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绿色教育论文

绿色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05 01:50:52

绿色教育论文

绿色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化学教育;绿色化学;理念渗透

1高校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的必要性

如今环境污染问题严峻,但是各国的治理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必须找到环境污染的根源,只有灭杀其根源,才能真正地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而现在环境污染的根源,就是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量过大。那么,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量成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化工企业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对其进行关闭不仅会使国家的财政严重亏损,还将极大的不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方法,只能是化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革,发展绿色化学。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化学专业的学生更是化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因此,在学习阶段就对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将会使学生在未来投身化学事业时铭记绿色化学的理念。学生心中以绿色化学作为准则,将会极大的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而绿色化学的发展,又将推动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立。因此,在高校化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将带动绿色化学的发展,还对治理环境污染大有好处。

2高校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方法

2.1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口头说教式教学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高校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时也是如此。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时,应该多运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多媒体辅助式教学。对于一些药品消耗大或易爆、操作不易控制或必须使用有毒有害试剂,但教学内容中必须要求掌握的实验,采用多媒体进行模拟仿真代替常规实验或演示实验,不仅可以明显改善高校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实验创新氛围,杜绝或减少实验室污染的产生。如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实验,原电池的实验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不仅效果明显,而且也避免了药品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2.2启发式教学模式

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即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由学生自己感悟。启发式教学可以向学生直观的表现绿色化学的必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总结能力。例如在学习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途径、成分及其危害,启发学生想象并设计出减少酸雨形成的方案及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二者呼应之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的观念。除了视频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讨论化学污染的论坛推荐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和思考。教师在给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时,一定要保证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最好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扰。因为只有学生从心里认同,其才会实践于生活中。

2.3带领学生前往污染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向学生播放环境污染的相关视频,虽然是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观念的好方法,但还是缺乏一定的直观性。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力带领学生前往污染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相较于视频,现实生活中的化学污染无疑更具直观性和震撼性。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明确发展绿色化学的必要性。当然,教师在带领学生出校考察时,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3总结

人类文明的每次进步,化学的作用都功不可没,现代社会也是如此。没有化学,就没有化肥、农药,农业就达不到今天的高度。没有化学,就没有各类新药,医学就达不到今天的高度。没有化学,就没有食盐、味精,食物也将索然无味。因此,化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宇宙航空,小到生活琐事,都离不开化学的身影。但是,有害的化学物质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例如臭氧层空洞,水资源污染等。绝对不能放弃化学,也不能任由有害的化学物质危害我们的家园。所以,只能大力发展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在保证正常的化学用途之外,还强调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在高校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不仅是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观念,更是帮助学生提前明了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可谓一举两得。

绿色教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大学;绿色教育;环境教育;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998年4月,清华大学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关于申请批准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项目的报告》,这不仅标志着“绿色大学”理念融入到高校的办学思想之中,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愿景之一,也标志着“绿色大学”成为高校实践环境保护、提升自身能力和形象的重要途径。“绿色大学”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为最终目标,其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大学为平台,塑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校园文化环境,为在大学精神中融入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找到最为恰当的知识、技术的传播平台。[1]

从“绿色大学”萌芽到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我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诸多学术文章一方面折射出我国“绿色大学”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与动态。因此,梳理和分析我国有关“绿色大学”的研究成果,有益于其健康发展。

一、 文献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一)文献数据采集

“绿色大学”在我国的出现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以及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有紧密联系,特别是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颁布,在教育领域提出“重订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针”思想,对于我国大学开设有关环境教育公共课程、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创建绿色校园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为“绿色大学”的出现奠定了政策基础。鉴于此,本研究将1994年确定为文献收集的起始时间,2010年为终止时间,共17年。数据源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主,以“绿色大学”、“绿色教育”、“环境教育”、“大学环境教育”、“大学绿色教育”、“高校环境教育”、“高校绿色教育”作为关键词,进行精确匹配关系的检索,检索结果经过筛选,所得文献作为文献数量与研究动态分析的依据。同时,为了更好地理清我国“绿色大学”的建设脉络,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编制了《中国绿色大学大事记》(1994-2010),这也是本文进行分析的基础资料。

(二)文献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从1994年至2010年,共检索到有关期刊文献512篇,年均32篇,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有关“绿色大学”研究的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过程并非线性。按柱状图的变化,可以把文献数量的变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94-1997年为第一阶段,1998-2010年为第二阶段。在1994-1997年间,每年的文献数量不足17年平均数的一半,说明这段时间对“绿色大学”的研究并不活跃,其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同时,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以环境教育或绿色教育为主。1998年,文献数量出现了大幅的增长,虽然之后的1999年文献数量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从2000年后,每年的文献数量变化基本趋向平稳。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这与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开展“绿色大学”建设工作有重要的关系。事实上,检索结果表明,1998年后才真正出现了以“绿色大学”为研究专题的文章。此外2000年后文献数量变化趋向平稳,也说明这个阶段有关“绿色大学”的研究趋于成熟,研究内容的细化、研究角度的多元化是主要标志。

二、学术文章的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发现,我国关于“绿色大学”的研究热点可以概括为“绿色大学”创建、“绿色大学”评价及绿色教育三个方面。

(一)“绿色大学”创建

在我国,“绿色大学”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86年林集在《云南林业》第4期上发表的论文《绿党与绿大》,但是,在这篇很短的文献中,对“绿大”的解释主要是一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培训机构。与现在理解的“绿色大学”相同的文献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余谋昌先生在1991年《中国环境管理》上发表的论文《应重视生态文化建设》。而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则是真正意义上“绿色大学”的实践开端,2001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清华大学为“绿色大学”。

