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正义论文

生态正义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10 03:54:50

生态正义论文

生态正义论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本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1803

1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开启了近200年的工业时代,也带来了地球资源的井喷式开采。20世纪中叶,后工业时代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抑制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问题。人类社会要摆脱困境,社会发展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核心是要解决发展的生态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导致了国内环境资源急剧恶化,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提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特色发展模式。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探索与发展,本文对国内主要的狭义社会主义论、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生态马克思主义论和生态伦理理论等5个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进行评述。

2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2.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论

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批判和解决生态危机为宗旨,以建立和谐的绿色社会为目标,深入研究了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强调人类应该依照生态要求规划生产,反对单纯经济增长主义[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主要包括生态社会主义自然观和生态危机理论,认为人类存在是建立在人类与生物系统之间和谐、相互尊重的关系上,但人类在解决生态危机、重新认识人类对世界的态度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应当关注人类世界,关注现存世界。

国内狭义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初期,学者们主要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来体现其生态社会主义自然观,其中,柯自源(1977)提出“资源枯竭论”是“庸俗生态系统论”的观点,作出了世界现在面临的不是资源枯竭、生态危机,而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断[2]。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讨论解决生态危机的生态社会主义范式,他们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对现实资本主义生态弊端的理论批判和对绿色未来社会的理论设计。潘岳(2006)提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经济危机的新手段,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3]。郇庆治(2006)则强调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性问题,即论证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和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与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的内在相融性[4]。

虽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流动快、工业发展迅猛,这对本来就有限的资源造成了的巨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但回顾我国社会发展之路,发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如今也不得不面临生态危机的挑战,可见社会制度并非影响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弊端的凸显,现下国内与其相关的研究日益减少。

2.2生态中心论:生态本位

生态中心论是当代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普遍认同的理论,它以生态优先和生态本位为基本原则。强调人类应该把道德关怀的对象进一步拓展到人类之外的自然界,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主张生物圈平等主义[5]。它主要包括生态优先论、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指人类之外的自然界具有不依赖于人类需要的内在价值和按生态规律生存下去的权利。

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在借鉴和认同西方生态中心论的基础上展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申曙光(1994)秉承生态优先理念,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着眼于其哲学、科学、能源等三大现实基础。他以生态文明在国外现实中的生产实践为论据,论证了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再考虑经济效益的必要性[6]。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提倡和发展,曹明德(2002)主张生态本位、生态优先,人类并不具有相对其它存在物的特殊利益和权利,提倡“生物圈平等”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和谐的思想[7]。

但生态中心论遭到了现代人类中心论者的反对。白光润(2003)就曾指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自然法则。人类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促进生态系统的进化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必要干预是必需的,把人类混同于一般生物的纯自然主义也是对人类进化的否定[8]。正如王雨辰提及的人类中心论者对生态中心论的驳斥:一方面,任何物种总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而不会以其它物种的福利为中心,因此人类中心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另一方面,脱离人类利益的生态运动是缺乏内在动力和不可持续的[9]。

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本位、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等观点冲击了自工业文明以来的人类利益优先的社会意识,但其论述在理论内涵上具有含糊性,而且没有建立在严密论证的基础上,而是诉诸直觉和体验。生态中心论者阿恩・纳斯(Arne Naes)在其“深生态学”中论述了他的“生物圈平等主义”: 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是一种直觉上清楚明白的价值公理。这种直觉方法下的研究成果难以令人信服。

2.3现代人类中心论:可持续发展观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仍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但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又颇为不同,戴维・珀(David Pepper)将它定义为一种长期的集体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且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人类中心论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基于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末,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被赋予了新时代内涵的人类中心论重新回到人类发展的视野,丁立群(1997)从哲学人类学的层面上,提出人类发展应以人的最终解放为元价值,旨在建立人的完整本质和需要同自然之多维价值的全面联系[10]。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展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实践,俞可平(2005)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前提,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11]。尹世杰(2004)也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人类中心论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观,承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存在着缺陷,但这决不意味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本身存在什么问题[12]。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观也会带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诸大建(2013)提出在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深化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13]。国内持现代人类中心论的学者们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但现代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也存在着不足,虽然从生物都有其利己心来看,现代人类中心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一味从人类利益出发,不尊重自然界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行为,必将导致自然的报复,这从现在全球面临的生态困境上就可见端倪。

2.4生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论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底蕴、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一种当代资本主义理论。我国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学者们从我国社会实践中汲取经验,是根据我国历史和现下实际情况所提出的独特思考模式,它主要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生态批判理论等。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物质、精神和生态的协同共进,这个理论在中国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充实,形成了现在的“五位一体”发展理论,生态批判论从生态角度对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在科学技术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等方面展开生态批判。

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直到今天仍备受国内学者的认可,刘思华(2008)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以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生态经济学的特点进行了探讨,提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明确人类社会需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14]。此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建立与实践的重要性”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讨。刘俊伟(1998)认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社会实践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主客体关系)和历史唯物主义观作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石,社会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15]。王雨辰(2009)也一直提倡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应转向历史唯物主义范式[16],强调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用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揭示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实质,应当通过变革不公正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合理协调人们在自然资源占有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来解决生态危机。此外,刘仁胜(2010)也赞同中国建设生态文明要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成分[17]。但有许多学者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足也作出了中肯的评价,曾德华(2013)就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仍存在一些不足[18],生态马克思主义在把资本逻辑作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时,未能深入检审资本运作的内在机制;分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时,又未充分发掘文化的深层内涵以及生态危机所彰显的文化问题。

