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艺术节活动内容

艺术节活动内容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17 09:51:22

艺术节活动内容

艺术节活动内容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 渗透 艺术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意味着幼儿园课程不仅要关注领域,还要关注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领域与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是领域课程发展的趋势,也是领域课程发展的高级阶段。艺术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如何正确地实施其与各领域以及其他活动之间相渗透的幼儿园渗透式艺术教育是艺术这一领域无法回避的话题。

笔者认为,幼儿园的渗透式艺术教育主要是指渗透于其他领域以及幼儿园其他活动之中的艺术教育。幼儿园渗透式艺术教育应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渗透于其他各领域活动中的艺术教育;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教育;三是渗透于游戏活动中的艺术教育;四是渗透于节日活动中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同时由于艺术教育自身的某些特点使其在不同领域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是其他各领域所不能比拟的,这样的中介作用也使得艺术教育与其他各领域之间存在着更多的渗透。本文试结合幼儿园在实施渗透式艺术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来探讨我们应如何正确实施幼儿园渗透式艺术教育。

一、实现艺术领域与各领域之间自然、实质的融合

要实现艺术领域与各领域之间自然、实质的融合,首先是要理解渗透不是指无关内容的简单堆砌,而是把相关联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一定关联的内容是不能实现渗透的。因此,渗透到各领域活动中的艺术教育在内容上应与各领域活动的内容相关联。

其次,我们要理解相关联的内容的融合并不是指相关联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某些恰当的方式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在语言活动《春姑娘》(散文诗)中,我们可以融入画“春姑娘”、唱或欣赏春天的歌等艺术领域的内容。但如果在欣赏完散文诗后,先让幼儿画“春姑娘”,然后唱或欣赏春天的歌,这使活动看起来像个大拼盘,显得生硬、不自然,且由于内容过多,很容易导致目标变得不明确,无法很好地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如果在教师朗诵散文诗《春姑娘》时以春天的歌作为背景音乐,在活动最后让幼儿演唱背景音乐中的春天的歌来结束活动;或是在欣赏完散文诗后,让幼儿在画“春姑娘”时以春天的歌作为背景音乐,都会使活动看起来显得流畅、自然且目标明确。

再次,是要避免艺术领域内容与其他领域内容表面融合、实质分离的现象存在。仍以上述语言活动《春姑娘》为例,欣赏散文诗《春姑娘》与画“春姑娘”在内容上是关联的,但如果教师在引导幼儿画“春姑娘”时没有对幼儿提出具体要求,即“绘画的内容应对散文诗的内容有一定的反映”,那么也许幼儿是在画与春天相关的内容,但与散文诗所描绘的“春姑娘”的内容几乎不相关联,这在一定意义上说不是可以把这个活动看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吗?在这个活动中的画“春姑娘”是为了能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意境,同时也是让幼儿通过绘画感受到“春姑娘”的美,在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基础上得到审美的体验,如果绘画内容与散文诗不相关联,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因此,在实施渗透式艺术教育时,我们应重视教师的正确引导,应对幼儿提出适当的要求与指导,努力使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实现实质上的渗透与融合。

二、分清主次,把握好渗透的“度”

渗透领域课程虽然强调领域间的相互渗透,但各领域仍然有相对独立的体系与目标,这是为了保障知识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保障幼儿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因此,在实施渗透式艺术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分清主次,把握好渗透的“度”。在艺术活动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活动中时,首先要弄清楚活动的类型和目标。艺术活动内容的渗透能更好地实现其他领域活动目标,与此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某些日标,但这应以实现其他领域活动日标作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很容易把活动变成综合活动,仍不利于幼儿知识的系统学习,甚至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艺术活动上,而忽视了其他领域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一点,切不可“喧宾夺主”。以《神奇的电线》为例,这个活动可以渗透两个领域的目标和内容,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作为科学活动,活动目标就应该强调幼儿的大胆探究,鼓励幼儿做出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类型的作品。当然在实现此目标的同时可以渗透艺术领域的目标与内容,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时,与幼儿共同探讨什么样的造型更具美感,但这应是在实现科学活动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分清主次,把握好渗透的“度”。

三、遵循艺术“审美”与“愉悦”两大原则

艺术能给人以审美与愉悦的感受,这是艺术最本质、最典型的特征。艺术教育应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思想,变革轻审美的艺术教育模式。幼儿园艺术教育应让幼儿在获得愉悦感受的同时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渗透式艺术教育同样应该遵循这一点。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渗透于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活动中,把艺术活动作为常规训练的手段在幼儿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有些教师似乎觉得音乐、歌曲、儿歌、童谣等艺术形式能成为有效训练常规的一种手段。如在要求幼儿保持安静的过渡环节教师经常念着儿歌(森林里,静悄悄,小动物,要睡觉。猫头鹰,去放哨,大灰狼,四处瞧)边训练幼儿安静下来不出声;或是在排队早操时用歌曲《学做解放军》来训练幼儿快速排好队等等。试想:音乐、儿歌、童谣等本来是能给幼儿带来愉悦和美的感受的,却被教师作为了常规训练的手段,在这样的情景下,这些还能带给幼儿愉悦与美的感受吗?节日活动中的艺术活动本应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审美与愉悦的感受,但在很多幼儿园,节日活动中的艺术活动却被很多功利性的目的(如:把节日活动中的艺术类节目的效果作为评价班级艺术教育好坏的标准;把艺术类节目作为向家长展示的成果等)所掩盖,失去了其应有的美与乐趣,这难道不发人深省吗?应该说,把艺术活动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以及节日活动中,正是我们所提倡的一种渗透式艺术教育,但如果忽视艺术活动“审美”与“愉悦”的原则,仅仅把其当作一种常规训练的手段或是附上功利的色彩,则是大大违背了艺术教育的真谛的。又如,有些教师会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环节(如入园时、早操前、进餐前后、午睡前后等等)穿插一些艺术活动,如听音乐、唱歌、律动、念儿歌等,这本来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如果教师仅仅把这些活动当作一种过渡,不作为艺术活动来看待,就不会关注幼儿是否有美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艺术活动渗透不仅对幼儿无益,还会导致幼儿对艺术产生不好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在渗透式艺术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审美”与“愉悦”两大原则,绝不能忽视幼儿审美与愉悦的体验和感受。

艺术节活动内容第2篇

教育教学必须具备艺术性往往是许多人所忽视的,而在具体教学中对教学的艺术化问题的思考更是淡漠的。在艺术教学领域里,对于教学的艺术性问题,可能思考得多一些,但是常常有这样一个误解,想当然的认为在艺术领域中的教学由于所教授的内容是艺术本身,那么教学就自然而然、也毋庸置疑地具备了艺术性,艺术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这是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

艺术教学是教师向学生展示艺术美的形式、传递美的本质,并和学生一起欣赏美、感悟美的过程,因此艺术领域的教学更需要让教学遵循艺术审美特征,让教学审美化、艺术化。而艺术教学的艺术化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内容是艺术的,而且教学的方式、教学的理念、教学的结果等都应该是艺术化、审美化的,是符合美的规律的,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的结果都是与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特征息息相关的。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艺术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艺术教学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存在的问题亟待我们共同探讨与研究。艺术教学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突出艺术审美特征,缺乏艺术性,教学的内容艺术含量不足,教学方式缺乏艺术性都是艺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的、突出的问题。在艺术教学中,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本质没有完全贯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也没有融入在教学的细节中,教学的内容、方法,都没有得到艺术性的深化、艺术性的整合和创新,或者,即便教学的内容是艺术的,但是教学的方法却是非艺术的,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本质只附在教学的表层,甚至完全脱离了教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很多艺术教师对艺术和艺术教学本身认识不足,同时缺乏教学艺术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导致教学理念、方法陈旧:一方面体现在艺术教学遵循传统教学模式,艺术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乏艺术性,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艺术化形式教学的能力不高。

探讨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化的教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教学形式,我们必须从艺术谈起!对艺术和艺术的本质的研讨是我们阐述艺术领域中艺术化教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一〉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

艺术是人对真实世界审美认识、精神掌握之后的意识和表现,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物化的结果。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艺术通过人的精神动机和精神活动认识体验世界,展示所获得的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后进行的创作和表现,同时将这个过程和结果物化。这种认识活动是一种能动的认识,是主体个性化的精神和情感主动作用于客体对象,同时对客体进行艺术加工、艺术提炼、艺术创造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认识事物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同时以高度概括的、具体可感的形式和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艺术就具备了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等形象性的特点,同时所塑造的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艺术与美是密切相关的,美是艺术的灵魂,审美是艺术的核心本质。“一般地说,艺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审美特征:

1.实践性和主体性

2.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和形式感

5.创造性

6.情感性”(《艺术概论》p102页)

7.自由性

8.真实性

下面我们简单阐述艺术的审美本质

深入全面地把握艺术的本质,是我们探讨艺术教学和艺术化教学的关键所在。艺术与美是密切相关的,美是艺术的灵魂,艺术来源于现实美,又形成一种高于现实的美,这种美是需要人的意识和精神去审视、感知、体会才能重现的一种抽象的美。艺术中所蕴含的美是我们无法用具体的言语和文字能够表达的,可以说是无法翻译的,这种不可翻译性使得艺术的美必须直接面对人的鉴赏和判断。“美”的面前如果没有一双审美的眼睛,一颗审美的心和欣赏美的情感,那么“美”的价值就会大大减弱,甚至不复存在。因此,审美是艺术美存在的依托,艺术美的根本价值是审美价值。“审美的问题是贯穿在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艺术的认识是审美认识,艺术的创造是审美的创造,艺术的欣赏是审美的欣赏,可以说,审美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艺术概论》p78页)敏泽:“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转引自《文学理论:回顾与展望》第72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杨恩寰也认为:“审美是一切艺术的审美本质,无审美也就无艺术。”(杨恩寰主编《美学引论》第161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审美是艺术美得以形成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现实美,又形成一种高于现实的美。现实的美如果没有审美的认识和创造,就只能永远是一种自然的、天然的美,审美先于艺术而存在,而后促使了艺术的形成,我们说审美是艺术得以产生和形成的最根本的、无可取代的条件;同时,审美也是艺术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艺术一旦形成就以凝练、完善的形式融集了丰富的艺术文化,汇集了深远的艺术意蕴,也不同程度地聚集存留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积沉,以及不同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审美情感。没有创造者的审美,艺术的美将不会存在,没有欣赏者的审美,艺术中所凝聚的艺术美将不可能再现。

审美是艺术的本质。一般说来,审美是主体通过对美的物体的鉴赏和体验,从而在精神上获得愉悦和享受。那么审美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或者说审美的过程需要遵循什么样的精神原则呢?

