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体工程学分析

人体工程学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4-02-04 14:47:01

人体工程学分析

人体工程学分析第1篇

关键词:工作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3-0015-04

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是质量的提升,而课程体系改革是质量提升的关键,其中课程开发又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内核。当前,课程开发的主要技术是基于岗位任务的工作分析方法,它是MES课程、CBE课程、项目课程等普遍采用的技术。通过工作分析,可以获取从业人员职业活动中的任务、行为以及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因素,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的安排、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的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因此,有必要探讨工作分析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价值和实施策略。

一、何谓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在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方面受到重视。所谓工作分析即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同类岗位工作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岗位的工作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是通过搜集某一职业或职业群的工作信息,对岗位进行工作的描述(工作概要、工作职责、工作环境等)和任职资格(身体素质、知识、技能等)的界定。

工作分析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工作分析的对象,可以把工作分析区分为三类,即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针对某个具体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发及对应于某个岗位群的学校工作任务开发。根据工作分析的描述语言或要素维度,可以把工作分析区分为工作(任务)导向性的工作分析和人员(工作者)导向性的工作分析。工作导向的工作分析以工作本身为出发点,侧重于分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需要的任务或行为,而人员导向的工作分析以任职者为出发点,强调完成任务或行为所需要的个体工作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要素。

在职业教育的课程研究领域,工作分析既是针对某个岗位群的学校工作任务开发,又是工作导向工作分析和人员导向工作分析的统一,即工作分析专家通过“头脑风暴”式的会议研讨,分析具体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工作后即可胜任的岗位)以及发展岗位(与专业相关的提升性岗位),针对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描述其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任务或行为,进而分析完成任务或行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要素,从而形成课程开发所需要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为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基石。

二、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价值和实施策略

以开发课程为目的的工作分析以从业人员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基础,结合行业、企业和社会因素,对工作岗位中实际存在的任务进行梳理和概括,获得具有逻辑性、层次性和清晰性的工作任务结构,并归纳、整理出任务完成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是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因此,工作分析在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一)工作分析是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前提

工作分析的逻辑前提是对工作岗位的清晰认识,即明确专业所对应的具体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因为岗位决定了工作任务的范围和空间,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工作的起点。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企业专家根据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质和层次水平,罗列出各自认为的专业可能面向的岗位;随后分析专家对企业专家罗列的岗位进行汇总,并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尽可能规避岗位过宽、过窄或岗位描述过于笼统等问题,最终确定专业所面向的岗位或岗位群。另外,岗位定位应该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特点,并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实际状况,如沈阳某高职学院根据地区橡胶工业较为发达的事实,将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的就业岗位定位在橡胶工艺运行控制工(包括配料工、炼胶工、硫化工、半成品成型工、压延工等)、橡胶设备操作工、橡胶设备维护工以及具有发展性质的技术员、质量检查员、安全管理员、工段长等。一方面,该岗位工作分析有利于明确化学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定位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该岗位分析也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有利于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二)工作分析是课程设置的根据

工作分析的重心是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即明确岗位从业人员需要完成的任务,掌握其具体工作内容,简单说来就是分析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包括工作中使用的机器、设备、辅助设施等,是实现课程设置的关键环节。首先,企业专家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撇开学科课程的思维模式,各自书写岗位从业人员实际从事的工作领域(一组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较宏观)和工作任务(单件任务,较具体),且表述任务时一般采取“名词+动词”的形式,如图纸识读、涂层检验、产品运行等。其次,在分析专家的引导下,开展集体讨论,针对每一个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根据工作的实际过程和相应的教育价值,选择不同企业专家之间的“共同要素”和“独特要素”,最终确定完整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如高职化学工艺专业的工作领域可分为橡胶配料、生产检测和炼胶等,其中炼胶可细化为胶料热炼、胶料精炼等具体的工作任务。科学的任务分析是课程设置的依据,一方面,课程设置的首要参照点是任务而非具体知识点,因为知识的组织方式或知识结构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发育和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相联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改变过去知识与任务相脱离、单纯学习知识的课程模式;另一方面,基于任务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专业核心课程,科学搭建专业特色课程。

(三)工作分析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参考

工作分析的关键是职业能力分析,即根据工作任务,逐项分析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水平。简单说来,就是明确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以及任职资格,包括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知识、技能、态度、身体素质等,即综合能力。因此,职业能力是与具体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是课程内容确定的重要参考。首先,企业专家在分析专家的引导下,避开对能力的宽泛描述,通过对自我经验的反省,逐条书写出有别于普通能力的具体职业能力。其次,在分析专家的主持下,采取自由研讨的形式,逐条对汇总而来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规范其表述,讨论其在实际课程中的可操作性,增添遗漏部分,删除不必要部分并对能力表述进行合理化排序,最终形成完整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如针对“胶料热炼”这项工作任务,其职业能力可表述为:第一,能识读热炼作业指导书;第二,能根据热炼工艺参数、热炼原理和影响因素,准确判断热炼质量事故,并按要求进行处理;第三,能规范填写热炼作业文件等。完整的职业能力分析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科学选择。一方面,在后期的课程开发中,专业教师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要参照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依据课程内容的可教性和实用性原则,并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的有限性,把课程内容具体细化为知识内容要求、技能内容要求和素质内容要求;另一方面,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内容有利于真实体现岗位工作任务,便于学生就业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分析是教学组织设计的保障

