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施工周总结

建筑施工周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20 05:08:47

建筑施工周总结

建筑施工周总结第1篇

毕业设计是集理论与实践一体,是大学四年里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系统的回顾与总结。通过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制图标准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较系统地认识了解。

此次毕业设计我做的课题为四川宜宾育才中学教学楼设计,这不仅能使我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得到应用,同时也能让我了解现代框架结构的特点,使我对建筑结构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框架结构以坚固耐用而著称,被广泛应用,其结构外表可以设计的多元化,既美观又实用,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延性较好,所以被广泛应用。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板系构成,能够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一般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均宜采用刚接模式。抗震设计时,为协调变形和合理分配内力,框架结构不宜设计成单跨结构。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筑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以梁受弯为主要受力特点,梁端弯矩和跨中弯矩成为梁结构的控制内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承担水平剪力和柱端弯矩,并由此产生水平侧移,在梁柱节点处,由于协调变形使梁端产生弯矩和剪力,因此产生于柱上下端截面的轴力、弯矩和剪力是柱的控制内力。

教学楼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教学要求,其主要功能分为教学空间、办公空间和交通空间。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要求即安全、经济、实用、美观,教学楼作为公共建筑,在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不仅有与其他公共建筑的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总体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楼一般为多层建筑,多层建筑的防震能力强,它的平面类型较多。

(2)主体采用框架结构,以满足教学建筑的大开间、大进深要求。材料上多采用钢筋混凝土,以满足承受自重、活荷载以及教学用具荷载,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为减轻结构自重,现代框架结构内部填充墙多采用加气砼砌块,外墙多采用非承重黏土空心砖。

(4)教学楼为满足学生课间活动要求,一般布置为外廊式,竖向则布置多部楼梯。

(5)作为特殊的公共建筑,作用也因功能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在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便于各功能部门的服务要求。

(6)教学楼中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房间,如合班教室,自然教室,史地教室等,由于其建筑面积很大,且内部要求空旷,不能布置柱,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式难点,需要特别重视,重点考虑。

(7)教学环境的好坏会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现代教室应充分考虑保温隔热,消音通风等要求,采用新型无毒装饰材料,减少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8)随着现在能源的日益紧缺,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也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现代教学楼建筑多采用新型、环保技术和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XX)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XX)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XX)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XX)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bj94—XX)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XX)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XX)

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XX)

9)《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上、下册)》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0)《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建筑结构计算手册丛书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2)《建筑结构构造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3)《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李宏男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4)《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杨志勇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15)标准图集

a、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图集 (西南 g-231, 西南 g-232)

b、平表法标准图集 ( 11g101)

16) 教材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1)课题任务

本毕业设计题目属建筑、结构、施工三段式类型,三个阶段的时间分配分别为建筑3周,结构6周,施工3周。要求各阶段的工作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建筑平、立、剖面图,部分大样详图及技术指标。结构设计--结构荷载计算,计算模型选择,内力分析计算,截面配筋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绘制部分结构施工图、楼梯等结构详图并完成结构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部署,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工具、机械、设备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质量、安全和节约措施,经济分析,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图纸用手绘制部分达到要求比例数量,其它部分图纸用计算机cad绘制。该题目要求完成的工作量饱满,能锻炼综合应用所学专业课程的能力。

(2)重点研究内容

一、建筑设计:

1、根据建筑指导教师下发的地形图,完成“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题目的建筑方案。要求总建筑面积4000~5000平方米,层数3~5层;采用内廊式或外廊式;主要横向承重框架方向跨数含走道一般按3跨设计,柱网尺寸为6.6m~8.4m;

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设电梯,主结构考虑不设缝(设计主结构纵向长度宜控制在55m内);

3、满足基本功能、流线通畅、造型简洁;

4、建筑设计的最后一周,学生应在建筑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及部分建筑大样图、设计说明等要求(具体按建筑指导教师的要求);

二、结构设计:

1、设计条件

(1) 建筑物3~5层,其中需手算的承重框架3~4跨,柱网尺寸为6.6m~8.4m。

(2)建筑场地为ⅱ类,环境类别为i类;

(3)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无软弱粘性土层,地下水位很低,设计时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4)基础可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00kpa;

(5)楼、屋面板均现浇。

(6)根据建筑的性质、特征、地理位置等条件,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标准;

2、结构方案

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楼、屋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3、设计计算内容及要求

1)根据建筑方案及设计条件确定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2)结构平面布置

a.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承重框架方向并进行梁柱板的布置;

b.结合抗震要求确定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考虑平面形心与质心位置、高宽比限值、竖向刚度变化等);

c.确定是否设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及是否将其作为防震缝等;

3) 手算

a.选取计算单元(具有代表性的框架):一榀横向(或纵向)承重框架

b.确定计算简图

荷载计算并分别绘出各荷载简图:

竖向荷载(恒荷载、活荷载);

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

估算梁柱截面尺寸;确定柱计算长度,梁计算跨度;确定梁、柱截面形状;

计算梁、柱线刚度、抗侧刚度、刚度分配系数。

c. 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恒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

活荷载作用下,采用满布荷载法(梁跨中弯矩放大1.1~1.2)。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地震作用采用底部剪力法,其中重力荷载代表值按手算框架近似计算;

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结构效应采用d值法。

d. 荷载组合、内力组合

求出各构件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以进行构件的设计。

e.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结合构造要求,由控制截面的控制内力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

若设计条件需要,进行1个框架节点核芯区的抗震验算;

正确给出节点区的钢筋锚固与搭接长度。

f. 抗震变形验算

进行风载及地震作用下的框架侧移限值验算。

g 基础设计

独立基础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基础高度,进行抗冲切验算、抗弯计算,确定基础配筋。

h 楼梯设计

选取1部两跑楼梯进行设计。

4)电算

a、对手算的横向框架采用pk程序进行计算机复核

b、采用satwe程序对结构进行空间受力分析

4、绘制施工图(1号或2号)

