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化工业务工作计划

化工业务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5 02:22:18

化工业务工作计划

化工业务工作计划第1篇

召开这次全市基层服务体系标识化建设暨优质服务工作会议,正值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时期。主要目的贯彻落实全省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分析暨信息化建设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三化”建设,深化“四项重点”工作,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确保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刚才,各县区总结交流了基层服务体系标识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情况,省人口委苏君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先讲几点意见。

一、基层服务体系标识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情况

市高度重视基层服务体系标识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近年来。从满足群众生殖健康的需求动身,切实加强领导,不时加大投入,夯实服务基础,建立健全优质服务机制,扎实开展优质服务,促进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

工作效果显著。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计划生育服务站所标识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小组,紧紧围绕优质服务“六好”规范,层层落实了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职责。目前,市、县区、乡镇共96个计生服务站所全部完成标识化建设任务。积极出台便民、为民服务措施,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利益导向机制、财政投入机制和社会保证机制,计生优质服务工作扎实开展。随着基层服务体系标识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群众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证,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普遍提高。

基础条件不时改善。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时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二是基层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的性质,调整空虚了专业技术人员,确保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的稳定。目前,全市批准执业的市、县区、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有96个(市站1个,县站4个,乡镇中心站32个、乡镇普通所59个)村级服务室1115个,形成了以“县站为龙头,乡所为主体,村工作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覆盖全市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加大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国债项目。十一五”以来,共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1065万元、各级政府落实配套资金2588万元,用于县区计生服务站改扩建和乡镇中心服务站建设。目前,4个县区计生服务站和41个中心乡镇服务站完成了规范化、规范化建设,为开展优质服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以来,三是专业技术队伍逐步壮大。全市上下依照“调整、空虚、提高”原则,着力建设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需要的技术服务队伍。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格准入制度,清退、调整服务站所的非技术人员和技术不合格人员,从医疗机构吸收和引进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技术服务人员的年龄、性别、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每年都举办技术人员培训班,加大技术服务人员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进修轮训力度,开展岗位科技技术练兵活动,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时提高。目前,全市各级计生服务机构共有技术人员412人,其中,副高职称13人,中级职称64人。各乡镇服务站所至少配备了1名执业助理医师以上的技术人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合格证》持证率达100%。乡镇服务机构中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有155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9.74%市、县区两级服务站技术设备、人员均已达到承担计划生育“五项手术”能力。

服务特色较为突出。各级计生服务机构不时加强内涵建设,四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拓展服务领域,突出服务特色,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积极开展以生殖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围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以营养素补服、免费孕前健康检测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围绕育龄群众的罕见病、多发病开展以“三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近几年来,服务站所深化优质服务工作,凉州区、天祝县已全面启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三县一区均开展了叶酸免费投服工作,得到广大育龄群众的好评。

全市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体上看。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但我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示在局部领导干部对优质服务工作认识有差距,基层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没有完全做到人性化服务,一些重点服务指标还没有真正达标,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管理和服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深刻认识计生优质服务工作对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实现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的转变,向育龄群众提供人文关怀和具有人情味的优质服务,不时提高育龄群众满意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临时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决定了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必需不时完善。

(二)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大量及时、有效、平安的节育服务,计划生育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新的历史阶段,必需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与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殖健康和家庭幸福统一起来。全力推进优生优育服务,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仍然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开展计生优质服务。低生育水平还不稳定,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流动人口管理缺乏有效手段等问题,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在于开展优质服务。只有通过不时加强基层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强化基础设施、装备和队伍建设,提高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向育龄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优质服务,才干不时满足广大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才干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权益,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和群众满意水平。

(四)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市上已确定凉州区、古浪县分别要在2011年和2012年创建“部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需加快计生服务体系标识化、规范化建设步伐,提高依法服务,规范服务,优质服务水平,人均事业费投入、农村计划生育率、群众满意率、政策知晓率、节育措施落实率等方面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同时,要以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环境优美、群众满意为标准,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保证“创优”目标顺利实现。

三、进一步提升计生优质服务工作水平,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和让群众满意为目标,今后一个时期。以健全和加强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优质服务机制,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全面加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各级政府要依照国家三部委制定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规范》多方筹集资金,一要巩固与创建结合。重建、改建或扩建不符合标准的服务机构,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县乡服务站所人员工资、计划生育“四术”费用、三查”费用、人员培训、设备更新和必要的事业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保证计生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转。各县区要科学编制“十二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以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站所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服务能力。要坚持抓典型、促达标、创优质,紧紧围绕实现“四优一满意”目标(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推进服务设施规范化、服务环境温馨化、服务顺序规范化、服务管理科学化、服务团队职业化、服务内容人性化,整体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

努力提高技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各县区要科学制定好“十二五”计生服务人才培养计划,二要以职业化建设为突破口。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进修轮训、更新知识为重点,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与1次以上专业技术培训;要积极推进干部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切实做好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为技术服务人员营造良好的干事守业环境。要坚持经常性学习,积极组织技术服务人员参与省、市的业务培训班,采取“派出去、请进来、走下去”形式,引进、发展、培养人才和技术骨干,改善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要建立执业准入机制,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严格执行服务站所技术服务人员准入规范,加大非技术人员的调整分流力度,采取公开招考、选调、培养、聘用等多种途径,空虚技术服务骨干,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要加强部门协调,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完善专业职称考核、评审、晋升机制,稳定计生工作队伍。

