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30 15:09:01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第1篇

专业特点:宽中有窄,冷热兼备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被界定为文科类专业,偏重于理论。但是,大多数院校高招录取时文理兼收,尤其随着近年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大幅度上升,对理科生的招录比例也有所上升,而且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在经济学专业硕博深造中的优势也日益凸显。

目前,经济学专业大多以宽口径为主,兼顾窄口径方向的发展。宽口径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择课程以及就业的方向。在宽口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的科研侧重点,一方面开设理论经济学课程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等,相对抽象,往往偏冷门;同时也适当开设应用经济学课程,像国际贸易、金融、财政、投资等,与实践结合更为紧密。

不同高校其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把握宽和窄的度的差异。报考宽口径经济学专业,入学后先打基础,培养通才。宽口径经济学专业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继续读硕攻博,如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尤其是理论经济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并不很强调处理社会关系之类的能力,希望以后做研究工作的考生可以考虑选择这些学校。至于窄口径经济学专业,培养目的明确,专才更有优势。有些高校直接将某些经济学方向直接从经济学专业中细分出来,将经济学专业和金融、财税等专业都分设于众多学院,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设置有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等。如果报考窄口径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知识、将来进入什么行业的目的性会相对明确,毕业后能迅速地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就业前景:就业率高,质量喜多忧少

经济学是个非常实用的专业,每年的高考分数线相对其他文科类专业都偏高,尤其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且这个专业也是通往高薪职位的一道“龙门”。

经济学的就业都是相通的,一般只有侧重,并没有严格的限定。经济学就业面还是很广的,如金融业(银行、证券为核心)、咨询行业、媒体、公司企业、政府、高校。根据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最新三年公布的全国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报告,全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经济学所有专业就业率均超过90%。

高校选择:天时、地利、人和

1.学校性质:选择综合性高校还是专业性大学

综合性大学专业种类较多,资源结构比较完善,有利于同学们多元化发展。不足之处在于如考不上财经类专业,专业服从可能分到不想学的非经济学类专业。而对于专业性财经大学,由于专业底蕴厚实,如果遭遇调剂也仍然属于自己喜欢的经济学类专业,不足之处在于学校氛围相对综性型院校较为单一。

综合性大学以中国人民大学为龙头,其他比较有名的院校诸如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大都视经济学专业为他们的重点专业。同时,各省市也均有综合类院校,虽然这些学校的经济学专业在招生录取时并没有细化,但专业方向侧重点仍然存在细微差异,如:辽宁大学以政治经济学方向为优势,山东大学的制度经济学方向发展较好,暨南大学的金融学方向更为突出,以及兰州大学的区域经济学方向更有特点。

专业性财经院校中,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是所有财经类院校中的领跑者,占据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地理优势,实力不容小觑。同样,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大学虽“地利”不足,地处中西部,但在“天时”上仍占一定优势,享受国家政策方面的倾斜也较多。至于省属的财经院校,如南京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以及江西财经大学等,由合并各种财经干部培训机构发展而来,历史渊源相对无从夸耀,但地域性较强。这些省属财经院校学科实力难于和前面这些高校抗衡,影响力只在本省和邻近省份。

2.地缘因素:选择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的高校

地理位置对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出路较为重要。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可以吸纳更多的经济类人才,而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对基础人才和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更多。

长三角经济区域,如上海、北京、天津,以及珠三角经济区域,如广州、厦门等地的高校,均比中西部高校拥有更加优越的地缘优势,更容易把握到经济发展的脉搏和最前沿的发展。而对于中西部的高校,虽然其教学理念紧随东部高校的步伐,但相对滞后。中西部高校的培养主要是服务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其毕业生对工资、福利、晋升等诉求相对较低,当地的银行、企业以及政府单位对本地生源也较为青睐。因此,中西部高校可以成为同学们今后有意向就近家乡就业的不错选择。

3.个人兴趣:专业,学校,还是兴趣

虽然国内经济学专业划为文科大类,数理知识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在国外对经济学专业的基础工具――数学却具有很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一些领先高校,尤其是东部地区高校的经济专业对经济数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如在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往往双修数学和经济学。因而,逻辑思维强的理科生报考重点高校尤其还是名校的经济学往往具有相对的优势。而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这些地区的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其经济学专业虽然也都开设了经济数学相关课程,但课程完成的要求却较低,因而适合一些数学功底比较差的文科类学生。

报考一个专业,不仅仅在于该专业的诱惑性,同时应考虑到自身的兴趣所在,然后根据各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特色来进行选择:

希望毕业之后从事股票买卖工作,可以考虑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中偏向金融方向的经济学专业。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第2篇

【关键词】广西 高职院校 服务

西部经济强区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87-03

“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首先要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始终,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打造‘三基地一中心’,建设西部经济强区。”这是广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五区建设”中的“第一区”建设,也是广西能否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重要基础。

近5年,广西的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广西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高等学校增至76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29所(含独立学院9所),高等专科学校8所,高等职业学院33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6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74.32万人,其中研究生在校学生2.08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56.75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15.48万人。高等教育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在这其中,高职院校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办学规模、在校生人数等方面,高职院校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高职教育从国家层面来说是高端职业教育,是面向每一位有高端技术需求的择业者、就业者、创业者和技能复合者的教育,是面向具备基础职业技术技能和高中以上文化知识水平所有需求者的教育。从学校层面来说是高等阶段教育,是面向具有高中阶段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历教育,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能教育和择业教育,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终身教育。在西部经济强区建设的进程中,广西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如何服务西部经济强区建设,如何更好地切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与行业、企业有更加深入的合作与交流,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探讨。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财经管理大类专业为主体,以财经专业为特色,信息与设计、食品工程等专业以及相关新兴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西部经济强区建设进程中,学校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如何为西部经济强区建设作贡献,也是摆在学院面前的重要问题。结合西部经济强区建设各方面的重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重点探讨。

