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杂志简介:《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245/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环境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环境科学应用基础研究、环境科学应用技术研究、生态环境研究、环境工程研究、环境管理研究、环境经济研究、环境法...

主管单位: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6504
国内刊号:42-1245/X
全年订价:¥ 696.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9
复合影响因子:0.94
总发文量:5404
总被引量:46274
H指数:57
引用半衰期:4.7515
立即指数:0.0508
期刊他引率:0.9159
平均引文率:9.1488
  • 5种天然矿物修复铅污染沉积物的实验研究

    作者:祝凌燕; 林加华; 张子种 刊期:2010年第04期

    以重金属离子Pb^2+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沸石、方解石、钾长石、钙基和钠基膨润土等5种天然矿物材料对水体中Pb^2+吸附固定效果,它们的吸附等温线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试验所用方解石对Pb^2+的饱和吸附量约为185mg/g,是其他几种材料的2-3倍,而且方解石对Pb^2+明显的不可逆吸附现象,使得吸附后的Pb^2+...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J12对芘的降解特性

    作者:张娜; 尹华; 彭辉; 何宝燕; 叶锦韶; 秦华明; 龙焰 刊期:2010年第04期

    从前期实验中得到1株对芘具有降解能力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将其命名为J12。采用摇床振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降解体系芘初始浓度、初始pH、投菌量)对J12降解芘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降解条件为芘初始浓度20mg/L、投菌量2g/L、pH为7.0左右。在最佳降解条件下,研究了金属离子Fe^3+、Mn^2+、Mg^2+对J12降解芘的影响,结果表...

  • 沉积物内源与外源重金属形态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作者:李鱼; 万晓宇; 王晓丽 刊期:2010年第04期

    文章以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法,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内源体系:Fe、Mn、Cu、Zn和Pb;外源体系:掺杂Cu、Zn和Pb后的Fe、Mn、Cu、Zn和Pb)形态和酶(蛋白酶、脱氢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在一定时间(45d)内的转化趋势,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外源体系中,Cu、Zn和Pb的掺...

  • 载银TiO2光催化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作者:王丹军; 郭莉; 李东升; 付峰; 陶明文; 高利锋 刊期:2010年第04期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起始原料,采用溶胶—微波法合成出TiO2纳米粒子,借助XRD、UV-Vis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酸水比、微波反应温度和微波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微波法制备TiO2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水比7:1,微波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8min。以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

  • 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菌、病毒数量关系初步研究

    作者:张一卉; 赵以军; 程凯 刊期:2010年第04期

    通过测定铜绿微囊藻、菌、病毒的数量以及总磷、总氮的浓度变化,研究了富营养化水体中藻、菌、病毒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病毒和第二天的藻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0=-0.655,P〈0.01),其显著水平高于与当天藻细胞数的相关性0=-0.578,P〈0.05),菌和第二天的藻也具有显著负相关性(r=-0.500,P〈0.05),回归分析表明,病毒的波动能...

  • 不同水生植物在暴雨湿地中的水质净化作用

    作者:陈庆锋; 单保庆; 马君健; 高新国; 丁世刚; 刘伟 刊期:2010年第04期

    选择菖蒲、芦苇、美人蕉、鸢尾和水花生(空心莲子草)5种典型的湿地水生植物,以武汉动物园猩猩馆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三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这5种典型水生植物对暴雨径流湿地中氮、磷等不同污染物的吸收能力、养分负荷变化、吸附解析性能以及去除贡献率。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吸附能力主要与水生植物的生物量有关,随着生物量的...

  • 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作者:崔毅; 蒋军成; 潘勇; 曹洪印; 王睿 刊期:2010年第04期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27种羧酸及其衍生化合物结构与其急性毒性LC50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从大量结构参数中优化筛选出与LC50最为密切相关的五个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得出影响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主要结构特征为分子的大小及其空间效应等。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

  • 光照与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交互作用

    作者:王崇; 王海瑞; 徐晓菡; 吴辰云; 孔海南; 何圣兵 刊期:2010年第04期

    采用单种分批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光照与磷对铜绿微囊藻比生长速率、细胞叶绿素a和P含量的交互作用。通过光照强度和培养基P浓度的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了4种培养基P浓度,每种P浓度下又设置了6种光照强度。结果显示: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饱和光照强度为40-100μmol/(m^2·s),培养基P浓度对其生长速率的影响符合Monod方程;随着光照增强,细胞叶绿素...

