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14 11:08:23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第1篇

镜头下这些优秀的老师,他们在偏远的地区工作,却耐得住清贫,在工作岗位上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关于最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

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再次走进校园,走进那个无比熟悉的教室,心中的激动难以按捺,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身份的转化,从坐在教室接受知识变成了站在讲台之上传授知识,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和骄傲的。为了使我们这些新教师们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学校特地将我们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这次新教师培训内容丰富,包括对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概论和职业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岗前培训几门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大,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搞清楚了,从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确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本次的岗前培训最重要的是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面的认识。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就我从事的飞行教员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教授学员飞行实践技术,让他们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民航飞行员。这也就是传道、授业。

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也就是解惑。

作为一名飞行教员,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军事化得管理,使得我们和学生可以说是朝夕相处,在飞行上又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以随时与学生保持者联系,只要学生有事,都应该及时在他们的身边。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站在学生一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负责。这是一名成功的飞行教员应该具备的。

其次,本次培训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除了技能以外,还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几位老师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高校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培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课,通过这次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并且高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自身就应该走在学术的前沿,将最前沿的知识带到课堂,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最后,本次的培训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对于刚刚从大学校门踏出的我们,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训中,培训指导老师也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他们的讲话,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充满对新教师的鼓励。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学生时期那种趋向感性或者说是浪漫的生活态度。鼓励我们要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

三个月的培训,课程多、时间紧,研讨和交流的机会很少,但是通过培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不过师培中心为我们安排了微格训练和试讲课程,我觉得很不错,能让我们在真正站上讲台之前就有机会通过视频的回放看到自己讲课的全过程,让富有经验的老师为我们点评,使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而试讲课程更让我们有了提升的空间,加强了大家的交流,因为参加师培的学员中也有许多已经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所以与他们的交流对我们这样刚走出大学的年轻教师有很大的帮助。使我更加认识到教师应该在“选材、备课、板书”等各方面做到精益求精,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贯穿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掌握更多的知识。

总之,经过本次岗前培训使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多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策略。最重要的是本次培训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增添了许多信心。岗前培训是我教师生涯的起点,为我打开了人生新舞台的大门,我会继续提高自身素质,堂堂正正的站上人生的大舞台-----讲台。

关于最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

“最美乡村教师”,忘不了讲台前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课堂上孜孜不倦的叮咛,忘不了课余时嘘寒问暖的关怀,忘不了离别时祝福期望的真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是什么让他们——最美的乡村教师在那样偏远的山区,落后的小村,缺氧的高原,人烟稀少的岛上,经受住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环境的恶劣,工资待遇的低下,几十年如一日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呢?是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是他们内心深处助人的善念,让他们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乡村“最美教师”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老师们通过撰写学习心得的形式来表达对“最美教师”的敬意。我要向“最美教师”学习:

第一是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是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第三是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向她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衢州两个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

用爱与智慧去教育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肯定。孔子也曾经说过:“仁者,爱人”,要做到“诲人不倦”。关爱学生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只有关爱学生,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只有关爱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才可继续。我将坚持向衢江四小的三位“最美老师”学习,学习她们的责任心、爱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将它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行动中去,让“最美老师”的精神继续传遍全国各地。

关于最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

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分年段学习了“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老师们都深深地被“最美教师”的义举所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最美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许多老师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他们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最美教师”的救人不在于偶然,是无处不在的责任心所致。她们使我对“爱与责任”有了更一步的认识。爱事业如爱生命,她们的事迹鼓舞着大家,我们要像她们那样,怀着对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热爱教育事业。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下面谈谈学习最美教师的心得体会:

一、立足本质,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父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最美的教师坚持朴素的工作作风,一心扑在教育事业,我们也应该做到这几点:引用衢州市委书记赵一德三句话进行了概括。第一是学习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学习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四、学习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向她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衢州两个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以她们为榜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面对的学生特殊,这就更需要我们拿出一颗“慈母之心”,循循善诱,对学生要耐心细致的去做,去为这些学生服务。就是要学习他们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这个响亮的名字已经震撼衢州、感动浙江、传遍全国,为全体老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激励我们团结拼搏,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总之,我要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更新观念,努力钻研业务,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得工作,为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于最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

最美教师,美在心灵,最美教师,实至名归。

吕_老师,他的事迹我早已耳闻,未见其人时,便被他美好的品格所感动,而真正见到他,他的乐观、幽默让人动容,我原本以为,这样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老师身上一定有很多悲情的东西,但是从他身上,只看出对美好生活、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与希望。是啊,真正热爱教育的人又怎么会悲情,有的只是对这份事业的无限向往。而他对学生的无私和奉献更让我在台下数次红了眼眶。一个老师能够拯救一个学生,我们便可以称之为伟大,而吕老师拯救了千千万万的孩子,是我们身边最伟大的榜样。正如吕老师的专题题目——不能让任何一朵花在我的手中无声地枯萎,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不能让任何孩子在我们手中误入歧途,要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所以趁着我们风华正茂,趁着我们年轻,心中正燃烧着青春的火焰,一定要苦练基本功,掌握一套科学灵活而有效的教育教学技巧。当然,我们更需要修炼一颗充满着大爱的心,爱我们耕耘着的三尺讲台,爱我们有时可爱有时又可恨的学生。

徐_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名老师,今年我有幸和她做了同事,看过她的视频,听过她的事迹,我为她而心疼,为她而感动,更加感觉身边有这么的“最美教师”而如此幸福!

一个人的成长,从心开始。做任何事,“有心”和“无心”千差万别。所有外境都是我们心灵建造的,所有外境,也会随着我们的心灵去改变。对教师而言,如果我们认为教书是很享受的事情,我们就会觉得每件事都很有意义,我们就会满怀激情去做。但是,如果只把教书看成一种职业,你要从中赚钱,获取生存,可能你就会特别计较,如果带着这种心态去工作,你可能就会度日如年。我们应该有自己做教育的“信仰”:教育在我们手上,我们要从中发现,除了挣钱,养家糊口之外更高的意义。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认识。

那么,一个教师的意义和价值,到底体现在哪呢?——是让学生的生命因你而动听。钱理群老师的一句话:“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成为青少年学生回忆中美好而神圣的瞬间。”于漪老师也曾经说过她自己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其实,那些优秀教师和被我们熟知的名师,一辈子都在不断地学习当中,正是因为学习,才让他们更加优秀,最终为我们熟悉。

教师的成长是对自身完整的不断追求。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关于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所谓“经验”,就是经历和体验,所谓“反思”,就是隔一段时间,回头看看自己所经历的,这样更可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这些最美教师他们为什么眼含热泪,因为他们对教育这片沃土爱的深沉,我们为什么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眼含热泪,因为我们明白,是前辈们对教育这片沃土的热爱,让国家的教育和未来越来越好。

感谢你们的坚持,我们一定要和你们一样,守护这片沃土,为国家的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最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

谁曾料到,当客车在横冲直撞的刹那,一个俊俏的身影奋不顾身;谁曾知道,面对危险的境遇,一个脆弱的女子临危不惧,学习最美教师精神后感。这身影,为之深爱的学生,这壮举,为之热爱的事业,这奉献,装点了生命的绚丽,写就了28岁人生最辉煌的篇章。

她,就是学生心中的女神,她,就是教师学习的楷模,她,就是人民心中的最美丽的教师张丽莉。她的美体现在她的

并不富裕的爱心捐赠里,她的美表现在她勤奋进取的钻研里,她的美浸透在对每一个孩子全身心的照顾里。正是因为这种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对学生的母亲般的关爱,对工作的极端负责的态度,造就了今天在危险面前舍生取义的高尚行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日积月累成就了她如此的伟岸。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十八中的语文教师张丽莉不过是一名代课教师,每月工资微薄,既不是党员又不是干部,普通的再不能普通,平凡的再不能平凡,竟然可以如此见义勇为,在生命危急的时刻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也许正是一直以来坚守的平凡中酝酿出的朴实的高尚,使得她做出了超出常人的选择,义无反顾,在生的面前毅然决然的去保护学生的生命。她如此无私、神圣、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像一面战旗永远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