一、办学定位

广西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近年来,中央对广西的发展从各个层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广西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广西的区位特点、面向东盟和后发优势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育单位,在广西的高职院校中处于中上的地位。面对广西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学院把办学定位定在服务广西区域经济,打造财经特色鲜明、面向中小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结合60年办学的历史积淀和现代产业发展需要,重点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求大不求全,只求精求专求某个方面有领先。这正是明确自己在高职学院中的地位和特色,突出自己的办学强项,准确定位和找到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把学校办学目标融入西部经济强区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和项目当中,求真求实,对接实际。

二、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一般都是社会、企业急需和学生、家长认可的热门专业,这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因为学校通过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可以让学生在选择需要和想要就读的专业时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这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从西部经济强区建设的大视角来考虑,从学院的办学定位来考虑,专业建设一定要与现代产业体系相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相结合,尤其是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正在努力建设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更要突出这些重点。学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不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所用,那学校就不会有发展的生命力和原动力,脱离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是没有前途的。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食品营养与检测、商检技术、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等29个专业(含方向)。这些专业和方向,大都是与广西区域经济和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结合十四个千亿元产业的发展和其他相关产业群的发展,在人才需求上一定会有一个大的突破,基础性、技术型和有一定提升空间能力的人才会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所以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目前热门的专业,又要考虑到将来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在专业设置与建设中才能占领先机,同时也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提供人才储备与支持。

三、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更多的是结合产业、企业的要求培养专业技术精、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能吃苦、会干活、有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学校注重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力求与企业、产业紧密结合,希望课程的设置能够满足和符合企业和产业的需要。而开什么课程才能满足和符合产业企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加以进一步思考。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过去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课程体系尤其是把本科的课程以压缩的方式放到高职专业进行课程设置,没有能够结合高职院校既姓“高”又姓“职”的特点,没有突出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没有突出课程与企业产业需要的对接,所以出现了学生在校所学课程与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有较大的距离,无法实现专业对口的学生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

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的矛盾,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首先在职工的思想中进行解放思想的大讨论,进而结合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一起制定课程设置方案,一起研究课程内容,一起设计课程教学;二是在课程设置前,专业教师深入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和进行课程调研,深刻体验企业岗位对课程内容的需求;三是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学中做、做中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处于指导的地位而不是保姆的地位。学校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使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学生、企业、产业和社会的需要。

四、校企深度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能够顺利地更好地就业或创业。职业院校创办的目的,就是要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企业更是迫切需要大量合格、优秀的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企业的竞争也是进入到了人才竞争的阶段。有员工企业才能运转,有好的员工企业才能良性地发展。为此,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必须要能够密切地结合起来。在通过其他不同方式的结合后,校企合作和校企深度合作必然成为学校和企业的一个重要选择,也是一个关键的契合点。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总结多年校企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深度合作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一是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成立提高教师培训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分会。二是让企业的技术人员成为学校教师的老师,让企业的师傅成为学校教师的师傅;让学生在企业不仅是得到实习的机会,也让学生在企业得到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企业工作方面的熏陶,真正能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成长。三是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客座教师,学校的老师到企业为企业员工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学校的学生得到企业人员的教诲,企业员工尝到学校老师传授的知识甚至是学历得到提高。四是开展“引企入校”、“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学徒培养”等形式,不断加深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范围、内容与空间,在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建实训基地、合作项目,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在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问题上,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学院以粮食行业为背景,在主管局广西粮食局的领导下,与相关的粮食企业开展了“放心粮油工程”的深度合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广西粮食局统一调配和整合行业资源,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逐项推进和落实“放心粮油工程”的各项工作。学院在这项自治区民生工程中,主动与企业对接合作,参与“放心粮油工程”中“放心粮油经营网点”连锁经营方案的策划、实施与培训工作,开展工程的科研项目攻关工作,向广西教育厅有关部门申报相关的研究课题和项目,争取发挥学院的研究优势,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五、特色兴校

广西目前将近40所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办有财经大类的专业和课程,财经大类的专业布点已经趋向饱和状态。在专业差异不大、课程同质性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办出学校的特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质性办学是目前许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似乎不可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因为中学毕业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就读时,更多的是看当下社会上什么专业人才是最吃香的,什么专业是最受社会、企业欢迎的,据此报读学校和专业。但是学生三年高职学习毕业后,一些热门专业由于产业布局调整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变成了冷门,毕业生供大于求,而一些当年的冷门人才也有可能变成今天的热门人才。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无序的状态,一些扎堆办学集中开专业的学校在学生就业时遇到大的问题,进而影响到招生的形势。为此,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把学校办出特色就会成为同质竞争中的一大胜招。

作为以财经大类为办学特色的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在众多开办财经类专业的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学院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为此,学院提出了以质量强校、以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尤其是特色办学成为了学院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例如,学院把历年来在财经大类方面的招生情况、就业情况等数据进行了全面整理,综合归纳出学院在全区同类专业中处于哪个位置,有什么优势和劣势,有什么长处与不足,然后明确学院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即要在全区高职院校财经类在校生人数中占第一位,要在全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带头人中建立信息交流平台,要在全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起到领先带头作用。以点带面,以特色求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师资队伍建设

广西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还是要在扩大办学规模上做文章,但是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也已经成为目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在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影响到高职教育能否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好的成绩、得到社会好的评价和认同。

目前广西的高职院校中,有公办的学校,也有民办的学校。公办学校由于办学历史时间较长,积累了较为深厚的底蕴,尤其是在师资方面比民办学校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民办学校在办学资金和办学投入方面又比公办学校要来得大得多,但是在师资方面的严重不足,却也是民办学校办学的一个最大的软肋和薄弱环节。在任何时候,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都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不能够很好地开展和做好内涵建设的。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从2007年以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上下大工夫。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实施教授培养计划、专家培养计划等措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学院的老师队伍在学历、职称水平上有了一个较大的突破。在教师队伍中,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给走专技岗和行政岗的教职工都理顺了发展的通道,为行政兼职人员和教学行政人员打通了职称晋升的道路,同时还对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给予了行政级别上的认定和认可,使多数人在达到年限和职称的同时,也能够得到行政级别的认定。这为提高全校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也为年轻教师的成长铺平了道路。