1)施工图要求

设计说明 1张,机画

手绘框架施工图(立面、剖面和钢筋表) ≥1张,手画

柱平法配筋图 ≥1张,手画;

楼、屋面梁配筋图(平法表示) ≥2张,其中一张必须手画;

楼、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包括板配筋图) ≥2张,其中一张必须手画;

基础施工图 1张,手画;

楼梯施工图 手画。

2)打印内容

a、pk手算框架验算

恒载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活载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风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弯矩包络图、剪力包络图

b、satwe整体结构计算

各层构件布置及截面尺寸;

各层构件配筋图

5、完成结构计算书(按毕业设计要求,不允许用计算机打印)

三、施工设计:在施工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工程量计算,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及施工进度计划图等(具体指标及设计成果要求由施工设计指导教师做出详细规定)。

(3)实现途径

本设计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建筑设计主要是进行方案设计,使建筑设计达到房屋设置合理,使用方便,交通安全。结构设计首先是根据建筑技术、使用条件、场地条件和抗震设计等要求,合理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和基础形式等,绘制结构布置图;然后进行结构计算,采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有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的时候采用底部剪力法;然后进行结合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再交指导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利用autocad 、和手工完成绘图,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内容的编写。

3、进度计划

进 度 安 排

1毕业实习第四周至第四周

2确定建筑方案,确定建筑总平面,平面,立面及剖面形式第五周至第五周

3深入建筑方案,细化初步设计,为结构设计提供必要条件第六周至第七周

4确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平面布置,基础布置,荷载计算第八周至第八周

5建立计算简图,进行横向框架的内力及变形计算;进行梁、柱荷载组合,内力组合,进行配筋计算,进行梁、柱的节点验算;进行基础的设计计算; 进行一部现浇楼梯的设计计算第九周至第十周

6上机进行结构电算第十一周至第十一周

建筑施工周总结第2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建筑能耗;例证;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建筑业和建筑能耗现状

200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35 353 亿元,是 2001年的 3.495 7 倍;2009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24 846 亿元,是 2001 年的 6.093 7 倍。研究预测我国 2001 ~ 2020年 GDP 将翻两番,总体城镇化平均年增速 1%,年新增住房 3 亿~ 4 亿平方米,新增建设用地 1 800 平方公里,生活用水 14 亿立方米,建筑耗能 64 亿千瓦•时,土地开发资金 2 700 亿~ 3 600 亿元。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见图 1。

建筑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而迅速发展。2000 年底城市房屋建筑面积达 376 亿平方米,2002 年底全国城乡建筑面积为 388 亿平方米,2020 年底预计达 686 亿平方米。2009年我国房地产投资额为 36 232 亿元,该年房屋施工面积319 650 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 115 385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70 219 万平方米。

建筑能耗、工业能耗和交通能耗是社会能源消费的三大构成,全世界建筑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费量的 30% 左右[1]。我国 2008 年能源消费总量 28.5 亿吨标准煤,钢材消费量5.4 亿吨;水泥消费量 13.7 亿吨。2009 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 6.3%。钢材消费量增长 22.4%;水泥消费量增长17.0%。建筑能耗对全国能耗的“贡献率”很高。目前我国单位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 2 ~ 3 倍,外墙为 4 ~ 5 倍,屋顶为 2.5 ~ 5.5 倍,外窗为 1.5 ~ 2.2 倍[2]。降低建筑能耗是降低全国总能耗、建设节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而建设节能建筑又成了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势在必行。

2.问题的提出

节能建筑是对建筑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能耗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全寿命周期能耗最低的建筑。建筑能耗的合理评估应从建筑物全寿命出发,将节能建筑设计所涉及的所有问题整合到从材料生产、设计、施工、运行、资源利用、垃圾处理、拆除直至自然资源再循环的整个过程中来。节能建筑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积极意义上的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3]。

建筑节能在推广中举步维艰的原因是主要是对其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不够。主要表现在:开发商对节能建筑的投入产出的具体数据不清楚;住宅产业的开发商和用户非一人,开发商只关心一次性基建投资而无视长期运行的能源消耗;我国缺乏完善的建筑节能市场体系[4]。本文拟从节能建筑经济分析出发,运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考虑建筑全寿命费用,建立建筑经济效益分析模型。并选择适当的实证研究对象,运用造价和建筑经济原理计算节能投入及采用节能技术前后建筑物的费用变化情况,实例说明节能建筑的经济评价相关问题,为政府制订住宅产业化改革方案提供量化的依据。

3.节能建筑寿命周期成本评估

节能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建筑物从摇篮到坟墓(决策、设计、施工、直至竣工验收、使用运行、建筑物拆除等)一系列投资活动所支付的全部费用,见表 1。建筑过程节能一是采取措施使建筑物使用成本降低,二是使得废弃拆除时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等。要降低建筑物全寿命周期成本就要大力推广节能建筑。

3.1 节能建筑寿命周期

建筑的生命周期包括建材准备阶段、建筑建造阶段、建筑使用阶段、建筑拆除阶段和废旧建材处置阶段等几个阶段。

(1)建材准备阶段。建材准备阶段进行方案必选时不但要考虑建筑运行能耗,还要考虑建筑材料生产、材料运输、建造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成本。

(2)建筑建造阶段。施工企业通过使用环境工程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管理科学及行业的成果经验,制订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合理使用能源、资源;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好建筑垃圾,鼓励和提倡绿色施工。

(3)建筑使用阶段。建筑物的寿命长,所以运行能耗成本占寿命周期能耗的比例大,通过设计方案的比选优化和方案招投标,在质量、成本和性能指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选择运行能耗成本低的方案。建筑运行能耗成本的改进与优化是节能建筑的重要任务。

(4)建筑拆除阶段。爆破拆除是目前解体和破碎钢筋砼结构的主要方法,但这种拆除方法能利用的旧建材少。拆除方式直接影响拆除费用和旧建材利用,结合实际选择适用的拆除方式是寿命周期成本的关键点之一。

