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科技

粮油食品科技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ereals,Oils and Foods

杂志简介:《粮油食品科技》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863/T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食品加工、质量安全、营养品质、粮食加工、宣传公告、油脂加工、仓储物流、生物工程、产业经济、国际约稿、公益宣传等

主管单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主办单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7-7561
国内刊号:11-3863/TS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7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1706
总被引量:11413
H指数:32
引用半衰期:4.9453
立即指数:0.0559
期刊他引率:0.9628
平均引文率:5.9106
  • 2018年我国稻谷加工科研回顾与展望

    作者:林家永; 谭云; 陈文雅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国稻谷加工科研现状,从成品大米加工、大米制品加工及大米深加工等方面回顾了2018年稻谷加工科研状况。指出在稻谷品质、加工工艺、质量控制、营养米、重组米、专用米等研究方面虽取得较大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稻谷加工的科研工作。并提出下一步发展具体建议,以期为稻谷生产、加工、科研以及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 四川地方大米品种特性对方便米粉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星灿; 白菊红; 康建平; 任元元 刊期:2019年第03期

  • 固定化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粉制备葡甘露低聚糖工艺研究

    作者:杨伟东 刊期:2019年第03期

    以魔芋精粉为原料,通过研究固定化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粉制备葡甘露低聚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魔芋精粉浓度、反应温度、加酶量及pH等对葡甘露低聚糖的制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魔芋精粉浓度和反应时间影响较大,加酶量和pH影响较小。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出的固定化酶水解魔芋精粉制备葡甘露低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为1.5%...

  • 牡丹籽油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郭乃妮; 王天瑞; 刘榜迪; 李倩 刊期:2019年第03期

    牡丹籽油含有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多种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其中α-亚麻酸含量约为40%,远高于橄榄油中的含量,牡丹籽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综述了牡丹籽油的主要成分、提取方法及应用,对牡丹籽油今后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 微波消解-ICP-MS测定富硒大米中5种微量元素和5种重金属元素

    作者:罗科丽; 曾峰景; 刘冰洋; 陈丽仪 刊期:2019年第03期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富硒大米中5种微量元素和5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市售富硒大米中10种元素的含量。分别对硝酸用量、过氧化氢用量、微波消解程序进行优化,得出优化前处理方法,并用质控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的前处理条件为:7mL硝酸,20℃升温5min、恒温5min,160℃升温5min、恒温5min,180℃升温5min、恒温15min...

  • 全自动测汞仪测定菠菜粉中汞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张巍; 刘青; 赵晶晶 刊期:2019年第03期

    通过全自动测汞仪测定菠菜粉中汞含量,对测定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对各分量进行量化和合成,最终得出全自动测汞仪测定菠菜粉中汞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依次为样品中汞质量测定过程,试样处理过程中引起的测量偏差以及样品称量和测量重复性。样品中汞质量测定过程引入的...

  • 低能等离子诱变选育杆菌肽高产菌株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作者:张金峰; 文玥; 余宇; 柴小涛; 任世英; 罗楚平; 李相前 刊期:2019年第03期

    以杆菌肽产生菌地衣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使用低能等离子注入诱变技术选育杆菌肽高产菌株并优化发酵条件。在诱变时间15s时,菌株致死率80%,正突变率达到38%。经过多轮育种,最终获得一株高产突变菌株C15,摇瓶产量达到638.47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8.89%。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优条件,即碳源为40.0g/L玉米淀...

  • 24米跨度高大平房仓横向保水降温通风模拟研究

    作者:俞晓静; 王远成; 戚禹康; 石天玉; 魏雷 刊期:2019年第03期

    横向通风作为高大平房仓一种新的通风方式,国内外对其保水降温效果研究较少。基于多孔介质流动和传热传质理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了不同大气温湿度条件下横向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温度变化和水分迁移规律。通过分析进风湿度和通风时间不同时粮堆内部的温度和水分分布,得到了横向保水降温通风的最佳通风条件,可为合理进行机械通风操作提供理...