从垦区文件到省级报纸,从电视到广播,张丽莉的感人事迹享誉千家万户,一次次看,一次次听,一次次被张老师的大爱所感动,一次次灵魂被触动,深深的敬佩着她的义举、壮行,在无限崇敬中,也为教育战线上有这样的老师而自豪。

身为教师的我,对照张老师的奉献与牺牲精神,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首先我要学习她能够耐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不放弃,不嫌弃,从而想方设法去转化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惰性;还要学习她对工作的那份进取心,像她那样真正的付出努力,把工作当做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业来做,不断为自己设立短期目标,努力地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去完善自我,从而超越自我;更要学习她能够及时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虚心改正,做一个善良、正直、无私、有爱、热情的教师,真正能够担当起为师的责任。

美女教师舍己救人的高尚精神、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就是教师乃至各行各业的人们学习的原动力,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一直呼唤的真、善、美,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就是今后我们工、学习、生活中的榜样。对照她的行为,我们理应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便知道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未来,不,从今天,我们都要重塑职业理想,修为个人品质,锻炼意志力,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更多的美丽。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第2篇

现在社会已经走进了一个高科技时代,知识更新、思维创新,不学习就落后,不读书就跟不上形势。真的很感谢区干训部开展读书活动,并在百忙之中向我们积极推荐好书。回首自己近几年的成长历程,实际工作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带领教师队伍,读书更让我懂得丰富的知识底蕴会让一个人飞得更高,会让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提升,更会让一个人的品位提高。

我有幸拜读了《新学校十讲》,对于“文化引领学校未来”一章颇有感触。我们需要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领域,让所有的老师知道,甚至让所有的家长都知道:我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么定义成功,怎么定义失败。一所优质学校不能仅仅靠制度来管理,只有文化引领,学校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无论是学校或是企业,真的要做大做强,打造品牌,创办特色是很重要的。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本身就属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注定了工作性质的特殊,然而一味地满足单纯的教学就显得单一化,枯燥无味,而且对于学校的发展没有任何改变。如何打造特殊教育文化,创办自己学校的特色,创造学校品牌,是我们学校一直所追求的。本着以人为本,积极为特殊学生搭建广阔平台,让更多的特殊学生早日融入社会主流是我们的愿望,更是我校创办特色打造品牌的初衷。

学校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托学校的优势,树立明确的办学理念:愉快学习,幸福生活,健康成长。以尊重生命的心灵之爱,让校园成为特殊学生愉快学习的乐园;让每一个生命的潜能在这里得到最完美的、充分的展现,让每一个特殊学生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自信人生,让学校成为每一个特殊学生幸福生活、健康成长的摇篮。学校注重科学管理,制度健全,合理,不断更新,创新。学校注重文化建设,从校园内外的文化走廊,到班级的特色文化板报,从常规的课堂教学到职业教育、特色教育,都体现着我校特色办学、特殊教育文化,尊重每个生命的个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让每个特殊学生的价值得以体现,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信,最终达到自强自立,早日融入社会。学校还非常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积极为教师学习创造机会,先后派10余名教师到大连、北京、上海、天津、长春等地学习特殊教育先进文化,回来跟全体教师分享,促进全体教师共同进步,提高文化素养,为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注入力量。学校的体育特色工作不断彰显,成果显著,更好地为特殊学生的发展奠基。

积极为特殊学生创建文化校园,搭建广阔发展平台,创造适合特殊学生发展的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打造特殊教育文化,创建最美文化校园更是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永远的奋斗目标。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第3篇

今年暑假,我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暑期师德培训,每年的师德培训就像一顿心灵的鸡汤,洗涤着污浊,净化了灵魂!今年的培训更是如此。在25日全市师德报告会上,教育局长郑建海强调指出,教师要赢得学生、家长、社会三方的信赖,离不开“三感”“三力”“三心”。首先,践行使命要不断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对学生的责任感、对职业的自豪感。自觉形成个人与学校间的荣辱意识,认可学校理念,加强团队协作,将学生视作成长中的生命给予深切的尊重与关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并从中发展职业的价值、寻找过程的幸福,从而点燃创造的激情。其次,教书育人,要不断提升“三力”。教师应将读书作为个人发展的自觉追求坚持不懈,从而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力;同时注重自身创造力的提高,进而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探索“以学定教、以生论教”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二者的基础上,“育人”的深层内涵还在于引导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建立真正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学会规划自己理想的未来。第三,诲人不倦要坚持胸怀“三心”。用无私博爱、尊重宽容、严慈相济缔造爱心,用尊重规律、认真倾听、等待陪伴彰显耐心,用关注教书育人的每个细节和学生的成长足迹历练细心。郑建海局长希望全市中小学教师都能把爱与责任落实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践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我深深地认识到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并加以模仿。

师德是师爱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就“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授业”,这是很片面的。殊不知传道、授业、解惑是密切联系,同步实施的任务。教书育人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光荣职责,要完成这个光荣而神圣的重任,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应视为教师修养的首要问题。正人先正己,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可见,为人师表必先修养锻炼自己的品德,才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模范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学生有纯正的心灵。

“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身处课改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今天的教育?我想,我应该快乐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去研究课程、教材、学生、教法等,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德才兼备,让每一课的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并培养学生的能力。抓住“课改”带来的发展机遇,树立较强的科研意识,走进新课程,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争做善于吸收的学习型教师,善于研究的反思型教师,敢于探索的创新型教师。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2015年暑期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在暑假期间我们镇在8月30日举行师德培训,使我对教师的职责、师德的内涵又加深了一层认识,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走出大学校门到现在工作第8个年头,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搞好就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培训完我深深体会到:做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一定会领会到的,就想扎根海岛的那位老师,正是她那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对学生的爱,最终得到学生由衷的尊敬,这些是教育的真谛,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我们学校有很多的优秀的骨干教师,他们的课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一定要想这些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第4篇

关键词:班级 教师 传递美

班级就好似一个小国家,要确保班级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协调发展,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间自觉地流动着一股奋发向上的正能量。美言、美行作为弘扬班级正确价值观的先导者,其不仅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播洒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道德种子。因此,教师在班级的管理中,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使学生全身心地浸润在“美”的学习环境中,感受美、探索美、体验美,争做班级中的“最美红领巾”。

一、发现美:美在你身边,传播正能量

(一)以“发现美”的心境,挖掘身边的美

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他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用“发现美”的心境去聆听这世界中的切切私语,学生就会发现美的细节、美的精神在这个小小的班级里是无处不在的。那么如何炼就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火眼金睛呢?