生态马克思主义它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全面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其中不乏深刻之处。它力图将生态运动引向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双重变革,但由于它在使用马克思哲学观点和方法论时具有一定片面性,可能会造成改革途径偏离。

2.5生态伦理理论:“人―自然”中心轴发展

生态伦理理论出于中国传统人类伦理基础,承认生物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道德地位,但它并非生态中心论,更不属于人类中心论,它超越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理论模型,构成“人―自然”中心轴系统。人与自然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一方的繁荣与发展也必定以不损害另一方利益为前提。生态伦理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论和道德关怀论,要求人类要承认自然界拥有与人类平等的道德地位,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其他伦理主体自觉地、能动地履行道德义务、提供道德关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生态伦理学也为我国研究生态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角度。生态价值论定义了自然界价值的双重含义,狭义上是对人类需求的满足,广义上是指对地球上一切生命维持生存需要的满足,后者就是生态价值。叶平(1995)要求我们理解自然界价值和生态价值,提倡的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价值观,是对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生态价值所进行的总体透视[19]。

不过,生态伦理理论把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尺度的观点引起了学界的争论。刘福森(1997)认为,人类之所以应当保护生态自然,最终是出于对人类全局的、长远的生存利益的终极关怀[20]。但余谋昌(2009)提出生态伦理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明,出于保护自然价值的目的,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行为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成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社会的积极力量[21]。人类在保护生态与关怀人类生存利益存在的是联动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现在生态伦理学正在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范式。

生态伦理理论紧密结合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倡环境道德研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并将成果转化为公众的精神财富,为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伦理基础。不过其“合乎生态规律的就是有价值的”的论述把生态规律看成唯一的价值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格尔(Georg W.F. Hegel)唯心存在主义的影响,这一观点仍存在广泛地争论。

3我国生态文明研究的发展趋势

撇开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不谈,自生态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提出伊始,它们及其拥护者之间的争论从未停息,它们都在一定程度相对正确地阐述了后工业时代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并推进了生态文明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观点的缺陷与不足也逐渐显现。新的理论不断出现,其中结合了我国生态建设实践与经验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论,以及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出发的生态伦理理论等较受学界认同的理论也加入到论战当中。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未来一段时期内,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感谢:本文在选题及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江宜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美\]乔尔・柯维尔,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宣言\[J\]. 绿叶,2008(12):96~100.

[2] 柯自源. 评“资源枯竭”论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质――批判披着科学外衣的马尔萨斯主义\[J\]. 自然资源,1977(1):1~10.

[3] 潘岳.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 绿叶,2006(10):10~18.

[4] 郇庆治. 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论评\[J\]. 江汉论坛,2006(4):13~18.

[5] 陈伟华,杨曦. 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4):15~19.

[6] 申曙光. 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7] 曹明德.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转变――兼论道德共同体范围的扩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8] 白光润. 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 人文地理,2003(2):75~79.

[9] 王雨辰. 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争论及其价值\[J\]. 哲学动态,2012(8):24~30.

[10] 丁立群. 人类中心论与生态危机的实质\[J\]. 哲学研究,1997(11):58~62.

[11] 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5.

[12] 尹世杰. 弘扬生态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社会科学,2004(2):5~10.

[13] 诸大建,朱远. 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207~218.

[14] 刘思华. 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5] 刘俊伟.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6):55~58.

[16] 王雨辰. 略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J\]. 哲学研究,2009(12). 11~16.

[17] 刘仁胜. 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C\]//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局,2010.

[18] 曾德华.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

[19] 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68~73.

生态正义论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当前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包含了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首要内容。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1]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强化。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

透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其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认为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总结反思,体现了对生态危机解决途径的理论认识和对生态环境观念的理论变革。这些理论认识和变革包含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科技观和发展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观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生态文明观的基本途径。

首先,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1] “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2]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展而日渐完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

最后,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念,正是马克思调节与控制思想的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实践维度的应答,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包括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组织生态文明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与大自然的情感。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要抓住网络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在校园网设置生态文明栏目,定期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校园,心中有生态。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为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生态正义论文第3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一、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这是一项特殊又无比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对维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是指引大学生确立正确人生价值取向、克服人生道路发展困难和坚定大学生人生信仰的科学指南。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的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要课程,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占据意识形态教育领地。基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时,要善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切实从学生意识形态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入大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了解、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保证大学生可以有效应对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课堂上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以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训练为切入点,这是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必然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理论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入课程要善于运用社会热点和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以此激发大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同时通过引导他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和时事热点,帮助他们自觉抵制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以及吸收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尝试创新,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认同感,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直观体现,基于此,要想保证大学生处于意识形态安全领域中,使其更好地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用24个字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怎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呢?我们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祖国,认识到“家国一体”,进而可以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和价值观的冲击,保证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另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最终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反映社会意识的大熔炉,它总是通过营造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把社会主导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活动与当代大学生的亲切感,例如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的魅力,进而保证受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五、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必然选择。新媒体既拓宽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视野,又创新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的教育功能,让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进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传播渠道,引入实效性强的理论内容,不断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

