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20 10:48:36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第1篇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25-01

一、防控策略

我乡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技术,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种植小麦抗(耐)病虫品种和标准化栽培为基础,科学防控抓关键。坚持要突出重点,进行分区治理,采用因地制宜以及分类指导等原则,在面对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的生态环境,根据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重点病虫和次要病虫的特点,采取有利的防治措施,来保障小麦产量以及品质的安全。

二、要病虫害防控措施与防控效果

1.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与防控效果

首先,在品种的选择上要选用耐病的品种。在病害常发的区域内,要因地制宜,所选用的品种应该高产优质,并且耐病。将容易感病的品种淘汰。其次,要加强品种的栽培以及管理。要适当平衡施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最后,主动用药物进行预防。

小麦赤霉病防控效果:我站5月16日调查,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农民自防区平均病穗率分别为0.00498%、0.00735%、0.02427%,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穗率分别减少9.8%、7.0%;平均病指分别为0.00125、0.00184、0.00609,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指分别减少78.1%、69.8%。防控效果十分明显。

2.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与防控效果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期进行播种,合理用种以及密植,合理施肥,控制小麦旺长。一定要加强小麦田间的管理。其次,在播前要进行药剂种子处理。最后,在适当的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我站4月27日调查,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株率分别为21.2%、28.7%、35.4%,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株率分别减少40.1%、18.9%;平均病指分别为6.2、8.4、10.5,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指分别减少41%、20%。纹枯病防控效果显著。

3.小麦吸浆虫防治与防控效果

最主要的关键环节就是抓好蛹期撒毒土以及成虫羽化初期喷药等防治,将成虫羽化以及产卵数量控制到最低,尽可能的减少危害。首先,选用的品种要具有一定的抗虫能力。其次,要在蛹期进行防治。最后,成虫期进行防治。

小麦吸浆虫防控效果:4月22-25日进行的“一喷三防”兼治吸浆虫。我站4月27日网捕成虫调查,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农民自防区平均十复网成虫分别为2.125头、8.25头、14.25头,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十复网成虫分别减少85.1%、42.1%。防控效果非常显著。

4.小麦穗期蚜虫防治与防控效果

严格遵守以及把握防治的指标,如果在田间,百株蚜的数量达到了500-800头时,益害比低于1:150头时,可以选用啶虫脒、抗蚜威、吡虫啉等药剂喷雾进行防治。在小麦穗期病蚜虫病发生时,要采用“一喷三防”措施。

小麦穗蚜防控效果:我站5月2日调查,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农民自防区平均蚜穗率分别为48.3%、67.7%、72.4%,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蚜穗率分别减少33.3%、6.5%;平均百穗蚜量分别为145.7头、241.2头、307.9头,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指分别减少52.7%、21.7%。

三、专业化防治措施推广

1.“一喷三防”措施

从小麦的抽穗期到小麦的灌浆期是多种病虫交织发生危害的关键时期,要选用针对不同病害的杀菌剂、杀虫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进行合理的混合使用,从而达到“一喷三防”、节省成本增加产值的目的。

2.药剂种子处理措施

要以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为重点,兼顾其它病虫害,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法、防治措施,采用集中连片向前的推进方式。药剂种子处理措施中,所用药剂是: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虫啉;三唑酮;戊唑醇;噻虫嗪;辛硫磷等,在使用时,要严格把握拌种或包衣使用的药剂量以及时间等,以防止小麦发生药剂的危害。

3.早春预防措施

早春预防措施,就是要实施带药侦查的方法,针对条锈病采取“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的策略,进行统一防治,坚决控制危害。

4.关键季节气病害预防措施

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主要针对赤霉病,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南部地区等危害较大的地区,要在小麦抽穗扬花的初期,进行专业的喷药预防。

四、主要的工作措施

首先,要将防治指导进行强化。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专家指导等活动,在进行防治的关键时刻,可以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入到小麦田地,现场指导,指导群众科学开展防治。防治工作要层层展开,将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其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针对暴发性强和大区域流行性病害,那么广泛的宣传工作就是防治的关键。广大的基层干群要积极的关注和参与,要把广大群众给带动起来,提高防治的覆盖率和处置率。要充分做好应急方案和利用一喷三防资金,一旦出现病情,就要迅速进行应急防控。

再次,加强监测预警。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通信与媒体资源如手机短信,电视等等。利用现代科技对小麦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普查工作,一旦有预警就要及时消息,指导农民及时有效的进行防治。

最后,大力推进专业化统一防治。要大力推广和发展专业化的防治组织,实行专业化的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治,努力争取资金,扩大统一专业化防治的覆盖面,使小麦重大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覆盖率能够达到30%。

五、结论

本文针对我乡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与评估,总结归纳了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与防控技术,同时技术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吴秀莲.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7):180,182.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第2篇

关键词 农药使用;品种;用量;调查;山东青岛

中图分类号 S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112-03

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1]。因为农药的使用,有效控制了农作物病、草、害的发生,每年挽回全世界粮食总产30%~40%的损失[2]。据统计,青岛市近几年病、虫、草、鼠发生总面积约133.33万公顷次,综合发生程度2级,其中病害发生约43.33万公顷次,虫害发生约63.33万公顷次,农田草害发生约26.67万公顷次,造成损失为粮食约12万t,油料约2.5万t,果品约2万 t,蔬菜约11万t。每年防治面积约146.67万公顷,挽回粮食约26万t,油料约6万t,蔬菜约45万t,水果约12万t。一方面,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促进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单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另一方面,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引起了一些负作用,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物界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危害[4]。为更好地利用农药为青岛市的农业生产服务,尽量减少农药使用中给人类、有益生物和环境产生的负作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对青岛市农药使用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改进农药使用现状的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与地点

2015年,对青岛市6个市辖区(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李沧区、城阳区、黄岛区)、4个代管县级市(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进行了农药使用状况调查,共调查了青岛市2009―2014年5年的农药使用状况。

1.2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青岛市各区、市农作物种植地区,具体数据来源于各区、市植物保护站,均为各区、市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种植地区,植物保护站涉及胶州、平度等农作物种植较大的地区。

1.3 调查方法

各区县植物保护站采用调查走访法进行调查,主要针对当地农作物种植农民、各农药销售公司等,将调查内容分为4项,分别为农作物品种、施药种类、剂量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岛市农药使用总体状况

