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论坛

华夏文化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杂志简介:《华夏文化论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域外视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

主管单位: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772
总被引量:334
H指数:5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3.5536
  •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国际化发展

    作者:陈谦平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主要谈一下辛亥革命及其100年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过去我们的辛亥革命研究只是注重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而今天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从更长的历史时期去认识辛亥革命,既要谈它的发生,也要了解它的影响。我们要谈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而更重要的是未来。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 台湾儒学的起源、发展与转化

    作者:吴进安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好!非常高兴能来到吉林大学来为大家做这场讲座。我将这个报告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进行阐释。首先来看一下第一部分,台湾儒学对各位来说应该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就是儒家在台湾的发展。台湾儒学牵涉的第二个部分就是历史的分期,一会我来对这些分期进行详细的讲解。第三个部分就是台湾儒学的价值系统,...

  • “名士牙行”与清初文学生态

    作者:杜桂萍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很高兴来到吉大为大家做一次讲座,希望这次讲座是一次探讨、一次交流。今天我做的这个题目——"名士牙行"与清代文学生态,近几年我一直在关注这个话题。可以说,"名士牙行"是我在研究清代杂剧的时候获得的一个副产品。在研究清代杂剧的过程中,我发现清杂剧这个题目在国内还没有人做,当时港台地区倒是有一些学者在研究,他们的研究相对来...

  • 何思澄任秣陵令及致太子手令于何胤之时间辨——《文选》编者与编纂时间诸问题杂考之一

    作者:力之 刊期:2014年第01期

    何思澄任秣陵令,时为天监十八年至普通元年九月间,其后继者为徐摛;以"久"之词义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梁书》何思澄本传的"久之"加上其前"入华林撰《遍略》"至"迁治书侍御史"的时间,当为三年或略长;尽管《南史·何胤传》"太守何远以状启昭明太子"之说尚有待进一步的研讨,然昭明太子"遣舍人何思澄致手令以褒美之"一事发生在普通三年十月间,则当没有...

  • 审美潜意识的转换生成

    作者:张玉能; 张弓 刊期:2014年第01期

    审美潜意识是人类深层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人类文化结晶在社会实践中的内化和积淀。它的转换生成过程主要以语言作为转换生成的中介,经过了审美意象——语言——审美图式的转换生成过程,也就是经过了比较——分析——综合的过程,审美潜意识转换生成为审美意识,以审美图式面对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感受。

  • 从温子升人格及诗文看梁朝对北魏文化态度的转变

    作者:于涌 刊期:2014年第01期

    将历来被视为文人的温子升还原到北魏后期纷纭的政治事变中,可以全面认识温子升的政治人格与文学之关系。通过温子升诗文与南朝诗文的对比,进一步明确其在北朝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温子升诗文的南传,以及梁武帝对其称赞的背后,蕴含了梁武帝对北朝文化态度转变的信息。

  • 柳宗元古体诗“至味”论

    作者:马连菊 刊期:2014年第01期

    苏轼评价柳宗元的古体诗主要观点围绕"至味"展开,但何为"至味"?本文认为"至味"是指柳宗元古体诗的一种独特风貌,表现为平淡诗风是外表,清奇至味是内在,而"至味"的内涵尤其体现在"清深"和"奇趣"上。外在平淡而无味,内里至味却又余味,这种诗歌风味在苏轼的接受和阐释中,为有宋一代创作"皮毛尽落,精神独存"的宋型诗树立了一个堪为学习的典范,影响颇...

  • 文化研究语境中的“去经典化”与“经典焦虑”

    作者:王健 刊期:2014年第01期

    在"经典问题"的文化场域,经典化理论从传统的"本质主义"中跳出来,"文化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研究奉行"去经典化"策略,着力探寻经典建构过程中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等所起的作用,注重于文学作品的历史化考察。这对于"经典问题"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解放性,但却无法重构经典。与审美本质主义一样,"文化研究"在去经典化和解构经典的话语叙述...

  • 刘中树先生的鲁迅研究

    作者:王桂妹 刊期:2014年第01期

    刘中树先生的鲁迅研究是由"学习马列,心仪鲁迅"的追求铸就的人生之路与学术之路,是其"守正纳新"的治学理念的实践和体现。以《鲁迅的文学观》为核心的系列著述是新时期鲁迅研究界的重要收获;《〈呐喊〉〈彷徨〉艺术论》是其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的、逻辑的、审美的分析方法对鲁迅的思想世界和审美世界所做的独到而深...

  • 突破自我的再一次回望——从梁晓声的《知青》看北大荒知青精神

    作者:黄也平; 姜明 刊期:2014年第01期

    《知青》是梁晓声对自己过去三十年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坚守与总结,同时也是一次提升与丰富。其历史批判意识与历史反思意识增强,呈现更广阔的视角,更深刻的思考,拓展延伸了知青精神。梁晓声通过英雄情结、百姓情怀、坚韧品格等特征概括了一个时代的北大荒知青精神。

  • 自然“复魅”与现代性反思——迟子建小说的生态意识

    作者:吴景明 刊期:2014年第01期

    "自然生态"始终是迟子建小说关注的母题,生态感悟成为其作品异常突出的思想倾向。生态意识的生命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然"复魅"中的现代性反思是迟子建小说生态意识体现的三个方面。迟子建将"生命一体化思维"以及"万物有灵论"思想融入自然写作,力图通过自然"复魅"突破自然"去魅"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认识,从而构筑蕴含诗性和神性的...

  • “启蒙”概念的本源与中国现代的误读

    作者:郑焕钊 刊期:2014年第01期

    以欧洲"启蒙运动"为模范的中国现代启蒙运动,在人们的一般理解中,似乎接受的是西方的Enlightenment理念,而认为它是与中国传统的"教化"观念截然不同的现代观念。但从中西词源和语义传统及其流变的考辨却可发现两者迥异,中国现代启蒙继承的是传统具有教化逻辑特征的"启蒙"的内涵,而非西方现代以光明为喻义Enlightenment传统。这一"误读"的背后所...

  • 《藤野先生》体现的文化观

    作者:城谷妙子 刊期:2014年第01期

    这篇文章主要归纳藤野老师对鲁迅医学笔记的批改,并结合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中所表达的情感来分析研究藤野老师对鲁迅的亲切态度和深沉期待,同时分析鲁迅在反日情绪高涨的背景下敢于发表《藤野先生》这篇散文的原因以及他为中华民族献身的坚定不移的决心。

  • 第一部现代形态的中国诗学研究著作——刘大白《中诗外形律详说》述评

    作者:王天红 刊期:2014年第01期

    1943年11月,上海中国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了刘大白的遗著——六卷铅印本《中诗外形律详说》。这是第一部现代形态的中国诗学研究著作。作者以精细繁复的分析,对中国诗歌的外形特点及其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重新估定诗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结合刘大白的两篇前期论文《中国旧诗篇中的声调问题》和《说中国诗篇中的次第律——外形律之一》,详尽评述这部...

  • 阿来《尘埃落定》的双重叙事

    作者:张斯琦; 曲宁 刊期:2014年第01期

    小说《尘埃落定》叙事者形象设定合理与否一直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传统叙事学的借用和批判,认为阿来采用的显性与隐性相辅相成的双重叙事层次有效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意蕴。小说显像层面以"傻子"二少爷为第一人称的有限叙事视角,然而他通晓未来的"先知"形象又使得全知视角具备了可行性。同时,小说设定了书记官翁波意西为故事的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