六、发挥高校宣传舆论阵地功能

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标语墙与电子屏以及校史馆等都是高校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些阵地的文化传播、新闻报道等宣传活动,可以大力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信息,从而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七、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一支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保障。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激励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生意识安全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以及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所从事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以及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工作态度,从而保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顺利实施。

生态正义论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批评;人文化关怀;和谐发展;理性建构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2-0178-006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旨在探索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批评’是由生态视野观察文学艺术的一种批评模式,是生态文艺学的批评实践,或称生态文学评论。”[1]我国较早研究生态批评的学者王诺说:“把生态批评定义为研究文学乃至整个文化与自然关系的批评,揭示了这种批评最为关键的特点。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有着显示其本体特征和独特价值的主要任务,那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思想的合理性,来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生态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2]

生态批评的哲学基础可以归结为:生态整体主义,也称生态主义。当前生态批评以及生态美学研究者大都从生态主义出发,建立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和谐生态哲学观。在生态批评理论建构过程中,有人提出生态主义的出现标志着人文主义的终结,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物种频频消失的现实,提出反人文主义的质问:“人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天天地走向死亡的道路,不禁自问:这是人文主义的必由之道吗?”[3]并提出建立新的“思想范式”——生态主义,以此反对人文主义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样就把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起来,引入生态整体论,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也有人主张生态批评不能离开人文关怀,要在生态批评中引入人文关怀。那么,如何正确理解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并不绝对对立,在反对惟发展主义、消费主义等意识形态基础上,建立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本体论的人文性话语,坚守诗意生存、诗性智慧、精神和谐的生态主义理论。在生态批评视域中,融入现代人文关怀,在理性思维的支配下审视当前的生态建设,进而建立理性的生态批评理论,将会对生态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尊重生命的和谐:生态主义的积极意义

王诺说:“20世纪的上半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谓生态批评最直接的精神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2]建立在生态伦理学基础上的生态主义否定人类是世界的标尺,主张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尊重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体,尊重万物存在的权力。

以生命平等伦理思想为基础的生态主义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对长期占据人类思维中心地位的人文主义予以质问和批判,并要求人文主义作出深刻反思。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强调自然界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万物之主,是自然界的标尺,对自然万物有主宰的作用。在这一传统思想支配下,人类文明发展进入现代化高度。但同时,人类文明发展的负面作用明显地表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严重恶化。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毁灭的现实,让人类自身产生了行将毁灭的恐惧。生态主义认为,这一后果的产生,人文主义应负主要责任。在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下,人类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生存与持续发展,生态主义提出非中心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建立生命整体论,把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来追求。整体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哲学维度。

生态主义首要的主张是“自然为本”,回归自然。在生态主义看来,真正的智慧在于融入自然,取法自然。只有尊重并真正融入自然,“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者,才能超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生态主义认为,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利益高于任何个体的利益;人只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类不能为了自身的狭隘利益而无度地劫掠、挥霍大自然的资源,生态恶化的原因在于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冲突直接伤害了自然,也伤害了人类自己。呵护自然,呵护生命,是人类必须选择的新的生存价值和文明取向。

生态正义论文第5篇

关键词:批判性;意识形态;阿尔都塞;逻辑转向

中图分类号:B-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76-02

“批判性”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一大特质,“批判性”意识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转折和深化。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同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深刻反映了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在“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层逻辑线索。

一、“批判性”意识形态:一条永恒的主线

作为一名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必须放在西方马克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背景下进行,必须放在西方社会发展变革的现实背景中去探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有着独特理论特质但同是又观点各异、流派众多、精彩纷呈的理论思潮。这一理论思潮“始终有它的独特性,使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传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的界限”。我们必须理解这一思潮的共有的理论主题,“这里所说的‘完整的传统’,在我看来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学术传统。”在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批判性”始终是一条永恒的主线。“批判性”意识形态贯穿与各个流派之中,不同流派对于“批判性”意识形态的有着不同的理解。

“批判性”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倾向就是人本主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和科学主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这两种倾向是西方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时展的必然逻辑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是科学主义阵营的主力,而且在“批判性”意识形态转折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批判性”意识形态始于对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反思。科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这一论文中,批判了第二国际的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和葛兰西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突出强调了主体能动性和意识形态理论,深刻批判了第二国际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批判性”意识形态最终把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带上了批判性反思的道路,“即从起点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就走上了一条反‘正统’(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和非‘俄国式实践’(列宁以及此后的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这在总体上决定了它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特色。

“批判性”意识形态在方法论上批判了实证主义倾向,强调主体性逻辑,形成了以人本主义为主要倾向的理论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当它从方法论问题涉及实质问题时,就几乎倾全力于研究上层建筑了。”因为一方面列宁领导的革命胜利实现了不发达国家迈进社会主义的道路,违背了当时理论;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革命纷纷失败,无产阶级逐渐失去了其革命性和先进性。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无不认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批判性”意识形态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斗争,唤醒和塑造无产阶级意识,取得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