青岛市2009―2014年农药制剂使用量在6 000~6 500 t之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占农药制剂使用总量的比率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不大,有机磷农药使用量2012―2014年基本稳定在1 100 t左右,较2009―2011年有所增加(表1)。

2.2 青岛市农药年使用量超过100 t的品种及用量

青岛市每年使用的农药品种按有效成分计在200个左右,每年使用量超过100 t的品种在15~20个之间,这些品种的使用量占农药使用总量的50%以上。由表2可知,乙草胺的使用量一直位居第一,但使用量呈降低趋势;高毒农药有3个,分别是氧乐果、甲基异柳磷和甲拌磷;无机农药品种2个,分别为硫酸铜和晶体石硫合剂;生物农药只有1种,即阿维菌素。

2.3 青岛市主要作物农药使用情况

2.3.1 Z食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用药情况。青岛市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和玉米。小麦一个生长期一般用药3次,主要为播种期拌种、苗后除草、穗期病虫害防治,根据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程度不同,有的只防治1~2次,也有防治4~5次的;玉米一个生长期一般用药4次,分别为播种期拌种、苗前或苗后除草、苗期防治玉米蚜虫和灰飞虱、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等穗虫,常用农药品种见表2。

2.3.2 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用药情况。青岛市主要油料作物是花生,花生一个生长期一般用药5次,分别为播种期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苗前化学除草、苗期病虫害防治、后期叶部病害的防治,常用农药品种见表3。

2.3.3 果树病虫草害防治用药情况。青岛市主要果树品种有苹果、梨、葡萄、桃、蓝莓、樱桃、草莓等,苹果、梨、葡萄一个生长期一般用药10次左右,桃、樱桃、蓝莓用药次数相对较少,主要水果常用农药品种见表3。

2.3.4 蔬菜病虫草害防治用药情况。青岛市蔬菜种类较多,用药次数和用药量以保护地番茄、黄瓜、西瓜、甜瓜、菜椒等作物最多,一个生长期用药次数10次左右,其他生长期短的保护地蔬菜用药量相对较少,露地蔬菜中生姜、马铃薯、大葱、韭菜等用药较其他露地蔬菜多,夏季种植的露地十字花科蔬菜杀虫剂用量较大。主要蔬菜常用农药品种见表3。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对植保的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有专门的组织实行统一的、专业的社会服务[5]。据统计,青岛市近几年统防统治面积逐年增加,2009年仅393.33公顷次,2010年1.2万公顷次,2011年6.76万公顷次,2012年15.05万公顷次,2013年小麦统防统治面积逾20万公顷次[6]。青岛市现有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122个,其中注册为植保专业组织的有27个,拥有总装备数量1 500多台(套),其中大中型药械200余台(套),从业人员1 700多人,在青岛市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控、植保新技术和新农药及药械的推广等方面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7]。然而,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大田作物病虫害防治不足,产量损失较大;果树、蔬菜病虫害防治中重防不重治,打保险药现象十分普遍;农民安全使用农药意识差;施药器械落后,农药利用率低等。

针对目前青岛市农药使用的现状,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农药的合理使用。一是着力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二是建议财政列出专门经费支持开展玉米“一防双减”工作;三是加强病虫害及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为田间抗药性基因早期监测提供技术储备;四是加强安全用药宣传培训工作;五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使用优质农药和先进植保机械。

4 参考文献

[1] 李巨,于晓东,赵云娜,等.长春市农药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4):19.

[2] 陈茹玉,杨华铮,徐本立.农药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孙振钧,孙永明.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6-13.

[4] 张徐军.农药中毒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J].伤害医学:电子版,2013,2(2):1-6.

[5] 吕飞杰,公坤后,王诚,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模式研究:兼论农技协组织建设与创新发展[J].科协论坛,2015,30(7):6.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第3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湖南省衡南县洪山镇新冲村进行。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暖多变、夏秋多旱、冬寒期短、暑热期长的特征。试验地面积06hm2,地势均匀平整,土壤肥力中等,烟草种植连片。供试烟草品种为云烟87。2014年12月15日播种,2015年3月14日移栽,种植密度为18000株/hm2,6月2日开始采摘,7月12日采摘完。供试农药分别为4%鱼藤酮乳油(河北天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03%苦参碱水剂(江苏万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山东玉成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处理1:4%鱼藤酮乳油900mL/hm2;处理2:4%鱼藤酮乳油1200mL/hm2;处理3:4%鱼藤酮乳油1500mL/hm2;处理4:03%苦参碱水剂1500g/hm2;处理5:03%苦参碱水剂2250g/hm2;处理6:03%苦参碱水剂3000g/hm2;处理7: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50mL/hm2(对照药剂);处理8:清水(对照)。试验设3次重复,共24个小区,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67m2,每小区栽烟300株(分8行栽),四周设保护行,栽培措施按常规生产进行。13试验方法在斜纹夜蛾和烟青虫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用药,每公顷对水750kg。喷雾时要求细雾均匀喷施,以叶片两面沾满药液但不滴水为宜。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于2015年4月8日喷药1次,试验期间没有使用其他任何药剂。14观测与记载施药前调查各处理虫口基数,药后1、3、7d调查各处理的残存活虫数,统计各处理虫口减退率,比较其药效。15数据处理数据采用Excel2007和SPSS171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鱼藤酮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斜纹夜蛾防治效果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明显。喷药后的时间越长,防治效果越好。喷药后第1天,对照药剂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50mL/hm2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分别为753%和762%,且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喷药后第1、3、7天,鱼藤酮900mL/hm2处理,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分别为600%、832%、874%和615%、840%、868%,比苦参碱1500g/hm2处理稍有增加,差异不显著;鱼藤酮1200mL/hm2和1500mL/hm2处理,校正防效分别达635%、836%、856%和661%、871%、882%,分别比鱼藤酮900mL/hm2处理增加了20%、-04%、-12%和46%、31%、14%,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2.2鱼藤酮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见,不同药剂防治烟青虫的效果与防治斜纹夜蛾相似。喷药后第1天,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分别为746%和78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鱼藤酮对烟青虫的防效明显优于苦参碱,且鱼藤酮1500mL/hm2处理与苦参碱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喷药后第3天,各处理的差异都不明显,鱼藤酮和苦参碱的防效相当,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防效稍低。喷药后第7天,生物农药鱼藤酮和苦参碱的防效明显高于化学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且较高浓度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喷药后第1、3、7天,鱼藤酮900mL/hm2处理,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分别为526%、816%、895%和601%、829%、891%,分别比苦参碱1500g/hm2处理增加了57%、03%、-11%和48%、03%、-12%;分别比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增加了-220%、13%、36%和186%、12%、36%。由以上分析可知,喷施农药防治斜纹夜蛾和烟青虫效果都非常明显,且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总体比化学农药好,但生物农药的速效性比化学农药稍差。4%鱼藤酮乳油对斜纹夜蛾防治效果比03%苦参碱水剂好,而防治烟青虫则速效性优于03%苦参碱水剂,持效性基本无差异。生物农药用药量增加时防治效果会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

