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安全意识的概念

安全意识的概念赏析八篇

时间:2024-02-24 15:10:13

安全意识的概念

安全意识的概念第1篇

关键词:概念图;物质的量教学;知识迁移能力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1-002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传统“物质的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理论的一个知识点,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该单元教材是以“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量的浓度”、“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为主线编写的。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具体问题有:

1.1概念的内涵混淆不清

对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混淆不清,对应的单位也搞不清。如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为mol・L-1,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1;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1;相对原子质量的指原子的质量与0.012 kg C-12的1/12的比值,没有单位。但两者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1.2外延把握不准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量粒子的集体。是计量原子、分子、电子、中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一种基本物理量。但初学者往往会把宏观物质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如1摩尔大米,5摩尔大肥猪等错误概念;22.4 L・mol-1是特指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只能应用于气体。学生常认为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为22.4 L,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3在概念之间无法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阿伏加德罗常数指的是1 mol任何粒子的微粒数,符号为NA。即指0.012 kg 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近似值为6.02×1023。不能把相对原子的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相联系。

1.4在问题解决中不能调用相关概念

在有关方程式和一些基本计算中,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既方便又快捷。许多高一学生尽管对有关物质的量的公式早已滚瓜烂熟,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能正确应用相应的公式和原理来解题。例如,先把物质的量转化为质量,再换算成物质的量或气体的体积的同学也大有人在。

在物质的量的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的要求提高,在能力上要求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跃。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由于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学生很难将化学中的概念、事实、理论进行有机结合,他们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往往是彼此孤立的、零散的,不易形成较完整的化学知识网络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实现意义学习。

2 概念图在物质的量教学中的优势

心理学表明,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各种各样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概括,从而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的过程[1]。 物质的量的概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始终,特别是在化学计算中它更处于核心的地位。概念图作为一种能够有效促进概念间知识联系、加强概念间理解的教学工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发展一种理解化学概念和现象的整体性知识框架。可以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 有利于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概念图在支持物质的量的教学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1)形象性:概念图能够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形式,表现物质的量理论复杂的知识结构,从而形象地呈现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各概念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整体性:物质的量的教学是抽象的,对高一的初学者来说是易混淆、难理解的。利用概念图能将该知识以整体的、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相关的概念。

(3)综合性:“物质的量”的知识理论性较强,抽象程度高,经常有很多学生面对综合性问题束手无策,即使经过大量训练,效果仍然不理想。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成绩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概念图作为围绕主要概念来组织综合信息的工具,进行知识拓展,有独特的优点。

(4)层次性:概念图可以通过确定物质的量与其他各概念之间的因果联系,区分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形成概念的层级次序,建立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各概念的理解。

(5)经济性:由于在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中,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因此,人们必须具备表征知识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方式,以适应这一系统结构的有限性需求。

3概念图的制作步骤和教学分析

以限定型概念图制作为例,概念图的制作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

选定某一知识领域后,找出该主题的关键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概念,并一一列出。然后,对这些概念进行排序,从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到最特殊、最具体的概念依次排列。

第二步,初步拟定概念图的分层和分支。

把所有的概念写在活动卡片上,移动卡片讨论概念可能的连接, 按照概念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 在工作平台上排列卡片,初步拟定概念图分布。

第三步,建立相关概念的连接。

把每一对相关的概念用短线连接,并在连线上用适当的连接词标明两者的关系。这样,同一领域及不同领域中的知识通过某一相关概念相连接,再经过修改后各概念及其关系就清晰可见,所绘的概念图就基本确定了。此外,还可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事例写在节点旁。

第四步,反思完善概念图。

对各人绘制的概念图初稿分组进行讨论及补充,构建小组图;然后全班再讨论,综合成一个概念图。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会加深和拓宽,所以要对概念图不断修改和完善,使概念图真正成为知识建构的有力工具。

以“物质的聚集状态”作为教学案例。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变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致。以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情况的微观和宏观性质的比较以及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很自然能引出了“气体摩尔体积”的基本概念。

对全班学生教学前后制作的概念图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由上表可以看出:

(1)从节点情况看,学生在教学前制作的概念图中的正确节点(即概念),大多数都列出了三种聚集状态的微粒特征、宏观性质、以及影响体积的因素等,同时,还将影响体积的三种因素列了出来。还有一些同学列出了固体和液体相对应的例子,说明大部分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概念图的制作要点。由于教材的内容容易让学生接受,通过自学,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教学内容。

统计表明,对影响不同聚集状态的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的距离的节点,尤其是气体摩尔体积这一节点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缺失,甚至出现了错误,其中能举出正确例子的同学很少。说明这一部分内容,学生自学后的掌握情况不好,对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没有完全理解,而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公式的应用是教学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2)从教学前概念图中的命题来看,大多数学生能从物质的微粒特征的结构和运动方式以及宏观性质的形状和能否被压缩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用合适的连接词连接,构成正确的命题。正确命题数目的差异主要在影响气体的气体以及气体摩尔体积的公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分析一些学生的错误命题,发现在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的距离节点上出现了错误连接。由此可以看出,少数同学在自学过程中没有理解这三种影响因素对不同聚集状态物质体积的影响。

本案例让学生自学、展开讨论,并分析其他同学制作的概念图,学生就易发现自己制作的概念图中的层级结构是否合理;节点和命题是否正确的;所举例子是否正确,还有哪些知识没有理解。教学后学生制作的概念图的正确节点和命题明显增多。主要增加了影响气体体积的外界条件―温度和压强,而且能举出正确的例子。尤其突出的是,许多同学不同程度地标出了三种不同聚集状态影响体积的关系,还有约18.6 %的学生标出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关系,这些都是创新性命题。这说明一方面教师的概念图教学策略是有效的;另一方面说明这些学生在尝试着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但有少数学生未能从这方面作出出尝试,原因可能是学生在画概念图时也许更关注的是不同层交或同一层次内部节点和节点之间的命题,而对于交叉层次间存在的命题缺乏思考;还有可能是学生缺乏将概念体系进行整合的意识和能力。

4 研究结论

(1)在学习中使用概念图的学生,所识记的概念数量多,知识点数量大,知识面明显拓宽,使学生既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深刻地掌握知识的内涵,又扩大知识的外延,将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分散的概念组成了有机的概念体系,对概念的把握更为准确和深刻。

(2)采用概念图教学策略,学生对知识的保持和提取更为有效,提取的途径增多,在问题情境中能够对知识产生积极、有效的迁移,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整体学习能力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显著增强。

(3)概念图使师生的思路更开阔和清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更积极活跃地参与学习;教师的教案更加灵活而篇幅大大减少;学生的笔记更加简明、清晰,更利于学习。

总之,概念图不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教师的教学,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教学意义,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广洲.化学教育统计与测量导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美)John.Best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袁维新.概念图:一种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策略[J].学科教育,2003(4).

