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班级文化的含义

班级文化的含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05 09:57:20

班级文化的含义

班级文化的含义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而璀璨的文化,这些经典文化在教书育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班级管理经验,就传统经典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以传统文化打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一个大集体,需要其中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团结他人、

友爱相处、互帮互助,这是和谐、融洽班集体的最主要特征。可是,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亲人的长期宠爱使得他们缺乏同外界和谐、融洽相处的意识,更有甚者大有“我是老大,我怕谁,你们都要听我的”这一错误认知。此种背景下,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时有发生,从而为和谐、融洽班集体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针对这一情况,我曾进行了多次的批评式、指责式教育,纵然苦口婆心,但效果却并不理想。

对此,我及时调整了教育策略,改为带领学生进行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与学习,并特意组织了“学习传统文化,明白做人道理”这一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我向学生详细讲解了《孟子》中的经典语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意义与内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习惯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所以,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大家认真回想一下,在现实生活中哪有你对他人客客气气、坚持以礼相待,对方却会无缘无故地对你恶语相向、拳打脚踢呢?可若是你之前就对他人不尊重,要么谈论其是非隐私,要么就是出言不逊,那对方必定也不会对你和颜悦色、好语相向了。所以我们在日后的集体生活中,一定要时刻牢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经典语录……

在我的详细阐述与讲解下,学生逐渐体会到了我的用意,也真正明白了尊敬他人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二、以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小学班主任应当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其中,对国学经典文化的科学与合理利用有利于上述教育目标的更好落实与实现。

1.珍惜时间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g因素的制约,尚未建立起明确的时间观念,更谈不上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珍惜时间、善用时间了。考虑到这一现象,我特意将传统国学里有关“时间”的经典语录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论语》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得学生明白了时间就像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

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使得学生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性,懂得了应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光,而不能任由其白白虚度……学生从这些国学经典里汲取了关于时间的人生智慧,也逐渐养成了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热爱学习

学习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更应当成为每一个社会个体应当持有的正确理念。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社会,对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小学班主任应当通过传统国学经典里蕴含的大量“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观念。

如,我将《三字经》中关于“学习”的经典语录讲解给学生:“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还将具体的含义讲解给他们:“人要是不好好学习,连小动物都不如。反之,若是好好学习了,才能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壮大做出重要贡献。”这无疑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他们以更加努力、认真的态度投入学习活动中,确保了积极向上学习态度的形成。

3.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立足现实生活的基本要

求。传统国学经典里更是包含有大量关于“诚实守信”的语录,我充分对其进行了挖掘,如下所示: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孟子》

在讲解与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诚实守信的意义与作

用,将诚实守信的美好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传统经典文化广博高深,蕴含丰富的德育教育思想资源。对此,小学班主任应当积极汲取其中的精华,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在班级管理建设活动中,这既是传承中华传统文明的必然要

求,更是润物细无声、营造和谐班集体、推动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必然要求。

班级文化的含义第2篇

[关键词]班级;内聚力;归属感;班干部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9-0017-03

班级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学生交往的人际场所,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所谓“和谐班级”就是为了使学生在健康和谐的集体环境和愉快的心理气氛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促进每个学生获得全面可持续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级。

心理学有关研究证明,个体获得学业成就与较高水平的团队支持和合作是携手并进的。和谐班级能够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班级的有效因素有哪些呢?又怎样来影响和谐班级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

一、强烈的班级归属感

1 归属感的含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是针对个体的需要层次来划分的。就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个体希望从属于一定的群体,成为群体的一员,希望给予他人爱和得到他人的爱。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感到孤独、空虚,会变得冷酷无情、怀疑人生,是人类的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本文所强调的班级归属感就是学生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当学生感到对班级的期盼、对班主任和同班同学的怀念时就是他们对班级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班级的归属感是形成和谐班级的有效因素之一,班主任应该抓住时机采用积极策略培养学生强烈的班级归属感。

2 培养学生班级归属感的措施

(1)制定一个班级昵称、标志、口号。唐纳德・坎贝尔认为“归属感”就是称为独一无二的实体的一种群体知觉。如果班级成员中形成“归属感”,就一个团体开始呈现出它的实际存在和它自身的特点。在班级中形成一个小组,或者形成一个学习团体时,学生努力地将“我们班”和“他们班”区分开来,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或者“我们感”。因此,培养学生班级归属感,一些象征性的班级昵称、标志、口号是十分必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我们感”和“独一无二感”。但这些班级昵称、标志、口号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制定的,而是由学生群策群力共同制定。这些做法使学生产生的“我们感”和“独一无二感”能够区别于自己班级和其他班的根本不同,唤醒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班集体荣誉感,认同班级,愿意成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并且为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和荣幸。

(2)充分发挥班级“成员”卡作用。班主任制作班级“成员”卡,班级成员必须在“成员”卡上写自己的“特长”。目的是使学生认同自己的长处,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并且对自己充满自信,让学生明白只有相互鼓励、相互尊重才能将一个包含了许多个体的集合体,塑造成一个团体,真正树立起学生班级“归属感”。

(3)分享一些特殊的班级经历。学生的归属感是在班级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比如运动会)、班级的特殊经历(比如对困难同学的捐款)、班级成员的个人经历(比如班级同学的成长日记)等活动,更加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而且使学生对班级产生与众不同的回忆。

(4)形成特殊的惯例。形成特殊惯例是培养学生班级归属感的重要措施之一。比如,学校集体活动后的总结,每学期初的班级工作计划讨论、每学期的春秋_郊游活动等。

(5)搭建和谐的班级交流平台。民主、科学、合理的班级交流平台能够使学生短期内了解天下事,并形成关心国家大事、学校大事、班级大事的良好习惯。比如建立班级QQ群、班级博客、班级邮箱、班级校友录、班级论坛等交流平台,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二、坚强的班级内聚力

