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语文课前分享

高中语文课前分享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29 15:35:53

高中语文课前分享

高中语文课前分享第1篇

一、教师与学生快乐分享

1 分享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之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就语文课文而言,每篇课文都有一种情感基调。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揭示这种情感主旋律与学生分享:如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关爱、对事业的执著、对同志的关心……分享积极向上的情感,营造课堂情感氛围,构造语文课堂的情感家园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有的甚至还有厌烦和恐惧心理。所以,教师就要时刻保持年轻、乐观、向上的心态。教学有时是枯燥、乏味的,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本身蕴含的情感因素,及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时教材本身看起来很难挖掘出这种因素,这时要教师开动自己智慧的大脑,用教师的激情与智慧演绎课堂的感情乐章。

教师还应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在现代社会,小学生普遍存在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等不良倾向。小学语文课堂应适当渗透感恩教育,如在教学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时,我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会感受亲情永驻,心理会感到满足,情感也就产生了共鸣。又如作家刘绍棠的《师恩难忘》,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佩与感恩之情,从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情怀。

2 分享民主平等的思想。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学习面前人人平等。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个班级中好学生因成绩优秀受到教师的宠爱,差学生因成绩较低遭受某些教师的冷落。教师这样做,只使少数学生受到了关怀,大部分学生会有一种失落感。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会因教师偏爱好学生而对教师产生成见,最终从对教师的成见转化为对这位教师所任教课程的成见,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把民主平等的思想分享给每一个学生,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对人物的刻画十分细致,人物“诚实”的美好品质感人至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快要下课时,一名学生突然举手,然后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课文中的‘我’撞碎小红车的反光镜,小红车的主人也有一定的责任。现在他把责任全部归于自己,是不是太傻了?”话音刚落,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有的边捂着嘴巴,边笑他傻;有的索性站起来了,大声喊:“怎么可以这样说呢?”面对突发状况,我赶紧示意全班同学安静,并对这名同学的大胆思维表示肯定,然后引导同学们畅所欲言,共同探讨、研究。“群言堂”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氛围在课堂上构建起来了。我想,这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模式一定会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是未来所需要的人才。

二、学生与学生快乐分享

1 分享预习之快乐。预习的过程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情趣高涨的心境下学习,效率最高。预习能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心力,去尝试了解新的学习对象。比如,要通读或浏览课文,就得默读或速读,遇到生词难字,就要亲自动手去翻翻字词典;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要尝试着去查阅相关资料;对难解之处要圈圈点点以存疑质疑,等等。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课前充分的预习,可以节约许多教学时间,很多教学内容可以放在课前的预习中完成。课上,教师就可以紧扣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达到省时高效的效果。我所任教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课前预习的好多内容,往往要上网查找或者阅读相关书籍,但有些学生往往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很好地完成预习作业。怎么办呢?只有通过“分享”这个渠道解决和弥补。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我先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变色龙的相关知识。上课伊始,我就组织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变色龙的资料。有的同学查阅到的是关于变色龙的文字资料,知道变色龙又名避役,生活在热带丛林中,是一群典型的树栖爬行动物中的怪物;有的从网上下载到了一段变色龙变色的视频;有的找到了一些变色龙的图片……学生们把各自的预习所得交流分享,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还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大家从课堂交流分享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 分享研究之快乐。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乏身影。“合作学习”为孩子的交流与表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学生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得到锻炼机会、人人收获到阅读的快乐提供了机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时常会遇到疑难问题,教师可先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生们各抒己见,常常会受到对方发言的启发而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课堂目标的达成度也就高了。当然,安排好合作交流的时间,也是分享研究之快乐的关键,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适当调整。在研究学习时,也可以就生成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讨论,实现学生思维之间的碰撞、沟通与共识。当然,教师需要注意处理好自身在研究分享中的作用,要引领、组织和管理学生的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对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适时点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大程度地分享研究探索的快乐。

高中语文课前分享第2篇

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选题意义:装饰美是工笔人物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人们对工笔人物画的装饰美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讨论线条的组织表现对装饰美的意义,实现线与画面和谐统一,才能创作出具有线条韵律感的装饰美的画面

研究现状:目前关于装饰美绘画的研究很多,工笔人物画把线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如何合理恰当的组织安排线条,使画面更具有装饰美的却很少,我认为这是值得研究与分析的

可行性分析:本人对工笔人物画中线条及其富有的装饰美极感兴趣,从中可以感受到通过合理组织线条的秩序感和韵律感达到提高画面装饰美的作用。并且在这期间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又有导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该论文的写作。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重点、难点

主要问题:工笔人物画的装饰美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只有线条,而线条是增强画面重要的装饰语言。在绘画作品中适当加强线的作用,对工笔人物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开拓,是有益的创新途径之一。

