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报

化工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China)

杂志简介:《化工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2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46/T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1)热力学(2)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3)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4)分离工程;(5)过程系统工程(6)表面与界面工程(7)生物化学工程...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国际刊号:0438-1157
国内刊号:11-1946/TQ
全年订价:¥ 2200.00
创刊时间:1923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9
复合影响因子:1.26
总发文量:7190
总被引量:57086
H指数:48
引用半衰期:4.2186
立即指数:0.0644
期刊他引率:0.8338
平均引文率:15.0998
  • 甲基异丁基酮-水-苯酚三元物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作者:杨楚芬; 钱宇; 章莉娟; 江燕斌 刊期:2007年第04期

    为了给以甲基异丁基酮为溶剂的含酚废水萃取过程设计和流程模拟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实验测定了常压,25、40和50℃下甲基异丁基酮-水-苯酚三元物系在稀酚水范围内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采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回归得到了该三元物系的二元交互参数。运用回归得到的模型参数,对该三元物系的相平衡数据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

  • 反式-1,2-环己二醇在乙酸甲酯与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作者:周彩荣; 王海峰; 石晓华; 高玉国; 蒋登高 刊期:2007年第04期

    引言 根据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知,反式-1,2-环己二醇是在酸性和大量水存在的条件下所得到的,为了把反式-1,2-环己二醇从反应液中萃取出来,本工艺所采用的萃取剂是乙酸酯类,需要获得反式-1,2-环己二醇在这些酯类与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因而对反式-1,2环己二醇进行相关固液相平衡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采用激光监视技术测定了反式-1...

  • 基于大尺度数据库的肽离子迁移谱碰撞截面定量预测模型

    作者:周鹏; 田菲菲; 李志良 刊期:2007年第04期

    引言 作为一门新兴仪器分析技术,离子迁移谱(IMS)主要用于对气态物质进行痕量分析,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等优点。在IMS中碰撞截面Ω(collision cross section)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参数,Revercomb等研究表明碰撞截面与诸多因素有关并主要取决于离子的结构特征。对此Shvartsburg等采用投影近似、精确硬球分散和轨迹分析计算离...

  • 离子液体与芳香类高沸点有机物相平衡

    作者:姜晓辉; 赵锁奇; 孙学文; 浮东宝 刊期:2007年第04期

    引言 近年来,与离子液体在分离过程中作为溶剂通过吸收或萃取实现清洁分离相关的报道已有许多。溶质进入离子液体相之后,怎样将溶质和离子液体分开;以离子液体为化学反应介质时如何将反应产物和离子液体分开而同时保持催化剂不流失,都需要大量而准确的相平衡数据。目前,广大离子液体工作者已经得到了许多关于离子液体与醇类、低碳芳烃、烷...

  • 滴状冷凝初始液滴的形成机理

    作者:刘天庆; 穆春丰; 夏松柏; 孙相彧 刊期:2007年第04期

    滴状冷凝初始液滴形成机理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鉴于镁能与热水(冷凝液)反应,反应后镁表面的化学成分将发生变化,采用金属镁作为冷凝表面,在实验中通过控制过冷度和冷凝时间而实现蒸汽在镁表面的初始冷凝。然后应用电子探针(EPMA)技术分析冷凝前后试件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用于推断蒸汽的初始冷凝状态。实验结果表明,镁表面氧元素的含...

  • 双效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

    作者:张宝怀; 陈亚平; 施明恒 刊期:2007年第04期

    双效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是将高温级的吸收热用于加热低温级发生过程的高效且较简洁的新型复叠循环。通过数学建模对双效氨水吸收式循环在热源温度、冷却水温度、蒸发温度和放气系数等变化条件下的制冷性能系数(COP)等指标进行了分析计算,对双效氨水吸收式循环与传统的单效循环和双级循环的制冷性能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效循环在冷却...

  • 活性炭/水浆料中CO2吸收过程的增强

    作者:沈树华; 马友光; 朱春英; 卢素敏 刊期:2007年第04期

    针对分散相微粒增强难溶气体的吸收过程,提出了一个一维非稳态非均相传质的二区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求解。根据表面更新理论,得到了增强因子的数学表达式。利用恒温反应釜,对活性炭/水浆料中发生的CO2吸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颗粒浓度及转速下的增强因子。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良好,表明本文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

  • 氨基酸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作者:刘清芝; 胡仰栋; 杨登峰; 刘光增 刊期:2007年第04期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模拟了298.15K正则系综下甘氨酸、丙氨酸等12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扩散过程,扩散系数的计算采用微分-区限变分法。计算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按不同分子数样本计算得到的扩散系数有较大差别,且分子数越多则模拟结果越接近于实验值。5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与文献值相对比,误差小于7%。还用同样的方法模拟了氧气在水...

