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杂志简介:《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245/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环境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环境科学应用基础研究、环境科学应用技术研究、生态环境研究、环境工程研究、环境管理研究、环境经济研究、环境法...

主管单位: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6504
国内刊号:42-1245/X
全年订价:¥ 696.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9
复合影响因子:0.94
总发文量:5404
总被引量:46274
H指数:57
引用半衰期:4.7515
立即指数:0.0508
期刊他引率:0.9159
平均引文率:9.1488
  • 稳定剂乙酸钠对聚硅酸锌絮凝剂性能的影响

    作者:吴林后; 俞静; 王雪枫; 程晓晶 刊期:2013年第10期

    文章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合成聚硅酸锌絮凝剂的最优条件:二氧化硅百分含量为4%、锌硅摩尔比为1:1、活化时间45min、熟化时间60min。在最优条件合下成聚硅酸锌絮凝剂过程中的活化前、活化后和熟化后分别加入不同量的乙酸钠,研究乙酸钠作为稳定剂对聚硅酸锌絮凝剂稳定时间、絮凝性能的影响,以及乙酸钠及对不同锌硅比、合成pH值聚硅酸锌絮凝剂稳...

  • 重质原油二元复合驱采出水乳化机理及分离特性研究

    作者:杨敬一; 李振泉; 徐步华; 宋新旺; 祝仰文; 赵华; 徐心茹 刊期:2013年第10期

    针对重质原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SP)二元复合驱采出水难破乳的问题,评选了几十种破乳剂,其中破乳剂ZY-02效果显著。论文考察了新近开发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对重质原油复合驱采出水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究了破乳剂浓度等条件对重质原油复合驱采出水破乳的影响。实验表明:聚合物浓度较低时有利于原油采出水的破乳,而高浓度聚...

  • 复配絮凝剂去除中水中微量油的机理研究

    作者:李和; 张剑锋; 申校忠; 廖书全; 于萍; 罗运柏 刊期:2013年第10期

    中小中含有微量油,为了满足中水回用深度处理的要求,采用化学絮凝法和超滤膜分离法降低其含量。分别选取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单一絮凝剂和复配絮凝剂进行微量油去除试验,筛选出最佳除微量油效果的复配絮凝剂,对比化学絮凝法和超滤膜分离法去除微量油的效果,结果显示化学絮凝法的除油效果优于超滤膜分离法。探讨不同沉降时间微量油的剩...

  • 典型沿海城市氯原子大气化学反应数值模拟

    作者:姚女; 刘萍; 晏乃强; 瞿赞; 贾金平 刊期:2013年第10期

    该研究基于大气化学机理CACM开发了CACMCL机理来反映含氯物质,并基于CB05CL和CACM_CL机理建立了箱式模型,模拟典型沿海城市含氯物质的化学特征,分析气象因子和其他污染物对含氯物质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l2受气象因子和大气中其他物质的影响较小。Cl浓度有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市区的Cl浓度低于郊区,从而导致市区的ClO、HOCl和HCl的浓度...

  •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中机动车尾气成分谱研究进展

    作者:孔少飞; 白志鹏 刊期:2013年第10期

    大气颗粒物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机动车尾气是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国内对机动车排放颗粒物的监测和表征研究还比较薄弱,对机动车排放颗粒物的监测方法主要为直接采样和源主导采样(隧道、停车场、路边等)2种方法,而受到普遍认可的稀释采样方法还不成熟,缺乏必要的设备和性能评价指标。文...

  • 民用航空器机载APU污染排放及节能运行研究

    作者:李龙海; 张积洪 刊期:2013年第10期

    针对当前民航机场飞机经停、维修、航前航后普遍使用机载APU的现状,研究减少APU使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经广泛涮研搜集APU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机载APU运行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和燃油消耗情况。研究表明,某航空公司一年中APU消耗燃油约5万t,CO2排放总量约15万t左右,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也达到数百吨。通过对机坪内机载APU运行噪音...

  • 配风对垃圾焚烧炉温度场影响的模拟研究

    作者:李龙君; 马晓茜; 余昭胜; 胡志锋; 李茂东; 马括; 倪进飞 刊期:2013年第10期

    利用FLUENT软件对750t/d炉排炉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一、二次风和不同二次风风量比工况下炉内温度场,第一烟道人口、出口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等主要参数。研究发现一、二次风量比为0.688:0.312,两排二次风量比为16:1时焚烧炉运行较优,烟气停留时间达到2.23s,温度分布均匀,无局部高温情况,能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和高温腐蚀。而在此基础上...

