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研究

金融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杂志简介:《金融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68/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金融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金融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金融银行体制、方针政策及其阐述、银行制度与业务、金融商场、信贷与投资、保险理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银行理论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学会
国际刊号:1002-7246
国内刊号:11-1268/F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金融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8.33
复合影响因子:5.69
总发文量:1932
总被引量:109392
H指数:153
引用半衰期:5.2964
立即指数:0.4573
期刊他引率:0.9571
平均引文率:24.6951
  • 增长经济中的消费和储蓄——兼论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

    作者:王弟海; 龚六堂 刊期:2007年第12A期

    本文主要在一个持续增长的经济中讨论了长期消费率和储蓄率的决定问题。论文首先在一个离散的Ramsey模型中,严格论证了增长经济中消费函数的形式和长期储蓄率的决定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估算了中国和美国等国的储蓄率,得到了同各国实际储蓄率非常接近的估计值。最后,论文通过国别比较分析,讨论了导致中国现阶段储蓄率过高的原因,并对未来储...

  • 中国货币政策省际效果的实证分析:1980—2004

    作者:孔丹凤; Bienvenido; S.; Cortes; 秦大忠 刊期:2007年第12A期

    本文主要目的是采用VAR方法对1980—2004年期间的中国全国及各省货币政策对真实产出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比较衡量货币政策的两种替代性指标-货币供应量(M2)和利率,发现与利率相比,货币供应量是描述中国货币政策的较好指标。其次,依据省际VAR模型产生的脉冲反应函数,发现沿海省份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要比内陆省份强烈。最后,分析了影...

  • 化解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路径选择

    作者:徐丹丹 刊期:2007年第12A期

    本文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金融资产交易能力的一种缺失。基于这一视角,本文指出,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内外失衡,旨在化解流动性过剩的现行政策由于过于侧重总量控制而收效甚微。因此,流动性宜“疏”不宜“堵”,只有从被动的总量控制转为主动的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和金融的良性互动,才能使我国当前过剩的流动性得到有效分流...

  •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独立货币政策——未来中国货币政策管理机制探讨

    作者:龚刚; 高坚 刊期:2007年第12A期

    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模型,我们研究未来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管理机制。我们的目的是探讨未来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能否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又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此,我们建议了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给定所建议的制度安排(或约束),我们发现在学术上被普遍接受的开放经济下的“三元悖论”不复存在。这意...

  • 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关系——人民币名义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实证研究

    作者:邓燊; 杨朝军 刊期:2007年第12A期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升值是中国股市上扬的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利用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理论对这些实证结果作了进一步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FDI作用于资本金融项目与经常项目波动的实证研究:1982—2006

    作者:刘渝琳; 周靖祥 刊期:2007年第12A期

    本文首先建立FDI对经常项目及金融与资本项目影响的理论模型,目的是探讨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通过1982—200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发现:FDI流入与经常项目及金融与资本项目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较为复杂,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并存;VAR模型结果表明FDI流入与经常...

  •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能路径

    作者:王晋斌; 于春海 刊期:2007年第12A期

    中国经济中的利率市场化要避免的实质性问题是市场化的利率及其变化引致居民和企业财务约束所导致的消费、投资不足和银行系统财务稳健性的下降。在综合考虑到了居民储蓄利益、银行财务的稳健性和企业财务偿还债务的能力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率市场化的可能路径:放开中长期信贷利率反过来形成短期利率,并与现有的货币市场利率相互融合和校正,...

  •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欺诈风险的实证研究

    作者:詹原瑞; 刘睿 刊期:2007年第12A期

    作为巴赛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的七种操作风险损失类型之一,内部欺诈问题是我国银行业的一个重大风险来源。本文以部分国内银行的内部欺诈损失数据为样本,第一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欺诈风险及其经济资本进行了估计。针对内部欺诈具有的低频率高损失的特征,作者借助极值理论中POT模型的重要性质对内部欺诈风险强度和频率进行了估计,并引入随机...

  • 1996—2005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基于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实证分析

    作者:杨大强; 张爱武 刊期:2007年第12A期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从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从1996年到2005年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首次从标准利润效率和替代利润效率两个角度来研究利润效率。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业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另一方面,尽管在样本期内,股份制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要低于国有商业银行,但是股份制银...

  • 商业银行对产业发展的催化——来自中国的证据(1991—2006)

    作者:邵平; 秦龙; 孔爱国 刊期:2007年第12A期

    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源调配中介,不断促进实物资本的形成,催化产业的成长。商业银行的催化功能取决于其市场结构以及与央行的管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要发挥商业银行业的催化作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区域布局与业务布局进行调整,以适应大企业需要。其次是要大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以适应小企业需要,最...

  • 中国商业银行人员使用效率研究

    作者:胡朝霞 刊期:2007年第12A期

    本文通过设定带非效率影响的人员使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函数并利用中国主要14家商业银行1999年至200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和联立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人员使用效率状态、技术进步和非效率改善等进行了估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人员使用的非效率呈线性下降的趋势,中国商业银行存在人员使用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四...

  •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级问题研究

    作者:梁伟; 胡利琴; 胡燕 刊期:2007年第12A期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大案要案频繁发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鉴于操作风险独有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对操作风险进行评级的思想,并就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级进行了探讨。本文采用网络分析法进行操作风险评级,并给出了关键风险指标和关键风险诱因及其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样本银行操作风险进行评级。

  • 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价格发现实证研究

    作者:郭泓; 杨之曙 刊期:2007年第12A期

    本文选择同一支债券在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同时交易的5支债券,分别利用VAR模型与Hasbrouck(1995)信息份额模型,实证研究了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在价格发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VAR模型表明,交易所市场在债券价格发现中起领先作用;信息份额模型表明,所有国债交易都是交易所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大。因此,交易所市场在债券的价...

  • 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的信息含量——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

    作者:沈红波; 张春; 陈欣 刊期:2007年第12A期

    本文在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无法进行股权融资的特殊背景下,研究了市场对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以测试优序融资假说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本文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越高的公司其公告的累计超额收益越高,表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在企业融资行为中更具解释力,且银行贷款现在已经具有一定的监控效率。

  • 高频透视信息披露的股市反应

    作者:梁娟 刊期:2007年第12A期

    以一家上市公司年报公告、红利公告及股权分置方案实施的信息冲击当日,及前后各19个交易日共39天股票交易记录的高频数据为研究对象,将数据进行插值、延拓处理,对交易价格、交易金额及其交易金额的增量进行分析,直观信号图像说明了公司的信息披露具有信息含量;小波分析方法则可检测出突变信号、分离出微观市场结构噪音和有效价格信号,并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