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学美术论文

中学美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11 07:51:15

中学美术论文

第1篇

1.失去了学科教学的特征。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有许多美术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课、语文课、政治课或其他课。在教学中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只是一味地突出美术学科的德育功能,而忽视了美术学科的主要功能,即《美术教学大纲》中所阐述的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而辅德只是美术教育的一小部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渲染它的辅德功能,也就失去了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迷失了美术教学的方向。《大纲》中规定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一堂美术课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诸多能力的培养,就会使美术课走入美术教育的误区。如:有的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中过分地介绍历史背景,以及表现内容或者是作者私生活花絮。使一堂美术欣赏课,上成了历史课或是看图作文课等。这都忽视了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渲宾夺主,失去了美术学科的特点。

2.价值取向的误区。

艺术品是圣洁的,它是艺术家的精神的写照。所以说艺术品是不能用卖多少钱来衡量其艺术价值的。也就是艺术品的价值不能与金钱划等号。但是许多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明艺术品的“价值”,总是举一些不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作品的艺术价值,如:凡高的油画每幅都在几千万美元以上,傅抱石的《丽人行》也拍出中国画的天价等,甚至个别老师沾沾自喜地告诉学生,我的一幅也卖出多少钱。来诱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一个错误的判断,即卖的钱越多也就是艺术价值越高。然而常言道:“艺术无价”,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艺术品拍卖,是商业经营活动。如果美术课上用商品价格来说明艺术品的价值,无疑是一种误导。马克思曾指出:“珠宝商只看到珠宝的商业价值,却看不到它的美和特质。”(引自《经济学——哲学手稿》)讲卖钱多少,绝不可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也不是开展审美教学。请读一读中学语文课本中,朱光潜写的《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一文,就会明白。

3.标准答案的误区。

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其它学科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像数、理、化等学科只有唯一答案。而美术学科却难有标准答案,如: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就像人们阅读小说《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美术作品,同样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发现的每一次与别人不同的见解,都应该予以肯定。而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提供给学生的是美术学科中的普遍的认识与理解,严格说是参考性的材料,目的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同时,教师应耐心听取学生意见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做

到教学相长,才有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教师如果是一言堂,而且一惯地固执己见,把自己当做标准,那是很可怕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努力探索的方向。而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立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这不仅不符合美术教学的规律,而且不利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4.以讹传讹的误区

做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但应有较高的业务知识,还应该具备独立的审美见解和健康的审美心理,以及广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教师做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绝不能轻信时下某些理论家的偏见或谬论。以免以讹传讹误人子弟,使学生对相应的知识产生曲解或误解,更不能以自己不成熟的见解或偏见束

缚学生的思路,以免使学生失去自信和创造,再步“郑人买履”的后尘。

另外,美术教师还应该具备整体把握课堂教学的心理素质,有把握住学生突如其来的奇怪想法,不能以自己的浅薄来否定学生的灵感,这样做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对美术知识产生错误判断,从而导致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厌倦。

5.“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误区。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引导学生“意会”,是必要的。但老师声称“不可言传”,其实大多是“不会言传”。这往往是一些美术教师在无以言表时的一句应急之语,但在美术教学中,做为一名教师,碰到自己表达不出的事物时,动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还用我们当教师的做什么?即使让学生意会,也需教师言传来引导。

第2篇

1.研究缘起。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美术教育也日惭趋于包括整个社会和人的整个一生的方向,其本质也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却多置美术之美育功能与任务于不顺,只施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的应试教育;而小学美术教育又多是片面夸大稚拙童趣的艺术性,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授,使“稚美”思想垄断整个小学发展阶段,造成儿童的审美素质与创造能力的长期“低幼化”。

2.现状略析。以上所述的“有术无美”的功利主义教育与“有美无术”的自然主义教育其本质都是一种与全面发展相背的、残缺偏窄的、停滞孤立的审美误导,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矛盾。

(1)与教的矛盾首先,普通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区别于专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就是其具有普及性、基础性、综合性并有一定建立于兴趣之上的应用性,皆着眼于螺旋上升的发展。而对技能的片面强化与对拙美的静态依重均割裂了知识技能与情意美感内容的有机联系,形成小学与中学间的智能断层和中学毕业生审美素质的严重匮乏,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美术教学必须遵循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循序渐进等原则,遵循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情感体验与道德判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美育原则,在教学中也需要采用直观、形象、情感与动作相结合的方法,而前述两种顾此失彼的误导都与此相去甚远。