七、学生层次和人才需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时,入学分数比本科院校学生的入学分数要低一些,仅仅从这个方面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参加高考时,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因材施教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技术和技能的态度上又比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要好一些,原因是学生自己和学校的定位让他们安心从事基础性的工作,也有信心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再次拓宽上升的空间和渠道。

而对社会和企业方面来说,它们最需要从事普通劳动和技术劳动的人力资源,尤其是有一定或有高技能的人才是企业最欢迎的人才。但是,由于现在入学的新生大多是家里面的独生子女,家长和中学老师对他们的要求都是要大大超出他们自己的愿望所在,因此在他们身上背负了太多的希望与责任,也形成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工作时,更要注意学生的层次和心理因素,让他们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付诸实施。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第3篇

【关键词】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于2008年1月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成为了关系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成败的关键。国家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指出:“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快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可见,在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机制不健全,人才结构分布不够合理的现状下,需要广西高校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着眼于培养专门人才,是一种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全面、重知识轻素质的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知识和素质的多元化要求,尤其是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特别是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同时熟悉多个学科领域科学技术知识,能够解决多种或交叉学科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而培养管理类复合型人才,是为了使其形成一个以管理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体系,并通过彼此间联系将多个学科领域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学科知识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且精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培育所需管理类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广西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广西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目前广西全区开展管理学专业的高校较多,但学科发展较为滞后,人才培养层次较低,难以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需要。总体来看,广西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初期,广西高校没有敏锐地考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没有意识到社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普遍提高的趋势以及人才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而未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往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重视对人才的素质教育,缺少对人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要求。如广西财经学院以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该目标没有定位为复合型人才,缺乏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

2.专业口径窄,专业设置缺少超前性

当前广西高校以培养专才作为目标,专业设置过窄,专业知识较为单一。近年来,虽然对管理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仍然不能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目前的管理类专业课程主要以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生产运营、财务管理及会计等课程为主,教育过于专业化,加深了学科之间的壁垒。专业设置上跟不上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步伐。毕业生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开阔,特色不明显,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就业中还受到地方院校品牌的影响,造成较大的就业压力。

3.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

管理学科不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实践教学是培养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广西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没有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广西高校校企之间合作较少、学校的学生实习基地有限,缺少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环境,这些也是造成目前管理类专业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因素之一。依赖于校内学习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对市场需求缺乏前瞻性的考虑,该类专业毕业生已经暴露出很严重的问题。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管理类专业教学总体设计不合理,目前该专业的课程主要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四类构成。在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单一,大多数学校之间课程设置雷同,忽视该专业实践性的特色,限制了学生和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制约因素。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以课堂讲授和理论教学为主,体现管理学特征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过小,不适应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广西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面对较为复杂的管理实践就无从下手,已难以适应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5.科研与教学工作严重脱节

一方面,北部湾经济区的高校管理科研实力较弱,就目前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全区的情况来看,目前尚无经济和管理类的博士点,所获部级项目较少,同时由于本区域经济水平与东部沿海发达地方相比仍较落后,难以吸引高尖端人才来本区域任教,高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科研、科技活动与教学活动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缺乏对本学科前沿领域的了解,不利于本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外,广西高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科研实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够,不利于培养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管理工作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对策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融合力度进一步加大,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亟需对现有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针对当前广西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广西高校管理类复合人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建议。

1.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发需求,不断改革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成效最终是由市场来检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关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广西高校教育当前要以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服务的目的,培养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培养管理类人才,要实行面向应用产教结合的模式,推行与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合作“订单式”、工学交替式的培养方式,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人才教育机制,着力于对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综合培养。

2.改变按专业招生的传统模式,按学科大类招生

按专业招生的传统方式的目标是培养专业人才,片面追求人才的专业化,造成学生知识基础较窄,局限于本专业领域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实行招大类招生,宽口径分流。前二年学习本学科大类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三年选择专业并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实现按大类招生首先让学生在一个较宽泛的学科领域下学习,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对本学科大类知识的学习,选择自己的专业。这样的招生和学习模式将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推后了二年,能使学生的专业进一步契合市场的需求。

3.改革课程设计,优化课程体系

培养复合型人才,广西高校在课程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对加强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基础理论课程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前提;其次是增加交叉学科课程的开设,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对不同学科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创新;拓宽应用知识教育,增强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人才素质;最后要增加综合性课程的开设,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改变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4.建立复合性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复合型人才的标准,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见习、实习、模拟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组成。培养复合型人才需综合各种实践教学形式的有点,精心编制教学大纲,精心组织实施,并按照实际给予一定的考察或考核。学校应大力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同时,不断更新时间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模拟北部湾经济区企业管理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培养面向北部湾经济区急需的管理类复合型人才,不仅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应合理,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而且需要高校教师深入北部湾经济区企事业单位,掌握专业相关的实践内容,将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相结合,以促进满足北部湾经济区急需人才的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在不断提高理论教学水平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展与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内容密切的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综合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支持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横向科研,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科研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培养人才的创新性,开拓管理专业学生的视野。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由于本区域高校总体水平较低,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需假以时日。目前广西民族大学等院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需求,广西高校积极进行管理类复合型人才模式的改革,必将为该区的开放开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自力,沈亚平.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2]武金渭.试论培养复合型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4(4).