继清华大学开展“绿

色大学”建设以后,我国其他一些省份也进行了积极的推动,并借鉴基础教育中“绿色学校”的评估方式,开展了“绿色大学”的评估,命名了一批“绿色大学”。在此背景下,关于“绿色大学”创建的文章也不断增多,如在搜索到的512篇文章中,有145篇涉及“绿色大学”的创建,具体包括“绿色大学”概念与内涵、“绿色大学”现状及对策。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绿色大学”创建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思路有相似之处,有学者就提出建立“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方式,具体做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采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方法,开展“绿色大学”建设;二是借鉴iso14001的思想,开展“绿色大学”建设。这种将环境管理的思想纳入日常全面管理工作中的思路成为“绿色大学”建设的一种趋势。2011年4月,国家环保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将开展“绿色大学”建设作为其内容之一,这些研究成果都将是中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基础。

(二)“绿色大学”评价

“绿色大学”评价是推进“绿色大学”健康、稳步发展的措施之一,我国的研究人员在此领域亦有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大学”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是重点和热点。从研究人员所构建的“绿色大学”指标体系的内容来看,目前“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绿色实践、绿色办学和绿色管理等六个方面[2-3],可见这些指标体系的雏形即是以清华大学提出的绿色大学“三绿模式”,即“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4]为基础,这说明现阶段学者对“绿色大学”基本建设内容的认可。当然,也有学者担心这会造成我国“绿色大学”建设模式比较单一,也就是“绿色大学”评价是否需要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标准的问题,担心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相对于中小学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每所大学又都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建设绿色大学,会使绿色大学失去活力。鉴于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绿色大学的评价应符合满足国家绿色人才和绿色成果需求的建设目标,国家或者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参考学者的意见,制定出能反映“绿色大学”内涵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评价“绿色大学”的基本标准,大学则应根据其办学理念和自身的条件制定其《绿色大学建设规划》。“绿色大学”的建设未必一定面面俱到,有建设重点和形成特色则更有意义。例如,关于只是开展绿色教育的大学不是“绿色大学”的问题,在“绿色大学”评估中则更应具有包容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大学在绿色教育方面成绩显著,形成绿色教育特色,完全可以认同其“绿色大学”的成效。 色教育

有学者认为,“绿色教育是创建绿色大学的伴生产物,也是环境教育发展到现代阶段产生的新概念、新事物”,这个定义是从绿色教育产生的背景的角度来界定的,也反映出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即环境教育与绿色教育的关系。事实上,我国高校并没有严格区分绿色教育与环境教育,多数教师常常将二者等同使用,但从研究的角度考察这两个名词的异同,可以认为,绿色教育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绿色教育是对环境教育的继承与发展,绿色教育不仅关注环境也关注教育本身的发展,不仅关注一门环境教育的课程,也关注一所大学整体的教育氛围;狭义的绿色教育与环境教育一样,即关于环境的教育,本文所探讨的绿色教育指的是后者,我国对广义的绿色教育研究仍显不足。

对高校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与行为已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共识,多篇文章都讨论了在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高校环境教育、绿色教育的研究,我国高校也在推广环境教育,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孙萍[5]、刘子亭[6]等通过问卷法,研究分析高校学生的环境意识,以此作为反映高校环境教育现状与效果的一个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环境价值观,但在行为上表现为知行不统一,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的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欠缺。其原因有:第一是高校的环境教育理念落后;第二在具体环境教育实施环节中没有环境类的课程,或者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倾向于知识的灌输,教学方法不当。

绿色教育是“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那么,对于大学来说,应

该如何实施绿色教育?通常人们认为绿色教育应该通过两种形式展开: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实践。这是两种最基本的绿色教育形式,对于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二者缺一不可。如高晓清等[7]在长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行为主义教学设计原理、系统论原理、环境教育的学科特性和师范院校特点,设计了“多学科交叉与开放性行为教学模式”,此模式除了在操作上具有理念鲜明的学科交叉性、多维互动的开放性外,还具有多元灵活的行为性等特点,在促进学生由外在行为向内在行为转化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开展绿色教育,除了教育形式,还涉及绿色教育内容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绿色教育内容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融合,有学者也把环境教育或绿色教育内容具体化,如陈南[8]提出高校的环境教育应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伦理道德、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四方面的知识领域;王子彦[9]认为绿色教育应包括“环境观念、环境知识、环境规范”等三方面的内容。上述教育内容是对绿色教育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教学实践中,又该如何将这些高度概括的教育内容细化,如环境知识包括哪些知识,不同专业或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所要学习的环境知识是否相同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研究。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绿色大学”是一个多维层次上的概念,它也是一个具有极大研究潜力的领域,需要更多人员投身到它的实践和研究中,产生更多的争鸣,形成多样的观点,指导创造性的实践。在对17年“绿色大学”文献进行分析后,本研究发现:

1.我国有关“绿色大学”的研究正在细化,研究角度趋于多元化,如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外,绿色学风[10]、绿色大学的生态足迹[11]、大学生绿色行为体系构建[12]、绿色社团[13]以及绿色校园等方面也有专门的探讨。虽然研究在细化,但是研究的深度还不够,目前的研究文献多停留在讨论“绿色大学”必要性、迫切性以及绿色大学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上,而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文章不多,或者只是面上的讨论,缺乏操作性、针对性的专业研究。对于绿色教育的研究亦是如此,如有关绿色教育的文献不乏对课程方面的关注,但是对环境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和分析的文献相对匮乏,大多数的文章对课程模式没有进行剖析,如何更好地利用不同的课程模式也没有得到详尽的阐述。此外,有关绿色校园建设的文献也不丰富。实际上,近年来,高校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进行校园建设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绩,相信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会在今后有所增加。

