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01 10:11:06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第1篇

【关键词】颈椎骨折 前路手术 围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212-02

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科为40例颈椎骨折患者施行前路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男,26例,女,14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21例,砸伤4例。颈椎爆裂骨折14例,骨折伴脱位26例;全瘫6例,不全瘫16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 心理护理:颈椎骨折患者通常病情危急,有的还合并其他复合伤,病人常消极悲观。且颈部解剖结构复杂、特殊,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病人对手术“谈虎色变”。所以,我们应耐心介绍手术方法及施行手术的必要性,讲解成功病例或请术后患者现身说法,打消患者的顾虑,消除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1.2 . 呼吸功能训练:颈椎骨折压迫脊椎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血液循环相对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术前可通过劝吸烟患者戒烟,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吹气球等方法训练肺功能,提高有效通气量。

2.1.3.气管推移训练:颈椎骨折手术时为了显露椎体需将气管长时间拉向左侧,对气管刺激比较大,往往造成患者呼吸困难,经系统且正确的气管推移训练,能有效减少术后气管组织水肿发生率[1]。方法是:用拇指或2-4指在颈外皮下插入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的内脏鞘和血管神经鞘间,先左右摇摆气管,然后将气管食管持续向左侧牵拉推移或用另一手协助牵引,牵拉时用力缓和,需超过中线并避免牵拉过程的中断[2]。持续5-10分,逐渐增至15-20分,每天3-4次,持续3-5天。

2.1.4. 牵引的护理:颈椎骨折脱位破坏了脊椎的稳定性,易造成继发脊椎损伤。牵引可使移位的椎体复位,缓解神经压迫。颅骨牵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牵引重力应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为5-10kg[3]。牵引时应抬高床头15CM,保持牵引线与颈椎轴线一致。每日用75%酒精滴牵引处针眼。

2.2.术后护理

2.2.1.护理:颈椎活动时,在椎体与植骨块间产生界面间的剪切力,使植骨块移动、脱出,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避免颈部过伸活动、过早起床[4]。佩戴颈围,头两侧置沙袋。翻身时由2-3人协同操作,应小角度转动,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纵向一致[5].

2.2.2.呼吸道护理:肺部感染是颈前路手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6]。因此,严密观察呼吸情况、确保呼吸道通畅,显得尤为重要。应常规吸氧、雾化吸入、必要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床旁备气管切开包,以便急需时使用。

2.2.3.切口护理:术后伤口常规置引流管24―72小时,应密切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术后24小时内切口引流 量 应小于100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2.2.4.感觉及运动功能的观察:应仔细观察肢体有无抽搐及麻痹平面的变化,并及时记录。牵拉尿管,检查膀胱感觉,尿管间断开放。

2.2.5.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因病人术后要求绝对卧床,所以应警惕褥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按时翻身,按摩骨突部位皮肤;鼓励多饮水,每天2500-3000Ml;保持会阴及尿道口清洁;观察尿液性状、色、量。

2.2.6 . 功能锻炼康复护理:为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术后早期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做上、下肢肌肉按摩及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幅度由大到小,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度。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四肢置于功能位。

2.3.出院指导:(1) 3月内戴颈围,避免颈部屈伸和旋转。(2)术后3个月,经X线示植骨椎间隙已完全融合后,方可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开始时做颈部屈伸、旋左、旋右活动,然后做颈部旋转活动,但避免颈部剧烈活动。(3)若出现颈部剧痛或吞咽困难,有梗塞感,则可能为植骨块移位或脱落,应立即回院复查。(4) 按1、3、6、12月复查,随访一年。

3. 小结

颈椎前路手术风险高,难度大;而系统、全面的护理则是保证手术效果,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本组病例经过术前、中后护理及出院指导,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张凤清,方军,颈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气管推移训练的指导[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88-89

[2] 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3

[3]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57

[4] 谢冰华,刘艾红,王利婷。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2):11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第2篇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护理

颈椎骨折及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其危害巨大,常给患者及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害。更严重的是颈椎骨折在临床上常常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严重者可直接危及生命。颈椎骨折较轻者治疗可采取患者颈部制动,对于严重的颈椎骨折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但颈椎手术不仅要求主刀医生要有过硬的技术,而且护士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颈椎骨折患者18例,经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 2013年5月入住我科外伤引起颈部损伤患者18例,经摄片提示均为颈椎骨折或脱位,年龄26~45岁,平均32岁,所有患者均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前、术后给予精心护理。

1.2结果 本组18例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均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较前好转。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突发意外事件所致,病情危急,患者十分恐惧、紧张,加之肢体感觉、活动功能出现障碍而悲观、失望。更严重的是颈椎损伤可能截瘫的事实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恐惧心里。这些负性情绪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影响。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安慰患者,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有针对性的与患者沟通。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手术的重要性、治疗过程、成功病例以及注意事项。说明发挥自身潜能的重要意义,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里状态。同时让患者了解医务人员会通过准确实施治疗方案和各种康复护理技术,尽量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恢复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可能的话请已经治疗成功的病例进行现身教育,起到缓解患者压力的作用。