[3]黄国勋,席鸿建,曾冬梅.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第4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36-04

近三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为全国850万个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而这些家庭过半数是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家庭。高职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也逐步提高。

西部高职教育在国家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潮流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显著的差距,办学综合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无疑为加快西部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保障。我们要理性分析面临的挑战,紧紧把握发展机遇,提升西部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变,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积极作用。

高职教育对推动西部经济

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农林牧业、旅游资源、能源与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长期以来,由于西部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具有优势的行业,走以资源开发为主的道路,但由于基础条件薄弱、产业结构布局欠优、劳动者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应用型人才紧缺,加上地理条件和交通不便等种种因素,资源优势没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技术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与梯度转移的加速,作为产业转移承接的西部地区,必然形成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行各类教育中培养高素质适用性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对接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定位科学、结构合理、规模适度、注重内涵、质量可靠、突出特色、协调发展、服务地方的西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为西部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这样,才能在新一轮大发展、大变改的时代潮流中,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下,赢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创新力和创造力。

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的差距

十余年来,西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办学实力及社会影响力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东西部的高职院校无论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规模、社会环境、发展速度,还是在经费投入、校园建设、硬件设施、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品牌专业、课程建设、教改科研、实习实训、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学生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不平衡性,有着显著的差距。

从东西部横向比较来看,东部高职院校总数是西部的近两倍;从2006年开始成为国家示范和骨干的高职院校来看,目前东部有106所国家示范和骨干院校,西部有55所,且西部的国家示范或骨干院校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西部相对优质的高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从西部自身纵向比较来看,西部高职院校从2000年的29所发展到目前的269所,增长了近11倍,但西部各地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四川、重庆、陕西、广西、云南发展较快,青海、宁夏、发展缓慢。

(二)影响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经费投入不足高职院校主要是由行业办学和地方政府办学。由于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和地方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均十分有限,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年

生均投入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即使是西部骨干院校,其学费收入所占比重也过高,达到了46.2%,办学经费的一大半要依靠学费收入,政府投入不足,学校无法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办学条件改善,进一步制约了西部高职的发展。

师资队伍薄弱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数量增多,师资力量日渐不足,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而目前教师引进主要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但他们缺乏技能教育的经验,实践和动手能力不强。一方面,西部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引进难、培养难、留住难,另一方面,受人事管理政策的限制,学校想从企业调入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能工巧匠充实师资队伍又十分困难。

专业设置欠优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西部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分析调研及中长期发展预测,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还不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与企业用人标准和需求的对接度还不高。

校企合作不够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缺乏政策与法律保障,呈现出极不稳定的态势。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双方合作动力不足,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合作内容、方法、评价机制上缺乏成效,难以形成持续的长效机制。

加快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主导职能,落实政策保障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政府应在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和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国家应建立区域高职教育协调机制,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提高生均预算内拨款,建立国家主导的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基金,对部分专项项目进行针对性建设和支持。地方政府应把高职教育发展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发展高职教育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地方性法规、政策,采取设立专项基金、专项补助和职教经费统筹等措施,逐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同时,在办学用地、办学贷款、人才引进、校企合作的企业方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二)立足区域,科学定位,创新体制机制

高职院校要科学定位、准确分析自身的地理位置、社会资源、办学传统、专业优势等。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上要强调应用性、行业性、区域性,及时跟踪地方产业的动态变化和人才需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将学院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与区域产业优势、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如此才能得到地方政府更多更实在的政策支持和倾斜,逐步形成经济与教育发展相互拉动的良性格局。

(三)树立正确人才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大力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建设一支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相对稳定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一方面,通过培养现有师资,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多途径地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大力推进工教结合,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使教师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际岗位学习实践,随时了解、把握、跟进企业新技术、新趋势;另一方面,积极与政府人事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地方人才引进特殊政策,从企业生产一线引进既有实践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再者,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形成专兼结合、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的优质师资队伍。  (四)对接市场动态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是学校育人理念的载体。优化专业设置,应在努力保持和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敏锐掌握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信息,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导向。西部高职教育必须构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体系,加强调研、分析、预测,进行专业布局,增设新专业、储备预专业、改造老专业、淘汰旧专业,打造宽窄适宜、稳定与灵活结合、长线与短线结合的专业格局。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材、实训基地等各项内涵建设。形成专业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发展,专业、产业互动的良性态势,形成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五)深化产学研

合,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

要深入分析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加强校企合作,紧紧依托行业,通过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组织保障机制、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同步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能够更贴近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校内基地岗位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将企业的产品、案例、技术、标准、项目引入到课程中,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灵活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构建实训教学体系,将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训中有一种直接进入职业场景和职业角色之中的感觉与体验。要加强对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完善保障激励机制,促进双方形成稳定持久的互动合作关系。

(六)推进中、高、本衔接,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

中高职“立交桥”的搭建和有效衔接在顶层设计的体制层面、具体运行机制方面都亟须完善和优化。要打破中高职专业设置存在的“各自为政”现象,在政策上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立统一的专业目录;积极尝试“对口单招”、“注册入学”、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五年一贯制”、面向中职和高中毕业生的“3+2分段培养”等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化设计,在目标导向、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另一方面,适度扩大高职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比例、渠道和专业面。开展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试点,高职以国家或省级示范、骨干院校为主,本科以应用型普通本科为主,进行项目的联合申报,实行“3+2”、“5+2”分段培养模式,即高职教育学习3年(五年制高职学习5年),经过资格考核,进入普通本科教育学习2年。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高职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同时,国家对西部地区办学条件好、发展快、示范性强的高职院校应给予相应政策支持,筛选确定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契合、优势突出、办学实力强的专业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扩大高职本科教育的发展规模,构建更加完善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七)拓展各类职业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的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西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要以面向区域经济为立足点和切入点,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科技服务,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再就业培训需求,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劳动者素质提升需求。要着力构建与政府、企业、社区、乡村等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建立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网络。要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手,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技术传播、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同时,要注重文化服务,促进和推动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八)优化东西部援助长效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增强发展能力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实施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2006年1月,东部11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与西部19所高职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拉开了高职院校东西部对口援助的序幕。近年来,结对的学院不断增加,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施路径、援助内容、保障措施、工作实效、发展带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深化推进。需要国家继续在宏观上统筹规划,建立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对口支援项目激励机制,由教育部牵头,省教育厅衔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与援助和受援院校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对口支援工作,建立对口支援、跨区域合作办学的长期运行机制,从领导组织机制、监督协调机制和指导机制等方面加强制度保障。同时,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对口支援的投入力度,设立对口支援专项经费,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

场导向、开放联合的原则,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术交流、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教师互访、实训基地、联合办学、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多途径、多模式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实现优质资源跨区域共享,增强西部高职院校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双方发展能力的共同提升。

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人才市场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又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西部高职院校要抢抓历史机遇,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加快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变,培养一大批文化基础实、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定勇,杨华明.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11(21).

