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10 15:08:36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第1篇

【摘 要】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和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推进高中化学课程的评价体系与新课改要求的一致性。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出现了新鲜空气。不管是课程的设置,还是课程内容,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评价也应该进行转变。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和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反思和总结。

一、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意义

课程评价是对设置的课程从目标、实施、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判断的过程,它对于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监控和推进作用。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是加强基础教育,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引导功能。

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是推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我们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甚至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也得到不断更新,导致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的评价机制往往落后于教育实践。不管是对课程的评价,还是对教师的评价,甚至对学生的评价还是按照传统的评价尺度,甚至现在的评价依然重视选拔功能,与升学、评职称挂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与教育多样化发展是相悖的。

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是推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教育现代化,就是从理念,到方法,到内容都要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我们的评价也应该与时俱进。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作为化学教师就可以以此为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

二、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策略

1.提高认识,转变理念。评价是以真实为前提的在客观价值方面进行的准确判断。因此,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认识决定了评价的效果。所以,要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从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入手,对老师的评价观、教学观等进行转变,使教师拜托原来的传统的评价观念的束缚。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的方法指导。学校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技能,保持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还要加强评价的方法指导。推进评价与课堂教学的一致和同步。

3.健全化学课程评价的机制保障。首先,规范化学课程评价的操作程序。良好的评价操作程序是评价目标、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手段的重要基础,对化学课程评价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评价操作程序、编订高中化学课程评价表等。

4.由单一的评价方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转变。所谓多元化评价就是将从不同方面和角度的评价结果结合起来分析,不再依靠一种评价结果分析,并且是以多元目标、多元标准以及多元方法为特征的评价方式。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多元化评价方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

总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评价主体上,教师由过去被动接受评价向教师主动进行自我评价的转变,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在评价的内容上,既关注教师的教的过程,有注重学生的学的过程,在课堂上注重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在评价的标准上,体现开放性,倡导个性化,鼓励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课堂;在评价的方法上,既有终结性评价,但也要有过程性评价,甚至,更加侧重过程性评价,比如,课堂的观察,成长记录以及课堂研究情况等;在评价功能上由注重评比和选拔功能向关注学生成长的功能转变。

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能否深入贯彻,除了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还要看化学课堂评价能否适应现在的教育要求,,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忠德,丁荣锦,李健.高中生化学学科素质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2]杨晓露.高中化学新课标解读[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3]王磊,刘强,张小平,鲁礼林,阿依努尔.试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实验体系[J].化学教育.

[4]王敏,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内质性学生评价途径的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3)2004(09)

[5]曹文全.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点的转变及其意义[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04)

[6]唐金花.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1)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第2篇

【论文摘要】历史课堂生活化使对教材的处理更接近于学生的接受现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丰富生活化教学的形式等途径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增强了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强化了实践环节,强调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为此,在转变历史课教学方式的实践中,笔者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其中就实施生活化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动因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将社会生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适当作些合理的处理,达到学科教学生活化。

很显然,如果我们的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一味地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那么就会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因此,让历史课回归生活是使课堂唤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二、生活化教学实施的条件

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及化,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

现在计算机已到普及化程度,大多数高中学校已经做到每位教师拥有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都安装多媒体教学设施。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特点是知识点多,容量大,但限于篇幅以纲要为主,往往蜻蜓点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怎样去展开,怎样把理性的知识让学生感性地接受。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大众化为我们历史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教师发挥的空间,生活中已离不开网络,同样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网络。我们历史教师要对现代化教学设施加以充分利用完全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会调动得更好。

三、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实践与探索。

(一)充分发掘生活中的资源,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因此,我们必须把来自于社会生活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问题特别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地纳入到历史课教学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影视资料。教材所涉及到的史实,只要有心,都能从影视中寻找到我们历史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学生也会感觉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是他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不再是超越时空的,课堂中未能详尽的史实,学生也会有兴趣自我去搜集相关资料。

