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26 12:15:25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第1篇

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总体上见《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周志》中的"哈尔滨工业

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但在写作目的,选题等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

:

〖BT1〗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探讨会计,财务管理前沿理论问题;

2.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并

解决财务,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BT1〗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论文选题应尽量理论结合实际,达到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会计实践中的问题;

2.应注意选题的创新性,题目应尽量避免与往届重复;

3.选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应适当,避免过于简单,达不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工作量;

也尽量避免难度过大,影响完成质量;更应避免选题面过宽,过大,无法纵深探讨.

以下论文写作方向和题目,可供大家在选题时参考:

1.标准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目标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3.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4.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5.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6.企业责任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7.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9.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问题的实证研究

10.激励股票期权理论及应用研究

11.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

12.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3.企业重组的会计问题研究

14.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质量管理

15.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分析与财务决策

16.企业财务控制机制研究

17.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

18.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19.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资本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

21.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22.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23.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4.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5.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26.企业财务网络化管理研究

27.企业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28.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

29.会计会计报表系统设计

30.计算机会计学中总账的设计分析

3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2.独立审计质量控制

33.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管理

34.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独立审计风险的实证分析

36.审计风险及防范的实证研究

37.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模式研究

38.电子商务下的审计风险及控制

39.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40.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41.债转股问题及对策研究

42.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43.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管理

44.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45.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46.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47.企业对外投资财务控制研究

48.企业生产环节财务控制研究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第2篇

 

目    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目    录 3

引    言 1

1 审计失败概述 2

1.1  审计失败的意义 2

1.2  审计失败的本质 2

1.2.1  未能正确遵循审计准则 2

1.2.2  与企事业单位是否发生了经营失效无关 3

1.2.3  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瑕疵 3

1.3  审计失败的影响 3

1.3.1  对事务所本身的影响 3

1.3.2  对社会的影响 4

2   审计失败原因剖析 5

2.1  审计失败的内部原因 5

2.1.1  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 5

2.1.2  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5

2.1.3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严密 5

2.1.4  审计程序不妥 6

2.1.5  事务所内部的管理问题 7

2.2  审计失败的外部原因 7

2.2.1  被审计单位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 7

2.2.2  审计收费制度不健全,市场竞争混乱 7

2.2.3  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不健全 8

2.2.4  对客户的业务经营了解不够 8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3   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10

3.1  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应有的职业谨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 10

3.2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 10

3.3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 11

3.4  改进审计收费制度,规范审计市场 11

3.5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机制 12

3.5.1  大力推广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12

3.5.2  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的合理设计 12

4   案例分析:科龙电器违法违规中的会计审计问题 13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正文部分省略,如有需要可点击下方图标进行下载。)

 

参考文献

[1]李视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与审计失败辨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9).

[2]闫华红,张明.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例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0(10).

[3]杨桂宇.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审计与理财.2010(9).

[4]史燕兰.审计风险与防范[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0(9).

[5]王兵,刘峰.安达信倒塌:研究发现了什么?[j].会计研究.2010(7).

[6]高嵩.审计委托关系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对策[j].辽宁经济.2010(7).

[7]王玉.我国审计失败的成因与对策探讨[j].财政监督.2010(14).

[8]魏仁华.审计证据与审计失败的实务探究[j].财经界.2010(14).

[9]王潇明,王成龙,王青.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关系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12).

[10]杨巧玲.我国审计失败中审计独立性缺失的研究[j].时代经贸.2010(10).

[11]王潇明,王成龙,王青. 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关系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9).

[12]赖丽娜.上市公司审计失败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5).

[13]孙妙娟.浅析财务审计失败的原因[j].财经界.2010(9).

[14]谢芳琦.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与财富:学术版.2010(1).

[15]张扬.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j].公用事业财会.2010(1).

[16]兰艳泽,宾瑜.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基于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视角[j].审计文摘.2009(12).

[17]乐菡.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j].知识经济.2009(12).

[18]付正昕.透过我国上市公司重大审计失败案例分析审计失败成因[j].管理与财富.2009(11).

[19]陈晨.上市公司虚构销售收入的审计案例分析[j].中国经贸.2009(20).

[20]乔艳.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的最新演变及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1).

[21]曹细钟.金融危机:审计为什么也失败[j].中国市场.2009(32).

[22]郑美玉.浅议企业审计失败成因及对策[j].商情.2009(24).

[23]申平.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成因综述[j].电子财会.2009(10).

[24]申平.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成因综述[j].电子财会.2009(9).

[25]李沛樱.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j].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6).

[26]李平,王晓敏.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现状和防范措施[j].经营与管理.2011(9).

[27]余海宗,袁洋.财务报表舞弊、监管处罚倾向与审计师责任——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1(5).

[28]孙敬东.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案例研究——基于注册会计师诚信视角[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9]孙谦,墙伟.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报告[j].会计研究.2011(8).

[30]施丹,程坚.审计师性别组成对审计质量、审计费用的影响——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5).

[31]王杏芬.新合并浪潮下的时间压力与审计失败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1(8).

