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发展特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08 11:03:05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发展特点第1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用发展;长效机制

随着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信用交易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信用管理凸显期重要性。全社会对信用工作高度重视,信用开展进程迅速,但农村信用却是社会信用建设工作中的短板,实施进度与成效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农村地区间经济差异较大,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深入各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统筹各区域特色,延续各区域特长,做出信用工作部署并长效执行。

一、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全局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保障,信用管理是提高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分析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管理现状,研究提高农村经济新路径———构建与该经济特点相适应的信用体系,保证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农产品数量居世界前列。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管理情况为调研内容,农户和金融机构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509份。针对农户发放的问卷中,涉及农户基本情况、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了解参与度、意愿情况、目前农村信用现状、效果、建议等16个问题;针对金融机构发放的问卷中,涉及现有政策制度情况、宣传教育情况、信用系统建设情况、评估体系实施情况、农村参与主体信用情况、信用保障措施等方面,共20个问题。依据问卷返回结果,发现农村经济特点和信用管理现状如下所述。

1、劳动力离乡人数高,信用意识缺乏

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特别大,一方面原因是城市的生活设施、就业机会、教育条件、劳动收入等远高于农村,农村人口为了追逐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合适的就业岗位外出打工。另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引起大规模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在调研对象中,89.3%的农户家庭中仅剩老人、小孩,农村呈现劳动力及其短缺的态势,当农村劳动人口明显达不到劳动需要量时,农村经济必然呈现乏力状态。在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中,失信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缺乏信用意识,很多农民并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失信,没有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和失信带来的危害,为了某些目的出现失信行为,例如:为了找到工作隐瞒实际年龄、夸大个人能力、谎报家庭真实情况等。

2、现代化农业发展迅速,信用建设基础具备

农村大量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农村产业结构必然需要调整,从以往的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化农业,播种、耕作、灌溉、收割等工作由精细化机械完成,定量化、科学的农业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并使用,现代化农业可以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弥补劳动力离乡数量大的人力短缺。由此可见,农村现代化趋势发展明显,信息化应用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坏节,具备开展信用工作的基础条件。

3、工业企业数量上升趋势明显,信用监管薄弱

随着城市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很多工业企业被要求搬迁,搬迁到人口数量偏少、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农村为了带动该地区就业,提高地区经济往往对企业采取比较宽松的审批政策,工业企业数量逐年上升幅度迅速。工业企业进入农村的门槛偏低导致一部分工业企业环境测评不达标,排放污染物超标,对当地农耕产生破坏性影响;有些企业过多占用耕地,企业间地理位置分散、产业不集中,工业的分散布局不利于企业间的协作和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信用平台,既可以方便相关部门对工业企业全过程监控,又可以促进企业间通过该平台协作,最大限度的弥补工业企业数量飞速上升给农村造成的负面影响。

4、优质农业产品需求逐渐加大,缺乏全程信用管理

目前,农户农业生产产品除自给部分外主要通过各种销售渠道面向市场,商品农产品的生产随着市场需求而调整。根据课题组调查结果,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最受青睐,很多信用高、评价好的农户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最早的要提前一年预订。信用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用户口碑、购物平台评级、客户现场体验感受等,目前没有客观统一的评级标准,缺乏长效发展机制。用户口碑、购物平台评级、客户现场体验感受这样的信用评估很容易造假,并且评价缺乏全面性,不能对农产品进行全程评估、监控,有些农户打着无公害的旗号获取高额利润,其实为了提高产能采用大量化学试剂,添加大量添加剂。可见,建立全程全面信用管理当务之急。

二、农村信用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对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农户的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信用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信用体系和城市信用体系的区分不大

目前农村信用体系没有体现出农村的经济特点,构建思路与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几乎一致,征信没有针对于农户特点采用灵活的征信方式,还是以社保、工资卡、银行卡等固有形式获得农户的信息,这样获得的信息及其不准确,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农户没有对于城市来说每个人都有的社保、工资、银行卡等资料。这种信息不全甚至有误的征信行为必然会影响后续授信的客观性。然而目前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授信标准也是采用城市的评价体系,众所周知,农户与城市人群具有不同的特征,采取同样的评价标准无疑会降低农户信用评价的准确性。

2、农户主动参与度不高

随着信用的大力宣传,农户也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与意义,但并未意识到信用能够为农户自身带来的切实好处,往往对于信用问卷、电话问询等信息的收集采取回避或者散漫对待的态度,因此,农村信用信息的采集工作对于金融机构、信用评估机构来说是一个难题,此问题得不到解决,后续的信用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信用评价指标设置不全面

只有评价客观,才能长效发展,目前农村信用评价指标存在评价过于笼统,没有对地区、农户性质、涉农企业类型进行区分测评。农业受季节、区域影响很大,有必要按照区域季节差异对农村进行分类后评价。例如,南方四季都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四季分明,但冬天农作物不易生长,可见,如此气候的区别,如果有产量、交易量等衡量指标,评价结果将有失公平。另外,涉农企业也需要区分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分别针对不同的企业设置信用评价体系,指标更确切,评价更客观。

4、缺少专门针对于农村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在信用工作中,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机构与政府信用工作部署相衔接,与信用工作相关机构相衔接,助推信用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对信用主体服务:包括宣传信用、指导信用主体信用工作的开展,后续信息异议的解释处理等。但目前由于农村信用市场开展滞后,没有专门针对于农村信用服务的中介机构,对于农村信用都是由城市的信用中介机构兼做。地理位置远、专业服务对口程度低等因素都会影响信用工作开展的效率效果。

三、构建与农村经济特点相适宜的信用发展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基于农村经济特点和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为农村信用长效发展提出建议。

1、多途径征信

农村面临劳动力离乡人数多的现状,采用目前手段无法获得全面的征信数据,需要多渠道分情况收集基础资料。例如:目前农户主要分为二类,第一类为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作不稳定,流动性较大。针对这部分农民征信,可以采用从金融机构、社保中心获取,外出打工者必然会办理银行卡收取工资,办理社保,因此可以从相关机构获得农民基础信息。第二类为纯务农户,这类农户大多没有银行卡、社保等信息,因此需要现场采集或者通过于其交易过的机构间接采集农户信息。整个信用信息采集过程需要注意信息的及时更正、更新,尽可能以最准确的信息开展后期信用工作。

2、完善农村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授信是征信工作的下一步内容,准确授信的前提是具有完善的信用评价指标。针对农村经济现状,在制定信用评价指标时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农户情况,设置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体系来保证农户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正如前所述,目前农村农户分为二类,不同类型农户特征有所不同;不同区域的农村经济状况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地区应该采取有差异的信用评价体系。

3、信用管理应用在现代化农业中

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将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农业经济紧跟市场经济的节奏与时俱进。目前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以信用交易占主导地位,那么,现代化农业需要与信用建设紧密联系,将信用管理应用于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保障农产品的绿色安全,提升农户的信用效益,树立农户的信用意识。信用管理与农村日常作业的紧密结合是加强农户信用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4、明确信用服务机构职责

政府对于信用服务机构的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调研中有农户反映:对于农户提出的一些问题,有些信用服务回复———这个不归我们负责。责权不清容易产生论功争抢,论责推诿的现象。信用服务机构是连接政府与信用主体的桥梁,主要提供信息咨询和征信服务,具体包括信用信息收集、信用报告、信用调查、信用评级评估、信用咨询服务和信用管理培训等。

5、建立信用制度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

完善的制度是长效发展的保障,目前信用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制度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文件规范,很多的信用细节还是靠自觉,失信行为主要是舆论指责,对于失信行为没有惩罚依据。这种指责对于有些农户或者企业来说无关痛痒,起不到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各部门制定相应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及惩罚措施,并且惩罚名单与一些部门、企业相联系。例如:如果出现失信行为,不仅当即接受相关单位处罚,而且该处罚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影响失信者的一系列行为:禁止从事该行业、禁止贷款、禁止申请政府补助、甚至禁止购买火车票等,惩罚可与日常生活联系,增加信用的威慑力。综上所述,构建与农村经济特点相适宜的信用管理体系,才能积极推进信用工作的开展,找到农村与经济现状的契合点,使农村经济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军:基于效益理念加强江苏省企业信用管理建设[J].商业经济,2015(03).