  • 松花江流域氨氮污染特征研究

    作者:张铃松; 王业耀; 孟凡生; 刘廷良; 马广文; 周岳溪; 刘允 刊期:2013年第10期

    对2003—2010年松花江17个监测断面的氨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松花江水体中氨氮浓度呈现明显的时空特征。通过差值法和商值法比较发现,沿程分布的城市对水体氨氮浓度影响较大,城市河段水体氨氮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城镇生活污水贡献率较大,相比上游参照断面,城市排污造成的浓度提高为0.171~0.59mg/L和0:41~1.35倍。年度范...

  • 土壤中氟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与岩性的关系

    作者:莫春雷; 宁立波; 卢天梅 刊期:2013年第10期

    氟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人体摄入氟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文章通过在河南扶沟地区采集不同深度以及不同岩性的土壤样,采用碱熔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的总氟和水溶性氟含量,探讨土壤中氟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岩性的关系。认为土壤中的氟在垂向上的分布表现为:在土壤浅表,土壤氟含量随土壤埋深的增加呈先...

  • 玉米酒精废水培养生物硫铁复合材料研究

    作者:李红; 于苏俊; 杨阳; 谢翼飞 刊期:2013年第10期

    利用培养皿夹层培养分离出一株产生物硫铁复合材料(生物硫铁)的硫酸盐还原菌S-1-7,该菌株可以利用酒精废水作为培养基生成生物硫铁复合材料。考察了投加量、pH值、温度、振荡强度对生物硫铁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采用生物硫铁处理含铜废水,结果表明菌株S-1-7利用玉米酒精废水生成的生物硫铁能快速处理含铜废水,在pH4.0,25℃,4min去除率达...

  • 石漠化地区土壤有机质与微生物数量关系研究

    作者:龙海飞; 苏维词; 夏春 刊期:2013年第10期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严重。该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县石漠化治理示范基地为例,通过在基地取样进行室内实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微生物数量的关系。结果显示通过近几年对研究区的石漠化生态治理,以耕地为对照,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数量都有提高,其中杉树模式微生物总数极显著高于其它模式;所有种植模式中除杉树的有机质含量...

  •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分析

    作者:宋佳宇; 陈梅梅; 张海涛; 杨玖坡; 吴百春; 刘思敏 刊期:2013年第10期

    选用Biolog技术研究某油田采油区4种不同石油污染梯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石油烃污染程度与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存在一定关联性,随着石油烃污染梯度的增加,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相对利用率与石油污染程度有关,重度污染地区碳源利用率为“聚合物〉胺类≈氨基酸〉羧...

  • 水华生消模拟及其溶解氧变化过程分析

    作者:黄钰铃; 陈明曦 刊期:2013年第10期

    分别控制不同初始pH值、水温、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等条件,模拟微囊藻水华生消过程。叶绿素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水体初始pH值为8左右时水华暴发强烈,其叶绿素a峰值最高,达199.17mg/m3;水温高于24℃可促进微囊藻细胞酶活性,使其快速繁殖致水华暴发,叶绿素a峰值超过500mg/m3;光照强度大、光照时间长的处理组藻细胞光合作用旺盛、水华强烈...

  • 剑湖湿地湖滨带5种植物群落类型氮和磷根际效应

    作者:刘绍雄; 王明月; 杨宇明; 熊智; 王金华; 缪福俊; 张敬宜; 王娟 刊期:2013年第10期

    通过对剑湖湿地湖滨带茭草(Zizanialatifolia)、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蒿(Artemisiaselengensis)、禾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和蓼茭混交5种植物群落类型对氮、磷的根际效应进行研究,并从植物生物量、植物富集量、根际土壤有效氮磷和pH值变化对根际效应的影响,揭示不同种类湿地植物对氮磷净化效率差异的内在机制。结果表...

  • “一水多用”养殖体系海水水质变化规律

    作者:谢文军; 孙爱花; 孙同秋; 陈昕 刊期:2013年第10期

    “一水多用”养殖体系在海水多级利用的基础上,实现了养殖尾水零排放,对于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减少养殖尾水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于该体系中海水水质变化规律报道较少。文章以“半滑舌鳎一南美白对虾一卤虫一海洋化工”养殖体系为研究对象,取样分析海水水质在体系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海水利用次数增加,海水pH、无机氮、有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