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8 16:02:18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第1篇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第2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和谐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人们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仍存在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即没有心理疾病。这是早期心理卫生运动的基本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心理功能得以维持和发挥。因此,那些存在心智障碍或“心理问题”的人是其主要关注的对象。现在看来,这种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显然是表层和片面的,也没有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第二种观点以马斯洛(Maslow)的“自我实现者”模式为代表,认为心理健康要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健全人格的潜能,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但这种观点也认为,健全人格是个体自身内在固有潜能充分发挥的结果,从而忽视了个体经验的习得和后天训练在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包含积极和消极方面的结合体。这种观点最初来自源于布兰德波恩(Bradburn)的情绪、情感研究[2]。认为,心理健康不仅包括正面积极的,也包括负面消极的,而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则取决于二者的平衡和调节。可见,这是从心理健康评价的角度而言的。

由此可见,以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主要是从研究者的角度,侧重于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者的外在特征及行为的描述,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对于主体人的意义,而这才是理解心理健康本质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首先,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属于个体精神生活的范畴。因此,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与个人对自己心理生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密切相关。一个尊严而体面的富翁,可能饱受心灵孤独的煎熬;一个苦读耕耘的学者也许正享受着内心富足带来的幸福体验。正如狄纳尔(E.Diene)曾指出的,幸福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3],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学会了自尊自信,对他人谦虚宽容,对外物理性平和、宠辱不惊,对生活充满热忱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而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心理健康反映的是个人心理生活的积极、协调和适应的方面。长期以来,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习惯于从心理健康的对立面去描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将心理疾病作为心理健康的范畴来理解。事实上,消极情绪、心理疾病、问题行为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正如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指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4]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个体对自我积极、全面的态度、体验和评价,是个体表现出来的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忱的、进取的心理状态。[5]

最后,心理健康体现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心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心理生活的不同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整体心理功能的发挥。因此,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个体心理生活的个别方面,而且体现为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来说,它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二、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从发展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发展受阻或产生障碍则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不一致或失衡状态。[6]因此,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良好适应关系。“适应”的本质在于个体与环境达成的平衡协调,即和谐状态。

心理和谐,是就个体的心理生活状态而言的。简言之,指的是构成个体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平衡、协调和良好适应状态。从心理活动的指向上分析,可以划分为内部和谐与外部适应两个方面。

内部和谐主要指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和适应状态,如生理状况与心理功能、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人格系统等。身心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石。身体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功能的水平。另外,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是一个认知、情感和行为协调一致的人。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心理结构。其中,自我是人格系统的核心成分,它对心理和谐具有统摄和调控作用。自我和谐一般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尤其对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具有保护作用。

外部适应指的是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事、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等等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即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也是个体良好外部适应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认知相容性、情感亲密性、行为接纳性以及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等。

总之,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和谐中最重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三、促进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1.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澄清

回顾20年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7]这些问题,与其说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偏差,还不如说是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扭曲表现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等同于普通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课程化的不良倾向。其后果,不仅将生动鲜活的心灵探索活动演变成死气沉沉的空洞说教和机械诵记,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意识的养成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意识和能力只有经过个体经验和内化过程才能形成心理素质的“合金”。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心灵的教育,社会实践和内化过程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二,在于过分强调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并将是否建立心理档案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的必要指标。目前,开展大中小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中高危个案进行跟踪随访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行做法。而这恰恰反映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本末倒置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关注少数危险学生的咨询和复原,却忽略了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发展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心理不健康(者)的教育。我们认为,了解学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但这必须立足于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时代特点,立足于心理健康危险性的预警和评估,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这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性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三,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界限,简单地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建立心理门诊室或咨询指导室。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或治疗是有其前提的,专业化或许并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主,即在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价值扭曲现象,其实是价值异化和泛化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功能。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解决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不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走上健康的轨道。