[4]王磊.科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蔡其勇.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研究[J].重庆教育学报学院,2004(5).

[6]张英锋,张永安.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J].学科教育,2004(11).

[7]吴中英.品味“物质的量”教学[J].化学教育,2004(8).

[8]胡喜丽.中学化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5.

[9]张冬梅.中学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估中的概念图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0]张军.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

安全意识的概念第2篇

这些问题都意味着教师都没有很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导致学生对概念含糊不清,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解题质量。如何让高一新生学好数学概念呢?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抓住概念中的本质属性

数学概念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对概念理解不清,在解题时就会出现错误。对概念理解不透彻,遇到问题常会感到束手无策。要正确深刻地理解概念绝非易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从多方面着手,适当引导学生剖析概念,抓住概念的实质。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语,结合正反例子,做好概念理解。

如对函数概念中的“任何”与“唯一”要重点强调。然后举例者可以称y是x的函数,后者不能称y是x的函数。因为对于任何一个x,不是对应唯一y。这样通过正反实例,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语,更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逐步深入理解。如三角函数的定义,经历了以下三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一是用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比刻画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二是用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由此概念衍生出:①三角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②三角函数线;③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④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⑤三解函数的诱导公式等。可见,三角函数的定义在三角函数教学中可谓重中之重,是整个三角部分的基石,它贯穿于与三角有关的各部分内容并起着关键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视概念教学,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逆向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例如学习正棱锥的概念后,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并思考:①侧棱相等的棱锥是否一定是正棱锥?(不一定)②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锥是否一定是正棱锥?(不一定)③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的棱锥是否一定是正棱锥?(不一定)这样对正棱锥概念的理解更清楚了。

4.在寻找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有比较才有鉴别,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容易混淆的概念的异同点,有助于学生区分概念,获取准确、明晰的认识。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平行线段与平行向量,平面角与空间角,方程与不等式,映射与函数,对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等等。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

二、及时通过练习和反馈巩固概念

在讲解了新概念以后,还要加强练习和反馈,一个新概念或一些新知识讲授结束后,学生要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时就需要通过安排一些适当的训练加以反馈。教师可以做如下安排。

1.针对概念,基本练习。

我们可以先从基本练习出发,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好新概念。选择概念性、典型性的习题,加强概念本质的理解,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当学习完“向量的坐标”这一概念之后,进行向量的坐标运算,提出问题:“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1,2),(2,4),(0,2),试求顶点D的坐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不少学生运用平面解析几何中学过的知识(如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斜率、直线方程、中点坐标公式,等等),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法,有的学生应用共线向量的概念给出了解法,还有一些学生运用学过的向量坐标的概念,把点D的坐标和向量CD的坐标联系起来,巧妙地解答了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尽快地投入新概念的探索中去,从而激发了好奇心,以及探索和创造的欲望。

2.概念生成后的梯度、灵活性练习。

在基本内容掌握好以后,再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小转弯、小变化和小综合的题目,以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虽然并不赞成利用题海战术完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教学,但是学生要想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离不开练习。

3.概念的比较反例练习。

有时通过反例、错解等进行辨析,有利于学生巩固概念。又如当学习完“函数奇偶性定义”这一概念之后,学生往往只注意式子:f(x)=f(-x),f(x)=-f(x),而忽视了隐含的前提条件: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x也应在其定义域内,以致使判断函数奇偶性屡屡失误。针对这种错误,进行错例练习,可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三、吸收概念精华,感悟数学思想,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化理解

1.概念中得到数学思想的感悟。

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是数学思维的精华,概念的获得是数学学习的节点而不是终点,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隐含于概念形成中的思想方法,在概念的运用和推广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才是概念生成的核心。比如在“概率的频率定义”的教学中,除了随机性,还有频率的稳定性。我在实际授课中设计了四个实验:投硬币看正反,电脑抽奖看分布图,蒲丰投针看圆周率,扑克牌看花色分布,让学生在做试验的过程感受到这种随机性和稳定性的过程,充分感悟和体验这种随机性和稳定性,使他们体会出“概率的频率定义”应用的广泛性,这个思想方法就是统计学的基石。动手实验的价值在于生成数据的信度更高,相对于强加给学生信息,直接经验重于间接经验,数学思想得以真正体现。

2.概念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感悟。

在复习“方程”这个概念时,学生研究一元二次方程,得到其求根公式、韦达定理等结论;研究分式方程得到化分式为整式的经验,注意分母不为零;在研究无理方程时知道要考虑有理化和其存在的意义。通过这些结论的对比分析,得到解方程的本质就是同解变形。这些结论的生成和知识现象背后的本质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探索得到的,对学生来说是原发性、持续性、创造性的知识,更体会了数学学习的意义,深化了概念的理解。

安全意识的概念第3篇

初中物理教学在整个初中知识教学中是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有许多不易学生理解的物理概念,又因为存在课时的限制,学生对所学的物理概念往往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概念图的直接作用就在于能够通过图解的方式将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概念图可以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课前预习课后练习的方式参与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用学生熟悉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整理概括能力。运用概念图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二、概念图的运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完善教学方式。概念图的运用有利于教学方式的完善主要是针对老师来说的。初中物理在教学的过程别注意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情况。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一定的事例引入物理概念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解释,之后安排相应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然而在练习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即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掌握了物理概念,并能结合相关的物理公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局限于物理公式运用的范围,不能灵活的进行转化。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不理解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没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概念图因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有序性与整体性,如果老师能够将其糅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进行灵活的转化,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效果,进行经验总结,将概念图灵活穿插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序地安排,丰富教学方式。

2.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老师依照书本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学生则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由于缺少深化知识结构的教学过程,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够准确。概念图的作用在于能够用简明有序的方式呈现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同时概念图还是评估教学效果的一个很好的标准。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绘制的概念图发现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了解学生实际的接受情况,这样有利于老师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学生在绘制概念图的时候,会发现一些日常学习中忽略的问题,因为概念图的构建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对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较为清楚的理解。通过绘制概念图,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查漏补缺,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短板并能进行相应地调整,这样做能够有效的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次犯错。通过评估,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则可以扩大知识面,对知识体系进行查缺补漏,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1.概念图在新知识教学中的运用。概念图在新知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课前预习课后练习的方式进行。课前的时候,要求老师按照第二天的知识点安排教学内容,将概念图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结合以往学生熟悉的方法,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完成概念图的绘制。同时,老师应该在课前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掌握情况制作概念图,完成对新知识点的预习。一方面通过自己绘制概念图,学生能够关注到以前的知识点和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新知识点有大概的了解;另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概念图了解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之前错误或者不全面的地方,给予改正,以保证知识点的正确性与连贯性。课堂学习是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步。在引入新知识之前,老师可以设置一定的事例或者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事先绘制的概念图对物理概念进行讲解与扩展,参照之前学生制作的概念图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根据课时进行全班范围内的讨论,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学生在自己事先制作的概念图的基础上,参照老师的课件,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学习更好地整合知识的方法,提高自己制作概念图的能力。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应该注意老师着重强调的地方,做好课堂笔记,以便课后的巩固复习。在课后的练习中,学生可以参照老师的概念图先对新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新知识点进行一定的延伸思考。课后有机选择练习的重点,,做好解题笔记,将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向老师请教。老师则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对教学的效果进行验收,纠正学生易犯的错误,保证教学的质量。