经济发展特点第2篇

关键词:烟台蓝色经济

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对山东的蓝色经济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烟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认真研究烟台的蓝色经济发展,是当前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由此,笔者拟对烟台蓝色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烟台蓝色经济的发展与南方一些沿海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蓝色经济总体规模较小,集群效应不能有效发挥,能够拉动港口经济迅速发展的临港石化和造船企业数量较少、膨胀较慢,新兴海洋产业规模不大,滨海旅游业发展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科技含量偏低。高科技海洋产业在整个海洋产业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海洋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与海洋开发的高技术特性、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需求不相适应。三是发展投入不足。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受紧缩政策影响,涉海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港口建设相对滞后,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四是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以及海上交通事故、突发性油污染等一系列因素,海洋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亟需加强。

一、烟台蓝色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烟台蓝色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现已初具规模。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港口建设步伐加快,港口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目前,烟台市新建、续建港口项目18个,港口工程数量和投资额均创近年来新高。以烟台西港区、芝罘湾港区、莱州港区和龙口港区为重点的大型、深水码头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全市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50多个。疏港交通体系建设拉开框架,德龙烟铁路、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已开工,烟台西港区、莱州港区疏港高速公路已开始建设。随着港口承载能力的增强和疏港交通体系的完善,有力促进了港口物流和海上交通运输业发展,以烟台港集团、渤海轮渡、中韩轮渡为龙头的海洋运输企业蓬勃发展。

2、临港工业规模进一步膨胀,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全市临港工业实现营业同比增长,造船和海洋机械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海洋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造船(整船)、船段及海洋工程装备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莱佛士船业、大宇造船、中柏京鲁船业、渤海造船以及巨涛海洋重工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成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同时,启动了一批临港石化项目,万华老厂区搬迁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蓬莱安邦石化进入全面建设施工期,海阳核电一期工程顺利推进。

3、渔业结构不断优化,渔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烟台市大力实施水产良种工程,加快推进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远洋捕捞和人工鱼礁建设规模,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和休闲渔业基地,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逐步形成了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渔业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深入开展药物残留专项检查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五大专项行动,推行水产苗种许可制度,完善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提高了水产品质量水平。

4、滨海旅游业投入持续加大,特色旅游集群初步形成。烟台市以打造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为中心,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原则,不断加大滨海旅游业培植力度,先后启动实施了烟台大南山生态建设、牟平养马岛旅游综合开发、蓬莱三仙山景区等一大批旅游开发项目,在全市形成了旅游投资开发热潮。目前,全市在建旅游项目42个。随着旅游开发的持续加大,龙口南山、牟平养马岛、开发区金沙滩以及蓬莱、长岛、海阳等海滨度假区特色旅游集群逐步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均衡,产品体系更加完整,产业集聚度明显提升。

5、海洋新兴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成为蓝色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市海洋风电、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势头猛、后劲足,截止到目前,全市已有大唐莱州风电一期工程、莱州东源土山风电项目9个风电项目全部竣工投入运营,海阳市行村镇的海洋化工产业园、莱州市银海盐化工产业园现已初具规模;烟台东诚生化、布鲁拜尔生物制药、东方海洋、万利生物制药等一批海洋生物制药企业新产品开发也取得实质性进展,逐步进入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二、新视角下的烟台蓝色经济发展思路

推进烟台蓝色经济发展从金融危机等新视角下分析,必须站在宏观的高度上,以全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开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机遇为契机,抓住国家政策调整和拉动内需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陆海联动发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投资,加快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物流业发展,突破发展临港石化、造船及海洋机械制造、核电等重点产业,提升优化现代海洋渔业,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培植发展海洋新兴产业,进一步膨胀海洋支柱产业规模,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发展现代临港物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港口资源优势,以港口为龙头,按照“综合物流区”和“专业物流链”的模式,发展现代临港物流业。加快建设一批临港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全力做好烟台保税港区的规划和争取工作。着力打造芝罘湾港区、烟台西港区、龙口港区、莱州港区等几个现代临港物流园区。采取合并或调整航线等资源整合的方式,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2、重点发展造船、核电和石化等临港工业基地。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的原则,做好临港工业规划和发展。造船及海洋机械制造业要抓住国际船舶制造业加快转移和国家出台《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机遇,加快建设开发区、蓬莱两大船舶及海洋机械制造产业集聚区,重点加快海洋工程船、远洋渔船、豪华游艇等特种船舶和高技术新型船舶的建造,同时着力发展船舶配套企业,培育船舶配套产品集群;核电产业要结合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以海阳核电的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核电通用设备制造项目,搞好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完善核电产业一体化体系,规划建设海阳核电产业园区和莱山核电技术研发集聚区;临港石化产业重点依托现有油品及化工码头、液化仓储基地以及大型石化企业等,启动建设烟台化石化学产业园,重点抓好万华老厂搬迁和莱州至昌邑、烟台至淄博地下疏油管线的建设。

3、优化现代海洋渔业,大力发展深水养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加大科研推广力度、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资源修复,不断提高渔业资源有效利用率、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以海参、鲍鱼、名贵鱼等名优高效品种的养殖,提高水产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实施渔业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病害生态防治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大力实施以人工增殖放流、鱼礁建设、深水网箱养殖和保护区建设为主的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工作。

4、整合陆海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科学整合陆海旅游资源,完善产业体系,推动滨海旅游业由数量型到效益型的转变。积极培育“1+3”旅游板块的亮点,整合各板块的优势资源,促进区域融合。通过重组、引进等方式培植大型旅游公司形成集“吃-住-行-游-购”为一体的旅游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城市品牌,积极推出旅游精品路线和产品,丰富海上游、滨海度假游、海岛民俗游、“渔家乐”等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打造富有海洋特色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提升滨海旅游服务水平。同时,对全国最大的陆连岛――芝罘岛的规划建设加快进度。

三、加快推进烟台蓝色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建议加大对烟台市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烟台市的港口发展对于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烟台港西港区建设处于规划扩建期,德龙烟铁路建设进展缓慢,蓝烟铁路档次低、运力不足,难以满足烟台港发展需要。建议将烟台西港区、德龙烟铁路、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重点项目纳入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统筹研究推进,并在土地使用、海域使用金征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推动烟台港持续快速发展。

2、建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议加大对海洋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整合优势科技资源,主攻海洋生物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在海洋生物制药、海水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监测技术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成果,为促进海洋经济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3、建议深化海洋经济投融资机制改革。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建议中央财政增设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将收取的海域使用金省级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海洋经济发展,真正做到取之于海、用之于海。二是制定海洋经济投资优惠政策,健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快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行政性收费减免政策、贷款利息补贴政策,鼓励涉海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上市融资,积极利用外资或开展国际合作。

4、建议继续纵深推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一是扩大水产品出口。利用烟台现有的水产品生产优势、价格优势、地缘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强水产品养殖、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从源头上提高和监控出口水产品质量,化解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对水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培育出口创汇多、产品结构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和产品,推动优势产业做大、龙头企业做强、知名品牌做优,促进出口持续增长。二是加快“走出去”步伐。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海洋企业“走出去”的规划指导。加快制定优惠政策,健全服务与保障体系,努力为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1、《烟台市海洋史志》

经济发展特点第3篇

【摘要】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率总体上已经放缓,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传统意义上廉价劳动供给优势已然告罄。就资本投人而言,随着人口老龄化、传统工业化结束,以及消费率缓慢提高等,储蓄率开始下滑。技术进步的动态仍然令我们失望:资本回报率低、技术进步缓慢,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新常态;机遇;挑战;经济放缓;转型