1 班级内聚力的含义

班级内聚力是在团体内部发现紧密感和亲密感,是指一个班级中的成员将他们视为一体的程度。学生不仅认识到班级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还要觉得他们是班级里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随着班级内聚力的建立,学生将自己看作班级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也不是一个小组或小圈子中的一部分。当学生所在的班级具有内聚力时,他们会发现自己是班级的一部分,要参与其中并要对班级作出贡献。在有内聚力的班级中。学生感到自己被同学接受、认可、尊重,这一点非常重要。班级内聚力的一个显著表现在于,班级的所有成员在班级外面看起来就像是拧成了一团;或者表现出愿意在一起工作、学习和玩耍,并且他们惯用包含性的语言,如“我们”而不是“我”。

2 形成学生班级内聚力的措施

(1)制定共同的班级目标。班主任如果能够给学生制定班级的共同目标,并为了这些目标调整班级活动和学生间的交互影响,那么这将有助于形成班级的内聚力。班级目标可以是学业学习和成就方面的目标,也可以是帮助学生满足诸如被接受、树立良好自我形象等方面的社会情感目标。而且,这些目标中的每一个目标都可以通过个体方式或者团体方式来达到。有关研究发现,在实现团体目标后,会达到更高的个体成就。

(2)充分发挥学生的特殊才能,并鼓励他们将这些才能与班级的其他同学分享,建立和谐的班级。一个班级如果要变成一个有内聚力的团体,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作用,每个人在对别人施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别人的影响。因此,形成一个有内聚力的班级,关键的要素是鼓励和支持所有成员彼此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并发现学生个体的特殊才能,鼓励他们将这些才能与班级的其他同学分享,建立和谐的班级。班主任鼓励学生共同合作,鼓励学生发展特长,鼓励信任别人和值得信任的行为,以及成员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护,帮助学生将班级看成一个整体。

(3)定期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信息和资料的学习活动。活动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能最大程度地拉近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构建和谐班级提供动力。和谐的学习活动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亲密的交流空间,采用多种学习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将通过个人或团体的方式,提供配套的活动来形成学生对班级的内聚力。

(4)制定良好的班级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简单地说就是在特定情形下一个人所应遵循的行为规则。规范使个体了解到别人期望自己如何举止,自己又可期望团体中的其他人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因此,规范会影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作为一个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全班共同遵守的规范。这个规范不是班主任自己制定的,也不是几个班干部制定的,而是全班学生 一起讨论之后共同制定的,是对全班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准则。由于规范是由学生自己讨论后制定,所以。学生在和谐氛围里规范自己的言行,积极按照班规办事。在班级中,规范具有很多作用。规范的第一个作用是。可以告诉班级成员哪些社会交往才是合适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交流都是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彼此之间不允许讲话,除非是和教师讲话。所有的问题、回答,以及所有的信息交流都要通过教师。然而,在另外一个课堂中,其规则允许有时候教师在讲话学生们在听,有时候则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规范的第二个作用是,它有助于调节班级活动中社会交流的方式。因此。学生们不仅知道他们应该如何举止,也知道别人应该如何举止。规范的第三个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班级是一个整体”的看法,从而有助于促进班级的内聚力。

三、和谐的班干部队伍

1 班干部的含义

班级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同时他们也是班级中的普通一员。班干部与班级其他同学之间是否能团结协作、和谐相处是班级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和谐班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非常注重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

2 班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

(1)把班干部岗位作为培养和锻炼学生各种能力的场所。应当尽量做到干部群众化,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例如实行班干部定期轮换制等。

(2)加强对班干部的教育和管理。要创建和谐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一定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指导班干部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何成为师生之间的纽带,如何在处理各种矛盾中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二是督促班干部以身作则,增强服务意识;三是教育班级干部之间要团结协作,分工配合,防止班级干部中的小团体、小宗派的出现。

(3)对班干部要求应当更严格。这样既能让班干部们更加自勉,又能让其他同学督促班干部,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充满威信的班级干部队伍,从而为和谐班级的创建奠定组织基础。

四、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

1 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的含义

班级文化氛围是集中反映教育教学效果,通过相互影响的方式渐渐形成的相对统一的精神风貌,对于规范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情感、约束学生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因此,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构建和谐班级的有效因素之一。

2 营造班级和谐文化氛围的措施

(1)创造积极向上的教室环境。因为和谐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所以首先要注重教室的物质环境建设,如教室环境的布置、文体用品的添置等,努力健全班级文化的载体。学生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生活,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教室环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特别重视搞好教室环境。首先要求桌椅要摆放整齐、地面无纸屑、无灰尘,教室墙面要保持干净洁白,玻璃窗户明亮干净。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组织好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发展和组织好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学习、文艺、体育、劳动活动,有利于构建积极活泼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孙明利,浅谈以人为本的和谐班级的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08,01

[2]孟海英,阳德华,和谐班级的缺失与建构[J],中国教师,2008,01

班级文化的含义第3篇

一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回顾

(一)文化资本理论的相关概念

布尔迪厄指出,只有在关系系统中,这些基本概念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这些概念不仅是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本身也反映了关系主义的基本倾向[1],也就是说一个场域由依附于某种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关系构成,而惯习的形式是固定的“性情倾向”则是由沉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社会、历史的关系所形成,资本是积累的劳动,人们正是在以资本为工具的基础上在场域内进行各种活动的。

