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07 14:45:00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第1篇

关键词:倡导 低碳 生活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享受着优质的生活的同时,城市的交通、建筑、照明、取暖也都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工业生产也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据统计,城市能源消耗已经超过全球能源消耗的70%。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城市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差,由此引起的健康疾病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等环境恶化现象,导致全世界、全人类生态环境的形势变得越发严峻。因此,城市居民在倡导低碳生活方面应起到引领作用。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有人说,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如今这种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数量巨大的排放量。以下是笔者对“低碳生活”理念的一些理解。

低碳生活如约而至,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提倡低碳生活应该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少买一件衣服减少一些排放

以衣服的质地而论,棉、麻等天然织物不像化纤、涤纶那样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在面料的选择上,大麻纤维制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环保。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大麻布料对生态的影响比棉布少50%。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也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而且天然衣料穿着起来也更加舒适。研究发现,一件纯棉衣物在其生命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7千克,一件化纤衣物则高达47千克。远离化纤类的服装,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除了选择天然衣物面料外,一衣多穿,提高衣物的利用率。因为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源。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约2.5千克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民以食为天

减少肉食,多选素食,因为生产肉食消耗的能源要远远高于生产蔬菜消耗的能源,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并且,蔬菜在生长的过程中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且释放氧气。在做饭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水、电、气的充分利用。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煮饭先淘米并浸泡,如果煮饭时,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能节电10%。按每户每年计算,可节约用电4.5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若全国按照中国家庭总户数3.48亿户来计算,每年可省电15.7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这个数字不可估量啊。

安居才能乐业

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钢材、粘土砖使用量,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低碳型住房。在日常家居生活方面注意省电,家电的选择尽量选择节能产品,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4倍;购买使用节水型淋浴头,不但每分钟会节省10公升的水,而且也将洗3分钟热水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削减到一半。看完电视、冲完手机要拔下电源。其实大多数家庭看完电视,只是用遥控器关机,其实它还在耗电。只有将电源拔下,它才彻底不耗电。这种将电源拔下的小动作,如果人人坚持,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度,相当于三座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的总和。这些省电习惯和措施就意味着省钱,对于家庭和个人经济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低碳出行从我做起

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很多人已经自觉地接受了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放弃享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上下班时,如果路不是很长,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尽量不要开车或乘车。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如确需乘车出行,提倡每周少开一天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将火车而不是汽车作为日常上下班的工具,仅仅8公里的路程,就可节省1.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对于经常飞行的人士,不论你是成功人士还是普通游客,乘飞机是目前导致全球变暖主要的原因。短距离空中旅行与铁路相比较,每名旅客产生约3倍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作为一个行业整体,则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

绿色消费循环使用

低碳生活方式要求减少并逐渐消除“一次性消费”。2008 年6 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限塑令”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一措施的实施大大减少了人们对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频率。同时,在低碳理念的引领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也有所减少。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 %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 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生活;环保;节能;践行;调研

一、低碳生活的概念与意义

(一)低碳生活的定义

“低碳经济”在当前是个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其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而相应的,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就是“低碳生活”的概念了。所谓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二)低碳生活的意义

低碳生活时一种简约、简单、简朴的生活方式,它通过个人生活和企业运作过程中适度减低碳量排放量来达到集体总和碳排放的减少,达到保护环境,促进文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

1、创导低碳生活对社会的意义

低碳生活的推行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空气的质量,延缓温室效应的发生。同时大力推行低碳生活方式也可以使人们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科学普及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环保的实现还有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型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且逐步的替代一些落后的高能耗产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加的绿色健康。

2、低碳生活对个人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对于以后工作生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学会低碳生活有利于传到健康高效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目前新的一种生活方式,象征着新的理念的形成。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是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是更加时尚的消费观,是全新的生活质量观,对我们来说既是时尚的,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人们树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生活将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现状

本次调研共发放了500份问卷,通过课余时间在校园内随机发放以,经整理统计后得到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及实际行动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生缺乏对低碳生活的关注

在发放的500份问卷中,被问及你是否了解低碳概念时,3%的同学表示没听说过,了解低碳和基本了解的只分别占到30%和25%,有45%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不了解低碳概念,对于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今,有近一半的同学不了解,还有30%的同学对其没有基本认识,说明大家对低碳环保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我们大学生还缺乏对低碳生活的关注。可见我们当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低碳生活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在低碳环保方面更是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指导。调查显示我们大学生生活习惯不好浪费成自然的消费观念和我们对低碳知识认识不足够有很大的关系。