(5)废旧建材处置阶段。目前我国每年因拆除废旧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有 1 360 万吨,新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有 4 000 万吨。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4.工程案例分析

浙江省某新建项目计划投资 53 268.21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50 245 万元,建设期利息 3 023.21 万元。项目所在地杭州夏季湿润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极端高温39.9℃,冬季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 8℃~ 10℃。经评估后确定的年使用成本为 1 581 万元。拆除阶段费用为拆除及建筑垃圾处理费与回收可利用建材费用之差,可回收利用费用为建设投资的 5%,拆除费用为建设投资的 1%。拆除及建筑垃圾处理费为 502.45 万元,可回收利用费用为2 512.25 万元。拆除阶段费用为 2 009.8 万元。

4.1 项目寿命周期费用现值

该项目寿命周期费用现值为:PCLF=53 268.21+1 581.00(P/A, i, n-3)-2 009.80(P/F, i, n)若建筑物寿命期 n 分别按 30 年和 50 年,折现率 i 分别按 8%、10%、12% 考虑。则该项目寿命周期现值计算结果见图 2 所示。

4.2 现值法比选建筑寿命周期成本保温隔热和气密性是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内在因素,在

传热热损失中,外墙约占 25%,窗户约占 24%,屋面约占9%[5]。我国 240 黏土实心砖墙传热系数为 1.95 W/(m2• K);钢筋砼屋面传热系数为 1.45 W/(m2• K);单玻金属外窗传热系数为6.40 W/(m2• K)。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 规定:屋顶的传热系数≤ 1.0W/(m2• K);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 1.5W/(m2• K);外窗的传热系数≤3.2W/(m2• K)。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是减少建筑能耗的重要环节。以外窗为例,断桥隔热型铝合金 LOW-E 中空玻璃窗的隔热系数为 2.2 ~ 2.6,节能效果为 66% ~ 59%。本例若采取表 2 所示护结构节能构造,采用节能措施将使得单方造价增加 94.05 元 /m2,建筑工程造价增加 669 万元,但其使用成本由于护结构的节能而将随之降低。据测算,考虑节能措施后该项目年平均使用成本为 948.60 元。以折现率 i=10%,寿命 n=30 年为例来考虑该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现值结果见图 3 所示。非节能建筑成本现值为 67 757.08 万元(其中,准备成本和建造成本现值和为 53 268.21 万元,运行成本现值为 14 604.05 万元),

节能建筑成本现值为 62 864.21 万元(其中,准备成本和建设成本现值和为 53 937.21 万元,运行成本现值为 8 762.43万元)。两种方案的计算结果见图 3 所示。节能建筑比非节能建筑寿命周期成本现值反而降低了 7.22%。虽然由于采取节能措施增加了建筑工程费用 669 万元,但节约了建筑物运行维护费用,建筑物寿命周期成本反而降低。节能与不节能两种方案的比选结果是选择前者。

5.结语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降低建筑能耗是降低全国总能耗、建设节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建设节能建筑又成了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保障,节能建筑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积极意义上的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本文运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考虑建筑全寿命费用,建立起全寿命周期建筑成本估价模型,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得到不同情况下的项目寿命周期费用现值,采用现值法比选节能与不节能建筑寿命周期成本。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护结构采用节能构造使得建筑工程造价增加 669图 3 两种方案各阶段费用现值万元,但其使用成本的节约使得节能建筑总费用现值比非节能建筑寿命周期成本现值反而降低了 7.22%。

参考文献:

[1]仇保兴. 发展节能绿色建筑推进住宅产业健康发展——2005年中国绿色建筑生态住宅与房地产循环经济论坛大会的发言[R]. 2005.

[2]江亿. 我国建筑能耗状况及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问题[J]. 中华建设,2006(2):12~18.

[3]张云华,汪霞. 生态节能建筑的经济外部性分析[J]. 生态经济,2009(9):127~131.

建筑施工周总结第3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管理措施

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推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得到普及。为保障高层建筑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应当积极加强深基坑施工管理,切实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及整体经济效益,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 深基坑概述

所谓深基坑,就是指实际开挖深度在5m以上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比较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和降水工程,为更好的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不同地区的土质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应当结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来采取适宜的施工方式。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的环境效应,实际开挖施工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地下水位产生影响,导致周围土壤变形,甚至对周围建筑以及地下管道造成一定影响。除此之外,深基坑施工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开挖施工与地理学科、工程学科等都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在对深基坑工程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时,涵盖了测量技术、工程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因此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

2 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工程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人们对地理知识掌握水平有限,常常会破坏地表水的地质环境,从而造成周围环境的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上渗,不利于施工,而深基坑施工场地比较狭窄,而且施工周期都比较长,受天气的影响,常常会降雪降雨,影响到深基坑的稳定性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相对较为落后,不能有效的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处理。在深基坑施工队伍中大多都是一些专业素质不强的农民工,在交叉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施工纠纷,从而使得工程进度受阻。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井点降水、挖土、修砌砖胎膜、扎钢筋、支模、混凝土浇筑等是都必要的工序,这些工序施工常常会交叉进行,发生碰撞,增加施工难度。止水帷幕及围护体系不到位,基坑渗水未及时封堵等常常会引起基坑坍塌事故,在深基坑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工程地基不牢,坍塌事故屡见不鲜。

2.1 地下水渗漏,影响施工进度

在我国高层工程建筑中,在进行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在对地表进行开挖的时候,由于深基坑的要求,其深度都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在开挖的过程中势必会破坏地表环境,破坏地质条件,地表水渗漏,在深基坑中,水多了就会稀释土壤,使土壤变得粘稠,从而给深基坑施工带来不便,加大施工难度。

2.2 没有做好排水规划

在我国高层建筑工程中,受开发商急于回笼资金的压力,施工单位往往被要求追赶施工进度,在进行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对地下水问题的考虑往往较为欠缺,影响排水工作,以至于在开挖的过程中,水流不出去,一直积攒在基坑内,越积越高,给深基坑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