重点:工笔人物画的装饰美的追求首先不能削弱或冲淡线条对于装饰美的作用,而要再用线的时候合理安排组织线条,使其产生更具有画面装饰美感

难点:我们应不断以新的视角发现和挖掘新的线条表现形式和线条的排列组合方式,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表白形式运用独特线的来塑造工笔人物画的装饰美。

开题报告范文:

“课堂前五分钟”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于一体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使得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需要有时间的积累,要有一定阅读量、人生经历和感悟。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并非一日就成了学困生,学优生也并非一日就成了学优生。针对学生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扎实语文基础,即听、说、读、写、感,对语文学习能起到积极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快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课堂上前五分钟能否科学利用,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效果。作为教师,如何抓住课堂教学这个战场,怎样把握住教学的主动权,即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能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特别是在上写作课时,学生的畏难情绪较为普遍。语言表达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高中生对口头表达的训练多能主动接受,为了能在语文课堂和写作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找到其中的“契合点”。研究者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形式入手,旨在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而调动学生的表达能力。

基础的落实关键在于语文老师的教学和引导,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有序有效的课前五分钟活动,倡导的是大语文理念,契合的是新课程标准。在朗诵、演讲、辩论、主题创作、时事观点展示、才华展示、“兵教兵”一系列策略中,训练了学生的听读说写、阅读和思辨能力,揭开高效鲜活语文课堂的序幕,学生的语文观念及学习方法获得战略性的提高。

课堂前五分钟这一语文实践活动旨在训练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写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感想、阅读感受、语文基础知识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分享、整理讲稿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

为了确保“课堂五分钟”语文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实施,课题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活动安排

所谓“课前五分钟”是指每天利用上课开始的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分享与语文学科有关的观点和内容。

具体实施安排:

按班级学号顺序安排,由课代表提前一周通知下周做课前分享的同学;每个循环围绕一个主题或一项任务走上台发言。要求脱稿分享自己准备的内容,时间控制在3~4分钟;接着由其他学生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仪表仪态、声音语调等,作简短评价、补充。总计约5分钟。

二、活动内容

根据中学生特点和语文课程学习的需要,结合课本和社会热点,合理、科学地规划专题,形式多样地开展活动。如:

以摸底和熟悉活动为主。要求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选择必修板块名著导读内容,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有序介绍章节内容、人物形象、精彩片段、个性解读等,师生共同赏读名著;结合语文课本模块,进行诗词赏读。诵读、赏析、评价、积累、背诵;选择中外优美的文学作品,朗读赏析,积累佳句和感悟,感受名家风范。围绕名家大家进行专题分享。可以每周一位作家,或一类作家为主,进行专题分享。如苏轼专题、鲁迅专题等。

三、有效性

为了真正将“课堂五分钟”落到实处,要求学生发言完毕,将发言材料整理公布在教师固定位置,以备同学们课余赏析。安排课代表每天张贴、收集,每个专题装订成册,教师归档整理。

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年4月份)

1.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对课题进行论证,研究课题开展的方向。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3.选择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我所任教的班上所有学生。

(二)实验阶段(2015年5月—2015年10月)

1.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做好有关记录整理。

2.整理学生活动中的优秀案例、经验做法和心得体会等资料,根据研究报告调整和修改研究的方案。

(三)总结阶段(2015年12月)

1.收集和整理研究成果,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性评价。

2.形成比较可行而且易于操作的改善方案,能给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和学习借鉴。

3.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借助理论和他人的经验,指导实验研究。

2.调查法:用书面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召开有关学生座谈会进行调查。

3.个案法:对个别学生成绩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研究。

4.总结法:注意积累资料,进行总结。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论文:《语文“课前五分钟”实践活动有效性研究》。

2.案例:学生“课前五分钟”讲稿(指导)。

参考文献:

姚春蕾.农村高中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研究报告[D].辽宁师范大学,2011.

编辑温雪莲

高中语文课前分享第3篇

关键词: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资源共享是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在网络技术与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的环境下,教育在公平、均衡的方向上发展,对提升国家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对网络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资源的环境建设下,提出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问题,并加以不断的研究和改进,期望可以对语文教育起到搭建师生桥梁的作用,在网络技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之下,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丰富语言教学内容,实现语文网络资源共享建设。

一、语文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共享的含义及作用

网络教学资源是基于网络技术下的学科开发与利用,它通过网络资源与语文知识的融合,实现对语文课程的激活,对师生教育体系的激活,从而使语文学习建立在更新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平台之上,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齐备的环境下,提供语文教学全过程,包括:语文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语文教学资源的子系统建设等。