2、大学生还未做到真正将“低碳”体现在行动中

我们在问卷中提到了几个具有代表大学生生活中是否注意低碳的具体生活细节问题。

(1)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时,是否采用精包装?”的问题时,只有18%的人,认为包装没必要精装,以环保为主,大部分人视情况而定,另外有17%的人则认为一般都买精装,显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当代学生对于环保低碳没有主观认识,缺乏低碳环保的主动性。

(2)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食堂吃饭是否会剩饭”时,从不会剩饭的只有占到总数的14%的比例,24%,的人经常会剩饭,62%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剩饭剩菜。绝大部分同学都有这种不好的习惯。虽然食堂上的宣传口号和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桌上墙上到处都是,但是同学们剩饭剩菜现象仍然不见减少的趋势。

(3)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夏季空调合理温度”时,虽然有60%的同学认为应该将空调设置在26度以上,任然有接近40%的同学将空调温度开到了20度到25度之间,甚至开到了20度以下或者更低,可见还有相当多的同学只注重自身的清凉而无视空调排放的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严重损害。

由以上的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虽然有意识到低碳生活的意义,有心参加低碳生活并接受低碳宣传教育。但是主要仍停留在理论基础上,生存在现代社会虚荣、物质的风气中,或多或少影响到我们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没有让我们真正付诸行动,而是受社会影响,有选择的适当的进行低碳生活方式。

3、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动机不纯

由此我们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出发点和动机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时,存在很大的挑选性,不是全面接受和以低碳生活为主要出发点考虑和行动的,而是出于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新潮和时尚等别的目的,只有2%的学生在买东西的时候从环保角度考虑,几乎一半的同学从时尚新潮考虑购买。例如,在具有时尚新潮气息的节能电器选项中几乎100%同学认为自己会接受并使用该电器。而在一次性消费品的选项中则应为贪图方便只有30%的同学认为可以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为了方便会选择使用。此外,iphone的热销和富士康代工厂污染员工中毒事件频频,却仍然在世界上大卖特卖就是很典型的大学生忽视环保,只注重部分环保产品的新潮性质而忽视环保本身的伪环保案例。由此可见在低碳生活的普及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和障碍。

(二)大学生低碳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问卷的结果可见,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存在的困难和原因主要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来看。

首先,主观上,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够。当前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热门问题,还停留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即使在新闻中看到听到“低碳”的概念,也会觉得离自己很远,因此就更不会去想作为个人,应该如何去实践低碳生活。此外,由于缺乏对低碳生活重要性的认识,就会导致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重视不够。在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被低碳”的层次上。

其次,外在环境的刺激不到位,这主要体现在学校和社会对“低碳”概念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大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学校,学校在低碳消费知识的普及上存在着不足,学校不仅没有相关系统的课程,而且很少有相关宣传普及活动,只有少量的学生或学生社团自发的活动,显然缺乏系统性。此外,当前社会中对于“低碳生活”的行动也不足坚定。以塑料购物袋为例,只要顾客花费几毛钱,就可以买到一次性购物袋。这样塑料购物袋还会大量使用,因为它的使用成本太低了。所以说这种采用收费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低碳观念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低碳观念

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的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付诸实践。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我们必须要先树立正确的意识,然后通过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意识付诸于行动,从而为“低碳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当代社会,消费已成为推动社会自身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连年上升,客观上也拉动了内需。当代大学生是市场中庞大而活跃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牵动着许多产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影响社会未来的消费潮流。大学生在社会环境和消费广告无孔不入的刺激下,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对象、消费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积极宣传低碳生活理念

经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会参加低碳生活的校园活动,只有8%的同学表示不回去。看来对于,接受环保宣传知识,大部分同学都是持支持态度的。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普遍接受的宣传,应该在学校内开展比较有效和容易实施。能够提高学校同学的低碳生活意识。可以通过现场答疑解惑、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让同学了解了“低碳生活指南”和“垃圾分类指南”等环保行为,建议每周需同学搜集有关环境污染危害和环保意识的资料并写下自己的感想,综合生活实际,列举低碳行为,“变废为宝”的活动。通过一系列互动和宣传让同学们学会简单的辨别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学校也可以开设低碳教育课程。