2.3 施工管理不到位

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个别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管理,出现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认为只要是挖好坑了就可以了,以至于施工中出现管理欠缺,大多都是作业人员独自在进行,没有指导,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从而深基坑质量问题存在很大的隐患。

2.4 超挖现象比较严重

在我国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机械开挖,受到地势环境的影响,在深基坑两道支撑间的坡度比较缓,在挖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超挖、挖深的现象,从而使得实际的基坑深度与设计图纸的基坑深度比例不协调,加大施工工作量。

3 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深基坑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环节,只有保证深基坑施工质量,才能够推进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为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高层建筑工程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深基坑施工管理,全面提高高层建筑工程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能力,推进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合理规划深基坑施工

高层建筑工程中,科学合理的深基坑规划能够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依据,由于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特殊性,实际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会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导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要集合施工现场土层特点以及多元化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化分析,进而对深基坑施工进行合理的规划,为深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可靠的基础。

3.2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深基坑支护体系管理

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极易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对深基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为切实改善高层建筑施工的总体质量,工程建设相关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到实际施工中,严格落实责任制度,规范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各项行为,强化各级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土方开挖是其中比较特殊的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的协调配合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极易出现深基坑变形问题,严重制约着高层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因此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应当强化深基坑支护体系的管理,实时监控支护体系,切实保障深基坑施工质量和效果,从而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3.3 加强对深基坑施工过程的监督

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环节,若想要更好的提高深基坑施工质量,应当加强深基坑施工过程的监督,主要包含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监督,这就要求工程建设相关监管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场地的地理环境来进行详细的研究,坚持分段开挖和支护的原则,尽可能减少深基坑施工对周围土体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盲目性施工,全面提高深基坑施工的总体质量,从而切实提高高层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深基坑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整体质量,因此加大力度对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进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为高层建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的条件,并且有助于推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桂林.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6).

[2]李峰.结合案例分析组合支护在深基坑支护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6(6).

建筑施工周总结第4篇

施工时,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在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支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以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二、逆作法的几种类型

1.全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层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对四周围护结构形成水平支撑。楼盖混凝土为整体浇筑,然后在其下掏土,通过楼盖中的预留孔洞向外运土并向下运入建筑材料。

2.半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层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中先期浇筑的交叉格形肋梁,对围护结构形成框格式水平支撑,待土方开挖完成后再二次浇筑肋形楼板。

3.部分逆作法。用基坑内四周暂时保留的局部土方对四周围护结构形成水平抵挡,抵消侧向压力所产生的一部分位移。

4.分层逆作法。此方法主要是针对四周围护结构,采用分层逆作,不是先一次整体施工完成。分层逆作四周的围护结构是采用土钉墙。

三、工艺特点

1.可使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和地下基础结构施工平行立体作业,在建筑规模大、上下层次多时,大约可节省工时1/3。

2.受力良好合理,围护结构变形量小,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亦小。

3.施工可少受风雨影响,且土方开挖可较少或基本不占总工期。

4.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间,扩大地下室建筑面积。

5.一层结构平面可作为工作平台,不必另外架设开挖工作平台与内撑,这样大幅度削减了支撑和工作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减少了施工费用。

6.由于开挖和施工的交错进行,逆作结构的自身荷载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递至地基,减少了大开挖时卸载对持力层的影响,降低了基坑内地基回弹量。

7.逆作法存在的不足,如逆作法支撑位置受地下室层高的限制,无法调整高度,如遇较大层高的地下室,有时需另设临时水平支撑或加大围护墙的断面及配筋。由于挖土是在顶部封闭状态下进行,基坑中还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中间支承柱和降水用井点管,目前尚缺乏小型、灵活、高效的小型挖土机械,使挖土的难度增大,这些技术问题相信很快会得到解决。

四、经济效益

采用逆作法,一般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围护墙采用两墙合一的形式,一方面省去了单独设立的围护墙,另一方面可在工程用地范围内最大限度扩大地下室面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围护墙的支撑体系由地下室楼盖结构代替,省去大量支撑费用。楼盖结构即支撑体系,还可以解决特殊平面形状建筑或局部楼盖缺失所带来的布置支撑的困难,并是受力更加合理。由于上述原因,再加上总工期的缩短,在软土地区对于具有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采用逆作法施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一般可节省地下结构总造价的25%~35%。

五、环境效益

1.噪音方面。由于逆作法在施工地下室时是采用先表层楼面整体浇筑,再向下挖土施工,故其在施工中的噪音因表层楼面的阻隔而大大降低,避免了因夜间施工噪音问题而延误工期。

2.扬尘方面。通常的地基处理采取开敞开挖手段,产生了大量的建筑灰尘,影响了城市的形象。采用逆作法施工,其施工作业在封闭的地表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扬尘。

六、社会效益

1.交通方面。由于逆作法的采取表层支撑,底部施工的作业方法,故在城市交通土建中大有用武之地。可以在地面道路继续通车的情况下,进行道路地下作业,避免了因堵车绕道而产生的损失。

建筑施工周总结第5篇

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土建类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是学校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衡量高等教育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能,解决土木工程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处理问题的本领。

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速度很快,办公楼设计在现阶段发展也很快,每个城市里基本上都有标志性的办公楼,还有不计其数的中小办公楼,这些办公楼的建成筑就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使城市的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发现,有时候环境的压抑可产生工作的压力,如通风不畅,采光不好,这样容易降低工作效率,所以工作环境设计得好的话,可以把很多的问题调节了,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所以如何把办公楼设计的更好、更合理、更美观,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之一。

办公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一种主要类型,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办公建筑,沿着城市的干道向城市四周展开,从中我们也许可以寻找到城市发展的文脉和城市发展的轨迹。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办公建筑也成为管理者、规划者素质的综合体现。直至今日,我国的经济形势,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伴随着政府体制改革,进行办公设计更新的途径可能有多种多样,目前主要的方式有固定空间多样化类型和大空间灵活化类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要在进步的前提下合理地解决问题,我所采用的底部框架,上部砖房的建筑结构形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总之,都是为了适应多功能现代化的需求,也就是适用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

