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浅谈高中德育教育

浅谈高中德育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4-01 10:58:06

浅谈高中德育教育

浅谈高中德育教育第1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德育教育逐渐走进了高中语文教育中,并且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工作进行的质量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如何将德育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针对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情况进行分析,浅谈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种有效手段,希望可以推进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德育教育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的程度及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承担着塑造学生人格的历史使命,青少年学生的德育素质好坏能够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不仅如此,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了一门艺术,将思想品德艺术巧妙地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锻炼了语文应用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己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与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分享促进德育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教。

一、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指的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沉淀成果,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在我国正在蓬勃发展、阔步向前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描绘我国的大好河山或者是赞美我国壮丽山河的,亦或是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可爱,进而萌发浓烈的爱国之情,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对一些文章作者的事迹介绍,揭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伟大人格,进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举个例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被广泛吟诵,流传至今,充分表现出作者“忧天下,爱民众”的思想,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本段内容进行背诵,加深学生对作者中心思想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范仲淹的生平进行简单的介绍,对其爱国行为进行简单评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作者的行为也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其爱国思想,比如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钱学森为了回国进行国防建设冲破重重阻碍、鲁迅意识到“医心比医病”更重要时就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这些事件都是很好的进行爱国教育的例子,通过对这些事例的讲述可以使学生树立爱国思想,激发爱国情况,增加民族自豪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推动作用。

二、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是人的高级需要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新课程标准也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即通过对文学艺术的鉴赏或者是学生科学技术发明的过程中都要渗透审美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内容,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等,在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文章的启发下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情经历,进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美的渴望表达出来,进而形成一种较强的审美能力,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赏 析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语言优美、声情并茂,在一字一句间皆表达出作者的中心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美感,不仅如此,还会大量地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等进行赏析,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到文章的美感。

2.创 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其进步的不竭动力,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审美创造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三、小 结

通过上文论述可知,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手段进行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定要强化德育教育工作,不断加强高中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其综合素质。我们既要认可近些年来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喜人进步,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恪尽职守,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探究出更多、更好的能够促进我国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方法、手段,一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现状,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的栋梁之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唐丰成.探讨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0)

浅谈高中德育教育第2篇

现本人结合本学年以来的高二数学教学体会,结合我校德育教育和高二数学教学工作的实际,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激励式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讲授必修5第一章《解斜三角形》知识前,我先给学生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2006年10月12日,中国宣布了自己的探月计划:中国将在2007年把“嫦娥一号”绕月卫星送入太空,2012年实现发射软着陆器登陆月球。路透社报道:中国将在2024年把人送上月球。登陆月球如此困难,除了存在很多科学难题外,还因为月球与地球之间相距甚远,达38万公里。多年以前,科学家们就测量并计算出了这个距离。然后老师适时引导:你们知道这个距离是如何测量并计算出来的吗?这主要是利用解斜三角形知识。这样便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由“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进入了“我要学”的主动阵地,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树立远大志向。

在本学期初跟学生见面的第一节课上,我就给他们介绍了一些我国的光辉数学史实。

中国的一些伟大的数学成就更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催人奋发的好教材,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是大有裨益的。如古代秦九韶公式、刘徽的极限思想、祖冲之的圆周率、祖原理以及“九章算术”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用来表示二项式系数排列的“杨辉三角形”的发现,至少要比欧州人的“帕斯卡三角”早四百多年。又如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才华横溢,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获得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数学家吴文俊,他担任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席,成为首个担任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主席的中国人,让国人骄傲。……以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有时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反映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应用题。通过习题中的语言文字、数学符号、逻辑推理、运算结果等使人直接感受德育的体验;或以教材内容为题材介绍英模人物。如立体几何中课本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成的夹角为例引出了二面角的概念;学习"椭圆"时,根据人造地球卫星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的原理,我讲述了杨利伟等人载人航天成功的壮举。以此激励学生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当然,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或先进人物这些显性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趣味性、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而喧宾夺主。