四、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措施

(一)寝室生活

提到学校住宿,不得不说我们男女生寝室夜间灯火通明,通宵不息这一怪现象。由于大学生们正值壮年,年轻力壮,活力十足,所以在大学生寝室无论男生女生,通宵现象大行其道。加上高年级学生可以自带电脑以后,通宵这一现象就更加频繁了。这样的生活状况,不但不利于节约低碳生活的方式,也不利于大学生第二天的上课效率。经常有学生在宿舍通宵,到了上课的时候就埋头大睡,不仅仅无法听课,而且会影响课堂氛围。对此现状我们建议可以联系学校后勤处在宿舍里开展“熄灯一小时”等活动,每个月,或者每个学期都固定一个日期举办该活动。宣传低碳环保的重要性。

(二)在校饮食

在饮食方面建议我们大学生三餐最好在校食堂食用,减少订外卖,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的频率,而且可能会有害身体。学校周边固然有很多小吃,各种风味,但是不排除其中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建议学校禁止外卖送进寝室楼,既可以保护学生财产安全,又促进学生下楼吃饭,从而从侧面减少了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三)外出交通

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和社会环境优势,对于坐落在市区(杭州市)的学校,自行车租赁十分方便,只要一张市民卡就可以在市区各个自行车存放点借存自行车。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存放点对于租借自行车十分方便。建议大学生办理市民卡或公交卡,出门都使用自行车代步,既不会受到交通拥堵的影响,又可以行赏沿途的风光。同时进行骑单车宣传低碳活动,呼吁大学生走出寝室,去户外活动,组织大家骑车环绕西湖骑行。既锻炼身体,有益健康,又促进宣传环保知识,十分有意义。对于坐落在郊区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公交车,尽量少坐的士,让公交车“公共交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结论

低碳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低碳经济将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倡导和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和前提条件。随着低碳生活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大学生这一社会主流人群对低碳生活方式随暴露出不小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调查研究并提出改变方案和建议。倡导大学生低碳生活对整个社会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对于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各种问题,我们有必要去深刻剖析其原因,不断探索改变这一现状的措施,使当代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薛妙勤.低碳生活的伦理基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4-46.

[2]李培志.低碳生活: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型[J].理论界,2011(8):37-38.

[3]王莉群.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60-62.

[4]李文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生活方式[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4):69-61.

[5]刘淑美.推进低碳生活革新人类幸福观[J].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学院经济视角,2011(7):10-11.

[6]向章婷.浅议低碳生活的推广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3-74.

[7]葛金田.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转变[J].济南大学校报2011(7):61-71.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第3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时代 大学生公民意识 培养教育

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有的国家甚至提出要发展“零碳经济”。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如何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以成为2010年两会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除了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外,民众的低碳意识显得愈加重要。事实上,我国政府早就看到了民众低碳意识的重要性。在2007年召开的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总书记就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在高校大学生中倡导和树立“低碳”的公民意识,是事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意义影响重大而深远。

一、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几乎涉及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如民主、平等、自由、自主、公德等观念,其核心是权利和义务观念。它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目的在于培养爱国心、公德心和主体责权意识。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公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应该具备普通公民具备的公民意识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寄予厚望,使其有别于其他群体。低碳经济时代,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让每个人都争做低碳的宣传者、实践者,用实际行动为整个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力,让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从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讲,低碳经济时代增强公民意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必须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提高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步培养起良好的公民意识。当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在低碳经济时代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才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才会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才能尽快地吸收关于低碳方面的各种信息、,提高相关技能,才能完成自身在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和发展。

2.从民族国家发展的高度讲,低碳经济时代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产生于一定社会存在的思想意识必然会对这一社会存在产生各种影响,即一种社会存在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以支持。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大学生更需要加强“低碳”的公民意识,从而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关注社会实事,有一定的平等、民主、市场、环保等意识,但总体上说,由于我国受封建传统的影响、法制教育的误区以及学校教育的缺失,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还存在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1)大学生基本知识水平较高,行为意识水平较低。大学生在人文、科技、法律、艺术等基本知识方面具有较高的认知度,但是在公德践行水平较低,缺乏在公共生活领域与社会、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2)大学生权利意识较强,义务意识较弱。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矛盾体,很多学生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能正确理解,总希望得到法律所赋予的一切权利,不希望别人对自己进行约束与管理,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责任很少考虑。(3)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国家意识较弱。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能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实现和利益要求,一般来说,大学生都有爱国意识,但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大学生往往注重的是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大学生的行为意识、义务意识、国家意识的薄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小康社会的实现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高校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教育的重要阵地,更需要构建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教育的体系。