1、设计题目:办公楼

工程地点:长沙某高校;

设计规模:总建筑面积:3000~3200m2;

抗震设防烈度:6度;

地质条件:自然地表以下 0.6m内为杂填土和腐殖土;0.6m~4.5m为褐色粘土,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取220kPa;4.5m~10m为卵石土层,10m以下为稳定的岩石。

建设单位要求:建筑用途为学校行政办公楼,总层数为3~5层;主要用房包括:门厅,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辅助用房主要包括:接待室,公共卫生间,文娱室,陈列室等。

主要技术指标:

门厅:60m2;

接待室2间:30 m2/间;

大会议室2间:150 m2/间;

中会议室(每层均设):60 m2/间;

普通办公室约30间:15 m2/间;

领导办公室8间:30 m2/间;

大空间办公室4间:120 m2/间;

文娱室2间:90 m2/间;

陈列室2间:90 m2/间;

档案室:150 m2;

储藏室:50 m2;

图书阅览室:150 m2;

值班室:15 m2 楼梯间及公共走道等;

卫生间:根据人数计算,每层均设男女卫生间。

2、结构形式

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可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3、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3.1.建筑设计

(1)建筑初步设计(方案设计)

绘制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及构造的方案草图。

(2)建筑施工图设计(绘制施工图)

严格按《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绘制建筑施工图,其中手工绘制3-4张,成果形式及要求:建筑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图(1:200)、一层平面图(1:100~200)、其他层平面图(1:100~200)、屋顶平面图(1:100~200)、正立面图(1:100~200)、侧立面图(1:100~200)、剖面图1个(1个主楼梯剖面)、节点详图2个(1:10~30檐口、泛水、阳台扶手等)、门窗表、表现图、功能分析图、其他特征平与立面(1:100~200)、单元放大平面图(1:50;含设施家具布置)。

3.2、结构设计

(1)确定结构方案,合理选型

根据建筑设计、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合理的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完成结构布置草图。

(2)结构计算

在结构布置的基础上,对现浇连续梁、板进行计算,并选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及柱下基础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包括确定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及组合、配筋计算等),须有详细的设计计算步骤。框架设计计算时,要求分别进行手算和电算,并对两者的设计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3)结构施工图绘制及深度要求

结构施工图按照手算设计计算结果,严格按《建筑制图标准》绘制,其中手工绘制2张,成果形式要求:基础平面结构布置图(1:100)、基础大样图(1:20~50)、标准层结构布置图(1:100)、屋面结构布置图(1:100)、框架模板配筋图(1:20~100)、现浇楼梯配筋图(1:20~50)、现浇雨棚配筋图(1:20~50)、连续梁、现浇板配筋图(1:20~50)。

3.3、施工组织设计

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和一个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施工部署;拟定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确定施工顺序、步骤,制定施工技术措施。

(2)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选作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计算工程量;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确定施工顺序和步骤,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分部工程施工平面图;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对主要材料要编制材料、半成品和零件的消费进度计划(钢材、水泥、木材、砌体材料、门窗等)

(3)成果形式及要求

按《建筑制图标准》绘制: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主体施工阶段施工平面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并附说明、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并附说明。

4、计算书内容及格式要求

计算书内容包括中英文摘要、目录、前言、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结论与思考、致谢、参考文献等。采用学院的统一格式,要求打印并按要求装订成册。

5、主要参考资料

1、所学教材: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工程概预算、地基基础等;

2、图集:建筑标准图集、中南地区标准图集等;

3、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结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制图标准等。

四、本课题的设计步骤

1、建筑设计

(1)总平面图 (2)各层平面图

(3)剖面图(1~2个) (4)立面图(1~2个)

(5)节点详图(1~3个) (6)简要设计说明

2、结构设计

(1)根据房屋基本情况确定结构设计基本参数

(2)进行结构平面布置

(3)手算一榀代表性框架

(3.1)选取计算框架并确定该榀框架在各种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3.2)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恒、活)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水平荷载(风、地震)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

(3.3)控制截面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抗震组合内力级差调整

(3.4)框架梁、柱截面设计及节点核心区截面抗震验算

(4)基础设计

(5)楼梯设计

(6)计算机分析与设计

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的PMCAD建立结构整体计算模型,对标准层及屋面层楼板进行配筋;

用PK对手算框架进行建模分析,对比分析手算结果和PK结果;

用TAT进行结构整体空间分析与设计。

(7)整理计算书,绘制结构施工图

3、施工组织设计

(1)确定施工方案

(2)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绘制横道图

(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五、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毕业实习:3周(第1-3周);包括开题报告、实习报告的完成;

建筑设计:3周(第4-8周);其中建筑方案1周、建筑施工图4周;

结构设计:4周(第9-12周);其中结构方案1周、结构施工图3周;

施工组织:1周(第13周);

建筑施工周总结第6篇

关键词:深基坑情况 深基坑安全监督 监测安全管理

随着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为了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城市中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迅速发展,建筑物的基础越来越深,也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深基坑的开挖很可能引发的基坑周边地表变形,影响相邻建筑,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极大危害。需要加强基坑安全监测,保障基坑顺利施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市内外深基坑工程的现状相关案例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与普及,我市内外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 m的比比皆是,甚至超过20m深;例如:湛江广百商业中心深基坑达17米采用分层加内支撑敞开式施工、湛江恒逸国际三期会议中心深基坑达14米,采用半逆作法施工等。

