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杂志简介:《环境科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43/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研究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0253-2468
国内刊号:11-1843/X
全年订价:¥ 204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11
复合影响因子:1.65
总发文量:5680
总被引量:89885
H指数:96
立即指数:0.0813
期刊他引率:0.9987
平均引文率:17.5181
  • 对黄河泥沙有机质的溶解特性和降解特性的研究——再论黄河水的COD值不能真实反映其污染状况

    作者:陈静生; 张宇; 于涛; 何大伟 刊期:2004年第01期

    对黄河自潼关至三门峡至花园口河段泥沙中有机质的含量、组成、溶解特性和降解特性及对河水COD值与泥沙有机质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查明了:1)黄河泥沙中的有机质主要富集于<5μm的细颗粒物中;2)这一段黄河水中溶解态有机质在总有机质中的比例非汛期为20%-25%,汛期为5%-10%;3)黄河泥沙中的有机质75%-80%以上是既不能为酸也不能为碱所萃取的胡敏...

  • 用^17O核磁共振研究液态水的团簇结构

    作者:李福志; 张晓健; 吕木坚 刊期:2004年第01期

    阐述了利用核磁共振谱线宽表征液态水团簇结构平均相对大小的原理,通过试验确定了以17O核磁共振谱线宽作为衡量液态水团簇结构平均相对大小的指标,并以温度升高过程中液态水17O-NMR谱线宽的变化对该指标进行了初步的验证.

  • 微量曝气条件下SBR反应器的运行特性研究

    作者:胡林林; 杨宁; 王建龙; 文湘华; 钱易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4种不同供气量条件下,研究了SBR反应器去除COD和氧化氨氮的沿程变化规律,重点考察了在微量供气、低溶解氧条件下的反应器运行特性.在本试验运行条件下,40L/h的供气量刚好提供了去除COD和氨氮所需的氧,此状态下反应器内的溶解氧平均水平为0.5 mg/L.试验中对运行工艺参数DO、ORP和pH的监测表明,这些参数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并且...

  • 螺旋升流式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及其特性的研究

    作者:罗固源; 豆俊峰; 吉芳英; 罗宁 刊期:2004年第01期

    利用螺旋升流式反应器(Spiral Up-Flow Reactor,SUFR)系统进行了生物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该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两个月的结果表明,对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86%、96%和94%以上.对SUFR系统的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1)螺旋流动特征使本反应器的形式接近于活塞流反应器,有利于在空间上形成有机物的浓度梯度分布;(2)SUFR系统表现出了较好的有机底物和...

  • 关于ABR系统中酸解过程的特征及其恢复调控问题

    作者:徐金兰; 王志盈 刊期:2004年第01期

    阐述了ABR系统中酸解过程的特征及调控措施.在酸化初期,各隔室pH逐级升高,COD和VFA逐隔室降低,具有明显的两段厌氧消化的特点.完全酸化期,各隔室pH降到3.5-4.5范围后就保持相对稳定,各隔室出水COD与进水COD接近.酸化过程中污泥浓度逐渐降低,SVI增大,粘度增加,容易上浮;VFA累积,VFA中甲酸、丙酸、丁酸浓度升高,随时间延长,并无自然恢复迹象.采用...

  • 五氯酚在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迟滞行为

    作者:陈华林; 张建英; 陈英旭; 许云台; 沈梦蔚 刊期:2004年第01期

    采用循环吸附/解吸实验法,研究了西湖、滇池、太湖、甬江和钱塘江表层沉积物对五氯酚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五氯酚在5种沉积物上均表现出解吸比吸附滞后的现象.解吸迟滞系数表明,甬江沉积物的迟滞现象最明显,各沉积物的迟滞系数大小与沉积物中脂蜡占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比成正相关.研究认为,解吸迟滞行为主要是由沉积物中脂蜡组分对五氯酚的不可逆吸...

  • 生物膜接触氧化法处理苯胺废水

    作者:曹宏斌; 李玉平; 陈艳丽; 张懿 刊期:2004年第01期

    以AN3菌和硝化类细菌构成的复合生物膜降解苯胺,研究挂膜过程中苯胺代谢产物的变化情况、生物膜内异养菌与硝化类细菌生态分布情况,以及水质条件对苯胺代谢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挂膜期间苯胺中的氮首先被降解成氨,然后进一步生成亚硝酸根或硝酸根.反应器内的稳定生物膜主要由AN3菌构成,但靠近出水位置生物膜中的硝化类细菌密度较进水位置高100倍...