2.1.2颅骨牵引的护理 颈椎损伤患者入院后常规行颅骨牵引。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一定要保持牵引有效,牵引重量一般为3~5kg,抬高床头7~15cm,牵引方向必须与脊柱保持一直线,翻身时不能放松牵引,并注意头、颈、躯干协调一致。每日用75%酒精滴牵引针孔处2次,每2~4h按摩头枕部一次,以防感染和压疮。

2.1.3器官和食管推移训练 颈椎骨折进行颈前路手术时需将器官和食管牵向对侧才可以显现椎体的前方,因此术前必须进行系统的器官推移训练,以降低手术中患者血压、脉搏、心率呼吸、和吞咽次数的波动幅度,减少潜在的风险。因此护士在患者术前3~5d就要指导患者进行器官和食管推移训练。具体方法为:用一侧手四指将器官和食管向非手术切口侧牵拉,另一手协助推移,牵拉要使器官、食管过正中线,牵拉的时间每次坚持10~20min,逐渐增加至能耐受20~40min而且不发生呛咳,注意不要过于用力以免造成咽喉水肿、疼痛。同时要禁烟,作好口腔护理,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以防术中呛咳。

2.1.4呼吸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等,提高有效通气量,减少坠积性肺炎发生。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 术后去除颅骨牵引去枕平卧位休息,颈托颈部制动。持续心电监护24h,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并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和血肿,详细记录。当渗血较多时及时更换引流条和敷料,因本组患者均为前路手术,当其渗血较多时,容易形成血肿压迫器官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认真观察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每班检查并记录。

2.2.2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并发症是颈椎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颈椎骨折患者颈髓后肋间呼吸肌麻痹,使其气体交换减弱,造成肺的膨胀不全,影响呼吸及咳痰。此外,手术的刺激可使气管内的分泌物增多,痰液堆积。因此术前、术后应重点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氧气吸入,床旁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及吸痰器,禁用抑制呼吸的药物,如吗啡、杜冷丁。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随时保持气道通畅。

2.2.3 患者术后第1d取平卧位,第2d即可取抬高床头10~20°卧位,逐渐增加至40℃左右,以利于患者呼吸和咳嗽、排痰。但在搬动和翻身时,一定要保持患者身体纵轴的一致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严禁躯干和颈部扭曲旋转。因不恰当,会加重患者脊髓或神经根的严重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迅速死亡。护士应牢记颈椎骨折患者正确护理的重要意义。

2.2.4体温的护理 颈髓损伤可伴有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体温不能随外界气温升降而调节,因此应调节室温为24~26℃为宜。当体温在39℃以上时,应给予头部冰袋和大血管处冰敷,酒精擦浴等,给患者多饮水,必要时给予少量降温药。

2.2.5引流管护理 对于颈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要密切观察引流量,当引流量在1h超过200ml时,要立即报告医生,让其进行处理。若术后引出的液体进行性增多且颜色由淡红色变浅或转清,应考虑有脑脊液漏的可能,对于有脑脊液漏者,引流管不宜负压吸引,引流袋放置高度应低于创口20cm,且注意观察引流量及速度,引流量应控制在10~15ml/h,避免过度引流,防止继发枕骨大孔疝、低颅压及脑积水。拔管前先行夹管,观察切口是否有脑脊液流出,若有应继续引流,待手术切口勿漏液后拔管。引流袋应每日更换,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2.2.6皮肤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即使受压时间不长,也可能发生局部缺血、坏死,形成褥疮。因此应建立翻身卡,每1~2h行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翻身时注意双手托起头部并略加牵引,保持头、颈、躯干呈一直线。保持床铺被服清洁、平整、无皱折,皮肤清洁、干燥。合理加强营养。

2.2.7大小便的护理 小便的护理:对留置尿管的患者,用0.1%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2次/d;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尿液逆流;同时注意定时开管,训练膀胱功能;鼓励患者多饮水对尿路起自净作用。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作好心里护理,训练患者自解小便,训练时了解患者以往排尿的间隔时间、尿量和排尿方式,并介绍排尿的一般生理知识,以取得合作。可辅以腹部按摩、针灸等刺激。大便的护理:便秘者调节饮食结构,勤翻身并按摩腹部,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大便失禁者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肛周皮肤护理,增加膳食纤维含量,食物纤维不会被机体吸收,可增加粪便的体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增加排便的规律性,有效的改变大便失禁的状况。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第3篇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手术是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常用的方法,由于颈椎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在围术期,如何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一直是骨科护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我科2002年5月~2005年4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8~72岁,平均43岁。车祸伤8例,高处摔伤10例,机械碰撞伤1例。其中颈椎爆裂型骨折9例,骨折伴脱位10例;全瘫5例,不全瘫8例。卧床时间最短10天,最长76天。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病情通常较危重,有的还合并复合伤。认为颈椎手术危险性大,容易发生死亡,从而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担心术后疗效,思想负担较重,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情的发展,解除压迫,植骨融合达到固定融合,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由已行同类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手术期间无痛,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使患者有充分心理准备,配合治疗;并阐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机体康复,否则相反。

