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进展

化工进展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杂志简介:《化工进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54/T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工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工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进展与述评、研究开发、应用技术、行业动态、节能技术、化工过程与装备、能源加工与技术、工业催化、材料科学与技术、高分子及纳米材料、...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国际刊号:1000-6613
国内刊号:11-1954/TQ
全年订价:¥ 226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化工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8
复合影响因子:1.06
总发文量:6780
总被引量:53152
H指数:63
引用半衰期:5.3926
立即指数:0.1
期刊他引率:0.8907
平均引文率:28.8
  • 创新强化传热策略与应用提升炼化企业竞争力

    作者:孙丽丽 刊期:2019年第02期

    强化传热是炼化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丰富的工程知识沉淀与炼化设计实践,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将炼化企业的强化传热工程策略划分为设备元件、工艺过程和全厂3个层次。通过梳理管壳式换热器等的工程应用方案,归纳了面向特殊工艺和介质的设备元件强化传热;通过总结芳烃、原油蒸馏、乙烯等装置热能/冷能利用,...

  • 生物质原料供应链技术经济研究进展

    作者:马国杰; 常春; 陈俊武 刊期:2019年第02期

    生物质原料供应链是生物质资源转化的基础保障,是未来实现大规模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所在。本文对生物质供应链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分别介绍了生物质原料收获与收集、储存与预处理、运输等技术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供应链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综述,对比阐述了国内外采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定量化的数学模型来优化供应链的技术经济...

  • 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荧光成像探针研究进展

    作者:刘毋凡; 陈楚芳; 潘文慧; 熊佳; 屈军乐; 杨志刚 刊期:2019年第02期

    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成像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获得纳米尺寸结构的超精细图像,荧光探针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的相关概念,包括基础光学概念、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成像原理、成像系统,总结了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成像荧光探针及其应用等研究进展,相信本工作能帮助化学、化工领域相关工作者了解受激辐射超分...

  • 液相中气泡上升行为与界面传质:实验研究与数值计算

    作者:李鑫; 张攀; 陈光辉; 李建隆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气泡在液相中的上升行为及气液界面的传质行为极为常见。本文针对不同条件下气泡上升过程的实验研究方法以及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从实验与数值计算的角度,综述了单气泡上升过程的影响因素、多气泡上升过程聚并与破裂的现象和机理以及工业装置中气液两相流型和气泡特性,并对传质模型进行了归纳,主要关注了气侧-界面传质模...

  • 壁面润湿性对微细通道内R141b流动沸腾不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罗小平; 廖政标; 周建阳; 张霖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为了探究壁面润湿性对制冷剂R141b流动沸腾不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微细通道流动沸腾实验平台,制备3种不同润湿性的矩形微细通道,其壁面接触角分别为62.3°、接近0°和158.7°。以R141b为实验工质,在截面宽×高为1mm×2mm的矩形微细通道内进行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了沿程测点压力波动情况以及影响进出口总压降波动的因素,最后对总压降波动信号进行Hurst...

  • 基于非逆流传热的热交换网络系统的3E优化

    作者:蒋宁; 郭风元; 韩文巧; 刘华菁; 林露 刊期:2019年第02期

    考虑非逆流传热对换热设备传热温差、壳数和面积的影响,对包含非逆流换热设备的热交换网络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基于非等温混合分流分级超结构,采用能源、经济和环境(3E)综合评价指标,引入温差修正系数,建立了热交换网络多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O-MINLP)模型,并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提出了系统性的求解策略和求解方法。应用案例研究...

  • 甘露醇喷雾干燥过程中液滴粒度分布变化的群体粒数衡算模拟和实验研究

    作者:吕凤; 张扬; 马才云; 王学重 刊期:2019年第02期

    利用群体粒数衡算(population balance,PB)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了甘露醇水溶液的喷雾干燥过程中液滴的粒度分布的变化规律。液滴干燥过程中的颗粒粒度的萎缩速率,在群体粒数衡算模型中描述为液滴的逆(或负)生长项,通过单个液滴反应动力学方法(reaction engineering approach,REA)获得。基于单个液滴干燥的反应工程方法模型REA和群体粒数衡算模...

