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24 03:25:43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项目 实训 调查问卷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亲乃,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职业院校也受到严峻的挑战,培养既懂理论又懂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是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下面以网络专业为例,谈谈职业院校实训课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应以理论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开开展实训课程,实训的项目可以来自生活中的工程项目,应紧扣岗位的需求来开展实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来开展教学。培养学生既懂理论又懂技术, 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通过对市场的问卷调查,个别座谈,及毕业生的跟踪情况统计,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企事业单位对网络人才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一般的小企业都会要两个左右的网络维护人员,而大的企业需求量就更大的,有的公司成百上千。而公司的网络管理员的能力要求是能维护好公司网络的正常运行,能迅速解决公司的网络故障问题。而一些专门网络技术公司则要求就更高了,比如:要求员工能开发网站,系统运维,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工程技术等。当然也有些销售型的公司,要求学生既要熟悉网络产品,还要懂得营销知识。

在了解了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术具体如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具备以下的能力,网站建设能力、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安装调试能力、综合布线、网络工程、网络故障的检测与排除、通信终端系统的设计、具备中小型网络的用网、管网、建网能力。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计算机的网络教学中应以行动教学的理念为依据,以培养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职业情景的行动能力为目标,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成果展示等手段。从任务到项目实施,评估,检查反馈。充分发挥学生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紧密结合网络专业的职业需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的环境中巧妙的运用实际工程中的项目,可以把课堂融入到企业。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现在的学习环境就是以后的工作环境。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实训课程由综合布线、服务器配置、网站开发、网络工程、网络管理、路由与交换配置、故障测试与排除、系统集成等课程组成。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实训课程的分配及学时的安排,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课程采 取分组实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训过程组织如下:

一、实训前准备

实训前主要对学生进行网络设备的介绍与演示,以及注意事项的强调,安全事故与职业素养的教育,主要实训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综合布线设备、备线架等介绍。团队精神与企业内部沟通技巧、职业素质与规划分析。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二、项目实践

本阶段是重点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项项的实践职业技能,学生能对整个项目进行全局把握,从项目的招投标,项目的需求分析,项目的实施、项目收尾验收以及工作结报的书写等。学生在此阶段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各种相关的技能。主要进行基本功能模块的实际操作与训练, 主要实训内容包括: 综合布线、网络配置与管理、网站开发与建设、局域网的组建、无线局域网组建等,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 考评方式采用操作测试和操作结果记录。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式。

三、项目实训结项与考核

本阶段主要进行项目实训结项和考核,每个小组的组长对本小组的项目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提交总结报告。老师进行评价对每对的实训的情况,根据每组的报告总结,进行点评,并给出指导意见。学生在此阶段可以进行经验交流等, 主要采用讲评与讨论的方式, 考评方式采用项目设计所有文档。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教育教学;网络信息;校本教材;实践研究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突飞猛进,信息时代已经步入了当今社会及世界的前列,渗透到各个领域及角落,它时刻改变着国家、企业乃至个人的竞争意识。教育信息在网络的环境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它们的使用往往超出了文本的范围,从而形成了信息交流和传递的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同时教学模式也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化。因此,我们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投入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的大潮中,对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研究与我们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研究探讨,作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要紧密地结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研究出符合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不断进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为教育教学发展增加新的活力和作用。下面就结合这一内容谈谈我们的思考与尝试,望广大同仁们给予参考和指正。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特点

1.要以学生为主体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发挥也要与学生对课本的

挖掘结合。也要制定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同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与其认知发展水平相对应。

2.实践操作性

网络环境信息技术要让学生进入实践操作,一定要让他们亲自操作实践,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不会见效,实现文本讲授和实践操作的整合。

3.信息化和网络化密切结合

学习的人要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而他们则要利用一定的工具进行信息处理,特别是对相关信息的整合处理,就是要在网络下才能实现的。

4.创造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是一个步入学校课堂教研比较短的事物,它需要不断地创新总结,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网络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本质反映,因此要有创造性。

二、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探究

校本课程教材是实施网络教材、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开发研究与实践的载体,要依据它为内容进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整合。同时,将这一内容在新型技术课程中进行尝试和探究。作为教师要积极探索,认真钻研,使这一校本课程的教材内容和结构设计建立在网络背景的理念基础上,引导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得以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新型人才而服务。因此,可以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来进行。

