一股强劲的冲击波坪然冲击着各种传统的观念。使那些旧的思想观念日益显示出落后和衰弱,放眼全国,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所有领域几乎都因为商品经济的兴起而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这其中,就包括着刑法制度和刑法观念上所发生的一些变化。为了使刑法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根据,我们在此想就商品经济条件下刑法观念应作如何转变的间题谈‘些粗浅的看法,并就此请教于刑法学界的同仁。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刑法观念上最迫切需要加以转变的是有关经济犯罪的一些观念。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进入更高一级的历史阶段创造物质条件。过去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深、理解不够,所以忽视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一定时期内的重要地位,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乎去搞产品经济,但是,由于我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技术落后,所以我们所搞的产品经济实际带有浓厚的自然经济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产生了一种与这种经济形态相适应的刑法观念,尤其是在有关经济犯罪的一些间题上更是反映了这一经济形态的特点,例如把长途贩运看成是投机倒把犯罪等等。现在,我们提出要搞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无论是在性质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是与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有很大区别的一种经济形态,因此,随着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的被摒弃和商品经济的确立,在刑法观念上,尤其是在经济犯罪的观念上也要确立一种能够反映当前商品经济特点的思想观念。我们认为,这种新的思想观念主要应当表现在以下 (一)确立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之重要补充的私营经济也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客体的观念。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确立并保护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营经济,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在生产方式上既有现代化的大生产,也有落后的小生产。既有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也有大量的手工劳动。即使就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来说,它也不是单纯朝着大规模统一集中的单一方向发展,而是出现了集中化与分散化的多种趋势。一般来讲,社会化、集中化程度较高的大生产适宜于采取公有制的r形式,而分散化的小生产则比较适合于个体或私人经营。因此,一定程度的私有制的存在,在我国是具有其客观依据的。它对于促进生产、搞活经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门路、维护社会安定等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情况下,保护私有制的私营经济,尤其是保障这些私营经济组织的私有财产权,就应当成为刑法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应当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只保护公有制的思想观念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深深自讨L下了根,所以要想一下子转过弯来,把私有制也放到一个重要地位加以刑法的保护,就不那么容易。在实践中也常常发生私有制的个体经济得不到刑法保障的事例。例如,私人企业中的任职人员利用职权侵吞雇主或其他合伙人的财产,由于主体不符合贪污罪的要件,因此有时就往往作为债务纠纷予以处理,又如,私人企业任职人员接受他人物质利益,利用职权为他人非法谋利,造成本企业财产严重损失,也常常得不到刑法上的处理;还有,破坏私人企业生产的行为,由于刑法无明确规定,因此有时也就不了了之。以上情况的发生,固然有法律不完备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上的间题,即认为社会主义的刑法只应当保护公有制,而对于私有制,管不管都无所谓。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它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应当改变观念,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也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加以必要的刑法保护。 (二)为适应商品流通、搞活市场的需要,应当改变过去那种不分情况,把所有经济交易中的居间中介行为都视为投机倒把的观念。商品流通是商品经济的二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经济得以发展的中间环节。因此,商品流通渠道是否畅通,往往是决定商品经济能否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要开拓流通渠道,促进市场交流,必要的商品中介活动是极为有益的。例如,目前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大批在市场上穿针引线.帮助买卖双方实现各自目的,然后领取一定佣金的居间经纪人。这对于搞活流通、扩散商品信息、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无疑是具有很大意义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常发生把这种人作为投机倒把犯论处的情况。这样的处理结果显然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相符合的。当然,由于我们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加上法律又不完备,所以在经纪人的居间活动中也就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道德的或违法的情况。但只要经纪人不进行买空卖空的投机诈骗活动,不采用行贿的手段拉拢企业采购人员,不逃避国家的税收或进行其他犯罪活动。我们一般应当给予积极的引导,而不宜动用刑罚予以处罚。因此,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摒弃那种把商品交换中的居间中介活动和投机倒把活动划等号的思想观念。 (三)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市场的涵义在扩大,商品的外延也在扩大,因此刑法观念必须与这种现象相适应。过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只有消费品才是商品。实践中只有那些不是凭票证配给的消费品才受市场规则的支配;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能进入市场,至于技术、图纸、房地产等更是绝对地被排斥在商品的范畴之外。因此,盗窃技术图纸、发明专利不构成犯罪,就成为当时条件下的一种观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概念在逐渐地扩大。现在,不仅消费品而且生产资料都被承认是商品,不仅承.认作为商品的物品市场,而且承认资金、技术、房地产,甚至信息等也可以形成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过去的那种旧的刑法观念就要自觉转变。否则,就有可能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阻碍的作用。例如,湖南衡阳市王某在大学读书时曾为某乡镇化工厂生产“氨基甲酸按”提供技术服务。获得成功。领取了酬金780元,却被定为受贿罪(后来二.审改判无罪)。又如,浙江晋云县江某通过调查和博览信息,把几十家厂家生产的二百多台需要调剂的设备编成一本目录。然后在需要和供应的厂家之间牵头拉线,并收取一定的酬金,结果被当成投机倒把起诉(一审法院宣告无罪)。很明显,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旧的思想观念在作怪。若是从商品经济的角度看,技术和信息本身就是商品,提供技术和信息就是一种劳动支出,理应取得报酬。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的思想观念要来一个大的转变。(四)摒弃“为富不仁万的观念,保障劳动者正当的合法利益。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的产品经济在分配原则上是主张平均主义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大锅饭”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三十余年。而在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必然由“大锅饭”转向劳动者有收人差别的“按劳分配”。这种收入上的差别正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实现,符合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起来。”¹但是,在我们某些司法人员的观念中,平均主义的思想并未完全克服,“为富不仁竺的观念还常常使他们干出把无罪作为有罪的傻事。例如,四川德阳市某厂总工程师姜某根据合同承包某项工程,他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了义务,并对承包所得的盈余作出了分配。在4340。元的盈利额中。自已分得9100元,结果差一点被定上贪污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就是因为姜某既拿工资,又额外得钱,在某些人眼里肴来,这有点“胃富”了,是不公平的。这种思想不符合商品经济条件下“多劳者先富”这种客观规律的,因此应当从我们司法人员的观念中彻底清理出去。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实现。总之,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经济犯罪的概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间题。我们以上列举的儿利视念的变化肯定是不全面的。从产品经济到商品经济,在经济领域中来讲,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与此相适应,我们也应当对发生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发展商品经济的角度来确定其属于犯罪还是无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立特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经济犯罪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的观念,不仅是商品经济自身的要求,而且也是发展商品经济必备的条件。列宁曾经指出,自由、平等和民主实际上ttR映着商品生产关系的概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公有制的建立而使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有了可靠的保障,在此情况下,我们应当把民主的观念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法律上,民主不仅应当同宪法紧密相关,而且也应当同包括刑法在内的其他部门法紧密相关,因此,破除旧有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民主的刑法观念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从理论上来讲,我国刑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并对社会主义民主起着一种保障和促进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实际上,在我们许多同志的观念中,刑法的概念似乎应当是血淋淋的,似乎应当成为“专政”和”打击”的代名词。在我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人只看到刑法在对敌专政和打击犯罪分子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了刑法在反映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方面的作用。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一旦某类犯罪上升,有的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要求通过立法来狠打一次。而在执行法律时往往只顾打击的一面,忽视民主保障的一面,尤其是保障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一面。于是,这也就导致了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情况的不时发生。这样一来,虽然犯罪状况有所改观,但在这种改观的同时,却在社会主义民主上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这样的改观其社会效益又当如何呢?我们认为,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应当是相互统一的,而不应当以牺性一个方面去换取另一个方面。所以,应当转变那种只把刑法看成是“专政工具”和“打击手段”的观念,切实地把刑法在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中的作用提高到一个应有的地位。确立社会主义民主的刑法观,当然也应当利用刑法来同种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行为作斗争,并以此来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因此,刑法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约束作用不仅不应被削弱,相反应当加强。从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来看,它贯穿了国家工作人员犯罪要从严惩治的精神。这是符合社会主义民主要求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刑法对于某些发生在国家机关内部的有害行为还没有提到犯罪的高度,例如,最近有人提出立法建议,要求把情节严重的滥用职权的行为规定犯罪。就证明了这一点。再就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以官当刑”、“以罚代刑”的观念也还没有消除干净。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有一些领导干部犯了罪,往往只给予党纪政纪上的处分便草草了事,而没有使其受到应有的刑事上的追究。这些情况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都是不相称的,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b、在刑法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观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从总的情况来看,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是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我们实行刑法人道主义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障碍。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对罪犯的人格尊严保护还不够,、个别监管人员有打骂、虐待服刑犯人的情况,有的地方在枪决犯人时搞游街示众、暴尸等等。这都是违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应当严加禁止。在贯彻执行刑法的过程中。与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相违背的另一重要表现就是有些司法人员在解释刑法、适用刑法时,总是朝着不利被告人的方面进行解释。例如,对于扑克牌的计算,我们通常都是以副为单位的。但是,有些法院为了显示行为人行为社会危害性的严重并达到定罪的目的。在计算裸体扑克牌的数量时,竟以张为单位进行计算。这样,即使行为人只贩卖了一副裸体扑克,法院照样可以以他贩卖了54张裸体画为名而予以定罪。这种朝不利于被告人方面进行解释的情况,不仅在司法界存在,就是在刑法理论界也同样存在。例如,有些同志为了论证盗窃罪和诈骗罪在量刑上进行协调的必要,建议立法上对诈骗也规定可以判处死刑。那么,我们在此反问“下,为了协调量刑,为什么就不建议立法上取消对盗窃罪的死刑呢?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它说明从不利于被告人方面解释刑法已成为某些人一种传统的习惯。厂解释刑法,应当根据立法精神,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只是从不利于被告人的方面来进行,否则就有可能使公民的人身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对于贯彻社会主义民主是十分不利的。刑事司法活动的两个中心环节是定罪和量刑,因此,定罪量刑活动应当以什么为基础也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间题。过去,我们在这一方面的做法是不很稳定的。有时候,我们在定罪量刑时片面强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忽视了罪犯的人身危险性,使刑罚纯粹成为一种还报的手段;而在另外一些场合下,我们在定罪量刑时又注重罪犯的人身危险性,忽视了其行为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使刑罚变成一种仅仅为达到社会威慑效果而使用的工具。这两种绝对化了的倾向都是不正确的,都是同商品经济的要求相违背的。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存在着一条十分重要的规则。即等价交换规则。这一规则充斥在商品社会的每一经济领域之中。人的思想总是要受到共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因此等价交换规则也就必然在人们的思、想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使刑罚的严厉程度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挂起钩来,做到罪刑的等价性,正反映了经济领域中等价交换这一客观规则。这种罪刑关系的等价性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犯罪加以处罚的行为必须是达到一定社会危害程度的行为,假如行为没有达到这一危害程度或根本就不具备社会危害性,就不应对之施以刑罚;二是在对犯罪裁量刑罚时,应着眼于它的社会危害程度,一般来说,罪行越严重,所处的刑罚就应当越重,反之,则应当轻b但是,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有时却做不到这一点,例如,个别司法人员为了显示“政策攻心”的威力,把犯了较重罪行本应处以较重刑罚的罪犯处以轻刑或干脆免予刑事处分,或者为了达到t’惩一戒百”的效果而把本应处以轻刑的罪犯处以了重刑,这都是不符合罪刑的等价性这‘规则的,是同我们整个社会的反映了商品经济特性的等价观念不相一致的。其结果,必定会增加群众和被告人对刑罚的不公正的感觉。因为在商品社会里,公正的概念一般是建立在等价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按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来适用刑罚,坚持罪刑相适应原则,即罪刑的等价性原则,在当前来讲还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在坚持罪刑的等价性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刑罚的有效性。坚持刑罚的有效性,也是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因为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效益问题也是一个一切工作都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刑法的问题上树立效益的观念,主要就是指刑罚的运用会带来一定的客观效果,即主要是能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对罪犯定罪量刑的时候,也不应忽视罪犯的人身危险性,因为罪犯的人身危险性越大,就说明他再犯的可能性越大,对他的预防也就越困难,所以在量刑时可适当考虑从严,‘反之,则可适当考虑从宽。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显示刑罚存在的价值。应当看到,罪刑的等价性和刑罚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有可能只偏重一个方面而态视了另一方面。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坚持罪刑的等价性的基础上考虑刑罚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定罪量刑的基础是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但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考虑罪犯的人身危险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使商品经济的观念在定罪量刑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反映。有一种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己经根深蒂固,即刑法是国内法,因此不应当规定有关国际犯罪的任何条款。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扩大,’这种观念也应当被打破。 _马克思曾经说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因此,对外开放,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国际犯罪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新间题。事实对此已经作出了证明。但是,我们现行的刑法和刑法观念却仍然停留在过去的那种闭关自守的经济条件之下。没有把国际犯罪问题作为一个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的新问题而在刑法观念上体现出来。例如,我国早在1980年就加入了《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简称《海牙公约》)和《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简称《蒙特利尔公约》)。这些条约都规定,各缔约国应将非法劫持航空器、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等行为定为国内法上的罪行,予以惩罚;有关缔约国应采取必要措施,对这种罪行行使管辖权,而不论罪犯是否其本国人、罪行是否发生于其国内。我国一旦加入这类公约,便承担了对犯有公约规定的罪行的罪犯实施管辖的义务。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刑法并没有把这一点反映出来。首先,在我国刑法中只规定有反革命劫机罪,而没有明文规定一般的劫机罪多倘若罪犯劫机不是以反革命为目的,我们在法律上就很难找到对其定罪判刑的根据。其次,我国刑法所确立的刑事管辖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的,这样一来,对于那些不在我国发生的、罪犯不属我国国籍的、且也没有危害我国国家和公民安全的劫机行为,我们对其予以管辖就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可见,我国目前的刑法已经不能适应国际间日益扩大的刑事合作和交流以及国际刑事斗争的需要,应当加以改进。有鉴于此,我们提议应当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间题:第一,确立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原则。.即对于某些我国承认的普遍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破坏国际社会良好秩序和损害人类利益的罪行,不论罪行发生于何地,也不论犯罪人具有哪一国籍或者没有国籍,我国均有权对该罪行适用我国刑法予以惩罚。这一管辖原则在我国刑法学界曾长期被予以否定,理由就是,这是有利于帝国主义的一项原则。但在国际犯罪日趋严重的今天,我们应当重新来评价这项原则的价值。那种对国际犯罪视而不见、不加干涉的态度,实际是封闭和保守社会的一种普遍观念。它同我国目前开放的社会之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我们应当把普遍管辖原则提高到一个新的位置来加以认识。王987年6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作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其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辖权的决定》,其中等于也承认了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原则。所以,我们认为,今后在修改我国刑法条文时也应当体现这一原则。第二,应当在我国刑法中规定引渡和司法协助等条款。引渡和司法协助均是与管辖密切相关的间题。许多国家都在定自己的刑法中规定有引渡和司法协助的条款。例如,巴西在其刑法典第7条中就规定依一定条件承认外国的刑事判决,其条件之一就是“依据同发生判决书的同法机关的国家间的引渡协定”。为了保障我国刑法规定的管辖原则的实现,我们也应当考虑在刑法中对诸如此类间题作出确切的规定。第三,在我国刑法中设立相应的国际犯罪。如果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的国际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得不到体现,那么我们也就无法对这类犯罪行使管辖权。例如,我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一般的劫机罪。那么对于那些不以反革命为目的劫机犯,我们也就很难找到予以惩罚的法律根据。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求之于类推适用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条文来对它判刑,比较牵强。可见,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弓I起我们的重视。总之,商品经济在发展,我们的刑法观念也应当随之而发展。如果商品经济发展了,而我们的刑法观念却仍在原地踏步,那么就无法使刑法和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并达到保障它的目的。 商品经济论文:小议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特征 摘要: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商品经济史研究中一个首要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应以对其本身的研究为基础,而不能将中国的封建地主制与西欧的封建领主制作简单对比。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峰,并形成了多层次和多元化发展格局。在此过程中,商品经济一方面受政治干预极其强烈,另方面则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关键词:商品经济、中外比较、中国特点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乃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消长的过程。(注:李埏:《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15页。)因此,要全面而又科学地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对商品经济史的研究。随着近20年来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商品经济问题是重新正确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突破口,应强调重视商品经济的研究。 大力开展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史的研究,首要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认识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因为这关系到我们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和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去研究商品经济问题,并进而科学认识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最近,宁可先生强调:"从中国社会形态的研究,寻求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不能不注重中国经济形态的特点,这里包括了商品经济的特点和作用,而寻求中国经济形态的特点,商品经济的特点和作用也许能给我们以线索和启示。"(注:宁可:《中国社会形态中应当注重的一个方面-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再认识笔谈"),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其意盖在于此。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揭示。但这并不能说明该问题已无探讨的必要,而恰恰说明这只是一个重新认识的开端。下面,试就此问题略抒管见。 我们先从对已有的特点的分析谈起。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商品经济问题和探讨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论著中,都曾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其中,姜守鹏先生的《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特点》(注:见《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是有关此问题的专文。限于篇幅,以下围绕此文做出分析。 在该文中,姜先生将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特点概括有三。第一,"土地私有,土地较早成为商品,可以自由买卖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重要特征。"单从时间上看,中国在公元前359年商鞅变法之时,就确立起了"民得买卖"的地权原则,土地买卖逐渐盛行起来;而在西欧,到公元11世纪之后,"在大多数国家内,起初不能让渡和不能分割的''''贵族''''土地,渐渐变为可以让渡和可以分割的;实际上,它已被分割到漫无止境。"(注:[法]P•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44页。)土地买卖才发展起来。显然,中国历史上土地成为商品,可以自由买卖确实比西欧要早得多。进一步来看,在中西方土地可以买卖之前,土地都是不能任意买卖的。在中国,西周就确立起了"田里不鬻"的地权原则;而在西欧,由于土地处于高度稳定状态,不能买卖,马克思曾称之为"不动产"。 然而,分析土地的买卖不能离开它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结合社会形态来分析,在西欧,土地不能买卖的时期是领主制阶段。伴随着土地的买卖,领主制解体,整个社会进入了地主制阶段;在中国,土地不能买卖的时期恰好也是西周至春秋战国的领主制阶段。伴随着领主制的解体和地主制的到来,土地买卖发展了起来。换言之,土地买卖是地主制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经济现象;从地主制产生之日起,就会有土地买卖,并无此先彼后之分。认为土地较早成为商品,可以自由买卖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一大特点的观点,主要是将中国的地主制与西欧的领主制作了对比之故,故而这种对比显然是不妥的(详后)。如果用中国的地主制与西欧的地主制作对比,那么,根本就无此一说。因为,土地买卖与地主制是同步的,并无此先彼后之分。 第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生产者主要是农民。"其根据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包括自耕农和佃农)具有较大的人身自由和经营自主权,具备成为小生产者的必要条件;而西欧庄园制下的农奴则情况完全相反,并且,农业是领主庄园制经济,属自然经济范畴,其商品生产主要是居住在城市里的手工业者。我们知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是简单商品经济,交换的发达和商品生产的不发展是其基本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这里,正是商业使产品发展为商品,而不是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以自己的运动形成商业。"(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66、371页。)也就是说,当时虽然有城市手工业者生产的商品,但大多数商品则是来自于各生产部门的产品。由于封建社会生产的主体是占社会劳动力绝大部分的农民,尽管中西方农民在人身自由和经营自主权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他们都应是社会商品的主要生产者。 市场上商品的种类充分说明,农民均是中西方封建社会里主要的商品生产者。在中国,除盐、铁等大宗商品是来自于手工业部门之外,很多商品都来自农业部门,出自农民之手。粮食、纺织品、茶叶等农产品都成了大宗商品。西欧的情况与此相差无几,大多数商品是庄园中人身并不自由的农奴生产的产品。据12世纪留传下来的商税税则记载,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有牛、马、腌肉和熏肉、腌鱼或熏鱼、麦及其他谷物、蔬菜、葡萄酒、蜜、油、干果、盐、金属、毛皮、武器、颜料、羊毛、线、磨石等。在中世纪最为著名的香宾集市上,主要商品除手工业品和来自东方的丝绸及珍奇品外,还有粮食、饮料、皮革、各种木材、木炭、羊毛原料和生丝、丝棉、大麻、亚麻、棉花、牲畜以及其他东西,这些东西大多应是农业部门生产的产品。(注:参见[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300~1300年)》中译本下册,第23章"中世纪的商人旅行、市场和市集、香宾市集、贸易管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6~199页。)那种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生产者主要是农民,而西欧则是手工业者的观点,不仅与以上事实不符,而且有悖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农民始终是社会生产的主体这一基本规律。 第三,"货币较早地介入交换,商业比较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另一重要特征。"得出这一结论,其推论前提是:中国自夏商周以来就流通贝币,春秋战国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宋代出现纸币,白银逐渐成为货币,货币经济一直较为发达;而在西欧,交换经济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出现发达的货币经济。其实,西欧的货币经济虽然在日耳曼蛮族的入侵下一度有所衰落,但到11世纪时,随着捷克、西伯利亚以及俄国的银矿的相继发现和大量开采,货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很快出现了高度发达的信用业和金融业,形成了十分发达的市场网络。试想,没有高度发达的货币经济,西欧怎么能够率先发展到资本主义?而且,即使在西欧中世纪的初期,蛮族的入侵也没有立即使商品经济衰落,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衰退的过程,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有商业活动。那种认为西欧中世纪交换经济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观点,大大低估了西欧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更何况中国在商周时期,不也是处于"抱布贸丝"的交换水平之中吗? 再者,从货币介入交换这一角度来看,货币是从交换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所以,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必然会出现货币。尽管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因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币材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能改变货币的本质。中国从商周之时起开始用贝币。在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初,甚至在此以前,日耳曼蛮族已用亚麻布条作为货币,后来还一度铸行硬币。(注:[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300~1300年)》中译本第8章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84页。)因此,把货币较早地介入交换看作中国封建社会有别于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并不妥当。 以上的分析表明,在如何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特点的问题上,从据以分析特点的基本思路到具体概括出的诸多特点,都还值得进一步商榷。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往往将中西方封建社会作简单的类比,并由此推衍出结论。这是研究中的一大缺陷,应加以避免。 众所周知,特点是通过比较而得出来的。讲到比较,自然就有一个比较对象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都是将西欧的领主制社会与中国的地主制社会作对比,从而得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些基本认识。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是缺乏可比性的。 关于封建社会的形态,历来有"典型"和"变态"之争。一种观点认为领主制是封建社会的"典型"形态,地主制是封建社会的"变态"形态;一种观点则与之相反,认为领主制是封建社会的"变态"形态,而地主制才是"典型"形态;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领主制和地主制是封建社会相继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对此,我们应如何看待呢?大家知道,任何一个社会,在它的生产力没有全部发挥出来以前,它是不会自行消亡的;相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生产关系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者根据这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把奴隶社会分为早期不发达奴隶制阶段和发达奴隶制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分为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难道封建社会会例外吗?而从封建社会土地所有权、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地租形态的演进以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对立消长来看,从领主制到地主制,都显示出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领主制和地主制是封建社会相继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注:林文勋:《试论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刊《东陆学林》第1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随着封建社会发展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明:世界各国、各地区封建社会的发展一般都经历了领主制和地主制两个阶段。以我们本文所讨论的中国和西欧来说,中国西周为领主制社会,进入战国,伴随着领主制的解体,中国进入了地主制。在西欧,马克思说:"虽然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在这个时代来到的地方,农奴制早已废除,中世纪的顶点--主权城市也早已衰落。"(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84页。)例如,"在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在14世纪末期已经不存在了。"(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84页。)西欧领主制(农奴制)解体后,并没有立即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发展到其它的历史阶段,而是进入了地主制。恩格斯在论述西欧封建社会走向末路时说:"在大多数农村中,虽然还存在着古老朴素的自然经济,但已有许多整片的地区,比如在荷兰、比利时和莱茵河下游,农民都不用徭役和实物献纳,而以货币向领主交付;领主及其臣民完成了把他们自己分别变成地主和佃农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个步骤,……。"(注: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50页。) 既然领主制和地主制是封建社会相继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那么,将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社会与西欧的领主制社会作对比就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要进行比较的话,只能用双方的领主制阶段与领主制阶段进行比较,地主制阶段与地主制阶段进行比较。否则,对比研究只能得出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在研究其特点时,无疑需要认真研究它的经济结构、经济要素。但是,仅此还远远不够。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它都不是单独地发生作用,而是与其它经济关系乃至政治、军事、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密切相连,共同作用。因此,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特点时,还需要克服就经济关系而言经济关系的局限,置于整个社会发展之中去加以认识。这也是本文特别偏重从发展的过程去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特点的重要原因。 本着上述基本思路,通过与其它国家和地区同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相比较,我们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在下列四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第一,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峰,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发展的态势商品经济何时出现于中国社会,还需要探讨,但在商周时期,它的发展程度还是较为有限的。进入春秋战国,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市场不断拓展,交换空前扩大;金属货币广为流行;商人和商业资本迅速发展。商品经济迎来了它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发展高峰。经秦进入西汉,商品经济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当时,富商大贾不仅名著竹帛,而且左右地方政局,反映出商品经济力量无所不在,确乎达于极盛。 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地动摇了封建统治。到西汉武帝时期,统治者全面推行控制和干预商业的政策,商品经济遭到沉重打击,发展势头嘎然而止。汉武帝的政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根本原因是当时商品经济的基础还较为脆弱。盐铁为大宗商品,这本身就表明了这一点。同时,汉武帝的政策体系完整,从生产到流通全面控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此外,汉武帝任用得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历东汉至魏晋南北朝,连续不断的战乱又使商品经济失去良好的发展环境。商品经济急剧衰退,竟出现了实物货币取代金属货币流通的反常情况。直到唐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发展,城市坊市制崩溃,草市镇兴起;货币流通不断进步,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人和商人资本再度崛起。商品经济步入了第二个发展的高峰。在这一时期,茶叶迅猛发展为与盐铁相伯仲的大宗商品,草市镇遍及全国,海外贸易取代了传统的陆上贸易,等等。种种迹象表明,与第一个高峰相比,此时商品经济的基础更为广阔,发展水平更高。 到了元代,由于蒙元入侵所造成的影响,唐宋发达的商品经济遭受一定的影响,曾一度发展迟滞。进入明代,商品经济不仅很快恢复了唐宋时期的水平,而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第三个发展高峰。这时,交换进一步扩大,市场在更高的程度上整合,商人和商业资本的力量迈上又一新台阶,形成了商帮。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点。 第二,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受政治力量的影响较大我们知道,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大一统的形成,消除了原来的封建割据,统一了全国的币制、度量衡及文字,有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史记•货殖列传》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讲的就是大一统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大一统封建中央集权的形成,又使得统治者可以利用中央集权的强大政治力量,干预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其产生不利的作用。 在整个封建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对商品经济的干预极为突出。主要是通过重农抑商和禁榷制度对商品经济实施干预。所谓"重农抑商",就是通过采取贬低、压制商人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政策及措施,限制从商人数。其目的是防止农民大量弃农从商,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自战国商鞅、韩非等人提出重农抑商的思想主张后,部分诸侯国及继起的秦汉王朝就推出一系列困辱商人的政策措施。如禁止商人穿丝织衣服,禁止商人骑马,禁止商人仕宦以及谪发商人戍边等。而后,由这些政策措施又衍化出一种抑商、轻商的观念意识。重农抑商形成一个从政策到思想再到观念的有机整体,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项根深蒂固的基本国策。到了唐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从根本上还没有完全动摇。即使到了明清,重农抑商仍然不时推出。明清两代都还曾重申商人不得穿丝绸衣服及不得仕宦的旧规。重农抑商的实施,抑制了商人阶级的发展。如宋代成都"席帽行范氏,自先世贫而未仕,则卖白龙丸,一日得官,止不复卖;城北郭氏卖豉亦然,皆不肯为市井商贾或举货营利之事。"(注:陆游:《老学庵笔记》卷9。)类似例子不在少数。这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禁榷制度是封建统治者干预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政策,很多人往往将它归入重农抑商政策之中,这是不对的。禁榷制度的目的是,国家通过官营商业,与商人争利;它是官府充当大商人的结果,与重农抑商有着根本的不同。这项政策起源于春秋齐国管仲的"官山海"。到了西汉中叶,汉武帝任用桑弘羊等人,相继推出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政策措施,将禁榷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遵行。历代统治者对市场上的大宗商品,大多实行专卖,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如果说重农抑商政策是通过压制商人而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话,那么,禁榷制度则是通过官府控制大宗商品的产运销,将商品经济的发展纳入自己所允许的范围和轨道。 不过,虽然这两项政策的出发点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但就所起到的作用而言,却是异曲同工,都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两项政策双管齐下,使商品经济的发展始终置于封建政府的控制之下。 第三,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性中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其显著特征。这其中,由于各地区和各民族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先有后,起点有高有低,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性。 这种多层次性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别;内地与边疆的差别;城市与农村的差别;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别;等等。以内地商品经济的发展来说,同处于中原内地的南北两方,长期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就相当悬殊。至于城市和农村,在唐宋时期,一些大城市已发生了市场革命,处于较发达的状态,但许多乡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十分幼弱,尚处于自然经济之中。而内地与边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别就更大。 唐代货币史上有所谓"钱帛兼行"之说。其实,除铜钱和绢帛这两种货币外,在四川和岭南的部分地区,还流通着实物货币;实际情况比"钱帛兼行"还要复杂。单以铜钱和绢帛来说,铜钱是形态较高的金属铸币,代表的是商品经济处于较高的发展层次;而绢帛只是一种形态较低的实物货币,代表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处于较低的层次。可是,就是这两种形态不同的货币,竟然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中长期共存,流通上百年。这集中地反映出中国社会商品经济是高低层次的共同发展。这种多方面的高低共存,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多元化的特征。 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多层次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应作为正确估价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思路。长期以来,在对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估价上,不论是从整个历史时期来看,还是就某个朝代而言,分歧都是不小的。一部分人根据某些材料得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结论,而一部分人则举出了商品经济不太发展的诸多证据。其实,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很多人只注意了一个方面,难免以偏概全。鉴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多元性,在估价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第四,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商品经济在社会变革和转折的关头都起到了革命性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商业对各种已有的、以不同形式主要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组织,都或多或少地起着解体作用。"(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1页。)这是对世界各国历史深入分析后得出的一个普遍结论。换言之,在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会对原有的社会结构产生一定的分化瓦解作用。但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来看,这种作用又更为明显和深刻。 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高峰相呼应,春秋战国、唐宋、明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三个重大转折和变革时期。这三个时期,虽然社会变革的内容不同,但从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看,则有很大的共同点。即,商品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变革是由商品经济引发的。 春秋战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由领主制进入地主制的变革转折时期。在地主制到来之前,到处都是井田制这种农村公社。在井田制下,土地分成公田和私田两部分,由农奴耕种,但土地所有权均属最高统治者所有,实行层层分封,"田里不鬻"。广大农民生活在井田制公社内,互耕互助,共同构成一个经济单位。村落与村落之间,"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几乎不与市场发生交换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的拉动下,农民逐渐走出井田,"以粟易械器"。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交换关系也就在这一过程中从井田制公社之外逐渐渗入到公社内部。起初,公社成员用于与外部交换的商品主要是一些农产品和土特产品;而后,在交换的席卷下,土地逐渐卷入交换。于是,"田里不鬻"的制度被打破,商品经济最终摧毁了井田制公社,领主制解体,地主制确立和发展了起来。 对于地主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过去认为地主制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对立的关系。近十多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重要突破,人们开始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但目前普遍的看法是,商品经济是地主制经济的重要补充形式。从上述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来看,我们认为,商品经济应是地主制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及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就没有地主制。也就是说,商品经济不是地主制经济的重要补充形式,而是它的内在经济成份。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又一大转折阶段。国内学者更多地将其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而国外则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个时代是中古时代的结束和近世的开端。无论如何,这一时期显著的社会变化特征是,原来较为稳固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力量开始流动起来,重新组合,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面貌。深究其根源,那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财富力量的崛起。中唐时,曾第一次出现了"至富敌至贵"(注:李冗:《独异志》。)的说法。在政治力量对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封建时代,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变化,它表明经济力量已从此崛起,与政治力量相抗衡,在左右着社会的发展。财富力量的崛起,势必要求按经济力量重新规范社会关系。于是,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发生改变,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门阀士族等级制崩溃而代之以新的庶族地主等级制度;土地制度从原来的立田制、抑兼并转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人们的价值取向由过去的求贵转而求富。与此同时,封建国家的法律、政策也出现重大调整。这样,以唐宋为中界点,整个社会呈现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进一步瓦解着封建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则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积累了充足的资本,准备了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在此基础上,在江南部分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预示着中国社会将出现又一次更为重大的转折和变革。 商品经济论文:小议商品经济下广告传播 摘要:在我们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商品都是通过广告的方式接触顾客,广告是沟通商品与消费者的重要媒介,同时广告已经涉及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在引导消费、繁荣市场、塑造流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实际生活过程中广告的传播在视觉、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自身的利弊,对于广大广告工作者来说,牢记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贴近商品、宣传商品、促销商品,让群众了解商品、购买商品,这样在商品经济中产生的广告,就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商品经济;广告传播;视频传播 人类社会生产的商品除了基本的消费使用目的以外盈利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充满竞争意识的商品经济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商品经济已经演变为集产品、宣传、竞争为一体的综合型经济,更新换代快、同类产品数量多。商品生产者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使其能占有一席之地想尽一切办法,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传播媒介绘声绘色的宣传自己的产品这种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一种可称之为的“广告艺术”是商品经营者激发消费、促进市场营销、谋取利润的重要手段。由此而言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市场促销的一种有力手段,是随着传播媒介的发达、市场经济与销售学理论的发展和广告制作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 在我们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商品都是通过广告的方式接触到顾客广告是沟通商品与消费者的重要媒介。无论是一住多年的住房还是几秒钟下肚的饮料难以计数的商品.随之而来的是难以计数的广告。大街上街道两旁广告板成行成排车身广告穿梭在马路中央到了晚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广告充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走进超市、商场面对的是雪片似的各类打折促销的传单在家中信箱里总是塞满各类直销传单甚至于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走也会有人把广告扔进车筐里任何一份报纸或者杂志都离不开大大小小的各类广告打开电视无论什么节目都会有一定时间段的插播广告在网络上各类网络广告更是时时地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在屏幕上;广告不仅应用于商品宣传也应用于电影、音乐会、展览会、运动会、演讲会、旅游业等等为内容的宣传……广告已涉及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在引导消费、繁荣市场、塑造流行文化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 我们的广告设计应体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体现社会卞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抵制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对广告的污染将产品的宣传与丰富文化生活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机结合起来也要与美化环境的工作结合起来。广告设计者除了要有一定的造型和装饰技能还必须具备广泛的文化修养,丰富的社会知识,懂得商品心理学,对生活时尚和时代节奏有敏锐地感觉,才能更准确地设计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广告宣传。 从视觉的角度来讲,在我们这个时代广告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中最有影响力的视觉流行文化,你穿什么衣服、喝什么酒、开什么样的车、住什么样的房子买什么品牌的电视等等很多方面,大都是通过观看、收听广告后才能做出决定,于是广告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着我们的外观与心灵。不良广告所传递出的消极堕落的价值观、人生观、低级趣味却毒化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与儿童的心灵,给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如何能在满足商业目的的同时让广告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格调、人生的智慧感已成为有责任感的广告设计者的新思考与努力方向。 从环境的角度看富有个性化的景观形象使城市形象具有特色在现代化的城市环境中,合理的、有特色的户外广告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现阶段一些企业基于狭隘的商业利益考虑.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的冲突正在加剧部分户外广告设置存在着与空间景观不协调,视觉效果凌乱与建筑物功能类别、性质不符占用人行空间灯光照明影响行人安全制作的材料、工艺较差;广告的位置、方向、密度的选择等问题,均缺乏科学性与环境意识广告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准与素质的普遍偏低使得户外广告灯箱、路牌的设计缺乏合理性与美感不同程度的损坏着型代城市的形象。从规划角度来看众多户外广告灯箱、路牌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彼此互相千扰、冲突缺乏从城镇景观的整体高度出发的科学规划事实上只要集中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工业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等诸多行业专家协同作业.就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的协调问题科学合理的设置户外广告,恰当的把户外广告和不同城市环境结合起来构成不同区域的城市广告环境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系统化的城市广告文化。 从视频传播的角度看现阶段的无处不在的视频媒体,百花齐放从各种角度展示着商品、引导着消费。经过调查.电视媒体传播仍旧是最具实力信誉最好的大众传播媒体在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方面有着不可摇撼的地位。但是在这种多方位、大力度的宣传下部分广告信息传达越来越受到观众、听众的厌恶与抵制看见、听到插播广告信息就调整频道是几乎每个观众、听众的本能反应了于是广告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其负面意义就其根源就是广告信息的低效所造成的。广告如何能从单向的’‘强制观看‘’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做到让观众、听众喜闻乐见.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增长.是摆在广告这一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广告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它在操作运行过程中的不规定性但是只要我们广大辛勤劳作的广告工作者牢记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贴近商品、宣传商品、促销商品让群众了解商品、购买商品,这样在商品经济中产生的广告就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理学经济理念对商品经济发展障碍 理学经济伦理是适应并维护封建生产方式和扼制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建立在宗法家族主义农耕文明基础之上,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经济基础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从总体特征来看,它与商品经济伦理分属于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它在中国古代的基本作用是适应并促进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使之长期处于稚嫩状态。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明代中叶前后是不同的。在明代中期以前,中国还没有产生新的生产关系,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并不落后,生产力仍在发展,这期间理学起着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理论价值,理学经济伦理还能适应并促进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因而具有进步性。明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萌芽,面对新的社会变化,程朱的后辈理学家们不是努力建设一个合理的经济秩序,更新社会、国家的管理方式,以疏导、培育日益苏醒和增长的新经济因素的幼芽,而是仍然坚持天理的封建说教,企图以扼制“人欲”为代价,用强化道德秩序的办法来达到稳定政治经济秩序的目的,理学经济伦理对新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阻碍作用日益显露出来。也就在这时,中国的种种问题和危机开始充分暴露,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趋于落后,中国封建制度仍在农业文明的发展方向上,继续缓慢行进,走向烂熟。毋庸置疑,中国社会经济由先进滑向落后,经济伦理没有突破是一个重要因素。到了近代,它的保守性和危害性更加明显。历史事实证明,理学经济伦理不可能促进中国的近代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作为一种文化类型的存在,与封建王朝一样被抛到时代的后面去了。 中国的商品经济千回百转、步履维艰地发展了三千多年,直到中国封建社会灭亡都还非常嫩弱;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比西方迟到三个世纪,直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庞大舰队杀气腾腾地闯进平静的中国南海,也未能从小农经济的大海中脱颖而出。究其原因,这期间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理学经济伦理对商品经济的阻碍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层次的根源(难辞其咎)。 一、理学经济伦理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阻碍 理学经济伦理,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正统的意识形态,其主要的文化功能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及其经济制度,扼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传统社会趋于瓦解、新的生产方式初步兴起的时候,有力地阻滞新生产方式和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学经济伦理与专制等级制度相结合的封建政府管理体制,不可能领导和组织人民走向社会化大生产。在文官政治的运作体系中,礼仪是根本。皇帝与臣子通过礼仪确定君臣的“名分”(从宋代开始,“名分”思想对人们的支配作用,明显超过了“天命”思想),政府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也主要依赖礼仪的程序进行协调、沟通和节制。而拖沓疲软、推诿扯皮、虚应故事等官场病,因表面上的合乎礼仪而得以合理的存在。从宋到明、清,王朝礼越来越烦琐,礼典越编越厚重,可官僚体制的低效率,以及种种积弊反而愈益加重,这样的国家政府及其管理体制不可能领导和组织国民走向社会化大生产。 第二,抑制私利使得商品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原动力。求利是人的本性,是驱使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赢利思想是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凯恩斯认为,至少在100年内,我们还必须把贪婪、高利贷等等奉为我们的信条,并借此把我们从经济必然性的黑洞里引导到阳光丽日中来。但理学家将人性中求利的本能欲望和经商赢利的行为一概视之为“私欲”,使之成为应“去”、应“灭”的对象。而且宋代以后,统治者提扬、护持的“天理人欲之辨”使得义利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以致在此思想的重压下,元明清三代都没有人斗胆敢于提出如英国重商主义者约翰·海乐斯在《关于英格兰王国公共财富的讨论》一书中所提出的“人是追逐最大利润的”这种思想。虽然人人求利,但就是不敢承认。 第三,伦理价值导向制约了平民文化的发展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滋生。理学经济伦理以实现封建等级人伦关系的和谐为终极价值取向,因而统治者和儒家文人有意识地通过强化礼教思想,来约束、影响世态人心的变动。他们加紧制定和推广民间的行为规范,有关的著作大量涌现,涉及家礼家法、家训家诫、乡规民约以及理学各个方面。强调躬行践履的宋儒,把传统思想中宣传“三纲五常”的言论抽取出来,加工改编成修身要诀、治家要诀,向社会传播,向大众灌输。如果说先秦的礼主要用于规范和协调贵族之间的行为,南北朝时期又被突出地用作维护门阀的特权和地位,到宋代礼的重心已向民间教化倾斜。形成于宋代的民间礼教,在明、清二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保守性、落后性、腐朽性更趋突出,严重地禁锢和扭曲了人的心灵,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使得宋明时期已经相当活跃的平民文化始终不能形成为中国近代市民社会的基础。“庶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始终被局限在“皇帝与宗室—品官—庶人”的礼制等级结构中,处在一个与品官(官户)有着不同户名(民户)、以示地位低下的位置上。这种深深根植于国家礼制和法律土壤之上的“官本位”,不仅使平民文化的发展受到制约,也使近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等思想不可能滋生。没有“平等”意识,真正的自由竞争也就不可能形成,而在缺乏竞争机制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不可能蓬勃发展的。 第四,倡导宗法家族制度,使得商业资本根本不可能转化为工业资本。宗法主义是理学经济伦理的灵魂。理学家企图通过倡导恢复宗法家族制度以振兴纪纲。张载、程颐、朱熹都热心于宗法,对家族制度进行过系统研究,并就如何重建家族组织殚精竭虑,精心规划,尤其是朱熹,为家族组织的发展规划了一个相当完整而又十分细致的方案,除了后来形成的家谱外,大凡祠堂、族田、祭祀、家法、族长等体现明清家族制度形态结构的主要内容,他都提到了。这一肇始于宋代、极盛于明清、延续至近现代,以“由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宗族系统(族权)”为基本特征的宗法家族文化,显然是与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向相背离的,在这样的社会组织和人文背景下,不用说商业资本根本不可能转变成为工业资本,就是商业资本本身也得不到进一步的充分发展。这只消看一下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情形便可知晓。正像有的学者指出的,“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宗族制度的强化,使徽州社会成为一个二律背反的混合体”。而这种“二律背反”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一种全国性的现象。 第五,崇俭黜奢消费观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理学反对食而求美,衣而求丽,限制了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使生产停滞不前;使市场变得狭小,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这种伦理思想的笼罩之下,其理想的经济形态只能是循环往复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始终只能作为其补充和附庸艰难地波动发展。形象地说,崇俭黜奢消费伦理是经济的稳压器,而不是加速器,它维护了小农经济,却阻碍了商品经济。 二、理学经济伦理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 理学因清统治者忌讳其中的言“华夷之辨”、重“民族大义”思想等原因,到乾隆时开始遭到贬抑,从此,程朱理学作为一个学派开始衰落,但其思想(包括经济伦理)的影响却并未中绝。而且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取得完全胜利,曾经为封建社会服务的程朱经济伦理等道德意识形态,得以拖着长长的辫子穿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从19世纪60年代起,在中国领土上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清政府国家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这三种资本主义形态。资本主义已不是处在萌芽状态,而是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成分而存在。理学经济伦理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主要起着消极、保守作用。第一,理学经济伦理维护传统社会尊卑贵贱的社会经济关系,压抑了人的个性解放和“资产阶级”的崛起,阻碍了私有制及其雇佣劳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理学经济伦理下,中国个体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制度都蒙着一层脉脉含情的伦理外衣,于是经济实体以实现其成员生活上的自给自足和道德上的和谐融洽而不是以赢利为主要目标;经济实体内部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尊卑贵贱、长幼亲疏的道德关系而不是各自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契约关系;在经济管理中片面强调道德教化而不注重契约和法理制度。显然,这种经济伦理观念同近代企业制度下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及契约雇佣关系都是尖锐对立的。第二,理学经济伦理从维护自然经济出发,排斥和阻滞商品经济、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例如,它引导人们走仕途经商之路和采取作官食禄、衣租食税的剥削方式而排斥别的发财方式和致富途径;它劝勉人们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而反对人们弃本逐末以工商赢利;它强调安乡重土而压抑社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它重视既得财富的等差或平均分配而忽视乃至压抑生产效率的提高。 商品经济论文:对商品经济异化的思考 内容摘要: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有一个逐渐消亡的过程。现代社会商品经济已经发生异化:部分商品已经异化为公有产品;商品交换关系中的“等价交换”法则已经扭曲;追求价值的生产开始异化为追求使用价值的生产;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在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商品经济之所以发生这些异化,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直接原因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其必然结果。 关键词:商品 商品经济 公有产品 等价交换 商品经济异化的主要表现 (一)商品本身异化为公有产品 在商品经济中,人们通过劳动交换的方式获取自己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即人们所需要的一般不是自己或本经济体生产的,人们所生产的不是直接满足自己或本经济体需要的。商品生产者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主体之所以要提供产品和服务,即商品是为了获取货币然后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商品交换遵循“等价有偿”原则。商品经济是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逐渐形成的。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商品经济也不断发展,商品的范围不断扩大。但物极必反,先前的商品也可能发生异化,转化为非商品。 今天我们确实在某些方面能免费或者以较低的价格获取他人的产品和服务。我们知道,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都存在着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在私立学校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额的学费以弥补教育成本乃至必要的利润,因此私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是商品。但在公立学校就学无需支付任何学费,甚至不少公立学校还提供免费营养午餐。显然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营养午餐不是商品。笔者把国家、各级政府免费提供这些产品或服务称之为纯公有产品。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一类产品,比如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其购买者或承租人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但他们支付的价格或租金明显地低于市场价格和租金。同样,笔者把国家、各级政府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称之为准公有产品。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公有产品是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公共物品。在西方经济学中,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通常是从消费是否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来区分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消费者可以共同消费或享用的物品。一旦把这种公共物品提供给消费者,便难以防止其他人消费或享用”。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所谓竞争性是指某人消费某个物品,则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物品了,而所谓的排他性是指消费者不支付价格,可被拒绝消费该物品。通常将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的物品称之为公共物品,比如电视广播,人们打开电视广播不影响他人的收听。如果某公共物品同时还不具备排他性,则被称之为纯公共物品。公有产品是与商品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商品是平等经济利益主体提供的,商品交换遵循“等价有偿”的原则,而公有产品是国家、各级政府免费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提供的,一般不遵循“等价有偿”原则。 (二)商品交换的“等价交换”法则发生扭曲 商品交换表面上是物与物的交换,本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在交换过程,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谁都不想吃亏,因此只能“等价交换”。在简单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本质是追逐利润,资本和生产要素能够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大量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因此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趋于一致形成了平均利润。此时,商品的价格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规定垄断价格。从简单的商品经济发展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尽管“等价交换”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交换双方在交换过程中都不想吃亏这种主观愿望并没有改变,买卖双方仍然可以通过市场自主确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然而,今天不少商品的价格不再单纯由市场形成,买卖双方有时不能自主决定买卖商品的价格,政府有形之手从方方面面影响到商品的价格。比如,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劳动力事实上都成为商品,雇主和雇佣工人通过市场确定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或者说雇佣工人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或者说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商品过程时是不愿吃亏的,很想且有时确实可以以低于最低工资的价格购买到劳动力商品。然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都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最低工资标准,低于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资是非法的,资方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三)商品生产的私人劳动直接“异化”为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一方面,商品生产者是独立的利益主体,有权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也有权决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何种方式提供服务。因此,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明显地具有私人属性,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是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的需要,且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各种交换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明显地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有权决定生产什么、提供何种服务,但没有权力强迫别人一定购买他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且即使把商品卖出去,也无法保证一定不赔本。这表明私人劳动可能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可能无法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 然而现代社会,私人劳动在某些方面可以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为防止某些产品价格暴跌,保证生产者的利益,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于特定种类的产品,比如我国对农民生产的水稻、小麦实行国家最低保护价收购制度。对于这些产品而言,由于存在着国家收购制度,不存在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的问题。同样由于是最低保护价收购,私人劳动即使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但至少能以一定的比例转化为社会劳动。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商品生产者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有权决定如何进行生产。为了生产,他必须以市场价格从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仅仅是市场提供的经济信号对他的决策产生影响。但是现代社会,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某些劳动一开始就并不是商品生产者纯粹的私人劳动,在某些方面就直接表现为社会的劳动。比如在我国,为了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民使用良种,国家对于农民购买良种给予补贴。因此,国家对农民的生产过程产生了影响,农民购买良种从事农业生产的活动不再是纯粹的私人劳动,一开始就具有某种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意愿。这表明在一定的程度上农民用良种进行生产的私人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 (四)追求价值的生产“异化”为追求使用价值的生产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商品生产者直接的目的是追求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是追求价值的生产。然而现代社会,某些生产并不是单纯的商品生产,其生产的直接目的很难说就是追求价值的生产。从微观角度看,各级政府事实上是某些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比如国防、敞开式道路,廉租房,这些是免费或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社会提供的,不存在等价交换或者说在交换过程中各级政府必然“赔本”。显然,就各级政府提供公有产品和准公有产品而言,追逐的决不是价值而是使用价值。从宏观角度看,经济管理职能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资产阶级政府为了自己统治的长治久安,必须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这一角度看,作为一个国家整体不得不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或者说社会财富。对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点尤其明显。我们知道,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该矛盾,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必须生产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实际上也就是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 商品经济异化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异化的根本原因 商品交换表面上是物与物的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之间劳动的交换。商品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本身不是凝固不变的,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商品经济本身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也必然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客观上使国家和社会有能力免费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产品和服务。我国9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在免除种粮农民农业税的基础上向农民提供各种农业补贴,以及向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基础养老金等都依赖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很难设想,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落后的年代,国家和社会会有能力实施这些惠民政策。 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加剧个别经济利益主体内部生产的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性,这在客观上要求国家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这种干预必然使某些私人劳动直接具有社会劳动的属性,同时使商品经济交换的“等价交换”法则扭曲。 (二)完善社会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异化的直接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具有周期性,当经济不景气,在市场供求法则的作用下,资本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压低工人的工资,甚至使工人的工资低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然而,工人的工资低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就无法满足本人和家庭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需求,劳动力只能在萎缩的情况下生产,劳动者的体力与脑力就得不到恢复与提高。而人始终是生产力的主体,显然这种分配关系或者说生产关系是阻碍生产力的发的展。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国家制定了最低工资制度。 教育是现代社会一笔很大的开支,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正的外部性,基础教育期限长,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回报。如果不实行免费的基础教育,一些贫穷的工薪阶层就可能不愿把孩子送进学校去接受基础教育。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旧的产业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产业不断出现,这要求劳动者必须转换劳动方式,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劳动者很难适应这种转换。因此,在现代社会,要由国家来承担义务教育的费用,使基础教育成为公有产品。从本质上,国家提供免费教育是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主动调整生产关系的一种举措。 (三)社会进步是商品经济异化的必然结果 商品经济是通过价值规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的,在单纯的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从而影响到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维护基本人权,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体现。然而单纯的商品经济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基本人权,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市场经济中,雇佣工人失业是难免的,经济不景气,问题会更严重。如果社会上有大量的工人失业,必然给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因此建立失业保险制度这个安全阀是十分必要的。雇佣工人在工作、生活中都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可能遭受意外,丧失劳动能力,也可能身患疫病需要巨额的医疗开支。无论哪一样,普通的雇佣工人及其家庭是无法承受的,因此建立医疗保险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住房应该是生活的必需品,尽管不少国家实行了最低工资制度,一些低收入群体也很难在大城市有能力购买到一套宜居住房。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不少国家实施了住房保障政策。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表明政府有形之手已经深入到商品经济的各个领域,加快了商品经济异化。 商品经济论文:试论商品经济发展与唐代均田制的瓦解 【摘要】本文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唐代均田制瓦解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土地兼并的步伐,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对均田制的瓦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商品经济 均田制的瓦解 均田制在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颁布,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杨炎两税法实施后彻底被破坏,存在了近三百年。为什么均田制会在唐代中叶以后走向全面崩溃,很多人作过探索。均田制是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几百年的土地制度,导致其瓦解和终结的原因很复杂。大部分学者从土地兼并、人口增加、户籍紊乱等方面进行分析[1];郭庠林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变化需要新的土地制度,统治者并未制定这种制度[2];杨际平、霍峻江认为均田制的内在矛盾是均田制瓦解的原因[3]。徐德麟、唐任伍等先生曾提到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均田制瓦解的影响[4],惜未作展开阐述。本文力图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稍作申论,阐述商品经济发展是如何对均田制的瓦解产生影响的。 随着唐代前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水陆交通状况的改善,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进入流通领域,大量的日常用品商品化,商业日趋繁盛。《唐国史补》卷下载:“凡货贿之物奢于用者,不可胜记,丝布为衣,麻布为裹,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大量的商品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各行各业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南北间的物资交流愈加普遍。经济发展有赖于便利的交通,进而会促进交通的发展。武则天时,“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洪舸巨舰,千舳万舰,交贸往来,昧旦永日”[5],水路交通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可见一斑。对唐代商业的盛况,杜佑有很生动的描述,“东至宋汴,西至歧州,夹路列店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诸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6]交通之便捷,店肆之众多是盛唐商业繁盛的一个侧影。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相对凝固的中古田制社会,自然经济条件下相对封闭的状态有所松动。唐代前期实行的是承继北魏以来的均田制。葛金芳先生认为,“均田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对人口的严密控制,二是地权流转速率的相对迟缓;”[7]商品经济的发展亦摇撼着均田制的两大基本支柱,土地所有权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频频转移,均田小农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多地离开土地。商品经济发展充当了均田制走向末日的催化剂,以下分而言之。 一、商品经济发展加快了地权流转速率 (一)商品经济发展使土地经营利润率提高,刺激了官僚、地主、商人的土地兼并欲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多,粮食商品率有所提高。在洪州(今江西南昌)有“胡氏子……农桑营赡,力渐丰足……其家令其子主船载麦,溯流州市”[8]。北京房山云居寺写经题记中反映开元天宝间范阳(治今北京)有“米行、大米行、粳米行”[9]。杜甫的诗中有“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10]的句子。这说明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粮食的集市贸易已有所发展,“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的经营线条已经被打破。粮食商品率的提高推动了碾等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永徽六年,壅州长史长孙祥奏言:往日郑白渠溉田四万顷,今为富商大贾等大造碾,堰遏费水,渠流梗止,只溉田一万许顷。”[11]唐资粮食加工业的除富商大贾外,还有贵族、官僚、权宦等,他们大建磨房的原因在于市场对粮食加工和商品粮的需求增加。磨房的发展也是粮食商品率提高的表征之一。 粮食生产的发展为经济作物的种植经营奠定了基础,茶叶生产异军突起,成为唐农业商品性生产中的后起之秀。玄宗时,张守圭“仙君山有茶园,每岁召采茶人力百余人,男女佣功杂处园中”[12],可见,当时已开始以一定规模种植经济作物。这种规模经营的动力源于茶叶生产的可观利润,“蜀、楚、闽、粤,依山之民,畦种(茶)而厚其利,有十倍于农桑之所获矣”[13],很显然,种茶叶比种粮食更有利可图。不仅如此,茶叶贩卖亦开始走上经营日程,“天宝中,有刘真清者,与其徒二十人于寿州作茶,人致一驮为货”[14],茶商已成为商人队伍的成分之一。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获利不菲,同样增加了土地经营的诱惑力。 另外,交通便利的地方,土地因改作它用而身价倍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土地兼并欲。唐玄宗《禁赁店干利诏》称:“南北卫百官等,如闻昭应县两市及近场处广造店铺,出赁与人,干利商贾,莫甚于此,自今以后,其所赁店铺,每间月估不得过五百余文,其清资官准法不可置者,容其出卖,如有违犯,具名录奏。”[15]唐政府对官吏经商是持否定态度的,而一些清资官竟然也造店出租,可以推断,他们是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类似的现象应不在少数。虽然不可排除不付地价建房的可能,但大多数情况下,土地应该是有偿转让的。唐贞观中,“有裴明礼者,……于金光门外,市不毛地,舍诸牧羊者”[16],不毛之地尚需“市”,何况一般的土地呢?这种城郊或交通要道等处占区位优势的土地往往会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值,比用于农作的土地更有吸引力。 综上所述,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粮食商品率提高,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迅速,交通便利的地方的土地不断增值,土地成为有较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土地兼并欲,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起了推动作用。 (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崛起的商人地主成为土地兼并的生力军之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通常有两种形式,“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贵者有力可以占田”[17],在唐代均田制被破坏之前,前者占主导地位[18]。尽管如此,入唐以后,商人已成为土地兼并的一支重要力量。高宗时富商邹凤炽“邸店园宅,遍满海内”[19],既经营工商业,又广占良田。玄宗时的诏书中有“贫人失业,豪富兼并”,“工商富豪兼并之家”[20]等词句,反映了当时工商之家以资买田已相当普遍。代宗宝应元年(762)四月诏书曰:“百姓田地比者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21],这些殷富之家应包括商人。由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延续,中国商人多半信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的圭臬,在经商获利之后往往转而买田置地,从而具有了地主兼商人的双重身份。“良田兼百顷,兄弟犹工商”[22],就是当时这类人的写照。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的土地卷入流通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封闭状态逐渐被流动状态所取代,许多产品和生产要素进入流通领域,不断增值的土地作为财富的主要代表,也在所难免。这一点从政府关于土地买卖的规定中可以略知一二。北魏的均田令早有规定,“诸桑田皆为世业”,“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23];北齐时“露田虽不听卖,卖者亦无重责”[24]。可见,在唐以前被称为露田的口分田原则上不许买卖,只能有限度地买卖永业田。到唐朝,土地买卖的禁令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被土地买卖的洪流所冲决,从而不断松弛。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初定的租庸调法规定:“凡庶人徙乡及家贫无以供葬者得卖世业田,自狭乡而徙宽乡者,得卖口分田,已卖者不得复授。”[25]口分田已经允许进入流通领域。法令开一条小缝,现实中就会开一个大口子。由于越来越多的均田小农的土地被买卖,永徽(650―655)中不得不再下禁令,“禁止买卖世业口分田”,但效果如何呢?“其后豪富兼并,贫人失业,于是诏买者还地而罚之”[26]。同样的一幕在开元二十三年(735)重演,这一年玄宗下诏曰:“天下百姓口分、永业田频有处分,如闻尚未禁断,贫人失业,豪富兼并,宜更申明处分,切令禁止,若有违犯,科违敕罪。”[27]一方面国家在三令五申,另一方面,永业、口分田却“频有处分,未能禁断”,禁者自禁,卖者自卖。经济发展总是不断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使政治权力采取相应措施来适应经济发展。唐代土地买卖的禁令一再被突破,政府一再重申禁止地权流通的法令,正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强大威力。到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又补充了几条规定,“卖充住宅、邸店、碾者,虽非乐迁,亦听私卖”;“若从远役外任,无人守业者,听贴赁及质”;“其官人永业及赐田欲卖及贴赁者,皆不在限”[28]。在这些日渐松弛的律令的背后,大量的世业田、口分田、赐田在进行买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土地被用来建造住宅、邸店、碾等,流通中的土地数量和类别不断增多,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的土地卷入到了流通领域。 土地经营利润率提高是权流通的内在动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断突破政府的禁令而进入流通领域,而商人地主加盟助则长了土地兼并的气焰,各类兼并势力一起疯狂吞并土地,玄宗时已是“田亩转移,非旧时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29]。因而杜佑说“开元天宝以来,法令弛坏,并兼之弊,有愈于汉成哀之间”[30]。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流通量的增多,国家手中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的基础被动摇。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均田小农的流动性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流动的最深刻原因,唐代经济的发展使魏晋以来社会的凝固状态逐渐松动,流动机会日益增多。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日趋活跃,均田小农内部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贫富分化,涌现了出了少数据“高户之位”[31]的地主,但大部分小农则不堪重荷,剔屋卖田,背井离乡,武则天时“天下户口,逃亡过半”[32]。安史之乱以后逃亡更甚,到肃宗乾元三年(760)编户总数仅193万户,只占天宝十三载962万的20%[33]。其中绝大部分应是以“不课户”、“逃移户”形式而存在的脱籍农户,商业的繁盛则为这些脱籍的破产小农提供了新的谋生渠道。 (一)部分脱籍农户以佣作自资,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破产小农大量进入工商业等非农领域谋生。他们或受雇于豪富之家、邸店、茶楼、酒肆、车行等处,或服务于来往舟船,求得一线生路。在经济发达的地方曾出现过集中的劳动力市场。“有茅山陈生者……偶至延陵(今江苏镇江),到佣作坊,求人负担药物。”[34]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一方面表明在城市聚集的后备劳动力之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城市对佣工的需求增多。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中除了王公百官、军队、文化人等居民以外,许多富贾亦聚居城市,《开元天宝遗事》中有“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的记载。城市人口的增多必然会增加对家庭服务的需求。“唐萧颖士,开元十九年擢进士第,……常使一佣仆杜亮”[35],区区一进士尚使仆,何况家累千金的富豪之家呢?前引杜佑对唐代商业的描述,重要的交通沿线,邸店、酒肆很多,这些场所无疑能够容纳大量的服务人员。另外唐代有专门租赁车或驴的场所,这里也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扶风马震,居长安平康坊。正昼,闻扣门,往看,见一赁驴小儿……”[36]当时,人们赁驴,往往由一小儿随往,返回时顺便牵驴,取回雇值。随着水路的畅通,富商阶层,特别是南方的大贾皆以船为交通工具。《唐国史补》卷下载:代宗、德宗年间,江淮名贾俞大娘仅操驾之工就有百余人之多。同时商船也需要搬运工为之服务,唐天宝中就有以搬运为业的“佣力负运者”[37]。这些行业都为流民提供了一定的生存机会。 (二)有些流入城市的小农从事个体手工业、服务业,或为公私手工业所吸纳 唐代史籍中此类事例所在多有。“则天时,僧仪光之乳母曾以鬻女红自给”[381;有个叫王承福的人,“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丧其土田,手镘(做泥水匠)衣食,佣以偿之。”[39]在失去土地之后,王承福进城,靠给人粉刷墙壁为生;大历中,有专门为坊市居民清厕所的“除溷者”[40];天宝初,在洛阳“有郭大娘以当垆为业”[41]。这些人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换取微薄的收入,为自己讨一条活路。“定州大户何明远有织机五百张”[42],这种大规模的私营手工业一定需要相当多的人手。在官营手工业中也使用愿意从业的流民,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第五琦任盐铁使,“创立盐法……其旧业户并浮人愿为业免其杂徭,隶盐铁使。”[43]除了出卖劳动力以外,部分流民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或独立经营,为城居民创造生活上的便利,或受雇于随商品经济发展而兴起的手工业中,在城市找到了生存门路。 (三)在城镇做小商小贩也是许多离开家园、流入城市农民的选择 唐代弃农经商之风颇盛。高祖在武德二年(618)下诏称:“趣末者众,浮冗尚多”[44];永隆二年(681)高宗曰:“如闻游手堕业,此类极多。”[45]中宗神龙初,宋务光认为,当时“稼穑之人少,商旅之人众”[46];睿宗时,“正朔所及,封疆无外,虽户口且增,租赋不益。莫不轻去乡邑,共为浮堕”[47]。民户抛却田园,以商贾为业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在少数,安史之乱以后,经商小农队伍自然更为庞大。大历中,苏州常熟县元阳观的单尊师“常往嘉兴,入船中,……遍目船中客,皆商贩之徒”[48]。可见,农民改作小商小贩在唐代已非常普遍,这种投资少、回报快的经营方式是小农在异地求生的重要门径之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邸店、楼肆,还有富贾之家处对服务性行业的需要增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那些流落城市的小农或出卖劳动力,或独立经营手工业、服务业,或当小商小贩流落江湖。可见,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途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衣食之资。部分流民从事游惰之业,不复归田野,从一定程度上讲,它增加了人口的流动性,使部分劳动者挣脱了中古田制框架束缚。随着人户的流移,政府不得不对逃户的流动性予以承认。这表现在对逃户的政策上,强制的行政控制因素日趋减弱,劳动者的自由度增大。杨际平先生对此作过研究,“开元以前,勒令逃户回原籍;开元九年宇文融括户起,比较灵活:原则上应回原籍,但也允许就地附籍;安史之乱以后,就地附籍”。[49]均田小农大量脱籍外出谋生,政府不得不对起其附籍权予以承认。 综上所述,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土地兼并欲,将更多的土地卷入流通领域,使商人地主成为兼并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提供了更多的谋生手段,许多破产小农不必回归田野照样可以生活下去。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土地流转速率,另一方面加强了均田小农的流动性,动摇了均田制赖以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均田制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商品经济论文:战国时期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初探 【摘要】 战国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繁荣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主要表现在商品交换的地域范围广阔,出现了一批繁荣的商业城市和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富商大贾。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相关经济学理论,对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商品经济 农业 手工业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商品经济是战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诸侯国为实现富国强兵目的推行的重商政策对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使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商人的身份得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业贸易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活跃起来,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成长,形成了那个时代令人关注的明显景观。 一、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突出发展的表现 1、手工业的繁荣 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这一时期的私营手工业有制陶业、制漆业、编织业、木器制造业、酿酒业、制酱业、屠宰业、矿冶业等等。其经营形式既有独立的个体家庭手工业生产,也有匠师与多个学徒所从事的作坊手工业生产,还有大规模的工场手工业生产。当时个体家庭和作坊手工业生产普遍存在,故出现了“百工”阶层。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生产比较少见,往往在开矿、冶铸、煮盐诸方面才有所发现。战国时期的这种私营手工业构成,奠定了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格局。 2、商业城市的出现 战国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繁荣的商业城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其中,最为著名的当首推“陶”,被誉为“天下之中”。齐国都城临淄也因商业发达而闻名天下。史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其商业发达和繁荣景象跃然纸上。 3、商品市场的完善 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表现之一就是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春秋时期,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市”的数量明显增加。这时各诸侯国的都城都设有市。如《左传》中记载的周“王城之市”,楚国的“蒲胥之市”。甚至出现了“齐桓公宫中七市”的现象。都城以外的其他城邑和城乡之间也都普遍设有市场。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市”的建立已经成为普遍,商品种类更为丰富,所有“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以及东西南北的土特产品,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商品交换的地域范围更广,“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纡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商品经济之发达由此可见一斑。 二、经济学视角下战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分析 1、社会分工及所有制的变更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进行交换的要求,也才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我们知道,商品的基本前提是发生于不同所有权之间的分工。具体来说,商品的直观前提是社会分工,一些人可以生产出超过自己需要的某种产品,而另一些人需要从别人手中得到这些产品,于是发生交换,产品转化为商品。也就是说,分工所导致的生产与需求的对立统一,是商品形成的必须前提,生产和需求二者不可或缺。当然,仅仅有分工并不足以形成商品,它的基础是不同所有权的对立。马克思多次讲过,“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品”。这种所有权的对立可以是私有权之间的对立,也可以是私有权与集团所有权的对立,或集团所有权之间的对立,正是由于这种对立,产品交换才成为可能。 春秋以前,是一种奴隶制的“工商食官”的格局。工商业严格控制在官府手中,生产的产品完全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的需要,很少用于交换,即使民间有一些交换,也只不过是“抱布贸丝”的原始的物物交换,根本谈不上商品经济。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生产者便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和专门从事商品经营的商人阶层。所谓“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这些手工业者在城里开设作坊,从事独立的手工业生产。 第二是所有权。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由此才发生了交换行为。战国时期出现的这些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和专门从事商品经营的商人阶层,他们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过程。他们生产的产品,或是由自家销售,或是交给专门从事贩运的商人去销售。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扩大,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货物贩运和销售的商人队伍。他们有的“居肆列货,以待民来”,在城里开设店铺,销售商品,故被称为“坐贾”;有的“负任担荷,服牛招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这些被称为“行商”。独立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出现,打破了奴隶制时代“工商食官”的格局,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的繁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标志就是铁器的普遍使用。春秋末期就出现了用于农业生产的铁农具。随着冶铁技术的提高,战国时期,铁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有利于水利的兴修,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哀公9年,吴王夫差开凿了运河邗沟,目的是为了北上争霸,运送军队与军粮,但后来却使运河两岸收获了灌溉之利。除此之外,魏国开通了鸿沟、建造引漳水溉邺的工程,齐赵魏在黄河两岸修建堤防,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都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水运交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牛耕的采用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垦了大片荒地,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从而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尽管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农民仍然必须拿出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参加交换。因为他们必须从外界获得盐、铁等自己不能生产的生活和生产用品,也必须从市场得到货币以支付国家的税收。因此,尽管农民生产的基本目的是维持自己的生存,并不是主动、积极的商品生产者,但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拿出一部分产品用于交换,而仍然保留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可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增加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向右移动,商品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作用下达到了新的平衡,但是交易次数相较过去更加频繁,从侧面反映出商品交换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三、战国商品经济突出发展的直接原因分析 1、重商政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战国时期诸侯国实行的重商政策为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重商政策,是指统治者出于政治和经济目的,采取的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为求得生存与发展,诸侯国推行重商政策,以发展经济,巩固统治。 随着战国时期的“通商宽农”政策的实施及各国之间互通有无的社会需要,商业活动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细分,加之生产活动所具有的很强的区域性,客观上也要求商品交换存在,“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使“四民”之间和地区之间互通有无,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延续。在重商主义的政策下,农民不从事手工业,可“以粟易械器”;而手工业者不耕田,也能“以其械器易粟”,农民和手工业者各自可以自己的劳动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且,战国时期商人的身份得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业贸易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贸易和农业、工业生产一样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经济活动。正如司马迁所说:“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2、小农经济的盛行推动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在战国时期的各种农业经济形态中,小农的自给程度最低,市场依赖性最强,因此在小农经济占据社会经济主导地位时,就会给商品经济提供最有效、最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市场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 小农的盛衰决定了市场的盛衰,市场的盛衰决定了国家农业税收形态,因此在小农兴盛的战国时期,我们不仅看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也看到国家赋税的极大货币化。在整个战国时期,自耕农始终是农业领域主导性的生产者,而佃农除了需租种地主土地外,其经营模式与自耕农并无二致,因此,小农经济在这个时期仍然是社会主导性的经济类型(见表1),它的盛行必然推动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依托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进行初步的探讨。文章首先从经济学中的社会分工和所有权的角度分析了战国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战国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作出探讨。其一,重商政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商人的身份得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业贸易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小农经济的盛行推动者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整个战国时期,自耕农始终是农业领域主导性的生产者,而佃农除了需租种地主土地外,其经营模式与自耕农并无差别,因此,小农经济在这个时期仍然是社会主导性的经济类型,它的盛行必然推动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商品经济论文:近代中国商品经济思想与意识浅析 摘 要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洋货开始侵入中国市场,特别是“五口通商”以后输入中国的商品不断增加。到19世纪末,外国资本开始在中国设立商行,这种趋势不断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使之逐渐解体。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渐感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不合时势,出现了商品经济的思想和意识。 关键词 商品经济 思想 意识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天朝大国和地上的世界接触,从此中国被强行推入世界近代化的历史过程之中。近代化的过程,一般是指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巨大的社会变迁过程。本文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在西方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对商品经济的认识和反应。 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商品经济思想,是指在西方商品经济的强力冲击下,在中国社会形成的一种重视商业、发展商业和保护商业的经济思想。它的形成遵循了一个由高到低,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抑商思想。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洋货开始侵入中国市场,特别是“五口通商”以后输入中国的商品不断增加。净增值从1864年的4621万海关两增加到1874年的6436万海关两。到19世纪末,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商行已达到千家。这种趋势不断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使之逐渐解体。在商品经济的冲击面前,人们渐感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不合时势,出现了反抑商的思想。如清代著名学者包世臣提出“本末皆富,则家给人足”,①农工商“三者缺一,则莫人生”②的思想。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表明欢迎遵纪守法的外国商人来中国经商。魏源主张把工商业放在优先地位。在实际改革中他们也注意维护商人的利益,起用民间私商。他们的反抑商思想,虽未摆脱“本”、“末”的限制,但与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 2、重商思想。这是19世纪50到60年代早期维新派知识分子王韬、郑观应等提出来的。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的关口越开越大,依恃不平等条约,西方的商品潮水般的涌入,激烈地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和人们的封建观念。这些早期维新派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使过西方,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有一种切身的体会,思想较一般封建士大夫开明。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重商”思想,批判和否定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民以农为本,国以商为本”,马建忠在1890年提出“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则以先致富”,主张大力发展商业。他们的思想集中反映出以商本取代农本的观念。 3、工商并重的思想。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同样撞击着清政府的统治。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19世纪70到90年代,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旗帜下,先后办起了二十多家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采用了西方的雇佣劳动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这种情形的出现,反映了洋务运动兴起后,“工商立国,工为体,商为用”③等思想为更多官僚士伸所接受。民族资本主义也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张之洞的“以铁路为龙头,以军功为基地,以民用为重心”的“工为本,商为未”的思想。张骞的发展新式工业,带动农商实业救国的思想等代表了当时的工商并重的思想趋势。 4、成立商会,保护商业发展的思想。《马关条约》签定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在中国开矿山、办工厂、修铁路,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中国的民族危机也空前严重。在救亡图存的影响下,“重商”“商战”由原来的一种口号变为一种思潮,一种抵御外侮的手段。许多官员绅士开始热心于经商办工厂,一时秀才工厂、生员工司林立,出现了一个投资办厂的热潮。在这种趋势下,人们的思想从重视商业、参与商业上升到成立商会,保护商业的方向发展。到1911年,全国的商会已有50多家,800余处成立分会。商会是商人立足于社会的依托,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须要求。商会的出现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商品经济思想又提高了一步,更体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已在中国成长起来。 二 近代中国社会的商品经济意识,是指在西方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商品经济思想的影响下,社会民众的生活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种商品时代的心态观念反映。这种反映呈现出一个由淡到浓,由南到北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崇喜洋货的消费观念。西方的洋货初入中国市场时曾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御而不能畅销,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抵抗势头就减弱了,人们对洋货不再陌生,也不再敌视,而是表现出来了一种对洋货的向往和追求。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用它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的最顽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到19世纪未,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用西方的机制品,到清未时一些官僚士伸在生活上的洋化逐渐成为一种风气,与洋有关的一些日常用品走进千家万户,它以其物美价廉、方便耐用为一般民众所接受。 2、羡慕商人的价值观念。在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之下,商人一直是“富而不贵”,位于“四民之末”,没有社会地位。但到近代中国,在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和重商思潮的侵染下,商人的地位不断提高。19世纪60年代,东南沿海一带崛起了一批近代商人,他们以特有的地位投资近代企业,而不是投资土地,很快成为既富且贵的上层人士。最突出的如状元出身的张謇投资创办企业达50多家。甲午战争以后,他了却宦途生活,“志意于实业、教育二事”。在这种风气的引领下,商人已不可能再居于“四民之末”了。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价值变化的明显反映。 3、趋于务实的择业观念。在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挤进社会的唯一途径就是科举取士之路。随着封建社会逐步走向没落和衰败,科举制也越来越腐朽,以致“乡里之弟读书十年,而不能作一书札”,“通人学士,或有问一里之长果几许?不能答者”。④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将这些无有实用,无补于国家危亡的词章之学都束之高阁。到19世纪末,东南沿海一带,一些知识分子不再拚命挤身于科举仕途,越来越多的人由重科举变为重外语、重科技,“士多志在通英算,锐志科学,讲求实用”。⑤1905年科举制寿终正寝,不少知识分子或在近代企业中选职,或挤进一些新式学堂学习技术。人们选择职业主要考虑其实用价值以及利益所在。 4、公开趋利的生活观念。公开讲趋利、言利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涉及实际生活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哲学和道德问题。义利是中国划分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到近代中国社会,在商品经济的作用下,人们一反传统公开言利、趋利。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投资办厂的人有增无减。生员公司、秀才工厂在甲午战争以后不断出现,除了“救亡图存”、“实业救国”的爱国思想之外,言利、趋利成为当时人们行动的基本出发点。“各行各业的人,无不蝇蝇趋利”。⑥ 近代中国社会的商品经济思想和意识,也不是一个有十分明显区别的两个方面。因为,在方向上两者同时并进,在层次上相互交织,在进程上新旧交替甚至中西混杂。有的人有思想无行动,有的人有行动无思想。不少为工商权利呼号的,自己又不去逐利,保持清高。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商品经济思想意识的提高与集中方面。意识是思想形成的前提和反应。在近代中国,思想是迅疾的,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发展商品经济,又深入到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往往是来不及消化,囫囵吞枣。而作为意识又平静地、迟缓地消然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之中。“社会结构的裂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进程中逐步实现的,不论社会变革的最终爆发形式和裂变如何,事实上它的爆发力量和变动趋向,早在社会生活的一般进程中缓慢的聚积和体现着。只有通过对日常生活及其关系的演化变迁,才有可能真正把握时展的脉搏”。⑦总之,近代中国社会商品经济思想和意识,均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反应,其意义和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作者:任职于甘肃张掖市委党校, 本科、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 商品经济论文: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国化及其当代思考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认识的深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点又是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然而,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种种问题又要求我们进一步思考其中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如何看待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以及如何发展商品经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加深,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国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商品经济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并没有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做详细的描述,而是立足于科学的立场和方法,揭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未来社会生产资料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而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前提的,消灭了私有制这一根源,商品经济也随之消亡,即在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经济而实行产品经济。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当做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把计划经济当做的共产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这一认识是有理论依据的。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P.286)私有制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消灭了私有制就是消灭了商品经济的根源。其他著作中也不断深化这一思想,马克思在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2](P.30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2](P.633)总之,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每个人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任何人都不能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间的矛盾也彻底消除。这时,个人劳动无论其特殊的有用性质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直接成为社会劳动,无需经过商品、货币的迂回转化,这样商品经济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必然退出历史舞台。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十分明确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只要未来社会实现了全社会的公有制,商品经济必然消失。应当明确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未来社会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整个阶段,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自然也是不存在商品经济的。可是,马恩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经济是有理论前提的,即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在这一基础上商品经济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还不具备马恩所设想的消灭商品货币的条件。如何对待商品经济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究竟能不能搞商品经济,如果不能,中国要走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能,又该走怎样的商品经济道路。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对苏联经验的借鉴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马恩由于历史的局限并没有亲身体验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具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举措。而苏联在十月革命之后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的建设模式和经验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事实上,苏联模式和经验对中国影响深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列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人,他对商品经济关系的认识与马恩是一致的,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1906年他在《土地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指出“只要还存在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行、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有可能消灭剥削。”[3](P.124)在《19世纪俄国的土地问题》中说得更明确:“至于社会主义,那么大家都知道,就是消灭商品经济。”[4](P.111)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列宁曾设想利用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战时军事共产主义的形成,虽然具有特殊性,但总的来说是一种自觉的选择,是按消灭商品货币的原则构造现实的社会关系。”[5]结果很快证明,这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于是产生了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列宁开始恢复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并公开承认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第一,地方流转在目前具有头等意义,第二,有可能通过私人资本主义(更不用说国家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6](P.514)列宁将商品经济看作是向共产主义的迂回过渡,是“强攻”(指消灭商品经济)的“退却”和转入“围攻”,是用资本主义的办法来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向资本主义的后退,因此在利用商品经济的同时必须要警惕它。“新经济政策所造成的情况,如小型商业企业的发展、国营企业的出租等,都意味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看不到这一点,那就是完全丧失了清醒的头脑。不言而喻,资本主义关系的加强,其本身就是危险性的增强。”[6](P.607)尽管列宁对商品经济的论述还存在某些局限,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商品经济的危险,但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有一个利用商品、货币的过渡阶段,为以后我国发展商品经济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 列宁逝世后,随着农业集体化的逐步实现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比重的增加,30年代以后,反对商品经济的观点日益抬头。斯大林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不同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一角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又指出要分清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在一定时期能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而不会引向资本主义。应当说斯大林对于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的探索有一些成果,但其商品经济思想仍有很大的片面性,是极不彻底的,商品经济只能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生存。 (二)商品经济理论探索阶段 继承和发展了斯大林的商品经济观点。首先,突破了斯大林两种公有制论的观点,提出商品经济的存亡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是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7](P.977)这对于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否要发展商品经济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其次,承认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指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1962年进一步提出,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必须严格遵守的马列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最值得一提的是,正确区分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是他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根本区别作出了科学的说明。”[8]人们最容易困惑的问题是商品生产是否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或是商品经济是否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说清这一问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关键和核心。指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9](P.439)他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存在本质差别,提出我国发展商品生产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则是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并进一步提出判断商品生产的性质的标准:“商品生产,要看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9](P.439)言外之意就是,商品生产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这同邓小平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的是这一正确的思想并没有贯彻下来,而后他又主张限制、取消“小自由”,并且批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始终坚持“计划第一,价格第二。”他既希望解决计划的主观性和客观实际相脱离的错误,又要坚持那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特征之一的计划经济,对待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必然具有一定的反复性。 总之,在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珍贵的思想观点,虽然由于某些局限,许多正确的思想没有在实践中一以贯之,虽然的探索并没有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但超越了斯大林,为邓小平理论创新积累了经验,也为当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训。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阶段 邓小平借鉴并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重新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第一,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明确我国最大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前提是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于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10](P.213)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远没有达到马恩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的最大实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利用资本和市场。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要符合这一标准的都应该而且必须用来发展社会主义,这就为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前提。 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在《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中,邓小平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市场和计划都是方法嘛。只要对生产力发展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说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10](P.203)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更加明确了这一观点,“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0](P.373)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把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等同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从根本上说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够而且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第三,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0](P.373)在明确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问题之后,另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协调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邓小平看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有优点, 因而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他说:“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0](P.148)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上, 从讲以计划经济为主, 到不要再讲以计划经济为主, 这是一次重大变化和突破,打破了苏联模式下计划经济为主导的传统框架,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第四,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外舆论纷纷质疑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甚至不少国外媒体宣称中国搞的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这也是邓小平想得最多和讲得最多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指出发展市场经济不会导致两极分化,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并一再强调“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总之,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10](P.138)这里,邓小平牢牢地把握住了保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不会走向资本主义的两个根本条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在任何时候只要抓住了这两个根本条件,社会主义就不会导向资本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把社会主义的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中国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毕竟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是也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只有逐步积累在每一个具体历史阶段上获得的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不断推进,不断深化,才能逐渐接近于科学真理。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思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展,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首先,如何正确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邓小平理论打破了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这个传统观念,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实践证明,在中国搞市场经济是正确的。然而有些人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上认识模糊,甚至叫嚣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认为商品经济将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包括共产主义的始终,甚至要求实现全面私有化。这种荒谬的论点对当下和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我们必须理顺二者间的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把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制度当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走共同富裕之路 ,这些都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主义的大方向。然而在现实的发展中,剥削、两极分化这些本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的特征,是社会主义要消灭和消除的东西,却现实地存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当中。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的市场经济毕竟是从资本主义引进来的,在引进市场经济体制时,有没有同时把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性因素也引进来?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哪些因素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是与社会主义制度冲突的?……再则,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市场经济的规则究竟应该在什么范围内推广?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是否存在着过度市场化的问题?”[1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真正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消除而不是扩大非社会主义的因素,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深入地理论思考。 第三,如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引进外资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举措,如今通过外资形成的制造业、加工型企业遍布中国,这些工厂、企业的引进确实活跃了国民经济,给我国的增添了不少活力,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危机。然而加工制造业毕竟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技术含量低,所依托的主要是廉价的劳动力。在这些企业中,劳动者所从事的是大量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普遍存在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资低,劳动者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生产力系统中,人是最核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在这一产业结构中又该如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贯彻到农村即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这一政策执行初期确实解决了农村人与地、产与收的矛盾,但一家一户的家庭式耕作毕竟没有走出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也阻碍了工业化的成就及时应用于农业生产。目前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村空心化、农民收入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农村生产力如何解放也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大问题。 第四,如何协调市场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中央多次强调要把市场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并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的配置应当建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而当市场调节无能为力或调节得不完善时,就需要由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一方面,市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有趋利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在完善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缺乏力度,市场也无法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这就必然要求宏观调控介入。另一方面,宏观调控也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能过度。目前的国企问题,很大程度上的争论就在于政府职能超越了一定的度,把本来应该由市场决定的事情纳入了调控的范围内。现实生活中,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效果最优化,同时又能把宏观调控的优势发挥在适当的范围和程度内,真正实现市场与宏观调控的完美结合,这是现实提出的又一个重大问题。 当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种种思考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之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尤其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市场经济伴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正视市场的作用和优势。另外,市场的天然逐利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贫富差距甚至是两极分化,对市场经济不能放任,无论何时都要加以引导,明确发展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都是围绕着如何协调、引导和发展市场经济使之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一致这一根本立场而展开的,对此要明确两个基本要点:一是明确发展为了什么,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但绝不是目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手段上升到目的的高度;二是明确怎样发展,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还是很不发达的,没有完成经典作家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任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以奠定物质基础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有重要作用,要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同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坚持。现阶段下,不论是公有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其发展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要实现的二者的有机统一就要把握这个度――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不断的增进社会主义因素,尤其是改善人民的生活。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方法是我们的行动指南。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是停滞不前的,任何有生命的理论都是发展的理论,马克主义从诞生其就要求各国共产党人结合本国实际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随着时展永葆青春活力,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它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时候都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始终要把时展的特征、历史发展的阶段、中国发展的国情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之中,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浅谈图书馆的推广与发展:浅析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 理论实践 论文摘要:文章从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Commons)的概念、特征、功能、结构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研究状况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指出了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 信息共享空间(InfomrationCommons,IC)是一种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的新型服务模式。自1992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出现以来,已在北美尤其是美国大学图书馆迅速普及。当前,我国大学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及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尤其是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基本具备了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的条件。因此,介绍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 1.1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 1999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IC前负责人DonladBeagle在(IC构想》一文中通过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方式的对比,分析了IC的概念、构成元素以及服务方式等。DonladBeagle界定了IC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种是独特的在线环境。在该环境下。用户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可以获得多种数字服务.通过安装在网络工作站上的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馆藏以及其它数字资源。此类信息共享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复杂的搜索、帮助和获取搜索结果功能的综合网站:另一种是新型的物理设施或空间。能够在整合的数字环境下管理工作空间并提供服务。这种空间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一个楼层或者一个独立的物理设施.它构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并在第一种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图书馆员和新的服务。 美国教育委员会(theAmericanCouncilOilEducation)将IC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图书馆的调整,即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增加具备基本生产软件、资源存取和其它一些功能的计算机实验室:另一种是图书馆机构的一种变化,即增加一个计算机实验室,装有大量的多媒体创作软件,能够访问所有资源,广泛地将空间、资源和人员整合到综合图书馆服务的一个平台上,从而为用户提供集成化的服务。 Bailey~UTierney将信息共享空间模式细分为三类:①巨型信息共享空间(macro—commons)即信息世界,尤其是通过网络获得的数字信息;②微型信息共享空间(microconmons)即计算机/数字技术、外设软件和网络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③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ntegratedcommons)即提供用于研究、教育和学习的特定场所,尤其强调数字信息。多数图书馆采用第三种类型的信息共享空间.即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图书馆资源结合,由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和多媒体工作者在一个平台上联合提供咨询服务。 MacWhinnie把信息共享空间描述为“共同学习的场所,多媒体工作站,高科技教室以及小组研究空间”RussellBailey在《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用户需求的提高、数字资源和学术出版的进化》一文中认为,IC作为一个场所,既是用户知识享受的空间。也是满足其不同需要的最恰当的地方。 AndrewRichardAlbanese对IC作了非常形象的描述:“IC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一个可以升级的一站式购物体验。”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NancyKranich认为“IC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存取和利用,它以价值、法律、组织、通讯设施和资源等内容为特征。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 尽管围外学者对IC作了各种各样的表述.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承认IC是指图书馆设立的一个拥有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专业馆员及计算机专家的物理空问。这个空间为师生或学生之间的研究、教育及学习提供全面的服务。 1.2信息共享空间的特征 国外学者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特征并没有形成共识.其中RobertA.Seal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RobertA.Seal把信息共享空间的特征归纳为:(1)无所不在(ubiquity)(每台机器都有一个相同的界面和检索电子资源的软件);(2)适应性(utility)(旨在适应各种读者用户的需求);(3)伸缩性(flexibility)(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技术的发展);(4)群体性(community)(提供共同合作的发展空间)。其中,群体性是信息共享空间在大学图书馆很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因为该空间提供的高性能计算机、彩色打印机、扫描仪、高清晰显示器以及运行在电脑上的各种软件是学生们自己的电脑无法比拟的。另外.在这个空间。他们可以直接从图书馆员和技术专家那里获得比较专业的帮助。从RobetrA.Seal对IC特征的描述不难看出。IC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用户的合作性和对用户信息技能的支撑性四个方面。 l、3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 DonaldBeagle和MartinHalbert以及PhilipTramdack认为Ic需要提供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①为用户获取各种形式信息资源的用户提供向导和技术支持;②提供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处理所获取的信息,并为这些软硬件提供支持;③提供适当的物理空间支持用户进行学术研究和创作;④明确指定这个机构的职责、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以及创作、支持和维护这些组织和服务的工作人员;⑤提供一个鼓励、指导以及支持不断改进的文化环境和机制。归纳起来,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主要是凭借先进的设备、独立方便的物理空间、高水平的馆员及技术专家为用户的学术交流、研究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 1.4信息共享空间的结构 NancyAllmang认为IC由物理空间(PhysicalCommons)和虚拟空间(VirtualCommons)构成。其中,物理空间是IC的实体,包括个人工作站和小组工作站、会议室、无线网络、写作实验室和休闲室。另外,还应配有图像扫描仪、彩色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物理空间主要由技术和各类设备支撑。虚拟空间着重于“开放”,即开放存取空间。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结合起来.即构成了IC的完整结构。 WilliamBaer等人根据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馆、北卡罗来纳大学图书馆等八所大学图书馆的IC实践,认为最好的IC应该拥有以下八个组成部分:参考咨询和学生工作站、协作学习室、电子教室、多媒体丁作站、商议站(ConsultationStations)、写作实验室(WirtingLab)、延长的时间(ExtendedHours)、休闲区(Lounge)和附属IC(SatelliteInformationCommons)。 DavidBollier将IC分为物理层、逻辑层和内容层三个层次,物理层包括电磁光谱、电缆、电线等;逻辑层包括一些软件和技术协议;内容层包括信息、语言表述和文化等。另外,他还分析了不同层次上存在的应用壁垒,如对上网计算机的管理、为各种软件设置许可协议和序列号以及对数据库的访问采用IP地址限制等。对图片等多媒体加入DRM控制等均妨碍了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共享.图书馆建立IC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合法的框架内消除上述壁垒。 J.Koelker和M.Bobich在《德克萨斯教会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一文中介绍了美国德克萨斯州教会大学(TCU)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思想。该IC由四部分组成:(1)一个安静的含有计算功能的个人空间(配有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2)一个含有计算功能的集体空间;(3)一个安静但无计算功能的个人空间(即“无声”学习区);(4)一个嘈杂的但不含计算功能的集体空间。 由于IC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因此.学者们关于IC的结构并没有达成共识。各图书馆的IC结构也是各不相同。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是IC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空间是灵魂,没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就没有IC。 2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实践 国外最早开展IC服务的是1992年8月.美国衣阿华大学图书馆开放的“信息走廊(InformationArcade,IA)”。IA投人经费共ll9,2万美元,其中包括私人赞助的79.2万美元以及大学拨款40万美元。1994年进一步扩建.将名称改为IfnormationCommons。IA由图书馆、学校信息技术办公室(orr)和学院三方合作,其目的是以图书馆为中心,连结传统印刷型资源和新型电子资源,支持校园内跨学科教学和研究。IA的工作人员来自图书馆、OIT和学院教师,并聘用兼职研究生和本科生助理。图书馆负责提供信息资源;图书馆员负责资源使用方面的参考咨询;OIT专家负责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支持.并为教师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学院教师负责制作课件和多媒体数据库、评价教学方法、推选信息资源和软件,并利用这些资源从事教学和研究。IA中还配备了电子教室和小组讨论室等设施,由多方工作人员共同支持读者的学习和研究.甚至进行一对一的指导。_l]目前,衣阿华大学Hardin图书馆的IC,拥有当前最先进的教育技术设施.既有高端的多媒体开发工作站、网络电子教室、学习室和会议室.也有提供数据库查询、网络信息资源查询、电子邮件收发和简单文字处理的普通计算机。 ARL现有成员馆123个,其中大学图书馆占90%。2004年7月,ARI在其成员馆中对IC实施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返回问卷的74个馆中,已开展ICt]~务的占30%。在建设资金方面,45%的馆得到上级部门专项拨款,41%的馆得到了私人捐赠。19%的馆设专项运行资金.预算为38.5~155万美元,平均ll0万美元。在服务设施配置方面,57%的馆开设新的务区。在资源方面。除了内容丰富的电子资源外,仍然配置大量的印刷型资源.64%的lC配置印刷型工具书。在人员配备与培训方面。绝大部分IC采用全职和兼职相结合的人员结构。在返回问卷的20个IC中.90%配备全职人员,75%配备兼职人员,40%配备即呼(oncal1)人员,90%雇佣学生助理,85%配备图书馆员,55%配备1T:工程师。 加拿大Clagary大学图书馆于1999年创建了IC.并将其定位为连接用户和信息的桥梁。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进,Clagary大学图书馆的IC受到了校内外用户的热烈欢迎。Calgary大学图书馆的IC的信息服务模型是3层结构,核心是专家工作人员,次外围是技巧、信息、技术支持和设施,最外围是信息资源、空间、设备和通讯技术。IC由专家工作人员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以期达到四个方面的成果,即技巧、信息、支持和设施。 Calgayr大学图书馆lC的核心服务理念是:IC是大学各个社团成员探索学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IC提供定向服务.即针对用户的提问帮助用户解决问题;IC是教学辅助设施,为学生进人未来社会做准备;IC坚持根据用户的需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IC是一种综合设施,为用户识别、定位、检索和操作信息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Clagary大学图书馆IC的核心服务方式是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即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以及多媒体工作者在一个平台上联合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允许用户获取硬件、软件、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用户只需要通过一个平台或窗口,就可以享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服务,获得各类形式的信息资源,直接得到各种问题的解答,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为了某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跑遍整个校园,也不用费劲地为不同的专业问题寻找适合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或专家。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方式是IC的灵魂.是IC得以创建和使用的关键所在。它不但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更方便快捷的学习研究环境,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在1994年创建了它的第一个IC,在得到广泛的好评后,又建设了第二个IC,如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利维图书馆的IC规模很大,提供几百台计算机并设有多个媒体实验室和写作中心等个人或小组学习空间。 1998年,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在BelmontAbbey大学图书馆馆长leDonaldBew的领导下组建了IC任务组.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随后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实施了该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J.Henning是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McPherson图书馆参考服务部的负责人.他在2004年l0月2日~2005年3月31日访问进修期间,对23个美国大学图书馆和2个加拿大大学图书馆的IC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将考察结果放在了他的个人网站上。从调查结果来看.在物理层面上,实施IC的图书馆都具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大多数都有独立的研究室。在人力资源层面上,大多数除了配备参考资询馆员,还配备了IT专家。IT专家有的来自学校的IT部门.有的是IT研究生.有的是图书馆的IT技术人员。 3 IC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 3.1数字信息资源是IC基本的物质基础 信息共享空间的核心是提供数字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服务。通过此项服务,可以使用户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获得所需的全部文献,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研究与交流,达到增长知识、交流信息、启迪智慧的目的。因此,信息共享空间的物质基础之一是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没有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信息共享空间将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大学图书馆,尤其是21I:E程大学图书馆均在大力加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各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大都超过了文献购置总经费的30%.有的图书馆甚至达到了50%.这就为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3.2馆员素质是决定IC成败的关键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IC的大多数用户并不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之一就是培养用户的信息技能。这就要求信息共享空间的图书馆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和各类专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而对用户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提高现有馆员的计算机技能外,还应在人员招聘时重点招聘计算机技能较强的人才。同时,还可以招聘计算机技能较强的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担任技术指导工作。至于国外图书馆实行的由学校IT部门人员负责技术指导问题,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3-3科学的管理是IC的灵魂 IC建设不仅需要配置互联网、计算机设施和各种信息资源.需要技能熟练的各类工作人员的共同支持,而且还要配套大小适宜、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和装潢舒适的馆舍空间。做得好.效果会远远超出传统图书馆咨询,做得不好,效果可能仅相当于咨询台周围的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因此图书馆开展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有必要对读者需求做充分分析,根据现有的服务流程以及馆舍布局、设备和人员情况进行规划,以达到用较低的成本投人,获得较好的服务效果。 3-4营销是IC成功的必要条件 对于我国图书馆来说.IC是一个新生事物,用户对它并不了解。因此,推广IC的难点恐怕就是用户需求不足问题。IC不同于电子阅览室,它主要是在利用集成的、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的同时,允许用户之间(同学与同学或同学与老师)交流、讨论学习或研究上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用户去图书馆大部分是独立借出学习或研究所需要的文献,或利用图书馆的空间阅览学习或研究所需的文献。按照IC的功能,这类用户不能成为IC的用户。只有那些有共同学习或研究需求的师生才应该是IC的用户,否则,IC与电子阅览室有何区别?既然如此,IC的用户群就极为有限了。因此,图书馆应该通过网站、海报等多种形式宣传IC,使用户广为知晓,从而使IC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浅谈图书馆的推广与发展:图书馆绿色发展的理论要义与实践路径 摘 要: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型社会,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更应该积极响应低碳、绿色环保理念,本文也将根据目前图书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调查,提出了有效的实行图书馆绿色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绿色发展;理论要义;实践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高,我们必须要考虑绿色经济的发展,就图书馆而言,不管是在建设上还是在使用上都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发展绿色图书馆的理念势在必行。 1 现阶段我国图书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知识技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使图书馆等建筑数量大面积增加,无论是从藏书的数量上还是从馆舍数量上都在不断增加,不管是之前建立的还是现在建立的图书馆,在建造初期和使用上都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有资料显示,上海大学的图书馆夏季每天的空调费就在一万元以上,而深圳图书馆每天的电费就在两万元以上,这些费用会给图书馆甚至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对资源也造成了巨大浪费。 2 图书馆绿色发展的意义 现阶段,全球都在面临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等问题,使可持续发展目标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图书馆等主要能源消耗者,在为用户提供资源、设备以及基础设施服务时对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对环境也产生的严重的破坏,因此,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使图书馆在各行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建造一个低碳环保、节约资源的新型图书馆,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到图书馆的管理当中去,使图书馆不管是在运行机制上还是在建设上都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3 实例分析 目前,国外有很多家绿色图书馆都已经建成,为我国图书馆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以美国的克林顿总统图书馆为例,整个博物馆耗资1.65亿美元,整体结构由玻璃和钢制成,这座博物馆以建筑环保著称,图书馆的地板都是用再生橡胶制成,大部分的材料来源于废旧轮胎,而天花板则是用再生铝制成的,回收的汽水罐是天花板的主要材料,图书馆大楼所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能,建设的绿色房顶更是这座环保图书馆的新亮点,并不是为了博人眼球,而是屋顶花园有7厘米至22厘米的土层可以用来吸收并储藏雨水,用来灌溉草莓、草坪、玫瑰等各式各样的绿色植物[1]。 4 图书馆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 1.提高管理员环保意识 图书管理员应该做到低碳办公,管理员在进行图书检查记录等工作时最好采用用电脑办公,如实在需要纸张办公时,尽量保证纸张的使用率达到最大,避免产生资源浪费,对未处于工作状态的电子设备,应及时关掉,减少电能的消耗,其次,管理员应加大宣传力度,将低碳消费、低碳服务的理念传达给用户,让用户自觉进行低碳环保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灯光照明、计算机、空调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是图书馆耗能的重点,因此,图书馆在建设初期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在设计上可以充分使用太阳能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第一,灯光照明,很多图书馆都采用范围照明,对这一区域进行整体照明,这种照明缺少考虑人流量的问题,当人特别少的时候,这种照明方法会产生很大的浪费,因此,可以采用模块式照明方法,只对部分位置进行照明,另外,可以采取插卡照明的方式,当需要照明时插入电卡,离开时只需要拔卡就可关闭灯光,还有,在灯具的选用上,尽可能选择具有节能效果的灯具,实现节能减排。 第二,计算机节能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计算机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加,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减少能耗的使用,在不使用计算机时要及时关闭或处于待机状态,不使用的外接设备也要及时关掉,需要使用计算机时,尽量减少屏幕的亮度,既可以保护视力又可以节约能源[2]。 第三,空调节能,对图书馆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依据实际负荷情况选择合适的冷热源,在购买设备时充分考虑空调系统的负荷特点和设备性能,进行空调机组容量、管道直径、水泵配置和末端设备配置,避免空调机组和水泵选型过大或水泵选配电机功率过大而低效率运行,浪费能源,其次,空调水泵的耗电量占空调总耗电量的15%到30%,因此,采用交流变频技术控制水泵运行可以有效节能,最后,新风系统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能耗使用量,在满足卫生条件的情况下,减少新风量等都可以有效节能[3]。 5 网络阅读代替传统阅读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渐渐地由纸质阅读转向电子阅读,对此图书馆也应该顺着时展的需要,将图书馆的书籍录入到W络共享数据库当中,用户需要阅读时通过这个共享数据库就可实现阅读,大大减少了纸张的使用。 6 结束语 目前,我国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正在快速发展,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时更要注重为社会服务,在发展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树立低碳环保理念,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使用,完成从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社会效益的过渡,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浅谈图书馆的推广与发展: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 关键词:图书馆;延伸服务;实践探索 摘要:延伸图书馆服务,即以新时期为背景,明确具体地展现和传播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精神,馆内的工作人员要将传统的工作形式、服务模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借助图书馆的丰富资源、硬件设备和技术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多元化、特色化的服务环境,延伸、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增强社会影响力。 图书馆延伸服务,就是立足于以往的服务方式,结合图书馆内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代高新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无限可能地扩大,使图书馆传播知识及提高人们科学素养、文化道德水平的作用向更深层次迈进,丰富广大市民使用图书馆的形式,加强图书馆的服务影响力。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可以让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增强,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缩小人与人之间的文化素养差距,提高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教育机构的影响。 1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理念 1.1普适性和开放性的理念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组织,其工作主旨就是服务,而图书馆的延伸服务也要着重于服务,因为服务的对象就是被服务者,因此,图书馆延伸服务就要具备普遍适合性的特点,这就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普适性理念。同时,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所以,图书馆延伸服务又要具备多元化的特点,只有具备了这两个特性,才能使大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得到满足。开放性理念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又一重要理念,所谓开放性,就是向市民开放资源、开放服务。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图书馆的存在,而人民又是社会的主体,图书馆的发展要符合人民的需要,因此,图书馆要以开放的姿态服务读者。 1.2人文性和创新性的理念 “读者至上”是图书馆的根本服务理念,广大的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主体,及时主动地了解他们的需要,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广大读者能够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这就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人文性理念。以人文性服务理念为依据,借助一切合法的手段增强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意识,达到使图书馆馆内文献资源、服务供需平衡的目的,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读者至上”,使图书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得到展现和弘扬。另外,图书馆延伸服务还有创新性理念,创新一切能够创新的工作模式,全方位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1]。 2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内容 2.1服务对象的延伸 图书馆的服务主体绝大部分是走进图书馆内部的借阅读者,服务范围也仅限于馆内,所以,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对象应得到拓展,使更多人受益于图书馆。想要拓展服务的领域和对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住宅区的延伸。各地的居民住宅区是人口较密集的地方,把图书馆的书籍以流动、传阅的方式带给广大的居民用户,能够使社区居民受到文化书籍的熏陶,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同时也能使书籍自身的价值得以展示。②农村乡间的延伸。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在我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可小觑,将图书馆的延伸服务深入到农村,为农民提供农业参考咨询服务,能够推动农业的发展。③弱势人群的延伸。图书馆的延伸服务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积极面对生活。 2.2服务形式的延伸 图书馆服务形式的延伸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重要内容,服务形式的延伸具有多元性,可以延伸时间、空间以及服务领域。延伸时间,也就是借助一些特别手段使图书馆的有效利用时间得到延长,使人们有更充足的时间使用图书馆。延伸空间,从根本上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增大图书馆的藏书量以及电子资源,例如扩大电子资源文档量、建立健全图书馆基础设备体系;第二就是增大服务覆盖面积,例如建立农村文化园、企业书库、街边图书馆等,使图书馆的服务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延伸服务领域,也就是拓展图书馆的多元化信息服务,例如建立掌上图书馆、举办图书知识竞赛、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等,使广大市民能够从不同方面学习到文化知识[2]。以上几种服务形式的延伸能够使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宽度和深度向更高水平发展。 2.3服务手段的延伸 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网络的急速前行,同时网络也为图书馆服务手段的延伸提供了创新的机会,网络的出现使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在虚拟世界得以扩展。一是实现了网上图书馆,广大市民不用出门就能借阅、归还书籍,方便快捷了人们的生活;二是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举办多种信息服务,如:参考咨询服务、网上答疑解难等。科技的发展为图书馆服务的拓展创造了契机。 3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模式 3.1流动服务模式 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模式有流动服务模式、总分馆服务模式、网络服务模式。流动服务模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图书馆只要投入少量的资源就能进行流动书库、流动图书馆等服务模式。流动车内只要有图书馆借阅书籍所需的基础设施就能当场进行借书、还书活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流动图书馆占地面积小、活动方便,街边、闹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对于那些住在郊区借阅书籍不便的人来说,流动图书馆无疑是最好的书库。当然,除了在城市开展流动书库这样的流动服务模式外,流动性的服务模式也可以在监狱、军队、乡村等地开展。 3.2总分馆服务模式 图书馆可以开展总分馆模式,在本地的乡、镇、村建立图书馆分馆,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从而拓宽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这样的服务模式,不但拓展了图书馆服务领域,还把图书馆的技术和文献资源带给了广大读者。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把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带到矿场、监狱、建筑工地等特殊的地方。图书馆与各组织、机构相互协作,可以让不同工作岗位的人都能享受到阅读书籍带来的乐趣。 3.3网络服务模式 当前,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工具,图书馆借助网络进行在线服务已经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重点。共享性、开放性的资源服务为图书馆延伸服务模式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共享性资源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可以通过互联网把文化、资源传送到全国各地,构建起网络文化信息场地[3]。因此,图书馆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大力发展网络图书馆文化,逐步建立数字化图书馆,面向广大的网络用户开展一场网上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活动,实现互联网与文化教育的结合。 4图书馆延伸服务存在的问题 4.1思想观念上不重视 图书馆延伸服务在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和挑战,而人们在思想上对其不重视就是问题之一。一些馆内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图书馆的领导并不关注图书馆自身服务的延伸,延伸服务的主要工作者大都是从别的部门借调来的,这些人对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了解知之甚少,自身对延伸服务也没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导致了图书馆延伸服务探索和发展的滞后。另外,一些图书馆的基础服务水准不高,在图书馆的延伸服务探索和发展中,“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体现得不多,而最关键的还是图书馆自身对延伸服务的不重视造成了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缓慢发展[4]。 4.2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图书馆延伸服务发展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受图书馆的整体影响,图书馆延伸服务也存在管理体系老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绝大多数图书馆都缺少专业的管理队伍来对延伸服务展开技术化、科学化的管理。同时,资源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小型图书馆、各分馆,这些图书馆书籍数量有限、信息资源老旧、图书形式单一,更缺少工作人员来管理这些图书,以致出现图书残缺或丢失的现象。总之,只有大力改进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才能推动延伸服务的发展。 4.3人才资源匮乏 人才资源匮乏是图书馆延伸服务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第三个问题。多数的图书馆都存在人才资源匮乏的难题,这也极大地阻碍了延伸服务向更深层次发展。从当前情况来看,国内图书馆的一些馆员专业文化素养低,对馆内的一些业务了解不深,服务观念不正确,对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开展更是不重视,不能及时主动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和帮助。然而,专业的图书馆员是开展延伸服务的主力军,一些疑难问题就特别需要有强大专业背景的馆员来解决和处理,缺少专业的图书馆人才资源,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就很难得到发展。 5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策略 5.1重视服务建设,打造服务品牌 图书馆的延伸服务需要脚踏实地地进行,它不是图书馆为了美观的装饰品。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活动,能够使人们更好地受到优秀书籍的熏陶,同时也能够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图书馆全体馆员都要积极着力于建设图书馆延伸服务项目,把原有的服务和延伸服务将结合,合理分配工作,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深度,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宽度。创造一个全新的延伸服务品牌是极其关键的,而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借助图书馆这个知识平台举办有科技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报告会、演讲、知识培训班等活动,建立多样性的阅读场所,如:老人阅读室、儿童阅览室、残疾人阅览室、建筑知识阅览室等多个阅览室。延伸服务还要多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或建议,充分利用创新性的文化活动引导更多的读者加入到建设图书馆延伸服务当中,共同推动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探索和发展[5]。 5.2实行分馆管理,加强创新力度 创建图书馆分馆是图书馆紧跟时代步伐的具体表现。图书馆的总馆基本上就是当地的市区图书馆,而分馆基本是在离市区图书馆很远的城区建立,或是在住宅区、商业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建立,如果整体条件成熟,还可以对各地的 分馆进行系统的管理,构建一个覆盖全区、便利于民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性的组织,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淘汰意识。创新是每一个企业、单位、机构发展的巨大动力,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思想观念,把开放、共享作为延伸服务的重要原则。 5.3建立人才制度,培养专业能力 要解决延伸服务专业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图书馆就要投入大量的社会资源培养延伸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图书馆内的馆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上岗工作前一定要获得上岗资格证,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定时培训,另外,图书馆还可以从社会上招聘专业人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拟定专业人才培育方案,重点培养馆内的工作精英。把自身的基础知识编制成书,并不时地把图书馆的发展思想和理念传播出去,从而增强馆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6]。第二,建立专业人才团队,图书馆可以邀请一些权威人士对馆员进行特别指导,也可以定期举行座谈会,丰富、普及馆员的文化知识,使他们成为推动延伸服务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6结语 在新时代环境下,延伸服务是图书馆发展创新的路径之一,这种服务的拓展和延伸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提高人们对图书馆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图书馆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创新、完善自身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图书馆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把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做到最好。 浅谈图书馆的推广与发展: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探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已逐渐进入微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更加多元化,能够获取到的知识也更加丰富。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要想提升其内涵和服务能力,必须借助微媒体做好阅读推广工作。本文主要从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微服务的意义入手,具体提出了在微媒体时代下促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微服务的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 微媒体 推广 实践 近些年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微媒体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并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它几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其引入以促进发展。微媒体官方的定义是一种网络传播结构,构成因素为多个独立的点。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将微媒体定义为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共享信息的一种网络传播方式,而图书馆微服务就是利用这些微媒体提供给读者多元、个性的信息,使读者能够随时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促进读者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微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微服务的意义 (一)促进全民阅读社会的建立 当前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国家领导人也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当前微媒体时代的来临,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传播,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和亲和力,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微服务的重要工具。高校图书馆一般都拥有非常丰富的文献资源,但是一般只供本校学生使用,如果能打破这个常规,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做好阅读推广微服务,提高高校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的利用度,响应国家建设全民阅读社会的号召,为全民阅读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微媒体时代的来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图书馆推广阅读的重要契机,高校必须抓住这一关键点。 (二)促进高校图书馆内涵的提升 高校图书馆做好阅读推广微服务,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内涵,高校图书馆打破常规,将图书馆资源与社会共享,在微媒体时代的帮助下加快阅读推广微服务的开展,能够使社会人民形成统一的意识,促进人们对社会的认可,提升人们爱阅读的意识。阅读推广微服务的开展,使得高校图书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建设,从中获取相关反馈信息,然后针对需要进行图书的采购,完善图书馆资源。还可以吸引到各类社会力量帮助进行图书馆建设,促进图书馆藏书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拓展阅读推广微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利用更为高校的服务模式,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实现社会与高校的双赢。微媒体对图书馆业务员的技术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业务多是人工操作管理。新型服务系统的主要通过自动化操作,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所以在引进大数据后,会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数据的分析、管理、应用能力。传统的图书馆业务在相关方面只是进行简单的信息资源整合和管理,以此可以说微媒体时代为图书馆内涵的提升发挥了作用。 二.微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微服务的具体措施 (一)为阅读推广提供咨询和参考微服务 图书馆管理人员要综合分析读者的研究方向、专业特点、阅读偏好等,这样才能确保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借助微媒体对读者进行特色微服务。以读者对于阅读的需求为基础,完成评估工作,然后针对读者需求创立一套咨询参考微服务体系,建立属于读者个人的主页,开发出具有读者特色的信息资源系统,让每位读者都有一个专门的链接和界面,建立的服务平台不仅要保证可以操作,还要能够收集意见,共享资源。如果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资源过程中遇到各类问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邮箱等微媒体工具进行网上交流和问题的解决,促进咨询参考微服务的实现。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开展各类阅读推广微服务活动,提升全民阅读理念,提升图书馆微服务能力,扩宽服务功能,通过图书馆自身的影响力带动阅读的热潮,使所有读者都能感受到阅读的无限魅力。 (二)拓展阅读推广微服务的领域 高校可以定期举办针对不同人群的阅读活动,每次的阅读活动要确定一个主题,比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可以举办以其为主体的微书评比赛,或者其他征文活动,还可以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评选书香家庭活动。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定期开展微阅读活动,利用微媒体各类工具向读者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了解读者更新的微服务需求,针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及时的改进,不断提升阅读推广微服务的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微媒体中的各类工具吸引更多的读者,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下到乡村、社区进行网络阅览服务,将高校图书馆的各类电子资源的使用权送给读者。甚至可以利用阅读推广微服务建立一个流动的网络图书馆,使周围的学校、社区都能享受到高校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利用微媒体的帮助将微服务渗透到企业、社区、家园、单位等地方,实现微服务的全面开展,拓宽微服务的领域,将阅读推广到各个层面,实现全民阅读的发展目标。 (三)利用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开展阅读推广微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该注重对读者的微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定期开展微阅读培训,使每位读者都学会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资料的搜索和使用,学会深度挖掘知识,发送和共享信息,指导读者利用每天的空闲和碎片时间完成微阅读。对于不能随时进到图书馆阅读的读者,学校可以针对其推出手机版的资源阅读服务,图书馆技术人员通过对期刊中比较有价值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呈现到网络上供读者用手机观看。手机版阅读软件能够检索读者想看的任何内容,能够收藏喜欢的文章,能够查看最近阅读的内容,比较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因此读者的接受度较高,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阅读自己想看的内容,在微阅读过程中,阅读水平和文化审美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四)面向老年读者开展信息推送微服务 信息推送微服务讲究信息提供的个性化和智能化,微媒体时代的到来方便了大部分人的生活,但是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已经属于社会边缘人群,无法掌握微媒体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但是他们也希望能获取社会各个层面的最新信息和动态。为了实现老年人的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也提出了面向老年人群的信息推送微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将老年读者集合起来建立专属于他们的微博和微信群,并手把手指导他们使用微媒体工具,使老年人能够获取到各类阅读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包括心理知识、笑话故事、养身保健、民歌民谣、健康运动、时事政治等,使老年人也能够享受到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一个图书传递站,收集社会上捐赠的各类图书,将其送到边远山区等交通不发达、信息获取不畅通的地区,建立网络图书馆,使老年人能够随时分享自己看过的好书,为了阅读推广微服务的深入开展,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社区开展以老年人信息推送服务为主题的各项活动。 (五)面向成年人开展阅读推广微服务 随着微媒体时代在人们生活中的深入,图书馆微服务也开展得越来越成熟和全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开展阅读推广微服务。