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它是教学组织设计的保障,即实现将职业要素转化成课程要素并进而扩展为学习要素,设计出基于学习分析的、符合学生学习过程和学校具体教学实际的、兼具教学价值的学习项目。在教学组织的设计中,主力是学校专业课教师,核心目标是设计出每门课程要学习的课程项目。首先,专业课教师在分析专家的引导下,围绕工作任务,将以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化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即教师根据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将具体某门课程划分为符合逻辑线索的项目,并在项目知识选择中体现出知识内容要求,在项目教学目标和具体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技能内容与要求。其次,进行项目设计的下一级即模块的设计,也即对项目的进一步细分,模块的总和就是一个完整的项目,且各模块之间都有相应的逻辑关系,如按照流程、种类等,模块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工作任务、活动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相关实践知识、拓展性知识等,模块可根据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进行自由组合。再次,学习单元设计是模块的下一层级,即各教师根据任务分工表,将模块细分成学习单元,其中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学习单元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的内容较为丰富,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直接相关,最具实际作用。学习情境主要由学习目标、教学资源、安全及注意事项、工作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工作过程部分要对具体的步骤、操作方法与说明以及质量标准做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一并呈现在教学组织设计中。

三、如何确保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科学性

工作分析可以提高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因此,如何确保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顺利开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按照课程开发主体进行分类,可以将工作分析主体细化为教育行政部门、分析专家、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四者之间理应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以保证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科学性。

(一)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旗帜性作用

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技术人员的层次和结构具有不同的要求,而职业技术人员的层次和结构又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兴衰。工作分析通过课程开发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员方面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比较重视工作分析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市场需求调研为工作分析的开展起到了旗帜性的作用。工作分析是基于市场实际岗位需求的,政府每年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调研为工作分析的开展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学校紧扣市场需求,开发相应的职业教育课程。因此,要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在工作分析中的旗帜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开发提供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的实证数据。

(二)发挥分析专家的主导性作用

工作分析基于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分析,因此,要将工作分析中的职业要素转化成课程要素,就需要分析专家的智慧性引导,所以,分析专家在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课程开发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时,分析专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使企业专家明确分析会的目的、形式、工作方法和任务安排。其次,组织和协调整个分析会的全过程,主要把握三个方面:关于人,即协调好企业专家、学校教师、记录员的工作;关于物,即在分析会前提前准备好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白纸、笔和订书机等物品,并在分析会进行中有效利用;关于时间,即把握好整个分析会的时间,要非常清楚在什么时间应该开展什么工作。再次,指导企业专家并引导其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即企业专家在书写过程中出现思路混乱或不理解任务时,分析专家应给予及时指导,并及时汇总书写结果,引导企业专家讨论分析成果。因此,分析专家要熟悉分析会的基本操作,理解工作分析的质量要求,以便使工作分析朝着有利于课程开发的方向进行。可以说,分析会的成败百分之六十取决于分析专家的水平,因此,在工作分析中,要充分发挥分析专家的主导作用,以利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顺利进行。

(三)体现企业专家的主体性作用

工作分析基于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并要求分析出完成任务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工作分析中,必须充分体现企业专家的主体作用。首先,企业专家的遴选应该有特定要求:数量要求,以10~12人为宜;职务要求:以对岗位任务相当熟悉的一线技术骨干、车间主任等为宜;岗位要求:最好能够覆盖专业所面向的所有工作岗位;能力和经验要求:熟悉岗位职责,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等能力。其次,在分析会进行过程中,企业专家应认真聆听分析专家的引导,清楚自身任务;积极参与会议讨论,针对自己熟悉的领域和岗位任务,建言献策;参与分析会的全过程,以利于整个分析会的开展。再次,在分析会结束后,针对后期的课程要素开发,积极为学校教师答疑解惑。因此,企业专家在整个工作分析过程中具有主体性作用,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保证工作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四)调动学校教师的核心性作用

工作分析是基于结果导向的,其最终成果要转化成课程设计,并落实到课程层面和教学层面,因此,学校教师应该也必须在工作分析中发挥核心作用,因为分析专家所能提供的只是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以及具体开发中可能采取的方案,最终课程产品只能由学校教师设计完成,只有他们才熟悉专业领域知识以及学生可能的接受程度与学习特点。首先,在工作分析之前,学校教师应主动接近毕业生并深入就业市场,充分做好从业人员的市场需求调研,形成真实可信的调研报告,为工作分析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在工作分析进行中,学校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分析专家和企业专家的接待和招待工作,另一方面要列席工作分析会,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并根据学校具体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参考意见,为后期课程的设计做好思想铺垫和行动准备。再次,工作分析会结束后即是教师发挥关键作用之时,学校一线教师应依据工作分析结果,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破除传统学科模式的思想束缚,进行课程结构的分析、课程标准的编制、学习项目的设计及教学资源的开发,最终完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因此,理应积极调动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核心作用,以利于其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技术性要求和复杂性要求极高,工作分析是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必将成为现在乃至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萧鸣政.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人体工程学分析第2篇

关键词:材料工业分析;教学改革;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93-02

一、引言

《材料工业分析》是我院培养材料化学本科专业材料分析与测试方向人才的专业课程之一。课程讲授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知识;各种材料的测试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并训练其扎实的工业分析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大学生掌握材料工业从资源开发利用、原材料选择加工、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等一系列分析测试的能力,使其具备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方面的工程素养。

