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天地

群文天地杂志 省级期刊

Folk Art and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群文天地》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3-1027/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稿、书评、理论研究

主管单位:青海省文化馆
主办单位:青海省文化馆
国际刊号:1009-6302
国内刊号:63-1027/G2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青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复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3723
总被引量:1006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朱仲禄先生的两部作品

    作者:郭兴智 刊期:2010年第12期

    朱仲禄先生对"花儿"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搜集整理并出版了《花儿选》、《爱情花儿》等,发表了"花儿"研究论文150多篇,在"花儿"演唱、培养"花儿"艺术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如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所说,"在"花儿"领域里,从挖掘整理,到传承发展创作,朱先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 遥远的"花儿"

    作者:赵剑平 刊期:2010年第12期

    那年春,我接受写一部小说的任务,回生活过多年的青藏高原考察、搜集资料.我简单收拾行装,上路. 火车日夜兼程,绕过巍峨泰山,跨过丘岭起伏的中原,越过八百里秦川,擦过险峻华山,风驰电掣,直上高原.渐渐,我感到速度慢下来,火车开始喘.

  • 关于"花儿"的断想

    作者:冶启元 刊期:2010年第12期

    盛夏的高原,如果没有青海"花儿"的呼唤,将是过于安静而单调的. 作为一种单纯的民间艺术,青海"花儿"生长在青海东部干旱山区以及与之相连的甘肃临夏地区,和宁夏部分地区.在这样一个干旱、贫困、人烟稀少的农业区(带有少数牧业),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直接、生动、简洁、直白.

  • 三江源旅游文化及评价(上)

    作者:董家平 安海民 王丽珍 刊期:2010年第12期

    旅游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广义的文化活动,它既是文化的消费,又是文化的创造.可以说旅游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旅游者变换原有的文化环境,探奇览胜,求知悦性,调节生活节奏,平衡身心健康,汲取文化的营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活动是为了满足文化精神的需求.

  • 原始影像——青海岩画艺术审美

    作者:宋卫哲 刊期:2010年第12期

    青海,民族风情浓郁,艺术遗存丰厚,远在上古时代就是各游牧民族活动的舞台,也是中国发现并记录岩画最早的地区之一.从远古时代开始,这里出现过羌人,春秋战国以后,又相继出现过鲜卑、吐谷浑、吐蕃、蒙古、撒拉等民族.岩画作为远古先民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最早的精神产品,同时也是最早的艺术品,是青海古代美术研究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

  • 青海民和三川土族来源——赵木川河沿村郭氏土族为例

    作者:才让扎西 郭学忠 刊期:2010年第12期

    关于土族源流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30年代,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许多的研究者通过田野调查和史籍论证,得出的结论曾引起了一度的讨论.学术界的结论有几种说法:㈠蒙古人说;㈡吐谷浑说;㈢吐谷浑为主,融合了其他民族而形成的新的族别.笔者通过对民和三川土族的了解发现的新线索,也证明了最后一种说法的合理性.

  • 藏文化艺术中的奇葩——贵南藏绣

    作者:才让措 刊期:2010年第12期

    贵南县位于青海省东中部,位于东部农业区和西南牧业区的交界处,全县总面积6649.7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8万人,藏族人口占75%,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多民族聚居县.全县六个乡镇中的四个乡镇各村社均从事藏绣业.

  • 内蒙古藏传佛教旅游资源溯源

    作者:李志伟 刊期:2010年第12期

    随着全国各地佛教旅游活动的展开,内蒙古的佛教旅游资源也显示出了越来越强劲的吸引力.截至2006年底.内蒙古全区共有佛教活动场所161座,其中汉传佛教活动场所45处,藏传佛教寺庙116座,这些寺庙绝大多数属格鲁派(黄教),只有巴彦淖尔市阿贵庙是宁玛派(红教).这说明内蒙古地区境内的佛教流派以藏传佛教,尤其是格鲁派占主导地位.

  • 岱后采茶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作者:朱华凤 刊期:2010年第12期

    一、岱后采茶灯的起源 采茶灯自明末清初从江苏无锡传人岱后之后,几乎每年的农历新年、元宵、庙会,都要在本村和临近的村庄表演,村民以此祝愿日子红红火火、风调雨顺.沿传至今,大约已有两百七十多年的历史.

  • 腊八节记俗

    作者:吴解勋 刊期:2010年第12期

    河湟人们的民俗节日中,腊八节最有韵味.腊八节是冬天的节日,它是春节这个重大节日的序曲.这个时令风雷凛冽,凝重透明,作为节日特征的吃"麦仁饭",则是人们为祭祀五神和释迦牟尼成佛而缘起.至于"打冰"预测来年年景的习俗,又是人们祈盼良好未来的愿望了.总之,腊八节是烈性的,颇带点刺激性……

  • 释囚

    作者:张纪元 梁良 刊期:2010年第12期

    (一) 公元600年农历六月十三,适逢盛夏酷暑,辽阔的中州大地像火焰山一样灼人.怎见得,有诗为证: 赤日当空炎如火,行人路上汗渍多. 莫道河水变沸汤,此处青石可炕馍. 一队人马自东向西而来,为首的一条汉子年约四旬,中等身材,紫铜色脸庞,高鼻梁,四方大口周围长满了黑须.

  • 开展和谐群众文化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胡仲 刊期:2010年第12期

    和谐群众文化是指反映一切人类和平、和睦及其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态及行为规范的总称.和谐文化的形式是一切关于人类和平的思想、观念和信仰;一切关于和平的契约、和睦的关系、和谐的互动方式;一切有利于人们和睦、和谐、和气的道德风尚、礼仪、行为准则;一切反映人们追求和平、和睦、和谐的文学、艺术、戏剧、影视作品等的...

  • 基层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作者:刘惠荣 刊期:2010年第12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 对当前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的几点看法

    作者:王海英 刊期:2010年第12期

    参加校外的各类艺术培训,对于可塑性较强的少年儿童而言,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已经成为广大家长的共识.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这是少儿艺术培训的初衷,但实际的情况则与此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

  • 从中英人名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作者:邹洁 刊期:2010年第12期

    姓名是用来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或者一个人群与其他人群的符号.它是生命个体的专有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专一性、占有性和永久性.姓名中隐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等各方面的信息.是了解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试图从中国和英美国家人名上的不同来探讨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