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01 02:03:53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第1篇

关键词:师德;德育悖论;概念重构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具有道德意义的内涵,那么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人的要素,就是“教育人”。在世人眼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当前中国社会各种教育乱象的频发,恰好揭示出,在我们的德育中理论立意与实践效果之间已产生了严重的偏离。因此,我们要把握住师德内涵,分析学校场域内师德存在的问题,引发悖论的成因,从而在现实动态下完善师德的建构。

一、师德内涵

我国素来重视师德,对师德理解的角度不同,对师德概念的解释就有很多种。狭义的师德,从劳动性质出发,理解为教师从事传授知识劳动的职业道德。广义的师德,具有两方面的内涵:育人,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积累公民的基本道德;教书,对学生因材施教,对己科研创新。本文对师德的界定,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而应当是教师道德的简称,教师道德不单单指教师的职业道德,还包括了教师的个体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体道德的综合,这二者在教师身上是不可分的。

近年来,为师德观念变革做出贡献较为突出的学者檀传宝,他将师德划分为高尚师德和基准师德。基准师德可以作为教师职业准入的最低门槛,也可作为评价教师是否称职的最低标准,高尚师德则应当被作为一种理念倡导,它是基于国家责任与公众信任的一种荣誉。

二、学校场域内的师德

从学校场域来说,师德应当是教师作为教师之时的道德。明确师德是教师面向正在接受其教育教学的学生的一种道德,既可以避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借师德之名,将权力滥用到教师私生活领域,也有利于消解社会上对教师从业者的某些求全责备,从而让师德话题有个理性的讨论起点。

教师作为学校德育的主体,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专家学者把提高教师德育影响作为切入口,来改变现在学校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状况。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存在着严重的悖论现象,主要表现为:将学生对象化,将道德规范神圣化,将社会责任绝对化,将道德教育模式化等等。这些都会对当今学校德育理念、德育价值观、德育模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1.言传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把道德知识当作客观世界的真理,要求学生去记忆和掌握。因而道德知识就失去了和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联系,缺乏鲜活的人文气息和生动的感彩,在学生眼中是处于另外一个世界中的冷冰冰的教条,是异于人的东西。麦克莱伦关于“道德”的规定之一就是:道德行为必须是在理性的参与之下自由自主地完成的,是一项理性的实践。因此,灌输不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因为灌输活动不是在受教育者自主和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

如果教师能够创设开放、灵活和富于鼓励性的学习情境,学生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内部动机,发展高级的认知策略。这样学生就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触动,也能融入其内在精神世界和整体人格之中。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德育方式、德育策略的运用等都对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思维产生较强的影响。

2.身教方面引发的悖论

在学校环境中,教师被理所当然地设定为学生的榜样,当学生观察模仿和讨论教师的言行时,诚实、公正、宽容和分享这些美德就都会被学生所习得,为了提供可为学生习得的品质,教师也就被要求先做到在行为上合乎道德,并且必须将其内化为个人德性,因为若不如此,则将非但不会起到教育的效果,还会让学生学会虚假和欺骗。目前,道德教育却正偏向于一种“德育悖论”,教师言行不一,我们的德育并没有让人变得越来越好,反而让学生意识到道德标准与现实社会之间强烈的反差,让他们倍感个人抗拒的无力。

小学生在校园里见到教师都要行队礼,并说“老师好”,很多教师不回礼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对教师的行为表现,学生心知肚明,已经形成了心理定式。

该细节折射出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对学生不够尊重;教师的行为表现作为影响源又反过来塑造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慢慢学会势力。若教师能表达对学生的尊重,相信行队礼及其他师生互相问候的方式可以起到正面的德育作用。

在学校里,通常会有很多值日生成为班主任的线人,平日爱打小报告,习惯于告密,将班里课堂上随便说话的学生报给老师。当线人的理由一般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不会被列入黑名单之中。教师要教学生堂堂正正地做人,首先自己要堂堂正正地做事,如果学校和教师自己都不能堂堂正正地做事、做人,如何教学生堂堂正正地做事、做人?

在专门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说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尊重学生的偏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压制其偏好,对比鲜明,学生很容易看懂。梅贻琦先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三、师德重构的建议

2014年9月10日第三十个教师节,国家主席指出,做好老师有四个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中国是受儒家思想浸润几千年的国家,万事德为先,教师道德因直接与国家精神相关而备受关注。当前师德失范频发,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导致道德教育效果不良,因此重构师德概念、再造师德灵魂意义重大。本文略阐发一些初步的设想。

1.学校要加大对教师德育的支持力度

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从多方面、多角度、客观地给予教师评价,重塑教师德育的信心。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教师道德发展的氛围,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座谈,了解教师的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教师道德发展的积极性。比如,选送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学习,请专家到学校讲授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协调好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调整好教师教学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2.教师须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师德

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构建个人德育知识,在反思实践中提高德育能力,从而形成教育良心。教育良心是教师道德教育的强大动力,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它促使教师克服内心的不良情绪,产生努力奋斗的愿望;牢记育人宗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拓宽思维眼界,实现“小我”与“大我”的统一;言行一致,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引起让他们内心为之信服的道德教育。