(2)与学的矛盾美术学习是一种促进主体美术知识、审美情感和表现技能逐渐准确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比其它学科学习还要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技能教育忽视了动机与兴趣、情感与审美的心理基础,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平衡性;小学夸张稚美的教育则忽视了学生在右脑神经系能控制与其它神经系统密切配合下的操作性,忽视了发展的生理基矗两者都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另外,美术学习又是学生眼、脑、手和材料密切配合的智能、情感与操作活动,美术教学任务实现的具体表现也是促使学生的眼、脑、手协调并用,因而学习呈现着“观察思维(感受)表现(创作)观察……”的循环渐进过程。而前述两种教育均切断了这个螺旋型过程,不能实现视有所惑、脑有所思、手有所政、料有所用的最佳结合,也违背了学习规律。

(3)与个体完善和社会需要的矛盾美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课程之一,除了对受教育者的审美结构的美育功能之外,还具有伦理结构的德育功能、智力结构的智育功能以及身心结构的健康功能。只有这些功能的全面发挥,方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完善个体。而且,随着文化科技的进步,艺术与生产、生活日趋融合,社会要求劳动者具有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丰沛的艺术情趣与创造意识。而前途美育的欠缺与片面都是美术教育功能的畸型发挥,都将造成个体心灵、精神和行动能力的巨大失衡,使人格和个性平面化,使再生产劳动力的感官运动与审美创造相分离,从而影响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社会的顺利发展。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与发展的审美定位

1.美术的教育目的与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可简单概括为审美教育、智力开发与美术知识技能培养三项。目的总是依赖于过程。如果说美术表现与创造活动是一种行为艺术的话,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智能、情绪、道德、知觉、美感、社会感与创造性等不断成长提高的过程,而中小学美术教材也正从形式与内容上整体地表现出了这种发展性,并要求通过绘画、欣赏、图案、手工等课题予以实施。

2.美术的学科特点与发展作为视觉化的造型艺术学科,美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教学的直观性、形象的审美性、美术的创造性及制作的技能性。教学必须以直观性前提,以技能性为条件,运用审美性方法,追求创造性目的。故而要求不断为学生创设感受环境、提供审美对象、教授表现与创作方法,提高其美术的创造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美化环境的能力及艺术的综合创造力),这就体现了美术审美教育功能的特殊性--通过形体、色彩、材质、空间等方面直接感性的视觉审美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对视觉对象的欣赏、表现与创造能力。

3.美术教育的现代化与发展随着国家素质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对艺术教育的不断重视,现代美术教育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一种以美术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人高度的创造性,这就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首先要强化美术教育意识,转变以往囿于学科内的美育思想,放眼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发掘并利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审美因素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

其次要加强美术教育的改革与研究,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适应二十 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再次,在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故而引进新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4.美术的素质教育与发展作为普及型立体型的美术素质教育,围绕发展的核心表现出以下特征:①科学性--基础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即向学生实施具有辅德、益智、健体(心)的美术“双基”,具有全面整体的、优化结构的、层次递进的、有序发展过程的教育,②实效性--因材施教与以点带面的统一,即以因材施教为根本,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达到以点带面的全局性教育效应;③创造性--主体性与适应性的统一,即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主体能动性,做好相互间的合作与配合、促进教学活动从不适应向适应方面发展;④规范性--有一 定的教育评量体系与活动,即对学校美术教育

实施综合评估并纳入教育、管理常规,根据甘一世纪学生美术素质的综合要求与表现,建立健全一整套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美术活动的评量规则,并使之在实践中应用化;⑤发展性--以人为全面发展和“教育是基础生产力”的统一为宗旨,即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使未来的劳动者具有审美方面的生产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的教育任务,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能运用美术语言手段去感受、理解和创造美的教育目的。三、发展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1.树立“大美术”观念,将审美教育融注于一切美术教育活动之中。采用开放式的素质教育,以广义的美育思想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作用,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

2.加强美术教研,促进美术教改。面向未来和世界,着眼于全面发展,广泛深入地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外因素,结合时代与学生主体特征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探索出一条适应个体与社会、有特色的中小学美育新路。

第3篇

论文关键词:美术,教学,教育

 