2.概念图在复习时的运用。复习的内容可以安排在每章的结尾和全书结束的时候。整合的内容可多可少、可繁可细,老师可以根据课时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做相应地调整。学生在章节结束时做的概念图可以详细一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全书总结的概念图就应该找出最主要的概念,省去细枝末节,要求学生站在整本书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概念图进行一些修改,提出自己的意见。复习最主要的目的是查缺补漏,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四、结语

安全意识的概念第4篇

概念图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尝试

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中采用inspiration来制作概念图。inspiration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轻松的超链各种媒体,灵活扩展,适合作演示教学。

1.教师的教:使用概念图的教学设计,建构清析的课堂教学思路

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对教材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资源链接等进行合理的整合,精心设计而形成的。如何把这么多的内容很好的整理起来,展现在一个简单而清晰的主界面中,并利于教师随时调用资源。这一点概念图强大的兼容功能(比如对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兼容)和框架式结构,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我校的省级课题的二级子课题中《概念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我们设计了概念图的历史学科教学模版比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模版中实现了教学设计所牵涉的各个因素的合理展现。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也显得非常有序,链接在网络上还能够实现对课后的延展,和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本身在备课的思路清晰。

比如在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的教学设计时,根据概念图的条理和结构方式,逐步的分析课文,把课文先整理成以下思路:(1)隋唐与日本的关系;(2)唐与新罗的关系;(3)唐与天竺的关系。而这时发现课文的第一段在概念图的结构中还没有安排进去,所以就会对这部分进一步加以分析,这时只要在研读课文,就会发现这部分应该是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总体特点。在使用概念图的建构方式又可以把它分为:(1)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面广泛;(2)唐朝的对外交往政策;(3)对外交往的影响。在这种对课文采取解构的方式详细分析之后。就能很好的绘制出课堂教学的思路。

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课文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重组。也是这节课,课文原来的安排是先讲日本,后讲新罗。在以条理,结构化分析、解构课文后确定以“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为基点,学习隋唐的对外交往的内容,如果以地图为依据,先介绍唐与新罗关系,思路会更清晰一些,因此教学中就调整课文内容。先讲新罗,再讲日本。在深入到日本这一部分内容时,课文是先安排讲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再介绍鉴真东渡。因为使用概念图框架结构式的分析课文时发现,先讲隋唐时期的中日交往,(包含鉴真东渡),再讲唐对日本的影响要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学生的学:绘制概念图的知识框架,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概念图把知识整合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学生看到概念间的关系,更容易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通过概念图记忆的知识也必然比简单机械记忆更高,他们将更善于解决问题。如果教师能把概念图用于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中用作教学策略,而且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尝试建立概念图,他们就能成功地把握概念的意义,也能成功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控制。

学生绘制概念图这一方式,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进行尝试。在学习七上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由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政权的更迭频繁,牵涉到的少数民族也比较多,所以学生对一部分的内容不容易记忆,也不容易理解。在单元复习时,安排学生绘有关这单元简单的概念图。

虽然学生绘制的这张概念图还比较粗糙,但仔细来分析,可以看到学生已基本掌握本单元的发展脉络和知识框架。建立本单元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学生绘制概念图过程中,他们通过分析、归类和形象化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前后学习的内容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分析,促进学生进入自主的高效率知识管理状态,而高效率的知识管理将促进高效率的知识建构,高效率知识建构的必然结果则是促进学业成绩的迅速提高。

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当然,概念图inspiration作为一个软件,有自己非常明显的优势,但也有自己的弱势。比如:

1.由于inspiration软件汉化的不完全,使用上不是太方便,有时会出现乱码现象。

安全意识的概念第5篇

概念怎么来?一个非常朴素、务实的观念是,梳理该治疗领域的药品治疗史。借用古人的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处方品类的历史中,潜藏着品类、品牌营销的真相。

明确品牌更安全

从各品类、品牌的上市更迭,观念引导,去探求医生用药习惯的养成、变化,也能看出竞争品类和品牌的属性和优缺点,将其与医生的访谈结合起来看,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角,发现机会,提炼概念。

比如,在该细分品类中,是否形成了用药指南?是否形成了常规治疗组合?是否有了被区域甚至全国广泛认知和接纳的处方习惯?医生何以处方这些品类或品牌?他们是如何对品类及品牌定性认知的?结合自身的产品FAB,去探求是否有切入的概念点。

很多药物的培训幻灯片一般都习惯将该治疗领域或疾病的药物进行分类,然后将自身品种与之相对比,就是上述思维的常规性体现。别因为这种思路是人之常情,就对它视而不见,其实营销事本就看似“常识”。

在概念的提示中,先分析品类概念是什么。品类无代表性概念,就先抢占品类概念,并设计品牌概念,提前防备跟进,用以区隔;品类有代表性概念,形成了认知,就用开创性的品牌概念,与主要竞争对手去区隔。

但从长远发展看,在与医生第一次接触时,就有明确的品牌概念,是相对安全的。这里要注意,并非新药就能独自开创品类,关键看医生是如何分类、如何认知的。在分类上,如何界定自己的品种很讲技巧,有时候主要考虑产品不同生命阶段中,所面对的竞争环境、最新进展或行业趋势。一个典型是,PPA事件发生后,面对康泰克的退市,众多产品都打出“不含PPA”的概念,就是因为当时的认知环境发生巨变,可迅速地通过有无PPA来确定品类概念。

固守主题定位稳

药品概念一旦确立后,在传播时,就要围绕这个主题,去展开你的逻辑,包括整个DA和培训幻灯片的论证体系、论据罗列等。

贺普丁将概念确立为“抑制病毒复制”,这就是一种定位诉求。这种抢先定位绝不仅仅是对技术层面药物的类别界定,而是基于对竞品的定位是“转阴”。在技术层面,贺普丁固然是核苷类抗病毒药,但这是支撑点。

主诉求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做微调,但整体的定位说辞是一样的。还是拿贺普丁举例。2004~2006年,贺普丁的定位一直围绕“抑制病毒复制”展开,其广告语是“向乙肝进展喊停!”主创意为两只手摆出“停止”的手势。主题不变。