不时空虚优质服务的内容。要以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为切入点,三要以技术服务为重点。探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新途径。试点县区要高标准完成项目试点任务。尚未承担试点任务的县,也要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承担项目做好人才贮藏和技术储备。要全面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工作,认真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认真做好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做到药具发放到位、手术规程到位、术后访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生殖保健系列服务。重视男性生殖健康服务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积极引进开发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向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平安、适宜、有效的技术服务,四要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对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依法执业的基本要求。各级计生部门要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监控,定期开展质量检测和工作评估,确保向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平安可靠的技术服务;要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内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常用计划生育技术惯例》建立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服务顺序和服务行为,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杜绝技术服务事故发生,确保群众健康平安;要坚决打击和严厉查处技术服务机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行为;要坚持把群众的满意水平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规范,不时探索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与评估办法,客观评价基层工作效果。

不时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信息化建设。要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化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五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纳入考核内容。各级计生服务机构是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的窗口,各项技术服务信息的采集平台,服务机构必需率先实现信息化。要按照“网络疏通、数据准确、资源共享、突出应用”原则,加快全市信息化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两网合一”办所合一”和“工作信息合一”目标。要重点建设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和技术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构建集服务、管理于一体的技术服务信息系统。要加强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促进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技术服务信息与人口数据系统的有效衔接,政府决策、人口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要充分利用已开通的武威市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不时拓展优质服务内容,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四、全力抓好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靠实责任,努力在政策措施上体现群众需求,工作方法上推行优质服务,工作重心上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机制上强化综合治理,确保在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目标的基础上在全省争名次、上台阶。

切实抓在手上。一把手要亲自主持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一要真正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县区党委、政府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布置重要任务,抓好督促检查。要进一步明确不抓计生工作就是失职,抓不好计生工作就是不称职。依照年初全市计生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今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哪一级出了问题,哪一级的一把手要负主要责任,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

建立严格的县区、乡镇领导干部、村专干、自管小组长包乡镇、包村、包组、包重点对象责任制。对照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二要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层层靠实责任。进行“回头看”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强化措施,突破难点,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全面落实各项节育措施,三要严格控制计划外出生。要以二女户结扎、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控制计划外出生。对已经出生的计划外对象,要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坚决遏制计划外出生。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超生,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各级领导和计生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四要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抓好落实。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协助育龄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想办法,出实招,逐项研究对策,认真加以解决。要坚决制止弄虚作假行为,摸实情、报实数,坚决查处瞒报、虚报行为,以严谨、扎实的工作做好计生各项工作。

化工业务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当前在统计工作上有很多不适应企业管理、偏离服务企业市场竞争和领导决策的问题。主要表现: 在机制上, 统计报表制度只对上,企业统计部门成了完成上级统计任务的机构:在管理上, 有的领导干部忽视统计工作,机构常变,人员常换:在业务上, 有的部门, 人员不强,业务不精, 工作得过且过; 在工作上,有的只重视事后统计汇集成绩,不重视事中调查发现问题; 在决策上,不进行事前统计预测, 单凭经验管理, 跟着感觉走。可见,企业没有统计分析和预测作基础, 是不利于市场竞争的, 决策和管理也是盲目的。所以,企业管理机制要改革, 首先就是要改革企业统计不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服务的管理弊端。转变统计职能, 实施统计管理创新, 建立以服务企业经营管理为中心的统计管理机制, 才能使企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和完善。

二、配合刚性考核,全面提升计划统计工作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完善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的组织体系。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生产经营计统工作领导小组,设置生产经营计统工作控制中心,具体负责资料的收集、汇总、编制、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积极指导企业开展工作。配备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称职管理人员,有力推进计划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2、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网络监控体系。加强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监控,密切关注各种参数变化,有效杜绝跑、冒、滴、漏等资源和材料浪费的现象。建立自下而上的资料统计制度,做到定期收集、定期汇总、定期分析,比较全面地掌握生产动态和物资消耗情况。完善信息报送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口径、范围、折算标准和方法进行计算,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现象的发生。

3、完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考核体系。制订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奖惩考核办法;所有量化指标随生产经营计划一同下达,根据消耗定额及下达的工作任务量计算出消耗指标量,月未根据实际工作量调整消耗指标,使各生产单元及个人对自己的消耗指标量心中有数,实行量化考核,不做人为调整。一日一统计,十天一调度,一月一考核,考核结果月度兑现,节奖超罚,保证全员全额兑现。通过严格的考核,使员工的经营意识有效提升,推动了企业强化管理,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计划与统计工作队伍。企业要注重培养从事计划与统计工作的素质较高、知识结构较高、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企业要持续组织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及知识更新,推动企业计划与统计工作的开展。

5、形成计划与统计工作合力。企业一把手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指标负总责,对各生产单位、部门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的控制中心负责,压力一级传递一级,是开展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纪检、审计、企管、生产调度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巨大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管理,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节节攀升。

三、及时对企业生产经营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采取应对措施和方法以推进企业顺利生产

众所周知,随着生产进度的推进,企业的生产情况,队伍管理情况,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等因素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很可能影响到产值、利润等多项指标的完成。这就需要我们对生产经营计划完成情况做出分析。通过对生产经营情况的分析,不仅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的安全形势,生产准备和组织情况,内部管控的一些方法和进度等情况,而且还能针对某些问题和状况提前做出一些相应的整改措施,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下一段时期内可以顺利又稳定地进行生产。