2.1.2注重呼吸道的护理因颈椎骨折压迫颈脊髓导致呼吸肌麻痹,血液循环相对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而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流、温湿度适宜,定期进行室内空气消毒,采用湿式打扫,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末咳嗽,重复数次,对无力咳痰者,先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按压主气管,以刺激气管引起咳嗽或用双手压迫患者的胸腹部,嘱患者用力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每2h帮助患者按轴线翻身拍背1次,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进行吸痰、湿化气道、清洁口腔等护理,定时更换消毒气管内套管,用双层湿纱布覆盖气管口,雾化吸入每日2次。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2.1.3指导患者做食管气管的推移训练术中牵拉气管、食管时可引起患者不适,而影响手术进行,且此种操作易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等症状[1]。告知患者此种训练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积极配合。训练时,保持患者舒适,一般患者仰卧,枕头垫于肩下,头后仰,使其颈部肌肉放松。操作者站在患者左侧,用拇指或2~4指在颈外皮下插入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的内脏鞘和血管神经鞘间,先左右摇摆气管,然后将气管食管持续向左侧牵拉推移或用另一手协助牵引,牵拉时用力缓和,需超过中线,并避免牵拉过程的中断[2]。持续5~10min,逐渐增至15~20min,3~4次/d。

2.1.4颅骨牵引的护理颈椎骨折有明显脱位、半脱位患者入院后,应用颅骨牵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牵引重量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为5~10kg[3]。头部垫枕圈,保持牵引力线与颈椎轴线一致,抬高床头15cm,颅骨牵引弓针道保持清洁干燥,每天3次生理盐水冲洗。

2.2术后护理

2.2.1呼吸道护理术后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心率、血压及面色的变化,持续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来调整氧流量。手术过程中咽喉、气管等部位的牵拉可造成喉头水肿而产生咽部不适、吞咽和呼吸困难。术后常规给予庆大霉素8万u和α-糜蛋白酶2000u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2次/d,可减轻水肿[4]。或沐舒坦1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2次/d。必要时定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床边备气管切开包,以便急需时使用。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

2.2.2护理颈椎活动时,在椎体与植骨块之间产生界面间的剪切力,使植骨块移动、脱出,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避免颈部的过伸活动、过早起床,头两侧置沙袋、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至少2人翻身,1人扶头、肩,另一人扶躯干、四肢,翻身同步进行,侧卧时身体与床成45°,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使患者舒适。

2.2.3注意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术后切口内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24~72h,认真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并做记录。术后24h内切口引流液量应少于100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2.4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术后又要求绝对卧床,故要注意其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肺萎缩、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的发生。对于上述的并发症要有针对性预防措施。特别强调对褥疮的预防,睡气垫床,按时给予翻身,应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每日按摩骨突部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对于昏迷的患者要注意保暖,定时拍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躁动患者谨慎使用镇静剂,应设专人看护,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2.2.5感觉及运动功能的观察详细观察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肢体有无抽搐及麻痹平面的变化;牵拉尿管检查膀胱感觉,尿管间断开放。每个班次都检查并行书面交班,对瘫痪患者,记录截瘫平面。

2.2.6功能锻炼康复护理为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术后早期在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给上、下肢肌肉按摩和关节的被动活动,肌肉按摩5~6次/d,20~30min/次,关节的被动运动只需少量即可,但每一单次被动活动范围应达到最大生理范围,但不可超越,以免拉伤肌肉和韧带[5]。上肢主要锻炼手的握与捏功能,恢复肌肉力量。下肢主要加强屈髋、屈膝及踝关节的肌肉锻炼,以保证下肢负重与行走的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四肢置于功能位。对不全瘫、全瘫患者还应训练定期排便、排尿,以期尽早拔除导尿管控制排尿。

2.2.7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仅增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知识,而且增进了护患之间沟通,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全过程,使患者了解每项治疗、护理措施的目的、作用,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护理质量。对出院患者要做好出院指导:(1)3个月内带石膏颈围保护颈部,避免颈部屈伸和旋转活动。(2)若颈部出现剧烈疼痛或吞咽困难、有梗塞感,可能为植骨块移位或脱落,应即时回院复查。(3)术后3个月,经拍X线片示植骨椎间隙已完全融合后,可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开始时做颈部屈伸、旋左、旋右活动,然后再做颈部旋转活动。注意颈部勿做剧烈活动,防止再损伤。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若出现颈部不适时应暂时停止。

[参考文献]

1林淑贤,姜连英.气管、食道推移法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8,14(7):352.

2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3.

3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57.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第4篇

颈椎骨折并截瘫是脊柱骨科临床常见多发病,车祸、建筑坠落伤是颈椎骨折脱位的主要原因[1]。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利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并截瘫35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16~57岁;车祸伤20例,坠落伤15例。脊髓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16例,C级9例,D级3例;合并伤:创伤失血性休克5例,上肢骨折6例,下肢骨折7例,软组织挫裂伤12例,脑震荡10例,内脏挫裂伤4例,合并呼吸、心血管功能异常6例;全部均作X线、CT检查,10例行MRI,均有颈椎椎体不同程度压缩或爆裂粉碎骨折脱位,成角畸形压迫脊髓神经,6例合并椎体附件骨折。