[2]张圣喜.打造高职教育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西部科技,2009(20).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第5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 结构调整 改革

一、江西省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结构现状

1.学科覆盖面和专业数情况

目前,江西省普通本科院校有20所,除江西蓝天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为民办以外其它都为公办院校,这20所普通本科学校大多设置有经济学、管理学类本科专业。从一级学科覆盖率来看,经济学、管理学的覆盖率分别为100%和80%;从目录内专业设置来看,经济学、管理学目录内专业种类覆盖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4.4%;从目录外专业设置来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覆盖率分别只有30%和41.7%。

2.专业的布点数情况

教育部公布的经济学、管理学类本科专业总数达56个。江西省20所普通本科院校经济学、管理学类本科专业设置总数达29个,其中目录内专业布点21个,目录外专业布点8个。专业布点 10个以上的有8个专业,其中16所高校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4所高校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2所高校设置了市场营销专业,14所高校设置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0所高校设置了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专业;有 5~9个布点的专业有6个;只有 1~4个布点的专业有 15个。

3.专业的高校布点和地区布点情况

江西省20所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共布点169个。从学校来看,布点最多的是江西财经大学为21个,其次是南昌大学为18个,再次为江西农业大学为16个、华东交通大学13个、江西师范大学12个、九江学院12个。从地区分布来看,134个布点集中在南昌市、赣州市和九江市,其中105个布点在南昌市、17个在赣州市、12个在九江市,其他城市只布点35个。

二、江西省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种类结构不齐全。对于经济类专业,除江西财经大学设置了6个专业以外,其他高校设置的都较少,普遍只设置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而与我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经济学目录外专业各高校都没有设置,比如国民经济管理、信用管理等专业。对于管理类专业,同样也存在着专业种类结构不齐全的问题,特别是目录外专业,江西只设置了4个,而全国是12个,覆盖率只有41.7%。

2.专业设置雷同,缺乏特色。大部分高校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布点数都超过10个,而且不同学校也未从自身性质、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实行错位竞争,不能够体现各个学校的培养特色。

3.新增专业设置少。“专业特色细化”是目前高校专业设置的趋势之一,管理类专业体现得尤为明显。而江西省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里仍缺乏文化产业管理、城市管理、房地产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而这些专业恰好又是江西省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目前,全国新增的经济类、管理类目录外全国试点专业共20个,但江西省仅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两所高校有试点专业,分别为国防教育与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

4.地域结构不合理。江西省20所本科院校有11所分布在南昌市,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南昌市共布点102个,占全部布点数的64.2%,而其他地区高校分布少。这导致人才分布不均衡,一方面,南昌市人才储备量过剩,造成就业困难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其他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人才资源缺乏,供不应求。

三、江西省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及设想

1.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1)服务地方经济原则。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江西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处理社会需求与办学能力、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2)人才培养特色原则。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要有利于学校形成专业优势,办出特色;有利于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在“应用性”上反映特色。

(3)专业可持续性原则。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应综合考虑各校的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实际情况,通过预测各类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逐步调整,不能急功近利,因为专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设想

经济管理学科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是一个适应社会经济对专业、职业需求的规模扩大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应高等教育环境变化、面向全球化、信息化和学习型社会的转变过程。结合江西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结构现状和江西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文就江西高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设想:

(1)加强宏观调控,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要理顺政府和学校的关系,将高校办学的自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统一起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转变职能,由过去的对高校专业设置的“集权式”、“单一式”的直接管理模式,向“宽松性”、“开放性”的间接管理模式转变,逐步将专业设置权下放到学校,让高校自主进行专业的设置、改革和创新。从学校来讲,应该在政府宏观管理下,遵循市场逻辑,体现高等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建立起面向社会需求的灵活的专业设置机制,形成各自的学科专业特色定位,。

(2)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与江西省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专业,增设江西急需的新专业。江西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全民创业,富民兴赣”的发展战略,高校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设置江西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建设急需的新专业;要大力发展应用型、复合型学科专业;要根据江西省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积极发展目录外专业,增加全省目录外专业设置数量;对于部分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效益低下的专业要果断的实行“关、停、并、转”,努力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3)加快改革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江西省要加强培养信息、现代管理、旅游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熟悉WTO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业谈判人才;了解国际惯例、符合需要的跨领域、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院校要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解决日益突出的“趋同化现象”。此外,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和合作,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增加教授主讲的课程;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相对固定的大学生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易伟义,李轶敏,郝树平.深化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3).

[2]张进.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错位及其匡正[J].扬州大学学报,2001,(4).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第6篇

(一)从市场需求来看,表现出供大于求,毕业生普遍感觉就业压力大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近年来,西部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虽然没有低于平均就业率,但市场需求情况不容乐观。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普遍反映明确表示需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信息极少。以广西大学为例,2008—2010年三年中到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中明确表示需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不到5家,没有一家企业明确表示需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各招聘会、就业双选会上,需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招聘信息几乎是绝无仅有。毕业生求职、应聘主要是针对对专业无限制的信息,甚至有部分毕业生表示求职成功是通过自己本科的专业应聘,与研究生所读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无关。从总体情况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市场需求是供大于求。通过对西部5所高校的抽样问卷调查,90%以上的毕业生感觉到就业压力大。

(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学校,工作岗位主要是高校学生辅导员

根据对西部两所高校2008届、2009届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流向主要是:有3%的毕业生升学读博,4%当公务员,88%到学校,到其他事业单位的3%,到企业工作、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有2%,就业去向主要是学校。到学校就业的毕业生,工作岗位主要是担任高校的学生辅导员,只有极少数担任教务员或教师。这样的就业流向情况,对该专业的在校学生造成了十分矛盾的心理:他们既“趋之若鹜”又“无可奈何”,同时充满了焦虑与不安。到高校工作是该专业的学生非常乐意的职业追求,但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因为其他单位对该专业的需求可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因为就业选择空间小,就业竞争激烈,他们为之充满了担忧与焦虑。