1.强化教师的培训

作为学校要建立校本课程的资源网站,让老师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上的优势,使所要研究的校本课程发挥网络技术,不断推进教材的出新。教师要利用网络条件下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去研究和实践校本教材,要提供合理、丰富的网站链接,给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应该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库提高教师对校本课堂的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及教训,形成阶段性的理论。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培训,熟悉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和实践的一般程序和要求,要懂得此项研究和其他的一般学科是有其不同的特点,强化教师这一内容的培训。要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实施措施。还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能主观臆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研究出有利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评价策略。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快速促进学生适应网络环境下微机技术校本课堂的教学

效果。

2.强化学生的学习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文本课堂研究,还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学生这一方面,要进行探讨,分小组进行操作网络信息技术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干部负责小组领导、家里有没有网络、成绩等等进行分组训练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要激励他们发问性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陌生的领域得到更大的进展。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题,欢迎学生争辩,欢迎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刚刚起步,有很多需要研究探讨的实际问题,它需要我们用很长时间和功夫研究和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成果,加大研究的力度,并且结合素质教育进行更加新颖的研究,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企业培训;教育;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17401

1 企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网络安全培训和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输的途径改变了传统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互联网络。互联网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应用也日益广泛,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作为一个企业来讲,更应该重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如果忽视了网络安全问题,势必会危及到企业的稳定运营,甚至会威胁企业的经济安全。

对于网络传输的信息安全问题,除了要重视防黑客、反病毒、加密技术等,实际上,除了技术问题以外,更应该关注法律政策问题、网络安全管理问题和网络安全培训等诸多问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问题最终都归结到了人的问题。而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也自然就离不开网络安全培训和教育。

2 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人才状况及培训需求分析

网络安全技术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相对于其他领域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很多企业的人员对此了解不全面,企业的网络管理人员也只是对某些操作系统了解,只会进行简单的网络维护,对于系统漏洞和恶意的网络攻击等无从下手,缺乏全面系统的网络安全知识;除此以外,很多企业也没有制定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办法,在网络安全出现问题时,显得措手不及,只得求助于专业的网络安全服务机构进行解决,既影响了企业的信息安全,也浪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企业的稳定、安全运营带来了诸多隐患。因此,企业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势在必行,提高技术人员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强化责任意识,完善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健全安全防护制度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网络安全技术及管理人才培训方案设计

3.1 培训的总体定位

根据对网络安全技术及管理人才状况及培训需求的分析,企业的网络安全培训要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定位,这样,才可以建立一个总体的培训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的教学目的上定位为扩展技术人员的网络安全知识,保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各自岗位上有所创新。对于教学内容的定位,主要是注重技能和水平的培养,同时,将网络安全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和新信息传递给接受培训的人员;在网络安全知识的教学形式上定位为进修班,同时还会要求业内的专家和大师进行讲座,举办学术研讨会的形式。

3.2 培训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上述的总体定位,企业进行人员培训的教学形式要做到多元化,采取专题培训和举办研讨会互相结合的方式,既要保证学员充分吸收网络安全知识,还要提高防护网络安全技能和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的经典案例和最近进展信息资料供学员进行自修。

3.3 培训的课程设置

对于培训课程的设置,可以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般来说,由于对象的不同,进行培训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对于企业的主管领导,应进行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方面的内容,使领导人员学会如何进行网络安全的全局掌控能力和意识;对于企业的网络管理员来说,培训的内容就要全面一些,要进行网络安全威胁及风险管理、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网络安全实现等内容的培训。对于一般的员工,可以进行网络安全基础等简单内容的培训。

在对各层次人员的培训中,还要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重点要求和强调管理对做好企业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想建立一个安全的企业网络防护体系,除了需要强大的技术作支撑,人员的安全意识比安全技术更重要。

3.4 教材选用及教员选聘

对于培训教材的选择要遵循“高水平、高标准、内容精”的要求,全面保障学习的有效性。培训班的教材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安全专家编写的电子讲义作为教材,也可以选用通信管理局的内部教材,还可以选用有实力的安全产品研制公司编写的教材或讲义材料,此外,还可以提供互联网上的电子资源供学员自修。

根据企业对培训的要求和企业的特点,讲课的教师可以聘请一线的网络安全专家或研究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网络安全维护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网络安全的发展情况以及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有深刻的见解,使学员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强人才的培养,为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通过培训专业人员,提高企业的网络安全风险意识,这对企业网络安全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军,吕滨.网络安全技术及管理人才培训研究与实践[J].继续教育,2004,(2),4142.