1 场域

场域,即行动空间,回答的是行动者在哪里行动的问题,关注的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布迪厄指出,场域是“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这些位置在客观上是由它们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结构中实际或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的客观关系(支配、服从、类似等等)所决定的,而拥有权力或资本,则意味着可以获取场域中利害攸关的特定利润。行动者的策略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在特定资本分配中的位置,也取决于他们对场域所持有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取决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即他们作为场域中的一点对场域所作的观察”[2]。布迪厄进一步指出:作为一种场域的一般社会空间,一方面是一种力量的场域,而这些力量是参与到场域中去的行动者所必须具备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斗争的场域,就是在这种斗争场域中,所有的行动者相互遭遇,而且,他们依据在力量的场域结构中所占据的不同地位而使用不同的斗争手段,并具有不同的斗争目的。与此同时,这些行动者也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3]。因此,场域具有如下的特征:首先,场域是一种结构性的空间,但也是由空间中的行动者建构的,具有主动的建构特征;其次,场域是一个为争夺资源而激烈竞争的场所,但身为其中的行动者也有保持或改造场域的共同目标;第三,场域具有相对独立性。场域的独立性是经过激烈的斗争从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控制之中脱离出来的过程,形成了本场域特殊的行动逻辑并逐渐成为支配特定场域中一切行动者及其行动的逻辑。但是,各个场域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它们都会受到元场域的制约;第四,场域的界限具有模糊性,各个社会场域之间的界限具有不明确性和复杂性,并处于互相影响的关系网络之中,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历史发展,特定场域的界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 资本

资本最初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经济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中将其视为一种积累起来的劳动,人们在排他性的基础上占有这种积累的劳动,资本的概念扩张到社会的各个场域之中,从而成为一种客观性的力量,同时也是强调场域内在规律性的原则,并决定了资本拥有者在场域结构中的社会位置。布尔迪厄指出,“资本排斥了对于运气的偶然性的理解,资本的占有和积累不是式的过程,而是一种有秩序的连续形成的活动;同时,资本还具有一种生成性的繁殖能力,它以等量的或扩大的形式来进行自身和利润的再生产,资本具有获取各种形式利润的潜在能力,行动者在特定的场域中总是趋向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4]。因此,资本就是某个特定场域中行动者通过劳动积累下来的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资源,这种利益不单纯是经济的利益,其内涵因资本和场域不同而变化,“每一个场域都拥有各自特定的利益形式和特定的幻想,场域创造并维持着它们”[5]。布迪厄的资本概念中分成的各种资本形式是用于分析各个场域的基本工具,在某个具体场域究竟哪些资本最有价值,是依具场域自身的内部结构决定。

3 惯习

惯习,即行动逻辑,回答的是行动者如何行动的问题。布迪厄认为,惯习是行动者长期的实践活动,经过积累将经验内化为人的意识,并调节行动者的行为,成为行动者与周围世界的日常联系策略或图式。

布迪厄特别指出,惯习所产生的行为并不像根据某种规范原则或固定格式推演出来的行为那样,具有严格的规律性,事实上也不可能如此。因为惯习是含混与模糊的概念,作为一种后天具有生成性的自发性,它在与不断变动的场域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确定自身,并遵循一种行动逻辑,尽管这种逻辑多少有些含糊不清,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现状。所以,布迪厄提醒人们,应当从惯习的生产过程中挖掘惯习的意义,离开了过程便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布迪厄认为惯习是行动者在场域里的社会位置上形成的对客观位置的主观调适,是“外在性的内在化”的结果,是“结构化了的结构”和“促结构化的结构”[6]。惯习概念集中体现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结构的建构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基于行动过程的意义。

(二)文化资本的含义

布尔迪厄提出文化资本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不同阶层的孩子在学业方面所受到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这些孩子未来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他指出,不同阶层的孩子所能获得的学业成就与其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基本上是对应的,也就是说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家庭更容易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定义为“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在某些条件下能转换成经济资本的一种资本形态”[7],并将文化资本分为三种存在形式:一是客观化的形式,也就是理论的具体体现,一般是以文本或文化商品的形式加以体现或对象化,如图片、书籍、机器以及工具,等等;二是身体化的形式,即内化于个人身体和心智之中的、持久且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这种形式直接存在于人的身体中;三是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即以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制度加以认可的各种资格,如各种学位、文凭和资格证书等。文化资本和所有的资本形式一样,具有顽强的再生产能力,它们共同维持着社会的再生产,即现存的社会秩序及其不平等的状况的再生产。

二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建构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

班级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相关管理原理,科学地分班,配置班级管理力量,创设班级活动条件,使班级成为学校有效的育人单位。二是指班主任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使学生在班级里快乐地成长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职能活动[8]。在本文中,我们选取第二层含义。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然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控制和服从,一味追求表面化的纪律和秩序,致使班级管理沦为教学的附庸,班级丰富的育人价值不能充分发挥。目前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理念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9]、“自主式”管理理念[10]、“基于人性化的量化”[11]管理理念都各有其特色。由于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生源复杂,有普通高中生也有职高生,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培养目标也大不相同;且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和“文化强国”“文化兴校”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将“文化资本”理念引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资本”,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养、专业理论和就业能力。

(二)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

通过对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和班级管理的探讨,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涉及到班级场域、班级惯习、班级文化资本的概念,根据这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以下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图。在这个概念框架图中,强调的是利用班级中的师生个人初始的文化资本,通过他们主体间性的对话交往,构建班级场域、班级文化资本和班级惯习,同时在新的班级场域中,受到新的班级惯习和班级文化资本的影响,每个人又会获得更高级的文化资本,作为集体的班级也会获得全新的文化资本状态。

三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研究边界界定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研究有其研究边界,根据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图,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班级文化资本:班级管理的行动工具