三、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体系的建构

大学生的低碳意识不会天生或自然而然地形成,培养大学生的低碳意识应该从思想、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各方面进行体系的建构。

1.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学习是对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第一课堂,“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两课”教学中应该突出低碳经济时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注重大学生低碳意识的培养和低碳素质的提高,并且应该渗透到其他学科中。

2.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要与党员教育相结合。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锋队,将低碳意识培养渗透到党员的思想教育、民主生活会中,由党员带动周围的同学,让学生党员的一言一行对普通同学产生辐射作用。

3.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要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相对于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参观考察都是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平台。在低碳经济时代,应加强大学生行为养成的培养,并将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逐渐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对“低碳”需求,从而培养起公共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4.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要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公民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应该贯彻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内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不仅能够自己践行“低碳”,并能够带动周围的同学,带动家人、带动社会一起践行“低碳”理念。

5.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建设校园文化。如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风格、纪律规则、学习研究风气、教师榜样、教育者的态度、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学术讲座和人文讲座等各种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闵素芬.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建构[J].求索.2005(05):32-133.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第4篇

【关 键 词】低碳经济 文化思考 扬州市

低碳经济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现有的各种定义和解释还不尽一致。冯之浚和金涌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 、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1]。也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这种观点可称之为“形态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处于上升阶段,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和增量都是惊人的,在未来的20―30年内,中国的环境压力将会增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会日益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2]。

一、扬州发展低碳经济概述

扬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国中央政府和江苏省政府的要求,并从自身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发展低碳经济贯穿各项重大决策。去年下半年以来,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才创新型城市,打造“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以及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都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低碳发展的理念。在《扬州市千亿元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下,绿色新能源产业率先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投产和在建光伏产业及关联企业70余家,已建成唯一的”部级绿色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但我们也应看到,扬州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也存在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相关度高,能源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能源基本依靠外省调入,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消费以煤炭、火电为主,经济“高碳“特征明显;经济结构偏重型化,高能行业仍占据相当比重等问题和不足。

从扬州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来看,企业文化总体的特征是创新不够。因此,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创新,通过创新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创新的总体思路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企业制度创新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在企业形象塑造、名牌产品创造与宣传、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上下功夫,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的社会化上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二、扬州构建低碳文化体系对策

哥本哈根世界气侯大会之后,低碳经济已经称为我们经济转型和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也必将深入到我们的诸多领域,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摆脱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发展以太阳能光伏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智能电网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不仅是扬州参与全球产业发展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以依靠低碳经济模式重新定位企业产品结构和战略发展是扬州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头戏。对于企业来说,低碳经济的节能减排,正好帮助企业在后危机时代控制成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扬州企业实现现有产品结构的调整,由过去的投资拉动增长向依靠科技和核心竞争力的促进发展的道路靠拢。

1、创新观念,树立“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途径”的理念

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措施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过程的转变、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等措施,全力推进低碳经济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社会,实现扬州经济社会既好又快发展。

2、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或省在扬州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尤其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以发挥示范作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带动全市经济转型。成立扬州市低碳经济工作领导机构,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则,制定低碳经济的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引进等重大策略和正则,组织协调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研究制定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大金融体生活经验以及资本市场队环保、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将信贷资源向低耗能的企业和项目有倾斜,要拿到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精魄性,倡导“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功能性消费模式,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应注重从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在强化法律顾问约束力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支持和推动企业、公众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3、构建企业文化的向度

所谓企业文化向度,是指倡导低碳工作的思维方式、生产和生活观念等,将企业低碳发展战略贯穿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低碳意识,构建企业低碳文化环境。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动态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中的促进作用。低碳经济必然会改变全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乃至企业文化的走向。创新的企业文化向度能够帮助员工牢固树立强烈的低碳观念,主动积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构建企业低碳文化向度不仅能带来企业价值观的进步,还能为促进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家圆和价值支撑。企业领导人员要成为企业低碳文化的倡导者、先行者和实践者,先进企业文化将极大提升低碳经济的软实力。