在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二十几年中,谈谈我国美术教育和教学30年的发展变化。

七十年代,我读小学的县城,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基本由各科老师代上,教师往往是在小黑板上画几个简笔画到教室让学生临摹;八十年代初我上的县城中学对美术课也不太被重视,但终于有了一个比较专业的美术老师,于是,每周上一节美术课,成了我当年在繁重学习中期待的事。不过,班主任老师认为我们应该学习所谓的主科,好在我父母理解,我就一直“不务正业”到现在。初中毕业,就考进了中等美术专业学校,开始了正式的专业美术学习。

八十年代,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基础不同,教学条件差别很大,国内各地美术教学处于不一样的发展状态,记得在我以前工作过的中师,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中小学都没上过美术课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当年我给普通师范学生上课,第一节课是教学生怎么选购铅笔、画纸、橡皮等常识论文提纲怎么写。后来,国家提出素质教育,中小学普遍都开设了美术课,中师也开办了美术专业班,为提高美术教师水平,各地主办各种教师培训班和讲课比赛;少年宫、私人画室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美术的地方。到了九十年代末,小学、中学美术对教学方法、学生心理方面研究系统深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但目前高校专科、本科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却有些脱节,相比较,当年中等师范学校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模式更适合中小学教学需要。现在高校毕业生专业性增强了却忽视了全面的素质提高,特别是专业美院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及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更少,以至于有的毕业生在教学中抓不到重点难点。

九十年代,我上的大学每周有四天专业课,同学们还利用周末自己画画,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和钻研精神,加上当时的大环境,学习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观念上也有了新的突破。相比现在高校有的学生每周两天的专业课,还有学生逃课,觉得不可理解。看到现在美术高考的繁荣景象,使人并不乐观,在升学机率上升的同时,艺术生源的质量却在下降,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美术,而为了考上大学而选择美术,因基础不扎实的,也不太喜欢美术,以至于进了高校后就没有动力,不愿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以致到了毕业找工作都困难,于是有的学生不得不改行。加上多元复杂的环境给学生带来影响,使学生考虑的很现实,只考虑为找工作需要,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认为学设计都用电脑了,学理论和绘画没用,缺乏对美的认识,这其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同时高校教育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专业美院过分强调专业性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而有的综合类大学的公共课程开设太多,专业课不足,课程结构欠佳,忽视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普遍重视技法不重视理论,更不重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高校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脱节。

2004年,在我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有机会进行更细的专业学习研究,图书馆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也比较多,一些名画的原作可以在各种展览上和博物馆看到,加上网络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机会学习。但我感觉即使在师范类大学的美术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重点是注重专业性,教学侧重于培养专业绘画工作者和研究型人才,忽略作为教师素质的培养,而现实却是大部分研究生最终进入高校担任教学工作,以至于有的研究生对高校教育教学不适应。我毕业后进入高校工作,感觉到在部分学校,教师也因职称、科研等压力,大量时间投入学外语,考计算机,发文章,参加画展等,而忽略了对美术教育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以至于职称和专业水平高却不善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要改变这一现状,调整教师评优、评职称的导向,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构建美术教学理论课程链,把高校教育(特别是师范类大学)和中小学教育挂钩,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环境,在专业教学中利用乡土教材和民间美术资源,从传统美术中挖掘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看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特点和社会意义: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由于条件的限制,美术作品多以版画为主,表现当时的社会现状,主要用于宣传;文革期间美术教育和美术作品曾经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功能,作品人物多是“红、光、亮,高、大、全”的形象;六七十年代美术都是以写实为主,风格单调,重思想内容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当时对国外的作品、流派几乎没有介绍;八十年代以来,作品的开始多样化,但多以写实为主;上世纪末,各种流派的作品在国内一些杂志上开始介绍介绍,各种抽象的、表现性的作品开始被大家接受,之后出现行为艺术、后现代主义,尝试中西绘画结合,否定架上艺术等各种观念,美术呈现多元化。总之,美术作品折射出中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