2.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青少年和谐心理为价值取向。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完整人”的意识。从发展的动态系统理论来理解,个体是作为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系统整体而存在的。“完整人”是在于特定的时空维度上,个体的身心、知情意、人格行为之间,个体与他人、团体和社会之间互相作用,相对平衡,构成一个稳态的整体。“完整人”还表现在在一个发展的时间维度上,一个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心理系统彼此交迭,影响着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树立“完整人”的意识,就是要从发展的稳定态和变动态的角度,把个体放在动态系统的时空坐标中来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重新强调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无心,教育无人”的倾向而言的。以人为本,要尊重每一个独特个体的存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尊重他人存在的独特性如同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一样,都是同等重要的。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尊重和真诚同感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人为本,还要充分理解每个人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在对待自己或他人的时候,既要认识到自己的特定情绪体验是合理的,也要从这样的立场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这样,接纳自己、移情他人,才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乎心灵成长的工作,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归宿。个体心理成长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能存在统一的运行模式或方法。着眼于青少年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考虑地区与学校差异,不搞一刀切,而且还要注意处理好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心理教育与主动参与、同伴干预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在内容上注意内部自我和谐与外部适应协调发展,在形式上注意游戏、活动、体验和调适等方式相结合。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Bradburn, N.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Chicago: Aldine, 1969.

[3]E.Diener.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2).

[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

[5]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2(5).

[6]Bronfenbrenna,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方法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1年1月-5月收治的患者92例,分别实行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伤残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良好。结论:在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治愈率,对于患者预后及康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在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提升临床治愈率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由于骨科患者的疾病具有突发性,患者的活动能力与日常生活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患者很难以平静的心态接受现实,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注重发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作用。在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中,护士首先要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疏导,进而才能协助患者逐步消除悲观、急噪、失望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时增强战胜疾病与痛苦的信心。

1 临床资料

本院骨科于2011年1月-5月共收治患者92例,男55例、女37例;年龄9-78岁,平均(33.7±1.3)岁;住院天数6-38天,平均(28.4±2.8)天。本组病例的骨伤类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股骨颈骨折21例,胸腰椎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8例,肩胛骨骨折6例,锁骨骨折4例。在本组病例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经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伤残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良好。同时,经术后1-2个月随访,本组病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特异性感染。

2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措施

2.1 健康教育措施

2.1.1 在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护士应加强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示范性操作,特别是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患者的自我护理方法、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功能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护士都应进行耐心的讲解。另外,在健康教育中,护士还应教会患者家属进行按摩、翻身、拍背等护理措施,以协助患者及早康复。

2.1.2 护在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有效利用查房时间,对于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讲解,尤其是要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流程、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等进行必要的宣教,其目的是让患者对于自身病情做到心中有数。

2.1.3 在对骨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时,科室应利用公休时间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就患者及其家属关心的医学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或者选取临床案例或相关医学资料作为健康教育材料,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具有积极的影响[1]。

2.1.4 对于不同损伤类型的骨科患者应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形式,护士可以选择本院已经成功治愈的病例作为典型,对患者进行现身说教,并且详细介绍自身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在健康教育中,应引导骨科患者广泛开展互助学习,协助患者消除对于临床治疗的顾虑和担忧。

2.2 心理护理措施

2.2.1 在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护士应注重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对于临床治疗应充满信心和勇气。在经历长期的病痛折磨时,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尤其是要关系患者的悲观、自卑情绪对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不利影响,进而逐步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

2.2.2 针对骨科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护士应加强对于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评估,对于患者的负面、悲观情绪应给予同情和理解,不得在护理中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在于骨科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时,护士应注意语言的技巧,尽量以温和、平稳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谈,对于部分情绪过于激动的患者,护士应尽量采取语言安抚的方法,防治患者情绪的进一步恶化。在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护士还应注重引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逐步降低其心理应激程度,并且充分发挥家属理解和社会支持的作用。

3 结果

在本组病例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发生季节性疾病3例,特异性感染2例,未出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由于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措施,在保障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的同时,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本组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中,协助患者全面了解了骨科各种疾病的特点和锻炼方法,以及相应的卫生与保健知识。

4 讨论

在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护士首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应有针对性的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与水平。对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引导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深入的了解,而且有利于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2]。从现代护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还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也增强了患者对于护士的信任感,对于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对骨科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时,护士一定要注意护理措施的合理制定与科学实施,并且在护理前后对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这是检验心理护理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护士还应注重对于护理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加深对于患者心理特点和情绪特征的分析,针对不同的患者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护士还要加强对于现代护理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而才能保证心理护理的实际效率和质量[3]。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医院护理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护士的工作也由单纯的疾病护理逐渐向保健护理、心理护理的方向过渡,因此,在今后的骨科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提高对于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认识,并且加强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津芳,王玉荣.护士健康教育意识调查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8):61-63.

