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

杂志简介:《化学工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136/T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家特约、特约稿件、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特征明显、生物化工、生物和化工的交叉技术,工程特征明显、环境化工、环境和化工的交叉技术,工...

主管单位:国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1005-9954
国内刊号:61-1136/TQ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72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8
复合影响因子:0.44
总发文量:2544
总被引量:12307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5.7723
立即指数:0.0247
期刊他引率:0.9201
平均引文率:8.2716
  • 雨生红球藻内生蓝藻转变为一种新的绿藻

    作者:董庆霖 邢向英 邬慧雄 韩洋 魏晓琳 张硕 刊期:2016年第01期

    雨生红球藻细胞释放的无类囊体内生蓝藻TDX16在强光条件下其细胞内细胞器依次形成。首先细胞中新合成的电子致密物质和淀粉状物质与原核细胞质分离,从而形成2个区室:即收缩的原核细胞质及其周边充满电子致密物质和淀粉状颗粒的环型区域。然后收缩的原核细胞质发育成含有光合片层,蛋白核和淀粉颗粒的超大叶绿体;而环型区域的物质则组装成线粒体...

  • 过热近临界氧化处理苯甲腈废水实验研究

    作者:吴泽 李斌 赵光明 任松宇 刊期:2016年第01期

    通过实验研究了过热近临界氧化技术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可行性分析。实验选择苯甲腈自制废水为处理水样,配置质量浓度为1 g/L,实验温度分别选择400,450,470,500,520℃,实验压强选择20 MPa。实验结果表明:当实验条件压强20 MPa,温度450℃时,净化效率达到89.5%,出口水样的COD小于350 mg/L,符合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标准,可以让污水处理厂进...

  • 冷氢化工艺的节能优化及流程模拟

    作者:刘继三 姚又省 刊期:2016年第01期

    冷氢化装置是多晶硅生产的核心部分,是节能降耗的重点装置。文中对多晶硅生产中的冷氢化工艺做了简单介绍,运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传统流程和节能优化流程进行了模拟,并对传统工艺和节能优化工艺的蒸汽消耗量、循环水消耗量、电量以及投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节能优化流程后蒸汽消耗降低了37.1%,循环水消耗降低了24.2%,电耗降...

  • 双级孔材料内组分有效扩散系数的理论计算

    作者:闫孝红 谭小江 王秋旺 刊期:2016年第01期

    双级孔材料中扩散与吸附现象广泛存在于化工过程中,准确预测其传递性质对指导过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最小尺度的孔隙开始采用体积平均方法推导出一个扩散型方程,并且得到该孔隙尺度下有效扩散系数的表达式。然后以此扩散方程为基础逐级扩大孔隙尺度,直至获得最大尺度孔隙中对应的扩散型方程及其对应的有效扩散系数的理论表达式。基于此,推导出...

  • 新型规整网孔填料萃取性能实验研究

    作者:张敏卿 苗磊 李景云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为了得到一种新型规整网孔填料在萃取中的传质效率,在Φ50 mm的填料塔中,采用质量分数为30%磷酸三丁酯(TBP)-煤油-醋酸-水中等界面张力的物系,测定了3种不同齿度新型网孔规整填料的液液萃取性。与Φ10 mm鲍尔环相比,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新型网孔规整填料的表观传质单元高度比鲍尔环降低15%—45%。固定连续相流速,随着分散相流速的增大,表观传质单...

  • 基于中间再沸器的氯化苄热泵精馏工艺模拟

    作者:丁良辉 陈俊明 李乾军 刘从容 薛云波 刊期:2016年第01期

    基于中间再沸器的热泵精馏是常规热泵的新拓展,可以推广应用于大温差精馏体系。将该技术应用于氯化苄的侧反应器/精馏塔耦合工艺,建立了其基于中间再沸器的热泵精馏新流程。采用理想热力学模型计算相平衡,等熵压缩模型模拟压缩机,运用数值处理软件Matlab,基于Newton-Raphson法对氯化苄的热泵精馏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了关键参数对精馏过程能...

  • 活性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作者:马留可 詹福如 刊期:2016年第01期

    以活性炭为吸附剂,亚甲基蓝(MB)为吸附质,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对活性炭去除亚甲基蓝的影响。分别采用伪一级、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在活性炭用量为0.667 g/L,吸附时间为360 min,反应温度为298 K时,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249.081 mg/g。吸附反应...