四、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计划统计工作的快速发展

1、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是“细节”管理。所有生产消耗要建立量化标准,纳入考核体系管理。

2、计划与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是“动态”管理。通过每一次巡检,发现问题和不足,当场提出整改措施;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建立细化的动态生产消耗定额,形成最佳的生产消耗定额和处理方法,确保计划统计工作的管理链条连贯化和精细化。

3、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是“计划化”管理。无论是全面管理,还是具体操作实施,都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层层稳步推进,做到环环相扣,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4、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管理必须做到“数字化”管理。天下之事必做于细,而计统工作精细化管理就不能停留在大概、大约等模糊的定性分析上,而必须对其进行量化,做到所有能用数字表达的指标都用数据来衡量,所有的计划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数据分析之上,所有的统计分析都必须用数据来支撑。

5、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是“制度化和自觉化相统一的”管理。制度的执行离不开员工的自觉,但是,单有自觉是不够的,必须依制度落实到责任人,使之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更成为每个员工的基本工作内容。

6、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是“创新”管理。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企业不缺经营管理的点子,缺的是学习进取的心态。提倡拿来主义和“扬弃”精神,充分利用当今的信息网络平台的优势,但决不生搬硬套,而是根据实际创出新的工作套路。

五、统计管理要内鼓士气聚人气, 外塑形象创信誉

统计工作者要正确认识统计工作的重大作用, 及时通过社会媒体、企业信息载体( 如企业报、信息交流期刊) , 向社会和内部职工企业绩效的新闻、信息,完成产值、实现利润、建设的国家和省市名优工程, 承揽的工程任务和投资量; 反映企业实力的技术数据——高科技人才, 现代先进的技术装备、工程施工的先进技术以及世界级、部级的专利发明和奖项;企业控制市场能力的经济指标——企业在国内、在同行业的产值利税排名、企业所占市场的份额比例、企业竞争中对其他企业影响力等等。通过统计指标数据的宣传, 对外提升企业的信誉度、知名度和诚信度;对内提高职工投身企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队伍的战斗力,促进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六、结束语

着力推进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既是计统工作者的目标,更是计统工作者的责任。计统工作者按照科学发展观指明的方向,在企业领导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准目标,坚定信念,不断探索,以过硬的工作作风,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推动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快速发展,为企业、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建平. 2001—2010经济与统计理论新探索[C].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张秀春. 标准化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化工业务工作计划第3篇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确立了计划生育的法律地位,走上了依法行政的道路。

几十年来,计划生育事业为我国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新时期,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条件等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作为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从实际出发,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做好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如何进一步保证和提高人口质量,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人为本”,创新服务载体,切实贯彻落实好科学质的服务,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切实做好新时期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它旨在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心爱护,一切从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即:为人民服务,以此看来,这与我们党的宗旨不谋而合。充分树立服务理念,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质量,深入开展以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要制订更高的要求,更严格的标准,保证更优质的服务;要牢固树立转型跨越发展,不进则退的意识;坚决剃除盲目乐观,麻痹松懈意识,不断探索和研究适应广大育龄人群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内容、形式、方法和机制;要充分发扬改革、创新和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不断拓展服务的范围和领域,推进优质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包括政策法规、生育文化和生殖保健等服务标准,在贯彻执行好管理规定、履行职责的同时,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优。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不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国家计划生育基本政策,严格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计生工作体系。首先,要在贯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制度,把计划生育的投入目标、比例和途径列入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制度运行监督体系,有效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制度的顺利执行。要充分发挥企业计划生育工作领导组、计划生育工作组织的管理职能,形成级级有人分管、层层有人具体抓的组织机构体系。在工作上,定期召开计生工作例会,针对在工作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认真分析、讨论,研究对策,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并重点解决紧迫问题,定期听取基层计生工作汇报。计划生育工作要纳入党组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听取计划生育工作动态,及时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计生机构健全,经费保证、人员稳定、队伍和谐,为长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打好铺垫。

在企业里,领导重视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和有效前提。要把计划生育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做到“两者一起抓”,始终坚持“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超生等违纪现象的发生。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层层落实,明确职责,促进计生工作列入常规化和制度化的正轨。即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企业年度综合业绩考评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坚持层层签订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三是坚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将计生工作作为大事要事常抓不懈。企业的领导要亲自组织制订《计生工作管理规定》、《计生人员工作职责》、《计生人员职业道德标准》等制度。同时,企业还要根据各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要设立计生人员、建立计生信息、职工健康档案等,做到资料记载详实、准确无误,基础资料建设不断健全,从而使领导责任制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充分落实。

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工作机制与载体的关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拓创新优质服务活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的三者为一体的计划生育各类宣教活动。要把载体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创新工作机制要通过构建理论创新、分析研究、工作运行、利益导向等机制,充分利用载体,推进工作有机运行。一方面,要通过载体落实机制创新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总结工作总结的经验,上升到制度的层面,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不但要用好现有的载体,还要不断创新载体,把机制建设的各项要求化整为零,要在工作树立良好的“归零”思维,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践、检验、完善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成效地推进计生工作机制建设。

三、以基层职工群众的需求为着眼点,立足企业生产经营,突出利益导向,切实做好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对于企业来讲,基层是抓好计划生育的源头,那么基层的广大职工群众就是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只有把基层的计生工作抓好,开展好,才能为企业的计生工作抓好建设,打好地基,才能使计生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要在企业的基层广泛开展计生知识普及的宣传活动。宣传教育工作是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前提和条件,是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搞好计生优质服务的先决条件。围绕“婚育新风进万家”不断深化和延伸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要把宣传教育放在计生工作的首位,把宣传服务融入定期和不定期的常务性工作中,不断提高群众的计生知识普及率。进一步加大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新时期育龄群众在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不同需求。

化工业务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构建;经营计划;管理体系

一、缘何企业要建立经营计划管理体系?