一、新常态的由来及其背景

在中国,新常态一词则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发展阶段密切相联。2014年5月,主席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使用新常态概念。7月29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主席又一次用新常态来概括当前经济形势。11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主席集中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并集中表达了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机遇的乐观预期。到了2014年12月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主席从九个方面,详尽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成因及发展方向,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提出的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新形势和深刻揭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新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一种战略判断。这一战略判断,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研判国家经济形势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性思想。整体上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层面讲,全球经济格局已发生深刻调整,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回顾我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历程,可以发现,依靠广阔的世界市场所带来的强大外需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但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世界经济已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显著特征,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需环境已不复存在。美欧等经济强国相继提出“再工业化”、“2020战略”、“重生战略”等措施,试图重构国际贸易规则,贸易保护主义也纷纷抬头,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调整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雪上加霜。从国内层面看,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人口红利、资源环境红利等已逐渐衰减,已难以保持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比较优势。从实际情况看,东部发达地区“民工荒”等现象的出现,我国“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传统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与此同时,经过三十多年高速的经济发展,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高,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已难以支撑年均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长,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回落到中低增速的“新常态”。

二、减速新常态下的特点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率总体上已经放缓,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传统意义上廉价劳动供给优势已然告罄。就资本投人而言,随着人口老龄化、传统工业化结束,以及消费率缓慢提高等,储蓄率开始下滑。技术进步的动态仍然令我们失望:资本回报率低、技术进步缓慢,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要言之,劳动力和资本投人增长率下降,技术进步缓慢,三因素叠加,导致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二是资源配置效率变化。过去30余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大量资源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从效率低的第一产业转移到效率高的第二产业,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三是创新能力不足。根据汤森路透的研究报告,2012年,以专利为主要指标的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排名,中国企业无一上榜,以知名商标为主要指标的世界品牌100强当中,中国仅有4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对25家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统计显示,其无形资产占企业总资产比例平均仅为0.65%,而其中知识产权资产占无形资产的比例则仅有16.98%,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差距显著。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使我们忽视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正如指出的:“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始终面临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的缺陷。

三、新常态下的新矛盾和新挑战

在新常态下,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进入了一个新的中高增速平台。毫无疑问,与这个新平台“内洽”的一系列经济指标,如储蓄、投资、物价、就业、财政收支(包括赤字)、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货币供给、利率等等,均呈现出新的性状。这些变化将在几乎所有领域中引致“水落石出”效果,这不仅会暴露出我国经济运行长期被掩盖的深层次矛盾,而且会引发新的矛盾。这些矛盾,构成新常态下的新挑战。1.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然而,当前中国产能过剩之严重,绝难用市场经济的一般道理加以解释,其中,深藏着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当然在于企业盲目扩张,但是,若无其背后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推波助澜,企业的肓目扩张绝难形成气候。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本地就业和税收人,同时也为获取中央政府的产业优惠和转移支付,无不以“画地为牢”的方式扶持本地企业。产业政策导向上的趋同,致使各地区之间出现较为普遍的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全国加总,产能过剩就是合乎逻辑的结果。中国地方政府“父爱主义”的产业政策,客观上有着“自造”道德风险,引致企业不计成本盲目扩张的倾向。在市场经济中,因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的损失,是由企业自身承担的,而在中国的体制下,造成的损失可能最终都要由政府来买单。基于这种体制,一些企业或地方政府在做投资决策时就会更加冒进,由此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就更形严重。中央已经决定采取综合措施来根治产能过剩,其要点可概括为“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然而,这些战略安排,主要还是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而中央精神的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在创造合适的机制方面下功夫。

四、对于解决新常态下产能过剩的建议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真正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是根治产能过剩的关键。换言之,我们需要培育高效率的市场机制,并依托它来进行产业重组;其次,应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配置存量资本中的作用。由资本市龆不是行政干预来调整产能、消化过剩,应是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路径。再次,解决产能过剩要有全球视野。要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以及未来产业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探讨解决国内产能过剩问题。“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将有利于我们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高度来推动产业和产能转移,从而缓解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特点第4篇

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内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显著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后,私人消费上升势头趋弱,由于目前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2006年以来,欧元区内需明显复苏,尤其是企业投资增势良好,呈现出新一轮增长的迹象。2007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个别国家政策调整(如德国提高税收等)影响,增幅略为放缓,但总体增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则将继续维持缓慢回升态势。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拉美地区多个国家政府换届后,有望推出新的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著扩大。受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2.6%。根据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和2.7%。2006年二、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仅为2.6%和1.6%,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6%。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利率上升以及住房市场降温,国内消费受到影响等。但是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会有所放慢,但是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至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住房市场放缓将使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并将继续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抑制消费者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给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带来正面影响,有助于美国经济稳定。在经历了二季度的较快增长后,欧元区三季度表现依然强劲,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经济2006年和2007年预计分别增长2.4%和2.0%,其中2006年的增长率将是过去六年来的最高纪录。至2006年10月,日本从2002年4月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受国内需求扩大的支撑,日本经济仍将保持乎稳增长的势头。但是日本经济总体上看是处于恢复状态,如果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或是国内政策应对不当,日本经济仍有再度陷入通缩的可能。

在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自2002年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imf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3%和8.2%。其中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8.3%和7.3%;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盟4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6%;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4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6.3%。该地区的石油出口是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拉美地区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预计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4.8%和4.2%。

除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外,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所作的相应调整。如贸易自由化和灵活的汇率体制、财政及赤字的减少、投资和外贸环境的改善,私有化和鼓励私营发展措施完善等。但是,持续高油价、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禽流感疫情以及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影响。

4、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二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减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回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一至三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比较,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趋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政治形势、局部动乱、罢工、生产事故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以及对市场供应心理预期等,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国际油价高开高走,在4月份大幅飙升,一举突破每桶70.75美元两个关口,此后基本稳定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平台。随后受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加剧,7月继续震荡攀升。纽约市场油价7月14日盘中曾经达到每桶78.40美元的高点。8月份后国际油价一路回落,至10月初已经回落至60美元以下。2006年前8个月国际市场原油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分别为每桶68.57美元和68.77美元,比上一年均价上涨21.1%和21.0%;然而9月均价则分别骤降至63.80美元和63.90美元。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于放缓是近期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此轮油价的上涨呈现持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油价上涨主要反映的是强劲的持续性需求增长。近期,由于市场对国际原油供应紧张担忧的缓解,对伊朗、朝核问题的反应更为平和,不再像早些时候地缘政治局势任何风吹草动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同时,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充足也大大降低了投资基金炒作抬高油价的空间,一些投资基金因此撤出油市转向股市等其他投资领域。这些因素均促成了近期国际油价的较快回落,但油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近年来,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明显提高,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上,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比预期的要小。但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原油价格走势和近期仍然处于高位价格状态。

5、全球通货膨胀适度变动不明显

2005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为控制通货膨胀,主要国家和地区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紧缩货币的政策。美联储连续12次加息、欧洲央行则一年内五次提高利率。目前,全球利率水平比2004年明显上升,有利于抑制物价水平的上扬。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石油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不断攀升。2006年年底以来,受暖冬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综合影响,石油价格显著回落。在世界总需求放缓的情况下,石油价格的升幅有望减弱,从而为抑制物价上涨做出贡献。由于各地区经济增长幅度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物价上涨将不太显著,而发展中国家价格涨幅则有加大之势。

6、货币政策走向分化,利率水平趋同

2006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保持一致。在美联储不断频繁提高利率的带动下,欧洲央行也有规律地升息以保持物价稳定、避免经济和金融的动荡。但是,进入2007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在经济走势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步。美国经济走软势头明显,如果继续收紧货币,则有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威胁金融稳定。而且,目前美国利率水平已接近中性。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仍需刺激私人消费和投资来维持经济增长。因此,下半年,如果经济走势明显恶化,美联储极有可能改变货币政策方向,采取分步连续降息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欧元区经济景气仍保持上升势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热情正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德国提高增值税,将拉动该地区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欧央行为控制通货膨胀将继续适时收紧货币。同时,日本央行也表示将根据经济情况变化调整货币政策。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欧之间的利率差将显著减小。