首先,班级文化资本包括两个层次,即个人的文化资本和班级文化资本。个人文化资本包括个人进入班级前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在班级中学习生活几年后文化资本的提升;班集体的文化资本主要指班级中的各项文化制度和班级目标、班级中文本的文化资本、班级中的隐形文化氛围。其次,在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资本的主体是班级,而不是个人。在这里,班级管理就是要建设相应文化制度和班级目标、购买文本化的文化资本、营造良好的隐形文化氛围。班级文化资本的价值取决于班级场域中师生学习与生活行动的存在;是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关系的核心依据,也是班级场域中处于不同客观位置中的学生与老师在学习、生活中中彼此竞争和争夺的关键所在,如评优评奖、差生转化等。第三,在班级文化资本中,有有形的文化资本(班级制度和目标、文本化的文化资本)和无形的文化资本(班级隐形的文化氛围、师生的行为举止和性情)。

(二)班级场域:班级管理的行动空间

首先,场域的建构性特征可以把班级场域视为一个由处于其中的师生共同建构的行动空间。所有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情景中发生的,个人行为策略的变化和周围空间情景的变化是双向建构、互相影响和促进的过程。每个学生由于拥有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文化资本,相应地在班级场域中都有一个特定的客观位置;并对周围的环境和情景有相应的认知与感知,这种认知和感知依赖于他们对班级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从自身在班级场域中所处的位置点出发所采取的视角。同时,每个人先前的文化资本和行为策略使他在班级场域中具有主观立场。班级场域中的行动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立场和客观位置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惯习”,从而使自身的行动策略能够持久有效地适应外部情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行动者也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

其次,场域的斗争性和界限的模糊性特征决定了班级场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空间。班级场域中的各种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作为一种相互关系,始终伴随班级场域的历时性而改变、伴随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不断进行着自我生成和自我更新。斗争性特征决定了处于其中的成员是竞争性的关系,他们围绕着特定文化资本展开争夺和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地赋予班级场域以新的意义和变革基础。各种力量关系和竞争关系,催生了班级场域的结构性变化和学生行为策略的的建构性变化。

(三)班级惯习:班级管理的行动逻辑

布迪厄认为“惯习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的强化,或者调整自己的结构,它是稳定持久的,但不是永远不变的。”惯习作为一种具有后天生成性、能被塑造的、主观的能动的行动策略,是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是研究社会资本理念下高职班级管理的关键部分。班级惯习是指在班级场域中,积淀于学生身体中的心理倾向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学生在班级场域中有规律地行动,正是这种“惯习”的力量。班级惯习作为班级管理的行动逻辑,是由于:首先,“班级惯习”的建构性使得每个人的“惯习”都不是被动地复制的,而是在与班级场域和其中的行动者发生联系时,结合自己原来的行为策略,不断改组建构。作为班级场域中的成员,他们在解构和重构自己的惯习时,也影响了场域中其他成员惯习的解构和重构。其次,惯习既是在个体内部建构和生成的,也是在班级场域这一制度化学习生活环境和情境中社会性建构和生成的。在社会性因素与个体性因素的交互建构中,学生的惯习才得以生成、巩固、改造或重构。最后,班级惯习是通过大学生的行动轨迹将外在的社会结构内化到个体的身体之中,从而使个体社会化,被赋予了一整套班级场域的性情倾向系统,因此,班级惯习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建构的过程。正是这些特性,才使班级惯习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概念。

(四)走向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级管理的行动主体

在现代日趋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下,在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在学校授课制度和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的今天,大学中班级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其中的行动者:教师、学生。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我们有过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和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的理论,以及现在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理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缺失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传统缺陷,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存在大量的专制性班级管理模式,以规训为手段,遏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确立一种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也有人把它称之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通性、共主体性、主体间本位等。主体间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胡塞尔认为,为了使先验现象学摆脱“为我论”或“自我论”的危机,现象学必须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即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另外,他认为主体间性是一种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即“交互主体的可涉性”。主体间性是通过主体的“类比统觉”“同感”“移情”等“视域互换”来实现的。海德格尔所谈的主体间性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的共同存在以及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主体间性理论中提出了“视界融合”“对话”“交往”,使得主体间性从认识论层面转向了实践层面。在班级管理中,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通过“共情”地“对话”“交往”达到“视界融合”,从而共同构建有意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班级不再是个模糊的概念、规训的组织场域,而是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共同体。

参考文献

[1][4]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北京:首都

师范大学,2011.

[2][5]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

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4.

[3]高宜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5.

[6]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

学,2007.

[7]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9]孙淑桥.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J].长春

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2(4).

[10]陈英芳.基于自主管理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型班级

管理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8).

[11]沈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人性化量化管理研究[J].现

代商贸工业,2010(24).

班级文化的含义第4篇

关键词:新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30-02

一、班级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文化分为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概念仅仅指各种社会意识形态,诸如艺术、宗教、道德、哲学和政治法律思想等。而广义的文化概念则认为人所创造的一切均为文化。班级文化跟随文化概念的特性,同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包括班级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如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人际环境和班纪班风属于精神文化,而教室布置,包括墙报、黑板报、张贴栏及课桌的摆放等则为物质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文化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灵魂,体现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涉及到许多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班级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级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包括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因此,怎样处理好这种复杂的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物质文化,比如悬挂在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世界名人的画像;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图案和标语;摆成各种形状的桌椅、展示学生特长的板报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其中,“软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硬文化”是班级文化的表现,本文的班级文化建设主要针对“软文化”而言。