艺术不是为了直接满足使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上的影响。艺术的美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给予人精神上的陶冶、愉悦和感染,这种愉悦是超功利性的,没有具体的、现实的目的。康德认为美学意义上的美是一种不受功利、概念、目的束缚的美,是一种用最纯真的眼光来看世界所发现的美,而审美也不是用日常的目光对事物进行美与丑的判断和褒贬,而是用最纯粹的眼光洞察事物本身。同时,审美是一种完全开放的状态,在审美过程中主体是自由的,是解放的;审美也是一种充满着联想想象和创造的状态,审美主体把自己投入到作品中,面对作品中最富孕育性、情感性的点,结合自己的阅历体验和价值取向进行联想和自由创造;审美还是一个饱含情感的过程,没有蕴含情感的艺术品是不可想象的,也是苍白无力的,同样,一个审美的过程没有情感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用情感才能感受到情感,只能用情感才能感动情感。

二〉突出艺术审美本质、体现艺术审美特征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艺术化教学

艺术与美有血缘般的联系,艺术和美始终是水融的。美是艺术的真谛,是艺术的生命之源,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创作的领域,因此说到艺术,不能不谈美,而说到艺术教学,我们更不能不谈艺术和美。我们追求艺术化教学,就是追求美化的教学,追求突出艺术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的教学。不具备教学艺术的艺术教学不是真正的艺术教学,突出艺术审美本质、体现艺术主体性、形象性、创造性、情感性、自由性等审美特征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艺术化教学。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苏霍木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同时他又强调: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个性化的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教学可以营造课堂教学生动鲜活的面孔和朝气蓬勃的生机,使课堂教学有了活的灵魂和永恒的生命力。教学艺术不仅将教学引入审美的境界,而且赋予教学无穷的魅力,焕发师生学习和创造的激情。艺术化的课堂教学必定是一幅“教师青春常在、学生如沐春风、课堂春意盎然”的绚丽画卷。

艺术化教学首先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示艺术的美和艺术的本质。艺术的东西、美的东西,如果不能用美好的方式和手段去展现,虽然内在的美本身不会被打折,但是美却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学生所领略到的美就不完全。其次,艺术化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学方法达到最高层次,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艺术是一个不需要增加学习时间、教师数量和设备,甚至不增加教学的内容,就能优化艺术教学的效果的方法,同时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我们可以这样打个比方:教学的效果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乘积”,即便教学的内容丝毫不变,只要教学艺术化程度越高,值越大,则“乘积”(教学效果)就会(越)大。阎增武在《浅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感》中认为:“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到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

勿庸置疑,教学存在美。教学的美使学生愉快、激动、向上,使教师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教学美可以使教学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教学效果也会很好!朱作仁等编写的《教育辞典》中指出:“教学艺术是能够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的各种知识、条件手段和方法的综合。”

其次,艺术化教学能够做到以美引入,以情感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让学生在美好的学习气氛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化教学必然体现美学特征,给人以审美感受。教师通过艺术作品的生动形象和艺术感染能力,使课堂形成一种感情和艺术气氛,创造最佳效果,学生则以主动愉快的心情,在审美中接受知识,并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感知生动的艺术形象中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和熏陶。凡是具有艺术性的东西总是具有美感的,即有非凡的魅力,能够感染人、愉悦人,能够让人倾倒、迷恋。艺术领域内的教学一旦具备了艺术性,经过教师的精雕细琢形成一种美的形象和手段,就能让学生由厌学变成好学、乐学,在课堂学习中乐此不疲,在愉悦的气氛中如沐春风。教师通过创设美的情景,酝酿美的情感,挖掘美好的感觉,置学生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使之感动、愉悦,从而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机,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礼学*学记》中讲:“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这就是教学艺术的体现。而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艺术的教学,学生没有置于美好的学习气氛、没有受到感染、没有得到学习的乐趣,就失去了善学与乐学的基础和前提。与此相对,在艺术化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知、情、意融入教学中,构建创造了一个美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达到激情洋溢、生机勃勃、意象情思纷至沓来、愉快轻松的感觉不可遏止的最佳教学环境。

三〉艺术教学和教学艺术的关系

教学艺术和艺术教学是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艺术教学的主体内容是艺术,蕴含着美的作品,艺术教学是展示美,传播美的教学,艺术教学蕴涵着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艺术元素,这些艺术元素如果没有最合适的形式,没有最佳的传播方法,就不能由教师的一端传向学生的另一端。而教学艺术是教师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教学,它用美的方式将美的内容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且将教学引入审美的境界,赋予教学无穷的魅力,实现艺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可以说艺术教学和教学艺术一个是目标,一个是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艺术教学需要展示美,教学艺术的过程不仅展示了艺术的美,也展示了教学的美,艺术的美也在艺术化的教学中得到升华。

艺术教学和教学艺术的另一种关系,我们可以概括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艺术化教学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教学领域中的艺术。从构词逻辑看,教学艺术,教学的艺术,教学艺术是归属艺术的。人们通常所指的艺术具有相对独立的自身形态,如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虽然教学艺术不是此种意义上的艺术,但是教学艺术同样具备艺术的特征,教学艺术是一种不能脱离审美本质的艺术,是一种具有个性、创造性、主体性等审美特征的艺术。展示教学的方式的美,本身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艺术教学的内容,而且,艺术教学中,教学若无艺术性,不但艺术的美不能展示,教学方式也就成不了艺术教学的内容。

四〉教学艺术的困境

艺术领域内的教学艺术问题是不容乐观的,主要问题一是艺术教师对艺术教学本身认识不足,二是艺术教师缺乏教学艺术的意识和能力。审美本质是教学艺术的灵魂,艺术的审美特征也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当中。艺术教学当中,艺术的审美性质和审美特征在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上都应该有所表现。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对于艺术教学领域内的艺术化教学有许多种误解,这些误解散见在整个教学当中。比如有:误解一:想当然地认为在艺术领域中的教学由于所教授的内容是艺术本身,那么教学就自然而然、也毋庸置疑地具备了艺术性,艺术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即便教学的形式没有遵循美的规律、教学的形式没有贯彻审美的本质,教学的艺术性也丝毫不会有所减少。误解二:教学的内容具备了审美特征,艺术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就一定实现了艺术性,就符合艺术教学艺术化的要求了。艺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不需要考虑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心理特征,教学内容的艺术性不需要考虑整体内容的整合,也不需要考虑所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当中的最佳顺序和比例。误解三:艺术教学中必须注重艺术技能教学目标、可以忽略艺术欣赏教学目标;在艺术欣赏教学中,只需要完成对艺术形式的欣赏,不需要加强艺术精神的领略、人文知识的学习等等。

所有的教学都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为基础的,如果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研究滞后,那么教学就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同样,艺术教学也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艺术教师对艺术教学本身认识不足,对艺术教学的目标和艺术价值的片面理解,直接导致了艺术教学没有突出艺术审美特征、缺乏艺术性!其主要的、突出的问题是艺术教学中只注重艺术课程的外在价值,而忽略艺术的内在价值和本质价值——审美价值,只注重艺术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略审美体验(联想、想象、创造、情感),漠视艺术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方面所起到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艺术教学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方法陈旧,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上。在艺术教学中,一些过时的、保守的、封闭式的教学观念,严重的束缚着艺术教学的手脚。我国传统教育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弊病众多,在教学目标上偏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单一、高深、繁难的知识技能,没有向学生提供能够拓展视野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知识;在教学形式上长期停留在单一枯燥的形式上。长期以来,教学过分地强调整齐划一,强调共性,漠视个性,强调统一,无视差异,无形之中扼杀了许多颇具创新、颇有建树的设想;教学中处处充斥着刻板的程式、机械的灌输、单调的训练。我国传统教育基本是灌注式教育,在灌注式教育中,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对知识的掌握。艺术教育是与灌输式教育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由于人们缺乏正确的认识,艺术教学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灌输的俘虏,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掌握技巧,耗费了学生许多时间和精力,却事倍功半。这种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违背了艺术本身的精神,学生在学习中领略不到学习的乐趣,享受不到美,感觉不到愉悦,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呆滞僵化,没有活力和生机。

缺乏对艺术教学的认识,同时忽略对体系中的新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方法的研究,直接导致了艺术教学的水平停滞不前。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运用艺术化形式教学的能力不高,也直接导致了艺术教学的非艺术化。正确把握、运用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性,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在艺术领域内,要求艺术教育者既是教育家,同时也是艺术家,艺术教学更需要艺术教师具备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双重素质,能够将教学和艺术两者融会贯通,将艺术的手段和形式融入教学当中。

我们都知道,一个专业技能很强的演员,并不一定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它可能缺乏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样,一个具备非常丰富的教学理论的教师,如果对艺术的本质不了解,对艺术的领悟能力不高,在艺术教学中也是不会称职的。因此,一个合格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两个部分:艺术化教学的能力和艺术能力。只有在教学中将这两部分相交融和才能共同构成艺术教师的教学技能。

本论

一〉艺术教学内容的艺术性

艺术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审美教学,这就在本质上决定了在艺术教学中必须以艺术为主,艺术教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审美特征、审美价值,教学内容构成的主体应该是体现艺术审美本质和艺术精神的。艺术教学所选择的作品的内容必须是美的,只有美的内容,才能体现艺术的本质,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才能引导学生置身美的艺术境界,才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艺术品位,才能提高学生美的感悟能力,达到高层次的艺术鉴赏水平。

当然,并不是教学的内容具备了审美特征艺术,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就一定实现了艺术性,就符合艺术教学艺术化的要求了。我们举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中学课堂上的艺术教学,所教授的内容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艺术知识,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教学内容虽然突出了艺术的美和艺术的审美本质,但由于不符合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心理特征,我们就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不具备艺术性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教学内容构成的主体应该是体现艺术审美本质和艺术精神的,所选择的内容要求是艺术的,同时内容的整合和组织也要求具备艺术性。在教学中,首先要选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与艺术审美水平的艺术作为教学的内容,同时这些艺术的内容又必须经过筛选、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内容取向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使其成为教学中适宜而经典的成份。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也必须具备艺术性。除此之外,组合这些适宜而经典的内容,让其在教学中具备最佳的顺序和比例构成也是教学内容具备艺术性的一个方面。

在艺术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上的把握,艺术教师必须同时把握好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教学内容的主题内容必须突出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特征。

突出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特征一方面可以来源于艺术精品,另一方面可以来源于自然和生活。

艺术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中外一切优秀的、具有经典性的艺术文化遗产,把经典的艺术引进学生的课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经典的艺术作品具有经典性和永恒性,在艺术形式上、技法上是优秀的,同时“它往往反映人性最深处、最本质的东西、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最高成就,所以能经得住历史的筛选和考验”。(《艺术课程标准解读》98页)因此,其中所内涵的精神是一笔不朽的精神财富。在艺术教学中,把古今中外经典的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并引导学生充分接触和感悟经典的艺术,细细体会,品味其中所蕴含的生命力、所凝聚的艺术魅力,学生课堂和生活就有了重要的文化养分。

艺术教学的内容,可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把现实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引进学生的学习当中,既可以让学习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让学生更贴近艺术的源泉。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中的美经历了人类的高度概括与提炼,融入了人类鲜活的个性和充满智慧的创造,是高于生活和自然的。但是艺术的源泉是大自然,大自然中的色彩、声响、形状甚至动态等都是艺术形成的基础,都是艺术美赖以生存和提炼的源泉。一位学者说过:“如果一个人看过蚂蚱,抓过蛐蛐,挖过蚯蚓,摸过鱼,那他对人类和大自然的感觉会完全不同”,他眼里心里的艺术形象也会更加鲜活和动人。现实生活中的美和大自然的美是艺术的有利根据和根源,在教学中引进大自然中的美,让学生扎根于艺术的源泉,学生形成的艺术感觉就会更真实、更鲜活,审美愉悦的实现就更容易做到水到渠成。

第二个方面:艺术教学尚未真正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无视学生心理与生理的需求,很少考虑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的心理顺序,这是教学内容缺乏艺术性的体现。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与艺术审美发展水平,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认识规律,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审美的认知规律,提供学生感受艺术、表现艺术、创造艺术以及学习艺术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艺术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个方面:教学内容选择和整合的综合性。艺术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艺术创造实践,这种实践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经历着分化和综合的过程。每个艺术门类以及其中的各种样式,都是一个个开放的体系,而不是各自闭关自守的领地。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它们都会从其它艺术中吸取营养,甚至同其它艺术结合起来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品种,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并使得整个艺术体系得到发展。(《艺术概论》186页)