 

致    谢

--> 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xx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四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阅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摘  要

审计失败是审计执业中最严重的问题,也是最容易造成会计师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承担审计责任的主要原因。审计失败是审计风险的极端情况,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信息使用者使用此审计意见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或决策。并因此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最近,郑百文、黎明股份、银广夏、麦科特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案纷纷被媒体揭露,负责审计这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到了人们的严厉谴责。这一系列审计失败的案件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陷入了信任危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时期。本文就审计失败成因进行分析,探索降低审计风险的途径,并提出了治理审计失败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审计失败;审计责任;原因;审计风险;决策

 

abstract

audit failure is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in the audit practice, is also the most easily cause accounting firm or signature of cpa audit responsibility main reason. failure of the audit is the audit risk in the extreme case, a certified p会计毕业论文范文ublic accountant from failure to comply with generally accepted auditing standards and the formation or makes a false audit opinion. information users use this audit opinion makes a mistake in judgment or decision. and therefore require the accounting firm to assume civil liability or criminal liability. recently, zhengbaiwen, dawn shares, yinguangxia, mo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y fraud cases have been exposing the media, is responsible for auditing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of listed company 's accounting firm has been harshly condemned. this series of audit failure cases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industry fell into a crisis of confidence,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industry enters a hitherto unknown exhausted perio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uses of audit failure, exploring the ways to reduce the audit risk,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udit failure.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第3篇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内部审计进入风险导向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风险导向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实施作为研究重点,从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及目标,风险导向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入手,提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实施上的几点建议,以促进企业的更加有效地利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风险管理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与改善,以达到防弊、兴利、增值的目的的一种审计理念[1]。它要求内部审计以内部控制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识别和评估公司风险作为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目标,并把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作为风险管理的手段。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03年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对内部审计做出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

美国Treadway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在2004年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讨论稿,在该稿中风险管理被定义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风险管理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于整个企业。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潜在事件,在组织的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3]。”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组织的整体风险评估作为工作目标。内部审计的目标经历了防弊、低层次兴利、高层次兴利的过程,发展到风险导向阶段,内部审计就更注重与企业目标的直接联系,在企业创造价值目标的作用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由高层次兴利转向了增值。通过事先发掘问题,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经济效率的转变。

传统内部审计通常只局限于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是控制的充分性和遵循性,虽然有着防弊与兴利的审计目标,但是无法与企业目标关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则先确定企业目标,再对可能影响这些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风险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最后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对风险的管理控制有效。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被管理人员、投资者、董事会广泛使用的概念,其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其核心是科学决策。在公司实现增值目标的过程中,在进行战略规划、经营计划等决策时,风险是不可回避的因素[4]。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最新动向,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更加凸显。

首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包括监督、评价和分析组织的风险和各项控制;复核并证实信息是否可靠并且符合相关政策、程序和法律,协助管理者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执行管理机构提供风险防范以及治理的有效的保证。

其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为公司创造价值产生了促进作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通过对于公司风险的评估和改善,可以帮助公司预防和减少损失,同时可以使公司内部保持良好的审计环境,对于经理层、员工都起到威慑作用,努力改善经营绩效。

三、对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的几点建议

下面笔者将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如何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客观性反映的是内部审计人员的特征,与评估、判断及决策的质量有关。企业应该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不参加任何可能损害或者假定会损害他们无偏评估的活动,不能接受任何可能损害职业判断的东西,应该披露所有的重要事实,不能歪曲事实。

2.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完善公司的风险预警机制

公司的治理目标是在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愿景之后,争取增加企业的价值,保持股东权益长期的最大化。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是企业在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是降低企业风险的关键。

3.管理层应更新观念,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

管理层要彻底转变观念,增强风险意识,把风险导向审计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正确处理风险和效益的关系,把企业的长远利益作为企业的根本目标,形成由最高管理层直接负责的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

目前在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应该以风险为导向,从降低风险损失的角度帮助企业有效增值。在审计过程中,风险管理成为组织中关键流程,内部审计人员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经营风险。企业应有效利用风险导向审计进行风险管理,为企业提高经济利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耿慧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理论问题.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第八卷第二期):71-74.

[2]宗淑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第4篇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日趋增加的必然性

1.审计报告的公开化,使关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群体增加;而公众对审计的期望过大,依赖程度过高,无形中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风险。

到目前为此,我国的上市公司达1000多家,按照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均应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年审,并将审计报告在报刊上公布。审计报告的公开化,使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开始关注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他们的工作。同时,由于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的性质、审计报告的意义存在着误解,混淆了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或者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值与审计实际所起的作用之间存在着差距。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自然而然地、不或避免地将所有的过错者推到注册会计师身上,进而又使更多的群体不能满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或对他们的审计工作更为挑剔,这些无形中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

