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32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闽台文化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研究、文史典籍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学术思想研讨、新时代中国特色...

主管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7114
国内刊号:35-1322/C
全年订价:¥ 132.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38
总发文量:1528
总被引量:2978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5.5455
立即指数:0.0074
期刊他引率:0.9559
平均引文率:8.75
  • 文化诗学之道

    作者:沈金耀 刊期:2010年第03期

    文化诗学的"文化"是人不断培育自己的"文化"过程,不仅是文化成果。以"文化"本身作为立论依据是文化诗学的主要特征。由此人与诗、文学与现实、各种文化形式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因而"相互建构"是文化诗学的主要课题。将人作为艺术品来建构,是文化诗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文化诗学的神韵所在。

  • 试论文化诗学的存在意义与实践原则

    作者:孙媛 刊期: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文化诗学复出并日益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学研究方法,这绝非是历史的简单循环,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研究实践的必然选择。文章深入分析了文化诗学方法走向兴盛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强调了文化诗学方法更能植根于文学本体真实的基本特征和存在意义,并从文学性和具体性这两个方面探讨了将这一方法的理论优势落到实处的基本实践原则。

  • 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

    作者:李圣传 刊期:2010年第03期

    文化诗学在我国作为一种文学新论的提倡,是西方话语嫁接后的本土再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论的激活与再生,是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历史现实基础、学理建构的思路及学理要义的认识等方面中西文化诗学均存在一定差异。而作为一种实践模式的运作,文化诗学关键在于双向建构中激活传统。其要点在于:重建语境,再现诗意的自觉追求;让古与今...

  • 《楚辞》中之楚语研究述略

    作者:汤漳平 刊期:2010年第03期

    楚语,是楚辞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和楚声、楚地、楚物共同形成了"楚辞属楚"的这一鲜明的地方特色,因而,研究楚辞中的楚语,是楚辞研究中的十分重要的课题。但楚辞中的楚语研究是四者中最薄弱的环节。东汉王逸及宋代洪兴祖为后代的"楚语"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楚语"研究长期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了第一部研究《楚辞》中之"...

  • 汉代屈原批评与文士的精神建构

    作者:黄金明 刊期:2010年第03期

    汉代的屈原批评,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骚体赋创作的形式,一是序、传、章句等阐释的方式。骚体赋或侧重在对屈原人生不平遭际及哀怨情感的认同、咏叹;或侧重抒发个体生命不平遭际的哀怨情感和思考,显示出儒道骚融合的个体精神建构的特征。而有关楚辞的序、传、章句等,对屈原有赞同的、有贬斥的,展示出认同、对立、补充、整合的汉代儒道骚融合的过...

  • 试论屈原对人生道路的探寻及其意义

    作者:崔建荣 刊期:2010年第03期

    屈原在其作品中设计了六条安顿自我生命的道路:从俗以求显达、自藏以避乱世、作为以改变现实、出走以择贤君、轻举而远游、依彭咸所居。屈原对自我生存道路的种种思索,为后世处于进退抉择中的文士起到了重要的参照作用,在中国古代文人精神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

  • 唐传奇叙事视角形态的文化表征

    作者:祖国颂 刊期:2010年第03期

    叙事视角的选择和运用,是唐传奇小说叙事艺术的重要特征。唐传奇的叙事视角,不但表现出唐传奇叙事艺术的独特品格,使其具有了文体独立的意义;而且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表征形式,它形象地折射出了唐代社会现实下人们的情感欲望和价值取向。

  • 论中国现代小说观念的革新

    作者:罗伟文 刊期:2010年第03期

    中国现代小说观念的萌生,受到德国古典美学的精神滋养。一些现代文论家有意识地运用康德、黑格尔的思想资源,深入探讨了小说的本质、小说的特征和小说中"人物"的特性等基本问题,阐发了一些中国小说美学中前所未有的美学观念。这些富有新意的美学观念,是现代小说观念确立的重要标志。

  • 略论悠闲生活和日常生活审美之差异

    作者:段榕 刊期:2010年第03期

    传统社会悠闲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不同的。摆脱了物欲羁绊的感官感觉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是存在的诗意与自由,所以悠闲生活是一种审美化的生活方式,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强调身体对欲望的体验,注重感官的享乐,是一种反美学的生活;悠闲生活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不同的阶级意识形态的表达:享受自然山水追求自由自在的悠闲生活,是封建士...

  • 闽台妇女史研究三题

    作者:汪毅夫 刊期:2010年第03期

    清代康、雍、乾时期台湾地方文献有一些关于"男多于女"、"婴孩从无弃者"、"永无禁锢婢女之事"的记录值得研究,其中1934-1937年间福建新生活运动的性别压迫倾向的描述也堪备史乘之不足;清代福建救济女婴的二文社则可补地方史志所不载。

  • 明末艾儒略在漳州的传教活动与社会反响

    作者:吴巍巍 刊期:2010年第03期

    明末天主教由艾儒略传入漳州以后,引起了漳州士大夫强烈的反响,出现了一批奉教人士与排斥者。艾儒略在漳州的传教活动及其传播之天主教的时代境遇,不仅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这一经典的主题,同时也是基督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福建相遇与碰撞的一个典型区域个案。

  • 关于加强闽台基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作者:杨文新 刊期:2010年第03期

    加强闽台基础教育交流与合作,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推进我省基础教育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福建基础教育界要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前期积累的经验和闽台基础教育界的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为闽台基础教育发展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双赢"空间。

  • 《三国演义》罗译本的骂词翻译研究——以目的论为观照

    作者:骆海辉 姜葵 刊期:2010年第03期

    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将《三国演义》罗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方法收集小说的骂词及相应英译的典型数据(译例),在汉英对比分析基础上评析罗慕士翻译骂词的实践。通过对罗慕士翻译骂词的文本目的、翻译方法的讨论,证明罗慕士较好地实现了文本翻译目的,既让英语读者了解并欣赏了汉语的骂词,又为翻译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 日语第二人称代词「あなた」的语用含意

    作者:庄草 刊期:2010年第03期

    日语人称代词的词汇意义非常简单,就是指代人称,「あなた」是第二人称代词,指代谈话的对方。从语用功能来看,它可以附着一些特殊的感情色彩,既能表达尊敬、礼貌的情感,也能表达不满、责怪、生气、愤怒、讽刺挖苦等情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丰富的语用含意。

  • 论军阀政治与民国的社会运动

    作者:张欣 刊期:2010年第03期

    军阀政治所产生的派系矛盾和权力斗争,加速了军阀集团内部的政治分化,导致了社会控制松动效应的产生,因此,这一时期的社会运动频发。民众幻想以废督裁兵的社会运动,来改变军阀政治的现状,表现出对军阀统治的唾弃。经过国民会议运动的洗礼,民众开始把"直接民权"与"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连在一起,反映了社会政治价值选择的变化,为国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