工业分析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产的开发、工业原料的选择、工艺流程的控制、工业成品的检验、新产品的研制以及三废的处理和利用等,都必须以分析结果为重要依据,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中,分析测试与生产工艺同等纳入质量体系的管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分析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分析方法、分析仪器不断推陈出新,给工业分析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课题和新要求。针对新时期对教学改革的要求,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材料工业分析》课程作为学校“课堂教学卓越计划”立项建设项目之一作者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等环节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工业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其内容包括整个工业生产过程和人类活动,如资源的勘探、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的质量检验、环境检测等均属于工业分析的内容。工业分析的对象多种多样(包括煤质分析、硅酸盐分析、冶金工业分析、石油产品分析、化工生产分析、气体分析、工业用水和工业污水分析、农药分析、电镀液的分析等等),目前我校该课程执行的教学计划其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数为40:24,这些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根据我校专业布局及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选择煤质分析、硅酸盐分析、钢铁分析、气体分析、水质分析作为该课程重点讲授的内容,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

《工业分析》是一门测试手段更新换代较快的学科,各种分析技术迅速发展,旧方法不断被新方法所代替,旧标准被新标准所取代,所用教材不可避免地带有滞后性。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介绍一些前沿知识及发展趋势,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工业分析技术人员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在考虑知识系统性的同时,注重实用性,体现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是《材料工业分析》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

三、改进教学方法

分析工作者必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些知识要求必须在课堂内完成。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特点与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工业分析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在先修课程中已学过,而具体的工业分析方法及应用大多是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等大量文字性叙述,课程枯燥无味,学生兴致索然。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时代要求,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梳理课程知识点,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组织编排教学活动,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究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课程中气体试样的采集、煤质分析等内容通过视频的形式自主学习。试样的分解、水质分析、有色金属及合金的分析、油料分析等部分内容的讲授由老师一言堂改为教师略讲和学生自学,每节课程由任务引领确定任务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将教学内容、要求、重点等布置下去,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通过小测验、思考题或随堂作业的形式归纳总结上交,并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中。

“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应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例如硅酸盐分析部分作为系统分析的典范,整个教学过程安排6个学时,教师用1学时概述硅酸盐种类、硅酸盐分析项目与分析意义、硅酸盐试样的分解等,根据硅酸盐系统分析项目提出如下选题:①二氧化硅的测定;②三氧化二铁的测定;③氧化铝的测定;④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⑤二氧化钛的测定;⑥氧化钾、氧化钠的测定;⑦氧化亚锰的测定。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2―3名学生为一组,按照随机的方法将各选题分配到各个具体的小组进行讨论。各小组成员围绕选题,充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信息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从分析项目的国家标准、企业(或行业)标准或工业生产中惯用的分析方法入手,就分析方法的选取、分析方法的原理、分析步骤、分析结果的处理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小组内的讨论。讨论结果以组为单位制作成PPT,学生根据分工在全班进行课堂讲解,同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和教师针对其讲述内容进行的提问。教师根据讨论情况对各选题相关知识点总结分析,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完善该章节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文献检索、文字处理、PPT制作及口语表达能力。“师生双向式互动模式”既有利于教师的组织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又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工业分析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科学性很强的课程,它来源于实践,作为一名分析工作者,既要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又要熟练地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术技能,能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能力目标的实现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完成。本课程安排24学时实验,根据材料专业的特点,精选以下7个实验:水中pH值的测定、水中铝含量的测定、分析煤样中灰分的测定、煤的发热量的测定、工业气体分析、水泥中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的测定以及钢铁中硅、锰、磷含量的测定。但是通过近两年的实验教学,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态度不认真,不预习,实验敷衍了事;②学生缺乏“量”的概念,部分学生对有效数字的位数普遍不敏感,数据处理、计算不正确;③实验操作不规范,随意更改试剂用量、反应时间、甚至变更实验步骤。为此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分析结果一点点“量”的差别,在工厂就是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安全,在出入境检疫部门是国家的安危。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个“量”都需认真对待,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方式

我院《材料工业分析》课程在第七学期开设,本学期大多数学生在准备考研,心思和精力用在专业课上的学习偏少,要么翘课,要么是人在心不在;过去一份试卷定成绩(期末考核),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环节,考试基本靠期末突击,缺乏准确性和全面性。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加强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改革,推行多阶段、多类别的考核制度,注重学习过程考核,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注重学习过程的监控,包括考勤、作业10%、多阶段测试(学期中根据内容进度安排3次小测试,起到督促学生学习、检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20%、硅酸盐分析的选题任务完成情况及回答问题10%几部分构成;期末考试成绩30%,重点考察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成绩占30%,包括实验的预习、实验过程中操作技能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的撰写,以此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为提高对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全方位考核,需要设计更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六、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提倡学与用相结合

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化学检验工的中级工、高级工的职业资格鉴定的培训和考试,使他们及时学习、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提前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在当前生产中的技能要求,使之成为知识与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谢治民,易兵.工业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邱德仁.工业分析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张红梅,王彦卿.“工业分析”课程中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探讨[J].化学教育,2014,(4).

[4]陈娟.《工业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广东化工,2014,41(22).

[5]谢宇奇,凌绍明,隆金桥.工业分析教学中学生“量”的概念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6]陈渊,陈宪明,罗济文,等.工业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1,38(4).

