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学的最终目的

经济学的最终目的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07 11:28:29

经济学的最终目的

经济学的最终目的第1篇

一、薪时代、新世界与终生学习的全面,全新理解

欧洲对于“终生学习”一词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最早的“回流教育到终身教育再到今天的终生学习,其重点由最初的为已参加工作的成人提供第二次回学校接受与工作相关的教育的机会到后来为人们提供终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再到今天为全民终生学习(1ifelong learning forall强调人人主动学习)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其对象由最初的工作成人到今天的全民(包括学龄青少年、成人、老人),并在此基础上特别关注社会边缘人群;其场所从最初的基于学校到今天在包括工作地点、个人生活、网络、社区在内的一切场合进行主动学习,并且从某地区、一国发展到他国、整个欧洲甚至整个世界范围的流动学习;其范围从最初强调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到今天包括学龄教育在内的各个阶段教育,并力求使之互相融会沟通;其目的与功能也由最初的工作培训发展到今天包括帮助个人实现、发展积极公民精神、促进社会包容和提高就业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正如《实现终生学习的欧洲》宣言所界定的概念:终生学习就是“贯穿终身进行的、旨在个人、公民、社会和(或)就业等四个方面增长知识、技能、发展能力有关的各种学习活动。”按照这个定义,1、终生学习包括从学校前(pre-sch001)到后退休(post-retirement)时期各种能力、兴趣、知识和资格的一切获得和更新活动。它有助于每一位公民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这最终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掌握控制自己的未来;2、终生学习还应重视各种形式的学习,包括正式、非正式和非正规的学习形式。”

二、里斯本会议战略与终生学习战略的新高度

2000年3月23-24日,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欧洲理事会(Europe Council)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召开会议。来自欧盟各国的政府首脑和国家领导人分析了新世纪欧洲所处的各种形势,承认由于全球化浪潮和知识驱动型经济的到来,欧盟正面临着“一个极大的转变”。会议为欧盟未来10年竖立了一个宏观的战略发展目标,就是到2010年要把欧盟建设成一个“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实体,一个能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更多更好就业机会、更具凝聚力的社会。”这就是著名的“里斯本战略”。会议强调,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欧洲经济进行一个根本性的转型,而且还要对社会福利和教育系统来一场具有挑战性的现代化改造。会议认为要实现里斯本战略,“一个关键部分(key element)就是调整现有的教育和培训系统,使其有能力为所有任何年龄的个人提供一体化的学习机会,使其通过对公民的知识增长和能力发展的投资提高全民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的包容性,促进全民信息社会的创建和公民的自由流动”,很显然,欧盟把终身学习的地位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认为终生学习不但是是里斯本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此次会议对教育和培训系统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欧盟的未来发展中所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确认在历届会议中是没有过的。

为进一步落实里斯本战略,欧洲理事会于2000年6月19-20日在Santa Mafia Da Feira召开会议。会议分析了里斯本战略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要求“各成员国、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应在各自所能企及的范围之内,为全民终生学习(1ifelong learning for all)确定一致的战略和实际的行动措施。”会议再次确认了终生学习是里斯本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实现终生学习的欧洲》宣言的发表与全方位.多领域终生学习体系的统一规划

在日益走向一体化的欧洲版图内,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要达到终身学习的共同目标确实存在一个协调和统一的问题。另外,里斯本战略是欧洲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战略,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终生学习作为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该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贯穿于里斯本战略各个方面的一条红线,终生学习在欧洲不是一个具体的、确定的工程或项目,而是作为一种理念成为指导社会各领域发展目标的指导思想。欧洲终生学习应是一个目的多元化(包括个人、公民、社会和就业等方面)、实施途径多样性、贯彻领域全面性的宏观综合战略。因此,为了在全欧洲就终生学习体系的建设达成共识,促进各国步调一致地采取协调统一、综合的战略和措施,最终达成“终生学习的欧洲”目标的实现,欧盟在成员国、EEA国家、侯选国中发动一场关于终生学习实施方略的研讨和征询活动。这场全洲的研讨征询活动在欧洲和各个国家层次上展开了包容性很大、范围广泛的磋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全欧洲共组织了12000多位公民参与各种大小会议,收到3000份提呈的建议。活动的最终成果体现在2001年11月欧盟委员会所发表的一份重要宣言:《实现终生学习的欧洲》(Making a European Areaof Lifelong Learning a Reality)(以下简称宣言)。宣言作为欧盟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研讨征询活动的成果,为欧洲未来十年教育培训领域发展改革确定了总体原则,也为欧盟其他领域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横贯的指导思想。宣言将终生学习看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认为其实施决不仅仅依靠教育领域的努力能够实现,相反它涉及到培训、就业、社会流动、研究等诸多领域,终生学习战略的落实需要得到其他很多项目、工程、计划的配合和很多机构组织的积极支持。宣言提出了要对欧洲终生学习战略实施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一个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层次的终生学习实施体系。它说:“这(终生学习的发展)不是意味着一个新的发展进程(process),它也不涉及到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来予以配合。相反它只是要求更为协调一致地(coherent)、更为经济地(economical)利用现存的各种资源和工具(instruments),

包括开放式合作的方法(Open method of cooperation)。”根据欧盟对实施终生学习战略的统一规划,目前在教育、培训、就业、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配合执行终生学习的主要项目和机构主要有:《2010年欧洲教育与培训:不同的制度,共同的目标》的颁布与终生学习指导下教育培训领域的改革、欧洲共同体行动计划(the Community action programmes,包括苏格拉底计划、达・芬奇计划和欧洲青年计划)、欧洲就业战略(EES)、欧洲社会基金会(ESF)、平等社会行动和欧洲社会议程(The Social Agenda)等。