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1、关国经济能否软着陆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伴随房地产市场退潮,美国经济2006年增势明显放缓。2007年,美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软着陆,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情况。目前房地产的降温幅度还处温和尚可调控,对经济未形成严重冲击。但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变化情况。如果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继续维持相对低水平,那么房地产市场动荡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私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均将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严重打击消费和投资,延缓经济增长步伐。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连续增长是此次世界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之一,欧洲和日本乃至东亚及拉美等地区的增长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近两次的经济周期运行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后,私人需求增加,企业投资活跃,会逐渐拉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回升,并波及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欧洲仍处于结构转型期,需求增长受限;而日本刚刚呈现复苏迹象,经济增长基础不牢固,所以都无法承担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任。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下滑,将相应牵制欧洲和日本等发达世界的经济回升进程,从而给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隐患。

2、美元汇率波动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

近几年,虽然世界经济呈现持续增长势头,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未消除,反而有所加剧。主要表现就是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2002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回升,美国的贸易赤字持续扩大。2006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7653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485亿美元。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基本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美联储从2004年起连续17次提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至5.25%的高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利差不断加大。加之美国经济连续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吸引了许多国际资本的流人,从而以资本项目的盈余适当弥补了经常项目的赤字。

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减速,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很有可能是不断降低利率以避免经济出现大幅波动而滑入衰退边缘。一旦美联储停止升息,甚至转而降低利率水平,美元贬值速度就会大大加快。由于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加快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步伐,从而引发资本的外移和美元进一步贬值。美元缓慢长期贬值有利于逐步减轻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促进国际经济的平衡发展。但如果美元出现快速大幅贬值,则将严重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世界经济增长形成冲击。

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态势

从2006年年末开始,国际石油价格显著回落。进入2007年,受暖冬影响,需求增长有限;加之库存充足,因此油价继续滑落,曾至50美元的低点。总体上看,2007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石油需求上升速度减慢,从而有利于抑制油价的上涨。但是,另一方面,石油价格也很难长期维持低水平。由于前几年在石油开采和提炼方一面的投资相对不足,短期内,供给能力难以迅速提高,这种供应的刚性对价格的波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如果油价一段时期内偏低,将影响生产国的利益,可能引发生产国联合限产。此外,除气候和自然灾害外,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的影响也更为显著。伊拉克战后局势一直欠佳,短期内难以恢复稳定局面;而围绕伊朗核设施的争端仍在持续;其他石油生产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也时常出现动荡。总之,石油价格的每一次大幅波动,都会干扰经济的平稳运行。

4、国际游资规模扩大,流动方向变幻莫测

随着近几年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国际范围内资本赢余和财富也相应不断扩大。尤其是2005年以来,石油价格的高企,使得石油输出国以石油美元形式积累的财富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也累积了大量的外贸顺差,这些都使国际范围内的流动资本显著增加。这些资本除消费以外,如石油输出国通过进口大量的产品平衡了其石油出口方面的盈余,很大一部分则投入国际商品、外汇、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市场,寻求获利机会。由于这些资本规模庞大,逐利性和流动性强,其针对某一市场的集中和频繁进出,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但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逐渐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从而引发债券和外汇市场的动荡,并波及其他商品和资本市场,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进程。

5、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将面临挑战

面临主要问题是:一外贸依存度过高,引发贸易摩擦、产业安全风险;二外汇储备过快成为短期内不可逆转趋势;三巨大能源消耗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受阻;四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可能使我国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等。

三、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政策建议

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经济形势,我们应未雨绸缪,早做安排和调整。具体为:

1、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尚好,世界经济有望持续增长。我国应利用此有利时机,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严格限制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适时进口我国经济发展急缺的石油、矿产等资源,适当控制贸易顺差,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

2、调整外汇储备构成,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今年,随着美国经济的走软及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的调整,美元兑欧元及其他货币总体上将进一步贬值。我国应密切关注外汇市场的动态,在美元每次阶段性回升时,调整外汇资产比例,适当增加欧元和其他货币的持有量,以避免美元资产过多而引发的被动局面和资产损失。

3、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

一是力促美欧放弃对我出口的歧视性政策。美国、欧盟是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对其高级材料、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电子技术、先进装备、信息通讯、生命科学、原子能技术、光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产品具有广泛的需求。我们一方面要处理好与美欧的外交关系,鼓励其用实际行动构筑建设性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要多作美欧高技术企业的工作,通过

这些企业向其政府施加压力,放宽对我高技术出口限制。二是鼓励国内企业进一步增加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三是加快国内服务产业开放步伐,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城乡居民扩大国外旅游、留学等消费。

4、适当调整出口结构,控制出口增长节奏

一是继续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逐步减少初级产品出口。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四是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五是引导企业着眼于长远和大局,在占领市场方面留有余地,避免出现出口数量激增,影响当地经济和就业,引发强烈反弹。必要时,通过行业协会采取必要的出口限制措施。

5、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

要借鉴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对我加工贸易投资的做法,在不对我产业安全、出口、就业造成大的影响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企业把后道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我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市场,或利用当地配额直接向美国、欧盟出口。加工贸易投资重点是:一是国内原材料、零部件供给率较高的产品;二是最后一道加工环节增值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是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对美、欧被动配额出口产品。

经济发展特点第5篇

10多年以前,桑桑地区的酥油、艾玛岗的土豆、联嘎姆的糌粑,仅仅是当地贫穷农牧民“孤芳自赏”的一道道美味“土”佳肴。他们知道桑桑酥油香醇,懂得艾玛岗土豆脆嫩,知道联嘎姆糌粑白细甘醇,却不懂得让这些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佳品,变成他们摆脱贫穷的手段。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深居一隅的藏族农牧民的观念得到更新,“桑桑酥油”、“联嘎姆糌粑”、“艾玛岗土豆”等这些“金子”,以其优异的质量、独有的口感、悠久的历史闯入现代市场,进而成为品牌,发出耀眼的金光。

来自日喀则昂仁县的“桑桑酥油”,如今在后藏一带是尽人皆知的知名品牌。盛产“桑桑酥油”的桑桑镇,位于多雄藏布流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牧草丰美,繁育良种牦牛,牛奶质量上乘,做出来的黄酥油口感好,味道纯正。

昂仁县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牧民群众商品意识的不断增强,‘桑桑酥油’的商品率逐年提高。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昂仁县政府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利用毗邻219国道的优势,扩大酥油的加工和销售力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生产。”目前“桑桑酥油”的年产量已近两万公斤。

酥油做为藏族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其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来自西部的“桑桑酥油”,正是瞄准了这一巨大的市场,通过对传统酥油产品进行现代的优质加工,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市场道路。

这位负责人说:“由于传统的酥油加工方法很粗糙,夹杂在酥油中的杂质、颗粒偏多;传统的酥油包装造成酥油细菌超标,易变质等等,这些都阻碍着‘桑桑酥油’走向现代市场。”他说,对此昂仁县决定从灭菌、去杂质、精细包装入手,把“桑桑酥油”加工成纯天然、绿色无公害、方便携带、储存和食用的超市商品。而同时为了更大地占领的酥油市场,增加农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昂仁县申请注册桑桑酥油的商标,并请中央工艺美院的专业设计师设计“桑桑酥油”的商标。

如今,“桑桑酥油”、“艾玛岗土豆”以及由优质青稞加工而成的甘醇、白细、口感好的“联嘎姆糌粑”等传统的土特产品,已经从深山沟壑中走来。

南木林县:念好“绿色土豆”经

“买土豆,一定要买艾玛岗土豆。”一位在日喀则市最大的菜市场买菜的居民说,“艾玛岗土豆不仅口味极佳,而且不施化肥等农药,是纯绿色食品。”