4、鼓励倡导低碳生活

在低碳文化的营造中,企业通过内部的简报,宣传低碳的重要性,让员工从心中认可低碳生活,在工作中主动承接低碳战略,为做一个紧跟时代的低碳人士而自豪。

在全市深入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交通等“绿满扬州”创建活动。在家庭,倡导重拎布袋子、菜篮子,自觉选购节能家电、节能器具和高效照明产品,推动垃圾分类,实行以水多用。在社区,发放环保科普读物,宣传绿色生活知识,开展社区碳汇林项目建设。

重视、报刊等宣传媒介,进行绿色经济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的绿色意识,尤其是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教育。中小学教材中应增加绿色经济的内容.大学也应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并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等,全面系统地培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

保护环境、低碳消费,从学生、从娃娃抓起,将节能、节水、节地、节粮、节材等内容纳入课堂教学,组织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

5、培育全民低碳意识,创新低碳消费文化

低碳消费方式(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一种文化。要利用人们向注重健康 、安全消费的观念转变的时机,正确引导消费潮流,减少消费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形成低碳消费的社会风尚,提倡并崇尚绿色消费。减少消费环节对环境的污染;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通过对低碳消费的拉动,引导绿色生产。在低碳消费过程中,对企业的生产性消费,政府要制定有关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如绿色信贷等,使企业尽量节约资源。

6、创新文化政策,倡导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是党是党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紧要关头所形成的又一重要思想创新,并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文化是基础国民教育,创新文化政策就是要形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的生态文化,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青山隐隐水迢迢”、“绿杨城郭是扬州”。“水”和“绿”是扬州的两大特色。随着绿色交通的发展,水运的低碳交通优势将更加凸显,大运河将焕发新的时代青春。中国内河水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现在开始大力提倡低碳水运理念,发展"智能水运",走高效环保、技术创新的“低碳”之路。通过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在提倡“低碳”环保的经济增长方式时机到来之际,唤起社会对大运河伟大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的关注,保存已经濒临被现代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威胁的文化遗产,还给他们应有的尊重与尊严。

7、大力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遵循、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对企业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其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看法和认识的总和。要营造绿色企业文化,必须全面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因素,处处体现绿色思想。我们必须构建低碳视域下的文化价值观,探索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在全市深入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交通等“绿满扬州”创建活动。重视、报刊等宣传媒介,进行绿色经济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的绿色意识,尤其是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教育。中小学教材中应增加绿色经济的内容.大学也应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并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等,全面系统地培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

三、思考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个人付出行动,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科学决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保障,绿色生活方式是低碳社会消费的主导。这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低碳视域下的文化价值观,探索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需要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进一步形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风尚。树立生态平等的基本价值理念,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在社会政策制定、决策实施上,以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准,以期维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够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第5篇

一、活动主题

2018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为“节能降耗保卫蓝天”。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度”。

二、活动时间

节能宣传周活动时间为6月11日至17日。

低碳日活动时间为6月13日。

三、活动安排

(一)全面做好节能宣传周主题教育活动

广泛开展节能低碳、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和贴近实际、形式灵活多样、效果明显突出的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和节能减排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具体分工如下:

1.开展节约用水、用电、节能宣传教育活动。

2.召开主题会议,举行节能宣传仪式,向全体人员发出宣传倡议。

3.通过局网站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语,以及通过QQ群、微信群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相关信息。

(二)加强节约养成教育。

通过积极宣传和大力培育节能文化,普及节能知识,培养全体人员勤俭节约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出行、垃圾分类、资源综合利用等,以节粮节水节电等为重点,号召大家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不断增强节约节俭、节能低碳的认知认同,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和待机空耗”等浪费现象,努力形成“勤俭节约人人尽责、节能减排人人担当、绿色环保人人作为、生态文明人人参与”的社会新风尚。

(三)开展好“低碳日”体验活动

6月13日“全国低碳日”当天,倡议全体人员积极采用停开空调和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方式进行能源紧缺体验,并通过减少办公设备待机能耗和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等形式,以绿色低碳的办公模式、出行方式支持节能减排。