1、定期开展“发现美”的主题班会活动

班会课既是加强师生间情感沟通的良好机会,也是强化德育、渗透文明的特殊课堂。教师应充分发挥班会课的娱乐、教育以及引导等功能,通过开展以“发现・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倡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教师可以设置以下环节:(1)讨论:谈一谈在你心目中“美”的定义;并从定义出发,说一说你身边最美的事或人?(2)演讲:开展以“发现・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挖掘班级里最美的人和事。

2、定期评比“最美红领巾”

小学生尤为渴望受到老师或其他学生的肯定和赞扬,对于他们来说,一句鼓励的话往往比过多的责难来得更有效。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心理,以定期评比“最美红领巾”的形式使学生自觉地关注生活中的“美”,久而久之,便能在班级群体间形成积极向上的力量和传递正能量的无形链条。

(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发现生活中别样的美

1、学困生身上的美

小学生思维非常简单,有时候一个人“好不好”或“美不美”,仅从学习成绩好坏来判定。而正因为如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通常被戴上所有褒义词的皇冠,学困生只能品尝到贬义词的滋味。久而久之,在这样的环境下,学困生不仅对学习失去自信心,而且也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其他表现好的学生。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要时常引导学生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一些美好品德,并不吝惜赞美之词,尽可能地以鼓励之言来表扬他们。

2、自己身上的美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看到别人身上的东西往往比看到自己身上的东西要来得难得多。同样,当目光一直关注别人身上的美,自己身上的美就容易被忽视。与发现别人身上的美一样重要的是,学会看到自己的精彩之处,敢于为自己的美点赞。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发现他人之美时,要善于时刻转换学生观察的角度,使他们能够时刻审问自己:我是否也能做到这一点?我是否也具有这样的品格?

二、创造美:播洒爱的种子,让“美”开出灿烂之花

(一)关心身边小事,以己之力诠释大爱

细小之中尽显美丽,学生不能像奥运健儿为国争光,也不似“最美教师”邓丽可以坚持在乡村教学,但是点滴的微小之事也足可以让学生身上的美丽发光,让他们的小爱汇聚成大爱。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关心身边的小事,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小事中创造美、体验美。

1、感知父母恩情

“知恩”、“感恩”是现代文明中最为闪亮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美的一点。以己之心来感知父母养育之艰辛、以己之力来回报父母的恩情既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他们应该弘扬的品德。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为学生创造感恩父母、传承美德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能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感知情之深、爱之浓。如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等平台,搭建家校群,学生、家长、教师可以在固定时间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进行沟通。

2、营造浓情之班级氛围

群体间所流动的温情往往源自于“美”,一个迎面微笑、一声招呼都能成为学生间最美好的记忆。浓情的班级氛围既来自于温馨的教室环境,又生于每一个个体的心理环境。从教室环境来看,班徽、班规等都处处凝聚着“美”的结晶,一个能体现班级之“美”的班徽能够使学生每天心旷神怡,而科学、合理且鼓励学生向美的班规则为他们提供了正确的行为准则,对于激发美、创造美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心理环境来看,群体间自发形成的凝聚力、美好感以及和谐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境,有利于美的传递。因此,教师要格外注重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一方面要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利用班徽、班规、黑板报等设计传达心灵美、言行美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融入学生生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开展主题活动,传递美之精神

相较于苦口婆心地教导,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德育不仅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还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对于美具体内涵的延伸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时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巧妙设置形式多样的以“创造・美”为主题的课外活动,使学生于嬉笑、游戏中创造美,于娱乐、活动参与中体验美。

如亲子运动会在沿承一年一度运动会精神的基础上,融入“亲子”元素,这样不仅可以弘扬以拼搏、进取为内涵的运动精神,而且还可以增进父子、母子之间的情感。

三、感悟美:美由心生,让心成为传递美的原动力

(一)用心去认识美

“美”不仅仅是眼睛的一种客观反映,更是心灵在愉悦感知中所获得的共鸣。唯有用心去认识、观察美,学生才能领悟其中的深层意蕴。而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对美的认识都是从外表开始,由于他们生活阅历有限,他们往往无法用心去感悟美。因此,教师要注意解剖美言、美行下的美之所在,使学生懂得美不仅仅只表现为外在,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美以及美在哪里,培养他们用心去认识、观察、感悟美。

(二)用心感受美的意义

美就像是酒酿的芬芳,随微风在空气中慢慢荡漾;美就像春日里的一阵细雨,潜入夜而浸润泥土。美,它悄然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绽放于每一个学生的脸上,它有如催化剂般加快学生、师生、父母孩子间情感的化学反映,它有如和煦阳光,持续不断地传递明媚与温暖。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发现美、创造美和感悟美的过程中编织“美”的网,使学生沐浴在美的光彩下,成长于美的摇篮里,从而使他们并自觉地参与到探索美、体验美的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晓娟.小学班级管理[J].快乐阅读.2011(26) .

[2] 周吉梅.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34) .

[3] 于英新.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惩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

[4] 王倩.基于班级生活的小学生班级意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第5篇

   学校最美教师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对于“美”,有很多种理解,人之美,有外貌之美,体格之美,心灵之美,那么教师的“美”是体现在哪里呢?又该如何成为这众多教师之中的“最美”教师呢?我认为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甚至最美的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的世界纯洁如白纸,没有沾染任何不良习气和恶念,作为给他们传授知识和建造世界观的教师,在这时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的心中应时刻有一份责任感,而这份责任感,我认为就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为基本的素质,并且要始终践行于实际工作中。责任心,是一种态度,只有对教学工作心怀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教学任务。责任心,也是一种能力,教学有能力高低之分,但是只要心中有这份责任在,尽职尽责才能尽善尽美。

   二、做事要细心

   教师每天面对着一个有着数十人的班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有着各自的问题,有学习上的也有生活中的。这时就需要老师用一颗“细心”才能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在批改作业和日记时,要仔细的审阅,并且循循善诱,和学生之间建立一定的心灵沟通和纽带,取得学生的信任,为学生解决困惑,启发他们的思维。这样能够达到很好的育人目的。让他们能够在心理发育上,更加健全,而这也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关注一个重要教育内容。

   三、要有关爱心

   学生年龄小,同时也代表着心理上的不成熟,承受能力较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其身心发展的均衡。在教学中,不要对后进生感到厌烦,不要用体罚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对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及时关注并疏导,避免悲剧发生,让学生能够从老师身上感受到温暖和呵护,尤其是当今社会中存在大量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心和教导,教师更要担负起教育引导的责任。让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得到爱,懂得回报爱。

   四、要有恒心

   “最美”教师的成功,贵在恒心。对待教学,要时刻准备好教学内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贯穿自己的工作。特别是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不要放过一件小事,要做到多和家长沟通,多和孩子交流。特别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孩子,但是对于一名人民教师而言,没有坏的学生,只有不懂得教育的老师。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优点和特长,作为教师,应该耐心地去发现、去鼓励、去关注,让孩子和家长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最后,我觉得作为“最美”教师,应该从一些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并且以自己的责任心,关心,爱心,恒心来实践于教学中,自觉的做好每一件小事。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学校最美教师演讲稿2    尊敬的XX:

   朋友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美丽的事业是什么吗?最美丽的事业是我们的幼教事业。幼教事业是花的事业,是果的事业,我愿做一片绿叶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幼教——这美丽的事业。

   小时侯,我曾有过很多很多的梦,想当解放军、想当音乐家、相当教师。

   再我心目中,我崇拜解放军,那飒飒xx,矫健而豪迈的气魄多么威武多么神气。我羡慕音乐家,音乐能唤起人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我敬仰教师,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给人以智慧与力量,引导人们走向知识的海洋。

   中学毕业时,我考取了幼儿师范学院,刚从有幼师毕业的我充满幻想,满怀激情的跨进了幼儿院,迎接我的是一双双发亮的眼睛。我微笑着走进孩子门的中间,带着他们唱歌、跳舞、讲故事,成了一个快乐的“孩子王”。我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注于这份美丽的事业,看着孩子门蹦蹦跳跳的活泼身影,听着他们银铃般的笑声。我完全望了自己,不知不觉的容入到那纯真无暇的世界。在孩子们的中间我感到了愉悦感到了幸福,心中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然而,我毕竟太年轻、太幼稚了,外面世界的风风雨雨使我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情绪开始低落,热情开始消失。