2.高等教育环境教育理论的系统研究、“绿色大学”实践与研究等均不足,研究人员发表文章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这一点,虽然在此领域开展研究的学者数量不少,但多是短期的、分散的,大学者、大科学家参与绿色教育、绿色大学系统研究的不多,科研实力强的高校参与研究的也不多,从而导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

3.我国目前已出现了不同的“绿色大学”评价指标,许多地方标准则受到基础教育“绿色学校”评价标准的影响,对于哪种评价指标能最有效地反映“绿色大学”创建的水平并能指导“绿色大学”实践是值得关注的事。笔者认为,“绿色大学”评价标准和方法都应更具灵活性,其目标是将“绿色大学”理念融入大学已有的办学理念中,形成丰富而各具特色的中国“绿色大学”。

致谢: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广州大学环境教育中心李冬梅和陈南老师的热情指导,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李久生,谢志仁.论创建绿色大学[j].江苏高教,2003(3):20-21.

[2]鲁璐,刘汉湖,白向玉,等.绿色大学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2):42.

[3]王大中. 创建“绿色大学” 实现可持续发展[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36.

[4]叶平,武高辉.中国绿色大学研究进展[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8-50.

[5]孙萍,刘钊.大学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11):65-66.

[6]刘子亭,张保华,刘子政,等. 聊城大学绿色教育调查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80-84.

[7]高晓清,刘湘溶,白解红,等. 师范院校环境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5(3):54-58.

[8]陈南,吴小强.在师范院校中加强

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建设[j].环境教育,1998(4):6-7.

[9]王子彦.对大学环境教育课内容及其相关问题[j].环境教育,2001(5):60-61.

[10]尹华,曹贤香.“绿色学风”是建设“绿色大学”的重要内容[j].2006(10):62-63.

[11]顾晓薇,李广军,王青,等. 绿色大学建设中的生态足迹[j].环境科学,2005(7):200-204.

绿色教育论文第3篇

【关注视角】

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建立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切实扭转评价学生只看分数、评价学校只看升学率的倾向。2013年6月,国家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进入了“绿色GDP”时代。

2011年11月下旬,因应国家推进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实践中的课改与研究偏向,基于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对绿色教育、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的实践研究,四川省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共同体“校长论坛”以蜀光绿盛实验学校为现场,主题聚焦“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其核心价值诉求是:基于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绿色质量追求,从整体创建学校课改生态入手,探索达成绿色质量的思想方法、行为路径与策略智慧。

叩问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论坛”探讨了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追求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的价值和意义、达成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的基本策略。在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同时,“论坛”集中研究了几个关键性的实践研究问题:怎样构建达成绿色质量的学校课程体系?怎样培育达成绿色质量的新型课堂?怎样构建诉求绿色质量的评价体系?怎样繁荣社团文化,助推绿色成长?等等。

经过理性务实、激情多元的主题讨论、互动碰撞,“论坛”形成了一批值得期待的成果。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研究,伴随着诉求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的思想行走与行为踩点。

绿满天地春常在

——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建设的思考与策略

李仁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交织,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教育。美国创造性地提出以全面的、普遍联系的“生态学理论”解决教育问题。当今中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基于培育“课改生态”达成培养综合素质的绿色质量,当是解决教育症结问题的一种重要视角。

在我看来,绿色教育就是草根教育,生命力强、环境适宜性强,可以移植的均衡教育;草根的生长质量就是绿色质量,绿色质量必定是植根于学校课程体系、基于外部环境与自我生长的生态质量。追求绿色质量必须建设课改生态,并找到行为路径和操作策略。

一、春风唤醒绿意,教育又逢生机

当前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改革,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都很容易指向教育,党和国家做出各种决策,提供了化解矛盾的智慧。

(一)清风和畅春意扬,教改进入新时代

2013年6月,为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教育部了《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指出: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项关键性指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按照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和评价标准的内容要求,完善综合评价指标框架,并改革评价方式和方法,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国家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政策出台后,引发教育系统对教育质量的本质叩问,对教育绿色质量的思考探索,激起学生、家长、社会对绿色质量的向往和追求。

(二)乱花渐欲迷人眼,课改需要再整合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中小学紧紧围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改核心,展开了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然而在课改实践中,出现了各种非生态的课改现象:

形式上追求新样式。比如拆讲台以示师生平等,印“学案”标志主导,限时讲课以示还原学生主体,不布置作业就叫减负,把考试变成羞答答的“监测”,随便什么活动都冠以素质教育的名义。

内容上依旧新瓶装旧酒。课程没有做到既照顾儿童的发展阶段,又反映人类的基本活动,没有反应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质量上唯分数第一,分数依然事关学生的命运、教师的前程、学校的声望、家庭的温馨。

效益上基本不考虑成本。好像在中国人的固有思维中,教师就应该像老黄牛,默默奉献,不计时间、不求回报;学生就应该像不停的陀螺旋转,不给自由的时间和自主的空间,作业变成了管理学生的锐器,学生成为了“等待喂养的动物”。

当前热热闹闹的课改,实际上出现了“百花齐放各表一枝的点,独树一帜择善从流的线”的“点线式”状态。教育改革整体构建学校素质教育发展体系,从促进生命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推动课程改革,从学校环境、课程建设、课堂变革、教师培养等方面整体优化课改生态。