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对学生的意义

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下,学生通过立体的学习空间,丰富了情感世界,张扬了个性思维。它在多方面体现了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1)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增强语文知识的记忆,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深刻感知到语文内容的具体细节,从而增进记忆,理解语文课文主题。如在课文《南辕北辙》的学习中,教师通过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播放定制的情景画面,使学生在看到情景画面时,产生空间认知感和情感的体验,从而增进对课文内涵及主题的把握。(2)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创设了一个探究式学习的环境。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开放式、平等式的教学平台,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主动的搜索和思考,如,K12网站就可以成为学生进行网络语文资源共享的平台,在这一网站上,学生可以利用系统的电子功能,进行习题解答、单元测试和年终测试等学习,使学生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下,进行网络实践操作式练习和总结。

2.对教师的意义

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它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对语文教师进行了改革,使教师由原先的传授者变为了知识的激发者,通过网络的各种科研网站、专题专栏等,不断更新教师理念,创新教学思路。其次,提升了教师的网络化信息素养。由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其时空拓展的优越性,在教学各个领域:教研、交流、评价等方面,全面提升其信息化水平。

二、语文知识与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互融的研究

语文知识是一项综合性的知识,要使语文教学充分活跃和充满生机,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的平台,使两者实现互融和共享,实现语文知识的网络教学。

1.增强利用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观念和意识

语文教学要致力于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和语文素养,要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下,充分运用其资源,进行语文知识的拓展和主动性学习,如:在小学语文《荷花》的课文学习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其诗意、美感的文章特点,弹奏出学生心灵与生活的和弦,教师要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制作富有美感的画面,包括荷花的曼妙形态、燕子的可爱小巧,引导学生在网络教学课件下学会细致地观察和品悟,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背景环境的音乐协奏曲,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中荷花和燕子的仔细观察中,体会和品悟自然的美感和韵律,把握文章的主题。

2.提升语文网络教学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

任何一种资源,在拥有智慧和灵性的人眼里,是有价值和特定意义的,而没有知识和智慧的人,则只能看到外在的表象。对于语文网络资源知识的教学,也是同理,在具有专业教育水平、具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师眼里,网络教学资源是一座宝藏,在其充满文学味道的网络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化精粹的精妙神韵,流水淙淙的细致流淌,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进行语文课案的教学和研究。例如,在语文《枫叶如丹》的网络教学课程上,就可以应用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优势,进行相关课件的教学。首先,用诗歌进行课文导入,让学生背诵唐代诗人杜牧的关于枫叶的古诗,再引出元帅的著名诗句:“西山红叶好,霜重浓。”在这些强烈、鲜明而富有活力的诗句里,给学生提示:“枫叶如丹”中的“丹”是指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进行课文的学习。教师运用网络资源平台,按照生长顺序展示出“绿的天地”“丹的天地”“植物生长”的课件,进行第一部分的讲解:枫叶如丹之前,用一抹嫩绿展现出“绿的世界”;然后,凉风起,秋天至,展现出课文中“万山红遍,枫叶如丹。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最后,在春去秋来的季节变换里,体会自然万物由播种、发芽到开花、结果的过程。用这些网络资源课件再引导出“枫叶如丹”的第二部分内涵:“丹”代表了一种历程: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用网络教学资源课件进行抒情与叙事的衔接,展现出老人、莉贝卡的不同画面,使秋天从老人的萧瑟转入鲜活、跳跃的小女孩,让学生感受到枫叶如丹,其内涵是跳跃、欢乐的生命,是真、善、美的价值与意义,是生命的颜色。

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充分利用,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到了丰富的知识体验,用体现现代技术与语言文字的融合性教学,展示出语文教学的内在魅力,充分发挥语文资源的特殊作用,提升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在网络教学资源与语文知识整合的教学氛围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走向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1]林冬青.准确把握教育网站定位 建立完善运行保障机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6).

[2]闫.创新管理 服务社会 努力建好“大连教育”网站[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8).

高中语文课前分享第4篇

一、在师生共享的氛围之中

李镇西老师在《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把课堂师生关系化作“食物”归纳为三种境界:“填鸭式”、“诱导式”和“共享式”。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快朵颐的乐趣。这就是“共享式”。在共享的工程中,教师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愉快的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师生共享,是思想的平等。这样的平等是课堂幸福的前提。

二、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欲望之中

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这说明兴趣才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开发智力的钥匙。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幸福。

如在教学《秋天》这课中,我结合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心里特点,上网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和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创设了一个优美的生动鲜明的情境,这不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激情,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潜移默化融进乡村秋景图中,而且还为学生乐学这篇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知识,体验美丽,心灵得到熏陶,获得极大满足感,在课堂中幸福的学习。

三、在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之中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教育中,教育者必须融进教育对象之中,避免师生在精神上的分离。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不断开发学生的心智,牢固奠定他们的人文精神基础。教师应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去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充当其中的角色,深入人物的心灵去体验、去感受。