教师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改善学校德育的关键所在。教师道德更是重中之重,我们要通过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科学评价以及加强自我修养提升教师个体道德两个途径,加深对师德的认识,为师德建设提供更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清雁.师德建设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8).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第2篇

高校教师 高等教育 师德建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校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去教育和培养专业人才。如何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已经成为高校建设关注的焦点。

一、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部分教师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道德滑坡,荒废教书育人的正业而到处谋求自己的私利等。

1.价值观念出现偏差

缺乏理想信念,只盯着名利地位、个人的荣辱得失;放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世界观的改造,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把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社会的关系商品化。

2.敬业精神不强

部分教师过分地看重实现个人价值和利益,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热衷于第二职业,无心钻研教学。

3.道德品行不端

缺乏求实的科学精神,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严重地败坏了高校教师的形象。育人观念淡薄,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对加强自身道德建设认知不清、动力不足。

4.师表意识弱化

有些教师对自己要求不严,上课自由散漫,有的甚至随意旷课、调课;在学生面前仪表不整,举止不雅;治学不严,送“感情分”、“礼物分”,甚至有意泄露考题。

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多元化。来自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了部分教师的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师德建设认识不足。部分高校重师能、轻师德,导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弱化,对广大教职工缺乏有效而必须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师德考核评价机制,教师在晋职晋级时,往往只是以科研成果和教学质量为主要依据,忽视了师德在教师总体考核中的比重和作用,导致部分高校教师漠视师德师风教育。四是个人道德修养不高。随着大学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张,高校的教师队伍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导致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员被选拔进了教师的光荣队伍。

二、高校师德建设体系构成及内容构想

如何根据高等学校教育规律,着眼教师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测评师德体系的指标,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难题。根据教育部明确的目标标准,高校师德建设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

1.师德建设要以政治素质为基础

师德建设首先是教师的思想理论教育。要注重将理论武装与文化养成相结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能够用科学理论教育和影响大学生。

2.师德建设要以职业教育为途径

教师的责任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民族、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二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三是对学生的责任感,四是对家庭的责任感。

3.师德建设要以职业道德为支撑

高校教师要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要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4.师德建设要以职业技能为保障

加强师德建设,休现在教师的学识、人格修养和行为举止上,更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水平上。高校教师要通过规范的培养途径,树立先进教育理念,研究教育规律,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深处的交流与沟通,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1.建立长期的思想教育机制

加强思想教育,高校要注重将理论武装与文化养成相结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能够用科学理论教育和影响大学生。要通过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教师。

2.建全教师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师德建设规章制度。针对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师德建设领导机制、教育机制、评价机制。二是建立师德建设工作机构。高校要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以宣传部、校工会、人事处、教代会等为主体的师德建设的工作体系,健全明确具体工作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三是建立师德建设评价考核制度。把师德的目标具体化和标准量化,反映教师师德观念,体现师德规范和善恶标准。考核评价通过学院、系、教师、学生不同权重打分,给予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作为教师聘任、晋升、晋级、培养、流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3.完善师德建设的奖惩机制

要大力开展师德建设的实践,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使之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常规性工作。高校的各级组织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之中,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文化活动。

4.创建优良的师德建设环境

一是构建良好的职业道德建设环境。要坚持以教职工为本,强调管理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在资源配置、评优评奖、职务晋升等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二是构建良好的学术道德环境。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靠制度来约束人;要调整有关的政策,在人才的培养、考核以及使用上,注重文章和著作的质量,淡化数量。要搭建学术文化的建设平台,举办各种论坛、讲座、学术研讨,大力弘扬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学风。三是构建良好的教师道德培养环境。高校要树立教师“终身教育”的理念,从对每个教师终身发展负责的角度出发,注重对其全过程的培养与使用,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仅成为业务上的尖子,而且成为以德修身的标兵。学校组织要大力宣传高尚师德的楷模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人人遵守师德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柳海民.教育原理[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第3篇

1 全员育人的内涵及其对师德建设的要求

全员育人的主体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组织等,其中学校是核心,是全员育人的中流砥柱。全员育人的内涵是在德育教育的大环境下,明确高校所有部门包括管理、服务、行政部门以及院系的每一位员工身负的育人责任,使教育教学一体化,共同完成育人目标,并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学校是育人的园地,是培育学生的主要载体,全员育人是高校的核心价值所在。

1.1 高校师德水平是全员育人的基石和保障

德国赫尔巴特认为:教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教师的道德建设,已成为全员育人的基石和保障,即在专业知识教学中,需要进行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也只有在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因此,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程度,是衡量其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由此,德育工作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还要诚实负责、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

1.2 全员育人对师德建设提出的要求

全员育人有效的实施,需要把育人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参与人员身上。教师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群体,因此教师德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观念,因此全员育人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各项素质的核心,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就需要首先提高教师的道德品质,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全员育人要求教师把学生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德育修养,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正确的典范作用。

2 目前高校师德状况

2.1 师德水平的基本特征

当前我国高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恪守职业道德,使得师德风范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性。教师从事教育人、塑造人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且还保持着与时俱进,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