2.法律界和会计界对审计责任的界定标准未能达成共识、法庭多次出于保护弱小群体的目的而运用深口袋理论造成对注册会计师的不利判决,进一步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会计界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审计人员严格遵守专业标准的要求,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通过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是能够将会计重大的错报事项揭示出来的。但是,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并不能保证将所有的错报事项都提示出来,所以并不能苛求审计人员发现和揭示会计报表中的所有错报事项,因而也不能要求他们对于所有未查出的错报事项都负责任,关键在于未能查出的原因是否源于审计人员本身的过失。如果由于审计人员的过失未能发现和揭示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从而给委托单位和第三者造成了经济损失,注册会计师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法律界与公众则认为只要审计报告意见与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符,则应承担法律责任。而且,实际上法庭在受理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时,较倾向于保护所谓的弱小群体,强调均衡损失,运用了深口袋理论(注:认为受伤害的一方可向有能力提供补偿的另一方提出诉讼而不问过错为谁)。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盈利丰厚,完全有理由从其丰厚的收入中拿出一小部分来稳定受损方的情绪,以安定团结,稳定经济。法庭的这种判决,使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无法摆脱不合理的风险困扰。

3.知识经济时代将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出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要求,这也必然会加大其审计风险。

当前,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地涌现出来,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由于知识技术的创新而增加了企业的收益,但与此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另外,知识经济时代的审计目标将不再象工业经济时代那样仅仅局限于对企业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各种信息来预测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持续经营能力等,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风险企业的审计必然为注册会计师带来更大风险。

4.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电算化审计的研究开发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为审计人员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带来了不同于传统手工环境下的审计风险。

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企业的经济业务具有数据处理过程自动化、数据存储磁性化、内部控制程序化等特点,会计信息的生成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利用传统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在计算机系统环境下生成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已经远远不够。审计人员除了对传统的诸如会计报表、账册凭证等审计对象进行审计外,还应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本身进行审计,即审查计算机内的程序和文件。只有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才能对被审计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评价。但是,目前审计电算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相对滞后于会计电算化。另外,由于审计工作本身的不规范,或者规范性的要求因未能得到重视而没有很好地执行,这也为开发研究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和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带来了难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对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经济业务的企业进行审计时缺少计算机辅助审计环节,将为他们的审计结论意见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二.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对策

1.分清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日趋增大的风险,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除了严格遵守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之外,还应注意通过分清企业会计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来转移本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会计责任。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在与客户签订约定书时,须写明委托方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等内容,并对全部审计业务均要求管理当局提交一份声明书,以防止委托方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在委托方提供虚假证据,而由于其舞弊技术的高明并加以精心的掩饰,审计人员即便采取了标准的审计程序和也没能查出的情况下,作为委托方应承担会计责任的依据。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师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关键在于怎样才能使其内容严密,不致于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应从保护注册会计师利益出发,不断地完善有关权利义务的法规,不断地与法律界沟通,使法律界能够认同审计责任的界定标准,帮助注册会计师反击那些毫无根据地扩大注册会计师责任的诉讼,进而影响公众对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理解和认同。

2.建立保障制度,增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承受能力。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质量 注册会计师

一 、引言

2006年财政部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新审计准则体系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全面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和方法。但有很多业内人士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表示怀疑和担忧,认为安达信由于安然事件而轰然倒塌,其主要原因在于运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和方法;其他国际会计公司如毕马威涉及锦州港案件、德勤涉及科龙审计案件、普华永道被我国政府限期整改,这些国际会计公司在我国已陷入全面诚信危机,有的公司甚至面临退出我国市场的尴尬局面,都采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因此人们对以安达信为代表的国际会计公司所推崇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了质疑。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究竟是导致审计失败还是提高审计质量?如果把在西方国家产生和发展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这一新的模式直接用于我国审计,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能否提高审计质量?因此有必要结合在我国的实际运用情况来证实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提高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我国证券市场2002年至2011年深沪A股制造企业为样本,研究探讨在中国背景下,执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期望能为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供支撑。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毕马威会计公司率先使用BMP(Business Measurement Process)审计模式。BMP审计模式要求审计师先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然后通过分析企业在战略、经营等环节中所产生的经营风险,确定剩余风险,最后根据剩余风险设计实质性测试程序。随后安永会计公司在对企业经营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全球审计法”。安达信会计公司形成了经营导向审计技术;普华永道会计公司广泛采用以“普华永道审计方法”为名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德勤会计公司采用以“AS/2”为名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英、美、加组成的联合工作组(2000)认为促使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向审计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需要;美国审计效果研究项目组及国际“风险分析联合项目组”(2000)研究表明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美国,与审计风险相关的七个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是2002年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审计准则全面贯穿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2002年1月1日国际内部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始实施重新修订的《内部审计事务标准》,这一标准在体例列示和内容上都有变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标准中。Eilifsen、Knechel和Wallage (2001)表明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为注册会计师提供较高程度的保证,进一步减少对各利益相关者的风险。Power(2003)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比传统审计的收费提高并合理化。