如在《卜算子·咏梅》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和梅花对话,体会词的意境的:“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梅花俏立枝头,如果这时她有表情,她此时的表情是怎样的?如果她会说话,她会说什么呢?看着这美丽高贵的花,你想对她说什么呢?……”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平等的心灵沟通,能激活课堂、激活主体的对话不是言语上机械零碎的你来我往,更不是教师捆住学生手脚的操纵式问答,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共享型对话。这种对话,是师生之间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教师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享受人文的关怀和学习的幸福。

四、在自由展示的舞台之中

美国作家梭罗·H·D曾说过:“人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帮助他们长期拥有幸福感并提高幸福感,而能体会幸福的人,自然会更积极投入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的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的舞台,(如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课文情节表演等)通过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比一比、做一做,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学生愉快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幸福乐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中语文课前分享第5篇

开放性和共享性是大学城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开放性不仅体现大学之间没有围墙,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人才的培养、学术研究和思想观念上的开放。共享性不仅体现各大学之间教学设备、体育设施等硬件资源的共享,更重要还在于是否能实现校际之间的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合作共建、优势互补。

一、网络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学理念、模式的转变、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更需要优质英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而言,新媒体只是向用户提供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只有拥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资源和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才能利用更多、更广的媒体手段和媒体组合,否则再先进的技术也缺少用武之地。

网络上虽然提供了丰富的英语资源,但是内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加上学生水平和认识的局限,对信息资源掌控能力有限,自主学习可能漫无目的。同时,利用新媒体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己学习,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时,需要得到教师及课程教学大纲等相关资料的系统支持。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涉及学生人数最多、课程周期最长、关注度最高的特点,各高校应支持英语教师探索教学资源的开发,充分发挥校园网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教育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优势,教师作为教学共享资源建设的主体力量,鼓励学生以完成科研、教研项目的形式共同参与,着重从课程资源库和共享资源库两个方面入手,建设一个以资源服务于教学为标准、需求满足实际教学为依据的分类规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获取便捷的开放式教学资源库,将无序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其更为规范化、系统化。

二、基于校园网的课程资源库建设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在有限的时间里,语言输入过多依靠教师和教材,而且课堂讲解的重点放在词语用法、句子结构,学生得不到足量的、多样化的语言材料,阅读技巧、文章写作技巧难以得到训练,文章深层次含义得不到挖掘,语言能力的形成受到束缚,所以建设基于校园网的课程资源库,开发内部资源,提供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大学英语课程资源成为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高校教学联盟间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建设途径

先在各高校内建立基于校园网的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库,再将高校联盟内的各高校校园网课程资源库连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基于校园网的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库除了要收录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等最基本的资源外,还要系统地整理教材中学习的重点、难点、词汇、语法知识、专项语法练习题、常见问题或疑难问题解答等资源为主的微课,作为教学辅助或补充。同时,英语学习具有跨文化的特点,为了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挖掘出教材中文章的深义,需要文化背景知识的铺垫,故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音视频资料等必不可少。

高中语文课前分享第6篇

由于QQ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功能强大、成本低、交互共享,它成为了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第三方软件。之所以教学管理工作中使用QQ聊天软件,是因为它具有很多的应用优势:①普及性。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32亿,QQ用户普遍存在,而在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科学技术水平走在社会的最前列,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QQ账户,联系起来非常方便。②低成本。绝大多数QQ账户都是免费申请的,日常办公、教学所用到的功能几乎都是免费的,所以选择这种方式也节约了开支,降低了成本。③技术性低。QQ的界面美观、功能强大、制作贴心,几乎所有的功能上面除了生动的标识都配有文字告诉用户改按键是做什么用的,所以在使用日常工作中所能用到的功能时几乎没有技术上的问题。④实时沟通。QQ聊天工具可进行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等活动,实时或非实时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视频、音频交流。功能非常全面。通过QQ聊天工具可以快速便捷地实现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⑤信息传递快。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之间都设置为QQ好友,方便快捷地传送信息和自定义图片或照片,实现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文件的发送和接收。⑥多人交流。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交流的服务。群主在建立群之后,可以邀请有共同工作或有共同班级等人到一个群里面聊天。⑦共享性。在同一群中的上传一份文件,可设置为永久性文件,同一群中的人可以无数次的下载该文件。⑧远程协作。在遇到问题时可远程求助或远程控制,以此来帮助同事解决现代教学管理软件随时出现的问题,包括一些管理软件的操作、应用、故障排除等。⑨其他。除此之外QQ还具有聊天室、点对点断点续传传输文件、QQ邮箱、网络收藏夹、QQ空间等功能。由此可见,QQ是一个快捷方便、功能强大的网络交流平台。合理恰当地使用QQ能为教学管理开辟出一个资源共享天地、情感交流平台和同事间、师生间互动区域。