(2)榜样性。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思想不成熟或社会经验少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授课过程和个人魅力,易于成为学生喜欢和追捧的榜样,其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是其他教育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3)奉献性。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和育人的程度难以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中包含着教师的奉献精神;同时,教师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教学、科研上,而这种劳动的付出不一定能获得等值的回报,有无私奉献的成分。

2.2 目前高校师德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较高,基本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但从个体来看,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1)教书不育人。有些教师对教书育人的含义理解片面,认为其任务是教授学生书本知识,育人是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也有教师因个人利益得失,利用课堂教学过程,随意发泄对现实的不满,结果不但没有教书育人,甚至对学生产生了误导。

(2)治学不严谨。有的教师或因为工作压力大,或忙于第二职业等,对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时间精力投入少,上课应付了事,使教学质量难有保证。

(3)德行不规范。个别教师学术道德差,弄虚作假,不能用教师应具有的基本道德规范去影响教育学生,做不到为人师表;也有的教师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与同事间关系紧张,缺乏相互尊重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 师德建设的理论支撑和发挥教师主体能动性的重要性

3.1 师德建设的基础理论支撑

(1)人本观出发的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整体素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素质,例如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情感品质等紧密结合,这些素质在协作互助中推动教师的发展。

正因如此,单纯的师德教育是乏力的,它难以整合教师的其他素质,不能成为提高整体素质的枢纽和动力。因此,当代高校师德建设的着力点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道德发展规律为依据,扎实地将师德建设工作融入到教师的全部工作实践中。

(2)道义论思想对师德建设的影响。德性论和义务论是道义论的两大支派,对我国师德建设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师德建设与德性论所倡导思想相同,他们都要求教师追求和实现道德完美的理想;另一方面,师德建设与义务论所倡导的思想相同,引导教师从社会发展、教育事业的成功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3)功利论思想对师德建设的影响。道德与利益结合的合理性是功利论思想对师德建设的最大贡献,肯定高校应关注教师正当合理的利益诉求。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看待教师的多层次需要,正确理解教师成长、发展中不断进取、追求成功等行为的道德价值。

(4)契约论思想对师德建设的影响。契约论思想为师德建设提供了新视野,它的优势在于充分考虑顾及了每一位行为主体本身的利益。契约论思想对师德建设的影响表现在认定教师道德义务来自于所有的人为满足利益需求的自愿契约,教师的行为只要符合契约要求,便是道德的举动。

这种思想有别于我们一贯的以崇高的师德榜样的行为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来认定教师义务的观点,对我国师德建设法律条文规范的制定和实施起了一定的作用。

3.2 师德建设中发挥教师主体能动性是关键

师德建设研究在回归教师的职业生活的同时,也从教师个体道德进行研究,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是师德建设最关键的要素。

(1)将德育全方位渗透到教师的生活、教学和科研中。

师德表现为生活的特性,它只有辐射到教师生活的各个角落,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生活、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三大生活主题,教师能够主观地按照道德原则安排这三种生活方式,才会使师德建设卓有成效。在全员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生活、教书育人工作是师德建设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主观意识到自己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一个普通人,以此来带动教师生活整体的道德化转变。

(2)教师的自我教育尤为重要。高校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养成,是在各种内、外因素合力作用下形成的,从根本上说师德是教师的个人修养,因此师德教育主要在于教师的自我教育,在高校师德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把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个体如果能够紧密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从师德的角度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做到把师德要求内化为个性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那么社会整体的师德水平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和进步。

4 提高高校师德建设切实可行的途径

4.1 高校加大宣传

高校作为师德建设的主体,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对师德建设表现出自上而下的重视和需求。一是由学校职能部门发起全校、全员的师德建设号召,通过多种方式使广大师生知晓并重视师德建设;二是大力表彰在师德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在教师中树立榜样和楷模,使学校到处都充满了正能量;三是充分利用校报、网络等宣传方式,宣传先进的人和事,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激励更多的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实现人格的升华。

4.2 教师提高认识

(1)爱岗敬业。师德建设的核心是爱岗敬业,合格的教师应当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不断培养和提高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做到敬业和乐业。只有那些对学校与学生有高度责任感,具有强烈敬业爱岗精神的教师才能够在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不断影响学生。

(2)加强学习。人的道德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不断生成的过程,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的是灵活多样的以教师自育为基础的网络式师德教育体系和教师自我反省式进步,而不是单纯的讲座式、报告等传统式的师德教育形态。

教师自我教育是师德教育的基础,其有效形式是引导教师在内心欲念冲突中实现德性的自觉升华。

4.3 各方因素积极配合

(1)学校提供保障。加强师德建设,不只是对教师提出要求,还需要高校帮助教师创造达到这些要求所需要的条件。学校要解决教师安身乐业问题,关注教师的利益要求,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让他们产生满意感和归属感,这样教师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深入地做好引导人发展的工作。

