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杂志简介:《环境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95/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0250-3301
国内刊号:11-1895/X
全年订价:¥ 2980.00
创刊时间:1976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79
复合影响因子:1.91
总发文量:7402
总被引量:135830
H指数:97
引用半衰期:5.7341
立即指数:0.0281
期刊他引率:0.97
平均引文率:15.9703
  • 北京地面扬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影响

    作者:韩力慧; 庄国顺; 程水源; 王海燕 刊期:2009年第01期

    通过采集北京有代表性的53个采样点的地面扬尘样品和典型区(交通区、工业区以及居民住宅区)3个采样点的气溶胶样品,分析研究了地面扬尘中主要元素和离子的浓度、空间分布、来源及其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的贡献.结果表明,Ca、S、Cu、Zn、Ni、Pb和Cd是地面扬尘中的主要污染元素,Ca^2+、SO4^2-、Cl^-、K^+、Na^+和NO3^-是地面扬尘中的主要离子.Al...

  • 贡嘎山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观测与分析研究

    作者:赵亚南; 王跃思; 温天雪; 杨勇杰; 李伟 刊期:2009年第01期

    2005年12月~2006年11月在贡嘎山东坡海拔1 640 m处,利用大流量滤膜采样器对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进行了分级采样,并用离子色谱(IC)分析了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PM2.5和PM10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年平均浓度分别为6.46和8.86μg/m^3,其中主要的3种离子SO4^2-、NO3^-和NH4^+,占PM2.5和PM10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的82%和85%.Na^+...

  • 冬、春季东海气溶胶和雨水中尿素氮的研究

    作者:伯绍毅; 石金辉; 高会旺; 祁建华; 乔佳佳; 张经 刊期:2009年第01期

    有机氮是海洋大气气溶胶和雨水中的重要氮组分,其中的尿素氮由于具有生物可利用性以及广泛的自然源和人为源,故其沉降入海后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利用2006年11~12月和2007年2~3月在东海航次中采集的23个总悬浮颗粒物样品、4套安德森分级样品以及10个雨水样品,分析了其中尿素氮、氨氮和硝氮的浓度.在冬、春季节,气溶胶中尿素氮的浓...

  • 石生苔藓碳含量和碳同位素对城市地区人为二氧化碳和大气氮沉降变化的响应

    作者:刘学炎; 肖化云; 刘丛强; 李友谊; 肖红伟 刊期:2009年第01期

    对贵阳市区到农村地区4个方向的石生苔藓碳氮含量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苔藓碳含量(34.47%~52.76%)从市区到农村随距离逐渐降低,并与氮含量(0.85%~2.97%)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大气氮沉降对苔藓的碳吸收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市区较高的大气氮输入或铵沉降增强了苔藓的光合作用和固碳能力,同时使碳同化过程发生较大的13C分馏.苔藓δ^13C...

  • 紫外光降解反应器去除氯苯气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王灿; 席劲瑛; 胡洪营; 沈茹乔; 刘一平 刊期:2009年第01期

    从光化学反应过程出发,基于线性光源球面辐射能量分布(LSSE),以反应器内部空间的辐射能吸收密度、空塔停留时间、进口浓度等为主要参数,建立了气相环境中紫外光化学反应器去除氯苯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和预测紫外光化学反应器对氯苯气体的去除性能.氯苯气体的紫外光化学反应表现出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该模型包含了紫...

  •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痕量元素砷、硒的分布特征

    作者:姚庆祯; 张经 刊期:2009年第01期

    2004年9月利用"海监47号"科学调查船在长江口海域采集不同层次的水样及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及底沉积物中砷、硒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溶解砷、As(Ⅲ)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5~25.2nmol·L^-1、未检出~5.22 nmol·L^-1,平均含量分别为17.9、1.76 nmol·L^-1;溶解砷以As(Ⅴ)为主.溶解硒的变化范围分别...

