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报

环境工程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杂志简介:《环境工程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591/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约综述、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态环境工程和...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1673-9108
国内刊号:11-5591/X
全年订价:¥ 1848.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3
复合影响因子:0.8
总发文量:8455
总被引量:67068
H指数:44
引用半衰期:4.8639
立即指数:0.0513
期刊他引率:0.9519
平均引文率:8.8234
  • pH、溶解氧、叶绿素a之间相关性研究Ⅰ:养殖水体

    作者:黄岁樑; 臧常娟; 杜胜蓝; 吴敏; 高峰; 林超; 郭勇; 罗阳 刊期:2011年第06期

    利用国内、外近20年的资料和饮用水水源地潘家口水库现场围隔实验结果,分析养殖水体中pH、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和叶绿素a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当叶绿素a平均含量低于10μg/L时,水体交换弱的夏季和秋季养殖水域水体中pH、DO与叶绿素a无明显相关甚至无相关;水体交换强的夏季和秋季养殖水域水体中pH与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DO与叶绿素...

  • 环糊精吸附去除环境污染物研究进展

    作者:郭劲松; 王龙; 高旭 刊期:2011年第06期

    基于环糊精和污染物分子之间的包络、吸附作用机制,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大气和水相中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综述了近年来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用于环境污染物吸附去除的技术和原理,并对该研究方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 电厂NO_x控制政策与技术: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王书肖; 于超; 郝吉明 刊期:2011年第06期

    我国NOx排放的快速增长导致其环境和生态影响日益加剧,已经引起全球关注,但是现行的NOx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为减少酸雨、臭氧和颗粒物带来的环境问题,美国采取排放控制和排污交易等方式削减了燃煤电厂的NOx排放。系统分析了美国NOx污染控制法规、标准、规划和控制技术应用情况,总结了其NOx控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出了符合我...

  • 日本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的经验分析

    作者:张昱; 刘超; 杨敏 刊期:2011年第06期

    日本开展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已经有30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积累,在综合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日本在再生水政策标准、生产模式、处理技术和技术经济性、安全输配和水质安全性等方面的概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对缺水地区——福冈、东京都和横滨的再生水生产利用实例进行了介绍,以期对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

  • 天津市污水再生利用经验与现状分析

    作者:李殿海; 李育宏; 姜威; 张麟 刊期:2011年第06期

    对天津市污水再生利用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以双膜工艺为核心的天津污水再生利用工艺的运行管理经验。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市污水再生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推动再生水产业发展提出总体对策,为我国再生水技术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 再生水厂原水水质在线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作者:庄宝玉; 于佳瀛; 孙井梅; 单金林 刊期:2011年第06期

    再生水原水水质在线预警系统能够为再生水工艺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保障。以中国北方T市某再生水厂为例,分析再生水厂进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规律,根据再生水厂的MBR处理工艺特征及要求,确定6项预警指标为pH、COD、TN、NH3-N、TP和SS。在原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水质预测方法。结合实际运行情况,设置警级、警限,制定...

  • O_3-BAC组合工艺深度净化MBR出水的中试研究

    作者:李银磊; 苑宏英; 王少坡; 闫志超; 张昱 刊期:2011年第06期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对某工业园区再生水厂MBR出水进行了深度净化的中试研究,主要考察了组合工艺各节点对常规指标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约3 mg/L(H2O)、臭氧接触塔接触时间为30min、活性炭滤池空床接触时间(BECT)为15 min时,O3-BAC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色度、浊度,平均色度和浊度分别从21度和7.8 NTU降至3度...

  • 基于MBR出水的纳滤预处理技术优化分析

    作者:王亮; 张朝晖; 张宏伟; 孙凯; 张秀涛 刊期:2011年第06期

    针对再生水厂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水质特征,对后续深度处理工艺中与纳滤组合的预处理技术进行筛选。通过对臭氧、活性炭、臭氧-活性炭3种预处理技术对比,分析3种预处理方式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及对分子尺寸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技术对MBR出水中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31.7%和36.6%;市政污水经MBR处理后出水中有机物主...