(三)专业的就业竞争力不明显

学生在择业就业感觉到没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一是从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看,对口需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就业信息很少,毕业生求职针对的需求信息一般是“教育类相关专业”,这与其他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相比,没有特殊竞争力;二是从专业技能来看,毕业生感觉到在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与其他教育类专业相比泛而不专,在管理类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无法象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那样有较成熟的理论范式与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更无法象经济类专业那样,有着独立的范畴和其他专业领域无法替代的专业技能,毕业生感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只是从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三个知识领域各取一点作为“拼盘”,而并没有结合为一个学科特色鲜明、就业竞争力明显的专业。

二、影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

(一)学科建设的问题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一门极不成熟的学科,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争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把原来的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组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归入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规定可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同时它目前还是一门极不成熟的学科。表现在其学科体系还未完整地构建起来,在研究范式上还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学科队伍还未形成应有规模,学科归属问题还未得到统一。有的高校将其置于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有的高校将其置于管理学院,有的高校将其置于高等教育研究所中,还有的同时放在几个学院中。如:广西师范大学是将其置于“教育科学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将其置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陕师范大学将其置于“教育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将其置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是将其分别置于“教育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将其置于“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诞生后,关于其学科归属问题一直难以确定。就如学者杨天平说的“:我们知道,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迭合而成的学科。豪无疑问,其直接的上位学科也应是这两门学科,而其间接的学科归属则应是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或者应该由这3门学科共同构成其最大的属学科。但国内政界和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看法并不一致。在官方文文件中,将其归属于管理学,其一级学科为公共管理;而在学术界,则将其归类于教育科学。”

(二)专业特色不明显

就业竞争力应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独特的、不易被其他毕业生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因此,专业的特色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专业特色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但通过分析西部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情况,感觉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并不明显。

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来看,主要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学、教育法学、教育政策分析、比较教育管理、教育评价学、教育决策与管理研究、教育社会学、管理学原理、西方管理思想史、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与统计软件、西方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等。虽然该专业中有一些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方面的课程,但正如某些学者所说“: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目前尚不成熟,如教育经济学也只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理论———衍生出来的,迄今未能充分运用经济学研究的独特思维对教育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深入系统合面的研究,不但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而且还缺乏独立的、完整的理论。”、“教育管理学也是一样,至今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理论范式’”“、作为由其二者合并而来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更显幼稚。”

(三)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硕士授予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目前,该专业不仅在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有设置,近年来逐渐扩展到理工类院校、财经政法类院校,甚至扩展到农林类院校。

在《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7~2008》中显示,2007~2008年全国共有85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参与排名,按培养单位的学科实力依次为5个等级,“A+”为重点优势学科的单位,即排在最前面的5%的培养单位,“A”为优势学科的单位,占单位总数的15%,即排在6%~20%的单位;“B+”为良好学科的单位,占总数的30%,即排在21%~50%的单位“B”为一般学科的单位,占总数的30%,即排在51%~80%的单位,“C”为较差学科的单位,占总数的20%,即排在81~100%的单位。西部地区高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没有一个排在4个“A+”单位中;在13个“A”单位中仅有1个(西南大学);排在25个“B+”单位中有6所(广西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以上数据表明,在全国85个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单位中,西部12省有7个高校是排在前50%的。在《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9~2010》中显示,2009~2010年全国共有9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参与排名,将各培养单位的该学科竞争力依次分为5个等级,用5、4、3、2和0分别取代A+、A、B+、B和C。西部地区高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没有一个排在4个“5”单位中;在15个“4”单位中有3个(广西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在29个“3”单位中有4个(四川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上数据表明,在全国96个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单位中,西部12省有7个高校是排在前50%的。

从专业竞争力排名看,西部地区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中、西部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培养质量上仍要下功夫提高。近年来,中部、东部高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到西部高校应聘高校辅导员的很多,而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到中部、东部地区竞聘成功的比例却很小。

(四)生源的问题

西部高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有以下几个生源特点:

一是入学门槛低,学生结构复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原专业没有限制,比较容易考取,所以入学门槛低,有些学生是把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获取硕士学位的,跨专业报考人数所占比例大,很多学生本科时并没有“教育学”或“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专业背景,因此学习该专业的理论功底、学习兴趣都有待商榷。

二是女生人数偏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女生人数比例大,以广西大学为例:历年毕业生中男、女生比例为:24:76。女生就业难是众所周知的就业状况,女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往往正是婚育高峰期,这成为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招聘录用的原因。

三是年龄偏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工作几年后才选择读研的,因此他们毕业时已超过30周岁。目前许多高校招收高校辅导员要求年龄不得高于30周岁,因此对于这些“高龄”的研究生来说,就业的空间、就业的选择都缩小了。

四是就业观念中存在求稳心态的学生比例大。女生人数偏多、年龄偏大等因素,使得该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求安定、求稳定”的心态十分明显,通过调查发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倾向度主要是高校。择业倾向度主要是大城市的公办高校,占85%以上。在择业、就业观念上存在以下误区:就业期望值高,“求安定、求稳定”心态明显,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选择高度集中,就业单位选择高度集中,绝大部分毕业生把到首府城市工作作为择业的首选,把高校就业作为求职的首选,愿意主动到企业发展的学生廖廖无己,自主创业意识十分淡薄。

(五)就业市场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增长,而市场需求的现状却是:本科院校中的教学人员需要博士生才能胜任,高校其他管理职位一般很少直接从应届毕业生录用,高校辅导员职位竞争趋于白热化;职业院校一般需要技能型的教学人员;事业单位基本趋于饱和;企业需要的是专业性更强的经济类人才;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且在文科的专业中,相对于更注重写作能力培养的中文、新闻、哲学专业,相对于专业性更强的法律专业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显然处于劣势。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很不利于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