四、开放式合作框架与终生学习欧洲维度(European dimension)的发展

人类、社会是一个文化的存在,教育的一体化对于维持一个作为整体存在的欧洲是非常必要的和重要的。二战以来,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欧洲国家逐渐加快了一体化的合作但这一进程最早是从经济和政治领域开始,而社会福利和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一体化长期被忽视以至严重滞后。进入19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就业劳动市场的统一开放,客观上对教育培训一体化提出了实际的要求,欧洲教育培训合作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与学习白皮书》、《跨国流动障碍的考察》、《为了一个知识的欧洲》,启动了一系列重要行动项目。进入新世纪,伴随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终生学习的欧洲维度得到新的发展。在2000年里斯本会议、2001年的斯德哥尔摩和2002年巴塞罗那欧洲理事会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分别提出和详细阐述了教育培训领域中成员国之间合作的新框架即开放式合作。开放式合作(Open method Of cooperation,OMC)是为了在欧盟范围内推广各国成功的经验做法,确保更高集中地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其方法是各成员国通过协商确立共同的发展目标,然后确立公共的政策指导原则来实现这些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必要时可以引进一些定性或定量的阶段目标或发展基准和一些用来监测发展状况指标,欧盟和各成员国通过检测共同就进展情况进行定期回顾,并且通过同行评论进行评估。开放式合作主要包含了四个工具:1、阶段目标或基准即一年或一定时期内的定性或定量目标,这个数字可以是相对的(如变化、增长等),也可以是绝对的;2、指标即能在某一段时间内监测到、表示相关政策领域里的进展状况的数据系列;3、成功经验或教训的交流;4、同行评论,即为了就某项有问题的政策措施收集评论和意见时,成员国之间互相就有关问题提呈政策措施。

另外,新世纪欧洲终生学习各国的合作中最受重视、最为成功的、影响最大的一项就是哥本哈根进程。2002年11月29-30日欧洲各国和欧盟的教育(培训)部长在哥本哈根聚会,重点讨论了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合作问题,会议最后通过了一项宣言即哥本哈根宣言(C openhagen Declaration),提出了通过加强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达到四个目的:发展欧洲维度、提高透明度、加强能力与资格的互认和建立质量保证机制。目前围绕这四个方面,各国已在实际工作中开始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如建立发展一个能力和资格透明框架、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分转移系统、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共同的质量标准与原则、确定对非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进行确认的共同原则等。哥本哈根进程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是在终身学习的视野下发展起来的,着重强调满足公民充分利用在各种场合(如学校、高等教育、工作地点和私人生活中等)可获得的职业学习机会的需要。

五、《终生学习实践与指标》的颁布与终生学习信息统计和指标监控体系的建立

经济学的最终目的第2篇

关键词:快乐经济学;幸福经济学;快乐思想;快乐计量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相信人人都是向往幸福快乐的,然而每个人幸福快乐又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对于幸福快乐的追求和探索自古至今从未停止过,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全力发展经济的今天,快乐经济学逐步进入了我们的眼帘。以幸福快乐作为主题和方向来研究的经济学分支,主要有“福利经济学”、“幸福学”和“快乐经济学”。本文采用快乐经济学的说法。

一、快乐经济学简单描述

传统经济学为了计量的方便而以财富和收入作为幸福快乐的近似物。这种近似替代,使经济学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也使它受到了批评。而以幸福快乐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经济学领域――快乐经济学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它在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综合运用了传统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数学、会计学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其研究体系,扩展了传统经济学中关于效用和福利的概念,强调了除财富以外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其他因素。无可厚非的是,快乐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不仅是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和延伸,而且是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和完善。

二、快乐经济学溯源

(一)快乐思想的历史溯源。快乐思想首先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公元前341至前270年)提出的。他指出,人一降生就是趋乐避苦的。这种与生俱来且持续存在的感受与要求,使追求快乐成为人类的本性。生命有限而欲求无限,人的欲望永远不会得到饱和的满足。他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和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伊壁鸠鲁的快乐思想在当时和以后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的约翰・洛克(1632~1704年)融合了霍布斯的利己主义和柏拉图的情感利他主义,强调自然赋予的人对于幸福快乐的欲望,认为其是一种先天的倾向或者实践原则。“我们称那易引起我们快乐的为善,称那易引起我们痛苦的为恶”。由于他融合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所以认为人们应该理性地控制欲念。

英国的杰里米・边沁(1748~1832年)更是快乐思想的一个集大成者。“可以说边沁是第一个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为最高原则和最终目的的人生哲学家;也是第一个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基础,坚持‘幸福’的数量意义,‘大’的数学意义,而展开自己体系的伦理思想家;并且还是第一个试图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原则运用到政治、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实际领域之中去的改革家。”边沁认为,追求快乐不仅仅要有道德准则,而且还应有数量指标,以计量苦乐,并且提出了测量幸福快乐的七个指标,它们分别是:强度;持久性;确实性;远近性;因缘性;纯洁度;广延性。这是边沁的快乐理论的特殊贡献。他较为系统地阐述、集成并发展、完善了快乐主义思想体系,把快乐主义理论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并对当时西欧社会的功利主义思潮的蔓延产生了重要影响。贝克尔肯定了边沁快乐主义思想对人类行为分析的重要意义。

同样也是英国人的约翰・穆勒(1806~1873年)在其《功利主义》一书中对“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原则进行了拓展和完善。其认为美德也是争取快乐的手段,快乐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他更强调从社会分工与协作的相互需要中来论证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经济利益与道德情操的辩证统一性。