(二)国内文献 陈志强(1998)指出在控制环境中所涉及的审计风险难以确定是固有风险还是控制风险,这就使得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结构有内在缺陷。胡春元(2000)认为风险基础审计使审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黄世忠、陈建明(2002)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五大”从制度基础审计演变为风险基础审计,这种审计模式的改变不仅造成了审计观念的紊乱,而且可能使审计职业以唯利是图为目标(其核心是风险与报酬的权衡与抉择)。因此认为运用现代风险导向这一审计方法有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审计失败。 谢荣、吴建友(2004)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其完成审计工作的思路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把会计报表错报风险和企业战略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提出了审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的观念。常勋、黄京箐(2004)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审计的视野延伸至被审计单位的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环境中,预测可能的各种风险,将使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李爽(2005)指出在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强化职业判断以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卓继民(2005)认为现代风险管理审计首先从审计的源头(企业的战略、绩效等)去识别和评估管理中整体风险,然后确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的剩余审计风险。这种审计模式不仅关注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而且确保审计资源分配的有效性,因此优于其他审计模式。曾萌(2005)认为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中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演变成“只要收益大于风险成本”就干或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名,偷工减料这些情况。李纯青(2006)指出:我国颁布的审计准则充分体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这些准则的实施会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程序发生改变,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后,实施进一审计程序,以提高审计质量并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林刚(2006)认为注册会计师若要降低自身的审计职业风险,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现代风险导向这一新的审计模式就成为注册会计师的必然选择。谢志华、崔学刚(2006)指出要彻底发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发现与报告”重大错报方面的重要作用,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法律法规对审计委托人的审计需求,不断提高审计法律风险。王玉蓉、庄立(2009)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审计质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风险因素对审计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韩晓梅,郭威(2011)研究发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高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师事务所对高风险客户的关注程度。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从国外研究文献看,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各大会计公司就在审计实务中进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探索,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方法保密的需要,其采用的的审计方法很少公开描述,不便取得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完整认识。根据文献显示,在实务操作方面,更多的是对现代风险导向这一审计模式的技术和功效进行的探索与研究,还缺乏真正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就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身而言,并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从国内研究现状看,我国多数文献仅仅是关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运用方面的研究探讨,各专家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审计导向,都是探讨和研究技术层面并以此来设计相应的审计程序,而国内关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的规范性研究较少,而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2007年1月财政部颁布的《中国过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实施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初步阐述了实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审计质量的关系及影响程度。并且在实证模型中,提出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Risk,虚拟变量)这个变量,作为检验对审计质量影响的重要解释变量。采用实证方法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正是本文的可能创新点。本文拟用实证的方法对各方争论的焦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的有效性做出追踪,期望对形成系统完善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提供有力的支撑。上述国内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文献表明:较多的学者、专家认为注册会计师运用现代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能够进一步改进审计程序,更合理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有利于降低审计的风险,从而提高审计的质量。本人赞同这一观点,因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能够提高审计质量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2年至2011年的沪深A股制造业作为研究样本,考察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未使用年度(2002年至2006年)和使用年度(2007年至2011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为了剔除不同行业对模型征参数的影响,本文选取2002年至2011年期间的沪深A股(排除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制造业作为初选样本,剔除2001年以后的新上市公司和2002年至2011年期间指标数据缺失的公司,最后确定307家上交所、248家深交所A股制造业为样本对象,样本公司总数555家。本文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网站和巨潮资讯网和中国会计视野网。数据处理使用的是Excel和spss15.0软件。

(三)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 本文选取如下变量:(1)被解释变量: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DAi|)。采用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DAi|来衡量审计质量。|DAI |的计算,采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来计量。(2)解释变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Riski)。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第i年年度报告执行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准则,则Riski取值为1,否则为0。(3)控制变量。事务所规模(Big10i),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2002年至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取前十名。如果负责被审计单位当年年度报告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排名前十,那么Big10i取值为1,否则为0。被审计单位规模用Sizei 表示,为被审计单位第i年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值。被审计单位经营业绩ROAi 表示,为被审计单位第i年营业利润与当年年末总资产的比值。资产负债率DebtRi 表示,为被审计单位第i年年末负责总额与总资产的比值。上市年龄Agei表示 ,为被审计单位上市年度距离样本年度的年数。根据上文的分析,构建如下模型并使用OLS回归分析方法检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DAi|=β0+β1Riski+β2Big10i+β3Sizei+β4ROAi+β5DebtRi+β6Agei+εi

其中,β0为截距,β1-β6为回归系数,εi为残差,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如上文所述。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是各变量描述性统计数据。可以发现,|DA|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0.5642和0.4317 ,说明|DA|分布较为均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施(Risk)与否的平均值、中位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5000、0.5000、1.000、0.000,说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样本期间实施程度为50%,即自2007年起会计师事务所对深沪A股制造业实施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自相关检验和异方差检验 从表(2)中可知模型的R和R2的都较大,说明总体回归效果较好。从表(2)中可知DW统计值为2.016,根据DW临界值检验表,DW在0.05显著性水平上dL=1.707, du=1.831,du