2、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教材既可以单独教学,也为我们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因为存在于学生的身边,学生对乡土文化资源熟悉,学之可亲。比如我们湖州地区,讲蒙恬修长城可讲他与湖笔文化及湖州少女的爱情故事;讲中国古代艺术时可讲吴昌硕的书画印;讲古代中国商业经济时可讲南浔的四象八牛;讲太平天国运动时可带上“小小安吉县,大大宜茂村”的故事;讲辛亥革命可讲陈英士甚或参观英士墓;讲抗战日战争时可讲粟裕在井村点点滴滴等等。这些活的历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丰富生活化教学的形式

1、教师教学语言要生活化。央视“百家讲坛”的一些讲座很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易中天教授的语言艺术就很值得我们中学历史教师的学习,时代信息很强,生活化的大众化的语言学生很容易接受。诸如“后来七国之乱后中央军在吴楚两国也没有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证据”。“当时有一位郭冲先生,大约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等等。对于这样的表述,学生的评价是:“很时髦、紧扣时代脉搏”,能“给人一种幽默享受”。为什么易教授的讲座老少皆宜?除了他渊博的知识外,很重要一点就是他的语言艺术,很生活化,而不是专业术语连篇,不象我们有些学者和教师的讲课“听着除了想睡觉外没有别的感觉”。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生动、表述诙谐且贴近生活语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吸引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决定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2、教师设置习题要生活化。记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曾介绍日本的历史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大多数学生分析到中国跟日本的摩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2015年至2020年之间,要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

3、适当构建活动课,促进历史课教学生活化。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最亮丽的一道风景。高中历史新课程增加了不少学生活动的内容,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

历史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开展活动课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密切联系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陶行知语)两年多来,笔者在历史课生活化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生活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的问题,诸如客观条件、主观因素的制约等。当然,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反思、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课堂教学,与时俱进,推动历史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第3篇

一、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利弊分析

1.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的优势。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是选课制与学生制的结合体。这一教学体系的出现既有利,也有弊。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在实际应用中淡化了专业方面的限制,强化了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并且突出了教学课程。从教学共性与教学差异的角度出发,注重高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以及人才个性化发展。该种教学体系最突出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其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灵活组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学生也能够在灵活多变的课程安排中,优化自我知识体系,从学习兴趣出发,提升学习积极性。

2.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的弊端。该种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教学模式对学习的约束力降低,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降低。部分学生在选择课程时,会选择比较容易拿到学分的课程,其学习计划会发生变化。在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的背景下,最终导致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

二、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的建议

1.确定主干课程。在高校教学体系中,要在每一专业中设置必修课程,必修课程须保持在5~10门。主干课程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案:第一,主干课程内容不变,沿用原有的专业必修课程;第二,教育专家确定专业主干课程;第三,在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主干课程。课程内容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根据高校学生在主干课程上的意见反馈进行优化。

2.优化自主课程的选择。在以课程为核心的高等教学体系中,学生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在自主课程的选择上需要进行优化处理,保障学生能够选择到愿意学习的知识,并实现专业课程均等化分配。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院还为学生设立了很多具有特色的非专业课程,将这类课程总结为开放课程,其与学生的专业联系不大,但却属于高校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这类课程的应用实际上就是为了向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3.加强课程建设。要以教学发展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创设相应的教学课程。开放式课程形式能够通过灵活的方式确立教学专业的功能定位,同时彰显相应的教学特色。加强课程建设中包含了以下内容:第一,制订课程的基本框架,如课程标准、编号、学时、学分以及学费等情况;第二,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丰富课程内容;第三,将课程开放的范围扩大,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机会;第四,组织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为学习者提供?o助学习的优质资源,并推进精品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第4篇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本文对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进行研究。

一、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教学目标上存在背离现象

中职以专业技能为导向,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学校因此减少了文化基础课;高职以文化理论为基础,培养的是理论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二)未建立统一的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标准。