(二)传统经济学中的快乐思想。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基本假设即理性经纪人假设,就包含着快乐思想。在经济学中,快乐主义思想实际上也是贯穿始终的。斯密首先认定追求幸福的利己主义本性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出发点,使快乐主义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心照不宣”的前提。他最初的《道德情操论》,对于情感快乐进行了大量研究。穆勒把人的利己主义应用在古典经济研究,创立了早期的效用主义经济学说。是经济学由“客观分析转向主观心理分析,把经济学变为‘痛苦和快乐的微积分’”。而到了19世纪七十年代,杰文斯和门格尔建立起了边际效用理论,传统经济学发生了发展历程中重要的边际革命。认为劳动的身心所承受的痛苦为负效用,劳动的收益即得到的快乐为正效用。并且在边沁的快乐的可计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拥有数量概念的快乐、痛苦、劳动、效用、价值、财富、货币和资本等。而均衡的劳动时间则由劳动的边际收益(正效用)等于边际成本(负效用)来决定。而边际效用理论组出现后就影响着传统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初期,作为经济学分支出现的福利经济学开始涌现,其关于经济发展即为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和帕累托最优等的提出,明显具有快乐主义“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的思想。“最终而言,福祉或者快乐才是人们的终极目的。”这些都表明,快乐思想实际上在传统经济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贯穿始终。

三、快乐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历了边沁等人关于快乐思想的发展,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被提出,其最早出现于英国。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庇古认为,福利就是人们对于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而福利中,社会福利是包含着经济福利的,社会福利中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那部分是经济福利,并且经济福利体现在商品对消费者的效用大小上,据此建立了边际效用基数论。

而以卡尔多、希克斯等人为代表提出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的问题并进行了大量讨论。他们主张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之上;并且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作为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这种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上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认为边际效用不能衡量,个人间效用也是无法比较的,不能用基数表示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并且反对旧福利经济学将高收入阶层的货币收入转移一部分给穷人去的命题。

美国的查德・伊斯特林是最早对快乐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的当代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了伊斯特林悖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并且认为应当思考个人与他人间收入比较的效用。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作为一位始终关注并肯定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学术领袖对于幸福问题的讨论最具有代表性,他通过引入创新性概念即功能和潜能,成功地把对物质方面和个人所取得的结果方面的考察与对权利和自由方面的考察结合在一起。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森一直试图在他的分析框架中更多地加入伦理视角和哲学视角,对原有的新古典范式和福利经济学命题都有中肯的批判。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的丹尼尔・卡尼曼,其最大的贡献是“把心理学成果与经济学研究有效结合,从而解释了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作出判断。”并且他认为,快乐是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和行为动机的真正本质。“这是工业化革命后经济学的第二次现代化,旨在实现经济学后现代转型。”

美国华裔奚恺元始终致力于研究最大化人们的幸福,他是第一个将幸福学和幸福指数概念引入中国的美国研究学者。他认为更多的财富并不一定带来更多的幸福,在其《从经济学到幸福学》中分别从适应性理论、可评价性理论和社会性比较以及时间模式三个方面证实“财富≠幸福”,他同时提出幸福的最大化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并且把这种理论称之为“幸福学”。

澳大利亚华裔黄有光所提出的“快乐是人类经济行为的终极目标”的思想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他认为幸福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标,而且是唯一有理性的最终目标。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张扩大公共开支以增进公平,改善宏观制度,进而增强人们的幸福感。黄有光与他人合作的论文证明阿罗的不可能定理在个人偏好不变的情形下也还成立,并指出人际效用比较的必要性。这种比较并非是值判断,而在于认识到人们有限感受性下,以客观的方法进行比较,这又能支持一个边沁式的社会福利函数。

国内陈惠雄的《快乐原则》(2003年)中以趋乐避苦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本身”,“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他行为,皆是为了人们自己的快乐”;并且把经济学划分为动力原理、运行原理、管理原理和发展原理四部分,完成了快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而且“归根结底只有人类自身的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或者叫人力资源稀缺性约束这一条。”他还认为,快乐主要来源于对于需要的满足,而需要的满足又是依赖于对物质的消费,能够满足需要即满足快乐的物质即为财富。2006年他又从另一个角度对快乐经济学中的理论难点、发展向度与现实价值做了阐释。

四、快乐经济学中关于快乐的计量

随着心理学、生理学、脑科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快乐经济学中关于快乐的计量获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很多经济学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快乐计量理论和模型。主要有杰文斯的快乐/效用模型、尼尔・卡纳曼的日重现法、陈惠雄的快乐计量理论等。

(一)快乐―效用模型。效用是指商品等满足人的能力。效用与欲望、需求(快乐)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具体商品的效用的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这种商品时的感受。杰文斯提出了“快乐、痛苦、劳动、效用、价值、财富、货币和资本等等,都是包含着数量的概念,因而可以推想为可以测定”的观点。并认为,快乐与效用是成正相关关系,人类的一切行为其目的就是实现效用(快乐)的最大化。因此,可以通过对效用的测量来计量快乐的程度。

(二)尼尔・卡纳曼的日重现法。尼尔・卡纳曼在《描述日常生活体验的调查方法――日重现法》中提出了日重现法这样一种测度幸福值的方法。日重现法就是根据一定问题的框架,引导被测试者回忆、再现一天来有关幸福快乐的状态,并对这些状态评估的计量方法。日重现法结合“时间-预算”法和“体验取样”法,评估人们如何花费他们的时间、如何体验他们生活中的各种不同活动和安排。参加者利用为减少回忆偏差而设计的程序,系统地重现他们一天来的活动和体验,从而达到对快乐进行计量的目的。日重现法实质是统计上的现象学方法,是一种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于经济学中的方法。