2004年,其文案是:“国外对照研究显示,经过贺普丁治疗,38%~52%的病人获得了肝脏组织学改善,部分病人减缓了向肝纤维化进展。贺普丁,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慢性乙肝疾病进展。”2005年,丰富为“贺普丁在中国2200例病人中的扩大临床研究显示,54%的病人获得肝脏组织学改善”。2006年,提出了“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基础用药”。

到了2007年,开始提升品牌形象,比如用长城的背景,做“长治久安,信心之选”的形象诉求,并提供了新的证据:“贺普丁被证实能部分降低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率”,2009年换了个彩笔画的背景,主诉求是“优化治疗,长治久安”。定位一直未变。

秀外慧中看包装

学术概念,在内核上,一定是经得起推敲的。但在概念的命名上,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可以用文学化的语言、艺术化的手段来表现。这就是所谓的“秀外慧中”,笔者更愿意将之比喻为“居里夫人要长成林志玲的外表”。

概念越生动,越形象,越简单,就越成功。一个谁也无法记得住的概念是很难引起兴趣的。即使传播成功,也会浪费很多银子。就像我们都无法理解“滑动紧锁装置”是什么,但都明白“拉链”是什么。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概念也要靠包装。一个观念是:“名字是切入心智的第一武器。”消费者凭什么记住一个品牌,当然可以是一个形象、一个代言人、一种标准色,但第一识别还是名字。所以,给概念取名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三联疗法”、“低附加损害”、“持续性病毒学应答”、“基因屏障”等等。当然,这种文学化和艺术化的语言处理,绝非天马行空,其目的是让人对产品概念能够更好地产生理解,以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

安全意识的概念第6篇

关键词 人类安全 非传统安全 人类发展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6)01―0038―46

一、绪 论

作为一种新的安全理念和人类发展的基本目标,“人类安全”(Human Security)由联 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于1994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HDR)中正式提出,还只是10来 年前的事。但随后接连发生的1997年前后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 2003年SARS传染疾病的爆发以及刚刚过去的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大灾难,使得“人类 安全”这一非传统安全概念越来越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 和重视。

虽然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人类安全”所包纳的内容并非全新的发明创造,且其定 义、内容、适用范围以及实际的分析效用至今仍不乏争论,但仍有不少学者将“人类安全” 视为“安全概念之探求上的一大飞跃”。一些国家,比如加拿大、挪威、日本、爱尔兰、约 旦、荷兰、奥地利、智利、泰国、斯洛文尼亚与瑞士等,也早已开始将人类安全概念纳入其 外交政策。G8工业国高峰会、联合国秘书长以及相关联合国机构也渐将“人类安全”的 相关议题列为讨论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人类安全为主题的国际会 议也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大城市召开。一些重视推动实现人类安全的“志同道合国 家”也在1999年设立了名为“人类安全网络”的国际组织。至今,“人类安全网络组织” 已召开六次部长级会议。值得一提的是,2003和2004年连续两次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也都将“人类安全”列为主要议题,在后一次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 还就人类安全问题做了专题发言,讲话涉及恐怖主义、传染病的蔓延等非传统的安全威 胁,会议最后提出了加强人类安全的共同主张。凡此种种,皆说明了“人类安全”在国际 社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影响也愈来愈深远。1994的《人类发展报告》曾预言道: “人类安全这一概念虽然简单,却有可能掀起21世纪的一场社会革命”。现实的发展正 在逐步证明此言不虚。

自“人类安全”概念诞生至今,海外的有关讨论可以说颇为热烈。姑且不论以“非传统 安全”为题的相关研究,仅就以“人类安全”为题的学术论著而言,就已数目繁多,其中又以 加拿大、日本、美国、泰国、挪威等国学者的探讨最为活跃。以2001.年8月美国哈佛大学人 道政策与冲突研究项目(Harvard Program on Humanitarian Policy and Conflict Research)所汇 编的与人类安全相关的文献为例,合计共有283种。沙贝龙・塔德巴什(Shahrbanou Tadjba- khsh)于2002年在互联网上搜集的人类安全方面的资源也达106处。此外,英国剑桥大学 国王学院历史与经济学研究中心的萨拉,爱德森(Sara Edson)所编写的关于人类安全的参 考书目所列举的内容长达76页,其中包括一些研究文献。台湾地区的学术界也曾召开过几 次与人类安全有关的会议,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宋燕辉、廖福特、林碧照、王昆义等就曾对 人类安全有过富有成果的探讨。

大陆学术界在“非传统安全”的框架之下对“人类安全”的内容多有涉及和讨论,不过, 正如保罗・埃文斯所评论的那样,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类安全”这个词还没有被 政府官员在正式会议或是媒体中使用。相比“人类安全”,中国的政府官员更偏向于使用 “非传统安全”一词,这也就影响到了学术界对“人类安全”这一词汇的使用,因而,以“人类 安全”(或“人的安全”、“‘人’的安全”等)为题的专题论著至今仍比较少见。鉴于此,笔者 即希望在广泛阅读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尝试较为系统地介绍“人类安全”,以使大陆社会各 界对其内涵有比较明晰的了解。

文章将首先从理念内涵的角度分别介绍联合国、人类安全委员会、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 以及学术界对“人类安全”的不同理解和阐释,然后归纳总结国际社会围绕着联合国发展计 划署对“人类安全”的界定所展开的批评和辩护,最后做简短的概括与讨论。

二、人类安全的界定

自“人类安全”概念问世以来,对于其具体的内涵就有着广泛的争论,不同的政府、国际 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学者都依据各自不同的理解,提出了林林总总的定义。这正如爱德 华・纽曼(Edward Newman)所说,“人类安全”并非一种内容一致或客观的思想,与此相反, 存在着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及地缘政治取向的不同的、有时是针锋相对的人类安全概 念。人类安全委员会(Commission on Human Security)共同主席之一的绪方贞子(Sadako Ogata)女士也曾感慨说:“人类安全乃是一可能包含全部或是全无之危险的名词”。因此, “人类安全”可从不同层面加以解读,它可以是学术问题,可以是政治议题或诉求,可以是一 研究范畴,也可以是对安全研究的转变。

概而言之,由于“人类安全”涵盖了包括经济、就业、健康、粮食、环境、人身、社群、政治、 人权、教育等内容广泛的议题,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也就依其主观价值、认识或关注的重 点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不管论者如何界定,这些定义都是以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4 年《人类发展报告》所提出的“人类安全”概念为基础和参照系的,其主要的关切点都是人的 安全,而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安全。

1.《人类发展报告》的阐述

虽然“人类安全”概念的系统提出是在1994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之中,但此前的1993 年《人类发展报告》就已经提及这一思想。该年的报告指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秩序需要新 的五大支柱,其中之一即“新的人类安全观”。这一新的人类安全观必须强调人的安全,而 不仅仅是国家的安全。概而言之,旧有的安全观必须发生以下三方面的转变:从完全强调国 家安全到更多地重视人的安全;从经由武力实现安全到通过人类发展达致安全;从关注领土 安全到关切粮食、就业及环境的安全,这些正是1994年报告所论述的人类安全理念的核 心内容。