三,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是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更具体、更广泛的学科。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如: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又如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中用解三角形知识让学生设计测量河对岸两建筑物的距离、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发射塔的高度;用等比数列求和知识让学生设计分期付款的方案。从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基本观点;选修(2-1)中的“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中,根据离心率由e1的变化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的圆锥曲线,渗透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观点。因此我们要重视教材中唯物辩证思想的揭示,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优化数学素养的同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结果的验证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前功尽弃。很多数学问题的求解常常要为一个符号的确定,一个式子的建立,一个辅助平面(线)的作出而绞尽脑汁。这就使某些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因而教师在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炼其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其坚忍不拔的意志。要他们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

浅谈高中德育教育第3篇

关键词:高中;班级文化;德育教育;道德素质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教育教学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高中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更好的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水平。

1.建立班委会,共同设计班级板报,张贴光荣榜,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班集体除了由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之外,还需要选举和组成一个优秀的班委会,这个班委会的作用就是组织班级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那么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班级的板报、光荣榜之类的,教师和班委会共同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班级的板报和光荣榜,板报设计的内容来源于学生收集的好人、好事、英雄人物或故事等,进行宣传。另外,引导学生把班级学习优秀、乐于助人、好人好事都以光荣榜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一方面给予优秀学生以荣誉感,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1]。通过每期的板报和光荣榜的设计更换内容,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竞争的激烈性,时刻要努力学习,培养自身的竞争意识。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教学技术,有计划的进行视频传播德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意识

我国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宣传德育教育知识,在每周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计划的为学生在网络信息中查找有利于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视频,如,在课余时间或者利用自习课时给学生播放关于社会献爱心活动视频等关于德育教学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良好的习惯,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是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未来发展和进步的接班人,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升[2]。

3.共同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固定场所,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里学习和生活,拥有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设计和创造积极的班集体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在班级黑板或多媒体的附近贴大条幅,上面写上:学习使人进步等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话语,再如在班级墙角的垃圾桶旁边贴一张告示:保持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等,这些都是有利于教师在德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和水平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道德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良好的习惯,而且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4.教师以身作则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德育教学中以教师为榜样,提高学生自身道德素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利于学生引以为榜样。我们都知道学生喜欢模仿教师写字、穿衣,同样的教师的言行,学生也会习惯性的学习和模仿,积极地教师行为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3]。例如,教师在班级里看到地上有一张废纸,那么这时教师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动手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这样的行为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会觉得任何人都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水平,不因地位高低、贫贱等而改变,因此学生在生活中就会像教师一样,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素质,养成维护环境卫生等良好的习惯,从而逐渐的形成较高的道德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

小结:

综上所述,高中德育教育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建设班级文化时,注意建设的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教师进行德育教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但是在促进德育教学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仍存在着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我国德育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促进学生整体的德育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浅谈高中德育教育第4篇

关键词:高中 体育 教学 德育 实践

一、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1.应把德育工作贯穿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活动很多是产生和反映在各项身体练习中,因此,应很好地将思想教育跟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教学过程学生思想活动变化的一般规律,积极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既教书又育人。

2.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并有系统地进行体育教学过程的德育。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进度、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在备课时确定课中思想教育的任务、要求、措施与方法,使德育工作贯穿于课的教学全过程。

3.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处处事事成为学生的榜样。体育教学过程的德育工作要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班集体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性别、体质、技术与技能等具体情况以及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备课时拟好德育措施,这样,一旦出现预先估计到的情况,就能心中有数“对症下药”,提高课的德育效果。

4.要善于利用集体舆论和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好课中德育工作。要发动和依靠学生群体,形成班集体良好的风气。善于调动和发挥学生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二、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原则

1.教书育人,“三育”并举。德智体并进,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教育性规律。德育、智育、体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三个基本方面,它们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教学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在一切情况下都在客观上对学生起着教育的作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增强学生体质,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应当全面兼顾,既要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保证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效,又要重视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同时通过组织教学和练习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课中既炼身体、强体质,又学到知识、技术与技能,并提高了思想品德修养。

