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教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30 16:58:51

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教学第1篇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媒介的变化发展,使得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前沿,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关注传播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努力探求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传播学规律。网络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多媒体化以及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网络媒体的许多打破传统媒体的新的传播特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同样改变着传播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传播学教学应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地树立新观念、赋予新内涵、整合新架构,不能永远停留在吸收与借鉴的层次上。譬如,“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媒介是否依然适用?为什么?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关系是互补还是排斥?新媒介的普及将使媒介的使用形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传统媒介的运作方式产生影响吗?为什么?如何产生?网络等新媒介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诸多问题需要传播学教学过程中提出或者质疑。传播学教学应该根据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而提出相应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批判的意识,客观的判断,并学会系统的分析。

总之。传播学是专门探讨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的学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理论课程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把握传播学的一般规律,并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思考媒介信息传播现象,指导各种媒介信息传播实践。传播学教学效果的保证,需要教师多费心思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及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专业课教学第2篇

物理课作为一门基础课,以逻辑缜密、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语言为载体,以推论论证为工具,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为专业服务的先行课,它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这也是我校机电、采煤类专业的基本要求。

二、物理教学在中职教学中的独特性

1.中职物理更加突出了职业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真正地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

以能力为本,以人为本,着力体现物理与生活、知识与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以便使教学内容能够广泛联系社会,联系物理技术,更加贴近学习生活,贴近职业实践,贴近生产实际。

2.中职物理教学的实用性

教学改革与专业联系紧密,并且对物理教学内容可适当地进行选择、删减,以适应学生求知欲的方向,明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突出重点,降低内容的起点和难度,更好地体现物理教学的实用性,以满足学生和专业的要求,更好地为学生和专业服务。

3.实践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重在于专业课的衔接,如我校机电专业的学生,在力学部分对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直流电路中电路的连接方式及一些定律(如欧姆定律等)的应用,并将电磁学中的跨步电压触电及电动机的正、反转工作原理等内容结合专业的特色进行讲解,学生学习有了方向性,并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教学的目的更加明确,实践教学也更加有效,物理为专业服务也成为一种必然。

三、中职物理教学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

1.中职物理教学应结合和适应专业课的特点

中职学生在校的这短短几年时间,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要使他们完全掌握机电类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物理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只有提高了物理课基础的掌握,才能扎实与专业课的学习和应用,因而物理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在专业方面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物理是机电、采煤通风类专业中基础的基础,内容与结构满足于专业岗位的需求。

2.中职物理应准确概念,夯实基础

物理课的基础打得牢不牢,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的学习。物理学对机电专业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处理两者关系的同时,物理学应注重概念的准确建立,夯实物理学的基础,如,电工基础就是在物理学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电工学相关知识来解决一些电路的问题,如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来解决复杂电路的问题,但同时还以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为应用基础。因此,建立概念打好基础对于专业的学习是义不容辞的。

3.中职物理实验教学不可忽视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教学中更加重视课堂的演示实验、实训车间的虚拟实验,多媒体展示,Authorware应用的生动教学等,引起学生的重视和爱好。同时,还让学生参与相关现象的寻找,认识和使用电压表、万能表等仪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性问题,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这些都对专业课的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物理实验在教学中是绝不能被忽视的。

四、如何正确对待物理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1.物理课是专业课的基础,是服务于专业课的

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应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深度要适应专业课的学习,广度则要根据专业课的特点进行科学性的选择。

2.根据课程特点差异性

改进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身的特点加以改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为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物理与专业的结合与应用。

3.教师素质的提高

专业课教学第3篇

(一)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目前,我国高校水产养殖课程大多数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口头讲授,课件展示,讲授内容大多偏重于书本知识,冗长生硬,对学生来说空洞乏味。虽然多借用多媒体技术,但不可避免还有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难以激起学习积极性。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认真听讲,一般在睡眠或在手机玩耍中度过,甚至出现逃课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信心和动力,理论基础不扎实,专业知识不巩固,已成为很多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学非所用、学无所用的主要原因。