(三)黄有光的快乐测量模型。黄有光在坚持快乐的可计量的基础上于提出了一个效用计量公式,来证明快乐的可测量和人际可比性,并以快乐积分计量的形式展开,即以“最小可感知的快乐”为计量单位进行快乐测量和人际比较。并根据这一计量模式,提出了数量测量方法和直截测量法两种快乐测量模型。

(四)陈惠雄的快乐计量理论。国内的陈惠雄提出了快乐的可测度性理论及其测度方法。他认为,快乐是人身机能的一种客观存在,而能满足快乐的物质或状态也是客观的。并设计了主客观相结合的快乐指数体系,提出了包含个性与健康、福利供给状况、分配公平性、家庭状况、职业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七个影响快乐的变量系统,并在其《快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社会调查法(快乐感知调查)、科学测定法(客观变量分析法)和寿命衡量法三种计量快乐的方法。

五、简单评述

快乐经济学历经时代的发展,为人们探求幸福和快乐从经济学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例如效用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等,无论是从经济学还是社会学角度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政府制定政策和民众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但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快乐不可知论与快乐的计量。快乐、幸福、效用、偏好等这些事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是十分困难的,这就难免会陷入快乐不可知论,从而对快乐经济学的整个体系产生撼动,与此同时,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关于快乐可计量的难题,虽然各个学者和研究人员都为此做出了努力,但是到现在并没有出现像测量人类的基础生命现象血压等血压计一般的“快乐计”的出现,这也是快乐经济学迄今为止仍未解决好的难题之一。

(二)GDP增长与快乐增长。快乐作为经济学的分支,难免陷入传统经济学关注经济发展的漩涡中去,大部分不是与现当今关注GDP增长的经济学产生一致的注重GDP的增长结论就是与其刚好相悖。在过去50年里,美国的收入一直稳步攀升且人均GDP已经增至原来的3倍。然而,对在美国生活满意度的测量事实上是没有变化的,类似的情况在日本、欧洲和许多其他社会也都存在。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问题即伊斯特林悖论,这是快乐经济学发展至今的另一难题了。经济发展究竟是以幸福快乐为核心还是GDP为核心?经济增长而快乐未增长,那么经济的增长是否有意义?经济增长如何正相关于快乐增长?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快乐经济学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投入,需要做出补充和完善,从而为我们做出更多的贡献,以实现人类对于幸福和快乐的永恒追求。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道友,陈惠雄.中外快乐与效用研究典型模型述评.现代商贸工业,2008.10.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

[3]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1983.

[4]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陈惠雄.快乐原则――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颜鹏飞.西方经济学研究大纲.经济学动态,1996.9.

[7]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黄有光.与阿玛迪亚・森有关的争论.经济学消息报,1999.5.28.

[9]尼古拉・阿克塞拉.经济政策原理:价值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7.

[10]王曙光.幸福的和不幸福的经济学[DB/OL].2006.

[11]丹尼尔・卡纳曼.经济学异化与复归之争“回到边沁”的真正本质[DB/OL].2006.

[12]奚凯元,张国华,张岩.从经济学到幸福学[J].上海管理科学,2003.3.

经济学的最终目的第3篇

俗语有云:“时势造英雄”,一个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一个时代的拯救者,其作为其成就都是跟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个时代的需要催生了一个时代的英雄。由此及彼,经济法的产生也跟其所处的历史环境离不开的,而其特定的社会环境的需要,有决定其当初的所存在的宗旨。

经济法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失灵,由于市场本身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三缺陷——市场障碍、唯利性、被动性和滞后性,促使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从而扰乱了整个市场有序地运行,阻碍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并最终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动荡,影响国家的和谐状态,进而威胁统治经济的根本利益。为了消除这种威胁,解决市场经济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来进行遏制,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并且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定稳固下来,最终产生了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

所以最初的相关经济法出现的直接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即社会效率。但随着民主意识的的增强,公平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无法避免的差距现象逐渐普遍化,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本身失灵的可能性也促使社会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最终促使应以社会为本位的以追求社会公平为根本目的的经济法宗旨的转变,此转变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一种历史的必然性。

二、比较经济法与经济学、行政法、民法等学科宗旨的不同

首先,相对于经济学而言,经济法是一种知识性的社会行为规范,而经济学则纯属一门学科知识体系,前者对经济主体进行了一定的规制,而后者对经济主体予以了科学的引导;从二者所存在的价值层面来讲,二者所追求的根本目的不同,经济学主要追求社会效率,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财富价值,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并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当中,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而不顾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经济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因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宗旨在于促进社会效率的同时,又注重实质性的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并以实现更高的社会效率来达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和正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资本扩张和利益的驱使下,人对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过度追求,造成了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明显冲突”。

有学者认为:“确定经济法的任务或者说经济法的目的就成了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只有存在了不同于民法、行政法的特定目的和任务,经济法才有可能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与行政法比较,笔者认为经济法是作为一门社会法,经济法以促进手段式的目的——社会效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持社会经济良好运行的健康状态,最终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社会公平。而行政法主要调整的是国家行政管理关系,虽然国家行政管理中一部分涉及经济领域,具有经济性的内容,但其经济法的调整方式和内容大相径庭。而其最终的目的是以实现国家职能的方式,维护社会治安和政治秩序,阶级性质表现的十分明显,具有相当的不平等的因素存在其中。而经济法主要是以国家调节经济来实现社会的绝大多数的平等,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再次,与民法作对比,民法主要表现为一种私法的性质,其目的的出发点是个人利益,其宗旨在于以合法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程度的满足,在此,民法的宗旨的实现方式与经济法的宗旨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其宗旨可以看作是经济法宗旨实现的具体方式和途径。但是由于其对个体利益的追求过于强调,忽视了他人与社会整体的利益,可能导致利益分配的集中,阻碍实质性公平的实现。而经济法的出发点在于社会效率,落脚点在于社会公平,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根本目标,而且又与在弥补民法所过分追求的个体利益的实现所带来的弊端又契合的偶然天成。