艺术教学的内容的组合要注意体现综合性、融合性的原则。艺术的多元化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也为艺术教学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条件。而且“不同的艺术门类之所以能够相互结合在一起,首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的审美反映,都是以感性形象反映世界。这是他们共同的“基因”,是他们能够相互联系和融通的根本原因。”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雷默提出了“综合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他认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不一而足。每一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同时许多艺术又,还可以借用非艺术的要素,艺术地加以运用,转化成表现素材。

同样在《艺术标准解读》中所说:“由于社会对具有艺术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渴求,促使艺术教育自身也不断向综合的方向发展,形成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的大趋势。不仅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开始以生态的方式交叉和融合,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造等不同领域间也开始相互渗透。”美国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采用了把各种艺术学科结合起来的综合艺术教学形式,即利用绘画、音乐、舞蹈、刺绣以及其他不同的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去启发学生。

艺术教学内容上的融合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把握:一个是艺术和非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另一个是艺术自身各要素之间的融合。艺术教学要注意发掘艺术各门类的文化内涵,加强姊妹艺术之间和其他相关文化的联系。艺术教学是一个与姊妹艺术及相关文化相互联系与渗透的教学。艺术教学可以把相关艺术门类的艺术特点结合,进行知识整合;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霍斯曼曾这样说过:“一个不需要增加学习时间、教师数量和设备、却能扩充艺术课程的方法”,就是使整个艺术教学课程一体化。这种教学强调所有艺术之基础的、共同的东西,即艺术的审美性、创造性、表现性的东西。艺术教学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

艺术教学可以同其他学科,或者是个艺术门类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这样可以相互增强活力,否则艺术教学将是贫乏的。提倡艺术教学内容的融合和综合性发展,是对传统艺术教学观念的一大突破,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一大成果。

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舒曼说“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乐获益匪浅。不仅如此,对于雕塑家来说,每个演员都是静止不动的雕像,而对于演员来说,雕塑家雕塑的作品又何尝不是活跃的人物?在一个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却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第148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在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再组织一些延伸和拓展的材料,形成结构化网络化的教学知识。第四个方面:教学内容顺序和比例的合理设计。

在当前的艺术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单线条的设置教学的程序,而并没有从多维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目标,立体的设计教学要包含的内容。

为达此目的,教师应当具备很强的分析教材和组织教材的能力,对所选择的内容能够控制有度,既要放得开,选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又要能收得拢,做到重点突出,言之有物。这样再根据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特色突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学程序是教与学之间形式和内容安排的和谐组合。具备渐进性、创造性和突破性的组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然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领悟美,并能触类旁通,富有创造力。

所以好的老师,要将教学内容合理搭配,给不同深度、不同方面的教学内容分配合理的比例,并使各部分内容保持合理的出场顺序,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和完整性。

二.教学方式的艺术性

在艺术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体现艺术审美本质的,教学的方式也应该遵循艺术的美的规律和审美特征,使得艺术教学本身艺术化、审美化,让艺术教学这一行为和过程具备艺术的美,同时也让其本身成为一种美的艺术。因此在教学实施中,艺术教学在具备各门课程教学所具备的教学艺术的同时,更应该强调艺术教学所特有的教学艺术。基于这个原因,本文从一般课程的教学艺术和艺术课程所特有的教学艺术两个方面来陈述。首先,针对一般课程所应具备的教学艺术,简单阐述了教学意境的艺术性、教学节奏的艺术性、教学空间的自由性;其次,阐述艺术教学特有的教学艺术:一方面根据艺术教育的审美规律,主要针对艺术主体性、形象性、创造性、情感性等审美特点提出了艺术教学的个性化、艺术教学的直观性、艺术教学的即兴创造性、艺术教学的情感艺术;另一方面遵循艺术美学原理,主要针对艺术审美心理特征提出艺术教学的距离美、艺术教学的移情美。

<一>教学意境的艺术性

意境是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在思想感情上极富感染力的艺术效果。艺术教学中教学意境的营造能将学生带入一个美的境界,让学生置身在美的情韵和诗意般的境界中。具备意境的教学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这种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充满激情,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审美愉悦。艺术从来就是一种充满情感和美感的东西,在艺术教学中,遵循艺术的审美特征,就可以营造出艺术化的教学境界。具备艺术性的教学意境,应该是一种景真、情深、意切,情景交融的意境,这是一种以“实”情实景营造的教学意境。除此之外,在艺术中常用“艺术空白”的引导和启发下,我们以“空”代“实”,同样营造出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意境。

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

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在教学中处处洋溢着美和迷人的魅力,其实现的前提首先是有“情”也有“景”,然后再实现情与景的交融,构造出景真、情深、意切,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这种意境的实现,可以说是需要将视觉效果、听觉效果甚至触觉效果融合在一起方能达到。在艺术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去促使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的形成。在教学语言上,用散文化的言语去描述对象。散文化的语言是一种美丽的、富有诗意的语言,她能真切而细腻地表达出人内心美妙而短促的思绪和情感,同时其中蕴涵的袅袅流动的韵味和激情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美的境界,让学生获得美的愉悦和情韵;在教学表示上,用美丽的画面展示对象,画面是静态的、固定的、明晰的。流动的音乐是一幅流动的风景;流动的风景以线条、色彩的形式停留下来,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艺术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凝固,静态的图画展示着流动飞扬的情感。艺术教学把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融为一体,引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愉悦服务。美丽的图画、流动的风景、诗意般的言语融入着教师的情感,同时带动着学生的情感,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展示着美的空间和深远的意蕴,也将学生引入美的艺术境界之中。

“空白”的教学意境

空白艺术是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研究范畴,“空白艺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老子《道德经》中的八个大字“达音希声,大象无形。”在老子看来,无声是最美的声音,无形是最完美的形象。中国画家常常用“空白”来藏境,空白是构思立意的一部分,是集中、提炼、概括的结果,是创造意境必不可少的,它留下联想、想象的余地和空间,可以表达更多的东西。

在艺术教学中,运用“空白”来营造一种教学意境,是教学艺术化的表现。

艺术作品留下的空白,并非空无一物,它是以空显示实,由实而空,“空”正是情感充盈的艺术空间,是作品的艺术内含所在,清代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对艺术之“空”有这样的论述:“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空白艺术就是对那些能够引起激发人们想象的地方进行画龙点睛的提示,通过暗示和隐语将真正艺术想象的空间及其作品所要直接表达的真正艺术内含和意蕴留给欣赏者,接受者,以最少的笔墨从侧面间接而不是直接地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艺术领域中,空白的运用是很受青睐的。空白的运用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作品的蕴涵和思想情感,驱动想象和情感的驰骋。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更应该尊重这种空白的存在,切不可枉自聪明地去填补。空白艺术正如道家的无为之无,这无并非空无之意,而是“无为而无不为”,突破了时局局限的“意无所制”,其范围更加广泛。在教学中运用空白营造教学的意境,以“空白”诠释“空白”,可成就一种超越的教学艺术。

有人把空白的艺术称作是“召唤”“空筐”的艺术,认为空白可以召唤学生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力,空白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个空筐,等待学生用自己的思索和想象去填充。艺术空白营造的教学意境可以让学生在空白中驰骋自己的想象,进行再创造以获得完整的美感。不同的学生完全可以“各取所需”,在艺术的想象空间创造美妙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而教学中的“空白”因此可能变得非常的丰富和异彩焕发。艺术化的教学意境应该有意无意的设计许多境界空灵,意趣无穷的艺术“空白”,让学生去补充和创造,让其在自己的创造中获得最大的艺术享受。

在艺术教学当中,运用空白艺术营造教学意境可以学习国画中“计白当黑”之法,音乐之空白的“休止”之法,雕塑中断臂的维纳斯雕像,诗词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做法等等。除此之外,艺术教师还可以运用沉默来达到艺术空白美的效果,实现艺术化的教学意境。在教学中用来“布白”的沉默,不是没有内容、空洞无物的。空白,虽无,却有,似无,却又可见;沉默虽无声,却奔涌着情感。它能使人想到“象外之旨”“弦外之音”“境外之物”,它具有一种无限性。“沉默”这种无言无语的“空白”,胜过了明白直露的千言万语,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二>教学节奏的艺术性

节奏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方式。音乐要有节奏,诗歌要有节奏,平仄相间,动静相间。美学家朱光潜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课堂教学的一大艺术。艺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的节奏性,体现了教学的艺术化。艺术教学节奏是指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变化,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在教学中,不能不追求教学节奏的艺术性。首先,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需要遵循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因此不能不注意教学节奏的协调。艺术教学的教学过程应该像奏乐一样,按照主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相联。其次,追求教学的节奏美,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有秩序、有节拍、有动律的变化,会使教学节奏呈现出一种明快、生动的韵律之美、流动之美。这种美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又能这种美能够感染学生,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也有利于师生间思维与情感的沟通交融,达到优美和谐的境界。再则,教学中要增强感染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就不能不注意教学节奏的协调。具备节奏美的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生机勃勃,优质高效。实践证明:凡是课堂教学效率高的教师,必定是善于控制教学节奏,或有张有弛,张弛得法;或有密有疏,疏密得法;或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或新颖多变,起伏和谐。课堂教学能否具备鲜明的节奏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也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在把握教学节奏上,最重要的是教学的节奏应该遵循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和时间。心理学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认知节奏和生理节奏像潮涨潮落一样呈现出波浪式状态。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规律,以曲线式的节奏推进教学,设置课堂教学的若干“浪峰”“波谷”。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中这样认为:人脑接受刺激引起的兴奋点如果不断转移,那么相对来说人就不容易感到疲乏,反之,某一兴奋点持续活动,就容易由兴奋转入抑制,同时抑制还可以扩散,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人脑就会出现困倦乃至睡眠状态。教学中节奏的艺术性可以让学生解除学习的卷怠感和单调感,使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回归精神的“自然保护区”。美学大师朱光潜说:“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如果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节奏,人就感到和谐而愉快。”

一堂课平铺直叙,没有起伏,没有跌宕是缺乏节奏艺术的表现;课堂上始终紧锣密鼓,不留一点空闲,不留一点空白实际上是一种没有节奏的课堂;课堂上教学气氛松散平淡,杂乱无章,课堂气氛压抑,沉闷也是没有节奏美的表现如此不一而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自然觉得枯燥无味而昏昏欲睡,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如果40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艺术化的节奏呢?在教学中,通过动静搭配、张弛交错、疏密结合、起伏有致等多种对比和转化,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并和学生的心理节奏像切合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动静搭配:动,应该是有控制、有节律、有针对性地对问题的研究,而不是杂乱无章、随心所欲的;静,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思考,认真的钻研,而不是一潭死水般的沉寂,而是在酝酿一个成熟的见解,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恬静美。艺术教学中,教学的节奏应该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和谐统一。

疏密结合:(空白)密的地方要求教学内容的容量较大,教学速度较快,用紧张的节奏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疏的地方要求教学的内容较少,教学的速度比较平缓,同时留给学生的空间大,自由思索的余地大。“疏可走马,则输出不是空虚,是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透风,换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让人感到窒息”,艺术教学中疏密结合要求是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威慑的和谐统一。

张弛交错: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艺术教学中,教学节奏也应该是有张有弛有起有伏的和谐统一。所谓张,就是紧张、急促;弛,就是轻松、舒展、宽松,张与弛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张和弛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统一,教学中要么会显得平淡无奇要么,不能突出波澜和高潮,整堂教学就陷入没有弹性,没有张力的状况;只有有张有弛,张弛交错才会既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又有“小弦切切如私语”,相得益彰,韵味无穷。