(2)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是师德建设参与的主体,作为师德最直接的感受者,学生在师德建设中应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和评判权,师德建设的效果和成效应当尊重学生的评价,发挥学生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但这同时也对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评判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当学生主体的参与能够真正客观地反映师德水平的现实状况,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全员解放思想。中国传统的尊师教育使教师天然地成为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对象,导致师德提高只能靠教师自身的觉悟和修养。随着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虽然教师头上固有的神秘光环逐渐弱化,但仍存在着高校师德建设参与对象的封闭性强的局面。需要全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参与到师德建设中,使高校教师与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一起搞好师德建设。

4.4 激励、监督作用落实到实处

(1)充分发挥师德建设激励机制。对于企业,合理的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胜法宝,在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中,激励机制同样不可或缺,表现突出的模范教师应该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激励。激励机制一方面是对教师高尚品德的肯定和嘉奖,同时能够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在高校中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使教师将加强师德修养变为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

(2)完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首先,鼓励教师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才能充分发挥其自我监督的作用,以达到慎独的境界,这是师德建设比较理想的状态;其次,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要健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最后,重视考评结果,对于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升职、职称评定等环节应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使加强师德建设成为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

5 在良好师德氛围下,培育全员育人的新环境

良好的师德是全员育人的基石,全员育人的大环境又能促进师德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果,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有利于形成教书育人的良性循环。全员育人通过建设体制健全的教育体系,在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坚持育人的发展方向,促进良好师德建设,在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中,真正做到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朱凌云.精致育人理念下深化高校全员育人制度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2011(5)。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第4篇

关 键 词 德育理论与实践;大德育;华山中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1-0012-03

笔者所在的华山中学位于南疆小城库尔勒市,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省级示范性中学,目前拥有两个校区,师生员工近八千人。十多年来,学校全面推行“大德育”改革,努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在生源和师资条件均不理想的情况下,获得了考试成绩和素质培养的双丰收,教育质量大步跨入全疆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兵团德育示范学校”等系列荣誉。

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理性选择路径的过程。在寻求理论指导的过程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只有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寻求系统的理论指导,把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的背景下去寻找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路径,才能获得成功。以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使得学校德育该如何去做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尽管理论工作者的探讨如火如荼,实践工作者也在努力探索出路,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仍然明显地彼此疏离,存在人们所说的“两张皮”现象。在理论层面,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厌倦了德育实践的进展缓慢,而选择寻求更多的理论创新,以致各种新理念和新观点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而在实践层面,受教育体制和自身素质的影响,依然有不少学校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理论的重要性视而不见,习惯于埋头拉车,自说自话。要想扭转这种局面,要求双方学会正确理解和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既“眼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作为理论工作者,要有深入实际的勇气,要接上地气;作为实践工作者,要有寻求帮助的诚意,要接上灵气。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靠拢固然需要媒介或途径,但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双方的主动接触和互相需要。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方面应表现得更为积极和主动。

在“大德育”改革中,我们充分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不断的“走出去”和“请进来”,寻求德育理论的支持和帮助,从中获益良多。学校的德育科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校成立了教育研究所并下设专门的德育研究室,集中学校德育方面的优秀人才,外聘德育专家,共同抓好德育课题的立项与实施。我们对德育研究的要求是:既要有前瞻性,要能够把握德育的正确方向,又要有务实性,要能够切实解决自身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此,学校特别重视与德育理论工作者的沟通交流,我们每年都会利用召开校长论坛的机会,定期邀请知名德育专家来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实地调研和面对面的探讨交流,其中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小学德育杂志社、兵团党校和天津教科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还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资深校长。除此以外,不定期的专家到访也很多。对于德育课题的立项,我们基本参照国家相关的研究管理制度,通过竞争性申报程序,确定等级,签订合同,拨付费用,跟踪管理,到期验收。目前,学校已经结题和在研的德育课题超过二十个,内容涉及学校德育的诸多方面,包括教职工现状调查、班主任队伍建设、学困生转化、德育与学科教学整合、家校关系等等,学校已为此累计拨付研究经费三十余万元。

正是时时注意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学校德育工作才会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主动寻求系统思维与方法的指导

笔者以为,当前的学校德育并不缺少基本的理论指导,尤其是原理性的德育理论。伴随教育研究的不断进步,学校德育已经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可以说,学校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已经比较好地得到了解决。因此,对当前学校德育理论指导问题的探讨,不需要纠结于我们有没有合适的理论指导,以及到底该以什么样的理论作指导的问题。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理论已经存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思维和方法才能将这些理论更好地落实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说,我们最需要的应该是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有关德育实践的思维和方法的理论性指导。众所周知,系统论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科学方法论,我们认为,要牢牢抓住德育自身的系统性,用系统思维理解学校德育,并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加以实践,才能取得成功。我们不乏具有十分完善的系统思想和系统论述的德育理论之作,这些理论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已经足够,而要想将这些系统性的理论运用和落实到实践中去,就必须尊重这些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除了老老实实采用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加以实践,没有别的捷径,否则,这些理论的作用就一定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而这可能恰恰就是当前学校德育进展缓慢的主要症结所在。由此也想提醒那些依旧热衷于德育理论创新的人们,恐怕并不存在那么多的理论创新可能和创新需要,且真正的理论创新也绝非如想象的那般轻而易举,不如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在这方面的突破将更有意义。