二、新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在新儒家的哲学思想中,人文精神观念可以说是一个轴心。“我们所谓之人文,乃应取中国古代所谓人文化成之本意。‘人文化成’则一切人之文化皆在内,宗教亦在内。”[1]“一切文化之精神,都是人文精神”。[2]通过这些表述,我们可以将新儒家人文精神的概念作这样一个界定: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全部人类文化精神价值追求的总和。[3]首先,理解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文化”这一概念的复杂性。虽然海内外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但对其共同点是没有歧义的,那就是“文化不是自然遗传,而是‘所习得的’,她是人与动物最基本的区别。”[3]其次,理解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概念还应注意文化结构的问题。通常,文化结构分为三个要素: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方式和文化观念。[4]文化观念支配人们的文化活动方式,并通过文化活动方式生产出各种文化产品。因此,新儒家的文化概念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文化,但是,其人文精神则不同,她是一切文化中所包含的人类的精神价值。所以,人文精神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又是一种狭义的文化,但又不是一般的观念,而是观念中之精华和崇高的价值理想。[3]最后,理解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概念还应和西方近代早期的人文精神概念相区别。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这一概念直接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以艺术创作和文学作品来颂扬人的伟大,弘扬理性精神,肯定世俗生活,强调个人价值,追求现世幸福,这是一种以“人道”对抗“神道”的人道主义思潮。而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所指的文化,是“人文化成”的文化,并不是与相对立的文化,而是与“自然”相对立的文化。由此可见,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即有立足于心性人格完善的伦理精神,也包含崇尚自由民主的政治精神,同时还包含能够提升人文思想追求无限超越的信仰精神,以及扩大人文思想、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囊括了追求审美情趣的艺术精神。[3]

三、新儒家思想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信仰之必须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新儒家思想中,理想人文社会之必须为信仰,人有了信仰,才不致使我们以物的世界、自然的世界为托命之所,才可以平衡我们精神的物化、自然化,而背离人文之趋向。[1]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乃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信仰,才可以提升个体的精神,并自觉了解人文之价值意义,以完善立足于人格心性的个人伦理观和崇尚民主自由的政治观。

2.社会和个人关系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和谐。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认为信仰虽然可以使人谦卑,更忘掉自我,[1]但也主张人的精神的重心应放在人自身之内,即人视人本身为一目的。人视人自身为目的,不是说每一个人可以脱离于社会,个人也不需社会来达到个人的目的,而是通过发展个人的道德天性,协调所谓的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超出个人与社会对立的范畴,使社会的存在支持个人的存在,个人的精神支持社会之存在。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强调个人能力与集体能力的差异,强化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如只强调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而各自为政,而不是通过发展其人格天性来相互涵盖、相互了解,并扩大其个人能力,则班级这个小社会,即使发展到一个理想状态,也不过是单个强大的个体,而不是适合社会发展的群体。

3.礼乐精神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新儒家思想认

为,人的品性的养成,依赖于陶养。而陶养之道,不在于互相批评、指责、监督,而使人不敢为非;而在于互相鼓励,互相赞美,互相欣赏,互相敬重。人之以其善相示范、相鼓励、相赞美、相欣赏、相敬重是礼,艺术是乐。[1]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正确引导娱乐活动,并注重发掘和发扬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发挥其优势,而相互弥补其劣势。如多开展有意义的、大家感兴趣的事件的辩论赛,各种技术技能大赛,班级晚会等,将学生从封闭的寝室、单一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对于学生偏爱的网络,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如辩论赛的题目可以是网络上流行的事件,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对时事进行评论等,从而 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网络使用方向上来,另一方面,通过正面的积极的响应,又促进了礼乐精神的培养,从而将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到乐观向上的轨道上来。

班级文化的建设非一日之功,但从新儒家的人文精神看来,班级文化的建设的基本思路不在“抑制”,而在“彰显”;不在“相互制约”,而在“相互示范”;不在“掩堵”,而在“疏浚”。通过“彰显”,才能发现学生的大善与大美;通过“相互示范”,才能修正学生的小恶与小丑;通过“疏浚”,才能将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班风班貌,既在集体中体现个体的价值,也在个体中体现集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邓爽,唐君毅.人文精神重建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重庆,2009.

[4]李秀林,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班级文化的含义第5篇

“班级史”是师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对照一下,进步了吗?退步了吗?还有哪些不足?都会从‘班级史’里获得。教师在品读班史中,深入细致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

1.班史的含义

班史是关于班级及其成员的成长史,班史的记载则是将班级及其成员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由教师或学生加以记载。是一部将每天的感悟、思想用文字、图像、数据等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

1.1班史由谁记载。班史可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委、班级某个学生记载。一般认为班史应由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指导,由“班史司”领导,班上文笔较好的学生共同参与的“班史编纂委员会”来完成班史记载。班级全体成员都是班史的当事人、素材的提供者。

1.2班史记载什么。班史中可以记载在班级成立、发展过程中的人。比如班级成员(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其他人士)。也可以记载在班级成立、发展过程中的事件。比如一次普通的课堂、一次考试、一次班会、一次家长会等。既有积极向上能够激励人、鼓舞人的。也有一些小过错、小失误能够教育人、挽救人的。

1.3班史记载线索。笔者认为班史记载的线索主要有三类,时间线索,以日、周、月等为单位,翔实记载;大事件线索,通过对班级大事件的详细记载,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人物线索,以班级具体成员为线索,对其成长、为班级做的贡献等进行描述。

2、班史文化引入中学班级管理的意义

2.1班史的记载更能突显学生是班级主人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班史的记载由学生自己来主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班级历史的一份子。他们在热情的学习过程中,参与了历史,也见证了历史。更为历史提供了资料。这些都能突显学生时班级主人翁的地位。学生在毕业之后,班史将是一笔财富,将班级文化很好的传承。所以学生非常重视,都想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开拓者,这会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班史的记载起到为师生服务的重要意义。叶圣陶曾说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班史的编纂过程中,就体现了这一出发点。“班史”由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之处构成,他们希望创造历史,想成为班级历史的主人。他们尽量做到最好,不给班级历史抹黑,这本身就蕴涵着无限的教育因素。班史的记载过程中,他们要虚心的学习文字记录工作。这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思维建构能力、写作能力。对于班主任来说,这本班史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后面工作的指导。它就是一本活“教材”,激励教师继续服务、继续思考、继续编纂去开启一部新的历史。