(一)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1.要成为一家能够参与市场竞争、并希望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须具备规范、完善的重要管理制度文件和具有竞争优势的管理机制;

2.随着企业与日俱增的资产规模,需大力推动企业整体的制度流程建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与竞争对手相比,需完善企业不可复制的管理优势和资源;

3.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应能够及时整理、汇总,并协调内外部的可利用资源,为管理层有方向、有重点地进行下一阶段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同时可在完成重点项目分析的基础上,为管理层提供更加系统的、数量化的技术支持;

4.能够进一步完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为企业绩效考核评价提供强有力的、量化的考核依据;

5.为应对上级主管单位和机构的业绩考核,以及相关报表的报送,企业须以一套成熟的经营计划管理体系为基础,能够及时协调并按照不同要求进行报送,与此同时,能够更好的为应对上级单位的期间检查做准备。

(二)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建立的实用性

1.加强企业的全局性和系统化管理,在总结和调研的基础上,可协调企业和市场的可利用资源,全局性的、系统性的考虑企业某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可向企业管理层提供一定的决策建议和管理预警,可系统的跟企业整体或某项业务的具体进度,及时向管理层报备;

2.能够依照“战略规划——经营管理目标——经营计划——业务工作完成后评估——业绩考核”的主线,为企业的考核工作提供更加真实、合理、数字化的考核依据,同时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企业自身的绩效考核工作;

3.能够及时、按需的向上级主管单位和机构提供更加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企业计划和统计报表,同时可更及时、有利的完成上级主管单位和机构对企业的业绩考核工作。

二、解读企业经营计划管理体系

(一)什么是企业经营计划

依据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管理目标、以市场化因素和企业内部实际情况为指导,将企业抽象的阶段性目标按照各业务模块进行合理的分解,形成的现实具有可量化的、可操作性的,以及可及时调整的具体的行动指导目标。

(二)什么是企业经营计划管理体系

以健全的经营计划制度为主线,以完善的企业各关键业务流程为基础,可利用信息化现代管理手段搭建的、可及时跟踪和总结企业某一特定阶段的经营现状,并能够及时协调各关键可利用资源,同时能够依据市场的发展方向,在经过系统性的总结和预测、或是对某一类特定项目进行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的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切实可行的经营管理工作建议,供管理层决策参考的管理执行平台。

(三)企业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的定位和优势

企业经营计划作为能够有的放矢的具体跟踪、实现并及时反馈企业发展战略进程的可操作性手段,作为承接企业实现战略规划和开展各具体业务的“中间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经营计划管理体系作为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才能做出的管理经验总结和沉淀,其毫无疑问的具备了企业管理当中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经营计划有助于企业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把握正确的市场机会,并有助于增加股东的投资回报。

三、构建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的关键执行模式

(一)完善体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制度流程的建设

为保证企业有效的开展并执行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同时为把经过反复论证的管理经验和沉淀下来的管理优势引入到实际工作中来,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持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流程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通过对自身管理工作的总结,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如果要想切实在通盘统一管理并协调企业各业务资源的基础上,做到有重点、有方向对各业务的经营和管理,需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完善其相应制度流程,并严格保证制度流程执行的时效性是举足轻重的。

因此,我们可以在设立企业“计划与预算管理委员”,并明确其在企业计划和预算实行统筹管理的同时,严格执行企业各业务计划、统计报表(或报告)的报送时间和质量的相关要求;另外,应根据制度流程严格按照专门的管理机构下发的计划来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向。

(二)按不同业务、不同层次管理体系内的各业务计划

根据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各业务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要求,企业在不同周期下的计划管理工作,应当采取“统一管理、区别对待”的方式。

所谓“统一管理”,是指企业的各业务经营计划都应当遵从统一的计划管理模式,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在向管理层提供决策建议时要进行通盘考虑,不能“顾此失彼”;而“区别对待”是指企业应根据各业务的特性(比如操作周期、资金额度等)进行“不同时期有重点”的考虑,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在此,我们可以将经营计划按业务模块区分,并按照管理需要和业务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区别管理和统一协调。

(三)提升统计分析质量,提高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

为切实加强企业应用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结果控制和反馈的能力,同时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效力,企业计划部门应大力加强信息的统计及分析工作,能够应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为加强说明性及说明力度,可进行概率统计分析、(非)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同时,也可根据相关分析需求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以便更能强化经营计划的导向性和管理结果的真实性。