第4篇

一、选题背景

学习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征的行为模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是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的组合,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方法。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并且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评价体系与考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倡导并促进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方式的改变:被动学习自主学习;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接受学习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的主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说本课题通过尝试运用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改变了原有的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从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从个体学习变成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变成研究性学习。从教师角度来说,可以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可以寻找到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为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参考。从初中美术教学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本土美术资源的角度来看,苏州作为一座历史古成,文化名城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美术资源,亟待美术老师去发现研究、开发利用。本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设计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探访苏州古城的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良好的操作性的活动方案,颇有实践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针对苏州市吴中区部分初中展开苏州古城本土美术资源开发和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总结优秀的经验。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探访苏州古城的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活动,制定计划,并展开教学。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和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并寻找问题与不足,为今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推广研究性学习做铺垫。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9-14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9-10

一、新课程改革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要求 9

二、研究性学习对美术教学的积极意义 9-10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1

一、研究的目的 10

二、研究的内容 10-11

三、研究的意义 11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1-14

一、研究方法 11-12

二、研究步骤 12-14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释 14-16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14-15

二、什么是本土美术资源 15-16

一、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16-18

二、苏州古城美术资源概况 18-19

第三章 关于探寻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21-31

二、面向学生的调查研究 22-23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23-28

一、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23

二、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调查内容 23-25

三、苏州古城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25-26

四、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6-28

第三节 问卷调查中的问题分析 28-31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发利用苏州古城美术资源的不够 28-29

三、学生的主体性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体现不够,教学评价单一 29-31

第四章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 31-67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 31-35

一、探访苏州古城的必要性 31-32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 32-33

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25 33-35

第二节 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 35-38

一、按照学生的兴趣来确定研究的内容 35-36

二、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计划 36-38

第三节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38-65

一、苏州园林的研究性学习 38-44

二、苏州古桥的研究性学习 44-52

三、苏州古城城墙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52-59

四、探访苏州老街 59-65

第四节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 65-67

第五章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结 67-73

第一节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结论 67-70

一、教师的体会: 67-68

二、学生的感受 68-70

第二节 开展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局限 70-71

一、活动设计和开展过程的思考 70

二、创作过程中的问题的思考 70-71

第三节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展望 71-73

一、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推广 71

二、将本次探访苏州古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发成校本课程 71-73

第六章 结语 73-74

参考文献 74-76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2. 启泉.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旭远主编.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6. 邹尚智.研究性学习指南[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7.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5篇

以计算机为教学媒体,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教学手段,无论在绘画设计、工艺制作、作品欣赏还是其它方面都能很好地发挥其独特作用。

我是一名从教三十年的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逐步接受了新的理念,感受到了多媒体教学的魔力,下面我就应用多媒体进行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的点滴体会与同行们探讨。

一、运用多媒体是美术教学的新路子

在小学美术中,电脑多媒体教学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美术教师要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识图能力、绘画能力。让学生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反馈更迅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生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所以,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虽然运用多媒体是美术教学的新路子,但我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它必将在改革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我们美术教师来讲,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多媒体电脑技术,及其它教学手段的使用。精心设计电教软件,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美术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鼠标一点,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二、CAI软件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

在教学《远航的大船》一课时,由于学生直接见到大轮船的机会不多,对大轮船形象模糊。于是我运用了PowerPoint辅助教学。插入音乐,揭示课题:立体紫红色的课题从屏幕中心由小到大,随着优美、深远、动听的乐曲,推出“远航的大船”五个字的课题。此设计效果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催人振奋。接着画面在蓝色海洋的背景下,迅速展示出各种不同外形的大轮船。那如楼房一般的客轮,架起各种不同起重机的货轮,以及色彩艳丽的彩旗,还有那生动的解说词,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随即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学生愉快地拿起画笔,主动地参与到“大轮船”的绘画中。

在讲《折剪鱼的纹样》一课时,本课的难点是在于折剪一条鱼的方法步骤。于是,我课前先把折剪鱼的整个过程录好。录像中讲一步,我剪一步并贴在黑板上。这样通过直观教学,较轻松地突破了难点。学生听得不仅不烦,还很清楚。达到了激情引趣,趣中施教,教中有乐,乐中启智。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审教于美,美中育人、自由创作、巩固技巧。

而我在教学《撕贴面具》这一课,则通过电脑动画,出示一组图片欣赏,每张图片的图案色彩艳丽,不同的图片变化多样,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以及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图片中图案色彩逐步渐变出现,使学生对课题有了很快的理解,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笑容,有的瞪大了眼睛,他们都对老师制作的美丽图片发出由衷赞叹。电脑动画的运用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色彩构成绘制的情境之中,学生们看了议论纷纷,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时,我带着微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撕贴面具》及绘制过程。” 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疑”中生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太阳和人》这一课,欣赏资料,给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与创作。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电脑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精讲”、“多练”成为现实。