在实际工程中基坑支护结构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控制其变形,基坑的设计也应从传统的强度控制转变为变形控制,以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城市的深基坑和其它的地下工程一般都处在在密集的建筑群中,施工场地十分狭窄,有些工程的基础就紧挨着相邻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基础,在这种环境中来进行深基坑的施工,必然引起基坑四周地面与原有建筑物的沉降变形,从而引发基坑安全问题;基坑事故一般表现为支护结构位移过大、基坑周边的道路开裂或者塌陷、基坑周围的地下管网线路因位移过大而破坏、相邻的周边建筑因不均匀沉降等原因而开裂甚至倒塌等等。例如:2005年7月21日12时左右,在海珠区江南大道南海珠城广场工地深基坑发生滑坡,导致2人失踪,4人受伤,南侧楼宇出现倾斜并部分坍塌。

二、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要对深基坑进行安全监督,就要了解深基坑相关的地质、周边、施工工艺、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等方案的特点、安全性、可操作性等:

(1)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岩土工程区域性强,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工程,区域性更强。如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砂土地基、软粘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即使是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

(2)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

深基坑工程不仅与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围场地条件有关。

(3)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

深基坑的深度和平面形状,对深基坑的稳定性和变形有较大影响。在深基坑设计中,要注意深基坑工程的空间效应。土体蠕变体,特别是软粘土,具有较强的蠕变性。

(4)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环境效应

深基坑工程的开挖,必将引起周围地基中地下水位变化和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对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产生影响。

(5)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深基坑工程是个临时工程,安全储备相对较小,因此风险性较大。

(6)深基坑工程具有较高的事故率

深基坑工程施工周期长,从开挖到完成地面以下的全部隐蔽工程,常常经历多次降雨、周边堆载、振动等许多不利条件,安全度的随机性较大,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

三、深基坑工程现场施工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保证周围环境(相邻建筑物和地下公共设施等) 的安全。因此,如何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实用可行是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随着超大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下面就深基坑工程存在的几个安全方面问题进行讨论:

(1)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

作为存在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深基坑专项方案的论证,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让部分地区的施工方忽视,特别是县、区、镇一级的施工项目;其次在专家论证过后对方案的修改和落实中,存在跟踪不到位现象;再次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方不能完全按照论证通过方案组织现场施工,有很多时候现场总工容易单凭经验办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人员,对专项方案不熟悉等这些问题如果在日常的监督工作中忽视,那后果就会很严重了;例如:2010年,市内某房地产深基坑在施工中不重视地质勘探资料反映的地质情况,在基坑周边支护选型方面,不规范,未按专家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和施工,日常基坑监测流于形式,安全监督不到位,施工方在开挖到副二层板位置时,在东侧旧楼处的支护桩由于刚度和稳定性不足,突然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基坑坍塌,由于现场总工业务精湛,迅速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采用实土及时返压,终于消除了险情。

(2)设计安全存在的问题

1、基坑工程结构选型不合理

分析众多深基坑支护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基坑工程结构选型不合理,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基坑支护及撑锚方法较多,为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方法,而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有的速度快,有的投资少,有的噪音小等。

2、基坑工程结构设计土压力的确定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包括外力(土压力及地基超载)和支护结构内力(弯矩和剪力)、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基坑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地基承载力、支护结构顶部位移、结构和地面的变形以及软弱土层的局部加固、对相邻建筑的影响等诸方面的安全计算。

(3)施工阶段安全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面问题:深基坑工程数量、规模、分布急剧增加,导致深基坑施工技术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监测技术等还有待尽快提高,而且施工管理不力,施工资质限制不严,所以在施工中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值得注意。

2、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不当: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是一个难点,因土质与地下水位的差异,基坑开挖施工的方法也随之不同,尤其是在沿海等高水位地区或者表层滞水很丰富的地区,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基本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

三、深基坑工程要完善的工作

科学家预言,“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21世纪末将有1/3的人口穴居地下”。但当前我们遇到的深基坑工程还存在许多问题,对深基坑的施工技术还不成熟,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加大对深基坑工程的研究,不断的积累对深基坑施工的经验,指导施工方安全施工。

(一)加强基坑安全的监测

深基坑开挖工程往往在建筑密集的市中心,施工场地四周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造成邻近结构和设施的失效或破坏。同时,基坑相邻的建筑物又相当于较重的集中荷载,基坑周围的管线常引起地表水的渗漏,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土体变形加剧的原因。因此,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二)基坑安全日常跟踪管理

(1) 对基坑围护体系及周边环境安全进行有效监护

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周密的监测,可以保证在建筑物和管线变形处在正常范围内时基坑的顺利施工,在建筑物和管线的变形接近警戒值时,有利于采取对建筑物和管线本体进行保护的技术应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破坏的后果。

(2)为信息化的安全施工提供参数

基坑工程安全监测不仅即时反映出开挖产生的应力和变形状况,还可以根据由局部和前一工况的开挖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实测值与预估值的分析,验证原设计和施工方案正确性。

四、结束语

基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的发展,需要设计理论的完善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作为支撑,但目前设计与施工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在今后深基坑的安全监督方面要加强现场监测、设计、施工等管理, 这样对基坑工程总体水平的提高发挥其有力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辛士军《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0月

2、陈观胜,严洪龙,陈昌平.深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保护[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2.

3、刘招伟,赵运臣.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03年1月

建筑施工周总结第7篇

关键词: 智能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工程寿命

一、智能建筑

1、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楼宇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功能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它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和信息技术共同关心的新领域。

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 (Hartford)市建成。中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2、智能建筑的分类

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功能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大楼自动化(又称建筑自动化或楼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这3个自动化通常称为“3A”,它们是智能化建筑中最基本的,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目前有些地方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了突出某项功能,以提高建筑等级和工程造价,又提出防火自动化(FA)和信息管理自动化(MA),形成“5A”智能化建筑,甚至有的文件又提出保安自动化(SA),出现“6A”智能化建筑,甚至还有提出“8A”、“9A”的。但从国际惯例来看,FA和SA等均放在BA中,MA已包含在CA内,通常只采用“3A”的提法。

我国的智能建筑现在一般主要由4A组成,即 BA 大楼自动化系统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CA 通讯自动化系统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SA 安全自动化系统 (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 。