华山中学的“大德育”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效果,在我们看来,也并非因为在德育理论方面有了什么新突破,主要还是得益于我们用系统性思维来理解德育,并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重在实践与实干。

学校所理解的“大德育”,是指建立在德育体系整体意义之上的德育工作,具有全面性、全程性、全时性和全员性的特点。全面性是指德育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要通过一切可能的德育途径,让受教育者达成全方位的心智建构;全程性是指德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呈现在每一个具体环节当中;全时性是指德育随时都在进行,与时代相统一,与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相伴;全员性是指德育的参与者包括所有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区分。这样的“大德育”一定是广义上的德育概念,具有系统性的德育理论指导和与之相衔接的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实践方法和具体途径。因此,我们将自身的“大德育”改革界定为对传统学校德育的一种系统性变革。

在这样整体性思考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并推行了“玩在华山”的办学模式,以高效课堂为先导,以校本课程为支撑,以完善服务为保障,以艺体教学为辅助,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内向研究为指引,目的在于协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让师生更多地投入到各种文体活动和综合实践中,以切实推动应试思维的真正转变,逐步有序地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玩在华山”模式立足于教育发展的多元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以素质目标解读德育目标,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为“大德育”理念的落地提供了内容、方法、途径等多方面的现实保障,充分展现了“处处有教育、事事皆学问、人人是教员”的“大德育”观念,德育的渗透效果日益显现。

可见,只有在整体性思维的引领下,学校德育才会收获实效。

三、站在时代、社会和文化的高度理解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必然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无论面什么样的德育理论,都要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这些背景去思考德育问题,否则,就容易陷入争论或空谈。当前,时展神速,社会复杂多变,文化兼容并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理论再正确,也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落实,而必须面对现实作出适当的变通。正如英国近代著名政治家约翰・莫雷(John Morley)在其名著《论妥协》(On Compromise)中所说:“在实践中,为了真理本身,有必要采取适应环境的措施。”这样的原则在当下的学校德育中也同样适用,而最好的适应措施就是抛开狭义和封闭思想,杜绝空喊口号的做法,抛弃抵触和对抗心态,将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社会和文化大背景当中,让德育工作经受现实的磨砺和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并强化学校自身的文化基础,要让学校变成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主体,其核心在于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提倡和培养,既包括对个人、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与担当,也包括对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因为,只有这样的文化基础,才有可能让师生更好地获得文化自觉和人格独立,才有可能让德育理念更彻底地变成他们内生性的成长需要和发展目标,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学校德育培养起来的人,才能够更适合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苏霍姆林斯基语)。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 德育课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39-01

在中职教育中,德育课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重视基本文化教育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中职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学教人,以德养人。特别是,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和人的转型,而中职德育教育,所要担当的任务就是在中职生正在形成自己人格的关键时期,培养其独立的人格,帮助他们顺利走向职场。因此,作为从事中职德育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必须找出中职德育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1 存在的问题

中职德育课,虽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现实中还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师不重视,学生厌烦之”。

1.1 教师不重视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作为德育课的主持者、教学者的教师,对待德育课的态度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为:认为中职学生普遍素质不高,难以教养,上德育课的效果很有限,因此,教师从主观上就对课堂教学不够重视,只是象征性的进行课程,而不注重教学实际效果,以致更不会去考虑教学方法的设计创新。而且,德育教育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像说教,枯燥且乏味,不只是学生会这么觉得,教师在主观上也对德育教育相关教材的内容有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因此,只会刻板地念教材,没有改变教学方式的动力。

1.2 学生厌烦

德育教育作为普及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必要性是由社会要求的。国家、社会需要具有高度道德素养的人才,对于中职教育培训出来的技术型人才来说,德育水平十分重要,这意味着是否符合人才就业市场的需求。然而,作为学生,面对刻板、空泛的德育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却很可能产生无法抑制的厌烦感。这种厌烦感,很大原因是因为德育教育课程教学的枯燥,内容的空泛,实际上无法对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有什么良好的效果。总之,学生会对德育教学厌烦,源于两点:其一,教学方法的刻板突出了教学内容的枯燥;其二,德育教育教学过程过于单调,无法引起共鸣。

2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2.1 “学生督促教师”法

针对教师不够重视德育课堂教学的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学生督促教师”法。这是一种互动式教学,这将在下文也会提及,但在这里,针对的是解决教师态度不积极这个问题。从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上,可以通过“学生要求型”的互动教学方式来做到。即,让学生对教师的德育教学做出要求,要求教师怎么教,并给教师的教学评分。学生集体为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做顺序安排,打破以往死板的按教材顺序教学的规律,让学生给课程安排排序,这样就能从学生那里,给予教师一定的压力,教师不能凭借以往的经验甚至不用备课就可以教学,学生对教师做出了要求,教师就会有受到重视的责任感,有责任感,就有相应的动力。同时,对教师教学的评分,也可以作为年级教学组长对教师的考评标准。这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教师自身对德育课堂教学的不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就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法