电脑美术设计操作灵活多样,可朔性强,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业完成后产生成功感、自豪感。对于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尚低的小学生来说,运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还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评论等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教育,总体上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很有利的。

而且我认为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岂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低年级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而电教媒体尤擅于将形、声、光、色、动、静溶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像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

三、引用电教媒体教学要更科学

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从前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对于多媒体教育技术软件的开发,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我现在所想到的还有以下一些:

不能“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能“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不能“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应该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落到实处,起到点睛化龙的作用。但是,教育技术学对技术的独特理解和掌握能力,是教育学的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第6篇

中学的美术课不是简单的写写画画,高中生学习任务本来就很繁重,他们对待美术课并不是很热情。美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通过色彩和形体等视觉因素来传递给人,是一种空间艺术,教师要利用美术这种直观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利用生活中含有美术知识的例子,通过这种熟悉的感觉,去吸引学生去学习,去探讨,进而提升整堂课的教学质量。

二、美术教学中要始终贯穿愉快教学法

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不但没有让学生学到知识,反而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厌恶感。作为一线教学的美术教师,要努力探索教学的新路子,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1.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态指的是教学中老师的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实践证明,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进行交流;严厉的教态只会疏远自己的学生。好的教态,使得师生共同创造一种愉快的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可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让学生积极参加到美术活动中。2.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辅导对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环节有着重要作用。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全身心投入到作品创作中。对作业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放在课堂上做重点讲解;每个学生对美学的理解具有差异性,适当地进行层次化教学;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学生提出奇特的见解,不能一味地进行打击。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要让学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甚至可以用娱乐性的活动,或者放音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情趣,学生更容易融到美术作品美的意境中,开阔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想象的教学效果。

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艺术品的创作,不是照搬照抄,要有所创新。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行,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题,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找到最能激发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学,保证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提高。1.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家长、社会甚至于教育工作者认为美术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过度的强调升学率,而往往忽视了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这对实际的教学工作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对于这些传统教育观念以及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隐性弊端,教师要正确认识、改变观念,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正确认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基础。2.艺术来源于生活,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根据教育需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让学生多体验生活,接触大自然,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动手、动脑,只有这样才能积累素材与经验,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想象空间并为创新奠定基础。

四、美术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

第7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 哥特 艺术手法 哥特作品 哥特文学

一、哥特式文学的特点

“哥特”一词最先是用来描述中世纪建筑,意指那些恐怖、阴森的堡垒,并带有贬义色彩。将“哥特”一词运用于文学领域,由此产生具有哥特因子的故事情节及哥特式背景、哥特式人物的哥特式文学作品。[1]其中,哥特式小说中,其主要表现为恐怖且阴森的环境,萦绕着幽灵、黑暗的老房子,演绎耐人寻味、令人出奇的故事情节。其人物形象或神秘,或变态,或癫狂。这些于哥特式小说中都极为常见。也正因为此,哥特式小说于英美文学的发展史上始终未获得良好反映及评价,甚至常被世间指责。部分评论家鞭笞哥特小说乃非主流、品味低下的文学作品。即便如此,从英美文学的整个发展史看,哥特艺术手法始终褒有持续、广泛的影响力及生命力,不少世界级的文学作品都大胆使用这一艺术手法并且获得读者的极大认可与赞同。正是小说中的哥特神秘因子使无数读者的啧啧称赞。美国大文豪威廉・福克纳经典之作《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正是哥特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其以哥特式背景为铺垫,以悬疑恐怖的情节为主线,在人物形象的勾勒及氛围的渲染中,完全展示了人物的内心冲突。哥特式小说不论从其风格,其特点,乃至小说结构无一不展示了超自然力量。该类小说以荒诞、神秘、离奇为典型而为后人所震撼、赞美及传颂。