(四)强化体系的决策建议机制,重点打造管理预警机制

为保证企业战略规划有方向、有重点、有步骤的实现,同时为保证企业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首先应当在加强计划管理效力、日常业务工作交流、强化业务信息数理化处理等手段的基础上,强化经营计划体系的决策建议机制,这不仅要求企业计划管理部门运用相对严密的测算方法和科学的统计分析“由下向上”提高分析报告质量,为管理层提供更为可行的决策建议,同时也要求“由上而下”的加强执行计划管理体系的管理效力;另外,计划管理部门可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积极发挥其中的相关职责,在了解外部市场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内部的经营管理现状,对相关业务的运行情况进行统筹分析,如若出现“紧急”或“危机”问题,将适时根据情况启动管理预警机制,并通过报告的形式向管理层重点介绍问题,同时出具相关的决策建议供管理层参考。

(五)结合“大计划”概念,充分发挥集团经营计划管理的作用

如果企业正在进行集团化发展,为配合企业全面展开集团化管理的需求,为进一步加强母子公司经营与资源的管理,并为力争达到集团母子公司整体价值最大化和战略发展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企业可依据集团化发展的需求,结合多区域、多业务的特点,将有重点、有层次的逐步搭建并优化子企业相关计划统计的报送工作,同时将逐步形成更加有利于全面了解问题、统筹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沟通管理机制,从而为形成集团范围内的经营计划管理体系构筑核心环节,这将最终有利于集团公司能够更加有的放矢的指导子公司的关键工作。

四、整合并完善经营计划管理体系与其他业务的相关性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目标考核工作

在持续建立并基本完善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后,企业可依照“战略规划——经营管理目标——经营计划——业务工作完成后评估——业绩考核”的主线,强化和优化每年目标设置的依据和程序,进一步提升考核工作科学性;同时,针对业界普遍存在的考核目标难量化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计划执行的反馈结果,来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可以为目标责任人提供更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成果的预期,并进一步提升目标责任人的工作认同感和积极性,优化企业的激励机制。

(二)集中建立企业统一的对外报送机制

为便于企业统一口径集中对外报送计划统计资料,并为更好的完成上级单位和机构的期间考核工作和年度业绩考核工作,企业可借助体系基本完备后,计划部门作为企业“数据库”的优势,在对数据进行专业化的汇总和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更加规范、有效的提前做出应对措施。

(三)进行体系的信息化建设,铸造核心竞争力

在经营计划管理体系运作相对成熟的时期,可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契机,开发企业经营计划管理系统,这样将会在进一步规范基础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强化企业的执行力,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做到及时统计分析上期工作、并及时计划指导下期工作;另外,我们在也可在持续完善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和其他相关业务整合的基础上,逐步将现有的和已经成熟的业务管理模式在系统上进行统筹,以便我们在固化和沉淀个性化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经验的同时,逐步铸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蒂法尼,史蒂文彼得森.如何制定企业经营计划[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6.

[2]代宏坤.经营计划与预算[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

[3]王忠宗.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6.

[4]王璞.母子公司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3,8.

化工业务工作计划第5篇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54-01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承担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等重要任务,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新时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计划生育工作重点的转移,技术服务项目的扩展,以“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的改变。为计划生育服务站开展优质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护理工作是计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工作是否到位,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对服务过程,服务结果的评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形式的变化,迪庆地区传统的计划生育护理服务体制及模式受到很大冲击,给计划生育护理服务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压力。新出台的计划生育护理政策法规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工作基础薄、工作水平不高、计划生育系统护理智能弱化及传统生育观念的存在、计划生育护理人员短缺等原因不能很好地落实,给该地区计划生育护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现就当前迪庆地区计划生育护理服务工作所遇到的障碍及解决措施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1.当前迪庆地区实施计划生育护理服务的障碍

1.1 生产力、工作水平不高,工作基础薄,不能很快适应新政策的变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目的是要事先计划生育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的两个转变,从以往的行政制约型向管理型转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改进,计划生育护理工作也应当跟上改革的步伐。而我州由于地处西南边疆,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计划生育意识淡薄,带来计划生育及护理服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很难跟上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步伐。

1.2 基层业务素质偏低,工作责任心不强。由于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节育技术服务占很大一部分,护理技术局限、知识面狭窄。而一些计划生育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学历低、专业知识缺乏、护理操作技术水平低、临床观察能力低、综合分析能力低等现象。护理人员工资态度不积极,上岗意识不强,不能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工作不负责任,服务态度不好,无视受术者的权力。

1.3 计划生育系统护理智能弱化。在迪庆地区,由于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对计划生育护理智能缺乏认识,加之计划生育部门人员忽视其重要性,导致计划生育系统护理智能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致使护理智能逐步弱化。

1.4 传统生育观念的存在及计划生育护理人员短缺。“农村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早婚早育早享福”、“人多势众无人欺”等传统观念一直深入迪庆人民群众,也是该地区计划生育及计划生育护理工作很难进行的原因。近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计划生育及计划生育护理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传统观念一时难以摒弃。计划生育护理人员短缺则使得开展计划生育护理工作难度加大。迪庆地处偏远边疆,很多计划生育护理专业人士很少选择到边远地区工作,使得计划生育部门人员分配不均,导致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当前迪庆地区改进计划生育护理服务的措施

2.1 努力提高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努力发展生产力,加快旅游业畜牧业是发展,由此来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带动计划生育护理工作的发展。