   此时,恰逢教师节,我收到了孩子精心制作的贺卡,从这些精美的贺卡中,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眼神,领会到了孩子们真心的期盼。我终于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年进花甲的老人,原本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可是,他们却放弃了这些清闲的日子,继续为幼教事业奔波、劳碌,他们的心是如此的年轻如此的富有激情。想想自己这么年轻就失去了对工作的激情。想到这里,我摆脱了犹豫、找回了自信,重染了热情。

   这两年的时间里,我深深的体会到当教师的快乐。其中有一件小事,拉进了我和孩子的距离,使我觉得应该在这片纯真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将我心中的爱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一天中午,我给孩子们梳完辫子,正准备走,恰巧头上的皮筋断开了,头发像瀑布一样飘下来。我正准备拿起梳子梳理一下,一群孩子拥过来说:“张老师,你每天给我梳头很辛苦的,今天让我们给你梳吧!”我生怕孩子们把我的头发弄脏、弄乱,可是想想难得孩子们这么有心又这么亲近我。于是,我就平心静气任由他们摆布我的头发。孩子们竟然边给我梳头边说:“张老师,我给你梳高辫子”。另一些孩子说:“张老师,我给你梳低辫子”。孩子们叫着笑着一双双小手再我头上抚摸着,这是在给我梳辫子吗?“不!”这是孩子的心已经和我的心联合在一起了,当时的我感到多么的幸福、多么的欢乐。我完全沉浸在孩子们的欢乐、幸福之中。一个孩子悄悄的对着我的耳朵说:“张老师,你真好下次我还给你梳头。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的心能不热呼呼的吗?此时此刻,我深深的体验到当教师的快乐。

   这两年的时间,是我从事美丽事业的开始,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初一步,我越来越感到幼教事业是非常美丽的,而这美丽,是我和孩子们在心灵交融中体验到的。

   花的事业是美丽的,果的事业也是美丽的,假如,没有绿叶的衬托。还会这么美丽吗?我愿做一片绿叶,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最美丽的花朵——孩子们。

   谢谢大家!

   学校最美教师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将爱进行到底》

   有一种人生最美丽,那就是人民教师;有一首歌曲最动人,那就是教师的吟诵;有一道风景线最绚丽,那就是夜灯下教师批改作业的身影。

   不要说我们四季辛劳,不要说我们一生清贫,我们拥有无数颗炽热的心,我们用爱浇灌着渴望的心田,我们用爱播撒着明天的希望,我们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我们无怨无悔地将这爱的火炬传递。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5年来,我校的李鸽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淋漓尽致地诠释着爱的真谛,履行着爱的承诺。

   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李老师从踏上三尺讲台起,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献身教育、无私奉献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15年如一日,尽心尽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从不浪费宝贵的四十分钟。为了让枯燥的数学课变的生动有趣,她自制教具和课件。课堂上她激情高涨,声情并茂,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她的学生这样评价她的课:“她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课演变得趣味无穷”。不仅如此,李老师对待同行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对于学校开展的课堂观察活动感到一头雾水。李老师在百忙之中主动抽出时间,从课前会议,到教学设计,再到具体的上课环节,都不厌其烦地对我进行指导。我们五年级数学组,大部分成员缺乏经验,对学校布置的很多活动都感到无从下手,我们有不懂的就问李老师,她不管有多忙,都会停下手头上的工作给我们讲解。正因为如此,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鸽子姐”。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的她,以自强不息、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师德形象,赢得了家长、学生、同行的肯定和赞扬。

   她,爱生如子,无怨无悔。

   李老师常说,我要让爱洒满每个孩子的心田,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受到伤害。作为班主任,李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每接一个新班后,李老师总会利用休息日或晚上有针对性地安排和学生

   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多年来,她用她亲切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填平了多少父子之间的沟壑,融化了多少母子之间的坚冰,唤醒了多少浪子心底的善良。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爱。李老师舍小家为大家,爱自己的孩子,更爱别人的孩子。为学生付出是值得的,是幸福的,是心甘情愿的,即使我们有时不被理解,却依然坚持,因为我们坚信真诚的爱能把坚冰融化,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李老师就是用这样点滴的小事,向学生传递着爱与做人的准则,用慈母般的宽容,温暖着每个学生的心灵。而正是这些点滴的小事和可贵的宽容,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只有火才能传递火,只有心灵才能塑造心灵,只有老师奉献出自己真诚的爱心,学生才能在灿烂的阳光里幸福地成长。

   这就是她,以热心来工作的人;这就是她,以爱心来关心学生的人;这就是她,以真心来让家长放心的人。李老师也许是最平凡的,但是,这位朴实的女教师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精神应该得到赞颂和弘扬。

   在我们身边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无数个教师又何尝不是和李老师一样,在贫困而执着的漫长岁月中,在艰苦与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自己的承诺。他们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红颜老去,青丝渐白,孜孜不倦地追求着,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只愿一生育桃李,不问辛苦为谁忙。朋友们,让我们也像李老师一样,捧着一颗平凡的,滚烫的,充满着爱与奉献的赤子之心,将爱的教育进行到底!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第6篇

目录教师的形象魅力仪表语言举止 教师的人格魅力善良与关爱宽容与公正敬业与正直 教师的学识魅力 教师的个性魅力风趣幽默童心未泯唯我独醒展现自我 记得那是一个仲夏之夜,黑绒幕般的夜空,镶嵌着银光闪闪的群星,我们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围坐在学校的小操场上,听他指着天空,告诉我们:这是牛郎星,那是织女星;这是银河,这是……。只记得他姓“梅”,写得一手工工正正的仿宋字,好漂亮噢!他因为当年没有考上大学,来到我所在的小学任教,但他并没有放弃,每每自习到深夜。二年后,听说他考上武汉地质测绘学院,从此我们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太多的坎坎坷坷和风风雨雨,但这一幕仍像电影一样,那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他,我曾爱好过天文学,立志要做天文学家;因为他,我模仿他的字体,练了好一阵宋体字;他在简陋的宿舍里,挥汗苦读的情景,使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做学问”,什么是“成功”。 几乎每个进过学堂的人都有其终身难忘的恩师!中国人民对“师”有特殊的感情,尊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长期以来,师、君、父被称为“三尊”,天、地、君、亲、师被写在同一牌位上供众人朝拜,人们虔诚地称给自己传授过知识的人为“先生”、“老师”、“恩师”和“师父”。斯大林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写到这里,我首先想起了主席当年为徐特立六十岁生日写的贺信,“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当你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写这封信祝贺你,愿你健康,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 一生似乎对教师这个职业抱有浓厚的兴趣。在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他曾经在湖南当过小学教员。从事革命活动之后,他也不断讲课,从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到抗日军政大学,他都讲过课。后来在“”中给他封上“四个伟大”时,他说,他只要“导师”一词,其它统统去掉。“我历来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当教员。” 已故的法国总统蓬皮杜曾经很骄傲地对他的人民说:“我为什么能当总统,因为我读过师范大学,我当过教师!” 凡读过鲁迅先生《藤野先生》的人都记得,藤野先生以纯真的品质、博大的胸怀给身处异国他乡的鲁迅以极大的温暖,使得鲁迅在回国20多年以后,还深深地怀念着老师。在鲁迅晚年,每当写作极疲倦时,抬头看见藤野先生的照片,便激起无穷的力量,点一支烟继续奋笔疾书。藤野先生成了鲁迅鞭策自己奋斗的力量源泉。 主席访问美国期间曾专程探望了他的老师顾毓琇,年愈古稀的老人书赠江总书记八个字“智者不惑,勇者无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老人并没有因为是国家主席而放弃对他的再一次教诲。 在报上曾看到一位名为“晓秋”的作者写的短文,他写道,“25年前我在赣东山区插队时,曾到一乡间任教。记得有一姓杨的老先生,他博学多才,但饱受风霜,经历十分坎坷。我与他结为忘年交,先生曾送我一幅题词:待人应守儒家之忠诚,治事须持法家之严明,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恰似纵横家之灵活,读书当如儒家之兼爱。‘百家’之长,统而领之。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多少年来,我以此为箴身体力行,想来终身受益。‘凡有所学,皆成品格。’” 中国历代皇想万世一系,但都没有做到。在中国,只有一个无心插柳的人做到了“万世一系”。而他不是帝王,只是一个教师。此人姓孔名丘,世称孔子。中国最具魅力的教师,非孔夫子莫属了。从孔子那个时代到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虽然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反孔批孔”,然而“孔孟之道”仍是中国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浩然正气,是世界文明史的宝贵财富。孔子的善良、正义、仁爱、良知、真诚、坦荡,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一九八八年一月,当代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得主共七十五人聚会巴黎,发表了一个宣言。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些当代人类的先驱对孔子的崇拜由此可见一斑。 “幼无名师”乃人生第一大憾事。可想而知,教师的魅力是如此之大,而教师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 教师的形象魅力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的衣着、表情举动、姿态等等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且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态优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无论是师范院校招收学生,还是学校招聘教师,都要经过面试。其原因不言自明,就是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所面对的不是物,而是人,其基本形象如何,是他能否走上“杏坛”的第一要素。教师站在讲台上,无意中在展示他/她的“美”。追求美,是人的本性。当然“美”有“外在美”和“内在美”,但学生在接受一个新教师时,总是从对他的外在美的审视开始的。 教师一走进课堂,自然成了学生注目的中心。学生首先以审美的态度向教师投以注意的目光,教师整洁大方的服饰衣着、庄重优雅的举手投足、亲切热情或幽默睿智的神情,都能使学生产生愉,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初始魅力。 仪表 在师生交往中,第一印象常常是最深刻的,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首因效

