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杂志简介:《环境科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43/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研究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0253-2468
国内刊号:11-1843/X
全年订价:¥ 204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11
复合影响因子:1.65
总发文量:5680
总被引量:89885
H指数:96
立即指数:0.0813
期刊他引率:0.9987
平均引文率:17.5181
  • 土壤微生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

    作者:李晶; 刘玉荣; 贺纪正; 郑袁明 刊期:2013年第04期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土壤微生物对各种环境胁迫的响应有助于认识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与演变机理,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是衡量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多数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越高,土壤生态系统越稳定.本文在总结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

  • 臭氧氧化对陶瓷膜超滤工艺降低饮用水中浊度的影响

    作者:郭建宁; 张锡辉; 胡江泳; 王凌云; 张建国; 盛德洋 刊期:2013年第04期

    利用臭氧陶瓷膜超滤集成工艺,研究了臭氧对陶瓷膜超滤工艺处理不同浊度原水的影响.实验用陶瓷膜平均孔径为100nm.结果表明,与不投加臭氧的情况相比,投加3mg·L^-1臭氧可将浊度为14、52、108和510NTU原水的膜通量提高18.2%~104.9%,投加5mg·L^-1臭氧可将此值提高至21.7%~116.3%,而投加1~2mg·L^-1臭氧对膜通量的改善不明显.投加5mg·L^-1臭氧可将C...

  • 水环境中典型纳米颗粒对菲的吸附特征

    作者:付佳露; 杨毅; 刘敏; 晏彩霞; 顾丽军; 周俊良 刊期:2013年第04期

    以典型三环多环芳烃菲为代表,选取11种典型纳米颗粒对水中不同浓度的菲进行吸附实验,探究水体中的纳米颗粒对菲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对所有样品的拟合结果最好.logKFr值显示,有机膨润土及3种炭黑对菲的吸附作用最强,且远远大于其他纳米颗粒.有机膨润土对菲的吸附表现为线性吸附(n=1.08),而3种炭黑均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n〈...

  • 响应曲面法优化制备改性海泡石负载纳米铁材料的试验研究

    作者:宿程远; 李伟光; 刘兴哲; 李鑫 刊期:2013年第04期

    以直接耐晒黑为目标污染物,以FeSO4浓度、KBH4浓度和改性海泡石的投加量为影响因素,应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优化了以改性海泡石为载体的纳米铁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在所选的试验范围内,FeSO4浓度和KBH4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纳米铁材料的制备有显著影响,对其去除直接耐晒黑性能的影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且FeSO4浓度的...

  • 固载化瓜环的制备及其对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吸附性能研究

    作者:靳涛; 陈德强; 刘云; 董元华; 乔洪涛; 陈晓流 刊期:2013年第04期

    在微波无极灯下将烯氧基瓜环固载到巯基硅胶(MSG)上,制得固载化瓜环(ACB[6]-SG).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固载产物,并研究固载化瓜环对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SMM在固载化瓜环上的吸附基本在2min内即可达到平衡;Henry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SMM在固载化瓜环和巯基硅胶上的等温吸附曲线,但是SMM在固载化瓜环上的吸附...

  • Si-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活性艳红MX-5B的效能研究

    作者:周康; 霍明昕; 汪小雄; 姜成春 刊期:2013年第04期

    通过共沉淀的方法在羟基氧化铁(FeOOH)合成过程中掺入硅(Si)来制备硅羟基氧化铁(Si-FeOOH)催化剂,比较其与FeOOH在物理强度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研究Si-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活性艳红的效能、推断反应机理、考察各种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FeOOH,Si-FeOOH的物理强度有所提高,在水溶液中不易破碎;Si-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活性...

  • 超声波辅助壳聚糖/零价纳米铁降解酸性品红

    作者:金晓英; 陈征贤; 郭飞鹏; 陈祖亮 刊期:2013年第04期

    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的壳聚糖/零价纳米铁处理废水中染料——酸性品红,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不同表征手段对颗粒物进行晶体结构、形貌与尺寸表征分析.结果发现,壳聚糖可与纳米铁形成稳定的包裹体,从而降低了纳米铁的团聚性并提高了纳米铁的反应性能及抗氧化性.在超声波辅助...