艾玛岗是“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最成功的一例,这里昔日的荒滩、荒坝,如今绿树成荫、水渠纵横交错、农田平整,极大地改善了当地藏族农民的生产条件。南木林县充分利用艾玛岗的自然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光照资源,鼓励当地农民念好“土豆经”,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记者在日喀则市大小菜市场看到,卖土豆的几乎所有商户都自称是艾玛岗的,都自诩自己的土豆是艾玛绿色土豆,可想艾玛土豆在市场上有着无穷的“魅力”。

据南木林县的负责人达瓦介绍,他们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提倡种植绿色土豆,去年,全县种植的绿色土豆面积达到3000亩,平均亩产3263公斤,年销量150万公斤。通过种植土豆和全县的劳务输出,南木林县去年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幅较大,达到1090.22元,比2001年增长8.24%。

据专家鉴定,绿色艾玛土豆含有丰富的钙、磷、维生素C、E等元素,对人体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

“艾玛人商品广告意识的增强,也是艾玛岗土豆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重要原因,”达瓦继续说:“去年8月份,在日喀则地区举行首届珠峰文化节的时候,我们南木林县打出了‘绿色食品’――艾玛土豆的大型广告招牌,从此艾玛土豆不仅成了南木林县的拳头产品,而且也成了日喀则地区的特色产品。”他说,为了进一步增加艾玛土豆的知名度,形成艾玛土豆产业化生产,南木林县已经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了艾玛绿色土豆的商标。

随着艾玛岗土豆在市场上的立足,南木林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种植土豆作为发展特色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2001年,南木林县在稳定青稞作物产值的同时,不断增加土豆和蔬菜种植面积,缩小豌豆、小麦的种植面积,今年,土豆的种植面积扩大到近8000亩。

为了进一步提高艾玛土豆的产值,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规模化生产结构,南木林人又积极筹备成立艾玛岗土豆加工厂。对此艾玛岗乡的农民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农民扎西说:“以前,不敢大面积的种植土豆,是因为我们这里的土豆产量特别高,这样就怕到时拿到市场上卖不出这么多的土豆,现在成立土豆加工厂,就可以把土豆全部出售给公司,我们等着收钱就行了。”

拉孜县:“小”藏刀劈开“大”市场

藏刀做为喜食肉类的藏民族日常生活用具,充分体现了藏民族文化的特质。精美的手工雕刻,坚韧的钢质以及传统的家庭作坊,都是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民族文化的内涵。

随着藏族文化在新时期逐渐变成一种显学,受到国际国内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这片高原圣地旅游观光,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藏刀也越加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这样便促使原来零星生产、只供用来食肉的藏刀,逐渐变成了市场的宠物,变成了旧时被视为下等人的手工艺人走向富裕的重要依靠。

来自北京的游客刘文,不仅非常喜欢藏刀,而且还对各地藏刀的特性了解不少。他说:“我已经买了不少藏刀,大小不一,风格也各异。”他指着一把刀刃非常锋利的藏刀说:“这种藏刀是产自谢通门县卡嘎村的,刀鞘雕龙刻凤,刀把精致玲珑,刀刃锋利无比。”他又指着另外一把刀对记者说:“这种藏刀产自拉孜县。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来制刀的钢质非常好。”

盛产藏刀的拉孜县孜龙村和谢通门县卡嘎两村,如今在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而藏刀从最初零星生产的家庭作坊到如今按照市场需求规模化生产,不仅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生产藏刀的农牧民增加了现金收入。

孜龙村一位制作藏刀的人说:“旧社会的,打铁的人被视为是最下等的人,喝酒都要有自己的杯子,不能象别人十几个男人在一个杯子里畅饮。可如今不同了,藏刀已经成了很好的东西,很多人还得求我们帮着给他们做刀呢!这样我们不仅有了很可观的收入,而且也没人再看不起我们了!”

面对市场给藏刀带来的极大空间,谢通门县在1999年,由县乡镇企业局牵头,成立了卡嘎民族工艺藏刀厂,申办藏刀生产许可证,召集全村藏刀生产技术较好的人员,形成了如今的拥有员工13人,固定资产12万多元的规模。而拉孜县在2001年,共销售藏刀3340把,销售额达到了近19万元。

全部是手工打磨、雕刻制作成的藏刀,很好地保留和继承了民族传统工艺的优秀技术。它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艺术性,赢得了国内外很多人士的青睐。但由于传统的加工技术比较落后,且不能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系,因而面对市场越加激烈的竞争,藏刀生产有待提高工艺技术,制作成精美的装饰用品。

谢通门县的负责人普布说:“为了能使卡嘎藏刀占领区内市场,打入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发展全县的特色经济,我们将依据扩大规模、强化服务、机械处理、工艺求精、打出品牌、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发展卡嘎藏刀厂。”

他说,将卡嘎藏刀厂升级为卡嘎藏刀责任联合体,采取工厂+个体户的方式,将原有的13名员工增加到25人;引进设备,购买电动砂轮机和钢板切割机、打孔机等,把原先的一部分手工制作变成机器运作,而关键的工艺加工仍由手工完成,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力争实现年产值100万元。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还准备增添藏刀的品种,形成系列产品。把银制和铜制藏刀打制成5CM、8CM、15CM、25CM、30CM、50CM等不同规格的产品,根据顾客的需求,雕刻不同的花卉、龙凤等图案。”普布说。

如今,藏刀生产已经成了谢通门县和拉孜县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自治区和日喀则地区今年提出的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举措。在传统精湛的手工艺术品制作方法上,采用现代技术的支撑,的藏刀生产必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仲巴县:牛羊“踱步”出国门

地处西部边境的仲巴、萨嘎等县,充分利用边境线的优势,搞活与尼泊尔商人的贸易,从以前牛羊肉的出口,逐步发展到今天活畜出口,为牧民群众增加现金收入闯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仲巴县是日喀则地区唯一的纯牧业县,也是全地区最大的边境县。总面积459万平方米,天然草地面积4985万亩的仲巴县,积极利用边境线长、通商口多的优势,瞄准尼泊尔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经济。

仲巴县县长次旺罗布对记者说:“草原畜牧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而国外市场前景好是我县大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经济的优势所在。只有控制存栏,加大出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加畜产品的商品率,才能让牧民增加现金收入。”

他说:“以前,牧民传统的观念是牲畜头数越多,就越富有,因而存在严重的惜杀、惜售现象。近两年来,通过我们加强对活畜出口的组织领导,鼓励牧民积极参与边贸交易,树立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在确保国家安全和边境局势稳定的前提下,与尼方商讨,尽量增加边贸市场开放的次数,延长开放时间,活畜出口数量逐年加大,牧民的现金收入逐年增多。”

据介绍,2001年,全县13个乡镇通过本县境内的五个边贸市场和普兰口岸,共出畜103887头(只、匹)。这其中,牦牛出口数为1047头,绵羊81868只,山羊20970只。2001年,全县出畜纯收入达到了2000余万元。

仲巴县一位牧民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出口牦牛在尼泊尔的平均价格为每头1500-1600元,成年公羊每只为220-270元,母羊为150-200元,这些价格均比国内价格高出30%以上。这样以来,一头牦牛出口至少可以比在国内出售多赚450-480元,一只公羊可多赚66-81元。

经济发展特点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四主形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发展趋向

一、问题的提出

如果要问,谁有本事用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把一块长方体磁铁砍成两半?答案是肯定的,都会说“能做到”。但如果附加一个条件,砍成的两半必须一半是正极,另一半是负极,那么可能就没有人敢说“我能做到”了。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导引,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指出“社会主义”加上“市场经济”,才是完整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这里,“社会主义”是“点睛之笔”,不可或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上的模糊认知,必然会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正如党的一系列文献和我们每天手捧的教科书上所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且指出,以上特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也强调说,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总之可以认为,撇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抽象地讲市场经济,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们变异和异化为“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三、新自由主义倾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化和我国社会w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向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向只能是“社会主义”的。但改革中新自由主义倾向对“社会主义”这一方向的隐晦和规避,如极力主张全盘私化,一味叫嚣公退私进或国退民进等,使得我国“四主型经济制度”即公有主体型各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多结构市场制度和自力主导型多方位开放制度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异化,使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发生动摇。长期以来,一些人只喊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就是不说他所说的改革究竟是什么样的改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说的“四个不”,即“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被他们仅仅异化为“一个不”,即“不改革”。这样对我国“四主型经济制度”的异化,结果只能是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无奈,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久推难转”、“转而不快”,是众多社会矛盾的高发频发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不断累积。