三、从其他方面来论证经济法的宗旨

1、从法理价值层面来讲。

效率与公平都是法律所追求的对象,但是当二者之间必须选择其一的时候,就出现了法律价值的冲突,在此需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在整合和选择的过程当中,应遵循“两善相权取其重”的法益权衡原则。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前提下,还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今我国及国际社会状态下,两极分化表现的十分明显,贫富差距日趋扩大,这一“马太效应”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作为经济法而言,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都是其价值所在,但是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一特定历史阶段内,效率可能是作为社会的根本目标,但是由于历史变迁所带来的不同的历史特点,效率只是暂时的或者说是手段式的目的,其存在的价值在于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所以公平无论处于什么时代都是社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故法律所追求的效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的手段,故经济法的宗旨亦由此可见。

2、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讲。

“天赋不是道德上的应得,应当把个人的天赋看成是一种社会的共同资产,虽然资质的分布只是一个中性的事实,但社会制度怎么对待与处理它们却表现出正义与否的性质。”而就是因为此天赋差距的存在成为如前所述的“马太效应”的原因之一。因此,这种差距的存在就会导致事实上的不平等,欲最大限度地缩小这种差距,改变这种不平等的事实,达到事实上的平等,需要以一种不平等为前提,对先天不利者和有利者使用并非同等而是不同等的尺度。也就是说为了事实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要突破。总而言之,具体的操作原则就是“最大的最小值规则”,即在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方面,始终从最少受惠者的立场来考虑。从而得知,效率始终是蕴含在手段中的目的,始终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实现社会公平。

3、从心理学方面来看。

社会中的个体都具有私欲,这种私欲表现为对个人利益最大满足的需求,而通过“囚徒困境”可以得知在合作的经济活动中,个体的理性不能够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而这种理性的根源就在于社会个体的私欲。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合作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互利共赢的不可避免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也是满足社会个体利益的手段。如果过于强调社会效率的话,就会驱使社会个体的私欲的不断膨胀,很大程度上导致经济主体的恶性竞争,促使市场经济环境逐渐恶化,造成市场经济不断衰退,最终反过来损害社会的个体及整体利益,阻碍社会的前进和良性的发展。所以只有通过呼吁社会经济主体以实现经济利益来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公平,并以法律的规范把此理念纳入法制轨道,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稳固下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主体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4、洞析西方经济发展史。

从英国的圈地运动到三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先后先后确立,资本主义体系也逐渐完成,三次工业革命多带来的成就促进了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狂飙式的发展,在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在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之后,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深入人心,在充分利用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优越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情况下,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取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因市场本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与弊端而带来的众多的负面影响,资本的高度集中所导致的垄断资本,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问题的恶化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最终促使了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对经济进行调节,对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规制,而罗斯福新政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干预经济的序幕正式拉开。而究其真正是由于自由主义的观念下一味地追求效率而导致的忽视社会公平从而滋生了不稳定的因素,导致社会的动荡,接着,“帕累托改进”以社会公平为核心价值理念以社会为本位的以追求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原理随之诞生。由此可见,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二者皆为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但是社会公平才是最终的诉求,这种诉求在当今我国不仅应作为经济法的应然性的价值目标,而且在实然性的层面得随处可寻。

5、从统治阶级视角来分析。

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是统治者进行阶级统治的根本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须以一定的社会状态为载体,既当今世界,和谐社会不仅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更是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利益的不二之选。而和谐的基础是利益的均衡,这种利益的均衡归根结底就是实质的公平,而公平又不是绝对的,否则就陷入空想的平均主义,为实现相对公平的社会状态,建设一个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的橄榄型社会是与之相应的理想国。但就我国而言,贫富差距现象日益突出的“金字塔”模型社会须亟待调整和改进,虽然表面上我国的社会政治趋向平和稳定,但实际上已是暗流涌动。食品安全问题,工程安全问题,不断加剧的环境问题,各种屡出不穷的犯罪问题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预示着以追求效率优先的政策方针已走到尽头,改革开放所提出的片面注重效率的指导思想已不适应当今中国,此时统治阶级须更加强调公平,把公平视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

四、对经济法宗旨的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明确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以追求效率来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公平的宗旨可以更加清晰的划清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即其他学科的界限,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促进法学领域的发展。理论上讲,社会公平的宗旨决定了经济法本身的价值目标以及其根本原则,贯穿于经济法的任何一个环节和领域,适用于经济法内部的法律体系。若此法中的任何一子法与之相违背,都应加以修改甚至是废除。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国家在对经济进行调节时须以其宗旨为调节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准则,不得与其相违背。

经济学的最终目的第4篇

所谓的企业经济管理就是相关的管理工作者通过对企业所涉及的经济活动进行一些列的规划、组织、协调等工作以实现企业的经济工作目标。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经济管理人员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最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最终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润。企业经济管理人员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方案,使得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费用得到最优化,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转型和升级,经济在社会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竞争形势的日益严峻,企业正在面临着成本增加、人力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只有不断的使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才能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使企业的经济管理不断的规范化才会使得企业的利润得到最大化,才会使企业不断健康的发展,才能使企业更加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三、企业经济管理的模式