(三)草色遥看近却无,研究亟盼问实质

课程改革10多年来,各种研究层出不穷,既顺应了时代需要,也推动了课改前行,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淀了“量”的前提。在叩问“质”的同时,反思“量”的路径,我们发现:课改研究多是技术性、问题性、应急性、专门性等“点线式”研究,缺乏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师生成长的生态性研究,缺乏学校教育课程化视野与课程化行动,缺乏绿色质量理念和课程生态意识。

面对国家的战略期望和家长、学生现实亟盼的双重矛盾,人们更多地选择了适应现实需要的习惯做法——把口号喊响,把应试做实,把分数提高,让学生升学、家长满意、学校成名、政府称心,究其实质都是基于自我、生存发展需要的自我研究,国家战略、课程目标、学校文化、学生本质发展等教育生态要素,多被取舍为教师自我专业需要和学生分数需要的零枝碎叶。课改研究没有追问人的发展质量,没有关注课改生态,研究成了思想和技术移植,改革成了隔靴搔痒。

面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国家政策背景、课改实践背景和研究背景,面对国家战略、课改形势、社会要求和教育自身的发展走向,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诉求绿色质量,培育课改生态。

二、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的内涵和辩证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是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强化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三是强化体育、美育等薄弱学科建设。四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五是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些改革的价值追求,实质就是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诉求。

所谓绿色质量,简要地说就是全面、主动、发展、幸福的教育质量,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全面的质量,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习得,个人愿望、家庭希望、社会要求、国家战略、未来担当等全面融合的立体质量。二是幸福健康的质量,遵循教育规律,符合身心特点,在愉悦追求中成长,不透支未来,不浪费今天,不悔恨昨天,自信阳光的质量。三是优化的质量,通过对自我身心、课程与生活、环境与文化、知识与实践、现实与未来、学校与家庭与社区,以及个人担当与社会需求、国家意识的优化,实现顿悟与自信的内在优化、接纳与整合的外部优化、顺应与发展的立体优化的质量。四是持续生长的质量,基于遵循认知规律、激活学习动机、培养学习情感、探究科学方法,获得低耗、高效、优质、终身发展的质量。五是个性化的质量:根据生命成长差异形成良好的个好、兴趣特长、个性习惯,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坚忍不拔的追求获得成功的质量。

课改生态,广义上因应课改政策、社会需求、学校差异、师生个性等整体和谐的课改状态。狭义上是基于学校文化特色、教师素养、学生个性、社会需求等形成的和谐的课改系统。诉求绿色质量的课改生态是:遵循教育和生命成长规律,落实教育方针,推进学校文化课程化、学校教育课程化;凸显学校文化个性、彰显学校教育生命力,促进学校教育环境优化、学生个体发展、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等。诉求绿色质量的课改生态拒绝盲目追风、简单复制、“邯郸学步”,强化本土气息、文化建构、生命活力、个体差异等思想和行为。

课改生态为绿色质量提供环境土壤、课程资源、方法路径、前进动力、内生力量和政策保障,绿色质量则是课改生态的价值追求和目的体现。

三、探寻行为源泉,内化理论体系

追求基于课改生态的绿色质量,具有丰厚的教育理论支撑。

(一)方向——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等内容,强调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活动的动力和目的。

(二)路径——发展心理学,根据人的发展心理特点制定相适应的发展目标和成长路径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基本原理。发展心理学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等功能,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和行为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等心理发展性的特殊功能。

(三)动力——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从情感的角度引导师生快乐学习生活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强调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能力和美,能让人因对过去的满足、现在的快乐、未来的信心,带来幸福感和勇气、宽容、创造、责任。

(四)控制——元认知干预技术,结合认知心理启发、引导、激励,进行过程干预、控制,促进生命成长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包括元认知知识(是什么—概念、现象)、元认知体验(为什么—理由、原因)、认知调节(怎么做—方法、措施)三部分内容。

(五)运动——生态教育理论和人的个性化发展理论,像车的轱辘承载前进与运动

生态教育理论立足于“生命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把学生作为能动学习的主体,以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把课堂看作师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历程,重视生成的课程资源、提高教育的效益;重视学校、社会、政策资源等外部环境的调控和优化,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与学习。

个性化发展理论尊重生命特质,承认个性差异,强调“学生为本”,在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共性。

理论回归实践才有生命力,实践赢得理论指导才有创造力。追求绿色质量,建设课改生态,必须从理论上找到支撑,并用以指导我们的课改行动。

四、开拓绿色路径,构建整体设计

(一)整合构建文化

文化若水,在有形与无形中浸润、滋养、灵动心灵。评价是金,既是规范,也是导向,核心是引导、激励生命成长。课程是土,综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执行课程计划,落实课程目标,核心是培育校本化的课程文化。课堂如火,点燃激情,发展潜能,激扬活力。环境似木,提供适宜生命绿色成长葱郁茂盛的环境和充足优化的资源保障,彰显生命的本色与个性。

追求绿色质量,学校应该根据“五行”进行校本化、班本化的课程和教学领导,培育生态化的学校课程体系。应该根据教育方针,结合学校教育思想、教师共识、办学目标融合成学校核心价值、办学理念等思想文化,将教师愿景、师生素养、本土民俗、社会需要和学校风气融合聚生为自觉的精神文化,将教育法律、道德规范、纪律要求熔铸成强制层面的制度文化。

(二)探索砺金评价

构建学校绿色质量评价体系,必须将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五大要素,进行校本化改造和细化,着力提高学生发展质量,促进教师进步和学校发展,不再以分数论成绩,而应聚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三)营造火热课堂

课堂教学固然需要动静有序,师生之间则离不开火热的交流激情。热烈的氛围将吸引每个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真正做到“情感在交流,课堂无闲人”。