1.2 治疗及结果 21例急性骨折脱位损伤,入院后即行颅骨牵引的方法快速复位,及时处理休克、其他合并伤,在无禁忌情况下尽早手术。其余9例均行急诊手术;本组35例均在插管全麻下施行手术,其中椎体减压植骨10例,带锁钛钢板固定25例;术后均颈围外固定制动2~3个月;全部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脊髓、大血管、神经、气管食管等损伤意外损伤。获随访30例,随访时间6~36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8例,脊髓功能无恢复;B级17例,恢复到C级4例,D级10例,E级3例;C级8例,恢复到D级2例,E级6例;D级2例,恢复到E级。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后可出现四肢瘫痪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故患者心理波动剧烈而出现恐惧、悲观、绝望心理及生理机能的紊乱,加之术后康复治疗漫长,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信心,介绍成功病例,讲解手术复位的重要性,多巡视病房,与患者交谈,每次做治疗和护理时给予耐心的解释,说明每次操作治疗的重要性,解除其紧张和悲观情绪,使其较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2]。

2.2 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备皮、备血,做心电图、血液各项指标检验,监护病房中常规备有急救药品、急救仪器、监护仪器、吸氧装置、吸痰器等,检查仪器的性能完好并能随时应用;用留置针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保证液体及其他药物的应用,必要时应行双管加强液体的摄入;备好气管切开包,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呼吸道窒息的发生。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预防在治疗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2.3 颅骨牵引的护理 抬高床头15°~30°,颈椎屈曲型骨折应保持颈部略过伸位,伸展型骨折保持中立位[3]。用低枕,头两侧用砂袋固定,枕部放棉圈,防止褥疮。翻身时不可扭曲与摆动头部,头、躯干同在一水平,在使头部与躯干保持固定位置下翻转衬垫妥,以确保有效牵引。

2.4 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在全麻未醒导管未拔出之前,观察患者的神志、肌力恢复情况,待患者完全恢复、生命体征平稳、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可拔除全麻导管。指导患者取正确卧位,每2 h轴位翻身1次,并观察切口处渗血情况,执行各项医嘱时,密切观察患者情绪、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患者有无烦躁及异常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同时观察四肢肌力恢复情况,注意保护受压皮肤。

2.5 保证颈椎的稳定性 术后植骨块脱出是严重的并发症,除与手术技术有关外,主要是不当及过早起床所致。因此,术后应用颈围或枕颌带牵引固定颈部于中立位,颈部两侧放置砂袋,限制颈部活动,避免过度屈伸。

2.6 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 颈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需长期卧床,在卧床治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尿液颜色、量的变化,鼓励患者多饮水,术后行膀胱功能训练,定时夹闭导尿管,每2~3 h1次,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每2 d更换尿袋1次,并注明更换的日期和时间,遵医嘱行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

2.7 饮食护理 患者受伤后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加上的改变、各种药物的应用,使患者的食欲降低、肠蠕动减慢,指导患者早期进食要少量定时,选择粗纤维、易消化、高热量食物,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配合环形顺时针的腹部按摩,以减少腹胀和便秘的发生。

2.8 功能锻炼 术后次日嘱患者开始进行肢体、手和关节活动,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但需限制颈部活动,保持颈椎稳定;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给予水垫,定时翻身,日间2 h 1次,夜间视情况可3 h 1次,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防止褥疮发生。

2.9 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仍需颈围固定2~3个月,防止颈部过度活动。X线检查确定骨折融合后方可除去颈围,在解除颈围前应有一段适应时间,可先在睡觉时取下,以后改为间断使用直至解除;继续加强肢体、手和关节的功能锻炼;睡眠时枕头高低适宜,颈肩要防着凉;术后颈椎植骨块临床愈合后,开始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加强饮食调理,合理营养增强肌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身体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殷婷.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26例.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2223.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第5篇

[关键词] 创伤性枢椎滑脱;前路手术;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15-02

创伤性枢椎滑脱是指枢椎椎弓根至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椎体在暴力的作用下发生骨折,常常伴有周围韧带和椎间盘的损伤,继而出现枢椎椎体的不稳定或脱位。此种损伤在整个颈椎骨折脱位中仅占4%~7%[1]。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创伤性枢椎滑脱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患者术后病情复杂,加之并发症较多,围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院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例创伤性枢椎滑脱患者实施手术,并进行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其治疗及围术期的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脊柱科共收治20例创伤性枢椎滑脱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2~59岁,平均38.5岁。受伤原因:摔伤2例,高处坠落伤9例,车祸伤9例。均行ct、mri、x线摄片诊断。其中,齿状骨折伴枢椎脱位8例,枕颈部畸形办不全瘫1例,颅底凹陷性环枢椎脱位7例,寰椎骨折脱位4例。术前肢体运动障碍13例,感觉麻木6例,正常1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前路手术。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颈椎手术的风险高,患者心理负担重,存在高度的精神不安,加上对治疗的结果悲观,信心不足,常出现沮丧消极的心理,对治疗十分不利,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耐心的做好解释工作,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大致的手术过程和疾病的特点,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并交代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并请同种病手术成功者向患者介绍一些经验,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及信心,消除顾虑,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2)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患者入院后即指导患者开始训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该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积极有效地配合[2]。使患者保持颈部制动,嘱患者用2~4指在外皮插入切口侧的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处,持续地向非手术侧牵拉或推移。开始时每次持续时间10~20 min,每天6~8次,以后逐渐延长推移持续时间至每次30~60 min,每天3~5次。直到患者能够耐受后开始手术[3]。(3)呼吸功能锻炼:①缩唇呼吸训练。患者双肩放松,闭嘴经鼻吸入气体后,然后屏住2 s左右,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使呼吸频率<20/min。②咳嗽训练。取坐或半卧位,先深吸气,然后连续小声咳嗽,将痰液咳至支气管口,然后深吸一口气,短暂屏气,再用爆发力咳嗽,排出痰液。③吹气球练习。鼓励患者一次性将气球吹得尽可能大,然后放松5~10 s,然后重复上述动作。每次10~15 min,每天3次[4-5]。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4)配置合适的颈托:配制适当的外固定,限制颈部过度活动,对颈部伤口的愈合及植骨的融合等,都是很有必要的。并可让患者术前戴颈托适应一段时间,为早日下床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6-7]。