[2]马建峰,李凤华,寇卫东.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5,(1).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第4篇

院校开展信息化教学对于增强学员的信息素质,提高学员驾驭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优化信息化教学内容、普及信息化教学方法、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四个方面入手,对军队院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院校;信息化教学;对策

信息化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本质与核心。军队院校必须主动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树立“信息主导谋跨越”的观念,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化教学,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工程,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对新型军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新要求,注重人才的信息素质培养,构建信息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促进信息化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合。

一、优化信息化教学内容

顺应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军队院校逐步加强了信息知识的教学,学员的信息素质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着信息类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信息素质培养缺乏系统性等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知识教学交叉、脱节。必须把握信息技术的实用性的特点,科学确定各级各类人才信息素质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信息知识教学,实现信息素质培养由独立设计、分散教学到总体构建、系统培养的转变。

(一)优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要科学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模型,促进信息素质与其他素质有机结合,并成为人才的基本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起点,实现人才培养向信息化跃升。

(二)整合信息类课程

要把信息类课程作为主干课程之一,整合信息类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构建科学先进、综合优化、特色鲜明、适应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需要的信息化课程体系。

(三)充实教材的信息化内容

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加大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含量,不断充实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信息装备、军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战争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军事领域信息技术运用的发展前沿,努力提高学员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满足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二、普及信息化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各院校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电子讲稿、电子幻灯、多媒体课件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必须以普及校内网上教学为重点,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方法。

(一)进一步转变信息化教学的观念

突破仅仅把电子幻灯当数字化、把网上调用课件当网络化的认识局限,全面理解和运用信息化教学,增强用信息技术改造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辅导答疑、自主学习等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引进、开发信息化教学平台

目前总部以及一些地方大学都已经开发出了比较好的教学平台,能够实现课件开发、网上授课、测试答疑、教学资源管理、学生活动跟踪等功能。要采取引进利用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法,以引进为主,结合院校教学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相对统一、界面友好、便于技术升级的网络互动界面,提高军队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

(三)普及网上教学

要健全机制,建立网上教学发展规划、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用制度来保证网上教学的顺利开展。要抓好网上教学的普及,形成独具特色的网上军事教育体系,尽快使网上教学更广泛地进人课堂。

(四)推广信息化实践教学

近几年,各院校相继开发了一些教学软件。但由于建设标准不一、技术力量和经费投人不足、知识产权保护、缺乏可持续性研发经费等诸多因素,有些软件系统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大统一建设力度,集中力量,开发适于院校教学的模拟训练、网络训练软件系统,向全军院校推广,让战场走进课堂,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实施综合演练和模拟训练。院校要结合实际教学,组织力量开发特色教学软件系统,不断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

三、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目前,在总部统一部署下,军队院校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军事训练网运行顺畅。部分院校教学资料库、多媒体素材库、数字化图书馆等等建设步伐较快、效果比较明显。但从教学需要出发,学科专业网站、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步伐还不够快、教学资源共享率不高,各院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必须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调整到资源建设上来,大力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一)开发网络课程

升级、推广《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为院校提供便利的网络课程开发平台。加快网络课程建设步伐,逐步完成全军院校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加强军队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的网络课程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全军院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网上互选。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积极试办网上虚拟大学,拓展远程教育功能。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制定网络课程开发计划,健全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分期投入、跟踪问效、评比奖励等措施,提高网络课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二)建设学科专业网站

明确要求,建立规范,加强管理,把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狠抓落实,使全军院校每个学科专业都有资源丰富的网站,形成军事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网站体系。