对于成年读者,爱好一般比较广泛,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读者不同的兴趣建立不同的交流群,比如国内外名著阅读群、校园小说阅读群等,让所有有相同兴趣的读者聚集在一起,相互分享,相互交流,每个交流群的群主应该由图书馆人员担任,负责促进群内读者间的互动,听取读者的意见以在后续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改进。也可以利用微信建立一个讨论组,定期在组内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内容,定期开展各类微服务活动,也可以组织群内的读者进行一些微阅读相关活动,增加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借助微媒体各类工具,聚集所有成年读者,为其提供全天候、全面化的阅读推广微服务,使得图书馆各类图书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使成年读者能感受到个性化、细致的阅读推广微服务。另外,高校图书馆通过开通图书馆电子资源,读者可以登陆到电子图书馆中,阅读任何想阅读的内容。 (六)面向青少年读者提供阅读推广微服务 青少年读者使阅读的主体,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该类读者建立专门的微博、微信交流群,为他们提供各类阅读微服务,使其能够免费享受到高校图书馆各类图书资源。在交流群中的青少年读者可以随时掌握图书馆的最新动态和电子资源的更新状态,也可以在网上图书馆搜索到自己想看的各类图书资源,青少年时期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形成时期,高校图书馆为青少年开展阅读微服务,可以通过相关阅读内容的推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1]。高校图书馆可以将面向青少年的阅读推广微服务作为特色服务推广到周围的各个大中小学,使周围所有青少年都能享受到阅读推广微服务,也能提高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使一个双赢的结局。 (七)大力推进网络资源共享微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文献资源的共享,使文献信息具有更好的流通性。众所周知的是,高校图书馆中拥有众多的图书资源,特别是与地方经济建设相关的电子文献众多,如果将其向读者开放,则具有更强的意义。高校图书馆可以以自身的建设状况为依据,对资源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整合,与兄弟图书馆一起联合起来,进而建设文献电子数目数据库,形成一个地方性的区域网络集群管理体系,以此来推动文献电子资源的共享微服务。我们可以通过微博以及微信等平台创造出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一站式、开放式的微服务格局,进而开展相应的社区微服务活动。因为高校图书馆中有十分丰富的教育文献资源,包含各种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级考试题库、多媒体学习资源、社区教育课程、网络课程以及精品课程,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面向社会的阅读推广微服务,特别是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这会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为其提供阅读的机会。其次,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将各种资源发展为网上共享资源,对网络的传播规律进行有效利用,在图书馆网络中大力传播先进的文化与正面积极的思想,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读者喜欢的内容,然后再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对微博以及微信等平台进行充分利用,使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共同推动当代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的网络传播。 结束语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图书馆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微媒体时代冲击下,图书馆要积极进行创新改革,扮演好社会知识传播者的角色。数字时代改变了以往的阅读方式,因其具有便捷性、移动性、实用性,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时,首先要加强推广媒介、数字设备的建设,进行数字阅读的宣传,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级的人,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推广、引导,提高全民阅读质量。 浅谈图书馆的推广与发展: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探析 [摘 要]阅读是人们丰富精神生活、改善思维方式、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手段,图书馆的藏书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丰富的研究资料、使人们欣赏他人的知识成果,还能从书中学到做人的原则和生活的态度。近年来,全民的图书阅读的比例一直在不断地下降,这就使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责任凸现出来。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推广 阅读是人们丰富精神生活、改善思维方式、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手段,图书馆的藏书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丰富的研究资料、使人们欣赏他人的知识成果,还能从书中学到做人的原则和生活的态度,也是提升国家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软实力的重要战略阵地。近年来,全民的图书阅读的比例一直在不断地下降,这就使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责任凸现出来。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显现出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一、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和实践情况 很早之前,重视阅读的作用,对阅读进行推广就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问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设定了国际图书年,对阅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呼吁人们要养成阅读的习惯,积极扩展自身的知识储备;后来又在世界图书大会上正式提出要进行阅读推广;并且在1995年召开的大会上,将每年的四月二十三日设定为“世界读书日”;为了进一步促进图书阅读在全世界的发展和普及,又在二十一世纪初,在全世界范围内选出了“世界图书之都”。 我国在2006年,国家宣传部门就联合其他的部门一起发出阅读推广的号召,这得到了我国大中小城市的热烈响应,各个城市每年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多彩,仅2013年厦门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就吸引了大约300万人的参加;国家领导者也对阅读推广表示出强烈的希望;中国图书馆学会也加快了自身发展的进程,在2005年就成立了“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后又丰富了自身的章程,规定要促进全民的阅读,此委员会在2009年正式更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使阅读推广成为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关键任务之一。 在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践方面,近年来,图书馆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其中不仅有通过图书展览供人们参观、进行专门的讲座、对一些与图书有关的内容进行培训和教育的形式,还通过收集人们的阅读心得和体会、采用知识竞赛、征文评比等方式,让更多地读者参与到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之中,参与的群体越来越广泛,不仅有年少的孩童,还有年迈的老人,不仅有教师群体,还有清洁工作者;一些图书馆还通过好书评比活动,使推广的图书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通过捐赠图书的活动,使更多的人群能够接触到图书;各个高校也通过扩充图书馆的书籍资源,使人们有书可读,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欠缺实践性。图书馆在响应国际上和国家的阅读推广的号召的时候,对阅读推广的内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只是对号召所包含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简单的借鉴和挪用,并没有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没有针对具体的人群采取不同的阅读推广的策略,对于已经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也没有对经验教训进行很好地总结,对下一次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地改进,更多的是在阅读推广活动的参与人数、次数上下功夫,而并不考虑阅读推广活动实际取得的效果。理论界虽然有王余光、王龙等学者对阅读文化进行研究,但研究内容和深度明显不够,仍需要加强实践性的研究。 (二)阅读推广的理念不够科学合理。一些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的活动中时,没有对各个年龄层次、各个研究范围的人群进行调查研究,其在挑选图书的内容和种类以及阅读推广的方式方法的时候采取的是“以图书管理员为中心”的理念,一切以图书管理员的主观判断来判定推广的书目。 三、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依据和政策指导尚存在不足。虽然我国各省市对图书馆阅读推广越来越看重,但是并没有给予较为明确的法律上的根据和政策上的具体的指导,这就导致许多阅读推广活动无法合法有效地进行下去。相比于重工业、以及其他轻工业来说,政府在阅读推广上所进行的投入还比较少。同时,由于各地的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加上政府还没有对各地的阅读推广进行协调,导致图书馆阅读推广无法在各省市形成合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地整合。 (二)图书馆自身存在的问题。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力度还是比较弱,其主要的方式是通过一些宣传海报或者网站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频率也比较低,因此,无法达到很好地推广效果。在进行阅读推广,给读者进行介绍的时候,图书管理员的态度也不够积极,这就降低了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解决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的途径 (一)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在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注意对阅读推广的开展依据、对其中所体现出的教育学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图书馆应当担负的阅读推广责任进行深入的研究,必要时,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一些权威的学者的观点,从而使读者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图书阅读之中,并且能够为图书管理员指明阅读推广的方向,增添阅读推广的信心。 (二)对阅读群体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阅读推广不能只走个形式,不应只考虑人力、物力和财力花费的多少,还应当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对阅读群体的调查和研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投入较少的成本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阅读推广活动能够更加适应面对的人群的具体需要。 (三)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进行指导。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缺乏行动上相应的指导,图书馆在具体实行中缺乏统一的方向和措施,许多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都无法达到先期预想的效果的现象。 (四)扩大图书馆资金来源。国家应当对图书馆投入更多的资金以支持图书馆进行图书推广活动,图书馆自身也应当寻求更多的资金进行活动的开展,例如可以通过展览等形式获得出版厂商和图书卖方的合作,这样还可以达到扩大自身宣传效应的功能。 (五)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奖惩机制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水平,促使他们能够尽职尽责地为面对的群体进行服务,积极地进行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 在世界各国,阅读推广日益提上各国的日程,美国还通过法律对阅读的权利进行保障,欧洲国家、亚洲国家也不断发起具有本国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我国应当努力去完善理论和实践,促进全民阅读的时代的到来。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影视音乐教学中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摘要:伴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影视音乐成为了音乐领域一个独特的分类,在高等院校非音乐专业中也成为了一门艺术类选修课程。影视音乐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对影视音乐教学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影视音乐;大学生;综合素质 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视听艺术的一部分,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对影视作品和影视音乐本身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感受,对于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意义重大,应该得到音乐教师的高度重视。 1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个人最为本质、最为核心的能力,也是大学生取得成功的关键,影视音乐教学对于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习兴趣,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影视音乐教学,可以使得学生在音乐中放松自我,接受教育,继而调动其学习兴趣;二是激发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动机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推动力。例如,在文献片《邓小平》中,主题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功绩,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而通过对音乐的教学和欣赏,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其可以更加积极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三是培养勤奋毅力,通过生动的旋律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影视音乐能够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勤奋学习。例如,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描绘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激励着学生努力克服困难,有助于其形成勤奋、执着的良好品格[1]。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新的思想观念得以产生的前提。影视音乐不仅可以带给学生视觉享受,还能够通过影视情境的展现,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电视剧《渴望》的同名主题曲《渴望》中,描绘了人们在社会中面临诸多选择时的迷茫,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自己进行选择,而做出的选择不同,今后的人生也可能截然不同。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其从歌曲中联想自身,思考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从而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坚持不悔的走下去。应该明确,影视音乐欣赏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帮助其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可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得大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而通常来讲,影视作品和影视观念都存在较为鲜明的道德导向,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影视音乐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例如,在电视剧《便衣警察》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中,歌颂了人民警察的情怀,着重刻画了人民警察群体对于自身职业的执着,以及保卫祖国及人民的雄心壮志。“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歌曲能够极大的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得其能够更加努力的提升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2]。 4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也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在高等教育得到普及的现在,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任务以及就业压力,很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低落乃至压抑等情绪,不仅影响了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影视音乐本身可以通过声音与图像相互结合的方式,同时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学生在享受音乐带来的艺术美的同时,也可以放松心情,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勇敢的面对困难、释放压力,以一种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来。例如,在电视剧《死了都要爱》中,主题曲《海阔天空》描述了个人在成功前面对的质疑和冷漠,而即使陷入了绝望,习惯了伤痛,经历了挣扎,也始终没有放弃梦想,凭借在强大的心灵,在挫折与逆境中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成功。在歌曲中,不仅有“要拿执着将命运的锁打破”,也有“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的活”,正是凭借着自身的执着,将别人的冷漠变成动力,信乐团才最终取得了成功。对于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道路上,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措施,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坚持自身的理想信念,克服焦虑情绪,坚持不懈的走下去,就一定可以收获回报[3]。 5结语 影视音乐是对影视作品的一种突出反映,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映射,与一般音乐相比,其更能够感染人的情绪,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应该重视影视音乐教学,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推动力。 作者:李响 单位:唐山学院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无机化学实验中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摘要: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相关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必修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在整个化学教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实验技能等,还要强化安全环保意识,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以及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他们学习后续实验课程,乃至将来从事化学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综合素质;教学 早在20世纪80年代,著名化学教育家戴安邦院士就已指出:“只重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为学生在实验室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练习解决化学问题,各项智力因素同时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课应予充分重视”[1]。因此,开设化学实验课,做好化学实验教学,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等具有重要意义。无机化学实验课,首当其冲,是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必修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其地位和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它是后续化学课程的科学实验基础,其教学质量对整个化学相关实验教学影响都很大。下面介绍我们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问题与学界一同探讨。 1重视安全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我们开设的第一个无机化学实验项目是“实验室常规教育,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其中常规教育部分除了介绍实验室基本守则外,主要就是进行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带领学生通过典型的案例,了解学习实验室安全及实验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知识。安全是一切之本。由于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有些药品具有较强腐蚀性,甚至毒性,如果不遵循实验原则,不按规律办事,就可能会产生危险。因此,从进实验室开始,安全必须放到心上,绝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加强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环保责任意识。例如,开展绿色化、微型化实验,尽量开设低毒、无毒的实验,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合理处理实验室“三废”。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中,希望通过实验实践,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够将良好的习惯和意识保持下去,受益终身[2]。 2规范实验操作,培养良好实验习惯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虽然在中学或多或少接触了一些化学实验,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习惯等参差不齐。有些实验操作,即使老师进行了多次演示,仍然有学生操作不规范,甚至错误。例如,有关吸量管的使用,在后续相关实验中,仍然能看到有同学吸取溶液时用拇指去堵吸量管口;称量固体时,有同学随意用不规则形状的纸片甚至是滤纸来当称量纸使用;从滴瓶中吸取溶液时,胶头滴管的拿法五花八门;使用pH试纸时,有同学将整条伸入到溶液中去;在减压抽滤实验中,有同学将不匹配的滤纸直接放入布氏漏斗、润湿不当,滤液从抽滤瓶抽气口倒出等等。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就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因为错误的操作一旦变成习惯以后就很难改正,并将对以后的规范操作造成很大影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从小处抓起,注意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例如,实验药品的取用要遵循用多少取多少的原则;pH试纸要裁成小片使用;要爱惜使用电子分析天平、酸度计等精密仪器;胶头滴管要用中指和无名指控制滴管的胶帽和玻璃的连接部分,食指和拇指控制胶帽,这样才能最佳控制滴加溶液时的稳定性及速度;固体或液体药品不慎洒落到实验台面,要及时清扫干净;火柴梗、废纸等废弃物不能丢到水池里,要扔到指定的垃圾桶里;酸液、碱液、有机废液要分类回收至指定废液桶里等等。对于实验态度认真、习惯良好的同学,我们进行口头表扬并加平时分,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合理安排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根据理论课的教学进度等来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实验顺序等,让实验与无机化学理论教学时间尽量同步,以更好的促进教学。例如,对于同离子效应的概念,有同学在理论课中可能会似懂非懂。在随后开展的实验中,通过加入醋酸铵固体可以抑制醋酸的电离,使醋酸解离反应逆向进行,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可以看到溶液颜色由橙色变黄色;加入醋酸铵也可以抑制氨水的电离,加入酚酞指示剂,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通过该实验,学生对同离子效应的概念就会有了正确的认识。又如,在BiCl3可逆水解反应中,向盛有Bi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溶液会由澄清变白色浑浊,再加入盐酸,由于抑制了水解反应,溶液变澄清,再加入水,溶液又变浑浊,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增强了学生对可逆反应的认识和理解[3]。另外,我们还附加穿插一些趣味性实验。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中,利用葡萄糖和亚甲基蓝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演示“蓝瓶子”实验。在元素性质部分,演示“五色管”实验,使学生认识到金属镍离子在不同的离子状态下有不同的配位方式和颜色等。通过有选择性的增加趣味性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奇妙,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4加强课堂管理,严格实验纪律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学习交流的地方,必须严肃、认真。“学生在实验室里的学习应该象一个化学研究人员或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工作一样”[1],我们要求学生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带着问题来实验室。加强考勤,学生需提前五分钟到实验室,静下心来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迟到者扣分,旷课者本次实验计零分。必须穿实验服,违者不许进实验室。课堂上不允许打闹或者玩手机等。打碎打坏仪器要赔偿,并扣相应操作分。实验做好后,实验台面必须打扫干净,产品、垃圾等放到指定位置,所用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后,实验数据等记录清楚,经老师同意方可离开实验室等等。实践表明,加强实验课堂管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除了对学生严格要求外,老师也要以身作则,耐心细致,公平公正,做好示范作用,要不断巡视课堂,实时了解学生的实验学习状态,指出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应急突发事件等。 5规范实验报告撰写,重视实验报告批改 做完实验仅仅是完成了实验的一半,数据分析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才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必须字迹清楚,格式规范,内容充实,数据真实可靠。科学实验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不能有丝毫马虎,这是实验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实验报告中,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与药品等部分可以简写,而实验结果与讨论、思考题等部分要详细讨论。例如反应产率过高或过低要找出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对于定性实验,要写明反应现象及反应方程式,并做出详细解释等;课后思考题,要认真回答,对于实验的成功与缺憾之处也可以写一下自己的实验心得等。我们十分重视实验报告的批改,因为从学生实验报告中,老师也可以获得学生对实验掌握情况的信息。而且学生要知道什么地方错了,为什么错了,例如在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要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作图。从实验报告中就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氯化铵生成焓是怎样推导得出的?求算热量计比热容、溶解热及反应热时m的取值是多少?外推法怎么做图?坐标系的标度取多少合适等[3]。要求学生须在批改后的实验报告上进行订正。此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中不弄虚作假,并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允许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但不能抄袭,如发现抄袭现象,本人和被抄袭者以零分计。 6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模式 考虑到学生在中学接受的化学教育不同,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基础有所差异,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通过集中讲解、个别辅导、重点强化等方式,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基本实验技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按照教学要求顺利完成实验。另外,适当安排开放实验,开设一些新颖前沿、难度较大的研究型实验项目,为一部分学有余力、兴趣浓厚、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科研平台,让他们独立开展科研探索实验,满足他们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和需求。鼓励他们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大学生科研实验,积极参加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等。通过分层次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此外,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还注意介绍一些相关无机前沿知识,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最新科研学术动态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指导学生学习使用Origin、Chemoffice等化学处理软件等,提高他们的理论和应用能力等。 7结语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化学专业老师,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及实验技能,还要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安全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以及良好的实验习惯等,为他们学习后续实验课程,乃至将来从事化学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亓昭鹏 陈龙 关婷婷 黄良芳 王溪溪 单位: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 大学生是现在社会不可缺乏的人才,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其本质而言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本文围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大学教育该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切入点讨论。 一、概述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话题一直以来是各高校教育部研究的重点。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目前就业形势严峻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我国21世纪能否改变国内整体素质状况的关键因素。现代的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就必须注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然而实际上大学教学之中很多老师都是照本宣科,教学大纲所要求讲的内容就给学生讲,不要求的一字不提;导致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严重者甚至逃课,考试前复习重点然后轻松过关。这样的大学教育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大学教育该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呢?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其自身而言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就业,对于国家社会而言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的社会素质以及社会发展的总的一个趋势。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年前读了大学包分配工作的福利已经不再存在,现在是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竞争一个岗位。那么,如何体现你在竞争之中的优势呢?----综合素质。如果竞争者同时是学习成绩优异,专业知识牢固,如果你在与人交际,宣传写作,体育运动,策划能力等方面有突出的特长,那么你的与众不同就体现出来了,这就是你的优势所在。其二是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人才资源,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在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将慢慢处于主导地位,如果国家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高,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举个简单的例子:近几十年来特别是缅甸军政府上台后由于其特殊的国策,缅甸高等教育渐渐落后了,面临着诸多困境。这直接导致缅甸的高等教育和现代化建设落后,综其原因,没有优秀的高等教育,无法培养出有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导致其综合国力落后。通过以上观点,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综合素质对自身的就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名族的复兴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让他们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具有竞争力,首先需要老师发挥其引导作用。如今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只是该科目教学大纲的内容,学生学的内容也只是考试要考的内容。很明显,这样的教育无非是把学生锻炼成了只会考试的木头人。我们不能否认专业知识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那么只有专业知识就能使学生找到好工作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大学的课堂教育应该在保证能完成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做到不仅能学到知识,并且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谈,学会大胆的演讲。举个简单的例子:老师讲《军事理论》课程中的中美关系,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发挥每个同学的思维能力,最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讲台陈述小组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还有很多,只有老师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我想,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必然会起到积极作用。增强综合能力的重要性的意识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大学校园,就会发现,在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下,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道德意识淡薄,人文涵养贫乏等情况层出不穷。那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作为大学生应该怎么做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呢?首先,养成意识,从心底认识到综合素质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当认识到重要性过后,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提升。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抓住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如班级举行活动,主动承担活动策划者的角色,策划活动多了,策划能力就成为了你的综合能力之一了。所以,抓住每一次可以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写新闻稿可以锻炼宣传写作能力,参加团校、党校培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等等。最后,大学生必将是未来社会的主体,每一个大学生只有真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后才能在未来就业、生活等方面有竞争力。当社会整体综合素质提高之后,对于国家在世界各国的竞争中才有竞争力。 总结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观以来,大学生培养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利用高等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的要求显得格外重要。大学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提升大学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各个方面能力的体现。因此,大学生自身更应抓住大学的机会,不断培养自己,为未来自己的就业提升竞争力,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作者:邓富元 王俊杰 田治林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大学生综合素质科技创新论文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1.做好导师和项目的遴选工作为保证STITP能切实有效地开展,项目指导教师一般为各专业的骨干教师,且有在研项目,学院则在科研资源的利用分配、评优、工作量等方面给予指导教师倾斜,以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项目选题主要是以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根据在研的科研项目组织选题。这些项目大部分为教师在研项目的子课题,保障了STITP项目来源的稳定性,促进师生科研学术工作良性发展。 2.确立导师负责制项目和指导教师确立后,学生要和导师签订协议,导师向学院负责,同时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负责项目的立项、实施与完成。如引导学生选题,撰写项目申请书、立项书等,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等综合能力。5.建设合理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为保证学生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搭建金字塔型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尤其重要。一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可以通过开展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科技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要在广泛参与一年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选拔、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开始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二学期使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项目,并开始项目申报;三年级开始科研试验与结题,并将可继续深入的项目发展成毕业论文。 二、科技创新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现 1.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科技创新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对不同学科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索、研究、创新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精力充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富有进取和探索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能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破,对其以后的研究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科生科研训练可以服务校外,将社会提供的服务和课程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参加服务的活动中满足社会需求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3.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大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其项目从论证、立项、实施到实验结果的分析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权衡比较,得出最优化的决策,需要与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交流协作,单靠一人力量很难完成。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关系,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4.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精神品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大学塑造成创新者的精神乐园。在整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与做事一丝不苟的品质。 5.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的竞争力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拓展空间。也是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作者:陈国梁 白占涛 刘冲 孙志宏 贺晓龙 单位: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数学建模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 摘要:本文对白城师范学院数学建模课程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综合素质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等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不断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高素质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数学建模课程是数学应用型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加强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团结意识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推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1数学建模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数学建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数学应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建模竞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数学建模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分为多个模块,在于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和数学建模常用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引导学生掌握优化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概率统计模型、回归模型和离散模型等的建模方法.实践教学在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将所学的理论模型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熟练应用数学软件,进一步求解模型,得出模型的结论.既培养了学生进行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先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等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对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适当简化、抽象、类比,并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资料,抓住问题的内在规律和主要矛盾,建立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而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促进主动学习、独立研究.通过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实践活动的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有了明显提升,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2数学建模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白城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数学建模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课程组队伍逐渐壮大,课程师资队伍是一支年富力强,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很强的研究能力的队伍,在教学与科研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10余篇,相关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其中“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相应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数学建模课程自2009年评为学校优秀课程,2013年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学校重视将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竞赛活动促进教学,教学中指导实践.在全校范围开展数学建模竞赛,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校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参加过比赛的学生,他们在后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与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与撰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毕业后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普遍认可.虽然我校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几年来,学生对建模课程的学习热情减退、效果不佳.一方面,课程难度较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精神;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实践环节还存在某些问题,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理念需要更新.因此,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在学院2014级10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平时与学生交谈,该门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2.1课程内容繁杂、难度较大,导致热情减退数学建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概率、方程、运筹学等几乎所有专业课的知识都能涉及,并要求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掌握相关的数学软件.所以需要有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和很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对于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只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勤于动手操作的习惯,就可以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而对于专业基础差,不善于思考和实践的学生而言,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会有很大的难度,因而慢慢失去学习兴趣.2.2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计简单,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被动地记忆性接受,是数学建模应用型教学过程沦为知识理论的传授过程,缺少学生共同讨论、自主探究等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如今90后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不喜欢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更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合学生们的口味,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3考核方式简单,容易过关,不具有挑战性尽管近几年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闭卷考试方式改为闭卷理论、开放实践两部分,但难度不大,容易过关.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的考核体系. 3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针对目前我校建模课程存在的以上问题,课程组成员进行深刻的思考、讨论,全面参与教学改革与实践,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3.1教学内容改革 (1)增加实践学时,削减理论学时.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姜启源的《数学模型》第四版,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建模课程教学大纲,实践学时由原来的20学时增加到32学时,即理论和实践各占一半的比例,旨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设建模实验报告部分,开学初布置给学生,三个学生构成一组,每组学生要自主选题,即自己寻找实际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方案,学期末以论文形式提交建模实践报告,并由教师挑选出一部分优秀的论文,让本组学生代表在课堂上做汇报讲解,其余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点评.(2)对教材进行去粗取精,增添典型案例略去教材中一部分较难的模型,每章选择经典的、难度适中的模型进行讲解,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模型的建模方法,不至于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信心,从《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论文精选与点评》及相关教材中选择适合我院学生,难度适中的国内外经典建模案例.这些案例来自于物理、化学、经济、生物等领域的竞赛试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一些案例已转化为科研成果,在有关核心刊物上发表.增添这些案例的使用,使课堂内容变得生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利于让该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接轨,有效提高了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信心和兴趣,为参赛奠定良好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强化学生软件操作的熟练性,理论知识和软件技术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2教学方法改革 (1)增加开放式讨论课。老师留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实际问题,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在研讨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查阅相关信息,组长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最后形成小组讨论意见,即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求解思路,最后由组长汇报给老师,教师对每一组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给出改进意见.这种课堂讨论,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研究活动,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积极思考,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还有利于提高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2)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师先把学生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并到互联网上,学生在上课前一天可以通过网络在家中或课外观看教学微课视频,视频可以重复播放,方便做学习内容的记录;在课堂上,师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并讨论存在的问题与疑惑.翻转课堂是教学视频和师生面对面的互动以及个性化的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个性化教育,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3)实践汇报课将建模实践报告中的优秀论文做汇报讲解,充当教师的角色,将建立模型的思路、方法和求解过程做详细的讲解和汇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另外,其他学生也可以从中学习一些先进的方法和技巧,共同改进和提高. 3.3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模式改革 (1)传统考试模式的弊端传统考核方式是期末开卷考试占90%和平时表现占10%,这种方式的考核形式单一,比较容易过关,即使平时不学,期末突击即可达到及格,所以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数学建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试模式一般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经典模型的建模方法、原理的掌握情况,一般开卷考试比较多,上机编程求解数学模型的考查相对较少,使得学生并没有真正体验完整的建模的全过程,这些考查内容多数是课本上涉及的一些模型的应用,这些知识是有模式可套的,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即使是考查理论知识,短短的两个小时的开卷考试也不能考查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这种单一的传统考核方式,不仅不能满足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淡化了课程的应用价值,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种方式得出的成绩不能全面评价学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让学生觉得平时不学习考试前突击背课本就能考出好成绩.(2)考核方式的改革将课堂讨论、实践报告汇报成绩都列入期末考核的项目.即阶段性考核,实践汇报和讨论课结束后就给出成绩;期末评定成绩实行三方面综合:建模理论课、建模实践课和讨论汇报课分别占40%、30%、30%,新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模式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更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理论课考核方面,因为能力的培养要以理论为基础.我们采取开卷形式的考试方法,考查的是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基本原理,题型可以出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两个小时.实践课考核方面,将学生分成三人一组,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数学建模的具体题目,可以涵盖教材所有类型的模型,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题目,根据题目的要求开展研究,每个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研讨,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建模论文.论文内容包括:数据分析与整理、程序编写、模型的假设、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型的检验与推广等.论文满分100分.讨论汇报课考核方面,一是根据平时讨论课上的讨论情况,二是根据建模实践报告的撰写和汇报情况,两方面综合给出成绩,讨论和汇报结束后就给出成绩,属于阶段性考核成绩,最后计入期末总成绩,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平时积极面对这门课程学习,不至于等到期末突击. 4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依托,促进建模教学改革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每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竞赛带动教学,再以教学推动竞赛,二者相辅相成.学院每年三月初向全校发出通知,动员全校学生报名参加校级数学建模竞赛,由我院成立的数学建模组委会完成命题和阅卷工作,校赛评出的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可以参加每年五月份的吉林省建模比赛.参加省赛获奖的学生作为国赛的选拔选手参加九月份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通过竞赛,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反过来,在教学中我们也要适时引入新颖的建模题目,讲授与竞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技术,从而为参赛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从近几年的竞赛题目来看,题目的难度大、实用性强,特别是开放性和综合性内容多,针对赛题的特征与趋势,我们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该与时俱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加强软件的教学 针对目前赛题数据量越来越大的特点,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运用软件分析、处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规律,研究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因而解决大规模运算问题是学生必备的本领,是顺利完成竞赛的一项重要技能. 4.2教会学生查阅文献、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赛题涉及领域广,所涉及的知识和所需要获取的信息也越来越广泛,而网络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获取最有用的资源是建模选手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平时多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作业,让学生业余时间学会查阅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攻克难题. 4.3教学中引入竞赛题目,关注热点问题 近年来赛题多半是当今社会重大时事问题,如奥运、股市、航班延误、传染病、环境保护、人口等实时性热点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与时俱进,适当引入赛题进行讲解赏析,让学生关注竞赛内容. 4.4拓展赛前培训的内容体系 培训课由课程组全体教师分工负责,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建模方法和技巧以及软件的使用;第二阶段是专题培训,每个教师讲授自己熟悉的专题模块,讲授自己专业科研方向和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第三阶段是模拟竞赛培训,选择难度较小的竞赛题目,针对题目先由资深教师指导如何审题、破题.如何分析问题、寻找算法、如何撰写论文等.然后学生按照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要求的所有规则进行模拟竞赛.通过对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的努力探索,我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成绩显著提高,近三年来,获奖情况如表1:从近三年获奖情况来看,一二等奖的人数逐渐增多,我们的教学改革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作者:王丽颖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摘要: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高校的精神,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重要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培养人才、塑造人才的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将为优秀人才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文章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这个目的出发,着眼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层面,研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综合素质 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空间中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形成的旨在促进学生成长的文化,校园文化涵盖的范围较广,一般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基因,蕴含了学校的传统理念、教育风格及学校的整体风气。校园文化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对在校园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大学生进入学校之前的学习及生活经历存在差异,进入学校之后,学生相处在校园空间中,通过社团组织联系各个专业的同学。在课堂中,好学的校园风气将从外界影响学生的学习,而课外社团多彩的活动也以各种方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敢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社会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及自觉性。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会形成一种向上的风气,学生可以相互竞争学习,专业知识的交流频率及范围扩大,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更加广阔,同时专业之间的交叉交流与学习将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自己的知识,能给学生提供多元的思维路径。 (二)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益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在陌生的环境中很容易会产生一种排斥感,但同时由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进行人际交往。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会给学生提供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通过参与到校园生活中来体验校园文化,融入大学生活中,同时在校园生活中由于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会彼此和谐处理人际关系。开放性、包容性的校园文化将使学生积极地走出自我空间,能够排解学生的消极情绪,能够引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 (三)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校园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在校园文化熏陶中,学生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对事物的判断及对行为的选择都依据校园文化的方向。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将会得到自我教育,能够实现自我完善,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校园文化将塑造良好的氛围,置身其中的大学生能够遵守文化约定,根据文化的要求和谐相处,即使出现低俗的抑或是不道德的行为,在良好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只会将其作为一个负面的教材进行自我教育。可以说良好的校园文化会造成学生自我约束和集体外部约束,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基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品格具有熏陶与塑造的影响,同时能够影响学生的心理情感,激发大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总之,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需要建设健康优秀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一)加强校园德育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校园德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关键,在校园德育文化建设上需要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从宏观上引导德育文化建设的方向,按照正确的价值导向进行,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严格遵守并形成核心价值观必备的素质。学校应该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学生的需求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在广泛宣传德育文化的基础上,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实践,通过爱心活动,让学生通过帮助别人来实践自己的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运用社交网络,净化校园文化氛围 在信息化社会,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网上不健康的信息或者价值观会以各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校园文化也在开放性的空间中融入一些不健康元素,为此,需要从信息和价值获取渠道来净化文化,提高文化的层次。学生通过社交工具在虚拟的空间中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将一些健康的文化价值理念植入到社交圈中,通过建立具有正能量的平台来宣扬各种积极的价值观念。在社交网络中要建立相互监督机制,严格控制不健康信息或者虚假信息的泛滥传播,以社交为纽带加强学生之间专业知识与正确价值观的沟通。 (三)开办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活动带动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专业知识讲座,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社团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一种相互交流的平台,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同时提高自己对文化的辨别能力,提升自己整体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的教育机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大学生的行为及价值观都要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得到规范化,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高校需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及各种措施安排提高校园文化的水平,为学生提供健康有利的生活学习环境。 作者:彭绍章 单位:西京学院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可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大学生探索的欲望,提升其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大学生;综合素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可以说,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潜力和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期,急需大量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为此,我们高校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一、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我国教育改革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当前,我们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必然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教育手段,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搭建平台,以有力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增加了教学信息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提升了教学容量,丰富了内容形式,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广的时域空间。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网络交互能力,使得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自主学习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环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自由地交流和讨论,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三点一线”的格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乏味的纸质教材和“粉笔+黑板”的教学课堂,而是图文并茂、视觉听觉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信息传输多维度,知识转化立体化,学生大脑受到多重感官刺激,教与学的效果都达到了最优化状态。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路径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学会学习成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借助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设计图形化交互界面,可以为大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以方便大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有效整合各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突破围墙式学校教育模式,有利于节约实验教学资源。同时,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模拟实验环境,可使一些不可重复或代价很大的实验得以完成,学生只要输入不同的参数即可观察到不同的结果,从而便于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学生发现和探究知识提供有力工具,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跨越时空限制与同伴和教师进行自由对话和讨论,提升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消除大学生孤立学习的劣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可以使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大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经历成功的体验,从而帮助他们重塑信心,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我们高校教师一定要把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多彩和多样化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尽量多设计一些有新意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为学生发表见解、质疑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提出新见解、寻找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为了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为他们构建创新实践网络平台,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提出自己的创新理念,并及时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通过该平台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测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实践环节的认知,为学生个人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落到实处,可以有效地避免具有创新想法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被埋没。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其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将抽象、复杂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抽象、复杂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便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给大学生上PN结的内容时,部分学生基础不好,不能理解其工作原理,为此,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对其原理进行解释,即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PN结的内部构造,将PN结用一堵墙来表示,将电子用一系列子弹来表示,在接正反电流时,这堵墙的厚度会发生变化,当墙变薄时子弹很容易穿过,反之很难穿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PN结工作原理如此演示给学生,显然可以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在学生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便可以将采用类似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从而提升其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高校承担着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重任。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力度。 作者:贾鹏 单位:火箭军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中心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大学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探索 一、关注图书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进行关注,给图书管理人员创设一种理想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学校真正地在平时的管理建设事项中纳入图书管理,对建设资源的比重进行适当地划分,增加图书管理的投入,让有关的管理人员合理地认识自身的工作岗位。在生活上,提高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为他们创设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进而推动管理人员以积极的心态和理想的状态投身到图书管理工作当中去。注重信息建设,对图书管理设施进行更新,确保相应物质需要的前提条件下,激励和支持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图书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建设,以管理人员作为视角,体现以人为核心的原则,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减轻,确保图书管理人员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过程中使图书管理质量提高。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不定期或者是定期地组织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以使有关人员工作或者是生活中碰到的心理问题解决,推动管理人员良好心态的形成,进而体会到工作的快乐感。 二、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政治文化素质 在图书管理人员的一系列素质当中,图书管理人员的政治文化素质是主导性的。缺少了优良的政治文化素质,即使专业技能再高也难以做好本职工作,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自身的服务思想,以强烈的服务意识进行工作,图书管理人员是传播知识的人员,也是传播图书馆文化的人员,只有具有相应的政治文化素质,才可以体现自身的巨大作用。而政治文化素质涵盖:具备相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力,确保跟党思想的一致性,对国外和国内的民生、经济,政治等进行密切地关注,具备一心一意服务人民的理念。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加有效地搞好自身的图书管理工作,跟社会发展的形势相适应,以更加理想的服务提供给读者。由此可见,这就需要领导人员务必重视这个方面的教育,重视安排图书管理人员学习政治,进而对当前社会的形势进行把握,实施定岗和定期的培训,要求他们外出学习和进修,从而强化跟外界的沟通与交流,紧跟信息社会发展的脚步,也只有如此,才有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三、增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情报观念以及技能 作为社会观念关键性组成部分的情报观念属于人脑对情报在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科学发展当中的功能、价值、地位、性质等的体现与认识,它直接影响到人类捕捉与应用情报的自觉性。情报能力是指情报用户搜集、辨别、选用、吸收,应用情报的技能。以整个情报活动的过程作为视角,情报能力属于情报功能与观念的拓展,是服务于情报需求的,以其当作方式与途径,可以实现用户的情报需要愿望。倘若图书管理人员有着比较强的情报观念与技能,对信息具备比较高的敏感性,就可以使自身的管理服务层次提高,使当今较为广泛的被动情报服务向主动情报服务转变,确保固有的图书情报可以更加方便与快捷地服务于广大的教师和学生,从而体现更加关键的功能。 四、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 学校的领导人员需要注重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事项,创建与完善适应开发人力资源的机制。当今,创建合理的管理机制以及原则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第一,制定出教育人才的规划,注重在职岗位教育,实现在职的再教育。继续教育与岗位培训这种教育途径的特点是收益大、见效快、投资少,属于对新能力和新知识进行完善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选用一部分具备开拓创新意识、钻研心强烈、朝气蓬勃、年轻的业务精英到高校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进而培养出层次较高的图书管理人员。第二,应当创建竞争择优、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用机制,大学图书馆应加速应用、配置、选拔层次较高的人才,优先选用各种层次较高的人才承担技术、学生、学科的领导者,确保人才的顺利发展,实现更加理想的成效。第三,应创建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激励图书管理人员研究学术,奖励学术能力强和出成果多的人员。积极创设理想的工作氛围,激发图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地使自身的能力和知识提高。以奖惩分明的制度启发图书管理人员积极地增强服务职能,给广大的科研工作者与读者带来理想的服务。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社会的影响下,大学图书管理人员务必由多个方面持续地提高自我,从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如此,才可以跟大学图书馆的发展需要相符合,才可以实现社会对图书馆资源的实际需要。 作者:李玉娜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饮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 1高等院校开展饮食文化教育的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不断提高,由简单的三餐“吃饱”过渡到了四季“吃好”,在注重安全营养卫生的基础上,人们还希望吃出内涵和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饮食文化教育不断推进,研究和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诸如:原料学、烹饪工艺学、食疗保健、饮食思想、饮食考古、饮食商业、营养学、酒店管理、贮运学、饮食服务、饮食与公共关系、饮食与心理等都是其研究教育的具体方面。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饮食文化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饮食文化教育内容,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建设高校标准化食堂,提倡安全营养文明就餐;二是通过大学生社团组织和校园主题活动,拓宽饮食文化相关宣教活动的渠道和受众;三是开设饮食文化相关课程,设立专业研究教育阵地。各高等院校都试图探索饮食文化宣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饮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饮食文化教育是日常的持续性的教育,它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注意到对大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发挥其应有的正面影响力,如对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身体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丰富,人文素质个人修养的提高;饮食礼仪的贯彻,交流沟通能力的提高;文化内涵的传承,道德境界提升,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形成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下文逐一分析探讨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2.1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是铁,饭是钢”,身体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食育”相对于“德育”、“智育”、“体育”来说是缺失的,大学生没有受到系统全面的“食育”培养,在饮食行为上存在很多不良倾向。有偏食如偏肉食、零食、小吃、宵夜、饮料等的大有人在;偏西化,如部分人饮食内容过度崇尚西方,将吃汉堡、薯条、牛排,披萨,咖啡作为日常饮食,认为这是小资和时尚;多浪费,节约意识淡薄,米饭菜肴不光盘;无规律,大学生的约束相对较小,很多学生吃饭不安餐点,就餐时间紊乱,作息无常,破坏了肠胃功能;无节制,随着大学校园的开放,大学生喝酒的群体越来越多,高等院校时有因醉酒误事甚至丧命的学生。大学生身体素质堪忧,每年的新生军训,有很多学生体弱病倒,不能坚持到最后,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很大一个原因。通过饮食文化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生活作息,定时定点就餐,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调节好肠胃功能。通过食品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合理搭配饮食,不偏食,不挑食,不盲目崇洋媚外,调整好个人的膳食结构。运用传统饮食文化理论和思想引导,如孔孟食道中孔子主张“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即他在论语中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身体免疫力。通过食品法规监管体系的宣传,规范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不乱吃不合格的零食、小吃,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在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食品安全法规监管体系的宣传、饮食文化的传承和食品科学技术的推广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2.2丰富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人文素质修养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情感、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形成的一个人的独特的内在的品质,其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和气质[1]。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市场经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开放和改变。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在社会中盛行,金钱至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信徒不断增加。比较之下,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人文主义在日渐淡化,人们表现出来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都不同以往。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同时受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洗礼。在日常生活中,中国独特的筷子文化,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和茶文化,其乐融融的合餐模式,别具功能的饭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将这些日常生活传统融合历史与文化,深入发掘,追溯渊源,探究影响,吸取精华,批判继承,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弘扬继承优良的传统。同时在开放中国不断蔓延的外来饮食文化,也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通过饮食文化宣传教育,在世界饮食文化之林知己知彼,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着他们的观念、情感和性格的形成,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修养。 2.3注重饮食礼仪,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对于饮食也有诸多讲究,大学生通过饮食文化教育,坚持中华民族的饮食礼仪,做到合适的接人待客,不失礼仪风度,对指导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意义重大。生活处处是文化,用餐、布菜、宴请、就坐、饮酒、喝茶、婚嫁、做寿、丧葬等,都需要大家了解各宗始末,做到学以致用。宴请,要注意明确对象、目的、形式,选择时间、地点要注意和邀请对象商量,邀请注意方式和时间,安排席位桌次注意符合嘉宾身份,拟定菜单和酒水要注意规格和搭配。中国俗话“无酒不成席”,喝酒宗旨是体现敬、欢、宜的精神,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之一,酒要饮到不影响身心,不影响政党生活和思维规范的程度最好,要以不产生任何消及的身心影响与后果为度。“茶”被称之为“灵魂之饮”,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茶文化中也包含着秩序、仁爱、敬意、友谊,人们以茶明理,借茶表敬,以茶促和等。在经济高速度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社交盛行的社会,人们之间现实面对面的交往减少,人际关系趋于淡薄。茶也能使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情感,增进了解,加强友谊,或洽谈生意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将关乎饮食的这些食礼贯彻落实,很大程度上可以缩短大学生融入工作环境的时间,迅速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学会礼让、尊重、感恩、节制,有利于平和浮躁的心态,洗涤心灵,扩大大学生的交际范围,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4重视文化内涵,提高大学生道德境界 民生、敬神、祭鬼、献礼都离不开饮食,饮食是向来是人民生活的重心,由此开始了饮食文化不断发展。在传统饮食文化之中还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思想观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如中国饮食生活中不断深化的孔孟食道,孟子食生活信念和准则概括起来为:食治-食功-食德。食治:“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尧之天下,不以为泰”,要求人们不吃白食。食功:“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告诉人们以等值劳动换取养生之食。食德:“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要求大家吃正大清白之食、符合礼仪之食。宋代学者黄庭坚所写《士大夫食时五观》,也融入了儒家理念。倡导大家自律反省,珍视他人劳动,爱惜粮食等。老子主张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寓意国家治理也要把握火候。中国茶道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总体基调高雅而深沉、博大而精深。主张和谐与宁静,践行中庸、静心顿悟、天人合一,表现出淡泊与旷达,向往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大彻大悟、无为不贪的境界、倡导礼仪与养生,要求克己复礼等。从以上所列的诸多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着非常浓厚的伦理观念,具有了道德风尚、宗教伦理、政治伦理、社会礼俗等文化特质,还融入了艺术、文学、哲学、史学、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追求个人的完美和健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塑造,高尚情操的陶冶,道德境界的提升,完善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加强传统饮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 2.5形成比较思维,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外思潮和观念不断涌现,国人面临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局面。进行饮食文化教育,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介绍世界其他国家瑰丽多彩的饮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辩证公正看待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形成比较思维,启迪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崇尚心理,对糟粕部分的批判改正。使大学生面对多元复杂的文化现象,及时鉴别和引导,不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不贬低民族文化也不盲目崇拜民族文化。同时,通过饮食文化教育,大学生们在比较重继承精华,在发展中创新文化,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可以结合时代要求、专业特点和传统文化,做出更多好的设计和研究,如“中国饮食文化对厨房设计的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馒头的沿革探索”、“中日茶道的比较研究”、“新时代饭局的功能”、“中日酒文化研究”等。传统文化结合专业、时代、地域,中外贯通,古今交汇,有利于大学生比较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饮食审美经过不断发展,在明清时期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十美风格”,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上层社会和美食理论家们对饮食文化生活美感的理解与追求的十个分别而又紧密关联的具体方面,是充分体现传统文化色彩和美学感受与追求完备系统的民族饮食思想[2]。包括:“质、色、香、味、形、器、适、序、趣、境”其中“质”是原料和成品的品质、营养,它贯穿于饮食活动的始终,是美食的前提、基础和目的。“趣”是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求精神享受,最终达到二者结合通洽的目的和境地。还有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茶,“茶通六艺”,它与琴、棋、书、画、诗、酒等相通、相连,也增添了美的内涵。对大学生进行饮食审美的培养,进行茶艺、茶道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将饮食蕴含的美传递给学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情感和鉴赏,提高审美范围和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观。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它给予了炎黄子孙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怀,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加强传统饮食文化对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影响研究和教育,意义非凡,能帮助大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健康的饮食观念,提升个人的知识修养,从而开辟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动亲切的、易于接受的全新途径。 作者:侯爱香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下人文精神论文 一、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一)理想信念与责任心的缺失 受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与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当前许多大学生的功利意识浓厚而理想信念不明确。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有效的规划,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抱有过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这样的思想。此外,当前许多大学生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其努力的核心与目标,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略了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据调查与了解,近年来,我国“啃老族”的数量不断扩大,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正常就业,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隐患。 (二)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较低 在当前的高中教学中,许多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差,且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大的被动性与强制性,自学能力非常差。到了大学阶段,学校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自由,在这种环境氛围之下,那些自制力较差且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就很容易变得消极懈怠,长此以往,他们的文化素养就会降低。此外,当前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素质较差的问题。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推行,当前许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从小被溺爱,以至于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当前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低,很容易产生迷茫、失落等不良情绪,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较为严重 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问题,这与其家庭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得到了学校、家庭甚至社会的过分关心,导致其过分注重自身感受与荣辱得失而忽略了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与社会活动中缺乏集体意识,我行我素,无法顾及到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此外,据了解,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过分追求物质生活而忽略自身的精神生活的现象。例如,许多大一的新生在入学之初就要求父母为其配备笔记本电脑、新型智能手机等设备,给家里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许多学生去名牌店高价购买服装或者名牌包包,不依据自身的实际支付能力来进行购买,不符合理性消费的理念;部分学生拿父母辛苦赚来的钱吃喝玩乐等。 二、音乐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大学教育不仅应当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其懂礼仪,知廉耻。音乐人文精神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它是求真与想象的完美结合,是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以及世界的有效途径。音乐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大学生的人生经验和人生哲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其心灵得到升华,人格更加健全。 (二)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构成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两个方面。将音乐人文精神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与科学技术相联系,可以有效缓解高科技对于人性发展的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价值观方面,高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价值观的扭曲,音乐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降低大学生对高科技的依赖,改变其价值观。 (三)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构成必不可少的部分,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明确其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向,促使其治学态度更为严谨。学习方向反映了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学习方法反映了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治学态度则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观,音乐人文精神从这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四)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分化与学科扩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问普遍存在功利化的倾向,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领地越来越窄。教育体制导致了科学与人文的隔绝,许多科学家都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音乐人文精神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完善其人格,帮助大学生找到其理想中的精神家园,提高其审美情趣,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要求,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对策,音乐人文精神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各高等院校应当注意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文艺汇演、专题讲座以及板报等形式来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鲁芳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大学文化活动的综合素质概念 作者:余清秀 孟凡春 一、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 21世纪,所谓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较强地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创新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大学在培养人方面除了进行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之外,还要设置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提升整体素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灵建设,使得他们既有国际视野,又对社会有所承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业观、事业观,不怕吃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执著拼搏精神。校园文化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丰富载体和主要途径之一,与文化素质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加强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素质教育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参与、去体会,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引导他们成为有智慧、有创意、有承担、对社会有帮助的人。所以,校园文化氛围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水平,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科学性、知识性、娱乐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综合能力,对挖掘大学生的潜能从而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态属于校园环境中的软环境,它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特征,通过社会政治性活动、学术性活动、知识性活动、健身性活动、娱乐性活动、服务性活动进行表现。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们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以自主活动为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由参加,形式灵活多样。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增强自信,勇于竞争,经受挫折磨炼,努力追求成功,从而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弥补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综合发展,全面提高。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善学生人格、提高知识内涵、丰富课余生活特别是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多年来,我校致力于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 广泛开展以重大节日、重大主题为契机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教育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思想道德品质,同时开展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技能创业活动,努力建设有深厚底蕴,充满生机与活力、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熏陶学生道德情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生活情趣,优化育人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体育等娱乐活动。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外语文化周活动,利用一二九纪念活动、国庆节、元旦、校庆等重大节日举行红歌比赛,开展迎新晚会、毕业晚会、新年晚会、新生运动会等活动,给大学校园营造了一种积极健康的氛围,增添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一种乐观向上的活力。同时,这些活动融入了爱国爱党爱校教育和感恩教育等主题,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既得到艺术文化的体验,陶冶了情操,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层次,又接受了思想教育,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挖掘了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潜能,激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积极开展社团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组织管理和交流能力目前我校有各种社团32个,涉及政治理论学习、文化、艺术、体育、环境保护、电子、机械等领域。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每个社团通过定期招新、培训和开展各种活动等形式,使不同学科门类、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交流,将知识面向专业外拓展。(三)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我校每年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竞赛、聘请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设立大学生科创基金、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等高级别的学科竞赛和科技比赛,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和专利申报、撰写论文。(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和责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开展社会实验活动,使学生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去认识社会,又从对社会的领悟中,了解社会的要求,按照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方向,调试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缩短自我与现实的时空距离,接受现代社会的挑战,从而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积极鼓励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三下乡”科技文化服务活动,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党团特色活动等形式把文化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抗挫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为将来走入社会奠定基础。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之,校园文化活动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活动形式,构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将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化、制度化、专题化。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业论文 一、对工作经验的限制 目前,为了降低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大多数企业都对求职者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求职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有效地避免企业因招聘大学生而带来的附加培训成本、风险成本以及机会成本。但由于大学生很少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工作经验更是无从谈起,导致就业时碰壁现象比较严重。 二、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相关对策 想要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公平就业的制度保护;此外,高校应该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对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生作为就业环节中的重点要素,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保证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公平就业。 (一)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决定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主要因素就是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此,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是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实力的首要因素。首先,学生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是保证其获得良好学习成绩的前提。由于经过了高考,大部分学生将大学视为是一个享乐的场所,心态的适度调整是该阶段的一个难题。由于我国大学秉承着严进宽出的理念,多数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对于就业的意识还不够深刻,为此,大学生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将就业的客观压力转换为学习的动力。其次,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获得良好成绩的关键,大学生需要构建一个全面合理的知识框架,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干部也要意识到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把握机会锻炼自己。最后,大学生要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由于大学的教学模式与高中有很大差异,如何做到自主学习,是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 (二)调整就业预期和就业意愿在双向选择体制下,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风险,只有打破传统的被动就业模式,树立灵活的就业观,才能更好地应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压力。对就业的预期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就业范围,从而增加就业难度,“高也成、低也就”的就业意愿,能够帮助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加合理的调整。此外,大学生还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意识,由于部分高校存在短期就业率的思想,致使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十分慎重,担心求职人员跳槽从而增加企业成本,为此,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就业观,让学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主动寻找就业机会在经济体制转轨阶段,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行业行为也不够规范,为此对就业机会选择的主动性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简历的设计、投递以及对面试环节的充分准备都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选择就业机会的主动性。要知道,作为求职者的第一印象资料,简历的设计一定要简练、别致,此外要把握好投递简历的数量,并根据个人偏好对面试单位进行适当舍取,以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公司。 三、小结 综上所述,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近几年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呈上升趋势增长。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心的重点话题。就业似乎成了每一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想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要知道,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是呈正相关的。此外,想要把握好就业机会,就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对大城市的就业预期以及对高薪行业的觊觎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应该通过不断的完善自己来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也为营造一个和谐、公正的就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陈晨单位: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特别是遭遇了金融风暴后,大学生就业更加艰难,从而导致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重新高标准定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如今,就业市场上复合型、经验丰富型、外向型、创新型、技能型和学习型人才更受欢迎,而用人单位在选拔大学毕业生时,除看学习成绩外,更是有选择地对政治素质、进取心、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外语及计算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9]。大学生要从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脱颖而出必定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争取做到全面发展;与此同时,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严峻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利用大学生就业及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的重要依据的综合素质测评来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就业市场上的佼佼者。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内涵与意义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德、智(包括能力)、体、美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并依据此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对学生作出价值或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建立评价体制的目的是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2]。 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意义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激励大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2];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发现不足,扬长补短,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毕业择业和自我发展。对于学校而言,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为评定奖学金、评先推优和推荐毕业生就业提供客观依据,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效果、评价人才的尺度之一;有利于学校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学校规章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2];有利于引导学生向学校培养目标逐渐逼近[2];有利于激励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利于激励学校完善管理制度,促进高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2]。 总体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不仅具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量化评价作用,而且具有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思考。 二、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是关键。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发挥增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关键。 1.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有利于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是高校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许多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与协调。作为大学生素质评价的有力保障,最为重要的是学校应成立以“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目标为前提的“人才培养委员会”和“大学生素质测评中心”,加强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协调,解决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两张皮"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欢迎的人才,注重核心素质、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培养[9]。“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应以高校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为主牵头,各系学工办工作人员及相关团学学生干部成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分支工作组”,具体负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评先评优工作的服务、监督和指导;各辅导员所带班级应该成立“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日常资料收集和每次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具体执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修订大学生综合测评标准,从而形成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测评协调有力的保障机制。 2.坚持科学的测评原则 (1)科学正面的导向性原则。它是指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权重、标准以素质教育作为综合测评的指导思想,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让学生的品格、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养成与发展起到鼓励和导向作用[6]。导向性原则要体现它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的方向性,体现使学生进入社会层面的时代化与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的个性化原则,兼顾能客观、综合体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性与层次性。 (2)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从实际出发,要切实可行,力求可比、可测、简易。可比是指评价对象之间或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之间能比较;可测是指该体系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使评价对象在这些项目上的状态进行量化描述方法更简易,具有可操作性[7],能反映学生实际的综合素质。 (3)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法的科学性,首先要规划制定科学的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的简易化分解,避免某些指标过于原则、抽象和概括,尽量做到具体化、行为化。在具体实施评价过程中,要把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定量分析中合理运用定性方法,使量化指标的含义更清晰,在定性分析中充分利用量化手段,使定性分析指标更易于操作[6];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利用相对评价进行学生在集体中的横向比较,以凸现个体之间的差异。利用绝对评价分析学生个体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客观鉴定学生的发展状态。在实施过程中,还应逐步淡化相对评价,突出绝对评价的主导作用;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自查自评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利用互相评价促进学生间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时代竞争意识,等等[6]。 3.设置合理的测评内容 评价内容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大学生应具备素质的基本要求。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及其权重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它使学生明确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确定了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努力方向[4]。大学生综合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体现在政治表现、价值观念、集体观念、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劳动观念、文明修养、团结友爱等方面;科学文化素质,体现在专业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实操技能等方面;身心健康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体现在体育课成绩、体质测试成绩、课外群体活动、良好的自我意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情绪协调和控制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群众关系等方面;发展性素质,体现在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意识和执行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艺体育竞技特长、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选辅修情况及其他实践能力等方面。 综合素质测评要素集和权重集的设置,应基于以上素质协调发展的理念之上[4],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评价学生,这样评价的结果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状况。它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能够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以促使其自我调适和不断改进。指标体系中要素集、权重集的设置应该在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事前做好测评方案及测评的宣传和资料的收集工作。 从测评工作来看,许多问题是由测评小组和学生对方案理解上的偏差所造成的,这固然有方案表达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甚至一些很明确的规定由于学生理解的角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认识[8]。因此,在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前有必要由辅导员召开各班综合测评小组与班干部工作会议和全班学生班会,向同学们宣传和解释测评方案及测评工作的程序,这样既能避免产生误解,又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素质测评也是一种教育。 由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每学年初就应该进行综合测评方案的宣传,引导学生按照学校的素质培养目标发展,并安排班级综合测评小组和班干部随时、全面收集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辅导员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引导,而且有利于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在测评工作开始阶段,收集学生的学年或学期的综合素质自评小结,以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最后,全面收集资料以便充分有效地进行测评工作。 (三)过程中要做到严肃、透明、客观。 由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每次综合素质测评时,大学生都十分关心测评过程是否严肃、透明,测评结果是否客观。测评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十分重要。测评工作搞得不好,轻则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重则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高校的稳定发展[3]。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严肃认真对待测评工作,同时增加测评工作的透明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及时了解测评情况。严肃认真对待测评工作,是保证测评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综合素质评价程序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评价反馈决策执行监控评价的循环过程[5]。在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学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及各系分支工作组要随时起到决策与监控作用。对于在测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内容要集体认真研究,谨慎决定,做到标准统一;对测评数据要认真核对,力求精确。测评工作同时要增加透明度,做到“三个公开”:一是测评工作人员要公开,由各班民主推荐产生;二是测评过程要公开,要不断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及时纠正测评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测评结果要公开,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尤其要对每位学生加减分情况说明具体原因[3],使学生思想上能正确理解,心理上能舒畅接受,争取得到最客观公正的测评结果。 (四)正确运用测评结果,加强反馈、激励、引导和教育。 科学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不仅仅是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和盲目地进行量化排名、加分和数据统计,还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品德、做人处事态度、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客观文字描述,对学生的优缺点的评价,对其发展方向的建议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评价和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的表现和价值,做出新的角色定位,及时调整行为方式和心态,明确发展方向;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实践,有目的地优化和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在对大学生加以全面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奖励项目,根据奖项的评奖目的和评奖要求,有针对性地运用测评结果,按需所取。对于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学校应予以支持,可以建立单项激励机制,设立相应的单项奖学金,使受奖面大大提高,使学生的个性素质发展得到充分肯定和鼓励,建立“人人得赏识”的机制[4]。 (五)事后要不断总结、反思,逐步完善测评方案。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暴露其弱点和不足,有利于其改进和发展。因此,测评工作结束后,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从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工作大局出发,不断根据新情况、新特点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广泛征求和吸收辅导员、学生、专业教师等各方面的合理意见并加以总结和反思,作出合理的规范化规定,以求投入运行更完善的系统结构方式。这样既使方案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又使方案较好地适应新的情况,始终发挥好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实践证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作为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制度,在促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在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不断变化,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特色等,不断研究、改革、完善大学生评价制度,建立真正科学、规范、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在测评工作中做到严肃、透明、客观,使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大学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分析 摘要:为了适应教学改革新形式,我国出现了诸多研究型大学,将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作为主要教学任务,致力于提高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提供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鉴于此,我国必须要重视提高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现状的情况下,分析了作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人员自身所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并且提出了几点提升其综合素质的策略。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综合素质 研究型大学需要培养大量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人才,要能够予以国家科研事业强大的动力支撑。一般情况下,一所研究型大学基本有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管理人员属于研究型大学当中,教师与学生所有活动的最直接管理者与组织者,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对研究型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较良好的综合素质,要能够积极且主动的贯彻并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能够将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就此而言,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性的教学管理队伍,亦促进我国具有更加丰富的科研人才,支撑我国科研事业的稳健发展,充分观察并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一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现状 首先,当前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队伍并不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当中均比较随意。该部分研究型大学比较重视严格把关课堂教学质量,并未同时重视培养具有优良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使得教学管理人员认为自身的工作属于可有可无的范畴。同时,部分教师在职称或者职务提升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会出现心态失衡的情况,不具有良好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其次,教学管理队伍缺少强烈的责任心。再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管理人员中有年龄较长,经验比较丰富的大专或者中专学历人员,亦有刚毕业经验较少的的研究、博士学历人员,甚至包含了部分外聘非专业人员,产生了严重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情况。最后,难以坚决执行规章制度。由于研究型大学度教学管理队伍的轻视,其并未制定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即便制定了相应规章制度,却不能够一抓到底,难以进行坚决的落实,因而规章制度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亦呈现出外强中干的局面。 二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创新素质 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优秀的创新素质,但首先要重视培养教学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所有的教学管理人员均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开展管理工作,缺少适应时展的开拓性和创新意识,难以具有比较高的管理和水平,其自身的管理素质亦比较差,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亦比较低下,并不利于高校提高整体的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鉴于此,科研型大学需要根据其自身的发展目标重视培养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一定创造性意识,进而替身自身的创造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要能够善于在工作当中发现问题,且能够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法。对传统的工作方式与思想要敢于提出挑战,进而对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及其学习方式等进行积极的探。由此方能够采用更加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手段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二)业务素质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处于不断深化的状态,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逐渐由学年制转向学分制。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实现高素质、高能力科研人才的培养,属于从教学型大学到科研型大学的典型转变典范。因此,其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所有的教学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更要具备教学理论与方案,不仅仅要重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更要重视对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更新。其次,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亦应该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在教学管理工作当中会涉及到各个职能管理部门、各个教学院系以及各个学科年级的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方能够将多方面关系进行良好的协调,保障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最后,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信息处理能力。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为了适应社会信息水平的提高,需要积极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以便保障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统一性。 (三)法律意识 任何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内的教学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人员自身均需要具备法制观念,要具有依法从教的科学教育理念。同时,要能够深入贯彻并执行教育法规、政策以及学校的诸多规章制度,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当中能够进行规范化管理。一般情况下,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系统当中,各个部门的管理均存在一定权限,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必须要予以重视,尽量减少工作内容的重复,由此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对于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研究型大学亦要作出明确,保障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均能够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良好的遏制违规管理行为。此外,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亦应该在工作当中适当的注入维权意识,以便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促进管理工作更加协调。 三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策略 (一)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结构 由于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着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而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又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和业务素质,因而研究型大学必须要能够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进行优化。首先,应该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深刻认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全体教学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其次,应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且保障规章制度能够与本校的行为准则相符,明确专人对教学管理工作以及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可以通过业务考核对教学管理质量进行反馈,通过恰当的奖惩制度培养教学管理人员具有一定责任心。最后,要对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结构进行优化配置。争取形成老、中、青合理分布的局面,保障教学管理工作中各个工作人员均能够进行工作经验的交流,亦具有一定活力。与此同时,亦可以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培养高端的、高素质的、高能力的管理人才。 (二)改善教学管理人员待遇 研究型大学要建设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并不仅仅需要通过严格的、完善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更需要从根本上端正全体教学管理人员的心态,使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因此,科研型大学需要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在教学管理人员当中进行创先评优,发挥榜样带动的力量,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同时,校领导要能够恰当的采取手段鼓舞人心,例如经常与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关心教学管理人员的生活以及家庭,能够从多方面了解其思想动态,从思想上引领其对教学管理工作予以重视。此外,对于因评级、评职称较滞后的教学管理人员,在其产生抱怨而影响工作质量的情况下,学校方面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鼓励措施,例如适当改善该部分人员的福利待遇,适当组织联谊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等,进而激发其工作的动力与热情。 (三)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专业化 为了适应我国科研的全新发展形式,研究型大学必须要推进其教学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在此方面,首先科研型大学要能够尽量创造条件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便提高其专业管理能力。而教学管理人员自身亦应该认识到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避免在时展的背景下遭到淘汰。为此,教学管理人员要能够积极自学,不断开拓事业,吸收更多的先进管理思想与经验,主动进行创新。其次,科研型大学应该对教学管理人员及其岗位做好“应对”,即保证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均能够定岗,且具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同时能够将各个岗位进行良好的结合。同一岗位多位教学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竞争的方式,由此激发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不断精益求精。最后,研究型大学要能够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工作系统,对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便于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组织、监控、管理和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型大学能够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稳健发展。在研究型大学当中,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其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均具有重大影响,提升全体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属于复杂且艰巨的工作任务。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其自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为此,科研型大学应该积极的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结构、改善教学管理人员待遇,并且要能够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专业化。至此,教学管理人员方能够逐渐实现自我的升华与完善,在更新观念、增强自身责任感的同时,承担起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科研人才的重要任务。 作者:宋莉芳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综合素质论文:综合素质培育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摘要】与传统教育不同,综合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培育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具备科学探究精神。大学物理是理科教学中的重要学科,是面向综合素质培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改革意见,以期推动大学物理改革进程。 【关键词】综合素质;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所谓教学相长,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教育方法不免落后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深化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工作迫在眉睫。 1.大学物理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物理注重培养人缜密的思维方式,抽象的理论知识欠缺趣味性,同时物理学要求较高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使专业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大学物理教学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使得“深奥”的大学物理让不少大学生吃不消,原有的积极性受打击,学习热情不高。 1.1“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法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改革是面向综合素质培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仍旧采取课堂教学为主,而课堂教学的特点在于教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听课,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填鸭式”、“满堂灌”。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则是实现学生自主,“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无法保证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往往使大学物理课变得枯燥无味,降低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大学物理教师队伍老龄化 教师是改革的动力之一。然而改革的动力不断变化,任何一个力量可能成为动力也有可能变成阻力,过去教师是改革的动力,现在教师也可能是改革的阻力。目前我国的大学物理教师普遍存在老龄化现象,一方面来说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们专业知识过硬,经验丰富。但经验本身也会带有主观主义,所以难免过于古板,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不灵活,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教学中欠缺创新性。 1.3应试教育下的课程考核方法过于僵化 中国教育多年来对学生的考核“重结果轻过程”,考核采取试题和作业为主的方式,大多仅有固定答案,对于考核过程不太注重,不能达到大学生物理研究、探索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同时,应试教育特色鲜明的期末考试是大学物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使学生学习的功利心增加,学习趣味性降低。 2.面向综合素质培育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措施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物理教育中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因势利导,让学生们把浓厚的学习兴趣转化成学习乐趣,进而最终能转化成学习志趣。 2.1坚持学生本位思想,改革课堂教学 首先,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大学物理教育应注重实验教学,开展多种兴趣盎然的物理实验让实验课堂充满积极思考的氛围。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因材施教启发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在动手中掌握物理知识。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大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丰富多彩的讲座、拓展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巩固物理学知识。例如我院曾举办大学生拟作教具的活动,分小组并配备指导教师。有学生自主设计制作方案,包括设计原理、设计原理图、装配图、元器件清单,由学院提供经费和仪器支持。经过5个月的劳动,学生们完成教具制作84套,20件获得学院奖励。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锻炼团结协作能力,是面向综合素质培育教学改革的典范。 2.2开展教师培育活动,转变教学理念 面向综合素质培育的教育改革对大学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新老教师的交流,定期开展物理教学研讨会,以使年轻物理教师更好的学习年长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优秀经验,同时年轻物理教师帮助年长物理教师学习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二者扬长补短。 2.3注重能力培养,考核标准多元化 面向综合素质培育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不仅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修养的提升。课程考核中应逐步减少笔试成绩所占比例,增加对学生课堂表现、实验能力、论文撰写能力、探索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种情况的考核,制定系统的评价标准体系,通过考核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心理素质、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 2.4大学物理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量子信息学、生物物理、光学、电子学、天体物理学等等新兴学科均是以物理学作为基础,大学物理学教育为国家的航空、航天等不少高精尖行业培养栋梁之才。因此,大学物理教学中应尽早引导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活动,树立人生目标,培养学生的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结束语面向综合素质培育的大学物理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责任心和情商,使大学生同时具备实践能力和较高的专业修养,以期使大学物理教学取得可喜成果。 作者:杨军 单位:中北大学理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思考 摘要:近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们对于教育发展也更加关注。其中,与高校学前教育相关的技能培训机构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学前美术教育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构成,在高等院校中不但具有历史悠久的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教学规模。因此,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要求各高校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推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改革,保证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发展方向更为关注,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有巨大的影响。此外,学前美术教育有利于我国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现阶段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各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进行了改革,并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得到长足发展,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本文就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不足的措施作分析,希望对解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的现状 1.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还停留在高考制度之中,对学生的文化课的成绩十分看重,而忽视了对于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导致学生艺术类课本成为摆设。甚至有的学校没有艺术类课程,学生对于艺术类课程一无所知。在高校的招生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考察,学生长期只注重对文化理论课的学习,对艺术课严重缺乏了解。学前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没有美术基础,给学前美术教育增加了难度,不利于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2.部分美术教学与幼儿园实际需求不符。学前教育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是高校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参考。在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中,一些高校教师在学前教育中对幼儿园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并没有足够的了解,使教学没有针对性和应用性,不符合当下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能力的需求。因此,很多学生到幼儿园实习时,不能够完成较好的美术活动课,造成只会画,不会教的情况。3.重技能、轻实践、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很多教师重视绘画技能,忽视学生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实践作用。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只顾着上完课程,没有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这种现状的存在让学生对美术教育提不起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美术教学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综合性儿童实用美术能力的掌握。 二、推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完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弄清楚幼儿园到底需要具备什么能力的学生,我们的学前美术课程教学要和幼儿园需求吻合,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当前很多高校教师在学前教育中只注重理论的讲解,甚至还会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美术类别考试,存在这种现象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是靠自己的主观意志教学,应该与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了解学生所需要的教学方式,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同时,高校学前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正常开展。2.合理设置美术教学课程。学前教育是基础教师的主要来源,基础教师在学前教育的培养中不仅可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锻炼,还可以体现师范教学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因素,其发展的好坏对学前教育的开展有决定性作用,这对美术教育教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术教育教学中,任职教师应该就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课程以及学习的目标做详细的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教学的教材,让学生易于理解课程内容。同时,教师应对不同阶段学生学习所需要达到的要求做明确规定,制定学生发展的方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3.充分利用新型材料与工具。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科学技术也得到有效发展。在高校学前教育中,新型材料和工具的出现,给高校学前美术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要求高校学前美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型的材料与工具,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创造方法,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全面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深入开展,加快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改革进程。 三、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尤为关注,其中,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做到全面改革,保证学前教育的质量。针对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使我国的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对我国的文化发展有积极影响,对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正面意义,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制度保证。 作者:龙雪梅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思考 摘要:当前优生优育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家长们对幼儿的学前教育格外重视,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上早教班、开发智力、各种特长班等,家长们对幼儿倾注了更多的期望。学前教育成为家长为孩子赢在未来不容错过和忽视的重要一站。声乐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是学前教育专业整体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教学科研;职业教育 一、声乐教学对学期教育专业教学管理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能够培养将来能够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人员或其他相关研究机构的人才而设置的专业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并毕业的学生将来可能面对的会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这是一份很有荣耀的工作,也是一份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现在的小孩都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宝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和激烈的现实环境使得父母更加希望子女获得比他们更好的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课程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具备多样化的才艺才能,使其能够以更加鲜活、灵动的面貌出现孩子面前,激发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发;同时,声乐教学也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心灵的宁静,让自己的心更纯粹、更自然,这样更能接近孩子们的世界,对自己也是不错的熏陶。 二、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的师生质量偏低,新进学生音乐“零基础”较多当前职业教育在我国尚是一个误区,许多人包括不少的教育工作者都认为职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补充,职业教育吸纳的都是那些上不了好大学、好高中的学生,这种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导致了我国职业教育长期沦为通识教育的附庸,职业教育吸收的生源也是通识教育挑剩下来的,普遍存在主动学习意识较差、学习能力较弱、性格缺陷(如自卑、过度叛逆等)等问题。而且,由于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音乐课程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占比较少,到了初三以后更是因为升学的紧迫任务而有名无实了。这导致许多学生并没有接受多少正规的音乐教育和声乐训练,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孩子,可能连像样的音乐器材都没见过。偏薄的音乐基础使得声乐教学进展缓慢,也收效甚微。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中职学校长期处于被忽视和轻视的地位,地方政府的资源支持缺乏,优秀的老师也不愿过来,没有好的老师又怎能保障声乐教学的高质量呢?而且,许多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师来源于音乐学院,缺乏幼托机构的实践经历,属于学院派,这对于注重实用性的学前教育专业类似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声乐教学难接地气。(二)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过于向专业化看齐,同自身的学科特点不符在教学模式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沿袭音乐学院的教学教学方法,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通过“听、学、唱、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表达能力,提高乐感和找准发音、呼吸、唱腔等的正确方式;在教材内容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也大都采用高等音乐院校的音乐教材,采编了大量的艺术歌曲,注重乐理的学习等。这种过度倾向于专业化音乐教学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偏离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自身发展特点,毕竟学前教育专业并不是培养优秀的歌唱家、音乐家或者鉴赏家,而是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和表达能力,着重学生的音乐渲染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借助音乐同孩子进行沟通和对话,并传递教育理念和情感。事实上,许多学生在工作环境中需要歌唱的更多的是幼儿歌曲,其面对的也并不是那些经验丰富、乐感出众、表情严肃的音乐家,而是一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过于专业化的教学倾向会束缚学生的行为和思想,造成他们同孩子之间的鸿沟。(三)学校对声乐教学课程不重视,授课学时安排过低声乐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然而学校对声乐教学课程重视程度并不够。许多学校安排的声乐教学课时可能就是一周两节。这么短的教学时间,老师可能也就是基本完成教学课程任务,根本不可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深耕细挖、咀嚼精华,只能是囫囵吞枣、求个大概。授课时间有限,老师就更偏向于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如此反复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声乐教学质量始终难有质的提升。(四)忽视对改进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教学质量长期低谷徘徊当前中职学校整体科研氛围并不浓厚,缺乏相应的中职科研管理机构,也缺乏固定的中职科研工作者。中职教学科研存在随意的、没有固定课题的现象,同时,中职教学科研也存在科研成果缺乏有效鉴定的现象。由于人们对中职教育的漠视,许多中职教育科研成果长期遭受冷落,也缺乏相应的媒体和组织机构去宣传和推广。当然,科研经费的缺乏也是中职科研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师资力量偏弱,缺乏有水平的科研工作者,致使教学科研长期处于落后和被忽视的境地。这种对教学科研的忽视,使得声乐教学长期因循守旧,始终处于低谷徘徊,难有大的突破。 三、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一)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年复一年的严峻,注重“学用结合”的职业教育重新被人们所提起和重视。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时候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和社会资源了。国家应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放置在同等社会地位上,给予同样的生源保障和资源给付。通识教育作为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平台,职业教育则作为技术人才的实训摇篮,两者同样重要。同时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转变过去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促进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平衡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藉此带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升。(二)明确培养目标,找准学科定位,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中职学校应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学前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前儿童完成学前的智力准备和心理准备的幼儿教育人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应确立起实用导向型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渲染和沟通能力,更多的是交会学生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达成同孩童的交流。当然,基础的声乐技巧和乐理知识仍需掌握,否则学生难以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应通过更富于表现力的教学方式,如实验教学、院园结合、分组教学等提振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针对新进学生普遍音乐基础较差,可以采取“以老带新、以先帮后”的方式,鼓励具有音乐基础和声乐学习优异的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指导和帮助,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营造更为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材上,教育部门应组织编写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教材课本,提高针对性。教师也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培养目标,合理删减、重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三)提高对声乐教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中职学校应合理制定声乐教学的教学任务要求,并按照教学任务要求和培养目标科学安排授课课时,以保障教师能够充足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学校也应保障声乐教学的教学需求,如训练场地、声乐器材等,加强声乐教学的硬件建设。(四)鼓励和推动中职教学调研,加大教学调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创新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针对当前中职教学科研环境较差的现象,应努力做好四个方面鼓励和推动中职教学科研发展,为提高声乐教学质量铺好路、架好桥:一是教育部门应在科研机构内部设置中职教学科研研究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科研人员;二是加强中职教学科研的经费投入。教育部门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和课题项目推动中职教学科研发展,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中职教学科研的支持中来,多元化筹措中职教学科研经费;三是加强教学科研成果鉴定和宣传应用;四是做好中职教学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 四、结论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多方配合的系统工程,生源质量、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材、硬件设施、经费投入、科研成果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中职院校应立足院校自身的实际,结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转变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声乐教学质量提升,为各类幼托机构输送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作者:陈丽平 单位: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如今,在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对学前子女的教育程度更加重视以及“二孩”政策的刺激下,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发展形势喜人,对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从学前教育管理人才的需求着眼,针对如今学前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的问题,探讨学前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2016年,我国启动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在加大力度建设公办园的同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解决好公办园的运行问题。与此同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指明了为了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应重视专业素质教育,而且需要具备出色的管理能力。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适应学前教育市场的需求,各个相关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机制也做出了调整。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优化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方案,大力培养学前教育行业的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1学前教育的管理内容以及管理人才概述 1.1学前教育的管理内容 学前教育的管理的内容,是指按照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包括培养目标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服务社会管理、教研和科研管理、行政事务工作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教学和行政工作质量管理、人才队伍管理和园长自身建设以及工作评价与绩效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相对独立,又在相互依托、互相作用,构成了整个学前教育的管理系统。 1.2学前教育管理人才 本文研究的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才,指的是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背景,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具备学前教育行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能出色的完成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工作的综合性人才。即包括民办和公办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又包括早教机构管理人员、儿童文学杂志社的管理人员、育婴行业的管理人员等等。 2学前教育行业管理现状和问题 2.1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有限 教育局、学前教育行业机构等都是学前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其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传达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对该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进行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因此,学前教育的相关行政管理的理论知识是其必备技能,是关系到能否对学前教育行业有效指导和管理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如今县级以上的学前教育行业的数万名行政管理人员之中,大多数是“门外汉”,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背景,也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很难正确、高效的指导当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2.2学前教育机构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才奇缺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混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笔者所在的吉林省为例,根据资料,全省大大小小的幼儿园管理人员有数千人,然而大部分缺乏系统、完备的学前教育管理知识。特别是个体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之中,各级管理人员很多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背景,也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管理的随意性较强,管理经验和技巧匮乏。造成了许多幼儿园机构设置、人员配置都不合理,各种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幼儿园仍停留在作坊式的初级运作阶段。与此同时,目前学校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时候,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舞蹈、键盘、美术等方面的特长,却时常忽视了教授学生的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许多幼儿园管理混乱,经营不善的局面。 2.3依法治园能力不足 如今,我国正大力开展法制政府建设,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对学前教育行业的立法和行政指导和管理起步较晚。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标志着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的出台,对教育的依法管理正式起步。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幼儿园管理规定》《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相继出来,为我国幼儿园教育行政管理的提供了重要依据和行动方案。然而,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法律的执行环节上还较为薄弱,部分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还淡薄,轻法、厌法的心理表现较为明显。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较为突出,非法侵害幼儿的现状时常发生。 3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 加大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是解决如今学前教育事业种种发展困难的需要,是保障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出发,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 3.1瞄准市场需求,明确培养方向 在市场经济体制里面,客户的需求是开展一切生产劳动的根本出发点。学校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比如大多数学校仍然以培养幼师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对于学前教育的管理、营销、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教授过少。然而,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除了看学生的特长以外,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学前教育的相关院校应该更多的走出校园,与幼儿园、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家长、学生多接触,摸清他们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更正人才培养观念、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向。此外,还应该进一步细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不仅巩固原有幼儿师范方向,还应在对用人单位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瞄准目前市场需要的人才空缺,增设幼教产品开发、幼教产品营销等方向,并制定单独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这样,既能保障幼师岗位的供应,又能供给当今行业奇缺的营销、管理以及开发设计等人才,实现与市场的精准定位。 3.2把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作为目标 针对上文所述,在如今学前教育行业的管理人员中,缺乏专业知识和教育管理理论和经验的占据较大比重,同时工作责任心不强、观念意识不正确等问题也广泛存在,直接造成了在实际管理中的各种弊端,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学前教育行业复合型管理人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源。复合型人才的定义,具体而言就是思想理念先进、理论知识扎实、做事态度专业的人才。3.2.1思想理念先进所谓理念先进,是指学前教育管理人才应深刻理解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管理的观念理念体系,作为实际管理工作坚实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传授学生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既能扎实掌握经典的学前教育管理的经典思想,又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时俱进的明白前沿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学前教育事业不断突破。3.2.2理论知识扎实学前教育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即包括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全面、准确的知悉,又包括学前教育管理方案计划设计、师生活动组织,还包括组织结构设置、相关人才的培养与激励、相关财务知识等等。因此,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巧是学前教育管理人员做好工作的必备条件。学前教育的管理人员应能掌握并运用专业的管理知识,促进学前教育管理的发展。3.2.3做事态度专业态度决定一切,在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职业道德,养成认真负责的做事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性格。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心态的调整能力,能保持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保持健康稳定的精神状态。 3.3深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现有学前教育教学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学前教育事业的需要,深化学前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是学校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是为学前教育事业提供人才保障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必经之路。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学前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学前教育行业的高层管理者和创业者,为了使学生在初入职场之时尽快适应职场,顺利走上职业生涯的发展通道,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打破现在按章节教学的传统模式,采用单元式、任务型以及模块式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每一个管理模块作为教学单元,并设置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重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与分析,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在学生的课堂管理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轮流作为管理组长,并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派代表上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4结语 在学前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趋势和背景下,我国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应及时跟上。面对如今学前教育机构中的管理能力不足,经营混乱的局面,唯有建设高素质的学前教育管理人才队伍才是根本之策。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管理人才的能力和水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完善我国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倪娜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分析 摘要:视唱练耳课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在音乐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台阶和基础,视唱练耳学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和修养。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的特点及现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模式及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从中开辟出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现状;积极性;听觉惰性;灌输式;唱名法 视唱练耳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技术理论课,它将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审美、基本技术技能和视唱练耳教学能力融为一体,是一门示范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均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重点是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的基础,同时也提供平台来发展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学生们通过学习该课程最终能准确的理解音乐、记忆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 一、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现状 近年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面临一些困惑。首先,招收的学生都是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比较差的,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加上教学大多采用班级授课制且分班并不是按照学生程度来分,这样给视唱练耳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次,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老化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在课堂教学中只借用钢琴、黑板。一堂课下来除了听琴声,就是随琴唱,延续旧的套路,学习内容传统、不够新颖。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视唱练耳是一门基本的音乐素质训练课程,它的涵盖内容广,要提高对音高和节奏的把握能力,必须是要通过一定课时的训练,这对于学生良好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视唱练耳课程在教学上出现了一些不足。(一)课程设置安排不科学。现有的视唱练耳课程,都是和乐理课一起的,而且为了给其他课程让路就把两次视唱练耳课安排得很近,往往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要学习新的内容了。(二)学生积极性不高。视唱练耳的学习,是要求学生不断推敲、练习、琢磨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在模仿中反复练习,给学生以基本的感受,使学生具有音乐听觉直观性和机械性强的特点。这种被动性让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枯燥无味,导致他们的积极性不高。(三)灌输式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采用灌输式教育。教学的过程和目的在于如何将知识灌输到学生,对于学生到底掌握到多少或是消化多少知识,没有足够的重视。学生则在实际视唱中往往并不重视速度、力度记号及表情术语等演奏方面的要求,而是注意节拍、节奏、音准等基本要素,就忽略了对音乐情感的表现。(四)唱名法的确立。练耳教学中,到底选用什么唱名法进行教学成了一个问题。虽然国内外在视唱练耳实践中会采用很多唱名法,但在我国音乐教学中使用最广泛、最多的是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而二者哪一种更好,则是教学中长期以来的一个争论。 三、提高视唱练耳教学水平的途径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视唱练耳课是一门需要书面练习并且用脑去记忆的课程,就要求更合理地安排上课时间和周期。节奏、音高的记忆特点是趋于感性的,是要时间去感知、对比和练习。所以课程时间安排应该每周至少两、三次,且时间间隔,这才能够利于学生连续、循环的记忆。(二)培养学生兴趣,寓教于乐。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保持生动有趣,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够各抒己见,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引导学生主动的去理解音乐的各要素。提高学生的兴趣,也避免听觉惰性的产生。(三)更新教育观念,采用交流式的教育方法,避免只重视音准的练习。交流式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互动交流。其教育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老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也不仅仅是学生自我潜力开发。而是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各个方面来训练学生,不能只注重某些环节,音准的练习固然重要,节奏的练习也不能轻视。有人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可见音准和节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非常重要。老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去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音高、强弱、节奏节拍等音素。同时让学生注意乐曲中的表情记号、音乐术语与句法的运用,能够富有感情的演唱。使用正确的发声方式,在视唱过程中学会运用内心的听觉来调整、检查自己的音准和节奏。(四)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并用。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并无哪一种唱名体系更为科学之分,只有能否科学掌握运用之别。任何一种唱名法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音乐作品在音的组织中‘调高’纵向关系,‘音高’(旋律线)的横向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调性特征”。[1]为此,视唱练耳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专业不同以及视唱练耳程度的差别,将两种唱名法并用,以此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使学生对于首调和固定唱名法都能科学的掌握,就这样的基础上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唱名法并加以熟练运用,以此达到视唱练耳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需要一种适合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应该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依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运用各异的训练方法方式,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重要的音乐基本技能。其次积极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视唱练耳的学习是需要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反复琢磨和练习,不能操之过急,积极提高自己学习和联系的主动性。由于,视唱练耳课是很基础、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要把课程上好、学好,就需要老师和学们在教学过程中共同配合。 作者:贺叶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摘要】创新实践能力是学生求职的重要名片。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相脱节、专业教学重‘教’轻‘保’、保教结合的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DIPE模式的关键是践行,关注专业顶层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关注顶层理念转化为学生观念后在实践情境中的再现。基于DIPE模式科学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实践教学领域,提升学生保教综合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可雇用性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DIPE;创新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幼儿教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摇篮。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下简称《专业标准》),要求幼儿教师应具备“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实践能力。[1]这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标准,也为诊断学前教育实践教学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建议。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1.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之间存在脱节《专业标准》要求,幼儿教师应具备“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具备把学前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行为的能力,这意味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融合。但是,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过于关注理论知识学习,缺少专业能力实训,或者只是“推沙盘”式的演练,使得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相脱节,学前教育毕业生无法适应幼儿教育,无法解决幼儿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重“教”轻“保”《专业标准》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能够“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有效保护幼儿,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要求幼儿教师具备保教综合能力。这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重视保教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课程方案设置过于重视理论课设置、硬件投入欠缺以及教学不重视等原因,高校学前教育教学现状是重“教”轻“保”,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忽视保育能力的提高。3.基于保教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幼儿园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以及保教活动的基础是实践,实践能力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础能力。但是,依据幼儿园教学观察来看,部分幼儿教师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表现在:幼儿园游戏活动选材没有趣味性;游戏活动设计不能针对幼儿水平,缺乏创新;游戏准备不充分,随意性大;游戏活动组织能力欠缺,应变能力差;有的游戏活动不完整,没有通过总结评价环节帮助幼儿提升经验,达不到“玩中学”的效果[2]。实践技能是幼儿教师的从职之本,也是保教单位看重的求职名片。从以上分析来看,学前教育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尚不能满足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应以《专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保教能力为核心,研发专业技能培养模式,从而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幼儿教师。 二、DIPE模式及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DIPE教学模式简介DIPE模式是指基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而提出的实践取向的教学模式,包括“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践行(Practice)—评价(Evaluation)”四个环节。DIPE模式中的“设计”是指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专业顶层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专业实践素养,在课时、学分等方面突显实践教学的地位,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应该置身于实践教学情境之中。“实施”主要是指把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素养要求付诸于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教师有意识地加强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践行”的主角是学生,要求学生除参与培养方案、参与课堂教学之外,应通过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把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评价”强调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构建一个促进学生发展、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2.基于DIPE模式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1)制定“应用型”取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是制定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专业标准》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应具备四大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些理念对传统的“保障孩子不出事、看好孩子就行”的保育观念提出了挑战,是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依据。同时,社会和家庭对幼儿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希望幼儿教育能够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顺应学前教育改革要求,针对幼儿园保教实际,联合学前教育机构与专业人员,科学设计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促进在校生专业能力训练,[3]特别是幼儿保教技能的训练。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把人才培养规格落脚到应用型方面。(2)规划实践价值取向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必须做好课程建设工作。