人体工程学分析第3篇

1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

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是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天津职业大学嵌入式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如下:

嵌入式技术在我国方兴未艾,其对应的职业岗位刚刚兴起,还没有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因此,需要追踪人才市场。

北京博创兴业科技有限公司将嵌入式系统职业岗位划分为:系统构建工程师、上层驱动开发工程师、上层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师、电路原理图设计工程师、PCB设计工程师、FPGA开发工程师、单片机开发工程师、底层驱动开发工程师、硬件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系统功能测试工程师、产品销售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在这些岗位中,系统构建工程师、上层驱动开发工程师、电路原理图设计工程师、PCB设计工程师、FPGA开发工程师、单片机开发工程师、底层驱动开发工程师等需要较强的工作经验,较高的学历要求,而上层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师、硬件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系统功能测试工程师、产品销售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知识、素质经过高职高专三年的培养,是可以胜任的。

天津职业大学结合自身教学资源,瞄准天津安防企业嵌入式系统应用,选择嵌入式系统助理软件工程师、助理测试工程师和助理销售工程师等职业岗位,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对课程学习进行分析,以期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网络、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移动设备等领域相关企业从事嵌入式产品开发、程序设计、文档编写以及产品测试、销售、维护和服务和软件开发项目技术管理等工作。

2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2.1学生生源与学制情况

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普遍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制三年。

2.2培养目标的确定

嵌入式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知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了解嵌入式系统知识体系及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嵌入式系统工程基本理念,初步掌握嵌入式系统构架设计基本知识,熟悉嵌入式软硬件模块设计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嵌入式软件实现技能、嵌入式硬件实现与调试技能、嵌入式系统测试技能,具有嵌入式产品营销及技术支持能力,具有较强事业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3人才培养规格

嵌入式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体现能力本位思想,其培养过程经过基本能力、单项能力到最终应对就业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如下图所示

3 专业课程学习分析与设计

这里的专业课程学习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活动安排,分为基本素质养成学习,通用能力培养学习和专门技术能力的课程学习,从知识、技能、态度和评价标准进行分析与设计。

3.1基本素质与课程学习分析

基本素质是一个养成的过程,包括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身心素质、法律意识和人文素质,等,其对应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基本素质-课程学习分析表

3.2通用能力与课程学习分析

通用能力亦称关键能力,是企业招聘时非常看重的能力,其具体表现为不因职业的变更而改变,主要包括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自我管理发展能力,等。通用能力-课程学习分析见表2:

3.3专门技术能力与课程学习分析

专门技术能力是直接对应职业岗位需要培养的技术应用能力。这里以助理软件工程师职业岗位为例,对专门技术能力与课程学习进行分析,见表3:

4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建立在基本素质-课程学习分析、通用能力-课程学习分析和专门技术能力-课程学习分析基础之上。

4.1整合专门技术能力学习课程

这里先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比重进行分析,以此获得课时权重。其次是对每项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技能、相关知识进行汇总、编号和分类,形成课程。见表4-表7:

(1)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比重分析表

(2) 专业知识汇总表

(3) 专业技能汇总表

(4) 专业专门技能能力学习课程形成表

表2 通用能力-课程学习分析表

4.2构建专业课程学习体系

专业课程学习体系包括学生在校三年全部学习活动。从基本素质-课程学习分析、通用能力-课程学习分析、专门技术能力-课程学习分析,设计学生学习活动阶段和逻辑关系,形成以下专业课程学习拓扑图,能够直观反映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学习体系。

5课程体系实施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人体工程学分析第4篇

【关键词】 DACUM职业分析法; 会计专业课程开发; 职业能力培养

DACUM职业分析法作为高职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开发的新模式,是北美CBE(能力本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与企业界紧密结合,强调以职业技术能力作为教学基础,科学、准确、系统地分析确定课程体系。如今随着DACUM职业分析法的日趋成熟和广泛使用,已成为一种科学、高效的课程开发方法,对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一、DACUM职业分析法的特点

DACUM职业分析法最初只是为了开发教学培训计划,所以取名为:Developing A Curriculum(DACUM),是由某一职业的专家组成教学计划开发委员会,集中讨论分析从事该职业(专业)所需的能力,由职业(专业)要求的综合能力及专项技能来确定教学计划中开设的课程。由于研讨教学计划的委员会是由企业的优秀工作人员组成,这样由优秀工作人员分析、确定本职业(专业)岗位工作所需的能力,更具体准确、更符合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所制订的教学计划中教学内容,都能有效充分地用工作中完成的各项任务来描述,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工作态度和技能又都与实际工作有直接的联系。应用DACUM分析法进行课程开发的主要步骤包括建立DACUM顾问委员会、复查专业、确定能力领域(某职业具体的工作项目)、确定职业能力(在工作项目提出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各项工作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和每项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工作项目和职业能力排序、总结并编制图表(类似时间安排表的图示课程表)6项。

DACUM职业分析法最大的特点是直接针对市场、面向就业进行职业分析,根据社会需要确定学生应培养的能力。其优点主要体现在:第一,以职业能力作为教学基础,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它能根据能力观确定能力标准,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标准,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的基础,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二,利用DACUM进行职业分析,由不懂教学的第一线技术人员组成委员会确定技能建立课程体系,将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工作项目作为学习的科目,能激发教与学的热情。第三,通过DACUM职业分析方法,加强了教学与生产的联系。

二、DACUM职业分析法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经济活动也日益复杂,尤其是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会计职业正面临着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挑战。会计人员已经由过去单纯的簿记人员、财务信息的制造者转变为给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类信息的服务者。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忽视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员职业岗位的新要求,在教学中往往忽略具体会计岗位的需求,学生学习后仍然不知道出纳人员要做些什么,企业怎样进行成本核算,企业办税应如何操作等。这样,势必导致其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高职人才的需求。而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目标就是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应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以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将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分析、个人发展目标与教学设计结合起来进行整体化的分析。打破了过去由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等课程组成的学科体系的束缚,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单位完整呈现集工作过程学习过程于一体的教学过程,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

