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之家网站,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 情景模拟结合PBL教学法在内分泌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作者:韦霜霜; 廖中杰; 周卓宁; 谢兆桃; 郑鹏 期刊:《大众科技》 2019年第11期

    临床  

  •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作者:杨蓉 期刊:《科技风》 2020年第02期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及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更好地有效进行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现在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创新研究。

    思政教育工作  

  • 简析如何做一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

    作者:马娟; 朱欢 期刊:《科技风》 2020年第05期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在培养和教育人才过程中至关重要。俗语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本文结合辅导员的工作特点,通过自身实践经验对辅导员如何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阐述一些方法和个人体会,并对辅导员如何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进行了探讨。

    学生  

  • 挖掘习题内涵 提升学生素养

    作者:毛蓉 期刊:《科学大众》 2019年第12期

    仔细研读习题,深入挖掘习题内涵,充分发挥习题的育人价值,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方面。

    学生  

  • 心动 行动 互动——让小学体育课堂生动有趣

    作者:管君 期刊:《科学大众》 2019年第12期

    因为有了一线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通过他们的不断发现,不断摸索总结,以及及时的反思,才有了课堂教学的改变,才有了课堂教学的创新,进而形成了一种别样的精彩课堂,真真切切地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收获满满。

    行动  

  • 中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作者:卢晓鹏 期刊:《青少年体育》 2020年第01期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由体育教师承担健康教育模块。将中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通过"室内课""实践课""多方合力"3方面的教学思路进行融合教学,合理实施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运用健康的知识,合理参与体育锻炼,人人都是健康责任人,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学生  

  • PBL与LBL结合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的效果评价

    作者:刘平; 马海涛 期刊:《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06期

    教学  教师  

  • 高职思政教育与学生工匠精神融合途径

    作者:滕效慧 期刊:《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36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匠精神开始被教育界所重视,这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必然需求。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摇篮,高职思政教育要提升对工匠精神的理性认识和内涵方面的把握,以工匠精神为教育核心,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思政教育中去,从而重视学生职业精神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对此,文章首先对工匠精神进行概念上的诠释,然后提出高职思政教育与学生工匠精神融合的重要意义,最后分析将工匠精...

    学生  

  •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初探

    作者:李利萍 期刊:《现代交际》 2020年第03期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堡垒,担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责任,担负直接教育管理党员和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组织系统中与普通高校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基层组织,在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时也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高校学生党支部必须加强支部建设,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

    党支部  

  • 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作者:罗箭飞 期刊:《南方农机》 2020年第03期

    传统体育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基于此,本文探究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出对应策略,仅供参考。

    个性发展  

  • 放手促教学,科技引先锋——小学科学课堂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作者:季振华 期刊:《启迪与智慧》 2020年第01期

    当前,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小学科学课堂。这项技术的运用,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  

  •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黄义平 期刊:《启迪与智慧》 2020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今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与过去相比也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的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英语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一定要建立规范的英语语言体系,并让学生从多角度入手来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丰富。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并不是只能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多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知识的文化背景等,这样才能收集到最新的英语语言信息。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英...

    学生  

  • 微课热下的理性思考:钢琴教学融入教学新技术的启示与探索

    作者:孙洁 期刊:《黄河之声》 2019年第21期

    微课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东风是目前我国教育界非常流行的教学新技术,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发展非常迅速,为了进一步推动钢琴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深入发展,本研究立足于笔者的教学工作实际,对微课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应用思路展开探索,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为钢琴艺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推广提供有益参考。

    学生  

  •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王尾珠 期刊:《学苑教育》 2020年第03期

    小学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小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坚实的知识基础。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进行日常的数学学习需要以习惯的培养为根本目标,以此实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必须要从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入手,通过学生的合理培养,确保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的知识学习,提供充足的保障。笔者在...

    学生  培养  

  • 提升《大学物理》课程学习质量的探讨

    作者:杜良美 期刊:《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02期

    通过对《大学物理》课程学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鼓励学生提高其自信心,让其接受新观念,做好规划,参与分组讨论,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提升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的质量。

  •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适应性调查研究——以Y高校为例

    作者:吾·格日末玛 期刊:《神州》 2020年第06期

    少数民族预科班是国家出于对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而采取的特殊办学形式。加强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管理工作是不断完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机制的重要方面,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高等教育新发展的重要体现。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上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特征以及困难。建立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政治接轨”、“能力接轨”、“学业接轨”的教育培养模式,有重要意义。

    管理  

  • 学生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体现

    作者:韦剑 期刊:《神州》 2020年第06期

    新课改的实行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了肯定,教师开始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严格以“学生为主”这一思想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整体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设计体现  

  • 立足课标教材 着眼学生发展——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作者:文江邻 期刊:《南北桥》 2019年第24期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东北师大的陈旭远教授对教学有效性的阐述是: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学生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讨

    作者:王鹤 期刊:《新课程》 2019年第35期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向着更加新颖和全面发展,以更好地符合现代化发展进程。在诸多教育阶段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生自身年龄的限制,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逻辑思考能力较弱,增加了数学教学难度。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逻辑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逻辑思维能力  

  •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与“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杨阳 期刊:《新课程》 2019年第35期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丰硕成果,而学生群体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出现心理疾病的年纪越来越小的状况,这值得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保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和学校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班主任有责任肩负起了解学生和学生沟通交流的重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