实践取向的课程建设应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或者说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具体体现在课程建设中。基于DIPE进行实践取向的课程建设,应弱化课程的理论色彩,增加理论课程的实践、实验课时量;调整课程结构,提高实践环节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加强产学研结合,增加学生教育见习、实习的课时,给予学生接触孩子、体味孩子情感的机会,就像有学者认为,“不能切实地接触孩子的内心,就说不上是幼儿教育工作者”[4]。实践取向的课程建设旨在给予学生接触幼儿的真实情境,给予学生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幼儿保教综合能力。(3)设计体现“做中学”理念的实践教学过程DIPE模式是基于实践的模式,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此,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应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做中学”、问题解决中学习。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凸显“做中学”的理念。如我们试行的“项目教学”就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其核心理念是“学生为本”,教师注重蕴含问题的教学情境以及安全自由教学氛围的营造,项目解决是师生同新生活的际遇、对话与互动过程。[5]相对目标教学的“给予性”特点,项目教学是一种发现性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创设真实或模拟真实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习得能力。(4)优化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学前教育实践能力的核心是保教能力,保教评价主要是考察保教质量。保教质量评价就是对保教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判断。必须明确的是,幼儿保教质量与一般社会服务质量是有区别的。保教质量需要考虑家长满意度,同时还要关注儿童在保教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质量,就像有学者研究认为:“通过观察带班老师和儿童之间相互关系的温馨,丰富程度和儿童在保教机构中所获得的日常生活经验是测定保教质量最适合的方法。”[6]所以,能否让孩子获得高质量的生活体验是衡量学前教育学生保教实践能力的重要标准。 三、基于DIPE模式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1.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Design)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是专业能力培养的指导蓝图,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方案的设计、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制、专业能力标准的开发等。(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离不开具有实践素养的教师队伍。提升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的必然要求。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教人2014-103号)”,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这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素质提升提供了政策支持。为此,学院制订了相关教师管理制度、有效激励机制与良好服务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专业教学实践;采取“抓好教师培养工作,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鼓励教师下园实践,增加教师实践经验;聘请幼儿园教师来院任教、讲学,陶冶教师实践素养;院园教学环境互换,专业教学接地气”等措施,增加教师的实践体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教学比例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才培养评价的依据。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应摆脱“大学就是培养理论研究者”的观念,进而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实践教学量占专业课教学量的比例。为此,我院对传统的培养方案做了重大修改,凸显三个特征:其一是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学时,相对减弱某些纯理论课程学时。其二是增设专项实践学期,设置第六学期为专项实践学期,要求学生到幼儿园进行顶岗实习,全身心体验幼儿教学,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从原来的22%提升到29%。其三是艺术技能类课程“不断线”。在旧的培养方案中,艺术技能类课程集中在前两年开设,后两年学生没有技能训练的机会;新培养方案要求艺术技能类课程开设四年,保证艺术技能课程连续四年不断线,以促进学生弹、唱、跳、画等技能的稳步发展。 四、构建实践教学制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方案的实施(Implement) 1.制定实践教学目标,指导实践教学方向实践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在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或标准,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和方向[7]。其中专业信念指学前教育学生“在对教育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信念和理性认识”[8],即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专业知识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在幼儿教学实践中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发展。制定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师实践教学指明工作方向,也可以为学生实践训练指明学习方向。2.研制专业实践能力标准,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定位为“一专多能”。“一专”主要是教学技能的培养,“多能”包括弹、唱、舞、读、写、画、形、作、动等能力。为保障学生达到应用型人才要求,我院制订了每项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成立了专项能力考核小组和考评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专项考核,促使学生达到相关实践能力要求。3.制定综合实践管理制度,加强学生实践管理综合实践管理是实践教学方案得以落实的保障。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近似于“放羊”式管理,实践单位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践效果不甚理想。为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学院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编制了综合实践大纲和实践教学指导书,制定了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安排专门的实习教师,负责学生综合实践工作;和相关实习单位签订了综合实践指导条例,要求实习单位安排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在综合实践考核方面,要求教学单位、实践单位同时给予评定,以保障综合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创设“教学做”融合情境,指导学生参与实践(Practice) 教学做融合是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原则的体现,是提高学生实践素质的重要路径。为促进学前教育教学的“教、学、做”融合,教学情境创设是关键环节。我院在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和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加强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建设实训中心是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地,是培养学生掌握学前教育技能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高素质毕业生的场所。加强学前教育实训中心规划与建设是学前教育专业硬件投入的重要方向。在实训中心建设方面,本院成立实训中心办公室,负责实训中心的规划与管理;采取“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加强投入,制度上墙”策略,建设和完善了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建设,包括艺术类专用教室、美术类专用教室、保育模拟实验室、蒙氏活动室、微格教室等,为实践教学训练提供了教学平台。2.加强学前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课外教育教学实践是学前教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具有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保教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对课堂教学具有查漏补缺的作用。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我院采取了“详实考察、科学规划、签约挂牌”的策略。我院多次深入调查和研讨,合理规划教学实践基地的布局,邀请相关幼儿教育机构参与论证,设计产学研合作教育方案,与相关幼儿园及学前教育机构建立校外实习合作关系,对这些基地签约挂牌,并制定相关单位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推行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开展学院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交流和科研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实践,确保这些基地成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平台。 六、加强实践能力评价(Evaluation)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可雇用性 实践能力不是单一学科能力,而是一种跨学科能力,实践能力是个体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能力[9]。实践能力评价就是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评价,实践能力评价改革是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首先,明确实践能力评价的内容。依据基础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应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0],在评价中我们关注学生实践中的调查、体验、教玩具制作、思辨以及与学生交流的能力。其次,正确理解评价的功能。传统评价是为了区分和甄别学生,现代评价倡导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通过评价诊断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助其改正问题,促其提高实践能力。最后,明确评价的主体。传统评价过于关注系统内部评价,忽略学前教育体系外人士的建议。在评价改革中,除倡导学生自评以及教师评价之外,我们尝试了应答评价方法,邀请社会相关专家对我们关心的问题、学生的专项能力做出诊断评价,并把他们对毕业生的要求反馈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依据这些评价结果调整学习方向,教师根据这些结果修正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而发挥评价合力,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可雇用性。 作者:李文霞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初探 摘要:文化修养是现代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体现,对一个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具有较高水平文化修养的学生可以更好地迎接社会发展的挑战,而文化修养水平较低的学生则有可能成为社会的牺牲品。据调查,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底子薄弱,不利于将来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学前教育的发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该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是作者长期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学前教育;文化修养;培养方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制度的实施,大批外来文化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涌进中国社会。在国际经济交流、文化碰撞之下,我国抓住发展的机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勇于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传统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是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也受到国外文化的冲击,国外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作为文化糟粕挤进来国民生活之中,这些思想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中国民众的思想。而且由于我国在教育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高,在教学中很少有针对性地对此进行讲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深入其内心,学生不能真正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就为国外的“快餐文化”侵入学生的观念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是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笔者就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修养的培养提出见解,期望为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的借鉴。 一、以传统文化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 教师向学生传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时蕴含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优秀文化内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就业面对的是学前儿童,因此这个专业的学生需要从具有启蒙意义的教育书籍开始学起,以此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例如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第一书———“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是我国古代传统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书,其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孝,不知义”历经千百年的文化发展浪潮仍然发挥独有的光芒。《百家姓》极具实用性,于古于今都有裨益。《千字文》既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读物虽然已历时千年,但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已经欠了太久的账了,因此,从现在开始,从尚未毕业的学生抓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积极向学生传授这些具有启发意义的传统文化知识,从基础学起,规范学生的行为,以此学生在就业之后会向学前儿童传授此类传统文化,使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代代相传。例如很多学生对孝只有一个表面的认识,没有从更深的层次了解它。《弟子规》以孝开头,教师在对其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利用小故事《卧冰求鲤》加深学生对孝的理解,从而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需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入手,用优秀的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田,使其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为其文化修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大量阅读是培养文化修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其爱阅读、乐阅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书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大多是手捧手机,埋头于网络小说之中。一些低俗的网络小说在学生之间广受欢迎,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以此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教室读书角、电子图书等。我们可以向学生发放读书倡议书,通过召开读书认知大会或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主题活动,向学生说明读好书、好读书的重要性,并建议他们在自己的宿舍设立一个图书柜,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由于学生对书籍的评价不一,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如《追风筝的人》、《飘》、《活着》等具有启发意义的图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对社会文化产生共鸣,深化自己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除了在宿舍开设阅读角之外,学校这个大环境是一个适合阅读的场所。我们可以在校园内部、教室内部的宣传栏上摘抄每天摘抄一些名言警句、古诗词、精彩习作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三、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当前对学生文化修养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虽然在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存在缺失,但是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仍然很有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文化兴趣点,从这个兴趣点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激起他们的求学意愿。例如某些学生喜欢传统音乐,对古筝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教师就可以从古筝入手,尽管学生不是音乐专业的,但是老师还是可以找机会让学生亲手拨弄琴弦,在实践中体会弹指的技巧,这样会提高他们的兴趣,在学生拨弄琴弦的时候,老师还可以向他们讲解有关于传统乐曲的知识,理论加上实践,可以转变他们对古典传统文化的看法,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他们会在课后对此进行调查,以此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现代中职学生文化修养水平不高,与教育息息相关,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热爱文化,那么他们的文化修养的提高就指日可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努力。 作者:何仙玉 单位:湖南省道县师范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论述 摘要:钢琴教学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要求学前教育的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的钢琴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效地对幼儿开展钢琴教育活动,然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阶段的钢琴教学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钢琴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的探讨和思考,提高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的钢琴课程,其不仅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钢琴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更要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基本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其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智能能力的提高、身心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们探讨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之一。 1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较大地影响了钢琴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目标存在偏差 钢琴课程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理论知识及演奏的基础技能,以便于今后有效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因而其要求钢琴教学必须要按照钢琴教学的内在规律去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的对象又不同于专业的钢琴学生,不能按照钢琴专业的培养特点去对学前教育的专业学生进行授课,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在规范教学和非专业教学中找到平衡,而这又恰恰是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大的地方,许多教师和学生在钢琴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以非专业学习为借口,结果最终导致钢琴教学质量长期不高。 1.2重技能训练轻素养培养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教学也正逐步向专业化发展,由此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钢琴课程为例,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钢琴知识和技能,更要以此为抓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的音乐素养,重视将钢琴教学应用到对幼儿的启蒙和教育中去,而这些也正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所恰恰缺少的。不少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一味重视对学生进行钢琴知识的灌输和相关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的培养和熏陶,教学目光短视,不利于学生综合性的职业能力的提高。 1.3教学模式奉行“拿来主义”,缺乏创新 当前我国不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授课老师大都毕业于钢琴专业或者相关的音乐专业,这使得他们在进行钢琴授课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钢琴专业的教学模式搬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中来,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往往和钢琴专业学生具有很大差异,这也使得这些钢琴专业的钢琴教学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于学前教育学生,进而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动机缺失。 2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有效性,需要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有效提高钢琴教学的课程教学质量。 2.1摆正教学目标,加强钢琴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摆正教学目标,从加强钢琴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入手进行,针对当前不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于松散、无序等问题,应加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教学,例如加强读谱、基本的演奏节能等的规范性训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充分把握好规范性和非专业性之间的关系,避免一味地使学生追求钢琴的演奏技巧等,要以加强学生对音乐内容、形象的理解为纲,加强练习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2加强和重视对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对于其今后专业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等各方面来说都具有显著意义,教师要意识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钢琴的学习并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是其今后进行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而综合性的音乐素养对于其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来说可能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一味要求学生加强钢琴课程的技能训练,而应以此为抓手,培养和熏陶学生的综合性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力、感受能力等,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专业成长奠定基础。 2.3加强教学模式创业 教育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在学前教育专业快速专业化的今天,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努力进行教学研究和反思,创新钢琴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在积极沿用钢琴专业中“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将其和“一对多”这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在基础较差和基础较好的学生中使用一对一,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予以适当指导;而对于大部分中等水平的学生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这样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总之,学前教学专业钢琴教学要以现有问题为突破口,着力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予以提高,有效提高钢琴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我国学前教育整体师资水平。 作者:林林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问题及成因 摘要:技工学校招生的主要对象是初、高中毕业生,学校以培养专业性实用人才为教学宗旨。就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而言,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学生年龄较大,在钢琴的学习和理解以及手指的协调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且学生基本未接受过乐器教学,缺乏对音乐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技工院校的教学硬件、教材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钢琴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受学生、教师、教学硬件等因素的影响,教学问题频出,严重阻碍了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良性发展,故而对这些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工院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基础问题钢琴教学在我国尚未普及,加之技工院校学生年龄普遍偏大,多数学生不具备相应的钢琴学习基础,而且多数学生缺乏音乐知识的积累,从而导致接受钢琴知识困难、学习进度缓慢等问题。2.教学模式问题从实际授课的角度分析,受硬件设施、教学资金、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技工院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普遍沿用传统的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基础水平高低不一,且教学内容相对较多,教师无法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仅能用讲述式的教学方式传授钢琴演奏知识,教学效果差,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硬件设施问题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建设完善的钢琴教学环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技工院校在短时间内很难筹集数额庞大的建设资金,故而钢琴教学硬件设施存在缺失。4.教学评价问题技工院校更注重钢琴教学的成果,常以学生最终能否演奏指定曲目作为考核目标。在实际考试过程中,教师也仅对学生演奏的指法、熟练度、正确度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实际掌握情况,不能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进行分层考核。这就导致钢琴教学流于形式,兴趣高的学生能力得不到提升,兴趣低的学生得过且过,根本达不到钢琴教学的目的。 二、技工院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问题的成因 1.学生基础问题成因虽然近几年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生在义务教学阶段的学习压力仍相对较大,加之学生家长对孩子期望普遍偏高,导致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文化课的学习,类似音乐教学的课程并不能得到学生及家长应有的重视。此外,学习钢琴的成本相对较大,普通家庭承担这样的费用有一定的困难,故而多数技校学生未接受过钢琴教育,从而导致钢琴学习基础较差。2.教学硬件问题成因导致教学硬件问题的原因很多,资金不足是主要原因,但仍有其他原因影响技工院校完善教学硬件设施,例如,钢琴教学尚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由于学前教育在技工院校属于新兴学科,其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等均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模式,这就导致学校仅能依靠经验摸索钢琴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例如教材的选定等。而这种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连续性,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3.教学评价问题成因由于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体系不健全,尚未统一教学内容,故而教师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仅能依据实际教学内容制定学生考评体系,即学生学什么考什么,加之钢琴演奏学习周期性长,教师仅能就指定的几首曲目对学生进行考评。但这种考评,形式重于实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小结 技工院校的学前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就钢琴教学本身而言,亦非朝夕间即可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技工院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各技工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时机,加大对学前教学的投入力度,勇于探索且善于总结,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的相关内容,不断吸引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其中,从而促进技工院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彦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大学校期间对他们的体育技能培养好坏,直接决定了其工作后的从教水平高低。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在培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物潜能、心理潜能的过程中提高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学前教育;学生;技能培育 目前,受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是女生的影响,且多数学生重视专业课程学习,而忽视身体素质提高的现状,导致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如何结合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的技能,就成为当前从事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认真总结的一个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学体育教学的经验,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以下见解。 一、从思想工作开始,提高学生对体育和对学前体育的正确认识 首先,立足学生身体健康第一的观念,教育树立身体健康是干好今后工作的前提保证的思想;通过课堂教学端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使体育锻炼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要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幼儿体育教学的内容,如基本体操、基本动作和游戏等,要让她们明白自己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动作,都会成为幼儿的示范动作,所以动作必须做到舒展、优美、规范。 二、根据大学体育课的内容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进行教学 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外,还应该了解所学动作的要领和一些动作的教学步骤,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大学体育课的内容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比如,在其他专业短跑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四个阶段进行教学,着重强调跑的各阶段的技能和跑的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跑的正确动作要领和学生跑的正确动作的培养。而作为学前教学专业学生,应该首先掌握跑的正确动作要领和自身正确、规范跑的动作,因为在今后幼儿园跑的游戏教学中,教师是根据跑的正确动作要领来分析、指导幼儿的动作,并根据幼儿的动作选择一些“游戏”来纠正、强化其动作;其次,教师的动作是幼儿的示范动作,幼儿一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所以只有教师的动作标准了,孩子们才能更快的掌握动作要领;再如,在身体素质达标测验内容的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其他专业体育教学往往只注重跳的结果和跳的能力的练习,而忽视了起跳和落地动作的练习,甚至有些学生的起跳和落地动作是错误的。而幼儿双脚跳的动作重点恰恰是起跳和落地动作。因此,在学前教育学生的体育课上,根据教学内容,除了锻炼身体、发展学生的能力外,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动作的动作要领,并强化她们的基本动作,使之能成为“示范动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三、在大学体育课中要加强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口令,口令技能是指挥调整队形的能力;二是做、领操,做、领操技能是教师指导幼儿做基本体操动作的能力;三是游戏组织,游戏组织技能是指设计、实施、评价体育游戏的能力。而这三项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虽说这几项技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比较简单,但要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确是及费时间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极其细致的教学安排,将这几项技能由简到繁、由粗到细安排到体育课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将这几项技能的教学应安排在每一节体育课的开始准备部分进行教学,这样既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做到事半功倍效果。如新生入校前两周一般都要进行体育课课堂常规的教学,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口令技能的培养。首先,将口令的分类以及正确运用进行讲解;然后,再进行示范和提出要求;最后分组进行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口令的正确“呼法”和实际运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在每节课的开始准备部分,都可安排几个学生进行练习,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应及时将学生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再如,将领、做操技能的教学也可放在每节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开始时一般只安排一两节操,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动作姿势和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为主,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形式的示范,激发学生对操节教学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准确的动作表象并感受体态美,后期教学中可将重点放到每节操的教学重点、简化分解和示范的方位上。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修养 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作为体育教师,一般都具有以上的基本素质,但要成为既能上好大学体育课,又能在课堂上将学前教育专业体育的内容融入教学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在课堂上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了解、掌握学前体育技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还要加强业务能力提升,力争在课堂讲解时能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示范要准确、熟练、轻松、优美;口令要清晰、洪亮、准确;教学组织要严密、教法要科学;更要做到在生活上对学生关心、爱护,学习上耐心指导,帮助。 作者:王晋明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工作的不断重视,使得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为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工作之一。专业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的专业舞蹈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发展趋势,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进行探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此提出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出拥有学前教学知识,有能力担任托儿所、幼稚园等幼儿机构的专业教学教师。对于这些专业人才教师,舞蹈是他们日常工作的活动之一,学前专业人才可以通过舞蹈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等。但是,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忽视了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有利于培养出专业的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人才。因此,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对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改革成为了主要任务。 1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1.1舞蹈课时不足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进行舞蹈学习需要长期的间断练习和复习,才能提高身体的舞蹈素质,让身体接收各种专业舞蹈动作。但是,当前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对舞蹈课时的安排不足,每周的舞蹈课时仅仅只有2节课,甚至不开设课程,只要求学生自己学习,那么这样的课时安排,对于需要勤加练习的专业化舞蹈来说是往往不够的。舞蹈课时的不足,直接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舞蹈专业能力不足,无法完成今后的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学质量低下。 1.2舞蹈教材不规范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就好比医生的手术刀、士兵的枪,教材在专业化教学起着关键作用。对于教师而言,教材是完成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的衡量标准,而对与学生来说,教材是学习的主要依据,没有教材就无从说起教学质量。但是在当前的学校中严重缺乏适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教材,对于选择的教材杂乱无章,有选择专业舞蹈学校的教材的情况,还有选择高难度的舞蹈教材来作为入门课程的情况,这些选取教材的情况严重偏离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际目的,不利于学生的舞蹈教学质量。 1.3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 舞蹈是通过舞蹈动作进行情感表达的行为艺术,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将舞蹈动作做得优美又高超,一定会使观赏者拥有悦目娱心的感受。然而,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都是刚开始真正的接触舞蹈,没有接受过专业性的舞蹈培训,肢体达不到舞蹈所需的柔韧性、灵活性等基本功;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偏大,骨骼发育早已定型,极大地增加了舞蹈动作基本功的难度,还有些学生对舞蹈的概念模糊,舞蹈的情感表达也不到位。 1.4舞蹈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以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主要的专业课程,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固定,而且没有存在专业的舞蹈管理者,这大大地降低了舞蹈教学的质量。很多高校中,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课程安排没有合理规划,课程随意安排,舞蹈课程不固定,有时临时安排,教师想怎样安排就怎样安排,想怎样教就怎样教,压根没有进行严格的课程计划,这种情况极大地违背了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对教学的要求。 1.5舞蹈教师缺乏教学专业性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专业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但是,现今部分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里的舞蹈教师并不是专业舞蹈教师,有些是由学校人事编制而来的音乐教师,有些是非专业的业余舞蹈者。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存在这样的情况,这成为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一大弊端,虽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经过了一定时期的舞蹈教学,但是由于是非专业的,使得学生的舞蹈程度较低,无法胜任今后的教学工作。 1.6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达成教学质量要求的明确阐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中,并没有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的主要特点出发,制定关于舞蹈教学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只是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制定出粗略接触的舞蹈知识的阶段,加上学生对舞蹈接触时间少,舞蹈基本功差,使得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能力低下。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制定符合实际的舞蹈教学目标。 2学期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对策 2.1建立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 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比舞蹈技能型更加重要,因为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如果在舞蹈课程中只是一味地对舞蹈技巧的讲解,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会使得教学失去真正的意义,所以,在舞蹈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持续保持愉悦的心情,用音乐来感染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教育学生翩翩起舞,用舞蹈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这极大地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质量。 2.2德育思想与舞蹈教学相结合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是要从事教学事业的人才,学生的德育思想的培养也非常重要,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舞蹈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的舞蹈技能和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德育思想的正确指导,因为在舞蹈学习中有许多竞争和交流,还有成功和失败的追逐,所以,舞蹈教师需要教育学生遵守这些规则,要积极面对失败,以此提高德育思想和舞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3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要时刻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探索欲望,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技能。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舞蹈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从而产生对舞蹈学习的主动性,这样舞蹈教师在今后进行舞蹈专业知识教学中就会相对轻松了,也能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2.4培养舞蹈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方面,由于当前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舞蹈教师不够专业,虽然学校通过整编其他学科的教师来担任舞蹈教师,可以节省学校的人事编制,但是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学琴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着具有专业性的舞蹈但是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的教师,那么针对这些情况,高校要积极地培养舞蹈教师的舞蹈专业能力、招聘具有舞蹈专业性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式创新培养训练,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质量。 2.5明确舞蹈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舞蹈素质 由于部分高校缺乏制定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使得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重视度不高,教学质量标准不明确,影响舞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必须制定明确的舞蹈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舞蹈素质。比如,在学前教学专业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通过这样的阶段性舞蹈教学,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舞蹈素质,达成总体的舞蹈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3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先后制定出了一系列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学模式和规定,每个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树立正确舞蹈教育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更新,提高实际舞蹈教学的质量。 作者:牟秀萍 单位:潍坊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幼儿教师的工作,担负着幼儿语言表达、想象、参与、合作等方面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任。中职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引导学前教育的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她们形成扎实的听、说、读、写语文功底,进而培养专业语言素养,使她们具备语文应用能力、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文化修养;语感能力;训练口语;写作兴趣 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这一学科对于促进和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它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幼儿教师的工作,担负着幼儿语言表达、想象、参与、合作等方面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任。学前教育的学生学好语文,形成扎实的听、说、读、写语文功底,进而培养专业语言素养,对形成适应新时期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语文应用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培养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知识、文化修养、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一、勤于阅读,丰富知识,提高素养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也说:“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的确如此,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解世界历史的变迁,看到各地风俗的迥异,明白人性的善恶……我们中职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形成人格的来源之一,而语文教材的内容是很多学者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文章中经过精挑细选的。宗璞《废墟的文化》道出了历史和时代赋予学生的使命:不要忘记民族历史上的耻辱,每个人都要立志“改造凝固的历史”;莫言《卖白菜》中“糟糠半年粮”的时代虽已远去,但还是要告诉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无论境况如何,不能改变做人的基本原则——诚实;曾宏燕《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可以让学生了解情人节的由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还可以教育学生明确早恋应持有的正确态度等等。中职语文教材是特别适合中职学生享用的文化大餐,可以给学生全面的营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内容,通过这些语言文字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视野、提高他们修养。 二、善于学习,多听多读,培养语感 古语说的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生活阅历不足,自身知识有限,与一些朗诵大师相比较,我们同学的经验显然不足。这就有必要指导我们的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多欣赏些美文,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让她们将接收到的信息经大脑加工,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听到的美文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在听读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那么,她们的语感能力会得到不断提高。例如教学《荷塘月色》这一散文,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PPT课件,借助音频播放名家朗诵,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此外,结合创作的背景及作者的经历,让学生对作品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有更深刻的了解,这样在欣赏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知不觉中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力,这时让学生来朗读课文,要做到声情并茂,并非难事。 三、勇于实践,训练口语,全面发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可见,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对学前专业学生的语言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口头语言的培养。教师的口头语言素养是一种以有声语言为主,以态势语言为辅的言语表达方式。特别作为有声语言,至少要求语音准确、音量适中、语速合理、语调抑扬等,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的技巧,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既进行知识的传授,也进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实现真正的教育目标[1]。中职语文课,有不少的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课,这为学生展现自己风采提供了实践舞台。在教学口语交际——演讲时,要求班级同学进行有特色的自我介绍,因为它是促进双方认识、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目的是让对方记住自己、对自己留下良好印象。可以说“它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张有声名片”。例如15学前班的第一堂课,就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其中唯一的一名男生这样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林鹏,父母希望我如大鹏展翅,扶摇万里,我却希望我们班集体能乘风直上,奋勇腾飞。可能和很多人一样,大家对我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感到奇怪,其实,我之所以会选择这个专业,就是因为从小我就比较喜欢小孩子,比较善于跟小孩子交流,也想用自己的阳刚之气影响孩子,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可以想象,这位同学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演讲,不仅训练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不断的自我完善。 四、勤于写作,自我思考,利于成长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述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可见,写作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写作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思想、文化素质和智力结构。教师有必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她们学写——会写——爱写,在写作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运用语言文字[2]。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当充分合理运用教材,以教材为依托,对学生进行随文仿写和随文练笔训练。这样,学生既可以模仿例文,模拟写作;也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自由写作。在教学《洛阳诗韵》这篇抒情散文时,发现这篇文章的选材极具代表性。作者选择洛阳的白马寺、牡丹花、唐三彩、龙门石窟来表现洛阳古、美、绝、奇的特点,也借这些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景物来抒发挚爱和笃诚的崇拜之情。而且文章的结构安排上,思路十分的清晰,先抒写情感后表述原因。和学生探讨交流后,我要求她们结合自己家乡的特色景物,比如福建最美的梯田、桂峰古民居、银杏林、闽湖等等,模仿此文写一篇《尤溪诗韵》。结果这次的作文交的特别齐,写的也特别生动,可以说是给学生一次展示语言的好机会。总之,作为学前教育班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要会听、会说,更要会观察、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把语文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写作中去,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她们的语言素养,才能在幼教这条路上走的更宽更远。 作者:池海燕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职业中专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近年来在政策的重视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舞蹈作为其专业的课程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该课程仍处于有待完善的状态中。本文从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现状出发,观察问题、分析社会及历史原因,指出学前教育专业与舞蹈专业的舞蹈课程的区别,并提出了部分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法与改革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改革;幼儿;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重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作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里的一门艺术专业课程,舞蹈课也相应得到了重视与发展,但与其他理论性课程相比仍存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分配的不合理性。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动性动作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表现性的时空艺术,通过独特而又魅力的动态艺术形象,陶冶了表演者与观赏者的艺术情操,推动社会“真、善、美”的精神风尚。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必要性 舞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作为将来会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学生们来说,他们承担着幼儿的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的启蒙教育的重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常常会将美育忽略,然而艺术教育对培养幼儿的气质、自信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区别于国外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中一点,就是多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这是非常合理且符合我国国情的。我们不能说国外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就一定是绝对科学,或者是符合我国的教育体制的。国外的幼儿艺术教育独立出来,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体系。因此,国外的幼儿教师几乎不承担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重任。 二、学前教育专业与舞蹈专业的舞蹈课程的区别 虽然都是高校舞蹈教育,但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与舞蹈专业的舞蹈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应该以舞蹈素材、舞蹈鉴赏以及基本舞蹈编创能力为主,根据幼儿的身体与心理特点,有效并富有趣味性地开展舞蹈教学。舞蹈专业的教育方向分的非常细致,比如古典舞专业、民族舞专业、舞蹈编导专业等,所开设课程都是根据所学方向来开展的,内容精细且难度大。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却是囊括了几大舞蹈学分支,虽种类繁杂,但难度较浅。在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授舞蹈技能时应着重认识到二者的差别,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课程。 三、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当前存在问题 (一)课时分配太少 课时分配过少的问题存在于学前教育专业所有艺术类课程中,尤其以舞蹈课程为主,每周的课时数只有一节,也就是两学时。舞蹈课属于一门技能性课程,因此需要充分的课时完成技能实践,才能使得教学内容得以灌输。 (二)教学内容分配不合理性 现在的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内容十分复杂,导致学生大学舞蹈课程结束后无法清晰区分所学舞种,最后导致“四不像”的现象。我国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内容目前有:芭蕾基训、东北秧歌、藏族舞蹈、蒙族舞蹈、傣族舞蹈、胶州秧歌、维吾尔族舞蹈、古典舞身韵以及幼儿舞蹈与幼儿舞蹈编创,这其中还不包括学生基本形体与基本功内容的学习,因为学生基本都是零基础,前期培养“舞蹈”的意识概念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然而这个过程也不可省略,否则将导致学生接下来的内容学习毫无“舞感”可言,像是一具机器。以上是本人长期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及我国大学体制的限制,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 四、针对当前所存在问题的改革方法 (一)课时量的增加每所高校应在合理的情况下适当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增加课时量,当前分配学时虽为2学时,一学期36学时,但实际分配在每名学生身上仅每周1学时。因为课程分配按正常行政班级人数,即50人来排的,而舞蹈课因场地及保证教学质量等限制,一堂课最多不能超过25名学生,所以实际上每位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授课的舞蹈老师都将一个行政班分成了两组,一样的教学内容得教两遍。所以课时的增加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课时的增加可以横向增加也可以纵向增加。横向增加是在每学期的课时基础上增加一倍,即72学时,才能真正保证每位学生每学期36学时的舞蹈课时。纵向增加即在原本4个学期舞蹈课分配的基础上在增加1到2个学期,保证学生舞蹈课程与大四就业合理衔接,避免因大三一年没有舞蹈课而对舞蹈技能的生疏。 (二)课程内容的调整,增加编程课的比重。在本人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多数学书的舞蹈课结业后仍不能完整的编出一支简单的少儿舞蹈,甚至有毕业一年的学生联系我帮忙编创,实际上这是教师教学上的极大悲哀,教师的任务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舞蹈课亦是如此。单纯的教学生几个舞蹈组合或者作品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学会舞蹈编创技法才是核心。有了舞蹈编创技巧自己都能编创出成千上万个与时俱进并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幼儿舞蹈作品。因此本人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可增加开设一门舞蹈编创技法课,18课时即可,教师也可以在自己教学内容中自行分配,减少或去掉一些实用度不高且难度太大的舞种,多一些课时分配给少儿舞蹈组合及舞蹈编创技法的教授,一切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密切结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综合素质。 结语 艺术类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幼儿园、中小学校乃至高校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校舞蹈专业的舞蹈课程已经发展的很完善,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却仍在摸索阶段,希望经过一线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改革方案,能够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乃至艺术课程的稳步发展。 作者:李丽莎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分析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知识领域,钢琴是一门必修课,但目前的中职钢琴课堂教学情况并不理想,来自学生、教师、学习资源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教学效率低下。本文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教学方法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要目标。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知识领域,钢琴是一门必修课,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钢琴基本演奏技巧、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弹唱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为走上幼儿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自2013年我校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之风在我校盛行,钢琴教学改革也蔚然成风。在此形式下,钢琴的教学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结合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钢琴教学质量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薄弱。我校学生基本是普通中学的初中毕业生,因为湘西州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之前都没有接触过专业的音乐教育,甚至对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钢琴是书本上关于音乐的美好描述,是第一次看到、摸到,更何谈基础和专业技能。学生普遍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音乐感觉都比较欠缺。 (二)学生缺乏自信。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被普通高中“抛弃”的学生,在中学时期他们因为文化成绩差、考分低而被逐渐边缘化,慢慢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甚至“一无是处”。到了中职学校,这种心理也如影随形。再加上这时候的学生都已经超过了学琴的最佳年龄,骨骼关节都已经定型,弹奏起钢琴来手型不标准、手指坚硬,身体协调性不好,识谱慢,弹奏有困难等等,各种不适应使得学生的不自信心理加重,让学生产生畏缩心理,阻碍了钢琴的学习。 (三)学生积极性不高。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爱这一专业,一些是因为家庭、父母的选择或者说强迫,一些是为了毕业后能更好地就业,他们并不是带着对音乐的兴趣来学习。所以在因为基础差、身体不适应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挫折和困难面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遭受了严重打击,学习态度不积极,对钢琴不感兴趣,甚至破罐子破摔放弃学习。 (四)学生练琴时间短。学前教育专业其实是一门很辛苦的专业,因为学生“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必须样样都会、门门都精。除此之外,学生还有语、数、外等文化基础科要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课上练习钢琴的时间很不充足,等到下一周再来练习的时候已经忘得所剩无几了,这样很难把握课上所学知识。虽说学生可以自己抓课外时间练习,但学校的实际情况并不允许人手一台钢琴,因而学生的练琴时间屈指可数。 二、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计划。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我们要对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定位。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16周岁,从理论上讲,他们中绝大多数学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钢琴学习启蒙阶段。而且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也不是培养专门的钢琴演奏人才,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通过两到三年的在校学习掌握钢琴基本的演奏技法就可以了。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加大课程优化的力度,尽量减少高难度专业知识的学习。比如,我们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两年半,在第一学年里,主要先安排学生熟悉简谱、五线谱、键盘等基本乐理知识,再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基本上做到手指独立、手臂自如,不断强化双手和身体的协调性,能弹奏各种节奏型的乐曲;在第二学年,安排学生学习伴奏,重点强化指法设计、原谱移调学习、简谱旋律视奏、有伴奏意义和弦连接等,加强对伴奏的弹奏与分析;在最后一学期里,在第二学年的基础上,再自配伴奏中增加移调和自弹自唱的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幼儿喜爱的儿歌,如《小红帽》、《洋娃娃与小熊跳舞》等,为学生走上幼儿教师岗位做好准备。 (二)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的钢琴教学内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音乐教育,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推动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同时钢琴技能又是学生立足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所以钢琴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幼儿的心理需要,方能真正有效、实用。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实用性原则。相对于将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钢琴更多的会运用在伴奏方面,所以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伴奏的曲目,并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伴奏的机会和平台;二是多样性原则。在钢琴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应从练习曲、乐曲、流行钢琴曲、儿歌弹唱四大板块着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弹奏技能,三是贴切性原则。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水平不高,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首先,在初学阶段采用小组教学为主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小组课、集体课虽然不能像“一对一”的小课那样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及空间去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但它在解决学生初学阶段的共性问题时还是具有独到的优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解决弹奏手型、姿势、方法和键盘的认知、乐理知识、和声知识与读谱能力的获取、听觉、节奏、音乐创编等方面,它避免了教师的重复劳作;其次,采用互动实践型课堂教学模式。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应以培养“能弹会教”“边弹边唱”的毕业生为目的,把钢琴教学与幼儿园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下园学习中“学以致用”,并不断体验、巩固、反思与提高,在互动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另外,开展模拟情景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幼儿园教学的真实情景,感情教学可以模拟幼儿园音乐课堂的场景,分组进行教学设计,然后由小组选派学生模拟教师进行弹奏,其他学生扮演幼儿做律动,模拟真实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感情演奏技能,同时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两到三年的钢琴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弹奏技巧,而且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歌曲即兴伴奏的能力。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琴习惯和方法,这样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有效的成绩。首先,眼在手前,培养良好的读谱习惯。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看谱弹奏,练琴和识谱同时进行,这样学生的识谱能力就在弹奏中不断地得到的练习和加强,久而久之,他们的视奏能力也在不断地加强,提高了练琴效率,同时也养成了正确、良好的读谱习惯;其次,重复练习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通过练习,应当使学生在接触乐曲开始就走上一条正确演奏的轨道;第三,分解细部练习,在练习中把音乐分解为细部,一小块一小块地练习。练习中对那些经常不得不停、断的地方也就是难点,不断地重复练习。同时,还可以进行分手练习、分段练习、分乐句练习、分“点”练习;第四,数拍子、唱旋律练习在初学阶段,有些学生的节奏感不好,速度不均匀,这就应当时刻用心数拍。唱旋律可以培养弹奏的歌唱性。把我们内心从音符中感受到的东西,通过手指触键弹出乐音的方式显现出来。同时,也为以后的自弹自唱做准备、打基础。 三、结语 钢琴教学是一门严密的科学,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既遵循着一般科学规律,与一般教学具有共性,同时又遵循着钢琴教学的特殊规律,具有自身独立的个性。学前教育钢琴教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伴奏水平和欣赏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幼儿教师。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线教师应在这条路上不断求索。 作者:谭霞林 单位:湖南省吉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及实践 摘要:幼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但是,目前儿童心理学教学存在着内容陈旧、繁杂,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等问题。本文从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实践入手,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及赞可夫教学发展理论提出改革的设想和措施,以期促进对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课程定位;课程整合 “幼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幼儿心理学主要以幼儿为主题展开心理学知识的讲解,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总结教育经验,心理学的基础和心理学实践教育这两大部分。“幼儿心理学”专业术语多,教材内容概括性强,案例比较抽象,此外,中职学生大多没有深入接触过幼儿,单一讲授幼儿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而言就如听天书,空洞乏味。因此,学生对幼儿心理学往往不感兴趣且觉得理解困难。 1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部分陈旧、繁杂。当前所使用的幼儿心理学知识体系陈旧,内容僵化,案例过时,理论性太强,教材的层次无外乎就是抽象理论到抽象理论,缺乏有效的衔接,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难以选取有效教学方式。虽经过几次教学改革,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通俗化,但是还是有些内容稍显陈旧,学生难以理解,很少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中,内容编排不紧凑,有些地方过于细化,有些地方过于笼统,纯理论太多,应用性内容太少,未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2)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少。当前提倡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但在课堂中运用最多的还是讲授法。课程安排有课内见习活动,但少之又少。信息化教学仅仅只是公开课的展示工具,常规课堂未发挥重要作用。单一的讲授法往往导致单一的信息传送,老师一味地传送已有知识,学生只能认真地接收知识,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老师是主体,学生是接收器,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据,结果就是由于缺乏师生交流,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进而导致教师对学情不了解,学生求知欲不强,教学成效不理想。(3)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当前,幼儿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依然是围绕教材,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实践体验则少之又少。学生虽知晓一些基本概念,但是缺乏实证研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记忆相关案例,运用能力欠缺,无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单一。教学考核能直观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实证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学考核形式单一,大多以理论考试为主,平时作业成绩占30%,但仍未充分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在这一考核评价机制下,学生往往为考试而学,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无创造性。 2中职教育教学问题的成因 (1)教材本身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现有教材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纯理论性,表述抽象。在幼儿心理学中,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概念和原理表述抽象。如在第二章中“幼儿认知的发展”中幼儿思维的概念,还简单介绍幼儿的社会认知,陈述简单,理解困难;又比如在表述“幼儿的社会认知”时结构松散,观点模糊,内容繁多,难以理解;中职生从未接触过普通心理学课程,很难理解和消化纯理论的心理学知识。其次,案例新颖时代感强,但内容繁多。幼儿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将心理学与幼儿阶段研究相结合,需要打破时空限制,突破传统模式,丰富教材内容。近几年,人们不再局限于心理学基本知识,进而涉猎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教育观、幼儿心理观等等,虽然这些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但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2)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很多学生贪玩好动,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另一方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喜欢技能类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但是心理学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学生难以理解与接受。最后的结果就是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以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将课本丢在一旁,遑论将心理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3)教学方式枯燥单一。针对一门实践性学科,任教老师需要对相应的教学实践有感性认识,然而,根据调查获悉,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缺乏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片面地传授书本知识,而很少运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情境毫无吸引力。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 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1)角色扮演。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爱玩爱表现,能歌善舞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留意身边事物,观察分析幼儿园现状及家园共育现象,通过小组的表演形式,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快进入角色,学生的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比如:针对家长送礼、教师区别对待这一现象,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2个家长1个老师2个幼儿,一个家长送礼,另一个家长没有送礼,但2个幼儿因玩具而打架,老师对送礼家长的孩子没有责骂,而对未送礼家长的孩子责骂体罚,角色扮演后,同学们就这一现象展开讨论,运用所学心理知识进行阐述,课堂氛围活跃,最后得出结论:老师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2)精心设问。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问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是目标明确,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其次是具有启发性,提供解决思路;三是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四是兼顾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问题提得好,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讲“遗传”这一章节,可以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先天失聪的幼儿能否成为歌唱家?先天失明的幼儿能否成为画家?先天脑瘫者能否行动?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引发学生深思,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3)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中职课堂的教学需求,只能将图文并茂、声文音频的信息化技术引入课堂。首先,浓缩教材精髓,打破教学时空限制,充实教学内容,随时将最新、针对性强的教学案例纳入教学中。真实新颖的案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每节课之前,笔者先理清教学思路,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热点问题,制作精美课件,努力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其次,采用3D技术,设置动画模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在模拟教室,帮助通过分析幼儿的心理活动,来丰富感性经验。例如:在讲“幼儿游戏”章节时,播放幼儿园过家家、图书阅览室、超市等区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幼儿游戏,什么是幼儿角色游戏,其具有哪些特点,幼儿的表现说明了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不再觉得这些知识点枯燥乏味,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4)以情育人,升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情动人,注重情感对学生的感染作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的情感体现和深刻感悟,能帮助学生对该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生的情感共鸣,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这就要求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活泼、民主的课堂里体验学习的乐趣。 作者:谌飞宇 单位:益阳师范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基础训练对策 [摘要]舞蹈是幼儿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加强对学生的舞蹈基础训练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舞蹈的学习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动作语言表现音乐节奏和音乐的内在情感,因此,通过对舞蹈的教学,不仅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舞蹈素质,同时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文章将从舞蹈的基础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出发,提出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学生进行舞蹈基础训练的方式,以期能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舞蹈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基础训练;重要性;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的开设是为了向我国的幼教事业输送更为优秀的人才,而舞蹈作为能够帮助幼儿锻炼自身协调能力和艺术修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则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舞蹈教学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基础训练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基础训练的概述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的开设是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主体的,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舞蹈教学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所设置的一门课程。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舞蹈的基础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舞蹈能力,还能有效陶冶他们的情操拓宽他们的舞蹈视野,为他们在今后的舞蹈教学实践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舞蹈的教学作为对幼儿进行艺术审美提高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对幼儿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内容。而作为培养优秀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教学是要提高学生在今后幼儿教育工作中的执行能力和应到能力,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幼师工作中能够提高自己的舞蹈教学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应当将舞蹈的基础训练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课程,以此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舞蹈教学方面的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1.陶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情操舞蹈是艺术的门类之一,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舞蹈的基础训练能够有效锻炼他们审美情趣的养成,同时也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并对自己今后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针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活泼好动、强烈的好奇心是他们的特点,使得他们在学习中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因此,舞蹈的教学过程就需要适应幼儿的这一特点。而在学前教育专业针对学生的舞蹈基础训练中,就是要通过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动作语言能力,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动作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以此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舞蹈教学中打下良好的基础。2.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舞蹈素质舞蹈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艺术门类,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针对学生进行学生舞蹈基础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舞蹈的基础训练,能够在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舞蹈基础技能的基础上,加强他们的综合舞蹈素养,使他们能够通过舞蹈的基础训练锻炼自身各关节和肌肉之间的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他们的身体柔软性和灵活性,使他们能形成更加优美的身姿,并加强他们自身艺术气质的表现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舞蹈素质。3.拓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视野舞蹈的综合性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对其进行相应的基础训练时,能够对音乐、节奏、旋律做出的不同的情感体验,并以动作语言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舞蹈的音乐进行更好的把握,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针对音乐形式的广泛性拓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视野。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针对音乐的不同形式所采用的多样化的多学生进行舞蹈基础训练的方式,也是对学生舞蹈视野进行拓宽的一种有效方式,而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除了对学生的舞蹈视野进行拓宽之外,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不同训练形式的融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求,进而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有利的帮助。 三、学前教育专业加强舞蹈基础训练的方式 1.树立实用性的教学理念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进行的舞蹈训练,是为了满足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实践工作中对幼儿舞蹈进行教学的要求,因此,对于枯燥的专业化的训练而言,进行基础性的舞蹈训练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实用性的意义。教育形式的不断改革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而在舞蹈的基础训练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通过不断地锻炼来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以此来提高今后实践工作中的实用性能力。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基础训练中,教师要充分树立实用性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今后在工作中的实践运用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的实践教学能力。2.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示范性教学方式示范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将以动态艺术形式为主的舞蹈艺术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化,讲舞蹈动作以视觉传达的方式传输进学生的大脑,让学生通过大脑对舞蹈动作的分析,对整体的舞蹈动作进行更加清晰而定认知,从而让学生能清楚的认识舞蹈动作之间的变化以及连贯性,这是一种通过言传身教进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对舞蹈有更加直观的认知。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舞蹈的基础锻炼中将舞蹈的动作进行分解和示范,以此来强化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程度,进而加深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记忆,来提高对学生的训练效率和训练质量。在示范性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增加语言我对舞蹈动作的解释,以语言艺术的魅力来更加细致化的分解舞蹈的动作,从而使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印象更加深刻。3.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自身的舞蹈素养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自身的舞蹈素养,对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基础训练有着很大的帮助。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基础训练中,有部分教师会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舞蹈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的舞蹈技能的实用性,有的教师会过于重视对舞蹈技能实用性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舞蹈素养的培养。在实际的舞蹈基础训练中,由于学生舞蹈基础有所不同,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指定舞蹈的基础训练内容,既要保证为基础差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要保证训练能对有基础的学生起到提高作用。 结语 作为幼师预备人选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其职业素养的加强对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舞蹈教学作为幼教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需要幼师自身具备较强的舞蹈教学能力。为此,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素养,并以舞蹈的实用性为教学的理念,通过示范性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对学生的舞蹈基础训练。 作者:罗棚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国内教堂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按世纪惯例,“基督教”为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之各教派的统称。基督教(Christianity)包括天主教(theWesternChurch,亦称“公教”、“罗马公教”、“旧教”)、东正教(theOrthodoxEasternChruch,亦称“正教”)、新教(Protestantism,亦称“耶稣教”、“更正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在中国常以“基督教”单指新教。本文中“基督教”所指遵世界惯例,为统称。 唐朝以来,基督教曾四次入华,基督教教堂建筑也在中国建筑历史中占一定地位。 唐初“景教”从波斯传到中国,为基督教第一次入华,其传教最初利用了佛法的外衣,此时的景教教堂也采取了佛寺建筑的名称和样式。元朝的“也里可温教”为基督教第二次放华,使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东正教堂和天主教堂,但它们基本上采取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型制。 明末清初基督教第三次入华,导致了西洋建筑在澳门的大规模出现了“大三巴”教堂(1638年)的建成。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意大利人利玛窦(字西泰,atthieuRicci,1552-1610)入京,万历皇帝准其留居北京。1605年,利玛窦在宣武门住处建“礼拜堂”。虽然澳门“大三巴”教堂表现了12-15世纪法国哥特教堂的特征,但宣武门“礼拜堂”则由于地处北京仍采取了中国传统样式,且沿用一百多年,直至1712年重修后才易为“洋风”(西洋样式)。 自利玛窦1605年建宣武门“礼拜堂”到1904年南堂第五次重建,其间基督教教堂建筑在北京300年的演变,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一、17世纪:初始期——基本为中国传统样式 1517年,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之后,新教在北欧取得优势地位,天主教则在南欧进行“革新”,并借助于葡萄牙、西班牙的炮舰向东方扩展宗教势力。因此,由天主教东进开始了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 为适应天主教势力的扩张,1540年罗马教皇批准成立了名为“耶稣会”的传教团体。该会创办人之一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coJavier,1506-1552)于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到达广东上川岛,成为耶稣会来华的先驱;然而为耶稣会在中国传教奠定基业的,却是意大利人利玛窦。 利玛窦开创了耶稣会传教士尊重中国社会制度和礼教文化的先例,改穿儒服,研习儒籍,并专门在官府上层及士大夫身上下功夫,“用西方的奇物珍品铺成了从肇庆到北京的漫远道路”,而使天王教得以进入明王朝的宫廷。利玛窦等人考虑到了中国礼教文化的特点,为了吸引中国的士大夫“礼儒易佛”,相信天主教教义,采取了“传道必先获华人之尊敬,以为最善之法,莫若渐以学术收揽人心”的手段,与传教互为表里,构成了明末清初天主教东传的特点。这也决定了这一时期天主教堂多使用中国的民宅、寺庙,或者按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建造,稍有西洋装饰,简单的仅立十字架为象征。 1605年(万历三十三年),利玛窦病逝北京后,曾由皇帝赐地建墓,在“阜城门外二里马尾沟腾公栅栏外”。腾公司栅栏俗称“太监坟”,自17世纪末,又被人称为“荷兰墓地”,以与正福寺附近的救世堂法国耶稣会士公墓——“法国墓地”相区分。 利玛窦在意大利耶稣会士,其继任人龙华民(字精华,NicolasLongbardi,1559-1654)指导下设计,是中国第一座基督教式坟茔,开始表现出“洋风”的特征:“其坎封也异中国。封下方而上园,方若台圯园若断木。后虚堂六角,所供纵横十字文。” 清顺治七年(1650年),德籍耶稣会神父汤若望(字道未,JeanAdamSchallvonBell,1591-1666)在宣武门利玛窦所建礼拜堂基址上修建南堂。两年后大堂建成,仍“按中国式样而造”。但“堂牖器饰,如其国制。”“内建亭池台榭,式仿西洋,极其工巧。”“堂前有大理古牌楼一座,……署有上赐‘钦宗天道’四金字。” 顺治十二所(1655年)皇帝赐地两位神甫利类思(LudovicusBuglio,1606-1682)、安文思(GabrieldeMagalhaens,1609-1677),在王府井八面槽利用民宅设东堂。 东正教在北京设堂是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雅克萨城自卫反击战中俘虏了沙俄入侵者,因押来北京的59人中有一名司祭,康熙皇帝将他们驻地东直门内胡家园胡同的一座关帝庙拨作临时祈祷所,这即为北京人所称的“罗刹庙”或俄罗斯“北馆”。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后,沙俄教区将其命名为“圣尼古拉”教堂(又称“圣索菲亚”教堂,后改为“圣母安息”教堂),是为北京第一座东正教堂。 二、18世纪:发展期——中国传统样式转“洋风”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法国耶稣会士张诚、洪若、刘应奏请在皇城西安门内所建小堂基础上另赏隙地建盖大堂。康熙四十二年(1903年)“救世堂”——北堂的前身,在中海西畔蚕池口落成。 南堂在救世堂落成之时(1703年)开始重修,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完成,历时10年。“徐日升与闵明我予以改造,成为欧洲区”。这标志着北京基督教教堂建筑开始从中国传统样式向折衷主义“洋风”转化。 由于天主教在西方历史进程中代表了反对宗教改革的力量,利玛窦等所代表的远不是已蔚为主流的西方近代文化,他们东传的“西学”处处以不违背天主教教义为前提,不过是经基督教义陶治过的西洋学术,因而,自龙华民之后,对中国教徒祀孔祭祖的传统都不能容忍,导致了天主教在华陷入困境。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康熙皇帝下令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1775年耶稣会在罗马教皇取缔令下解散。自沙勿略1552年来华,在中国传教200年的天主教耶稣会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由于这时天主教以“西学”为传教工具,并帮助封建统治者铸造战炮;而明末和清初的统治者又需要火炮和历法,也还想借各种宗教维护其统治。所以,取缔天主教时紧时松,并不坚决。北京教堂建筑在18世纪仍进入发展期,并以从中国传统样式向折衷主义“洋风”转化为特征。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京师地震,南堂、东堂均被毁。 “康熙六十年(1721年),费隐以葡王斐迪南三世之款第二次重建南堂,利博明修士(Fr.F.Maggi)为建筑师,……此堂系当时欧洲盛行之巴罗克(Barogue)式。全部地基作十字形,长八十尺,宽四十五尺。教堂内部,赖立柱行列,分教堂顶格为三部,各部作穹窿形,若三艘下覆之船身。” 利博明同时为东堂重建进行了设计。 雍正元年(1723年)意大利人德理格(TeodoricusPedrini,1670-1746)神父于京都西直门内大街南建西堂。 雍正八年(1730年)京师地震,南、北二天主堂亦被损伤。南堂第三次重建,“堂之为屋圆而穹,如城门洞,而明爽异常。”乾隆四十年(1775年),南堂堂内火发,建筑尽毁,又进行第四次重建。重建后的新南堂“堂制狭以深实,正面向外,而宛若侧面;其顶如中国卷棚式,而覆以瓦;正面止启一门,窗则设于东西两壁之巅。……左右两砖楼夹堂而立,左贮天琴,……右圣母堂。”“其式准西洋为之。……其堂高数仞,凡三层,层层开窗,嵌以明瓦,渐高渐敛如覆舟形,圆而椭。”可知时南堂网络仍为巴洛克式。 至1785年,北京有四天主堂。“一即北堂,在皇城内,与西安门相近,……二即南堂,在宣武门内,即利玛窦所居之处。后耶稣会士不属法国者,皆居其内。两经火灾,旋即重修如故;三即东堂,乃葡国之耶稣会士所居。此堂虽系西式,而甚卑矮,与北堂无异长仅七丈;四即西堂,乃遣使会士德理格所置,后献与传信德部,以居此部所差之司铎。” 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俄国政府正式委派组成历史上第一个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驻在东江米巷(东交民巷)中由会同馆之“高丽馆”改设的俄罗斯“南馆”。1727年(雍正五年)开始,这里成为专用的俄罗斯馆,“中国办理俄事大臣等帮助于俄馆盖庙。”1732年,北京传教士团在“南馆”建立了新的永久性教堂——“圣玛利亚”教堂(或称“奉献节”教堂)。 三、19世纪:延续期——“洋风” 随着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新教徒的传教活动大部分来自英国和美国,部分原因是由于新教徒高度集中在这两个国家。同样地,也由于工业革命给讲英语的世界带来了空前的财富和人们旺盛的活力。”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英国伦敦会派遣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orrison,1782-1834)来华。1830年(清道光十年),传教士裨治文(ElijahColeman Bridoman,1801-1861)受美国公理会委任抵广州。此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相继进入中国南方口岸城市,卷入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旋涡,并开始扮演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 基督教传教士第四次大规模进入中国,是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分不开的。“1858年和1860年的中法条约使所有基督教徒在华传教的地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条约为1860年以后传教运动的空前大发展提供了合法前提”。这造成了北京基督教教堂建筑在19世纪继续得以发展,进入延续期。此期间的基督教教堂建筑,以折衷主义“洋风”为特征。 1860年之前,北京基督教教堂建筑屡遭厄运: 嘉庆十二年(1807年)教会遭到清洗。先是东堂被焚,“大堂虽未焚坍,亦令拆毁,饬修士等尽移南堂居住。”嘉庆十六年(1811年)西堂被毁。道光七年,(1827年)借没北堂,“其大堂则令拆毁。” 1860年10月25日,中法《北京条约》签订,中法《天津条约》互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归还救世堂。1864年,“孟主教复欲于旧北堂地基起建主教座位之大堂。有法人布里耶者,晓于工料,画堵为式。”1865年5月1日奠基,1866年1月1日落成。“此堂虽未建于原址,而堂之名称仍……为‘救世堂’。堂之格局乃照圣教第十三世之时样建成。” 法国遣使会教士谭微道(JeanPicrreArmandDavid,又译“达维德”,1826-1900)是著名博物学家,当时“于北堂创设博物馆一所。”人称“百鸟堂。” 1867年西堂重建。 1880提开始重建东堂,1884年建成,为罗马式。“大堂计长二十二丈二尺,宽六丈余。高亦如之。堂内明柱计十六楹,每楹俱高五丈有余,径一尺六寸,皆系黑龙江运来之赤松,精坚胜任。堂内望板,皆作穹窿之形,彩绘尽致。堂中之正祭台,俱用意大利亚国拿波里府之五色珉古镌成。台前之短柱,皆以珐琅烧成,璀灿可观。……堂前钟楼三座。正中一座,至地高九丈有余。其正面圆牖框,与它牖各框,及其层檐,与檐下之方柱,皆大理石雕成。堂之全身,皆以上用之城砖砌成。每砖重可五、六十斤。堂前阶除,长阔相等,俱十丈有余。又起洋式大门一座,达于通衢。 1886年慈禧太后大规模修建西苑,将救世堂划入苑中,因此与法公使签订了《迁堂条款》,商定把救世堂迁到西什库。教堂迁到西什库后,人称“西什库教堂”,即为北堂。 北堂于1888年12月建成,“北堂轮焕崇闳,可为中国第一。堂内之格局,乃照圣教会第十三世时起建大堂之式样而成。堂中明柱三十六楹,柱下础石皆汉白玉所成;柱顶俱镂菘菜叶形,玲珑可观。每柱计高四丈九尺,……柱皆四棱,面宽一尺八寸,皆美国运来之桧。柱之四面俱贴关圆细柱,约宽四、五寸,与大柱共撑穹窿。大柱桧以天蓝之色,细柱则涂以金屑。堂之正身,有双尖洞牖十二,高约三丈,蔽以五色烧花玻璃作坊所制。其正祭台三面单尖洞牖亦有十二,约高一丈五尺。蔽牖玻璃皆烧五色圣像,……大堂后面,建有耶稣苦难小堂,计长五丈有余,与大堂相通,间以玲珑隔扇。” 教堂入口处前部,建造了中国传统样式的月台,设汉白玉石栏杆,并有两座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的碑亭分立左右,亭内立教堂迁建谕皆碑和满汉文天主堂碑。中国传统样式的碑亭同大堂正面镌刻的耶稣善牧圣象形成强烈对比。 北堂是北京天主教堂中最大的,除教堂外,尚包括主教府、修道院、医院、若瑟院、光华女中、育婴堂以及神甫宿舍等。“这些建筑除教堂外都基本一致,用大开条青砖、板瓦屋顶,带平顶廊子,无须挂檐板。室内用地板,抹灰天花……是初期外国人在中国建造的‘洋房’的近代式样。”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期——“洋风”转复古主义 后期基督教堂(主要是新教教堂)有的仍利用中国旧有房屋忙改设,新建的则多模仿中国传统样式,但是,北京基督教教堂建筑在经历了18世纪从中国传统样式转“洋风”的发展期、19世纪的“洋风”的折衷主义影响,表现出中国传统样式的复古主义,并引导了30年代中国复古主义建筑的出现。 义和团运动中,南堂、东堂、西堂被焚,北堂受损。 1900年后北堂修整,钟楼加高。 1902-1904年南堂第四次重建。 1904年东堂第三次重建。 1012年西堂第二次重建。 1901年,法国神父高司铎在东交民巷建圣米厄尔堂(St.Mechel),后由法国人斩利国扩建。同北京四大教堂相比,该堂规模为小。堂院北部是一座灰砖砌筑的“洋风”二层楼房,面阔七间,供神职人员居住。西部为哥特式圣堂,坐北朝南,南北进深十四间,东西面阔三间。圣堂东侧有十间砖砌平房,为北京传统住宅样式,但门窗均代拱券处理。 东正教“圣尼古拉”教堂于1900年被毁,其后重建,命名为“致使堂”,由教堂、种楼、中外书房、神父住宅及寡妇院组成。致使堂为典型的十字形东正教堂,堂顶上有五个带十字架的拱形堡。 东正教“圣母堂”建于1918年前后,在安定门外六铺炕,坐西朝东,堂体最宽处约16m,进深约27m。堂内分“圣所”和“致圣所”两部分。圣所中间设宝座,为一米多高的方台,上置圣体、宝匣;东北角有一祭台。圣所两旁设木制圣隔门,供祈祷时出入。圣母堂设有地下室,是停放灵枢的场所。堂西为俄国墓地。 马尾沟荷兰墓地、正福寺法国墓地、六铺炕俄国墓地——是为北京三大外国墓地。 1900年后,荷兰墓地墓碑、墓穴及一切建筑物遭毁,仅索智能、利玛窦、龙华民、汤若望、南怀仁及徐日升等六人之墓尚未全毁。经修复后,“利玛窦墓已不在其位置上,而是西移至汤若望的茔地上来了。”同时,在墓地内兴建了“致使圣教堂”。 在这一时期,北京的基督教教堂建筑以亚斯立堂(AsbruyChruch)规模为大。1909年美国美以美会教士刘海澜(HiramHarrisonLowry,1843-1924)在崇文门内建亚斯立堂。该堂分正、逼两堂,中间以活动木墙相隔,可以推开活动木墙形成一体。正堂堂顶做成高起的八角形,辅以高侧窗采光。 在这一时期,南沟沿救主堂和八面槽救世军中央堂为中国传统模样式的复古主义之典型。 南沟沿救主堂(建于1907年,又称安立甘Anglican教堂、中华圣公会教堂)是当时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的总堂,由主教史嘉乐(CharlesPerryScott,1847-1927)请人画蓝图、找工匠建筑的。它“是北京最早的中国‘宫殿式’教堂。教堂平面为十字形,中央部分作成交叉的两个硬山建筑,两侧廊做成单坡硬山,比中央部分低。中央部分上部做成侧窗。侧廊中部又各开一个侧门,高度和中央通廊齐,这样屋顶就成了‘??’字形。在屋顶的两具交叉点上,各设一个八角形亭子,作为钟楼和天窗。教堂入口开在硬山山墙上,作成中国式住宅大门式样,外墙全用青砖,筒瓦顶。建筑内部用木柱,柱上用桁架支持屋顶。平面十字交叉处为祭坛。作为方形木台子,四周用中国高式栏杆,围绕起来,祭台背后是中式带冰纹格子隔扇,主教坛和讲坛都是仿中国红木家具的式样,雕刻中国番草花纹。祭坛顶上的天窗做成八角井,用英国高直式样构件,井上是中国式的重檐八角亭子。” 八面槽救世军中央堂(1922年建成,外国工程师设计、成威廉监造)则基本上搬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平面为“一”字形,外观多处采用中国传统式处理:上部右端为三层中国塔式钟楼,左端为歇山屋顶;入口则为中国式六廊。 1922年建成的南河沿北京协和礼拜堂(PekingUnionChruch)以1928年计划扩建时,由美国纽约梅里尔一亨布尔一泰勒建筑师事务所(Merrill,Humble TaylorArchitcts)设计,为两栋主要建筑物,中间有联廊,教堂为二层,并设钟楼。但最后只建成其中单层一栋,并大为简化,类似北京的民宅。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督教本世纪20年代在北京的境遇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环境绿色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提出绿色建筑的新概念,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设计观和技术观。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这就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1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2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节能与环境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得出: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比例为34%,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的追求。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首先必须注重研制、优化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目前,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节能。此外,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以提高节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力、水力)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太阳能是一种最丰富,便捷,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近年来在我国的天津、北京、甘肃、河北等省市建立了17座被动式太阳能恒温式住宅,以建筑物本身为太阳能收集器,从而达到屋内取暖制冷的目的。 3绿色建筑的设计观———建筑与气候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自然是人类的幸运,但这种违背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为了克服现行建筑模式对人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注重地区气候与建筑的关系,并将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项基本方法,这是一种按人体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建筑设计的系统方法,即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舒适、健康需求,常常无需现行空调设备也能得到满足,如:我国陕北的窑洞在-20℃左右的气候下,其室内被大地包围着,仍保持着15℃上下的舒适室温;还有西双版纳干阑住宅在酷热的气候中,仍可在室内创造出荫凉的空间。因此,以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大自然是主要的供给者,而辅助设备系统属于其次。因而大部分的照明可以由太阳光提供,制冷由流动的空气产生,采暖可以从人体以及办公设备中获得通过其他自然方式补充:太阳加热,以风压和太阳浮力产生自然通风,以水的蒸发产生制冷。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是一种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使用的方法,因为,在绿色建筑中气候所包含的各种因素是当作资源来考虑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是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的本质。如果将其原理与未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其他节能技术结合在一起,就会构成丰富多彩的绿色建筑前景。 4绿色建筑的技术观———技术与形式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首先,环保节能型材料是绿色建筑所必须的,必须对现有建材和技术进行环保、节能评估,提出技术改良、更新措施,使之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日益走向成熟,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技术将得到广泛的运用:如建筑结构有可能引入有机体的原理,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并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闭,自动调节太阳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等几个方面。其次,绿色建筑的形式必须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层将不再是“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而将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界面。绿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将是多样的,尤其是外层材料将是高度综合、高效多功能的,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合人类生活的、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是一个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其意义。可以预言,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目前,绿色建筑意识已在许多国家引起重视。荷兰住房计划强调使用无污染建材;瑞典一家最大的住宅银行于1995年初宣布,只向绿色建筑贷款。 美国的“生物圈二号”示范区研究;瑞典的“生态循环城”计划;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亚得里奥洛。特理姆鲍里主持,欧洲各国专家共同参与设计,采用多种高新技术,号称“全球第一家生态村”的圣。乔密尔村已在西班牙伊维沙岛实施。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东北的OBERLIN学院最近推出一项耗资500万美元的环保建筑设计,它所需能源之一半是由曲线形屋顶上板状太阳能光敏发电设备供应,板的倾角可自动追踪太阳行迹;另一部分屋顶则为绿化所覆盖,具有迅速吸纳太阳能、缓和雨水排放流速的特点,是理想的自然隔声、绝热层。同时具有供应物和消耗物持衡、食物和废弃物等量、生活和设施体系的生成品均安全分解、拆卸处置、回收再使用的特征。今天,绿色建筑体系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建筑设计中的许多方面,建筑师将在现代社会中创造一种“回归自然”的建筑形式,遵循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设计出与自然、人、社会融为一体的人类生活空间。但是,按照欧洲国家的经验,在经济方面,绿色建筑需要更多前期费用,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对缓慢的一类项目。更主要的是,用于绿色建筑体系方面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最终并不一定能够装进开发商的口袋,而多由使用者和社会所分享。即使这样,一般也须若干年以后才会见到节约资源的价值开始大于用于生态方面投资的价值。这些都有可能使决策者与开发商望而却步,或者觉得力不从心。似乎这已成为一种规律,即如果一种新的思想或技术所产生的短期效益(如投资回报比)并不明显高于传统思想或技术的效益,那么即使它会有更好的长期效益(如低廉的建筑管理与维修费用,长寿命、节约资源等)也很难为人们所接受。在建筑、城市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任何变革都有可能出现这类问题,特别在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它已成为社会的一道门槛。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如:使采用节能设备与材料、无公害材料及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成为设计中的必须。并通过政府在立法、税收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加强绿色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特别在开始阶段,如果没有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激励体制用以补偿开发商由于额外投入所带来的损失,绿色建筑的推广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应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尽快确定一个宏伟的目标以及架构起一套可行的制度框架,从而使我们这一代的即时利益与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将一个地区的局部利益与整个世界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同时,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谧而丰腴的乐土,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4绿色建筑的技术观———技术与形式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首先,环保节能型材料是绿色建筑所必须的,必须对现有建材和技术进行环保、节能评估,提出技术改良、更新措施,使之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日益走向成熟,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技术将得到广泛的运用:如建筑结构有可能引入有机体的原理,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并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闭,自动调节太阳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等几个方面。其次,绿色建筑的形式必须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层将不再是“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而将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界面。绿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将是多样的,尤其是外层材料将是高度综合、高效多功能的,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合人类生活的、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是一个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其意义。可以预言,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目前,绿色建筑意识已在许多国家引起重视。荷兰住房计划强调使用无污染建材;瑞典一家最大的住宅银行于1995年初宣布,只向绿色建筑贷款。 美国的“生物圈二号”示范区研究;瑞典的“生态循环城”计划;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亚得里奥洛。特理姆鲍里主持,欧洲各国专家共同参与设计,采用多种高新技术,号称“全球第一家生态村”的圣。乔密尔村已在西班牙伊维沙岛实施。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东北的OBERLIN学院最近推出一项耗资500万美元的环保建筑设计,它所需能源之一半是由曲线形屋顶上板状太阳能光敏发电设备供应,板的倾角可自动追踪太阳行迹;另一部分屋顶则为绿化所覆盖,具有迅速吸纳太阳能、缓和雨水排放流速的特点,是理想的自然隔声、绝热层。同时具有供应物和消耗物持衡、食物和废弃物等量、生活和设施体系的生成品均安全分解、拆卸处置、回收再使用的特征。今天,绿色建筑体系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建筑设计中的许多方面,建筑师将在现代社会中创造一种“回归自然”的建筑形式,遵循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设计出与自然、人、社会融为一体的人类生活空间。但是,按照欧洲国家的经验,在经济方面,绿色建筑需要更多前期费用,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对缓慢的一类项目。更主要的是,用于绿色建筑体系方面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最终并不一定能够装进开发商的口袋,而多由使用者和社会所分享。即使这样,一般也须若干年以后才会见到节约资源的价值开始大于用于生态方面投资的价值。这些都有可能使决策者与开发商望而却步,或者觉得力不从心。似乎这已成为一种规律,即如果一种新的思想或技术所产生的短期效益(如投资回报比)并不明显高于传统思想或技术的效益,那么即使它会有更好的长期效益(如低廉的建筑管理与维修费用,长寿命、节约资源等)也很难为人们所接受。在建筑、城市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任何变革都有可能出现这类问题,特别在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它已成为社会的一道门槛。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如:使采用节能设备与材料、无公害材料及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成为设计中的必须。并通过政府在立法、税收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加强绿色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特别在开始阶段,如果没有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激励体制用以补偿开发商由于额外投入所带来的损失,绿色建筑的推广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应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尽快确定一个宏伟的目标以及架构起一套可行的制度框架,从而使我们这一代的即时利益与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将一个地区的局部利益与整个世界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同时,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谧而丰腴的乐土,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变化多端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1.生成设计法简介 生成设计是一种科学的艺术创作过程,这个过程能够通过一种类似生物基因编码的转换最终形成一种人工的世界。这是一种设计活动,目的不仅仅是要获得一个结果,更要形成一种可以操作的编码,在演化过程中可以产生无可穷尽的变形体。这是一种鼓舞人心的经验,借助这种经验,我们能够重读20世纪60年代以前那些采用元设计方法(meta-designapproach)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那些作品在生成设计法中可以视为一种具体的三维模型,属于这种设计法的一个种类。 与生成设计法相平行的设计方法叫做参数设计法。人们使用参数工具来产生和控制数量不多的变形体。尽管参数设计法具有易于控制的优点,但是,在表现复杂性和发展潜力方面,参数设计法不同于生成设计法。参数设计法在运用过程中较多地局限于设计模型的物件尺寸或者几何变化。作为一个完整的形体,当每一个物件被附加上特定的维度约束以后,这种形体的变化才能够被实现和认识。而运用生成设计法进行工作时,虽然每一个三维的物件也要采用参数设计法来进行,但是,参数的建立仅仅是系统结构中的元素之一,该系统结构可以产生无可穷尽的形象表现场景,这些物件都具有理想基因编码的特征。所以说,生成设计法不是一个最终结果,也不是一个堆积物件或者形式的数据库,而是一个设计行为模式的开放矩阵,这个开放矩阵会把存在于世的东西转换成未来可能看得到的样子。 生成设计法的特征和结构在于它能把基因编码变成一个开放的形象体系,设计过程就好像是在操控一股可以听凭摆弄的意识流(fluxusoperandi),随时能够把任何一个特征突出的形象作为最终定夺的结果。虽然这个形象会与众不同,甚至不可名状,但是却可以被人们轻易地认知。最终形象都是互不相同的,都表现出独一无二的个性;但是,最终形象又是互有联系的。若把这组最终形象的特征放大去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差不多来自同源的基因编码。换句话说,生成设计法的设计作品就像有一个人工的DNA,从每一件设计作品中都会被认知,因为它们带有基因的印记,那就是设计者的思想。 生成设计法不仅能够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来操作和发展,不仅是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它更是一种具有强烈人文特征的设计方法。事实上,生成设计法的每个步骤均始于设计者的一种思维或假设,这种思维或假设被视为一个科学过程,设计之初就带有一种主观的或者想象的未来世界的形象。因此,这种设计方法决不能认为是一种人手可得的设计工具,而是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设计的操作方法(modusoperandi)。对于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来讲,生成设计法是可以发展的,可以发展成为一种异常灵敏的、有助于进行更为深刻的创造性设计的工作方法,这是因为这种设计方法发现了我们这个技术时代的工具—计算机—并与之有着良好的操作协同性。 事实上,当我们进行创造性工作时,我们会意识到我们的思想并不容易被转译成一个用物件或者图样来表现的结果。每一个输出命令仅仅可能是设计者某种思想的表现,或者是某种思路的发展。我们设想并且试图来塑造出一个能够产生不同结果的完整思路,但是,最终我们获得却是综合的多样共时性(syntheticsimultaneityofpluralities)的东西,也可以说成是示意的差异共时性(schematicsimultaneityofdifferences)的东西。利用复杂性来创造美丽和谐的世界是可能的,生成设计法的运用是多种创造性思维的表现,能够以一种毋庸置疑的魅力表达设计者的思想。 20世纪的80年代,我就尝试着如何把设计思想作为一种视觉表达的动力来生成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何使得这种如泉喷涌的思想能够把握和操作。设计的意识流(fluxus)在表现为物件和图样之前,它不但能够表达我的建筑理念,还要能够表达建筑理念得以实现的基本逻辑。这种新的设计方法的特征在于如何展望未来,如何掌握实验,操作重复不断的演化的设计过程,建构一个复杂的视觉世界。 由于计算机技术带来的好处,可以把一个人的创造思维转换成一种逻辑编码。生成设计法需要大量地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善于处理数据量大、周期长、重复性的工作,生成设计法正好利用计算机的这一特点。 2.基本概念和文化背景 利用人工基因编码来制作符合我的建筑理念的场景,这是一个令人激动不已和充满创造意义的工作。在进行这项实验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这种方法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时代精神的探索。当我利用计算机作为探索时代精神的工具时,我碰到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例如几何学、透视学和失真学的逻辑,建筑学的形状与数字的编码,这些都能够表现基本的文化特征。通过探索这些特征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性,是寻找生成设计法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的路子。 和谐编码不论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是在今天都是一种表现强烈的特征编码。当我们置身于美丽、和谐与统一的自然环境中来用镜子来反映自己的话,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征象就会表现出来,这种独特的征象就是特征编码。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精心制作的人工形体在自然环境中看起来很可爱,那么,这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就被称为“生成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家曾提出过不少建筑法则,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阿尔伯蒂和帕拉蒂奥,那些建筑法则是不尽相同的或者是各具特点的,因为它们表现了建筑师本人的思想、印象和想像力。我也在做建筑方面的效仿,提出自然的复杂性和物件的简明性,并且试图在作品中表现出我的这种建筑理念的独特和完整。 为了实现这种复杂性和简明性,就必须建立一个可以操作的逻辑系统,这个逻辑系统要有完整的结构,要能够像镜子一样反映出设计者的想法和理念,哪怕是很细微的想法和理念。首先,复杂性的表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我们要描绘出一座城市,我们总是可以采用一种简化的表现方法,或者在最大的程度上,采用一种能够强烈地表现某个特殊的或者某种限定意义的关键方法。皮拉奈西[1]笔下“卡切利”系列雕版画的城市形象,也许就是笔法简练的城市和建筑复杂性的最好的视像表现。可是,皮拉奈西为了表现复杂性也采取了叠加画面的手法,在一层已经蚀刻好的版面上再叠加上另一层画面,画面上物体的透视关系也往往是不尽相同的,制造出一种含糊不清或者叠加出来的新的理解。这种画面的特点是把不同时间和情感的关系相互混合起来,可是它们之间并不矛盾。 复杂性的实现总是要在不断地合成和叠加后才会有结果,这个结果是借助一个变化多端的生成过程得来的,这个过程通常是非线性的。事实上整个过程并非这样简单,复杂性还取决于设计者产生想法或假设的能力,这种想法或假设要对应于在一个短暂的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见的物件。假如设计者的想法或假设是对未来的一种视觉成像,那么,在系统生成的运行中一旦碰到阻碍,就必须克服这些阻碍,巧妙地解开复杂性缠绕的结扣。同时,克服那些不利于提高设计者对于想法或假设的视觉识别能力的阻碍,那就是每一个物件所具有的复杂特征。 2.1生成图码库的结构 生成图码库(Argenia)[2]的结构基本由两种不同的要素组成,一个是基因转换编码,另一个是动态演化的范例组织,这两种要素是运用生成设计法进行创作的最为基本的内容。 2.1.1转换编码 生成设计法的编码系统就像自然生物结构中的DNA,那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控制着生物演化过程中千变万化的复杂性。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把基因转换编码看成是一组能够描绘和确定某种特殊设计行为的理念。我在第一年研究结构图码库的时候,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们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生成设计法的规则反映了我对于自然美的认识,这些规则表现了我对于某些特殊的自然结构的主观迷恋,然后又将这些特殊的自然结构转译成了一种操作系统的设计规则。 然而,这些设计规则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产生于哪种哲学方法。总的来说,这些设计规则表现了我对于和谐之美的理解,这个理解一方面来源于我个人的社会和文化阅历,另一方面来源于我读到的那些描绘自然和人工世界中各种结构形态的作品,那些结构形态竟然能够产生出一种新的“现实”场景。其实,这种做法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和挑战非常接近,那就是:把对于自然的和谐之美的理解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基因编码来表现一种人工的世界。在“理想的城市”这篇文章中论述了这些设计规则表现出的一种诗意的结构形态[3]。 一套具有演化逻辑的转换编码既源自于传统文化,又反映出我的个人特征。甚至,它在艺术的与科学的方法之间还存有不可分割的协同关系呢!事实上,我们利用这个复杂系统的演化逻辑进行设计实验时,就能够寻找那些可能实现的和谐编码的片断,追求我们对美的理解。这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以及它的那些出乎意料的生成结果,表现出美学研究领域中那些似乎无甚关联的东西之间隐含着意想不到的协同关系。 在寻找和谐编码的设计规则时,我曾利用过多种方法进行实验,例如几何编码、透视编码、数学编码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操作变成可视图形。更特殊的是,我还利用图像数字技术进行编码的转换,这样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生成物件在这个复杂系统中的作用。这个复杂系统能够通过子系统的变体和细部表现,沿着“优先路径”进行转换和演化,暗示了它是对设计对象在整体和特征方面进行范例控制的一种逻辑。我也曾利用多维细胞体自动生成系统(MCA,multidimensionalcellularautomata)编写设计规则,这种规则能够确定生成的建筑场景的拓扑结构。 为了建立每个单独的生成物件,这种人工化的DNA需要一个演化系统,或者说是一种人工生命的演化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发展和产生适合我们这个时代要求的复杂性,目标是能将那些复杂的生成物件最终赋形,使它们形成城市、建筑、工业制品。当然,仅把能够产生美妙动人的形式作为目标是不够的,尽管这些形式表现出来了未来可能环境中的自然复杂性,就像贝塞尔曲线[4]的整体数字公式中出现的那些不规则线段。我的研究要使最终赋形能够表现出人工的个性化特征,这种个性化特征令人们在现存环境的复杂性中“可识别”。例如,意大利中世纪保留下来的历史城市的特征,纽约城市滨海地段的特征,芝加哥城那些20世纪初期建筑的历史特征,香港城中充溢着东西方混合风格的特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1986年我开始进行生成设计法的实验就是首先从意大利的中世纪城市着手。 2.1.2动态演化的范例 为了对复杂的物件进行赋形,就必须设计出能够在系统的结构演化过程中使用和指导的范例,这样产生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意大利中世纪城市的典型样板(图3、4)。为了能够做出这么多可以组合的范例,我就需要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所做的那样,对建筑的空间结构进行分门别类的组织。因此,我建立了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建筑的各个物件的关系是相互嵌套的,这个系统是建筑空间可演化结构和非演化结构的基础。非演化结构也是值得重视的,因为在演化的过程中它可以完全推翻与其相同的结构。 这个系统是按照“生成物件—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制作的,它的周围设计了26个像神经元那样的突触(synapse),这些突触能够处理那些相邻物件的拓扑界面,这样,这个系统就有了第27种功能。两个空间结构之间的单个直接联系最大程度能够激活9个复杂界面,这样,在空间关系上,每个相邻的物件之间在建立拓扑关系上就同时有了1∶9的可能性。每一个界面在运行演化—转化时可以利用一系列平行的子系统来生成自己的特征,这些平行的子系统可以同时使用或者相互合成。每个子系统都有对应于用物件来说明和表现的特性,都有一个不同的几何结构或者类型结构来代表它的特殊性。试举例说明,对建筑的生成对象进行演化合成时可以采用三种平行的几何系统,第一种是基于数字9的系统,例如9×9×9的形体与黄金分割法的关系,第二种是基于中轴线与对角线逐次划分的系统,第三种是基于笛卡尔坐标中角度与圆心关系的系统,在这三个平行系统的合成和干涉下同时生成出来作品的复杂与和谐的特性。 除此之外,这个系统还有折叠功能,它能够改变空间结构的拓扑关系,让突触产生的界面与每个物件刚好重合。而在折叠功能作用以前,界面与物件之间是分离的。在整个编码转换的过程中,时间作为惟一的不可预知的因素,在演化结构中可能会出现分歧(bifurcation)的决定性作用。每一个生成路径的起始端在一开始就设定了时间量。很明显,开始的时间总是不同的。伴随着各自的加速或减速,系统的折叠功能控制着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同样,这种方法使得相同的生成程序无法重复进行,这种独特的性能是因为生成程序一经启动就具有短暂性,这种性能只有通过调整或者重新设置时钟来产生克隆体时才会被克服,当然,这样的做法与生成设计法的主旨是相矛盾的。 一旦建筑空间的网络系统组织好了,我就会针对每一个设计要求来制定一个有条理的计划来检查系统的演化动态,以使其能够满足设计委托人的要求。具体地引例来讲,不论是设计洛杉矶的一栋多功能的摩天大楼,还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椅子,都必须运用和谐编码来按部就班的进行工作,直至达到了所要求的目标。对于每一种设计工作来说,利用生成法来进行设计明显是一件异乎寻常的(adhoc)工作,所以,从经验的成熟程度来讲,我们还没有一种严格确认的技术。 生成设计法并非是一个能够产生各种各样可能方案的工具,也不适合所有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生成设计法的运用需要一种主观目的明确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对设计委托人的特殊要求做出回答,同时与社会的人文传统相一致。最有可能的就是制定出一种可以操作的方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通过各种规则来执行,就像我在教学中的实验探索,这就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了。 2.1.3方法和技术 这里的问题是,生成设计法能否被认为是一项技术?能否被认为是一种类似于我们建筑师常用的CAD那样的生成系统?根据我个人的试验,答案明确是“不”!其他诸如参数设计法、随机形式法等,只不过是简化了设计的过程。 首先,让我们来把生成设计变成参数设计来考虑问题,参数设计在可能有约束条件的变体参量下仅能产生被程序化的变化形体,物件不是被生成的而是被画出来的。接下来,产生的变体不是与可能产生的结果发生相互作用,而是与同一结果在尺寸大小方面发生相互作用。因此,这种假设成参数设计的方法只能适用于复杂系统的“简单”部分,这个结论并非是偶然的。复杂性不是通过增加、而是通过整合来实现的。因为建筑的相关要素是千变万化的,所以,若是利用参数设计建筑的话,只有把建筑减少到只是体块的程度时才有可能进行。无论如何,一个体块不是建筑,它只表示某个量的体积。要成就建筑,就必须通过设计这样一个阶段。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这种主观目的明确而且具有创见性的设计方法的确能够打开一扇看到强烈文化特征的门扉。 接下来,让我们再以随机产生形式的方法来考虑建筑设计的问题,这种方法有许多的支持者,也有不少人拿它来做实验。这种方法的理念是让计算机随机产生出许许多多的建筑形式,建筑师只是在这些建筑形式中做出选择罢了。但是,这种方法忽视了生成过程的主观目的性,而只把它作为一种如何进行挑选的方法。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真正的随机状态如何产生?对建筑如何做出选择? 对于前一个问题可以这样考虑,只有当形式以及产生形式的思想变得愈发不可预测或者令人惊讶的时候才是随机的状态。举例子讲,当一只瓶子的外缘沿着一根随机变化的中轴旋转360度的时候,瓶子轮廓产生出来的样子是不可预测的吗?设计者的思想是通过旋转的构思和逐次的结果表现出来的,但是,仅仅拿出旋转中轴的马达类型或是应用的约束条件来说明设计者思想所产生的结果,能够让人信服吗?无论如何,这个例子说明了不论生成设计内容的繁简程度如何,即便是一个极其简化的系统,都是一个相当可观的矩阵。 另一方面,如果这种可辨识性没有具体的形象,建筑师何必守在电脑前等着正确的建筑形式出现呢?如果建筑师真要这么做?那他是在做建筑师要做的事情吗?我想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一是针对建筑师,其二是针对委托设计的业主。建筑师在业主的面前摆弄着电脑,不断地把现存的世界转换成将来可能的世界,把现存的环境朝着他的思想方向发展,什么未来的、美好的、有用的、和谐的等等,面对这种情况,业主只能去做选择。建筑利用电脑工作静候着他所希望的建筑形式出现,然后他再把这种形式附加上专业特征。对于这样的做法,说到底建筑师还是像个业主。 对于后一个问题可以这样考虑。不消针对一栋摩天大楼,只是针对建筑在结构、技术、配置、审美、形式等方面的复杂性,时下的设计方法常常提供的是一种相关的和综合的多层面的系统。做出一条随机变化的贝塞尔曲线,无疑是一个有趣的事,我相信我们所有从事建筑学这个领域的人都会非常欣赏这样的曲线。但是,一项建筑设计就有所不同了,很可能会利用随机的方式设计建筑的外表,或者设计建筑的内部,但是,我相信有必要在出现的建筑形式上加大表现建筑品质和特征的范围,例如技术的、材料的、色彩的等等。目前可供选用的设计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建筑表现的潇洒自如(arbitrariness)。 无论如何,前面论述可以认为是针对业主的情况,不是针对建筑师的情况。某种形式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它令人激动,具有一种特殊的效果。设计就是在建立和转换那些能够实现复杂性的编码,把设计者幻境般的思想编录成可操作的条理规则。这样看来,仅仅利用随机这个条件是不够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成设计法呢?它是一种能够成为最终产品的思想,一种能够产生无穷无尽的结果并令业主能从这些结果中进行挑选的思想。最终结果肯定不仅仅是形式的结果,例如贝塞尔曲线形成的那样漂亮的形状,而是一种具有实施可能性的直接赋形。因此,生成图码库的建立是要把它作为一种人工的DNA,作为一种和谐编码,作为一种可组织的范例,这种范例能够以动态的方式检查设计环节的特殊性。整个系统的运行由转换规则和控制规则所决定,转换规则是一种可以控制的运行方式,控制规则把握着关联、干涉、合成和谐振等环节的运行,特别是谐振常常会出乎意料地出现在被激活的演化动态中。这里一点没有数据库的样子。当我们研究达·芬奇绘画作品的编码时,我们知道了利用大量不同的创作思想作为试验性假设的设计方法,每一种假设都限定于一个可操作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一堆零件的组装。创新的目标一经设定,科学的探索总是不断进行的。 根据我的做法,生成设计并不是把那些预先设计好的零件储存起来,然后拿出来可以进行相互交换的设计方法,而是一大堆可能的物件在出生、形成、相互合成的过程中在系统中不断地发生作用,直至生长成熟,这种过程与自然的生命现象很相似。不可预知性并不是固定在随机形式的上面,而是与系统运行的人工生命相关联的。人工生命愈是复杂、愈是不可预知,伴随着不同时间的演化,就愈是能够从和谐编码的庞大矩阵中激发出令人激动的答案。这些答案将大大提高设计者波涛浪涌般创作思想在特征表现上的明确性和可识别性。 2.2生成设计的方法 人们的创造性活动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因为使用了新出现的数字工具,更是因为人们对新领域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新的哲学思想。设计也从重于成形改变到重于转换。思想的表现在开放与包容的程度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当前,各种各样的音乐变奏曲已经偏离了基本主题,在多样形式并存的情况下,每一种形式都可以变成一种可转换的模式,甚至是一种思想。 今天,我们掌握的技术工具不会像老式机器那样,制造出来一堆一模一样的产品,而是制造出各具特色的产品,这是一场新兴的革命。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数字化时代使我们能够效仿大自然或者手工艺来制造出独一无二的产品。独具特色的产品已经成为对于当今文化需求的一种新的回答,这种文化需求把人们引导到这样一个境地,那就是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环境、建筑、人工制品都能反映出一种独一无二或者举世无双的特点。可惜,这种文化需求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估计。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我们发现了自然界的生物特征是通过克隆的方式来产生和传递的,那么,生成设计法可以在人工的世界中实现一种与之相应的发展趋势,利用这种方法,通过人工智能、人工生命系统以及高科技,我们能够再次体验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审美和道德上的愉悦。 3.形态生成设计的作品 下面介绍利用生成设计法制作的一些形态生成实验作品,我的第一个生成设计案例开始于1986年,主题是关于意大利中世纪城镇的DNA,接下来做的是“巴西利卡”软件。 3.1从二维到三维,对转换编码规则的理解 1984年,我的第一个生成实验来源于我对一幅历史图画产生的想法,作为一幅二维的笔记式印象速写,即使这幅画很抽象,假如我们很合适地观察它,我们不能否认它是一种具有普遍可能性的三维模型的生成编码。这个从二维到三维的过程不是一个自动演化的过程或者演绎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理解的过程,这种主观理解表现出建筑师可能具有的某种思想。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本土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本土建筑设计行业需要一个独立施展才华的舞台,也需要一种对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能力。 开工不久的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正在我国建筑设计业引起非同一般的轰动。因为,它实现了我国超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国内建筑设计企业担纲设计总承包。扩建工程中的第二航站楼,也是我国首个原创设计的大型机场航站楼。 当众人关注的目光聚集而来,承担设计总承包的现代设计集团有关负责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也要感谢项目业主方———上海机场集团,给了一个让国内建筑设计师独立创意并进行项目管理的舞台。 话语虽短,意义深长。 唯“洋”至上的悲哀 不知何时起,国内重大公共建筑中标方案中,已经很难见到本土建筑设计师的名字。应当承认,国外建筑设计事务所和国外设计师在各地“创意”了一批优秀的建筑项目。以上海为例,从中国古塔中汲取灵感的金茂大厦,晶莹剔透的上海大剧院,都是国外建筑设计师领衔,并广受好评的建筑。 但劲吹的“洋”风,正引起越来越多建筑专家的忧心。如今,不少项目业主在新建建筑设计方案招标中,非“洋”不取;在建筑造型上,优先考虑的不是实用、经济、美观,而是好不好看,是不是新、奇、特,有没有“眼球冲击”。于是,中标的国外设计方案,建筑造型一个比一个大胆、奇特,有的已经到了“怪异”的程度。先不论建筑建成后是否与周边建筑和谐、用材是否节约,光是项目实施时的施工方案、结构安全问题,就已引起广泛争议。在一些大规模的城市开发项目中,有些国外设计师由于缺乏对中国的国情、风土人情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深刻了解,拿出的方案也并不十分符合当地发展的要求。 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国外建筑设计企业并不能单独参与项目投标,必须与国内设计企业组成联合体,方有投标资格。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外建筑设计企业通常会选择与一些当地比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由于“洋设计”在市场上更为吃香,许多国内完全有能力独立承担项目设计的企业,也只能和国外建筑企业联合,以求获得项目。但是,他们在联合体中只能从事设计咨询、施工图设计及一些辅助工作,属于从属地位。 国外设计师出马的项目,设计费用也通常比由国内设计师单独完成高。于是,有个别国内设计企业,通过向国外某些设计事务所上交一定的费用,打着其招牌在国内招揽业务,也扰乱了整个行业的秩序。 大师匮乏的窘境 今年已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五个年头。随着市场环境的更为公开、公平、公正,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必将与国外建筑设计企业进行更充分的竞争。要应对今后的激烈竞争,建筑设计企业更需要的,恐怕还是内功的历练。 从一些大型项目的实战经验来看,国内不少设计企业的技术水平,包括设计图纸的绘制,结构、电气安装等细部处理等,已经和国外设计企业不相上下,要说最主要的软肋,还是在设计理念上比国际一流建筑设计企业逊色,创意能力不够。 放眼国际,很多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规模并不大,但由于有一个或数个富有创意的大师级设计师领衔,在重大项目上极具竞争力。反观目前本土建筑设计企业,尽管人数成百上千,但真正称得上“大师”的,凤毛麟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曾经涌现了诸如江欢成、邢同和、汪大绥、蔡镇钰等建筑大师,但此后便鲜有新面孔出现。 建筑大师匮乏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建筑师本身的创意不够,还有建筑设计企业论资排辈严重,年轻人无法快速脱颖而出;社会舆论对建筑界的新秀关注不够等。包括上海建筑设计“领头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在内的一批建筑设计企业,已经深深认识到人才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比如:现代建筑设计启动了一项以中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工程,致力于培养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设计精英,去年还隆重表彰了五名“科技精英”和六名“优秀导师”。但总体而言,整个建筑设计业界,大师仍旧紧缺。 建筑设计是一个智力密集型行业,对建筑设计企业来说,参与市场竞争,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资金、生产设备等要素则是其次的。近年来,国内建筑设计市场上,小型事务所迅速增加,它们以灵活的经营机制、专业特色的经营理念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与原有的大型建筑设计企业展开差异化市场竞争。可以想见,今后不断寻求本土化的境外建筑设计企业、传统的大型建筑设计企业和新兴的民营建筑设计事务所,将展开一场无声的“人才之战”。它们争夺的,不止是大师,还包括那些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较好演讲展示才能、宏观项目管理才能的“全才”。 专家认为,要适应这场竞争,对国内设计人员来说,必须进一步提升设计理念,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一味洋化,而是要不断培养融国际先进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一体的设计观念。对于原有的国内设计企业而言,还必须从体制机制上不断求变,以求获得人才、留住人才。 全过程管理是趋势 浦东机场扩建工程彻底打破了我国建筑设计师为外国建筑设计师打工的格局,转为15家国外建筑设计和咨询公司为中国建筑设计师打工。 作为设计总承包方,现代设计集团所属华东院此番将工程进行了一次全过程的项目管理———不仅承担包括航站楼和道路、景观系统等设施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等全过程设计,还将组织国内外33家专业设计、咨询公司,承担进度、质量、成本、分包等多种项目管理与控制。 对工程推行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也被认为是今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这种全新的尝试,不仅考验了我国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国建筑设计师对工程项目的全面掌控能力。这无疑是今后与国际设计公司竞争的重要武器。 除此以外,建筑设计企业也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设计特色。日前在沪召开的中国工程项目管理服务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建筑设计单位占有设计市场与公司性质、类型等并无多大必然联系,重要的是要有与众不同的设计特点。比如,美国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SOM公司,擅长于高层和公共建筑,加拿大知名的DGBK公司,特色是绿色建筑设计,而国内大多数建筑设计企业没有自己的设计特色,大都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因此,建筑设计企业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体制机制改革之外,一定要有自己的设计特色和专长。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虚拟技术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1前言 计算机技术用于建筑设计已有多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主要是帮助设计者把设计、计算、画图、数据存储和处理等繁重工作交给计算机完成,而设计者把主要精力用于创造性构思。计算机产生的设计结果,可通过图形设备向设计者展示,并可模拟,允许设计者作出修改。虚拟现实(简称 VR)技术能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虚拟现实也称虚拟环境或虚拟真实环境,是迅速发展的一项综合性计算机、图形交互技术,它集成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人工智能、多传感器、网络并行处理,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空间形象实现的目标合成技术,通过视、听、触觉,以图表及动画方式呈现,让观看者“眼见为明”。它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被动静态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的特性包括:(1)交互性(interactive);(2)想像性(imagination);(3)沉浸性(immersion)。虚拟现实就建筑视觉模拟的可行性而言,应用领域可包括:建筑物模拟、室内设计模拟、城市景观模拟、施工过程模拟、物理环境模拟、防灾模拟、历史性建筑模拟等。在建筑设计中既要进行空间形象思维,又要考虑到以用户的感受为核心,是一连串的创新过程,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维护等。巨大的成本和不可逆的执行程序,不能出现过多的差错,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造和体现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虚拟世界是整体虚拟环境或给定仿真的对象的全体,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虚拟现实,可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节省投资。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广泛。 2展示建筑物的整个信息 现阶段的二维、三维的表达方式,只能传递建筑物部分属性的信息,并且只能提供单一尺度的建筑物信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展示一栋活生生的虚拟建筑物,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者的事,住户、管理部门都可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3远距离浏览 设计者设计的建筑物与工程单位可以相互沟通交流,通过万维网达到远距离浏览,也可以以计算机语言开发与虚拟现实造型语言整合,虚拟现实用于Internet网中提高其普遍性与实用性。 4实时多方案比较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对设计的建筑物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对未来建筑物的形象做多种设想,在虚拟的建筑三维空间中,可以实时地切换不同的方案,在同一个观察点或同一个观察序列中感受不同的建筑外观,这样,有助于比较不同的建筑方案的特点与不足,以便进一步进行决策。事实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但能够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而且可以对某个特定的局部作修改,并实时地与修改前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5专用的人机接互 人机接口是使用者与计算机沟通的桥梁,它是代表使用者意图的转换及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良好的人机接口的建立,可减少使用者对系统的学习时间和增强系统的使用效率。在虚拟现实技术建筑设计中,必须有特定的人机接口模式:(1)使用者模式。使用者直接进入虚拟现实中,进行观测 与互动操作,以第一人称的观测方式,进行虚拟现实的沉浸观察,隐藏的接口,只有在使用时才出现;(2)者模式。在虚拟现实中,常因沉浸环境与现实环境的感性差距,而造成空间迷失现象,以至于使用者无法掌握虚拟现实中的状态,以空间者的虚拟环境信息的提供,以第一和第二人称的观察方式,进行虚拟环境中的观测;(3)监控模式。使用者以第三人称的方式,监控虚拟现实中所有的现实状态,并进行虚拟物的监视与控制,而接口的产生与虚拟现实的种类并无绝对的关系;(4)浸入操作模式。将控制虚拟现实物的接口,置于虚拟现实中,以进行仿真式的操作模拟,使用者以 第一人称的操作方式,对虚拟物进行控制。从系统整合的观点来分析建筑设计,系统的接口连结不 当,影响设计质量和施工程序。 虚拟现实系统基本上有两种:模型式和图像式。以模型式虚拟现实,以虚拟现实造型语言(简称VRML)为主要描述语言,使得建筑设计可用计算机进行三维建模,利用效果图和三维施工图与资料库,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连结到资料库作为实时模拟操作。虚拟现实造型语言,可用来在万维网(3W)中定义与更多信息相关联的三维世界的布局和内容,使之能够在一个交互的三维空间中很容易地被表达出来。当虚拟现实造型语言浏览器启动后,它会将虚拟现实造型语言中的信息解释成虚拟现实造型语言空间中的建筑物的几何形体的描述,一旦VRML空间被用户的浏览器解释,它将提供实时显示,一秒钟可以显示多次,这样,用户的机器上将会有一个活动的场景。 6应用实例 荷兰的虚拟现实技术起步较快,Eindoven大学的Calibre研究院已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和咨询,他们开发的软件包由一组类CAD的函数组成,称为CAAD软件,为建筑结构的创建、修改和可视化提供了工具包,它支持AutoCADDXF文件的输入输出,而且能够用于虚拟环境中增加动画和对象的动态行为。已用该系统模型化了一座小城市,具体目标是在河中小岛上设计一栋博物馆。这座城市由好几百栋建筑物组成,坐落在河边斜坡上,可以俯瞰小岛。首先,数字化该城市的地图,创建基本的AutoCAD模型;其次,按真实三维位置安排每栋建筑物,同时也考虑山坡的轮廓;再次,加上建筑细节,如门框和窗框设计,以便标准地表现该城市的美学特征。该应用实例让人们领略了该领域和他们所取得的成果。 在美国洛杉矶和费城的虚拟建筑三维模拟系统被认为是全球最成功的虚拟建筑模拟系统之一。各国对虚拟现实技术都在研究和应用,我国也一样,在虚拟世界建筑方面,都已制作和展示了复杂的虚拟世界模型。虚拟现实技术所涉领域十分广泛,技术潜力巨大,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前景广阔,但软硬件投资巨大,可重复性低,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数据库/计算机辅助工程,多媒体/台式视频,图形艺术,形象/动画制作,科学可视化,实时模拟等的硬件价格很高。 7结语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网络的发达及计算机软硬件的进展,应用层面会更广,成长幅度会更大。网络传输的便捷与快速处理,利用计算机科技来呈现建筑设计成果,已成为新的趋势,而且技术日新月异。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日前,五合国际一级注册建筑师曹一勇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如果“90平方米,70%”的新政落实实施的话,有可能催生目前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一些质的飞跃。 推出这一结论是因为,面积减小了,户型设计空间相对也就变小,增大了设计师设计出多样产品的难度,因此无论是从产品角度讲,还是从营销定位角度讲,市场上都会出现许多同质化产品。若想增强项目的竞争力,开发商就不得不另想办法,在成本控制和细节设计等方面下功夫,以体现项目的差异性。曹一勇推测,这些设计的飞跃将会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通常情况下,90平方米建筑面积内,在保证至少一厅一卫的基础上,户型往往设计为两居或是小三居。如果整个项目90平方米以下住宅占70%的话,由于功能空间区分增多,势必造成构件的增多,工程量的加大,从而使工期拉长,成本提高。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从提高房地产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入手,即实现房地产设计建设全过程的从工地到工厂的转变。以建材、轻工等行业为依托,工厂化生产各种住宅构配件、成品、半成品,然后进行现场装配。有关专家介绍,产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空间利用率提高,使建筑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并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及污染,同时降低成本。 曹一勇介绍,目前住宅开发在设计、施工、选材等环节都可以做到不同程度的标准化和产业化。中小面积户型的大量出现将会扩大对住宅产业化的需求。 第二是住宅细节变化的突出。 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使得开发商不得不在增加产品附加值方面下功夫。一方面精装修成品房在众多开发商的力推之下来势汹汹。经过3—4年的市场考验,精装修房越来越被购房者接受和认可。另一方面,建筑设计的品质将体现在细节上。这种细节关怀更多的将与入住后的日常生活感受结合起来,比如房间内各种插座、端口的位置设定将会更加合理,再如为避免儿童和老人行动时出现危险,房屋所有内墙采用圆角设计等等。 第三是推动住宅节能的普遍应用。 其实天津市在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推进建设领域资源节约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收到了初步成效。曹一勇认为,无论是市场的需求看还是从国家的推广力度看,节能住宅都将是未来住宅发展的趋势。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先进的建筑科技和材料,充分调节声、光、热等自然因素,从而降低能耗,提高建筑的居住舒适度。其实目前,在节能住宅方面已有不少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促使这些技术的推广和普遍应用是有利的。 第四是增强住宅品质的均好性。 曾经所谓的产品“均好性”曾经被开发商用来掩饰项目的“无特色”。曹一勇指出,其实产品均好性具有许多考察指标,基于精心的规划设计,体现的是人性化的关怀。比如景观,景观的均好性,应该是尽量使社区内的每一户都能够享有社区景观的愉悦,即“户户见景”,不存在死角。再比如,如果中小面积住房增加,就意味着车位需求增多,应该在不影响景观绿化的情况下,尽量建造地下停车位或通过利用机械停车位来解决。 曹一勇说,在90平方米的限制下,开发商还可以推出一些高适用产品,在全框架结构中,可以考虑少设隔断,或保留空间自由划分的可能性,以方便业主自行安排功能空间。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城市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当前博白城镇化进程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建筑设计师的任务。 建筑、建筑的地域性、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在南方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就拿博白来说,我们这个地方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四季长青,所以人们往往形成一种喜爱,室外活动,崇尚自然。建筑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逐渐形成了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建筑风格。 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建筑的文化性,就是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但凡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有很高的文化品味的建筑。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的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建筑设计体现和谐的方法 (一)、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包含工程技术和造型艺术两方面的智慧。在工程技术方面,先知国际建筑设计专家团重视建筑智能化和高科技在建筑上的应用,注重风水布局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使建筑产品在市场上占有强大的竞争力。先知国际建筑设计专家团的建筑作品不只满足人基本的使用功能,还在设计中追求整体环境的和谐和美感、天人合一的建筑形象。 当前,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建筑创作应该往哪个方向走,一个建筑要满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也不是很难。但要把一个建筑作为一个精品,来创作来设计,是很不容易的,笔者就是通过这几十年的建筑创作,深深体会到建筑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这才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比如过去博白客家村民居屋,建筑形式是跟当时特定地域的环境,跟博白的气候环境完全结合一起的,是中国传统的家族的观念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把它糅合在一起,这是跟一个地区的地域环境,和地区的文化是完全分不开,每一个建筑就是一个家族。现在博白居民都兴建楼每一家一栋。 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这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宁要平凡的也不要’造作’的,宁可迁就也不要排斥,宁可过多也不要简单,既要就的也要创新,宁可不一致和不肯定也不要直接的和明确的。”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观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自然是人类的幸运,但这种违背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为了克服现行建筑模式对人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注重地区气候与建筑的关系,并将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项基本方法,这是一种按人体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建筑设计的系统方法,即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 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舒适、健康需求,常常无需现行空调设备也能得到满足,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比如,博白气候炎热,城区内没有山与河等“自然风光”,在设计中通过实与“虚”结合,设计以色彩、布局、空间,以风压和太阳浮力产生自然通风,以水的蒸发产生制冷。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是一种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使用的方法,因为在绿色建筑中气候所包含的各种因素是当作资源来考虑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是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的本质,还可将人工与自然结合,设计假山、喷泉等。如果将其原理与未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其他节能技术结合在一起,就会构成丰富多彩的绿色建筑前景。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高层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当前,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多以追求新奇造型为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建筑细部角度加以分析,认为在参考人的尺度下,高层建筑设计外部形象的设计,主要处理好五种尺度关系,并试探地提出一些设计指导原则。 当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多以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为目标,每栋高层都想表现自己,突出自我,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整个城市显得纷繁无序、生硬,建筑个体外部体量失衡,缺乏亲近感,拒人于千里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认真仔细推敲,因此,对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定义一下尺度,所谓的尺度就是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及各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感觉,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包括建筑形体的长度、宽度、整体与城市、整体与整体、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对行为主体人产生的心理影响。讲到尺度时应注意它与尺寸之间的区别,尺度一般不是指建筑物或要素的真实尺寸,而是表达一种关系及其给人的感觉,尺寸是用度量单位,如:公里、米、尺、厘米等对建筑物或要素的度量,是在量上反映建筑及各构成要素的大小。不同的尺度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尺度使高层建筑显得挺拔或厚重,有的则使高层建筑显得庞大或轻飘,它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感受,由此可见,尺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高层建筑设计中尺度的确难以把握,因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很容易根据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高层建筑物的体量巨大,远远超出人的尺度。二是高层建筑物不同于日常用品,在建筑中有许多要素不是单纯根据功能这一方面的因素来决定它们的大小和尺寸的,例如门,本来可以略高于人的尺度就可以了,但有的门出于别的考虑设计得很高,这些都会给辨认尺度带来困难。 高层建筑设计时,不能只单单重视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创造,而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数,充分考虑人观察视点、视距、视角,和高层建筑使用亲近度,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材料质感的设计都要创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分为五种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 1、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外部尺度 1.1城市尺度 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对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有实、虚之分,实的天际线即是建筑物的轮廓,虚的天际线是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高层建筑在城市天际线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城市的天际轮廓线从一个城市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也是一座城市给一个进入它的人第一印象。因此,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市,自我夸耀,唯我独尊,不利于优美、良好天际线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高层建筑对城市局部或部分产生的影响,是指从市内比较开阔的地方,如:广场、干道、开放的水系和绿地所看到的天际线,也直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城市天际轮廓线不仅影响人从城市外围所看的景观,也直接影响到市内居民的生活与视觉观赏。 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确定,也应充分地考虑该城市尺度、传统文化,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改变了原来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协调的比例关系,如:上海市,黄浦江可谓是城市一条重要水系,原先具有宽大、雄壮的气势。但由于东方明珠塔的建成,又过于靠近黄浦江,其他高层建筑也跟着靠近黄浦江建设,使黄浦江的尺度感变小了,失去了原有的雄壮,而改变了老上海的历史与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东方明珠塔的建成又是一件憾事。 1.2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给人的感觉。整体尺度是设计师十分注重的,关于建筑的整体尺度的均衡理论有许多种,但都强调整体尺度均衡的重要性。面对一栋建筑物时,人的本能渴望是能把握该栋建筑物的秩序或规律,如果得到这一点,就会认为这一建筑物容易理解和掌握,若不能得到这一点,人对该建筑物的感知就会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混乱和不安。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的两点: 1.2.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 高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裙房、主体和顶部,也有些建筑在设计中加入了活跃元,以使整栋建筑造型生动活跃起来。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处理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而这三个部分尺度的确定,应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参考系(如把建筑的一层或几层的高度作为参考系),不能每一部分的尺度参考系都不同,这样易使整个建筑含糊、难以把握。 1.2.2高层建筑中各部分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 高层建筑各部分细部尺度的划分是建立在整体尺度的基础上的,各个主要部分应有更细的划分,尺度具有等级性,才能使各个部分造型构成丰富。尺度等级最高部分为高层建筑的某一整个部分(裙房、主体和顶部),最低部分通常采用层高、开间的尺寸、窗户、阳台等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尺寸,使人们观察该建筑时很容易把握该部分的尺度大小。一般在最高和最低等级之间还有1~2个尺度等级,也不易过多,太多易使建筑造型复杂而难以把握。 1.3街道尺度 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这是人对高层建筑近距离的感知,也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考虑到街道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易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减少了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例如:上海南京路两边的高层建筑置于后面,裙房置于前使两侧的建筑高度与街道的宽度的比例为1∶12,形成良好的购物环境。 为了保持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应。如:在新加坡老区和改建后的一条干道的两侧,为了不致造成新区高层和老区低层截然分开,沿新区一侧作了和老区房屋高度相同中相似的裙房,高层稍后退,形态效果良好的对话关系。 1.4近人尺度 近人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给人的感觉。这部分经常为使用者所接触,也易被人们仔细观察,也是人们对建筑直接感触的重要部分。其尺度设计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易使建筑缺少亲近性,过小则减小了建筑的尺度感,使建筑犹如玩具。 在近人尺度处理中,应特别注意建筑底层及入口的柱子、墙面的尺度划分,檐口、门、窗及装饰的处理,使其尺度感比以上几个部分更细。对入口部分及建筑周边空间加以限定,创造一个由街道到建筑的过渡缓冲的空间,使人的心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如:上海图书馆门前采用柱廊的形式,使出入馆的人有一个过渡区,这样使建筑更具有近人及亲人性。 1.5细部尺度 细部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更细的尺度,它主要是指材料的质感。在生活中,有的事物我们喜欢触摸,有的事物我们不喜欢触摸--我们通过说“美妙”或“可怕”来对这些事物做出反应,形成人的视觉质感,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不同材料的质感,来塑造建筑物,吸引人们亲手去触摸或至少取得同我们的眼睛亲近感,或者换言之,通过质感产生一种视觉上优美的感觉。勒·柯布西埃在拉托尔提建造的修道院是运用或者确切地说是留下大自然“印下”的质感的优秀典范,这里的质感,也就是用斜撑制作在混凝土上留的木纹。 2、高层建筑外部尺度设计的原则 2.1建筑与城市环境在尺度上的统一 注意高层建筑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因为在城市轮廓线的组织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因而它的布置应遵行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行布置:(1)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但为避免其相互干扰,可以采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虽采用相仿高度,但彼此间距适当,组成有关的构图。也可以单栋高层建筑布置在道路转弯处,以丰富行人的视觉观赏。(2)若高层建筑彼此间毫无关系,随处随地而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则不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谐整体。(3)高层建筑的顶部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因为这会极大影响轮廓线的优美感。 2.2同一高层建筑形象中,尺度要有序 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设计中要遵守尺度的统一性,不能把几种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与城市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及与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有机统一。 2.3高层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须有可识别性 高层建筑物上要有一些局部形象尺度,能使人把握其整体大小,除此之外,也可用一些屋檐、台阶、柱子、楼梯等来表示建筑物的体量。任意放大或缩小这些习惯的认知尺度部件就会造成错觉,效果就不好。但有时往往要利用这种错觉来求得特殊的效果。 3、结语 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影响因素很多,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中充分地把握各种尺度,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使用、观赏的要求,必定能创造出优美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高层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广州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起。在多数地下室的施工中,均采用传统的正作法程序,即:开挖基坑——施工基桩——施工底板——施工地下室竖向构件——施工地下室梁板。地下室施工耗费的时间占了整栋楼相当大的比例。近几年来,一种“逆作法”施工新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并趋于成熟。该技术适用于市区建筑密度大,邻近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对沉降变形敏感,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工期紧张,地基软土层厚等工程情况,对于三层及以上的地下室效果尤为明显。本文就笔者设计的一个工程作为实例介绍逆作法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逆作法高层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十甫名都商厦位于广州市第十甫路和第十八甫路交接处,地上十五层,地下三层,基坑深度14.3米,建筑平面约为长90米宽29米的矩形。由于场地西边为西关风情民居,距用地红线不足3米,北边为第十甫路步行街,距离约4米。规划部门明确指示,必须严格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及竖向沉降,绝不允许出现邻近房屋产生裂缝或路面开裂、下沉的情况。另一方面,甲方从商业角度出发也提出要求,一是地下室的边线应尽量贴近用地红线,以取得最大使用空间;二是要求尽量缩短工期,力求比邻近同类建筑先封顶,以便售楼。在这种情况下,逆作法施工技术便充分体现其优越性。 二、地质情况 该场地地质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大致如下: 1、淤泥质粘土,流塑,饱和,平均厚度1.9米,c=10KPa,φ=6~8°; 2、中粗砂及粉砂层,饱和,松散,平均厚度7.5米,c=0,φ=28~30°; 3、粉质粘土层,饱和-稍湿,可塑-坚硬,平均厚度5米,可塑土c=30kPa,=14º。硬塑土c=31kPa,=18º; 4、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平均厚度3米; 5、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平均厚度5.5米; 三、设计思路 针对工程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工程师结合逆作法的特点,确定了以下几个重要设计措施: 1、为了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支护手段,可同时具备挡土和止水作用。利用地下室各层楼面的梁板体系作为水平侧向支撑,地下连续墙将与内衬墙一起构成地下室外墙,成为永久性构件。 2、为了争取时间,最大限度缩短工期,从首层楼面开始,向上下两个方向同时施工,争取地下室与上部结构同时完工,具体施工步骤将在下一节介绍。 3、出于逆作法施工需要,地下室竖向构件采用钢管柱。长度3层楼高,一次吊装到位。 4、人工挖孔桩从现地面开挖,为了准确安装钢管柱,钢管柱底以上的空段部分应考虑工人到桩底定位钢管柱时的操作面,一般操作面不小于60cm,故空段部分桩径为钢管柱直径加上1.2米,而基桩部分直径按承载力要求确定。 当以上几个因素明确后,设计方案便基本明朗。 四、逆作法步骤 1、施工地下连续墙。经计算地下连续墙厚度800mm,标准槽段长度6米,深度18米左右,即到达基坑底面以下3-5米,且下端进入强风化层不少于1.5米,以确保止水效果。槽段之间采用工字钢刚性接头。 2、施工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分为基桩部分与上部空段两部分。当基桩部分浇灌到桩顶设计标高以下1米时,便由工人下去安装定位环并调校水平,然后由工人在下面扶正,卡位,保证其垂直度后,在地面用十字架固定钢管柱上端,用高抛法浇筑管内高强混凝土。 3、开挖至-4.5m标高。此时地下连续墙处于悬臂状态,现场监测得最大水平位移发生顶点处,约3.7mm,平面位置在矩形长边中部。施工首层楼面梁板及上部普通混凝土柱,在平面靠近第十八甫路处预留10米X10米出土口,方便运输。 4、开挖至-7米标高,施工负一层楼面梁板及上部结构。在二层楼面梁安装吊车梁,设计该梁时应考虑吊运土方和机械时的最大荷载,负一层楼面出土口位置与首层一致。对于地下连续墙而言,首层和负一层楼面的水平刚度可视为两个铰支座。但是出土口处的槽段应设置腰梁和钢支撑。现场监测得最大水平位移发生顶点处,约5.3mm。此时上部结构施工至三层楼面。 5、开挖至-14.3米标高(地下室底板底),从-9.5米开始即采用盆式开挖,即在周边留有4.5米左右的反压土,以控制连续墙的位移,保证基坑安全。此时地下连续墙可视为下部为连续的弹性支座,上部两个铰支座的连续梁,受荷形态简化为上三角形下梯形。现场监测得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9.7米标高处,约13.2mm。此时上部结构施工至七层楼面。 6、施工负二层楼面主梁梁格,即楼板及次梁暂不施工,以便吊土,通过主梁和腰梁系统为连续墙提供一定的侧向支承,其概念类似于对撑系统。 7、完成其余土方工作,施工底板和负二层楼面,吊出挖土机,封闭出土口。至此地下室土建主体已完工,同时上部结构也已封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最大位移为14.3mm,位置在-11.3米标高处,远小于规范限值。基坑周边场地未发现明显下陷,邻近房屋未见明显裂缝,保护效果非常理想。 五、心得体会 在整个逆作法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笔者从成功中获得很多经验,也碰到不少问题,现就这一工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作了整理,以供参考: 1、设计中应进行逆向思维。在正作法中,地下室的剪力墙如核心筒、人防墙及地下室外墙等作为竖向构件承担荷载。但在逆作法中,剪力墙是先施工上一层,再施工下一层,受力模式已发生变化,故建立计算模型时应按大梁输入。 2、钢管柱与梁板的连接。本工程采用环梁节点,须预先在钢管上焊接抗剪环箍,且定位要求精确。当施工期间地下室标高发生改动时,其处理措施相当麻烦,因为现场补焊环箍操作困难,而且管内混凝土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影响受力性能。 3、钢管柱吊装的垂直度控制。由于逆作法的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决定了地下室的竖向构件必须采用钢管柱或格构式钢柱,而吊装这一竖向构件时如何控制垂直度成为关键因素,本工程先在桩顶标高以下1米处安设一定位钢板,定位钢板有三个调节螺栓,以调节钢板水平,钢管柱中部采用钢筋制成笼状定位架,在地面也设有井字形定位木架,实践证明,这种定位方法取得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4、地下室楼面梁与连续墙的连接。在逆作法工程中。内衬墙尚未完成,边跨的楼面梁一端支承在钢管柱上,另一端则必须支承在地下连续墙上。原设计思路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中预埋钢筋,地下室开挖后凿去砼保护层后,扳出钢筋与梁钢筋焊接即可,但由于施工误差及建筑方案修改,这些预埋钢筋位置偏差太大而失去作用,实际施工中采用植筋的办法解决,因连续墙中钢筋太密,将梁端弯矩适当调幅到跨中。 5、底板周边连续墙连接处止水措施。这个部位的止水成功与否对整个地下室的止水乃至使用安全有着决定性作用。本工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中与底板位置预埋一竖向钢板,浇筑底板前焊接一水平止水钢板,实际效果非常理想,底板周边未发现渗漏现象。 6、桩基类型的确定。从钢管柱安装定位的要求来看,人工挖孔桩是较好的选择,笔者曾在另一个工程中使用钻孔灌注桩,由于泥浆的扰动,钢管柱难以保证垂直度,开挖后发现偏心较大。就本工程的地质情况而言,淤泥层和砂层比较厚,本来并不适合采用挖孔桩。但是,笔者认为当连续墙进入不透水层(强风化层)并且围合之后,进行坑内抽水,在没有水压力的情况下挖桩发生涌土、流沙的可能性不大。事实证明,这一措施是有效的。 七、小结 十甫名都商厦已封顶并投入使用,从该工程实例看,逆作法与常规的施工方法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 1)显著地缩短了工程施工的总工期,经计算,本工程采用逆作法比采用正作法缩短了至少两个月工期,取得巨大的商业效益; 2)基坑变形小,相邻建筑物影响小,实测结果显示基坑顶点变形不足20mm,周边路面沉降量也极小,未造成不良影响; 3)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规划红线地下空间,在允许范围内尽量扩大地下室建筑面积。 但逆作法目前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连续墙与基础桩间存在着不均匀沉降,连续墙槽段间的渗漏等,有待通过工程实践取得改良措施。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地域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大家都知道,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全世界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受益的同时,带来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而担心忡忡。而作为一个中国的建筑师,处在这个时间里边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时代特性 我本人是从事建筑设计的,就是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建筑师,当然我在高等学校里面是带研究生,就是把设计和培养人才,结合起来的。所以,这几年,特别这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建筑的创作活动,从我搞了这么多工程里面,我深深体会到,要把建筑与文化这个问题谈清楚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从事具体设计人员,我只能够先把我这几十年来的一些创作体会跟大家谈谈,最后呢也想通过做的一些作品,做一点说明。 大家都知道,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全世界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受益的同时,带来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而担心忡忡。而作为一个中国的建筑师,处在这个时间里边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 但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建设的面前,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准备不够,也深深感觉理论上观念上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在当前新的世纪到来的时候,我认为整个建筑界就我们一方面是非常好的形势;另外一方面从创作方面也是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我就感觉到,当前整个建筑创作,在同步发展的同时,也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建筑创作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我认为一个建筑要满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也不是很难。但要把一个建筑作为一个精品,来创作来设计,是很不容易的,我自己就是通过这几十年的建筑创作,深深体会到建筑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我想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在我们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比如说我们广东,我们这个地方也属于跟岭南一个大区域,这个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它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湿,四季长青,所以人们往往形成一种喜爱,室外活动,崇尚自然。建筑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逐渐形成了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岭南建筑风格。 建筑如果从建筑的地域性,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认为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当然,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我觉得这才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下面几个照片我想谈一谈建筑的地域性的问题,我先把这个照片放一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是我们客家民居,就是围屋,就是福建田螺坑的一个客家民居。我先把这几个放一下,大家可以看一看,这是山区村落的肌理,一看就是一个山区的这种民居。大家可以看得出来,这种建筑形式的出现,是跟这个特定地域的环境,跟这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完全结合一起的。这种村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完全体现了一种聚居功能,它的防卫功能,以及就是中国传统的家族的观念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把它糅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聚居的村落的形式。这是跟一个地区的地域环境,和地区的文化是完全分不开,为什么这种形式出现?每一个建筑就是一个家族,这几百人住在一起,家族里面是非常团结的,非常统一的,有主次之分的,很严格的,家族跟家族之间是完全一种封闭性的,没有交往的,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个有圆的有方的里面,每一家一栋,这个项目准备申报联合国项目的。我们是一个聚居形式,是特有的。这种村落也可以看得出来,就是山区村落,显然跟我们其他地区的地域环境不一样,形成不同的空间模式。 这是我们岭南地区的建筑,下面几张图,可以看得出来,是我们岭南地区这种特定的气候条件,形成的一种就是我们台山一带的塔楼的民居,它这种形式。我刚才讲到岭南建筑的话,它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固有那种可以说这种村,院落的布局,就是民居的形式,同时,由于它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岭南建筑就是一种交融能够吸收交融的这样一种建筑概念,这可以看得出,很多装修,很多处理,都受西方的南洋建筑的一些影响,是一种兼容的,就是一种综合性文化。 所以看得出就是一个建筑的形式的来由,是跟地区的文化,地区的特点来的,它不是无缘无故来的。你看,这是东莞可园,东莞可园的话它是一个很好的所谓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它吸收了中国园林的固有的传统的手法,但是呢,它很多你比如说,这种院落的布局的话,错落有致,空间利用,但是它也同时跟大自然的结合,跟环境结合,由于气候炎热。另外就是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房子,这个房子的一些处理完全西洋的手法,它是中外交融的岭南园林你完全看得出来,很多装修的手法,做法,都是南洋建筑,它是融汇得很好的。 当然,这个是威尼斯水城,完全这样由于一种特定的地域的环境,形成另外一种城市的肌理,船就是他们的一个交通工具。 第二,关于建筑的文化性,大家知道,就是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但凡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有很高的文化品味的建筑。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的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这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我认为这并非各行各素,无章可循。 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一个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的环境,表达这个建筑项目的性质和文化的特征。简单来说,建什么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首先就应该表达这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的内涵。就等于说我们设 计一个校园建筑,它总要表达校园那种高雅的,学术殿堂的,这样一种非常有机的这样一个建筑的形态;我设计一个商店,可能是一个购物环境很好,非常休闲的这样一种环境。每一大类型的建筑,它要固有着一种文化内涵表达。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作为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比如像我们广东,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源于百越文化,从秦汉以来,中原文化也开始南传,并先后融入荆楚和吴越的文化,共同构成了岭南文化体系的基础。随着广东广西一带,广东沿海对外开通和海外的交往,中外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孕育、发展,使岭南地区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又受到了外来文化的熏陶,各种方式的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和形成。所以,兼容性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以这个地区建筑创作,就应该吸收岭南传统文化的内涵,融会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该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吸收精华,弃其糟粕,就能够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和有生命力的优秀作品。 这是南越王墓博物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作品。它这个作品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把两千年来的汉代文化的一个特征,与岭南地区这种特有的地域环境结合,和当地的岭南一些材料一些做法结合,以一个现代建筑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所以它是充分体现一种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一种统一,有人把它理解为是一个新的地域主义的建筑。我们的材料就是完全是地方性的材料,这是用我们家乡的红砂岩,这个是我跟莫伯兹院士共同做的一个作品。 这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这个汉墓,这些东西都是原有石头,汉墓在底下,这个是完全的保护性的措施,把它盖起来,它的特点就是有很高文化的品味,表现了西汉文化的一种特有的特征和表现了作为一个纪念建筑一种共性的特点。我们把两千多年汉代的文化和纪念建筑的一些共性,和岭南地区的气候材料等等的关系把它融合起来,以一个现代建筑手法把它表现出来,是这样一个作品。 这是搞的一个市长大厦,这是48层,这是28层,这个建筑当然是一般的超高层的建筑,它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形成了一个市民广场,在很有限的地区里面。不像旁边是一个中讯广场,是广州一个大的标志性建筑,它这个建筑非常好,但这个建筑可惜太靠近马路了。我们设计的时候,把它让出来,形成一个城市广场,形成一定的广场文化,把它围起来,这个地方。所以这样的话,使得市民有个非常好的活动空间。超高层建筑本身,我们是用非常简洁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是一个风格非常统一的作品,这个看得出来是一个广场。 第三个小点,我想谈谈建筑的时代性。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应,所以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建筑的空间跨度高度和空间的品质有了很大的灵活性。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新功能,孕育了新的建筑类型,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使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当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知识经济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多元的综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将逐渐起到主导的作用。我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沟通跟交往,交流,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普遍的要求。 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了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现代建筑创作很自然地就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的实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当然我们强调创新和时代精神,并非排斥传统和地区特色,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关键要处理好时代精神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弘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也必须原有的文化根基上发展。继承传统并非在新建筑上贴标签、贴传统符号,或者部分构件的复制;而是吸收整体的文化的内涵,这既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是世界人类建筑文化的精华。 还特别要重视吸收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并融会到新的建筑中去,才能够创作出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建筑。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真有特色的建筑。 这是我跟莫院士一起搞的岭南画派的纪念馆,这是借鉴于新艺术运动一些手法,表现岭南画派的一个特征。它里面是方庭小院,水庭等等都是岭南常用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就是这个建筑。像这种建筑如果拿到北方去,完全不可能,这是一个特定的地域条件,特定的文化和特定的功能形成这样一个建筑,第二个地方也不可能这样盖的。 这是我前段时期搞的一个广州歌剧院,这本来也是进入优秀方案。市长还不满意,所以现在搞了两次国际竞赛,现在正在搞第三次国际竞赛,我又有参加了,前两次我们都进去了。这种建筑可能在北方不适应,它是在珠江边一个歌剧院,1800座的歌剧院,这个建筑的主要意图,就是广州是一个花城,又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兼容性的一个城市,所以我们表现一种欣欣向荣的,就像一个艺术之舟正在重新开始新的丝绸之路一个航行一样,比较飘逸的一个建筑形态,这是广州歌剧院。 这是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这个都是我们跟日本合作的,他们的方案我们完成的。2001年不是开全运会的时候,八万人的体育场,它主要是一个飘逸,表现一种飘逸的,那是广东人的那种比较开放的,比较敢为天下先的这样一种社会风气,一种市民的心态。所以他们能够接受这种方案,通常我们的体育馆,都是闭合的,只有像我们这个,把它完全分开了。 这个是我搞的一个鸦片战争海战馆。这个工程呢,就是一个是鸦片战争的主题,表现一个鸦片战争主题。它是把海战这种特定的内容和历史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纪念性很强的一个博物馆,这是鸦片战争海战馆。这个房子的话,从外边看起来,它既像一个海战里面的一个战船,又像一个炮台,海战主要是炮台,一个炮台群,又像一个军民团结力量的象征,把这几个糅合起来,抽象跟具象相接的手法,把它设计出来。这个已经盖起来,这是盖起来的一个照片,它是填海工程,是填海填出来,就是面对珠江口大海的一个地区,这是位于虎门的。 这是我们搞的东莞文化中心,它这个建筑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本来这个地区就是一个文化很强的一个民居区,我们把它拆了重新搞一个文化广场,我们的目的希望形成文化广场。旁边是一个市民广场,我们这个建筑设计主要是应用城市设计的概念,把这个房子作为广场的延伸。所以我们这个房子的话,里面是五万平方米是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而且房子本身这个地形是层层叠摞,每一层都可以上到屋顶,屋顶花园,这是作为南方地区人们活动的一个场所。所以整个房子盖完之后,它的房子本身就是广场的延伸,就是广场的延伸的部分,所以本身两部分使用,里面可以使用,外面的天台,它的屋顶也是有使用的功能。 这个原来是一个方案,就是没有盖的九一八纪念馆的方案。因为大家都知道“九一八”这块地的话,是一个非常长条的,大概差不多800米长,一个刀把形的一个地形,70米左右宽。我们当时这是一种构思方案,在这个做的过程里面,没有盖,我们就是应用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就既然是“九一八”,这是我们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也是经过八年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样一个意念。