在此基础上,重994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以专章《人类安全的新维度》系统翔实地提出 了“人类安全”概念。根据该报告的论述,“人类安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它首先意味 着免于经受长期的饥饿、疾病和压迫等的煎熬,其次意味着免于日常生活模式遭受突然和有 害的破坏――无论是在家中、工作中还是在社群(communities)当中。报告解释说,长期以 来,人们对“安全”这一概念的解读过于狭隘,如免于外来侵略的领土安全、外交政策中的国 家利益保护、核威胁下的全球安全等。但这些内容与民族―国家的关系较之与人的联系更 为密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安全的普通老百姓的合法关注却往往被忽视了。然而,对于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来说,“安全”意味着保护他们免于疾病、饥饿、失业、犯罪、社会冲突、政 治迫害和环境灾难等的威胁。随着冷战阴影的消退,我们应重点关注的是国内冲突,而非国 际冲突。

该报告将人类安全大略地归为七类,分别是经济安全、粮食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 人身安全、社群安全以及政治安全,并归纳出“人类安全”的四大本质特征:

(1)人类安全是普世性的。国家不论强弱,人类无论贫富,都受到人类安全的影响。 对于人类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虽有地区性的差异,但总体来说,都是真实存在且不断增长 的。

(2)人类安全的组成部分是互相依存的。当世界某地的人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所有 国家均有可能卷入其中。因为诸如饥荒、疾病、走私、种族冲突以及社会动乱等不再只 是孤立的事件而被局限于一国之内,其影响将波及全球。

(3)早期预防强于事后干预。以艾滋病等传染病为例,早期预防通常就有更好的效 果。

(4)人类安全以人为中心:人类安全关切的是人类在社会中如何生存与呼吸,他们行 使其诸多选择的自由程度如何,他们获得市场和社会的机会有多大,以及他们是生活在冲突 中还是和平中。

2.人类安全委员会的论述

2001年1月,在前联合国难民高级委员会高级专员绪方贞子以及诺贝尔经济奖得主、 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推动之下,独立于联合国系统之 外的“人类安全委员会”在美国纽约成立。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社会接受“人类安全”之概 念,确认构成“人类安全”的重要与普遍的威胁,并拟订具体的行动计划,以达成实质性的成 果。

该委员会曾使用的由萨比拉・阿凯尔(Sabina Alkire)提出的“人类安全”工作定义为: “人类安全的目标是以与长期的人类富足相协调的方式,保障所有人的生活最核心免于严 重的、普遍的威胁”。这一定义关注了保护人们免于因特定情形而可能遭遇的生活下降的 威胁。此外,为详细阐明人类安全,它努力聚焦于人类生活的“最核心”和“严重与普遍的威 胁”,并在敦促即刻行动的同时,力求无损于“长期的繁荣富强”。

在该委员会于2003年出版的名为“Human Security Now”的报告中,这一工作定义被进 一步阐释为“以提升人的自由和人的实现的方式保护所有人类生活的最核心”。报告指出, 人类安全意味着保护基本的自由――作为生活之精要的自由;它意味着保护人们免于危急 的(严重的)和普遍深入的(分布广泛的)威胁与遭遇;它意味着努力增强人们的力量和愿 望;它意味着创造政治、社会、环境、经济、军事及文化系统以共同为人们提供生存、生活和尊 严之所需。这一定义聚焦于“民众”,将其视为确保安全的主要对象。所谓“民众”,特别 是指那些通过族群的、宗教的及社会的纽带和价值观将个体联结起来的社群。

该委员会同时也认识到,由于“人类安全”概念本身可以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难以 给出一个精确的、能使各方都满意的定义,因而比较强调这一概念的工具性意义,亦即主要 将其视为一种“真实的需要”和“引导出实际行动的概念工具”。在一份综合介绍该组织的 目标与活动的文件中,该委员会坦陈道,“人类安全”这一用语可以表示“什么都是”和“什么 也不是”(a term that can mean all and nothing),这正如其所诉求的目标一样相当难懂。因而 绪方贞子女士在一次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了两点看法:第一,“人类安全”虽非法 律概念,亦无法精确定义,但却代表着一系列的因素、目标、价值及感情,“人类安全”不是抽 象的概念,而是真实的需要;第二,“人类安全”应是一种引导出实际行动的概念工具,我们 不应只从理论及定义上探究人类安全,而应当检视有何实际步骤与措施来维护或重建人们 的安全。

3.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的见解

加拿大、日本、泰国、挪威等国政府也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提出了相对狭窄的人类安全 定义。

例如,加拿大政府将人类安全定义为:“人民免于暴力和非暴力威胁的安全”。他们论 述说,“和平与安全概念,不论是适用于国家、区域或者全球,只有在其是以个人安全为基础 的时候才有意义,这就是我们所指的人类安全”。较为详细的论述则见诸该国政府于 1994年4月所提出的有关“人类安全”的概念文件,其中提出,“人类安全”是指人民免遭暴 力与非暴力威胁的安全。综合而言,其所关注的对象比UNDP所下定义的关注点更为保守 和狭窄,根据其有限制的定义,人类安全是指“免于恐惧之自由”。为直观起见,我们可以列 表对联合国与加拿大的人类安全概念作一简单的比较:

日本官方的人类安全定义虽然比加拿大提出的定义包容更广,但也与UNDP提出的定 义有所差别。根据日本的外交政策,“人类安全综合性地涵盖了所有危及人类生存、日常生 活及尊严的威胁――如环境退化、人权侵犯、跨国组织犯罪、违禁、难民、贫困、杀伤性地 雷、艾滋病等传染病――并强化对抗这些威胁的努力”。日本《1999年外交蓝皮书》也提 出:“人类安全广泛地关注所有对人类生存、日常生活与尊严的威胁(这包括环境退化、侵犯 人权、跨国组织犯罪、非法走私、难民、贫困、杀伤性地雷、以及艾滋病之类的传染病等 等),以及对抗这些威胁的强化的努力”。可见其包容性较之加拿大的观点为广。泰国则 表示,人类安全包括主体及客体因素。其客体乃是“免于恐惧匮乏之自由及经由安全福祉 及尊严达到人性之境界”;而主观因素则包括“人的希望、恐惧及消除威胁”。另外,奥地 利、加拿大、智利、爱尔兰、约旦、荷兰、斯洛文尼亚、瑞士及挪威都提出了更有限制的人类安 全日程,主要关注的是杀伤性地雷、轻型武器、武装冲突中的儿童、国际人道与人权法,等等。

此外,1999年所设立的“人类安全网络组织”所持的观点比较包容,除强调“免于恐惧之 自由”外,也将“免于匮乏之自由”包纳在内。因为在一个安全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被保 障免于恐惧及免于匮乏,同时有机会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人类安全”本质上即是免于对个 人权利、安全或生活的持续威胁。