2.3不同生物农药对烟株受损率的影响

各处理田间烟株受损情况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喷药量的增加烟株受损率呈下降的趋势。清水对照处理烟株受损率极显著高于喷施农药处理。喷施鱼藤酮(T1、T2、T3)处理的烟株受损率比喷施苦参碱(T4、T5、T6)处理的烟株受损率低;喷施生物农药相对比喷施化学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低,但T4(苦参碱1500g/hm2)烟株受损率为265%,比T7(高效氯氟氰菊酯450mL/hm2)高11%。烟株受损率较高的T4和T7处理与烟株受损率较低的T3和T6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烟株受损率的结果与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防治效果基本吻合,生物农药的效果整体比化学农药稍好,但是差异不明显,鱼藤酮乳油防治效果优于苦参碱水剂。观察发现各处理烟株生长正常,均未出现明显药害。

3结论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第4篇

摘要:病虫害是威胁林业建设的主要灾害,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并提出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林业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发生特点;无公害防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我国面临资源日渐稀少和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的现状。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做出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冶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的地位[1]。林业是我国重要的发展行业,林业建设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还是实现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实现生态系统良好循环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病虫害是影响林业建设的最主要灾害,常对森林造成毁灭性打击,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有多种,常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倡导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1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

1.1人工林面积增加

我国天然林资源较少,林业发展中的人工造林较多,特别是随着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人工造林的面积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则是愈加严重的林业病虫害问题。特别是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工林多为单纯林,林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低,无法形成有效的林内生态系统,缺乏自我防御病虫害的能力,导致林业病虫害频发。

1.2天然林被大量砍伐

林业主要依靠木材和林业副产品渊如蘑菇、坚果等山珍冤提高经济收益。因此,前些年为了提高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一方面直接售卖树木或种植人工林,另一方面将林区改为耕地,使森林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使其丧失了应有的特性,比如自我抵抗泥石流和虫害等[3]。

1.3防治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不够先进,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同时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比较慢,并且缺乏防治需要的设备。另一方面,林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大部分林业工作者都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和经验,或者对病虫害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在出现病虫害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病虫害蔓延范围逐渐扩大,进而危害整个林区。

1.4造林技术不科学

在当前人工造林中,大部分只重视林业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生态效益,不仅在种植手法上缺乏科学性,也没有按照树木本身的特性和林区周围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树种或位置,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系统。也就是人工林没有自我恢复和净化能力,对灾害没有抵抗力。

2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

2.1病虫害发生面积扩大

病虫害一旦发生,威胁面积可达十几万亩,而且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还会持续增加。尤其区域内是纯林,林区的物种多样性较低,本身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系统,病虫害会更加严重。再加上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全球日趋变暖,以及防治技术的限制和人造林面积的增加,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一直居高不下。

2.2病虫害种类增多,难以防治

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我国与国外的交流逐渐增加,有不少国外林业品种流传到国内,但这些树种发生病虫害时,在国内没有天敌制约,会越来越严重且难以防治;有些本地的病虫害出现品种变异;本地区有些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使病虫害的发生不断增多;林区管理存在漏洞,对病虫害的监测力度不强,还有部分病虫害本身难以根治,再加上病虫耐药性的产生,都增加了防治难度[4]。

2.3灾害时有发生,损失严重很多过去就危害较为严重的病虫害

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例如天牛。有的地区病虫害发生频率较高,甚至部分虫害年年都会发生。每年因病虫害造成大量林木减产,生长速度下降,且淘汰率增高,给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很多病虫害的潜在威胁依然很大,特别是在以前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化学药物实现的情况下,之前得到控制的病虫害很有可能再次复发,并扩大危害面积,给林木造成毁灭性打击。

3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对策

3.1采取科学的营林技术

在种植人工林时,要根据树木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土地种植,或者说根据当地土地的特点选择适宜种植的、能带来一定经济收益的树木种植。种植前要特别注意育苗,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木,种植期间要定期清理,清除树木周围的杂草、不健康的枝条、树脂等,并按照树木生长特性进行枝叶修剪、定期施肥。

3.2采取生物防治措施

相对于农药防治,生物防治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般生物防治可采用以虫治虫渊如用老虎蜂防治松毛虫冤、以微生物治虫治病渊如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大豆实心虫、玉米螟冤、以鸟治虫渊如招引灰喜鹊防治椿象冤、用微生物防治病原菌渊如在新伐松树树桩上接种大隔抱伏革菌对有隔担子菌进行生物防治冤等。还可以根据害虫的趋光性、假死性、不耐高温性等特性,采用机械、物理防治措施,比如用黑光灯诱杀病虫、分隔法、高温灭虫法等[5]。

3.3采取物理防治措施

根据病虫的趋光性、假死性、不耐高温性等特性,采用物理手段渊声、光、电等冤对病虫害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进行干扰,从而预防和消灭病虫害,比如用黑光灯诱杀、分隔法、高温灭虫法等。

3.4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

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调查,以便于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加强对监测预报技术的学习和引进,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覆盖整个地区的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动态;通过长期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建立起相关数据库,不断积累信息资料,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监测工作。

4结语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第5篇

关键词蔬菜;根结线虫;综合防治

根结线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植物土传病害,其病原线虫种类复杂,为害隐蔽,引发产量损失不易估测[1],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为害通常普遍而严重。该病病原寄主范围甚广,涉及栽培和野生植物约2000余种[2],瓜类、豆类、茄果类和部分绿叶类蔬菜以及一些果树作物都可严重被害[3]。

海南岛地处热带,为发展反季节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冬季蔬菜种植已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以瓜类、茄果类和豆类为主体的瓜菜作物年栽培面积约100,000hm2。但由于可耕地面积有限,不能全面满足生产需求,土地复种指数逐年提高,甚至许多菜区连年栽种相同类型的作物,造成产量和品质不同幅度下降。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是根结线虫的不断累积、传播、蔓延和为害所致。为了确保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安全,笔者在海南海口、三亚和定安主产菜区实施了综合防治技术示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作物豇豆(白仁长豆角)、番茄(亚蔬6号)、丝瓜(泰选1号)、黄瓜(津研1号)、辣椒(百利西圆椒)。均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复合种群表现高度感病。