智能楼宇自动化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协调的,具有互操作性,因此,还需要有一个能实现集中管理与协调的系统,以便各个子系统能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共同构成建筑物的自动控制网络。

3、智能建筑的特点

(1)环境方面 :

1 舒适性:使人们在智能建筑中生活和工作,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适。

2 高效性:提高办公业务、通信、决策方面的工作效率;提高建筑物所属设备系统使用管理方面的效率。

3适应性:对办公组织机构的变更、办公设备、办公机器、网络功能变化和更新换代时的适应过程中,不妨碍原有系统的使用。

4 安全性:除了保护生命、财产、建筑物安全外,还要防止信息网信息的泄露和扰,特别是防止信息、数据被破坏,防止被删除和篡改以及系统非法或不正确使用。

5 方便性:除了办公机器使用方便外,还应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务功能。

6 可靠性:努力尽早发现系统的故障,尽快排除故障,力求故障的影响和波及面减至最小程度和最小范围。

(2)功能方面 :

1 具有高度的信息处理功能。

2 信息通信不仅局限于建筑物内,而且与外部的信息通信系统有构成网络的可能。

3 所有的信息通信处理功能,应随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而发展,为未来的设备和配线预留空间,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和可扩性。

4 要将电力、空调、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构成综合系统,同时要实现统一的控制,包括将来新添的控制项目和目前还被禁止统一控制的项目。

5 实现以建筑物最佳控制为中心的过程自动控制,同时还要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管理自动化。

二、全寿命周期管理

1、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起源于英国人A.Gordon在1964年提出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Life cycle cost,LCC)理论,另一个来源于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卢谦指出,建筑物的前期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维修乃至拆除各个阶段的管理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全寿命管理系统,为保证和延长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年限,必须根据其全寿命周期来制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视角,运用集成化管理的思想,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相对分离的项目策划决策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和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在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机集成,建立项目策划决策、建设实施、运营维护的集成化管理系统,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整体价值的提升以及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目标。我们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如下: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项目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DM+PM+FM

2、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系统

传统的建设项目分为前期策划、准备和设计、施工与运营4个阶段,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分为项目前期开发管理(DM)、项目实施期的项目管理(PM)和项目使用期的运营管理(FM)3种模式;从建设项目的参与情况分析,建设项目管理类型可分为投资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设计与施工等建设方的项目管理、项目咨询或监理方的项目管理、项目运营使用方的项目管理等类型;不论项目决策层还是项目管理执行层,建设项目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费用少、进度快、质量好。由此可得到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系统

三、智能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参建各方的任务及管理措施

1、智能建筑项目管理的参建各方的任务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1)掌握施工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施工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参与方,其项目管理的目标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施工方本身的利益。施工方项目管理的任务包括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成本、施工进度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合同管理、施工信息管理和与施工有关的组织与协调等。

(2)掌握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建设项目总承包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任务包括安全管理、项目的总投资控制和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与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有关的组织和协调等。

(3)了解业主方和项目其他参与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①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业主方项目管理服务于业主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

②设计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设计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设计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设计的成本目标、设计的进度目标和设计的质量目标,以及项目的投资目标。

③供货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供货方作为建设项目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供货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供货方的成本目标、供货的进度目标和供货的质量目标。

2、智能建筑项目管理措施

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贯穿于智能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整个过程。不论是在智能建筑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及建设阶段,我们都要考虑到这几方面的管理措施。

(1)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要求人们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使用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从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使人们可以在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上,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节水设施和符合国家标准的、节约型的、无污染的环保建材,加强可回收物的收集和储存,实施施工废物处理,一次性装修到位等措施,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达到环保和生态的目的,提高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2)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并与投资目标相协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智能建筑项目决策阶段是通过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对项目的建设方案做出决策,使项目的建设充分反映业主的意愿,并与地区环境相适应,做到投资、质量、进度三者协调统一。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

智能建筑项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采用什么样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形式、选用什么样的结构类型、使用什么样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关系到建设投资的综合功能是否充分体现规划意图。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也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是建设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与环境保护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体现,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保证,以及外表观感能否体现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智能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通过检查评定、试车运转,考核项目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符合决策阶段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并通过验收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工程竣工验收对质量的影响是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3)全寿命周期进度管理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智能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按预定的时间动用或提前交付使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不论是决策阶段、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都对工程进度有一定的影响。决策阶段如果不能及时的提供决策意见,就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从而影响工程进度。

业主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控制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包括控制设计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设计工作进度、施工进度、物资采购工作进度,以及项目动用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

设计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设计任务委托合同对设计工作进度的要求控制设计工作进度。出图计划是设计方进度控制的依据,也是业主方控制设计进度的依据。

施工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这是施工方履行合同的义务。

供货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供货合同对供货的要求控制供货进度,这是供货方履行合同的义务。

四、全寿命周期管理在智能建筑中的发展趋势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学科不断发展。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现了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DM)、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PM)和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FM)的集成。在智能建筑的项目管理中应用全寿命周期管理,将信息技术,包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信息门户(PIP)与项目管理的先进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为我们的民众建设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它追求最佳综合效益,倡导以人为本,在项目决策和计划实施时既考虑建设期、运营期,又前瞻性地关注项目的发展期,实现项目经济、环境和各时段的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目前,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智能建筑项目管理的新趋势,得到了全球项目管理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智能建筑中应用,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适应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中国计划出版社

[2]Raftery,J,Risk Analysis in Project Management E & FN Spon[M],UK (1994)

[3] 谈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作者:王秀梅等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岳宜宝.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Partnering模型[J].建筑,2003.(4):52~56.