三、DACUM职业分析法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应用

(一)完成高职会计专业DACUM能力图表的开发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会计专业课程开发过程中邀请行业、企业专家组成DACUM委员会,委员们都是由来自上市公司、企业集团、中小企业的会计主管、财务总监、收银主管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等组成。

委员们先对企业会计核算岗位进行讨论,确定本职业(专业)岗位名称为“会计”。接下来讨论企业中与会计(专业)岗位相关的工作项目分为出纳核算、往来核算、财产物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收入核算、投融资核算、总账核算、纳税核算8项。再确定每个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以及在各项工作任务中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最终形成高职会计专业DACUM能力图表(见表1)。

(二)根据DACUM能力图表来确定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DACUM能力图表,会计岗位工作项目有出纳核算、往来核算、财产物资核算、成本核算、投融资核算、收入核算、总账核算、纳税核算8项,初步确定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核心课程也对应为8门。但结合高职会计教学实际情况,考虑到各学期各课程授课学时、授课内容的均衡性,对8门专业课程内容和顺序略做调整:将“成本核算”项目中的期间费用核算剔除,仅讲授产品生产费用核算;将“总账核算”项目中的报表编制单列为1门;“成本核算”项目中的期间费用核算、“收入核算”项目、“总账核算”项目中损益结转、收益分配等内容合并成“收入费用核算”项目;并且考虑到纳税核算是企业日常会计业务,而损益结转、收益分配、报表编制分析等业务一般在会计期末进行,还应将这几项顺序略做调整。为此,最终确定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出纳核算”、“往来核算”、“财产物资核算”、“成本核算”、“投融资核算”、“纳税核算”、“收入费用核算”、“报表编制”等。

(三)制定课程标准,研编项目化校本教材

通过DACUM能力图表分析工作任务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之后,还需要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确定职业能力,制定8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接下来,按课程标准编制指导课堂教学的项目设计参考方案。最后依据项目设计参考方案,并进一步联系行业、企业,研编项目化校本教材。

通过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会计专业课程开发的应用实例可以看出,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运用DACUM职业分析法开发课程无疑是科学、经济的,在高职教学中可以广泛采用。但它必须受教育观、课程观、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制约,照抄照搬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只有取其精华,使之与我国职教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人体工程学分析第5篇

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就是软件的可行性分析阶段,这一阶段决定了项目能否顺利完成,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介绍可行性分析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授课过程的总体流程,并且详细设计课堂实施细节。

关键词

软件工程课程;软件开发;可行性分析阶段

1前言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猛,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领头羊,发展得更加理想。在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长。随着软件复杂性的增加,掌握软件工程相关技术变得尤为重要,熟练掌握软件工程技术的人才需求也增大了。因此,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深入研究软件工程。软件工程课程是计算机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1-2],该课程中需要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专业技术。在介绍软件工程教学内容时,要把其最基础的部分——“可行性研究”学懂、学透,这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关系着整个软件工程学科的学习成效。可行性分析阶段的目标是在完成软件问题的高层需求分析之后,让人们在对软件的总体特性有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能够提出先进的、可行的软件开发方案,同时要组织专家进行评议,最终得到一个优越的软件产品的系统开发方案[3]。在当代软件工程中,软件产品开发项目主要包括两个路径:招标采购和委托开发。这些都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后才能完成。从这里看出,软件的可行性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行性分析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项目是否能够进行。因此,教师应该合理组织课堂内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软件可行性分析阶段的重要性,并能在实践中应用。下面分别介绍软件可行性分析阶段授课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和授课过程的组织。

2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教学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1)提高学生对可行性分析阶段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的问题不都有简单、明显的解决办法,在预定的系统规模内,很多问题不能被有效解决。如果问题的提出就是不合理的,在这样的问题上花费任何时间、资源、人力和经费都是浪费。2)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的基本概念中涉及的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和实现方法。论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3)推荐方案并说明理由。讲解可行性分析的步骤时,要重点介绍推荐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因为这部分可以让使用部门负责人根据经济上是否划算决定该工程是否上马。4)系统流程图与传统流程图的区别。在介绍系统流程图时,要注意强调系统流程图与传统流程图的区别。5)数据流图的绘制过程。讲解数据流图应强调数据流图的绘制是个反复的过程,在需求分析中还需要使用。6)成本、效益分析。讲解成本、效益分析是这一部分的重点,该步骤从经济方面分析开发新系统是否合理,从而使得部门负责人能够正确地做出是否投资该项目的决定。

3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教学过程的总体流程和课堂实施细节

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的基本概念较为抽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基本概念,梳理概念的基本思想,本节将介绍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的课堂实施细节。1)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教学过程的总体流程。为了使得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的教学过程更加有条理[5],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的教学总体流程。2)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的课堂教学细节实施。①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的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用最小的代价确定问题能否解决。这里一定要强调其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决。具体的工作目标是准确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现实条件,寻找多种可选择的解决方法,并对每一种解决方法进行仔细的论证。②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的基本概念,主要掌握论证的三个方面: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③可行性分析阶段实施步骤。在可行性分析阶段,首先要分析和澄清问题定义,经过初步调查后,确定系统的规模和目标,书写一份非常简单的报告,即《关于系统的目标和规模报告书》,一般只需一页纸。在清楚问题定义后,分析员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以后的活动安排提出建议:假如问题没有可行解,则建议停止工程的开发;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可行的,则推荐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同时将工程的初步计划表制定完成。④系统流程图的绘制。有两种情况需绘制系统流程图:一是想进行可行性研究,首先需以概括的形式描绘现有的系统;二是如果提出新的方案,要把想象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成为物理模型,所以系统流程图的绘制非常重要。最后要重点讲解系统流程图和普通流程图之间的差别。⑤数据流图的绘制。让学生掌握它是一种描述“分解”的图示工具。数据流图中通常包含4种基本符号:数据源(终点)、加工、文件和数据流。⑥成本效益分析。要让学生知道投资开发新系统伴随一定风险,系统的开发成本可能高于预计成本,经济效益低于预期的成本。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投资开发新系统更合理呢?这就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来确定其条件。成本效益分析的内容包括目的、成本估算技术和成本效益估算方法等。