[2]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6-119.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第4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已不再是高高在上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地位平等的主体。注重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可为真正把握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有利于吸取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讲座宣传等教育形式,把传统的以课堂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向注重倾听学生、与学生交流、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的教育方式,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当前大学生普遍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枯燥,其原因在于教材内容侧重于国家大政方针,只注重教育学生热爱国家、奉献社会,却忽视了大学生自我成长的现实需求。譬如大学生该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认识并适应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面对和处理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如何以正确的态度享受生活。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此为侧重点,以学生立场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为归宿的一门学科。二者协同作用,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能“入其耳”,更能“入其心”,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广阔的课程教育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优势之一,在于它有与学生接触的广泛平台,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一些公共课程。这些课程是国家和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修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可以借这个平台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传输给学生,以此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平台的缺失和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利于支撑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师资力量相对强大,这不仅包括专门从事公共课教学的专职老师,还包括全校的政工干部、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学工系统的工作人员。随着当前形势的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使他们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要把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考虑进去,从而有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和公开化,使得学生的很多心理危机和问题不必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来解决,而是在平时“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下将其消化于无形之中,从而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切切实实的效果。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由全面发展。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4]另外,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些文件和报告,不但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也说明两者协同作用的必要性。学生的健康不只是身体的无疾病,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和心灵的真善美,二者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思想积极向上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不仅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不仅能够弥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存在的不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还有助于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并能够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加油助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使二者构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全新系统,已成为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必然选择。对二者协同机理的理解固然重要,但实现的过程更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重点。正如哈肯教授所说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这些组件如何协作,即如何使这个全新的系统运转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1.确立“以生为本”的序参数的地位。序参数是系统相变前后所发生的质的飞跃的最突出标志,它表示着系统的有序结构和类型,它是所有子系统对协同运动的贡献的总和,体现了子系统介入协同运动的程度。[5]简而言之,序参数是使系统有条不紊的组织起来的一个长期量,它由单个部分的协作而产生,同时又支配着各部分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归根结底,最终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知识,学生个体的提升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的系统中,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子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所包含的各个要素只有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才能达到既定目的。所以,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二者协同作用的系统里显然起着序参数的支配作用。因此,必须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使其在整个系统中发挥序参数最用,支配整个系统有序和有效地运转。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密切结合,协同作用。鉴于目前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的普遍现状,必须使二者的师资力量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有责任担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灌输,该系统的很多教职工都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应着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的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保证其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相关知识基础。当然,心理健康教育子系统的教师和职工也应具备相应的政治、道德素质和理论修养。两个子系统的教职工应该定期举学科沙龙等活动,彼此交流讨论,丰富工作经验和心得,使各个子系统的教职工职责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从而在育人过程中实现彼此的互助与协作。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要求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相融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思想和政治知识的灌输,而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学生的心理层面的健康状况。然而人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完全分开的,譬如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与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心理背景。[6]因此二者应当充分尊重人的心理和思维的这种特征,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融合。例如,可以在历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程中纳入心理健康知识。在历史课程中可以用历史名人的故事和人生经历,激励学生,使其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目标,正确看待人生得失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要适时的以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加以引领,为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二者在教育内容上的融合,可以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之中与无反抗心理的状态下接受知识和教育,从而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教育目的。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第5篇

关键词:和谐校园 心理健康 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201-01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

1.两者之间的区别

1.1目标上各有侧重

和谐校园的构建目的主要是维持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能更好的维护和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健康发展,保持学校的活力青春和朝气。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予以指导,解决其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1.2内容上有所不同

从内容来说,和谐校园的构建主要是从大环境的稳定来保证中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学生的心理课程来说,对其心理进行指导,保证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和学习氛围。