适合的教学方法有:案例讨论法、案例辩论法、情境教学法。

(1)案例讨论法。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别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优化教学必然在教学互动中实现。任何个体,都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构成,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非智力因素起推动、调节的作用。因此,教师照本宣科念教材,教师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没有形成互动,使学生台下没兴趣,德育教学成了教师的独角戏,空话一场。教师应该放弃传统的教书先生形象,只在台上当道德伟人,传授道德言论。而应该选择当下社会现实案例,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对该案例的分析讨论中,一边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案例”的看法,一边在讨论过程中介绍社会上对该案例的道德评价。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问题,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去站在一个道德人的角度,去感受,去评价,再通过教师对一些观点的修正、正确引导,才能够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如,对“路边摔倒的老人,你是扶还是不扶?”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老师在总结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完成对学生道德观的引导。

(2)案例辩论法。课堂辩论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选择一个相关的具有争议的案例,提出一个命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正反一方,展开辩论。征服对手的重要方法,就是了解对手,要在辩论中获得胜利,就必须对对方的论点有所了解,而同时又要牢牢掌握好本方的论据,这实际上就从不同的角度都进行了思考。德育教学在这个时候,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中职的学生,都处于年少气盛时,不服输是重要的心理共性,把握这种共性,通过辩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很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一来,就能解决学生德育课上的“木偶人”现象。

(3)情境教学法。只有从生活的细节,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口头上的君子,谁都可以做到,而真正的君子敏于行。这种教学设计,指通过借助一定的设施、设备、场所和工具,为学生创设一种共同活动的环境气氛,让学生参与如分小组制作模型等需要团结协作的活动,同时,在活动中创设有关体现德育素养的环节,如不同小组有不同资源,但要完成任务,需要小组互助,所以小组就面临着内部团结,外部竞争,再加上外部合作。在活动情境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从学生实际表现中寻找德育课程内容的切入点,还能从该情境中的一些细节入手,教育学生。这种教学法有其操作的难度,需要教师的细心策划,但效果会是显著的。

3 结语

提高中职的德育课堂教学效果,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进行考虑。教师是传道授业者,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需要进行德育教育的主体。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反思,针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才能最终使中职德育课发挥其预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宜光.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黑河学刊,2012,2(2):123-124.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第6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 思政教师 教学改革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9-01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高校德育工作对思政教师的新要求:思政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导向者和示范员。

首先, 思政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导向者。在高校德育工作中, 思政教师对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都有十分重大的导向作用。思政教师既要有扎实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功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的正确的导向作用。

其次,思政教师应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示范员。德育工作要求将德育的内容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因此必须经过“内化”和“外化”阶段。“内化”即把外在的思想、政治的要求及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并使之形成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思想品德。

三、思政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推进教学改革,做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1.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做好表率。

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政教师整体素质的灵魂。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要求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要求思政教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现出鲜明的政治责任感;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要求思政教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具备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武装自己的头脑,能自觉地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和把握未来。

道德素质是指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思政教师自身一定要有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教育对象,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锐意进取。思政教师的道德素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主导性的重大影响。思政教师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而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2.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德育内容,构建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

所谓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高校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合适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普遍低下,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德育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不说是最为基本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存在“重规范轻心理”、“重理想轻现实”的突出问题。所以,思政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重构德育内容,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强调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道德的社会适应性。

3.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改进德育方法。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实效,要靠正确的德育方法。思政教师必须走出单纯传递德育知识的误区,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因才施教,采用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可以通过生活关心、集体感染、个人谈话、家庭访问、奖励惩罚、心理辅导、挫折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榜样模仿、偶像分析、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德育方法,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纽带,互相探讨,共同思考、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此塑造健全人格,实现德育目标。

4.加强德育实践,落实德育实践性,促进学生由思想向行为的转化。

加强德育实践,落实德育实践性必须确立学生道德品质源自于实际生活和体现在实际行动的观念。首先,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了生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其次,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思政教师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德育好像空中阁楼,收效甚微。思政教师必须在丰富学生道德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落实德育实践性,要求思政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过去封闭的德育模式,加大实践环节,和班主任和相关管理部门沟通,让学生轮流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等,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使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充分体现学生是德育实践的主体,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和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5.讲究德育艺术,把握学生心理,充分发挥德育工作效能。

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不是宏论滔滔地讲大道理就能奏效的。如何强化这门学科,必须认真研究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性。思政教师要运用好德育艺术,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要坦诚相待。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诚信为出发点,开诚布公,敞开心扉,使学生内心有安全感,这样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师生间的关系是亲密的,进而心悦诚服接受教育。(2)要把握时机。我们平时要注意察言观色,当学生情绪良好时,不妨谈谈严肃话题,谈谈他(她)的不足所在,而当学生处于烦燥状态时,不要轻易再去增加新的心理负担,而是应及时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渡过难关,跨过心理门坎,多替他们排忧解难。(3)要公正评价。民意调查学生,最不受欢迎的德育导师之一就是存私心,不能公平处理问题,公正评价学生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学生问题时,公开、公平、公正,谈话前充分调查事情真相,然后再一分为二评价人与事,正确的给予充分肯定,错误的也应指出,使学生内心有平衡感。(4)要尊重隐私。指的是与学生谈话内容涉及到隐私部分,对外我们应严格保密,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威望,自然学生就会敬佩,开展德育工作将会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1]郭 涛,“两课”教师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J].《贵州社会科学》,2003(6).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第7篇