  • 夏季渤海湾及邻近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与物源分析

    作者:胡利民; 邓声贵; 郭志刚; 刘勇 刊期:2009年第01期

    根据2006年8月在渤海湾及其邻近海域41个站位取得的155个样品的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氮(PN)的分析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要素资料,分析了该区夏季POC和PN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子与有机碳物源.结果表明,夏季水体中POC的浓度为155.9~1363.1μg/L,平均浓度为429.5μg/L;PN的浓度为26.2~225.5μg/L,平均浓度111.5μg/L.POC与PN的空间分布...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河流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风险评估

    作者:孙鹏程; 陈吉宁 刊期:2009年第01期

    事故造成的水质突发性风险评估对于河流水质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贝叶斯网络直观地表示事故风险源和河流水质之间的相关性,并用时序蒙特卡罗算法将风险源状态模拟、水质模拟和贝叶斯网络推理过程结合,可以对多个风险源共同影响下的河流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的超标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案例研究表明,多风险源对同一受纳水体的水质突发性污染事故...

  • 风浪作用下太湖改性沉积物对藻体絮凝去除效果研究

    作者:刘国锋; 范成新; 钟继承; 白秀玲; 尹洪斌 刊期:2009年第01期

    以壳聚糖改性的太湖原位沉积物为分散介质,应用Y-型再悬浮发生装置,通过定量模拟太湖常见的中等级别风情,研究再悬浮作用下,改性沉积物对蓝藻水华的絮凝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在黏土加入量为0.2 g·L^-1,壳聚糖分别为0.100和0.150g·L^-1,其蓝藻的去除率分别为93.55%和99.19%;在静止30 min后,壳聚糖加入量为0.15 g·L^-1时,水体的浊度去除率达到78.60%...

  • 三峡水库入库支流水体中营养盐季节变化及输出

    作者:张晟; 郑坚; 刘婷婷; 曾凡海; 付永川 刊期:2009年第01期

    三峡水库成库后,对三峡水库13条主要支流入库断面有机物、营养盐、生物量含量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支流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4^+-N)、总磷(TP)、叶绿素a(Chl-a)含量季节间差异较大.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0.20~5.91 mg·L^-1,COD含量范围4.06~30.2 mg.L-1,TN含量范围为0.542~7.44 mg·L^-1,NH4...

  • 三峡水库支流回水区营养状态季节变化

    作者:张晟; 李崇明; 郑坚; 刘婷婷; 曾凡海; 付永川 刊期:2009年第01期

    三峡水库成库后,对三峡水库13条主要支流回水区有机物、营养盐、生物量含量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支流高锰酸盐指数、化学耗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4^+-N)、总磷(TP)、叶绿素a(Chl-a)含量季节间差异较大.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0.20~9.61 mg·L^-1,COD含量范围4.58~42.0 mg·L^-1,TN含量范围为0.601~10.1 mg·L^-1,NH4^...

  • 再生水雾化导致的病原微生物暴露剂量计算方法研究

    作者:谢兴; 胡洪营; 郭美婷; 吴乾元 刊期:2009年第01期

    呼吸吸入是再生水利用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暴露途径之一.本研究提出了呼吸途径病原微生物暴露剂量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再生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喷洒强度和再生水雾化效率因子(雾化效率因子取值一般在0.003~0.01之间),确定再生水喷洒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排放强度.然后参考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计算微生物气溶胶的分布,并考虑病原微生物在环...

  • 2006年环境科学技术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表

    刊期:2009年第01期

  • 基于批式呼吸计量法的溶解性COD组分划分

    作者:周振; 吴志超; 王志伟; 花虹; 唐书娟; 顾国维 刊期:2009年第01期

    利用批式好氧呼吸计量法结合溶解性慢速水解COD(SH)水解动力学拟合提出了溶解性COD(SCOD)的组分划分方案.上海2个污水处理厂进水的SCOD组分划分结果表明,A厂沉砂池出水(典型生活污水)的SCOD中含有43.5%~58.6%SH、21.8%~35.2%易生物降解COD(SS)和15.4%~30.9%溶解性惰性COD(SI);B厂沉砂池出水(长距离输送的合流制污水)SCOD中含有34...

  • 生物除磷系统启动期聚磷菌的FISH原位分析与聚磷特性

    作者:亢涵; 王秀蘅; 李楠; 任南琪 刊期:2009年第01期

    应用FISH对以乙酸钠为碳源的强化生物除磷(EBPR)SBR反应器启动期的微生物进行原位分析,考察除磷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中聚磷菌种群结构、空间分布关系动态变化及其聚磷特性.结果表明,以异养菌为主的活性污泥经过厌氧/好氧驯化后,聚磷菌大量富集,在全菌中的比例由11.5%增加到40.48%.启动过程中,生物系统内菌群竞争持续进行:首先,聚磷菌淘汰异养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