2.两者之间的联系

2.1心理健康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相辅相成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关系两者直接的联系来看,首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没有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将很难开展,在此基础上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是起到了真正的作用。因此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必要的条件,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中学生心理健康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真正进行对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成败是最关键的,所以说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2.2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本文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主要对象是中学生,中学生作为学生中一个庞大又普遍的群体,本身处于发育和发展阶段,对于新事物认知能力高,对于知识接受速度快,拥有敏捷的思维和旺盛的体力,是我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传播者。中学生此时已经能够对于事物有自己的分辨能力,能够对于这个世界和社会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快,整体的大环境对于中学生起了一定的影响,中学生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可能会由于在心理和个人能力方面的欠缺做出一定危害学校或者社会的行为。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必要的课程,对于构建和谐校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于和谐校园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2.3心理健康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存在共性

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和谐社会构建来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两者的发展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主要是从环境去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人去影响环境,但最终都是为了和谐的发展。

2.4 心里健康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方向一致

从两者最终的方向来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构建和谐校园两者是一致的。比如说,两者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与校园的和谐共进,对象都主要是中学生等。两者的整合体现了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的发展方向, 两者的“结合”将促进中学生人格发展, 这种共通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之基础。

二、如何通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构建和谐校园

1.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校园根本保证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和心理健康问题都是需要得到保证的。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的教育也要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节奏。所以老师面对的压力提升,挑战也逐步艰巨。教师最终的教育理念依旧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只有教师具有高素质的教学能力,才能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首先要保证教师的心理是健康的,否则对于学生的教育会产生偏差。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导出心理健康发展的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快乐的成长,营造一种温馨自在的学习氛围,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如果教师本身处于一种忧郁烦躁的情绪之中的话,这会给学生造成压力,不能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从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造成学生无法正确学习的后果,这些都是不可估量的。

只有教师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因而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一切表明:对教师本体的人文关怀、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当前大力倡导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实际问题。

2.保证学生的健康心理是构建和谐校园主要方式

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可以涉及到对中学生的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等。这重要的两方面处理好了,对于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非常有利的。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的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教育学生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好的心态已经成功了一半。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以通过教育进行培养和提升,而心态主要是靠自己进行调节。对于学生要进行引导,如何正确的去看待一件事情,该用何种心态去看待。这样学生无论遭遇到什么挫折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这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对中学生心态的引导以外,也要注重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学校应当始终响应党的政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只有具备健康的身心,才能和谐的发展,学校才可以有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

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个时期正是他们处于叛逆的成长时期。所以作为教师要时刻予以关注学生的变化,及时正确的处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如说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也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供学生进行咨询。有效的维护和引导学生的心理,保护学生,解决学生的问题。通过正确的教育,促进校园的和谐,整体环境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汤子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现代企业文化,2008,(2).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校园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而且现代医学认为,心理健康在三个因素里处于核心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和谐校园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1.环境适应能力差

新生入校后,很多学生因为没有进入本科院校或者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了一种心理落差;有些学生因为没有进入理想专业学习,心理郁闷,丧失了学习的热情,没有了上进心,而且作为90后的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生活独立性差,没有集体观念,刚刚脱离父母的庇护,加入到集体生活当中,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这些情绪可能转变成为失落、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成为心理疾病。

2.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其他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人际交往以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而且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人际交往的障碍,他们自身也体验到由人际交往引发的不适、苦恼和困惑。人际交往障碍会引发一系列不良情绪,如不快、不满、失望、孤独、烦恼、自卑等,严重者表现为行为上的自我封闭、逃避现实、抑郁、焦虑等。

3.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部分学生都曾感到学习的压力,但如果学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目前,高校学生中贫困生很多,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形成很大的心理困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校园关系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目标是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为主要内容,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高雅优美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的学术校园、健康环保的生态校园、充满活力的开放校园。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是建立在师生心理和谐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谐的校园环境能促使大学生自觉采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大学生情操,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和周边的环境,不断的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

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保持校园安全与稳定。通过在大学期间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排解离家求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还可以使大学生学会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势态,摆脱困境,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有利于保持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对于大学新生,应该进行入学教育,及早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调适,排除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产生的失落感的困扰,对于老生也应该定期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老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重视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而且很复杂,单纯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发挥不了理想的效果,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加强心理咨询师师资队伍建设,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切实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3.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及时的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现实性问题,与学生谈心交心,沟通思想是了解学生心理的有效方式,帮助学生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缓解他们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选修课,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君刚,段为松.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途径[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1).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对策