应”。有一本叫《接触的最初4分钟》的书,它的作者提出,人们在彼此决定是否成为朋友时,接触的最初4分钟起着重要作用。若要给人以美好的印象,使人喜欢你,必须讲究仪表和风度。就读过的南开大学里曾有一面立镜,镜子上方悬挂着“容止格言”,内容是“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教师的服饰在第一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 前年校友聚会,我们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谈起了一位曾经教过我们数学的女教师。我们之所以忘不了她,不是因为她的教学,而是她的美貌和漂亮得体的服装。在六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敢于这样穿戴和修饰的女教师,毕竟不多。 多年来,教师的穿戴总是和“艰苦朴素”四个字分不开,教师走在街上,或是参加社交活动,常常被人一眼看出。久而久之,“艰苦朴素”和“不修边幅”等同了起来,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学校明文规定教师不得穿牛仔裤,不得穿滑雪衫,不得戴墨镜;女教师不得烫发,不得戴首饰,不得涂口红等等。然而时过境迁,今天又有谁会为教师穿一条牛仔裤,戴一根项链而奇怪呢?可见,关键不在于教师的穿戴,而在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衣着讲究应该理解为风度翩翩,一位学者不应该把他的知识摆在口上,一个学者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不事炫耀。 教师的穿戴应当端庄、得体,既体现职业特点和个人气质,又不失亲和力。21世纪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学校也逐渐走向了市场,学生出学费上学,实际上购买了教师的授课服务。商品要包装,难道教师就不要包装吗?男教师擦亮皮鞋,刮干净胡子;女教师略施淡妆,佩戴合适的首饰;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或其它重要场合,更是以正式的礼服盛装出席,这些都是现代社交、现代礼仪所提倡和必须的。 有时,服装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地位、工作性质和应负责任的标志,因此,人们的行为模式应与这一标志的要求相匹配。正象人们从未见过穿西装、打着领带的人在打高尔夫球一样,我们的教职员工也不应当穿沙滩裤或超短裙上班。 时代在前进,过去的观念也应该有些改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的穿着应当跟上时代,应当体现出“职业美”和“现代美”,穿着是一门学问,也是美的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不能不修边幅,不能让学生觉得他/她太过时,太土,太随便。建议教师们在上班走出家门前照照镜子,审视一下自己的形象包装,这并不过分。 语言 教师是吃开口饭的,教师的语言技巧也是其魅力所在。从职业角度看,教师恐怕是说话最多的了。如果按“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计,那么教师在一堂课上说的话足足抵得上普通人一个星期的话。 说话不仅是语言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在于要有“激情”。“言为心声”此话一点不假。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专业的精通溶入了语言,他/她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产生号召力。 说话清楚有力,生动风趣,思路清晰,应当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非礼勿言”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不合乎礼仪的话不要说,使用规范,正式和文明的语言,应当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师德。语言的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言而有信实际上体现了教师的才华,体现了教师的学识,体现了教师的智商,更体现了教师的人品。 国家教委有规定,所有中小学教师必须通过普通话测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不过目前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恐怕还不现实。对语文教师这方面的要求高一点是完全应该的,而对其它学科的教师而言,就有些勉为其难了。教师略带乡音的普通话,恰恰是教师独特魅力的一部分。记得我当年就读的中学是一所小有名气的重点中学,语文老师是苏北人,数学老师是四川人,外语教师是广东出生的印尼归国华侨,他们都是学识渊博,教学水平相当高的老师,正是他们那种略带乡音的普通话,带领我们走进了科学的殿堂。多少年后,我们甚至还清楚的记得他们的口头禅,校友们模仿起他们说话的腔调,个个捧腹大笑,但这笑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怀念和敬意。 语言是凸显个性最鲜明的地方,当你听到,,邓小平讲起了普通话,你会有什么感觉?当你坐在教室里,每个进来的老师都用广播电台播音员般的声音语调给你上课,你能吃得消吗?若干年后,你还能记得他们谁是谁吗? 举止 请牢记,你站在以你为典范的孩子们面前。“为人师表”是人们形容教师最常用的四个字,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里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件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疵,则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失望。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 加里宁说:“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的心理上的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所以,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人格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教师用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对学生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力地推动着学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转变。 教师在教室里,在四、五十个孩子面前天天在展示自己,怎样才能最具有魅力呢? 他/她应当会“笑”。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 这毫无疑义, 但这不等于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不苟言笑、板着面孔说话, 对学生凶神恶煞。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当笑口常开, 这样才能赢得满堂春风, 既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效率, 又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切忌道貌岸然、居高临下。教师在学生面前从来不摆教师架子, 总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 很受学生欢迎。雨果曾经说过:“笑就是阳光, 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笑能使教师嬴得每个学生, 是催开学生心灵之花, 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教师一走进教室, 带着愉快的情绪, 良好的教学心理, 和颜悦色的表情, 优美端庄的仪表, 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感染力。教人必需人教。要教人,先作人,作一个笑对人生的人。学生在你的微笑中学会关心、谅解、善待他人。 他/她应当从小事做起。上课铃声响了,她走进教室,看见黑板没有擦,不声不响拿起黑板擦,擦干净了黑板,然后轻轻地提醒道,“以后值日生别忘记在上课前将黑板擦干净”,然后开始了上课;她走进了教室,看见地上有几片纸屑,她走上前弯下身,将纸屑拾起,放进了墙角的畚箕里;她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突然一位学生的铅笔盒掉到地上,学生的注意力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吸引了,她立即走上前帮助那位同学将散落的东西捡拾起来;作业本又发下来了,和往日一样,连一个小小的标点错误她也没有放过,清秀的笔迹透着她亲切的提醒;她这几天明显是病了,声音沙哑,不时地咳嗽,时不时地捂住胸口,但她没缺过一堂课,没有迟到过一次……。学生们的心灵往往是被这些不起眼的一举一动所震撼,所净化,而不是那些空洞的说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可见,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 他/她应当有良好的教态。教态就是教学姿态,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手势和身姿。教态(诸如表情、举动、姿态、语调、衣着等)直接影响学生听讲的情绪,因而也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对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须讲究教态美。 讲究教态美,要自然、适度、得体,或者老成持重而不流于板滞,或谈笑风生而不流于滑稽,或潇洒飘逸而不流于矫饰,或文静雅致而不 流于孤高……诸如此类的教态之美,都要结合教师个人的特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培养。 教态实际上就是一种体态语言,已经成为一门越来越引人关注的新学科。所谓体态语言,是通过脸部表情、体态、手势、步态等进行非言词性思想和感情交流的手段。体态语言在表达人的情绪、情感和态度方面,要比言词性语言更明确,更具有感染力。据国外一名心理学家测定:感情的全部表达 = 7% 言词 + 38% 声调 + 55%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中最关键的是“眼睛”,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它透射出人的内心世界。“目光交流”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一原则。教师在上课时,应当将目光投向全体学生,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当看着学生的眼睛。有的教师讲起课来,极其投入,眼中完全没有学生,只是陶醉在自我表达中;有的老师在听着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眼睛却看着别处,显得心不在焉,这些显然都是不可取得。目光的交流,最直接地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手势分为“无意识手势”和“有意识手势”两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无意识地理头发,摸鼻子,推眼镜,用手指蘸舌头翻书页等都属于前一种手势,结果是大大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一下课就会报告“老师在这堂课上推了50次眼镜”。教师应当尽量减少无意识手势。