1.2供试药剂①10%噻唑磷GR(日本石原株式会社);②5%丁硫克百威GR(美国富美实公司);③35%威百亩AS(沈阳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根据不同试验的要求,分别将药剂颗粒剂(GR)制成药土,熏蒸剂(AS)配制成药液,尔施或沟施,并覆土踏实。

1.3调查方法按棋盘式取样调查每小区土壤中2龄幼虫(J2)密度,每小区取4个点,选取深度5~15cm土样。将所取土样混匀后,用量杯量取200mL土,采用改良贝曼漏斗法分离线虫24h,在体视解剖镜下计数。

1.4病情分级和防效计算按下列方法[4,5]进行病情分级。0级:根系无虫瘿;1级:根系有少量虫瘿;3级:2/3根系有虫瘿;5级:根系上布满小虫瘿;7级:根系形成须根团。

∑(各级病株数×相对应级别数)

根结指数=――――――×100

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别数

CK0线虫数×Pf

J2相对防效(%)=(1-——――――)×100

CK线虫数×Pi

CK线虫数×Pi线虫数

2结果与分析

2.1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示范效果

试验在三亚市崖城镇实施。示范面积3.33hm2,连片种植。前作为苦瓜、豇豆和辣椒等寄主作物,地块严重感染根结线虫病,平均病情指数达30.0。主要技术措施:①收获苦瓜、豇豆和辣椒后,即行清理病株残体,并深翻晒垡5~7d;②试验地块灌水耕犁并移栽水稻;③收获水稻,经深翻晒垡5~7d后整地;④播种黄瓜时于植沟中施入5%丁硫克百威GR,使用剂量为45.0kg/hm2。

结果表明:至收获期,黄瓜株发病率16.8%,平均病情指数19.5,土壤中的J2量为56条/200mL土,平均产量为1943.0kg/667m2。而空白对照区黄瓜植株发病率50.3%,平均病情指数32.0;200毫升土壤中的J2量为312条/200mL,平均产量仅1228.0kg/667m2。

2.2辣椒根结线虫病防治示范效果

试验在定安县仙沟镇实施。砂壤土质,示范面积1.0hm2,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0.33hm2。移栽前按设计剂量将供试化学杀线虫剂于均匀施于植沟里。

表1结果表明,10%噻唑磷GR表现了理想的防病控害效果。药后60d,其200ml土中的J2量为31.00,仅占施药前的9%,相应的J2防效达91.21%。药后111d,空白对照区J2量达458条/200ml土,是试验前的1.21倍,而上述2种药剂处理区的J2量仅在最初基数的12%~30%之间,J2防效依次为90.23%和75.10%。

根结数量变化趋势,药后60d,10%噻唑磷GR防治区的根结极少,病情指数仅为12.5,5%丁硫克百威GR防治区的病情指数达38.0。药后111d,10%噻唑磷GR仍然有效地抑制根结的形成,病情指数为19.0,5%丁硫克百威防治区此时已可见密生的根结团,空白对照区出现大量死亡植株。

表1不同化学杀线虫剂对辣椒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处理药前J2量Pi(200ml土)药后60d药后111d

J2量Pf2(200ml土)Pf2/PiJ2防效/%病情

指数J2量Pf2(200ml土)Pf2/PiJ2防效/%病情

指数

10%噻唑磷GR0.75kg/667m2331.6731.000.0991.2112.539.330.1290.3319.0

5%丁硫克百威3kg/667m2335.3379.330.2477.7634.0101.330.3075.1038.0

空白对照(CK)377.33401.331.0640.0458.001.2140.5

产量测定结果,10%噻唑磷GR和5%丁硫克百威GR防治区的辣椒平均产量分别为2183kg/667m2和1872kg/667m2,而空白对照区的为1459kg。两药剂防治区每667m2分别比对照区增产724kg和413kg,增产率分别为49.6%和28.3%。

2.3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治示范效果

试验在海口市新坡镇实施。示范面积6.67hm2,砂壤土质,试验前土壤中J2量为264条/200mL土。主要技术措施:①植前深翻晒垡5~7d;②育苗土消毒,并用5%丁硫克百威GR处理后装杯育苗;③移栽时在植沟中施入5%丁硫克百威GR45.0kg/hm2。收获后期调查结果,处理后的植株发病率为30%,病情指数为22.0,番茄产量达3235kg/667m2;而对照区的植株发病率为98%,病情指数为38.0,番茄产量2816kg/667m2。防治区区比空白对照区增产419kg,增长率为14.87%。

在定安县定城镇实施不同前茬后的化学防治示范,面积6.67hm2,结果列于表2。由表可见,前作对病害影响很大。尽管是对照区,但在经非寄主作物进行水旱轮作后,土壤中的线虫量却大大减少,试验实施后30d和90d,平均J2量分别为20.33条/200mL土和48.33条/200mL土。在与番薯连作区,药后30d和90d,10%丁硫克百威GR防治区J2量分别为836条/200mL土和1038.67条/200mL土,未能有效地控制线虫的增长数量。

表2不同前茬下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化学防治示范试验结果

处理前作示范面积使用剂量

(kg/667m2)幼虫数量(200mL土)

药后30d药后90d

5%丁硫克百威GR番薯205.0836.01038.67

空白对照(CK)水稻5--20.3348.33

2.4豇豆根结线虫病防治示范效果

试验于在海口市秀英区实施,试验面积2.0hm2,砂壤土质,轮作前发病严重。主要技术措施:①与水稻轮作1年;②植前深翻晒垡5~7d;③播种时按设计剂量施入5%丁硫克百威GR和10%噻唑磷GR,前者处理1.33hm2,后者处理06hm2,另设0.07hm2空白对照。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豇豆上的根结线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植后120d,在空白对照区线虫量比处理前增长115.9%时,10%噻唑磷GR和5%丁硫克百威GR处理区的分别下降了87.7%和79.2%;施药后两次调查,病情指数也均较空白对照区的大幅度降低(表3)。