2大学英语改革背景下,QQ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改革是根据大学生英语四级成绩而进行全校性质的分层次教学,从分班到选课到都需要在学校教务处、各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下才能进行。这就充分利用了QQ群多人交流的优势,可建立包括教务处个科室人员、各学院教学院长、各学院教务科长以及科员所有教务人员QQ群,充分利用QQ群的方便,开展工作。在大一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参加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之后,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工作就开始了。在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公布之后,教务处教学管理科老师先将所有学生成绩汇总通过群共享提供给各学院教务科,各学院教务科人员到群共享中下载、浏览并统计出通过四级学生人员和未通过四级学生人员。通过四级学生转入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学习;未通过四级学生转入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学习。外国语学院教务科老师将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分类、介绍及上课时间上传至群共享,并在群中告知各学院教务老师通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课,教务老师通知辅导员,辅导员会在以班级为单位的QQ群中通知学生。学生选完课,将汇总选课结果通过QQ文件方式传给该学院教务科老师,各学院教务科老师传给外国语学院教务科老师,由外国语学院进行拓展课程分班并安排任课教师。基础课程班级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四级课程学习,将其分好班并安排任课老师。外国语学院教务老师讲所有分班文件上传至教务群共享,群内确认无误,教务处教学管理科老师安排上课教室。这样,完整的分班情况挂至官网,在群内告知各学院教务老师通知学生自行上网查看课表。外国语学院教务老师会在该学院群内通知所有大学英语任课老师上网查看自己所带班级和上课地点及时间,接下来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就开始了。教务管理群、学院教工群、各班级群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的工作效率,节省了要打电话通知不同学院所用的时间,在第一时间让所有QQ群内人员都知道所要做的工作,快捷方便。在开始分层次教学之后,因不再以原自然班为单位,不方便师生联系,任课教师可将每个学习班建一个群,以方便该学习班级事务通知,如有特殊情况课程时间变化、教室变化或学习任务布置等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了QQ群共享、群空间的功能,体现了资源的共享性。同时通过QQ传递文件,替代了传统的纸质材料传递,避免了纸张浪费,节约了空间,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绿色办公。

高中语文课前分享第7篇

一、种土春风里 天暖自生根

“问题”即“课题”,在教研的氛围中我们种下“问题”的种子,在每个教师心中萌生我们这个阶段教学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明确课题的方向。就如竹子一般,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生机勃勃。

1.“问题”促研究

课堂是“根”,所以教师的教学研究是基于“根”的研究,学校教学研究部要求申请的所有校级教师个人小课题必须植根课堂,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在每学期初学校教学研究部会组织一次校本科研培训,帮助教师确立课题研究思路,引领每个教师从自身课堂实际出发选准问题,发现问题。在校本培训之后,我们开展教科研活动,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互相启发思路,共同商议备课组的课题研究方向。如英语教研组,学科分管领导会解读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最前沿的教学理论,随后所有英语老师围绕这些前沿的教学理论对比我们目前的教学状态,从教师和学生两头共同发现教学瓶颈问题。在议论过后,各备课组组长会整理大家讨论中列出的问题,梳理主要问题所在,随后和组员共同商议决定备课组所要研究的小课题方向。又如,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根据学情主攻识字教学,备课组经商榷确立了四个小课题,即“小学低年级情境化识字教学初探”“低年级学生语文自主识字能力的策略探究”“低年级语文在阅读中提高识字量的探究”“低年级语文识字兴趣的培养探究”。通过对同一研究主题多角度的探究,可以在合作研究中呈现“立体式”的研究思路。

2.“群研”促互补

由教研组长带领备课组进行同一方向的教学课题研究,同时备课组每一个教师都能积极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形成同一方向不同层面的多角度学科教学研究,以每个老师不同的教学探究来完善同一个教学问题的研究,变“独研”为“群研”,“群研”可以弥补教师个体思维的不足,充分展示教师群体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群研”也便于学科组开展立体式的课题研究,以子课题的形式围绕重点课题开展研究。例如:英语组的课题“小学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与辅导策略研究”已经被立项为2012年的上海市级规划课题,围绕这一重点课题,课题主持人组织课题组的老师确定了七个子课题,如“小学外来务工子女自主学习英语语篇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文本再构对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汉语拼音辅助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外来务工子女英语阅读水平提高的策略方法研究”等多项子课题。从语音、词汇、文本、阅读等方面研究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辅导的有效性,从案例中研究出对英语学习上各个薄弱环节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及辅导策略研究,为改善学校英语面貌而努力。从横向看,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小课题研究,从纵向看,所有老师的小课题研究最终都指向同一个问题的探究,这就是“群研”的意义所在。