  • 京杭运河(杭州段)河网水质模拟

    作者:张聃; 钱蔚; 潘向忠; 常文婷 刊期:2010年第04期

    京杭运河杭州段河网属于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根据平原河网的水流以及污染特点,利用一维对流扩散方程建立了该地区河网水质模型,采用全隐中心差分格式离散方程,并用追赶法求解。对京杭运河杭州段河网进行水质模拟,并利用2007年上半年常规水质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水质模拟结果较为理想,模型能较为准确...

  • 滴滤塔气液流动与微生物膜分布的相互影响

    作者:范守城; 张云茹; 王永忠 刊期:2010年第04期

    生物膜滴滤塔性能受多孔填料、生物膜和气液两相流体流动特性的共同影响,传质过程复杂,流体流动强烈地影响生物滴滤塔生物膜的形成和分布,同时生物膜在滴滤塔中的分布反过来影响填料层内气液两相流体流动。实验研究了生物滴滤塔挂膜前后填料层的孔隙率和不同气、液流量下压强降的变化,结果表明:滴滤塔内生物膜分布不均匀,填料层孔隙率随填...

  • 模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强化解吸与解吸液降解

    作者:周涛; 易海涛; 陆晓华 刊期:2010年第04期

    文章对EDTA强化解吸模拟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EDTA能够迅速地解吸模拟土壤中的Cu、Cd和Pb等重金属。初始EDTA浓度、解吸时间以及离子强度的增加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解吸效果有一定的正影响作用。此外,考察了土壤解吸废液在零价铁,曝气体系中的处理。经过零价铁,曝气技术后,解吸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能被完全去除,EDTA和TOC...

  • 高效降酚菌Bacillus sp.JY01的固定化及降解特性研究

    作者:袁利娟; 姜立春; 彭正松; 阮期平 刊期:2010年第04期

    以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将降酚菌株Bacillus sp.JY01进行固定化包埋,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菌株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最优条件;研究并对比了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的降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固定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3%菌液量:海藻酸钠水溶液体积比4:30、氯化钙含量为3%、钙化交联时间8h;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是32℃,最适pH值范...

  • 光照度对水柱中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海春; 李春杰; 陈雪初; 孔海南 刊期:2010年第04期

    为探索在湖库中呈不均匀分布的光照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在水柱中研究了不同入射光照度和斜生栅藻生物量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稀释率为10%的连续流条件下,当入射光照度低于10000lux,即可获得平均光照度低于2000lux时,斜生栅藻出现负增殖,而在摇瓶试验中,在入射光照度为500lux时,斜生栅藻就表现出正增殖。研究发现采用可获得...

  • 麦草浆黑液固形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作者:邓德敏; 谭龙 刊期:2010年第04期

    通过热重分析实验和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了麦草碱性亚硫酸钠一蒽醌法制纸桨黑液固形物的热解特性和热解产物分布。结果表明:黑液固形物热解过程分为干燥脱水、有机物热解和无机物转化三个阶段,主要失重发生在200~550℃间;在热重分析基础上按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了黑液固形物热解各阶段的动力学参数;实验条件下,麦草浆黑液固形物固定床热...

  • 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及去除的研究进展

    作者:尚晓玲; 李咏梅 刊期:2010年第04期

    水的消毒处理会导致大量副产物的产生,其中以卤代乙睛、亚硝胺及卤代硝基甲烷三种物质为代表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具有强烈的致毒致癌性,成为当今一大研究热点。文章结合历年国内外学者对N-DBPs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三种典型N-DBPs的分析方法,并对其形成机制和去除途径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文章展望了今后有关N-DBPs的研究思路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