(三)完善网络教学服务体系

抓紧军队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建成全军“一个馆”,加快资源更新,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扩大信息量。统一建设标准,加强多媒体素材库建设,完善教学视频点播系统,建设各院校主办刊物的电子网络版,尽量减少冗余资源,扩大开放共享度。建成军队院校网上学员创新园地,加强对学员科研创新活动的引导。

四、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未来信息化作战,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技术与战术高度融合。没有一支与现代战争相适应的教员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新型军事人才。应积极适应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适时地、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教员、学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一)提高教员信息化教学技能

要针对实际,分层次培训。对专职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前沿技术培训,改善学历结构;对兼职网管员,要重点进行网络资源和网站建设与维护培训;对信息化教学骨干,要重点进行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技能培训;对广大教员,要重点进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组织教学的必要技能培训。要改进方法,多形式培训,不定期地举办集训班,推广最新教育技术。通过2―3年努力,建设一支懂得现代教育教学规律、掌握信息化教学基本技能、具有丰富教学和学术研究经验的新型教员队伍。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第5篇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寿)是世界500强排名前列的大型企业。为了有效快速应对变化多样的市场,提高全公司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效开展培训教育工作、统一部署工作,规范宣传和销售产品,需要进行一整套网络视频系统的建设。经严格的评选与专家组打分,在国内外众多视讯厂商中具有世界领先科技水平的AVCON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脱颖而出。

项目背景

作为借助于信息化、网络化开展业务服务与工作活动的典型金融企业,中国人寿已经建成了规模庞大、复杂严密而又安全可靠的保险业务专网,实现了总公司、35个省级分公司、370多个地市级分公司、2000多个区县分公司的网络互联、业务互通。中国人寿的业务专网是支撑保险业务数据系统的正常运转和自身维护的基石,也是作

为世界500强的中国人寿实现科学经营、科学管理、健康营运的坚强保障。网络视频系统的应用是在不影响公司的正常业务运转基础上开展的适时适宜的网络增值服务。因此,华平AVCON网络视频系统建设必须实现以下目标。

建设目标

目标一:中国人寿各级分支机构地域分布广阔,人数众多,为了方便独立管理和应用,总公司和各省级公司分别设置了一套网络视频设备,包括视频会议、远程教育、视频直播、视频点播。本次项目实施中在总公司和35个省级分公司共计建设了36套网络视频系统,其中,视频会议系统同时建立近370个地级市分公司会场终端,满足中国人寿不同地域、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各级机构之间高效沟通,提高日常办公质量和效率,节省电话、传真、差旅、会议等费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目标二:实现中国人寿全系统内视频会议与远程培训系统建设的三级结构: 即总公司―省级公司―地市级公司―区县级分公司。其中网络视频会议与远程培训专用的MCU放置在总公司和各省级分公司,以分布式结构召开跨MCU的视频会议与远程培训,不仅可实现总公司发起的会议或培训能够将范围扩展到省、地市、区县,同时,各省及各地市内所辖机构可召开独立会议,互不干扰。当然,借助于VPN或租用专线,亦可使得会议或培训的范围扩大到中国人寿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本次项目将建成总公司和35个省级公司MCU,并形成MCU级联。

目标三:视频会议与远程培训系统要实现与中国人寿前期采购Polycom的H.323硬件视频会议设备的互联互通,不仅可作为公司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应急备用预案,同时亦可将利用H.323硬件设备召开的视频会议的传播范围进行扩充。

此外,中国人寿还对网络视频服务器和桌面终端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技术需求。主要包括系统架构、系统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可扩展性、稳定性、安全性、视频编码指标、音频编码指标、带宽帧幅帧速、会议模式、数据协同操作功能、QoS质量保证、网络适应能力、与硬件视频会议的兼容性互通性等技术要求以及软件知识产权、研发与升级等需求。