二、英美文学中哥特艺术手法的渗透表现

(一)哥特式的场景:在封闭的场所中烘托出神秘与诡异

“哥特”一词源自日尔曼这一民族的一个部落。在意大利的法萨里,其用“哥特”代指中世纪时代的一种建筑格调,表现为屹立的尖顶、厚实的墙壁、窄小的窗户、阴暗的地道甚至是地下藏尸所。故在早期的哥特式小说里都采用了与哥特古堡紧密相扣的静态描述氛围,选取幽深的地牢、城堡及修道院这些封闭场所以便营造神秘、诡异的场景。这一艺术手法也得到后人的沿袭,其皆为了使得故事情节让人难以揣测。其中,经典名著之一的《呼啸山庄》便是借用了哥特式的艺术手法。作者为烘托变化莫测的诡异气息,并为后文情节深入展开做铺垫,将呼啸山庄描述为窄小的窗户深嵌入墙壁中、大门周边上的刻迹古里古怪、山庄外是一片望不到边的阴暗的荒原、山庄内又是阴森昏暗的场况。而《厄舍屋的倒塌》这一名著也是将故事背景设置在古老、幽深的厄舍屋,在文中作者多次提到以下场景:空荡荡的房屋、凄凉惨白的墙壁、空洞无神的眼睛似的窗户、阴森恐怖的外墙、幽暗的走廊、漆黑的地板等等。哥特式的艺术场景已然成为英美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甚至到今日哥特式的艺术手法仍十分明显。如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其故事场所也是设置在古老而又巨大的城堡中,整座城堡到处都是神秘莫测的气息,到处都似乎暗藏玄机,如阴暗曲折的楼梯、走廊及常有鬼魂出没的地下室。

(二)哥特式的人物:在刻画“恶棍”的人物形象中探明人性之善恶

曾有评论指出:哥特小说是有关梦魇的文学。而潜意识正是梦的基本组员,其表现的是恐惧、冲动与慌乱。[2]故其大量题材皆来自于神话、传说或者是作者本身内在的潜意识等,而其基本意象也大多是悬崖峭壁、幽深的城堡,或魔鬼,或癫狂的僧侣等等。其意在揭露人类心灵所隐藏的邪恶面。也正因为此,该类小说中的主人公多半乃恶棍英雄,其身世神秘,其灵魂扭曲,其相伴于黑暗、死亡,内心也极度的怪异及矛盾。然而,这类哥特式人物颇受争议的原因也正在于其一面是冲动、残酷及恐怖,另一面又是非常的脆弱、感性,真是又邪恶又迷人。作者将人物形象的两面性尤其是人藏的黑暗面刻画得淋漓尽致,不得不激发读者的恐惧感及共鸣感。戏剧效果显著,令人掩卷深思。纵观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式恶棍英雄,数量着实不少。经典名著《简・爱》中的男主角罗切斯特正是一典型鲜明的哥特人物。其身材中等,脸庞黝黑,面态严厉,双眉紧锁。曾对简・爱袒露心迹,言明他并未有战胜环境、命运的勇气。简・爱也目睹罗切斯特这些性格上的弱点,观察到男主人公双眼下的痛苦、狂怒与羞愧,焦躁憎恶又讨厌的情绪。人物形象鲜明、典型。而对于这些恶棍人物,读者对之也是既愤慨又怜之。一方面是憎恶,另一方面也为之吸引。这是因为,小说中的恶棍人物具有的进攻性、毁灭欲及压迫性也正是读者内心潜意识中的因子,是读者人格分裂的另一种表征。读者一方面阅读作品是感受作者的内心,一方面也是寻求自己内心这种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也正是这种满足感进一步扩深了读者的生活感悟。哥特式的人物也是读者感知外界及洞悉人性的一扇特殊窗户。世间的荒诞、人性的复杂多样,也具有不可小觑的审美韵味及特殊的净化功效,在引人入胜之时也唤起了读者深深的感叹与警醒。概莫不因此,哥特式文学作品至今影响力皆广为深远。