1.2.2 术中护理 患者入手术室后热情接待,认真核对,协助患者摆好,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使患者有足够的安全感。正确安装仪器、设备,消毒铺巾后,分别连接相应的仪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器械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术者操作时,精力集中,传递器械稳妥准确,对医生提出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以利手术顺利完成。

1.2.3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回病房后,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每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并且观察意识状态,并做好记录。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痰液的堆积,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在术后给予氧气吸入,使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做好气道湿化防止痰痂形成,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20 min,每日以0.9%氯化钠溶液500 ml加沐舒坦60~90 mg 3~5滴持续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使痰液松动,利于痰液的排出。对于体质较弱,肺功能欠佳者可给予吸痰。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如发现异常,及时向主管医师报告

并协助给予及时的处理。(2)的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给予出枕平卧位,头两侧分别放置一个沙袋垫实以防止颈部转动[8]。定时为患者做被动运动,防止压疮的发生。术后第1天,开始为患者翻身,翻身时保持患者头、颈、肩、躯干成一直线,一般需3人,其中一人扶在头部和肩部,另外2人扶在患者腰、臀及下肢,同时翻身,侧卧位时身体与床成45°,并在肩、背、臀以及双下肢垫枕。(3)严密观察伤口及脊髓神经功能: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伤口的敷料渗血的情况及有无肿胀发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发现切口渗血过多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及时的处理。另外由于手术操作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组织神经,术后应该密切观察脊髓神经的功能,四肢感觉以及运动是否存在,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至关重要。(4)功能锻炼:手术后1 d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始康复功能的锻炼,被动或者主动的活动四肢及关节,循序渐进,运动幅度由小至大。术后3 d可戴颈围离床活动,待患者做起无头昏等不适的情况下,床边站立,然后协助离床进行行走,以不疲劳为度。

2 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个月。20例患者均获得稳定骨性融合,术后骨性融合率达到100%,无颈痛、僵硬、麻木、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颈椎前路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颈椎伤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行外科干预,良好的医疗设施、娴熟的手术操作技能、正确的专科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避免和减少并发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保障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预防切口感染、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获得良好康复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适时地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建立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体系,正确地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才能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笔者认为经过护医患之间的密切配合,适时、策略地进行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建立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体系,正确地帮助和指导功能锻炼,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充分的准备,都是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焦文仓,任先军. 颈椎前路椎问植骨融合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1(1):49.

[2] 朱翠萍,邹长芬.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1):974-975.

[3] 胡艳飞,胡桂芳. 腹式呼吸训练在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与康复,2005,6(4):2l7-2l8.

[4] 金大地,王健,瞿东滨.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华骨科杂志,2005,02.

[5] 郭春燕,陈书勤. 颈前路减压术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118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4,39(11):817-818.

[6] 殷婷,陈永敏. 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26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22-23.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第6篇

【关键词】 脊髓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后纵韧带骨化症

脊髓损伤是指脊柱骨折或脱位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它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胸腰段损伤使下肢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可致截瘫。如果颈段脊髓损伤后可致四肢功能障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指颈椎后纵韧带发生骨化改变,引起颈椎管狭窄,导致颈脊髓受压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往往因创伤导致急性神经系统压迫症状加重、脊髓损伤。脊髓损伤的患者预后较差[2],患者恢复较慢,治疗费用较高[3,4]。我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96例,本文主要就该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中,男72例,女24例;年龄年龄17~82岁,平均45.5岁。其中78例患者急症入院,18例患者于院外住院后转入我院。所有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

1.2 方法

1.2.1 治疗原则:治疗愈早愈好;整复脊柱骨折脱位;综合治疗脊髓损伤的患者;预防及治疗脊髓损伤相关的并发症情况;脊柱和脊髓功能重建与康复。

1.2.2 非手术治疗:合适的固定、防止因损伤部位的移位而产生脊髓的再损伤。一般先采用颌枕带牵引或持续颅骨牵引;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地塞米松入20%甘露醇静脉滴注消肿;甲强龙冲击疗法;高压氧治疗也可以提供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组非手术治疗27例。

1.2.3 手术指征:脊柱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者;脊柱骨折复位不满意,或仍有脊柱不稳定因素存在者;影像学显示有碎骨片凸出至椎管内压迫脊髓的功能;截瘫平面不断上升,提示椎管内有活动性出血者。

1.2.4 手术禁忌证:切口附近有感染性伤口;发热、低蛋白、贫血患者;脊髓完全横断性损伤的患者;外伤性脊髓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的患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2 结果