应用特色

树状多层级联MCU 支持大规模应用

AVCON为中国人寿业务网络系统搭建了树形架构,总公司可以向下访问各省级公司的系统,各省级公司也可以向上访问总公司对下开放的业务数据系统,但各省级网络与业务数据系统相对独立、相对隔离。各省内地市级分公司与省级公司的业务网络架构形式与总公司同各省级公司的网络架构形式相同,即与上级单位业务网络系统可互通访问,平级单位相对独立、相对隔离。树状的多层级联(四级以上)的MCU,可支持非常大的规模应用,使得中国人寿可高效地部署任务,瞬间通报各种情报,轻松完成各种培训,将各种信息实时大面积覆盖到遍布各地的省级分公司35家、二级分公司348家、县级分公司2667家、营业网点14300多个和数万名一线营销服务人员的大型会议,同时还可以扩展到网上在线咨询、网上保险顾问服务、网上理赔勘察等许多新兴的服务。

领先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满足音视频要求

AVCON采用国际领先的网络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具备动态纠错机制,质量达到DVD效果。在网络环境恶劣时(窄带传输、网络瞬间拥塞)不出现马赛克、图像破碎、花屏等现象。音频采用GIPS音频算法,具有高保真的语音效果。具有回音消除(AEC)、自动增益(AGC)、噪音抑制(NS)、静音检测(VAD)、平滑处理(JitterBuffer)等功能特点。领先的音视频技术,确保提供清晰流畅的音视频交流,使各种会议得以顺利进行。

平滑同步网络优化 晨会联动音唇同步

AVCON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通过嵌入时间轴表现同步资源的显示过程,使讲演白板、屏幕幻灯、文件等与讲说同步。同时支持QoS管理机制;在网络进行QoS设置后当网络繁忙时保证视音频数据在传输中不出现丢包现象。AVCON超媒体平滑同步技术与网络优化使得晨会联动过程当中声音更清晰、图像更流畅。晨会联动效果更明显、更顺畅。

采用“双流”技术 轻松实现远程培训

AVCON采用先进的“双流”技术,实现文档共享,支持所有格式的文档,并可随时进行标注、修改。“双流”技术还可共享桌面,支持远程控制共享的桌面,轻松实现远程培训。同时可在所有视频会议终端中任意进行视频画面和屏幕视频的组合,并可为各路信号自由分配带宽和调节图像分辨率,使视频会议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学习和培训提供了优质的保障。

运行反馈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高职;网络技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和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发展,自身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为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适应网络维护和网络管理等相关岗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网络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必须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进行结合,注重实践。实践教学是保证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笔者拟结合我院信息技术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重点谈谈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改革和探索。

一、建立专业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本专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直接决定了本专业改革能否成功。因此,应确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原则。在此原则下,采用多种措施和方案,紧扣能力培养中心,合理规划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二、在整个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使用“1+1”的模式

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完成相关课程理论教学后,马上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理化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达到5:5,甚至4;6。对于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完成理论与实验教学后,迅速安排一到两周的实训,对学生在专业相关领域以项目驱动式进行全面的动手能力培养。

最后一年主要用于上岗实习、毕业设计、专业综合实践等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各种操作技能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使其在实践中学习、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并形成在岗位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师实践能力

针对计算机专业发展迅猛,高职院校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存在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较低的现象,需要加强校内外的学术交流,加强同行间的合作,学习发达地区教改的成功经验,不断吸取教改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确保专业教学体系的先进性。同时,我们将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做好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此外,还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科研合作单位的便利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科研和工程项目,更新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专业教改作好知识储备和技术准备。

四、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可以考虑和企业合作办学,以企业为名建立专业实验室,引进相关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更注重校内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大力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使学生在校内就可接受全套的实践教育和能力培训。

五、采用与企业网络认证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网络技术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将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也可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当前社会上的网络认证培训很多,有思科的CCNA,有华为的H3CNA,锐捷的RCNA,每一种网络培训都有其实用性,而且很多公司和企业都以这些网络认证作为从业的标准。这其中思科网络认证是互联网界有最高声望的网络技能认证,是各大IT企业招聘员工的优先选择条件,现已成为全球网络技术人员最认可、最权威的职业认证,而经过思科网络认证培训并取得CCNA证书的学生来说都有很好的职业生涯。CCNA的认证是思科职业认证的初级认证,是网络职业认证的第一步,这是一个助理级的认证,获得CCNA认证,证明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可以在一个中小规模网络配置、实施、维护LAN和WAN以及拨号访问,包括有限使用如下技术:IP、路由信息协议RIP、内部网关协议IGRP、串口serial、帧中继Frame Relay、虚拟局域网VLAN、以太网Ethemet,访问控制列表Accesslist等。