(二)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全面展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知识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学科,其课程设置不乏多门与室外实践应用相关的专业课程。课堂授课大多以理论为主,对于与实践应用相关的知识点难以深入介绍,即使结合具体的图片,学生也只能略懂皮毛,对于具体的操作印象不深。由于受教学环境与实践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对于与实践相关的基础内容无法一一安排室外现场实习。缺乏形象的实物演绎与理解,学生对该部分的知识只能死记硬背,进而影响了其学习效果,限制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开发,最后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经验。

二、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教学开展视频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在当代大学教学中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教学方式也逐渐出现了多元化,多媒体教学素材,高清图片、动画模拟、视频教程等多种教学元素已逐渐融入当代教学环境中。其中,视频教学图文并茂、动感鲜明、生动形象地展现课堂上无法操作的内容,已逐渐成为传统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工具。

(一)视频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带动课堂积极性

目前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大多以板书和文字讲解为主,大学生每天接受不同课程的学习,头脑中充斥着大量的文字概念与符号,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疲劳与枯燥之感。视频材料蕴含着丰富生动的画面、文字、声音等直观的视听信息,图文并茂,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单调沉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活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深入了解水产养殖具体操作的过程和细节。此外,传统的讲授方式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而将视频技术应用到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教学中,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观看视频,从视频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二)视频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普通教学手段难以清楚地讲解知识,如一些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或者是普通教学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的技术过程利用视频技术会让该部分知识难点变得直观形象,显著提高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和思考。如在讲述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最基本的人工催产操作技术,如果用传统教学方式,借助教材的文字描述以及相关图片的剖析讲解,尽管教师讲得鲜明生动,大部分学生仍难以明白整个过程的原理操作,或是难以把各部分的技术操作相互衔接,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三)部分水产养殖学课程需要通过视频展示才能有效突出课程亮点

由于专业本身的特殊性,水产养殖学专业设置了许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倘若仅仅依靠教材的讲解,学生大多数只能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对于与生产实践相关的技术内容无法全面了解。此外,文字是单调的,许多简单的原理现象以及技术流程若转化为文字性描述会占用较多的内容篇幅,需要花费较长的讲解时间才得以把问题阐述清楚,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更会让教学陷入沉闷的境地。虽然室外实地观察可有效解决这方面问题,但每次上课专门进行室外教学也不现实。且多数实践内容容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无法一一开展。如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大多数实践内容跟繁殖有关,而鱼类的繁殖习性受季节和温度影响较大,繁殖时期一般在3~6月份,倘若授课时间未逢其时,或课程安排于下半年,这方面的实验以及实地观察就无法开展;又如水产动物疾病学,病害的爆发都具有不确定性,受养殖品种、温度、水体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也限制了室外实践教学的开展。

三、在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中如何有效利用视频进行教学

视频教学在实践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其不可忽视的优势,但也并非万能。在水产养殖专业教学中也不能一味依赖视频教学的模式,毕竟视频技术只是作为教学工作中的辅助手段,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应用视频材料,与传统文字教学方式相结合,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视频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不能过多依赖视频教学方式

视频教学在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中可以带来显著的教学效果,但也不能说明今后的教学方式一律采用视频教学代替传统教学,而是应该重视视频技术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过多依赖视频材料会助长学生的惰性,让学生习惯了上课观看视频,而忽视了理论知识学习的主题。同时,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做笔记,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此外,水产养殖专业虽然许多课程内容与室外实践相关,但也有绝大部分内容是基础理论知识点,例如专业性的概念,原理,发生机制等等,必须以文字讲授为主,以巩固学生头脑中最基本的理论框架与概念,对于那些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实践型的技术操作流程和实验等需要通过视频材料才能直观形象讲解的内容,合理性的引入视频材料,结合文字讲解,才能有效提高整个教学效果。

(二)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安排,提前准备视频材料

在进行每门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授课之前,我们需要认真制定教学大纲,整理具体的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确定授课方式,确定需要应用视频材料的章节和内容,提前准备与此相对应的视频材料。此外,对于每个视频,任课老师在课前必须认真观看一遍,理清讲解思路,保证课堂中能够有条理讲解视频的内容,进而引出该章节的重点与难点。