教师使用最频繁的恐怕是指示性手势了,指示黑板上的字或墙上的挂图,指示性手势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是描绘性手势,主要是对物体形状或空间关系的描绘,这就需要比比划划。再就是启示性手势,这也是一种调动学生注意力、控制课堂气氛的手势。比如教师在讲课时常常挥动手臂,讲到兴奋处常常将手扬起或挥动。 启示性手势是教师展示个性,最具魅力之处。主席向人民致意常常是将手长时间地高高扬起;用他那曾经摔伤过微微弯曲的手臂在胸前小幅度地晃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书记向群众招手时,手心向外,五指分开,轻轻晃动,很显亲切。记得曾经看过描述赴重庆谈判在延安机场登上飞机向送行人告别的一幕,文章的题目就叫“挥手之间”:将手中的帽子慢慢地举起,在空中停留了许久,然后猛然一挥……。多少年之后,当时在场的人都忘不了这一举动。它表达了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肩负民族重任,义无返顾的决心。教师设计好自己的启示性手势,确实是展示个人独特魅力的一着。 身姿指身体的整体状态,包括立姿、坐姿和走姿。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教师在课堂上双手插在口袋里,用手撑腰,趴在讲台上,站立时抖动腿,都属没有站相。男教师坐时可以双膝稍分开,而女教师却不可,这种不雅的坐姿,常可在学生和教师一起拍的集体照中看到。其它如注意讲话的声音不要过响;不要吐沫横飞;不要吸“走烟”;不要在学生面前化妆等都是教师在学校里要时时注意的。 前苏联杰出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明确指出,行为美是更高程度的文明的标志。马卡连柯关于父母的以身作则在培养儿童少年的良好举止方面起得作用的论述是意味深长的:“你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教育他(孩子),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是如此。你们怎样穿着打扮,怎样同其他人谈话,如何议论别人,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如何看报——所有这些,无不对孩子具有重大意义。孩子能察觉语气和脸色最细微的变化,通过各种无形的途径了解你们思想情绪的变化。”人类尊严、人道主义、对周围人们的关心,同时也表现为对自己举止风度的美的关心——这就是衡量行为美的标准。 总之,新世纪的教师形象应该富有时代的朝气。这种朝气,集中体现了当代教师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讲究外在的美、仪表的美、风度美的教师对学生有着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学生的喜爱。整洁、得体、典雅、美观的着装,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需要。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亮相,自然而然的成为“审美的客体”,通过自己形象的示范,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当代教师自我形象塑造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教师的人格魅力 魅力不仅仅是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教师的优良人品,才是吸引学生最根本的原因。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目前,为数不少的教育从业者还未意识到,教师作为施教者,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往往成为对孩子一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健康人格。令人担心的也正在于此,在目前的教育界,教师缺乏人格魅力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为探讨教师与青少年的关系,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在广州市区进行了一项“教师与青少年”的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教师应具有热情、诚实、公正等人格特征,比其是否具备很好的专业素质重要”这一说法,表示“赞同”的学生占77.2%,不同意的占11.2%。可见,今天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比其专业素质更重要。 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把受教育者都当成活生生的人,尊重他的人格,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对话。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善良与关爱 有一位姑娘,毕业后当了一名女教师。她长得很美,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会为她眼睛一亮。她的学生,特别是男学生,更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女教师十分喜欢班上一个名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很守纪律。老师便安排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词,并亲吻了他,祝愿他走向成功之路。 可是,这一吻却引起了一位低年级男孩的嫉妒,他觉得也应该让老师吻一下。他便和老师说:“我也要得到你的一个吻。”老师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小男孩说:“我觉得自己并不比罗斯差。” 女教师听了,微微地笑着,摸摸他的头说:“可是,罗斯的成绩很好,而且很守纪律。”女教师接着说:“如果你能和罗斯一样出色,我也会奖给你一个吻。” 小男孩说:“那咱们一言为定。” 小男孩为了能得到老师的那个吻,发奋学习,不多时,他的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全面发展。全校都知道这个小男孩很出色,他真的得到了那个美丽的女教师的一个吻。 这个小男孩名叫亨利·杜鲁门,他最高的职位是美国总统。 当年的美国人都知道这位女教师的名字,还有她最伟大的吻。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虽已人到中年,却始终不能忘怀中小学时代的老师的原因。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教师职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这样讲,但“神圣”在什么地方,大多数人却将其抽象化了,更多地将“神圣”理解为“清高”。迄今为止,只有这句话真正将教师神圣职业的内涵具体化了。疼爱自己的孩子仅仅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动物本能,然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之爱,这种爱才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爱才是师魂。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与人合作共事,首先是一种人格,一种修养,一种素质。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深为感动。他说:“我的儿童从清晨到深夜每分钟都得在我的额上注视,和在我的唇边推擦。我的心和他们的心是粘合的,他们的幸福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是我的欢乐,……我一个人从早到晚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 彼得·基·贝得勒教授(荣获1983年度美国教育进步和援助基金会授于的全美教授的荣誉称号)有一段精彩的话:“……这些学生在我眼前成长、变化着。做一名教师就好比在创造生命,我看到我亲手塑造的泥人开始呼吸。没有什么能比如此接近地亲眼目睹生命的开始呼吸的瞬间更令人激动的了。……做教师也确实提供了一些除了 金钱和权力之外的东西:它提供了“爱”。不仅仅是对学习的爱,对书本的爱,对思想的爱,而且是作为一个教师所能感受到的那些难得的学生步入教师的生活并开始呼吸的爱。或许“爱”用在这儿并不尽意,用“神奇”一词更为恰当。我当教师是因为我生活在那些开始呼吸的人们中间,我有时甚至能感受到在他们的气息中也有我自己的气息。” 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教育效率不是教师的效率和学生的效率之“和”,而是两者的“积”,其中任何一个为“零”,其结果必然是“零”。无数事实说明,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产生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和责任感,它对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之所以有魅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师是“善与爱”的代表。在孔子的学说中,“仁义”是其精髓。孔子对学生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至今仍传为佳话。家贫的,他多方接济;有疾病的,他去看望。他在与所有学生交往中,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敞开心扉。学生对他的深厚感情,终身不忘。教师的“爱心”源于其“善心”。一位哲学家一次问他的学生们:“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是什么?”学生听了,争先恐后地站起来回答,各抒己见。最后一个学生回答道;“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是善。”那哲学家说:“的确,你所说的‘善’这个字包含了他们所有的答案。因为善良的人,对于自己,他能够自安自足;对于别人,他则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可亲的朋友。”善良、诚恳、坦率,都是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要比千万的家产有价值得多。如果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尽力去为他人服务,他的生命将来也必定有惊人的发展。人生的美德再也没有比和气、善良来得更宝贵了。针对现代文明带来的威胁和挑战,1990年,二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在北京聚会,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提出,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建立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伦理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即“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它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这八个“关心”,实际上倡导的是一种和谐的世界观,既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又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正象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第7篇