三、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西部地区高校要厘清培养目标、挖掘学科特色、提高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立仅有13年,还处于幼年阶段,学术队伍资源、师资队伍资源等都存量不足;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门带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学科体系还没有完整地建构起来。硕士研究生是社会的高层次人才。高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只有将自己的所学用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才达到高校培养的目的。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产生与培养目标来看,该专业是适应市场变化而发展起来的,但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并不相符合,因此毕业生就业并没有体现出优势。

鉴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高校首先要厘清专业培养目标,的加工整理工作应如何进行呢?笔者以本馆为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设民族文献中心或民族文献阅览室

民族文献中心或民族文献阅览室可以把有关民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所有文献集中起来,专架陈列,供读者查阅。民族文献中心或民族文献阅览室是民族文献的主窗口,也是读者利用民族文献的主阵地,是民族高校图书馆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如:我校就设有岩画与西夏文献中心及古籍、特藏阅览室。它们已经成为我校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的主要资料陈列室和我校对外宣传一个窗口。

(二)重视二、三次文献加工

民族文献的收藏重在利用,其最终目的是既要保存好珍贵的文献资源,又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因此民族院校的图书馆应该重视对民族文献的整理加工,编制二、三次文献,这样既有利于自己很好的了解本馆的入藏情况,又明确了以后的收藏目标;既有利于保存珍贵的文献资源,又使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爱好者了解本校民族文献的收藏情况,提高了民族文献的利用率。例如:我馆近段时间对宁夏地区收藏的特色文献进行了调研,并整合成了宁夏特色文献书目(内部资料)。通过对书目的整理我们就发现我馆目前收藏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以后收集的对象和收集的范围。

(三)加强民族文献的数字化建设

在网络时代,民族院校图书馆在不断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还应该着力进行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力求形成纸质民族文献和电子民族文献齐头并进的馆藏格局。纸质民族文献数字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扫描。通过扫描作为信息的入口对纸质文献进行逐页扫描、格式转换、文件压缩、加密控制等输入计算机并以图像和数字两种方式存储。另一种是通过键盘将文献重新录入计算机后形成的光盘版和网络版。

多媒体声像民族文献(如:民族歌谣、岩画)数字化处理流程:主要是先通过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设备形成媒体原始资料,再通过转换设备进行转换与识别,生成标准格式文件,最后进行编目与标引和数据备份。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第7篇

谢赞忠(1966-),男,江西南康人,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与教育管理。

摘 要:本课题成果探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等教育与鄱阳湖经济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为江西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理论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本课题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江西高等教育关系研究为切入点,形成成果,为江西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

一是南昌核心增长极实力不断提升。比如2013年南昌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就突破千亿元,江铃集团公司的三十万辆整车项目下线投产,全省金融商务区就已经安置国内外九十多家金融机构;二是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稳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区推出的“十大基础设施工程”稳步建设中,目前彭泽段与湖口段工程已经完成。九江沿江开放区建设推进速度比较快,在2013年就已经顺利启动上亿投资额的产业项目就有128个;三是其它区域中心城市也在加快发展。景德镇世界瓷都、新余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鹰潭世界洞都、抚州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等区域优势在不断提高。

二、高等教育与鄱阳湖经济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对鄱阳湖经济区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经济发展不再仅仅区域内经济发展规模之间的竞争,而更重视发展水平与质量的高低,而经济区域发展水平高低的关键要素就是人的竞争,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与能力。这意味着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通过调整江西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乃至江西经济建设的对接。

(二)区经济发展与江西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各种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优化劳动者的结构,这也能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不断发展的经济区域又能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方向调整创造条件。

(三)江西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背景下,江西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脱节,许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往往都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的,也就是说,没有形成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以及与自身办学条件与特色的专业规划,仅仅从招生角度出发,盲目开设一些当时所谓“热门”专业,随意性太大,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与江西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

(一)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为了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江西高等教育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江西省高等教育的学科水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部级战略决策,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求许多学科门类的人才,特别是对技术性人才的要求更高。本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第一产业急需粮油食品加工业的专业性人才;第二产业汽车钢铁、能源、船舶、机电机械、冶金、生物药品等专业;第三产业急需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物流产业人才。为此,本课题组认为,江西省高等教育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应该以自身的办学条件,对现有专业重新梳理,努力向这些专业方向调整。

(二)人才队伍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需要大量人才,而人才的建设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江西省政府以及各市县政府加大对师资人才的经费:一是从国内外引进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全省范围打造江西省“十大产业基地”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和学术团队;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与施展才华的平台。在职业院校,特别要注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

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脉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可行性论证,使教学内容设置符合鄱阳湖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为原则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教学法”,重视实训、学生顶岗实践等途径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作者单位:1.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2.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本论文为江西省教育厅2010省级教改课题“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经济发展与江西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XJG-10-71-1。课题主持人:谢赞忠。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第8篇

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建设思路等建设举措与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部级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建议,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部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广西财经学院开设时间最早的一批专科与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多年的建设与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构建了运行机制灵活高效、教学科研资源配置合理的制度保证体系、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以及较具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框架,形成了清晰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思路;而且形成了一支研究方向明确、梯队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在区内外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良好学术声誉的的师资队伍。2008年11月,广西财经学院申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方向)”专业被教育部等部门正式认定为高等院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一、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确立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1.指导思想。为了将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成为在广西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品牌专业,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和《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等文件为依据,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地适应我国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面临的新环境、新要求和新挑战,在广西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该专业积极应对国际化商务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和变化的社会现实需要,以宽口径、厚基础、分阶段、强能力、重实效为专业建设的基本准则,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力争探索出一条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的专业建设与实践道路。

2.建设原则。经过反复研讨和调查,国际经济与贸易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确定了五条基本建设原则:一是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目标,以适应区域经济合作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力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在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二是将部级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力争培育出一支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教学和科研创新队伍;四是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为申报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奠定坚实基础;五是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取得的相关成果将对国内相关院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二)明确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与任务

1.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根据广西财经学院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具体定位、现有的资源条件和未来的拓展潜力,国际经济与贸易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被定位为:在进一步整合广西财经学院专业建设资源的基础上,通过3~5年的建设与实践,力争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打造成为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获批的研究项目和取得的建设成果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服务;将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培养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务操作能力强的高素质国际化商务人才。