(三)在众多视频材料中应择优而取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种类越来越丰富,来源也越来越广泛,琳琅满目的视频资料在互联网上都能获得。对于众多的视频材料,任课教师要根据自身的课程需要对视频素材进行适当的分类和筛选,选取合适的视频资料作为授课素材。如有关鱼类受精卵发育过程的视频网络上就有十多个,但是选用的鱼类材料,视频时间长短,拍摄手段等各有差异,而有关鱼类增养殖技术方面的视频更是多不胜数,任课老师要根据具体的课程要求,针对性选择合适的教用视频。

(四)原创性实拍视频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动力

互联网上的视频五花八门,许多视频学生只要上网也能轻易获得。可能教师上课中播放的视频部分学生之前甚至很久以前就在网上看过,视频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故倘若条件允许,教师最好多收集第一手的原创实拍视频应用于教学上。譬如任课教师与校外的试验基地,实习企业,研究单位合作交流,获得相关教学内容中的技术操作实拍视频,或者自身参与相关室外实践和技术交流的同时,在现场进行拍摄获得第一手实拍视频。

四、结束语

专业课教学第4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教法课程;专业技能;实践

同志2009年1月4日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学前教育的指标是:到2015年幼儿在园人数达到3530万;到2020年,此人数将达到4000万。同时,在第三章中指出,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由此可见,由于幼儿毛入园率的提高,势必要增加幼儿教师的数量,这样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师幼比例,维持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但在教师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更要提高其质量与专业水平。教法课是中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教法课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法则、规律、原理以及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一、教法课程的课程性质

笔者作为教法(实践)教师,在经过几年、几个领域教法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五大领域”教法课程各自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实际却是各领域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和谐的,“五大领域”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例如:语言课上的故事《小熊拔牙》,也蕴含着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故事跌宕起伏的过程中,贯穿健康的理念,可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再如,幼儿园主题活动《保护地球》,既包含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包含了社会教育的内容。因此,不管“五大领域”大教法有什么样的独特性,但终归都属于教法课,课程性质是一样的,即教法课程就是实践教学注重和强调实践性。教法课的教学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其教学模式就是应以课堂教学训练为核心,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教学技能。

二、“学生模拟课堂”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中高专师范院校不可能每一门教法课的每一节课都到幼儿园去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因此,在中高专师范院校进行“学生模拟教学”则成为训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前获得幼儿园教学技能的必要途径。结合教法课的内容和学科特征,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中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模拟课堂”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模拟课堂”的过程中,笔者的所采用的方法是“分三步走”,即第一步要求学生“模仿课堂”,即模仿教师在课上的案例,这一环节是最基础的要求,这一要求是全班同学都要达到;这有利于蒙班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幼儿园活动组织的环节、过程等。第二步要求学生“复制课堂”,即复制课本上的案例或网上找的一些案例,这一环节中要求90%以上学生达到这一要求;第三环节要求学生“创造课堂”,即通过前两个环节的训练,在熟悉了幼儿活动组织的结构、过程、方法等后,学生能否可以初步的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一环节是针对少数能力较强的同学开展的。当然,笔者希望全部同学都能“创造课堂”,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课时的局限等诸多因素还是比较难实现的。笔者根据“分三步走”的教学要求,“学生模拟课堂”至少实施三遍。第一遍: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模仿”或“复制”课堂时,因课时的原因,第一遍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内容的进度,小组和小组内双轮流制,即每当“模拟课堂”时,安排3个小组的1个组内成员进行。讲课的学生代表的是全小组成绩,采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评价方式,组内其他成员,帮助讲课成员准备教学具等,同时还要做好“模拟幼儿”。小组合作时,教师分组可根据学生自愿分,也可根据学号随机分。小组内要设立组长和书记员,负责记录该小组的每次集体活动。在整个“模拟课堂”活动结束后,该小组活动记录由教师收回,作为对每个同学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过程性评价的依据。分组后,商定本组授课主题及每个组员的任务,然后开始分工合作,并将选题上报给老师。经过多次的修正,调整后,最后确定一名小组学生代表走上讲台,开始模拟授课。正式模拟活动开始前,由教师随机抽出5位学生组成的评委组,在每一个小组模拟授课结束后,给小组的表现打分。会同教师打分情况,给小组整体综合成绩。第二遍:“创造课堂”时,采用的是“单兵作战”。学生授课过程中,教师负责做好课堂记录,记录的重点不在于课程内容,而在于学生在模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让学生做好记录,要求学生对模拟课堂教学实践课的教学提出建议。“创造课堂”的学生最后的综合成绩会比其他人高,以资鼓励。第三遍:教法课结课时,要求全部学生参加考试考核,所采用的方式是以“单兵作战”为主,“小组合作”为辅的方式;内容选取采用抽签的决定,在这一环节中,在经过前两遍的训练后,这一遍要求学生尽量全是“创造课堂”。