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探索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由于未建立统一的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标准,各学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主要根据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来划分课程范围和规定教学内容。部分高职学院不顾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这两类不同生源的知识、技能背景的不同和差异,采用相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造成了中职、高职课程的部分雷同,教学内容重复。[1]

(三)在专业课程内容和教材上存在重复和滥用的现象

中职的很多专业教材选自高职院校,导致在中职学的内容到了高职又学一遍,既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人力、教学资源。

(四)未建立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街接体系

目前,各地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自己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的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与课程教学方案;中高职学校未能遵从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开发贯通中高职培养技能人才的一体化方案;课程开发未摆脱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模式。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未建立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国家、地方和行业也没有制定统一的中高职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贯通的教材,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不统一,不能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五)中职与高职学校未建立有效的沟通与街接机制。

中职与高职学校之间的沟通以招生和考试环节为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环节则缺乏互动、相对独立;未开展应用化工专业层面的沟通与衔接;中高职应用化工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未开展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使得中职和高职学校之间缺乏课程体系衔接的基础。

二、构建应用化工专业中职和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一)构建中高职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衔接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模式,将公共基础课服务到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融合到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运用到专业技能课中。课程模块设计要结合中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对中职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操作的实用性。对高职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操作的原理性。

课程模块设置完成后,对课程模块实施要有所创新。根据学习的难易程度,将课程设计成不同的学习情境,各情境间既关联又递进。情境一简单易完成,情境二中等难度,这些由中职生完成。情境三综合性加强,由高职生完成。这样的实施体系在总体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设计中高职课程模块体系,有助于减少中高职衔接中知识的脱节和教学内容的重复,确保实现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建立中高职院校和化工企业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和教材的机制体制。

建立和完善中高职院校和化工企业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和教材的机制体制。明确各中、高职院校、化工企业的职责与权利,健全职责机构,建立成员单位院校长经理会议、课程衔接教学工作会议等例会制度。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化工行业特色,建立以化工项目生产任务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以完成综合性生产任务为目标,“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模式[2]。课程设计遵循职业能力本位的质量关,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生产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观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内容衔接上,要根据中高职应用化工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统一的、相互衔接的中高职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将新工艺、新技术充实到课程中,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三)全面推行学分制,实现中职和高职课程的有效街接。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化工专业学分互认机制,实施学分制管理。应用化工专业的中职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学业成绩、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等,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认可,相应课程可以免修,并折算成有效学分。高等职业学院应根据生源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学分标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要增大文化基础课程学分比例,减小专业基础课程学分比例;对于普通高中的生源要增大专业课程学分比例,减小文化课程学分比例。各高职学院须加强学分制的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学分的组成、确定、申请、考核等相关工作。建立职业教育学历资格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之间的沟通机制,明确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化工专业在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标准和程度,规定职业教育层次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等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提供制度保障。[3]构建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建立统一的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标准,全面推行学分制,实现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第5篇

【关键词】 广西;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意义;原则;思路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民族地区的高校的教育日益呈现信息化的趋势。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政府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策略,它的出现对健全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培养具有时代和地方特色的人才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但它在给民族地区课程体系的构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还存在些不足,例如:课程构建特色不足,更新不快、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在21世纪,抓好信息化形势下的课程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一、信息化对广西新建本科院校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信息化在带来教育范式转型的同时,不断的变换着教育的形式,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这也为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理念的改变成为现实。

1、有利于“通”与“专”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观的实现

现代社会要求高校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出“通”和“专”现结合的人才,这种课程体系要求把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很好地整合:加强文理渗透,在科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性,并提高人文教育的科学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这种构建观念一直是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构建者不敢有的理念。信息化的出现,把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的海洋,课程构建者再也不用为资源不足而担心,不但为课程构建者实现这一观念提供了基础,也向课程构建者提出了这一要求。