2.积极引导,正面教育。高中学生正值长身体、长知识并逐渐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这时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比较强,尤其是当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中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在课中应坚持正面教育,以激励和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为主,对课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应摆事实,讲道理,解剖分析,启发引导,并进行必要的批评以达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进行队列操练或徒手操时,常常会出现个别学生精神不够集中或动作迟缓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教育时,一般宜用肯定、表扬学生多数的做法,以调动学生积极的一面,而不宜采用指责、训斥的方法,免致挫伤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3.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体质、认识水平和思想状况等各不相同,进行教育的要求与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例如,对低年级的学生应运用具体生动活泼的事例进行正面的启发教育,坚持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而对高年级则应着重于摆事实,讲道理,以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如,对男生要既严又亲,注意从活动中因势得导;对女生则要特别讲究教育的语气和态度。另外,还要根据学生体质好或体质差,技术好或技术差,是先进班抑或后进班,是纪律性强的班抑或纪律性差的班等不同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4.严爱结合,通情达理。体育教学过程要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密组织教学。如果要求不严,管理不严,组织不严,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教学质量就不能保证。但是,严要与爱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积极的效应。爱是严的基础和内涵,严是爱的外延和表现,只有严和爱的结合,才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心、热心和耐心。因此,体育课中实施德育时,教师应当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维护学生的形象。这样,即使严格要求贯穿教学始终,学生也会感到通情达理,乐于接受,从而收到教育的效果。

三、高中体育教学过程德育的内容

1.选用世界伟人或者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及他们从事体育锻炼的故事等,既可作为专题理论讲授,也可根据课中实际情况潜移默化地加以渗透。

2.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教育。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教学内容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材。其中有的具有比较鲜明的思想性,如队列练习、活动性游戏、球类、接力等等。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这类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如通过队列练习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活动性游戏和球类教材等,都有各自严格的规则和集体配合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爱护集体,遵守纪律以及胜不骄、败不馁,勇敢、坚毅等思想品德教育。而对于一些思想性不明显的教材,则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明确体锻目的,不断端正对体育的认识和态度,从而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浅谈高中德育教育第5篇

一、更新教学观点,树立德育教育观念

作为高中教师如果想在教学中不留痕迹地自然灌输德育教育,一定要建立全新的教学观,要下工夫挖掘语文教学中各个环节存在的可用于德育教育的素材。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民主法治教育等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不少素材,教师要有融会贯通的能力,将其在讲课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笔者认为相较于直白的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会事半功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前提就是语文教师能意识到自己的使命,而不是一味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更新教学观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语文课程德育教育效果首推爱国主义教育。建议高中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完成教学的同时给予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现在的高中生而言,很多课文内容如果平铺直叙地讲给他们听,他们并不会往心里去。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使图片和视频有机地结合,则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些和爱国有关的现代诗歌,可以用诗朗诵配合图片展示,给予学生感官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沁园春・长沙》在展示豪迈情怀时很好地陶冶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当多媒体展示故居、展示橘子洲头、展示鹰击长空时,学生会为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同时对祖国充满感情。

三、教学内容与现实相结合,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

教师在授课中要有意识地将语文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适时地与现实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语文课文中关于思想道德的语句并不少,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并没有深入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指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在课文中适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效果远远超过直接的思想道德教育。笔者在和一名故意旷课的学生沟通时,直接对话总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讲到的《沁园春・长沙》,“鹰击长空”四字时,笔者发现这位学生突然很有精神,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多媒体,笔者乘机引导:若想鹰击长空必须有鹰击长空的能力,必须像飞鹰一样具备魄力和勇气。这位学生之后再未旷过课,并且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紫色灵魂”四个字让很多学生诧异和不解。笔者就“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让学生自由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了艾青人格上的伟大进而思考自己的作为,这样也达到了德育的功效。对于课文的现实意义,笔者常常鼓励学生就课文内容深入社会实践进行探索,很多学生认为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体会到了课文对德育教育的意义。