三、“学生模拟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1.应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在学生具体学习中,常会出现有的学生教法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但一上讲台就什么也不会,专业技能不行。但当老师除了理论,更多的还得有技能,将“模拟课堂”作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一部分,学生就会从根本上重视“模拟课堂”的效果和评价,每一次“模拟课堂”都是一次教法学习的应用,都是一次幼儿园教学实践的实战演练。当然,一开始的时候,有些同学难免躲着上或是压根没有准备,所以根据“三步走”的方案,可由“想试试”的同学开始,逐步变成全部同学参与。这样有效的调动了原本一开始不想参与的学生的积极性,又让这些学生不觉得“模拟课堂”是一种负担。2.应由“双师型”教师为学生上课如前所述,“模拟课堂”实践性很强,尤其是在指导学生组织活动和评课的过程中,必须熟知幼儿园和幼儿,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理论功底,有要有幼儿园实践的经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模拟课堂”不是纸上谈兵。3.应避免配课学生变成“学托儿”的现象“学托儿”其实就是“模拟课堂”上需要学生扮演幼儿,但这并不是真的幼儿,学生根本不可能有幼儿真实的表现,“模拟幼儿”的学生也是仅凭自己对幼儿的理解而做出似乎是幼儿的反应的行为。这就会出现两种“学托儿”,即一种所表现的“幼儿”智商过高,“教师”一到需要配合时,尤其是较难的回答的时候时,这些“幼儿”就表现出超常的智力来配合教师。另外一种是所表现的“幼儿”智商过低,把“幼儿”当成了无能、无知的个体,只按照“教师”的教案设计的去表现。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两个因素:第一,因为是“学托儿”,他们的想法就是为了让“教师”的课堂顺利的进行下去,不要为难同学“教师”。第二,还是无法真的了解幼儿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在评课的时候,同时还要对这些“学托儿”进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模拟课堂”的意义。同时,还要让学生平时多接触幼儿,也就是每一学期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周的见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幼儿,才能在“模拟课堂”中体现出“幼儿”该有的行为。笔者认为,“学生模拟课堂”对于民族地区中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对于蒙班的中专学生来说,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效果。当然,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更加完善这种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姜晓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6):136-138.

[2]杨蓓.案例教学法在学期教育专业教法可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09):63.

[3]祁海芹.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的综合化趋势[J].教育研究,2005,(09):93-96.

[4]王云霞.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2):108-112.

专业课教学第5篇

我们知道,教无定法,特别是针对专业课,前段时间听了教育专家赵志群老师的讲座很受启发,也对我们过去的教学方法有了一个重新思考。过去我们在听老师讲误时,连续学习了几个学期甚至几年的时间,却不知道我们学习的内容到底用在什么地方,以至于感到很迷茫。由于看不到“方向”所以缺乏学习的动力,以至于有些人产生“学习无用论”的想法,这不能不说与我们的教育方法有关。

一、“盲人摸象”式的教学安排

传统的教学内容在编排上一般都是先局部后整体。比如我们要学习骑自行车,过去我们先是从力学角度,先来学习自行车的结构、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力矩的计算等,但真到学习骑车时却发现根本用不上,或者根本不需要那些纯理论的东西。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干脆就听不懂不学了,但真实践的时候,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反倒很快就学会了,成功了。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对我们的教育方法进行重新思考。我们把学习的方向给颠倒了,本来应该在专家级才学习的东西,在初级阶段就要学习,把在初级阶段就会的东西放到最后才来学习和应用。也就是我们的学科课程缺乏“关联性”和“全面性”。由于学科课程没有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很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像是“盲人摸象“,很难有一个整体印象。