在这一时期,“批判性”意识形态理论力图解释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纷纷失败的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仅依靠暴力机关,而且还利用了市民社会取得了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施行了从肉体到心灵的无孔不入的全面控制。资产阶级统治方式主要转向了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宣传。这更加突出了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批判性”意识形态这时自然主要集中于对文化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批判和反思。

二、“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向:现代性与科学主义的兴起

“批判性”意识形态转向的现实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我把这一新发展称为新现代性和新理性主义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学技术和理性主义的微观统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盛行,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资本流通和金融贸易全球化加剧;社会生产和生活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在分工结构方面,工人阶级自身产生了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的分化。由于国家调节和技术资本的作用,产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一方面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一方面也获得一定的利益保持了较高的生活水平。这样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更加淡化甚至冷漠化。早期卢卡奇寄予很大希望的主体意识逐渐丧失。

第二,微观控制和消费主义。一方面,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和社会控制理论的发展,对人的管理和控制更加严密和苛刻;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资产阶级通过媒介等意识形态载体大力宣扬消费主义价值观,把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思想带到消费领域,让他们在获得物质财富的同时,进一步被消费主义价值观异化。这些极大削弱了无产阶级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

第三,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凸显。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使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同样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贫穷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达到了新的高度,消费主义没有真正解决人的价值追求,造成了现代人的心灵空虚和存在意义危机;由于资产阶级追求最大利润的本性,对自然的控制进一步加深,直接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社会现实的改变同样带来了理论转向,“在理论逻辑上,……以《启蒙的辩证法》为标志,法兰克福学派把‘理性’作为西方文明的根据进行批判时,实际已经开创了一条全新的批判资本主义的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是阿尔都塞,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理论家兴起了科学主义思潮。一大批科学主义倾向的学派崛起,他们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意识到无产阶级受到全面控制的危机,力争把无产阶级从这种全面和深入的控制中解救出来。在意识形态批判上,把科学技术、资本、社会物质载体、现代管理制度和消费主义文化等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重点,重点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消费主义等。“批判性”意识形态从对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批判。在这一转折点上,阿尔都塞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其科学主义特征的具体体现。阿尔都塞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是个体生活与社会实际的表象关系。而且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是永恒存在的。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使意识形态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具有实体形态。阿尔都塞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一概念, 认为“意识形态存在于物质的意识形态机器之中,而意识形态机器规定了由物质的仪式所支配的物质的实践,实践则是存在于全心全意按照其信仰形式的主体的物质行动之中。”在批判意识形态的同时,他把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起来,“科学( 科学是对现实的认识) 就其含义而言是同意识形态的决裂, 科学建立在另一个基地之上, 科学是以新问题为出发点而形成起来的, 科学就现实提出的问题不同于意识形态的问题, 或者也可以说, 科学以不同于意识形态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对象。”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和科学关系的分析,客观反映了社会现实,为“批判性”意识形态研究转向提供发展方向,阿尔都塞之后,西方马克思理论家不仅仅注重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批判,而且将重点转向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批判,这种批判方式,可以说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

不难看出,“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这次转向有着其独有的品质。这种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不是停留在抽象批判的层次上,而是始终围绕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这一主线,始终以如何使无产阶级摆脱被异化、剥削和控制的境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为目的。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紧扣时代主题的精神,推动了“批判性”意识形态的发展。

三、“批判性”意识形态的深化: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双重解读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批判性”意识形态的发展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契合之处。“批判性”意识形态始终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批判向度,并以此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一方面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分析意识形态的特点、本质和运作原理;另一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消费主义、生产制度和大众文化开展批判,揭示其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无论是那一个方面,阿尔都塞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解读,必须从承前和启后这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重解读是承前。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阿尔都塞认为人本主义尽管积极开展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阿尔都塞这无疑加剧了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化和人道主义化。尽管阿尔都塞显得与人本主义不同,但是其都站在同样的层次研究和分析问题。可以说,“这种来自己西方马克思主义自身深层哲学逻辑的历史性反拨,严重冲击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加快了人本主义的瓦解”。但这并一定是坏事,因为人本主义的倾向忽视了时代变化和社会新情况,批判转向是逻辑发展的必然,阿尔都塞开启了这一转变的方向。

第二重解读就是启后。阿尔都塞第一次把意识形态批判指向了科学、微观和理性的道路上,尤其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阐述直接引领“批判性”意识形态深化转变到对资本主义制度、消费文化等意识形态批判上。阿尔都塞之后的理论家进一步分析指认了科学技术和消费是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这种新型意识形态实现了对社会广泛深入的干预,实现了对人的全面的控制,造成了严重的“合法性危机”。沿着这一思路,理论家们拓展了意识形态批判的新路子。一是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正是这种制度造成了人的总体异化;二是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批判,科学技术的应用加剧了控制的一体化和程度;三是转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证明了现在剥削的程度是不是减小而是在加剧;最后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异化直接导致了生态危机,产生了生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阿尔都塞面临时代变换提出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反思,这些“现代性”问题同样也是我们所遇到的,深刻理解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发展和时代脉搏,对于我们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王雨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与问题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0(5).