2.特色专业建设的任务。实现部级特色专业建设总体目标的突破点是:一是师资队伍实力较强,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6人、硕士11人),力争新晋升教授2~3人,引进或培养博士3~5人;二是现已完成相关科研课题1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公开1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50余篇),力争使部分研究成果进入地方党政和行业决策层;三是公开出版学术专著5部,出版有影响的特色教材6部,争取在本学科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8篇,在本学科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上;四是建立和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东盟经济信息中心”,创建有特色的校内外学生创业园5个,建立有效的特色专业建设网站;五是通过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方向)专业建设带动其他专业建设与发展,力争“应用经济学”成为自治区优秀特色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六是力争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试验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部级特色专业阶段性建设成效

1.为促进广西财经学院部级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特色专业在同类专业建设中的示范作用,现已成功举办两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讨会,通过研讨深刻剖析了现有区域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国—东盟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2.特色专业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启动以来,已正式出版《东南亚经济与贸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东南亚市场营销》《国际结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教程》《东南亚经济技术合作》《东南亚市场调研与预测》《东南亚政治与文化》和《国际贸易学》等9部特色教材,系列特色教材的出版和使用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3.探索校企校地人才培养新模式。现已建立“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就业培训基地”、“商务部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考试中心广西考培基地”、“广西财经学院‘华力’贸易与营销研究院”、“广西财经学院‘华力’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华力贸易与营销实验班”、“春贸社”、“新胜利班”、“统一集团人才基地”等校企校地人才培养基地。

4.课程、专业与学科建设成果丰硕。2009年,《东南亚经济与贸易》课程获批为广西财经学院精品课程,同年6月该课程又获批为自治区精品课程;2010年,《国际单证理论与实务》获批为国家双语实验课程,实现了广西财经学院部级课程建设零的突破;2010年成功申报“国际商务”本科新专业;2011年,“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被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规划建设单位。

5.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该教学团队在职称和学历结构方面搭配较合理(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4人),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西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人。

6.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开展特色专业建设以来,该专业教学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50余篇,专业建设与教改论文15篇);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或西部项目3项);获批省(部)部级科研项目4项、教改项目2项,横向课题10余项,有3项研究成果获得省级奖励。此外,特色专业班级的学生科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15项成果在广西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获奖。

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基本经验

经过四年的专业建设与实践,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方向)部级特色专业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其建设与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1.以宽口径、厚基础、分阶段、强能力、重实效为专业建设之基本准则以及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推进方式对特色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的建设经费投入与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对特色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将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建设、人才培养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取得特色专业建设成果;“双师型”和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队伍的形成加速了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3.在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该教学团队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积极将学科专业建设成果及时转化到教学和社会发展第一线,最终实现教学改革质的突破。

4.特色专业建设始终保持开放式办学理念,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坚持突出东南亚经济与贸易专业方向特色,积极开展东南亚经济贸易方面的研究以及与东南亚国家高校间学术交流,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积极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做强做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四、部级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特色专业建设初期,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自特色专业开始建设以来,尽管部分教师在职称、学历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但没有培养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这与特色专业建设的初设目标相差甚远,这是下一阶段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2.建设经费的不足与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专业建设。由于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方向)”部级特色专业为自酬经费建设项目,项目获批后,尽管该校进行了经费配套,但与获得国家经费资助的同类项目相比,该项目的建设经费依然捉襟见肘。此外,由于学校管理体制的制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难以付诸实施。

3.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尚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均需继续进行更新调整。具体而言,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和应用型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课程体系上,应大胆尝试开设具有东盟区域特色的课程;教材方面,应根据当前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需要及时改编部分具有时效性的特色教材。

4.特色专业建设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还需进一步落实,尤其是急需建设一批常设性的、管理规范的且能真正产生实效的产学研基地。同时,特色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并未得到真正体现,以至于常规性的建设成果较多,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较少。

(二)进一步推进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师资力量制约瓶颈。为此,应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包括教学主导型、科研主导型和实务操作主导型在内的各类高学历、高职称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不低于三分之一的专任教师应为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专业从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二分之一以上的专任教师应为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双语型”专业课教师;五年内30%以上专任教师达到博士学历水平;每个教师均具有自己主讲和负责建设的专业课程与专业研究方向。

2.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软硬件建设。没有一定的经费投入,特色专业建设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在经费投入方面对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经费使用应考虑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现阶段在共享和高效使用学校多媒体教室、公共实验室、公共图书馆以及网络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方正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库和Springer Link与WorldSci Net外文数据库的前提下,重点改善现有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在现有的ERP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的基础上,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扩大中外主要经济数据库的包库使用范围,大力推进网络资源环境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多媒体专业资料库建设工程,通过信息化工程丰富和扩大图书资料的内容与范围,降低资源利用成本。

3.进一步完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为此,实践中应组织召开有各方专家和企业管理者共同参加的研讨会来进一步修订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对相关主要课程进行梯级分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课程主讲教师制度,培育专业核心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的校级精品课程,并按自治区级重点和精品课程的标准加强建设;在专业选修课《国际服务贸易》等网络资源环境探究性试验课程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建立3~5门特色专业选修课程,突出实验性、研究性和设计性教学特色;在现有《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合同》、《国际单证理论与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双语教学的课程数量,并不断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教务处的统一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加快建立健全各类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估体系、效果考核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提高课程教学过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实现教书与育人的高度统一。

4.进一步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相关制度。注重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加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及时聘请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管理者来担任相关课程的授课任务,并担任学生的就业及实习实践导师,加强网络课堂建设和网络课程开发,重视外语教学在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逐步增加学术交流的频率和水平,在加强内部学术交流的同时,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筹备建立科研机构,努力提高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对政府与企业有关部门的专业咨询服务、知识更新培训和高层次人才规范化培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侯立松.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J].辽宁教育研究,2005(12).

[2]陈兰林,李忆华.浅析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J].西北医学教育,2005(03).

[3]张泮洲,侯立松.浅议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