4结语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软件的可行性分析阶段在软件工程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可行性分析的好坏决定了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软件工程这门课,教师也必须认真组织授课,让学生学懂、学透。本文介绍了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授课过程的总体流程,并详细阐述了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的课堂实施细节。

作者:朴顺姬 刘晓敏 刘阳 王斌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骆斌,葛季栋,丁二玉,等.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创新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2):9-13.

[2]刘强,陈越,骆斌,等.“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施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1(2):41-44.

[3]刘琼,刘伏贵.论“可行性研究”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改教法,2014(9):78-79.

人体工程学分析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么一个现实,那就是一方面是社会对网络应用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高职所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用户的职业岗位要求所致。造成社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其中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合理是最根本的原因。为适应21世纪社会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应该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摒弃和改变传统的学科式教育观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逻辑起点;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为落脚点;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主线,科学地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到人才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面向就业行业及岗位、所设置的课程应直接面向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更应直接面向未来完成某项实际工作任务的职业专项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设置除了要充分考虑到现阶段社会具体岗位能力要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课程的设置要抛弃学科式体系的知识主线,而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来组织序化课程。为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时应突出职业技能的养成所需的环境,即要充分考虑到实训、实习环节及顶岗实习的实施,在课程设置中还要充分融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知识点、技能考核点。

3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高职院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了使学生达到职业(岗位群)要求所需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娴熟的职业技能。①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职业,就是因为它具备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工具等方面具备自己的独到之处。基于这个思路,我们以职业(岗位群)分析为逻辑起点,分五个步骤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右图所示。

3.1 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与毕业生调研等形式广泛开展调研活动。调研工作是课程体系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目的是解决好专业的准确定位问题。②其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就业岗位及岗位知识及能力要求、毕业生去向等。在完成大量的调研工作之后,还需要经过行业技术专家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哪些;职业岗位所需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岗位就业情况;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我们一方面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开展独立的调研工作,另一方面也参考麦可思职业分析报告的结论。通过充分细致的调研、分析、论证工作,形成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岗位群)分析报告。报告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高职人才社会需求面广,就业形势好。网络技术人才应具备“建网、管网、用网”等能力,主要面向的岗位有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WEB开发师。相应的岗位及岗位描述如下图。

3.2 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了专业培养的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借助一批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践专家对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是成功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的一个重要保障。通过在社会上聘请15个左右的行业、企业专家,按照他们的职业活动及职业成长规律分析归纳岗位工作任务,最终形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汇总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汇总了共40个工作任务(略)。

3.3 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本阶段的目的是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归类、整合职业行动能力,选择合适的载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行动能力要求(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主要包括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对象;工具、方法及工作组织;工作及技术要求等内容。最终得到典型工作任务汇总表(如下表)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描述表(略)。

表1 典型工作任务汇总表

3.4 学习领域课程确定

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事实上就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转换通常采用“能力递增法“实现,按照从简单典型工作任务到复杂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从教学的角度顺向分析。这个阶段的实现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要突出职业性,即学习领域的排序要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二要满足教育性,即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任务的实现为主线,在工作过程中有机的插入相关的知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常来讲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一个学习领域,所以我们最终得到9门学习领域课程。

3.5 课程体系构建

学习领域的确定主要完成的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合格的高职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素养、娴熟的职业技能及极强的职业后续发展能力,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有机交融。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按照三平台一领域的原则完成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如下图。

4 结束语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制定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既要充分学习最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又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及办学条件的实际情况。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一批勇于探索实践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符合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满足“工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及与实际工作过程考核想吻合的考评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竞争力的高职人才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人体工程学分析第7篇

与行业企业对应的岗位主要有数控编程员、数控机床操作工、机械绘图员、数控机床维修工,生产管理者等等。而CAD/CAM应用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的能力,该能力正是数控编程员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因此本课程是一门重点培养学生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的设计理念

企业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是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因此本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的职业工作过程来组织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式一体化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对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与设计,并利用MasterCAM软件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1.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矛盾

通过对企业技术专家的调研发现,数控编程人员只有具备了解决实际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从而提高加工效率、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而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加工工艺分析与数控编程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脱节”这样一种“三脱节”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师自认为教得不错,学生也自认为学得不错,可是当学生一到企业却什么也不会做”的现象。

2.内容选取的考虑

(1)突出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和流程设计,掌握零件工艺文件的编制。综合企业技术专家反馈的意见可以看出,对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加工技术方向的专科毕业生,在生产一线从事零件加工、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主要完成零件加工工艺分析,零件加工工艺流程设计、零件工艺文件编制及利用MasterCAM软件按照既定的工艺设计进行刀路设计并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因此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突出学生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和流程设计、零件工艺文件编制的工作能力,为高质量的刀具路径设计及数控编程奠定基础。

(2)与前期课程形成梯度结构,体现培养层次。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具有工程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数控编程与加工知识,掌握利用MasterCAM软件进行刀路设计并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方法,初步具备自动编程技能,缩短与实际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