二、先整体后局部的安排方法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开课之初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我们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这一点我们现在的教材都能做到这一点,但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内容逐渐远离了这条主线,老师只是就事论事,只是对本节课的知识费心地讲解,却不去关心这些内容对整体的应用,这与老师的实践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老师擅长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造成内容与整体脱节,或者说没有抓住重点。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应该明白地告诉学生,本知识点用在斗么地方,最好用实物对照。

三、把学生培养成设计者与应用者

我们的培养对象将来需要成为“设计者”还是“应用者”呢?我们仍以学习自行车为例,我们是学习怎样骑自行车呢?还是学习自行车原理呢?职业学校主要是面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当然是只要学会怎样骑车就够了。要教给学生怎样骑自行车,应采用实践训练法,前提是要求老师是一个具有丰富的骑自行车经验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学生的学习才有乐趣。因为我们不是让孩子将来去设计自行车,我们只是交给孩子怎么用好就行了。但我们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往往是从设计者的角度去培养应用型人才。

四、用“发展性任务”设计教学内容

如果对于比较复杂并且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科目,我们就牵扯到一个新名词:发展性任务。那么什么是发展性任务呢?随着生命的发展历程,个体必须在不同阶段完成特定的任务,即“发展性任务”。就像我们在某一阶段期望完成某一项事情,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得很好,我们对将来完成更多的任务就充满信心,反之,就会感到很沮丧,失去了前进的斗志。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们需要将学科课程分解成一个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发展性任务,将这些工作任务,集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学习领域,比如像汽车学习,每学习完一个任务,就要在汽车上进行验证和实践。

五、让学生从技能高手成为理论专家

发展性任务应该是从技能到能力的完成过程,而不是从能力到技能的过程。技能是从事一项工作所必须的客观条件,人是技能的载体,可以通过接受培训获得。就像学习电焊技术,最初我们从电焊起弧开始,到点焊,到整体焊接(技能),再到立焊、仰焊、深层焊接,甚至抗压计算(能力),等等。

能力的获得是人格发展的组成部分,能力的应用是开放的,从技能到能力又是一个大的飞跃和提高。就像电焊,从最初掌握技能到最后成为专家,首先他是个技能高手。其次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专家。他不仅是个焊接高手,另外对焊接材料的选择、设计计算、业务洽谈等也精通。我们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企业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如果我们倒过来培养电焊技术,那就是另外一种结果,很多人就会对理论性的东西望而却步,从讨厌理论到失去兴趣,最后一事无成。

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融为一体

对于比较复杂的学科,对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要有相立的教学环境,需要理实一体化的教室,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学习融为一体,这就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是教育专家在多年摸索和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我们要学习一辆汽车,光理论就有好几本教材,有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电气系统、维修等,过去我们只是在课堂上学习汽车构造,现在我们就可以在车间里进行学习,车间里有汽车所有实物单元,边讲解边观察实物,哪有学不好的呢?过去我们只是靠想象,现在有实物一目了然,过去我们学习完了不知道具体的实物是啥摸样,现在学完了就能干,可以说既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

专业课教学第6篇

关键词: 中职数学 专业课 情境教学 幼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质量为重点。针对这个文件,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不能仅是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她们对幼教数学有较强教学能力。作为中职幼师专业数学教师,看到学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感到困难吃力、缺乏数学自我思考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多才多艺的绘画、手工、钢琴、舞蹈等技能与数学课情境结合模拟练习,提高数学教学设计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幼师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幼师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一、中职幼师专业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幼师专业课程设置为专业课:钢琴、舞蹈、声乐、讲故事、绘画、普通话、手工制作。大部分是女生,课程多为背诵、手工等,逻辑思维只有数学课程。数学课程内容与普通高中内容一致,虽然每章后面都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但是对幼师专业来说缺乏职业训练应用内容。基础模块数学没有特别针对幼师专业增加幼儿园数学应用实例,幼师教育特色没有在课本中体现出来,造成理论与实际脱离现象。很多学生一直认为幼儿园数学很简单,就是简单的图形认识、数字的认识及10以内的计算、排序等内容。对数学课不感兴趣,造成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无味。