[3]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江苏,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生态正义论文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052―04

主流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指向。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和执政的指导思想。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过去是我们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现在和未来也是继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承担政治社会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构建中具有特殊作用。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就要在多个领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普及,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

高等院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传播与推广、教育与规范、承续与创新的独特作用,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当前在高校的认同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趋向被边缘化、被误读化、被教条化等问题。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作为一项公共必修课被纳入到高校所有专业的教学中,进而其也超越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体系而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然而,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特殊地位并不意味着它必然会得到广泛的认同,因为在意识形态教育与认同之间还存在着多个值得关注的关键环节,尤其是近些年来西方强势信息文化的冲击、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等因素,都给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挑战,提出了严肃的课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划清“四个界限”的重大原则问题,这对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高校理论工作者对这些问题要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

一、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商业化运作,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纷纷涌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削弱了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思想文化基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思想混乱,情绪波动,直接造成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感和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减弱,使社会政治文化整合难度加大,中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政治哲学等文化形态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整合功能开始面临挑战。

经济全球化时代,多种文化和思潮以越来越强劲的势头进入高校,目前在我国某些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有很大市场,马克思主义往往被边缘化。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身在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也忘记了自己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使命,公开倡导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认为中国当前搞市场经济正在和资本主义“趋同”;以剧变为标志,社会主义正走向“终结”,今天没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了;中国在经济上应实行“私有化”、在政治上应实行“民主”,思想文化上应实行“全盘西化”等等。本应作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的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错误思潮传播的场所,这对社会和青年一代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大学生群体是代表中国未来社会的精英阶层,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确立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吸收什么样的思想,进而信奉什么样的思想,对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就实践而言,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尚不发达,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下岗失业、财富分配不均、官员腐败、社会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生群体自身面临的上学难、就业难、购房难、性别歧视、身份歧视、价值观裂变等问题时时在困扰着他们,能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中找到物质上的解决对策和精神上的皈依,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其他多种意识形态较量争夺的焦点。

鉴于此,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不动摇,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高校的冲击,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高校的思想文化教育阵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高校教师和青年大学生。充分发挥高校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传播与推广、教育与规范、承续与创新作用,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与各种各样的反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厘清重大原则问题,厘清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方法论和学术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厘清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与社会思想意识的多样化的关系,时刻站稳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明辨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是大非,这是摆在高校理论工作者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二、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面前不断凸显其生命力。因此,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合理因素增进理论的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

理论创新的前提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客观观察现实的变化,使理论不断适应现实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即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展步伐,把“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有机统一起来。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教条化误读化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和迷信的陷阱中解放出来。

时代化既包括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化,也包括语言和话语体系的时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

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其次,必须运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技成就拓宽马克思主义视野,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是以社会实践发展为基础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它的理论活力来自不断对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来自不断地吸收科学进步的新成果。当代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尤其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迫切要求我们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实现时代化的重要基础。当前,在全球化大趋势之下,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关键就在于将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思想和自为的实践。我们应该认识到,当人们总是以种种理论试图“告别马克思”,其实是在本质上没有读懂马克思主义,“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与革命相关联,而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同时是一种发展哲学,另外更为严重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逃逸出去”。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恰恰在于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解放的学说,是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所以,我们要倡导马克思主义理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能够解决人民大众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走下“圣殿”和“神坛”,真正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成为大学生、平民百姓可理解、可认识、可接受的精神食粮。当前人们所关注的就业、公民基本权益、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官民关系、贫富分化、自身和子女教育问题等等,怎样让这些日常问题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加以解释和解决,取得大众认同,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变生活世界的理论,体现其为大众服务的价值原则,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教育者的“真信”和理论教育内容的“真可信”

1.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碰撞与冲突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有所弱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主导方式上注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的梳理。理性权威主要来自于理性的说服力,它指秉承这一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具有的让人自觉听从和信仰理论的感召力,其对象的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地听从于信仰。一种意识形态能够维持,一种思想文化能够得以延续,取决于该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即取决于民众对该意识形态内在心理结构中的认可和接受。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主要来自意识形态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强化理性权威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方式,可以使民众产生对理论的信服和文化的自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从剧变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指导地位的必要性。正如同志所讲的,我们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增强说服力和战斗力,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

2.理论教育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性权威的首先确认和自觉信奉

按照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者是教育行为的主体,其自身的知识、能力、价值观、信仰、人格魅力对教育对象具有直接的导向和间接的影响作用。自中央实施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上相对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学科理论水平较弱、队伍不稳定的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学历和年龄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教师队伍整体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的认同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政治解读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需要首先在思想深处解决“信不信马克思主义”、“坚持不坚持社会主义”、“拥护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如果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模糊不清或游移不定,自己就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灵了”,主观上已经放弃马克思主义,满脑子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意识和话语方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怎么可能满怀深情地对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解释说明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问题的疑惑和不解呢?例如,所有制、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优势、共产主义何时能实现的问题等等。这些都要求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思想要纯洁,作风要踏实、文风要朴实、言行要规范,要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下一代负责、对知识分子的良知负责的态度进行理论教育和研究,以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和政治热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指导和引导,并在行为上自觉加以遵从,给青年大学生以示范作用。“亲其师,信其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于“真学真信真讲”,教师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做矢志不渝的事业对待,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职业。