  • 热源位置对轴向槽道热管传热的影响

    作者:栾涛; 程林; 曹洪振; 曲燕 刊期:2007年第04期

    探讨了轴向槽道热管垂直安装时热源位置的不同对热管工作特性的影响。当热源位于热管管内工质静止液面以下时,重力的作用提高了垂直安装热管的传热极限。热源相对于热管管内工质静止液面的位置不同时,热管的工作温度、启动过程以及传热极限都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当热源位于热管管内工质静止液面附近时,热管存在一个非正常启动过程,在该过程中...

  • 连通容器气体爆炸流场的CFD模拟

    作者:王志荣; 蒋军成; 郑杨艳 刊期:2007年第04期

    跟单个容器或管道相比,连通容器内气体爆炸会导致较高的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以至于很多装置或设备不能承受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连通容器内气体爆炸强度增加主要是跟气体流动与燃烧过程有关,研究该类气体爆炸机理就必须从爆炸流场着手。本文利用大型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气体爆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气体爆炸流场中温...

  • 两相流电阻层析成像测量电路与图像重建

    作者:刘铁军; 王保良; 黄志尧; 李海青 刊期:2007年第04期

    提出一种用于两相流测量的高速电阻层析成像(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ERT)系统。该系统采用双极性脉冲电流源为激励电极对提供激励信号,避免了直流激励造成的电极极化效应,同时简化了滤波电路的设计,相对于常规的交流激励ERT系统显著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针对成像速度较快但成像质量差的线性反投影算法(linear back projection...

  • 错流旋转填料床气相压降特性

    作者:刘有智; 刘振河; 康荣灿; 郭雨 刊期:2007年第04期

    旋转填料床的气相压降是旋转填料床应用和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气液两相错流流动条件下,利用空气-水系统对错流旋转填充床的气相压降进行分段模型化和实验研究。按照错流旋转填料床气体流动的路径将气相压降分为进口压降、填料层压降、集气段旋转动能转化压降和出气段压降。推导出压降与操作工况的关联式,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实验表...

  • 高频脉冲电场作用下乳状液液滴动力学模型

    作者:张建; 董守平; 甘琴容 刊期:2007年第04期

    基于乳状液中液滴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的分析,建立了W/O乳状液中液滴振荡固有频率公式,从理论角度分析和解释了高频脉冲电场对W/O乳状液的破乳机理,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了最佳频率存在的理论基础,并推导出了最佳频率的计算公式。该固有频率与液滴尺寸、界面张力、黏度、温度、密度等有关。为了验证最佳频率公式的可靠性,用正辛烷乳状液进行了...

  • 用VOF法模拟导向立体传质塔板罩内两相流

    作者:李春利; 李建慈; 刘继东; 张仂; 刘长江; 李彦芬 刊期:2007年第04期

    引言 近年来在新型塔板研究过程中,以液相为分散相的立体喷射型塔板逐渐受到重视。其中立体传质塔板(CTST)具有大通量、高效率、低压降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高气液负荷的场合。在对CTST结构进行不断改进、优化和创新中,为了进一步降低气液两相通过帽罩的阻力,提高气相对液相的提升能力,研究者新近提出了导向立体传质塔板(CTST-8),其结构...

  • 二甲醚催化氧化制下游化学品(Ⅰ)HZSM-5催化氧化制碳氢化合物

    作者:向杰; 余林; 吕逵弟; 孙明; 郝志峰; 余倩; 许洁瑜; 王雪涛 刊期:2007年第04期

    考察了4种分子筛HZSM-5、Hβ、HY、Al-MCM-41及Mn、Mo、Co、Cu改性的HZSM-5型分子筛催化剂对二甲醚(DME)催化氧化制碳氢化合物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在275-325℃具有较高活性;二甲醚的转化率在Mn改性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有较大提高,275℃时达到27.8%,甲酸甲脂(MF)的收率可达6.9%。并在生成产物的基础上推测了二甲醚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