四、于故事中发现德育价值,并适当引导

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政治课程,德育教育要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收获,而不是过于直接地给予道理的讲授。笔者认为一些课文本身就具有德育功能,作为高中教师只要有目的地引导一下就能很好地实效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更能吸引他们探寻内在的启示,所以对于一些故事性的课文,高中教师应该多在德育方面用点心思。像《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等,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故事的意义使学生收获一些东西。《荆轲刺秦王》一文有很多视频资料,笔者经常会在课上选放一些片段,对于荆轲的行为,学生的看法不尽相同。教师要给予很好的引导,有的学生认为荆轲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历史,是不现实的,所以最终以悲剧告终;有的学生认为虽然荆轲没有看到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是他的勇气和魄力值得中国人学习和敬仰,甚至有的学生直呼荆轲为英雄。对于这些看法教师要都给予肯定,对于不同的看法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最后统一到一个切入点。越是能呼应学生思维或者想法的课程越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五、通过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高中语文教学虽然任务重时间紧,但是作为教师还是应该安排一些情景教学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比如诗歌朗诵、主题演讲、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实质上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为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诗歌朗诵能激发学生对于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体会祖国语言之美,并且能增强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主题演讲不论爱国题目或者理想题目都能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过程得到感情上的强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除去以上几条,笔者还要着重指出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笔者曾就教师个人魅力对于学生的影响做过调查,发现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更需要具备人格魅力,学生也更加看重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学想要成功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自身也要有相应的素质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才能更好地给予学生思道德教育方面的引导。

浅谈高中德育教育第6篇

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作用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引导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逐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一、德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

思想政治课其中思想就是指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品质主要是指个人根据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倾向和心理特征。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会对人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关系到能否科学认识与处理自己和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关乎到个人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大责任,而在各个课程中,政治课程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方面作用更加突出,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经过小学政治课和初中政治课的教育。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都有了稳步的提升,拥有了更加丰富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知识,更加强韧的道德意志,更加理性的道德行为,为进一步深化道德认识和提高道德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中生的身体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已经不再单纯的利用自己的感性知觉思考问题,逻辑思维日渐成熟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也更具有深度和广度,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独立意识增强,理性的程度逐渐超过了感性的程度,这一系列独特性给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品德教育,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在思考问题时拥有了更多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书本上的和教师的理论观点已经不能让学生完全入耳入心,有时看似听进去了也未必就是真心接受,依旧坚持自己的行事理念,我行我素。但事情总有反的一面,学生的变化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因为随着眼界的开阔和对社会接触的深入,学生对提高道德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论是社会发展本身所带来的要求还是在设会中各种关系的处理都需要一定的行为能力和道德品质认知水平,需要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认知水平,学习道德品质规范,坚定道德品质信念,实践道德品质行为。因此,政治课肩负着解决学生这个矛盾的责任,把握矛盾特殊性,才能发挥政治教学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这个学科功能。

二、德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的培养是高中政治课的又一个主要功能,道德品质素养是对个人成长的基本要求,而政治素养则是由个体到社会成员的具备素质。政治思想、政治态度、政治知识和政治行为这些都是一名高中生需要学习和具备的,无论是对学生法制意识和民主精神的培养,还是未来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的正确坚持和对国家方针和政策贯彻执行的正确理解都离不开政治素养的支持,是一名合格“政治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甚至于政治素养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是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关键。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学生的社会经验普遍不足,所以对国家改革开放和国家形势都没有充足的认识,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缺少足够思想准备,所以当看到社会上出现不和谐的社会现象时便会产生偏激情绪,对改革道路失望和灰心,甚至于对改革道路的方向产生质疑,这些都是缺乏政治素养的表现。也有的学生对外交政策不明所以,认为对外政策不符合时下国际形势。还有的学生只看到资本主义的表面现象,质疑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对资本主义的人权和民主心生向往,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政治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我们要通过政治课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社会主义的道路,励志从前辈手中接过社会主义发展事业,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一生。除此之外,高中政治教材中还大力宣扬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因此,通过高中政治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主知识和法制知识,有助于学生法治精神和民主意识的增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依法行使自己的民利,以一名合格公民的身份要求自己。

