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论坛

华夏文化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杂志简介:《华夏文化论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域外视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

主管单位: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772
总被引量:334
H指数:5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3.5536
  • 章学诚:“道”的探索与历史编纂的革新

    作者:陈其泰 刊期:2016年第02期

  • 汉语史研究新版图:构想与实践

    作者:刁晏斌 刊期:2016年第02期

  • 新媒体时代的中国文学状况

    作者:吴俊 刊期:2016年第02期

  • 辽西夏金元儒学在北方地区的传播及影响

    作者:姜海军 刊期:2016年第02期

    辽、西夏、金、元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获得当地汉人及社会精英阶层——汉儒的政治支持,他们主动认同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推行汉化政策,儒学也由此得以在辽、西夏、金、元时期的北方地区广泛传播与发展。就当时儒学发展的水平而言,辽、西夏儒学的发展基本上为汉唐注疏之学,金代儒学较辽西夏水平为高,且受到北宋...

  • 公孙龙“指物”思想发微

    作者:孙晓磊 刊期:2016年第02期

    《指物论》是《公孙龙子》最为难解的一篇,通过参验《公孙龙子》他篇之文及《指物论》本文,我们疏解了'物'、'指'、'非指'、'物指'四个关键概念的具体含义。学界争论最多的是'指'、'非指'两概念,我们认为'指'即'属性',包括'共相指'和'殊相指',有两层含义,具体来说就是以共相形式存在的抽象性属性和以殊相形式存在的具体的物的属性,也就是《白马...

  • 万历怠政视角下晚明士大夫的文化心态——中国式“政教合一”体制下的困境

    作者:刘黎 刊期:2016年第02期

    明代'政教合一'体制下,权力顶端需要的仅仅是一个道德和礼仪的木偶,而不是具有太多主观能动性和多重性格的皇帝,皇帝的行为被高度程式化,万历皇帝以'无为'为幌子选择长期消极怠政。从张居正改革身死名败、继任首辅申时行对文官(士大夫)集团关系平衡的失败和'争国本'事件中,可以窥见晚明士大夫的文化心态是一种'虚妄'的名节行为,面对残酷的现实,...

  • 明代文人遗民笔下的福王继统之争

    作者:张学良; 赵睿才 刊期:2016年第02期

    明清鼎革,明代文人在清代如何叙述这段历史?明遗民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而选择之一便是将福王作为一个着重讨论的对象。在明遗民笔下出现两个截然相反的福王形象,本文从福王政权成立之背景出发,对福王继统之争分三部分进行研究,对定策、福王品行、南都三大案分别进行讨论,从中梳理出东林党派史家对南明福王形象塑造中所包含的党派之见以及由此而...

  • 文化安全视阈下的地方戏保护

    作者:郑传寅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地方戏'是相对于有'国剧'之誉的京剧而言的,指京剧之外全国各地所有的戏曲剧种,这些剧种绝大多数是汉族创造的。我国有5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藏、壮、满、苗、白、彝、傣、侗、佤、布依、蒙古、朝鲜、维吾尔等十多个民族也创造了自己的戏剧。少数民族戏剧~①与汉族戏曲相比,有其独特性,但都有'以歌舞演故事'、剧情时空自由流转、崇尚虚拟表演的...

  • 盐商江春诗歌创作及题材分析

    作者:李传江 刊期:2016年第02期

    盐商江春儒雅好诗,常于自家园林诚邀文人雅士饮酒赋诗。他创作并传世的诗歌作品中,其内容题材的选择明显受他社会身份地位及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影响。除传统济世治国理想、文人失意感怀等内容外,江春诗歌常常表现出成功商人诗歌特有的高贵气质,不同的是江春面对显赫生活的时候还常能冷静的思考,甚至看到了商人生意衰败后的凄清与荒凉。从题材的角...

  • 人文教育实践中的古典诗词鉴赏

    作者:袁耀辉; 禹平 刊期:2016年第02期

    普通高等教育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的同时需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元素,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反映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有其内在必然性。人文教育渗透策略上体现在发掘、体验和评价三个方面。

  • 赵文《青山集》中的诗学理论

    作者:何跞 刊期:2016年第02期

    元代文人赵文《青山集》中十篇为他人所作诗文集序是其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囊括了诗歌起源论、创作论、接受论三大方面,由于赵文本人颇具思想个性,其中涉及许多在当时很富有价值的诗学理论。他认为诗歌产生于人的情性,是出于'天'的。他针对诗穷而后工的命题提出诗人不穷的观点,认为诗歌创作中的声韵和文辞皆是自然天出,在创作中既讲求规矩,又不...

  • 鲁迅与顾颉刚(四)

    作者:王富仁 刊期:2016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历史观念、学术思想、荣辱观念(面子观念)和所谓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抄袭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事件的分析,揭示了鲁迅和顾颉刚矛盾和分歧的内在文化意义,指出鲁迅和顾颉刚的矛盾和分歧实际是在鲁迅以'立人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文化观念与顾颉刚在受教育过程形成的中国现代学院精英知识分子文化观念的差异和矛盾中形成的。

  • 自甘堕落的女人们——台湾文学杂志《现代文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徐英春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女性观念与女权主义思想之间的矛盾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着,当西方女权运动思潮伴随着西方经济、文化潜移默化地推进了台湾社会后,女性意识崛起,当地女性或多或少地被其观念所影响,要求独立自主,发展自我,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等女性意识不断被强化。在《现代文学》小说中人们可以看到,具有传统观念的堕落者,即使侥幸逃过了生...

  • “民国文学”场域中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编写

    作者:付兰梅 刊期:2016年第02期

    针对20世纪百年文学史的建构这一文学版块的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灯下黑'现象,在'民国文学'场域理论中,遵循文学的自律、他律与共律原则,结合个人在中国现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和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从宏观角度探讨把中国现代小说史分解为'民国时代的小说'和'党国时代的小说'这一编写体例构想。在这一框架下,通过对作家多向度的'民国体验'场进行...

  • 认知美学视域下刘心武小说的审美价值——以《班主任》为例

    作者:佟建伟; 李志宏 刊期:2016年第02期

    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发表之初引起社会震动,好评如潮,然后时过境迁,自20世纪末期开始,不断遭受诟病,其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受到贬低乃至否定。这种情形是有失公允的,不符合科学化美学原理。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学理依据为根基,运用认知美学阐发的美学基本原理,可以看到文学文本的审美性不仅来自技术性的形式,还来自作品中特定的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