  • 一种多DTC基团重金属螯合剂的合成及处理含铜废水性能

    作者:令玉林; 戴友芝; 刘立华; 李国斌 刊期:2011年第06期

    合成了一种新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重金属螯合剂CDTC,并对其处理游离铜离子、EDTA络合铜和柠檬酸络合铜废水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DTC能直接去除已络合的铜,对不同形态的Cu2+去除率均达99%以上,处理后的废水中Cu2+剩余浓度达到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在废水pH=3~12范围内,CDTC对Cu2+的去除率高且稳...

  • 粉煤灰-混凝-SBR法处理高浓度洗涤剂废水

    作者:李荣喜; 杨春平; 许第发; 宋勇 刊期:2011年第06期

    针对车间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负荷大等特点,采用粉煤灰吸附-混凝进行物化处理和SBR法生物处理洗涤剂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当处理车间废水初始COD为6 000~7 000 mg/L、LAS为600~650 mg/L时,物化处理COD和LAS去除率分别为76.4%和77.1%,其中粉煤灰、PAC的投加量对去除效果影响较大。然后通过SBR处理后,COD≤500 mg/L...

  • 诺氟沙星水溶液的湿式氧化分解及其产物的生成途径

    作者:施华顺; 韦朝海; 杨清玉; 胡芸; 关清卿; 刘浔 刊期:2011年第06期

    以诺氟沙星(NOR)水溶液作为抗生素废水的代表,在湿式氧化的环境中考察其分解规律与产物生成途径,为含抗生素废水的湿式氧化处理提供方法基础。在温度为473~513 K,压力为3 MPa,NOR初始浓度约为500 mg/L,H2O2投加量为0和32 200 mg左右以及停留时间为10~60 s的条件下进行湿式氧化实验,以诺氟沙星去除率(NORR)和TOC去除率(TOCR)作为指标评价...

  • 膜生物反应器低温污水处理效能研究

    作者:王丽平; 张进; 封莉; 张立秋 刊期:2011年第06期

    通过连续实验,考察了温度变化对膜生物反应器除污染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低温条件下(10±2)℃溶解氧(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膜生物反应器净化效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突然降低会导致污泥的氧吸收速率下降,系统对COD的去除效率从90.1%迅速降低至68.2%,但经过1个月的低温运行后,活性污泥的氧吸收速率会有所提高,系统对COD的...

  • 利用甘蔗渣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预处理方法研究

    作者:冯绮澜; 尹华; 秦华明; 叶锦韶; 彭辉; 张娜 刊期:2011年第06期

    通过对甘蔗渣进行不同的预处理,确定了提高纤维素酶糖化率和酱油曲霉发酵液絮凝率的方法。利用正交实验对固液比、颗粒粒径、溶剂浓度和预处理时间及其交互作用进行考察,确定较优的工艺方案。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碱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纤维素酶的糖化率,处理后甘蔗渣的酶解液中还原性糖浓度和酱油曲霉发酵液的絮凝率分别为3.46 g/L和97.82%。碱...

  •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作者:赵玲; 刘敏; 尹平河; 吴楚萍; 金波 刊期:2011年第06期

    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光催化降解过程,探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光催化降解行为和降解机理。分别用高效液相(HPLC)和TOC测定仪检测不同降解时间段水样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浓度和矿化率。结果表明:当DMP初始浓度为20 mg/L,催化剂用量为70 mg/L,光催化反应140 min时DMP降解率和矿化率分别达到95.1%和62.5%,反应60 min内体系pH值不断...

  • 炭化污泥吸附染料的性能及其在处理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作者:孙建兵; 李雪莲; 倪吾钟 刊期:2011年第06期

    采用等温吸附实验,比较研究了活性炭和炭化污泥染料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活性炭和炭化污泥对次甲基蓝、酸性大红GR、碱性紫3种染料的等温(25±2℃)吸附曲线可用Langmuir或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回归系数为0.94~0.99,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据Langmuir方程计算得出,炭化污泥对次甲基蓝、酸性大红GR、碱性紫3种染料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