三、德育教育促进了学生思想观念的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形成

高中政治学科除了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的学科功能外,还具有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形成的功能。教师借助马克思主义原理发展的成果与在中国化过程中的最新成就可以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理解,强化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与学科结构间的联系,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与观念,抵制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这些腐朽思想所侵袭,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分析社会问题,解析社会现象,正确处理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在奉献中找寻自己的价值。另外,马克思哲学是人思维智慧的体现,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基本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总之,高中政治课在学生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作为政治课老师,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和认识,充分认识高中政治课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充分发挥出政治课的教育作用,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史维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4).

\[2\]曹桂菊.浅议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科协论坛,2007,(4).

\[3\]杨晓伟.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理念的转变\[J\].河南教育,2007,(Z1).

浅谈高中德育教育第7篇

前言:在国内高速迅猛发展的物质经济水平支持下,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持续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就高中生而言,不仅面临巨大升学压力和学习任务,同时在网络时代中,互联网的出现成为高中生个人思想道德培养中的一把双刃剑,既存在消极作用,同样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互联网对于高中生德育教育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一、互联网对高中生德育教育的不良影响

1.网络信息泛滥,学校德育教育权威性受到质疑

学校德育教育是指教师根据特定的要求和目标,设计出有针对性、计划性的教育教学步骤,对高中生展开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让高中生逐步构建形成社会所需的品德观念[1]。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学校德育作为主阵地,对我们学生的个人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具有权威性。但随着当前网络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影响,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与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呈现到了我们高中生面前,形成了价值与道德观念的冲突。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尚未完善,且对新鲜文化具有一定好奇探索心理,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德育教育产生质疑,学校德育的权威性动摇。

2.不良网络信息弱化高中生德育水平

高中生对于世界有极强的好奇心,在面对新鲜事物时,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探索。但互联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与约束,导致不良信息泛滥,而部分高中生对于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导致在互联网影响下,思想道德水平被弱化。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缺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作为约束,在社交网站中与不同背景、年龄层次的人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使高中生道德观念受到侵蚀。长此以往,高中生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所接受的观念会逐渐对其日常行为表现产生直接影?。

3.对于互联网过度依赖,不利于高中生自我认知形成

互联网所涵盖的信息覆盖面广阔,与现实世界相比较,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高中生既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与学习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进行日常娱乐消遣,通过社交网站进行交友、聊天,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但部分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沉迷于网络,且对于网络过分依赖,缺乏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失去对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定位[2]。长期沉迷于互联网环境中,不仅造成高中生无法科学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延误正常学习任务的完成,对学习失去兴趣,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出现网络孤独症,无法对高中生角色进行定位和实现正确自我认知,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化进程。

二、互联网对高中生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1.高中生德育教育渠道拓宽

事物具有两面性特点,互联网在对我们高中生德育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高中生德育教育渠道的拓宽。互联网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丰富、双向互动沟通的特点,与学校德育模式的局限性相比,有利于德育教育生动化、规模化形成。目前国内已经出现有青少年维权网、德育网等网站,包括多种题材、形式的德育教育信息,为高中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了机会[3]。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高中生能自主选择浏览页面和主题,并经由网络渠道,与教师就思想道德观念展开讨论,并在社交网站内发表个人对于德育观念的相关看法。在对网络信息、价值观念等产生质疑后,还可以及时通过社交聊天等工具,向教师提出疑问,在接受解答后,可以自行进行思考,进而弥补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2.高中生情感沟通需求得以满足