<三>教学空间的艺术性

艺术教学需要营造艺术化的教学意境,同时也需要给学生留一个艺术化的空间,一个自主、自由的空间。

1.自主的空间

人作为独特的、精神的主体,有形成自我的本能,也一直在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中表现出自主性。人的自主性表现为他可以产生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思维、决定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在自知自觉中把握世界、形成个人主体生命的意义,在确定自己的行为当中主动积极的形成自己、完成自我。

德国的卡西尔用“人是符号的动物”来解释人的自主性,认为人是一种能以符号的形式来解释世界的动物。艺术便是符号中最生动的一种,人类在不断地通过艺术的形式体现着人的自主性、也发展着人的自主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因为艺术融入了主体的呼吸和生命,融入了生命主体完成自我、超越自我的行为和过程。“艺术作品之所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就是因为艺术创作主体对生活原料进行了创造性的选择、提炼、想象、虚构,并在其中渗透着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意愿、情感和审美理想。因此,艺术作品融入了主体的呼吸和生命,体现了对生活的新发现和审美的独特建构;艺术创作活动是凝聚了创作主体的全部心血的、个性化的、能动的、艰辛的创造性生产过程。”(--《艺术概论》第277页)在艺术创造和艺术作品之中,艺术家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主体个性。

在艺术教学中,需要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一是由人的自主性特性所决定的,二是由艺术的主体性特征所要求的。在艺术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始终是艺术,只要有艺术存在的地方,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的特征就会毋庸置疑地跟着存在。在艺术创作全过程中,艺术家这个主体起着决定性意义,在体验艺术家这个主体所释放出来的意蕴时,学生这个主体毋庸置疑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艺术教学可以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主体和学生的主体、作品包含的主体和学生的主体都应该处在不断地交流和融合之中。

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并非是被动的、消极的、不做任何变动的适应。人都有自己的主体性,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接受。教学的过程实质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的学习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行动,离开了学生的这个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学生认知的目标最终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在艺术学习中,学生在欣赏、创造等过程中,感受、领悟、审美都是要通过自主的活动才能完成的,离开主体的能动性,教师传递出去的知识就得不到学生的接收和内化。

教学中,应该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发现、探索、创造的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其充分施展个人能力,由学习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这既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教学艺术。

2.自由的空间

“在艺术活动中,人们并没有在主观上带着掌握世界的功利目的,但却足以在享受到精神自由状态所带来的愉悦和惬意中掌握了世界,可见,艺术是具有自由品格的。正是艺术的这种自由品格,使得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中,能够细腻而充分的体验自身的情感和想象,从而达到各种心理机能和谐统一的自由境界。”《艺术教育论》p3艺术是一种情感自由的、自主的表现,创造艺术、鉴赏艺术是人追求美、追求自由的象征。人在自由创造中发展了艺术,酿造了美,而美的根源也落在了人的自由创造之中,正如杨辛教授在《艺术美学原理新编》中所作出的结论:“美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美学原理新编》第19页)

艺术教学作为一种以艺术为参照对象的教学,必须体现艺术的特征,自由性是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也是教学所应该突出和遵循的;同时教学作为一种自由活动,与其他各种艺术活动一样,需要体现出人类的精神、意志活动的自由性,必然要以自由性为其特征的;而且对于艺术主体来说,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是最高境界,将自身从自然和社会必然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精神世界的自由,是艺术家甚至全人类的追求。庄子就是追求自由生活的典范,他不断地以自由的方式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节活动内容第3篇

一、舞蹈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差异

舞蹈与音乐存在着共通性,都具有内容表达性,都强调节奏性,但是二者又有区别。一方面音乐是听觉上的艺术,只能通过耳朵去欣赏,不能够依附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舞蹈作为一种视觉上的艺术,是有形象而没有声音的艺术。语言是人类情感最为直接的表现,音乐作为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比较好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可塑性,同时也能够借助于听觉来实现联想,从而发挥出音乐的优势。而舞蹈则不同,它需要借助人的身体姿态和动作来表达一定的情感和对象,必须依赖音乐来实现。总之,只有音乐与舞蹈两者实现完美结合,才能够给观众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完美享受,有声音又有动作,从而塑造出更加鲜明的形象,展现出更加细致的情感。

二、音乐艺术是舞蹈艺术的核心,舞蹈艺术是音乐艺术的反射

舞蹈艺术与音乐艺术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音乐艺术为舞蹈创作提供氛围,是舞蹈艺术最本能的需要。音乐的表现能够使舞蹈过程中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情绪、体现个性、塑造形象、烘托气氛,舞蹈艺术需要音乐艺术去激发和强化其功能。如果没有音乐,舞蹈就不能够尽情的表达主题,无法充分的表现情绪。舞蹈是视觉享受,有具体的动作形象而没有听觉享受,而在舞蹈艺术中配合上音乐,一方面能够为舞蹈提供节奏和旋律,另一方面也为舞蹈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情绪、形象、性格、表现结构,为舞蹈创编和表演者提供了不竭的灵感,从而以音乐旋律为基础创造出优美的舞蹈律。舞蹈的多样化是来自音乐色彩变化和多样化的启发,舞蹈的结构充分的展现着音乐的曲式结构,舞蹈个性独特的动作是在音乐独特的节奏下产生的,并且舞蹈艺术也伴随着音乐艺术的展开、对比实现了舞蹈起伏跌宕的效果。音乐作为舞蹈展现形象、揭示主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情绪变化的表现是借助音乐的节奏、旋律、力度和速度来体现的。可以说舞蹈艺术之所以能够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是形体动作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力度、旋律和速度来实现的。另外,音乐艺术也能够实现在舞蹈艺术中交代剧情和展现情节的功能。例如在《好大的风》舞剧中,第一段为回忆,舞剧的创编者则充分利用电声进行乱风效果的模拟,并且体现出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的效果,借助这种音乐把观众很快的引入了故事氛围中,第三段的“象征”,创编者借助着唢呐的呼喊声、强有力的鼓声和钹声与弦乐的演奏把舞蹈推向了一个高潮。在舞剧的最后,在一阵狂风呼啸中,整个故事进入了尾声,给人无限的思考。音乐是展现舞蹈情节和剧情的重要线索,同时也能够深化感情,深化主题。

三、结论

艺术节活动内容第4篇

孝感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意见》精神为主线,以高品位、高质量、高文化科技含量的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自身能力,以实际行动迎接时代挑战;引导学生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自觉完善知识结构,强化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活动主题和宗旨

主题:展示青春风采,弘扬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素质,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

宗旨: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次机会、展示一技之长、提高多种能力、培育一代新人。以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龙头,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繁荣地方文化。

三、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

本届艺术节以思想教育、道德修养、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活动由艺术节组委会统一组织领导,具体时间定于二0__年五月至六月份举行。本届艺术节由七个活动板块组成:“母亲节”书信感恩活动(团市委承办、市邮政局协办),网页制作大赛(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器乐大赛(市群众艺术馆承办),校园歌手大赛(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书法、美术、摄影大赛(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加强自身修养,争做世纪新人”主题演讲比赛(孝感学院承办),文艺汇演暨颁奖典礼(市群众艺术馆承办)。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是今年我市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地各单位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文件要求,成立相应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本地本单位的初赛选拔工作,使更多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受到教育和熏陶。各承办单位要对所承办的活动予以场地、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可以采用冠名、协办等方式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保证所承办活动的顺利进行。

2、突出/:请记住我站域名/主题、多出精品。“展示青春风采,弘扬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素质,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为本届艺术节的主题。各地各单位在组织艺术节活动过程中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抓住有利时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两个《意见》精神,扎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在活动的组织中要精益求精,多出精品。

3、组织有序、注重实效。各地各单位在组织、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条不紊。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活动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施其所长,发展个性。

五、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圆满成功,特成立孝感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组织委员会,委员会组成人员如下:

组委会名誉主任:

__x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组委会主任:

__x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__x团市委书记组委会副主任:

__x市教育局副局长

__x市文化体育局副局长

__x团市委副书记

__x团市委副书记

组委会成员:

……

具体承办本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单位应成立单项活动组委会,加强对活动的领导。要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将报名情况、进展情况、评比规则、比赛成绩等情况报组委会办公室。

各承办单位要精心 设计,周密安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要热情、耐心、细致地做好各地、各单位参赛选手及指导老师的接待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本届艺术节各单项活动未尽事宜,各地各单位可与各承办单位组委会办公室或本届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团市委学少部)联系。

各地各单位接到通知后,要按照通知及方案要求,及时部署,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本届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中共市委宣传部共青团__市委

__市教育局__市文化体育局

二0__年三月

附1:

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母亲节”书信感恩活动实施方案

承办:团市委协办:市邮政局

一、活动主题

献给母亲的祝福——给母亲的一封感恩祝福信

二、活动对象

全市大中专、中小学所有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1、给母亲的一封信

由活动组委会组织全市基层团委、少工委广泛倡导和动员,各学校集中组织学生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母亲节书信写作专用信封由市邮政局赠送)。

2、征文比赛

(1)所有写给母亲的信可以母亲自愿推荐的形式(可附母亲感言)参与征文比赛。参赛作品投稿截止日期为20__年5月2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请自留底稿,作品概不退还,同时作品内容应当可以公开,以便进行作品的评审和展览。

(2)投稿方式:由母亲自愿推荐并将信件邮寄到共青团孝感市委母亲节书信活动专用信箱,邮政编码:4320__。在信的结尾处写清楚所在学校、班级、姓名及联系方式。邮寄作品时须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母亲节书信比赛征文”字样,寄信人地址必须写明县(市、区)家庭详细通信地址。

四、活动进程安排

1、筹备发动阶段(3月10日—3月31日):活动组委会制定活动方案,要求各县(市、区)、院校成立相应的活动组委会,会议通知并发文各县市区、市直各院校。面向社会展开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必须使用统一的主题和统一的形象。

2、活动教育阶段(4月1日—4月25日):

(1)号召全市大中专、中小学校开展“孝”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2)4月10日前各级组委会向市活动组委会上报参赛人数,以便确定印制专用信封的数量。

(3)市邮政局按需印制“母亲节”书信写作专用信封,发放各学校。

3、实施寄递阶段(4月26日—5月20日):各学校集体组织学生给母亲写一封信,把对母亲的感恩、思念、孝敬通过书信或一句祝福话形式用专用信封邮寄给自己的母亲,邮政局优先给予投递。

4、评选表彰阶段(5月21日—6月30日):活动组委会开展征文的评比工作。并将获奖优秀作品在有关媒体上选登。

五、奖项设置

组委会对参赛作品分小学、中学、大中专三个组别进行评选,评选出100名优秀作品,其中:每个组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各1名、3名、10名,共设优秀奖58名。同时设活动单位组织奖若干名。

组委会对获奖作品享有包括不限于书籍、报刊、杂志、影视、网络等相关媒体出版、发表的著作使用权,对被采用作品不再支付稿酬。

联系人:__x

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二0__年三月

附2:

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网页制作大赛实施方案

承办: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一、作品要求

1、题材内容以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项目为作品制作内容。

2、网页内容可以是单项活动介绍,也可以是综合活动介绍;

3、作品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界面美观,操作方便。

4、基层开发平台建议选用Powerpoint、Photoshop、Frontpage、Flash、Dreamweaver、fireworks、3ds-MAX等,要求做成可执行文件,能脱离原环境直接运行;

5、作品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完成。如果获奖作品是多人合作完成的,按照合作者姓名顺序表彰前两名。