我们在设计里面就要用抽象跟具象相结合的手法,这个地形,既然是个刀把形地形的话,我们就好像地形就像日本那个关东刀一样,就是从造型方面像一个刀给埋在地上,一半给砍断了,一半埋在地上,就意喻中国人经过八年的抗战艰苦奋斗,最后战胜了日本,走向了光明,走向胜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参观的话,从地上开始参观,埋进地下之后,先从地上看,经过迂回曲折的过程,最后逐步,参观流线逐步上升,最后找走到这个地方,非常高的。由于太远了,这个800米长,我们就500米收了它了。前面搞了一个水池,一个日晷,一个雕塑,瞭望远景,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希望这个建筑能从功能,从形式方面把它完全统一起来。就写了一种抽象和具象相结合的语言,用简单的内容配合,共同表达这个纪念性的一种主题,就是真理必然胜利,正义必然胜利,这样一种信念,就是一种概念性设计。我们当时做的时候,就把形式和内容完全统一起来,正好这个体型也是个刀把形的,像日本的关东刀这样一种情况,这是一个小的作品。 这是国外的一个跟地形地貌结合非常好的是大西洋岸边摩洛哥的一个屋顶的一个山上边。它是充分利用地形,面向大西洋,地中海那一带,形成非常好的一种跟自然结合得非常好的一个旅馆的设计,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个作品。 这是日本的东京的新搞的一个歌剧院,它是一个文化品味的表达,现代建筑文化品味的表达,是非常成功的。这一是个公共的大厅,这个地方是公共大厅,它公共大厅里面的它的装修手法你看这个是每一个剧种,每一个剧种的表现都是表达一个内容。另外这个地方因为照相没照出来,里面是非常丰富的文化内容。这整个空间布局是非常好的。 下面几个我想谈谈校园建筑的设计。我有一大批校园设计,我就先谈谈概念。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这两年,进入一个高等教育的高潮,就是正好我们碰到这样一个机遇,就是这两年我主持搞了几十个大学校园,而且是由于它投标,我们有一批博士硕士的话,非常敬业,就这方面,做了相当多的校园设计。这种大学校园设计的话,它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说,当今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追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是从书本上培养人才,现在强调培养一种综合性的人才,开拓性的人才,创新性的人才。这个培养出来学生,应该承担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他的社会的职责,所以从一个从书本改成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这样一种教育理念,那我们实现这种教育理念,在我们大学校园规划里面,体现了一种整体性的,把整个校园也不是作为单栋建筑来考虑,整个校园的规划和设计,体现了这样一种新的培养模式。这种新的大学校园体现了我们规划里面,体现了一种校园规划的整体性,它的综合性,还有它那个学科的交叉,和新学科的出现。怎么形成一种网络化、组团化的结构布局?还有适应于现在大学校园的开放性和社会化的要求?这是一个意念。 另外一个意念的话,大学校园里面现在强调人的话,强调一种交往,就是环境与人,这样一种大学校园的环境下熏陶,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另外跟生态环境的结合等等,这都使大学校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我们搞了一大批校园的规划。这是顺德校园的规划。它是一种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中间形成一个,这是一个交通体系,中间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网络化的大学校园中心区,在这个区里面完全是步行为主的,是一种交往性空间,里面都是一种网络化的结构。所以这是学生区,这是运动区,成一个“品”字形的布局,景观非常好,互相瞭望,这个看得出来,这是一个顺德的校园规划,现在已经盖起来了。 这是上海的淞江大学城的规划,现在大学城的模式也是一种新的模式。它重点是形成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水网生态带。这是一个学校,这是学生区,之间的联系通过非常好的水网带把它连成一个整体,这也是上海淞江的大学城。 这是已经盖好的一个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校园,它是从设计到施工完用只11个月,整个大学搞起来,是少有的,不到一年的时间。我这个在学校《学报》介绍过。这样一个不大的校园,我认为我现在搞的校园,这个是比较好的。它不大,五千学生,五百多亩地,它是非常好的一个环境,形成一个教学中心区,这个尺度非常好,整个建筑的品味要比较统一和高雅,这是教学中心区,这是学生区,这是运动区,就是整个大学校园环境非常好。 把刚才这种大学新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这个大学校园规划里面去,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和学习的环境,这是当时正在盖好的时候拍的一些照片。可以看得出,中心区,看到校园文化,这是校园的一部分,这是校园的部分。 下面这几个,这是浙江大学,也是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校园,现在已经盖起来了。这个校园的话,就是可以看出来,这是两公里长,这是一公里宽,整个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态网络。它的特点就是说,我们把江南水乡这个特色和浙江大学作为百年老校的一种海纳百川的这种校风,和现代教育里面的这种组团的结构,网络信息化时代一些要求,把它糅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校园规划。 这中间是一个非常大的生态带,我们借用了王羲之《兰亭序》里面谈的“曲水流觞”这样一个典故,应用到这个江南水乡这样一个大学生里面去,正好回应了高等学校文人雅士积聚的地方,回应了“曲水流觞”那个的故事,用这个理念把它表现出来,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生态带。交通网络是在外边,里面是教学群,这个图就是现在已经盖起来。因为当时校园的绿化正在搞,所以我们就画了一个透视图,非常好的一个设计,光是这一组建筑群是七万平方米了,这非常大的。这是我们正在搞的一个设计,中间是一个非常大的交往廊,这个廊十米宽,五百多米长,中间是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在这个里面,把它连接成一个整体。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就能创作具有特色的建筑。 作者简介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首届国家“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多项职务。 何教授提出以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及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三者并重的建筑创作思想。曾经主持和设计80余项重大工程,获国家、部委及省级以上优秀设计奖30余项,其中国家级金奖1项、铜奖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在建筑界享有较高声望。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浅谈建筑设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设计管理是直接干系到建筑项目的品质和项目投资的重要环节。在建筑策划的工作中实行科学的治理,能够更好的实行创新、优化与绿色节能的设想。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项目的投资,而且能够有效展开环保建筑的策划工作。 【关键词】建筑设计 设计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对于有效治理的成长也十分快速,统计数据展现,高效的项目治理不但可以保证项目品质,还可以减少项目建造的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项目承包机构的市场角逐与经济效益。但是我国建筑项目治理,目前仍留存着较多的缺点与问题,尚待改进。 一、建筑策划中存在的重要疑问 (一)界面治理疑问 通过从事多年设计项目资料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中了解到,在建筑项目设计工作中通常都是分专业、分阶段实行,各个专业当中即彼此穿插与联络,还彼此限制。同时,因为设计不光是项目工程前期构想计划的具体化,而且还是后期开工建设的远景,由此喽了设计治理的主要性与复杂性。然而,设计界面是很多疑问当中较为复杂的一个。在建筑项目工程中,少许设计的脱漏、缺陷、纠纷和索赔等全都出现在界面上,而且,界面上的纠纷同样难以解决,已经成为建筑设计治理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项目工程设计治理当中,界面管理首要留存以下2个方面的疑问:其一,各个设计专业在交界处留存紧要的设计矛盾,没法完成有用连接。例如有的设计实质各个设计机构都有触及,但因为采取不同的设计办法,致使设计结果出现矛盾;其二,设计和作业实施可行性出现冲突。通过我司建筑项目接触中了解到少许比较特殊个性化造型的设计,由于缺少行业标准和规范实行要求,导致设计没法落实实行,只能靠经验和模拟软件等进行从新设计,这不但浪费了较多的设计资源,还造成了设计进展拖延,设计机构的主动性也大幅度下降。 (二)信息治理疑问 在建筑设计治理中,设计信息治理有着较为主要的位置,其成效的好坏直接干系到设计治理的全局效率。设计信息治理当中的疑问关键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准确性方面的疑问。经过对大批建筑项目工程的设计管理中发现,信息不完备、不准确、使用不当等情况较为普遍,例如:设计图纸版本问题酿成设计或者动工出现问题等等。除此之外,因为各机构看待信息的角度不同,或者设计机构为了遮掩些设计错误而对相关信息进行虚报,致使造成了其他设计机构没法获取详确准确的信息,最后致使设计沟通出现信息失准的状况;其二,及时性方面的疑问。信息的及时性首要反应在信息传达时间上,信息传达延迟是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例如:当某个设计机构需要用到另一个设计机构所提供的资料时,因为此机构的资料供给不及时,造成后续设计没法顺利实行,假设这种状况不断积累,就会对全体设计进度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三)设计品质评估疑问 当前,我国建筑项目设计品质的评估办法有以下几种:由设计机构自由组织内部设计质量评估;由政府主管机构组织针对项目工程设计质量实行评定检查;由业主方组织针对设计质量实行评定或者评审。从某种立场上讲,这些设计质量评估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增进了建筑项目设计品质的提升,然而,这些评估也都或多或少留存一些疑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常规性:因为对建筑项目设计品质评估工作的首要性了解不够,而且欠缺制度上的治理,引致了质量评估工作的开展无规律性,设计机构的内部评定欠缺常规性,普遍采取的全是三级审阅的办法来保证设计品质。 (2)有限性:在各种评估办法中,多数以专业人士为主,评估结论单一不完善,整体评估最终无法反映不同主体的观点。同时,一些评估是在阶段成果产生之后展开的,一些甚至是在竣工之后实行的,欠缺对设计的评估与支配,影响十分有限。以上问题的留存让建筑设计品质评估的作用没法充分施展,严重影响了建筑项目的整体品质。 二、处理设计治理疑问的有效策略探究 (1)构建完善的建筑设计治理组织框架。因为建筑设计治理自身触及的内容较广,再加上设计历程属于一个集体性活动,因此,想要保证建筑设计治理工作成功实行,就需要有一个完备的组织框架。 (2)强化建筑设计品质支配。应该对建筑项目工程的需求与相关资料实行深化详细的探讨阐述,并且以此为根据拟定设计大纲。设计大纲可以由工程主持人组织各个专业负责人在探访、资料汇集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实行拟定,并且把拟定好的大纲提交建设方实行审定,之后根据这些编制好详细的设计计划。对施工图实行检查。此为设计进程质量支配的一个主要点,在对其实行审核的流程中,应当着重看应用功能和质量要求能否达标。检查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图、电气安装施工图等等。 (3)设立健全设计界面协调管理机制。为了有效处置设计界面治理当中的问题,应当设立健全对应的协调机制,一方面能够设立无等级协调形式,当设计历程当中出现界面矛盾争执时,有关设计机构可以经过组织协商与协调,并能在没有任何行政命令干扰的状况下,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争执,这种形式最大的长处是没有留存强迫性治理命令,所有问题都可以经过沟通协商得到处理;另一方面,可以设立专家评审组。当各方对争执问题留存有较大的差异,而且没法经过协商处理是,就可以经过专家评审组对有关问题实行阐述,之后做出评估与决定,以此来处理各方的争执。 三、结束语 建筑设计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的品质,支配项目的资金。建筑设计治理须要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在确保建筑设计品质的同时,全力提升服务的认识,使建筑设计更加顺应都市成长的须求,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更大的进步。中国一些建筑设计产业在治理中还留存一些问题,制约了进步,这需要建筑设计产业增强杰出设计团队的创立,取得更大的收获,全部实现建筑设计在项目建筑中的影响。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探究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建筑设计的科学有效管理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工程的成本及工期。建筑设计管理需要不断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在保证建筑设计质量的同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使建筑设计更加合理化。本文从建筑设计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的发展步伐也逐步加快。建筑设计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建筑施工之前规划出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节约建设投资,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 一、建筑设计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1、建筑设计影响建筑工程投资 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决策、设计和实施三个阶段,建筑设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投资,虽然建筑设计本身所耗费的资金较少,在建筑工程的总开支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是,设计环节是投资控制的关键,也是投资决策后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设计支出占工程建设总支出的比例低于1%,但正是这不到1%的资金投入,却会对工程投资产生重要的影响,工程投资额的75%以上将会受其影响,可见建筑设计对工程投资的重要作用。 2、建筑设计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 建筑设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质量,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脱离实际,就会使建筑设计和实际的施工过程产生较大的差距,造成在施工过程中机电水暖电专业和土建钢筋模板等工种产生冲突,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 3、建筑设计影响建设工期 建筑设计将会对建设工期产生重要影响。建筑设计工期是建设工期的一部分,在设计阶段,一般需要经历获得设计数据、设计、出图、校对审核、修改、报业主审核、修改、定稿等步骤,业主的开发计划中会明确每一个阶段设计院应该提供的图纸内容,同时配合业主向政府部门提供报审资料,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筑设计的图纸深度需要达到能够施工的深度,施工图中详细节点做法需要符合当地地区环境特点,设计变更的处理需要考虑建筑结构机电全面考虑及及时处理变更,不然就有可能引起现场局部停工、因后续引致质量问题而返工,影响建设工期。 二、 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优化设计意识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环节,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筑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设计阶段缺乏优化设计意识。通常情况下,很多业主都是通过招标环节控制工程造价,没有认识到优化建筑设计也可以降低造价和成本。很多建筑设计人员往往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设计,不重视后期的设计优化,由于业主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也不会提出建筑设计优化的要求。 2、缺少必要的压力与动力 由于我国的建筑设计市场竞争竞争机制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完善,很多设计单位不注重提高自身的设计质量,而是依靠关系来中标。因此,很多设计单位缺乏改善设计质量的积极性,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另外,建筑设计的收费方式也有不合理之处,建筑设计收费与建筑设计的经济效益不挂钩,这就导致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充分考虑建筑的经济性,进而降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3、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市场缺乏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各地建筑设计管理部门都会严格保护本地区的建筑设计企业,一般不会进行公开设计招标,这样就不会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积极性,一些优秀的设计单位在设计招标的过程中就无法获得工程。此外,建筑设计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这些都导致建筑设计市场缺乏一个健康、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 4、政府监控不到位 虽然我国制定了一些建筑设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设计单位不重视对设计质量的量化考核,缺乏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评价人员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建筑设计单位往往将建筑功能和质量作为建筑设计的重点,没有对建筑成本和造价综合考虑。此外,目前的建筑市场还不够规范,管理相对混乱,很多建筑设计单位并没有相应的设计资格,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建筑设计的质量。 三、 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设计优化意识 重视管理建筑设计的优化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控制投资。 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节约投资,要把握好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做到技术和经济的和谐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应当增强设计优化意识,注重建筑设计优化的综合性,充分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建筑设计方案,提高建筑设计的价值,做好功能分析工作,树立系统观念,追求建筑设计的总体效益,从而达到优化设计的目标。此外,建筑设计部门应当重视设计管理,认识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打造高品质的建筑工程。 2、建立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 为了建立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设计经营单位也需要通过招标投标的过程选择。虽然在《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暂行办法》、《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办法》和新颁布的《招投标办法》中都对招标投标过程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是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招标项目的数量只占总项目的10%左右。因为招投标的管理体系不完善,评标的方法不合理,招投标的过程也缺乏公平性与公正性。为此,必须要完善建筑设计的招投标环节。第一,要设立建筑设计的招标机构,并保证其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第二,地方建筑设计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招投标方面的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工程项目,一定要开展招标投标工作;第三,业主要明确工程建设项目的功能和投资要求,并且要具备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第四,在招标阶段要对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了解投标单位的资质和信誉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第五,要建立健全建筑设计方面的评标方法,保持评标机构的公正性和评标方法的合理性,从而为设计单位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以限制业主在招投标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 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是规范建筑设计市场的根本性保障。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包括《建筑法》、《合同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招投标法》在内的法律体系,对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这些法律法规都没有从建设项目的总体出发,缺乏具体化的设计规范。因此,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的监督管理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设计招投标、价格管理和设计市场进行规范,将设计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化。 要是想要彻底的提高建筑的整体品质,那就需要加强在构建过程中的技术引导和科学施工。除此之外,还要学会从建筑的根本,也即是抓住建筑的管理技术,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实现各部门间的合作才可以切实提升建筑的质量,进而促进工程效益的最大化。建筑设计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建筑设计企业只有提升自己的建筑设计管理水平,重视建筑设计的质量,提高服务意识,才能够适应当前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当下,我国很多建筑设计企业在设计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了建筑设计事业的发展。为此,建筑设计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优秀设计团队,取得更好的设计成果,发挥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浅谈建筑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建筑行I是国家的重点行业,它的存在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显著的力量,能够为广大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由此可见其意义之关键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建筑行业来讲,设计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只有做好了设计,才可以确保后续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当今时期,人们已然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积极开展设计管理工作。作者在这个背景之下,具体论述了设计管理工作面对的各种不利点以及应对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对于建筑行业来讲,设计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只有做好了设计工作,才可以确保后续的所有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设计的品质关乎到项目的总体品质,然而要想做好设计工作,确保设计的品质良好,就必须积极开展设计管理活动。不过,当前时期,因为一些干扰要素的存在,导致我们国家的设计管理工作面对许多的不利点,严重的干扰到设计品质的提升,干扰到项目作用的发挥。所以,为了避免负面现象出现,就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应对。设计管理是项目的总体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也是意义独特的一种。和常见的管理活动不同的是,其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有非常高的专业能力,要懂得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掌握各种新材料和技术。同时作为管理人员,还要对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管理工作开展到位。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参加到项目的具体设计工作之中,把管理知识和设计内容有效的融合到一起,以此来指导建设工作,切实提升设计的能力和管控的水平。建筑设计团队通过精诚的团结合作,适当的设计人员承担设计的执行工作,并承担责任,保证建筑设计管理真正发挥作用。 1 建筑设计管理概述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此时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如沐春风,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当今的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要想获取发展,就要积极开展设计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设计内容更加科学。如今的很多建筑都增添了抗震设计,此举能够节省成本而且能够明显的提升项目的抗震能力,确保其安全性高。众所周知,建筑项目一种非常综合的项目,它将经济以及技术和管控工作融合到一起。通过开展高效率的设计工作,能够确保项目的品质优良,能够确保建设工作如期完成。因此,我们对设计工作者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要完成建筑设计图、施工图,配合施工队伍开展合理的施工。 在具体的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必须将保证项目的品质当成是最关键的目标,做好管理工作,确保设计符合规定。假如设计存在问题的话,就会使得项目的建设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严重的话还会使得项目后续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危及到相关人员的生命和财产。笔者具体的分析了当前时期设计管理工作面对的各种不利点,并且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2 建筑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认知能力有限 如今我们国家的许多建筑单位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多是将工作的重点放到现场之中,其未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没有认真的优化设计。许多施工方为了节省成本,一般都是依靠招标活动来获取此目的,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通过优化设计同样可以起到节省成本的作用。作为项目的业主,他们的专业能力有限,而设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主要是依据他们的要求而开展的,没有做好设计的优化工作。 2.2 没有完善的竞争体系 我们国家目前的建筑设计行业的秩序非常混乱,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色彩,招标不公平,导致设计工作的品质不高,这样既无法发挥出所在区域的设计机构的工作热情,也使得其他区域的能力强大的设计工作无法获取标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有效的竞争体系。 2.3 没有搞清设计和经济的关系 由于行业缺少竞争管控体系,许多的设计机构获取项目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实力强大,而是依靠关系获取的,这就使得行业之中缺乏竞争,严重干扰到设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缺乏创新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设计收费不当和项目的利润不对等,导致设计单位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非常随性。 2.4 监管工作不到位 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条例,制定了很多的标准,不过在具体的落实的时候却并非如此。许多的设计单位将项目的品质等当成是工作的重点内容,完全忽略了成本。当前的建筑行业的管理工作非常粗放,缺少严格管控体系,因此许多设计方在不具有设计能力的前提下,参加到设计工作之中,导致设计工作问题频出。 3 建筑设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不断完善法规条例 对于建筑行业来讲,要想获取稳定的发展就要切实完善法规条例。虽说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一些法规条例,但是内容不全面,缺乏规范性,特别是设计规范方面的缺失,导致项目设计工作开展不顺畅。因此,为了避免负面现象出现,就要认真完善法规条例。 3.2 加强建筑设计的优化监管 通过政府的强制执行,加强建筑设计的优化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成果要通过审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实施。政府加强对建筑设计优化工作的管理,可以为建筑设计单位增加压力,提高设计质量。 3.3 完善监理制度 在做好优化管理工作的前提之下,还要强化监理力度。只有将监理工作开展到位了,才可以确保设计优化,才能够符合相关方的规定。设计监理可以有效改变目前设计单位单一控制的局面,有利于建筑设计的优化。 3.4 进入竞争体系 不论是何种行业,要想获取稳定的发展就要引入竞争机制,对于建筑行业来讲正是如此。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引入竞争体系,能够激发出设计单位的工作积极性,设计出更为完美的工程。虽说国家已经出台了招投标相关的法规,不过在真正的落实的时候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少有企业靠着招标来获取项目。就算是中标了,也因为缺少评标措施,而无法体现公平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合理的竞争体系。 3.5 革思想,强化管理 如今,我们国家的建筑设计行业因为管理无序,导致市场很混乱,竞争无序。许多设计方将工作的重点放到获取业务上面,没有关注设计优化工作,设计者急于完成工作,导致设计水平不高,品质较差。要想合理的应对这种现象,设计单位的管理工作者就要强化管理力度,变革思想。 3.6 建立设计电子平台 建立建筑设计的电子平台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同的设计公司,要根据公司的不同配置颜色等使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平面图观察到设计的成本和方案。而设计电子平台也要进行权限的设置,对不同图层的锁定要实现多方面的控制,使设计电子平台可以实现电子化的管理,做好设计图纸的存档工作。设计电子平台可以更好的完成信息传递、设计图纸审批等工作。 4 建筑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4.1 建筑设计管理影响工程的整体造价 建筑设计管理对建筑整体结构、建筑材料选择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建筑设计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建筑设计对建筑物的不同要求,例如:层数、高度等,不同的要求对工程造价有不同的影响。由此可见,优化建筑设计,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对工程施工来说,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成本。设计对项目的影响,不单单体现在场地之中,还会影响到后续的维护等工作。通常来讲,项目前期投入多,后续的维护投入的就少,这需要建筑设计的优化,要精简前期投入,确保后续维护品质,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4.2 建筑设计管理影响工程质量 设计会对项目的最终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工作者一定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开展工作,确保它们之间不会有较明显的差异。假如设计出现了问题的话,就会体现在施工过程之中,进而引发很多问题。 应当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进行深入研究,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设计要求。通常情况下, 设计大纲可由项目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并将制定好的大纲提交业主方审定,然后据此编制详细的方案,对设计进行初步审查。对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查主要是针对项目主体设计方案进行审查, 审查过程中应当与设计要求大纲进行对照,看其是否满足要求。这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点,在对其进行审核的过程中, 应当重点看使用功能等是否达到标准。 5 结束语 通过上文可知,对于建筑项目来讲,设计工作的意义非常重要。只有开展好设计工作,才可以确保项目在开展的时候有据可依,才能够保证项目的品质良好。然而要想实现设计工作的强大意义,就要积极开展设计管理工作。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很多设计单位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还面对一些不利点,严重的影响到设计工作的开展,因此当务之急的工作就是不断提升管理力度,旨在打造出优秀的设计方案,以此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最终起到带动国家经济进步社会发展的作用。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公共建筑设计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设计管理对于公共建筑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公共建筑设计管理工作的特点,采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设计管理组织构架的设置原则,并就不同设计阶段设计管理要点、设计管理的四大控制,以及设计界面管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管理;项目管理 设计是体现业主功能需求、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对工程整体功能、质量、进度、投资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设计管理工作在公共建筑工程管理中具有关键意义。笔者在多年的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对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和难度深有体会。 1 公共建筑设计管理特点 1.1 动态性:公共建筑中,建设单位更容易对项目功能方面提出要求;而决策人往往缺乏专业知识,设计阶段不能完整的提出全部功能要求,使功能决策滞后于工程建设,容易发生功能性变更。 1.2 协调工作量大:现代公共建筑专业不断扩展,设计复杂性逐渐增加。传统的建筑设计单位无法单独完成所有专业设计,且我国要求专业设计需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业设计单位完成。各专项设计之间存在复杂的技术关系,且它们在项目不同阶段分别展开,需业主对它们在技术、功能、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协调,协调量大,难度较高。 2 设计管理组织架构设计 建设单位和项目管理单位应当在项目启动初期对设计管理进行总体策划。根据公共建筑特点和设计市场情况,设计管理可采用以下形式: 图1 设计管理组织构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一般的建筑设计院只能完成方案、建筑、结构、给排水、强电、暖通空调等设计,而内装、幕墙、景观、弱电、消防等专业工程需由专业设计单位完成。设计管理组织构架考虑以下原则建立: 2.1 总体设计院牵头。建筑工程设计必须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代表对项目的整体功能、品质、设计进度、投资等向业主负责;这个核心就是公共建筑的总体设计院,所有专项设计单位必须服从总体设计院的协调管理。总体院中的建筑师是项目的实际负责人,负责各专项设计界面协调,与建设单位需求设计部门(通常为建设单位决策层、营销部门、物业部门等)和施工单位进行协调。总体设计院负责审核幕墙、内装、弱电、景观等专业设计,确保它们与总体设计风格、功能要求一致;负责对涉及结构安全和质量的深化设计(如钢结构深化、幕墙深化、基坑支护等)进行核算确认。 2.2 建设单位各职能部门协调原则。公共建筑包括较多的项目干系人,包括建设单位、营销部门、物业部门、运营部门等,他们对项目需求不同。为保证最大限度的满足各干系人要求,在需求设计阶段应充分听取各干系人意见。设计管理组织构架应吸纳各相关部门参与,并提前介入设计管理工作。 2.3 专业设计/承包商参与。现代公共建筑中的基坑支护、外装饰、内装饰、建筑智能、消防等专业工程,其承包商往往既能设计、又能施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达到:①提供专项设计(如内外装饰),对业主需求进行明确定义,为招标、施工等进度安排提供依据;②为项目设计的可建造性、使用性、维护性等方面提供自己的专业意见;⑧在可能的情况下,形成设计、施工一体化,提高投资效益。 2.4 合理划分设计界面。应根据工程惯例及各专业单位专长,合理划分设计界面。确保各专业之间接口的协调与一致性。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如幕墙、内装、弱电等,其承包商往往同时具有设计和施工能力,若将设计与施工同时委托一家单位实施,将有助于减少设计和施工之间的矛盾。 3 各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要点 设计工作可分为需求设计、方案设$tl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阶段的设计配合等阶段,各阶段设计管理工作要点是: 3.1 需求设计。需求设计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环境、场地条件、相关工艺、使用者需求、项目预算等调查,明确建筑物的价值、目标、客观限制和需求。 需求设计阶段,要求相关部门(工程、运营、销售、物业等)充分参与,对项目方案、功能、建设标准等进行论证;商业项目还应当考虑市场、环境等因素;必要时可委托专业咨询公司或聘请专家进行论证。 3.2 方案设计和扩初设计。本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设计文件,与建筑师沟通,完成项目方案设计,以效果图、实物模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形式,向决策层初步展示规划布置和建筑设计。决策者对功能需求、建筑风格、结构、主要技术等方面进行确认。方案设计的决策,应听取相关部门意见。设计方案的确认过程,应加强设计过程控制,整合相关各部门对设计的意见,从多方面优化设计方案,保证设计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求。 3.3 专项设计。本阶段主要任务是督促各专项设计单位在总体设计的要求下完成满足材料设备采购和现场施工所需的图纸文件,加强对各专项设计的审核。 专项方案设计管理的重点是审核专业方案的设计参数、标准、功能和使用价值等方面是否满足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可靠的要求,应当充分发挥总体设计院的龙头作用,听取相关部门意见。 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管理重点是控制出图进度和施工图质量,审查其是否满足扩初设计的质量目标和水平、是否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是否具有可施工性等。 3.4 施工配合。本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设计问题。 图纸会审主要内容是审查图纸是否满足抗震/防火/安全/环保要求;专业之间、图面之间有无矛盾;有否难于实现的技术问题,或易于导致质量、安全及费用增加的问题;标准图册、图集、详图做法是否齐全,非通用设计图纸是否齐全等。 设计交底主要任务是由设计单位向建设单位、监理、承包商等介绍设计意图、主要设计参数、技术难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通常应在开工前组织设计交底。施工中可根据需要针对一些特殊和难点问题组织专题交底。 设计配合主要任务是协调相关设计单位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有关设计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由于目前各设计单位设计任务比较饱满,其服务态度和质量常不尽如人意,设计文件在深度和质量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现设计问题,需专职人员协调处理。 4 设计管理四控 4.1 投资控制。设计是投资控制的源头,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对最终工程造价的影响占到80%,因此应在设计阶段加强投资控制。应根据项目定位和总体估算,编制设计概算,控制各专业工程设计标准,要求设计单位将造价严格控制在设计概算内。可采用价值工程方法,充分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引入竞争机制,采用方案竞赛获得更优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前提下,优化设备和重大材料的选择。 4.2 质量控制。设计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项目实体的质量,还关系到的项目实施过程的顺利性。应保证设计单位有充分的时间完成设计;设计基本结束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四查四定”,即查设计漏项、查各专业冲突和协调、查是否满足功能需求;查“可建造性”;四定即定任务、定责任人、定措施和定工期。 4.3 进度控制。为避免设计脱节影响工程施工,必须确保设计进度与现场施工相协调。为了保证设计的顺利开展,应简化工作流程、减少组织之间干扰,提高组织效率;提高决策效率,及时为设计提供条件;将设备材料的确定纳入设计过程;调整各专项设计的时间安排,做到专项设计与相应工程施工相搭接;采用标准设计,提高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4.4 变更控制。由于外部环境、业主需求、设计缺陷等因素,公共建筑经常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变更,对工程造价和工期等造成不利影响。设计变更控制的目标在于及时跟踪和评估即将或已经发生的变更,确保变更获得项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批准。控制重点在于及时对变更意图进行评估,分析评价其对项目投资、进度、质量可能的影响,并将此影响向审批的部门和人员报告,使变更随时处于受控的状态。公共建筑变更控制可按以下程序(见图2): 图2 设计变更控制程序 5 设计界面管理 公共建筑涉及设计单位较多,各单位设计范围、职责、立场各有不同,如果缺少必要的界面管理,疏于协调沟通,则可能造成工作混乱、职责不清,影响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5.1 实体界面管理。实体界面开始于设计,如幕墙和屋顶的连接面、门窗与墙体的交接面、机电设备与预埋件之间的界面,内装饰与机电的界面等。应在各设计合同中明确各设计单位设计范围,避免各设计单位之间设计交叉或遗漏。 5.2 组织界面管理。明确各相关单位在项目组织构架中的地位、角色和职责,考虑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设计组织界面管理的依据是“设计管理的组织构架”(见图1):建设单位处在设计管理组织构架最上层,负责决策;总体设计院为设计第一责任人,负责审核有关专项设计;各专项设计单位除完成自身设计,还应配合其他专业设计。 组织界面的划分应当根据专项设计单位的专长,以及工程惯例。例如建筑设计单位一般负责审核内装、外装、景观等方案;结构设计单位负责审核基坑支护、钢结构、幕墙等深化设计;内装设计单位应与机电设计相互配合,确定照明、风口等的位置;弱电设计单位应与机电、电梯、专用设备(如机械停车库)的设计单位配合,确定控制点等。 6 总结 设计管理对于公共建筑工程的实施与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应建立合理的设计管理组织构架,加强各阶段设计优化、评审、协调、控制等,使设计工作满足公共建筑工程投资、进度、质量等综合目标要求。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绿色建筑设计管理分析与研究 摘要: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正处于大力发展的阶段,应坚持立足于本土从国情出发、以节能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实现精细化设计的原则,不断采取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选用适宜的技术以及集成化设计的具体措施推进绿色建筑的实施。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管理 0引言 全球能源、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所有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各国在国家层面对于基本的行动框架也达成共识。特别是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说明人类的建设活动进入了理性阶段。绿化建设是利用生态的想法(E-cological thinking)来创造人们的生活及工作空间。这样创造出来的健康而舒适的空间,不但不增加投资,反而更能节能、减少运行费用,并改善空间用户的生产效率。绿色建筑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有人把绿色建筑归结为具备4R的建筑,即Reduce,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和中水,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中国近年来一直全力推进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并积极推进建设实践。 1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方向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绿建筑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章节中专门提到了建筑节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作为重点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下的优先项目。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建设部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这都说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并已经从国家层面开始实际行动,地方政府全面积极响应。同时,绿色建筑发展也有利于国家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推进健康的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国家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抓手。 30 多年来,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形成了较成体系的设计方法、评估方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一些发达国家还组织起来,共同探索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 challenge)行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行综合优化设计,使建筑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最少。日本颁布了《住宅建设计划法》,提出“重新组织大城市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满足21世纪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适应住房需求变化。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适应生态环境的居住区政策,以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法国在80年代进行了包括改善居住区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居住区改造工作。瑞典实施了“百万套住宅计划”,在居住区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些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已初见成效,我并向着深层次应用发展。英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来促进高能效技术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在低碳排量建筑方面,英国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新的规划和经济激励政策。一些相关的私人组织也自发地行动起来,并协同政府部门,不断推动绿色建筑的研究与改革,促进绿色建筑科技的发展。在英国有很多来自政府和其他组织的机制,如:碳排量信誉(the carbon trust),碳排量预测(the carbon vision),气候变化税(the climate change levy),节能信誉(energy saving trust),建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 法拉第合作组织(integration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in buildings/Faraday Partnership),建筑研究组织(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这些机制和组织为推进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在能效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不断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建筑设计方面,英国有很多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致力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并已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的低碳排量建筑。例如在威尔士的加的夫港口的未来屋,在设计中巧妙地应用环境友好性材料,使得建筑对居住者在生活方式和环境方面的改变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在对上世纪30年代修建在白金汉郡的白宫进行翻新时,也应用类似的理念。 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依据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的经验,并结合国内的实际国情,可以大致得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如下: 2.1 绿色建筑设计应立足于本土从世界绿色建筑发展的时间表来看,我国在绿色建筑的推行上是紧跟世界潮流的,但不可否认中国是在与国外完全不同的基础上发展绿色建筑。中国虽然经济总量进入了世界前列,但是我们的人均GDP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同时带来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技术水平、建设成本、工业化程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中国的建安造价实际上还未达到世界水平的40%,在高层住宅方面甚至只有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当先进但昂贵的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引进中国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有多少建筑承受得起这种成本和代价呢?如果只是在个别高端项目实现了绿色目标,对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贡献又有多少呢?同时,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差距很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绿色建筑更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地理状况。我们面临问题的独特性决定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步推行绿色建筑。 2.2 以节能为核心发展中国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在建筑活动的全生命周期里,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建设健康环保的人居环境。从这个目标出发,我们可以从节能的视角来推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建设观念,避免浪费。只要是建设活动,必定消耗资源和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规模与实际需求不匹配造成土地、空间、设施的闲置是最大的浪费。同时,要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时间跨度中实现低耗。对一个建设项目来说,全寿命控制是从策划、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维护运营直至拆除的全过程中贯彻绿色建筑的低耗理念。 2.3 以科技创新实现精细化设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建筑师的核心责任。建筑设计在建设的全过程处于关键环节,尤其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之下,建筑设计对推行绿色建筑至关重要。改变创作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精细化设计是必由之路。绿色建筑并不仅仅满足节水、节地、节能、空气污染的几个指标,也不是从南到北、从办公到住宅都能适用的,一定有个性化设计的要求。因此,从总体规划到单体设计的全过程必须从地域性、经济性和阶段性出发选择适宜的技术路线。精细化设计的前提是有精细化的思想意识――从粗放到精细,从局部走向整体,从建设周期走向全寿命周期。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个全寿命成本的概念。发展商的成本是一次性投入,用户则有运行成本,社会的成本是资源的消耗。精细化设计首先体现在个性化的定性分析中,其次为科学化的定量验证,第三为合理化的设计措施。 3绿色设计的要点 3.1 强调主动性与传统的建筑设计相比,绿色建筑设计更强调设计的主动性,一方面相对于甲方业主而言,设计师更为主动地与委托方进行沟通,同时协调多个专业进行合作,从而才有可能完成整体、系统的绿色设计;另一方面,设计师改变了单纯的对于墓地来者顺受的被动局面,而是对墓地、选址、可行性等综合条件更为主动地分析和利用,根据绿色建筑原则,舍弃不合理的项目构想,同时采用必要技术措施对场地进行友好性的改造,方便适宜的场地策划将为绿色措施提供便利的条件。 3.2 关注预设性绿色建筑是由各种设计元素、结构体系、维护技术构成的联合系统。单纯的工种叠加和结构元件的叠构不可能产生出最佳运行状态的绿色建筑。因此,就需要在绿色建筑设计的最初阶段,明确项目的建设目标,详细分析达成这些目标所需的操作办法。建筑策划是研究建设项目的设计依据,论证和预定了项目的设计规模、性质、内容和尺度等设计目标,它为设计制定出空间的模式和组合概念。因此,可以说建筑策划是建筑创作建立“骨骼系统”的工作。建筑设计则是将策划中的空间概念和模式以建筑语言加以丰富充实,并表现在图纸上,绘制出项目的具体空间形态和造型。 3.3 重视团队合作绿色设计小组首先一个特点是成员广泛。一个完整的绿色项目设计小组应包括各方面的代表,包括:业主、建筑师、结构师、使用者、施工方、咨询顾问等。这样组成的小组既可拥有超越单个设计专家的能力和预见力,共同协商的结果便于日后贯彻执行。绿色项目设计小组的另一个特点是成立时间早。绿色设计小组应该成立在项目初步构想阶段,这样便使得设计、体系和材料的综合影响为人们所认识,使得设计成员能够透彻认识到对环境友好的设计或材料的利益。合作应贯穿整个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 4绿色建筑设计具体措施与建议 4.1 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绿色建筑设计是对整体环境的追求,其参与人员也应该是全方位的,设备和结构工程师都应该在方案设计初期就参与到设计讨论中,并提出个各自的意见。 4.1.1 建筑师的控制地位建筑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因而建筑师们也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要求对项目的生成全过程进行整体控制和把握,以确保绿色措施从研讨策划、设计整合、集成应用、施工建设都能够顺利进行,最后使项目综合绿色性能得到保障。而无论从对项目的理解、专业水平和在整个工作团队中扮演的角色等各方面来考虑建筑师无疑都是这一角色的不二人选。因此,建筑师在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决策权应该得到进一步提升。 4.1.2 配合中的角色把握设计从建筑方案的提出开始,然后由结构和各设备工种进行各自的设计。因此,结构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角色,难以对方案的发展产生影响。绿色建筑是以“四节-环保”为衡量准则的,其对于环境和生态方面的应对措施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而结构和设备工程师在设计中也应该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完整的设计方案应该被看作为建筑方案、结构方案、设备方案和一系列生态要素控制方案的集成体,结构和各设备工种对于设计最终发展应该拥有更多的影响力。 4.2 选用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 4.2.1 传统技术的改进传统建筑技术已不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生产效率上业已不能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技术的利用与改进,我们重点应放在合理地吸收传统技术中的精华,利用适宜技术构造方法、适宜的材料、适宜的形态方式等来进行适宜于环境的建筑设计。 4.2.2 “四新”技术的利用重点应放在合理的利用现代技术中的高科技含量,加大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利用;利用新的结构技术和工业化的生产方法;利用智能技术和加快建筑的智能化发展;运用新的设备对传统技术进行改良。 4.2.3 注重运用生态设计手法生态设计中,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一直是评价环境状况的尺度。在适宜技术中,首先把生态环境的承受力放在第一位考虑,强化资源再利用和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利用、融合周边环境的同时,也通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防止各种污染、保护环境等生态手法,保证了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4.3 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模式 4.3.1 设计工具多样化要建立储存大量信息的绿色设计信息资源工具,如美国HOK建筑事务所编制并发行的《HOK可持续设计指南》就是此类设计工具的典型代表;此外要综合运用建筑环境性能分析工具等。 4.3.2 集成化设计绿色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门类、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设计过程就是涉及多个知识领域的技术集成过程,同时还渗透着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靠多个专业队伍提供了技术支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未来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中,打破现有僵化的设计体制,增加相互间技术交流是大势所趋。
历史教师论文: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个主题已经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做为新课标下的教材,历史教师应具有哪些基本功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呢? 【关键词】历史教师;具备;基本功 以笔者的认识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我认为做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练好基本功。 1、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 做为一名教师,与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接触和交流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恰恰是最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和专业性的。一些被学生反映为"不会教书"或"教得不好"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专业不过关,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既无合理的教材处理也无深入浅出的教材分析,一俟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或涉及学科新成就和较深层次的问题就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久而久之,在学生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况且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学科的多元化趋势也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这种联系性无论是在教学过程的教材处理中还是在高层次的考试中都处于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比如,在讲述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这一章中,你会发现历史课本上的内容远不及语文课上的《陈涉世家》来得丰富,有时在预习语文书上的内容后再进行授课,效果会更好些。 而政治与历史的联系则更进一步,历史课上所传授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等即是政治课的内容,尤其是现代史部分,由于紧扣时代脉搏,如果历史教师对政治学一知半解或有3的理解,则会给历史教学的客观性产生导向上的副作用。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和广博的多的知识,也只有对教材内容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善于进行教材分析,才能居高临下,正确处理教材,更加准确地讲解教材,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知识结构日新月异,作为教师还关注着历史研究的新成就,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以更新和发展,并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传授给学生,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新时期的教学特点。 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整体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现阶段的中学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大多是经过各级高中等师范院校深造后才走上教育教学岗位的,因此这方面的"师才"问题似乎不太突出,而在下述两方面,教师素质的个体之间差距则十分巨大。 2、掌握全面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有组织教学、课堂提问和解答,批评和表扬等方面技能和技巧,必须具备有语言表达、身体语言和心理暗示等技巧,同时具备有板书、班绘和使用电化教具的技能和技巧。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最大限度地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下来,关键在于能否真正的听懂老师在课堂上所授的知识并加以成功地吸收。相反,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作为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听懂自己所教的内容。一些人认为历史课不是"故事课"就是"古董课",其中原因有方方面面,在此不作评述。笔者认为要消除他们的成见,不要光停留在争执与辩论上,更重要的应该是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我的最佳水平,变被动为主动。 此外,经验丰富的老师还善于采用身体语言和直观教具来诱发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准确地捕捉信息,并在脑中形成直观而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是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语言和其他表现同时并存的。学生正是在这种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对使自己获取知识的老师产生信任和崇敬。 因此,作为教师是否具备这一方面的素质直接关系的能否获得学生的信任,在每堂课之前能否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期待,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教育效果,这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业余技能 一个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无疑是受到欢迎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由于年龄原因,学生的求知欲是很强的,这种求知欲并不满足于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在文学、艺术、军事、体育甚至社会学方面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会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他们获得这些课余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阅读一些有关的书刊和报纸,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来获取的。虽然我们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中可以没有这些内容,但历史科的包容性极强,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无疑会使学生兴趣提高。 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我们大多都受过各种较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在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上已有了一定的造诣,这是我们成为一名教师最起码的素质,也是笔者在上述第一点中所阐述的,但是对于其他如体育、文艺等非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严重的因人而异。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都不难发现,在一定领域中有特长的老师特别受学生的欢迎,老师在书法、体育或文艺上的才华也往往会使学生为"自己的老师"感到自豪,在这种自豪的同时,对教师所产生的"崇敬" 心理一旦带到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对于我们组织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十分有效。 一个教师一旦具备了上述几项素质,相信会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人,而教师的威信也是在教学的成功中不断得到提高,更有利于下一轮的教学,这是一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与学之间最直接的发展关系。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和广泛兴趣爱好的教师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前以接受的心态来对待即将到来的学习,而教师也可籍此树立十分良好的形象,在 教学过程中以"高素质"的形象"先声夺人",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这对于营造"乐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教师论文: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所谓新课程就是指一种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的深刻变革,也就是说这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传统的观念已把教师的职责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它内含着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在培养目标上,它指向的是“学”而不是“做”,它缺乏着一种创新意识,在深化教育的今天,这种观念已越来越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悖了。在实施新型教育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师们将面临着时展的严峻挑战,所以对过去的常规的课程进行深刻的变革的新课程出现了。那么,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面对这次教学改革的洗礼,走进新课程呢?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有感触,现将体会简谈如下,希望得到同仁们进一步指教。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前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按照一般的传统理解,课程内容规定了“教什么”,教学活动则主要解决“怎样教”,两者楚河汉界壁垒分明。多年来教师只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严格按照课程规定,亦步亦趋,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学生则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胜驱动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拼命地在适应“课程要求”中挣扎,而学习效果则事倍功半。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人士开始对“教学大纲”所带来的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最终要以“课程标准”来代替“教学大纲”,这也就迫使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脉搏。在“统”字模式下,我们中学历史教师一是应该对众多的教学材料进行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更适合本学校学生学习和资源利用;二是教师不应再去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教师即要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对教科书,进行重新认识。三是教法上,教师不能再单一地讲授,而是要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对于教材,教师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学习的材料。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领域,可增删教科书,也可以增补课外知识,以补充教材内容,同时也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改进。总之,此次课改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那就是要变“以传授知识为核心”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变“权威的传授者”为“平等中的首席者”,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二、重构师生关系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落脚点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储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走进新课程中,必须重组师生关系。新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要同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认识交往,只有通过心灵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才能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如历史教学中,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果简单的把结论告诉学生,必然会使教材黯然失色,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更主要的是完善了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由此可见,新课程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这个过程不是说教师的作用降低了,而是充分激发了教师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成为驱动教师的内化动力,其作用相应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和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会富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教与学相长”。 三、知识结构的开放是中学历史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途径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的封闭型结构。教师的主要知识基本上局限于长期不变的教科书中的内容,知识的陈旧和老化已成为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障碍。要构建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历史学科知识结构,每位历史教师随时都要更新知识,在当今社会,谁不更新自己的知识,谁就会成为当代意义上的文盲。形势急迫,只有不断“充电”,加强教学业务进修,才能从传承走向创新,从主动探知到发现新认识、新信息,在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发展间架起一座桥梁。从新课程来看,虽然形式多样,但内容以课为单位,使教师容易忽视前后课的内在联系,不能够使学生形成对某个阶段的整体认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从初中高中的衔接来看,由于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的教学要求和能力培养的目标,更不了解历史学科高考的能力要求,造成初中高中的教学脱节。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随着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知识的一体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型的中学历史教师不应是固守于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而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人才,对每一个历史教师来说,科技、文学、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如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在讲到外国地名、人名或重大事件的名称时,教师如有意识地加上几个英文词汇,比如blackpeople,industrialrevolution,booty,monopoly等学生熟悉的词汇 ,或增加媒体图画形象显现,这样在教学中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把历史和英语学习结合在了一起。虽然教师在备课中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却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思考的独立意识。当然,教师在走进新课程时,知识结构的开放仍是有侧重点的,它体现了一中有多和多中有一,是一和多的辩证关系。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运行机制 所谓学习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特征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学习者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而新课程的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在上课时,也只是按照事先的“脚本”如同演戏样地“教学表演”,于是这些教师难以跨越传统授课的局限性。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多强调的是如何“教”,而在新课标中则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相应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上课时引导学生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在实现新课程学习方式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要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关键是能否将“各种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将会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来,通过实际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最终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提供成功的体验。 为调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构建和设想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创新模式,力图打破过去从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模式。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下,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选择开放性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开放性考试在某些问题上不强调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鼓励提出独特、新颖的观点,具体形式可以是:①写历史小论文②制作历史小报③制作历史小画报④历史小制作等。设想每学期初,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种考试形式,学生在制作开放式考试作品中,都将融入了他的智慧和创新。新课程强调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考试模式的确定,它符合了新课程的特点,必然会反馈学习方式的改进。因此,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这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运行机制。 新课程的实施已为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新抉择,或在张扬教学质量中升华学生素质,或在压抑课堂教学质量中漠视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否则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观念的改变,新型师生关系的重塑,开放性知识结构的建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的任务是迫在眉睫的。 历史教师论文:简述历史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中 历史教学 历史教师 非智力品质 课程标准 角色定位 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启动,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不仅能营造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效地建立起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使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但在历史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定位于何种角色?我认为,教师要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一、教师是设计者 在历史教学中,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只有较复杂、可以引起学生深入思考讨论的学习内容,才需要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有选择合适的内容,创设一种“需要合作”的学习情境,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在合作前,教师应先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自己初步的想法后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还应设法将合作学习任务放到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之中(如游戏、角色表演、团体竞赛、生活问题解决等),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我曾经尝试设计这样一种“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历史问题抢答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课本内容、生合作设计历史问题,然后有序地提出问题,让对方一组同学抢答,最后由教师对两组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和抢答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优胜一组。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自主的合作学习积极性很高,整堂课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显然,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定程度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合作学习能否落到实处,是否有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课前总体设计。 二、教师是组织者 在实施合作学习前,教师首先要精心做好组织工作,帮助学生建立起合适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般为4—6人,每班共分为10—12个小组。每个小组里的成员需经过多方考虑组合在一起。比如,比较内向的学生和比较活泼的学生一组,这样有利于互补互促;同样优秀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有利于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能力等。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教师是引导者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导”的作用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对目标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而不是让学生毫无目标地自由讨论,否则就会造成课堂“动”而“乱”。其次,教师应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引导,以保证合作学习能有效有序地进行。例如,在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若没有希特勒二战就不会爆发”等问题时,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讨论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多,有时候思维越走越远,甚至“离题万里”,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言归正传”。在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运用时,教师更多地扮演一个“穿针引线”者。学习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一方面,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感受和寻找。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只有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才能使学生很快排除障碍。比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中容易出现片面化倾向,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唯物史观进行方法论方面的引导,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要公正、客观,要把他们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品评,而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衡量。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汇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和提炼学生已发现的结论,创设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情境,及时作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等。 四、教师是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交流意味着共同参与,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过程中,要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期目标,教师绝不能只是旁观者,而应积极地参与其中。首先,教师在参与中要放下“师道尊严”,把自己看成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发现、探究活动,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学习。其次,教师在参与中要发挥“援助者”的作用,当遇到难题时,教师应当发表自己的看法,征得小组成员的肯定,使合作学习得以继续。当讨论交流偏离目标时,教师应及时把握好“方向盘”;当激烈争论变为争吵时,教师应以组员的身份出面调停。另外,教师还应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当学生对你的看法提出质疑时,只要合理,教师都应该虚心接受,充分体现“教学相长”。总之,在小组中,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人人都是平等的。 五、教师是激励者 “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时,他能做得最好”,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点点滴滴的闪光点。在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学生有取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真诚的表扬都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自信。即使是不完整、不够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达,教师也应该欣赏学生积极思考和敢于发表己见的品质,对他们敢说、敢问、会问的表现给予表扬,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切不可用“你们的观点不对”、“这样的说法错误”等否定的语言扼杀学生的表达交流欲望。只有肯定进步,鼓励成功,学生才会在合作学习中畅所欲言,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随即做到教师角色的成功转换,但只要大胆尝试,勤于反思,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很快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历史教师论文:浅析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历史教师自身应当做好的四项工作 论文关键词:爱国主义 历史教师 素质 论文摘要:历史教师应当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做好四项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随着历史新课标的实施,在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个问题上,有许多历史教师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这些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都是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下功夫。忽略了教师自身素质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认真做好四项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一、历史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加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新课标明确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增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作为爱国主义的教育者,历史教师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养成。 在当今社会,有部分教师,在谈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时,总是产生悲观情绪。而谈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大谈其如何之好,总以为外国的月亮更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常常视而不见,崇洋媚外的思想特别严重。因此,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来讲,历史教师就更应该要加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历史教师只有认识到加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认识到爱国就是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认识到怎样才是爱国、爱人民。才能端正自己的态度,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历史教学用高尚的人生追求影响教育中学生。所以说历史教师有意识的抓好自身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抓好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和保证。这既是历史学科的基本任务所决定了的,也是历史教师自身应当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 二、历史教师应当挖掘新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进行剖析,激发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在教学中充分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点上发挥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优势”。这证明了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是历史教学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由于历史学科自身有其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等特点。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领域中有着“真实、感人、可信”的先天优势。可以通过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去感染、熏陶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滋润和升华,因此,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历史教师的责任。 在历史教材中,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从古至今都充满着爱国主义的人物和事件。这也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精神财富。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前,必须挖掘历史新教材,以历史新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教育素材为基础,抓住“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文化、优秀传统道德以及文明成果和对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心,通过对教育素材的剖析感染中学生,激发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历史教师应当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按需施教”,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由于受个人的素质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不同,以及学生自身主观努力程度等诸方面的限制,使处在同一年龄阶段中的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故不能要求所有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情感性表现得“整齐划一”。历史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应当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 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有针对性的“按需施教”。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不高,用抽象乏味、空洞说教式的教育是没有良好效果的。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出发,因地制宜、多角度采用贴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多样地教学方法,从近入手,把和学生相关、密切的、能够影响他们的因素抓住,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具体、直观、形象、生动的事例来教育他们,使他们易于理解和接受,从小就培养出一种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四、历史教师应当有意识、有目的的与政治、语文、地理学科进行教学配合,形成教学合力,把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升华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就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历史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能脱离学校这个整体来单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生所学科目中除了历史学科外,与爱国主义关系密切的学科就有语文、地理、政治三门学科,这三门学科在其教材的教学内容中都有着丰富的中国近代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都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只不过各个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学侧重点不同。 历史学科是讲授史实,以史立论,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语文学科是以文载道,以情感人,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政治学科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着重进行基本观点的教育,教育中学生如何做人,怎样才算是爱国。地理学科是着重围绕人地关系逐步展开,利用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结合人地关系,在学生观念中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有意识、有目的的与政治、语文、地理学科进行教学配合,多角度对中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最终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认识到要践行爱国主义,就得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激发中学生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把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升华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历史教师论文:浅谈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师历史教育;教师培养;基础教育 论文摘要: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由于基础教育改革对地方高师教师教育的触动,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必须在培养的目标、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 民族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迅速扩张和史学研究及考古学新成就的发展,现阶段地方高师历史教师的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主要是全日制式的职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专业思想比较巩固;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均有利于他们将要从事的历史教师职业;可以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的能力。近年来,我国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而作为回应基础教育各项改革的地方高师在历史教师培养方面则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课程编排理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行的高师历史教育课程过分专注于历史基本知识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历史专业教育技能的培养。同时,“偏重于政治思想素养而轻于教师职业素养;偏重于专业知识而忽视教育教学技能,忽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师资培养体系的封闭性带来课程结构体系的僵化和滞后”。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也是如此。 (二)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根据1981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文科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规定,公共基础课占整个教学总学时的20%,专业课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课占总学时的5%。根据对部分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调查,结果表明:基础学科专业课程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及教育实践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5%左右。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如此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师范生职业化程度的提高造成很大影响,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三)课程内容陈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敏感性较低。 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体系性、学科性,而忽视专业的前瞻性、应用性、实践性。比如目前实施的中国近代史课程体系仍然坚持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线索,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样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很难培养出具有“更富有接纳力,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创造性”的教师。 (四)注重书本基础知识和理论教育,轻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是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根据对部分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查,可以发现各学校大都是学制四年,总周数160,总学时数3092(注:平均周学时21.77),总学分270。其中,能力实践课只占14学分(包括军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普通话),这其中还包括6—7周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如果按照周数来算的话,教育实践只占总授课周数的1/16。可以想见,在如此短的实践时间里,怎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新的教育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结果只能是“新瓶装旧酒”。 (五)沿用旧的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单一。 虽然我国教育理论界已经提出了不少关于高师教育的评价模式,但在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评价的模式仍以考试为主,不管是专业课测评,还是公共课测评,都是笔试,一份试卷定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平时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对策与途径 地方高师院校是地方基础教育教师的专门培养基地,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进行调整,对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加以改革,强化学生教育与教学实践环节,从而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转换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是高师院校发展的先导,是高师院校内部改革的决策基础与舆论动员,在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进步与保守等新旧观念之间的冲突不仅体现在教育决策群的头脑中,也深植于广大教师的心中。”因此,我们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观念指导行动,只有转变原有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 (二)调整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的客观需求与主体的价值观认同的统一,它引导教育对象走向预期的发展结果,从而也指导和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取向,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规范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提出了崭新的目标要求,这就是面向基础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既能提高未来中学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具有本学科扎实、宽广的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素质以及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通才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三)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部分地方高师院校在进行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如海南师范学院曾实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四川师范大学实行了“2+2”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打破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格局,从而建立“文理渗透,学有专长,能为人师”的综合型专业培养体系。 (四)整合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当前,传统高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最大弊端在于缺乏师范教育特色,雷同于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一弊病长期以来导致师范院校教育“学术性不强,师范性不明”的状态。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结构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三个板块组成。如前面所言,教育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英国为25%,德国为30%,法国为20%,美国为20%”。这种不协调的课程结构设置,不仅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和时展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导致地方高师院校缺乏办学特色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适当压缩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的内容,加大专门史以及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授课内容。同时,可以配合高中历史选修课的六大“模块”开设一些限制性选修课,从而扩充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二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要求,开设一些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任意选修课。 三是开设的教育教学类课程要突显其技能性、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国外一些国家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英国,教育理论课的必修课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哲学、儿童发展史、课程研究、教育管理等。选修课为比较教育、特殊教育、人权与教育等;方法与技能课的必修课为:学校与课题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学生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语言交流中的问题、学习的选择与准备、表达技巧、评价方式等。选修课为:学习环境、班级作业、小组作业、个人作业等。”。‘这些内容对当前我国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设置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五)注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 教育实践是促进教师发展成长的根本动力。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教育实习等。目前,部分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实习持续的时间一般在6—7周,学生在实习期间一般很少有时间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从而使得教育实习效果不明显。“而世界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对师范生的各种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的时间在总量上越来越充裕”。“如英国15周,美国多则半年,法国27周,德国72周。”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应借鉴国外同行培养师范生的模式,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进行调整,注重教育实践环节,从而注重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探索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与中学基础教育之间的合作途径。 地方“高师院校既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研开发等一般性的高等教育功能,又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即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而地方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和教改科研不仅是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质量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加强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与地方中小学的伙伴关系建设是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地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积极地探索为当地基础教育服务的新途径,加快历史教师培养教学改革的步伐,培养更多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 历史教师论文: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试谈教师角色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基本职责的历史转变 [摘 要] 随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贯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基本职责就是自主学习。相对于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角色基本职责的一种基本解读就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 基本职责 诱导学生 自主学习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教育史上空前的改革,新世纪中小学课程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将由此开创。而实现这一历史转变的主要角色,是千千万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因此,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主体角色必须和新课程一起更新一起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随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角色基本职责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基本职责,也必须与时俱进地随之转变;并作出言简意赅的基本解读,以便千百万中小学教师的领会和操作,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 传统教学角色基本职责的历史演变和历史局限 千百年来,韩愈《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被尊奉为教师角色与基本职责的经典解读,根深缔固地影响着我国的学校教育和教师行为。这种解读,有其历史的积极意义,也有其时代的历史局限。上世纪末,依据填补历史空白的首部《教师法》,虽有“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1] 的新说法,但教师行为并未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随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2 ] 的确立和贯彻,对于教学角色及其职责、行为、作用的讨论空前广泛,空前深入。人们从国家、学校,组织、管理,科研、创新,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等不同的角度,赋予中小学教师种种职责;从各自不同的需要,期盼中小学教师承担种种角色。从传统的春蚕、蜡烛、园丁、人梯、助产士、人类灵魂工程师……到现在的向导、参谋、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参与者、促进者、激励者、对话者、合作者、咨询员、催化剂,等等——这些探讨和演绎,对于全面了解和全面发挥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全面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说,角色是社会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体现着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和基本职责。从小农经济时代到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教学,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许慎《说文解字》);师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传统的教师在扮演着先行者、有道者的角色。在欠发达的社会,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有道的偶像和道德的说教者,是有学问的尊者和活的教科书。教师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没有教师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天地君亲师的威严和霸道,传统的学生角色只能是驯服的羊羔。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描绘;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乏味读书生活的回忆;查魏巍《我的老师》全文对三位老师的不同介绍;听郁秀《花季·雨季》中“又搞突然袭击”和同学背地里喊老师“陈老太”、“老古董”叙述;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传统教学,师生关系,其历史的演变和局限,或许可由此而见一斑。这些是艺术的真实,也是生活的真实。 在目前中小学传统教学中,学习(读书),或者更确切说——接受学习(被动读书),作为传统学生角色的基本职责应该说也是很明确的,甚至是唯一的;与之相应的,这时教师角色的基本职责,最传统最通俗的说法就是教书——按书教学生读书(按课本给学生讲课)。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是统一内容和标准、统一教材和教参、统一考试和检查。人民教师一切行动听指挥,已无昔日塾师那样的“课堂主宰者”的风光和自由。无奈的教师只能被动地且必须严格地执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计划,忠实地做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考试内容的教书匠。无奈的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书本知识、考试内容,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的容器、应试机械人。教学双方同在无奈地扮演着被动的角色,被动地履行着无奈的职责。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讲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传道授业解惑”与“教书育人”只剩“传道”与“教书”,教师只能仅仅是作为书本知识传授者在苦苦支撑着自己的角色。 二 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建立,信息社会的到来,推动着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角色要转变;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3 ]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师生经验的时候,教师角色基本职责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就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第四章第三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谈到:“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4 ] 这话,是对的;不过,可以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的,远不仅仅是教师。至少,有文化的家长可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没有文化的家长照样可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我们并不认同“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5 ] 的说法。教师应该是受过教育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职责和作用,与有文化的或没文化的家长,应该是大不一样的。作为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很专业的促进者,并且在促进、推动、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更多的履行其专业的职责,执行其专业的任务,施展其专业的特长,发挥其专业的作用。而具有这种职责、任务、特长、作用的角色,与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是有质的区别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个大概念的外延包括教师、家长和别的角色如校外辅导员等,但教师和家长与校外辅导员却是不同质的概念。把包括家长与校外辅导员等在内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成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这就难免要犯“动物是蛇”那样的逻辑错误。 无论是过去和现在,学生的基本职责和任务都是学习。课程改革突出的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学习方式的变化——由被动学习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新课程中,其基本职责和任务不再是过去的学习,更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既是新课程学生角色的基本职责和任务,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相对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相对于学生角色基本职责和任务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也应该随学生的转而转,其基本职责和服务方式也应该依学生的变而变。相对于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应该尽快地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更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 三 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角色基本职责的一种基本解读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明显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申明:“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变化为前提的。教师应该依据改革的目标和服务对象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改变自己的服务方式。学生,是教师主要的服务对象。教师应该为“自主学习”的学生服务,教师应该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服务?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教学角色的发展变化来说,教师的职责和作用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学习”,更专业更本质的一种基本解读应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 作为学习主体,学生更多的应该是自主学习。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尽快地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职责、作用的淡化乃至取消。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始终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指导谁的问题,教师并不一定比学生高明”。[6 ] 这种见解很明显是由课堂主宰走向了另一极端。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很重要的,其职责也是很必要的。“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既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基本职责,又是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基本方式行为方式;既充分肯定教师的专长和作用在于“诱导”,又明确突出“诱导”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说“诱导”而不说“促进”,前文已作过探讨,“促进”是应该的,但这一概念太宽泛且诱导即为着促进。说“诱导”而不说“指导”“引导”等,则后者之意已蕴含在前者之中。“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角色基本职责的一种基本解读,应该是千百万中小学教师可以接受、领会和操作的。 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意味着教师要具备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和能耐。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诱导”学生热爱学习的志趣,“诱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做学习的主人,自信自觉自修自省,有主意有主见地主动学习“自己的课程”[7 ]。在这里,“导”应该是一种启迪,一种引领,因势而导。“诱”可以是诱发、劝诱,循循善诱;也可以是诱掖、引诱,诱其深入……一切可能的教育资源和手段——无论白猫黑猫,只要是有利于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尽可取之用之,服务于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学习一同成长。魏书生的成功,正在于他就是这样一位“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手。[8 ]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正在艰难地推进,教师职责的明确与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实际问题。身为普通教师,和千千万万的中小学普通教师一样,期盼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能为教师减负,明确和简化自身的职责,和学生一起解放一同发展。“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9] 是故愿作引玉之石,求教方家。 历史教师论文:讨论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教师; 素质; 提高 【论文摘要】: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队伍堪忧,加上各种教学条件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课改,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农村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最大机遇,同时,新课程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新课程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冲击是巨大的,在新课程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迅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今天,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实现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自我发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分析 1. 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不必赘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在中学教学过程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作为中考当中进行开卷考试,且在与政治课进行合卷时只占总分的30?的历史科,引不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师培训方面也将其放在陪衬位置,即使是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往往兼任着政治、语文等其他科目。长期以来,历史教师普遍缺乏,好多学校的历史教学由课时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以达到满工作量的要求。或由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多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对理论的学习研究不积极,不接触历史教学理论,也就无法从理论角度来审视、指导、改进自己的教学。其中有部分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生疏,甚至把握不了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知识,许多历史教师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运用。 2. 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旧教材,并且是从其他学科的旧教材中成长起来的,旧教材、旧教法在他们脑子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广大教师形成了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情感目标的培养。学生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他们难以参与课堂活动,很少,甚至没有问难、质疑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些都不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影响历史教学质量。 3. 教学条件简陋,教学环境差 农村中学普遍班额大,历史教师又缺乏,教师授课任务重,按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史地生等学科教师任课要达到每周15或16课节,教师疲命于常规教学及应付名目繁多的检查,很少能留出时间去给自己充电,加之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无从接触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谈不上去实践运用了。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备较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的学校甚至长期没有历史挂图,没有幻灯、录相器材,就算现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和帮助下,个别学校装备了一、两个多媒体教室,使用率也不高,同时还得优先满足其他科目的教学。所有这些,都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改,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所有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必须努力实现自我发展,积极应对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使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使自己由“教书型”向“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过渡。 三、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途径 (一)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 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历史教师应具有“专博结合、层次适中”的历史专业知识结构,不能因教师本身的历史功底而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力度,不能因教师的知识面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能因教师的历史素养而抑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首先,教师应重视自我学历的提高,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坚实的历史知识做后盾,那就谈不上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其次历史教师除了精通通史之外,平日还应该广泛的结累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对与历史相关的政治、语文、地理、民族知识也应不断学习吸收。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大量学习、掌握、探索各种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专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即教师的教学机智)等。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勇立潮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教师应订阅相关教育刊物,如《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杂志,了解本学科教育教学新特点,把握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新动向。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多给基层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加各级培训的机会,教师本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参加新课程实验观摩、研讨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 潜心教研,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不少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够周密审慎,多为随即思考,而不善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归纳。所以,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虽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但却很少把它作为一项专门问题加以研究总结,而使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认可和推广,长期以往教师也会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不易得到提高。 因此一定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校本研究活动,主动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教师应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克服新课程实施中的困难。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和实践学习策略的教学,在丰富自己的陈述性知识及程序的同时,还要研究策略性知识,探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从而为学生提供策略上的咨询和指导。 (四) 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反思是一种个体行为,是实现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反思教学的进度和步骤,增强计划性,确定适合学生或课堂具体情况的学习策略以及完整的实施方案;二是反思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情况,借助富有吸引力的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并得以维持;三是根据课堂学习情况的变化,审时度势,及时发现新情况,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采取有力的变通措施;四是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只有坚持及时的系统性、科学性的教学反思活动,教师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从而成为一名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历史新课程改革激励鼓舞着历史教师,只要广大历史教师在新课改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才能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地发展自己。 历史教师论文: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试谈教师角色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基本职责的历史转变 [摘 要] 随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贯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基本职责就是自主学习。相对于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角色基本职责的一种基本解读就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 基本职责 诱导学生 自主学习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教育史上空前的改革,新世纪中小学课程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将由此开创。而实现这一历史转变的主要角色,是千千万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因此,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主体角色必须和新课程一起更新一起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随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角色基本职责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基本职责,也必须与时俱进地随之转变;并作出言简意赅的基本解读,以便千百万中小学教师的领会和操作,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 传统教学角色基本职责的历史演变和历史局限 千百年来,韩愈《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被尊奉为教师角色与基本职责的经典解读,根深缔固地影响着我国的学校教育和教师行为。这种解读,有其历史的积极意义,也有其时代的历史局限。上世纪末,依据填补历史空白的首部《教师法》,虽有“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1] 的新说法,但教师行为并未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随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2 ] 的确立和贯彻,对于教学角色及其职责、行为、作用的讨论空前广泛,空前深入。人们从国家、学校,组织、管理,科研、创新,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等不同的角度,赋予中小学教师种种职责;从各自不同的需要,期盼中小学教师承担种种角色。从传统的春蚕、蜡烛、园丁、人梯、助产士、人类灵魂工程师……到现在的向导、参谋、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参与者、促进者、激励者、对话者、合作者、咨询员、催化剂,等等——这些探讨和演绎,对于全面了解和全面发挥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全面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说,角色是社会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体现着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和基本职责。从小农经济时代到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教学,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许慎《说文解字》);师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传统的教师在扮演着先行者、有道者的角色。在欠发达的社会,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有道的偶像和道德的说教者,是有学问的尊者和活的教科书。教师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没有教师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天地君亲师的威严和霸道,传统的学生角色只能是驯服的羊羔。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描绘;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乏味读书生活的回忆;查魏巍《我的老师》全文对三位老师的不同介绍;听郁秀《花季·雨季》中“又搞突然袭击”和同学背地里喊老师“陈老太”、“老古董”叙述;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传统教学,师生关系,其历史的演变和局限,或许可由此而见一斑。这些是艺术的真实,也是生活的真实。 在目前中小学传统教学中,学习(读书),或者更确切说——接受学习(被动读书),作为传统学生角色的基本职责应该说也是很明确的,甚至是唯一的;与之相应的,这时教师角色的基本职责,最传统最通俗的说法就是教书——按书教学生读书(按课本给学生讲课)。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是统一内容和标准、统一教材和教参、统一考试和检查。人民教师一切行动听指挥,已无昔日塾师那样的“课堂主宰者”的风光和自由。无奈的教师只能被动地且必须严格地执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计划,忠实地做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考试内容的教书匠。无奈的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书本知识、考试内容,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的容器、应试机械人。教学双方同在无奈地扮演着被动的角色,被动地履行着无奈的职责。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讲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传道授业解惑”与“教书育人”只剩“传道”与“教书”,教师只能仅仅是作为书本知识传授者在苦苦支撑着自己的角色。 二 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建立,信息社会的到来,推动着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角色要转变;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3 ]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师生经验的时候,教师角色基本职责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就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第四章第三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谈到:“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4 ] 这话,是对的;不过,可以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的,远不仅仅是教师。至少,有文化的家长可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没有文化的家长照样可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我们并不认同“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5 ] 的说法。教师应该是受过教育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职责和作用,与有文化的或没文化的家长,应该是大不一样的。作为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很专业的促进者,并且在促进、推动、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更多的履行其专业的职责,执行其专业的任务,施展其专业的特长,发挥其专业的作用。而具有这种职责、任务、特长、作用的角色,与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是有质的区别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个大概念的外延包括教师、家长和别的角色如校外辅导员等,但教师和家长与校外辅导员却是不同质的概念。把包括家长与校外辅导员等在内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成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这就难免要犯“动物是蛇”那样的逻辑错误。 无论是过去和现在,学生的基本职责和任务都是学习。课程改革突出的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学习方式的变化——由被动学习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新课程中,其基本职责和任务不再是过去的学习,更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既是新课程学生角色的基本职责和任务,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相对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相对于学生角色基本职责和任务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也应该随学生的转而转,其基本职责和服务方式也应该依学生的变而变。相对于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应该尽快地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更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 三 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角色基本职责的一种基本解读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明显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申明:“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变化为前提的。教师应该依据改革的目标和服务对象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改变自己的服务方式。学生,是教师主要的服务对象。教师应该为“自主学习”的学生服务,教师应该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服务?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教学角色的发展变化来说,教师的职责和作用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学习”,更专业更本质的一种基本解读应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 作为学习主体,学生更多的应该是自主学习。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尽快地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职责、作用的淡化乃至取消。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始终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指导谁的问题,教师并不一定比学生高明”。[6 ] 这种见解很明显是由课堂主宰走向了另一极端。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很重要的,其职责也是很必要的。“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既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基本职责,又是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基本方式行为方式;既充分肯定教师的专长和作用在于“诱导”,又明确突出“诱导”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说“诱导”而不说“促进”,前文已作过探讨,“促进”是应该的,但这一概念太宽泛且诱导即为着促进。说“诱导”而不说“指导”“引导”等,则后者之意已蕴含在前者之中。“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角色基本职责的一种基本解读,应该是千百万中小学教师可以接受、领会和操作的。 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意味着教师要具备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和能耐。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诱导”学生热爱学习的志趣,“诱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做学习的主人,自信自觉自修自省,有主意有主见地主动学习“自己的课程”[7 ]。在这里,“导”应该是一种启迪,一种引领,因势而导。“诱”可以是诱发、劝诱,循循善诱;也可以是诱掖、引诱,诱其深入……一切可能的教育资源和手段——无论白猫黑猫,只要是有利于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尽可取之用之,服务于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学习一同成长。魏书生的成功,正在于他就是这样一位“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手。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正在艰难地推进,教师职责的明确与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实际问题。身为普通教师,和千千万万的中小学普通教师一样,期盼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能为教师减负,明确和简化自身的职责,和学生一起解放一同发展。“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9] 是故愿作引玉之石,求教方家。 历史教师论文:浅谈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师历史教育;教师培养;基础教育 论文摘要: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由于基础教育改革对地方高师教师教育的触动,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必须在培养的目标、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 民族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迅速扩张和史学研究及考古学新成就的发展,现阶段地方高师历史教师的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主要是全日制式的职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专业思想比较巩固;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均有利于他们将要从事的历史教师职业;可以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的能力。近年来,我国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而作为回应基础教育各项改革的地方高师在历史教师培养方面则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课程编排理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行的高师历史教育课程过分专注于历史基本知识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历史专业教育技能的培养。同时,“偏重于政治思想素养而轻于教师职业素养;偏重于专业知识而忽视教育教学技能,忽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师资培养体系的封闭性带来课程结构体系的僵化和滞后”。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也是如此。 (二)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根据1981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文科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规定,公共基础课占整个教学总学时的20%,专业课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课占总学时的5%。根据对部分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调查,结果表明:基础学科专业课程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及教育实践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5%左右。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如此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师范生职业化程度的提高造成很大影响,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三)课程内容陈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敏感性较低。 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体系性、学科性,而忽视专业的前瞻性、应用性、实践性。比如目前实施的中国近代史课程体系仍然坚持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线索,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样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很难培养出具有“更富有接纳力,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创造性”的教师。 (四)注重书本基础知识和理论教育,轻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是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根据对部分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查,可以发现各学校大都是学制四年,总周数160,总学时数3092(注:平均周学时21.77),总学分270。其中,能力实践课只占14学分(包括军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普通话),这其中还包括6—7周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如果按照周数来算的话,教育实践只占总授课周数的1/16。可以想见,在如此短的实践时间里,怎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新的教育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结果只能是“新瓶装旧酒”。 (五)沿用旧的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单一。 虽然我国教育理论界已经提出了不少关于高师教育的评价模式,但在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评价的模式仍以考试为主,不管是专业课测评,还是公共课测评,都是笔试,一份试卷定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平时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对策与途径 地方高师院校是地方基础教育教师的专门培养基地,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进行调整,对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加以改革,强化学生教育与教学实践环节,从而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转换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是高师院校发展的先导,是高师院校内部改革的决策基础与舆论动员,在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进步与保守等新旧观念之间的冲突不仅体现在教育决策群的头脑中,也深植于广大教师的心中。”因此,我们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观念指导行动,只有转变原有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 (二)调整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的客观需求与主体的价值观认同的统一,它引导教育对象走向预期的发展结果,从而也指导和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取向,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规范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提出了崭新的目标要求,这就是面向基础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既能提高未来中学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具有本学科扎实、宽广的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素质以及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通才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三)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部分地方高师院校在进行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如海南师范学院曾实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四川师范大学实行了“2+2”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打破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格局,从而建立“文理渗透,学有专长,能为人师”的综合型专业培养体系。 (四)整合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当前,传统高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最大弊端在于缺乏师范教育特色,雷同于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一弊病长期以来导致师范院校教育“学术性不强,师范性不明”的状态。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结构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三个板块组成。如前面所言,教育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英国为25%,德国为30%,法国为20%,美国为20%”。这种不协调的课程结构设置,不仅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和时展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导致地方高师院校缺乏办学特色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适当压缩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的内容,加大专门史以及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授课内容。同时,可以配合高中历史选修课的六大“模块”开设一些限制性选修课,从而扩充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二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要求,开设一些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任意选修课。 三是开设的教育教学类课程要突显其技能性、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国外一些国家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英国,教育理论课的必修课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哲学、儿童发展史、课程研究、教育管理等。选修课为比较教育、特殊教育、人权与教育等;方法与技能课的必修课为:学校与课题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学生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语言交流中的问题、学习的选择与准备、表达技巧、评价方式等。选修课为:学习环境、班级作业、小组作业、个人作业等。”。‘这些内容对当前我国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设置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五)注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 教育实践是促进教师发展成长的根本动力。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教育实习等。目前,部分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实习持续的时间一般在6—7周,学生在实习期间一般很少有时间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从而使得教育实习效果不明显。“而世界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对师范生的各种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的时间在总量上越来越充裕”。“如英国15周,美国多则半年,法国27周,德国72周。”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应借鉴国外同行培养师范生的模式,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进行调整,注重教育实践环节,从而注重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探索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与中学基础教育之间的合作途径。 地方“高师院校既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研开发等一般性的高等教育功能,又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即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而地方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和教改科研不仅是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质量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加强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与地方中小学的伙伴关系建设是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地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积极地探索为当地基础教育服务的新途径,加快历史教师培养教学改革的步伐,培养更多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 历史教师论文:简述历史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中 历史教学 历史教师 非智力品质 课程标准 角色定位 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启动,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不仅能营造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效地建立起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使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但在历史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定位于何种角色?我认为,教师要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一、教师是设计者 在历史教学中,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只有较复杂、可以引起学生深入思考讨论的学习内容,才需要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有选择合适的内容,创设一种“需要合作”的学习情境,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在合作前,教师应先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自己初步的想法后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还应设法将合作学习任务放到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之中(如游戏、角色表演、团体竞赛、生活问题解决等),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我曾经尝试设计这样一种“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历史问题抢答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课本内容、生合作设计历史问题,然后有序地提出问题,让对方一组同学抢答,最后由教师对两组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和抢答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优胜一组。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自主的合作学习积极性很高,整堂课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显然,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定程度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合作学习能否落到实处,是否有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课前总体设计。 二、教师是组织者 在实施合作学习前,教师首先要精心做好组织工作,帮助学生建立起合适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般为4—6人,每班共分为10—12个小组。每个小组里的成员需经过多方考虑组合在一起。比如,比较内向的学生和比较活泼的学生一组,这样有利于互补互促;同样优秀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有利于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能力等。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教师是引导者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导”的作用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对目标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而不是让学生毫无目标地自由讨论,否则就会造成课堂“动”而“乱”。其次,教师应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引导,以保证合作学习能有效有序地进行。例如,在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若没有希特勒二战就不会爆发”等问题时,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讨论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多,有时候思维越走越远,甚至“离题万里”,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言归正传”。在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运用时,教师更多地扮演一个“穿针引线”者。学习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一方面,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感受和寻找。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只有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才能使学生很快排除障碍。比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中容易出现片面化倾向,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唯物史观进行方法论方面的引导,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要公正、客观,要把他们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品评,而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衡量。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汇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和提炼学生已发现的结论,创设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情境,及时作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等。 四、教师是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交流意味着共同参与,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过程中,要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期目标,教师绝不能只是旁观者,而应积极地参与其中。首先,教师在参与中要放下“师道尊严”,把自己看成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发现、探究活动,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学习。其次,教师在参与中要发挥“援助者”的作用,当遇到难题时,教师应当发表自己的看法,征得小组成员的肯定,使合作学习得以继续。当讨论交流偏离目标时,教师应及时把握好“方向盘”;当激烈争论变为争吵时,教师应以组员的身份出面调停。另外,教师还应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当学生对你的看法提出质疑时,只要合理,教师都应该虚心接受,充分体现“教学相长”。总之,在小组中,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人人都是平等的。 五、教师是激励者 “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时,他能做得最好”,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点点滴滴的闪光点。在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学生有取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真诚的表扬都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自信。即使是不完整、不够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达,教师也应该欣赏学生积极思考和敢于发表己见的品质,对他们敢说、敢问、会问的表现给予表扬,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切不可用“你们的观点不对”、“这样的说法错误”等否定的语言扼杀学生的表达交流欲望。只有肯定进步,鼓励成功,学生才会在合作学习中畅所欲言,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随即做到教师角色的成功转换,但只要大胆尝试,勤于反思,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很快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历史教师论文:讨论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教师; 素质; 提高 【论文摘要】: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队伍堪忧,加上各种教学条件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课改,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农村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最大机遇,同时,新课程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新课程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冲击是巨大的,在新课程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迅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今天,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实现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自我发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分析 1. 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不必赘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在中学教学过程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作为中考当中进行开卷考试,且在与政治课进行合卷时只占总分的30?的历史科,引不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师培训方面也将其放在陪衬位置,即使是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往往兼任着政治、语文等其他科目。长期以来,历史教师普遍缺乏,好多学校的历史教学由课时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以达到满工作量的要求。或由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多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对理论的学习研究不积极,不接触历史教学理论,也就无法从理论角度来审视、指导、改进自己的教学。其中有部分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生疏,甚至把握不了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知识,许多历史教师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运用。 2. 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旧教材,并且是从其他学科的旧教材中成长起来的,旧教材、旧教法在他们脑子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广大教师形成了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情感目标的培养。学生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他们难以参与课堂活动,很少,甚至没有问难、质疑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些都不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影响历史教学质量。 3. 教学条件简陋,教学环境差 农村中学普遍班额大,历史教师又缺乏,教师授课任务重,按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史地生等学科教师任课要达到每周15或16课节,教师疲命于常规教学及应付名目繁多的检查,很少能留出时间去给自己充电,加之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无从接触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谈不上去实践运用了。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备较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的学校甚至长期没有历史挂图,没有幻灯、录相器材,就算现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和帮助下,个别学校装备了一、两个多媒体教室,使用率也不高,同时还得优先满足其他科目的教学。所有这些,都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改,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所有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必须努力实现自我发展,积极应对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使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使自己由“教书型”向“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过渡。 三、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途径 (一)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 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历史教师应具有“专博结合、层次适中”的历史专业知识结构,不能因教师本身的历史功底而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力度,不能因教师的知识面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能因教师的历史素养而抑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首先,教师应重视自我学历的提高,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坚实的历史知识做后盾,那就谈不上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其次历史教师除了精通通史之外,平日还应该广泛的结累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对与历史相关的政治、语文、地理、民族知识也应不断学习吸收。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大量学习、掌握、探索各种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专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即教师的教学机智)等。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勇立潮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教师应订阅相关教育刊物,如《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杂志,了解本学科教育教学新特点,把握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新动向。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多给基层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加各级培训的机会,教师本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参加新课程实验观摩、研讨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 潜心教研,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不少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够周密审慎,多为随即思考,而不善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归纳。所以,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虽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但却很少把它作为一项专门问题加以研究总结,而使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认可和推广,长期以往教师也会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不易得到提高。 因此一定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校本研究活动,主动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教师应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克服新课程实施中的困难。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和实践学习策略的教学,在丰富自己的陈述性知识及程序的同时,还要研究策略性知识,探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从而为学生提供策略上的咨询和指导。 (四) 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反思是一种个体行为,是实现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反思教学的进度和步骤,增强计划性,确定适合学生或课堂具体情况的学习策略以及完整的实施方案;二是反思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情况,借助富有吸引力的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并得以维持;三是根据课堂学习情况的变化,审时度势,及时发现新情况,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采取有力的变通措施;四是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只有坚持及时的系统性、科学性的教学反思活动,教师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从而成为一名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历史新课程改革激励鼓舞着历史教师,只要广大历史教师在新课改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才能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地发展自己。 历史教师论文:浅谈历史教师的才学识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今天,素质教育已汇成时代的潮流。历史学科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前提是要求历史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深层次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那么,历史教师的素质应包括哪些内容呢?当然,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应当与教师整体素质要求一致,但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要求应有自己的侧重,笔者试图从才、学、识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才、学、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所谓史才,是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并驾驭这些史料用以叙述历史事实和撰写文章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史识,既包括见解和观点,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等。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固然是我们应当借鉴并加以具备的。但是,作为新时代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才、学、识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 第一,史才,包括动口才能和动笔才能,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 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人数极少。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负担重,没有精力去从事教学研究;二是作为检验历史教师的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不是发表多少文章;三是资料不足和信息不便。但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只要我们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历史教学的同时,挤出一定的时间,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是完全能做到的。正如著名史学家郑天挺先生曾说的那样:“在中学教书必须有扎实的准备,学生在他教的过程中前进了,他自己也在备课的过程中前进了,这就是教学相长。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之余从事一些专题的学术研究,也同样会做出成绩的。” 第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前些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居高不下,许多问答题给学生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无所适从感,许多教师抱怨试题超纲、超本、太偏、太难。这种情况反映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给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考命题和研究专家提醒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经常翻阅历史新著,及时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吸取新知识营养,以期深化中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尽管这些要求是针对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说明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更新专业历史知识并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三,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等等。 在任何一所学校,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者,也就是说,其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历史教学的主要思想教育任务,正如《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所指出的那样:“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同时还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历史教学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学会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起码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原理,把握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等各组矛盾的辩证关系以及人民观、英雄观、发展观、宗教观、民族观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以正确的立 尝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例如1994年高考试题的第43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与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还有1995年高考试题的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其中1994年试题中的“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以及1995年试题中的“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这几问都是考查学生基础理论分析的,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事实求是、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这些试题对学生基础理论的考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历史教师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的检验。如果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能够自觉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史学理论来分析教材、解答疑难、指导学生,那么,学生对这些试题就能轻而易举地作答。很难想象,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史学理论不甚了了的历史教师,能培养出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生来。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有所涉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在我们许多学校里,某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很安静地听,而另一位教师上课时情形就很坏,这决不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才能,另一个教师无才能,这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教育上的技巧,而另一个教师没有教育上的技巧。” 这里的“教育技巧”就是“怎么教”的艺术问题,既包括教学程序和方法,更重要地是还包括严肃而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原则、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法等一系列重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问题,使我们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切实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样,历史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对学生心理活动的了解,懂得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其特点。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从而减少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工作效益。许多教师常常忽视这一点,课堂教学往往是言者滔滔,听者瞠目,虽满腹才华,但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就像登山向导只顾自己健步如飞,不注意所带领的队伍,结果难以起到引路作用。 历史教学法“是以历史教学全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科学,是以教学原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研究中学历史一般规律的科学”。我们许多历史教师错误地认为熟悉教材就是一切,而忽视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因而在备课时只片面注意挖掘教材的深度、难度,不辞检索之劳,遍稽典籍,广征博引。深入钻研教材固然应当,但如果不讲究对教学方式、途径、技艺的研究,就犹如把买来的山珍海味让一个不懂烹调技术的人去做,结果做出的东西只能是又腥又臭,很难下咽,成不了佳肴美味。再好的教学内容,没有合乎教学规律的科学教学方法,是不能变成学生的知识财富的,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能力。 历史教师论文:历史教师的素质与历史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实现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作为历史课教学,理所当然也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创新。 一、对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应侧重以下几方面: 1.改革与创新的意识。 现代社会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从理论观念上、办学体制上、考试评估上、课程教材上、教学方法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则出现了推理式、辩论式、程序、图示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法。改革与创新意识已成为现代历史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2.具备广博的学识及敏锐的思维能力。 历史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备其它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教师思维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3.准确、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教师的语言既要准确无误地表达教学内容,又要丰富生动,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常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对于基本历史史实的讲述,可以抛开教材,融入教师的声情语调,用趣味性的、幽默的语言像讲故事那样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教师所设定的历史时空中,而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如历史事件的横向比较、经验教训的总结等,则运用简练、严谨的语言加以阐明。 二、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历史教师深人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含义,恰当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结合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来介绍做人的道理,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度责任感;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的人生价值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内涵,启发、教育、感染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探索史。 近代,中国人民遭受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等几次大规模的侵略,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涌现出了无数民族英雄和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和“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通过以上史实的讲述,同学们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深刻的道理,从而更加热爱共产党、祖国和人民。 三、实施素质教育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将一系列有关的表象融合在一起,创造图文并茂、生动真实的环境,并能构成一幅新的景象,用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来。同时它的直观、可视也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具有信息量大、范围广、摄取便捷和资源共享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多个角度,跨越时空提供声、像、图示等信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感知的手段自由地获取信息,从而有助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性地为学生构建多途径、多方式和开放式教学环境,学生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和进行自主学习。初中历史教师如能正确使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变学法,教会学生学习 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经验的方法的总和。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方法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得高兴,学得快乐,并学有收益,确实是每位老师经常探索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乐学常把学生带到愉快的心境,使教和学产生共鸣、产生动力和主动性,这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例如,初二中国近代史课当讲到“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时,让学生自己讲一讲我国劳动人民营造150余年的艺术结晶——皇家园林,为什么会被英法联军劫后一火焚之,成为一片废墟,至今不能修复。为什么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会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为什么帝国主义列强伴随各国瓜分和抢夺殖民地的高潮,通过战争,通过不平等条件,通过租借的手段,步步紧逼,抢去或租借了我国大片的领土,并不断扩大势力范围,逐步控制了我国的经济命脉,直到解放前夕,我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呢?学生听后,不言而喻,动力和激情并存、愤怒与仇恨并举。运用此法,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教育自己,要比老师一味的说教效果好,他们不但学到了书本中的知识,还学到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要增强学生对历史、对人类、对未来、对现实社会的理解、感悟和关心程度,让学生从前人活动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从而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并且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实践过程,才能形成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 历史教师论文:谈历史教师的语言特点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历史教师而言,应该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和谐的师生关系、扎实的基本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等综合素质。下面仅就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谈一下自己的浅显观点。 教材的语言是书面语言,教师讲课是口头语言,二者不尽一致。历史教师不是语言大师,不必过分追求语言的遣词造句,口头语可以随便一些,允许适当重复;声调要有节奏,抑扬顿挫;吐字要清晰,明白流畅;尽可能通俗化,深入浅出等等。但总体来说,说和写还是应该统一起来的。为此,这里我想着重谈一谈历史教师口头语言的特点。 第一,要求严谨,做到遣词造句既合乎语法,又合乎历史逻辑。 口头表达虽不可能出口成章,但大致上,要符合遣词造句的一般章法。如果讲课起话来,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言不搭后语,上下难相连贯,那是不行的。然而,严谨还应有进一层的意思,那就是合乎历史的思维规律。如“《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体系”,这句话不能说不合乎文法,也不能说它不确切,但不严谨。若在“古代数学”之后加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字样就严谨了。因为《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是综述计算方法即“算术”,如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加减法,一、二次方程解法等。又如“是一次青年爱国运动”这句话,也不能说它不确切,只是不严谨。因为“五四”运动不单指5月4日的学生游行运动,它包括“六三”后由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爱国斗争,并且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所以确切地应说成“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就更确切一些。可见,讲述不严谨,会造成歧义之说,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要求确切,做到既能突出时代,又无妄加虚饰。 比如,“宦官”与“太监”,“王权”与“皇权”,这种特定的称谓,教师讲课时往往会随意使用。其实,阉割后在宫里侍候皇帝的男子,明朝以前不能叫“太监”,明朝以后不应称“宦官”;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是“王权”,中国辛亥革命推翻是“皇权”。因此,严格地说,应是该称呼什么就称呼什么。再看下面两句:“1840年6月,英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这样的表达,讲课时教师也常会脱口而出。它们在语法上确实没错,但用词不确切,不符合历史实情,缺乏时代感,“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虽一字之别,但却代表两个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尚处在“资本主义”时期,怎能叫“英帝国主义”?第二句,“五四”前后,还无“列宁主义”这一句词,因此,只能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再比如“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种说法也不确切。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制度的矛盾,已退居二位,所以应说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还有,教师讲课若虚加修饰,也是不确切的。比如,“陈胜率领起义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占了大泽乡,”此话听起来似乎富有文采,但据史料记载,攻占大泽乡时,起义军才900多人,哪有排山倒海之势?这是把教书当成说书了。 可见,确切是历史教师口头语中的重要要求,否则,会出现知识性甚至科学性的错误。 第三,要有文采,做到形神毕肖而声情具,情真意切而文采备。 富有文采的历史教学,可以引人入胜,效果倍增。所以,讲授历史,言语要精炼贴切,表达要明确清楚。介绍人物,要还其历史面目,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讲述社会兴衰,要节奏起伏,声情并茂;讲解古代思想,要概括思想家的思想要旨,吸吮精神力量;讲授文艺成就,要提示出感人的精微,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这样,才是既不悖于历史的真实,又把声情色彩藏于史迹之中。 第四,要求形象,做到描述有血有肉,讲解有声有色。 新教材增添了不少形象生动的内容,总体说来,教材语言十分精炼,但还要求教师搜集一些资料加以补充。比如讲述古代战争,倘若只是几句干瘪瘪的“书面语言”,对作战人物、场面、经过不作描述,就很难再现历史画面,让学生听时身临其境。又如讲解万里长城,如果只说“长城工程浩大,雄伟壮观”,就不够形象。若改为:“一外国宇航员曾说,从太空看地球,只能见到两项人工建筑,一是荷兰的拦海大提,二是中国的万里长城”,“用长城的砖石土块筑成一道高二米半,宽一米的长堤,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周”,这样讲解,长城的“壮观”“浩大”便显得形象鲜明了。 可见,言语的生动形象是改变历史课枯燥乏味的主要手段。 总之,历史教师的语言是教师基本功的重要内容,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语言科学得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设计与装修论文:住宅装饰装修的设计与施工浅析 摘要:由于,住宅装饰装修设计与施工的范围比较广,因此本文中结合其基本原则,对住宅室内装修的设计及施工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装饰装修;设计;施工 一、住宅装饰装修的基本原则 住宅装饰装修的基本原则,对住宅装饰装修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住宅装饰装修对原有设计结构不能造成破坏,墙、梁、柱和板等共同组成住宅的立体结构,在对其进行装饰装修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避免对阳台、窗间墙的截面面积、墙体、分隔墙等造成破坏。二是住宅装饰装修不能随意增加永久的荷载,避免增加不适当的吊顶、安装大吊灯、制作顶棚等,从而避免房屋构件承受的永久荷载过大,减少潜在危险。三是住宅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不能任意敷设电线,随着住户用电量的不断增加,致使住宅装饰装修过程中,室内外敷设电线情况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易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电线敷设设计施工时,应合理严格落实相关操作技术规范。四是在住宅装饰装修过程中,要合理选择装饰装修材料,选择经阻燃处理且性能优良的装饰装修材料,通过精心设计和施工,提高住宅装饰装修质量。 二、住宅装饰装修的室内设计 居室是供人们生活起居的空间环境,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居住者的审美心理。在装饰装修前应确定好家具与各种设备设施如厨房、卫生间设施,家具数量及体量,家用电器等主要物件;然后请专业人员设计好水电方面后就可进行装饰装修设计了。 (一)基面装修设计 在地面铺装方面,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拼装木地板、地板砖、地毯、美术磨石等。经济条件好住户的也可选用花岗岩、大理石。无论用什么材质,都应与天棚、墙面及家具相统一协调。一般说不宜色彩太艳,亮度太低,图案太繁。基面与顶棚和墙面共同构成整个室内环境,必须与顶棚和墙面的环境协调一致,并且必须与家具等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地面图案的分划必须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图案还应该强调韵律感与连续性,对于走道、门厅等地的图案还应该具有规律性 与导向性。基面的装饰和装修必须考虑楼面的结构,其设计必须考虑防潮、保温、隔热、防水等各种物理性能需要。 (二)墙面装修设计 在墙体方面,有的住户在墙上大做文章,做成各种凹凸造型,既影响空间视觉,也不利于清洁卫生。即使特别爱好,也不宜大面积做,可在某些局部结合实际处理一点小体量的壁纸之类的,作为点缀,不可滥用。有的住户爱在起居室主墙面设置整块大镜面或大幅画这并不可取。电视机、音响设备等大多在起居室,高光洁度的镜面反射它们的声音,影响室内的声音清晰度。同时,镜内空间的实体空间因镜面作用,二者不能完全统一在一种透视关系中,产生空间不稳定的晃动感,形成整个空间的杂乱视觉效果。大幅画面也不能与室内空间统一协调,画面色彩面积太大也难与室内整体色彩融合,单一画面内容长久下去也会令人生腻。它们都会产生一种华而不实之感,不适宜家庭。墙面适宜装饰一些与空间比例适度的画幅,装饰物品,或是一些“土气”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物品和自然物品等,会使人感到及朴实又高雅,别有一番易趣。不论墙上装饰为何物,都应与装修、家具等风格协调。墙的饰面材料非常丰富,一般来说,卧室不宜用石材,瓷砖等硬质材料,因为它们会产生一种冷漠感。厨房、卫生间不宜用木质及软质的织物墙纸之类的材料,既不利于清洁又不利于防火防潮。大面积墙面,天棚面层用什么饰面材料;许多文章推荐墙纸,但在实际生活中,墙纸效果多数不理想。不是审美方面,而是墙纸受冷热影响变化大,使用一段时间后,接缝处裂口起卷非常普遍,不如涂料效果好。墙面装修设计必须保证整体性,与其他部分的装修风格保持统一,还要考虑其物理性质,因为墙面在室内具有防火、隔音、保暖等作用。在室内空间中,墙面所在的面积比较大,其装修的艺术性对于渲染美化室内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墙面的质感、形状、图案都会对室内的环境氛围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墙面装饰形式主要有:卷材装饰、涂刷装饰、抹灰装饰等;装饰墙面的卷材有:皮革、人造革、玻璃纤维、塑料墙纸等 (三)顶棚装修设计 在顶棚方面,居住者常常误解为居室装修就一定要做吊顶,并在吊顶上安装各种彩色灯,这就是将居室商品化,是不正确的。做造型吊顶时,加上灯具或吊扇,空间非常低,人们会感到压抑、沉闷、空气不畅。不但影响健康,也达不到舒适美观愿望。造成许多家庭做吊顶的原因,除审美误区外,土建施工质量不好,天花粗糙不平,并且不能敷设安装暗线、灯具而影响美观也是因素之一。因此在保证土建施工质量外,采取合理地手段解决这一常见问题,可以进行顶棚装修。同时从审美角度看,简洁明快的顶棚非常适宜家庭环境。为了适宜一些人的审美情趣,可在墙与顶棚交界处,设计一点装饰石膏线,木线条等,可增加丰富感。总之顶棚宜简不宜繁,应保持最大居室空间。顶棚装修设计还应强调室内环境的整体效果,必须与基面、墙面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突出实用美观的要求,力求简捷完整,不能破坏室内环境,同时,还要具有轻快感、艺术感。无论是室内哪个部分的装修,都必须在合理性、安全性前提下才能追求造型的艺术性。目前顶棚的设计形式有玻璃顶棚、井格式顶棚、悬吊式顶棚、凹凸式顶棚、平整式顶棚。总之,在地面、墙面、顶棚、家具、窗帘等大面积的方面色彩不要鲜艳,应选择中性色调。这样有可能使人觉得室内色调沉闷,缺乏生活动力。可选择一些有鲜艳色彩的小的装饰物品与生活日用品如花瓶、植物、台灯、工艺品等,这些强烈的色彩对比可改变这种状况。它们添置更换方便,新鲜感强,费用不大,效果非常好,这样的家庭品味才高。 三、住宅装饰装修的室内施工 (一)防水施工 防水施工时,先用防水材料涂抹於管道、地漏、卫生间洁具根部、阴阳角以及冷热水管出墙处应明露接驳口,楼板洞口二次封堵等部位进行加强处理,然后根据防水材料的配比进行涂刷地坪及墙面。涂刷时需纵横防水各一遍,以保证防水层的密闭性,要求厨卫湿区的墙面防水高度、宽度等在相应的范围之内,干区的墙面防水高度及保养也应该在相应的范围之内。防水施工完成后,在防水养护期内,禁止人员进入,并于门口处作醒目标示。