一、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立美育人性品质的内涵

所谓“立美育人”,是指“按照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规律来塑造新人”。檀传宝教授认为:“德育应该成为‘立美德育’。谓‘立美德育’就是要让德育过程也成为立美也成为审美的过程,就是要让美的法则成为德育活动的准则。以德育对象之德美创造为目标,立德育形式之美及师表之美是‘立美德育’的主要内容。”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立美育人,旨在强调按照美的规律,采用美的元素,改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注重彰显自己的人格美,善于借助和营造教学资源美、教学环境美、教学手段美,以影响、陶冶、美化学生心灵,促使他们成为“德美”的人。

二、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为什么要注重立美育人

美的事物,美的元素,皆能吸引眼球,浸润心灵,引发审美体验,是儿童最乐意接受的。德育课程教学不可以没有美。注重“拿美来浸润心灵”(柏拉图语),较之其他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美与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不善,既无德,也不美;反之,行善养德,人的行为则美。别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的亲姐妹”,康德则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叶圣陶先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赞美的兴趣,并将扩展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在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美不仅与善融通,而且美与真亦相依相存。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指出:“美是真理的闪光”。陶行知先生强调,“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表里如一,心灵敞亮,才能称得上具有“德美”之人。

人的美德往往在审美活动中形成。当学生感受到道德生活的美时,才能激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响应道德召唤,把自己融入道德美的怀抱中。当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才会热爱大自然;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美,才会自觉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德育课程“不只是对人的部分能力的‘培训’,更是对人之为人的‘培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理想,笃信真理,就必须以“美”辅之。如果学生离开了“美”的滋润,所谓求“善”、求“真”只能是句空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注重提升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立美育人性品质,是落实《纲要》精神的需要,是由课程本身的价值追求所决定的。

三、注重打造德育教学的精致美

着眼于和服务于立美育人,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要讲求精致美。所谓“精”,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乃“完善,最好”之意;“致”即细致。“精致”与“庞杂”、“粗糙”是绝然对立的。教学的精致美,旨在象征教学的目标与手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与各个环节都很完美。教学的精致美包括如下要素:

1. 洞悉学情精准。教学精致美的首要标尺,不是教师教得如何精彩,而是学生学得精彩,以及教师提供服务的精彩。据此,唯有精准地洞悉学情,教师才能把握教学起点,激活、调动并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唯有精准把握学情,教师才能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有效的、最佳的“脚手架”,引领学生实现知识和德性的建构,使之最优地达成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精当。“精当”,即“精确恰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教学的精致美,表现在教学目标的精当,有三层含义:其一,针对性强。教学目标的设定,既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又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两者的完美统一。其二,教学目标不空泛,不偏失。教学所设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相互依托,融为一体,具体表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素以及过程与方法目标要素都寄寓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中。其三,课时教学目标,体现了与同一单元相关课题教学目标的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以及所应承担的任务,体现了教学价值追求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3. 教学内容精粹。“精粹”,就是“精炼纯粹”。教学内容的精粹,与教学内容的庞杂、“拖泥带水”相对立,与教学内容的“单薄”、“肤浅”迥然不同。讲求教学的精致美,必须对教学内容加工、重组,使之具有“精粹”的特征。首先,教材是教学的文本资源,教师要深入钻研、挖掘,以提取文本中的精华;其次,要围绕教学目标的最佳实现,善于将教材文本内容与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整合,藉此提升教学内容的价值蕴涵,使教学内容更契合学生的经验,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最后,注重教学内容的活化,善于将静态的知识,转变为“有血有肉”的具有生命态的知识。具体可通过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融通,知识与生活世界中相关事件的联结等办法使知识的呈现得以“活化”。如此,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就会彰显生命的光彩,跳动生命的音符。这是追求教学内容精粹不可或缺的一招。

4. 教学过程精到。“精到”,是指“精细周到”(《现代汉语词典》)。教学的精致美,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精到上,主要有四大看点:其一,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保持一定的张力。教学过程既严谨有序,一层一层推进,同时教师又善于捕捉课堂中的偶发因素以及师生、生生在对话交流、思想碰撞中“冒”出来的属于预设外的问题,从而演绎精彩的生成。其二,教学过程追求的应当是学生的发展,学生不应该成为适应外在目的而被训练的对象,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经历一段生命的历程,完成自我实现的人。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自我实现服务,学生的学要迸发出自主的力量。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学生都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学习的内驱力,真正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主人。其三,教学过程除了外在的形态外,其内隐部分则是学生的“思维意识流”。课堂如果没有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思维的推进,没有学生思想火花的迸发,教学过程就会显得“苍白”、“肤浅”。其四,追求高效性。一节课只有40分钟,教学过程应尽量杜绝不必要的时间耗损,最大化地赢得教学实效。无论利用什么课程资源,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要简明精要,生动有趣,引思传神。要做到不设计一个没有必要设置的情境,不创设没有实际价值而徒有表面热闹的教学环节,不提出一个没有意义的提问。教学过程的精致,包括对课首导入――课中展开――推向高潮――巩固延伸等各个教学环节的优化,从而在课堂上营造出一道道亮丽的教学风景线。就拿具有审美价值的导入来说,它如同一场话剧拉开序幕,能使学生产生一睹为快的欲望;好似一部交响乐的前奏,先声夺人,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请看“春姐姐的脚步”的精彩导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的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今天学习‘春姐姐来了’一课,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她的踪影,好吗?”如此精彩的导入,立马吸引了童心,有效地将学生带入到德育课程所要营造的探究情境和氛围之中。讲求教学过程的“精到”,最根本的就是启动、激活、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包括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以及多种思维方式的相互协同,从而催生学生精彩观念的产生,这是追求教学过程“精到”的核心所在。

5. 教学技术精妙。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这是彰显教学精致美的必备要素。教学技术运用的精妙,体现在教师善于借助视频、白板、多媒体对有关的知识点,对一个大系统中各相关因素的关联,对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进行形象化、动态化地演绎、展示,对受时空所限不可及的特大宏观世界或特小微观世界,进行放大、缩微、分解、聚焦、透视,或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或化大为小、化小为大,或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从而使认识对象瞬间进入学生的视线,变得活灵活现,真真切切。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洞察力、思维直觉力和心灵感悟力,这就是教学技术精妙所带来的教学效应。

[案例] 教学《祖先的发明和创造》,教师制作了数字化的学习材料――主要是利用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录像,并匹配了恢宏磅礴、扣人心弦的立体声音响――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去追寻、感受、领略祖先留下的文明瑰宝吧!看,那长达70米的画卷,从纸的制作、落笔着色、装裱成轴,充分凸显了发明纸的意义;那魔幻般的活字印刷板在印刷,方块字在起伏、流动、变化;此时表演方阵中托起硕大的‘和’字,充分彰显了汉字的精、气、神,不愧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优美的文字;那巨大的船桨,演绎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波涛汹涌;少女捧着指南针,正在为风浪中的中华勇士指明航向;那鸟巢内外夜空中燃放的五彩斑斓的烟火,是火药的升腾和绽放。”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四大文明,化抽象为具体,化远为近,化静为动,穿越几千年时空,呈现到学生面前。在优化的信息学习环境中,学生受到了情感化的知识启迪,浓郁的人文情感的熏陶,浓浓生命情怀的感悟。正是情感的润泽、感化,以情激情,使学生的心灵中也燃烧起奔腾的激情。他们感悟到:“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是对世界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作为中华儿女要为祖先、为祖国而骄傲!”