2、有利于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价值观的实现

在民族地区学生素质偏低的前提下,能不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也是其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包括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者是课程构建的起点,后者是课程构建的阶段性目标。而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分为知识能力方面和对学习的心理、态度、情感方面。目前,我国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两个方面还处于弱势地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未来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努力寻求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教学信息化的形成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它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给予学习者充分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因此课程体系构建应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践观的实现

人才培养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建构主义的重要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构建起帮助和促进作用。而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是参与。信息化形势下,课程构建者可以利用各种工作和信息资源达到教育目标,信息化也有助于创建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创设有助于交流协商、知识构建和知识写作的学习共同体,重视学习者的社会参与,强调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创建实践共同体和实践场所。

二、信息化形势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广西新建本科院校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因此,信息化形式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相应的原则,但信息化的形势下也有着新的内涵。

1、科学性和人文性

信息化为课程体系构建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相关的材料,通过连接可以取得各人感兴趣的知识,但并不意味着课程构建就可以不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亦如此。信息化形势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必须根据学科的性质、内涵及发展方向、现实需求及未来趋势来设置,并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切实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推进国家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人文素养当然也应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考虑的因素,缺乏人文素养,培养出来的人才和抽出神经的植物人没有区别。

2、专业性与自主性

信息化形式课程体系把通才教育和适度专才教育结合起来。但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的专业课是课程体系构建中必须保证的部分,否则这个课程体系就是去了专业性,而在其他模块的构建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讲义多媒体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甚至可以把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充分揉合到课程当中,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样,既能能够突出专业课的重要地位,凸显本院系的专业特色,同时,也能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3、理论性与实践性

民族地区的课程体系的建构不仅要重视基础科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渗透,更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者在进行课程构建时,应考虑建立网上教学平台师生、同学提供交流机会,增强教学互动,同时还应当考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尽量为同学提高实践技能提供虚拟实验场所,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为以后步人社会进修和深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从而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4、稳定性和动态性

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体系无不体现着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任何学科的课程设置都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有利于师生较深对本学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课程体系构建都必须体现出很大的动态性,各个学科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对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增进课程实施的优化,这有利于师生把握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

三、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信息化形势下,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要求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有明确的思路,否则将会将会直接影响课程体系基本策略的实施。

1、以国家政策为基准

信息化形式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要以国家政策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久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1995年,原国家教委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 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了研究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吹响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号角。2000年国家出台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做了进一步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围绕这一任务,民族地区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通”与“专”教育相结合的观念必须围绕“专”进行,成为专的支撑,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这还要求我们发挥信息化对促进民族地区课程体系的构建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方面努力。

2、以市场为导向

信息化形势下,课程设计应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并为这种导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民族地区的高校课程体系构建试图面向市场,但实践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课程构建只能是遵循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段式的传统逻辑思路设计的,结果发现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呈两张皮的状态。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各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面向市场提供力坚实的基础,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使宽口径的基础教育思想得以实现,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者很容易就能把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调查、预测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能力的要求成了轻而易举的事,专业课程的设置能紧跟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确保了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实现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3、以师生共享为目标

信息技术以实现资源共享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著称。在信息社会里,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者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把信息技术引进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以加强课程体系中课程资源的师生共享性为目标,深刻地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课程资源的共享赋予了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意味着学生可以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主义的构建者,媒体成了创设情景、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究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课程资源的共享可以减少课程的重复性,降低教学过程中课程的交叉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课程资源的共享性,还可以构建教师知识分享平台,消除教师之间实践和空间上的障碍,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吸收,实现了双方的良性互动,促进知识的成功转移,引发对专业发展的思考。

4、以模块化为策略

在信息化的形势下,考虑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博学的专业人才,在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上,采取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全部课程由三个模块组成,即理论课程模块、实践实验课程模块、综合素质课程模块。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方式设置课程,一是基础平台课程。一般来说,公共基础课是比较成熟的学科,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也相对稳定。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重点是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把前沿的东西加进来,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二是专业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包含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基础平台是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特点开设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教育的核心,是整个课程体系最重要的部分。为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每个专业都确定了几个方向的选修课模块,每个选修课模块开设一组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三是建好支撑平台课程。支撑平台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活动等。实验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30%左右。鼓励各专业开设专题实践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学飞 秦惠民.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M]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高等教育学. 教育部人事司[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高振强,段丽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J] . 宁波大学学报,2007.08.