待防水养护期结束后须按要求做蓄水试验,并在墙面用记号笔做好水位标示,以利检查。 (二)地板铺设 在地板砖、花岗岩和大理石的铺装上,不能在水泥砂浆未搅拌均匀就铺装,也不可将水泥砂浆反复抹,致使水分过多浮在面层而产生气泡。这两种都会使地砖松脱出现“空壳”现象。木地板铺可采用悬铺法,本地板铺设前,需检查地面平整度及含水率,有条件情况下应开启地暖设备,即满足地暖设备调试又能充分挥发地暖保护层内潮气,同时须检测地面含水率符合地暖地板之相关要求。正式铺装前应先预铺装,选出色差较大的地板,以控制地板基本无色差。地板铺装前应注意地面清洁,地板下需铺设防潮膜,接口处需互叠。地板铺设需深入门套内部,铺设的地板与四周墙体间必须预留伸缩缝,以防止变形,并用专用的泡沫伸缩条予以固定。地板与大理石等不同饰面材料接口处,建议预留相应的缝隙,待安装结束并保洁完成后采用同地板色系之耐候胶填缝。 (三)吊杆、主龙骨、铝挂板安装 铝扣板吊顶较轻,但考虑到跨度大容易产生下垂,故必须采用轻钢主龙骨,吊点布置的要点是考虑吊顶的平整度需要,在顶棚上标出吊杆位置,吊杆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弹线时,既要保证吊杆的间距,又要使吊筋、主龙骨位置不与灯具及设备发生冲突,如遇设备位置阻碍造成吊杆间距过大,需通过增加型材做过渡支架。吊杆与结构的固定方式:钻孔安装配套金属膨胀螺栓,吊杆应通直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吊杆距龙骨端部距离也应当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主龙骨下坠。 (四)配套专用龙骨及铝扣板安装 根据铝扣板规格,将专用扣板龙骨按一定间距用吊件挂于主龙骨,并在灯具、机电设备处加以必要的加固措施。根据铝合金方板的尺寸规格,合理确定龙骨位置、结构尺寸。安装时按照弹好的板块安排布置线,从一个方向开始依次安装。扣板安装应从一个方向依次安装,根据龙骨及条板的形式不同,条板的安装方法不同。采用卡固联接的板条比较薄,具有一定的弹性,一般采用推压的安装方式。安装时将板条托起后,先将板条的一端用力压入卡脚,再顺势将其余部分压入卡脚内。扣板条形板采用自攻 螺钉固定,自攻螺钉头在安装后完全隐蔽在吊顶内。为避免在扣板出现切割过于明显的问题,条板切割时,不但要控制好切割的角度,还要对切口部位用挫刀修平将毛边及不妥处修整好。 (五)纸面石膏板安装 将石膏板与龙骨用镀锌自攻螺丝或干壁钉固定,石膏板的长边沿纵向龙骨铺设,即先将板材就位,然后用电钻将板与龙骨钻通,再上自攻螺丝拧紧,螺钉嵌入板内,螺钉应与板面垂直且略入埋板面,并不使纸面破损,钉眼应作除锈处理并用石膏板腻子抹铺为原则,如顶棚需要开孔,先在开孔的部分划出开孔的位置,将龙骨加固好,再用钢锯切断龙骨和石膏板,保持稳固牢靠。安装双层石膏板时,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应错开,不允许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 (六)水电气及设施的安装。 水、电、气及设施方面的安装,水、电及燃气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卫生间的浴、便、器具是安装的重点。卫生设施安装尺度是以人的卫生行为尺度为依据。浴盆高度距地尺寸和浴盆下皮距地尺寸都应当适宜。淋浴喷头高度也可上下调节以适应不同人员高度。座便器安装中心距侧墙距离或其距离他器具也应保持一定范围。 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住宅装饰装修的设计与施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住宅装饰装修,作为当代化家庭物质的表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因此,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的设计及施工要求,确保人们住宅生活质量的提高。 设计与装修论文:装修工程程序与原则与设计探讨 摘要:结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和设计两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装修的施工也是装修质量你的有力保证,如何有效的进行合理化的装修施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站在装修施工的准备及原则方面,进行很好地阐述。 关键词:家居装饰;工程监理 一、家居装饰装修程序简介 1、技术资料准备:房屋平面图、水电布置图、建筑结构图、水、电设备、灯具、洁具、家具及装饰材料资料的搜集。 2、装修初步方案制订:根据经济条件,确定装修投资与档次 3、市场调查:到装饰(建材、家具)市场了解装修行情、装饰材料价格、家具价格后制定装修总投资计划。 4、选择装饰公司:选择装饰公司要以知名度高、信誉好、资质等级较高的企业作为首选对象,同时要考虑价格因 5、确定装修设计方案 1)自己设计,邀请装饰公司报价后选定施工单位;根据您的设想,请装饰公司进行装饰设计或由装饰公司根据房屋情况进行装饰设计后,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后确定 2)设计审查:项目是否齐全;材料、设备的品牌、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等标注是否明确 6、确定装修价格:根据确认的装修设计方案,审核施工预算,然后确定装修价格 7、签订装修合同:与确定设计方案和价格的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装修内容、质量标准、承包方式、材料提供方式、施工方购买材料的品牌和质量要求、工期、价款、支付条件、环保要求、施工安全要求、违约责任、保修条款、施工方承诺、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参见标准合同) 8、聘请装修监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最好聘请监理工程师负责施工质量和进度;也可以在选择装饰公司时就聘请监理工程师,请监理工程师参与设计方案的制订、设计审查、价格确认及合同的签订工作。 聘请监理工程师时,要签订监理合同。明确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范围、职责、酬金及酬金支付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 9、装修施工过程中业主(监理工程师)要参与的工作: 1)在物业管理部门办理了入住手续后,业主需向物业管理部门申报装修方案,经审批同意后办理开工手续。协助装饰公司与物业管理单位签订装修管理协议; 2)如施工过程中改变施工方案或材质,要签署设计变更洽商单。签署前要请监理审核内容、工程量及费用的增减。涉及结构的要报物业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中间验收:包括材料和设备检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签署验收单 4)施工过程中按合同规定支付装修工程款。支付前须经监理核定工程量。 二、家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及新进展 保护结构及安全原则: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家庭居住环境的安全。一是保护结构,对承重墙、阳台的半截墙、房间的梁或柱,无论其位置如何,绝对禁止拆除、改动。二是在装修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不得超过住房的荷载能力。三是注意保护防水层,在装修设计过程中,如果施工危及或破坏防水层,就必须进行防水层的修补或者重做。四是注意安全防火,设计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织物等易燃材料应该进行阻燃处理;根据用电器具的摆放位置,对电表容量、导线的粗细等都应重新进行设计,以避免使用时发生事故。个性化原则:首先,尊重并行使用者的自主权。其次,要根据每个人的嗜好选择突出其居室的特征。在设计中个性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居室空间内的造型、造景、色彩运用和材料选择来体现的。正确表现装修个性的方法,任何家庭在装修时都要借助一定的参照物,很多人不顾家庭的生活需要,选择宾馆饭店作为家庭装修的样本,就不可能反映出家庭的特点。突出个性要注意与整体和谐,要以长远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家庭装修设计。倡导“绿色建筑” 途径:(1)制定相应的建材法规,从生活层面促进环保材料和环保设备的研制和使用。(2)通过对维护结构进行改定,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促进建筑室内环境控制体系节能。(3)研制低能耗高强度材料及塑性材料。 三、工程监理建筑装饰装修 1、设计方案的确定 建筑装饰装修方案的确定,是为搞好整个工程的必需程序,任何建筑装饰装修方案必须根据业主的安全功能和要求来确定。作为监理要首先掌控工程的建筑结构情况。,水电暖通等设备的安装情况及施工的质量,布局,功能等的实际情况。同时了解业主对装饰装修的使用要求,功能要求及业主的意图。 装饰设计阶段是装修工程质量,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必须处理好质量和投资之间的关系。装饰装修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使项目的质量符合现行规范和标准的条件下,满足业主的要求,另外考虑施工的可行性。 2、装饰装修工程的投资控制 在装饰装修工程中,主要设备和材料的投资占整个装饰装修工程投资约60%―-70%,其对投资控制极为重要。监理工程师还要充分研究主要材料,设备的用途和功能,了解业主的要求保证主要材料,设备的采用及采购经济实惠,既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又降低造价。 3、建筑装饰装修的质量控制 (1)施工方法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曾规定:“高级装饰工程施工之前,应预先放样板,并经有关部门认可后,方可进行”。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大面积施工之前,应有材料的样板或做样板间,经甲方监理确认后,严格样板施工。 (2)技术措施 承担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的各单位应备有相应的资质,并包括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图纸,施工合同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经承包单位公司及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报监理和建设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 (3)质量保证措施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规范》的规定。违反设计文件和规范规定施工而造成的质量问题由该施工单位负责。装修凡涉及隐蔽验收的分项工程必须向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报验合格方可转入下一程序。 设计与装修论文:浅谈室内建筑装修设计的要点与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与建设中,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室内设计与装修作为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与质量的重要方法手段,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室内建筑装修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室内;建筑装修;设计 一、室内装修的基本原则 1、安全保护结构原则 在室内装修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安全问题。首先室内任何承重结构,包括承重墙、梁柱、阳台的半截墙等,不论其位置在哪里都是不允许进行拆除的。然后就是要注意室内材料的安全防火,在室内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线织物都要进行防燃处理。对于室内的用电设施,插排线路等如果在装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移动位置,那么电表容量以及保险丝、电线粗细都要进行重新的设计安排。装修过程中如果破坏房屋的防水层,就要进行必要的重修工作。在室内装修中使用的材料要使用合格安全的产品,防止甲醛等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害。 2、美观、实用、经济化原则 室内装修的目的是为了赋予房间更大的功能,在满足更好生活质量的同时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物品,最大化的满足使用者的生活需求。新形势下的室内装修设计要讲究艺术性,要符合使用者独特的审美情趣。所谓经济性原则就是在室内装修中高效的利用有限的经济,来达到最高效的装修效果,其中包括交叉利用不同档次的装修材料,已达到不同质感不同用处的目的。在室内装修中并不提倡奢华装修,要综合考虑使用者的生活需求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制定经济实用而且美观的室内装修方案。 3、个性、环保化原则 在室内装修中要以使用者的个人爱好与独特品味为依据,通过室内空间的造型、室内布景以及材料选择等角度来凸显使用者的个性化。新形势下的室内装修也要讲究材料选取上的环保特性,要有环保意识,在节能降耗以及通风采光等方面下功夫。 二、室内建筑装修设计的要点 1、从整体设计出发,进行色彩及软装的运用 在现代室内装修理论不断丰富、完善的今天,室内装修设计需要从整体设计出发对色彩、软装等进行分析。在整体风格及色彩相统一的基础上,考虑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并对色彩进行选择。从整体设计出发,营造个性化的协调环境。通过整体化室内设计、软装设计、色彩运用,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单品搭配效率、为业主营造高品质的居家生活质量。 2、室内装修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应根据房间的朝向进行色彩选择,提高房间及功能区的视觉效果。窗口朝东的房间,最早得到日照,但是由于光照的转移,房间光线多数时间下处于较暗的环境。因此,在色彩的选择时应在浅暖色系中进行选择,改善房间的光照及视觉效果。而南向房间的日照时间长,使用冷色系能够使人更加舒适。北向房间缺乏光照,应在暖色系中进行色彩的选择。通过对房间朝向的分析及色彩运用,提高居住舒适度。 在室内装修设计色彩的选择与运用中,还需要根据房间的功能用途进行颜色的选择。房间的用途、功能需求是决定色彩的重要因素,色彩的运用能够提高视觉效果及心里效果,实现舒适居住环境设计目的。厨房的设计中考虑食材制作需求应选择浅亮色系,满足烹饪过程中的视觉需求。餐厅是主人就餐的环境,背景环境可以选用橙色、黄色等促进食欲的暖色系,餐厅软装则选择深暗色系。而方厅是主人待客的重要场所,其色调及色彩的原则应遵循明亮、放松、温暖熟食的选择。 在色彩的选择与运用中,应首先确定整体色调,并根据功能区域进行色彩的选择。但是,在色彩选择与应用中严禁统一功能区域出现多种主色调并存的现象,造成各主色相互影响,杂乱无章。应在主色调确定的基础上,使用对比色彩进行点缀,并突出重点,营造和谐的色彩环境。 3、室内装修设计软装应用分析 在室内装修设计中,软装是体现主人品味个性的重要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硬装修相比,软装是一门集合整体环境、空间美学、陈设艺术、生活功能、材质风格、个性偏好等复杂元素的设计学问。其不仅仅是将各类家具陈设简单叠加的过程,软装修同样需要整体设计,并注重功能区域的环境营造。通过整体设计及融合的软装色彩、造型,为主人营造愉快、舒适的环境。根据设计要求,软装应与硬装同时进行。在确定主人风格喜好、色彩喜好的基础上,以软装、硬装同步整合色考,实现整体家装由内而外的设计。通过软装设计与硬装的配合效果,达到理想的装修目的。 家具占室内使用面的30~45%,因此家具是整体家装中的重要环节,是居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家装设计中过程中应根据风格设计要求对大件家具的分割特色、尺寸造型等进行设计,以此决定整体家居装修基本色调、风格以及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选择相适应的灯饰、布艺及饰品。以家具的选择、陈设为核心,实现室内装修设计的整体协调搭配、营造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室内装修设计的软装设计中,设计师应本着突出重点、搭配之上的设计原则。从材质类别、色彩等因素出发,显眼、重点家具选择高档次产品,而相匹配的家具可以选择视觉效果相统一风格的产品,为主人提供想搭配的、高性价比的装修。例如:客厅沙发是最为显眼的家具,因此可以选择高档次的产品,并以沙发风格为主调选择电视柜、小柜等产品。而沙发旁边小柜可以部选择配套产品,在风格统一情况下选择高性价比的产品,降低主人装修投入、提高整体家居档次。通过突出重点的方式,实现整体家居设计高档、低价目标,满足主人装修中对价格的需求。当然,装修成本较充裕的情况,选择配套产品更能保障家具整体材质、风格、色调的统一与协调。 4、室内装修设计中窗帘的选择与应用 在装修设计的窗帘选择中,窗帘的材质、功能等对装修的整体风格以及主人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材质的选择还对主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卧式的窗帘选择是,应选择棉麻类材质,并根据卧式风格、主人色彩喜好、睡眠环境的影响等需求,确定窗帘颜色及装修风格。而客厅透光、遮光、隔音需求下,应选择双层窗帘。以沙织窗帘增强装修效果,满足室内纵深感及透光要求。并通过植绒窗帘细腻的质地、遮光隔音效果好的特点,实现夜间窗帘遮挡目的。从整体风格及色彩出发,构建和谐统一的居住环境。 三、室内装修设计的根本要求 1、与民族风格和地区特点要求相符合 因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也有所差异,从风格上来讲具有相当大的差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地区特点、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等有很多不同,从而导致室内装修设计差异很大。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和风格,要充分体现地区和民族特点,使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得以发扬。 2、与现代技术要求相适应 创新结构造型与创新建筑空间紧密相联,应统一协调二者的关系,把技术和艺术融合为一体,全面考虑结构造型中的美感。因此,室内设计者必须对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性能以及必要的结构类型知识加以熟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范畴中涵盖了现代室内装修设计,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最大限度的利用,使现代技术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 3、与使用功能要求相适应 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是室内设计的根本,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室内的使用功能要求,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的关系、尺寸、比例,合理配置家具与陈设,对室内照明、采光、通风加以妥善解决,提高室内色调的总体效果。与人们在室内的工作、休息、生活要求相适应,使室内环境达到科学化、合理化、舒适化。 4、与精神需求予以满足相适应 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的要求,精神需求(艺术感染、视觉反映、心理感受等)也要加以考虑。人们的情感、意志乃至行为都会受到室内设计影响,因此对认识的事物规律和特征要充分考虑、研究。设计者要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及理论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某种意境和构思若在室内环境中突出表现,它的艺术感染力就会非常强烈,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就会更好地发挥。 结束语 室内设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因素化,未来的室内设计者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室内设计要求,要具备创新精神、综合能力,把握环境空间与人和谐统一的方法和观念。在丰富的物质文明面前,人性、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是人们迫切需要的,另外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生活面向大众的这一趋势,满足“人性化”的特性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环境的艺术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室内环境设计更全面、更深入地发展。 设计与装修论文:住宅装修设计中的室内污染原因与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战略,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控制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室内装修设计中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住宅装修;设计;室内污染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室内装饰施工项目的发展不断加快,内部装修也在不断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材料被用于建筑工程中,如石头,金属,橡胶,涂料,油漆或沥青材料等。在我国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污染对人体威害的事故发生的越来越多。室内装修污染问题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凸现,其产生的危害亦备受关注,至今已成为全人类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进行室内装饰及施工以减少室内装修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室内装修污染的来源 室内装修污染的来源只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面积使用某种材料:虽然很多装修材料自称达到国家标准,是“绿色”、“环保”材料,但那只是说明其有害污染物含量控制在国家限量标准以内,而并不是完全不存在,也就是实际上室内装修中使用到的所有材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有害物质,对空气造成威胁,导致室内环境污染。因此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大量使用某种材料,那么其相应的有毒污染物质浓度就会很高,甚至超标,比如大面积使用复合地板就有可能会造成甲醛超标。所以,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时应该避免大面积的使用同一种建材。 (二)装修工艺不达标:在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施工过程中,传统施工工艺制造的家具不进行封边,家具油漆涂抹的厚度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等。因此,装修过程对材料及工艺的标准监管必须到位才有可能将装修后的污染程度控制到最低。 (三)假冒伪劣材料:在室内装修过程中,装修材料的生产厂家以及一些工程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生产或使用的产品不符合标准,以次充好。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信誉良好、符合国家标准的室内装修材料,避免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二、室内装修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环境污染过程中使用各种装饰材料、建筑材料及新购买的家具所释放所来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研究表明,目前室内装修中存在的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苯、氨和TVOC (一)甲醛污染及危害。甲醛有防腐、防虫、加强板材硬度的功能,甲醛是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材料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甲醛是一种无色,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目前,已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致癌的气体,甲醛属于一种原生的毒素,可以有效的与蛋白质结合,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呼吸道的黏膜和对眼睛的刺激,可以造成人体的肝、肺等免疫功能失常,人体长期接触甲醛,会使人体感到恶心、眩晕、头痛等,严重时可能引起鼻咽癌,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大于0.12mg/m3时,居住在室内的人就会感到一定的异味及不适;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的甲醛浓度大于0.50mg/m3时,就可能导致认得研究受刺激而流眼泪;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的甲醛浓度大于0.60mg/m3时,就会使居住者的咽喉产生疼痛或者不适;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的甲醛浓度大于30mg/m3时,举着在室内的人就会立即死亡;值得人们特别注意的是,房屋建筑工程舍内中的甲醛释放期一般可长达3~5年,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后1~2年都不可能过完全释放,因此,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甲醛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二)苯污染及危害。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中的有机溶剂一般都存在着大量的苯,苯会直接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使人体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而造成人体发生多种疾病,苯对人体的皮肤及粘膜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人体经过皮肤吸收或者经过呼吸道吸收会引起中毒的事件发生,短时间内吸收高浓度的苯,则会使人体发生一定的亚急性苯中毒,中毒轻者会感到胸闷、恶心、头痛、头晕等感觉,严重时可是人陷入昏迷或者致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时间吸入低浓度的苯,就会造成居住者慢性中毒,是人体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失眠、头痛等神经性的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人体患有癌症。由于苯的挥发速度比较快,在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1~2个月的通风情况下,本在室内基本可以完全消除。 (三)氨污染及危害。氨是一种无色但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属于强碱。在建筑工程装饰后,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身体出现胸闷,咳嗽,喉咙痛,眼泪,和恶心,头痛,头晕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体呼吸困难、甚至造成昏迷。但是由于氨碎玉碱性,对其接触到的人体的组织都具有刺激及腐蚀的作用,大量的吸收人体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四)TVOCs污染及危害。T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是指沸点范围在50℃~260℃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TVOCs具有很强的挥发能力,并且是一种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也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室内TVOCs聚集达到一定浓度时,人首先会感到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此外还会影响到消化系统造成食欲不振,建筑物中的TVOCs会使人体导致记忆丧失,会严重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大脑,肾脏和肝脏等。 三、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一)严格选取材料,提倡绿色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工程,室内装修不应该国语复杂及豪华,应该以简单为主,选用合格的木材,尽可能的减少人造板材的使用,以减少室内各种粘合剂和油漆的用量,防止甲醛和其他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为防止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出现放射性污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墙面应采用环保乳胶漆,房屋建筑工程室内地面可选用大理石或低放射花岗岩。 (二)严格装修的施工管理,尽量减少污染在装修时,首先应选择信誉好、正规的装饰公司和施工队伍。其次要选择正确的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的施工工艺,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材料进行处理,尽可能的减少房屋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时禁止使用处理剂,粘合剂和涂料等材料。 (三)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房屋建筑工程室内空气的新鲜,在装修完工后,不要立即居住,最好在装修完工后半年入住。最简单的方法是保持房屋建筑室内的空气流通,尽早的将室内的有毒有害气体释放出来,降低室内有毒气体的浓度。 (四)在房屋建筑舍内可以使用一些植物或者空气净化设备吸收空气汇总的有害气体。不同的花卉植物可以吸收和清除不同的化学污染物。具有吸收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甲醛的植物,如龙舌兰、芦荟、吊兰等;吸收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苯的植物,如铁树、常春藤等;吸收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二氧化硫的作物,如玫瑰、月季等。 (五)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有关标准,并积极开展室内主要污染物的检验、监测,尽快将室内污染物的监测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来。 (六)室内完成装修之后,一定要寻找具有一定资质的检测部门完成检测工作,要听专家意见,选择好适当入住的时间。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住房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装饰加强了环境的管理,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规范,以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提高了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使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得到更安全的保障。 设计与装修论文: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中的色彩设计与运用 摘要 室内装饰艺术里,色彩是非常关键的艺术元素,合理搭配色调能够获得良好的空间视觉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物需求已从原来的生理需求发展到精神层的追求。装修建筑物室内时,要避免使用单一色调,注重合理搭配与设计各种彩色,让室内装饰设计变得更加完美,以满足人们对家居环境的精神需求。本文追求了色彩对人们感应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和不同家具功能区域的色彩设计和运用。 关键词:室内装饰装修;色彩设计;色彩运用 1引言 色彩是室内设计里非常活泼的组成要素之一,色彩是人们情感的体现,它合人们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利用科学手段搭配色彩可以良好的传达视觉效果,在视觉艺术角度看,色彩搭配可以营造富有层次、美感及性格的空间环境,色彩不仅能够唤起人们第一视觉,营造良好的环境气氛,而且会对其他视知觉印象产生影响。所以,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室内装饰元素。 2色彩对人们感应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色彩是对人们视觉具有直接影响的符号,不同色彩对人们色感产生有所不同,使得人们受到的影响有一定差异,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精神、情绪及心理活动,每种颜色对人们影响具体是通过刺激人们色感细胞来影响的。例如:人们看见黄色会有种轻松感觉,看到奶油色,会产生可爱天真的感受,看见红色能够给人以强烈与兴奋感觉,绿色象征着生机,所以绿色常给人勃勃生机的感受,粉色给人以浪漫温馨。如果将这些颜色的视觉感觉合理的用于室内装修装饰设计中,就可以满足人们视觉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调节人们心情。同时,合理利用颜色也能够对室内光线强弱度及空间大小产生一定调节作用。通过房间颜色也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通常情况下,人们对颜色的选择都有一定的规律和习惯,因此,进行室内装修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颜色选择规律。 2.1整体求变 装饰室内空间时,如果仅仅使用某一种颜色,会形成单调感,如果在较大区域暖色里加入部分冷色则能够发挥画龙点睛作用。选择装修颜色时,一定要合理处理整体空间色调,特别要重视同种颜色的深浅变化,具体可以在综合调整窗帘、家具、墙面及地面的颜色。同时,也需要重视中反调及高反调的处理工作,让颜色得到巧妙搭配,实现统一中有变化的良好效果。通过色彩给人们感应功能带来的影响掌握色彩利用规律。 2.2色彩统一性 色彩统一性规律是进行室内装修时各种色彩所形成的总体色彩效果。进行室内装修时,第一件事就是要确定室内装饰的整体色调,常见的色调主要有三种,即:站在不同空间角度的统一考虑,从室内空间墙面、天花板及地面方面的统一构思,从室内摆设饰品种类数量、家具摆放布置等统一布置考虑。一旦主色调确定,其他装饰物颜色的选取必须服从主色调,通常情况下,墙面、家具、窗帘及地板的搭配就决定了室内空间的主色彩基调。 2.3需求差别规律 因为每个人的年龄、爱好、修养及工作不同,所以他们的色彩感应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运动员喜欢浅绿、浅蓝的颜色,这些颜色能够帮助他们消除疲劳和兴奋;年轻人多数喜欢对比度很大的活泼色系,色系对比度大可以带给他们生活节奏快感和现代化气息;老年人倾向与有稳定感的颜色,稳定感的色彩有助于老年人心情平和、身心健康;儿童比较适合具有纯度的浅粉或者浅蓝色系。 3不同家具功能区域的色彩设计和运用 因为色彩具有调节人们心理情绪的功能,所以,要按照居室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合理选择色彩。 3.1卧室色彩 卧室主色调基本由地面、墙面、窗帘、顶棚及床罩等基础色彩所决定。处理地面、墙面及顶棚颜色要统一以外,必须重视合理搭配床罩、窗帘的颜色。在设计室内装修装饰时,必须先确定地面、墙面及顶棚颜色,然后再确定床罩、窗帘颜色,进而避免它们出现不协调情况。 3.2客厅色彩 与家庭其他空间相比,客厅的展示性最强,所以,客厅的色彩应用应该最丰富。通常情况下,客厅主色调应该是具有热情的颜色,用热情温暖色调给人以舒服温和的感觉。客厅主色调也可以设计为不暖不冷的中间色调,具体家具可以选择黑色、白色或者原木色,沙发靠垫及窗帘可以选择软性的针织物,然后按照季节的冷暖变化来随时变换,进而客厅就会有跟随季节发生改变的感受,营造宽敞、平衡的空间感。 3.3书房色彩 书房作为思考和学习的重要空间,应该用绿色、蓝色等冷色调作为其主色调,这样有利于人们气血通畅,形成平稳的心境。因为书房的使用较频繁,所以需要避开给视觉上带来刺激感受,最好训勇明亮的中性颜色或者没有彩色。书房里的墙壁可以和家具选择同一种颜色,另外,对书房书柜、书桌等处的小艺术品可以选择和谐色彩作为点缀来装饰整体书房,以此打破中调环境。另外,可以在书房放置一些绿色植物来营造洁爽、安静的学习气氛。 3.4厨房色彩 厨房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但功能以外的颜色选择也非常重要。合理的搭配厨房色彩可以给厨房营造干净、使人产生食欲的感觉。厨房整体颜色需要以简洁为主,通常情况选择灰色、银色、白色为基本色调,并对这些基本色进行大胆点缀,例如:厨具上加入蛋黄色、鲜蓝、鲜红等亮色,给人以明快、洁新的厨房空间。 3.5卫生间色彩 卫生间对颜色要求很高,卫生间主色彩通常都以冷色为主要色调,色彩选择方面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黑色为主颜色的深色调,墙面、地面都以深灰色或黑色作装饰,给人以简洁干净的感觉。另一种是白色为主要颜色的浅色调,墙面、地面都以浅灰或者白色作装饰。 3.6餐厅色彩 餐厅是一家人进餐场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地方,餐厅需要以暖色调为主,以此来突出祥和、温暖气氛。选择餐厅餐桌颜色时可以选择原木色。就餐时使用的盘子、碗、筷子等需要和事物颜色相搭配,例如:选择较为亮丽的红色、橙色、橘色及金黄色等,以此来刺激人们就餐食欲。餐桌处可以布置一些带花的餐布,餐桌上方布置暖色光的吊灯等。 4结束语 色彩是装饰设计最生活因素之一,它能够充分体现人们的多情、敏感特性,并且和人们的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在进行室内装修装饰时,我们必须用科学方法适应色彩的固有规律,灵活运用色彩知识,给室内空间营造富有层次和个性的环境,不仅满足人们消费心理需要,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设计与装修论文:浅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管理 摘要:在建筑工程装饰施工管理中,必须结合其特点及可行性原则,制定与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完成。本文首先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进行阐述,并对其施工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饰装修;工程;设计;管理 引言 建筑装饰装修的理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与人们的文化素养、对于建筑的要求、自身的欣赏水平以及知识结构与生活阅历密切相关。有的建筑装饰装修风格张扬夸张,有的恬静素雅,也有的实用简洁或是活泼开放。由于不同的空间使用与装饰装修风格会引起人类心灵的不同反映,因此,注重装饰装修理念,追求人类的精神世界与装修环境的协调融合,进而形成心灵共鸣,是建筑装饰装修的最终追求。 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特点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从我国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现状来看,建筑装饰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简称。建筑装饰主要作用是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完善其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现代的建筑装饰通过采用各种新兴装饰技术,可以实现更为复杂、多元化的装饰工程。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工序较多,施工环节也较为复杂。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工程的施工安全带来威胁。此外,建筑装修设计风格各不相同,装修材料多种多样,使建筑装修施工工艺呈多样性;换句话说,同一空间的施工要通过多道工序、多种工艺来完成,而同一道工序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来达到相同效果。 二、绿色装修的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就传统的室内装修来说,安全性是首要的考虑因素,当前,绿色装修理念仍旧要重视安全性因素,把安全性作为家庭装修的基本原则,者是公众生活和享受的前提。 (二)、健康性原则 随着公众对于健康的重视度不断的增加,健康性原则已经成为绿色装修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是在装修的时候尽量的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对人力健康不利的污染,营造良好的家居环境以及自然条件,在满足室内光、空间等要求的前提下,考虑装修材料的环保性。 (三)、经济性原则 装修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般装修费用基本都在三万、四万到十多万不等。消耗着大量的社会财富。所以,装修跟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节约成为装修中不朽的话题。 三、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理念 (一)、建筑装修装饰理念 建筑装饰装修理念,即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与人类对于建筑物的审美预期相符合时反映在人脑中的一种观念,指导了建筑装饰装修的整个过程。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都是基于人类特定的需求,例如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包括居住与办公等;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包括教堂、纪念馆等建筑设施。我们可以按照建筑物对于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所占比重大小,将建筑物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实用性建筑、纪念性建筑以及宗教式建筑。实用性建筑在建筑物中占有较大比重,其既可以满足人类的物质使用需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二)、装修装饰方案的确定 装饰方案是装饰理念的直接体现,而装饰理念也是装饰方案的内涵与实质,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确定具体的建筑方案,既要考虑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也要考虑装饰理念的新颖性以及方案的可操作性等多种因素。其中,装饰理念的新颖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直接决定着装饰装修方案的优劣。①装饰装修是对建筑物的美化,应该采用成熟的材料与施工工艺,因此,装饰装修方案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会在施工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能。②方案设计要具有经济型,既要考虑计划投资额,也要考虑设计方案的最终效果,并分析最终装饰装修效果与装饰装修投资的匹配程度。③装饰理念是建筑装饰装修的灵魂,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物的具体用途,例如会议、办公建筑“要恬静素雅”,司法机关建筑装修装饰应当“庄严肃穆”,而体育类建筑则应该“活泼开放”。 四、工程设计对建筑装饰的重要影响 (一)、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施工项目的工程简介和建筑施工特点分析;选择施工优选方案;建筑装饰施工准备工作;建筑装饰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计划;建筑装饰施工平面布置图。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按照工程特点、施工地区的概况以及业主的具体要求,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对装饰工程进行全过程合理规划、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手段。通过对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全面分析装饰工程的实际概况,规划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技术经济的有效措施;通过对装饰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筑装饰施工组织单位可以首先掌握人力、材料以及用具的使用情况,最终做出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通过设计与施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装饰施工与结构施工的相互协调,最终保证施工质量按时完成。 (二)、工程设计对建筑装饰质量的影响 工程设计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建筑装饰的质量。装饰工程一般来说是按照工程设计所制定的计划、图纸、规程等进行的。如若工程设计没做好,会导致整个装饰工程的质量问题。一方面,工程设计中所计划采用的装饰材料的质量状况与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是直接相关的。例如,有的设计者在设计时为了节省成本,而采用一些外观相似但是质量却不同的替代材料,这会大大地降低所装饰建筑的质量,甚至还会给施工人员和业主带来生命危险。另一方面,在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中只从技术和艺术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实际施工水平,脱离了实际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按照这种设计所进行的项目,无疑会增大施工难度,在一些现有材料或施工工艺完成不了的部分,会导致装饰质量下降,装饰效果偏离预期,甚至会引起整个装饰项目的失败。 (三)、工程设计对建筑装饰施工进度的影响 工程设计的状况如何也会影响着装饰工程的施工进度。一方面,如果工程设计的图纸、计划不够严谨,在一些具体事项上缺乏明确的规定,这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引起纠纷和分歧,影响着施工进度。而且,工程设计中所计划采用的材料、工艺等状况,如果脱离实际,也会阻碍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在工程设计阶段,如果没有对整个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有效地规划,可能会导致在一些装饰项目上所用时间过长,只能够延长工期,延缓进度,以保证整个装饰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五、装饰装修工程的管理 (一)、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人的因素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部在工程施工之前,对施工难度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的规模应综合考虑,并进行合理的分配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在工程部的领导下,项目经理制定出详细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另外,还要结合施工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各工种人员进行入场前的教育和培训工程部积极组织,在入场前保证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以及技术难度充分掌握。此外,应在熟悉工程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工程项目部发现和分析图纸中的问题,并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积极组织各单位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案,在施工开始前切实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相关的项目技术人员科学合理的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给施工顺利有效的进行。在工程开工之前,除此之外,还应进行实地考察工程,进行摸底原有的建筑情况。 (二)、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 工程部在建筑装饰企业计划成本的控制下,作为项目管理的直接部门,专门监督考核目标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程部对于项目部的每一个岗位,都具有考核标准,每一个工程竣工之后,都要进行工作标准考核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管理部门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监督所有工种,主要包括技能和施工方面的培训,对企业制度最终保证施工技术人员能够遵守的保持。管理部门也主要负责检查验收工程施工质量的工作,必须进行定期检查措施工程项目,保证施工质量长期稳定可靠。 (三)、加强施工工艺和材料的控制 合理的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装饰装修材料。由于现今建筑市场新型装饰材料的不断涌现,必须严把材料质量关,才能达到良好的装饰装修效果,并根据行业材料质量标准规定保证施工材料符合,而且要加强检查和验收进场材料的质量,严禁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现阶段,我国装饰装修过程中较为严重的是污染问题,施工单位针对这一问题,应杜绝在选择装修材料时的有害材料,优选材料厂家要通过招标方式,并且要加强检查验收原材料,优先选择质优、价低、无污染的装修材料。在施工中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严禁擅自变更设计方案,不得随意更换装修材料。此外,把握好施工工艺至关重要,保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应尽可能选用无污染、无毒的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应加强严格检查交叉工序和交接工序,对于已经完成的工序还应进行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以及复核检查。 (四)、加大培训施工人员的力度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序较多,范围广泛,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我国目前的装饰装修专业人员匮乏,因此,对保证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来说,加大设计、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对装饰装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高等学校必须要加大,相关企业也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将装饰装修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结束语: 当前,建筑行业取得迅速的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而建筑装饰是建筑工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装饰装修的效果反映了人类的审美追求,建筑理念作为建筑装饰装修的精髓所在,强调了与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契合与建筑物所处环境的协调。在装饰装修过程中,要努力控制施工质量,进而保证建筑装修装饰理念的真正实现。 设计与装修论文:高层建筑装修防火的设计与施工 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人口大幅度增长、房价高涨和建房土地紧缺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部分城市开始了高层建筑,并且数量在逐年增加,甚至在一、二线城市,超高层建筑屡见不鲜。这些高层建筑有着复杂的结构,在装修上,为了加强美观效果,使用了很多不符合防火标准的材料,虽然提高了审美效果,提高建筑物的价值,但是却为火灾埋下了隐患。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装修防火的设计与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装修防火;设计;施工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因为其发生火灾的时候会直接影响着建筑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都要明确的掌握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采取适当的防火、防烟措施。装修工程中合理有效的防火分隔可以延缓火势的蔓延,为人员疏散及火灾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 1、高层建筑装修火灾的特点 1.1、火势蔓延迅猛、途径多 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涵盖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排气道、风道、电缆井等各种竖向的管井,犹如一个烟囱,在发生火灾的过程中,各种管井就会发生“烟囱效应”,造成火势的整体迅猛性蔓延。此外,高层建筑的装修不乏易燃或者可燃性材料的使用,一方面加速了火势的蔓延;另一方面伴随着有毒气体的释放造成人员的昏迷、窒息等情况的发生,对救援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而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高度,加之管井、窗口、房顶床以及各种设备孔洞,来自于外部空气的风力则会加速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1.2、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的过程中,造成人员疏散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高层竖向距离长、楼层多、造成垂直距离人员疏散耗时长、且易受到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困扰,在烟熏和热气流的影响下极易造成人员的踩踏、窒息等情况的发生。另一个方面则是高层建筑人员相对集中,而相应的疏散设施较少,加之各种管井存在造成火势的迅速蔓延,密集的人员造成疏散过程中危险系数的增加。 1.3、消防设施配套欠缺,管理存在漏洞 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造成人员财产和生命安全损失的一个主要方面则是高层管理业主缺乏必要的高层防火意识,在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如违章关闭消防设施等,此外,高层建筑内部配备的自动消防设施等其他消防其他不齐全,人员管理不及时,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造成消防设备形同虚设。 2、高层建筑装修与消防安全的分析 2.1、装修材料设计有待提高防火性能 随着建筑装修的发展,装修材料也不断出新,秉着美观、节能、有效这三个部分来发展,而没有把防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好多材料经消防监督机构检测后都不能在市场上销售,有些材料当遇到火灾后,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直接危害人们的性命,还有些产品是由于材料本身结构问题导致在防火方面的缺陷,例如,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建筑美学、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的结合,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装修上。但是玻璃幕墙本身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与每层房间隔墙之间有一定的缝隙,当有火灾发生时,火势会从这些缝隙窜出,造成火势迅速蔓延,导致在防火方面有一定的不足。 2.2、在施工管理方面有待提高 建筑装修工程,内部的隐蔽工程较多,当隐蔽的电气线路、管道保温材料及其它装饰等不符合消防要求的很容易引起火灾。建筑装修在施工前,应该将施工的图纸上报有关部门单位审核,当审核通过后,要按照审批后的图纸严格实施,不能擅自修改图纸,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有些单位认为对审批后的图纸进行简单的修改,不会对整体的防火安全造成影响,但是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小的疏忽将导致火灾的发生。 在建筑装修工程中,施工的现场很混乱,可燃物多,用火、用电量大,如果没有严格的装修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很容易导致火灾。有的时候会将部分装修项目外包出去,如果遇到责任心不强的外包管理人员或者防火意识薄弱的人,也很容易造成火灾的发生。 3、高层建筑装修防火的设计和施工 3.1、严格执行防火设计标准 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必须严格执行消防专业及相关消防标准规范,初设计要有消防设计专篇。一是立足于不发生、不扩大,完善主动消防设计。结构设计安全稳妥,耐火等级不能低于一级,支承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积极采用先进可靠的防火涂覆技术和材料。内部装修严控制可燃材料,顶面、墙面采用A级,地面限用B1级,禁用B2级。外装修和外保温必须杜绝易燃、可燃材料。严格控制电气、火源和燃油、燃气引火物,严控引火致灾条件。严格执行建筑防火间距、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标准,明火和潜在起火部位必须严密分隔。二是要立足于早期探知、快速启动、有效控制,完善被动消防设计。配备先进可靠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力求快速发现、自行消灭、有效控制初起火灾。三是要立足于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完善安全疏散设计。包括设置消防车通道、设置消防电梯、消防楼梯、避难层、屋顶消防直升机停机坪等。合理设计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消防登高面、室外消火栓、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水泵接合器等,为消防力量提供施救条件。 3.2、加强施工阶段的消防监督检查 凡承揽工程的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防火构造、技术措施和消防措施等,必须严格按照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对防火结构的保护层、设置于吊顶或管井内防火分隔物、以及暗敷的消防电源线路等,必须认真做好施工和监督检查记录。 3.3、施工管理严格把关 对施工人员采取资质的管理方式。对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施工,必须明确一点,工程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接。在现在的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施工队伍换人施工或者转手分包等现象,这样导致监管部门很难控制管理。想要从根本上去改变这一现象,可以要求施工单位的相关消防电、水施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持证上岗,这样一来,监督部门可以有效的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把持证上岗的制度落实到工作当中,以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施工的质量,从而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把施工监理制运用到实际的消防工作中,施工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是高层建筑消防施工的基本特点。所以,关于技术方面的指导工作十分的重要,建立完善的监理制,不但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督,而且还可以完全掌握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而言,实行监理制对其把关极为重要。关于施工建筑的相关检查工作要加强,施工过程对高层建筑的火灾具有很大的影响,特点是在装修环节。现在一般都是综合性的高楼,用在装修上面的投资非常大,且有大量的可燃物质存在。加强建筑施工中消防监督,首先必须按建筑物里面的设计设置适合的防火安全设备,其次对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进行监督,一些可燃材料必须及时清理,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严格的把各项防火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4、完善建筑消防设施的基本检测制度 建立及实施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制度,能够及时的发现火灾隐患。对于这一制度的实施必须有专业机构负责。这个机构一般都是由具备高级技术水平的人员构成,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规则,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基本标准执行,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检查,从而做出合格的判定。 结束语 高层建筑装修工程中防火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防火设计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做好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设计和施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的规范化、合理化以及科学化,施工顺利,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设计与装修论文:节能设计在室内装修设计中的集成与创新 摘要:运用自然能源和节能技术,有效的控制能源消耗,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是每个设计师的责任与使命。设计从业者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持续性,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节能 绿色 低碳 结构 自然 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巨大的资源消耗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况,国家颁布看一系列的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我们应当具有这样的责任心和对行业的使命感,应当时时警示自己,采用怎样的有机手法最大利益的运用自然能源和节能技术,有效的控制能源消耗,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 这个时候提倡节能、绿色与低碳理念,并不是在大环境下的一种追逐风尚和临场作秀,作为建筑装饰行业,是将建筑物从建筑本体向使用本体过渡的工程实施过程,是一栋建筑物交付使用的最后工程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所以必须从装饰设计、选材、施工、项目管理机后期维护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从而完成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体现其价值所在。 正文: 装修设计常常遇到的情况是对建筑进行表面装饰装修以及相应功能的改造。由于功能的变化,空间内部的物理状况常常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从满足功能需求、装饰效果以及节能减排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根据空间性质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对外围结构部分进行改造: 外围结构由于体表面积大,对建筑内部各方面能耗影响较大。在日常的室内设计中,由于建筑原来的外观、窗墙比等固有条件不易进行改造等原因,对原建筑进行外墙保温改造的实施条件往往不足,故可以考虑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及外门窗改造等手段。 1、外墙内保温改造: 目前常用的技术为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内保温系统,及胶粉聚笨颗粒保温浆料内保温系统。在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耐火性,满足空间的防火要求。由于内墙装饰面是覆盖与保温层上的,故在设计及施工时需考虑连接稳固的问题。尤其负重物件,如窗帘盒、石材龙骨、大型装饰挂件等,仍需固定在原结构墙体上。因此,这也要求设计师在面对内保温基层时,在满足效果及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装饰材质及饰物,避免过重过繁的设计,给施工制造过大的难度。 2、外门窗改造: 在装修设计中,原建筑门窗通常无法改变,在装修中采用以下办法进行改造: ①将原有窗框更换为满足节能要求的新型塑钢门窗框和铝合金断桥隔热门窗框,并提高窗体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 ②采用新型节能玻璃:根据原有外墙条件,设计师可选择色彩及质感合适的新型节能玻璃,如中空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着色玻璃等,改善由于阳光直射造成的建筑内部能耗增加。 ③在原建筑门或窗内加建一层:如室内空间允许,确定合理间距,并能满足窗户的热工性能指标,避免层间结露,可以改善保温隔热效果。 二、遮阳设计的应用 可以根据地区气候特点,空间的功能以及朝向,考虑增加遮阳设计,同时也是对建筑物的装饰。 ①外遮阳系统 在原建筑门窗外增设活动或固定的遮阳设施,还可配合室内装修风格,设计门头入口,别具风味。 ②内遮阳系统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建筑内设置百叶、卷帘、遮光帘等,优势是可以与室内装修效果结合得很好,但其遮阳效果不如外遮阳系统。 三、自然通风采光的保留 设计师有时出于装饰效果或使用功能的考虑,将原有建筑的窗从内部封上,这种改造将会减弱空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效果,增加照明及空调的能耗。但是现在人们更加倾向于享受大自然赋予的自然光照与和煦清风,对自然光和自然通风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和适应感。在提倡节能环保的今天,这些天然能源的应用重新引起我们的重视。 1、自然采光的应用 在装修设计中,对窗户的框料、玻璃等材料进行更新换代,提高其保温、隔热、遮阳等特性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修改控制窗墙比例之后,在装修空间环境中,有效进入自然光,可有效节省照明用电能耗。同时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对窗框形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对光影进行切割,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序列性。 2、自然通风的应用 在建筑主风向的立面设计适当的门窗,即可取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其带来的舒适感是空调不可比拟的,故而人们一贯把良好的自然通风作为评判一个空间优劣的标准之一。 四、灯光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我们思考在室内设计中如何既能保证光环境的艺术质量和文化质量,不需降低照明标准,又能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1、合理选择环境照度 在以往的设计中,尤其在高大空间中,常常会有设计师过分追求高照度的华丽效果,不但会造成使用上的浪费,也会造成使用者的不舒适感,可谓得不偿失。在做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应根据空间的特定用途选择适当的照度。所谓适当的照度,应满足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①视觉功效; ②视觉满意程度; ③经济水平和能效的有效利用。我国于2004年12月执行了新的国家标准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其中对不同房间或场所的照度标准值做了详细的规定。设计师可参照该标准进行照明设计。 2、合理选择光源灯具 要使空间照明既能满足照度质量,又能保证艺术效果,还能降低电耗,达到节能要求,就需要设计师为环境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目前,高效照明节能产品主要有:T8、T5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CFL)、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等,与传统灯具相比,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经过统计,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传统低效照明产品,可节电60%~80%,由此可见,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节能潜能。 3、合理设置照明机动性调节功能 在空间的使用过程中,会随着不同时段,使用需求发生变化,照明要求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如餐馆的就餐高峰期与客流降低期的照明要求有所区别,展馆因展品变化而发生的照明要求变化等等。目前,常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对灯光照明进行分组控制: 在大型空间内大量使用筒灯、射灯等,并满布天花,这一手法的优点是照度均匀,光线柔和,缺点是空间使用需求一旦发生变化,密布的灯具就会显得过量,反而会造成环境的空洞感,同时产生电耗的无端浪费。②采用调光开关: 设置调光开关也是有效的节能方法,在小空间里,显得更为经济实用。而且在调节照度时可满足个人主观感受,在家居、宾馆客房、小餐馆等空间得到广泛使用。 五、新型节能材料及节能技术的应用 关注不断进步的新型节能材料及节能技术,及时运用到设计工作中。如将太阳能引入墙体保温、电力提供等方面的技术;在透光天棚等部位设置智能感应型遮光系统;利用角度精确的玻璃棱镜集取自然光,既提供了舒适的天然光,又控制了其所带来的热量等。另外,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如导光管、光导纤维、光敏和热敏材料等,都向我们显示了技术节能的潜力,应引起设计师们的关注。 结束语:在能源消耗巨大的今天,每位设计师都有机会扮演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执行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我们应正视自己的社会责任,捍卫自我的职业道德,为增强社会节能环保意识尽一份力量。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珍爱地球,共同创造美好的绿色家园! 设计与装修论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安全与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工作、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装饰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装饰装修施工人员,所以就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装饰施工中的安全染问题。由装饰装修工程引起的安全事故很多,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合理、使用劣质的装饰装修材料、施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所引起的。文章就此进行讨论。 关键词:装饰装修工程;安全;设计 引言 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很多设计和装修人员由于自身的水平所限,缺乏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盲目追崇所谓的潮流设计和风格,或者为了迎合业主变态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都可能使装饰装修成为安全的隐患,甚至可能造成重大的事故和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加强,才能对此问题进行改善。 1.建筑装饰装修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1.1大量使用可燃材料或设计的造型过于复杂 有的设计和装修过于追求造型的变化,为了做出这种富于变化的造型,在施工中势必要用到很多的木质材料。众所周知,木材的加工性能注定了木材容易制作复杂的造型,但木材是可燃材料,不管施工过程中是否涂刷防火涂料,都不能改变木材的可燃烧属性。因而大量使用木质材料给防火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1.2盲目追求所谓的设计潮流 现代装饰材料的生产工艺使地板砖具有了更好的装饰性能,其强度高、尺寸精度高,吸水率低、表面平整光滑,其图案和花纹人为设计,没有天然石材的色差和纹理缺陷,所以地板砖上墙的装饰效果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但很多设计和装修人员,由于缺乏对装饰材料与装饰构造及装饰施工工艺的深入了解,他们看到了地板砖上墙的做法后,就盲目的效仿,认为地板砖是可以直接粘贴在墙面上的。在墙面上用水泥砂浆进行粘贴施工的工艺,对于内墙瓷砖的施工来说是可行的,并且只从有装修一来一直是这样做的,但对于抛光地砖来说是绝对错误和危险的。 1.3变态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 不少的室内装修,大量使用玻璃,甚至到了滥用的地步,有些甚至将玻璃镜粘贴在天花板上。我们都知道,玻璃材料具有很好的光线性能,可呈现透明、半透明、反射、半反射、朦胧、透光不透视等多样的效果。适当的使用玻璃材料会赋予空间的灵动变幻的色彩。但普通玻璃抗冲击强度差,易破碎伤人,大量使用会产生安全隐患。 2.加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安全的措施 2.1加强装饰装修的设计 (1)墙面装修设计。墙的饰面材料非常丰富,一般来说,卧室不宜用石材,瓷砖等硬质材料,因为它们会产生一种冷漠感。厨房、卫生间不宜用木质及软质的织物墙纸之类的材料,既不利于清洁又不利于防火防潮。大面积墙面,天棚面层用什么饰面材料;许多文章推荐墙纸,但在实际生活中,墙纸效果多数不理想。不是审美方面,而是墙纸受冷热影响变化大,使用一段时间后,接缝处裂口起卷非常普遍,不如涂料效果好。墙面装修设计必须保证整体性,与其他部分的装修风格保持统一,还要考虑其物理性质,因为墙面在室内具有防火、隔音、保暖等作用。 (2)顶棚装修设计。在顶棚方面,居住者常常误解为居室装修就一定要做吊顶,并在吊顶上安装各种彩色灯,这就是将居室商品化,是不正确的。一般住宅层高在3米以下,《建筑设计规范》在2.4-2.8之间。做了造型吊顶,加上灯具或吊扇,空间非常低,有的已达不到净高2.4米的最低极限,压抑、沉闷、空气不畅,影响健康,也达不到舒适美观愿望。造成许多家庭做吊顶的原因,除审美误区外,土建施工质量不好,天花粗糙不平,并且不能敷设安装暗线、灯具而影响美观也是因素之一。在提倡严格土建施工质量外,解决这一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也还是可以进行顶棚装修的,但只要明确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产生压抑累赘的状况。 2.2加强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 (1)防水施工。防水施工时,先用防水材料涂抹於管道、地漏、卫生间洁具根部、阴阳角以及冷热水管出墙处应明露接驳口,楼板洞口二次封堵等部位进行加强处理,然后根据防水材料的配比进行涂刷地坪及墙面。涂刷时需纵横防水各一遍,以保证防水层的密闭性,要求厨卫湿区(如淋浴房、浴缸)的墙面防水高度不低于2000mm,宽度加宽200mm出淋浴房及浴缸处墙面,干区的墙面防水高度不低于30Omm,保养12-24h。防水施工完成后,在防水养护期内,禁止人员进入,并于门口处作醒目标示。待防水养护期结束后须按要求做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不得低于l00mm,并在墙面用记号笔做好水位标示,以利检查。 (2)地板铺设。在地板砖、花岗岩和大理石的铺装上既不能在水泥砂浆未搅拌均匀就铺装,也不可将水泥砂浆反复抹,致使水分过多浮在面层而产生气泡。这两种都会使地砖松脱出现“空壳”现象。木地板铺可采用悬铺法,本地板铺设前,需检查地面平整度及含水率,有条件情况下应开启地暖设备,即满足地暖设备调试又能充分挥发地暖保护层内潮气,同时须检测地面含水率符合地暖地板之相关要求。正式铺装前应先预铺装,选出色差较大的地板,以控制地板基本无色差。地板铺装前应注意地面清洁,地板下需铺设防潮膜,接口处需互叠,正式铺设开始前,需根据每个区域的兜方控制基准线及设计确定的地板排版图安装第一排地板。 2.3加强对装修材料采购管理 材料是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保证,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诸多施工者选取劣质材料进行装修,监管机制的欠缺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说在今后的装修施工中,需要加强对材料采购的管理,追求质量的保证。建立健全的采购管理程序,从购买到应用做到环环检查与监督,保证材料的质量与环保,建立奖惩机制,对于疏于管理的人员给与一定的惩罚措施,给与管理得当者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 同时,注重对新材料的使用。采用新材料时,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各种具备绿色环保性能的建筑装修材料,具体来说,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角度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用新材料进行装饰工程施工中的污染控制:一方面,必须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引导和鼓励从中央到地方,从“建材”到“建工”以及其它装饰装修工程相关的行业努力制造、生产和利用各种绿色的建筑装修材料,特别是利用地方资源和工业废料生产的装修材料,更应给予鼓励;另一方面,对于新装修材料,特别是用工业废料和地方材料所制作加工而得到具备绿色环保性能的装修材料,我国政府应该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植和支持;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必须统一制定装饰装修工程材料技术标准和相关的规定,必须严格秉承优质优价,按质论价的原则,从而装饰装修工程材料方面切实保证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2.4加强污染源的控制 由于装饰装修工程在施工中也会对家居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我们也要想办法改善这一情况,下面是关于污染控制的几点分析:①增加放射性气体的监控力度。在居家环境中,放射性气体是危害人体的严重污染物之一,因此,在施工中要尽量减少该污染物的产生。对此类污染物,施工工人一般从技术方面着手,最大程度上减少在装修环境中产生的放射性气体,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比活度的监控来降低污染。②增强对甲醛污染的监控。在室内装修中,甲醛可能是最不陌生的污染词汇了。为了降低污染,施工人员要怎么做,一般是通过改变生产工序来减少对甲醛的使用,或使用低污染的材料。如果必须选用含甲醛的木材,应该先用特定的烘烤箱烘烤过后再使用。 结束语 室内装饰装修,稍有不慎,就会使使用者遭受财产损失甚至丢掉性命。因此,作为设计和装修人员应对设计装饰装修的安全问题有着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管理部门应对设计和装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管理,并对出现安全问题的人员追究相关责任。 设计与装修论文:现代办公室设计装修的特点与创新理念探究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程度地日益提高,室内设计的重要性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现代办公室则成为了关注的重中之重。现代办公室作为人们办公和交流的特定环境,对其隔断、风格、交流方式等更加多元化的要求。因而,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办公室来说,现代的办公室更加注重交流、开放和沟通,并日益成为企业宣传自身形象、提升品牌实力、展现自身品位、凸显自身个性的重要端口。 现代办公室的装修目标 一般来讲,现代办公室主要是由会议室、财务室、接待区、员工办公区、总经理办公室、茶水间等组成的。根据当前建筑物的环境、标准以及使用性质来看,室内设计需要运用建筑美学原理和物质技术手段来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并且在创造功能、环境凸显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办公室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者应当以人的需求为主要的设计目的,围绕人们的生产和活动来创造美好的环境,既满足用户的实用需求又能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 1.实现高效流畅的办公环境 所有的公司和管理层在工作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目标――高效。这一目标,也应当成为一个现代办公室共同追求的氛围和目标。因此,在一个漂亮、高效的工作环境当中,我们应当在设计过程中展现出高效的设计理念,以此来激发员工们工作的热情。 2.休闲与舒适型 除了高效快捷的设计目标,休闲舒适也应当成为现代办公室的重要设计理念和目标,这也是区别于传统办公室设计理念的重要区别。作为办公场所来说,室内装修应当让舒适休闲的氛围容纳到快捷高效的工作环境当中,在满足工作人员健康舒适的自然要求的同时,展现出整个办公环境以及企业的审美品味。 3.突出公司文化 作为企业自身的文化载体,办公室的在其装修的过程中需要凸显企业的文化元素,让客户第一时间能够明白公司企业的文化理念和服务宗旨,感受到该企业所要传达的活力。同时,区别于传统的的办公环境,现代办公室的装修还应当根据公司的不同特点,激发企业员工的创作灵感和工作情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办公室的装修特点和理念 现代办公室作为一种处理特定事务的地方,对于提升企业价值、培养企业文化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应当将办公室的设计装修等摆到办公室设置的重要地位上来,使得它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 1.办公设施的配置 系统家具、办公自动化办公桌、人体工作座椅是现代化办公设施的三大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办公自动化的设施配置上,简称为OA(OFFICE AUTOMATION)最善于、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处理机械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配置办公室设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为工作人员创造出优质的办公环境,让机器和人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办公环境,实现装修与自动化理念的结合。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办公家居、办公信息管理、办公设备等之间的关系,让办公设施成为办公室最为重要的组成之一。例如,员工在工作中通常对桌椅的需求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桌椅设计的不得当,员工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就会产生疲劳,甚至会产生疾病等。因此,在设置办公配套设施的时候,家居应当更加符合使用者的业务需求,注重人体的工作原理,让办公设施更加富有人情味儿和色彩。 2.办公室的照明系统设计 作为现代办公室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多种多样的灯光在衬托工作环境、打造企业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办公室的设计过程中,如果采用合适的灯光照明,就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良好的视觉感。例如,灯光照明比较适合在工作区的两侧,却不宜将灯光放在工作位置的正前方,这样就方便将灯具的水平视线和灯具纵轴错开,得到良好的照明环境。其次,设计师在设计办公室的灯具周围的邻近表面时,应该考虑采用无光泽的装饰材料,以此来避免光的反射。 3.注重办公室的声音设计 办公室的声音设计主要涉及到三方面,其中包括控制噪声源、声音的遮蔽以及吸音等方面的内容。在控制噪声方面,设计师首先应当选择防止噪音或降低噪音的设计理念。首先,办公设备、电话等都是发出声音的客观物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办公间的设计中,我们应当注重对噪声源的有效控制等。其次,我们还应当采取有效声音遮蔽的方式,让噪音降到最低。例如,设计师可以在现代办公室中采用掩蔽声音的扩音器,发出掩蔽音,尽管工作人员们对其感知并不多,但是却能有效地消除办公室周围的噪音,降低对个人的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放松感和稳定感。 4.注重办公室的色彩搭配和空气质量 和谐的色彩容易让人的内心有良好的感受。例如,办公室中运用良好的色彩,让人感觉明朗、积极、愉快。反之,则会让人感到疲倦、压抑等。因此,在对办公室色彩搭配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企业的文化以及精神内核,选择合适的色彩运用,让整个办公室的装饰设计更具个性。与此同时,现代办公室还应当更加注重空调等节能效果和空气质量的优化,通过专用设备等控制污染源,在保证良好的建筑密封性的同时,也注重对污染物的发散,减少能源浪费,保证空气自我净化的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办公室的空间设计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它必须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主要宗旨,以此满足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要求,处理好空间与照明、陈设、通风、色彩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满足工作人员对精神、物质等的多层需求。 (作者单位:汕头经济特区龙湖环境设计公司) 作者简介:林婷玫(1983-),女,广东汕头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装饰。 设计与装修论文:深圳地铁土建装修设计与施工缺陷研究 摘要:深圳地铁作为国内地铁行业的领先者,自一期工程1998年开工建设以来,经历了15年时间,在地铁建设和运营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根据深圳地铁历史经验数据,从设计与施工的角度介绍了深圳地铁土建及装修方面存在的缺陷及防治措施,尤其对于运营阶段发现的一些问题做了重点阐述。本文来源一线、内容详实、反映实际问题,可以为以后的地铁建设及运营介入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铁、土建、装修、缺陷、运营 作者简介:邓统辉,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在地:深圳,邮编:518041,男,1983年出生,湖南浏阳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地铁建设、地铁运营、隧道及岩土工程方面的研究。 0引言: 目前,国内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很多大中城市都在修建、运营地铁。然而地铁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广、接口多、施工环境复杂、服务乘客功能要求高,在地铁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修建和运营地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深圳地铁多年建设和运营的经验,对于以往发现的土建及装修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汇总研究,希望能给以后的地铁建设和运营提供借鉴。 1土建方面的缺陷 深圳地铁土建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工后沉降过大、渗漏水、道床上拱、排水等问题。土建方面的缺陷相对次数较少,然而一旦发生,将对地铁的运营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土建方面具体的缺陷有以下: 深安区间大断面处设计与施工质量问题:设计阶段对上部安托山采石场卸载考虑不够。深安区间上部为安托山采石场,地铁施工期间采石场停止采石作业,然而施工完毕后,采石场继续施工,安托山被削平,地铁隧道上部大量卸载,卸载导致大断面处拱起变形,上部结构出现裂缝,暴雨期间结构大量漏水,由于大断面达15米高,运营期间维修极为不便。大断面处防水设计为半包防水,一旦下雨,衬砌排水涌入轨行区,原有的排水沟设计排量不够,导致道床大量积水,最严重的时候有16CM深。因而结构设计应当考虑卸载因素,防水设计不宜采用半包防水,应当提高防水等级。 兴留区间、西固区间、香景区间道床上拱问题:兴留区间、西固区间、香景区间围岩存在承压水,道床底部衬砌存在漏水点,水系与围岩承压水连通,水压将道床顶起,最大隆起量有70多毫米,对行车造成安全隐患。后对道床进行了打孔泄压处理,情况得到缓解。 后海停车场软基处理质量问题:后海停车场原始地貌为滨海相潮间带,填海造陆形成,曾暂时作为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等工程的临时弃土场。后为修建后海停车场,对软基进行了搅拌桩、旋喷桩、碎石桩、强夯等工艺进行处理。运营期间,发现场区内出现大面积的沉降,最大沉降达70毫米。初步判断该地基处理是由于填土固结沉降未完全就进行了上部结构的施工,另外软基处理施工质量存在较大问题。整改的初步方案设想为对下部地层进行注浆加固。 东湾区间隧道下沉问题:东湾区间隧道变形缝大量渗漏水,掏空隧道下部土层,另外施工时赶工期,隧道下部淤泥未清理干净就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后运营期间出现道床下沉。 风亭灌水问题:翻身站外两个独立风亭连接到一起,中部隔墙取消,然而连接处底部未进行封闭,2014年暴雨期间,地面大量积水,积水沿底部土层渗入风亭,再顺风亭灌入设备区。另外,还有部分车站排风口的底口标高不满足大于1米的防淹高度要求。 变形缝未装止水带问题:2号线湾厦站A口侧地铁与物业区接口处变形缝、福市区间变形缝未装止水带,附近市政管道破裂及福田枢纽施工水管破裂导致大量涌水,影响地铁运营。对于此类由不同单位施工的接口部位的变形缝要特别给予重视,防止漏做止水带。 福市区间平坡段排水沟坡度问题:福市区间轨道设计有300多米的平坡段,水沟也设计为平坡,一旦下雨,隧道漏水就无法排出,导致道床积水故障。 隧道排水标高问题:泵房进水口、横向排水沟、道岔转辙机基坑,以上三处标高与纵向排水沟标高存在偏差,造成积水。需要调整标高。 白高区间盾构橡胶止水带脱落问题:由于盾构管片之间缝隙内填充止水条,在列车振动,下雨后空气湿度增加造成止水条膨胀,随着天气干燥后止水条收缩体积变小,造成脱落。建议停止选用该型止水带。 转辙机坑积水问题:大量转辙机坑存在积水问题,转辙机坑和道床不是一次性浇筑,而在二次施工转辙机坑时未设置防水层,道床积水渗入转辙机坑,该故障由于列车荷载作用极难根治。 站台板侵入列车限界或间隙过大问题:部分车站站台板侵入列车限界,需要凿除侵限混凝土,部分车站站台板与车辆之间的间隙过大,需要增加橡胶条。 香景区间盾构施工期间堵漏水泥及轨顶风道砂浆抹面掉落问题:后补的水泥块掉块。施工承包商要重视结构露筋、破损部位的修复工艺,保证工艺稳定耐久。 高架段桥梁变形缝封堵问题:高架段桥梁变形缝处未进行有效封堵,雨水直排地面,造成恶劣影响。应当安装排水管集中排放或加装不锈钢盖板。 世界之窗轨道绝缘接头打火问题:2号线首通段钢轨与东延线钢轨中间设计了一个绝缘接头,地铁车辆通过时,车轮将绝缘接头两侧连接起来,中间有电流通过,造成打火,烧蚀钢轨。后将该绝缘接头取消,插入一段短钢轨连接首通段及东延段钢轨,打火现象消失。 2装修方面的缺陷 深圳地铁装修方面的缺陷次数多,问题小,但是装修是直接面对乘客,装修方面的缺陷会极大的影响地铁的服务质量,影响地铁公司的形象,对于这些装修问题,我们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装修方面具体的缺陷有以下: 桥梁未设计检修平台问题:地铁高架段部分桥墩设计在河流中,而桥墩设计时未设计检修平台,桥墩检修时地面检修车辆无法靠近桥墩,桥墩无法进行检修。 高架屋面未修建检修设施问题:高架屋面未设置检修设施,无法进行检修。 高架段防雷接地问题:二期1、5号线的高架站设备房设计均存在未考虑防雷接地问题。 红树湾下沉广场漏水问题:红树湾下沉广场侧立面设计采用干挂石材,下雨时,雨水会沿着干挂石材缝隙流入下部的售票机房。应当在干挂石材下部设置截水沟排水。 蛇口西车辆段侧墙外立面瓷砖脱落问题:蛇口西车辆段运用库、维修楼侧墙外立面瓷砖大量脱落,施工时外立面涂抹了一层防水层,防水层导致瓷砖与墙面的粘结不牢固,经过换季,热胀冷缩作用,墙面瓷砖脱落严重。 车站设备区通道瓷砖粘贴问题:部分标段车站设备通道侧墙瓷砖设计为埃特板上粘贴瓷砖。由于埃特板吸收粘合剂上的水份及埃特板变形导致粘贴效果不好,瓷砖大量脱落。建议采用批灰刷涂料的方式处理墙壁。 干挂石材安装问题:部分石材没有采用干挂安装方式,采用灰砂砖胶粘在龙骨上的安装方式,省略了纵向龙骨和不锈钢挂件。一旦云石胶老化,墙面石材会大面积脱落。 广告灯箱及高架段吸音板螺栓问题:部分广告灯箱固定螺栓在螺栓端头无穿线孔,如果选用有穿线孔的螺栓用铁丝插入绑扎可以彻底避免螺栓松脱的危险,同时也免除每月月检检查螺栓松脱的工作量。高架段吸音板现有螺栓松脱后,吸音板将直接掉入轨行区,影响行车,运营公司根据这种隐患,设计了带弯头的特制螺栓,可以在螺栓松脱的情况下依然挂在钢架上。 市民中心站厅顶部玻璃天花及垂直电梯门顶部玻璃爪件设计问题:市民中心站厅顶部玻璃天花及垂直电梯门顶部玻璃爪件设计为内侧拧紧,玻璃破裂之后,维修空间狭窄,无法从内侧拧紧爪件,因而类似玻璃爪件结构选用外侧拧紧爪件。 天花安装问题:天花吊杆与横向轻钢龙骨采用塑胶带绑扎,时间长久后易出现胶带的老化、松动,导致天花脱落。板式天花的横向螺栓未安装,使板与板之间没有达到整体性效果,导致天花板松动、脱落。 出入口玻璃顶棚漏水问题:出入口顶棚密封采用硅酮密封胶,下雨期间,仍然有很多出入口顶棚存在漏水现象。建议在玻璃接缝外面增加一道Alubutyl 铝箔丁基胶带。 离壁沟地漏检修问题:部分标段离壁沟地漏设计在离壁沟里,地漏时常堵塞,检修时需要拆卸踢脚线,极为不便,建议地漏设计到墙壁石材外面10CM处,再将离壁沟开槽引水至地漏,这样既能保证地漏功能,又能方便检修。 车站离壁沟渗水问题:车站离壁沟防水未做好,大量车站存在离壁沟渗水及AFC积水问题。应当做好防水及离壁沟挡水槛,设计时考虑增加离壁沟地漏数量。 车站出入口截水沟盖板孔洞过大问题:不少车站的出入口盖板孔洞过大,穿高跟鞋的女乘客经过时,高跟鞋会陷入孔洞,造成安全事故。 楼梯扶手剪刀角问题:自动扶梯楼梯扶手与玻璃栏杆形成剪刀角空隙。剪刀角在乘客乘坐自动扶梯时,自动扶梯与栏杆之间容易卡住乘客的手或其他部位。 楼梯小孩用的扶手突出问题:小孩玩闹时容易将该扶手当滑梯玩耍,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车站站厅隔断边门设计问题:部分标段车站站厅隔断边门设计时未在边门下设计滚轮,由于玻璃边门较重,合页承受较大的竖向力,边门多次开启后,损坏现象严重。 贴片式盲道条脱落:深圳地铁2号线地面盲道条采用贴片式盲道条,该型盲道脱落现象严重。建议采用瓷砖盲道,质量更为可靠。 车站出入口卷帘门坠落问题:车站出入口卷帘门出现故障松脱时会直接掉下来,砸伤乘客,建议加装防坠落装置。 轨行区封闭问题:部分高架段轨行区未封闭,易造成巡检人员高空坠落。部分高架过渡段未设置高2米的安全防护栏,无法防止人员进入。 管线与孔洞封堵问题:管线和孔洞未封堵,外界水容易从该处渗入。 3 结语 文中很多缺陷是在运营阶段发现的,地铁投入运营以后,地铁设计与施工的缺陷会不断暴露出来。地铁建设是为运营服务,在地铁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当多考虑运营方的需求,加强与运营方的协调沟通,这样可以提前预防、避免类似缺陷的发生。 设计与装修论文: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的研究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与建设中,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 室内设计与装修作为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与质量的重要方法手段,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本文将结合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的现状及其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在对于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发展形势分析基础上,结合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注意事项,对于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的方法 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的发展提升。 关键词:住宅;室内设计;装修;质量控制;方法措施;研究分析 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设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建设与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结合当前建筑室内设计与装修的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进行室内设计与装修过程中,由于施工等方面因素,对于建筑的原有结构与功能破坏比较严重,导致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问题的存在和发生。本文将结合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发展形势与注意事项,对于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方法措施进行分析论述。 1、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建筑设计与住宅室内设计逐渐分离,住宅室内设计人员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人员,因此,在进行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中,难免会出现冲突,对于原有建筑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或多或少的破坏,从而对于建筑的使用寿命或者是建筑质量等造成不利影响,造成建筑材料浪费与建筑能源过多消耗等,这些都是建筑行业发展中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的现状。 总之,结合当前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住宅室内设计装修容易对住宅结构造成破坏。这主要是由于建筑设计人员与住宅设计人员的分离,导致在进行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中,为了满足住宅室内设计中更多的功能需求与装修效果,往往会存在对于原有建筑结构的修改和更正,因此,极容易队原有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其次,住宅室内设计装修过程中,为了满足更多设计需求,往往也会对于原有的建筑功能进行较大的改动,因此也会对于建筑的原有使用功能进行修改破坏。再次,在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中,由于结构功能的改动,必然也会造成建筑中原有的给排水结构与系统发生变化,对于建筑原有给排水造成变动。最后,进行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还会对于建筑中的强弱电进行改动变化,同时容易造成一定的消防隐患与问题发生,这些都是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2、对建筑设计的思考与注意 针对日前装修中对住宅结构的破坏及使用功能大改动的问题,说明住宅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前对住户的生活并没有深入和详细的了解,造成建筑师设计的空间无法符合住户的生活需求,致使住户不得不进行装修改造,其间难免造成对建筑的破坏。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以下一些思考。 2.1设计应注重人的行为 住宅建筑应该使住宅空间与住户生活相适应,设计师应充分了解住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将此作为住宅设计的核心。对于不同人群、民族、地域、气候等应有差异化的设计策略。设计应建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做方案,而且最好能将设计方案深入到室内设计这个阶段,考虑到住户在进行室内设计中会引起的一些问题,这样才会使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统一协调,也避免许多外部美观而内部很难使用的建筑空间产生。 2.2住宅建筑设计应注重细节 住宅建筑是为满足住户使用需求而建造的,设计师不单单要熟练专业技能,还要深入了解住户生活的细节,设计应与调查同步。建筑电气要按家用电器的定位进行设计,开关、插座的位置必须进行细致的考虑,随着一些大负荷用电设各进入家庭(如空调、小型桑拿房、按摩浴缸、蒸汽浴房等),更要求位置、数量的精确性,以及以后使用的安全性。这些细小的设计要求建筑设计者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需对部分家具、灯具、厨具、卫生洁具等可变部分进行分析、预测,为其日后的装修留有余地,创造较多的可行条件。 2.3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设计一步到位 2002午5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式推出《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明确指出:装修一次性到位是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必须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方能称作全装修房。全装修房基本上弥补了装修上的问题,住户不需要对房屋进行再改进。住宅室内装修与住宅建筑一步到位的设计对建筑师的设计要求更加严格,不容许出现差错,否则不但不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费。所以,建筑师要充分重视人的生活行为、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住户生活行为的细分及心理需求等,同时也要加强各专业的合作与协调。 3、对家庭装饰设计的质量控制 家庭装饰设计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应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及财力物力,通过科学、周密、合理的设计创造出具有浓郁家庭文化气息的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 3.1明确功能分区,协调总体设计 家居装修设计首先应按住户的要求进行房间的功能分区,譬如客厅、门厅、卧室、客房、厨房、卫生间、浴室、书房、工作室、儿童室、贮藏室及阳台等。其次,在家具装修设计中,要有总体、合理和完整的设计规划,从而保证装修效果、风格的协调统一。在总体设计基础上,做好周密的设计细部,包括地面、墙面、吊顶的作法及用材,壁柜或吊柜的具体尺寸分格处理,灯位、插座、开关的具体位置,门及门套、窗套、墙裙等等具体做法。 3.2房间饰面材料的选择与家具的协调配套 家居装修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饰面材料及家具的选择配套在家居装修中,客厅、门厅等起居空间的饰面材料及家具的选择应以典雅大方、宽敞舒适、明快和谐为原则,色彩上尽量和谐统一,不能强调过分的对比,材质上尽量采用耐磨、耐用的材料为饰面材料,吊顶的处理应简洁、明快,家具布置宜简洁实用。卧室、客房等体息空间色彩宜柔和淡雅,家具布置以温馨舒适为原则,饰面材料宜有一定温度感,吊顶同样宜朴素简洁,家具与房间装饰色调反差不应太大。厨房装饰材料则应选择耐擦洗、易清洁的材料。卫生间及浴室的装修应注重防水处理,地面应注意防滑。书房、工作室的风格及色彩宜体现宁静、优雅的书卷气息;儿童室宜选用有弹性、温度感好、易清洁的材料,设计上宜布置得活泼可爱,富有情趣。其他房间如贮藏室、阳台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装修。 4、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于居住需求的不断增加,住宅室内设计在建筑设计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进行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分析,具有非常突出的价值和作用意义。 设计与装修论文:论家庭装修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摘 要:现代家装设计,应以人为本,有利于身心健康,应体现出时代精神、社会文化、民俗民风和个人的精神状态、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等。家装设计创作中,不能局限于固定的形式,要纠正不良倾向,要追求优美的构思意境,要提高装修的品位和质量,进而创造出完美的室内空间,使人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家装;设计;装修;问题 我们人类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安全、健康等等。因此现代家装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把保证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前提。家装设计从构思、施工、选材、设施,必须和当时的物质生活水平、社会文化氛围、当地民俗民风和个人的精神状态、哲学思想、美学观点、家庭经济等密切相关。具体的家装作品与设计者水平高低、专业素养、文化素养、艺术品位、施工技术、选材质量、设施配置有直接关系。因此家装设计很关键。 一、家装设计中的不良现象 目前在家装设计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现象,使最后的家装作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互相抄袭的倾向,室内设计没有创新 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个人情趣爱好不尽相同,家庭经济状况各有差异,因此装修模式也必然各有不同。但是目前存在彼此校仿照抄照搬的倾向,这不仅缺乏个性,同时也不符合时代要求。室内设计可以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套用”,应倡导创新。 2.片面追求豪华和档次的倾向 某些家庭装修为了片面追求豪华和档次竟搬用豪华宾馆中的设计手法和材质,而没有注重设计质量,这样使装修效果事与愿违。因为宾馆是公共场所,使用功能与家庭不同,不可能存在家庭气氛,大吊灯、大灯池等虽然金碧辉煌,但并不能体现家庭的温暖。 3.盲目购买大尺寸家具的倾向 一般标准住宅的开间进深尺寸都不会太大,摆放家具应考虑交通空间,绝不能为了摆阔气讲气派而购买许多大型高挡家具,最后挤得水泄不通,行动不便。我们应尽量利用居室上部空间,多做一些吊柜和壁柜,既增加储藏面积,又减少占地面积,室内才宽敞通透。 4.忽视使用功能的倾向,环境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室内设计倡导的是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我们首先得满足使用功能,然后再追求美观。但豪华的大吊灯及磨砂灯泡,既费电又昏暗,非常压抑。地面分割依据各种材质所拼贴出来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并没有起到功能分区的作用。餐厅铺设地毯,沾满油污,难以清洗。室内空间环境应根据使用功能来进行设计和构思。 5.随意堆砌装饰成品的倾向 室内装修往往需要一些装饰性的线脚、贴脸、花饰等来增加美感、提高品位,但选材的质量、颜色、尺寸一定要与房间协调,不要挤占居室空间,否则失去大方,产生负面效应。 6.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现代室内设计与主体结构、设备构造、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含量高,我们要有更高的艺术修养,还得掌握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和工艺,同时认真执行合同法、招投标法及消防、环保、工程监理等相关法规。 二、家装设计的创意与构思 把居室各个角落塞满装饰材料,会使优美的居住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精神污染和损伤。如何体现居室的典雅大方、朴实无华、返朴归真、民族特色、现代气息等,重要的就是创意。没有好的创意,就会华而不实、庸俗不堪。家装中追求优美的构思,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例如在洁白的墙壁上,挂幅“知足常乐”的书法条幅,再配以阴生植物绿色盆景,在适宜的光照下,会显得格外的大方。构思方案一旦确定,选择材料饰物、卫生洁具、家具花色、灯具类型、厨房设备等就有的放矢了。但是由于人们的职业性质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审美观点不同、个人爱好不同、家庭组成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所以存在差异。此外,还应重视“绿色设计”的问题。如:充分利用阳光,有利于创造明窗净几的气氛,有利于紫外线消毒杀菌,还避免了电能的浪费。良好的通风,可摄取新鲜空气,还可有机的借进室外景观,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家装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装修风格和形式与审美情趣有关,艺术形式是装修的灵魂。在家装设计创作中,不能让某种固定的形式束缚住活跃的思路。例如在追求清新淡雅的居住气氛时,就应大胆地摒弃繁琐的装修纹样:在组合上采用简洁的线、面、体构成的装修空间,以显其简;在色彩上选用中间色调,以显其雅;在质感上选择其光与粗,以显其爽;再加上合适得体的如窗帘、盆景、雕塑、壁画、灯具等饰物,以显其韵。这些使家装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同时符合当代人的行为心理。 目前我们家装设计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这就要求我们:不要随意套用固有的形式,应注重设计观念的新颖、空间体型的组合、新型材质的选用、先进技术的采纳,结合各自的兴趣爱好,探求既有文化历史底蕴、又具时代特色的家庭装修作品。在家庭装修中不懈地追求真正美的创作思想源泉。 四、家装设计必须充分利用空间 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推动着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如何做到装修的实际效果与空间的充分利用,存在着矛盾。然而,当进入装修或购置家具时,却又盲目地追求大尺度、大体量的所谓“气派”和“辉煌”,侵占了应有的活动空间。要突出空间变化,把握空间尺度。一般住房家具所占使用面积和空间的比例是很高的,因此家具买大了、摆多了,不但损失掉可贵的使用空间,而且还会造成无益的浪费。尤其是现在大客厅小卧室的居室,更需要注意人与家具及装修之间的合理距离(即人在其中的可活动量),切不可单纯地追求家具和装修的表面形式与所谓的“气派”,因此我们反对缺乏审慎的设计和盲目的装修。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环境,能体现出人工环境的理性素质和艺术品味。 五、如何提高家装设计和装修质量 首先要提高设计者的自身素质,把握正确的设计思想,结合实际克服片面追求形式、片面追求豪华、忽视使用功能等倾向。对我国优秀的传统和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等精华于以借鉴、吸收和运用。对业主应作好协调、说服工作,使之摒弃一切不利于家庭装修的世俗偏见,争取其与设计者共同合作,为达到预期的装修目标而一同努力。这样才能提高装修的品位和质量,创造出完美的室内空间,使人们在其中得到真正的艺术感受。 设计与装修论文:浅谈家居装饰装修设计与施工质量的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及居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宅装饰装修市场也得到了不断扩展。人们追求幸福、健康和美好,就要求有一个舒心优雅的生态环境。由于现代城市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提升,不仅要求生活在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中,而且对家居室内环境有了更新的追求。因为居室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审美意识和居住生态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装饰设计;工程施工 1. 当前家居装饰设计的主要风格 针对当下的家居装饰的理念和思潮,根据居住者的性格、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志趣、爱好等方面的要求,表现为多种文化内涵和风格特色的家居装饰装修形式,其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中国传统风格:中国传统崇尚庄重和优雅。吸取中国传统木构架构筑室内藻井天棚、屏风、隔扇等装饰。多采用对称的空间构图方式,笔彩庄重而简练,空间气氛宁静雅致而简朴。乡土风格:主要表现为尊重民间的传统习惯、风土人情,保持民间特色,注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或利用当地的传说故事等作为装饰的主题。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的田园生活情趣,创造自然、质朴、高雅的空间气氛。自然风格:崇尚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摒弃人造材料的制品,把木材、砖石、草藤、棉布等天然材料运用于室内设计中。这些做法,在别墅建筑中特别适宜,备受人们喜爱。 2. 家居装饰装修设计的基本原则 2.1保护结构及安全原则。 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家庭居住环境的安全。一是保护结构,对承重墙、阳台的半截墙、房间的梁或柱,无论其位置如何,绝对禁止拆除、改动。二是在装修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不得超过住房的荷载能力。三是注意保护防水层,在装修设计过程中,如果施工危及或破坏防水层,就必须进行防水层的修补或者重做。四是注意安全防火,设计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织物等易燃材料应该进行阻燃处理;根据用电器具的摆放位置,对电表容量、导线的粗细等都应重新进行设计,以避免使用时发生事故。 2.2个性化原则 尊重并行使用者的自主权。其次,要根据每个人的嗜好选择突出其居室的特征。在设计中个性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居室空间内的造型、造景、色彩运用和材料选择来体现的。正确表现装修个性的方法,任何家庭在装修时都要借助一定的参照物,很多人不顾家庭的生活需要,选择宾馆饭店作为家庭装修的样本,就不可能反映出家庭的特点。突出个性要注意与整体和谐,要以长远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家庭装修设计。 2.3经济性原则从自身条件出发,结合居室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把不同档次的材料进行巧妙组合,充分发挥其不同质感、颜色、性能的优越性,就能达到既经济又实用的美化原则。不提倡透支装修,不提倡豪华型装修,家庭装修要考虑到日常生活的需要,要起到方便生活的作用,装修结果必须实用。 2.4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指居室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功能。一是为居住者提供空间环境;二是最大限度提供物品储藏的需要。把为生活服务的功能性放在重要位置,一定要给使用者在生活中留下方便、舒适的感觉。 3. 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控制 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对整体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才能根本上提高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水平,要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重点就是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预防、事中控制是关键、事后控制就是对质量的验收,要整体上控制施工质量,事前预防和事中的控制就成了重中之重。 4. 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技术工艺的质量控制 4.1 住宅电器管线及卫生间、浴室的防水施工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内的电视机、录像机、空调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种类日益增多,大大地增加了居室内的用电量,住宅装修中的电器管线能否规范化施工,直接影响到这些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及居室内生命财产的安全。在电器管线施工中,电器、电料的包装应完好;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必须是阻燃型产品,外观不应有破损及变形;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宜选用同一系列产品。电器管线的施工质量必须达到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家用电器的安全和使用。 卫生间及浴室的防水问题是家庭装修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因为一般住宅土建设计中的卫生间没有浴室功能,只是做一般的防水处理,而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在卫生间内增加了淋浴这一功能,再加上二次装修施工中对原防水层的破坏性影响,因而楼上淋浴楼下漏水的民事纠纷时常发生。另外,旧房装修在更换卫生洁具时,还需注意新卫生洁具的管径与原卫生间管道的管径是否一致,管径的新接口是防水的重点,因为它是造成楼下漏水的主要部位。防水的做法与质量要达到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4.2 顶棚的基层处理 住宅装修施工中的顶棚处理大多数是采用简洁大方的抹灰平顶;少数面积较大的客厅可做轻钢龙骨石膏板异形吊顶。 厨房、卫生间的顶棚使用防潮效果较好的塑料扣板、金属扣板做为选材较为普遍。在轻钢龙骨石膏板异形吊顶施工中,要防止龙骨生锈、变形,板面不应有汽泡、起皮、裂纹、缺角、污垢、缺陷等。吊杆应通直并有足够的承载力,安装好的吊顶必须牢固可靠。当石膏板、钙塑板的安装采用钉固法时,螺钉与板边距离不得小于15mm,螺钉间距宜为150―170mm,均匀布置,并应与板面垂直,钉帽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应用与板面颜色相同的涂料涂饰或用石膏腻子抹平 当采用粘接法安装时,胶粘剂直涂抹均匀,不得漏涂。 4.3 地面质量的基本要求 住宅装修施工中地面所使用的材料以石材 地砖.木质地扳、复合地板、塑胶地板块及地毯较为常见 在施工前,应对石材及地砖的色彩、规格尺寸进行严格的检查,如有色差及规格不准确的材料,必须更换,施工后的表面效果应达到设计要求,板块与基层应结和牢固、无空鼓、无裂纹、无缺角掉边,铺贴应平整、无错缝、接缝平直、深浅一致,周边顺直,禁止磨边。木质地板的选材要经过干燥处理,表面施涂的清漆不得少于三遍。 5. 装修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质量,家庭装修时应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装饰装修材料,如含甲醛高的人造板、含有苯和铅的油漆等。 做好新装修儿童房室内空气的检测和治理,新建和新装修的房子必须请室内环境检测部门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入住。 要加强儿童房间的通风换气,减少儿童在污染环境里的活动时间,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好的时候,要多带儿童做一些户外活动。 另外,市民还可在室内种些绿色植物、安装换气扇或放带有活性炭的物理除污装置,尽量减少室内家具数量。如果市民想了解室内污染指数是否超标,可以请有关专业人士测量,如果污染指数超标,可以采用光触媒等相关技术治理。 6.结语 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涉及装修的全过程,在施工中必须采取主动控制,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措施。本文从施工质量的整体控制、施工技术工艺的质量控制和环境污染的质量控制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室内装修施工的质量控制,希望能够对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作出一点贡献,如何控制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装修施工的管理水平,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设计与装修论文:谈地铁车站装修设计与材料的选择 [摘要]本文分阐述了地铁车站装修设计的原则及要点,并且谈了谈地铁车站装修材料的选择。 [关键词]地铁车站;装修设计;材料选择 1.引言 自1863年伦敦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以来,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世界范围已有150多座城市修建了地铁与轻轨。一个优秀的地铁车站设计,能够反映出建筑艺术的新成就和对乘客的极大关怀。由于所处的特定环境、特有的功能要求和特定的结构形式,而使地铁车站的装修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和形式。修设计应不断创新,在新的地铁车站设计中,应力求把传统的建筑处理手法与现代技术、结构、材料结合起来,反映出时代特点。 2.地铁车站装修设计的原则 地铁车站的装修要满足功效结合、维护经济利益、识别性、艺术效果、快速施工、造价经济等要求,国内大部分地铁车站装修都是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标准化,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快速安装、备品备件通用,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个性化顾名思义,就是各站识别性、地域特点、艺术效果。 选用饰面材料不仅要考虑适当的外观和价格,也应考虑耐久性、抗破坏性能、耐火性能、易于冲洗、养护及修复和声学效果等。具有足够的照度,给乘客以明快、舒适的感觉。各种装修设计要有所不同,便于乘客识别,并应设置乘客向导设备(站名牌、指示牌等)和为乘客乘车服务的设施(坐椅、时钟等)。 3.地铁车站装修设计要点 3.1运用色彩的美化 形、色、质这几种视觉元素中,色彩最易引起人们的注目,利用色彩进行空间处理亦是常用的手法,而且色彩是一种十分有效且经济的设计元素。车站内部的环境色彩力求明快、和谐,局部运用一些亮丽的色彩可以振奋精神,打破地下沉闷、昏暗的心理偏见。由于地铁车站处于地下,给人传统印象上的阴冷感,因此地铁车站室内色彩应选用暖色,如米黄色,避免多用灰色或蓝色。色彩的调和对比也很重要,只有调和没有对比会给人平淡而无生气,而过分强调对比,则会破坏色彩的统一,局部的鲜艳颜色能对空间起活泼作用。地铁车站采用大面积略经划线处理的混凝土墙面,十分朴素大方,然而通过在地面、墙面与座椅上进行的色彩处理,使整个车站活跃起来,充满了活泼动人的气氛,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标识性。 3.2空间形态设计 地铁车站内部的空间形体比较单一,特别是一般的标准车站,通长的空间内,列柱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因此空间的变化更多依靠顶面的形体变化来达到目的,如在极其有限的单一空间内充分利用顶面设备布置剩余的空档来达到空间形体变化的目的,或者利用装饰材料的不同机理组合,显示其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国外有些车站,将站厅部分压缩得很小,客流从车站的两端下到站台层,从而使站台层的小间段处于一个高大的空间内,获得开敞舒展的极好视觉效果。 3.3接口设计 技术接口协调及系统功能平衡是确保装饰设计质量的重点和难点。地铁车站内专业接口众多,如车站风水电、通信、信号、自动售票机、检票闸机、BAS、FAS、电扶梯、安全门、导向等,装修设计一个重要环节是在遵循技术规范基础上,统筹各系统专业终端设备及各专业管路通道与公共区墙、顶、地、柱面装修的整体协调。装饰设计与设备专业接口是互动过程,根据设备布置确定墙面材料模数,为实现天花的虚实效果、局部抬高、单元模数而对通风口、FAS、广播、导向等设备布置提出调整要求;同时,也要配合设备专业要求调整装饰方案以满足功能。 3.4后期维护的便利性 地铁车站装修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包括选材要易于购买补充、更换施工要考虑操作空间等。每一座兴建地铁的城市都不会只规划一条线路,每一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和运营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未来的线路是同一系统的不同部分。车站在材料选用上要研究开发模块化、标准化、以易于维修和更新。地铁车站的装修设计要实现考虑到装修过后的维护工作,最好选择易于购买的材料,这样,如果后期需要更换材料的地方,能够轻易得到,不至于因买不到而选择其他材料,与之前的装修形成明显的对比。另外,在装饰空间的布置上,要留有足够的修复空间,以便于后期对地铁站修护施工。 4.地铁车站装修材料的选择 地铁车站室内空间环境的整体形象,是材料、结构和空间共同体现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象。应用富含地域文化特性的材料围合成的室内空间环境,具有满足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以及文化底蕴的三重功能,是室内艺术空间体现地域文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设计的又一切入点。 地铁车站装修材料的体现要源于光线,材料吸收和折射光线,把自然光引入并延伸进入建筑的深处,或捕捉在材料凹凸不平的表面,形成美丽的视觉画面,是材料围合成了丰富的室内空间。材料的选择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出最合适的组合。 4.1材料的经济性 在地铁车站装修设计时,设计者最直接的负责对象是投资者,离开了甲方的预算任意选择材料最终面临的必然是失败的命运。虽然材料的价格档次并不是最后装修效果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材料的优劣必然会对美观性和耐久性有一定影响。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到一次性投资的多少,也要考虑到日后的维修费用。 4.2材料的质感 近年来,新建的地铁车站,越来越注重材料质感的表达,结构和装饰之间都没有被隔离开。一切美都是自然的一种流露,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玻璃都按原样将他们的本质特性展现出来。纹理各异的石材,体现了华丽与凝重;淡灰色的混凝土,体现了朴实与沉稳;白色的钢结构充分体现了时尚与现代建筑的技术美;透明的玻璃彻底改变了封闭空间的内向特色。地铁车站设计中,多种材料的混合搭配,玻璃与石材,钢与混凝土,明显的体块虚实搭配,使复杂的地铁车站内部的方向感非常明确。在近年建成的地铁车站,很少用昂贵的大理石或花岗石做饰面材料,而是通过使用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如铝合金和不锈钢制品,经过多种手法的细致处理,表现出现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4.3具体部位的材料选择 地铁车站地面装修应采用耐磨、防滑、易清洁材料,站厅、站台层公共区一般采用石材地面。车站内墙面常用的有釉面砖、人造大理石、烤瓷铝板、微晶玻璃板、硅钙涂装板、氟维特板、水泥压力板( NAFC 板) 、马赛克、质量上等的美术型水磨石。柱的装饰面积较地坪、墙面少得多,故所用材料的档次可提高一些,常用的有人造大理石、花岗岩、铝合金复合板、马赛克、彩钢板、玻璃砖等,也可采用与地面相同的材料进行柱面装饰。地铁车站的吊顶设计应满足质轻、牢固、防火、防潮、防腐蚀、美观、易于安装,以及便于吊顶内部设备的维护、检修等要求。铝合金板有耐高温、防潮、防尘、抗腐蚀、自身重量轻,结构牢固、易拆装,抗冲击力强,不易磨损,吸音隔音,不受正负压影响,有利于通风口或其他设备散热等特性,作为大部分地区公共区吊顶的主选材料。 5.结束语 综上所诉,地铁站的地下空间环境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一部分,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从城市的历史文脉出发,将城市的地域性、整体性与可印象性有机地融入到地下空间环境设计中,可使市民置身于这种空间环境中,享有着最大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 设计与装修论文:家居装饰装修设计的创新理念与原则 【摘 要】居室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审美意识和居住生态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按照每个人的意愿,对居室进行艺术处理,设计、装修,打造一个舒适优雅的生态环境,这就给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也需要不断总结、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家居装饰;装修设计;设计原则 随着城市化建设迅猛崛起。各个城市都在努力朝着经济蓬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人民安居乐业、城市山青水秀的现代化大都市这个目标建设。这是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体现,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后的必然追求。人们追求幸福、健康和美好,就要求有一个舒心优雅的生态环境,因此,人们对城市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要求,即卫生城市、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等。由于现代城市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提升,不仅要求生活在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中,而且对家居室内环境有了更新的追求。 一、家居装饰装修设计的基本原则 1、保护结构及安全原则: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家庭居住环境的安全。一是保护结构,对承重墙、阳台的半截墙、房间的梁或柱,无论其位置如何,绝对禁止拆除、改动。二是在装修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不得超过住房的荷载能力。三是注意保护防水层,在装修设计过程中,如果施工危及或破坏防水层,就必须进行防水层的修补或者重做。四是注意安全防火,设计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织物等易燃材料应该进行阻燃处理;根据用电器具的摆放位置,对电表容量、导线的粗细等都应重新进行设计,以避免使用时发生事故。 2、个性化原则:首先,尊重并行使用者的自主权。其次,要根据每个人的嗜好选择突出其居室的特征。在设计中个性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居室空间内的造型、造景、色彩运用和材料选择来体现的。正确表现装修个性的方法,任何家庭在装修时都要借助一定的参照物,很多人不顾家庭的生活需要,选择宾馆饭店作为家庭装修的样本,就不可能反映出家庭的特点。突出个性要注意与整体和谐,要以长远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家庭装修设计。 3、经济性原则:从自身条件出发,结合居室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把不同档次的材料进行巧妙组合,充分发挥其不同质感、颜色、性能的优越性,就能达到既经济又实用的美化原则。不提倡透支装修,不提倡豪华型装修,家庭装修要考虑到日常生活的需要,要起到方便生活的作用,装修结果必须实用。 4、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指居室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功能。一是为居住者提供空间环境;二是最大限度提供物品储藏的需要。把为生活服务的功能性放在重要位置,一定要给使用者在生活中留下方便、舒适的感觉。 5、美观化原则:美观化是指居室的装饰要具有艺术性,特别是要体现个体的独特审美情趣。 6、习惯性原则:家庭装修要的是艺术美的追求,但必须以尊重主人的生活习惯为前提,艺术取向要与生活价值取向相一致,与生活习惯相和谐。 7、环保性原则:搞装修也要树立环保意识。在材料的选配上应首选环保材料,注意节能、降耗、无污染,特别要在采光、通风、除臭、防油等方面下功夫。 二、新型设计理念 1、最时尚的设计理念:简约。最时尚的设计理念就是简约。在一些豪宅里为了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增加了不同功能空间,主要采用传统整墙隔断,加大了套型面积,提高了房屋成本,并且套内空间过于复杂影响了日照采光条件,又增加了设计难度。如果简约,采用简洁的方法,实用色彩、地面材料、隔断、灯光等不同要素都可以暗示不同的空间功能。也是提高住房舒适度最短平快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空间是一种感觉,引发读书的感觉是书房,引发娱乐念头的是活动厅。再说严严实实的方盒子空间并不完美,墙体是对空间最大的束缚,流动的空间是很美的。 2、形式简单、高度功能化与理性化的设计理念,反对装饰化的设计风格。 一是高度理性化,对于家具购买、空间布置得很有分寸,从不过量。传统的室内设计总是将房间装饰得尽可能丰满,而极少主义设计总会留下足够的“灰空间”,达到人对空间的潜在要求。它惯用硬朗、冷峻的直线条,光洁而通透的地板及墙面,利落而不失趣味的设计装饰细节等,这种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十分符合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另外,在材料应用上尽量“减少”,在某种程度上能使人的心情更加放松、创造一种安宁、平静的生活空间。 二是强调建筑外观的简单、纯粹,另外还十分注重室内家具与日常器具的选择。他们在室内设计的家具与室内整体环境非常协调,总的特征是造型简单但不失优雅,常常采用黑、白或灰的色彩计划,很少有装饰图案,显得含蓄而大方。 此外,在室内设计还主张运用大片的中性色与大胆而强烈的重点色、轮廓鲜明的直线条与少量的图案装饰作夸张的对比,达到一种视觉冲击力,以突出这种简单、纯粹、优雅、时尚的风格。 三是室内设计非常强调室内各种材料与色调的丰富对比,或微妙或夸张,来体现风格。如墙体的设计会使用生砖、镜面、铁或光洁的乳胶漆等材料,色调则以纯白、奶油白为主体,在适当的地方运用明亮而强烈的重点颜色加以突出。用色总的原则是先确定房间的主色调,通常是软而亮的调子,然后决定家具和室内陈设的色彩范围。 四是织物的选择以及灯光的运用合理,要求装饰织物的色调要尽可能自然、但质地应该突出触感。图案太强的织物不适合此类风格。一般窗帘的材料应选择素色的百叶窗或半透明的纱质窗帘,因为这种窗帘更能增加房间的空间感,也更方便自然光线的进入。他们偏爱良好的自然光照。几种设计风格越来越多的被年青人所接授。好多年轻人走出了传统的大家庭模式,追求独立个性、自我成为时尚。这群人可以不追求居室的大小、可以不考虑诸如交通、社区等诸多因素,但居室装修一定要精致和有个性,于是极少主义设计如一夜春风似的迅速回潮了。 在建筑的历史中留传下来的每一种装饰,都有确定的历史含义,选择了一种装饰就意味着选择了这种历史的、文化的主题,这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们在后现代主义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历史份量,它们以新的姿态向人们昭示着历史的存在。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小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运用 【摘 要】现在住宅小区已日益成为城镇居民的主流居住空间,其宜居性自然需要被置于首位。宜居性的实现不仅需要房屋建筑的美观实用,同样需要在小区内部配置生态园林景观。本文分析了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的作用与特点,并对现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运用 现在住宅小区已日益成为城镇居民的主流居住空间,其宜居性自然需要被置于首位。宜居性的实现不仅需要房屋建筑的美观实用,同样需要在小区内部配置生态园林景观。生态园林的设置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全面的构筑现代人绿色环保舒适的居住空间。如果将房屋建筑比喻为现代住在小区的骨架,那么生态园林即可谓是住宅小区的血肉。园林景观不仅可以美化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还能将刚性的建筑与灵活的人性相连,构筑起人性化的居住空间。 1、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的作用与特点 生态园林的作用可概括为如下三方面: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可以美化住宅小区。小区的绿化可以直接为居住者带来身心的愉悦,为居住者的日常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小区的和谐构建。二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植物大多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小区中合理进行园林设置有助于提升小区的局部空气质量。三是调控自然风,植物可以影响气流的速度和导向,通过生态景观的设计既可以引导自认风进入小区内部,还能防止寒风或沙尘对小区内部环境的不利影响。生态园林景观作为一种灵活性强、注重人性的设计需要从实用性、科学性、美观性等多方面予以考量,在此笔者简要将去特点归纳为如下三方面: 1.1综合性 生态园林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系统,其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设计的方案的综合性。换言之,在生态园林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被之间的合理配置,还需从整体入手,将整个住宅小区视为有机整体,力求做到人与植物的和谐,建筑与植物的和谐,植物内部的和谐。 1.2发展性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会根据气候、时间以及时代的不同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景观的不同和具体的空间布局转换的不同。所以在设计时,既要把尽管对象作为一个地区文化与传统的延续,同时也要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开看,充分考虑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1.3丰富性 景观本身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通过将假山、水道、林木、植被、景观建筑等多种元素合理搭配,可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景致。设计者需要结合具体项目的构成和特点,就地取材,进行合理设计。 2、现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景观的设计首先是要满足居住者的需求,各种设施、设备及相关的配置首要考虑的应该是使用功能。景观设计应当充分展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最大限度的使用适宜的设计,发挥景观的最大功效。 2.1改善生态条件,提高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发挥优劣主要依据“绿量”,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片总面积。也就是说,增加叶面积就等同于增加了生态保护的作用。在植物分科中,高大乔木的绿量高于灌木,更高于草坪,树木的绿量是草坪的4倍。由此,基于不同草木科目的生物特性,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应当将乔木、灌木、草木进行合理的安排也布置,使其构成立体页面屏障,使园林植物群落能最佳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发挥其生态效益。 2.2植被的生态效应与人文景观设置并重 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是多维空间的艺术造型,历来都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其设计的终极理念,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园林的设计中更多的表现为对自然之美的极致挖掘与展现。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中,可以主要以植物组景为主,追求颜色和季节相变,注重追求形象美、层次美、意境美。强调生态景观相互的借衬,并注重和住宅楼之间的亲和力,融合、呼应、渗透。在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具体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打造生态宜居之地。 2.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更新 现代住宅园林设计是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而设计的。因此对于设计者而言,若想充分完善的完成一份现代住宅小区园林设计方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环境设计理念。对人居环境这几要放大设计空间,不拘泥于建筑本身,而是力求打破住宅小区人为的划分与限制,将建筑本身溶于景观,溶于自然中。在平衡居室内外环境关系的问题上,设计者应当将小区的整体设计划分出主次,一开始就要有“全局在心,局部人为”的创新理念。大的人居环境规划应该与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交通、人文、经济环境进行对接,是居住环境融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小区内部的环境要力求构筑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氛围、实现城市大环境到居室小环境的自然、流畅、协调的过度与对接,这就使得居住着的室内外环境互相对接,彼此沟通,融为一体。同时如此浑然天成的景观设计还能遵循正常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和欣慰规律,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能享有一处轻松、安逸、环境优美的舒适场所。 现代住宅小区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看似简单,实则为一项复杂性、专业性、科学性兼备的工作。其“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景观设计必须从大局出发,并切身考虑居住者的感受与利益。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不断力求达到“不似人为,浑然天成”的园林不知效果。在追求美感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植被自身的生物特点,并制定节约能源,提高能耗的科学管理维护方案,以此达到园林设计的最佳效果。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分析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方向。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是构建生态园林的两大基本保障,绿化作为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为市民生活添绿,更能调节自然环境的微循环,净化空气,为市民生活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本文主要对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植物配置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原则;植物配置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城市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设生态城市已经为世人认可并成为城市展的目标和方向。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 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生态设计是通过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逐步构建多样性景观,达到营造健全景观生态结构的过程。首先,绿化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适当营造近自然的绿地斑块。植物选择中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造氧层次和绿化光合效率;第二,应根据城市中不同用地类别的污染强度,选择耐性较强及抗污染能力强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阻隔污染扩散,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其他生态功能的发挥,如抑菌保健、释放负离子创造清新空气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居民的身心健康。第三,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生态园林设计原则 2.1生态的原则:生态的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风景园林的植物材料选择上,草本花卉的点缀、树种的搭配、草坪的衬托等方面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的植物群落,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使风景园林绿化配置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2.2整体性原则: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风景园林的建设与自然和谐,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2.3观赏性原则:应该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这需要设计师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好,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2.4文化性原则:在风景园林中把反应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可以使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使地方的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 2.5经济性原则: 考虑到中小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也要考虑到造价,尽可能选的选择一些适应性强、观赏性好,同时造价又相对比较低廉的一些植物素材,避免盲目追求一些“新、奇、贵”的植物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3.生态园林植物选择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应遵循生态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植物生态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根据各种植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如干旱、贫瘠、土壤密实、污染严重、病虫害严重等),有针对性、侧重点的选择植物种类,尤其是主要乔木优势种的选配,直接决定了园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程度。园林生态设计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营养,各个种才能协调共生。 3.1乡土树种的选择。 近年来,本土植物造景已成为构建地域特色园林绿地的基本手段。并且,乡土植物的抗性、适应性均比外来种强,能够确保植物组团的成活率。通过运用植物素材的特性,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要营造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须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乡土树种的作用。 3.2多采用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因此,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3.3观叶与观花植物相结合 花木中有许多叶色漂亮多变的物种,比如红枫、红叶李、槭树、银杏等,叶色十分鲜艳美丽,这些植物不仅可以作为显要位置上的主景,将其与观花植物进行合理组合也可以延长植物的观赏期。而即使是常绿树种,只要进行合理的搭配,也可以突出其观赏效果。可以选择一些色度对比比较大的品种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3.4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植物配置要不要过于单调、造作和雷同。生态园林要做到春季百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每个季节都各有千秋,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葳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在景象。在植物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枝叶茂盛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有一种行心旷神怡的感受。 4.生态化园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园林绿化发展就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园林的创造中,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和观赏的需要,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 5.结语 总之,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人们都渴求有接触自然、欣赏自然的去处,所以,构建生态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园林景观正是适应人类的普遍要求。生态园林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市,为人们提供休闲观赏的景观场所,另一方面又可调节和稳定生态,调节局部微气候,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空气。在生态园林的设计和维护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特性,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的规律,让其充分发挥出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人们创造出健康舒适的宜居环境。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 摘要: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是构建生态园林的两大基本保障,设计方面,要符合城市美学的标准;配置方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本文基于这两项前提展开论述,以期为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分析研究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的城市面貌已难以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然而,城市的外在形态还仅是居民需求的一部分,随着城市工业的腾飞,民居环境日益恶劣,在新形势下,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城市建设是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构成部分,生态城市的建设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论述更加深刻的构思内涵;而城市生态园林又是构建生态城市的重要保障,城市生态园林的构建需从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景观设计提升居民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从生态链的角度强化植物的合理搭配,使植物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保障。以此为前提,本文重点论述了城市生态园林的景观设计以及植物的合理配置,以期为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完善的生态城市贡献力量。 1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 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需结合地域性文化特征,对城市居民的审美取向、人文以及价值观等要素进行深入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构思设计框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注重以下几项要点。 1.1 按区域划分 当前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在总体规划上区分了工业区与居民区,其中居民区又按照建筑类型划分了高层建筑住宅区与低层建筑住宅区。按照不同区域的不同性质设计景观是园林景观设计者的重要课题,要能够结合不同人群的不同心理,设计出符合人们心理特征的当代景观,打造不同区域的不同景观特色。 如工业区以林木为主,腹地以松木为主要景观,间杂着林荫小路;外围可考虑以杨、柳点缀,突出通往厂区宽阔的马路,其间配置休憩设施。林木密度应当适中,过于紧密会影响树木生长,而过于稀疏又会影响景观效果,破坏植被。通过这样的景观设计,形成以林木包围工业园区,既可消除噪音对居民住宅区的影响,又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同时幽静的环境也能够缓解园区内人们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再如高层住宅居民区,可用树木替代传统的围墙,或以木制栅栏作外围,以常青藤、紫藤、爬山虎、爬墙梅、凌霄等攀爬植物加以点缀,其重点是要紧凑、密集,以增加居民的安全感;而相对应的是,住宅区内部应以低矮的植物为主,如丁香、牡丹、玫瑰、香蒲、美人蕉,等等。 此外,低层住宅居民区可在围墙内外栽种高大树木,间杂低矮花草或灌木;内部也应当以低矮花木为主,以衬托人行甬路。色彩是低层住宅居民区最重要的景观点缀,设计者要根据区域特征配置相应的色彩性植物,使外围的高大与内部的低矮形成高低搭配;使民居住宅与植物之间形成色彩搭配,从而彰显城市住宅的炫丽或淡雅风格。 1.2 按类型划分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对于类型的采用也应当配合区域分析,以区域性质为依据设计景观类型。 1.2.1 点缀型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应当考虑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采用点缀型景观设计,可有效增强园林的观赏性与实用性。如墙角一排低矮的灌木,出口处几棵高大的树木,都是点缀型城市生态园林的典型范例。 1.2.2 绿化型 绿化型在工业园区以及居民住宅区都可应用,其主要特征是以大面积草坪为主,其间设置少量假山、花坛、回廊或儿童游乐设施。绿化型景观设计有优势,有弊端,其优势体现在应用范围广、设计简单等方面;其弊端体现在景观过于单调、乏味,缺乏变化,因此周遭必须设计相应的配套设施。 1.2.3 观赏型 好的景观设计会带给人美的享受,城市生态园林中观赏型景观的主要特征是美观炫丽,但实用性不强。当前许多城市将观赏型景观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使用木质围栏或其他植物将景观加以保护,这样虽然能够保持景观的永久性,然而封闭式的美景使人难以亲近,久而久之,其势必将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景观设计是构建城市生态园林中的重要部分,要强化设计内涵,突出设计功效,其重要前提是需深入分析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实际需求。同时,要结合地域性地理以及文化特征开展设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当代景观,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配合相关部门共同维护景观,使景观得以永久的保存下去。 2 城市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探讨 植物配置是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结合植物的习性特征,及其功效、分类、颜色,等等,合理的配置植物,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化园林”。 2.1 从观赏性角度进行植物配置 城市生态园林的构建目的之一即是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因此,植物的配置也应当包括观赏性因素在内。要提升城市生态园林的观赏性功能,在植物配置方面可应用更多的观赏性植物进行点缀,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即是强化观花与观叶植物的相互结合。 观花植物包括各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以及少量的木本植物。其中,草本植物如凤仙、百合、美人蕉、牡丹,等等。然而因其季节性较强,因此草本植物可采用盆栽方式配置;木本植物包括玉兰、樱桃、樱花以及一些季节性果树等。观花植物的季节性普遍较强,因此单一的观花植物群难以彰显生态园林的观赏性价值。 观叶植物在构建当代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如红叶李、红枫、银杏等等。在搭配过程中,设计者需根据植物的季节性特征以及色彩进行配置,如集中栽种红叶李,树下留出较大空间,间杂草本观花植物,或以木本观花植物夹杂草本观叶植物,使色彩更协调,搭配更自然,从而塑造出和谐美观的城市园林景象。 2.2 从生态学的角度配置植物 生态是自然和谐的集中表现,考虑到城市生态园林较为依赖人力的特性,因此既要彰显园林的观赏价值,又要突出园林的生态特征,设计者需从植物的习性出发进行配置。 如将喜阳木本植物与喜阴草本植物进行配置,设计者结合木本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生长特征分析,可在木本植物的区域范围内栽种草本植物。对于草本植物的种类要细致选择,尽量避免栽种攀爬类草本植物,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 同时,还可采用速生大乔木与中生或慢生种的配置方式。速生大乔木的生长周期短,对环境的耐受能力强,可实现短期内形成较大面积的园林景观;而当速生大乔木可采伐时,中生或慢生树种已形成规模,可替代速生树种,从而相互交替,确保景观的可持续性。 此外,还可运用植物互惠互生原理,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相互配置,如兰科植物、云杉、桦木、雪松、核桃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相互之间都有共通的促进作用,设计者可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物种搭配。 3 结束语 当代城市建设离不开生态园林的美化作用,而城市生态园林的构建又需要结合美学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从美学的角度设计景观可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情趣;从生态学的角度科学配置植物可提高园林的实用价值,带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的精神享受。这是新形势下城市居民的需要,同时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需要。因此,强化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科学设计、合理配置,是当前所有城市建设者的重要课题。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对城市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生态园林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如何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有效的配置,有效的发挥植物景观的可观赏性和生态性能是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植物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功能性入手,对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进行了介绍,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前言 生态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实现城市物质的循环再生,而且还可以使能量得到高效的利用,使城市生态系统得到协调的发展,确保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使城市的环境得到改善,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刀菜,确保为城市人们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推动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1 植物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功能 园林植物是城市景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环境,而且还可以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观赏空间,使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使空间艺术得以充分的展现出来。而且通过在园林景观中进行植物的配置,还可以充分的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及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 1.1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1.1 园林植物是城市中最大最好的“空气净化器” 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达到平衡,而且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提升环境的质量,同时部分植物中对有害气体具有敏感特性,可以对环境质量起到评价和监测的作用。另外,园林植物在对灰尘进行吸收、杀菌和灭菌等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噪音进行消除,有效的减轻噪声所给人们带来的污染。 1.1.2 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 园林植物不仅能够有效的吸收太阳辐射,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降低空气的温度,实现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作用,同时对水体还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减少水土流失的损坏,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 1.2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园林植物通过不同的形态和色彩使人产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在享受美的享受的同时,为城市的景观增添生机和活力,使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得以提升,所以植物景观的配置设计,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陶治了人们的情操。 2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相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遵循四大原则。 (1)统一的原则: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会杂乱无章,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2)调和的原则:植物配置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产生协调感。 (3)均衡的原则:要根据周围环境,做到配置有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 (4)韵律和节奏的原则:在宽阔的大道两边,可以间隔地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栽植一些同一树种的行道树,中间穿插同一品种的小灌木或灌木球,形成韵律和节奏,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 2.1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且生长得好;二是重视生物多样性。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 2.2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还需要与美学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景观的功能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出来。实现景观按照不同的季节及生长情况来进行设置,实现移步异景的效果,确保景观的优美性和可供观赏性。所以在实际园林景观配置中,需要重视植物的多样化,对植物进行合理的布置,做到疏密有致,而且需要根据不同植物形态和色彩的不同进行合理搭配,搭配过程中还要将植物自身的文化性和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融合。 3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3.1 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3.2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3.3 起伏和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3.4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4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4.1 植物配置应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合理选择搭配树种,配置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并遵循植物群落生长规律,进行良性人工干扰,形成一个合理、稳定、能进行自我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系统。 4.2 园林绿化树种可选择以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为主,大大减少由引种、迁移、运输而成活率低造成的不必要损失,且不选择有飞絮、有毒、有异味、易过敏的植物,还要防止恶性杂草入侵。 4.3 园林景观中的植物在进行配置时,需要按照季节的不同进行设计,确保生态景观在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变化,加强阔叶树和针中树之间的有效搭配,从而使园林中的植物群落能够在一年四季都能够有效的发挥其生态效益。 4.4 由于园林绿地是较宽阔的场所,所以可以作为临时性的避难场地,因此在绿地设计时,可以栽种耐践踏的草坪,这样还可以使人们与绿地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效的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4.5 园林植物群落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病虫害的发生,在对病虫害进行治理时,尽量避免不使用化学药剂,以免对土壤带来污染和损害,需要利用生物学方法来对病虫害进行治理,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维护。 5 结束语 园林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其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所以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上要与生态学和美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还要于农业和林业进行有效的结合,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中,绿色植物在配置上要科学、合理,不能简单的进行堆积,要在审美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配置,从而有效的推动园林艺术的快速发展。所以需要加强对中国园林的研究力度,利用艺术手法,将生态学理论和景观艺术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协调、稳定、优美的景观环境。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关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 摘要:现在所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属于“大园林”的概念,出发点是建立在保护、建设和完善城市大环境的共识之上,其归宿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环境。生态园林城市强调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的相互依存和共生。 关键词:生态 园林 景观 设计 前 言 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是:经济繁荣,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衣食住行方便;城市建筑及构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与动植物相亲相近,和谐共存。特征是到处绿荫掩映,风清水净,楼台与山水相依,人类与花鸟为伴,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机活力。生态园林的基本理念在于创造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乐趣,使人们在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一、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方法 1.1 城市生态环境的园林景观设计 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目的,旨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经济文化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因此,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必须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而进行。从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理念上来看,也有了跨越性的发展,由以往的重视景观规划和建设,到如今注重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往由于没有认识到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导致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都是建立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的美观性与实用性而进行的。 在城市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在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该城市原生植物或特有植物进行景观建设。选用本地植物的目的在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避免外来引入植物度本地植物造成不利影响,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同时本地植物的景观设计,一定程度上为打造城市特有植物景观奠定基础,为城市综合文化建设创造条件。例如,哈尔滨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以丁香花作为主要植物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同时,极大的提升哈尔滨“丁香之城”的美誉与城市形象。 1.2 结合园林文化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 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是围绕园林的一个主题,通过多种表现方式来规划设计,并往往以此为园林命名,如苏州皇家园林。由于城市规划和历史变迁等原因,城市园林建设往往包括了原有场地改建和新建两种方式。城市园林原有场地的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往往由原有基础建筑风格决定,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在景观规划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原有建筑历史与故事、分析原有建筑风格,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奠定基础。新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围绕园林主题,综合分析园林场地地形、城市气候环境、本地植物生长及形态特点,确定景观主题思想以开展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1.3 以互动式城市园林景观为规划设计方向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景”与“观”是大多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动性。以互动式景观为基础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通过互动方式为居民休闲与生活提供更丰富的娱乐活动,使忙碌的人们身心愉悦与放松。相较于立体景观雕塑、植物雕塑等单一形式景观或局部景观,以观为主的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更加注重景观与游人的互动。 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以互动为方向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水景的采用:现代园林景观中,越来越多的水景被应用于其中以提升园林整体景观效果,但利用水景来进行互动,其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如水景喷泉等,并不能很好的与人们达到互动。②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依水而建的秋千式吊桥等:这些方式是互动式景观的常见设计方法,使人们在观赏景致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娱乐活动,兼顾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与娱乐性,对于促进城市园林景观氛围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4 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园林景观 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土地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受此条件制约,现代城市园林以中小型园林为主,如何使有限的园林面积,容纳下更多的景观成为很多园林设计人员思考的问题。立体绿化园林景观设计是在遵循多年生植物用原则,分析植物生长特点,打造持续性的绿化立体景观。立体绿化园林景观在提高园林绿化面积的同时,合理布局景观规划和设计,如充分利用园林景观中的墙体、灯柱、高架绿棚、栅栏、凉亭等建筑,打造独特的观赏性强的立体绿化景观。从城市园林空间上看,要适当利用立体结构,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空间扩大,同时立体绿化景观也具有净化空气浮尘的目的,对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供条件。 二、生态园林设计原则 “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时,可借鉴以下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2.1 整体优化原则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和管理。 2.2 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的复杂性、 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差异会促成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还可通过多种风格的水景园、专类园的营造来实现。 2.3 景观个性原则 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是地域分异客观规律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周边环境,选用适宜的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景观。 2.4 遗留地保护原则 保护自然遗留地内有价值的景观植物,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或具有特点的植物,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和保护。 2.5 综合性原则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生活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例如水生植物景观不仅要具有观赏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其丰富的种类和用途可作为科学普及、增长知识的活教材。 三、生态园林的作用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居住环境日益城市化。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便是改造自然,创造集中的人居环境的做法。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人群更贴近自然而生活。 如何才能将与自然分离的城市通过人为的手段有机地融汇到大自然中,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实施,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在城市中营造园林,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之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这样,园林已不仅仅是提高人们休憩、 娱乐、 观赏的场所,而是同时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对社会功能的满足和实现。园林,在为人类的活动环境创造美景的同时,还必须给予城市居民以舒适、便利和健康。这一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园林规划设计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四、总结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和倡导生态保护的大形势下,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既要遵循人性化、本土化、实用性的原则,又要符合生态性与美观性的需求。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小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加快,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作为园林工作者,遵循景观生态设计原理,提倡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使之体现在工程实践中,充分发挥各园林要素的生态效益,这不仅是人们要遵守的原则和准则,也是人们要肩负的社会责任。下文通过对自然与建筑工程的有效适应与结合,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构筑人文、健康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一.工程实例 该项工程有天然的池塘,改造规划以天然生态园林景观为主。用最少的设计方案将区内的山改造为山野公园。将池塘改造为湖泊,湖与山完美组合,以湖为圆中心的放射视觉景观系统。因此,采用“一带、一环、三区、多院落”式布局,将湖和山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创造了适宜的生态住宅小区。 二.规划设计 2.1景观竖向设计 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是对此原理的深刻理解。竖向设计是较能体现此原理的。本小区在竖向设计上,从高至低依次设计为: 制高点的山野公园区、大型人工塑石区、中心区和低洼处的人工湖及溪涧区。人工园林规划与设计湖是利用原有天然大水面池塘开挖而成,溪涧则是利用原有山谷开挖而成,这些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不但做到了少动土方,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这种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尊重可以说是对土地“文脉”的一种延续。 2.2道路系统规划 生态居住区与外部的交通联系依靠居住区道路系统实现。该小区设置了别墅区主入口、别墅区次入口及洋房区入口三个入口,很好地实现与周边公路、高速的交通联系。各入口处均设置单独人行道,实现人车分流,避免车辆与行人的冲突。该小区一期道路系统采用一带、一环将用地划分为山顶别墅区、中心别墅区及小高层洋房区,各区又各自利用地势形成多院落的布局。各区之间也可通过一带、一环的道路交通系统而构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道路还与给排水、电力电讯、煤气等输送线路结合起来,形成“联合走廊”。“联合走廊”是特殊的开敞空间,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极大提高居住区风景的价值。 2.3铺地材料设计 生态环境材料的使用是本小区的创造适宜生态住区的又一特色。该小区各入口人行道地面全部采用透水砖铺设,透水砖下层并不硬化,直接铺设在中砂上,可使雨水快速渗入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回升地下水位。此设计不但可以减小地表径流,缓解城市管道排水压力,同时对于地下水涵养,调节水质有重要作用。地面停车场全部采用植草砖铺设。砖上预留的种植孔中植入草皮,提高绿色覆盖,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绿化面积。部分广场铺地的废料作为山野公园中适宜位置的汀步,既遵循了节约的原则,又能物尽其用。 2.4植物种植设计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构成空间、引导空间、美化空间,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季的变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体现了其它园林要素难以媲美的优势: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 2.1.1乡土树种该小区充分遵循景观生态设计的地方性原理,所种植的大树主要以乡土树种和亚热带地区植物树种为主,如榕树、芒果、大王椰等。采用小叶榕、盆架子作为行道树的基调; 在入口广场及会所后小广场采用了大王椰、加拿利海枣来体现建筑环境的大气。而在湖及会所露天泳池边则选用了独特的具有弯曲树干的海南椰子来展示亚热带风情。 2.1.2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景观生态设计让自然做功原理的重要体现,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多样性是对这一原理的最好表达。该小区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设计种植了200 多种植物,采用孤植、丛植、群植、带植等多种配置方式,运用对比、色彩、明暗等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并结合各种植物不同的生长习性、观赏特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例如:观花植物: 茶花、玉兰、木棉、含笑、桂花、月季等。观叶植物: 龟背竹、八角金盘、彩叶草、凤梨类、肾蕨等。观树形植物: 大王椰、加拿利海枣、海南椰子、细叶榄仁等。 2.1.3多层次植物群落一般可以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和草本层四个基本结构层次。植物群落的层次愈多,层次结构也愈复杂,相应才生态效应也越明显。本小区各绿化组团及行道树均配置有多层次植物。例如: 行道树乔木层采用榕树和盆架子,灌木层采用亮叶朱蕉和灰莉球、地被层采用龙船花,做到乔木、灌木、花草的合理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2.1.4季相植物季相是指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作为有生命的园林要素,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本小区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创造出观花、观叶、观树形等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此外,还充分考虑了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搭配。 三.小区生态设计的景点分析 3.1生态绿化廊道 小区在用地红线和小区围墙之间铺设了一条 25m 宽的生态绿化廊道。该生态绿化廊道植物种植均为多层次配置,乔木层为马占相思和柳叶桉,灌木层为夹竹桃和红绒球。草坪层为台湾草。通过这条生态绿化廊道,有效地降低了外界噪音对小区的干扰,此外还有滞尘、吸收低浓度污染物、净化小区空气的作用。而多层次的植物配置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该生态绿化廊道的生态效益。同时小区围墙采用开敞通透的不锈钢栏杆设计,并配置攀援植物,如爬山虎、炮仗花等,使得路过小区的行人也能享受到丝丝绿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生态绿化廊道的景观效果。 3.2湖及溪涧 该湖是依据原有大面积天然水塘扩挖而成的人工湖,而溪涧部位则是根据原有山谷开挖而成,这样大面积的湖面有利于小区的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水体作为园林要素的作用不必多述,该湖同时也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效应,例如: 降温增湿,调节小区小气候。此外由于该湖与其后的山谷贯通,山水也是该湖的水源之一,这也保证了该湖里生物物种的相对多样性,该湖本身也作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维持着小区的生态平衡。 3.3生态湖岸 天然河流岸线基本都是蜿蜓,从水利学角度来讲,笔直等宽的水道,水流势必会等速; 从生态学角度来讲,在等速的水道里水生动植物难以生长。而岸线的弯曲可以使得深潭与浅滩交错,既美观也为生物提供了栖息所。湖岸线设计师法自然,蜿蜒曲折,沿线由卵石分布或镶嵌在岸边,并配合种植适合滨水的植物。如: 鸢尾、菖蒲、龟背竹、肾嵌、荷花、莲花等,通过这些设计,很好地保护了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3.4山野公园 本项目一个重要的生态设计是保护留了背后的自然山体——山以及在此山生长了数十年的荔枝林,并用最少的设计将其改造为一个山野公园,可供居民休闲游憩。这也是该楼盘最大的卖点。原生态的荔枝林不但能起到保持水土、增湿降温、滞尘杀菌、净化空气、调节小区小气候的重要作用,而且作为小区的“绿肺”,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生态功能,保持了本小区的生态平衡。同时该山野公园能大面积收集雨水,通过地表径流汇集至山谷,然后流入该湖,作为该湖水源的补充。 3.5其他分区及园林小品 本生态小区布置了洋房区休闲广场、人工塑石攀岩区、儿童游乐区和健身区,配备了相应的园林小品。组合出丰富多彩的亲地、亲水、亲绿区域,把休闲娱乐等人际活动巧妙地融合在景观中,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流更加畅通舒适。各个活动区设有林荫及休息设施,如亭、花架、坐凳等,以便于居民活动后休息,也能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阴、冬季有足够的阳光。 四.结束语 生态住宅区规划设计是综合性的。它需要生态学家、景观设计师、规划师、建筑师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与开发商、广大居民的协同努力来实现。它从中的价值不仅在于园林建筑本身的装饰作用,对于融合社会与自然,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平衡,陶冶人的情操上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是小区内部重要的标志之一,是提升建筑品位和内涵的有效途径。笔者相信,随着生态小区的不断探索发展,生态小区的景观设计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浅谈内蒙古草原城镇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对于内蒙古草原城镇的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问题,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各个绿地园林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并针对呼和浩特市的特殊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出现有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的解决途径,旨在为我国内蒙古草原城镇的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关键词:草原城镇;生态园林;植物配置 1生态园林概念 生态园林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此系统是由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系统中各个种群间相互协调,不同生态个性的的植物各得其所,不但能充分利用阳光、土地、水分等因子,而且能形成具有复合层次和相宜季相彩色的景观,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也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2 植物群落在生态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2.1调节小气候 植物的蒸腾作用不但能调节气温和空气湿度,还能吸收太阳辐射,这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故可提高空气湿度。经测量,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 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 2.2改善环境质量 2.2.1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有关资料表明,每ha绿地每天能吸收900kgCO2,生产600kgO2,每ha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CO2,生产750kgO2,供1000人呼吸所需要;生长良好的草坪,每ha每小时可吸收CO215kg,而每人每小时呼出的CO2约为38g,所以在白天如有25m2的草坪或l0m2的树林就基本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CO2吸收。可见,一般城市中每人至少应有25m2的草坪或10m2的树林,才能调节空气中CO2和O2的比例平衡,使空气保持清新。 2.2.2 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污染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很多,主要有SO2、N0x、Cl2、HF、NH3、Hg、Pb等,在一定浓度下,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有研究表明:当SO2通过树林时,浓度有明显降低,每公顷柳杉林每年吸收720kgSO2。臭椿、夹竹桃、罗汉松、银杏、女贞、广玉兰、龙柏等都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2.2.3吸滞粉尘 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有强大的树冠,叶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 2.2.4 衰减噪声 植物,特别是林带对防治噪声有一定的作用。据测定,4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10~15分贝,3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6~8分贝,4.4m宽的绿篱可减低噪声6分贝。树木能减低噪声,是因为声能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 2.3美化景观 丰富建筑群体轮廓线;生态园林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猎施,使建筑“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 3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现状 3.1调查地概况 呼和浩特市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干旱与半干旱的特殊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春秋两季较长,温差大,最低温度-30℃。呼和浩特市降水集中在7——9月,年降水量为295——529mm,蒸发量为1716mm。 3.2调查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实地调查和研究相结合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生长状态、树种类型配置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综合评价,指出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3.3结果与分析 3.3.1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 经调查,呼和浩特市绿地面积为4790hm2,绿化覆盖面积为6100.82 hm2。就目前为止,呼和浩特市栽植的植物约为432种,其中木本植物190种,草本植物有240种,宿根花卉60种。但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的乔木只用30余种,灌木41种,宿根花卉9种,藤本5种。 4 实例研究——以呼和浩特市阿尔泰公园为例 呼和浩特市阿尔泰公园位于兴安北路以东,北邻康复路,东至呼哈铁路,规划总占地面积80公顷,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游乐场所。 4.1阿尔泰公园主要植物资源 4.1.1针叶乔木资源 阿尔泰公园中常绿针叶树种较少且主要分布于园内道路及公园广场。园内只有3种,为樟子松、云杉、圆柏,其中云杉的生长状况较好,圆柏与樟子松的长势与云杉相比较差。 4.1.2落叶乔木资源 公园内的落叶乔木资源较为丰富,其中长势较好的有新疆杨、旱柳、垂柳、家榆、火炬树、国槐、臭椿、山桃、山杏、山定子、刺槐;长势一般的有龙爪槐、五角枫、元宝枫、白桦、梓树。 4.1.3灌木资源 公园内长势较好的主要灌木有连翘、榆叶梅、珍珠梅、紫丁香、接骨木、紫叶矮樱、玫瑰、黄刺玫、沙地柏;长势一般的灌木有紫叶小檗、柽柳、山梅花。 5、结语 随着提出建设“美丽新中国”的理念,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一些园林绿化模式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的协调,将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内涵再现,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呼和浩特市近些年在园林绿化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但也明显感觉与青城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绿化树种的功能性还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新的需求,在绿化生态建设上应该多选择一些树种并进行科学引种,为呼和浩特市的园林绿化景观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多样性的选择。 5.1配置结构不合理 城市园林绿化是由乔、灌、草交织构成的,不同形态的树木经过合理的配置可以产生韵律感、层次感等艺术组景的效果,使绿化层次与空间富有变化,形成立体三维空间景观。阿尔泰公园内的道路林荫乔木只有垂柳、新疆杨;灌木只有榆叶梅丁、香。我认为在公园的绿化树种配置应该达到“春季新绿染枝头,夏季繁花压枝头;秋季浓荫盖黑土,冬季琼枝映雪层”的景观。 5.2景观绿化植物使用不当 在调查中发现,阿尔泰公园的很多绿化在选用树种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公园主入口的北侧坪中种植了一些皂荚,但是对皂荚树干上的刺没做任何处理,这对于儿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公园路两旁绿化用的多为杨柳科植物,虽然这些树种的外观较好同时树形也较美观,但是每年的花期都会有杨柳的飞絮,造成街道公园内很不卫生。 5.3植物色彩不够丰富 调查中可见公园内对观花、观果植物和彩叶植物应当增加。公园内的观花植物主要有连翘、紫丁香、玫瑰 、珍珠梅、榆叶梅;观叶植物主要有金叶榆、火炬树;观果植物主要有金银木等。 总而言之,行道树与绿地中部分植物种类表现欠佳,特点不突出;绿地与行道树种的选择具有随意性,没有考虑绿化景观的长远效果与效益。植物的选择上应求新求异,不能只用乡土树种或只用引进树种,应该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有机结合,合理配置。 5.4建议和对策 在园林绿化景观中应该突出阿尔泰公园的特色,丰富绿化种类,体现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在积极开发本地乡土树种的同时开发、引进外来树种,并且保护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边缘树种;在后期养护上增加养护管理科技含量,减少病虫害,提高彩叶树种的运用率,降低园林绿化成本;在发展绿体绿化景观的同时,迅速提高城市空间的绿化覆盖率。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 摘要: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实践,从多方面详细分析阐述了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并对节约型生态园林造景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了深入探讨。 摘要:节约型园林、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一、前言 节约型城市园林使用“最少的用地、用水,和最少的钱财、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绿化模式。”从广义上讲,生态化的城市绿化地和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是一样的,都是可持续的绿地。一般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植物和景观应该具有以下几点:1、使园林景色优美,具有观赏性。2、能改善生态效应,小范围内的调节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拥有可持续发展性。3、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拥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人们的保护环境意识也越来越高。城市的生态环境也逐渐从绿化层面上升到生态层面。传统的植物景观与内涵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生态时代的要求,如何将生态的内涵赋予到植物景观中,如何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园林已经成为现在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具体来说,节约型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运用园林景观技术和工程技术将地形和花草等完美的结合起来,创造出景色宜人的自然环境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我们对绿化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适用”的问题。“适用”的意思一方面是“因地制宜”,要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就是设计的景观适用于哪些人群。“适用”的观点是永恒的。在考虑完“适用”的前提下再考虑“经济”问题。实际下“因地制宜”本身就大量的减少了经济的投资。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尽量在投资少的情况下将事情做好。在“适用”和“经济”都满足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在一些特地的要求下,美观要提升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园林中的一些假山、雕塑作品等能起到美化环境,营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气氛。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实用”价值。 三、生态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生态设计通过构成多样性的景观对绿化的面积进行合理的生态配置,尽可能的增加自然的生态要素。构成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城市生态功能的基础是绿量。所以,在通过植物造景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叶子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使小范围内的气候环境得到提高,降低周围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消耗,提高市民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样,根据周围地区的污染程度,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的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收和同化等作用,使污染程度降低,加强城市的生态平衡。同时,也应该重视植物景观的其他的生态功能,例如:创造清新空气、植物抑菌、释放保健物质等等其他生态功能的作用,营造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能改善我们的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 四、种间关系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 绿地植物的种类之间的关系对群落演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出现大量结构的绿地,除了与绿化观念和投资有关外,对植物间种类关系的了解不足也是非常只要的原因之一。竞争是物种之间的主要关系之一,是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的,物种的竞争能力也分也具有竞争等级性,并且受到目标种类和相邻物种选择的影响。竞争和适应能力与扎根类型和深度、植物体积的大小、等特征相关,受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活史以及环境条件和资源水平的影响。其中它感作用也是种类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是直接性竞争。植物种类间的分布也决定着竞争结果,个体棉铃的竞争强度跟它的有效面积有关,个体空间往往决定着物种之间相遇的频率,对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是有影响的。物种间也是有正相互作用的,例如树冠类植物就可以为它下面的植物创造合适的阴凉的环境。因此,加强植物生物学和对生物特征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充分利用植物的相生和相克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另外,成型的植物比幼苗的耐性强,错开种类之间的更新时间,也有利于种类之间的共存,使种类间趋向互相生长而不是直接竞争,宠物利用太阳、热量、水分等资源,提高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部落结构的稳定性与生产力。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的城市生态功能,将更多的动物和植物转移到城市,让市民和大自然更近距离的接触。城市应该为野生动物规划出一片可以生存栖息的地方,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多少来衡量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这对我国也有借鉴意义。对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是对建立的半自然栖息地进行保护。“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留下的自然植被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改变了,不能视为真正的自然。如遗留的草地和林地等。半自然环境也包括一些人为营造的环境,比如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等,它们是水生动植物的良好的生存栖息的地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然生存环境的丧失。其中生态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通过对环境的创造,可以在城市中为野生动植物创造出可以生存栖息的地方。所以,应该对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进行宣传,不能仅仅局限于野生价值大的郊野区域,通过对生态进行设计,城市也应该注重创建自然栖息地的可能性,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可以生存栖息的生态环境。在植物的选择上也是重要的一方面,研究潜在的植被,避免因栽植的数量上而破坏自然的多样性。如用种类丰富的草地替换种类单一的草地,建造自然边缘的水体和湿地系统,构建水生和湿地植被等等,创造野生生物的生存空间,促进野生动物的引入和繁衍。 六、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 另外。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也是展现城市的特色和风情的重要方面。要以地带性植被和自然生态条件为基础,将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展现出来,使城市绿地系统展现出地域性和文化性。拥有自己的特色。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让市民的身心得到满足,丰富植物景观内的内涵,具体做法如下 1、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城市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必要要考虑植物种类的组合、不同季节的色彩、符不符合园林的意境以及与园林中的其他要素是不是搭配、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1)了解植物的特性和本地区的条件(气候、光照强度、湿度等;植物的开花期、绿色期、花色、高度等)遵循合适的地方栽种合适的植物的原则,主要的途径有在栽种的地方栽种适合生长的植物和将栽种的地方改变成适合植物生长的地方。 (2)高度搭配要适当。比如在花坛边缘种植一些低矮的的或蔓生植物时,可以将花儿衬托花儿更加好看。种植面积较小时,可以选择更加低矮的植物。 (3)色彩搭配要协调。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 的变化和对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如落叶树下可选一些常绿植物,如麦冬、葱兰、沿阶草等。常绿树下可选耐阴性强、花色明亮、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玉瞽、紫萼等。 七、结语 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过度消耗,传统园林建设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节约型生态园林具有经济、生态、可持续的特点,将成为城镇密集区园林的发展方向。植物作为园林最重要的元素,应通过不同的配置方式,体现植物多种功能,营造节约型生态园林。当然,节约还包括很多方面,如节约型材料的应用,新能源景观的应用等,需要多管齐下,共建节约型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于作为最重要的生活感受场所,居住环境展示着人们的居住品质、身心状态及对居住尊严的阐释。无论公寓还是别墅,建筑、社区以及周边环境,尤其是对居住区绿色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为了迎合群众的这一需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面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则是小区绿化景观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原则;方法 引言 如今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在迅猛地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植物文化是城市园林精神内涵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对城市植物景观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植物是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过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将直接影响环境质量和艺术水平。 1现代园林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园林建设空前繁荣,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种种问题,如把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的装饰品,动辄为跟上“新潮流”而更换园林植物,甚至今天栽明天拔,年年建设“城市新形象”,急功近利,要求“尽快见效果”,“草坪风”,“大树进城风”一阵猛似一阵。在设计手法上,一些设计师面对西方发达的科技、经济水平和形形色色的现代、后现代园林流派,丧失了文化自尊和自信,视传统园林设计为“过时文化”,盲目抄袭西方各国各时代植物景观设计形式,甚至东拼西凑堆砌一些不知所云的“新奇”语言,导致植物景观设计风格混杂,民族和地方特色缺失。但也有的设计师无视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视明清园林为“不可逾越之巅峰”,把继承传统等同为“复古”,全盘抄袭传统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形式,缺乏创新意识,使人们对传统园林艺术产生了种种误解。 2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指对住宅所在地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利用,包括植物结构、地形、地貌等,这样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景观改造而产生的成本投入,还能使园林绿化工作具备更加浓郁的乡土气息,让园林植物能够健康的成长起来。另外,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之前,设计人员也应对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解,以便使设计具有更多的人性化内容。 2.2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可供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场所,而以人为本,则是要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使居住氛围充满生活气息,实现统筹规划、景为人用的设计目标,让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都能够从中受益。 2.3有所创新原则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其它的规划设计一样,只有在继承现有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突出自身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创新也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除了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求他们能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合理应用。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对有关主题和风格进行创新体现,力求将本地的文化、民情、习俗等内容与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另外,在建材的选择上,也应尽量选择那些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构成材料。 3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生态设计是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同样,根据功能区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覆盖、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程度,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其他生态功能的发挥,如对人直接的强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身心健康。 4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 4.1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叶色鲜艳的植物(比如红枫)、多变的植物(比如秋季叶子变红的槭树类)。这些植物都很美观,它们和观花植物组合在一起,可以延长观赏期限。这些观叶树种是可以放在显目的位置上,或作为主景也是适宜的。同样可以达到观赏效果的还有常绿树种。这一树种又分很多种,有浅绿色的梧桐树,有淡绿色的柳树,有深绿色的香樟,还有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如果选择色度对比强烈的的植物进行搭配,效果会特别好。 4.2层次分明 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包括色彩搭配和分层搭配。不同高度的、不同叶色的、不同花色的植物搭配,会使层次和色彩丰满起来。各种植物品种从低到高,分层排列,构成多种色彩的有层次的景观。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也可使观赏期更长。 4.3巧妙运用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 木本花卉有一定的不足,可以通过草本花卉的优势巧妙弥补。比如说,美人蕉配木绣球,万寿菊和堰柏与樱花树搭配。这样能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的。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在花型、色泽、树冠的高度和形状、植物的生长势及寿命等方面都要有所考究。另外,还应注意到各个组合内部的植物构成的比例以及这种组合与游览路线之间的关系。周围裸露的水池、地面地表和草坪的组合关系也要考虑在内。 4.4配置的植物要有季节性 植物配置既不要单调雷同,也不要矫揉造作。四季都要有不同的景致展现。不同的季节景观,展示了各异的自然风光,使人们感叹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我们可以按照季节变化来选择树种,有的在早春开花(如,桃花,银翘),有的在初夏开花(如,木槿、紫葳),有的在秋天可观叶(如,枫香,银杏),还有在冬季生长茂盛(如,龙柏、油松)。总的配置效果就是要使得每个季节都有可供人心观赏的美景。 5生态园林效益分析 5.1景观效益 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扩大了绿量,提高了透视率,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自然的林缘线,比零星点缀的植物个体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地理位置,营造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的渴求,调和过多的建筑、道路、广场、桥梁等生硬的人工景观对人产生的心理压抑。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与山坡、建筑、水体、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衬托地形的变化,使山坡变的郁郁葱葱,创作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挡和装饰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满生机的植物群落而充满活力;以草坪为背景和基调营造的植物群落能够丰富草坪的层次和色彩,提高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 5.2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层次与数量,所以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高,光合能力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比单层树木大,例如乔灌草结合的群落产生的生态效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明显增强,因此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建立尽可能多地配置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 5.3经济效益 现在植物的养护管理手段,浪费财务、时间和人力,又会污染环境。