这节课的成功,就在于创构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时空,学生置身其中,点燃了生命激情,陶冶了心灵,升华了爱国主义情感,营造出了一种如诗如歌的教学境界。

6. 动态评价精巧。教师的动态评价,一方面是指针对学生学习某一内容,完成某一任务时的注意状态、思维取向、学习方法、学习表现所进行的评判;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当下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后续学习的优化而进行的策略性指导。教学评价的精巧,通常被理解为“一种对情境的特殊敏感性,并知道在其中如何表现。”动态评价没有固化的操作模式:可以是直言奉告,判断是非;可以是干预、质疑,并引发学生的思维转向;可以是一个提醒、一次亲昵的“耳语”;可以是曲径通幽的点拨和锦上添花的赞美。还有“微笑”、“点头”、“拍肩”、“鼓掌”或“摇摇头”、“皱皱眉”以及富有特定意义的“手语”,也是具有灵动意义的评价方式。动态评价的灵动性,表现了教师对不同气质、不同性格、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关切、呵护和帮助。灵动性是动态评价艺术的精髓所在。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了解我的身体》一课时,安排了一个活动环节:“请同学们自己量量身高、体重,看谁是全班最高、最重的同学?”这句话刚说完,有几个学生便大喊起来:“刘冲,刘冲!他是我们班最胖的”(刘冲不好意思低下了头,一动不动,趴在桌上)当课堂上出现这种不友善、不和谐的噪音,教师立即用“暂停”手势干预,并镇定自若地说:“我不同意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谁知道我的理由吗?”小华说:“我觉得喊声有点不礼貌,会伤害刘冲同学。”“同学之间应相互尊重,发言时不能拿别人的痛处开玩笑”,这是小英的意见。“说得好!我是班主任,是二(一)班的一员,我先来秤体重(边说边秤),65公斤,结果出来了,我是班上最重的成员。”(同学们大笑)此时各个小组按照教师的手势,一个个有序地量身高、秤体重、做记录,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刘冲同学也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富有灵动性的评价彰显了三大效应:一是让同学懂得了发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二是调适和维护了课堂上的绿色生态;三是对那些生理、心理上有缺陷的弱势学生送去了阳光般的关爱。

动态评价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可分离。动态评价的“精巧”,表现在教师善于把评价变成对学生学习的呼应,变成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变成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变成为学生学习提供新的动力源。

7. 教学成果精美。教学的精致美,表现其教学成果具有赏心悦目的特征。金银玉器等物质产品,因为其精美,令人爱不释手。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精神产品,其精美性表现在营造了美的境界,展示了美的教学风采,演绎了美的教学情韵。当你有幸作为观察者进入到这样的课堂,就会情不自禁地感慨:“太美了!看这样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精美还表现在独一无二。因为教学内容有着具体的规定性,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教学时空的境遇有别,再加上教师临场发挥等因素的作用,每一节具有审美价值的课,都表现出了独特性,几乎不可复制、不可“克隆”、不可“拷贝”!

8. 教学效益精彩。教学的精致美,聚焦在教学效益上:一是学生学得精彩。主要表现是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动心,学得动情,学得有法,学得快乐。二是基于学生成长意义上的精彩。学生在学习中动脑与动手相匹配,感性与理性相沟通,认知与情意相结合,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增长,德性与智慧的提升。置身于这样的课堂,你一定能感受到学生生命的拔节生长,一定能洞察到学生实现自我超越留下的精彩足印。三是师与生,相依相伴,相互激励,共同成长。教师在课堂生活中,为了学生的发展,释放了激情,贡献了知识、智慧和心血,而结为“共同体”的学生则学得精彩,实现了最佳发展。正是在师生这种良性互动中,教师彰显了生命的光彩,体验到了自己劳动的意义,感受到了职业生活的甜美和幸福。

综上所述,教学精致美表现为洞悉学情精准,教学目标精当,教学内容精粹,教学过程精到,教学技术精妙,学习评价精巧,教学成果精美和教学效益精彩。教师匠心独运,善于打造教学的精致美,德育课堂就会变成美的天地。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第8篇

[关键词]课堂语言 修炼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235-01

我们很多教师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份满意的教案,在上课时,也运用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然而,课堂的气氛仍然显得十分沉闷,或者课堂过于活跃,教师无法收手。很多时候是因为教师缺少生动诙谐的“语言”激励与启发。众所周知,枯燥乏味的“语言”是不能唤起学生心灵共鸣的,更无法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其结果,只能使本应该活泼的课堂,落得个惨惨淡淡的下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就是应该修炼自己的“语言”艺术,具有风趣而富于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1.提升有声“语言”的魅力

有声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俄罗斯有句民谚: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语言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在美术教学中,只有那些富有艺术性的“语言”才能粘住所有学生的心,帮助他们发现美术的美,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最终达到提高审美意识与情趣,增长智慧的目的。美术课的特点一定是“精讲多练”,也就是教师的语言要精炼、准确、有启发性,给学生创造宽阔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有多“艺术”,我们的美术课就有多精彩。根据中学生心理特征,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在新授知识的需要下,教师运用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忘我的境地,去体会美、创造美。

2.拓宽有声“语言”的外延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意义,倡导评价方式的改革,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时评价的语言也是不可忽视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受益一生。?任何人在进行某项活动时都是带有目的地,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动脑活动也是一样,如果他既达到了目的,又受到鼓励、赞赏,那么积极性会更高,兴趣会更浓厚。所以,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及时表扬,适当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不断完善人格。

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语言能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余音缭绕,余味无穷。我们很多美术教师动手能力较强,动口稍差,但是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我们又不得不重视课堂语言。对课堂作用最直接的是教师的语言,不同学科教师的语言各有特色:语文教师措辞严密、语言精练、过渡巧妙;数学教师简洁讲述、精微逻辑、结构科学;科学教师布局灵活、拓展随机、渗透多向;音乐教师教态活泼、动感开放、表现形式艺术……美术教师要跨越学科多听其他学科的课,体现新课标中的拓展性、研究性、创造性。

3.丰富无声“语言”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琼斯认为身体姿态是“语言”最外显的表现,当教师进教室时的那一刹那,教师的身体姿态给学生的第一个反映就是肢体上发出的热情和邀请。学生可以很快地通过教师的身体姿态,解读教师的情绪及亲和力,从而对将要开始的课堂教学起着良好的开头作用。

心理学家琼期研究发现,当教师身体走近行为失序的学生身旁时,多数的学生都能迅速回归正道,纵使教师是一言不发地走近。琼期认为身体的接近的即时的效果而将之纳入肢体语言的技巧。当然,走近学生也需要有技巧,当教师迅速走向行为失序学生时那种“御驾亲征”的效应,可从学生匆忙的直接回应,得到效果的证明。如学生在动手制作或绘画时,总会有学生不自觉的离开座位,不是大声喧哗,就是开心的忘乎所以,于是,我会急速靠近他,那些同学会马上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时做了个知错了的鬼脸,随后就继续作业了。我想这种方法可能比用语言训斥要强得多。因此,把一些可能刺激学生的心理的”语言”转化成优美的肢体语言,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结束语

几年来,我们的美术课越来越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学生专心听讲,积极思维,使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花样百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灵活而恰当的运用语言,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它可以使美术课堂教学产生无穷的魅力,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成为一种享受、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