刘国光先生在“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答词”中说:“我总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劳动人民的立场,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立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立场,是正直的经济学人应有的良心,是不能丢弃的。”刘先生上面这段话,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趋向,蕴含着在看待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健康发展问题上的阶级情感,以及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

阶级情感,即站在何种立场之上。很明显,新自由主义者站在“胜者通吃”的立场上,站在漠视和轻看广大弱势群体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之上。而这样的立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属性相悖,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性质相悖,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相悖。

理论理性,即新自由主义者根本上违背了起码的常识,这就是所有制的决定作用。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地位和作用的态度,历来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学说的分水岭。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岂能漠视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立场。新自由主义者淡忘了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底层民众不仅仅是个受苦的阶级,而是肩负着实现伟大历史使命的先进阶级”等科学论断。当下我们国家所累积的诸多民生问题,甚至出现的与社会主义相悖的两极分化现象,正是理论理性的缺失所致。

实践理性,即坚定地以当下中国的具体国情为根本实践依据,以关注中国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和弱势群体的立场,坚定地以社会主义方向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2]程恩富,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M],上海财大出版社2012年版第53-57页

经济发展特点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模式 制造业 新经济

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和竞争活力,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却显得对应迟钝,缺乏竞争活力。在短时间内将成功与失败两面的先后展现,为我们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提供了正反两面资料。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在经济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全面的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从制度看,市场经济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经济制度,从模式看,同样的市场经济制度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同样的制度之所以表现为不同的模式,就在于构成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要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组合。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6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80年代的高速增长中,逐渐定型。 从构成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关系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

1、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从所有制的角度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市场经济。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从大范围来看,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西欧和北美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市场导向型市场经济,具有东亚文化背景的东亚地区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日本的市场经济则是东亚地区最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二战之后,也是最早以政府导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 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利。日本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控,主要通过这样一些途径来进行。

一是运用产业政策诱导社会资源向政府调控的领域和方向配置。从战后50年代重点发展纤维等轻工业,到60年代重点发展钢铁和化学工业,从80年代转向重点发展电器机械和汽车业,到90年展电子机械和信息产业的选择,每一次产业的转换选择,都是在政府产业政策的诱导下进行的。

二是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保护”关系,保证企业投资和管理符合政府的产业调控的方向。日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不是欧美国家那种纯粹的纳税关系。日本政府与企业之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指导和保护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一系列政策指导上,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如在日本存在的“神仙下凡”制度,就是从人际关系方面加强了政府对企业指导。在日本存在着论资排辈年功序列制的官员升迁制度,由于越往高层,其职位越少。为了解决到一定年限需要提升的官员,而没有空缺职位的矛盾,采取了从政府派到企业任职的制度。这种制度就是所谓的“神仙下凡”。大量政府官员“下凡”到企业,从人际关系上强化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三是运用政府计划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资源进行直接配置。日本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直接配置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80年代末经济不景气以来,通过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其次就是从50年代开始的每10年制定一次的“国土开发综合计划”。为了解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推行的国土综合开发计划,是日本政府按照计划对开发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计划。尽管这种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投资,但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2、从国际与国内市场看, 是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

由于两大原因,使日本的市场经济表现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一是国内资源的短缺。二战后日本推进大规模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大量进口原料和能源。日本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程度高达87%,美国是20%,英国9.3%,西德57.7%,法国80.3%,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在大量进口中形成对外汇的大量需求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在增加进口的同时,必须增加出口。所以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就成为日本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二是二战之后支撑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资本的积累,也需要在引进中进行。这些因素使得日本的市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很高的开放性。

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确立了“贸易立国” 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60到80年代,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和西欧国家进行产业调整的机会,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外贸易体制,实现了国内市场与国家市场的接轨。不断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互补优势原则,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不断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日本经济在国家分工体系中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

战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从50年代开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次国际化(1949年~1961年)是以振兴出口和促进产业合理化为目标的国际化。处于战后恢复时期的日本经济,采取了振兴出口,限制进口的国际化政策。

第二次国际化(1960年~1973年)是适应国际经济自由化而进行的。在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进一步走向自由化的过程经历了三步。在60年代以前实行的主要是限制外资进入重点产业扶持的政策,通过关税和数量限制来限制进口。第二步是从限制进口走向贸易自由化时期。第三步是从贸易自由化走向资本投资的自由化。

第三次国际化(70年代到90年代)是以解决贸易摩擦政策对应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日本的贸易收支自1962年起完全盈余化,70年代后期对欧美的贸易盈余呈现剧增,如何对应贸易摩擦成为日本外贸政策的中心。

3、从宗法关系与市场关系混合中生成的企业制度,是一种团队精神很强的企业制度

在80年代,人们总结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功的经验中,曾将充满团队精神日本企业制度作为主要经验予以研究。高度敬业和充满团队的企业精神是如何形成的,这曾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日本企业高度敬业的团队精神来自其特有的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从总体上看,是由两种力量或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宗法依附关系与市场竞争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日本的企业制度,也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特征,如现代日本的企业大都是股份制企业,在日本也存在庞大的证券市场,企业的经营活动也都遵循市场竞争规律。但这些并不是日本企业制度的全部,有些东西在现代日本企业制度中,则是某种形式的存在。如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日本企业只是一种形式的存在。构成日本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构成日本企业制度的独特性,是存在于日本企业中的另一种关系,即自上而下的具有浓厚宗法色彩的依附关系。

这种宗法依附关系,分这样几个层次存在。第一个层次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即政府对企业指导、保护的“护送船队”关系。政府对企业除了通过产业政策诱导和管制外,还通过“神仙下凡”派往企业的官员,对企业进行渗透。第二个层次的关系是行业关系。行业关系通过行业协会和财界组织来实现。行业协会没有政府背景,主要协调行业内事宜,制定行业标准。第三个层次的企业之间的“序列关系“。企业之间的序列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关系。(1)隶属于企业集团(财团)的序列关系。日本不同的财团在历史上属于同一财阀延续下来的。每个财团以银行和商社为中心形成松散的联系。同一集团之间在商业上相互照顾。如企业之间的商品采购要优先从本财团内的企业采购。如在日本研修中参加富士通举行的多次酒会上,所用啤酒是和富士通属于同一财团的企业的啤酒。(2)主银行关系。日本企业的金融业务都由一家银行承担,银行向企业派遣干部,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银行出手救济。(3)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专属配套关系”。中小企业依附某一大企业专门为其提品配套,大企业保证中小企业的经营业务、向中小企业派遣干部、提供技术并压其降低成本。政府的指导、行业协会和财团、主银行隶属、专属配套等构成了企业的存在外部关系。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工会、雇佣终身制、年功序列制等制度来维系。

市场竞争的关系是一种横向的关系,而自上而下的从政府到财团、从银行到中小企业的关系网是纵向关系。将企业划分在不同的条块之中自上而下的序列关系具有一定的依附性。某个企业一旦脱离或背叛隶属的某个财团或他的主银行,可能会为企业的生存带来意向不到的危机和灾难。任何一个日本企业都面临着两种关系的约束,即竞争关系和依附的关系的约束。这种自上而下的依附关系并不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而是对既定历史关系的承袭。是古代自上而下的封建宗法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再现。如日本的财团就是日本历史上财阀关系的沿袭。同样政府对企业的保护,银行对企业的控制,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也是古代封建社会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封建皇权对超经济控制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把这种自上而下企业关系称其为古代宗法依附关系的遗留。这种关系的存在同日本的近代历史有关。日本从古代的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走的是一条改良道路。现代的资本主义关系是在保留古代封建关系的框架下渐进形成的。现代的日本企业存在于市场关系与遗留的宗法关系混合生成的制度中,也就不足为奇。