表3两种杀线虫剂对豇豆根结线虫病的控制作用

处理使用剂量

(kg/667m2)药前虫量

(条/200ml土)药后120d虫量

(条/200ml土)病情指数

药后40d药后120d

10%噻唑磷GR0.756587.515.5

5%丁硫克百威GR3.00721511.522.0

空白对照(CK)--6914918.030.0

2.5丁硫克百威不同使用剂量的防治示范效果

用5%丁硫克百威GR按表5方案设计使用剂量梯度,在海口市府城镇的染病丝瓜地实施试验,面积1.07hm2。由表4可见,药后60d,丁硫克百威GR75kg/hm2、60kg/hm2和45kg/hm23个不同使用剂量防治区的200ml土中J2数量分别为12.33、28.30和51.67,减退率分别是88.48%、71.12%和44.44%,此时空白对照区J2量达1287.40条/200ml土,比处理前增加1019.48%,因而全部药剂处理区的相对防效均达93%以上。

表4丁硫克百威5%GR不同使用量对根结线虫J2的影响

处理药前

J2量(200ml土)药后60d药后90d

J2量(200ml土)J2减退率(%)J2防效(%)J2量(200ml土)J2减退率(%)J2防效(%)

5%丁硫克百威GR45kg/hm29351.6744.4495.0322.3375.9994.80

5%丁硫克百威GR60kg/hm29828.3071.1297.4216.0083.6796.46

5%丁硫克百威GR75kg/hm210712.3388.4898.9711.3389.4197.70

对照(CK)1151287.40-1019.48531.24-361.95

至药后90d,各药剂处理区J2数量继续仍呈下降趋势,丁硫克百威5%GR由高至低3个剂量处理的减退率分别达到了89.41%、83.67%和75.99%。尽管对照区的J2量较药后60d时有所下降,但仍比试验前基数的115条/200ml土增长361.95%,药剂处理区的相对J2防效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2.7水旱轮作和药剂施用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示范效果

试验于在定安县定城镇实施,先种植水稻1年后移栽丝瓜,共示范1.0hm2,其中空白对照约0.07hm2,不设重复,但采取多点取样分析J2量(见表5)。结果指出,不论是空白对照区还是药剂处理区,J2数量均较用番薯(寄主)连作区的少。就药剂处理区和空白对照区而言,35%威百亩AS处理土壤中的J2量就更少。药后30d,药剂处理区200ml土壤J2量为8.67条,空白对照区线虫量为20.33条;至药后90d,药剂处理区线虫量基本不变,但空白对照区的却增加到了48.33条/200mL土。

表5水旱轮作和药剂施用对丝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示范结果

处理前茬示范面积(hm2)使用剂量

(kg/hm2)幼虫数量(200ml土)

药后30d药后90d

35%威百亩AS水稻0.9345.08.678.33

空白对照(CK)水稻0.07/20.3348.33

3结论与讨论

3.1根结线虫病是海南省冬季瓜菜作物上的重要病害,采用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植前深翻晒垡、育苗土消毒、清除病残组织和施用杀线虫剂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3.2供试的杀线虫剂中,10%噻唑磷GR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对人畜毒性低[6],在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35%威百AS、5%丁硫克百威GR也有一定防效,生产上可以结合病情严重度和防治成本以及蔬菜产值等因素合理选择和应用。

3.3示范试验中5%丁硫克百威GR在不同作物上的效果不稳定,有时表现为杀虫效果好,有时表现为抑制根结形成,有时表现为提高产量,可能与其本身作用机理和根结线虫对不同蔬菜作物的为害特点各异有关。为了确保防效,建议在重病地区施用5%丁硫克百威GR时,应选用其它不同作用机理的杀线虫剂作为辅助。

3.4海南省栽培的农作物布局复杂,品种多样化。因此,测定不同作物上根结线虫优势种群的寄主范围可为病害的生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对病害防控体系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开展瓜类、茄果类和豆类蔬菜抗根结线虫品种的引进和利用以及种质资源的抗性评价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应当成为今后植物根结线虫病防控的重要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刘维志.植物线虫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13~459.

[2]郭永霞,金永玲.蔬菜根结线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科学,2007,23(3):376~379.

[3]姜玉兰.蔬菜南方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种业,2006(4):37-38.

[4]王佩圣,刘岐茂,冯明祥,等.3种杀线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蔬菜,2007,10(28):28.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第6篇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问题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通过成立市场化的专业防治组织,在农业部门的科学指导和管理下,采用先进的测报技术、防治器械和防治方法,对较大面积的农作物实行统一防治的方式。近几年,在湖南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市、县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湘潭市各级农业、农技部门和专业化服务队伍的共同努力,陆续在一些乡镇进行了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

一、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发展背景

(一)发展粮食生产的迫切要求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被人总结为“993861部队”,农业劳动靠老人、妇女、儿童来完成是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当前的粮食生产,已经解决了耕作、移栽、除草、收割等一系列高劳动强度的难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由于劳动强度大、专业技术性强、存在作业安全风险等原因,在青壮劳力大量外出的情况下已经成为制约粮食生产最重要因素。专业化防治能够解决劳动强度大、防治效果差的难题,能有效遏制耕地抛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维护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受群众欢迎。

(二)应对日益严峻病虫害形势的客观需要

因为对病虫害防治知识的欠缺,面对众多的农药品种、五花八门的宣传广告、经销商不负责任的推荐,农民往往无所适从,农民乱打药的情况相当普遍,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成本上升,防治效果下降,对农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受自然、气候以及栽培条件变化的影响,常规病虫害呈逐年加重发生态势,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均呈大发生态势,甚至暴发成灾。2000年-2008年湘潭市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由1100多万亩次上升到2000万亩次左右,只有发展专业化防治,推行统一、快速、高效、准确地联防联治和统防统治,才能提高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危害损失,保障农业丰产丰收。

(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继续实施植保工程,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工作要求。2008年10月农业部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提出“按照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目标和任务,到2009年,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全部实现病虫专业化防治;到201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10%;到202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提高到50%”的目标任务。

湖南省农业厅在2008年提出“通过3年-5年努力,实现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面积达到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80%以上”的总体工作目标。200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下发了湘政办发[2009]1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通知”,对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要求。

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发展现状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湘潭市以湘潭县、湘乡市为重点,分别在湘潭县云湖桥镇、杨家桥镇、茶恩寺镇、湘乡市毛田镇、虞唐镇建立五个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重点示范区,示范面积在5000亩以上。同时,要求韶山市农业局、岳塘区农业局各办1个2000亩以上的示范点。全市各农业乡镇分别办1个500亩以上的示范点。示范区、示范点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农业部门管理服务”的原则,组建专业化防治队伍,以双季稻全程承包服务形式开展专业化防治。