(一)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因为社会的相关产品非常的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企业生产就行,不需要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1、管理还是相对封闭的,企业对于一些主要的问题没有决定权。2、管理一般都是简单的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企业的资金也是由国家进行调拨的,企业最后所得的利润最后也上缴给国家,亏损的经济也有国家进行调拨,根本就不看重企业的经济效益。3、企业与市场脱节,不必去社会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这种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也不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只有对这种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才会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的经济形势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市场经济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模式也由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向现代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更加注重生产经营,它更加重视活动的外在因素,通过以经营为中心进行相关的决策管理,最终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保证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它的范围变得更广泛了,已经不单单局限于生产活动范围内。2、企业管理开始以经营为中心,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重中之重。3、经营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企业的经济管理当中,企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四、当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也在不断的改变,但是仍然存在的一些主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企业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虽然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许多企业一味的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对企业本身的组织机构进行完善,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很低,无法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经济管理制度还不完善。许多的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制定了许多的经济管理制度,但是许多的制度都是挪用别人的,并没有在企业自身的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和健全,这样就没有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再加上一些制度在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中也没有认真的去执行,最终使得制度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实际的意义,给企业的经济管理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模式虽然已经不是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但是仍然受到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经济管理非常的粗放,管理的效率以及管理的质量都不高,企业还是注重生产的环节,没有企业品牌意识。更没有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市场的跟踪调查以及市场宣传,最终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人才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以人才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愿意花费资金引入专业的人才,造成企业的专业人才缺少。没有专业的人才就无法完成一些难度大的工作,还有就是企业没有相关的制度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这样就会使得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这样使得更多的人才流失,最终阻碍企业的长远的发展。

五、如何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

(一)完善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并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企业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建立并建设经济管理组织机构,通过组织机构使得企业的各级别之间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沟通。还有就是通过组织机构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最终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有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使得企业在做各项工作时都有据可依,使得管理更加有说服力。

(二)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企业考核体系,这样使得企业各级都能积极的进行工作,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应该进行相应的奖励。对于一些违反企业管理制度的员工进行一定的惩罚,这样就会使得员工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得一些不好的事件发生率得到降低,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

(三)制定全面的经济目标。通过制定合理全面的企业经济目标,不但使得企业的发展有了方向,也使得企业在日常的活动中有了方向,有了依据。通过对企业发展的各个过程中进行验证,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目标的可行性,最终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科学的评定企业的经济管理。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评定,这样使得经济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通过评定也会发现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的发现并避免,最终避免一些不利因素的出现影响到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

(五)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所以企业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企业应该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这样会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还有企业应该建立激励员工的制度,这样就会减少企业人才的大量流失,保证企业的人才,最终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六、结语

经济学的最终目的第5篇

一、对公平与效率价值的认识

法的价值,是指法与人的关系中,法对人有用性。古今中外思想家、法学家提出的法的价值,归纳起来无非是正义与利益两大类。而在经济法中,正义与利益则直接体现为公平与效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从时段上讲,公平分为起点、过程与结果公平;从概念上讲,公平又分为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效率包括个体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公平可以给主体激励,成为效率的源泉;对社会整体效率的协调,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如果只顾公平不顾效率,会影响经济发展,使公平停留在低水平上:如果只顾效率不考虑公平,容易产生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引发社会矛盾,最终无法实现效率。经济法是通过提高社会整体效率的方式来实现实质和结果公平的法律。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经济法是内化了公平的体制效率。

二、经济法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我认为关于经济法公平与效率的价值之争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这不是中庸之道看法,而是如今的法律几乎都无一例外的涵盖公平与效率的目标。如民法关于撤销权除斥期间的规定,诉讼法和行政法程序法优于实体法的原则等都体现法的效率价值。只有在法律价值目标发生冲突时,我们才需要作出最终价值目标的选择,也就是所谓的首要价值目标。但是即使明确首要价值目标,也未必所有的法律都会固守首要价值目标而舍弃其他价值目标,如民法关于善意取得和公示公信原则的规定,它选择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商事交易的安全和效率;又如《票据法》关于的票据无因性的规定,其舍弃民商法公平目标而选择效率目标更是显然易见的。这是因为民商法的使命是保证商事交易个体效益,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个体机会平等以及起点和过程的公平,所以民商法主要的价值目标选择是公平,但当法律价值发证冲突时,哪一价值目标最有利于实现其使命,才是其选择的对象。[3]经济法是伴随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出现的,其发展历史就是政府干预经济尺度和方式变更的历史。而干预的目的,无非是在经济发展中追求效率或维护公平。法律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实现公平,但这里的公平不等于法的价值中的公平,法律价值中的公平更多的偏向“平等”,而法律结果的公平则更偏向于“正义”。也就是说经济法追求社会整体效率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社会正义,这也是法律公平的题中之义,但不等于经济法的首要价值目标就是公平,即平等。这也是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区别,民法追求的是形式公平——平等,而经济法追求的是实质公平——正义。许多人认为经济法的首要价值目标是公平也是源于对法律结果公平和法律公平价值的混同。因此我认为经济法首要的价值目标是效率,并且是包含了正义的的效率。[5]