二、随雨夜夜长 向阳日日新

教师提出个人小课题申请后,教学研究部会经过审核,公布被立项的校级教师个人小课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科组通过备课、磨课等逐步展开小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就如破土而出的春笋,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新竹就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竹子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婀娜多姿。

1.“备课”重实效

课堂是“根”,那么教师的备课就是“养料”,教师必须储备好的“养料”去灌溉幼苗,备课必须重实效。为了确保“群研”形式深入化,近两年,学校教学研究部大力推行“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突出“单元备课”特色,做到“把握单元重点,突破单元难点,设计单元亮点”,同时做到“一人主备,他人补充,教案详尽,提倡特色”。集体备课作为“群研”的主要形式,能够弥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备课独立思维的不足。单元备课活动以四个阶段推进,即组内说课、教学研讨课、同步单元练习、单元反思等。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坚持做到“组成一个教研团队,建构一种教研文化,健全一套教研制度”。组成一个教研团队,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形成实践性学习共同体,学科分管领导下设有学科大组长、备课小组长;构建一种教研文化,每周教科研活动主讲人提前准备好材料,其余老师同步深入钻研教材,相关学科分管领导参与每一次集体备课,有时还聘请教研员和外校学科专家,把集体备课活动引向高效;健全一套教研制度,备课组根据学校教学活动,安排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课实践,推出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评比课,以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磨课”出精品

磨课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为目标,利用集体备课开展集体性的推敲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行为的校本教研活动。围绕备课组的课题研究,在教学设计中寻找解决研究问题的途径。通过多种磨课形式搭建教师成长的舞台,例如:语文组开展的“同课异构”,聘请外校优秀青年教师和本校青年教师执教同一节课,分享两校教研组不同的教学思路。数学组开展同一教学问题在各年级段的磨课,如“小统计”这一数学问题,在三、四、五年级开展磨课,探究如何有效搭建促进学生知识发展的梯度,做好知识链接。英语组开展“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目标构建与实施,全面把握单元备课,根据学情构建单元教学目标。反复推敲单元整体设计,推出同一单元的二至三课时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磨课,近两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形成了教学优质资源库。同时也在师徒结对,名师带教等制度下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在反复磨课中推出了许多精品的课堂,参与区级教学新秀、中青年教学评比、骨干教师风采展等。

三、经霜才得悟 历雪始知魂

暑尽寒来,竹子变得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随着备课、磨课等校本教研活动的推进,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积极的反思者。

1.“亮课”促提升

因为“研”扎于“根”,研究的原动力来自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对象是教师自身课堂中碰到的真问题、真困惑,研究的目标直接指向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结果在于突破教学瓶颈。所以“亮课”是教师对前期探究的实战演练,是对自己课题实施中的探索与尝试。近几年学校每学年开展教学节系列活动,给予全体教师一个“亮相”的舞台。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骨干教师风采展,让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上好引领课,促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的透彻理解,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青年教师通过教学新秀比赛,在与结对师傅的切磋和团队的互助下亮相,呈现出了团队带教的智慧结晶,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真正将“教中研”“研中教”落到实处并产生实效,牢牢确立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同时培养了教师的研究行为成为自觉行为。

2.“研修”重自主

具有明确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进行研究学习的前提,唯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方能高瞻远瞩地研究。为此,在常规教科研活动中,我们要求备课组要两周必须进行一次理论学习。我们组织教师学习“绿色指标”,以十大指标作为教师“以学定教、课堂转型”的理论支撑,从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先行学习,随后分享学习感悟,然后通过教研活动的部分时间带领教师学习并分享感悟,以专题论坛的形式交流学习和实践感受,如何在绿色指标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生源特质,走进学生,研究学生,做学生喜爱的老师,从而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喜欢学校。此外要求备课组教师能不断充实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利用“文献综述”法为课题寻找有利的理论依据,同时学会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在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学会运用、推广,当然更重要的是求异创新。学校为每个教师征订学科杂志,办公室设有书报栏,图书室学习资料一应俱全。学校还组织教师前往上海图书集体购书,营造了浓郁的研修氛围。

四、推窗见玉秀 拨雾是金门

尽管竹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它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正如教师面对自己的教学生涯,唯有两袖清风、志存高远,勇攀高峰。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提升自我,用课题研究激发潜在的憧憬,成就自己教学生涯的拔节。