[4] 赵东江.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 . 中国电力教育,2007.11.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第6篇

[论文摘要]高职课程模块化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就业导向的角度,探索了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是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本;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必须对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体系结构做适应性的改革。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还停留在按专业和学科需求对某门课程或局部课程进行改造与调整,没有从就业的高度,从专业培养目标的整体角度进行模块化的课程设计,从根本上忽视了课程体系与就业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课程模式严重影响着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加强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与实践,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21世纪学生未来发展的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目前高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条件,目前高职课程体系中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课程设计较为松散,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整体培养目标之间的关联度不够。从高职课程开设情况看,每门课程的开设都指向了某一确定的岗位技能或岗位群的某一方面的技能,但由于课程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在对学生的岗位技能的培养方面没有形成合力,各课程的培养目标显得较为松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缺乏针对性和集中性。

2.课程与职业之间的匹配程度较低。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所谓课程与职业的匹配程度指的是高职的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要求之间吻合的程度。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课程开发一般是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主,许多办学者仅仅知道“高职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要针对岗位设课程”,但对采用什么模式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缺乏研究和了解,而且受传统高校办学经验的影响,往往直接把大学的课程压缩后移植到高职中来,使得课程与职业的匹配程度处于较低水平。

3.高职课程的开发没有找准“就业”这个落脚点。所有的课程、大纲、教学都必须落实到行业标准上。而目前高职课程开发的落脚点是从教育要求出发,以学科体系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缺少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的环节,因而课程的开设与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课程开发没有真正为就业服务。

4.高职课程开设的面不广,缺乏选择性和方向性。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开设固定,培养方向单一,能力培养狭窄,学生没有对专业方向和专业课程的选择权,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高职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也会不断地发生改变,还有部分高职学生会选择自主择业的道路,因此,僵化而狭窄的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创业。

二、体现就业导向,构建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

1.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在课程论中,课程体系的开发有多种形式,按不同的教育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开发出不同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指的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课程的教育教学、管理功能为基础,将课程内容按职业能力的要求分解为合理的课程模块。一个课程模块,可以是针对一个专业的需要开发的(如专门化模块),也可以是针对若干专业的共同需要开发的(如公共课模块和专业基础课模块)。

课程模块化属课程内容结构的研究范畴,其研究对象是课程模块。它以专业能力为主线将课程内容的交叉型、重叠型结构开发为模块化结构,从整体上进行优化,并根据通用课程模块和专门化课程模块的结构性要求,将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编排为若干个独立课程模块,按类别建立课程模块库,供不同的专业和专业的不同方向选用。

就业导向是指整个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以“就业”为主线,无论是模块的编排还是模块的教学都要围绕“就业”这个中心,都要体现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的培养。这种导向性至少应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学科还是以岗位技能为依据来编排课程模块;f2)模块的课程内容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体还是以能力的培养为主体;3模块的培养目标是针对课程还是针对岗位或岗位群;f4)是以书面形式还是产品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事实上,“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就业导向理论”其本质都是体现高职课程建设的总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瞄准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知识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差距,从而实现毕业就业零时间。因此,就业导向是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的依据,模块化课程体系又是实现就业导向的最佳途径。