3、班史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正确把握班史记载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不能本末倒置。一心为编纂班史,找资料。而忽视了学习,班史的记载应该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如果班史编纂的完美无缺,学生的学习却一落千丈,那么这样的班史文化建设就是无效的。大家既是参与者,也是监督者。

3.2正确处理班主任和班史记载的关系。在班史编纂过程中,免不了有着班主任的色彩。那么怎样避免班史成为“班主任史”。笔者认为班主任只是在宏观上对班史编纂工作进行指导,做好班史编纂的前期准备工作,适当适度的检查保证编纂工作有序进行。而在充分的动员、策划、指导、运用之后,班主任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培养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历史、谱写历史。

4、构筑班史文化的措施

4.1以班级成长日志为基础,塑造班史文化内涵。班史的记载应以班级成长日志为基础,要对材料进行筛选,重视深度挖掘、品评。以学习成长日志为范例,促进学生学习风气的“你追我敢”,建立学习成绩的科学评价机制。以班会成长日志为范例,促进集体成长,提升班级凝聚力。

4.2以图表形式为契合,构筑班史文化亮点。在编纂班史的过程中,单纯的利用文字形式肯定会显得有些单一。所以笔者认为丰富班史写作形式是十分必要的。以文字记录为主,加以图表进行形象说明,形成班史记录的亮点。例如班级成员的信息、考试成绩、个人平时表现等利用图表形式来展现更能给读者一种直观的感受。

4.3以网络平台为支点,寻求班史文化突破。现在的学生了解社会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班级网络平台的建设对加强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重要意义。班史文化的突破口就在于此,班主任老师建立QQ班级交流群、班级博客。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上网机会较少,利用假期可以在群里交流学习生活问题,畅所欲言。通过留言板,为老师、班级管理献计献策。而且个人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平台。反过来看这些形式无形当中都成为班史素材中非常特别的一部分。所以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而在毕业之后,班级交流群和班级博客更是成为了曾经的朋友、师生交流和联系的重要纽带。

班级文化的含义第6篇

一、基本情况

(一)幼升小。全区现有幼儿园大班(含学前班)适龄幼儿2641名(其中城区1689名、农村952名),秋季学期城区七所小学(张小、杨小、杨陵二小、高新小学、高新二小、邰城小学、张分校)一年级现有31个班,学位1395个,学位总量短缺294个。城西、城南、城东南三个区域人口密度大,生源集中,对应的张小、邰小、高新二小3所学校资源所限,开设学位远不能满足实际入学需求。今秋开学城区"幼升小"仍存在大班额现象。

(二)小升初。全区现有小学六年级在校生1981名,初一在校生2022名。城区及其周边8所小学共有六年级在校毕业生1532人(张小275人、杨小243人、杨陵二小98人、张分校62,高新小学406人、高新二小60人、邰城小学273人,杨村中心115人),城区四所初中(第二中学10个班、第三中学6个班、高新初级中学8个班、西农附中8个班)可设初一学位1600个,学位总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需要解决合理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师资短缺等实际问题。

二、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

(一)免试原则。所有公办、民办学校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招生入学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严格做到免试入学。

(二)就近入学原则。各公办学校依据学生户籍和家庭住址,按照"户籍登记为主、住房登记为辅、就业经营补充"的入学登记原则明确新生录取规定,规范招生程序,有序安排本片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三)严格实行平行分班原则。义务教育段各学校原则上不招收特长生;严禁举办各种形式的"实验班""提高班""创新班""国际班"等快慢班;一律实行平行分班教学,严格保障学生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四)全区统一录取分配原则。区局将统筹考虑校情生情,对新一届初一学生实行统一发文录取。开学稳定后以学校为单位办理新生录取卡,实行电子学籍和纸质学籍双管理。非杨陵学籍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于8月5日之前在区教育局登记,一并发文分配。

三、免试入学的具体措施

(一)小学新生入学

2017年秋,我区继续执行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年龄须满6周岁(2011年8月31日以前出生)规定,各校要确保学区内适龄儿童按时入学。秋季开学报名当天,家长携新生持相关证件(居民户口簿、房产证、购房合同及近3个月物业费发票、务工就业证明)到学区对应小学报到注册。

1.各镇(办)小学招生范围:户籍及居住地在本辖区的适龄儿童(含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城区各小学招生办法:

(1)招生顺序(依据区局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规定顺序录取,录满为止,剩余学生由区局统筹调配至其他学区)

顺序依次为:户籍及监护人房产均在本片区内的适龄儿童;监护人房产在本片区内的杨陵户籍适龄儿童;房产在本片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居住地(以居住证明、营业执照或务工合同为准)在本片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学区划分及保障措施

张家岗小学学区:居住地在常乐路以北(含阳光尚都、科秦山庄),孟杨路以南(不含杜寨村),西农路以西(含路东侧家属区及张家岗村),杨凌大道以东范围内(不含陵东村)的适龄儿童。

张家岗小学五星分校学区:居住地在常乐路以南,水厂路以北(含陶瓷厂、棠樾湖居、沁园春、恒大城),邰城路以西,杨凌大道以东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保障措施:按照"社会投入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家长适当分担"的原则,在城南区域开通一条教育公交专线:南起棠樾湖居,途经恒大城、永安小区、法禧小区,到达张家岗小学五星分校,定点接送学生上下学。)