(一)杨家桥镇示范区

杨家桥镇示范区是由杨家桥镇农技站组织成立杨家桥镇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由村级种田能手自发组织成立机防队,各机防队集体加入协会,由协会负责技术指导、供药、防效调查,自愿、合作形成的专业化防治队伍。是目前我市效益最好、效果最佳、纠纷最少、责权利最明确的一个专业化防治服务队伍。目前已有五个村发展4个机防队8个机防小组,实施全承包服务面积6700多亩。

(二)虞唐镇示范区

虞唐镇示范区是由个体经销商邓检云组织成立的“虞唐镇大胡子水稻种植合作社”负责实施。合作社以发放会员卡的形式发展会员。入会会员实行刷卡购农资,各会员帐务实行电脑管理,分户单独记帐。年终根据会员的年消费额实行3%~10%不等的返利。目前,该合作社入会会员达8000户左右,全年开展专业化服务面积近1万亩,全包服务按160元/亩收费,半包(包药)服务按90元/亩收费。全程承包服务面积5000亩左右,开展半包服务面积5000亩左右,目前是我市规模最大的个体专业化服务组织。

(三)茶恩寺镇示范区

该示范区是由农机专业户与农资经销商联合成立的“湘田水稻种植合作社”。农户自愿入社,由合作社实施统一机耕、统一机收、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防治的高度专业化合作组织,目前已发展水田面积2000多亩。

(四)毛田镇示范区

毛田镇示范区是由毛田镇水稻种植合作社为主体单位负责实施,毛田镇农技站负责技术支持。日前该合作社拥有专业化防治机动喷雾药械100台,在万山等10个村105个组对3290户农户实施全承包专业化防治服务,全年服务面积5291亩。入社农户由合作社出资按服务面积与保险公司签订农业保险合同,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专业化防治服务单位面积效益不高、风险过大的问题。由于毛田是我市稻瘟病老病区,在今年稻瘟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毛田镇专业化防治丘块与非专业化防治丘块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差别,专业化防治已深入人心,要求入社的农户十分踊跃。

(五)云湖桥镇示范区

该示范区是由长沙市泽丰农贸有限公司以典型的公司模式运作,在云湖桥镇建立专业化防治服务站,由公司与农户直接签订服务合同,以双季稻全程承包模式(包供药、包施药)开展服务,全年每亩收费165元。全年实施双季承包服务面积2600亩左右。防治效果较农户自防丘块明显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经验借鉴

(一)必须坚持市场化发展的方向

推进专业化防治,首要的问题是培育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专业化防治组织是经济实体,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防治组织要能够独立有效承担防治责任。同时要坚持群众自愿,政企分开,不搞行政强迫,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只能是引导、服务,决不能创办服务实体,否则就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地位不超脱,责任不清晰,监管不落实,服务不到位,势必难以健康发展。

(二)必须坚持防治组织多样化发展的道路

推进专业化防治,绝不能用行政命令固定某一种发展模式,必须根据实践情况,寻找适合我们湘潭发展的路子。湘潭属于丘陵地区,多山、多冲,地势不开阔,各地栽培情况、禾苗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差异很大,专业化防治风险也较大。试点中我们没有照抄照搬湘北地区大公司、大面积防治模式,放手让各地尝试。根据试点示范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杨家桥的协会模式,还是云湖桥的公司模式,或者毛田、虞唐、茶恩寺的全合作社模式,甚至三、五个农民自发形成的民间机防队,都表现出了很好的发展生命力,其关健在于不断借鉴经验,逐步发展壮大。

(三)必须坚持地方化管理

专业化防治的关键是要组建好基层作业队,选好队长。队长必须由当地群众信得过、具有一定业务素质、能够较好处理各种矛盾、能够依照操作规程组织实施专业化防治的人担任。机防组织必须将防治费收取、纠纷的处理、防治具体组织等方面的经营管理责任落实到当地的责任人,实现专业化防治的民间化治理,以“港人治港”的办法来解决服务过程中的矛盾纠纷。

(四)必须强化农业部门的引导和管理职能

农业部门要指导专业化防汉组织制订章程、科学规划机构设置、明确岗位职责、拟订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合同文本、配置先进药械、联系农药供应渠道、规避风险措施,争取乡村基层组织支持,为专业化防治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要及时组织机防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使防治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病虫识别和测报、农药使用、防治效果调查、施药器械使用维护、劳动保护等方面知识以及农药管理和植物保护方面法律法规,为今后持证上岗做准备。

要制定出台管理规定,加强农药的管理,严格限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妥善收集处理废弃物;执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建立病虫防治档案,详细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防治情况和药后效果调查情况,落实防治责任,确保防治效果;严格劳动保护管理,实行统一着装防护,落实各项保护措施。

要强化防治服务。实行农技人员联系作业队制度,加强专业化防治指导。联系人员要认真参与和指导作业队病虫测报、防治方案制订、防治效果调查等方面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防治中出现问题。

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以奖推进专业化防治的发展

专业化防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在推进专业化防治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先进设备不足,添置成本较高;人员技术基础相对较差,必须持续开展全面系统培训。由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一旦遭受不可抗拒的突发性、流行性病虫灾害,将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建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补贴资金和保险制度,让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和农民都能吃上定心丸。

(二)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加快防治器械更新换代

当前农机补贴切块到农机部门,操作方式按大型农机申报程序,一台大型拖拉机补贴几万元,而一部机动喷雾器补贴200元,申办手续却一样烦琐,操作性差。鉴于这种情况,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是要与农机部门协调,建议由农业部门根据全省专业化防治药械的使用情况,选择几款适应当前专业化发展需要的机型,由农业部门根据当年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情况,以政府招标的形式直接向厂家统一采购,以量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由农机部门根据补贴比例直接补贴,从而降低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生产成本,将补贴实惠真正给予农民,推进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将专业化防治纳入农业保险,化解专业化防治风险

专业化防治是一项民生工程,单位面积的收益有限,无法承担灾害性气候条件带来的病虫灾害损失赔偿。因此,一是要将专业化防治的服务面积纳入农业保险范围,降低专业化防治风险,二是要为专业化防治施药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预防施药意外中毒事故的赔偿。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治是构建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强有力保障,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关怀和支持。今后应该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协会推动、部门管理服务”的思路,深入宣传发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充分激发潜在积极性,放手培养服务组织;成立县乡两级专业化防治协会,促进行业发展壮大;履行农业部门服务管理职责,确保防治安全高效,有效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学健,陈庄灿.兴国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及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 2012(6).