(三)回归分析 表(4)中变量Risk、Big10、SIZE、ROA、DEBTR、AGE和常数项的t值的显著性概率分别是:0.000,0.039,0.015,0.042,

0.028,0.036,0.047,均小于5%,同时变量RISK、BIG、SIZE、ROA、DEBTR、AGE 的方差膨胀因子分别为1.092、1.027、1.056、1.847、1.886、1.102,即VIF

五、结论

本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提高审计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首先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入手,确定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领域,然后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达到在有限的审计资源条件下既节约成本又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本研究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初步证据,但研究的局限在于:样本仅选择沪深A股制造业,没有考虑到行业因素和非上市企业情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A股制造业外上市公司(包括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和非上市企业审计质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验证。

*本文系广东省2011年度会计科研课题“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对审计质量影响之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1111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志强:《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缺陷》,《审计研究》1998年第5期。

[2]黄世忠、陈建明:《美国财务舞弊症结探究》,《会计研究》2002年第10期。

[3]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4]段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5]李纯青:《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谢志华、崔学刚:《风险导向审计:机理与运用》,《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7]王玉蓉、庄立:《独立审计质量与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2009年第4期。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中美CPA;职业风险;类型;启示

中美CPA(注册会计师)职业范围大体上都分为鉴证业务和非鉴证业务。但是由于两国间历史、文化、法律环境不同,职业风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表现。

一、中美CPA职业风险比较分析

(一)美国CPA职业风险表现分析

通常情况下,CPA职业风险主要有道德风险、行为风险、法律风险等。

美国的CPA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各方面都已经趋于成熟。在风险的形成中客观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职业自身发展的缺陷、审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完善的职业准则体系辅之以公众强烈的保护意识,常使CPA陷入法律诉讼。由于美国的股份公司发达,金融资本市场完善,公众投资意识强,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公众利益紧密联系。因此,经CPA审计的会计报表对于各利益关系人来说都极为重要,这一领域的风险自然就高。

美国的CPA职业的工作组织机构主要是独自和合伙形式,CPA必须承担连带无限责任,职业责任压力大,保证了审计质量。审计收费水平高、业务范围广、经营规模大、职业保险完备,使CPA职业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

1 道德风险

在安然事件中,安达信居然销毁数以千计的审计档案。众所周知,审计证据最重要,是审计的最基本依据。

安达信销毁审计档案,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公然挑衅,也暴露其缺乏遵守法律的意识。同样,毕马威在对施乐公司的审计服务中存在严重的欺诈行为。施乐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大肆操纵收入和利润以弥合实际业绩与华尔街盈利预期之间的缺口。虽然毕马威多次向施乐公司表示了严重关切或要求予以更正,但在施乐公司的压力下,毕马威不提示发现的问题,默许甚至纵容施乐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严重误导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因此面临SEC的欺诈指控和众多投资者的民事诉讼。

以上是美国CPA职业界典型的道德风险。

2 行为风险

安达信不仅为安然提供审计鉴证服务,而且提供了收入不菲的咨询服务。2000年度,安达信向安然公司收取了高达5200万美元的费用,其中2700万美元为咨询服务收入[1].另外,安然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员与安达信的前雇员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有损于安达信形式上的独立性。

安达信为世界通信的审计服务、毕马威为施乐公司的审计服务同样缺乏独立性。

安达信在为世界通信提供审计服务时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在对世界通信的风险评估为高风险时,几乎完全依赖于世界通信高层的管理当局声明书,而没有建立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严重违反了GAAS关于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职业怀疑的相关规定,负有重大过失责任。另外,安达信编制审计计划前没有对世界通信的会计程序进行充分了解。

这是典型的行为风险。

3 法律风险

进入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消费者权益运动风起云涌,财务报表的用户加深了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职责和自身权益的了解,证券交易委员会维护投资者利益的意识和力度大大增加。同时,由于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业务日益繁杂,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企业可选择的编制财务报表的会计原则不断增多,会计和审计工作随之更加繁杂。美国法律学会于1965年修改了权威的《侵权说明》,使集团诉讼更为容易。在上述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下,美国控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开始急剧增加,以致形成了所谓的“诉讼浪潮”。“诉讼爆炸”时代终于来临。

1931年美国厄特马斯公司诉杜罗斯会计师事务所一案是关于注册会计师对于第三者责任的一个划时代的案例,它确立了“厄特马斯主义”的做法,即注册会计师对于未指明的第三者造成的普通过失不负责任,而重大过失和欺诈则应当负责。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法院扩大了厄特马斯主义的含义,判定具有普通过失的注册会计师对可以合理预期的第三者负有责任。

《1933年证券法》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严格,表现在:其一,只要注册会计师具有普通过失,就对第三者负有责任;其二,将不少举证责任由原告转成被告。

“安然”事件过后,2002年7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AICPA的监督权和准则制定权被剥夺,大大削弱了行业协会的自律权限和权威;将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也提供的其他9项服务认定为违法行为;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措施进一步细化[2].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加大。美国的CPA职业风险主要来自于客户、第三方和法院判决。法院按照“深口袋”原则,即判决时考虑有伤害的一方可向有能力提供补偿的另一方提出诉讼而不问过错为谁。美国的CPA职业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设法规避来自外界的风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则是来自法律的风险。