二、参赛对象

全市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在读学生

三、作品报送时间、方式及地点

作品请于20__年5月10日前报送。作品在2M以内的,请压缩打包用E-mail发送到__x邮箱;作品在2M以上的,请刻录成光盘报送。光盘作品报送至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报送作品时要附上软件内容结构图、基层开发平台、辅助开发工具、指导思想、主要表现的知识点、作品内容描述等文字说明。

四、评比及奖项

1、组委会将邀请孝感市有关专家组成评委会,对竞赛作品以投票方法评出奖次;

2、奖项设置:一等奖2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8件,优秀奖若干。

联系人:__x联系电话:

孝感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二0__年三月

附3:

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器乐大赛实施方案

承办:市群众艺术馆

一、参赛要求

1、参赛曲目不限;

2、参赛形式包括独奏、重奏和合奏;

3、自带比赛乐器(钢琴除外),每人参赛时间限制在10分钟以内;

二、参赛对象

全市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在读学生

三、参赛时间及地点

1、节目报名时间:20__年4月18日—4月29日

报名方式:以县市区或院校为单位 集体报名

报名地址:孝感市群众艺术馆

联系人:刘老师、韩老师联系电话:2823960—4

2、比赛时间、地点

复赛:另行通知

决赛:另行通知

四、比赛程序

每个县市区或院校选送2—3名选手(组合)参加复赛。大赛组委会将根据报名情况按弦乐、管乐、键盘类三个专业分青年组(大中专生、高中生)和少年组(初中生、小学生)两个组别组织复赛,各筛选出10名选手(组合)参加决赛。

五、评选办法及奖项设置

复赛、决赛评委邀请专业人士担任,比赛活动分青年组和少年组分别评出:最佳演奏奖5名,优秀演奏奖5名。

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二0__年三月

附4:

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校园歌手大赛实施方案

承办:市群众艺术馆

一、参赛要求

1、参赛曲目要弘扬时代主旋律,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校园生活气息,能反映出当代学生的精神风貌,尤其鼓励原创校园歌曲;

2、参赛曲目以独唱、组合等方式进行(民族、美声、通俗等唱法不限);

3、服装、伴奏带由选手自备;

4、每人(组)限唱一首,每首歌曲演唱时间限制在5分钟以内。

二、参赛对象

全市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在读学生

三、时间及地点

1、节目报名时间:20__年4月18日—22日

报名方式:以县市区或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

报名地址:市群众艺术馆

联系人:刘老师、韩老师联系电话:2823960—4

2、比赛时间、地点

复赛时间:20__年4月23日地点:另行通知

决赛时间:20__年5月10日地点:人民广场

四、比赛程序

大赛分青年组(大中专生、高中生)和少年组(初中生、小学生)两个组别进行评选。各地各院校可根据初赛情况推荐3—5名选手(组合)参加复赛,复赛后各组再筛选出12名选手(组合)参加决赛。

五、奖项设置

复赛、决赛评委邀请专业人士担任,歌手大赛分青年组和少年组分别评出:最佳校园歌手5名,优秀校园歌手7名。

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二0__年三月

附5:

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书法、美术、摄影大赛实施方案

承办:市群众艺术馆

一、作品要求

1、比赛设书法、美术、摄[:请记住我站域名/]影三个项目。参赛作品体裁、形式、风格不限,要能反映新世纪青年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以及祖国繁荣昌盛气象,要有一定的思想主题,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并能有所创新。

2、书法:书法分为软笔和硬笔书法,书体和规格不限,作品需装裱。

3、美术: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素描,规格尺寸不限,作品需装裱、装框。

4、摄影:作品规格为10--12寸,同时上交底片,并写清相机型号、光圈、速度、所用胶卷名称、感光度、照片主题,创作意图要用简单的文字说明,字数在100字以内;所有作品不装框,只用白纸板做衬底裱糊。

5、请作者务必在参赛作品上注明创作日期及作者姓名,并在作品反面右下角注明所属学校、班级及联系方式。参赛作品严禁请人。

二、参赛时间

1、作品上报时间:20__年4月25日—5月10日

上报方式:以县市区或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

作品上报地点:孝感市群众艺术馆

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2823960—7

2、获奖作品展:20__年5月16日—6月10日

三、评选方法及奖项设置

大赛将邀请__市书画知名人士组成专业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评选,最终将评选出书法类、美术类、摄影类获奖作品若干。

孝感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二0__年三月

附6:

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主题演讲比赛方案

承办:孝感学院

一、活动宗旨

通过本次比赛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注重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为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伟业做好全面准备。

二、活动主题

加强自身修养,争做世纪新人

三、活动要求

1、参赛选手要围绕比赛主题准备演讲稿,演讲题目自拟。演讲稿要求紧扣《意见》精神,内容健康向上,充分展示广大青少年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2、每位参加选手演讲时间不超过8分钟,并且脱稿。

3、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每校限报2人。

四、时间与地点

报名时间:20__年4月15—29日

报名地点:孝感学院团委办公室

联系人:郑俊刘洋联系电话:2345317

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五、奖励办法

本次大赛分青年组(大中专生、高中生)和少年组(初中生、小学生)两个组别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名。

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二0__年三月

附7:

__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文艺汇演暨颁奖典礼实施方案

承办:市群众艺术馆

一、节目要求:

1、节目方式、体裁不限(歌唱及器乐表演除外);

2、节目内容要弘扬时代主旋律,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艺术性、创造性,集中展现当代学生在素质教育下的新成果。

二参加演出单位:

全市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

三、时间及地点:

1、节目报送时间:20__年4月18—22日

报送地点:市群众艺术馆

联系人:刘老师、韩老师

联系电话:2823960—4

2、演出时间:20__年5月底

3、演出地点:人民广场

颁奖典礼上,组委会将对积极组织参加本届艺术节各项活动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

艺术节活动内容第5篇

孝感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意见》精神为主线,以高品位、高质量、高文化科技含量的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自身能力,以实际行动迎接时代挑战;引导学生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自觉完善知识结构,强化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活动主题和宗旨

主题:展示青春风采,弘扬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素质,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宗旨: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次机会、展示一技之长、提高多种能力、培育一代新人。以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龙头,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繁荣地方文化。

三、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

本届艺术节以思想教育、道德修养、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活动由艺术节组委会统一组织领导,具体时间定于年五月至六月份举行。本届艺术节由七个活动板块组成:“母亲节”书信感恩活动(团市委承办、市邮政局协办),网页制作大赛(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器乐大赛(市群众艺术馆承办),校园歌手大赛(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书法、美术、摄影大赛(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加强自身修养,争做世纪新人”主题演讲比赛(孝感学院承办),文艺汇演暨颁奖典礼(市群众艺术馆承办)。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是今年我市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地各单位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文件要求,成立相应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本地本单位的初赛选拔工作,使更多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受到教育和熏陶。各承办单位要对所承办的活动予以场地、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可以采用冠名、协办等方式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保证所承办活动的顺利进行。

2、突出主题、多出精品。“展示青春风采,弘扬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素质,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为本届艺术节的主题。各地各单位在组织艺术节活动过程中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抓住有利时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两个《意见》精神,扎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在活动的组织中要精益求精,多出精品。

3、组织有序、注重实效。各地各单位在组织、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条不紊。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活动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施其所长,发展个性。

艺术节活动内容第6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城市艺术节;特色化开发;国际化传播;公众沟通;ISC模式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艺术节是城市定期举办的综合性节庆活动,其内容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类节目,以及开闭幕庆典、节目交易、专题论坛等,体现一个城市的国际形象、文明程度、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能力。在节庆研究领域,相关机构(IFEA)与专家倾向于将之归结为城市事件,其短期效果虽不及奥运、世博一类国际性大型活动,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它为城市专有、公众认同、资源整合、国际传播、文化特色、长时段周期性持续效应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全球化城市竞争与合作的形势下,特别是在资源市场和品牌创新的竞合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节不仅是城市满足自身文化生活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而且是城市特色品牌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其深层意义,在于为主办城市的全球化资源整合创造条件和机遇。在当代产能过剩条件下,资源整合的实质是需求交换。这就对特色化开发和国际化传播提出了要求。两者间相生相长的关系,使特色化和国际化双向互动成为文化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艺术节沟通的主要依据与追求。当前艺术节发展所面临的难题,集中表现为同质化倾向,缺乏满足特色化需求的能力,制约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换价值和“走出去”的进程。艺术节有必要立足于城市特色化的成长实践,从内容到形式追求个性化发展,实现特色化与国际化的双向互动,形成资源个性的不可替代性,进而与城市一起走向世界。这一途径,或可概括为ISC模式,即可持续整合沟通。这就要求把艺术节当作一个有生命有感受有个性的有机系统来看待,结合国际案例,认真研究其历史、特征、要素、结构和规律,走可持续整合沟通之路。

一、艺术节的历史与传统

(一)古代艺术节起源于城市

艺术节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众所周知,古希腊戏剧节曾经如同奥运会一样盛况空前,影响广泛。不同的是,奥运会四年一次,戏剧节则每年一度。公元前6世纪,雅典工商业繁荣,对外贸易日趋扩大,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明显进步。原本流行于乡村的庆祝丰收、祭祀酒神和农神的节日歌舞和仪式表演,出于宗教认同、文化娱乐和公民教育的需求,被有意识地引入了雅典城邦,逐渐演变为全国性的节日庆典。这类庆典表演之最盛大者,是每年三四月间,在新酿的葡萄酒上市时所举行的“酒神大节”。酒神节上最重要的内容,是以戏剧竞赛的形式出现的戏剧节。一时间佳作纷呈,新人辈出,剧场林立,举世追捧,官方资助,成为万人空巷的文化盛事。

古希腊戏剧节的兴起离不开民主制城邦的需要和人们对戏剧艺术的喜爱与追求。古希腊人以宙斯的子孙自居,相信神人同形同性,渴望在肉体与心灵两方面向英雄靠拢,借助奥运会和戏剧节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争取诸神青睐,跨入英雄的行列。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戏剧已经演变成为雅典文化和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正是这一时期,戏剧的影响扩散到了雅典以外的诸多希腊城邦。戏剧节期间,来自希腊各地的人们,甚至包括外国人,都会不远万里,纷纷赶到雅典参与戏剧节。雅典政府的文化政策,通过公共政策和制度,I生安排,为戏剧节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政府不仅鼓励戏剧节活动,支持戏剧节大赛,建造露天剧场,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甚至为了维护戏剧节的秩序制订专门法律,规定看戏是每一个雅典公民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凡强占座席挤走他人者,一定要被处以重刑。

雅典戏剧节的活动,激励和推动了希腊各城邦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年,希腊的主要城邦几乎每一家都在建造自己的剧场,你追我赶,各显神通。其中,至今保存相当完好的是埃匹朵拉斯露天剧场。正是长期持续而盛大空前的希腊戏剧节活动,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一批伟大戏剧家,包括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三大喜剧家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阿里斯托芬。他们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底浦斯王》、《美狄亚》、《阿卡奈人》、《鸟》等,早已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不朽经典。长期以来,雅典戏剧节一直被公认为戏剧艺术的温床和西方文化的神圣殿堂。

古希腊戏剧节的繁荣附丽于长期希波战争所促成的爱国热情高涨,以及城邦民主制的崛起。古希腊戏剧与民主制城邦同呼吸共命运,随着希腊各城邦反侵略、争民主斗争的发展而兴盛,随着希腊城邦之间的分裂内战而式微衰败。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的实力显著削弱,戏剧节确立的英雄主义被蚕食消解。尤其是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的一系列扩张战争之后,希腊政治上愈趋专制,直接影响到戏剧的发展。戏剧节从此由繁荣昌盛走向停滞没落。