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各基层党支部、各教学系(部):现将《关于开展“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支部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师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通知

抄报: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党委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办公室20__年9月27日印发

共印50份

关于开展“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

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__]1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和推动我校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师德水平,学校党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主题实践活动,现对我校师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作如下安排。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的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校广大教职员工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教师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教书育人的政治责任,对党和国家的奋斗历史和现实方针政策缺乏全面了解,甚至在课堂教学中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给学生以错误的导向;二是部分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表现为事业心、责任感较差,作风纪律松散,对教学工作抱应付态度,上课迟到、早退,随意变更教学时间,对教学内容不认真钻研,对教学方法不认真研究,个别教师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第二职业上;三是少数教师教科研水平不高,缺乏严谨治学态度,在学术研究中存在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现象,甚至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而非法剽窃;四是部分教师依法执教观念不强,不能严格执行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收受学生礼物、搞分数与人情交易的情况;五是有些教师不注重自身的修养,缺乏以身作则的师表形象,上课吸烟,随意接听手机,个人仪表不整,形象不佳,举止粗俗。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健康成长,直接制约了学校的改革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师德修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投身到“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主题实践活动中来,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师德修养与素质提升相融合、师德建设与学校中心工作相衔接,坚持依法执教、依法管理,不断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书育人工作的全面展开。

二、明确目标,全面把握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工作意见》和《辽宁省职业教育振兴计划》精神,紧密围绕振兴抚顺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以“正师风,扬师德,树形象,铸师魂”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一专多能”技术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做出新贡献。

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学校要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树立一批教书育人的典型、警示一批行为失范的人员、建立一支合格过硬的教师队伍、解决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优良的师德风范,带动教学风气的根本好转,以教风带学风,办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让社会认同的教育。

三、精心部署,切实保证主题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主题实践活动共分为宣传发动、学习讨论、评议整改、总结表彰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至9月30日为宣传发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机构,制订活动计划和方案,宣传“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主题实践活动的意义、要求和任务,开展师德讲座,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参与师德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二阶段:从10月初至11月为学习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撰写师德论文,开展师德论文理论研讨活动。这个阶段是整个活动的重点。

第三阶段:从11月中旬开始至12月初为评议整改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组织教师开展师德自我评价和民主评议,在学生中广泛征求意见,查摆不足,全体教职员工要根据评议意见进行整改,并签署师德承诺书。

第四阶段:从12月中旬至3月初为总结表彰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总结师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成效和经验,树立师德修养典型,评选出师德建设标兵,建立并完善正常化、制度化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四、加强领导,促进全校师德水平的总体提升

开展“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主题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学校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师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关系学校全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基层党支部、各教学系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大事,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

学校成立“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薛晶玉、刘向军

副组长:吴忠华、张莉、王玉琢

成员:冯勇、霍丽芬、李凯声、杜成安、张秀洁、尹瑞雪

要形成学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工会、教务、人事、督导、宣传、团委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学校还相应建立师德建设考评组,建立教师师德建设档案,在评职、晋级等活动中实行“师德修养一票否决”。

2.认真抓好学习。在学习教育阶段要集中精力开展学习活动,组织全校教职员工系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同时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模范教师的事迹。学习要有笔记、有心得体会,并结合学习内容撰写理论研讨论文,讨论抚顺师专师德标准。学校评选优秀师德建设论文,组织理论研讨会,促进师德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

3.积极开展活动。要把师德建设寓于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中,让广大教职员工在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 ,经受锻炼。开设师德讲座,教育广大教职员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达到修养师德,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交流经验的目的;开展师德建设理论研讨会,举办师德论坛,促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检查师德行为,交流师德经验,培养选拔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在全校掀起一个学标兵、创标兵、争标兵、当标兵的热潮。

4.严格师德考核。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制定师德建设具体标准,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签定师德承诺书,坚持每年度对教师进行一次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晋职、评优等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严肃处理。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第8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与德育并重;育人;途径

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体育教育过程,始终寓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体育教育工作的特性决定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其它学科教师无法比拟的,师生之间的接触不仅面广、时间长,而且影响深远广大。在某种程度上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和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往往使学生终生难忘。不言而喻,体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大主渠道。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的特性,怎样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融入体育之中,时刻围绕学生进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和良好的道德规范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作风,从而逐渐使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与可行。在体育教育中做到体育与德育并重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所谓体育与德育并重,本文主要指在体育过程中实行道德教育与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并重,目的是试图提升和发展德育在学校体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体育与德育并重的理论以江泽民的“以德治国”理论和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思想为基础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制与德育,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以德治国” 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将邓小平理论与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结晶。“以德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加强从严治党,从严治政,而且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各行各业,怎样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道德理论,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也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智能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舟寓丰富道德之舍也”,强调身体健康是前提,而另一方面德育是关键。由此可见,德、智、体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体育过程中的德育优势尤为明显。在新形势下,仅仅呼吁在体育过程中重视德育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倡导在体育过程中实行体育与德育并重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新理念。