2.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目标

我们知道,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有“研究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区别,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选择应该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课程体系应该选择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模块化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高职课程体系能力本位的基本理念,关注了当代人才市场的复杂性及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新知识新技术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高职的学制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开发足够的课程模块,建立动态的模块库,迅速应对市场对人才的动态化的需求;由于高职学生就业的多样性,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也要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为适应不同行业和岗位对高职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不断变化的需要,就业导向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必须体现一定的宽度;高职教育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模块化课程的教学要体现出可操作性和可选择性;同时,通用课程模块要考虑共享性,专门化课程模块的开发要体现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课程模块之间要考虑他们的衔接性及内容上的前承后续关系;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选用和管理课程模块,使课程模块具有先进性、即时性和开放性。

3.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首先要确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然后依次确定如何在每一步骤中体现“就业导向”的原则就业导向的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的一般程序是:(1)根据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确定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工作岗位,这一步很重要,它是体现高职教育目的和就业导向原则的落脚点;(2)针对就业岗位和岗位群来确定学生的能力标准,并根据能力标准来开发课程模块;(3)根据课程模块的能力培养目标选用不同模块的课程;(4)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学生就业的预测来构建动态的课程模块库;(5)与企业联合开发适用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教材,编写体现岗位(群)能力要求的教学大纲;(6)根据共享性来开发通用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开发专门化课程模块;(7)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安排教学任务;(8)根据行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建立模块教学的评价体系。总之,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的总的原则是优先考虑学生就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兼顾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第7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层次,做好二者衔接至关重要,关键是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利用好资源,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一、中高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学目标上存在背离现象

中职以专业技能为导向,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学校因此减少了文化基础课;高职以文化理论为基础,培养的是理论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2.在课程标准上不衔接

中职的课程标准往往偏低,高职有时又过高,导致二者在课程标准上缺乏对接,你教你的,我教我的。

3.在专业课程内容和教材上存在重复和滥用的现象

中职的很多专业教材选自高职院校,导致在中职学过的内容到了高职又学一遍,既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人力、教学资源。

二、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框架

总体框架如下:整体规划,以能力为本位;统筹兼顾,以岗位为要求;分段实施、以理实为一体教学,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职业技能课四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指中高职学校各个专业都要开设的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模块,是以职业岗位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职业核心课模块,是根据各个职业技能共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术的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技能课模块,指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和岗位工作任务设置的课程。

三、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知行统一”的思路,进行课程模块设置。根据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组织设计许多不同的教学模块,再将不同的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实现教学内容的衔接。

1.课程模块衔接总要求

课程模块衔接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模式,将公共基础课服务到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融合到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运用到专业技能课中。课程模块设计要结合中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对中职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操作的实用性。对高职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操作的原理性。

2.各模块内容的选取

课程模块内容的选取要按照知识的系统性与连续性,注意避免教学内容重叠或遗漏。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模块体系,由浅入深,以子课题、分课题的形式将职业资格的要求融入教学中,做到理论培养和技能操作训练有机结合。以职业技能训练课题为方向,将专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紧密地融会贯通。

3.课程模块设置的具体内容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模块一:语文、数学、物理、英语、体育、德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二: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数据库。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模块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环境化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自动化。模块二: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及层级关系。模块一:无机化学工艺、有机化学工艺、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化工生产技术应用。模块二:化工设计基础、精细无机、精细有机、环境检测、企业经营战略概论 、煤化学、化工文献检索。

(4)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设置。模块一:化学检验工中级技能实训或化工工艺试验工中级技能实训,化验室组织与管理实训、化学检验入门技术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化工分析技能训练、化工生产仿真实训、化学检验工顶岗实习。模块二:化工总控高级技能实训或化学检验高级技能实训、化工装置仿真实训、化工工艺综合实训、产品质量控制检验和分析实训、专业综合设计、生产运行管理顶岗实习。

4.中高职课程模块的实施

课程模块设置完成后,对课程模块实施要有所创新。根据学习的难易程度,将课程设计成不同的学习情境,各情境间既关联又递进。情境一简单易完成,情境二中等难度,这些由中职生完成。情境三综合性加强,由高职生完成。这样的实施体系在总体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设计中高职课程模块体系,有助于减少中高职衔接中知识的脱节和教学内容的重复,确保实现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第8篇