2.2 加强职业道德,提高基层护理素质。要抓好护士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医德医风教育,使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觉悟和自我约束力得到提高,规范自己的言行,奉行以育龄群众为中心的准则,主动上门服务。同时,采取培训、继续教育等方法,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及专业知识水平,使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化工业务工作计划第6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计划生育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有企业计划生育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国有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创新完善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的工作体系、机制和方法。本文试就国有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国有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国有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无论是管理体系还是工作机制,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考评标准,对计划生育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积极推进作用,形成了符合国有企业实际的计划生育工作模式。一批热爱计生工作、懂政策、会管理、通方法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把计划生育政策宣传进到车间落实到班组,进到楼栋落实到家庭,进到户口落实到人,在企业干部员工、职工子女中间计划生育政策入脑入心,计划生育理念固化为自觉,确保了适度的生育水平,天下第一难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许多与之不相适应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计划生育管理职能呈现弱化趋势。在企业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计划生育工作虽作为企业考核的“一票否决”,但在经济效益作为第一位经营目标的牵动下,没有充分认识到计划生育工作的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就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情,计划生育工作在企业可有可无。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亏损企业,“一票否决”已失去制约作用计划生育工作甚至出现了滑坡,少数单位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二是计划生育有效管理存在失控现象。部分破产、改制企业计划生育无人管理,一些改制和停产、破产企业,职工的计划生育关系没有及时移交,甚至没有落实接管部门和单位,计划生育无人管理,造成了管理缺失。自谋职业人员、失业人员的婚姻生育情况未及时向街道、社区移交,街道、社区计划生育部门无法掌握信息,属地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到规范严密,计划外生育隐患依然存在。三是计划生育工作出现漏管现象。随着辞职、内退、停薪留职、改制分流等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带来了非在岗人数的逐年增多。随着劳务工、季节工、临时工等用工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又变成了“单位人”,又带来了外来流动人口的猛增,国有企业内部的特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掌控难以落实。四是计划生育工作难度逐渐加大。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还产生了大量上班与居住地分离、人户分离现象,出现了在社区是“单位人”,在单位却变成了“社会人”,其户口所在地与现居住地不在同一管辖区,导致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上管不到人和找不到人,无形中加大了国有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难度。五是国有企业计生工作队伍需要加强。受企业重视程度的影响,企业计生干部基本无专职,相当一部分为兼职人员或临时指定,有岗无人、无岗无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受工作性质的影响,加之成长空间较小,出现不愿意从事计生工作、工作人员流失现象。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被调整或撤并,人员变动频繁,部分计生工作人员业务生疏。

二、加强国有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建议

(一)完善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

企业要把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企业党政一把手要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各类企业组织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法定代表人负总责;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由其主要负责人负总责。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负责解决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中所需的人、财、物投入和重点难点问题,要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保证计划生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建设,落实“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运行机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安排必要经费用于计划生育工作。

(二)明确健全企业计划生育管理体制

从国家层面看,对企业计划生育设置了“属地管理,块管条抓,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从企业内部看,需要建立并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为此,一是实行一票否决,把计划生育指标纳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考核指标之中,实行一票否决,落实一把手责任。二是建立齐抓共管的计划生育工作格局。建立层层落实责任,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人。充分利用工会、团委、劳资、宣传等部门的优势,赋予其一定的职能,共同推动计划生育工作。

(三)强化属地与企业计生工作联动

以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为重点,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企业所聘用的临时工、合同工及各类在本企业务工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均应纳入本企业管理。强化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对停薪留职、待聘、内退及下岗等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或人事关系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由企业和其现居住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乡管理为主,企业做好配合工作。对与企业解除劳动或人事关系的人员,企业应在解除劳动或人事关系后,及时将其计划生育情况资料移交其户籍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保计划生育管理无空档,无漏洞。

(四)建立企业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根据计划生育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人为本,坚持落实计划生育的各项优待和奖励政策,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并实行计划生育家庭优待、奖励的具体实施办法,提供晚婚晚育、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在生产经营优先优惠奖励优待等服务,保障育龄职工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突出计划生育服务,为员工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提供诸如接受宣传教育、获得避孕药具和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增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活力。

(五)稳定人口与计生工作机构和队伍

稳定和加强国有企业计生机构和队伍,这是国有企业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必要措施和条件。应加强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建设,并选配综合素质较高的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本企业及所属各部门和分支机构计划生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在人员配置上尽量按岗配员,保持队伍稳定,不能将其视为可深可浅甚至可有可无的岗位而予以轻视和忽视。必要时可以实行公开竞聘、择优上岗,逐步建立一支稳定、年轻、活力、高效的国有企业人口计生工作队伍。加强国有企业计生工作人员素质培养,包括学习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关于计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各种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通过学习提升计生人员的思维能力、服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国有企业计生人员为育龄女职工服务的水平,经常深入育龄女职工集中的车间、班组等生产经营第一线,始终保持与广大育龄职工的血肉联系,切实为广大育龄职工尽好心、履好责、服好务。

化工业务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工作任务 学生工作页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背景

一体化课程教学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的教学活动。众所周知,一体化课程改革只有走进课堂,通过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才能将一体化课程改革落到实处。那么,一体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倡什么?如何探索和设计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我们身处课改一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此外,笔者所在学校正处于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一体化教学专项培训、编写一体化教材和“学生工作页”、建设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已基本具备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条件,目前我们所面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设计和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

二、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加快技工院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培养满足企业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通过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旨在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实现从“考分”向“考能”的转变,实现从知识教育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变。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流程设计