二、体育与德育并重符合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与规律

学校的根本任务即培养人、塑造人。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党和国家要求未来的学校教育要“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科技革命需要和善于应对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学校道德教育也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显然,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德育并重符合学校教育和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和规律。根据一定的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品质培养直接灌输特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思想品德内容,以及榜样的示范,竞赛的开展,师长的诱导,文艺体育的欣赏等;与时俱进地通过教育,将道德品质教育贯穿于师生的接触和多个教学环节之中,体育教师用“师表”的巨大影响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目的;学校群体活动也是道德教育的“集群活动”,要充分利用以情动人,以形感人,以理服人,以境育人的诸因素中实现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一定数量的校内外群体与政治相结合的活动,在实践中以求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和意识品质的参与与发展,培养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

三、体育与德育并重有利于体现体育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地位

教师是学校育人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主导作用。体育道德教育是人们用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体育活动的主体施加系统的影响,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体育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体育活动主体内在品质的活动。由于学校体育教育过程除理论部分外,几乎都是在动态环境中和集群活动之中组合而成的支体活动,这就形成了一定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学生在激动、沸腾、瞬息万变的运动过程中再现其真实的情感、作风和道德品质,并以此来表现自己。因此,教师需时刻切记应围绕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优良体育道德作风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集体主义教育原则,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坚持国家利益高于小集体利益,小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拼搏坚毅、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为祖国的需要、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体育道德作风。教育学生胜而不骄,败不馁,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对方,团结合作,勇于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体育道德教育应符合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众所周知,政治和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间接或直接推动政治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体育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和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道德直接作用于体育,从而推动精神文明的向前发展,因此学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四、体育与德育并重有利于充分挖掘学校体育中德育功能的潜力

任何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形成,都是对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体现了一定社会和阶级对人们行为的共同要求,道德规范是对参与道德活动的人的道德行为和关系的基本要求和概括,是判断参与者行为是非、善恶、美丑的一种道德标准,也是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实行体育与德育并重有利于充分挖掘体育中德育功能的潜力。师生关系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等育人因素大有潜力可挖。例如:以身作则,塑造为人师表形象。教师的言行仪表,道德风貌与文化修养,业务程度等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就是用表率的巨大作用抓住学生爱模仿的心理特点,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据学生好思的心理特点,用诱导的手段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学生的思想就像是一匹无缰的骏马,它在追求,但不一定有正确的目标。因此,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心理既是专业教育的前提又是道德教育的主题。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用启发式教育达到举一反三的教育目的。便于学生明辨是非、好恶美丑,使学生更具体形象地理解道德要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思想状况、道德水准、社会阅历及涉世程度等的不同,应从学生所具有的各个不同层次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根据“互通”原则,掌握学生心理,做到师生通心。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始至终的人们相互影响的过程,教育是灵魂对灵魂的雕塑和影响过程。

转贴于

五、体育与德育并重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体育本身孕育着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为具体,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开眼界、长见识、壮志向的道德教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追求真理的巨大动力,集体观念,爱国意识是智慧发展的催化剂,上述三个因素是人才成功的道德要素,以三要素与体育教育紧密相联,并在体育中得到充分反映。体育与德育并重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例如:运用球类、健美操等课程的教学,注重集体主义的道德风尚培养。所谓集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反映社会关系的一种状态,标志着由于共同利益而联合在一起的人的共同体。体育活动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在参与体育活动的一切场合,一切过程中,人们的言论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球类、健美操等集体课程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运用中长跑、武术等课程的教学,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并在克服困难中成长,锻炼意志必须从克服小困难开始,而且必须严格要求,坚持到底。通过中长跑、武术等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运用攀岩、登山等身体素质练习活动,克服身体的承受极限,注重拼搏精神的培养。拼搏是历史和人生赋予我们的使命,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蚂蚁啃骨头、铁棒磨成针的执着毅力是我国人民固有的传统美德。我们可利用攀岩、登山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拼搏精神的培养。

六、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的道德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它的主要规范是热爱人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尽所能各尽其长,坚持真理,向着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目标不断进行。这个过程不能仅仅依靠物质财富的增长,必须依靠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以及革命精神的不断发扬。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用共产主义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教育和影响学生,而且必须从小抓起,做到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这个主战场,牢牢抓住体育与德育并重培养人才这一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既有健康体魄又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体育与德育并重在学校体育中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它毕竟是新概念新理论,难免有不足之处,请有关专家和同行加以补充和验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相信学校体育中体育与德育并重育人的新理念内涵与外延将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编.论“德治”与“法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李春秋,等.公民道德建设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3]吴铎,等.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黄伟辉.体育教学与成材[J].体育教学,1998,(2).

[5]徐理德.思想道德文化修养[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

[6]邹继豪,等.面向ZI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7]梅醒斌.广东高校体育论丛[M].广州:广东高校出版社,1995.

[8]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