将思科网络培训融入教学当中意义十分重大,首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的平台,将最前沿的网络技术和先进的E-Learning的教学模式传播出来,并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使教师素质能够满足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的需要。其次,高职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证书”人才,尤其是注重一线岗位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利用思科网络学院提供的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依靠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进行安排时间,使学生通过期末考试和折扣号考试后,可以以非常优惠的价格考取CCNA证书或思科网络学院毕业证书,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实现“双证书”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占得先机。

利用思科网络培训资源,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在高考考生中的影响,并通过校企联合,对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扩大学院影响,从而促进“产学研”工作不断发展。另外,通过与参加培训的行业人员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了解本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为学生收集行业的人才需求信息,避免学生找工作的盲目性。

六、采用与操作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的考核方式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院校;信息化教学;对策

信息化是教育教学变革的本质与核心。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变革要求,树立“信息主导谋跨越”的观念,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化教学,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工程,构建信息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促进信息化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合。

一、优化信息化教学内容

顺应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院校逐步加强了信息知识的教学,学员的信息素质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着信息类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信息素质培养缺乏系统性等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知识教学交叉、脱节。必须把握信息技术的实用性的特点,科学确定各级各类人才信息素质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信息知识教学,实现信息素质培养由独立设计、分散教学到总体构建、系统培养的转变。一是优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要科学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模型,促进信息素质与其他素质有机结合,并成为人才的基本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起点,实现人才培养向信息化跃升。二是整合信息类课程。要把信息类课程作为主干课程之一,整合信息类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构建科学先进、综合优化、特色鲜明、适应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需要的信息化课程体系。三是充实教材的信息化内容。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加大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含量,不断充实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信息装备、军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战争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军事领域信息技术运用的发展前沿,努力提高学员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满足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二、普及信息化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各院校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电子讲稿、电子幻灯、多媒体课件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必须以普及校内网上教学为重点,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方法。一是进一步转变信息化教学的观念。突破仅仅把电子幻灯当数字化、把网上调用课件当网络化的认识局限,全面理解和运用信息化教学,增强用信息技术改造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辅导答疑、自主学习等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引进、开发信息化教学平台。目前,地方大学都已经开发出了比较好的教学平台,能够实现课件开发、网上授课、测试答疑、教学资源管理、学生活动跟踪等功能。要采取引进利用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法,以引进为主,结合院校教学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相对统一、界面友好、便于技术升级的网络互动界面,提高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三是普及网上教学。要健全机制,建立网上教学发展规划、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用制度来保证网上教学的顺利开展。要抓好网上教学的普及,形成独具特色的网上教育体系,尽快使网上教学更广泛地进入课堂。四是推广信息化实践教学。近几年,各院校相继开发了一些教学软件。但由于建设标准不一、技术力量和经费投人不足、知识产权保护、缺乏可持续性研发经费等诸多因素,有些软件系统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大统一建设力度,集中力量,开发适于院校教学的模拟训练、网络训练软件系统,向全军院校推广,让战场走进课堂,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实施综合演练和模拟训练。院校要结合实际教学,组织力量开发特色教学软件系统,不断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

三、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目前,在总部统一部署下,院校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军事训练网运行顺畅。部分院校教学资料库、多媒体素材库、数字化图书馆等等建设步伐较快、效果比较明显。但从教学需要出发,学科专业网站、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步伐还不够快、教学资源共享率不高,各院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必须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调整到资源建设上来,大力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一是开发网络课程。升级、推广《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为院校提供便利的网络课程开发平台。加快网络课程建设步伐,逐步完成全军院校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加强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的网络课程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全军院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网上互选。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积极试办网上虚拟大学,拓展远程教育功能。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制定网络课程开发计划,健全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分期投入、跟踪问效、评比奖励等措施,提高网络课程建设质量和效益。二是建设学科专业网站。明确要求,建立规范,加强管理,把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狠抓落实,使全军院校每个学科专业都有资源丰富的网站,形成军事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网站体系。三是完善网络教学服务体系。抓紧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建成全军“一个馆”,加快资源更新,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扩大信息量。统一建设标准,加强多媒体素材库建设,完善教学视频点播系统,建设各院校主办刊物的电子网络版,尽量减少冗余资源,扩大开放共享度。建成院校网上学员创新园地,加强对学员科研创新活动的引导。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第8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核心技能