  • 湖南优质稻保水降温横向通风工艺研究

    作者:陈金男; 李倩倩; 毕文雅; 姜俊伊; 陈渠玲; 张源泉; 陈昌勇; 石天玉 刊期:2019年第03期

    粮食储藏期间的通风降温过程会导致储粮水分不同程度的下降。利用横向谷冷通风的特点,对湖南省优质稻谷进行粮面覆膜、轴流风机通风保水降温进行测试,保证粮食的优质品质,节约能源,减少经济损失,达到绿色生态储粮的目的。

  • 横向谷冷通风技术在大跨度平房仓稻谷储藏中的应用

    作者:杨冬平; 于素平; 齐国忠; 巴瑞新 刊期:2019年第03期

    研究横向谷冷通风技术在36m×24m大跨度平房仓稻谷储藏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大跨度平房仓采用横向谷冷通风技术后,通风路径为传统通风系统的4倍以上,冷热交换更加充分,谷冷通风降温耗能低。降温后粮堆温度均匀性好,粮堆高度方向粮温基本一致,沿谷冷通风的气流前进方向温度梯度差平均不大于0.3℃/m。在大跨度平房仓稻谷储藏中应用横向谷冷通风技术...

  • 吉林高大平房仓内环流控温稻谷储藏效果评价

    作者:祁智慧; 张海洋; 张正毅; 孙凤阳; 田琳; 唐芳; XUKai-qiang 刊期:2019年第03期

    内环流控温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项储粮新技术,很多仓储企业已积极推广应用,但大量的实践表明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内环流控温技术的应用效果在不同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选择吉林省高大平房仓进行粳稻储藏实验,定期监测内环流控温系统储藏稻谷的粮情及品质数据。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技术辅以棉被压盖,可有效控制粮仓内和粮堆温湿度,...

  • 实仓储藏初期稻谷霉菌带菌量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张威; 詹展; 周涛; 王平坪; 贺艳萍; 舒在习 刊期:2019年第03期

    籼稻谷7月收获后使用高大平房仓储藏,分别采用平板计数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研究储藏初期(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稻谷霉菌带菌量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2017年8月入储到次年2月,稻谷粮温呈现出与气温、仓温相一致的下降趋势;稻谷水分在储藏期存在波动,但均低于籼稻安全储藏水平上限(13.5%);稻...

  • 储藏稻谷优势霉菌的分离鉴定及特征分析

    作者:葛志文; 方宝庆; 邱伟芬; 周建新 刊期:2019年第03期

    以湖南长沙和湖北襄阳仓储稻谷为对象,对稻谷储藏期间主要优势霉菌进行分离纯化,记录其在高盐察氏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通过蔡司显微镜分别拍摄了主要优势霉菌的显微结构特征,并通过主要优势霉菌的DNA提取和测序,在基因水平上对霉菌种类进行了鉴定。经鉴定,主要优势霉菌分别为:黄曲霉、黑曲霉、白曲霉、灰绿曲霉和产黄青霉。

  • 春季稻谷粮堆结露预警及处置

    作者:杨晓帆; 章铖; 宋宏铭; 何荣 刊期:2019年第03期

    我国每年粮食产后在储藏过程中因发生结露而造成粮食损失的数量巨大,季节交替是引起粮堆结露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实仓的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绘制图表,并结合露点与温湿度之间的规律,分析冬春季节交替稻谷粮堆较易发生结露的区域,并进行结露预警。为完善我国的粮情监测系统,指导储粮实践,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 锈赤扁谷盗等3种菌食性储粮害虫的发生分布调查

    作者:赵欣欣; 王殿轩; 白春启; 李慧; 阎磊; 张浩; 吕建华; 邵小龙; 贺艳萍 刊期:2019年第03期

    在中国主要储粮生态区的海南、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湖南、湖北、河南、山东、辽宁、山西和黑龙江等12个省77个地市,现场采集调查了具有代表性的粮库、小麦粉厂、米厂、饲料加工厂和农户等共计505个。在所有调查的12个省内均有米扁虫和锈赤扁谷盗分布发生,除湖南省、山西省和黑龙江省外其余各调查省份均采集到小蕈甲。从发现害虫的单位总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