1.工作任务分析与布置

根据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中“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原则,一个工作项目由若干具体工作任务组成,工作项目中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则由若干个这样的具体工作任务来分别覆盖。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教师首先通过工作描述和演示,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并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明确任务和学习要求。

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工作项目二“网站策划”之任务1分析。

任务名称:编写网站策划书。

任务要求:能准确定位网站类型;明确网站的用途,定位网站栏目;画出网站结构图;确定网站的配色方案;能编写规范的网站策划书。

2.查阅相关资讯

以“学生工作页”为载体,通过“引导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次课学习内容进行自学,并将自学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梳理,对自学内容的目标达成通过解答“引导问题”进行反馈。这样教师就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捕捉问题并进行指导,讲授、演示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实施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编写网站策划书”教学任务时,教师可根据任务要求,设计以下“引导问题”:网站策划的作用是什么?网站策划包含哪些内容?企业网站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叫配色方案?

3.工作计划制订

教学过程中,每项任务的开展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就工作任务先寻求个人解决思路,然后交到小组讨论,集思广益,通过讨论形成小组初步工作计划。教师的任务是对各个小组制订的初步计划进行点评,指导小组完成最终工作计划。

4.工作任务实施

各小组按工作计划分工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在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以“学生工作页”为载体,通过“引导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操作、模拟练习等方法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点拨、解疑释惑、突破难点,体现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例如,在实施 “编写网站策划书”教学任务时,采用模拟真实企业工作场景的“任务驱动”教学,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扮演”贯穿始终,教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项目经理、项目主管、网站编辑、技术员、美工设计的角色,组成一个工作团队共同完成此工作任务。

5.评价与反馈

一体化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机制以学习任务作为考核的基本单位,从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教师考核、组内评分和组间互评相结合。教师依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对学生的个人表现如出勤、安全操作、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对每个小组完成任务情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评价。每位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由小组长进行核定。各小组之间对照任务目标进行互相检查,通过小组讲评、其他小组提问与讨论、教师提问与点评、填写互评表等途径完成组间互相评价。通过多方评价,全面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正确反映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探索思考

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也是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1.实施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自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组工作计划制订前,学生要根据工作任务要求,通过自学、师生互动、行业网资讯、网络课堂等多种途径,学习和查找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积极思考并解答“学生工作页”给出的“引导问题”。这个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学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2.实施一体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工作任务实施计划是通过“个人提出解决方案小组分析和讨论小组共同完成初步实施计划小组实施计划展示老师、学生共同点评确认”这样一个过程得到的。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和沟通,不仅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方案的优劣并做出及时调整,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会质疑与反思,体验与人分享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学生的协作能力、交往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

3.实施一体化教学,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任务直接面向工作现场,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业务洽谈与接待”“编写网站策划书”“制作网站主页效果图”等任务均可结合企业的实际要求来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好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合作能力、设计能力等,更要掌握专业的操作技能,如动画和视频制作、素材处理、客户端编程等,从而将学生引入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中,养成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教学融合。

化工业务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决策树 新建炼厂 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内各大石油集团新建炼化项目的相继上线,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能够清晰的描绘出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信息化建设蓝图,能够有效提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为企业发展自身信息技术能力提供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纲。

目前,各新建炼化企业或大项目大多是根据各自的业务状况及其发展战略,按照业务模型框架对业务领域进行分析,从发展现状、面临形势、规划部署、效益风险、保障措施及项目描述等方面完成信息化规划的分析和编写工作,形成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然而,由于规划的标准不统一,方法不一致,造成了编制完成的项目规划在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有所欠缺,某些企业的很多小系统搭顺车一并投资建设,还有一些目前不具备条件的一些系统也被包含进来。在以往编制的规划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划方案的完整性欠佳,导致信息化建设项目有缺项;规划方案中的项目描述不清晰,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导致不同的系统存在功能交叉现象;规划方案中的实施计划不合理,出现某系统上线后其数据源系统还在建设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应当基于先进的方法论进行编制,从而可以保证新建炼厂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先进性。

因此,新建炼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必须根据统一的标准和确定的方法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超前谋划,必须综合考虑新建炼厂的建设历程和业务实际来编制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从而保证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跟进。

二、关于决策树

决策树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将业务与IT进行关联,由四部分组成,从上至下分别是业务战略、业务目标、业务活动和IT能力。在基于决策树进行需求分析时,首先,要在各层面确定企业的业务战略,其次,要确定需要通过哪些业务目标来实现上述的业务战略,再次,要分析每个业务目标需要哪些业务活动来支撑,最后,将业务活动与相关的IT能力进行对应。此时,就完成了业务目标、业务能力、业务活动、IT能力的逐步推导,得出了支持各类业务活动的信息化能力,即可得出满足新建炼厂信息化建设要求的部分需求分析内容。

三、规划编制的方法

(一)基于决策树进行规划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信息化建设规划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完善的需求分析可以为后续的信息技术方案设计和项目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提升信息化建设规划整体水平的关键切入点。需求分析的总体思路是,首先,根据企业的业务战略进行业务分析,为新建炼厂搭建业务架构,并基于决策树方法论进行业务与IT的关联分析,因为离开业务谈IT将是一纸空谈。接下来通过与直接需求和国内外经典案例的结合得到最终的需求分析。