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在本质上也是使员工不得不依附企业的一种宗法关系。因为在日本所有企业都是隶属某个财团或某个银行,所有的企业都实行终身雇佣,而且是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形式上分离,实际上的不分离,所以在日本并不存在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家市场。从表面上看,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的存在是对市场竞争关系的抑制。特别是按照西方的古典经济学观点,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是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但是在现实日本市场经济中,正是这种依附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却成了日本企业精神的形成根源。这种从古代社会遗留下的依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日本特定文化的背景下,变成了员工对企业、小企业对大企业,大企业对银行、企业对政府的服从和忠诚关系。员工对企业的服从和忠诚在日本企业的内部又变成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企业对政府的服从,使政府的调控信息以最少摩擦得以实现。小企业对大企业的服从,企业对财团的服从,使以高度分工为基础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以最少摩擦而形成。如果说欧美的大企业是在长期的竞争中形成的,那么日本的大企业集团则是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法关系框架中形成的。与欧美的大企业相比,日本企业集团形成时期短,摩擦成本小。这可以说是在短期内日本跨国公司迅速成长的秘密所在。

总之,在市场关系与古代遗留下宗法关系混合中形成的日本企业制度,在80年代以前,表现出了很强生命力和竞争力。这种独特的企业制度,也成了其他国家很难模仿的构成日本经济特点的一种制度。

4、从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上看,是赶超性学习模式

二战后至80年代末发生泡沫经济前,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为了恢复市场,克服通货膨胀,确立了以经济自力为基础的产业政策;在产业选择上,主要推进了以纤维纺织品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第二个时期,是以产业合理化为中心,培育新型产业,充实社会资本。在这一时期重点发展了资本密集型的钢铁、化学等行业。第三个时期,适应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为了实现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迈向经济大国的目标,采取强化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政策。这一时期也是日本的汽车、电器机械迅速发展和走向世界的时期。第四个时期是产业政策多样化的时期,主要是谋求振兴电子产业和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时期。

日本产业政策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产业政策的出发点主要是追求规模经济、鼓励企业间的合并与联合,追求卡特尔效应;二是适应日本经济外向型特点,鼓励出口始终是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三是坚持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置于产业政策的核心,使产业推进和升级始终在技术进步的中进行。日本产业政策这三大特点与日本战后赶超性总体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通过大规模生产提高引进技术的重复使用效率,然后在开拓的国际市场中进行销售,在短期内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际的目标,这就是日本战后推行产业政策的核心所在。实践证明,日本的赶超产业政策是成功的。正是这种赶超政策使日本在短期内,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工业制造大国。

通过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鼓励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日本在80年代以前实现经济起飞的另一个经验。日本的技术进步经验从总体讲是一个学习的经验或二次创新的经验。日本战后技术革新是在引入西方先导技术的前提下,将尖端技术与具体工业流程、产品开发相结合进行追加创新的技术革新。所以在日本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外汇金融政策激励下对西方尖端技术的引进、学习和消化的系统,另一部分是将尖端技术与生产工程和产品开发项结合,进行的技术再创新的。由于属于工程学和实用技术的创新是与市场紧密相联系的创新,所以日本的技术创新是以民间部门为主体的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供给也是以民间部门为主。日本拥有全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和各种各样民间技术人员,日本也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素质工人。这些都是日本80年代在制造业技术领域领先世界的原因所在。这也是日本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所在。同欧美的技术创新体系相比,在研究开发领域,日本工程学占优势,欧美则在理学占优势。

5、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是适应制造业发展的经济模式。

二战以后是制造业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适应制造业发展成长起来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表现出对制造业适应性和强大的竞争力优势。

在技术上,制造业技术需要两次创新。第一次是属于理学上的原理性创新,第二次是在原理的指导下面向终端产品的属于工程学上的适用技术或工艺流程的创新。二战后建立日本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终端产品的二次技术革新系统。80年代以前,如果说欧美在第一次科学创新占据优势,那么日本则在第二次技术革新中占据优势。可以说,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中,日本充当了欧美二传手角色。虽然日本在第一次科学原理的创新中不占据优势,但通过学习、引入的途径弥补了这个不足。由于日本所拥有的技术革新优势是在直接面对市场的终端产品中显示出来的,所以日本所具有的技术优势直接变成了市场竞争优势。而欧美所具有的第一次创新技术优势,由于缺乏二次创新优势,所以在市场竞争中输给日本。

在企业组织方式上,制造业所需要的是“双高式”的企业组织方式。所谓“双高”式是指建立在高度分工基础上中小企业群与高度综合的大企业集团相配套的企业组织。日本存在的大企业控制中小企业的“企业系列”制度,解决了将分散的中小企业纳入社会化大生产问题; 大银行控制大企业集团的“主银行制度”,再加上政府对企业指导保护关系,使日本走了一条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组建其与欧美相抗衡的制造业集团和跨国企业的捷径。从古代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自上而下的宗法关系,虽然抑制了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将遗留的宗法关系改造成适应社会大生产的有序的企业组织关系,却成为日本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组建现代企业集团最经济的选择。为日本高超欧美争得了时间。

二战之后制造业发展的时期,是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时期。在关贸总协定推动下的货物贸易自由化,产品国际化成为制造业时代的市场特征。在特殊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贸易立国”战略,使日本适应界贸易自由化大势,不仅获得了发展制造业所需要的技术、原材料和能源、而且开拓了产品销售的国际市场。

在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是在特定企业制度中形成的以“忠诚”为核心价值的高度敬业的团队精神。正是这种日本精神与市场竞争相结合,才使日本的“企业系列制度”、“主银行制度”“终身制”“、年功系列制”等制度,变成了使内部的摩擦内耗降低到最小程度,使整体的团队作用充分发挥的优势。特别是在企业内部,正是这种敬业精神与日本一流工程技术相结合才创造了风靡世界市场的一流的日本产品。

综上所述,80年代日本在制造业竞争中所表现的优势,并不是某一个方面作用的结果,而是构成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构。日本在80年代所具有的优势,从总体上讲,是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优势。

二、在新经济时代失灵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80年代后期因日元升值引起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不景气之中。日本经济为什么长期无法恢复,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难题。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主要致力于泡沫经济遗留下来的银行坏帐、投资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的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如果将日本经济陷入不景气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泡沫经济的破坏力,这显然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日本经济在90年代遇到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泡沫经济后的遗留问题,而是面对掀起的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制度与结构的深层进行改革的问题。从更广的范围看,实质上是一个如何从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光环效应走出,对日本市场模式进行反思的问题。

1、政府导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

如果说在80年代以前,显示的主要是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的优点,那么90年代以来则频频显示了政府导向型模式的种种弊端。 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政府面对不景气的企业和银行大量坏帐,仍然贯彻“护送船队”的政策时,则变成对破产企业和落后企业保护。由于对应该处理的银行坏帐未能及时处理,延误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在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左右的惯性思维方式的作用下,过分相信政府调控力量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政府的调控力量来走出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大量发行国债刺激经济发展,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巨额国债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

90年代以来,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在解决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上,在新一轮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中频频失灵行为,迫使人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导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问题,实际是一个一个亚洲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问题。90年代经济增长不景气,使日本的政府导向型模式受到了时代的质问,1999年发生的东亚金融风暴的背后,也以同样的方式向亚洲的政府导向型经济模式提出质问。