大学生是知识和财富的象征,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健康和学习效率,而且关系到高等院校合格人才的培养及全民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问题发生率偏高,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许多成功人士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些事业失败者往往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他们经不起困难、挫折乃至成功的挑战和考验。可现实情况却是一些大学生存在抑郁、苦闷、焦虑、学习不能进入状态等不健康心理,因此,必须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人才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提倡建立全面、科学、人性的人才标准、人生标准,走出那种完全以战胜他人、出人头地为惟一标准的人才观、幸福观。因为如果人生价值和幸福的实现,都以战胜他人、不断攀爬为惟一途径,就无法真正走出紧张和焦虑的状态。科学的人才观、幸福观要在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而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大学生个性为目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大学生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通过学科教育、德育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去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心理发展观。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如果一个大学生朝气蓬勃、心情愉快,就会调动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也易于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和使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复活,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若是在烦恼、焦燥、担心、忧虑、惧怕等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压抑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和阻碍。事实上,那些被感情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搞得忧心忡忡致使成绩一落千丈,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冲动而违法违纪,因缺乏学习动机而厌学的大学生,其症结都表明了心理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大学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本人、家庭、学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又可以使学生中暴露出来的某些心理健康问题能够被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1 教育体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学校严重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这给高校教育埋下了诸多隐患。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大学生心理上存在问题在所难免。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注重对子女生活上的照顾,在学习上却采用了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任性、自私、敏感多疑、偏执敌对、自卑易怒、抑郁焦虑等不健康的品质。而在子女考入大学后,相当多的家长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这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环境变化造成的不适应和大学收费造成的经济压力。大学新生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并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新生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的变迁。特别是因学习、生活的转折引起的心理变化给大学生造成的压力是其自身具备的经验和技能所无法解决的,这会影响其心智活动和学习效果,甚至导致失眠症、抑郁症的产生。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确立给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他们的大学生活因家庭经济条件困窘而多了一份艰辛。这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他们与家境好的同学相比,容易产生自卑感。

3 “网虫族”痴迷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迷上网络游戏。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别人面对面交往。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迷恋网络还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出现心理问题。

4 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心理压力。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学生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学生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 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当前,我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较高,成才欲望较强,但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特别是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要加强疏导和调节,因此,高校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为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第8篇

论文摘要:做好新时期的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大力推进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从为什么幼儿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这两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和如何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做好幼儿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这两方面探索新时期提升幼儿教师队伍政治思想工作效果的新途径,介绍了在如今的社会和生活压力下,幼儿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优势和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于幼儿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幼儿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要面临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教育教学工作本身也是一种压力情境。因此,有许多教职员工在工作上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进而不再有探索的热情与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这就对如何做好幼儿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依据人的思想活动规律进行,而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受制于心理活动规律,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幸福、单位和谐稳定。由此可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100%女同志的托幼园所教职工队伍而言,当教职员工在工作学习压力过分沉重、恋爱婚姻受挫、人际关系不睦时,往往会产生烦躁、焦虑、悲伤等情绪,如果不及时疏导,轻则影响身心健康,重则产生心理障碍而影响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各类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仅有内在的心理原因,也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运用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对问题员工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正确地面对和舒解压力,帮助员工克服片面、错误的认识,调整各种社会因素,解决实际困难,使部分心理问题得到缓和和解决。由此可见:从心理健康教育人手,可以有效做好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为什么幼儿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相入手;

(1)因为托幼园所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和工作对象比较熟悉,特别在幼儿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中,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的优良传统;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熟悉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而且本身就从事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对于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与员工容易沟通交流。因此将掌握的许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有助于弄清教职工真正的心理问题和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2)利用已建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络,实施提前干预。实施理干预,能有效消除个体心理困惑,保持健康心态。工作中利用已建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个体心理变化,及时发现个别心理动荡不安或出现心理障碍、心理危机的人员,提前介入,因势利导、因人施教,用问题人员心理上容易接受、愿意接受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其稳定情绪,保持健康、平衡的心态。

二.如何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做好幼儿教师队伍政治思想工作;