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大多是师范毕业的,学的专业比较单一,在以专业训练、就业导向为主的中职显得专业知识面比较窄。事先不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就业方向,无法把数学知识与幼师专业相联系,导致数学课堂不实用、不够用,使学生无法体会到所学数学在职业工作中的实用性。幼师专业最后一个学期是实习,很多学生对幼儿园如何上课、备课很茫然,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待在幼儿园做一些保育工作,始终不能带领学生上课,失去培养意义。

二、中职幼师数学与专业课情境结合

(一)数学课内容结合幼师专业需要情境教学,适当调整教学形式。

针对幼师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差、女生多等现状,教师应当增加或删除部分教学内容,调整部分内容教学顺序。特别结合幼师专业课程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适当引入所学专业相关道具及实例。如介绍基础模块数学下册的数列时,教师可以联系1―10的序数,利用手工制作的数字卡片、绘画的动物等道具;学习立体几何体图形时,可布置学生制作幼儿教具。大量数学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并能大量引入专业就业中,提高学生联系实际数学能力。

(二)情境教学渗透幼师专业课程价值观,传播数学文化。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要育好人。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讲到一个公式的推理过程都希望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比较抽象,如果教师能利用幼师专业课的绘画、音乐、故事引出概念演变过程,会让学生更兴趣盎然。比如介绍基础模块数学上册集合的概念时,可以利用学生的绘画色彩感对属于一个集合的进行颜色归类;当介绍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章阅读与欣赏中的声音的计量及噪音,可以通过学生的声乐判断;当介绍立体几何时,可以利用学生的手工制作具体形象地制作欣赏立体几何的各种美。这些选配都会对数学概念理解有积极意义,让学生更明白数学隐含的深层文化。

(三)训练学生数学情境教学说课,完成幼儿数学实践。

情境教学既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中职数学以训练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现在所学与以后职业应用联系起来。作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上课是至关重要的。说课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环节,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准备,如大、中、小班的数学,要求结合音乐、绘画、手工、舞蹈组合,加入专业技能元素丰富数学课。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幼儿数学实践课。要求学生根据说课内容书写教案,录制学生说课。然后针对学生说课形式及内容进行点评,与学生共同探讨说课人的优点及缺点,一起交流这节课各个环节的设计及如何设计更好。最后将全班学生的说课视频编辑播放给学生看,让她们观看自己的状态,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说课风格。通过一系列模拟训练,学生对幼儿数学了解得更加深入,让学生明白数学不再是单一的课程,需要各个知识综合在一起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学生最后一年的实习做好前提准备,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综上所述,中职幼师数学教学通过与专业课程紧密地结合,以专业课知识为背景丰富数学课教学,采用组织学生说课的形式训练学生职业教学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为她们走上幼师教学岗位打下坚固的教学基础。

参考文献:

[1]矫德凤(等编).幼儿计算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徐秀玲.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校长月刊,2006,(10).

[3]皮连生.学与教得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专业课教学第7篇

【关键词】中专 机械专业 教学技巧

一、明确目标,抓住重点

教学重点是课程需要把握的重要内容。其实,每一个学科或每一门课都应有教学重点。什么是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们掌握什么问题?作为任课老师应该明确。教师在授课时,应该通过板书或者投影把其显示出来,并积极引导学生去把握它,绝对不能含混不清或不知所云。如果教师不指出教学重点,或者强调所教内容都是重点,每个章节都是中心,那么,你讲的课既没有重点,也没有中心。连教师本身都不是很清楚的问题,要求学生们去把握它就更难了。因此,笔者在授课时摒弃平铺直叙、面面俱到的教学方法,始终抓住教学重点不放。例如,画图是《机械制图》的教学重点之一,如三视图、剖视、剖面、零件图、本专业准件等章节都可进行。通过画图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更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应用过程。学生只有经常不断地画图,才能在画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所以,在任教这门学科的第一课上,我就把这一教学重点告诉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就因为这样,学生在学习这门功课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促进了知识的获取,还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锤炼语言,激发兴趣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教师语言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做到吐字清楚,表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准确生动,这样才能把概念本质核心内容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内容和知识的相互联系,学生易接收、记忆。同时,要善于寓教于乐,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并富有节奏感,才能增强教学的吸收力、感染力。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情绪。

