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

建筑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rchitectural Journal

杂志简介:《建筑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30/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国际刊号:0529-1399
国内刊号:11-1930/TU
全年订价:¥ 638.40
创刊时间:1954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5
复合影响因子:0.98
总发文量:3206
总被引量:26239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4.4
期刊他引率:0.9841
平均引文率:3.9631
  • 世博会,一个小世界——2015米兰世界博览会综述

    作者:陆轶辰 刊期:2015年第08期

    从备受争议的2015米兰世博会规划切入,通过回顾世博会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价值和相应作用,展开对世博会这一国际事件超越单纯文化、建筑的多重意义的讨论;并通过对本次世博会各国家馆的设计思路的观察,分析世博会作为当今多元世界复杂性体现的特殊存在。

  • 高校参与2015米兰世博会集群馆设计合作的探索

    作者:谢舒逸 刊期:2015年第08期

    介绍了2015米兰世博会以国际工作坊参与模式而设计的9个主题集群馆,并具体阐述了国际工作坊的组织结构以及运作过程,以大米集群馆为例,展示了当代高校与大事件场馆设计合作的探索。

  • 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作者:陆轶辰 刊期:2015年第08期

    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是中国首次以独立自建馆的形式赴海外参展的世博会场馆,其设计理念来源于对本次米兰世博会主题“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及中国馆主题“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的理解和思考。建筑师面对场地南侧主入口和北侧景观河的两个主立面分别拓扑了“山水天际线”和“城市天际线”的抽象形态.并以“loft”的方式生成了展览空间;...

  • 从参数化到建造——中国馆从设计到建成过程的思考

    作者:邓一泓 刊期:2015年第08期

    从主题解读到概念生成 作为中国当代建筑与世界的一次对话机会,中国馆的设计需要对本次米兰世博会主题"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及中国馆主题"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有所回应。概念设计初期,建筑师团队认可的是由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图片意向开始:油菜花田中,两个孩子手挽手放学回家,旁边有农民赶牛耕田,远处则有城市和连绵的青山,显示了人与城...

  • 社区中的个体:2015米兰世博会意大利馆

    作者:刘亦师 刊期:2015年第08期

    2013年5月米兰世博会筹委会从国际竞赛中选中了意大利馆方案,Nemesi及合伙人公司的设计从68个参选方案中脱颖而出,Proger and BMS Progetti公司(负责结构设计和造价控制)和Livio De Santoli教授(负责建筑节能设计)也参与了中标方案的设计。

  • 一座景观建筑:2015米兰世博会法国馆

    作者:李丹 刊期:2015年第08期

    2014年1月,法国农业部(France Agri Mer)为2015米兰世博会法国馆举办了设计竞赛,XTU建筑设计公司以其独特的绿色建筑对可持续土地利用的贡献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法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土地类型,孕育了源远流长的遗产,造就闻名世界的文化和美食习俗。法国馆设计中扭曲顶棚的造型,表达的正是这丰富的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地域特...

  • 嗡嗡而至:2015米兰世博会英国馆

    作者:陈蕊 黄一帆 刊期:2015年第08期

    英国馆的设计理念来自对食物生产中授粉过程重要性的关注,从中提出全球蜜蜂数量减少的危机。漫步穿过一个果园和野花草地,参观者们将进入一个闪闪发光,嗡嗡细语的“蜂巢”雕塑内,体验模拟真实蜂巢的情境带来的奇妙生命。场馆通过浸入式的多感官体验方式向参观者展现了蜜蜂的生态世界,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美丽邂逅,只留人们沉浸在英国田园的...

  • 绿肺:2015米兰世博会奥地利馆

    作者:张希晨 刊期:2015年第08期

    2015米兰世博会奥地利馆被称作本届世博会的“绿肺”,设计高度关注如温室效应等与气候相关的环境问题.致力于通过奥地利的自然与工业技术,将建筑与环境相结合,为当前日益严峻的地球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完整的可讨论的解决方案。

  • 慢食馆:一个意识形态的较真儿

    作者:王辉 刊期:2015年第08期

    世博会是一个走秀的派对,每个参展国都会为自己的名誉而盛装出席,却不会从根本上去质疑世博会为什么是个秀场。然而今年的米兰世博会很特殊,它最早的规划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Herzog&de Meuron)想颠覆在世博上各国竞相作秀的传统。他们认为从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世博会一直笼罩在一种过时的名利场思路下,各国都是用纪念性、标志性的建...

  • 立体木格子:2015米兰世博会日本馆

    作者:王晓京 王晓朦 刊期:2015年第08期

    日本人以大米为日常主食,在烹饪中使用巧妙的手法和发酵技术,食材广泛,包括鱼类、贝类、蔬菜等。日本的农业、林业、渔业发达,物产丰富并且与自然和谐共存,其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尊重自然的智慧,同时在餐具、厨具和餐饮空间陈设上也反映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目前,日本的农林渔等产业都在积极倡导食物多样性,在其农副产品和饮食文化...

  • 乡土工业建筑中的环境理性及其学科意义:需求与类型——江浙地区蚕室建筑调研报告

    作者:王洁琼 鲁安东 刊期:2015年第08期

    在对江浙地区近现代蚕室建筑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蚕室建筑形制演变下的需求与条件,认为基于生产卫生的空间构成、基于环境调节的表皮系统和基于空间需求和适用技术的建造系统,构成了蚕室建筑类型的内在结构相似性。

  • 回应与调和:环境的建构在乡土工业建筑中的设计具现

    作者:窦平平 刊期:2015年第08期

    通过解析无锡长泾蚕种场的环境调和策略,探讨了以蚕种场为代表的乡土工业建筑带给我们的环境理念启示——自然与人工脉络相互渗透、注重组群关系的设计、平衡环境中的视觉和触觉维度——以及它们在设计中的具现。

  • “扩散:空间营造的流动逻辑”课程介绍及作品四则

    作者:鲁安东 刊期:2015年第08期

    1课程的提出 《扩散:空间营造的流动逻辑》是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一次研究生《概念设计》课程。本课程以1920-1930年代江浙地区的蚕室建筑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对于自然元素的创造性的运用,探索基于环境因素的建筑设计方法,尝试通过设计教学实现研究与设计之间的相互反馈。本课程挑选了始建于1921年距镇江5km处的高资蚕种场为场地(图1)...

  • 学者笔谈:蚕种场的学科意义

    作者:卢永毅 David Leatherbarrow 史永高 秦佑国 Henrik Schoenefeldt 韩冬青 鲍家声 刊期:2015年第08期

    从2013年9月在长泾文化站召开的"环境的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到2014年11月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无尽之墙:过滤与扩散的建筑学”研究与教学专题展览,许多学者陆续通过观展或者实地造访了解了蚕种场并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意见,为此,本期"关注"特别邀请了其中7位老师对于蚕种场的建筑学意义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他们或者为在建筑学中理解蚕种...

  • 现代建筑史学语境下的长泾蚕种场及对当代建筑学的启示

    作者:王骏阳 刊期:2015年第08期

    以围绕长泾蚕种场而进行的"环境的建构"研讨会为切入点,通过对现代建筑史学中雷纳·班纳姆的技术性理论立场的回顾与展望,从环境调控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长泾蚕种场的建筑学意义。最后指出,只有建立在足够技术认知基础之上的环境的建构"才能实现其对当代建筑学科发展的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