总结古希腊戏剧节的渊源、历程、主要成就及其传统特色,我们发现:艺术节的生命有赖于公民与城邦的可持续沟通。古希腊戏剧节的成功,在于城邦当局自觉主动地把艺术节当作公共服务加以长期支持,而艺术节则在百多年的繁荣过程中,通过长期大量、周而复始的现场集聚、戏剧演出、情感交融和人格陶冶,牢固确立了英雄主义的戏剧母题,充分激励起城邦公民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直接服务于反侵略战争和民主制斗争,从而在既缺乏交通工具,叉缺乏传播媒体的古代世界里,难能可贵地把高度分散、彼此存在利益冲突的164个希腊城邦团结起来,凝聚为大希腊民族整体,不断地挫败波斯帝国的征服企图,有效维护了民族独立领土完整,创造了古代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伟大奇迹,甚至在古希腊被罗马人征服之后,仍然以其高度发展的文化成就,征服了征服者,充实了古罗马文明。

(二)近代艺术节的城市传统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节最早出现在近代欧洲的城市,其创办动机如同缪斯女神那样婀娜多姿。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九大使命:艺术庆典,娱乐需求,商业目的,专业平台,创新实验场所,观众培养,社区亮点,政治或社会传播,刺激经济。这中间,“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的内在动机犬牙交错,然而主线始终是艺术与人生两者间的制约依存关系。艺术节由此成为城市这一人类生活基本方式的个性特色与锦绣篇章。

艺术节经历了兴起、发展与繁荣三个阶段。这一分期立足于1991年NSL Research Institute委托吉本光宏等一批学者,针对全球知名的37个艺术节所进行的为期四年的实地调查。@其中,近代欧洲被看作今天意义上艺术节的发祥地。据考察,近代以来,“世界上最久远而且至今仍在举办的艺术节是法国奥兰治国际歌剧节,创立于1869年”,时值工业革命高潮。此后绵延不绝,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直到“二战”。艺术节的蓬勃发展期是“二战”后至1960年代,活动范围由欧洲扩展到美国。目前世界知名的艺术节大多形成于这一阶段,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IF,1947)。自1970年代以来,艺术节迎来了繁荣鼎盛期,其特点是在欧美中心之外向亚太扩展。一方面,艺术节成为欧美亚太许多国家“文化生活的一个突出特点”,如英国每年“要举办超过500个艺术节和数百个为期一天的地方与社区的节日和狂欢节”;另一方面,亚太地区除了大阪国际艺术节(1958)创办稍早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大多是在这一阶段创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节,如东京艺术节、伊斯坦布尔艺术节、台北艺术节、汉城艺术节等等。

在我国,艺术节的兴起或可追溯到抗战全面爆发之际,起因是救亡图存。1938年10月10日至31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在重庆举办了为期22天的“第一届戏剧节”,演出了近40个剧目,观众达数十万人。它不但对重庆广大市民进行了一次抗战救亡教育,而且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日斗争。各剧团在这20多天里的收入除去开支,所余8100百多元全部捐献给前线将士,表现了抗战初期戏剧工作者,为争取民族生存而斗争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目前中国资格较老且颇具规模的城市艺术节,至今仍在运营的是香港艺术节(1973)和哈尔滨冰雪艺术节(1985)。广东艺术节(1984)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早一个以艺术节命名的演出盛事。其他艺术节,特别是至今活跃度较高者,多半诞生于90年代,如南宁民歌艺术节(1993)、吴桥杂技艺术节(1993)。我国艺术节起步虽晚,然因城市化快速推进,活跃度颇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冠以国际名号的艺术节即达200个之多。究其创办动机,与前述大同小异。

近代艺术节的传统,是服务于城市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城市表达和城市间交往。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城市表达和品牌推广有内在联系。艺术节通过公共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竞争、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等文化活动,“塑造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以建立城市独特的文化氛围”,在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背景下,使城市形成了“不可复制的文化个性,以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独特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城市品牌的实质是公众印象,由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表现的多方面认知与评价构成,往往体现为公众舆论,带有很强的情感直觉性。艺术节通过其感性直接性和艺术审美魅力,跨越语言文化障碍,实现城市特色的节庆表达和国际化沟通,为公众提供难以忘怀的体验,进而借助口碑和媒体,形成面向世界的二次传播。这也是活动传播的特点之一,即“由定制的内容、独特的创意和表现形式而获得了独一无二的体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会向更多的人去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且通过微博、博客、短信、论坛等社会化媒体平台,将活动传播的效果进一步扩大、延伸,带来信任度高、说服力强的人际传播效果。”

艺术节的文化感召力,主要通过表演艺术国际化的节目集聚、观众集聚、资源市场信息集聚和媒体集聚来实现。其最大特色在于跨文化的公众参与、体验与沟通。在受众行为层面,艺术节的营销策略主要针对以下四类艺术节参与者,即自发的(spontaneous)、有限的(limited)、延伸的(extended)和常规的(routine)行为决策者。他们包括艺术家、经纪人、观众与游客、各国政要和同行等等。艺术节为城市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刺激市民的艺术兴趣、扩大艺术欣赏的人口比例,从而提升市民的艺术素养,并最终使城市受益于市民文化归属感的增强、社区文化氛围的营造、城市形象的改造与提升”。与此同时,艺术节成为激励艺术创新、成就艺术繁荣、促进艺术教育、推动艺术普及的发动机。

艺术节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整合意义和经济刺激价值。据研究,“南非国家艺术节具有促进南非国家从种族制度走向民主制度的重要意义”。1994年以来,在南非之父纳尔逊·曼德拉的领导下,艺术节会同南非主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在实现国家战略、塑造“新南非”形象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地向全世界推广了“新南非”这一国家品牌。

艺术节的经济价值实现于“在组织、运转过程中必然发生的那些经济活动;艺术节必然带来人流,而人流的往来与逗留又必然产生一定的经济活动”。艺术节为主办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对诸多产业的拉动效应造就了巨额经济产出,如旅游业、宾馆业、餐饮业等。此外,艺术节通过创造艺术需求、加强场馆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本土创新以及活跃当地参与的方式发展艺术产业,促进了旅游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直接收益,即对艺术节的直接投资,如艺术设施、艺术活动、人力资本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间接收益,一般包括艺术节相关的旅游收入;诱发性(induced)收益,主要是指由于艺术节的举办给城市带来的无形收益,包括城市经济结构、产业升级方面的影响等。”

三、艺术节沟通的ISC模式

(一)ISC理论的运用

ISC(Integrated Sustainability Communication)即可持续整合沟通,在美国学者舒尔茨IMC理论的基础上,由跨国传播机构日本电通提出,并经过了长期的城市开发和大型活动实践的检验,可以用作我们的参考。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对内整合全社会资源,对外传播城市品牌,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产业经济、安全信任、教化濡染等社会生活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在艺术节与城市的双向互动中推进特色化建设和国际化进程。该模式秉承了舒尔茨整合营销沟通(IMC)的传统,更加推崇特色化城市表达,强调营销即沟通理念,注重内外沟通过程中全社会所有接触点的个性互动,通过主题化活动,“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并积极行动”。ISC发展了IMC理论,要求立足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来看待城市传播问题,强调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参与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其实,早在1989年即有学者提出将节庆活动纳入市场范畴,用作城市营销的工具,理由是民间节日可以“将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的人们聚集起来,有助于赞助商用人们喜欢的方式为城市表达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媒体关系的解构、重组与整合,全媒体(Omnimedia)概念要求通过全方位媒体组合提供浸入式沟通体验,使得特色化城市表达有了更丰富的手段。全媒体的理想场域,被设定为一个诸如艺术节之类的特定时空。艺术节出于市场需求,关注文化交往和社会交流。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艺术节的公众沟通模式被广泛采纳。在这类沟通模式下,“艺术不再是一种文化霸权,而是一种自然的模式”。这种自发的感性的模式催生了多元的市场文化,进而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空间,专门从事国际性艺术交流。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与艺术绝缘,那么这个城市将变成文化沙漠。艺术应当成为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艺术节实现了“文化身份的跨越”,有助于城市建设全面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艺术节发展的ISC模式中,城市品牌居于核心地位。它直接有助于促进内部公众和外部世界的双重沟通,在资源交换的意义上,形成创新激励、经济繁荣、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等效应。城市资源指的是城市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集合,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等。其中,艺术资源是其重要组成,比如表演艺术、品牌节目、著名演员、演出团体、场馆设施、艺术人口等等。资源的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得以实现。ISC沟通以特色化推进国际化,强调艺术节特有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恰是艺术节人文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体现。人文价值强调平等、宽容、公正、友爱的精神,文化价值提供了一个不局限于专业圈子的普通大众的交流平台。

(二)艺术节沟通的特点

艺术节是由举办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主办机构(可以是政府、非营利组织等)通过艺术节这一媒介,向城市内外的广大公众(艺术家、观众、经纪人、游客等)传播以城市品牌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城市理念、城市精神,以期获得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效果。艺术节传播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于建设和维护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五个要素:谁要说(Who)、说什么(Say what)、对谁说(To whom)、通过什么样的渠道(In which Channel)、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s)。此即传播学奉为经典的拉斯韦尔“5W”模型。如果把这五个要素植入公关传播背景,它们将转化为:组织机构,即传播的主体,体现是谁想要传播;传播内容,即说什么;传播介质,即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说;目标受众,即对谁说,明确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希望达到怎样的效果。这就构成了公关传播的五个要素。

艺术节沟通作为会展传播活动,突出体现如下特点:1,集聚式精准传播。艺术节通过广泛邀请和公开售票等方式,把演出节目、演员观众、演艺活动决策者和经纪人、专业资源信息、相关媒体等等要素集聚在一起,在剧院、广场和校园等演出现场,将艺术的创新创意集中展示给目标受众,从而在传播主体诉求、受众行为习惯和接受信息方式之间搭建起了直接沟通精准传播的舞台。2,主题化创意策划。艺术节围绕主题的内容演绎和创意设计,为受众创造了直观而深刻的艺术体验。通过管理运营全过程,主办方有计划、创造性地展现演出节目的艺术个性,揭示其内涵意义,引导目标受众的体验感受。3,多元化传媒整合。艺术节主办方千方百计追求的效果,是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注意力,体验艺术的精致微妙,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人际沟通的诉求。进入全媒体时代,针对艺术节传播的受众特点,借助传统与新兴媒体的特色整合,艺术节能够实现沟通效果最大化。4,体验性关系建构。艺术节沟通以演艺节目为基础的特点,决定了其传播效果注定与感官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情感体验和关联体验不可分离,与演艺节目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不可分离。这种艺术沟通的独特方式最容易与受众取得共鸣,使之在主动参与中体验艺术传播的意义,进而与艺术节形成品牌信任以至品牌依赖关系。5,口碑式营销沟通。艺术节受众在主动参与相关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演艺、论坛、交易现场的丰富感受,形成了对艺术节、艺术创造、艺术体验、艺术价值的某种认同,成为演艺节目和艺术节的自发传播者,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进而提升了艺术品、艺术家、艺术节的品牌美誉度、忠诚度。世界著名的国际艺术节,几乎都要凭借良好的口碑,推出业界公认的名家佳作,使艺术节品牌在国内外做到家喻户晓,其所属城市也因艺术节而名闻天下。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法国亚维侬艺术节、德国拜罗伊特艺术节等,莫不如此。