由于篇幅限制,重点讲解需求分析中基于决策树如何将业务与IT进行关联,是通过从业务战略到IT能力的逐步推导来实现。假定某新建炼厂的业务目标是“10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通过优化资源、优化生产、实现精细化的高效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建成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新型炼厂。”要达到上述业务目标,需要信息技术提供对业务的全面支持能力。基于决策树方法,通过对业务战略、业务目标、业务活动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化能力,推导出了经营管理层(完整的需求分析还应当包括决策层、生产管理层、生产操作层的分析,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业务活动对信息技术能的力需求内容,如图1所示:

图1.经营管理层的IT能力推导图

由图1可见,通过ITTL管理的IT能力的建立将支撑和优化IT管理和IT运行维护业务活动,有效的提升新建炼厂的IT运行维护能力。通过科研项目管理IT能力的建立将有效的支持和优化科技管理业务活动,从而达到提升新建炼厂对科研项目全程记录和管理能力的业务目标。图中的其它内容不再一一分析。

依据上述方法完成的需求分析将具有与业务紧密结合、贴近用户直接需求、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等特点。一份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将会成为整个信息化建设的亮点,有助于提升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整体质量水平。

(二)科学的进行信息技术方案设计

信息技术方案是信息化建设规划中的重要成果之一,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案可以为新建炼厂勾勒出信息化建设的蓝图,是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新建炼厂信息技术方案的内容需要充分考虑企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按照信息架构设计、应用与应用集成架构设计、基础设施架构设计以及IT设计与工程设计的对接设计四个方面组织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即,设计各类数据流向科学、合理的信息架构,内容完整的应用及应用集成架构,先进的基础设施架构,实用的IT与工程对接重点,保证新建炼厂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

下面重点介绍应用架构的设计,在进行应用架构设计时,应根据新建炼厂的业务需求和成熟的信息化技术,从决策层、经营管理层、生产管理层、生产操作层,描述出覆盖企业主要业务的应用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图2.应用架构设计示意图

由图2可以看出,应用架构横向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决策层、经营管理层、生产管理层及生产操作层。纵向分为三个领域分别是原油配置与原料采购、炼油化工生产、工程建设。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与工程建设同步跟进,因此,在信息技术方案的设计中,应当包含IT与工程对接重点的设计的相关内容。一般情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基础设施方面的设计对接(如,机房设计、网络综合布线设计、DCS/PLC接口设计、大屏幕)、自动化与计量仪表方面的设计对接(如,LIMS接口设计、先进控制系统设计、油品调合系统设计、计量仪表设计)及IT组织架构的设计对接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若要设计出完整的信息技术方案,需要兼顾信息架构、应用与应用集成架构、基础设施架构、IT与工程的对接重点四方面的内容。作为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核心支撑内容,信息技术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成败。

(三)合理的编制项目规划

项目规划是将信息技术方案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到相应的项目、策略、实施计划、投资计划,合理的项目规划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方法和计划,因此,编制项目规划一定要注意其合理性。

重点介绍实施策略和实施计划的编制,实施策略将根据项目间的依赖关系及项目的风险效益分析制定,制定原则为:存在较强依赖关系的系统建设应在另一系统建设完成的前提下进行;低风险项目可首先考虑实施。

针对不同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及特点,结合新建炼化企业工程建设的进度进行分阶段组织实施,具体应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定义阶段、实施阶段、生产准备阶段、生产运行阶段,如图3所示:

图3.结合工程进度制定实施计划的示意图

从图3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应该安排与工程建设进度相一致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例如,在实施阶段的系统实施,应当包括,档案管理、资产管理等系统的实施工作,为项目档案验收和资产验收做好准备工作。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项目规划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务必要关注其合理性,否则将会导致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划失去适用性而难以落地。

四、规划编写方法的应用

本文基于决策树方法论对规划编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在了新建炼厂云南石化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编制中,为云南石化设计了一套具有全面性、前瞻性、实用性的信息化规划。基于决策树编制完成的云南石化信息化建设规划起点高、内容全、资源共享,能够全面支撑云南石化未来的业务发展需求,同时得到了用户的普遍肯定。

五、结论

在大型炼厂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时,采用本文提供的成熟方法,能够确保完成的需求分析具有与业务紧密结合、贴近用户直接需求、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等特点,确保设计完成的信息技术方案能够兼顾信息架构、应用与应用集成架构、基础设施架构、IT与工程的对接重点四方面的内容,确保项目实施策略和实施计划的合理性,支撑信息化建设规划完整落地。同时,若采用本项目提供的成熟方法进行规划的编制,不仅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规划的整体质量水平,确保编制完成的规划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合理性。因此,这套方法在今后为新建炼厂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缪彬,丁润逸.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展望,当代石油化工,2010,12,pp.23-27.

[2]刘希俭.中国石油信息化管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3]陈蕊.浅谈企业信息化规划,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6,pp.45-46.

[4]计世资讯.2008中国信息化发展白皮书.

[5]赖茂生,龙健.信息化调研综述,产权导刊,pp.50-53.

[6]何同兴.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9(23):6,pp.64-67.

[7]葛雁冰.为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石油规划设计,2007,1,pp.1-3.

[8]郑明智,吴青.全面实施信息化搭建惠州炼厂的现代化管理平台,第十届全国信息技术化工应用年会论文集,pp.31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