现在高中生普遍承受较大的压力,期待能够被教师、父母和同学理解,但高中生通常自尊心较强,对于隐私等问题较为敏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如实表达内心感受,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互联网交流的虚拟性特点,能够有效规避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尴尬局面。互联网能够为我们高中生提供相对轻松、平等的沟通环境和沟通手段,在互联网支持下,使同学们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让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能够在网络渠道中得到暂时发泄,起到放松精神压力的作用。

3.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尽管网络所提供的是虚拟环境,但并非完全独立于现实生活,同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素。作为高中生而言,互联网能够满足我们进入成年人社会的心理愿望,一定程度上为适应社会提供了锻炼机会。而且在互联网环境下,需要独立辨别网络信息,促进判断力、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且在网络社交平台内,我们高中生同样需要进行人际交往,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我们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

浅谈高中德育教育第8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1高职英语教育的地位特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这门重要的交际语言显得日趋重要。在高职教学中,英语作为所有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既是学院提升层次和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又是教师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平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唯一的工作和全部工作可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灵活使用教材,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丰富的德育资源,以知识为载体,在实际教学中渗透优良的思想品质、高尚的爱国主义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使思想得到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有道德的实用性高技能人才。

2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1深度挖掘教材实行德育渗透

现在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课普遍采用高教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该书的主题涵盖了从日常生活到经济、科技、人文、环保多个方面,这些内容不仅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满足他们将来踏上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感、品德修养。

2.2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渗透德育

英语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和载体,而英语课是中西方文化直接碰撞的场所。高职学生在英语课上可以了解到:哪些是西方人际交往中的不礼貌行为,比如,询问女士的年龄,他人的婚姻状况等;西方人初次见面相互介绍时应注意哪些礼仪;美国家庭对哪些数字有禁忌等等。在Invitations(邀请)这一单元中,通过对话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欣然接受或有礼貌的拒绝外国友人的邀请;通过课文Areyoureallybeinginvited?(你真的被邀请了么?)的学习,学生明白了准时赴约的重要性,提前到达会让还没准备好的主人感到尴尬,太晚到达而让主人和其他客人等你又是不礼貌的,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养成准时、守时的好习惯。

2.3 高职英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英语教学是继中等英语教学的延续,而在此之前许多学生未接受全面的英语词汇和听力训练,生源的复杂导致学生的英语基础不一致,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使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难度加大;进入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时间大大减少,远不及在普通高中时的学习时间长,英语的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落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符合实用性和针对性地要求,把语言基础能力和实际涉外交际英语应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工作。高职英语有别于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以能力教育为本位,重点强化职业岗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力求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高职英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措施

3.1英语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首先,做好学习者需求分析,包括学习者的动机、多元智能、学习风格、语言基础、兴趣爱好。其次,做好教学目标分析,包括课程目标、教材目标、单元学习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分析学习者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或课堂教学目标。最后做好教学资源分析,包括教材分析,即分析教材内容、方法是否合适,教材包括了教师用书、教学设备、网络和多媒体资源等一切可以使用的学习资源。

3.2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高职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如生产技术员、现场管理员及设备操作员等,能够自如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够看懂先进设备、仪器的操作说明书,增强人际沟通的能力。因此,在高职英语的教学内容设计上要适当加强这些内容的教学,从相关专业信息资源里提取实际案例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更加生动化、生活化和实用化。同时,在课堂上建立起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的、随机的交流网络,在课余生活中,学校可设立如“英语角”、“英语戏剧社”等社团,让学生在生活中也定期的用英语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3.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在教学手段上,要大力提倡和培训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条件,一是构建多媒体网络语言教学实验室,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整合丰富的多媒体外语学习资源,提供传统语言视听教室无法达到的功能,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多媒体课件教学、示范教学,提供英语虚拟环境、作品影像以及背景资料,产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动态学习、群组交流等特色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形象性、现场感和生活化,大大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建构教学网络系统,组建外语教学校园网站,由语言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寝室等联网参与,配置一些英语教学课件、影像资料和英语CD—ROM等,开设一些学校日志、英语新闻、英语教学、英语试题、接触频道、动感地带等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