三、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设备已大量运用于职业技术教学中。模型、示教板、挂图在观察主要特征及各种事物之间联系时,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同一内容往往要多次重复演示。而采用电化教学这一辅助手段适时地穿插于教学之中,与模型、示教板相结合,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视觉、听觉、触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还有助于知识获得的精确和完善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时,采用CAI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得以加强。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仪器,如挂图、实物、动画及其他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专业技能

专业课教学第8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基层的高级技术人才[2]。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此目的指导下笔者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接受能力,选择难易适中、先进实用的教学内容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时以分析化学的各类方法为主线,在介绍各种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测定条件等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简单的、学生较为熟悉的药物供学生讨论。

并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全面提高药品质量的主题,抓住药品质量控制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三方面的基本规律,紧扣各类药物结构的特点与分析方法之间关系,突出剖析具有特性的方法,尤其重视同一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型药物分析中的异同点比较。此外笔者还结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把药典知识、药品全面质量控制、药品管理、药品质量标准以及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也作为讲授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药物及药物质量管理有关的知识,在课堂和实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具体地讲授过程中,药物分析教材中各类药物基本上是以化学结构进行分类的,所以笔者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结构-性质-检验(即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这条主线,并结合药物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剖析药物结构入手,分析其相应的理化性质,介绍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门课程。

2实训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药院校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之一,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3]。高职高专教育中,实训课所占比例较大,这就要求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为拓宽学生知识面,笔者对药物分析实验内容进行改革。

首先,笔者设计一些基本技能实验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以及基本仪器设备的训练与应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例如通过对盐酸普鲁卡因、葡萄糖及其注射液等一些不同类型的药物原料或制剂的性状观测、真伪鉴别及纯度检查实验,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性状观测设备及性状描述术语,了解并掌握药品真伪鉴别的物理和化学方法,熟悉药物纯度检查的常规项目及限量的计算,并能熟练规范地进行检查操作。

其二,笔者还增加了综合性实验,主要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药品质量控制,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实验内容主要综合药物分析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分析。

如通过对牛黄解毒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制剂的质量全检验实验,学生能熟悉并掌握药物分析检验工作的程序、项目和过程,为其独立进行药品质量的检验、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等工作积累技能。

另外,笔者根据药物分析方法学的要求以及药物分析在实际工作总的发展趋势,安排的七次学生实验涵盖了旋光法、薄层色谱法、容量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常用药物质量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笔者的最大教学资源来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际工作中将会用到的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3教学方式。

药物分析课程是一门理论紧密结合实践,操作性、应用性强的学科,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严格的技术动作、细微的结构等,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反复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另外,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笔者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具体生动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环境中,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结合目前假药劣药给人民群众健康造成重大损害并受到法律追究的实例,近年来接二连三出现的严重药品事故:广西半宙制药集团第三制药厂生产的“梅花K黄柏胶囊”非法搀入过期的四环素,致湖南株洲中毒58人;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按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生产记录不完整,从而导致欣弗(克林霉素膦酸酯葡萄糖注射液)集中出现患者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80多例,死亡9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因使用了强毒的工业溶剂二甘醇原料,导致多名患者肾衰竭等。假药劣药给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患者与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最终生产厂家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考核方式。

为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笔者对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进行改革。期末总评成绩包括2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30%,根据学生实验课表现及实验报告、讨论分析的情况作出综合评定。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70%。在理论课试卷设计上,着重主观题的分量,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和学生知识面。这样,试卷不再是成绩的最终结果,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保持,既保证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避免了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现象的发生。

总之,药物分析课的教学探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教育思想及观念的转变,又涉及教学管理体制的变革;既涉及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又涉及平衡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笔者希望通过与同仁们的不断探讨,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