3.理论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青年大学生实际

无论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各种学术讲座报告等理论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贴近青年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发育实际,不能让他们总是感觉“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书本上讲的是一回事,现实社会是另一回事”,或者说,不能让我们的教育对象总是“沉浸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设计的感性“应然”状态下,而是要他们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然”的理性现实中,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解读,做出自己的真实判断;不要硬性把教材上的理论条条强加于教育对象,要允许教育对象思考理论和现实的反差,提出疑惑;要积极引导教育对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的撞击中寻找最后的精神家园。例如,如果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那么“新自由主义”到底能不能救中国?美国实行多党制选举制固然获得很大成功,为什么那么多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学习西方的多党制选举制却总是带来政局不稳、持续动荡呢?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再进行正面的理论传播,这样的方式才会形成教育对象对理论的发至内心的信奉和自觉遵从。

四、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避免急功近利

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由于整个社会和国家都处在转型阶段,新旧体制交替所带来的多种思想意识和规制的并存是正常的。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变化又不会与社会存在完全同步。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照顾到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社会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思想意识形成的复杂性等方方面面,进行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

学习、宣传、感化、示范、导引等工作,避免搞运动、走形式、讲过场、树典型等急功近利的行为。要真正把它当做一项百年大计,民族生存之本的事业对待,关注百姓日常所思所想所愿所盼,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走进百姓生活,让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公民日常行为,让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绝非重点抓几年,出一批理论成果、出一批理论家那么简单的事情。就高校而言,“05方案”取得实效的关键是用学科支撑课程,用高水平的理论研究队伍带动一线教学实践,用党和国家绝对统一性要求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升到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高度,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信仰体系。

五、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寻求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的坚实动力支持

意识形态的发展,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存在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应该看到,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能解决现实问题,理论能给人民大众以他们可信的答案。所以,无论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还是全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传播,其实效性都取决于未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稳步推进,逐见成效,“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是一切意识形态变革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因此,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能够真正惠及普通大众,减少改革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不公正现象,体现发展的人民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减少人民在改革中付出的代价,即便代价是不可避免的,也要力求做到代价主体和利益主体的统一。就高校而言,则要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生存难的问题,解决社会的不正之风向高校全面渗透等等问题。这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以构建的最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亮.破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五个伪命题”[J].延

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生态正义论文第7篇

我国目前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但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主心骨。有了这个主心骨,就能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国文化始终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就能调动不同类型的文化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就能既唱响主旋律,又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有了这个主心骨,即使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一些与主旋律格格不入的杂音和噪音,我们照样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巩固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真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能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而不着重强调邓小平理论今天在我国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论断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

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总的来看是好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近年来,全党开展的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在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最近围绕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开展的学习和宣传,以及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都充分发挥了我们党在政治上的强大优势,有力地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着一些复杂情况,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不能及时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就会影响甚至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那么,意识形态领域究竟存在哪些复杂情况呢?