(三)哥特式的主题:在恐怖阴森的环境中展示崇高的道德

哥特式小说最震撼读者的关键特点在于其营造了恐怖而又阴森的环境。这种恐怖笼罩了整个故事发展情节,弥漫了作品整个发展线索,是文学作品中的主基调。伯克于《论崇高和美丽》中曾提到,痛苦不堪的思想往往可能产生崇高的道德,不管是模糊的观念还是自觉的感知,都只是处于暂时的停顿阶段。从某一层面上讲,正是因为摒弃、厌恶、排斥并恐惧这种野蛮与残暴,并期盼、追求天堂的幸福、纯洁,才有了哥特式艺术手法诞生的心理基础。哥特文学正犹如一略有些邪恶、又不断追求生命之美的矛盾、内心冲突的精灵,其渴望生命中的诱惑,刺激读者产生否定的愉悦感,也感染了读者,使其意识到一种超脱现实伦理学这一层面的道德情怀。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家莎士比亚的多部作品就都弥漫一幽深的氛围,在其经典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便演绎了一场笼罩着家庭复仇的凄美爱情;《哈姆雷特》中复仇、暴力、欲望与命运融为一体;而《李尔王》正是表达了在荒野中的呼唤。这些场景概不莫令人倍感恐惧。作者着力刻画这种恐怖阴森的环境,也意在表达人类誓死与困境、黑暗搏斗的永恒决心,既弘扬了真善美的主旋律,也深刻地揭示人类内在的正义感这一崇高的道德心,因而这样的作品代代相传,哥特的艺术手法关注人心,关注人的异化,憧憬未来,也期盼认知世界及由此诞生的内心恐惧等等这些特点,使得哥特式的艺术手法也褒有永久的生命力。

三、哥特艺术手法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漫视英美文学发展进程,哥特式的艺术手法对其发挥了深远的影响。而哥特这一艺术手法的源泉来自于英国文艺复兴时的戏剧。[3]而该时期诞生的戏剧,其故事情节也大多选取自《圣经》,其间多是对基督教的教义开展进行广泛的宣传及普及。步入欧洲的文艺复兴阶段时,英美文学作品却面临人文主义思想层面上的严重桎梏。有鉴于此,富有古典、积极作用的戏剧也开始渐渐呈现出一股朝着世俗化发展的倾向、趋势。受哥特因子逐渐深入的影响,欧洲国家的主要表现在于其具有古希腊特点。进言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正是昭示了社会的各种境况。期间,也大量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侧重于世俗领域的如莎士比亚等剧作家。深化了哥特艺术手法的进一步发展,对文学、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哥特艺术手法促进英美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是在19 世纪的20 年代后,并且该影响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然上升到另一全新高度。英美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昌盛,而文学上的哥特式文学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英美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18 世纪的90 年代,文学界掀起哥特传统十年的浪潮。不少知名大家纷纷借鉴这一艺术手法,创作了大量的哥特式作品。作品中无不营造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息。而“现实主义”的英美文学对于哥特艺术手法的沿袭,开始于19 世纪70 年代,但却始终未占据较为优越的历史地位。然而,浪漫主义却在此时的英美文学中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鉴于上述哥特艺术手法在英美文学中扮演的角色演变,探求其对英美文学最根本、最本质的影响,正在于其对某一阶段社会本质的真实反映。在这一类哥特式小说当中,故事背景多锁定在偏僻而又破败的城堡、古堡之中,渗入荒野、废墟等多种元素,全面地表现了在作者所生时代下的历史背景。作者赋予作品中的主人公以丰富细腻的情感,进而呈现出小说作品对当时社会时展所起的深刻意义。换言之,英美文学中哥特式的作品一方面让人毛骨悚然,一方面也正是营造的这一恐惧感让读者、让后人深思,其在神秘、诡异的故事情节背后正是社会本质特征的淋漓尽致的刻画。纵看英美文学这一发展史,不难发现,那些擅于写通俗作品的大家相对来说更热衷于研究、钻研哥特式的文学作品,并将这种艺术手法为己所用,渗透于自身写作中,进而诞生了后来诸多脍炙人口、令人称赞的哥特式文学作品。[4]如狄更斯、马克・吐温、福斯特等,推动了英美文学中哥特式作品朝着稳健轨道发展,彰显了该类作品在英美文学中的主流地位,促进哥特式传统的发展领域及风格的现代化转型,助推了英美文学的蓬勃发展。

结语

哥特式文学作品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占据重要席位,其始终致力于批判摧残人性及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邪恶现象,期盼、追求着人世间的真善美,极力解释社会的本质。鉴于此,哥特式的艺术手法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进程助益重大,即便是在当下,哥特传统也得以沿袭并继续发挥巨大的生命力、影响力。语

参考文献

[1]王美敬.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与经典作品赏析[J].语文建设,2014(09).

[2]郭晓潇.刍议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因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2).