(二)中国CPA职业风险表现分析

1 职业道德风险

中国CPA职业风险,不像美国那样集中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上。验资是中国CPA行业特有的业务,也是公认的高风险业务。因为验资是获取工商营业执照及达到贷款、减免税、签订合同取得各项利益的通行证。“原野事件”、“长城事件”、“中水事件”等案例的风险都出在验资上[3].中国CPA职业风险,一方面源于外部环境的缺陷,体制缺陷,行政干预使审计难以做到客观公正,无法规避风险;接受审计的企业会计工作基础差,增加了审计职业风险。另一方面源于内部的自我破坏,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低下,导致CPA为了收益而无视风险或无能力防范风险。

中国的CPA职业的工作组织机构主要是有限责任和合伙事务所,其中合伙事务所很少,CPA承担责任小,职业责任压力小,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审计收费水平低、业务范围窄、经营规模小、职业保险很少,使CPA职业界风险承受能力很差。

2 行为风险

红光实业1996年虚增利润15700万元,实际亏损10300万元,而蜀都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如果CPA对虚构的应收账款进行必要的函证、对虚增产品库存进行实地盘点就可以揭发出来。但审计人员由于缺乏应有职业谨慎,未能遵守职业准则而导致审计失败,被中国证监会处罚停止证券业务审计。“琼民源事件”中注册会计师因严重过失造成典型的行为风险[4].

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为银广夏公司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他们在严重失实的银广夏1999年度及2000年度财务报表上签署了“无保留意见”。银广夏案例给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警示,恰恰在于注册会计师对现有准则的执行存在重大疏忽与不力。

3 法律风险

中国CPA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行政处罚,而来自于客户、第三方和法院判决的几乎是零。我国的法律规定模糊而不具体,处罚力度较小,法律风险也小。《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但没有具体标准;第39条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个人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有警告、暂停、撤销、吊销、追究刑事责任等方面。《证券法》第202条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个人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有没收违法所得、最高五倍罚款、停业、吊销执照、赔偿损失、追究刑事责任等方面。《公司法》219条规定与《证券法》基本类似。《刑法》第229条规定的刑事责任最高为五年有期徒刑。

二、结论与启示

(一)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CPA审计,其职业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道德风险与行为风险总是相伴相随。注册会计师在违背职业道德过程中,往往也没有遵守应有的职业谨慎。

审计人员以不诚实、或不良企图、或欺诈行为故意促使审计风险事故发生。具体表现为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单位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误或问题,却加以虚伪陈述,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欺诈行为是导致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

审计人员行为上的粗心大意和漠不关心,易于引发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和扩大损失程度。具体表现为注册会计师缺少应有的职业谨慎,出具失实的审计报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这包括未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不够、对客户经营情况了解不够、审计程序欠妥等原因。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是导致行为风险的主要原因。

(二)法律风险表现不同。在美国一系列会计师事务所案件中,风险来自于职业外部环境。大规模的法律诉讼纠纷、职业界扩展服务领域的风险比较突出,风险集中的领域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审计上。审计结果的风险责任承担除了行政处罚以外,民事赔偿居多,现实风险较大、处罚较重。而在中国一系列会计师事务所案件中,风险主要来自于职业内部,风险集中的领域在验资和取得上市资格上。审计结果的风险责任承担主要是行政处罚,对事务所是罚款、停业整顿等,对注册会计师个人是罚款、吊销执照等。民事赔偿几乎为零,现实风险非常小,未来风险很大。

(三)审计理论研究和准则建设要树立职业怀疑观念。职业怀疑需要审计人员有职业责任感、道德修养、职业谨慎、执业经验、判断能力、敏锐眼光等,并体现在全过程的具体专业行为之中。为达到此目的,审计人员应当假定会计报告整体是不可信的,以质疑的态度,对所获取审计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做出批判性评价,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导致对文件或管理当局声明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惕,从而引进全方位的职业怀疑态度。在审计过程中,把质疑一一排除,降低职业风险。

(四)职业谨慎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中应有的职业关注,它意味着审计人员应当勤勉、小心谨慎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包括:保持忠诚老实和公正;拥有与其提供的服务相适应的技能;小心谨慎地运用其技能;对各种不同情况下所需履行的关注做出说明。职业谨慎的运用主要考虑防止审计程序的误用,正确识别舞弊与差错,关注内部控制完整与严密,注意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工作底稿的完整和审计报告的适当性。

职业谨慎是一种精神状态,体现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在实施审计之前,应充分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信息资料,制订充分详尽的审计计划;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测试,充分估计控制风险可能对他人造成的损害;审计人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缺陷,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或应付措施;审计人员应该对其助手的工作进行适当的监督检查;审计人员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消除自己对某些被审计事项所产生的怀疑,不可忽略、姑息迁就;审计的样本规模或证据数量应达到职业界公认水平,遵循数理统计的要求[5].