首先,要看到我国目前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决定的。既然社会上有代表不同经济关系的人群,有不同利益的人群,而且他们在年龄结构、文化背景等方面也有差别,那么,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文化选择也就必然会多样化,这是不可避免的。拿文学艺术来说,有人喜欢高雅艺术,有人喜欢通俗艺术;有人喜欢中国作品,有人喜欢外国作品;有人喜欢现代题材,有人喜欢古典题材;有人喜欢思想性比较强的,有人喜欢以休闲消遣为主的。只要内容不是宣扬错误政治观点,不是宣扬色情和暴力,不是宣扬迷信思想,而是基本健康的文学艺术,就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正是我们的文化部门、精神产品生产部门的重要任务。多元文化本身并不可怕,但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我们的多元文化,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多元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主心骨。有了这个主心骨,就能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国文化始终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有了这个主心骨,就能调动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有了这个主心骨,就既能唱响主旋律,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这样的多元化正是我国现阶段文化生动活泼的一种表现;有了这个主心骨,即使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一些与主旋律格格不入的杂音和噪音,我们照样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但如果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得不到保证,在多元文化中缺少了这个主心骨,这样的多元化只能是一种无序的多元化、混乱的多元化,最终必将导致我国文化的变质和转向。这是十分危险的。总之,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十分突出的任务,决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要看到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影响。当前,这种“西化”、“分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包括互联网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这里要特别提到美国的文化战略,这种战略本质上是为美国称霸全球的霸权主义服务的。前几年鼓噪一时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就是美国文化战略的一个标本。它站在西方文明中心论的立场,从美国全球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儒家文明,以及以阿拉伯地区为代表的伊斯兰文明的基本态度。亨廷顿认为,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同西方文明在价值观、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等方面完全不同,很难被西方文明所融化,这两种文明最终必将对西方文明造成严重威胁。未来的国家冲突,将日益表现为由于文明和价值观不同而引发的冲突,对此,西方应有“文明的忧患意识”。按照这种理论,西方应当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对那些文明异己的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争取这些国家的公众,至少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对西方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核心―――西方价值观的认同。西方的文化渗透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它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同外国也包括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还会扩大,这是正常的,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但与此同时,对西方的文化渗透,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最后,要看到新中国的建立虽已有半个世纪,但来自旧社会的思想、观念、习惯没有也不可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一有机会它们就会冒出来兴风作浪,干扰我们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国会出现来自右的和来自“左”的对马克思主义怀疑、否定的思潮的原因。这两种思潮有时这一种比较突出,有时那一种比较突出,不论哪一种,都会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右的思潮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特区搞建设,花了十几年时间才有这个样子,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垮起来容易,建设就很难。在苗头出现时不注意,就会出事。”现在社会上流传的鼓吹私有化、鼓吹国有企业一卖了之的观点,鼓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的观点,就是典型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左”的思潮主要表现为对邓小平理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怀疑。邓小平说:“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党的十五大以来,“左”的观点有所收敛,但也并没有绝迹,不是还有人说我们现在搞的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吗?这就是典型的“左”的观点。正因为社会上存在着来自右的和来自“左”的两股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因此,我们就更要坚定不移地自觉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怎样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进一步发挥党在政治上的优势,其中加强党的领导尤其是关键。而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首先就要提高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同志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现在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刻,这一事业能不能在新的世纪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其他条件外,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得怎么样。具体地说,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指明正确方向;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通过教育干部和群众,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他们的建设热情和创业热情;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的侵袭,为两个文明建设扫清思想障碍。一句话,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就是意识形态工作在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江泽民同志在会上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地位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和群众中去,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东西的干扰,才能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各级党委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的精神上来,不管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多么繁忙,也决不能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决不能不注意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决不能不关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就是江泽民同志要求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同志所必须具有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继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和群众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这些年来,我们党在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出一批学习理论、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理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还有缺点,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党对我们的要求。主要的问题还是理论和实际脱节,理论和群众脱节。我们的理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很好地回答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群众头脑中存在的各种困惑,因而缺乏说服力、战斗力,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很早以前马克思就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而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因此,我们不但要大力加强而且要不断改进理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在增强说服力、战斗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狠下功夫,使我们的理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必须引导干部和群众不断克服和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我们的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有利于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决不能给错误的东西提供传播渠道。当前,社会上流传的错误观点如鼓吹私有化、鼓吹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政治、歪曲党的历史和诋毁党的传统,以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建设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等等,已经在一部分群众特别是青年中发生了影响。对这些错误观点必须进行批评,以防止谬种流传,为害人民,为害青年。批评要讲科学,做到以理服人。批评不能和现行政策相矛盾,比如批评私有化观点,批评把国有企业一卖了之的观点,不能同中央为了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允许它们除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外也可以出售的决定相抵触。要区别学术是非和政治是非,对学术问题,继续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而对于干扰大局的错误政治观点,不论来自右的还是“左”的方面,则一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敢于批评,毫不含糊。目前,错误的观点、错误的思潮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虽不占主导地位,但要防止它的扩散,防止它对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意识形态的冲击。我们一定要防患于未然,把一些错误的东西消灭于萌芽状态,不使它畅行无阻,不使它恶性膨胀,不使它弄乱人们的头脑,不使它干扰我们的大局,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的实现打好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巩固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这就是对我们所要坚持和巩固其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应当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如果认识不清,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虽诞生于一百五十多年前,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经历一个半世纪后仍能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之所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有以列宁为代表的、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和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几座里程碑。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表现形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全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写进了党章。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大发展。邓小平曾经讲过两句很生动的话,表明了他自己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表明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态度。这两句话就是:老祖宗不能丢;要敢于讲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这两句话讲清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老祖宗不能丢,是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许多基本原理至今没有过时,仍是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针;要敢于讲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是说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老祖宗的著作中,不可能找到解决我们今天问题的现成答案,要靠我们自己,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今天的实际结合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走出新路子。所以邓小平说:“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够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他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如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等等,以及他针对国际国内形势提出的一系列科学论断和正确决策,都是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大大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理论作出高度评价:“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生态正义论文第8篇

我国目前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但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主心骨。有了这个主心骨,就能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国文化始终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就能调动不同类型的文化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就能既唱响主旋律,又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有了这个主心骨,即使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一些与主旋律格格不入的杂音和噪音,我们照样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巩固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真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能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而不着重强调邓小平理论今天在我国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论断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

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总的来看是好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近年来,全党开展的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在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最近围绕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开展的学习和宣传,以及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都充分发挥了我们党在政治上的强大优势,有力地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着一些复杂情况,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不能及时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就会影响甚至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那么,意识形态领域究竟存在哪些复杂情况呢?