三、经济法效率价值的体现

经济学的最终目的第6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商业经济;生态制度

作者简介:王黎莉(0972-),女,河南宝丰人,平顶山市双丰商城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会计师,研究方向:商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71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6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15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需要不断完成创新机制建设,从根本上实现商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需要实现生态创新机制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商业经济的整体效益。商业经济的生态循环发展也是人类文明新发展新路径的开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商业化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出来,因此需要对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商业经济进行全方位分析,通过对商业经济生态系统建立进行综合分析,从根本上实现生态商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与环境需要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才能得到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方式,需要通过新的发展模式进行制度创新,推进商业经济循环发展,促使商业经济向生态创新模式方向发展,最终能够建立完善的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1]。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商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需要建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从根本上实现城市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商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对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商业经济生态创新机制建设,可以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过程中既可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后代人的需求,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构成对环境的危害。从具体环节方面分析,最终是达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态势。最终能够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商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生态创新制度建设对商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可持续循环商业经济模式分析

商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物质不时循环的基础之上,需要对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有效组合机制,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把各种消费要素融合在一起,制定商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保证商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全面协调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商业经济模式转变对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从根本上消除过度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补偿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商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商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总体目标。

循环经济对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循环经济要求在物质不时循环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活动,树立一种资源、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发展对商业经济实现效益增长、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循环经济实施过程中可以把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最终实现综合性运用。从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循环经济主要分成三个层次。

(一)企业层的清洁消费体系建设

企业层的清洁消费体系建设可以促使循环经济从微观层面实现协调发展,建立清洁消费科技项目,在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新技术运用到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清洁消费细节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能够把各种发展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商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生态商业区

生态商业区建设是循环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结合生态学原理,对商业区的设计、规划、建设进行全方面处理,最终能够建立一种新型商业经济发展形态,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把自然生态、企业、消费者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完整的组合体系,对其进行自然系统的模拟训练,最终形成一个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3]。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综合分析可以建立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经济新途径,树立有效的链条管理系统,最终形成一个互利共生网络系统,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融合,建立完善的商业经济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和动力消耗最小化管理,保证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废物产生最小化,实现商业经济的循环发挥,建立完整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管理总体框架,最终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网络系统。

(三)建立微观层次的商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建立微观层次的商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经济创新制度的基本要求,德国在循环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双元回收系统,对整个商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这种系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和再生资源的综合配置和应用,在具体控制过程中不仅包括消费环节,同时也包括流通、消费环节、资源回收等应用环节,从各个环节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根本上实现商业经济的循环发展,建立生态创新制度。

二、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的作用

生态商业经济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设计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设计而成,最终形成一种新型商业经济组织形状,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维护和生态绿色的指导思想进行综合性研究。建立生态商业区不仅能够促进商业区内的各个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在实现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产生重大作用,能够促使区域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最终达到综合应用的根本目标[4]。循环经济环境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机制发展过程中需要引导绿色商业发展导向,最终实现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业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商业示范园区,推进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发展需要融入生态学原理,对开展商业生态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商业经济生态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生态商业园建立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包括科技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观念创新角度建立生态创新机制对发展循环商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商业园建立过程中需要树立企业与企业之间实行循环经济,需要解决好三废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资源浪费问题,对改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可以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好企业创新制度建设问题,从传统企业角度看,企业与企业之间主要是以相互竞争为主,没有形成有效的相互协作的机制,因此商业生态园建设工作各个企业的观点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没有形成有效的生态创新制度,当期整个商业园区的生态经济效益与每个企业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只有每个企业都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作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协调、共生的理念,从根本上保证整个生态园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商业生态园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科技创新工作,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园区建设与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传统的生态学主要是以环境和生物关系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逐步开拓了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传统的经济学主要是突出提升人的物质利益,因此当前需要建立生态创新机制,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经济学发展的新理念,最终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从两个学科角度出发提高商业经济生态发展创新水平。

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生态创新制度,提高商业园区经济发展水平,针对商业园区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有针对的开展工作,从根本上培训商业经济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促进商业经济动力循环和物质循环,实现商业经济的多级应用,从根本上扩展商业经济的知名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提高商业园区产业经济的质量和综合竞争力。逐步完善产业经济链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生态产业链需要不断的强化,建立网状化的产业经济新模式,从根本上完成传统污染行业向绿色生态产业方向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消耗性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5]。我国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生态效益。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建立生态创新制度,实现循环经济效应,最终促使资源应用多线条、深层次、一体化。通过商业经济生态园建设,可以把重污染企业淘汰,提高生态经济创新管理水平,促进商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国文.在新准则下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再思考[J].大众商务,2010,(04).

[2] 樊任武.基于经济实质的成本内涵新审视[J].金融经济,2010,(12).

[3] 李美晖.刍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3).