[2]陈会柱.求真务实稳步推进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J].中国植保导刊,2009(3).

[3]张路生,刘俊展.滨州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0(1).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第7篇

关键词:苹果;农药减量;模式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3004803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A临汾西山苹果分布在海拔780~1 200 m,区域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梁峁绵延,干旱缺水。年均无霜期172 d,年均日温差11.5 ℃,年均日照时数2 653 h,年均降雨量579 mm,多集中在8、9、10月份,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别适宜苹果生长。

由于西山果园属旱园地,成龄果树新梢生长呈现春梢短,秋梢长,新梢平均生长量30~40 cm;幼树春秋梢交界不明显,新梢生长量平均40~60 cm。果树徒长现象不多。根系纵深发展能力强,抗寒、抗旱、抗逆性强。目前西山果园采用的是全园套袋栽培。气候条件,果树生长发育特性及栽培模式均同病虫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红蜘蛛、金纹细蛾、早期落叶病、腐烂病、白粉病、枝干轮纹病、套袋苹果红点(链格孢菌引起)、黑点病(粉红单端孢菌和粉红聚端孢菌)及中华鼢鼠一直是西山果园重点防治的病虫鼠害。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农药减量控害势在必行。现就西山地区果树生产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1农药减量控害的技术思路

1.1要念好“控、替、精、统”四字诀

控,即通过生态调控,早防早治等手段控制病虫害;替,即用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用大型高效植保机械替代低效手动喷雾机械;精,即精准施药,防治时间要精准,药剂配方要贾振华等:临汾西山区苹果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 1对路,施药方式最有效;统,即专业化的统防统治。

1.2要做好病虫测报

要完善西山地区有害生物预警系统功能,提高预警系统利用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充分发挥各级监测系统的作用,对果树主要病虫害进行动态监测与准确预报,提高防治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通过网络、电视、微信、短信等平台及时有效地病虫信息,提高病虫情报的时效性和覆盖面,指导果农科学防治,提高防治措施的到位率。

1.3要做好新技术、新农药试验示范

筛选和推广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组织开展农药减量控害替代示范,开展病虫抗药性监测和治理。

1.4政府购买防治服务

目的是培育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从而解决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和乱喷滥用农药的问题。要积极探索政府满意、被服务对象满意和承接服务主体赢利的三方共赢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通过试点,培育作业能力强,管理规范化程度高的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覆盖率。

2西山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

2.1农业防治

2.1.1清园清除越冬病、虫、菌源。将树上的残枝、落叶、僵果清理出果园后深埋或焚烧,可有效减少褐斑病、叶螨等重要病虫害的越冬基数。树干涂白(涂白剂配方:生石灰5 kg,食盐0.5 kg,水15 kg左右,动植物油0.25~0.5 kg。配制方法:将生石灰、食盐放入缸中,后倒入水,待石灰熟化后,再倒入动植物油,搅匀后使用),可灭菌杀虫,提高树体抗寒性。

2.1.2加强肥水管理实践证明偏施氮肥叶螨和蚜虫易发生,也会使白粉病、轮纹病的为害加重;根据苹果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灌水,增施有机肥或复合肥,通过叶面喷施铁、钾、钙等微肥,能增强苹果树对多种病虫的抵抗能力,并能抑制刺吸性害虫的发生和为害。间作绿肥不仅能为土壤提供有机肥,而且能为许多天敌昆虫提供取食、活动和繁殖场所,从而增强天敌对叶螨、蚜虫和介壳虫的控制作用。冬季深翻树盘,结合冬季灌水,破坏在土壤中越冬的金龟子、食心虫等害虫的生存环境,加速其死亡。

2.1.3合理的树形和修剪建造高效的树体结构,能使树体通风透光,强健树体,提高抗病能力。冬季剪除病虫枝梢,清除病僵果,能减少来年病虫来源,同时冬剪还能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减少消耗树体营养,增强树体抗病虫的能力。夏秋季结合开张角度剪除树冠内的徒长枝、密生枝,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可降低湿度抑制病虫害,特别是落叶病的发生。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食虫动物治虫、生物绝育法和激素法等。果园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利用寄生性昆虫,如寄生蜂;②利用捕食性昆虫,如草蛉、瓢虫、捕食螨;③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④利用抗菌素,如多种农用抗菌素;⑤利用昆虫激素,如性激素、保幼激素等。

2.3物理防治

2.3.1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制成直接诱杀性害虫的装置。利用频振式高压电网,有效诱杀果园各种趋光性害虫,降低害虫基数,达到防治目的。

2.3.2果树诱虫带诱杀法果树诱虫带是双贴面单层瓦楞纸,利用苹果害螨沿树干下爬越冬的习性,于害虫越冬前,即8月上旬将诱虫带绑扎于树干分枝下5~10 cm,诱集红白蜘蛛、绵蚜、介壳虫、卷叶蛾等害虫越冬,入冬后开春前集中烧毁。

2.3.3果实套袋果实套袋能对病虫害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套袋后,果实从幼果到成熟都受到果袋的保护,有效阻隔了食心虫、卷叶蛾、轮纹病、炭疽病等病虫对果实的侵害。

2.3.4糖醋液诱杀金龟子将糖醋液置广口瓶内,在花期和果实成熟期诱杀食花(嫩叶)、啃食果肉的金龟甲。糖醋液的配方:糖U醋U酒U

水=1U1.5U0.5U16。配制方法:先将红糖倒入40%热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之后再加入醋和酒,搅拌均匀即成。

2.3.5树盘塑膜覆盖早春土壤中越冬害虫出土前(3月中、下旬)用塑料膜覆盖树盘,可有效阻止食心虫、金龟甲等越冬害虫出土,使其死亡。

2.3.6粘虫板和粘虫胶利用蚜虫的趋黄色习性,春季在苹果新梢旺长期苹果绣线菊蚜、苹果瘤蚜形成有翅蚜迁飞扩散时,用30 cm×40 cm的粘虫板挂于果园行间距地面2 m高处,可大量粘捕蚜虫。开春在果树主干的光滑处用胶带绕干1周,将粘虫胶涂于胶带上,可防治叶螨类、草履蚧、尺蠖等果树害虫。注意:一是涂胶量不能过大;二是虫口密度高时,可适当涂宽胶环或涂抹两个胶环。