首先,要看到我国目前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决定的。既然社会上有代表不同经济关系的人群,有不同利益的人群,而且他们在年龄结构、文化背景等方面也有差别,那么,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文化选择也就必然会多样化,这是不可避免的。拿文学艺术来说,有人喜欢高雅艺术,有人喜欢通俗艺术;有人喜欢中国作品,有人喜欢外国作品;有人喜欢现代题材,有人喜欢古典题材;有人喜欢思想性比较强的,有人喜欢以休闲消遣为主的。只要内容不是宣扬错误政治观点,不是宣扬色情和暴力,不是宣扬迷信思想,而是基本健康的文学艺术,就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正是我们的文化部门、精神产品生产部门的重要任务。多元文化本身并不可怕,但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我们的多元文化,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多元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主心骨。有了这个主心骨,就能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国文化始终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有了这个主心骨,就能调动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有了这个主心骨,就既能唱响主旋律,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这样的多元化正是我国现阶段文化生动活泼的一种表现;有了这个主心骨,即使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一些与主旋律格格不入的杂音和噪音,我们照样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但如果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得不到保证,在多元文化中缺少了这个主心骨,这样的多元化只能是一种无序的多元化、混乱的多元化,最终必将导致我国文化的变质和转向。这是十分危险的。总之,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十分突出的任务,决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要看到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影响。当前,这种“西化”、“分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包括互联网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这里要特别提到美国的文化战略,这种战略本质上是为美国称霸全球的霸权主义服务的。前几年鼓噪一时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就是美国文化战略的一个标本。它站在西方文明中心论的立场,从美国全球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儒家文明,以及以阿拉伯地区为代表的伊斯兰文明的基本态度。亨廷顿认为,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同西方文明在价值观、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等方面完全不同,很难被西方文明所融化,这两种文明最终必将对西方文明造成严重威胁。未来的国家冲突,将日益表现为由于文明和价值观不同而引发的冲突,对此,西方应有“文明的忧患意识”。按照这种理论,西方应当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对那些文明异己的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争取这些国家的公众,至少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对西方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核心———西方价值观的认同。西方的文化渗透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它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同外国也包括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还会扩大,这是正常的,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但与此同时,对西方的文化渗透,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最后,要看到新中国的建立虽已有半个世纪,但来自旧社会的思想、观念、习惯没有也不可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一有机会它们就会冒出来兴风作浪,干扰我们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国会出现来自右的和来自“左”的对马克思主义怀疑、否定的思潮的原因。这两种思潮有时这一种比较突出,有时那一种比较突出,不论哪一种,都会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右的思潮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特区搞建设,花了十几年时间才有这个样子,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垮起来容易,建设就很难。在苗头出现时不注意,就会出事。”现在社会上流传的鼓吹私有化、鼓吹国有企业一卖了之的观点,鼓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的观点,就是典型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左”的思潮主要表现为对邓小平理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怀疑。邓小平说:“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党的十五大以来,“左”的观点有所收敛,但也并没有绝迹,不是还有人说我们现在搞的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吗?这就是典型的“左”的观点。正因为社会上存在着来自右的和来自“左”的两股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因此,我们就更要坚定不移地自觉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怎样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进一步发挥党在政治上的优势,其中加强党的领导尤其是关键。而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首先就要提高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同志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现在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刻,这一事业能不能在新的世纪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其他条件外,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得怎么样。具体地说,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指明正确方向;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通过教育干部和群众,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他们的建设热情和创业热情;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的侵袭,为两个文明建设扫清思想障碍。一句话,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就是意识形态工作在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江泽民同志在会上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地位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和群众中去,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东西的干扰,才能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各级党委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的精神上来,不管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多么繁忙,也决不能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决不能不注意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决不能不关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就是江泽民同志要求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同志所必须具有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继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和群众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这些年来,我们党在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出一批学习理论、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理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还有缺点,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党对我们的要求。主要的问题还是理论和实际脱节,理论和群众脱节。我们的理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很好地回答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群众头脑中存在的各种困惑,因而缺乏说服力、战斗力,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很早以前马克思就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而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因此,我们不但要大力加强而且要不断改进理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在增强说服力、战斗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狠下功夫,使我们的理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必须引导干部和群众不断克服和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我们的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有利于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决不能给错误的东西提供传播渠道。当前,社会上流传的错误观点如鼓吹私有化、鼓吹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政治、歪曲党的历史和诋毁党的传统,以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建设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等等,已经在一部分群众特别是青年中发生了影响。对这些错误观点必须进行批评,以防止谬种流传,为害人民,为害青年。批评要讲科学,做到以理服人。批评不能和现行政策相矛盾,比如批评私有化观点,批评把国有企业一卖了之的观点,不能同中央为了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允许它们除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外也可以出售的决定相抵触。要区别学术是非和政治是非,对学术问题,继续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而对于干扰大局的错误政治观点,不论来自右的还是“左”的方面,则一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敢于批评,毫不含糊。目前,错误的观点、错误的思潮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虽不占主导地位,但要防止它的扩散,防止它对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意识形态的冲击。我们一定要防患于未然,把一些错误的东西消灭于萌芽状态,不使它畅行无阻,不使它恶性膨胀,不使它弄乱人们的头脑,不使它干扰我们的大局,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的实现打好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巩固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这就是对我们所要坚持和巩固其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应当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如果认识不清,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虽诞生于一百五十多年前,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经历一个半世纪后仍能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之所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有以列宁为代表的、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和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几座里程碑。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表现形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全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写进了党章。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大发展。邓小平曾经讲过两句很生动的话,表明了他自己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表明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态度。这两句话就是:老祖宗不能丢;要敢于讲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这两句话讲清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老祖宗不能丢,是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许多基本原理至今没有过时,仍是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针;要敢于讲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是说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老祖宗的著作中,不可能找到解决我们今天问题的现成答案,要靠我们自己,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今天的实际结合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走出新路子。所以邓小平说:“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够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他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如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等等,以及他针对国际国内形势提出的一系列科学论断和正确决策,都是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大大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理论作出高度评价:“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