  • F/M比在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概念扩展和相关关系的建立

    作者:孙伟; 曾光明; 魏万之; 黄国和; 汤琳; 李建兵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中原有的进水F/M比(即fi)概念的基础上,首次引入了出水F/M比(即fe)、进出水F/M比减少量(即-△f)和复合半饱和常数Kfs等概念,由此建立了F/M比(包括fi、fe和-△f)与曝气池主要运行参数及性能指标之间的相关定性定量关系,以及fe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定量关系.采用真实的污水厂的数据,对相关关系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并用灵敏度分...

  • 强化生物除磷体系中反硝化聚磷菌的选择与富集

    作者:李勇智; 王淑滢; 吴凡松; 代晋国; 彭永臻 刊期:2004年第01期

    采用SBR反应器,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的选择和富集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反硝化聚磷菌存在于传统的强化生物除磷体系之中.经过3个阶段的选择和富集,反硝化聚磷菌在聚磷菌中的比例从15%上升到73%.稳定运行的强化反硝化生物除磷体系具有良好的强化生物除磷和反硝化脱氮性能,缺氧结束时体系中磷浓度小于1 mg/L,除磷和脱氮效率分别大于...

  • 厦门西港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组成及来源

    作者:田蕴; 郑天凌; 王新红 刊期:2004年第01期

    通过3个航次对厦门西港表层海水中16种优先监控的PAHs的污染状况进行不同季节的连续调查.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PAHs的含量与组成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在4月和10月的PAHs含量较7月高;PAHs的组成在4月以2环的萘为优势组分,在7月以3环的苊烯为优势组分,10月以4环的(廿屈)为优势组分.分析3个航次的调查结果发现:厦门西港表层海水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石...

  • 高锰酸钾净水的氧化副产物研究

    作者:李星; 杨艳玲; 刘锐平; 李圭白; 丛丽; 马军; 范洁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高锰酸钾预氧化条件下,对北京京密引水渠水和松花江水进行混凝处理,并将原水与出水水样经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以1997年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提出的饮用水规程和健康建议为标准,初步探讨了高锰酸钾净水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是否对人体有毒害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尚未发现高锰酸钾氧化生成USEPA规定的有毒有害副产物,并认为其原因可...

  • 临界区甲醇的聚碳酸酯降解研究

    作者:陈磊; 吴勇强; 倪燕慧; 黄科; 朱子彬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间歇高压反应器中研究了聚碳酸酯在甲醇临界区域的降解行为.降解无需借助催化剂,降解温度220-260℃,压力5.20-8.67MPa,时间5-45min,通过GC/MS与GC/FID对液相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聚碳酸酯醇解主要产物为碳酸二甲酯(DMC)和双酚A(BPA).降解温度和时间为240℃和30 min时,DMC和BPA的产率分别91.75%和90.0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240℃醇解...

  • 《环境科学学报》引文标注和参考文献表著录要求

    刊期:2004年第01期

  • 用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水凝胶吸附单价阳离子染料的研究

    作者:徐宁; 牟建明; 王国强 刊期:2004年第01期

    研究了用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c/AAm)]水凝胶对较高较大浓度范围(10-6-10-2mol/L)的阳离子染料碱性藏花红(Safranine T)溶液的吸附过程和水凝胶经解吸后的再吸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增大P(AAc/AAm)水凝胶的交联度和电荷比值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并强化了引发过程(initiation process)而抑制了协同过程(cooperative process).水凝胶经解吸后,...

  • 跨边界区域水资源冲突与协调模型与应用(Ⅰ)模型体系

    作者:杨志峰; 曾勇 刊期:2004年第01期

    针对水量短缺和水质污染引起的跨边界区域水资源冲突,运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和博奕理论构建了跨边界区域水资源冲突与协调模型体系.该模型体系通过在行政边界出境处设置控制断面,按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分类预测了未来断面控制区域的用水量和水污染物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断面非合作与合作模型对冲突中的竞争和合作行为进行模拟,并选用纳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