细察历史线索,艺术节与所属城市之间双向沟通互动,特色化与国际化两翼并举齐飞,或许既是艺术节特色化转型的当下机遇,又是城市资源不可替代性的激活与开发的方法途径。比如我国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通过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走特色化国际化双向互动之路,开辟了一条艺术节会同其他会展活动,共同促成城市发展的新路径。从外部看,南宁市为举办民歌艺术节等会展活动,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15.76亿元,完成建设项目524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至少十年。从内部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广大市民带来了国内外优秀的演出团体和演艺节目,发扬光大了民族文化传统,显著提高了城市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南宁在一个并不算长的时间内,从一个不起眼的三线边远城市,一跃而为国际知名的会展之都“中国绿城”,对东盟各国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这与南宁积极推进城市艺术节建设,坚持特色化与国际化双向互动的文化城市建设方针有内在联系。

四、突破与创新:爱丁堡艺术节的实践

爱丁堡是苏格兰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一个“充满苏格兰本土气息”的城市。随着艺术节与城市半个多世纪的涵养互动,这个三流旅游目的地成功地刷新了自己的城市品牌,转型为国际表演艺术的圣地、世界一流的“节庆之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缩写EIF)的定位是国际表演艺术的盛大节日,目标是促进爱丁堡及苏格兰人民的文化、教育和经济福祉,主旨在于通过公共文化品牌服务,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城市形象的自我更新与亲和深入的国际沟通。调查显示,85%的参与者认为,艺术节提升了苏格兰人的民族自信心。89%的爱丁堡居民为自己的城市能举办这样一个艺术节而感到自豪。2010年度的40万观众,竟有高达82%的人属于回头客,体现了人们发自内心的依恋之情。据2010年年报,爱丁堡艺术节经济效益显著,票房总收入达267万英镑,创历史新高;拉动效益达1907万英镑,带来了5200多个就业岗位。

爱丁堡艺术节公众沟通的奥秘在于抓住了人们艺术追求的心理和热情,突出独有特色,赢得国际认同。创办人Henry Harvey Wood相信艺术能增进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联系,延续人类的精神文明。秉承这一信念,他于1947年创办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爱丁堡艺术节始终注重艺术节的创意策划,衍生出包括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边缘艺术节、军乐节、国际图书节、国际电影节、国际爵士乐节和多元文化节在内的七个艺术节,涉及几乎所有当前世界流行的表演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在这里,怀揣不同诉求的参与者都能找到各自的所爱。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是民众的狂欢,自由、多元、开放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为充满创意的小乐队、小剧团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成为民间艺术团体的盛会。传统艺术与实验艺术共生,既是爱丁堡艺术节的魅力,又是城市胸怀与包容力的体现。EIF发展至今,每届都有大约200位艺术家带来150多部表演作品及活动,有来自全球的大约40万观众共享盛事。

艺术节活动内容第7篇

【关键词】 舞蹈;内容;形式

舞蹈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既相互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是由多种要素组成。就内容概括来说,表现什么,抒写什么,这是作品的内容;如何表现,如何抒写,则是作品的形式。内容是内在的,形式则是外观的具体存在。音乐舞蹈的产生,首先是由于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内心激动,内心的激情通过有组织有规律的乐曲和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就形成乐舞艺术。主观的内心激情,以及激起这种感情的客观存在的“物”,这些要素构成内容;表现这些内容的乐曲旋律、舞蹈动作、节奏、风格,服饰,以及这一切的总体结构、体裁、组成为形式。内容是形式存在的基础,但内容不通过形式也无从表现。

一、舞蹈的内容

舞蹈作品的内容往往是来自生活的某个局部,片断或侧面。这些局部、片断、侧面是艺术家对生活加以选择,概括和提炼的结果,是对客观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舞蹈作者在从生活选择、提取作品内容的过程中,必然要带有他对这种生活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着他自已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的标准,因而使舞蹈的内容不单是客观现实的再现,也凝聚着创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感彩,也不可能是生活的自然形态,而是经过艺术家主观意识改造后的产物了。总的说来,舞蹈作品的内容就是由客观的现实生活和创作者主观的认识、评价这样两方面组成的。舞蹈内容既然包含着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这样两方面,它就必然是能动、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的变化,也将促使舞蹈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立场和观点的作者,对同样的现实有可能作出极不相同的评价,从而在作品中塑造出面目迥异的艺术形象,这在古今中外的舞蹈作品中屡见不鲜,这也就是舞蹈内容的阶级性和时代感。主观的情、意,客观的事、物等,是构成舞蹈内容的各种要素,各种要素通过不同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等体现出来。要完整地把握舞蹈作品的内容,就需要对这些要素分别加以分析,并考察它们在不同体裁作品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题材和主题是舞蹈作品内容的基本构成因素:

先说题材。题材这一概念的内涵相当广泛,人们经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它。题材都是来自生活,是舞蹈家根据他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认识,把直接或间接获知的一定生活现象,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加以选择、虚构和组织,使之形成为作品的表现对象,这就是题材。题材是塑造形象、提炼主题的基础,题材的选择是创作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总的来说,舞蹈题材要求典型、真实、有“高容量”的特点,尤其要新颖、有独创性。老一套和一般化的舞蹈题材,就很缺乏诱人的魅力(自娱舞蹈另当别论)。舞蹈作品的题材,还由于不同体裁而应该有不同的特点。譬如在短小精悍的抒情舞蹈中,题材往往只是生活场景中的某一瞬间、某一片断,没有特定的事件冲突甚至特定身份的人物。在叙事舞蹈中,特别是舞剧创作中,就要求以人物为中心,要有特定情节、冲突和行动,题材自然要更丰富复杂得多。在选择题材上,还有必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片面强调题材对于作品内容的制约作用,只强调表现所谓重大题材,即“题材决定论”;另一种偏向是不承认题材的任何差别,这也并不符合实际。题材之有差别是客观存在,不同的生活现象自有不同的社会意义,包含着感染教育人的不同方面。不能在题材之间划等级,更不应限制题材的多样化。题材的多样化,是千姿百态、五色缤纷的现实生活的必然反映。通过对题材的艺术处理而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就成为作品的主题。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和核心,在创作过程中起着统帅的作用,是构成舞蹈作品思想性之高、低、强、弱的主要因素。它包含着题材本身的意义和创作者的理想,是艺术家对生活现象,加以观察,分析、研究,进行概括提炼而凝成的观点,也就是舞蹈家在舞蹈中所要告诉别人的思想内容。主题在舞蹈作品中不是靠语言、文字或标语口号来表达的,而是体现在作品的形象之中。相反,一些硬是加进些标语口号或是文字说明来点出主题的舞蹈作品,却往往并不能为欣赏者所接受,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外加的思想也构不成作品的主题。“主题”在不同的艺术品种和体裁中有着各自的存在方式。在舞蹈中(特别是短小的抒情舞蹈),主题常常呈现于某种特定的“意境”之中。这和抒情短诗的情况相似,所以也常以“诗的意境”来表述舞蹈作品的中心思想。在自娱舞蹈中同样也有一定的中心思想,或者是宣泄内心的欢乐忧患,或者是表达亲友间的团结情谊,也可以是青年男女间心灵的交流。总之,没有任何主题思想的舞蹈艺术是不存在的,有时同一作品中也可能出现一个以上的主题,称为多主题作品,多出现于内容比较复杂,人物众多的舞剧之中。如《丝路花雨》,第一主题是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在悲惨境遇中孜孜以求的艺术创造精神,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则成为副主题。

舞蹈题材和主题的多样化,适应着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同时多种多样的主题思想凝结着人们对舞蹈艺术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充分表现人类自身的美――人性美、人情美、道德品质的美、性格意志的美以及形体的健力美、线条美、和谐、匀称、柔韧、轻捷的美等。在很多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中,看来只是单一的情绪表现,并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内容,但是它充分展示了本民族性格中的某一侧面,或是某种美好善良的生活情怀,这就是上述要求在作品中的直接体现。舞蹈作品中也有自然界的美,然其实质,也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掌握,歌颂人的智慧美,也有表现社会的和自然界丑恶事物的,但在舞蹈中丑恶只能作为陪衬、对立物,通过对比来展现人们对美的崇敬和对丑恶的鄙夷嫌弃。

舞蹈作品内容的另一因素是叙事舞蹈和舞剧中的“情节”,也有人称为故事情节。 舞蹈作品无法发表议论,它的主题思想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事件的发展过程来形象地展现。情节是表现舞蹈主题的主要手段,它不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随意组合,更不能是任意杜撰的离奇现象的拚凑。情节是作者在生活中体验,提炼得来的生活素材,并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加工而形成。舞蹈作品的情节要求紧凑、集中、主次分明,更主要的是每一个细节、场面,都应该紧紧围绕作品的主题,从多个方面起烘托、陪衬、突出的作用,从各个侧面来揭示生活的本质,展现作品的主题。情节也是人物“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叙事类舞蹈的中心是要塑造好有血有肉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个任务同样要通过情节才能具体实现。典型的情节,应该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典型的情节就有可能歪曲人物形象。情节要有生动性、丰富性,才能产生更强烈的感染力。由此可见出情节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二、舞蹈的形式

在舞蹈作品中,内容都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没有形式,也就失掉了内容;说明形式在舞蹈创作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从审美的角度考察,人们之所以需要舞蹈艺术,首先在于观赏或体验舞蹈形式美的审美要求。舞蹈形式包含着多种因素,它存在于时间,空间,作用于视,听,它基本上可区分为紧密相连的两部分,一是形成外观的各种要素,二是组合这些要素的内部结构。从舞蹈的外观方面看,呈现予欣赏者感官面前的主要是动作.动作是舞蹈艺术的语言,是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段。屈伸俯仰,动作的变化、队形、节奏,韵律,组成了动作形象,展现人物性格。舞蹈动作不同于生活动作;在具体的作品中,还要求有和独特内容相结合的独特性格。首先要有形象性。动作的形象性不是指对生活现象的逼真模拟,而是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性格、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揭示,就是要求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在的“神”――神气,神态、精神。这种形象性有一个“形似”与“神似”的关系。舞蹈动作同样妙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刻板的模拟,失去了舞蹈的本义,完全脱离事物的原型,失去了真实的基础,也就谈不上“神似”,但是“形似”不是目的,追求的是“神似”的艺术境界。譬如《孔雀舞》,它抓住了孔雀富有特征的若干动态,然而着意不在孔雀的自然习性,而是展现傣族妇女善良的心灵和优美的体态。这样的动作,就是符合具有舞蹈“形象性”的要求。其它如叙事、抒情的动作也是同样,有些不加变化地照搬课堂动作的舞蹈作品之所以缺乏抒情的感人力量,就在于此类动作不具备这种与特定内容相统一的形象性。