第8篇

关键词:地方文化;原则;模式;步骤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开发适合教育发展趋势的课程,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国家也对课程改革有清晰的指向,2001年,在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美术课国家新课程标准报告会上,就有对课程性质的描述:“强调文化的学习,对改变重技巧、轻文化的倾向,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对新课标价值观的描述:“五个方面:传统文化;陶冶情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知觉、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培养:促进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对新课标内容的描述:“新课程标准把学习兴趣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原则,以此来选择构建教学内容,这将大大有助于学生参与美术教育活动的兴趣,提高美术教育的水平。”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改善美术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美术综合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一、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针对性原则: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针对地方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美术课程标准为参照,力求解决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采取的是“讲授――实践――评价”三步曲。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的美术教师在尝试开发与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但由于认识与能力的局限,有些教师不了解新课标提出的培养目标,使开发具有盲目性,导致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开发与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应在明确美术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了解本地区美术教育现状及问题,寻找与美术课程匹配的资源,使开发的文化资源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践性原则:在本地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策划活动、自主探究、切身体验为基本要求的美术教学活动为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现行的美术教材中,文化资源的内容仅仅是刊载地方风景图片,或者是将地方传统工艺品带到美术课堂上来,这种做法是将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局限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范畴中。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开发与利用。

综合性原则:在本地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综合利用美术学科领域的各种知识,并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乃至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避免人为地将美术与人类文化割裂开来。

特色原则:本地文化资源的种类多种多样,由于地域差异,有些资源具有地方特色。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要根据地方实际,如经济条件、教育现状等,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地方特色或展示美术教师教学风格,扬长避短,突出个性。比如笔者所在的邢台市是冀南平原的一座新兴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头等大事,再加上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一些有着本土特色的文化正一点点被人们淡忘,但还是有“清风楼”“郭守敬故居”等许多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亮点。

二、开发与利用的模式

美术教学渗透模式:本地文化资源的教学渗透往往与美术教师个人的教育思想、经验、兴趣或美术课程内容的需要相关,如擅长设计与制作的教师可以利用地方常见的材料实施工艺制作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发展了学生创新意识。被渗透的文化资源与美术教学内容要相关,并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被渗透的文化资源还应针对本地方、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介入校本美术课程模式:地方文化资源进入美术课程系统并付诸于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校本课程实施的形式。一方面需要所在学校的教学设备、场地、资金等的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美术教师的能力保障。可以结合美术学习的不同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综合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地方文化资源的广泛支持。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是活动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还是活动展开的条件。文化资源与其他学科的课程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深入地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地方工艺作坊或者是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参观、调查,获取知识、增长技能和陶冶情操。

三、开发与利用的一般步骤

背景分析:由于各地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美术教育的现状、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各不相同,开发与利用地方文化课程资源首先要对地方相关背景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开展社会调查是了解教育现状的最佳方式。通过调查可以了解文化资源中,学生喜欢的或者想了解的内容、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地方的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这些调查结果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设计的重要参照。

收集与整理: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是开发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必不可少的环节,为美术课程开发提供备选资料。开发主体应对本地方地理、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现状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美术课程需要,依据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发展的需要或根据地方文化传承的需要,将资源整理归类。筛选出其中具有美术学科利用价值和具备地方特色的资源。

课题确定:从收集与整理的地方文化资源中选择某种资源作为美术课程内容,必须考虑三个方面,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符合教师的开发能力。也就是选择的文化资源应该是顺应社会发展和美术发展进步方向的素材,也应该是地方学生喜爱的内容或弥补地方美术教育缺失的内容。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重要环节,进行美术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对文化资源加工整合的过程,是创造性地使用文化资源的过程。教学设计不仅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文化资源进行统整。教学设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设计者要寻找这一资源与美术学科内部各个领域之间的连接点,如绘画、欣赏、雕塑、书法等,并寻找与其他学科的连接点,如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以及寻找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连接点。

活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实验阶段,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密切注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对策,并注意协调与学生的关系。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发展能力、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

教学评价:在评价的内容方面,从传统的注重学生美术成绩转向注重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评价的角度上,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探索、求知的每一个细节。

教学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学会反思是教师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自我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当然,各地的文化背景、教育状况存在很大差别,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也会不一而同,以上仅是笔者开发利用本地(邢台市)文化资源中的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