杨陵小学:居住地在陇海铁路线以北,凤凰路以南,常青路以西(不含鼎盛花园),西农路以东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杨陵二小(原姚安小学):搬迁至第三初级中学(原姚安中学)南大楼,合并成杨陵区九年制实验学校。居住地在西宝中线以北(含御景国际、南庄村、下川口新村),凤凰路以南,常青路以东(含鼎盛花园),高速东出口引线以西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含邰北社区拆迁入住户2-6年级插班生)。

(保障措施:在城东区域开通一条教育公交专线:东起下川口新村,途经南庄村、邰北社区、新桥路什字,到达杨陵二小,定点接送学生上下学。)

杨凌高新小学:执行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相关规定,优先录取农科教人员子女。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按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切实完成好义务教育入学工作任务(具体招生办法详见高新小学招生简章)。

杨凌高新二小:执行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相关规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就近招收适龄儿童入学(含邰北社区、邰南社区、胡家底村、陈小寨村、建子沟村、华电入区企业子弟一年级新生)。

西桥小学:居住地在西宝中线以南,渭河以北,东新路以东,漆水河以西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含千林世纪城小区)。

邰城小学:居住地在陇海铁路以南(含汽车站、火车站、水科所家属区、化建家园、东方明珠小区),朝阳医院以北,邰城路以东,东新路以西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二)初中新生入学

1.各镇办"小升初"招生范围

各镇(办)小学毕业生按照户籍和居住地,以镇(办)为单位免试直接升入所在镇(办)初中就读。第四初级中学、第五初级中学启用公寓化寄宿制管理模式,第三初级中学改建为杨陵区九年制实验学校。

2.城区各初级中学招生范围

第二初级中学:户籍在李台街道办、杨陵街道办,居住地在高干渠路以南、常青路以西、小偃路以东范围内及陇海铁路以南区域(含居住地在本片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小学毕业生。

第三初级中学:户籍在杨陵街道办,居住地在西宝中线以北、常青路以东范围内(含居住地在本片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小学毕业生。

杨凌高新初级中学:居住地在陇海铁路以北、孟杨路以南(不含寨东村、杜寨村)、小偃路以西(含大寨社区)、杨凌大道以东范围内的小学毕业生。继续实行"公办全日制寄宿封闭式管理"办学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在保证农林科大职工子女入学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完成好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相关任务。(对后期补录入校就读的起始年级初一新生学校必须建立学籍)。

四、几点要求

(一)严格遵守招生工作安排。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各公办学校要保证招生工作公正、公开,程序规范,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得私自扩大招生范围。各民办学校开展招生工作之前,要将本校招生工作方案报区局审核,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二)严格控制转学。学生不得以择校为目的随意跨片区转学。区内各学校之间原则上不允许转学,对于学校私自接收转入的插班学生,区局不予办理转学手续。毕业年级和休学期间的学生一律禁止转学。

(三)严格控制辍学。新生无故不报到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学习超过一周的视为辍学。学校发现学生辍学后,应及时联系监护人查明情况,做好劝返工作,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无权劝退或开除学生。

(四)严格控制留级。义务教育段学生一律采用"直升式",除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外,其他学生不允许留级。全国学籍管理系统于每年8月10日24时自动升级一次。对于因病需长期治疗超过三个月提出休学申请的学生,各学校要严格审查各项休学手续,由学校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后报送区局审批。严禁任何学生以休学名义留级;严禁公办初中招收初三补习生。

(五)统筹安排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居民户口簿、居住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附加物业缴费税务票据、住房租赁合同)、务工就业证明(签订的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等有效证件向片区内学校提出入学申请,由学校直接安排入学。

(六)认真做好残疾儿童的入学安置工作。残疾儿童入学年龄可适当放宽,各片区学校应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对有入学能力的残疾学生优先安置随班就读;对不能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应积极协调安置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班级文化的含义第7篇

一、巧妙挖掘情感点,以情促学

语文教师要意识到情感类文章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但有些文本将情感以平凡的语言蕴含在文字之中,需要教师深入挖掘,与学生一起细细品味,才能让学生既习得语言,又获得情感的熏陶。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本文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感,以朴实的语言摄取了少年时期生活的一个镜头: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买书的故事。在研读文本时,我发现文本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深的情感。然而,面对五年级的学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挖掘、感悟?课文开头先讲了“我”想买书和贫困的家境,愿望难以实现。接下来,重点写了母亲给钱让“我”买书的经过。这部分是调动学生情感的重要载体,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情感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文本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言,去感受文本情感。比如“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中,“七八十台”“震耳欲聋”两个词将母亲工作的环境写得淋漓尽致,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是多么艰辛;“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极其瘦弱”“挨得很近”两个词写出瘦弱母亲挣钱的样子,认真品读它就会有一种心酸的苦楚;“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里连用四个“立刻”写出母亲快节奏的工作,用叠加的形式出现可见母亲挣钱的工作强度。文本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品味,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一起深入挖掘,细细品读,文本所描写的母亲形象在五年级学生的心中就会渐渐清晰起来,作者所表现的“平凡的母亲,辛劳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就能打动学生。