69例患者手术治疗,2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所有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无死于体征异常引起的呼衰、严重坠积性肺炎、压疮和泌尿系感染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的病例。

3 护理体会

3.1 术前护理

3.1.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尤其是呼吸变化;对烦躁患者要采取加床档、约束带等安全防范措施; 采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时持续心电监护; 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大小便情况。

3.1.2 预防并发症:主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枢性高热等。在护理时候需要密切观察。给予气垫护理,定时翻身,骨突处给予透明贴保护;助患者翻身叩背,教会患者有效的深呼吸及咳嗽运动,如吹气球,2~6次/d,每次15 min;鼓励患者多饮水,会阴护理1次/d;被动活动肢体,预防血栓形成。活动方法包括:踝关节的跖屈背伸、环转、内外翻,脚趾屈曲伸直,及床上足部负重练习,并可使用足底静脉泵(vfp)、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梯度压力弹力袜(gcs);颈髓损伤四肢瘫痪者,由于自主神经失调,汗腺不能分泌,皮下血管扩张,体热不能散发,刺激增强细胞新陈代谢,可出现39~40℃高热,可应用乙醇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措施[5]。

3.1.3 心理护理:护士要给患者真诚的关怀、安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恐惧紧张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

3.1.4 :颈髓损伤颈部制动呈中立位,颈托保护,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若或翻身不当,可加重脊髓再损伤,严重者导致死亡。持续颅骨牵引者应保持有效牵引。

3.1.5 术前准备:备皮(以切口为中心周围20 cm),合血,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咳嗽排痰训练,完善术前检查,术前8 h禁食水。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观察: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尤其观察呼吸状态,观察有无气管黏膜水肿或血肿压迫引起的呼吸困难,术后要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2.2 卧位:轴线翻身,颈髓损伤患者给予颈托固定。

3.2.3 神经功能观察:严密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大小便情况,并与术前比较,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2.4 伤口及各种管道观察:观察有无渗血、渗液、血肿,引流液颜色和量,保持引流管及其他管道通畅。

3.2.5 预防腹胀、便秘:卧床、麻醉、手术创伤均会导致肠蠕动减慢,易引起腹胀、便秘。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多食蔬菜、水果、萝卜汤等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饮水,亦可口服缓泻剂如:四磨汤、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等。必要时给予甘油(开塞露溶液110 ml/支)110 ml肛入。

3.3 康复训练 适当功能锻炼是促进sci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有研究表明,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和住院期间与患者受伤至康复计划实施时间有关,康复实施越早,所需住院时间越短,经费开支越少,而功能恢复越多,并发症越少[6]。功能锻炼采取主动与被动锻炼四肢肌肉和关节功能。如下肢截瘫患者卧床时,为防止肢体畸形,足下垂和肌肉挛缩发生,每日被动活动下肢关节,踝关节可行背屈、内收、外展,膝关节可行伸屈活动,髋关节先行抬腿(屈髋)运动,再行内收外展活动。不做被动活动时应保持瘫痪肢体关节处于功能位。定期按摩下肢肌肉。特别强调未瘫痪部位的主动运动,如利用哑铃或拉簧锻炼上肢及胸背部肌肉,为扶拐下地做好准备,同时可在仰卧位或俯卧位积极锻炼腰背肌。在上肢的帮助和上身的带动下,借助辅佐工具,如双杠、支具、四腿拐等,下地练习站立和行走,如每天站立及行走能达到2 h以上,将可防止骨质疏松[7]。

综上所述,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预后差,恢复慢,医疗费用高,患者及家属都承受很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我科通过对以上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加之及时康复指导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脊髓损伤.中华骨科杂志,1997,17:340?343.

2 bracken mb,holford tr.effect of timing on recovery of segmental and long tract neuologic function in nascis.j neurosurg,1993,79:500?507.

3 党耕町,孙宇,刘忠军.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及外科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581?582.

4 sekhon lh,fehlings mg.epidemiology,demographics and pathophysiology of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spine,2001,26:2?12.

5 黄红云.脊髓损伤后并发截瘫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第7篇

关键词:颈椎前路 椎间盘 植骨融合 内固定 围手术期护理

The road ahead neck intervertebral disc excision intervertebral plants the bone to encircle surgery time nursing

Guo Weiling

Abstract: Discusses under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mirror the neck road ahead intervertebral disc excision reduced pressure,plants in the bone fusion the pexia nursing method,summarizes th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to prevent the complication,reduces the mortality rate and cripples rate,promotion recovery.