建筑施工周总结第8篇

关键词挖孔灌注桩,土层锚杆,深基坑支护,监控量测,建筑物保护

1工程概况

布心站位于东湖路与东晓路交汇处,站位于东湖路与东晓路交汇处,车站所在位置周边密布商业建筑、新老居住社区、以及部分工业厂房。现状道路狭窄。其中车站北端东侧为一直春晓苑,西侧为心怡花园。两个小区建筑物紧邻车站主体结构,场地非常狭窄,车站北侧开挖深度21.2米,其中1号出入口开挖深度14.5米,1号枫亭开挖深度13.5米。基坑北侧采用挖孔灌注桩和三排预应力土层锚杆相结合的支护形式,即所谓的桩锚护壁支护体系;基坑南侧由于场地开阔,采用放坡开挖。主体结构自下而上顺筑法施工。车站北端平面图见图1。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1工程地质

本车站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坡积层(Q3dl)、残积层(Qel),下伏震旦系混合岩(Z),局部碎裂化。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砾质粘性土、强风化混合岩、中风化混合岩、微风化混合岩。其土层分布见下表。

2.2水文地质

地下水按赋存条件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在冲洪积中砂、卵石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碎裂化混合岩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强风化及中风化岩中。本次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3.30~9.20m,水位高程24.72~26.34m。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

3、基坑施工方案的选择

由于布心站北端处于高边坡,路面与边坡高度差在5米左右,边坡上场地狭窄建筑物边缘距离高边坡边缘2.5~3.5米,场地无法满足钻机的摆放,如果对边坡进行削破后进行连续墙施工,可能会对建筑物造成破坏,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受场地条件和周边紧邻建筑物的限制,决定采用人工挖孔桩加锚索支护基坑,目的主要是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3 桩锚护壁结构设计与施工

3.1 设计原则

挖孔灌注桩作为挡土结构,保护建筑物的安全,承担施工期间的全部荷载,亦作为车站侧墙的一部分参与永久结构整体受力。

土层锚杆按临时性支护设计。

3.2挖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

设计参数为:

挖孔灌注桩有效桩径Φ1200mm,桩中心距1.2~1.3m,桩与桩间紧密连接,桩长18~24.5,嵌固深度4.5m,桩底为中风化混合岩。桩身配筋按钢筋砼圆形截面受弯构件进行计算,纵向受力钢筋沿圆截面周边均匀布置。桩身砼采用C30。

施工工艺流程为:

测量定位桩节开挖(开孔)浇注护壁验桩、封底吊放钢筋笼浇注桩身砼

3.3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

设计参数为:

该区在基坑深度方向设置锚杆三层。杆体材料选用7根φ9.5mm高张低松弛钢铰线,长度为15~18m不等。锚固体结构为圆柱形,钻孔直径300mm,灌浆材料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水灰比为0.45,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桩间采用C25砼填芯。锚杆在基坑深度方向设置三排,上下排间距为5.0m,水平方向间距为1.3m,锚杆倾角为30°,设计张力350KN,平均锁定力为250KN。

施工工艺流程为:

凿除挖孔桩护壁测量定位钻孔下锚拔套管冲孔灌浆安设围囹、锚具张拉锁定锚杆

4、现场施工情况

由于车站北端承担区间竖井进出料的功能,车站结构是做时间相对滞后时间较长时间,为了保障周边建筑物的安全,车站顶部施做了三个混凝土支撑。

5 监控量测及结果分析

监测项目:桩顶位移、幢桩体水平位移、锚索拉力均在设计规定范围内,未发现异常。该车站施工最大的风险主要是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5.1一致春晓房屋沉降分析

监测结果分析,

(1)由沉降历时曲线可以看出,沉降过程基本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车站和出入口人工挖孔桩期间,沉降原因是挖孔桩期引起房屋基础下地下水流失,车将约占总沉降量的50%。挖孔桩期间,孔庄内蓄水较多,采用抽水方式往外排水引起房屋基础的沉降;二是车站施工引起房屋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8%。车站施工对房屋沉降的影响比较小。三是出入口施工期间引起的房屋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35%。四是工后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7%。

(2)由以上监测数据分析房屋沉降发生最大的两个阶段是挖孔桩期间和小胡入口施工期间。分析原因是挖孔桩施工房屋地下基础水土流失比较多,引起的房屋基础沉降量较大;出入口施工与车站施工相比较而言,出入口采用的是锚索加钢支撑支护结构,车站采用的是锚索和混凝土支撑结构形式。因此出入口施工对房屋沉降影响大于车站施工。

5.2心怡花园房屋沉降分析

监测结果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挖孔桩、车站施工期间房屋沉降比较小,沉降比较平稳,在1号风亭开挖期间建筑物沉降比较正常平均速率-0.5mm/d。但是在风亭开挖到底板位置在施做底板期间,发现沉降发生突变,沉降速率达到了-1mm/d。这种沉降异常现象对房屋稳定非常不利,2011年2月23日底板开挖到底,23日~26日期间发现建筑物内墙出现多处裂纹,而且发展趋势比较快。

(2)结合施工分析房屋发生裂纹的异常现象,在施工期间1号风亭是挖孔桩加锚索支护没有钢支撑,在基坑开挖到底板位置时变形速率达到了最大,引起上部土体的变形引起房屋结构的下沉,房屋基础一半坐落在微风化岩石上,一半(靠近基坑侧)坐落在强风化岩石上。引起房屋的不均匀沉降造成房屋的开裂。

(3)2011年2月26日施工单位及时增加钢支撑。27日架设完毕,沉降得到了控制,沉降速率控制在了-0.5mm/d以下,避免的险情的进一步扩大。

6 结论:

(1)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平面布置灵活,无噪声,无污染,桩体刚度大。比传统的放坡开挖,节省场地;比钢支撑施工能提供开阔的施工空间,开挖土方与支护干扰较小,尤其是在大跨、不规则的基坑支护施工中可以采用土层锚杆代替钢支撑。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2)我们在采用桩锚支护形式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周边建筑物保护的措施。在布心站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形式周边环境是一样的,附近场地狭窄、建筑物需要保护。其中一致春晓房屋受施工影响较小虽然发生了一定的沉降量,但是房屋没有出现开裂。而心怡花园房屋内墙出现了很多裂纹。究其原因主要是钢支撑架设的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