稳定的植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护和调节能力,可以将树叶转变为植物营养的原料,变废为宝,减少不必要的养护管理工作。建立阳性与中、阴性,深根与浅根,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等混交类型的植物群落,使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生态因子,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又可防止病虫害,从根本上降低养管费用。另外,园林植物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园林经济效益应从目前第三产业收入向着开发园林植物自身资源转化。 6结语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不同于城市公园式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设计者对现有楼群分布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建筑布局、园路、园林小品等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同时运用各种布景方式使其更适合居民的休闲、活动和娱乐,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效果。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浅谈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技术 摘要:节约型生态园林,就是以最小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实现园林绿化最大的综合效益,促进城市园林绿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浅谈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节约型;城市园林;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破坏,业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加强对基于节约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适用性和功能性原则 “适用性”是指秉持“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利用园林景观设计技术和工程设计技术创造科学性的适用于服务对象的园林景观。因为“因地制宜”不仅能够帮助设计者了解服务对象需求,使适用性的价值最大化;而且能够最小化投资成本,使“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得以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功能性”是指园林景观能够提供给服务对象和生态环境最有效的功能,其体现形式包含:视觉观赏、环境净化、庇荫、土壤进化等。针对不同的设计需求,功能性的体现形式不同。同时,“功能性”中的环境净化、土壤进化等能够充分体现环境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 2、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经济型”植物配置、“经济型”植物管理模式、保存现有植物、建立损害植物恢复系统等方面。“经济型”植物配置是指在满足植物的适用性、生态性前提下,选择成本偏低的植物进行植物配置;“经济型”植物管理模式是指选择植物剪枝、浇灌、养护等管理程序和成本较低的植物。 3、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是指通过植物的多样性构造,对绿化空间进行生态合理化配置与设计。通过构造乔、灌、草和地被植物的复合群落结构,实现叶面积指数最大化,光合绿化效率最大化,创造适合人居住和生活的最佳环境。在构造复合群落结构时,应充分考虑群落稳定性、种间关系、物种多样性及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其中,群落稳定性是设计的核心;种间关系是设计的关键;多样性是设计的基础;多样性保护是设计的前提。 4、美观性原则 “美观性”原则是指园林景观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观,能够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能体现植物景观的艺术价值。 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 生态设计是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同样,根据功能区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覆盖、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程度,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其他生态功能的发挥,如对人直接的强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身心健康。 2、物种合理配置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 2.1了解地域特点与气候特点 在明确了用户需求和设计目标之后,设计者首先需要做的事便是了解当地的地域特点与气候特点。设计者一般可以从地域特征构造出独特形式的景观,从而实现当地乡土景观的延续。以绍兴市镜湖新区北部的镜湖景区为例,其设计目标是将其打造成绍兴市的绿色核心。通过调查发现,它包含大量的地域特征信息,如鱼塘、农田、水利工程、居民、树林、小桥、石板路等乡间文化气息。秉持“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设计者首先应该确定区域内要保留的信息和地面肌理,得到现状层面规划图;然后将生态层面、社会层面和视觉层面的规划图与之叠加得到最终的规划方案。在节约型景观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符合气候条件的植物;而且还应将适合气候变化的景观设计思想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即选择能适应当地气候变化的植物。 2.2合理配置植物 园林绿化中经典乔、灌、草的配置模式是模拟大自然中生命力最顽强的植物群落的组合方式,它从生态效益与审美角度诠释了自己的优势。所谓乔、灌、草组合配置,就是以乔木为主,灌木填补林下空间,地面栽花种草的种植模式,垂直面上形成乔灌草空间互补和重叠的效果。这种绿化配置亦被称着立体绿化。在选择乔木树种时,最好选择四季常青的树种,如松树、柏树等。在亚乔木和灌木的配置上,元宝枫、碧桃、迎春、女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二月兰、紫花地丁等具有耐旱、耐践踏、抗虫、好管理,抑制扬尘的作用,更适合做复合式绿地里的地被植物。 3、因地制宜是生态园林设计的保证 景观中植被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来选择,可以选择那些已经经过国家改良的优质品种,用来代替外来植物。外来植物不仅难以在本土成活,还需要花费较多资本,这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资源浪费情况也因此加剧。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选用本土优质,具有层次感的植物进行种植,不仅有着美观的特点,还能够节约大量的资本,所建设出来的园林景观也将是具有本土气息的经济性建筑景观。 三、节约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1、设计中的水资源节约 植物生长除了需要土壤之外,还需要有水进行灌溉。园林景观中植物居多,需要用水的地方也就多,所以,一定要能够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对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1.1因地制宜,设计水景 例如,在北方的一些城市,水资源比较缺少,应该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在园林中建造出一块多功能水景观赏区,可以是溪流式的水景,充分利用雨水,在雨水充足的天气,城市居民可以在溪流边戏水玩耍。 1.2多次利用水资源 若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着喷泉或者是瀑布水景等,就可以利用潜水泵,将水潭中的水加压后提升,重复利用水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景观的需要。冬季来临,这些景观难以开展的时候,还可以将这些水用来浇灌植物或者是冲厕所等,充分利用水资源。 1.3打造意境水景 意境水主要是利用一些造景元素,包括水车、假山、石桥等来代替水,创造出意境水,让居民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感受到园林景观中所具有的水。 2、设计中的能源节约 2.1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合理地利用生物能、太阳能等,这些资源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浪费现象的发生。比如,公园设计建设过程中可利用先进的设备和装置将太阳能、风能等转化成可利用能源,不仅减少了电能的消耗,而且通过合理的设计,可形成一道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2.2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本土特色,园林景观应当与本区域条件相符。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本区域的风土民情以及乡土文化特点,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多下功夫,根据现有的一些材料展开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与浪费。 结束语 总之,在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倡导走节约型园林建设成为趋势。节约型园林建设是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是避免铺张浪费、建设华而不实园林景观工程的必要保证。坚持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构筑城市生态美好新家园。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摘 要:城市园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步伐的加快,建立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就成为当务之急,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正是顺应了这个趋势,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题中之义。本文就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述。 关键词:城市园林;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节约型城市园林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及最少的财政拨款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地。 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构建节能型社会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以最节约的能源需求促进各类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是当前发展趋势。节约的本质内涵是指在经济社会运行时间中对各类资源的需求应实行减量化,同时对其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的持续运用,节约型设计渗透于园林景观建设中,则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节约型景观的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要求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展示人在空间中的环境互动行为特征,满足人在环境中的行为需求。一个生态文明的城市,应具有多样化和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营造高质量、多功能、富有魅力特色的空间环境,使人在此获得亲切、舒适、自由、欢愉、有趣、安全的体验。另外,人在空间中的环境互动还表现为环境与心灵的共鸣,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就要求在园林设计中加入人性化的主题与灵魂,使园林绿化能够获得人们心灵的共鸣。 2.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原则 节约型景观的设计应该以极少的元素及象征的手法展现特定的地域文化,营造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城市的人情味。越是简约的景致往往越是质朴,而质朴的东西往往是最接近人的内心的,所以景观设计应善于运用最少的但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元素,通过重复、对比等基本的艺术处理,在街角、巷间、门口、路边营造出一处处质朴简洁的景致,默默的传递着城市的人文精神。 三 生态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 生态设计是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 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提高品种意识,不断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建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化景观。慎重我国经过培育改良的优良品种和而有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植物本身无所谓高低好坏,春盛、夏绿、秋实和冬枯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关键是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应将增加绿地的适应性种类和扩大多样性物种种群相结合。 四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1.各种材料的合理利用及循环利用 城市园林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以铺路剩余的石块作为园林铺地,利用死树枯干形成的园林景观,将植物的死干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2.建设节水型的城市园林 我国的节水型园林虽有所发展,但大部分城市仍沿袭传统的园林发展模式,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认识不足,没有合理的发展和利用水资源。实践证明节水型园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合理的植物种类选择和配置方式是发展节水型园林的关键所在要因地制宜,注重乡土树种的开发和应用并大量应用耐旱植物。另外,优化园林植物配置,以乔、灌木为主体,以复层植物群落结构为主导,强调绿量和生态效益选择抗旱性强的草种,这样将会大大节约水源。 3.园林绿化要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 在城市园林绿地的灌溉方式上,要大力采取节水型灌溉措施,对灌溉系统进行认真全面地设计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园林绿地的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对天然降水的利用,还要注重铺装材料的渗水性。另外不同的浇灌方式也是决定绿化工程能否节水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浇灌不但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还会出现跑水现象,使水流到人行道上影响周边环境,不易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喷灌特别适合于密植低矮植物,如草坪、灌木、花卉等。 除此之外,滴灌比喷灌更节水,然而因管道系统分布范围大而增大了投资成本和运行管理的工作量。所以,滴灌主要应用于花卉、灌木及行道树的灌溉上,而在草坪及其他密植植物上则应用较少。还有一种方式是地下滴灌,这是微灌技术的典型应用形式,是目前最新、最复杂、效率最高的灌溉方式。它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水分蒸发损失小,不影响地面景观,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是园林绿地中极具发展潜力。 4.园林绿化的节能型设计模式应用 节能型园林绿化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还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发挥每块绿地的景观效应、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绿化建设需要直面的难题。目前,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形式越来越多,而对废弃、污染土地的生态修复和再利用,也是对土地资源最有效的节约。在寸土寸金的现代都市,土地资源极为紧张,在高昂价格土地上建设楼体同时也要建设园林绿化,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影响楼体建设安全的同时,又准确规划住宅小区人均绿地面积,从而提高宜居水平。 5.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节水意识 当前从事园林绿化事业的工作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对我国水资源匮乏状况不甚了解,尚未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这一方面表现为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或倾向于大面积草坪、大型水景等一些高耗水的景观,或缺乏对植物生态习性的了解,不能合理地配置植物;另一方面表现为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在后期养护中,没有采取有效的节水计划和措施。基于此,当务之急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节水意识,使发展节水型园林的观念广泛深入人心。 五、结 语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迄今为止大约有一半以上城市缺水,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成为人和自然之间巨额的生态赤字,同时水危机也是实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所以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顺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与思路 摘要:作为房地产建设的重要部分,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就要下大功夫。本文从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入手,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房地产建设中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路,就平面设计、道路设计、景观设计、植物造景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思路 为了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房地产的园林景观设计。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房地产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潮流,就应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完美转型和升级。基于此,以下笔者以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切入点,从房地产生态不原理景观的平面、道路、景观以及植物造景四个方面,就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 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在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始终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并具有较强创新性的原则。从因地制宜来看,就是合理利用房地产所在地的条件,如地形地貌和植物结构等,以最大化的降低景观设计和改造造价,使园林景观设计融入浓厚的乡土气息,从而确保其健康成长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休息提供便利,体现人性化的关怀。从以人为本来看,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要围绕人都需要进行设计,要染发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居民均能受益于所设计的景观之中,做到雅俗共赏让广大居民在所设计的景观中感到心情愉悦和便于人民的休闲娱乐,但需要注意是,切勿生搬硬套优秀的园林设计风格,才能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创新性来看,就是所设计的园林景观不能千遍一律,而是以建筑风格为基础,着力体现自身设计的特色,才能给广大居民留下好印象,然而创新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设计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当地的文化民情民俗,尤其是应巧妙的应用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材料,才能更好的体现设计的创新性。 2. 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思路 2.1平面设计 由于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但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则注重设计的自由、规则和组合等多种方式,因而在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平面的设计一般采用自由的设计方式,才能确保园林景观布局的灵活性,通过蜿蜒而又曲折的园路合理的分割住宅室外的空间,并将植物生长在园路两侧,以给予居民一种亲近大自然和自由活泼的感觉。但有时也会采取规则的设计方式,例如对广场、水体、园路等设计应以规则的方式布置几何图案,并确保所设置的主轴线具有较强的明显性,才能为广大居民创造整齐而又明快的良好感觉。此外,为了设计的需要,还可以在设计中采取混合的方式,即将自由和规则的设计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也能体现设计的效果。但所采取的的方式必须基于如此目的:经过对建筑、道路、广场和绿化的设计,使房地产项目和绿色景观结为一体,从而将居民的文化生活与园林景观进行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柳暗花明、一步一景的效果。 2.2道路设计 对于道路的设计,是整个生态园林景观中容易不忽视而又实际较为重要的环节。因而在设计过程中,既要确保其适合人车的行走和进出,更好考虑人与车通行的安全,因而一般采取人车道分离的方式或环形道的方式进行设计,并与住宅小区道路的谁有一定的区别,尽可能的采取自然流畅或者迂回曲折的线条,以更加合理的分割绿地与空间兴建,并配合相应的园林景观,使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到景随步移。 2.3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达到情景交融的同时将文化地域和人文主义关怀体现在园林设计之中,使居民在漫步的时候能放松心情、舒缓情绪,得以更好的休闲与放松,因而园林景观设计应确定一个主题,再由设计者自由发挥和创造具有较强人文性、独特性的景观形象,尤其是园林小品设计应突出简远、疏朗和雅致,以更好地体现设计思路,让景象的意境变得更加深远,使人在行走时产生美好的遐想。此外,还可以采取雕塑和植物结合的方式烘托主题,将生态园林的植物变得郁郁葱葱,体现出浓郁的园林气氛。 2.4植物造景 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植物造景也是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环节。因而为了注重其设计的生态型,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传统的商业化趋势,房地产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以乔木作为骨架,否则灌木的数量再多,也不能形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灌木的分布可以位于树林的边缘,也可以散布在林间。草地应该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但是要注意集中,花卉的设置应该坚持量少质精的原则,切忌到处花团锦簇。其中的草本植物应该以地栽为主,发展多年生的湿生花卉、宿根花卉、岩生花卉和水生花卉。在设置上,园林植物应该与园林所在地的地形、建筑等因素进行统筹规划,达到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效果,让园林景观变得更加自然、生态、美观、活泼、优雅。 总之,对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始终紧跟时展的需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加强对房地产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平面、道路、景观以及植物造景设计,着力提高设计的水平,彰显设计的魅力,以最大化的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从而为广大居民创造更加和谐温馨的宜居环境。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城市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其应用 摘要: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其景观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或触觉上的感观认识,应实现人生活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本文对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有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 住宅小区的园林生态景观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创造一个能与整个城市景观相协调,追求自然真趣,赋予居民一种清新宜人,地灵人杰的心理感受。其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及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内容。下面对现代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进行设计及应用进行探讨。 1、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 (1)具有多学科的综合性 生态园林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是这些学科相互作用渗透的结果。生态园林景观又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景观体系,其设计工作必须达到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统一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2)设计要具有发展变化性 人的审美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气候、时间、时代的不同和发展,同样会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都会体现在景物的变化和空间布局的不同上。因此,这就对生态园林设计提出了发展的要求,设计要满足地区文化传统发展延续的需要,立足本地区的人文特征和审美习性考虑,景观要能够适应未来生活的发展变化。 (3)设计方法上的多样性 景观本身蕴含的元素是丰富多样的,这也就决定了其表现形式和手法的多样性。设计者往往根据当地的景观环境特点,运用当地材料并融合现代工艺进行设计。 2、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2.1尊重自然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因时因地,园林景观可因季节、气候、天气、昼夜、小区原有地形条件等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在设计构思时分析和处理好地形地貌、林木花草、建筑色调、灯光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师在通过对住宅区的实地勘测和考察,分析和探讨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从空间、环境、功能的有机结合出发,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小区居住空间景观。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推动城市住宅景观的生态美、意象美。 2.2尊重个人空间 住宅建筑以外的户外空间是居民的生活空间,它担负着很多功能,因而景观设计师必须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为出发点,而不应该只强调形式美,要真正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 3、住宅小区园林生态环境景观系统 3.1园林绿化生态系统 作为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住宅区中,绿化犹如呼吸系统,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合理的住宅园林小区绿化设计,是将建筑、绿化与小区居民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居民能溶入其间,有机运行的居住环境生态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共存”。住宅小区中的植物应该提倡尽量保持原有树种,合理地利用当地树种,而不要一味地追求使用其他地域的树种。笔者认为,要想使一个住宅小区在园林植物配置上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在园林绿化景观系统设计上要考虑植物的层次,从低向高依次为草皮、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配合地形,围合出丰富的绿色空间;在植物的种类选择上,应该尽量采用当地的本土植物,避免使用过多的外来植物而形成植物“假活”现象;提倡参与性和生态性,多种植纵向生长的乔木,控制不可踩踏的草坪面积;提倡多种植香化植物,这类植物对人的身心健康能产生有益的影响,可以使小区中的老年人在享受绿色的同时治疗疾病,获得身心健康。 3.2园林景观形象系统 (1)朴实的自然观。以软质景观为主,硬质景观为辅,利用步道将景观进行合理而自然的串联。 (2)艺术导向性。通过对建筑风格和小区地形的把握,使设计后的景观效果风格和小区建筑融为一体,达到综合的视觉效果。 (3)集中和分散的设计手法相结合的布局方式进行景观设计,使住宅小区整体形象鲜明但又不失个性。 3.3园林户外休闲系统 住宅小区的广场或是其他硬质铺装地面所形成的小区居民的活动空间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系统中称之为户外休闲系统更为合适。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小区居民的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在以往的住宅小区的景观中,园林户外休闲系统这部分的设计,要以能给小区居民带来使用上的方便的园林设计为最佳。比如,在追求住宅小区户外空间上,多提倡采用“隐形”广场。使居住区内的园林建筑能与环境融为一体,处理好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物等)对园林景观的整体影响。 4、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4.1运用植物造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片总面积(绿量)决定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绿量越大生态作用越突出。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增加植物绿叶面积。我们知道,高大乔木的绿叶面积大于灌木,甚至也是草坪绿叶面积的4倍,要想提高绿叶面积,就要在空间的高中低位置上都有绿叶出现,这就需要在进行生态设计时综合运用乔木、灌木和草坪,形成复合式植物群落,最大程度地发挥绿量的生态作用。现代住宅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注重平面形态的变化,而在立体空间层面要结合乔木、灌木以及草坪的合理搭配,这样才能达到植被之间相互补充的作用,形成多样化的植被分布。绿色植被和人类的关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保证,绿色植被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就像是大自然的“肺”,使我们居住的环境变得洁净,这是其它物质所没有的功能。现在有些园林设计过多突出地设计了喷泉、假山等,对于植被的种植却不够重视,把一些本可以种植草坪的地方进行了路面铺砖硬化,认为这样才干净整洁,这无疑是错误的,应该营造绿色园林,用植物来造景,利用植物进行空间的分隔设计,形成真实、自然、朴素的生态环境。 4.2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的融合统一 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园林是一个立体空间的艺术造型设计,注重自然美,在这种美学思想体系下,生态园林设计更加注重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和谐一致,完美统一性,也更加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生态园林追求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其自然美通过艺术的手段进行展示,在形式美的框架下,突出内容美,突出体现出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生态艺术效果,使生态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园林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的色彩因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变化,突出层次美和形象美,造型新颖多变,景观之间相互呼应衬托,互为补充,和住宅之间主次分明,具有亲和力,融合渗透,和谐统一。生态园林设计只有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突出地域特色,才能使生态美更加突出鲜明,才能对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良性循环,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和发展。 4.3生态景观设计中节水技术的应用 由于生态景观中植被的大量运用,这就使得对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在生态景观设计中节水措施和技术的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生态景观设计时,要尽量减少草坪的面积,景观植物给水设施要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把植物对水的需求量进行精确地计算,然后通过滴灌设备系统直接进行植物根部灌溉,这可以把植物的用水量减少50%~70%,对于草坪的灌溉可以采用喷灌,对于草、树木的灌溉要分开进行,且供水间隔时间要利于植物根部的生长。剪枝和施肥要避开干旱期,并且植物的灌溉用水可采用净化处理中的水。总之,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景观之间的变化性和流动性都很大,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生态规划和设计,这样的景观才会结构合理,自然环境才会和谐美丽,才能达到使居民的身心健康的目的。 结束语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在融入大环境、大生态的同时,利用合理的规划,适当地设置水景景观,根据小区内绿化植物的生长特性,适当搭配,可营造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感受。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分析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为市民生活添绿,更能调节自然环境的微循环,净化空气,为市民生活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生态园林更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话题。随着人们对景观设计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对于生活环境要求的越来越高,生态园林愈发体现出其不可取代的地位。本文主要对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植物配置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原则;植物配置 引言 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出了高度的社会文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却不得不面临全球环境的恶化、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威胁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人类的生存需要一个优美、舒适、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生态园林的需求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脚步的产物,也是风景园林发展较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景观园林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体现人类生活水平主要指标之一,是实现人与自然共存的手段。站在世界生态景观设计的前沿,美化和保护环境是每个景观设计师的责任和目标。 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生态设计是通过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逐步构建多样性景观,达到营造健全景观生态结构的过程。首先,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适当营造近自然的绿地斑块。其次,绿叶蒸腾能够调节气温从而创造适宜的微气候,达到减能、经济的作用,植物选择中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造氧层次和绿化光合效率;第三,应根据城市中不同用地类别的污染强度,选择耐性较强及抗污染能力强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阻隔污染扩散,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其他生态功能的发挥,如抑菌保健、释放负离子创造清新空气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居民的身心健康。 2.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设计 2.1植物的选择 (1)生态协调。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应遵循生态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植物生态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根据各种植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如干旱、贫瘠、土壤密实、污染严重、病虫害严重等),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选择植物种类,尤其是主要乔木优势种的选配,直接决定了园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程度。园林生态设计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营养,各个种才能协调共生。 (2)乡土树种的选择。 近年来,本土植物造景已成为构建地域特色园林绿地的基本手段。并且,乡土植物的抗性、适应性均比外来种强,能够确保植物组团的成活率。通过运用植物素材的特性,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要营造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须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乡土树种的作用。 2.2多采用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因此,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2.3丰富植物层次感 (1)竖向层次分明 植物配置注意乔木、灌木、地被及草结合,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景观质量。最好是乔木+灌木+地被进行搭配,避免单纯的只种乔木或大片草地,要多采用多样种植,避免纯林种植。每个植物组团利用高低错落控制天际线。上层次的乔木可多选用开花植物,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如黄槐、鸡冠刺桐、大叶紫薇、美丽异木棉等;中层次灌木层可选择桂花、月季等; 低矮灌木层有红叶石楠、琴叶珊瑚、双荚槐、含笑等;地被层有矮脚龙船花、长春花、遍地黄金等。 (2)观叶与观花植物相结合 花木中有许多叶色漂亮多变的物种,比如红枫、红叶李、槭树、银杏等,叶色十分鲜艳美丽,这些植物不仅可以作为显要位置上的主景,将其与观花植物进行合理组合也可以延长植物的观赏期。而即使是常绿树种,只要进行合理的搭配,也可以突出其观赏效果。可以选择一些色度对比比较大的品种进行搭配。 (3)营造季相变化 为避免雷同和单调,植物的配置要根据四季分出不同的景观,总体的设计配置原则是要“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最理想结果是形成春天百花灿烂、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红叶遍地,冬天银装素裹,让人领略到四季的自然变化。植物设计中,可以按花期的不同来选择植物,比如把早春、晚春和初夏几个品种组合配置,适当增添红枫、海棠等秋季叶色变红的品种,而雪松、龙柏等常绿植物可以在冬季应景。通常常绿树木的配置以1/3到1/4左右为佳。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搭配少部分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像果树和药用植物等。 (4)用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相补充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要保持植物在形状、色泽、高度、长势等方面的协调,比如美人蕉和绣球花相配,双荚槐和美女樱同植,能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同时,也要结合周围的草坪、地表等方面的形式,以及不同植物组合构成的比例。 3.生态化园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化是基础,美化是园林的一种重要功能,而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园林绿化发展就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园林的创造中,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和观赏的需要,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生态化园林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 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硬质铺装要少而且要使地面水能充分渗透到地下,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身维护能力,还能节约大量的维护费用。 3.2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 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为市民提供距离合适,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加强植物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增加城市绿量,美化城市景观,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4.结论 生态园林的设计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艺术,所涉及的有艺术、科学、社会、文化、经济等不同领域,不同的学科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生态园林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市,为人们提供休闲观赏的景观场所,另一方面又可调节和稳定生态,调节局部微气候,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空气。在生态园林的设计和维护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特性,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的规律,让其充分发挥出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人们创造出健康舒适的宜居环境。
品牌设计论文:品牌设计专业教学思考 摘要:高校设计教学需要关注和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实战经验以及正确对待设计比赛的态度,加强教师自身的商业设计能力和协会交流,将设计经验转化为教学中去,同时高校管理层应该积极的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同时积极地与当地区域文化、产业经济相挂钩,使得设计能真实的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教师;学生;实战经验;创新;地域文化;服务 作为品牌设计工作室的教师。在工作室中的教学课程中涉及面非常宽泛,包括了品牌标志设计与趋势、品牌宣传物与印刷研究、品牌设计与再设计等课程。然而高速的发展,需要我们能再慢一点甚至能停下来思考一些关于设计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从学生层面来说 1.1优秀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需要保持一直在学习的心态,给予自身一定的压力,要勤奋不可太懒惰。评价一名学生的优先除了设计水平、团队协调性、客户沟通的能力之外,自身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学好设计需要涉猎较广,不单单要会相应的专业设计知识,还需要去提高自身素质,比如音乐、电影、书籍、旅游等等。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科目,设计师自身的知识越丰富也好。粗粗看了一下书架,诸如《傅山的世界》《大紫禁城》《汉字书法之美》《锦灰堆》《退步集》《设计中的设计》《梦游手记》《知日》《大量流出》《走向新建筑》《黄河十四走》《作文本》《知日》《知中》等书籍都是我喜欢翻阅的。但凡昆汀塔伦蒂诺、科恩兄弟、斯皮尔伯格、卡梅隆、帕索里尼、吕克贝松导演的片子我都看。但凡柯布西耶、原研哉、杉浦康平、王世襄、张永和、陈丹青、赵广超的书我也都看,这或许有些偏激,呵呵!音乐我偏向于美国的乡村和灵魂以及蓝调,尤喜KennyRogers慢条斯理的低吟、自由沙哑的嗓音,每次听完都久久不能平息。因此作为学生,他们需要涉猎更多的知识面作为设计的储备,有时候设计最后考量的往往是设计师对一些事物的独特看法,这无疑涉及设计师自身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1.2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战加强自身的设计能力 应届毕业生是实战经验不够,所以会出现广告公司大量招人,却发现无人可招。而另一方面学生却找不对工作。原因在于学生参与的真实项目数量太少,自身的设计业务能力很难满足广告公司的需要。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堂中大量地进行真实的设计项目,以数量来促进质量的提升。此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足够的奋斗意志,缺少促进自身更快提高的压力。真正进入公司之后,往往一个项目需要在一个晚上就要做出几个不同风格的提案,熬夜的正常的事情。但是你能看到有几个学生在课堂训练中会通宵达旦地做项目。 1.3学生应该正确对待各种设计比赛 设计比赛的意义在于拓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一般而言比赛的作品是阳春白雪,理念远远高于市场的需求,实验性远远大于实用性。然而这样的设计比赛却不能否定其重要性,它的存在能更好地探索未来设计的方向所在。学生需要积极参加比赛,这样才能发现自身水平的不足。以同龄人为镜,促进自己更好地前进。 2从教师层面来说 2.1专业老师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加强 就笔者个人而言,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老师。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去参加设计师分享商业项目的交流会;考察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和工作室;积极参与商业设计项目,此外参赛、看书都能提高我自身的修行。 2.2专业老师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商业项目之中,这种行为能积累实战经验,促进教学能力 学校老师必须要直接参与商业项目,这也是我们学校一直所坚持的教育理念。我一直是二种身份——学校教师以及设计公司创意总监,可以说我一直战斗中设计一线。老师参与商业项目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老师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设计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方向,掌握社会以及设计公司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一个方面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导入商业项目,让学生真实的了解商业设计的需求和经验。如果,老师都不能做好商业项目怎么能教出合格的学生?绝大多数的老师应该都与设计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合作或本身就是设计公司的创始人。互动交流的意义能不断提高老师的自身能力,不断接触新鲜的信息,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师以设计师的身份进入到设计一线就是最好的方式。 2.3教师要与各种设计协会相互进行交流学习 协会作为一种设计的桥梁,不但需要组织设计师之间的交流,还应该组织企业积极与院校老师进行沟通。企业向院校老师明确地提出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同时邀请老师深入到企业中去参与项目的设计,让老师更深刻地意识到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求的学生。如果有能的话,协会交流不应该是小范围的地区交流,应该跨区域、跨国际的组织院校老师进行各种层面的交流。 3从学校自身的管理层面来说 设计学院应该积极的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同时积极的与当地区域文化、产业经济相挂钩。笔者所在的学院和系部一直在进行类似的教学创新,而且在不间断的进行探索。所谓的创新教学就是以势而为,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进行微调,确保学生的设计能力符合当下的需要。高校是象牙塔,一直在从事研究工作,这固然非常好。毕竟,没有先进的理论就不能正确的引导实践,从这点来说是有必要的。但是,培养方向与区域文化和产业经济挂钩应该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方向,而不是全部。毕竟一旦涉及经济,有时候高校的培养就会变得不那么纯粹和宽泛,研究的水平也会有所下降。个人觉得应该高校培养应该分成二种方向,一部分人从事其他方向的理论研究,一部分人可以直接与区域文化以及经济挂钩。这样能保证高校的培养能紧密的服务于所在地域的经济和文件,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总之,高校的设计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如何加强学生自身的实战经验和相关知识的汲取;教师需要积极地参与实践项目,将经验转化为知识进行传授;学院的自身管理和指导方向等等,真正的让设计服务于社会,让学生成为有用之人。 作者:陈瑜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咖啡馆品牌设计图形文化特征探讨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因此,许多人喜欢在闲暇的时光,前往咖啡馆,点上一杯咖啡,享受安静的休闲时光。这也就促使我国乃至全世界咖啡馆的数量不断增加,喝咖啡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所不能缺少的一个部分。而咖啡馆独特的品牌设计则可以有效提升咖啡馆的品味,还可以使得咖啡馆本身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本文就将针对咖啡馆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征进行简单分析,并且从当前我国社会比较常见的咖啡馆类型入手,探究不同类型的咖啡馆在品牌设计方面的差异。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与介绍的方式,探究出咖啡馆应该如何进行品牌设计才能凸显其文化特征。以期通过科学有效的分析,切实提升咖啡馆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咖啡馆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提升咖啡馆品牌设计背后所蕴藏的独特文化价值。 关键词:咖啡馆;品牌设计;文化特征 咖啡馆在品牌设计定位的过程中,往往会依据自身不同类型的发展特色,建立起不同的品牌视觉形象系统。也可以说,许多咖啡馆为了凸显自身的与众不同,往往会在品牌的形象图形设计上大下功夫,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求自身的独特性,从而给人记忆犹新之感。可是近些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咖啡馆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品牌多样化造成咖啡馆的品牌形象设计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一些咖啡馆会抄袭或者剽窃其他品牌的设计理念或者设计产品,这样一方面会对品牌自身造成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使得抄袭品牌本身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没有体现自身产品特色,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品牌混淆的现象,降低了视觉识别传播的效率,这将直接影响品牌自身的形象树立和打造。因此,本文针对咖啡馆的品牌设计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和探讨,并且尝试探究品牌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特性,以期通过全面的分析,为咖啡馆在品牌设计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咖啡馆品牌设计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一、咖啡馆所具有的文化特征 (一)咖啡的文化特性 咖啡馆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是因为咖啡馆的发展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影响着人们情感以及心理状态的观念与习惯,就逐步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文化。所以,文化是极具价值观念与独特人文情怀的,同时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表现。咖啡拥有比较古老的种植历史,其隶属于咖啡属,是被子植物的一种。从目前全世界研究范围内来看,咖啡的品种大约可以达到70种以上,并且品种的数量在不断翻新增加。由于咖啡在对外贸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针对咖啡的传说也是层出不穷。许多国家都想要成为咖啡的原产地,所以,关于咖啡的传说就像是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的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与发展。在冲饮咖啡的过程当中,由于世界各国人针对咖啡的认识存在差异,加之其国度差别导致日常的饮食习惯存在差别。故而,比较常见的咖啡饮用方式就是将牛奶、糖与咖啡进行混合,从而形成饮品。但是在历史的即在过程中并非这样饮用,而是通过将咖啡中的果实进行分离,从而将果肉进行煮水处理,最终形成人们常见的咖啡饮品。因此,针对咖啡的历史和文化相对悠久,所以在之后的咖啡馆品牌设计过程中,也不容忽视咖啡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 (二)咖啡馆的文化特性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已经把去咖啡馆休闲当成了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这是因为咖啡馆可以带给消费者一种轻松、休闲、愉悦之感。并且,在历史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咖啡馆也在不断地发展,逐步形成独属于自身的文化表现形式,这种文化形式被称之为咖啡馆文化形式。最初,国外的著名学者乔治•桑蒂斯发现了土耳其人在饮用咖啡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礼仪文化体现。人们通过排队的形式,依次领取自己的咖啡,所以在此之后,人们开始注重在咖啡馆饮用咖啡过程中的礼仪文化体现。早起的咖啡馆主要是针对特定人群进行聚会所形成的场所,后来咖啡馆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咖啡馆就已经逐步形成了人们消费以及社交的场所。现代咖啡馆在进行咖啡制作的时候,不再单纯沿用蒸汽制作咖啡,而是选择在此基础之上,加入牛奶、糖这类辅助物,与咖啡进行混合,从而形成花式咖啡饮品。针对当前咖啡的呈现形式,一些真正热爱咖啡,了解咖啡历史的人群可能并不太接受,可是这样的饮品在现代更加受欢迎,其味道、口感都更加符合人们追捧的要求。所以,许多咖啡馆也不得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要求,尝试进行相应的变化,由最初的政治、集聚场所,逐步转变为轻松、休闲的场所。 二、咖啡馆的常见类型及其文化内涵 (一)注重商业价值的咖啡馆品牌设计 有一类咖啡馆比较注重自身商业价值的体现,所以这类咖啡馆也可以称之为商业类咖啡馆,其在品牌设计的过程当中,势必与其他类型的咖啡馆相比,有所差异。由于早期的咖啡馆就是为人们进行商业往来集聚所提供的场所,所以现代许多咖啡馆的品牌设计及其定位,都选择商业类型的设计风格,在咖啡馆的整体设计和经营理念中融入商业化目的。首先,在品牌形象的设计方面,许多咖啡馆会选择相对比较稳重的色彩基调,常见的颜色包括原木色、深咖啡色、黑色等。这样的颜色会使得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更加贴合自己的内心需求,同时在双方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近些年随着咖啡行业快速发展,明亮的粉色、黄色也逐渐应用在咖啡馆品牌形象基础色当中,店铺的个性也得到突出。其次,这类咖啡馆的员工着装相对比较简单,大多都是黑色或者白色的衬衣、西裤。空间感相对较大,这是因为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费者在这样的场所进行消费的时候,会有一种依然在办公室办公的感觉,但同时也会比在办公室办公更为放松和愉悦。 (二)以娱乐为主要方向的咖啡馆品牌设计 偏娱乐化的咖啡馆在近些年来的咖啡馆兴起过程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类型。这类型的咖啡馆针对之前咖啡馆的特点进行了保留,同时也融入了一些娱乐化因素。首先,这类咖啡馆的品牌标志设计相对比较可爱,甚至融入一些“二次元”元素,这是因为相对可爱、浪漫的元素容易给人一种亲和感。其次,咖啡馆的整体格调以及色调选择比较柔和,大多会选择比较明亮的颜色,甚至还会有一些咖啡馆选择相对比较夸张的彩色进行装饰,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活泼、轻松之感。最后,店铺内部装饰会选择挂画、海报等形式,店员的服装大多会选择T恤、休闲裤(休闲短裙)等,这样的着装和装饰可以给客人一种相对轻松的感受,对于客人进行自我放松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丰富且综合性较强的咖啡馆品牌设计 综合性的咖啡馆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咖啡馆形式,其也可以称之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咖啡馆类型。现代社会是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同时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信息和文化实现了融合,只有多重元素结合起来,才能使得文化理念更为充实,更为完善,咖啡馆的设计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许多综合性咖啡馆会选择将咖啡馆与书店相结合,这样的咖啡馆品牌形式是非常常见的。还有一些咖啡馆会选择融入动物元素,直接将咖啡馆打造为某一动物主题咖啡馆。如长春地区比较著名的“QueenCafe”“喵星球”咖啡馆,其就是将猫咪作为品牌图形元素的主题,从而将这种被人们所喜爱的事物带到咖啡馆当中,既丰富了咖啡馆的品牌形象,也使得品牌设计者在不断丰富的主题元素当中寻找到众多的设计灵感。所以,丰富综合的咖啡馆往往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设计,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内心需求与实际情况,提升自身的设计品味。 三、咖啡馆品牌设计凸显文化内涵与特征的具体对策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咖啡馆在未来进行品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凸显其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切实提升咖啡馆品牌设计的文化性与内涵性。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融入到咖啡馆的设计过程当中,可以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同时也是品牌设计的生命力体现。以当前全球最为知名的咖啡馆品牌星巴克为例,该品牌创建于美国,始于1971年,最初是由三位重视的咖啡热爱者共同创立的。 (二)加入地方特色文化 不同地区的咖啡馆在进行品牌打造和设计的过程当中,也应该体现出其不同的文化特点与内涵。所以,不同地区的咖啡馆设计可以融入地方、区域文化特色,从不同区域提炼出的文化内容,具有不同地区的特色。以著名咖啡馆“Cafédumonde”为例,该咖啡馆在2011年时,针对原有的品牌设计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改善。该咖啡馆自从创立之时直到现在,都是有着较高认可度的咖啡馆,且深受人们欢迎。最初的品牌形象设计灵感来源于圣劳伦斯和的区域地理情况。由于圣劳伦斯水系属于全世界范围内比较繁忙的贸易通道之一,因此,咖啡馆的品牌形象设计颜色也选用了海水的蓝色。这样可以有效凸显咖啡馆的地理位置,还可以凸显区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 (三)与时代特征紧密贴合 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间、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人们的认知理念当中,对于某一事物的认识也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产生改变。所以,咖啡馆的品牌形象设计不应该停留在某一时间段,墨守成规,不再创新。而是需要严格按照时展的脉络,设计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品牌形象内容,这也就形成了咖啡馆品牌设计的时代性特点。以墨西哥著名咖啡品牌“唤醒梦想的咖啡”为例,该咖啡由于属于现代咖啡品牌,所以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性内涵相对较差,品牌的图形设计语言也选择了相对朴实的手法,在标识方面直接选用品牌的名字作为标志。虽然简单,却让消费者一目了然、记忆深刻。后来,伴随着人们审美眼光的不断变化,以及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品牌设计者意识到追求实用、简洁、美观、大方才是发展的真谛。因此开始选择黑色和白色作为主打基调与配色,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对于吸引消费者,提升咖啡馆的整体格调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咖啡馆的品牌设计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因此,咖啡馆在未来进行品牌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本咖啡馆自身的特色,同时还需要敢于创新,将更多全新的元素融入其中。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时代文化都是不容忽视的部分,笔者相信未来咖啡馆在品牌设计方面多下功夫,势必会提升咖啡馆的品牌认可度,对于促进咖啡馆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洋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品牌设计障碍基本要求及对策 摘要:品牌的设计如今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科技发展情况下受到了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和约束,树立一个好的品牌,完成一个良好的品牌设计离不开企业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这些品牌设计过程中的障碍,可能来自于品牌策划系统的不完善,也可能来自于品牌、设计定位的不合理,还可能来源于企业对资源掌握的不完善或是整合不当,甚至是企业自身缺乏科学的管理。本文将就如何克服设计障碍,成功建设品牌进行研究说明。 关键词:品牌设计;设计障碍;基本要求;设计对策 1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基本要求 重点关注目标市场与消费者。克服品牌设计的障碍,基本要求的首位是明确品牌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有着怎样的角度,品牌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满足来自市场的需要和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要注重关注市场与目标消费者,才更容易促使设计符合品牌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更好地争取品牌的市场主动权和行业话语权,谋取品牌的持续发展。科学完善设计策划。品牌设计过程充满逻辑性和连贯性,策划过程有无数围绕品牌设计核心而散发的设定点,运用科学、连贯的方式进行设计策划的调研和挖掘,能为品牌设计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充满竞争优势的后续力量,所以科学的完善设计策划也是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基本要求之一。全面进行品牌定位。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要求不能少了正确的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围绕着品牌的定位进行,客观来说,品牌定位直接决定品牌设计,如若不能正确、全面地进行品牌定位,对品牌设计的影响将会很大。差异性的设计定位。随着品牌定位的确定,设计定位成为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又一大因素,平庸的设计定位会对品牌形象的形成和未来在市场中的发展产生有所局限,有的设计甚至会对品牌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想要克服品牌设计障碍,必须从开始就对设计进行合理化定位,并且一定要有品牌独特性,具有比较优势才能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资源的合理组织管理与应用。如何才能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品牌资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将给品牌设计提供良好的契机合设计方向,结合企业资源做出的品牌设计在初步成型后能够多方位的运作,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优秀的设计资源管理是设计呈现强有力的后盾,合理应用企业资源进行品牌设计,是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一项基本要求。企业的科学管理。企业的科学管理也是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基本要求之一,企业对品牌设计的重视程度,对设计部分的权力分配,管理时各部门与设计部门的协调关系,都决定着品牌设计的设计局限和发展情况,所以科学的企业管理能为品牌设计去除没有必要的阻碍。 2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具体对策 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品牌设计导向。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影响下的品牌设计,应该以目标市场和消费者为设计导向,不局限于以设计师的艺术造诣创造具有艺术价值的产品,而是将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作为首要因素融入品牌设计和产品开发,将更加顾及消费者的功能需要和情感诉求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指标进行品牌设计,全面迎合市场,提高品牌接受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消除品牌设计中设计方向不明确、主次部分的重要障碍。完善品牌设计策划系统与实施。用多种调查方法对品牌设计的前期调研工作认真履行,从市场调查的消费者、竞争者、产品调研到设计心理分析,再到具体实施设计时的品牌和设计定位,设计的思路和具体呈现方案,以及品牌后期的营销宣传的设计,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一个不漏的细致实施,保证设计策划的完整性,设计的科学性,排除由于设计策划系统程序疏漏带来的设计缺陷。明确的品牌定位和设计定位。品牌定位决定设计定位,这种前后关系导致品牌定位必须全面又精准,融入周边环境带来的品牌影响和企业文化的渗透进行品牌思考,制定与竞争者有所区别、独具自身识别性和品牌特点的设计定位,打造属于品牌自身的比较优势,占领品牌所在行业某个新领域的优先地位,掌握市场先机和话语权,带给目标消费者专业性的品牌印象,如此一来,则能够避免来自于品牌定位不准确或设计定位过于平庸带来的品牌发展局限。企业管理与设计决策。企业管理十分重要,它协调着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关系,引领者品牌发展的重点,是维护品牌健康发展的内部需求,而保证科学的人性化企业管理的同时,企业在品牌设计上的决策也同样重要,可谓是品牌的风向标。为企业的领导人,应该对实时变换的品牌生存环境保持极高的敏感度,并能够及时进行准确的把握和分析,做到能够第一时间与时俱进做出品牌设计决策,这种设计决策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与决策层的市场反应度息息相关,影响着品牌发展的命运,设计站在战略高度,决策充满力量,就能够避免决策和战略失误对品牌发展道路带来的阻碍。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在决策层融入部分设计人才也是较为可取的处理方式。以设计为中心的设计管理与人才教育。首先,企业将设计提高到战略价值的高度,全面建立以设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才能真正体会到设计对品牌发展的促进作用和重要性,品牌设计是品牌发展的生命源泉,品牌重视品牌设计,就要器重设计人才,优秀的人才是最强动力。其次,有言说“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要进行科学的设计管理与教育,才能协调企业内部部门间的关系,保证品牌设计的顺利进行。设计师重视艺术价值的创作范畴却缺少管理经验,容易导致产品的局限性;管理人员注重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通常倾向采用保守的、陈旧的技术、材料、工艺等降低成本,可能阻碍设计的创新。所以完善的设计管理要求对设计师进行现代管理理念的教育,要对管理层人员进行现代设计实现的灌输,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机循环的整体,理解、互助,才能排除由不同知识领域摩擦带来的种种品牌设计障碍。品牌资源的挖掘、组织管理与利用。品牌本身及品牌周边一切有价值、可利用的资源都是珍贵的品牌资源,对品牌设计的不断更新、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协助作用,在品牌设计首次进行或再次升级之前,充分挖掘和分析企业围绕品牌建设所拥有的资源项目,作为辅助掺入品牌设计计划,设计完成后,利用聚焦、分散、转换、嫁接、整合等多重方式对资源进行组织管理与利用,能够为品牌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品牌的营销推广和再设计。品牌设计为品牌树立形象,最终目的是通过品牌营销推广将品牌投放进市场,赢取品牌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品牌的营销推广将品牌形象输入给对目标受众,获得品牌认可和品牌评价,营销推广过程企业可以获得目标消费者对品牌的反馈意见,企业通过对这些反馈意见的研究对品牌的再次设计提供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所以要积极、全面地进行企业的营销推广,更融入市场就有更好的设计,清除由于一成不变带来的品牌滞后,不断将品牌设计推向新高度。 作者:谌舒 侯小锋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品牌设计论文:自媒体环境下品牌设计与传播特征 摘要:近些年,媒介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博客、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自媒体平台迅速崛起,尤其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其用户数量激增,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应用。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着品牌设计与传播,本文简要探讨了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设计与传播特征。 关键词:自媒体环境;品牌设计;传播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品牌营销的传统渠道正在承受着严重的冲击,广播、电视、书籍、广告牌等传统营销手段逐步被淡化,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自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新的媒体正在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影响着品牌的设计与传播。传统的品牌传播策略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理念,适应新的传播环境,以适应新时期自媒体环境下品牌的营销发展。 1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设计特征 1.1通过细致入微的互动沟通,实现品牌功能与美的融合 品牌一直是商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品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在自媒体环境下,怎样做好品牌设计,业界不同的人士有着不同的看法。要想正确把握品牌的发展方向,必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各种媒介,加深人们对于品牌的记忆。在品牌营销过程中,设计虽然只占据冰山一角,但是,对于品牌的推广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品牌设计是一种符号沟通,成功的品牌设计,是通过各种手段为人们打上品牌的烙印,通过细致入微的互动沟通,实现品牌功能与美的融合。招商银行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成功。作为一家商业性银行,招商银行的微博信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它不仅利用微博这一平台,理财、金融等银行产品的动态信息内容,还社会公益、社会热点等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热点方面的内容。另外,它还积极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吸引网友的关注,在活动中还有丰厚的礼品赠送。为了增进与网友的距离,提升网友对于品牌的认识,招商银行还利用互联网自媒体,与网友展开亲切互动,称呼网友为“葵花籽”,拉近与众多粉网友之间的距离,树立良好的形象。在自媒体时代,人们已经不局限于被动的听取品牌的介绍,而是主动地对话交流,自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信息,进行互动交流,所以,在品牌传播过程中,搭建良好的互动沟通平台,也为品牌传播与推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1.2设计思维、创意要适应自媒体,注重自媒体的传播特性 如果没有载体,我们很难完成信息的传递。因此,自媒体时代,各种媒介,对于品牌的推广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主要是通过五官来完成。获得信息最多的,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来完成。因此,信息传播如果利用视觉、听觉进行传播,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传播氛围也会最广。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视觉、听觉的传播效应更是令人难以想象。利用视觉、听觉进行传播,离不开多媒体,尤其是当今社会,视觉信息与媒体是紧密相连的。任何视觉设计活动都需要利用媒体来展示效果。因此,在品牌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创意、表现方式更应该与所依托的媒体相适应。因为不同的媒体,其设计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影像媒体强调视听一体化,比较注重动态元素,如声音、音乐、动画等,给人营造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而传统的印刷媒体,视觉设计比较注重一些静止的元素;如图形、文字和排版等;因此,品牌设计与媒介的特性关系十分密切。在自媒体环境下,设计者在进行品牌设计时,也需要注重自媒体的传播特性,自媒体的传播特性是主动的、活跃的,具有很强的社交性,能够使品牌信息传播范围更广。以自媒体为主的新媒体,使品牌与受众之间距离更近,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公共的交流互动平台,品牌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受众,也增添了多聆听受众的机会。随着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品牌的设计形式,也要适应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思维、创意要适应自媒体,注重自媒体的传播特性,以有效的丰富了人们的感官,加深人们对于品牌的记忆,拉近品牌与受众之间距离。同时,在自媒体环境下,营造更多便于受众群体接受的、多元化、立体化的展示效果。 2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特征 2.1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树立良好的口碑 在自媒体环境下,为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企业只需要在相关自媒体网络上注册自己的账户,就可以企业的信息,使用户了解自己品牌。在自媒体时代,人们已经不局限于被动的听取品牌的介绍,而是主动地对话交流,现代品牌营销,自媒体已经成为重要渠道,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营销平台,为企业品牌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企业可以凭借博客进行品牌传播,自媒体环境下,博客是网络舆论潮流的引导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凭借这种网络交互性平台,企业可以培育忠诚的用户,树立良好的口碑,以达到极好的宣传目的。近些年,利用微博将企业信息、产品信息传播给网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微博这种营销模式,越来越受到众多品牌的青睐,在品牌的推广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企业都喜欢在微博中听众喜欢的话题,并在微博中与听众互动交流,以吸引更多听众,以此来达到营销目的。由于微博发展迅速极快,营销模式非常看重价值传递,如粉丝、认证、好友、名博等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因此营销效率极高。 2.2充分利用自媒体,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 微信不仅是互联网时代适应于企业品牌建设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还是自媒体品牌营销的重要渠道。在微信上,无距离限制,用户通过安装移动客户端,就可以随时进行新用户注册,然后,随意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商家凭借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随时提供信息,推广自家产品,展现各种微动态。只要有手机、平板、电脑在身边,就可以随时进行互动交流,这种微信营销互动,已经成为自媒体品牌营销的重要渠道,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新天地。现在的很多品牌都充分利用自媒体,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如中国石油不仅专门开发了自己的视频网站,还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微博。在自媒体环境下,让群众及时了解企业相关动态,近距离了解企业品牌。目前,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利用微信来传播品牌,利用人们朋友圈的人际关系,进行品牌营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果企业能利用好这一资源,不仅有对企业的品牌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利于营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 自媒体环境为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通过自媒体,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根据自媒体的传播特性,做好品来设计,实现与受众之间的良好沟通。以适应新时期自媒体环境下品牌的营销发展。 作者:高鹏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乐视”品牌设计研究 摘要:中国电视品牌绝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并没有对企业品牌设计高度重视,而是以相互降低价格来增加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按照现在的消费观念来说,对价格低的产品消费者反而质疑它的质量,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形成不利的影响。针对乐视电视这一品牌设计的应用的具体分析,得出关键点引起人们的再思考,使之更好的达到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中国液晶电视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乐视品牌VI设计;推广;企业形象 在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商品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的竞争,从产品的外观造型到功能配置,逐步趋于人性化设计,即造型美观、操作方便、快捷多种功能于一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时人们追求的不单是产品本身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和精神崇拜。品牌设计的进入给各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生命。VI设计的开端一般认为起始于两件事情。一件是1914年著名建筑家培德•奥伦斯为德国AEG电气公司设计商标,并将其应用于公司的所有便条纸和信封上。另一件是20世纪初的意大利数学家奥利培帝为以其名字命名的打字机设计商标,并着重关注商标的美感和独特性。紧随其后的可口可乐公司将其推向高潮,直到1988年,国内策划实施了“太阳神”的VI设计,随之带来的经济效益立即引起了企业界、新闻界、设计界的重视,翻开了VI设计在中国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第一页[1]。品牌VI设计必须通过整体的视觉系统,尤其是将具体可见的、富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与内涵抽象的概念融为一体,来传达企业信息。它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持久稳定发展的载体,是企业文化和理念的象征和体现,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品牌不会长久。企业通过VI设计,对内可以征得员工的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并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号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感。 一、乐视新标志解析 2014年7月,乐视超级电视市场发展速度急速扩张,线上、线下销售量比达到7.36%,为中国百姓带来了深远的利益。2016年1月12日乐视新Logo,对于换了标志的乐视来说,为了换取更多人对新乐视的信任,为此,它还花上了7000万带着新Logo在春晚上亮相。曾经由几个红色字母组成的LeTV乐视,如今成了蓝、红、绿、灰四个颜色,改为‘LeEco’的主标志在轮廓上抽象了不少,甚至有点令人迷惑。不过只要你看到它,就会感受到乐视想和过去有所不同。乐视新的品牌形象这正是乐视更换Logo的理由,乐视不再单纯的是TV,不再是以一个播放器的身份出现在市场,而是以一个更大的电视机品牌出现在民众的视野中,树立市场中的新身份,一个服务多元化的国际品牌。公司也多次在各类活动中强调自己已经为此构建好了生态系统,其中融合了三个重要的业务部分——科技、文化、互联网。而这三部分恰好也是新Logo中的蓝色、红色和绿色所代表的核心内涵,灰色则代表大平台,成熟稳重。是一个国际化的文字标志,大气、没有过分夸张的标志不仅体现了乐视集团多元化的包容力,同时展示了其宽阔视野和远大抱负。体现乐视品牌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及其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企业精神,Logo是一个起点,代表着品牌要讲一个新的故事。 二、乐视在品牌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乐视品牌在品牌推广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仅仅是更换了乐视品牌的新标志,但是对于销售店的整体形象设计上是有所欠缺的,对于云南本地的销售卖场而言,当你走进卖场没有一个乐视品牌的整体形象,从橱窗、卖场装修、软装、甚至销售员的服装都没有一个统一体现,往往这些细节方面都是可以很好的展现乐视这个品牌优势之处,所以当顾客进到卖场的时候没有一个整体是视觉享受,这样一些细节上的疏漏,给消费者留下只有电视机尺寸的大小,与别的电视画面清晰度的一个单纯的对比,并没有感受到这个品牌文化带来的跟多内在吸引力。这样的一些问题,无法强化消费者记忆上对品牌的认知度,也无法预设乐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因此再众多品牌中再次购买的几率也会大大减少。乐视品牌推广并不能仅仅依赖于网络平台上的宣传推广,单纯的依靠一线明星代言,转发,就能提高民众对乐视品牌电视的认知度,这种单一的、固定的形式进行传播虽然能让乐视电视颇具有高端、大气、国际范,但是远远不够的。品牌形象没有得到较好的塑造与推广。我们并没有看到在大型的户外广告上,市区里公共设施广告牌上有乐视的形象宣传海报及影视广告。乐视的品牌形象宣传也只是在每次促销活动的时候,做一些粗制滥造的宣传单页,这些宣传单页基本上脱离了企业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很难给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企业的品牌设计几乎是企业的全部信息载体,那就应该充分的发挥它的优势,来表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企业决策者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品牌对树立品牌形象是极为重要的,是一个企业对外宣传的名片,是一个公司的知名度的体现,一个品牌传播速度的快慢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一个品牌的标示并不能代替此品牌的整体VI,在物质化的社会中,不仅仅是户外广告,网络媒体,各做生活体验店中都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VI系统体系,这样才能最准确有效地转化成易于被人们识别、记忆并接受的一种视觉上的符号系统,企业有了好的品牌设计就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与传播,使其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为企业品牌树立高知名度.增强企业创造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 作者:黎颖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山寨品牌设计论文 摘要:山寨现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的热点,并以其独有的方式渗透到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本文以山寨品牌设计为例,概括了山寨品牌设计的成因与特点,分析了山寨品牌设计的两面性,希望能探索出山寨品牌设计未来的方向,为现代设计的多元性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关键词:山寨;品牌设计;模仿;后现代性 一“山寨”与山寨品牌设计 “山寨”在词典中的释义为“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有寨子的山区村庄。”[1]与现如今“山寨”一词意思最贴近的引申义来源于粤语中“山寨厂”一词,指设备简陋的家庭式小工厂。在香港的木屋区,人们称小的作坊工厂为“山寨厂”,出厂的产品叫作“山寨货”。所以“山寨”一词渐渐流变成不正规的代言词,进而还有模仿、冒牌的之意。如今“山寨”已发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中将要探讨的山寨品牌设计是山寨文化的一个部分。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名称、专有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元素的组合,用于识别一个销售商或销售群体的商品和服务,并且使他们与其他竞争者的商品与服务区分开来”。从理论上说,创造了一个新的名称、标识、或者新的产品符号,也就创造了一个品牌[2]。视觉要素构成了品牌设计的主体,是品牌形象的主要来源和依据,而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百分之八十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山寨品牌设计大多采用对知名、经典品牌的视觉要素进行模仿、修改,以达到吸引或混淆消费者的目的。 二视觉的误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先看到形体的人与先看到色彩的人似乎各占一半。人在识别物体时,不像机械复制外物的照相机一样。只要有较少量的暗示线索,人们就能够辨识出来。或者仅是少数几个突出的特征,就能够确定对一个知觉对象的认识,并能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样式。[3]对新图案造型的感知也总会与视觉记忆相联系。品牌设计中“山寨”的常见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名称的模仿 一个好的品牌名称,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号,它能够强化定位,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与认同感,激发情感的联想,增进对品牌的信赖,在品牌推广上也极具优势,有的品牌名称暗示了产品属性,从品牌名称中就能了解产品的类别,如农夫山泉,云南白药。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乏处心积虑的模仿者,有的品牌名称仅仅假以谐音,有的只是在原有品牌上增减字符。如图1,山寨品牌纽巴伦(NEW•BARLUN)与知名品牌新百伦(NEWBALANCE)的名称、标志,甚至产品都十分相似,而“纽巴伦”是新百伦(NEWBALANCE)品牌的曾用名。有的山寨品牌更是利用了汉字相似的结构,如“洽洽”瓜子和“洽治”瓜子,“雪碧”和“雲碧”,这些都增加了消费者辨识的难度。 2字体的挪用 品牌设计中的标准字体是指经过精心设计的,表现品牌名称的字体。它有较高的识别性、独特性和审美性。标准字体可以与标志组合形成统一的视觉元素,每一个字的间距、笔画的粗细、长宽的比例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从而形成的特殊字体,也有不少品牌将标准字体与标志融为一体。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字体的设计和创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要体现创意和美感,更重要的是体现品牌的精神和内涵。如可口可乐的标志采用了斯宾瑟字体加上飘带图案,中国银行的标志采用了郭沫若的手迹。山寨品牌设计就常常挪用原版的字体,如图2,山寨的OWEGA与原版OMEGA门店,只是将原版的“M”换成了“W”,由于字体、间距相似度极高,两者很难区分。 3色彩的复制 色彩是设计形式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素,作为视觉诉求,它具有先声夺人的功效。品牌标准色是品牌形象设计中的一部分,是品牌所设定的一个或多个色彩组合,它可以让消费者通过观看就能获得对品牌的识别、理解和记忆。色彩带来的知觉刺激和情感联想,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及产品的特质。经典的标准色彩容易让人产生对品牌的联想,如星巴克(Starbucks)的绿色,麦当劳(McDonald's)的红黄配色,蒂芙尼(Tiffany Co.)的知更鸟蛋蓝更被人们称为“蒂芙尼蓝”,成为品牌的专用色。山寨品牌设计就是利用了标准色的特点,复制了经典品牌的色彩,极易让人产生视觉上的误读,增加了消费者辨识的难度。有的品牌不仅标识的色彩相同,连门店装潢色彩与风格都与正版品牌如出一辙。 三山寨品牌设计的两面性 1山寨品牌设计的伪创造性 山寨品牌设计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山寨,“山寨技术”多来源于对先进垄断技术的学习和模仿,试图打破大品牌在价格上和技术上的垄断,满足中低端市场的需求,是技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阶段;“山寨广告”的语言大多都是网络语言,诙谐幽默,生动风趣,利于消费者记忆;“山寨娱乐”具有草根性,它反抗主流文化,同时又具有自娱自乐的精神,是与权威经典争夺话语权的表现。而商业领域山寨品牌设计,多是一种依靠仿制等有争议的手段实现短期生存,在低端消费和非正规经济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经济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对原有设计的认真再创作,而是一种投机取巧式的低端刻意模仿。众多消费者认为,山寨品牌设计是单纯模仿与剽窃,是侵权与盗版的代名词,是不尊重知识产权的体现。大部分山寨为了避免直接侵犯知名品牌的商标权,便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作细微的改动,混淆消费者的视觉,对公众造成了一定的误导。山寨品牌的经营者或因其品牌意识淡薄,或期许与名牌产品共享声誉,或是想打法律的擦边球,仅仅想与假冒伪劣区别开来。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假冒伪劣包括四种情形:一是掺杂、掺假;二是以假充真;三是以次充好;四是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山寨品牌恰巧规避了以上几点,这为山寨品牌提供了生存空间。 2山寨品牌设计的后现代性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曾指出“山寨是对相关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它迫使庙堂文化、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产品的平民化。”我们不妨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山寨。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是由美国评论家、建筑家和作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从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波普文化和波普艺术运动中发展而来,试图改变现代主义沉闷、单一和垄断化。[4]山寨品牌在设计上的增强情感诉求,营造欢娱、轻松的气氛,增加品牌的亲和力,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主流品牌设计追求的统一性、整体性、普遍性、固定性,而山寨品牌设计偏爱差异性、多元性、碎片化、复杂性、游戏性,尝试改变满街皆大牌的格局,传达出诙谐、轻松的意念。虽然大部分的山寨品牌设计处于低端模仿的阶段,但其中也包含着对经典设计的消解和叛逆,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挑战,对权威、主流的怀疑。山寨品牌设计试图填平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鸿沟,促成一个品牌多元,相互共生、杂糅多样的后现代品牌设计语境。图3是未出售商铺的店招,无一例外全都是山寨版,作为地产商对商铺的宣传,“浦发银行”变成了“普发银行”,“可莎蜜兒”变成了“可沙兒蜜”,这样的设计在吸引我们眼球的同时,也让人会心一笑。 四结语 山寨文化的出现和流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的两面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客观地去看待它的发展。品牌设计作为协助企业发展的实体形象,归根结底是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核心价值紧密联系,与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相一致。品牌设计的背后是基于产品的服务和体验。如果仅仅将山寨品牌设计当作赚取高额利润的捷径,必将是昙花一现。事实上,当今的不少知名品牌在发展之初是通过山寨起家的,如国内的一些运动品牌。在发展之初具有明显的模仿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锐步(Reebok)等知名国际品牌的痕迹,但这些山寨起家的品牌通过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升级,同时转型并升级品牌形象,逐步摆脱了原来的山寨模式,形成了良性发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型,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企业的必然选择。[5]创新,是设计的本源,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对山寨品牌设计未来之路的最好诠释。 作者:孟浣女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情感营销在品牌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在商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已经不在用单纯方式进行营销,而是更加关注消费者的感受和拉近消费者的距离,强调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培养终身用户理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商业产品的相似化,产品的质量因素已经不存在很大差异,现在把情感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已经走进消费者的生活中,它吸引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从而大大提高了销售量。 关键词:情感;营销;品牌;设计 如何要企业品牌在同行的企业中独树一帜,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企业在理性营销的基础上,展开情感营销,并投入于品牌设计当中来,会使消费者心中更好的接纳企业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喜爱。如何使情感营销的方式运用在品牌设计中来呢? 一、情感营销的源由 美国的巴里•费格教授首次把情感全面引入营销理论中,并命名为“情感营销”。他认为“形象与情感是营销世界的力量源泉。了解顾客的需要,满足他们的要求,以此来建立一个战略性的产品模型,这是你的情感原形。”情感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恰当的抓住了当今人们快餐生活下的情感流失的心理现状,为了丰富和充实人们正在忽略的情感,而找到的一种方法。当然,情感营销要想取得成功,其策略的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保证质量和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建立情感品牌,选择独特的情感渠道,利用情感口碑促销等手段,来获取顾客的“青睐”。情感营销方式真正从消费者的感受出发,细心观察与保护消费者的情感,并以良好的沟通作为双方合作的基础,大家在感情上融洽了,彼此就能得到更多的理解与帮助。 二、品牌组成元素与功能 1.品牌组成元素 企业品牌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它构成的元素也有很多。包括品牌形象,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品牌文化理念、品牌目标。 2.品牌元素功能 品牌形象是品牌设计的基础。消费者对品牌设计的第一印象是对品牌形象有一定的记忆,其次再对其产品性能的认识。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能在消费者心里留有一个好的印象,并会对产品产生较强的信赖。他们会把这种信赖转移到抽象的品牌上,对品牌产生较高的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那企业如何能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视觉识别系统就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作为企业宣传中最有传播力的重要环节。企业品牌运用一系列统一设计,将企业信息和文化以设计的方式更加个性化、明晰化、有序化传播给消费者,由此留下强烈的印象与影响力。品牌文化理念是品牌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品牌屹立不倒的常青树。品牌目标是企业的希望和动力。这四点元素是品牌长久的必要因素。 三、情感营销植入的应用 1.情感营销植入品牌形象——亲切化 一个企业留给购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其品牌视觉形象,一个好的品牌视觉形象不仅仅要展现出其产品应有的特色,在色彩,构图等方面也要充分吸引购买者的购物欲,也就是其共同的情感因素。当企业了解到其受众人群的喜好,根据喜好设计出来的品牌形象,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从而产生丰富的感触和联想,对产品销售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安徽的“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三只松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其企业是一家以坚果、干果、茶叶等森林食品现代化新型企业。该品牌巧妙的利用爱吃坚果的松鼠形象,拉近了它与消费者的距离。看过三只松鼠的人,都对三只卡通松鼠印象深刻。这三只小松鼠不只是造型可爱,颜色鲜艳,并且具有自己独有的个性。该品牌还非常有心的把三只松鼠形象设计做的有所不同,并起了一个与形象匹配、业务相连的名字,比如:松鼠小贱,又贱又萌形象非常适合做其零食产品的代言人;松鼠小酷,形象积极向上,充满阳光与朝气,与其代言的果肉系列的产品十分相配,人们看着它的形象也会联想到一种阳光暖暖,果实甜蜜的场景;松鼠小美,温柔可人,是现代年轻女性的典型代表,它所代言的是茶叶类,这个形象代言正好符合时下年轻女性对养生的重视。三只松鼠分别销售不同的东西,各司其职。通过这种情感的迸发,打开人们心里的童真的一面,刺激消费者购买欲,达到企业营销成功的目的。 2.情感营销植入衍生产品——暖心化 企业要是做大做强,其衍生产品的制作是并不可少的。企业除了要力保自己的产品质量过关的前提下,还要多加观察和思考。企业如果站在客户的立场下多思考,多揣摩,多调研,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尽快的完善它,会让客户看到你们的诚意,也增加了好感度,并且提高稳定的客源。比如:三只松鼠在销售产品的时候,会思考其产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给予方便和优化。在产品质量上把坚果产品加工得更易剥,在包装设计上使用时尚质感双层包装,在后期服务上提供各种工具,如为用户提供开箱器、吃坚果的工具、扔果壳的纸袋、甚至还有吃完擦手的纸巾。这种把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也落实在实处的企业,怎么能不让消费者喜爱呢。在品牌设计中除了设计主要商品以外,更要多方面,全方位的思考每一个环节,往往细节决定成败。 3.情感营销植入广告——记忆化 在企业推广产品的时候,另一种推广方式就是广告媒体。广告也是属于品牌设计的一部分,如何将广告更好的效果呈献给客户,广告的脚本设计尤为重要,以打动人物的心灵才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南方芝麻糊”,它的广告以浓郁的怀旧情调展开,这种有着浓烈家庭氛围的广告确实吸引着各个年代的客户群。这个广告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家”“记忆”“温暖”等这些元素,勾起客户群脑海里最深处的记忆,无论人身处在父母身边还是在外地,都有浓浓的思乡情。把这种情感营销的宣传方式加入到品牌推广中,加大了产品营销的力度。 4.情感营销植入网页设计——方便化 现在科技发展,很多实体店的品牌也跻身进入了电商时代,至此网页设计也变的尤为关键。在电商与实体店不同,没有售货员推荐和样品试用等途径更加深入了解产品,但是这些也不会影响到电商的发展。现在网络发展的迅速,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网上的商店,进行购物大大方便了人们生活。网上需求量的增大,那网页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当顾客进入页面之后,观看的网页设计进行购买物品时,网页设计根据客户的购物心理,喜好,观看习惯,搭配颜色等因素吸引客户注意力,再加上文字的编辑,客服的沟通方式,都是让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有了这些情感因素的增加,最终促使消费的产生。四、意义情感营销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它所涉及的内容广,影响大,效果好,在商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品牌已经不单纯地为营销而营销,而是更加关注消费者的感受和拉近消费者的距离,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培养终身用户理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四、结语 在科技发展的时代,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除了要比较产品实用功能外,往往很多时候也是被外在因素所影响。通过赋有情感品牌形象,衍生产品,广告,网页设计一系列方式,激起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引起消费者心灵上的共鸣,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情感营销是一种很好的商业策略,作为品牌的设计者应该要全局思维来进行设计,不应该只重视某一个环节。为了能营造更好的营销环境,和提高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需要我们恰当运用情感营销策略在品牌设计中来。 作者:陈琛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品牌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品牌设计的教学过程涉及到多领域知识的渗透、而并非简单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的传授。学生应对市场发展、企业文化、产品定位、艺术审美等方面形成独到眼光、才会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如何改革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1.目前品牌设计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手段较单一、与实践相脱节现在的品牌设计教学多以教师讲课及PPT汇报的形式进行,方法较为简单。教师的授课案例多是某些大品牌、高端品牌,与实际设计市场相脱节,不足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这样的教学无法使学生充分联系实践、完成优秀的设计作品。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式,明晰教学的关键点、难点,采用各类手段、致力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实战能力得到迅速提升。(2)教学方式应更契合市场需要现在的品牌设计教学过程多以教师讲课及PPT汇报的形式进行,且授课案例多是某些大品牌、高端品牌,与实际市场联系紧密性有待加强。为使得教学符合市场需求,高效训练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关键点、难点要清晰,教学手段要多样。这样才可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及实战素质。(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完善因品牌设计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属于新兴学科,与其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尚不完善。目前,高校的品牌设计教育中年轻教师居多。他们中有一部分设计经验不足。(4)教师需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因品牌设计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属于新兴学科,高校教师应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在目前品牌设计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数量最多,他们欠缺实践,所以学校需要为这这一部分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5)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有待提高通过系统学习品牌设计,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管理能力及业务素质等要得到全面提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应在课上积极听课、完成作业,还应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观察、学习,吸取灵感,以逐渐成长为合格的毕业生。为此,高校应致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对“如何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发掘自身优势,尽早成为被社会所青睐的优秀人才”等方面有充分认识。教师可在课上及课外展开训练,让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竞争意识及人际沟通能力。 2.品牌设计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1)品牌设计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①培养立足于市场的设计理念。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使学生具备优秀的艺术美感,并有效激发其创作欲望、以在实践中形成独到的行业见解及契合市场的设计理念。这就意味着:首先,教学过程应符合市场需求及学生实际特点;其次,教学内容应立足于实际、强调如何使得企业获得实际收益。②加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教学应致力让专业理论及实践过程得到有效、系统的结合,并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比赛、并在课上进行适当的比赛指导。这样,学生可得到更多的设计机会,也可更多了解企业、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③进行校企间合作。学校应寻找合适的与企业间的机会,让教师、学生能更方便的去企业参观、实习及就业。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会更好的满足其用人需求;学生也可尽早进行设计实战、使自身设计顺应市场发展需要。(2)品牌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对策①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可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各类途径对学生开展能力训练。比如,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组、引导他们对一些品牌进行模拟的定位、推广及促销,并及时搜集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开发。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透彻了解市场、把握品牌定位,还可迅速提高其创新精神及动手能力。再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通过亲身去企业等处的观察、实习进行交流、讨论并完成作业。这样不仅可使得企业加深对学生们的了解,还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了市场实际情况。学生在设计品牌时会更多的考虑市场需求及预期效益,使其设计更合理、富于实效。②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水平。第一,高校可与企业合办实践基地,让教师抽出时间去企业参观、实习,持续提高业务素质及专业能力;第二,高校可安排专业不同的教师合力讲授专业知识,以满足品牌设计这一新兴专业的教学需求。这样,不同讲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上形成互补、提高教学收效。同时,学生也因此及时获取了相关前沿信息、开拓了视野;第三,学校可经常举办论坛、沙龙、讲座,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第四,鼓励实践经验少的教师主动向经验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学习,以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品牌设计教师。③开展竞赛等提高学生积极性。学校可根据外国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寻找队友、合作开展项目来完成作业。教师可让学生事先汇总品牌信息,并在课上展开竞赛。然后,学生们可依据本队所需主动相互搭伴、协力完成相应的项目作业。这样,学习氛围变得活跃、有趣,学生会在丰富的体验中迅速掌握知识、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3.结论 目前的教学中,存在教学过程与实际联系不紧、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仔细调查本校教学现状,加强师资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并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这样学生在设计作品时才会更多的考虑市场需求,使其作品更为合理、富于实效。 作者:宋夏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品牌设计创意与方法研究 摘要:品牌是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一个成功的品牌能够培养出相对稳定的消费者群体,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因为品牌知名度而去购买产品。品牌创意的实质就是品牌运营者对品牌进行想象和创作,使品牌要素能够体现品牌个性的过程。品牌创意的生成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品牌创意表现形式包括标志设计、企业形象、产品包装、广告宣传、产品海报、橱窗展示、公关礼品、网站建设等等。好的品牌仰赖创意开拓市场空间。 关键词:品牌;设计;创意 一个成功的品牌能够培养出相对稳定的消费者群体,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因为品牌知名度而去购买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品牌能够脱颖而出是创意的精髓,好的品牌仰赖创意开拓市场空间。 一、品牌创意及其价值 创意(creative)就是用一种新颖而与众不同的方式来传达单个意念的技能与才能。品牌创意的实质就是品牌运营者对品牌进行想象和创作,使品牌要素能够体现品牌个性的过程[1]。什么是一个好的创意?就是别人没有想到的或是比别人做的更加优秀的设计。品牌的创意是企业品牌发展的原动力,品牌的创意设计是设计师情感的表达,设计师是企业品牌化发展的灵魂,市场营销是品牌设计创意的来源和检验。 二、品牌创意的生成路径 一个好的创意可以吸引消费者也可以刺激市场上的其他竞争者。一个好的创意是产品成功的一半。品牌创意的生成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首先,在品牌创意的设计上,设计者要先进行市场调查,对市场上已经有的品牌设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找出它们的优势与劣势。其次,做好设计定位评估。品牌创意设计之前,设计者需要通过对品牌受众、品牌扩展区域等市场因素、消费心理因素等相关因素的分析,得出分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意设计做好定位。创意设计定位正确与否,决定着视觉形象的好坏,是品牌成功的基础。再次,创意设计要追求外在的设计感。市场上的很多品牌都有着很好的设计感,日本的品牌设计水平极高,带来的美感冲击吸引着固定的消费者群体。“无印良品”作为经典的品牌,无论是品牌设计还是门店里的陈列都有着很强的设计感。从logo到每件商品的设计都是市场上同样商品的佼佼者,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冲着品牌去的。这样的品牌不用进行极力推销就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原因就是品牌定位和创意特别好,提升了整个产品的格调。最后,把握创意的表达艺术。创意的表现形式就是创意独特的表现风格。品牌创意有很多表达因素,包括视觉、结构、色彩、材质、图形、造型等。设计师通过这些方法将品牌做出立体化效果,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努力获得消费者认可[2]。在创作的时候,设计师要根据一些时尚潮流和消费者需求进行设计和产品研发。创意其实有很多种形式,它是为了让产品变得更加独特,也是为了向消费者展示与其他产品不一样的地方。 三、品牌设计的创意方法 在品牌设计中,从品牌的推广到形象的设计宣传,都需要设计师的参与,设计师在赋予品牌的活力和打造品牌的视觉差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品牌的创意方案,要先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机,还要分析市场竞争者。其次要对市场上同样类型的品牌进行分析,找到属于品牌的个性,从而创造出不一样的品牌风格。品牌创意表现形式包括标志设计、企业形象、产品包装、广告宣传、产品海报、橱窗展示、公关礼品、网站建设等等。 (一)产品设计 品牌的背后是产品,在设计产品时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科学研发,创造出独特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能够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竞争者中能够脱颖而出的产品,才是产品和品牌的生命力所在。品牌需要借助产品才能发挥最大的影响力。可口可乐是饮料类产品中最为成功的产品,很多人正是记住了它的味道,从而产生了对品牌的信赖。在世界上各种碳酸饮料激烈竞争的时候,可口可乐从开始到现在始终是主导品牌。从1988年到现在,可口可乐换了很多产品包装,但是它独特的品牌形象却一直没有改变,独特的红、白标识让人过目难忘。品牌设计与产品相得益彰。 (二)标志设计 标志并不是品牌,它只是品牌的简化表达方法。品牌识别往往依赖标志指引,标志实质上成为一个符号,使消费者能够认识并且留下印象[3]。设计师保罗•兰德说过:“理想的商标应该是简单、优雅、经济、灵活、实用、难忘的。”一个品牌被人们认识,通常首先就是从它的标志开始,一个经典的标志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影响消费者心理。有很多品牌的经典标志都很成功,让消费者印象深刻,比如: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苹果、可口可乐、IBM、耐克等等。这些标志从最开始到现在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最基础的形状却一直没有改变,它们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颜色、字体等方面有所改变。星巴克的标志颜色一直是绿色,标志图案是一条美人鱼,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标志慢慢从复杂变化到简单,不管怎么变化消费者还是一眼就能认出是星巴克的标志。 (三)产品包装 包装实际上是品牌体验,产品的包装设计是品牌在销售中解决“卖点”问题的关键之一。成功的产品包装设计能够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可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包装设计体现着品牌的性格,好的包装可以在销售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消费者不仅可以看到品牌的特色,还能把握品牌的功能。品牌的包装设计有很多种类,可以根据产品的特征和图案来进行设计,也可以根据产品的颜色来设计,或是根据产品的功能和消费者的购买年龄设计。包装的设计必须是反映和品牌有关的特点,设计师要通过对产品的了解去发现它的特点和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和创新[4]。例如,有些产品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和年龄阶段的人群来设计———小孩子用的产品包装一定要色彩丰富,成年人用的产品包装要简约实用。此外,产品包装有时需要别出心裁,顺应消费群体的需要进行特别的包装设计。例如,对于环境保护意识很强烈的社会群体,想要打造最强的品牌,就要避免过度包装,很多品牌的产品包装可回收利用,或使用可降解材料,就容易受到这样的消费群体的青睐。有些商家将产品的包装盒子或是瓶子设计成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收藏品,也深受消费者喜爱。 (四)品牌的形象设计 形象设计是品牌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品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市场上,品牌和品牌之间的竞争不仅在于品牌的差异性,更在于品牌形象、风格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为视觉设计创意。企业的品牌形象设计包括基础设计和应用设计,基础设计包括标志、字体、颜色以及辅助图形等;应用设计包括产品的海报、宣传、标识、指示牌、户外箱等等。品牌形象的设计代表着企业和品牌的性格,是人们认识品牌的核心要素之一。成功的品牌形象设计对品牌的发展和销售有很大的作用。联通公司作为中国三大通讯公司之一,它的形象设计十分经典,中国结形状的标识以红色为主色调,不仅让消费者能记住它醒目的颜色,也让消费者感受到深厚的中国情结。此外,招贴海报主要用于品牌店面的宣传,海报可以根据每一季度的产品进行更换,让消费者直观了解产品的动态。 (五)广告宣传 广告宣传不同于品牌设计,但它也是树立品牌形象的一个关键手段。广告宣传做的好不好对产品的销售有一定的影响,品牌的成功往往归功于广告宣传和包装设计的成功。广告宣传分为:印刷品、广播、户外广告、网络、电视等等。在网络发达的现代,印刷品的宣传已经落伍,强大的网络可以让人们不出门便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所以对产品的宣传主要方式应该向网络和电视转化。如通过网络销售让消费者进到网站上的商店购买商品已经成为很多产品销售的主要路径;此外,商家在一些电视、电影中也会植入广告,利用明星效应使明星用过的产品或是代言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作者:马牧青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品牌设计论文:陶瓷连锁品牌设计研究 一、连锁经营的优势 连锁经营发端于近代的工业化管理策略,采取管理大工业的高效策略,更好的为商业公司的销售、采购及运作开展流程化设计,采用标准化的规范,把工业化管理的一些技术、手段放在商业里运作。 (一)品牌优势 1、连锁品牌。在现社会主义社会商业一角中,连锁经营模式的公司已得到广泛市场的认可,也是最容易传播品牌的企业类型。像我们随处可见的英雄煮、家乐福、谭木匠等有名气的大品牌,涉及超市、餐饮和艺术品等,无处不在。在一定程度上讲,连锁店的存在已经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2、品牌推广。连锁经营公司品牌能如此快速传播是因为公司在全国各地分布统一的视觉识别(VI)和店铺识别(SI),然后依赖消费群体的好口碑,因此无需花费大额经费做广告。在人群比较聚集的商业区开社一个代表性的店,就可以为品牌做推广,等同于甚至大于做广告的效果。 (二)商品优势 1、商品的作用。作为连锁经营的实体店,同时是依靠商品买卖为核心工作的实体店,生产出特色商品的很重要。反思下,如您作为一个消费者见到某商品摆放凌乱、样式陈旧、高昂的价外加店铺服务生服务差,你肯定是用脚投票的。 2、品类与供应链。连锁管理中比较核心的便是热销、促销、季节、主题及商品组合等产品。外加产品的品类及价格的管理等等。试想,如一个公司的核心部分出问题,那么公司经营便会出问题,最终导致产品销量下滑,毛利下降。 (三)管理优势 1、标准统一。思想统一为首,然后再是采购、财务、标识、价格的统一。采用标准化管理,就可以避免人为的不良干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运行流程与公司机制来约束连锁各个公司,因此连锁企业的管理一致向国际连锁协会提议的三化,即“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统一发展。 2、职能完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等等职能是连锁公司管理职能必不可少的,和非连锁企业管理相比较,连锁企业具有一定管理优势,主要表现在他们严格遵守管理条例,严格实施制度。避免不了许多问题,如有人问统一一切事物,什么都要统一,什么都要有标准,这样能做到吗?说的深奥一点是质量与度量的统一,。它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靠拢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和品类管理 (一)区域品牌 “景德镇”、“景德镇制”以及“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新彩”等都被景德镇陶瓷协会注册为集体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本身就是一个连锁品牌,他们所涵盖的陶瓷产品都非常适合作为连锁门店的商品。在当前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的接受度和美誉度在下滑的环境下,要发挥区域品牌的整体力量,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品类管理 1、商品种类和数量。陶瓷产品有二十个大类,二百个多个种类,上万个品种,由于规模是资本的限制,因此,需决定出销售哪一类产品?它们在店面里该扮演什么角色?每类品种需采购多少数量? 2、商品种类与空间。陶瓷产品的形态各异,有圆器、镶器和琢器,每个器型的大小又各不相同,且之间还有组合。所以,每个商品(供应商)都希望取得更多的排面,更好的展示位置。但零售企业的空间资源有限,只有做成一个可以自由组合的货架系统,才能尽可能满足更多的期望。 3、价格与销售。商品价格包含商品本身的生产价值和商品附加的文化服务价值两个部分,由于陶瓷的文化特征,产品的价格从几元到成千上万不等。相同商品在不同零售商店里价格都可能不同,这是由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决定,陶瓷作为艺术品更是如此。 4、促销与销售。由于竞争的白热化,促销是目前最普遍的销售手段。当我们评估促销效果时,首先考虑到它们的长期效益,于此同时一定要关注它对品类销售的影响。短时间内低价促销手段可以提高销售数量,但是不能长时间的采用,因为会影响产品的发展。如日常使用的餐具、茶具,它们的价格关注度比较高,采用促销手段肯定会有显著有效。 5、服务与零售品牌。陶瓷零售企业主要依靠产品的附加服务,因此从中受益,唯有强化和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才可以让利润长久化。零售企业的品牌形象具体可变化性,表现在消费者对实体店以往的印象和评价,其再者实体店在通过自身服务和品牌形象的不断改善。由此可见,服务是品牌的核心。 三、品牌设计 (一)名称设计 名称和LOGO表面上看是品牌的外部特征,其实它是有内涵的,所以名称必须是专门设计的。针对景德镇是一个单一产业立命的城市,全城皆是瓷。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瓷库中寻找。珠山八友,民国时期的本地有强大影响力的陶瓷集体,其产品特点鲜明,这类连锁品牌的名称可以采用珠山庄。龙珠阁,是御窑瓷厂的标志建筑,把皇权的龙和景德镇的珠山结合在一起,是一个标志,在高端产品的品牌设计可以采用龙珠阁。CHINA一词来源于宋代的昌南镇,即景德镇,其在外国的影响力很高,所以出口瓷可以采用昌南屋。它们既各自具有一定的历史含义,又和“景德镇”有着必然的一对一的紧密的固有的联系,容易被全国乃至世界熟悉景德镇陶瓷的人知晓、接受和推广。 (二)通路设计 1、和连锁超市联合。陶瓷的主要一个品类是日用瓷和陈设瓷,日用瓷和普通的陈设瓷是超市的必备商品。所以,景德镇陶瓷连锁经营方式的确定需要与超市相结合,一方面是企业需要,二方面是消费者需求。“家世界”超市作为首要选择,每个家的世界都需有茶具和餐具,陈列景德镇陶瓷。景德镇瓷器是一个金字招牌,对当地人或是外地人,或是实力雄厚的中间商都会选择的。 2、和连锁酒店联合。现在在部分景德镇本地酒店的大厅内陈列了景德镇陶瓷展示区,但仅是带有被动型销售为主的活动。外地的连锁酒店,一般是只陈设一个景德镇的大型瓷板作为装饰。他们这种组合表面是共同体,其实仅仅是租赁关系,关系比较松散,责、权、利并不统一,合作战略不同,由此可见两者是不能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3、和文化街联合。大中型城市都有文化街,文化街的特点是生活慢化和生活文化。陶瓷,艺术陶瓷的鉴赏,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特别需要消费者能静下心来慢慢体会。各地的文化街的店铺尽量经营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产品,陶瓷作为上的厅堂下的厨房的雅俗共赏的文化艺术品,特别适合在文化街扎根发芽。我国陆续评出了中国历史文化古街,北京的南锣鼓巷、潘家园等等。还有,国学文化街也在如火如荼中。 四、结束语 景德镇,一个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市,在古代成为一个发展陶瓷的得天独厚的地方。但随着陶瓷对土等材料资源的依赖程度的降低,其优势不再,同时显现出其交通的闭塞。通过连锁经营方式,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做出去,和外界的各种文化交融,为陶瓷的创作提供源泉;同时,和其他产业的联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业态和经营方式。不管是经营产品的变化,还是经营方式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的经营好“景德镇陶瓷”这个区域品牌,甚至说景德镇陶瓷是国家品牌,是“中华品牌”。 作者:周育华 单位: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设计论文 一、品牌设计传播 品牌就是符号元素的提取和演绎,品牌设计是由品牌内在文化和外在图形构成的视觉符号。它犹如一颗播下的种子,通过文化创意的熏染,在特定时机开花结果,形成特有的品牌设计,在受众灵魂深处引起共鸣。品牌设计是经过长时间的头脑意象生成,与文化意蕴融合而演变形成的。因此,作为一个国家需要品牌化的管理,我们不但要发现其品牌价值,更需要打造和发展某一有影响力的品牌。品牌的出现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到被称为“都市牛皮癣”的小广告、贴在车窗上的海报,大到现代时尚的标志、公共场合的标识。在信息时代人们已经习惯品牌的存在,认为品牌是有形的媒介传递着文化创意信息。现今品牌无疑是一种具有巨大魅力和感染力的设计符号,特别是把这些视觉元素提炼与归纳后运用于现代中,我们来看看最佳品牌设计传播的例子吧,包括苹果电脑,多芬等,每家公司在传达给消费者,“这是独一无二的产品”这一理念,从而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辨识度与期待。他们需要自己可靠的品牌,再通过这种文化视觉语言展示公司理念来创造价值。品牌一方面是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品牌的塑造也需要从文化中汲取元素和灵感。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而如何借助创意产业来提升品牌形象已是当下一个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品牌设计传播研究 文化创意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创造性活动,不仅能作为载体成为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战略与途径,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特征。设计的本质既是创新又包含传承,其设计文化的创意内涵显现出时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精髓。设计不只是维系顾客的方式,也是传播品牌形象的媒介。文化创意产业通过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开启品牌设计与文化创意的对话,使品牌传播更能独具特色、引起共鸣。这个愿景能将品牌与创意建立桥梁,同时也告诉大众品牌设计的精神,如何把更好的文化创意落实与具体之上。品牌设计如同音乐,好的音乐能使受众心灵和意识充满欢欣,对一些国家而言,品牌设计甚至代表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关于人文的创新和传播。通过对品牌的文化、精神、形象等多方面全方位研究,对品牌的建立及其发展进行分析,提炼出品牌在文化创意的背景下特有的特征。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在整体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就变得越来越重,甚至在某些依托创意产业而生的国家中,创意产业成为其灵魂。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商业竞争越加激烈,国家将更加重视品牌文化的发展。如何运用文化创意来增加品牌设计的价值,使其意蕴深厚呢?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定的顾客诉求、广泛的品牌认知等这些要素,塑造了品牌设计,促进品牌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意产业为品牌设计传播提供了养料,提到那些运用文化创意传递信息,强调内涵的成功案例当属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中国银行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代表,文化创意需要体现中国特色,因此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符号基本形来强调传统文化,给消费者增加信任感。古钱图形是圆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演绎成“中”字符号,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由此可见,中国银行赢得了大众的欢迎与认可,不仅是其品牌设计具有艺术形式美感,还因为它文化内涵意义深刻,可以有效精确的传达信息,达成一个民族与时代的共识。品牌设计的创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饱含文化含义、传递信息的艺术过程,这充分考验了设计师的个人素养和审美情趣。优秀的品牌设计不仅是创意符号形式的提炼,更是企业风格的确立与文化信息的传播。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应以品牌建设为中心,把基础建设、文化建设及形象设计都纳入品牌文化传播的轨道。对品牌设计传播进行科学的规划,运用文化创意方式,以创意驱动经济发展。 三、结语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站在科学化、经济化的视角审视,品牌无疑是一种具有巨大魅力和感染力的设计符号,特别是把这些视觉元素提炼与归纳后运用于文化创意产业中,深化体现我国重视的文化与内涵,加强品牌设计传播的有效途径,从而渲染文化的创意传达涵义。作为设计者要充分了解市场,掌握现代文化创意信息时代设计思潮与动态,开动自身的创意思维,才能从生活中挖掘潜藏的精神文化内涵,创造出有价值的精神物质世界。 作者:陈静文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品牌设计论文:视觉基因系统下品牌设计论文 一、本土品牌面临的危机 (一)国际品牌围剿本土品牌国际品牌便是指产品涉及了全球,并且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较高的品牌,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国际品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享有五度,即知名度、认知度、满意度、美誉度、偏好度和忠诚度;2、经济价值巨大;3、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市场全球化程度高。4、超越地理文化边界的能力强。5、全球化品牌规划完整度高。6、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强。当下我们的生活已被国际外资品牌占满了,我们已经无法寻找到更多民族品牌的影子,并且伴随着国际品牌在一线城市的占有度越来越多,它们已经开始走向多元化,加大中低消费市场的渗透,大量的收购大宝、小护士等本土品牌,原本国际品牌与本土品牌各自分占高、低端市场的竞争大格局已在悄然改变。 (二)本土品牌自身问题仔细分析国际品牌的特征,很容易便能找出我们本土品牌的一些自身问题。本土品牌缺少国际知名度、品牌竞争力弱,品牌价值低,并且几乎不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而且由于多数国内企业还处于品牌战略初始阶段,不可避免的在运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比如信任危机,同时也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中国那么多工厂,大多只停留在代工的地步,比如那么多人用苹果手机,大多是中国工厂生产组装,没有任何属于中国人的技术。最近又出现“品牌热”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便是对“品牌”本质认识有偏差,多数企业太急功近利,寻求外表华丽包装来赢得短期效应。 二、本土品牌的塑造 近年来,使用“品牌”的概念在国内已逐渐成时尚,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的迅猛发展,但大部分人却对于“品牌”没有一个正确的,且全方位的一个理解。“品牌”(Brand)该词据说是源于19世纪早期盛威士忌酒的木桶上的区别性的标志,从这不难看出,品牌最初的内涵便仅仅是代表或者象征某种产品的视觉符号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的概念渐渐有了更多的内涵,而更为准确的定义,我认为应是奥美公司在其创始人的基础上做出的定义:“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梁文道曾说过:“品牌绝非包装,而是一家企业灵魂的外在显象。所以,建立品牌也不能简单放在所有工序的最末端,它应是从一开始就必须要介入到企业与产品最核心部分的规划与改造。” (一)塑造本土品牌个性品牌个性应是无可取缔的独特市场优势。许多企业在本就缺乏对品牌本质内涵真正理解的情况下就贸然投身到人云亦云的品牌建立与传播活动当中去,致使创造出来的品牌缺乏个性,真正的“品牌精神”没能体现。品牌个性的塑造是区分与辨别的关键,现如今市场一片繁荣,每样产品,大到房子、家具、汽车,小到铅笔、毛巾、拖鞋,同类产品,不同品牌是百家争鸣,如何在这些琳琅满目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关键便是品牌个性的塑造,有个性的产品才能成功抢占到市场的一席之地。而本土品牌的个性不仅具有所有品牌个性的普通性,又有其特殊性。本土品牌是具有独特的本土市场优势的,在本土具有“地利、人和”的优势,本土品牌包含了广泛的涵义,有国家的也有民族的,同时体现着企业文化和民族文化,著名的本土品牌会让国家和民族增强自信心和骄傲感。几年前,大家都为饮料市场被洋品牌一统天下而悲痛不已,后来,因为乐凯胶卷在柯达、富士的强大攻势下最终取得三分天下而高兴万分,现在,我们更为海尔品牌可以走向世界而自豪骄傲。所以本土品牌在有经济意义的同时又有着超经济的意义,自主品牌是中国人的话语权、主动权、定价权。实际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品牌之所以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抢占市场,就是因为这些国际品牌所提炼的与塑造的品牌精神可以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群体的普遍认同,因此国际品牌所追求的应该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比如真、善、美、自由、平等等,而不强调差异性,因此国际品牌缺少了本土品牌的亲和力,也缺乏了对于各民族、各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的一个情感关照,无法产生情感的归属感。然而国际品牌所抛弃的恰恰是我们所珍视的,从而才能创造出与国际品牌完全不同的个性品牌与之抗衡,从而赢得不同消费者的认同。这里的不同消费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本土市场的消费者,与本土品牌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另一类是本土市场之外的国际市场的消费者,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带有本土特色的品牌具有国际品牌没有的民族个性之美,这是一种对于文化差异下互相碰撞所激发出的独特情感的追求。本土品牌强调的是“本土文化”,是一张带有文化特征、民族特征的“名片”,“本土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品牌增值加分、助力的手段。 (二)本土品牌视觉基因系统的建立视觉是一种手段,是人们通过多种感官直接了解产品形象的手段,比如色彩、外观等。视觉基因系统是指利用视觉元素应用于各种系统之中,建立起能让人“一目了然”一套完整的品牌视觉系统。从最初商标的重要性,到后来是整个视觉系统越来越重要,这就是市场对于产品独特性不断提高要求的结果,从而使商家去追求更强调细分品牌个性方法。一套成功完整的品牌视觉系统,是容易让消费者辨认及记得,给人一种优质感觉。品牌视觉系统,是关照到品牌下的每个产品,甚至顾客使用时的每个细节,对于每个细微之处的关照,正是一种人性关怀的体现,也是一种有素质的代表,优质的感受便能从这体现出来的。对于本土品牌的视觉基因系统的建立,是为了让本土品牌的民族、文化基因融入到整个视觉基因系统里面,用以辨认和区分,从而打上独特烙印,也能加强本土品牌的个性塑造。而拥有一套完整、完善的视觉基因系统的本土品牌,也会让消费者感到正规、值得信赖,并且具有专业的品牌素养,从而慢慢渡过企业信任危机,赢回消费者的心,重拾民族企业信心与尊严。 作者:冯俊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民间工艺品牌设计论文 一、黑龙江省艺术品牌设计的产业化发展 (一)民间工艺品牌设计产业化黑龙江省的民间工艺有蒙古族的鱼皮鱼骨制品、毛纺毡毯、玉器;鄂温克族的绣花地毯、鱼皮鱼骨制品、桦树皮制品;满族的青瓷;达斡尔族的刺绣等以及绥棱的黑陶、呼兰的通草蝴蝶等。这些民间工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特的,但是艺术手法单一、创新度不够、缺乏文化内涵、文化宣传和包装不足。黑龙江省民间工艺品牌设计产业化的方法,即增加民间工艺品牌的多样性、创新性、文化性,加大宣传力度和包装力度。当然这样就要求艺术创作者要有很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我们要先培养出一批创新型人才,能够将传统的民间工艺与现代化的技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受消费者喜好的新的民间工艺产品。这就要求设立相关的专门培训机构。优秀的人才、有内涵的创新产品、优秀的品牌设计和包装以及广泛地宣传,就形成了黑龙江省民间工艺品牌设计的产业化。 (二)冰雕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黑龙江省的冰雕艺术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所以冰雕艺术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雕艺术不仅有艺术价值还有经济价值,它提高了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并且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从而推动黑龙江省民间工艺的发展。冰雕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就是针对黑龙江省冰雕艺术的人才和地方特色的缺失进行改革,整合黑龙江的冰雪资源、塑造本土特色和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理念的建设。通过整合冰雪资源可以将冰雕艺术提高一个档次,形成大场面、大规模的艺术展示平台,使黑龙江省的冰雕艺术走向国际化。塑造本土特色可以使冰雕艺术在同类艺术中脱颖而出,同时又能促进其他本土艺术的发展。人才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为黑龙江省冰雕艺术的长久发展作保障。通过整合冰雪资源、塑造冰雕艺术的本土特色,培养冰雕艺术人才和创新意识,从而形成黑龙江省冰雕艺术的独特品牌,进而形成黑龙江省冰雕艺术品牌设计的产业化。 (三)陶瓷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黑龙江省高岭土的产量大、质量好,是陶瓷生产的优良原料。黑龙江省的陶瓷艺术拥有一定的制瓷技术基础、便利的交通和市场优势,以及技术研发基础,但是陶瓷艺术的发展并不理想。陶瓷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就是针对陶瓷艺术的资源低利用率、艺术品创作的稀少和设计水平有限的缺点来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陶瓷艺术品的创作和培养拥有高水平、高技术的人才,从而形成陶瓷艺术的品牌设计,形成了黑龙江省陶瓷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 (四)漆业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黑龙江省的漆艺有7000年的历史,中国近代的漆艺发展和传承主要靠高校的教育来完成。实现漆业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要渗透漆文化理念,加大漆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提高黑龙江省漆艺产业化生产效率的途径。 二、结语 实现黑龙江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不仅能够有利于黑龙江省艺术产业发展,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黑龙江省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黑龙江省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是必要的。 作者:吴晓慧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老宋体品牌设计论文 一、品牌维度下开展老宋体研究的必要性 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然而却是一个品牌弱国。品牌国际化是中国品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字体设计承担着体现品牌价值内涵的重任,若过分洋化的模仿国际品牌而忽略本土文化特征,必然会导致品牌文化价值的缺失。老宋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起源于北宋,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老宋体继承了中国书法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正装。老宋体以其典雅的字形结构和强大的文化生命力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品牌设计师的推崇。而在“世界与中国接轨”成为趋势的当下,在品牌维度下开展老宋体的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二、老宋体在品牌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一)提升企业形象定位。企业品牌形象的构成是多维度的,而视觉系统是最直接的’。字体设计是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恰当地体现品牌特质的字体设计对于品牌形象的定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宋体可识性强,具有表现形式自然、易记易读的优越性,利于信息准确辨别和快速传播。老宋体名称所蕴涵的直接意义和其引申含义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设计。老宋体笔画刚中带柔、结构丰富多变、形简意美,对于树立企业形象和提升品牌品位起到推动效果。(二)增强品牌价值内涵。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中国设计师越来越将目光投向本土特色文化,设计了一些成功的老宋体品牌设计。这些设计作品不仅弘扬了中国的文化精髓,也展现了东方人的聪明智慧。老宋体跨越数千年时空历史,至今仍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老宋体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形态的多变赋予了老宋体无限的创造可能性。在品牌设计中老宋体有图案性和意形双关的优势,增强了品牌价值内涵。(三)唤起受众购买欲望。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感和审美需求。如果企业品牌形象平淡无奇,则无法吸引消费者的心智资源。而品牌形象富有特色,则能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和购买欲望。 三、老宋体在品牌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在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当下,老宋体在品牌设计中也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具体表现如下:(一)局部大胆装饰凸显个性。以老宋体的基本字型为相食品牌形象设计中,设计师在老宋体笔划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装饰与变形,将标志中的图形与“食”字的笔画巧妙的结合,增强的品牌的视觉冲击力,使得整个标志和谐统一。(二)回归古老风格颇具韵味。一些品牌设计师偏爱于对手工艺时代字体设计和远古制作风格的回归,使老宋体表现出独特的韵味。设计师在进行字体设计时可将老宋体的边缘处理粗糙,或将字与字之间排列成高低不一,力氨求在符合实用的基础上,使所设计的字体展现出独特的形式美。如在“印象灵州”标识中采用画像石般做旧风格,回归古老韵味,与古老灵州悠久的历史文化遥相呼应。(三)注重效果材质风格多样。在老宋字体的品牌设计中,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光泽和材质的表现,使字体具有光效应艺术、水滴效果或者其它特殊视觉效果。如在“惹香”品牌标识中,惹香二字在保持原有老宋体基础上运用º了喷溅和斑驳的效果,使整个标识在保持老宋体的基础上更加充满灵动感。(四)结合新媒体扩大传播领域。在未来的新媒体世界中,老宋字体的设计将更加强调其动态的效果、运动和声音的设计,那将是一个更有趣、丰富的设计与传播过程。“在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多媒体逐步成为设计领域主要的制作表现工具,在此背景下老宋字体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处理方法,使老宋体向图形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使之产生全新的视觉效果,从而扩大品牌的传播领域。 老宋字体作为一种代表中华民族气质的“隐性视觉形象元素”,具有较强的符号感和高度的艺术造型价值,在品牌设计领域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利用老宋字体来创意品牌形象,将成为一种新的设计导向。如何更大程度的发掘老宋体的设计价值以使其更好的为当代品牌设计发展服务,这将是当代设计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宋玉玉单位:山东大学 品牌设计论文:现代服装品牌设计论文 一、选题来源 其一,根据国内服饰品牌发展的水平可以发现,品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服装设计师的思考,意识到仅从设计的角度出发而无品牌概念的设计,很难使消费者产生共鸣,也刺激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其二,现阶段的服装行业,由于各种设计风格与设计观念发生了冲突,并冲击着品牌设计师的创造力。于是,本土设计师大胆挖掘民族元素和色彩艺术,使两者之间相结合,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不断转变服装审美趋向和设计风尚,使得中国本土的民族元素成为服装品牌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二、研究现状 随着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服装对于生产、生活的诉求朝着追求美的心理而转化。特别是在现代,设计师们己经打破传统观念,设计思潮向多元化发展:如文化混搭、戏谑、符号化,使设计成为一种玩耍和游戏,使服装的趣味性带给着装者全新的心理体验,使服装无论从内容、题材还是手法上都得到极大的拓展。在这种状态下,如何将炫丽的民族元素融入其间,形成独特的服饰品牌,这就需要我们深层次地研究民族元素的在现代服装设计的运用。有“丝绸之府”之称的杭州,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女装之都,是新时代崛起整体设计的产业区,民族底蕴深厚。但在建设初期却缺乏强势品牌精神,使规模经济盲目趋奉,服装整体设计中出现薄弱环节:产品种类繁多,但缺乏创意与特色,没有强化服装设计内涵,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品牌精神。21世纪初,有一篇为杭派女装代表品牌“江南布衣”写的《江南的布衣》,文中提到的“运用本土服装设计理念灌溉成功的江南布衣设计”,让我们感悟到了民族文化精神赋予的内涵,民族服饰的精华得到了传承,这是服饰品牌“江南布衣”得以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一枝独秀的秘诀。由此可见,它既适应现代服装设计的趋势,又融合了民族元素的设计,是值得我们进行分享、研究的成功案例。 三、研究价值 追溯服装市场发展的历程,价格的竞争已成为历史,企业抹平伤痕,清醒认识到质量才是企业生存的保障;而未来的市场将上升到设计理念的提升高度。通过服装设计来表现服饰产品的精神与功能的内在价值体现,由此可见,服饰品牌的作用不可估量。市场巨变,影响着服饰品牌设计风格的定位。服饰品牌的内在价值是品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延续功能。如在制定女装品牌战略时,江南布衣的管理者,未雨绸缪,充分考虑到将来服装市场的发展的需要。为品牌的持续发展与延伸预留了充分空间:对于目前市场的细分化特点,创造了民族特色延伸性品牌。主要以原品牌和新概念元素来体现,既实现了对原产品的补充,又避免了同一品牌不同产品间的竞争,更好为彼此所接受,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四、现代服装品牌设计与民族元素概述 (一)现代服装品牌设计概述 1.适应市场竞争力 服装市场的竞争要求:服装风格定位、细节特征、流行讯号、品类设计、饰品要素或设计的组合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其目的是很好的区别同行之间品牌的特征。实现服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和沟通;为适应市场的竞争,服装企业家,经理人必须解决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否则抢占未来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艰难。 2.品牌的诞生与成长 品牌战略,对于中国服装的市场来说已经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企业形象、企业信誉、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的整体体现,成为消费者信任的主要标识。一些服装企业充分运用本土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中,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的品牌定位,利用民族元素的植入而使消费者产生征服感,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所以,要求服装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市场,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为品牌创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民族元素概述 民族元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民族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它的内容及及形式表现所涵盖的主题,是其它艺术形式不能替代的。由于其独特的性质,不同的民族元素体现在服装产品中,如服装款式、颜色、图案的选择,也就不同程度地强化了服装品牌设计深度和服装品牌定位以及独特性。现代社会中,国际化的民族文化已成为时尚设计工具,它表现出的神秘浪漫与独特性,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国际时尚全球化的程度越高,独特的服饰文明所散发的魅力就越能波动人们的心弦;如东方元素中的文字、水墨画、龙图腾,以及经典细节如旗袍、盘扣、立领等设计,常常是服装大师的灵感源泉,民族元素国际化的设计,意味着: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这一深层的内涵。服装民族元素的融入,不是拼凑和卖弄民族文化、不是脱离时代的死记硬背,不是细节的堆砌,而是发现美丽的构成因素。中国特色并不光是立领、盘扣、对襟、刺绣等元素的罗列,而是民族精神文化内涵的体现。在深层次的组合设计中中,需要抓住的是“形”与“神”的组合,是其形神间传递的一种独特语言。 五、服装品牌设计中民族元素的个性体现 (一)民族的服装品牌概念需要突破 1.体现民族与流行沟通的品牌个性特点 品牌的竞争是长远而持续的,如今,本土服装品牌需要将民族与流行之间进行沟通,二者要有统一的概念,要塑造品牌个性。因为,个性化的品牌,能够缩小与消费者的距离,使之产生良好的意愿并开始关注服饰品牌。个性化的沟通促使他们从品牌偏好转到消费习惯上来,并且逐渐据他们心灵。只有将民族元素和流行时尚结合,完美的阐释在服装品牌中,消费者就会明白品牌的文化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品牌个性,不应该轻易改变,只能随着流行的变化不断充实。同样,民族服装品牌反映了设计师与消费者沟通的艺术。设计师必须了解消费者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在市场与流行间找到突破口,塑造出品牌个性的印象,使具有民族特征的服饰品牌具有普遍性,从而成为大众化服饰品牌。 2.独特的个性使品牌特点更清晰 民族风格特点的服装款式、色彩、图案、服饰配件等,传达给人们有形有色的形象。这些元素如符号般承载着内涵的品牌,影响着消费者的判断,消费者在不只不觉中了建立品牌个性形象,形成了品牌信任,进而产生品牌的广告效应。民族元素可视化的概念中,象征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权衡设计是否恰当,是设计成败的关键。民族元素的融入,创意与内涵的延伸,使品牌具有了独特的个性。一旦品牌内涵与消费者的愿望结合起来,就会为品牌注入活力,使品牌形象清晰、个性独特。 (二)同类元素采取差异化设计 由于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不同民族的服饰品、色彩、图案、象征等会产生联想,将潜意识的感觉牵引出来,形成默契,产生共鸣,自觉抛弃成见,建立新知,从而获得独特的品牌效应。 1.关注目标消费群的审美变化 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意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审美需求向多元化发展。高科技时代的消费者淹没在计算机技术使用的扩散之中,并开始厌烦图像强大的技术痕迹,注意力转向了传统的设计手法,返璞归真以及人性化的表达。这样,一些服装品牌设计师开始注重传统民族元素,不但将新的品牌创新设计手法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起来,而且更注重两者的结合。从现展的趋势来看,年轻人更注重追求自己的个性及独特的气质,在审美观上也倾注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所以当代品牌设计师应注重灵感的培养,把握灵感方向,让更多的品牌服装设计融入民族元素,用我国强大的民族文化精神感动消费者,用新颖创新的理念满足消费者需求。 2.采取设计差异化的手段 一些设计师由于过分忠实于传统民族元素的情感表达,生硬照搬,不能使消费者产生共鸣,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在传承中创新,没有赋予服饰元素的艺术内涵,缺乏艺术品位,品牌也就不完善。所以,同类元素差异化设计是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中运用的关键,其个性特点及对消费者的影响都会与众不同。当今很多服国内服装企业为寻找新的设计素材、流行元素,已经转向长远的品牌战略。民族元素的融入,将民族与流行,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民族品牌个性组合,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而树立良好的印象,得到消费者认可。优秀的服装特色品牌(如裂帛、阿卡),在设计作品中渗透着浓厚的民族元素,独具特色;在款式与图案的设计以及面料的选择上,注意采用能引领时尚潮流的设计元素来吸引消费者,创造性的表达了明确的兴趣追求,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民族元素体现在具体的设计中,具有直观、理性的宣传功能,它融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并在传承中创新。差异化的设计手段,使服装设计在现代与传统、传统与流行、流行与民族性、民族性与个性之间行走,在差异化中寻求平衡,这种新颖的服饰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通常令人驻足。 民族元素完美地融入到现代服装品牌设计中来,为我们带来了灵魂的震撼;服装设计表现的魅力,为我们展现了伟大民族元素的精神所在。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上、灵活、合理的运用,可以创造独特的服装品牌形象特点,让我们深刻的体会民族元素的重要性,让服装品牌设计之路更专注于民族元素的创新,让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服装设计立足于世界每一个角落,让服装品牌设计师为研究创新的品牌设计获得丰厚的艺术灵感;民族元素与现代服装品牌设计的合理应用,让品牌服装个性化,发展趋势明显化,是服装品牌设计行业的发展新领域。 作者:李巧云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艺术系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自然课堂教学 [内容提要] 现代自然课堂教学,应以人的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又动脑,并凭着志趣在课后进行后续研究,本文谈了在教学《压缩空气》一课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擦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胆量等方面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明确研究目标。 二、化解难点,形成知识体系。 三、抛砖引玉,培养创新精神。 现代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各种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自然教学,能使教师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下面,我就谈一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压缩空气》一课中的运用。 一、激发兴趣,明确研究目标 这是创新教育中培养创新兴趣、创新意识的阶段,也是创新教育的启蒙内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决定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活动。他们易为内容新颖、方式方法独特、活动变化多样且变化激烈的事物所吸引,产生兴趣,同时,自己也会因事物、环境的新奇而产生独到的想法,别出心裁的见解! 《压缩空气》这一课中培养能力的知识载体有1、空气可以被压缩;2、压缩空气具有弹性。这些知识点的内容是新颖的,它与固体的压缩与弹性有相似点,但更抽象,更能以理解。所以在教学引入的方式方法上,必须从他们喜闻乐见的现象出发,引出疑点,激发探究欲望。 本课开头,我利用录像资料,播放一位叔叔骑瘪轮胎的自行车,费力而难以前行,然后叔叔用气筒打气。发出冲气时“哧哧”的声音,轮胎气充足后,转动轻巧而有力,这样通过熟悉的、直观的轮胎形状的变化,充气时形象的声音,进而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时,同学们思维异常活跃,纷纷想到了体育课上打篮球,气充足时拍起来轻松、[!]弹性好,而且落地有声;当没有气时,费力而弹不起来。还有顶气球活动:饱气球用头轻轻一顶就蹦得很高,而瘪气球用力顶还直往下掉。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录像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将日常生活中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再现于课堂,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整理了头脑中原有的信息知识,进而又明确了研究目标,进入迫切想解疑的心理状态,为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探究氛围,也为后文的创新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意识状态。 二、化解难点,形成知识体系 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如果难点不突破,学习不仅不能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标,而且也会影响学习信心,降低学习热情。 在《压缩空气》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如何压缩的,压缩后是什么样的,又如何会有弹性呢?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在用实物在进行探究时是观察不到的,为了全体学习能够理解这一抽象的知识点,为后文的实践应用、创新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把一个个空气分子画成形象可爱的小人头,当没有压缩时,它们自由自在地在空间中活动、游戏;当被压缩后,它们满脸愁容地被挤在一起,你挤我,我挤你,恨不得冲出去,由此一旦有空隙,它们就奋力往外冲,这也就是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当学生通过媒体展示,见到这一形象的情景时,他们情不自禁地说:“真好玩,我也是这样想的,但说不好!”也有的惊讶地说:“哦!原来是这样的,就像我们人挤公共汽车一样,许多人挤在一起很难受,当到站下车时,便从车门中冲出去,感觉很宽敞……”多么精彩的比喻。通过以上活动使同学们把实验、感性认识与抽象认识溶为一体,切切实实从搜集、整理知识过程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并从中享受到了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乐趣。 三、抛砖引玉,培养创新精神 当学生经历了科学过程的探讨后,在他们头脑中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理论,双手也有了一定的技术。所以,他们有开展各项活动的需要,希望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才能。这时,教师应让学生把努力的学习成果尽情地表达与展示,让他们感受成功,感受创新的威风。学生是有差异的,而创新也变得五花八门了,我们就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激发他们课后的后续活动。 在教学中,我用声象并举的媒体技术展示代替了语言,从最贴近学生生活喜爱的玩具入手,展示“汽枪管发射子弹过程”,随着“砰”的一声,子弹从弹口飞射出去的一刻,学生的创新火花也迸发了出来,其中,有玩具的创想:坦克车、升空火箭、玩具轨道火车……有贴近生活的实例:救生圈、蹦蹦床、气筒、喷雾器、汽车门……更有学生感兴趣的军事上的运用与创想:鱼雷、汽垫船、定程飞镖、定时炸弹……我一面搜索着电脑中存入的限有压缩空气实例(汽垫船与鱼雷),让他们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发达,一面感叹着学生脑袋中更多的潜在的未来的科学技术。他们好像在与电脑开展精彩的比赛,电脑展示一个应用,他们有能力想出更多的应用。他们的创新兴趣越来越浓,创新胆量越来越大,这正激发了他们课后的续研究活动。虽然他们有的还做不出,但科学启蒙的任务不应该对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成果提出过高的要求,我们需要的是这种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胆量。如果有了这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还怕不提高吗?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一、知识经济呼唤教育要深刻变革 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可归纳为: (1)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江主席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遭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 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 to 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 to 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 to 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3)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学过程不仅仅传授课本知识,还要重视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4)媒体作用的转变,由作为教师的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必然引起教学进程结构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逻辑讲解传授式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自然地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整合的最佳效果是二者的完美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彻底更新。观念必须先行。我们认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有现代教育的崭新观念,然后才有教学手段与教学实践的全面优化。所以,从创新教育的高度认识现代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是时代对教师的崭新要求。 (一)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破除对CAI教学认识的若干误区。当然,有一些顽固的认为CAI教学不过是电脑代替黑板、粉笔的教学,这样的观点当然不值一驳。但是,还有一些经常运用现代媒体教学的老师也会有的困惑,却不得不予以厘清。 困惑一、现代媒体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理由是现代媒体由于制作的成本比较高(这里指的是时间成本),而且必须在课前准备好,不能根据学生的发展及时调整课件的播放顺序、不能及时增减课件内容,不能显现老师没有预计到的、但学生新发现的有价值的创新样式等等。 对策: 现代媒体不是限制了创造思维的发展,而是为创造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平台。这以创造思维的发展平台是人类历史上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平台,并且它还在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着。诚然,我们现在不能在几十秒钟几分钟内根据学生发展制作出满意的课件,我们也无从抓住学生的突发灵感,并且立即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但是,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收集相关的课件资料,以便用的时候随时都有;也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随时凋取所需资源。这是解决突发情况的必要准备,此其一。另外,作为教师,在备课和制作课件的时候,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创造思维发展可能达到的领域,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此其二。 然而,上面所讲的两个准备都是被动的准备;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该主动。现代媒体能够展示几乎小学数学里所有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现代媒体的巨大优势之一;现代媒体能够提供百倍于传统媒体的文字、图片、声音信息,将这些信息有机的组合,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组合是创新的捷径”。所以,积件的形式准备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转变教育观念的要求。 困惑二、现代媒体束缚了教师主导性的发挥。 理由与误区一恰恰相反,这种观点认为现代媒体束缚了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观点认为现代媒体代替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教师的亲和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电脑机器的部分零件。不是由人来控制机器,而是由机器(电脑)来操纵人(教师和学生)了。 对策: 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做到运用现代媒体象运用手臂、运用粉笔那样自如。一旦能够自如的运用现代媒体(至少包括电脑和网络),教师就等于多长了一条灵巧的手,多了一张讲解自如的嘴。 另外,运用媒体,不是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亲近机会,而是大大的增加了这种机会。——有了网络,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几乎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教师和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交流,而不局限于教室这一狭小的空间,不局限于上课这一点可怜的时间。现在,简单的电子邮件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困惑三、现代媒体限制了学生空间思维、语言形成等的发展。 理由是现代媒体(特别是前几年开发的平面视觉效果的课件)大都是平面的,即使是三维的画面也是虚拟的,不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而且,每一个知识的细节都由课件展示出来,学生就会产生懒惰情绪,依赖于电脑进行想象,以至于离开电脑就无法展开想象思维。另外,一方面,电脑大大的增加了视觉刺激的时间;另一方面,语言刺激,特别是学生自己开口读的机会就会相应的大大减少,从而不利于学生语言,特别是规范数学语言的形成。 对策: 空间想象能力要通过大量的表象感知才能逐步培养,传统教学手段往往不能形象的展示很多知识(特别是几何知识)的形成过程,而电脑却完全可以。比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运用电脑能够将圆平均分成的分数达到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多份数。至于语言的形成,更可以利用电脑的声音、动画等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既是给学生的示范,也可以充当“带读”的功能。 综上所述,现代媒体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教师应该找到现代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努力用创造教育的思想把握现代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融合。 (二)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整合现代教育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准确把握、巧妙利用二者的融会点,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传统数学的误区之一是只求结果忽视过程;创新教育要求最大限度的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只有明了知识的形成、结构、链接方式,学生才能运用这些方式去创造新的成果。 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就运用了现代媒体,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利用解霸制作了圆柱的展开过程。学生看到,沿圆柱的一条高剪开,然后慢慢的展开,最后在屏幕上展示的是圆柱的两个底面(圆)、一个侧面(长方形)。 但是,我没有停留在这一层次,而是继续问:“沿圆柱的一条高剪开,圆柱的侧面还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可以想象到还可能是正方形。然后又继续在电脑上显示:只要圆柱的高与地面周长相等,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正方形。然后继续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还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答还可能是平行四边形。电脑显示:斜着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之后就是平行四边形。还有学生提到,如果允许剪两刀的话,可能是什么形状。 在教学《球的简单认识》时,我也运用电脑,将球的各个部分、球的不同切面展示出来。学生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理解球心、半径、球面、通过球心的切面等。 这样,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造思维得到了同时的发展。 二、演示数的无穷魅力。 创造源于对所从事的活动深沉的爱。只有将数学的美、数学的魅力充分展示给学生看,学生才不会将数学视为畏途,从而创造出在成人看来哪怕是幼稚的可笑的“新”。 比如,在学完比例之后,我让学生思考:具有六个约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12 );它有哪些约数?(1、2、3、4、6、12);这些约数可以组成比例吗? 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发现可以组成比例。 我又问:“只能组成一个比例吗?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找到了很多个比例。我将他们说的比例及时输到电脑屏幕上。最后,形成了这样的排列: 1:2=3:6 1:2=6:12 …(共九个) 2:1=6:3 2:1=12:6 6:2=3:1 12:2=6:1 3:1=6:2 6:1=12:2 …(共八个) …(共八个) 由于这六个数可以组成九个“原始”比例(不允许重复数字,如1:2=2:4就不算),每个“原始”比例可以组成八个不同的比例,所以,一共可以组成72个不同的比例。 这样的梳理,排列清晰、整齐美观,让学生充分看到了数字、数学的美,同时,也接触了初步的排列组合。思维有序、方向发散,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必由之路。 三、演示数与形的结合。 我们的现行教材是将数(代数)与形(几何图形)分开教学的;而实际上数与形的结合是今后数学学习(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数与形的结合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运用现代媒体,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媒体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最佳交汇点之一。 在学完正比例、反比例之后,我让学生找:在学过的几何图形公式里有哪些能组成正比例,哪些能够组成反比例? 我在电脑上展示了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并且引导学生回忆;学生一边说正反比例,我就一边在电脑上输入,很快就梳理清楚了: 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里面的正反比例很容易找到。可喜的是,我的学生还找到了: 1)在正三角形里面,边长与周长成正比例;在三角形里面,底一定,面积与高成正比例; 2)在长方体里面,高一定,底面积与体积成正比例;长方体的底面周长一定,侧面积与高成正比例; 3)在圆里面,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上面的例子还可以组成一个正比例、一个反比例)……等等。 在学完了圆柱、圆锥之后,我又一次用电脑演示、重温了前面的正反比例,让学生找出了公式当中可能形成的正反比例。 利用现代媒体将数的知识与形的知识结合起来,发展学生思维,是媒体运用到数学教学的独特优势。 (三) 现代媒体正在向我们打开一扇创新之门。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更好的利用现代媒体为教学服务。在整合现代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目标,应该站在创新教育的高度认识、把握这一难得的契机。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传统教学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同时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我们应将它与理论教学有机的结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式面对面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交互式 面对面 在现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校内课堂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大量的高水平教师和巨额资金,因此很难在近期大规模发展;还有一种是传统的函授教育,但这种教育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化教育,以解决上述矛盾, “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交互式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教学模式。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极其重要内容之一。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传播的一体化,开拓了人类学习的新方式。利用远程教育网进行教学可以让异地的学生加入同一个教室,教、学方式更加自然,学生们可以加入网络上的一个"虚拟教室"中进行学习、讨论,任何人均可得到一流教师、一流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现代传播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广播、电视、网络、多媒体的组合等已广泛服务于社会、学校、家庭。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即现代教育技术。把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中进行普及和应用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优势 1.1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那种以老师为中心,“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网络化的教学方式还未出现时主宰着教学,取而代之的是依托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现代媒体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成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变死记硬背为理解型思维教学。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 1.2 具有覆盖面广、知识更新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 现代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里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育是一种近距离的教育形式,而函授、电视等教育则是一种远距离教育形式。由于种种原因,如边远农村、山区等无法获得和城市相同的教育条件,因此,远距离的教育形式可以在以上地区得以大力推广。另外,由于教育的终生需求,近距离面对面的教育即使在城市里也难以满足需求,也需要采用远距离的教育形式。只有实施远距离网络教育才更能满足这种需求。它具有覆盖面广、知识更新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可以突破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缓解教师及资金的短缺,满足各种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将学习安排在自己适当的时间和空间中,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选择课程,安排学习进度,满足终身学习的要求。 1.3 形象生动、交互性强 多媒体的应用使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较好地激发学生思维想象力和培养创造能力。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的知识,在传统方法教学中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道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为一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容易理解接受,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单纯的死记硬背上升为理解应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远程教育如电视教育是一种单向传播的从教师到学生的教育,但学生接受的情况和反应则无法直接反馈给教师。因此,具有双向交流的、交互式的远距离教育(远程教育)才更贴近面对面的教学环境。互联网技术为计算机远程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基础环境。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又使得远程教育获得类似于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并促使教育过程更加互动,教育对象更具针对性,使教学问题更加科学化和明晰化。多媒体技术应用突破了一般媒体的“线性限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或者跳转,或者暂停,或者快速进退。根据其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手段有以下优势:可控性;能创造出灵活生动的媒体使用环境;可以及时反馈信息;现象直观、明了、多样;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与教师交流,在很大程度上独立性。 今天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开始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真正的应用,他通过“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信息交流、远程教育网络”同步处理传输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解决传统的学校教育、正规教育的模式与现代产业对人才需求之间所面临的难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证,超越了人类生活中时间和空间的有形障碍,把教学方式由课堂讲授为主逐渐转变成学生运用计算机手段主动获取信息知识和教师讲授相结合,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改善了教学环境,给多学科、多课题的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促进了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为培养复合型的跨世纪人才提供了重要条件。 2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带来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许多突出特点在实践中已显示了强大优势。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在现代教育媒体开发与应用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注意解决,确保更好地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并发挥其巨大优势。 2.1 多数多媒体课件重形式轻实用 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用于教学工作的灵魂之一,高质量的课件是教学的先导和前提。由于当今开发中许多工具提供的模板制作的课件内容相仿和相近的太多,特别是开发工具提供的自动功能较多,制作中较易出现过分强调华丽外表,中看不中用的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如一些不恰当的动画等,在使用中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结果显然达不到预期效果。其实课件作为一种教学必备的软件基础,它的制作和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 2.2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容易形成重机器,轻教师的弊端 现代媒体用于教学,会出现不分课程内容,过分依赖媒体技术,僵化地使用现代化媒体教学的不良现象。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导的作用,甚至教师成为现代媒体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课件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笔者认为现代媒体只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地位是不应丧失的,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之一。 2.3 部分教师认识上的偏差 有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片面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现代媒体教学。没有把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认真分析哪些内容用什么方式表现为好,有利于学生学习。 2.4 现代教育技术“万能论” 现在许多学校打着教学信息化现代化的幌子来进行招生宣传,而有许多家长、学生也都迷信这一套。要知道任何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它仅仅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选任何一种媒体作为辅导手段都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如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白天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教室环境较暗,课堂笔记记录困难,信息量大、速度快,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吃力,加之目前开发的软件技术不高,长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容易丧失新鲜感,若教师教学组织不当,学生感觉单调,视觉疲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 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正为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着强大作用,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更好地开发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根据自己学习体会提出几点建议: (1)教育技术的应用主体是软件,建议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和学生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水平。 (2)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所以应以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为目的。 (3)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观念不只是教学设备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所以必须不断学习新概念、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认真研究如何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把优秀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有效地进行课后答疑;研究多媒体条件下改善考试考核方式等等,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内容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校在开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活动中,对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既充分地肯定了成绩,又找出了不足,最后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培训 我校于98年12月进行全国电化实验研究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题研究,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 1、探讨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的优化,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优化学生学习资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生理心理、审美等多种素质形式提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校育人水平; 3、研究制作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CAI课件,满足教学需要; 4、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师资队伍,提高新一代教师的教学水平; 5、建立网络系统,加强与全国名校的联系与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以下对课题4,就本校工作进行回顾和探讨。 教师是实施上述内容的主体,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进行教育加工的能力,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以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中青年教师为重点,掌握现代教育手段为内容的岗位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题的实施 1、学习与准备阶段 我校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下发了《现代教育技术》(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教材)和多篇的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材料,提高了教师们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学校领导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亲自参加全国和省的电教培训及会议,多次带领电教教师赴广东、上海、及本省的厦门、晋江、南安等地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并派出电教、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等多个学科的教师参加省内外组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学习班,形成了小规模的骨干青年教师队伍。98年10月,学校新建了多媒体综合教室,配有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VCD红外同步听力系统等电教器材;电子备课室配有5台实达电脑、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等器材,基本能满足教师制作课件的要求。又于99年配置 了62台联想双子恒星电脑的网络教室,学校还制定了奖励政策,资助教师购买电脑,为培训教师和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实践阶段 教师的培训采用分期培训、个别辅导和用教学光盘软件自学的三种形式。96~98年,我校先后组织了四期的青年教师计算机培训班,培训的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DOS操作系统"、"WPS文字处理系统"、"Foxbase 数据库"、"Windows 95 操作系统"等。并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B等级考试,有90人通过考试,其中获优秀的教师有45%。随着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建成,我们编写了多媒体综合教室使用指南和开设了多媒体综合教室如何使用的讲座,培养了一大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青年骨干教师。 2000年的5~6月份,我们利用双休日和晚上的时间,在培训青年教师的基础上,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三期的初级班和高级班的计算机培训,高级班培训的内容为"Authorware5.0多媒体工具软件"和"Photoshop5.0图象处理软件";初级班培训的内容为"Windows 98操作系统"、"Wps2000文字处理系统"、"Powerpoint 幻灯片制作";通过此次培训,我校教师80%会操作计算机,中青年教师都会用"Powerpoint "制作小课件,有30多个中青年教师会用"Authorware5.0"制作课件。2001年3~4月份,我们又举办了教师课件制作培训班,除电教组的教师讲课外,我们还邀请各学科的教师将制作小课件的经验介绍给老师,另外除分期分批进行教师培训外,我们电教组老师在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对电子备课室进行排班值日,保证电子备课室星期一至星期五对全体老师开放,教师们可随时在电子备课室 制作课件,遇有技术性的问题,值班老师都能热心地指导,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某些课件,由学科教师提供脚本,与电教老师合作制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亦提高了学科教师的制作课件水平。 1999年和2000年学校先后举行了以"创新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教育与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探索"为主题的每次为期2周的公开课交流活动,共开设50多节优质课供校内外老师观摩、讨论(其中多媒体教学课有40多节)。为广大教师开辟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通过公开课交流活动,有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再学习、不断吸引新知识、新信息、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力。另外,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正如有些老师所说的:课件制作过程中,要老师思考再思考,拿出好的创意,无形中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跨校、跨学科的大型教学观摩活动,得到了市教委领导和各县市(区)学校听课老师充分的肯定和好评,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检验了我们培训教师的成效。 3、取得的成果 通过培训,各学科都有2~3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利用素材资源库与制作平台相结合,独立开发小课件教学软件的骨干教师队伍。有60多位中青年教师能较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如我校的林峰老师,在2000年湖北宜昌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政治思想优质课评比中,参赛的课题是高一经济常识中的《国家的宏观调控》这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感性认识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一个或多个的教学情境,在此情境中,师生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较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好,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第一名;所授的课题《国家的宏观调控》被评委会确认为模式课向全国推荐交流。数学张建梅老师和电教组邱旭华老师合作用"Authorware 软件"制作的说课课件《二面角》,在2000年南京举行的数学说课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999年徐辉老师获省物理说课一等奖。二年来,有几十位教师所制作的课件获市课件评比一、二、三等奖。其中张俊老师制作的《晶体结构》化学课件获省三等奖、市一等奖。邱旭华老师和张俊老师制用的《常用有机反应类型》化学课件获市一等奖。通过实践获得收益,并不断地总结出经验,积极地探索,我校教师共撰写了20多篇有关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论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认识和今后的设想 我校虽然在培训教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现代教育中心大楼刚刚启用,校园网也于2001年的9月10号才开通,跟其它兄弟学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培训教师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对教师全员培训中,我们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来分期培训,由于新老教师年龄的差距,出现了老教师听不懂,新教师又觉得教学进度太慢的情况,影响了教师学习的效果。现在,随着我校现代教学中心大楼的启用,大楼内的龙岩一中校园网、课件制作中心及教师备课室、视听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各学科多媒体综合教室等都将建成,信息点已进入每个校内教工家庭,教师在家中可共享校园网内和因特网上的资源。我们将充分利用此先进的教学设施,坚持校本培训,抓骨干带全体,分层推进的方法,继续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校园网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教师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 继续培养全体教师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如:网上查询资料,下载文件等网上操作。做到每个教师会上网查询各种教学信息,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新颖和富有活力。利用网络,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培养驾驭知识能力和创造性教学能力。 2、探索网络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面临重大改革。利用教育网络环境,让师生共同使用计算机,实现个别化教学或协作型教学,还可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进来。我们将利用计算机网络,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使更为理想的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根据网络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对中青年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知识水平等素质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利用校园网,鼓励学生在网上举行各种展览,办报、制作班级和个人主页等。让学生参与校园网络的建设,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些的课件等等,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把我校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强潜能、跨世纪的栋梁之材。 4、加强与名校的交流 我们要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各地名校间,甚至是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学习与合作,加快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共同迈进新的世纪。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论文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交流,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引导欣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示范评改,提高评改能力,展示交流成果。使课堂得到无限的拓宽延伸,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教学,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在作文教学中,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提供形象的写作材料,使课堂得到无限的拓宽延伸,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图片、组画、音乐、影视剧片段、记录片,摄像机可以捕捉到的社会、家庭、学校生活中有价值的瞬间,这些形式多样的音像资料,弥补了学生平时生活的缺陷,唤醒学生对一些生活信息的情感,激活了语言功能。于是学生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有了这种冲动,教师再及时因势利导,让学生大胆地说出来,或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或让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启发,为下笔作文奠定基础。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欣赏.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是导致他们无话可说,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现代教育技术集图、文、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精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到作文之中。教学之前,根据教学需要,或制作动画,或拍摄学生的活动制成录相,或从网络中搜索相关主题的电视散文,或下载相关的电视电影片段。教学时,引导学生欣赏这些富有直观感受的音像材料,唤醒学生内心深出的美好情慷,激发学生对写作浓厚兴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示范评改,提高评改能力 众所周知,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而成的。因此作文写好后,便要进行评改。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这项工作几乎是由教师一人包揽,这种做法受时空限制、评价方式单一、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网络的开通,为作文的评改提供了人机交互的平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作文评析修改,人机交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1.利用大屏幕集体评改。这一过程的实质是指导学生认识和发现问题,主动参与作文的评改,亲身感受评改过程,进一步明确了评改的口的,掌握评改的方法,以最终达到提高习作自改能力的口的。每次阅完学生作文后,教师从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在大屏幕上,并让作者范读。接着教师趁热打铁,鼓励同学们发言:“听了这位同学的习作,大家一定有话要说,下面就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时,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涨,有的指出优点,供大家学习,有的对不足之处也毫不客气地指出来,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总结,提出修改建议。这时,教师适时点拨、小结,并在存在问题的位置作出相应的批注。如在一篇写人的习作中,根据需要应有人物的外貌描写或心理描写,而文中缺少这些内容,教师通过与作者交谈,与其余学生商讨,在相应位置补上必要的外貌(或心理)描写。对字、词、标点符号的错误及病句等也示范地用事先学会的修改符号一一修改。这样,使学生不仅知道如何辨析习作中的问题,且在习作修改过程中有样可学。当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学生亲眼看到修改前后作文的变化时,他们心中的成就感和兴奋之情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2.利用网上邻居互评互改。集体评改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认识和发现习作中的问题,学会了欣赏美和鉴赏美,初步掌握了修改习作的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作文评改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他们以极高的热情投人到评改活动之中。局域网又为学生提供了同学间互评互改的条件,当大家都将各白的习作输人电脑后,学生可以利用网上邻居查看别人的文章,既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丰富白己的作文内容,又可以指出别人作文中的不足,在需要修改的句子下面划线,将修改意见或修改后的句子用不同颜色的字打出来。这样的修改,既可以引起同学的注意,又可以看出修改的意图。教师通过连机全程监控学生互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作文评改的方法,养成评改习惯。互评之后,针对同学提出的修改意见,学生自己再完成作文的整体修改,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充分满足,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评改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交流成果 学生完成习作后,都希望被认可,被欣赏,这就需要一个交流展示的空间。过去的优秀作文通常只能在班内朗读,或利用黑板报办习作园地,范围再大一点是向报刊投稿,但文章发表的机率太小,而且需要坐长的等待。现代媒体技术极大地扩展了学生作文的交流渠道和交流空间。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相关网站投稿,学校还可以建起校园作文网,为学生创设展示风采的舞台,在这里,同学们可以白己创办电子报纸,设计作文的页面,出版作文集,链接到校园作文网中,供同学们鉴赏和评价。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作文热情,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总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它大大弥补学生阅历不足所造成的认知力低下的空缺,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也直观地为写作的技能技巧的提高提供了直观地示范和演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优化课堂内容,科学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资讯空间,也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改进,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也能得以明显的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支撑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的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促进教育的改革,优化教与学,职业教育更是需要这一先进的理论与实践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是关系到培养技能人才的战略任务,也关系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文章对如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1.