引言

企业用人与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一道难解的社会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各高校也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高职院校,通过加大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比例,与企业深度合作,采用2+1的教学模式、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等措施,尽量让学生走出校园即能满足企业需要。本着解决企业用人与学生就业难题的初衷,课题组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企业进行深度调研,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同时不断完善,力求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对接,让学生在毕业时即能满足企业上岗的需求。课题组根据企业人才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规格,从专业课程整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评价等几个方面研究如何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目前已制定出基本符合行业标准的方案与课程标准。

一、课题研究基础

学院于2007年开始开办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08年该专业被确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自2010年,该专业与安博集团进行专业共建,使专业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学院投资建设了网络设备实训室、网站建设与管理实训室专门用于网络专业的实践教学。2009年与思科公司合作,成立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加入思科网络学院理事会,参加了网院的师资培训,教师成为思科网院认证讲师;2012年与H3C公司合作,成立了H3C网络学院,参加H3C网络学院认证讲师培训,教师获得了H3CNE证书和H3C认证讲师资格;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和网络学院教学资源,使人才培养过程更贴近企业实际生产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几年来一直与哈市多家网络公司和知名网络设备生成厂商驻哈机构密切合作,根据企业专业岗位人才需求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一直在进行着教学改革研究探索,不断完善各门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几年来一直组织该专业的学生参加全省举办的网络方面的技能大赛,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认证考试,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

二、专业核心课程整合与核心技能培养

1.专业核心课程整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本着对准岗位设置课程的原则进行的,根据职业岗位分析归纳得出知识要求及能力要求,根据知识和能力要求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分为三个方向,即网络组建、网站设计与维护和网络管理与维护,围绕这三个方向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设置。2014年,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培养,课题组通过大量地深入企业调研,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修订)》重新进行了研究,分析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各专业课程标准、课程实践项目设置认真研究、修订,对每个专业岗位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整合,在2014级和2015级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中采用了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课程设置见图1。课题组制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总结出对应的能力需求,从而对核心课程进行整合,将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就得到了很好地锻炼。根据对毕业生的追踪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此种方式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企业员工状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共12门,实践安排见表1(部分体现)。

2.企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修订完善课程标准

为了更好地与企业对接,学生在校期间需取得行业认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意识,更加重视实践环节。同时,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更接近企业环境,专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与思科公司、H3C公司合作,将企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和网络学院教学资源,采集实际场景的工作任务并进行分解,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及实训,让学生在课堂中就接触并进行工作演练,为顶岗实习及就业做好准备。加强与H3C公司、思科公司合作伙伴企业的合作,在顶岗实习期间,将学生送入这些企业进行岗前培训和预就业。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技能得到很大提高,有的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企业,有的选择了更好的企业去发展。与企业共同制定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与完善。通过两年的时间,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12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了较大幅度地改动,增加了实践比例的同时,还将企业典型任务分解归纳,融入课程。以“动态网站设计与维护”和“路由交换技术”为例,在修订之前,“动态网站设计与维护”课程以PHP语言为中心,主要讲解语法与程序语句,课堂教学案例也多是从教材中选取一些孤立零散的练习;修订之后,将典型的企业案例融入课程,将网站中的高频应用如留言板、论坛等作为学生的课程实训,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用PHP+MySQL制作动态网站,并对动态网站进行维护;“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改革前主要讲授交换原理及路由协议,在修订后实践及实训比例占总学时比例超过50%,教师将企业案例带进课堂,学生利用模拟器及实际设备进行配置,并利用所学知识对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和调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专业技能大赛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使每名教师能够了解企业专业岗位技能需求,胜任专业岗位工作,能够承担一个岗位方向的所有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专业团队教师利用假期参加专业课程培训,到思科和H3C的合作伙伴企业参加企业实践。为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几年来,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省计算机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企业联合举办的网络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同时,通过参赛找出在技能培养方面与企业要求存在的差距,也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依据。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