二、搭建阅读平台,品味情感

在语文学习中,读是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内心世界最重要的通道。收入人教版的课文篇篇都是经典,饱含着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遣词造句,凝聚着作者深深的情感。这些情感或爱或恨,或喜或悲,学生如何有效品读它,真正理解作品的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文本,搭建阅读平台,让学生自主阅读,细细品味,最终获得对作品的完整理解。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文本生动感人,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令人可敬的炊事班长牢记上级嘱托,用尽力气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了老班长的英雄故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文本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道来,然而,却饱含着对老班长深切的情感和怀念,反映了残酷的战争时期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诠释了人世间的大爱。本课篇幅比较长,如果让教师细致地引导,显然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如何搭建平台,让学生细细品读,抓住关键之处进行品味,从而感受文本蕴含的情感?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品读,并按自己的阅读方法去品味人物。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体验,学生纷纷按照自己的阅读体验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汇报时,有的学生从外貌去体会,“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快四十岁了,残酷的战争年代让他过早憔悴衰老,从而体会他为革命是怎样操劳。有的学生从神情去体会,“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为了革命的胜利,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这个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老班长大爱的情怀。可以说,教师打破了“顺着课文次序逐段阅读”的陈规,将课堂阅读的自交给学生,让学生调用自己的知识体验去感受人物,从而学会以点带面的阅读方法,进而理解文本的情感。

三、开展语言实践,内化情感

文字本身并不具备情感色彩,是人给予了它“生命”。生活中有喜有悲,有快乐有痛苦。当生活的经历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时,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能激发读者内心的体验,而体验就是源自学生生活,因为有生活的经历,作品所描述的情景才能让学生倍感激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文本蕴含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从而既让学生对作品有进一步理解,又能让情感得以抒发。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文本生动地记叙了身有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两次掌声后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活泼开朗的故事,从而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关爱,特别身处困境的人,更需要人们的关爱与帮助。“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别人。”教师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感悟文本情感,并学会作者以“掌声”贯穿文本,感悟小英的情感变化,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领悟掌声的深层内涵?当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提问学生:课文中的掌声是谁给谁的?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当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围绕“第一次掌声”让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就会结合课文和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同学们为什么会给小英“掌声”,感受这个掌声不平凡的意义――面对处于困境中的人,我们应该给他们勇气,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同学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了小英“第二次掌声”?学生结合文本的叙述,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表达同学们为什么会发出第二次经久不息的掌声。可以说,通过对两次掌声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对“掌声”的意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进而明白小英在两次掌声之后的情感变化。课堂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生活中的“掌声”,这个掌声既可以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别人身上,从而拓展课堂,体会掌声蕴含的鼓励、支持、尊重、信任、关爱等深层的含义。

班级文化的含义第8篇

关键词:初中学校管理;人本化管理;运用

所谓人本化管理模式就是在初中学校的管理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教职工以及学生的人格尊严,在满足其内在需求的基础上促发他们工作、学习的热情。通常情况下,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指的是教师方面,我们要优化教师资源,以教师资源为本开展高效的教学工作;其二指的是学生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管理以及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个体化成长。而本文主要针对的是人本管理中的第二层含义进行论述,进而提高初中学校的管理效率。

一、人本化班级组织的构建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元。然而,在传统的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善于使用三角形或者金字塔型的班级组织模式,这一组织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班级管理的稳定性。但是这一组织模式过于强调管理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组织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也愈加明显,学生的功利性不断加强,日后必将对社会安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人本化班级组织的构建采用的是圆形组织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内在管理者。这种组织模式,不仅在培养学生责任心、集体荣誉感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树立自身的学习信心,找到学校生活的乐趣,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入学校管理之中。与传统的班级组织模式相比,人本化班级组织的构建在满足每一个学生内在需求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他们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之中。例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设定的职位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班长、副班长之外,每门学科的课代表之外,还可以设置更多富有新意的职位,如礼貌维持纪律员、班级整理员、校园花草护理员等等,通过这些创新职位的构建,使得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各司其职,乐在其中。除此之外,在班级中,我们还可以设立一个班级意见栏,欢迎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对班级的管理提出宝贵的意见。通过人本化班级组织的构建,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氛围,使得班级的管理更加的人性化。

二、人本化学生管理的构建

人本化学生管理的构建,指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其实质与“因材施教”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在人本化学生管理的构建中,可以将其分为两大模块———优等生与后进生。

1.人本化学生管理之优等生。优等生,不管在哪里,都能够收获一定的赞扬与掌声,也正是由于这些过度的赞誉滋生了学生的自负与自满心理。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优等生在面对考试失利时所表现出的心理落差远超其他学生,更有甚者,会出现嫉妒、愤怒等不良心理状态。这种过度重视名利的行为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引导优等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积极引导他们与同学间的友好相处。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定期在班级里张贴一些有关得失的小故事,利用优等生领悟能力相对较高的这一特点,引导其进行自我疏导。在自我疏导无效的情况下,我才会采用面谈这一形式。

2.人本化学生管理之后进生。每一个学校都存在一定的后进生。然而,我们必须明白:学生就像一张未经涂改的白纸一般,所谓的后进生也是因为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才形成的。因此,对于这部分后进生,我们在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再根据这些原因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如果学生是由于自身的自控力、学习能力较差等原因,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就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帮助他们提高自控力;如果学生是由于家庭等原因造成自身成为后进生的,我们则要引导其走出家庭、社会的困惑,进而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人本化教学的构建

“以人为本”是人本化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管理、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法。例如,我们可以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减少枯燥的说教环节,可以采用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进行替代,如一些与“遵纪守法”“遵守孝道”相关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要和学生成为朋友,在了解他们真正需求的基础上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法,进而放飞学生的个性化翅膀,推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在初中学校中巧妙地使用人本化管理模式对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以人为本”管理的巨大推动作用,努力地将人本化管理模式从理论中抽出,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之中。本文论述了初中学校中人本化管理的三点措施:人本化班级组织的构建、人本化学生管理的构建以及人本化教学的构建,希望这些论述能够给广大的学校管理者一点启发,进而为初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丽.中学教育管理中对于人本化管理方法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