  • 氯硅烷歧化反应催化剂干燥特性及催化性能

    作者:王丽丽 黄国强 刊期:2016年第01期

    研究了氯硅烷歧化反应催化剂Amberlyst 21和改性后树脂B的干燥特性,考察了供热温度和料层厚度对催化剂干燥规律的影响,并建立了干燥曲线的半经验关联式。此外,还通过滴定法测量了树脂活性官能团含量,最终通过实验检验催化效果。结果表明:树脂B和Amberlyst 21的干燥规律基本类似,得到最优的干燥温度及物料层厚度分别为70℃和3 cm,含水质量分数降...

  • 微通道内R22制冷剂流动沸腾的压降特性

    作者:谢鸣宇 罗小平 胡丽琴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为探讨热流密度对二相流动沸腾摩擦压降的影响,并结合可视化探究改变热流密度时产生压降不稳定现象的机理,文章以R22制冷剂为实验工质,在截面尺寸高×宽分别为2.0 mm×2.0 mm,2.0 mm×1.0 mm和2.0 mm×0.6 mm 3种不同矩形微通道中,进行二相沸腾传热实验。实验表明:此实验条件下,R22制冷剂在微通道内进行二相沸腾传热时,二相摩擦压降是产生压降的主...

  • 鼓泡塔反应器的两级气泡模型参数研究

    作者:石岩 黄子宾 程振民 杨涛 刘建坤 葛海龙 孟兆会 蒋立敬 方向晨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为了研究鼓泡塔反应器两级气泡模型在高黏度下的适用性,采用动态气体逸出法,在内径为286 mm,总高为7 200 mm的鼓泡塔中考察了液体黏度(1.2×10^-3—210.4×10^-3Pa·s)和操作条件对塔内总气含率,大、小气泡相含率和大、小气泡上升速度等两级气泡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床层总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大气泡相含率受液体黏度的影响较小,...

  • 不同原料的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作者:刘熠斌 丁雪 常泽军 杨朝合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固定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长庆原油的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和脱沥青油的催化裂化反应,并考察了常压渣油掺炼脱沥青油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渣油裂化性能最好,汽油产率和总液收最高;脱沥青油裂化性能次之,柴汽比约为1;减压渣油的裂化性能最差。常压渣油掺炼脱沥青油对汽柴油的产率和柴汽比有较大影响,但对总液收和轻油收率影响不大。

  • Ni-Cu-Mo/Al_2O_3催化剂用于CH_4/CO_2重整的研究

    作者:叶庆国 李肖晓 陶旭梅 王国伟 刊期:2016年第01期

    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是有效利用二氧化碳资源的重要途径,对于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资源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采用浸渍法制备一系列不同镍钼质量比的Ni-Cu-Mo/Al_2O_3催化剂,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不同Ni/Mo质量比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BET,SEM,CO_2-TPD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温度是800℃,Ni/M...

  • Ag@AgCl/Mg-Al-LDHs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

    作者:韩玉琦 宋红娟 魏玉娟 金淑萍 朱玉珍 张明皓 杨自嵘 刘梦影 刊期:2016年第01期

    采用过饱和沉淀法制备了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载体,再以Ag NO3和HCl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得Ag Cl/Mg-Al-LDHs,光还原后得到了可见光响应和高活性的Ag@Ag Cl/Mg-Al-LDHs等离子体共振光催化剂。采用XRD,SEM,TG-DTG,FT-IR和BET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AlLDHs因其较大的负载表面使得负载的Ag@Ag C...

  • 面向催化剂快速表征的串联微反应器系统设计

    作者:丁涛 王芳 刊期:2016年第01期

    探讨了一种串联微反应器的设计。此串联微反应器由上下2层各自可以实现独立温控的微反应器组成。上层微反应器(微反应器1)用于预热气体、蒸发液体或使有机固体热分解形成一个气相样品。装满催化剂的催化剂反应管放置于下层微反应器(微反应器2)。气化物从上层微反应器流入下层微反应器的反应管,与其中催化剂进行反应。质量流量控制器控制1/3...

  • 生物质对高灰熔点煤灰熔融特性的调控机制

    作者:徐美玲 李风海 李振珠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为探索生物质对高灰熔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向鹤壁煤和晋城无烟煤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比的花生壳和玉米秸秆,采用智能灰熔点测定仪测定混合灰样的灰熔点,X-射线荧光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灰熔融特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质量分数增大混合灰熔融温度逐渐降低,选择合适生物质质量分数能使灰熔融流动温度满足液态排渣要求;鹤壁煤混合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