(四)建设本土课程

随着课改的深入,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丰富性、适应性、可选择性越来越凸显,但也可能带来课程选择的盲目和脱离地气,使教学失去效力、学习失去兴趣。建设本土课程更能让学生适应课改生态,使其心智、能力、品行、气质等更显本我特质。

(五)培育葱郁环境

培育课改生态,既要了解国家政策大气候,又要知晓本地人文小环境,才能唤起学校对课改环境的自我觉醒和责任担当,把教学行为融入课改生态,才能有效的培育课改生态,达成绿色质量。

(六)培养统帅师资

绿色质量取决于教师发展质量,教师必须全面提高素养,统筹质量因素,培育课改生态,优化资源配置,引领学生在自信快乐中主动获得知识、学习技能、修炼情感,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是生命成长的基调,但绿色质量并不排斥其他色调,多彩才有缤纷。追求绿色质量,培育课改生态,就是要让生命的原色和着心灵的光辉,照亮生命前行的大道。

编后点睛:

文本从时代呼唤、主题内涵与辩证关系、理论支撑与行为走向,建立了培育课改生态、达成绿色质量的基本思想与行为框架。

走出缺乏绿色质量引领的课改非生态,必须把握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绿色质量是全面、健康、优化、可持续生长的个性化质量;课改生态是以学校教育课程化视野和行为,统合促进生命优化成长的资源、环境、路径、动力等,形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它要求:遵循教育规律与生命成长规律,推动学校教育课程化、学校文化课程化和育人环境整体优化。课改生态为绿色质量提供环境土壤、课程资源、方法路径、内生力量等,绿色质量则是课改生态的价值追求和目的体现。

培育课改生态,诉求绿色质量的理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引领方向,以发展心理学探寻路径,以积极心理学与幸福心理学开发动力,以生态教育论和人的个性化理论,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环境优化,实现人的个性与共性和谐发展。

绿色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化学 医用基础化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改革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它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

化学教育尤其大学化学教育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医学类职业是与人类生死、健康休戚相关的事业,保障人类健康离不开药物,药物合成又离不开化学,而化学工业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如何在这三者之间构建和谐,绿色化学是唯一出路。绿色化学不应是一门独立学科,而应是一种指导思想,是人们应该倾力追求的目标[1]。作为大学化学教师,我们首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将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意识,培养出具有绿色化学意识的一代新人[2]。绿色化学成为医用基础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提高自身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绿色化学是化学科学与物理、生物、材料及信息等科学结合的产物,是化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学人员不但需要具备化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还要系统地学习关于绿色化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有关绿色化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

2.改革实验方式,避免实验污染物产生。

化学实验中总有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的生成,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有害或有毒的实验废弃物。笔者所在的安徽三联学院医用基础化学课程针对的是文理兼收的医药营销专业学生,他们毕业后从事药物开发、合成的可能性很小,进行化学实验实际意义不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取消了实验操作环节。对于个别必要的实验,借助网络,利用录像、多媒体课件、Flas、计算机虚拟实验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演示,避免了化学污染物的产生。

3.针对职业需要,整合医用基础化学知识结构,添加绿色化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选用了张法浩主编的《医用基础化学》,该教材包含了无机、分析及有机化学的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根据专业的特点及教育部对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我院该课程总学时只有72节,比过去减少了二分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3]。要更多地将医药营销工作中实际需要的知识融入教学过程,摒弃那些不重要又晦涩难懂的知识,使医用基础化学真正成为理论的基石。现行教材内容与职业缺乏紧密联系,忽视了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笔者对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删减和压缩了教材中电解质溶液、酸碱滴定法、配位化合物、分光光度分析法、分子轨道理论等章节内容。将压缩的理论和实验课时用以补充绿色化学内容[4][5],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学生揭示、展现绿色化学与基础化学的紧密联系。对晦涩难懂的内容以教师精讲为主;常识性的内容由学生讲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相关的内容设计题目,让学生发表见解、分组讨论或辩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4.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原理,结合绿色化学,撰写科技小论文。

作业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除了布置教材习题外,为让学生更深入更主动地将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到传统化学学习中,在课程结束前,笔者布置学生选择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选题,通过探究和调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评价、调查、讨论、研究,写出科技小论文。从对连续三届学生提交的论文情况看,由于平时的教学中始终贯穿了“绿色”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主题,学生兴趣浓厚、选题广泛、立意明确,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学生始终是决策者、行动者。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关心环境及环境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将对现在和未来的全球环境、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改革教学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五年的教学中,笔者经历了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手段改革过程。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教学,无论信息量还是教学效果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成绩的评定,考试方法的创新是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环节。从2005级开始,课程成绩的评定项目包括:平时成绩20分,科技论文40分,理论考试40分。前两项是基本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占总分60%,比重超过了理论知识的考核,既有利于调动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又促进了教改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笔者经过几年尝试性地将绿色化学融入到医用基础化学的教学探索,逐渐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及时渗透绿色化学方面的知识,适当地加深和思维拓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绿色化学教育,成为有绿色化学理念的新一代高职大学生,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莉,冉呜.绿色化学的提出与发展.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9,(6).