职业教育的概念 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主要是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 2.职业教育的特点 (1)职业教育的应用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大,经济和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 (2)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即其培养学生的目的偏重于目前的实际应用,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获取相关的职业技能并熟悉其应用环境。 (3)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即要关注市场对劳动者要求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新课程,将适用性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在国外己有近百年的历史,名称也几经修改。我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电化教育的名称从国外引进,至今也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开始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应用,但随着学科、专业建设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也越来越多地为广大专业教师所接受。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与一般意义的教育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冠以“现代”二字是为了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相区别,而着重探索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的特色。 2.现代教育的特点 (1)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质与内容: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强调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只要能和学习资源发生联系,学生就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 (2)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运用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发展性教学,应用教育技术不仅传授知识,更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此外,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 (3)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有卫星、广播、电视、互联网和虚拟仿真技术等。 (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有技术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但是,职业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职业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仍然是当务之急。 1.可能性 (1)教育技术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 它要求教师要把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教师要按照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认真设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讲解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来使用教学媒体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学生逐渐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得到正确发挥。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求转变教育思想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职业教育新型教学模式。 (2)教育技术促进了职业教学方法的变革,提高了教学效率 传统的职业教育方法强调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严重阻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去获取知识,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教育技术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需要,现代教育不仅把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本身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自由地充分思考、主动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教育技术为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育技术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课本知识,通过网络还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必要性 (1)使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现代人面临的不是知识危机,而是本领和技能的危机,传统的教育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陈旧,使毕业生理论有余,专业技术不足。而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这要求职校学生要具备在不同工作岗位之间流动的高度适应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会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变通能力大大加强。 (2)使用教育技术来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职业教育多停留在技能培训上。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它强调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将教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推向了极限,为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服务提供了条件。 (3)使用教育技术增强职业教育的操作性 当今世界,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和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它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实践性强,强调学用结合,重视把学习成果直接、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提供实践和亲自操作的机会。利用网络、虚拟现实技术、远程实时技术,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4)使用教育技术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 由于师资场地等因素的制约,传统职校教育不能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的学习。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有助于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要加快改革的步伐,为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而努力。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学科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职业教育 数学学科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正以其显著的优势成为学校培养和造就创新性人才的摇篮,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声、光、形、色的传递,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生动、直观地描绘出教师难以言传的意境,为传统、单调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大胆实践,相互合作,努力创新,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本课题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领域,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超。 1、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载体。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辅助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新课程实践中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研究内容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基本要求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个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过程。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要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时间打破地域界限去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成知识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低耗、高效、优质”的优势,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浅谈如下: 2.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一门课,就必须让他喜爱这门课,而数学学科的抽象枯燥,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现代教育技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可以做得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选择,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 例如:在讲解《正弦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这节课时,内容枯燥,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数学基础较差,对理解图像的成因和周期性变化这一规律比较困难。“为什么图像是波浪形的,而且不段重复出现?”学生们往往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讲授,他们往往理解困难,导致学生失去信心,打击学习积极性。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把图像的生成过程播放出来演示给学生,这样图形生动形象,一目了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理解、掌握。 2.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 例如:在学习《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和图像》一课时,要观察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并总结其性质。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需要画大量的图来让学生观察,同时还要做一定的解释,这样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一定理想。而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后,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课件,自由的选择关于A, ω,Φ的几组数据,通过课件中的软件生成相应的图形,从中发现一些有关的信息,总结出当A, ω,Φ中三个值发生变化时,正弦型函数图像变化的规律,从而得到幅值A、圆频率ω初相位中三个值对该函数图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可请求别人帮助,也可请教师解决。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个体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在前人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比如,在学习《正弦函数的性质和图像》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y=sinx的图像成周期性变化,其最小正周期为这一规律。这个结论的由来往往不容易理解,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肯定不好。而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演示出正弦函数y=sinx图像的生成过程,把文字、图形、动画等信息集于一体,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加深对这一性质的理解与记忆。 2.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教学中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忽视使学生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知识结构的现状。在教学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用来展示知识脉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运用于数学教学时,可以通过计算机建立形象的知识网络图,教师在教学时利用语言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规律表达出来,并且注意调节、完善学生的思维,从而展现教材中知识结构的转移,即实现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 2.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如今,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了针对性的海量素材,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实现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同时学生的学习不应该仅限于书本知识,不断的扩大知识面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才是最终目的。例如:学生已经掌握了均值定理、一元二次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这些知识之后,可以鼓励他们通过网络更多地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网络时代就要求我们引导同学们融进网络生活。在网上他们可以自由地耕耘,涉猎,开阔眼界,丰富了知识,掌握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方法。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实际教学,现在还刚刚开始,作为年青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对师生角色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现在教育技术 多媒体 教师地位 学生角色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角色和学生地位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变革。首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形式将会被打破,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合作化教学得以真正实现。教师应逐渐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学生就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学过程是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授过程组成的统一体。教与学双方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自从教科书问世以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育体系、结构、内容、手段等方面带来了全面革命。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正在由单机模式向网络化发展。单机模式由于它的信息量有限,所以功能也十分有限,这是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初级阶段。而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则可以依托网络把多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实时高效地采集、加工处理、传输播放文、图、声、像信息,充分发挥人和设备的潜力与整体效能,达到教学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共享,从而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山于现代教学过程增加了教学媒体这个要素,教师通过教学媒体传输信息(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教学媒体接收信息,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师角色和学生地位都产生重大影响和变革。 1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班级授课制主要采取课堂讲授法,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决定教学内容,结构,方法及教学进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所以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诸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科学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等等,甚至还有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相对学生是知识的拥有着和传播者,也是权威的象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常常是学生学习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给教学形式带来的最显著变化,便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形式被打破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合作化教学的以真正实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从其特征、职能等方面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权威意识也将逐渐失落。教师的职业将变得普通而平凡。教师角色的变化,并不是说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失去了“主人”的地位致使角色退化,而是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更高了。这个新的角色,使教师的职能更趋向多元化。首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及言传身教,作为学生榜样的角色没有变化,而且应发挥地更好。其次,教师应逐渐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山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知识信息总量的增加,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和能力的进取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判断学生的需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成为教学软件的设计者、制作者,成为教学工作的研究者,成为终身不断学习的学习者。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固然重要,但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不等于有良好的教学质量。教学设备要靠教师去使用,靠教师去发挥作用,因此,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是最重要的。 2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地位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做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山于这种行为主义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决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并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这就等于从基第上移走了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赖以孕育、滋生和发展的土壤,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同志在1999年6月巧日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特殊的使命。”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把多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后,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学生在学习中有计算机课件、多媒体课件、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学生学习的时间、内容、进度等都可以自己掌握,从而获得了学习的自由。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可以使学生从网上课堂、科普网站上获得想要研究的问题、需要的文献资料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网络平台还可以将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和报告的形势展示出来,使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专业人士之间进行交流,互相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辩论与探讨,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更加全面地认识问题。这样,学生就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进行学习,是学生主体能力增强的表现,也是学生解放自我、完善自我的象征。从而能够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发散思维、敢于向权威挑战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虽然学生可以借助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但也应该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协调和安排,教师仍然需要加强和帮助。离开了学校的安排和教师的指导,是任何先进的教育技术都不能发挥作用的。所以,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不能否定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下,教学系统由传统的“人一人”系统转变为“人一机一人”系统。这种新型的教学系统,是一种师生双向沟通、平等互助、共同受益的教学相长的关系。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受到阻隔,心理距离拉大,缺乏精神上的认识、交流和共识。教师对学生在人格精神方面的影响缩小了,这对学生在个性、情感、合作等诸方面的品质的发展不利。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确大显神通,但是,缺乏人文主义的教育功能。这也正是科技无论怎样发达也代替不了教育的关键所在。因为,科技解决不了育人问题,解决不了学生愿意学的问题,解决不了学生会学的问题。 通过一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使我校的教师和学生都有能够逐步认同自己的角色和地位,人们价念、思想意识都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开始由重传统变为重现实、重未来;由偏重知识变为偏重能力;f}】重视理论学习变为重视应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人们开始由偏重于教师的客观传授作用转变为重视学生的主观进取精神。在现代社会,要想有发展,就必须尽早设计自己,不断增强自己对社会的适应性,不断增强自己的整体素质。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这些影响正在日益加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自我更新,不仅观念要更新,知识也要更新,真正成为时代的先驱,成为现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浅析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班级管理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引入 班级管理 论文摘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班级管理也成为班主任创新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成效的研究方向。笔者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班级学习管理、德育管理、文化建设。经过两年的实践,班级面貌积极向上,班集体温馨和谐。可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班级管理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计算机、网络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也让孩子们热衷于这些高科技产品。随机而生的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科教学注人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营造出全新的学科教学氛围。用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学科教学效率。于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引人班级管理也成为班主任创新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成效的研究方向。笔者也开始把现代教育技术引人班级管理中,寻求更科学、更多样的班级管理模式。经过两年的努力尝试和实践,在班级管理中感到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班级学习管理科学有效 班级学习管理在于使学生科学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刻苦而又充满信心地学习。笔者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对班级的学习管理中,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纪律活泼有序,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一)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在笔者的电脑里,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学习档案,详细记录了学生每月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学科测试成绩、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每期学习上的进步表现。这样一个动态的电子表格,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记录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学习,而且便于掌握学生的情况,有针对地开展班级工作。 (二)创设班级学习论坛 在班级学习论坛里,学生可以就自己遇到的难题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研究,探讨正确的解题方法。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的题目:“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1/4分米和3/5分米,那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回家后,大家在学习论坛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意见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1/4分米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另一种认为3/5分米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那到底这两种意见哪个是正确的?笔者就与数学老师联系,请她参加这次学习论坛讨论,给学生一个提示:只有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三条线段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论坛里沉默了。过了两分钟,班长在论坛里再次发言:"3/5分米才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接着,学习委员的理由和计算过程也出现在论坛里。大家很快弄懂了这道题,数学老师也给予了大家表扬。 这样的情形经常在我班的学习论坛里出现。笔者和科任老师积极参与,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论坛里不仅学懂了知识,还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家还在学习论坛里展示自己的优秀习作、书画作品和旅游照片,向同学推荐好书。他们从中既获得了自信和别人的赞赏,又互相帮助,资源共享,开拓了视野。班上的学习气氛浓郁,各科成绩均居学校前列。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班级德育管理有声有色 班主任在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组织培养班集体,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班级德育管理有声有色。 (一)利用现代教育丰富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能为每个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发挥特长的条件,使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价值,使每个人在活动中培养优良的品德行为。 2008年汉川地震后,安排全班同学从网络上搜索到谭千秋、陈浩等人的感人故事,认真阅读,然后组织开展了演讲比赛、给灾区小朋友写一封信、向灾区捐款等一系列活动。活动中,学生声泪俱下的讲述、激昂豪迈的誓言、亲切真诚的问候、堆成小山的零花钱,无一不说明孩子们已被英雄感动,无一不体现出他们纯真善良的心灵。 2009年国庆前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开国大典”令人难忘的场面,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时那激动人心的一刻。10月1日,又组织学生在网络上或电视上观看“60周年大阅兵”。当孩子们看到那整齐的队伍、先进的武器装备,不由自主回想到“开国大典”上的情景,真实感受到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教育学生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有的孩子用数码相机拍摄下周围的环境,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做成课件,在“保护我们的家园”主题班队会上演示。大家发现,身边的人或自己的一些不讲卫生的行为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就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班会开完后,学生们都自觉打扫卫生,保持环境卫生,使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许多这样直观、生动、多样的班级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在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上都受到了更强烈的教育,比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密切家校联系 对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传统的家校联系有家访、开家长会、请家长等,但都存在一些弊端。于是,笔者利用“家校通”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进步表现,与家长协商教育方法。还把孩子们在校的学习表现、活动场面拍摄下来,制成课件,在家长会上演示给家长看。家长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自己的孩子,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紧迫感,促使他们更加关心孩子的成长。家校联系密切了,学生的思想教育才不会出现“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班级德育管理才能如鱼得水。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搞好学生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对促进学生成长,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下期,笔者在给学生进行操行评定时,给每个学生设计了一张漂亮的信纸,写上热情洋溢的赞扬、真诚的期待,再通过QQ发给他们。孩子们收到这样特别的期末操行评定惊喜不已,在笔者的QQ里也留下了他们对我的赞美和祝愿。师生间的感情更加亲密。这不比简单的评定更能教育学生吗?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班级文化建设独树一帜 班级文化建设对促进班级管理的良好局面很有帮助,笔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我班的班风、班貌在全校独树一帜,成为全校、乃至全镇学习的榜样。 (一)QQ群里辫是非 当班上发生较重大的事件后,大家都会在群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就事论事,明辨是非,笔者只在必要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去看待问题。 有次班里一位同学下课时在教室里掉了60元钱,放学后仍没有人将捡到的钱还给失主。放学后,许多同学做完作业就在群里聊了起来。有的说:“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有的说:“我们班是‘五星班级’,不应该有人检到东西不还给人家。”有的说:“肯定是那个同学怕别人误会他贪别人便宜,不敢把钱还给人家。”第二天,捡到钱的同学鼓起勇气把钱还给了失主。当笔者在班上再提起这件事时,教室里冒出一个声音:“某某,好样的!”随之,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不正证明了孩子们正义的心灵吗?这样的班级就以它正义的班风闭结着每个同学。 (二)多媒体技术美教室 在我们班教室里,班级口号是大家在网络上民主设计的;学习园地里有电脑爱好者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手抄报、漫画、班规;小音箱里播放着从网络上下载的儿童歌曲……在这样一个美丽又温馨的集体里,大家感到骄傲、自豪。 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班级管理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必将给班级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班主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理念,继续探索和实践,构建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价值的实现——基于价值效益原则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 价值 价值实现 价值效益原则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技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怎样才能将教育技术的潜能发挥到最大,怎样才能将教育技术运用到各个相关领域,教育技术怎样才能为社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经济学中的价值效益原则为指导,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价值的实现。 一、教育技术的价值 在哲学上,价值首先是一个关系范畴,其所表达的是一种人与物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即事物(客体)能够满足人(主体)的一定需要,即客体的有用性。同时,价值还来自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在一定社会实践中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教育技术价值包含很多方面,如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 1.教育价值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起源于美国,作为一个“舶来品”,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逐渐被各界人士所认可,同时在多年的发展中也带有了浓厚的本土色彩。尽管如此,对于教育技术应如何定义,国内外学者一直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至今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顾明远先生对教育技术作出如下定义:“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群体中的一门新学科,它是以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探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方法。”教育技术的教育价值就在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发挥学习者的自身优势,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随处可见。教学活动的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学环境。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得以上这三个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等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例如QQ, MSN等一些应用软件的广泛使用,教师同学生的沟通不再有空间地域上的限制,能做到随时随地的交流。作为学习者,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他们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再拘泥于书本,源源不断的新知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挥。教学环境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育技术旨在优化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即是优化教学环境。网络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教育资源的存储、共享和有效利用的问题,有了网络,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课堂,提高了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机会。教育技术提供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个新型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们可以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享受多样的教学模式(如e-learning),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 2.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是指对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修养、能力培养等的关注。教育价值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不限地域的协作和交流,促进了教师同教师之间、教师同学生之间、学生同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合作,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实现了教学过程三要素的和谐发展;其次,根据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教学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作用。教育技术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支持个别化教学,易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特点,培养创新能力及独立个性等。 3.经济价值 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以计算机的发展为依托的,因此,教育技术作为一个高技术含量的研究、应用领域,必然蕴藏着很高的潜在经济价值。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持,更需要软件设施的配合。最近,美国《Technology Learning》杂志在咨询了教师、专家及技术人员以后,评选出目前教育领域最有投资价值的的十项技术,分别是:教师培训、高速互联网访问、信息安全、教师的无线麦克风、视频点播服务、无线网络、数字投影仪、数据管理工具、移动存储、在线订阅。除此以外,远程教育、广播教育、开放课程等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实现了跨地域、甚至跨国界的交流,加快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步伐,拓展了商业发展的利润空间,带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教育技术的价值实现 经济学中的价值效益原则,就是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这要求工作中讲求实效,以最小的投人取得最大的产出,做到工作高效率、整体高效能和完成目标的高效化。本文是在价值效益原则的指导下,思考如何实现教育技术的教育价值、人文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教育技术源自美国,有百年发展历史,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而在我国,教育技术是一个“舶来品”,正在摸索中不断发展。短期内想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国外的步伐,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抓住重点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 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是遵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发展创新,培养个性。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因此,教育技术要将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技术要为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尊重个性,尊重发明创新,尊重人的劳动。 第二,正确定位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这就让很多学者,甚至很多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定位都很模糊,对教育技术定位的不明确,即是对教育技术的价值认识不清楚。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让教育技术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经济。“教育技术应该涉及两个方面的间题,一个是辅助传统教育,另一个是发展非传统教育,例如企业培训、网络教育等,进而实现社会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在加大对教育技术硬件投人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加强对教育经费、教育资源的管理,尤其是对教师的管理与培训。”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储存和共享,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以及合理分配教育经费,各相关部门要做到不盲目、不跟风,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确立教育技术的项目。谈到教师的管理与培训,针对有很多教师对教育技术定位和功能还不明确的现象,要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师观,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使用水平。 第四,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整体的作用大于部分的作用,要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中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教育技术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这就希望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横向和纵向上都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做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相互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五,“加强教育技术有效性的研究。教育技术强调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以前我们将眼光更多地放在教学本身,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反馈,因为媒体应用效果的好坏不是由媒体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后‘学生的反应所决定的。所以,要求我们加强对教学效果的研究。另.方面,教育技术的投人回报即教育技术的效益问题,也是我们应该着力研究的,因而需要我们的决策者有经济意识或者有懂经济学的人参与决策过程。” 三、结语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最开始的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到后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教育上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不仅仅指讲台和桌椅,而是放之于更加广阔的虚拟空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转变,两者的关系从对立走向合作,共同分享教育资源,不再有地域和身份上的限制,在公共平台上,所有的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可以和他人州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教育技术也催生了其他相关非传统教育的发展,例如企业培训、网络教育等等。在文化产业中,教育技术同样大有作为,如电影、动漫、游戏、期刊等等,这些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发展的过程同样也是间题出现的过程。例如,只注重教学媒体和教学软件的开发,而忽视了对教师的培训,这样导致许多教师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降低了教学效果,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教育技术的发展,正确认识教育技术的价值。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成人英语课程教学的应用思考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英语课程 成人 【论文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现代教育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英语课程中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提高成人英语水平。 电大英语课程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英国开放大学合作,为我国电大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该课程在设置上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通过大量练习和反复实践,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实现学习目标。 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授受式教学模式受到猛烈冲击,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正逐渐向自主性、开放性、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运用Internet资源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的远程网络教学逐渐兴起,并日趋强盛。利用英语教材,根据成人学习英语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成人英语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1 英语教材的特点 英语教材适应开放教育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全新的视角体现了目前国内外在这一层面上英语教学研究的成果;其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层次化;以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培养个性化和互动开放式自主学习模式;注重英语基础教学及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训练。 从英语教材的文体特点来看。教材采用口语体和非正式体。口语体是人们平时谈话、采访时所运用的语言,是说的语言和听的语言。根据使用场合来说,非正式体通常用于宽松、随便的场合,如:熟人闲聊、个人书信等。使用英国英语,不仅在词汇方面本教材使用英国英语,在语音方面英语教材也倾向于使用英国英语。 2 成人英语教学的特点 任何教学过程都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另外,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媒体手段也发挥了重要的重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一种平面式单维度结构,教师是教学内容的掌握者和教学手段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对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适应都是被动的,学习过程中不能自由发挥和自主进行,长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容易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化的思维方式。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以不同的层次入学,基础参差不齐,英语基础普遍教差。大部分学生都年龄偏大,且边工作边读书,学习精力与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在面授和辅导时,应注意因人而异,对于不同学员要区别对待,不可一刀切。 美国教育家威廉斯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作为一种有机的联合体系,他们的关系是互动和连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三因素的和谐共振与有机连动。他们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又互为增长发展的条件。我们必须依靠现代教育技术,创造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为他们尝试用英语进行交际提供便利,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3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成人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教学设备的电子化、传递教学信息的现代化、教学时空的广泛适应性等特点。其使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成人教育而言,它可以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使大量的学习者受益;它可以降低教育、教学成本、减少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的质量,推进成人教育教学的改革。 作为教学手段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成人英语教学的影响从上述可窥一斑。当前,在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下,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学”上来,而成人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行不通。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起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同时保持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努力消除现代教育技术给成人教育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利用校园网,将传统的单一型的教学模式改为校园网基础上的多媒体视听说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动画、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网络技术下的开放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主性,更好地进行能力锻炼。借助校园宽带网实时地传递多媒体信息,如数据、声音、图像、视频等,主要采用TCP/IP网络协议与Internet联网,而基于校园宽带网的多媒体网络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是开放式的教学硬件平台,具有集成化、数字化、网络化、在线教学等特点。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毕竟很少。因此,保持课外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这种联系应该贯彻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以便提供远程帮助。 校园网教学平台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交互式学习,增大了课堂的信息输入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还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不必拘泥于课堂45分钟教学。这样为学生进行自习创造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从而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适用能力。 最后,通过形成性考核与课程终结考试相结合,学生通过参加小组活动、参加网上答疑,平时作业等形成性考核成绩获得最终考核成绩。 4 结束语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互联网及多媒体网络课程来解决成人开放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个性化学习,解决师资短缺,这是目前国内外教学手段更新与发展的趋势。总之,只要我们研究成人学员这一群体,做到趣味性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真正达到提高英语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关于高数项目化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论文摘要:项目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等数学的项目化教学中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会看”。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让学生“会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会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会创”。 论文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数学能力 项目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等数学的项目化教学中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活动。首先,现代教育技术影响到学生的“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高等数学知识表现为文字的、图像的、数字的和声音的等多种形式并能有机的合为一体,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高等数学的抽象内容得到极大的改善,使学生的学习形式更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为有效,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也影响到教师的“教”,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创造出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教学环境,能使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设计变为现实。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对高等数学中相对抽象的部分进行设计和操作,以便解决高等数学中复杂而真实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让高校数学教师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到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资源上。下面就在高等数学项目化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将问题中难懂的和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图形和图象,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克服了传统教学“黑板+粉笔”的单调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并为学生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学生建立表象,深化认识,强化记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授导数的概念时,先动态演示自由落体运动,激发学生兴趣,再引导学生分析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建立数学模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联想类比。抽象出导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一一让学生“会看” 达尔文曾经说过一段话:“我既没有突出迅速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发觉那些在时间上极易消逝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上,我是一个超过中等水平的人”。数学观察力表现为:a在掌握数学概念时,善于舍弃非本质特征,抓住本质特征的能力;b.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善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c.在学习数学原理时,能从数学事实或现象展现,掌握数学法则或规律的能力;d.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识别问题的特征,发现隐含条件,正确选择解题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高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看”清事物的本质,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出一条有效途径,进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我在讲授微分及其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一节时,先提出具体问题,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面积改变量是多少,其面积改变量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分析面积改变量的主要部分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找出函数增量主要部分及主要部分与导数的关系,引出微分的定义及计算,教学效果非常好。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让学生“会想” 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概念是以无限结构中的变化的思想为基础而建立的。它的特点是比较抽象.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困难.尤其是对在中学见惯了有限、具体、形象的数学问题的大一学生来说,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更感困难。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更加情境化,走向生活,走向现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并以视觉形式出现,它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得数学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形成,更能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例如,极限思想是高等数学学习中首先遇到的一个抽象概念,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如下的演示:随着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不断增加,正多边形的周长会越来越接近圆的周长这一动态效果,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这种无限的过程,先直观地理解极限的概念,再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提炼出极限的概念。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会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置现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人数学建模的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高数教学的始终,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考虑和处理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如讲到微积分时可引入变化率问题,极值、最值问题,经济上的边际问题,讲到常微分方程时可引人人口预测模型、市场价格模型、振动模型等。而应用计算机解决建模问题,又是数学建模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一,可以应用计算机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和繁琐的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同时也可用计算机来考察将要建立的模型的优劣。其二,一旦模型建立,还要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程或利用现成的软件包来完成大量复杂的计算和图形处理。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所起到的显著作用。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让学生“会创” 想象是探索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定积分概念的教学中,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曲边梯形面积的求解过程。及时捕捉和激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启发学生进行猜想,逐步演示,首先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不急于向学生吐露结果,而是引在前,“引”学生观察分析,“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已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解题的方向,猜想问题的结论,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猜想知识内在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出计算的数学表达式,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创造出定积分的数学模型。达到启迪学生思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进课堂,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高数教学,在高数项目化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数学教育有机的融合,仍是当前高校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仍是我们继续探索的方向。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研究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从学生能力培养人手,对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深入研究与探索教学规律,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电工基础;能力培养 0引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这说明了教学的本身不仅仅是学生摄取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电工基础与实验》教学理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我国高等教育应侧重培养具有人类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民族精神等多种素质的人才。 1在“过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人认为对非电专业的电工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是给学生结论,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应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教学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知识的建立、推广、发展过程,基本概念、规律、定理、公式的提出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保持充分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而不要急于将最终的结果告诉学生。在学生思维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排除障碍,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体会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真正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参与了思维的整个过程,使教师的行为转化为学生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既掌握知识的结论、明确原理,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重视课堂教学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在思想上对本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基础知识很简单,或认为该课程与专业关系不大“没有用”。主动找同学座谈,帮助同学们分析原因,让学生理解几个道理:第一,听课是学习的捷径。教师把自己多年的积累,结合自己的体会讲给学生,易懂易会,记忆深刻,比自学省时省力,理解透彻。第二,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学习知识就是给大脑做体操,不要说一门课程有用与没有用。在以后的工作中你可能没有机会直接运用某一知识,但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方法却受益终身。作为大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知识就是培养能力。第三,学习是竞争力,学习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起来的。未来社会知识更新迅速、竞争日益激烈,学习能力是最大的竞争力,学习能力是在对每一门课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翻。 3用建构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思想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关于人类知识学习的理论。“建构式”教学法的基本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要从依靠教师“教会”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并使学生“会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要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按照建构主义进行电工基础教学,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结构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情境,有重点地再现电工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同时还要注重为学生创造电工学知识的应用环境。通过教学环境与应用环境的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而且使得建构更加牢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中传递知识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通过媒体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它克服了教师运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的局限,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很强的可复现性并且效率高、信息量大。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应该能设计、制作适合教学的电子课件,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此,我们开发了一整套电工基础与实验的教学课件,并建立了网络课程,进一步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克服了课时不足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提高了教学效果。 5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知识和技术发展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变革不断出现,电子学知识更新很快。人们仅凭大学阶段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不足以应付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所以,学校的责任绝不是为培养青年人准备进入具体的“生活”,而是为他们作好继续接受教育的准备。学习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进一步学习而学习,或者为了变得更完美而学习。可见,终身学习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终身学习能力的高低将是决定劳动者能否适应社会快速变革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迎接各种挑战。 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整合与优化,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这里的“基础”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还包括基本学习能力和完善发展的个性。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和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充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以促进学生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当今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学习技能,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一方面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网上教学和远程教学,让学生真正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学习,形成良好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把这些方法主动运用于《电工基础与实验》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6电工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电工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从基础实验操作、验证性实验操作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操作三方面着手进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基础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基础电工操作的关键,通过基础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通过基础实验教学使电工专业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基础操作方法的掌握;验证性实验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关键,通过对理论课程验证性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了解验证性实验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得出验证结论,促进学生对验证性实验的掌握,在验证性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电工基础实验操作技能,为后期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下基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培训学生按照实际工作要求或工作内容进行电工实验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关键,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操作能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经,所以要加强和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有些教师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总是存在种种顾虑,怕学生出事故,损坏仪器,怕影响课程进度,往往采取传统实验的指导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上面的顾虑,我们采用“外紧内松”的方式,在学生掌握了原理和方法后,大胆让他们做,甚至个别实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加深学生对正确方法的理解,提高探索问题的能力。采用EWB提高实验的开出率,提高实验的效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有效的保证。 7改革考核内容及考核方法 考核内容及考核方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为克服以前的成绩由最后的试卷决定而造成的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突击复习的弊端,大胆改革了《电工基础与实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第一,增加了期中考试,期中与期末考试,侧重知识考核,以综合性试题形式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考死记硬背的内容。期中考试采用开卷形式,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体现学生智能的考核的内容占课程成绩的60%左右。第二,实验考核侧重过程和能力考核。实验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应重视过程考核。要记录学生平时实验操作能力,排除故障能力,课前准备及课后总结情况,这样能反映学生做实验的态度和能力。实验考核占课程考核成绩20%。第三,侧重学风和学习态度考核,量化学生上课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答疑等情况等。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实验报告是掌握所学内容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积极提问题也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反映,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风是学好知识的保证。学风考核占课程考核成绩20%。综合采取知识、能力及学习态度的评定成绩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树立良好学风,引导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避免考试突击。这样学生掌握知识牢固了,能力也提高了。 8结语 实施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重视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深入研究与探索教学规律,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文化研究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开放大学的教师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本文从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文化的内涵、教师文化的特点、教师文化的建构等层面讨论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文化建设和管理问题。 一、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文化内涵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征。远程教育教师文化是远程教育教师经过积淀、整合、提炼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远程教育教师在长期的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信念、态度和习惯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1、现代性。 远程教育教师文化强调教师具有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不仅是技术的现代化,而且理念和思想都要现代化,来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这就要求教师应时刻关注 世界、国家远程教育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教育部门出台的政策及其指导性意义,关注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等等,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 2、复合性。 远程开放大学教师是“学习的先行者、教学设计者、教学资源开发者、学科领域和远程教育领域的行动研究者、自主学习的导学者和促进者、实践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学习过程的评价者和学习动机的增强者、教学共同体协同员”。 3、终身学习性。 开放大学大多数学习内容实践性很强,学习是教师必备的能力,很多新知识是需要教师先学习,后传授的;在远程教学中信息技术是教学的必备手段,需要时刻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脉搏,掌握最新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教师的学习过程也是作为学习者的一个体验过程,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宝贵的学习经验。所以教师也必须加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二、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特点 1、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合作文化。 教师合作文化具有积极的互依性,合作者间关系融洽、共享信息资源。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要具有合作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电大的开放教育教师是不同团队组成,但对学生而言,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教师团队。因此,开放教育教师要求是个合作者。 2、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化。 我们把现代远程教育看做一场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不只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引入带来教育手段的改变,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旨在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取代以教师为中心、以个别化自主学习取代单一的、刻板划一的课堂教学形式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远程教育本身的师生分离特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3、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服务文化 远程教育教师文化建设强调教师具有服务意识。远程教育质量就是远程教育服务质量。 首先,教学设施方面,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依托卫星、电视和网络三级平台及天地人三网合一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其次,对学生学习指导方面,主要包括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课程考试等内容。 最后,学务、学生活动等方面。如学籍注册、学分管理查询、教材、证书发放,信息提示、学生座谈会。 三、远程教育学校教师文化的建构 1.制度支持 (1)争取办学自主权,增强对教师的权力支持。 (2)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办学,充分发挥教师在开放大学教学管理等中的作用。 (3)创建学习型学校,完善培训和进修机制,提升社会对远程教师的职业认同度。 (4)为教师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创造沟通和对话机制。 2、师资队伍建设 (1)根据职责专门分工的原则,探索开放大学课程教师团队运行机制,合理界定团队中教师的职责和角色,细分各种角色的主要职能。 (2)探索多元、自主选择的教师角色定位机制。 (3)基于民主、分工的思想建设国家开放大学课程教师团队,增强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3、教师专业化水准提升 (1)不断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教师鉴别、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成人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本土化、实用化、职业化改造的能力。 (2)加强教师对成人学生知识的储备。使教师善于根据学习对象的知识来改造学习资源。 (3)增强教师在“引领成人学生学习自觉性、形成其合理价值观、锤炼其思维方式、改进其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责任感,增进其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情感。 (4)优化网络学习平台,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生态环境。促进教学相长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准提升。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西藏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现状与对策 【摘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让农牧区中小学的教师和孩子们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我区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奠定作用,首先,围绕应用为核心,资源应用的渠道必须畅通。其次,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规范管理,为资源应用提供坚强的后盾。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学资源、用资源、研究资源、开发资源的良好局面,真正让远程教育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 【关键词】西藏 农村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巩固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成果,最重要的是在提高应用效益方面有所思路和举措。尽管我区从2007年开始,先后在我区不同地区和学校开展的三期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试点工作被认为是“抓典型,促应用”的重要举措,但并不意味着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就此走上“坦途”。冷静审视和总结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不足时,恐怕还是存在不少制约应用的深层次问题仍未真正得到解决。笔者在结合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结合教育资源的现状,对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大家探讨。 影响我区现代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问题:一是农村中小学校长及电教员对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到教育教学的认识不足。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日益得到应用,教师传统观念和专业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三是适合于教育教学实际的资源短缺,特别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藏语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制约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水平,农村中小学基本处于“班班通,堂堂用”我拿什么来用你的尴尬局面。 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我们必须确立“围绕一个核心,做好三件大事”的工作思路。“围绕一个核心,做好三件大事”就是以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有效应用为核心,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做好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工作,做好“抓典型,促应用”工作。 一、做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技术水平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高低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教师是学校的主体,也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针对我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实际和有关人才缺乏的现状,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对于培训工作,从管理层面讲,笔者认为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抓好校长及学校电教人员的培训。中小学校长要把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应用工作摆到实现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当中。一个学校的电教工作能否走上正常的轨道,教学资源能否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关键在校长,责任在电教员。因此,为保证教学资源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要把中小学校长和电教人员的培训摆在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认识校长和电教人员在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总体发展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校长和电教人员的培训,以转变校长的意识,促进电教人员的能力发展,使校长和电教人员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者、指导者、服务者和实践者。全面提高他们的服务态度、管理水平和指导能力。 远程教育项目设备及资源应用服务于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中小学要教师参加远程教育培训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各项目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地(市)县级培训的基础上,按照远程教育“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和“堂堂用”进入教学常态为指导,以“使用、保养、管理、应用“为主要内容,重视校本培训,帮助他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技术,能及时获取网络资源,并正常进行网络与计算机的维护,更新教师观念,提高广大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的水平和能力,确保“堂堂用”进入教学常态。 二、做好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广大学习者充分利用网络来学习,而学习所需要的教育资源是最直接的需求。由于现代远程教育对传统教育进行全面的渗透和融合,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资源是整个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我区目前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有国家lp数据广播、购置配发和自行研制的三种渠道。现有的资源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双语”资源的严重不足,影响着现代远程教育的有效应用。因此,加快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工作,努力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1.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要在“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以现有中国教育网和科研计算机网、卫星教育电视网为基础,通过自主研制、合作开发、挖潜改造、积极引进等方式,加快符合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教育资源建设。我们紧紧把握我区双语教学的特点和现实教育水平、区域文化、实际教学需求和教师、学生背景特点来收集开发教育资源。 2.我们以藏语资源建设为主,兼顾汉语教育资源的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团结协作、扩大开放;坚持引进与开发、翻译“三结合”的建设原则,积极开展现有国家教育资源的应用与翻译工作,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与效益。 3.资源开发尽量与教材内容相统一。资源与教材内容互不配套将直接影响资源在教学中应用。当我们制定资源开发项目时,要广泛征求农牧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并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与一线教师参与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 三、做好“抓典型,促应用”工作 “抓典型,促应用”是任何新生事物推广普及的有效手段。虽然我们从2007年开始,开展了三期的应用试点工作,但如何将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方面尚未形成一种具有典型推广价值的模式。这方面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任重道远。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和总结过去试点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使我区中小学都能用好、用活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我们必须继续加强抓典型,促应用工作,形成具有特色的“三种模式”的应用模式,形成应用有模式,推广有典型,普及有榜样的良好局面,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式,找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切入点,把好的经验加以推广。 总之,从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为核心,加快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为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规范管理,为资源应用提供良好的平台。再次加强教师在资源应用中的难题,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学资源、用资源、研究资源、开发资源的良好局面,让远程教育面向学生,走进课堂,服务教学。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学与教”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对网络课程体系中“学与教”的教学观念进行了探索。通过现代网络课程实施过程,从学与教的角度对网络课程开发的发展方向、教学目的与手段、教育思想、技术路线、开发工具、网络课程通用功能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阐述了如何在网络课程中运用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思想,建立网络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并对网络课程“学与教”的实践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网络课程、课程设计、远程教育 一、 现代远程教育与网络课程 远程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大批已参加工作的成人或因为某种原因失去教育机会的成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群体,在远程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及稳定的专业方向,这个群体接受教育成功与否,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无法进行“面对面”传统教育交流模式,只能通过特定方法和媒介进行教学实施过程,从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约束,开展教学活动。从单一采用教材、学习辅导书等印刷品以邮寄函授为主形式,到运用广播、电视等模拟信号传播,远程教育在教育技术上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远程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即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数字环境下进行交互式的远程教学。因此,把远程教育架构在当今高速拓展的因特网上,充分开发和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并利用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较强的交互性和实时性,使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更便捷、安全、可靠。 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直接表现为提供给学习者大量便捷的机会,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网络课程可以按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则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评价。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实现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由大众化教育趋向个性化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高质、高效、满足个人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和素材库的建设,无疑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发展至为重要。 依靠现代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的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大幅度拓宽了传统教育意义上学习者的范畴,教育实施过程不受时间、地点、国界、气候等影响,网络上广泛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真正打破了明显的校园界限,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概念,学生能突破时空限制,接受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指导。可获得更丰富、直观的多媒体信息,共享全世界各图书馆的资料。 总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教育和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 二、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充分利用和优化我国教育资源普及与提高全民素质,降低教育成本与全民享有受教育权利的重大任务。其核心是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四大类:试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二是网络课程库建设;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而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又是重点和核心。 1. 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网络课程不是传统教材的电子版,也不只是教学载体技术问题,而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传统教学大纲、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制作的公用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通常应遵循下列几个设计原则: 交互性原则:教学软件既提供学生所需的知识,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反馈,提供师生讨论的条件; 创新能力培养原则: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软件,达到充分调动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的目标; 教学设计原则:不仅要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教学的目标,据此设计教学内容的结构和表现知识的方式,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和课程导航技术以及基本教学环境设计。 2.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思想 ① 满足在internet上运行的条件,并具备安全、稳定、下载快的特点。 ②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表现力,方便学习者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如概念、原理、器件特性等与相关背景资料相链接,适当使用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 ③ 教学内容符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内容的组织方法应便于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系统结构。 ④ 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在疑难关键知识点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并提供练习题、测试题。 ⑤ 交互性强,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需要,对学习内容(如范例的参数等)进行修改,或改变知识点的学习路线。 ⑥ 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使学习者在网络上执行可视化操作,为学习者的实物实验作好前期预备工作。 ⑦ 提供课程答疑系统、讨论系统、作业系统。 3.网络课程的通用功能 辅助教师教学。为教师提供以html网页为主、包括图形、动画的网络教科书。课程内容丰富完整,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教学内容。 辅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路线和学习层次。 按节提供自测题,按章提供练习题库。 以email方式提供个别答疑,以留言簿方式提供普遍性问题解答。 以bbs方式提供问题讨论。 以ms sql server建立学习者数据库,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路线和学习情况。 以ms sql server建立课程数据库,主要包含知识点及其属性(难度、区分度、与其它知识点的关联度)。 使用java访问数据库。 4.网络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 以“知识点数据库”、“练习题库”、“学生数据库”为支撑,以学生web页面和教师web页为表现形式。知识点数据库包括课程知识点、难度、区分度、各知识点关联度;练习题库包括各题的题型,所属知识点,分数等信息;学生数据库包括学生的一般信息,课程学习记录,测试练习记录等。 5.网络课程开发工具 (1) 采用html、javascript语言制作课程web页面,使用dreamweaver3.0作为web语言编辑器。 (2) 使用flash4.0制作swf和gif动画。 (3) 使用protel绘制电路原理图,用snagit制作成gif图形并用photoshop进一步处理。 (4) 使用photoshop5.02处理图像。 (5) 使用java进行数据库访问。 三、 网络课程中“学与教”的实践 网络远程教育强调运用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系统观念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并寻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在几年的远程教育实践过程,我们将上述教育思想融入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不在于表面媒体的使用,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因此,网络远程教育还必须基于得到教师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的支持。 1. 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 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网络课程的资源开发,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应突出社会需求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体现“协作学习”方式,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也就是,教师在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要充当组织者、控制者、协调者、和指导者等多种角色。 2. 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 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将从常规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网络技术在某些方面起、替代教师的角色,把教师从简单、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已不需要教师的参与,由于学生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信息资源的鉴别和测验成就的判断等方面都需要帮助,教师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监控,帮助学生开展学习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因此,教师在掌握教学设计、学与教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一般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与评价知识。也即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从计算机、美术、音乐、教与学、心理学等各个专业全方位的结合,在网络课程中贯穿以科技为主导的教育方针。 3. 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思想和方法在网络课程中的体现 在网络技术兴起之前的,远程教育一直难以进行直接的信息交互活动,仅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较昂贵的双向交互系统。在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已趋成熟。然而面对网络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使用,需要将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网络课程之中,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1) 在网络课程中课程材料包的组成 课程目标:描述应清晰而简洁,它包括网络课程学习目标和每章节的学习目标,阐明学生在结束本课程或本章节学习后,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分为基本目标和提高目标; 学习指南:考虑到远程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编写课程学习指南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指南中应包括对本课程及每章节教学内容的简单描述、学习目标、难点和重点、例题及解答等,此外还可给学生建议较为合适的学习方法; 学习参考书:除教材外,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学习参考书,并注明每章节相关内容在学习参考书的具体位置,哪些是必须购买,哪些是可以选择性购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确定知识的掌握范围及深度; 自测题:远程教育学生是以自主学习这主,所以学生应对每章节知识掌握情况明确了解,每章节都应有自测题,自测题能够覆盖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并附有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 充分利用导航系统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教学项目和教学信息供学习者选择。同时,学习者在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进程的过程中,享受更灵活、更便利的学习机制,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方面的安排自主性大大加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或自导式学习方式。 因此,在网络课程中应设计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导航系统。从网络课程网站的文件结构、反映课程目录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的页面组织、重要内容的导航点、记录学生在超媒体知识空间所经理的历史路径的历史记录等多方面设计导航系统,实现远程教育课程指导。 四、 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评价体系。网络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在教学过程、考试环节实行在线监控,正确反映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信息,并对以上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反馈给网络课程设计者、指导教师,才能及时对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等进行调整和修正。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建立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上述基本思想,在近几年的远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传统将考试作为教学评价唯一指标,并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且存在时间滞后;新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收集更全面的反馈信息,并及时根据掌握的信息,对教学进程等进行监控和修正。 教学评价体系应有以下指标组成: 1)每章节、单元自测题,能及时反映每章节、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明确; 2)采用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避免教师主观命题所造成偏差,并采取结构评分方式,将考试结果与平时成绩加权,综合考虑; 3)考虑到课程尤其是工科课程的特点,小论文及实验均能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际动手能力,这对于实行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每学期进行教学信息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或其它方式发给每个学生,内容涉及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因此获得真实的教学信息反馈。 以上课程评价体系组成一闭环系统,并根据教学评价结果的实际情况,反馈给网络课程设计者及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目标、教学计划等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正,以期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远程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不等于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并不就是现代远程教育。本文通过对上海电视大学近年来远程教育实践的回顾和剖析,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规律和需求相融合的必要性、渐进性和实用方案。 关键字:现代远程教育,新型教学模式,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时代的新型教育方式,近年来得到全社会的充分重视和长足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远程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成人教育培训的教学手段,而且正在进入各种教育领域:校园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等,与这一教育模式一起到来的将是一系列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变革。然而,在这样一个现代信息技术大显身手的特定领域,技术如何与教育融合,为教育服务,推动教育的变革,筑建起现代远程教育的架构,还有大量的难题和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 上海电视大学自98年秋季起,在以开放式学历教育为主的教学中全面展开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探索和实践,以寻求适用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满足日益扩大的开放教育的需求。总结和分析两年的实践,并与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目标。 上海电视大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背景 u 教育需求 上海电视大学创办于1960年,1966年因“”停办,1978年复办。自创办以来,主要面向上海地区的成人学历教育,以大专层次为主。至1999年,共计培养大专以上毕业生7万余人。图1显示了历年毕业人数的变化趋势,其中2000至2002年的数据是根据目前在校人数和统计毕业率计算的预测数据。继恢复高考后形成的80年代学习高峰后,9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第二次学习潮已经初见端倪。 每当社会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时候,必将促进新的教育模式的诞生和发展。80年代的教育需求促进了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并催生了自学视听、自学考试等新的教育模式,得以将需求高峰实现为教育高峰。然而,基于当时的经济及技术环境,80年代的远程教学手段基本沿用传统模式。在世纪之交的教育热潮中应运而生的成人本科教育、注册视听、开放式招生等新型办学模式,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才能适应目前经济、技术环境下的教育需求。 基于对上海地区人才状况和需求的分析预测,上海电视大学于1998年秋季起在上海地区开设开放办学的“专升本”金融专业,第一年即招生2000余人。第二年起开设开放办学的专科专业,入学人数大幅度增长,招生专业逐年增加。应社会需求,自98年开办起每年春、秋两季招生,目前在校的开放办学学生20000余人。 u 地区信息化环境 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的经济和技术环境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并将迎来信息技术及建设的更大飞跃,城市信息港的建设已被列为2000年上海重大建设工程的一号工程,便是明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条件无疑已经具备。 但是,上海信息化环境尚处于“厚积”过程中,这也是无疑的。因此,认真分析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构建一个实用、有效的本地区现代远程教育框架的前提。 地区内通信条件:目前的上海城域网基本是窄带的(小于1m带宽),地区内各网络的互连尚未完全整合。家庭上网则通过isdn或普通电话线路拨号接入,带宽在33.6~64k之间。isdn通信已在包括郊区在内的范围中全面推广,宽带城域网正在建设中。光纤化工程、“三网合一”工程及其他整合措施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上海地区较快地进入宽带时代;adsl、有线电视电缆双向化将成为家庭用户宽带入网的主要途径。 internet建设进程:近年来上海的icp在量和质上都有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知名度较大的网站,随之而来的是“网民”数量的增加和公众对internet的进一步了解。但是企业上网尚未普及,电子商务刚刚起步,网上实用的和及时的信息不多,使得internet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中尚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点:第一,首先接受internet的群体与远程教育对象有一定的重合度。第二,it企业充分意识到现代远程教育是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是信息道路拓宽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开始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在观念和策略上有较大的突破。第三,金融、证券等少数行业的内部网络化和信息化得到率先发展,办公自动化在大多数管理部门已经推广,但总体处于单机阶段。 it普及教育的开展:上海地区自1994年以来由市政府倡导、组织的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普及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是地区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的社会基础。至1999年底,累计231万人次参加了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其中134万人次获各级证书。随着上海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这一学习热潮逐渐发展为全方位的it普及教育,新项目不断推出,各行业纷纷制定行业it培训目标。it普及教育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促进了家庭上网的增长。 u 前期探索和技术准备 上海电视大学自创办以来,特别是1978年复办以来,逐渐建成了一个覆盖上海城郊、渗入各骨干行业的教学网络。这个网络包括36个教学点,行政独立,但在专业设置、招生规划、教学计划及实施过程、考核评估等教育工作上受市电大的统一领导。二十多年的运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远教管理体制,造就了一支比较成熟的远教管理队伍。 目前上海电视大学在常规招生的本、专科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为:自学+电视教学+面授辅导,由于电视教学资源的易于滞后和质量不尽如人意,以及对学生的自学缺乏有效的支持和引导,近年来有向面授为主方向发展的趋势。时间空间限制的矛盾日益突出,招生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对教师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上述教学模式的支撑,其要点为: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核;集中教学研究,分散教学辅导。由此可见教学网络在实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上海电视大学自1996年底起进行电大系统的信息化建设。97年3月建成市电大校园网,在校内逐步推行办公网络化,逐步完成了电大系统内教学管理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并开始通过web网站向学生提供教学管理信息服务。97年5月,引入视频会议技术,在试点教学点之间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交互教学试验。同时,以较大的投入建设了cd-rom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系统,研制了若干课程的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使用这些新的信息技术,使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现有技术和教育相融的程度,及需要改造之处。 上海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技术准备,上海电视大学自98年秋季起,在首届招生的开放办学金融专业(专升本)的教学中全面尝试一种新型的远程教学模式,在现有的教学网络基础上建设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我们的目标是:为学生所接受,达到现行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并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共享优秀教师资源、更适合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u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基于地区信息化环境、现行的教学模式、现有的远教资源、师生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我们试行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多种媒体发挥各自优势的综合使用。以四种不同媒体的教材,支持学生的自学;通过六种交互手段,为学生提供教学辅导。仍然使用传统的各种教学手段,但应在当前技术环境下,根据现代远程教学的特点和组合使用其它媒体的需要,进行改造。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在分析媒体特点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组合,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各自优势,而且发挥了综合优势。 精心编写适合远程学习的印刷教材。远程教育中使用的印刷教材应不同于校园式教育使用的教材,应更注重对学习的引导效果、更适合于独立学习,这些应在形式和内容上得到体现。 让学生共享精彩的课堂教学。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应是该领域的专家,并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将主讲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过程摄录下来,通过电大系统远程教学专用宽带网络及internet,向学生提供视频点播服务。学生不受任何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接入internet,就能按需选择学习内容,接受该课程领域中的优秀教师的授课。上海电视大学于99年10月起采用这一方式,目前向学生提供的vod资源达350多小时,除了开放办学的专业课程外,也用于大量面向社会的继续教育课程。 发挥web快速响应的优势。web上的导学资源不应该是印刷教材或cd-rom课件的网络版,web的优势在于它的快速响应能力,可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新的课程,或对传统课程补充新的内容。好教师每一次讲课都是不同的,每个好教师的讲课也都是不同的。那么,web就是教师的网上课堂,学生到这个课堂来,每次都想接受一堂最新内容的、个性化的授课,而不是在教材和课件中也能得到的不变的内容。因此,上海电视大学的网上课堂设计为与教学进度同步的动态模式,要求教师按进度陆续导学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掌握的学生状态及时地调整后继的学习指导。 以cd-rom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由于在目前的信息化条件下,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上网学习机会,学生的上网学习能力也有差异,cd-rom除了用于部分课程的多媒体辅助学习课件外,更多地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和辅助手段发挥作用。新生入学时,每人得到一张“远程学习入门光盘”,内容包含:远程学习方式的介绍、上网操作教学视频录象、上网操作辅助学习课件、上网学习所需软件、第1至4周的网上导学内容。这张光盘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远程学习方式的适应过程。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每学期进入复习考试阶段时,将得到一张“远程学习辅助光盘”,内容包含:本学期全部课程的网上导学内容、复习课视频录象、专业领域最新参考资料。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和辅助手段,c d-rom发挥了很大作用。 个别交互和群体交互并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方式,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电话、语音信箱、电子邮件,都能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个别交互;而bbs和网上聊天室则提供小组式的讨论,实现群体交互。上海电视大学为开放办学学生设立专用电子邮件服务器,每个学生有独立的电子邮件帐号。组织好网上小组讨论,则是对主持教师的一个挑战。 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并重。语音信箱、电子邮件及bbs实现的是非实时的交流,电话和聊天室实现了实时的交流,而最真实的远程交互是双向视频交互,即将视频会议技术引入远程教育,可以进行两点或多点之间的实时视频、音频、数据的交互。各种交互手段互补,是远程教育各个不同环节的需要。鉴于目前大多数课堂教学尚未采取讨论式教学,交互的需求主要产生在学生消化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因此主要提供各种非实时的交互方式,学生随时可用,并在一定的期限内得到教师的回答。每门课程在一个学期内安排3至4次的实时交互,利用网上聊天室进行。双向视频交互则用于期末的复习答疑,学生能直接得到课程主持教师的指导,解疑答惑。 u 建设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在上述教学模式下,学生一方面分散进行远程学习,一方面就近选择教学点接受面授辅导和双向视频远程辅导。为了保证每个学生有足够的上网学习机会,教学点还必须为学生提供远程学习的环境。上海电大系统以较大的投入建设各教学点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统一规划,并作为开展开放办学的必要条件。 多功能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进行个别化远程学习的各种手段,每周开放30小时以上。要求配置10台以上可以独立接入internet或市电大校园网的远程学习终端,具有声音输出,可以使用cd-rom,安装流式视频播放软件和电子教案播放软件。对新入学的学生,教学点的远程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掌握远程学习方法的机会。 多功能远程教学教室。要求配置大屏幕投影仪、桌面视频会议系统、学生发言系统、多媒体教学电脑。双向视频远程辅导课及面授辅导课均在这里进行,视频会议采用 isdn拨号通信,多点广播式。有两种规格的远程教室:教学中心的教室和教学点的教室。教学中心的远程教学教室要求更完备的教学演示设备,如实物投影仪、智能化电子白板等,并配有摄像录像系统和视频压缩编码服务器,以便将课堂教学课程制作成视频点播资源。 建设宽带教学专用网络。随着远程教学中的视频传输需求的出现,对电大教学网络的带宽要求越来越高。99年下半年,上海电视大学在上海电信系统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建设电大系统宽带教学专用网络。部分教学点就近接入电信atm光纤网络,构成远程教学虚拟专用网。宽带远教专用网投入运行以来,大大改善了电大教学点之间的网络通信环境,改善了宽带教学点学生的远程学习效果,也为进一步采用新的视频远教技术创造了条件。 远程教育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两年多的现代远程教育实践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这些收获对今后的进一步探索将有什么指导意义? u 现代远程教育需要什么? 进一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师生之间的“准分离”状态。现代经济发展造就的生活工作节奏要求学校教育,特别是成人学校教育,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大开放办学学生数量大,分布广,同一专业同时入学的学生最多达2000余人;90%为在职人员,遍布全市城郊,就职于各个行业各类企业,工作时间差异大、变化大。 在传统的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后,交互困难、反馈缓慢,成为阻碍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与学生能够跨越空间和时间进行交互,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准分离”状态。并且使交互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多种交互模式:一对一型、一对多型、多对多型,等等。 教育是一个过程,学校和教师需要对教育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准分离”状态是保证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世界正在进入移动时代,它给教育带来的又一个新的挑战是学生不但是远距离的,还可能是移动的,即他们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过去,学生的工作变化往往不得不造成学习的中断,现代远程教育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当然,推动世界进入移动时代的网络和通信技术,同时也使学校有能力来满足远距离移动的学生。 共享最优秀的教师资源。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使世界变小了,人们可以突破种种限制,共享更多的资源。这对于地域宽广、发展不平衡、尚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有更积极的意义。在上海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作为城市发展中的近期目标,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新专业新课程的不断涌现对教师资源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远程教育,能够使优秀教师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从而得以在大规模的教学中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在实现大规模教育的同时发展面向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教育。只有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环境里,才能将“个别化学习”、“集体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实现。当学生的学习目标、知识基础、智商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时,远程教育把学生个体从群体中分离出来,采取多种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个别化。因此,远程教育作为最个人化的教育形式,更适合在日益个人化的社会中实现终身学习。 应该让学生有多种选择。所以,现代远程教育的魅力不仅在于现代化,还在于其丰富性、多样性,在于其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作用。 u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渐进的 信息化环境对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影响。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现代远程教育不必等待条件成熟之后再上马,它是可以与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特别是前期,无疑需要较大的投入。教育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与it企业联合建设,是一种实际、有效的发展模式。1999年,在上海市教委的组织下,上海电视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中小学信息中心等教育机构与上海电信系统改变过去线路租用的关系,采取联合建设、联合办学的形式,走出了发展上海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可喜的一步。这一发展模式需要通过教育机构及it企业的共同努力和探索,逐步走向成熟,推广到整个教育领域和it行业。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选择,不断取代落后了的方法,做到原来做不到的事情。逐步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原则是实用,根据教育的需要选择成熟的技术,不断更新。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进程与学生有关。远程教育的学生构成比较复杂,年龄、职业、专业背景、学历背景、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人数庞大,差异就更大。教学模式的变化要为整个学生群体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大量的引导,也需要等候外部条件的成熟。 从对第一届入学学生的远程学习状况进行的跟踪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进行远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远程学习的方法。相比美国多所学校的情况,由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和internet环境的优越,学生远程学习能力较强,特别是对各种网上交互手段的使用比较普遍。99年秋季,我们在新生中开设了“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的课程,加强了对学生远程学习方法的宣传和训练,并在第一学期上半学期集中学完“网络使用基础”的课程。学生的远程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u 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最终由教师来实现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教育专家、it专家的研究,需要各类管理、技术人员的参与,但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最终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这一任务要由教师来完成。 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要加强教育意识。优秀的教师和领域专家并不是同样的概念,优秀的远程教育教师也比传统意义上的优秀教师多了许多含义。他/她并不是it专家或教育学专家,但是他/她必须具备必要的it能力和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识,才能同时驾御好实际课堂和虚拟课堂,并设计好多种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综合使用。现在在教师,即使是远程教育教师,中推行现代远程教育,仍然有一定的困难,这与一贯以来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意识较强、教育意识较弱有关。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教育和教育技术意识。 需要两栖型人才来推动现代远程教育。it/教育两栖型人才的任务是:探索和研究适用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创造使用这种模式进行实际教学的成功范例,指导本地区或本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和培训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工作。 在这里,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教学范例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充分体现教学模式设计思想的成功范例,设计就是空想,它永远不会为教师接受并变成教学行为。设计者自己去创造应用范例,然后进行推广,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设计者只有在完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得到实用有效的方案。设计若与实践分为不同的人来进行,只会延长探索的过程。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关于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看其在孔子学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论文摘要:孔子学院承载着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的使命。但随着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也遇到了许多瓶颈问题,如师资不足、办学场地不足,以及学生分散等问题。本文试图从远程教育的特点看其在孔子学院发展中将起到的重要作用,希望能给孔子学院的发展带来帮助。 论文关键词:孔子学院 现代远程教育 文化传播 1孔子学院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需要通过文化传播方式得以实现。中国目前的文化传播仍然处于“文化逆差”的状态,如何加快文化交流,有效传播中国的声音和形象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政府借鉴英、法、德、西等国家语言推广的经验,从2004年开始在海外支持设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公共机构——“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confuciusinsittute)lip孔子学堂。它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大学是不一样的,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在国外设立的一个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公共机构,由外方申办中方批准,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孔子学院的宗旨和使命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自2004年l1月21日世界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到2009年,已在81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孔子学院的发展相当迅速,这一点从孔子学院的数量上足以证明。孔子学院受到各国当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和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但随着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教育部、国家汉办就“孔子学院发展情况”答问中,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女士说:根据原来既定的且标,2010年应该是达到500所。许琳女士还说目前师资问题是孔子学院发展的一大瓶颈。 我们可以预见:到2010年孔子学院的数量达到500所,对汉语教师的需求将会更大,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培养出这么多对外汉语教师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同时还有办学场地不足以及学生分散也会制约孔子学院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应对这些问题。随着计算机、信鼠技术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些特点和优势更加凸显出来,如交互性、自主性、全球性等。可见远程教育将在孔子学院以后的发展中大有用武之地。 2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将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和传统的教育相比较,现代远程教育由于以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作为手段使其打破了传统教育体制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如果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对正在高速发展中的孔子学院将会有很大帮助。现代远程教育和传统的面授教育有很多不同,由于其借助的教学媒体的特点也使其有很多自身的特点,如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 1)开放性,即不同于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在时间上、空间上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如在一个教室中),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和教师而是相对分离的。我们知道孔子学院的学习者在空间上来说是不可能处于同一个教室的,因为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时间上来说他们具有不同的职业,时间上取得统一也是有难度的,可见如果完全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是不现实的,对这样的学生来说,实行常规的面对面的班级授课制有很大难度。远程教育的开放性打破了学生物理的(如场所)、社会的(职业、地位)障碍,使“有教无类”和“按需学习”成为可能,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选择地点。可见这一特点对在孔子学院报名的学习者(包括在校的学生、商人等)在时间,空间上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2)交互性。面对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我们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主要问题。我们的宗旨是办一所就要办好一所,质量是孔子学院的生命线,所以我们要大力提高孔子学院的办学质量。面对匮乏的师资,欠完善的教材,以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将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势必会影响孔子学院的继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交互性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现代电子技术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有了突破性进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远程教育集成了许多新的技术,如卫星、交互视频、语音复答机、计算机网络、电子邮件和/" bbs、网络聊天、e—mail以及电话等进行网络交互。交互即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或“交流”,它是信息传播与信息接受者的双向交流。现代远程教育的交互性,缩短了远程教育与“面对面”教育的差距,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师生间如果缺乏交流、缺乏信息反馈,必然导致其教学质量低、效果差。 3)自主性。2005年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随着汉语学习热潮的不断升温,目前海外通过不同途径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突破4000万人,而孔子学院的学习者数量也是很庞大的,职业更是不同,有在校学生、商人、企业主管、中国文化的爱好者等。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的学习者主要是工商界人士和外交使节,而伦敦商务孔子学院与金融经贸界开展密切合作,学习者主要是许多大型企业的高管。面对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学习体,需要一种可以让学习者发挥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而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主体化,让个体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灵活开放的、自主性学习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他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寻找自己需要的课程和感兴趣的信息,并下载自由组合,然后在最适合自己的时空中自由学习。个别化自主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使自我规划、自我调整的独立学习变得更容易。这样,每个学习者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和能力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组配知识结构,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场地,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完善和发展自我。 4)全球性。从孔子学院的分布来看,目前,全世界已有81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已经在全球落户。2010年将达到500所,可以说分布在我们“地球村”的每个角落。面对这样一个分散的局面,对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来面对学习者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情况。现代远程教育全球性的特点正好切合在全球安家落户的孔子学院的发展,必将为孔子学院又快叉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帮助。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互联网是个连接着世界各地的巨大网络,任何学生无论身处何地,只要通过网络就能获得所需信息,真正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诚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可能完美无缺,没任何问题,现代远程教育也不例外,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些地方网络还不够健全,学习者的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在教学中学生的问题可能不能及时反馈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基础理论研究与网络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在我们国家的文化品牌——孔子学院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取长补短,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试析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职业的、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实现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成为对他们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主要内容包括直线型管理体制、阶梯状教学模式、一站式支持服务模式、第三方评价制度等。 [论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现代远程教育 教育模式 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一亿人左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及现代远程教育现状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数量庞大,学历水平和接受职业培训状况有了较大提高,但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仍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尽快对他们进行以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内容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他们渴望得到教育,但潜在的教育需求要转化为显性的教育需求,还需要对现有成人职业教育进行改革。 现有农民工教育培训模式主要有“富平学校”模式、农民工培训券教育模式、返乡农民工远程就业创业培训模式、长期的成人学历教育模式等。其中富平模式是至今为止最为成功的农民工培训模式,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是“民办公助”的培训一就业一权益保护一体化的农民工培训就业新模式,办学方向、教育内容、运作方式科学有效,但存在教育规模难以扩大的问题。分析现有模式,农民工能够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因素主要有:第一,教育性质必须是职业教育;第二,内容实用,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第三,学费低廉;第四,学习形式灵活多样。现代远程教育符合农民工对教育形式的要求。 (二)现代远程教育现状 目前,国家承认学历的网络学院共68所,现代远程教育可以迅速扩大教育范围,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范围的共享;弹性学制、非实时教学互动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使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和形式的限制,进行较为充分的自主学习,它正在成为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主要形式。但网络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特性不足、教育成本过高、管理模式僵化、学习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就要对现有成人网络教育和农民工教育培训进行深入改革,构建新型的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模式。 二、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构建 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职业的、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实现的一种教育模式。模式的构建中,对现有网络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前提,对教育理念的改革和职业教育性质的确定是基础,对专业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核心,其他方面的改革是保障。 (一)概念的界定 教育模式的含义。《教育大辞典》将教育模式解释为“某种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反映活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杨金土认为教育模式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育组织原则和形式,它包含了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同时还包括学校与相关单位的责任设定、任务分工、时间分配等。本文中,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是基于现代信息和教育技术的,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过程的组织方式,反映活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含管理体制、教学模式和教育评价等。 (二)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包含的内容 1.直线型教育管理体制。首先要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是教育管理的多元主体,都应具备参与管理的话语权,应构成以学校为主要责任者、政府导向、四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是一个全国性的教育项目,覆盖面广、管理机制较为成熟的电大系统显然是承担此项目的首选。但应是依托电大系统,独立管理,外部结构为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一管理委员会—管理中心一学习中心的直线型管理体制。确定某国家部门为此项教育的管理部门行使政府权力,进行教育的宏观管理和监督;组成由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管理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主要行使“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综合权力,负责决定教育的重大事项;依托中央电大,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下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负责教育的全部工作;管理中心下依托电大系统设学习中心,负责各项工作的实施。直线型管理体制兼具现代大学制度的科学性和在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现实性,可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体制。 2.阶梯状教学模式。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需要包括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各个层次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教学形式,形成阶梯状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包括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部活动: 第一,层次和学制。2009年,在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在26%以上,即近7400万新生代农民工只接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他们要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就需要接受中专及以上层次的补偿教育。这需要我们增加中专层次教育,并按中专、大专和本科的不同层次实行不同期限的弹性学制。 第二,教育性质和培养目标。明确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是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的学历教育。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教师转变当前网络教育目标在于学历提升的思想,树立以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为目标的现代远程职业教育观念。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为企业培养不同类型劳动人员为原则,不同层次教育设计不同目标。中等层次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主要目标是以就业为目的,培养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初级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大专以上高等层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目标是以就业和创业为目的,培养具备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具备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创业者。 第三,专业和教学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划分的职业大类为设置专业的基本原则,从中专到本科由按职业大类划分专业,逐级细化到与岗位对接划分专业。在各阶段都进行就业教育,在大专以上阶段加人创业教育内容。在就业教育方面,以“技术+文化”为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核心技能+职业道德”为内容,不同层次和专业进行不同内容和知识层次的组合,由低到高逐级趋向于专业化。这需要对现行网络教育的专业和教学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改革。其中,职业特定技能的范围可以理解为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划分的范围,我国划分为1838个职业;行业通用技能可以理解为是在一组特征和属性相同或相近的职业群中体现出来的共性技能和知识要求,可以确定在国家职业教育培训科目三百种左右的范围内;核心技能是范围最窄、通用性最强的技能,是人们在职业生涯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的技能。中专层次教育重点应在于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教学内容以“核心技能+职业道德”为基本结构,培养他们较为广泛的就业适应能力。大专层次教育,重点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行业通用技能,教学内容以“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职业道德”为基本结构,培养他们某一行业的从业能力。本科层次教育的重点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特定技能,教学内容以“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职业特定技能+职业道德”为基本结构,在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某一岗位的从业能力。 这样从中专到本科的专业与教育内容,就形成了一个从职业大类对接到职业岗位对接的阶梯状教育结构,可以使学生从适应性强的一般从业者,逐渐成长为具有行业和职业特定技能的专门人才。在创业教育方面,在大专和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把有关创业方法、创业艺术、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和创业者如何获得这些方法、艺术、能力和素质的知识传授给那些准备创业的人,使他们学会如何创业。 第四,实践教学。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力开展实地实践教学,引导学员有意识地在工作中进行工作实践。开发教学实践软件,建设网上虚拟实践环境,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进行虚拟实验教学。学员通过计算机网络独立或小组协作完成实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第五,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大对教师的教育和考核力度,提高远程教育中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吸纳社会和企业某方面的专家进入到教师队伍之中,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是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 第六,教学形式。现在的网络教育中,学生几乎完全处于自学状态。实践告诉我们,在这种自学型的远程学习中,学习者很难从枯燥的学习材料中发现问题并引发学习兴趣,也无法体验学习活动中的社会性建构过程,更无法与教师及时讨论和交流并得到反馈,学生往往因为这种学习的盲目性而放弃。所以说,仅仅提供学习环境还不够,还需要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学习过程中需要的辅导和支持。因此,教育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和引导,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活动。 在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体+主导”型教学为基本形式。教学中,应聘任课程责任教师、区域网上课程辅导教师和学习中心课程辅导教师。在管理中心选择各科的专家学者作为课程的责任教师,负责课程讲授、资源建设、考试出题、教师培训、接收反馈信息完善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等。按照地域和学生人数划分区域,聘任区域网上课程辅导教师,负责整合资源、追踪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负责区域内学生作业管理和考试试卷的评阅,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并将情况反馈给课程责任教师等。学习中心课程辅导教师要负责面授辅导,并以多种方式对不能参加面授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追踪管理。教学中,不同阶段主导和主体占有不同地位,形成教学形式的阶梯结构。在中专阶段,教学主要依赖学习中心的辅导教师,注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的比例较低。大专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的比例提高,但自主学习课程应主要集中在难度不大的基础课和动手要求高、但现实条件不具备、实践软件建设较好的专业课程。本科阶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习中心职责主要在于管理,与现在几乎完全单向资料获取型自学不同的是,每门课程都要配备区域网上辅导教师,全程引导督促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此项教育依托电大系统展开,电大拥有着相当规模的教师队伍,能够满足各阶段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要求,因此这种阶梯状教学形式是可以实现的。 第七,学习效果评价。注重技能型考核,同时在不同阶段逐步加大文化理论考核所占比例和难度。这需要对现有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较深程度的改革。 3.一站式支持服务模式。从广义上讲,一站式服务就是当客户有需求时,进入某个站点就能够获得某一领域内可能需要的所有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中一站式支持服务应包括两个层次的一站式服务,一是以信息服务平台为站点的一站式服务,二是以学习中心为站点的一站式服务。 以信息服务平台为站点的一站式服务,由政府、企业、教学和学生信息构成,政府的政策和企业发展及用工信息分别由政府、企业传递给管理中心,教学和学生信息由管理中心组建、汇集,所有信息由管理中心统一传输进入平台,政府、企业、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所需的全部信息。平台的作用在于:第一,是政府、企业、管理中心和学生四方联系的平台,为相互支持、监督、评价提供服务;第二,是提供全部毕业学生和企业基本情况和信用状况的信息平台,为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提供服务;第三,是汇集所有教学信息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全程教学服务;第四,是全国性的教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学生个人状况,学籍管理做到一地注册,全国无障碍地参加学习、考核。 以学习中心为站点的一站式服务,由教师、管理人员和信息服务平台共同构成。教师和管理人员分别整合信息服务平台的相关信息,同时输入相应信息,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学生、政府、企业从学习中心获得所需信息,把学习中心作为主体,并通过学习中心对教育的整体进行监督和评价。学习中心的作用在于:第一,提供面对学生的支持服务;第二,提供面对企业的支持服务;第三,承担由政府和社会进行的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价的主体。 4.第三方评价制度。由政府、社会、企业、学员共同参与,制定并实施监督评价标准,委托教育评价中介机构完成对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形成第三方教育评价制度。同时管理中心和学习中心也对政府管理、企业、学生和中介机构做出评价。双方定期把评价结果通过大众媒体向公众公布,形成一个相互监督和评价的完整机制。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模式,是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的,包括直线型管理体制、阶梯状教学模式、一站式支持服务模式、第三方评价制度等内容在内的大众化职业教育模式。探索并实践这一模式,将可能极大地推动我国成人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劳动者整体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试析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论文摘要:在我们不断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性教育固然重要,但是隐性教育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隐性教育已经成为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努力开发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隐性教育资源,挖掘各种有效途径并实施,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和优势,以逐步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绩效。 论文关键词:隐性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环境 在我们不断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隐性教育已经成为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对学生隐性教育的实施。但是,远程教育的出现,给中国带来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更是给各类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因此,为了学校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更好的发展,必须也要重视其教育教学质量,重视远程学习者的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换句话说,现代远程教育进程中也必须要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 一、隐性教育概述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受到影响的有形的教育;而隐性教育指的是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它具有教育主体的自主性、教育内容的非智能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和隐蔽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范围和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其作用表现在知识技能、价值观、认识导向、品德培养、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方面(包括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二、现代远程教育中隐性教育的表现形式 1. 教育者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接受了教育。例如,网络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等,教育者努力为学习者打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习者在无形中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再如,班级中选举学习明星,通过这种做法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有意识的,但是受教者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接受了某种教育。 3. 教育者是无意识的,受教者却是有意识地接受了教育。例如,教师在网络授课或答疑时,可能会扩充一些内容来加强对某知识点的理解,但是,学习者可能对此新知识点产生了兴趣,而有意识地转向它,并去关注它、研究它。 4. 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是无意识的。例如,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师生交流中,教师和学习者可能都是无意识地随意地高谈阔论,但是,教师的言谈举止,也使学习者无意中受到了熏陶,从而促进其内心发展。 三、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网络教育形式,其特点是: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实现双向互动,是一种以远程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而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对远程学习者身心和个性全面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隐性教育资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学校的社会形象。学校的社会形象是指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认可度、信誉度。一所学校若在全国或某一区域享有较高的声望和地位,学生就读该校会获得较大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有了这种心理认同,学生就容易接受显性教育和形成自我教育。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选择就读于哪所网络大学及其学校的社会形象也是尤为重要的。 2. 网络学习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虽不像对植物那样直接,但那种无形的陶冶作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感受到的。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主要的隐性环境有交互环境和学习氛围等。隐性交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其可以促进知识的构建,即通过以前的认知来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新知识还可能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二是人际交互。良好的人际交互可让学习者体会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减少孤独感。人际交互可以导致学习者社会性知识的构建。三是自我交互。学习者在网络的自主学习中,会产生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学习行为的心理活动而形成自我交互。 学习氛围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在网络环境中,可以通过借助于网络技术使人人都有机会通过bbs、聊天室、视频会议等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学习群体的智慧,从而营造一个更公平、更民主、更和谐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探究、分工合作,呈现自己的观点,开展协作性的学习活动,共同分享各自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以达到对所学内容全面、深层的理解。 3. 网络校园文化。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网络校园文化是指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网络学院在其网络学习平台上所建设和营造的网上校园文化。远程教育中的网络校园文化同校园文化一样也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面。一个好的网络校园文化,会使远程学习者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更能受到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相同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使远程学习者有一种归属感。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到每个远程学习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大力加强网络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造就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大学氛围,对消除网校学生因长时间一个人独自学习而产生的孤独感、养成良好的网络人际交往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格、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 社会环境。人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社会性,社会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既深刻又久远。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比如生活习惯、社会文化、道德准则、物质水平、人际关系、家庭观念等方面。但对于学生,尤其是对于大多在职就读的远程学习者来讲,影响其素质发展最直接的应属家庭环境,其次是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教育环境。家庭的积极影响与和谐相处以及网络文化的渗透和冲击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使学习者无意识中学会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无意识中提高了自己的社会文化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5. 师生关系。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不同于传统教育,其具有特殊性,即远程教育中师生是异地分离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这也就是说,教师、学生和网络虚拟社区共同构成了远程学习的网上生态系统,师生之间的特殊关系是这一生态系统下的共生的双主体关系。在网上交流环境中,师生之间可以通过聊天工具或者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而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健心,所以学生对教师会“察其言,观其行”、“择善而从”。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言语、行为、举止等无形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痕迹。反之,教师如果师德形象畸形,必然在学生心目中威信下降,教育作用减弱,甚至会造成对立情绪或公开顶撞,导致教育失败,从而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远程教育绩效是极其重要的。 四、现代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师生分离的特点,学生是在业余进行个别、自主的学习。因此,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学习能力等到底如何是很难掌握的。笔者认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者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1. 有些学习者的学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远程学习者大多是在职就读的成人学员,所以他们一般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兼顾学习,甚至还要照顾家庭,所以对他们来说,总是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时间和精力而导致自学不积极、面授课不到场、平时作业拖沓或者学习方法使用不当等。 2. 学习态度不端正,为了追求文凭而学习。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远程学习者虽然起初的确是为了多学一点知识,但是随着学习的推进和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态度改变了,即认为学习只是为了拿文凭,而不愿为学习而吃苦。 3. 有些学习者存在一定心理压力,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差。有些成人学习者由于同时面临着来自于工作、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一定的负担;有的是基础知识薄弱、专业技能差而感到学习困难吃力。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一些学习者中途辍学或延迟毕业等现象。 4. 师生之间交互性差,使学习者处于孤立的状态。由于远程教育中师生是异地分离的,师生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所以指导教师不可能会及时地回答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差而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心,不敢向指导教师提问,从而使学生个人处于学习孤立的状态。 5. 远程学习者辍学(主动申请)、沉淀(推迟毕业)、流失(中途中止)现象严重。在对远程学习者完成学业的因素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学习者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辍学、沉淀或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急需对这个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帮助更多个体获得学业成功。 五、现代远程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实施途径 针对远程学习者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可以得到解决,但是有些问题是显性教育解决不好的,例如,对于学习者的认知、态度、情感、心理教育等,通过显性教育方式是很难解决的,必须要有隐性教育方式的辅助才能更好地解决。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存在的问题,实施隐性教育,使其作为显性教育的补充也是必要的。 1. 加强网络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氛围。 (1)由于远程教育的学生平时的学习基本在网上进行,所以建设一个栩栩如生的网上,校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这个校园网络应该富有人性化,带有清新幽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对学习者产生很强的亲和力。其次,网上校园网络应该功能齐全,具有互动性、灵活性,能对学习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再次,网上校园的内容应该非常丰富,除管理信息、教学资源、在线答疑外,还应包括学校概况、校园新闻、网上校园活动(助学活动、庆典活动、表彰先进活动等)等内容,同时还应该建立一批学习子网站,使它们成为学生的学习讨论室、素质教育基地和课外活动基地,从而形成一个浓郁的网上校园文化氛围,使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渗透力与有效性得到提高。 (2)开放教育的办学机构要努力完善网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积极开发自己的资源,努力营造良好的办学氛围,通过提供优良的教育服务来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3)要努力打造虚拟校园。在虚拟校园中进行学习、生活、交往、成长,会使学生感觉真正走进“大学城”。虚拟校园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而且有助于营造校园人文氛围,使学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2. 注重教师素质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施行者,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术,更要传授信念,教给学生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支持学生今后奋斗的强大动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教师形象塑造和素质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远程教育中师生关系具有特殊性,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一特殊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到远程教育的教育绩效。 3. 做好心理咨询服务,培养学习者健全人格。心理咨询服务可以解决学生思想深处的问题,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针对不同的学习者,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及心理素质也不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聊天、电话沟通等方式,或以匿名的方式及时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通过显性的语言交流达到隐性的教育效果(如心灵感化、思想观念、价值观转变等),帮助他们解决并有效缓解其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逐步摆脱困境,走出心理误区,以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或相关管理人员也可以把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渗透到学习者的思想中,这样在德育方面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4. 建设一个更好的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实时交互。远程学习者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所以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动力等。要开发一个好而切实有效的网络学习平台,就必须做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网站主页面要简单、清晰、整洁、美观,在栏目设置上要突出特色栏目,突出学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第二,校园新闻及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及时更新,使学习者能及时获悉学校近况及最新学习动态;第三,加强虚拟学习社区建设,能够更有力地吸引学习者在网上参与交流、讨论,而且还可以适当地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学生以及社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和在线讨论等,把学习社区变成学习者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网上家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关心与关注,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效果,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5. 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存在的种种问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远程教育质量监督和教学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只有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加强师生人性管理,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行为,尤其是考试作弊行为,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发挥远程教育的真正作用,从而也使学生感到学习紧张,产生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也就相对提高了。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试析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论文摘要:本文从电大的特色出发,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描述了我国和世界远程教育发展的动态,指出了电大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煤体;现代远程教育 广播电视大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媒体的先进性。早在1978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拍板从国外购买通讯卫星解决电大播课问题。20年后的今天,教育技术飞速发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目前正式启动,这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人民日报》1999年6月15日报道:未来3年我国将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框架。教育部副部长韦饪出席全国教育信息工作座谈会并讲话。座谈会集中通报了教育部编制的《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重点讨论如何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中国四大互联网之一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已初具规模。全国主干网建成1个国家级网络中心和8个地区网上中心,结合“211”工程,省级教育科研网正在加紧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网主机30多万台,用户达到70万户。卫星电视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拥有3个卫星频道、104个省级和市级教育电视台、上万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教育网络。过去20年里,我国通过卫星电视教育网络为200万名中小学教师和校长提供了在职培训,培养了230万名电大专科毕业生。据统计,全国开展计算机教育的中小学有7万所,装备各类计算机80万台,所装机器已由单机向网络化、多媒体发展,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中小学生超过千万人。中央电大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银行培训中心联合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法学和金融专业。电大近年来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已和全国44所省级电大初步建成了计算机网络系统。这次试点将注重利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广播电视网络有机结合起来,实施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式教学。 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当前,信息与通信产业的兴起,改变了知识的储存,几张光盘可以代替一个图书馆,一根头发丝那样精细的光纤可以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传递《华尔街日报》创刊以来每期报纸的全部内容;电脑网络上的“校园世界”,使人足不出户可接受各类教育。我们知道,信息储存容量非常大,一张光盘的存储量在600兆字节以上,能折合成3亿多个汉字。这么大容量的光碟可以将该专业所有的教材、参考资料、参考论文装入其中。该专业学生只要拥有这样一张光碟就可以随时找到自己需要的辅导老师、参考书和资料。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所以,只有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本书的教育模式不能不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因为语言交流只能是面对面,解决不了师生异地交流的问题,而现代繁忙的生活节奏很难使异地师生天天见面;文字沟通虽然可以跨时空,但却不可同步交换信息;电话当然能远距离会话,两两沟通或一多沟通,但也不能大众化同时交流。 教育媒体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不断演进。从传统媒体,即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画、模型、实物教具等到媒体技术,即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和语音室等再到信息技术,即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其中,传统技术与媒体技术都有其弊端。只有网络沟通能达到多主体交流。那么,网络技术给现代远距离教育带来了哪些益处呢? 第一,促成了师生永久分离中的互动,消除了不同地域障碍。例如电脑遥控大学,利用光学纤维和电脑网络,提供崭新的遥距课程。学生只需要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一个解调器、一条接通学校电脑网络的电话线,就可以通过电脑报读学院的课程,与导师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接收功课及有关教材,甚至交学费。还有虚似和电子教室,即通过卫星或压缩视频信号技术或通过带宽联系起来,使得远距离面对面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看见出现在教室中的学生,同时也可以看到其他地方的学生。所有分散在各地的学生都可以看到教师以及在系统中的所有其他学生。远距离下面对面的相互交流通过电子装置又重新呈现出来了。 第二,更有利于学生扩大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多方面的实际需要,择时、择地、择校、择课、择师并自由地学习。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组配知识结构,更有助于知识的个性化。个别化的学习需要有大量教学软件支持,单独一所学校很难建立门类齐全的教学软件资料库来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而网络技术连接了学校、家庭与教师、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机关,可传输声情并茂的多媒体信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受时空的限制,学习更加多祥化。据《人民日报》1998年10月14日报道,中国教育电视台远程教育卫星广播已正式开通。教育部电教办以现有中国教育与科研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开辟远程教育的新途径。首次播出的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与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合办的《卫星英语课堂》。教育部副部长韦任在开播仪式上要求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组织好学校的接收工作。 第三,解决了师资、资料不足的困难。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资源共享提供了物质条件与技术保证。大容量的高速通信网络的建立,把所有入网学校、教育机构、科研所联成一个整体,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可以便地从公用网络教育库中获取各地学习资源,优化了教学信息。像虚拟教室和数字化电视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利用电视频道播放传统的高质量的节目,而且扩大了地区教育范围,能向周边地区传送现在教学情况。这样的学校不但可使异地之间节省资源,而且也使学校本身控制不应有的资源浪费。据《人民日报》1999年3月12日报道,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恩格尔伍德的琼斯国际大学,获得美国中北部大学的认可,成为美国第一所有权颁发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网络大学。它通过因特网向学生们教授有关商业通信领域的课程。这个网络没有校园,也没有图书馆和教室,只有几间办公室和9名全职工作人员,这使学校费用降到最低。 第四,网络技术能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它使教师从讲台上的辅导者退到了幕后,变成了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教师形象物态化了,即学生启动、控制教学过程的主动性日益增强。教师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实际体现于这些物态化了的教学软件之中。教师由面授辅导者变成了学生生活中的终生导师。可见,21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 鉴于此,1999年1月13日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六大工程之一。建立网络学校,开发教学软件,使更多的学校、教师与学生上网,形成社会化、开放化的教育网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从整个世界教育发展来看,各国都在加快网络建设步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62所重要的研究生大学已开始通过联机提供视频网络课程;韩国大学1998年也已实施卫星远距离教学;据《人民日报》1999年4月15日报道,教育部已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为首批现代远程教育学校。清华大学也提出了一个创办现代远距离教育方案;北京师大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所利用pc交互式远程教育系统和江苏电大联合举办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这是北师大首次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远距离教育的有益尝试;1999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所开发成功了掌上移动数据库,该系统具有数据收集、更新、浏览、查询功能;中央党校也于1999年9月建立了包括校园信息网和卫星远程教学网两大基本硬件系统,包括教学科研信息、党校办公管理自动化、远程干部教育三大软件系统。1999年9月,我国已有人接受远程开放式高等教育,这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重点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根据国际电信联盟1997年9月7日报告,截至1996年底,全世界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与互联网接通,用户已超过1600万户,而使用者多达6000万人。预计2001年,其用户将达1亿户,使用者将超过3亿人。这更证实了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一个论断:现代传播使当今世界正成为一个“地球村”。 总之,在第三代远程教育中,双向视频、双向音频交互系统,使相隔很远的师生用不着定期会面。个人智慧将与全人类相通。第三代软件提供了针对本机用户的开放功能,更提供了校园网与因特网用户的开放性功能,教师不仅可据需要将系统所附上万个课件任意组合成自己的新课件,完成备课工作,而且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自制课件平台将其他图、文、声、像素材进行合成,创作出新成果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我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刍议 摘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在我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市作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试验点,已经初步具备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因此,如何组织好这项教育工程,逐步提高我市远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值得每一个站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的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展开 现代远程教育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而诞生的新一代教育发展模式。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程度相对领先的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远程教育方兴未艾。而在我国农村地区,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和发动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当前我市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倡导和实现“三个转变”,是推动此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所谓“三个转变”,即从以重视硬件设备建设为主转变到重视管理和应用为主,从以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为主转变到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从教师运用传统教育方法教学转变到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为主。为此,需要全力做好下列重点工作: 一、狠抓培训,建好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抓好教师、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是组建高质量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及管理队伍的关键,必须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在培训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做到师资、经费、教材“三落实”。首先是要通过各种方式,选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形成培训的骨干力量。第二是要开拓思路,到远程教育工作扎实、技术力量和教育工作比较先进的地方,去选取培训教材,进行学习参考。第三是要保证培训经费的及时足额划拨。 二是积极探索培训工作的有效方式。要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集中讲座式的基础性培训、任务驱动式的应用性培训和问题解答式的针对性培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远程教育校本培训机制,实行以校本全员培训为基础的分级负责制,明确市、县、校三级培训责任,提高参训人员对三种模式的应用能力。 三是严格培训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建立健全培训工作激励机制,将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培训,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情况列为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二、狠抓主线,突出应用,推动远程教育教学工作扎实开展 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要求我们狠抓主线、突出应用。要牢固树立服务教学、方便教学、促进教学的意识,坚持以面向学生推进教学应用为核心,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把设备和资源的应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1.切实抓好基本应用。例如,对于比较边远的农村项目学校来说,应充分利用教学光盘,组织学生观看光盘教学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将光盘播放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实现光盘中的教师、学生与教室中的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这种模式,使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全国优秀教师讲课,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城市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学校来说,则要抓好信息的收集、筛选、分类、存储与利用等基本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跨县、跨地、跨省网上教研、网上学习辅导等应用发展工作的研究和试验,为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奠定基础。 2.推动学科教学的整合应用。目前,在我市城乡已经有一些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包括:实施教学资源整合:将从互联网搜集到的资源进行科学的编排和再加工,建立符合课程需要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项目学校将整合后的资源有机融合到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实施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整合:一些学校积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学生、教师、教材、信息技术四要素合理建构及有效互动,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开展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3.在尝试与探索中开展“三种模式”综合应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整体建设以及义务教育的巩固与提高是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各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实际与特点,充分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养。要把英语、语文、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的优秀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起来,解决教师的结构性短缺和学校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要利用远程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课程改革培训,使广大教师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各地可以尝试建立“三种模式”教育教学应用的示范校以它们为基地,开展教育教学观摩活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学校普遍开展教学应用工作。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谈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等诸多层面赋予教学以全新内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综合发挥多媒体优势,使课堂呈现动静交错、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教育资源 主动性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等诸多层面赋予教学以全新内涵。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农村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丰富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资源的直观性。 现代远程教育如一股清新而强劲的东风,吹进校园,以其全新的内容和快速的传播占领教育制高点,使广大农村学校教师改变了“手捧书本、手拿粉笔,全凭一张嘴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综合发挥多媒体优势,使课堂呈现动静交错、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过去,农村地区的教学工作由于受教育教学资源与自身素质的限制,只能单纯依靠课本和有限的资源引导学生理解,往往强调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很难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操作界面直观,好学易懂,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升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远程教育资源充足、精美,在教学中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景,渲染了课堂气氛,在课堂上适时利用视频,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如:教学《三角形分类》,在学生认识了按角分和按边分的几种三角形之后,出现了flash动画(几个三角形的介绍),学生既感到有趣,同时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还可以省去很多板书时间。节省的时间,可以用来详解教学重点、难点,辅导学生练习,提高学习效率。又如在学习《春潮》一课时,对于远离黄河、长江一带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无法想象江面开河时的壮观景象。可以从网上找到这些视频让学生观看,从而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减轻教师负担,增强了教师备课的机动性。 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学校远程教育方面的专职教师下载了很多和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现在你想讲哪一课,便可查到需要的教学课件,只需略加改动或再补充一些就可以了。这些教育资源的应用,让农村的孩子也同城市的孩子一样,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把时间和精力用到教学研究上,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开阔教学视野。传统的备课方式“少、慢、差、费”的做法使教师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教案的书写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教参,学习课标,更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探究有效的教法和学法。现在,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中的优质课程资源、课件进行备课,给教师们的备课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大大增强了他们备课的机动性。同时,电子备课的实施有助于教师们共享备课成果,教师之间可以利用光盘或优盘无限次数、高质量地拷贝教案,借鉴使用,也可以利用网络与同行交流备课经验和教训,共同提高备课水平。 四、创新教学方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远程教育为农村学校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了机遇,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创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进行数学教材中有关几何图形的教学时,采用远程教育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就便于学生切实理解,产生特有教学效果。