和形象性相联系的是动作的个性化。在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动作是继承传统的舞蹈动作,甚至有一部分是程式化的动作。这现象并不罕见,和口头语言一样,各民族的艺术形式也都有自己的传统“语言”,尽管有变化、有发展,但始终不脱离传统的基础。舞蹈语言也是这样。这些语言在舞蹈创作中运用时,就需要有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在戏曲舞蹈中,同一的程式动作,当成为不同人物的语言时,就会根据男、女、老、少不同的性格而加以变化,使之适应于“个性”,无论叙事舞蹈和抒情舞蹈都是这样。舞蹈动作还要求有鲜明的风格。风格是舞蹈艺术美感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乏鲜明的民族风格的舞蹈,就象“言之无文,必然是“行之不远”的。民族风格并不单纯是动作问题,由于舞蹈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特殊性,动作的风格在形成舞蹈作品的民族风格中起着极关键性的作用。舞蹈作品外在形态的另一要素就是音乐。音乐在舞蹈中不单是形式,也有内容的因素,舞曲旋律本身就具有情感内容,通过欣赏者的听觉作用和动作的视觉形态相结合,共同构成审美感知中的艺术形象。舞曲和舞蹈动作结合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当然好的舞曲在单独演奏时也是一个能够独立表达主题内容的作品。舞蹈音乐同样要求形象化,个性化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新鲜活泼的音乐语言,变化有序的节奏组合,感人肺腑的感彩,都是展现舞蹈情节、人物、主题思想的重要因素。音乐和舞蹈动作在舞蹈中不是谁服从谁的关系,而是在统一的主题思想下的紧密结合和共同创造。此外,构图、服装,化装、装饰,色彩……也都是构成舞蹈作品外观形式的要素,同样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妥善运用,使之在创造艺术形象的整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上外观形式各因素在表达主题内容时,还需要经过有规律的运筹和组合,这就是“结构”。结构在创作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从舞蹈家在生活中选取题材的同时,就开始了作品的结构过程。从丰富而凌乱的生活素材中提炼作品的题材时,就需要依据创作的需要加以排比、取合和剪裁,这就是结构的第一步。对题材进行结构时要考虑人物的配置,情节的开展,以及动作、音乐、美术等各种手段的配合,节奏的起伏变化,色调的对比衬托,情趣的掩映渲染,都需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和舞蹈美学特征,加以组织和设计。不经过这样一番总体设计――即结构,舞蹈的内容就表现不出来,也就构不成完整的舞蹈形象。舞蹈作品的结构方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主要是由舞蹈作品的题材和体裁所决定。例如在没有情节的抒情舞蹈中,就只是情绪、节奏、气氛的变化组合。在有情节的叙事舞蹈或舞剧中,一般是以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样的结构方法。但在具体作品中,也有的就采用倒叙的结构顺序,先从结尾开始,也有的从过程的中间开始,也有的不采用顺序叙述的结构,而是颠倒的穿插等。结构的多样性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审美趣味的复杂多样,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划定一个固定的框框。春秋时乐舞的结构方法是开始的时候,要求协调;展开以后,要求纯净美好,节奏分明,余音绵绵而结束。舞蹈作品的结构从历代艺术家的实践中,也总结归纳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如说“凤头猪肚豹尾”,要求有不同凡响的开头,丰富饱满的发展,刚劲有力的结尾。《左传・昭公十年》记晏要对乐舞的分析,他说乐舞是靠着“清浊,大小,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而相辅相成的,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还在经常使用的对比和映衬的结构方法.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继承的。

三、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尽善尽美”,是我国传统的对乐舞艺术的一种审美标准。《论语・八佾》中孔子对《韶舞》和《武舞》的评论。在他看来,《韶舞》形式美,内容也好,所以是“尽善尽美”的,《武舞》形式也很美,但内容还不够理想,所以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在二千五百年前的乐舞评论,已经注意到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并且强调了双方完美的统一。

作品的形式,总是适应特定内容需要而创造的。先有了内心要求,然后才有外部动作。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动作的设计,节奏的安排,结构的组织,都必须围绕着内容这一中心来进行。这种内容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在历史上艺术形式变化的动力,首先来自生活的变化,也就是艺术内容的发展变化,然后才是自身形式适应发展的要求而变化。从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惰性或称稳定性这种现象来考察,也可以看到内容与形式关系中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对内容的反作用,这在舞蹈作品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舞蹈作品的形式美在观赏和审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美的舞姿、动作,高妙的技巧本身就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美的享受。这就是孔子虽然不赞成《武舞》的内容,但也不能不说它“尽美矣”的根据所在。

传统舞蹈中的程式化动作,也是舞蹈形式独立性的一种表现。同一的动作或略作力度、速度上的变化,就可以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内容。有时同样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也能表现不同时代的生活内容。这些现象都说明了舞蹈形式独立性的存在。内容决定形式,但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实践中,也可以看出形式的反作用。恰当的形式,可以使内容得以充分的表达,发挥了促进内容深化的能动作用。必须在舞蹈内容形式的辩证关系中追求艺术作品的完美统一,“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艺术节活动内容第8篇

关键词: 儿童美术 民间艺术 人文素养

随着物质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美术教育逐渐成为儿童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构建,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优化传统的美术教育。因此,在现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可以适当引入民间艺术中的美术元素,将民族文化与美术教育充分融合,使儿童在课堂上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及文化的渗透,从而使幼儿在提高民族美术的认知的基础上,强化幼儿的美术素养,并为美术创作提供有效手段,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及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将儿童美术教育中民间艺术的融合作为依据,对其教育意义、影响内容及教育的优化进行系统性探究,旨在为儿童美术素养的提升及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有效依据。

一、民间艺术融入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一)民间艺术是地方文化的彰显

民间艺术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是对历史发展的见证。因此,在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可以使儿童在艺术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民间艺术主要是对历史文化、物质生活及人文思想的融合,同时是地方文化的体现。如果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失去了民间艺术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则会使这些特定的环境及条件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并最终脱离历史舞台[1]。

(二)民间美术是民族多元化发展的标志

人类学家基辛认为,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资源形式,如果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失去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则会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一致的文化形式,使人类的一切智慧失去其原有价值。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受到地理环境、空间位置及特定文化等内容的限制,不同地区的文化形式也会呈现出差异性。而民间艺术作为特色化的艺术形式,由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在其传承过程中也会充分彰显丰富的文化形式。将其引入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儿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价值,并实现对不同文化特色的认识与感知,因此,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渗透,可以使儿童提升民族精神,激发审美潜能,实现民间艺术内容引进的意义[2]。

二、民间艺术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影响分析

(一)民间艺术可以培养儿童的美术素养

民间艺术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在现阶段美术活动构建过程中,应该从全新角度对幼儿的美术教学进行审视,认识到幼儿时期儿童思想的活跃性和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等特点,将民间艺术有效融入美术课堂中,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艺术创作灵感得到激发,从而使幼儿的美术素养得到提升。例如,在儿童美术剪纸活动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并将更多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展现在儿童面前,在教师引导下,让幼儿独立动手操作,并将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报上,从而使儿童更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同时在剪纸活动引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剪纸的起源及发展等内容融入活动中,从而使幼儿提高对剪纸的认识,为幼儿美术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3]。

(二)民间艺术可以提高儿童的人文素养

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其文化形式多样性,但是,很多艺术内容对于儿童而言,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儿童教师在美术活动教育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儿童的主体性,将人文素养的提升作为基础,合理融入民间艺术元素,使幼儿在民族素养传承的基础上,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彰显自身的主体性。教师在民族元素融合过程中,应该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提高幼儿对民族元素的认知,并通过教育手段的创新加深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儿童美术活动组建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民间艺术制成活动课件,通过内容的播放提高幼儿对民族艺术的认识,并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充分融合,使幼儿在课件观看过程中,认识民间艺术,提升人文素养。

三、儿童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艺术的策略分析

(一)探究民间艺术的本源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民间艺术是源自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多元化的呈现,很多传统文化形式发生了一定改变,其中很多民间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在活动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在探究本源的基础上,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并构建以下几种活动内容:第一,幼儿教师可以让儿童将家里具有民间艺术的物件拿到课堂中,例如,一把古老的木梳、食盒篮、草鞋等,通过这些物件的收集,可以实现民间艺术的直接展现。第二,体验传统的民间节日。在民间艺术中,传统的民族节日是民间文化的充分体现,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内容,构建美术教育活动,例如在端午节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节日文化故事导入,再与幼儿一起用粽叶做一个小香包、小汽车等,通过对于传统节日有关的材料的创造性运用创建美术教学活动,使幼儿既体会到美术的乐趣又实现对传统节日的认识,通过活动的建立激发儿童美术探究的意识,使幼儿在美术教学中激发活动参与兴趣。第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民间文化收集,将收集到的资料拿到美术课堂之中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幼儿美术活动参与的兴趣,同时实现互动性美术课堂的构建[4]。

(二)构建因地适宜的美术教育活动

在现阶段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为了更全面地融入民间艺术元素,教师应该通过积极探究,提高对民间艺术的认识,构建特色化的民间艺术融入形式,为民间文化的传承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在教育优化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幼儿美术活动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地方地理位置的优势性,定期构建亲近自然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民间艺术中的美术元素,例如,古朴庄园的白墙黑瓦、古老的纺车及稻草房,将自然环境变为一种教育课堂,从而使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提高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在地方儿童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对地域特色分析,将美术课堂渗透在民间艺术之中,例如,泥塑、陶瓷、沙雕等活动。其次,使幼儿园的特点得到充分彰显。立足本幼儿园的特点打造有特色美术教学活动,将幼儿培养成一个审美能力强、立足本土的人,为幼儿的综合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在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学习环境的广泛性与渗透性。在美术活动中,民间艺术的融合不只是将民间艺术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渗透于儿童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有效利用民俗文化,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并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在活动构建的同时,教师可以有效运用民俗文化,使幼儿与家乡民间艺人的对话,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之中受到民间文化的洗礼。例如,维吾尔族的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维吾尔族的乐器店观看塔尔、黑依杰克等民族鼓手的弹奏,使儿童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积极融入民间活动之中,并感受到多元化的民族氛围。与此同时,在儿童美术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我爱家乡”的主体活动,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对自己印象中的家乡进行描绘,教师也应该结合当地的人文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审美的意识,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紧密集合,构建主体探究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幼儿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认识到民间文化及人文特点,并为儿童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积极、有效的依据[5]。

(三)构建创新性的美术实践教育活动

在现阶段幼儿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传承良好的民族文化,成为幼儿美术教育中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美术教学活动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为民族素养及美术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首先,构建文化传承的教学模式。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临摹、复制民间艺术文化形式,例如,民间美术中的彩绘、泥塑及上色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的构建,可以使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民间艺术的基本构思,通过艺术中造型的变化、色彩的对比及线条的融合,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其次,实现资源统合性的教育理念,在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民族元素的融合,可以使儿童沉浸在民间艺术的净化之上,并在教学活动变化、重组等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提高美术活动灵活性。例如,在材料、技术等创作内容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降低民间艺术中基本元素运用的难度,将传统的模板雕刻转换为雕刻印制;在色彩吹塑中,用吹塑纸代替铅画纸进行拓印画的创作;在画面构图过程中,应该采用圆形式、对称式及形式的结构形式;而人物造型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应该彰显人物形象基本特点,并将幼儿的质朴、夸张及大胆的造型进行保留,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所以,通过这些创新元素的融合及运用,可以使美术课堂充分注入新时代的元素,并使文化在继承及发扬的基础上得到传承,使幼儿创作的美术作品充分彰显民间艺术的特点。与此同时,在儿童美术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儿童对民间艺术的感悟能力,强化民间艺术的表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儿童的民族情感,同时可以为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因此,在现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该认识到民间艺术融入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充分性融合,激发幼儿实践及探究的意识,从而为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5]。

四、结语

在现阶段美术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在民间艺术融入的同时,儿童不需要对民族艺术的抽象复杂内容进行解读,只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高自身美术素养。对于这种教学环境的营造而言,是一种生态化的教育模式,幼儿在整个氛围中,可以通过互动、体验、实践进行美术内容的学习,同时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要激发儿童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使幼儿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现主体意识。通过将民间艺术引入儿童美术教学,可以使幼儿在美术活动探究过程中强化民族意识,提高民族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淑芳.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王瑜.齐鲁民间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张玮.幼儿园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郭林.论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造型艺术特点的相似性[J].青年文学家,2012,26: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