2、缺乏原创性的技术革新成为昨日黄花

在引入西方尖端技术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工艺流程和产品中进行追加的技术革新的路径,可以说是一条学习、引入西方技术的最佳路径。80年代之前日本的这种作法,堪称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引进西方技术的典范。但是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革命,所依托的技术是原创型的技术。传统的制造业技术,从原创性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可实用的技术和产品,需要两次创新才能完成,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从原创技术的出现到产品的问世,不仅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也是在同一个研究室中完成的。特别是信息技术时代的软件产品,制造技术相对与软件开发技术而言几乎是零。这说明现代的高技术不需要二传手。原创技术的发明者,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将技术变成产品,直接投向市场。如果说在制造业时代,获利最大的是面向终端产品的二次技术创新,在新经济时代获利最大的像比尔盖茨这样的拥有原创技术者,而不是面向市场的硬件制造商。美国的比尔盖茨,根本不需要日本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将他的产品推向全球。在制造业时代,日本和欧美共同分享来自同一源头的水,日本比欧美甚至分享的更多。但在高新技术革命时代,来自欧美之源的水,不需要通过日本就可以流向全世界。 在新经济时代,缺乏原创性技术体系成为昨日黄花。

3\缺乏竞争、创新力的企业制度对新经济对应迟缓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永恒的李嘉图,也没有永恒的凯恩斯,当然也不可能有永恒的企业制度。日本企业制度的优势则是相对于70到80年代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而言,经济发展的环境一旦变化,许多优势的东西不仅不能继续保持,甚至还会走向其反面,变成企业发展的障碍。在70年代,具有高度竞争性和独立性的美国企业,在传统的制造业竞争中输给日本。但从80年代开始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信息产业转变的过程中,在充满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的具有独立性的美国企业和高度流动性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却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从80年代开始,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一大批高科技的新型中小企业纷纷诞生,到了90年代这些企业已成为推动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而出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日本企业,在面对新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挑战中,表现出对应迟缓。在政府保护下缺乏淘汰机制的企业序列制度,缺乏人才流动的终身雇佣制,很难使新型企业在传统的企业制度体系的夹缝中产生。在这一时期,日本企业制度的封闭性,成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障碍。从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一些跨国公司和大的企业集团,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挑战,从产品结构和研究开发方向上,也进行了很大调整,但这是在保留原企业制度下进行的,所以其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有限。

4、日本经济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由于结构和制度的原因使日本经济走出不景气的道路艰难而曲折,日本经济什么时候能够走出低谷的时间表,即使日本的专家与学者也很难确定。但经过十多年渐进的改革和探索,以及对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反思,日本经济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确。从日本专家和学者讲述的内容中,可以发现,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是现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也是日本经济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日本的政府和学者已认识到政府导向型经济模式的弊端,放松行政管制,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适应因特网时代需要的更加灵活的市场经济,是目前日本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 在金融体制方面推进更加自由化、更加有选择性的金融体系。 在金融机构的合并中,允许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自由化。在企业关系上,开始进行打破束缚企业之间竞争的序列关系的改革,在企业内部,对终身雇佣制进行改革,打破大锅饭铁饭碗,鼓励人员开始流动、竞争,促使劳动力市场发展。在对外开放上,鼓励外资进入日本,收购日本的企业和不良资产。这些改革都是围绕一个目标进行的,就是使日本市场机制更加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

在新一轮的新经济竞争中,日本企业未能抓住有利机会,获得其应有的市场份额。面向全球,实现日本企业的再造,成为日本企业努力的目标。如富士通株式会社全力推行的面向全球性的经营战略,代表了目前日本跨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富士通作为一个从事电子通讯的跨国企业,适应因特网时代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出两大经营战略。,将富士通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互联网世界,使富士通的品牌成为全球性的品牌。富士通的这两大战略与建立因特网时代无国籍企业的发展趋势非常吻合。随着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将是以全球化经营为战略目标的无国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越是全球化的企业,越具有生命力和竞争了。

日本政府鉴于在80年代以来IT革命的对应迟缓,提出了2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的战略是“e-Japan”,围绕“建立网上日本”战略,制定了三大战略目标:(1)实现全体国民都得到IT利益的社会;(2)建立在自由竞争原理之上的有效率的经济结构;(3)实现网络时代的国际贡献。实现战略目标的4个重点政策领域是:(1)依靠民间进行超高速网络的基础实施建设,依靠政府,实现自由而公平的竞争环境;(2)建立电子商务交易的规则,为电子商务创造环境;(3)建立电子政府实现行政、公共领域的信息化;(4)为了适应信息社会而开展教育,培养IT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究。

三、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借鉴与启示

二战后经历过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和不景气,目前又处于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时期的日本经济,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日本市场经济研修考察,可以发现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某些方面与中国有相似之处。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农耕文化体系,东亚农耕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组织和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相对较大。日本是亚洲最早进入资本主义,实行工业化的国家,但日本仍属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之外的在赶超中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目前中国推进的工业化战略也属于这种类型。日本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搞过计划经济,但日本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某些作法与中国计划经济有相似之处。日本的企业系列制、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制度有某些相似。日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经验,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许多借鉴和启示。

1、面对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需要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正如没有永动机一样,也没有永远有效的模式,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80年代以前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曾创造了日本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是永恒的,面对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就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适应经济的转型,就有一个走出应有的思维定势和改革思路,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新的改革思路进行新的改革问题。特别是面临即将进入WTO的挑战,更是如此。

2、目前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任务,一是用尖端技术提升和完善中国制造业的任务。 尽管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对应迟缓,但日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日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通过组建面向国际市场的大企业集团的作法值得我国学习与研究。在发展我国制造业上,应当考虑根据竞争优势组建企业集团,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制造业战略。青岛的海尔集团在这方面已先走了一步。面向国际市场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团,应当成为中国21世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此外日本在发展制造业中,一方面积极引进尖端技术,另一方面大力进行二次技术创新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在产业政策实施上,日本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与产业政策、技术进步与进口政策紧密联系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3、虽然日本是一个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也是法制程度较高的国家。日本的产业政策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都有一套严密的法律依据。在战后不断提出的产业扶植政策,都是以制定的法律为依据。如在扶植纤维产业时,有“个别产业振兴法“。在60年展汽车、机械电子产业时,曾制定了“国用车扶植纲要”、“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法”、“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等。依法治国,依法对经济进行调控,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4、适应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学习日本大力推进面向市场的二次技术创新做法的同时,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原创技术系统。尽管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很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源头,并不是中国自己原创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中很大一块属于二次性的制造业创造的产值。

5、5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进行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但日本的学者认为这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大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的作用下,影响了计划的科学性,偏离了原计划的目标;二是在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上,过多地利用了计划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忽视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这些教训对于目前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借鉴的意义。政府的投资方向和开放计划必须考虑到利用市场调节的功能,这应当是我国开发西部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如果将西部大开发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向中央要钱上,而忽视了本地区的市场环境和开发资源的培育,可能欲速而不达。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学院赴日第四期市场经济研讨会的讲座材料:株式会社富士通总研朱炎、 金坚敏:《日本市场经济概要》;一桥大学经济学部 田近荣治:《日本财政政策和税制》。横滨国立大学 若杉隆平:《日本的产业政策》;鸟取大学教育地域科学部 光多长温:《日本的地区振兴政策》;株式会社富士通总研 田边敏宪:《日本金融系统的未来展望》;富士通株式会社 森寺章夫:《富士通的经营方针》。

2、(日)大内乒卫等:《日本经济图说》,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经济发展特点第8篇

文章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其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竟争力。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具体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战略目标群体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新的法律的出台及原有法律的变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整个经济市场、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动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

(三)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人、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一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是指: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分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一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完善

(一)技术方面

首先,技术革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是与其传播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的。传播速度的提高起到了类似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快速变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这样,新技术所能拥有的超额回报期缩短了,厂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而创新的方向和决策的做出,要基于对客户需求和竟争对手的战略分析,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从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一方面,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传统的”维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过于昂贵”的观点将会改变,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将更有机会和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人和知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将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决策者确定是否对人力及技术进行投资,并评价所做出的人力及技术投资决策的投人一产出效率和效益。这些信息将要包括研究与处在同一技术革新方向的合作者或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并要结合分析决策前后客户需求的变化等战略信息,以判断投人是否有利于企业获取战略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