四、有关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节能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创新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确保活动顺利实施和深入开展,确保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第6篇

关键词:低碳校园 环境文化 建设 措施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就是一种生活行为态度。现在,“低碳”概念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和知识的机构,高校要承担引领人类文明、提升公众意识、创新社会风尚的高尚责任,更应该顺时而动,与时俱进,建设低碳校园,将低碳理念融入到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因此,低碳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研究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收集。

1 低碳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举措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的发展

3.3 低碳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校园行为文化包括校园内人们的日常言行和开展的各种娱乐性、学术性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活动互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起校园低碳风;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践行低碳生活,提升师生的低碳意识,建立低碳行为习惯。

3.4 低碳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和管理。Www.133229.cOM校园制度文化是依据学校有意识选择的、具有强烈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一经学校成员的高度认同,不仅能促进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更能凝结为一种无需强制就能在学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低碳校园文化建设要从组织机构、规章制度、阵地建设等方面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用完备的管理制度给置身其中每一个人提供了一套完备的低碳行为准则,人们通过对制度的理解、实践而内化为低碳行为习惯,最后升华为低碳精神惯性,同时制度和标准的制定也有利于使低碳工作从少数专业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转变为全员性的活动。

发展低碳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需要每个人付出行动,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关键,科学决策是发展低碳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保障,绿色生活方式是低碳消费的主导。这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低碳视域下的文化价值观,探索出建设低碳校园环境文化的有效路径,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第7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交通的便利,通讯和信息的迅猛发展,人们发现世界越来越小,这个小不是空间尺度的减小,而是相对于先前人们跨越这个空间尺度的时间的减少和速度的提高以及效益的提升而言,越来越容易、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入。并随着世界相对减小,时空的相对缩短,人与人、区域与区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可或缺、不可分离,彼此制约、彼此关联。人们惊叹:全球化时代到了。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涵义 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是世界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全球化时代的召唤,让经济步入了全球化,也就是说先前孤立的经济不再存在,人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并不得不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当中去。 (一)经济全球化的界定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有多种,关于“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理论界的定义各不相同。这种不同界定的一个重要根源是对全球化的内涵有不同理解。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科技的发展、交通的便利、通讯的速达和信息获取的容易,人们彼此交往的加深、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增大,经济生产、商品销售、社会服务等要素与信息交换的跨国界流通规模与形式等逐渐增加和变得愈加复杂,经国际分工后,在国际市场中,资源配置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各国间经济相互更加依赖、相互影响的效果日益加大的趋势逐步加大,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通过相互之间的经济交往和经济的相互协调,经济上不可孤立,而必须是相互联系和依存、且必将是相互渗透和互相扩张与竞争及制约,当发展到较高程度时,则将使世界经济从自然或社会资源配置、商品生产到商品流通和消费的各个层次和各个形式得到相互交织和融汇,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经济全球化将是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趋势,其原因在于高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世界正在成为信息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经济个体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相互依存更为必要,孤立的个体已将不存在,任何个体都交织在一个系统中,谁也吞并不了谁,谁也离不开谁了。经济全球化是时代的潮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形成有着不知不觉的一个漫长过程,它是各种经济各方经济都在走向开放与市场的结果,是整个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和复合化及杂化,各种经济成分、各种经济流通、各种商品交换相互依存程度得到极大提高的漫长过程;是经济中的各种因素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这样一个共性特征,而个性逐渐消弱甚至消亡的一个长期过程。它也是各国政府普遍推行经济贸易、经济投资自由化及经济活动自由化的长期运动结果。全球化的内涵表明,它既包含生产力因素,又包含生产关系因素,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生产关系或国际关系发展的产物。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自然属性;生产关系或国际关系的现实性质,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属性。此外,经济全球化之势之所以变得越发不可阻挡,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即生产资源全球配置和利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国际分工的深化能产生更多的社会财富、更大的经济效益[1-14]。 二、低碳经济的涵义与决定因素 由于人们所生活的地球资源的有限,以及人们长期以来对其无节制、无约束地掠取,从而造成今天世界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低碳经济应时代要求呼吁而出。 (一)低碳经济的涵义 对于低碳经济的涵义,其明确的概念界定较为困难,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低碳经济指的是在经济生产过程中,能耗低,排放少;而广义上的低碳经济则是指在整个经济过程中,优化地配置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最低代价地消耗能源、最大效率地产出商品、最低量和最低毒性地排出废物,以使得自然、社会和环境达到和谐。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实践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变化。人们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应该与历史与社会的发展辩证看待。在农业社会,人们非常贫穷,很少有商品能源的消费,也很少有碳排放,尽管社会产出并不高,但相对于无穷小的碳排放,表现出的碳生产率非常高。但这并不是我们所理想的低碳经济状态,因为其社会发展水平很低。到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劳动力比较密集,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在这个阶段,虽然商品能源的消费仍然较低,但碳生产率相对于农业社会已经下降了很多,也还不是低碳经济。只有到了更高级的知识密集型工业化阶段,整个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工业),人文发展水平、碳生产率都非常高,才进入低碳经济的形态[9-14]。 (二)低碳经济的决定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低碳经济得以实施的决定因素也是主控因素。低碳经济的实施水平可以用碳生产率作为评价指标。它是由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平均商品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有时为了简便起见,就直接用生产制造某单位产品所耗用煤的量来衡量,当然如此做法还不是很科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能源结构是低碳经济发展与实施的制约因素。以现有普遍的能源结构,二氧化碳主要是在现有的煤炭和石油化工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排放量的多少是衡量低碳经济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这些普通含碳能源消费得越多,则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对环境的污染越严重,产生的后患越无穷。故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实施主要目标在于控制这些能源的消耗面和消耗量。开发和利用无碳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和实施的关键所在,也是希望所在。故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开发利用及其效率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实施功效的突破所在。低碳经济发展和实施的第三个决定因素是广大民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没有人的消费,就没有碳的排放。当然完全不消费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在消费的过程中注重节约,养成良好的节约消费观和自觉的少消费行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模式、建筑节能标准等因素决定碳的排放量的多少,所以基于低碳意识的良好消费意识与行为对低碳经济发展与实施的贯彻非常关键。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倡导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导人们建立低消耗,高产出的生产观念。经济发展上由先前的高消耗低产出,转变为低消耗高产出的轨道上来,这就要求由资本散发凌乱式向资本密集型工业化转型,大气和水及土壤等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些消费观念不利于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实施,应该得到摒弃。#p#分页标题#e# 三、经济全球化与低碳经济的辩证统一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各国的经济不是孤立的、单独的、闭关锁国的经济,而是联系的、开放式的、相互容纳、相互渗透、相互协作和相互竞争的世界大范围的经济。经济全球化是由于世界的时空因社会科技交通通讯交流等飞速发展的产物,是世界各国之间联系影响交织的纽带越来越紧越来越多的结果。而低碳经济是因为世界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威胁到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和每个人,从而要求世界各国、这个地球上所有的居民为了人类社会不至于消亡、为了人类生存的空间生态环境不至于荒芜、不至于恶化得不可逆转,为了缓解世界资源的枯竭、修复已经恶化的人类社会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了净化人类生存的空间,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各国、各个地球居民有责任、有义务共同来维护我们的地球这样的一个家园,所要求在生活、生产、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地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经济的全球化决定了各国经济彼此联系、彼此制约,也就在当今时代呼吁低碳经济的要求,呼吁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也呼吁低碳经济的实施。经济全球化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来淘汰高碳经济的实践者,制裁高碳经济的实践者、奖励低碳经济的实践者。所以说,低碳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并不矛盾,经济全球化促使了低碳经济时代的早日到来,低碳经济实际上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 四、中国低碳经济的实施途径 (一)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立足国情、克服瓶颈 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还面临很多严峻挑战。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平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地区差异很大。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认清和立足于中国国情,并需要克服一系列的技术和制度瓶颈。就产业结构而言,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具有重化工产业特征。能源密集程度度较高的重工业,如钢铁冶金、汽车交通、船舶海运和机械制造及化工都需要大量的原料和能源。能源密集程度较低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钢铁冶金、火力发电等高能耗产业大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生存和发展,国家经济要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需得到提高,还得有赖于这些产业支持作为基础。在就业压力和税收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的有序进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存在难度。煤炭资源的长期过度依赖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人们低碳意识的建立。另一个障碍与中国促进节能的政策工具转换相关。从当前以中央政府借助行政手段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分配目标,过度到市场机制。以市场为主的机制从引入到实施,有一个滞后期。这些瓶颈还包括建筑业、交通行业等等。 (二)低碳经济实施的具体途径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从五个方面着手:新型和低碳工业化方面应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消耗和排放;推广应用先进成熟技术,积极开发先进低碳技术,提高能效水平;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完善政策激励环境。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低碳城市方面应倡导紧凑型城市化道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城市交通模式;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开发城市低碳建筑;改进城市能源供给方式,扩大新能源的利用;加强城市能源管理,开展节能产品认证[9-14]。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方面应集约、清洁、高效地利用煤炭;优化石油天然气供应;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构建坚强的智能电网[9-14]。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方面应加强制度建设;加大财税金融激励;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建立绿色信息共享和监督机制。改善土地利用、扩大碳汇潜力方面应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提升耕地碳汇能力;保持和增加草原碳汇能力。而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和制度建设则是实现发展低碳经济目标的三个重要基础。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从以下方面努力。其一,必须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构想。其中包括战略取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其二,必须提出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难点,包括:总体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发展壮大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重视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厉行节约,鼓励消费的同时反对浪费。其三,必须制订出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只有如此,定能确保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坚决贯彻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才能使中国在未来的全球化经济竞争中胜出,否则必将被历史和时代所淘汰。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第8篇