(五)受托责任意识必需加强。什么是受托责任?我国已故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曾经指出:任何个人和单位,接受了委托人的资金、资源,就具有代他保管和运用这些资金和资源的权利,就应对委托人负起下列责任:以最大的忠诚,最使委托人满意的方式,运用这些受托的资金和资源完成委托人托付,向他们报告,请求解除责任。这种责任是因受托引起的,就叫受托责任。所谓的委托人就是人民、股东、捐款人、其他各种出资人[6].而受托人则是政府、董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他各种受资人[6].社会公众是审计人员的唯一委托人,注册会计师是站在独立、客观、公正立场,对财务报表进行独立检查,从而协调、平衡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经济责任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成为注册会计师的天职。审计工作的成败,主要不在于审计制度法令是否健全和审计人员工作水平的高低,而在于受托责任意识。受托责任意识强,审计工作一定搞得好;受托责任意识差,或者唯利是图,则审计工作一定搞不好。

[参考文献]

[1]杨庆英。审计案例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少华。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4]刘力云。审计风险与控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第7篇

审计成果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经过实施审计程序,汇总工作成果而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建议,是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审计报告。但如果审计成果的运用仅仅停留在审计报告发现问题的整改方面未免过于单薄。笔者以某大型国有企业成本中心A公司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利用审计成果开展企业经营风险立体防控。

一、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

A公司系成本中心,没有业务收入来源,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管理职能集中在公司本部,会计集中核算,下级单位不单独设置财务部门,公司本部审计部门不独立,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规章制度统一应用省级主管部门通用制度,审计成果运用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计成果运用未有相应的企业内部资源支撑

内部审计部门与被监督部门同级。内部审计机构直属领导的层次越高,其独立性越强,权威性越高,工作也就容易开展。A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处于同级监督状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较低。

内部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人力资源配置受限,两种不同的监督业务混杂,不利用审计成果运用的专项开展。

内部审计部门统一运用上级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与自身实际情况脱节。

(二)审计成果运用流于形式

A公司高层很重视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每次审计报告特别是上级审计报告出炉后,都会及时指示整改,业务部门也兢兢业业开展整改工作,但整改后,类似问题不久就会卷土重来,一再重复发生。经营风险未达到有效控制。

(三)审计成果运用未持续深入

A公司对审计成果的运用停留在问题整改的层面上,未进一步深挖审计成果,除了问题整改,未进一步采取防控措施,使风险点仍然是出血点。

(四)审计成果运用未与员工奖惩挂钩

A公司审计报告发现问题的整改未与员工奖惩机制挂钩,什么人对问题负责不确定,什么时间整改完毕不确定,整改效果如何不确定。

二、利用审计成果开展企业经营风险立体防控

针对前文所述问题,A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指示审计部人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现状,A公司审计人员采取以下方式,充分利用审计成果,构建全方位的经营风险防控系统。

(一)制度审计成果运用规章制度,为风险防控提供立足之本

在A公司本部各部门及下属单位中充分开展调研工作,听取多方意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上级部门制定的《审计成果运用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从运用原则、程序及内容上明确相关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对下属单位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办法中,明确了被内外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如果未按有关规定做好问题整改、检查、督促和落实工作的要进行考核的规定。特别强调了已发现问题的再次发生,将考核相关责任人,从制度上保障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由于A公司无法对内审机构进行增设,职能采取增加审计人员,审计人员与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职责相对独立,以增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二)建立督办程序,为风险防控搭建防范大堤

(1)审计人员整理审计报告相关内容,形成审计决定,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再将审计决定以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相关整改单位,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

(2)整改单位整改完毕后,将整改情况及今后的防控措施形成整改报告报送审计部门。对未整改事项,要专题说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明确最终整改期限。

(3)审计部门对整改情况不定期抽查,确定整改事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对不按期整改及弄虚作假行为进行通报,并扣减当期绩效工资。

(三)建立审计分析会制度,为风险防控提供正反馈

在每次审计结束后,审计部门及时召开审计分析会,联合公司各部门、各单位讨论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一方面对审计成果予以通报,另一方面让相关部门参与审计成果运用的讨论,提高了审计整改工作的可行性。

(四)宣贯风险防控手册,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

审计部门主动将风险防控的职责前移,加强事前监督的力度,汇总分析公司历次内外部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以业务流程为主线,逐个分析风险点,提出防控措施。将以上成果以手册形式,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开展宣贯工作,使业务工作人员对工作中存在的经营风险了然于心。

三、利用审计成果开展经营风险防控的原则

综合A公司案例,我们发现在利用审计成果开展风险防控时,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原则:

(一)注意防控工作的职责界面

审计部门在风险防控中只是监督和提示部门,不是执行单位,要注意“到位不越位”,不能跳过业务部门开展经营风险防控,更不能替代业务部门开展风险防控工作。

(二)注意防控工作的实效性

防控工作应该与企业的业务工作密切相关,不建空中楼阁,脚踏实地,以内部审计的基础数据为准,有的放矢的开展风险防控工作。

(三)注意防控手段的可行性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SWOT分析;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吸引;非审计业务