Keywords: The cervical vertebra road ahead Intervertebral disc Plants the bone fusion In fixed Encircles surgery time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1-0028-02

椎前路手术已成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也并存着较大的风险,可能危及病人生命或造成病人严重残疾,因此,术后对护理要求也较高,2005~2010年,我科应用颈椎前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15例,效果明显,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部位特殊,患者担心手术效果不满意,甚至危及生命,造成瘫痪等不良后果,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因此护士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状态,制订护理计划及措施。向患者及陪护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的必要性。并向其介绍患者良好的心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使患者以最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1.2 术前训练。

1.2.1 气管食管牵拉训练[1]。因颈前路手术的入路系经内脏鞘(包在甲状腺气管与食管之外)与血管神经鞘间隙而抵达椎体前方,故术中需将内脏鞘牵向对侧,方可显露椎体前位(或侧前方) 因此,术前嘱病人用自己2~4 指的指尖在颈部皮肤外插至拟手术侧的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处,将气管及食管等组织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或用另一手牵拉。此动作易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等症状,故必须向病人反复交待,如牵拉不合要求,不仅术中损伤大、出血多,且可因无法牵开气管而被迫中止手术,如勉强进行,则有可能引起气管或食管损伤等并发症,甚至可出现气管、食管或胸膜破裂。方法:指导患者家属用右手拇指将食管气管从右向左推移,因手术的切口均在颈前右侧,每次10~20分钟,循序渐进。

1.2.2 训练床上大小便[2]。正常人不习惯平躺着在床上排便,那么对于颈部手术后需卧床,我们指导患者床上练小便,实际上是对患者心理素质的训练,也是一种自我心理锻炼过程。方法;告知患者在自己有尿意或便意的情况下,取适当保护隐私的环境,如拉上床帘或使用屏风,调节室温,注意保暖。指导患者平卧于床上,在有其他人帮忙的情况下,将尿壶或便盆放于排便处,并妥善固定便器,女性病人在会阴处放少许卫生纸,男性病人固定,指导患者将尿或便排出体外的方法,必要时给予诱导排便,如吹口哨,喝冷开水,听流水声,按摩腹部。如果患者用上述方法仍未排出便者,若病情允许可指导患者坐卧于便盆上,妥善固定患者身上各类管道,将尿或便排出体外,必要时给予诱导排便。床上练习排便的时间不可超过十分钟以上,以免造成骶尾部皮肤的破损。如此在床上练习排出大小便两三次即可,一般不需每天练习,对于未完成练习者可进行反复练习。

2 术后护理

2.1 术后48小时。

2.1.1 有植骨块部分脱落的危险[3 ]:与术后搬运,翻身时颈椎前屈后伸幅度过大有关。措施:术后病人返回病房搬动时,人力一定要充足,保证搬动时保持头颈胸部一致,防止颈部转动,去枕平卧,颈部两侧分别放置盐袋或沙袋用以颈部制动。同时远可以选择合适的颈椎固定(固定时间为3个月)。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可减少出血,而且可防止植骨块或人工关节的滑出。

2.1.2 窒息的危险:与手术可影响延髓呼吸中枢,造成呼吸功能减弱,或分泌物直接压迫气管。措施:手术病人返回病房后要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使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氧饱和度在95%以上。给予持续低流量给氧。体弱或肺功能不佳者予以吸痰,床边常规备好气管切开包,便于急救。

2.1.3 脊髓的损伤[4 ]:与术中止血不彻底,血肿压迫脊髓,减压时操作的震动,对脊髓的冲击有关。措施:术后应及时观察患者四肢的感觉活动,随时测试患者运动情况,如出现肢体麻木,活动障碍应立即报告医生,再次行止血解压手术。

2.1.4 有再次出现咽部出血与水肿的危险[5]:与不正确的饮食有关,术后1-2天应给予温凉的饮食,以减少咽部充血和水肿,术后3-4天为半流质逐渐过度到膳食。进食流食借助吸管,半流质和膳食由家属喂食。

2.2 术后3-14天:

2.2.1 有发生褥疮的危险:与长期卧床,皮肤软组织受压有关。措施:做到定时翻身,保持床面整洁,干燥,勤擦洗,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尿,汗液浸润。

2.2.2 有尿路感染的危险:有尿潴留导尿有关。措施: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量在1500ml以上,每日定时更换尿袋,并消毒会阴及尿道口,每周更换导尿管。

2.2.3 高压氧是治疗脊髓损伤以及肢体麻木常用措施,但在与高压氧治疗中存在危险[6]:

2.2.3.1 搬运过程中造成的危害,措施:过床前需栽好颈托,运送过程中去枕平卧,路上尽量保持平车平稳,防止颠簸,进舱后为避免颈围产生静电需将颈围解开,头部两侧用盐袋制动。

2.2.3.2 保暖:因高压氧治疗降压时,舱温会下降,应做好保暖准备。

2.2.3.3 高压氧中气体密度增加,使呼吸阻力增大,出舱后患者会感到疲劳,应嘱患者注意休息,热水擦浴肢体,洗脸后能缓解症状。

2.2.3.4 中耳气压伤,嘱患者做捏鼻鼓气,吞咽等张耳咽鼓动作。

2.2.4 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肠蠕动减慢。措施:嘱患者多饮水,多食一些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水果等,并按摩腹部。

2.2.5 营养不良:与患者味口欠佳有关。措施:可适当食取些许开胃食物,后再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少量多餐。

3 术后康复训练:

3.1 手功能锻炼[7]:主要锻炼手的捏与握功能,方法为拇指对拇指练习;手握拳然后用力伸指;分指练习外展内收手指夹纸练习;揉转石球或核桃;捏橡皮球或拧毛巾。20~30下/次,3~5 次/ d。