再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不同情态的荷花图片,并配以轻柔舒缓的乐曲,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情韵,进而回忆品味自己以往有关荷花的所见所闻所感,使他们达到不借说教而自知自觉的境界。教材中大量的概念、原理都很抽象,学生对其缺乏感性认识,但利用图形、图像、声音、三维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以大量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来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加上虚拟现实技术,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采、形象生动,一定会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网络的使用,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互相交流,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总之,远程教育技术在农村学校的应用,以其广泛的资源、便捷的速度,创新了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为提升农村学校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现代远程教育伴我成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必备的一项基本生存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工具等图片、音乐、视频、动画融为一体,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有效应用以远程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 一、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在“学”的环境系统中,必然要选择与应用大量教与学的资源,而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得以充分使用,如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教师备课系统光盘等,而且internet网本身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诸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过程必然要体现学生老师互动学习、体现学生的参与、体现现代化手段的应用、体现多种媒体资源的利用。 二、努力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准 初次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可由于自己操作水平较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注视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萌生了学好、使用好这一技能的想法。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在教师本身,只有教师掌握了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把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得灵活自如。如果要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教师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水平,这是用好程远教育资源的先决条件。 所以,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信息技术学习计划,首先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买了一台电脑,并在家入网。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多接触电脑。把自己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边学边想,碰到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在休息的时候就常去书店转转,在书籍、杂志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从最基本的办公软件word 文档打制试卷、演示文稿ppt 制作、excel 电子表格的学生成绩统计分析、扫描仪的使用等入手,后来我学会了系统的备份、安装,常规软件的安装方法及使用方法。 笔者陆续学会了photoshop coreldraw、dreamweaver、flash 等软件操作与使用方法,为以后的课件制作和远程使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样一来,我在远程资源的运用上就得心应手了。能变远程资源为自已教学所需,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在数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有部分内容是抽象的,给很多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而远程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将远程教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后,我的课堂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大大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例一: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我运用多媒体设计课件,将分数融入到小狐狸给小猪分饼的故事中去,学生看了小狐狸给小猪分饼的故事,都想帮助它们,于是积极动脑思考怎样才能分好饼。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很快就想到了只有“平均分”,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为什么要平均分,从而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这样根据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用他们喜爱的故事激发兴趣,引入新课,通过使用教师备课系统光盘中的视频,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课例二:在教学《估算》时,我借用了一段生活中的视频,学生看了估算中“大估”“小估”两种情况总结出:在制定计划时要“多估”,也就是“大估”;汽车过桥时,要考虑到桥身的承重能力,汽车的载重量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汽车的载重量要“少估”,也就是“小估”……把身边的事与学习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使生活中数学与课堂中的数学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也就加强了。 总之,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师自身一定要多动脑、多探究。只有在自己熟悉教材与软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充分灵活地运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建立行之有效的多媒体学习环境。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现代远程教育培养个体终身学习能力的策略探析 论文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终身学习能力;策略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远程教育为个体提供学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培养个体的终身学习能力,增强其生存的能力。本文从入学导学、过程助学、实践教学三个角度就现代远程教育如何提高个体的终身学习能力分别进行阐述。 所谓终身学习能力,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具有的、在整个一生都起作用的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知识的技能、方法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个体终身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人们进人21世纪所要具有的一种生存技能,利用它可以使个体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持续、全面地完善自己,从而使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由于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还没有充分体现出这一功能。因此,作为以成人为对象的现代远程教育(此处仅指远程学历教育的范畴)在提供学历教育的同时,还要毅然承担起这一时代使命,即培养广大学员的终身学习能力。 一、以入学导学为契机,培养个体获取知识的技能 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网络在线学习是个体持续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技能。而对于以网络在线学习为主要学习手段的现代远程教育而言,就应该充分利用人学导学机会,来培养学员利用网络在线学习之工具性手段的能力。 1.通过现代学习理念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个体的基本信息素养 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是现代社会个体从事学习的一种新途径。它首先要求现代远程教育要培养个体的基本信息素养,增强其在巨大的网络信息媒体面前学习的信心和能力。在学员人学报到时,一方面要通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培训,向学员介绍现代远程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现代信息社会的挑战,帮助学员转变传统的、只靠书本获取知识的学习观念,引导学员树立网络在线学习的新理念;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对学员网络在线学习技术的指导,教会学员如何通过远程视频系统、电子布告牌系统(bbs)、在线聊天系统(chat)、电子邮箱系统、网络社区、留言板、数字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来索取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网络在线学习。 2.通过平台操作演示培养个体使用专业信息工具的能力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每位学员都拥有一个“学生工作室”,这一平台是个体在学习期间实现网络在线学习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渠道。不仅如此,学员毕业以后,在其他形式的教育或培训中也会用到类似的平台系统。因此,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人员要借助入学导学机会,把个人工作室的使用方法和步骤给每位学员进行详细地演示,包括登录个人工作室的方法、帐号和密码以及如何在个人工作室中进行缴费、选课、学习、完成作业以及查询相关的通知公告、课程成绩等信息。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带领学员亲自到机房中进行现场练习,直至学会为止,尽量减少学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以后类似的平台使用中不至于束手无策。 二、以过程助学为依托,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 当个体超越屏蔽知识宝库的藩篱、面对知识本身时,如何顺利吸取知识从而变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将是个体学会学习的最核心的要素,这就是学习能力。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在教给学员知识本身的同时,还要通过过程性指导提升学员的学习能力。 1.通过个别学习辅导培养个体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认为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没有他人的帮助,由个体自身引发以评断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目标,寻求学习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从其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由学习者自己系统实践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形成价值观、促进个性和才能全面发展的自学活动。因此,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掌握使个体终身受益。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一种形式,无论在实现其本质功能还是其延续性功能方面,都应该通过个别辅导来培养个体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诺尔斯主张以“契约学习”的形式来构建成人的学习,即拟订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活动;评价学习结果等四个步骤。借鉴诺尔斯的“契约学习”程序,在具体的个别辅导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帮助学员通过网上自测题进行自我诊断,以此了解个体的知识基础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由辅导教师通过网上留言或远程视频系统帮助学员制定个别化的学习目标,并让其参与制定个别化的学习计划;其次,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在辅导教师的帮助下,为学习者在丰富的资源库中选择更有效的学习资源;再次,要在学习的全过程督促学员围绕其学习目标完成共同制定的学习计划,如果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可以通过在线留言或视频答疑系统与学员进行双边性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最后,在单元或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要为学习者提供在线测评试题,帮助学习者进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使个体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效果。 2.通过小组学习辅导培养个体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cl)是指个体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而且是在没有教师直接、即时管理的情况下进行自学,小组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学习材料,从而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分组较多采用异质性分组的方式,因此它更适合在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以及经验差异较大的成人群体中使用,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远程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为学员创造了交互性、可视化、协作性的学习环境。基于此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发挥集体协作力量,更易于完成某一学习任务。通常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为:呈现教学任务;确定异质小组;组间交流;组内交流;成绩评价。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小组教学辅导中,辅导教师要跟踪小组学习的全过程,随时介人学习小组,对个体和小组进行学习指导和监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保证学习任务的如期完成。其一,由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员提出新的学习任务;其二,根据学员的学习目的、知识基础、工学矛盾性等因素,对学员进行异质分组,使他们在网络社区中组成四至六人的学习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习者制定小组学习及个人学习计划;其三,在学习到一定程度后,不同小组中承担共同部分的成员组织在一起,进行组间交流;其四,组间交流以后,小组成员回到组内,进行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在组间和组内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员及时将相关信息通过网络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及时介人小组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监督;其五,由辅导教师通过反馈的信息对个人和小组的成绩分别做出横向性和纵向性评价,检查个体和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以及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 三、以实践教学为平台,培养个体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多元的学习手段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个体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这只是个人在学习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而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将是个体提高生存能力的关键。现代远程教育不但要把现有的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性教学指导,培养他们如何通过自身拥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创新知识的能力,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1.通过现场实践指导培养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渗透在欧盟委员会所倡导的“八大终身学习能力”中的一种能力,是成人个体希望通过学习最渴求获得的能力,是其学习行为的根本动力所在,因此也是成人个体最具功利性的目的。使自己拥有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发挥效应,解决实际问题,是个体求得持续生存、进行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因而也是个体终身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现代远程教育,虽然网络在线学习是学员的主要学习方式,但是也不能忽视现场实践教学的作用。因为现场实践是和成人个体的工作零距离的,是个体直接面对工作对象,而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效的现场实践能够诱发个体把学到的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通过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难题。在现场实践教学安排之前,远程教育辅导教师首先应该通过网络平台把实践的场地、主题内容以及将要解决的问题传送给每一位学员,以给学员有个大体的了解并做好准备。在现场实践中,可以选派现场专家围绕实践主题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员掌握通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现场演示和讲解后,让学员亲自进行操作和训练,在此过程中辅导教师要对学员加以积极地引导,不断拉近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的关系,以实际行动来解决现场问题。在现场实践结束之后,让每位学员针对实践的体验写一份学习感受,通过邮件的形式发送给辅导教师,辅导教师通过学员感受现场的程度进行评价,并做出反馈,不断激发个体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以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培养个体知识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对于个体而言,创新更是其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赢得胜利的一项重要法宝。所谓知识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对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科学的整合、重组和迁移等加工从而产生新思维、新观念、新知识的过程。创新能力是智力效能的最高表现,是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度结合。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也是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高质量完成,不仅是学员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衡量学员对所学知识整合、创新程度的重要珐码。因此,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对学员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加强指导教师对学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监督力度。就指导教师而言,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之前,首先要组织学员召开网络或现场小组会议,指导学员进行科学的选题,让学员将论文的主题与自身的工作实际及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突出其新颖性和创造性,这是保证论文具有价值性的第一步。进入写作阶段以后,指导教师应经常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与学员取得联系,时刻了解论文进展的程度和质量,关注论文的创新点,指导学员如何围绮创新点科学地展开论述;学员也要随时与教师取得联系,征求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力求做到论文的创新性与价值性。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试析国内外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简要对比分析 论文关键词:远程教育 教师教学 质量评价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建立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休系意义深远本文主要就国内外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简要对比分析,为进一步探讨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完善而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1冬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终身教育成为可能。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人们终身学习和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强烈关注。现在,世界各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系统空间覆盖而多数已超出主办国,如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国家技术大学、南非大学以及西班牙国立远距离大学等代远程教育机构的教学覆盖面已经超越本国,延仲到国外,印度莫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已将其课程发送到波斯湾和印度洋地区,并计划为尼泊尔、马来西亚、南1卜和美国学生提供课程,法国、澳大利亚的现代远程教育机构也正在将他们的教育向亚洲和全球扩展。 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也取得了广泛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作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于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参照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建立起来,并在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而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怎样评价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教学质量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严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并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诚然,由于各国的历史发展不一,经济实力不一,国民素质不一,民族文化不一,因此,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层次层面上,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因此,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放在国际大背景下。以历史的、民族的视角发展地进行考察。 比如,英国开放大学提出的质量评价指标有: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教与学检查考核,学生学习进步和成果,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和指导,学习资源,质量保证和完善机制等。他们总结出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四点:①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材;②对每个学生给予个别指导;③有效的服务体系;④教师开展科研。而美国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在《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研究报告中提出,远程网络教学的质量评估系统可分7个方面,具休有学校支持、课程开发、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学生服务、教师培训、数学效果等。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评价系统:以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为代表。该项目于1999年启动,在6年内完成。2002年,对该项目进行中期评估,相应制订了中期评估指标休系;?00}年对该项目进行总结性评估,相应制订了总结性评估指标体系;中期评估的二级指标有19个,其中涉及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指标有(前带“”号的是核心指标):试点工作思路,试点工作地位,试点人员培训,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教学资源的共建,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性教学文件的制定,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支持服务,加强素质教育,试点教学工作的管理,(课题)研究计划与实施,(课题研究)阶段检查和成果。总结性评估的二级指标有18个,其中,涉及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指标有(前带“”号是的核心指标):试点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深化试点的思路,队伍建设规划与实施,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建设,教学资源的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成果,实践教学,素质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保证,教学支持服务,教学质量,毕业生与社会的评价等。可以看出,与中期评估相比,总结性评估指标体系有进一步的深化:已从对试点项目的认识深人到对电大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从试点项目设施的创建深入到实施情况的分析、完善和经验推广;从试点项目的教学、管理形式的变化深人到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确立;从试点项目重视质量保证措施深入到试点项目最终质量和效果的核查。这种变化,充分反映了人们教育理念的变化,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个人信息应用技术的提高。因此,可以说,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评估起到了某种引领和示范作用,是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从以上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要求和评价的主要方面可以看出,它们之问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或者,准确地说,各有“侧重点”),这充分反映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共性或普遍性,又反映了各个国家的个性或特殊性。 从共性来看:都重视课程教学设计,重视教学资源、重视教学内容和过程,重视教学支持服务,重视实际教学效果(五“重视”)。 与国外相比,日前国内更重视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和运作。通过对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服务、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等儿方面比较发现: 在教学组织上,国外的教学管理者允许和认可教师的个性差异,鼓励不同的教学风格。其中,师生就作业批改和反馈达成一定协议指.标就是这种个性化的体现。 在教学活动方面,由于技术手段设施建设方面的差异以及对网络教与学关注点的不同,国外的评价般对教学设施并未列出完备的评价指标,更多关注在此基础上的优质网络教学活动。 在教育服务方面,国内外都提出向学生提供培训及帮助服务,所不同的是国外还建立学生投诉制度。 教学效果的差别,主要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上。国外定期检查,较频繁,形成了随时反馈教学效果的习惯。而国内,终结性考试还是最重要的,形成性考核探索刚刚起步,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上对教师批改作业和对学生提供的学习支持还需要更明确的规范。 在教改科研方面,国内比较全面、详尽。但只是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国外更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这是由于教师自己的科研和工作融合在一起。我国国情需要应加强产学研结合,并对教师评价上适量规定师生合作研究的内容。 由于影响网络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在其质量评价内容中既有关于教学源的标准、教学过程标准也有检测教学的效果标准等。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如今,现代远程教育越来越有国际化的趋势。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树立先进的办法理念,与时俱进,特别注重观念更新和制度借鉴。总之,我们要立足国情,继承和保持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色,彰显自己的个性;又要面向世界;吸取国际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长处;“中外互补”、“洋为中用”,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管理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管理在目前网络技术与远程教育快速发展的助力之下实现了创新性的改革。从现阶段来看,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导致管理效率并不高。但是在正确的应用对策引导以及对其进行创新研究之后可以发现,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的管理模式可行性仍然很高。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学院档案管理;创新研究 一、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 (一)建立新生档案 其中包含新生入学网上注册登记的基础信息表,例如,报名表格、身份证、学历证以及录取通知书等,都应归纳到学员的档案中。 (二)学习阶段的档案管理 学员在正式的学习阶段时,档案中的学习管理资料会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学籍表、学籍卡、成绩表、毕业设计以及论文等资料。 (三)学籍变更的档案管理 如果学生由于工作变迁、地址搬迁等原因需要申请转学或是转专业时,学籍变更所需要的档案资料由学员提出申请和审批通过备案的相关资料等。 (四)课程注册的档案管理 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与发展需求等情况,去选择学习课程注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就会产生各个教学点对应的学生课程注册的信息档案数据。教务管理中心的学期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对学生的课程注册信息进行档案管理,这也是教材征订以及教学安排、考试安排以及收费的重要依据与凭证。 二、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管理的创新之处 (一)完善学员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强化学员档案管理中的制度化管理,需要依据上级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管理制度,具体制度方案可为:(1)所有需要保管的资料一定要全部进行多重审核,确保所有资料的真实;(2)制定严格的学员档案管理制度,必须按照制度执行,对档案不能随意进行更改,如果确实需修改则必须完善相关手续;(3)毕业审核以及毕业证的办理与发放一定要严格按照政策执行。此外,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还要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学员档案管理是一项不容出错的工作,且须严格按照法规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 三、探究学员档案管理的方法 1.原始档案在学员档案管理中有着非常关键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日后方便查阅,一定要规范与科学地对学员档案进行管理。(1)规范化管理。将各种档案以相同的标准、式样、内容以及时间进行监理,并且要做到及时地归入档案,避免发生遗漏的现象;(2)科学化管理。将不同类目的档案管理建立总目录,并实现分类管理,使得档案大致内容做到一目了然,日后查阅时更加快速方便。2.现代远程教育离不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因此学员档案管理也应实现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接轨,促进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利用计算机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解放了传统管理方法需要用到的大量人工;对档案信息调取更加方便及时,缩短了学员办证、查询等相关事宜的时间;提升了档案的准确性以及降低了随意篡改的可能性;通过网络实现档案数据的互联,节约了出差时间、人工以及成本。此外,对于进行学员档案管理的高新设备一定要定期维护与保养,且不断进行更新升级,紧跟现代化管理的潮流。 四、优化学员档案管理投入与队伍建设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1)要进行专职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培养,提高其管理素质、管理意识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技能。(2)要重视兼职管理队伍的建立,为了充分调动兼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承认兼职档案员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并对职责、考核、培训以及晋升等方面作出有效规定。(3)完善对学员档案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并且不断地进行培训与引导,提高所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五、加强档案管理中的相互合作 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管理工作有许多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仅仅依靠档案工作人员是完全不够的,所以校方应加以重视。在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管理中,一定要突破以往的工作模式与格局,抛弃传统中的落后观念,用灵活多变且针对性极强的服务面向社会各界人士,拓宽学员档案管理的工作思路。 六、各部门之间应通力合作 由于学员档案的管理涉及面较广,各个领域之间要做好联系工作,尤其是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保持有效沟通,要及时了解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员档案管理的最新要求以及政策。在校内工作中,各教务部门应与班主任保持沟通与合作,保证各学员的档案信息不能出现任何纰漏。综上所述,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现代远程教育学员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也逐渐众多教育学者的重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提升以往的管理工作效率,对推进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任秀程 单位:山西省孝义市教育局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浅谈 摘要: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主要从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的内涵、表征以及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文学概论;区域性文学风格;内涵;意义 当前,地域性风格还存在很大的模糊性,而且经过多种实例论证,仍旧缺少对地方性自然环境、地方历史、人文环境、地方性知识的思考。 一、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的内涵 当前,不同的教材,对区域性文学风格有着不同的阐释,造成了其概念上的模糊性,但是,我们从作者的视野或者是作者本身的身份来判断或者区分地域性风格。因此,当我们站在闯入者作家身份的角度来分析和判断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地域性风格时,就会深切地感知到作家是很难把握本地人们长期形成的心理认知及其过程。这就像是一个游客,当他走入一个地方,带走的只能是一些影像资料,却无法带这个充满浓厚地域的大地。一位著名的民间刊物创刊人曾经指出:“地域,即遗留异域色彩与保留独特文学气质的属地。一般说来,在中国即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保留其特性并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地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存的理由与归向还是其民族最初的自然法则与朴质理想”。而当我们站在作家身份的角度来区分时,其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区分闯入者身份的作家主体和出本地性作家主体。 通常情况下,本地性作家主体的文学创作会根据本地区人们所独有的文化底蕴、思维习惯以及心理认知和地方习俗等方面,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理性情感和心理意蕴,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可以称之为区域性文学风格作品,而且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作家的文学作品的创作,其意蕴更加突显,其所创作的作品中饱含着浓厚的区域性世界观和历史观以及社会实践的内容。所以,在创作人看来,文学作品中所突显的地域性风格不仅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在人们面前,更为重要的是融合在作家与作品的具体文化环境中。而正是由于这样的文化区域性,才激励作家去创作,进而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本地的特色文化。区域性文学风格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深刻性。在区域性文学作品中,要从基本的视觉与语言表述形式入手,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概念,进而来激活区域性文学的现实生命样态,实现地域文化价值转换。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作品所呈现的生命形态以及区域性文化价值判断一个作品中是否存在地域性。 二、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的表征 对于处在不同居住环境中的同一作家来讲,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所呈现的地域性也不尽相同。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作家首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和人类学家或者是民俗学家,然后才是一个作家,进而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和观察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在他们在观察过程 中,发现这个世界中的某些成分切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时,就是将其转化文本的形式展现出来,加以表达,但是这种切合性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才会形成的。以作家自身的观点来看,区域性文学风格唤醒作家内心沉睡着的区域性文化。比如:沈从的《边城》,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不朽的浓厚的区域性文学作品,其主要原因作者与当地文化的洽融性,与都市文化的排斥性,可以说,这是一种心理距离、地域距离,最终被转化为地域文化,并从中找到一种归属感。 因此,基于作家自身所处的地域性文化,其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诗人站在湘江边上作了一首,那么就说诗人的作语品具有湘江文化特色,也就是所谓的区域性文学风格。其实不然,在区域性文学作品中,其所呈现的区域性风格,是作家经过调查发现以及记录,并将其最终转化为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家的艺术气质和个性,在很大程度都来源于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不能错误地理解为作家创作气质与个性成就区域性文学风格。在人类的长期不断地发展和延续过程中,文化逐渐被转化了一种区域性无意识地进入人们的内心,并且通过生命个体的心理、语言以及行为来传递。因此,本地文化的发扬者、发扬者才是创作区域性文学作品的主体。 三、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的重要意义 文学的区域性风格是作家通过文化寻找其根源的过程,是作家建立其价值的根本所在。若是站在文化的角度讲,文学的区域性风格也可以是建构和参与文化多元格局的指引方向。在当今这个经济发展的时代,地域性特色文化和资源已经融入到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当中,并且成为了经济性和政治性的产品,为区域性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这也是当前我国的一个国情事实。基于以上前提下,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就必然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区域性文学风格使文学作品具有明确的审视本地特色的相关因素。一般来讲,主要包括认知命名、思维方式、地域风貌、习俗信仰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作品的文本内提供了判断的依据,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区域性审视性,呈现了客体与主体的双向审视,促使作家作品的区域性文学风格的形成,并且在这个形成的过程中,作家将其认知转化为自己的理性与情感体验以及感官体验,最终将区域性文化特征定格在文化的思考中。如次仁罗布的作品《放生羊》。其次,区域性文学风格增强了文学作品的地方方言色彩。在区域性文学风格作品中,地方方言色彩的突显,提升了作品的高度识别性。比如韩少功的作品。还有,就是区域性文学风格在作品具有了较高的价值和普遍性。在区域性文学作品在 ,文学价值能引导地方性民众较强的凝聚性合力,形成共同体意识,成为人类的精神资源,形成深远的意义。 四、总结 在区域性文学作品中,要从基本的视觉与语言表述形式入手,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概念,进而来激活区域性文学的现实生命样态,实现地域文化价值转换。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作品所呈现的生命形态以及区域性文化价值判断一个作品中是否存在地域性。 作者简介:贾超胜(1990年8月)男 赫哲族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12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课程合作式教学之我见 摘 要 文学概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作为介绍文学基本原理的课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以及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反馈却不容乐观。着眼于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结合当下文学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探索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谈一下文学概论课程改革的尝试。 关键词 文学概论;合作式教学;教学模式 1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大多数高校文学概论课堂的教学方法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为主要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师垄断了整个课堂的话语权,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失语”,处于完全被动接受的状态,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听课和做笔记,或者是干自己喜欢的事。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满堂灌,讲授的理论知识高度概括,以致学生难以消化。课堂缺乏系统训练,课程内容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相脱节,忽视了实践性和实用性,没有起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导向的作用,严重脱离教育教学实际。文学概论课程考试的形式也比较单一,现行的高校学生考核机制普遍是以期末笔试为主,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高等教育本应是探讨研究型的教育,课堂上更应该提倡学术上的争鸣,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合作性的学习,但是多数大学教师还是缺乏相应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致学生难以产生自己的研究成果。 2 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时间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发挥师生间的合作精神,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全方位训练,并使之转化为应用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忽略或轻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紧密结合。 1)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小组汇报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增加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变以教师讲授为主为教学双边互动为主,变知识传授型教学为培养能力型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文学概论课程具体的教学中以理论带文本,以文本促理论,这样理论更能使人信服,也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学概论的教学也便由枯燥的理论讲授转变为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教师将教材内容“问题化”,变成一个个项目或者任务进行课堂教学,由学生对问题进行追问,梳理教材提出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理论思维的训练。尝试部分章节由学生组成独立的研讨小组,讨论交流后写出学习报告,并将成果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这样改传统的教师一人上讲台为学生多人上讲台,将单向教学与多人合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最后由任课教师对当堂课的研讨进行点评,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2)在学生学法指导上,倡导探究式、合作式、参与式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学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在文学概论课堂上重视作品解析,把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叙事逻辑、文化思想、学术价值等深层次内容进行提升和概括,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互相帮助、发挥合作精神,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各种学习任务。 如在分析具体文本的时候,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让学生在“无我”“有我”交替的阅读中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首先意识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疑惑的问题,然后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去积极思维、大胆假设,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去深入研究问题,小心求证,以至于最终去独立解决问题。 3)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强化学生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在规定的学时内或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文学论题研讨、中外文学名著赏读、优秀影视作品欣赏、作家评论家访谈、大学生辩论赛、科研立项活动及影评协会等社团的活动,课堂上开设学生阅读经典、写读书笔记、演讲、文学创作、自办刊物等实践环节。在教学方式上多方位地追求师生互动,让学生以主体姿态参与教学,开展主动而积极的学习活动,科学有效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每3个教学单元布置一次主题讨论或写一篇论文,给学生指定参考书目并且定期检查执行情况,以此作为教学常规活动贯穿到文学概论教学的全过程。这样就可以实现从教师单向灌输走向师生双向交流,促进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研讨性学习和自主化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4)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利用现今普及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学术演讲、大型文艺学学术会议的录像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让学生在熟悉基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并且开拓视野,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以及古今中外文艺实践,在准确讲解文学概论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利用新型网络课堂教学环境、网上课程论坛与电子邮件、微博等辅助的教学条件,将学科前沿的新动态引入课堂。实现课内教学向课外教学的无限延伸,学生可凭借网络经常与教师对话、探讨,实现教与学的全程互动交流。 5)建立科学的文学概论课程评价系统。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表明,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同时又是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因此,突出对行动过程的态度、行为的考核,对于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探索很有意义。利用团队考核评价的方法,结合民主性自评、互评、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等方法,挑战原课程考核的终结性评价,以形成性考核为主,取得良好效果。如对学生的考核方式,由过去的以闭卷笔试为主,改为开卷笔答与撰写论文、写作业等相结合的方式,此外还有口试、答辩等考核方式,使考核结果更趋科学、合理。 3 实践效果 首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文学思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发掘艺术潜能、培养艺术气质的重要素质,也是一切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源泉。合作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文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注重人生观、审美观的熏陶和培养。教学中结合既定教学目标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让学生自觉练习“读”“讲”“说”“辩”“写”等技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熟悉本专业的业务能力要求,自觉在专业实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其次,扩大了文学理论课程的外延。过去的文学理论教学内容,专业性虽然很强,但缺少“文化”的因素,视点比较狭窄。现在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撑,将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内容置身于宏大的文化视野之下,学生对于文学艺术诸问题,可以作出多视角的理解。 最后,能够教学相长,提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过去文学概论教学知识一味地由教师讲、学生背,课堂乏味,长此以往,教师讲课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随之降低,没有发挥教师备课的积极主动性,没有调动师生全身心地投入学术研究领域。尝试合作式教学模式后,文学概论课程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批评能力,课堂教学氛围融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彼此思维碰撞,激发灵感。 当然,文学概论课程改革途径很多,这里只是一管之见,唯望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有所启发。 文学概论论文:跨学科视野中的文学概论教学 摘要:文学概论是一门重要的大学本科公共基础课。在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对知识脉络、文学作品和概念进行跨学科的讲授,是传统教学思路的一种有益补充。文章由大学本科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入手,从理论基础、教学准备和案例分析三方面对这一教学思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文学概论;教学;跨学科思路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思路的兴起,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已无法脱离跨学科的思路来进行。特别是当代在社会文化研究的宏观背景之下,文艺理论知识的生产过程中,研究者采用跨越学科界限所展开的学术探讨,已成为依照传统的学科内部概念和历史脉络所进行理论探讨的有益补充。而作为文艺理论再生产过程的相关科目的大学教学活动,也需要不断实践跨学科的教学思路。大学本科的文艺理论课程,最常见的是以文学概论、艺术概论和美学概论为主的公共基础课,其次还有文学院所开设的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大学教师在讲授此类课程的过程中,如果自觉地尝试使用跨学科的思路,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的文艺理论学习环境,对实现大学文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尝试以大学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对这一教学思路进行探讨。 一、文艺概论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基础 大学本科文学概论课程,面对文学和非文学专业有不尽相同的教学目的。针对文学专业的文学概论课程授课目的是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文艺现象,解决文艺问题的一般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评论水平,从而为学习其它文学和艺术相关科目奠定基础。而针对非文学专业的文学概论课程授课目的则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能够尝试利用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来面对文学现象。如上教学目的的设定使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需要在不同学科的差别之中明确文学学科的特点和理论基础,同时要在文学及其相关学科之间建立互通性。这种互通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延伸,也是展开跨学科思路教学实践的重要基础。 大学本科文学概论课程通常由文艺学学科专业教师主讲,是文艺学专业理论在大学本科知识架构中的初步介绍。从文艺学学科的角度看,文艺学理论的生产无法脱离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进步,也正是由于不同学科理论之间的跨越学科边界的互通和互动为当代文艺学创造了理论革新的基础。可以说,文艺学本身即是一门在不同学科理论知识的“越界性”中不断进步的学科。跨过学科的边界之后,理论研究者遇到的是“他者”,也是自身主体性的证明。这种不拘泥于现有知识结构和概念,在理论视野的开拓中不断显现的越界性也是文艺学知识创新性的来源。于是,作为现有的文艺学学科框架在教学中的显现,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也无法脱离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越界对话。对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框架而言,跨学科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是新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途径。而与之相配合的知识革新的方式,一方面是不同学科知识在互相补充与印证中新的科研和教学资源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有赖于不同学科知识、视野与方法之间的交融。 大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感知体验和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概念的接受、学科视角的形成、方法的训练和应用、知识类型的再生产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建立在教学中个体之间的感知和互动过程之中。按照发生认识论的观点,认知结构是包括教育活动在内的认知活动中转换外界刺激和生理、心理反应的中间结构,也是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对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相应地,这一过程的内容也必然包括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感知结构的变化。就这一教学相长中认知结构的变化方式而言,“非中心化”是变化过程的必然趋向。所谓的“非中心化”是指感知结构在变化中离开原来的感知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趋向,它在知识领域导致了破除旧有的学科框架和思维定势并进行革新的知识生产方式。“非中心化”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获取新知识过程的重要特征。 二、文艺理论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准备 1.授课对象。按照文学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划分,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在针对文学专业本科生和非文学专业本科生时需要做出目标和内容的调整。但面对在现代社会中被电视、电影、电脑和卡通长期刺激的大学教育对象,文学理论类本科课程传统的教学思路所遭遇的问题是颇为类似的:较单纯地依靠传统的学科框架和概念介绍的方式来讲授具有一定理论性的文学概论、美学概论和艺术概论等课程,因为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能够接受又具有一定的刺激,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从跨学科的角度提供多元观念和方法观照下的理论与案例探讨,可以成为本科文艺理论教学工作的一个革新点。 2.案例选择。文学概论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根据授课对象的变化而选择适合的案例,作为课堂讲授的文艺理论知识分析的对象。同时,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也需要设定相应的阐释方法和角度。如任课教师可针对电影学和电视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影视专业本科生分析《观美国影戏记》这一兼有游记和影评特征的散文作品,能够借助美学方法探讨这一文本所描绘的中国现代观影者的视觉体验。再如针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引导其分析《暗恋桃花源》剧本的后设性及其与《桃花源记》等中国乌托邦文学的文本性关联,进而引出对戏剧文学文本的“后现代性”征候的探讨。这同时也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其授课专业的主干课程的内容与目标,并做好相应的案例准备。 3.教材和参考书方面。新式教学思路与新式教材密不可分。在当下文学理论类课程的常用教材和参考书中,有相当一部分能够自觉地由跨学科的思路来分析某些文学案例,为跨学科思路的文学概论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美学学者迈克尔・莱恩在《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提供了以多重分析方法来解读莎士比亚戏剧的尝试。这种多重解读是利用了不同学科的方法来分析同一部作品。这些方法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历史主义等方面,在思路上大多是借用了现代哲学思想的不同思路来进入艺术作品的深层解构,从而挖掘新的意义或实践新的解读方式。与其说这些文本解读和分析的方法是文艺学的产用方法,不如说它们是多重学科知识和视角之间对话和交流的产物。此外,张隆溪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86年版。)在推介西方文论的过程中,也较好地结合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 4.多媒体的准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解决了文学理论相关课程较单纯地依靠口头讲授、板书和概念推介的基本模式,能够以图文并茂、声光结合的方式向学生推介与分析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图像、声音和文字之间的配合就成为由跨学科思路阐释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必要辅助手段。如,用图示展示弗洛伊德对个体心理结构的早期划分和后期划分,并以其阐释文学创作现象。又如,用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首外文诗歌的译文和原文,并借助语言学和修辞学的思路对其进行对照解释和分析。这不仅能够省出将原文进行板书抄写的时间,而且能比较容易地请学生以朗诵的方式来参与和互动。 三、案例分析 曹禺的作品《雷雨》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文学作品案例,它既能够兼容于文学概论这一文艺学教研室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中国文学史这一由现代文学教研室开设的文学专业必修课程无法忽略的案例,同时又因戏剧艺术的舞台实践特征和不同的电影版本改编而可作为艺术概论、美学概论、戏剧学和电影学相关课程重点讲授和分析的案例,分别涉及到中国戏剧对西方戏剧的吸收和本土化、住宅经验、戏剧的时代性、戏剧文本的电影改编等问题。《雷雨》文本多重阐释的可能性成为开展跨学科思路的授课实践的良好基础。 1.跨学科探讨的问题。文学概论教学过程首先要明确问题意识,而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尝试解决的问题并不一定是用单一学科的知识就能够解决的。讲授《雷雨》通常涉及到的文学理论主题有文学创作、文学史、文学接受、文学传播等方面,它们分别关联到文学的相关学科如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电影学、传播学等。由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的角度来解释《雷雨》作品的方式,是实践跨学科思路教学的关键。教师可在教案中预先设定诸如“《雷雨》中的劳资矛盾如何呈现”、“《雷雨》的序幕和尾声的价值”、“《雷雨》中医学论述中隐含的权力话语”之类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角度以深入文本探讨问题。在不同学科知识的观照中,《雷雨》成为可由不同角度来进行解释的经典文本,实践着文艺学教学思路的越界性。 2.跨学科的讲授目的。在跨学科的教学思路中讲授《雷雨》,解释其文化内涵并进行启发式的思路和方法引导。从文艺学学科的角度来说,阐释《雷雨》等经典文学作品并获得教案中罗列的结论的过程并不是文学理论类课程的最终目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呈现了人的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但文学和艺术作品并不像哲学一样通常以逻辑判断的方式来描述意义,而是以特有的方式提示、暗示和隐喻着与人和世界有关的意义的存在。大学教师在讲授中所解释的文学作品的意义,首先是文学作品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的背景或语境,其次是它们作为人和世界的意义的提示价值。就《雷雨》而言,作品在社会历史层面上的价值可以有特定时代的阶级分化和尖锐矛盾、资本家家庭的历史面貌及其男权中心性等方面,阶级话语和男权话语提供了文本意义的一个方面;作品在心理层面上的价值则可以有乱伦禁忌、俄狄浦斯情结和个体居室经验等方面,它们构成了作品的感觉冲击力与心理深度;作品还在文学史的意义上提供了其与古希腊悲剧在相关性中展现的价值。而在这些价值之上,作品又在哲学层面提示了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和命运的不可知性,展开了一个充满了可能性的世界。也正是对这个世界的提示,使《雷雨》成为一种不可替代和复制的文化存在。在此,文学概论教学的目的在“理论习得”和“视角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增添“文化传承”和“交流对话”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3.跨学科的讲授方法。对《雷雨》的文本进行阐释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而在阐释中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些方法之间的互通性一方面印证了《雷雨》的经典性,另一方面则提示了不同,源于不同学科的阐释方法之间的互补性。在讲授这一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前文所述的问题,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论述、荣格的原型论述、海德格尔《诗与思》中的诗论、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等源于不同学科的知识或视角都纳入阐释《雷雨》的背景。这些背景是传统的教学思路中有关阶级、资本和社会关系论述的必要补充。也即,思考《雷雨》作品的宏观文化背景中,不仅有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的西式教育和东方家长思维,以及资本主义矿业发展中尖锐的阶级矛盾,也有“阁楼上的疯女人”的狂躁,源于乌托邦精神的空想,朴素的因果报应模式等方面,体现出中国现代性推进过程中各种思想和知识类型的对话与碰撞。而《雷雨》作品诞生之后的文学史评价的演变,也可以使教师能够从文艺学角度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不同时代的文艺标准问题,再将这一问题进一步纳入到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变迁当中去。 面对教学过程中戏剧文本的阐释问题,授课者需要在重视知识性的同时,也重视启发性和趣味性。所谓的启发性,是指讲授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框架中无法获得的文本意义,这有赖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系统和方法之间的互通性的同时,将这种互通性应用到对作品的解释中去,并举一反三获取用以阐释其它文本的可能的框架。如教师可引导学生由《雷雨》文本中的场景描述和台词设计中解读各个角色有关周家住宅的感觉、经验和记忆。文学作品呈现人的存在,而人对住宅的感觉和经验也是人的现实存在的心理映射,因而住宅感觉同时也是剧中人存在方式的文学表达。而趣味性的来源则可来自作品文本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如在剧本的基础上展开对不同剧场版的布景的比较,或者文学文本和电影文本及其改编版本的比较,这一过程将因为有《雷雨》国语电影版、粤语电影版和当代改编版的存在而能够引发大学本科学生的兴趣。这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作品的历史性和生命力的证明。 四、结语 本文对文艺理论教学的跨学科思路的探讨,并非是在寻找大学文科基础课教学中能够放之四海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提示大学文艺学教师尝试利用所有同文学有关的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在教学思路的融会贯通中引导大学本科生更好地主动学习文艺理论知识,使教学过程在案例和文学理论知识在跨学科的视野中交融,令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真正成为大学生群体精神成长过程的一部分。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课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摘 要:文学概论课程与许多大学课程一样,倡导系统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具体地说,便是在理论的指导之下,通过文学关注社会人生,通过理性思维训练进行学术道德熏陶,通过专业能力的培养达到综合素质的提升。理论教学中所贯穿的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和人文情怀的培养,实际上是让学生在立身之道的学习中确立人文之心,这两者恰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走出校门从事社会工作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文学概论;理论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大学人文教程》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在于启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整合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之知情意行。它所涉及的范围应涵盖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以帮助公民尤其是大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①在一定意义上,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二是其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亦即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和社会道德的提升。这是大学各门课程都应渗透的一种精神。文学概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尽管其核心内容是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但它决不能仅仅被当做一门系统的知识来对待,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之上还要负担着人文精神的传输,让学生在接受文学知识与文学原理的同时,完善自身素质,培养人文情怀。那么文学概论将从哪些方面贯穿人文教育的任务呢? 一、从文学到人学:通过文学关注社会人生 文学概论在知识体系上,首先涉及的是文学的本质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文学的人学特征。文学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以诗意的方式,“展示人的社会处境和人生遭遇,审视人的情感冲突和心路历程,探索人的生存意义和存在方式,捍卫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②不仅如此,文学在感性地表现人的生活和人感情时又会超越它,把人们带进一个更为深远的、显示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世界,一个指向人的精神追求的世界。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人类对自身的终极关怀。 文学的这个本质特征揭示了文学与现实、文学与人生、文学与人类精神的密切关系。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透过文学这个窗口,不仅可以看到人生的千姿百态,还可以据此进行自身的反观。如果理论教学与作品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就文学所反映出的人生问题进行系统思考,那么学生所得到的就不仅是知识,更有对人、对社会、对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关注与反思。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课程讲授当中,便有意渗透这项内容,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文学实践结合起来,将文学阅读与现实人生联系起来,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增强对文学理论及文学意义的深入理解,体会文学的现实价值。 他们思考人生的困惑: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人生有意义吗?谁在左右命运?人为什么活着?我们渴望认识自己,探索生命的本质意义。文学虽然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回答,并无一个确定答案。但只要我们对此进行了思索,就算活出了意义,因为思考能帮助我们得到一份自我确认。 他们剖析人性的弱点,体会百态人生:人性的弱点与生俱来,撒旦用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人性七种罪恶: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以及贪欲。《连城诀》中江湖群豪因贪婪而忤逆杀师、同门相残;《项链》中玛蒂尔德因虚荣付出了十年的劳作;《金锁记》里曹七巧因嫉妒而毁掉儿女的幸福……撕开人性的弱点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自身,不重蹈覆辙。 他们感悟人生,思考人生的姿态:什么是人生的支撑?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我们试着通过作家们的笔下的人物命运去感悟人生、超越人生。简•爱告诉我们人活着要有尊严;孙少平告诉我们苦难折磨人亦成就人;桑地亚哥告诉我们面对人生困境应殊死抗争永不言败;木藤亚也激励我们要勇敢承受不幸,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红帆》里的阿索莉与格莱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奇迹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如果有谁幻想奇迹的发生,你就帮她去实现,你就会得到幸福…… 的确,在文学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学生们能够设身处地体验人生、感悟人生,不仅尝试着理论的实际运用,同时也在文学的阅读中拓展着自己的人生。他们的目光穿过文学的彼岸世界到达社会人生的此岸,在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文学内容与人生内涵的联系中对文学的“无用之用”、貌似无用却有大用的特征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可以说,这是文学概论课程承载人文情怀与精神熏陶的有益尝试。 二、从作文到做人:在思维训练中贯穿学术道德熏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规定,学士必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在应用型大学中,尽管绝大多数学生未来并不一定从事研究工作,但基本的研究能力还是必须具备的。就文学概论课程而言,其研究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体现于理论思辨,另一方面则体现为理论的实际运用,而后者则是应用型大学侧重的方面。从人生角度对文学进行阐释,是理论应用的具体实践,学生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感性地了解文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这其实就是在进行文学论文写作训练。 文学论文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运用文学理论对具体的文学现象进行阐释,与理论思辨一样都是着眼于抽象思维的培养,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批评实践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洞察实质,在分析综合中把握文学的规律与价值。文学分析的实质是穿越形象与情感等感性内容挖掘其背后显现的意味,它以复述、描述与分析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具体观点。学生就是在学写论文的过程中掌握文学分析的技巧,懂得提炼观点,应该说,这是一种从基础做起的脚踏实地的训练。不过,其效果又不止于此――在作业设计中,学生还会在个体的微观性与整体的宏观性中深入了解理性思维的特点。比如围绕“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而进行的“文学与人生”作业,是需要全体学生共同完成的一个主题,六个小组则分别以人生成长、人生追问、人生百态、人生超越、人性弱点、人生感悟的特定专题来说明这个主题,小组成员又以自己的关键词或核心观点来说明各自的专题。这样,个体与整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具有有机联系――每个人针对文本进行细读,感悟批评性分析的要领,每个小组则超越个别感悟而实现相对的整体把握,当六个小组合起来时,人生的主要命题便在此得到了揭示。不妨将此列举如下: 在上述的列举中,我们看到,虽然作业的内容没有直接指向理论本身,但理论应用的实践活动仍能使宏观与微观之间产生一定的跨越,从而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体会抽象思维的特点。这既是演绎的过程,也包含着相应的归纳,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力求以扎实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层次清晰地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在解读人生时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又是在理性思考文学里的人生时反观现实的人生。学作文与学做人在这一点上有了第一步的结合点。 应该说明的是,观文学之人生,思现实之人生只是学做人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学习与训练的要求中,使学生明白学术的基本规范,从而养成为学的严谨态度和自我教育的好习惯。学习不是一般性的实践活动,它是一个探索未知、发现和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如果在学习中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就不能正确对待已知与未知,就无法获得真知。因此,认真阅读作品,摒弃不读而论的学风,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新见解,经过独立思考,严谨的思维,从而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论文写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三、从专业能力到综合素质:在立身之道的学习中立人文之心 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精神。把文学理论作为一个知识性体系传授给学生,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必须的专业基础,而这门课程所着力训练的思维方式,则往往能够超越专业的界限而适用于更为广阔的空间。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时代,具体的专业知识也许会过时,但学知识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思维能力和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却能够成为立身之本。因此,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如果说学会用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解读文学是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的话,那么通过文学所呈现的百味人生,达到对他人的理解,明白“他人有不幸、有苦恼、有无奈、有希望和绝望,有欲求和矛盾,有奋进和退缩,有欢喜和惆怅,那都是人的生活、人的色彩、人的气息,从而以真诚、宽容、友善、悲悯的情感和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④这便已是超越了专业的立身之道而立人文之心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应该能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能够悲天悯人,能够对人类生命充满敬畏和关注,对历史人文传统进行批判继承,并且能够追求智慧、美、真理、公正、自由、勇气、希望和爱,试图使自己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⑤文学帮助我们理解人,理解人性,理解人情。从“人学”的意义理解文学的应用性实践,既是文学理论的实际运用,也是学生理解人生社会的窗口。通过文学看人生,能够扩大自己的视野;通过文学悟人生,能够增长人生智慧,培养人文精神。这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养成独立人格的途径,也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了思想基础。他们会借此思考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生活,怎样的生活才有价值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种反观显然能够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塑造,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开阔自己的胸襟。这是理论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一个侧面,而其效果也在学生的文学阐释中得到了体现。 学生们在阐释中表达了他们的人生感悟。他们悲悯福贵、①木藤亚也②的命运,剖析人性的弱点,感叹阿索丽③心中永存的希望,赞美保尔④、桑地亚哥⑤的坚强……他们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反观自身――解读《项链》时,通过玛蒂尔德的命运思考“谁在左右命运”的问题,认识到“在人生的岔路口,是自己选择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回头感慨命运之前,不妨先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而在分析葛朗台这一形象时,他们认识到“金钱只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我们不能把它作为人生目的而沦为金钱的奴隶,成为葛朗台的复制品……”这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人生定位的积极思考,它涉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直指人类的灵魂世界。一位学生在分析《命若琴弦》时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蓦然回首后。当你到达了那个结果后,无论结果好坏,你都会回首想起过程,会明白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上述的阐述从一个侧面呈现了文学理论课程通过课内讲授与课外作业将理论基石、理性思维、人文情怀结合在一起的教学与训练要点,这只是将素质养成渗透到知识性的教学当中的一种尝试,类似的尝试肯定还有很多种。从实践的经验层面看,这种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枯燥的理论因此而贯注了生命的活力与思想的能量。它所贯彻的是这样的教学理念:专业能力培养应与人的素质完善同步,知识传授中要承载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和社会道德素质的有意识提升。具体到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之上,便是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有关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知识,熟悉分析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论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另一方面则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道德修养、艺术底蕴,促进他们成为自由完善、身心和谐的个体。在大学的各类课程中,或许都可以做一些类似的尝试,它的意义在于在立身之道的传授与训练之中帮助学生确立人文人心。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当前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转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动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论文本的理解归纳能力、理解概念原理并进行建构式分析的能力、严密准确的逻辑概括能力、理论与文学作品及文化现象结合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采用理论著作选读、课堂辩论会、学生助讲等方法,结合全面有效的考核机制,以达到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文学概论课程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模式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体系中,文学概论课程在教与学两方面的难度都比较高。一则文学概论的课程内容多且杂,不像文学史课程有明确的时间顺序,也不像语言类课程可以按照语法结构的组合由浅入深来安排。二则理论类课程缺乏作品讲读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也没有语言应用的直接实践性和操作性,再加之学生在中学阶段文学理论基础普遍薄弱,文学概论课程的教授状态往往呈现为: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这样的恶性循环势必使这门课程既难以出彩,又因为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使大量的学生在考研时对文艺学专业绕道而行,所以,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扭转当前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现状的方式和手段很多,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运用多媒体手段、整改教材、调整课时结构等等,但这些方式和手段还只是外于学生的被动构成要素,只治标一时,不治本一生。因而,问题并不在于被动构成要素是什么,而在于如何使其转变为一种主动因子以激发学生潜在探求欲,达到提升学理修养的教育目的。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①可见,能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进行文学概论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内容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②对于文学概论课程来说,这一能力尤为重要。理论课程内容庞杂,学派众多,与其说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不如说是培养学生对于文学和文化的判断力和鉴赏力,由学习理论到应用理论再到创建理论,都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一,阅读理论文本的能力。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要目标不在于知识传授而在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课所用的教材及教师的条理化讲解应该只起一个引领的作用,而思维能力的锻炼则需要学生独立阅读理论文本来完成。文学概论课程的教材教参多种多样,难度不一而足,但相对学生熟悉的文学文本难度都要大得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而不能自主阅读,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在于能够独立阅读相对抽象的理论文本并能将其中的理论思路理清,这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能力。 第二,理解概念原理并进行建构式分析的能力。相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课程,理论课往往存在着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就是这些课程研究的是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但是这种概念原理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的、随时代变化有着诸多改变的存在,各种学派、各种理论家、各种教材教参对同一种概念原理的界定又都不尽相同。比如,“文学”这个定义本身就是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文学的本质也同样无法进行绝对的界定,正因为如此,学生更应该去理解这些概念原理而不是去机械背诵。同时,针对文学概论课程的这一特殊性,以陶东风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建构主义”文论的概念,不去追寻本质,不去依附概念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现在正在试验和推广过程中,虽然当前还没有在全国高校的文学概论教学中铺开,但可以借鉴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建构式分析能力,学会不依赖任何一本教材中的概念原理界定,而是通过自主理解把握概念原理中最关键部分的能力。 第三,严密准确的逻辑概括能力。文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与文学作品类课程略有不同,其需要的不只是细腻的审美感受能力和作品创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冷静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需将分散抽象的概念原理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梳理,并使用严密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这也是在教师“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最欠缺的。 第四,理论与文学作品及文化现象结合的实践应用能力。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学理论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分析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实践检验文学理论,促进理论的改革和创新。所以,理论来源于作品,又终究要回到作品当中去,学习理论决不能和作品实践脱离,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学生还必须有从作品中来,到作品中去的应用能力,将理论与作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建立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真正自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的能力,是进一步进行文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是自主学习能力,但却无法单纯依靠学生自己去自觉养成,尤其是文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时间大多是在大一和大二,学生大都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而这种理论性强的专业课程更容易让他们无所适从,这就决定了文学概论课堂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承担起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任务,而这种能力就是“授人以渔”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课程应由目标决定内容取舍 内容摘要:文学概论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困难。由于“两课”、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公共课的大量开设,专业课的课时因而被挤占压缩而变得有限,文学概论课由原来的一学期每周至少六节减到每周四节,教材上的内容,已难以尽行讲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就不得不考虑如何针对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及当下文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关键词:文学概论 目标 内容 文学概论课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学理论课程,诸如马列文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文学专业课程,比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的基础。它不但要引导学生准确而系统地掌握一定的文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建立起基本的文学观,为他们正确地认识判断分析评价文学现象奠定理论基础,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习惯,并提高他们在文学创作、欣赏及评论等多方面的能力。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更有特殊要求。文学概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困难。由于“两课”、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公共课的大量开设,专业课的课时因而被挤占压缩而变得有限,文学概论课由原来的一学期每周至少六节减到每周四节,教材上的内容,已难以尽行讲授。再者,文学概论课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相关的文学专业课程除《中国现代文学》是同时开设之外,其他如《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都没有开,因此,具有较强概括性、抽象性和思辨色彩的文学概论课面对的不仅是生活阅历简单,而且文学阅读量小、文学知识储备有限、缺乏基本的文学理论修养的大一新生,它的可接受性就受到了来自接受主体方面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就不得不考虑如何针对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及当下文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学概论教材是由童庆炳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教育部指定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以下简称《教程》)。“《教程》是一本很有创意,很有深度、很有影响的教材”, “作者在《教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范畴经重新审视筛选后所作的‘古今对话’与‘现代转换’,对西方文学理论特别是20世纪文论的科学评价及对其合理成分的积极吸纳”,使《教程》颇有“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的气势。但是毋庸讳言,这部面对大一新生的教材,过多、过广、过新、过深的内容,加上艰涩、深奥、高度概括抽象的语言表述,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显然都存在较大困难。事实上,许多学生听课常常感觉是云山雾罩,似懂非懂,更不用说让他们自己看教材,常常听到学生说《教程》“太难了,很多都看不懂”、“好像天书一样,不知所云”,这样一来,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的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因此,要更好地实现文学概论的教学目标,我们在基本保证理论体系的完备与自足的情况下,应适当对教材内容作必要调整和压缩,着重介绍和解决诸如“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何特点?”、“文学的功能有哪些?”、“各类文体的定义及特征”、“怎样欣赏和评论作品”等学生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只有运用历史的观点,讲清文学的本质特征,学生才能形成文学意识,在比较中看待文学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及其有限性,从而形成对待文学活动的科学态度,产生对文学这一特殊的精神现象进行探究的热情和责任感。当然,受课时的限制,对这些内容的教授,应尽量做到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注重实用性。至于被删减下来的内容,可以放在高年级,通过开设《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西方文论》等选修课去介绍。 压缩后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讲清文学的本质特征、作用功能与形态类别之间的逻辑联系,帮学生建立起体系性的文学观念,同时要注意按照教学目标强化学生对理论的应用意识。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要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要面对一篇篇类型不同、文体各异、风格多样的生动感人的文学作品,要“引导学生领略作品的艺术美,使其自觉地接受艺术形象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性情”。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师往往将这些蕴含丰富的审美意味的文学作品当作冷冰冰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处理,这样就使中学语文的教学变成了语言文字、篇章结构的教学。即使是将课文当作文学作品来分析,也是重视功利性,而轻视审美性。教师在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时,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政治教化规约,往往是在复述课文的内容后,再套用一个几乎适用于所有作品的句式,即作品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或表现了什么、揭示了什么、赞美了什么、批判了什么。例如,《祝福》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揭示和批判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变色龙》通过刻画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的丑恶形象,反映了沙俄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无情地揭露和辛辣地嘲讽了沙俄的专制统治。这样,生动的文学作品就变成了空洞抽象的概念,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和意味荡然无存。而对于作品的艺术特色的分析,往往也是附带地概括说明,如语言优美、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描写生动、刻画细腻等,仍是陈词滥调,毫无新意。总之,在课堂上,教师成了肢解文学作品的工具,学生成为接受现成结论的容器。“由于中学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中学生往往难以受到完备的正当的文学审美教育;社会传播媒介的变化,影视音像艺术的强劲发展,青少年课余受到优美的文学文本的熏陶的机会明显减少。”学生原有的感受力、领悟力就在这种长期模式化、机械化的教育中,在大众文化、影像艺术的影响下,变得日益迟钝以至丧失。这种状况至今仍然存在。要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使中学语文教学不再热衷于划分段落大意、概括主题思想,而是真正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美妙的艺术世界,对作品进行真切的感受,做出具体深刻的体会和领悟,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目的,让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胜任中学的这种人文的而不是工具的语文教学,就需要在《文学概论》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但要致力于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类型、文体、层次、叙事、抒情、风格等等,并进而具有较强的鉴赏分析作品的能力。这样,文学概论中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的消费与接受”这两编,就成了教学的又一个重点内容,所用的课时与精力也就相应的要多一些。 文学理论产生于生动、鲜活的文学实践,是对文学实践的发现、探索、分析和总结的结果。相对层出不穷的新的文学现象,理论总是显得滞后。因此,针对当下文学实践和各种文学现象,不能因为教材没有涉及,我们就不予理睬。相反,我们要突破教材的局限,大胆引入补充新的内容,让学生对当下文学的特点、作用及发展演变趋势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有所认识,培养学生关注文学现实的意识和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一个消费的时代,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学活动的休闲化、游戏化的目的日益凸显,文学的深度、意义越来越不被重视,传统的纸质的面对语言符号而进行的沉思默想式的文学阅读逐渐被铺天盖地的电子网络传媒所带来的视听感官的享受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些文学问题,如什么是纯文学?什么是通俗文学?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高雅的纯文学日益边缘化?而肤浅的通俗文学却火爆异常?社会生活是如何影响了文学的发展变化?网络文学有何特征?它与传统的纸质文学有何异同?等等。我们都要引导学生讨论,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在学习了文学理论之后,不只是掌握了一些关于文学的原理和规律,而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和理解现实的文学状况,解决眼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联系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运用理论知识寻求问题的答案,对新的文学现象做出解释,能够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主体与对象之间建立起互动关系,这样的教学,不只是方式的改革,而是真正激活了作为文化遗产和思想成果的文学理论,让其通过有感受力的接受主体进入文学实践活动中,既得到检验,又获得新生,而学习主体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向着创造主体成长——这正是文学理论教学的最高目标。 姜岚,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 文学概论论文:论影像文化对文学概论教学的作用 【摘 要】视觉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而影像与视觉文化密切相关。这样的趋势,促使我们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变革与探索,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影像;文学理论;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而影像与视觉文化密切相关。这样的趋势,促使我们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进行变革与探索,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影像在文学概论教学中的可行性 文学理论在学科上归属于文艺学,关于文艺学的理解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研究文学、艺术及其规律的科学,从定义看,它包括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分支学科在内,故统称文艺学。从狭义上,是指研究文学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艺学本来叫文学,但这三个字在中文里很拗口,所以从苏联翻译过来时,就干脆叫文艺学。叫文艺学有它的好处:这为我们跨越学科边界涉及绘画、电影等领域提供了合法性。 与视觉文化关系密切的影像文化的崛起,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大事件。丹尼尔·贝尔在论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时曾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让·鲍德里亚也说道:“摄影是现代的驱妖术。原始社会有面具,资产阶级社会有镜子,而我们有影像。”影像世界“通过技术向我们强调它的存在。这个主客关系的反转发挥着惊人的、不可轻视的作用”。 影像是以图像和声音为媒介的,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信息,创造形象,它“克服了文学的有意而无色、无画的缺陷,克服了绘画的有形而无声的缺陷,克服了音乐的有声而无形的缺陷,克服了舞蹈的舞台单一的缺陷,把图像、颜色、声音、文字等因素迭加起来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把文学的意义丰富性、绘画的图像直观性、音乐的曲调含蓄性、舞蹈的动作传神性等特点合成一体,创造出了以往任何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效果”。这种视听结合、时空并存的特点使它能够更精确、更逼真、更生动地表现各种复杂的内容和精彩的故事,同时也能够全方位地刺激观众的审美感官,使其产生多方面的美感享受。 发挥影像的独特优势,进行视觉教学的探索之路,势在必行。伴随视觉文化教育思潮的滥觞,利用电影、电视等媒介开展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中一项颇有现实意义的尝试。 二、影像与教学对象接受心理的契合 目前高校教学的对象,几乎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他们在影像文化熏陶下成长,热衷于看电影、看电视、看动漫、看广告、看绘本……他们对“视觉性”的敏感是以往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看”成为他们阅读与吸纳知识的重要方式。 针对教学对象的接受心理,利用影像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的接受心理与认知规律,利用视觉影像,更好地呈现文字无法传达的内容。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策略,利用生动立体的教学方式,为抽象的理论讲述寻找到生动的形象载体,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会乐意接受。 三、影像有助于培养教学对象的审美能力 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学属于艺术领域,因此,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也是文学理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过去的应试教育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美育的渗透;注重教学成绩,忽略育人的目的,使得学生越来越成为“单向度的人”,对属于文学语言的魅力越来越淡漠,对艺术形式感觉越来越丧失,对审美感知、直觉和情感体验的培养,往往流于形式。 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学者贺拉斯就说过:“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她喜爱,才能符合众望。”五四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强调:“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学生既要接受知识,有不能忽视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影像的教学方式,诉诸人的视听觉,图像与声音的空间感,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理解的角度,不必冗长表述,一组有感染力的镜头,不经意间就能触动他们的情感。假如我们选择好的影像作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赏,必然会在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教学过程中,对他们有所启迪,去领悟影像中包含的哲理意蕴和人文关怀的意味。 影像的直观逼真,让学生感受色彩、光影和声音立体效果,体会人类情感的细微表达,洞烛人物幽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比如由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改变的电影《王子复仇记》,王子留学海外,父亲却遭暗杀,王位被夺,母亲别恋……一切都来得太突然,权力与亲情、光明与黑暗、磊落与奸诈、爱情与寡义等等,进行复杂的移形换位。王子、皇后、父亲、叔父、朋友、大臣和心爱的姑娘,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以及凝练优美的台词,强烈的抒情色彩,以艺术的方式,使得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然后在讨论和讲授中,将感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对人生、人性的各个层面进行历史内涵和哲学意蕴层面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教育的本义是要在精神愉悦,受教育者深刻领略,经久不忘。施教者应该深谙美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效地作用于受教育者,以达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效果,起到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卡塔西斯”(净化)作用。 藉由影像符号进行文学理论教学,于娱乐和放松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分享丰富多样的生命体验,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开发独立思考的创意思维,引发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抵御潜阅读,最终走回重归哈罗德·布鲁姆所推崇的“正典”或“经典”(Canon)文学阅读之路。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国内文学概论课程在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双语教学模式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英语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语互动也相对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对此,提出解决途径:一是解决师资力量问题;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三是革新双语教学手段。 关键词:文学概论;双语教学;问题;对策 一、文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尽快与国际接轨。十几年来,国内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一些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非常适合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例如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等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文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中涉及大量源自于西方的文学概念和文学理论,也适合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目前,国内各大高等院校使用的文学概论教材,以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普遍以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文学四要素说”为结构依据,围绕文学本体论、作品论、作家论、接受论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除了纳入中国古代文论的诸多优秀成果之外,还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大量引入了一些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概念和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观点。在文学概论的日常教学中,如何使用双语教学,以更好地达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进行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高校文学概论课程使用英语的教学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英语专业为依托,在课堂上完全使用英语教学。这种模式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无法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文学概论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英语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阅读并理解西方文艺理论原著,但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英语授课,学生在听力上的接受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障碍。第二种模式是用PPT课件上的英文内容进行辅助,实际上仍然主要用汉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成了对教材的翻译,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语互动。如何解决《文学概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教学改革课题。 本文旨在总结以往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以促进《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 二、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多还是采用母语教学的形式,即便在尝试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院校,文学概论教学采用的也是母语为主、外语为辅的形式。之所以没有采用完全外语教学的范式,一方面,考虑到师生外语能力以及运用外语熟练程度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在于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语言仅仅是教学目的[1];而在双语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则是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是学习和训练语言。 在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实践中,目前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双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其人员构成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留学归国的“海归”,另一类是在国内接受教育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这批人是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主力。双语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和外语听说能力。“海归”教师符合这个条件,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对双语教师的需求。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缺乏外语培训,更缺少国外语言环境的浸泡,其双语教学能力要弱一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双语教学师资方面的薄弱,与本专业主要师资力量的专业背景有很大关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多出身纯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极少有外语专业背景,也很少有留学或者国外长期访学的经历,这就导致了外语语言能力的缺陷,在使用外语时,往往是长于阅读理解,短于演讲辩论。外语发音不够清晰、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第二,学生之间外语能力差异较大。在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读写技能发展较为均衡,外语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听说能力上。一般而言,来自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学生,听说能力稍强一些,来自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听说能力就要弱一些。在课堂上,由于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参差不齐,使用外语材料授课就受到很大制约,外语材料使用得多了,听力程度差的同学反应不过来,外语材料用得少了,程度好的同学又吃不饱。 第三,教学设备与教材问题。在高校双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着非常便利的辅助作用。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实现了普及,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存在着重购置、轻维护、轻管理的倾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多媒体的管理和维护方面,有些地方就存在问题。在一些学生和教师流动性较强的教室,周边设备的损耗现象比较严重,常常出现麦克风发不出声、投影仪灯泡烧坏的情况。由于教学楼内众多教室上课时间集中,多媒体控制室工作人员又很少,出现问题之后,一般无法立即解决,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专用教材方面,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国内没有现成的双语教学教材。在目前的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教材使用是一个大问题。既没有引进国外的优秀教材,国内也没有做出编撰双语教材的尝试。学生依据的往往是国内较有代表性的文学概论教材,教师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来实现双语教学材料的充实。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的尝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棘手,但我们也不是无计可施。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语教学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文学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还是大为可期的。 第一,师资力量问题的解决。我们注意到,新加坡的双语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范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师近一半是外籍教师,他们来自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都来自著名学府,教师以英文授课。由于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资源,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1]。新加坡援引国外名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高校的财政状况足以支持、或者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引入外籍教师,以改善国内的教学水准。以我国高校之多,学生数量之巨,外籍教师的引入不可能占据高校教学的主流,但是却可以借此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带动国内双语教学的水准。 除了积极引进外籍师资之外,还要大力培养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层次学历教育制度的完善。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力量的主体。这些青年教师大都具有硕士、博士以上的学历,具有良好的外语功底,具有培养和提高的潜力。完全可以通过留学、国外访学或者短期语言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双语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语言能力。由于语言环境缺乏,高校学生在外语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一般而言,学生在运用外语时,听说能力要滞后于读写能力。在没有充分预习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课堂教学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外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少有课前进行预习的。学生是否愿意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一个好的教师,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地说服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此外,由于目前双语教材付之阙如,教师还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实的双语教学材料,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第三,编撰双语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设备,革新双语教学手段。教材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思路。一是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二是自编教材。国外的原版教材价格偏高,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直接引进不太现实。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牵头,自编双语教材。这样编写的教材,能够贴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接受能力,甚至比直接引进教材更有优势。 在多媒体设备已经普及的条件下,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制作双语教学课件,补充与专业相关的双语资料,提纲挈领,聚焦文学理论知识要点。多媒体教学能够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片等媒介手段,有利于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互动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2]。 此外,新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双语教学完全可以利用公共电子邮箱、飞信、Q群、微博等现代通讯交流手段,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辨难答疑,作为网络双语教学平台的补充。 四、结语 使用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专业能力,与世界知识体系接轨,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言,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3]。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课前做足准备,照顾到非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实际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以及Q群、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就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通过完善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双语资源的习惯,丰富学生的专业资源选择,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无论学生将来选择进一步深造还是直接投入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都会有极大的助益。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 文学概论在高效教育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是高效教育阶段中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在高效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传统的高效文学理论教育模式通常是以突破语言为中心,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高效文学理论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在高效文学概论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运用科技力量,课堂进入了从语言模式到影像、音频相融合的视觉多媒体模式转变,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学生吸收更快,信息量获取更大,文学概论的教学效果也就变得事半功倍。 [关键词] 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教学思考 一、多媒体教学要注意突出重点 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地变化下,高校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教学要求更加紧凑效率以及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因此,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加符合新时代的高校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学作为我国现代教育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门学科,与原有的教学模式相比,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逐渐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更益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的掌握学习方法。文学概论由于文学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与高校中的其他实践性以及趣味性比较强的课程相比,在课程的讲授上比较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特别是传统的语言讲授更加难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文学概论课程中运用有声教学以及画面教学就很重要了,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通过以图文交叉、声频与视频共存的方,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视觉与听觉上冲击学生,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多媒体技术在文学概论课程中如何能在有效的时间传递有效的信息与内容又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提高传授速度,完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也就很重要。文学概论与文学欣赏的课程有所区别,学生比较难以发挥主动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文学概论授课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程时,应当更加注重突出重点,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吸收。 二、多媒体教学要注重实用能力的提高 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的调整下,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对于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综合性大学中的中文系也随之改变了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教师在传授文学概论课程中,更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吸收能力以及反馈能力等实用能力,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完成就业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教学层面上更应该着重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比如,关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的小说教学,大学生对于课文通常是通过电影以及语言文字来了解。由于电影作品以动态代替静态语言,用图像代表文字,使得同一题材的两个作品在思想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直观的视觉效果比较文学的作品更加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造成学生的接受心理的偏差,这种心理偏差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于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并且在深层方面的思考能力将会减弱。学生们阅读能力低下,对于文学概论中文章的论点与论据的审视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也就体现出来了。因此,在文学概论的高校多媒体教学中,高校老师们对于多媒体课程中的图文以及音频视频的配合就要求更加高一些,教师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更应该合理配置,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能单纯依赖于图像,应该面面俱到。这样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就具有更大的考验性与挑战性,在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应该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将教学范围进行适度调整,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三、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加强师生交流 在多媒体的文学概论的教学模式中,有些教师比较侧重于满足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需求,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将大量的音频、视频以及图像内容制作在教学课件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正在淡化教师们的授课艺术水平,降低课堂的艺术欣赏水平,容易造成教师的主体性影响力的缺失。这种过分追求世界和听觉效果的高校课堂,使得教师对知识的传和点拨缺少了注意度,也很容易使教学内容娱乐化,而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简单浅显化。多媒体教学内容通常是授课教师来制作,老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性而进行程式化教学,师生间不能进行很好的情感交流。而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荧幕上,一旦学生们在教学中到问题,对教学内容有所疑问,视觉与听觉以及感觉则会比较容易受到多媒体荧幕的阻碍,自己的想法容易被荧幕上不断出现的视频以及图像所干扰,很难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无沟通无深层思考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多媒体文学概论的高校教学生,教师们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对于所需要接受的内容要有直接的提示和耐心地指引,以及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程思想与内容。当然,在文学概论的理论学习中,学生也要发挥其主体作用,对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并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教师进行的互动教学环节中,通过阅读和与老师的沟通来获取知识储备,达到文学概论所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文学概论论文:关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文学概论课程的学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课程,教师如何更好的进行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第一要重视文学外部研究的教学;第二要要教学过程中对课本进行批判的教学;第三要注意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文学概论;批判精神;知识构架 文学概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通过文学概论的学习可以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系统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帮助他们建立文学学习的能力,所以说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如《文学概论》编写者所说:“文学理论的学习可以指导文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指导做人与生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能力。” 每一位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者或者是每一位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师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学理念,而教师的文学理念是在大量阅读文学著作的同时,自觉运用文学概论中的基本原理形成的。这种文学观念既有感性的成分又有理性的成分。所以在文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自己的感性文学认识中抽象出理性的观点看法,提炼出最为稳定的知识结构,帮助同学搭建文学体系的理论框架。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既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事实同时又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既然课程的名称是文学概论,那么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这一门课程最基本概念的阐释即什么是文学,文学的本质又是什么?上千年来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给出了千差万别的答案。《说文解字》中说“文错画也,象交也。”《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在中国古代,“这个文字包含了若干的含义既有语言文字的象征符号,又包括具体的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先秦时期文的含义比较宽泛,到了战国中期以后,文就偏重于指文章、文辞。但是不管是语言文字礼乐制度还是文章文辞。唯一例外都是人的感性活动。童庆炳认为“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文学的创作者对于生活的切身感受有了表达、宣泄的需要,就产生了文学创作。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本能感受,才能帮助他们搭建稳定的文学框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位文学概论的教师不仅是权威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帮助学生进行概念学习的引导者,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文学的内部学习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文学的外部学习。美国学者韦勒克在其著作《文学理论》中首先区分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文学的内部研究。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十分重要。文学的内部研究,不言而喻,主要研究的是文学文本本身的存在。它的范围及其广泛,既包括文学的文体分类。同时又包括对文学创作过程、文学阅读消费过程等。这其间包含了许多概念。这些内容一般是文学概论大纲中所包含的内容。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各版本的教材,争议不大,教师需要在明确基本定义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实例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些繁复的概念,使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学素养。但笔者认为文学的外部研究更能够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打开思维并且学会如何进行思考。这部分的内容同时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情感评价、关系到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形成,甚至能够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而这些内容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但是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具有难度,第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够明显。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容易把握这个度,容易造成边缘内容在课堂的教学中喧宾夺主的情况。第二,各版本的课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争议比较大,而且内容分布不均匀,涵盖面不够广泛,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创造能力,在庞杂的内容中,选其精华,去其糟粕。简单精要的讲解,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要启发同学们在课下进行思考。 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相近概念进行区分,帮助学生厘清文学理论概念外延和内涵,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理论体系是由一个个概念构成的,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用一个比喻,概念就像是结构中的点,而概念之间的联系就相当于两点中的线,只有点和线的稳固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的知识构架。知识构架之间的稳定联系才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以及知识体系的建立正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所提倡的精髓所在。但是这些层面并不是孤立的,每一层次之间都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各个层次的构成也是由诸多要素。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每一层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同学们在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是十分必要与关键的。 综上所述,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同学们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学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批判性传授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更关系到学生理性批判思维的建立,是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 文学概论论文:面向21世纪高职院校文学概论教学改革构想 摘 要:高职院校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教学改革的视角分析了高职院校文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方法和构想,要由浅入深地进行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文学概论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课堂空间,采用阶段考评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学概论 教学 改革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文学概论一直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它是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理论基础,也是学生将来从事文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石。然而,作为高职院校为数不多的文艺理论课程之一,文学概论的教学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面对着高职院校培养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文学概论这门理论性的课程就很容易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如何把文学理论教学同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使之真正起到文学与思想启迪的作用,就成为了文学概论教学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比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略差一些。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必然要有自身的特色,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不然,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听听课,背背概念,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运用文学理论去指导实践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作家与文学家的存在形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各种内容和体裁的文字形式,对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一种新的文学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照本宣科就显得有些刻板和不合时宜了,学生不愿意接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笔者依据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提出了几点关于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下面就简单谈一下改革的方法和方向。 1 有步骤地进行文学理论教学,由浅入深 文学概论课程涉及到的概念、术语比较多,有些理论也比较抽象,不太容易理解,如果教师只是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根本接受不了,即使为了应付考试,全部死记硬背下来,也并没有真正理解,很快也就忘记了,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意义。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高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不必教条地按照教材编排顺序依次进行,可以先选取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理论,比如文学体裁、文学形象等,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的实例进行讲解,等学生掌握了之后,再引入比较深奥的部分,比如文学创造和文本接受理论等等。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排斥和畏难情绪会减少,会觉得文学理论也并不是那么抽象和遥不可及的,学习的兴趣也会得到提升,并试着去理解文学概念和理论。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学习文学概论,才能够真正有所收获。 2 结合当代文学发展的新动向,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的,是对现实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和提炼。因此,在进行文学理论讲授的时候,教师要用具体的文学实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文学现象,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本身,这样才能进一步用理论指导实践。文学理论教材中的文学现象和例子,更多的来自于文学经典,这样的例子虽然更为典型,但可能并不是学生们熟知或者感兴趣的。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当代文学的发展也有很多新的内容和方向,学生们可能对网络作品或者流行的当代作品有更多的了解和兴趣。网络作品虽然良莠不齐,但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态,也并不一定要完全被排斥在文学研究的视角之外,教师可以适当选用一些网络文学作品的实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用理性的方式来看待文学现象。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学术前沿的文艺理论研究著作,开拓思路,培养科研意识。 3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拓展教学空间 在高职院校的文学概论课堂中,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堂内容和空间的好方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利用PPT课件演示,可以省去老师抄板书、学生记笔记的时间,丰富的图片资料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加深印象,一些抽象的理论也可以用图表等形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影音资料,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文学理论来分析影视作品等等。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文学概论的教学,会给课堂带来更多的活力,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活跃起来。 4 注重教学过程和阶段考评,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以往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评价,往往都是以期末考试的考评成绩为准,一张考卷就决定了对学生的最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还是有很多弊端的,学生往往存在前松后紧的情况,平时不注意学习和积累,到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许多理论和概念只是匆匆背诵一遍,应付考试,考试过后就全都抛在脑后了,最后什么印象也没留下。其实,教师可以把测评成绩分散到平时来进行,通过一些课堂小测验或者让学生写读书心得和体会的方式来考评成绩,这样就会督促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还可以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理论,边读书,边思考,教学效率也就会相应的提高了。 总之,要想提高高职院校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就要广开思路,积极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文学修养。 文学概论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学概论实践教学探索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学概论教学改革必须引入实践,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品格,阅读经典作品为实践性教学提供阅读储备,同时课堂教学中引入可操作性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性考试内容。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学概论 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现代社会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决定一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师范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中小学教师。中文系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了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农村、面向山区、面向中小城市、面向基础教育,强化实践教学,重视人文素养,为广东基础教育培养优质的语文教师。 文学概论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是文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初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能够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面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文学概论教学作为一种理论教学方式,怎样顺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陶铸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可操作性实践,用一系列具体、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和能力,探索文学概论实践性教学改革。下面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针对培养模式,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品格 文学概论虽然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属于理论教学,但是文学理论来自文学实践,也应当回到文学实践中接受检验;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文学实践。针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突出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应用性、操作性,增强其实践品格,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根本途径在于将抽象思辨的文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文学概论的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规律,更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运用文学基本原理和规律来进行文学创作,理解、分析文学现象,鉴赏、评论文学作品。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品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了解文学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二是指导学生的文学写作,使其文学创作遵循一定的章法;三是运用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批评的方法来解读、鉴赏文学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为将来教育实习和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准备扎实的解读文本的功底。 二、阅读经典作品,为实践性教学提供阅读储备 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升学压力很少阅读文学作品,语文课本中虽然也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但是教师讲读时往往将文质兼美的作品分割成层次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忽略了文学作品整体的审美韵味,造成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的冷漠无趣。而进入大学以后,自由支配的机会和时间多了,互联网、时尚杂志、电影电视、各种传媒竞相诱惑,大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读书,更遑论细致体味经典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如果缺乏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学生就很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理解从文学实践中总结而来的文学原理、规律,也很难将文学理论运用于文学欣赏、批评实践,而只能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从理论到理论,应付课程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读分析的文学作品也很难深入下去,得不到学生的互动和共鸣,只能一言堂表演。一定的文学作品阅读储备,是文学概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和提供中外古今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带着文学理论的眼光阅读,活学活用,做好读书笔记,并在课堂上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文学理论的乐趣和收获。 三、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引入可操作性实践环节 文学概论实践性教学改革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中,教学过程应当尽可能设立可操作性实践环节,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笔,使学生从文学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换成为文学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和实践者,这是文学概论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 传统的文学概论教学也讲究文学实践。教师先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讲述有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然后例举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来说明概念和理论的正确性,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成为理论和观念的注脚。这种注入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上忽视学生接受的主体性,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无法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强调可操作性实践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实践”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即使运用传统的讲授法,也注重实践的原则。如讲述“意境”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阅读欣赏戴望舒的《雨巷》。学生赏析概括本诗的艺术特色:第一,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女郎,编制出雨中江南小城阴沉的图景,“我”和丁香姑娘在朦胧细雨中邂逅,表现出凄清哀怨、恍惚迷离的情绪,抒发孤独、抑郁的情怀。诗人的情感蕴含在诗歌的景物描写之中。第二,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对一个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实际上却象征着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那在悠长寂寥的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充满着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虚虚实实,虚实结合。实境是诗中真实描写的现实生活,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第三,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描绘的情景是有限的,但由于有了实境和虚境所生成的审美想象空间,就使得本诗富有韵味,让人咀嚼不尽。那梦幻般出现又幽灵一样消失的丁香姑娘,是诗人日思夜想不能忘怀的梦中情人?还是现实生活孤独愁苦情感寄托的偶像?抑或是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在学生对《雨巷》的欣赏品味之中实际上已经具体接触到了意境的审美特征,这时教师归纳推出意境的定义:意境是作品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由于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深入浅出地讲述意境的定义,避免了抽象空洞的阐述,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培养了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概述意境的定义之后,又布置如下作业: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阐述意境的审美特征。通过作业,学生进一步领会掌握意境的概念。这种从文学作品赏析的实践活动出发,提出有关概念和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述和说明,然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学习理论知识与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相互结合,既深化了对概念、问题的认识,又训练和提高了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我们也加入了实践活动的因素。如组织学生结合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讨论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小说文本,布置参考资料,提供要讨论的文学典型的几个问题:(1)阿Q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2)贯穿于阿Q全部行动和性格中的总特征是什么?(3)阿Q形象为什么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讨论方式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推荐出组长,组员集体讨论后由组长撰写发言稿。上课之中,由各组组长登台宣读发言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讨论,组长要接受同学的质疑提问,并要求答辩。组长发言答辩后,教师对讨论的每一个问题要进行整理点评,对学生观点不一致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讲述,解决学生的疑惑,最后归纳概括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在学生理解掌握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后,教师再以林黛玉、曹操等文学形象提问学生,让学生用刚学到的文学典型知识分析林黛玉、曹操的个性特征和总特征,探讨其艺术魅力的成因。 这种带有实践色彩的讨论式教学方法是深受学生喜欢的。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性高,增强了学习文学概论的兴趣;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认真倾听学生代表的发言,可以发现并激励学生创造的智慧;结合文学形象理解基本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符合人的认知发展的心理规律;在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学研究的能力。 四、改革考试内容,增加实践性考题的比重 现有的文学概论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所用考题都是纯粹的理论试题,考试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这种考试内容和方法,凭借着死记硬背的工夫,一般来说都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学生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得不到确认,起不到督促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对教学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导向。因此,纯理论性的考试内容所占比重不宜过大,应当增加实践性考题的比重。 所谓实践性考题,就是运用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来分析、评论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考查学生动笔解读文学作品、写作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的能力。具体来说,要考查某个理论知识,可以展示相应的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热点问题,要求学生对其分析论证或鉴赏评论。例如要考查叙述视角这个知识点,就让学生分析小说《孔乙己》采用何种叙述视角,联系小说文本分析这种叙述视角有何特点,采用这种视角叙述有什么艺术独到之处。要考查叙述者这个知识点,就可以这样命题:鲁迅在创作《孔乙己》时可以有四种叙述者的选择:“孔乙己”、“掌柜、酒客”、“小伙计”与作者自己。鲁迅选择了酒店“小伙计”作为叙述者,这是何种类型的叙述者,这种叙述者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本做详细的论述。这种实践性考题,把考试引向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看到文学理论的实用性、应用性,能够培养学生理论的运用能力、良好的感悟能力、独立的判断能力、正确的审美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新颖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责编 黎 原) 文学概论论文:应用型培养模式下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文学概论课对于培养中文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提升文学分析能力有重要作用。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转变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重视教学的实践品格。具体措施有,就是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完善大纲、改革教学方法、设计课堂内外作业、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文学概论;模式;转换 “文学概论”是中文本科专业必修的理论基础课程,也是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说,要培养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文教学和研究的老师及能胜任文化、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文学素养的中文从业人员,就要重视文学概论在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重视“文学概论”的教学研究。 一、“文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文学概论”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需要改进之处。首先,授课内容较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文学概论》是门理论课,比较抽象,学生有畏难心理,这是课程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文学概论”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和体系性,通常按照课程逻辑体系(章节)组织课堂内容,设计讲授单元,讲课偏重概念的论证、讲解、阐释,侧重理论讲解的教学安排也使相应案例无法展开,印象式的文本介绍往往达不到设置例证目的。比起文学课程,文学理论以理服人,比以情动人的文学似乎缺少了优势。在教学方式上,文概课主要采取教师精讲的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传授模式,虽保证了理论的完整性,却忽略了学生实际,使学生很难深入学习下去,因此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背离了文学概论作为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能使其为其他文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具体实施策略 (一)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热情,建构基本文学理论知识,培养运用理论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概论课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于一体,通常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为“较为系统地学习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形成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中外文学史和从事文学批评建立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培养目标重视知识传播,侧重培养学生较高的修养,但也明显体现出不足,即对理论指导实践的技能训练重视不够,忽略学生的情商培养。在重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大前提下,其弊端更为明显。学生情商有待提高,表现为学生缺少对理论文本和文学文本的尊敬和耐心,对文学文本的感受、理解、表达、评判缺少热情。他们在面对文本时,很难用心体会文本内容,更难深入把握文本意蕴,解读流于表面。对于阅读,学生总是兴趣不大,很难做到深度解读。这就是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新形式下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中文从业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要有所更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热情,完善人格修养,从深度阅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欲望。重新制定的文概教学目标即为:强化基本文学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对文学的热情,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学类课程、毕业后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设定,重新设计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的实践品格。在文学性质、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四大部分中,讲解文学基础理论时,一定要辅之以少而精的案例,在提升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深度阅读文本,提升评介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全面准确把握授课内容,厘清教学思路,精心提炼授课的理论点,寻找恰当案例,优化课堂教学,示范性操作运用理论进行文学阅读与评价,使学生感受文学魅力和理论魅力,关注和分析文学热点和文学现象,逐步学习运用理论深度阅读和分析文本,有步骤地提升实践能力。在这样的思路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设置理论内容。作为理论性课程,理论知识的积累是必要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需要教师科学设计理论内容。既要学习基础性、经典性理论,也要注重理论前沿性、新颖性。重视阅读理论原著,强调理解和把握原著是学习文学理论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老师可结合教材基本理论点指导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阅读经典,并通过课堂即兴提问或专题讨论等方式及时予以探讨。另外,注重理论的前沿性特点。根据文艺学学科发展的最新情况,及时在课堂教学中补充学术前沿观点和重要理论知识,并结合学生的日常审美经验引导学生分析当前学术热点、难点问题,尽可能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三)转换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重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知识传授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性教学转变,首先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以引导、启发的方式辅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独立自主研读文本,培养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与理论文本、文学文本两个主体与主体的交流与对话,真正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最终掌握方法,自主学习。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式来体现这种教学模式。(1)启发式。“文学概论”经常采用的方式,但常常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简括后即按照自己的内容设计进行理论精讲,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因此要改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如在讲解某个文学理论知识点时,可结合文学活动的热点问题或较为熟悉的作家作品、文艺现象,通过特定的理论视角介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索。教师则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虚心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并予以引导评价,然后由学生或老师总结概括,明确概念和理论知识,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一定注意保证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种启发-讨论-总结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对培养其创造精神和创新智慧。(2)实践式。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堂之外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情境下参与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意识,提升其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可从学生的作文、文本解读、文学评论等实践活动入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集中探讨。也可以由W生主持具辩论性的专题讲解,教师扮演评委角色,画龙点睛地阐释概念,说明并解决问题。之后布置新的文本解读、文学评论,再次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理论,并在新的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探索更新的问题。如“文学概论”中的文学创作部分教学,可首先由学生创作一篇同一题材的小说,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创作过程,然后进行专题讨论,以此理解创作的一般过程。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根据理论内容合理设计课堂内外作业,如课下阅读理论原著、文学文本,文学创作作业,评价实践作业等。总体而言,课堂内外的读、写、说的训练践行学以致用的原则,强调研究性、自主性原则,通过自主完成的作业,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从而真正激发起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这些教学方案对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提出了要求,在后现代语境下,对视觉文化如电影类型片、动漫等的接受热情远远超过纸质媒介,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一接受特点,注重以电子媒介为手段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刺激其阅读文学经典和理论原著。 (四)重新制定课程评价机制,采用平时考查与卷面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必须有准确及时的考试来验收反馈。应注重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激励学生注重日常学习,突破中文学习期末试卷定乾坤的窘境。但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应由教师单方面决定,也要采用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最后综合三方面意见评定成绩。与评价机制配合的措施是建立完备的文学概论课程试题库,把课上讲授和课外延展学习以试题的形式加以储备,将试题库建设成为理论学习的知识储备库。 三、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教师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成度设计教学时数,根据学生的接受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文学概论课开设在低年级,面对的是没有太多理论积累的一二年级大学生。他们是成长于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年,接触文学艺术时使用电子媒介多过纸质媒介,喜欢以画面来感知世界。考虑到这些因素,教师的备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下面以文概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之一“意境”为例进行讨论。 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是:学习意境理论,能够运用理论分析诗歌等抒情类文学作品。从教学内容来说,则要了解意境的形成历史,理解意境的内涵、分类,把握意境的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意境的特征。在教学方法上以讨论法为佳。之后老师可以介绍意境理论的形成历史,这也是对特征的再次强化。课程首先可由案例分析入手,结合影视片段感受意境,之后引导学生总结意境的特征,即先把握重点内容,用时30分钟左右。之后介绍意境的分类,概念的形成历史,再留下课后作业。具体教学环节可以如下步骤进行:(1)欣赏视频《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感受意境的最主要特点:情景交融。学生进行讨论。(2)意境的内涵、特征。延展:岑参《白雪歌松武判官归京》,引导感受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点。(3)分类: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王国维),辅以图片的诗歌展示,进一步了解意境理论的形成历史。(4)课后作业设计:《三国演义》36回,刘备、徐庶送别场面。这个设计注意了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用视频和图片引出内容,并借此理解理论,形式上具有画面感。教学内容设计上,从文本入手,让学生在描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中明晰理要点,并通过诗歌分析强化知识点。课后作业的设计不仅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又推动学生再次把握理论,完成了理论用于实践的分析文本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起学生对文学阅读的热情。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符号 当今社会已进入传媒时代,时代赋予了教育全新的理念,而多媒体教学是新世纪教育发展趋势之一。文学概论课程是中文学科基础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媒体教学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1]。结合传统教学,正确把握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的时代背景和符号特征,实现多媒体教学的符号优化,是一个很紧迫的教学任务,但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都还较少关注。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如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主持的《在双向拓展中更新文学理论课程》,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主持的《文艺学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畅广元主持的《文学文化学》,虽然在教学中率先运用多媒体,但欠缺的是没有进一步对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符号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提出对策。本文拟选择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中常用的图像、影像和语言等符号,对这类符号的优化展开初步的阐述。 一、图像:语言符号的感性辅助 多媒体是“用词语和画面来共同呈现材料”[2]的,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图像符号在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毋庸置疑的。文学概论教材不再像过去那样灰暗死板,色彩和图案的运用使教材显得活泼有生机,具有时代气息。在多媒体教学中,师生面对的也不再是单纯的一张漆黑的黑板,还有播放课件的屏幕。课件不同于黑板,它是图像与语言文字等符号的有机组合。有些教师的课件做得单调无趣,这就没有达到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在中文学科课程中,文学概论是属于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之一,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有了图像的插入,教学内容便显得活泼生动。所以,从事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的教师,都喜欢将教学内容图像化。内容的图像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了他们对文学概论的学习兴趣。然而这种教学内容的图像化,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随心所欲,一定要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文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才行。因此,文学概论多媒体课件的图像选择,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情况:第一,注重课件本身的形式美。文学概论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课件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不能忽略课件自身的形式美。课件的封面设计、背景图案的选择等,都需要教师精心处理。教学课件上的图像,呈现的应该是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个性化的视觉美,而不是与课程无关。而且,这些图片的选择,不能喧宾夺主,掩盖或者妨碍学生对文学概论内容的接受。第二,补充课件的文字内容或者教师的口头表述。比如在童庆炳主编的文学概论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所附的光盘中,在讲到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的时候,就选择他的一张相片插入到课件上,让学生在了解他理论观点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他的感性认识。形象的图像符号与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相结合,更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第三,与教学内容相互印证。比如在举李白诗歌《静夜思》以说明诗歌的文体特征时,可以插入相关图片来辅助对诗歌的内容的阐释。这类图片的插入,目的是让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来理解教学内容,但图片的选择应该非常慎重,有的图片不能呈现李白《静夜思》的诗歌意境,就不能用,否则会误导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的学习会受损害”[2]。第四,以图像作为讲解的对象。比如在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把余华小说《活着》出版物的相关图像直接放在课件上,不出现任何文字。这时候,特别要注意,这类图像只是起到提示教学内容的作用,《活着》的具体内容,教师要进行口头表述,不能以图像代替作品的语言内容,要把学生注意力最终引向教师的口头讲解中。第五,用图表概括理论知识内容。比如探讨文体的分类,教师可以把不同文体类别编辑成图表或知识结构图。这类图像符号,往往概括性强,且又层次清晰,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上面也提到了,文学概论教学中使用的图像符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抽象的图像和具象的图像。需要注意的是,抽象的图像,没有照片之类的具象图像那样形象,但又比语言文字形象。在教学中,具象图像和抽象图像的作用和感受力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图像符号的使用,是顺应学生的接受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加深他们的记忆与理解。但具象图像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较容易限制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拓展,正如拉什所说的“不去询问文化文本(即图像文本———引者注)表达了什么,而是询问它是什么”[3]。所以,具象图像使用时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文学概论教学最好多采用一些抽象的图像,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达到文学概论的教学目的。课件成为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工具,图像符号是课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图像化,是文学理论教学不能回避的时代变化,我们恰恰要针对这种变化,进行适合新情况的教学改革。但特别要注意,图像符号并不能受视觉文化的影响而无限制地增加,更不能因单纯追求“视觉奇观”[4],而造成图像符号能指的膨胀。形式上看,过多的图像符号的使用像是绚丽多彩,实际的知识含量却很小,干扰了学生的知识接受和师生之间的互动,由此影响到文学概论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学内容的图像化,只能限定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教学内容的图像化,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需求,但是它必须围绕文学概论教学目标。文学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有些教学内容是不能够图像化的,有些教学内容是没有必要图像化的。图像符号只是文学概论教学一个重要感性辅助元素,它必须围绕教学对象———以语言为符号的文学才能有效展开。 二、影像:理论推演的适当点缀 除了图像符号之外,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还经常使用影像符号。由于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把影像引入到教学之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轻松地欣赏到相关影视资料等。但是教务部门却非常质疑在课堂上放电影的合理性,对于文学概论教学来说,我们必须重视这种质疑。前文提到,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规律的,文学是它的研究对象。而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是用语言创造审美观照对象。影像符号能否成为文学概论教学的对象?我们要看影像和语言的区别与联系。在文学概论课程使用影像符号,基本是将影像作为作品的例子来讲。很少有教师自己不讲课,拿另一个教师讲课的视频来代替。比如我们分析典型的特征时,会举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例子来分析,现在很多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大多是通过电影视频来了解的。传统教学中没有多媒体,教师必须用语言把《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复述一遍,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也是通过语言媒介获得的。相对于多媒体教学,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语言表述成分更多些,教师需要通过语言表述把一堂课的内容贯穿起来。诚然,影像也能把曹雪芹《红楼梦》的基本故事用视觉方式表达出来,但是电影版的《红楼梦》和语言文字版的《红楼梦》是有差别的。电影版的《红楼梦》,严格地讲是另一件艺术品,它的作者不能再说是曹雪芹了,只能说原著是曹雪芹。这意味着电影版的《红楼梦》不是曹雪芹《红楼梦》的复制品,不能将两者划等号[5],应该将前者理解为是在后者基础上的创新。所以,一般我们不主张用影像完全代替语言符号来作为分析的例子。如果取代了,文学概论研究的就不是文学的基本规律,而是其他门类艺术的基本规律,这不符合文学概论教学大纲要求。另外,在课堂上播放大量的影像资料,长期用影像资料代替语言文字,必然导致学生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降,影响到对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正如杨文虎指出:“坐在电视机前长大的这代人长于视象思维而弱于文学思维,成为‘读图的一代’。阅读文学作品非常吃力,这也是他们越来越少光顾文学作品的内在原因。”[6]这里所说的“文学思维”,主要是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阅读者的这种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降,则审美观照作用就不能正常发挥,阅读者就不能真切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这肯定不利于文学概论抽象思辨能力的提高。因为思维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参与认知活动的,而又以视觉活动为主,人们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占整个感觉器官获取信息量的83%[7]。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但是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视觉并不是长项,而语言符号却是苏珊•朗格所说的最典型推论性符号[8]。有些文学概论的内容,比如复调小说、形象思维、神话原型批评等理论问题,思辨性很强,必须依靠语言符号才能说清楚。当然,在文学概论课堂上并不是绝对不能播放影像材料,关键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播放频率上看,只能偶尔为之。同时,教师要精选影像作品作为分析的对象。其次,要掌握好播放的时间,要适度。播放视频,目的是为了形象生动,增加视觉鉴赏的冲击力。但文学概论教学与文学鉴赏教学是不能划等号的[9],播放视频的时间不能长。虽然作品鉴赏也是文学概论研究的问题,也是文学概论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对于实现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目标是有利的。但是二者之间无疑是有区别的,鉴赏课重在对具体作品的阐释评价,重在对具体作品的感知、体味、判断和分析,重在帮助学生掌握作品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概论课重在对理论命题的理解消化,重在把握理论知识结构,培养理论思维能力,重在对理论问题归纳、演绎和抽象思考。所以,不能因为消费社会带来的享乐主义,为了直观、趣味而一味追求影像符号的视觉快感。过分加大影像符号的量,是与文学概论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再次,在播放完视频之后,教师应该适当点评。通过比较播放的影像文本与原来的语言文本之间的差异,加深学生对语言文本的理解,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影像符号在文学概论教学的负面作用。如果把握了以上这三个方面,在文学概论教学中适当进行影响符号的“点缀”,不仅无碍,反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语言:文学概论教学的基本符号 前文提到,文学概论探讨的对象是以语言作为符号的文学,所以在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中,最重要的符号必然是语言。这里所说的“语言”,包括课件和黑板上的文字以及教师的口头讲述。不同于单纯的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中的文字符号,其特点在于文字的视觉化。在课堂上,大屏幕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投向大屏幕。利用课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把声、影、图、文等大量的信息资源,以直观的画面形式向学生传递。即使是课件上的文字,也要考虑其可视性,以弥补文字“向着不断简化的方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10]。比如讲到文学作品论,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大屏幕上应该出现“典型的历史变迁”、“典型的定义”、“作品的解读”等经过视觉修饰的文字标题。在文字视觉化的同时,教师必须考虑到课件文字的数量。相对来讲,课件的文字量比传统教学大得多。有的课件文字量太大,加上播放节奏较快,造成学生上课就是抄课件;有些教师上课甚至是念课件,教学的艺术性往往得不到正常发挥。而文学概论这种基础理论课程,非常需要学生的思考。但学生接受的速度,往往跟不上课件的传播速度,上课忙于记笔记,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不能及时地听老师的讲解,无暇顾及符号的解释项,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与思考,更谈不上掌握教学的重难点和纲领脉络。所以,课件的文字内容必须精练,提纲挈领。这也是文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文学概论是汉语言专业的一门带有入门性质的基础课,为学习其他文学专业课和高一级文学理论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准备,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思维训练意义。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阐述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课件制作要求有高度的概括性,强调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视条理清晰,以起到辅助教学、强化知识点等作用。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观点,教学应当重视怎样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复杂的基本结构,而不光是传授零散的知识。所谓基本结构是指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体系[11]。如果对这些结构把握不好,是很难学好文学概论的。当然,基本结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展开和论述,可以根据教学的即时需要,借鉴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板书,在黑板上进行演示,但没有必要在课件上充分显示出来。学生可以趁老师板书的空隙进行思考,有利于他们对抽象知识的接受。另外,板书内容比较容易保留,教师可以进行前后知识点的对照联系。板书时空的有限性,以及课件文字的精简,是教师把学生的吸引力从“看”转移到“听”上来的前提。这里转移学生注意力的要点,是重新重视传统教学中的口头讲解。因为多媒体教学虽然克服了文学概论传统教学中理论过于抽象的问题,但也存在“人机对话”淡化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等方面的局限,影响到符号解释项的实现。加大教师口头讲解在一堂课中的比重,是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好的方案。文学概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获得文学概论知识的能力并利用文学原理来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以及进行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教师面对面的引导作用非同小可。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学生有问题可以及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当场解答。另外,教师还可以仔细观察学生的表情,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对学生有疑惑的地方,可以进行重点、详细的讲解。在文学概论课上,学生要学习理论知识,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训练理论思维,从而培养能力和体验人生,实现文学概论“产生人文精神”的意义[12]。 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于学生来讲,“中文系传统教学内容的人文修养的价值已经大于职业培训意义”[13]。要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在教会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科技在给人以便利的同时,也很容易控制人。所以文学概论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以深邃的思想底蕴和宽厚的人文关怀使学生获得思维的启迪和思想的熏陶[14]。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程序化地播放课件,要和学生多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让学生达到“以理解思想和探询意义为目的”的深层学习[15]。 四、结束语 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的符号优化,关键是突破图像与影像等视觉符号的局限,吸取传统教学中的语言符号优点,即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图像符号与影像符号作为辅助与点缀,进行综合创新。除了传授给学生基本和必需的文学理论知识以外,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论思维素质和人文修养。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经验分析 摘要:文学概论课程做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价值,本文从教学方法灵活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文学概论的学习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文学概论教学中应注意到的问题。 关键词:文学概论;开放;互动;教学经验 一、引言 文学概论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学生能否很好地掌握并运用其理论知识直接影响到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作为人文学科,文学概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人文思想、美学思想对学生个体人格、审美心理的构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学概论课程,理论性强,其理论思想又与哲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对于没有相关理论积淀的学生来说,接受颇为不易。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文学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一般多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授法在概念界定,理论阐释方面自有其优势,但是讲授法的主体为教师,学生在整个听课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再加上课程的理论性强,术语众多,若没有教师生动的案例分析,精彩的讲解能力,课程就会显得呆板,毫无生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涉及到理论原理介绍,概念界定等基础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可选择讲授法,讲授法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客观性、准确性,例如“文学的起源与发展”、“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等内容。而对文学创作、文学鉴赏相关内容的教学则不妨考虑情境教学法。例如在“文学创作论”的教学中,教师可布置学生现场或者课前进行文学创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真实的创作经验来理解“文学创作论”中的“创作动机”、“灵感”、“艺术想象”等文学现象。这种方法的运用相比讲授法,教学效果可以说达到了事半功倍,一方面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积极高涨,另一方面这些看似高深的理论也很好的融化到了学生的学习经验之中。而像“文学的审美性”、“文学作品论”等内容的教学更需要情境教学法来实现,文学本身是审美的,与其一味依靠教师去讲解文学作品美在何处不如给出学生文本,让他自己去探究美、享受美、分析美。例如,“文学作品论”中“意境”理论的教学,笔者就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授课。课前布置学生为自己认为有意境的作品配乐朗诵,课堂上鼓励大家积极朗诵自己的配乐作品,最后让学生总结这些朗诵作品共同的特征,整堂课学生积极活泼,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教学效果惊人。除了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笔者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还经常用到讨论法、辩论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实践调查法等,而这些方法往往在教学中是综合而用的。在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演示法、问答法常常做为辅助教学手段,这些方法的运用保证了课程的凝练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使得课程并不沉闷。而在以情境教学为主的课堂,又穿插讨论法、讲授法,这样能保证了课堂的完整与严谨性。辩论法与实践调查法针对特定章节的教学内容,如“文学活动的当展”的章节,由于学生都有阅读当代文学参与当下文学活动的经验,所以针对教学重点“现代传媒与文学发展”的关系,组织学生从现代传媒是否利于文学发展的角度展开辩论,学生在辩论准备中查阅了许多资料,而这些资料信息又带出当代文学发展的更多问题,围绕着这些学生积极展开辩论、讨论,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超过了预期的设想。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激活理论 文学概论课程属理论性课程,教授方法不当的话理论流于表面,很难深入人心,如果在教学中与实践脱节,学生对其兴趣可想而知。所以,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必须时时做到与文学实践相关联。文学概论课程属于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文学概论课程实践性的重要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章节可设置一些具体的实践环节,来增强文学概论课程的实践性。文学概论课程无论教材版本,基本都可分为五大版块:文学性质论、文学发展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针对这五大版块,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每一版块都设置了具体的实践活动。“文学性质论”版块,布置学生通过调查问卷、资料收集的方式去了解古今中外对文学的基本观点,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结合教材来对文学性质做出分类性梳理,指导学生结合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相关知识——上世纪二三十年中国文坛现状及当时主要的文学观念,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建立正确的文学观念。这样,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很好的融汇到了文学理论的学习之中,文学理论与具体的文学实践活动做到了很好的互动,学生在这一互动中,又培养了良好的人格精神,对文学的时代意义、人文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文学发展论”,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中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力量及相关学说,同时引导学生以问卷形式、资料收集等方式了解当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并对这种状况作出讨论。“文学的发展”理论性较强,学生运用文学发展相关的理论来看待当今文学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介入了文学活动,这些理论的生命力一下子彰显出来,学生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三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基本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展开的,“创作论”“作品论”前文已经涉及,不再赘述。“文学接受论”,提前布置学生阅读当下较有影响力的作家的小说作品,找出优美句段进行品析,再就整部作品结合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做出分析评价。课堂教学环节针对学生共同的分析语段,与形成共识和分歧较大的观点做出讨论与分析。学生在对作品分析、评论过程中一方面相关理论知识得到很好的消化运用,另一方面在讨论分析中很地培养锻炼了理性分析能力,审美鉴赏与判断分析能力得以提升。 四、利用新媒体优势,变课堂封闭性学习为浸入开放式学习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文学的存在样貌也更加多样化,文学活动更加频繁。而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现代教学日益走出封闭的模式,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文学概论课程在这强大的新媒体之势下,也须乘势发展,走出传统教学的短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红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涉及到作家、作品都会利用幻灯片将其资料、信息感性地显现,克服了传统讲授法中语言的流失性,保证学生最大化、准确地汲取信息。特别是涉及到审美鉴赏相关理论时,辅以音乐、图片、视频短片,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同时,基于网络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的盛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越来越趋于日常化。文学概论课程上课前的课前任务设置可以依靠网络完成,例如,文学作品鉴赏分析,作家、作品信息,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微信的方式,做到与学生共享,而不必在课堂时间展开赘述。教师还可通过学生微信群或个人微信信息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文化热点,指出与文学概论课程想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微信群里展开讨论,一方面避免无用信息对课堂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保证了讨论的民主性,微信讨论更具有随意性,也更能见出学生的真实想法,能够更好了解学生对理论掌握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的整体思想状况[2]。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参与慕课、微课教学。笔者在文学概论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网上收听文学理论、美学、文艺美学方面的慕课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从而能够达到对文学概论课程整体认知的提升。除了强调对与文学概论课程相关的问题思考、讨论或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观看特定的视频短片、电影、综艺节目,抛出特定问题,让起在娱乐过程中做出理性思考,在日常生活、日常行文中培养其理想分析能力。总之,在新的时代语境之下,教师应改变观念,根据课程的性质,针对自己施教对象的特点,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