卖点提炼要实且直,不能大而空

为解决“低碳”概念与消费者的利益之间隔着一层纸的问题,海信科龙在推广低碳主打产品海信双模变频空调前,市场部人员曾进行了反复讨论。有人强调要突出海信在国内最先做变频空调的历史,强调海信连续13年获得变频空调销量第一名;有人强调要突出海信是全国变频控制器分委会秘书处单位,负责牵头制定全国变频控制器标准的资格;有人强调要突出海信双模变频空调通过了权威部门的鉴定,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人强调海信双模变频空调的能效比全部高于国家节能级别,并且全部采用无氟制冷剂……

诚然,上述观点从传播信息、积累形象的角度来说,似乎都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后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缺憾,就是没有体现海信双模变频空调有哪些具体优势,无法使消费者在听完介绍之后,联想到如果购买它能给自己、给社会带来哪些好处,更遑论产生其他有利于企业品牌建设的联想。很显然,它们都不适合用作产品的卖点。

卖点诉求要兼顾大我与小我

经过反复碰撞、讨论,最终大家决定将双模变频空调的卖点聚焦到两点:一是要告诉消费者,购买双模无氟变频空调在经济上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也就是使用过程中给自己省钱的利益点;二是告诉消费者,选择海信双模变频空调对于保护地球环境能产生哪些积极意义,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肩负社会责任的神圣使命。

为将两个根本利益点具体地、形象地概括出来,经过大家商议决定,对第一个利益点——省钱,利用双模变频空调与普通空调对比,每天、每年能节省多少度电来表现;对第二个利益点——保护地球环境,利用树木吸取二氧化碳的常识,计算如果全国都普及双模变频空调每年能省多少度电,因此会减排多少二氧化碳,相当于为地球种植多少棵树。

卖点阐述要以数据为利器

为使消费者信服,在计算相关数据时,坚持引用国家统计局统计、国家科技部等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并且强调数学逻辑。

众所周知,在新能效国标未实施前,绝大多数定速空调的能效比处于5级2.6的水平,而变频空调的能效比大多在国标(SEER)4.2以上。因此,如果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最新数据——2009年1~12月,我国共生产空调器8087.2万台为依据的话,那么,如果我们将每年产销的超过8000万台能效比为2.6的定速空调全部换成能效比为4.2的变频空调,按照每台空调制冷量平均为1.5P(3500W)的能力,每天运行10小时,每年开机120天来计算,每天每台节电为5128(瓦),每年每台节电为:5128×120=615.4(度=千瓦时),由此可见,全面普及变频空调全国一年可省电高达497.7亿度。

在此基础之上,由于双模变频空调比同规格同能效比的变频空调还要省电20%,因此如果生产的全部是双模变频空调的话,则中国每年生产的空调总体一年实际节电为597亿度。而节省1度电可相应减排0.99千克二氧化碳,照此计算,全面普及双模变频空调产品,全国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91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