3.2 下肢功能锻炼包括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抬腿、踢腿等动作的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方法:仰卧,下肢伸直平放在床上。找到肌肉收缩点,大腿肌肉绷劲再放松。也是20~30下/次,3~5 次/ d。以不疲劳为度。病人也可在家属和陪护人员的陪同或搀扶下练习行走,以增强下肢力量,尽早恢复下肢(行走)功能。

4 出院康复指导

嘱病人术后用颈托固定 3 个月防止颈部过屈、过伸及旋转活动;继续手功能锻炼,并做四肢肌肉训练及颈部按摩,以防止肌肉萎缩,增加皮肤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保持正确坐、立、走姿势,不骑自行车,可做适量家务活动。每 3 个月复查 1 次颈椎 X线摄正侧位片,以观察融合器与植骨块的融合情况。

参考文献

[1] 吴克敏.5例颈前入路颈椎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7,23( 13):2013-2014

[2] 张春霞.术前床上排便的训练对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OL].论文118.2008-11-22[2010-10-1].

[3] 葛祥玲.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术期护理[J].西南军医 2009,11( 1):161-162

[4] 白恩忠,朱建炜,许炜玮.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9(7):492-493

[5] 张立峰.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早期观察与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 11 ):916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第8篇

关键词 形体问题 形体训练 聘请教练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形体是指人体或人体形态体质。体态是指身体各部分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它反映了人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力学关系。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同时,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然而身体运动越来越少,再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压力,在心理无暇顾及身体健康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身体上出现一系列病痛,比如腰椎突出,骨盆前倾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整体形象,而且不当的姿势会增加不必要的肌肉拉力和关节拉力,影响身体健康。因此适当的形体训练对我们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

新乡市胜蓝健身俱乐部俱乐部成员男女各50名(随机)。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成员主要形体问题的调查

俱乐部成员出现圆肩、高低肩、驼背和骨盆前倾问题的比例比较高,高比例的圆肩、高低肩和驼背等问题都与成员的颈椎及颈部周围的肌肉都有关系。颈椎强直会造成成员颈部酸疼,久而久之会压迫神经,影响正常生活;圆肩和驼背问题不符合当代人们对形体美的标准,也会影响到社交等各个方面;高低肩也会影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O”型腿和“X”型腿都是腿部肌肉和韧带不均匀造成的,严重时会导致骨折;骨盆前倾和骨盆后倾都是跟髋关节相关联的,髋关节不稳定会造成脊柱错位等形体问题。通过调查大部分成员都是从事与伏案有关的工作。长期从事伏案工作,颈部肌肉会持续紧张,严重时会压迫神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2成员产生形体问题的原因

2.2.1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是指出生时已经出现的疾病,它可能是遗传病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妊娠早期母亲患某些病毒感染或者服用某些药物所致。遗传性疾病指这些疾病的发病需要一种或多种遗传基因,一旦存在则会发生遗传病。由此可知,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导致的形体问题是不可改变的。如佝偻病等疾病造成的形体问题,是不能通过后天的锻炼来解决的。

2.2.2不当的日常生活方式

经观察发现,大部分的成员站立的姿态呈现的状态如下:身体僵直,胸部过分凸起;弯腰驼背,躯体肌肉紧张度不够;背部下凹或脊柱前凸,腹部鼓起;肩膀下垂,脊柱后凸、背部下凹及垂肩,脊柱侧凸等等。弯腰驼背会增加躯干对腰椎的压力;脊柱侧凸会改变髋关节的正常,造成对髋骨的压力不均匀和腿部肌肉受力不平衡等,这是不科学的。大部分成员的坐姿呈现状态如下:头部前引,耸肩,上身弯曲,弯腰驼背,跷二郎腿等。头部前引会增加对颈椎的压力,颈部肌肉过紧就会压迫神经,跷二郎腿会使腿部血流不畅,因此,不正确的坐姿也是导致成员形体问题的原因。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标准的站姿和坐姿的好习惯。

2.2.3骨骼受过伤病

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如果骨骼受到严重伤害时一定会形体造成的问题,尤其是股骨和胫骨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问题,会造成远端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导致患肢变短等形体问题。

2.2.4成员的工作性质

经与成员交流中发现很多成员都是从事伏案工作的,伏案工作会导致颈椎酸疼。颈椎有一个前凸的弧度,被称为生理性前凸。人们无论是站立、走路还是坐着,都以保持这种自然姿势最为舒服。人体在卧床时保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性前凸,才能使颈部的肌肉、椎间盘、韧带等均处于自然放松的休息状态。凡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如打字写作等都可能因姿势不当造成颈椎疼痛。这些疾病都会对成员产生形体问题,所以保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性前凸是非常有必要的。

2.2.5会员锻炼的形式与方法

经与会员交流发现,很多会员都在自由重量区训练,这些会员在没有掌握好动作要领的情况下盲目地加大重量,忽视了身体的感觉,只会让自己的形体变得越来越糟。建议会员咨询专业的教练,掌握好动作要领,这样会取得更好地效果。

3结论与建议

(1)成员颈椎强直圆肩、高低肩、驼背、骨盆前倾、骨盆后倾、“O”型腿及“X”型腿等形体问题都与成员身体肌肉过紧或过松有关,如高低肩是由于核心部位肌肉力量一侧力量较强另一侧较弱造成的,进行系统的器械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改善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