近年来,中国市场份额逐渐被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抢占,四大利用一个世纪的时间积累经验,建立信誉。四大在我国会计市场全面开放初期,就先发制人的利用各种品牌策略、人才吸引、多样营销策略迅速抢占中国市场份额,争取到了稳定的客户群,我国大型企业大多是国际四大的客户。四大高瞻远瞩,不仅占据中国企业国内市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业务也大多被四大垄断。

SWOT 分析法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时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该种方法是综合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是企业制定战略、选择战略的依据。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优势(Strengths):较低的审计成本、较低的收费又使得其成为会计低层次服务市场的主导力量。内部劣势(Weaknesses):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没有一家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所以技术力量上与四大差距很大,四大是按照风险导向进行审计,其需要的一流风险控制技术是我国事务所不具备的。单一的业务类型,严重的人才流失也使得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大减。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中国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扩宽了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渠道,会计各层次服务市场需求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使得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具有强大的增长潜力。完善的会计准则、规范的审计准则让注册会计师行业水平整体得到提高。外部威胁(Threats):各种潜在竞争者,行业进入壁垒不明显,执业环境复杂化加剧,执业风险加大等。

针对通过SWOT分析法得出的结论,笔者总结出提高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三大策略:

(一) 做好人才吸引与维持

通过对各大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很多应届毕业生还是很愿意去本土比较好的事务所的,但是本土所在校园宣传与招聘上的力度略弱于四大。四大会设立暑期实习、寒假实习等项目,既降低了成本又加大了宣传力度。有少量本土所在某些年度开设假期实习校园宣传活动,但是没有持续,如果本土所想要接触最优秀的高校人才,这无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很多在本土所实习的高校毕业生,实习结束之后往往会去四大尝试一下,万一被录用,他们就不会在考虑培养自己的本土所,这是本土所培养实习生的代价。但是本土所不应该就因此而放弃这种方式,一些实力比较强的本土所可以在实习之前就与应届生签订合同,如果本土所要求表现好的应届毕业生留在本土所,那么应届毕业生就要留下来,否则就要支付一定的赔偿。这一方案可避免毕业生把本土所当作一个跳板,而自己本身的就业目标是四大的风险。其次,本土所应该制订具体有效的招聘策略进行人才抢夺。有两类人才是事务所最感兴趣的:最具挖掘与培养潜力的应届毕业生以及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厚实的专业人才。如何实现人才维持呢?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建立完整的激励制度。面临激励手段单一、员工流失严重的现状,本土所需要逐渐从单一的工资激励转向晋升激励、生活激励、环境激励、发展激励等。针对员工本身制订独特的培养计划,加强员工的业务能力,制订完整的晋升制度及奖励机制,让员工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

(二) 加大在非审计业务上的投入

拓展非审计业务,首先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做好疲劳战的准备,业务的拓宽代表审计任务的加重。本土所如今面临着一大重要关卡,业务调整,注册会计师们要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迎接这一难关。事务所全体员工都要竭尽全力做好非审计业务,树立在客户群中的品牌效应,扩大客户群,占据在非审计业务上的先机。之后,利用在非审计业务中得到的资源加强审计人员培训,提高审计业务质量。其次,会计师事务所要做到知己,明白自己擅长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利用自己的优势在非审计业务上大展手脚。 对于客户而言,很多非审计服务如管理咨询、税务评估、会计等通常属于非强制性业务,客户的内在需求反而更大。事务所拥有了品牌知名度与客户认可度就仿佛拥有了审计行业的通行证,吸引更多更大的客户群,获得溢价收入。但是这种种的策略都需要本土事务所在非审计业务上加大投入。

(三) 提高本土所的审计质量与劳动效率

审计质量就如产品质量,产品的高质量是吸引客户的不二法门,所以说执行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事务所的兴衰成败。因此按照市场规则,独立、公平、公正、公开地从事各项审计与非审计业务活动,坚决反对违反独立性的行为,坚持走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的良性循环途径。事务所内部也要建立起层层复核、总体复核、同业复核制度,保证执业质量,才能真正做到对社会、对政府、对信息使用者和对企业的负责。同时为了加强审计业务人员对审计质量的重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果应纳入对相关员工考核体系。同时,优良的审计方案、精良的专业人员、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一剂良药,它们能够控制审计过程中单位时间的劳动消耗,提高人均产出水平。

据上所述,不难发现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目前所处环境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在这样的危急存亡之秋,本土所理应从现在开始就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来提升本土事务所的竞争力。随着本土事务所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拓展非审计业务、提高审计质量和劳动效率,在经历了种种考验之后,相信本土会计事务所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

参考文献:

[1] 耿建新,房巧玲.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研究——基于审计市场经验数据的聚类分析[J].会计研究,2006(3)

[2] 蔡文英.会计师事务所激励机制创新探析.财务与金融 ,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