经济学的最终目的第7篇

以人为本 教育走出束缚--新世纪教育五大趋势 光明书评 立德国际教育研究院(香港) 21世纪全球教育的行动纲领,必须建立在教育既是崇高事业、又是新兴产业的这一革命性变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育开始走进知识经济生产活动的中心并迅速成为知识经济百业之基、百业之首的新兴产业的巨大活力,和其直接推动崇高的教育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取得最基础和最前沿的战略地位等有利条件,站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同发展的时代高 度,重新审视20世纪80~90年代,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已经取得的成就,挺立知识经济的潮头,把握和推动新世纪教育主要领域、主要层面发展与改革的大趋势,从而塑造出新世纪全球教育壮丽的未来。 大趋势之一:教育从基础产业,向基础、主导、先导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加快演进。 新世纪的教育,随着知识经济的成长与壮大,教育作为参与人数最多(教育者和全民性受教育者的总和)、覆盖面最广(整个地球)、持续性最长(人的终身和经济社会发展无终端的进程)的基础性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和壮大,而且教育全局性、先导性的功能,也将不断深入知识经济的中心地带和核心领域,教育不仅是支撑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而且大有可为地将成长为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先导产业,最终形成基础、主导、先导相结合的教育产业体系。 大趋势之二:学校教育的宝塔结构,由精英教育的瘦长型向全民教育的壮实型加快演进。 新世纪全球学校教育的宝塔结构,将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依次急剧缩小的瘦长型宝塔之精英教育的旧形态,加快向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基本接近的壮实型宝塔之全民教育的新形态转变。只有加快这种演进的步伐,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各种高学历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趋势之三:以书为本的学历教育,向以人为本的创新能力教育加快演进。 为了适应直接参与知识经济运行的需要,适应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新世纪教育的目的,必须由以书为本、以知识为本的学历教育为主要目的,向以学历教育为载体,以人为本、以人的创新能力教育为目的的发展方向实行根本性的转变。只有加快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才能根除“高分低能”、“高学历低能力”的积弊,以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和研究开发创新能力源源不断的需求。 大趋势之四:从阶段性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加快演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的层出不穷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加快,只靠学校阶段性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求。新世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主动打破学校阶段性教育的束缚,在营造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向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的根本性转变。 大趋势之五:教育科学,从部门专业学科向综合性大教育大学科演进。 新世纪的教育科学,由于研究对象已经是从经济生产活动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大教育,既是新兴产业又是崇高事业的大教育,由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关联度日益提高,必将冲破传统教育部门专业学科的束缚,向教育部门为主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性的大学科演进,因而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有相当大的转变与发展。 21世纪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呼唤大教育学。 知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呼唤大教育学。 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呼唤大教育学。

经济学的最终目的第8篇

【摘要】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最佳的终身学习环境。文章通过对二者关系的论述,进一步提出了图书馆帮助读者获得知识信息的技能和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教育终身学习终身教育

同志早就指出:“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定落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单纯的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已不能为一个人终身所用,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

一、终身学习的提出

终身学习萌发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的,并被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所采纳。把“终身教育”提高到“生存概念”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是人类对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积极呼应,也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把学习从单纯接受学校教育的学习中扩展开来,并从少数人的学习扩展到所有人的学习,从阶段性的学习扩展到终身的学习,从被动的学习发展到主动的学习,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所有人终身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的终身学习观念已日益形成。学习决定着个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为了应付知识不断更新的挑战,每个人必须从学校的学习转化为终身学习,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人过三十不学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不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二、图书馆教育的优越性

图书馆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历来具有很强的教育职能,图书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在某些方面有着优于学校教育的特点,为学校教育所不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理论的宣传普及,图书馆教育的社会需求不断提高,担负了终身教育的职能。图书馆终身教育将大大促进整个社会中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水平的提高,为社会每个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因为图书馆教育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1.社会性。图书馆教育施教范围广,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读者不受年龄、专业、学籍等限制,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2.全程性。图书馆实施的社会教育,以读者自学为主,不受年龄、学历等方面的限制,为读者更新知识结构提供长期的、终身的学习场所。

3.灵活性。图书馆教育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目标等。

4.全面性。图书馆教育有利于培养文理相通、学贯中西的通才,因为图书馆荟萃古今中外百科知识于一炉,在授业范围上不受限制。这就克服了高校专业设置过窄的欠缺。

5.经济性。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图书馆教育成本较低,花较少钱培养较多的人才。对缓解高校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有限大帮助。

三、图书馆是终身学习的最佳场所

1.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是人类的知识宝库。图书馆是社会上收集各种文献相对最完全、最集中的机构。在这些信息资料中,蕴藏着各个学科的丰富知识,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及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最主要的知识宝库。

2.图书馆是传递知识的重要机构。众所周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通过文献传递知识来实现的。它的特点是利用自己所收藏的文献资料来向读者进行宣传教育。广大读者通过文献资料的学习和利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3.图书馆优良的学习环境是读者自学和深造的场所。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典雅简捷,而且内部设计也是处处为读者提供方便。图书的全部开架阅览缩短了读者与书的距离,计算机管理减少了读者的等待时间,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和舒适安静的自习室,都是读者自学和深造的最佳场所。使其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和“终身进修学院”。

4.图书馆能够提供现代化的学习手段。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视听、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在图书馆的应用,尤其是图书馆内的各种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各种网络、光盘检索等资源和手段,以及预约借书、馆际互借等服务方式,使读者在极短的时间里、较小的空间内就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因特网上就拥有1000多个大型互联网图书馆,10000多种网上杂志,1000多种新闻媒体的网络版,100多万个Web站点,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人们足不出户即能够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信息和全天候服务。

5.图书馆能够提供知识重组服务。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几乎没有一种知识不是以某种方式重新组合而成。知识创新的前提是在大量占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重组和创造,形成新的知识。现代化的图书馆采用先进的数字挖掘技术,为读者提供帮助,挖掘信息源本身所无法提供的诸多信息,当用户需要检索某一专题资料时,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这一专题在某个时期内被高频使用的文献目录,并可动态查寻某篇文献在某个时期被其他文献引用的次数、某作者在某领域发表的所有文章目录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系列有关的统计分析数据等。

6.图书馆帮助读者掌握获得知识信息的技能和方法。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所需的知识信息外,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掌握获得知识信息的技能和方法。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极大丰富,又由于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上信息无限而又无序。这就要求人们能够从正式和非正式的广泛信息源中找到管理、评价和使用合适的信息。图书馆将帮助读者成为有信息采集与利用能力的人,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

四、结束语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终身学习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人们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学习不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贯穿于人的生命全过程。我们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的急骤增长,人们的求知欲望的增强,图书馆在培养人才、造就人才、提高全民素质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李英芝.浅谈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