(三)课程的设计内容

鉴于上述分析,并考虑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高专业水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贴近生产实际,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以具体零件的加工为载体,采用项目式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并重,充分融“教、学、练、做”为一体,以解决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首先组织企业技术专家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所面向的工作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充分解析本课程所包含的工作任务:零件加工工艺分析、零件工艺文件编制、CAD/CAM软件的应用、零件加工效率分析、加工质量保障等。然后围绕这些工作任务,以数控加工的典型零件为载体,并结合数控铣工职业资格标准设计学习项目,组织课程内容。这些典型零件从简单到复杂,从考证训练项目到实际生产零件,形成项目序列,并附有一定的课外练习项目,让学生在学习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

三、结语

人体工程学分析第8篇

关键词:珠三角;高职;分析检测;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模式

作者简介:陈燕舞(1976-),女,湖南湘乡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有机分析、精细化工、高职教育;肖坤(1973-),男,湖南郴州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

课题项目: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珠三角地区分析检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编号:GZYB2011037),主持人:陈燕舞;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项目“基于知识共享的政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研究”(编号:GD11YJY03),主持人:肖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6-0019-04

一、背景与意义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指出,珠三角的发展目标是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高技术产业群,产业结构将向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转型。在珠三角这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转型中,人才结构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珠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工业企业众多,产品出口量大,生产线上与产品的质量内控检测、原材料检测必不可少,涉及国内外标准的检测项目多,分析检测人才需求基数大,就业岗位主要在精细化工(涂料、油墨、胶粘制品)、金属表面处理(机电、五金)、橡胶塑料、包装材料、食品、饲料、环保等行业领域。随着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国家在环保、产品质量与安全等法规上的从严从紧,中高端分析检测人才需求逐步增大,尤其是气相色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人才、ROHS检测等人才需求越来越紧缺,培养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所需求的分析检测技术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教育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是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总称和集合体,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问题。珠三角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应用型分析检测人才的重任,深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构建珠三角地区高职分析检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分析检测人才培养中最根本需要解决的问题[1],也是专业与产业如何结合、共同发展的策略需要,是珠三角高职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2]。

二、珠三角地区分析检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当前,珠三角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认识不够,分析检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或者与中职生抢饭碗,或者照搬本科生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

首先,分析检测人才的培养模式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需求。珠三角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工业布局不同,对分析检测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未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专业课程体系,照搬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特征有明显差异的其他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甚至很多沿用中职或者普通本科的课程体系,实践技能与中职雷同,理论知识与普通本科相似,未能充分体现典型经济发达地区实际分析检测工作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不能彰显高职特色,难以适应时代需求。

其次,企业的实际参与力度不大,突出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设计上,表现为课程内容理论和实践融合不够,针对性不强,分析检验教材内容雷同、实验与实训项目陈旧、方法落后,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对接不上,学生所学技能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实践教学不够规范与合理,实践技能培养与岗位工作需求相差较大。

同时,对教与学存在认知结构的差异认识不够,往往仅从教的角度设计教学,而不够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我学习的引导,考核评价方式单一,范围不够深入,缺乏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跟踪验证和有效的解决措施。此外,忽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与实践“课内学习、岗位实践、检测服务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分析检测人才培养目标,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四个方面着手,准确定位珠三角地区分析检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企业分析检测工作过程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成双证融通的递进式校内实践体系,创新改革人才培养形式、手段、途径,建立校内导师、企业师傅与检测小组的对接运行机制,运行了校内“导师制”与校外“企业检测服务站”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构建“课内学习、岗位实践、检测服务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校企双重指导考核与高低年级检测小组“师徒带教”互帮互学网络结构的教学组织方式,采用行动导向、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不仅关注人才的专业能力,更关注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培养企业能用、爱用、经用的分析检测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基于珠三角地区分析检测岗位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

根据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对分析检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全面要求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目标。为保证人才培养目标能准确定位,专业教师通过企业实地调研、网络调研、人才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珠三角地区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调研分析现阶段从业人员结构与来源,与时俱进明确专业就业岗位群,梳理分析检测岗位、岗位群对技术领域的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化工、轻工、材料、饲料、食品与环保等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或服务)第一线,从事产品和原材料的分析检测、中控检测及质量管理等工作,具有爱岗敬业、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职业道德,具备熟练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理化性能检测、实验室组织与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职业技能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诚信做人、踏实做事、人格健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岗位职业能力,校企共同建立《珠三角分析检测类岗位职业能力标准》。该标准不仅仅局限在以往的化学分析技能,还突出了珠三角地区应用普遍的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精密仪器分析技能。结合就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要求、素质要求,进一步建立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该培养标准中,充分关注分析检测人才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多方式、多渠道培养分析检测培养人才职业素质,比如沉稳的工作心态、良好的工作态度与习惯、敢于吃苦与舍得吃苦的工作精神、对企业的感恩心态与责任心、与工作伙伴的团结协作精神等。

(二)校内“导师制”与校外“企业检测服务站”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是确保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3],为此,制定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导师制”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借助“学院分析测试中心”这一技术服务平台,结合“学院分析测试协会”学生社团,与企业共同建立“企业检测服务站”,制定检测技术服务管理办法,将校内检测小组与企业技术服务项目对接,明确了师生的职责以及分析检测人才培养管理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实现人才培养的校企双重管理、指导和考核。