一、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有益经验

为了保证经验案例的代表性,本文选取三类高校———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以及理科类院校———为经验分析对象,其中的综合类高校为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类院校为上海财经大学,理科类高校为华中科技大学。①这些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各有特点,并且在国内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方面均有所建树,具有建设成就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三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情况,有关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办学思路、合作办学实践以及教育交流活动等其他信息。所有信息均来自上述学校的招生简章、官方网站以及有关专业建设的新闻报道。通过对三类不同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分析,发现各类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取得了下列成果:

(一)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结构日趋完善

国内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课程分类日趋合理,课程设置专业性增强。从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分类看,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三大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实现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优化,国内高校对现存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筛选,对课时、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比例等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专业方向课程,强化了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特征增强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教材选用、课程结构以及专业课程体系运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国际化特征日益增强。在专业课程教材选用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材绝大多数是借鉴国外教材的产物,有的学校甚至直接以国外教材作为本专业教材。在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上,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之初较为注重引进国外相关理论课程,近年来则日益注重实证技术类和社会实践类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重调整趋势也正在与国际接轨。在专业课程体系运行环境方面,增强了国际合作办学、学术和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我国高校与国际合作办学可以从中学习国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而互派本科生和访问学者、邀请国外学者讲学、聘请外籍客座教授则在专业建设、教学方式及方法等方面博采众长,既开拓了学生视野,也培养了教学骨干,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应用技术性课程有所增加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国内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偏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的引进,近十年来的突出特点则是注重专业课程中实用方法和技术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国内高校在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中强化了案例教学等手段,加强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课程,体现了注重分析方法与技术教学和课程建设的特点。其次,为加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建立电子政务等实验室,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公共问题的能力。同时,各类高校还以未来就业趋势为导向,积极开设实用性强的选修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发现国内三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各有特点,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三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差异性

综合类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完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建设成果斐然,在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安排上国际化程度较高,这是其优势所在。不过,综合类院校的问题是:追求全面的和有理论深度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在凝练课程体系特色方面则略显单薄,实践环节安排相对偏重学术能力,操作环节较弱,所培养的学生多为理论研究型人才。理科类院校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底蕴,在管理定量分析、决策理论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建设方面独具优势,这是理科类院校的长处。理科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有能力增设有关公共项目、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化课程,课程质量较高,实用性强。但与综合类院校相比,理科类院校在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上存在着理论课程相对薄弱,重实用性课程而轻理论性教学的问题。财经类院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具备综合类院校基础理论优势和理科类院校的科学技术专长,课程体系安排多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如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公共部门审计、公共财政学、管理学原理等方面的课程。目前,国内财经类院校还未能把自身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与公共管理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因而也就难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总体上,财经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前述两类院校的同质性远大于异质性,这既是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使然,也与自身探索力度不足有着一定的关联。

(二)三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共同点

当然,三类高校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也有相同点,显示了国内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第一,各高校公共管理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等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基本相近,差异性小。这种共性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学科内容和教学规律的产物,其次与教育部对各类学科及其专业的制度规定有关。不同类别高校公共管理在专业建设上缺乏对自身特点或者专长的充分考量,体现了同质化的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第二,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广义上还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所占学分偏高,挤占了专业课程的空间。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例②(如图1所示),通识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比例达到了36.2%,而学科基础课程占了37%;专业课程课时量占26.8%,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占比19.9%,专业方面课程占比6.9%,合计26.8%。当然,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占总学分偏高是各类高校的共同问题,因为这类课程由教育主管部门设定,高校无权对此进行删减或调整。第三,实践教学环节的内部结构安排不尽合理,毕业论文及科研训练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量上占比偏高。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见图2),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公益活动、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在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和科研训练本应由专业课程承担,尤其毕业论文撰写的学术性高于其社会实践功能,毕业论文占学分数过高挤占了其他类型课程的课时,弱化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功能。

三、结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