  • δ-MnO2氧化降解苯酚的机理研究

    作者:徐建; 张莹; 李蕾; 郭昌胜; 张远 刊期:2013年第04期

    δ-MnO2以水羟锰矿和水钠锰矿的形式普遍存在于陆地和海洋环境中,是酚类等有机污染物发生非生物转化的重要氧化剂.本文研究了实验室制备的δ-MnO2悬浮液对苯酚的去除作用,同时讨论了pH、二氧化锰投加量、离子强度、共存金属离子和腐殖酸等不同影响因素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氧化降解的最佳pH和δ-MnO2投加量分别为3.62和0.13mg·L^-1....

  • 桨叶埋深与液面高度对JBR内气-液混合影响的数值模拟

    作者:王维忠; 蒋文涛; 苏仕军; 郑庭辉 刊期:2013年第04期

    为了获得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其吸收设备——喷射鼓泡反应器(JBR)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在FLUENT软件中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与Eulerian多相流模型模拟了喷射鼓泡反应器内流场和气液分散特性,并应用气含率方差的概念定量描述气相的分散程度.着重考虑了上桨埋深和液面高度对整体气...

  • 天然水体中生物膜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作者:申禹; 李玲 刊期:2013年第04期

    天然水体生物膜对水环境中的磷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本文进行了生物膜对水中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研究.从几个典型天然水体中获取生物膜,捣碎、振荡、称重后,取2g湿重的生物膜在恒定温度下吸附配制好的250mL、浓度在0.6~2.0mg·L^-1之间的正磷酸盐溶液.在生物膜吸附磷的不同时间内,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的磷浓度,并计算生物膜的吸附量...

  • 金黄色葡萄球菌聚磷特性研究

    作者:南亚萍; 袁林江; 王洋 刊期:2013年第04期

    在厌氧/好氧交替环境下,对一般不认为是典型聚磷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纯菌的释磷、聚磷行为和碳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其对实际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正常好氧条件下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改为厌氧培养5h后就有明显的释磷行为;在紧接下来转为好氧培养时会快速吸磷,6h时的吸磷量达水中总磷的65%,菌体...

  • 一株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Z6的分离及其产电特性研究

    作者:彭月; 朱能武; 聂红燕 刊期:2013年第04期

    产电微生物是驱动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运行的关键.采用分离培养-MFC产电实验的方法,从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接种物的MFC阳极生物膜中分离到一株产电微生物,命名为Z6.菌株Z6的16S rDNA序列与已知菌株Klebsiell aoxytoca An16-2具有100%的同源性,结合该菌生理和形态特征将其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氏菌属.菌株Z6接种MFC的产电结...

  • 一种能同时固定CO2和N2的微生物——兼性固CO2、N2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验证实验

    作者:周盛; 韦彬勤; 张琼; 蒋小娟; 林冬婵; 甘耀坤; 莫昭展 刊期:2013年第04期

    "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生物固碳特别是微生物固碳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固定N2的微生物固氮菌和固定CO2的微生物固碳菌早已被研究和发现,但能同时固定大气中的CO2、N2并以CO2、N2分别为碳、氮源的微生物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称之为兼性固CO2、N2菌.研究通过固碳菌、固氮菌培养基的优化组合出无碳、氮培养基(分别以空中的CO2、N2为碳源和氮源);通过...

  • 三种大型海藻对对氯苯胺的去除行为及光合生理响应

    作者:王建华; 张永清 刊期:2013年第04期

    以龙须菜、坛紫菜和石莼3种大型海藻为实验材料,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并比较了它们对不同浓度对氯苯胺(PCA)的去除行为,以及石莼对PCA的光合生理响应.实验结果显示,7d实验结束时,3种藻类对海水中PCA的最终去除率排序分别为:6mg·L^-1PCA处理组,龙须菜(58.7%)〈坛紫菜(75.7%)〈石莼(94.9%);60mg·L^-1PCA处理组,龙须菜(50.2%)〈石莼(61.3%...

  • 海洋微藻对游离氨基酸的利用特性研究

    作者:徐宁; 刘静雅; 赖海燕; 胡章喜; 段舜山 刊期:2013年第04期

    分别以4种游离氨基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为唯一氮源,采用实验室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典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球形棕囊藻(Phaeoecystis globosa)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及常见种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生长特性、光合特征及对氨基酸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以无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