1.“沙龙”促交流

一味地教研活动、备课磨课,有时教学研究会有刻板与沉闷,为了点燃教师思想的火花,激发教师研修的热情,各种形式的教学沙龙则是一种新模式,也是具有创造力和感染力的教师交流活动。教学沙龙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例如:每学期定期开展“教研组共读一本书”活动,畅谈读后体会,分享读书乐趣,在交流中成长,在碰撞中提升。学校还组织了“萌芽社”青年教师论坛,让新入行的教师把自己的成长故事一一讲述,也是新教师与大家分享他们师徒磨课的成长历程。英语教研组为大家呈现了现场教研活动,并以沙龙的形式对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课,通过评课将一节研讨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课题实施等进行了精彩了大串烧。学校也推出了“骨干教师论坛”,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分享了精彩的教学片断,更重要的是,看到了骨干教师们在课堂中如何解决教学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新认识和新方法。沙龙呈现了学校教师在分享教学智慧中一道道精美的菜肴,也成为学校促进教师思想交流的“茶话会”,更是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经验和课题研究成果的大盘点。

2.“分享”存智慧

沙龙是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因为交流带来了智慧的分享。我们追求的智慧分享是希望能打破学科的界限,构建自由交流的平台,围绕同一研究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畅谈研究的心得和体会,让教师全面审视自我,弥补“闭门造车”的缺陷。在实施小课题研究的几年实践中,我们收获的是在广大的普通教师中建立一种教科研的氛围,确立一定的研究意识,开展一些“草根”的研究活动。而这些研究活动是我们全校教师真实的研究与行动,我们可以分享的真智慧。学校创立了校刊《叶小教苑》,定期将教师的教学点滴思收录起来,同时也将一些优秀的案例和征文向区级以上刊物推荐,我们也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了多次组稿,例如:如何开展有效辅导,我们组织了《叶小教苑》有效辅导专刊,其中4篇论文也被发表于《现代教学》刊物。我们开辟了校园博客,在博客论坛中我们开展网络教研,进行网上跟帖评课,创新了教研模式。

高中语文课前分享第8篇

关键词:Go for it!教材“Reading”教学 “快乐阅读、享受阅读”

自2004年新一轮课改启动,广大英语教师就开始使用具有全新教学理念的Go for it!教材。这套教材中一个明显的特色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即从八年级(下)开始至九年级的各单元后增加了阅读语篇“Reading”的教学。而“Reading”文章的特点是语篇长、生词多和句型结构复杂等,对于八、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颇具深度和难度的,这就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加大了难度。那么现在“Reading”的教学进展情况如何呢?“Reading”教学又该怎样优化和提高呢?下面笔者就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Go for it!教材“Reading”教学的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Go for it!教材的八年级(下)至九年级各单元后“Reading”的教学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份学生问卷调查。下面是对我校八年级和九年级的6个班的学生(318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英语Go for it!教材“Reading”学习的问卷调查

你对Reading课文的内容和知识难度的评价。

A. 简单7% B. 一般31%

C. 难41% D. 十分难21%

你对英语Reading感兴趣的程度。

A. 很感兴趣6% B. 感兴趣17%

C. 尚无兴趣55% D. 毫无兴趣22%

你参与英语Reading课堂的态度。

A. 总是积极参加10% B. 有时积极参加43%

C.不太主动参加30% D.不愿参加17%

你对Reading文章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A. 很好5% B. 一般41%

C. 不好48% D. 根本不懂6%

通过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Reading”学习中存在的2个主要问题:(1)学生认为“Reading”文章知识“难”,因而对“Reading”不感兴趣,上课不积极参加;(2)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巩固不到位,对文章中的知识点掌握不扎实。

那么大多数英语教师关心的只是第二个问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扎实怎么办?其实,这两点既是并列又是因果关系。那么新课改中,Go for it!教材“Reading”的教学目标到底要求我们注重什么呢?

二、Go for it!教材“Reading” 的教学目标分析

《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中说道: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设计的前提,它具有引导教学活动的功能。因此,优化和改进“Reading”教学,了解它的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根据《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读”的要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应包括以下三点:(1)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获得乐趣。(2)了解文章体裁及结构,学习文中一些重要的语言点,为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打下基础。(3)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仔细观察,便可发现阅读教学的新目标与以往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第一点。第一点是“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获得乐趣”,而且是位于教学目标中的首位。也就是说,在新课改里,学生在阅读课堂里“获得快乐”和“获取信息”是最重要的。信息的获取是知识的“享受”,因此我们可以把Go for it!教材 “Reading”的首要教学目标视为“快乐阅读,享受阅读”,它是实现其它教学目标的前提,也是《新课程标准》下指引我们优化“Reading”教学的根本方向。

三、优化Go for it!教材“Reading”教学的努力方向――快乐阅读,享受阅读

说到“快乐阅读,享受阅读”,很多英语教师就会觉得这是无法实现的梦想。与后两点教学目标相比,这一目标是抽象而不够具体的,它没有明确地指引我们具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这就给英语教师带来了难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展示和处理教材的智慧和才艺搭建了平台。