  • 油水界面测量过程中自适应阈值聚类优化算法

    作者:任喜伟; 何立风; 姚斌; 宋安玲; 钟岩; 刘艳玲 刊期:2019年第02期

    精确检测原油储罐内油水界面及液位高度是保证净油外输含水率控制精度及联合站盘库系统计量精度的前提条件,是石油化工过程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鉴于油水界面测量过程中传统分类统计算法和经典K-means聚类算法存在依赖人工选取典型值和初始聚类质心、计算结果不确定性以及精度难于保证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means自适应阈值聚类优化算...

  • 乳化剂对动态膜分离油水乳化液过程的影响

    作者:张雪芳; 潘艳秋; 陈鹏鹏; 俞路 刊期:2019年第02期

    利用管状陶瓷膜基氧化锆动态膜分离油水乳化液,研究了4种工业常见乳化剂[斯盘80(SP-8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分离过程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和浓度、乳化液温度和流量以及操作压力对过程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SDS、1.0g/L、50℃、120L/h和0.14MPa操作条件下,油水混...

  • 静压支承技术在海水淡化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中的应用

    作者:田俊杰; 王越; 吴家能; 周杰; 徐世昌 刊期:2019年第02期

    海水淡化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RERD)高、低压流体间的泄漏主要在转子与端盘的配合间隙中发生,这种泄漏直接影响到装置的能量回收效率水平。本文通过在平面端盘上引入阻尼孔和静压支承槽,构建了静压支承端盘方案,将静压支承技术应用到自主开发的电驱RERD装置中,以解决其运行过程中泄漏量大、能量回收效率低等问题。在转子与上、下端盘配合总间隙为...

  • 小尺度超临界CO2管道小孔泄漏减压及温降特性

    作者:顾帅威; 李玉星; 滕霖; 王财林; 胡其会; 张大同; 叶晓; 王婧涵 刊期:2019年第02期

    超临界CO2管道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将会造成严重的事故。本文基于小尺度CO2管道(长14.85m,内径15mm)实验装置开展了超临界纯CO2及含杂质超临界CO2管道的小孔泄漏实验,测量了不同泄漏孔径及不同起始压力条件下超临界CO2管道泄漏过程中管内介质的压力和温度响应曲线,分析了管道泄漏过程中CO2的相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O2管道泄漏过程...

  • 基于膜分离器的NH3-H2O-LiBr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研究分析

    作者:岳小洋; 李舒宏; 徐梦凯; 李彦军; 杜垲; 杨柳 刊期:2019年第02期

    氨-水-溴化锂(NH3-H2O-LiBr)三元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溴化锂的存在有利于发生过程的进行,降低循环精馏热,但阻碍了吸收氨的传质过程,对吸收性能不利。对此本文提出基于膜分离器的氨-水-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可将溴化锂从进入吸收器的溶液中分离出来,进而改善吸收性能。并进行了在膜分离器中分离溴化锂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NH3-H2O-LiBr三元溶液在膜...

  • 扰流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流道优化

    作者:贾斌广; 刘芳; 王达; 张大鹏; 韩韬 刊期:2019年第02期

    通过改变常规的蛇形流道的扰流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扰流板布置,开发出一种涡旋形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并对其进行实验与模拟研究。研究发现在平均太阳辐照度819.7W/m2、温度7.33℃、流量0.025kg/s的条件下,涡旋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可达59.14%,比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高2.18%;而其压力损失仅为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37.26%,且随着...

  • 弹性棒对仿生学柔性反应器的流体混合强化

    作者:张广达; 刘明慧; 邹超; 肖杰; 陈晓东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柔性反应器底部放置竖直的弹性硅胶棒(弹性棒),通过弹性棒运动对周围流体产生扰动,强化流体混合。基于酸碱中和脱色法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了柔性反应器的混合过程和混合时间;通过混合时间定量评估了弹性棒的强化效果;并分别研究了弹性棒的位置和高度及柔性反应器系统的最大挤压深度和频率对流体混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棒的放置能够使柔...

  • 内部热耦合塔的热力学分析和节能研究

    作者:方静; 刁梦宇; 李春利; 轩碧涵 刊期:2019年第02期

    提出了一种运用熵法对内部热耦合塔可逆性进行分析的方法。以乙醇-水体系为例证明了热耦合塔相比于传统塔较优的节能优势,并确定了该塔的最佳操作范围。本文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对热耦合塔的热力学效率以及熵增的公式进行推导,从理论上证明了热耦合塔在节能方面优于传统塔,又结合实验数据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计算。结果表明:为实现两塔段间较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