“导师制”中,导师既负责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其做人做事的修养修为,辅导平时的学习与生活,还带领学生组成项目组,承担企业实际分析检测任务。“导师制”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入校即布置学生与导师的双选任务,第一学期为互相了解阶段,通过召开导师宣讲会,导师与学生共同参加学院分析测试协会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学生与老师互相了解,形成初步双选意向;第二学期学生调研行业企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初步规划,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选择导师,建立导师指导下的学生项目组;第三学期,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学生项目组在导师的带领下,正式开始2年的导师全程指导学习阶段。

“企业检测服务站”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入校即布置学生与企业的双选任务,第一学期为互相了解阶段,通过召开企业宣讲会,邀请各企业参加学院分析测试协会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学生与企业互相了解;第二学期学生调研行业企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初步规划,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选择未来在校2年学习将要服务的企业,与企业达成一致意见后,建立企业外的企业质检服务站;第三学期,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在各自所在的企业质检服务站为企业提供检测服务,正式开始为期2年的企业全程指导学习阶段,企业指派内部质检技术骨干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质检服务站的工作。

(三)基于企业分析检测工作过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面向分析检测的工作过程,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构建与整体设计。分析检测工作流程为“确定与理解检测项目测定方法标准——检测前准备——采样——样品前处理——检测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判断——结果报告”,基于以上检测工作过程,整合部分工作流程知识与技能,形成计量与标准、化学化工资源与文献查阅、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样品前处理技术、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室组织与管理等核心课程。前修课程有基础化学、精细化工、分析专业英语,行业领域延伸课程为工业分析、环境分析、食品饲料分析等课程。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对专业课内外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为课内实训、课外检测服务、校外岗位实践等3个环节,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生产性实训占总实训学时的70%以上,能有效确保分析检测人才的实践技能与工作岗位完全对接。校内课程教学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一体化教学,加强实践过程指导与考核,注重实践技能,建成《基本化学实验技能实训》、《分析检测技能实训及职业资格考证》、《分析检测技能综合实训》3门校内实践课程,形成递进式双证融通型课内实践体系。校外实践教学包含一年级2周的《分析检测岗位见习》、二年级6周的《分析检测岗位实习》、三年级16周的《分析检测岗位顶岗实习》3门校外课程,形成了三年不断线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

(四)基于行动导向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的目标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该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者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4]。为此,构建了基于行动导向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包含学习者网络化组织结构的建立、螺旋式尝试实践学习模式的建立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建立高低年级对接的互帮互学网络结构,构建网络化形式的高年级检测小组与低年级检测小组对接、检测小组与校内导师、校外企业师傅对接的学习带教网络,建立检测小组在校内外对相应企业开展检测技术服务的外延实践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扩大了自主学习时间、空间和内容,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提高分析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1.网络化学习者组织结构的建立。学习者组织结构的搭建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该人才培养模式中,将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所主张的发现学习[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观和学生观[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的人性为本位[7]的教学目的观相结合,主张彰显主体的教学过程,创新建立了行动导向的螺旋式尝试实践学习模式,组建了校企双重“师傅带教”、高低年级小组对接的网络化学习者组织结构,实现了检测小组与校内导师、校外企业师傅、高年级检测小组的对接,将学习者的校内外学习实践有机结合,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化的学习带教与有效互帮互学的学习者组织网络。

2.行动导向的螺旋式尝试实践学习模式的建立。行动导向的螺旋式尝试实践学习模式中,双导师共同构建学习情境,激发引导学习动机,使检测小组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建立积极的预期,产生学习心向,独自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亲自运用各自独立提出的多种解决任务的方法去尝试性完成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项目实践,在不断的尝试实践中主动合作,投入“教中学、学中做”、讨论法等教学互动,在不断探究中获得新的专业信息,获取解决问题的正确模型,进一步激发其潜能,提升分析检测人才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消化吸收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的方法能力。

在螺旋式尝试实践学习模式的流程中,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引入加涅的学习活动过程理念,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运用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评价方式作为过程效果监测的评定性标准,学生本人、检测小组同事、所对接高年级检测小组、企业指导教师、校内教师等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将单项项目考核、口试考核和笔试考核相结合,建立学习过程的虚拟金币奖惩制度,实行项目组过程管理,开发评价考核总体方案和分项细化方案,提升学习质量,使教学过程在动态的流程中不断的创新和超越。

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来设计,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来实现自我反馈[6]。

珠三角地区高职分析检测人才培养中,精密仪器分析技能的培养是难点之一。一是仪器设备价格昂贵,难以购买齐全或台套数有限,运行成本高,难以保证学生精密仪器检测技能的实践教学;二是教师的精密仪器检测实践经验缺乏,在教学中不能结合检测市场要求开展项目教学。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立了行动导向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将学习、实践、检测服务三者结合,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展开,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老师、学生、教学条件、教学环节等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并协调各要素间的关系,课内学习运用项目导向模式,运用案例法、讨论法、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岗位实践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模式;检测服务采用任务驱动模式,采用“检测小组预约排班制”,突破了以上困境,有效解决了精密仪器分析技能的培养难点问题。

四、结语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不断探索,在实践运行中不断改进与丰富“课内学习、岗位实践、检测服务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检测过程的讨论评价、对外技术服务环节中交流、检测小组及其群的内部协作、高年级和低年级检测小组的对接沟通、不同实验室间人员的交往沟通和协作、检验总结和报告的出具等,提高学习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沟通、计划与团队协调等社会能力等,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在多项技能大赛中喜获佳绩,毕业生社会评价好,就业质量高,毕业生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张学英,王璐.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美国CBE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12(21):93-96.

[2]陈燕舞,肖坤.对珠三角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14):13-15.

[3]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