相信只要我们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中掌握几个基本要领,很快“Reading”教学就可以得到逐步的优化和改进。以下是笔者在“Reading”教学上有关“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几点经验和看法。

1.“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前提条件是“快乐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要以满腔的热情面对学生,以特有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Reading”课堂里“快乐阅读,享受阅读”。比如说教师真诚的微笑、丰富生动的肢体语言及课堂上幽默诙谐的教学用语都可以使课堂气氛愉悦,有助于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快乐地学习。

2.“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引入条件是“精彩的教学序曲”。

课文的导入是课文教学的“序曲”。 恰当而巧妙的导入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阅读上的必要准备。因此,“精彩的教学序曲”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快乐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欲,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篇章的教学。例如8年级(下)Unit 6 Reading “I’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这节阅读课,这篇文章的内容本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导入不精彩,势必会影响学生接下来的阅读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在引入环节中,设计“历史知识大比拼”游戏:What dynasties and famous characters from the history do you know? 然后拿出几个历史朝代的著名人物及相关知识作为比赛的内容,如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诸葛亮“三顾茅庐”的典故、汉朝司马迁与《史记》、祖冲之的圆周率3.1415926及北朝花木兰的故事等。这些不仅可以对课到有效的引入,又能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3.“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重要条件是“拓宽学生的视野”。

“拓宽学生的视野”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改进和优化英语“Reading”教学的重要条件。在“Reading”课堂里,学生走进神奇、浩如烟海的世界是一种“快乐”;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又是一种“享受”。而且大量的课外语篇输入,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拓宽学生的语言词汇量,让学生对英美等西方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语言表达有了更多更好的了解,从而最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例如8年级(下)Unit 9 Read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 这节课,教师可以把新加坡的风土人情作为比赛内容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如新加坡“鱼尾狮”的历史典故和现状、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相关知识,以及新加坡的货币、语言、饮用水、气候卫生等,都可作为拓宽学生视野的极好素材。

4.“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辅助条件是“丰富的教学活动”。

单一的形式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的单调,使兴趣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因此“Reading”教学同样应该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和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例如8年级(下)Unit 7 Reading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这节课,教师在课堂上可设计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礼节”辩论赛、看图片猜单词、看录像说出人们不礼貌的行为举止、西方文化说说看、学生模仿表演等多种教学活动。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阅读、享受阅读”。

5.“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内在动力是“体验学习的成功”。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到更多成功的喜悦。例如8年级(下)Unit 1 Reading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这节课, 教师可以设计“机器人知识知多少”活动。本身“机器人”的话题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十分感兴趣的,再由于知识比拼游戏的激励,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比赛中。一旦答对了比赛的题目,他们的脸上就会露出喜悦的笑容。他们体验到了成功,自然就感受到了快乐。又如8年级(下)Unit 8 Reading “Why 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这节课, 我们可设计“听英语歌曲猜歌名”的活动;另外,“英语歌曲大比拼”这一环节学生也可以在歌唱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这就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任务中做到“快乐阅读,享受阅读”。

6.“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关键条件是“分层要求、降低难度”。

为了认真贯彻英语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增强每一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Reading”的教材“难”这一特点就决定了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好语篇的全部知识。因此,对学生“分层要求、降低难度”是学生“快乐阅读,享受阅读” 的关键条件。在教学内容的“分层要求”上,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生词表中的全部词汇和文章中的全部重点句型;对于中等以下、但基础还算好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全部单词,文章中的重点句型作为欣赏、理解即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单词表中的黑体单词即可,句型结构可忽略,但要做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这样一来,中等以上的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和重点句型结构;而基础差的学生掌握词汇表中的黑体单词应是能力所及的事情,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阅读学习的快乐。另外也要考虑阅读课堂和课后作业的“分层”,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阅读、喜欢阅读。

7.“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后续条件是“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教师在教学后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地巩固文章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8年级(下)Unit 9 Read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 这节课, 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为“世界城市知多少”。学生在课后可以进行网上调查,也可以翻阅书籍或其它有关参考资料,写出某个城市的情况。这项作业既可以巩固学生课上所学的知识点,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说这是阅读课快乐的延续。

四、结语

以上几点仅是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有限经验,在Go for it!教材 “Reading”的教学中,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快乐阅读,享受阅读”是抽象而又难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但它并不是不能实现的梦想。只要教师坚持把这一教学目标放在首位,努力思考和探索各种可能有助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教学形式和活动,Go for it!教材的“Reading”教学一定能得到很大的优化和改善。

参考文献:

[1]金秀敏.优化初中Go for it教材英语阅读课教学初探.考试周刊,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