[2]何树华,田开江.大学化学专业应加强绿色化学教育.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0,18,(5)

[3]乔秀文,杜志坚,李洪玲,曾宪佳.医用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探讨.农垦医学,2004,II(1):47

绿色教育论文第5篇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将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中学的100名学生及10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与绿色体育教育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同时通过网络查阅下载有关文件、相关论文,重点查阅了国内有影响的、与本研究相关的体育类期刊、体育学院学报等理论资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访谈法

为了解江西省中学绿色体育的践行情况,通过电话联系主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部分体育教师,弥补调查问卷无法了解到的信息。

(3)问卷调查法

本文问卷的设计与评定是在查阅大量与本课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遵循社会科学设计调查问卷的原理和要求设计出调查问卷的初稿。并请体育专业6名教授、6名副教授对问卷进行审核、论证和修改。根据12名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再进行必要的修删、补充和完善,最后定稿。共发放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各100份,问卷全部收回。其中无效问卷6份,有效率94%。

(4)现场观摩法

对部分中学进行走访,现场了解绿色理念在学校体育中的深入情况和师生对绿色体育的了解程度。

(5)数理统计法

调查问卷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经过专业人员审核无误后,应用于本研究工作的分析与论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绿色体育的认识情况

表1 师生对绿色体育的认知程度

由表1可知,在被调查的教师当中:非常了解绿色体育的教师不足三分之一,占27%;64%的教师对绿色体育有所了解;少数教师对绿色体育不了解。学生对绿色体育的认知情况:有59%的学生表示不了解;40%的学生表示对其有所认知;只有9%的学生非常了解绿色体育。从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师生对绿色体育的认知程度均不容乐观,这说明部分体育教师在专业理论素质方面有待提升,绿色体育观念没有通过学校体育很好地传播并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当中。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不仅要传授学生体育技能,更要在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绿色体育观念的养成方面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2.教学资源情况

表2 教师对学校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的看法

在调查了解中发现,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存在不公平的分配现象:在体育活动场地的使用和占有方面,有限的资源使体育活动很难正常开展,往往是一部分学生占有更多的资源,而另一部分学生变成旁观者。表2显示:只有17%的教师认为教学资源充足,能满足需要;有10%的教师认为学校的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导致体育活动单一枯燥很难正常开展;超过一半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学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存在不足,不能满足体育活动需要。可见,教学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制约学校绿色体育的发展。

3.绿色体育在新课标评价体系中的体现情况

表3 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所采用的评价维度情况

体育课程标准的评价内容包括对体育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包括体能的评价、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和健康行为的评价等五个维度。评价形式由传统的教师评价到现在的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教师的评价等。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和形式而言不再是单一的维度来决定学生学习的优劣,消除了先天条件与后天努力所带来的诸多不公平性。多维评价内容和形式体现了绿色体育倡导的公平、公正精神。表3、表4数据显示:在调查的一百名教师当中,学生学习评价内容的五个维度并没有充分使用。绝大多数体育教师的评价内容停留在体能评价和知识技能评价两个方面,分别占91%和86%;采用学习态度的评价占67%;而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健康行为的评价被多数体育教师忽略,仅占45%和34%。在评价形式方面,多数采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只有31%和22%。由此可见,新课标下的课程评价体系未在我省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完全执行,绿色体育的公平、公正理念没有在评价体系中很好的体现。

表4 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所采用的评价形式情况

4.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沟通互动情况

表5 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互动情况

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好坏与否直接影响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达成。这也是绿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却不尽如此。表5显示在调查的一百名学生中,能与体育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互动的只占11%,很少互动和没有互动的分别占56%和10%,人数多达三分之二以上。由此可见体育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存在明显不公平现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体质状况、外形特点方面也存在差异。有些体育教师对学生干部、性格外向、体质好的学生大多喜欢,持肯定态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表现出很大的耐心,让他们在课堂上有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而对非学生干部、不善表现、成绩差的学生则失去耐心,有的甚至常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方式,且很少给予他们与教师互动交流的空间与表现的机会。

5.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绿色理念的传播情况

表6 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传播绿色理念的情况

续表

表7 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接受并已践行绿色理念的情况

绿色理念在学校体育中的传播可具体理解为: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体育意识、公平公正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等的传播。调查显示: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会经常性地灌输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占91%,灌输公平公正意识的占95%;会将快乐体育融入课堂的占81%,将生态环保意识传播给学生的占80%。而在学生接受绿色体育理念教育的情况调查中(表7所示),认为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传播绿色理念,对其已有认识并开始践行绿色体育理念的学生比例相对于表6针对教师的调查结果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将教学内容变换成学生能够接受并能得以启迪的信息材料,采用尽可能适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方式向学生传授。

三、结论

1.我省中学体育教师及学生对绿色体育的认知程度均不容乐观。

2.我省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资源存在不公平分配现象,不能满足体育活动需求,绿色体育发展受到制约。

3.新课标下的课程评价体系未在我省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完全执行,绿色体育的公平、公正理念没有在评价体系中很好地体现。

4.体育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存在明显不公平现象。

5.绿色理念没有通过教学主体很好地传播给学生,培养绿色理念的师资队伍已成为推进绿色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布特.和谐体育体育本质的回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4).

[4]郭小苏.终身体育教育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J].四川体育科学,1992(02).

[5]张浩.论绿色体育的和谐性内涵[J].体育学院学报,2004(03).