4.学术界的不同定义

卡罗琳・托马斯(Caroline Thomas)提出的定义与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的阐述较为 类似,他将人类安全定义为“一种基本物质需要能被满足、‘人类尊严包括社群生活的有意 义的参与’能获实现的生存条件”。与此相似的观点还有不少,如罗伯特,本德斯基 (Robert Bedeski)提出,人类安全包括“保护、保卫及保持人类生命的生物性存在的知识\技 术、制度和活动的总和;及保护和完善共同和平与繁荣以促进人类自由的进程。

不少学者不满于UNDP等提出的定义的宽泛性和含糊性,因而提出了相对严格而精细 的人类安全定义。如金(King)和默里(Murray)提出的定义为:将来生活于一种“广义贫困” 状态之外的年数。这一定义试图只包含“必不可少”的要素,即那些“足够重要、值得为之奋 斗或值得将其生命或财产置于重大威胁而不顾”的要素。应用这一标准,他们提出了五大 关键福祉指标――贫困、健康、教育、政治自由及民主。与此类似,康迪・巴基派(Kanti Bajpai)提出了建构“人类安全审计”的主张。人类安全审计包括“对于个人身体安全与自由 的直接和间接威胁”的衡量及对于不同社会的“应对这些威胁的能力”的测定。对于大卫 ・默丁思(David R.Meddings)而言,人类安全的主要关注点则是“可持续地获得特定的需 要及确保特定的权力”其它的人类安全提倡者大多聚焦于生活质量议题;或以原有的安 全理解为基础,将其参数加以拓展以同时涵盖个人福祉议题和国家层次的安全议题;还有人 将“人类安全”定义为保护那些弱势人群免于生活质量的急速下降;另有一些倡导者将“人 类安全”描述为价值观转变的一种表征或必然结果,或是视角或定位转变的一种表征或必 然结果。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理解人类安全的方法,是将其视为一种“国际公共物品”。

哈佛大学教授林肯・陈(Lincoln C.Chen)由公共卫生保健的角度去界定“人类安 全”,认为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人类有关生存、福祉与自由方面的安全。“人类安全”是所有 安全考虑(如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与环境安全)的最终目标。以经济安全为例,尽 管其极端重要,但它被视为实现“人类安全”的一种工具。换言之,财富与所得并不是最终 目标,而是达致人类生存与福祉这一最终目标的手段。汉斯・范金柯尔(Hans Van Ginkel) 与爱德华・纽曼(Edward Newman)与其有类似的观点,也认为“人类安全”系其它各种安全 (如经济安全、粮食安全、健康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社区与文化安全)定义的目标或焦 点。此外,加拿大学者约治・讷福(Jorge Nef)认为,“人类安全”的概念至少意味着一些相 互交织混杂在一起的维度,而此些维度主要是以人类尊严为中心,广义来说,就是人权。 另一位加拿大学者乔治・麦克雷恩(George MacLean)提出,“人类安全”包括个体在个人环 境、社群及环境当中的安全。珍妮弗,利宁(Jennifer Leaning)与萨姆・安芮(Sam Arie)则 将“人类安全”界定为“可持续人类发展的基础条件”。

由以上种种定义可见,学者们提出的比较狭义的“人类安全”往往只着眼于人体完整, 或只限于少数种类的威胁,而较为广义的定义则还包括了心理与情感层面的安全。杰德・ 奥本雷勒(Gerd Oberleitner)因而曾将各种定义划分为三类。其一为狭义的类型,注重基本 人权所内含的自然权利和法制。其二为“人道主义”类型,将人类安全理解为“深化和强化 处置战争罪、种族屠杀等议题的努力”以及“为人道干预提供理由”的一种工具。其三则为 广义的类型,将人类安全与世界经济与全球化的状况联系到了一起。以杰德・奥本雷勒所 作的分类为基础,台湾学者廖福特则将学术界的各种定义归纳为四种模式:第一,有人从字 面诠释“人类安全”,因而认为“人类安全”中之“人类”指的是着重于个人,而“安全”乃是指 免于威胁或是提供安全环境,于是人类安全指的是有关人们或个人的安全而非领土安全,仅 与“人们的生存、日常生活及尊严”相关。第二,有人认为“人类安全”乃是保障个人的人身 安全及自由,而不受间接或直接的暴力威胁,于是认为人类安全概念在原则上是非常广的, 而其最基本层次是指免于恐惧的自由。第三,有人认为“人类安全”概念包括两大主要元 素:未来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处于被剥削的情境。第四,有人认为“人类安全”应包 括人身安全及免于匮乏两方面的内容。比较来看,廖福特所归纳的第一、第二、第四种定 义就分别相当于奥本雷勒所称的狭义类型、人道主义类型及广义类型。

上述两位学者的分类基本上抓住了学术界对人类安全所下定义的全貌,我们从中可以 看到仍有十分显著的分歧存在。

三、对UNDP定义的批评与辩护

自1994年UNDP提倡“人类安全”概念至今十余年间,其在解释和应对新的挑战方面 引人注目,但同时也招致了不少批评,其鞭挞的要点在于它的宽泛性与含糊性。

一些人认为它“新瓶装旧酒”,只是将传统的对“免于恐惧之自由”与“免于匮乏之自 由”的关注加以综合而已。从轻说来,它阐释拙劣、难以量度,从重说来,则是一个模糊而逻 辑矛盾的口号,它过于宽泛,试图将所有的福祉成分都收入囊中,这样就反而会变得没有意 义。这种宽泛性也使得其难以为政策和行动分出轻重缓急,这就如林肯・陈、瓦桑特,纳拉 西姆翰(Vasant Narasimhan)指出的那样,一系列的相关术语已被提出――人民安全、难民安 全、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综合安全、健康安全。人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繁多如许的 不安全怎么能够被统归为一个单一的概念?哪一威胁应优先考虑?又有哪一个可以被排除 在外?而且,这一概念“太理想化”,未能将“快速变动的国际体系中的地缘政治权力”这一 现实世界的政治因素考虑在内,其架构迎合的主要是加拿大、挪威、智利、奥地利、爱尔兰、希 腊、约旦及荷兰等中等强国的需求。

对于人类安全的另一种批评指向的是其普世主义及其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因为1994 年的《人类发展报告》就将人类安全描述为一种“普世的关注”。针对这一看法,学者们颇 有微辞。例如,有人就认为“人类安全”是以“西方的看重民主、更看重自由市场经济承诺的 观念”为基础的,人类安全“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发达世界的价值观为基础的西方式设计方 案”,因而作为一种安全理论具有局限性。此外,UNDP所确定的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 利本身就是颇受争议的对象,因为不同的国度对应该包含哪些权利持有十分不同的观点。 因而批评者提出了诸多疑问:到底应由谁来决定是哪些东西构成了安全需要的“最核心”? 什么才能使得人们感到安全?“安全”这一术语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受文化决定的呢?何者 (国家、公民社会、私有部门)在何种情况下应为保护人们的安全负责呢?