2.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第8篇

关键词:鼠害现状;发生原因;防治工作;指导思想;青海湟源

1湟源县鼠害发生情况

1.1林业鼠害发生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新造林地和退耕还林地工作的不断开展,湟源县退耕地鼠害危害程度日益加剧,各种鼠害种类群密度大幅度增加,使退耕还林地、新造林地的林木遭到严重啃食,有的甚至造成造林不见林。因此,防治鼠害成为当前湟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刻不容缓的大事[1]。湟源县危害林木的鼠种主要有高原鼢鼠(myospalax balleyi)、达吾尔鼠兔(ochotona dallrica)。这些鼠害已经成为影响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项目区鼠害发生面积达1.07万hm2。其中高原鼢鼠发生面积0.91万hm2,达吾尔鼠兔发生面积0.16万hm2,重灾区林木受害率达38%。2008年春季鼠口密度调查:退耕地最高达32只/hm2,最低11只/hm2;周边鼠口密度最高可达42只/hm2,最低22只/hm2。

1.2农地鼠害发生情况

近年来,农田鼠害发生日趋猖獗,鼠患突出,鼠害已成为影响湟源县农业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因此,县农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湟源县鼠害联防规划,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结合草地封育恢复及合理开发利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1.3草地鼠害发生情况

湟源县天然草场38.4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32.8万hm2,围栏草场5.1万hm2,湟源县草地鼠害面积5 887 hm2,平均新土丘达206个/hm2,最严重的湟源县日月乡大石头村达560个/hm2。据标准地调查,湟源县退耕地周边草地鼠口密度平均为20只/hm2左右。危害特点是农业耕地区与草山草坡区相互连接交替危害,退耕还林地与草山草坡并行危害,农区退耕还林或退草还林地根田鼠与地下鼠并存危害,农牧交错地带高原鼠兔与地下鼠混生危害。鼠害已成为湟源县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重大隐患之一。近年来,为有效遏制草地鼠害日趋猖獗之势,湟源县畜牧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其他农林部门,因地制宜制定湟源县鼠害联防规划,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结合草地封育恢复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有力地保护了湟源县草地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了湟源县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2发生原因分析

2.1耕作制度发生的变化导致鼠害发生严重

农耕地除了每年要进行施肥、灌溉、除草等农业措施阻止鼠害外,特别是1年实施的2次全面深翻,能够破坏鼠类的活动场所,进而有效减缓鼠、兔的危害。而退耕还林后,除了造林前的整地外,基本没有深翻等其他不利于鼠危害活动的林业措施,而造成鼠害泛滥成灾[2]。

2.2鼠类天敌减少

过去几十年来,农、林、牧等部门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鼠害防治方针,乙酰胺、磷化锌等剧毒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鼠类的天敌大量中毒死亡,种群数量减少,鼠、兔害失去了天然的控制措施[3]。

2.3退耕户没有退耕地鼠害防治的意识

退耕还林后,大多数退耕户只知道领取退耕还林补助款,但从来不对退耕还林地进行有效的管护,认为退耕地鼠害的防治是国家和林业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虽然近2年来森防部门对退耕地鼠害防治实行一定的补助,但是补助力度不大,不能有效刺激和调动广大退耕户的防治热情,特别是城县近郊农民由于打工条件便利,打工收入远远高于捕捉害鼠的收益,因而不愿投身于鼠害防治工作。

2.4国家补助有限,防鼠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湟源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不足,无力对退耕地鼠害进行全面防治,每年实际防治面积仅占应防面积的40%左右,致使鼠口密度居高不下,导致鼠害的猖獗发生。

2.5缺乏统一防治

农牧林交错种植,灭鼠工作分属不同部门管辖,长久以来各防各的,没有开展统一的防治工作,导致害鼠在林地、农地、草地之间迁徙活动、流窜危害,特别是导致农牧、农林交界地区鼠害密度高,危害严重。

3防治工作思路

3.1指导思想

以青海省林业局、青海省农牧厅印发的《关于开展鼠害联防连治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基本方针,建立湟源县林业、农牧部门联防机制,农林牧联合行动,使鼠害

防治做到统筹安排,协同作战,集中时间,连片治理,重点突击,整体推进,治理一片,巩固一片,达到规模治理效应,使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逐步减少和降低,逐步实现可持续控灾。

3.2联防联治原则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以退耕还林区、沙棘基地及其周边农地、牧地等鼠害危害较重地区为防治重点,确定防治规模,避免摊大求全。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对中、重度危害区的鼠害,采用人工捕捉等措施,压低鼠口密度,降低林木受害株率,控制在不成灾水平;对中度以下发生区,以预防为主,采取营林措施,实行封山育林,禁猎,禁捕,保护鼠类天敌。三是专业队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原则。四是以人工物理防治为主,其他无公害防治措施为辅的原则。

3.3积极探索防鼠新机制

在退耕地高原鼢鼠防治工作中认真探索防鼠新机制,在大力开展群众性鼠害防治的前提下,鼓励个人对退耕地进行鼠害防治承包,积极引导有关单位成立鼠害防治专业队在重点区域开展鼠害防治,并对鼠害防治实行防治补助,从而调动群众灭鼠的积极性。

采取人工捕捉、天敌控制等多种手段开展退耕地鼠害防治,如利用地箭、灭鼠雷进行人工捕杀高原鼢鼠,开展防啃剂和不育剂等无公害鼠害防治试验,探索挖掘防鼠沟、鱼鳞坑等营林措施及架设招引架、石头堆招引害鼠天敌等退耕地鼠害防控技术,以推进湟源县退耕地高原鼠害防治工作[4]。

3.4开展鼠害防治技术培训

由于人工弓箭捕捉高原鼢鼠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而湟源县捕鼠能手较少且大多年龄偏大。因此,湟源县林业部门要继续加大对村镇有关人员的捕鼠培训力度,通过聘请有经验的捕鼠能手现场讲解高原鼢鼠的活动习性和捕捉技术,观摩学习专业防治队运用灭鼠雷防治高原鼢鼠等新技术,培养一批防鼠人员,从而保证全县退耕地高原鼢鼠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参考文献

[1] 魏宏.互助县农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3):176.

[2] 马生兰.青石嘴地区农田鼠害危害超重及防控对策[j].青海农技推广,2009(2):54.

[3] 高胜英,苏虎奎.北疆地区林木鼠害及其无公害防治[j].新疆林业,2009(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