绿色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绿色大学生态德育路径研究

我国早在1994年3月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就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也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为了实现这种变革,必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以及解决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民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在1999年联合颁发了《2001-2005年全国环境教育宣传教育纲要》,提出要在全国高校中逐渐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以创建绿色大学为目标,开展绿色教育。发展绿色科技。毋庸置疑,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培养一批批具有“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智慧、生态能力”的新型人才,是绿色大学所赋予的重要使命。

一、生态德育――绿色大学的一个基本内涵

绿色大学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节能环保观念和意识为核心,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建设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的校园为示范,传播绿色文化。构建绿色消费,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把高等院校建设成为环保教育的先导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引导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因此,创建绿色大学的基本任务与目标是:一是开展绿色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二是打造绿色校园,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资源共享及合理利用等内涵,藉此平台辐射生态理念、生态科技、生态技能;三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培育一批批具有生态人格的理性“生态人”。所谓“生态人格”就是指将生态意识、生态道德逐步内化为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后所形成的一种道德人格样态,是一个人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活方式所持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确定的态度和立场,它是道德人格的一种新型要求。而大学传统道德教育所强调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它的基本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对于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问题,传统道德教育一般仅停留在环境教育上,尚未上升到生态道德高度,甚至仅有的环境教育也流于形式,所涉及的内容更是“蜻蜓点水”式的,没有进行深八剖析。所以,传统道德教育缺乏全面系统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体系,无法从伦理道德上解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无力承担培育与塑成“生态人格”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基于绿色大学视阈下的生态道德教育既是对传统人际道德教育的继承,更是人类社会进化到现阶段顺应时展要求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也就是说,教育者从人与自然持续生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倡导大学生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承认主体价值与权利,将自然纳入道德关怀对象,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贯彻到高校教学与实践环节。培养具有生态智慧、生态情感、生态道德、生态能力的大学生的一种新的德育活动。这包括对大学生生态道德善恶观的确立。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责任的强化,生态道德能力的培养。总之,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和生态意识,培养新一代具有生态智慧和能力的生态人。是绿色大学生态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绿色大学视阈下生态德育的路径选择

1.强化课内生态教育。塑成学生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就是处理生态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念。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强调要充分尊重自然的价值和权利。认为“不仅人类能创造价值,其他生物、生态系统也能创造价值,而且后者更为根本。不是我们创造了它们,而是它们创造了我们人类。”因此,通过课堂系统地传授生态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德育的一个基本途径。为此。绿色大学至少需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①构建以生态学概论为基础。以生态伦理思想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奠定基础;②可以考虑将《生态伦理学》、《普通生态学》等有关的生态道德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对学生开展系统、全面的生态知识及生态伦理思想教育;③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譬如,在讲授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容时,可以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开展这方面的专题讨论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的正确生态观,提升学生的生态能力;又如在管理学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决策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生态决策能力,等等。

2.打造新闻舆论阵地,强化学生生态意识

社会舆论环境对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和提高生态道德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有学者认为,“道德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或团体背景之中,背景则深刻地影响个人的道德决策。”另据调查统计,有63,26%的同学把大众传媒(即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作为获取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的第一途径。所以,绿色大学应充分利用院报、宣传橱窗、网络等媒体。打造新闻舆论阵地,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这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特殊纪念日,开展专题新闻宣传报道,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操。二是可以利用绿色大学已有的绿化环境设施以及所倡导的绿色生态理念,进行生态道德学生民意调查,开展生态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三是可以开设校园生态德育网站,借助论坛、BBS、博客等渠道,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关注、讨论、研究生态道德教育,以深化他们对生态伦理道德的认同和实践这一理念的自觉性。

3.营造校园生态文化,培育学生生态情感

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恬静雅致”的绿色生态校园环境是创建绿色大学的题中之义。大学生在这种绿色生态环境中学习、生活,耳濡目染,自己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形成、提升。为此。绿色大学可以首先通过创建绿化广场、培育绿化草坪、种植绿化树木等途径来改造校园绿色环境,营造校园生态物质文化。其次可以借助校徽、校训、校风、校歌等特有标识性符号融入绿色生态元素,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感观它们,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的反复接触、碰撞,逐步地将这些生态元素内化为他们的潜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再次可以开展学生认养树木,种植青年友谊林等活动,使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认识到自己在创建绿色大学中的责任与使命,激发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通过这些校园绿色生态示范工程,引发学生生态心理共鸣,辐射生态观念。

绿色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绿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和谐、自然、民主、创新发展的文化,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绿色校园文化则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是指以“绿色”理念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体现亲近自然、和谐民主的特点。高职学院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既重视客观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又重视主体人的主观意识的培养。指学生在学校期间,通过学校环境的感染,规章制度的导向,教师的引领影响,使其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体魄,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把环境道德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社群生活以及公民的公共生活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一种顺其自然的、人文的教育氛围。高校绿化美化工作,有着城市园林绿地的共性,也有校园绿地的个性。

1研究内容

1.1研究校园绿色物质文化 校园的绿色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研究校园绿色精神文化 校园绿色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绿色精神文化包括追求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即追求教师与学生、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和谐发展。

2学校绿色教育基础

学院办学以来就重视环境育人,保护环境,教育为本。

2.1学校绿化覆盖率35.2%,是市级绿化达标单位。学校内四季绿树成茵、芳草菁菁,鲜花争艳、假山喷池、亭台小径、赏心悦目,这给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给予了极大的支撑。

2.2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为主线,它与环境教育密不可分。我们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环境教育工作做到有机的结合。

3研究方法

3.1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环境道德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3.2运用调查研究法:分析、了解学生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3.3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如何建构绿色学校文化,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和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4研究结果

4.1通过实施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环境建设,全力维护学生的安全与稳定,使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都能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广大师生服务。

4.2通过校园环境的综合整治,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使校园形象更美、校园环境更优、校园品位更高。

4.3通过校园绿色文化建设,推进了绿色教育和创建绿色校园具有保证作用。当前,“绿色”被引进教育领域,实施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学校已经成为教育改革新风尚。高职学院理应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确立生态文明观的教育理念,实施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教育,构建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形成文明交往、和谐合作、相互关爱的生活与学习境界。

参考文献:

[1]丁岚;校园文化建设调查及对策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吴娴;校企文化互动与高职学生的素质提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绿色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绿色体育;绿色体育环境;体育教育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提升,教育体制亦随之持续深化,绿色体育理念亦应时而生。具体来讲,绿色体育注重的健康和谐且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此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绿色体育会影响到环境的状态。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使得绿色体育理念快速发展,这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更威胁着人类的持续生存,这些问题都提示着人类应高度重视绿色环保。因此,分析绿色体育理念下的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及环境保护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1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

1.1绿色体育环境教育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加深,随之产生的则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不断掠夺,出现了大规模开发及利用,从而加重了自然生态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污染,且许多环境问题更是不断上演,比如南极上层臭氧层破坏,导致地球空洞持续增大,且全球性气温更是不断提升,人类生存的空气被严重污染,这些问题均是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原因,使得众多物种濒临灭绝,再者是土地沙漠化严重,水、矿资源被污染,森林资源亦是持续缩减,许多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绿色体育理念强调的是体育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着眼于绿色体育而言,其所表达的生态理念强调的是体育和文化及生态环境互相协调、关怀、共生,其间更注重共同发展而产生的联系性体育活动。

1.2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该理论亦是遵循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而提出的。近年来,中共中央十分重视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更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也逐渐增大,而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可帮助大学生缓解其各方面压力,为他们更好地解释这些压力处理的正确方式。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全民绿色意识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最有效且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可以短时间内就看到效果。再者,大学生属于社会发展潮流的重要主体,亦是教育人群中的顶层人物,他们接受着更高的教育,有着更深层的见地及自主性,高校中的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可由大学生的主动性带动更多的人参与。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可以说是极具预见性的一项大事业,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生存,绿色体育概念是随着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恶化而产生的。高校中的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可让社会未来的主体更早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未来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应强调基于环境保护的各种经济增长模式运用,不能浪费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以此确保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

2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大学生并未完全进入社会

大学生都是并未完全进入社会中,他们在即将要踏入社会时极易产生就业压力,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亦或是对周边的环境十分敏感,甚至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比如许多大学生都出现了自闭症。这时学校的绿色体育环境教育非常重要,但许多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教师可与心理部共同编制适宜的活动方案,从而达到绿色体育快速普及的目的,同时让体育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心智的成长。

2.2部分大学生以非法手段获胜

大学生均是年纪尚轻,且21世纪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争强好胜、自我意识强烈,这时许多大学生因各方面压力而选择非法手段获得胜利,这也是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开展的一大潜在危机。高校中常常出现各种暴力事件,这也是绿色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比如大学生暴动等问题早已不罕见,河南及江西等地均出现过类似的事情,体育竞技中又极易失去理智与控制,从而发生许多不忍直视的时间,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绿色体育环境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3大学生性情并未稳定

许多大学生都未脱离叛逆性,其性情极易不稳定,且又是自立独立的,往往喜欢追逐潮流和引导风尚,但这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并不有利,如果处理不好则对其未来性情的确定影响较大。高校中的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开展应有效运用大学生的这种特质,引导其身心健康发展,为其未来的生存奠定基础。

3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的策略

3.1加强高校体育物质环境建设

构建良好的高校体育物质环境是绿色体育环境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具体而言,我国许多高校中的体育环境建设并不完善,有高校体育环境更是非常简陋,缺乏相应的体育器材,且可运动的空间小,学生们的各项体育运动不能有效展开,体育课程大都是采用放羊的形式,这时绿色体育环境教育的开展则更是缺乏相应的基础。这些问题都说明高校中绿色体育环境教育的发展应有效健全体育运动环境,再充分运用自然优势,构建科学适宜的绿色运动场地,还应强调场地周围绿化率,给运动者营造十分舒适的运动场地。

3.2加强师资培养

应培养更多的高质量教师,这也是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学生时代大都是教师为引导者,为学生指导学生及其日常生活,这也说明教师对绿色体育教育环保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牵引力,尽管大学生具备自身的主导性及自觉性,不过导师对其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高校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职业水平,着眼于教师自身绿色教育理念的培养,且渗透性地推动绿色体育的不断发展。教师自身也应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及知识面,从而获得自身修养及素质的提升,这也是高校绿色体育环保教育活动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

3.3加强学生绿色体育意识培养

学生才是高校绿色体育环保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对象,学校可以各类传媒方式对此进行宣传,比如校刊校报及校园网络论坛等,也可将此与相关方式结合来推动绿色体育环保教育的发展,比如举办绿色体育知识竞赛等,在校园中积极宣传绿色体育环境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让该理念逐渐渗透于高校学生的意识中。再者是可呼吁学生团体组织相应的绿色体育活动,比如校内外的联谊比赛,或者是各种融入自然界的活动,可选择爬山或是宿营等方式。运动活动开展中应强调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应基于公平竞争理论进行相应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绿色体育环境教育活动。

4结语

绿色体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下的体育形成及其发展基础,亦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发展模式。高校中的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工作开展时,应强调高校群体的具体特质,从而编制出适宜的教育策略,在此期间,还应做好各项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绿色体育环境教育活动中,这样也能确保各项绿色体育理论充分实现,并严格落实其间各个重要环节,比如物质及师资等方面因素。且应全面分析制约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工作的发展因素,让体育教育更健康、更和谐。我国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也说明分析绿色体育理念下的高校绿色体育环境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对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进行了简述,并全面分析了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的策略,为我国高校绿色体育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性依据。

参考文献

1艾尼瓦尔•司马义.成功体育理念在高校体育课堂的运用[J].教书育人,2012(18)

2段美玲.绿色体育理念下我国体育发展趋势探讨[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