基思・克劳斯、迈克尔・威廉斯(Keith Krause,Michael Williams)则特别关注“主体性” (agency)的问题。他们提出,既然国家看来已明显是实现个人安全的“主体”(agent),将个 人作为安全的指涉对象就会冒“回复国家契约理论”的风险。另一个相关的批评是,将个 人作为安全指涉对象并非总是理解不安全的特殊情势的最好方法,因为“认同与族群差异 的议题”可能被忽视,如土耳其的库尔德人就是作为一个群体的一员而非个体受到威胁的。 另一个人们所关心的话题是,考虑到个人安全的不同方面有可能互相冲突,如提高少数民族 的权利有可能同时削弱国家或民族的一致性,那么,它将如何在相互竞争的需求和目标间作 出裁决?当人类安全的不同成分(如环境与经济)出现矛盾之后,究竟谁的安全应受保护, 哪种类型的利害关系应优先考虑呢?

正是由于UNDP的定义存在以上诸多问题,林肯,陈因而归纳说,“人类安全”的概念 提供了一个“软心肠的”(soft-hearted)的研究策略,而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hard-head- ed)研究策略,而且此概念过于模糊,以致无法有效地被执行。

虽然UNDP提出的人类安全定义招致了广泛批评,但仍有很多人相信“这一概念的价 值正是存在于其整体性和包容性之中”,或认为“人类安全”应当被视为一种“话语”而不是 “安全的政策议程”,因而很有必要从“将人类安全视为政策议程的视角”转移开去,将其作 为一种安全理论加以审视。而将环境变化、军事安全、人权及发展不均衡等如此多样的要素 纳入安全旗下,也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在起源与宽泛解决方案上的相互联系。

尼古拉斯・托马斯、威廉・托(Nicholas Thomas,William Tow)则称赞说,“人类安全”概 念的跨国界构成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积累“更大的分析和政策价值”的道路。林肯・陈与瓦 桑特・纳拉西姆翰也坚持认为,“人类安全”作为一个政策概念出现,是由新的全球力量 (“冷战的结束、国际发展的新思考、全球化的力量”引发的对包括健康安全在内的人类安全 的新威胁)共同推动的结果。他们论证说,面对所有这些新兴的挑战,我们应当采用“人类 安全”这一综合性的概念。他们还乐观地展望说,“人类安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与 “可持续发展”概念具有同样的潜力。

萨其戈・弗库达帕(Sakiko Fukuda―Parr)则格外赞赏“人类安全”概念对“因遭突然变 故而导致的人类福祉层次上的威胁”而非仅仅是“绝对层次上的剥夺和匮乏”的关注,因为 前一种威胁影响到了所有层次的人们――无论贫富概莫能外,因而更具综合性、包容性。另 外,她还认为,人类安全视角的整合性对于女性特别有用。因为“全球化所固有的社会与政 治变迁”带给女性的冲击不可能通过“经济维度占主导的分析方法”来解决,而人类安全的 包容“基本的经济、社会需要及与冲突有关的威胁”的更为宽广的框架就能更有效地解决这 些问题。

四、总结与讨论

“人类安全”的定义尽管诠释不同,但确有共通之处,这包括:安全的指涉对象转变为个 人,安全威胁的定义转变为对于个人生活质量的威胁;都认为需要认识到非国家行为者也是 帮助实现安全的主体;都认识到“摆脱传统的、唯一的对于武装冲突的关注而重新定位安 全”的重要性,都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安全观念和实践提出了批评。此外,这些定义都围 绕着联合国《千禧年宣言》所强调的三大焦点领域展开(免于匮乏之自由、免于恐惧之自由、 使人类未来可持续的重要性),这些时下对人类安全的关注也正是科菲・安南在1999年9 月20日的联合国大会上所作演讲的主题。

安全意识的概念第7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物理教学 概念图 概念图的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此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美国的诺瓦克教授(康奈尔大学)以奥苏贝尔的理论为依据开发出概念图,它在教学、学习和对教育的研究中起了很大作用,随着概念图的不断发展,它已经被应用到物理、生物等学科的教学当中,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概念图概述

概念图是一种以综合、分层的形式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以构建完整知识结构的整合和表现知识的工具。简单来说,概念图就是概念的空间网络结构图,包含节点、连接、层次和命题四大要素,它不仅能把基本的概念联系起来,还能用具体的事例对概念进行说明,通常概念之间使用连线或箭头进行标注。

二、概念图的应用功效

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具体表现在:

1.概念的先行组织功效。高中物理的重难点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如果学生的知识是零散的,那么学生难以真正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这点对于学习物理十分不利。概念图能够将旧概念与新概念很好地衔接起来,益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前概念的检查功效。根据教学实践的结论可知,很多学生在接触新知识之前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在物理上也不例外,那么这种理解统称为“前概念”。显然,学生自己的见解往往与真正的物理知识产生悖逆,概念图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避免因为两者的矛盾而被误导,通过概念图上的图像对比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检查,将学生的片面认知概念转化为科学认知概念。

3.课后复习的辅助功效。很多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所学到的知识的系统性遭到了破坏。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学过的知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记忆物理公式往往不去理解基本概念产生的原因和意义,而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于老师讲过的类似的问题不能举一反三,而概念图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概念图可以把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在老师的辅助下轻松学习并改进。

三、概念图的应用模式

1.创建物理情境。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利用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对物理知识总体的把握将教学目标等进行分析并设计题目,然后把学生带进跟设置的题目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通过老师的引导绘制出总体的知识概念图,方便学生今后学习的总体把握和逐步深入。

2.组织导入教学。在教学中老师要起到客观引导作用,分层次地教学,通过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物理学习中交流、谈论、探究并取得进步。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断创新、求实和攀登的过程。

3.指导知识目标。老师应该在获取基本概念、学习技能和攻题战略后对其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指正,及时引导学生构造正确的知识概念框架。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对旧的概念图进行修正,与新知识一同整合,创建出新的符合自身学习认知的概念图。

4.指导辅助练习。物理概念和意义在整合之后,学生有了新的知识结构。但是学生自己并不能完全认知自身的系统知识的错误,因而老师就应该布置适量的练习题给学生,从学生的做题步骤中发现不足和错误,及时修补学生知识框架中的漏洞。

5.总结教学评价。学生通过老师对自身概念图构造情况的评价进行反思和改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改进,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掌握自主学习的诀窍。

学生通过老师的知识引导,深入了解物理概念和意义,并在自己出现的问题和老师的评价中更新知识框架,最终构造出能够完美应用于物理学习的概念图,这是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的过程。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的效果并不能靠固定的教学模式来达到,因此,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老师应当灵活多变,要让教学目标有层次、教学氛围和谐、教学效果有效、教学环节全面等,让概念图与课程完美结合。总之,概念图的引入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诸多好处,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上的福音,让我国物理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瑞.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应用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09(11).

[2]周育英.基于概念图的物理教学评价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 2009(11).

安全意识的概念第8篇

【关键词】概念车 中国文化 造型设计 新能源

在全球各大车展上,概念车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概念车是创意智慧的结晶,展现了人们新奇、特别、前卫的构思,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一种车型甚至是一种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尽管如此,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景却不容乐观。大多数国内品牌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只通过“模仿”国外品牌的汽车来推出产品。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创造出属于中国风格的汽车,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的器物、建筑等的设计影响深远,也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①

一、国内外概念车设计的比较分析

概念车不是推出市场的车型,所以无须顾虑来自生产制造水平方面的约束,可任意采用未经充分验证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计。每一辆概念车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设计魅力、最新的科技成果、独特的鉴赏价值。各国的车企都在努力研发能代表其未来发展方向与整体实力的概念车,但设计水平参差不齐。

欧美的概念车经历了70余年的发展历史,有着丰富的研发经验。在造型、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水平,②创造了自己的造型风格,用特有的造型元素传递着自己的造车哲学,具有极强的品牌识别性。欧美概念车整体上倾向于展示其品牌所属集团的综合实力,如BMW的双肾型进气格栅就是它的经典元素。

日本与韩国的汽车设计之路极为相似。起初以模仿欧美车型为主,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展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进入新世纪以来,日韩品牌意识到汽车造型中文化与风格的重要性,开始将本土文化元素应用到汽车造型设计中。如日本的丰田及韩国起亚等都推出了具有东方美感的概念车,与其务实的民族精神相吻合,有独特的鉴赏价值。

中国的汽车造型设计刚刚起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8年,由于政治、经济等多种原因,我国的汽车工业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发展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央、地方以及市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汽车工业和国际品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完善。这阶段,我国车企致力于量产车的生产,汽车产量虽迅速增加,但是模仿的痕迹仍然很浓重。企业对其品牌的延续以及未来概念车型研发,还未纳入议事日程,这种情况持续到了1999年。

1999年,我国推出了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车型——麒麟,设计研发工作由上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完成。麒麟概念车在当时曾引起不小的轰动,但缺乏时代感的造型、内敛低调的色彩搭配使其很难成为概念车的经典。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奇瑞、吉利等车企开始在品牌文化和概念车研发领域不断开拓,并推出了一系列值得肯定的概念车,如奇瑞TX、中国龙等。这些概念车在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文化元素应用等方面虽尚显不足,却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自主品牌的未来。

二、一款基于中国文化元素的概念车设计

设计背景:全球化进程加剧,中国自主品牌模仿情况严重,中国文化元素缺失。城市交通拥堵、汽车污染备受关注、能源日趋紧张。

使用人群:未来中国有个性、有主张、有强烈环保意识的年轻人,他们有多元的生活方式,可以独来独往,也喜欢三五成群。使用地点:未来城市中,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

使用时间:上下班、短途旅行。设计目的: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提升中国文化设计;减少汽车产品对环境的危害,激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缓解能源紧张,给未来的汽车设计提出新的设计理念。

实现方法:汲取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在汽车设计中;利用特殊的电磁能源实现汽车的驱动。

根据以上设计定位,绘制大量草图,分析、修改、优化设计方案,运用抽象仿生的设计手法对脸谱等中国元素进行抽象提取,并运用在概念车造型设计中,形成了将中国元素与现代时尚结合的概念车设计方案,具体分析如下:

1.中国元素的提炼与运用

将中国元素简单而生硬地放置在设计中,或者附着在设计的产品上是不合适的。在此,通过对敦煌壁画“飞天”(图3)、舞动的红绸(图4)以及“庄周梦蝶”的典故等具有中国本土文化元素的线条、色彩、神韵和形态要素的提取,并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运用在概念车的设计之中。设计构思(图5、图6)以舞动的红绸为主要载体,撷取红绸的动感和激情与“庄周梦蝶”的意境;通过红绸“飞天”般环绕穿插形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并将驾驶舱设计成“茧”的造型,“蝶”形的车架从“茧”形的驾驶舱中穿过,两者的结合亦有“化茧成碟”的美好意象。红、白的色彩搭配以及写意的造型,既夸张又富有喜感,最终方案(图7)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激发人们潜意识中的形象,使人想到具体的中国器物却又不失个性和现代感,与众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此设计作品入围2011年CDN中国汽车设计大赛中国文化元素设计特别奖,最终获得了最受欢迎设计奖。

2.环保理念的应用

随着全球资源的逐渐枯竭,寻找石油的替代产品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都在致力于研发环保型能源的汽车,此设计方案也不例外。鉴于对未来概念车的畅想,我们为这辆车提供一种全新的运动方式,采用磁悬浮原理,车身支撑架的材料为具有磁性和超导性能的有机塑料,支撑架内部动态的电流将切割地球表面的磁感线,从而获得一个向上或是向下的支撑力,使车能够“悬浮”或“下落”,同时尾部的空气压缩机将提供一个推动力,从而实现这款概念车的运动。很多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却没有实现的途径,如果他们拥有这样一款汽车,会感受到自身对环保事业的参与,帮助其贯彻自己的环保意识。

3.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与分析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研究人、机、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其目的是让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到“安全、健康、舒适、高效”。③在概念车的设计中同样不应忽视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此款概念车设计以人机尺寸为根据(图8、图9),为了使产品符合大多数人的生理尺寸,满足安全、易操作等使用要求。

驾驶人员是汽车主要的使用者,驾驶舱是与驾驶员交互的主要空间。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研究驾驶员生理尺寸与使用环境,以理性设计满足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灵活性。著名设计师沙利文曾提出“形式追随功能”,“茧”型的驾驶舱(图10)设计不仅提供了如“襁褓”般安全舒适的使用环境,还诠释了“化茧成蝶”后翩翩起舞的语意。对汽车的内饰设计尤其是操控台进行设计,将有机设计的思想融入其中,并考虑到交互体验式设计,强调操作台的科技感、现代感。操作台必须给驾驶人员提供足够的信息,并保证这些信息能及时迅速地反馈给驾驶者,让驾驶更简单,旅途更安全。

结语

本文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对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汽车产业、国内外概念车设计以及新能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承载中国文化元素的概念车,并力图从中寻找到我国本土化概念车设计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以期对中国文化元素在概念车设计中的应用这一领域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与概念车造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课题相关的研究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通过长时间、大量的设计实践来推敲并不断完善。

注释:

①李月恩,白生武.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1—22.

②鞠清绘,朱志伟.东风概念轿车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8(1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